TWI498237B - 電動載具充電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動載具充電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8237B
TWI498237B TW101117604A TW101117604A TWI498237B TW I498237 B TWI498237 B TW I498237B TW 101117604 A TW101117604 A TW 101117604A TW 101117604 A TW101117604 A TW 101117604A TW I498237 B TWI498237 B TW I4982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able
electric vehicle
ccid
hold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7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02514A (zh
Inventor
Masashi Tanaka
Akira Watanabe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02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25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82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823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Description

電動載具充電裝置
本發明關於電動載具充電裝置。
近來,電力驅動的載具例如電動載具、電動摩托車或插接式混合動力車輛(此後,也稱為“電動載具”)已經廣泛使用。因為電動載具廣泛使用,所以用於對電動載具內安裝的輔助電池進行充電的充電裝置正在採用。在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文獻No.2010-277855(JP2010-277855A)中公開了一種傳統的充電裝置。
JP2010-277855A所公開的這種傳統的充電裝置包括:本體,在所述本體內具有多個容納空間,所述本體豎立地安裝在電動載具將要停泊的地面上;以及在所述本體的容納空間中容納的櫃,所述櫃保持插座。
在該傳統的充電裝置中,如果在本體內容納電纜(該電纜構成充電纜線的作為連至電動載具的供電路徑一部分),則例如必須在本體內設置橫跨兩個容納空間的容納單元。此外,充電槍(充電連接部件)除了電纜以外也可以在本體內容納,所述充電槍連接至電纜的一端並且適合於電連接至電動載具。在這種情況中,上述容納單元特別需要設置在本體內。
因而,在這種充電裝置中,如果電纜或構成電纜的一部分的充電槍在本體內容納、尤其在重量沉的充電槍在本體內保持時,必須使用本體內的空開的空間。然而,這減 少了能夠在本體內容納的諸如插座單元的輸電單元的數量,而這正是一種問題。請注意,輸電單元用於將電能輸送至充電纜線。
考慮到以上,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夠保持充電纜線的一部分的電動載具充電裝置,而無需減少在本體內能夠容納的輸電單元的數量。
電動載具充電裝置包括具有箱形的本體以及在所述本體內容納的輸電單元,所述輸電單元用於將電能輸送至一充電纜線,其中該充電纜線作為輸電路徑,在所述本體的外側上設置保持部件,該保持部件用於保持所述充電纜線的除其電纜外的至少一部分。
在電動載具充電裝置中,所述充電纜線可以具有充電連接部件,該充電連接部件與所述電纜相連,以便電連接至電動載具;並且,所述保持部件可以具有保持件,該保持件在所述本體的至少一個外側上設置,以便保持所述充電連接部件。
在電動載具充電裝置中,所述保持部件可以包括捲繞部件,該捲繞部件在所述本體的至少一個外側上設置,以使得所述電纜能夠在所述捲繞部件上捲繞並保持。
在電動載具充電裝置中,所述捲繞部件可以與所述保持件一體成形。
在電動載具充電裝置中,所述充電纜線可以具有充電電路中斷裝置(CCID),該充電電路中斷裝置連接至所述 電纜,以控制向電動載具的供電;並且,所述保持部件可以包括CCID保持件,該CCID保持件在所述本體的至少一個外側上設置,以保持CCID。
根據本發明,可以保持充電纜線的一部分,而無需減少在本體內能夠容納的輸電單元的數量。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第一實施例)
此後,將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電動載具充電裝置。請注意,在以下的說明中,除非特別指出,否則的話,上下與左右方向基於如圖2A中所示的方向被限定,並且前後方向在圖2C中被限定為左右方向。此外,在圖1A、圖2A至2E以及圖6B中省略了電纜41。
根據該實施例的電動載具充電裝置包括箱形本體1;在所述本體1內容納的供電單元(輸電單元)2,其用於將電能輸至作為連至電動載具(未示出)的輸電路徑的充電纜線4;以及插座單元(輸電單元)3。此外,在該實施例中,用於保持以下說明的充電槍40的保持件5在本體1的右側上設置,所述保持件5作為用於保持充電纜線4的除電纜41以外的一部分的保持部件。請注意,“充電纜線4的除電纜41以外的至少一部分”意味著例如如下所述的 充電槍40和/或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中的充電電路中斷裝置(此後,稱為“CCID”)43,它們對應於除電纜41外的重量沉的部件。
如圖2A至2E所示,三個具有細長矩形形狀的金屬板(左側板10、右側板11以及後板12)組裝在一起以形成一箱形的形狀,其前、頂和底側開口。此外,在本體1的頂部設置環形螢光燈(未示出)。由諸如丙烯酸樹脂的透明材料製成的燈罩13在本體1的頂部安設,以覆蓋螢光燈。請注意,螢光燈根據時間或環境亮度而由在本體1內容納的照明電路(未示出)被自動地開啟和關閉。
此外,矩形上面板1A和矩形下面板1B分別在本體1的前側的上部和下部上安設。此外,在本體1中,從上面板1A的下端延伸至下面板1B的上端的空間被分成多個沿本體的垂直方向並排設置的容納空間(在該實施例中為四個)。在該實施例中,供電單元2與插座單元3分別在兩個位於上側的容納空間中容納,並且在兩個下側的空間中沒有容納單元。因此,兩個矩形中間面板1C與兩個未佔用的空間對應地安設至本體1的前側。
如圖1B所示,充電纜線4由包含供電線與信號線的多芯電纜41以及與電纜41的一端相連的充電槍(充電連接部件)40構成,其中所述充電槍適合於電連接至電動載具。電纜41的另一端連接至在供電單元2內設置的如下所述的CCID 200的端子模組202。
如圖5B和5C所示,充電槍40具有適合於可脫離地 連接至電動載具的充電入口(接收連接器)的連接器40D,並且一體成形有圓柱形抓持部40A,其中所述抓持部40A適於由操作者(駕駛員)容易抓持。電纜41自抓持部40A的後端(圖5B中的下端)延伸。請注意,如圖5B所示,在連接器40D的下端上設置突出部40E,該突出部40E向下伸出。突出部40E適合於與如下所述的保持件5的凹槽53B接合。
在充電槍40的末端部上設有鎖定卡爪40C,在充電槍40連接至充電入口時,該鎖定卡爪40C適合於鎖定至在電動載具的充電入口的周邊上形成的鎖定部件(未示出)。此外,在抓持部40A上設置能夠被按壓的操縱部件40B,通過按壓該操縱部件40B,鎖定卡爪40C可以從鎖定部件被釋放。因此,在充電槍40連接至電動載具的充電入口時,鎖定卡爪被鎖定至鎖定部件,以防止充電槍40脫離連接。
如圖1A所示,輸電單元2包括:櫃箱(未示出),其容納在容納空間內並且櫃箱的前側開口;以及覆蓋所述櫃箱的開口的蓋20。蓋20具有通孔20A,電纜41從櫃箱的內部穿過該通孔20A延伸。
如圖3所示,在櫃箱內設有CCID 200,該CCID 200檢測與電動載具的連接狀態、執行洩漏檢測並且在檢測到異常時中斷電動載具與電源之間的輸電路徑。CCID 200包括兩個端子模組201、202、控制電路203以及繼電器(relay)204。一個端子模組201連接至與外部電源(未示出)相連 的電源線,並且另一端子模組202連接至電纜41。繼電器204主要由繼電器接頭204A和激勵線圈(exciting coil)204B組成。此外,在繼電器204中,僅僅在控制電路203允許激勵電流流經激勵線圈204B時,繼電器接頭204A才閉合,因而允許電能通過端子模組201、202從外部電源被供至電纜41。控制電路203主要包括微電腦以及記憶體,通過電纜41的信號線與電動載具通信,並且利用如上所述的繼電器204執行控制功能。
此後,將簡短地說明CCID 200的操作。首先,充電槍40連接至電動載具的充電入口。然後,在通過信號線接收到由電動載具發出的信號(用於指示充電開始的控制引導線(CPLT)信號)時,控制電路203允許激勵電流流經激勵線圈204B,以使得繼電器接頭204A閉合。因而,電能從外部電源通過電纜41和充電槍40被輸至電動載具,從而開始充電。其次,在電動載具內的輔助電池的充電結束之後,在通過信號線接收到由電動載具發出的信號(用於指示充電結束的CPLT信號)時,控制電路203中斷流經激勵線圈204B的激勵電流,以使得繼電器接頭204A斷開。因而,經由電纜41和充電槍40從外部電源向電動載具供電被停止,從而充電完成。
請注意,控制電路203的功能並不限於如上所述通過檢測充電開始與結束而自動地開啟與關閉輸電路徑。例如,控制電路203可以包括這樣的功能,即檢測電纜41的洩漏以中斷輸電路徑、並且識別電纜41將要連接的電動 載具以確定是否應該進行充電。
如圖4A所示,插座單元3包括具有前開口31A的箱形殼體31以及適於打開並關閉該開口31A的門體30。請注意,不像輸電單元2那樣,CCID 200並未在插座單元3中設置。此外,不像輸電單元2那樣,電纜41事先未通過電源線連接至外部電源。換句話說,在插座單元3內,通過將電纜41的電源插頭42(見圖8)插到如下所述的插座32C中,電纜41通過電源線連接至外部電源。
門體30被形成為扁平矩形的箱形的形狀,並且門體30的左端部通過鉸鏈部件30C被能夠樞轉地支承在殼體31的前左端部上。因此,門體30被允許在開口31A關閉的關閉位置與開口31A打開的打開位置之間樞轉。此外,鎖定機構30A安設至門體30。在門體30處於關閉位置時,鎖定機構30A使得門體30鎖定。請注意,門體30的下右角部被切割,以形成一切口30B,電纜41可以穿過所述切口30B自殼體31的內部延伸。
插座模組32包括插座32C;插座面板32A,該插座面板具有與插座32C的插入埠相對應的圓形開口32B並支承插座32C;以及插座蓋32D,該插座蓋適於能夠打開地關閉插座面板32A的圓形開口32B。
此外,如圖4B所示,插座單元3設有互鎖機構,該互鎖機構包含互鎖開關33以及繼電器34。繼電器34主要由繼電器接頭34A和激勵線圈34B組成。僅僅在互鎖開關33被開啟時,激勵線圈34B被通電以閉合繼電器接頭 34A,從而插座32C連接至電源線。換句話說,通過該互鎖機構,在門體30處於打開位置時,從外部電源至插座32C的輸電路徑被中斷,並且僅僅在門體30處於關閉位置時,電流流經輸電路徑。
如圖4A所示,互鎖機構具有致動器33B,其通過由驅動件33A按壓而致動,所述致動件自門體30的後表面向後伸出。因此,僅僅在門體30處於關閉位置時,致動器33B由驅動件33A按壓並致動,從而電流從外部電源至插座32C地流經輸電路徑。此外,在門體30未處於關閉位置時,致動器33B未被致動,從而輸電路徑中斷。
如圖5A和5C所示,保持件5包括保持件本體50,該保持件本體50具有彼此相互一體成形的長方形部分以及半圓形部分。圖5A中的保持件本體50的前側和下側被部分地開口。在圖5A中的保持件本體50的前端和後端上,具有矩形板形狀且向上伸出的第一凸緣51和第二凸緣52與保持件本體50一體成形(見圖5C)。保持件5安設至本體1的右側,從而第二凸緣52利用諸如螺釘的固定器具在本體1的右板11上被固定。此外,凸緣51和52以及保持件本體50的半圓形部分作為一種捲繞部件55,電纜41的多餘部分在所述捲繞部件上捲繞並保持。
保持件本體50具有用於容納充電槍40的末端部分的凹部50A。在保持件本體50的凹部50A中設有圓柱形部件53,其用於保持充電槍40的連接器40D。如圖5A所示,圓柱形部件53通過一對桿形支承桿54被保持,所述支承 桿分別自保持件本體50的左和右內側表面伸出。在圓柱形部件53的下內側中設有凹槽53B,該凹槽與充電槍40的突出部40E接合。此外,在圓柱形部件53的上外側上設有鎖定突出部53A,該鎖定突出部53A適於與充電槍40的鎖定卡爪40C接合。鎖定突出部53A與圓柱形部件53一體成形。如圖5C所示,鎖定突出部53A被形成在橫截面視圖中具有大致三角形的形狀,從而該鎖定突出部53A的斜面引導充電槍40的鎖定卡爪40C。
此後,將參照圖5C說明將充電槍40保持在保持件50中的過程。首先,充電槍40被定位成充電槍40的突出部40E與圓柱形部件53的凹槽53B對正,然後,充電槍40的末端部分插入到圓柱形部件53中。在此時,鎖定卡爪40C被彈性地向上偏轉,同時沿鎖定突出部53A的斜面移動。在充電槍40進一步插入到圓柱形部件53中時,鎖定卡爪40C在越過鎖定突出部53A的斜面時恢復到其原始位置,然後與鎖定突出部53A接合。因而,充電槍40在保持件5中被保持。
在此時,如圖6A所示,電纜41的多餘部分在捲繞部件55上被捲繞,以保持電纜41繞保持件5捲繞。在這種情況中,在本體1內無需為容納電纜41準備任何空間。因此,可以無需減少能夠在本體1內容納的輸電單元2和插座單元3的數量地保持電纜41。
此外,在將充電槍40從保持件5拆卸的情況中,通過按壓操縱部件40B以釋放鎖定卡爪與鎖定突出部53A的 接合,鎖定卡爪40C在圖5C中向上移動。然後,在操縱部件40B仍被按壓的狀態中,充電槍40從圓柱形部件53中被取出,從而充電槍40自保持件5脫離。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如上所述地利用在本體1的外側上設置的保持件5,可以保持充電纜線4的包括充電槍40和電纜41的部分。因此,無需為了在本體1內容納充電纜線4的該部分而準備任何空間,因而使得可以在保持充電纜線4的該部分的同時不減少能夠在本體1內容納的輸電單元2和插座單元3的數量。
特別地,在諸如供電單元2的具有內置式CCID 200的輸電單元容納在本體1內的情況中,用於內置式CCID 200的空間是必須的,這限制了用於容納充電纜線4的上述部分的空間。然而,在該實施例中,即使供電單元2容納在本體1內,也可以在本體1上保持充電纜線4的上述部分而無需減少能夠在本體1內容納的供電單元2的數量。此外,無需增加任何用於將充電纜線4的上述部分保持至供電單元2的結構,因而降低了供電單元2的製造成本。
請注意,根據該實施例的保持件5的數量並不限於如上所述那樣為一個,實際上,取決於供電單元2的數量可以設置多個保持件。例如,在本體1具有四個供電單元2的情況中,兩個保持件5可以在本體1的左側和右側中的每側上設置,如圖6B所示。當然,保持件5並不限於在本體1的左側和右側上設置,還可以在本體1的外側中的 至少任何一個上設置。
此外,在該實施例中,捲繞部件55與保持件5一體成形,但是也可以獨立於保持件5被形成。在電纜41較短且捲繞部件55非必須的情況中,當然也可以省略捲繞部件55。
(第二實施例)
此後,將參照圖7A至9詳細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電動載具充電裝置。請注意,因為第二實施例基本上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所以相同的附圖標記賦予相同的部件並且其冗餘說明被省略。
在該實施例中,設定插座單元3並未包括內置式CCID 200。如圖8所示,該實施例的充電纜線4包括充電槍40、電纜41、電源插頭42以及CCID 43。如圖9A所示,CCID 43包括長方形殼體430,在該長方形殼體內容納端子模組201和202、控制電路203以及繼電器204。也就是說,除了殼體430外,CCID 43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CCID 200相同的構造。
如圖8所示,CCID 43安置在電纜41的中間部分。此外,電源插頭42通過電纜41連接至CCID 43的端子模組201;並且充電槍40通過電纜41連接至CCID 43的端子模組202。
在利用插座單元3對電動載具充電的情況中,首先,電源插頭42插入到插座單元3的插座32C中。因而,電纜41通過輸電路徑連接至外部電源。此後,充電槍40連 接至電動載具的充電入口,然後電能從外部電源輸送至電動載具,因而開始電動載具中的輔助電池的充電。
由此,在電動載具進行充電時,CCID 43在本體外被懸置。為此原因,在使用者想要使用位於正被使用的上插座單元3下方的下插座單元時,在下插座單元3之前自上插座單元3懸置的CCID 43會阻礙下插座單元3的利用。
因此,在該實施例中,用於保持CCID 43的CCID保持件6如圖7A至7D所示在本體1的右側上設置,CCID保持件6作為保持充電纜線4的除電纜41外的一部分的保持部件。如圖7D所示,CCID保持件6包括連接板60,並且在從本體1的前側觀看時具有大致三角形的形狀的支承件60A在連接板60的前端部上設置,以向右伸出(見圖7B)。連接板60通過諸如螺釘的固定器具被固定至本體1的右側板11,從而CCID保持件6在本體1的右側上安設。
用於樞轉支承具有大致矩形板形狀的主體部件61的鉸接部件64在支承件60A的上端上設置。主體部件61延伸成在其沿與本體1的底表面平行的方向展開時伸出超過本體1的前表面。主體部件61的前端部向上彎折,以形成側部件62,並且被進一步向後彎折。此外,在支承件60A的中間部分上設置具有大致矩形板形狀的突出件63,以向上伸出。然後,CCID 43可以在側部件62與突出件63之間被夾置並保持。因為側部件62如上所述地被向上彎折並進一步被向後彎折,所以側部件62能夠與突出部件63共 操作地彈性夾持CCID 43,以防止CCID 43取出。此外,主體部件61具有大致矩形的通孔61A,以在本體部件被樞轉並沿與本體1的底表面平行的方向展開時防止受到突出部63干擾。
此後,將參照圖9D說明在CCID保持件6內保持CCID 43的過程。首先,主體部件61繞鉸接部件64向前樞轉,以沿與本體1的底表面平行的方向展開。此後,CCID 43的殼體430從上方被插入到側部件62與突出部件63之間,從而側部件62和突出部件63在它們之間彈性夾持裝置本體430。這樣,CCID保持件6能夠保持CCID 43大致與本體1的底表面平行。在CCID 43從CCID保持件6脫離的情況中,殼體430可以被抬起。
請注意,在CCID保持件6未使用時,主體部件61繞鉸接部件64向後樞轉,以沿與本體1的底面垂直的方向折疊,從而主體部件61未伸出超過本體1的前表面。
根據該實施例,如上所述,CCID 43可以通過在本體1的外側上設置的CCID保持件6被保持。因此,CCID 43沒有在本體1的前側被懸置,從而CCID 43不會妨礙另一插座單元3的使用。
請注意,該實施例中的CCID保持件6並不限於如上所述那樣為一個,實際上,取決於插座單元3的數量可以設置多個CCID保持件6。例如,在本體1的左側和右側中的每側上可以設置兩個保持件6。當然,CCID保持件6並不限於在本體1的左側和右側上設置,還可以在本體1 的外側中的至少任意一個上設置。
此外,在該實施例中,設定具有內置式CCID 200的輸電單元2未被採用,但是具有內置式CCID 200的供電單元2可以容納在本體1內。因而,在供電單元2和插座單元3同時被採用的情況中,取決於供電單元和插座單元的數量,第一實施例的充電槍保持件5和第二實施例的CCID保持件6如果需要的話都可以在本體1的外側上設置。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本體
1A‧‧‧上面板
1B‧‧‧下面板
1C‧‧‧中間面板
2‧‧‧供電單元
3‧‧‧插座單元
4‧‧‧充電纜線
5‧‧‧保持件
10‧‧‧左側板
11‧‧‧右側板
12‧‧‧後板
13‧‧‧燈罩
20‧‧‧蓋
20A‧‧‧通孔
30‧‧‧門體
30A‧‧‧鎖定機構
30B‧‧‧切口
30C‧‧‧鉸鏈部件
31‧‧‧殼體
31A‧‧‧開口
32‧‧‧插座模組
32A‧‧‧插座面板
32B‧‧‧開口
32C‧‧‧插座
33‧‧‧互鎖開關
33A‧‧‧驅動件
33B‧‧‧致動器
34‧‧‧繼電器
34A‧‧‧繼電器接頭
34B‧‧‧激勵線圈
40‧‧‧充電槍
40A‧‧‧抓持部
40B‧‧‧操縱部件
40C‧‧‧鎖定卡爪
40D‧‧‧連接器
40E‧‧‧突出部
41‧‧‧電纜
42‧‧‧電源插頭
43‧‧‧CCID
430‧‧‧殼體
50‧‧‧本體
50A‧‧‧凹部
51、52‧‧‧凸緣
55‧‧‧捲繞部件
53‧‧‧圓柱形部件
53A‧‧‧鎖定突出部
53B‧‧‧凹槽
54‧‧‧支承桿
200‧‧‧CCID
201、202‧‧‧端子模組
203‧‧‧控制電路
204‧‧‧繼電器
204A‧‧‧繼電器接頭
204B‧‧‧激勵線圈
6‧‧‧CCID保持件
60‧‧‧連接板
60A‧‧‧支承件
61‧‧‧主體部件
61A‧‧‧通孔
62‧‧‧側部件
63‧‧‧突出件
64‧‧‧鉸接部件
圖1A至1C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電動載具充電裝置,圖1A是充電裝置的透視圖,圖1B是充電槍被裝上的狀態的充電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圖,圖1C是充電槍被取下的狀態的充電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圖。
圖2A至2E分別是如圖1所示的電動載具充電裝置的前視圖、左側視圖、右側視圖、後側視圖和俯視圖。
圖3是如圖1所示的電動載具充電裝置的輸電單元的示意性方塊圖。
圖4A和4B示出了如圖1所示的電動載具充電裝置的插座單元,其中,圖4A是門本體打開狀態的透視圖,圖4B是示意性方塊圖。
圖5A至5C是示意圖,說明了將充電槍保持在如圖1所示的電動載具充電裝置上的操作,圖5A是充電槍保持件的前視圖,圖5B是充電槍的前視圖,圖5C是示出了充電槍在充電槍保持件內保持之前的狀態的透視圖。
圖6A和6B示出了如圖1A所示的電動載具充電裝置的可用例,其中,圖6A是設置一個充電槍保持件的情況的前視圖,圖6B是設置多個充電槍的情況的前視圖。
圖7A至7D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另一電動載具充電裝置,其中,圖7A是電動載具充電裝置的前視圖,圖7B是電動載具充電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視圖,圖7C是電動載具充電裝置的透視圖,圖7D是電動載具充電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透視圖。
圖8是在如圖7A所示的電動載具充電裝置中使用的充電纜線的示意性方塊圖。
圖9A至9D示出了如圖7A所示的電動載具充電裝置的可用例。
1‧‧‧本體
1A‧‧‧上面板
1B‧‧‧下面板
1C‧‧‧中間面板
2‧‧‧供電單元
3‧‧‧插座單元
4‧‧‧充電纜線
5‧‧‧保持件
10‧‧‧左側板
11‧‧‧右側板
13‧‧‧燈罩
20‧‧‧蓋
20A‧‧‧通孔
30‧‧‧門體
30A‧‧‧鎖定機構
30B‧‧‧切口
40‧‧‧充電槍
51、52‧‧‧凸緣
55‧‧‧捲繞部件

Claims (7)

  1. 一種電動載具充電裝置,其包括:具有箱形形狀的本體;以及在所述本體內容納的輸電單元,所述輸電單元用於將電能輸送至一充電纜線,其中該充電纜線作為連至電動載具的輸電路徑;在所述本體的外側上設置保持部件,該保持部件用於保持所述充電纜線的除其電纜外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充電纜線具有充電電路中斷裝置(CCID),該充電電路中斷裝置連接至所述電纜,以控制向電動載具的供電;並且所述保持部件具有CCID保持件,該CCID保持件在所述本體的至少一個外側上設置,以保持CCID。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動載具充電裝置,其中所述充電纜線具有充電連接部件,該充電連接部件與所述電纜相連,以便電連接至電動載具;並且所述保持部件具有保持件,該保持件在所述本體的至少一個外側上設置,以便保持所述充電連接部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動載具充電裝置,其中所述保持部件包括捲繞部件,該捲繞部件在所述本體的至少一個外側上設置,以使得所述電纜能夠在所述捲繞部件上捲繞並保持。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電動載具充電裝置,其中所述捲繞部件與所述保持件一體成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載具充電裝置,其中所述本體中包括多個容納空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電動載具充電裝置,其中所述CCD保持件包括側部件與突出件,所述側部件與所述突出件共操作地夾持CCID。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載具充電裝置,其中所述CCD保持件包括側部件與突出件,所述側部件與所述突出件共操作地夾持CCID。
TW101117604A 2011-05-18 2012-05-17 電動載具充電裝置 TWI4982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11676 2011-05-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2514A TW201302514A (zh) 2013-01-16
TWI498237B true TWI498237B (zh) 2015-09-01

Family

ID=47155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7604A TWI498237B (zh) 2011-05-18 2012-05-17 電動載具充電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408444B1 (zh)
CN (1) CN102790413B (zh)
TW (1) TWI4982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1433B2 (ja) * 2011-05-18 2016-03-2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気車両用充電スタンド
CN106470869B (zh) * 2014-06-27 2019-07-26 易米充电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对电动车充电的顶置式充电站
CN104319852B (zh) * 2014-11-12 2016-09-14 成都汉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电动车充电桩
CN106427641A (zh) * 2016-11-06 2017-02-22 宁波隆兴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交流充电桩
CN106684964A (zh) * 2016-11-11 2017-05-17 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桩及其挂枪座
DE102017115640A1 (de) 2017-07-12 2019-01-17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Kühleinheit für eine Ladesäule und Ladesäule mit einer Kühleinheit
CN208028319U (zh) * 2017-11-28 2018-10-30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充电桩
KR102247806B1 (ko) * 2019-10-16 2021-05-03 홍성진 배터리 충전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41860U (en) * 2003-06-30 2004-08-21 Matsushita Electric Tw Co Ltd Serially-connected charger
TWM241859U (en) * 2003-06-20 2004-08-21 Matsushita Electric Tw Co Ltd Charger
TWM329280U (en) * 2007-09-26 2008-03-21 Formosa Electronic Ind Inc Portable power supply module with wire-coiling structure
TWM338497U (en) * 2007-11-16 2008-08-11 Formosa Electronic Ind Inc Portable electric energy supply module capable of accommodating the adapting wires
WO2010143039A1 (ja) * 2009-05-28 2010-12-16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用充電スタンド
CN102044893A (zh) * 2009-10-13 2011-05-04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电动汽车用充电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25230B2 (ja) * 2002-02-15 2007-06-06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
JP5408765B2 (ja) 2008-11-07 2014-02-05 日東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充電接続ケーブル収納箱及び充電装置
JP2010213373A (ja) * 2009-03-06 2010-09-24 Fujitsu Ten Ltd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5643948B2 (ja) 2009-03-23 2014-12-24 日東工業株式会社 充電装置
JP4835724B2 (ja) * 2009-05-28 2011-12-14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用充電スタンド
CN201623233U (zh) * 2009-11-25 2010-11-03 王帆 电动车充电器和充电线收纳盒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41859U (en) * 2003-06-20 2004-08-21 Matsushita Electric Tw Co Ltd Charger
TWM241860U (en) * 2003-06-30 2004-08-21 Matsushita Electric Tw Co Ltd Serially-connected charger
TWM329280U (en) * 2007-09-26 2008-03-21 Formosa Electronic Ind Inc Portable power supply module with wire-coiling structure
TWM338497U (en) * 2007-11-16 2008-08-11 Formosa Electronic Ind Inc Portable electric energy supply module capable of accommodating the adapting wires
WO2010143039A1 (ja) * 2009-05-28 2010-12-16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用充電スタンド
CN102044893A (zh) * 2009-10-13 2011-05-04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电动汽车用充电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408444B1 (ko) 2014-06-17
CN102790413A (zh) 2012-11-21
CN102790413B (zh) 2015-04-08
KR20120129831A (ko) 2012-11-28
TW201302514A (zh) 201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8237B (zh) 電動載具充電裝置
JP5891433B2 (ja) 電気車両用充電スタンド
TWI519013B (zh) 充電連接器用保持具及利用此保持具之充電控制裝置
JP5645266B2 (ja) 電気車両用充電設備の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車両用充電設備
TW201308784A (zh) 連接器保持元件以及使用該保持元件的充電裝置
ES2947090T3 (es) Patinete eléctrico con paquete extraíble de baterías
JP5879539B2 (ja) 電気車両用充電設備
JP2007295677A (ja) 充電器
JP2008210621A (ja) 充電用コネクタ及びシステム
JP6591269B2 (ja) 照明装置
JP2008192333A (ja) 非常用照明器具
JP4506643B2 (ja) 表示用照明器具
JP5821007B2 (ja) 電動車両用充電コネクタ保持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動車両用充電装置
JP2012226873A (ja) 車両のエネルギ充填装置
JP5699278B2 (ja) 電気車両用充電設備
JP5399656B2 (ja) 照明装置
EP1863106B1 (en) Sprayer with detachable rechargeable battery
JP4725286B2 (ja) 電子機器
JP5639008B2 (ja) 充電装置
JP6074718B2 (ja) 車両用電源供給装置及び充電スタンド
JP2013223362A (ja) 車両用充電装置
JP5842225B2 (ja) 車両用充電装置
CN220234418U (zh) 带外置启动电源的发电机
JP2024002236A (ja) 移動体用充電装置
JP2023172770A (ja) 移動体用充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