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6766B - 鋶衍生物及其作為潛酸之用途 - Google Patents

鋶衍生物及其作為潛酸之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6766B
TWI496766B TW098135304A TW98135304A TWI496766B TW I496766 B TWI496766 B TW I496766B TW 098135304 A TW098135304 A TW 098135304A TW 98135304 A TW98135304 A TW 98135304A TW I496766 B TWI496766 B TW I49676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group
alkyl
compound
pheny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35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33167A (en
Inventor
Hitoshi Yamato
Toshikage Asakura
Yuichi Nishimae
Original Assignee
Basf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sf Se filed Critical Basf Se
Publication of TW201033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3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67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676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81/00Compounds containing carbon and sulfur and having functional groups not covered by groups C07C301/00 - C07C337/00
    • C07C381/12Sulfonium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7/00Sulfones; Sulfoxides
    • C07C317/02Sulfones; Sulfoxides having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 C07C317/04Sulfones; Sulfoxides having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of an acyclic saturated carbon skelet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05Production of optical devices or components in so far 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thographic processes or materials used therefor
    • G03F7/0007Filters, e.g. additive colour filters; Components for display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045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with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light-sensitive compoun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issolution inhibi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046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with perfluoro compounds, e.g. for dry lithograph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3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hich are rendered insoluble or differentially wettabl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3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hich are rendered insoluble or differentially wettable
    • G03F7/038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hich are rendered insoluble or differentially wettable th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being present in a chemically amplified negative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39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hich are photodegradable, e.g. positive electron resists
    • G03F7/039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hich are photodegradable, e.g. positive electron resists th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being present in a chemically amplified positive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0/00Radiation imagery chemistry: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thereof
    • Y10S430/1053Imaging affecting physical property or radiation sensitive material, or producing nonplanar or printing surface -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radi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or product or process of making binder containing
    • Y10S430/1055Radi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or product or process of making
    • Y10S430/114Initiator containing
    • Y10S430/122Sulfur compound contai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0/00Radiation imagery chemistry: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thereof
    • Y10S430/1053Imaging affecting physical property or radiation sensitive material, or producing nonplanar or printing surface -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radi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or product or process of making binder containing
    • Y10S430/1055Radi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or product or process of making
    • Y10S430/114Initiator containing
    • Y10S430/122Sulfur compound containing
    • Y10S430/123Sulfur in heterocyclic 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0/00Radiation imagery chemistry: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thereof
    • Y10S430/1053Imaging affecting physical property or radiation sensitive material, or producing nonplanar or printing surface -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radi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or product or process of making binder containing
    • Y10S430/1055Radi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or product or process of making
    • Y10S430/114Initiator containing
    • Y10S430/124Carbonyl compound contai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0/00Radiation imagery chemistry: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thereof
    • Y10S430/1053Imaging affecting physical property or radiation sensitive material, or producing nonplanar or printing surface -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radi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or product or process of making binder containing
    • Y10S430/1055Radi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or product or process of making
    • Y10S430/114Initiator containing
    • Y10S430/124Carbonyl compound containing
    • Y10S430/125Carbonyl in heterocyclic compoun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0/00Radiation imagery chemistry: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thereof
    • Y10S430/1053Imaging affecting physical property or radiation sensitive material, or producing nonplanar or printing surface -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radi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or product or process of making binder containing
    • Y10S430/1055Radi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or product or process of making
    • Y10S430/114Initiator containing
    • Y10S430/126Halogen compound containing

Description

鋶衍生物及其作為潛酸之用途
本發明係關於新穎鋶鹽、包含該等化合物之化學增幅型光阻組合物及該等化合物作為潛酸之用途,其可藉由用光化電磁輻射及電子束照射來活化。
已知鋶鹽在此項技術中作為光引發劑。在US6368769及JP2004-137172A中揭示包含醯基之苯基噻吩基-二苯鋶鹽。WO03/072567及WO03/008404揭示鋶鹽,其中鋶離子位於稠環系統中,例如位於噻基(thioxanthyl)部分中。US2006/055088中揭示其他此類型化合物,諸如包含醯基之二苯并噻吩基-二芳基鋶鹽。在JP2005-263796A中描述包含醯基之5-芳基-二苯并噻吩鎓鹽。JP2007-112728A揭示包含醯基之三芳基鋶鹽。所有以上所述鋶鹽均具有SbF6 - ,PF6 - 、AsF6 - 、BF4 - 、SbCl6 - 、ClO4 - 、芳基磺酸根、烷基磺酸根或四芳基硼酸根作為相對陰離子。US5554664揭示具有三氟烷基磺醯基甲基陰離子(trifluoroalkylsulfonylmethide)作為相對陰離子之鋶鹽。
在此項技術中,需要反應性潛酸供體,該等供體熱穩定且化學穩定,且在藉由光、紫外線輻射、X射線照射或電子束活化之後可用作諸如聚縮合反應、酸催化解聚反應、酸催化親電子取代反應或酸催化保護基移除之多種酸催化反應的催化劑。特定需要不僅在深紫外線範圍內而且在諸如g線(436nm)、i線(365nm)、KrF(248nm)、ArF(193nm)及EUV(13.5nm;遠紫外線)之寬波長範圍內均具有高穩定性、高敏感性及高解析度之潛酸催化劑。
令人驚奇的是,目前已發現如下所述之特定鋶鹽針對寬範圍之光源穩定且具有高活性。在化學增幅型光阻劑應用中,本發明之鋶鹽適用作前述酸催化反應之催化劑。此外,本發明之鋶鹽尤其適用於i線及寬頻帶微影,此係由於其對於該應用之理想紫外線吸收概況,從而在無增感劑之情況下產生高敏感性。此外,包含本發明之鋶鹽之化學增幅型光阻組合物提供高解析度。
本發明之標的為一種式I化合物:
Ar 1 為伸苯基、伸聯苯基、伸萘基、、伸雜芳基、氧基二伸苯基或,其中該伸苯基、伸聯苯基、伸萘基、、伸雜芳基、氧基二伸苯基或未經取代或經一或多個C3 -C30 環烷基、C1 -C18 烷基、C1 -C10 鹵烷基、C2 -C12 烯基、C4 -C30 環烯基、苯基-C1 -C3 烷基取代,或經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或NR7 (CO)之C2 -C18 烷基取代,或經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或NR7 (CO)之C3 -C30 環烷基取代,或經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或NR7 (CO)之C4 -C30 環烯基取代,或經一或多個鹵素、NO2 、CN、Ar、(CO)R8 、(CO)OR4 、(CO)NR5 R6 、O(CO)R8 、O(CO)OR4 、O(CO)NR5 R6 、NR7 (CO)R8 、NR7 (CO)OR4 、OR4 、NR5 R6 、SR7 、SOR8 、SO2 R8 或-OSO2 R8 取代,其中,視情況,取代基C1 -C18 烷基、C2 -C12 烯基、(CO)R8 、(CO)OR4 、(CO)NR5 R6 、O(CO)R8 、O(CO)OR4 、O(CO)NR5 R6 、NR7 (CO)R8 、NR7 (CO)OR4 、OR4 、NR5 R6 、SR7 、SOR8 、SO2 R8 或OSO2 R8 經由基團C1 -C18 烷基、C2 -C12 烯基、R4 、R5 、R6 、R7 及/或R8 與伸苯基、伸聯苯基、伸萘基、、伸雜芳基、氧基二伸苯基或上之其他取代基,或與伸苯基、伸聯苯基、伸萘基、、伸雜芳基、氧基二伸苯基或之一個碳原子形成5、6或7員環;其中所有Ar1 均視情況另外經具有在酸作用下裂解之-O-C-鍵或-O-Si-鍵之基團取代;Ar 2 Ar 3 彼此獨立地為苯基、萘基、聯苯基或雜芳基,其中該苯基、萘基、聯苯基或雜芳基未經取代或經一或多個C3 -C30 環烷基、C1 -C18 烷基、C1 -C10 鹵烷基、C2 -C12 烯基、C4 -C30 環烯基、苯基-C1 -C3 烷基取代,或經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或NR7 (CO)之C2 -C18 烷基取代,或經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或NR7 (CO)之C3 -C30 環烷基取代,或經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或NR7 (CO)之C4 -C30 環烯基取代,或經一或多個鹵素、NO2 、CN、Ar、O(CO)R8 、O(CO)OR4 、O(CO)NR5 R6 、NR7 (CO)R8 、NR7 (CO)OR4 、OR4 、NR5 R6 、SR7 、SOR8 、SO2 R8 或OSO2 R8 取代,視情況,取代基C1 -C18 烷基、C2 -C12 烯基、O(CO)R8 、O(CO)OR4 、O(CO)NR5 R6 、NR7 (CO)R8 、NR7 (CO)OR4 、OR4 、NR5 R6 、SR7 、SOR8 、SO2 R8 或OSO2 R8 經由基團C1 -C18 烷基、C2 -C12 烯基、R4 、R5 、R6 、R7 及/或R8 與苯基、萘基、聯苯基或雜芳基上之其他取代基或與苯基、萘基、聯苯基或雜芳基之一個碳原子形成5、6或7員環;或Ar1 及Ar2 連同直接鍵、O、S、NR7 或(CO)一起形成稠環系統;或Ar1 及Ar2 連同C1 -C2 伸烷基、O、S、NR7 或(CO)一起形成5、6或7員環;或Ar2 及Ar3 連同直接鍵、O、S、NR7 或(CO)一起形成稠環系統;或Ar2 及Ar3 連同C1 -C2 伸烷基、O、S、NR7 或(CO)一起形成5、6或7員環;或Ar1 及Ar2 連同Ar1 所連接之一起形成其中所有Ar2 及Ar3 均視情況另外經具有在酸作用下裂解之-O-C-鍵或-O-Si-鍵之基團取代;R 為氫、C3 -C30 環烷基、C1 -C18 烷基、C1 -C10 鹵烷基、C2 -C12 烯基、C4 -C30 環烯基、苯基-C1 -C3 烷基,或為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或NR7 (CO)之C2 -C18 烷基,或為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或NR7 (CO)之C3 -C30 環烷基,或為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或NR7 (CO)之C4 -C30 環烯基,或R為Ar、OR4 、NR5 R6 、(CO)R8 、(CO)OR4 或(CO)NR5 R6 ,其中,如C3 -C30 環烷基、C1 -C18 烷基、C1 -C10 鹵烷基、C2 -C12 烯基、C4 -C30 環烯基、苯基-C1 -C3 烷基、經間雜之C2 -C18 烷基、經間雜之C3 -C30 環烷基及經間雜之C4 -C30 環烯基之R未經取代或經一或多個鹵素、NO2 、CN、Ar、(CO)R8 、(CO)OR4 、(CO)NR5 R6 、O(CO)R8 、O(CO)OR4 、O(CO)NR5 R6 、NR7 (CO)R8 、NR7 (CO)OR4 、OR4 、NR5 R6 、SR7 、SOR8 、SO2 R8 或OSO2 R8 取代;R 1 、R 2 R 3 彼此獨立地為C1 -C10 鹵烷基或Ar,或彼此獨立地為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或NR7 (CO)之C2 -C10 鹵烷基,其中如C1 -C10 鹵烷基、Ar及經間雜之C2 -C10 鹵烷基之R1 、R2 及R3 未經取代或經一或多個NO2 、CN、Ar、(CO)R8 、(CO)OR4 、(CO)NR5 R6 、O(CO)R8 、O(CO)OR4 、O(CO)NR5 R6 、NR7 (CO)R8 、NR7 (CO)OR4 、OR4 、NR5 R6 、SR7 、SOR8 、SO2 R8 或OSO2 R8 取代;或R1 及R2 連同其所連接之一起形成5、6或7員環,該環視情況雜有一或多個O、NR7 或CO;R 4 為氫、C3 -C30 環烷基、C1 -C18 烷基、C1 -C10 鹵烷基、C2 -C12 烯基、C4 -C30 環烯基、苯基-C1 -C3 烷基,或為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或NR7 (CO)之C2 -C18 烷基,或為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或NR7 (CO)之C3 -C30 環烷基,或為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或NR7 (CO)之C4 -C30 環烯基,或R4 為Ar、(CO)R8 、(CO)OR8 、(CO)NR5 R6 或SO2 R8 ,其中如C3 -C30 環烷基、C1 -C18 烷基、C1 -C10 鹵烷基、C2 -C12 烯基、C4 -C30 環烯基、苯基-C1 -C3 烷基、經間雜之C2 -C18 烷基、經間雜之C3 -C30 環烷基、經間雜之C4 -C30 環烯基及Ar之R4 未經取代或經一或多個Ar、OH、C1 -C18 烷基、C1 -C10 鹵烷基、苯基-C1 -C3 烷基、C3 -C30 環烷基、鹵素、NO2 、CN、C1 -C18 烷氧基、苯氧基、苯氧基羰基、苯硫基、苯硫基羰基、NR5 R6 、C1 -C12 烷基硫基、C2 -C18 烷氧基羰基、C2 -C10 鹵烷醯基、鹵苯甲醯基、C1 -C18 烷基磺醯基、苯基磺醯基、(4-甲基苯基)磺醯基、C1 -C18 烷基磺醯基氧基、苯基磺醯基氧基、(4-甲基苯基)磺醯基氧基、C2 -C18 烷醯基、C2 -C18 烷醯基氧基、苯甲醯基或苯甲醯基氧基取代;R 5 R 6 彼此獨立地為氫、C3 -C30 環烷基、C1 -C18 烷基、C1 -C10 鹵烷基、C2 -C12 烯基、C4 -C30 環烯基、苯基-C1 -C3 烷基,或彼此獨立地為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或NR7 (CO)之C2 -C18 烷基,或彼此獨立地為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或NR7 (CO)之C3 -C30 環烷基,或彼此獨立地為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或NR7 (CO)之C4 -C30 環烯基,或R5 及R6 彼此獨立地為Ar、(CO)R8 、(CO)OR4 或-SO2 R8 ,其中如C3 -C30 環烷基、C1 -C18 烷基、C1 -C10 鹵烷基、C2 -C12 烯基、C4 -C30 環烯基、苯基-C1 -C3 烷基、經間雜之C2 -C18 烷基、經間雜之C3 -C30 環烷基、經間雜之C4 -C30 環烯基及Ar之R5 及R6 未經取代或經一或多個Ar、OH、C1 -C18 烷基、C1 -C10 鹵烷基、苯基-C1 -C3 烷基、C3 -C30 環烷基、鹵素、NO2 、CN、C1 -C18 烷氧基、苯氧基、苯氧基羰基、苯硫基、苯硫基羰基、C1 -C18 二烷基胺基、C1 -C12 烷基硫基、C2 -C18 烷氧基羰基、C2 -C10 鹵烷醯基、鹵苯甲醯基、C1 -C18 烷基磺醯基、苯基磺醯基、(4-甲基苯基)磺醯基、C1 -C18 烷基磺醯基氧基、苯基磺醯基氧基、(4-甲基苯基)磺醯基氧基、C2 -C18 烷醯基、C2 -C18 烷醯基氧基、苯甲醯基或苯甲醯基氧基取代;或R5 及R6 連同其所連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視情況雜有一或多個O、NR7 或CO之5、6或7員環;R 7 為氫、C3 -C30 環烷基、C1 -C18 烷基、C1 -C10 鹵烷基、C2 -C12 烯基、C4 -C30 環烯基、苯基-C1 -C3 烷基,或為雜有一或多個O、S、O(CO)或(CO)O之C2 -C18 烷基,或為雜有一或多個O、S、O(CO)或(CO)O之C3 -C30 環烷基,或為雜有一或多個O、S、O(CO)或(CO)O之C4 -C30 環烯基;或R7 為Ar、(CO)R8 、(CO)OR4 、(CO)NR5 R6 或SO2 R8 ,其中如C3 -C30 環烷基、C1 -C18 烷基、C1 -C10 鹵烷基、C2 -C12 烯基、C4 -C30 環烯基、苯基-C1 -C3 烷基、經間雜之C2 -C18 烷基、經間雜之C3 -C30 環烷基、經間雜之C4 -C30 環烯基及Ar之R7 未經取代或經一或多個Ar、OH、C1 -C18 烷基、C1 -C10 鹵烷基、苯基-C1 -C3 烷基、C3 -C30 環烷基、鹵素、NO2 、CN、C1 -C18 烷氧基、苯氧基、苯氧基羰基、苯硫基、苯硫基羰基、NR5 R6 、C1 -C12 烷基硫基、C2 -C18 烷氧基羰基、C2 -C10 鹵烷醯基、鹵苯甲醯基、C1 -C18 烷基磺醯基、苯基磺醯基、(4-甲基苯基)磺醯基、C1 -C18 烷基磺醯基氧基、苯基磺醯基氧基、(4-甲基苯基)磺醯基氧基、C2 -C18 烷醯基、C2 -C18 烷醯基氧基、苯甲醯基或苯甲醯基氧基取代;R 8 為氫、C3 -C30 環烷基、C1 -C18 烷基、C1 -C10 鹵烷基、C2 -C12 烯基、C4 -C30 環烯基、苯基-C1 -C3 烷基、Ar、NR5 R6 ,或為雜有一或多個O、S、NR、O(CO)、(CO)O、(CO)NR7 或NR7 (CO)之C2 -C18 烷基,或為雜有一或多個O、S、NR7 、CO、O(CO)、(CO)O、(CO)NR7 或NR7 (CO)之C3 -C30 環烷基,或為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或NR7 (CO)之C4 -C30 環烯基,其中如C3 -C30 環烷基、C1 -C18 烷基、C1 -C10 鹵烷基、C2 -C12 烯基、C4 -C30 環烯基、苯基-C1 -C3 烷基、Ar、經間雜之C2 -C18 烷基、經間雜之C3 -C30 環烷基及經間雜之C4 -C30 環烯基之R8 未經取代或經一或多個Ar、OH、C1 -C18 烷基、C1 -C10 鹵烷基、苯基-C1 -C3 烷基、C3 -C30 環烷基、鹵素、NO2 、CN、C1 -C18 烷氧基、苯氧基、苯氧基羰基、苯硫基、苯硫基羰基、NR5 R6 、C1 -C12 烷基硫基、C2 -C18 烷氧基羰基、C2 -C10 鹵烷醯基、鹵苯甲醯基、C1 -C18 烷基磺醯基、苯基磺醯基、(4-甲基苯基)磺醯基、C1 -C18 烷基磺醯基氧基、苯基磺醯基氧基、(4-甲基苯基)磺醯基氧基、C2 -C18 烷醯基、C2 -C18 烷醯基氧基、苯甲醯基或苯甲醯基氧基取代;且Ar 為苯基、聯苯基、茀基、萘基、蒽基、菲基或雜芳基,其中苯基、聯苯基、茀基、萘基、蒽基、菲基或雜芳基未經取代或經一或多個C3 -C30 環烷基、C1 -C18 烷基、C1 -C10 鹵烷基、C2 -C12 烯基、C4 -C30 環烯基、苯基-C1 -C3 烷基取代,或經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或NR7 (CO)之C2 -C18 烷基取代,或經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或NR7 (CO)之C3 -C30 環烷基取代,或經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或NR7 (CO)之C4 -C30 環烯基取代,或經雜有一或多個鹵素、NO2 、CN、苯基、聯苯基、萘基、雜芳基、(CO)R8 、(CO)OR4 、(CO)NR5 R6 、O(CO)R8 、O(CO)OR4 、O(CO)NR5 R6 、NR7 (CO)R8 、NR7 (CO)OR4 、OR4 、NR5 R6 、SR7 、SOR8 、SO2 R8 或OSO2 R8 取代,視情況,取代基C1 -C18 烷基、C2 -C12 烯基、(CO)R8 、(CO)OR4 、(CO)NR5 R6 、O(CO)R8 、O(CO)OR4 、O(CO)NR5 R6 、NR7 (CO)R8 、NR7 (CO)OR4 、OR4 、NR5 R6 、SR7 、SOR8 、SO2 R8 或OSO2 R8 經由基團C1 -C18 烷基、C2 -C12 烯基、R4 、R5 、R6 、R7 或R8 與苯基、聯苯基、茀基、萘基、蒽基、菲基或雜芳基上之其他取代基或與苯基、聯苯基、茀基、萘基、蒽基、菲基或雜芳基之一個碳原子形成5、6或7員環。
式I化合物之特徵在於在三芳基鋶鹽之一個芳環上的羰基官能基經取代,且該等化合物具有三磺醯基甲基陰離子作為相對陰離子。
尤其關注式I化合物,其中:Ar 1 為伸苯基、伸聯苯基、伸萘基或伸雜芳基,其所有均未經取代或經一或多個C1 -C18 烷基、C1 -C10 鹵烷基、鹵素、NO2 、CN、Ar、OR4 、NR5 R6 或SR7 取代;其中,視情況,取代基C1 -C18 烷基、OR4 、NR5 R6 或SR7 經由基團C1 -C18 烷基、R4 、R5 、R6 或R7 與伸苯基、伸聯苯基、伸萘基或伸雜芳基上之其他取代基或與伸苯基、伸聯苯基、伸萘基或伸雜芳基之一個碳原子形成5、6或7員環;Ar 2 Ar 3 彼此獨立地為苯基、萘基、聯苯基或雜芳基,其中該苯基、萘基、聯苯基或雜芳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C1 -C18 烷基、C1 -C10 鹵烷基、鹵素、NO2 、CN、Ar、OR4 、NR5 R6 或SR7 取代;其中,視情況,取代基C1 -C18 烷基、OR4 、NR5 R6 或SR7 經由基團C1 -C18 烷基、R4 、R5 、R6 或R7 與苯基、聯苯基、萘基或雜芳基上之其他取代基或與苯基、聯苯基、萘基或雜芳基之一個碳原子形成5、6或7員環;或Ar1 及Ar2 連同直接鍵、O、S、NR7 或(CO)一起形成稠環系統;或Ar1 及Ar2 連同C1 -C2 伸烷基、O、S、NR7 或(CO)一起形成5、6或7員環;或Ar2 及Ar3 連同直接鍵、O、S、NR7 或(CO)一起形成稠環系統;或Ar2 及Ar3 連同C1 -C2 伸烷基、O、S、NR7 或(CO)一起形成5、6或7員環;或Ar1 及Ar2 連同Ar1 所連接之一起形成 R 為C1 -C18 烷基、C1 -C10 鹵烷基、Ar、OR4 或NR5 R6 ;其中如C1 -C18 烷基及C1 -C10 鹵烷基之R視情況經一或多個鹵素、NO2 、CN、Ar、OR4 、NR5 R6 或SR7 取代;R 1 R 2 R 3 彼此獨立地為C1 -C10 鹵烷基;R 4 為氫、C1 -C18 烷基、Ar、(CO)R8 或SO2 R8R 5 R 6 彼此獨立地為氫、C1 -C18 烷基、Ar、(CO)R8 或SO2 R8R 7 為氫、C1 -C18 烷基、Ar、(CO)R8 或SO2 R8R 8 為氫、C1 -C18 烷基或Ar;且Ar 為苯基、聯苯基或萘基,該苯基、聯苯基或萘基未經取代或經一或多個C1 -C18 烷基、鹵素、NO2 、CN、OR4 、NR5 R6 或SR7 取代;視情況,該等取代基C1 -C18 烷基、OR4 、NR5 R6 或SR7 經由基團C1 -C18 烷基、R4 、R5 、R6 或R7 與苯基、聯苯基或萘基上之其他取代基或與苯基、聯苯基或萘基之一個碳原子形成5、6或7員環。
進一步關注的是該等式I化合物,其中:Ar 1 為伸苯基或伸雜芳基,兩者皆未經取代或經一或多個C1 -C18 烷基或OR4 取代;Ar 2 Ar 3 彼此獨立地為苯基、聯苯基或雜芳基,其中該苯基、聯苯基或雜芳基未經取代或經一或多個C1 -C18 烷基、Ar或OR4 取代;或Ar1 及Ar2 連同直接鍵一起形成稠環;或Ar1 及Ar2 連同Ar1 所連接之一起形成;R為C1 -C18 烷基或Ar;R 1 、R 2 R 3 彼此獨立地為C1 -C10 鹵烷基;R 4 為氫、C1 -C18 烷基、Ar、(CO)R8 或SO2 R8R 5 R 6 彼此獨立地為氫、C1 -C18 烷基、Ar、(CO)R8 或SO2 R8R 7 為氫、C1 -C18 烷基、Ar、(CO)R8 或SO2 R8R 8 為氫、C1 -C18 烷基或Ar;且Ar 為苯基、聯苯基或萘基,該苯基、聯苯基或萘基未經取代或經一或多個C1 -C18 烷基、鹵素、NO2 、CN、OR4 、NR5 R6 或SR7 取代;視情況,取代基C1 -C18 烷基、OR4 、NR5 R6 或SR7 經由基團C1 -C18 烷基、R4 、R5 、R6 或R7 與苯基、聯苯基或萘基上之其他取代基或與苯基、聯苯基或萘基之一個碳原子形成5、6或7員環。
本發明之其他化合物涵蓋式I化合物,其中:Ar 1 為未經取代或經OR4 取代之伸苯基或伸雜芳基;或Ar1Ar 2 Ar 3 彼此獨立地為苯基或聯苯基,其中苯基或聯苯基未經取代或經C1 -C18 烷基取代;或Ar1 及Ar2 連同直接鍵一起形成稠環系統;或Ar1 及Ar2 連同Ar1 所連接之一起形成R 為C1 -C18 烷基或Ar;R 1 R 2 R 3 彼此獨立地為C1 -C10 鹵烷基,尤其三氟甲基;R 4 為氫、C1 -C18 烷基、Ar、(CO)R8 或SO2 R8 ,尤其烷基;Ar 為苯基,該苯基未經取代或經OR4 或鹵素取代。
本發明之特定標的為式I化合物,其中:Ar 1 為伸苯基或伸雜芳基,其未經取代或經OR4 取代;Ar 2 及Ar 3 彼此獨立地為苯基或聯苯基,其中苯基或聯苯基未經取代或經C1 -C18 烷基取代;或Ar1 及Ar2 連同直接鍵一起形成稠環系統;或Ar1 及Ar2 連同所連接之一起形成 R 為Ar;R 1 、R 2 及R 3 為C1 -C10 鹵烷基;R 4 為C1 -C18 烷基;且Ar 為苯基,該苯基未經取代或經OR4 取代。
進一步關注的是式I化合物,其中:Ar 1 為伸苯基或伸雜芳基,尤其伸苯基或伸噻基,其中該伸苯基或伸雜芳基未經取代或經OR4 取代;Ar 2 及Ar 3 彼此獨立地為苯基或聯苯基,其中該苯基或聯苯基未經取代或經C1 -C18 烷基取代;或Ar1 及Ar2 連同Ar1 所連接之一起形成 R 為Ar;R 1 、R 2 及R 3 為C1 -C10 鹵烷基;R 4 為C1 -C18 烷基;且Ar 為苯基,該苯基未經取代或經OR4 取代。
尤其關注的是如實例1-4中所給出之化合物,以及以下式(a)-(d)之化合物:
C 1 -C 18 烷基為直鏈或分支鏈且為例如C1 -C16 烷基、C1 -C12 烷基、C1 -C8 烷基、C1 -C6 烷基或C1 -C4 烷基。實例為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第二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戊基、己基、庚基、2,4,4-三甲基戊基、2-乙基己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基、十二基、十四基、十五基、十六基、十七基及十八基,較佳為C1 -C4 烷基,諸如甲基、異丙基或丁基。
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及/或NR7 (CO)之C 2 -C 18 烷基 例如雜有非連續O、S、NR7 、O(CO)、(CO)O、(CO)NR7 及/或NR7 (CO)一至五次,例如一至三次或一次或兩次。因此,所得結構單元為例如:O(CH2 )2 OH、O(CH2 )2 OCH3 、O(CH2 CH2 O)2 CH2 CH3 、CH2 -O-CH3 、CH2 CH2 -O-CH2 CH3 、[CH2 CH2 O]y -CH3 (其中y=1-5)、(CH2 CH2 O)5 CH2 CH3 、CH2 -CH(CH3 )-O-CH2 -CH2 CH3 、CH2 -CH(CH3 )-O-CH2 -CH3 、S(CH2 )2 SCH3 、(CH2 )2 NHCH3 、(CH2 )2 O(CO)CH3 、(CH2 )2 (CO)OCH3 或(CH2 )2 NH(CO)CH3
若在本發明之情形下,基團(例如烷基或伸烷基)雜有一或多個指定基團,例如O、S、NR7 、O(CO)、(CO)O、(CO)NR7 及/或NR7 (CO),則「間雜」基團不僅意謂處於被間雜基團之間(例如烷基或伸烷基),且亦意謂在末端。
C 3 -C 30 環烷基 為單環或多環脂族環,例如單環、雙環或三環脂族環,例如C3 -C20 環烷基、C3 -C18 環烷基、C3 -C12 環烷基、C3 -C10 環烷基。在本申請案之情形下,將C3 -C30 環烷基理解為至少包含一個環之烷基,亦即此定義亦涵蓋經烷基取代之碳環脂族環。單環之實例為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或環庚基,尤其環戊基及環己基。其他實例為如下之結構:,例如。多環之實例為全氫蒽基、全氫菲基、全氫萘基、全氫茀基、全氫基、全氫苉基、金剛烷基、雙環[1.1.1]戊基、雙環[4.2.2]癸基、雙環[2.2.2]辛基、雙環[3.3.2]癸基、雙環[4.3.2]十一基、雙環[4.3.3]十二基、雙環[3.3.3]十一基、雙環[4.3.1]癸基、雙環[4.2.1]壬基、雙環[3.3.1]壬基、雙環[3.2.1]辛基、及其類似基團。在本發明之情形下,定義「環烷基」亦意欲涵蓋經烷基取代之多環及橋聯環,例如等。
在本發明之情形下,定義C3 -C30 環烷基亦涵蓋「螺」環烷基化合物,例如螺[5.2]辛基、螺[5.4]癸基,螺[5.5]十一基。為本發明化合物中之各別定義之標的的多環環烷基之更多實例列於EP 878738第11頁及第12頁中,其中必須向式(1)-(46)中添加鍵以達成「基」。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此事實。
一般而言,環脂族環可形成重複結構單元。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及/或NR7 (CO)之C 3 -C 30 環烷基為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及/或NR7 (CO)之單環或多環脂族環,例
C 2 -C 12 烯基 為例如單不飽和或多不飽和直鏈或分支鏈且為例如C2 -C8 烯基、C2 -C6 烯基或C2 -C4 烯基。實例為烯丙基、甲基烯丙基、乙烯基、1,1-二甲基烯丙基、1-丁烯基、3-丁烯基、2-丁烯基、1,3-戊二烯基、5-己烯基或7-辛烯基,尤其烯丙基或乙烯基。
C 4 -C 30 環烯基 為單環或多環且單不飽和或多不飽和環,例如單環、雙環、三環或四環單不飽和或多不飽和環,例如C4 -C20 環烯基、C4 -C18 環烯基、C4 -C12 環烯基、C4 -C10 環烯基。環烯基之實例為環丁烯基、環戊烯基、環己烯基、環庚烯基。以上定義亦涵蓋橋聯烯基,例如等,尤其環戊烯基、環己烯基、,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及/或NR7 (CO)之C 4 -C 30 環烯基 為雜有一或多個O、S、NR7 、O(CO)、(CO)O、(CO)NR7 及/或NR7 (CO)之單環或多環且單不飽和或多不飽和環,例如
C 1 -C 18 伸烷基 為直鏈或分支鏈伸烷基,例如C1 -C2 伸烷基、C2 -C5 伸烷基。實例為亞甲基、伸乙基、伸丙基、伸丁基、伸戊基、伸己基。
經取代之苯基在苯環上帶有1至5個,例如1個、2個或3個,尤其1個或2個取代基。取代較佳在苯環之4位、3,4位、3,5位或3,4,5位。
當基團苯基、聯苯基、萘基、茀基、菲基、蒽基及雜芳基經一或多個基團取代時,其例如經單取代至五取代,例如經單取代、二取代或三取代,尤其經單取代或二取代。
當Ar為經一或多個C1 -C18 烷基、C2 -C12 烯基、(CO)R8 、(CO)OR4 、(CO)NR5 R6 、O(CO)R8 、O(CO)OR4 、O(CO)NR5 R6 、NR7 (CO)R8 、NR7 (CO)OR4 、OR4 、NR5 R6 、SR7 、SOR8 、SO2 R8 及/或OSO2 R8 取代之苯基、聯苯基、茀基、萘基、蒽基、菲基或雜芳基,且該等取代基C1 -C18 烷基、C2 -C12 烯基、(CO)R8 、(CO)OR4 、(CO)NR5 R6 、O(CO)R8 、O(CO)OR4 、O(CO)NR5 R6 、NR7 (CO)R8 、NR7 (CO)OR4 、OR4 、NR5 R6 、SR7 、SOR8 、SO2 R8 及/或OSO2 R8 經由基團C1 -C18 烷基、C2 -C12 烯基、R4 、R5 、R6 、R7 及/或R8 與苯基、聯苯基、茀基、萘基、蒽基、菲基或雜芳基上之其他取代基或與苯基、聯苯基、茀基、萘基、蒽基、菲基或雜芳基之一個碳原子形成5、6或7員環時,獲得例如以下結構單元:
若在Ar中,取代基C1 -C18 烷基自聯苯基、萘基或茀基環之一個碳原子至該環之另一碳原子形成伸烷基橋鍵,則尤其形成伸乙基、伸丙基及伸丁基橋鍵且獲得例如以下結構:等。就此而言本申請案之定義亦意欲涵蓋分支鏈伸烷基橋鍵:。在該等伸烷基橋鍵與其他苯環縮合之情況下,得到例如以下結構:
當Ar1 為伸苯基、伸聯苯基、伸萘基、、伸雜芳基、氧基二伸苯基或,所有該等基團均經一或多個C1 -C18 烷基、C2 -C12 烯基、(CO)R8 、(CO)OR4 、(CO)NR5 R6 、O(CO)R8 、O(CO)OR4 、O(CO)NR5 R6 、NR7 (CO)R8 、NR7 (CO)OR4 、OR4 、NR5 R6 、SR7 、SOR8 、SO2 R8 及/或OSO2 R8 取代,且該等取代基C1 -C18 烷基、C2 -C12 烯基、(CO)R8 、(CO)OR4 、(CO)NR5 R6 、O(CO)R8 、O(CO)OR4 、O(CO)NR5 R6 、NR7 (CO)R8 、NR7 (CO)OR4 、OR4 、NR5 R6 、SR7 、SOR8 、SO2 R8 及/或OSO2 R8 經由基團C1 -C18 烷基、C2 -C12 烯基、R4 、R5 、R6 、R7 及/或R8 與伸苯基、伸聯苯基、伸萘基、、伸雜芳基、氧基二伸苯基或上之其他取代基或與伸苯基、伸聯苯基、伸萘基、、伸雜芳基、或氧基二伸苯基之一個碳原子形成5、6或7員環時,獲得例如以下結構單元:
若Ar1 及Ar2 連同直接鍵、O、S、NR7 或(CO)一起形成稠環系統,則獲得例如以下結構單元:
若Ar1 及Ar2 連同C1 -C2 伸烷基、O、S、NR7 或(CO)一起形成5、6或7員環,則獲得例如以下結構單元:
若Ar2 及Ar3 連同直接鍵、O、S、NR7 或(CO)一起形成稠環系統,則獲得例如以下結構單元:
若Ar2 及Ar3 連同C1 -C2 伸烷基、O、S、NR7 、(CO)一起形成5、6或7員環,則獲得例如以下結構單元:
當Ar1 及Ar2 連同Ar1 所連接之一起形成時,獲得例如以下結構單元:
C2 -C18 烷醯基 為例如C2 -C12 烷醯基、C2 -C8 烷醯基、C2 -C6 烷醯基或C2 -C4 烷醯基,其中烷基部分為或分支鏈。實例為乙醯基、丙醯基、丁醯基或己醯基,尤其乙醯基。C1 -C18 烷氧基為例如C1 -C12 烷氧基、C1 -C8 烷氧基、C1 -C6 烷氧基、C1 -C4 烷氧基,且為直鏈或分支鏈。實例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正丁氧基、第三丁氧基、辛氧基及十二烷氧基。在C 1 -C 12 烷基硫基中,烷基部分為例如直鏈或分支鏈。實例為甲基硫基、乙基硫基、丙基硫基或丁基硫基。
C2 -C18 烷氧基羰基為(C1 -C17 烷基)-O-C(O)-,其中C1 -C17 烷基為直鏈或分支鏈且如上所定義含有至多適當數目之碳原子。實例為C2 -C10 烷氧基羰基、C2 -C8 烷氧基羰基、C2 -C6 烷氧基羰基或C2 -C4 烷氧基羰基,諸如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丙氧基羰基、丁氧基羰基或戊氧基羰基。
C1 -C10 鹵烷基 為例如經鹵素單取代或多取代之C1 -C8 烷基、C1 -C6 烷基或C1 -C4 烷基,該等烷基部分係例如如上所定義。舉例而言在烷基上有1至23個鹵素取代基。實例為氯甲基、三氯甲基、三氟甲基、九氟丁基或2-溴丙基,尤其三氟甲基或三氯甲基。較佳為C1 -C10 氟烷基。
C2 -C10 鹵烷醯基為(C1 -C9 鹵烷基)-C(O)-,其中C1 -C9 鹵烷基如上所定義含有至多適當數目之碳原子。實例為氯乙醯基、三氯乙醯基、三氟乙醯基、五氟丙醯基、全氟辛醯基或2-溴丙醯基,尤其三氟乙醯基或三氯乙醯基。
鹵苯甲醯基 為經鹵素及/或C1 -C4 鹵烷基單取代或多取代之苯甲醯基,C1 -C4 鹵烷基係如上所定義。實例為五氟苯甲醯基、三氯苯甲醯基、三氟甲基苯甲醯基,尤其五氟苯甲醯基。
鹵素 為氟、氯、溴或碘,尤其氯或氟,較佳為氟。
苯基 -C1 -C3 烷基 為例如苯甲基、2-苯乙基、3-苯丙基、α-甲基苯甲基或α,α-二甲基苯甲基,尤其苯甲基。
若R5 及R6 連同其所鍵結之氮原子一起形成視情況雜有O、NR7 或CO之5、6或7員環,則獲得例如以下結構:
定義C 1 -C 18 烷基磺醯基 係指與磺醯基(-SO2 -)連接之如上詳述之對應基團C1 -C18 烷基。因此,苯基-磺醯基及(4-甲基苯基)磺醯基亦係指與磺醯基連接之對應基團。
C2 -C18 烷醯基氧基 為(C1 -C17 烷基)-C(O)-O-,其中C1 -C17 烷基為直鏈或分支鏈且如上所定義含有至多適當數目之碳原子。實例為C2 -C10 烷醯基氧基、C2 -C8 烷醯基氧基、C2 -C6 烷醯基氧基或C2 -C4 烷醯基氧基,諸如乙醯氧基(acetyloxy/ethanoyloxy)、丙醯氧基、丁醯氧基或己醯氧基。
C1 -C18 烷基磺醯基氧基 為(C1 -C18 烷基)-S(O)2 -O-,其中C1 -C18 烷基為直鏈或分支鏈且如上所定義含有至多適當數目之碳原子。實例為C1 -C10 烷基磺醯基氧基、C1 -C8 烷基磺醯基氧基、C1 -C6 烷基磺醯基氧基或C1 -C4 烷基磺醯基氧基,諸如甲烷磺醯基氧基、丙烷磺醯基氧基或己烷磺醯基氧基。
因此,苯基磺醯基氧基 及(4-甲基苯基)磺醯基氧基亦係指與-S(O)2 -O-基團連接之對應基團。
在本申請案中,術語「雜芳基 」表示未經取代及經取代之基團,例如3-噻吩基、2-噻吩基、(其中R4 及R5 係如上所定義)、噻嗯基(thianthrenyl)、異苯并呋喃基、基、噻基、啡噁噻基、,其中Y為S、O或NR6 且R6 係如上所定義。其實例為吡唑基、噻唑基、噁唑基、異噻唑基或異噁唑基。亦包括例如呋喃基、吡咯基、1,2,4-三唑基、或具有稠合芳族基之5員環雜環,例如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吩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噁唑基及苯并噻唑基。
「雜芳基」之其他實例為吡啶基,尤其3-吡啶基、(其中R3 係如上所定義)、嘧啶基、吡嗪基、1,3,5-三嗪基、2,4-二嗪基、2,2-二嗪基或2,3-二嗪基、吲哚嗪基、異吲哚基、吲哚基、吲唑基、嘌呤基、異喹啉基、喹啉基、啡噁嗪基或啡嗪基。在本申請案中,術語「雜芳基」亦表示基團噻基、基、(其中m為0或1且R3 、R4 、R5 係如上所定
蒽醌基。各雜芳基均可帶有上文或技術方案1中所示之取代基。
伸苯基為。伸萘基為。伸聯苯基為。氧基二伸苯基為。伸雜芳基為具有如上所述之雜芳環之二價基團,例如
具有在酸作用下裂解之-O-C-鍵或-O-Si-鍵且為基團Ar1 Ar2 及Ar3 之取代基的基團為酸可裂解基團,其在與酸反應之後提高式I化合物於鹼性顯影劑中之溶解性。此作用例如描述於US 4883740中。
適用作該等取代基之基團的實例為例如已知原酸酯基、三苯甲基及苯甲基、羧酸之第三丁酯基、苯酚之碳酸第三丁酯基或苯酚之矽烷基醚基,例如OSi(CH3 )3 、CH2 (CO)OC(CH3 )3 、(CO)OC(CH3 )3 、O(CO)OC(CH3 )3,其中Z1 及Z2 彼此獨立地為氫、C1 -C5 烷基、C3 -C8 環烷基、苯基-C1 -C3 烷基,或Z1 及Z2 一起為C2 -C5 伸烷基,且Z3 為未經取代或經鹵素取代之C1 -C5 烷基、未經取代或經鹵素取代之C3 -C8 環烷基或苯基-C1 -C3 烷基,或若Z1 及Z2 一起不為C2 -C5 伸烷基,則Z3 及Z2 可一起為可雜有O或S之C2 -C5 伸烷基。
之實例為(C8 F17 SO2 )3 C- 、(CF3 SO2 )3 C- 、(C4 F9 SO2 )3 C- 、(CF3 SO2 )2 (C4 F9 SO2 )C-、C6 F5 SO2 C- (SO2 CF3 )2 等。
申請專利範圍及說明書通篇中之術語「及/或」或「或/及」意欲表示不僅可存在一種所定義替代物(取代基),而且可一起存在若干種所定義之替代物(取代基),亦即不同替代物(取代基)之混合物。
術語「視情況經取代 」意謂未經取代或經取代。
術語「視情況經間雜 」意謂未經間雜或經間雜。
視情況 」意欲涵蓋所定義之兩種相應選擇。
術語「至少」意欲限定一個(種)或一個(種)以上,例如一個(種)或兩個(種)或三個(種),較佳為一個(種)或兩個(種)。
提及上文及全文之上下文中所指定之式I化合物較佳並非意欲僅係指此類化合物,而係指申請專利範圍內之所有種類。亦即係指包含式I化合物之組合物,包含該等化合物之光引發劑混合物,以及使用該等化合物之用途或方法項。
式I之鋶鹽通常可藉由例如J. V. Crivello,Advances in Polymer Science62 ,1-48,(1984)所述之多種方法來製備。舉例而言,所要之鋶鹽可藉由在氯及路易斯酸存在下使芳基化合物與一氯化硫反應,使芳基格林納試劑(Grignard reagent)與二芳基亞碸反應,在酸存在下使二芳基亞碸與芳基化合物縮合,或在銅(II)鹽存在下使二芳基硫化物與二芳基錪鹽反應來製備。熟習此項技術者熟知適當反應以及必須採用之反應條件。
式I化合物可用作感光性酸供體。
因此,本發明之標的為一種組合物,其包含(a)在酸作用下固化之化合物或在酸作用下溶解性提高之化合物;及(b)至少一種如上所述之式I化合物。
式I化合物可用作光阻劑中之感光性酸供體。其視情況亦充當在酸作用下溶解性提高之化合物,亦即充當如上定義之組份(a)之一部分。抗蝕劑系統可藉由成像照射包含式I化合物之系統,繼之以顯影步驟來製備。
因此,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化學增幅型光阻組合物,其包含:
(a) 在酸作用下固化之化合物;或在酸作用下溶解性提高之化合物;及
(b) 作為感光性酸供體之至少一種如技術方案1之式I化合物。
應瞭解,化學增幅型光阻劑為一種抗蝕組合物,其中輻射敏感組份提供催化量之酸,該酸隨後催化抗蝕劑之至少一種酸敏感組份的化學反應。結果誘發抗蝕劑在經照射及未經照射區域之間的溶解性差異。由於此方法之催化性質,故當一個酸分子穿過反應性聚合物基質自一個反應位點擴散至下一反應位點時,只要其未由任何副反應捕獲或破壞,其即可在多個位點引發反應。因此,小的酸濃度足以誘發抗蝕劑在已曝光與未曝光區域之間的高溶解性差異。因此,僅需要小濃度之潛酸化合物。因此,可調配在光學成像之曝光波長下具有高對比度及高透明度之抗蝕劑,其隨之在高感光性下產生急劇升降之垂直影像概況。然而,由於此催化過程,故需要潛酸催化劑極具化學穩定性及熱穩定性(只要未經照射),以致在抗蝕劑儲存期間或在加工期間不產生酸,該等催化劑在大多數情況下需要曝光後烘烤步驟以起始或完成產生溶解性差異之催化反應。亦需要在液體抗蝕劑調配物及固體抗蝕膜中具有優良溶解性之潛在催化劑以避免產生任何粒子,該等粒子會干擾此等抗蝕劑在微電子製造過程中之應用。
相反,不基於化學擴增機制之正型抗蝕劑材料必含有高濃度之潛酸,此係因為該濃度僅為在曝光下由潛酸產生之酸濃度,其有助於曝光區域在鹼性顯影劑中之溶解性提高。因為小的酸濃度對改變該抗蝕劑之溶解速率僅具有一點影響且反應通常在此處無曝光後烘烤之情況下進行,所以與化學增幅型正型抗蝕劑相比,關於潛酸之化學穩定性及熱穩定性的要求較低。此等抗蝕劑亦需要較高曝光劑量以產生足夠的酸,從而在鹼性顯影劑中在曝光區域中達成足夠溶解性,以及經受相對低光學透明度(由於所需潛酸之高濃度)且因此亦獲得較低解析度且傾斜之影像。因此,與化學增幅型抗蝕劑相比,基於非化學增幅型技術之抗蝕組合物在感光性、解析度及影像品質方面均較低劣。
根據上文,容易認識到對於化學增幅型抗蝕劑而言,潛在催化劑之化學穩定性及熱穩定性至關重要,且可用於非化學增幅型抗蝕劑中之潛酸未必可用於化學增幅型抗蝕劑,此係由於不同的酸擴散要求、酸強度要求及熱穩定性及化學穩定性要求。
由於在照射抗蝕劑期間或之後抗蝕劑物質之酸催化反應而出現的經照射與未經照射部分之間的抗蝕劑溶解性差異可視抗蝕劑中存在之其他組份而具有兩種類型。若本發明之組合物包含在輻射後提高組合物在顯影劑中之溶解性的組份,則抗蝕劑為正型。因此,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為正型抗蝕劑之化學增幅型光阻組合物。另一方面,若調配物之組份在照射後降低組合物之溶解性,則抗蝕劑為負型。因此,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為負型光阻劑之化學增幅型光阻組合物。
下文將以下單體或聚合化合物稱為溶解抑制劑:其在未曝光區域中降低本發明之另一鹼溶性黏合劑樹脂在抗蝕劑調配物中之溶解速率,且其在未曝光區域中基本上不溶於鹼以便使抗蝕膜在鹼性溶液中顯影後仍保持於未曝光區域中,但其在酸存在下裂解或能夠重排以使得其反應產物變得可溶於鹼性顯影劑中。
作為一特定實施例,本發明包括化學增幅型正型可鹼性顯影光阻組合物,其包含:
(a1) 至少一種具有酸不穩定基團之聚合物,其在酸存在下分解且提高曝光區域中抗蝕膜在鹼性顯影劑水溶液中之溶解性,及
(b) 至少一種式I化合物。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為化學增幅型正型可鹼性顯影光阻組合物,其包含:
(a2) 至少一種具有至少一個酸不穩定基團之單體或寡聚物溶解抑制劑,該基團在酸存在下分解且提高在鹼性顯影劑水溶液中之溶解性,及至少一種鹼溶性聚合物,及
(b) 至少一種式I化合物。
本發明之另一特定實施例在於化學增幅型正型可鹼性顯影光阻組合物,其包含:
(a1) 至少一種具有酸不穩定基團之聚合物,其在酸存在下分解且提高曝光區域中在鹼性顯影劑中之溶解性;
(a2) 具有至少一個酸不穩定基團之單體或寡聚溶解抑制劑,該基團在酸存在下分解且提高曝光區域中之鹼溶性;
(a3) 仍使未曝光區域中之抗蝕膜保持基本上不可溶於鹼性顯影劑中之濃度的鹼溶性單體、寡聚或聚合化合物,及
(b) 至少一種式I化合物。
因此,本發明關於一種如技術方案5之化學增幅型正型光阻組合物,其包含至少一種選自由(a1)、(a2)及(a3)組成之群的組份作為組份(a),其中:
(a1) 為具有酸不穩定基團之聚合物,該基團在酸存在下分解以提高在鹼性顯影劑水溶液中之溶解性;
(a2) 為具有酸不穩定基團之單體或寡聚物溶解抑制劑,該基團在酸存在下分解以提高在鹼性顯影劑水溶液中之溶解性;且
(a3) 為鹼溶性單體、寡聚或聚合化合物;及
(b) 作為感光性酸供體之至少一種如上定義之式I化合物。
組合物可另外包含組份(b)其他感光性酸供體及/或(c)其他添加劑。
該等化學增幅型正型抗蝕劑系統描述於例如E. Reichmanis,F. M. Houlihan,O. Nalamasu,T. X. Neenan,Chem. Mater. 1991,3 ,394;或C. G. Willson,「Introduction to Microlithography」,第2版;L. S. Thompson,C. G. Willson,M. J. Bowden編,Amer. Chem. Soc,Washington DC,1994,第139頁中。
在酸存在下分解以產生芳族羥基、羧基、酮基及醛基且提高在鹼性顯影劑水溶液中之溶解性之酸不穩定基團的合適實例為例如烷氧基烷基醚基、四氫呋喃醚基、四氫哌喃醚基、第三烷基酯基、三苯甲基醚基、矽烷基醚基、碳酸烷基酯基(例如第三丁氧基羰氧基)、三苯甲基酯基、矽烷基酯基、烷氧基甲酯基、異丙苯酯基、縮醛基、縮酮基、四氫哌喃酯基、四氫呋喃酯基、第三烷基醚基、第三烷基酯基及其類似基團。該基團之實例包括烷基酯,諸如甲酯及第三丁酯;縮醛類酯,諸如甲氧基甲酯、乙氧基甲酯、1-乙氧基乙酯、1-異丁氧基乙酯、1-異丙氧基乙酯、1-乙氧基丙酯、1-(2-甲氧基乙氧基)乙酯、1-(2-乙醯氧基乙氧基)乙酯、1-[2-(1-金剛烷基氧基)乙氧基]乙酯、1-[2-(1-金剛烷基羰氧基)乙氧基]乙酯、四氫-2-呋喃酯及四氫-2-哌喃酯;及脂環酯,諸如異酯。
具有能夠藉由酸作用而分解以增強包含此聚合物之抗蝕膜於鹼性顯影溶液中之溶解性之官能基的聚合物(其可併入本發明之正型抗蝕劑中)可在其主鏈及/或側鏈中、較佳在其側鏈中具有酸不穩定基團。
如例如EP254853、EP878738、EP877293、JP02-025850a、JP03-223860a及JP04-251259a中所揭示,適用於本發明中之具有酸不穩基團的聚合物可由聚合物類似反應獲得,其中鹼溶性基團部分或完全轉化為各別酸不穩定基團,或藉由已連接有酸不穩定基團之單體的(共)聚合直接獲得。
在本發明中聚合物主鏈之側位具有酸不穩定基團之聚合物較佳為具有例如矽烷基醚基、縮醛基、縮酮基及烷氧基烷基酯基(稱為「低活化能封端基團」)之聚合物,該等基團在相對較低曝光後烘烤溫度(通常在室溫與110℃之間)下完全裂解;及具有例如在緊鄰酯鍵之氧原子處含有二級或三級碳原子之第三丁酯基或第三丁氧基羰基(TBOC)或其他酯基(稱為「高活化能封端基團」)之聚合物,該等基團需要較高烘烤溫度(通常>110℃)以在酸存在下完成解封反應。亦可應用混合系統,其中高活化能封端基團以及低活化能封端基團兩者皆存在於一種聚合物內。或者,各利用不同封端基團化學性質之聚合物的聚合物摻合物可用於本發明之感光性正型抗蝕組合物中。
具有酸不穩定基團之較佳聚合物為包含以下不同單體類型之聚合物及共聚物:
1) 含有酸不穩定基團之單體,該等基團在酸存在下分解以提高在鹼性顯影劑水溶液中之溶解性,及
2) 不含酸不穩定基團且不含有助於鹼溶性之基團的單體,及/或
3) 有助於聚合物之鹼性水溶性之單體。
類型1)單體之實例為:
非環狀或環狀第二及第三烷基(甲基)丙烯酸酯,諸如丙烯酸丁酯(包括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包括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3-側氧基(oxo)環己酯、(甲基)丙烯酸四氫哌喃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金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降酯、(2-四氫哌喃基)氧基降醇丙烯酸酯、(2-四氫哌喃基)氧基甲基三環十二烷甲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矽烷基甲酯、(2-四氫哌喃基)氧基降醇丙烯酸酯、(2-四氫哌喃基)氧基甲基三環十二烷甲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矽烷基甲酯、鄰/間/對(3-側氧基環己氧基)苯乙烯、鄰/間/對(1-甲基-1-苯基乙氧基)苯乙烯、鄰/間/對四氫哌喃氧基苯乙烯、鄰/間/對金剛烷基氧基苯乙烯、鄰/間/對環己氧基苯乙烯、鄰/間/對降基氧基苯乙烯;非環狀或環狀烷氧基羰基苯乙烯,諸如鄰/間/對丁氧基羰基苯乙烯(包括對第三丁氧基羰基苯乙烯)、鄰/間/對(3-側氧基環己氧基羰基)苯乙烯、鄰/間/對(1-甲基-1-苯基乙氧基羰基)苯乙烯、鄰/間/對四氫哌喃氧基羰基苯乙烯、鄰/間/對金剛烷基氧基羰基苯乙烯、鄰/間/對環己氧基羰基苯乙烯、鄰/間/對降基氧基羰基苯乙烯;非環狀或環狀烷氧基羰氧基苯乙烯,諸如鄰/間/對丁氧基羰氧基苯乙烯(包括對第三丁氧基羰氧基苯乙烯)、鄰/間/對(3-側氧基環己氧基羰氧基)苯乙烯、鄰/間/對(1-甲基-1-苯基乙氧基羰氧基)苯乙烯、鄰/間/對四氫哌喃氧基羰氧基苯乙烯、鄰/間/對金剛烷基氧基羰氧基苯乙烯、鄰/間/對環己氧基羰氧基苯乙烯、鄰/間/對降基氧基羰氧基苯乙烯;非環狀或環狀烷氧基羰基烷氧基苯乙烯,諸如鄰/間/對丁氧基羰基甲氧基苯乙烯、對第三丁氧基羰基甲氧基苯乙烯、鄰/間/對(3-側氧基環己氧基羰基甲氧基)苯乙烯、鄰/間/對(1-甲基-1-苯基乙氧基羰基甲氧基)苯乙烯、鄰/間/對四氫哌喃氧基羰基甲氧基苯乙烯、鄰/間/對金剛烷基氧基羰基甲氧基苯乙烯、鄰/間/對環己氧基羰基甲氧基苯乙烯、鄰/間/對降基氧基羰基甲氧基苯乙烯、三甲基矽烷氧基苯乙烯、二甲基(丁基)矽烷氧基苯乙烯;不飽和乙酸烷基酯,諸如乙酸異丙烯酯及其衍生物。
帶有低活化能酸不穩定基團之類型1)單體包括例如對或間(1-甲氧基-1-甲基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甲氧基-1-甲基乙氧基)-甲基苯乙烯、對或間(1-甲氧基-1-甲基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甲氧基-1-甲基丙氧基)甲基苯乙烯、對或間(1-甲氧基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甲氧基乙氧基)-甲基苯乙烯、對或間(1-乙氧基-1-甲基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乙氧基-1-甲基乙氧基)-甲基苯乙烯、對或間(1-乙氧基-1-甲基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乙氧基-1-甲基丙氧基)-甲基苯乙烯、對或間(1-乙氧基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乙氧基乙氧基)-甲基苯乙烯、對(1-乙氧基苯基-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正丙氧基-1-甲基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正丙氧基-1-甲基乙氧基)-甲基苯乙烯、對或間(1-正丙氧基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正丙氧基乙氧基)-甲基苯乙烯、對或間(1-異丙氧基-1-甲基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異丙氧基-1-甲基乙氧基)-甲基苯乙烯、對或間(1-異丙氧基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異丙氧基乙氧基)-甲基苯乙烯、對或間(1-異丙氧基-1-甲基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異丙氧基-1-甲基丙氧基)-甲基苯乙烯、對或間(1-異丙氧基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異丙氧基丙氧基)-甲基苯乙烯、對或間(1-正丁氧基-1-甲基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正丁氧基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異丁氧基-1-甲基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第三丁氧基-1-甲基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正戊氧基-1-甲基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異戊氧基-1-甲基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正己氧基-1-甲基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環己氧基-1-甲基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三甲基矽烷基氧基-1-甲基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三甲基矽烷基氧基-1-甲基乙氧基)-甲基苯乙烯、對或間(1-苯甲基氧基-1-甲基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苯甲基氧基-1-甲基乙氧基)-甲基苯乙烯、對或間(1-甲氧基-1-甲基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甲氧基-1-甲基乙氧基)-甲基苯乙烯、對或間(1-三甲基矽烷基氧基-1-甲基乙氧基)苯乙烯、對或間(1-三甲基矽烷基氧基-1-甲基-乙氧基)-甲基苯乙烯。具有烷氧基烷基酯酸不穩定基團之聚合物之其他實例在US5225316及EP829766中給出。具有縮醛封端基團之聚合物之實例在US5670299、EP780732、US5627006、US5558976、US5558971、US5468589、EP704762、 EP762206、 EP342498、EP553737中給出且描述於ACS Symp. Ser. 614,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第35-55頁(1995)及J. Photopolymer Sci. Technol.第10卷,第4期(1997),第571-578頁中。本發明中所用之聚合物不限於此。
關於具有縮醛基作為酸不穩定基團之聚合物,可如例如H.-T. Schacht,P. Falcigno,N. MuenZel,R. Schulz及A. Medina,ACS Symp. Ser. 706(Micro- and Nanopatterning Polymers),第78-94頁,1997;H.-T. Schacht,N. Muenzel,P. Falcigno,H. Holzwarth及J. Schneider,J. Photopolym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9卷,(1996),573-586中所述併有酸不穩定交聯。根據抗蝕圖案之耐熱性的觀點,此交聯系統較佳。
具有高活化能酸不穩定基團之單體為例如對第三丁氧基羰氧基苯乙烯、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2-金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異酯。
適於ArF抗蝕技術之類型1)單體詳言之包括例如丙烯酸2-甲基-2-金剛烷基酯、丙烯酸2-乙基-2-金剛烷基酯、丙烯酸2-正丁基-2-金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正丁基-2-金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2-金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2-甲基-2-金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1-金剛烷基)異丙酯、丙烯酸2-(1-金剛烷基)異丙酯、甲基丙烯酸2-(1-金剛烷基)異丁酯、丙烯酸2-(1-金剛烷基)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1-甲基環己酯、丙烯酸1-甲基環己酯、甲基丙烯酸1-乙基環己酯、丙烯酸1-乙基環己酯、甲基丙烯酸1-(正丙基)環己酯、丙烯酸1-(正丙基)環己酯、四氫-2-甲基丙烯醯基氧基-2H -哌喃及四氫-2-丙烯醯基氧基-2H -哌喃。包含酸不穩定金剛烷基部分之其他單體揭示於JP2002-1265530A、JP2002-338627A、JP2002-169290A、JP2002-241442A、JP2002-145954A、JP2002-275215A、JP2002-156750A、JP2002-268222A、WO02/06901、JP2002-169292A、JP2002-162745A、JP2002-301161A、JP2002-311590A、JP2002-182393A、JP2002-371114A、JP2002-162745A中。
如例如JP2002-308938A、JP2002-308869A、JP2002-206009A、JP2002-179624A、JP2002-161116A中所示,具有酸不穩定基團之特定烯烴亦適於ArF抗蝕技術。
類型2)之共聚單體之實例為:
芳族乙烯基單體,諸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醯氧基苯乙烯、α-甲基伸萘基、乙烯合萘;乙烯基脂環化合物,諸如乙烯基降烷、乙烯基金剛烷、乙烯基環己烷;(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諸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腈、乙烯基環己烷、乙烯基環己醇、衣康酸酐以及順丁烯二酸酐。
適於ArF抗蝕技術之類型2)共聚單體詳言之包括例如α-丙烯醯氧基-γ-丁內酯、α-甲基丙烯醯氧基-γ-丁內酯、α-丙烯醯氧基-β,β-二甲基-γ-丁內酯、α-甲基丙烯醯氧基-β,β-二甲基-γ-丁內酯、α-丙烯醯氧基-α-甲基-γ-丁內酯、α-甲基丙烯醯氧基-α-甲基-γ-丁內酯、β-丙烯醯氧基-γ,β-甲基丙烯醯氧基-α-甲基-γ-丁內酯、5-丙烯醯氧基-2,6-降烷甲內酯、5-甲基丙烯醯氧基-2,6-降烷甲內酯、2-降烯、5-伸降基-2-甲酸甲酯、5-伸降基-2-甲酸第三丁酯、5-伸降基-2-甲酸1-環己基-1-甲基-乙酯、5-伸降基-2-甲酸1-(4-甲基環己基)-1-甲基乙酯、5-伸降基-2-甲酸1-甲基-1-(4-側氧基環己基)乙酯、5-伸降基-2-甲酸1-(1-金剛烷基)-1-甲基乙酯、5-伸降基-2-甲酸1-甲基環己酯、5-伸降基-2-甲酸2-甲基-2-金剛烷酯、5-伸降基-2-甲酸2-乙基-2-金剛烷基酯、無水5-伸降基-2,3-二甲酸酐、2(5H)-呋喃酮、3-乙烯基-γ-丁內酯、3-甲基丙烯醯氧基雙環[4,3,0]壬烷、3-丙烯醯氧基雙環[4,3,0]壬烷、甲基丙烯酸1-金剛烷基酯、丙烯酸1-金剛烷基酯、3-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四環[4,4,0,12,5 ,17,10 ]十二烷、3-丙烯醯氧基甲基四環[4,4,0,12,5 ,17,10 ]十二烷、2-甲基丙烯醯氧基降烷、2-丙烯醯氧基降烷、2-甲基丙烯醯氧基異烷、2-丙烯醯氧基異烷、2-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降烷、2-丙烯醯氧基甲基降烷。
類型3)之共聚單體之實例為:
乙烯基芳族化合物,諸如羥基苯乙烯;丙烯酸化合物,諸如甲基丙烯酸、乙基羰氧基苯乙烯及其衍生物。此等聚合物描述於例如US5827634、US5625020、US5492793、US5372912、EP660187、US5679495、EP813113及EP831369中。其他實例為巴豆酸、異巴豆酸、3-丁烯酸、丙烯酸、4-戊烯酸、丙炔酸、2-丁炔酸、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及乙炔甲酸。本發明中所用之聚合物不限於此。
適於ArF抗蝕技術之類型3)共聚單體詳言之包括例如丙烯酸3-羥基-1-金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1-金剛烷基酯、丙烯酸3,5-二羥基-1-金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3,5-二羥基-1-金剛烷基酯、2-羥基-5-降烯、5-伸降基-2-甲酸、5-伸降基-2-甲酸1-(4-羥基環己基)-1-甲基乙酯、5-伸降基-2-甲酸2-羥基-1-乙酯、5-伸降基-2-甲醇、8-羥甲基-4-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三環[5.2.1.02.6 ]癸烷、8-羥基-甲基-4-丙烯醯氧基甲基三環[5.2.1.02.6 ]癸烷、4-羥甲基-8-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三環[5.2.1.02.6 ]癸烷、4-羥甲基-8-丙烯醯氧基甲基三環[5.2.1.02.6 ]癸烷。
適於ArF技術之包含內酯部分之其他單體揭示於例如JP2002-006502A、JP2002-145955A、EP1127870、JP2002-357905A、JP2002-296783A中。適於ArF技術之其他烯烴公開於例如JP2002-351078A、JP2002-234918A、JP2002-251009A、EP1127870、JP2002-328475A、JP2002-278069A、JP2003-43689A、JP2002-202604A、WO01/86353、JP2002-023371、JP2002-072484A、JP2002-202604A、JP2001-330959A、JP2002-003537A、US6379861、JP2002-30114A、JP2002-278071A、JP2002-251011A、JP2003-122010A、US6599677、JP2002-139837A、JP2003-195504A、JP2001-264984A、JP2002-278069A、US6277538、JP2002-328475A、US2002/119391、US2003/78354中。
聚合物中酸不穩定單體之含量可在寬範圍上改變且取決於其他共聚單體之量及經脫除保護基之聚合物的鹼溶性。通常,聚合物中具有酸不穩定基團之單體的含量在5mol%與60mol%之間。若含量過小,則在曝光區域中得到過低顯影速率及抗蝕劑殘餘物。若酸不穩定單體之含量過高,則在顯影之後抗蝕圖案界定不佳(經腐蝕),且在顯影期間不再能解析狹窄特徵且/或抗蝕劑與基板之黏著鬆動。具有酸不穩定基團之共聚物較佳具有約3,000至約200,000、更佳約5,000至約50,000之Mw ,且分子量分布為3或3以下,更佳分子量分布為約2或2以下。非酚系聚合物,例如諸如丙烯酸第三丁酯或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之丙烯酸烷基酯與諸如乙烯基降基或乙烯基環己醇化合物之乙烯基脂環化合物的共聚物,亦可藉由此自由基聚合或其他已知程序製備,且適當地應具有約8,000至約50,000之Mw 及約3或3以下之分子量分布。
為達到控制聚合物及其類似物之玻璃化轉移點之目的,可適當地添加適量之其他共聚單體。
在本發明中,可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具有酸不穩定基團之聚合物的混合物。舉例而言,可使用具有極易於裂解之酸不穩定基團(諸如縮醛基或四氫哌喃氧基)之聚合物與具有較難裂解之酸可裂解基團(諸如第三烷基酯基)之聚合物的混合物。此外,可藉由摻合兩種或兩種以上具有不同酸可裂解基團(諸如第三丁酯基及2-甲基-金剛烷基或1-乙氧基-乙氧基及四氫哌喃氧基)之聚合物來組合不同大小之酸可裂解基團。亦可使用非交聯樹脂與交聯樹脂之混合物。本發明中此等聚合物之量較佳為以所有固體組份之總量計30重量%至99重量%、更佳50重量%至98重量%。此外可將不具有酸不穩定基團之鹼溶性樹脂或單體或寡聚化合物併入組合物中以控制鹼溶性。
EP780732、EP679951及US5817444中給出具有不同酸不穩定基團之聚合物的聚合物摻合物之實例。
本發明中較佳使用單體及寡聚物溶解抑制劑(a2)。
用於本發明之具有酸不穩定基團之單體或寡聚物溶解抑制劑為分子結構中具有至少一個酸不穩定基團之化合物,該酸不穩定基團在酸存在下分解以提高於鹼性顯影劑水溶液中之溶解性。實例為烷氧基甲醚基、四氫呋喃醚基、四氫哌喃醚基、烷氧基乙醚基、三苯甲基醚基、矽烷基醚基、碳酸烷基酯基、三苯甲基酯基、矽烷基酯基、烷氧基甲酯基、胺基甲酸乙烯酯基、胺基甲酸第三烷基酯基、三苯甲基胺基、異丙苯酯基、縮醛基、縮酮基、四氫哌喃酯基、四氫呋喃酯基、第三烷基醚基、第三烷基酯基及其類似基團。用於本發明之酸可分解溶解抑制化合物之分子量為3,000或3,000以下、較佳100至3,000、更佳200至2,500。
在EP 0831369中將具有酸不穩定基團之單體及寡聚物溶解抑制劑之實例稱為式(I)至(XVI)。具有酸不穩定基團之其他合適溶解抑制劑展示於US 5356752、US 5037721、US 5015554、JP01-289946A、JP01-289947A、JP02-002560A、JP03-128959A、JP03-158855A、JP03-179353A、JP03-191351A、JP03-200251A、JP03-200252A、JP03-200253A、JP03-200254A、JP03-200255A、JP03-259149A、JP03-279958A、JP03-279959A、JP04-001650A、JP04-001651A、JP04-011260A、JP04-012356A、JP04-123567A、JP04-271349A、JP05-045869A、JP05-158233A、JP05-257275A、JP05-297581A、JP05-297583A、JP05-303197A、JP05-303200A、JP05-341510A及JP06-080913A中。
組合物亦可含有聚合物溶解抑制劑,舉例而言,如例如US5354643中所述之聚縮醛或例如US 5498506中所述之聚-N,O-縮醛,與鹼溶性聚合物,或與含有酸不穩定基團(該基團在曝光後提高抗蝕膜在顯影劑中之溶解性)之聚合物,或與兩類聚合物之組合。
在具有酸不穩定基團之溶解抑制劑與式I化合物、鹼溶性聚合物及/或具有酸不穩定基團之聚合物組合用於本發明之情況下,溶解抑制劑之量為以感光性組合物之所有固體組份之總量計3重量%至55重量%、較佳5重量%至45重量%、最佳10重量%至35重量%。
本發明中較佳使用可溶於鹼水溶液(a3)之聚合物。此等聚合物之實例包括清漆型酚醛樹脂(novolak)、氫化清漆型酚醛樹脂、丙酮-連苯三酚樹脂、聚(鄰羥基苯乙烯)、聚(間羥基苯乙烯)、聚(對羥基苯乙烯)、氫化聚(羥基苯乙烯)、經鹵素或烷基取代之聚(羥基苯乙烯)、羥基苯乙烯/N上經取代之順丁烯二醯亞胺共聚物、鄰/對及間/對羥基苯乙烯共聚物、部分鄰烷基化聚(羥基苯乙烯)[例如具有5mol%至30mol%之羥基取代程度的鄰甲基化、鄰(1-甲氧基)乙基化、鄰(1-乙氧基)乙基化、鄰2-四氫哌喃基化及鄰(第三丁氧基羰基)甲基化聚羥基苯乙烯)]、鄰醯化聚(羥基苯乙烯)[例如具有5mol%至30mol%之羥基取代程度之鄰乙醯化及鄰(第三丁氧基)羰基化聚(羥基苯乙烯)]、苯乙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苯乙烯/羥基苯乙烯共聚物、α-甲基苯乙烯/羥基苯乙烯共聚物、羧化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及其衍生物。其他合適者為聚(甲基)丙烯酸[例如聚(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例如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烯烴共聚物[例如丙烯酸/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醯胺共聚物[例如丙烯酸/丙烯醯胺共聚物]、(甲基)丙烯酸/氯乙烯共聚物[例如丙烯酸/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例如丙烯酸/乙酸乙烯酯共聚物]、順丁烯二酸/乙烯醚共聚物[例如順丁烯二酸/甲基乙烯醚共聚物]、順丁烯二酸單酯/甲基乙烯酯共聚物[例如順丁烯二酸單甲酯/甲基乙烯醚共聚物]、順丁烯二酸/(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例如順丁烯二酸/丙烯酸共聚物或順丁烯二酸/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順丁烯二酸/(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例如順丁烯二酸/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順丁烯二酸/氯乙烯共聚物、順丁烯二酸/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及順丁烯二酸/烯烴共聚物[例如順丁烯二酸/乙烯共聚物及順丁烯二酸/1-氯丙烯共聚物]。然而,不應認為用於本發明之鹼溶性聚合物限於此等實例。
尤其較佳鹼溶性聚合物(a3)為清漆型酚醛樹脂、聚(鄰羥基苯乙烯)、聚(間羥基苯乙烯)、聚(對羥基苯乙烯)、各別羥基苯乙烯單體與例如對乙烯基環己醇之共聚物、經烷基取代之聚(羥基苯乙烯)、部分經鄰或間烷基化及鄰或間醯化之聚(羥基苯乙烯)、苯乙烯/羥基苯乙烯共聚物及α-甲基苯乙烯/羥基苯乙烯共聚物。清漆型酚醛樹脂係藉由在酸催化劑存在下使作為主要成份之一或多種指定單體與一或多種醛進行加成-縮合而獲得。
適用於製備鹼溶性樹脂之單體的實例包括羥基化芳族化合物,諸如苯酚、甲酚(亦即間甲酚、對甲酚及鄰甲酚)、二甲苯酚(例如2,5-二甲苯酚、3,5-二甲苯酚、3,4-二甲苯酚及2,3-二甲苯酚)、烷氧基酚(例如對甲氧基酚、間甲氧基酚、3,5-二甲氧基酚、2-甲氧基-4-甲基酚、間乙氧基酚、對乙氧基酚、間丙氧基酚、對丙氧基酚、間丁氧基酚及對丁氧基酚)、二烷基酚(例如2-甲基小異丙基酚)及其他羥基化芳族化合物,包括間氯酚、對氯酚、鄰氯酚、二羥基聯苯、雙酚A、苯基苯酚、間苯二酚及萘酚。此等化合物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兩種以上之混合物形式使用。不應認為清漆型酚醛樹脂之主要單體限於以上實例。
與酚系化合物聚縮合以獲得清漆型酚醛樹脂之醛的實例包括甲醛、對甲醛、乙醛、丙醛、苯甲醛、苯乙醛、α-苯丙醛、β-苯丙醛、鄰羥基苯甲醛、間羥基苯甲醛、對羥基苯甲醛、鄰氯苯甲醛、間氯苯甲醛、對氯苯甲醛、鄰硝基苯甲醛、間硝基苯甲醛、鄰甲基苯甲醛、間甲基苯甲醛、對甲基苯甲醛、對乙基苯甲醛、對正丁基苯甲醛、糠醛、氯乙醛,及由此等醛衍生之縮醛,諸如二乙醇縮氯乙醛。此等醛中之較佳者為甲醛。此等醛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兩種以上之組合使用。酸催化劑之實例包括鹽酸,硫酸、甲酸、乙酸及草酸。
由此所獲得之清漆型酚醛樹脂的重量平均分子量適當地為1,000至30,000。若其重量平均分子量低於1,000,則在顯影期間未曝光部分之薄膜減少易於變大。若其重量平均分子量超過50,000,則顯影速率可能過低。清漆型酚醛樹脂之分子量之尤其較佳範圍為2,000至20,000。除了清漆型酚醛樹脂以外,以上展示為鹼溶性聚合物之聚(羥基苯乙烯)及其衍生物及共聚物各具有2,000或2,000以上、較佳4,000至200,000、更佳5,000至50,000之重量平均分子量。根據獲得具有改良耐熱性之聚合物薄膜的觀點,期望其重量平均分子量為至少5,000或5,000以上。本發明上下文中之重量平均分子量意謂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測定且針對聚苯乙烯標準校準之重量平均分子量。
在本發明中,鹼溶性聚合物可以兩種或兩種以上鹼溶性聚合物之混合物形式使用。在使用鹼溶性聚合物與具有在酸作用下分解以增強於鹼性顯影溶液中之溶解性之基團的聚合物之混合物的情況下,鹼溶性聚合物之添加量較佳為以感光性組合物(除溶劑外)之總量計至多80重量%、更佳至多60重量%、最佳至多40重量%。不希望量超過80重量%,因為抗蝕圖案之厚度經歷顯著減小,從而導致不佳影像及低解析度。
在鹼溶性聚合物連同溶解抑制劑一起使用且無具有在酸作用下分解以增強於鹼性顯影溶液中之溶解性之基團的聚合物之情況下,鹼溶性聚合物之量較佳為40重量%至90重量%,更佳為50重量%至85重量%,最佳為60重量%至80重量%。若其量小於40重量%,則造成諸如敏感性降低之不良結果。另一方面,若其超過90重量%,則抗蝕圖案之薄膜厚度經受顯著減小,從而導致不良的解析度及影像重現。
在化學增幅型系統中使用依據自聚合物移除保護基之原則起作用的本發明之鋶鹽衍生物通常產生正型抗蝕劑。在許多應用中正型抗蝕劑較佳優於負型抗蝕劑,尤其係因為其較高解析度。然而,亦關注使用正型抗蝕劑機制產生負像,以組合正型抗蝕劑之高解析度之優點與負型抗蝕劑之特性。此可藉由引入如例如EP361906中所述之所謂影像倒轉步驟來達成。為達到此目的,在顯影步驟之前用例如氣態鹼處理成像照射抗蝕材料,藉此成像中和已產生之酸。接著,在整個區域上進行第二次照射且進行熱後處理,且接著以通常之方式顯影負像。
本發明之式I化合物尤其適用作成像步驟之ArF抗蝕技術(亦即使用ArF準分子雷射(193nm)之技術)中的光潛酸。此技術需要使用特定聚合物/共聚物。合適調配物及合適聚合物/共聚物之製備公開於例如Proceeding of SPIE 2438, 474(1995);Proceeding of SPIE 3049, 44(1997);Proceeding of SPIE 3333, 144(1998);J. Photopolym. Sci. Technol. 14 ,631(2001);Proceeding of SPIE 3333, 546(1998);J. Photopolym. Sci. Technol. 13 ,601(2000);JP2001-242627A;JP2001-290274A;JP2001-235863A;JP2001-228612A;Proceeding of SPIE 3333, 144(1998);JP2001-5184A,以Lithomax α-7K購自Mitsubishi Rayon;JP2001-272783A;美國專利申請案第09/413763號(申請於1999.10.7);EP1091249;JP2000-292917A;JP2003-241385A;J. Photopolym. Sci. Technol. 14 ,631(2001);Proceeding of SPIE 3333, 11(1998);ACS 1998(University of Texas);JP2001-290274A;JP2001-235863A;JP2001-228612A;Proceeding of SPIE 3999 ,13(2000);JP2001-296663A;美國專利申請案第09/567814號(申請於2000.5.9);EP1128213;Proceeding of SPIE 3049, 104(1997);J. Photopolym. Sci. Technol. 10 ,521(1997);JP2001-290274A;JP2001-235863A;JP2001-228612A;Proceeding of SPIE 4345, 680(2001);J. Vac. Sci. Technol. B16 (6),第3716頁,1998;Proceeding of SPIE 2724, 356(1996);Proceeding of SPIE 4345, 67(2001);Proceeding of SPIE 3333, 546(1998);Proceeding of SPIE 4345, 87(2001);Proceeding of SPIE 4345, 159(2001);Proceeding of SPIE 3049, 92(1997);Proceeding of SPIE 3049, 92(1997);Proceeding of SPIE 3049, 92(1997);Proceeding of SPIE 3999, 2(2000);Proceeding of SPIE 3999, 23(2000);Proceeding of SPIE 3999, 54(2000);Proceeding of SPIE 4345, 119(2001)中。
前述公開案中所揭示之調配物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應瞭解,本發明之化合物尤其適用作此等所引用公開案中所述之所有聚合物/共聚物及組合物中的光潛酸。
本發明之式I化合物適用作雙層抗蝕劑中之光潛酸。此技術需要使用特定聚合物/共聚物。合適調配物及合適聚合物/共聚物之製備公開於例如Proc. SPIE4345, 361-370(2001);Proc. SPIE4345, 406-416(2001);JP2002-278073A;P2002-030116A;JP2002-030118A;JP2002-072477A;JP2002-348332A;JP2003-207896A;JP2002-082437A;US2003/65101;US2003/64321中。
本發明之式I化合物適用作多層抗蝕劑中之光潛酸。此技術需要使用特定聚合物/共聚物。合適調配物及合適聚合物/共聚物之製備公開於例如JP2003-177540A、JP2003-280207A、JP2003-149822A、JP2003-177544A中。
為得到精細孔圖案,將熱流動方法或化學收縮技術(所謂RELACS(化學收縮輔助解析度增強微影)方法)應用於化學增幅型抗蝕劑。本發明之式I化合物適用作熱流動方法或RELACS方法之抗蝕劑中的光潛酸。此等技術需要使用特定聚合物/共聚物。合適調配物及合適聚合物/共聚物之製備公開於例如JP2003-167357A;JP2001-337457A;JP2003-066626A;US2001/53496;Proceeding of SPIE 5039, 789(2003);IEDM98, Dig .,333(1998);Proceeding Silicon Technology 11 ,12(1999)中。
本發明之式I化合物適用作成像步驟之F2 抗蝕技術(亦即使用F2 準分子雷射(157nm)之技術)中的光潛酸。此技術需要使用在157nm下具有高透明度之特定聚合物/共聚物。適用於本申請案之聚合物之實例為例如以下文獻中所述之氟聚合物:Proc. SPIE 3999,330-334(2000);Proc. SPIE 3999,357-364(2000);Proc. SPIE 4345,273-284(2001);Proc. SPIE 4345,285-295(2001);Proc. SPIE 4345,296-307(2001);Proc. SPIE 4345,327-334(2001);Proc. SPIE 4345,350-360(2001);Proc. SPIE 4345,379-384(2001);Proc. SPIE 4345,385-395(2001);Proc. SPIE 4345,417-427(2001);Proc. SPIE 4345,428-438(2001);Proc. SPIE 4345,439-447(2001);Proc. SPIE 4345,1048-1055(2001);Proc. SPIE 4345,1066-1072(2001);Proc. SPIE 4690,191-199(2002);Proc. SPIE 4690,200-211(2002);Proc. SPIE 4690,486-496(2002);Proc. SPIE 4690,497-503(2002);Proc. SPIE 4690,504-511(2002);Proc. SPIE 4690,522-532(2002);US2002/0031718;US2002/0051938;US2002/0055060;US2002/0058199;US2002/0102490;US2002/0146639;US2003/0003379;US2003/0017404;WO02/021212;WO02/073316;WO03/006413;JP2001-296662A;JP2001-350263A;JP2001-350264A;JP2001-350265A;JP2001-356480A;JP2002-60475A;JP2002-090996A;JP2002-090997A;JP2002-155112A;JP2002-155118A;JP2002-155119A;JP2002-303982A;JP2002-327013A;JP2002-363222A;JP2003-002925A;JP2003-015301A;JP2003-177539A;JP2003-192735A;JP2002-155115A;JP2003-241386A;JP2003-255544A;US2003/36016;US2002/81499。F2 抗蝕劑之其他合適聚合物為例如Proc. SPIE 3999,365-374(2000);Proc. SPIE 3999,423-430(2000);Proc. SPIE 4345,319-326(2001);US20020025495;JP2001-296664A;JP2002-179795A;JP2003-20335A;JP2002-278073A;JP2002-055456A;JP2002-348332A中所述之含有矽之聚合物。例如JP2002-196495A中所述之含有(甲基)丙烯腈單體單元之聚合物亦適用於F2 抗蝕劑。
本發明之式I化合物適用作成像步驟之EUV抗蝕劑(亦即使用遠紫外線(13nm)光源之技術)中的光潛酸。此技術需要使用特定聚合物/共聚物。合適調配物及合適聚合物/共聚物之製備公開於例如JP2002-055452A、JP2003-177537A、JP2003-280199A、JP2002-323758A、US2002/51932中。
本發明之式I化合物適用作成像步驟之EB(電子束)或X射線抗蝕劑(亦即使用EB或X射線之技術)中的光潛酸。此等技術需要使用特定聚合物/共聚物。合適調配物及合適聚合物/共聚物之製備公開於例如JP2002-099088A、JP2002-099089A、JP2002-099090A、JP2002-244297A、JP2003-005355A、JP2003-005356A、JP2003-162051A、JP2002-278068A、JP2002-333713A、JP2002-031892A中。
本發明之式I化合物適用作浸漬式微影之化學增幅型抗蝕劑中的光潛酸。如Proceeding of SPIE S040, 667(2003);Proceeding of SPIE 5040, 679(2003);Proceeding of SPIE 5040, 690(2003);Proceeding of SPIE 5040, 724(2003)中所述,此技術在光源與抗蝕劑之間使用液體介質降低抗蝕圖案之最小特徵尺寸。
本發明之式I化合物適用作正型及負型感光性聚醯亞胺中之光潛酸。此技術需要使用特定聚合物/共聚物。合適調配物及合適聚合物/共聚物之製備公開於例如JP09-127697A、JP10-307393A、JP10-228110A、JP10-186664A、JP11-338154A、JP11-315141A、JP11-202489A、JP11-153866A、JP11-084653A、JP2000-241974A、JP2000-221681A、JP2000-034348A、JP2000-034347A、JP2000-034346A、JP2000-026603A、JP2001-290270A、JP2001-281440A、JP2001-264980A、JP2001-255657A、JP2001-214056A、JP2001-214055A、JP2001-166484A、JP2001-147533A、JP2001-125267A、JP2001-83704A、JP2001-066781A、JP2001-056559A、JP2001-033963A、JP2002-356555A、JP2002-356554A、JP2002-303977A、JP2002-284875A、JP2002-268221A、JP2002-162743A、JP2002-122993A、JP2002-099084A、JP2002-040658A、JP2002-037885A、JP2003-026919A中。
前述公開案中所揭示之調配物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應瞭解,本發明之化合物尤其適用作此等所引用公開案中所述之所有聚合物/共聚物及組合物中的光潛酸。
由於在照射抗蝕劑期間或之後藉由酸進行之抗蝕劑材料反應而出現的經照射區與未經照射區之間的抗蝕劑溶解性差異可視抗蝕劑中存在之其他組份而具有兩種類型。若本發明之組合物包含在照射後降低組合物於顯影劑中之溶解性的組份,則抗蝕劑為負型。本發明之標的亦為一種化學增幅型負型光阻組合物。
作為一特定實施例,本發明包括化學增幅型負型可鹼性顯影光阻組合物,其包含:(a4) 作為黏合劑之鹼溶性樹脂;(a5) 可自身及/或與其他組份發生陽離子聚合或酸催化聚合或交聯之組份;及(b) 至少一種式I化合物。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為化學增幅型負型可鹼性顯影光阻組合物,其包含:(a5) 可自身及/或與其他組份發生陽離子聚合或酸催化聚合或交聯之組份;及(b) 至少一種式I化合物。
作為一特定實施例,本發明之組合物包括化學增幅型負型可溶劑顯影光阻劑,其包含:(a5) 可自身及/或與其他組份發生陽離子聚合或酸催化聚合或交聯之組份;及(b) 至少一種式I化合物。
本發明之另一特定實施例在於一種化學增幅型負型可溶劑顯影光阻組合物,其包含:(a5) 可自身及/或與其他組份發生陽離子聚合或酸催化聚合或交聯之組份;(a6) 作為黏合劑之可溶劑顯影樹脂;及(b) 至少一種式I化合物。
組合物可另外包含組份(b)、其他感光性酸供體(b1)、其他光引發劑(d)、增感劑(e)及/或其他添加劑(c)。
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如技術方案7之化學增幅型負型光阻組合物,其包含至少一種選自由(a4)、(a5)及(a6)組成之群的組份作為組份(a),其中:(a4) 為作為黏合劑之鹼溶性樹脂;(a6) 為作為黏合劑之可溶劑顯影樹脂;(a5) 為可自身及/或與其他組份發生陽離子聚合或酸催化聚合或交聯之組份;及(b) 作為感光性酸供體之至少一種如上定義之式I化合物。
組合物可另外包含組份(a)及(b)或組份(a1)、(a2)、(a3)及(b)或組份(a4)、(a5)、(a6)及(b)、其他添加劑(c)、其他感光性酸供體化合物(b1)、其他光引發劑(d)及/或增感劑(e)。
產生負型抗蝕劑之酸敏感組份(a5)特徵上尤其為能夠藉由酸(例如在照射式I化合物期間所形成之酸)自身及/或與組合物之一或多種其他組份進行陽離子聚合或酸催化聚合或交聯反應的化合物。其實例包括環醚,尤其環氧化物及氧雜環丁烷,以及乙烯醚及含羥基之化合物。亦可使用內酯化合物及環狀硫醚以及乙烯基硫醚。其他實例包括胺基塑膠或甲階酚醛樹脂。此等實例尤其為三聚氰胺樹脂、尿素樹脂、環氧樹脂、酚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聚酯樹脂及醇酸樹脂,或其混合物。胺基樹脂、酚系樹脂及環氧樹脂極合適。酸可固化樹脂通常已知且描述於例如Wagner,Sarx/Lackkunstharze(Munich,1971),第86頁至第123頁及第229頁至第238頁;或Ullmann/Encyclopdie der techn.Chemie,第4版,第15卷(1978),第613頁至第628頁;或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Verlag Chemie,1991,第18卷,第360頁及其後各頁,第A19卷,第371頁及其後各頁中。
舉例而言,可使用所有習用環氧化物,諸如芳族、脂族或環脂族環氧樹脂。此等環氧樹脂為在分子中具有至少一個、較佳至少兩個環氧基之化合物。其實例為脂族或環脂族二醇或多元醇之縮水甘油醚及β-甲基縮水甘油醚,例如乙二醇、丙-1,2-二醇、丙-1,3-二醇、丁-1,4-二醇、二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甘油、三羥甲基丙烷或1,4-二羥甲基環己烷或2,2-雙(4-羥基環己基)丙烷及N,N-雙(2-羥乙基)苯胺之縮水甘油醚及β-甲基縮水甘油醚;二酚及多酚之縮水甘油醚,例如間苯二酚,4,4'-二羥苯基-2,2-丙烷、清漆型酚醛樹脂或1,1,2,2-肆(4-羥苯基)乙烷之縮水甘油醚。其實例包括苯基縮水甘油醚、對第三丁基縮水甘油醚、鄰甲苯酚基縮水甘油醚、聚四氫呋喃縮水甘油醚、正丁基縮水甘油醚、2-乙基己基縮水甘油醚、C12/15 烷基縮水甘油醚及環己烷二甲醇二縮水甘油醚。其他實例包括N-縮水甘油基化合物,例如伸乙脲、1,3-伸丙脲或5-二甲基-乙內醯脲或4,4'-亞甲基-5,5'-四甲基二乙內醯脲之縮水甘油基化合物,或諸如異氰尿酸三縮水甘油酯之化合物。
用於本發明調配物中之縮水甘油醚組份(a5)的其他實例為例如藉由使多元酚與過量氯醇(諸如表氯醇)反應獲得之多元酚之縮水甘油醚,例如2,2-雙(2,3-乙氧基丙氧基酚)丙烷之縮水甘油醚。可與本發明結合使用之縮水甘油醚環氧化物之其他實例描述於例如US 3 018 262及Lee及Neville,「Handbook of Epoxy Resins」,McGraw-Hill Book Co.,New York(1967)中。
亦存在大量適用作組份(a5)之市售縮水甘油醚環氧化物,諸如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雙酚A之二縮水甘油醚,例如可以商標名EPON 828、EPON 825、EPON 1004及EPON 1010(Shell);DER-331、DER-332及DER-334(Dow Chemical)獲得之縮水甘油醚;苯酚甲醛清漆型酚醛樹脂之1,4-丁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例如DEN-431、DEN-438(Dow Chemical);及間苯二酚二縮水甘油醚;烷基縮水甘油醚,諸如C8 -C10 縮水甘油醚(例如HELOXY Modifier 7)、C12 -C14 縮水甘油醚(例如HELOXY調節劑8)、丁基縮水甘油醚(例如HELOXY調節劑61)、甲苯酚基縮水甘油醚(例如HELOXY調節劑62)、對第三丁基苯基縮水甘油醚(例如HELOXY調節劑65);多官能縮水甘油醚,諸如1,4-丁二醇之二縮水甘油醚(例如HELOXY調節劑67)、新戊二醇之二縮水甘油醚(例如HELOXY調節劑68)、環己烷二甲醇之二縮水甘油醚(例如HELOXY調節劑107)、三羥甲基乙烷三縮水甘油醚(例如HELOXY調節劑44)、三羥甲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例如HELOXY調節劑48)、脂族多元醇之多縮水甘油醚(例如HELOXY調節劑84)(所有HELOXY縮水甘油醚均可獲自Shell)。包含丙烯酸酯之共聚物的縮水甘油醚亦合適,諸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縮水甘油酯。其實例包括1:1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1:1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縮水甘油酯、62.5:24:13.5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
縮水甘油醚化合物之聚合物例如亦可包含其他官能基,其限制條件為此等官能基不損害陽離子固化。
適用作組份(a5)之其他市售縮水甘油醚化合物為多官能液體及固體清漆型酚醛縮水甘油醚樹脂,例如PY 307、EPN 1179、EPN 1180、EPN 1182及ECN 9699。
應瞭解,不同縮水甘油醚化合物之混合物亦可用作組份(a5)。
縮水甘油醚(a5)為例如式XX化合物:
x為1至6之數字;且R50 為單價至六價烷基或芳基。
較佳為例如式XX之縮水甘油醚化合物,其中:x為數字1、2或3;且當x=1時,R50 為未經取代或經C1 -C12 烷基取代之苯基、萘基、蒽基、聯苯基、C1 -C20 烷基或雜有一或多個氧原子之C2 -C20 烷基,或當x=2時,R50 為1,3-伸苯基、1,4-伸苯基、C6 -C10 伸環烷基、未經取代或經鹵基取代之C1 -C40 伸烷基、雜有一或多個氧原子之C2 -C40 伸烷基,或基團,或當x=3時,R50 為基團;z為1至10之數字;且R60 為C1 -C20 伸烷基、氧或
縮水甘油醚(a5)為例如式XXa化合物:
R70 為未經取代或經C1 -C12 烷基取代之苯基;萘基;蒽基;聯苯基;C1 -C20 烷基、雜有一或多個氧原子之C2 -C20 烷基;或式之基團;R50 為伸苯基、C1 -C20 伸烷基、雜有一或多個氧原子之C2 -C20 伸烷基,或基團;且R60 為C1 -C20 伸烷基或氧。
較佳為式XXb之縮水甘油醚化合物:
R50 為伸苯基、C1 -C20 伸烷基、雜有一或多個氧原子之C2 -C20 伸烷基,或基團;且R60 為C1 -C20 伸烷基或氧。
組份(a5)之其他實例為可藉由在鹼性條件下使每分子含有至少兩個游離醇羥基及/或酚羥基之化合物與適當表氯醇反應或者在酸催化劑存在下反應且隨後進行鹼處理而獲得之多縮水甘油醚及聚(β-甲基縮水甘油基)醚。亦可使用不同多元醇之混合物。
該等醚可由來自以下之聚(表氯醇)製備:非環醇,諸如乙二醇、二乙二醇及高碳聚(氧伸乙基)乙二醇、丙-1,2-二醇及聚(氧伸丙基)乙二醇、丙-1,3-二醇、丁-1,4-二醇、聚(氧基四亞甲基)乙二醇、戊-1,5-二醇、己-1,6-二醇、己-2,4,6-三醇、甘油、1,1,1-三羥甲基-丙烷、異戊四醇及山梨糖醇;環脂族醇,諸如1,3-環己二醇(resorcitol)、對環己二醇(quinitol)、雙(4-羥基環己基)甲烷、2,2-雙(4-羥基環己基)丙烷及1,1-雙(羥甲基)環己-3-烯;及具有芳環之醇,諸如N,N-雙(2-羥乙基)苯胺及p,p'-雙(2-羥乙基胺基)二苯基甲烷。其亦可由以下物質製備:單環酚,諸如間苯二酚及氫醌;及多環酚,諸如雙(4-羥苯基)甲烷,4,4-二羥基二苯基、雙(4-羥苯基)碸、1,1,2,2-肆(4-羥苯基)乙烷、2,2-雙(4-羥苯基)-丙烷(雙酚A)及2,2-雙(3,5-二溴-4-羥苯基)丙烷。適用於製備多縮水甘油醚及聚(β-甲基縮水甘油基)醚之其他羥基化合物為可藉由使諸如甲醛、乙醛、三氯乙醛及糠醛之醛與諸如苯酚、鄰甲酚、間甲酚、對甲酚、3,5-二甲基酚、4-氯酚及4-第三丁基酚之酚縮合所獲得的清漆型酚醛樹脂。
聚(N-縮水甘油基)化合物可藉由例如使表氯醇與諸如苯胺、正丁胺、雙(4-胺基苯基)甲烷、雙(4-胺基苯基)-丙烷、雙(4-甲胺基苯基)甲烷及雙(4-胺基苯基)醚、碸及亞碸之含有至少兩個胺基氫原子之胺的反應產物脫除氯化氫而獲得。其他合適的聚(N-縮水甘油基)化合物包括異氰尿酸三縮水甘油酯,及諸如伸乙基脲及1,3-伸丙基脲之環狀伸烷基脲及諸如5,5-二甲基乙內醯脲之乙內醯脲的N,N'-二縮水甘油基衍生物。聚(S-縮水甘油基)化合物亦合適。其實例包括諸如乙-1,2-二硫醇及雙(4-巰基甲基苯基)醚之二硫醇的二-S-縮水甘油基衍生物。
亦開始考慮縮水甘油基或β-甲基縮水甘油基鍵結不同類型之雜原子的環氧樹脂,例如4-胺基酚之N,N,O-三縮水甘油基衍生物、水楊酸或對羥基苯甲酸之縮水甘油醚/縮水甘油酯、N-縮水甘油基-N'-(2-縮水甘油基氧基丙基)-5,5-二甲基-乙內醯脲及2-縮水甘油基氧基-1,3-雙(5,5-二甲基-1-縮水甘油基乙內醯脲-3-基)丙烷作為組份(a5)。
較佳為雙酚之二縮水甘油醚。其實例包括雙酚A之二縮水甘油醚(例如ARALDIT GY 250)、雙酚F之二縮水甘油醚及雙酚S之二縮水甘油醚。特定較佳為雙酚A之二縮水甘油醚。
具有技術重要性之其他縮水甘油基化合物為羧酸、尤其二羧酸及聚羧酸之縮水甘油酯。其實例為丁二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鄰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四氫鄰苯二甲酸及六氫鄰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或偏苯三甲酸或二聚脂肪酸之縮水甘油酯。
不為縮水甘油基化合物之聚環氧化物之實例為乙烯基-環己烷及二環戊二烯之環氧化物、3-(3',4'-環氧環己基)-8,9-環氧基-2,4-二氧雜螺[5.5]十一烷、3,4-環氧基環己烷甲酸之3',4'-環氧環己基甲酯、(3,4-環氧基環己烷甲酸3,4-環氧環己基-甲酯)、二環氧丁烷(butadiene diepoxide)或二環氧異戊烷(isoprene diepoxide)、環氧化亞麻油酸衍生物或環氧化聚丁二烯。
其他合適的環氧化合物為例如檸檬烯一氧化物、環氧化大豆油、雙酚A及雙酚F環氧樹脂(諸如GY 250(A)、GY 282(F)、GY 285(F)),及含有環氧基之可光致固化矽氧烷。
其他合適的陽離子可聚合或可交聯組份(a5)亦可見於例如US3117099、US4299938及US4339567中。
在脂族環氧化物之群中,尤其合適存在具有由10、12、14或16個碳原子組成之未分支鏈之單官能性符號α-烯烴環氧化物。
因為現今大量不同環氧化合物均可購得,所以黏合劑之特性可在寬泛範圍內改變。舉例而言,視組合物之預期用途而定,一種可能的變化為使用不同環氧化合物之混合物及添加增韌劑及反應性稀釋劑。
例如當藉由噴霧實現施加時,環氧樹脂可用溶劑稀釋以有助於施加,但環氧化合物較佳以少溶劑狀態使用。在室溫下呈黏性至固態之樹脂可熱施加。
在負型抗蝕劑系統中,鋶鹽衍生物亦可用作例如聚(縮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之酸催化交聯的酸產生劑,該酸產生劑可經光化學活化。該等交聯反應描述於例如Chae等人,Pollimo 1993,17(3),292中。
所有習用乙烯醚亦均適用作組份(a5),諸如芳族、脂族或環脂族乙烯醚以及含有矽之乙烯醚。存在在分子中具有至少一個、較佳至少兩個乙烯醚基之化合物。適用於本發明組合物中之乙烯醚之實例包括三乙二醇二乙烯醚、1,4-環己烷二甲醇二乙烯醚、4-羥丁基乙烯醚、碳酸丙二酯之丙烯醚、十二基乙烯醚、第三丁基乙烯醚、第三戊基乙烯醚、環己基乙烯醚、2-乙基己基乙烯醚、乙二醇單乙烯醚、丁二醇單乙烯醚、己二醇單乙烯醚、1,4-環己烷二甲醇單乙烯醚、二乙二醇單乙烯醚、乙二醇二乙烯醚、乙二醇丁基乙烯醚、丁烷-1,4-二醇二乙烯醚、己二醇二乙烯醚、二乙二醇二乙烯醚、三乙二醇二乙烯醚、三乙二醇甲基乙烯醚、四乙二醇二乙烯醚、pluriol-E-200二乙烯醚、聚四氫呋喃二乙烯醚-290、三羥甲基丙烷三乙烯醚、二丙二醇二乙烯醚、十八基乙烯醚、(4-環己基-亞甲基氧基乙烯)-戊二酸甲酯及(4-丁氧基乙烯)-間苯二甲酸酯。
含有羥基之化合物之實例包括聚酯多元醇(諸如聚己內酯或聚酯己二酸多元醇)、二醇及聚醚多元醇、蓖麻油、羥基官能化乙烯基及丙烯酸系樹脂、纖維素酯(諸如乙酸丁酸纖維素)及苯氧基樹脂。
其他陽離子可固化調配物可見於例如EP119425中。
作為組份(a5),較佳為環脂族環氧化物或基於雙酚A之環氧化物。
本發明之調配物可進一步包含基於氧化乾燥醇酸樹脂之非水性塗布組合物作為組份(a5),該樹脂含有至少一個、較佳兩個或兩個以上能夠在酸存在下進行聚合或聚縮合反應之官能基。該等樹脂之實例為如例如WO99/47617中所提出之乙烯醚官能化醇酸樹脂、縮醛官能化醇酸樹脂及/或烷氧基矽烷官能化醇酸樹脂。該等經改質醇酸樹脂可單獨使用或與其他醇酸樹脂組合使用。非水性塗料中至少一些醇酸樹脂組合物係因併入大量不飽和脂族化合物而氧化乾燥,該等化合物中至少一些為多不飽和。
含有彼等改質醇酸樹脂作為組份(a5)之調配物除了含有光引發劑(d)外,可視情況含有氧化乾燥劑。合適的氧化乾燥劑為例如金屬催乾劑(siccative)。作為合適的催乾劑,例如可提及諸如辛酸及環烷酸之(環)脂族酸之金屬鹽,待使用之金屬為例如鈷、錳、鉛、鋯、鈣、鋅及稀土金屬。可使用催乾劑之混合物。較佳為鈷、鋯及鈣之金屬鹽,或其混合物。通常使用0.001重量%至3重量%之量的催乾劑(以金屬計)。
在某些條件下,當使用改質醇酸樹脂作為組份(a5)時,除了式(I)之鋶鹽外亦宜使用一或多種單醯基膦氧化物或雙醯基膦氧化物光引發劑。合適的單醯基膦氧化物或雙醯基膦氧化物光引發劑包括例如:單醯基膦氧化物,諸如(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膦氧化物(DAROCURTPO)或(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乙氧基膦氧化物;或雙醯基膦氧化物光引發劑,諸如雙(2,6-二甲氧基苯甲醯基)-2,4,4-三甲基戊基-膦氧化物、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2,4-二戊氧基苯基)-膦氧化物及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膦氧化物(IRGACURE819)。宜使用0.5%至5%之量的彼等單醯基膦氧化物或雙醯基膦氧化物。
當組份(a5)除了含有光引發劑(d)外亦含有改質醇酸樹脂時,亦可使用氧化乾燥劑及合適的單醯基膦氧化物或雙醯基膦氧化物光引發劑。
用作組份(a5)之醇酸樹脂含有大量不飽和脂族化合物,該等化合物中之至少一些為多不飽和。較佳用於製備彼等醇酸樹脂之不飽和脂族化合物為不飽和脂族單羧酸、尤其多不飽和脂族單羧酸。單不飽和脂肪酸之實例為十四碳烯酸、棕櫚酸、油酸、鱈油酸、芥子酸及蓖麻油酸。較佳使用含有共軛雙鍵之脂肪酸,諸如脫氫蓖麻油脂肪酸及/或桐油脂肪酸。其他合適的單羧酸包括四氫苯甲酸及氫化或非氫化松香酸或其異構體。必要時,在製備醇酸樹脂時可完整地或部分地使用呈三酸甘油酯形式、例如呈植物油形式之所述單羧酸。必要時,視情況在一或多種例如特戊酸、2-乙基-己酸、月桂酸、棕櫚酸、硬脂酸、4-第三丁基-苯甲酸、環戊烷甲酸、環烷酸、環己烷甲酸、2,4-二甲基苯甲酸、2-甲基苯甲酸及苯甲酸之飽和(環)脂族或芳族單羧酸存在下,可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該等單羧酸或三酸甘油酯之混合物。
必要時,亦可將多元羧酸併入醇酸樹脂中,諸如鄰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5-第三丁基間苯二甲酸、偏苯三甲酸、苯均四酸、丁二酸、己二酸、2,2,4-三甲基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二聚脂肪酸、環戊烷-1,2-二甲酸、環己烷-1,2-二甲酸、4-甲基環己烷-1,2-二甲酸、四氫鄰苯二甲酸、內亞甲基-環己烷-1,2-二甲酸、丁烷-1,2,3,4-四甲酸、內亞異丙基-環己烷-1,2-二甲酸、環己烷-1,2,4,5-四甲酸及丁烷-1,2,3,4-四甲酸。必要時,所述羧酸可以酸酐形式或以酯形式使用,例如具有1至4個碳原子之醇的酯。
此外,醇酸樹脂可由二價或多價羥基化合物構成。合適的二價羥基化合物之實例為乙二醇、1,3-丙二醇、1,6-己二醇、1,12-十二烷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2,4-三甲基-1,6-己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及2-甲基-2-環己基-1,3-丙二醇。合適的三醇之實例為甘油、三羥甲基乙烷及三羥甲基丙烷。具有3個以上羥基之合適多元醇為異戊四醇、山梨糖醇及諸如雙三羥甲基丙烷及二異戊四醇、三異戊四醇及四異戊四醇之所述化合物的醚化產物。較佳使用具有3至12個碳原子之化合物,例如甘油、異戊四醇及/或二異戊四醇。
醇酸樹脂可藉由直接酯化組份而獲得,其中視情況一些彼等組份可能已轉化為酯二醇或聚酯二醇。不飽和脂肪酸亦可以諸如亞麻籽油、鮪魚油、脫氫蓖麻油、椰子油及脫氫椰子油之乾性油形式使用。接著藉由與所添加其他酸及二醇進行酯基轉移來獲得最終醇酸樹脂。酯基轉移宜在115℃至250℃範圍內之溫度下,視情況在諸如甲苯及/或二甲苯之溶劑存在下進行。該反應宜在催化量之酯基轉移催化劑存在下進行。合適的酯基轉移催化劑之實例包括酸,諸如對甲苯磺酸;鹼性化合物,諸如胺;或諸如氧化鈣、氧化鋅、正鈦酸四異丙酯、氧化二丁基錫及氯化三苯基苯甲基鏻之化合物。
用作組份(a5)之一部分之乙烯醚、縮醛及/或烷氧基矽烷化合物較佳含有至少兩個乙烯醚基、縮醛基及/或烷氧基矽烷基且分子量為150或150以上。此等乙烯醚、縮醛及/或烷氧基矽烷化合物可例如藉由使含有乙烯醚基、縮醛基及/或烷氧基矽烷基及此外最多一個官能胺基、環氧基、硫氫基、異氰酸酯基、丙烯酸基、氫基或羥基之市售乙烯醚、縮醛及/或烷氧基矽烷化合物與具有至少兩個能夠與胺基、環氧基、硫氫基、異氰酸酯基、丙烯酸基、氫基或羥基反應之基團的化合物反應而獲得。作為其實例,可提及具有至少兩個環氧基、異氰酸酯基、羥基及/或酯基之化合物或具有至少兩個烯系或炔系不飽和基團之化合物。作為組份(a5),較佳為乙烯醚、縮醛及/或烷氧基矽烷化合物藉由經由諸如胺基、羥基、硫氫基、氫基、環氧基及/或異氰酸酯基之反應性基團加成而共價鍵結至醇酸樹脂的組合物。為達成此目的,該等化合物必須具有至少一個能夠與醇酸樹脂中所存在之反應性基團形成加合物的基團。
為將乙烯醚基併入醇酸樹脂中,使用乙烯基氧基烷基化合物,其中之烷基經能夠與醇酸樹脂中存在之一或多個反應性基團形成加合物之反應性基團(諸如羥基、胺基、環氧基或異氰酸酯基)取代。
作為組份(a5),較佳為醇酸樹脂中存在之氧化乾燥基團之數目與在酸存在下具反應性之基團之數目的比率在1/10至15/1、尤其1/3至5/1之範圍內的組合物。亦可使用複數種醇酸樹脂替代單一改質醇酸樹脂,其中一種醇酸樹脂在極大程度上經改質且其他醇酸樹脂在較小程度上經改質或完全未經改質。
能夠共價鍵結至醇酸樹脂之乙烯醚化合物之實例為乙二醇單乙烯醚、丁二醇單乙烯醚、己二醇單乙烯醚、三乙二醇單乙烯醚、環己烷二甲醇單乙烯醚、2-乙基己二醇單乙烯醚、聚四氫呋喃單乙烯醚、四乙二醇單乙烯醚、三羥甲基丙烷二乙烯醚及胺基丙基乙烯醚。
可例如藉由使含有羥基式胺基之乙烯醚化合物與過量二異氰酸酯反應,之後使含有游離異氰酸酯基之加合物與醇酸樹脂之游離羥基反應來形成加合物。較佳使用以下方法:首先醇酸樹脂之游離羥基與過量聚異氰酸酯反應,且接著游離異氰酸酯基與含有胺基或含有羥基之乙烯醚化合物反應。亦可使用二酯替代二異氰酸酯。醇酸樹脂中存在之羥基與過量二酯進行酯基轉移,之後剩餘酯基分別與羥基官能性乙烯醚化合物或胺基官能性乙烯醚化合物進行酯基轉移或轉醯胺作用,得到乙烯醚官能性醇酸樹脂。在製備醇酸樹脂期間,亦可藉由在諸如甲基丙烯酸羥乙酯(HEMA)之羥基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存在下進行製備,且接著藉助於邁克爾反應(Michael reaction)使由此官能化之醇酸樹脂與含有乙烯醚基之化合物及含有一級胺基之化合物反應,接著與例如異氰酸酯化合物反應以獲得非鹼性氮原子,從而將(甲基)丙烯酸酯基併入醇酸樹脂中。
該反應之實例描述於例如WO99/47617中。蓖麻鹼脂肪酸與二異戊四醇進行酯化作用,接著游離羥基與合適比率之丙二酸二乙酯及4-羥丁基乙烯醚進行酯基轉移,產生適用作組份(a5)之乙烯醚官能性醇酸樹脂。
為製備縮醛官能性醇酸樹脂,通常使用由胺基官能化之二烷基縮醛。合適的縮醛化合物之實例包括二甲醇縮4-胺基丁醛及二乙醇縮4-胺基丁醛。醇酸樹脂係藉由將胺基縮醛單體添加至由異氰酸酯基、低沸點醇之酯基或(甲基)丙烯酸酯基官能化之醇酸樹脂中來改質。所得經二烷基縮醛改質之醇酸樹脂可併入具有高固體含量及低黏度之塗布組合物中。亦可藉由使羥基縮醛與醇酸樹脂之羧基反應或藉由使二異氰酸酯或二酯化合物與醇酸樹脂之羥基反應進行縮醛官能性醇酸樹脂的製備。
此製備方法之實例描述於WO99/47617中,例如使羥基官能性醇酸樹脂與丙二酸二乙酯進行酯化,接著使合適比率之游離酯基與二甲醇縮4-胺基丁醛進行轉醯胺作用。所得經縮醛改質之醇酸樹脂適用作組份(a5)。
為將烷氧基矽烷基併入至醇酸樹脂中,使用具有一或多個反應性基團之矽氧烷化合物,該(等)反應性基團隨後與一或多種構成醇酸樹脂之組份反應。舉例而言,存在下式之烷氧基-矽烷:(E)a -Si(R10 )b (R20 )c ,其中R10 為烷氧基或氧基伸烷基烷氧基,或當E為氫時,R10 為鹵素,R20 為脂族、環脂族或芳族基,且E為氫或經胺基、異氰酸酯基、巰基或環氧基取代之烷基;a為1至3,b為1至3,c為0至2,且a+b+c=4。
R10 較佳為在烷氧基中具有1至4個碳原子之烷氧基,且R20 較佳為具有不多於18個碳原子之基團。
合適的矽氧烷化合物之實例為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聚乙二醇醚改質之胺基矽烷、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矽烷、3-胺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N-甲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4,5-二氫咪唑-1-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巰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及3-巰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三乙氧基矽烷、二乙氧基甲基矽烷、二甲氧基甲基矽烷、三甲氧基矽烷、三氯矽烷、三碘矽烷、三溴矽烷、二氯甲基矽烷及二溴甲基矽烷。
可例如藉由將胺基改質之烷氧基矽烷插入至用低沸點醇之聚異氰酸酯或聚酯改質之醇酸樹脂中來改質醇酸樹脂。氫官能性烷氧基矽烷可藉由向醇酸樹脂中之烯系不飽和基團中添加含有氫化矽烷基之化合物而直接鍵結至醇酸中,亦即不經諸如二異氰酸酯或二酯之結合分子改質。該加成係由過渡金屬催化。在該方法中,較佳使用鹵化氫化矽烷,且為終止加成反應,用低沸點醇轉化為烷氧基矽烷化合物。加成反應宜在無位阻基團存在下進行且當烯系不飽和基團為末端基團(如在例如10-十一烯甲酸酯之情況下)時以最佳方式進行。
製備烷氧基矽氧烷改質之醇酸樹脂之實例描述於WO99/47617中。使羥基官能性醇酸樹脂以丙二酸二乙酯進行酯化,接著使合適比率之游離酯基與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進行轉醯胺作用,產生烷氧基矽烷改質之醇酸樹脂。經羥基改質之醇酸樹脂亦可與過量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反應,接著使游離異氰酸酯基與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反應。藉由所述方法獲得之兩種經烷氧基矽氧烷改質之醇酸樹脂皆適用於組份(a5)。
式I之鋶鹽化合物亦可例如用作含有矽氧烷基之樹脂的光可活化硬化劑。彼等樹脂可例如經由酸催化水解而進行自縮合,或可與諸如多官能醇、含有羥基之丙烯酸系或聚酯樹脂、部分水解之聚乙烯醇縮乙醛或聚乙烯醇之第二樹脂組份交聯。該類型之聚矽氧烷聚縮合描述於例如J.J. Lebrun,H. Pode,Comprehensive Polymer Science,第5卷,第593頁,Pergamon Press,Oxford,1989中。
胺基樹脂尤其較佳作為酸可固化樹脂(a5),諸如非醚化或醚化三聚氰胺、尿素、胍或縮二脲樹脂,尤其甲基化三聚氰胺樹脂或丁基化三聚氰胺樹脂、相應甘脲及脲酮(urone)。在此情形中,「樹脂」應理解為兩種習用技術混合物,其通常亦包含寡聚物與純化合物及高純度化合物。N-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及四甲氧基甲基甘脲及N,N'-二甲氧基甲基脲酮(urone)為最佳酸可固化樹脂。
交聯劑組份通常應以負型抗蝕組合物之總固體含量計2重量%至40重量%、較佳5重量%至30重量%之濃度存在。
一般而言,負型抗蝕劑中式I化合物之濃度為以組合物之總固體含量計0.1重量%至30重量%、較佳至多20重量%。1重量%至15重量%尤其較佳。
亦可將黏合劑添加至本發明之組合物中,當光可聚合化合物為液體或黏性物質時此尤其有利。黏合劑之量可為例如以總固體計5重量%至95重量%、較佳10重量%至90重量%且尤其40重量%至90重量%。將根據使用領域及諸如於水性及有機溶劑系統中之可顯影性、對基板之黏著性及對氧氣之敏感性的所需特性來選擇黏合劑。
合適的黏合劑為例如具有約2000至2 000 000,較佳5000到1 000 000之分子量的聚合物。其實例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之均聚物及共聚物,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之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聚(丙烯酸烷基酯);酚系樹脂、纖維素衍生物,諸如纖維素酯及醚(例如乙酸纖維素、乙酸丁酸纖維素、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聚乙烯醇縮丁醛、聚乙烯醇縮甲醛、聚烯烴、環化橡膠、聚醚(諸如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聚四氫呋喃);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胺基甲酸酯、氯化聚烯烴、聚氯乙烯、氯乙烯/偏二氯乙烯之共聚物、偏二氯乙烯與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及乙酸乙烯酯之共聚物、聚乙酸乙烯酯、共聚(乙烯/乙酸乙烯酯)、諸如聚己內醯胺及聚(六亞甲基己二醯胺)之聚合物、諸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及聚(丁二酸己二酯)之聚酯;及聚醯胺。
適當時,負型組合物可包含成膜聚合物黏合劑(a4)。此黏合劑較佳為鹼溶性酚系樹脂。較佳適於此目的的是例如清漆型酚醛樹脂,其衍生自例如乙醛或糠醛、但尤其衍生自甲醛之醛,及酚,例如未經取代之苯酚、經單氯取代或二氯取代之苯酚(諸如對氯酚)、經C1 -C9 烷基單取代或二取代之苯酚(諸如鄰、間或對甲酚、各種二甲苯酚、對第三丁基酚、對壬基酚)、對苯基苯酚、間苯二酚、雙(4-羥苯基)甲烷或2,2-雙(4-羥苯基)丙烷。基於烯系不飽和酚之均聚物及共聚物亦合適,例如經乙烯基及1-丙烯基取代之苯酚(諸如對乙烯基酚或對(1-丙烯基)酚)之均聚物,或此等酚與一或多種烯系不飽和物質(例如苯乙烯)之共聚物。黏合劑之量通常應為30重量%至95重量%,或較佳40重量%至80重量%。
合適調配物及使用本發明之式I化合物製備負型抗蝕劑之合適聚合物/共聚物例如公開於JP2003-043688A、JP2003-114531A、JP2002-287359A、JP2001-255656A、JP2001-305727A、JP2003-233185A、JP2003-186195A、US6576394中。
化學增幅型負型可溶劑顯影光阻劑需要使用當藉由酸催化時經歷自身及/或與調配物中之其他組份進行交聯反應或聚合的特定組份。合適調配物例如公開於US4882245、US5026624、US6391523中。
當藉由酸催化時經歷自身及/或與其他組份進行交聯反應或聚合之合適組份(a5)包括例如環氧化雙酚A甲醛清漆型酚醛樹脂及環氧化四溴雙酚A甲醛清漆型酚醛樹脂。較佳環氧樹脂含有平均8個環氧基,其由雙酚A與甲醛之清漆型酚醛樹脂縮合產物之縮水甘油醚組成,平均分子量為約1400公克/莫耳,環氧當量為約215公克/莫耳。該樹脂例如可以商標名EPONResin SU-8購自Shell Chemical。
在化學增幅型負型可溶劑顯影光阻劑中,各種聚合物均可用作黏合劑樹脂(a6)。合適的實例包括為表氯醇與雙酚A之間的縮合產物之苯氧基多元醇樹脂。此類型樹脂例如以商標PKHC由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銷售。
正型及負型抗蝕組合物除了式I之感光性酸供體化合物外可進一步包含感光性性酸供體化合物(b1)、其他添加劑(c)、其他光引發劑(d)及/或增感劑(e)。
因此,本發明之標的亦為如上所述之化學增幅型抗蝕組合物,其除了組份(a)及(b),或組份(a1)、(a2)、(a3)及(b),或組份(a4)、(a5)及(b)外亦包含其他添加劑(c)、其他感光性酸供體化合物(b1)、其他光引發劑(d)及/或增感劑(e)。
正型及負型抗蝕劑中之本發明之鋶鹽衍生物亦可連同其他已知光潛酸(b1)(例如鎓鹽、6-硝基苯甲基磺酸酯、雙磺醯基重氮甲烷化合物、含有氰基之肟磺酸酯化合物等)一起使用。用於化學增幅型抗蝕劑之已知光潛酸之實例描述於US5731364、US5800964、EP704762、US5468589、US5558971、US5558976、US6004724、GB2348644及尤其EP794457及EP795786中。
若將光潛酸之混合物用於本發明之抗蝕組合物中,則混合物中式I之鋶鹽衍生物與其他光潛酸(b1)之重量比較佳為1:99至99:1。
適於與式I化合物混合使用之光潛酸的實例為:
(1) 鎓鹽化合物,例如,錪鹽、鋶鹽,鏻鹽、重氮鹽、吡錠鹽。較佳為三氟甲磺酸二苯基錪、芘磺酸二苯基錪、十二烷基苯磺酸二苯基錪、三氟甲磺酸三苯基鋶、六氟銻酸三苯基鋶、六氟銻酸二苯基錪、萘磺酸三苯基鋶、甲苯磺酸(羥苯基)苯甲基甲鋶、雙(4-第三丁基苯基)錪雙(九氟丁烷磺醯基)亞胺、參(三氟甲烷基磺醯基)甲基雙(4-第三丁基苯基)錪、三苯基鋶雙(三氟甲烷磺醯基)亞胺、三苯基鋶(八氟丁烷-1,4-二磺醯基)亞胺、參(三氟甲烷磺醯基)甲基三苯基鋶、參(三氟甲烷磺醯基)甲基第三丁基二苯鋶、三苯基鋶1,3-二磺醯基六氟伸丙基醯亞胺、肆(五氟苯基)硼酸三芳基鋶(例如肆(五氟苯基)硼酸三苯基鋶)、肆(五氟苯基)硼酸二芳基錪(例如肆(五氟苯基)硼酸二苯基錪)、三氟參(五氟乙基)磷酸二苯基[4-(苯硫基)苯基]鋶及其類似物;錪陽離子亦可為4-甲基苯基-4'-異丁基苯基錪或4-甲基-苯基-4'-異丙基苯基錪。尤其較佳為三氟甲磺酸三苯基鋶、六氟銻酸二苯基錪。其他實例描述於JP2002-229192A、JP2003-140332A、JP2002-128755A、JP2003-035948A、JP2003-149800A、JP2002-006480A、JP2002-116546A、JP2002-156750A、US6458506、US2003/27061、US5554664、WO07/118794中。
(2) 含鹵素之化合物
含鹵烷基之雜環化合物、含鹵烷基之烴化合物及其類似物。較佳為(三氯甲基)-均三嗪衍生物,諸如苯基-雙(三氯甲基)-均三嗪、甲氧基苯基-雙(三氯甲基)-均三嗪、萘基-雙(三氯甲基)-均三嗪及其類似物;1.1-雙(4-氯苯基)-2,2,2-三氯乙烷;及其類似物。
(3) 例如式之碸化合物,其中Ra 及Rb 彼此獨立地為各可具有至少一個取代基之烷基、環烷基或芳基,例如
。該等化合物揭示於例如US2002/0172886-A、JP2003-192665A、US2002/9663中。更多實例為β-酮碸、β-磺醯基碸及其α-重氮衍生物及其類似物。較佳為苯甲醯甲基苯基碸、基苯甲醯甲基碸、雙(苯基磺醯基)甲烷、雙(苯基磺醯基)重氮甲烷。
(4) 磺酸酯化合物,例如烷基磺酸酯、鹵烷基磺酸酯、芳基磺酸酯、亞胺基磺酸酯、醯亞胺基磺酸酯及其類似物。較佳醯亞胺基磺酸酯化合物為例如N-(三氟甲磺醯基氧基)丁二醯亞胺、N-(三氟甲磺醯基氧基)鄰苯二甲醯亞胺、N-(三氟甲磺醯基氧基)萘基醯亞胺、N-(三氟甲磺醯基氧基)二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N-(三氟甲磺醯基氧基)-雙環-[2,2,1]-庚-5-烯-2,3-二甲醯亞胺、N-(三氟甲磺醯基氧基)-7-氧雜雙環-[2,2,1]-庚-5-烯-2,3-二甲醯亞胺、N-(三氟甲磺醯基氧基)-7-氧雜雙環-[2,2,1]-庚-5-烯-2,3-二甲醯亞胺、N-(三氟甲磺醯基氧基)-雙環-[2,2,1]-庚-5,6-氧基-2,3-二甲醯亞胺、N-(莰基磺醯基氧基)丁二醯亞胺、N-(莰基磺醯基氧基)鄰苯二甲醯亞胺、N-(莰基磺醯基氧基)萘基醯亞胺、N-(莰基磺醯基氧基)二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N-(莰基磺醯基氧基)-雙環-[2,2,1]-庚-5-烯-2,3-二甲醯亞胺、N-(莰基磺醯基氧基)-7-氧雜雙環-[2,2,1]-庚-5-烯-2,3-二甲醯亞胺、N-(莰基磺醯基氧基)-7-氧雜雙環-[2,2,1]庚-5-烯-2,3-二甲醯亞胺、N-(莰基-磺醯基氧基)-雙環-[2,2,1]-庚-5,6-氧基-2,3-二甲醯亞胺、N-(4-甲基苯基磺醯基氧基)丁二醯亞胺、N-(4-甲基苯基磺醯基氧基)鄰苯二甲醯亞胺、N-(4-甲基苯基磺醯基氧基)萘基醯亞胺、N-(4-甲基苯基磺醯基氧基)萘基醯亞胺、N-(4-甲基苯基磺醯基氧基)二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N-(4-甲基苯基磺醯基氧基)-雙環-[2,2,1]-庚-5-烯-2,3-二甲醯亞胺、N-(4-甲基苯基磺醯基氧基)-7-氧雜雙環-[2,2,1]-庚-5-烯-2,3-二甲醯亞胺、N-(4-甲基苯基磺醯基氧基)-雙環-[2,2,1]-庚-5,6-氧基-2,3-二甲醯亞胺、N-(2-三氟甲基苯基磺醯基氧基)丁二醯亞胺、N-(2-三氟甲基苯基磺醯基氧基)-萘基醯亞胺、N-(2-三氟甲基苯基磺醯基氧基)二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N-(2-三氟甲基苯基磺醯基氧基)-雙環-[2,2,1]-庚-5-烯-2,3-二甲醯亞胺、N-(2-三氟甲基苯基磺醯基氧基)-7-氧雜雙環-[2,2,1]-庚-5-烯-2,3-二甲醯亞胺、N-(2-三氟甲基苯基磺醯基氧基)-雙環-[2,2,1]-庚-5,6-氧基-2,3-二甲醯亞胺及其類似物。
其他合適的磺酸酯化合物較佳為例如安息香甲苯磺酸酯、連苯三酚參三氟甲磺酸酯、連苯三酚甲烷磺酸三酯、硝基苯甲基-9,10-二乙氧基蒽-2-磺酸酯、氰化α-(4-甲苯-磺醯基氧基亞胺基)-苯甲烷、氰化α-(4-甲苯-磺醯基氧基-亞胺基)-4-甲氧基苯甲烷、氰化α-(4-甲苯-磺醯基氧基亞胺基)-2-噻吩基甲烷、α-(甲烷磺醯基氧基亞胺基)-1-環己烯乙腈、α-(丁磺醯基氧基亞胺基)-1-環戊烯基乙腈、(4-甲磺醯基氧基亞胺基-環己-2,5-亞二烯基)-苯基乙腈、(5-甲磺醯基氧基亞胺基-5H-噻吩-2-亞基)-苯基乙腈、(5-甲磺醯基氧基亞胺基-5H-噻吩-2-亞基)-(2-甲基苯基)-乙腈、(5-丙磺醯基氧基亞胺基-5H-噻吩-2-亞基)-(2-甲基苯基)-乙腈、(5-(對甲苯磺醯基氧基亞胺基)-5H-噻吩-2-亞基)-(2-甲基苯基)-乙腈、(5-(10-樟腦磺醯基氧基亞胺基)-5H-噻吩-2-亞基)-(2-甲基苯基)-乙腈、(5-甲磺醯基氧基亞胺基-5H-噻吩-2-亞基)-(2-氯苯基)-乙腈、2,2,2-三氟-1-{4-(3-[4-{2,2,2-三氟-1-(1-丙烷磺醯基氧基亞胺基)-乙基}-苯氧基]-丙氧基)-苯基}-乙酮肟1-丙烷磺酸酯、2,2,2-三氟-1-{4-(3-[4-{2,2,2-三氟-1-(1-對甲苯磺醯基氧基亞胺基)-乙基}-苯氧基]-丙氧基)-苯基}-乙酮肟1-對甲苯磺酸酯、2-[2,2,3,3,4,4,5,5,6,6,7,7-十二氟-1-(九氟丁磺醯基氧基亞胺基)-庚基]-茀、2-[2,2,3,3,4,4,4-七氟-1-(九氟丁磺醯基氧基亞胺基)-丁基]-茀、2-[2,2,3,3,4,4,5,5-八氟-1-(九氟丁磺醯基氧基亞胺基)-戊基]-茀、8-[2,2,3,3,4,4,5,5-八氟-1-(九氟丁磺醯基氧基亞胺基)-戊基]-丙二烯合茀及其類似物。
在本發明之輻射敏感樹脂組合物中,尤其較佳的磺酸酯化合物包括連苯三酚甲烷磺酸三酯、N-(三氟甲磺醯基氧基)雙環-[2,2,1]-庚-5-烯-2,3-二甲醯亞胺、N-(莰基磺醯基氧基)萘基醯亞胺、N-(2-三氟甲基苯基磺醯基氧基)鄰苯二甲醯亞胺、N-(三氟甲磺醯基氧基)-雙環-[2,2,1]-庚-5-烯-2,3-二甲醯亞胺、N-(莰基磺醯基氧基)萘基醯亞胺、N-(2-三氟甲基苯基磺醯基氧基)鄰苯二甲醯亞胺及其類似物。
(5) 二疊氮醌化合物,例如聚羥基化合物之1,2-二疊氮醌磺酸酯化合物。較佳為具有例如1,2-二疊氮苯醌-4-磺醯基、1,2-二疊氮萘醌小磺醯基、1,2-二疊氮萘醌-5-磺醯基、1,2-二疊氮萘醌-6-磺醯基或其類似基團之1,2-二疊氮醌磺醯基之化合物。尤其較佳為具有1,2-二疊氮萘醌-4-磺醯基或1,2-二疊氮萘醌-5-磺醯基之化合物。尤其合適者為:諸如2,3,4-三羥基二苯甲酮、2,4,6-三羥基二苯甲酮、2,3,4,4'-四羥基二苯甲酮、2,2',3,4-四羥基二苯甲酮、2,3,4,4'-四羥基二苯甲酮、2,2',4,4'-四羥基二苯甲酮、2,2',3,4,4'-五羥基二苯甲酮、2,2'3,2,6'-五羥基二苯甲酮、2,3,3',4,4'5'-六羥基二苯甲酮、2,3',4,4',5'6-六羥基二苯甲酮及其類似物之(聚)羥苯基芳基酮的1,2-二疊氮醌磺酸酯;諸如雙(4-羥苯基)乙烷、雙(2,4-二羥苯基)乙烷、2,2-雙(4-羥苯基)丙烷、2,2-雙(2,4-二羥苯基)丙烷、2,2-雙(2,3,4-三羥苯基)丙烷及其類似物之雙[(聚)羥苯基]烷烴之1,2-二疊氮醌磺酸酯;諸如4,4'-二羥基三苯基甲烷、4,4',4”-三羥基三苯基甲烷、4,4'5,5'-四甲基-2,2',2''-三羥基三苯基甲烷、2,2,5,5'-四甲基-4,4',4"-三羥基三苯基甲烷、1,1,1-參(4-羥苯基)乙烷、1,1-雙(4-羥苯基)-1-苯乙烷、1,1-雙(4-羥苯基)-1-(4-[1-(羥苯基)-1-甲基乙基]-苯基)乙烷及其類似物之(聚)羥苯基烷烴的1,2-二疊氮醌磺酸酯;諸如2,4,4-三甲基-2',4',7-三羥基-2-苯基黃烷、2,4,4-三甲基-2',4',5',6,7-五羥基-2-苯基黃烷及其類似物之(聚)羥苯基黃烷的1,2-二疊氮醌磺酸酯。
適於與本發明化合物混合使用之光潛酸的其他實例描述於JP2003-043678A、JP2003-005372A、JP-2003-043677A、JP2002-357904A、JP2002-229192A中。
本發明之正型及負型光阻組合物可視情況含有一或多種通常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以習用量用於光阻劑中之添加劑(c),例如染料、顏料、增塑劑、界面活性劑、流動改進劑、濕潤劑、增黏劑、觸變劑、著色劑、填充劑、溶解促進劑、酸增殖劑、光敏劑及有機鹼性化合物。
可用於本發明之抗蝕組合物中之有機鹼性化合物的其他實例為比苯酚鹼性強之化合物,尤其含氮之鹼性化合物。此等化合物可為離子性,例如四烷基銨鹽,或非離子性。較佳的有機鹼性化合物為每分子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氮原子且具有不同化學環境之含氮鹼性化合物。尤其較佳為含有至少一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與至少一個含氮環結構之化合物,及具有至少一個烷基胺基之化合物。該等較佳化合物之實例包括胍、胺基吡啶、胺基烷基吡啶、胺基吡咯啶、吲唑、咪唑、吡唑、吡嗪、嘧啶、嘌呤,咪唑啉、吡唑啉、哌嗪、胺基嗎啉及胺基烷基嗎啉。未經取代之化合物或經取代之其衍生物均合適。較佳取代基包括胺基、胺基烷基、烷基胺基、胺基芳基、芳基胺基、烷基、烷氧基、醯基、醯氧基、芳基、芳氧基、硝基、羥基及氰基。尤其較佳有機鹼性化合物之特定實例包括胍、1,1-二甲基胍、1,1,3,3-四甲基胍、2-胺基吡啶、3-胺基吡啶、4-胺基吡啶、2-二甲胺基吡啶、4-二甲胺基吡啶、2-二乙胺基吡啶、2-(胺基甲基)-吡啶、2-胺基-3-甲基吡啶、2-胺基-4-甲基吡啶、2-胺基-5-甲基吡啶、2-胺基-6-甲基吡啶、3-胺基乙基吡啶、4-胺基乙基吡啶、3-胺基吡咯啶、哌嗪、N-(2-胺基乙基)哌嗪、N-(2-胺基乙基)哌啶、4-胺基-2,2,6,6-四甲基哌啶、4-并哌啶、2-亞胺基哌啶、1-(2-胺基乙基)吡咯啶、吡唑、3-胺基-5-甲基吡唑、5-胺基-3-甲基-1-對甲苯吡唑、吡嗪、2-(胺基-甲基)-5-甲基吡嗪、嘧啶、2,4-二胺基嘧啶、4,6-二羥基嘧啶、2-吡唑啉、3-吡唑啉、N-胺基嗎啉及N-(2-胺基乙基)嗎啉。合適的有機鹼性化合物之其他實例描述於DE4408318、US5609989、US5556734、EP762207、DE4306069、EP611998、EP813113、EP611998、US5498506、JP2003-043677A、JP2003-043678A、JP2002-226470A、JP2002-363146A、JP2002-363148A、JP2002-363152A、JP2003-98672A、JP2003-122013A、JP2002-341522A中。然而,適於本發明之有機鹼性化合物不限於此等實例。
含氮鹼性化合物可單獨使用或以兩個或兩個以上該化合物之組合使用。含氮鹼性化合物之添加量通常為以每100重量份感光性樹脂組合物(除溶劑外)計0.001重量份至10重量份、較佳0.01重量份至5重量份。若其量小於0.001重量份,則不能獲得本發明之作用。另一方面,若其超過10重量份,則在未曝光部分易於使敏感性降低且可顯影性受損。
諸如EP710885、US5663035、US5595855、US5525453及EP611998中所述,組合物可進一步含有在光化輻射下分解之鹼性有機化合物(「自殺鹼」)。
適用於本發明組合物之染料(c)的實例為油溶性染料及鹼性染料,例如Oil Yellow #101、Oil Yellow #103、Oil Pink #312、Oil Green BG、Oil Blue BOS、Oil Blue #603、Oil Black BY、Oil Black BS、Oil Black T-505(所有均由Orient Chemical Industries Ltd.,Japan製造)、晶體紫(CI 42555)、甲基紫(CI 42535)、若丹明B(rhodamine B)(CI 45170B)、孔雀綠(CI 42000)及亞甲基藍(CI 52015)。
可進一步添加光譜增感劑(e)以使光潛酸敏感以在比遠紫外線更長之波長區域中展現吸收,藉此可使本發明之感光性組合物對例如i線或g線輻射敏感。合適的光譜增感劑之實例包括二苯甲酮、p,p'-四甲基二胺基二苯甲酮、p,p'-四乙基乙胺基二苯甲酮、9-氧硫、2-氯-9-氧硫、蒽酮、芘、苝、啡噻嗪、二苯基乙二酮、吖啶橙、苯并黃素(benzoflavin)、鯨蠟黃素T(cetoflavin T)、9,10-二苯基蒽、9-茀酮、苯乙酮、菲、2-硝基茀、5-硝基乙烷合萘、苯醌、2-氯-4-硝基苯胺、N-乙醯基-對硝基苯胺、對硝基苯胺、N-乙醯基-4-硝基-1-萘胺、苦醯胺、蒽醌、2-乙基蒽醌、2-第三丁基蒽醌、1,2-苯并蒽醌、3-甲基-1,3-二氮雜-1,9-苯并蒽酮、二苯亞甲基丙酮、1,2-萘醌、3-醯基香豆素衍生物、3,3'-羰基-雙(5,7-二甲氧基羰基香豆素)、3-(芳醯基亞甲基)噻唑啉、伊紅(eosin)、若丹明、紅螢素及六苯并苯。然而,合適的光譜增感劑不限於此等實例。
此等光譜增感劑亦可用作吸收光源發射之遠紫外線的吸光劑。在此情況下,吸光劑降低來自基板之光反射且減輕抗蝕膜內多次反射之影響,藉此減少駐波之作用。該等化合物之特定實例為
1. 9-氧硫
9-氧硫、2-異丙基-9-氧硫、2-氯-9-氧硫、1-氯-4-丙氧基-9-氧硫、2-十二烷基-9-氧硫、2,4-二乙基-9-氧硫、2,4-二甲基-9-氧硫、1-甲氧基-羰基-9-氧硫、2-乙氧基羰基-9-氧硫、3-(2-甲氧基乙氧基羰基)-9-氧硫、4-丁氧基羰基-9-氧硫、3-丁氧基羰基-7-甲基-9-氧硫、1-氰基-3-氯-9-氧硫 、1-乙氧基羰基-3-氯-9-氧硫、1-乙氧基羰基-3-乙氧基-9-氧硫、1-乙氧基羰基-3-胺基-9-氧硫、1-乙氧基羰基-3-苯基硫醯基-9-氧硫、3,4-二[2-(2-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羰基]-9-氧硫、1,3-二甲基-2-羥基-9H-噻-9-酮2-乙基己醚、1-乙氧基羰基-3-(1-甲基-1-(N-嗎啉基)乙基)-9-氧硫、2-甲基-6-二甲氧基甲基-9-氧硫、2-甲基-6-(1,1-二甲氧基苯甲基)-9-氧硫、2-(N-嗎啉基)甲基-9-氧硫、2-甲基-6-(N-嗎啉基)甲基-9-氧硫、N-烯丙基-9-氧硫-3,4-二甲醯亞胺、N-辛基-9-氧硫-3,4-二甲醯亞胺、N-(1,1,3,3-四甲基丁基)-9-氧硫-3,4-二甲醯亞胺、1-苯氧基-9-氧硫、6-乙氧基羰基-2-甲氧基-9-氧硫、6-乙氧基羰基-2-甲基-9-氧硫、9-氧硫-2-甲酸聚乙二醇酯、氯化2-羥基-3-(3,4-二甲基-9-側氧基-9H-9-氧硫-2-基-氧基)-N,N,N-三甲基-1-丙銨;
2. 二苯甲酮類
二苯甲酮、4-苯基二苯甲酮、4-甲氧基二苯甲酮、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4,4'-二甲基二苯甲酮、4,4'-二氯二苯甲酮、4,4'-雙(二甲胺基)-二苯甲酮、4,4'-雙(二乙胺基)二苯甲酮、4,4'-雙(甲基乙基胺基)二苯甲酮、4,4'-雙(對異丙基苯氧基)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2,4,6-三甲基二苯甲酮、3-甲基-4'-苯基-二苯甲酮、2,4,6-三甲基-4'-苯基-二苯甲酮、4-(4-甲基噻吩基)-二苯甲酮、3,3'-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苯甲醯基苯甲酸甲酯、4-(2-羥基乙硫基)-二苯甲酮、4-(4-甲苯硫基)二苯甲酮、1-[4-(4-苯甲醯基-苯基硫基)-苯基]-2-甲基-2-(甲苯-4-磺醯基)-丙-1-酮、氯化4-苯甲醯基-N,N,N-三甲基苯甲銨、單水合氯化2-羥基-3-(4-苯甲醯基苯氧基)-N,N,N-三甲基-1-丙銨、4-(13-丙烯醯基-1,4,7,10,13-五氧雜十三基)-二苯甲酮、氯化4-苯甲醯基-N,N-二甲基-N-[2-(1-側氧基-2-丙烯基)氧基]-乙基-苯甲銨;
3. 香豆素類
香豆素1、香豆素2、香豆素6、香豆素7、香豆素30、香豆素102、香豆素106、香豆素138、香豆素152、香豆素153、香豆素307、香豆素314、香豆素314T、香豆素334、香豆素337、香豆素500、3-苯甲醯基香豆素、3-苯甲醯基-7-甲氧基香豆素、3-苯甲醯基-5,7-二甲氧基香豆素、3-苯甲醯基-5,7-二丙氧基香豆素、3-苯甲醯基-6,8-二氯香豆素、3-苯甲醯基-6-氯-香豆素、3,3'-羰基-雙[5,7-二(丙氧基)-香豆素]、3,3'-羰基-雙(7-甲氧基香豆素)、3,3'-羰基-雙(7-二乙胺基-香豆素)、3-異丁醯基香豆素、3-苯甲醯基-5,7-二甲氧基-香豆素、3-苯甲醯基-5,7-二乙氧基-香豆素、3-苯甲醯基-5,7-二丁氧基香豆素、3-苯甲醯基-5,7-二(甲氧基乙氧基)-香豆素、3-苯甲醯基-5,7-二(烯丙氧基)香豆素、3-苯甲醯基-7-二甲胺基香豆素、3-苯甲醯基-7-二乙胺基香豆素、3-異丁醯基-7-二甲胺基香豆素、5,7-二甲氧基-3-(1-萘甲醯基)-香豆素、5,7-二乙氧基-3-(1-萘甲醯基)-香豆素、3-苯甲醯基苯并[f]香豆素、7-二乙胺基-3-噻吩醯基香豆素、3-(4-氰基苯甲醯基)-5,7-二甲氧基香豆素、3-(4-氰基苯甲醯基)-5,7-二丙氧基香豆素、7-二甲胺基-3-苯基香豆素、7-二乙胺基-3-苯基香豆素、JP09-179299A及JP09-325209A中所揭示之香豆素衍生物(例如7-[{4-氯-6-(二乙胺基)-S-三嗪-2-基}胺基]3-苯基-香豆素);
4. 3-(芳醯基亞甲基)-噻唑啉類
3-甲基-2-苯甲醯基亞甲基-β-萘并噻唑啉、3-甲基-2-苯甲醯基亞甲基-苯并噻唑啉、3-乙基-2-丙醯基亞甲基-β-萘并噻唑啉;
5.若丹寧(Rhodanine)類
4-二甲胺基苯亞甲基若丹寧、4-二乙胺基苯亞甲基若丹寧、3-乙基-5-(3-辛基-2-亞苯并噻唑啉基)-若丹寧、JP 08-305019A中所揭示之式[1]、[2]、[7]之若丹寧衍生物;
6.其他化合物
苯乙酮、3-甲氧基苯乙酮、4-苯基苯乙酮、二苯基乙二酮、4,4'-雙(二甲胺基)二苯基乙二酮、2-乙醯基萘、2-萘醛、丹醯酸衍生物、9,10-蒽醌、蒽、芘、胺基芘、苝、菲、菲醌、9-茀酮、二苯并環庚酮、薑黃素(curcumin)、酮(xanthone)、硫代米氏酮(thiomichler's ketone)、α-(4-二甲胺基苯亞甲基)酮(例如2,5-雙(4-二乙胺基苯亞甲基)環戊酮、2-(4-二甲胺基苯亞甲基)-茚滿-1-酮、3-(4-二甲胺基-苯基)-1-茚滿-5-基-丙烯酮)、3-苯硫基鄰苯二甲醯亞胺、N-甲基-3,5-二(乙硫基)-鄰苯二甲醯亞胺、N-甲基-3,5-二(乙硫基)-鄰苯二甲醯亞胺、啡噻嗪、甲基啡噻嗪、胺(例如N-苯基甘胺酸、4-二甲胺基苯甲酸乙酯、4-二甲胺基苯甲酸丁氧基乙酯、4-二甲胺基苯乙酮、三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二甲胺基乙醇、苯甲酸2-(二甲胺基)乙酯、聚(丙二醇)-4-(二甲胺基)苯甲酸酯)、吡咯甲川(pyrromethene)(例如1,3,5,7,9-五甲基吡咯甲川BF2 複合物、2,8-二乙基-1,3,5,7,9-五甲基吡咯甲川BF2 複合物、2,8-二乙基-5-苯基-1,3,7,9-四甲基吡咯甲川BF2 複合物)、9,10-雙(苯基乙炔基)-1,8-二甲氧基蒽、苯并[1,2,3-kl :4,5,6-k'l' ]二
其他合適的添加劑(c)為「酸增殖劑」,其為加速酸形成或增強酸濃度之化合物。該等化合物亦可與本發明之式I之鋶鹽衍生物組合用於正型或負型抗蝕劑中,或用於成像系統中以及所有塗布應用中。該等酸增殖劑描述於例如Arimitsu,K.等人,J. Photopolym. Sci. Technol. 1995,8,第43頁;Kudo,K.等人,J. Photopolym. Sci. Technol. 1995,8,第45頁;Ichimura,K.等人,Chem: Letters 1995,第551頁中。
必要時,本發明之組合物亦可含有自由基可聚合組份,諸如烯系不飽和單體、寡聚物或聚合物。此等自由基可聚合組份可添加至組份(a)中。然而,該等自由基可固化組份亦可為(a1)、(a2)、(a3)、(a4)、(a5)或(a6)之一部分。合適物質含有至少一個烯系不飽和雙鍵且能夠進行加成聚合。該等化合物亦為組份(ax)之標的,因此,以下所述亦係指組份(ax)。
含有烯系雙鍵之合適單體之實例包括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諸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丙烯酸硬酯醯酯及丙烯酸異酯。其他合適實例包括丙烯腈、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胺、N上經取代之(甲基)丙烯醯胺、乙烯酯(諸如乙酸乙烯酯)、乙烯醚(諸如異丁基乙烯醚)、苯乙烯、經烷基及鹵基取代之苯乙烯、N-乙烯吡咯啶酮、氯乙烯及偏二氯乙烯。
含有至少兩個雙鍵之合適單體之實例包括二丙烯酸甘油酯、三丙烯酸甘油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3-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己二醇二丙烯酸酯、雙酚A二丙烯酸酯、4,4'-雙(2-丙烯醯氧基乙氧基)二苯基丙烷、異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或四丙烯酸酯、異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2,4-丁三醇三甲基丙烯酸酯、1,4-環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山梨糖醇六丙烯酸酯、雙[1-(2-丙烯醯氧基)]-對乙氧基苯基二甲基甲烷、雙[1-(3-丙烯醯氧基-2-羥基)]-對丙氧基苯基二甲基甲烷及參羥乙基異氰尿酸酯三甲基丙烯酸酯;分子量為200至500之聚(乙二醇)之雙丙烯酸酯及雙甲基丙烯酸酯、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丁二酸二乙烯酯、己二酸二乙烯酯及鄰苯二甲酸二乙烯酯、丙烯酸乙烯酯、二乙烯基苯、磷酸三烯丙酯、異氰尿酸三烯丙酯及參(2-丙烯醯基-乙基)異氰尿酸酯。
較高分子量(寡聚)聚不飽和化合物之實例包括丙烯酸酯化環氧樹脂、丙烯酸酯化或含乙烯醚基或環氧基之聚酯、聚胺基甲酸酯及聚醚。不飽和寡聚物之其他實例為不飽和聚酯樹脂,其通常由順丁烯二酸、鄰苯二甲酸及一或多種二醇來製備且具有約500至3000之分子量。亦可使用具有聚酯、聚胺基甲酸酯、聚醚、聚乙烯醚及環氧基主鏈之乙烯醚單體及寡聚物及順丁烯二酸酯基封端寡聚物。此外,乙烯醚與如WO90/01512中所述由順丁烯二酸官能化之單體的共聚物亦極合適。然而,用乙烯醚官能化之單體與順丁烯二酸之共聚物亦合適。該等不飽和寡聚物亦可稱為預聚物。官能化丙烯酸酯亦合適。通常用以形成經官能化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之基礎聚合物(主鏈)之合適單體的實例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此外,在聚合期間使合適量之官能單體共聚合以獲得官能聚合物。使用諸如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之酸官能性單體獲得酸官能化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由諸如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丙酯及甲基丙烯酸3,4-二羥丁酯之羥基官能性單體獲得羥基官能性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使用諸如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2,3-環氧丁酯、甲基丙烯酸3,4-環氧丁酯、甲基丙烯酸2,3-環氧環己酯、甲基丙烯酸10,11-環氧十一酯等之環氧基官能性單體獲得環氧基官能化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亦可由諸如異氰酸間異丙烯基-α,α-二甲基苯甲酯之異氰酸酯基官能化單體獲得異氰酸酯基官能性聚合物。例如烯系不飽和單官能或多官能羧酸及多元醇或聚環氧化物之酯及在鏈或側基中具有烯系不飽和基團之聚合物尤其合適,諸如不飽和聚酯、聚醯胺及聚胺基甲酸酯及其共聚物、醇酸樹脂、聚丁二烯及丁二烯共聚物、聚異戊二烯及異戊二烯共聚物、在側鏈中具有(甲基)丙烯酸系基團之聚合物及共聚物,及一或多種該等聚合物之混合物。合適的單官能或多官能不飽和羧酸之實例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衣康酸、肉桂酸、順丁烯二酸及反丁烯二酸及不飽和脂肪酸,諸如次亞麻油酸或油酸。較佳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
然而,亦可使用飽和二羧酸或多元羧酸與不飽和羧酸之混合物。合適的飽和二羧酸或多元羧酸之實例包括例如四氯鄰苯二甲酸、四溴鄰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酐、己二酸、四氫鄰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偏苯三甲酸、庚二甲酸、癸二酸、十二烷二甲酸、六氫鄰苯二甲酸等。合適的多元醇為芳族及尤其脂族及環脂族多元醇。芳族多元醇之實例為氫醌、4,4'-二羥基二苯基、2,2-二(4-羥苯基)-丙烷,及清漆型酚醛樹脂及甲階酚醛樹脂。聚環氧化物之實例為基於所提及之多元醇、尤其芳族多元醇及表氯醇之聚環氧化物。在聚合物鏈或側基中含有羥基之聚合物及共聚物亦適於用作多元醇,諸如聚乙烯醇及其共聚物或聚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或其共聚物。其他合適多元醇為具有羥基末端基團之寡酯。
脂族及環脂族多元醇之實例為具有較佳2至12個碳原子之烷二醇,諸如乙二醇、1,2-丙二醇或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或1,4-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辛二醇、十二烷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分子量較佳為200至1500之聚乙二醇、1,3-環戊二醇、1,2-環己二醇、1,3-環己二醇或1,4-環己二醇、1,4-二羥甲基環己烷、甘油、參(β-羥乙基)胺、三羥甲基乙烷、三羥甲基丙烷、異戊四醇、二異戊四醇及山梨糖醇。
多元醇可由一個不飽和羧酸或由不同的不飽和羧酸部分地或完全地酯化,偏酯中之游離羥基可能已改質,例如藉由其他羧酸醚化或酯化。
酯之實例為:
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乙烷三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異戊四醇二丙烯酸酯、異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異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異戊四醇二丙烯酸酯、二異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異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異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異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三異戊四醇八丙烯酸酯、異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異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異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異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三異戊四醇八甲基丙烯酸酯、異戊四醇二衣康酸酯、二異戊四醇三衣康酸酯、二異戊四醇五衣康酸酯、二異戊四醇六衣康酸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衣康酸酯、山梨糖醇三丙烯酸酯、山梨糖醇四丙烯酸酯、異戊四醇改質之三丙烯酸酯、山梨糖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山梨糖醇五丙烯酸酯、山梨糖醇六丙烯酸酯、寡酯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二丙烯酸酯及甘油三丙烯酸酯、1,4-環己烷二丙烯酸酯、分子量為200至1500之聚乙二醇的雙丙烯酸酯及雙甲基丙烯酸酯,及其混合物。
合適的不飽和之自由基可聚合化合物亦為相同或不同的不飽和羧酸之醯胺,及較佳具有2至6、尤其2至4個胺基之芳族、環脂族及脂族多元胺。該等多元胺之實例為乙二胺、1,2-丙二胺或1,3-丙二胺、1,2-丁二胺、1,3-丁二胺或1,4-丁二胺、1,5-戊二胺、1,6-己二胺、辛二胺、十二烷二胺、1,4-二胺基環己烷、異佛爾酮二胺(isophoronediamine)、苯二胺、雙苯二胺、二-β-胺基乙基醚、二伸乙基三胺、三伸乙基四胺及二(β-胺基乙氧基)乙烷或二(β-胺基丙氧基)乙烷。其他合適的多元胺為可在側鏈中具有其他胺基之聚合物及共聚物以及具有胺基末端基團之寡醯胺。該等不飽和醯胺之實例為:亞甲基雙丙烯醯胺、1,6-六亞甲基雙丙烯醯胺、雙(甲基丙烯醯胺基丙氧基)乙烷、甲基丙烯酸β-甲基丙烯醯胺基乙酯及N-[(β-羥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醯胺。
合適的不飽和聚酯及聚醯胺衍生自例如順丁烯二酸及二醇或二胺。順丁烯二酸可能已部分地經其他二羧酸置換。其可與烯系不飽和共聚單體(例如苯乙烯)一起使用。聚酯及聚醯胺亦可衍生自二羧酸及烯系不飽和二醇或二胺,尤其衍生自具有例如6至20個碳原子之長鏈的二羧酸及烯系不飽和二醇或二胺。聚胺基甲酸酯之實例為由飽和或不飽和二異氰酸酯及飽和或不飽和二醇構成之聚胺基甲酸酯。已知聚丁二烯及聚異戊二烯及其共聚物。合適的共聚單體包括例如烯烴,諸如乙烯、丙烯、丁烯、己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腈、苯乙烯及氯乙烯。亦已知在側鏈中具有(甲基)丙烯酸酯基之聚合物。其可為例如基於清漆型酚醛樹脂之環氧樹脂與(甲基)丙烯酸之反應產物;已由(甲基)丙烯酸酯化之乙烯醇或其羥基烷基衍生物之均聚物或共聚物;或已由(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酯化之(甲基)丙烯酸酯之均聚物及共聚物。
亦可使用可同等進行自由基交聯與陽離子交聯之化合物。該等化合物含有例如乙烯基與環脂族環氧基。其實例描述於JP02-289611A及US6048953中。
亦可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該等自由基可聚合物質之混合物。
調配物亦可包含染料及/或白色或彩色顏料作為其他添加劑(c)。視預期用途而定,可使用無機顏料與有機顏料。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該等添加劑;其一些實例為二氧化鈦顏料(例如金紅石或銳鈦礦型)、碳黑、氧化鋅(諸如鋅白)、氧化鐵(諸如氧化鐵黃、氧化鐵紅)、鉻黃、鉻綠、鎳鈦黃、深藍、鈷藍、釩酸鉍、鎘黃及鎘紅。有機顏料之實例為單偶氮顏料或雙偶氮顏料及其金屬錯合物,酞菁顏料、多環顏料(諸如苝、蒽醌、硫靛、喹吖啶酮及三苯甲烷顏料),及二酮基吡咯并吡咯、異吲哚啉酮(例如四氯異吲哚啉酮)、異吲哚啉、二噁嗪、苯并咪唑酮及喹酞酮顏料。
該等顏料可個別地或以混雜物形式用於調配物中。視預期用途而定,將顏料以此項技術中習用之量(例如以總重量計1重量%至60重量%或10重量%至30重量%之量)添加至調配物中。
舉例而言,調配物亦可包含多種類別之有機染料。其實例包括偶氮染料、次甲基染料、蒽醌染料及金屬錯合物染料。習用濃度為例如以總重量計0.1%至20%、尤其1%至5%。
可選擇所添加之顏料、潛在顏料或染料或該等顏料及染料之不同顏色之前驅體,以便使其在由於照射而由錪鹽形成之酸存在下經歷變色。接著該等組合物藉由變色顯示其已經照射且可例如用作例如紫外線輻射、電子束、X射線等的照射劑量指示劑。
用於改良抗蝕劑效能(諸如解析度、圖案輪廓、製程寬容度、線邊緣粗糙度、穩定性)之其他添加劑(c)描述於JP2002-122992A、JP2002-303986A、JP2002-278071A、JP2003-057827A、JP2003-140348A、JP2002-006495A、JP2002-023374A、JP2002-090987A、JP2002-091004A、JP2002-131913A、JP2002-131916A、JP2002-214768A、JP2001-318464A、JP2001-330947A、JP2003-57815A、JP2003-280200A、JP2002-287362A、JP2001-343750A中。該等化合物亦可與本發明之式I之鋶鹽衍生物組合用於正型或負型抗蝕劑中。
通常,為將本發明之感光性組合物施加至基板,將組合物溶解於適當溶劑中。此等溶劑之較佳實例包括二氯化乙烯、環己酮、環戊酮、2-庚酮、γ-丁內酯、甲基乙基酮、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乙酸2-甲氧基乙酯、乙酸2-乙氧基乙酯、2-乙氧基乙醇、二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單乙醚乙酸酯、丙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乳酸甲酯、乳酸乙酯、甲氧基丙酸甲酯、乙氧基丙酸乙酯、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丙酮酸丙酯、N,N-二甲基甲醯胺、二甲亞碸、N-甲基吡咯啶酮及四氫呋喃。此等溶劑可單獨使用或以混合物形式使用。溶劑之較佳實例為酯,諸如乙酸2-甲氧基乙酯、乙二醇單乙醚乙酸酯、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甲氧基丙酸甲酯、乙氧基丙酸乙酯及乳酸乙酯。宜使用該等溶劑,此係因為本發明之由式I表示之鋶鹽衍生物與該等溶劑具有良好相容性及於該等溶劑中具有較佳溶解性。
可將界面活性劑添加至溶劑中。合適的界面活性劑之實例包括非離子型界面活性劑,諸如聚氧乙烯烷基醚,例如聚氧乙烯月桂基醚、聚氧乙烯硬酯醯基醚、聚氧乙烯乙醯基醚及聚氧乙烯油烯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例如聚氧乙烯辛基酚醚及聚氧乙烯壬基酚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脫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例如脫水山梨糖醇單月桂酸酯、脫水山梨糖醇單棕櫚酸酯、脫水山梨糖醇單硬脂酸、脫水山梨糖醇單油酸酯、脫水山梨糖醇三油酸酯;氟化學界面活性劑,諸如F-top EF301、EF303及EF352(由New Akita Chemical Company,Japan製造)、Megafac F171及F17.3(由Dainippon Ink & Chemicals,Inc.,Japan製造)、Fluorad FC 430及FC431(由Sumitomo 3MLtd.,Japan製造)、Asahi Guard AG710及Surflon S-382、SC101、SC102、SC103、SC104、SC105及SC106(由Asahi Grass Col,Ltd.,Japan製造);有機矽氧烷聚合物KP341(由Shin-Etsu Chemical Co.,Ltd.,Japan製造);及丙烯酸系或甲基丙烯酸系(共)聚合物Poly-flow Now. 75及NO. 95(由Kyoeisha Chemical Co.,Ltd.,Japan製造)。其他實例描述於JP2001-318459A、JP2002-006483A中。界面活性劑之添加量通常為以每100重量份本發明組合物之固體組份計2重量份或2重量份以下,理想地為0.5重量份或0.5重量份以下。該等界面活性劑可單獨添加或以兩種或兩種以上該等界面活性劑之組合添加。
藉助於已知塗布方法,例如藉由旋塗、浸漬、刮刀塗布、簾式傾倒技術、刷塗、噴霧及滾塗將溶液均勻地施加於基板上。亦可將感光性層施加於臨時的可撓性支撐物上且接著藉由塗層轉移(層壓)塗布最終基板。所施加之量(塗層厚度)及基板(塗布基板)之性質取決於所需應用領域。塗層厚度之範圍大體上可包括約0.01μm至100μm以上之值。
在塗布操作之後,通常藉由加熱移除溶劑,從而在基板上產生光阻劑層。當然,乾燥溫度必須低於抗蝕劑之某些組份可能反應或分解之溫度。一般而言,乾燥溫度在60℃至160℃範圍內。
接著對抗蝕劑塗層成像照射。表述「成像照射」包括使用光化輻射在預定圖案中照射,亦即經由含有預定圖案之遮罩(例如透明片、鉻遮罩或主光罩)照射與使用例如在電腦控制下在抗蝕劑表面上直接書寫且因此產生影像之雷射束或電子束照射。產生圖案之另一種方式為藉由干擾如例如全像應用中所用之兩個光束或影像。如例如A. Bertsch;J.Y. Jezequel;J.C. Andre,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A:Chemistry 1997,107, 第275-281頁及K. P. Nicolay,Offset Printing 1997,6 ,第34-37頁所述,亦可使用由液晶製成之遮罩,該等液晶可進行逐個像素定址以產生數位影像。
在照射及必要時熱處理之後,以本身已知之方式使用顯影劑移除組合物之經照射處(在正型抗蝕劑之情況下)或未經照射處(在負型抗蝕劑之情況下)。
為加速催化反應且因此在顯影劑中產生抗蝕劑塗層之經照射區與未經照射區之間的足夠溶解性差異,較佳在顯影之前加熱塗層。亦可在照射期間進行或開始加熱。較佳使用60℃至160℃之溫度。時間視加熱方法而定,且必要時,熟習此項技術者可易於藉助於一些常規實驗來測定最佳時期。通常為幾秒至若干分鐘。舉例而言,當使用加熱板時,10秒至300秒之時期極合適,且當使用對流烘箱時為1分鐘至30分鐘。重要的是抗蝕劑上未經照射處中之本發明之潛酸供體在彼等加工條件下穩定。
接著使塗層顯影,移除在照射後更易溶於顯影劑之一部分塗層。必要時,輕微攪拌工件、在顯影劑浴中輕輕刷塗塗層或噴霧顯影可加速該製程步驟。抗蝕劑技術中習用之鹼性顯影劑水溶液可例如用於顯影。該等顯影劑包含例如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相應碳酸鹽、碳酸氫鹽、矽酸鹽或偏矽酸鹽,但較佳為無金屬鹼,諸如氨或胺(例如乙胺、正丙胺、二乙胺、二正丙胺、三乙胺、甲基二乙胺)、烷醇胺(例如二甲基乙醇胺、三乙醇胺)、氫氧化四級銨(例如氫氧化四甲銨或氫氧化四乙銨)。顯影劑溶液通常高達0.5N,但通常在使用之前以合適方式稀釋。舉例而言,具有約0.1-0.3N之溶液極合適。顯影劑之選擇取決於可光致固化表面塗料之性質,尤其取決於所用黏合劑或所得光解產物之性質。必要時,顯影劑水溶液亦可包含相對少量之濕潤劑及/或有機溶劑。可添加至顯影劑液體中之典型有機溶劑為例如環己酮、2-乙氧基乙醇、甲苯、丙酮、異丙醇以及兩種或兩種以上此等溶劑之混合物。典型的水性/有機顯影劑系統係基於ButylcellosolveRTM /水。
本發明之標的亦為一種藉由以下步驟製備光阻劑之方法:
(1) 向基板施加如上所述之組合物;
(2) 在60℃與160℃之間的溫度下對該組合物進行施加後烘烤;
(3) 用波長介於10nm與1500nm之間的光進行成像照射;
(4) 視情況在60℃與160℃之間的溫度下對該組合物進行曝光後烘烤;及
(5) 用溶劑或鹼性顯影劑水溶液顯影。
較佳為一種用10nm至450nm波長範圍、尤其10nm至260nm範圍內之單色或多色輻射進行成像照射的方法。
光阻組合物可用於所有基板上且與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所有曝光技術一起使用。舉例而言,可使用半導體基板,諸如矽、砷化鎵、鍺、銻化銦;此外,由氧化物或氮化物層覆蓋之基板,諸如二氧化矽,氮化矽、氮化鈦、矽氧烷;以及金屬基板及用諸如鋁、銅、鎢等之金屬進行金屬塗布的基板。基板亦可用聚合物材料塗布,例如在塗布光阻劑之前塗布來自聚合物材料之有機抗反射塗層、絕緣層及介電塗層。
光阻劑層可藉由所有常見技術,諸如直接書寫(亦即用雷射束或投影微影以步進及重複模式或掃描模式)或經由遮罩藉由接觸印刷來曝光。
在投影微影之情況下,可使用寬範圍之光學條件,諸如相干、部分相干或非相干照射。此包括離軸照明技術,例如環形照明及四極照明,其中除了透鏡中心外僅使輻射穿過透鏡之某些區域。
用以複製圖案之遮罩可為硬遮罩或可撓性遮罩。遮罩可包括透明、半透明及不透明圖案。圖案大小亦可包括等於或低於投影光學之解析度限度且以某種方式置於遮罩上以在穿過遮罩之後改變照射之空中影像、強度及相調變之圖案。此包括相移遮罩及半色調相移遮罩。
光阻組合物之圖案化方法可用以產生具有任何所需幾何尺寸及形狀(例如稠密及獨立線、接觸孔、溝槽、點等)之圖案。
本發明之光阻劑具有極佳微影特性,詳言之高敏感性,及對成像輻射之高抗蝕劑透明度。
本發明組合物的可能使用領域如下:用作電子學之光阻劑,諸如抗蝕刻劑、抗離子植入劑、抗電鍍劑或阻焊劑;製造積體電路或薄膜電晶體抗蝕劑(TFT);製造印刷板,諸如平版印刷板或網版印刷模板;用於模型蝕刻或用於立體微影或全像攝影技術,其用於各種應用,例如J. Photochem. Photobio.A,158 ,163(2003),Chem. Mater.14 ,3656(2002)中所述之3D光學資訊儲存器。本發明之組合物亦適用於製造金屬間介電層、緩衝層、半導體器件之鈍化塗層且適用於製造光電子學之波導。對於MEMS(微電子機械系統)應用,本發明之組合物可用作抗蝕刻劑、材料沈積之模具,及器件本身之三維物件。相應地改變塗布基板及加工條件。該實例描述於US6391523中。
本發明之式I化合物與如上所述之增感劑化合物亦可用於如例如WO03/021358中所述之全像數據儲存(HDS)系統中。
本發明之組合物亦包括黏著劑,如例如用於在製造數位多功能光碟(DVD)中黏著結合(DVD黏合)且如例如WO99/66506、WO99/63017、JP11-241055A、JP11-181391A、WO98/31765中所述,以及作為可撓性包裝之輻射可固化之層壓黏著劑(例如參見US5328940)、光學黏著劑(例如德國專利申請案DD 225985)及壓敏黏著劑(例如US4988741及EP115870)。
在需要對紙、玻璃、金屬、矽、聚碳酸酯、丙烯酸酯聚合物及其他聚合物基板具有良好黏著性且在固化期間僅顯示微小收縮率之硬塗層、黏著結合或光聚合之尺寸穩定三維模型(例如用於快速原型設計)之情況下,宜使用本發明之組合物。
本發明之組合物亦顯著適用作所有類型基板之塗布組合物,該等基板包括木材、織物、紙張、陶瓷、玻璃、塑膠(諸如聚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烯烴或乙酸纖維素),尤其呈薄膜形式之此等基板,但尤其用於塗布金屬,諸如Ni、Fe、Zn、Mg、Co或尤其Cu及Al,以及Si、氧化矽或氮化矽,將藉助於成像照射將影像施加於該基板上。
本發明亦係關於式I化合物作為組合物中之可在酸作用下交聯之光潛酸供體及/或作為組合物中之溶解性在酸作用下提高之溶解增強劑的用途。本發明之標的進一步為一種使可在酸作用下交聯之化合物交聯的方法,此方法包含添加式I化合物至上述組合物中且用波長為10-1500nm之光成像照射或在整個區域上照射。
本發明亦係關於式I化合物在製備以下材料中作為感光性酸供體之用途:經著色及未經著色之表面塗料、黏著劑、層壓黏著劑、結構黏著劑、壓敏黏著劑、印刷墨水、印刷板、凸版印刷板、平版印刷板、凹版印刷板、無處理印刷板、網版印刷模板、牙科用組合物、彩色濾光片、隔片、電致發光顯示器及液晶顯示器(LCD)、波導、光開關、顏色防護系統、抗蝕劑、電子學光阻劑、抗電鍍劑、用於液體薄膜與乾燥薄膜之抗蝕刻劑、阻焊劑、紫外線及可見雷射導向成像系統之光阻材料、在印刷電路板之連續累積層中形成介電層之光阻材料、影像記錄材料、用於記錄全像影像之影像記錄材料、光學資訊儲存器或全像數據儲存器、脫色材料、用於影像記錄材料之脫色材料、使用微膠囊之影像記錄材料、磁性記錄材料、微機械零件、電鍍遮罩、蝕刻遮罩、玻璃纖維電纜塗層、微電子電路;尤其係關於式I化合物在製備以下材料中作為感光性酸供體之用途:表面塗料、印刷墨水、印刷板、牙科用組合物、彩色濾光片、抗蝕劑或影像記錄材料,或用於記錄全像影像之影像記錄材料;以及係關於一種製備以下材料之製備方法:經著色及未經著色之表面塗料、層壓黏著劑、結構黏著劑、壓敏黏著劑、印刷墨水、印刷板、凸版印刷板、平版印刷板、凹版印刷板、無處理印刷板、網版印刷模板、牙科用組合物、彩色濾光片、隔片、電致發光顯示器及液晶顯示器(LCD)、波導、光開關、顏色防護系統、抗蝕劑、電子學光阻劑、抗電鍍劑、用於液體薄膜與乾燥薄膜之抗蝕刻劑、阻焊劑、紫外線及可見雷射導向成像系統之光阻材料、在印刷電路板之連續累積層中形成介電層之光阻材料、影像記錄材料、用於記錄全像影像之影像記錄材料、光學資訊儲存器或全像數據儲存器、脫色材料、用於影像記錄材料之脫色材料、使用微膠囊之影像記錄材料、磁性記錄材料、微機械零件、電鍍遮罩、蝕刻遮罩、玻璃纖維電纜塗層、微電子電路;尤其係關於一種製備以下材料之方法:表面塗料、印刷墨水、印刷板、牙科用組合物、彩色濾光片、抗蝕劑,或影像記錄材料,或記錄全像影像之影像記錄材料。
本發明之標的亦為式I化合物在製備彩色濾光片或化學增幅型抗蝕劑材料中作為感光性酸供體之用途;以及係關於一種製備彩色濾光片或化學增幅型抗蝕劑材料之方法。
本發明進一步關於一種藉由提供紅色、綠色及藍色像元及黑色基質而製備之彩色濾光片,所有均在透明基板上包含感光性樹脂及顏料及/或染料,且在基板表面上或在彩色濾光片層之表面上提供透明電極,其中該感光性樹脂包含式I化合物作為感光性酸供體。
如例如JP09-203806A、JP10-282650A、JP10-333334A、JP11-194494A、JP10-203037A、JP2003-005371A中所示,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提供色元素之合適顏料或染料,以及黑色基質及相應合適樹脂。
如以上已提及,在光可交聯組合物中,鋶鹽衍生物充當潛在固化催化劑:當用光照射時,其釋放出催化交聯反應之酸。此外,藉由輻射釋放之酸可例如催化合適酸敏感保護基自聚合物結構移除,或催化在聚合物主鏈中含有酸敏感基團之聚合物的裂解。其他應用為例如基於例如由酸敏感保護基保護之顏料的pH值或溶解性改變的變色系統。
如例如JP04-328552A或US5237059中所述,當本發明之鋶鹽衍生物連同在pH值改變時顏色改變之著色劑一起使用時,本發明之鋶鹽衍生物亦可用以產生所謂的「印出」影像。亦可根據EP199672使用該等變色系統以監測對熱或輻射敏感之物品。
除了顏色改變外,在可溶性顏料分子之酸催化脫保護(如例如EP648770、EP648817及EP742255中所述)期間顏料晶體可沈澱;當潛在顏料前驅體之顏色不同於沈澱顏料晶體之顏色時,此可用於產生如例如EP654711中所述之彩色濾光片或印出影像及指示劑應用。
使用pH值敏感性染料或潛在顏料與鋶鹽衍生物之組合物可用作電磁輻射(諸如γ輻射、電子束、紫外光或可見光)之指示劑,或單純拋棄式劑量計。尤其對於人眼不可見之光(如紫外光或紅外光)而言,該等劑量計受到關注。
最終,可藉助於光誘發轉化為游離酸使難溶於鹼性顯影劑水溶液中之鋶鹽衍生物可溶於顯影劑中,因而其可與合適的成膜樹脂組合用作溶解性增強劑。
可藉由酸催化及因此藉由本發明之式I之光潛酸交聯的樹脂為例如多官能醇或含羥基之丙烯酸系樹脂及聚酯樹脂或部分水解之聚乙烯醇縮醛或聚乙烯醇與多官能縮醛衍生物的混合物。在某些條件下,例如縮醛官能化樹脂之酸催化自縮合亦有可能。
一般而言,合適的酸可固化樹脂為可藉由酸催化劑加速固化之所有樹脂,諸如胺基塑膠或甲階酚醛樹脂。此等樹脂為例如三聚氰胺樹脂、尿素樹脂、環氧樹脂、酚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聚酯樹脂及醇酸樹脂,但尤其為丙烯酸系樹脂、聚酯樹脂或醇酸樹脂與三聚氰胺樹脂之混合物。亦包括經改質表面塗布之樹脂,諸如經丙烯酸系改質之聚酯及醇酸樹脂。由表述丙烯酸系、聚酯及醇酸樹脂涵蓋之個別類型之樹脂的實例描述於例如Wagner,Sarx,Lackkunstharze(Munich,1971),第86-123頁及第229-238頁,或Ullmann,Encyclopdie der techn. Chemie,第4版,第15卷(1978),第613-628頁,或Ullmann,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Verlag Chemie,1991,第18卷,第360頁及其後各頁,第A19卷,第371頁及其後各頁中。
在塗布應用中,表面塗料較佳包含胺基樹脂。其實例為醚化或非醚化三聚氰胺、尿素、胍或縮二脲樹脂。在包含醚化胺基樹脂(諸如甲基化或丁基化三聚氰胺樹脂(N-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或N-丁氧基甲基三聚氰胺)或甲基化/丁基化甘脲)之表面塗料固化中,酸催化尤其重要。其他樹脂組合物之實例為多官能醇或含羥基丙烯酸系及聚酯樹脂或部分水解之聚乙酸乙烯酯或聚乙烯醇與多官能二氫哌喃基衍生物(諸如3,4-二氫-2H-哌喃-2-甲酸之衍生物)的混合物。亦可使用酸催化使聚矽氧烷交聯。此等含有矽氧烷基之樹脂可例如藉助於酸催化水解進行自縮合或與諸如多官能醇、含羥基之丙烯酸系或聚酯樹脂、部分水解之聚乙烯醇縮醛或聚乙烯醇之樹脂第二組份交聯。此類聚矽氧烷之聚縮合描述於例如J.J. Lebrun,H. Pode,Comprehensive Polymer Science,第5卷,第593頁,Pergamon Press,Oxford,1989中。適於製備表面塗料之其他陽離子可聚合物質為可藉由陽離子機制聚合之烯系不飽和化合物,諸如乙烯醚,例如甲基乙烯醚、異丁基乙烯醚、三羥甲基丙烷三乙烯醚、乙二醇二乙烯醚;環狀乙烯醚,例如3,4-二氫-2-甲醯基-2H-哌喃(二聚丙烯醛)或2-羥甲基-3,4-二氫-2H-哌喃之3,4-二氫-2H-哌喃-2-甲酸酯;乙烯酯,諸如乙酸乙烯酯及硬脂酸乙烯酯;單烯烴及二烯烴,諸如α-甲基苯乙烯、N-乙烯吡咯啶酮或N-乙烯基咔唑。
為達成某些目的,使用具有含有可聚合不飽和基團之單體或寡聚物組份之樹脂混合物。亦可使用式I化合物固化該等表面塗料。在此方法中,可另外使用自由基聚合引發劑或光引發劑。前者在熱處理期間引發不飽和基團之聚合,後者在紫外線照射期間引發不飽和基團之聚合。
本發明進一步關於一種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
(a) 在酸作用下固化之化合物,或在酸作用下溶解性提高之化合物;及
(b) 作為感光性酸供體之至少一種式I化合物。
根據本發明,式I化合物可與其他感光性酸供體化合物(b1)、其他光引發劑(d)、增感劑(e)及/或添加劑(c)一起使用。
上文描述合適的感光性酸供體化合物(b1)、增感劑(e)及添加劑(c)。
其他光引發劑(d)之實例為自由基光引發劑,諸如樟腦醌;二苯甲酮、二苯甲酮衍生物;縮酮化合物,例如二苯基乙二酮二甲縮酮(benzildimethylketal)(IRGACURE651);苯乙酮、苯乙酮衍生物,例如α-羥基環烷基苯基酮或α-羥基烷基苯基酮,諸如2-羥基-2-甲基-1-苯基-丙酮(DAROCUR1173)、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IRGACURE184)、1-(4-十二基苯甲醯基)-1-羥基-1-甲基-乙烷、1-(4-異丙基苯甲醯基)-1-羥基-1-甲基-乙烷、1-[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羥基-2-甲基-1-丙-1-酮(2959);2-羥基-1-{4-[4-(2-羥基-2-甲基-丙醯基)-苯甲基]-苯基}-2-甲基-丙-1-酮(IRGACURE127);2-羥基-1-{4-[4-(2-羥基-2-甲基-丙醯基)-苯氧基]-苯基}-2-甲基-丙-1-酮;二烷氧基苯乙酮、α-羥基苯乙酮或α-胺基苯乙酮,例如(4-甲硫基苯甲醯基)-1-甲基-1-(N-嗎啉基)乙烷(IRGACURE907)、(4-(N-嗎啉基)苯甲醯基)-1-苯甲基-1-二甲基-胺基丙烷(IRGACURE369)、(4-(N-嗎啉基)苯甲醯基)-1-(4-甲基苯甲基)-1-二甲基-胺基丙烷(IRGACURE379)、(4-(2-羥乙基)胺基苯甲醯基)-1-苯甲基-1-二甲基-胺基丙烷)、(3,4-二甲氧基苯甲醯基)-1-苯甲基-1-二甲胺基丙烷;4-芳醯基-1,3-二氧戊環、安息香烷基醚及二苯基乙二酮縮酮(例如二甲基二苯基乙二酮縮酮)、苯基乙醛酯及其衍生物(例如側氧基-苯基-乙酸2-(2-羥基-乙氧基)-乙酯)、二聚苯基乙醛酯(例如側氧基-苯基-乙酸1-甲基-2-[2-(2-側氧基-2-苯基-乙醯氧基)-丙氧基]-乙酯(IRGACURE754));肟酯(例如1,2-辛二酮1-[4-(苯硫基)苯基]-2-(O-苯甲醯肟)(IRGACUREOXE01)、乙酮1-[9-乙基-6-(2-甲基苯甲醯基)-9H-咔唑-3-基]-1-(O-乙醯肟)(IRGACUREOXE02)、9H-噻-2-甲醛9-側氧基-2-(O-乙醯肟))、過酸酯(例如,如例如EP 126541中所述之二苯甲酮四甲酸過酸酯)、氧化單醯基膦(例如氧化(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膦(DAROCURTPO)、(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次膦酸乙酯);氧化雙醯基膦(例如氧化雙(2,6-二甲氧基-苯甲醯基)-(2,4,4-三甲基-戊基)膦、氧化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膦(IRGACURE819)、氧化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2,4-二戊氧基-苯基膦)、氧化三醯基膦、鹵甲基三嗪(例如2-[2-(4-甲氧基-苯基)-乙烯基]-4,6-雙三氯甲基-[1,3,5]三嗪、2-(4-甲氧基-苯基)-4,6-雙三氯甲基-[1,3,5]三嗪、2-(3,4-二甲氧基-苯基)-4,6-雙三氯甲基-[1,3,5]三嗪、2-甲基-4,6-雙三氯甲基-[1,3,5]三嗪)、六芳基雙咪唑/輔助引發劑系統(例如鄰氯六苯基-雙咪唑與2-巰基-苯并噻唑組合)、二茂鐵化合物或二茂鈦(例如雙(環戊二烯基)-雙(2,6-二氟-3-吡咯基-苯基)鈦(IRGACURE784))。此外,如例如US4772530、EP775706、GB2307474、GB2307473及GB2304472中所述之硼酸酯化合物。硼酸酯化合物較佳與諸如染料陽離子或9-氧硫衍生物之電子受體化合物組合使用。DAROCUR及IRGACURE化合物係獲自Ciba Inc.(現為BASF之一部分)。
其他光引發劑之其他實例為過氧化物,例如過氧化苯甲醯(其他合適的過氧化物描述於US4950581,第19欄,第17-25行中);或陽離子光引發劑,諸如芳族鋶或錪鹽,諸如US4950581,第18欄第60行至第19欄第10行中所見之彼等鹽;或環戊二烯基芳烴鐵(II)錯合物鹽,例如六氟磷酸(η6 -異丙基苯)(η5 -環戊二烯基)-鐵(II)。
該等組合物亦可包含熱可固化之組份作為其他添加劑(c)。組份(c)之實例包括衍生自α,β-不飽和酸及其衍生物之寡聚物及/或聚合物,例如聚丙烯酸酯及聚甲基丙烯酸酯、用丙烯酸丁酯抗衝擊改質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醯胺及聚丙烯腈。組份(c)之其他實例為胺基甲酸酯、一方面衍生自具有游離羥基之聚醚、聚酯及聚丙烯酸酯且另一方面衍生自脂族或芳族聚異氰酸酯之聚胺基甲酸酯,及其離析劑。因此,組份(c)亦包括例如衍生自經取代之丙烯酸酯(例如環氧丙烯酸酯、丙烯酸胺基甲酸酯及聚酯丙烯酸酯)之可交聯丙烯酸系樹脂。與三聚氰胺樹脂、尿素樹脂、異氰酸酯、異氰尿酸酯、聚異氰酸酯、聚異氰尿酸酯及環氧樹脂交聯之醇酸樹脂、聚酯樹脂及丙烯酸酯樹脂及其改質物亦可為組份(c)之一種組份。組份(c)通常為例如基於熱塑性或熱固性樹脂、尤其基於熱固性樹脂之成膜黏合劑。其實例為醇酸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聚酯樹脂、酚系樹脂、三聚氰胺樹脂、環氧樹脂及聚胺基甲酸酯樹脂及其混合物。其實例可見於例如Ullmann,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第5版,第A18卷,第368-426頁,VCH,Weinheim 1991中。
組份(c)亦可為冷可固化或熱可固化之黏合劑,在此情況下,宜添加固化催化劑。加速黏合劑完全固化之合適催化劑可見於例如Ullmann,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第A18卷,第469頁,VCH Verlagsgesellschaft,Weinheim 1991中。
適用作組份(c)之黏合劑的特定實例為:
1. 基於冷可交聯或熱可交聯醇酸樹脂、丙烯酸酯樹脂、聚酯樹脂、環氧樹脂或三聚氰胺樹脂或該等樹脂之混合物的表面塗料,視情況添加有固化催化劑;
2. 基於含羥基之丙烯酸酯樹脂、聚酯樹脂或聚醚樹脂及脂族或芳族異氰酸酯、異氰尿酸酯或聚異氰酸酯之雙組份聚胺基甲酸酯表面塗料;
3. 基於在加熱期間解封之封端異氰酸酯、異氰尿酸酯或聚異氰酸酯之單組份聚胺基甲酸酯表面塗料;適當時亦可添加三聚氰胺樹脂;
4. 基於脂族或芳族胺基甲酸酯或聚胺基甲酸酯及含羥基之丙烯酸酯、聚酯或聚醚樹脂之單組份聚胺基甲酸酯表面塗料;
5. 基於在胺基甲酸酯結構中具有游離胺基之脂族或芳族丙烯酸胺基甲酸酯或聚丙烯酸胺基甲酸酯及三聚氰胺樹脂或聚醚樹脂之單組份聚胺基甲酸酯表面塗料,視情況添加有固化催化劑;
6. 基於(聚)酮亞胺及脂族或芳族異氰酸酯、異氰尿酸酯或聚異氰酸酯之雙組份表面塗料;
7. 基於(聚)酮亞胺及不飽和丙烯酸酯樹脂或聚乙醯乙酸酯樹脂或甲基丙烯醯胺基羥乙酸甲酯之雙組份表面塗料;
8. 基於含羧基或含胺基之聚丙烯酸酯及聚環氧化物之雙組份表面塗料;
9. 基於含酸酐基團之丙烯酸酯樹脂及聚羥基或聚胺基組份之雙組份表面塗料;
10. 基於含丙烯酸酯基之酸酐及聚環氧化物之雙組份表面塗料;
11. 基於(聚)噁唑啉及含酸酐基團之丙烯酸酯樹脂或不飽和丙烯酸酯樹脂或脂族或芳族異氰酸酯、異氰尿酸酯或聚異氰酸酯之雙組份表面塗料;
12. 基於不飽和聚丙烯酸酯及聚丙二酸酯之雙組份表面塗料;
13. 基於熱塑性丙烯酸酯樹脂或非固有交聯丙烯酸酯樹脂以及醚化三聚氰胺樹脂之熱塑性聚丙烯酸酯表面塗料;
14. 基於具有(甲基)丙烯醯基及游離異氰酸酯基之(甲基)丙烯酸胺基甲酸酯及基於與異氰酸酯反應之一或多種化合物(例如游離或酯化多元醇)之表面塗料系統。該等系統已公開於例如EP928800中。
亦可用作組份(c)之封端異氰酸酯描述於例如Organischer Metallschutz: Entwicklung und Anwendung von Beschichtungsstoffen,第159-160頁,Vincentz Verlag,Hanover(1993)中。此等化合物為高反應性NCO基團藉由與例如一級醇、苯酚、乙酸乙酯、ε-己內醯胺、鄰苯二甲醯亞胺、咪唑、肟或胺之特定基團反應來「封端」之化合物。經封端之異氰酸酯在液體系統中以及在羥基存在下穩定。當加熱後,再移除封端基團(保護基)且使NCO基團游離。
1組份及2組份系統可用作組份(c)。該等系統之實例描述於Ullmann,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第A18卷,Paints and Coatings,第404-407頁,VCH Verlagsgesellschaft mbH,Weinheim(1991)中。
可藉由特定修改,例如藉由改變黏合劑/交聯劑比率來最佳化組合物。該等措施將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已知且習用於塗布技術中。
在本發明之固化方法中,組份(c)較佳為基於丙烯酸酯/三聚氰胺(及三聚氰胺衍生物)之混合物、2組份聚胺基甲酸酯、1組份聚胺基甲酸酯、2組份環氧基/羧基或1組份環氧基/羧基。亦可能為該等系統之混合物,例如向1組份聚胺基甲酸酯中添加三聚氰胺(或其衍生物)。
組份(c)較佳為基於具有三聚氰胺之聚丙烯酸酯或基於三聚氰胺衍生物的黏合劑或基於具有解封聚異氰酸酯或聚異氰尿酸酯之聚丙烯酸酯及/或聚酯多元醇的系統。
組份(c)亦可包含具有烯系不飽和鍵(預聚物)之單體及/或寡聚化合物,其另外含有至少一或多個OH、NH2 、COOH、環氧基或NCO基團(=c1)且能夠與組份(c)之黏合劑及/或交聯劑組份反應。在施加及熱固化之後,烯系不飽和鍵藉由用紫外光照射而轉化為交聯的高分子量形式。該等組份(c)之實例描述於例如以上所提及之公開案;Ullmann,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第5版,第A18卷,第451-453頁;或S. Urano,K. Aoki,N. Tsuboniva及R. Mizuguchi,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20(1992),471-486;或H. Terashima及O. Isozaki,JOCCA 1992(6),222中。
(c1)亦可為例如含OH基之不飽和丙烯酸酯,例如丙烯酸羥乙酯或丙烯酸羥丁酯或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組份(c1)可具有任何所需結構(例如其可含有聚酯、聚丙烯酸酯、聚醚等之單元),其限制條件為其含有烯系不飽和雙鍵及另外游離之OH、COOH、NH2 、環氧基或NCO基團。
(c1)亦可例如藉由使環氧基官能性寡聚物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反應來獲得。具有乙烯系雙鏈之OH官能性寡聚物之典型實例為:藉由使CH2 =CHCOOH與反應獲得之
獲得組份(c1)之另一可能方法為例如使僅含有一個環氧基且在分子中另一位置具有游離OH基團之寡聚物反應。
在紫外線及熱可交聯調配物中,自由基輻射可固化可聚合組份與熱可聚合組份(c)之數量比率並不關鍵。「雙重固化」系統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已知,其因此熟悉根據預期用途的自由基可交聯組份與熱可交聯組份之最佳混合比。舉例而言,比率可在5:95至95:5、20:80至80:20或30:70至70:30範圍內,例如40:60至60:40之範圍。「雙重固化」系統之實例,亦即包含輻射可固化組份與熱可固化組份之系統,可尤其見於US5922473,第6-10欄中。
表面塗料可為表面塗布樹脂於有機溶劑或水中之溶液或分散液,但其亦可無溶劑。特別關注的是具有低溶劑含量之表面塗料,所謂的「高固含量表面塗料」及粉末塗布組合物。表面塗料可為如例如在汽車工業中用作多層塗層之塗飾漆的透明漆。其亦可包含可為無機或有機化合物之顏料及/或填充劑,及用於金屬效果塗飾之金屬粉末。
表面塗料亦可包含相對少量之習用於表面塗布技術中之特殊添加劑,例如流動改進劑、觸變劑、調平劑、消泡劑、濕潤劑、增黏劑、光穩定劑、抗氧化劑或增感劑。
可將諸如羥苯基-苯并三唑、羥苯基-二苯甲酮、草酸醯胺或羥苯基均三嗪類型之紫外線吸收劑添加至本發明之組合物中作為光穩定劑。個別化合物或彼等化合物之混合物可在添加或未添加位阻胺(HALS)之情況下使用。
該等紫外線吸收劑及光穩定劑之實例為:
1. 2-(2'-羥苯基)-苯并三唑 ,諸如2-(2'-羥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3',5'-二第三丁基-2'-羥苯基)-苯并三唑、2-(5'-第三丁基-2'-羥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5'-(1,1,3,3-四甲基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3',5'-二第三丁基-2'-羥苯基)-5-氯-苯并三唑、2-(3'-第三丁基-2'-羥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第二丁基-5'-第三丁基-2'-羥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4'-辛氧基苯基)-苯并三唑、2-(3',5'-二第三戊基-2'-羥苯基)-苯并三唑、2-(3',5'-雙-(α,α-二甲基苯甲基)-2'-羥苯基)-苯并三唑、以下物質之混合物:2-(3'-第三丁基-2'-羥基-5'-(2-辛氧基羰基乙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第三丁基-5'-[2-(2-乙基-己氧基)-羰基乙基]-2'-羥苯基)-5-氯-苯并三唑、2-(3'-第三丁基-2'-羥基-5'-(2-甲氧基羰基乙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第三丁基-2'-羥基-5'-(2-甲氧基羰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2-(3'-第三丁基-2'-羥基-5'-(2-辛氧基羰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2-(3'-第三丁基-5'-[2-(2-乙基己氧基)羰基乙基]-2'-羥苯基)-苯并三唑、2-(3'-十二烷基-2'-羥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及2-(3'-第三丁基-2'-羥基-5'-(2-異辛氧基羰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2,2'-亞甲基-雙[4-(1,1,3,3-四甲基丁基)-6-苯并三唑-2-基-酚];2-[3'-第三丁基-5'-(2-甲氧基羰基乙基)-2'-羥基-苯基]-苯并三唑與聚乙二醇300之酯基轉移產物;[R-CH2 CH2 -COO(CH2 )3 ]2 -,其中R=3'-第三丁基-4'-羥基-5'-2H-苯并三唑-2-基-苯基。
2. 2-羥基二苯甲酮 ,諸如4-羥基、4-甲氧基、4-辛氧基、4-癸氧基、4-十二烷氧基、4-苯甲氧基、4,2',4'-三羥基或2'-羥基-4,4'-二甲氧基衍生物。
3. 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苯甲酸酯 ,諸如水楊酸4-第三丁基苯酯、水楊酸苯酯、水楊酸辛基苯酯、二苯甲醯基間苯二酚、雙(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間苯二酚、苯甲醯基間苯二酚、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酸2,4-二第三丁基苯酯、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酸十六酯、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酸十八酯、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酸2-甲基-4,6-二第三丁基苯酯。
4. 丙烯酸酯 ,諸如α-氰基-β,β-二苯基丙烯酸乙酯或異辛酯、α-甲氧羰基-肉桂酸甲酯、α-氰基-β-甲基-對甲氧基肉桂酸甲酯或丁酯、α-甲氧羰基-對甲氧基肉桂酸甲酯、N-(b-甲氧羰基-β-氰基乙烯基)-2-甲基-吲哚啉。
5. 位阻胺 ,諸如雙(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雙(2,2,6,6-四甲基-哌啶基)丁二酸酯、雙(1,2,2,6,6-五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正丁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基-丙二酸雙(1,2,2,6,6-五甲基哌啶基)酯、1-羥乙基-2,2,6,6-四甲基-4-羥基哌啶與丁二酸之縮合產物、N,N'-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己二胺與4-第三辛胺基-2,6-二氯-1,3,5-均三嗪之縮合產物、參(2,2,6,6-四甲基-4-哌啶基)氮基三乙酸酯、肆(2,2,6,6-四甲基-4-哌啶基)-1,2,3,4-丁四甲酸酯、1,1'-(1,2-乙二基)-雙(3,3,5,5-四甲基-哌嗪酮)、4-苯甲醯基-2,2,6,6-四甲基哌啶、4-硬脂醯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雙(1,2,2,6,6-五甲基哌啶基)-2-正丁基-2-(2-羥基-3,5-二第三丁基苯甲基)丙二酸酯、3-正辛基-7,7,9,9-四甲基-1,3,8-三氮螺[4.5]癸烷-2,4-二酮、雙(1-辛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雙(1-辛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丁二酸酯、N,N'-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己二胺與4-(N-嗎啉基)-2,6-二氯-1,3,5-三嗪之縮合產物、2-氯-4,6-二(4-正丁基胺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1,3,5-三嗪與1,2-雙(3-胺基丙胺基)乙烷之縮合產物、2-氯-4,6-二(4-正丁基胺基-1,2,2,6,6-五甲基哌啶基)-1,3,5-三嗪與1,2-雙(3-胺基丙胺基)乙烷之縮合產物、8-乙醯基-3-十二基-7,7,9,9-四甲基-1,3,8-三氮螺[4.5]癸烷-2,4-二酮、3-十二基-1-(2,2,6,6-四甲基-4-哌啶基)吡咯啶-2,5-二酮、3-十二基-1-(1,2,2,6,6-五甲基-4-哌啶基)-吡咯啶-2,5-二酮。
6. 草酸二醯胺 ,諸如4,4'-二辛氧基-草醯苯胺、2,2'-二乙氧基-草醯苯胺、2,2'-二辛氧基-5,5'-二第三丁基-草醯苯胺、2,2'-二-十二烷氧基-5,5'-二第三丁基-草醯苯胺、2-乙氧基-2'-乙基-草醯苯胺、N,N'-雙(3-二甲胺基丙基)草醯胺、2-乙氧基-5-第三丁基-2'-乙基-草醯苯胺及其與2-乙氧基-2'-乙基-5,4'-二第三丁基-草醯苯胺之混合物、經鄰甲氧基及對甲氧基二取代之草醯苯胺與經鄰乙氧基及對乙氧基二取代之草醯苯胺的混合物。
7. 2-(2-羥苯基)-1,3,5-三嗪 ,諸如2,4,6-參(2-羥基-4-辛氧基苯基)-1,3,5-三嗪、2-(2-羥基-4-辛氧基苯基)-4,6-雙(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2,4-二羥苯基)-4,6-雙(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4-雙(2-羥基-4-丙氧基-苯基)-6-(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2-羥基-4-辛氧基苯基)-4,6-雙(4-甲基苯基)-1,3,5-三嗪、2-(2-羥基-4-十二烷基氧基苯基)-4,6-雙(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2-羥基-4-(2-羥基-3-丁氧基-丙氧基)苯基]-4,6-雙(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2-羥基-4-(2-羥基-3-辛氧基-丙氧基)苯基]-4,6-雙(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4-十二烷基/十三烷基-氧基-(2-羥丙基)氧基-2-羥基-苯基]-4,6-雙(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
8. 亞磷酸酯及亞膦酸二酯 ,諸如亞磷酸三苯酯、亞磷酸二苯基烷基酯、亞磷酸苯基二烷基酯、亞磷酸參(壬基苯基)酯、亞磷酸三月桂酯、亞磷酸三-十八酯、二硬脂醯基-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參(2,4-二第三丁基苯基)亞磷酸酯、二異癸基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4-二第三丁基苯基)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6-二第三丁基-4-甲基苯基)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異癸氧基-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4-二第三丁基-6-甲基苯基)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4,6-三第三丁基苯基)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三硬脂醯基-山梨糖醇三亞磷酸酯、肆(2,4-二第三丁基苯基)-4,4'-伸聯苯基二亞膦酸二酯、6-異辛氧基-2,4,8,10-四第三丁基-12H-二苯并[d,g]-1,3,2-二氧雜磷(dioxaphosphocine)、6-氟-2,4,8,10-四第三丁基-12-甲基-二苯并[d,g]-1,3,2-二氧雜磷、亞磷酸雙(2,4-二第三丁基-6-甲基苯基)甲酯、亞磷酸雙(2,4-二第三丁基-6-甲基苯基)乙酯。
亦可將該等光穩定劑添加至例如相鄰表面塗料層,該等光穩定劑由該表面塗料層逐漸擴散至待保護之烤漆層。相鄰表面塗料層可為烤漆下之底漆或烤漆上之塗飾漆。
亦可向樹脂中添加例如光增感劑,其改變或提高光譜敏感性以便可降低照射時期及/或可使用其他光源。光增感劑之實例為芳族酮或芳族醛(如例如US4017652中所述)、3-醯基-香豆素(如例如US4366228、EP738928、EP022188中所述)、酮香豆素(如例如US5534633、EP538997、JP08-272095A中所述)、苯乙烯基-香豆素(如例如EP624580中所述)、3-(芳醯基亞甲基)-噻唑啉、9-氧硫、縮合芳族化合物(諸如苝)、芳族胺(如例如US4069954或WO96/41237中所述)或陽離子及鹼性著色劑(如例如US4026705中所述)(例如伊紅、若丹寧及紅螢素著色劑),以及如例如JP08-320551A、EP747771、JP07-036179A、EP619520、JP06-161109A、JP06-043641A、JP06-035198A、WO93/15440、EP568993、JP05-005005、JP05-027432A、JP05-301910A、JP04-014083A、JP04-294148A、EP359431、EP103294、US4282309、EP039025、EP005274、EP727713、EP726497或DE2027467中所述之染料及顏料。
視預期用途而定,其他習用添加劑為光學增亮劑、填充劑、顏料、著色劑、濕潤劑或流動改進劑及增黏劑。
對於固化厚度及經著色塗料,如US5013768中所述添加微玻璃珠或粉末狀玻璃纖維為合適的。
舉例而言,在混合系統中亦可使用鋶鹽衍生物。此等系統係基於藉由兩種不同反應機制完全固化之調配物。其實例為包含能夠進行酸催化交聯反應或聚合反應之組份且亦包含藉由第二種機制交聯之其他組份的系統。第二種機制之實例為自由基完全固化、氧化交聯或濕度引發交聯。第二種固化機制可純粹地熱引發(必要時在合適催化劑下),或亦使用第二種光引發劑藉助於光引發。合適的其他光引發劑係如上所述。
如例如EP245639中所述,若組合物包含自由基可交聯組份,則固化方法,尤其經著色(例如用二氧化鈦)之組合物亦可藉由添加在熱條件下形成自由基之組份來輔助,諸如偶氮化合物(例如2,2'-偶氮雙(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三氮烯、苯并噻二唑(diazosulfide)、五氮二烯(pentazadiene))或過氧化物(諸如氫過氧化物或過氧化碳酸酯,例如氫過氧化第三丁基)。添加諸如鈷鹽之氧化還原引發劑能夠藉由與來自空氣之氧氣進行氧化交聯來輔助固化。
表面塗料可藉由一種此項技術中習用之方法,例如藉由噴霧、塗刷或浸漬來施加。當使用合適的表面塗料時,亦可例如藉由陽極電泳沈積進行電施加。在乾燥之後,照射表面塗料薄膜。必要時,接著藉助於熱處理使表面塗料薄膜完全固化。
式I化合物亦可用於固化由複合物製造之模型。複合物由浸有光固化調配物之自行支撐式基質材料(例如玻璃纖維織物)組成。
由EP592139已知磺酸酯衍生物可用作酸產生劑,在適用於玻璃、鋁及鋼表面之表面處理及清潔之組合物中該等酸產生劑可藉由光活化。在有機矽烷系統中使用該等化合物產生與當使用游離酸時所獲得之彼等組合物相比具有顯著較佳儲存穩定性之組合物。式I化合物亦適用於此應用。
本發明之鋶鹽衍生物亦可用於成形聚合物,該等聚合物經歷酸誘發轉變成為其使用光微影具有所需特性之狀態。舉例而言,如例如M.L. Renak;C. Bazan;D. Roitman;Advanced materials 1997,9 ,392中所述,鋶鹽衍生物可用於圖案化發射性共軛聚合物。該等經圖案化之發射性聚合物可用於製造微標量圖案化發光二極體(LED),其可用於製造顯示器及數據儲存介質。可以類似方式照射聚醯亞胺之前驅體(例如具有改變顯影劑中之溶解性的酸不穩定保護基之聚醯亞胺前驅體)以形成圖案化聚醯亞胺層,該等聚醯亞胺層可在製造微晶片及印刷電路板中充當保護塗層、絕緣層及緩衝層。
本發明之調配物亦可用作積體電路製造中之保形塗層、可光致成像絕緣層及介電質(當其用於印刷電路板之連續累積系統中時)、應力緩衝層。
已知如例如聚苯胺之共軛聚合物可藉助於質子摻雜由半導狀態轉化為導電狀態。本發明之鋶鹽衍生物亦可用於成像照射包含該等共軛聚合物之組合物以形成嵌埋於絕緣材料(非曝光區域)中之導電結構(曝光區域)。此等材料可用作製造電氣器件及電子器件之佈線及連接零件。
包含式I化合物之組合物的合適輻射源為發射波長約10奈米至1500奈米(例如10奈米至1000奈米或較佳10奈米至700奈米)之輻射以及電子束輻射及高能電磁輻射(諸如X射線)的輻射源。點源與平面投射器(燈毯)皆合適。實例為:碳弧燈、氙弧燈、中壓汞燈、高壓汞燈及低壓汞燈、視情況摻雜有金屬鹵化物(金屬鹵化物燈)、微波激發之金屬蒸氣燈、準分子燈、超光化射線螢光管、螢光燈、氬氣白熾燈、電子閃光燈、照相用泛光燈、藉助於同步加速器或雷射電漿產生之電子束及X射線束。根據預期用途及輻射源之類型及/或強度,輻射源與待照射之本發明基板之間的距離可改變,例如為2cm至150cm。合適的輻射源尤其為汞蒸氣燈,尤其中壓及高壓汞燈,必要時,可自該等輻射源之輻射中濾出其他波長之發射線。尤其相對短波長輻射之情況亦如此。然而,亦可使用能夠在適當波長範圍內發射之低能燈(例如螢光管)。其實例為Philips TL03燈。可使用之另一類輻射源為作為小頻帶發射源或作為寬頻帶(白光)源之在整個光譜內發射不同波長的發光二極體(LED)。雷射輻射源亦合適,例如準分子雷射,諸如以248nm照射之Kr-F雷射、193nm之Ar-F雷射或157nm之F2 雷射。亦可使用可見光範圍及紅外線範圍內之雷射。波長為365奈米、405奈米及436奈米之汞i線、h線及g線之輻射尤其合適。作為光源,13nm之另一EUV(遠紫外線)亦合適。合適的雷射束源為例如氬離子雷射器,其發射波長為454奈米、458奈米、466奈米、472奈米、478奈米、488奈米及514奈米之輻射。亦可使用發射1064nm之光及其二次及三次諧波(分別為532nm及355nm)的Nd-YAG雷射器。例如在442nm下發射之氦/鎘雷射器或在紫外線範圍內發射之雷射器亦合適。就彼類型照射而言,並非絕對需要使用光罩與光聚合塗層接觸以產生正型或負型抗蝕劑;受控雷射束能夠在塗層上直接書寫。為達到彼目的,本發明物質之高敏感性極有利,從而允許在相對低強度下高速度書寫。照射時,表面塗層之經照射區之組合物中的鋶鹽衍生物分解形成酸。
與習用之高強度輻射紫外線固化相比,本發明之化合物在相對低強度之輻射作用下達成活化。該輻射包括例如日光(陽光)及等效於日光之輻射源。陽光與紫外線固化中常用之人工輻射源的光在光譜組成及強度上有所不同。本發明化合物之吸收特徵亦適於利用陽光作為固化之天然輻射源。應瞭解,可用以活化本發明化合物之與日光等效的人工光源為低強度投射器,諸如某些螢光燈,例如Philips TL05專用螢光燈或Philips TL09專用螢光燈。具有高日光含量之燈及日光本身尤其能夠以不黏方式令人滿意地固化表面塗料層之表面。在該種情況下,昂貴的固化裝置不必要且組合物尤其可用於外部塗飾。用日光或與日光等效之光源固化為一種節能方法且在外部施加中防止散發出揮發性有機組份。與適於平坦組份之輸送帶法相比,日光固化亦可用於靜態或固定物件及結構上之外部塗飾。
待固化之表面塗層可直接曝光於陽光或與日光等效之光源。然而,亦可在透明層(例如玻璃片或塑膠薄片)後面進行固化。
以下實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除非另有說明,否則說明書之其餘部分及申請專利範圍中之份數及百分比均以重量計。在提及具有三個以上碳原子之烷基而未提及特定異構體之情況下,在各情況下意謂正異構體。
實例1: 製備
將5g(17.3mmol)2-苯甲醯基二苯并噻吩、3.98g(17.3mmol)對甲苯亞碸、17.5ml乙酸酐、17.5ml乙酸及4.3ml CH2 Cl2 在氮氣氛圍下混合於200ml三頸燒瓶中且藉由冰浴冷卻。在15分鐘內向懸浮液中逐滴添加6.5ml硫酸,同時保持溫度低於10℃。在室溫下攪拌反應混合物18小時,接著在50℃下攪拌7小時。藉由冰浴冷卻反應混合物之後,在冷卻下添加8.5g(20.8mmol)58.5%參(三氟甲烷磺醯基)甲烷水溶液。在室溫下攪拌反應混合物隔夜,傾入水中且用CH2 Cl2 萃取。用水洗滌有機相,經MgSO4 乾燥且濃縮。使用第三丁基甲醚/乙酸乙酯(3:1)作為溶離劑藉由管柱層析純化殘餘物,得到呈淺黃色固體狀之實例1之標題化合物,熔點為55℃。
藉由1 H-NMR光譜(CDCl3 )確認結構。δ[ppm]: 2.50(s,6H),7.47-7.60(m,10H),7.60-7.70(m,2H),7.83(d,2H),7.97-8.06(m,2H),8.24(d,1H),8.35(s,1H),8.57(s,1H);19 F-NMR(CDCl3 )δ-76.84(s,9F)。
實例2 :製備
將1.92g P2 O5 添加至13.1ml甲烷磺酸中且在室溫下在氮氣氛圍下攪拌1小時。向溶液中添加1.13g(3.7mmol)2-苯甲醯基-二苯并噻吩-5-氧化物及0.79ml甲苯(7.4mmol)且在室溫下攪拌隔夜。藉由冰浴冷卻反應混合物之後,在冷卻下添加1.81g(4.4mmol) 58.5%參(三氟甲烷磺醯基)甲烷水溶液,接著添加15ml CH2 Cl2 。在室溫下攪拌反應混合物5小時,傾入水中且用CH2 Cl2 萃取。用水洗滌有機相,經MgSO4 乾燥且濃縮。使用CH2 Cl2 作為溶離劑藉由管柱層析純化殘餘物,得到呈淡棕色固體狀之實例2之標題化合物,熔點為77℃-78℃。
藉由1 H-NMR光譜(CDCl3 )確認結構。δ[ppm]: 2.43(s,3H),7.40(d,2H),7.47(d,2H),7.57(t,2H),7.67-7.81(m,2H),7.86(d,2H),7.92-8.06(m,3H),8.12(d,1H),8.24(d,1H),8.54(s,1H);19 F-NMR(CDCl3 )δ-76.82(s,9F)。
實例3 :製備
在15℃下將1.71g(7.5mmol)噻-9-酮-10-氧化物及1.60g(10.4mmol)聯苯添加至7ml乙酸中。將7ml乙酸酐及1.75ml CH2 Cl2 添加至混合物中,接著添加2.6ml H2 SO4 ,且在15℃下攪拌混合物2小時。藉由冰浴冷卻反應混合物之後,將3.71g(9mmol) 58.5%參(三氟甲烷磺醯基)甲烷水溶液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中。攪拌混合物5小時,傾入水中且用CH2 Cl2 萃取。用水洗滌有機相,經MgSO4 乾燥且濃縮。使用CH2 Cl2 /MeOH(20:1)作為溶離劑藉由管柱層析純化殘餘物,得到呈棕色粉末狀之實例3之標題化合物。
藉由1 H-NMR光譜(DMSO-d6 )確認結構。δ[ppm]7.40-7.49(m,3H),7.69(d,2H),7.91(d,2H),7.99-8.00(m,4H),8.05(d,2H),8.16-8.17(m,2H),8.57-8.58(m,2H);19 F-NMR(DMSO-d6 )δ-76.40(s,9F)。
實例4 :製備
將3.0g P2 O5 添加至20ml甲烷磺酸中且在室溫下在氮氣氛圍下攪拌1小時。向溶液中添加2.25g(11.1mmol)二苯亞碸及2.7g(11.1mmol) 3,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且在室溫下攪拌隔夜,接著在50℃下攪拌3.5小時。藉由冰浴冷卻反應混合物之後,在冷卻下添加5.6g(13.8mmol) 58.5%參(三氟甲烷磺醯基)甲烷水溶液,接著添加15ml CH2 Cl2 。在室溫下攪拌反應混合物5小時,傾入水中且用CH2 Cl2 萃取。用水洗滌有機相,經MgSO4 乾燥且濃縮。使用第三丁基甲醚/乙酸乙酯(2:1)作為溶離劑藉由管柱層析純化殘餘物,得到呈淡棕色油狀之實例4之標題化合物。
藉由1 H-NMR光譜(CDCl3 )確認結構。δ[ppm]: 3.92(s,3H),3.94(s,3H),7.02(d,2H),7.38-7.46(m,3H),7.53(d,4H),7.69-7.87(m,8H);19 F-NMR(CDCI3 )δ-76.84(s,9F)。
應用實例 實例A1:
化學增幅型負型抗蝕劑調配物係藉由混合以下組份來製備:
100.00份環氧樹脂(由MicroChem.,USA提供之SU-8 R 2002)
245.00份環戊酮(ibidem)
5.00份實例之光酸產生劑(PAG)。
將抗蝕劑調配物旋塗於已預先施用六甲基二矽氮烷化學處理之聚矽氧晶圓上,且在95℃下在加熱板上軟烘烤60秒,獲得2μm之薄膜厚度。接著將抗蝕膜透過V-42及UV-D35過濾器(由Asahi Technoglass,Japan提供)及多密度石英遮罩使用優志旺高壓汞燈(Ushio's high-pressure mercury lamp)HB-25106AP及遮罩對準器Canon PLA-501F曝露於紫外線輻射中。接著在95℃下在加熱板上對樣品進行曝光後烘烤120秒且顯影。根據所量測對比度曲線測定劑量(E1:1 ),其為於乳酸乙酯中60秒浸漬顯影之後僅足以提供與曝光之前相同之抗蝕劑厚度的劑量。所需劑量愈小,抗蝕劑調配物敏感性愈高。結果概述於表1中。

Claims (9)

  1. 一種式I化合物, ,其中Ar 1 為伸苯基或伸雜芳基,其未經取代或經OR4 取代;Ar 2 Ar 3 彼此獨立地為苯基或聯苯基,其中該苯基或聯苯基未經取代或經C1 -C18 烷基取代;或Ar1 及Ar2 連同直接鍵一起形成稠環系統; 或Ar1 及Ar2 連同Ar1 所連接之一起形成R 為Ar;R 1 R 2 R 3 為C1 -C10 鹵烷基;R 4 為C1 -C18 烷基;且Ar 為苯基,該苯基未經取代或經OR4 取代。
  2. 一種化學增幅型光阻組合物,其包含(a)在酸作用下固化之化合物,或在酸作用下溶解性提高之化合物;及(b)作為感光性酸供體之至少一種如請求項1之式I化合物。
  3. 如請求項2之化學增幅型光阻組合物,其除了組份(a)及(b)外亦包含其他添加劑(c)、其他感光性酸供體化合物(b1)、其他光引發劑(d)及/或增感劑(e)。
  4. 一種製備光阻劑之方法,其係藉由以下步驟:(1)向基板施加如請求項3之組合物;(2)在60℃與160℃之間的溫度下對該組合物進行施加後烘烤;(3)用波長介於10nm與1500nm之間的光進行成像照射;(4)視情況在60℃與160℃之間的溫度下對該組合物進行曝光後烘烤;及(5)用溶劑或鹼性顯影劑水溶液顯影。
  5. 一種組合物,其包含(a)在酸作用下固化之化合物,或在酸作用下溶解性提高之化合物;及(b)作為感光性酸供體之至少一種如請求項1之式I化合物。
  6. 如請求項1之式I化合物,其係用作組合物中可在酸作用下交聯之感光性酸供體及/或用作組合物中在酸作用下溶解性提高之溶解增強劑。
  7. 如請求項1之式I化合物,其係用作製備以下材料之感光性酸供體:經著色及未經著色之表面塗料、黏著劑、層壓黏著劑、結構黏著劑、壓敏黏著劑、印刷墨水、印刷板、凸版印刷板、平版印刷板、凹版印刷板、無處理印刷板、網版印刷模板、牙科用組合物、彩色濾光片、隔片、電致發光顯示器及液晶顯示器(LCD)、波導、光開關、顏色防護系統、抗蝕劑、電子學光阻劑、抗電鍍 劑、用於液體薄膜與乾燥薄膜之抗蝕刻劑、阻焊劑、紫外線及可見雷射導向成像系統之光阻材料、在印刷電路板之連續累積層中形成介電層之光阻材料、影像記錄材料、用於記錄全像影像之影像記錄材料、光學資訊儲存器或全像數據儲存器、脫色材料、用於影像記錄材料之脫色材料、使用微膠囊之影像記錄材料、磁性記錄材料、微機械零件、電鍍遮罩、蝕刻遮罩、玻璃纖維電纜塗層、微電子電路。
  8. 一種彩色濾光片,其係藉由提供紅色、綠色及藍色像元及黑色基質來製備,所有均在透明基板上包含感光性樹脂及顏料及/或染料,且在該基板之表面上或在該彩色濾光片層之表面上提供透明電極,其中該感光性樹脂包含如請求項1之式I化合物作為感光性酸供體。
  9. 如請求項1之式I化合物,其係用作製備彩色濾光片或化學增幅型抗蝕劑之感光性酸供體。
TW098135304A 2008-10-20 2009-10-19 鋶衍生物及其作為潛酸之用途 TWI4967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8167016 2008-10-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3167A TW201033167A (en) 2010-09-16
TWI496766B true TWI496766B (zh) 2015-08-21

Family

ID=40473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35304A TWI496766B (zh) 2008-10-20 2009-10-19 鋶衍生物及其作為潛酸之用途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005871B2 (zh)
EP (1) EP2349993B1 (zh)
JP (1) JP5721630B2 (zh)
KR (1) KR101653427B1 (zh)
CN (1) CN102186815B (zh)
TW (1) TWI496766B (zh)
WO (1) WO20100462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4746A2 (en) 2010-07-05 2012-01-12 Polyme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Eou) Refractive-diffractive ophthalmic device and compositions useful for producing same
US9051397B2 (en) 2010-10-05 2015-06-09 Basf Se Oxime ester
JP5691987B2 (ja) * 2010-10-13 2015-04-01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そのドライフィルム、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及び電気・電子部品保護用皮膜
JP5690710B2 (ja) * 2010-12-24 2015-03-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感活性光線性又は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この組成物を用いた感活性光線性又は感放射線性膜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WO2012091817A1 (en) 2010-12-29 2012-07-0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with triazine-epoxy crosslinking system
CN103733137B (zh) * 2012-06-26 2019-06-25 野村微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抗蚀剂剥离剂
CN105164789B (zh) * 2013-02-20 2018-04-20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抗蚀剂图案形成方法、抗蚀剂潜像形成装置、抗蚀剂图案形成装置和抗蚀剂材料
KR102072599B1 (ko) * 2013-07-11 2020-02-04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롤 프린팅용 잉크 조성물
JP6414411B2 (ja) 2013-08-09 2018-10-31 ディーエスエム アイピー アセッツ ビー.ブイ.Dsm Ip Assets B.V. 積層造形用の低粘度液状放射線硬化型歯科アライナー成形型用樹脂組成物
JP6167016B2 (ja) 2013-10-31 2017-07-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積層体、有機半導体製造用キットおよび有機半導体製造用レジスト組成物
CN104610511B (zh) 2013-11-05 2018-11-16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用于加成制造的稳定的基质填充的液体可辐射固化树脂组合物
JP6700188B2 (ja) * 2014-09-26 2020-05-27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スルホニウム塩、光酸発生剤、及び感光性組成物
CA2982864C (en) 2015-04-17 2022-06-14 Allnex Netherlands B.V. Floor coating compositions
AU2016250030C1 (en) 2015-04-17 2021-06-24 Allnex Netherlands B.V. A method for curing a RMA crosslinkable resin coating, RMA crosslinkable compositions and resins for use therein
WO2016166334A1 (en) 2015-04-17 2016-10-20 Nuplex Resins B.V.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crosslinkable composition
CN107532337A (zh) * 2015-04-22 2018-01-02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感光性纤维及纤维图案的形成方法
CN107636025B (zh) 2015-06-08 2021-02-02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用于加成法制造的液体、混杂的紫外/可见光可辐射固化树脂组合物
CN108027558B (zh) 2015-10-01 2022-03-25 科思创(荷兰)有限公司 用于加成法制造的液体、混杂的可紫外/可见光辐射固化树脂组合物
WO2017087614A1 (en) 2015-11-17 2017-05-26 Dsm Ip Assets, B.V. Improved antimony-free radiation curable compositions for additive fabrication,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in investment casting processes
TWI619699B (zh) 2015-12-31 2018-04-01 Rohm And Haas Electronic Materials Llc 光酸產生劑
TWI662364B (zh) 2015-12-31 2019-06-11 Rohm And Haas Electronic Materials Llc 光致抗蝕劑組合物、包含光致抗蝕劑組合物的經塗佈基板及形成電子裝置的方法
US20190077073A1 (en) 2016-03-14 2019-03-14 Dsm Ip Assets, B.V. Radiation curable compositions for additive fabrication with improved toughness and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TWI705079B (zh) * 2016-06-14 2020-09-21 日商住友電木股份有限公司 負型光敏組成物
KR102472024B1 (ko) * 2016-10-05 2022-11-30 롬엔드하스전자재료코리아유한회사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경화막
CN109456242B (zh) * 2017-09-06 2021-02-12 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硫鎓盐光引发剂、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光固化组合物及其应用
EP3724280A1 (en) 2017-12-15 2020-10-21 DSM IP Assets B.V.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high-temperature jetting of viscous thermosets to create solid articles via additive fabrication
EP3732021A1 (en) 2017-12-29 2020-11-04 DSM IP Assets B.V. Compositions and articles for additive fabrication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TWI667537B (zh) * 2018-08-07 2019-08-01 新應材股份有限公司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以及使用其的圖案化方法
JP7205419B2 (ja) * 2018-09-28 2023-01-17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オニウム塩、レジスト組成物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EP4198019A1 (en) 2018-10-09 2023-06-21 Changzhou Tronly 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Triphenylphosphonium salt compound, and uses thereof
KR20220056207A (ko) 2019-08-30 2022-05-04 코베스트로 (네덜란드) 비.브이. 적층식 제조용 하이브리드 UV/vis 방사선 경화성 액체 수지 조성물
EP3973941B1 (en) * 2020-09-24 2024-04-17 DENTSPLY SIRONA Inc. Dental composition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3169A (zh) * 2005-07-01 2008-07-02 西巴特殊化学品控股有限公司 锍盐引发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1197A (en) 1988-06-16 1991-06-04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sulfonium compounds
JPH02124870A (ja) * 1988-06-16 1990-05-14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スルホニウム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US5554664A (en) 1995-03-06 1996-09-10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Energy-activatable salts with fluorocarbon anions
JP2874091B2 (ja) * 1995-07-27 1999-03-24 株式会社アイテス 着色感光性組成物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JPH09269409A (ja) * 1996-03-29 1997-10-1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感光性着色組成物及びカラーフイルター
JP4204113B2 (ja) 1997-12-04 2009-01-07 株式会社Adeka 新規な芳香族スルホニウム化合物、これからなる光酸発生剤およびこれを含む光重合性組成物、光造形用樹脂組成物ならびに光学的立体造形法
JP3237667B2 (ja) * 1999-11-12 2001-12-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触媒を用いた新規な着膜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を使用する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の製造方法、それに使用する電解液、ならびに製造装置
SG97168A1 (en) 1999-12-15 2003-07-18 Ciba Sc Holding Ag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CN1269812C (zh) 2001-07-19 2006-08-16 蓝宝迪有限公司 锍盐及其制法和其作为辐射可固化体系的光引发剂的应用
GB0204467D0 (en) 2002-02-26 2002-04-10 Coates Brothers Plc Novel fused ring compounds, and their use as cationic photoinitiators
JP2003302754A (ja) * 2002-04-12 2003-10-2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レジスト組成物
US20030235775A1 (en) * 2002-06-13 2003-12-25 Munirathna Padmanaban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for deep ultraviolet lithography comprising a mixture of photoactive compounds
AU2003268671A1 (en) * 2002-09-25 2004-04-19 Asahi Denka Co.Ltd. Novel aromatic sulfonium salt compound, photo-acid generator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photo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same, resin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three-dimensional shaping, and method of optically forming three-dimensional shape
JP2004137172A (ja) 2002-10-16 2004-05-13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新規な芳香族スルホニウム化合物、これからなる光酸発生剤およびこれを含む光重合性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組成物なら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716749B2 (ja) 2004-02-20 2011-07-06 株式会社Adeka 新規な芳香族スルホニウム塩化合物、これからなる光酸発生剤およびこれを含む光重合性組成物、光学的立体造形用樹脂組成物ならびに光学的立体造形法
JP2005309408A (ja) * 2004-03-23 2005-11-0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ポジ型レジスト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4823640B2 (ja) * 2005-10-19 2011-11-24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新規な酸発生剤、化学増幅型ホトレジスト組成物、レジスト層積層体およびレジスト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KR101348607B1 (ko) 2006-02-14 2014-01-07 주식회사 동진쎄미켐 포토레지스트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박막 패터닝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US8067643B2 (en) * 2006-04-13 2011-11-29 Basf Se Sulphonium salt initiators
EP2197839B1 (en) 2007-10-10 2013-01-02 Basf Se Sulphonium salt initiators
WO2009047105A1 (en) * 2007-10-10 2009-04-16 Basf Se Sulphonium salt initiators
US8512934B2 (en) 2007-10-10 2013-08-20 Basf Se Sulphonium salt initiator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3169A (zh) * 2005-07-01 2008-07-02 西巴特殊化学品控股有限公司 锍盐引发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074774A (ko) 2011-07-01
EP2349993B1 (en) 2012-12-12
US9005871B2 (en) 2015-04-14
US20110300484A1 (en) 2011-12-08
KR101653427B1 (ko) 2016-09-01
WO2010046240A1 (en) 2010-04-29
CN102186815B (zh) 2014-07-30
JP5721630B2 (ja) 2015-05-20
CN102186815A (zh) 2011-09-14
EP2349993A1 (en) 2011-08-03
JP2012505926A (ja) 2012-03-08
TW201033167A (en) 2010-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6766B (zh) 鋶衍生物及其作為潛酸之用途
TWI433833B (zh) 鹽起始劑
TWI443082B (zh) 鹽起始劑
TWI439446B (zh) 鹽起始劑(一)
US7399577B2 (en) Halogenated oxime derivatives and the use thereof
KR101813298B1 (ko) 잠재성 산 및 그의 용도
US6306555B1 (en) Iodonium salts as latent acid donors
EP1769286B1 (en) Oxime derivatives and the use therof as latent acids
US8580478B2 (en) Latent acids and their use
KR101334046B1 (ko) 설포늄염 개시제
TWI687411B (zh) 潛酸及其用途
US20110171569A1 (en) Sulfonium derivatives and the use therof as latent aci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