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1664B - 樹脂組成物及成形體 - Google Patents

樹脂組成物及成形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1664B
TWI491664B TW101140243A TW101140243A TWI491664B TW I491664 B TWI491664 B TW I491664B TW 101140243 A TW101140243 A TW 101140243A TW 101140243 A TW101140243 A TW 101140243A TW I491664 B TWI491664 B TW I4916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weight
poly
test
polycarbonate res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0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26298A (zh
Inventor
Norihide Enomoto
Tatsuya Hasegawa
Taichi Ogawa
Original Assignee
Midori Anz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ori Anz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ori Anz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26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62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16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166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06Impact-absorbing shells, e.g. of crash helme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樹脂組成物及成形體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樹脂組成物及成形體,詳而言之係關於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更詳而言之係關於一種新穎之樹脂組成物,其可維持含有作為酸成分之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含有作為二醇成分之1,4,-環己烷二甲醇(CHDM)及2,2,4,4-四甲基環丁二醇(TMCD)的共聚酯樹脂之優異耐藥品性,並可解決本來問題點之耐候性及低溫衝擊性不足的部分。
本發明人等努力於安全帽的開發(專利文獻1:日本再表2005/090049號公報)。由於機械強度強、耐熱性強,而使用聚碳酸酯樹脂等作為該安全帽之材料。聚碳酸酯樹脂製之附有臉部保護板的安全帽亦廣為所知(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3-049316號公報)。聚碳酸酯樹脂由於其優異透明性、耐衝擊性、耐熱性及加工容易,故不僅安全帽,係作為其他零件所使用之材料而為廣泛使用的材料。
對製品化之聚碳酸酯樹脂之表面,藉由施以塗布或貼附防霧薄膜積層體等之防霧處理加工,而可提供聚碳酸酯樹脂成形體。藉由施以如此之手段,可承受平常之使用。於本發明人等之目標領域,如此之手段亦可對安全帽、安全帽臉部保護板或運動護目 鏡、眼鏡使用。
於防霧處理有以下2種方法:藉由塗布界面活性劑或表面層之親水化而形成水膜,並藉水膜使霧不會形成的方法;以及使用於表面形成吸水層並利用該吸水層防止霧之吸水型吸水層之方法。如安全帽臉部保護板、或運動護目鏡等並非於經常高濕度狀態下之條件下使用時,係使用藉吸水型吸水層之防霧處理法。以吸水型吸水層進行防霧處理之聚碳酸酯樹脂基材,由於聚碳酸酯樹脂之性質的耐藥品性低,故被指出會產生白濁、防霧處理層剝離的情形(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7-210138號公報)。由於聚碳酸酯樹脂耐藥品性原本就低,故當存在有水時,若採用吸水型吸水層會成為容易於聚碳酸酯樹脂基材產生障礙的狀態。有時會遭到破壞。結論係難以對聚碳酸酯樹脂基材施以表面處理而使其成為具有耐藥品性的材料。作為該問題之解決對策,可知若無法使聚碳酸酯樹脂之特性改變成具有耐藥品性之樹脂的特性,則並非本質上之解決對策。
聚碳酸酯樹脂一般考量下係認為為良好的樹脂。因此,探討用以使聚碳酸酯樹脂之特性提升的手段。其方法係使用聚碳酸酯樹脂與其他樹脂進行聚合混合體(polymer alloy)化,以提升聚碳酸酯樹脂的特性。然而,到目前為止並未進行將聚碳酸酯樹脂之耐藥品性低的問題點藉由進行聚合混合體化而得具有耐藥品性之新穎樹脂組成物、及使用其以改變安全帽之材料。
以如此之技術背景,探討使未明確之聚碳酸酯樹脂之問題點明朗化,並以聚合混合體化改善聚碳酸酯樹脂之問題之耐藥品性低的特性,而得具有耐藥品性之新穎樹脂組成物。
由聚碳酸酯樹脂與聚酯樹脂(代表之聚酯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類等)所構成之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為合併具有聚碳酸酯樹脂本來所具之耐衝擊性、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類所具之耐藥品性的材料。而廣泛使用於汽車、OA領域等。因而期待利用以特定方法所製造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類及聚碳酸酯樹脂所構成之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來解決問題,但並未完成。
以往組合聚碳酸酯樹脂與聚酯樹脂之樹脂組成物,聚碳酸酯樹脂本來之耐衝擊性會顯著降低,且亦無法得到充分之聚酯樹脂本來之耐藥品性。又,如此之樹脂組成物多為非透明之樹脂,不適於透明材料。
耐衝擊性優異之聚碳酸酯樹脂具有熔融黏度安定性、濕熱疲勞性及耐藥品性差的問題點。耐藥品性、濕熱疲勞性良好之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類及聚碳酸酯樹脂以聚合混合體化製造新穎樹脂組成物,係推測可提昇物性。然而,與使用乙二醇作為脂肪族二醇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類的樹脂組成物,若處於長時間之高溫高濕條件下,由於會進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類之結晶化、聚碳酸酯樹脂之水解,故絞鏈(hinge)特性大幅降低,重複彎曲之耐濕熱疲勞性降低,已見成形品破壞之例子,結果並不成功。
因此,於要求機械強度、耐藥品性、濕熱疲勞性的領域,例如,目前尚未得到滿足汽車用零件之外部門把、內部門把等、機械零件之例如電動工具外蓋等之使用要求的材料。因此探討以下之發明,能得到一種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其可維持聚碳酸酯樹脂與聚對苯二甲酸二烷酯類本來所具有之耐衝擊性及耐藥品性等之特性,且熔融黏度安定性、濕熱疲勞特性等優異。
提出一種「含有主要重複單元為式(1)(省略)所示之聚碳酸酯(A)5至95質量份、與主要重複單元為式(2)(省略)所示之聚酯(BT)95至5質量份所成之熔融黏度安定性為2.5%以下之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2-294060號公報、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00-143951號公報、專利第3973303說明書)。
關於解決上述問題,若增多使用聚碳酸酯之成分量,受聚碳酸酯之影響增大,而無法避免得到具有聚碳酸酯之不佳特性的生成物。關於使用於安全帽等之材料之聚碳酸酯,結果只剩下聚碳酸酯所具之不佳特性之耐藥品性低。
因此,為了改善聚碳酸酯樹脂所不具之耐藥品性,不使用聚碳酸酯樹脂成為基材樹脂而以具有耐藥品性之樹脂為基材,但認為無法與其他樹脂組合而聚合混合體化。
當於安全帽之基材採用聚酯樹脂時,雖可改善聚碳酸酯樹脂時成為問題之耐藥品性方面,但於耐候性及低溫衝擊性方面不足而必須改善該方面。本發明人等得到下述結論:即使採用聚酯樹脂,而使用以往之聚酯樹脂特性並不足,由使用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專利文獻6:日本專利第3432830號公報、特表平11-506847號公報)為有效之經驗所得之結論,故藉由使用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可解決問題。
使用於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組合其他樹脂的樹脂組成物進行聚合混合體化,而得具有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問題點之耐候性及低溫衝擊性之樹脂,同時係迫切需要獲得維持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以往所具有之耐藥品性、並維持常溫耐 衝擊性之特性的樹脂組成物。
於專利文獻7提出一種由對苯二甲酸殘基、2,2,4,4-四甲基1,3-環丁二醇殘基及環己烷二醇殘基所構成之聚酯5至95重量%、聚碳酸酯5至95重量%之成形品。然而,該成形品之低溫衝擊性並未改善。又,組成之內容亦無關於耐藥品性的改善。又亦無改善耐候性。
專利文獻1:日本再表2005/09004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3-049316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7-210138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2-294060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00-143951號公報、專利第3973303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專利第3432830號公報、特表平11-506847號公報
專利文獻7:國際公開第2010/101562號公報
本發明欲解決之第一課題在於提供一種新穎之樹脂組成物,其係於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添加其他樹脂並聚合混合體化之樹脂組成物,其具有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問題點的耐候性及低溫耐衝擊性,同時維持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所具之耐藥品性、常溫耐衝擊性的特性。
本發明欲解決之第二課題在於提供一種新穎之樹脂組成物, 其係對於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及上述樹脂而添加可賦予耐候性之紫外線吸收劑及/或抗水解劑以及其他樹脂之樹脂組成物,其具有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問題點的耐候性及低溫耐衝擊性,同時,具有維持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所具之耐藥品性、常溫耐衝擊性的特性。
本發明欲解決之第三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安全帽帽體,其係使用上述所得之新穎之樹脂組成物,具有耐候性及低溫耐衝擊性,同時維持耐藥品性、常溫耐衝擊性的特性,而具有以往安全帽所未具有之特性。
本發明欲解決之第四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安全帽臉部保護板,其係使用上述所得之新穎之樹脂組成物,具有耐候性及低溫耐衝擊性,同時維持耐藥品性、常溫耐衝擊性。
本發明欲解決之第五課題在於提供一種運動用護目鏡、眼鏡用透鏡、或眼鏡用透鏡及眼鏡之一體型組合,其係使用上述所得之新穎之樹脂組成物,具有耐候性及低溫之耐衝擊性,同時維持耐藥品性、常溫之耐衝擊性的特性。
本發明欲解決之第六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外部門把、內部門把等、或機械零件之例如電動工具外蓋及樹脂上釉(glazing)構件等,其係使用上述所得之新穎之樹脂組成物,具有耐候性及低溫耐衝擊性,同時維持耐藥品性、常溫耐衝擊性的特性。
本發明欲解決之第七課題在於提供一種戶外用外裝樹脂構件,其係使用上述所得之新穎之樹脂組成物,具有耐候性及低溫耐衝擊性,同時維持耐藥品性、常溫耐衝擊性。
本發明之一方面係一種樹脂組成物,其係含有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與聚碳酸酯樹脂,其中,係含有前述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60重量%至95重量%、含有該聚碳酸酯樹脂5重量%至40重量%。
本發明之另一方面係一種樹脂組成物,其係含有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與聚碳酸酯樹脂,其中,係含有前述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60重量%至95重量%、含有該聚碳酸酯樹脂5重量%至40重量%,且前述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與前述聚碳酸酯樹脂之熔融黏度比((聚碳酸酯樹脂之熔融黏度)/(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熔融黏度))於280℃、剪切速度10(sec-1 )下為2.0以上,且前述聚碳酸酯樹脂之MFR值(300℃、1.2kg)未滿15g/10min。
上述樹脂組成物之一例係一種前述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含有作為酸成分之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含有作為二醇成分之1,4,-環己烷二甲醇(CHDM)及2,2,4,4-四甲基環丁二醇(TMCD)。
上述樹脂組成物之一例係進一步含有紫外線吸收劑及/或抗水解劑,相對於前述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與該聚碳酸酯樹脂之合計100重量份,前述紫外線吸收劑及該抗水解劑之合計為0.1至6.0重量份。
本發明之又另一方面係一種成形體,其係由上述樹脂組成物所構成,其中,前述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 樹脂相對於前述聚碳酸酯樹脂之含量,於表層部係較成形體整體平均值多。
本發明之又另一方面係一種戶外用外裝樹脂構件、安全帽帽體、安全帽臉部保護板、運動用護目鏡、眼鏡用透鏡、眼鏡用透鏡及眼鏡之耳掛及眼鏡之鏡框、外部門把、內部門把、機械零件、電動工具外蓋、或樹脂上釉構件,其係由上述樹脂組成物所構成。
第1圖,係顯示CPE(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及PC(聚碳酸酯樹脂)因溫度變化所致之沙比(Charpy)衝擊強度之測定結果的變化之圖。
第2圖係顯示試驗片之圖。
第3圖係顯示拉伸試驗機之圖。
第4圖係顯示彎曲特性試驗機之圖。
第5圖係顯示沙比衝擊強度試驗機之圖。
第6圖係顯示全光線穿透率試驗機之圖。
第7圖係顯示荷重彎曲溫度試驗(HDT)機之圖。
第8圖(a)及(b)係顯示環境應力破裂試驗機之圖。
第9圖係顯示加速耐候試驗機之圖。
第10圖係顯示用以測定熔融黏度之試驗機之圖。
第11圖係顯示280℃下相對於樹脂組成物之剪切速度的熔融黏度之圖表。
第12圖係顯示280℃下相對於樹脂組成物之剪切速度的熔融黏度比之圖表。
第13圖係顯示安全帽衝擊吸收性試驗(飛起、掉落用)機之圖。
第14圖係顯示安全帽衝擊吸收性試驗(墜落時保護用)機之圖。
第15圖係顯示安全帽耐貫穿性試驗(飛起、掉落用)機之圖。
第16圖係顯示安全帽耐貫穿性試驗(墜落時保護用)機之圖。
(1)解決上述本發明課題之方法係: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例如含有作為酸成分之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含有作為二醇成分之1,4-環己烷二甲醇(CHDM)及2,2,4,4-四甲基環丁二醇(TMCD)之共聚酯樹脂(以下亦可舉同樣之一例),並使與上述共聚酯樹脂進行聚合物混合體化之其他樹脂為特定的,而解決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特性中成為問題的耐候性及低溫耐衝擊性低的特性,可得一種新穎之樹脂組成物,同時可得維持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以往所具有之耐藥品性、常溫耐衝擊性之特性的樹脂組成物。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有耐候性低的問題。因此希望能賦予耐候性,同時具有能防止低溫(約-10℃以下)下衝擊強度顯著降低的特性。
(2)探討決定對於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所組合之其他樹脂。
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具有耐藥品性,所組合之其他樹脂之耐藥品性並不需具有特別的特性。又,由於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耐候性及低溫耐衝擊性低,故期盼為能補足此點之樹脂。整理以上,期盼關於具有耐藥品性並不需特別的特性、而關於耐候性及低溫耐 衝擊特性具有充分之特性。其他樹脂特性的樹脂可知較適當為聚碳酸酯樹脂。其結果,推測只要為藉由對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及聚碳酸酯所構成之組成物採取聚合混合體化之手段所得之生成物,則可得解決以往課題之生成物。
(3)欲使用聚合混合體化之手段係以以下方式操作為佳。
「由2種聚合物製造2種聚合物之混合物所成之2相固體聚合物組成物時,係由上述聚合物混合物製造顯示單一相、具有單一玻璃轉移溫度之聚合物組成物,且將上述單一相組成物加熱至至少為其玻璃轉移溫度之上之第1溫度,而為具有第2玻璃轉移溫度且互相連接之2相物質,接著將上述2相物質之溫度下降至較其第2玻璃轉移溫度低之第2溫度而使上述物質之2相形態實質上安定化,藉此以離相分解而製造具有互相連接構造形態之聚合物混合體組成物。」(日本特開平3-20333號公報)。
又,對於提供具有優異機械特性之構造材料、具有優異規則性之機能材料而努力探討的結果,於聚合物混合體化中利用離相分解,於其初期過程中形成特定循環結構(periodic structure)後,藉由熱處理等進行結構控制成結構週期0.01至1μm之兩相連續結構、或分散粒子之中心間距離0.01至1μm之分散結構(日本專利第4172220號公報)。
(4)關於本發明人等所發明之上述(2),於以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及聚碳酸酯進行聚合混合體化時,本發明人等發現與上述(3)之情形不同,兩者具有可互相溶合的特性之相溶性。其結果可知,可不進行上述(3)之離相分解,藉由將兩者熔融並以混練擠出而聚合混合體化。
(5)基於以上之考察,藉由決定條件而完成本發明。
一種樹脂組成物,其係含有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與聚碳酸酯樹脂,其中,含有該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60重量%至95重量%、含有該聚碳酸酯樹脂5重量%至40重量%。
(6)本發明人等對於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添加紫外線吸收劑及/或抗水解劑,成功地改變成具有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問題點之耐候性的樹脂。利用該成果而得到一種樹脂組成物,其含有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60重量%至95重量%及聚碳酸酯樹脂5重量%至40重量%(合計100重量份)、以及相對於該100重量份之紫外線吸收劑及/或抗水解劑合計0.1至6.0重量份。
(7)使用上述所得聚合混合體化之新穎樹脂組成物,可得安全帽帽體、安全帽臉部保護板、運動用護目鏡、眼鏡用透鏡、眼鏡用透鏡及眼鏡之耳掛及眼鏡之鏡框、外部門把、內部門把、機械零件、電動工具外蓋、戶外用外裝樹脂構件、樹脂上釉構件等。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第1實施形態)
本發明之一實施型態係一種樹脂組成物,其係含有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與聚碳酸酯樹脂,其中,含有該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60重量%至95重量%、含有該聚碳酸酯樹脂5重量%至40重量%。
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係使用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60重量%至95重量%。該值例如可為65重量% 以上、70重量%以上或75重量%以上。又可為90重量%以下、85重量%以下或80重量%以下。
又,係使用該聚碳酸酯樹脂5重量%至40重量%。該值例如可為10重量%以上、15重量%以上或20重量%以上。又,可為35重量%以下、30重量%以下或25重量%以下。
樹脂組成物可僅由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及聚碳酸酯樹脂所構成,又於不損及本發明效果的範圍內亦可含有其他樹脂成分。再者,亦可含有任意之添加劑。
可得一種新穎之樹脂組成物,其改善了於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問題之耐候性及低溫耐衝擊性低的特性,而耐候性及低溫耐衝擊性優異,同時維持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所具有之耐藥品性、常溫耐衝擊性的特性。
又,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具有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本來優異之耐藥品性,同時可維持透明性。藉此而擴大於透明材料的應用。
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單獨時,在-10℃附近之衝擊特性極度的低,而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可保持產業用安全帽之日本勞檢檢定規格之-10℃之衝擊強度。因此,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特別是由低溫耐衝擊性與耐藥品性的觀點,係可使用於產業用之安全材料。
使用伊士曼化學公司製「TritanTX2000」作為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及三菱工程塑膠股份有限公司製「S2000UR」作為聚碳酸酯樹脂,製作各別厚度為4mm、切 口2mm之試驗片,對該試驗片測定各溫度下沙比衝擊強度之測定結果的變化。結果示於第1圖。第1圖中右上所示之結果,係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圖中標記為CPE)之結果,其之下所示之結果係聚碳酸酯樹脂(圖中標記為PC)之結果。
第1圖顯示Tritan於-5℃至-10℃之間顯示沙比衝擊強度急遽地降低。顯示該溫度以下低溫耐衝擊性降低。另一方面顯示聚碳酸酯樹脂於-15℃至-25℃之間沙比衝擊強度急遽地降低。可知聚碳酸酯樹脂於-5℃至-10℃之低溫耐衝擊性不若Tritan低,而超過該溫度之-15℃至-25℃之間則低溫耐衝擊性降低。
藉由組合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與聚碳酸酯樹脂,可提供一種新穎之樹脂組成物,其改善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問題點之耐候性及低溫耐衝擊性,並維持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所具有之耐藥品性、常溫耐衝擊性。亦即可得組合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與聚碳酸酯樹脂較佳特性之部分的樹脂組成物。其顯示為了進行聚合混合體化,選擇聚碳酸酯樹脂作為組合於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樹脂係為有效。
對使作為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Tritan「TX1001」(Tritan射出一般等級,伊士曼化學公司製)由100重量%變化至70重量%、另一方面聚碳酸酯樹脂之PC「E2000UR」(擠出用一般聚碳酸酯)由0變化至30重量%的試驗片進行各試驗,結果參照後述實施例之表1來說明。
表1顯示試驗項目為比重測定、HDT測定、穿透率、拉伸試 驗(拉伸彈性模數、降伏應力、降伏點應變、斷裂點應力、斷裂點應變)、彎曲試驗(彎曲彈性模數、降伏應力、降伏應變)及沙比衝擊強度試驗的結果。
由該結果可知較適當係使Tritan「TX1001」(Tritan射出一般等級)為70重量%至90重量%、另一方面PC「E2000UR」(擠製用一般聚碳酸酯)為10重量%至30重量%之範圍。
於表1一併顯示相對於Tritan「TX1001」與PC「E2000UR」之合計100重量%,使紫外線吸收劑(賽鐵克公司製CyasorbUV-3638)及抗水解劑(LA-1,Carbodilite,日清紡化藥股份有限公司製)各別以0.5重量%至0.25重量%共存時的結果。又亦顯示添加白色著色劑的情形。於該情形亦能充分確認效果。
表1之結果可獲悉以下各點。
(1)低溫下之物性的提升
聚碳酸酯樹脂之比例愈高,-10℃、-15℃之拉伸試驗中之降伏應力、降伏點應變、斷裂點應力、斷裂點應變會得到愈高的結果。聚碳酸酯樹脂之比例愈高,該等之低溫物性為愈高之值。
(2)彎曲試驗之結果
彎曲彈性模數、降伏應力、及降伏應變之測定值,皆是聚碳酸酯之比例愈高則測定到愈高的值。
(3)HDT測定結果
HDT測定值,皆是聚碳酸酯之比例愈高則測定到愈高的值。
(4)穿透率中,關於視感穿透率(luminous transmittance)測定結果
穿透率測定值,皆是聚碳酸酯之比例愈高則測定到愈高的值。
(5)穿透率中,紫外線1%啟動波長之測定結果
紫外線1%啟動波長之測定值,皆是聚碳酸酯之比例愈高則測定到愈高的值。
未著色之試驗片視感穿透率皆非常高。於JIST8147規定作為護目鏡所要求之性能係視感穿透率為85%以上。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以下簡稱為「CPE」)與PC所構成之樹脂視感穿透率滿足85%以上之條件。又,於CPE與PC所構成之混合物中含有紫外線吸收劑及抗水解劑之樹脂,視感穿透率亦滿足85%以上。因此可知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不僅是護目鏡,亦可使用作為要求高穿透率之一般眼鏡透鏡、防災面具、光學透鏡、玻璃等之替代樹脂材料。
紫外線1%啟動波長,CPE與PC所構成之樹脂之值較CPE單體高。於CPE與PC所構成之混合物中含有紫外線吸收劑及抗水解劑之樹脂的值又更高。波長400nm以下之紫外線一般係認為對眼睛有害。紫外線1%啟動波長之值愈高係表示能遮蔽較多之紫外線,可知當使用於護目鏡或一般眼鏡時保護眼鏡不受紫外線傷害的性能高。
對使作為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Tritan「TX1001」(Tritan射出一般等級,伊士曼化學公司製)由100重量%變化至50重量%、另一方面作為聚碳酸酯樹脂之聚碳酸酯「302-4」(標準等級,住化斯泰隆聚碳酸酯股份有限公司製)由0變化至50重量%的試驗片進行各試驗的結果,參照後述實施例之表3來說明。
於表3中,試驗項目係顯示面衝擊試驗(常溫23℃及低溫-10 ℃)及耐藥品性試驗之結果。
由該結果可知較適當為使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為95重量%至60重量%、另一方面之聚碳酸酯樹脂為5重量%至40重量%(合計100重量%)之範圍。
表3之結果可獲悉以下各點。
(1)低溫下之物性的提升
聚碳酸酯樹脂之比例愈高,-10℃之最大衝擊時能量為愈高之值。但是,當聚碳酸酯樹脂為3重量%時,與未含聚碳酸酯的場合相比,-10℃之最大衝擊時能量之提升僅為些許。由此來看係希望聚碳酸酯樹脂為5重量%以上。
(2)耐藥品性試驗之結果
結果為聚碳酸酯樹脂之比例愈高則耐藥品性愈低。特別是當聚碳酸酯樹脂之比例為50重量%時耐藥品性非常低,與聚碳酸酯樹脂之比例為40重量%的結果相比,耐藥品性的降低程度顯著。因此希望聚碳酸酯樹脂之比例為40重量%以下。
(第2實施形態)
本發明之其他形態係一種樹脂組成物,係上述之樹脂組成物,其進一步含有紫外線吸收劑及/或抗水解劑,相對於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與聚碳酸酯樹脂之合計100重量份,紫外線吸收劑及抗水解劑之合計為0.1至6.0重量份。
以加熱熔融進行聚合混合體化之際,較佳為使用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60重量%至95重量%及聚碳酸酯樹脂5重量%至40重量%(合計100重量%)。由於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單獨不具有充分之耐候性, 故為了賦予耐候性,相對於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與聚碳酸酯樹脂之合計100重量份,而添加合計為0.1至6.0重量份之紫外線吸收劑及抗水解劑。
藉此,可得一種新穎之樹脂組成物,其係改善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問題點之耐候性及低溫衝擊性,同時維持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所具有之耐藥品性、常溫耐衝擊性,且具有耐候性優異的特性。
紫外線吸收劑及抗水解劑之合計例如可為0.5重量份以上、1.0重量份以上、2.0重量份以上,且可為5.5重量份以下、5.0重量份以下、4.0重量份以下。
紫外線吸收劑及抗水解劑可分別單獨、或組合來摻配。組合時可將紫外線吸收劑及抗水解劑以重量比10:90至90:10而摻配,例如可為40:60至60:40。
可使用於本發明之紫外線吸收劑,可使用苯甲酸酯系化合物、苯并三(benzotriazine)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苯并(benzoxazine)系化合物等,更佳為不易受變色影響之苯并系化合物之2,2’-對伸苯雙(3,1-苯并-4-酮)。
苯甲酸酯系化合物可舉例如2-(2-羥基-3,5-二(三級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5-三級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3,5-二(三級丁基)-2-羥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5-二(-三級丁基)-2-羥基苯基)苯并三唑、2-(3-三級丁基-5-甲基-2-羥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5-甲基-2-羥基苯基)苯并三唑等。
苯并三系化合物,可舉例如2-(4,6-二聯苯基-1,3,5-三-2-基)-5-己基氧基酚、2-(4,6-二聯苯基-1,3,5-三-2-基)-5-(2-乙基己 基氧基)酚、2-(4,6-二苯基-1,3,5-三-2-基)-5-乙基氧基酚、2-(4,6-二苯基-1,3,5-三-2-基)-5-辛基氧基酚、2-(4,6-二苯基-1,3,5-三-2-基)-5-丁基氧基酚、2-(4,6-二苯基-1,3,5-三-2-基)-5-丙基氧基酚、2-(4,6-二苯基-1,3,5-三-2-基)-5-己基氧基酚、2-(4,6-二苯基-1,3,5-三-2-基)-5-己基氧基酚、2-(4,6-二苯基-1,3,5-三-2-基)-5-甲基氧基酚、2-(4,6-雙(2,4-二甲基苯基)-1,3,5-三-2-基)-5-(辛基氧基)酚、2-(4,6-雙(2,4-二甲基苯基)-1,3,5-三-2-基)-5-己基氧基酚等。
苯并三唑系化合物可舉例如2-(2’-羥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5’-雙(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三級丁基-5’-(甲基丙醯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羥基-5’-(甲基丙醯氧基乙基)苯基]-5-氯-2H-苯并三唑、2-[2’-羥基-5’-(甲基丙醯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羥基-5’-(甲基丙醯氧基乙基)苯基]-5-三級丁基-2H-苯并三唑、2-[2’-羥基-5’-(甲基丙醯氧基乙基)苯基]-5-氰基-2H-苯并三唑、2-[2’-羥基-5’-(甲基丙醯氧基乙基)苯基]-5-硝基-2H-苯并三唑、2-[2’-羥基-5’-(甲基丙醯氧基乙基)苯基]-5-甲氧基-2H-苯并三唑、2-[2’-羥基-5’-(甲基丙醯氧基丙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羥基-5’-(甲基丙醯氧基己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羥基-5’-(甲基丙醯氧基甲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羥基-5’-三級丁基-3’-(甲基丙醯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6-(2-苯并三唑基)-4-三級辛基-6’-三級丁基4’-甲基-2.2’-亞甲基雙酚-聚己內酯改質2-羥基苯基苯并三唑、”2,2’-亞甲基雙 [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三唑-2-基)酚]”等。
二苯甲酮系化合物可舉例如”2,2’,4,4’-四羥基二苯甲酮”、2,4-二羥基二苯甲酮、2-羥基-4-甲氧基-5-磺基二苯甲酮、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雙(2-甲氧基-4-羥基-5-苯甲醯基苯基)甲烷等。
苯并系化合物可舉例如2,2-(1,5-萘)雙(3,1-苯并-4-酮)、2,2’-對伸苯雙(3,1-苯并-4-酮)、2,2’-(2,6-萘)雙(3,1-苯并-4-酮)等。
該等紫外線吸收劑可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
本發明所使用之抗水解劑可使用碳二亞胺系化合物、環氧系化合物、唑啉啉(oxazoline)系化合物等,較佳為脂肪族系碳二亞胺系化合物之聚(4,4’-亞甲基雙環己基碳二亞胺)或芳香族系高分子之碳二亞胺系化合物之萊茵化學公司製Stabaxol(註冊商標)。
碳二亞胺系化合物可舉例如1,3,5-三異丙苯-2,4-碳二亞胺、1,3-伸苯基碳二亞胺、1,4-伸苯基二異氰酸酯、1,5-萘碳二亞胺、2,4-伸甲苯基碳二亞胺、2,6-二異丙苯基碳二亞胺、2,6-伸甲苯基碳二亞胺、4,4’-二苯基二甲基甲烷碳二亞胺、4,4’-二苯基甲烷碳二亞胺、N,N’-二-正丁基碳二亞胺、N,N’-二-正己基碳二亞胺、N,N’-二異丙基碳二亞胺、N,N’-二環己基碳二亞胺、N,N’-二苯基碳二亞胺、N,N’-雙(2,4,6-三甲基苯基)碳二亞胺、N,N’-雙(2,6-二異丙基苯基)碳二亞胺、N,N’-雙(2,6-二乙基苯基)碳二亞胺、N,N’-雙(2,6-二甲基苯基)碳二亞胺、N,N’-雙(2,6-二甲氧基苯基)碳二亞胺、N,N’-雙(2-異丙基苯基)碳二亞胺、N,N’-雙(2-乙基苯基)碳二亞胺、N,N’-雙(2-甲基苯基)碳二亞胺、N,N’-二 (2,4,6-三異丁基苯基)碳二亞胺、N,N’-二(2,4,6-三異丙基苯基)碳二亞胺、N,N’-二(2,4,6-三甲基苯基)碳二亞胺、N,N’-二(2,6-二(-三級丁基)苯基)碳二亞胺、N,N’-二(2,6-二異丙基苯基)碳二亞胺、N,N’-二(2,6-二乙基苯基)碳二亞胺、N,N’-二(2,6-二甲基苯基)碳二亞胺、N,N’-二(2-異丁基-6-異丙基苯基)碳二亞胺、N,N’-二(2-乙基-6-異丙基苯基)碳二亞胺、N,N’-二鄰異丁基苯基碳二亞胺、N,N’-二鄰異丙基苯基碳二亞胺、N,N’-二鄰乙基苯基碳二亞胺、N,N’-二鄰甲苯基碳二亞胺、N,N’-二對胺基苯基碳二亞胺、N,N’-二對異丁基苯基碳二亞胺、N,N’-二對異丙基苯基碳二亞胺、N,N’-二對乙基苯基碳二亞胺、N,N’-二對甲苯基碳二亞胺、N,N’-二對硝基苯基碳二亞胺、N,N’-二對羥基苯基碳二亞胺、N,N’-二辛基癸基碳二亞胺、N,N’-二環己基碳二亞胺、N,N’-二苯基碳二亞胺、N-十八基-N’-甲苯基碳二亞胺、N-十八基-N’-苯基碳二亞胺、N-環己基-N’-甲苯基碳二亞胺、N-甲苯基-N’-環己基碳二亞胺、N-甲苯基-N’-苯基碳二亞胺、N-苯基-N’-甲苯基碳二亞胺、N-苄基-N’-甲苯基碳二亞胺、N-苄基-N’-苯基碳二亞胺、鄰伸苯基-雙-二-鄰甲苯基碳二亞胺、對伸苯基-雙-二環己基碳二亞胺、三級丁基異丙基碳二亞胺、三級丁基異丙基碳二亞胺、異佛酮碳二亞胺、異佛酮碳二亞胺、伸乙基-雙-二苯基碳二亞胺、N,N’-苄基碳二亞胺、伸二甲苯基碳二亞胺、二(三級丁基)碳二亞胺、二-β-萘基碳二亞胺、二異丁基碳二亞胺、二異丙基碳二亞胺、二辛基碳二亞胺、環己烷-1,4-碳二亞胺、二環己基碳二亞胺、二環己基甲烷-4,4’-碳二亞胺、二苯基碳二亞胺、二甲基碳二亞胺、四甲基伸二甲苯基碳二亞胺、六亞甲基碳二亞 胺、六亞甲基-雙-二環己基碳二亞胺、苯-2,4-二異氰酸酯-1,3,5-三(1-甲基乙基)碳二亞胺(商品名甲基環己烷碳二亞胺)、聚(4,4’-亞甲基雙環己基碳二亞胺)等。
環氧系化合物可舉例如1-(β,γ-環氧基丙氧基)-2-乙氧基乙烷、“1-(β,γ-環氧基丙氧基)-2-苄氧基乙烷”、“1,4-雙(β,γ-環氧基丙氧基)丁烷”、“1,4-雙(β,γ-環氧基丙氧基)苯”、“1,6-雙(β,γ-環氧基丙氧基)己烷”、2,2’-9,9’-二苯氧基乙烷雙(2-唑啉啉)、“2,2-雙-[對-(β,γ-環氧基丙氧基)苯基]丙烷及2,2-雙-(4-羥基苯基)丙烷或2,2-雙-(4-羥基苯基)甲烷等之雙酚與表氯醇反應所得之雙環氧丙基聚醚等”、鄰苯基環氧丙醚、對甲基苯甲酸環氧丙酯、三級丁基-苯甲酸環氧丙酯、己二酸二環氧丙酯、間苯二甲酸二環氧丙酯、十八烷二羧酸二環氧丙酯、油酸環氧丙酯、琥珀酸二環氧丙酯、環己烷羧酸環氧丙酯、環己烷二羧酸二環氧丙酯、硬脂酸環氧丙酯、硬炔酸環氧丙酯、癸二酸二環氧丙酯、四氫呋喃酸二環氧丙酯、對苯二甲酸二環氧丙酯、十二烷二酸二環氧丙酯、偏苯三甲酸三環氧丙酯、萘二羧酸二環氧丙酯、新癸酸(versatic acid)環氧丙酯、軟脂酸環氧丙酯、苯基環氧丙醚、苯二甲酸二環氧丙酯、六氫呋喃酸二環氧丙酯、蘿炔酸環氧丙酯、蘿酸環氧丙酯、壬酸環氧丙酯、甲基對苯二甲酸環氧丙酯、月桂酸環氧丙酯、亞麻油酸環氧丙酯、次亞麻油酸環氧丙酯、苯甲酸環氧丙酯等。
唑啉系化合物可舉例如2,2’-間伸苯基雙(2-唑啉)、2,2’-間伸苯基雙(4,4-二甲基-2-唑啉)、2,2’-間伸苯基雙(4-甲基-2-唑啉)、2,2’-鄰伸苯基雙(2-唑啉)、2,2’-對伸苯基雙(2-唑啉)、2,2’-對伸苯基雙(4,4-二甲基-2-唑啉)、2,2’-對伸苯基雙(4-甲基-2-唑啉)、2,2’-伸乙基雙(2-唑啉)、2,2’-伸乙基雙(4-甲基-2-唑啉)、2,2’-八亞甲基雙(2-唑啉)、2,2’-環伸己基雙(2-唑啉)、2,2’-二伸苯基雙(2-唑啉)、2,2’-十亞甲基雙(2-唑啉)、2,2’-四亞甲基雙(2-唑啉)、2,2’-四亞甲基雙(4,4-二甲基-2-唑啉)、2,2’-雙(2-唑啉)、2,2’-雙(4,4’-二乙基-2-唑啉)、2,2’-雙(4,4-二甲基-2-唑啉)、2,2’-雙(4-乙基-2-唑啉)、2,2’-雙(4-環己基-2-唑啉)、2,2’-雙(4-苯基-2-唑啉)、2,2’-雙(4-丁基-2-唑啉)、2,2’-雙(4-丙基-2-唑啉)、2,2’-雙(4-己基-2-唑啉)、2,2’-雙(4-苄基-2-唑啉)、2,2’-雙(4-甲基-2-唑啉)、2,2’-六亞甲基雙(2-唑啉)等。
該等抗水解劑可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
於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可進一步含有抗氧化劑等任意成分。本發明所使用之抗氧化劑可使用磷系化合物、酚系化合物等。
磷系化合物可舉例如2,2’-亞甲基雙(4,6-二(三級丁基)苯基)辛基亞磷酸酯、4,4’-亞丁基-雙(3-甲基-6-三級丁基苯基二(十三基)亞磷酸酯)四(十三基)4,4’-異亞丙基二苯基二亞磷酸酯、二硬脂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二苯基氫亞磷酸酯、二苯基單(十三基)亞磷酸酯、二苯基單癸基亞磷酸酯、二月桂基氫亞磷酸酯、二月桂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四苯基二丙二醇二亞磷酸酯、四苯基四(十三基)新戊四醇四亞磷酸酯、三乙基亞磷酸酯、三(2,4-二(三級丁基)苯基)亞磷酸酯、三(2-乙基己基)亞磷酸酯、三(4-三級丁基苯基)亞磷酸酯、三(十三基)亞磷酸酯、三苯基亞磷酸酯、三硬脂醯基亞磷酸酯、十三基亞磷酸酯、雙(2,4-二異丙苯基苯基)新戊四 醇二亞磷酸酯、雙(2,6-二(三級丁基)-4-甲基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4-二(三級丁基)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三(壬基苯基)亞磷酸酯、雙(十三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壬基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單苯基二癸基亞磷酸酯、加氫雙酚A新戊四醇亞磷酸酯聚合物、加氫雙酚A酚亞磷酸酯聚合物、2,2’-亞乙基雙(4-甲基-6-三級丁基苯基)(2-三級丁基-4-甲基苯基)亞磷酸酯、2,2’-亞甲基雙(4,6-二(三級丁基)苯基)(2,4-二(三級丁基)苯基)亞磷酸酯、2,2’-亞甲基雙(4,6-二(三級丁基)苯基)(2-三級丁基-4-甲基苯基)亞磷酸酯、三(2,4-二(三級丁基)苯基)亞磷酸酯、四(2,4-二-異丙基苯基)-4,4’-伸聯苯基二次磷酸酯、四(2,4-二正丁基苯基)-4,4’-伸聯苯基二次磷酸酯、四(2,4-二(三級丁基)苯基)-3,3’-伸聯苯基二次磷酸酯、四(2,4-二(-三級丁基)苯基)-4,3’-伸聯苯基二次磷酸酯、四(2,4-二(三級丁基)苯基)-4,4’-伸聯苯基二次磷酸酯、四(2,6-二異丙基苯基)-4,4’-伸聯苯基二次磷酸酯、四(2,6-二正丁基苯基)-4,4’-伸聯苯基二次磷酸酯、四(2,6-二(三級丁基)苯基)-3,3’-伸聯苯基二次磷酸酯、四(2,6-二(三級丁基)苯基)-4,3’-伸聯苯基二次磷酸酯、四(2,6-二(三級丁基)苯基)-4,4’-伸聯苯基二次磷酸酯、1,1,3-三(2-甲基-4-二-十三基次磷酸酯-5-三級丁基)丁烷、四(2,4-二(三級丁基)苯基)-4,4’-伸聯苯基亞磷酸酯、雙(2,6-二(三級丁基)-4-甲基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2,2-亞甲基雙(4,6--二(三級丁基)苯基)辛基亞磷酸酯、二異丙基單苯基亞磷酸酯、二辛基單苯基亞磷酸酯、二環己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二癸基單苯基亞磷酸酯、三(十八基)亞磷酸酯、三辛基亞磷酸酯、三(2,6-二(三級丁基)苯基)亞磷酸酯、三(二-異丙基苯基)亞磷酸 酯、三(二-正丁基苯基)亞磷酸酯、三(二乙基苯基)亞磷酸酯、雙(2,6-二(三級丁基)-4-乙基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苯基雙酚A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單辛基二苯基亞磷酸酯、單癸基二苯基亞磷酸酯、單丁基二苯基亞磷酸酯等。
酚系化合物可舉例如1,1,3-三(2-甲基-4-羥基-5-三級丁基-4-羥基苄基)苯、1,3,5-三(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苄基)異氰酸酯、1,3,5-三(4-三級丁基-3-羥基-2,6-二甲基苄基)異氰酸酯、1,3,5-三2[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1,3,5-三甲基-2,4,6-三(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苄基)苯、1,6-己二醇雙[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2,2’-二亞甲基-雙(6-α-甲基-苄基-對甲酚)2,2’-亞乙基-雙(4,6-二(三級丁基)酚)、2,2’-硫代雙(4-甲基-6-三級丁基酚)、2,2’-亞丁基-雙(4-甲基-6-三級丁基酚)、2,2’-亞甲基雙(4-乙基-6-三級丁基酚)、2,2’-亞甲基雙(4-甲基-6-環己基酚)、2,2-硫代二伸乙基雙-[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2,4-雙(正辛基硫)-6-(4-羥基-3,5’-二(三級丁基)苯胺基)-1,3,5-三、2,6-二(三級丁基)-4-(N,N-二甲基胺基甲基)酚、2-三級丁基-6-(3’-三級丁基-5’-甲基-2’-羥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苄基磷酸酯二乙酯、3,9-雙{2-[3-(3-三級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醯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雜螺[5,5]十一烷、4,4’-二-硫代雙(2,6-二(三級丁基)酚)、4,4’-硫代雙(3-甲基-6-三級丁基酚)、4,4’-硫代雙(6-三級丁基-間甲酚)、4,4’-三-硫代雙(2,6-二(三級丁基)酚)、4,4’-亞丁基雙(3-甲基-6-三級丁基酚)、4,4’-亞甲基雙(2,6-二(三級丁基)酚)、N,N-雙[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基]聯胺、N,N’- 六亞甲基雙-(3,5-二(三級丁基)-4-羥基氫化桂皮酸酯)、正十八基-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α-生育酚、芥子醇、四[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三乙二醇-N-雙-3-(3-三級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三(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異氰酸酯、三(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苄基)異氰酸酯、雙(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苄基)硫化物、雙[2-三級丁基-4-甲基6-(3-三級丁基-5-甲基-2-羥基苄基)苯基]對苯二甲酸酯、丁基羥基甲苯、1,3,5-三(2,6-二甲基-3-羥基-4-三級丁基苄基)異氰酸酯、1,3,5-三(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苄基)-2,4,6-三甲基苯、1,3,5-三[(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2,2’-亞乙基雙(4,6-二(三級丁基)酚)、2,2’-亞乙基雙(4-二級丁基-6-三級丁基酚)、2,6-二(三級丁基)對甲酚、2,6-二苯基-4-十八氧基酚、2-三級丁基-4-甲基-6-(2’-丙烯醯氧基-3’-三級丁基-5’-甲基苄基)酚、3,9-雙(1’,1’-二甲基-2’-羥基乙基)-2,4,8,10-四氧雜螺[5,5]十一烷、4,4’-亞丁基雙(6-三級丁基-間甲酚)、硬脂醯基(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苄基)磷酸酯、硬脂醯基(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四[亞甲基-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甲烷、雙[2-三級丁基-4-甲基-6-(2-羥基-3-三級丁基-5-甲基苄基)苯基]對苯二甲酸酯、雙[3,3-雙(4-羥基-3-三級丁基苯基)丁酸]二醇酯、雙[β-(3-三級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1,1,3-三(2-甲基-4-羥基-5-三級丁基苯基)丁烷、1,6-己二醇雙[β-(3-三級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2,2’-亞甲基雙(4-甲基-6-三級丁基酚)、4,4’-亞丁基雙(6-三級丁基-3-甲基酚)、十八基[β-(3-三級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三乙二醇雙[β-(3-三級丁基-4- 羥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新戊四醇-四[β-(3-三級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1,3,5-三(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苄基)異氰酸酯、2,6-二(三級丁基)-4-甲基酚、四[3-(3,5-二(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等。
該等抗氧化劑可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
相對於合計100重量份,使紫外線吸收劑(例如賽鐵克公司製CyasorbUV-3638)及/或抗水解劑(例如日清紡化藥股份有限公司製「LA-1」)各別以0.5重量份至0.25重量份共存時的結果係示於表1。該結果之說明係如以上所述。
對於作為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TX1000」(一般等級,伊士曼化學公司製)80重量%、另一方面作為聚碳酸酯樹脂之聚碳酸酯「302-4」(標準等級,住化斯泰隆聚碳酸酯股份有限公司製)20重量%之合計100重量%,以合計0.0至7.0重量份添加紫外線吸收劑(苯并系化合物;賽鐵克公司製CyasorbUV-3638(2,2’-對伸苯基雙(3,1-苯并-4-酮)))及抗水解劑(碳二亞胺系化合物;日清紡化藥股份有限公司製LA-1(聚(4,4’-亞甲基雙環己基碳二亞胺)))之試驗片進行各試驗,並參照後述實施例之表4進行說明結果。
表4係顯示試驗項目之加速耐候性試驗前後之沙比衝擊試驗的結果。
由該結果可知,對於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80重量%、另一方面聚碳酸酯樹脂20重量%之合計100重量份,所添加之紫外線吸收劑及抗水解劑之合計較適當為0.1至0.6重量份的範圍。
又,由該結果亦可知相較於單獨使用紫外線吸收劑或抗水解劑,併用兩者可產生相乘效果,可維持長時間沙比衝擊強度。
由表4之結果可獲悉以下各點。
(1)加速耐候性試驗前後之沙比衝擊試驗之結果1
若比較紫外線吸收劑及抗水解劑之合計為6.0重量份之情形與7.0重量份之情形,於2000小時之加速耐候性試驗後之沙比衝擊強度為同等。因此,可知6.0重量份以上之紫外線吸收劑及抗水解劑之添加效果已達飽和。且於經濟上亦不利。因此,紫外線吸收劑及抗水解劑之合計較佳為6.0重量份以下。
(2)加速耐候性試驗前後之沙比衝擊試驗之結果2
可知紫外線吸收劑及抗水解劑之合計愈多,則即使實施長時間之加速耐候性試驗亦維持沙比衝擊強度。又,紫外線吸收劑及抗水解劑之合計為0.1重量份時,較未添加時更能保持加速耐候性試驗之沙比衝擊強度。
(3)加速耐候性試驗前後之沙比衝擊試驗之結果3
當紫外線吸收劑1.0重量份及抗水解劑1.0重量份,亦即合計2.0重量份時,較紫外線吸收劑單獨2.0重量份及抗水解劑單獨2.0重量份時,更可維持長時間之加速耐候性試驗之沙比衝擊強度。因此,藉由併用紫外線吸收劑及抗水解劑可產生加乘效果,較分別單獨使用可得更高效果。
紫外線吸收劑及抗水解劑等一般為高價。因此由經濟上的理由,期盼以適於樹脂之使用目的所必須最低限度之充份的量來添加。
(第3實施形態)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係一種樹脂組成物,其係含有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與聚碳酸酯樹脂,其中,含有該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60重量%至95重量%、含有該聚碳酸酯樹脂5重量%至40重量%,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與聚碳酸酯樹脂之熔融黏度比((聚碳酸酯樹脂之熔融黏度)/(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熔融黏度)),於280℃、以剪切速度10(sec-1 )為2.0以上,聚碳酸酯樹脂之MFR值(300℃、1.2kg)未滿15g/10min。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係可藉上述方法改善於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問題之耐候性及低溫耐衝擊性低的特性,藉由使用最適之聚碳酸酯樹脂可得能維持(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原本之高耐藥品性的樹脂組成物。再者,亦可提供一種維持透明性之樹脂組成物。
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及聚碳酸酯樹脂係如上所述。
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與聚碳酸酯樹脂之熔融黏度比,只要於280℃、以剪切速度10(sec-1 )下,(聚碳酸酯樹脂之熔融黏度)/(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熔融黏度)為2.0以上即可,但較佳為3.0以上、更佳為4.0以上、又更佳為4.5以上。
藉由使熔融黏度比為2.0以上可提高機械特性,特別是低溫下之耐衝擊性,再者,藉由使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於成形品之表面濃縮,而成形品可展現耐藥品性。
熔融黏度比愈高則耐藥品性優異之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集中於成形品之表面,故可提升成形品之耐藥品性。
此處,樹脂之熔融黏度可根據「藉塑膠毛細管流變儀及狹縫狀模口流變儀之塑膠流動特性試驗方法(JIS K 7199)」進行測定。將進行該測定之試驗機的概略截面圖示於第10圖。
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熔融黏度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於280℃、以剪切速度10(sec-1 )為200至10000(Pa.s)者,更佳為400至800(Pa.s)者。
聚碳酸酯樹脂之熔融黏度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於280℃、以剪切速度10(sec-1 )為1000至5000(Pa.s)者,更佳為1100(Pa.s)以上。
聚碳酸酯樹脂之MFR值(300℃、1.2kg)只要為15g/10min以下即可,較佳為12g/10min以下、更佳為9g/10min以下、又更佳為6g/10min以下。MFR值之下限值並無特別限制,通常為1以上。
此處,MFR值係熔體流動速率(Melt flow rate)值,可評價樹脂之流動性。MFR值可使用試驗裝置之熔融指數計進行計測。試驗方法係根據JIS K 7210。
再者,除了該等樹脂之外,與上述之實施例同樣地可含有紫外線吸收劑及/或抗水解劑。藉此可進一步改善耐候性。
對於作為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TX1000」(一般等級,伊士曼化學公司製)70重量%、量一方面作為聚碳酸酯樹脂之4種聚碳酸酯30重量%之試驗片進行各試驗,並參照後述實施例之表5進行說明結果。
試驗所使用之聚碳酸酯樹脂為聚碳酸酯「302-4」(標準等級,住化斯泰隆聚碳酸酯股份有限公司製)、聚碳酸酯「E2000UR」(擠出用一般聚碳酸酯,三菱工程塑膠股份有限公司製)、聚碳酸酯「S2000U」(標準等級,三菱工程塑膠股份有限公司製)、聚碳酸酯「302-15」(標準等級,住化斯泰隆聚碳酸酯股份有限公司製)。
表5之試驗項目係顯示耐藥品性試驗之結果、熔融黏度比測定之結果、藉FT-IR分析成形品表面之聚碳酸酯比例之結果。
由表5之結果可獲悉以下各點。
(1)熔融黏度比測定之結果
可知聚碳酸酯樹脂之MFR值愈高則熔融黏度比愈低。
(2)熔融黏度比測定之結果
可知熔融黏度比愈高則耐藥品性愈高。
(3)藉FT-IR測定之成形品表面層之聚碳酸酯樹脂之比例
可知熔融黏度比愈高則成形品表面層之聚碳酸酯樹脂之比例愈低。
(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
以下說明所使用之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
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係揭示於日本專利第3432830號公報、特表平11-506847號公報,該等之成形品具有具經改良之透明度及耐應力龜裂性的優點。此外該等具有包括強度、剛性、耐衝擊性及抗水解性之優異物理性質。
習知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及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PCT)的聚酯材料,作為成形品時雖具有所期盼 之許多性質,但問題在於該等聚合物容易結晶化,當成形為具有厚度之製品時被指出會產生霧化之製品、或不透明之製品。如此之問題點,係藉由使用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而可獲得解決。
本發明所使用之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可使用下述者:含有酸成分為對苯二甲酸及/或其衍生物90至40莫耳%(較佳為85至52莫耳%、更佳為83至53莫耳%)與追加之二質子酸10至60莫耳%(較佳為15至48莫耳%、更佳為17至48莫耳%)所成的重複單元,且含有二醇成分為1,4-環己烷二甲醇之重複單元。
對苯二甲酸之衍生物可舉例如對苯二甲酸之二烷基酯、二芳基酯等,可使用例如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對苯二甲酸二乙酯等。
追加之二質子酸可使用環己烷二羧酸、間苯二甲酸、萘二羧酸、二苯基二羧酸、二苯乙烯二羧酸等、或組合該等之2種以上。環己烷二羧酸可使用1,3-及/或1,4環己烷二羧酸。
亦可使用甲基酯等低級烷基酯取代追加之二質子酸。
二醇成分可進一步含有碳數較佳為2至20之1種或1種以上之追加之脂肪族或脂環式二醇。該等其他二醇可選自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新戊二醇及2,2,4,4-四甲基環丁二醇所構成群組。特佳為乙二醇。
更詳而言之,較佳為含有酸成分之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並含有二醇成分之1,4-環己烷二甲醇(CHDM)及2,2,4,4-四甲基環丁烷二醇(TMCD)的共聚酯樹脂。
又,該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較佳為於溶液100mL中含有聚合物0.5g之60/40酚/四氯乙烷溶液中所測定之固有黏度為0.4至1.1dL/g。
該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亦可用使用支化劑所合成者。支化劑,例如亦可使用極少量(未滿1.5莫耳%)之偏苯三酸酐、偏苯三酸、焦蜜石酸二酐、均苯三甲酸、1,2,3-苯三甲酸、甘油、三羥甲基丙烷、新戊四醇、1,2,4-丁烷三醇、1,2,6-己烷三醇、山梨糖醇、1,1,4,4-四(羥基甲基)環己烷、二新戊四醇等。
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可使用周知之熔融相或固相縮聚法而容易地製造。該等亦可以批次法或連續法製造。該等方法之例子已揭示於美國專利第4256861號說明書、同第4539390號說明書及同第2901466號說明書,包含以直接縮聚之製造及以酯交換之製造。
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市售例,可舉例如伊士曼化學公司製之Tritan。例如可使用以下之Tritan製品。
TX1000:耐熱99℃(HDT:0.455MPa)之等級。
TX1001:TX1000之射出成型用等級。
TX1500HF:TX1000之高流動等級。
TX2000:耐熱109℃(HDT:0.455MPa)之等級。
TX2001:TX2000之射出成型用等級。
(紫外線吸收劑.抗水解劑)
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被指出為 耐候性不佳,作為其對策之光劣化對策,相對於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及聚碳酸酯樹脂之合計100重量份,添加0.05重量份以上之紫外線吸收劑為有效。
又,作為對於水解之對策,相對於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及聚碳酸酯樹脂之合計100重量份,添加0.05重量份以上之抗水解劑為有效。
紫外線吸收劑及抗水解劑可使用上述者。
又,藉由併用紫外線吸收劑及抗水解劑可產生相乘效果,較單獨添加可得更高效果。
相對於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及聚碳酸酯樹脂之合計100重量份,紫外線吸收劑及抗水解劑等可添加至合計6.0重量份為止。添加其以上則有於成形品表面析出紫外線吸收劑及抗水解劑等的可能性。
(聚碳酸酯樹脂)
另一方面之聚碳酸酯樹脂係如以下所述。
聚碳酸酯樹脂可使用藉由使芳香族二羥基化合物或其與少量多羥基化合物並與碳酸酯之前驅物反應而得,亦可使用可具分支之熱可塑性芳香族聚碳酸酯聚合體或共聚物。
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之製造法可藉習知之光氣法(界面聚合)或熔融法(酯交換法)等來製造。可以雙酚A與光氣(或碳酸二苯酯)作為原料來生產。
芳香族二羥基化合物可舉例如2,2-雙(4-羥基苯基)丙烷(=雙酚A)、2,2-雙(3,5-二溴-4-羥基苯基)丙烷(=四溴雙酚A)、雙(4-羥基苯基)甲烷、1,1-雙(4-羥基苯基)乙烷、2,2-雙(4-羥基苯基)丁烷、 2,2-雙(4-羥基苯基)辛烷、2,2-雙(4-羥基-3-甲基苯基)丙烷等例示之雙(羥基芳基)烷類;1,1-雙(4-羥基苯基)環己烷、1,1-雙(4-羥基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等例示之雙(羥基芳基)環烷類;9,9-雙(4-羥基苯基)茀、9,9-雙(4-羥基-3-甲基苯基)茀等例示之含茀型結構(cardo Structure)之雙酚A類;4,4’-二羥基二苯醚、4,4’-二羥基-3,3’-二甲基二苯醚等例示之二羥基二芳基醚類;4,4’-二羥基二苯硫、4,4’-二羥基二苯硫、4,4’-二羥基-3,3’-二甲基二苯硫等例示之二羥基二芳基硫類;4,4’-二羥基二苯亞碸、4,4’-二羥基-3,3’-二甲基二苯亞碸等例示之二羥基二芳基亞碸類;以4,4’-二羥基二苯碸、4,4’-二羥基-3,3’-二甲基二苯碸等例示之二羥基二芳基碸類;氫醌、間苯二酚、4,4’-二羥基二苯基等。該等芳香族二羥基化合物可單獨使用或併用2種以上。該等之中,由耐衝擊性的觀點來看特別適合使用2,2-雙(4-羥基苯基)丙烷(=雙酚A)。
與芳香族二羥基化合物反應之碳酸酯前驅物可使用鹵化羰、碳酸酯或鹵化甲酸酯等,具體而言可舉例如光氣;碳酸二苯酯、碳酸二甲苯酯等碳酸二芳酯類;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等碳酸二烷酯類;二價酚之二鹵化甲酸酯等。該等之碳酸酯前驅物可單獨使用或併用2種以上。
又,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可為將三官能以上之多官能性芳香族化合物共聚合之分支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
為了製得分支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可使用間苯三酚(phloroglucin)、4,6-二甲基-2,4,6-三(4-羥基苯基)庚烯-2,4,6-二甲基-2,4,6-三(4-羥基苯基)庚烷、2,6-二甲基-2,4,6-三(4-羥基苯基)庚烯 -3、1,3,5-三(4-羥基苯基)苯、1,1,1-三(4-羥基苯基)乙烷等所示之多羥基化合物類、或3,3-雙(4-羥基芳基)吲哚酮(=靛紅雙酚)、5-氯靛紅、5,7-二氯靛紅、5-溴靛紅等取代上述芳香族二羥基化合物之一部分者,其使用量較佳為0.01至10莫耳%之範圍、特佳為0.1至2莫耳%。
將上述芳香族二羥基化合物與碳酸酯前驅物以界面聚合法或熔融酯交換法反應而製造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時,視需要亦可使用鏈終止劑(end-stopping agent)。
當為藉界面聚合法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時,通常係使用鏈終止劑或分子量調節劑。鏈終止劑或分子量調節劑可舉例如具有一價之酚性羥基或一價之羧酸衍生物結構的化合物。具有一價之酚性羥基的化合物可舉例如酚、烷基酚、鹵化酚、烷氧基酚、烷氧基羰基酚等取代酚類,具體而言可使用酚、甲基酚、對正丁基酚等。具有一價之羧酸衍生物結構的化合物可舉例如羧酸、氯化羧酸等,具體而言可舉例如乙酸、丙烯酸、甲酸、丙酸、丙炔酸、丁酸、異丁酸、甲基丙烯酸、軟脂酸、硬脂酸、丙酮酸、乙醯乙酸、二醇酸、乳酸、甘油酸、六氟乙酸、苯甲酸、萘甲酸、苯甲酸甲酯、苯甲酸丁酯、苯甲酸乙烯酯、五氟苯甲酸、五溴苯甲酸、萘甲酸甲酯、萘甲酸乙酯等之羧酸、及由該等羧酸所衍生之氯化羧酸等。
又,當為藉酯交換法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時,通常藉由調節原料之二羥基化合物與碳酸二酯之莫耳比、調節減壓度,而可調整其末端之羥基末端結構的量。又,更積極之方法,有周知之於反應時另外添加鏈終止劑之調整方法。此時之鏈終止劑可舉例 如一價酚類、一價羧酸類、碳酸二酯類,例如較佳可使用碳數9以上之一價酚類或一價羧酸,具體而言可舉例如對丙基酚、鄰-二級丁基酚、對-三級丁基酚、異苯丙基酚、三級辛基酚、苯基酚、萘基酚、4-羥基-對聯四苯(4-hydroxy-p-quaterphenyl)、丁基苯甲酸、辛基苯甲酸、苯基苯甲酸、萘基羧酸等,碳酸二酯類例如較佳可使用由上述碳數9以上之一價酚所衍生之碳酸二酯類,具體而言可舉例如碳酸苯基丁基苯酯、碳酸二(丁基苯)酯、碳酸苯基異苯丙基苯酯、碳酸二(壬基苯)酯、碳酸甲基苯基萘基苯酯等。
聚碳酸酯樹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較佳為2×104 至3×104
芳香族聚碳酸酯於許多企業都有進行生產販售,可將其購入利用。
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藉由含有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與聚碳酸酯樹脂作為主成分,而可提供透明性高之樹脂。另一方面,可藉由於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添加有機顏料、無機鹽料、染料等之色材來著色,而能提供任意顏色之樹脂組成物。
有機顏料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可舉例如蒽醌系、異吲哚啉酮系、靛藍系、喹吖酮系、二烷系、雙偶氮系、酞青系、單偶氮系、縮合偶氮系等有機顏料,更詳言之可例示如蒽酮橘、異吲哚啉酮黃、異吲哚啉酮橘等異吲哚啉酮系、喹吖酮紫紅等喹吖酮系、喹吖酮紅、喹啉酞酮黃、二蒽醌基紅、二烷紫、雙偶氮黃、硫靛藍系、甲苯胺栗色、甲苯胺紅、鎳偶氮黃、永固紅(permanent red)2B等之溶性偶氮顏料、漢薩黃(hansa yellow)、染料黃、染料猩紅、吡唑哢紅等不溶性偶氮顏料、皮蒽酮橘等皮蒽酮系、皮蒽 酮紅、酞青綠等酞青系、酞青藍、日棗紅(Helio Bordeaux)、日橘(Helio orange)、苝猩紅等苝系、苝紅、聯苯胺黃、苯并咪唑酮系、小紅(Little Red)、縮合偶氮系等。
無機顏料可舉例如尖晶石顏料、氧化鈦系顏料、氧化鐵系顏料、填充顏料等,更詳言之可例示如碳黑、高嶺土、鉻氧化鋁粉紅(chrome aluminium pink)、鉻錫粉紅(chrome tin pink)、矽酸鈷、矽酸鋯、鈷鋁鉻藍、鈷綠、鈷鉻綠、鈷藍、鈷鋅氧化矽藍、沸石、天藍(cerulean blue)、滑石、鈦黃、鈦鈷綠、釩藍、釩酸鉍黃、維多莉亞綠、紅鋁鐵礦、鐠黃、黃色氧化鐵、黑色氧化鐵、氧化鋁、氧化銻、氧化鉻、氧化鈷、氧化鋯、氧化鈰、氧化鈦、氧化鎳、氧化釩、氧化鉍、氧化鎂、氧化錳、氧化鑭、氧化鋅、氧化銅、氫氧化鈷、氫氧化鈰、氫氧化鎳、氫氧化錳、氫氧化鑭、氫氧化鋅、紅色氧化鐵、碳酸鈣、碳酸鈷、碳酸鋇、碳酸鎂、碳酸鋅、銅鉻黑、銅-鐵錳黑、硫化鋅、硫酸鋇等。
染料可例示如酸性染料、硫化染料、萘酚染料、媒染染料、分散染料、酸性媒染染料、直接染料、鹼性染料、陽離子染料、反應染料等。
上述之色材可使用1種或組合複數使用。
相對於樹脂組成物整體,上述之色材以摻配1至10重量%為佳、更佳為2至5重量%。
(聚合混合體化)
由2成分之樹脂所構成之聚合混合體化,有非相溶系、相溶系、部分相溶系。於如本發明之相溶系,2成分之樹脂可於玻璃轉移溫度以上、熱分解溫度以下之實用之全範圍中相溶(日本特開 2011-046936號公報、日本特開2011-012203號公報)。
藉由以本發明之2成分之樹脂之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及聚碳酸酯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以上、熱分解溫度以下的範圍而進行熔融混練,可製得樹脂組成物。此時較佳為以攪拌速度150至180rpm、270至280℃之溫度進行攪拌。
(試驗方法)
本說明書所採用之試驗方法係如以下所述。其試驗方法除特別說明之外,與後述實施例之試驗方法共通。
(1)試驗片
(2)拉伸試驗
(3)彎曲特性試驗
(4)沙比衝擊強度試驗
(5)全光線穿透率試驗
(6)荷重彎曲溫度試驗(HDT)
(7)耐藥品性試驗(環境應力破裂試驗)
(8)加速耐候性試驗
(9)面衝擊試驗
(10)熔融黏度之測定
(11)藉FT-IR之PC比例分析
(12)安全帽衝擊吸收性試驗:飛起、掉落用
(13)安全帽衝擊吸收性試驗:墜落時保護用
(14)安全帽耐貫穿性試驗:飛起、掉落用
(15)安全帽耐貫穿性試驗:墜落時保護用
以下具體地說明其之內容。
(1)試驗片(長×寬×厚)之製作方法係如以下所示。
啞鈴型:根據「塑膠-多目的試驗片(JIS K 7139)」製作試驗片。以使全長為150mm、兩端部之寬度為20mm、中央側係寬度為10mm長度為80mm的方式,射出成型為厚度為4mm的形狀。於第2圖顯示啞鈴型試驗片之立體圖。
(2)拉伸試驗
根據「塑膠-拉伸特性之試驗方法,第2部:模具成形、擠出成形及鑄模成形塑膠之試驗條件(JIS K 7162)」進行試驗。將試驗片(啞鈴型)以拉伸試驗機(東洋精機製所股份有限公司製RTC-1310A)之上部夾具及下部夾具夾持,安裝於試驗機。使下部夾具以速度50mm/min朝下方移動至試驗片破裂為止。確認拉伸降伏應力、拉伸降伏應變、拉伸破裂強度、拉伸破裂應變。於第3圖顯示拉伸試驗機之概略圖。
(3)彎曲特性試驗
根據「塑膠-彎曲特性之求出法(JIS K 7171)」進行試驗。將試驗片(將啞鈴型試驗片的兩端切斷,加工成80×10×2mm者)設置於彎曲特性試驗機(東洋精機製所股份有限公司製RTC-1310A)之支撐台(支點間距離34mm)。由試驗片上方將壓頭以1mm/min之速度壓下並使其變形。確認彎曲強度、彎曲彈性率。第4圖表示彎曲特性試驗機之概略圖。
(4)沙比衝擊強度試驗
根據「塑膠-沙比衝擊特性之求得方法,第1部:無儀器化衝擊試驗(JIS K 7111-1)」進行試驗。事先將啞鈴型之試驗片加工成1eA之形狀(將啞鈴型試驗片的兩端切斷,加工成80×10×2mm,於 中央加工為凹槽)。將試驗片設置於沙比衝擊強度試驗機(東洋精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DG-CB)之支撐台,使用標稱振動能量4.00J之鎚以擺角150°進行破壞,確認衝擊強度。於第5圖顯示沙比衝擊強度試驗機之概略圖。
(5)全光線穿透率試驗
根據「塑膠之光學特性試驗方法(JIS K 7105)」進行試驗。將厚度2mm之試驗片設置於記錄分光光度計(日立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日立分光光度計U-4100)之受光部前之試驗片設置部位,以掃瞄速度600nm/min、取樣間隔1.00nm測定波長範圍380nm至780nm之分光穿透率。將所測定之分光穿透率換算成(視感)穿透率(使用JIS T 8147之換算式(下述式))並確認。於第6圖顯示全光線穿透率試驗機之概略圖。
視感穿透率之計算式
Pe λ:標準照明體A之分光分布之值
V(λ):2度視角系統中之明視標準比視感度
T(λ):試驗過濾器之分光穿透率
Tv:視感穿透率(%)
又,因JIS T 8147:2003「護目鏡」之護目鏡之透鏡的視感穿透率為85%以上,故以穿透率85%以上為合格線。
所謂視感穿透率係眼睛可見之光(可見光)之波長範圍為380nm至780nm,但人的眼睛係隨波長而有不同感度(來自相同強 度之光,綠或黃的光會感覺比較亮,紫或紅的光會感覺比較暗)。加重比視感度高之波長的穿透率,減輕比視感度低之波長的穿透率,並加重平均。視感穿透率100%為無色透明。
紫外線係波長較可見光短(380nm以下)的光。會成為對眼睛有害之角膜炎或白內障等的原因。於護目鏡之JIS並無規定,但以不穿透為佳。
(6)荷重彎曲溫度試驗(HDT)
根據「塑膠-荷重彎曲溫度之求得方法(JIS K 7191-1)」進行試驗。將試驗片(將啞鈴型試驗片的兩端切斷,加工成80×10×2mm者)設置於HDT測定機的支撐台。對試驗片施加一定的荷重(1.80MPa及8.00MPa),於攪拌下加熱試驗機內之液體(油)。記錄試驗片彎曲0.5mm時之溫度。於第7圖顯示荷重彎曲溫度試驗機之概略圖。
(7)耐藥品性試驗(環境應力破裂試驗)
將試驗片(啞鈴型)安裝於等應變治具。等應變治具係魚板型的截面,其曲面(R=198)係設計成會使所安裝之試驗片的中央部受到一定的彎曲應變(約1.0%)。
試驗方法,係使等應變治具反面朝上,放置於藥品槽的凹部。以使試驗片能接觸藥品的方式將藥品置入藥品槽的凹部並放置於室溫下3小時。於第8圖顯示環境應變破裂試驗機之概略圖。取下試驗片洗淨乾燥後,確認浸漬前後之試驗片的外觀變化。未破裂之試驗片係以拉伸試驗確認延伸保持率。
試驗方法與上述(2)拉伸試驗同樣地進行確認。藉由測定斷裂延伸而確認未顯現於外觀之藥品的影響。
求出浸漬前後之試驗片之拉伸斷裂延伸(mm),根據以下之基準進行評價。延伸保持率(%)係以(浸漬後之拉伸破裂應變)/(浸漬前之拉伸破裂應變)×100求得。
◎:90%以上
○:70%以上未滿90%
△:25%以上未滿70%
×:未滿25%、或由於破裂而無法實施拉伸試驗
白化、黃變、起霧則將評價下降1階。
環境應力破裂試驗係確認環境應力破裂(環境應力龜裂)之耐藥品性試驗之一。所謂環境應力破裂,係指即使對某樹脂而言藥品附著無影響或影響少,若在施加力(成形時之內部應力或締結應力等之由外部的力)之狀態下附著藥品則有破裂、於短時間內出現影響或影響增大的情形。將由於如此之力與藥品所產生之破裂稱為環境應力破裂,本試驗係確認有無環境應力破裂。
又,本試驗為了使樹脂之耐藥品性的差更顯著而設定為非常嚴苛的條件。於實際使用狀況下難以想像有持續浸漬於藥品3小時的狀況。又,環境應力破裂係所受之力愈大則影響愈大。當為聚碳酸酯時,試驗片若承受約1.0%之應變則推定內部應力為23MPa。樹脂製造商之資料中,將殘留應力8.3MPa視為「成型品為單體之應變確認線」,而施加遠大於其之力。
(8)加速耐候性試驗
根據「塑膠-以實驗室光源之曝露試驗方法(JIS K 7350-2)」進行試驗。將試驗片(啞鈴型)安裝於以氙氣燈為光源之加速耐候性試驗機(Suga試驗機股份有限公司製超級氙氣燈耐候試驗機 SX-75),並使試驗機運轉。經過規定之時間(100、200、300、600、1000、2000小時)後取出試驗片,藉評價試驗確認耐候性試驗前後之試驗片的物性值變化。試驗機之運轉條件係安裝有戶外光過濾器、未控制槽內溫度、槽內溼度為50±5%、黑板溫度為63±3℃。又,若設定為降雨,則設定水噴霧循環為噴霧18分鐘、停止102分鐘。又,於經常放置於室外環境的車之試驗,加速耐候性試驗係以2000小時相當於10年。於第9圖顯示加速耐候性試驗機之概略圖。
(9)面衝擊試驗
根據「塑膠-硬質塑膠之穿孔衝擊試驗方法,第2部:儀器化衝擊試驗(JIS K 7211-2)」進行試驗。將以射出成形所成形之試驗片(150×150×2mm)於放置直徑40mm之支撐台以壓板固定,將直徑20mm之撞針以4.4m/sec撞擊試驗片。以位移感測器測定撞針貫穿試驗片時之位移,以負載感測器測定荷重,由位移-荷重之圖表求出貫穿所需之能量。將撞針開始貫穿試驗片至荷重達最大所需要之能量稱為最大能量[J],由其開始至荷重達一半所需要之總能量稱為穿孔能量[J]。
(10)熔融黏度之測定
可根據「藉塑膠毛細管流變儀及狹縫狀模口流變儀之塑膠之流動特性試驗方法(JIS K 7199)」進行測定。測定係使用東洋精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CapilographlD「PMD-C」。測定條件係毛細管係使用L=10.0mm、D=φ 1.0mm,以280℃進行試驗。
(11)藉FT-IR之比例分析
係藉FT-IR(傅立葉轉換紅外吸收光譜儀)測定。測定係使用島 津製作所製IRP restage-21,對試驗片表面部之厚度方向以銼刀削去10%之範圍,並分析該範圍中之聚碳酸酯樹脂的含有率。
(12)安全帽衝擊吸收性試驗:飛起、掉落用
安全帽之衝擊吸收性試驗:飛起、掉落用,係根據日本勞動安全衛生法規格檢定之性能試驗的衝擊吸收性I試驗而進行。將安全帽暴露於既定之暴露條件後,將暴露後之安全帽裝設於模型人頭,由安全帽之正上方1m的高度使5kg之半球型錘掉落至安全帽頂部,測定對模型人頭所施加之衝擊荷重,藉此來測定。
安全帽之暴露條件係進行低溫暴露(-10℃)、高溫暴露(50℃)與水中浸漬暴露(21℃)的三條件來,使對模型人頭所施加之最大衝擊荷重為4.9kN以下視為合格。半球型錘係使用合乎JIS G 3101(一般結構用壓延鋼材)所規定之SS400之規格的鋼材、且具有半徑48mm之半球形衝擊面之鎚。又,於安全帽衝擊吸收性試驗:飛起、掉落用中,係以高溫暴露(50℃)、低溫暴露(-10℃)與水中浸漬暴露(21℃)的暴露條件暴露後,於1分鐘以內使半球型錘落下至安全帽並結束試驗。於第13圖顯示安全帽衝擊吸收性試驗機、飛起、掉落用之概略圖。
(13)安全帽衝擊吸收性試驗:墜落時保護用
安全帽之衝擊吸收性試驗:墜落時保護用,係根據日本勞動安全衛生法規格檢定之性能試驗的衝擊吸收性II試驗而進行。將安全帽暴露於既定之暴露條件後,使暴露後之安全帽對於中心線而裝設在水平傾斜30度之模型人頭,並使衝擊點為保護帽之前頭部及後頭部,由安全帽之正上方1m的高度使5kg之平面型錘掉落至安全帽之前頭部及後頭部,測定對模型人頭所施加之衝擊荷 重,藉此進行測定。
安全帽之暴露條件係進行低溫暴露(-10℃)、高溫暴露(50℃)與水中浸漬暴露(21℃)的三條件來進行,將對模型人頭所施加之最大衝擊荷重為9.81kN以下、且7.35N以上之衝擊荷重未持續千分之3秒以上、且4.9N以上之衝擊荷重未持續千分之4.5秒以上者視為合格。平面型錘係使用合乎JIS G 3101(一般結構用壓延鋼材)所規定之SS400之規格的鋼材、且具有直徑127mm之平面形衝擊面之鎚。又,於衝擊吸收性試驗:墜落時保護用中,係以高溫暴露(50℃)、低溫暴露(-10℃)與水中浸漬暴露(21℃)的暴露條件暴露後,於3分鐘以內使平面型錘落下至安全帽並結束試驗。於第14圖顯示安全帽衝擊吸收性試驗機、墜落時保護用之概略圖。
(14)安全帽耐貫穿性試驗:飛起、掉落用
安全帽之耐貫穿試驗:飛起、掉落用,係根據日本勞動安全衛生法規格檢定之性能試驗的耐貫穿性試驗(貫穿I試驗)進行。耐貫穿試驗係於室溫下,對於裝設於模型人頭之安全帽,使尖端具有60度角度的圓錐形的3kg圓錐形鎚,由安全帽之正上方1m的高度,使圓錐形鎚自由落下至以安全帽頂部為中心之直徑100mm之圓周內的4個部位。將圓錐形鎚之尖端未接觸到模型人頭者視為合格。於第15圖顯示安全帽衝擊耐貫穿性試驗機、飛起、掉落用之概略圖。
(15)安全帽耐貫穿性試驗:墜落時保護用
安全帽之耐貫穿試驗:墜落時保護用,係根據日本勞動安全衛生法規格檢定之性能試驗的耐貫穿性試驗(貫穿II試驗)進行。耐貫穿試驗係於室溫下,使落下點為帽體殼之前頭部、後頭部及 兩側頭部的方式,而對於裝設有試驗用治具之頂部環的安全帽,使尖端具有60度角度的圓錐形的1.8kg圓錐形鎚,由安全帽正上方0.6m的高度,自由落下至安全帽之前頭部、後頭部及兩側頭部而進行。接著,於圓錐形鎚落下後,測定由試驗用治具之頂部環之上端至帽體內面之凹部的最下方落點的距離、或當圓錐形鎚之尖端貫穿帽體時則測定至圓錐形鎚之尖端的距離。將垂直距離為15mm以下者視為合格。於第16圖顯示安全帽衝擊耐貫穿性試驗機、墜落時保護用之概略圖。
(成形體)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成形體,係由上述之樹脂組成物所構成。
成形體可提供作為戶外用外裝樹脂構件、安全帽帽體、安全帽臉部保護板、運動用護目鏡、眼鏡用透鏡、眼鏡用透鏡及眼鏡之耳掛及眼鏡之鏡框(一體化者)、外部門把(汽車用外側門把)、內部門把(汽車用內側門把)、機械零件、電動工具外蓋、或樹脂上釉構件等。
戶外用外裝樹脂構件可舉例如圍牆、花盆、外壁等。
機械零件可舉例如框架、軸、齒輪等。
樹脂上釉構件可舉例如以樹脂構成之玻璃、金屬替代構件,可舉例如建築用樹脂玻璃、液體容器等。
本發明之成形體的一例,係由含有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及聚碳酸酯樹脂、並含任意之紫外線吸收劑及/或抗水劑之樹脂組成物所構成。該樹脂組成物亦可進一步含有適當添加劑。例如,藉由由含有色材之樹脂組成物構成成形體, 而可提供著色之成形體。特別是藉由以含色材之樹脂組成物製造安全帽帽體,可提供較佳之產業用安全帽。
本發明之成形體較佳係以上述樹脂組成物所構成之成形體,而相對於聚碳酸酯樹脂之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的含量,相較於成形體整體之平均值而以表面部為多。
藉此,成形體整體可提高來自聚碳酸酯樹脂之特性的耐衝擊性,於成形體表層部藉由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而可提高耐藥品性。於成形體表層部之耐藥品性愈高,可確保成形體暴露於藥品時之成形體整體的耐藥品性。
此處,成形體之表層部係表示相對於成形體之厚度方向長度而由表面起10%之部分。
相對於聚碳酸酯樹脂之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含量之成形體整體的平均值,可由樹脂之摻配量以重量比例求得。例如,相較於該平均值,表層部之比例以70重量%以下為佳、更佳為35重量%以下、又更佳為20重量%以下。
(實施例)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之實施例。
以下之實施例所使用之成份係如以下所述。
Tritan「TX1001」: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伊士曼化學公司製,通常等級Tritan。Tritan射出一般等級。
Tritan「TX1000」: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伊士曼化學公司製。
PC「E2000UR」:聚碳酸酯樹脂,三菱工程塑膠股份有限公司 製,低流動率等級。擠出用一般聚碳酸酯。
PC「302-4」:聚碳酸酯樹脂,住化斯泰隆聚碳酸酯股份有限公司製,低流動率等級。
PC「S2000U」:聚碳酸酯樹脂,三菱工程塑膠股份有限公司製,中流動率等級。
PC「302-15」:聚碳酸酯樹脂,住化斯泰隆聚碳酸酯股份有限公司製,高流動率等級。
紫外線吸收劑「UV-3638」:賽鐵克公司製CyasorbUV-3638。
抗水解劑「LA-1」:Carbodilite「LA-1」,日清紡化藥股份有限公司製。
又,於以下之實施例中,除特別說明之外,使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Tritan與聚碳酸酯樹脂之PC聚合混合體化之步驟,係將各樹脂投入容器,一邊以150至180rpm攪拌一邊以溫度270至280℃熔融混練而擠出。
<1.樹脂組成物之摻配量的試驗>
以下使用Tritan「TX1001」及PC「E2000UR」以特定之比例進行聚合混合體化,對所得之樹脂組成物進行試驗。於以下顯示其之內容。將結果示於表1。
(比較例1)
將Tritan「TX1001」及PC「E2000UR」以100對0(重量比)的比例進行聚合混合體化,對所得之組成物進行各種試驗。
(實施例1)
將Tritan「TX1001」及PC「E2000UR」以90對10(重量比)的比例進行聚合混合體化,對所得之組成物進行各種試驗。
(實施例2)
將Tritan「TX1001」及PC「E2000UR」以90對10(重量比)的比例進行聚合混合體化,對所得之組成物進行各種試驗。
(實施例3)
將Tritan「TX1001」及PC「E2000UR」以70對30(重量比)的比例進行聚合混合體化,對所得之組成物進行各種試驗。
(實施例4)
將Tritan「TX1001」及PC「E2000UR」以70對30(重量比)的比例,且相對於該合計100重量份而添加紫外線吸收劑「UV-3638」0.5重量份及抗水解劑「LA-1」0.25重量份以進行聚合混合體化,對所得之組成物進行各種試驗。
(實施例5)
將Tritan「TX1001」及PC「E2000UR」以70對30(重量比)的比例,且相對於該合計100重量份添加紫外線吸收劑「UV-3638」0.5重量份及抗水解劑「LA-1」0.25重量份、及白色顏料(氧化鈦)2重量份以進行聚合混合體化,對所得之組成物進行各種試驗。
<2.樹脂組成物之耐藥品性的試驗> (實施例6)
作為試驗樣品,準備將Tritan「TX1001」及PC「E2000UR」以70對30(重量比)的比例進行聚合混合體化所得之樹脂組成物。使用該試驗樣品,以氫氧化鈉(10重量%水溶液)、硝酸(40重量%水溶液)、乙醇、水溶性切削油之NEOS clear-cut(10重量%水溶液)、汽缸洗淨劑之Henkel日本股份有限公司製Henkel P3(3重量%水溶液)進行耐藥品試驗。NEOS clear-cut係NEOS股份有限公司製「HS-33A」。
於耐藥品試驗,使用試驗樣品製作啞鈴型2mm厚度之試驗片,等應變約0.5%、浸漬條件為3小時、N數為3(結果為平均值),進行環境應力破裂試驗。評價基準係如以下所示。其他條件係依據上述之「(7)環境應力破裂試驗」。
求出浸漬前後之試驗片的拉伸斷裂延伸(%),並根據以下之基準評價。拉伸斷裂延伸(%)係以拉伸斷裂延伸(%)=(浸漬後之值)/(浸漬前之值)×100而求。
◎:85%以上
○:70%以上未滿85%
△:30%以上未滿70%
×:未滿30%、或由於破裂而無法實施拉伸試驗
白化、黃變、起霧則將評價下降1階。
(比較例2)
作為比較例,對PC「E2000UR」100重量%之樹脂組成物進行同樣的試驗。
將結果示於表2。於表2中,將實施例6之樹脂組成物標記 為「合金」,將比較例2之PC100重量%之樹脂組成物標記為「PC」。
<3.樹脂之熔融黏度比之試驗> [樹脂種類]
使驗所使用之樹脂的種類係如以下所示。
CPE:Tritan「TX1000」:一般等級之Tritan。
PC1:PC「302-4」:低流動率等級。於300℃、1.2kg之MFR值為4g/10min之聚碳酸酯。
PC2:PC「E2000UR」:低流動率等級。於300℃、1.2kg之MFR值為5g/10min之聚碳酸酯。
PC3:PC「S2000U」:中流動率等級。於300℃、1.2kg之MFR值為15g/10min之聚碳酸酯。
PC4:PC「302-15」:高流動率等級。於300℃、1.2kg之MFR值為15g/10min之聚碳酸酯。
[樹脂之熔融黏度比之測定]
對上述各樹脂測定熔融黏度。樹脂之熔融黏度係根據「藉塑膠毛細管流變儀及狹縫狀模口流變儀之塑膠之流動特性試驗方法(JIS K 7199)」進行測定。將所使用之試驗機的概略截面圖示於第10圖。
將樣品之樹脂顆粒置入試驗機之桶內,進行預熱至達規定之溫度(280℃)後,以一定速度使活塞動作並將樹脂擠出。根據此時之活塞的速度與內壓而求出樹脂之剪切速度及熔融黏度。又,係使用L=10.0mm、D=φ 1.0mm之毛細管模口。
將所測定之結果示於第11圖。第11圖係表示相對於剪切速度之熔融黏度之圖表。由該結果,求出各PC1至4相對於CPE(Tritan)之熔融黏度比((PC樹脂之熔融黏度)/(CPE之熔融黏度)),並示於第12圖。第12圖係相對於剪切速度之熔融黏度比之圖表。
如第12圖所示,相對於CPE(Tritan)之各PC1至4之熔融黏度比,於280℃、以剪切速度10(sec-1 ),PC1為4.9、PC2為3.4、PC3為2.1、PC4為1.8。
<A.樹脂組成物之種類與摻配比例、添加劑之試驗>
以下之實施例所使用之成分,係如以下所述。
(1)CPE:含有酸成分之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並含有二醇成分之1,4-環己烷二甲醇(CHDM)及2,2,4,4-四甲基環丁烷二醇(TMCD)的共聚酯樹脂,伊士曼化學公司製,一般等級之Tritan。Tritan「TX1000」。
(2)PC1:MFR值(300℃、1.2kg)為4.0之一般之聚碳酸酯樹脂。 PC「302-4」。
(3)PC2:MFR值(300℃、1.2kg)為5.0之一般之聚碳酸酯樹脂。PC「E2000UR」。
(4)PC3:MFR值(300℃、1.2kg)為10.0之一般之聚碳酸酯樹脂。PC「S2000U」。
(5)PC4:MFR值(300℃、1.2kg)為15.0之一般之聚碳酸酯樹脂。PC「302-15」。
(6)紫外線吸收劑:苯并系化合物,賽鐵克公司製CyasorbUV-3638(2,2’-對伸苯基雙(3,1-苯并-4-酮))。
(7)抗水解劑:碳二亞胺系化合物,日清紡化藥股份有限公司製LA-1(聚(4,4’-亞甲基雙環己基碳二亞胺))。
[面衝擊試驗及耐藥品性試驗] (實施例A1)
係以由CPE與PC1(5重量%)之混合物所製作成之試驗片之面衝擊試驗及耐藥品性試驗的結果。
(實施例A2)
係以由CPE與PC1(20重量%)之混合物所製作成之試驗片之面衝擊試驗及耐藥品性試驗的結果。
(實施例A3)
係以由CPE與PC1(30重量%)之混合物所製作成之試驗片之面衝擊試驗及耐藥品性試驗的結果。
(實施例A4)
係以由CPE與PC1(40重量%)之混合物所製作成之試驗片之面衝擊試驗及耐藥品性試驗的結果。
(比較例A1)
係由CPE單體所製作成之試驗片之面衝擊試驗及耐藥品性試驗的結果。
(比較例A2)
係以由CPE與PC1(3重量%)之混合物所製作成之試驗片之面衝擊試驗及耐藥品性試驗的結果。
(比較例A3)
係以由CPE與PC1(50重量%)之混合物所製作成之試驗片之面衝擊試驗及耐藥品性試驗的結果。
將上述之面衝擊試驗及耐藥品性試驗的結果示於表3。該等之試驗方法係如以上所述。
[耐候性試驗前後之沙比衝擊試驗] (實施例A5)
係於CPE與PC1(30重量%)之混合物,對於該混合物之100 重量份添加紫外線吸收劑0.05重量份、抗水解劑0.05重量份之兩者合計為0.10重量份所製作之試驗片,其耐候性試驗前後之沙比衝擊試驗的結果。
(實施例A6)
係於CPE與PC1(30重量%)之混合物,對於該混合物之100重量份添加紫外線吸收劑0.50重量份、抗水解劑0.50重量份之兩者合計為1.00重量份所製作之試驗片,其耐候性試驗前後之沙比衝擊試驗的結果。
(實施例A7)
係於CPE與PC1(30重量%)之混合物,對於該混合物之100重量份添加紫外線吸收劑1.00重量份、抗水解劑1.00重量份之兩者合計為2.00重量份所製作之試驗片,其耐候性試驗前後之沙比衝擊試驗的結果。
(實施例A8)
係於CPE與PC1(30重量%)之混合物,對於該混合物之100重量份添加紫外線吸收劑3.00重量份、抗水解劑3.00重量份之兩者合計為6.00重量份所製作之試驗片,其耐候性試驗前後之沙比衝擊試驗的結果。
(參考例A1)
係以未含有紫外線吸收劑及抗水解劑之CPE與PC1(30重量%)之混合物所製作之試驗片,其耐候性試驗前後之沙比衝擊試驗的結果。
(參考例A2)
係於CPE與PC1(30重量%)之混合物,對於該混合物之100 重量份添加紫外線吸收劑3.50重量份、抗水解劑3.50重量份之兩者合計為7.00重量份所製作之試驗片,其耐候性試驗前後之沙比衝擊試驗的結果。
(實施例A9)
係於CPE與PC1(30重量%)之混合物,對於該混合物之100重量份僅添加紫外線吸收劑2.00重量份所製作之試驗片,其耐候性試驗前後之沙比衝擊試驗的結果。
(實施例A10)
係於CPE與PC1(30重量%)之混合物,對於該混合物之100重量份僅添加抗水解劑2.00重量份所製作之試驗片,其耐候性試驗前後之沙比衝擊試驗的結果。
將上述之耐候性試驗前後之沙比衝擊試驗的結果示於表4。其試驗方法係如上所述。
[耐藥品性試驗] (實施例A11)
係以由CPE與PC1(30重量%)之混合物所製作成之試驗片之耐藥品性試驗的結果。
(實施例A12)
係以由CPE與PC2(30重量%)之混合物所製作成之試驗片之耐藥品性試驗的結果。
(實施例A13)
係以由CPE與PC3(30重量%)之混合物所製作成之試驗片之耐藥品性試驗的結果。
(參考例A3)
係以由CPE與PC4(30重量%)之混合物所製作成之試驗片之耐藥品性試驗的結果。
將上述之耐藥品性試驗之結果示於表5。其試驗方法係如上所述。
<B.安全帽衝擊吸收性試驗、耐貫穿性試驗>
以下之實施例所使用之成分係如以下所述。
Tritan「TX1000」: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Tritan射出一般等級,伊士曼化學公司製。
聚碳酸酯「302-4」:聚碳酸酯樹脂,標準等級,住化斯泰隆聚碳酸酯股份有限公司製。
紫外線吸收劑UV-3638:苯并系化合物,賽鐵克公司製CyasorbUV-3638(2,2’-對伸苯基雙(3,1-苯并-4-酮))。
抗水解劑LA-1:碳二亞胺系化合物,日清紡化藥股份有限公司製LA-1(聚(4,4’-亞甲基雙環己基碳二亞胺))。
氧化鈦:顏料
安全帽衝擊吸收性試驗、耐貫穿性試驗之評價方法,係依據上述試驗方法。將評價結果示於表6。
(實施例B1)
調整為對於Tritan「TX1000」80重量%、聚碳酸酯「302-4」20重量%(合計100重量份),再含有0.5重量份紫外線吸收劑UV-3638、0.5重量份抗水解劑LA-1、顏料之氧化鈦2重量份的樹脂組成物。製作由該樹脂組成物所射出成形之產業用安全帽外殼(以下稱作外殼)。使用該外殼進行MP型之產業用安全帽(Midori安全股份有限公司製SC-MPC RA)之試驗。由表6可知,試驗結果全部8個皆為合格。
(實施例B2)
調整為對於Tritan「TX1000」80重量%、聚碳酸酯「302-4」20重量%(合計100重量份),再含有0.5重量份紫外線吸收劑UV-3638、0.5重量份抗水解劑LA-1重量份的樹脂組成物。製作由 該樹脂組成物所射出成形之透明帽緣。
接著,調整為對於Tritan「TX1000」80重量%、聚碳酸酯「302-4」20重量%(合計100重量份),再含有0.5重量份紫外線吸收劑UV-3638、0.5重量份抗水解劑LA-1、顏料之氧化鈦2重量份的樹脂組成物。製作由該樹脂組成物所射出成形之外殼。
以嵌入性成形將上述透明帽緣安裝於該外殼上。使用該外殼進行歐美型之附透明護目鏡之產業用安全帽(SC-11PCL RA)之試驗。由表6可知試驗結果全部8個皆為合格。
(實施例B3)
調整為對於Tritan「TX1000」80重量%、聚碳酸酯「302-4」20重量%(合計100重量份),再含有0.5重量份紫外線吸收劑UV-3638、0.5重量份抗水解劑LA-1的樹脂組成物。製作由該樹脂組成物所射出成形之透明帽緣。
接著,調整為對於Tritan「TX1000」80重量%、聚碳酸酯「302-4」20重量%(合計100重量份),再含有0.5重量份紫外線吸收劑UV-3638、0.5重量份抗水解劑LA-1、顏料之氧化鈦2重量份的樹脂組成物。製作由該樹脂組成物所射出成形之外殼。
以嵌入性成形將上述透明帽緣安裝於該外殼上。使用該外殼,進行盾面內藏型之產業用安全帽(SC-15PCLVS RA KP)之試驗。由表6可知試驗結果全部8個皆為合格。
(比較例B1)
調整為對於Tritan「TX1000」100重量%,再含有0.5重量份紫外線吸收劑UV-3638、0.5重量份抗水解劑LA-1、顏料之氧化鈦2重量份的樹脂組成物。製作由該樹脂組成物所射出成形之外 殼。使用該外殼,進行MP型之產業用安全帽(Midori安全股份有限公司製SC-MPC RA)之試驗。由表6可知,低溫暴露後之安全帽衝擊吸收性試驗:飛起、降落用及低溫暴露後之安全帽衝擊吸收性試驗:墜落時保護用之試驗時外殼有很大的破損,故不合格。
如表6所示各實施例,使用以Tritan「TX1000」80重量%、聚碳酸酯「302-4」20重量%為主成分之樹脂組成物所製作之產業用安全帽外殼的產業用安全帽,不論該形狀而所有試驗項目均合格。因此,藉由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可製作具有日本勞動安全衛生法規格檢定之合格性能的產業用安全帽。
相對於此,於比較例使用以Tritan「TX1000」100重量份為主成物分之樹脂組成物所製作之產業用安全帽外殼的產業用安全帽,於低溫暴露後之安全帽衝擊吸收性試驗:飛起、掉落用及低溫暴露後之安全帽衝擊吸收性試驗:墜落時保護用為不合格。因此,藉由比較例之樹脂組成物無法製作具有日本勞動安全衛生法規格檢定之合格性能的產業用安全帽。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使用優異材料之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更詳而言之係含有作為酸成分之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含有作為二醇成分之1,4,-環己烷二甲醇(CHDM)及2,2,4,4-四甲基環丁二醇(TMCD)的共聚酯樹脂,與聚碳酸酯樹脂一同進行聚合混合體化,藉此可製得具有較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優異之特性的樹脂組成物。只要應用其即可開 發更有效之材料。
該代表圖無元件符號及其代表之意義。

Claims (9)

  1. 一種樹脂組成物,係含有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與聚碳酸酯樹脂,其中,含有前述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60重量%至95重量%、含有前述聚碳酸酯樹脂5重量%至40重量%;且前述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與該聚碳酸酯樹脂之熔融黏度比((聚碳酸酯樹脂之熔融黏度)/(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熔融黏度)),於280℃、剪切速度10(sec-1 )時為2.0以上。
  2. 一種樹脂組成物,係含有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與聚碳酸酯樹脂,其中,含有前述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60重量%至95重量%、含有前述聚碳酸酯樹脂5重量%至40重量%,且前述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與該聚碳酸酯樹脂之熔融黏度比((聚碳酸酯樹脂之熔融黏度)/(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之熔融黏度)),於280℃、剪切速度10(sec-1 )時為2.0以上,且前述聚碳酸酯樹脂之MFR值(300℃、1.2kg)未滿15g/10min。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樹脂組成物,其中,前述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係含有作為酸成分之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含有作為二醇成分之1,4,-環己 烷二甲醇(CHDM)及2,2,4,4-四甲基環丁二醇(TMCD)之共聚酯樹脂。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樹脂組成物,其中,前述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係含有作為酸成分之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含有作為二醇成分之1,4,-環己烷二甲醇(CHDM)及2,2,4,4-四甲基環丁二醇(TMCD)之共聚酯樹脂。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樹脂組成物,係進一步含有紫外線吸收劑及/或抗水解劑,相對於前述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與該聚碳酸酯樹脂之合計100重量份,前述紫外線吸收劑及前述抗水解劑之合計為0.1至6.0重量份。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樹脂組成物,係進一步含有紫外線吸收劑及/或抗水解劑,相對於前述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與該聚碳酸酯樹脂之合計100重量份,前述紫外線吸收劑及前述抗水解劑之合計為0.1至6.0重量份。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樹脂組成物,係進一步含有紫外線吸收劑及/或抗水解劑,相對於前述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與該聚碳酸酯樹脂之合計100重量份,前述紫外線吸收劑及前述抗水解劑之合計為0.1至6.0重量份。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樹脂組成物,係進一步含有紫外線吸收劑及/或抗水解劑,相對於前述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 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與該聚碳酸酯樹脂之合計100重量份,前述紫外線吸收劑及前述抗水解劑之合計為0.1至6.0重量份。
  9. 一種成形體,係由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樹脂組成物所構成,其中,前述聚(對苯二甲酸1,4-伸環己烷二亞甲酯)共聚酯樹脂相對於該聚碳酸酯樹脂之含量,於表層部較成形體整體之平均值多。
TW101140243A 2011-11-01 2012-10-31 樹脂組成物及成形體 TWI4916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40415 2011-11-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6298A TW201326298A (zh) 2013-07-01
TWI491664B true TWI491664B (zh) 2015-07-11

Family

ID=48192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0243A TWI491664B (zh) 2011-11-01 2012-10-31 樹脂組成物及成形體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093796B2 (zh)
EP (1) EP2774950B1 (zh)
JP (1) JP5806326B2 (zh)
TW (1) TWI491664B (zh)
WO (1) WO20130657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14693A (ja) * 2014-04-25 2015-12-03 ミドリ安全株式会社 耐久性に優れた防曇性コーティング被覆物品
JP6693041B2 (ja) * 2014-07-14 2020-05-13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積層体
JP6908083B2 (ja) * 2014-07-14 2021-07-21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積層体
KR101859160B1 (ko) * 2015-09-01 2018-06-2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코폴리카보네이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7203198B2 (ja) * 2019-03-28 2023-01-12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発泡粒子製造用の樹脂組成物、発泡粒子、発泡成形体及び複合構造部材
CN110243565B (zh) * 2019-07-09 2021-01-05 浏阳市优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头盔性能测试装置
JP2020011517A (ja) * 2019-10-09 2020-01-23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積層体
CN110845712B (zh) * 2019-11-23 2022-05-10 杭州临安煜中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EP4347687A1 (en) * 2021-05-31 2024-04-10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Thermoplastic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
KR102627939B1 (ko) * 2023-07-25 2024-01-24 지피에스코리아(주) 산업현장용 스마트 안전모 및 스마트 안전모의 표면처리방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45104B2 (en) * 2003-12-16 2008-03-18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Polyester-polycarbonate blends useful for extrusion blow-molding
JP2009513792A (ja) * 2005-10-28 2009-04-02 イーストマン ケミカル カンパニー シクロブタンジオール及び少なくとも1種の燐化合物を含むポリエステル組成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592181A (zh) 1955-12-22
US4256861A (en) 1979-12-26 1981-03-17 Eastman Kodak Company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etherester elastomer
US4539390A (en) 1984-03-29 1985-09-03 Eastman Kodak Company High molecular weight unsaturated polyesters of cyclohexanedimethanols
EP0188791A1 (en) 1985-01-02 1986-07-3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mposition of an aromatic polycarbonate resin, a polyalkylene terephthalate resin and/or an amorphous copolyester resin and a modifier
US5049619A (en) 1989-04-14 1991-09-17 Edison Polymer Innovation Corporation Polymeric alloys
US5633340A (en) 1995-09-21 1997-05-27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Polyester molding compositions
JP3602927B2 (ja) 1996-12-26 2004-12-15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その成形品及び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
JP3973303B2 (ja) 1998-09-09 2007-09-12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2001081209A (ja) 1999-09-09 2001-03-27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ポリエステル系樹脂シート
JP2002294060A (ja) 2001-03-28 2002-10-09 Teijin Ltd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4172220B2 (ja) 2001-07-31 2008-10-29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マーアロ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31305B2 (ja) 2001-08-03 2010-08-25 ミドリ安全株式会社 顔面保護板付ヘルメット
JP2005090049A (ja) 2003-09-16 2005-04-07 Heat-Sink & Os Co Ltd 電子錠
US20050137360A1 (en) 2003-12-19 2005-06-2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lear polycarbonate polyester blend
WO2005090049A1 (ja) 2004-03-19 2005-09-29 Midori Anzen Co., Ltd. バイザー付ヘルメット
US7510768B2 (en) 2005-06-17 2009-03-31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Thermoplastic articles comprising cyclobutanediol having a decorative material embedded therein
US8586701B2 (en) * 2005-10-28 2013-11-19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opolyesters based on 2,2,4,4-tetramethyl-1,3-cyclobutanediol and 1,4-cyclohexanedimethanol
US20100087574A1 (en) 2005-10-28 2010-04-08 Emmett Dudley Crawford Polyester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cyclobutanediol having a certain combination of inherent viscosity and moderat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nd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JP4835183B2 (ja) 2006-02-08 2011-12-14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体およびバリア層
WO2008054560A2 (en) * 2006-10-27 2008-05-08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Certain polyester compositions which comprise tetramethylcyclobutanediol, cyclohexanedimethanol and high trans-cyclohexanedicarboxylic acid
CN101861356B (zh) * 2007-11-16 2013-09-11 纳幕尔杜邦公司 包含双峰离聚物组合物的制品
KR100905089B1 (ko) 2008-05-15 2009-06-30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내광성 및 치수 안정성이 우수한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조성물
WO2010101562A1 (en) 2009-03-02 2010-09-10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Molded articles made from blends of polyesters and bisphenol a polycarbonates
JP5381421B2 (ja) 2009-07-03 2014-01-08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マーアロイ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成形品
JP5678506B2 (ja) 2009-07-29 2015-03-04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マーアロイ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成形品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45104B2 (en) * 2003-12-16 2008-03-18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Polyester-polycarbonate blends useful for extrusion blow-molding
JP2009513792A (ja) * 2005-10-28 2009-04-02 イーストマン ケミカル カンパニー シクロブタンジオール及び少なくとも1種の燐化合物を含むポリエステル組成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93796B2 (en) 2018-10-09
EP2774950B1 (en) 2019-03-27
WO2013065740A1 (ja) 2013-05-10
TW201326298A (zh) 2013-07-01
EP2774950A4 (en) 2015-07-08
JPWO2013065740A1 (ja) 2015-04-02
JP5806326B2 (ja) 2015-11-10
US20140296422A1 (en) 2014-10-02
EP2774950A1 (en) 2014-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1664B (zh) 樹脂組成物及成形體
TWI507295B (zh) 積層體
TWI492986B (zh) 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及將其成形所得之成形體、薄膜、板及射出成形品
AU2004200718B9 (en) Transparent Molding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Applications
JP5305631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06437B2 (ja) 多層体
TW201425463A (zh) 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及成形品
TW200303817A (en) A multilayered article
JP6503203B2 (ja) 近赤外線による生体組織の損傷を防止する方法
WO2011102494A1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KR20100092480A (ko)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성형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1094070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887130A1 (en) Special polycarbonate polarizing eyewear
JP2013203042A (ja) 積層体
US20120220708A1 (en)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polycarbonate resin molded art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EP3632985A1 (en)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optical molded product comprising same
KR101603097B1 (ko) 자연 환경 조건 하 및 이보다 가혹한 자연 환경 조건 하 또는 이와 유사 또는 그 이상으로 가혹한 사용 조건 하에 안정되고 내약품성과 내구성이 뛰어난 투명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제품
JP4881560B2 (ja) 眼鏡レンズ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眼鏡レンズ
JP6971225B2 (ja) 歯科用樹脂組成物
TWI538942B (zh) 在自然環境條件下及比此嚴酷的自然環境條件下或與此同等或比此更嚴酷之使用條件下安定而具有耐藥性及耐久性優異之透明樹脂組成物及使用該組成物之製品
KR102200870B1 (ko) 투명성이 우수한 내화학 내광성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JP5228102B2 (ja) 眼鏡レンズ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
JPH10195235A (ja) 熱線遮蔽採光材
JP2013124273A (ja) 漆黒性に優れた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KR102200890B1 (ko) 외관 특성이 우수한 내화학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