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0787B - 二維碼顯示系統、二維碼顯示方法及程式 - Google Patents

二維碼顯示系統、二維碼顯示方法及程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0787B
TWI490787B TW097146697A TW97146697A TWI490787B TW I490787 B TWI490787 B TW I490787B TW 097146697 A TW097146697 A TW 097146697A TW 97146697 A TW97146697 A TW 97146697A TW I490787 B TWI490787 B TW I4907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imensional code
displayed
image
display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46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35313A (en
Inventor
Hiroshi Ideguchi
Original Assignee
At Com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t Comm Co Ltd filed Critical At Comm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935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53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0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078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G09G5/37Details of the operation on graphic patterns
    • G09G5/377Details of the operation on graphic patterns for mixing or overlaying two or more graphic patter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54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 G06K7/108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further details of bar or optical code scanning devices
    • G06K7/109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further details of bar or optical code scanning devices sensing, after transfer of the image of the data-field to an intermediate store, e.g. storage with cathode ray tub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14Solving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09G2340/145Solving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related to small scre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Display Devices Of Pinball Game Machines (AREA)
  • Stereo-Broadcasting Methods (AREA)

Description

二維碼顯示系統、二維碼顯示方法及程式
本發明係有關於二維碼顯示系統、二維碼顯示方法及程式。
藉由將縱橫(陣列狀)地排列之單元分開塗成白和黑,而表達資訊的二維碼,和一維條碼相比,可處理很多資訊量,用在日常生活之各種場面。關於這種二維碼的顯示,自昔以來有各種提案(例如專利文獻1等)。
在專利文獻1所揭示具有標識的二維碼係將二維碼和標識記號組合者,可同時表達數位資訊和視覺資訊。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7-287004號公報
可是,在以往這種技術一併顯示標識記號情況下,為確保二維碼的讀取性,不得不某程度地降低標識記號等的創意性。又,很難說已確立適當應付讀取二維碼側的使用者環境之二維碼的顯示技術,實際情形係對讀取性亦要求進一步改善。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實際情形而開發者,其目的在於提供可比以往提高創意性或讀取性之二維碼顯示系統、二維碼顯示方法及程式。
為達成該目的,本發明之二維碼顯示系統之特徵為具備有:
顯示手段,可顯示藉配置成陣列狀之複數個單元表達既定資訊的二維碼;及
顯示控制手段,可改變該二維碼的顯示形態。
又,本發明之二維碼顯示方法係進行將藉配置成陣列狀之複數個單元所表達既定資訊的二維碼顯示於顯示手段之控制的二維碼顯示方法,其特徵為具備改變該二維碼之顯示形態的顯示控制步驟。
又,本發明之程式之特徵為:使電腦發揮作為顯示控制手段之功能,而該顯示控制手段係將在藉配置成陣列狀之複數個單元所表達既定資訊的二維碼顯示於顯示手段時之顯示形態改變。
亦可作成該顯示控制手段(在該顯示控制步驟),進行斷續地顯示該二維碼於該顯示手段,且在非顯示二維碼的期間,顯示既定圖像於該顯示手段的控制。
在此情況下,亦可作成該顯示控制手段(在該顯示控制步驟)反覆執行如下控制:在顯示該既定圖像於該顯示手段並經過第一期間後,將該顯示手段之顯示切換為該二維碼的控制;及在顯示該二維碼於該顯示手段並經過第二期間後,將該顯示手段之顯示切換為該既定圖像的控制。
又,亦可作成該顯示手段可顯示既定圖像和該二維碼的合成圖像;該顯示控制手段進行一合成圖像於該顯示手段的控制。
在此情況下,亦可作成該顯示控制手段(在該顯示控制步驟)係在顯示該既定圖像於該顯示手段並經過第一期間後,藉由使該著色圖案的佔有比例逐漸變大,可表達該二維碼之該既定資訊。
又,亦可作成該顯示控制手段(在該顯示控制步驟)在使該著色圖案的佔有比例達到最大值並經過第二期間後,藉由使該著色圖案的佔有比例逐漸變小,無法表達該二維碼之該既定資訊。
又,該顯示控制手段(在該顯示控制步驟)亦可藉由依序切換而顯示該著色圖案的佔有比例相異之複數種二維碼,一面改變該著色圖案的佔有比例,一面顯示該合成圖像於該顯示手段。
又,亦可作成該顯示控制手段(在該顯示控制步驟)進行一面改變該著色圖案的形狀,一面顯示該合成圖像於該顯示手段的控制。
又,亦可作成該顯示控制手段(在該顯示控制步驟)逐漸改變使顯示於該顯示手段之該二維碼的寬高比。
又,亦可作成該顯示控制手段(在該顯示控制步驟),逐漸改變使顯示於該顯示手段之該二維碼的大小。
又,亦可作成該顯示控制手段(在該顯示控制步驟)進行依序切換所表達資訊的內容相異之複數個二維碼而顯示於該顯示手段的控制。
若依據本發明,可提供不會損害讀取性,並可顯示創意性高之圖像的二維碼顯示系統、二維碼顯示方法及程式。
又,若依據本發明,可提供不論顯示畫面之寬高比或尺寸,都能可讀取地顯示二維碼之二維碼顯示系統、二維碼顯示方法及程式。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最佳實施形態。
[第一實施形態]
首先,一面參照圖面一面說明第一實施形態的二維碼顯示系統。二維碼顯示系統1例如由泛用電腦或手機等移動體通信終端機等所構成。如第1圖所示,二維碼顯示系統1具備控制部2、記憶部3以及顯示部4,這些都藉匯流排等相連接。
控制部2例如由CPU(中央處理單元素(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僅讀記憶體(Read Only Memory))以及RAM(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等所構成,CPU使用RAM作為工作記憶體,藉由適當地執行ROM或記憶部3等所記憶之各種程式,控制二維碼顯示系統1之各部的動作。在本實施形態中,將測量圖像或二維碼之顯示期間的顯示期間定時器記憶於RAM。
記憶部3例如由硬碟驅動器等所構成,其記憶OS(操作系統(Operating System))、各種應用程式、圖像資料或二維碼等。在本實施形態中,將二維碼顯示程式記憶於記憶部3該二維碼顯示程式使顯示部4交互顯示根據圖像資料之圖像和二維碼。
第2圖係顯示二維碼之一例的平面圖。如第2圖所示,二維碼例如為將4mm(毫米)四角之正方形的複數個單元每縱橫21×21個配置成陣列形之構造。又,此二維碼具有3個定位符號5a、5b以及5c。二維碼藉由將單元分開塗成白和黑,而表達例如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等之資訊。
第3圖係顯示根據記憶部3所記憶圖像資料之圖像例的平面圖。如第3圖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和二維碼交互顯示之圖像可視認地顯示和藉二維碼所表達之資訊(例如http://www.a-tc.jp)對應的標識記號6等。
顯示部4例如由液晶顯示裝置(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所構成,在控制部2之控制下,顯示用以使二維碼顯示系統1執行各種動作的使用者介面畫面或根據記憶部3所記憶之圖像資料的標識記號6之圖像及二維碼等。
其次,一面參照圖面,一面說明具備有上述構造之二維碼顯示系統1的具體動作。
例如在藉由使用者對二維碼顯示系統1的操作輸入開始顯示二維碼的指示時,響應該指示,控制部2起動記憶部3所記憶之二維碼顯示程式。因而,第4圖所示之二維碼顯示處理開始。
此二維碼顯示處理開始時,控制部2首先讀出記憶部3所記憶之圖像資料,如第5圖所示,使顯示部4同時顯示根據圖像資料之標識記號6的圖像和定位符號5a、5b以及5c(步驟S101)。又,此時,將例如對應於0.5秒的定時器起始值設定於設在RAM之顯示期間定時器,開始顯示期間定時器之倒數計時等,而開始計測標識記號6之圖像的顯示期間(步驟S102)。
接著,控制部2根據例如使用者對二維碼顯示系統1的操作,而判定是否輸入二維碼之顯示結束的指示(步驟S103)。於此,在己輸入二維碼之顯示結束指示之情況(步驟S103;Yes)下,結束二維碼顯示處理。
而,在未輸入二維碼之顯示結束指示之情況(步驟S103;No)下,藉由檢查在顯示期間定時器之定時器值是否變成“0”,而判定在顯示標識記號6的圖像後是否已經過0.5秒(步驟S104)。於此,在顯示期間定時器的定時器值是“0”以外之數值的情況(步驟S104;No)下,判定在顯示標識記號6的圖像後尚未經過0.5秒,而一面繼續顯示標識記號6的圖像,一面反覆等待經過0.5秒。
然後,在使顯示期間定時器的定時器值變成和“0”一致等,判定在顯示標識記號6的圖像後已經過0.5秒的情況(步驟S104;Yes)下,暫時停止顯示標識記號6的圖像(步驟S105)。然後,控制部2藉由讀出記憶部3所記憶之二維碼並使顯示部4顯示(步驟S106),將在顯示部4的顯示從標識記號6的圖像切換成二維碼。又,此時,控制部2將例如對應於2.0秒的定時器起始值設定於顯示期間定時器,然後,開始顯示期間定時器之倒數計時等,而開始計測二維碼的顯示期間(步驟S107)。
接著,控制部2根據例如使用者對二維碼顯示系統1的操作,判定是否輸入二維碼之顯示結束的指示(步驟S108)。於此,在已輸入二維碼之顯示結束的指示之情況(步驟S108;Yes)下,結束二維碼顯示處理。
而,在未輸入二維碼之顯示結束指示之情況(步驟S108;No)下,藉由檢查在顯示期間定時器之定時器值是否變成“0”,而判定在顯示二維碼的圖像後是否已經過2.0秒(步驟S109)。於此,在顯示期間定時器的定時器值是“0”以外之數值的情況(步驟S109;No)下,判定在顯示二維碼後尚未經過2.0秒,而一面繼續顯示二維碼,一面反覆等待經過2.0秒。
然後,在顯示期間定時器的定時器值變成和“0”一致等,判定在顯示標識記號6的圖像後已經過2.0秒的情況(步驟S109;Yes)下,暫時停止顯示二維碼(步驟S110)。然後,控制部2藉由回到步驟S101的處理並使顯示部4顯示根據圖像資料之標識記號6的圖像,將在顯示部4的顯示從二維碼切換成標識記號6的圖像。
藉由反覆這種處理,使顯示部4交互地顯示第5圖所示之標識記號6的圖像和第2圖所示之二維碼。又,藉由將標識記號6之圖像及二維碼的顯示期間分別設為0.5秒及2.0秒,令使用者可讀出來自二維碼的資訊,而且可視認標識記號6的圖像。
如以上之說明所示,依據本實施形態的二維碼顯示系統1,控制部2進行在使顯示部4顯示標識記號6的圖像並經過0.5秒後,將在顯示部4的顯示從標識記號6之圖像切換成二維碼的控制。然後,控制部2進行在使顯示部4顯示二維碼並經過2.0秒後,將在顯示部4的顯示從二維碼切換成標識記號6之圖像的控制。藉由控制部2反覆執行這種控制,可使顯示部4交互地顯示第5圖所示之標識記號6的圖像和第2圖所示之二維碼。
因而,二維碼顯示系統1不會損害二維碼的讀取性,並可顯示創意性高之標識記號6的圖像。
[第二實施形態]
接著,一面參照圖面,一面說明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的二維碼顯示系統。本實施形態的二維碼顯示系統10具有和第一實施形態之二維碼顯示系統1(參照第1圖)一樣的硬體構造,如第6圖所示,具備控制部11、記憶部12以及顯示部13,這些利用匯流排等相連接。
控制部11例如由CPU、ROM、RAM以及CTC(計數器/定時器電路)等所構成。CPU每自CTC輸入中斷要求信號,使用RAM作為工作記憶體等,藉由適當地執行ROM或記憶部12等所記憶之各種程式,控制二維碼顯示系統10之各部的動作。
在本實施形態中,於RAM中記憶圖像資料顯示中旗標或在控制顯示部13之顯示時所使用的顯示控制定時器等,該顯示中旗標表示根據圖像資料之圖像或二維碼顯示於顯示部13。
記憶部12例如由硬碟驅動器等所構成,記憶OS、各種應用程式、各種控制表、圖像資料或二維碼等。
在本實施形態中,於記憶部12,以具備層構造之方式記憶,層構造係使顯示構成動態圖像之複數種靜止圖像的圖像資料對應於動態圖像之播放順序,從下層向上層疊層。此外,此層構造係任意,例如亦可係使顯示構成動態圖像之複數種靜止圖像的圖像資料對應於動態圖像之播放順序,從上層向下層疊層者。
如第7圖所示,於這種圖像資料所顯示的圖像中可視認地顯示將3個定位符號5a、5b以及5c配置於臉的人物15,此人物15之臉的表情或手足的位置因各靜止圖像而異。
於第6圖所示的記憶部12中,以具備有層構造之方式記憶,而層構造係將在單元內之著色圖案的大小或形狀相異之複數種二維碼對應於既定的順序並從下層向上層疊層。
這種二維碼係藉由改變構成第2圖所示二維碼的單元之著色圖案的形狀,或改變大小(即,在單元內之著色圖案的佔有比例)而產生。
在本實施形態中,具備將圓形之著色圖案的直徑相異之複數種二維碼或著色圖案的形狀設為╳字形或十字形之二維碼疊層的層構造,並記憶於記憶部12。此外,著色圖案的形狀係任意,例如亦可係和單元相似的四角形、或三角形、六角形、菱形、星形、心形等,又亦可係不定形。
於第6圖所示記憶部12中記憶第8(a)圖所示圖像顯示控制表121、第8(b)圖所示二維碼圖像顯示控制表122,作為在控制顯示部13之顯示時參照的控制表。
於圖像顯示控制表121和二維碼圖像顯示控制表122,第8(a)圖及第8(b)圖所示,將顯示圖像或二維碼之切換時序的定時器判定值與配置顯示使顯示部13顯示之圖像的圖像資料或二維碼之層相對應並登記。此外,圖中m及n係0以上的整數。
於第6圖所示之記憶部12中記憶二維碼顯示程式,作為各種應用程式之一。根據此二維碼顯示程式,控制部11執行二維碼顯示處理。在二維碼顯示處理中,控制部11將根據圖像圖像資料的圖像和二維碼重疊並顯示於顯示部13,然後,對應於在顯示控制定時器之定時器值的更新,依序切換該圖像和二維碼。
顯示部13例如由液晶顯示裝置(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所構成,在控制部11之控制下,顯示用以使二維碼顯示系統10執行各種動作的使用者介面畫面或根據記憶部12所記憶之圖像資料的圖像及二維碼等。
其次,一面參照圖式,一面說明具備該構造之二維碼顯示系統10的具體動作。
控制部11的CPU在接收從CTC每隔既定期間(例如33ms)所送出的中斷要求信號並受理中斷要求時,執行既定之定時器中斷處理。在此定時器中斷處理,藉由控制部11的CPU執行二維碼顯示程式,執行第9圖所示二維碼顯示處理。
如第9圖所示,在此二維碼顯示處理中,CPU首先,判定設置於RAM之顯示中旗標是否變成ON(步驟S201)。在此,若顯示中旗標係OFF(步驟S201;No),CPU即例如根據使用者操作二維碼顯示系統10,判定是否輸入開始顯示二維碼的指示(步驟S202)。
在步驟S202的處理中判定未輸入開始顯示二維碼之指示的情況(步驟S202;No),直接結束二維碼顯示處理。在判定已輸入開始顯示二維碼之指示情況(步驟S202;Yes)下,對設置於RAM之顯示控制定時器設定定時器起始值“0”(步驟S203)。
接著,CPU參照第8(a)圖所示圖像顯示控制表121等,進行使顯示部13顯示根據配置於和在步驟S203的處理所設定之定時器起始值“0”對應之層,具體而言最下層的層之圖像資料的圖像之控制(步驟S204)。
此外,因為對應於定時器起始值“0”的層未登記於第8(b)圖所示的二維碼圖像顯示控制表122,所以在步驟S204的處理未進行使顯示部13顯示二維碼之控制。
此後,CPU在將顯示中旗標設定成ON狀態後(步驟S205),結束二維碼顯示處理。
另一方面,在步驟S201的處理判定顯示中旗標變成ON的情況(步驟S201;Yes)下,例如根據使用者操作二維碼顯示系統10判定是否輸入結束顯示二維碼的指示(步驟S206)。
在步驟S206的處理判定未輸入結束顯示二維碼之指示的情況(步驟S206;No)下,將設置於RAM之顯示控制定時器的定時器值增加等並更新(步驟S207)。
接著,CPU藉由從第8(a)圖所示圖像顯示控制表121或第8(b)圖所示的二維碼圖像顯示控制表122,檢測和在步驟S207之處理已更新的定時器值一致之定時器判定值,判定是否到達切換顯示於顯示部13之圖像或二維碼的時序(切換時序)(步驟S208)。
此時,若到達切換時序(步驟S208;Yes),CPU即切換成現在的顯示內容,並使顯示部13顯示根據配置於和在步驟S208之處理所檢測的定時器判定值對應之層的圖像資料之圖像或二維碼(步驟S209),並結束二維碼顯示處理。
具體而言,在和於步驟S208之處理更新後的定時器值一致之定時器判定值僅從第8(a)圖所示圖像顯示控制表121檢測到,未從第8(b)圖所示的二維碼圖像顯示控制表122檢測到情況下,在步驟S209的處理中,僅切換顯示於顯示部13的圖像,並未切換二維碼的顯示。
另一方面,在和於步驟S208之處理更新後的定時器值一致之定時器判定值僅從第8(b)圖所示二維碼圖像顯示控制表122檢測到,未從第8(a)圖所示圖像顯示控制表121檢測到情況下,僅切換顯示於顯示部13的二維碼,並未切換圖像的顯示。
另一方面,在和於步驟S208之處理更新後的定時器值一致之定時器判定值從第8(a)圖所示圖像顯示控制表121和第8(b)圖所示二維碼圖像顯示控制表122兩者檢測到情況下,切換顯示於顯示部13的圖像和二維碼兩者。
而,在步驟S208的處理中判定未到達切換時序的情況(步驟S208;No)下,不切換顯示於顯示部13的圖像和二維碼,並結束二維碼顯示處理。具體而言,在從圖像顯示控制表121和二維碼圖像顯示控制表122兩者無法檢測到和更新後的定時器值一致之定時器判定值情況下,判定未到達切換時序。
另一方面,在步驟S206的處理中判定已輸入二維碼之顯示結束的指示情況(步驟S206;Yes)下,於進行結束在顯示部13之圖像及二維碼的顯示之控制後(步驟S210),清除顯示中旗標,並設為OFF狀態後(步驟S211),結束二維碼顯示處理。
接著,一面參照圖式,一面更具體說明上述二維碼顯示處理。
在時序t=0,例如使用者輸入開始顯示二維碼之指示時(步驟S202;Yes),控制部11的CPU對顯示控制定時器設定定時器起始值“0”(步驟S203)。然後,控制部11的CPU根據配置於和定時器起始值“0”對應之最下層的層之圖像資料,使顯示部13僅顯示顯示可視認如第10(a)圖所示之人物15的圖像(步驟S204)。
然後,每當在顯示控制定時器的定時器值和登記於圖像顯示控制表121之定時器判定值一致(步驟S208;Yes),CPU執行顯示切換控制(步驟S209)。具體而言,CPU藉由將顯示於顯示部13的圖像逐漸切換成根據配置於上層之層的圖像資料之靜止圖像,而使顯示部13顯示人物15的動態圖像。例如,在時序t=t1,如第10(b)圖所示,將顯示於顯示部13的圖像切換成根據配置於層L1(t1)之圖像資料的靜止圖像。
然後,變成時序t=t2時,因為才和登記於第8(b)圖所示之二維碼圖像顯示控制表122的定時器判定值一致(步驟S208;Yes),所以在步驟S209的處理使顯示部13開始顯示人物15之動態圖像和二維碼的合成圖像。在此時序t=t2,如第10(c)圖所示,將人物15的動態圖像和配置於層L2(t2)之形成直徑最短的著色圖案之二維碼的合成圖像顯示於顯示部13。
此後,每當在顯示控制定時器的定時器值和登記於第8(b)圖所示之二維碼圖像顯示控制表122的定時器判定值一致(步驟S208;Yes),CPU在步驟S209的處理中,將令顯示部13顯示的二維碼逐漸切換成配置於上層之層者。因而,形成於二維碼之著色圖案的大小逐漸變大。然後,著色圖案的大小達到既定大小時,使用既定之二維碼讀取器,可從顯示於顯示部13的二維碼讀取資訊。
又,在變成時序t=t3時,CPU於步驟S209的處理中,將令顯示部13顯示的二維碼切換成配置於層L2(t3)者。因而,如第10(d)圖所示,將人物15的動態圖像和形成直徑最長之圓形的著色圖案之二維碼的合成圖像顯示於顯示部13。然後,在約1秒內,於步驟S209的處理中,不進行構成顯示於顯示部13之合成圖像的二維碼之切換。
接著,在變成時序t=t4時,CPU於步驟S209的處理中,將令顯示部13顯示的二維碼切換成配置於層L2(t4)者。因而,如第11(a)圖所示,將形成於構成顯示於顯示部13之合成圖像的二維碼之著色圖案的形狀變形成╳字形。
然後,每當在顯示控制定時器的定時器值和登記於第8(b)圖所示之二維碼圖像顯示控制表122的定時器判定值一致(步驟S208;Yes),CPU在步驟S209的處理中,將令顯示部13顯示的二維碼逐漸切換成配置於上層之層者。然後,CPU在時序t=t5時,如第11(b)圖所示,藉由將令顯示部13顯示的二維碼之著色圖案的形狀變形成十字形,而令顯示成宛如著色圖案轉動。
然後,每當在顯示控制定時器的定時器值和登記於第8(b)圖所示之二維碼圖像顯示控制表122的定時器判定值一致(步驟S208;Yes),CPU在步驟S209的處理中,藉由將令顯示部13顯示的二維碼逐漸切換成配置於上層之層者,而使形成於二維碼之著色圖案的大小逐漸變小。
然後,在變成時序t=t6時,因為變成和登記於第8(b)圖所示之二維碼圖像顯示控制表122的定時器判定值不一致(步驟S208;No),所以結束二維碼顯示處理,如第11(c)圖所示,僅將人物15的動態圖像顯示於顯示部13。
此外,在變成時序t=t7時,因為在顯示控制定時器的定時器值和登記於第8(a)圖所示之圖像顯示控制表121之最初的定時器判定值一致(步驟S208;Yes),所以在顯示部13的顯示回到第10(a)圖所示圖像的顯示。
又,在從時序t=t6至時序t=t2+t6的期間內,亦可將令顯示部13顯示的二維碼切換成其所顯示之資訊相異者。若依此方式,在時序t=t2+t6以後的期間,如第11(d)圖所示,CPU可令顯示部13顯示人物15之動態圖像係相同,而藉二維碼所顯示之資訊和上述相異的合成圖像。
如以上之說明所示,若依據本實施形態的二維碼顯示系統10,每當在顯示控制定時器的定時器值和登記於第8(b)圖所示之二維碼圖像顯示控制表122的定時器判定值一致,控制部11的CPU,進行顯示切換控制。即,控制部11的CPU將令顯示部13顯示的二維碼逐漸從配置於下層之層者,依序切換成配置於上層之層者。因而,可使單元內之著色圖案的大小逐漸變大、或逐漸變小,或者改變著色圖案的形狀。
因此,CPU在令顯示部13顯示人物15的動態圖像並經過既期間t2後,藉由使著色圖案的大小逐漸變大,可使顯示於顯示部13之二維碼能表達既定的資訊(例如URL等)。又,在時序t=t3中,在著色圖案的大小變成最大開始,經過約1秒後,藉由使著色圖案的大小逐漸變小,可使所顯示之二維碼無法表達既定的資訊。
即,二維碼顯示系統10可設置僅顯示人物15之動態圖像的狀態,並從該狀態逐漸顯示二維碼。因此,可使使用者在創意性高之狀態視認人物15的動態圖像。
又,二維碼顯示系統10藉由改變單元之著色圖案的形狀,例如,亦可令顯示成宛如著色圖案轉動,而可使二維碼本身具有創意性。
此外,二維碼顯示系統10在二維碼之著色圖案的大小變成最大後,在約1秒內,保持該大小,然後亦藉由使逐漸變小,而可使用既定之二維碼讀取器,向使用者提供用以從二維碼讀取資訊之充分的時間。
如以上所示,本實施形態的二維碼顯示系統10不會損害二維碼的讀取性,並可顯示創意性高之文字的圖像。
[第三實施形態]
其次,一面參照圖面,一面說明本發明之第三實施形態。在本實施形態中,將本發明的二維碼顯示系統應用於電視廣播系統。此電視廣播系統20係實現例如地面數位廣播、或BS(廣播衛星(Broadcasting Satellite))數位廣播、CS(通訊衛星(Communications Satellite))數位廣播等者,如第12圖所示,由傳送裝置21、接收裝置22a以及接收裝置22b大致構成。
傳送裝置21例如係設置於電視廣播台等的電視廣播傳送裝置等,如第13圖所示,具備有控制部200、記憶部201、合成部202、編碼部203、多工化部204、調變部205以及天線206等。
控制部200例如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以及CTC(計數器/定時器電路)等所構成,CPU每自CTC輸入中斷要求信號,將RAM用作工作記憶體等,藉由適當地執行ROM等所記憶之各種程式,而控制傳送裝置21之各部的動作。
在本實施形態中,CPU係,例如響應設置於RAM之控制定時器的值(控制定時器值)之更新,依序輸出和更新後之控制定時器值對應的映像資料、或聲音資料、圖像資料等。
記憶部201例如由硬碟驅動器等所構成。於記憶部201中,如第14圖所示,將各個寬高比從1:1至1.33…:1(=4:3)之複數種二維碼的圖像資料和顯示各種圖像資料之讀出時序的定時器判定值賦予對應並登記。
在本實施形態中,對應於定時器判定值t1~t1+△t,將寬高比1:1之二維碼的圖像資料P(t1)~P(t1+△t)登記於記憶部201。又,對於定時器判定值t1+△t~t4,將作成隨著定時器判定值變大,而寬高比從1:1逐漸變大至1.33…:1之二維碼的圖像資料P(t1+△t)~P(t4)登記於記憶部201。此外,對應於定時器判定值t4~t4+△t,將寬高比1.33...:1之二維碼的圖像資料P(t4)~P(t4+△t)登記於記憶部201。而,對於定時器判定值t4+△t~t5,將作成隨著定時器判定值變大,而寬高比從1.33…:1逐漸變小至1:1之二維碼的圖像資料P(t4+△t)~P(t5)登記於記憶部201。
在此,本實施形態的二維碼採用具有和上述第一實施形態及第二實施形態一樣的構造(參照第2圖)者。
回到第13圖,合成部202將表示寬高比為16:9之映像的映像資料和記憶於記憶部201的圖像圖像資料進行合成並輸出。
編碼部203例如包含有映像編碼器210和聲音編碼器211而構成。編碼部203分別以映像編碼器210和聲音編碼器211,將從合成部202所輸出之映像資料、和在控制部200之控制下所輸入之聲音資料,分別壓縮編碼並輸出。
多工化部204在將以映像編碼器210壓縮編碼後的映像資料和以聲音編碼器211壓縮編碼後的聲音資料進行多工化後,賦予錯誤訂正碼。因而,多工化部204將映像資料和聲音資料的位元流作成訊息封,並產生依據MPEG2(移動圖像專家群組2(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2))的傳送流,並輸出。
調變部205藉由對從多工化部204輸出之傳送流施加適合各種電波特性之數位調變處理(例如若係地面數位廣播,即為OFDM(正交頻率分割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調變處理,若係BS數位廣播或CS數位廣播,即為8PSK(8 Phase Shift Keying(相移鍵入))調變處理),而產生廣播信號並輸出。
天線206藉由將調變部205所產生之廣播信號轉換成電波並送出,而播放節目。
接收裝置22a及22b例如係家庭用電視廣播接收裝置等,分別如第15圖所示,具備有控制部220a、220b、天線221a、221b、調諧器部222a、222b、解調部223a、223b、解多工器部224a、224b、解碼器部225a、225b、處理部226a、226b、顯示部227a、227b以及喇叭228a、228b。
控制部220a、220b例如由CPU、ROM以及RAM等所構成。CPU將RAM用作工作記憶體等,藉由適當地執行ROM等所記憶之各種程式,而控制接收裝置22a、22b之各部的動作。
天線221a、221b將從外部所輸入之電波轉換成電氣信號並輸出。
調諧器部222a、222b藉由分別從經由天線221a、221b所輸入之電氣信號,抽出和藉視聽者操作遙控器等而選擇之頻道的頻率調諧之電氣信號,而接收從傳送裝置21經由地面電波塔或BS廣播衛星、CS廣播衛星等所送出的廣播信號。
解調部223a、223b分別對以調諧器部222a、222b接收之廣播信號施加例如適合各種電波特性的數位解調處理(例如若係地面數位廣播即為OFDM解調處理,若係BS數位廣播或CS數位廣播為8PSK解調處理),藉此,轉換成依據MPEG2的傳送流,並輸出。
解多工器部224a、224b分別將以解調部223a、223b所轉換之傳送流,根據其訊息封ID(Identification Data),分離成映像流和聲音流並輸出。
解碼器部225a、225b分別包含有映像編碼器230a、230b和聲音編碼器231a、231b等而構成。映像編碼器230a、230b藉由分別對從解多工器部224a、224b所輸出之映像流施加解碼處理,而產生映像資料並輸出。聲音編碼器231a、231b藉由對從解多工器部224a、224b所輸出之聲音流施加解碼處理,而產生聲音資料並輸出。
處理部226a、226b分別包含有映像處理部232a、232b和聲音處理部233a、233b而構成。映像處理部232a將從映像編碼器230a所輸出之映像資料進行A/D(類比/數位(Analog/Digital))轉換並供給顯示部227a。在映像處理部232b對從映像編碼器230b所輸出之映像資料施加從寬高比16:9變更成4:3的處理後,進行A/D轉換並供給顯示部227b。聲音處理部233a、233b將從聲音編碼器231a、231b所輸出之聲音資料A/D轉換並供至喇叭228a、228b。
顯示部227a、227b例如由液晶顯示裝置(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所構成。
顯示部227a具備寬高比16:9的顯示畫面,藉由根據從映像處理部232a供給之映像資料顯示圖像於顯示畫面,將從傳送裝置21播放之節目的映像依然以寬高比16:9,無變更地顯示於顯示畫面。顯示部227b具備寬高比4:3的顯示畫面,藉由根據從映像處理部232b供給之映像資料顯示映像於顯示畫面,將從傳送裝置21播放之節目的映像變更成寬高比4:3並顯示於顯示畫面。
喇叭228a、228b分別根據從聲音處理部233a、233b供給的聲音資料而輸出聲音。
其次,一面參照圖式,一面說明具備有上述構造之電視播放系統20的具體動作。
傳送裝置21側在控制部200的CPU接收從CTC每隔既定期間(例如33ms)所送出的中斷要求信號並受理中斷要求時,執行既定之定時器中斷處理。在此定時器中斷處理中,如第16圖所示,首先,CPU進行(例如加1)設置於RAM之控制定時器值之更新(步驟S301)。然後,CPU將對應於更新後之控制定時器值的映像資料供至合成部202,而且將聲音資料供至聲音編碼器211(步驟S302)。
又,CPU判定更新後之控制定時器值是否和記憶部201所記憶之定時器判定值一致(步驟S303)。結果,若不一致(步驟S303;No),即直接結束定時器中斷處理。另一方面,在判定更新後之控制定時器值和定時器判定值一致情況(步驟S303;Yes)下,從記憶部201讀出對應於該定時器判定值的圖像資料,並供至合成部202(步驟S304)。
然後,在僅供給映像資料供至合成部202情況下,照舊將映像資料供至映像編碼器210。相對於此,在除了映像資料以外,還供給圖像資料的情況下,以合成部202將圖像資料和映像資料合成後,供至映像編碼器210。
分別以映像編碼器210及聲音編碼器211將供至編碼部203之映像資料及聲音資料壓縮編碼,然後,在以多工化部204,進行多工化後,藉由賦予錯誤訂正碼,轉換成依據MPEG2的傳送流。此後,此傳送流在藉由以調變部205施以數位調變處理而轉換成廣播信號後,從天線206送出。
另一方面,接收裝置22a、22b側分別以調諧器部222a、222b接收經由天線221a、221b輸入之廣播信號。藉由以解調部223a、223b對所接收廣播信號施以數位調變處理,而轉換成依據MPEG2的傳送流。兩者以解多工器部224a、224b,根據其訊息封ID,分離成映像流和聲音流。此後,映像流藉由以映像編碼器230a、230b施以解碼處理,而轉換成映像資料,並供至映像處理部232a、232b。
接著,供至映像處理部232a之映像資料被A/D轉換而供給顯示部227a。藉此,依然以寬高比16:9,無變更地將從傳送裝置21播放之節目的映像顯示於顯示部227a的顯示畫面。相對於此,供至映像處理部232b之映像資料在將寬高比從16:9變更成4:3後,被A/D轉換而供給顯示部227b。藉此,將從傳送裝置21播放之節目變更成寬高比4:3,並顯示於顯示部227b的顯示畫面。
另一方面,聲音流藉由分別以聲音編碼器231a、231b施以解碼處理,轉換成聲音資料。接著,轉換後之聲音資料在分別以聲音處理部233a、233b A/D轉換後,被供至喇叭228a、228b。藉此,從喇叭228a、228b輸出根據聲音資料的聲音。
接著,一面參照圖式,一面更具體說明上述二維碼顯示處理。
首先,在到達時序t1之前的期間,於傳送裝置21中,因為控制定時器值和記憶部201所記憶之定時器判定值的任一個都不一致(步驟S303;No),所以合成部202未將二維碼的圖像資料和映像資料合成。因此,將未含有二維碼之圖像的映像顯示於接收裝置22a(22b)之顯示部227a(227b)的顯示畫面。
此後,到了時序t1時,因為控制定時器值和定時器判定值t1一致(步驟S303;Yes),所以合成部202將對應於該定時器判定值t1的圖像資料P(t1)和映像資料合成。在此情況下,因為依然以寬高比16:9顯示根據映像資料的映像於接收裝置22a之顯示部227a的顯示畫面,所以如第17(a)圖所示,亦依然以寬高比1:1顯示二維碼的圖像。相對於此,於接收裝置22b之顯示部227b的顯示畫面,因為將根據映像資料的映像變更成寬高比4:3並顯示於接收裝置22b之顯示部227b的顯示畫面,所以如第17(e)圖所示,將二維碼的圖像變更成寬高比0.75:1並顯示。
然後,在至時序t1+△t的期間(例如約0.2秒)內,合成部202將寬高比1:1之二維碼的圖像資料和映像資料合成。因此,依然以寬高比1:1繼續顯示二維碼的圖像於顯示部227a的顯示畫面。另一方面,依然以寬高比0.75:1繼續顯示於顯示部227b的顯示畫面。
在這種從時序t1至時序t1+△t的期間內,利用例如手機等所具備的二維碼讀取器,可讀取顯示部227a之顯示畫面所顯示的二維碼顯示之資訊。相對地,正確地讀取顯示部227b之顯示畫面所顯示的二維碼顯示之資訊係困難。
此後,在經過時序t1+△t時,合成部202按照從r小者開始之順序,將寬高比r(1<r<1.33):1之二維碼的圖像資料逐漸合成為映像資料。如此,包含有寬高比r:1之二維碼的圖像之映像顯示於顯示部227a的顯示畫面,包含有寬高比0.75×r:1之二維碼的圖像之映像顯示於顯示部227b的顯示畫面圖像。
例如,在時序t2,因為在合成部202將寬高比r2:1之二維碼的圖像資料P(t2)合成為映像資料,所以如第17(b)圖所示,以寬高比r2:1顯示二維碼的圖像於顯示部227a的顯示畫面。另一方面,如第17(f)圖所示,以寬高比0.75×r2:1顯示二維碼的圖像於顯示部227b的顯示畫面。
作為其他的例子,由於在時序t3(>t2),合成部202將寬高比r3(>r2):1之二維碼的圖像資料P(t3)合成為映像資料,所以如第17(c)圖所示,以寬高比r3:1顯示二維碼的圖像於顯示部227a的顯示畫面。另一方面,如第17(g)圖所示,以寬高比0.75×r3:1顯示二維碼的圖像於顯示部227b的顯示畫面。
然後,到了時序t4時,因為合成部202將寬高比1.33…:1之二維碼的圖像資料P(t4)合成為映像資料,所以如第17(d)圖所示,以寬高比1.33…:1顯示二維碼的圖像於顯示部227a的顯示畫面。另一方面,如第17(h)圖所示,以寬高比1(=0.75×1.33…):1顯示二維碼的圖像於顯示部227b的顯示畫面。
根據以上,在從時序t1+△t至時序t4的期間,顯示部227a的顯示畫面所顯示之二維碼的圖像,隨著時間的經過,而逐漸變形成橫向長的長方形。相對地,顯示部227b的顯示畫面所顯示之二維碼的圖像,隨著時間的經過,而從縱向長的長方形逐漸變形成正方形。
然後,在至到達時序t4+△t的期間(例如約0.2秒)內,因為合成部202將寬高比1.33…:1之二維碼的圖像資料合成為映像資料,所以依然以寬高比1.33:1繼續顯示二維碼的圖像於顯示部227a的顯示畫面。另一方面,依然以寬高比1:1…繼續顯示二維碼的圖像於顯示部227b的顯示畫面。
在這種從時序t4至時序t4+△t的期間內,利用二維碼讀取器,相對於難正確地讀取顯示部227a之顯示畫面所顯示的二維碼顯示之資訊,可正確地讀取顯示部227b之顯示畫面所顯示的二維碼顯示之資訊。
然後,於經過時序t4+△t時,合成部202按照從r大者開始之順序將寬高比r(1<r<1.33):1之二維碼的圖像資料逐漸合成為映像資料。因而顯示包含有寬高比r:1之二維碼的圖像之映像於顯示部227a的顯示畫面。另一方面,顯示包含有寬高比0.75×r:1之二維碼的圖像之映像於顯示部227b的顯示畫面。
然後,到了時序t5時,因為合成部202將寬高比1:1之二維碼的圖像資料P(t5)合成為映像資料,所以和時序t1時一樣,以寬高比1:1顯示二維碼的圖像於顯示部227a的顯示畫面。另一方面,以寬高比0.75:1顯示二維碼的圖像於顯示部227b的顯示畫面。
此後,在從時序t5至時序t1所進行的顯示以此期間(例如約2秒)作為一週期T(t5-t1),反覆進行。
如以上說明,根據本實施形態的電視播放系統20,於傳送裝置21中,控制部200的CPU在從時序t1至時序t1+△t的期間(例如約0.2秒)內,將寬高比1:1之二維碼的圖像資料供至合成部202,合成為映像資料。藉此,接收裝置22a將包含有寬高比1:1之二維碼的圖像之映像顯示於顯示部227a的顯示畫面。另一方面,接收裝置22b將包含有寬高比0.75:1之二維碼的圖像之映像顯示於顯示部227b的顯示畫面。
然後,控制部200的CPU,在從時序t1+△t至時序t4的期間,在合成部202,將寬高比r(1<r<1.33):1之二維碼的圖像資料,按照從r小者開始之順序和映像資料逐漸合成。於是,在接收裝置22a,顯示部227a的顯示畫面所顯示之映像所包含之二維碼的圖像之寬高比逐漸改變,而二維碼的形狀從正方形逐漸變形成橫向長的長方形。另一方面,在接收裝置22b,顯示部227b的顯示畫面所顯示之二維碼的形狀從縱向長的長方形逐漸變形成正方形。
此後,控制部200的CPU在從時序t4至時序t4+△t的期間(例如約0.2秒)內,將寬高比1.33…:1之二維碼的圖像資料供至合成部202,合成為映像資料。於是,接收裝置22b將寬高比1(=0.75×1.33…):1之二維碼的圖像顯示於顯示部227b的顯示畫面。另一方面,將寬高比1.33:1之二維碼的圖像顯示於接收裝置22a之顯示部227a的顯示畫面。
因而,在從時序t1至時序t1+△t的期間內,可利用二維碼讀取器讀取寬高比16:9之顯示部227a的顯示畫面所顯示之二維碼顯示的資訊。又,在從時序t4至時序t4+△t的期間內,可利用二維碼讀取器讀取寬高比4:3之顯示部227b的顯示畫面所顯示之二維碼顯示的資訊。
藉此,電視播放系統20可不論接收裝置22之顯示部的顯示畫面之寬高比,讀取二維碼地顯示於顯示畫面。結果,可消除因視聽者所持有的接收裝置22之關於寬高比的規格,以致該視聽者無法使用二維碼讀取器讀取所顯示二維碼的資訊之不良。
又,藉由在既定期間(例如約0.2秒)顯示寬高比1:1之二維碼的圖像於顯示部227a和顯示部227b的顯示畫面,可對視聽者提供使用二維碼讀取器,從二維碼讀取資訊之充分的時間。
此外,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各實施形態,可進行各種變形、應用。以下,說明可應用於本發明之上述各實施形態的變形形態。
上述第一實施形態說明和二維碼交互地顯示之圖像係和藉二維碼所表達之資訊對應的標識記號6。可是,本發明不限於此,亦可係顯示藉二維碼所表達之資訊內容者。例如,在藉二維碼表達之資訊係表示機票內容的情況下,亦可作成可視認地表達該內容之圖像和二維碼交互地顯示於顯示部4。
又,在第一實施形態中,和二維碼交互地顯示之圖像可為和藉二維碼所表達之資訊無直接關係者,亦可為贊助商等之廣告圖像等。又,和二維碼交互地顯示之圖像不限於靜止圖像,亦可為動態圖像。
又,在上述第二實施形態說明將顯示於顯示部13的圖像逐漸切換成根據配置於上層的層之圖像資料的靜止圖像,而將人物15的動態圖像顯示於顯示部13。可是,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亦可作成根據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方式之動態圖像資料,而使顯示部13顯示人物15的動態圖像。
又,在該第二實施形態中,和二維碼合成並顯示之圖像未必為動態圖像,亦可為靜止圖像。
又,在該第三實施形態中雖然以寬高比16:9的顯示畫面和寬高比4:3的顯示畫面為例說明,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不管寬高比多少的顯示畫面都可應用。具體而言,亦可應用於標準尺寸(寬高比1.37:1)、深景電影(vista)尺寸(寬高比1.85:1)、寬銀幕電影(cinema)尺寸(寬高比2.35:1)等之電影所使用的寬高比之顯示畫面。
例如在作成可讀取在寬銀幕電影尺寸的顯示畫面所顯示之二維碼的情況下,只要使寬高比16:9的映像所含二維碼的圖像之寬高比從1:1變化至0.76…:1即可。又,在即使係寬高比4:3的顯示畫面亦可讀取的情況下,只要使寬高比16:9的映像所含二維碼的圖像之寬高比從1:1.33…變化至0.76…:1即可。而且,於此情況下,在寬高比16:9的映像所含二維碼的圖像之寬高比變成1:1.33…、1:1、0.76…:1時,只要將該二維碼的圖像持續顯示既定期間(約0.2秒)即可。
又,在該第三實施形態中,例如亦可作成於顯示部227a(227b)的顯示畫面,一面逐漸改變包含有二維碼之圖像的映像、包含有和二維碼相異之圖像(例如人物、文字)的映像的寬高比,一面交互地顯示(參照第18圖及第19圖)。在此情況下,只要作成每隔既定期間將二維碼的圖像資料及與二維碼相異的圖像交互地供至合成部202,合成為映像資料即可。
依此方式,可提高將二維碼的圖像顯示於顯示部227a(227b)之顯示畫面時的創意性。又,在將包含有二維碼之圖像的映像顯示於顯示部227a(227b)之顯示畫面情況下,亦可作成藉由傳送裝置21側將既定聲音資料合成為節目聲音資料,而在接收裝置22a(22b)側從喇叭228a(228b)輸出和節目的聲音相異之既定聲音。
又,上述第三實施形態雖然舉將如上述所示之和二維碼之圖像資料合成的映像資料等轉換成電波並配送的電視播放系統20為例,加以說明,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亦可應用於將映像資料等和載波重疊並經由網路配送之網路廣播。又,亦可係以播放裝置播放記憶這種和二維碼之圖像資料合成的映像資料之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一ROM等,並將包含有二維碼之圖像的映像顯示於顯示部227a(227b)之顯示畫面的形態。
又,在第三實施形態中,傳送裝置21亦可在以寬高比1:1顯示二維碼的圖像於接收裝置22a(22b)時,進行逐漸改變該二維碼之圖像的大小之控制。具體而言,在以寬高比1:1顯示二維碼的圖像於接收裝置22a或接收裝置22b之任一個時,傳送裝置21的控制部200分段地逐漸加大合成為映像資料之二維碼的圖像之大小。於是,例如如第20圖所示,接收裝置22a(22b)逐漸變大地顯示二維碼的圖像。然後,在二維碼之圖像大小達到所預設之最大值時,控制部200分段地逐漸變大合成為映像資料之二維碼的圖像之大小。控制部200反覆執行這種改變二維碼之圖像大小之控制(圖像小→大→小)既定次數。藉此,不論使用者(視聽者等)所持有的電視廣播接收裝置等之映像輸出裝置的畫面尺寸,二維碼的讀取都變得容易。即,使用者不必進行使二維碼讀取器接近映像輸出裝置的畫面,或自行移動等的動作,就可從所顯示之二維碼讀取資訊。此外,傳送裝置21的控制部200亦可在逐漸改變該二維碼之圖像的大小時,規則性或隨機地插入和二維碼相異之圖像(例如人物或文字等)。
又,二維碼顯示系統1的控制部2、二維碼顯示系統10的控制部11以及電視播放系統20之傳送裝置21的控制部200亦可進行依序切換其表達之資訊的內容相異之複數個二維碼,並分別使顯示部4、13以及接收裝置22a(22b)之顯示部227a(227b)顯示的控制。那時,如第21圖所示,亦可規則性或隨機地插入和二維碼相異之圖像。
又,雖然說明將二維碼顯示系統1的控制部2、二維碼顯示系統10的控制部11以及電視播放系統20之傳送裝置21的控制部200之各CPU所執行的程式預先記憶於ROM或記憶部3、12等者,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亦可藉由將用以使執行上述處理的程式應用於既有泛用電腦,而使作為該實施形態之二維碼顯示系統1、10或電視播放系統20發揮功能。
這種程式之提供方法係任意,例如亦可儲存於電腦可讀取之記錄媒體(軟碟、CD(Compact Disc)-ROM、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ROM等)並分發,亦可預先將程式儲存於網際網路等之網路上的儲存媒體,並藉由將程式下載而提供。
又,在藉由OS和應用程式之分擔,或OS和應用程式之協同動作而執行上述處理情況下,亦可僅將應用程式儲存於記錄媒體或儲存媒體。又,亦可將程式和載波重疊,並經由網路配送。例如,亦可將該程式揭示於網路上的布告板(BBS:Bulletin Board System),並經由網路配送程式。而,亦能構成藉由起動該程式,在OS的控制下,如同其他應用程式般執行,執行上述處理。
本專利申請係根據於2007年12月4日所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特願2007-313911、於2007年12月21日所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特願2007-331131以及於2008年1月29日所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特願2008-18380。在本專利說明書中,參照這些文件之專利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以及圖面整體。
【產業上之可應用性】
本發明可應用於關於二維碼顯示的各種技術。
1、10...二維碼顯示系統
2、11...控制部
3、12...記憶部
4、13...顯示部
5a~5c...定位符號
6...標識記號
15...人物
20...電視廣播系統
21...傳送裝置
22a、22b...接收裝置
121...圖像顯示控制表
122...二維碼圖像顯示控制表
200、220a、220b...控制部
201...記憶部
202...合成部
203...編碼部
204...多工化部
205...調變部
206、221a、221b...天線
210...映像編碼器
211...聲音編碼器
222a、222b...調諧器部
223a、223b...解調部
224a、224b...解多工器部
225a、225b...解碼器部
226a、226b...處理部
227a、227b...顯示部
228a、228b...喇叭
230a、230b...映像編碼器
231a、231b...聲音編碼器
232a、232b...映像處理部
233a、233b...聲音處理部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二維碼顯示系統之構造例的方塊圖。
第2圖係顯示二維碼之一例的平面圖。
第3圖係顯示一標識記號例的平面圖。
第4圖係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二維碼顯示系統所執行之二維碼顯示處理例之流程圖。
第5圖係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二維碼顯示系統中之圖像顯示例之平面圖。
第6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之二維碼顯示系統構造例的方塊圖。
第7圖係顯示根據圖像資料之一靜止圖像例之平面圖。
第8(a)圖係顯示圖像顯示控制表之構造例的圖,第8(b)圖係顯示二維碼圖像顯示控制表之構造例的圖。
第9圖係顯示第二實施形態之二維碼顯示系統所執行二維碼顯示處理例之流程圖。
第10圖係用以說明第9圖之二維碼顯示處理的時序圖。
第11圖係用以說明第9圖之二維碼顯示處理的時序圖。
第12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形態之二維碼顯示系統(電視廣播系統)之構造例的方塊圖。
第13圖係顯示第12圖之傳送裝置構造例之方塊圖。
第14圖係顯示第13圖之記憶部所記憶資料構造例之圖。
第15圖係顯示第12圖之接收裝置構造例之方塊圖。
第16圖係顯示傳送裝置所執行之一定時器中斷處理例之流程圖。
第17圖係顯示接收裝置所顯示之二維碼圖像顯示例的圖。
第18圖係顯示第三實施形態之變形例,接收裝置所顯示二維碼圖像顯示例的圖(之1)。
第19圖係顯示在第三實施形態之變形例,接收裝置所顯示二維碼圖像顯示例的圖(之2)。
第20圖係顯示在第三實施形態之變形例,接收裝置所顯示二維碼圖像顯示例的圖(之3)。
第21圖係顯示在其他的實施形態中顯示手段所顯示二維碼圖像顯示例的圖。

Claims (27)

  1. 一種二維碼顯示系統,其特徵為具備:顯示手段,係可顯示藉由配置成陣列狀之複數個單元來表達既定資訊的二維碼;及顯示控制手段,係進行使該二維碼斷續可視認地顯示於該顯示手段,且在該二維碼非顯示的期間,使既定圖像可視認地顯示於該顯示手段的控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二維碼顯示系統,其中該顯示控制手段反覆執行如下之控制:在使該既定圖像顯示於該顯示手段並經過第一期間後,將該顯示手段之顯示切換為該二維碼的控制;及在使該二維碼顯示於該顯示手段並經過第二期間後,將該顯示手段之顯示切換為該既定圖像的控制。
  3. 一種二維碼顯示系統,其特徵為具備:顯示手段,係可顯示藉由配置成陣列狀之複數個單元來表達既定資訊的二維碼;顯示控制手段,係進行一面改變在該單元內之著色圖案的佔有比例,一面使既定圖像與該二維碼之合成圖像顯示於該顯示手段的控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二維碼顯示系統,其中該顯示控制手段係作成在使該既定圖像顯示於該顯示手段並經過第一期間後,藉由使該著色圖案的佔有比例逐漸變大,而可表達該二維碼之該既定的資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之二維碼顯示系統,其中該顯示控制手段係作成在使該著色圖案的佔有比例達到最大值並經過第二期間後,藉由使該著色圖案的佔有比例逐漸變小,而無法表達該二維碼之該既定的資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二維碼顯示系統,其中該顯示控制手段係藉由使該著色圖案的佔有比例相異之複數種二維碼依序切換並顯示,而一面改變該著色圖案的佔有比例,一面使該合成圖像顯示於該顯示手段。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二維碼顯示系統,其中該顯示控制手段係進行一面改變該著色圖案的形狀,一面使該合成圖像顯示於該顯示手段的控制。
  8. 一種二維碼顯示系統,其特徵為具備:顯示手段,係可顯示藉由配置成陣列狀之複數個單元來表達既定資訊的二維碼;及顯示控制手段,係使顯示於該顯示手段之該二維碼的寬高比逐漸改變。
  9. 一種二維碼顯示系統,其特徵為具備:顯示手段,係可顯示藉由配置成陣列狀之複數個單元來表達既定資訊的二維碼;及顯示控制手段,係反覆進行使顯示於該顯示手段之該二維碼的大小,寬高比維持1:1,在無使用者介入下逐漸變大且當達到預設的最大值時逐漸變小之處理。
  10. 一種二維碼顯示方法,係進行將藉由配置成陣列狀之複 數個單元來表達既定資訊的二維碼顯示於顯示手段之控制的二維碼顯示方法,其特徵為具備:顯示控制步驟,係進行使該二維碼斷續可視認地顯示於該顯示手段,且在該二維碼非顯示的期間,使既定圖像可視認地顯示於該顯示手段的控制。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二維碼顯示方法,其中在該顯示控制步驟反覆執行如下之控制:在使該既定圖像顯示於該顯示手段並經過第一期間後,將該顯示手段之顯示切換為該二維碼的控制;及在使該二維碼顯示於該顯示手段並經過第二期間後,將該顯示手段之顯示切換為該既定圖像的控制。
  12. 一種二維碼顯示方法,係進行將藉由配置成陣列狀之複數個單元來表達既定資訊的二維碼顯示於顯示手段之控制的二維碼顯示方法,其特徵為具備:顯示控制步驟,其係進行一面改變在該單元內之著色圖案的佔有比例,一面使既定圖像和該二維碼之合成圖像顯示於該顯示手段的控制。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二維碼顯示方法,其中該顯示控制步驟係作成在使該既定圖像顯示於該顯示手段並經過第一期間後,藉由使該著色圖案的佔有比例逐漸變大,而可表達該二維碼之該既定的資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13項之二維碼顯示方法,其中該顯示控制步驟係作成在使該著色圖案的佔有比例達到 最大值並經過第二期間後,藉由使該著色圖案的佔有比例逐漸變小,而無法表達該二維碼之該既定的資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二維碼顯示方法,其中該顯示控制步驟係藉由使該著色圖案的佔有比例相異之複數種二維碼依序切換並顯示,而一面改變該著色圖案的佔有比例,一面使該合成圖像顯示於該顯示手段。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二維碼顯示方法,其中該顯示控制步驟進行一面改變該著色圖案的形狀,一面使該合成圖像顯示於該顯示手段的控制。
  17. 一種二維碼顯示方法,係進行將藉由配置成陣列狀之複數個單元來表達既定資訊的二維碼顯示於顯示手段之控制的二維碼顯示方法,其特徵為具備:顯示控制步驟,其係逐漸改變顯示於該顯示手段之該二維碼的寬高比。
  18. 一種二維碼顯示方法,係進行將藉由配置成陣列狀之複數個單元來表達既定資訊的二維碼顯示於顯示手段之控制的二維碼顯示方法,其特徵為具備:顯示控制步驟,其係反覆進行使顯示於該顯示手段之該二維碼的大小,寬高比維持1:1,在無使用者介入下逐漸變大且當達到預設的最大值時逐漸變小之處理。
  19. 一種二維碼顯示程式,其特徵為:使電腦發揮作為顯示控制手段之功能,該顯示控制手段係使二維碼顯示於顯示手段時之顯示形態改變,該二維碼是藉由配置成陣列狀之複數個單元來表達既定資訊,該顯示控制手段係進 行使該二維碼斷續可視認地顯示於該顯示手段,且在該二維碼非顯示的期間,使既定圖像顯示於該顯示手段的控制。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二維碼顯示程式,其中該顯示控制手段反覆執行如下之控制:在使該既定圖像顯示於該顯示手段並經過第一期間後,將該顯示手段之顯示切換為該二維碼的控制;及在使該二維碼顯示於該顯示手段並經過第二期間後,將該顯示手段之顯示切換為該既定圖像的控制。
  21. 一種二維碼顯示程式,其特徵為:使電腦發揮作為顯示控制手段之功能,該顯示控制手段係使二維碼顯示於顯示手段時之顯示形態改變,該二維碼是藉由配置成陣列狀之複數個單元來表達既定資訊,該顯示控制手段係進行一面改變在該單元內之著色圖案的佔有比例,一面使既定圖像和該二維碼之合成圖像顯示於該顯示手段的控制。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二維碼顯示程式,其中該顯示控制手段係作成在使該既定圖像顯示於該顯示手段並經過第一期間後,藉由使該著色圖案的佔有比例逐漸變大,而可表達該二維碼之該既定的資訊。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或22項之二維碼顯示程式,其中該顯示控制手段係作成在使該著色圖案的佔有比例達到最大值並經過第二期間後,藉由使該著色圖案的佔有比 例逐漸變小,而無法表達該二維碼之該既定的資訊。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二維碼顯示程式,其中該顯示控制手段係藉由使該著色圖案的佔有比例相異之複數種二維碼依序切換並顯示,而一面改變該著色圖案的佔有比例,一面使該合成圖像顯示於該顯示手段。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二維碼顯示程式,其中該顯示控制手段係進行一面改變該著色圖案的形狀,一面使該合成圖像顯示於該顯示手段的控制。
  26. 一種二維碼顯示程式,其特徵為:使電腦發揮作為顯示控制手段之功能,該顯示控制手段係使二維碼顯示於顯示手段時之顯示形態改變,該二維碼是藉由配置成陣列狀之複數個單元來表達既定資訊,該顯示控制手段係逐漸改變該顯示手段所顯示之該二維碼的寬高比。
  27. 一種二維碼顯示程式,其特徵為:使電腦發揮作為顯示控制手段之功能,該顯示控制手段係使顯示於顯示手段之二維碼的大小,寬高比維持1:1,在無使用者介入下逐漸變大且當達到預設的最大值時逐漸變小之處理。
TW097146697A 2007-12-04 2008-12-02 二維碼顯示系統、二維碼顯示方法及程式 TWI4907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13911 2007-12-04
JP2007331131 2007-12-21
JP2008018380 2008-0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5313A TW200935313A (en) 2009-08-16
TWI490787B true TWI490787B (zh) 2015-07-01

Family

ID=40717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6697A TWI490787B (zh) 2007-12-04 2008-12-02 二維碼顯示系統、二維碼顯示方法及程式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5) US8860699B2 (zh)
EP (4) EP2333702B1 (zh)
JP (5) JP4414488B2 (zh)
KR (4) KR100999220B1 (zh)
CN (1) CN101889291B (zh)
AT (1) ATE544126T1 (zh)
HK (1) HK1149968A1 (zh)
TW (1) TWI490787B (zh)
WO (1) WO20090723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60699B2 (en) * 2007-12-04 2014-10-14 A. T Communications Co., Ltd. Two-dimensional code display system, two-dimensional code display method, and program
JP5207294B2 (ja) * 2008-06-24 2013-06-12 学校法人立命館 二次元コード、その生成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2292978A (zh) * 2009-07-10 2011-12-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标识显示控制装置、集成电路及标识显示控制方法
EP2661719B1 (en) * 2011-04-27 2017-09-2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ual deterrent incremental information object
KR101159486B1 (ko) 2011-06-13 2012-06-22 박형근 모션 코드 및 이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방법
JP2013045293A (ja) * 2011-08-24 2013-03-04 Fujitsu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056185B (zh) * 2012-02-21 2019-01-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可读矩阵码
DE202012102711U1 (de) * 2012-07-19 2013-10-22 Jacobs University Bremen Ggmbh Barcode, Sende- und Empfangssignalfolge sowie 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KR101336579B1 (ko) * 2012-04-27 2013-12-03 디노플러스 (주) 영상 기반의 메타데이터 정보 표시장치
KR101336576B1 (ko) * 2012-04-30 2013-12-03 디노플러스 (주) 영상 기반의 메타데이터 정보 표시방법
KR101423391B1 (ko) * 2012-10-12 2014-07-25 서울과학기술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Led qr코드 형성 카드 및 이를 이용한 정보제공 시스템
WO2014145193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Nexref Technologies, Llc Marker-based augmented reality (ar) display with inventory management
JP2015045932A (ja) * 2013-08-27 2015-03-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二次元コード、二次元コード表示装置、二次元コードの表示方法及び二次元コードの生成方法
JP6172005B2 (ja) * 2014-03-20 2017-08-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携帯型情報コード表示装置
US20160132760A1 (en) * 2014-11-06 2016-05-12 Kuei-Sheng Tsou Dynamic recognizable two-dimensional code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JP2016095603A (ja) * 2014-11-13 2016-05-2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908714B2 (en) 2014-12-05 2021-02-02 Denso Wave Incorporated Portable information code display apparatus
JP6380095B2 (ja) * 2014-12-26 2018-08-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携帯型情報コード表示装置
CN105704199A (zh) * 2015-04-28 2016-06-22 包健 一种使用微信管理led显示屏控制系统的方法
TWI599907B (zh) * 2015-10-29 2017-09-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資料傳遞裝置、資料讀取裝置、資料編解碼系統及其方法
CN105701433B (zh) * 2015-12-30 2019-01-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154924B (zh) 2016-03-04 2021-01-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验证码的验证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022424B (zh) 2016-05-10 2019-04-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生成具有动态效果的二维码图片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45332A (zh) * 2016-09-05 2017-02-22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图标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06778434A (zh) * 2016-11-25 2017-05-3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显示区域上动态调整二维码的方法及其装置
JP2019148929A (ja) 2018-02-26 2019-09-05 株式会社オプト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二次元コード、二次元コード出力システム、二次元コード出力方法、二次元コード読取システム、二次元コード読取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148930A (ja) 2018-02-26 2019-09-05 株式会社オプト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二次元コード、二次元コード出力システム、二次元コード出力方法、二次元コード読取システム、二次元コード読取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488694A (zh) * 2018-09-13 2021-03-12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扫码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JP7314606B2 (ja) * 2019-04-26 2023-07-2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136049B2 (ja) * 2019-08-22 2022-09-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情報コード表示装置及び情報コード読取システム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41502B (en) * 2000-05-09 2003-07-11 Colorzip Media Inc Machine readable code and method and device of encoding and decoding the same
JP2004127272A (ja) * 2002-09-10 2004-04-22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4295650A (ja) * 2003-03-27 2004-10-21 Fuji Research Institute Corp コード照合処理方法、コード照合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ード表示プログラム
US20060086796A1 (en) * 2004-10-27 2006-04-27 Denso Corporation Image signal output device, coded image signal generation method, image signal output program, camera operation system, camera operation program, matrix code decoding device, and matrix code decoding program
US20060262328A1 (en) * 2005-05-20 2006-11-2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diting program stored in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07017767A2 (en) * 2005-08-11 2007-02-15 Mario Maracic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by means of transmitted signals over visual media
WO2007055492A1 (en) * 2005-11-11 2007-05-18 Colorzip Media, Inc. Animated image code,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decoding animated image code, and method thereof
US20070145141A1 (en) * 2005-12-22 2007-06-28 Yuji Ayatsuka Two-dimensional bar cod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2007288940A (ja) * 2006-04-18 2007-11-01 Toshiba Corp 充電サービスシステム及び充電器、並びに充電サービス提供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19103A (en) 1993-09-21 1998-10-0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0052618A (ja) * 1998-08-05 2000-02-22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340821B2 (ja) 1999-09-06 2009-10-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映像機器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
DE10111970A1 (de) * 2001-03-13 2002-09-26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möglichen der zeitlich abwechselnden Anzeige von Inhalten auf einem Mobilfunkendgerät
US7743348B2 (en) * 2004-06-30 2010-06-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Using physical objects to adjust attributes of an interactive display application
US7653883B2 (en) * 2004-07-30 2010-01-26 Apple Inc. Proximity detector in handheld device
JP4487690B2 (ja) * 2004-08-27 2010-06-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KR100653886B1 (ko) * 2004-11-05 2006-12-05 주식회사 칼라짚미디어 혼합코드 및 혼합코드 인코딩 방법과 장치
JP4374331B2 (ja) * 2005-03-25 2009-12-02 環境化学株式会社 画像生成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7036833A (ja) 2005-07-28 2007-02-08 Sharp Corp 電子透かし埋め込み方法及び埋め込み装置、電子透かし検出方法及び検出装置
KR100729824B1 (ko) * 2005-11-03 2007-06-18 주식회사 칼라짚미디어 이미지 코드 생성 장치 및 그 방법과 이미지 코드 디코딩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1177589B1 (ko) * 2006-04-19 2012-08-27 에이ㆍ티 코뮤니케이숀즈 가부시키가이샤 로고 부착 이차원 코드
JP4781892B2 (ja) 2006-04-19 2011-09-28 A・T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ロゴ付き二次元コード
JP2007313911A (ja) 2006-05-23 2007-12-06 Hitachi Ltd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7331131A (ja) 2006-06-12 2007-12-27 Razorsaw Kogyo Kk 替刃鋸用背金
JP2008018380A (ja) 2006-07-14 2008-01-31 Miura Co Ltd 浴室用軟水装置
JP3957735B1 (ja) * 2006-08-25 2007-08-15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ナムコゲームス プログラム、情報記憶媒体、2次元コード生成システム、2次元コード
JP2008080588A (ja) * 2006-09-27 2008-04-10 Brother Ind Ltd 2次元コード印刷装置
US7698648B2 (en) * 2006-10-23 2010-04-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Animation of icons based on presence
JP4851957B2 (ja) 2007-02-16 2012-01-11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電子棚札システムおよび顧客用端末ならびにその商品情報表示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US8860699B2 (en) * 2007-12-04 2014-10-14 A. T Communications Co., Ltd. Two-dimensional code display system, two-dimensional code display method, and program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41502B (en) * 2000-05-09 2003-07-11 Colorzip Media Inc Machine readable code and method and device of encoding and decoding the same
JP2004127272A (ja) * 2002-09-10 2004-04-22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4295650A (ja) * 2003-03-27 2004-10-21 Fuji Research Institute Corp コード照合処理方法、コード照合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ード表示プログラム
US20060086796A1 (en) * 2004-10-27 2006-04-27 Denso Corporation Image signal output device, coded image signal generation method, image signal output program, camera operation system, camera operation program, matrix code decoding device, and matrix code decoding program
JP2006128900A (ja) * 2004-10-27 2006-05-18 Denso Corp 映像信号出力装置、コード入り映像信号生成方法、映像信号出力プログラム、カメラ駆動装置、カメラ駆動プログラム、幾何学形状コード解読装置、および幾何学形状コード解読プログラム
US20060262328A1 (en) * 2005-05-20 2006-11-2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diting program stored in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07017767A2 (en) * 2005-08-11 2007-02-15 Mario Maracic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by means of transmitted signals over visual media
WO2007055492A1 (en) * 2005-11-11 2007-05-18 Colorzip Media, Inc. Animated image code,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decoding animated image code, and method thereof
US20070145141A1 (en) * 2005-12-22 2007-06-28 Yuji Ayatsuka Two-dimensional bar cod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2007288940A (ja) * 2006-04-18 2007-11-01 Toshiba Corp 充電サービスシステム及び充電器、並びに充電サービス提供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999728B1 (ko) 2010-12-08
EP2234037B1 (en) 2012-02-01
US8379052B2 (en) 2013-02-19
CN101889291A (zh) 2010-11-17
KR101089443B1 (ko) 2011-12-07
US20100238187A1 (en) 2010-09-23
EP2333702B1 (en) 2015-03-18
JP2009271551A (ja) 2009-11-19
KR20100077212A (ko) 2010-07-07
JP4414488B2 (ja) 2010-02-10
US20140139554A1 (en) 2014-05-22
KR20100080623A (ko) 2010-07-09
KR100999714B1 (ko) 2010-12-08
EP2325783B1 (en) 2013-09-04
JP2014063538A (ja) 2014-04-10
KR100999220B1 (ko) 2010-12-07
JP5687780B2 (ja) 2015-03-18
JP2009271552A (ja) 2009-11-19
US20100238199A1 (en) 2010-09-23
EP2325783A1 (en) 2011-05-25
JP4414481B2 (ja) 2010-02-10
JP4391586B2 (ja) 2009-12-24
EP2234037A1 (en) 2010-09-29
WO2009072363A1 (ja) 2009-06-11
KR20100075677A (ko) 2010-07-02
CN101889291B (zh) 2013-09-11
US20100245213A1 (en) 2010-09-30
ATE544126T1 (de) 2012-02-15
EP2234037A4 (en) 2011-01-12
HK1149968A1 (en) 2011-10-21
KR20100075676A (ko) 2010-07-02
US8860699B2 (en) 2014-10-14
EP2325782A1 (en) 2011-05-25
EP2333702A1 (en) 2011-06-15
TW200935313A (en) 2009-08-16
JPWO2009072363A1 (ja) 2011-04-21
JP2009271553A (ja) 2009-11-19
US20100238198A1 (en) 2010-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0787B (zh) 二維碼顯示系統、二維碼顯示方法及程式
US809110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DVD subpicture information in a television receiver
JP2002101358A (ja) ディ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
JP3819692B2 (ja) ディ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
JP4212229B2 (ja) ディ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
JP2005197829A (ja) データ受信装置、及び携帯端末装置
JP2004015195A (ja) 放送受信装置、放送受信方法、表示制御装置、放送受信装置制御用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4445363B2 (ja) 移動体端末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127610B2 (ja) 放送局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JP2002112143A (ja) ディ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
JP2005328492A (ja) 移動体端末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