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0179B - 塗膜轉印器 - Google Patents

塗膜轉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0179B
TWI480179B TW097141843A TW97141843A TWI480179B TW I480179 B TWI480179 B TW I480179B TW 097141843 A TW097141843 A TW 097141843A TW 97141843 A TW97141843 A TW 97141843A TW I480179 B TWI480179 B TW I4801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ring
rotation
head
transfer hea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41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32572A (en
Inventor
Yasuo Narita
Original Assignee
Plus Stationer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lus Stationery Corp filed Critical Plus Stationer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932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25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0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017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7/00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65H37/002Web delivery apparatus, the web serving as support for articles, material or another web
    • B65H37/005Hand-held apparatus
    • B65H37/007Applicators for applying coatings, e.g. correction, colour or adhesive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LARTICLE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UPON; WRITING OR DRAWING AIDS; ACCESSORIE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L19/00Erasers, rubbers, or erasing devices; Holder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2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 means with cutting, punching, piercing, severing or tearing
    • Y10T156/1348Work traversing type
    • Y10T156/1365Fixed cut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7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means with work feeding or handling means
    • Y10T156/1788Work traversing type and/or means applying work to wall or static structure
    • Y10T156/1795Implement carried web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8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 means with handle or handgrip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 Dispensing Devices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Labeling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塗膜轉印器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將具有轉印層的轉印條帶送出而使其轉印層貼附到被轉印物上的塗膜轉印器(稱作塗膜轉印器或塗布器等,但具代表性的是稱作「塗膜轉印器」),所述轉印層例如是塗布有漿糊的條帶狀的層或者塗布有文字修正用膜的條帶狀的層等,所述被轉印物例如是紙等。本發明尤其是關於一種如下所述的塗膜轉印器,即:在手持塗膜轉印器,利用轉印頭部將轉印條帶按壓在被轉印物上一邊移動一邊進行轉印時,有時會因為受到按壓力的作用而導致轉印頭部繞著轉印頭部的軸中心旋轉(或扭動)或者朝向與移動方向相反的方向擺頭(傾斜),但能夠應對這些問題而盡可能地進行均勻的轉印的塗膜轉印器。
一般而言,當一邊按壓塗膜轉印器的轉印頭部一邊進行移動,而想要進行一定距離的轉印時,會造成轉印條帶的寬度方向(與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承受著不均等的力的局部按壓狀態(向寬度方向產生旋轉力的狀態),有時會在已被轉印的轉印層上產生不均勻。而且,在一邊使塗膜轉印器移動想要轉印的距離一邊按壓時,有時會因為該距離或者進行按壓的人而導致按壓力不同(轉印頭部的朝向與移動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擺頭狀態不同),從而無法均勻地轉印。
日本專利實開平7-13860號公報的技術是想要透過對如上所述的轉印頭部的壓接刀片的前端進行夾持,以吸收旋轉力的技術。
所述日本專利實開平7-13860號公報的技術中,只是將壓接刀片可旋轉地保持在從殼體壁延伸出的保持部上,所以雖然可對應於轉印頭部的壓接刀片的運動而旋轉,但卻不具有使壓接刀片恢復到相對於殼體的原位置上的恢復力。
因此,該技術中,一旦旋轉便會維持旋轉後的狀態,所以需要透過人的操作來恢復到原位置,非常難以操作。
另一方面,有日本專利特開2006-1236號公報的技術。該技術是這樣的:使轉印頭部的下部的形狀在與轉印頭部的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為凸球面,並在殼體側設置用於接受該凸球面的凹球面,使凸球面與凹球面嵌合著。也是想要透過使所述凸球面旋轉到凹球面內,來吸收轉印頭部在使用狀態下因所受的壓力而進行的旋轉(繞著轉印頭的支柱的旋轉)、擺頭(朝向與轉印頭的寬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傾斜)。並且,利用支撐著轉印頭部的樹脂制支柱或螺旋彈簧來使轉印頭部具有恢復力。然而,在日本專利特開2006-1236號公報的技術中也提出了一種使殼體側的凹球面為阻擋薄板狀的構成。由於所述轉印頭部所受的使用時的按壓力,僅透過凸球面移動到凹球面內並不能應對,所以該技術應該只是透過凹球面來進行限制。這樣,該技術中,將因轉印頭部所受的按壓力而導致的旋轉和擺頭組合成的複雜的力,變更為凸球面向凹球面內的旋轉,但因為給予與此相對的恢復力的僅僅是支撐轉印頭的支柱或彈簧(這些支柱或彈簧的根部是固定著的),因而難以利用這些支柱或彈簧來針對複雜的按壓力而設定、調整適當的恢復力。關於這一點,因為螺旋彈簧可以進行高自由度的變形,所以一般認為螺旋彈簧有利於給予針對複雜按壓力的恢復力。但是,另一方面也認識到:螺旋彈簧也會施加軸長方向上的彈出力或壓縮力,因此難以進行彈性力的設定、調整。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改善所述問題點而提供一種塗膜轉印器,透過吸收因按壓狀態而產生的轉印頭部的旋轉並且實現向正常位置的恢復的構成,除此以外,透過積極地吸收擺頭的影響並且實現恢復的構成,從而有助於實現良好的轉印和轉印的均勻化。
為了解決所述課題,本發明第1形態的塗膜轉印器包括:捲出部,用於將條帶單面設有轉印層的轉印條帶予以送出;具有轉印頭部和支柱的轉印部,所述轉印頭部透過一邊將送出的所述轉印條帶按壓在被轉印物上一邊進行移動,從而使所述轉印層轉印到所述被轉印物上,所述支柱的一端支撐所述轉印頭部;捲取部,用於捲取轉印後的所述條帶;以及殼體,用於收納所述捲出部、轉印部及捲取部,且具有用來使所述轉印部的所述轉印頭部伸出到外部的視窗,所述塗膜轉印器包括:不規則形構件,設在所述轉印部的支柱的另一端,從所述支柱的軸的中心到周邊為止的距離根據旋轉方向而變化;以及彈性夾持機構,設在所述殼體的內側,當所述轉印頭部未按壓所述被轉印物時,對所述不規則形構件的相對的兩個邊且是間隔最窄的兩邊進行彈性夾持。
而且本發明第2形態在所述第1形態中,在所述轉印頭部按壓被轉印物時繞著支柱的軸而產生旋轉時,所述不規則形構件旋轉,所述彈性夾持機構使所述被夾持著的兩邊的間隔強制性地從最窄間隔開始擴大,並且使恢復力產生。
而且本發明第3形態在所述第2形態中,所述支柱呈所述另一端側比所述轉印頭部側更細的形狀,且為了使所述另一端兼作所述不規則形構件,該另一端的截面形成為長方形狀或橢圓形狀,該長方形狀或橢圓形狀中的間隔最窄的兩邊由所述彈性夾持機構予以夾持著。
而且本發明第4形態在所述第2形態中,構成所述窗口的所述殼體的窗口框具有圓形的內周,所述塗膜轉印器包括環以及軸構件,所述環能沿著所述視窗框的內周而旋轉,且插入有所述轉印部的所述支柱,所述軸構件在所述環的中央附近,從與所述條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架橋而過,並且,所述軸構件使插入在該環內的所述轉印部的所述支柱相對於該環的位置維持固定,並且以使所述支柱能繞著所述軸構件的軸而與所述環一起旋轉的方式而支撐所述支柱。
而且本發明第5形態在所述第4形態中,所述支柱具有彈性,該彈性對應於所述轉印頭部一邊在轉印方向上移動一邊被按壓時的按壓狀態,而使所述轉印頭部向所述轉印條帶的移動方向傾斜,並且使恢復力產生。
而且本發明第6形態在所述第2形態中包括:具備圓形部的環,該環固定設置在所述殼體的視窗框上,所述圓形部在與所述轉印條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一側,具有至少從中心軸跨及規定角度範圍的圓形內周;旋轉引導部,設在所述轉印頭部與所述支柱之間,沿著所述環的所述圓形部的內周來引導所述轉印頭部的旋轉;以及擋塊,設在所述環的內周的所述規定角度範圍的邊界位置上,透過卡止於所述旋轉引導部,來限制所述轉印頭部在所述規定角度範圍以上的旋轉。
根據本發明的第1或第2形態,例如,因為操作者對殼體的手持方式而會導致轉印頭產生各種按壓狀態,例如轉印頭相對於紙面而傾斜、斜向拖拉、曲線拖拉等,但當在這些按壓狀態下轉印頭部的旋轉力發揮作用時,可追隨該旋轉力而旋轉,並且對應於旋轉量的增大而使恢復原狀的力發揮作用,以此來吸收旋轉力從而實現轉印的均勻化。根據本發明的第4及第6形態,當在按壓狀態下轉印頭部的旋轉力發揮作用時,轉印頭部在環內的規定位置例如中央旋轉,並且以軸部為中心而旋轉,因此可減少轉印狀態的不均勻,所以有助於轉印的均勻化。根據本發明的第6形態,由於對應於按壓、移動狀態下產生的擺頭的力而傾斜並恢復,因此可吸收擺頭的力,從而有助於轉印的均勻化。而且,根據請求項5記載的發明,可以限制轉印頭部的旋轉範圍,因此有限制過大的旋轉從而防止破損的效果。
利用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塗膜轉印器的實施方式。圖1是表示第1實施方式的一例的整體構造的圖。圖2A至圖2C是用來說明支撐轉印頭部的構造的圖。圖3A至圖3D是用來說明轉印頭部的旋轉構造的圖。圖4A及圖4B是用來說明轉印頭部的擺頭構造的圖。圖5是第1實施方式的其他實施方式的外觀立體圖。圖6A至圖6C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轉印頭部的構造的圖。
[第1實施方式]
圖1表示如下狀態:操作者將轉印頭部1按壓被轉印物60(例如紙),一邊向操作者的跟前(圖1中是左方向)移動一邊將轉印層10b予以轉印的狀態。圖1的殼體20是由透明的樹脂所成形的。此處,在殼體20內的捲出部30上預先捲繞著轉印條帶10。轉印條帶10是由條帶10a和轉印層10b貼合而構成。轉印條帶10從導柱8透過環5內而掛在轉印頭部1上,進而穿過環5並經由導柱8而捲取到捲取部40上。在轉印頭部1處,轉印層10b被轉印到被轉印物60上,而只有殘餘的條帶10a被捲取到捲取部40上。捲出部30與捲取部40透過連動機構50而以大致相同的時序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旋轉。在彼此的連動時帶有時間延遲(time lag)。並且,轉印條帶10(或條帶10a)維持著繃緊的狀態。
轉印頭部1以從殼體的視窗20a突出的狀態而支撐在支柱2上,支柱2的與轉印頭部1相反側的端部由夾持板3可旋轉地夾持著,並且支柱2在轉印頭部1附近由環5可旋轉地保持著。
對於轉印頭部1以及轉印頭部1所卡合的其周邊機構,圖2A至圖2C中表示其詳細構成。圖2A是轉印頭部1的立體圖,圖2B是從圖2A的箭頭X側方向所觀察到的圖,圖2C是從圖2A的箭頭Y側方向所觀察到的圖。這些圖都是模擬表示的圖。
如圖2A、圖2B所示,在支柱2的一端設置著轉印頭部1,而在另一端設置著作為不規則形構件的方形構件4。轉印頭部1在支柱2的兩側設置有大致三角形的板狀的條帶引導部1b,在轉印頭部1的頂部架設有條帶按壓輥1a。條帶按壓輥1a是柱狀的形狀,使得能夠架置轉印條帶10並使轉印條帶10順暢地流動,條帶按壓輥1a可以是不旋轉的構造,也可以是可向轉印條帶10的移動方向旋轉的構造。條帶按壓輥1a的長度(條帶引導部1b間的距離)與轉印條帶10的寬度大致相同,或者比轉印條帶10的寬度更長。2個條帶引導部1b形成為向捲出部30或捲取部40側逐漸展開的大致三角形的板狀,但具有以下功能:利用該逐漸展開的部分進行導向,使得從捲出部30向捲取部40側流動的轉印條帶10(條帶10a)不會從條帶按壓輥1a向其長度方向脫離。
如圖2B、圖2C所示,在支柱2的從中央位置偏靠轉印頭部1側的位置上,設有柱狀形狀的軸構件6,該軸構件6在與轉印條帶10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與條帶按壓輥1a的軸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具有長度方向。如圖2C所示,透過將支柱2從方形構件4側插入到環5中,使軸構件6的兩端嵌合於環5的卡合槽7,由此成為在環5的中央架橋而過的形態。圖2A、圖2B表示該軸構件6與卡合槽7的嵌合狀態。該環5如圖1所示般安裝在殼體20的視窗框20b內,以可沿著視窗框20b的周圍而旋轉的方式支援在視窗框20b內。為了便於說明功能,支柱2與方形構件4被分成了兩個部分,但支柱2的另一端兼作方形構件4的構成更為有效。
安裝在支柱2的另一端的方形構件4由安裝在殼體20中的兩塊夾持板3(彈性夾持機構)予以夾持著。通常被夾入的是方形構件4(不規則形構件)的邊與邊之間的距離最短的相對的兩邊。
圖3A至圖3D是用來說明轉印頭部1產生旋轉時的狀態的圖。圖3A是轉印頭部1與其周邊機構的整體圖,圖3B、圖3C及圖3D是從圖3A的箭頭Z所觀察到的圖。另外,圖3B、圖3C是使用截面形狀為長方形的構件來作為截面為不規則形的構件即方形構件4時的示例,圖3D是使用截面為橢圓形的構件時的示例。圖3A中,當由於按壓狀態,轉印頭部1中從實線所示的狀態開始如虛線所示般旋轉時,支柱2一邊扭曲一邊旋轉。支柱2的旋轉經由軸構件6而使環5旋轉。即,支柱2與環5一起旋轉。相反地,透過環5及軸構件6來限制轉印頭部1的旋轉的中心位置,以使其在環的中央位置旋轉或者在殼體20的視窗框20b的中央旋轉。即,環5與軸構件6(可以說是支柱2的支撐機構)透過積極地幫助轉印頭部1的旋轉而吸收旋轉,並且透過限制轉印頭部1的旋轉位置,而將旋轉引起的支柱2的擺動範圍限制得較窄,以實現穩定化。
另一方面,設在支柱2另一端的方形構件4在轉印頭部1未旋轉時,如圖3B所示般,間隔較窄的相對的兩邊由板狀的兩塊有彈性的夾持板3緊密地夾持者。當轉印頭部1旋轉時,如圖3C所示,旋轉力從方形構件4的角傳遞給夾持板3,使得有彈性的兩塊夾持板3的間隔擴大。但是,當進一步旋轉時,與夾持板3的間隔擴大相反,夾持板3的有彈性的斥力使得讓旋轉恢復的力變強。方形構件4是如圖3D所示的橢圓形截面時也具有同樣的效果。如上所述,即便透過環5及軸構件6來積極地吸收轉印頭部1的旋轉,但仍處於異常狀態,因此方形構件4及夾持板3想要恢復成正常的狀態。另外,不僅夾持板3具有彈性,支柱2也可以具有相對於旋轉方向的彈性。為此,支柱2較理想的是由樹脂性材料形成。而且,透過使支柱2呈轉印頭部1側較粗、方形構件4側較細的形狀,也可以使支柱2具有彈性。
圖4A及圖4B是用來說明轉印頭部1向轉印條帶10的移動方向擺頭的狀態的圖。擺頭往往是因為操作者使轉印頭部1向條帶移動方向移動時的按壓力的不均勻而產生。圖4A是在環5與視窗框20b之間幾乎無間隙的情況,由於轉印頭部1是以設在支柱2中途的軸構件6為支點而圍繞該軸中心旋轉(傾斜),因此轉印頭部1從圖4A的實線狀態向虛線狀態產生擺頭時的擺頭範圍視支柱2的從軸構件6到轉印頭部為止的長度和彈性而定。並且,在該擺頭範圍內,該旋轉(傾斜)是以軸構件6為起點而積極地吸收擺頭,並且藉由支柱2的彈性來使恢復力發揮作用。圖4B是在環5與視窗框20b之間有較大間隙的情況,此時,由於轉印頭部1是以由夾持板3所夾持的位置為支點而與環5一起旋轉(傾斜),因此轉印頭部1從圖4A及圖4B的實線狀態向虛線狀態產生擺頭時的擺頭範圍視支柱2的長度和彈性而定。並且,在該擺頭範圍內,積極地吸收擺頭,並且藉由支柱2的彈性來使恢復力發揮作用。
另一方面,支柱2的長度方向上的從軸構件6到方形構件4為止的部分,欲隨著轉印頭部1的擺頭而以軸構件6或夾持板3的位置為中心而旋轉(傾斜),但是由於方形構件4的兩邊被有彈性的夾持板3所夾持著,所以會從該夾持板3受到彈性力引起的斥力,從而欲使方形構件4的位置恢復到原位置。這樣,即便是在擺頭時,方形構件4和夾持板3也可以與支柱2的彈性一起協同作用來使支柱2及轉印頭1積極地吸收擺頭,且恢復成正常的狀態。
所述的夾持板3如圖3C、圖3D所示,由於有時一端側的兩塊夾持板3的間隔會改變,所以在由兩塊板構件構成夾持板3時,使夾持板3在殼體20的內壁朝向條帶移動方向而站立。
所述說明簡單地換而言之,表示如下所述的含義。即,將使用時轉印頭部1所受到的複雜的按壓力,分離成環5的旋轉(繞著轉印頭部1的軸的旋轉)和以軸構件6為中心的旋轉(傾斜),並傳遞給支柱2。因此,在經由支柱2來給予恢復力時,雖無法將針對環5的旋轉(繞著轉印頭部1的軸的旋轉)的恢復力和針對以軸構件6為中心的旋轉(傾斜)的恢復力完全分離,但可分別作為主體而分開設定、調整。
[第1實施方式的其他實施方式]
圖5表示塗膜轉印器的其他實施方式的概要的外觀立體圖。圖1的實施方式是操作者在按壓塗膜轉印器的同時一邊向跟前拖動一邊進行轉印,而圖5是操作者在按壓塗膜轉印器的同時使塗膜轉印器從左向右移動,以此來進行轉印。
與圖1同樣,圖5的殼體20也是由透明的樹脂成形。
在圖5中,與圖1相同符號的構件在形狀上有時會有稍許不同,但基本功能是相同的。圖5中,捲出部30與捲取部40成為同軸構造而連動。
由於條帶按壓輥1a的朝向(即條帶移動方向)與實際配置的捲取部40的捲取方向之間的關係,在圖5中的從條帶按壓輥1a到捲取部40為止之間,條帶10a是以由導柱8扭轉90度的方式而流動捲取。
其他的機構及動作與圖1相同。然而,在圖5的方式中,操作者是使塗膜轉印器從左側向右側移動,因此容易目測到轉印層10b被轉印的狀態。因此,容易目測到按壓的方式是否對轉印有影響,所以操作者在認識到有不良影響時容易調整按壓力的分配。
[第2實施方式]
如圖6A至圖6C所示,相對於第1實施方式及其他實施方式,第2實施方式的特徵在於,將位於轉印頭部1周圍的環11固定在殼體20上,並在環11內設有旋轉引導部1c及擋塊11a,所述旋轉引導部1c在所述轉印頭部1內沿著環11的內周而引導旋轉,所述擋塊用於抑制所述旋轉引導部1c的旋轉範圍。
在圖6中,標註了與圖1及圖5相同符號的元件在功能上也相同。圖6A至圖6C僅表示了轉印頭部1附近及環11附近,但除此以外的元件可直接採用圖1及圖5中的元件,所以此處省略說明。
在圖6A中,環11不可旋轉地固定在殼體20上。環11也可利用圖1的視窗框20b而無須特別製作。圖6A中,在條帶引導部1b與支柱2之間設有旋轉引導部1c,該旋轉引導部1c具有板狀的形狀,且將其中心固定於支柱2的中心,且半徑要短於環11的半徑。從圖6A的箭頭W觀察到的圖是圖6B。如圖6B所示,旋轉引導部1c在轉印頭部1因按壓狀態而欲向軸中心(=支柱2的軸中心)旋轉時,沿著環的內周來引導轉印頭部1的旋轉。即,旋轉引導部1c也用來將轉印頭部1的旋轉中心限制在環11的大致中心。而且,對應於轉印頭部1的旋轉來吸收旋轉力並使恢復力發生作用的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是支柱2、方形構件4及夾持板3。另外,轉印頭部1能夠以夾持板3所夾持著的方形構件4為支點,而在轉印頭部1在環12內擺動的範圍內擺頭。
在環11的內周的4處設有擋塊11a。擋塊11a在轉印頭部1旋轉且旋轉引導部1c較大地旋轉時卡合於旋轉引導部1c,使旋轉引導部1c的旋轉停止。擋塊11a的環11中心方向的前端位置與環中心位置之間的距離,要短於旋轉引導部1c的半徑。因此,如圖6B所示,旋轉引導部1c的旋轉範圍受到擋塊11a的限制。
圖6C中是利用環12的形狀來限制旋轉引導部1c的旋轉範圍。環12也可使窗口框20b變形而兼用。圖6C中,將環12的截面分成使旋轉引導部1c的面方向的相對的邊為圓形的圓形部12a和使圓形部12a之間為直線的方形部12b,使從環12的旋轉中心到圓形部12a為止的距離長於旋轉引導部1c的半徑,使從環12的旋轉中心到方形部12b為止的距離短於旋轉引導部1c的半徑。因此,利用方形部12b來使旋轉引導部1c的旋轉得到停止。即,旋轉範圍被限制為圓形部12a的範圍。
所述圖6B、圖6C中共同的構成如下。即塗膜轉印器包括:具備圓形部12a(或11的一部分)的環12(11),該環12(11)固定設置在殼體20的視窗框20b上,所述圓形部12a(或11的一部分)至少在與轉印條帶10的移動方向正交的一側,具有至少從中心軸跨及固定角度範圍(所述的旋轉範圍)的圓形內周;旋轉引導部1c,設在轉印頭部1與支柱2之間,沿著環12的圓形部12a的內周來引導轉印頭部1的旋轉;以及擋塊11a(12b),設在環12的內周的規定角度範圍的邊界位置上,透過卡止於旋轉引導部1c,來限制轉印頭部1超過規定角度範圍的旋轉。
第2實施方式中,透過以上述方式來構成,使得轉印頭部1在因按壓狀態而產生旋轉時以環11的中央為中心而旋轉,從而實現轉印的均勻化,並且限制過大的旋轉,從而防止破損等。
另外,在第1實施方式及其他實施方式中,環5是在視窗框20b內旋轉,但是如果使該環5與視窗框20b之間的關係適用第2實施方式的旋轉引導部1c與環11(或12)的卡合構造,也可產生同樣的效果。
1...轉印頭部
1a...條帶按壓輥
1b...條帶引導部
1c...旋轉引導部
2...支柱
3...夾持板
4...方形構件
5...11環
6...軸構件
7...卡合槽
8...導柱
10...轉印條帶
10a...條帶
10b...轉印層
11a...擋塊
12a...圓形部
12b...方形部
20...殼體
20a...窗口
20b...窗口框
30...捲出部
40...捲取部
50...連動機構
60...被轉印物
圖1是表示第1實施方式的一例的整體構造的圖。
圖2A至圖2C是用來說明支撐轉印頭部的構造的圖。
圖3A至圖3D是用來說明轉印頭部的旋轉構造的圖。
圖4A及圖4B是用來說明轉印頭部的擺頭構造的圖。
圖5是第1實施方式的其他實施方式的外觀立體圖。
圖6A至圖6C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轉印頭部的構造的圖。
1...轉印頭部
2...支柱
3...夾持板
5...環
8...導柱
10...轉印條帶
10a...條帶
10b...轉印層
20...殼體
20a...窗口
20b...窗口框
30...捲出部
40...捲取部
50...連動機構
60...被轉印物

Claims (6)

  1. 一種塗膜轉印器,包括:捲出部,用於將條帶單面設有轉印層的轉印條帶予以送出;具有轉印頭部和支柱的轉印部,所述轉印頭部透過一邊將送出的所述轉印條帶按壓在被轉印物上一邊進行移動,從而使所述轉印層轉印到所述被轉印物上,所述支柱的一端支撐所述轉印頭部;捲取部,用於捲取轉印後的所述條帶;以及殼體,用於收納所述捲出部、轉印部及捲取部,且具有用來使所述轉印部的所述轉印頭部伸出到外部的視窗,所述塗膜轉印器的特徵在於包括:不規則形構件,設在所述轉印部的支柱的另一端,從所述支柱的軸的中心到外周面周邊為止的距離根據旋轉方向而變化;以及彈性夾持機構,設在所述殼體的內側,當所述轉印頭部未按壓所述被轉印物時,對所述不規則形構件的相對的兩個邊且是間隔最窄的兩邊進行彈性夾持。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塗膜轉印器,其中在所述轉印頭部按壓被轉印物時繞著支柱的軸而產生旋轉時,所述不規則形構件旋轉,所述彈性夾持機構使所述被夾持著的兩邊的間隔強制性地從最窄間隔開始擴大,並且使恢復力產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塗膜轉印器,其中所述支柱呈所述另一端側比所述轉印頭部側更細的形狀,且為了使所述另一端兼作所述不規則形構件,該另一端的截面形成為長方形狀或橢圓形狀,該長方形狀或橢圓 形狀中的間隔最窄的兩邊由所述彈性夾持機構予以夾持著。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塗膜轉印器,其中構成所述視窗的所述殼體的窗口框具有圓形的內周,所述塗膜轉印器包括環以及軸構件,所述環能沿著所述視窗框的內周而旋轉,且插入有所述轉印部的所述支柱,所述軸構件在所述環的中央附近,從與所述條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架橋而過,並且,所述軸構件使插入在該環內的所述轉印部的所述支柱相對於該環的位置維持固定,並且以使所述支柱能繞著所述軸構件的軸而與所述環一起旋轉的方式而支撐所述支柱。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塗膜轉印器,其中所述支柱具有彈性,該彈性對應於所述轉印頭部一邊在轉印方向上移動一邊被按壓時的按壓狀態,而使所述轉印頭部向所述轉印條帶的移動方向傾斜,並且使恢復力產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塗膜轉印器,其中具備圓形部的環,該環固定設置在所述殼體的視窗框上,所述圓形部在與所述轉印條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一側,具有至少從中心軸跨及規定角度範圍的圓形內周;旋轉引導部,設在所述轉印頭部與所述支柱之間,沿著所述環的所述圓形部的內周來引導所述轉印頭部的旋轉;以及擋塊,設在所述環的內周的所述規定角度範圍的邊界 位置上,透過卡止於所述旋轉引導部,來限制所述轉印頭部在所述規定角度範圍以上的旋轉。
TW097141843A 2008-01-18 2008-10-30 塗膜轉印器 TWI4801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09738A JP5005561B2 (ja) 2008-01-18 2008-01-18 塗膜転写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2572A TW200932572A (en) 2009-08-01
TWI480179B true TWI480179B (zh) 2015-04-11

Family

ID=40548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1843A TWI480179B (zh) 2008-01-18 2008-10-30 塗膜轉印器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992618B2 (zh)
EP (1) EP2080723B1 (zh)
JP (1) JP5005561B2 (zh)
KR (1) KR101497588B1 (zh)
CN (1) CN101486284B (zh)
CA (1) CA2644082C (zh)
HK (1) HK1131944A1 (zh)
SG (1) SG154380A1 (zh)
TW (1) TWI4801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93442B2 (ja) * 2009-12-28 2014-01-22 ニチバン株式会社 塗膜転写具
MY163858A (en) * 2010-09-30 2017-10-31 Widetech Mfg Sdn Bhd A tape device
JP6348345B2 (ja) * 2014-06-12 2018-06-27 プラス株式会社 塗布膜転写具
JP6247199B2 (ja) 2014-12-09 2017-12-13 株式会社トンボ鉛筆 塗膜転写具
JP6321537B2 (ja) * 2014-12-26 2018-05-09 株式会社トンボ鉛筆 塗膜転写具
JP6355661B2 (ja) * 2016-02-02 2018-07-11 株式会社トンボ鉛筆 塗膜転写具
CN110809522B (zh) * 2017-07-04 2022-06-21 株式会社蜻蜓铅笔 涂膜转印具
JP7095856B2 (ja) 2017-07-04 2022-07-05 株式会社トンボ鉛筆 塗膜転写具
JP7219943B2 (ja) 2018-03-13 2023-02-09 株式会社トンボ鉛筆 感圧転写修正テープ
CN108501591A (zh) * 2018-04-18 2018-09-07 泉州市扬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修正带及其旋转咀
JP7248424B2 (ja) * 2018-12-28 2023-03-2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体送出装置及び粘着体送出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62648A1 (en) * 2000-02-25 2001-08-30 Bic Deutschland Gmbh & Co. Hand-held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a film and having an angular application member
TW453954B (en) * 1999-07-06 2001-09-11 Seed Rubber Co Ltd Coat film transfer head device and coat film transfer to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39606B2 (ja) * 1991-08-30 1997-08-13 シード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塗膜転写具
JP3449749B2 (ja) 1993-06-25 2003-09-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JP2607725Y2 (ja) * 1993-08-10 2002-07-08 ユニオンケミカー株式会社 転写器
JP3753475B2 (ja) * 1996-08-09 2006-03-08 ゼネラル株式会社 感圧転写具
JP2995659B1 (ja) 1998-09-18 1999-12-27 株式会社トンボ鉛筆 塗膜転写具
JP2000211799A (ja) * 1999-01-27 2000-08-02 Liberty Japan Kk 転写テ―プケ―ス
US6260599B1 (en) * 1999-06-11 2001-07-17 Kwang-Ho You Correction tape roller device
US6601631B1 (en) * 1999-09-07 2003-08-05 Berol Corporation Dispenser for applying a material to a surface
JP4312927B2 (ja) * 2000-04-25 2009-08-12 株式会社トンボ鉛筆 カートリッジ式塗膜転写具
JP4677626B2 (ja) 2001-06-21 2011-04-27 フジコピアン株式会社 塗膜転写具
JP3909681B2 (ja) 2002-05-02 2007-04-25 株式会社トンボ鉛筆 塗膜転写具
EP1522514B1 (en) 2003-10-07 2007-03-21 Fujicopian Co., Ltd. Coating film transfer tool
JP2006001236A (ja) * 2004-06-21 2006-01-05 Tombow Pencil Co Ltd 塗膜転写具
JP2006281496A (ja) 2005-03-31 2006-10-19 Tombow Pencil Co Ltd 塗膜転写具
JP2006281495A (ja) 2005-03-31 2006-10-19 Tombow Pencil Co Ltd 塗膜転写具
JP4646815B2 (ja) * 2006-01-20 2011-03-09 ユニオンケミカー株式会社 塗膜転写具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53954B (en) * 1999-07-06 2001-09-11 Seed Rubber Co Ltd Coat film transfer head device and coat film transfer tool
WO2001062648A1 (en) * 2000-02-25 2001-08-30 Bic Deutschland Gmbh & Co. Hand-held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a film and having an angular application memb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2572A (en) 2009-08-01
JP5005561B2 (ja) 2012-08-22
KR20090079785A (ko) 2009-07-22
EP2080723A1 (en) 2009-07-22
SG154380A1 (en) 2009-08-28
KR101497588B1 (ko) 2015-03-02
CN101486284A (zh) 2009-07-22
EP2080723B1 (en) 2012-02-08
HK1131944A1 (en) 2010-02-12
US7992618B2 (en) 2011-08-09
US20090185849A1 (en) 2009-07-23
CA2644082A1 (en) 2009-07-18
JP2009166437A (ja) 2009-07-30
CA2644082C (en) 2012-10-16
CN101486284B (zh) 2013-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0179B (zh) 塗膜轉印器
JP2009166437A6 (ja) 塗膜転写具
US5772840A (en) Tape applicator for applying a transferring material to a sheet
JP2014156305A (ja) 巻取り装置
JPH10181289A (ja) 塗膜転写具
JP4628822B2 (ja) チューブ内周表面処理装置およびチューブ内周表面処理方法
CA2551827A1 (en) Masking tape applicator
JP2019014086A5 (zh)
JP6087166B2 (ja) ワイヤ供給機構、ワイヤ送給装置、およびアークシステム
CN205853659U (zh) 碳带张力调节机构
JP5379607B2 (ja) 研磨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4389012B2 (ja) 塗膜転写具の転写ヘッド
JP2002012000A (ja) 修正膜転写具
JP5373444B2 (ja) プリンタ
JP4583282B2 (ja) タッチロールユニット及びタッチロール装置
JPH02178074A (ja) 熱転写プリンタ
KR102070292B1 (ko) 인쇄 장치용 텐션 인가 기구, 인쇄 장치용 권출 기구 및 인쇄 장치
US9126439B2 (en) Printer
JP3834388B2 (ja) 塗膜転写具
JP5139780B2 (ja) シートロール保持機構、印字装置、および芯管
JP7040024B2 (ja) 処理液塗布装置、処理液塗布乾燥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210537B2 (ja) 転写具
JP6235111B2 (ja) 巻取り装置
JP3073172B2 (ja) シリンダ洗浄装置
JP5693316B2 (ja) 転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