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4550B - 雙面壓感貼片及用於固定塑膠膜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雙面壓感貼片及用於固定塑膠膜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4550B
TWI454550B TW098107786A TW98107786A TWI454550B TW I454550 B TWI454550 B TW I454550B TW 098107786 A TW098107786 A TW 098107786A TW 98107786 A TW98107786 A TW 98107786A TW I454550 B TWI454550 B TW I45455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tive adhesive
pressure
double
layer
we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7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02800A (en
Inventor
Hiroaki Kishioka
Ryuuichi Kabutoya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002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2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45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455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D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D1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1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without carri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L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1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 C09J2301/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 C09J2301/124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present on both sides of the carrier, e.g.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33/00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10T428/24612Composite web or shee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Description

雙面壓感貼片及用於固定塑膠膜之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雙面壓感貼片。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以下之雙面壓感貼片:其中壓感黏著層係薄層且其具有優異平滑性質及厚度均勻性,且此外對玻璃及透明塑膠(例如丙烯酸、聚碳酸酯及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具有優異黏著性;優異防起泡/剝離性質;以及優異透明性。
近年來,尤其在行動裝置(例如行動電話及智慧型手機)、電視機及計算機之顯示器、及諸如此類領域,存在眾多藉由使用雙面壓感貼片(雙面壓感黏著膠帶)將光學膜及諸如此類附著並固定於透明塑膠底材(例如聚碳酸酯樹脂板及丙烯酸樹脂板)之應用。在該等應用中,需要雙面壓感貼片不僅具有不破壞透明塑膠底材及光學膜之可見性的透明性而且亦具有防止隆起及剝離之性質(防起泡/剝離性質),即使於苛刻條件(例如高溫條件或高溫及高濕度條件)下進行耐候性測試後該性質在黏著介面處既不因由塑膠底材及諸如此類產生之氣泡(泡沫)引起隆起亦不引起剝離。具體而言,於諸如高溫條件或高溫及高濕度條件等條件下,有時塑膠底材(例如丙烯酸樹脂板或聚碳酸酯樹脂板)會產生據認為歸因於所吸收水或殘餘單體之放氣。基於此原因,在藉由使用雙面壓感貼片將由具有障壁性質之底材膜製得之光學膜(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層壓於該塑膠底材上且隨後將其放置於高溫及高濕度條件下時,由於自底材及諸如此類產生之氣泡(泡沫)而在底材與壓感黏著層間之黏著介面處發生隆起或剝離。此不僅損害外觀亦大大降低可見性。
對於上述問題,就具有優異黏著性及透明性以及具有顯著防起泡/剝離性質之雙面壓感貼片而言,已知存在使用(例如)由特定丙烯酸聚合物及丙烯酸寡聚物構成之壓感黏著劑組合物的雙面壓感貼片(參見日本專利第3907611號及日本未經審查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05-255877號)。
然而,近年來由於對小型化/微型化移動裝置之需要,上述塑膠底材及光學膜亦變得微型化。因此,在藉由使用習用壓感貼片(壓感黏著層)使塑膠底材及光學膜彼處層壓之情形下,已發現出現其顯示器表面看似桔皮之較差外觀,此乃因在光經反射於其顯示器上時出現反射光之斑點。
對上述較差外觀實施進一步檢驗。結果,已發現層壓微型化塑膠基材及光學膜之壓感黏著層之厚度的微小變化會產生反射光斑點且此係較差外觀之主要原因。
因此,本發明目的係提供一種雙面壓感貼片,其具有優異透明性、黏著性及防起泡/剝離性質,且尤其在將該雙面壓感貼片層壓至細長塑膠底材及諸如此類時由於壓感黏著層之較小全表面厚度不勻度值(壓感黏著層的厚度變化十分微小)而進一步顯示優異外觀。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本發明之發明者發現,對於具有壓感黏著層之雙面壓感貼片,在調節該雙面壓感貼片之壓感黏著層全表面厚度不勻度時,可獲得具有優異透明性及防起泡/剝離性質、以及即使在該片較薄時亦具有優異外觀之雙面壓感貼片,藉此完成本發明,其中該壓感黏著層具有特定厚度且由含有各具有特定分子量及特定組成之丙烯酸聚合物及丙烯酸寡聚物的壓感黏著劑組合物形成。
換言之,本發明提供:雙面壓感貼片,其包含厚度為3-15 μm且包含含有以下丙烯酸聚合物(a)及丙烯酸寡聚物(b)之壓感黏著劑組合物的壓感黏著層,其中相對於每100重量份之丙烯酸聚合物(a),以10-35重量份之比例含有該丙烯酸寡聚物(b);
丙烯酸聚合物(a):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00,000至900,000且自含有至少50-99重量%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1-10重量%含羧基單體之單體組份形成的丙烯酸聚合物,該(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中烷基具有4-12個碳原子,
丙烯酸寡聚物(b):重量平均分子量為3,000至6,000且自含有至少50-99重量%之(甲基)丙烯酸酯及1-10重量%含羧基單體之單體組份形成的丙烯酸寡聚物,其中該(甲基)丙烯酸酯在形成均聚物時之玻璃轉移溫度為60-190℃且具有環狀結構;且其中該壓感黏著層具有0.030 μm或更小之全表面厚度不勻度,壓感黏著層之全表面厚度不勻度係藉由以下獲得之值:根據條紋掃描方法(條帶掃描方法)將由雷射干涉儀獲得之干涉條紋換算為壓感黏著層之厚度hi ,且隨後根據下式(1)利用30 mm之直徑量測範圍獲得之hi 值進行計算:(全表面厚度不勻度)=(1)其中i係1至N之整數,且N係取樣數。
在上述雙面壓感貼片中,較佳地,丙烯酸聚合物(a)與丙烯酸寡聚物(b)二者均由溶液聚合方法製備。
另外,上述雙面壓感貼片較佳在雙面壓感貼片之至少一個表面上設有隔離層,隔離層係藉由使塑膠膜經受脫模劑處理以使經脫模劑處理表面上具有0.05 μm或更小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製得,且係以使得隔離層之經脫模劑處理表面與壓感黏著層之表面相接觸的方式設置。
此外,上述雙面壓感貼片較佳係不具基材之無基材雙面壓感貼片,其中在壓感黏著層之每一表面上設有隔離層,其係藉由使塑膠膜經受脫模劑處理以在經脫模劑處理表面上具有0.05 μm或更小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方式製得且係以使得隔離層之經脫模劑處理表面與壓感黏著層之每一表面相接觸的方式設置。
另外,在上述雙面壓感貼片中,較佳在總透光率為85%或更高且霧度值為1.5%或更低之塑膠膜基材的每一表面上設有壓感黏著層。
此外,上述雙面壓感貼片較佳具有90%或更高之總透光率及1.5%或更低之霧度值。
另外,本發明提供固定塑膠膜之方法,其包括經由上述雙面壓感貼片附著並固定塑膠膜。
由於本發明之雙面壓感貼片具有上述構造,故該雙面壓感貼片具有優異黏著性、透明性及防起泡/剝離性質。基於此原因,在雙面壓感貼片尤其用於層壓微型化光學構件及諸如此類時,可改良該等產品之光學性質(例如可見性及諸如此類)。另外,可微型化壓感貼片且較佳小型化並微型化使用壓感貼片之產品。此外,可改良尤其其中微型化光學構件層壓有壓感貼片之顯示器設備的品質。另外,在壓感貼片中,由於不出現由壓感黏著層厚度之微小變化引起之反射光斑點,故不會出現較差外觀且可改良產品之品質。
本發明之雙面壓感貼片具有至少一層由壓感黏著劑組合物(丙烯酸壓感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壓感黏著層,該壓感黏著劑組合物含有作為基本組份之丙烯酸聚合物(a)及丙烯酸寡聚物(b)。
壓感黏著劑組合物 (丙烯酸聚合物(a))
用於壓感黏著劑組合物之丙烯酸聚合物(a)係由作為主要單體組份且其中烷基具有4-12個碳原子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其可稱作「(甲基)丙烯酸C4-12 烷基酯」)構成之聚合物。另外,除上述主要單體組份外,丙烯酸聚合物(a)亦含有作為基本單體組份之含羧基單體用以共聚合作用。此外,根據需要可使用其他單體組份。術語「(甲基)丙烯酸」意指「丙烯酸」及/或「甲基丙烯酸」。下文與以上相同。
就上述(甲基)丙烯酸C4-12 烷基酯而言,並沒有特別限制,只要其係具有直鏈或具支鏈具有4-12個碳原子之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即可。其實例包括(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二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異戊酯、(甲基)丙烯酸新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異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及(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就(甲基)丙烯酸C4-12 烷基酯而言,(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尤佳。上述主要單體組份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
對於丙烯酸聚合物(a),每100重量%單體組份之總重量,作為主要單體組份之(甲基)丙烯酸C4-12 烷基酯之比例係50-99重量%、且較佳70-99重量%。在(甲基)丙烯酸C4-12 烷基酯佔單體組份總重量之比例低於50重量%的情形下,不可獲得壓感黏著所需之黏著力(壓感黏著力)及黏合力。
上述含羧基單體之實例包括(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馬來酸、富馬酸、及巴豆酸。該等含羧基單體之酸酐(例如含酸酐基團之單體,例如馬來酸酐及衣康酸酐)亦可用作含羧基單體。單體組份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
對於丙烯酸聚合物(a),含羧基單體佔單體組份總重量之比例係1-10重量%、且較佳3-8重量%。在比例小於1重量%之情形下,未能獲得對黏合體之令人滿意的黏著性且可能會損害透明性。另一方面,當比例超過10重量%時,其可因壓感黏著劑之黏度增大而導致諸如較差適用性等問題。
對於丙烯酸聚合物(a),與上述(甲基)丙烯酸C4-12 烷基酯及與含羧基單體共聚合之其他單體根據需要可與該等單體組合使用。另外,根據每一單體組份之種類,可在小於40重量%範圍內適宜地選擇該等共聚合單體佔單體組份總重量之比例。然而,為賦予令人滿意的壓感黏著性,期望該等共聚合單體之用量能使得所產生丙烯酸聚合物(a)之玻璃轉移溫度為-20℃或更低(較佳-70至-35℃)。上述比例更佳小於30重量%且甚至更佳小於20重量%。
上述其他共聚合單體之實例包括其中烷基具有1-3個碳原子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及(甲基)丙烯酸異丙酯;其中烷基具有13-20個碳原子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及(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含有非芳香族環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環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環己酯及諸如此類)、及(甲基)丙烯酸異莰酯;含有芳香族環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芳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苯基酯及諸如此類)、(甲基)丙烯酸芳氧基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及諸如此類)、及(甲基)丙烯酸芳基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苄基酯及諸如此類);含有環氧基團之丙烯酸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及(甲基)丙烯酸甲基縮水甘油酯;乙烯基酯單體,例如乙酸乙烯基酯、及丙酸乙烯基酯;苯乙烯單體,例如苯乙烯、及α-甲基苯乙烯;含羥基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羥基丙酯、及(甲基)丙烯酸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及(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烯烴單體,例如乙烯、丙烯、異戊二烯、及丁二烯;及乙烯基醚單體,例如乙烯基醚。
上述其他共聚合單體之實例亦包括多官能團單體,例如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丙烯酸胺基甲酸酯、二乙烯基苯、二(甲基)丙烯酸丁酯及二(甲基)丙烯酸己酯。
另外,就上述其他共聚合單體而言,可使用含有氮原子之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胺基烷基酯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胺基乙酯、及(甲基)丙烯酸第三丁基胺基乙酯;(N-取代之)醯胺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基(甲基)丙烯醯胺、及N-羥基(甲基)丙烯醯胺;氰基丙烯酸酯單體,例如丙烯腈、及甲基丙烯腈;及含有異氰酸酯基團之單體,例如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然而,更佳不使用該等含氮原子之單體,此乃因於加熱下其可引起壓感黏著劑變黃。
可藉由使用已知或普通聚合方法製備丙烯酸聚合物(a)。用於聚合丙烯酸聚合物(a)之方法的實例包括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整體聚合法、及紫外照射聚合法。從透明性、抗水性、成本及諸如此類的角度來看,溶液聚合法更佳。
另外,對用於聚合丙烯酸聚合物(a)之聚合起始劑及諸如此類沒有特別限制,且可適宜地選自已知或普通者。更具體而言,就聚合起始劑而言,較佳使用油溶性聚合起始劑,例如偶氮聚合起始劑,例如2,2'-偶氮雙異丁腈、2,2'-偶氮雙(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雙(2-甲基丁腈)、1,1'-偶氮雙(環己烷-1-甲腈)、2,2'-偶氮雙(2,4,4-三甲基戊烷)、及二甲基-2,2'-偶氮雙(2-甲基丙酸酯);過氧化物聚合起始劑,例如過氧化苯甲醯、第三丁基過氧化氫、二-第三丁基過氧化物、過氧化苯甲酸第三丁酯、過氧化二異丙苯、1,1-雙(第三丁基過氧基)-3,3,5-三甲基環己烷、及1,1-雙(第三丁基過氧基)環十二烷;及諸如此類。該等聚合起始劑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欲使用之聚合起始劑的量可為欲使用之常用量。舉例而言,每100重量份之總單體組份,其之所選量可在約0.01-1重量份範圍內。
在溶液聚合中,可使用各種一般溶劑。該等溶劑之實例包括有機溶劑,其包括酯,例如乙酸乙酯、及乙酸正丁酯;芳香族烴,例如甲苯、及苯;脂族烴,例如正己烷、及正庚烷;脂環族烴,例如環己烷、及甲基環己烷;酮,例如甲基乙基酮、及甲基異丁基酮。該等溶劑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
根據本發明,丙烯酸聚合物(a)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係500,000-900,000、較佳550,000-850,000、且更佳550,000-800,000。在本發明中,較佳增大用於形成壓感黏著層之壓感黏著劑組合物溶液中固體含量之濃度並在乾燥壓感黏著劑組合物溶液之塗佈層時微型化含有溶劑之膜厚度以藉此調節對流,此乃因可易於減小壓感黏著層之全表面厚度不勻度。當丙烯酸聚合物(a)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超過900,000時較不佳,此乃因從應用性的角度來講可增大壓感黏著劑之黏度且不可增大壓感黏著劑組合物溶液中固體含量之濃度。另一方面,當其重量平均分子量小於500,000時,不可呈現壓感黏著劑所需之壓感黏著力及黏合力。
另外,在本發明中,下文將闡述之丙烯酸聚合物(a)及丙烯酸寡聚物(b)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可藉由凝膠滲透層析(GPC)法測定。具體而言,可藉由使用名稱為「HLC-8120 GPC」(由Tosoh公司製造)之產品作為GPC量測設備於以下GPC量測條件下以聚苯乙烯作為參照獲得其重量平均分子量。
GPC量測條件
試樣濃度:0.2重量%(四氫呋喃溶液)
試樣注射量:10 μl
洗脫液:四氫呋喃(THF)
流動速率(速度):0.6 mL/min
管柱溫度(量測溫度):40℃
管柱:產品名稱」TSK gel Super HM-H/H4000/H3000/H2000」(由Tosho公司製造)。
檢測器:差式折射計(RI)
丙烯酸聚合物(a)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可藉由聚合起始劑之種類及量、及聚合期間之溫度及時間進行控制,且進一步藉由單體濃度、單體滴加速率及諸如此類進行控制。
(丙烯酸寡聚物(b))
用於本發明壓感黏著劑組合物之丙烯酸寡聚物(b)係由作為主要單體組份之(甲基)丙烯酸酯構成之聚合物,其在形成均聚物時之玻璃轉移溫度(Tg)為60-190℃且其分子中具有環狀結構。當使用由上述主要單體組份構成之丙烯酸寡聚物(b)時,該寡聚物適宜地與聚合物相容且其Tg較高。基於此原因,即使在高溫及高濕度條件下壓感黏著層亦可呈現優異防起泡/剝離性質。另外,除上述主要單體組份外,丙烯酸寡聚物(b)亦含有作為基本單體組份之含羧基單體用以共聚合作用。此外,根據需要可使用其他單體組份。
就在形成聚合物時Tg為60-190℃且其分子中具有環狀結構之(甲基)丙烯酸酯中的環而言,其可為芳香族環及非芳香族環之任一者。然而,非芳香族環較佳。另外,芳香族環之實例包括芳香族烴環(例如,苯環、如萘中之稠合碳環、及諸如此類)及各種芳香族雜環。另外,非芳香族環之實例包括非芳香族脂環族環(例如,環烷烴環,例如環戊烷環、環己烷環、環庚烷環、及環辛烷環;環烯烴環,例如環己烯環;及諸如此類)、及非芳香族橋接環(例如,諸如蒎烷、蒎烯、莰烷、降莰烷及降莰烯中之雙環烴環;諸如金剛烷中之三環烴環;及包括四環烴環之其他橋接烴環)。該等具有環狀結構之(甲基)丙烯酸酯之實例包括含有非芳香族環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環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環己酯),及(甲基)丙烯酸異莰酯;及含有芳香族環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芳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苯基酯)、(甲基)丙烯酸芳氧基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及(甲基)丙烯酸芳基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苄基酯)。其中,針對應用適宜地選擇(甲基)丙烯酸酯中之環,該(甲基)丙烯酸酯在形成其均聚物時之玻璃轉移溫度為60-190℃(較佳為60-150℃且更佳為60-120℃)。
附帶而言,上述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Tg)的值包括於「Polymer Handbook(第3卷,John Wiley&Sons公司,1989)」中。
就在形成均聚物時之玻璃轉移溫度為60-190℃且在其分子中具有環狀結構之該(甲基)丙烯酸酯之實例而言,沒有特別限制。然而,較佳例示甲基丙烯酸環己酯(Tg=66℃)、丙烯酸異莰酯(Tg=97℃)、甲基丙烯酸異莰酯(Tg=180℃)、及諸如此類。
對於丙烯酸寡聚物(b),在形成均聚物時Tg為60-190℃且其分子中具有環狀結構之作為主要單體組份之(甲基)丙烯酸酯佔單體組份總重量之比例係50-99重量%、較佳70-99重量%、且更佳80-97重量%。上述主要單體組份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
另外,丙烯酸寡聚物(b)含有作為共聚合用基本單體組份之含羧基單體。與上述丙烯酸聚合物(a)之含羧基單體之情形相同,該含羧基單體之實例包括(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馬來酸、富馬酸、及巴豆酸。該等含羧基單體之酸酐(例如含酸酐基團之單體,例如馬來酸酐及衣康酸酐)亦可用作含羧基單體。
含羧基單體佔單體組份總重量之比例係1-10重量%且較佳3-8重量%。在含羧基單體之比例小於1重量%之情形下,透明性往往降低且壓感黏著劑組合物之黏度可增大。另一方面,當該比例超過10重量%時,往往難以控制聚合期間之溫度,此較不佳。
對於丙烯酸寡聚物(b),除上述單體組份之外,根據需要亦可組合使用其他共聚合單體與單體組份。就該等其他共聚合單體而言,可使用除主要單體組份及含羧基單體以外之單體組份且例示為上述丙烯酸聚合物(a)之其他共聚合單體之單體、及(甲基)丙烯酸C4-12 烷基酯。
丙烯酸寡聚物(b)之玻璃轉移溫度(Tg)較佳係60℃或更高且更佳為65-180℃。在丙烯酸寡聚物(b)之玻璃轉移溫度低於60℃之情形下,壓感黏著劑之黏著性受損且結果可能損害防起泡/剝離性質。另外,共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Tg)係下式中所示之玻璃轉移溫度(理論值)。
1/Tg=W1 /Tg1 +W2 /Tg2 +...+Wn /Tgn 在上式中,Tg意指共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單位:K),Tgn 意指單體n 之均聚物的玻璃轉移溫度(單位:K),且Wn 意指單體n 之重量份。
可藉由使用已知或普通聚合方法製備丙烯酸寡聚物(b)。與聚合丙烯酸聚合物(a)之上述方法相同,聚合丙烯酸寡聚物(b)之方法實例包括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整體聚合物法、及藉助紫外照射之聚合法。從透明性、抗水性、成本及諸如此類的角度來講,以溶液聚合法為更佳。
另外,就用於聚合丙烯酸寡聚物(b)中之聚合起始劑、溶劑及諸如此類而言,可使用與可用於丙烯酸聚合物(a)相同之聚合起始劑、溶劑及諸如此類。欲使用之聚合起始劑的量可為欲使用之常用量。舉例而言,每100重量份之總單體組份,其之所選量可在約0.1-15重量份之範圍內。
另外,可使用鏈轉移劑以控制丙烯酸寡聚物(b)之分子量。鏈轉移劑之實例包括2-巰基乙醇、月桂基硫醇、縮水甘油基硫醇、巰基乙酸、硫代乙醇酸2-乙基己酯、2,3-二巰基-1-丙醇、及α-甲基苯乙烯二聚體。每100重量份之總單體組份,欲使用之鏈轉移劑之量較佳係在(例如)約0.01-15重量份範圍內。
從達成與聚合物之適宜相容性並降低壓感黏著劑之霧度值的角度來講,丙烯酸寡聚物(b)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係3,000至6,000、較佳3,300至5,500、且更佳3,500至5,000。寡聚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可藉由聚合起始劑及鏈轉移劑之種類及量、及聚合期間之溫度及時間進行控制,且進一步藉由單體濃度、單體滴加速率及諸如此類進行控制。
對於形成本發明雙面壓感貼片之壓感黏著層的壓感黏著劑組合物,每100重量份之丙烯酸聚合物(a),丙烯酸寡聚物(b)之比例係10-35重量份且較佳15-30重量份。在每100重量份之丙烯酸聚合物(a)丙烯酸寡聚物(b)之比例小於10重量份之情形下,幾乎不呈現歸因於添加丙烯酸寡聚物(b)之作用(防起泡/剝離性質)。另一方面,在其比例超過35重量份時,寡聚物可能顯著影響丙烯酸聚合物(a)之壓感黏著特性(例如整個系統之Tg變得高度增加,壓感黏著劑組合物變硬,且低溫性能顯著受損)且因此不相容且出現濁度。基於此原因,其較不佳。
由於本發明之壓感黏著劑組合物含有呈特定比例之丙烯酸聚合物(a)及丙烯酸寡聚物(b),故由壓感黏著劑組合物製得之壓感黏著層具有優異透明性。另外,由於壓感黏著層具有優異黏合力(對剪切力之抵抗性)及黏著性(在垂直方向上對介面之抵抗性),故在針對應用將壓感黏著層層壓至塑膠底材時,壓感黏著層具有優異防起泡/剝離性質,此性質防止黏著介面處自塑膠底材產生之氣泡(泡沫)引起之隆起及剝離。
壓感黏著劑組合物較佳含有交聯劑。藉由使用交聯劑,可交聯丙烯酸聚合物(a)及丙烯酸寡聚物(b)以藉此增強作為壓感黏著之黏合力。交聯劑之實例包括多種已知交聯劑。具體而言,較佳交聯劑係多官能團三聚氰胺化合物、多官能團環氧化合物、及多官能團異氰酸酯化合物。該等交聯劑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混合物使用。
多官能團三聚氰胺化合物之實例包括甲基化三羥甲基三聚氰胺、及丁基化六羥甲基三聚氰胺。多官能團環氧化合物之實例包括二縮水甘油苯胺、及甘油二縮水甘油醚。多官能團異氰酸酯化合物之實例包括伸甲苯基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異氰酸聚亞甲基聚苯基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二聚體、三羥甲基丙烷與伸甲苯基二異氰酸酯之反應產物、三羥甲基丙烷與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之反應產物、聚醚聚異氰酸酯、及聚酯聚異氰酸酯。
對欲使用之交聯劑的量沒有特別限制。舉例而言,每100重量份之丙烯酸聚合物(a)其較佳量通常係0.001-20重量份且更佳0.01-10重量份。
根據需要,壓感黏著劑組合物可進一步含有一般添加劑,例如紫外吸收劑、抗氧化劑、光穩定劑、老化抑制劑、釋放調節劑、增黏劑、增塑劑、軟化劑、填充劑、著色劑(顏料、染料等)、表面活性劑、及抗靜電劑。
可藉由混合丙烯酸聚合物(a)與丙烯酸寡聚物(b)且另外視情況與交聯劑、溶劑、及其他添加劑混合來製備本發明之壓感黏著劑組合物。
雙面壓感貼片
本發明之雙面壓感貼片具有至少一層由上述壓感黏著劑組合物製得之壓感黏著層。本發明之雙面壓感貼片可具有基材(附著基材之雙面壓感貼片)或可僅具有壓感黏著層而無基材(無基材雙面壓感貼片)。其中,從使用雙面壓感貼片微型化產品的角度來講,無基材雙面壓感貼片較佳。另外,本發明之雙面壓感貼片可具有片、帶及諸如此類形狀。
本發明雙面壓感貼片之壓感黏著層的厚度係3-15 μm且較佳6-15 μm。在壓感黏著層之厚度小於3 μm之情形下,壓感黏著層過薄以致於不可進行應力分散,由此易於剝離壓感黏著層且壓感黏著層之應用性受損。在壓感黏著層之厚度超過15 μm之情形下,經塗佈層(在乾燥前之壓感黏著層)之厚度在塗佈及乾燥時較厚以致於壓感黏著層之全表面厚度不勻度由於經塗佈層中之對流而增大。此外,較佳不使用雙面壓感貼片對產品進行微型化。壓感黏著層可為單層及層壓板之任一形狀。另外,在雙面壓感貼片在基材之每一表面上均具有壓感黏著層之情形下,每一壓感黏著層之厚度可在上述範圍內。
在本發明雙面壓感貼片係附著基材之雙面壓感貼片之情形下,在基材之每一表面上設有壓感黏著層。對基材之實例沒有特別限制但包括由以下塑膠材料製得之塑膠膜或片:例如聚酯樹脂,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丙烯酸樹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樹脂;三乙醯基纖維素;聚碸;芳香族聚酯;聚醯亞胺;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烯烴樹脂,例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產品名稱「Arton」(環烯烴聚合物,由JSR有限公司製造)、及產品名稱「Zeonor」(環烯烴聚合物,由Nippon Zeon有限公司製造)。該等塑膠材料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對基材厚度沒有特別限制。
然而,舉例而言,較佳為3-25 μm。就此而言,基材可具有單層構造或多層構造。基材表面可經受適當已知或常用表面處理,例如物理處理(例如電暈放電處理或電漿處理)或化學處理(例如底塗佈)。
基材較佳係具有優異透明性之透明基材。舉例而言,在可見光區量測之基材的總透光率(根據JIS K 7361)較佳係85%或更高、更佳88%或更高、且更佳90%或更高。基材之霧度值(根據JIS K 7136)係較佳1.5%或更低且更佳1.0%或更低。
本發明之雙面壓感貼片可具有其他層(例如,間層及底塗佈層),只要該等層不減小本發明之作用即可。
本發明雙面壓感貼片之壓感黏著層之全表面厚度不勻度係0.030 μm或更小、較佳0-0.030 μm、且更佳0-0.020 μm。壓感黏著層之全表面厚度不勻度顯示壓感黏著層厚度之微小變化。當壓感黏著層之厚度變化較大時,顯著出現不勻度且在外觀上發生偏差。當變化較小時,外觀看起來平滑且平坦。在藉由使用雙面壓感貼片將平滑薄層(例如,PET膜)附著於底材上之情形下,當壓感貼片之壓感黏著層的厚度有微小變化時,欲附著之薄層就會受到壓感黏著層厚度的微小變化之影響且隨後在薄層表面上產生微小不勻度。在諸如顯示器等應用中,當其表面上存在該不勻度時,表面上出現反射光斑點,以致於引起產品之較差外觀,例如顯示器表面看似桔皮。在壓感黏著層之全表面厚度不勻度係0.030 μm或更小之情形下,不會出現由於壓感黏著層之厚度的微小變化引起之較差外觀,此鑒於產品之品質係合意的。
本發明中「壓感黏著層全表面厚度不勻度」的值係壓感黏著層厚度之標準偏差,其係自在30 mm Φ量測範圍內(Φ:量測範圍之直徑)根據條紋掃描方法(條帶掃描方法)由雷射干涉儀獲得之干涉條紋來計算。
具體而言,如下計算該值。
首先,使用雷射干涉儀(使用He-Ne雷射)量測壓感黏著層,且根據條紋掃描方法(條帶掃描方法)將由此獲得之干涉條紋轉化為壓感黏著層之厚度h。在30 mm Φ之量測範圍內,獲得壓感黏著層厚度hi (=h1 ,h2 ,h3 ,....,hN )之數據的N數(i係1至N範圍內之整數)且由此根據下式(1)計算壓感黏著層厚度之標準偏差。
(全表面厚度不勻度)=(1)附帶而言,N係量測點之數(取樣數)且沒有特別限制。舉例而言,其係1,000-50,000(較佳10,000-50,000)範圍內之任一整數。另外,在式(1)中,「Σ」表示「自i=1至N獲得之值的總和」。
本發明之雙面壓感貼片期望具有高透明性。舉例而言,當藉助將雙面壓感貼片層壓至載玻片(例如,其總透光率為91.8%且霧度值為0.2%)依照JIS K 7361量測時,雙面壓感貼片之總透光率值較佳為90%或更高、且較佳91%或更高,且其霧度值較佳為1.5%或更低且更佳為1.0%或更低。附帶而言,總透光率值及霧度值係不包括下述隔離層之部件之彼等值。
可藉由製備雙面壓感貼片之已知或普通方法製備本發明之雙面壓感貼片。舉例而言,在無基材雙面壓感貼片之情形下,將上述壓感黏著劑組合物(壓感黏著劑組合物溶液)施加於隔離層(釋放襯墊)上以獲得指定厚度(以乾基計)且由此形成壓感黏著劑組合物之塗佈層。此後,根據需要乾燥並硬化塗佈層以形成壓感黏著層,藉此製備雙面壓感貼片。另外,甚至可在與其上設有上述隔離層之表面對置之表面(壓感表面)上設有另一隔離層(換言之,其可為使壓感黏著層夾持於隔離層之兩片間的結構)。
在附著基材之雙面壓感貼片情形下,可藉由將壓感黏著劑組合物直接施加於基材表面上、之後乾燥來設置壓感黏著層(直接施加法)。或者,可藉由與上文相同之在隔離層上形成壓感黏著層且隨後將該壓感黏著層轉移(層壓)至基材從而在基材上設置壓感黏著層(轉移法)。另外,可在未設有隔離層之壓感黏著表面上設置另一隔離層。
在製備本發明雙面壓感貼片之情形下,就施加壓感黏著劑組合物(壓感黏著劑組合物溶液)之方法而言,可使用已知塗佈方法且可使用常用塗佈機,例如板輥塗佈機、反向輥塗佈機、吻合輥塗佈機、浸漬輥塗佈機、刮塗機、刀塗機、噴塗機及模池刮刀塗佈機。
在製備本發明雙面壓感貼片之情形下,塗佈層之厚度(在乾燥前)較佳係60 μm或更小且更佳為50 μm或更小,該塗佈層係藉由施加壓感黏著劑組合物(壓感黏著劑組合物溶液)形成。在經塗佈層之厚度厚達超過60 μm時,在塗佈層之乾燥過程期間塗佈層中發生強對流,以致於壓感黏著層之厚度出現微小變化(以乾基計)且因此在一些情形下可增加壓感黏著層全表面厚度不勻度值。
根據本發明,較佳一定程度地增大壓感黏著劑組合物(壓感黏著劑組合物溶液)中固體含量的濃度以在適當範圍內調節壓感黏著層之厚度,同時微型化上述塗佈層之厚度。壓感黏著劑組合物中固體含量的濃度沒有特別限制但較佳係20重量%或更高且更佳為23重量%或更高。在固體含量之濃度小於20重量%之情形下,可存在以下情形:必須增大塗佈層之厚度以在上述範圍內調節壓感黏著層之厚度(以乾基計)。另外,固體含量之濃度上限沒有特別限制但較佳為50重量%。
在製備本發明雙面壓感貼片情形下,欲施加之壓感黏著劑組合物之黏度(於23℃及20 rpm剪切速率下藉助BH型黏度計量測)較佳為0.5-7.0 Pa.s且更佳為1.0-5.0 Pa.s。在壓感黏著性組合物之黏度小於0.5 Pa.s之情形下,塗佈層易於變得不均勻且由此可增大壓感黏著層之全表面厚度不勻度。另一方面,當壓感黏著劑組合物之黏度超過7.0 Pa.s時,壓感黏著劑組合物之黏度變高且由此可損害應用性。可藉由丙烯酸聚合物(a)及丙烯酸寡聚物(b)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及其含量比例、固體含量之濃度、及溶劑種類調節壓感黏著劑組合物之黏度。
在製備本發明雙面壓感貼片之過程中,在乾燥藉由施加壓感黏著性組合物形成之塗佈層之情形下,較佳乾燥方法係於相當低溫度下開始乾燥且隨後於高溫下進行乾燥。在壓感貼片之一般製備中,從提高生產效率的角度來講,一般於高溫條件下乾燥持續如經塗佈層上不產生氣泡般短之時間。然而,在該乾燥方法中,由於溶劑之蒸發速率較快且塗佈層中發生強對流,故易於增大壓感黏著層之全表面厚度不勻度。基於此原因,在主要進行溶劑蒸發之乾燥早期,藉由於相當低溫度下實施乾燥且隨後藉由高溫乾燥去除剩餘溶劑部分及聚合期間所剩餘之單體部分之抑制溶劑快速蒸發的步驟可有效抑制其厚度變化,同時維持產率,藉此減小壓感黏著層之全表面厚度不勻度。由於特定乾燥條件係根據塗佈層之厚度而不同,故對壓感黏合劑組合物之形成、及固體含量之濃度、乾燥條件無特別限制。然而,舉例而言,可例示下述方法:於20-80℃(較佳30-70℃)下乾燥20-180秒(較佳30-120秒)且隨後於90-180℃(較佳100-150℃)下乾燥30-180秒(較佳30-120秒)。另外,乾燥條件並不限於上述兩階段條件且可包括三個或更多階段。
就減小壓感黏著層之全表面厚度不勻度的方法而言,除上述多階段乾燥之外,可使用具有低蒸發速率之溶劑。較佳使用具有低蒸發速率之溶劑,此乃因即使由乾燥開始便於高溫下實施乾燥,亦難以因溶劑之快速蒸發而引起壓感黏著層之厚度變化。具有低蒸發速率之該溶劑實例包括甲苯、二甲苯、乙酸丁酯、乙酸異丁酯、甲基異丁基酮(MIBK)、環己酮、及甲基環己酮。
在本發明之雙面壓感貼片中,可在使用之前使用隔離層(釋放膜)以保護壓感黏著層表面(壓感黏著劑表面)。在使用由隔離層保護之壓感黏著劑表面時(換言之,在將壓感貼片黏著至黏合體時)釋放隔離層。就隔離層而言,可使用常用釋放紙及諸如此類。具體而言,隔離層之實例包括在至少一個表面上具有經脫模劑處理劑處理之釋放處理層的基材、以及具有低黏著性且由氟聚合物(例如,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氟乙烯、聚二氟亞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及氯氟乙烯-二氟亞乙烯共聚物)構成之基材、及具有低黏著性且由非極性聚合物(例如,諸如聚乙烯及聚丙烯等烯烴樹脂)構成之基材。
在上述隔離層中,可適宜地使用在作為釋放襯墊使用之基材之至少一個表面上設置脫模劑處理層的隔離層。作為釋放襯墊使用之基材的實例包括塑膠基材膜(合成樹脂膜),例如聚酯膜(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等)、烯烴樹脂膜(例如,聚乙烯膜、聚丙烯膜等)、聚氯乙烯膜、聚醯亞胺膜、聚醯胺膜(例如,耐綸膜)、及螺縈膜、紙(例如,高品質紙、日本紙(Japanese paper)、牛皮紙、玻璃紙、合成紙、面塗層紙等);及藉由層壓或共擠壓上述基材獲得之多層基材(二或三層之層壓板)。另外,對構成脫模劑處理層之脫模劑處理劑沒有特別限制,但可使用矽脫模劑處理劑、氟脫模劑處理劑、長鏈烷基脫模劑處理劑及諸如此類。脫模劑處理劑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
就隔離層而言,可適宜地使用在塑膠膜之至少一個表面上設置脫模劑處理層之隔離層。對於該等隔離層,塑膠膜之脫模劑處理表面上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值(依照JIS B 0601-2001)較佳為0.05 μm或更小且更佳為0.03 μm或更小。在Ra值超過0.05 μm之情形下,在隔離層上形成壓感黏著層期間可易於由隔離層表面上之不勻度而產生壓感黏著層厚度變化。此外,在由隔離層保護並保持壓感黏著層期間隔離層之不勻度可轉移至壓感黏著層且壓感黏著層表面可變得粗糙,以致於易於增大壓感黏著層之全表面厚度不勻度。附帶而言,以使經脫模劑處理層之表面(經脫模劑處理表面)與壓感黏著層之表面相接觸的方式設置隔離層。
對欲黏著至本發明雙面壓感貼片之黏合體的實例沒有特別限制且包括塑膠底材(例如丙烯酸樹脂板、及聚碳酸酯樹脂板)、及光學膜(例如玻璃、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極化板、及傳導膜)。
本發明之雙面壓感貼片係薄膜,且其亦具有優異黏著性及透明性,且此外具有優異防起泡/剝離性質。因此,當即使在高溫及高濕度條件下使用雙面壓感貼片時,亦不出現由於氣泡之可見性損害。另外,由於壓感黏著層之全表面厚度不勻度較小,故不出現諸如反射光斑點等較差外觀。因此,雙面壓感貼片較適用於顯示器應用中,例如電漿顯示面板(PDP)、接觸面板、液晶面板、及諸如此類。上述顯示器可用於(例如)移動裝置中,例如行動電話及智慧型手機、電視機、計算機及諸如此類。
實例
下文將參照實例更詳細地闡釋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該等實例。
丙烯酸聚合物製備實例1
向可拆式燒瓶中引入97重量份之丙烯酸丁酯、3重量份之丙烯酸、0.3重量份之偶氮雙異丁腈、及233.8重量份作為聚合溶劑之乙酸乙酯。將內含物攪拌1小時同時向燒瓶中引入氮氣。在去除聚合系統中所存在之氧後,將混合物加熱至63℃並反應10小時以獲得固體含量之濃度為30重量%之丙烯酸聚合物溶液(有時稱作「丙烯酸聚合物溶液A」)。丙烯酸聚合物溶液A中之丙烯酸聚合物(丙烯酸聚合物A)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50,000。
丙烯酸聚合物製備實例2
實施與丙烯酸聚合物製備實例1中相同之程序,只是使用95重量份之丙烯酸丁酯、5重量份之丙烯酸、及0.2重量份之偶氮雙異丁腈。因此,獲得固體含量之濃度為30重量%之丙烯酸聚合物溶液(有時稱作「丙烯酸聚合物溶液B」)。丙烯酸聚合物溶液B中之丙烯酸聚合物(丙烯酸聚合物B)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700,000。
丙烯酸聚合物製備實例3
實施與丙烯酸聚合物製備實例1中相同之程序,只是使用0.12重量份偶氮雙異丁腈。因此,獲得固體含量濃度為30重量%之丙烯酸聚合物溶液(有時稱作「丙烯酸聚合物溶液C」)。丙烯酸聚合物溶液C中之丙烯酸聚合物(丙烯酸聚合物C)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000。
丙烯酸寡聚物製備實例1
向可拆式燒瓶中引入95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環己酯(均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環己酯)之玻璃轉移溫度:66℃)、5重量份之丙烯酸、3重量份之2-巰基乙醇、0.2重量份之偶氮雙異丁腈、及120重量份作為聚合溶劑之甲苯。將內含物攪拌1小時同時向燒瓶中引入氮氣。在去除聚合系統中所存在之氧後,將混合物加熱至70℃並反應3小時且隨後於75℃下進一步反應2小時以獲得固體含量濃度為50重量%之丙烯酸寡聚物溶液(有時稱作「丙烯酸寡聚物溶液a」)。丙烯酸寡聚物溶液a中之丙烯酸寡聚物(丙烯酸寡聚物a)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000。
丙烯酸寡聚物製備實例2
向可拆式燒瓶中引入95重量份之甲基丙烯酸環己酯、5重量份之丙烯酸、10重量份之α-甲基苯乙烯二聚體、10重量份之偶氮雙異丁腈、及120重量份作為聚合溶劑之甲苯。將內含物攪拌1小時同時向燒瓶中引入氮氣。在去除聚合系統中所存在之氧後,將混合物加熱至85℃並反應5小時以獲得固體含量濃度為50重量%之丙烯酸寡聚物溶液(有時稱作「丙烯酸寡聚物溶液b」)。丙烯酸寡聚物溶液b中之丙烯酸寡聚物(丙烯酸寡聚物b)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300。
實例1
將100重量份(以固體計)丙烯酸聚合物溶液A與25重量份(以固體計)丙烯酸寡聚物溶液a及0.7重量份(以固體計)異氰酸酯交聯劑(由Japan Polyurethane公司製造之產品名稱「Colonnade L」)混合,且由甲苯進一步調節混合物之黏度以製備壓感黏著劑組合物溶液(固體含量之濃度:27重量%,黏度:1.5 Pa.s)。藉由澆注塗佈將該溶液施加於隔離層之經脫模劑處理表面以產生12 μm之乾燥厚度(塗佈層的厚度為45 μm),該隔離層係藉由使厚度為38 μm且Ra為0.025 μm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在其一側上經受脫模劑處理而製備。此後,將塗層於60℃加熱下乾燥30秒且於150℃下進一步乾燥1分鐘,且於23℃下老化120小時以藉此產生雙面壓感貼片(無基材型)。
另外,在與其上設有上述隔離層之壓感黏著表面對置之壓感黏著表面上設置相同隔離層。
實例2-4及比較實例1-4
如表1中所示,藉由改變丙烯酸聚合物及丙烯酸寡聚物之種類、交聯劑之種類及添加量、固體含量之濃度、及塗佈厚度實施與實例1中相同之程序以製備雙面壓感貼片(無基材型)。附帶而言,使用環氧交聯劑(由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公司製造之產品名稱「Tetrad C」)作為交聯劑。
附帶而言,調節固體含量之濃度以使每一壓感黏著劑組合物溶液之黏度變為1.5 Pa.s。
實例5
將與實例2相同之壓感黏著劑組合物溶液澆注塗佈於隔離層上且隨後以與實例1中相同之方式乾燥並老化塗層以獲得壓感黏著層。將壓感黏著層轉移至厚度為25 μm之PET膜的一個表面(總透光率:90%;霧度值:0.8%)。另外,將另一壓感黏著層類似地轉移至PET膜之另一表面以產生雙面壓感貼片(附著基材型)。
實例6
加熱丙烯酸聚合物溶液A且蒸發溶劑直至固體含量之濃度變為60重量%。隨後,向溶液中添加二甲苯及乙酸丁酯。另外,將100重量份(以固體計)丙烯酸聚合物溶液A與25重量份(以固體計)丙烯酸寡聚物溶液a及0.7重量份(以固體計)異氰酸酯交聯劑(由Japan Polyurethane公司製造之產品名稱「Colonnade L」)混合以獲得固體含量之濃度為30%且黏度為1.7 Pa.s之壓感黏著劑組合物溶液。
如表1中所示,以與實例1相同之方式將所製備溶液澆注塗佈於隔離層上,該隔離層係藉由使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在其一側上經受脫模劑處理而製備。此後,將塗層於100℃下乾燥1分鐘且於155℃下進一步乾燥1分鐘,且於23℃下老化120小時以藉此產生雙面壓感貼片(無基材型)。
比較實例5
向可拆式燒瓶中引入97重量份之丙烯酸丁酯、及3重量份作為單體組份之丙烯酸、0.3重量份作為聚合起始劑之2,2'-偶氮雙異丁腈、及233.8重量份作為聚合溶劑乙酸乙酯。將內含物攪拌1小時同時向燒瓶中引入氮氣。在去除聚合系統中所存在之氧後,將混合物加熱至63℃並反應10小時以獲得固體含量之濃度為30重量%之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中之丙烯酸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50,000。
向可拆式燒瓶中引入95重量份之甲基丙烯酸環己酯(均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環己酯)之玻璃轉移溫度:66℃)、及5重量份作為單體組份之丙烯酸、3重量份作為鏈轉移劑之2-巰基乙醇、0.2重量份作為聚合起始劑之2,2'-偶氮雙異丁腈、及103.2重量份作為聚合溶劑之甲苯。將內含物攪拌1小時同時向燒瓶中引入氮氣。在去除聚合系統中所存在之氧後,將混合物加熱至70℃並反應3小時且隨後於75℃下進一步反應2小時以獲得固體含量之濃度為50重量%之寡聚物溶液。寡聚物溶液中寡聚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000。
將100重量份(以固體計)之丙烯酸聚合物溶液與20重量份(以固體計)之寡聚物及0.05重量份(以固體計)作為交聯劑之名稱為「Tetrad C」之產品(四官能團環氧交聯劑;由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公司製造)混合以製備壓感黏著溶液。藉由澆注塗佈將壓感黏著溶液施加於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厚度為38 μm)之經脫模劑處理表面以獲得約25 μm之厚度(以乾基計),其中使其一側經受脫模劑處理。此後,將塗層於130℃加熱下乾燥3分鐘並於50℃下老化72小時以藉此獲得壓感貼片(無基材型雙面壓感貼片)。
評估
根據以下量測方法及評估方法評估實例1-6及比較實例1-5中所得雙面壓感貼片之每一者的壓感黏著層全表面厚度不勻度、防起泡/剝離性質、經層壓外觀、總透光率、及霧度值。評估結果示於表1中。
(1)壓感黏著層全表面厚度不勻度
藉由使用由Fujinon有限公司製造之雷射干涉儀「F601(平面量測)」於45°傾斜下量測試樣構造(PET隔離層/壓感黏著層/PET隔離層)。藉由使用由Fujinon有限公司製造之干涉條紋分析設備「A1」分析值且將「RMS值」視為全表面厚度不勻度的值。
量測視野:30 mm Φ
取樣數(N):35,235點
分析模式:SOFT模式
(2)防起泡/剝離性質
將由實例及比較實例所得每一雙面壓感貼片之一個壓感黏著表面層壓至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由Toyobo有限公司製造之「A4300」;厚度為125 μm)。將另一壓感黏著表面施加並固定於厚度為1 mm之聚碳酸酯(PC)板(於50 N/cm之線性壓力及23℃下層壓,且層壓後於50℃下老化24小時),以藉此產生具有由PET膜/壓感黏著層/PC板構成之層構造的試樣片。將此試樣片放置於80℃之烘箱中達5小時以藉此實施耐熱性測試。在此耐熱性測試後,目視檢查試樣片是否存在外觀缺陷,例如黏著介面處之氣泡及隆起。當根本既未觀察到氣泡亦未觀察到隆起時,評估為「良好」,且當至少輕微地觀察到氣泡或隆起時評估為「差」。
(3)總透光率及霧度值
將由實例及比較實例所得每一雙面壓感貼片之一個壓感黏著表面層壓至載玻片(由MATSUNAMI有限公司製造之產品名稱「S-1111」)且自另一壓感黏著表面釋放隔離層以藉此產生具有由壓感黏著層/載玻片構成之層構造的測試片。用霧度計(由Murakami Color Research Laboratory製造之產品名稱「HM-150」)量測該測試片之霧度值。使用以下等式測定霧度值(%):霧度值(%)=(漫透射率/總透光率)×100。
另外,在基材膜之情形下,量測霧度值而未使用載玻片。
(4)經層壓外觀
將由實例及比較實例所得的各雙面壓感貼片之一個壓感黏著表面層壓至鈉鈣玻璃(由MATSUNAMI有限公司製造;產品號S;厚度為1.0mm)上。將另一壓感黏著表面層壓至沈積鋁之聚酯膜(由Toray有限公司製造之「Metalumy號50」)上。使螢光燈之光自鈉鈣載玻片發射並進行觀察。當螢光燈之經反射及組合圖像看似未扭轉時,外觀評估為優良,且當其看似扭轉時外觀評估為差。
從表1中顯而易見,本發明之雙面壓感貼片(實例)不僅具有優異透明性亦在防起泡/剝離性質方面優異,即使壓感貼片於高溫條件下長時間儲藏。另外,層壓外觀極佳。另一方面,當丙烯酸寡聚物之混合比例較低時(比較實例1),防起泡/剝離性質受損。當丙烯酸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較高、壓感黏著層之厚度較厚、或全表面厚度不勻度較高(比較實例2、3、或5)時,出現較差外觀。另外,在壓感黏著層之厚度過薄之情形下(比較實例4),出現剝離問題。
儘管本文已詳細且參照其具體實施例闡述了本發明,但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可對其實施多種改變及修改,此並不背離其範疇。
本申請案係基於在2008年3月13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08-063729號,其全部內容皆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此外,本文所引用之所有文獻其全文皆併入本文中。

Claims (12)

  1. 一種雙面壓感貼片,其包含厚度為3至15 μm且包含含有以下丙烯酸聚合物(a)及丙烯酸寡聚物(b)之壓感黏著劑組合物的壓感黏著層,其中相對於每100重量份之該丙烯酸聚合物(a),以10-35重量份之比例含有該丙烯酸寡聚物(b);丙烯酸聚合物(a):一種丙烯酸聚合物,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00,000至900,000,且由含有至少50-99重量%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1-10重量%之含羧基單體的單體組份所形成,該(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中之烷基具有4-12個碳原子;丙烯酸寡聚物(b):一種丙烯酸寡聚物,重量平均分子量為3,000至6,000,且由含有至少50-99重量%之(甲基)丙烯酸酯及1-10重量%之含羧基單體的單體組份所形成,其中該(甲基)丙烯酸酯在形成均聚物時之玻璃轉移溫度為60-190℃,且具有環狀結構;且其中該壓感黏著層具有0.030 μm或更小之全表面厚度不勻度,該壓感黏著層之該全表面厚度不勻度係藉由以下方式所獲得之值:根據條紋掃描方法(條帶掃描方法)將由雷射干涉儀獲得之干涉條紋換算為該壓感黏著層之厚度hi ,隨後根據下式(1),利用在30 mm之直徑量測範圍內所獲得之該hi 值進行計算:(全表面厚度不勻度)=(1)其中i係1至N之整數,且N係取樣數。
  2. 如請求項1之雙面壓感貼片,其中該丙烯酸聚合物(a)與該丙烯酸寡聚物(b)二者均由溶液聚合方法製備。
  3. 如請求項1之雙面壓感貼片,其中在該雙面壓感貼片之至少一個表面上設有隔離層,該隔離層係藉由使塑膠膜經脫模劑處理,使該經脫模劑處理之表面上具有0.05 μm或更小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而製得,且係以使該隔離層之該經脫模劑處理之表面與該壓感黏著層之表面相接觸的方式設置。
  4. 如請求項2之雙面壓感貼片,其中在該雙面壓感貼片之至少一個表面上設有隔離層,該隔離層係藉由使塑膠膜經脫模劑處理,使該經脫模劑處理之表面上具有0.05 μm或更小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而製得,且係以使該隔離層之該經脫模劑處理之表面與該壓感黏著層之表面相接觸的方式設置。
  5. 如請求項3之雙面壓感貼片,其係不具基材之無基材雙面壓感貼片,其中在該壓感黏著層之每一表面上設置隔離層,該隔離層係藉由使塑膠膜經脫模劑處理,使該經脫模劑處理之表面上具有0.05 μm或更小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而製得,且係以使該隔離層之該經脫模劑處理之表面與該壓感黏著層之每一表面相接觸的方式設置。
  6. 如請求項4之雙面壓感貼片,其係不具基材之無基材雙面壓感貼片,其中在該壓感黏著層之每一表面上設置隔離層,該隔離層係藉由使塑膠膜經脫模劑處理,使該經脫模劑處理之表面上具有0.05 μm或更小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而製得,且係以使該隔離層之該經脫模劑處理之表面與該壓感黏著層之每一表面相接觸的方式設置。
  7. 如請求項1之雙面壓感貼片,其中在總透光率為85%或更高且霧度值為1.5%或更低之塑膠膜基材的每一表面上設置該壓感黏著層。
  8. 如請求項2之雙面壓感貼片,其中在總透光率為85%或更高且霧度值為1.5%或更低之塑膠膜基材的每一表面上提供該壓感黏著層。
  9. 如請求項3之雙面壓感貼片,其中在總透光率為85%或更高且霧度值為1.5%或更低之塑膠膜基材的每一表面上提供該壓感黏著層。
  10. 如請求項4之雙面壓感貼片,其中在總透光率為85%或更高且霧度值為1.5%或更低之塑膠膜基材的每一表面上提供該壓感黏著層。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雙面壓感貼片,其總透光率為90%或更高且霧度值為1.5%或更低。
  12. 一種固定塑膠膜之方法,其包含經由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雙面壓感貼片附著並固定塑膠膜。
TW098107786A 2008-03-13 2009-03-10 雙面壓感貼片及用於固定塑膠膜之方法 TWI4545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63729A JP4813509B2 (ja) 2008-03-13 2008-03-13 両面粘着シート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の固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2800A TW201002800A (en) 2010-01-16
TWI454550B true TWI454550B (zh) 2014-10-01

Family

ID=40809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7786A TWI454550B (zh) 2008-03-13 2009-03-10 雙面壓感貼片及用於固定塑膠膜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29733A1 (zh)
EP (1) EP2100933B1 (zh)
JP (1) JP4813509B2 (zh)
KR (1) KR101512856B1 (zh)
DE (1) DE602009000282D1 (zh)
TW (1) TWI4545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92768A1 (en) * 2008-10-13 2010-04-15 Tesa Ag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with functionalized adhesive and use thereof
JP5242331B2 (ja) 2008-10-16 2013-07-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の利用
JP5484104B2 (ja) * 2010-01-29 2014-05-07 日本カーバイド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CN101852949B (zh) * 2010-04-23 2011-07-13 上海凯鑫森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背光模块的微成型片
FI123008B (fi) * 2010-06-22 2012-09-28 Janne Pitkaenen Laitteisto ja menetelmä käytettävyystestausta varten
WO2012026118A1 (ja) * 2010-08-27 2012-03-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アクリル系粘着剤層およびアクリル系粘着テープ
JP5011444B2 (ja) * 2010-09-03 2012-08-2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2215889A (ja) * 2010-09-03 2012-11-08 Nitto Denko Corp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483724B2 (ja) * 2010-09-14 2014-05-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シート
US20140154500A1 (en) * 2011-05-10 2014-06-05 Dexerials Corporation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9325029B1 (en) * 2011-06-24 2016-04-26 Greatbatch Ltd. Lithium battery having irregularly shaped casing
JP2013133370A (ja) * 2011-12-26 2013-07-08 Toray Eng Co Ltd 離型フィルム上に形成された粘着剤
JP2013159662A (ja) * 2012-02-02 2013-08-19 Nitto Denko Corp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DE102012203623A1 (de) * 2012-03-07 2013-09-12 Tesa Se Verbundsystem zur Verkapselung elektronischer Anordnungen
TWI579364B (zh) * 2013-03-28 2017-04-21 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雙面黏著片
JP6246791B2 (ja) * 2013-03-28 2017-12-13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シート
KR101596725B1 (ko) * 2013-05-22 2016-02-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충전 필름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WO2015143649A1 (en) 2014-03-26 2015-10-0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Ultraviolet cured (meth)acrylat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reof
JP5968363B2 (ja) * 2014-06-10 2016-08-10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粘着性組成物、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US20180029329A1 (en) * 2015-02-24 2018-02-01 Lintec Corporation Release agent composition, release sheet, single-side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and double-sided (face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CN106928865B (zh) 2015-12-31 2021-01-12 3M创新有限公司 可固化的粘合剂组合物、压敏粘合剂和制备压敏粘合剂的方法
CN105505263B (zh) * 2016-01-13 2017-12-05 3M创新有限公司 压敏胶组合物及其制品
KR101917640B1 (ko) * 2016-03-05 2018-11-12 미쯔비시 케미컬 주식회사 점착 필름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7429128A (zh) 2016-03-09 2017-12-01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粘接膜及其制造方法
WO2017175481A1 (ja) * 2016-04-05 2017-10-12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三次元集積積層回路製造用シートおよび三次元集積積層回路の製造方法
CN109642137A (zh) * 2016-07-06 2019-04-16 伊士曼化工公司 (甲基)丙烯酸系低聚物
JP6811631B2 (ja) * 2017-01-31 2021-01-13 日本カーバイド工業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用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JP6902903B2 (ja) * 2017-03-31 2021-07-14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無溶剤型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DE102018208542A1 (de) * 2018-05-30 2019-12-05 Tesa Se Mehrschichtiges Klebeband mit Harz-modifizierter Haftklebmasse
JP6609350B2 (ja) * 2018-06-13 2019-11-20 株式会社ポラテクノ 光学フィルタを使用した撮像装置及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並びに光学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JP2020203994A (ja) * 2019-06-18 2020-12-24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剥離フィルム付き粘着シート及び積層シート
JP2021055076A (ja) * 2019-09-30 2021-04-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シート
JP2021143271A (ja) * 2020-03-11 2021-09-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多層化粘着剤層、セパレータ付き多層化粘着剤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セパレータ付き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TW202142660A (zh) * 2020-03-24 2021-11-16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黏著片及附剝離襯墊之黏著片
CN115335634A (zh) * 2020-03-24 2022-11-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
KR20220156594A (ko) * 2020-03-24 2022-11-25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점착형 광학 필름
CN113528065B (zh) * 2020-04-16 2023-02-17 3M创新有限公司 丙烯酸系压敏胶组合物、其制品及相关制备方法
JP2022047827A (ja) * 2020-09-14 2022-03-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
CN114214008B (zh) * 2021-12-29 2023-11-10 苏州凡赛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薄型胶带的胶黏剂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35212A (en) * 2004-03-12 2005-11-01 Nitto Denko Corp Transparent double-side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and touch panel
TW200536761A (en) * 2004-04-21 2005-11-16 Nitto Denko Corp Film for protecting mother glass for flat panel display and use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90125A (ja) * 1995-09-22 1997-04-04 Sekisui Chem Co Ltd 偏光板及び楕円偏光板粘着シート
US20040042379A1 (en) * 2000-10-24 2004-03-04 Schoeppel Wolfgang G Optical storage medium
JP2002327152A (ja) * 2001-04-27 2002-11-15 Sekisui Chem Co Ltd 両面粘着テー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80418B2 (ja) * 2002-02-21 2007-02-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の表示装置への貼着固定方法
JP3907611B2 (ja) * 2003-06-23 2007-04-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製品
JP4852377B2 (ja) 2006-09-04 2012-01-11 合同製鐵株式会社 鉄筋継手用スリーブ、該スリーブを使用した継手および鉄筋構造体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35212A (en) * 2004-03-12 2005-11-01 Nitto Denko Corp Transparent double-side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and touch panel
TW200536761A (en) * 2004-04-21 2005-11-16 Nitto Denko Corp Film for protecting mother glass for flat panel display and use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00933A1 (en) 2009-09-16
JP2009215522A (ja) 2009-09-24
TW201002800A (en) 2010-01-16
KR101512856B1 (ko) 2015-04-16
EP2100933B1 (en) 2010-10-20
DE602009000282D1 (de) 2010-12-02
KR20090098714A (ko) 2009-09-17
US20090229733A1 (en) 2009-09-17
JP4813509B2 (ja) 201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4550B (zh) 雙面壓感貼片及用於固定塑膠膜之方法
TWI387632B (zh) 雙面壓感黏著片、雙面壓感黏著片之製造方法、壓感黏著型光學功能膜及壓感黏著型硬質塗敷膜
JP5129204B2 (ja) 両面粘着テープ
JP5199917B2 (ja) 粘着シート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粘着型機能性フィルム
TWI277644B (en) Transparent double-side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and touch panel
JP3907611B2 (ja)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製品
JP5518436B2 (ja) 光学用粘着シート
KR101315613B1 (ko) 감압성 접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감압성 접착제 제품및 디스플레이
KR20130000358A (ko) 광학용 양면 감압 점착 시트
KR101926877B1 (ko) 아크릴계 점착 테이프
TW201402744A (zh) 壓感黏著組合物及壓感黏著片材
JP5438801B2 (ja) 両面粘着テープ
TW201443191A (zh) 壓感貼片
KR20120122941A (ko) 광학용 감압 점착 시트
KR20230043738A (ko) 점착제 조성물, 점착제층, 점착 시트, 광학 부재 및 터치 패널
KR20230043739A (ko) 점착 시트, 광학 부재 및 터치 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