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7538B - 粉體容器、粉體供給裝置及影像形成裝置 - Google Patents

粉體容器、粉體供給裝置及影像形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7538B
TWI447538B TW101103363A TW101103363A TWI447538B TW I447538 B TWI447538 B TW I447538B TW 101103363 A TW101103363 A TW 101103363A TW 101103363 A TW101103363 A TW 101103363A TW I447538 B TWI447538 B TW I4475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powder
container
gear
nozz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3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43524A (en
Inventor
Makoto Komatsu
Tsukuru Kai
Hiroshi Hosokawa
Junichi Matsumoto
Tadashi Hayakawa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243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3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75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75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7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Description

粉體容器、粉體供給裝置及影像形成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容納顯影劑的粉體容器,所述顯影劑為在影像形成裝置如印表機、傳真機、影印機、或多功能複合機中使用的粉體,以及一種包含該粉體容器的粉體供給裝置及影像形成裝置。
當在影像形成裝置中以粉體形式向顯影裝置提供碳粉時,容納在作為粉體容器(碳粉容器)的碳粉匣的碳粉,係藉由粉體供給裝置來供給。通常係使用袋狀碳粉匣或瓶狀碳粉匣。因為藉由旋轉該瓶子使瓶狀碳粉匣內部的碳粉被饋送在碳粉排出口側,通常會使用整體具有用於旋轉瓶子的齒輪的瓶狀碳粉匣。藉由一整體地製造瓶子,可以控制製造成本,並且可以簡化製造程序。
在該配置中,由於齒輪位於碳粉匣的最外側區域,在儲存和傳輸時需要保護齒輪免受碰撞等。因此,為了保護齒輪免受碰撞,整個碳粉匣被封裝或者碳粉排出機制被提供在碳粉排出口,以藉由該機制覆蓋齒輪的大部分。日本專利申請公開第H07-199632號描述了一種配置,其中與阻塞物對應的覆蓋物被提供在碳粉排出口,以達到防止碳粉溢出的目的。
然而,由於保護碳粉匣的齒輪的配置需要額外的構件如附加的元件或封裝元件,元件的數量的增加或成本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具體地,當將碳粉放出機制安裝在碳粉匣中時,本質上不可能覆蓋整個齒輪,並且至少一部分齒輪不被覆蓋。為此,很難完全地保護齒輪。如果使用者非故意地如此設置損壞的碳粉匣,會產生異常的噪音或者用於驅動齒輪的驅動系統會損壞,這將成為匣體旋轉的不穩定因素,並且妨礙了穩定的碳粉供給。如果碳粉不能穩定地提供至顯影裝置,不穩定的碳粉供給成為顯影誤差因素,而妨礙高品質影像形成。
假設提供用於覆蓋齒輪的覆蓋物,如果提供用於固定該覆蓋物的固定物件,碳粉匣的長度因該固定物件而增加,而且這使延伸的部分需具有碳粉饋送功能。
日本專利申請公開第H07-199632號描述了一種覆蓋物,但是該覆蓋物用於防止碳粉自碳粉排出口溢出,並且該覆蓋物不能保護齒輪。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粉體容器,該粉體容器可以在不增加容器的整個長度的情況下以使用簡單的配置來防止提供在容器中的齒輪的損壞;一種粉體供給裝置以及影像形成裝置,藉由穩定地提供碳粉,同時降低粉體容器的旋轉誤差、降低異常噪音的產生,以及藉由防止齒輪的損壞來降低驅動系統的損壞而可以形成高品質影像。
為了獲得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安裝在影像形成裝置主體且容納粉體的粉體容器,包括:一容器主體,配置以藉由旋轉將容納在其內部的粉體自第一端側傳輸至第二端側,並且自第二端側將粉體排出至外部;一齒輪,形成在該容器主體的外部圓周中;以及一覆蓋物,安裝在齒輪上,該覆蓋物至少覆蓋齒輪的齒部。
下面將參考所附圖式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在實施例和其變化中,所附圖式中涉及的擁有相同的功能或形狀之固定的構件或組件將採用相同的附圖標記,對該構件或組件之形容如有重複將會省略。
首先,將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影像形成裝置的整體配置和操作。如第2圖所示,四個碳粉容器38Y、38M、38C、38K被可拆卸地(可替換地)安裝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四個碳粉容器38Y、38M、38C、38K為各自的顏色(黃色、紅紫色、藍綠色、黑色)的粉體容器,碳粉容器外殼部31位在影像形成裝置100的主體101的上側,並且作為粉體容器外殼部。中間傳輸單元15配置於碳粉容器外殼部31之下。在包含於中間傳輸單元15中的中間傳輸帶8之下,各自的顏色(黃色、紅紫色、藍綠色、黑色)的影像形成部6Y、6M、6C、6K置於與中間傳輸帶8相對的位置,並且以傳輸帶的傳輸方向排列。這裏,在本實施例中,各自的顏色(黃色、紅紫色、藍綠色、黑色)的構件藉由指定的符號(Y、M、C、B)來區分。
碳粉容器38Y、38M、38C、38K容納各自的顏色的粉體狀碳粉。當碳粉容器38Y、38M、38C、38K附接於碳粉容器外殼部31時,碳粉供給裝置160Y、160M、160C、160K分別在影像形成部6Y、6M、6C、6K中向顯影裝置供應(再填充)各自的顏色的碳粉,所述碳粉供給裝置160Y、160M、160C、160K為面向碳粉容器外殼部31的內部的粉體供給裝置。
在本實施例中,作為影像形成部,碳粉容器和碳粉供給裝置具有除了碳粉顏色之外大致相同的配置,在下文中將描述一個它們代表性的配置。
如第3圖所示,黃色的影像形成部6Y被配置以包括作為影像載體的光導滾筒1Y、以及充電部4Y、顯影裝置5Y(顯影部)、清理部2Y、圖未示的去電部等的處理匣,其中充電部4Y、顯影裝置5Y(顯影部)、清理部2Y、圖未示的去電部等圍繞光導滾筒1Y排列,並且製成為可拆卸地附接於影像形成裝置的主體101。然後,進行影像形成程序(充電步驟、曝光步驟、顯影步驟、傳輸步驟、以及清理步驟),以在光導滾筒1Y上形成黃色影像。
此外,其他三個影像形成部6M、6C、6K也具有與黃色對應的影像形成部6Y幾乎相同的配置,除了使用的碳粉顏色不同之外,並且形成對應於各自碳粉顏色的影像。
在第3圖中,光導滾筒1Y被圖未示出的驅動馬達以第3圖中的箭頭所示的順時針方向旋轉地驅動,並且光導滾筒1Y的表面在充電部4Y(充電步驟)的位置上均勻地充電。
然後,在光導滾筒1Y的表面上,自曝光裝置7(參考第2圖)發射的雷射光束L到達作為曝光掃描的結果的照射位置,並且形成與黃色對應的靜電潛影(曝光步驟)。光導滾筒1Y的表面到達與顯影裝置5Y相對的位置(顯影區域),在此位置的靜電潛影被顯影,並且形成黃色的碳粉影像(顯影步驟)。
光導滾筒1Y的表面在顯影之後到達與中間傳輸帶8和主傳輸偏壓滾軸9Y相對的位置,即光導滾筒1Y上的碳粉影像被傳輸至中間傳輸帶8(主傳輸步驟)。然後,即使僅是輕微地,光導滾筒1Y上殘留有未傳輸的碳粉。
光導滾筒1Y的表面在主傳輸之後到達與清理裝置2相對的位置,即殘留在光導滾筒1Y上之未傳輸的碳粉被清理葉片2a機械地收集(清理步驟)。光導滾筒1Y的表面到達與圖未示的去電部相對的位置,即消除任何殘留在光導滾筒1Y上的電勢。然後,一系列在光導滾筒1Y上進行的影像形成程序結束。
此外,上述執行在黃色影像形成部6Y的影像形成程序同樣也在其他的影像形成部6M、6C、6K執行。更具體地,從位於影像形成部之下的曝光裝置7,基於影像資訊發射雷射光束L至各自的影像形成部6M、6C、6K的光導滾筒。尤其是,當自光源發射雷射光束並且使用旋轉地驅動的多角鏡掃描雷射光束L時,曝光裝置7經由複數個光學元件將其照射在每一個光導滾筒1M、1C、1K上。然後,在顯影步驟之後,形成在每一個光導滾筒1M、1C、1K上之每一個顏色的碳粉影像被重疊在中間傳輸帶8上並且被傳輸。因此,彩色影像形成在中間傳輸帶8上。
中間傳輸單元15包括:中間傳輸帶8、四個主傳輸偏壓滾軸9Y、9M、9C、9K、次級傳輸備份滾軸12、複數個拉伸滾軸、以及中間傳輸清理部等。中間傳輸帶8不僅被複數個滾軸構件拉伸/支撐,而且繼續地被次級傳輸備份滾軸12的旋轉驅動以第2圖中的箭頭方向移動。
將中間傳輸帶8分別夾在四個主傳輸偏壓滾軸9Y、9M、9C、以及9K與光導滾筒1Y、1M、1C、1K之間,並且形成主要傳輸夾。與碳粉極性相反的傳輸偏壓被施加於主傳輸偏壓滾軸9Y、9M、9C、9K。
中間傳輸帶8以箭頭方向移動,並且依序地通過每一個主傳輸偏壓滾軸的主要傳輸夾。因此,在光導滾筒1Y、1M、1C、1K上之各自顏色的碳粉影像被重疊在中間傳輸帶8上,並且被主傳輸。
中間傳輸帶8到達與次級傳輸滾軸11相對的位置,在中間傳輸帶8上的各自顏色的碳粉影像被重疊並傳輸。在此位置,中間傳輸帶8夾在次級傳輸備份滾軸12與次級傳輸滾軸11之間,並且形成第二傳輸夾。形成在中間傳輸帶8上的四個顏色的碳粉影像被傳輸至記錄媒介P如傳輸紙等,並被傳輸至第二傳輸夾的位置。然後,在中間傳輸帶8上殘留有未被傳輸至記錄媒介P的未傳輸的碳粉。中間傳輸帶8到達圖未示的中間傳輸清理部的位置,在中間傳輸帶8上未傳輸的碳粉被收集。因此,一系列在中間傳輸帶8上進行的傳輸程序結束。
傳輸至第二傳輸夾的位置的記錄媒介P為自紙張供應部16經由紙張供應滾軸17或一對記錄滾軸18等來傳輸,所述紙張供應部16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主體101的較低部分。尤其是,多張記錄媒介P如傳輸紙等被堆疊並且儲存在紙張供應部16中。然後,當紙張供應滾軸17被以第2圖中的逆時針方向旋轉地驅動時,頂部的記錄媒介P被饋送至抵制記錄滾軸18的中間滾軸區域。
傳輸至一對記錄滾軸18的記錄媒介P一旦停止在停止的旋轉驅動的該對記錄滾軸18的滾軸夾的位置。然後,該對記錄滾軸18以與中間傳輸帶8上的彩色影像的時序一致的時序而被旋轉地驅動,並且記錄媒介P被傳輸至第二傳輸夾。因此,所需的彩色影像被傳輸至記錄媒介P上。所述記錄媒介P被傳輸至固定部20的位置,其中記錄媒介P的彩色影像被傳輸至第二傳輸夾的位置。然後,在此位置,由於固定帶與增壓滾軸的熱量和壓力,傳輸至表面的彩色影像被固定於記錄媒介P。
記錄媒介P在固定之後通過該對紙張排放滾軸19的中間滾軸區域的方式被排出至該裝置的外部。由該對紙張排放滾軸19排出至該裝置的外部的記錄媒介P被作為輸出影像而依序地堆疊在堆疊部30上。然後,一系列在影像形成裝置上進行的影像形成程序完成。
下面將參考第3圖進一步地詳細描述影像形成部中的顯影裝置的配置和操作。顯影裝置5Y包括:與光導滾筒1Y相對的顯影滾軸21Y、與顯影滾軸21Y相對的刮刀22Y、位於顯影容器23Y和24Y的兩個傳輸螺桿25Y、配置以檢測顯影劑中碳粉的密度的密度檢測感測器26Y等。顯影滾軸21Y包括:固定地安裝於其間的磁鐵和圍繞磁鐵轉動的套管等。所述顯影容器23Y和24Y容納由載體和碳粉構成的兩構件顯影劑YG。所述顯影容器24Y經由形成在顯影容器的上層部分的開口與碳粉傳輸路徑161Y連通。
如此配置的顯影裝置5依下述方式運作。顯影滾軸21Y的套管以第3圖中的箭頭方向旋轉。然後,在顯影滾軸21Y上傳輸的顯影劑YG由於磁鐵形成的磁場藉由旋轉的套管在顯影滾軸21Y上移動。顯影裝置5Y中的顯影劑YG被調整,以使顯影劑中的碳粉(碳粉密度)的比例位於預定的範圍內。具體地,根據顯影裝置5Y中的碳粉的消耗,碳粉容器38Y所容納的碳粉自碳粉供給裝置160Y通過碳粉傳輸路徑161Y被提供至顯影容器24Y。
然後,當被兩傳輸螺桿25Y以及顯影劑YG(以第3圖中的垂直方向移動)混合並攪動時,提供至顯影容器24Y的碳粉在兩顯影容器23Y、24Y中循環。顯影劑YG中的碳粉由於與載體的摩擦起電而黏附於載體,並且藉由在顯影滾軸21Y上形成的磁力而使用載體在顯影滾軸21Y上傳輸。
在顯影滾軸21Y上傳輸的顯影劑YG被以第3圖中的箭頭方向傳輸,並且到達刮刀22Y的位置。在顯影滾軸21Y上的顯影劑YG在此位置被調整為適合的份量之後,顯影滾軸21Y上的顯影劑YG被傳輸至與光導滾筒1Y相對的位置(顯影區域)。然後,由於顯影區域中形成的電場,碳粉黏附於形成在光導滾筒1Y上的潛影。此後,殘留在顯影滾軸21Y上的顯影劑YG藉由套管的旋轉到達顯影容器23Y的上層區域,並且在此位置離開顯影滾軸21Y。
下面,將描述碳粉供給裝置160Y、160M、160C、160K以及碳粉容器38Y、38M、38C、38K。除了將要設置的碳粉容器中的碳粉的顏色之外,各自的碳粉供給裝置以及碳粉容器皆具有相同的配置。因此,它們將以不附有碳粉顏色識別字母Y、M、C、K的碳粉供給裝置160以及碳粉容器38來描述。
如第1A圖和第1B圖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碳粉容器38大致上分為兩種類型。
第1A圖和第4圖所示的碳粉容器38A包括:容器主體138,其中碳粉容納於其中;噴嘴接收器139,具有位於容器主體138的第二端側138b上的噴嘴接收孔139a(插入部),並且配置以允許具有粉體接收入口170的傳輸噴嘴162插入於其間;供給埠139b,位於噴嘴接收器139的至少一部分並且配置以向粉體接收入口170供應容器主體138中的粉體狀碳粉;擋門140,其為被噴嘴接收器139支撐的擋門,並且配置以藉由滑動的方式開啟和關閉噴嘴接收孔139a(插入部),以響應傳輸噴嘴162至噴嘴接收器139的插入;齒輪143,在整個圓周具有齒部143a;以及帽蓋150,作為安裝在齒輪上的覆蓋物,以自整個圓周方向至少覆蓋齒輪143的齒部143a,並且其為固定於容器主體138的噴嘴接收器139隨其一體地旋轉的類型。
管狀容器主體138具有螺旋狀的螺旋溝槽138c,該溝槽138c朝向容器的內部突出並形成在該容器圓周表面的第一端側138a至第二端側138b,並且配置以藉由容器主體138的旋轉將其容納的碳粉自第一端側138a傳輸至第二端側138b。
在容器主體138的第二端側138b的端面上形成有:開口138d,其中噴嘴接收器139插入於其開口138d中;提升部138e、138f,用於提升由螺旋狀的螺旋溝槽138c所傳輸並累積在第二端側138b的較低部分的任何碳粉,或者提升在容器中由於容器主體138的旋轉自一開始即在第二端側138b的較低部分累積的任何碳粉;以及驅動部件提升如齒輪143,用於旋轉容器主體138的驅動力被傳輸於其中。在本實施例中,提升部138e、138f如此排列,使其彼此相對,並且相位差為180度。雖然在本實施例中有多個提升部138e、138f,也可有提升部138e、138f的任何其中之一,其可被排列為四個提升部,並且其相位差為90度。或者,提升部可增加至四個或更多,並且可具有允許它們從下面將描述的供給埠139b和粉體接收入口170的上方提供碳粉的數量和形狀。
噴嘴接收器139在容器主體138的縱向方向上延伸的區域形成近似柱狀。如第4圖所示,在噴嘴接收器139的一端上形成噴嘴接收孔139a(插入部),以對應形成在容器主體138上的開口138d。在噴嘴接收器139的外部圓周表面上形成一對狹縫139c,其在噴嘴接收器139的縱向方向上延伸並且彼此面對排列。噴嘴接收器139在其外部圓周表面上具有開啟的供給埠139b,以在噴嘴接收器139的縱向方向上延伸。噴嘴接收孔139a與供給埠139b可以形成為在噴嘴接收器139中相互連通。供給埠139b以使其至少一部分位於擋門140的移動範圍中而形成。在開口端側上的噴嘴接收孔139a的直徑係增加,並且包含用於防止碳粉溢出的海綿構件的環狀密封構件144附接於噴嘴接收孔139a的內側。
擋門140為管狀,並且插入噴嘴接收器139中。由於檔門140支撐在直徑方向穿過檔門140的插銷141,擋門140在噴嘴接收器139的縱向方向上的每一個狹縫139c中被移動地支撐。作為驅策構件的螺旋彈簧142插入位於與噴嘴接收孔139a相對的噴嘴接收器139的端面139d與擋門140之間。擋門140被螺旋彈簧142驅策至用於關閉噴嘴接收孔139a的位置(關閉的位置),如第4圖所示。擋門140配置以當關閉該關閉的位置時,擋門關閉供給埠139b以及噴嘴接收孔139a的一部分。擋門140如此配置以便於當傳輸噴嘴162插入噴嘴接收器139中時,擋門140自第4圖所示的關閉的位置滑動至容器中,以開啟噴嘴接收孔139a和供給埠139b,並且同時移動至第8圖所示的開啟位置,即噴嘴接收孔139a與供給埠139b連通的位置。在本實施例中,如果擋門140處於關閉位置,由於供給埠139b開啟至鄰近噴嘴接收孔139a的區域,噴嘴接收孔139a以及供給埠139b均關閉。然而,如果供給埠139b形成為接近端面139d,當擋門140處於關閉位置時,僅有噴嘴接收孔139a關閉。
如此配置的碳粉容器38A藉由自影像形成裝置的主體101的前側滑動至後側而附接,以使容器主體138的第二端側138b位於碳粉容器外殼部31的後側。下面段落將描述齒輪143和帽蓋150的配置。
如第1B圖和第5圖所示的碳粉容器38B包括容納碳粉的容器主體138、噴嘴接收器139、擋門140、齒輪143、以及作為覆蓋物的帽蓋150,其中帽蓋150安裝在齒輪上,以自整個圓周方向覆蓋齒輪,並且被配置以使噴嘴接收器139相對於容器主體138旋轉地支撐。容器主體138和噴嘴接收器139具有與第1A圖所示的碳粉容器38A相同的配置。碳粉容器38B與碳粉容器38A的不同之處在於擋門140的一端具有不同的配置,並且在其中增加了兩個構件。在第1B圖中,碳粉容器38B進一步包括由元件符號145表示的承載構件和由元件符號146表示的密封構件,作為兩個構件。環狀的承載構件145插入於容器主體138的開口138d與噴嘴接收器139的噴嘴接收孔139a之間,並且相對於容器主體138旋轉地支撐噴嘴接收器139。密封構件146附接於自承載構件145朝向容器主體138的內側延伸的噴嘴接收器139的外部圓周表面。在密封構件146中,類似傘狀的邊緣構件146a傾斜並且繼續地在圓周方向上自環狀基座延伸。密封構件146由橡膠或樹脂製成,以便於當噴嘴接收器139插入容器主體138時,密封構件146可以有彈性地變形並且與容器主體138的開口138d的內部圓周表面接觸。
如此配置的碳粉容器38B藉由自影像形成裝置的主體101的前側滑動至後側而附接,以使容器主體138的第二端側138b位於碳粉容器外殼部31的後側。
有兩種類型的供給裝置160:一種使用第1A圖所示的碳粉容器38A;另一種使用第1B圖所示的碳粉容器38B。由於它們除了與擋門140的連接部分之外具有相同的配置,它們共同的配置將在這裏描述,並且將分別地描述其配置的不同之處。第5圖為碳粉供給裝置160的整體示意圖。
第4圖所示的碳粉供給裝置160使用第1A圖所示的碳粉容器38A。第5圖所示的碳粉供給裝置160使用第1B圖所示的碳粉容器38B。
每一個碳粉供給裝置160皆具有:碳粉容器38A、38B;傳輸噴嘴162,插入於每一個碳粉中以接收碳粉的供給;以及傳輸路徑161,與傳輸噴嘴162和顯影裝置5連接,並且將供應至傳輸噴嘴162的碳粉傳輸至顯影裝置5。傳輸噴嘴162配置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影像形成裝置主體101)的後側,以與插入至碳粉容器外殼部31的擋門140相對。用於儲存要由傳輸噴嘴162傳輸的碳粉的接頭漏斗163提供在傳輸噴嘴162與傳輸路徑161之間,並且碳粉經由接頭漏斗163供應至傳輸路徑161。
如第4圖所示,傳輸路徑161包括:軟管161A;以及傳輸螺桿161B,配置在軟管161A中並且藉由旋轉將碳粉自接頭漏斗163傳輸至顯影裝置5。
傳輸噴嘴162包括:插入至碳粉容器38A、38B的噴嘴接收器139的管狀噴嘴部165、與噴嘴部165和接頭漏斗163連接的連接路徑166、配置在噴嘴部165中且將自碳粉容器38A、38B供應的碳粉傳輸至連接路徑166的傳輸螺桿167、藉由接觸擋門140的密封構件144而形成密封表面的密封構件168、以及作為驅策裝置的螺旋彈簧169。
噴嘴部165在碳粉容器的縱向方向上延伸,並且其外部圓周可以自噴嘴接收孔139a插入至噴嘴接收器139中。在外部圓周表面上,在噴嘴部165的頂側上形成粉體接收入口170,其用於自碳粉容器38A、碳粉容器38B的供給埠139b接收碳粉,並且將其引導至傳輸螺桿167。噴嘴部165的長度如此設置,以便於當噴嘴部插入至噴嘴接收器139時,粉體接收入口170可以與供給埠139b相對。
連接路徑166與位於粉體接收入口170的相對側上的噴嘴部165的底面一體地成型,並且與噴嘴部165連通。粉體接收入口170如此形成,以使其位於噴嘴部165的頂面上。
螺桿部167a自噴嘴部165的頂端至連接路徑166而形成,並且傳輸螺桿167被噴嘴部165旋轉地支撐。由海綿且類似環狀構成的密封構件168在噴嘴部165的外部圓周表面中附接於在縱向方向上可移動地支撐的支撐物171。
在螺旋彈簧169中,螺旋彈簧一端169a被閂至在噴嘴部165的外部圓周表面上可滑動地支撐圍繞軸心旋轉的支撐物171,並且螺旋彈簧另一端169b被閂至在噴嘴部165的外部圓周表面上支撐的彈簧接收構件172。在此狀態中,螺旋彈簧169朝向密封構件144(支撐物171遠離彈簧接收構件172移動的方向)驅策密封構件168。
當噴嘴部165自噴嘴接收器139的噴嘴接收孔139a插入至容器主體138時,粉體接收入口170形成與噴嘴接收器139的供給埠139b相對。
下面將描述碳粉供給裝置160的驅動裝置180。如第6圖和第7圖所示,驅動裝置180包括:驅動馬達182,其為固定於框架181的驅動源;齒輪183,固定於傳輸螺桿167的一端;齒輪184,當碳粉容器38A、38B安裝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時(參考第2圖)與容器主體138的齒輪143嚙合;齒輪185,固定於第4圖和第5圖所示的傳輸螺桿161B的一端;以及齒輪組合,與齒輪183至185嚙合且傳輸驅動馬達182的旋轉至每一個齒輪。驅動馬達182由控制裝置控制,以便於當控制裝置檢測安裝至碳粉容器外殼部31的碳粉容器38A、38B的碳粉信號時,驅動裝置將旋轉一預定的時間週期。
下面將描述第4圖所示的碳粉供給裝置160與第5圖所示的碳粉供給裝置160之間的區別。對於與第1A圖所示的碳粉容器38A嚙合的第4圖所示的碳粉供給裝置160而言,圓狀凹陷部140b形成在碳粉容器38A的擋門140的端面140a上,可插入至凹陷部140b的圓狀突出165a形成在噴嘴部165的頂端,並且凹陷部140b與突出165a的接觸面製成為滑行的表面。相比之下,對於第5圖所示的碳粉供給裝置16而言,凹陷部140c形成在碳粉容器38B的擋門140的端面140a上,並且突出165b形成在噴嘴部165的頂端,以便進入凹陷部140c並且與凹陷部140c嚙合,從而固定擋門140。
在第4圖所示的碳粉供給裝置160中,如果碳粉容器38A旋轉,容納於噴嘴接收器139的擋門140也一體地旋轉。然而,由於凹陷部140b與突出165a的接觸面製成為滑行的表面,該旋轉係不被妨礙的。此外,在碳粉容器38A中,噴嘴接收器139被固定於並且與容器主體138一體地成型。一旦噴嘴接收器139被固定,則與容器主體138的位置關係建立。因此,當噴嘴接收器139固定於容器主體138時,其如此配置係以使至少供給埠139b與容器主體138的提升部138e或提升部138f相對,並且位於由提升部提升的碳粉下落的位置。
相比之下,在第5圖所示的碳粉供給裝置160中,如果碳粉容器38B旋轉,擋門140與容器主體138相對地旋轉,由於擋門140的旋轉被凹陷部140c與突出165b的嚙合妨礙,雖然容納於碳粉容器38B的噴嘴接收器139的擋門140被旋轉地支撐於容器主體138,但也因此妨礙了噴嘴接收器139的旋轉。此外,當使用第5圖所示的碳粉容器38B時,很難確定供給埠139b與容器主體138的提升部138e、138f的位置關係,因為在碳粉容器38B安裝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之前的狀態中,噴嘴接收器139與容器主體138係以使其可相對旋轉地被支撐。因此,凹陷部140c與突出165b可被配置為供給埠139b與粉體接收入口170的定位單元,以便於當凹陷部140c與突出165b嚙合時,提供在噴嘴部165中的供給埠139b與粉體接收入口170的位置一致。
在第5圖和第9圖所示的實施例中,粉體接收入口170形成在噴嘴構件165的頂面上,並且當碳粉容器38A、38B旋轉時,其方位保持不變。如果凹陷部140c與突出165b形成以當每一個碳粉容器安裝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時供給埠139b面向頂面,由於碳粉容器38A、38B中的碳粉可以確實供應至粉體接收入口170所以這是較佳的。
參考第4圖至第12B圖,描述如此配置的碳粉供給裝置160的操作。當碳粉容器38A、38B在安裝至第2圖所示的碳粉容器外殼部31之前被傳輸或儲存時,噴嘴接收孔139a藉由由螺旋彈簧142驅策的擋門140來關閉。也就是說,碳粉容器幾乎處於密封狀態,因為阻塞了噴嘴接收孔139a與供給埠139b之間的交通。自此狀態,如第4圖和第5圖所示,碳粉容器38A、38B被水平地插入至以開口138d側作為頂側的碳粉容器外殼部31。當該插入進行時,噴嘴部165的頂端與擋門140的端面140a接觸。然後,在第4圖所示的碳粉供給裝置160的情況下,不僅在噴嘴部165的頂端上的突出165a插入至擋門140的凹陷部140b,而且密封構件144接觸密封構件168。如果使用第5圖所示的碳粉供給裝置160,噴嘴部165的突出165b與擋門部140的凹陷部140c嚙合,並且由於兩者的嚙合,擋門140被固定且定位。
當碳粉容器38A、38B進一步移動至後側時,如第8圖和第9圖所示,擋門140被抵抗著螺旋彈簧142的驅策力的噴嘴部165推入容器主體138b。此外,由於碳粉容器38A、38B的移動,密封構件168也被抵抗螺旋彈簧169的驅策力的碳粉容器38A、38B推入後側。因此,密封構件168與密封構件144處於相互擠壓的狀態,並且因此確保了噴嘴接收孔139a的密封。當碳粉容器38A、38B完全置於碳粉容器外殼部31時碳粉容器38A、38B停止移動,並且容器主體138的第一端側138b被支撐物旋轉地支撐,並且佔據安裝位置。擋門140進一步藉由噴嘴部165滑動至容器直至碳粉容器38A、38B佔據安裝位置。由於碳粉容器38A、38B佔據安裝位置,擋門140停止滑動並且佔據第8圖和第9圖所示的開啟位置。然後,不僅噴嘴接收孔139a而且供給埠139b均開啟,並且如第10圖所示,粉體接收入口170形成在噴嘴接收器139中,並且與上述供給埠139b的位置關係相對,並且因此與碳粉容器的內側相連通。
由於碳粉容器38A、38B如此配置,因為碳粉容器38A、38B具有位於容器主體138的第二端側138b的噴嘴接收器139,並且配置以允許具有粉體接收入口170的傳輸噴嘴162的噴嘴部165插入於其中,且向粉體接收入口170供應容器主體138中的碳粉T,並且由噴嘴接收器139支撐的擋門140能夠開啟和關閉噴嘴接收孔139a且滑動,以響應噴嘴部165至噴嘴接收器139的插入,以至少開啟和關閉在本實施例中通向噴嘴接收孔139a的噴嘴接收孔139a和供給埠139b,噴嘴接收孔139a和供給埠139b均保持在關閉狀態直至噴嘴部165插入噴嘴接收器139。當擋門140滑動以響應噴嘴部165插入至噴嘴接收器139時,噴嘴接收孔139a開啟並且擋門140將供給埠139b周圍累積的任何碳粉T推至容器。因此,可以確保供給埠139b周圍的空間,其能夠可靠地向粉體接收入口170供應碳粉T。因此,在防止碳粉T溢出和飛出的同時,容器中所容納的碳粉T可被可靠地排出至容器的外部。
當使用置於安裝位置的碳粉容器38A、38B驅使影像形成裝置時,並且當自圖未示的控制裝置輸出碳粉T供給信號時,第6圖、第7圖所示的驅動馬達182被旋轉地驅動。當驅動馬達182被旋轉地驅動時,其驅動力經由齒輪184被傳輸至齒輪143,從而旋轉碳粉容器38A、38B。驅動馬達182的驅動力也經由齒輪183被傳輸至噴嘴部165中的傳輸螺桿167,並且傳輸螺桿167以向連接路徑166傳輸碳粉T的方向旋轉。此外,驅動馬達182的驅動力也經由第4圖和第5圖所示的齒輪185被傳輸至連接路徑161中的傳輸螺桿161B,並且傳輸螺桿161B以向顯影裝置5傳輸碳粉T的方向旋轉。
當碳粉容器38A、38B旋轉時,容納在容器中的碳粉T藉由螺旋溝槽138c的動作被傳輸至第二端側138b,並且同時該傳輸的碳粉T與累積在第二端側138b的較低部分的碳粉T混合。
當碳粉容器38A旋轉時,形成在容器的噴嘴接收器139和提升部138f中的供給埠139b處於固定的位置關係。因此,如第11A圖所示,當碳粉容器38A旋轉時,由於該旋轉,累積在容器的較低部分的碳粉T在容器中藉由提升部138f被提升,並且以該方式下落。如第11B圖所示,由於噴嘴部165與粉體接收入口170的旋轉,當噴嘴部165的粉體接收入口170在此位置幾乎與圓周地移動的供給埠139b匹配時,碳粉T經由粉體接收入口170被供應至噴嘴部165。
當碳粉容器38B旋轉時,提供在噴嘴部165中的粉體接收入口170和形成在噴嘴接收器139中的供給埠139b處於固定的位置關係。因此,如第12A圖所示,當碳粉容器38A旋轉時,由於該旋轉,累積在容器的較低部分的碳粉T在容器中藉由提升部138e、138f交替地提升,在此期間,如第12B圖所示,碳粉T下落並且經由供給埠139b與粉體接收入口170供應至噴嘴部165。
也就是說,在碳粉容器38A的情況下,只有當噴嘴部165的粉體接收入口170與噴嘴接收器139的供給埠139b在容器的一次翻轉中重疊時,容器中的碳粉T被供應至噴嘴部165。在碳粉容器38B的情況下,每當提升部138e、138f通過噴嘴部165的粉體接收入口170和提供在噴嘴接收器139中的供給埠139b時,其中粉體接收入口170與供給埠139b的位置在容器的一次翻轉中匹配,容器中的碳粉T被供應至噴嘴部165。
供應至噴嘴部165的碳粉T藉由傳輸螺桿167朝向連接路徑166傳輸,並且下落至連接路徑166上。落下的碳粉T經由第4圖和第5圖所示的接頭漏斗163被饋送至傳輸路徑161,並且藉由傳輸螺桿161B的旋轉動作來傳輸並且被供應至顯影裝置5。
作為粉體容器的碳粉容器38C、38D藉由增加鬆弛構件190來製作,該鬆弛構件鬆弛累積在供給埠139b附近的碳粉T至第1A圖、第1B圖所示的碳粉容器38A、38B。由於碳粉容器38C、38D的配置與碳粉容器38A、38B的相同,除了鬆弛構件190之外,因此現在將主要描述鬆弛構件190的配置和動作。
如第13A圖至第15B圖所示,鬆弛構件190為環狀構件,並且在其中心形成穿透孔190a,並且其中與穿過擋門140的插銷141相匹配的溝槽190c形成在一側面190b。如第16圖、第17圖所示,噴嘴接收器139的外部圓周表面插入至穿透孔190a。置於噴嘴接收器139內部之擋門140的插銷141從側面190b側對應於溝槽190c。由於該結構,當自噴嘴接收器139朝向碳粉容器的內部突出時,鬆弛構件190與擋門140可移動地且一體地來製作。
總之,鬆弛構件190為自噴嘴接收器139朝向容器主體138的內部突出的構件,並且配置為在擋門140連同擋門140的開啟和關閉操作的移動方向中是可移動的。
鬆弛構件190安裝至擋門140,以使其配置在擋門140的內部端140d側。當擋門140佔據第16圖、第17圖所示的關閉位置時,鬆弛構件190佔據容器主體138的第二端側138b與供給埠139b的一端之間的第一位置。當擋門140佔據第18圖、第19圖所示的開啟位置時,鬆弛構件190佔據容器主體138的第一端側138a與供給埠139b之間的第二位置。具體地,鬆弛構件190根據擋門140的移動而移動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並且自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動回來。
具有提供如此的鬆弛構件190的配置,如第18圖、第19圖所示,藉由擋門140的滑動而推開累積在供給埠139b附近的任何碳粉T的動作、藉由鬆弛構件190的移動而分解累積在供給埠139b附近的任何碳粉T、以及摩擦通過累積在供給埠139b附近的碳粉T,尤其是在噴嘴接收器139上的碳粉T,可以更加容易地確保供給埠139b周圍的空間。這能夠可靠地自供給埠139b向粉體接收入口170供應碳粉T。因此,在防止粉體自容器溢出和飛出的同時,容納在碳粉容器38C、38D中的粉體可以可靠地排出至容器的外部。
由於第13A圖至第15B圖所示的鬆弛構件190為環狀構件,可以預料地是,如果它在噴嘴接收器139的縱向方向上由於擋門140的移動而滑動,當鬆弛構件190藉由碳粉T摩擦時滑動的阻力增加。因此,例如第20A圖、第20B圖所示,鬆弛構件190可為具有在其自己的移動方向中穿入的開口190d的鬆弛構件190A。在此情況下,開口190d的數量和面積可隨滑動阻力而變化。例如,如果當擋門140移動時,滑動阻力增大,開口190d的面積可能增加。如果滑動阻力變小,可形成無開口190d或者可降低開口190d的面積。如第20A圖、第20B圖所示,作為調整開口190d之面積的方法,可形成多個開口190d或者形成圖未示出的一個開口190d並且開口190d的尺寸是有變化的。
鬆弛構件190的形狀不限於環狀。例如,它可以為第20A圖、第20B圖所示的鬆弛構件190B,配置以具有多個在圓周方向放置的葉片構件195;它可以為第22A圖所示的鬆弛構件190C,配置以具有藉由延伸插銷141的總長度而自噴嘴接收器139的表面朝向容器的內部突出的插銷141,或者為第22B圖所示的鬆弛構件190D,配置以具有一個或多個插銷196,其自擋門140的表面至容器的突出多於至噴嘴接收器139的表面的突出。鬆弛構件190的形狀可以根據擋門140滑動時的滑動阻力、碳粉容器38A、38B、38C、38D的內部形狀或碳粉T流動特性而適當地選擇並定義。
下面將參考第23A圖至第23C圖對齒輪143和帽蓋150的配置進行描述。此外,在下面的圖式中,用於識別碳粉顏色的引用標號Y、M、C、K可省略,因為該元件具有相同的功能。如第23A圖所述,上述碳粉容器38A~38D包括帽蓋150,其在安裝於碳粉容器外殼部31之前,在儲存和傳輸時與齒輪143係可拆卸的。帽蓋150包括彈性可變樹脂管狀主體150a和在管狀主體150a的內部表面向內形成的凸出部151。形成的管狀主體150a的內部表面大於齒輪143的外部直徑。管狀主體150a由具有與由正齒輪製成的齒輪143的端面143b相對的側面150b的管狀構件製成。管狀主體150a的寬度在縱向方向上被設置為當帽蓋150安裝在齒輪143上時覆蓋整個齒輪143的長度。管狀主體150a與凸出部151一體成型。根據本實施例的凸出部151形成為螺旋狀突出。
齒輪143的齒部143a包括溝槽148,當帽蓋150安裝在齒輪143上時,其與凸出部151嚙合。溝槽148為具有與凸出部51相同螺距的螺旋溝槽,以使螺旋凸出部151可以自齒輪143的第一端表面143b移動至第二端面143c。
與第23A圖所示的碳粉容器38A~38D分離地形成之分離的帽蓋150接近於第23B圖所示的齒輪143。此後,如果帽蓋150以第23C圖所示的箭頭方向旋轉時,凸出部151進入溝槽148,以在螺旋突出部151與溝槽148一致的位置螺紋地安裝在溝槽上,以使帽蓋150安裝在齒輪143上,以覆蓋齒部143a,並且帽蓋150和齒輪143因此而緊固。
如上所述,由於提供帽蓋150,所述帽蓋150安裝在齒輪上,以自整個圓周方向至少覆蓋形成在碳粉容器38A~38D中的齒輪143的齒部143a,在碳粉容器的縱向方向上不增加帽蓋150的長度的情況下,使用簡單配置的螺旋凸出部151和溝槽148可以防止碳粉容器38A~38D的齒輪143和齒部143a損壞。
第24圖、第25A圖、第25B圖顯示了與碳粉容器38A~38D不同之作為粉體容器的碳粉容器38E。碳粉容器38E包括:容器主體238,以在其內部儲存碳粉T;形成在容器主體238中的齒輪143;以及帽蓋150,安裝在齒輪上以自整個圓周方向至少覆蓋齒輪143的齒部143a。
管狀容器主體238在其圓周面包括螺旋突出238c,其自第一端側238a朝向容器內部延伸至第二端側238b。管狀容器主體238配置以藉由旋轉容器主體238而將放置在碳粉容器38E內部的碳粉T自第一端側238a傳輸至第二端側238b。容器主體238的第二端側238b的端面238e包括碳粉排出口238b,其將傳輸的碳粉T排出至外部。
這種碳粉容器38E包括具有作為螺旋突出的凸出部151的帽蓋150,其在碳粉容器38E安裝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之前,在儲存或傳輸時與齒輪143係可拆卸的。
在本實施例中,齒輪143的齒部143a包括螺旋溝槽148,當帽蓋150安裝在齒輪143上時,其與凸出部151嚙合。
與碳粉容器38E分離地形成之分離的帽蓋150接近如第25A圖所示的齒輪143。此後,如果帽蓋150以第25B圖所示的箭頭方向旋轉,凸出部151進入溝槽148,以在螺旋的凸出部151與溝槽148一致的位置螺紋地安裝在齒輪143上,並且帽蓋150安裝在齒輪143上以覆蓋齒部143,從而使帽蓋150與齒輪143緊固。在此安裝狀態中,由於帽蓋150的側面150b覆蓋碳粉排出口238d,碳粉排出口238d密封,並且當保護齒輪143時可防止碳粉T的溢出。為了進一步降低碳粉T的溢出,密封構件如海綿配置在側面150b,以改善碳粉排出口238d和側面150b的黏著性。
如上所述,由於提供帽蓋150,所述帽蓋150安裝在齒輪143上,以自整個圓周方向至少覆蓋形成在碳粉容器38E中的齒輪143的齒部143a,在碳粉容器38E的縱向方向上不增加帽蓋150的長度的情況下,使用簡單配置的螺旋凸出部151和溝槽148可以防止碳粉容器38E的齒輪143和齒部143a損壞。
如碳粉容器38E,說明在容器主體238的第二端側238b上具有碳粉排出口238d的碳粉容器。然而,圖未示出之已知的開關閥可以置於第二端側238b的內部,所述開關閥當碳粉容器38E與碳粉容器外殼部31分離時,關閉碳粉排出口238d,並且當碳粉容器38E安裝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時,其開啟碳粉排出口238d。或者,可以使用圖未示出的覆蓋物,所述覆蓋物為當碳粉容器與碳粉容器外殼部31分離時,其關閉碳粉排出口238d,並且當碳粉容器安裝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時,其開啟碳粉排出口238d。
在上述實施例中,說明了一個溝槽148,但是溝槽148的數量不限於一個。只要使用與齒輪143匹配的齒輪184旋轉地驅動碳粉容器38A~38E沒有問題,即可以提供兩個或多個溝槽148。
下面將依序地描述帽蓋與齒輪的實施例變化。作為帽蓋與齒輪的實施例變化使用的粉體容器,描述如第24圖所示的碳粉容器38E,但是帽蓋與齒輪的實施例變化可以主要地應用於第1A圖至第13B圖所示的碳粉容器38A~38D,並且可以獲得與碳粉容器38E相似的效果。
(實施例變化1)
如第26圖、第27圖所示,在其整個圓周上具有齒部243a的齒輪243被提供在碳粉容器38E的容器主體238的第二端側238b中。所述齒輪243在其整個圓周上具有切割部248,並且每一個切割部248在各自的齒部243a的相同部分中作為溝槽的部分具有半圓形狀。帽蓋250安裝在齒輪243上,以自整個圓周方向至少覆蓋齒部243a。
帽蓋250在碳粉容器38E安裝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之前其儲存或傳輸時安裝在齒輪243上,並且帽蓋250在碳粉容器38E安裝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時與齒輪243分離。帽蓋250包括:彈性可變樹脂管狀主體250a和在此部分中具有半圓形狀的凸出部251,其形成在管狀主體250a的內部圓周面中朝向管狀主體的內側。當帽蓋250安裝在齒輪243上時,所述凸出部251被切割部248鎖定。即,切割部248與凸出部251嚙合。管狀主體250a在與碳粉排出口238b相對的一側上具有側面250b,當帽蓋250安裝在齒輪243上時,其密封碳粉排出口238d。側面250b配置以密封碳粉排出口238d。
根據上述的配置,如果自齒輪243的端面243b側提供帽蓋250,凸出部251碰撞齒部243a的前端,並且以使帽蓋250在外部直徑方向上自開口端250c側擴張的彈性地變形。然後,如果凸出部251進入齒輪243的切割部248,帽蓋250的彈性變形被排出,並且帽蓋250安裝在齒輪243上,以覆蓋齒部243a,從而使帽蓋250與齒輪243緊固。
如上所述,由於提供帽蓋250,所述帽蓋250安裝在齒輪243上,以自整個圓周方向至少覆蓋形成在碳粉容器38E中的齒輪243的齒部243a,在碳粉容器的縱向方向上不增加帽蓋250的長度的情況下,使用簡單配置的凸出部251和切割部248可以防止碳粉容器38E的齒輪243和齒部243a損壞。
(實施例變化2)
如第28圖、第29圖、第30A圖、第30B圖所示,在其整個圓周上具有齒部343a的齒輪343形成在碳粉容器38E的容器主體238的第二端側238b中。在本實施例中,在此部分中具有半圓形狀的溝槽348形成在比齒輪343靠近中心區域的容器主體238的外部圓周表面,而不是在齒輪343的整個圓周中形成溝槽。如第30A圖所示,由於溝槽348,可以使用在容器主體238的外部圓周的整個圓周之上延伸的溝槽,但是在本實施例中使用第30B圖所示之在相位為90°的四個位置中形成的溝槽。帽蓋350安裝在齒輪343上,以自整個圓周方向至少覆蓋齒部343a。
如第28圖、第29圖所示,帽蓋350在碳粉容器38E安裝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之前其儲存或傳輸時安裝在齒輪343上,並且帽蓋350在碳粉容器38E安裝至碳粉容器外殼部31時與齒輪343分離。帽蓋350包括彈性樹脂管狀主體350a以及在此部分中具有半圓形狀的凸出部351,其形成在管狀主體350a的開口端350c側上在內部圓周面中朝向管狀主體350a的內側。凸出部351在容器主體238的第二端側238b上具有到達溝槽348的長度,並且當帽蓋350安裝在齒輪343上時,凸出部351插入鎖定的溝槽348。即,溝槽部343與凸出部351嚙合。管狀主體350a在與碳粉排出口238d相對的一側上具有側面350b,當帽蓋350安裝在齒輪343時,其密封碳粉排出口238d。該側面350b配置以密封碳粉排出口238d。
根據上述配置,如果自齒輪343的端面343b側提供帽蓋350,凸出部351碰撞齒部343a的前端,並且以使帽蓋350在外部直徑方向中自開口端350c的一側擴張的彈性地變形。然後,如果凸出部351經由齒輪343進入溝槽348,帽蓋350的彈性變形被排出,並且帽蓋350和容器主體238在帽蓋350覆蓋齒輪343的狀態中被緊固。
如上所述,由於提供帽蓋350,所述帽蓋350安裝在齒輪343上,以自整個圓周方向至少覆蓋形成在碳粉容器38E中的齒輪343的齒部343a,在碳粉容器38E的縱向方向上不增加帽蓋350的長度的情況下,使用簡單配置的凸出部351和溝槽348可以防止碳粉容器38E的齒輪343和齒部343a損壞。
(實施例變化3)
如第31圖、第32A圖、第32B圖所示,在其整個圓周上具有齒部343a的齒輪343形成在碳粉容器38E的容器主體238的第二端側238b中。帽蓋450安裝在齒輪343上,以自整個圓周方向至少覆蓋齒部343a。
帽蓋450包括彈性變形樹脂管狀主體450a以及多個爪部451,所述爪部451形成在管狀主體450a端部的開口端450c中朝向該主體的內側,並且當帽蓋450安裝在齒輪343時,其與齒輪343的端面343c嚙合。爪部451包括在縱向方向上自開口端450c延伸的臂部452,並且形成為自臂部452的前端朝向主體的內側彎曲。爪部451與臂部452均與帽蓋450一體地成型,並且臂部452藉由彈性變形在帽蓋450的內側和外側彎曲。在本實施例中,兩臂部452均形成在帽蓋450中,並且相位為180°且彼此相對。
如第32A圖、第32B圖所示,兩爪部451的前端之間的距離(直徑方向)R形成為小於齒輪343的齒根的直徑R1(R<R1)。自直徑方向看,爪部451形成為錐狀,並且形成為小於齒輪343的齒部343a與齒部343a之間的形狀的形狀,並且形成為當帽蓋450安裝在齒輪343上時,在齒部343a與齒部343a之間可以通過的形狀。
根據上述配置,如果自齒輪343的端面343b提供帽蓋450,並且爪部451進入齒輪343的齒部343a之間,即當在外部直徑方向藉由爪部451的擴張而彈性變形時,臂部452在齒部間移動。然後,如果爪部451在齒部間通過,臂部452彈性地變形以在外部直徑方向中擴張的彈性變形被排出,爪部451與齒輪343的端面343c嚙合,並且帽蓋450安裝在齒輪343上以覆蓋齒部343a,從而使帽蓋450與齒輪343緊固。
如上所述,由於安裝在齒輪343上的帽蓋450,以自整個圓周方向至少覆蓋形成在碳粉容器38E中的齒輪343的齒部343a,在碳粉容器38E的縱向方向上不增加帽蓋350的長度的情況下,使用簡單配置的彈性可變形爪部451可以防止碳粉容器38E的齒輪343和齒部343a損壞。
下面將描述粉體容器的顏色不相容。
第35圖為顯示自第1A圖、第1B圖所示的影像形成裝置主體101的前部觀看碳粉容器外殼部31的視圖。碳粉容器外殼部31包括置於影像形成裝置主體101前面的面板131。面板131包括開口132Y、132M、132C、132K,碳粉容器分別插入於其中。
彩色影像形成裝置具有多個對應於不同顏色的碳粉容器。關於即將安裝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的碳粉容器,與影像形成部對應的顏色佈置被事先地從與影像形成部的位置關係來定義。為此,如果在與影像形成部對應的碳粉容器的顏色的位置不提供碳粉容器,自不同顏色的碳粉容器中之不同顏色的碳粉被供應至相應顏色的顯影裝置,以使準確的影像不能被輸出。因此,通常藉由在碳粉容器或與碳粉容器相關的元件中提供顏色不相容功能來提供防止使用者錯誤安裝碳粉容器的功能。
例如,日本專利第4384898號描述了一種配置,其可以藉由在碳粉容器的碳粉排出口上提供作為顏色不相容功能的額外的元件來確定在安裝最初階段是否將正確顏色的碳粉容器安裝在碳粉容器外殼部,以達到防止碳粉溢出以及防止碳粉容器錯誤安裝至碳粉容器外殼部(影像形成裝置主體)的目的。
然而,在傳統的碳粉容器中,由於提供特定的不相容部而增加了成本。在具有驅動傳輸部如碳粉排出口附近的齒輪的碳粉容器中,藉由在碳粉容器外部提供顏色不相容部,驅動傳輸部如齒輪的外部直徑不得不減小,以增加碳粉容器的旋轉的驅動力矩,從而使主體的驅動系統超負荷。
為了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提供顏色不相容部而有效地滿足顏色不相容功能,藉由防止驅動傳輸部如齒輪的外部直徑的降低來防止碳粉容器的旋轉的驅動力矩的增加,形成在提供於碳粉容器38A~38E中的齒輪143中的溝槽148可以作為一種方法使用,以便於在不增加新構件的情況下可以確保顏色不相容。
此外,參考第36圖所示的碳粉容器38E的實施例,在碳粉容器38E中提供的作為驅動傳輸部的齒輪143以及在齒輪143中形成的溝槽148均被用作為顏色不相容的識別部,其可以確定碳粉容器38E是否可以安裝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
如上所述,藉由在驅動傳輸部的齒輪143中提供作為識別部的溝槽148,新的用於顏色不相容的特定的元件變得不必要,並且當其變得不必要以降低齒輪143的外部直徑時可以防止成本的增加,以避免碳粉容器外殼部31的一側上的顏色不相容,從而使碳粉容器38E的旋轉驅動力矩增加,並且該主體的驅動系統不是過度地超負荷。
參考第36圖,形成在每個顏色的碳粉容器38E的齒輪143中的螺旋溝槽148的角度相對於每一個碳粉顏色形成為不同的角度。具有一定角度的螺紋133Y~133K被提供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的開口132Y~132K的附近,所述螺紋133Y~133K成為顏色不相容部以及安裝部。每一個螺紋在一種狀態中被固緊在每一個開口132Y~132K附近,所述狀態為在每一個開口如此延伸以使包括傾斜角度的每一個螺紋的角度與對應於每一顏色的溝槽148(Y、M、C、K)相一致。
如上所述,藉由使用螺紋133Y~133K和溝槽148(Y、M、C、K),其中溝槽148的每一個相對於每一個碳粉顏色具有不同的角度,當使用者將碳粉容器38E安裝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時,如果碳粉容器38E在預定義的位置不與開口相對應,每一個螺紋碰撞齒輪143的端面143b,以使碳粉容器38E不插入開口中。因此,藉由使用簡單配置的溝槽148(Y、M、C、K)可以確保顏色不相容,所述溝槽148的每一個具有在齒輪143中提供的不同的角度,並且每一個螺紋(Y~K)具有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中提供的不同的角度。當碳粉容器外殼部31的一側上的螺紋133(Y、M、C、K)的每一個與碳粉容器38E的每一個的齒輪143的螺旋溝槽148(Y、M、C、K)的每一個相一致時,碳粉容器38E安裝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並且碳粉容器38E在旋轉時插入。因此,碳粉容器38E中的碳粉以旋轉方向移動,而即使容器中的碳粉稠合也可以獲得鬆弛功能。
不同於第36圖所示的配置,如果螺旋溝槽部148以藉由形成在容器主體238的螺旋突出238c使其方向成為與碳粉傳輸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方式形成,當將碳粉容器38E安裝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時,藉由螺旋突出238c使碳粉容器38E的旋轉方向成為與碳粉傳輸方向相反的方向。因此,當安裝容器時碳粉返回容器中,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碳粉自碳粉排出口238d飛出。
在本實施例中,關於螺紋133(Y、M、C、K)與溝槽148(Y、M、C、K)的角度,在與安裝方向傾斜的方向中的角度在平面視圖中相對於第37圖所示之各自的碳粉顏色而變化。然而,在與安裝方向相應的方向中的角度在平面視圖中可以相對於第39圖所示之各自的碳粉顏色而變化。
可以使用改變相對於每一個碳粉顏色之每一個開口的螺紋的突出數量以及溝槽的深度的方法、改變相對於每一個碳粉顏色之每一個螺紋的寬度以及每一個溝槽的寬度的方法、或者改變相對於第40圖所示之每一個碳粉顏色的每一個螺紋133(Y、M、C、K)的突出數量和寬度以及每一個溝槽148(Y、M、C、K)的深度和寬度的方法作為顏色不相容方法。
第41圖顯示了關於顏色不相容的另一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中,顏色不相容是由使用螺紋133(Y、M、C、K)與溝槽148(Y、M、C、K)的結合來確保的。在本實施例中,凹陷部或凸出部的母螺紋或公螺紋作為識別部548形成在與每一個顏色相對的碳粉容器38E的齒輪543的齒部543a,其中所述凹陷部或凸出部的母螺紋或公螺紋的程度相對於每一個碳粉顏色而變化,並且凹陷部或凸出部的公螺紋或母螺紋作為安裝部的顏色不相容部549而形成在與每一顏色對應的開口132的內部圓周面中,其中所述凹陷部或凸出部的母螺紋或公螺紋與形成在齒部543a中的相對。
在這種配置中,由於只有與每一個顏色相對應的碳粉容器38E可以螺紋地安裝在與每一顏色相對應的開口132上,則可以確保顏色不相容。此外,碳粉容器38E不管是附接或拆卸時總是被旋轉,從而可以鬆弛容器中稠合的碳粉。
在這種情況下,與第41圖所示的配置不同,如果母螺紋或公螺紋以藉由形成在碳粉容器238中的螺旋突出238c使母螺紋或公螺紋的方向成為與碳粉傳輸方向相對的方向的方式形成,即當將碳粉容器38E安裝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時,藉由螺旋突出238c使該旋轉方向成為與碳粉傳輸方向相對的方向,並且當將碳粉容器安裝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時,該碳粉返回容器中,以便於可以有效地防止該碳粉從碳粉排出口238d飛出。
第42A圖、第42B圖顯示了關於顏色不相容的另一實施例。在第42A圖、第42B圖所示的實施例中,形成在形成於碳粉容器38E的主體238的第二端側238b中的齒輪433的齒部433a中的凹陷部的無齒部448的位置相對於每一碳粉顏色而變化,並且自開口的內部圓周面向內突出的安裝部的凸出部413根據無齒部448的位置形成在與每一顏色對應的開口中。由於與齒輪184(參考第6圖)匹配的齒輪433在碳粉容器安裝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上之後,無齒部488的範圍被設置為不惡化驅動傳輸的範圍。在本實施例中,無齒部448根據具有不同相位的每一顏色而形成在每一齒輪的兩個位置,其中所述無齒部448的一齒狀物被丟失,並且每一顏色的開口132的凸出部413根據無齒部448的寬度和相位而形成。
因此,如果形成在碳粉容器38E的齒輪433中的無齒部448的相位與開口132的凸出部413不匹配,碳粉容器38E不能插入開口132中,從而可確保顏色不相容。
第43圖顯示了關於顏色不相容的另一實施例。在第43圖所示的實施例中,不具有溝槽部148或無齒部448的齒輪343Y、343M、343C、343K提供在與各自的顏色相對應的碳粉容器38E(Y、M、C、K),並且各自的齒輪的直徑被製成為相對於各自的碳粉顏色彼此不同,同時安裝部的開口132Y、132M、132C、132K的直徑被製成為相對於各自的碳粉顏色彼此不同。在這種情況中,與齒輪343(Y、M、C、K)相匹配的驅動側上齒輪184(參考第6圖)的直徑被設置為相對於每一顏色僅與齒輪343(Y、M、C、K)相匹配的直徑。
根據上述配置,包括具有大於開口132(Y、M、C、K)的直徑的直徑的齒輪的碳粉容器38E不能插入開口中,從而確保顏色不相容。包括具有小於開口的直徑的直徑的齒輪的碳粉容器38E可以插入開口中,即使顏色不同。然而,由於驅動系統的齒輪184被設置為僅與相應的碳粉容器38E的齒輪343匹配的直徑,如果不同顏色的碳粉容器38E被插入,不同顏色的碳粉容器38E的齒輪343不能與齒輪184相匹配。因此,如果錯誤顏色的碳粉容器38E被提供在錯誤的位置,驅動力不被錯誤地傳輸至提供的碳粉容器38E中,從而可以防止錯誤顏色的碳粉供給;因此,可以使用該碳粉供給無能情形確保顏色不相容。
當將每一個碳粉容器38E安裝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時,可以視覺地確認顏色不相容,但是當每一顏色的碳粉容器38E與碳粉容器外殼部31分離時,可能很難看到顏色不相容部。
因此,在關於第44A圖、第44B圖、第45圖所示的顏色不相容的另一實施例中,當將每一顏色的碳粉容器安裝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時,螺紋133和凸出部413佔據第44A圖所示的開口位於的突出位置,並且當每一顏色的碳粉容器38E與碳粉容器外殼部31分離時,第44B圖所示的螺紋133和凸出部413佔據與開口132收縮的收縮位置。
具體地,螺紋133和凸出部413被第45圖所示的開口132附近的軸460旋轉地支撐,並且螺紋133和凸出部413被開口132中驅策裝置的螺旋彈簧461或在進入第44A圖所示之碳粉容器的插入區域的方向中驅策。為了保持在突出位置中藉由螺旋彈簧461驅策的螺紋133和凸出部413,阻塞物470位於遠於凸出部413的碳粉容器外殼部31的後側,從而可以藉由使螺紋133和凸出部413與阻塞物470的碰撞來保持突出位置。
這種配置如第44A圖所示,當碳粉容器38E自裝置的前側插入開口132中時,如果具有齒輪143的碳粉容器中的螺紋133和溝槽148的位置是匹配的,並且具有齒輪433的碳粉容器中的凸出部413和無齒部448的位置是匹配的,即,如果碳粉容器38E的顏色與開口132的顏色相匹配,碳粉容器38E可以插入開口132中,同時也可以安裝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然而,如果螺紋133的位置不與溝槽148的位置相匹配,並且凸出部413的位置不與無齒部448的位置相匹配,即,如果碳粉容器38E的顏色不與開口132的顏色相匹配,佔據突出位置的螺紋133和凸出部413妨礙了碳粉容器38E的插入,從而可確保顏色不相容。
在另一方面,當移開安裝在碳粉容器外殼部31上的碳粉容器38E時,如第44B圖所示,使用者將碳粉容器38E推至裝置的前側。在這種情況下,佔據突出位置的螺紋133和凸出部413藉由容器主體238的齒輪143和齒輪433被推至抵抗螺旋彈簧461的驅動力的收縮位置。因此,與不旋轉地支撐螺紋133和凸出部413的緊固的狀態相比較,在凸出部413和無齒部448的位置不與螺紋133和溝槽148的位置匹配時,碳粉容器38E可以很容易地從碳粉容器外殼部31移開,從而當確保顏色不相容時,可以改善碳粉容器38E的移開性能。
下面將參考第46圖描述包括具有用於固定帽蓋的螺絲溝槽的齒輪的粉體容器的另一實施例。
在每一實施例和每一實施例變化中,每一個齒輪的溝槽藉由切割程序(在形成齒輪之後的第二程序)形成在每一個齒輪的圓周面。然而,由於大量生產(在一碳粉容器生產時間的降低),可以藉由結合齒輪的部份來降低生產時間。
在本實施例中,如第46圖所示,部分齒部形成為與齒輪643分離,並且通過附接部分齒部於齒輪643而形成溝槽部648。第46圖顯示了一實施例,其中安裝本實施例的特徵的齒輪643來取代第23A圖至第23C圖中所描述的碳粉容器38A~38E的齒輪143。
該齒輪643包括容器側構件的第一構件643A,其形成在容器主體138的第二端側138b以及與第一構件643A附接的第二構件643B中。藉由將第二構件643B固定於第一構件643A,可以形成一個正齒輪。第一構件643A的齒部643Aa的部分藉由之前的切割而形成在一角度,以便於當第二構件643B安裝在第一構件643A時,螺旋溝槽648形成在第一構件與第二構件643B之間。齒部648Aa的切割部643A1形成在比端面643Ac遠的齒輪643的端面643c側。端面643Ab與端面643Ac構成與第二構件643B接觸的表面。端面643Ab形成與切割部643A1平行的表面,而端面643Ac形成與齒平行的表面。即,第一構件643A的一部分包括具有與第二構件643B相同形狀的切割區域645。
第二構件643B形成為與第一構件643A的切割區域645相同的形狀,並且包括與第一構件643A的端面643Ab與端面643Ac接觸的接觸端面643Bb與接觸端面643Bc。當第二構件643B安裝在第一構件643A上時,第二構件643B在其外部圓周表面上包括面向齒部643Aa的齒部643Ba。
根據上述配置,第二構件643B設置在第一構件643A的切割區域645中,藉由使用結合劑或熱黏合劑將第二構件643B的接觸端面643Bb與接觸端面643Bc固緊於第一構件643A的端面643Ab與端面643Ac,從而使齒輪643可以形成在容器主體138的第二端側138b上。在本實施例中,齒部648Aa的切割部643A1形成在齒輪643的端面643c側上,以接近齒輪643的端面643c,從而當第二構件643B安裝在第一構件643A時,使溝槽648可以形成為齒部643Aa的切割部648A1以及第二構件643B的端面643Bb。即,齒輪643的齒部的一部分構成為第二構件643B,並且齒輪643在第一構件643A和溝槽部648的部分中被劃分。
藉由使用齒輪643的加工方法(形成方法)在容器主體138的第二端側138b上形成齒輪643,可以降低製造時間。藉由形成第二構件643B的端面643Bb,溝槽648可以形成在齒輪643中,以在齒輪643的端面643b上收縮,而不是在齒部643Ba的端面。
粉體容器不限於碳粉容器38A-38D,其中所述齒輪643施加於粉體容器中,並且齒輪643可以應用於第24圖之後的圖式所示的碳粉容器38E中。
根據上述實施例,由於提供安裝在齒輪上的帽蓋,該帽蓋以自整個圓周方向至少覆蓋形成在碳粉容器中的齒輪的齒部,在碳粉容器的縱向方向上不增加帽蓋的長度的情況下,使用簡單配置可以防止碳粉容器的齒輪和齒部損壞。
在使用這種粉體容器的粉體供給裝置和影像形成裝置中,藉由防止齒輪的損壞可以降低異常噪音的產生、驅動系統的損壞以及粉體容器的誤旋轉,從而使用穩定的碳粉供給可以形成高品質影像。
雖然上面已經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可以理解地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描述的實施例做出各種變換。
1Y、1M、1C、1K...光導滾筒
2Y...清理部
2a...清理葉片
4Y...充電部
5、5Y、5M、5C、5K...顯影裝置
6Y、6M、6C、6K...影像形成部
7...曝光裝置
8...中間傳輸帶
9Y、9M、9C、9K...主傳輸偏壓滾軸
11...次級傳輸滾軸
12...次級傳輸備份滾軸
15...中間傳輸單元
16...紙張供給部
17...紙張供給滾軸
18...記錄滾軸
19...紙張排放滾軸
20...固定部
21Y...顯影滾軸
22Y...刮刀
23Y、24Y...顯影容器
25Y、161B、167...傳輸螺桿
26Y...密度檢測感測器
30...堆疊部
31...碳粉容器外殼部
38、38A、38B、38C、38D、38E、38Y、38M、38C、38K...碳粉容器
100...影像形成裝置
131...面板
132Y、132M、132C、132K、138d、190d...開口
133Y、133M、133C、133K...螺紋
138、238...容器主體
138a、238a...第一端側
138b、238b...第二端側
138c...螺旋溝槽
138e、138f...提升部
139...噴嘴接收器
139a...噴嘴接收孔
139b...供應埠
139c...狹縫
139d、140a、238e、243b、343b、343c...端面
140...擋門
140b、140c...凹陷部
140d...內部端
141、196...插銷
142、169、461...螺旋彈簧
143、183、184、185、243、343、543、433、643...齒輪
143a、243a、343a、543a、433a、643Aa、643Ba...齒部
143b...第一端面
143c...第二端面
144、146、168...密封構件
145...承載構件
146a...邊緣構件
148、148Y、148M、148C、148K、190c、348、648...溝槽
150、250、350、450...帽蓋
150a、250a、350a、450a...管狀主體
150b...側面
151、251、351、413...凸出部
160、160Y、160M、160C、160K...碳粉供給裝置
161、161Y...傳輸路徑
161A...軟管
162...傳輸噴嘴
163...接頭漏斗
165...噴嘴部
165a、165b、238c...突出
166...連接路徑
167a...螺桿部
169a...螺旋彈簧一端
169b...螺旋彈簧另一端
170...粉體接收入口
171...支撐物
172...彈簧接收構件
180...驅動裝置
181...框架
182...驅動馬達
190、190A、190B、190C、190D...鬆弛構件
190a...穿透孔
190b、250b、350b...側面
195...葉片構件
238d...碳粉排出口
248...切割部
250c、350c、450c...開口端
343Y、343M、343C、343K...齒輪
451...爪部
452...臂部
448...無齒部
460...軸
470...阻塞物
548...識別部
549...顏色不相容部
643A...第一構件
643B...第二構件
643A1...切割部
645...切割區域
643Bb、643Bc...接觸端面
643Ab、643Ac、643b、643c...端面
648A1...切割部
T...碳粉
P...記錄媒介
YG...顯影劑
所附圖式係附加以提供關於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並且結合與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份。所附圖式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並且與說明書一同提供對於本發明之原則的解釋。
第1A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包含帽蓋的粉體容器的一實施例的分解透視圖;
第1B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包含帽蓋的粉體容器的另一實施例的分解透視圖;
第2圖為根據本發明影像形成裝置的配置圖;
第3圖為顯示在第2圖中顯示的影像形成裝置所包括的影像形成部的一實施例的放大視圖;
第4圖為顯示包括第1A圖所示之粉體容器的粉體供給裝置的配置的局部剖視圖;
第5圖為顯示包括第1B圖所示之粉體容器的粉體供給裝置的配置的局部剖視圖;
第6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粉體容器的整體配置的透視圖,並且顯示了粉體容器係與顯影裝置連接;
第7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粉體容器的整體配置的透視圖,並且顯示了粉體容器係與顯影裝置連接;
第8圖為顯示第4圖所示之粉體供給裝置所包含的傳輸噴嘴附接於粉體容器的放大剖視圖;
第9圖為顯示第5圖所示之粉體供給裝置所包含的傳輸噴嘴附接於粉體容器的放大剖視圖;
第10圖為顯示粉體容器附接於傳輸噴嘴的剖視圖;
第11A圖為顯示當第1A圖所示之粉體容器旋轉時,供給埠與提升部的位置關係的視圖;
第11B圖為顯示供給埠由於粉體容器的旋轉與粉體接收入口的位置不重合而移動的視圖;
第12A圖為顯示當第1B圖所示之粉體容器旋轉時,供給埠、粉體接收入口以及提升部的位置關係的視圖;
第12B圖為顯示當粉體容器旋轉時,碳粉供應至供給埠和粉體接收入口的視圖;
第13A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包括鬆弛構件與帽蓋的粉體容器的一實施例的分解透視圖;
第13B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包括鬆弛構件與帽蓋的粉體容器的另一實施例的分解透視圖;
第14A圖為顯示環狀鬆弛構件的配置的主視圖;
第14B圖為第14A圖的側視圖;
第15A圖為顯示環狀鬆弛構件與擋門結合的剖視圖;
第15B圖為第15A圖的橫向剖視圖;
第16圖為顯示包括第13A圖所示之粉體容器的粉體供給裝置的配置的局部剖視圖;
第17圖為顯示包括第13B圖所示之粉體容器的粉體供給裝置的配置的局部剖視圖;
第18圖為顯示第16圖所示之粉體供給裝置所包含的傳輸噴嘴附接於粉體容器的放大剖視圖。
第19圖為顯示第17圖所示之粉體供給裝置所包含的傳輸噴嘴附接於粉體容器的放大剖視圖;
第20A圖為顯示具有複數個開口的鬆弛構件的實施例的主視圖;
第20B圖為第20A圖的側向橫截面視圖;
第21A圖為顯示由葉片構件構成的鬆弛構件的實施例的主視圖;
第21B圖為第21A圖的側向橫截面視圖;
第22A圖為顯示一實施例的橫截面視圖,其中鬆弛構件藉由支撐擋門的插銷配置為噴嘴接收器;
第22B圖為顯示一實施例的橫截面視圖,其中藉由在擋門中提供的插銷來配置鬆弛構件;
第23A圖為顯示帽蓋的配置與粉體容器的配置的視圖,並且顯示了帽蓋係分離於粉體容器;
第23B圖為顯示帽蓋接近齒輪的視圖;
第23C圖為顯示帽蓋安裝在齒輪上的視圖;
第24圖為顯示帽蓋的配置與另一粉體容器的配置的透視圖,並且顯示了帽蓋係分離於粉體容器;
第25A圖為顯示第24圖所示之帽蓋與粉體容器的配置圖,並且顯示了帽蓋係分離於粉體容器;
第25B圖為顯示帽蓋安裝在齒輪上的視圖;
第26圖為顯示齒輪與帽蓋另一實施例的放大透視圖,並且顯示了帽蓋被安裝;
第27圖為顯示第26圖所示之帽蓋被安裝的放大剖視圖;
第28圖為顯示帽蓋另一實施例的部分斷裂透視圖,並且顯示了帽蓋被安裝;
第29圖為顯示第28圖所示之帽蓋被安裝的放大剖視圖;
第30A圖為顯示形成在齒輪中圓周溝槽的配置圖;
第30B圖為顯示形成在齒輪中複數個溝槽的配置圖;
第31圖為顯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帽蓋的透視圖,並且顯示了帽蓋被分離;
第32A圖為第31圖所示之帽蓋的側視圖;
第32B圖為第31圖所示之帽蓋的主視圖;
第33圖為顯示第31圖所示之帽蓋被安裝的放大剖視圖;
第34圖為顯示第31圖所示之帽蓋被安裝的放大視圖;
第35圖為顯示提供粉體容器的粉體容器室的配置的主視圖;
第36圖為顯示使用開口上的齒輪和螺紋的溝槽作為顏色不相容識別部之顏色不相容的透視圖;
第37圖為顯示螺紋的傾斜與溝槽的傾斜根據碳粉的顏色而變化的平面圖;
第38圖為顯示顏色不相容的透視圖,其中齒輪的溝槽的方向係反轉於自第36圖所示之溝槽的方向;
第39圖為顯示另一實施例的平面圖,其中螺紋的傾斜與溝槽的傾斜根據碳粉的顏色而變化;
第40圖為描述一實施例的放大視圖,其中螺紋與溝槽的寬度和深度根據碳粉的顏色而變化;
第41圖為顯示使用開口中的齒輪和凹凸部作為顏色不相容識別部的顏色不相容的透視圖;
第42A圖為顯示藉由形成齒輪中的無齒部以及開口中的凸出部作為顏色不相容識別部之顏色不相容的透視圖;
第42B圖為顯示一實施例的透視圖,其中無齒部的相位與凸出部的相位不同;
第43圖為描述一實施例的放大圖,其中作為顏色不相容識別部的開口的直徑與齒輪的直徑根據碳粉的顏色而變化;
第44A圖為顯示作為顏色不相容部的開口的凸出部與螺紋佔據突出位置的視圖;
第44B圖為顯示作為顏色不相容部的開口的凸出部與螺紋佔據收縮位置的視圖;
第45圖為顯示支撐機制的配置的放大圖,所述支撐機制用於支撐螺紋與凸出部在突出位置和收縮位置的移動;以及
第46圖為顯示包括齒輪之粉體容器的配置的透視圖,其中部分齒輪是可移動的。
38A...碳粉容器
138...容器主體
138a...第一端側
138b...第二端側
138c...螺旋溝槽
138d...開口
138e...提升部
138f...提升部
139...噴嘴接收器
139a...噴嘴接收孔
139b...供給埠
139c...裂縫
139d...端面
140...擋門
141...插銷
142...螺旋彈簧
143...齒輪
143a...齒部
144...密封構件
148...溝槽
150...帽蓋

Claims (16)

  1. 一種粉體容器,該粉體容器係安裝在一影像形成裝置主體上且容納一粉體,該粉體容器包括:一容器主體,配置以藉由旋轉將容納在其內部的該粉體自第一端側傳輸至第二端側,並且自該第二端側將該粉體排出至外部;一齒輪,形成在該容器主體的外部圓周中;以及一覆蓋物,其以接觸方式安裝在該齒輪上以至少覆蓋該齒輪的一齒部。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粉體容器,其中該覆蓋物包括一管狀主體以及朝向該管狀主體的內部而形成的一凸出部,以及該齒輪的該齒部包括一溝槽,該溝槽配置以當該覆蓋物安裝在該齒輪上時,該溝槽與該凸出部嚙合。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粉體容器,其中該覆蓋物包括一管狀主體以及朝向該管狀主體的內部而形成的一凸出部,以及該容器主體包括一溝槽,該溝槽在比該齒輪更靠近一容器中心的外部圓周面上,並且該溝槽配置以當該覆蓋物安裝在該齒輪上時,該溝槽與該凸出部嚙合。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粉體容器,其中該覆蓋物包括一管狀主體以及一爪部,該爪部形成在該管狀主體的一端且朝向該該管狀主體的內部,並且該爪部配置以當該覆蓋物安裝在該齒輪上時,該覆蓋物與該齒輪的一端面嚙合。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粉體容器,其中該溝槽至少在該齒部的該溝槽以及該覆蓋物的該凸出部中為一螺旋溝槽。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粉體容器,進一 步包括:一噴嘴接收器,具有配置在該容器主體的該第二端側上的一噴嘴接收孔、以及配置在該噴嘴接收器的至少一部分的一供給埠,該噴嘴接收孔配置以允許具有一粉體接收入口的一傳輸噴嘴插入其中,並且該供給埠配置以向該粉體接收入口供應該容器主體中的該粉體,以及一擋門,其由該噴嘴接收器支撐,並且該擋門配置以藉由滑動而開啟和關閉該噴嘴接收孔,以響應該傳輸噴嘴至該噴嘴接收器的插入。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粉體容器,其中該容器主體包括一排出口,該排出口形成在該第二端側的一端面中並且配置以排出該粉體容器中的碳粉,以及該覆蓋物包括一面,該面配置以當該覆蓋物安裝在該齒輪上時密封該排出口。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粉體容器,其中提供在該齒部中的該溝槽形成為不同於根據容納在該容器主體中的該粉體的顏色的形狀。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粉體容器,其中該溝槽形成為根據該粉體的顏色與形成在該影像形成裝置主體側中的一安裝部的形狀相匹配的形狀。
  1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粉體容器,其中該齒部的一部分形成為與該齒輪分離,並且該溝槽藉由安裝該部分的該齒部至該齒輪而形成。
  1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粉體容器,其中該部分的該齒部藉由劃分該溝槽的一部份與該齒輪而形成。
  1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粉體容器,其中該覆蓋物為一帽蓋,該帽蓋自一整個圓周方向至少覆蓋該齒輪的該齒部。
  1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粉體容器,其中,該覆蓋物並非用於將該粉體保持於該粉體容器中,且該覆蓋物被移除時亦不會使得該粉體從該粉體容器中漏出。
  1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粉體容器,其中,該粉體被保持在該粉體容器中,且即使當該覆蓋物被從該粉體容器上拆卸下來時,該粉體亦不會流出該粉體容器外。
  15. 一種粉體供給裝置,具有一載體,該載體將自一粉體容器排出的粉體的碳粉傳輸至一顯影裝置,該粉體供給裝置包括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粉體容器作為粉體容器。
  16. 一種影像形成裝置,包括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粉體供給裝置。
TW101103363A 2011-02-17 2012-02-02 粉體容器、粉體供給裝置及影像形成裝置 TWI4475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32406 2011-02-17
JP2011255239A JP5870647B2 (ja) 2011-02-17 2011-11-22 粉体収納容器、粉体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3524A TW201243524A (en) 2012-11-01
TWI447538B true TWI447538B (zh) 2014-08-01

Family

ID=45592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3363A TWI447538B (zh) 2011-02-17 2012-02-02 粉體容器、粉體供給裝置及影像形成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886095B2 (zh)
EP (1) EP2511772A3 (zh)
JP (1) JP5870647B2 (zh)
CN (1) CN102645874B (zh)
MX (1) MX2012002020A (zh)
TW (1) TWI4475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83169A1 (en) * 2010-12-03 2012-09-27 Ricoh Co Ltd Powder container, powd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BR112014012693B8 (pt) 2011-11-25 2021-09-28 Ricoh Co Ltd Recipiente de pó e aparelho de formação imagem
MX362932B (es) 2012-06-03 2019-02-27 Ricoh Co Ltd Contenedor de polvo y aparato formador de imagenes.
US9465317B2 (en) 2013-02-25 2016-10-11 Ricoh Company, Ltd. Nozzle insertion member, powd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SG10201806817RA (en) 2013-03-15 2018-09-27 Ricoh Co Ltd Powd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5283810B (zh) * 2013-03-15 2019-11-01 株式会社理光 粉末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JP6175896B2 (ja) * 2013-05-21 2017-08-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補給現像剤収容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49509B2 (ja) 2013-05-21 2017-06-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07941B2 (ja) 2013-05-21 2016-10-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83674B2 (ja) * 2013-05-21 2016-09-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52699B2 (ja) 2013-05-21 2017-06-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56066B2 (ja) 2013-10-31 2017-07-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US9557685B2 (en) 2014-03-17 2017-01-31 Ricoh Company, Limited Nozzle receiver, powd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O2015141861A1 (en) * 2014-03-17 2015-09-24 Ricoh Company, Limited Nozzle receiver, powd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379753B2 (ja) * 2014-07-04 2018-08-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81883B2 (ja) * 2014-08-08 2019-03-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05247066U (zh) * 2015-12-09 2016-05-18 上福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碳粉匣
JP6597587B2 (ja) * 2016-12-20 2019-10-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19831B2 (ja) * 2017-05-18 2021-08-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51347B2 (ja) * 2017-09-21 2022-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CN112269305B (zh) * 2020-11-13 2023-04-14 珠海好印宝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感光鼓驱动组件
JP2022136710A (ja) 2021-03-08 2022-09-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残量検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5407630A (zh) * 2021-05-26 2022-11-29 北京新晨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墨粉供应容器的卡爪装置、转动盘和安装输送装置
CN113247563B (zh) * 2021-07-05 2021-09-10 山东大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均匀落料功能的颗粒状固态物料上料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20865A (en) * 2005-06-07 2007-06-01 Ricoh Co Ltd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2940A (ja) * 1991-11-18 1993-06-11 Ricoh Co Ltd 現像剤補給装置
JP3299618B2 (ja) * 1993-12-31 2002-07-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充填済みの現像剤収納容器及び現像装置
US5495323A (en) 1994-02-28 1996-02-27 Xerox Corporation Clean spiral toner cartridge
JP3369740B2 (ja) * 1994-06-30 2003-01-20 桂川電機株式会社 トナーキット
JPH08220857A (ja) 1995-02-16 1996-08-30 Ricoh Co Ltd トナーボトル
JPH09211977A (ja) 1996-01-30 1997-08-15 Ricoh Co Ltd 現像剤補給装置
JP3527384B2 (ja) * 1996-06-10 2004-05-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収容容器
JP3526382B2 (ja) * 1997-02-07 2004-05-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5878307A (en) * 1998-02-12 1999-03-02 Nashua Corporation Toner container having rotary seal
US5991584A (en) * 1998-10-07 1999-11-23 Katun Coporation Toner cartridge assembly
JP3847985B2 (ja) 1998-11-04 2006-11-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の再生方法
US6169864B1 (en) 1999-07-06 2001-01-02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container including a movably mounted sealing member
JP4737839B2 (ja) 2000-01-19 2011-08-03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歯車及び歯車装置
CN1900837B (zh) 2000-02-17 2012-10-03 株式会社理光 墨粉收纳容器、补给墨粉的方法及墨粉补给装置
EP1555582B1 (en) 2001-01-31 2011-06-29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4383898B2 (ja) 2003-02-28 2009-12-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容器、現像剤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64757A (ja) * 2003-03-04 2004-09-24 Seiko Epson Corp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の保護カバー
JP2005099434A (ja) 2003-09-25 2005-04-14 Kyocera Mita Corp トナーコンテナ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384898B2 (ja) 2003-11-28 2009-12-16 日油株式会社 撥水撥油性被膜の製造方法
JP2005221825A (ja) * 2004-02-06 2005-08-18 Ricoh Co Ltd トナーボト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トナー容器、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EP1630622A3 (en) * 2004-08-30 2006-09-0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evelop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06072166A (ja) 2004-09-06 2006-03-16 Ricoh Co Ltd 現像材収容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71317B2 (ja) 2005-06-20 2009-11-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容器、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梱包箱
MXPA06012659A (es) 2005-04-27 2007-01-16 Ricoh Kk Recipiente de toner y aparato formador de imagen.
JP4408864B2 (ja) * 2005-06-07 2010-02-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549860C (zh) 2005-06-07 2009-10-14 株式会社理光 墨粉容器和成像装置
JP4765501B2 (ja) 2005-09-14 2011-09-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2007101712A (ja) * 2005-09-30 2007-04-19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8050597B2 (en) * 2006-11-09 2011-11-01 Ricoh Company, Limited Toner container having a gear portion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295742B2 (en) 2008-11-10 2012-10-23 Ricoh Company, Limited Powder container, powder suppl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463719B2 (ja) * 2009-04-16 2014-04-0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201607616U (zh) 2010-01-20 2010-10-13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碳粉搅拌部件和碳粉筒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20865A (en) * 2005-06-07 2007-06-01 Ricoh Co Ltd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11772A2 (en) 2012-10-17
MX2012002020A (es) 2012-08-31
US20120213555A1 (en) 2012-08-23
US8886095B2 (en) 2014-11-11
EP2511772A3 (en) 2016-10-19
JP2012185474A (ja) 2012-09-27
TW201243524A (en) 2012-11-01
CN102645874A (zh) 2012-08-22
JP5870647B2 (ja) 2016-03-01
CN102645874B (zh) 2016-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7538B (zh) 粉體容器、粉體供給裝置及影像形成裝置
JP4383898B2 (ja) 現像剤収容器、現像剤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31579B2 (ja) 粉体補給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粉体容器
JP5582385B2 (ja) トナー収容器、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収容器製造方法、及びトナー収容器再生方法。
US820358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cleaning member configured to clean a transparent member of an optical device
JP4543077B2 (ja)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US8787803B2 (en) Develop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O2012074139A1 (en) Powder container, powd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050591B2 (en) Powder developer holding apparatus, develop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75080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379753B2 (ja) 粉体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47406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movable shutter member
JP201502591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60252879A1 (en) Side memb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7021995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0079071A (ja) 収容容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663562B2 (ja) 粉体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45213B2 (ja) 粉体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62948B2 (ja) トナー補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54953A (ja) 現像剤の収容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47354A (ja) 現像剤収容器、現像剤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44166B2 (ja) 管挿入部材及び粉体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9299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364841B2 (ja) 粉体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49766B1 (ja) 粉体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