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0267B - 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0267B
TWI440267B TW100100479A TW100100479A TWI440267B TW I440267 B TWI440267 B TW I440267B TW 100100479 A TW100100479 A TW 100100479A TW 100100479 A TW100100479 A TW 100100479A TW I440267 B TWI440267 B TW I4402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ortions
pair
joint
opera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0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05995A (en
Inventor
Tetsu Urano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Publication of TW201205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59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02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026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3/00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apparatus and having one part acting as a holder providing support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via a counterpart which i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apparatus, e.g. lamp holders; Separate parts thereof
    • H01R33/02Single-pole devices, e.g. holder for supporting one end of a tubular incandescent or neon lam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04Devices for stretching or reducing fractured limbs; Devices for distractions; Splints
    • A61F5/042Devices for stretching or reducing fractured limbs; Devices for distractions; Splints for extension or stretch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0102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recting deformities of the limbs or for supporting them; Ortheses, e.g. with articul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0102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recting deformities of the limbs or for supporting them; Ortheses, e.g. with articulations
    • A61F5/0123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recting deformities of the limbs or for supporting them; Ortheses, e.g. with articulations for the kne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30Pressure-pa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30Pressure-pads
    • A61F5/32Adjustable pressure p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93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at the end of 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 e.g. zero insertion force or no fri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204Contact or terminal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onnecting Device With Hold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Description

連接器
本發明係關於連接器。
以往以來,具備本體與滑塊之背光用連接器為眾所皆知(日本特開2006-244749號公報(參照段落0014~0017、圖2、圖3))。
本體係具有一對接頭、平板部、一對導引部、及一對側板。接頭係具有彈性。接頭係在平面視角大致呈U字形,具有外壁部和內壁部。在外壁部的外面,形成有朝外側突出的突出部。平板部係用來承接螢光管。側板係自平板部的側緣起立。在側板形成有細長孔。該孔係朝本體的高度方向延伸。又,接頭的外壁部從導引部的一端起延伸。
滑塊係在平面視角大致呈U字形,具有一對側壁部。一對側壁部係以連結板加以連結。側壁部具有朝滑塊的內側突出之起立片。起立片係可朝上下移動地插入至導引部的孔。藉此,滑塊係對本體可上下移動地裝設著。側壁部係具有按壓板。按壓板係位於側壁部的上端。
用來連結一對側壁部之連結板,在正面視角大致呈U字形。在連結板的上端部,形成有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朝內側突出的一對凸緣。當裝設於本體之滑塊位於高的位置時,一對凸緣係不會按壓一對接頭的突出部。當裝設於本體之滑塊位於低的位置時,一對凸緣係按壓一對接頭的突出部,使一對接頭相互地接近。
此背光用連接器係安裝於連接器安裝基板。
為了將螢光管連接於背光用連接器,首先,在具有突片的基座,保持複數個螢光燈。
接著,使裝設於各背光用連接器的本體之滑塊朝上方移動至高的位置。當移動到高的位置時,即使滑塊下降,也因滑塊的連結板的凸緣會抵接於接頭的突出部,因此,滑塊不會進一步下降。
然後,將保持著複數個螢光管的基座配置於背光用連接器的上方,自該位置將基座予以降下。此時,因螢光管的端部是配置於平板部,並且,基座的突片是將滑塊的按壓板朝下按壓,所以,滑塊壓下。當滑塊被壓下時,滑塊的一對凸緣會按壓一對接頭的突出部,使一對接頭之間隔變窄。其結果,螢光管的導線被一對接頭所夾持,透過背光用連接器,螢光管電性連接於連接器安裝基板。
在上述的背光用連接器,藉由已被壓下的滑塊的一對凸緣按壓一對接頭,保持接頭與螢光管的導線之導通。但,因連結板在正面視角大致呈U字形,所以,會有連結板因滑塊的一對凸緣按壓一對接頭時的反作用力產生變形,使得一對凸緣之間隔擴大。
因此,會有上述的背光用連接器的接頭與螢光管的導線之接觸穩定性變差之虞。
本發明係有鑑於這種情事而開發完成的發明,其課題係在於提供能夠保持連接對象物與接頭之接觸穩定性的連接器。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在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器,其具有接頭、操作構件、以及支承構件,該接頭係具有在第1預定方向對向配置,並且可夾持連接對象物的端子部之一對接觸部,該操作構件係收容前述一對接觸部,用來操作前述一對接觸部者,又,前述操作構件係具備:一對操作部,其在前述第1預定方向對向配置;第1連結部,其具有可將前述連接對象物的端子部,在與前述第1預定方向正交的第2預定方向上插入至前述一對接觸部間之缺口,用來將前述一對操作部作連結;第2連結部,其在與前述第1、第2預定方向正交的第3預定方向上,與前述第1連結部相對向並且將前述一對操作部予以連結;以及一對按壓部,其與前述操作部相連並且在前述第1預定方向對向配置,當前述操作構件自第1預定位置移動到第2預定位置時,將前述一對接觸部進行按壓並使其接近,使前述一對接觸部夾持前述連接對象物的端子部,前述支承構件係支承前述操作構件,使其沿著前述第2預定方向,在前述第1預定位置與前述一對按壓部使前述一對接觸部接近的前述第2預定位置之間可移動。
在本發明之連接器的結構,因與一對按壓部相連的一對操作部係藉由互相對向的第1連結部與第2連結部連結,所以,施加於一對按壓部之來自於接頭的反作用力會經由一對操作部被分散於第1連結部與第2連結部,其結果,按壓部彼此之間隔不易擴大。
理想為前述操作部與前述按壓部係藉由將前述操作部與前述按壓部予以卡合來相連。
理想為前述按壓部與前述操作部藉由一體成形來相連,使得前述按壓部自前述操作部延伸。
理想為前述接頭係具有與其他的連接對象物相連接之連接部,前述接頭與前述支承構件係藉由對1個金屬板進行沖壓加工及折彎曲加工來形成為一體。
理想為前述接頭係具有與其他的連接對象物相連接之連接部,前述支承構件係以絕緣體成形的。
理想為前述操作構件係藉由對1個金屬板進行沖壓加二及折彎曲加工來形成的。
更理想為當前述操作構件呈展開狀態時,前述第1、第2連結部係配置成夾持前述一對操作部,當前述操作構件呈完成狀態時,前述第1、第2連結部係分別對前述一對操作部折彎成直角。
若依據本發明,能夠保持連接對象物與接頭之接觸穩定性。
本發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以及優點,藉由依據圖面之下述詳細說明可變得更明確。
以下,依據圖面說明關於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依據圖1~圖13,說明關於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的連接器。
如圖1所示,連接器10係以等間隔固定於底盤(其他的連接對象物)2上。連接器10係將螢光管(連接對象物)1與底盤2予以電性連接。
如圖2、圖3所示,連接器10具備有接頭20、殼體(支承構件)50、及操作構件80。
如圖4、圖12所示,接頭20具有:底板部21、一對彈簧部22、一對接觸部23、一對卡合部24、一對誘導部25、一對連結部26、一對連接部27、連結部28、及一對支承部29。
底板部21係配置於底盤2上。一對彈簧部22分別與底板部21相連,朝上方(向圖12的連接器10,朝上方)延伸。一對接觸部23係分別與彈簧部22相連。一對卡合部24分別可與操作構件80卡合。卡合部24係折彎成大致呈L字形。在卡合部24的一端部具有按壓部24a(參照圖11)。一對誘導部25係為彎曲狀,分別與卡合部24相連。一對連結部26分別大致呈U字形,用來將卡合部24與接觸部23連結。一對連接部27分別藉由螺栓、螺帽(未圖示),機械性及電性連接於底盤2。連結部28係用來將底板部21與一對連接部27予以連結。一對支承部29係分別與底板部21相連,朝上方延伸。在一對支承部29的上部形成有缺口29a。
鄰接的連接器10中之一方的連接器10的連接部27與另一方的連接器10的連接部27係相連。
進一步如圖3所示,殼體50係與接頭20一同藉由對1片金屬板施加沖壓加工及彎曲加工來形成的。殼體50具有正面部51、一對側面部52、和連結部55。在正面部51中央部,形成有缺口51a。缺口51a係朝殼體50的上下方向D2延伸。缺口51a係可供螢光管1的端子部1a在上下方向D2插入至殼體50內(參照圖10)。一對側面部52係分別正面部51的側部相連。在側面部52形成有孔52a。孔52a係朝上下方向D2延伸。連結部55係用來將一對連接部27與正面部51予以連結(參照圖3)。在側面部52的支承部29側部分,3個凸部54朝上下方向D2以預定間隔形成形成(參照圖4、圖11)。3個凸部54與側面部52所成之角度係分別大致呈直角。最下方的凸部54插入於支承部29的缺口29a。藉此,殼體50被支承部29所支承。
如圖5、圖6、圖8所示,操作構件80具有一對操作部81、第1連結部82、第2連結部83、一對側面部84、和一對按壓部86。操作構件80係藉由對1片金屬板實施沖壓加工及彎曲加工來形成。
一對操作部81係在操作構件80的左右(面向圖12的連接器10之左右)方向(第1預定方向)D1對向配置。操作部81大致呈矩形。操作部81具有凸部81a。
第1連結部82具有缺口82a。第1連結部82的正面視形狀大致呈U字形。缺口82a係朝操作構件80的上下(面向圖12的連接器10之上下)方向(第2預定方向)D2延伸。缺口82a係可供螢光管1的端子部1a在上下方向D2插入至操作構件80內,並且將已被插入於操作構件80內之端子部1a予以定位(參照圖10)。第1連結部82係用來將一對操作部81予以連結。
第2連結部83具有缺口83a。第2連結部83的正面視形狀係大致呈U字形。缺口83a係朝操作構件80的上下方向D2延伸。缺口83a係可供螢光管1的端子部1a在上下方向D2插入至操作構件80內,並且將已被插入於操作構件80內之端子部1a與缺口82a一同定位(參照圖10)。第2連結部83的左右兩側面係為凸輪面83b,在第2連結部83的下部,形成有一對爪83c。第2連結部83係用來將一對操作部81予以連結。第2連結部83係在操作構件80的前後(面向圖7的操作構件80,左為前、右為後)方向(第3預定方向)D3,與第1連結部82相對向。
一對側面部84係分別折彎成折疊狀(參照圖6),側面部84與第1連結部82所成之角度係大致呈直角。側面部84具有外側部分84a與內側部分84b。外側部分84a係與第1連結部82相連。在外側部分84a,形成有凸部84c。凸部84c係朝上下方向D2延伸。
一對按壓部86係分別具有傾斜部86a與垂直部86b。傾斜部86a係與側面部84的內側部分84b的上端相連。傾斜部86a係對內側部分84b傾斜。垂直部86b係與傾斜部86a的上端相連,對內側部分84b大致呈平行。在垂直部86b的上端部,形成有凹部86c。操作部81的凸部81a嵌合於凹部86c。藉此,操作部81與按壓部86相互卡合而相連。
如圖9所示,當將操作構件80作成為展開狀態時,第1連結部82與第2連結部83係配置成夾持著一對操作部81,在操作構件80中央部具有大致呈十字形的孔80a。孔80a係當將操作構件80如圖7所示折彎成大致呈U字形時,成為缺口82a,83a、一對操作部81之間的空間。
以下說明關於操作構件80的折彎順序。
首先,將內側部分84b折返成與外側部分84a重疊。接著,將傾斜部86a與垂直部86b朝與外側部分84a分離的方向折彎,使傾斜部86a對內側部分84b傾斜。然後,將垂直部86b朝接近外側部分84a的方向折彎,藉以將垂直部86b作成與內側部分84b大致呈平行。
接著,如圖7所示,將第1連結部82與第2連結部83對操作部81折彎成直角,使得第1連結部82與第2連結部83在前後方向D3相對向。其結果,如圖5、圖6所示,操作部81的凸部81a嵌合至按壓部86的凹部86c。
為了將操作構件80裝設於殼體50,如圖3、圖4所示,自殼體50的上方,將操作構件80插入至殼體50即可。此時,因接頭20的誘導部25被誘入至操作構件80的第2連結部83接頭20的一對卡合部24之間,所以,操作構件80可簡單地裝設至殼體50。
為了將螢光管1連接於連接器10,首先,握持操作部81,將操作構件80朝上方拉引。於是,如圖11、圖12所示,操作構件80的爪83c會抵接於接頭20的卡合部24,使得操作構件80在第1預定位置(一對接觸部23分離的位置)停止。此時,因操作構件80的第2連結部83的凸輪面83b會按壓接頭20的卡合部24,所以,一對接觸部23之間隔擴大。
當操作構件80位於第1預定位置時,即使將手從操作部81分離,也因操作構件80的凸部84c的下端抵接於殼體50的側面部52的上端(參照圖12),所以操作構件80不會下降。
當操作構件80位於第1預定位置時,將螢光管1的端子部1a插入至一對接觸部23之間。
最後,將操作構件80的操作部81朝下方按壓,來將操作構件80予以壓下。此時,操作構件80的凸部84c按壓殼體50的側面部52,使得2個側面部52之間隔擴大,凸部84c的全體進入到殼體50中。當操作構件80的凸部84c進入到殼體50的側面部52的孔52a內時,如圖13所示,操作構件80會在第2預定位置(一對接觸部23接近的位置)停止。此時,藉由操作構件80的按壓部86的傾斜部86a,按壓接頭20的連結部26,使得2個接觸部23之間隔變窄,最終,按壓部86的垂直部86b會與連結部26接觸,形成為以一對接觸部23夾持著端子部1a之狀態。其結果,螢光管1與連接器10相導通,經由連接器10,與底盤2電性連接。此時,雖操作構件80的按壓部86承受來自於接頭20的連結部26之荷重,但,因該荷重係在與第1、第2連結部82,83的板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分散於第1連結部82與第2連結部83,所以,2個按壓部86之間隔幾乎不會擴大。
若依據實施形態,當螢光管1連接於連接器10時,一對按壓部86之間隔幾乎不會擴大,可獲得螢光管1與接頭20之穩定的接觸狀態。
又,因為藉由對1片金屬板實施沖壓加工及彎曲加工來形成接頭20與殼體50,且,藉由對1片金屬板實施沖壓加工及彎曲加工來形成操作構件80,所以,能夠廉價地製造連接器10。
因操作構件80朝上下方向D2移動,所以,比起沿著螢光管1的長方向使操作構件滑動之連接器,在連接器10,於用來操作操作構件80之空間上具有裕度,能夠藉由自動組裝機(未圖示),來進行操作要組裝背光時的操作構件80之製程。
接著,依據圖14~圖22,說明關於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的連接器。
針對與第1實施形態共通的部分賦予相同符號並省略其說明。以下,僅針對主要與第1施形態不同之部分進行說明。
如圖14、圖15所示,連接器210係以等間隔固定於底盤2。連接器210係與第1實施形態的連接器10組合來使用,將螢光管1與印刷基板6予以電性連接。第1實施形態的連接器10係使用於與螢光管1的一對端子部1a的與一方側之端子部之連接,第2實施形態的連接器210係使用於與一對端子部1a的另一方側之端子部之連接。
如圖16、圖17所示,連接器210具備有:接頭220、殼體250(支承構件)、及操作構件80。
如圖18所示,接頭220係與第1實施形態的連接器10的接頭20同樣地,具有:彈簧部22、接觸部23、卡合部24、誘導部25、和連結部26。
接頭220係除了上述的彈簧部22等以外,還具有固定部231、可動部232、基板接觸部(連接部)233、一對基板誘導部234、及一對基板按壓部235。接頭220係藉由對1片金屬板實施沖壓加工及彎曲加工來形成的。
固定部231係被保持於殼體250。固定部231具有前面部231a與一對側面部231b。
可動部232係可朝殼體250的左右方向D1’及殼體250的前後方向D3’移動地收容於殼體250。
可動部232具有前面部232a與一對側面部232b。在前面部232a的上部,連結有一對脫離防止部244。在脫離防止部244形成有爪244a。又,在前面部232a的上部連結有承接固定部245。承接固定部245係用來阻止產生熱膨張的螢光管1與接頭220直接接觸。
基板接觸部233係形成為大致呈斷面C字形,印刷基板6的襯墊(未圖示)接觸。基板接觸部233係經由連結部236,與固定部231的前面部231a相連。
一對基板誘導部234係分別經由連結部237,與固定部231的側面部231b相連。基板誘導部234係當將印刷基板6插入至連接器210時,將印刷基板6予以誘入到接頭220內。
一對基板按壓部235係分別經由連結部238,與側面部231b相連。基板按壓部235係用來將已被插入於連接器210之印刷基板6按壓於基板接觸部233。
在固定部231的一對側面部231b,係分別連結有L字形的腳部241。在腳部241,形成有爪241a。
固定部231與可動部232係經由彈簧部242與一對彈簧部243,朝上下方向D2’相連。彈簧部242係大致呈S字形,將固定部231的前面部231a與可動部232的前面部232a予以連結。彈簧部243係大致呈C字形,將固定部231的側面部231b與可動部232的側面部232b予以連結。
如圖19、圖20所示,殼體250係以絕緣性樹脂(絕緣體)一體形成,具有第1收容部261、第2收容部262、及底盤支承部263。
第1收容部261係具有凹部261a。在凹部261a,操作構件80可朝殼體250的上下方向D2’移動地被收容著。又,在第1收容部261,形成有與凹部261a相通之凹部261b(參照圖21)。
第2收容部262係具有基板收容空間262a。基板收容空間262a係收容印刷基板6的一部分(未圖示)。
底盤支承部263係大致呈板狀,位於第1收容部261與第2收容部262之間。在底盤支承部263的前部的下面,形成有基板誘導部264。在基板誘導部264,形成有2個大鑽孔部264a(在圖20僅呈現一方的基板誘導部264)。基板誘導部264係當將印刷基板6插入至連接器210時,將印刷基板6的一部分誘入到基板收容空間262a。
在底盤支承部263的上面,形成有一對凸部265。一對凸部265係朝前後方向D3’延伸,在左右方向D1’夾持著第1收容部261。在凸部265的前後方向D3’之兩端,分別形成有底盤按壓部266。底盤按壓部266的下面與底盤支承部263的上面之間隔係較底盤2的厚度稍大。在底盤支承部263的兩側面,分別形成有L字形的底盤支承臂267。在底盤支承臂267,形成有卡合臂268。卡合臂268係朝前後方向D3’延伸。在卡合臂268的前端部,形成有爪268a。
為了組裝連接器210,首先,如圖17、圖18所示,從殼體250的上方,將接頭220插入到殼體250。其結果,被插入於殼體250之接頭220的腳部241的爪241a與脫離防止部244的爪244a係鉤掛於形成在殼體250的內面之凸部(未圖示),使得接頭220不易從殼體250脫離。
然後,從殼體250的上方,將操作構件80插入到殼體250的第1收容部261內。其結果,已被插入到殼體250之操作構件80可朝上下方向D2’移動地支承著。
接著,說明關於連接器210裝設至底盤2之裝設方法。如圖15所示,底盤2的插入孔2a係作成為可自底盤2的下方承接連接器210的第1收容部261與凸部265及底盤按壓部266,且可使連接器210的第1收容部261及凸部265朝後方滑動預定距離之形狀和大小。
為了將連接器210裝設於底盤2,首先,從底盤2的下方,將連接器210插入至插入孔2a。當將連接器210插入至插入孔2a時,連接器210的底盤支承部263及底盤支承臂267會抵接於底盤2的下面。
然後,使連接器210朝後方滑動。當讓連接器210朝後方滑動時,連接器210的殼體250的底盤按壓部266乘載於底盤2的上面,使得連接器210變得不會從底盤2的插入孔2a脫離。又,當連接器210朝後方滑動,使卡合臂268的爪268a(參照圖19)相對地超越過設置在底盤2的下面之凸部(未圖示)時,藉由該凸部的作用,使得連接器210無法朝前方移動,而將連接器210固定於底盤2。
為了將螢光管1連接至連接器210,首先,預先將印刷基板6的一部分(未圖示)插入到連接器210的殼體250的第2收容部262的基板收容空間262a。
接著,以手等握持操作部81,將操作構件80朝上拉起。於是,如圖21所示,操作構件80的爪83c抵接到接頭20的卡合部24,使得操作構件80在第1預定位置停止。此時,因操作構件80的第2連結部83的凸輪面83b會按壓接頭20的卡合部24,所以,一對接觸部23之間隔變廣。
當操作構件80位於第1預定位置時,即使將手自操作部81放開,也因操作構件80的凸部84c的下端抵接於殼體250的第1收容部261的上端,所以,操作構件80不會下降。
當操作構件80位於第1預定位置時,將螢光管1的端子部1a插入至一對接觸部23之間。
接著,將操作構件80的操作部81朝下方按壓,來壓下操作構件80。於是,操作構件80的凸部84c進入到殼體250中,如圖22所示,操作構件80的凸部84c進入到殼體250的第1收容部261的凹部261b內,使得操作構件80在第2預定位置停止。此時,藉由操作構件80的按壓部86的傾斜部86a按壓接頭220的連結部26,使得一對接觸部23之間隔逐漸變窄,最終,按壓部86的垂直部86b會與連結部26接觸,成為以一對接觸部23夾持端子部1a之狀態。藉此,螢光管1與連接器210導通,經由連接器210,電性連接於印刷基板6。當操作構件80位於第2預定位置時,操作構件80的按壓部86會自接頭220的連結部26承受荷重,但,因該荷重會在與第1、第2連結部82,83的板厚方向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D1’的方向)分散至第1連結部82與第2連結部83,所以,2個按壓部86之間隔幾乎不會變廣。
操作構件80位於第2預定位置時,如圖22所示,形成於操作構件80的按壓部86的垂直部86b之凸部86d會嵌入至形成在接頭20的連結部26之凹部26a,操作構件80的凸部84c嵌入至第1收容部261的凹部261b,因此,不會有操作構件80不經意地自第2預定位置朝第1預定位置移動之情況產生。
若第2實施形態,不僅可達到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作用效果,並且因接頭220具有可動部232,所以,可動部232能夠追隨因螢光管1的溫度變化所引起的螢光管1的伸縮,能夠消除螢光管1的伸縮時之接頭220與螢光管1摩擦。其結果,能夠抑制因磨耗粉屑所引起之接觸不良、摩擦音等的產生。
又,因接頭220與操作構件80被收容於絕緣性樹脂製的殼體250,所以能夠具有優良的絕緣性,可將連接器210作為螢光燈1的高電壓側之連接器來使用。
接著,依據圖23、圖24,說明關於本發明的第3實施形態的連接器的操作構件。
針對第1實施形態共通的部分賦予相同符號並省略其說明。以下,僅針對主要與第1施形態不同之部分進行說明。
在第1實施形態的操作構件80,操作部81與按壓部86係藉由卡合而相連,但,在第3實施形態的操作構件380,如圖23、圖24所示,按壓部386係自操作部81連續地延伸,操作部81與按壓部386係呈一體相連。按壓部386係與側面部384呈平行地延伸。
又,在第1實施形態的操作構件80,側面部84被折返,且側面部84具有外側部分84a與內側部分84b,但,第3實施形態的操作構件380的側面部384未被折返。
若依據第3實施形態,因能夠將操作構件380的展開形狀之面積作成為第1實施形態的操作構件80的展開形狀的面積更小,所以,能夠使金屬板的使用量較第1實施形態更少,具經濟效益。
依據圖25、圖26,說明關於本發明的第4實施形態的連接器的接頭。
針對第2實施形態共通的部分賦予相同符號並省略其說明。以下,僅針對主要與第2施形態不同之部分進行說明。
第2實施形態的接頭220的彈簧部243係用來將固定部231的側面部231b的後端部與可動部232的側面部232b的後端部予以連結,彈簧部243係自側面部231b,232b的後端朝外部突出(參照圖18)。相對於此,在第4實施形態的連接器的接頭420,如圖25、圖26所示,彈簧部443係配置成在接頭420的高度方向被側面部231b與側面部232b所夾持,而彈簧部443未朝外部突出。
又,彈簧部442也配置成在接頭420的高度方向上,被前面部231a與前面部232a所夾持。
若依據第4實施形態,因彈簧部442,443未朝接頭420的外側突出,所以,能夠將用來收容接頭420之殼體作成為較第2實施形態的連接器210的殼體250更小型化。
再者,在上述的各實施形態,操作構件80,380係藉由對1片金屬板實施沖壓加工及彎曲加工來形成的,但並非一定需要自1片金屬板形成操作構件。
又,在第1實施形態,將接頭20與殼體50形成為一體,但,並非一定需要將接頭20與殼體50形成為一體,亦可個別地形成接頭20與殼體50。
再者,第1及第3實施形態的連接器主要是使用於與螢光管的一對端子部中之一方側之端子部之連接,而第2及第4實施形態的連接器主要是使用於與螢光管的一對端子部中之另一方側之端子部之連接,但,亦可將第1及第3實施形態的連接器使用於與螢光管的一對端子部的兩側之端子部。
又,在第3實施形態,在操作部81的孔80a側端部一體地連結著按壓部386,但作為第3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亦可在操作部81的孔80a側相反側之端部連結著按壓部(未圖示),將按壓部在操作部81的下方折彎成大致呈V字形,使按壓部的前端部卡合於操作部81的孔80a側端部來進行連結。
以上為本發明的理想形態之說明,在不超出本發明的技術思想及範圍下,當然可進行各種變更是無庸置疑的。
1...螢光管
1a...端子部
2...底盤
6...印刷基板
10...連接器
20...接頭
21...底板部
22...彈簧部
23...接觸部
24...卡合部
24a...按壓部
25...誘導部
26...連結部
27...連接部
28...連結部
29...支承部
29a...缺口
50...殼體
51...正面部
51a...缺口
52...側面部
52a...孔
54...凸部
55...連結部
80...操作構件
81...操作部
81a...凸部
82...第1連結部
82a...缺口
83...第2連結部
83a...缺口
83b...凸輪面
83c...爪
84...側面部
84a...外側部分
84b...內側部分
84c...凸部
86...按壓部
86a...傾斜部
86b...垂直部
86c...凹部
210...連接器
220...接頭
231...固定部
231a...前面部
231b...側面部
232...可動部
232a...前面部
232b...側面部
233...連接部
234...基板誘導部
235...基板按壓部
236...連結部
237...連結部
238...連結部
241...腳部
241a...爪
242...彈簧部
243...彈簧部
244...脫離防止部
244a...爪
245...承接固定部
250...殼體
250...殼體
261...第1收容部
261a...凹部
261b...凹部
262...第2收容部
262a...基板收容空間
263...底盤支承部
264...基板誘導部
264a...鑽孔部
265...凸部
266...底盤按壓部
267...底盤支承臂
268...卡合臂
268a...爪
380...操作構件
384...側面部
386...按壓部
420...接頭
442...彈簧部
443...彈簧部
圖1係顯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的連接器的使用狀態之斜視圖。
圖2係顯示將螢光管連接於圖1所示的連接器前的狀態之斜視圖。
圖3係顯示自前方觀看從圖1所示的連接器的殼體取下操作構件後的狀態之斜視圖。
圖4係自後方觀看自連接器的殼體取下操作構件後的前述狀態之斜視圖。
圖5係自前方觀看圖1所示的連接器的操作構件之斜視圖。
圖6係自後方觀看圖1所示的連接器的操作構件之斜視圖。
圖7係圖5所示的操作構件的側面圖。
圖8係沿著圖7的VIII-VIII線之斷面圖。
圖9係圖5所示的操作構件的展開圖。
圖10係圖1所示的連接器的放大正面圖。
圖11係自後方觀看圖1所示的連接器時的放大斜視圖。
圖12係顯示當圖1所示的連接器的操作構件位於第1預定位置時的連接器的放大斷面圖。
圖13係圖1所示的連接器的操作構件位於第2預定位置時的連接器的放大斷面圖。
圖14係顯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的連接器的使用狀態之斜視圖。
圖15係顯示已將螢光管連接圖於14所示的連接器的狀態之放大斜視圖。
圖16係圖14所示的連接器的放大斜視圖。
圖17係圖16所示的連接器的分解斜視圖。
圖18係圖16所示的連接器的接頭的斜視圖。
圖19係圖16所示的連接器的殼體的斜視圖。
圖20係圖19所示的殼體的斷面圖。
圖21係顯示圖16所示的連接器的接頭與螢光管的端子部接觸前的狀態之概念圖。
圖22係顯示圖16所示的連接器的接頭與螢光管的端子部接觸後的狀態之概念圖。
圖23係自前方觀看本發明的第3實施形態的連接器的操作構件之斜視圖。
圖24係自後方觀看圖23所示的操作構件之斜視圖。
圖25係自前方觀看本發明的第4實施形態的連接器的接頭之斜視圖。
圖26係自後方觀看圖25所示的接頭之斜視圖。
80...操作構件
80a...孔
81...操作部
81a...凸部
82...第1連結部
82a...缺口
83...第2連結部
83a...缺口
83b...凸輪面
83c...爪
84...側面部
84a...外側部分
84b...內側部分
86...按壓部
86a...傾斜部
86b...垂直部
86c...凹部

Claims (15)

  1. 一種連接器,係具有以下結構:具有接頭、操作構件、以及支承構件,該接頭係具有在第1預定方向對向配置,並且可夾持連接對象物的端子部之一對接觸部,該操作構件係收容前述一對接觸部,用來操作前述一對接觸部者,又,前述操作構件係具備:一對操作部,其在前述第1預定方向對向配置;第1連結部,其具有可將前述連接對象物的端子部,在與前述第1預定方向正交的第2預定方向上插入至前述一對接觸部間之缺口,用來將前述一對操作部作連結;第2連結部,其在與前述第1、第2預定方向正交的第3預定方向上,與前述第1連結部相對向並且將前述一對操作部予以連結;以及一對按壓部,其與前述操作部相連並且在前述第1預定方向對向配置,當前述操作構件自第1預定位置移動到第2預定位置時,將前述一對接觸部進行按壓並使其接近,使前述一對接觸部夾持前述連接對象物的端子部,前述支承構件係支承前述操作構件,使其沿著前述第2預定方向,在前述第1預定位置與前述一對按壓部使前述一對接觸部接近的前述第2預定位置之間可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中,前述操作部與前述按壓部係藉由將前述操作部與前述按壓部卡合來相連。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中,前述按壓部與前述操作部藉由一體成形來相連,使得前述按壓部自前述操作部延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中,前述接頭係具有與其他的連接對象物相連接之連接部,前述接頭與前述支承構件係藉由對1個金屬板進行沖壓加工及折彎曲加工來形成為一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連接器,其中,前述接頭係具有與其他的連接對象物相連接之連接部,前述接頭與前述支承構件係藉由對1個金屬板進行沖壓加工及折彎曲加工來形成為一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連接器,其中,前述接頭係具有與其他的連接對象物相連接之連接部,前述接頭與前述支承構件係藉由對1個金屬板進行沖壓加工及折彎曲加工來形成為一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中,前述接頭係具有與其他的連接對象物相連接之連接部,前述支承構件係以絕緣體成形的。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連接器,其中,前述接頭係具有與其他的連接對象物相連接之連接部,前述支承構件係以絕緣體成形的。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連接器,其中,前述接頭係具有與其他的連接對象物相連接之連接部,前述支承構件係以絕緣體成形的。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中,前述操作構件係藉由對1個金屬板進行沖壓加工及折彎曲加工來形成的。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連接器,其中,前述操作構件係藉由對1個金屬板進行沖壓加工及折彎曲加工來形成的。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連接器,其中,前述操作構件係藉由對1個金屬板進行沖壓加工及折彎曲加工來形成的。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連接器,其中,當前述操作構件呈展開狀態時,前述第1、第2連結部係配置成夾持前述一對操作部,當前述操作構件呈完成狀態時,前述第1、第2連結部係分別對前述一對操作部折彎成直角。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連接器,其中,當前述操作構件呈展開狀態時,前述第1、第2連結部係配置成夾持前述一對操作部,當前述操作構件呈完成狀態時,前述第1、第2連結部係分別對前述一對操作部折彎成直角。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連接器,其中,當前述操作構件呈展開狀態時,前述第1、第2連結部係配置成夾持前述一對操作部,當前述操作構件呈完成狀態時,前述第1、第2連結部係分別對前述一對操作部折彎成直角。
TW100100479A 2010-01-12 2011-01-06 連接器 TWI4402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04371A JP4963130B2 (ja) 2010-01-12 2010-01-12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5995A TW201205995A (en) 2012-02-01
TWI440267B true TWI440267B (zh) 2014-06-01

Family

ID=44258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0479A TWI440267B (zh) 2010-01-12 2011-01-06 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087947B2 (zh)
JP (1) JP4963130B2 (zh)
KR (1) KR101279249B1 (zh)
CN (1) CN102157855B (zh)
TW (1) TWI4402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14806A1 (en) * 2008-03-13 2011-01-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amp connector,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01927740U (zh) * 2010-06-14 2011-08-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灯管连接器
EP2546932A3 (en) * 2011-07-15 2015-06-24 Hosiden Corporation Terminal box and terminal box fixing arrangement
CN103378342B (zh) * 2012-04-17 2016-03-23 苏州方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层电池端子
JP5943692B2 (ja) * 2012-04-24 2016-07-0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線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480990B1 (ja) * 2013-03-28 2014-04-2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10858672B (zh) * 2018-08-23 2023-02-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
US11990713B2 (en) * 2021-10-25 2024-05-21 Nvidia Corporation Connector pos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59724A (ja) * 2004-08-20 2006-03-02 Smk Corp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用コネクタ
US7059888B2 (en) * 2004-08-31 2006-06-13 Osram Sylvania Inc. High temperature lamp connector and socket for double-ended lamp
JP2006244749A (ja) * 2005-03-01 2006-09-14 Avenir 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用コネクタ
US6988906B1 (en) * 2005-04-27 2006-01-24 Chuan-Ying Chen Fluorescent lamp tube seat
JP4728065B2 (ja) * 2005-08-12 2011-07-20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
JP4509054B2 (ja) * 2006-03-20 2010-07-21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複合コネクタ、複合コネクタに用いられるホルダ、回路基板への蛍光管の端子の接続構造、および回路基板への蛍光管の端子の接続方法
JP4738275B2 (ja) * 2006-07-07 2011-08-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ランプ管用コネクタ
KR100758352B1 (ko) * 2006-09-07 2007-09-14 타이코에이엠피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커넥터
US7347705B1 (en) * 2006-10-23 2008-03-25 Cvilux Corporation Adapter for a fluorescent tube
CN201000988Y (zh) * 2006-12-18 2008-01-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US7806710B2 (en) * 2007-02-27 2010-10-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amp holding unit
EP2012176A1 (en) * 2007-07-02 2009-01-07 Hee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wer connection apparatus of direct type backlight unit
JP2009021120A (ja) * 2007-07-12 2009-01-29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冷陰極管用ソケット
KR101334023B1 (ko) * 2007-08-17 2013-11-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램프 소켓,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상기 백라이트어셈블리를 갖는 표시장치
USD617285S1 (en) * 2009-01-22 2010-06-08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Backlight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7855A (zh) 2011-08-17
CN102157855B (zh) 2013-07-10
KR101279249B1 (ko) 2013-06-26
US20110171854A1 (en) 2011-07-14
TW201205995A (en) 2012-02-01
US8087947B2 (en) 2012-01-03
KR20110083522A (ko) 2011-07-20
JP4963130B2 (ja) 2012-06-27
JP2011146173A (ja) 2011-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0267B (zh) 連接器
CN105359352B (zh) 电连接器
TWI363457B (en) Connector
TWI400838B (zh) 適用於利用傾斜彈簧使形成於絕緣薄膜中之導電路徑與連接對象物壓接之電連接構件
CN103427174B (zh) 电子装置的连接结构
TWI314377B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board hold down
TWM303514U (en) Buckling structure of card edge connector
WO2015139230A1 (zh) 头箍型连接器及应用此头箍型连接器的led灯
CN105337073B (zh) 电连接器
TWM518826U (zh) 插頭電連接器與插座電連接器
WO2018018899A1 (zh) 电连接器及其固定弯件
CN106594562A (zh) 一种led橱柜灯
JP2009093865A (ja)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と端子金具との接続構造
CN103542388A (zh) Led灯光源板连接器和驱动板连接插针及led灯
CN204786214U (zh) 一种c型直插母端子及其应用的led灯
TWM342519U (en) Backlight module
KR101028114B1 (ko) 카드 에지 컨넥터
CN105637713B (zh) 具有连接弓部的阴连接器和包括该连接器的单元
TWI633717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KR101177739B1 (ko) 컨택트 및 커넥터
CN109424946B (zh) 发光二极体固定装置
TWI506899B (zh) 連接器及照明裝置
US9557039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illumina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lighting device
CN213071494U (zh) 高强度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05024225B (zh) 低电压差动信号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