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59352B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59352B CN105359352B CN201480038880.XA CN201480038880A CN105359352B CN 105359352 B CN105359352 B CN 105359352B CN 201480038880 A CN201480038880 A CN 201480038880A CN 105359352 B CN105359352 B CN 1053593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member
- electric connector
- contact
- along
-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containing contact members forming a right angl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3—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or blades having a rectangular transverse s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01R13/18—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with the spring member surrounding the socke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2—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8—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14—Rails or bus-bars constructed so that the counterparts can be connected thereto at any point along their length
- H01R25/142—Their counterpar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204—Contact or terminal manufacturing
- Y10T29/49208—Contact or terminal manufacturing by assembling plural part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可包含连接器外壳,该连接器外壳包含可限定开口的外壳本体,该开口配置成沿配合方向接收互补导电部件。该电连接器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接触构件,该至少一个接触构件由该连接器外壳支撑且配置成在该互补导电部件接收于该开口中时接触该互补导电部件。该至少一个接触构件可包含臂,该臂具有近侧部分、远侧部分以及在该近侧部分和该远侧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可相对于该近侧部分和该远侧部分中的每个向外隔开,且该中间部分可支承在固持肋上,以相对于该连接器外壳固持该至少一个接触构件。
Description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可包含连接器外壳和至少部分地布置于该连接器外壳内的电接触组件。该电接触组件且因此该电连接器可包含配置成与互补导电部件配合以与该互补导电部件建立电连接的配合端。该互补导电部件可配置为例如电源轨或汇流条。在制造期间,一些电接触组件插入至连接器外壳的与电连接器的配合端相反的后端中。可能并不期望在制造之后电接触组件在连接器外壳内移动。例如,电连接器的振动可使电接触组件朝向连接器外壳的后端移动。
发明内容
根据一实施例,电连接器配置成与互补导电部件(诸如,汇流条或电源轨)配合。该电连接器包含连接器外壳,该连接器外壳包含外壳本体,该外壳本体限定配置成沿配合方向接收导电部件的开口。该电连接器进一步包含:固持肋,其由连接器外壳支撑;以及至少一个接触构件,其由连接器外壳支撑且配置成在互补导电部件被接收于开口中时接触该导电部件。该至少一个接触构件可包含臂,该臂具有近侧部分、远侧部分以及在该近侧部分与该远侧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中间部分可相对于近侧部分和远侧部分中的每个向外隔开,且中间部分可支承在固持肋上以相对于连接器外壳固持该至少一个接触构件。
根据另一实施例,电连接器配置成与至少一个互补导电部件配合。该电连接器进一步配置成安装至基板。该电连接器包含连接器外壳,该连接器外壳包含外壳本体,该外壳本体限定:前端;开口,其布置于该前端处;顶端,其自前端延伸至沿纵向方向与前端隔开的后端;以及底端,其沿基本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横向方向与前端隔开。该底端可限定安装接口。该电连接器可进一步包含由连接器外壳支撑的至少一个接触构件。该至少一个接触构件可包含接触本体,该接触本体限定在该至少一个接触构件安装至基板时与该基板电通信地放置的安装尾部。该接触本体可进一步限定在互补导电部件被接收于开口中时电接触该互补导电部件的配合端。该连接器外壳和该至少一个接触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可限定在外壳本体抵接该至少一个接触构件的位置处限定的安装力转移接口。该位置的至少一部分可沿横向方向对准安装尾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包含安装至下面的基板的电连接器所构造的电连接器系统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电连接器的透视图,其包含连接器外壳和至少部分布置于连接器外壳内的电接触组件;
图3A-3B是图2中图解说明的连接器外壳的透视图;
图4是图2中图解说明的电连接器的电接触组件的俯视图,其中,电接触组件包含偏压构件、第一接触构件以及第二接触构件;
图5是图4中图解说明的电接触组件的偏压构件的透视图;
图6是图4中图解说明的电接触组件的第一接触构件的透视图;
图7是图4中图解说明的电接触组件的第二接触构件的透视图;
图8是图2中图解说明的电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的截面,其展示图2中图解说明的电连接器;
图10是图2中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后视立视图;
图11是根据另一实施例构造的电连接器;
图12A是设置成由偏压构件固持的第一和第二接触构件的透视图;
图12B是为图2中所示的电连接器的一部分的电接触组件的透视图;
图12C是图2中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另一透视图;
图13是部分插入至图3A中所示的连接器外壳中的电接触组件的透视图,其中,连接器外壳以截面的方式图解说明;
图14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包含图2中描绘的两个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15是包含电连接器和导引构件的图14中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图;
图16是图14中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俯视图;以及
图17A和图17B是图15中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导引构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起见,图式中图解说明的各个实施例中的相同或等效部件已用相同参考符号标注。特定术语系仅为了方便起见而在下文描述中使用且并非限制性的。用语“左”、“右”、“前”、“后”、“上”以及“下”指定图式中的参考方向。用语“向前”、“向前地”、“向后”、“向后地”、“内部”、“向内”、“向内地”、“外部”、“向外”、“向外地”、“向上”、“向上地”、“向下”以及“向下地”分别是指朝向和远离参考目标及其指定部分的几何中心的方向。旨在非限制性的术语包含上述用语、其衍生词以及类似含义的词。
首先参考图1,根据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系统99可包含:电连接器102;互补导电部件104,其配置成与电连接器102电通信地放置;以及基板106,其也配置成与电连接器102电通信地放置。因此,电连接器102配置成在基板106与互补导电部件104之间建立电连接。例如,电连接器102可配置成与可配置为印刷电路板或电导体(诸如,汇流条或电源轨)的至少一个互补导电部件104配合。电连接器102可沿配合方向M与互补导电部件104配合,以在电连接器102与导电部件104之间且因此在基板106与导电部件104之间建立电连接,例如转移电力的电连接。在一示例中,电连接器102可以是电源连接器且导电部件104可配置为汇流条。电连接器102可配置成安装至基板106且互补导电部件104可配置成安装至一基板,以在基板106与安装互补导电部件104的基板之间建立电连接。基板106可设置为底板、中间板、子卡等等。
也参考图2-10,电连接器102可包含介电或电绝缘连接器外壳108和至少部分布置于连接器外壳108内的电接触组件110。接触组件110(且因此电连接器102)可包含配置成传输电流的至少一个接触构件,例如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根据图解说明的实施例,当电连接器102沿安装方向安装至基板106时,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分别与基板106的电迹线电通信地放置。此外,当电连接器102沿配合方向M与导电部件104配合时,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分别与导电部件104电通信地放置。虽然图解说明的实施例包含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但将了解的是根据需要电连接器102可包含第一和第二接触构件中的仅一个接触构件或其他数目的接触构件。例如,第一接触构件112与第二接触构件114可彼此构成整体以限定单一接触构件。
特别参考图3A-3B,根据图解说明的实施例,电连接器102被构造为包含连接器外壳108的直角插座式连接器。连接器外壳108包含外壳本体116,该外壳本体限定彼此基本垂直定向以限定直角电连接器102的配合接口118与安装接口120。将了解的是根据需要电连接器102可构造为例如竖直连接器,使得配合接口118平行于安装接口120。配合接口118可配置成与互补电部件(例如,导电部件104)配合,且安装接口120可配置成安装至电部件(例如,基板106)上。如图解说明的实施例中所示,电连接器102可配置为插座,使得连接器外壳108配置成接收导电部件104,以便电连接器102与互补电部件配合。
各种结构在本文分别被描述为沿第一或纵向方向“L”及基本垂直于纵向方向L的第二或侧向方向“A”水平延伸,且沿基本垂直于纵向方向L及侧向方向A的第三或横向方向“T”竖直延伸。如图解说明,纵向方向“L”沿电连接器102的向前/向后方向延伸,且限定电连接器102和导电部件104之一或两者相对于彼此移动所沿的配合方向M,以使电连接器组件100与互补导电部件104配合,且因此以使电连接器102与导电部件104配合。例如,图解说明的电连接器102的配合方向M在沿纵向方向L的向前方向上,且电连接器102可通过使电连接器在相反的纵向向后方向上相对于互补导电部件移动而与互补导电部件失配。如图解说明,电连接器102可沿限定安装方向的横向方向T相对于基板106移动,且侧向方向“A”沿电连接器102的宽度延伸。
因此,除非本文另有说明,否则术语“侧向”、“纵向”以及“横向”被用来描述各个部件的正交方向分量。当与指定方向分量一起使用时,术语“内侧”和“内部”以及“外侧”和“外部”以及类似术语旨在指代沿该方向分量朝向和远离所描述的设备的中心的方向。应明白,虽然纵向方向和侧向方向被图解说明为沿水平面延伸且虽然横向方向被图解说明为沿竖直平面延伸,但涵盖各个方向的平面可在使用期间有所不同,此取决于例如各个部件的方位。据此,方向术语“竖直”和“水平”仅为了清楚和方便起见而用来描述如图解说明的电连接器系统99及其部件,应明白,这些方位可在使用期间有所变化。
继续参考图3A-B,根据图解说明的实施例,外壳本体116且因此连接器外壳108限定前端122a和沿纵向方向L与前端122a隔开的相反后端122b。前端122a通常可位于由横向方向T和侧向方向A限定的平面中。前端122a可限定配置成与导电部件104配合以便将电连接器102置于与互补导电部件104电通信的配合接口118。外壳本体116且因此连接器外壳108可进一步包含顶端122c和沿横向方向T与顶端122c隔开的相反底端122d。例如,顶端122c可在基本平行于横向方向T的向上方向上与底端122d隔开。顶端122c可自前端122a延伸至后端122b。底端122d可限定配置成安装至基板106的安装接口120。底端122d通常可位于由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限定的平面中。连接器外壳108且因此电连接器102可进一步包含沿侧向方向A彼此隔开的第一和第二相对侧122e和122f。虽然根据电连接器系统99的图解说明的方位,侧向方向A和纵向方向L分别水平延伸且横向方向T竖直延伸,但应明白,根据需要电连接器系统的方位可变化。
外壳本体116且因此连接器外壳108可限定配置成沿纵向方向L(可被称为配合方向M)接收至少一个导电部件的开口124。开口124可布置于前端122a处。第一接触构件112可由连接器外壳108支撑且可配置成在导电部件104接收于开口124中时接触导电部件104。此外,图解说明的电连接器102包含沿侧向方向A与第一接触构件112隔开的第二接触构件114。第二接触构件114可由连接器外壳108支撑且可配置成在导电部件104接收于开口124中时接触导电部件104。根据图解说明的实施例,开口124被布置于连接器外壳的前端122a处,因此连接器外壳的前端122a可限定开口124。开口124可在连接器外壳108的顶端122c与底端122d之间沿横向方向T延伸。因此,顶端122c和底端122d可进一步限定开口124。开口124可限定沿侧向方向A且大于导电部件104的宽度的开口宽度126(见图8),使得导电部件104可沿配合方向M接收于开口124中。
外壳本体116进一步限定可配置成接收电接触组件110的内部空隙148。因此,内部空隙148可配置成接收至少一个接触构件(例如,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连接器外壳108可限定一对悬臂149,该一对悬臂均限定相应倒钩149a和149b。悬臂149可自外壳本体116沿纵向方向L向后延伸。倒钩149a和149b可配置成分别卡扣在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后面,以帮助在电接触组件110插入至连接器外壳108中之后将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固持在连接器外壳108中。因此,倒钩149a和149b可布置于连接器外壳108的后端122b处。根据图解说明的实施例,悬臂149可布置于底端122d处,但将了解根据需要悬臂的位置可变化。此外,虽然图解说明的连接器外壳108包含两个悬臂149,每个悬臂包含相应倒钩149a和149b,但将了解根据需要悬臂的数目和由每个悬臂限定的倒钩的数目可变化。
特别参考图3A,连接器外壳108且因此电连接器102可包含由外壳本体116支撑的固持肋128。将了解根据需要固持肋128可与外壳本体116构成整体或附接至外壳本体116。固持肋128可在顶端122c与底端122d之间沿横向方向T延伸。例如,固持肋128可连接至顶端122c和底端122d。替代地,根据需要固持肋128可连接至顶端122c或底端122d中的仅一个。也将了解固持肋128可替代地构造成既不连接至顶端122c也不连接至底端122d。
参考图9,固持肋128限定沿侧向方向A的固持肋宽度。固持肋128可限定布置于配合接口118处的前端128a和沿纵向方向L与前端隔开的后端128b。因此,根据图解说明的实施例,开口124可由固持肋128且尤其固持肋128的前端128a进一步限定。固持肋128可进一步限定沿侧向方向A且位于前端128a处的最大固持肋宽度131。图解说明的固持肋128在后端128b处具有沿侧向方向A的最小宽度。因此,图解说明的固持肋128的宽度沿纵向方向L向前增大,且因此沿可被称为向前方向的方向增大。因此,固持肋128可沿纵向方向L向后逐渐减小。此外,固持肋128的宽度可在向前方向上增大,使得当沿横向方向T观看时固持肋128的截面基本呈三角形,但将了解固持肋128可被替代地根据需要成形。
参考图4-7,电接触组件110且因此电连接器102可进一步包含偏压构件130,该偏压构件130接合至少一个接触构件(例如第一接触构件112),且在垂直于配合方向M的侧向方向A上偏压第一接触构件。偏压构件130可进一步接合第二接触构件114且在侧向方向A上偏压第二接触构件,使得该偏压构件分别将第一接触构件112与第二接触构件114相对于彼此固持在适当位置。图解说明的偏压构件130基本呈C形,但将了解根据需要偏压构件130可被替代地成形。根据图解说明的实施例,该偏压构件限定偏压构件本体166以及自偏压构件本体166沿纵向方向L延伸的第一梁168和第二梁170。偏压构件本体166可在第一梁168与第二梁170的后方位置之间沿侧向方向A延伸。第一梁168和第二梁170可沿向前纵向方向L朝向彼此聚合。因此,第一梁168和第二梁170以及偏压构件本体166可限定可配置成接收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的至少一部分的凹槽172。此外,第一梁168和第二梁170可配置成远离彼此有弹性地弯曲,例如以接收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偏压构件130可被构造成导电。虽然图解说明的电接触组件110包含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但将了解根据需要电接触组件110可被构造成包含单一接触构件。
第一接触构件112可包含第一接触本体132,该第一接触本体132包含:第一中间部分142;第一端部部分140,其自第一中间部分142沿配合方向M向前延伸;以及第一臂136,其自第一中间部分142沿配合方向M向前延伸且沿侧向方向A与第一端部部分140隔开。例如,第一臂136可相对于第一端部部分140侧向向内布置。第一臂136可包含臂本体134和自第一臂本体134沿纵向方向向前延伸且因此在向前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指部138。因此,第一指部138可相对于第一臂本体134被悬臂支撑,且第一臂本体134可布置于第一中间部分142与第一指部138之间且连接于其间。第一指部138可沿横向方向T彼此隔开。特别参考图4,第一臂136可具有第一远侧部分136a、第一近侧部分136b以及布置于近侧部分136b与远侧部分136a之间的第一中间部分136c。第一中间部分136c可相对于第一近侧部分136b和第一远侧部分136a中的每个向外隔开,且第一中间部分136c可支承在固持肋128上,以相对于连接器外壳108固持第一接触构件112。
第二接触构件114可包含第二接触本体132,该第二接触本体132包含:第二中间部分142;第二端部部分140,其自第二中间部分142沿配合方向M向前延伸;以及第二臂136,其自第二中间部分142沿配合方向M向前延伸且沿侧向方向A与第二端部部分140隔开。例如,第二臂136可相对于第二端部部分140侧向向内布置。第二臂136可包含臂本体134和自第二臂本体134沿配合方向M向前延伸且因此在向前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指部138。因此,第二指部138可相对于第二臂本体134被悬臂支撑,且第二臂本体134可布置于第二中间部分142与第二指部138之间且连接于其间。第二指部138可沿横向方向T彼此隔开。第二臂136可具有第二远侧部分136a、第二近侧部分136b以及布置于近侧部分136b与远侧部分136a之间的第二中间部分136c。第二中间部分136c可相对于第二近侧部分136b和第二远侧部分136a中的每个向外隔开,且第二中间部分136c可支承在固持肋128上,以相对于连接器外壳108固持第二接触构件114。
根据图解说明的实施例,第一接触构件112的第一臂136沿侧向方向A与第二接触构件114的臂136相对,以限定配置成在导电部件104接收于开口124中时抵接导电部件104的相对侧的相对臂136。将了解第一和第二接触构件可彼此构成整体以限定具有第一臂和第二臂136的单一接触构件。虽然图解说明的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中的每个分别包含六个指部138,但将了解根据需要指部138的数目可变化。此外,虽然图解说明的指部138基本彼此大小相同且基本经再切割有角度地成形,但将了解根据需要指部相对于彼此的大小可变化且指部138可被替代地成形。指部138可限定相对于臂本体134侧向向内布置的接触表面137。接触表面137可布置于远侧部分136a处,使得接触表面可配置成在导电部件接收于开口124中时抵接导电部件的相反两侧。
接触本体132可限定沿纵向方向L布置于相应接触构件的前方处的配合端132a。当互补导电部件104接收于开口124中时,配合端132a可电接触互补导电部件104。将了解第一接触构件112与第二接触构件114可彼此构成整体以限定单一接触构件。因此,至少一个接触构件可包含可协作以限定配合端132a的第一臂和第二臂136,且第一臂和第二臂136中的每个可有摩擦地支承在固持肋128上,以相对于连接器外壳108固持该至少一个接触构件,使得当导电部件104被接收于开口124中时配合端132a接收并接触导电部件104。因此,配合端132a可沿分别垂直于纵向方向L及横向方向T两者的侧向方向A邻近于互补导电部件104。
参考图4-7和图9,根据图解说明的实施例,接触组件110的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中的每个可分别进一步包含:端部部分140,其配置成电连接至基板106;和中间部分142,其在端部部分140与臂136之间延伸,使得端部部分140沿侧向方向A与臂136向外隔开。因此,中间部分142可配置成在端部部分140与臂136之间传输电流,且臂136可配置成在中间部分142与配合端132a之间传输电流。根据图解说明的实施例,第一接触构件112包含抵接偏压构件130的第一中间部分142且第二接触构件114包含抵接偏压构件130的第二中间部分142。如所示,端部部分140可抵接偏压构件130。因此,第一接触本体132且因此第一接触构件112可限定内部表面112a和相反的外部表面112b,且偏压构件130可接触第一接触本体132的相反的外部表面112b。类似地,第二接触本体132且因此第二接触构件114可限定内部表面114a及相反的外部表面114b,且偏压构件130可接触第二接触本体132的相反的外部表面114b。中间部分142可在沿纵向方向L与配合端132a隔开的安装端140a处连接至端部部分140。虽然图解说明的中间部分142是弯曲的,但将了解中间部分142可被替代地根据需要成形。
至少一个接触构件(例如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可限定配置成安装至基板106的安装尾部146。例如,接触本体132可限定在至少一个接触构件安装至基板106时与基板106电通信地放置的安装尾部146。端部部分140可包含端部部分本体144和布置成邻近于安装表面120的安装尾部146。安装尾部146可自端部部分本体144沿横向方向T向下延伸。根据图2所示的图解说明的实施例,电连接器102包含两个安装尾部146,且一个安装尾部146自每个端部部分本体144延伸,但将了解根据需要安装尾部146的数目可变化。自端部部分本体144延伸的安装尾部146可配置成安装至下面的基板106且可配置成电连接至基板106。例如,安装尾部146可以是压配合焊料尾部且可配置成插人或压配合至基板106的相应通孔中,藉此在电连接器102安装至基板106时将端部部分140和对应的接触构件112和114电连接至基板106的相应电迹线。安装尾部146可沿横向方向T呈长形。通孔可配置为将端部部分140电连接至下面的基板106的相应电迹线的电镀穿孔。安装尾部146可限定孔151,使得焊料可在基板106的相对表面之间流动。虽然图2中所示的图解说明的接触构件的安装尾部146配置为压配合尾部,但应明白根据任何合适的替代实施例安装尾部146可配置成与基板106的电迹线电通信地放置。例如,在图11中所示的图解说明的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2a包含配置成表面安装至且配置成附接(例如,用螺钉固定)至基板或汇流条的互补接触垫的安装尾部146a。
根据需要包含臂136、接触本体132、中间部分142、端部部分140以及偏压构件130在内的电接触组件110可由任何合适的导电材料制成,诸如,铜合金。电接触组件110可尺寸化为载送电通信或数据信号、或尺寸化为支持DC及/或AC电源。
参考图9,电连接器102的至少一个接触构件(例如,第一接触构件112)可在第一接触构件112的区域150有摩擦地夹持至固持肋128。第一接触构件的区域150可位于第一接触构件112的配合端132a和第一接触构件112的安装端140a之间。根据图解说明的实施例,区域150可由第一接触构件112的内部表面112a限定。此外,电连接器102可包含第二接触构件114,第二接触构件114可在第二接触构件114的区域152有摩擦地夹持至固持肋128,该区域152位于第二接触构件114的配合端132a与第二接触构件114的安装端140a之间。区域152可由第二接触构件114的内部表面114a限定。
电连接器可包含沿侧向方向A彼此隔开的第一接触构件112与第二接触构件114。第一接触构件可限定第一位置154和沿纵向方向L与第一位置154隔开的第二位置156,使得固持肋128布置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类似地,第二接触构件114可限定第一位置158和沿纵向方向L与第一位置158向后隔开的第二位置160,使得固持肋128布置于第一位置158与第二位置160之间。第一接触构件112的第一位置154可沿侧向方向A与第二接触构件114的第一位置158隔开,以限定小于最大固持肋宽度131的第一距离D1。第一接触构件112的第二位置156可沿侧向方向A与第二接触构件114的第二位置160隔开,以限定小于最大固持肋宽度131的第二距离D2。因此,根据图解说明的实施例,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与彼此隔开,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定位成使得固持肋128布置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且第一和第二接触构件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中的每个处与彼此隔开小于固持肋128的最大宽度131的沿侧向方向A的距离。
参考图6-7和图10,电连接器102可包含安装力转移接口162,该安装力转移接口162可配置成沿横向方向T转移向下力,使得安装尾部146可安装至基板106(例如,接收于相应通孔中)。例如,连接器外壳108和至少一个接触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可限定安装力转移接口162,该安装力转移接口被限定在外壳本体116抵接该至少一个接触构件的位置处,且该位置的至少一部分可沿横向方向T对准安装尾部146。此外,在一实施例中,限定安装力转移接口162的位置仅是外壳本体116的顶端122c抵接电接触组件110的位置。根据图解说明的实施例,可在外壳本体116抵接第一接触构件112的第一位置处限定第一安装力转移接口162,且可在外壳本体116抵接第二接触构件114的第二位置处限定第二安装力转移接口162。虽然图解说明的电连接器102的每个安装尾部146包含一个安装力转移接口162,但将了解根据需要安装力转移接口的数目可变化。
根据图解说明的实施例,外壳本体116和第一接触构件112限定第一安装力转移接口162,第一安装力转移接口被限定在外壳本体116抵接第一接触构件112的第一位置处,且第一位置沿基本垂直于配合方向M及侧向方向A两者的横向方向T对准第一接触构件112的端部部分140、且尤其安装尾部146。类似地,外壳本体116和第二接触构件114可限定第二安装力转移接口162,第二安装力转移接口被限定在外壳本体116抵接第二接触构件114的第二位置处,且第二位置沿横向方向T对准第二接触构件114的端部部分140、且尤其安装尾部146。因此,接触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可限定安装力转移接口162,该安装力转移接口被限定在外壳本体116抵接该至少一个接触构件的位置的至少一部分处。此外,该位置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整体)可沿横向方向T对准安装尾部146。尽管图解说明的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两者限定相应安装力转移接口162,但将了解根据需要电连接器102可构造为使得接触构件112和114中的仅一个限定安装力转移接口162。
至少一个接触构件(例如,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中的每个)可限定接触本体132和自接触本体132沿横向方向T向上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安装力转移构件164。根据图解说明的实施例,安装力转移构件164可自端部部分本体144沿横向方向T向上延伸。此外,接触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例如,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中的每个)可限定最上表面145,且安装力转移构件164可自最上表面145沿横向方向向上延伸,使得安装力转移构件164终止于沿向上方向与最上表面隔开的位置处。安装力转移构件164可弯曲,使得安装力转移构件164终止于与最上表面145侧向偏移的位置处,安装力转移构件164自最上表面145延伸。此外,安装力转移构件164可弯曲,使得安装力转移构件164的至少一部分可沿横向方向T被压缩。安装力转移构件164可配置成抵接外壳本体116(尤其该外壳本体的顶端122c),以限定安装力转移接口162。根据一实施例,安装力转移构件164是电接触组件110的抵接外壳本体的顶端122c的仅仅那些部分。
替代地,外壳本体116可限定配置成接收该至少一个接触构件(例如,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中的每个)的内部空隙148,且连接器外壳108可包含安装力转移构件,该安装力转移构件自外壳本体116延伸至内部空隙148中,使得该安装力转移构件配置成抵接至少一个接触构件,以限定安装力转移接口。例如,连接器外壳108的安装力转移构件可在与向上方向相反的向下方向上自顶端122c延伸且延伸至内部空隙148中。因此,外壳108的安装力转移构件可配置成抵接接触本体132,以限定该安装力转移接口。又替代地,连接器外壳108的安装力转移构件可配置成抵接该至少一个接触构件(例如,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的安装力转移构件164。将了解外壳本体116可在可沿横向方向T对准安装尾部146的安装力转移接口162处抵接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使得当向下力沿横向方向T施加例如至外壳本体116的顶端122c时,该力转移至安装尾部146以将安装尾部146且因此电连接器102安装至基板106。
参考图12A,可通过抵着第二接触构件114堆叠第一接触构件112使得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沿侧向方向A彼此隔开而构造电连接器102。因此,第一接触构件112可包含指部138,该指部是第二接触构件114沿侧向方向A相对的相应指部138。参考图12B,第一梁168和第二梁170可远离彼此有弹性地弯曲,以将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的一部分接收于凹槽172中。凹槽172可尺寸化为接合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且在侧向方向上偏压第一和第二接触构件。根据图解说明的实施例,第一和第二接触构件的配合端132a、且尤其相对指部138可聚合,以限定“夹持式(pinching)”或“插座式”指部,使得第一接触构件112的内部表面112a和第二接触构件114的内部表面114a配置成抵接导电部件104的至少一部分,以在导电部件104与电连接器102彼此配合时使导电部件104与电连接器102电通信。
参考图12A-C和图13,电接触组件110可接收于连接器外壳108的内部空隙148中。例如,电接触组件110可自后端122b沿纵向方向L朝向前端122a插入至连接器外壳108中。当接触本体132沿纵向方向L插入至连接器外壳108中时,接触本体132可接触固持肋128的后端128b。随着接触本体132沿固持肋128移动,接触本体132且尤其指部138可偏斜或弯曲或以其他方式偏离其偏压位置。因此,当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完全插人至连接器外壳108中时,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可限定朝向彼此的偏压力,使得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有摩擦地夹持至固持肋128。偏压构件130的第一梁168和第二梁170可进一步限定朝向彼此的偏压力,使得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可有摩擦地夹持至固持肋128。因此,当电连接器102与导电部件104配合时,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的内部表面112a及114a可分别限定沿侧向方向A的偏压力(其可被称为配合力),以抵着导电部件104压挤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此外,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可限定配置成接收导电部件104的配合间隙174(见图8)。将了解根据需要配合间隙174可尺寸化为接收变化宽度的部件。在一示例中,最大固持肋宽度131可限定配合间隙174的大小。因此,必要时最大固持肋宽度131可尺寸化为改变配合间隙174。例如,最大固持肋宽度131可配置使得配合间隙174尺寸化为接收互补导电部件104并与其建立电连接。
参考图14-17B,将了解电连接器102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被替代地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参考图14,根据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组件100可包含第一电连接器102和第二电连接器102。因此,电连接器组件100可包含电连接器102中的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100可进一步包含沿侧向方向A布置于电连接器102中的第一电连接器与第二电连接器之间的导引构件103。虽然图解说明的电连接器组件100包含两个电连接器102和一个导引构件103,但将了解根据需要电连接器组件100可包含任何数目的电连接器和导引构件。例如,电连接器组件100可配置成与至少一个(例如,两个)互补导电部件104配合,该互补导电部件可配置成印刷电路板或电导体(诸如,汇流条或电源轨)。电连接器组件100可沿配合方向M与互补导电部件104配合,以在电连接器组件100与导电部件104之间建立电连接,例如转移电力的电连接。
在一示例中,电连接器组件100的电连接器10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电源连接器且导电部件104中的至少一个可配置为电源轨。因此,电连接器组件100的导引构件103可配置成插入第一电源轨与第二电源轨之间,使得第一电连接器102的接触构件112和114中的至少一个接触第一电源轨,且第二电连接器102的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中的至少一个接触第二电源轨。电连接器组件100可配置成安装至基板106a,且互补导电部件104可配置成安装至基板,以在基板106a与安装互补导电部件104的基板之间建立电连接。基板106a可设置为底板、中间板、子板等等。
继续参考图14-17B,导引构件103可包含介电或电绝缘导引构件本体105。根据图解说明的实施例,导引构件本体105限定前端105a和沿纵向方向L与前端105a隔开的相反后端105b。前端105a通常可位于由横向方向T和侧向方向A限定的平面中。前端105a可限定配置成与导电部件104配合以将电连接器组件100置于与互补导电部件104电通信的配合接口118。导引构件本体105且因此导引构件103可进一步包含顶端105c和沿横向方向T与顶端105c隔开的相反底端105d。例如,顶端105c可在基本平行于横向方向T的向上方向上与底端105d隔开。顶端105c可自前端105a延伸至后端105b。底端105d可限定配置成安装至基板106的安装接口120。底端105d通常可位于由纵向方向L和侧向方向A限定的平面中。导引构件本体105且因此导引构件103可进一步包含分别沿侧向方向A彼此隔开的第一和第二相反侧105e和105f。虽然根据图解说明的电连接器组件100的方位,侧向方向A和纵向方向L分别水平延伸且横向方向T竖直延伸,但应明白根据需要电连接器组件的方位可变化。
将了解导引构件103可与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2中的至少一个(例如,两个)的连接器外壳108构成整体。替代地,导引构件103可附接至连接器外壳108中的至少一个(例如,两个)。导引构件103可沿侧向方向相对于连接器外壳108的前端122a偏移,使得导引构件103可沿配合方向M相对于电连接器组件100的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2向前延伸。导引构件103可包含从前端105a沿向后方向朝向后端105b向外延伸的锥形边缘107。如图解说明,导引构件103可限定终止于第一电连接器102的连接器外壳108的前端122a处的第一锥形边缘107,且导引构件103可限定终止于第二电连接器102的连接器外壳108的前端122a处的第二锥形边缘107。因此,导引构件103可包含自后端105b沿向前方向朝向前端105a向内延伸的锥形边缘107。导引构件本体105可限定锥形边缘107,使得当电连接器组件100与导电部件104配合时可由锥形边缘107朝向电连接器102中的每个的开口124导引互补导电部件104。
导引构件103可限定配置成安装至基板106a的一个或多个安装柱109。安装柱109可与导引构件本体105构成整体,或根据需要安装柱109可附接至导引构件本体l05。安装柱109可自导引构件本体105沿横向方向T向下延伸。根据图解说明的实施例,电连接器组件100包含两个安装柱109,但将了解根据需要安装柱109的数目可变化。安装柱109可由基板106a的孔隙111接收。安装柱109可配置成由孔隙111接收,使得例如在焊接期间电连接器组件100固定至基板106a。安装柱109可沿横向方向T呈长形。
在操作中,一种用于与电连接器102建立电连接的方法可包含基本沿横向方向T将安装力施加至连接器外壳108,该电连接器102具有1)连接器外壳108,其包含外壳本体116,该外壳本体116限定:前端122a;开口124,其布置于前端122a处;顶端122c,其自前端122a延伸至沿纵向方向L与前端122a隔开的后端122b;以及底端122d,其沿基本垂直于纵向方向L的横向方向T与前端122a隔开,其中,底端122d限定安装接口120;且该电连接器具有2)由连接器外壳108支撑的至少一个接触构件,该至少一个接触构件包含限定安装尾部146和配合端132a的接触本体132。该方法可进一步包含:在连接器外壳108抵接接触本体132的位置处的接口处将该安装力自连接器外壳108转移至接触构件的安装尾部146。该位置的至少一部分可沿横向方向T对准安装尾部146。安装尾部146可限定压配合尾部,且转移步骤可进一步包括使压配合尾部压配合至基板106的孔隙中的步骤。
一种用于制造电连接器102的方法可包含:将至少一个接触构件(例如,第一接触构件112)自后端122b沿纵向方向朝向前端122a插入至连接器外壳108的内部空隙148中,使得配合端132a接触由连接器外壳108支撑的固持肋128。该方法可进一步包含:使该至少一个接触构件的至少一个臂136支承在固持肋128上,以相对于连接器外壳108固持该至少一个接触构件,使得配合端132a布置于开口124处。该至少一个接触构件可以是第一接触构件112,该电连接器可进一步包含第二接触构件114。因此,该方法可进一步包含:分别使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支承在固持肋128的相反两侧上,以相对于连接器外壳108固持第一接触构件112和第二接触构件114。
结合图解说明的实施例描述的实施例已通过图解说明而提出,且因此本发明并非旨在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此外,除非另有指示,否则上文描述的各个实施例的结构及特征可应用于本文描述的其他实施例。据此,本发明旨在涵盖包含在例如如由随附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内的所有修改及替代配置。
Claims (27)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
连接器外壳,其包含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限定配置成沿配合方向接收至少一个互补导电部件的开口;
至少一个接触构件,其由所述连接器外壳支撑且配置成在所述互补导电部件接收于所述开口中时接触所述互补导电部件;以及
固持肋,其与所述外壳本体构成整体,沿所述外壳本体的横向方向在顶端与底端之间延伸,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包含臂,所述臂具有近侧部分、远侧部分、以及在所述近侧部分与所述远侧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相对于所述近侧部分和所述远侧部分中的每个向外隔开,且所述中间部分支承在所述固持肋上,以相对于所述连接器外壳固持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偏压构件,所述偏压构件接合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且在垂直于所述配合方向的侧向方向上偏压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限定配置成安装至基板的安装尾部,且所述外壳本体和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限定安装力转移接口,所述安装力转移接口被限定在所述外壳本体抵接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的位置处,且所述位置沿基本垂直于所述配合方向和所述侧向方向两者的横向方向对准所述安装尾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限定接触本体和自所述接触本体沿所述横向方向向上延伸的安装力转移构件,所述安装力转移构件配置成抵接所述外壳本体以限定所述安装力转移接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外壳本体限定配置成接收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的内部空隙,且所述连接器外壳包括自所述外壳本体延伸至所述内部空隙中的安装力转移构件,所述安装力转移构件配置成抵接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以限定所述安装力转移接口。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是第一接触构件,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
第二接触构件,其沿所述侧向方向与所述第一接触构件隔开,所述第二接触构件由所述连接器外壳支撑且配置成在所述互补导电部件接收于所述开口中时接触所述互补导电部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固持肋限定沿所述侧向方向的宽度,所述第一接触构件和所述第二接触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彼此隔开,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定位成使得所述固持肋布置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且所述第一接触构件和所述第二接触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中的每个处彼此隔开小于所述固持肋的最大宽度的沿所述侧向方向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固持肋的所述宽度沿向前方向增大。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偏压构件将所述第一接触构件与所述第二接触构件相对于彼此固持在位。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接触构件包含第二臂,第二臂具有第二近侧部分、第二远侧部分、以及在所述第二近侧部分与所述第二远侧部分之间的第二中间部分,所述第二中间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二近侧部分和所述第二远侧部分中的每个向外隔开,且所述第二中间部分支承在所述固持肋上以相对于所述连接器外壳固持所述第二接触构件。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接触构件和所述第二接触构件中的每个包含接触本体和相应臂,所述接触本体包含中间部分、自所述中间部分沿所述配合方向向前延伸的端部部分,其中,所述臂自所述中间部分沿所述配合方向向前延伸且沿所述侧向方向与所述端部部分隔开。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接触构件的所述臂沿所述侧向方向与所述第二接触构件的所述臂相对,以限定如下相对臂,所述相对臂配置成在所述互补导电部件接收于所述开口中时抵接所述互补导电部件的相反两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臂限定相应臂本体和自所述相应臂本体在向前方向上延伸的相应指部。
1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是电源连接器。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固持肋与所述外壳本体构成整体。
16.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固持肋附接至所述外壳本体。
17.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构成的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以及布置于所述电连接器中的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之间的导引构件,所述导引构件配置成插入第一电源轨与第二电源轨之间,使得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接触所述第一电源轨,且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的第二接触构件的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所述第二电源轨。
18.一种电连接器,其配置成与至少一个互补导电部件配合,且进一步配置成安装至基板,所述电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外壳,其包含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限定:前端;开口,其布置于所述前端处;顶端,其自所述前端延伸至沿纵向方向与所述前端隔开的后端;以及底端,其沿基本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的横向方向与所述前端隔开,其中所述底端限定安装接口;
固持肋,其与所述外壳本体构成整体,沿所述外壳本体的横向方向在顶端与底端之间延伸;和
至少一个接触构件,其由所述连接器外壳支撑,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包含接触本体,所述接触本体限定在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安装至所述基板时与所述基板电通信地放置的安装尾部,所述接触本体进一步限定在所述互补导电部件接收于所述开口中时电接触所述互补导电部件的配合端,
其中,所述连接器外壳和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中的至少一个限定安装力转移接口,所述安装力转移接口被限定在所述外壳本体抵接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的位置处,且所述位置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横向方向对准所述安装尾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配合端沿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及所述横向方向两者的侧向方向邻近于所述互补导电部件。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限定相协作以限定所述配合端的第一臂与第二臂,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沿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横向方向两者的侧向方向彼此隔开。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位置沿所述横向方向整个对准所述安装尾部。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顶端在基本平行于所述横向方向的向上方向上与所述底端隔开,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限定最上表面和安装力转移构件,所述安装力转移构件自所述最上表面沿所述横向方向向上延伸,使得安装力转移构件终止于沿所述向上方向与所述最上表面隔开的位置处。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顶端在基本平行于所述横向方向的向上方向上与所述底端隔开,且其中,所述外壳本体限定配置成接收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的内部空隙,且所述连接器外壳包括在与所述向上方向相反的向下方向上自所述顶端延伸且延伸至所述内部空隙中的安装力转移构件,所述安装力转移构件配置成抵接所述接触本体以限定所述安装力转移接口。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外壳的所述安装力转移构件配置成抵接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的所述安装力转移构件,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的所述安装力转移构件自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的最上表面沿所述横向方向向上延伸,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的安装力转移构件终止于沿所述向上方向与所述最上表面隔开的位置处。
25.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中的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以及布置于所述电连接器中的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之间的导引构件,所述导引构件配置成插入第一电源轨与第二电源轨之间,使得所述第一电连接器的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接触所述第一电源轨,且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的第二接触构件的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所述第二电源轨。
26.一种用于制造电连接器的方法,所述电连接器具有1)连接器外壳,所述连接器外壳包含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限定:前端;开口,其布置于所述前端处;顶端,其自所述前端延伸至沿纵向方向与所述前端隔开的后端;以及底端,其沿基本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的横向方向与所述前端隔开,其中,所述底端限定安装接口;且所述电连接器具有2)至少一个接触构件,其由所述连接器外壳支撑,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包含限定安装尾部和配合端的接触本体,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自所述后端沿所述纵向方向朝向所述前端插入至所述连接器外壳的内部空隙中,使得所述配合端接触与所述外壳本体构成整体的固持肋,所述固持肋沿所述外壳本体的横向方向在顶端与底端之间延伸;
使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的至少一个臂支承在所述固持肋上,以相对于所述连接器外壳固持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使得所述配合端布置于所述开口处。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构件是第一接触构件,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含第二接触构件,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使所述第一接触构件和所述第二接触构件支承在所述固持肋的相反两侧上,以相对于所述连接器外壳固持所述第一接触构件和所述第二接触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361843830P | 2013-07-08 | 2013-07-08 | |
US61/843,830 | 2013-07-08 | ||
US14/301,565 US9680236B2 (en) | 2013-07-08 | 2014-06-11 |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14/301,565 | 2014-06-11 | ||
PCT/US2014/043758 WO2015006042A1 (en) | 2013-07-08 | 2014-06-24 | Electrical connector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59352A CN105359352A (zh) | 2016-02-24 |
CN105359352B true CN105359352B (zh) | 2018-05-01 |
Family
ID=52133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38880.XA Active CN105359352B (zh) | 2013-07-08 | 2014-06-24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680236B2 (zh) |
EP (1) | EP3020103B1 (zh) |
CN (1) | CN105359352B (zh) |
HU (1) | HUE053754T2 (zh) |
TW (1) | TWI663793B (zh) |
WO (1) | WO201500604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680236B2 (en) * | 2013-07-08 | 2017-06-13 |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 Electrical connector |
DE102015119723A1 (de) * | 2015-11-16 | 2017-05-18 |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 Kontakteinrichtungs-Arretierfeder, elektrische Kontakteinrichtungs-Baugruppe sowie elektrischer Verbinder |
US9705226B1 (en) * | 2016-06-14 | 2017-07-11 |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 Center load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10522945B2 (en) | 2016-08-22 | 2019-12-31 | Interplex Industries, Inc. | Electrical connector |
WO2018039123A1 (en) | 2016-08-22 | 2018-03-01 | Interplex Industries, Inc. | Electrical connector |
CN207303429U (zh) * | 2017-08-23 | 2018-05-01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CN109524822B (zh) * | 2017-09-20 | 2024-09-17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导电端子和连接器 |
DE202018100959U1 (de) * | 2018-02-21 | 2019-05-23 |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 Kontakt- und Busschienenanordnung |
US10879647B2 (en) | 2018-03-16 | 2020-12-29 | Fci Usa Llc | Double pole power connector |
DE102018124322A1 (de) * | 2018-10-02 | 2020-04-02 |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 Baugruppe einer elektrischen 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solchen Baugruppe |
CN111224250B (zh) * | 2018-11-23 | 2022-10-18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和电气设备 |
US11177599B2 (en) * | 2019-01-28 | 2021-11-16 | TE Connectivity Services Gmbh | Power connector for a bus bar |
USD975024S1 (en) | 2019-04-12 | 2023-01-10 | Fci Connectors Dongguan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CN111817067A (zh) | 2019-04-12 | 2020-10-23 | 富加宜连接器(东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电设备和电互连系统 |
DE102019119252B3 (de) * | 2019-07-16 | 2020-10-08 |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 | Verbinder für Stromführungsprofile mit eingelegten elektrischen Leitern mit durchgängiger Abgriffmöglichkeit |
EP4000358A4 (en) * | 2019-07-16 | 2023-10-18 | Carlisle Interconnect Technologies, Inc. | BOXABLE CONNECTOR SYSTEM |
TWI710167B (zh) * | 2019-11-04 | 2020-11-11 | 大陸商東莞訊滔電子有限公司 | 電連接器 |
EP4078736A4 (en) * | 2019-12-20 | 2024-01-10 | Molex, LLC | ELECTRICAL CONNECTOR |
TWI739373B (zh) * | 2020-04-07 | 2021-09-11 | 大陸商東莞立訊技術有限公司 | 電連接器 |
US11349238B2 (en) * | 2020-05-20 | 2022-05-31 | TE Connectivity Services Gmbh | Power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 mezzanine connector system |
CN113823934A (zh) * | 2020-06-19 | 2021-12-21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连接器和导电端子模组 |
CN114765319A (zh) * | 2021-01-14 | 2022-07-19 |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极及电池包 |
CN215816483U (zh) * | 2021-06-08 | 2022-02-11 | 贝尔威勒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 |
US20230061609A1 (en) * | 2021-08-25 | 2023-03-02 |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dual surface conductor lug |
DE102022209752A1 (de) * | 2022-09-16 | 2024-03-21 |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Steckverbinder und Steckverbinderanordnung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00049A (en) * | 1981-08-12 | 1983-08-23 | Ncr Corporation | Connector for interconnecting circuit boards |
US5431576A (en) * | 1994-07-14 | 1995-07-11 | Elcon Products International |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 |
CN1969429A (zh) * | 2004-04-16 | 2007-05-23 | 莫莱克斯公司 | 板装侧面插入电连接器 |
CN201829645U (zh) * | 2007-12-04 | 2011-05-11 | 莫列斯公司 | 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86121B1 (en) | 2005-10-14 | 2007-03-06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Guide and power delivery module |
EP2048746B1 (en) | 2007-08-13 | 2016-10-05 | Tyco Electronics Nederland B.V. | Busbar connection system |
US8267724B2 (en) | 2009-11-02 | 2012-09-18 |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offset mounting terminals |
DE202010010275U1 (de) * | 2010-07-15 | 2011-12-20 |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 Elektrisches Kontaktteil |
TW201232972A (en) | 2010-10-15 | 2012-08-01 |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 system including power rail |
US8388389B2 (en) * | 2011-07-07 | 2013-03-05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s having opposing electrical contacts |
EP2615699B1 (en) * | 2012-01-11 | 2017-03-22 | Spinner GmbH | RF Connector |
US8795006B2 (en) * | 2012-10-16 | 2014-08-05 |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Inc. | Reconfigurable electrical terminal with multiple configurations employing a clamp and a fastener |
US8986030B2 (en) * | 2012-12-06 | 2015-03-24 | Phoenix Cont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Inc. | Modular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
US9070990B2 (en) * | 2013-05-21 | 2015-06-30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Power connector having opposing contact springs |
US9680236B2 (en) * | 2013-07-08 | 2017-06-13 |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2014
- 2014-06-11 US US14/301,565 patent/US9680236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6-24 HU HUE14823144A patent/HUE053754T2/hu unknown
- 2014-06-24 CN CN201480038880.XA patent/CN105359352B/zh active Active
- 2014-06-24 WO PCT/US2014/043758 patent/WO2015006042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6-24 EP EP14823144.2A patent/EP3020103B1/en active Active
- 2014-07-07 TW TW103123343A patent/TWI663793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00049A (en) * | 1981-08-12 | 1983-08-23 | Ncr Corporation | Connector for interconnecting circuit boards |
US5431576A (en) * | 1994-07-14 | 1995-07-11 | Elcon Products International |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 |
CN1969429A (zh) * | 2004-04-16 | 2007-05-23 | 莫莱克斯公司 | 板装侧面插入电连接器 |
CN201829645U (zh) * | 2007-12-04 | 2011-05-11 | 莫列斯公司 | 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HUE053754T2 (hu) | 2021-07-28 |
EP3020103A1 (en) | 2016-05-18 |
EP3020103A4 (en) | 2017-03-01 |
WO2015006042A1 (en) | 2015-01-15 |
US9680236B2 (en) | 2017-06-13 |
TWI663793B (zh) | 2019-06-21 |
CN105359352A (zh) | 2016-02-24 |
US20150011127A1 (en) | 2015-01-08 |
TW201509019A (zh) | 2015-03-01 |
EP3020103B1 (en) | 2020-1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59352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4283065B (zh) | 电连接器及爆管的连接装置 | |
CN107069262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1969169B (zh) | 线对板连接器 | |
CN105075022B (zh) | 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 | |
CN104064915B (zh) | 电连接器 | |
US8747124B2 (en) | Eye-of-the needle pin contact | |
CN106299808B (zh) |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 |
US9502795B1 (en) | Clamping wire structure of terminal block | |
US8905781B2 (en) |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taining arms and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 |
CN107919538A (zh) | 弹簧接线端子和插接连接器 | |
CN102157826A (zh) | 连接器装置 | |
US8764459B2 (en) | Connector assemblies for connector systems | |
US9276334B1 (en) | Poke-in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20190280404A1 (en) | Flexing poke home contact | |
CN104412460A (zh) | 插入式连接器的绝缘体 | |
CN104662748A (zh) | 插入式连接器的绝缘体 | |
CN104303369A (zh) | 用于互连印刷电路板的系统 | |
CN108432055A (zh) | 电连接器 | |
CN104218368B (zh) | 插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842793B (zh) | 用于在两个方向上配合的电连接器 | |
CN104425989A (zh) | 电连接器锁 | |
EP2983248A1 (en) | Contact | |
CN103219599B (zh) | 外壳贯穿连接器 | |
TWM505082U (zh) | 連接器組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Singapore Singapore Applicant after: Amphenol fujiayi (Asia) Pte Ltd Address before: Singapore Singapore Applicant before: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