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8342B - 双层电池端子 - Google Patents

双层电池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8342B
CN103378342B CN201210112206.4A CN201210112206A CN103378342B CN 103378342 B CN103378342 B CN 103378342B CN 201210112206 A CN201210112206 A CN 201210112206A CN 103378342 B CN103378342 B CN 1033783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limb
double
battery terminal
layer battery
mai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122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78342A (zh
Inventor
王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FANGL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FANGL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FANGL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FANGL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1220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783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78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83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783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83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电池端子,包括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相对两侧延伸出的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之间定义收容腔,所述第一夹持臂折弯形成第三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折弯形成第四夹持臂,所述第三夹持臂与第四夹持臂分别自所述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垂直于主体部的同一侧相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均穿置于所述收容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双层电池端子,通过设置双层夹持臂,提高了双层电池端子夹持力度,并且在插拔电子产品的供电端次数增多时,依然可以保证一定的结构强度,提高了质量,保证了双层电池端子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双层电池端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电池端子。
背景技术
当前,电子产品由于其便携、轻便等优势而应用广泛,电池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构件,驱动着电子产品的正常运转,电池端子作为电子产品与电池的互联结构,用于传递电池电力至电子产品之中,其结构稳定与否关系着整个电子产品是否持续工作。
现有的电池端子,为了保证其与电子产品的连接稳定、以及后续对电池的更替处理,电池端子都设置有夹持构件以夹持电子产品的供电插头,然而在前述供电插头对电子产品多次插拔之后,常导致电池端子的夹持构件变形,失去有原先的夹持力,导致电子产品的供电不顺,从而使得电子产品无法正常工作,该电池也需要重工,费时费力。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双层电池端子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持力度高的双层电池端子。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电池端子,包括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相对两侧延伸出的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之间定义收容腔,所述第一夹持臂折弯形成第三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折弯形成第四夹持臂,所述第三夹持臂与第四夹持臂分别自所述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垂直于主体部的同一侧相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均穿置于所述收容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平行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均垂直于所述主体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垂直于所述主体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分别延伸有第一导引部与第二导引部,所述第一导引部与所述第二导引部相背延伸。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包括设置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的对接面、及与所述对接面相背的安装面,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安装面折弯形成平行的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安装部垂直于所述主体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层电池端子为磷青铜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双层电池端子,通过设置双层夹持臂,提高了双层电池端子夹持力度,并且在插拔电子产品的供电端次数增多时,依然可以保证一定的结构强度,提高了质量,保证了双层电池端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有关本发明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双层电池端子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双层电池端子,100;主体部,10;第一夹持臂,21;第二夹持臂,22;第三夹持臂,23;第四夹持臂,24;第一导引部,231;第二导引部,241;第一安装部,31;第二安装部,3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例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电池端子100,包括主体部10、及自所述主体部10相对两侧延伸出的第一夹持臂21与第二夹持臂22,所述第一夹持臂21与所述第二夹持臂22之间定义收容腔,所述第一夹持臂21折弯形成第三夹持臂23,所述第二夹持臂22折弯形成第四夹持臂24,所述第三夹持臂23与第四夹持臂24分别自所述第一夹持臂21与第二夹持臂22垂直于主体部10的同一侧相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三夹持臂23与所述第四夹持臂24均穿置于所述收容腔。
具体的,第一夹持臂21朝向第二夹持臂22折弯而形成第三夹持臂23;第二夹持臂22朝向第一夹持臂21折弯而形成第四夹持臂24。
第三夹持臂23与第四夹持臂24之间定义夹持腔,电子产品的供电端插置于前述夹持腔,并为前述第三夹持臂23与第四夹持臂24配合夹持。
第三夹持臂23与第四夹持臂24在夹持过程中,形变程度受第一夹持臂21与第二夹持臂22所限制,通过上述四个夹持臂的互相限制,提高了双层电池端子100对电子产品供电端的夹持力度,避免经过多次使用后,形变过大,导致与电子产品的供电端连接不紧密,进而引起电子产品无法正常使用。
具体的,第一夹持臂21与所述第二夹持臂22平行设置;第一夹持臂21与所述第二夹持臂22均垂直于所述主体部,从而使得双层电池端子100结构简洁,制造方便。
第三夹持臂23与所述第四夹持臂24垂直于所述主体部;第三夹持臂23与所述第四夹持臂24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前述各个第三夹持臂23与第四夹持臂24均为分离式设置,从而提高第三夹持臂23与第四夹持臂24的强度,同时降低了双层电池端子100的总质量,降低了双层电池端子100对于电池控制电路板的压力,提高了电池控制电路板的安全性。
第三夹持臂23与所述第四夹持臂24分别延伸有第一导引部231与第二导引部241,所述第一导引部231与所述第二导引部241相背延伸,通过设置第一导引部231与第二导引部241使得电子产品的供电端可以顺畅的进入或脱离双层电池端子100,提高了插拔效率。
主体部10包括设置所述第一夹持臂21与所述第二夹持臂22的对接面、及与所述对接面相背的安装面,所述主体部10朝向所述安装面折弯形成平行的第一安装部31与第二安装部32。
前述第一安装部31与第二安装部32用于插置于电池控制电路板,以固定双层电池端子100于电池控制电路板,设置第一安装部31与第二安装部32共两个安装部,提高了双层电池端子100的安装强度。
第一安装部31垂直于所述主体部10,同理,第二安装部32也垂直于主体部10。
特别的,第一安装部31尺寸大于第二安装部32,双层电池端子100在安装过程中,第一安装部31预先插置于电池控制电路板,进而再使第二安装部32插置于电池控制电路板,从而使得安装过程更便捷,并且通过设置电池控制电路板上安装孔的尺寸,可以调整双层电池端子100的安装方向,防止安装错误,以提高安装的准确性。
双层电池端子100采用磷青铜材质制成,使得双层电池端子100具有良好导电性的同时,保证了其弹性,保证了第一夹持臂21、第二夹持臂22、第三夹持臂23以及第四夹持臂24经过多次插拔之后,依旧具有很强的弹性,从而确保双层电池端子100与电子产品结合紧密,保证电子产品的正常运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双层电池端子100,通过设置双层夹持臂,提高了双层电池端子100夹持力度,并且在插拔电子产品的供电端次数增多时,依然可以保证一定的结构强度,提高了质量,保证了双层电池端子的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双层电池端子,用于配合电池控制电路板输出电力,其包括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相对两侧延伸出的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之间定义收容腔,所述第一夹持臂折弯形成第三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折弯形成第四夹持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持臂与第四夹持臂分别自所述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垂直于主体部的同一侧相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均穿置于所述收容腔,所述主体部包括设置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的对接面、及与所述对接面相背的安装面,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安装面折弯形成平行的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尺寸大于第二安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池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平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池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均垂直于所述主体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池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均垂直于所述主体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池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池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分别延伸出第一导引部与第二导引部,所述第一导引部与所述第二导引部相背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池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垂直于所述主体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池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电池端子为磷青铜材质制成。
CN201210112206.4A 2012-04-17 2012-04-17 双层电池端子 Active CN1033783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12206.4A CN103378342B (zh) 2012-04-17 2012-04-17 双层电池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12206.4A CN103378342B (zh) 2012-04-17 2012-04-17 双层电池端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8342A CN103378342A (zh) 2013-10-30
CN103378342B true CN103378342B (zh) 2016-03-23

Family

ID=49463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12206.4A Active CN103378342B (zh) 2012-04-17 2012-04-17 双层电池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7834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7855A (zh) * 2010-01-12 2011-08-17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202564470U (zh) * 2012-04-17 2012-11-28 苏州方林科技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双层电池端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81755Y (zh) * 2008-01-21 2009-01-14 郑胜雄 插针承座
JP2010061961A (ja) * 2008-09-03 2010-03-18 Tokai Rika Co Ltd 二次電池の端子構造、二次電池及び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7855A (zh) * 2010-01-12 2011-08-17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202564470U (zh) * 2012-04-17 2012-11-28 苏州方林科技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双层电池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8342A (zh) 2013-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04027U (zh) 一种新型充电器插头
CN204304143U (zh) 一种能够热插拔的保险管组件及连接器
CN103378342B (zh) 双层电池端子
CN210243694U (zh) 一种充电器流水线测试夹具
CN202564470U (zh) 双层电池端子
CN202495586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
CN103390845A (zh) 一种适配型usb充电线及充电器
CN202564469U (zh) 电池端子及应用该电池端子的电池组件
CN210491464U (zh) 一种拼装电路板
CN204720616U (zh) 一种耐高振动稳定可靠的冲压端子
CN103378341B (zh) 电池端子
CN104659320B (zh) 电芯极耳连接装置及方法
CN202564468U (zh) 电池端子
CN206180186U (zh) 一种组合式接触端子大电流连接器
CN204315643U (zh) 一种电动工具用电池包
CN203150756U (zh) 用于电路板的导电连接器及具有该导电连接器的led模块
CN216980807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高精度动力模组并联片
CN203225410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7637885U (zh) 锂电池连接片
CN209878284U (zh) 一种手车式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通用连接装置
CN201957093U (zh) 太阳能手机
CN110068787B (zh) 一种电能表接表座大电流对接机构
CN103367685A (zh) 电池端子及应用该电池端子的电池组件
CN205452726U (zh) 一种usb母插头及印刷电路板
CN204905619U (zh) 一种插接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