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5573B - 自動製麵包機 - Google Patents
自動製麵包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15573B TWI415573B TW100103600A TW100103600A TWI415573B TW I415573 B TWI415573 B TW I415573B TW 100103600 A TW100103600 A TW 100103600A TW 100103600 A TW100103600 A TW 100103600A TW I415573 B TWI415573 B TW I415573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read
- bread container
- container
- blade
- automatic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B—BAKERS' OVENS; 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BAKING
- A21B7/00—Baking plants
- A21B7/005—Baking plants in combination with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C—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MAKING OR PROCESSING DOUGHS; HANDLING BAKED ARTICLES MADE FROM DOUGH
- A21C1/00—Mixing or kneading machin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ough
- A21C1/02—Mixing or kneading machin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ough with vertically-mounted tools; Machines for whipping or bea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05—Stirrers
- B01F27/051—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elements, materials 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01F27/054—Deformable stirrers, e.g. deformed by a centrifugal force applied during operation
- B01F27/0541—Deformable stirrers, e.g. deformed by a centrifugal force applied during operation with mechanical means to alter the position of the stirring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05—Stirrers
- B01F27/07—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on the shaft
- B01F27/072—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on the shaft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tirrers with respect to the rotating axis
- B01F27/0725—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on the shaft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tirrers with respect to the rotating axis on the free end of the rotating axi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05—Stirrers
- B01F27/11—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tirrers
- B01F27/112—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tirrers with arms, paddles, vanes or blades
- B01F27/1125—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tirrers with arms, paddles, vanes or blades with vanes or blades extending parallel or oblique to the stirrer axi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主要而言在一般家庭所使用的自動製麵包機。
市售的家庭用自動製麵包機,一般係為將用以放入製麵包原料直接當作烘焙模具製造麵包的構造者(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在此種的自動製麵包機中,首先,將放入有麵包原料的麵包容器置入本體內的烘焙室。接著,以設於麵包容器內的搓揉刀片(blade)在麵包麵糰進行搓揉(搓揉步驟)。之後,進行使被搓揉過的麵包麵糰發酵的發酵步驟,並將麵包容器當作烘焙模具使用以烘焙麵包(烘焙步驟)。
以往,使用此種自動製麵包機進行麵包的製造時,需要將小麥或米等穀物予以製粉而得的粉末(小麥粉、米粉等)、或在以此種的方式製粉而得的粉末混入有各種的輔助原料的混合粉末當作製麵包原料。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0-116526號公報
然而,於一般家庭中,持有的穀物係以不是粉的形態而是以顆粒的形態之米粒為代表。因此,若是能使用自動製麵包機從穀物粒直接製造則相當地便利。因此,經過本申請人精心研究後,發明了將穀物粒當作初始原料製造麵包的方法。此外,關於這種方法已於日本提出專利申請(日本特願2008-201507)。
先介紹關於先前在日本所申請的麵包製造方法。於此麵包製造方法中,首先,將穀物粒與液體混合,並利用粉碎刀片粉碎該混合物(粉碎步驟)。接著,於經粉碎步驟所得到的膏(paste)狀的粉碎粉加入例如麵筋(gluten)或酵母(yeast)等,並將這些麵包原料搓揉成麵糰(搓揉步驟)。接著,在進行了麵糰的發酵(發酵步驟)後,將所發酵的麵糰烘焙成麵包(烘焙步驟)。
於此,當考慮到使用者的便利性時,就自動製麵包機而言,當使用米粒等穀物粒做為初始原料的情形時,希望有一種能對應於使用小麥及米等穀物粉做為初始原料兩種情形之構成。關於這點,本發明人係在進行各種研究的過程中,思考出在將穀物粒用做初始原料的情形,與將穀物粉用做初始原料的情形下,將麵包容器分開使用之構成為較佳的形態的一種。此外,在此所提及的麵包容器係用以投入麵包原料的容器,而在該容器中係具備有粉碎用刀片及搓揉用刀片。
然而,可知在進行此種麵包容器分開使用之構成時,會有自動製麵包機的控制部無法掌握是哪一種規格的麵包容器設置於自動製麵包機的缺失。由於自動製麵包機有粉碎穀物粒(米粒等)的必要,故具備有高速旋轉粉碎用的刀片之馬達。在自動製麵包機的控制部沒有關於所設置的麵包容器之資訊的情形時,例如可能會發生儘管設置有用以將穀物粉(小麥粉、米粉等)當作初始原料使用的麵包容器,卻仍誤驅動粉碎用馬達的事態。當發生這樣的事態時,會有麵包容器內的麵包原料飛散而無法製造品質良好的麵包的情形。此外,依情況,也可能有造成使用者陷入危險的情形。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係能適當地對應使用穀物粒作為初始原料的情形、與使用穀物粉做為初始原料的兩種情形,並提供一種對使用者而言相當方便的自動製麵包機。
為了達成上述的目的,本發明之自動製麵包機,係將投入有麵包原料的麵包容器放入本體內,以執行麵包製造步驟之自動製麵包機,該自動製麵包機係具備有:第一麵包容器,係在使用穀物粒做為初始原料的情形時收容於前述本體內;第二麵包容器,係在使用穀物粉做為初始原料的情形時收容於前述本體內;以及麵包容器檢測部,係能檢測出收容於前述本體內的麵包容器為前述第一麵包容器與前述第二麵包容器之中的何者。
依據本構成之自動製麵包機,使用麵包容器檢測部,可判斷收容於本體內(例如烘焙室)的麵包容器為第一麵包容器與第二麵包容器之中的何者的麵包容器。因此,可進行對應於收容於本體內的麵包容器之適當的控制。
於上述構成中,前述麵包容器檢測部亦可僅在前述第一麵包容器與前述第二麵包容器中之任一者收容於前述本體內的情形時,檢測於前述本體內收容有麵包容器的狀況。另外,前述麵包容器檢測部亦可做成為由以下構件所構成:第一麵包容器檢測部,係用以檢測前述第一麵包容器收容於前述本體內的情形;以及第二麵包容器檢測部,係用以檢測前述第二麵包容器收容於前述本體內的情形。於前者的情形中,係可將麵包容器檢測部的數量設為一個。此外,於後者的情形中,係亦可檢測於本體內並未收容有麵包容器的狀態而較為便利。
於上述構成中,亦可做成為於前述本體內係設有高速旋轉用的第一馬達,以及低速旋轉用的第二馬達;並且,在使用前述第一麵包容器來執行麵包的製造步驟時係使用前述第一馬達,而在使用前述第二麵包容器來執行麵包的製造步驟時係不使用前述第一馬達。於本構成中,因為麵包容器檢測部的存在,能避免於第二麵包容器收容於本體內的情形時誤驅動高速旋轉用的第一馬達之事態。
另外,於上述構成的自動製麵包機中,亦可做成為於前述第一麵包容器的底部,支持有使粉碎刀片及第一搓揉刀片能旋轉的第一刀片旋轉軸;於前述第二麵包容器的底部,支持有使第二搓揉刀片能旋轉的第二刀片旋轉軸;於前述本體內,設有旋轉前述粉碎刀片之際所使用的第一馬達,以及旋轉前述第一搓揉刀片及前述第二搓揉刀片之際所使用的第二馬達;並且,前述第一刀片旋轉軸及前述第二刀片旋轉軸,係藉由前述第一馬達的驅動而能夠旋轉,並且藉由前述第二馬達的驅動而能夠旋轉。
依據本構成,在將第一麵包容器與第二麵包容器分開使用的構成之自動製麵包機中,能將本體的尺寸予以小型化。然而,於本構成的情形中,即使在第一麵包容器與第二麵包容器任一者放入本體內的情形下,亦可利用高速旋轉的第一馬達(粉碎用馬達)將刀片旋轉軸加以旋轉。因此,僅管第二麵包容器放入本體內,也很有可能發生誤使高速旋轉的第一馬達驅動的事態。但是,由於本構成之自動製麵包機係具備有上述的麵包容器檢測部,故能進行防止在第二麵包容器收容於烘焙室的情形誤使第一馬達(進行高速旋轉)動作之事態的控制。
具體而言,於上述構成之自動製麵包機中,使用前述麵包容器檢測部,在判斷於前述本體內是否收容有前述第二麵包容器,判斷為前述第二麵包容器係收容於前述本體內時,係只要具備有能控制使前述第一馬達不受驅動的控制部即可。
另外,於上述構成的自動製麵包機中,前述麵包容器檢測部係亦可做成為藉由按壓按鍵而變成導通狀態的開關。依據本構成,可讓麵包容器檢測部具有例如廉價而容易獲得等的優點。
就利用上述開關構成上述麵包容器檢測部時之自動製麵包機的構成而言,亦可做成為:前述第一麵包容器係將其高度設置成較前述第二麵包容器更高;於前述第二麵包容器的開口側緣部係形成有凸緣部;並且,前述按鍵係在前述第二麵包容器收容於前述本體內的狀態下,以被前述凸緣部按壓而使前述開關成為導通狀態的方式設置,並在前述第一麵包容器收容於前述本體內的狀態下,以不被前述第一麵包容器按壓的方式設置。
另外,就其他的構成而言,亦可做成為:於前述第二麵包容器的開口部側緣係形成有凸緣部;於前述第一麵包容器的外壁,係設有於比前述凸緣部更低的位置突出的突起部;前述按鍵係在前述第一麵包容器收容於前述本體內的狀態下,以被前述凸緣部按壓而使前述開關成為導通狀態的方式設置,並在前述第二麵包容器收容於前述本體內的狀態下,以不被前述第二麵包容器按壓的方式設置。
依據本發明,能提供一種可適當地對應使用穀物粒做為初始原料的情形與使用穀物粉做為初始原料的兩種情形,且對使用者而言相當方便的自動製麵包機。因此,可使家庭中之麵包製造變得更平易近人,而可期待家庭中之麵包製作更為盛行。
以下,一邊參照圖式,一邊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之自動製麵包機的實施形態。另外,於本說明書所記載的具體之時間及溫度等僅為例示,並非限定本發明的內容者。
第1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的外觀構成之概略斜視圖。如第1圖所示,在自動製麵包機1的本體10(例如以合成樹脂所形成)的靠近上表面右側係設有操作部16。於該操作部16係設有由開始鍵、取消鍵、預約鍵、選擇麵包的製造行程(course)的選擇鍵等所構成的操作鍵群,以及顯示利用操作鍵群所設定的內容或錯誤等的顯示部。此外,麵包製造行程係包含:使用米粒做為初始原料製造麵包的行程、以及使用小麥粉做為初始原料的麵包製造麵包的行程等。另外,顯示部係由例如液晶顯示面板或以發光二極體(diode)做為光源的顯示燈等所構成。
另外,於本體10係以與操作部16相鄰的方式,形成收容有麵包容器(詳細係在後文敘述)之烘焙室30。例如以板金所形成的烘焙室30係形成為俯視大致矩形狀,並於上表面開設有開口。另外,於本體10係設有用以覆蓋該烘焙室30的蓋子20(例如以合成樹脂所形成)。該蓋子20係以未圖示之樞紐軸安裝於本體10的背面側,且以該樞紐軸為支點轉動,藉此讓烘焙室30的開口能夠開閉。雖未圖示,為了能讓使用者窺視烘焙室30內,於該蓋20係設有由耐熱玻璃所構成的窺視窗。
第2圖係用以說明顯示本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的本體內部之構成之示意圖。第2圖係設想為從上側觀視自動製麵包機1的情形。如第2圖所示,於自動製麵包機1係配置有於烘焙室30的右側、在搓揉步驟中所使用的低速、高轉矩(torque)型的搓揉馬達40。另外,於自動製麵包機1係固定配置有於烘焙室30的後側、在粉碎步驟中所使用的高速旋轉型的粉碎馬達50。搓揉馬達40及粉碎馬達50係皆為豎軸。此外,搓揉馬達40係為本發明之第二馬達的一例。另外,粉碎馬達50係為本發明之第一馬達的一例。
於從搓揉馬達40的上表面突出的輸出軸41係固定有第一皮帶輪42。該第一皮帶輪42係利用第一皮帶43連結到第二皮帶輪45。該第二皮帶輪45之直徑係形成較第一皮帶輪42之直徑更大,同時固定於旋轉軸44的上端側。於旋轉軸44的下端側係固定有第三皮帶輪46。在旋轉軸44中之固定有第二皮帶輪45的部分、與固定有第三皮帶輪46的部分之間,係設有未圖示之離合機構。接著,藉由該離合機構,可在第二皮帶輪45與第三皮帶輪46之間切換是否將一方的旋轉力傳達至另一方。第三皮帶輪46係利用第二皮帶47連接到第一原動軸皮帶輪12(與第三皮帶輪46具有大約相同的直徑)。該第一原動軸皮帶輪12係固定在設於烘焙室30的下部側之原動軸11。搓揉馬達40本身為低速、高轉矩型,因此,第一皮帶輪42的旋轉係因為第二皮帶輪45而減速旋轉,故當驅動搓揉馬達40時,原動軸11係以低速、高轉矩來旋轉。
在從粉碎馬達50的下表面突出的輸出軸51,係固定有第四皮帶輪52。該第四皮帶輪52係藉由第三皮帶53連結到固定於原動軸11的第二原動軸皮帶輪13(固定在第一原動軸皮帶輪12的更下側)。第二原動軸皮帶輪13係與第四皮帶輪52具有大致相同的直徑。粉碎馬達50係選定高速旋轉者,而第四皮帶輪52的旋轉係於第二原動軸皮帶輪13中維持為大致相同。因此,當驅動粉碎馬達50時,原動軸11係進行高速旋轉(例如7000rpm至8000rpm)。
此外,在粉碎馬達50受到驅動之際,設於上述的第二皮帶輪45與第三皮帶輪46之間的離合機構係設成為彼此的旋轉未被傳達的狀態,而成為即使粉碎馬達50進行高速旋轉,其旋轉也不會傳達到搓揉馬達40的方式。
然而,本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1係可將米粒(穀物粒的實施形態)用做為初始原料烘焙麵包,並且亦可將小麥粉或米粉(皆為穀物粉的實施形態)用做為初始原料烘焙麵包。接著,在米粒用做為初始原料的情形、與在小麥粉或米粉用做為初始原料的情形下,投入有麵包原料的容器,係成為使用不同的容器之構成。以下,係設成為在米粒用做為初始原料的情形使用第一麵包容器,而在小麥粉或米粉用做為初始原料的情形使用第二麵包容器的狀況。接著,分成使用第一麵包容器時之構成與使用第二麵包容器時之構成來說明。
第3圖係顯示在本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的概略構成之部分剖面圖,且為使用第一麵包容器時之構成之圖。此外,第3圖係假設為從正面側觀視自動製麵包機的情形。
如第3圖所示,於烘焙室30的內部係以包圍收容在烘焙室31的第一麵包容器60(亦可與後文所述之第二麵包容器100替換)之形式設置有護套加熱器(sheet heater)31。藉此,使其成為可加熱第一麵包容器60(亦可與後文所述之第二麵包容器100替換)內的麵包原料。
另外,在相當於烘焙室30之底壁30a的大致中心之部位,係固定有支持第一麵包容器60(亦可與後文所述之第二麵包容器100替換)的麵包容器支持部14。麵包容器支持部14係例如由鋁合金(aluminum)的壓鑄(die cast)成型品所構成。該麵包容器支持部14係以從烘焙室30之底壁30a凹陷的方式形成,該凹陷的形狀係成為俯視大致圓形狀。於該麵包容器支持部14的中心,係垂直地支持有上述的原動軸11。
第一麵包容器60係例如為鋁合金的壓鑄成型品。第一麵包容器60係做成為如同水桶般的形狀,而在設於開口部側緣的突緣部60a係安裝有手提用的手把(未圖示)。第一麵包容器60的水平剖面係將四角作成圓弧之矩形。另外,於第一麵包容器60的底部,係形成有詳細在後文敘述之俯視大致圓形狀之凹部61,該凹部61係用以收容粉碎刀片70與蓋體80的凹部61。
在第一麵包容器60的底部中心,朝垂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刀片旋轉軸62係在實施有密封對策的狀態下受到支持。於該第一刀片旋轉軸62的下端(此下端係位於第一麵包容器60的外部)係固定有容器側耦合構件62a。另外,於第一麵包容器60的外側底面係設有筒狀的底座63,而第一麵包容器60係在該底座63被支持於麵包容器支持部14的狀態下,配置於烘焙室30內。另外,底座63係可與第一麵包容器60分開形成,且亦可與第一麵包容器60一體地形成。
於麵包容器支持部14的內周面與底座63的外周面,係分別形成有未圖示之突起,而該等突起係構成為人所知的插銷(bayonet)結合。亦即,第一麵包容器60安裝於麵包容器支持部14之際,底座63的突起係以不干涉麵包容器支持部14的突起的方式使第一麵包容器60落下。接著,在底座63嵌入於麵包容器支持部14後,當第一麵包容器60轉動至水平時,則於麵包容器支持部14的突起之下表面卡合有底座63的突起。藉此,麵包容器50係不會往上方脫落。
此外,以此操作,也同時地達成設於第一刀片旋轉軸62的前述之容器側耦合構件62a與固定於原動軸11之上端的耦合構件11a的連結(耦合)。接著,藉由此耦合,第一刀片旋轉軸62係可傳達來自原動軸11的旋轉力。
於第一刀片旋轉軸62之較第一麵包容器60的底部稍微往上的部位安裝有粉碎刀片70。另外,於第一刀片旋轉軸62的上端,係安裝有俯視大致圓形的圓頂(dome)狀蓋體(cover)80。第4圖係於本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中,用以說明在使用第一麵包容器的情形時所使用的粉碎刀片及搓揉刀片之構成之圖,且為從斜下方觀視時之概略圖。第5圖係於本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中,用以說明在使用第一麵包容器的情形時所使用的粉碎刀片及搓揉刀片之構成之圖,且為從下方觀視時之概略圖。
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粉碎刀片70(例如由不鏽鋼鋼板所形成)係具有如飛機的螺旋槳(propeller)般的形狀,並以無法相對於第一刀片旋轉軸62旋轉的方式安裝。粉碎刀片70的中心部係嵌合於第一刀片旋轉軸62的輪轂(hub)70a。於該輪轂70a的下表面,係形成有使輪轂70a朝直徑方向越過的溝槽70b。在粉碎刀片70從第一刀片旋轉軸62的上方嵌入時,水平地貫穿第一刀片旋轉軸62的銷(pin)(未圖示)係擋止輪轂70a,並卡合於溝槽70b,以使粉碎刀片70以不能相對第一刀片旋轉軸62旋轉的方式連結。
此外,粉碎刀片70係能簡單地從第一刀片旋轉軸62拔起,故能輕鬆地進行製麵包作業後的清洗,或刀片變鈍時的更換。
圓頂狀的蓋體80(例如由鋁合金之壓鑄成型品所構成)係如第4圖所示包圍並覆蓋粉碎刀片70。該蓋體80係以旋轉自如的方式支持於粉碎刀片70的輪轂70a,並利用墊片80a與防脫落環80b使其不會從輪轂70a脫離(參照第3圖)。亦即,於本實施形態中,粉碎刀片70與蓋體80係構成為無法分離的單元。接著,粉碎刀片70的輪轂70a係成為兼作為收納蓋體80之第一刀片旋轉軸62的旋轉收納部之構成。
此外,由於該蓋體80係可與粉碎刀片70一起從第一刀片旋轉軸62簡單地拔除,故可輕鬆地進行製作麵包作業結束後的洗淨。
於圓頂狀的蓋體80的外表面,係藉由配置於遠離刀片旋轉軸62的位置而往垂直方向延伸的支軸81(參照第5圖),安裝有平面形狀「ㄑ」字形的搓揉刀片82(例如由鋁合金的壓鑄成型品所構成)。支軸81係固定於搓揉刀片82或使其一體化,以與搓揉刀片82一起動作。
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中,於蓋體80的外表面,係以排列於搓揉刀片82之方式設置有補充搓揉刀片83。該補充搓揉刀片83雖不一定需要設置,然為了提高在搓揉麵包麵糰的搓揉步驟之效率而設置為宜。本構成的情形時,搓揉刀片82與補充搓揉刀片83係成為本發明之第一搓揉刀片之實施形態。
參照第4圖至第7圖,說明搓揉刀片82的動作。此外,第6圖及第7圖係從上方觀視第一麵包容器60之圖,第6圖及第7圖中,搓揉刀片82係成為不同的姿態。
搓揉刀片82係與支軸81一起在支軸81的軸線周圍旋轉,並採取第6圖所示的折疊姿態、與第7圖所示的展開姿態兩種姿態。於折疊姿態中,從搓揉刀片82的下緣垂下的突起82a(參照第4圖)係抵接到設於蓋體80的上表面之第一擋止部80c。因此,於折疊姿態中搓揉刀片82係無法進行超過這個範圍之相對於蓋體80朝順時針方向(假設為從上方觀視的情形)的轉動。搓揉刀片82的前端,此時係從蓋體80稍微突出。當搓揉刀片82自此朝反時針方向(假設為從上方觀視的情形)轉動並成為第7圖所示的展開姿態時,搓揉刀片82的前端係從蓋體80大幅地突出。此展開姿態之搓揉刀片82的展開角度,係受到設於蓋體80的內表面之第二擋止部80d(參照第4圖及第5圖)所限制。在構成後文所述之離合器(clutch)84(參照第5圖)的之第二卡合體84b抵接到第二擋止部80d而無法旋轉的時間點,搓揉刀片82係呈最大的展開角度。
此外,在搓揉刀片82成為折疊姿態時,係如第6圖所示,補充搓揉刀片83係排列於搓揉刀片82,而恰如「ㄑ」字形狀的搓揉刀片82之尺寸係變得大型化。
在蓋體80與第一刀片旋轉軸62之間,係如第5圖所示介設有離合器84。離合器84係在搓揉馬達40使原動軸11旋轉時的刀片旋轉軸62的旋轉方向(將此旋轉方向設為「正方向旋轉」。於第5圖中係為順時針方向)中,將第一刀片旋轉軸62與蓋體80加以連結。相反地,於粉碎馬達50係使原動軸11旋轉時的第一刀片旋轉軸62的旋轉方向(將此旋轉方向設為「反方向旋轉」。於第5圖中係為逆時針方向)中,離合器84係將第一刀片旋轉軸62與蓋體80的連結予以分離。此外,於第6圖及第7圖中,前述「正方向旋轉」係成為逆時針方向旋轉,而前述「反方向旋轉」係成為順時針方向旋轉。
進一步詳細地說明離合器84。離合器84係藉由第一卡合體84a與第二卡合體84b所構成。第一卡合體84a係固定於粉碎刀片70的輪轂70a,或者與輪轂70a一體成形。亦即,在粉碎刀片70安裝於第一刀片旋轉軸62的狀態下,第一卡合體84a係成為以無法相對於第一刀片旋轉軸62旋轉的方式安裝的狀態。第二卡合體84b係固定於搓揉刀片82的支軸81,或者與支軸81一體成形,並伴隨著搓揉刀片82的姿態變更而改變角度。
搓揉刀片82為折疊姿態時(例如第5圖的狀態),第二卡合體84b係成為干涉第一卡合體84a之旋轉軌道的角度。因此,當第一刀片旋轉軸62朝正方向旋轉(於第5圖中係順時針方向旋轉,於第6圖中係逆時針方向旋轉)時,第一卡合體84a與第二卡合體84b係卡合,而第一刀片旋轉軸62的旋轉力係傳達至蓋體80及搓揉刀片82。
另一方面,搓揉刀片82為展開姿態時(第7圖的狀態),第二卡合體84b係成為從第一卡合體84a的旋轉軌道脫離的角度。因此,即使第一刀片旋轉軸62進行逆方向旋轉(於第7圖中係順時針方向旋轉)時,第一卡合體84a係未與第二卡合體84b卡合。因此,第一刀片旋轉軸62的旋轉力係不會傳達至蓋體80及搓揉刀片82。由以上可知,離合器84係利用搓揉刀片82的姿態進行第一刀片旋轉軸62與蓋體80之連結狀態的切換。
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於蓋體80係形成有用以連通蓋體內空間與蓋體外空間的窗85。窗85係配置於與粉碎刀片70相當的高度,或者在比粉碎刀片70更上方的位置。另外,於本實施形態中,雖合計有4個窗85以90°的間隔排列,惟亦可選擇4個以外的數目與配置間隔。
另外,於蓋體80的內表面,係形成有對應於各窗85的合計四個之肋部86。各肋部86係從蓋體80的中心附近到外周的環狀壁為止相對於半徑方向斜向延伸,四個合在一起構成為一種漩渦形狀。另外,各肋部86係以使與朝向此漩渦狀擠壓的麵包原料相對向之側成為凸狀的方式彎曲。
回到第3圖,於蓋體80的下表面係以拆裝自如的方式安裝有防護件90。該防護件90係覆蓋於蓋體80的下表面,以阻止手指朝粉碎刀片70接近。防護件90係例如利用具有耐熱性的工程塑膠(engineering plastic)所形成,例如可為聚亞苯基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PPS)等的成形品。第8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所具備之防護之構成之概略斜視圖。
如第8圖所示,於防護件90的中心,係有供第一刀片旋轉軸62通過的環狀之輪轂90a。另外,於防護件90的周緣係有環狀的輪框(rim)90b。輪轂90a與輪框90b係以複數個輪輻90c所連結。輪輻90c彼此之間係成為讓藉由粉碎刀片70所粉碎的米粒通過的開口部90d。開口部90d係成為手指無法通過的程度之大小。
防護件90係在安裝蓋體80時,與粉碎刀片70成為鄰近狀態。於是,防護件90係恰好成為如同旋轉式電動刮鬍刀的外刀刃、粉碎刀片70為內刀刃的形狀。
於輪框90b的周緣,係以90°的間隔一體成形有合計4個(當然並不限於此構成)的柱體90e。於朝向該柱體90e之防護件90中心側的側面,係形成有一端成為終止的水平的溝槽90f。將形成於該溝槽90f的外周之突起80e(於實施形態中係以45°的間隔配置有合計8個)卡合於該溝槽90f,藉此防護件90係安裝於蓋體80。此外,溝槽90f與突起80e係以構成插銷結合的方式來設置。
第9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的概略構成之部分剖面圖,且為使用第二麵包容器時之構成之圖。另外,第9圖係設想為從正面觀視自動製麵包機的情形。另外,關於與使用第一麵包容器60時重複之構成,在非特別需要的情形係省略說明。
第二麵包容器100(例如板金製)係與第一麵包容器60相同地做成為如同水桶般的形狀,而設於開口部側緣的突緣部100a係安裝有手提用的手把(未圖示)。另外,第二麵包容器100的水平剖面係亦將四角作成圓弧的矩形。然而,於第二麵包容器100的底部,係未形成有如第一麵包容器60的凹部61。此係關係到在使用第二麵包容器100的情形係並非粉碎步驟,而不需要安裝粉碎刀片70。另外,由於第二麵包容器100係不需要設置凹部61,故相較於第一麵包容器60,其高度變得較低。
於第二麵包容器100的底部中心,朝垂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刀片旋轉軸101,係在施以密封對策的狀態下受到支持。於該第二刀片旋轉軸101的下端(該下端係位於第二麵包容器100的外部)係固定有容器側耦合構件101a。另外,於第二麵包容器100的外側底面係設有筒狀的底座102,而第二麵包容器100係成為在該底座102放入至麵包容器支持部14的狀態下,配置於烘焙室30內。
此外,該底座102與麵包容器支持部14的結合手法,係與第一麵包容器60的底座63與麵包容器支持部14的結合手法相同。另外,透過底座102與麵包容器支持部14的結合,也達成設於第二刀片旋轉軸101的容器側耦合構件101a與固定於原動軸11的耦合構件11a的連結(耦合)。接著,藉由此耦合,第二刀片旋轉軸101係可傳達來自原動軸11的旋轉力。
於第二刀片旋轉軸101的上端,係安裝有第二搓揉刀片110(例如鋁合金的壓鑄成型品)。該第二搓揉刀片110係為如同將上述的搓揉刀片82及補充搓揉刀片83(以兩者構成第一搓揉刀片)加以一體化的形狀,其輪轂111係以無法旋轉的方式連結在第二刀片旋轉軸101的上端。
第10A圖及第10B圖係用以說明第二麵包容器中,第二搓揉刀片的輪轂與第二刀片旋轉軸的關係之圖,第10A圖係剖面圖,而第10B圖係俯視圖。第二搓揉刀片110的輪轂111之中心孔係從下端到達預定的高度為止為圓形孔部111a,而從此處往上係成為D字形孔部111b。D字形孔部111b之相當於D字之弦的附近部分之下部為朝向第二刀片旋轉軸101的中心突出的階梯構造。另一方面,第二刀片旋轉軸101係在到達上端留下少許的距離附近為止為圓形剖面,而在此之上則成為D字形剖面部101b。D字形剖面部101b係與D字形孔部111b相反地,相當於D字的弦附近的部分之上部為突出的階梯構造。
為了使D字形剖面部101b的突出部分成為相對於D字形孔部111b的突出部分外伸(overhang)的狀態,使D字形孔部111b與D字形剖面部101b組合。藉此,第二搓揉刀片110的輪轂111係以相對於第二刀片旋轉軸101無法旋轉的方式連結。此外,由於輪轂111與第二刀片旋轉軸101的嵌合係有餘裕,故使第二刀片旋轉軸101毫無問題地通過輪轂111,並得到上述外伸的狀態。另外,當動力傳達至第二刀片旋轉軸101時,如第10B圖所示,D字形孔部111b與D字形剖面部101b的角度會偏離且突出的部分彼此會互相卡住。因此,第二搓揉刀片110係無法簡單地從第二刀片旋轉軸101脫離。
以上,說明了本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1之概略構成,惟接下來說明關於本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1的特徵部之麵包容器檢測部之構成。
如第3圖及第9圖所示,自動製麵包機1的烘焙室30具有的四個側壁30b的其中之一,係安裝有屬於麵包容器檢測部之實施形態的微動開關(micro switch)120。該微動開關120之本體121係固定配置於烘焙室30之側壁30b的外表面側。另外,微動開關120之按鍵122係嵌設於設於烘焙室30之側壁30b的開口,而按鍵122的前端係以朝烘焙室30的內部突出的方式安裝於烘焙室30。
微動開關120的按鍵122係利用彈簧123朝烘焙室30的內部側彈壓(往第3圖及第9圖之左方向彈壓)。接著,設於按鍵122的軀體部的突起部122a係利用與突出量限制部124的抵接,使按鍵122之從烘焙室30之側壁30b的突出量能調整成預定量。另外,於按鍵122的前端部上側,係以朝前端側變細的方式形成有斜面122b。
微動開關120係以使其按鍵122的位置與收容於烘焙室30的第二麵包容器100之突緣部100a的高度大致相同的方式來調整安裝位置。另外,按鍵122之從烘焙室30之側壁30b的突出量,係在收容有第一麵包容器60及第二麵包容器100的狀態下,以使按鍵122不會接觸到麵包容器的側壁60b、100b的方式來調整。另外,按鍵122之從烘焙室30之側壁30b的突出量,係在收容有第二麵包容器100的狀態下,以按鍵122被突邊100a按壓而使開關成為導通(on)狀態的方式調整。
在第二麵包容器100收容於烘焙室30的情形時,突緣部100a係抵接到設於按鍵122的前端側之斜面122b,而對按鍵122施加與其突出方向相反之方向(第9圖中之右方向)的作用力,按鍵122開始移動。當該移動進行了某種程度時,藉由設於按鍵122的後端側之突起部122c,可動接觸件125係受到按壓而抵接於固定接觸件126,而微動開關120係成為導通狀態(第9圖的狀態)。
此外,由於當將第二麵包容器100從烘焙室30取出時,按鍵122係成為未受到按壓的狀態,故按鍵122係藉由彈簧123往朝向烘焙室30之內部的方向(第9圖中之左方向)移動。藉此,可動接觸件125與固定接觸件126的抵接係受到解除,而微動開關120的導通狀態係受到解除(微動開關120係被切換為關斷(off))。
另一方面,在第一麵包容器60收容於烘焙室30的情形時,如第3圖所示,微動開關120係未被切換為導通。如上文所述,於微動開關120之中,按鍵122之從烘焙室30之側壁30b的突出量係調整成使其不會抵接到第一麵包容器60的側壁60b。另外,由於第一麵包容器60係具有凹部61的構成,故其高度係較第二麵包容器100之高度更高。因此,在第一麵包容器60收容於烘焙室30的情形時,最接近烘焙室30之側壁30b的突緣部60a,係位於較微動開關120之按鍵122更高的位置。因此,突緣部60a係不會壓到微動開關120之按鍵122。
如上文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微動開關120係在第二麵包容器100收容於烘焙室30的情形時成為導通狀態,然在第一麵包容器60收容於烘焙室30的情形時,係不會成為導通狀態。亦即,微動開關120係成為檢測出第二麵包容器100收容於烘焙室30之狀態的麵包容器檢測部。
第11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之構成之方塊圖。如第11圖所示,微動開關120係電性連接至進行自動製麵包機1之動作控制的控制裝置130(本發明之控制部的一例)。因此,控制裝置130係藉由微動開關120的導通關斷,而可判斷收容於烘焙室30的麵包容器為第一麵包容器60、或者為第二麵包容器100。微動開關120為導通狀態時,判斷為第二麵包容器100收容於烘焙室30。另外,微動開關120為關斷狀態時,判斷為第一麵包容器60收容於烘焙室30。
如此,於本實施形態中,由於控制裝置130係可判斷收容於烘焙室30的麵包容器為第一麵包容器60或者為第二麵包容器100,故可使控制裝置130進行如下文所述的控制。例如,在第二麵包容器100為收容於烘焙室30的情形下,輸入有從操作部16驅動粉碎馬達50的指令時(選擇了伴隨粉碎步驟之製麵包行程時),係可顯示出錯誤顯示。另外,例如在第二麵包容器100收容於烘焙室30的情形下,亦可設定為使驅動粉碎馬達50的製麵包行程從一開始就無法選擇。藉此,在第二麵包容器100收容於烘焙室30的情形下,能避免誤使粉碎馬達50旋轉(第二搓揉刀片110與其一起旋轉),而讓容器內的麵包原料飛散等的事態。
此外,控制裝置130係例如由下列元件所構成: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唯讀記憶體(Read Only Memory,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I/O(輸入(input)/輸出(output))電路部等所構成的微電腦(microcomputer)。該控制裝置130係以配置於不容易受到烘焙室30之熱的影響之位置為宜。另外,控制裝置130係具備有時間測量功能,而能控制麵包製造步驟之時間上的控制。
另外,於控制裝置130,除了微動開關120以外,係電性連接有操作部16、溫度感測器15、粉碎馬達驅動電路131、搓揉馬達驅動電路132及加熱器驅動電路133。溫度感測器15係以能檢測烘焙室30內的溫度的方式所設置的感測器。粉碎馬達驅動電路131係為依據來自控制裝置130的指令之下控制粉碎馬達50之驅動的電路。另外,搓揉馬達驅動電路133係為依據來自控制裝置130的指令之下控制搓揉馬達40之驅動的電路。加熱器驅動電路133係為依據來自控制裝置130的指令之下控制護套加熱器31之動作的電路。
控制裝置130係依據來自操作部16的輸入訊號來讀取儲存於唯讀記憶體(ROM)等有關於麵包的製造行程(製麵包行程)的程式(program)。接著,控制裝置130係透過粉碎馬達驅動電路131進行粉碎刀片70的旋轉之控制,透過搓揉馬達驅動電路132進行搓揉刀片82及補充搓揉刀片83、或者第二搓揉刀片110的旋轉之控制,並一邊透過加熱器驅動電路133進行利用護套加熱器31所做的加熱動作之控制,一邊使自動製麵包機1執行麵包的製造步驟。
接著,說明利用如上文敘述所構成的自動製麵包機1製造麵包時之自動製麵包機1的動作。如上文所述,本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1係成為將米粒用做為初始原料製造麵包的情形,與使用所謂小麥粉或米粉所製粉的粉末做為初始原料製造麵包的情形下使用不同麵包容器的方式。因此,分別以使用第一麵包容器60的情形、與使用第二麵包容器100的情形,來說明自動製麵包機1的動作。
第一麵包容器60係在使用米粒做為初始原料來製造麵包的情形所使用。在使用米粒做為初始原料的情形,係執行米粒用製麵包行程。於第12圖中,係顯示利用自動製麵包機1所執行的米粒用製麵包行程的流程之示意圖。如第12圖所示,於米粒用製麵包行程中,係以浸泡步驟、粉碎步驟、搓揉(揉捏)步驟、發酵步驟、以及烘焙步驟此順序依序地執行。
在執行米粒用製麵包行程時,使用者係於第一麵包容器60安裝粉碎刀片70、搓揉刀片82及附有補充搓揉刀片83的蓋體80。接著,使用者係分別測量預定量之米粒與水分,並投入至第一麵包容器60。此外,於此係設成為混合米粒與水的情形,然亦可使用例如醬汁的具有味道成份的液體、果汁及含有酒精的液體等來代替單純的水。之後,使用者係將投入有米粒與水的第一麵包容器60放入烘焙室30並關閉蓋子20,並利用操作部16選擇米粒用製麵包行程,並按下開始鍵。藉此,利用控制裝置130開始進行使用米粒做為初始原料來製造麵包的米粒用製麵包行程。
此外,在第一麵包容器60收容於烘焙室30的情形,微動開關120係不會成為導通狀態。因此,控制裝置130係判斷收容於烘焙室30的麵包容器為第一麵包容器60,而不會進行為了防止誤驅動粉碎馬達50之事態的控制。因此,使用者係可選擇米粒用製麵包行程並開始麵包的製造。
當開始米粒用製麵包行程時,浸泡步驟係依據控制裝置130的指令而開始。於浸泡步驟中,使米粒與水的混合物處於靜置狀態,而此靜置狀態係維持預先所設定的預定時間(於本實施形態中係50分鐘)。此浸泡步驟目標係在藉由使米粒含水,藉此在之後進行的粉碎步驟中能輕易地將米粒粉碎至芯。
此外,米粒的吸水速度係根據水的溫度而變動,當水溫較高時吸水速度會變快,而當水溫較低時吸水速度降低。因此,浸泡步驟的時間亦可依據例如使用自動製麵包機1的環境溫度而變動。藉此,可抑制米粒的吸水程度之不均。另外,為了使浸泡時間能縮短,亦可在浸泡步驟時與護套加熱器31通電而提高烘焙室30的溫度。
另外,於浸泡步驟中,係在其初期階段使粉碎刀片70旋轉,之後也斷續地使粉碎刀片70旋轉。如此,可在米粒的表面刻痕,並提高米粒的吸液效率。
如經過上述預定的時間,則依據控制裝置130的指令結束浸泡步驟,並開始粉碎米粒的粉碎步驟。於此粉碎步驟中,粉碎刀片70在米粒與水的混合物中高速旋轉。具體而言,控制裝置130係控制粉碎馬達50並使第一刀片旋轉軸62反方向旋轉,以在米粒與水的混合物中開始粉碎刀片70的旋轉。此外,此時蓋體80亦著第一刀片旋轉軸62的旋轉而開始旋轉,然藉由以下的動作,蓋體80的旋轉係立刻地被阻止。
伴隨著為了使粉碎刀片70旋轉的第一刀片旋轉軸62的旋轉,蓋體80的旋轉方向係於第6圖中為順時針方向,而在搓揉刀片82係為至今的折疊姿態(第6圖所示的姿態)時,係因為來自米粒與水的混合物所受的阻力而轉變為展開姿態(第7圖所示的姿態)。當搓揉刀片82成為展開姿態時,離合器84係為了使第二卡合體84b從第一卡合體84a的旋轉軌道脫離,而將第一刀片旋轉軸62與蓋體80的連結加以切斷。同時,因為成為展開姿態的搓揉刀片82係如第7圖所示抵接於第一麵包容器60的內側壁,故蓋體80的旋轉係受到阻止。
粉碎步驟之米粒的粉碎係利用先前所進行的浸泡步驟,在水浸入米粒的狀態下執行,故可輕易地將米粒粉碎至芯。粉碎步驟中之粉碎刀片70的旋轉係在本實施形態中設定為間歇旋轉。此間歇旋轉係例如旋轉30秒而停止旋轉5分鐘的循環(cycle),並執行該循環10次。此外,在最後的循環中係不進行5分鐘的停止。雖亦可將粉碎刀片70的旋轉設為連續旋轉,然為了要達成防止例如第一麵包容器60內的原料溫度變得過高等之目的,故較佳設定為間歇旋轉。
於粉碎步驟中,粉碎係在蓋體80內進行,所以米粒飛散到第一麵包容器60外的可能性較低。另外,從處於旋轉停止狀態的防護件90之開口部90d進入蓋體80內的.米粒,係在靜止的輪輻90c與旋轉的粉碎刀片70之間被剪斷,故可有效率地進行粉碎。另外,藉由設於蓋體80的肋部86,由米粒與水所構成的混合物的流動(為與粉碎刀片70的旋轉相同方向的流動)係受到抑制,故可有效率地進行粉碎。
另外,所粉碎的米粒與水的混合物係藉由肋部86被往窗85的方向引導,並從窗85排出到蓋體80之外。肋部86係朝向係以使與朝向此漩渦狀擠壓的混合物相對向之側成為凸狀的方式彎曲,故混合物係不容易滯留於肋部86的表面,而滑順地朝窗85的方向流去。再者,存在於凹部61之上的空間的混合物係進入凹部61,並從凹部61通過防護件90之開口部90d並進入蓋體80,以取代從蓋體80內部排出混合物之方式。一邊使其為上述的循環,一邊藉由粉碎刀片70進行粉碎,故可有效率地進行粉碎。
此外,於自動製麵包機1中係設定為在預定的時間(於本實施形態中係50分鐘)使粉碎步驟結束。然而,會因米粒的硬度的不均或環境條件而有粉碎粉末的粒度產生不均的情形。因此,亦可為將於粉碎時粉碎馬達50的負荷的大小(例如能以馬達的控制電流等來判斷)做為指標,判斷粉碎步驟的結束的構成。
若粉碎步驟結束,則接著進行搓揉步驟。此外,該搓揉步驟係有在酵母會積極地作用的溫度(例如30℃左右)進行的必要。因此,在到達預定的溫度範圍的時間點開始搓揉步驟較佳。另外,在搓揉步驟的開始時,係分別投入預定量的如麵筋、食鹽、砂糖及酥油(shortening)等調味料至第一麵包容器60。該等麵包原料係可藉由例如使用者的手來投入的方式進行,也可設置自動投入裝置以不煩勞使用者之手的方式來進行。
此外,麵筋係並非做為麵包原料的必須原料。因此,可配合喜好判斷是否加入到麵包原料。又,以投入小麥粉、增黏安定劑(例如關華豆膠(guargum))的方式取代麵筋亦無妨。另外,食鹽、砂糖及酥油等調味料係依照使用者的喜好,適當變更其份量亦無妨。
若開始搓揉步驟,則控制裝置130係控制搓揉馬達40並使第一刀片旋轉軸62正方向旋轉。當使該第一刀片旋轉軸62正方向旋轉時,粉碎刀片70亦朝正方向旋轉,而粉碎刀片70周圍之麵包原料朝正方向流動。蓋體80受其牽引而朝正方向移動時,則搓揉刀片82係受到未流動之麵包原料的阻力,從展開姿態(參照第7圖)變為折疊姿態(參照第6圖)進行角度的變更。當成為第二卡合體84b干涉到第一卡合體84a之旋轉軌道的角度時,則產生離合器84的連結,而蓋體80係因為第一刀片旋轉軸62的旋轉而成為正式地受到驅動的姿態。蓋體80與成為折疊姿態的搓揉刀片82係與第一刀片旋轉軸62成為一體並朝正方向旋轉。
當搓揉刀片82成為折疊姿勢時,由於在搓揉刀片82的延長線上排列有補充搓揉刀片83,故搓揉刀片82係宛如變成大型化者,而強力地推壓麵包原料。因此,能紮實地進行麵糰的搓揉。
搓揉步驟之搓揉刀片82及補充搓揉刀片83的旋轉,係亦可設成為始終連續旋轉,但於自動製麵包機1中,係在搓揉步驟的初期階段設為間歇旋轉,而在後半階段設為連續旋轉。於本實施形態中,係在結束了初期所進行的間歇旋轉的階段投入酵母(例如乾酵母(dry yeast))。此酵母係可做成為使用者投入的方式,亦可做成為自動投入的方式。此外,酵母沒有與麵筋等一起投入,是為了盡量避免酵母(乾酵母)與水直接接觸。然而,依情況,亦可設成為同時投入酵母與麵筋等的方式。
藉由搓揉刀片82及補充搓揉刀片83的旋轉,麵包原料係受到搓揉,而搓揉成具備有預定彈力之集合成一體的麵糰(dough)。搓揉刀片82及補充搓揉刀片83係將麵糰加以攪動並將麵糰拍打至麵包容器50的內壁,藉此對搓揉增加「揉捏」的要素。蓋體80也跟著搓揉刀片82及補充搓揉刀片83一起旋轉。當蓋體80旋轉時,於蓋體80形成的肋部86也會進行旋轉,故蓋體80內的麵包原料係迅速地從窗85被排出。接著,被排出的麵包原料係於搓揉刀片82及補充搓揉刀片83所正在搓揉的麵包原料塊(麵糰)同化。
此外,於搓揉步驟中,防護件90亦與蓋體80一起朝正方向旋轉。防護件90的輪輻90c係在正方向旋轉時,被做成為防護件90的中心側在前而防護件90的外周側接續在後的形狀。因此,防護件90係藉由朝正方向旋轉,以輪輻90c將蓋體80內外的麵包原料往外側推壓。藉此,可減少在烘焙麵包後成為廢棄成份的原料之比率。
另外,防護件90之柱體90e係在防護件90朝正方向旋轉時,成為旋轉方向前面的側面90g(參照第8圖)係向上傾斜,故搓揉時,蓋體80的周圍之麵包原料係在柱體90e的前面朝上方彈跳。因此,可減少在烘焙麵包後成為廢棄成份的原料之比率。
於自動製麵包機1中構成為:搓揉步驟的時間係採用作為可得到具有所希望的彈力之麵包麵糰的時間而實驗性地求得的預定時間(於本實施形態中係10分鐘)。然而當將搓揉步驟的時間設為固定時,會有依據環境溫度等因素麵包麵糰的製成狀態變動的情形。因此,亦可做成為例如將搓揉馬達40的負荷之大小(例如能以馬達之控制電流等來判斷)當作指標,判斷搓揉步驟之結束時間點的構成等。
此外,在烘焙含有餡料(例如葡萄乾、堅果及起司等)的麵包時,則只要是在搓揉步驟的中途投入餡料即可。
若搓揉步驟結束,則依據控制裝置130的指令開始發酵步驟。於該發酵步驟中,控制裝置130係控制護套加熱器31,以使烘焙室30的溫度成為發酵會進行的溫度(例如38℃)。接著,麵包麵糰係在發酵會進行的環境下被放置預定的時間(於本實施形態中係60分鐘)。
此外,依情況,亦可在該發酵步驟的中途旋轉搓揉刀片82及補充搓揉刀片83並進行排氣或將麵糰圓糰化的處理。
若發酵步驟結束,則依據控制裝置130的指令開始烘焙步驟。控制裝置130係控制護套加熱器31,並使烘焙室30的溫度上升至適於進行麵包烘焙的溫度(例如125℃),並在烘焙環境下以預定的時間(於本實施形態中係50分鐘)執行麵包烘焙。關於烘焙步驟的結束,係例如藉由操作部16之未圖示的液晶顯示面板之顯示或警示音等來通知使用者。使用者係當檢測到製麵包結束時,將蓋子20打開並取出第一麵包容器60,以完成麵包的製造。
此外,雖然於麵包的底部殘留有搓揉刀片82的烘烤痕跡,然蓋體80與防護件90係為收容於凹部61中的狀態,故這些構件係不會在麵包的底部留下很大的烘烤痕跡。
第二麵包容器100係在使用小麥粉或米粉等穀物粉做為初始原料來製造麵包的情形中使用。於此,就一例而言,說明關於執行使用小麥粉做為初始原料來製造麵包的小麥粉製麵包行程的情形。第12圖係顯示利用自動製麵包機1所執行的小麥粉製麵包行程之流程的示意圖。如第12圖所示,於小麥粉製麵包行程中,係以下列順序依序地來執行:搓揉(揉捏)步驟、一次發酵步驟、排氣步驟、麵糰休息步驟(也稱作暫停時間(bench time)或休眠)、麵糰圓糰化步驟、成型發酵步驟及烘焙步驟。
在執行小麥粉製麵包行程時,使用者係於第二麵包容器100安裝第二搓揉刀片110。接著,使用者係在將預定量的水倒入第二麵包容器100後,放入預定量的小麥粉、食鹽、砂糖及酥油,最後,以不讓乾酵母接觸到水的方式放入第二麵包容器100。此外,食鹽、砂糖及酥油等調味料亦可依據使用者的喜好,適當改變其份量。之後,使用者係將第二麵包容器100放入烘焙室30並蓋上蓋子20,並利用操作部16選擇小麥粉製麵包行程,並按下開始鍵。藉此,利用控制裝置130開始進行使用小麥粉做為初始原料來製造麵包的小麥粉製麵包行程。
此外,在第二麵包容器100收容於烘焙室30時,微動開關120係變成開啟狀態。因此,控制裝置130係判斷收容於烘焙室30的麵包容器為第二麵包容器100,以執行防止粉碎馬達50誤被驅動之事態的控制。亦即,控制裝置130係使例如米粒用製麵包行程之選擇無法進行,或者即使選擇了米粒用製麵包行程也會出現錯誤顯示,而使其無法開始米粒用製麵包行程。
若小麥粉製麵包行程開始,則依據控制裝置130的指令開始搓揉步驟。當開始搓揉步驟時,控制裝置130係控制搓揉馬達40並使第二刀片旋轉軸101正方向旋轉。藉此,第二搓揉刀片110係以低速、高轉矩旋轉。此外,第二搓揉刀片110的旋轉係透過控制裝置130控制成例如使其在搓揉步驟的初期非常地緩慢,而階段性地使速度提升的方式。
藉由第二搓揉刀片110的旋轉,第二麵包容器100內的麵包原料係受到搓揉,而搓揉成具備有預定的彈力之集合成一體的麵糰。第二搓揉刀片110係將麵糰加以搓揉並將麵糰拍打至第二麵包容器100的內壁,藉此在搓揉增加「揉捏」的要素。該搓揉步驟係進行作為可得到具有所希望的彈力之麵包麵糰的時間而實驗性地求得的預定時間(於本實施形態中係12分鐘)。
此外,在烘焙含有餡料(例如葡萄乾、堅果及起司等)的麵包時,則只要是在搓揉步驟的中途投入餡料即可。
當搓揉步驟結束時,則依據控制裝置130的指令開始進行使麵包麵糰發酵的一次發酵步驟。當開始一次發酵步驟時,控制裝置130係控制護套加熱器31,以使烘焙室30的溫度成為發酵會進行的溫度(在本實施形態中為32℃)。一次發酵步驟係在本實施形態中進行48分50秒。
若一次發酵步驟結束,則依據控制裝置130的指令開始進行將包含在麵包麵糰中的氣體加以排出的排氣步驟。於此排氣步驟中,控制裝置130係控制搓揉馬達40的驅動,以使第二搓揉刀片110連續旋轉預定的時間(於本實施形態係10秒鐘)。另外,於該排氣步驟中,為了將烘焙室30的溫度維持在預定的溫度,控制裝置130亦進行護套加熱器31的控制。
若排氣步驟結束,則依據控制裝置130的指令執行讓麵包麵糰休息的麵糰休息步驟(也有稱作暫停時間(bench time);休眠)。於此暫停時間中,控制裝置130係控制護套加熱器31,以使烘焙室30的溫度維持在預定的溫度(在本實施形態中為32℃)。休息時間於本實施形態中係進行35分30秒。
若麵糰休息步驟結束,則依據控制裝置130的指令開始進行使麵包麵糰圓糰化的麵糰圓糰化步驟。於此麵糰圓糰化步驟中,控制裝置130係控制搓揉馬達40的驅動,亦使第二搓揉刀片110旋轉。於此麵糰圓糰化步驟中,第二搓揉刀片110係非常緩慢地旋轉預定的時間(於本實施形態中係1分30秒)。
若麵糰圓糰化步驟結束,則依據控制裝置130的指令進行使麵包麵糰再度發酵的成型發酵步驟。於此成型發酵步驟中,控制裝置130係控制護套加熱器31,以將烘焙室30之溫度設成為發酵會進行的溫度(於本實施形態中係38℃),使該狀態維持預定的時間(於本實施形態中係60分鐘)。
若成型發酵步驟結束,則依據控制裝置130的指令執行烘焙麵包麵糰的烘焙步驟。於此烘焙步驟中,控制裝置130係控制護套加熱器31,使烘焙室30的溫度上升到適於進行麵包烘焙的溫度(於本實施形態中係120℃)。接著,在烘焙環境下以預定的時間(於本實施形態中係47分鐘)烘焙麵包。關於烘焙步驟的結束,係例如藉由操作部16之未圖示的液晶顯示面板之顯示或警示音等來通知使用者。使用者係當檢測到製麵包結束時,將蓋子20打開並取出第二麵包容器100,以完成麵包的製造。
以上所示的實施形態的情形,於烘焙室30未放入第一麵包容器60與第二麵包容器100之任一者的情形時,微動開關120係不會成為導通狀態。因此,控制裝置130不論在任一個麵包容器未放入烘焙室30的情形時,都會判斷為第一麵包容器60放入烘焙室30者。亦即,為了防止粉碎馬達50誤被驅動之事態的控制,係不會在沒有任一個麵包容器放入於烘焙室30的情形下執行。因此,在麵包容器未收容於烘焙室30的狀態下,會有原動軸11藉由粉碎馬達50而高速旋轉的可能性,且有讓使用者遭致危險的可能性。因此,亦可採用與上述實施形態相異、於以下說明的第一其他實施形態。
第13圖顯示第一其他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的概略構成之部分剖面圖,且為顯示使用第一麵包容器時之構成之圖。第14圖係顯示第一其他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的概略構成之部分剖面圖,且為顯示使用第二麵包容器時之構成之圖。如第13圖所示,於第一其他實施形態中,第一麵包容器60的構成係與上述實施形態的情形有若干的差異。
具體而言,於第一麵包容器60之外側壁60b(亦可為複數個側壁,亦可為一個。於第13圖中係為複數個。),係形成有俯視大致梯形的板狀之突起部60c。該突起部60c係以從第一麵包容器60的上端附近往下側延伸,而其下端成為較第二麵包容器100的突緣部100a低相當多的位置的方式構成。
此外,於本第一其他實施形態中,自動製麵包機1係具備有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的微動開關120,惟其按鍵122的位置與上述實施形態的情形相異。亦即,微動開關120之按鍵122的位置係為與較收容於烘焙室30的第一麵包容器60之突起部60c的下端稍微上方的部分(前端變細的下端部之尖端為相當於開始時稍微前面的部分)相對向的位置,且為較收容於烘焙室30的第二麵包容器100之突緣部100a更低的位置。
另外,按鍵122之從烘焙室30之側壁30b的突出量,係在收容有第一麵包容器60及第二麵包容器100的狀態下,以不接觸麵包容器的側壁60b、側壁100b的方式來調整(此點係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另外,按鍵122之從烘焙室30之側壁30b的突出量,係調整成:在收容有第一麵包容器60的狀態下,按鍵122被突起部60c之上述之比下端稍微上方的部分(該部分之從第一麵包容器60之側壁60b的突出量係與突緣部60a從外側壁60b的突出量相同程度)按壓而使開關成為導通的狀態。
第一麵包容器60收容於烘焙室30時,突起部60c係抵接於設於按鍵122之前端側斜邊122b,並對按鍵122施加與其突出方向相反之方向(第13圖中的右方向)的作用力,而按鍵122開始移動。當此移動進行了某種程度時,可動接觸件125係藉由設於按鍵122的後端側之突起部122a而受到按壓,而抵接於固定接觸件126,微動開關120係成為導通狀態(第13圖的狀態)。
另一方面,第二麵包容器100收容於烘焙室30時,係如第14圖所示,微動開關120係不會被設成導通狀態。如上文所述,微動開關120之按鍵122之從烘焙室30的側壁30b的突出量,係以不會接觸到第二麵包容器100之側壁100b的方式來調整。另外,第二麵包容器100之突緣部100a係在第二麵包容器100收容於烘焙室30的狀態下,位於較微動開關120的按鍵122更高的位置。因此,即使第二麵包容器100收容於烘焙室30,也不會按壓微動開關120的按鍵122。
如上文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微動開關120係在第一麵包容器60收容於烘焙室30的情形時成為導通狀態,而於第二麵包容器100收容於烘焙室30的狀態下不會成為導通狀態。亦即,微動開關120係成為用以檢測第一麵包容器60收容於烘焙室30的情形之麵包容器檢測部。
於此構成中,在第一麵包容器60與第二麵包容器100的任一者未放入烘焙室30的情形下,由於微動開關120不會成為導通狀態,故控制裝置130係判斷第二麵包容器100放入烘焙室30者。此時,上文所述之為了防止粉碎馬達50誤被驅動之事態的控制係藉由控制裝置130來執行。因此,能避免在麵包容器未收容於烘焙室30的狀態下,原動軸11藉由粉碎馬達50而高速旋轉的事態。
此外,突起部60c係只要是能按壓設於較第二麵包容器100之突緣部100a更低的位置之按鍵122的構成即可,故沒有從上端附近延伸出來(相當於第13圖所示的構成)的必要。亦即,第一麵包容器60若事先做成為於較第二麵包容器100之突緣部100a更低的位置(較佳為不要過低的位置)具有突起部的構成,則能獲得上文所述之檢測出第一麵包容器60之麵包容器檢測部。
於上述實施形態及第一其他形態中,即使於烘焙室30沒有麵包容器的情形時,控制裝置130係仍會判斷為放入有任一個麵包容器。因此,亦可將第一麵包容器60的構成做成為與第一其他實施形態相同,並且準備兩個微動開關120,並於上述實施形態之位置、與第一其他形態之位置的兩個部位配置微動開關120。如此,若構成為具有用以檢測各個麵包容器之第一麵包容器檢測部及第二麵包容器檢測部,則在烘焙室30未收容有麵包容器的情形時係可檢測到這種狀況。另外,依據此構成,可檢測於烘焙室30收容有第一麵包容器60的情形。再者,依據此構成,可檢測於烘焙室30收容有第二麵包容器100的情形。
在上文所示的實施形態(包含其他形態)係本發明的一個例子,本發明所適用的自動製麵包機之構成,係不限定於在上文所示的實施形態者。
例如,做為上文所示的麵包容器檢測部之微動開關120的構成係為一例。亦即,若為使用因為麵包容器收容於烘焙室30而受到按壓的按鍵而成為導通狀態的開關即可,當然亦可適當改變其構成。
另外,於上文中,係以微動開關120構成麵包容器檢測部,而微動開關120係因為麵包容器收容於烘焙室30而動作(成為開啟狀態),以作成能檢測特定之麵包容器的構成。然而,本發明的主旨係不限於此。亦即,依情況,就麵包容器檢測部的構成而言,亦可為以下構成:開關之導通狀態係因為麵包容器收容於烘焙室30而受到解除,藉此檢測麵包容器收容於烘焙室30的情形。
另外,在上文所示的實施形態中,係利用開關構成用以檢測收容於烘焙室30之麵包容器的麵包容器檢測部。然而,本發明之主旨係不限於此構成,例如亦可利用光斷續器(photo interrupter)等光感測器(sensor)構成麵包容器檢測部。若將光感測器配置於適當的位置,則可實現僅檢測第一麵包容器60與第二麵包容器100中之任一者之突緣部或突起部(形成於麵包容器的側壁)的構成。亦即,可實現僅能檢測一方的麵包容器之構成。其他,就麵包容器檢測部而言,亦可做成為使用磁性感測器等的構成。
另外,在上文所示的實施形態之米粒係為穀物粒之一例,小麥粉或米粉係穀物粉的一例。將例如大麥、小米、稗子、蕎麥、玉米及大豆等的米及小麥以外的穀物使用做為麵包原料的構成之自動製麵包機亦能適用於本發明。
另外,以在上文所示的米粒用製麵包行程及小麥粉用製麵包行程所執行的製造步驟係為例示,亦可設為其他的製造步驟。關於米粒用製麵包行程,當列舉其他的例子時,亦可為在粉碎步驟後,為了使粉碎粉末吸水,而再度進行浸泡步驟之後才開始進行搓揉步驟的構成等。
本發明係適於家庭用的自動製麵包機。
1...自動製麵包機
10...本體
11...原動軸
11a...耦合構件
12...第一原動軸皮帶輪
13...第二原動軸皮帶輪
14...麵包容器支持部
15...溫度感測器
16...操作部
20...蓋子
30...烘焙室
30a...底壁
30b...側壁
31...護套加熱器
40...搓揉馬達(第二馬達)
41...輸出軸
42...第一皮帶輪
43...第一皮帶
44...旋轉軸
45...第二皮帶輪
46...第三皮帶輪
47...第二皮帶
50...粉碎馬達(第一馬達)
51...輸出軸
52...第四皮帶輪
53...第三皮帶
60...第一麵包容器
60a...突緣部
60b...側壁
60c...突起部
61...凹部
62...第一刀片旋轉軸
62a...容器側耦合構件
63...底座
70...粉碎刀片
70a...輪轂
70b...溝槽
80...蓋體
80a...墊片
80b...防脫落環
80c...第一擋止部
80d...第二擋止部
80e...突起
81...支軸
82...搓揉刀片(第一搓揉刀片的一部份)
82a...突起
83...補充搓揉刀片(第一搓揉刀片的一部份)
84...離合器
84a...第一卡合體
84b...第二卡合體
85...窗
86...肋部
90...防護件
90a...輪轂
90b...輪框
90c...輪輻
90d...開口部
90e...柱體
90f...溝槽
90g...側面
100...第二麵包容器
100a...突緣部
100b...側壁
101...第二刀片旋轉軸
101a...容器側耦合構件
102...底座
110...第二搓揉刀片
111...輪轂
111a...圓形孔部
101b...D字形剖面部
111b...D字形孔部
120...微動開關(麵包容器檢測部)
121...微動開關之本體
122...按鍵
122a...突起部
122b...斜面
122c...突起部
123...彈簧
124...突出量限制部
125...可動接觸件
126...固定接觸件
130...控制裝置(控制部)
131...粉碎馬達驅動電路
132...搓揉馬達驅動電路
133...加熱器驅動電路
第1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的外觀構成之概略斜視圖。
第2圖係用以說明顯示本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的本體內部之構成之示意圖。
第3圖係顯示在本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的概略構成之部分剖面圖,且為使用第一麵包容器的情形之構成之圖。
第4圖係於本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中,用以說明在使用第一麵包容器的情形時所使用的粉碎刀片及搓揉刀片之構成的圖,且為從斜下方觀視時之概略圖。
第5圖係於本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中,用以說明在使用第一麵包容器的情形時所使用的粉碎刀片及搓揉刀片之構成的圖,且為從下方觀視時之概略圖。
第6圖係於本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中,搓揉刀片為折疊姿態時的第一麵包容器之俯視圖。
第7圖係於本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中,搓揉刀片為展開姿態時的第一麵包容器之俯視圖。
第8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所具備之防護件之構成之概略斜視圖。
第9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的概略構成之部分剖面圖,且為使用第二麵包容器時之構成之圖。
第10A圖係用以說明第二麵包容器中,第二搓揉刀片的輪轂與第二刀片旋轉軸的關係之剖面圖。
第10B圖係用以說明第二麵包容器中,第二搓揉刀片的輪轂與第二刀片旋轉軸的關係之俯視圖。
第11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之構成之方塊圖。
第12圖(a)及(b)係用以說明關於利用本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所執行的製麵包行程之示意圖。
第13圖係顯示第一其他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的概略構成之部分剖面圖,且為顯示使用第一麵包容器時之構成之圖。
第14圖係顯示第一其他實施形態之自動製麵包機的概略構成之部分剖面圖,且為顯示使用第二麵包容器時之構成之圖。
1...自動製麵包機
10...本體
16...操作部
20...蓋子
30...烘焙室
Claims (9)
- 一種自動製麵包機,係將投入有麵包原料的麵包容器放入本體內以執行麵包製造步驟之自動製麵包機,該自動製麵包機係具備有:第一麵包容器,係在使用穀物粒做為初始原料的情形時收容於前述本體內;第二麵包容器,係在使用穀物粉做為初始原料的情形時收容於前述本體內;以及麵包容器檢測部,係能檢測收容於前述本體內的麵包容器為前述第一麵包容器與前述第二麵包容器之中的何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製麵包機,其中,前述麵包容器檢測部係僅在前述第一麵包容器與前述第二麵包容器中之任一者收容於前述本體內的情形時,檢測於前述本體內收容有麵包容器的狀況。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製麵包機,其中,前述麵包容器檢測部係由以下構件所構成:第一麵包容器檢測部,係用以檢測前述第一麵包容器收容於前述本體內的情形;以及第二麵包容器檢測部,係用以檢測前述第二麵包容器收容於前述本體內的情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製麵包機,其中,於前述本體內係設有高速旋轉用的第一馬達,以及低速旋轉用的第二馬達;並且,在使用前述第一麵包容器來執行麵包的製造步驟時係使用前述第一馬達,而在使用前述第二麵包容器來執行麵包的製造步驟時係不使用前述第一馬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製麵包機,其中,於前述第一麵包容器的底部,係支持有使粉碎刀片及第一搓揉刀片能旋轉的第一刀片旋轉軸;於前述第二麵包容器的底部,係支持有使第二搓揉刀片能旋轉的第二刀片旋轉軸;於前述本體內,係設有旋轉前述粉碎刀片之際所使用的第一馬達,以及旋轉前述第一搓揉刀片及前述第二搓揉刀片之際所使用的第二馬達;並且,前述第一刀片旋轉軸及前述第二刀片旋轉軸,係可藉由前述第一馬達的驅動而能旋轉,並且可藉由前述第二馬達的驅動而能旋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或第5項所述之自動製麵包機,該自動製麵包機係具備有:控制部,係使用前述麵包容器檢測部以判斷於前述本體內是否收容有前述第二麵包容器,當判斷為前述第二麵包容器係收容於前述本體時,控制使前述第一馬達不受驅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自動製麵包機,其中,前述麵包容器檢測部係為藉由按壓按鍵而變成導通狀態的開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自動製麵包機,其中,前述第一麵包容器係將其高度設置較前述第二麵包容器更高;於前述第二麵包容器的開口側緣部係形成有凸緣部;並且前述按鍵係在前述第二麵包容器收容於前述本體內的狀態下,以被前述凸緣部按壓而使前述開關成為導通狀態的方式設置,並在前述第一麵包容器收容於前述本體內的狀態下,以不被前述第一麵包容器按壓的方式設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自動製麵包機,其中,於前述第二麵包容器的開口部側緣係形成有凸緣部;於前述第一麵包容器的外壁,係設有於比前述凸緣部更低的位置突出的突起部;並且前述按鍵係在前述第一麵包容器收容於前述本體內的狀態下,以被前述凸緣部按壓而使前述開關成為導通狀態的方式設置,並在前述第二麵包容器收容於前述本體內的狀態下,以不被前述第二麵包容器按壓的方式設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27694A JP5428915B2 (ja) | 2010-02-10 | 2010-02-10 | 自動製パン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138641A TW201138641A (en) | 2011-11-16 |
TWI415573B true TWI415573B (zh) | 2013-11-21 |
Family
ID=44367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03600A TWI415573B (zh) | 2010-02-10 | 2011-01-31 | 自動製麵包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20304870A1 (zh) |
JP (1) | JP5428915B2 (zh) |
CN (1) | CN102753071B (zh) |
TW (1) | TWI415573B (zh) |
WO (1) | WO201109939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09642B2 (ja) * | 2011-10-21 | 2016-04-2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自動製パン機 |
KR20150001856A (ko) * | 2012-10-05 | 2015-01-06 |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시바 | 조리기 |
JP5938564B2 (ja) * | 2012-12-07 | 2016-06-22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自動製パン機 |
JP6835735B2 (ja) * | 2015-05-06 | 2021-02-24 | ソシエテ・デ・プロデュイ・ネスレ・エス・アー | 展開可能な撹拌部材 |
CN106175496B (zh) * | 2015-05-07 | 2019-02-19 | 李文钦 | 搅拌容器 |
CN106993924A (zh) * | 2016-01-26 | 2017-08-01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颠勺效果的炒菜机 |
CN109381073A (zh) * | 2017-08-14 | 2019-02-26 |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机座组件及食物处理机 |
CN111227668B (zh) * | 2020-01-09 | 2022-02-01 | 王丽萍 | 一种新型的无烟烤盘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16526A (ja) * | 1998-10-13 | 2000-04-2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自動製パン機 |
JP2001000328A (ja) * | 1999-06-17 | 2001-01-09 | Mk Seiko Co Ltd | 製パン機 |
TW200924686A (en) * | 2007-12-14 | 2009-06-16 | Panasonic Corp | Electric food processor (II)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870688Y (zh) * | 2005-11-29 | 2007-02-21 |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面包机 |
-
2010
- 2010-02-10 JP JP2010027694A patent/JP5428915B2/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1-31 TW TW100103600A patent/TWI415573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1-01-31 US US13/575,567 patent/US2012030487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1-01-31 WO PCT/JP2011/051875 patent/WO201109939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1-31 CN CN201180008766.9A patent/CN10275307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16526A (ja) * | 1998-10-13 | 2000-04-2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自動製パン機 |
JP2001000328A (ja) * | 1999-06-17 | 2001-01-09 | Mk Seiko Co Ltd | 製パン機 |
TW200924686A (en) * | 2007-12-14 | 2009-06-16 | Panasonic Corp | Electric food processor (II)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1099394A1 (ja) | 2011-08-18 |
US20120304870A1 (en) | 2012-12-06 |
JP2011161030A (ja) | 2011-08-25 |
CN102753071B (zh) | 2015-03-18 |
CN102753071A (zh) | 2012-10-24 |
JP5428915B2 (ja) | 2014-02-26 |
TW201138641A (en) | 2011-1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15573B (zh) | 自動製麵包機 | |
TWI434665B (zh) | 自動製麵包機 | |
CN102481071B (zh) | 自动制面包机 | |
WO2011105237A1 (ja) | 自動製パン器 | |
JP5824616B2 (ja) | パン生地生成機及びそのパン生地を用いた製パン機 | |
JP6172606B2 (ja) | 自動製パン機 | |
TW201106907A (en) | Automatic bread-producing machine | |
JP5289245B2 (ja) | 自動製パン機 | |
TWI391096B (zh) | 自動製麵包機 | |
WO2011092942A1 (ja) | 自動製パン機 | |
JP5295040B2 (ja) | 自動製パン機 | |
JP2011167385A (ja) | 自動製パン器 | |
JP6065326B2 (ja) | 自動製パン機 | |
WO2011102306A1 (ja) | 自動製パン器 | |
JP5957738B2 (ja) | 自動製パン機 | |
JP2012147994A (ja) | 自動製パン器 | |
JP5295041B2 (ja) | 自動製パン機 | |
JP4859966B2 (ja) | 自動製パン機 | |
WO2012026198A1 (ja) | 自動製パン器 | |
TW201204299A (en) | Automatic bread maker | |
JP5938564B2 (ja) | 自動製パン機 | |
JP5402577B2 (ja) | 自動製パン器 | |
JP2011161217A (ja) | 自動製パン器 | |
JP2012217810A (ja) | 自動製パン器 | |
JP2011120690A (ja) | 自動製パン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