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3639B - 平版印刷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平版印刷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3639B
TWI393639B TW099129225A TW99129225A TWI393639B TW I393639 B TWI393639 B TW I393639B TW 099129225 A TW099129225 A TW 099129225A TW 99129225 A TW99129225 A TW 99129225A TW I393639 B TWI393639 B TW I3936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anket cylinder
plate
printing
contact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29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14610A (en
Inventor
Shuntaro Suzuki
Keiko Nakamura
Kengo Matsuo
Norihito Kawaguchi
Original Assignee
I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hi Corp filed Critical Ihi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114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4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36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363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06Lithographic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7/00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F17/08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 B41F17/14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on articles of finite 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00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 B41F3/46Details
    • B41F3/54Impression cylinders; Suppo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00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 B41F3/46Details
    • B41F3/54Impression cylinders; Supports therefor
    • B41F3/56Devices for adjusting cylinders relative to type-beds and setting in adjusted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10Intaglio printing ; Gravure pri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Printed Wiring (AREA)
  • Screen Printers (AREA)

Description

平版印刷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在藉由印刷使電極圖案形成於基板之類的情況,為了以高印刷精度對於印刷對象進行精細的印刷而使用的平版印刷方法及裝置。[offset printing,有稱為平版印刷、膠版印刷等情形,本文中稱為平版印刷]
本案根據2009年9月9日在日本提出之特願2009-208717號申請案而主張優先權,在此援用該申請案的內容。
平版印刷為印刷技術的一種,其中,使用凹版之平版印刷,已知是一種從上過墨的凹版將墨暫時轉印到(移轉給)轉動的膠布滾筒,然後從膠布滾筒將墨再轉印(印刷)到印刷對象,藉此而可將上述凹版的印刷圖案再現性良好地印刷到印刷對象的表面之印刷方法。
近年來,提案有一些將導電膏用作為印刷油墨之印刷技術,例如採用凹版平版印刷技術在基板上進行印刷而形成電極圖案之方法(參照例如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以作為將液晶顯示器等的電極圖案(導電圖案)形成於所需要的基板上之方法,以取代金屬蒸鍍膜的蝕刻等之微細加工。
將上述液晶顯示器等的電極圖案形成於基板時,對於電極的寬度,有微細到例如10μm左右之要求。而且,要在基板上重疊形成複數個電極圖案時,雖係更換版而進行電極圖案的套印,但只要印刷位置偏移,電極圖案就會走樣。因此,雖然精度隨著印刷對象之不同而多少有些差異,但就電極寬度要做到10 μm左右這樣微細的電極圖案而言,有必要將重疊的偏差抑制到數μm。因此,在基板上之電極圖案的印刷,要求要有比在紙等之上印刷文字或圖像之一般的凹版平版印刷還要高的印刷精度。
以往,為了提高凹版平版印刷的印刷精度而提出來的方法之一,有例如下述的方法。應用於此方法之平版印刷機係具備有:在上表面保持有凹版及作為印刷對象的工件(work)之移動載台;配置於移動載台的上方之轉印用的膠布滾筒(轉動膠布);獨立地驅動移動載台及膠布滾筒之驅動機構;以及分別獨立地控制移動載台用及膠布滾筒用的各驅動機構之數位控制控制器。而且,分別獨立地使保持著凹版及工件之移動載台的移動、及膠布滾筒的轉動動作,且由操作者(operator)以手輸入方式微調整膠布滾筒的周速,藉此而可提高從凹版轉印到(移轉給)膠布滾筒、以及從膠布滾筒再轉印(印刷)到工件之精度(參照例如專利文獻3)。
此外,為了提高平版印刷的印刷精度之其他的方法,還有例如下述的方法。應用於此方法之平版印刷機係具備有:具有圓筒狀抵接部(bearer roll)之滾筒(膠布滾筒)、以及具有平面狀抵接部(此平面狀抵接部係支持平板狀的板狀體並且與圓筒狀抵接部抵接者)之本體。而且,一邊使圓筒狀抵接部與平面狀抵接部抵接,一邊使滾筒與板狀體相對地並進移動,同時使墨在滾筒、與作為板狀體之版(主板)或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工件板)之間轉移。對於該印刷機,有在其中設置用來調節圓筒狀抵接部與平面狀抵接部之間的接觸力之接觸力調節手段之提案。
具有上述構成的印刷機,係藉由接觸力調節手段來調節圓筒狀抵接部與平面狀抵接部的接觸力,而使接觸力變化。如此一來,圓筒狀抵接部的接觸部份隨著平面狀抵接部的平面形狀而變形的程度就會變化,於是該圓筒狀抵接部的接觸部份的曲率半徑會變化,外觀上的直徑會增減。因此,即使在並進移動量相同之情況,也可使滾筒的旋轉角度變化。因而,可高精度地進行滾筒相對於版或基板(亦即本體上支持的板狀體)之角度位置、亦即印刷位置的對位(參照例如專利文獻4)。
另外,使平版印刷的印刷精度提高的條件之一,可舉出以下例子:使為了進行轉印(移轉)處理而使膠布滾筒與版接觸之際、或為了進行再轉印(印刷)處理而使膠布滾筒與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接觸之際的印壓均勻。不過,膠布滾筒的周壁的表面部,係由橡膠等具備所需的彈性之材料所形成。因此,當施加所需的壓力使膠布滾筒按壓在版或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時,接觸部份就會沿著版或基板的表面而變形,因而,在上述轉印(移轉)處理時從版將墨暫時吸附過來,然後在進行再轉印(印刷)處理時使吸附過來的墨轉移到基板之際之膠布滾筒的墨吸附及轉移特性,會與膠布滾筒的表面部中之與版或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接觸的部份的變形量有關。
另外,關於在積層滾筒的外圓周形成積層體之裝置,過去曾經提出:令用來在捲繞於積層滾筒的外圓周部之片材上進行印刷之印刷部的位置,對應於積層滾筒的外圓周部之厚度的變化而沿著厚度方向移動之方案。就上述之對應於厚度的變化之方法而言,除了將預先設定的每一層的厚度乘以已積層的層數而得知厚度的變化之方法之外,還有使用配置在與印刷部的移動方向平行且通過積層滾筒的旋轉中心之直線上之距離測定感測器,即時地測量與積層滾筒的外圓周部的距離變化之方法(參照例如專利文獻5)。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279756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3904433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0-272079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6-142764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05-183429號公報
如上所述,用於平版印刷之膠布滾筒,其周壁的表面係由橡膠等具備所需的彈性之材料所形成,所以按壓至版或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上,接觸部份就會沿著版或基板的表面而變形。因此,會有:使墨從版轉印到膠布滾筒之際,以及使墨從膠布滾筒再轉印到基板之際之墨的附著情況,分別依照版與膠布滾筒的接觸壓力(印壓)、以及膠布滾筒與基板的接觸壓力(印壓)而變化之可能性。因而,在進行例如精細的電極圖案的印刷之情況,就會有印刷成細線之電極的粗細不固定之可能性。
再者,施加所需的壓力使膠布滾筒按壓在版或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上,膠布滾筒之與版或基板的接觸部份沿著版或基板的表面而變形時,膠布滾筒在該接觸部份的滾筒徑就會變化,伴隨著滾筒徑的變化,膠布滾筒的周速也會產生變化。
另一方面,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的厚度要製作成每一個都相同很困難。因此,一個個基板,在厚度尺寸上便會產生些許參差不齊的情形。
此外,在用來進行套印(overprinting)之複數個版彼此之間,也會在各個版的厚度上產生些許參差不齊的情形。
因為作為印刷對象之各個基板的厚度的參差不齊,而在各基板與膠布滾筒的接觸壓力上產生差異時,則即使是使用相同的版之情況,也會有印刷於各個基板之電極圖案之印刷成細線之電極的粗細並不均一之可能性。而且,印刷於各基板之印刷圖案未必都一定,而有再現性降低之可能性。
另外,因為用來進行套印之複數個版彼此之間的厚度尺寸的參差不齊,而在各個版與膠布滾筒的接觸壓力上產生差異時,就會有藉由使用複數個版之套印而在一個基板上形成的電極圖案之印刷成細線之電極的粗細並不均一,或是發生重疊偏離之可能性。
而且,由於版會因在印刷中使用的緣故而漸漸磨耗(消耗),因此每當使用所需的印刷次數或印刷時間就必須更換。在此情況,若更換前的版與更換後的版之間有厚度尺寸上的變異,就有在與膠布滾筒的接觸壓力上產生差異之可能性。因而,會有:在版的更換前後,印刷於基板上的電極圖案之印刷成細線之電極的粗細發生變化,或是印刷於基板上的印刷圖案發生變化,而無法得到良好的再現性之可能性。
尤其,在為了形成諸如電極圖案之精細的印刷圖案而要求很高的印刷精度之情況,會有:因為版與膠布滾筒的接觸壓力的變化、或膠布滾筒與各基板的接觸壓力的變化,而使得印刷出的細線的粗細發生些微的變化,或是由於膠布滾筒的周速隨著膠布滾筒的些微的滾筒徑的變化而變化,導致印刷位置發生偏移,而成為在達成要求的印刷精度時的障礙之可能性。
另外,專利文獻3中揭示的方法中,雖然揭示了調整膠布滾筒的周速之想法,但必須以手輸入方式來調整膠布滾筒的周速。而且,因為是由操作者以目視方式由印刷結果來判斷是否得到適當的膠布滾筒的周速,所以難以進行定量的評估。
專利文獻4中,揭示藉由調節滾筒(膠布滾筒)的圓筒狀抵接部、與設於用來支持版或基板之本體上的平面狀抵接部之間的接觸力(接觸壓力),來高精度地進行印刷位置的對位之想法。然而,並未揭示任何讓滾筒相對於版的接觸壓力、與滾筒相對於厚度尺寸未必都一定之各基板的接觸壓力保持一定之想法。因此,專利文獻4中揭示的方法,並無法排除如前述之滾筒與版或基板的接觸壓力發生差異之可能性。而且,也無法消除因為滾筒與版或基板接觸時接觸壓力發生差異,而在滾筒與版或各基板之接觸部份的滾筒徑的變化量上產生差異,使得該接觸部份的周速產生變化,導致對於各基板的印刷精度、再現性降低之問題。再者,為了進行印刷位置的對位,而對與設於用來支持版或基板之本體上的平面狀抵接部之間的接觸力(接觸壓力)進行操作之作法,從欲使由平版印刷所產生的印刷圖案均一之本來的目的來看並不妥當。
另外,在使膠布滾筒從上方依序與版及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接觸而進行平版印刷之際,即便使與版或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接觸之膠布滾筒的高度保持一定,從膠布滾筒施加到版或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的印壓也未必會均一。
印壓並不均一的主要原因,可列舉出以下情形:版及基板的厚度尺寸並不相同;基板的厚度一批一批互不相同;即使是同一批,基板的厚度尺寸也未必均一;版隨著印刷處理而消耗時或變更印刷圖案時要更換版,但更換之前與之後的版的厚度尺寸有差異;即使在同一塊版或同一個印刷對象的面內,厚度尺寸也未必均一;以及由於加工精度的關係使得膠布滾筒的旋轉中心發生偏心等。
有關使膠布滾筒與版或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的印壓能夠均一之對策,可考慮在使膠布滾筒與版或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接觸時,利用測壓元件(load cell)等直接測量印壓,並依據印壓的測量值的大小來對膠布滾筒的升降動作進行回授控制,以使印壓保持一定。不過,此方法所花費的測量時間比較長,所以印刷速度的高速化會有其極限。
再者,專利文獻4中揭示的印刷機,為了要能夠高精度地進行印刷位置的對位,而藉由接觸力調節手段來調節支架滾筒與支架軌道的接觸力之結果,印壓會不穩定。因此,在進行例如精細的電極圖案的印刷時,會難以將形成為細線之電極的粗細印刷得很均一。
將專利文獻5中揭示的使用配置在與印刷部的移動方向平行且通過積層滾筒的旋轉中心之直線上之距離測定感測器來測量與積層滾筒的外圓周部的距離變化而即時地測量積層滾筒的外圓周部的厚度變化之方法,用來檢測平版印刷裝置中之與膠布滾筒接觸之平板狀的版或基板等印刷對象的厚度變化時,就必須將距離測定感測器設置在膠布滾筒與平板狀的版或印刷對象之接觸點。因此,必須使平板狀的版或印刷對象的一部份超出膠布滾筒而露出到滾筒軸方向的外側,並對應於該露出部份而配設距離測定感測器。然而,使用超出膠布滾筒而有一部份露出到滾筒軸方向的外側之版或印刷對象的作法並不切實際。
而且,即便使平板狀的版或印刷對象超出膠布滾筒而有一部份露出到滾筒軸方向的外側,並測量該露出部份的厚度變化,也無法從該測量結果檢測出平板狀的版或印刷對象之實際與膠布滾筒接觸的部份的滾筒軸方向的厚度變化。
本發明提供一種即使如基板之印刷對象之厚度尺寸未必皆做成一定,也可在各印刷對象以高再現性印刷出細線的粗細均一且沒有印得太淡而不清楚或印得太濃而有暈影之印刷圖案,而可提高印刷精度,而且,即使在用於套印之複數個版彼此未必皆為一定的厚度尺寸之情況,或是更換版時更換前與更換後的版彼此未必皆為一定的厚度尺寸之情況,也能以高再現性印刷出細線不會印得太淡而不清楚或印得太濃而有暈影之印刷圖案,而可提高印刷精度,因而能夠高精度地進行諸如電極圖案之精細的印刷,以及即使在套印的情況也可將重疊偏離壓低到微米等級之平版印刷方法及裝置。
另外,本發明提供一種即使在版及基板等之印刷對象的厚度尺寸不相同,或是印刷對象的厚度一批一批不同,或是就算是同一批,基板的厚度尺寸也未必均一之情況,甚至因為加工精度的關係使得膠布滾筒的旋轉中心偏心,也可在使膠布滾筒與版接觸的期間、以及使膠布滾筒與印刷對象接觸的期間使印壓分別保持均一,而可提高從版經由膠布滾筒而印刷到印刷對象之印刷圖案的印刷精度,因而能夠高精度地進行諸如電極圖案之精細的印刷,並且以高速進行印刷的情況很有利之平版印刷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的第一發明,係使由升降用致動器使之升降之膠布滾筒,從上方與在台座上設置的導軌上行進之版載台上所保持的版接觸,接著使上述膠布滾筒從上方與在上述導軌上行進之印刷對象載台上所保持的印刷對象接觸,而使從上述版到膠布滾筒之轉印、以及從膠布滾筒到印刷對象之再轉印進行之平版印刷方法,其中,以讓上述膠布滾筒與上述版載台上所保持的版接觸期間的接觸壓力、及上述膠布滾筒與上述印刷對象載台上所保持的印刷對象接觸期間的接觸壓力分別在預定的值保持一定之方式,控制上述升降用致動器所致動之膠布滾筒的升降,且設定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速度、及上述版載台的行進速度,俾使進行使接觸壓力保持一定之控制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會以預先設定的預定壓力按壓版之方式與版接觸而導致上述膠布滾筒之與上述版的接觸部份發生變形時之上述膠布滾筒之以變形部份的滾筒徑為根據之周速,與上述版載台之行進速度一致。
本發明的第二發明,係使由升降用致動器使之升降之膠布滾筒,從上方與在台座上設置的導軌上行進之版載台上所保持的版接觸,接著使上述膠布滾筒從上方與在上述導軌上行進之印刷對象載台上所保持的印刷對象接觸,而使從上述版到膠布滾筒之轉印、以及從膠布滾筒到印刷對象之再轉印進行之平版印刷方法,其中,以讓上述膠布滾筒開始與上述版載台上所保持的版接觸之際的接觸壓力成為預定的值之方式控制上述升降用致動器所致動之膠布滾筒的升降之後,在上述膠布滾筒與上述版載台上所保持的版接觸的期間,使該膠布滾筒的高度保持一定,並且,以讓上述膠布滾筒開始與上述印刷對象載台上所保持的印刷對象接觸之際的接觸壓力成為預定的值之方式控制上述升降用致動器所致動之膠布滾筒的升降之後,在上述膠布滾筒與上述印刷對象載台上所保持的印刷對象接觸的期間,使該膠布滾筒的高度保持一定,且設定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速度、及上述版載台的行進速度,俾使進行使接觸壓力保持一定之控制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會以預先設定的預定壓力按壓版之方式與版接觸而導致上述膠布滾筒之與上述版的接觸部份發生變形時之上述膠布滾筒之以變形部份的滾筒徑為根據之周速,與上述版載台之行進速度一致。
本發明的第三發明,係具備有在台座上設置的導軌上行進之版載台及印刷對象載台,且使由升降用致動器使之升降之膠布滾筒,從上方依序與上述版載台上所保持的版、及上述印刷對象載台上所保持的印刷對象接觸,而使從上述版到膠布滾筒之轉印、以及從膠布滾筒到印刷對象之再轉印進行之平版印刷裝置,其中,具備有用來檢測由升降用致動器使之升降之膠布滾筒相對於上述版及印刷對象的接觸壓力之壓力感測器,並且具備有控制器,該控制器具有以下功能:下指令給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以使得在上述膠布滾筒與上述版之間進行轉印之期間、以及在上述膠布滾筒與上述印刷對象之間進行再轉印之期間,從上述壓力感測器輸入的上述接觸壓力在預定的值保持一定,且設定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速度、及上述版載台的行進速度,俾使進行使接觸壓力保持一定之控制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會以預先設定的預定壓力按壓版之方式與版接觸而導致上述膠布滾筒之與上述版的接觸部份發生變形時之上述膠布滾筒之以變形部份的滾筒徑為根據之周速,與上述版載台之行進速度一致。
本發明的第四發明,係具備有在台座上設置的導軌上行進之版載台及印刷對象載台,且使由升降用致動器使之升降之膠布滾筒,從上方依序與上述版載台上所保持的版、及上述印刷對象載台上所保持的印刷對象接觸,而使從上述版到膠布滾筒之轉印、以及從膠布滾筒到印刷對象之再轉印進行之平版印刷裝置,其中,具備有用來檢測由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使之升降之膠布滾筒的高度之高度感測器、及用來檢測上述膠布滾筒相對於上述版及印刷對象的接觸壓力之壓力感測器,並且具備有控制器,該控制器具有以下功能:下指令給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俾在上述膠布滾筒與上述版之間開始轉印之際使從上述壓力感測器輸入的接觸壓力成為預定的值,且在上述膠布滾筒與上述版之間進行轉印之期間,根據來自上述高度感測器的輸入而下指令給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以保持從上述壓力感測器輸入的接觸壓力變為預定的值時之上述膠布滾筒的高度之功能;以及下指令給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俾在上述膠布滾筒與上述印刷對象之間開始再轉印之際使從上述壓力感測器輸入的接觸壓力成為 預定的值,且在上述膠布滾筒與上述印刷對象之間進行再轉印之期間,根據來自上述高度感測器的輸入而下指令給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以保持從上述壓力感測器輸入的接觸壓力變為預定的值時之上述膠布滾筒的高度之功能,且設定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速度、及上述版載台的行進速度,俾使進行使接觸壓力保持一定之控制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會以預先設定的預定壓力按壓版之方式與版接觸而導致上述膠布滾筒之與上述版的接觸部份發生變形時之上述膠布滾筒之以變形部份的滾筒徑為根據之周速,與上述版載台之行進速度一致。
在上述平版印刷裝置中,控制器最好具有以下功能:在膠布滾筒與版之間進行轉印之期間、以及在膠布滾筒與印刷對象之間進行轉印之期間,根據來自上述高度感測器的輸入而下指令給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以保持從壓力感測器輸入的接觸壓力分別變為預定的值時之上述膠布滾筒的高度時,膠布滾筒有偏心的情形,根據上述膠布滾筒的偏心量,而對於應保持上述膠布滾筒的高度施加修正。
本發明的第五發明,係在藉由旋轉用驅動馬達使由升降用致動器使之升降之膠布滾筒旋轉的狀態下,使上述膠布滾筒從上方與在台座上的導軌上行進之移動載台上所保持的版接觸,接著使上述膠布滾筒從上方與在上述導軌上行進之移動載台上所保持的印刷對象接觸,而使從上述版到膠布滾筒之轉印、以及從膠布滾筒到印刷對象之再轉印進行之平版印刷方法,其中,在上述版載台上的版或印刷對象載台上的印刷對象進入膠布滾筒的正下方位置之前,沿著轉印時載台行進方向預先測量上述版載台上的版或印刷對象載台上的印刷對象的表面之以台座上表面為基準之高度,接著,在使上述膠布滾筒與上述版或印刷對象接觸時,將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中心之在上述台座上的高度,控制在將預先測量的上述版或印刷對象的表面的高度與膠布滾筒的半徑之和減去預定的目標滾筒按壓量而算出的高度,且設定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速度、及上述版載台的行進速度,俾使進行使接觸壓力保持一定之控制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會以預先設定的預定壓力按壓版之方式與版接觸而導致上述膠布滾筒之與上述版的接觸部份發生變形時之上述膠布滾筒之以 變形部份的滾筒徑為根據之周速,與上述版載台之行進速度一致。
本發明的第六發明,係在藉由旋轉用驅動馬達使由升降用致動器使之升降之膠布滾筒旋轉的狀態下,使上述膠布滾筒從上方依序與在台座上的導軌上行進之個別的或共通的移動載台上所保持的版及印刷對象接觸,而使從上述版到膠布滾筒之轉印、以及從膠布滾筒到印刷對象之再轉印進行之平版印刷裝置,其中,在比上述膠布滾筒還要靠近轉印時載台行進方向的上游側位置,設有用來測量與版載台上的版或印刷對象載台上的印刷對象的表面之間的距離之距離測定感測器,並且具備有控制器,該控制器具有以下功能:根據從上述距離測定感測器輸入之訊號,將版載台上的版或印刷對象載台上的印刷對象之位於上述距離測定感測器的正下方的部份之以台座上表面為基準之表面高度予以算出並暫時記憶起來之功能;以及下指令給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俾在上述的部份經配置到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中心的正下方而與膠布滾筒接觸之時間點,使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中心之在上述台座上的高度,與將上述版載台上的版或印刷對象載台上的印刷對象的表面中之上述部份之預先測量的表面的高度及膠布滾筒的半徑之和減去預定的目標滾筒按壓量而算出的高度一致之功能,且設定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速度、及上述版載台的行進速度,俾使進行使接觸壓力保持一定之控制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會以預先設定的預定壓力按壓版之方式與版接觸而導致上述膠布滾筒之與上述版的接觸部份發生變形時之上述膠布滾筒之以變形部份的滾筒徑為根據之周速,與上述版載台之行進速度一致。
在上述第一至六發明中,一較佳樣態是:預先測量由於對上述版及上述印刷對象之接觸壓力的不同而產生之上述膠布滾筒的變形量之不同,並考慮由於該變形量之不同所造成之周速的變化,修正設定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速度、及上述印刷對象載台的行進速度,俾使進行接觸壓力一定控制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預先設定的預定接觸壓力與上述印刷對象接觸時上述膠布滾筒之以與上述印刷對象的接觸部份產生之變形部份的滾筒徑為基準之周速,與上述印刷對象載台之行進速度一致。
又,在上述第一至六發明中,另一較佳樣態是:依據要使上述膠布滾筒接觸的對象是上述版或上述印刷對象的哪一者,個別地設定分別所希望的某一接觸壓力的目標值,而求出該壓力目標值、及從壓力感測器輸入之對上述膠布滾筒的上述版、或對上述印刷對象之接觸壓力的現在值之相對於上述壓力目標值之壓力偏差,並將為了使此壓力偏差變為零而進行之回授處理所求出之驅動指令下達給上述膠布滾筒的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且使上述升降用致動器根據驅動指令而作動,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對應於分別所希望的壓力目標值之一定的接觸壓力與上述版或上述印刷對象接觸。
根據本發明,就會發揮如以下所述之良好的效果:
(1)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及第三發明,可讓使膠布滾筒與版接觸而進行油墨的轉印時之接觸壓力、以及使膠布滾筒與印刷對象接觸而進行再轉印時之接觸壓力,分別以預定的接觸壓力保持均一,所以可讓使膠布滾筒與版接觸時之接觸部份的變形量、以及使膠布滾筒與印刷對象接觸時之接觸部份的變形量分別保持均一。
因此,可使印刷出來的細線的粗細均一,並且可使進行從上述版到膠布滾筒之轉印時的膠布滾筒的周速、及進行從膠布滾筒到印刷對象之再轉印時的膠布滾筒的周速分別保持均一。因而,可提高從版經由膠布滾筒而印刷到印刷對象之印刷圖案的再現性,可將諸如電極圖案之精細的印刷圖案正確地印刷到印刷對象。
(2)又,即使印刷對象載台上所保持的印刷對象之厚度尺寸有參差不齊的情形,也可防止對各印刷對象進行再轉印時之膠布滾筒的接觸壓力或周速的變動。因此,可防止在各印刷對象發生之印刷精度或再現性的參差不齊。
(3)又,即使用來進行套印之複數個版、或更換版時之更換前與更換後的版之厚度尺寸有參差不齊的情形,也可防止膠布滾筒相對於各版之接觸壓力或周速的變動之參差不 齊。因此,可防止因上述版的厚度尺寸的參差不齊而發生之印刷精度或再現性的參差不齊。
(4)再者,因為可對印刷對象進行正確且再現性高之印刷,所以即使是對於印刷對象進行諸如電極圖案之精細的印刷圖案的套印的情況,也可抑制重疊偏離。因而,在將重疊偏離壓低到微米等級方面很有利。
(5)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及第四發明,使膠布滾筒與版或印刷對象接觸並分別將接觸壓力暫時控制在預定的接觸壓力後,係保持使膠布滾筒的接觸壓力成為預定的接觸壓力之時間點之膠布滾筒的高度,藉此可在使膠布滾筒與版接觸時的接觸部份的變形量、及使膠布滾筒與印刷對象接觸時的接觸部份的變形量皆均一的狀態下使膠布滾筒與版或印刷對象接觸。
因而,可得到與上述(1)(2)(3)(4)一樣的效果。
(6)藉由對控制器在膠布滾筒與版之間的進行轉印之期間、以及在膠布滾筒與印刷對象之間進行再轉印之期間,根據來自高度感測器的輸入而下指令給升降用致動器,以保持從壓力感測器輸入的接觸壓力分別變為預定的值時之膠布滾筒的高度時,膠布滾筒有偏心的情形,係賦予根據膠布滾筒的偏心量而對於應保持上述膠布滾筒的高度施加修正之功能,因此即使膠布滾筒偏心,也能夠以將膠布滾筒與版或印刷對象接觸之部份的變形量,保持在使膠布滾筒與版或印刷對象接觸並將接觸壓力暫時控制在預定的接觸壓力之狀態下的變形量之狀態,使轉印或再轉印在膠布滾筒與版或印刷對象之間進行。
因而,如上所述即使膠布滾筒偏心,也能夠提高印刷精度。
(7)根據本發明的第五及第六發明,就可在使膠布滾筒與版接觸而進行轉印(移轉)處理的期間、以及使膠布滾筒與印刷對象接觸而進行再轉印(印刷)處理的期間,使膠布滾筒恆常地以預定的目標滾筒按壓量按壓於版或印刷對象。
因此,可使從膠布滾筒作用到版或印刷對象的印壓保持均一。
(8)因此,可提高從版經由膠布滾筒而印刷到印刷對象之印刷圖案的印刷精度,而可高精度地進行諸如電極圖案之精細的印刷。
(9)而且,以讓膠布滾筒相對於版或基板的按壓量成為目標滾筒按壓量之方式進行之膠布滾筒的高度的控制,係根據在版載台上的版或基板載台上的基板配置在比膠布滾筒的旋轉中心還要靠近轉印時載台行進方向的上游側之時間點預先測量出之版或基板的表面的高度之測量結果而進行。因此,可防止響應時間之延遲。因而,在一邊進行使印壓均等地控制一邊以高速進行印刷的情況很有利。
以下,參照圖式來說明實施本發明之形態。
第1至11B圖顯示本發明之平版印刷方法及裝置的實施的一個形態,具有以下的構成。
亦即,在水平的台座1的上側,設有在一方向(X軸方向)延伸之導軌2,例如一組兩根之導軌2。導軌2上,依序從導軌2的長度方向的一端側(第1圖中的左側)配置有使凹版等之版3保持於其上面部之版載台4、以及使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5保持於其上面部之作為印刷對象載台之基板載台6。此等載台4,6係分別透過個別的導塊2a而相對於導軌2安裝成可滑動,並且藉由線性馬達等之個別的驅動裝置7而可沿著導軌2獨立地移動(行進)。
另外,版載台4及基板載台6兩者之沿著導軌2的長度方向之位置、亦即以預定的點為基準之沿著X軸方向的絕對位置,係可藉由與導軌2平行而設在台座1上之共通的線性光學尺(linear scale)8來檢測出來。
在台座1上之與導軌2的長度方向中間部對應之部位,設有轉印機構部9。轉印機構部9具備有:在導軌2的上方配置成在與導軌2的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Y軸方向)延伸,且可由驅動馬達11加以驅動而轉動之膠布滾筒10;用來檢測出膠布滾筒10的旋轉速度以及圓周方向的角度姿勢之編碼器(encoder)12;用來使膠布滾筒10升降之起重器(jack)或滾珠螺桿機構等之升降用致動器13(圖中係顯示為起重器之形式);用來檢測出膠布滾筒10的高度之高度感測器14;以及壓力感測器15。升降用致動器13係使膠布滾筒10在膠布滾筒10的周壁面的下端部配置於比各載台4,6的上表面高出需要尺寸的位置之退避高度(退避位置)Ha、與膠布滾筒10的周壁面的下端部配置於與各載台4,6的上表面對應的位置之接觸高度(接觸位置)Hb之間移動。壓力感測器15係檢測出當使由升降用致動器13下降到接觸高度Hb之膠布滾筒10與配置在其下方之狀態的版載台4上所保持的版3或基板載台6上所保持的基板5接觸並且將膠布滾筒10向下方彈壓推壓時之兩者間的接觸壓力。
另外,在台座1上之與導軌2的長度方向一端部對應之部位,設有用來使版載台4移動到導軌2的長度方向一端部而在該處待機之版載台待機區16。而且,在台座1上之版載台待機區16與轉印機構部9之間,設有用來對版載台4的上面部上所保持的版3進行上墨之上墨裝置17。
在台座1上之與導軌2的長度方向另一端部對應之部位,設有用來在使基板載台6移動到導軌2的長度方向另一端部並在該處待機的狀態下,相對於基板載台6的上面部進行為了進行新的印刷處理之基板5的安裝、以及印刷處理後之基板5的拆下之基板設置區18。
另外,復具備有控制器19,此控制器19係根據從線性光學尺8輸入之關於版載台4及基板載台6在導軌2的長度方向的位置之檢出訊號、以及從轉印機構部9的編碼器12及高度感測器14及壓力感測器15輸入之訊號,而下指令給版載台4及基板載台6之個別的驅動裝置7、以及轉印機構部9之膠布滾筒10的驅動馬達11及升降用致動器13。本發明之平版印刷裝置即由以上所述的各構件所構成。
詳言之,轉印機構部9中,如第1至3圖所示,在導軌2的長度方向中間部的兩方的外側,設有在導軌2的長度方向(X軸方向)隔著需要的間隔各設置兩根之具有需要的高度之支柱構件21。另外,配置成橫切過導軌2的長度方向中間部的上方之樑構件22,將各支柱構件21的頂部彼此連結起來而與支柱構件21構成門形的框架20。在框架20中,在分別沿著X軸方向而配設於導軌2的外側之兩根支柱構件21彼此之間,有透過軸承25而將膠布滾筒10的兩端的旋轉軸23保持成可旋轉自如之滾筒外罩24的兩端部,透過在上下向延伸之線性導件26而安裝成可在上下方向移動。
另外,在滾筒外罩24之在膠布滾筒10的軸心方向隔著需要間隔之兩個部位,例如大致與膠布滾筒10的軸心方向兩端部對應的兩個部位,以及分別與各部位對應之框架20的樑構件22的兩個部位之間,分別有升降用致動器13及壓力感測器15串聯安裝於其間。
又,在滾筒外罩24的兩端部的需要的部位與框架20之分別與之對應之支柱構件21的需要部位之間,設有例如上下方向的線性光學尺之類的高度感測器14,來作為膠布滾筒10的高度感測器14。因此,藉由各高度感測器14檢測出滾筒外罩24的上下方向位置,而可間接地進行滾筒外罩24所保持的膠布滾筒10的高度之檢測。藉此,伴隨著各升降用致動器13之同步的驅動,使膠布滾筒10與滾筒外罩24成一體地沿著線性導件26在上下方向移動,就可將膠布滾筒10配置到藉由高度感測器14而檢測出之預定的退避高度Ha或接觸高度Hb。因而,在將膠布滾筒10拉高到退避高度Ha之狀態下,就可使沿著導軌2而移動之版載台4或基板載台6通過膠布滾筒10的下方而不會發生與膠布滾筒10干涉的情形。
又,在版載台4或基板載台6配置於膠布滾筒10的正下方之狀態下,藉由各升降用致動器13使與滾筒外罩24成一體之膠布滾筒10下降到接觸高度Hb,就可使膠布滾筒10的周壁面從上方抵壓到版載台4的上面部所保持的版3上或基板載台6的上面部所保持的基板5上。此時,藉由與各升降用致動器13串聯設置之各壓力感測器15,就可檢測出各升降用致動器13使與滾筒外罩24成一體之膠布滾筒10向下方彈壓之力的反作用力,以作為膠布滾筒10相對於版載台4上的版3或基板載台6上的基板5之接觸壓力。
在滾筒外罩24的一側,安裝有朝內配置的驅動馬達11。而且,藉由將驅動馬達11之未圖示的輸出軸連接至由滾筒外罩24的長度方向的一側之軸承25加以保持可旋轉自如之膠布滾筒10的一側的旋轉軸23,因此而可藉由驅動馬達11的運轉來驅使膠布滾筒10轉動。
另外,驅動馬達11之未圖示的輸出軸安裝有編碼器12。利用編碼器12,可檢測出藉由驅動馬達11的運轉而驅使膠布滾筒10轉動時之膠布滾筒10的旋轉速度、及膠布滾筒10的旋轉角度(以圓周方向的某一個點為基準之角度)。
控制器19的控制構成係如第4圖所示,具備有載台行進控制部19a、滾筒位置控制兼壓力控制部19b、及滾筒旋轉控制部19c。載台行進控制部19a係根據從設於台座1上之線性光學尺8輸入之版載台4及基板載台6之個別的載台位置檢出訊號S1,下指令給版載台4及基板載台6之個別的驅動裝置7,來控制各載台4,6的位置、移動方向(行進方向)及移動速度(行進速度)。滾筒位置控制兼壓力控制部19b,係根據從轉印機構部9中的各高度感測器14輸入之膠布滾筒10的高度的檢出訊號S2、以及從各壓力感測器15輸入之膠布滾筒10相對於版3或基板5的接觸壓力之檢出訊號S3,下指令給膠布滾筒10之各升降用致動器13,來控制膠布滾筒10的高度、及膠布滾筒10相對於版3或基板5的接觸壓力。滾筒旋轉控制部19c係根據從膠布滾筒10的驅動馬達11上安裝的編碼器12輸入之膠布滾筒10的旋轉速度及旋轉角度的檢出訊號,下指令給膠布滾筒10的驅動馬達11,來控制膠布滾筒10的旋轉速度及旋轉角度。此外,可與載台行進控制部19a同步地控制滾筒位置控制兼壓力控制部19b及滾筒旋轉控制部19c。
另外,控制器19的控制功能包括:視需要而進行使膠布滾筒10配置到退避高度Ha或接觸高度Hb的任一高度之滾筒高度控制之功能;以及進行在使膠布滾筒10與版3接觸而進行轉印(移轉)時使膠布滾筒10相對於版3的接觸壓力保持一定,且在使膠布滾筒10與基板5接觸而進行再轉印(印刷)時使膠布滾筒10相對於基板5的接觸壓力保持一定之接觸壓力一定控制之功能。
關於控制器19所進行之滾筒高度控制的具體內容,將參照第5圖所示之控制方塊圖來加以說明。第5圖中,為了方便起見,而將轉印機構部9的框架20及膠布滾筒10的滾筒外罩24的記載予以省略,並且將附設在膠布滾筒10之驅動馬達11、編碼器12、升降用致動器13、作為高度感測器之線性光學尺14、壓力感測器15的形狀及配置做了一些變更。另外,也將膠布滾筒10的一側的升降用致動器13的控制系統的記載予以省略(在第6及12圖中亦同)。
當有利用台座1上的線性光學尺8(參照第2圖、第4圖)而檢測出之與版載台4的X軸方向的位置、及基板載台6的X軸方向的位置相關之載台位置檢出訊號S1輸入時,控制器19就根據各載台位置檢出訊號S1,進行依據預先設定的需要的表函數之表函數處理27,而判斷應將膠布滾筒10配置到退避高度Ha或接觸高度Hb的哪一高度,並輸出退避高度Ha或接觸高度Hb的高度目標值h。接著,控制器19將高度目標值h、以及以從轉印機構部9的高度感測器14輸入之檢出訊號為根據之膠布滾筒10的高度現在值h1輸入至減法器28,求出高度現在值h1相對於高度目標值h之高度偏差Δh,然後將為了使此高度偏差Δh變為0而進行以PID(比例積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控制等之回授控制理論為基礎之回授處理29所求出之驅動指令C1下達給膠布滾筒10的升降用致動器13。
如此,使升降用致動器13根據驅動指令C1而作動,就可對應於版載台4或基板載台6之X軸方向的位置,而在如後述為了使墨之轉印在膠布滾筒10與版3或基板5之間進行而使膠布滾筒10與版3或基板5接觸之時,使膠布滾筒10配置在接觸高度Hb,在此外的其他時候,使膠布滾筒10配置在退避高度Ha。
另外,關於控制器19所進行之膠布滾筒10的接觸壓力一定控制,則參照第6圖所示之控制方塊圖說明如下。
亦即,要使墨從版3轉印(移轉)到膠布滾筒10時,必須使上墨到版3之墨吸附到膠布滾筒10的表面。另一方面,要使墨從膠布滾筒10再轉印到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5時,則必須使吸附到膠布滾筒10的表面之墨離開膠布滾筒10的表面然後吸附到基板5的表面。然而,從版3到膠布滾筒10之墨的轉印特性、與從膠布滾筒10到基板5之墨的轉印特性,未必會相同。而且,為了提高平版印刷整體的轉印性能,使膠布滾筒10與版3接觸時所希望的接觸壓力、以及使膠布滾筒10與基板5接觸時所希望的接觸壓力,也未必會相同。
因此,在進行膠布滾筒10的接觸壓力一定控制之時,係預先在壓力決定方塊30,依據要使膠布滾筒10接觸的對象是版3或基板5的哪一者,而個別地設定所希望的某一接觸壓力的目標值p。然後,將此壓力目標值p、以及從轉印機構部9的壓力感測器15輸入之膠布滾筒10相對於版載台4上所保持的版3、或基板載台6上所保持的基板5之接觸壓力的現在值p1輸入至減法器31,以求出接觸壓力現在值p1相對於壓力目標值p之壓力偏差Δp。然後,將為了使此壓力偏差Δp變為0而進行以PID控制等之回授控制理論為基礎之回授處理32所求出之驅動指令C2下達給膠布滾筒10的升降用致動器13。使升降用致動器13根據驅動指令C2而作動,就可在如後所述使墨之轉印在膠布滾筒10與版3或基板5之間進行之際,使膠布滾筒10以對應於所希望的壓力目標值p之一定的接觸壓力與版3或基板5接觸。
此時,在藉由大致與膠布滾筒10的軸心方向兩端部對應而設置的兩個升降用致動器13使膠布滾筒10的軸心方向兩端部向下方彈壓之狀態下,以各升降用致動器13都有設置之壓力感測器15監視接觸壓力現在值p1,並以與上述同樣的處理順序個別地進行兩個升降用致動器13的控制,就可達成膠布滾筒10相對於版3或基板5之接觸面內的壓力的均一化。
藉由如以上所述具備有膠布滾筒10的高度控制之功能以及接觸壓力一定控制之功能之控制器19,來實施利用本發明之平版印刷裝置而進行的平版印刷之際,在轉印機構部9中使從版3到膠布滾筒10之墨的轉印(移轉)進行時之轉印動作,係以第7A至9B圖所示之順序進行。
在上述的圖中,假設轉印時之膠布滾筒10的旋轉方向為順時針方向,假設版載台4之轉印用行進方向為從導軌2的長度方向另一端側往一端側之方向(向左)。
使從版3到膠布滾筒10之轉印動作進行時,係預先利用第5圖所示之膠布滾筒10的高度控制之功能,使膠布滾筒10如第7A圖所示配置到退避高度Ha。在此時間點,係使膠布滾筒10的旋轉停止。另外,在藉由上墨裝置17預先將墨施加到版載台4上所保持的版3上之狀態下,使版載台4配置到預先設定在比膠布滾筒10的正下方更靠近轉印用之行進方向的上游側之轉印開始位置X0並暫時停在該處。圖中,係以版載台4之靠近導軌2長度方向的另一端之端部(圖中之右端部)為基準來決定載台位置。
接著,如第7B圖所示,在使膠布滾筒10配置於退避高度Ha的狀態下,藉由驅動馬達11的運轉而使膠布滾筒10旋轉。並且,藉由驅動裝置7(參照第2圖)的運轉而使先前停止在轉印開始位置Xa之版載台4往轉印用行進方向移動。此時,係設定膠布滾筒10的旋轉速度、及版載台4的行進速度,俾使如後述進行使接觸壓力保持一定之控制而使膠布滾筒10以會以預先設定的預定壓力按壓版3之方式與版3接觸而導致膠布滾筒10之與版3的接觸部份發生變形時之膠布滾筒10之以變形部份的滾筒徑為根據之周速,與版載台4之行進速度一致。而且,根據隨著使膠布滾筒10與版3接觸而發生變形之部份的滾筒徑進行相位同步控制,俾使在接下來的步驟中使膠布滾筒10與版載台4上所保持的版3接觸而使轉印開始時之以膠布滾筒10與版3的接觸部位為起始點之膠布滾筒10的圓周方向位置,與版載台4的X軸方向位置一致。
接著,如第7C圖所示,在朝向轉印用行進方向行進之版載台4到達進入到膠布滾筒10的正下方達到預定量之滾筒接觸位置X1之時間點,控制器19係利用第5圖所示之膠布滾筒10的高度控制之功能,下達高度控制用之驅動指令C1給各升降用致動器13,使膠布滾筒10下降到事先設定的接觸高度Hb,使膠布滾筒10的外周面的下端部與版載台4上所保持的版3接觸。另外,藉由上墨裝置17如後述般對於版載台4上所保持的版3進行上墨時,在版3之靠近導軌2的長度方向一端之端邊部會形成有墨團,所以要以讓膠布滾筒10不會接觸到此墨團的方式,來設定膠布滾筒10相對於版3之接觸位置。
如上所述,使膠布滾筒10的周壁面與版載台4上的版3接觸時,藉由轉印機構部9中與膠布滾筒10的各升降用致動器13串聯設置之各壓力感測器15,來檢測出膠布滾筒10相對於版3之接觸壓力的壓力現在值p1。
由上述各壓力感測器15所檢測出之配置於接觸高度Hb的膠布滾筒10相對於版3之接觸壓力的壓力現在值p1之檢出訊號,係輸入至控制器19。控制器19係將其功能從第5圖所示之膠布滾筒10的高度控制切換至第6圖所示之接觸壓力一定控制,而下達壓力控制用之驅動指令C2給膠布滾筒10的各升降用致動器13。結果,就會使壓力感測器15所檢測出之膠布滾筒10相對於版3之接觸壓力的壓力現在值p1,如第8A圖所示保持成在預先設定之預定的接觸壓力目標值p固定不變之狀態。此時,可一邊使膠布滾筒10的旋轉速度、與版載台4的行進所致之版3的移動速度從此維持同步一邊使兩者減速,直到膠布滾筒10相對於版3之接觸壓力成為穩定的值為止。
然後,如第8B圖所示,在旋轉的膠布滾筒10與行進的版載台4上的版3接觸而進行轉印的期間,控制器19係以讓由壓力感測器15所檢測出之膠布滾筒10相對於版3之接觸壓力的壓力現在值p1會在預定的接觸壓力目標值p保持一定之方式,控制膠布滾筒10的各升降用致動器13(參照第6圖)。藉此,在膠布滾筒10中使與版3的接觸部份產生的變形量保持於某一定量。
從膠布滾筒10到版3之轉印完成後,如第9A圖所示,當版載台4到達設定於完全通過膠布滾筒10的正下方之前的滾筒分離位置X2時,在膠布滾筒10的旋轉及版載台4的行進仍繼續進行的狀態下,控制器19係藉由第5圖所示之膠布滾筒的高度控制之功能,下達高度控制用之驅動指令C1給各升降用致動器13,使膠布滾筒10上升至退避高度Ha。另外,如上所述使膠布滾筒10上升而使之與版3分離後,可將膠布滾筒10的旋轉速度與版載台4的行進速度之同步控制予以解除。
然後,如第9B圖所示,當版載台4行進到轉印完成位置X3時,控制器19係使上升至退避高度Ha之膠布滾筒10的旋轉停止,而回復到與第7A圖所示者同樣之初期狀態。
在轉印機構部9,以上述第7A至9B圖所示之順序進行從版3到膠布滾筒10之墨的轉印(移轉)後,接著進行從膠布滾筒10到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5之墨的再轉印(印刷)時,係取代保持著版3之版載台4,而使用保持著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5之基板載台6。然後,藉由控制器19讓轉印動作以和第7A至9B圖所示者相同的順序進行,即可進行從膠布滾筒10到基板5之墨的再轉印(印刷)。
藉由控制器19之第6圖所示之接觸壓力一定控制之功能,與第8A,8B圖所示的情況一樣,使膠布滾筒10以一定的接觸壓力與基板5接觸時,係如前述,在壓力決定方塊30,將使膠布滾筒10與基板5接觸時之接觸壓力的壓力目標值p設定為與使膠布滾筒10與版3接觸時之接觸壓力的壓力目標值p不同。因此,使膠布滾筒10以一定的接觸壓力與基板5接觸時之膠布滾筒10的接觸部份之變形量,未必會與使膠布滾筒10與版3接觸時之接觸部份的變形量一致。
因此,進行從膠布滾筒10到基板5之墨的再轉印(印刷)時,要預先測量由於對於版3及基板5之接觸壓力的不同而產生之膠布滾筒10的變形量之不同。然後,考慮由於該變形量之不同所造成之周速的變化,在第7B到9A圖的期間,修正設定膠布滾筒10的旋轉速度、及基板載台6的行進速度,俾使進行接觸壓力一定控制而使膠布滾筒10以預先設定的預定壓力與基板5接觸時膠布滾筒10之以與基板5的接觸部份產生之變形部份的滾筒徑為基準之周速,與基板載台6之行進速度一致。藉此,在膠布滾筒10與基板載台6上所保持的基板5接觸時,與第8A,8B圖所示者同樣地進行接觸壓力一定控制。因此,即使作為印刷對象之各基板5的厚度尺寸有變化,也可使膠布滾筒10與各基板5接觸時之壓力均一。因而,膠布滾筒10與各基板5接觸時之接觸部份的變形量會每次都相同。因此,可提高從膠布滾筒10再轉印到各基板5之印刷圖案的再現性,因而,即使印刷到各基板5之印刷圖案為諸如精細的電極圖案般具有細線者,也能夠以均勻的粗細以及高再現性來印刷出細線。
不過,由於膠布滾筒10的製作精度等原因,使得其軸心與兩端部的旋轉軸23的軸心未必完全一致時,膠布滾筒10會有因為上述偏心導致圓周位置隨著旋轉角度而不均一的情形。因為控制器19係將膠布滾筒10相對於版3或基板5之接觸壓力控制成一定,所以即使膠布滾筒10如上述偏心了,也可使膠布滾筒10相對於版3或基板5之接觸部份的變形量都很均一。然而,即使進行上述接觸壓力一定控制,亦不能防止因為偏心而使得膠布滾筒10的周速隨著旋轉角度不同而變化之情形。另一方面,膠布滾筒10的周速係將旋轉角度乘以從軸心到版3或基板5的距離、亦即旋轉半徑而得。因此,膠布滾筒10發生偏心之情況,係預先在使厚度已知之未圖示的檢查用基板保持於基板載台6上的狀態下,一邊進行來自版3之轉印時的接觸壓力以及到基板5之再轉印時的接觸壓力之接觸壓力一定控制,一邊使膠布滾筒10旋轉而與上述檢查用基板接觸,並將此時作為高度感測器之線性光學尺14所檢測出之膠布滾筒10的高度的變化,連同膠布滾筒10的旋轉角度變化一起記錄起來。然後,求出記錄的膠布滾筒10的高度與已知的上述檢查用基板的高度之差,就可從膠布滾筒10在某一旋轉角度時之來自版3之轉印時的接觸壓力以及到基板5之再轉印時的接觸壓力,得到各情況中之接觸部份的旋轉半徑。
因而,針對有偏心情況之膠布滾筒10,就膠布滾筒10的各個旋轉角度記錄其旋轉半徑而作成修正用的表,並根據此表下指令給膠布滾筒10的驅動馬達11,施加使驅動馬達11的旋轉速度對應於膠布滾筒10的旋轉角度而適當變化之修正,就可使膠布滾筒10的周速保持一定。
或者,亦可藉由使驅動馬達11的旋轉速度保持一定,且對應於有偏心情況之膠布滾筒10的周速的變化而對於版載台4或基板載台6的行進速度施加修正,而使膠布滾筒10的周速、與版載台4上的版3或基板載台6上的基板5的移動速度同步。
另外,可定期地測量更新偏心的膠布滾筒10的旋轉半徑資料,來因應膠布滾筒10之磨耗等之隨著時間經過而產生的變化。
上墨裝置17係如第1、第10A至10C及第11A,11B圖所示,在比沿著導軌2而移動之版載台4的上表面略高上方之退避高度,從導軌2的長度方向一端側起依序具備有墨回位板33、墨壓塗板34、及墨刮取板35。各板33,34,35都具備有可使其下端部下降到與版載台4上所保持的版3相接的位置之未圖示的致動器。
墨回位板33係以其下端側位於比上端側更靠近導軌2的長度方向一端側之位置的方式傾斜。
墨壓塗板34及墨刮取板35都是以其下端側位於比上端側更靠近導軌2的長度方向另一端側之位置的方式傾斜。而且,墨壓塗板34之相對於水平面的傾斜角度係比墨刮取板35還小。藉此,即使在使用諸如導電膏之黏性大的墨來做為印刷的墨之情況,也可利用相對於水平面的傾斜角度比較小之墨壓塗板34來提高充填到版3之墨的充填性。利用墨壓塗板34強制地壓擠到版3後,墨壓塗板34通過後從版3凸起的多餘的墨係利用相對於水平面的傾斜角度較大以提高刮取性能之墨刮取板35來刮取,因此可將適當量的墨上墨到版3上。要藉由上墨裝置17進行對版之上墨時,係如第10A圖所示,在配置於台座1的版載台待機區16之版載台4的上面部上安裝版3,且讓需要量的墨團36、例如由導電性膏之類的墨形成之墨團36承載在版3的表面之導軌2的另一端側之端部上下。在此狀態下,如第10A圖中的兩點鏈線所示,使版載台4沿著導軌2往導軌2的長度方向另一端側移動,使之通過上墨裝置17而往轉印機構部9側移動。此時,首先使墨壓塗板34在版3中之導軌2的另一端側之端部快要到達其正下方之前,下降至會與版3接觸之位置,接著如第10B圖所示,使墨刮取板35在版3中之導軌2的另一端側之端部快要到達其正下方之前,下降至會與版3接觸之位置。結果,如第10C圖所示,承載在版3的表面中之導軌2的另一端側之端部上之墨團36的墨,就會藉由伴隨著版載台4之往導軌2的長度方向另一端側之移動而相對地滑動於版3的表面之墨壓塗板34而壓塗於版3上。然後,藉由與墨壓塗板34同樣相對地滑動於版3的表面之墨刮取板35將壓塗於版3上之多餘的墨刮起來,以此方式進行對板3之上墨。上過墨之版3係藉由版載台4之移動而往轉印機構部9側輸送。
墨壓塗板34及墨刮取板35係在版3中之導軌2的一端側之端部快要通過其正下方之前,離開版3而拉高到退避位置。結果,就可使形成在相對於版3滑動之墨壓塗板34及墨刮取板35之導軌2的長度方向一端側之墨團36,如第11A圖所示聚集在通過上墨裝置17後之版3的表面之導軌2的一端側之端部。在此狀態下將保持著處於承載有墨團36的狀態之版3之版載台4輸送至轉印機構部9,而可進行從版3到膠布滾筒10之墨的轉印。
然後,使保持著進行過對於膠布滾筒10之墨的轉印之版3之版載台4從轉印機構部9側往導軌2的長度方向一端側移動而通過上墨裝置17回到版載台待機區16。此時,如第11B圖所示,使配置於上述退避位置之墨回位板33下降到伴隨著版載台4的移動而往導軌2的長度方向一端側移動之版3之與表面相接之位置,使之相對地從版3的表面之導軌2的一端側之端部滑動到導軌2的另一端側之端部。結果,就可使藉由墨壓塗板34及墨刮取板35而聚集於版3的表面之導軌2一端側之端部上的墨團36,回到版3的表面之導軌2另一端側之端部,而成為與第10A圖所示者同樣之初期狀態。
另外,在第1圖所示的平版印刷裝置中,版載台4及基板載台6其上部分別具備有可進行在導軌2的長度方向(X軸方向)及與導軌2的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Y軸方向)的水平移動、以及相對於導軌2的長度方向之偏轉(yaw)角度(θ)的旋轉之對準台(alignment stage)4a及6a。而且,可將版3及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5分別安裝至各對準台4a及6a的上面部。
又,在台座1的長度方向之不會與轉印機構部9、版載台待機區16、上墨裝置17及基板設置區18干涉之所需部位,例如轉印機構部9與基板設置區18之間的部位,設有對準區(alignment area)37。因此,可在對準區37,針對版載台4的對準台4a上所保持的版3、及基板載台6的對準台6a上所保持的基板5,利用共通的對準感測器38對於版3及基板5相對於其對應的載台4,6之相對位置進行感測器回授對準修正(sensor feedback alignment correction)。
具體而言,在對準區37設有可供版載台4及基板載台6通過其下方之支持台座39。另外,在支持台座39之與版載台4及基板載台6的對角對應之兩個部位或與四個角部對應之四個部位,分別設有面朝下之作為對準感測器38之精密攝影機38。
針對版載台4上所保持的版3進行初期對準的取得之情況,係預先在使用的版3的對角或四個角部標示未圖示的對準標記(alignment mark)。接著,使在版載台待機區16安裝有版3之版載台4往對準區37移動,並使之停止於對準區37中預先設定之預定的對準位置。然後,在此狀態下,藉由支持台座39上之各精密攝影機38來檢測出版3的對角或四個角部之未圖示的對準標記,然後進行藉由版載台4的對準台4a之在X-Y方向的水平移動以及旋轉而進行之位置修正而使各對準標記成為預定的配置,就可使版3相對於版載台4之相對位置一直都為相同的配置。
針對基板載台6上所保持的基板5進行初期對準的取得之情況,係預先在使用的基板5的對角或四個角部標示未圖示的對準標記。接著,使在基板設置區18安裝有新的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5之基板載台6往對準區37移動,並使之停止於上述預定的對準位置。然後,在此狀態下,藉由支持台座39上之各精密攝影機38來檢測出基板5的對角或四個角部之未圖示的對準標記,然後進行藉由基板載台6的對準台6a之在X-Y方向的水平移動以及旋轉而進行之位置修正而使各對準標記成為預定的配置,就可使基板5相對於基板載台6之相對位置一直都為相同的配置。
因此,可相對於在對準區37取得了初期對準的狀態之時之版載台4上的版3的位置,使在對準區37取得了初期對準之基板載台6上的基板5之相對的配置,一直都為相同的配置。
另外,在要對於基板載台6上所保持的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5進行套印之情況,亦即針對相對於作為印刷對象之各基板5之第一層印刷圖案的配置並不特別要求嚴密的再現性,反倒是印刷圖案的重疊偏差的防止較為重要之情況,亦可取代預先在基板5的對角或四個角部標示對準標記之作法,而在對基板5進行第一次的印刷之時,藉由印刷來進行對準標記的標示。因此,在此情況下,對於基板載台6上所保持的基板5進行第一次的印刷之前,並不需要針對基板5進行對準的動作。
如第4圖中的兩點鏈線所示,可在控制器19中設置板升降控制部19d,來進行藉由上墨裝置17中之未圖示的致動器而進行之各板33,34,35(參照第1圖、第10A至10C圖及第11A,11B圖)的升降控制,並且在控制器19中設置對準台控制部19e,來進行藉由對準區37中的精密攝影機38而進行之版3或基板5之未圖示的對準標記之檢出(參照第1圖)、以及藉由以檢出的對準標記為根據之版載台4的對準台4a的控制而進行之版3的位置修正或者藉由基板載台6的對準台6a的控制而進行之基板5的位置修正。在此情況下,板控制部19d及對準台控制部19e可與載台行進控制部19a同步而進行控制。
另外,可藉由分別在版載台4及基板載台6設置對準台4a,6a,而在膠布滾筒10有偏心情形之情況,取代如前所述之對膠布滾筒10的驅動馬達11的旋轉速度施加修正,或是對版載台4或基板載台6的行進速度施加修正之作法,改採行取得膠布滾筒10的旋轉角度與版載台4或基板載台6的行進位置之同步,並利用版載台4的對準台4a或基板載台6的對準台6a之在X方向的動作來補償因偏心而產生之膠布滾筒10的圓周方向位置、與版載台4或基板載台6的行進位置的偏差之作法。
根據具有以上構成之本發明之平版印刷裝置,即可將在轉印機構部9使膠布滾筒10與版3接觸而進行墨的轉印時之接觸壓力保持一定。因此,即使在為了進行套印而使用不同的版3之情況、或更換版3之情況,也可將膠布滾筒10與版3接觸時的變形量設為均一,因而,可使從版3將墨轉印到膠布滾筒10時之墨的附著情形每次都均一。
另外,可將在轉印機構部9使膠布滾筒10與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5接觸而進行墨的再轉印時之壓力,控制成對於各基板5都均一。因此,可使膠布滾筒10與基板5接觸時之接觸部份的變形量每次都相同,因而,可使從膠布滾筒10將墨再轉印到基板5時之墨的附著情形每次都均一。
因此,即使是印刷圖案為諸如精細的電極圖案之以細線形成電極之情況,也可防止在各基板5印刷成細線之電極的粗細的變化,因而,能以均勻的粗細將電極印刷至各基板5。
而且,即使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5的厚度尺寸有參差不齊的情形,也可將與各基板5接觸之膠布滾筒10的接觸部份的變形量設為均一。因此,可防止從膠布滾筒10將墨再轉印到各基板5之際之膠布滾筒10的周速之變動,可使膠布滾筒10的周速與基板載台6上所保持之基板5的移動速度同步。因而,可防止產生於各基板5之印刷精度及再現性的不一致。
同樣地,即使用來進行套印之各版3的厚度尺寸參差不齊,或是在更換版3之情況下更換前的版3與更換後的版3的厚度尺寸參差不齊,也可將與各版3接觸之膠布滾筒10的接觸部份的變形量設為均一。因此,可防止從該等版3將墨轉印到膠布滾筒10之際之膠布滾筒10的周速之變動,可使膠布滾筒10的周速與版載台4上所保持之版3的移動速度同步。因而,可正確且高再現性地對基板5印刷諸如電極圖案之精細的印刷圖案,而且即使是要對基板5進行諸如電極圖案之精細的印刷圖案的套印之情況,也可抑制重疊偏離,而可形成為對於將重疊偏離壓低到微米等級而言很有利的構成。
再者,由於可在共通的對準區37取得使版載台4上所保持的版3相對於版載台4之相對位置、以及使基板載台6上所保持的基板5相對於基板載台6之相對位置一致之對準,因此可使沿著相同的導軌2行進之版載台4及基板載台6所分別保持的版3及基板5,沿著導軌2以相同的角度配置及相同的軌跡移動。因此,可更加提高將形成於版3之印刷圖案印刷到基板5之際的再現性。
第12及13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的另一形態之圖。此等實施的形態係在與第1至11B圖所示者一樣的構成中,控制器19除了具備如第5圖所示的控制方塊圖之膠布滾筒10的滾筒高度控制之功能、以及如第6圖所示的控制方塊圖之膠布滾筒10的接觸壓力一定控制之功能外,還具備有如第12圖所示的控制方塊圖般,用來保持以接觸壓力一定控制之功能為根據之使膠布滾筒10相對於版3或基板5的接觸壓力一定之控制結束時的高度之滾筒高度保持控制之功能。
具體而言,控制器19所進行的滾筒高度保持,係如第12圖所示,將在以上述第6圖所示之接觸壓力一定控制之功能為根據之使膠布滾筒10相對於版3或基板5的接觸壓力一定之控制結束的時間點由轉印機構部9的高度感測器14所檢測出之膠布滾筒10的高度(亦即預定接觸壓力的高度Hc),設為滾筒高度保持目標值h0。然後,將滾筒高度保持目標值h0、及在上述接觸壓力一定控制結束後以從高度感測器14輸入之檢出訊號為根據之膠布滾筒10的高度現在值h1輸入至減法器40,以求出高度現在值h1相對於滾筒高度保持目標值h0的高度偏差Δh。然後,將為了使此高度偏差Δh變為0而進行以PID控制等之回授控制理論為基礎之回授處理41所求出之驅動指令C3下達給膠布滾筒10的升降用致動器13。藉此,就可在進行上述接觸壓力一定控制而使膠布滾筒10以預定的接觸壓力與版3或基板5接觸後,將膠布滾筒10的高度保持一定。因而,可讓使膠布滾筒10以上述預定的接觸壓力與版3或基板5接觸的時間點之接觸部份的變形量保持一定,而可防止由於滾筒徑的變化所導致之周速的變化。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的控制器19係如第12圖所示,為了在即使膠布滾筒10因為製作精度等原因而有偏心情形的情況下,也能夠在上述接觸壓力一定控制結束的時間點讓使膠布滾筒10以上述預定的接觸壓力與版3或基板5接觸時之接觸部份的變形量保持一定,而具有以下的構成。亦即,根據安裝至膠布滾筒10的驅動馬達11之編碼器12的檢出訊號r,進行以預先測量膠布滾筒10的旋轉角度與圓周位置的不均一性而求出的修正表為根據之表函數處理42,藉此求出對應於膠布滾筒10的旋轉角度之圓周位置的偏心修正值r1。另外,利用另一減法器43,在依據偏心修正值r1預先對上述接觸壓力一定控制結束的時間點之滾筒高度保持目標值h0施加修正後,求出高度現在值h1相對於該修正後的滾筒高度保持目標值h0’的高度偏差Δh。然後,進行用來使此高度偏差Δh變為0之回授處理41而求出驅動指令C3。
使用具有第12圖所示的滾筒高度保持控制功能之控制器19之情況的轉印動作順序,係如以下所述。首先,利用如第5圖所示之控制器19的滾筒高度控制之功能,對膠布滾筒10及版載台4進行與第7A至7C圖所示者同樣的動作,使膠布滾筒10從退避高度Ha下降到接觸高度Hb,使膠布滾筒10的周壁面與版載台4上的版3接觸。然後,藉由第6圖所示之接觸壓力一定控制之功能,與第8A圖所示者同樣地,使壓力感測器15所檢測出的膠布滾筒10相對於版3之接觸壓力的壓力現在值p1與預先設定的預定的接觸壓力的壓力目標值p一致。然後,將控制器19的功能切換到如第13圖所示將在進行過上述壓力一定控制的時間點由高度感測器14所檢測出之膠布滾筒10的高度設為滾筒高度保持目標值h0之第12圖所示的滾筒高度控制之功能。然後,在使旋轉的膠布滾筒10與行進的版載台4上的版3接觸而進行轉印的期間,以使由高度感測器14所檢測出之膠布滾筒10的高度保持於滾筒高度保持目標值h0之方式,控制膠布滾筒10的各升降用致動器13(參照第12圖)。藉此,使膠布滾筒10之與版3的接觸部份所發生的變形量保持在一定量。
從膠布滾筒10到版3之墨的轉印完成後,可與第9A,9B圖所示者同樣地使轉印動作結束。
從膠布滾筒10到基板5之墨的再轉印,亦可藉由從對於保持著版3之版載台4改為對於保持著基板5之基板載台6進行與上述同樣的轉印動作來進行。
因而,根據本實施形態,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地,可使膠布滾筒10與版3接觸時的接觸壓力均一。因而,即使是為了進行套印而使用不同的版3之情況,或是更換版3之情況,都可使膠布滾筒10與版3接觸時的變形量保持均一。並且,由於可使膠布滾筒10與基板5接觸時的接觸壓力均一,所以可使膠布滾筒10與各基板5接觸時的接觸部份的變形量每次都相同。
因此,即使是印刷圖案為諸如精細的電極圖案之以細線形成電極之情況,也可防止在各基板5印刷成細線之電極的粗細的變化。因而,能以均勻的粗細將電極印刷至各基板5,並且可正確且高再現性地對各基板5印刷諸如電極圖案之精細的印刷圖案。因而,在本實施形態中,也可得到與上述實施形態一樣的效果。
本發明並非只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者。可例如:使膠布滾筒10的升降用致動器13成為滾珠螺桿機構,使膠布滾筒10的高度感測器14成為配備於上述滾珠螺桿機構的驅動馬達(伺服馬達)之編碼器等,適當地變更膠布滾筒10的升降用致動器13及高度感測器14的配置及形式。此外,只要能檢測出使膠布滾筒10壓接於版3或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5時的壓力,亦可適當地變更壓力感測器15的配置及形式。
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中,雖揭示利用設於與膠布滾筒10的軸心方向的兩端部對應之部位的兩個升降用致動器13,來對膠布滾筒10的旋轉軸部份施加使之與版3或基板5接觸的力者,但對於膠布滾筒10施加向下的力之部位亦可變更為任意的部位,只要是膠布滾筒10上未安裝有膠布(blanket)(未圖示)的部份即可。可形成為例如:將圓筒形狀的軸心方向的兩端部份往下壓之構成,或是使膠布滾筒10上的膠布(未圖示)的安裝面積設為滾筒半周份以下的區域,而對未安裝膠布之圓筒面的任意的部份施加向下的壓力之構成。另外,亦可將讓膠布滾筒10向下彈壓之部位設為三個以上,來提高作用於膠布滾筒10的壓力之軸心方向的分佈的均一性。
亦可依據從版3到膠布滾筒10之墨的轉印特性、及從膠布滾筒10到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5之墨的轉印特性,而將膠布滾筒10與版3及基板5的接觸壓力設為相同。
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中,在轉印機構部9使轉印動作進行時,係採用以版載台4或基板載台6之靠近導軌2長度方向的另一端之端部(圖中的右端部)為基準而決定載台位置之例子來進行說明,惟用來決定各載台4,6的載台位置之基準,亦可設定在各載台4,6的任意的部位。
上墨裝置17只要是設計成能適當地將墨上到版載台4所保持的版3上者皆可,可使用第10A至10C圖及第11A,11B圖所示者以外的任意形式之上墨裝置17。
從自動地獲得對準狀態之觀點來說,以有設置對準區37之構成較佳,但若能夠利用別的手段來獲得版載台4上所保持的版3及基板載台6上所保持的基板5的對準狀態的話,則亦可將對準區37予以省略。
以下,參照圖式來說明實施本發明之又另一形態。
第14至24C圖顯示本發明之平版印刷方法及裝置的又另一實施形態,且具有以下的構成。以下的記載中,針對具有與利用上述第1至13圖說明過的構件同樣的構成之構件,都標註與利用上述第1至13圖說明過的構件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在本實施形態中,在轉印機構部9分別使從版載台4上所保持的版3到膠布滾筒10之轉印(移轉)處理、及從膠布滾筒10到基板載台6上所保持的基板5之再轉印(印刷)處理進行之際,係在使各載台4,6朝沿著由旋轉用驅動馬達11使之轉動(旋轉驅動)之膠布滾筒10的周壁面的下端部的移動方向而行進時之行進方向(以下簡稱為轉印時載台行進方向,圖中以箭號a表示)的上游側離開膠布滾筒10所需距離之部位的所需高度,設有面朝下之距離測定感測器116。藉由此距離測定感測器116,可測量至通過其下方之版載台4上所保持的版3、或基板載台6上所保持的基板5的表面為止之距離。
在本實施形態中,控制器19係根據從線性光學尺8輸入之版載台4及基板載台6之關於導軌2的長度方向(X軸方向)的位置之檢出訊號、從轉印機構部9的編碼器12及高度感測器14及壓力感測器15輸入之訊號、以及從距離測定感測器16輸入之訊號,而下指令給版載台4及基板載台6的個別的驅動裝置7、以及轉印機構部9的膠布滾筒10的驅動馬達11及升降用致動器13。
另外,透過利用高度感測器14之滾筒外罩24之上下方向位置的檢出,可間接地進行保持於滾筒外罩24之膠布滾筒10的旋轉中心之以台座1的上表面為基準之高度(以下,稱為滾筒高度)Zr的檢出。如此,在藉由各升降用致動器13之同步的作動使膠布滾筒10與滾筒外罩24一體地沿著線性導件26上升,而將膠布滾筒10配置成由高度感測器14所檢測出的滾筒高度Zr與預定的退避高度Ha一致之狀態下,就可使保持著版3之版載台4及保持著基板5之基板載台6不會與膠布滾筒10干涉而沿著導軌2通過膠布滾筒10的下方。
當版載台4上所保持的版3或基板載台6上所保持的基板5配置於膠布滾筒10的正下方時,可藉由各升降用致動器13之同步的作動使與滾筒外罩24成一體之膠布滾筒10,下降到由高度感測器14所檢測出的膠布滾筒10的滾筒高度Zr比膠布滾筒10的周壁面的下端部與版載台4上的版3或基板載台6上的基板5的表面相接時之滾筒旋轉中心的高度還要低與作為目標之滾筒按壓量(作為目標之膠布滾筒10的表面部的壓扁量)dm相當的尺寸量之位置。亦即,如第18圖所示,使膠布滾筒10按壓於各載台4,6上的版3或基板5,可產生與用以使膠布滾筒10的周壁的表面部變形到滾筒按壓量dm所需的壓力對應之印壓。此時,藉由與各升降用致動器13串聯設置的各壓力感測器15,可測量膠布滾筒10對於版載台4上的版3或基板載台6上的基板5之上述印壓,以作為各升降用致動器13使與滾筒外罩24成一體之膠布滾筒10往下方彈壓之力的反作用力。
距離測定感測器116,係朝下而配置於轉印機構部9中之從膠布滾筒10的旋轉中心往轉印時載台行進方向a的上游側偏離所需距離dx之部位,且為靠近版載台4上所保持的版3或基板載台6上所保持的基板5的寬度方向兩端部之部的正上方之所需高度的兩個部位。各距離測定感測器116,係透過所需的固定部,例如在轉印機構部9的框架20之位於轉印時載台行進方向a的上游側之兩根支柱構件21之間橫向延伸之安裝構件125而固定。如此,各距離測定感測器116之以台座1的上表面為基準之感測器高度Z0即成為已知的固定值。藉由各距離測定感測器116,就可在沿著轉印時載台行進方向a行進之保持著版3的版載台4或保持著基板5的基板載台6進入膠布滾筒10的正下方之前的階段,測量出從各距離測定感測器116到位於其正下方之版載台4或基板載台6上所保持的版3或基板5的表面為止之上下方向的距離ds。
控制器19的控制構成係如第19圖所示,具備有載台行進控制部19a、滾筒位置控制部119b、及滾筒旋轉控制部19c。載台行進控制部19a係根據從設於台座1上之線性光學尺8輸入之版載台4及基板載台6之個別的載台位置檢出訊號S1,下指令給版載台4及基板載台6之個別的驅動裝置7,來控制各載台4,6的位置、移動方向(行進方向)及移動速度(行進速度)。滾筒位置控制部119b係根據從轉印機構部9中的各高度感測器14輸入之膠布滾筒10的滾筒高度Zr的檢出訊號、以及從各距離測定感測器116輸入之從各距離測定感測器116到位於其正下方之版載台4或基板載台6上保持的版3或基板5之距離ds的檢出訊號,下指令給膠布滾筒10的各升降用致動器13,來控制膠布滾筒10的滾筒高度Zr。滾筒旋轉控制部19c係根據從安裝至膠布滾筒10的驅動馬達11之編碼器12輸入之膠布滾筒10的旋轉速度及旋轉角度的檢出訊號,下指令給膠布滾筒10的驅動馬達11,來控制膠布滾筒10的旋轉速度及旋轉角度。此外,可與載台行進控制部19a同步地控制滾筒位置控制部119b及滾筒旋轉控制部19c。
在此,針對利用控制器19來進行膠布滾筒10的高度控制所需之與滾筒高度Zr有關之控制目標值的導出方法進行說明。
當從各距離測定感測器116到位於其正下方之版載台4或基板載台6上所保持的版3或基板5的表面之上下方向的距離ds之檢出訊號,從各距離測定感測器116輸入到控制器19時,控制器19係從如上述為已知的固定值之以台座1的上表面為基準之各距離測定感測器116的感測器高度Z0減掉距離ds,而算出在該時間點之版3或基板5中之位於各距離測定感測器116的正下方之部份之以台座1的上表面為基準的表面高度Zs(Zs=Z0-ds)。
然而,各距離測定感測器116係設置於相對於膠布滾筒10的旋轉中心往轉印時載台行進方向a的上游側在水平方向偏離距離dx之位置。因此,根據來自各距離測定感測器116之訊號所要算出之以台座1的上表面為基準的表面高度Zs之版3或基板5的部份、亦即位於各距離測定感測器16的正下方之部份,當其到達膠布滾筒10的旋轉中心的正下方位置,在各載台4,6之往轉印時載台行進方向a的行進速度為v之情況時,會產生dx/v之時間延遲(time lag)。
因此,控制器19係以預定的測量周期,如上所述根據從各距離測定感測器116輸入之距離ds的測量訊號而算出版3或基板5之在該時間點位於各距離測定感測器116的正下方之部份之以台座1的上表面為基準的表面高度Zs時,使該值與從膠布滾筒10的旋轉中心算起的水平方向距離(x)相關連後依序記憶於如第20圖所示之表面高度暫時記憶表。此時,在以上述測量周期剛測量後新記憶起來的版3或基板5之表面高度Zs的測量值之值,係如第20圖之表中的最下一行所示,與作為上述從膠布滾筒10的旋轉中心算起的水平方向距離(x)的最大值之與膠布滾筒10的旋轉中心和各距離測定感測器116的水平方向距離dx對應之值(例如,在第20圖之情況為20 mm)相關連而記憶起來。
然後,以上述預定的測量周期進行過版3或基板5之表面高度Zs的算出之部位,會隨著時間經過而往轉印時載台行進方向a移動。因此,控制器19係在每一個如後述之為了進行膠布滾筒10的滾筒高度Zr的控制所需之控制周期,以將第20圖之表右列的(x)之值減去(控制周期)×(各載台4,6行進速度v)之值的方式依序更新第20圖之表右列的(x)之值。
因此,第20圖之表右列之從滾筒旋轉中心算起的距離之值(x)為0時之表左列之版3或基板5的表面高度Zs之值,係表示在該時間點版3或基板5之位於膠布滾筒10的旋轉中心的正下方之部份的表面高度Zs。
在將上述控制周期設定於比上述測量周期短的時間間隔等之上述控制周期與上述測量周期不一致的情況,係如第20圖所示,表面高度暫時記憶表中之表右列的值會有不為0的情形。在此情況,控制器19係藉由取第7圖之表右列之距滾筒旋轉中心的距離(x)之值為最接近0且一正一負之那兩行其表左列的值的內分(internal division),來算出在該時間點版3或基板5之位於膠布滾筒10的旋轉中心的正下方之部份的表面高度Zs。
具體而言,根據例如第20圖之表,使用距滾筒旋轉中心的距離為-1 mm且表面高度為10 mm之資料、以及距滾筒旋轉中心的距離為2 mm且表面高度為11 mm之資料。然後,藉由兩者的內分(10×2/3+11×1/3),來算出版3或基板5之位於膠布滾筒10的旋轉中心的正下方之部份的表面高度Zs的值為10.3 mm。
另外,在第20圖所示之表面高度暫時記憶表中,右列之距滾筒旋轉中心的距離(x)之值為負值者係除了最接近0者之外為不需要的資料,因此可依序開放記憶體中記憶該資料之空間。或者,可使用環形緩衝器(ring buffer)而依序將不需要的資料覆寫掉。
如上所述,版3或基板5之位於膠布滾筒10的旋轉中心的正下方之部份的表面高度Zs一經求出,控制器19就將該值加上從膠布滾筒10的旋轉中心到周壁面的下端部為止之半徑r,再減去與為了得到希望的印壓所需之膠布滾筒10的表面部的壓扁量相當之目標滾筒按壓量dm之值,而算出滾筒高度Zr的控制目標值Zr0(Zr0=Zs+r-dm)。
第21及22圖中顯示控制器19所具有的滾筒高度控制功能的控制方塊圖。第21圖顯示並未使膠布滾筒10與版3或基板5接觸之情況的高度控制之功能,第22圖顯示在使膠布滾筒10與版3接觸而進行轉印(移轉)處理之情況,以及使膠布滾筒10與基板5接觸而進行再轉印(印刷)處理之情況下使印壓均一時的高度控制之功能。第21及22圖中,為了方便起見,而將轉印機構部9的框架20及膠布滾筒10的滾筒外罩24的記載、以及膠布滾筒10的單側的升降用致動器13的控制系統的記載予以省略。並且,將附設至膠布滾筒10之驅動馬達11、編碼器12、升降用致動器13、高度感測器14、壓力感測器15的形狀及配置做了一些變更。
控制器19所具有之並未使膠布滾筒10與版3或基板5接觸之情況的滾筒高度控制之功能係如以下所述。亦即,如第21圖所示,當有利用台座1上的線性光學尺8(參照第16、17圖)而檢測出之與版載台4的X軸方向的位置、及基板載台6之與X軸方向的位置有關之載台位置檢出訊號S1輸入時,控制器19就根據各載台位置檢出訊號S1,進行依據預先設定的需要的表函數之表函數處理27,而判斷應將膠布滾筒10配置到退避高度Ha、或是膠布滾筒10會與版載台4或基板載台6上所保持的版3或基板5接觸之接觸高度Hb的哪一高度,並輸出退避高度Ha或接觸附近高度Hb的高度目標值h。接著,控制器19係將高度目標值h、以及以從轉印機構部9的高度感測器14輸入之檢出訊號為根據之膠布滾筒10的高度現在值h1輸入至減法器28,求出高度現在值h1相對於高度目標值h之高度偏差Δh,然後將為了使此高度偏差Δh變為0而進行以PID控制等之回授控制理論為基礎之回授處理29所求出之驅動指令C1下達給膠布滾筒10的升降用致動器13。
如此,使升降用致動器13根據驅動指令C1而作動,就可對應於版載台4或基板載台6之X軸方向的位置,而在如後述之要使膠布滾筒10與版3或基板5之接觸開始時,使膠布滾筒10配置在接觸高度Hb,在此外的其他時候,使膠布滾筒10配置在退避高度Ha。
另外,關於控制器19所具有之使膠布滾筒10相對於版3或基板5的印壓均一之情況的高度控制之功能,則參照第22圖說明如下。
亦即,如前所述之滾筒高度Zr的控制目標值Zr0(Zr0=Zs+r-dm)在控制器19中算出時,控制器19係與第21圖的高度目標值h同樣地將該值輸入至減法器28,求出以從轉印機構部9的高度感測器14輸入之檢出訊號為根據之膠布滾筒10的高度現在值h1相對於滾筒高度控制目標值Zr0之高度偏差Δh,然後,將為了使此高度偏差Δh變為0而進行以PID控制等之回授控制理論為基礎之回授處理29所求出之驅動指令C1下達給膠布滾筒10的升降用致動器13。
如此,使升降用致動器13根據驅動指令C1而作動,就可在將版載台4或基板載台6上所保持的版3或基板5配置到膠布滾筒10的正下方之時,使膠布滾筒10配置成其滾筒高度Zr與控制目標值Zr0一致,藉此,使膠布滾筒10以目標滾筒按壓量dm按壓配置於其正下方之版3或基板5,而使所希望的印壓產生。
其中,要使墨從版3轉印(移轉)到膠布滾筒10時,必須使上墨到版3之墨吸附到膠布滾筒10的表面,另一方面,要使墨從膠布滾筒10再轉印到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5時,則必須使吸附到膠布滾筒10的表面之墨離開膠布滾筒10的表面然後吸附到基板5的表面。因此,從版3到膠布滾筒10之墨的轉印特性、與從膠布滾筒10到基板5之墨的轉印特性未必會相同。而且,為了提高平版印刷整體的轉印性能,使膠布滾筒10與版3接觸時所希望的接觸壓力、以及使膠布滾筒10與基板5接觸時所希望的接觸壓力也未必會相同。
因此,控制器19會依據要使膠布滾筒10與之接觸的對象是版3或基板5的哪一者,而個別地設定與所希望的某一接觸壓力對應之目標滾筒按壓量dm。藉此,就可使輸入至減法器28之滾筒高度的控制目標值Zr0本身變化,而得到對應於版3或基板5之目標滾筒按壓量dm。
另外,因為加工精度的關係而使膠布滾筒10的旋轉中心偏心時,由於此偏心的緣故,膠布滾筒10旋轉時從其旋轉中心到周壁面的下端部之滾筒半徑r的尺寸會變動。因此,控制器19會根據安裝至膠布滾筒10的旋轉用驅動馬達11之編碼器12的檢出訊號p,進行以預先測量膠布滾筒10的旋轉角度及圓周位置的不均一性而求出之上述修正表為根據之表函數處理30,來求出與膠布滾筒10的旋轉角度對應之圓周位置的偏心修正值r1。另外,利用另一減法器31,在依據偏心修正值r1預先對使膠布滾筒10以目標滾筒按壓量dm按壓至配置於其正下方之版3或基板5而使所希望的印壓產生的時間點之滾筒高度的控制目標值Zr0施加修正後,求出高度現在值h1相對於該修正後的滾筒高度的控制目標值Zr0’之高度偏差Δh,然後,進行用來使此高度偏差Δh變為0之回授處理29而求出驅動指令C1。
又,如上述進行滾筒高度Zr的控制,使膠布滾筒10以目標滾筒按壓量dm按壓至配置於其正下方之版3或基板5而使所希望的印壓產生之際,根據設於靠近版3或基板5的寬度方向兩端部之對應的兩個部位之各距離測定感測器116的檢出訊號,以與上述一樣的順序,個別地進行與膠布滾筒10的軸心方向兩端部大致對應而設置之兩個升降用制動器13之控制,就可達成膠布滾筒10相對於版3或基板5的印壓之沿著滾筒軸方向的壓力分佈之均等化。
另外,本發明之平版印刷裝置係由於進行平版印刷所需,而如第14圖所示,在台座1上之與導軌2的長度方向一端部對應之部位,具備有設計成可供版載台4移動到導軌2的長度方向一端部在該處待機,以及能夠進行版載台4上所保持的版3之更換之版載台待機區16。並且,在版載台待機區16與轉印機構部9之間的部位,具備有用來對版載台4上所保持的版3進行上墨之上墨裝置17。此外,在台座1上之與導軌2的長度方向另一端部對應之部位,具備有在用來使基板載台6移動到導軌2的長度方向另一端部並在該處待機的狀態下,相對於基板載台6進行為了進行新的基板5的安裝、以及印刷後之基板5的取出之基板設置區18。
再者,在第14圖所示的平版印刷裝置中,版載台4及基板載台6係在上部分別具備有可進行在導軌2的長度方向(X軸方向)及與導軌2的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Y軸方向)的水平移動、以及相對於導軌2的長度方向之偏轉角度(θ)的旋轉之對準台4a及6a。而且,可將版3及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5分別安裝至各對準台4a及6a的上面部。
又,在台座1上之轉印機構部9與基板設置區18之間,設有對準區37。並且,可在對準區37,針對版載台4的對準台4a上所保持的版3、及基板載台6的對準台6a上所保持的基板5,利用精密攝影機等之共通的對準感測器38來獲得以上兩者的初期對準。
如第19圖中的兩點鏈線所示,可在控制器19中設置用來控制上墨裝置32的上墨動作之上墨裝置控制部119d。並且,可在控制器19中設置用來控制對準區34中之利用各載台4,6的對準台4a,6a來獲得版3或基板5的初期對準所需的動作之對準台控制部19e。在此情況下,可使上墨裝置控制部119d及對準台控制部19e與載台行進控制部19a同步地進行控制。
使用配備有具備如以上所述之膠布滾筒10的高度控制功能之控制器19之本發明的平版印刷裝置來實施平版印刷時,在轉印機構部9進行之從版3到膠布滾筒10之墨的轉印(移轉)處理的轉印動作,係以第23A至24C圖所示之順序進行。
在上述的圖中,假設轉印時之膠布滾筒10的旋轉方向為順時針方向,假設版載台4之轉印用行進方向為從導軌2的長度方向另一端側往一端側之方向(向左)。
使從版3到膠布滾筒10之轉印動作進行時,係預先利用第8圖所示之膠布滾筒10的高度控制之功能,如第23A圖所示使膠布滾筒10配置到退避高度Ha。在此時間點,係使膠布滾筒10的旋轉停止。另外,在藉由上墨裝置17(參照第1圖)預先將墨施加到版載台4上所保持的版3上之狀態下,使版載台4配置到預先設定在比膠布滾筒10之旋轉中心的正下方還要靠轉印時載台行進方向a的上游側之轉印開始位置並暫時停在該處。圖中,係以版載台4之靠近導軌2長度方向的另一端之端部(圖中之右端部)為基準來決定載台位置。
接著,如第23B圖所示,在使膠布滾筒10配置在退避高度Ha的狀態下,藉由驅動馬達11的運轉使膠布滾筒10旋轉。並且,藉由驅動裝置7(參照第16、17圖)的運轉使先前停止在轉印開始位置X0之版載台4往轉印時載台行進方向a行進。此時,係使如後述使膠布滾筒10以預先設定的目標滾筒按壓量dm按壓版3而導致膠布滾筒10之與版3的接觸部份發生變形時之在變形狀態下的滾筒徑為根據之周速,與版載台4之行進速度同步。而且,針對膠布滾筒10與版3的接觸部份之在變形狀態下的滾筒徑為根據之圓周位置,以使膠布滾筒10與版3的接觸位置成為預定位置之方式進行相位同步控制。
接著,在往轉印時載台行進方向a行進之版載台4上的版3到達各距離測定感測器116的正下方之時間點,開始藉由距離測定感測器116之以預定的測量周期進行之版3的表面的高度之測量。
然後,如第23C圖所示,在版載台4上的版3進入到膠布滾筒10的正下方達到預定量之時間點,控制器19係利用第21圖所示之膠布滾筒10的高度控制功能,下達高度控制用之驅動指令C1給各升降用致動器13,使膠布滾筒10下降到事先設定的接觸高度Hb,使膠布滾筒10的外周面的下端部與版載台4上所保持的版3接觸。另外,藉由上墨裝置32對於版載台4上所保持的版3進行上墨而在版3之靠近導軌2的長度方向一端之端邊部形成墨團之情況,係以讓膠布滾筒10不會接觸到此墨團的方式,來設定膠布滾筒10相對於版3之接觸位置。
如上所述,使膠布滾筒10的周壁面與版載台4上的版3接觸後,控制器19係將其功能切換到第22圖所示之膠布滾筒10的高度控制之功能。
藉此,如第24A圖所示,使膠布滾筒10以目標滾筒按壓量dm按壓於版3。
然後,根據藉由距離測定感測器116而預先測量的版3的表面高度Zs的變化來進行控制,以保持膠布滾筒10以目標滾筒按壓量dm與版3接觸之狀態。
此時,即使是膠布滾筒10有偏心的情形之情況,也是一邊修正該偏心,一邊保持膠布滾筒10以目標滾筒按壓量dm與版3接觸之狀態。
因此,在膠布滾筒10與版3接觸的期間,係保持該目標按壓量。於是,膠布滾筒10相對於版3之印壓就會保持均一。
從版3到膠布滾筒10之轉印完成後,如第24B圖所示,在版載台4到達設定於完全通過膠布滾筒10的正下方之前的需要的滾筒分離位置之時間點,控制器19再將其功能切換到第21圖所示之膠布滾筒10的高度控制之功能,在膠布滾筒10的旋轉及版載台4的行進仍繼續的狀態下,下達高度控制用之驅動指令C1給各升降用致動器13,使膠布滾筒10上升至退避高度Ha。
另外,如上述使膠布滾筒10上升而使之與版3分離後,可將膠布滾筒10的旋轉速度與版載台4的行進速度之同步控制予以解除。
然後,如第24C圖所示,當版載台4行進到轉印完成位置時,控制器19係使上升至退避高度Ha之膠布滾筒10的旋轉停止,而回復到與第23A圖所示者一樣之初期狀態。
如上所述在轉印機構部9使從版3到膠布滾筒10之墨的轉印(移轉)處理進行完後,若要進行從膠布滾筒10到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5之墨的再轉印(印刷)處理,就取代保持著版3之版載台4,而使用保持著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5之基板載台6,並藉由控制器19讓轉印動作以和第23A至24C圖所示者相同的順序進行,就可進行從膠布滾筒10到基板5之墨的再轉印(印刷)。
如此,根據本發明之平版印刷方法及裝置,就可使膠布滾筒10一直以與預先設定的目標滾筒按壓量d對應之按壓量按壓於版載台4上所保持的版3或基板載台6上所保持的基板5。因此,即使版3及基板5的厚度尺寸不相同,或是基板5的厚度一批一批互不相同,或是即使同一批,基板5的厚度尺寸也未必均一之情況,甚至是由於加工精度的緣故而導致膠布滾筒10有偏心的情形,也能夠在使膠布滾筒10與版3接觸而進行轉印(移轉)處理的期間、以及使膠布滾筒10與基板5接觸而進行再轉印(印刷)處理的期間,都使印壓保持均一。
因而,可提高從版3經由膠布滾筒10而印刷到作為印刷對象之基板5之印刷圖案的印刷精度,因而,可高精度地進行諸如電極圖案之精細的印刷。
而且,為了使膠布滾筒10相對於版3或基板5之印壓保持均一,以讓按壓量成為目標滾筒按壓量dm之方式進行之膠布滾筒10的高度的控制,係在使版載台4上的版3或基板載台6上的基板5配置於比膠布滾筒10的旋轉中心更靠近轉印時載台行進方向a的上游側之時間點,根據由各距離測定感測器116所測量之版3或基板5的表面高度Zs的測量訊號而進行。因此,可防止響應時間的延遲,在要將印壓控制成均等之同時以高速進行印刷的情況很有利。
本發明並非只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者。例如,距離測定感測器116的設置部位(距膠布滾筒10的旋轉中心的水平方向距離dx),只要是從膠布滾筒10的旋轉中心往轉印時載台行進方向a上游側偏移的位置均可,可依版載台4或基板載台6的行進速度、膠布滾筒10的升降用致動器13的反應速度等而適當地變更。
在第14至24C圖所示的實施形態中,雖揭示透過安裝構件125將距離測定感測器116固定至轉印機構部9的框架20中之位於轉印時載台行進方向a的上游側之兩根支柱構件21之構成,但亦可將距離測定感測器116固定至滾筒外罩22中之轉印時載台行進方向a的上游側端部。
採用如此的構成之情況,距離測定感測器116的高度會隨著膠布滾筒10的升降而變化。不過,如第23B圖所示,滾筒中心高度Zr與感測器高度之差dz卻為一定(固定值)。
因此,要在控制器19算出版3或基板5之位於距離測定感測器16的正下方的部份之以台座1的上表面為基準之表面高度Zs之情況,可在有從距離測定感測器116到位於其正下方之版載台4或基板載台6上所保持的版3或基板5的表面之上下方向的距離ds從距離測定感測器116輸入時,將距離測量時之滾筒中心高度Zr減去成為上述固定值之滾筒中心高度Zr與感測器高度之差dz,再減去距離ds,來算出在該時間點之版3或基板5之位於各距離測定感測器116的正下方的部份之以台座1的上表面為基準之表面高度Zs(Zs=Zr-dz-ds)。
可依據版3或基板5的寬度尺寸而適當地變更各距離測定感測器116之寬度方向的配置間隔。
另外,亦可將設於版3或基板5的寬度方向之距離測定感測器116設為一個。在此情況下,可控制膠布滾筒10的高度,使之隨著版3或基板5之沿著轉印時載台行進方向a之方向上的表面高度之變化而變化,來獲得目標滾筒按壓量dm。
此外,可在版3或基板5的寬度方向並排設置三個以上之距離測定感測器116。在此情況下,可取由各距離測定感測器116所測量之版3或基板5的表面高度Zs之平均值,或是求出左右方向的表面高度的傾向,再據以控制膠布滾筒10的高度以使印壓儘可能地均等。
本發明之平版印刷裝置,亦適合用來對基板以外的印刷對象進行印刷。且無庸說,可施行其他在未脫離本發明的要旨之範圍內的種種變更。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如以上之說明,根據本發明,可提供能夠高精度地進行諸如電極圖案之精細的印刷,而且即使是進行套印的情況也能夠將重疊偏差壓低到微米等級之平版印刷方法及裝置。
1...台座
2...導軌
2a...導塊
3...版
4...版載台(移動載台)
4a,6a...對準台
5...基板(印刷對象)
6...基板載台(印刷對象載台、移動載台)
7...驅動裝置
8...線性光學尺
9...轉印機構部
10...膠布滾筒
11...驅動馬達
12...編碼器
13...升降用致動器
14...高度感測器(線性光學尺)
15...壓力感測器
16...版載台待機區
17...上墨裝置
18...基板設置區
19...控制器
19a...載台行進控制部
19b...滾筒位置控制兼壓力控制部
19c...滾筒旋轉控制部
19d...板升降控制部
19e...對準台控制部
20...框架
21...支柱構件
22...樑構件
23...旋轉軸
24...滾筒外罩
25...軸承
26...線性導件
27...表函數處理
28,31,40,43...減法器
29,32,41...回授處理
30...壓力決定方塊
33...墨回位板
34...墨壓塗板
35...墨刮取板
36...墨團
37...對準區
38...對準感測器(精密攝影機)
39...支持台座
42...表函數處理
116...距離測定感測器
119b...滾筒位置控制部
119d...上墨裝置控制部
125...安裝構件
a...轉印時載台行進方向
C1至C3...驅動指令
dm...目標滾筒按壓量
ds...從距離測定感測器到版或基板的表面之距離
dx...滾筒旋轉中心與距離測定感測器的水平方向距離
h...高度目標值
h1...高度現在值
Δh...高度偏差
h0...滾筒高度保持目標值
h0’...修正後的滾筒高度保持目標值
Ha...退避高度
Hb...接觸高度
p...接觸壓力目標值
p1...接觸壓力現在值
Δp...壓力偏差
r...編碼器的檢出訊號
r1...偏心修正值
S1...載台位置檢出訊號
S2...高度檢出訊號
S3...接觸壓力檢出訊號
x...距滾筒旋轉中心的水平方向距離
X0...轉印開始位置
X1...滾筒接觸位置
X2...滾筒分離位置
X3...轉印完成位置
Zr...滾筒高度
Zr0...滾筒高度的控制目標值
Zr0’...修正後的滾筒高度的控制目標值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平版印刷方法及裝置的實施形態之概略側面圖。
第2圖係放大顯示第1圖之平版印刷裝置中的轉印機構部之斷面圖。
第3圖係第2圖的A-A箭頭方向視圖。
第4圖係顯示第1圖之平版印刷裝置所具備的控制器的控制構成之概要圖。
第5圖係藉由第1圖之平版印刷裝置的控制器來控制膠布滾筒的高度之情況的控制方塊圖。
第6圖係藉由第1圖之平版印刷裝置的控制器來將膠布滾筒的接觸壓力控制為一定之情況的控制方塊圖。
第7A圖係顯示藉由第1圖之平版印刷裝置進行平版印刷之情況之轉印機構部的轉印動作順序之概要圖,其中顯示轉印前之初期狀態。
第7B圖係顯示藉由第1圖之平版印刷裝置進行平版印刷之情況之轉印機構部的轉印動作順序之概要圖,其中顯示使膠布滾筒的旋轉與版載台的行進同步而開始動作之狀態。
第7C圖係顯示藉由第1圖之平版印刷裝置進行平版印刷之情況之轉印機構部的轉印動作順序之概要圖,其中顯示使膠布滾筒與版接觸之狀態。
第8A圖係顯示第1圖之平版印刷裝置的轉印機構部的轉印動作順序之接著在第7C圖後的動作之概要圖,其中顯示將膠布滾筒與版的接觸壓力控制在預定壓力之狀態。
第8B圖係顯示第1圖之平版印刷裝置的轉印機構部的轉印動作順序之接著在第7C圖後的動作之概要圖,其中顯示使膠布滾筒之相對於版的接觸壓力保持在預定壓力之狀態。
第9A圖係顯示第1圖之平版印刷裝置的轉印機構部的轉印動作順序之接著在第8B圖後的動作之概要圖,其中顯示使膠布滾筒上升到退避高度之狀態。
第9B圖係顯示第1圖之平版印刷裝置的轉印機構部的轉印動作順序之接著在第8B圖後的動作之概要圖,其中顯示轉印完成之狀態。
第10A圖係顯示第1圖之平版印刷裝置的上墨裝置之概略側面圖,其中顯示對於版的上墨開始前之狀態。
第10B圖係顯示第1圖之平版印刷裝置的上墨裝置之概略側面圖,其中顯示使墨壓塗板及墨刮取板與版接觸而開始上墨之狀態。
第10C圖係顯示第1圖之平版印刷裝置的上墨裝置的墨壓塗板及墨刮取板之概略側面圖。
第11A圖係顯示第1圖之平版印刷裝置的上墨裝置之概略側面圖,其中顯示使保持著已經將墨轉印到膠布滾筒之版之版載台行進到版載台待機區之狀態。
第11B圖係顯示第1圖之平版印刷裝置的上墨裝置之概略側面圖,其中顯示藉由墨回位板使版上的墨團回到版之靠近導軌長度方向的另一端之端邊部之狀態。
第12圖係顯示以本發明實施的另一形態之平版印刷裝置的控制器進行讓膠布滾筒的高度保持在使膠布滾筒的壓力保持一定之控制結束時之膠布滾筒的高度之滾筒高度保持控制之情形的控制方塊圖。
第13圖係顯示進行第12圖之滾筒高度保持控制時的轉印動作之圖。
第14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平版印刷方法及裝置的另一實施形態之概略側面圖。
第15圖係放大顯示第1圖之平版印刷裝置中的轉印機構部之局部斷面圖。
第16圖係第15圖的A1-A1箭頭方向視圖。
第17圖係第16圖的B-B箭頭方向視圖。
第18圖係放大顯示膠布滾筒之與版或印刷對象的接觸部份之側面圖。
第19圖係顯示第14圖之平版印刷裝置所具備的控制器的控制構成之概要圖。
第20圖係顯示控制器所具備的表面高度暫時記憶表的概要之圖。
第21圖係顯示以第14圖之平版印刷裝置的控制器在使膠布滾筒不與版或基板接觸的狀態下控制膠布滾筒的高度之情形的控制方塊圖。
第22圖係顯示以第14圖之平版印刷裝置的控制器使膠布滾筒以目標滾筒按壓量按壓於版或基板之情形之控制方塊圖。
第23A圖係顯示藉由第14圖之平版印刷裝置進行平版印刷時之轉印機構部的轉印動作順序之概要圖,其中顯示轉印前之初期狀態。
第23B圖係顯示藉由第14圖之平版印刷裝置進行平版印刷時之轉印機構部的轉印動作順序之概要圖,其中顯示使膠布滾筒的旋轉與版載台的行進同步而開始動作之狀態。
第23C圖係顯示藉由第14圖之平版印刷裝置進行平版印刷時之轉印機構部的轉印動作順序之概要圖,其中顯示使膠布滾筒與版接觸之狀態。
第24A圖係顯示第14圖之平版印刷裝置的轉印機構部的轉印動作順序之接著在第23C圖後的動作之概要圖,其中顯示將膠布滾筒的高度控制成會使得膠布滾筒以預定的目標滾筒按壓量按壓轉印範圍之狀態。
第24B圖係顯示第14圖之平版印刷裝置的轉印機構部的轉印動作順序之接著在第23C圖後的動作之概要圖,其中顯示使膠布滾筒上升到退避高度之狀態。
第24C圖係顯示第14圖之平版印刷裝置的轉印機構部的轉印動作順序之接著在第23C圖後的動作之概要圖,其中顯示轉印完成之狀態。
1...台座
2...導軌
2a...導塊
3...版
4...版載台(移動載台)
4a,6a...對準台
5...基板(印刷對象)
6...基板載台(印刷對象載台、移動載台)
7...驅動裝置
8...線性光學尺
9...轉印機構部
10...膠布滾筒
11...驅動馬達
12...編碼器
13...升降用致動器
14...高度感測器(線性光學尺)
15...壓力感測器
20...框架
21...支柱構件
22...樑構件
23...旋轉軸
24...滾筒外罩
26...線性導件

Claims (19)

  1. 一種平版印刷方法,係使由升降用致動器使之升降之膠布滾筒,從上方與在台座上設置的導軌上行進之版載台上所保持的版接觸,接著使上述膠布滾筒從上方與在上述導軌上行進之印刷對象載台上所保持的印刷對象接觸,而使從上述版到膠布滾筒之轉印、以及從膠布滾筒到印刷對象之再轉印進行之平版印刷方法,其中,以讓上述膠布滾筒與上述版載台上所保持的版接觸期間的接觸壓力、及上述膠布滾筒與上述印刷對象載台上所保持的印刷對象接觸期間的接觸壓力分別在預定的值保持一定之方式,控制上述升降用致動器所致動之膠布滾筒的升降,且設定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速度、及上述版載台的行進速度,俾使進行使接觸壓力保持一定之控制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會以預先設定的預定壓力按壓版之方式與版接觸而導致上述膠布滾筒之與上述版的接觸部份發生變形時之上述膠布滾筒之以變形部份的滾筒徑為根據之周速,與上述版載台之行進速度一致。
  2. 一種平版印刷方法,係使由升降用致動器使之升降之膠布滾筒,從上方與在台座上設置的導軌上行進之版載台上所保持的版接觸,接著使上述膠布滾筒從上方與在上述導軌上行進之印刷對象載台上所保持的印刷對象接觸,而使從上述版到膠布滾筒之轉印、以及從膠布滾筒到印刷對象之再轉印進行之平版印刷方法,其中,以讓 上述膠布滾筒開始與上述版載台上保持的版接觸之際的接觸壓力成為預定的值之方式控制上述升降用致動器所致動之膠布滾筒的升降之後,在上述膠布滾筒與上述版載台上所保持的版接觸的期間,使該膠布滾筒的高度保持一定,並且,以讓上述膠布滾筒開始與上述印刷對象載台上所保持的印刷對象接觸之際的接觸壓力成為預定的值之方式控制上述升降用致動器所致動之膠布滾筒的升降之後,在上述膠布滾筒與上述印刷對象載台上所保持的印刷對象接觸的期間,使該膠布滾筒的高度保持一定,且設定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速度、及上述版載台的行進速度,俾使進行使接觸壓力保持一定之控制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會以預先設定的預定壓力按壓版之方式與版接觸而導致上述膠布滾筒之與上述版的接觸部份發生變形時之上述膠布滾筒之以變形部份的滾筒徑為根據之周速,與上述版載台之行進速度一致。
  3. 一種平版印刷裝置,係具備有在台座上設置的導軌上行進之版載台及印刷對象載台,且使由升降用致動器使之升降之膠布滾筒,從上方依序與上述版載台上所保持的版、及上述印刷對象載台上所保持的印刷對象接觸,而使從上述版到膠布滾筒之轉印、以及從膠布滾筒到印刷對象之再轉印進行之平版印刷裝置,其中,具備有用來檢測由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使之升降之膠布滾筒之相對於上述版及印刷對象的接觸壓力之壓力感測器,並且具 備有控制器,該控制器具有以下功能:下指令給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以使在上述膠布滾筒與上述版之間進行轉印之期間、以及在上述膠布滾筒與上述印刷對象之間進行再轉印之期間,從上述壓力感測器輸入的接觸壓力在預定的值保持一定,且設定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速度、及上述版載台的行進速度,俾使進行使接觸壓力保持一定之控制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會以預先設定的預定壓力按壓版之方式與版接觸而導致上述膠布滾筒之與上述版的接觸部份發生變形時之上述膠布滾筒之以變形部份的滾筒徑為根據之周速,與上述版載台之行進速度一致。
  4. 一種平版印刷裝置,係具備有在台座上設置的導軌上行進之版載台及印刷對象載台,且使由升降用致動器使之升降之膠布滾筒,從上方依序與上述版載台上所保持的版、及上述印刷對象載台上所保持的印刷對象接觸,而使從上述版到膠布滾筒之轉印、以及從膠布滾筒到印刷對象之再轉印進行之平版印刷裝置,其中,具備有用來檢測由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使之升降之膠布滾筒的高度之高度感測器、及用來檢測上述膠布滾筒相對於上述版及印刷對象的接觸壓力之壓力感測器,並且具備有控制器,該控制器具有以下功能:下指令給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以在上述膠布滾筒與上述版之間開始轉印之際使從上述壓力感測器輸入的接觸壓力成為預定的值,且在上述膠布滾筒與上述版之間進行轉印之期間,根據來自上 述高度感測器的輸入而下指令給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以保持從上述壓力感測器輸入的接觸壓力變為預定的值時之上述膠布滾筒的高度之功能;以及下指令給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俾在上述膠布滾筒與上述印刷對象之間開始再轉印之際使從上述壓力感測器輸入的接觸壓力成為預定的值,且在上述膠布滾筒與上述印刷對象之間進行再轉印之期間,根據來自上述高度感測器的輸入而下指令給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以保持從上述壓力感測器輸入的接觸壓力變為預定的值時之上述膠布滾筒的高度之功能,且設定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速度、及上述版載台的行進速度,俾使進行使接觸壓力保持一定之控制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會以預先設定的預定壓力按壓版之方式與版接觸而導致上述膠布滾筒之與上述版的接觸部份發生變形時之上述膠布滾筒之以變形部份的滾筒徑為根據之周速,與上述版載台之行進速度一致。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平版印刷裝置,其中,上述控制器具有以下功能:在膠布滾筒與版之間進行轉印之期間、以及在膠布滾筒與印刷對象之間進行轉印之期間,根據來自上述高度感測器的輸入而下指令給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以保持從壓力感測器輸入的接觸壓力變為預定的值時之上述膠布滾筒的高度時,膠布滾筒有偏心的情形,根據膠布滾筒的偏心量,而對於應保持上述膠布滾筒的高度施加修正。
  6. 一種平版印刷方法,係在藉由旋轉用驅動馬達使由升降用致動器使之升降之膠布滾筒旋轉的狀態下,使上述膠布滾筒從上方與在台座上的導軌上行進之移動載台上所保持的版接觸,接著使上述膠布滾筒從上方與在上述導軌上行進之移動載台上所保持的印刷對象接觸,而使從上述版到膠布滾筒之轉印、以及從膠布滾筒到印刷對象之再轉印進行之平版印刷方法,其中,在上述版載台上的版或印刷對象載台上的印刷對象進入膠布滾筒的正下方之前,沿著轉印時載台行進方向預先測量版載台上的版或印刷對象載台上的印刷對象的表面之以台座上表面為基準之高度,接著,在使上述膠布滾筒與上述版或印刷對象接觸時,將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中心之在上述台座上的高度,控制在將預先測量的上述版或印刷對象的表面的高度與上述膠布滾筒的半徑之和減去預定的目標滾筒按壓量而算出的高度,且設定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速度、及上述版載台的行進速度,俾使進行使接觸壓力保持一定之控制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會以預先設定的預定壓力按壓版之方式與版接觸而導致上述膠布滾筒之與上述版的接觸部份發生變形時之上述膠布滾筒之以變形部份的滾筒徑為根據之周速,與上述版載台之行進速度一致。
  7. 一種平版印刷裝置,係在藉由旋轉用驅動馬達使由升降用致動器使之升降之膠布滾筒旋轉的狀態下,使上述膠布滾筒從上方依序與在台座上的導軌上行進之個別的 或共通的移動載台上所保持的版及印刷對象接觸,而使從上述版到膠布滾筒之轉印、以及從膠布滾筒到印刷對象之再轉印進行之平版印刷裝置,其中,在比上述膠布滾筒還要靠近轉印時載台行進方向的上游側位置,設有用來測量與版載台上的版或印刷對象載台上的印刷對象的表面之間的距離之距離測定感測器,並且具備有控制器,該控制器具有以下功能:根據從上述距離測定感測器輸入之訊號,將版載台上的版或印刷對象載台上的印刷對象之位於上述距離測定感測器的正下方的部份之以台座上表面為基準之表面高度予以算出並暫時記憶起來之功能;以及下指令給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俾在上述的部份經配置到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中心的正下方而與膠布滾筒接觸之時間點,使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中心之在上述台座上的高度,與將上述版載台上的版或印刷對象載台上的印刷對象的表面中之上述部份之預先測量的表面的高度及膠布滾筒的半徑之和減去預定的目標滾筒按壓量而算出的高度一致之功能,且設定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速度、及上述版載台的行進速度,俾使進行使接觸壓力保持一定之控制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會以預先設定的預定壓力按壓版之方式與版接觸而導致上述膠布滾筒之與上述版的接觸部份發生變形時之上述膠布滾筒之以變形部份的滾筒徑為根據之周速,與上述版載台之行進速度一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平版印刷方法,其中,預 先測量由於對上述版及上述印刷對象之接觸壓力的不同而產生之上述膠布滾筒的變形量之不同,並考慮由於該變形量之不同所造成之周速的變化,修正設定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速度、及上述印刷對象載台的行進速度,俾使進行接觸壓力一定控制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預先設定的預定接觸壓力與上述印刷對象接觸時上述膠布滾筒之以與上述印刷對象的接觸部份產生之變形部份的滾筒徑為基準之周速,與上述印刷對象載台之行進速度一致。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平版印刷方法,其中,依據要使上述膠布滾筒接觸的對象是上述版或上述印刷對象的哪一者,個別地設定分別所希望的某一接觸壓力的目標值,而求出該壓力目標值、及從壓力感測器輸入之對上述膠布滾筒的上述版、或對上述印刷對象之接觸壓力的現在值之相對於上述壓力目標值之壓力偏差,並將為了使此壓力偏差變為零而進行之回授處理所求出之驅動指令下達給上述膠布滾筒的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且使上述升降用致動器根據驅動指令而作動,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對應於分別所希望的壓力目標值之一定的接觸壓力與上述版或上述印刷對象接觸。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平版印刷方法,其中,預先測量由於對於上述版及上述印刷對象之接觸壓力的不同而產生之上述膠布滾筒的變形量之不同,並考慮由於該變形量之不同所造成之周速的變化,修正設定上述 膠布滾筒的旋轉速度、及上述印刷對象載台的行進速度,俾使進行接觸壓力一定控制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預先設定的預定接觸壓力與上述印刷對象接觸時上述膠布滾筒之以與上述印刷對象的接觸部份產生之變形部份的滾筒徑為基準之周速,與上述印刷對象載台之行進速度一致。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平版印刷方法,其中,依據要使上述膠布滾筒接觸的對象是上述版或上述印刷對象的哪一者,個別地設定分別所希望的某一接觸壓力的目標值,而求出該壓力目標值、及從壓力感測器輸入之對上述膠布滾筒的上述版、或對上述印刷對象之接觸壓力的現在值之相對於上述壓力目標值之壓力偏差,並將為了使此壓力偏差變為零而進行之回授處理所求出之驅動指令下達給上述膠布滾筒的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且使上述升降用致動器根據驅動指令而作動,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對應於分別所希望的壓力目標值之一定的接觸壓力與上述版或上述印刷對象接觸。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平版印刷裝置,其中,預先測量由於對於上述版及上述印刷對象之接觸壓力的不同而產生之上述膠布滾筒的變形量之不同,並考慮由於該變形量之不同所造成之周速的變化,修正設定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速度、及上述印刷對象載台的行進速度,俾使進行接觸壓力一定控制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預先設定的預定接觸壓力與上述印刷對象接觸時上述膠 布滾筒之以與上述印刷對象的接觸部份產生之變形部份的滾筒徑為基準之周速,與上述印刷對象載台之行進速度一致。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平版印刷裝置,其中,依據要使上述膠布滾筒接觸的對象是上述版或上述印刷對象的哪一者,個別地設定分別所希望的某一接觸壓力的目標值,而求出該壓力目標值、及從壓力感測器輸入之對上述膠布滾筒的上述版、或對上述印刷對象之接觸壓力的現在值之相對於上述壓力目標值之壓力偏差,並將為了使此壓力偏差變為零而進行之回授處理所求出之驅動指令下達給上述膠布滾筒的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且使上述升降用致動器根據驅動指令而作動,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對應於分別所希望的壓力目標值之一定的接觸壓力與上述版或上述印刷對象接觸。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平版印刷裝置,其中,預先測量由於對於上述版及上述印刷對象之接觸壓力的不同而產生之上述膠布滾筒的變形量之不同,並考慮由於該變形量之不同所造成之周速的變化,修正設定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速度、及上述印刷對象載台的行進速度,俾使進行接觸壓力一定控制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預先設定的預定接觸壓力與上述印刷對象接觸時上述膠布滾筒之以與上述印刷對象的接觸部份產生之變形部份的滾筒徑為基準之周速,與上述印刷對象載台之行進速度一致。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平版印刷裝置,其中,依據要使上述膠布滾筒接觸的對象是上述版或上述印刷對象的哪一者,個別地設定分別所希望的某一接觸壓力的目標值,而求出該壓力目標值、及從壓力感測器輸入之對上述膠布滾筒的上述版、或對上述印刷對象之接觸壓力的現在值之相對於上述壓力目標值之壓力偏差,並將為了使此壓力偏差變為零而進行之回授處理所求出之驅動指令下達給上述膠布滾筒的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且使上述升降用致動器根據驅動指令而作動,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對應於分別所希望的壓力目標值之一定的接觸壓力與上述版或上述印刷對象接觸。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平版印刷方法,其中,預先測量由於對於上述版及上述印刷對象之接觸壓力的不同而產生之上述膠布滾筒的變形量之不同,並考慮由於該變形量之不同所造成之周速的變化,修正設定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速度、及上述印刷對象載台的行進速度,俾使進行接觸壓力一定控制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預先設定的預定接觸壓力與上述印刷對象接觸時上述膠布滾筒之以與上述印刷對象的接觸部份產生之變形部份的滾筒徑為基準之周速,與上述印刷對象載台之行進速度一致。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平版印刷方法,其中,依據要使上述膠布滾筒接觸的對象是上述版或上述印刷對象的哪一者,個別地設定分別所希望的某一接觸壓力 的目標值,而求出該壓力目標值、及從壓力感測器輸入之對上述膠布滾筒的上述版、或對上述印刷對象之接觸壓力的現在值之相對於上述壓力目標值之壓力偏差,並將為了使此壓力偏差變為零而進行之回授處理所求出之驅動指令下達給上述膠布滾筒的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且使上述升降用致動器根據驅動指令而作動,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對應於分別所希望的壓力目標值之一定的接觸壓力與上述版或上述印刷對象接觸。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平版印刷裝置,其中,預先測量由於對於上述版及上述印刷對象之接觸壓力的不同而產生之上述膠布滾筒的變形量之不同,並考慮由於該變形量之不同所造成之周速的變化,修正設定上述膠布滾筒的旋轉速度、及上述印刷對象載台的行進速度,俾使進行接觸壓力一定控制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預先設定的預定接觸壓力與上述印刷對象接觸時上述膠布滾筒之以與上述印刷對象的接觸部份產生之變形部份的滾筒徑為基準之周速,與上述印刷對象載台之行進速度一致。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平版印刷裝置,其中,依據要使上述膠布滾筒接觸的對象是上述版或上述印刷對象的哪一者,個別地設定分別所希望的某一接觸壓力的目標值,而求出該壓力目標值、及從壓力感測器輸入之對上述膠布滾筒的上述版、或對上述印刷對象之接觸壓力的現在值之相對於上述壓力目標值之壓力偏差,並 將為了使此壓力偏差變為零而進行之回授處理所求出之驅動指令下達給上述膠布滾筒的上述升降用致動器,且使上述升降用致動器根據驅動指令而作動,而使上述膠布滾筒以對應於分別所希望的壓力目標值之一定的接觸壓力與上述版或上述印刷對象接觸。
TW099129225A 2009-09-09 2010-08-31 平版印刷方法及裝置 TWI3936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08717A JP5218352B2 (ja) 2009-09-09 2009-09-09 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及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4610A TW201114610A (en) 2011-05-01
TWI393639B true TWI393639B (zh) 2013-04-21

Family

ID=43732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9225A TWI393639B (zh) 2009-09-09 2010-08-31 平版印刷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67790A1 (zh)
JP (1) JP5218352B2 (zh)
KR (1) KR20120089265A (zh)
CN (1) CN102548763B (zh)
SG (1) SG179141A1 (zh)
TW (1) TWI393639B (zh)
WO (1) WO20110306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403133T3 (es) * 2010-11-05 2013-05-14 Neopack, S.L. Máquina impresora offset de formato variable dotada de un cilindro central de impresión
TWI501861B (zh) * 2011-12-06 2015-10-01 私立中原大學 滾輪式壓印系統
CN102602208B (zh) * 2012-02-28 2014-08-20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全液压驱动辊型微细压印装置
CN104302480B (zh) * 2012-05-18 2017-05-10 阪本顺 印刷机、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JP6112502B2 (ja) * 2012-10-05 2017-04-12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グラビアオフセット印刷機
US20140190363A1 (en) * 2013-01-04 2014-07-10 Goss International Americas, Inc. Registration system for a variable repeat press
CN104260546B (zh) * 2013-05-13 2017-02-15 浙江长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烘干装置的制袋印刷机
KR101534275B1 (ko) * 2013-10-23 2015-07-09 김상영 열전사 장치
KR101453358B1 (ko) * 2013-12-03 2014-10-22 한국기계연구원 축 정렬 오차를 줄일 수 있는 오프셋 인쇄용 블랭킷 롤러 조립체
JP5830146B1 (ja) * 2014-09-01 2015-12-09 株式会社太陽機械製作所 印刷方法
KR101730438B1 (ko) * 2015-10-26 2017-04-27 한국기계연구원 클리쉐롤의 위치 및 속도를 보정하는 롤투롤 인쇄 시스템
JP2017109378A (ja) * 2015-12-16 2017-06-22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転写装置および転写方法
JP2017109379A (ja) * 2015-12-16 2017-06-22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転写装置
JP6220918B2 (ja) * 2016-04-22 2017-10-25 株式会社写真化学 電子デバイス用の転写装置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用の転写方法
CN109963716B (zh) 2016-10-18 2020-12-11 旭化成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7323076B (zh) * 2017-07-28 2019-06-18 杭州天龙油墨有限公司 一种专色油墨打样调测装置
KR102034930B1 (ko) * 2017-09-29 2019-10-21 강성국 다중 곡면 열전사장치
KR102384120B1 (ko) * 2019-06-26 2022-04-07 한국기계연구원 실시간 정렬이 가능한 미세패턴 롤 제작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미세패턴 롤 제작방법
CN110303759A (zh) * 2019-08-12 2019-10-08 东莞市艾尔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热转印设备
CN114559733A (zh) * 2022-03-15 2022-05-31 陈传新 一种绿色环保印刷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8028A (ja) * 1998-12-07 2000-06-20 Canon Inc 凹版印刷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0211114A (ja) * 1999-01-25 2000-08-02 Canon Inc オフセット印刷機および印刷方法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2036512A (ja) * 2000-07-26 2002-02-05 Canon Inc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19400A5 (zh) * 1977-03-25 1980-09-30 Franz Knopf
US5367953A (en) * 1992-07-01 1994-11-29 Nsk Ltd. Roller offset printing apparatus
KR101232168B1 (ko) * 2006-06-30 2013-02-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인쇄 장치 시스템, 및 그를 이용한 패턴 형성방법 및액정표시소자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8028A (ja) * 1998-12-07 2000-06-20 Canon Inc 凹版印刷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0211114A (ja) * 1999-01-25 2000-08-02 Canon Inc オフセット印刷機および印刷方法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2036512A (ja) * 2000-07-26 2002-02-05 Canon Inc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18352B2 (ja) 2013-06-26
JP2011056778A (ja) 2011-03-24
US20120167790A1 (en) 2012-07-05
WO2011030692A1 (ja) 2011-03-17
CN102548763A (zh) 2012-07-04
KR20120089265A (ko) 2012-08-09
SG179141A1 (en) 2012-04-27
TW201114610A (en) 2011-05-01
CN102548763B (zh) 2014-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3639B (zh) 平版印刷方法及裝置
JP5781639B2 (ja) グラビア印刷装置
JP2010241069A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及び装置
JP5463737B2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及び装置
WO2010140386A1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
JP2011110733A (ja) 印刷用ロールと版、印刷対象の平行度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WO2010122809A1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及び装置
JP5195621B2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及び装置
JP5552902B2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及び装置
WO2010140368A1 (ja) インキ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JP2007331219A (ja) 印刷機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00168030A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
JP2011104957A (ja) 印刷装置の印圧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5310277B2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及び装置
JP5310321B2 (ja) 印刷位置補正方法及び装置
JP2001219639A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および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
JP2006142764A (ja) 印刷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1056722A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及び装置
JP5293494B2 (ja) 印刷装置
JP2013056442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およ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JP2007076038A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
JP5359708B2 (ja) 印刷装置の印刷用ロール加圧装置
JP2007185872A (ja) 印刷機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00238446A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2172761A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およ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