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78957B - Organic formulations of polythiophenes and polypyrrole polymers made with polymeric acid colloids for electronics applications - Google Patents

Organic formulations of polythiophenes and polypyrrole polymers made with polymeric acid colloids for electronics application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78957B
TWI378957B TW094108219A TW94108219A TWI378957B TW I378957 B TWI378957 B TW I378957B TW 094108219 A TW094108219 A TW 094108219A TW 94108219 A TW94108219 A TW 94108219A TW I378957 B TWI378957 B TW I37895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group
composition
polymer
eth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08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04266A (en
Inventor
Che-Hsiung Hsu
Charles Douglas Macpherson
Hjalti Skulason
Original Assignee
Du Po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4963233&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I378957(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 Pont filed Critical Du Pont
Publication of TW200604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04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8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895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1/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polysulfo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1/04Polysulf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1/1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1/12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derived from five- or six-member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other than imides
    • C08G61/12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derived from five- or six-member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other than imides derived from five-member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8G61/12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derived from five- or six-member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other than imides derived from five-member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with a five-membered ring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in the 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1/1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1/12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derived from five- or six-member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other than imides
    • C08G61/12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derived from five- or six-member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other than imides derived from five-member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8G61/1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derived from five- or six-member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other than imides derived from five-member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with a five-membered ring containing one sulfur atom in the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5/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9/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only,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61/00 - C08L77/00
    • C08L79/04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Polyhydraz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6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other non-metallic substances
    • H01B1/12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other non-metallic substances organic subst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6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other non-metallic substances
    • H01B1/12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other non-metallic substances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1/124Intrinsically conductive polymers
    • H01B1/127Intrinsically conductive polymers comprising five-membered aromat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e.g. polypyrroles, polythiophe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22Electrodes
    • H01G11/30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H01G11/48Conductive poly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54Electrolytes
    • H01G11/56Solid electrolytes, e.g. gels; Additives there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olyoxymethylene Polymers And Polymers With Carbon-To-Carbon Bond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1378957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比咯或噻吩之導電聚合物,其中該導電聚 合物在聚合酸膠體存在下合成且其進一步分散於一有機液 體中。 【先前技術】 導電聚合物已用於許多有機電子設備中,包括用於發光 顯示器中之電致發光("EL")設備之研製中。關於EL設備, 諸如含有導電聚合物之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該等設 備通常具有下_列組態: 陽極/緩衝層/EL材料/陰極 陽極通常為透明且具有將電洞注入EL材料中之能力的任 何材料,諸如(例如)氧化銦/錫(ITO)。視情況將陽極支撐 於玻璃或塑料基板上。EL材料包括螢光染料、螢光及磷光 金屬錯合物、共軛聚合物及其混合物。 陰極通常為具有將電子注入EL材料中之能力之任何材料 (諸如(例如)鈣或鋇)。緩衝層通常為導電聚合物且促使電 洞自陽極注入EL材料層中。 該緩衝層亦可稱為電洞注入層、電洞傳遞層,或可以作 為雙層陽極之部分為特徵。用作緩衝層之典型導電聚合物 包括聚苯胺及聚二氧噻吩,諸如聚(3,4-伸乙二氧基噻吩) (PEDT)。 如(例如)標題為"Polythiophene dispersions, their production and their use."之美國專利第 5,300,575 號中所 I00401.doc 1378957 述,藉由在諸如聚(苯乙烯續酸)(PSS)之水溶性聚合酸存在 下將苯胺或二氧噻吩在水‘液中聚合可製備此等材料。熟 知之 PEDT/PSS材料為購自 H.C. Starck,GmbH(Leverkusen, Germany)之 Baytron®-P ° 以水溶性聚合磺酸合成之含水導電聚合物分散液具有不 良的低pH水平。該低pH值可促成含有該緩衝層之EL設備 的應力壽命減小且促成設備内的腐姓。因此,需要組合物 及自其製備之具有改良性質之層。 經受低電壓時具有承載高電流能力之導電聚合物亦具有 作為用於電備之電極的效用,諸如薄膜場效電晶體。 在該%電晶體中^具有lij電子及/或電洞電何載流子流動 性之有機半導電膜存在於源電極與汲電極之間。閘電極在 半導電聚合物層之對側。為適用於電極應用,用於分散或 溶解導電聚合物之導電聚合物及液體必須與用於半導電聚 合物之半導電聚合物及溶劑可相容以避免導電聚合物或半 導電聚合物的重新溶解。自導電聚合物製成之電極的導電 性應大於10 S/cm(其中S為倒歐姆)。然而,以聚合酸製成 之導電聚噻吩通常提供在約1(T3 S/cm或更低範圍内的導電 性。為增強導電性,可將導電添加劑添加至該聚合物。然 而,該等添加劑的存在可有害地影響導電聚噻吩的加工 性。因此,需要經改良之導電聚°塞吩。 持續需要具有改良物理及電性質之導電聚合物組合物。 【發明内容】 本說明提供新組合物,其包含選自至少一聚吡咯、至少 100401.doc 一聚嗟吩或兩種該箅 X寻♦D物之混合物的至少一聚合物及至 少一形成膠體之聚合酸 酸及至少一有機液體。 新發明組合物適用於右 於有機電子設備之電活性層,例如適 用於許多有機電子哼偌 又備’且適用作有機發光二極體 (OLED)中之緩衝層。 在另一實施例中,捭板 故供—種方法用於製造該等新組合 物,該方法包含:
在至^开;成膠體之聚合酸存纟下於含水液體介質中聚 口 k自叫單體及售吩單體及其之混合物的至少一單體以 形成一含水^1液;
自該含水分散液移除一定量之含水液體介質以形成部分 經乾燥之固體,及 將該等部分經乾燥之固體分散於一有機液體中。 在另貫把例中,提供包含至少一由該新組合物製造之 層的電子設備。
刖文一般描述及下文詳細描述僅為例示性及解釋性的, 且其並非限制如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界定之本發明。 【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新組合物’其包含:至少一選自聚吡咯、聚 噻吩及兩種該等聚合物之混合物的聚合物、至少一形成膠 體之聚合酸及至少一有機液體。 在一實施例中,該新組合物包含一具有大於約1〇〇。〇之 沸點的有機液體。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組合物包含:—選自聚吡 100401 ,d〇c ,奶yj 洛々嘆%及1¾冑聚合物之组合物之至少一個&聚合物及 ’刀放於包含至少60重量%有機液體之液體介質中 的形成膠體的聚合酸。在另—實施例中,該有機液體為液 體介質之8Gf量%至9G重量%。在—實施例中,該新組合 物進步包含至少—選自導電添加劑、共分散劑、共酸及 其混合物之材料。
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分散劑,,係指一含有細微顆粒之懸 吁液的連續液體介質。根據本發明,"連續介質"可為含水 液體’例如’水 '水/有機液體之混合物或主要為有機液 體。本文中終妓用之術語"膠體"係指懸浮於該連續介質中 之細微顆粒,該等顆粒具有奈米級別之顆粒尺寸。本文中 所使用之術語"形成膠體,,係指當分散於水溶液中時形成細 微顆粒之物質,意即,”形成膠體”聚合酸不可溶於水。
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烷基"係指一衍生自脂族烴之基團 且包括可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線性、分枝及環狀基團。術 語”雜烷基"意欲意指其中烷基内之碳原子的一或多個已經 諸如亂、氧、硫及其類似物之另一原子置換的烷基。術語 ••伸坑基”係指具有兩個附著點之烷基。 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烯基”係指一衍生自一具有至少_ 碳-碳雙鍵之脂族烴的基團且包括可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 線性、分枝及環狀基團。術語”雜烯基”意欲意指其中烯基 内之碳原子的-或多個已經諸如氮、[硫及其類似物: 另-原子置換的烯基。術語"伸烯基”係指具有兩個附著點 之烯基。 100401.doc 1378957 本文中所使用之取代基的下列術語係指下文所給之式: 丨,醇" -R-OH 醯胺基磺酸鹽" -R3-c(o)n(r6)r、s〇3Z 苯曱基” -ch2-c6h5 羧酸鹽" -R3-C(0)〇-Z 醚" -r3-o-r5 醚羧酸鹽" -R3-0-R4-C(0)0-2 醚磺酸鹽" -r3-o-r4-so3z 磺酸鹽” -R^-S〇3Z 胺基甲酸酯L -R3-0-C(0)-N(R6)2 其中所有"R"基團在每次出現時為相同或不同,及: R3為單鍵或伸烧基 R4為伸烷基 R5為烷基 R6為氫或烧基 Z為H、驗金屬_、驗土金屬、叫尺〜或r5。 以上基團之任一者可進一步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且任 一基團可以F取代一或多個氫,其包括經全氟化之基團。 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包含(c〇mprises、c〇mprising),,、 π 包括(includes、including)”、” 具有(has、having)"或其任 何其它變體意欲涵蓋未排除之内容物。舉例而言,包含_ 系歹i元件之製程、方法、物品或裝置未必僅限於彼等元 件’但可包括未經明確列舉之其它元件或該製程、方法、 物品或裝置固有之其它元件。另外,除非明確陳述相反情 10040l.doc 10 1378957 況’否則"或"係指一包括性或而非排除性或。舉例而言, 下列之任一者滿足條件八或8 : A為真(或存在)且8為假(或 不存在)、A為假(或不存在)且B為真(或存在)及A與B均為 真(或存在)。 同樣地’亦採用"一(a、an)"來描述本發明之元件及組 件。此舉僅為了方便起見及給出本發明之一般意義。此描 述應理解為包括一個或至少一個,且除非其明顯意指其它 方面’否則單數亦包括複數。 涵蓋用以使用新組合物之聚ϋ比洛具有下式I。
其中在式I中: η為至少約4 ; 獨立地選擇R1以使其在每次出現時為相同或不同且其係 選自氫、烷基、烯基、烷氧基、烷醯基、烷硫基、芳氧 基、烷硫基烷基、烷基芳基、烷基芳基、胺基、烧基胺 基、一烧基胺基、芳基、貌基亞確醒基、燒氧基院基、烧 基績酿基、芳硫基、芳基亞績醯基、烧氧基幾基、芳美巧 醯基、丙稀酸、碟酸、膦酸、鹵素、硝基、氰基、羥美、 環氧基、矽烷、矽氧烷、醇、醯胺基磺酸鹽、苯甲基、缓 100401.doc 1378957, 酸鹽、醚、醚羧酸鹽、醚磺酸鹽及胺基曱酸酯;或兩個r1 基團一起可形成完成3、4、5、6或7員芳族或脂環族環之 伸烧基或伸缔基鏈’該環視情況可包括—或多個二價氮、 硫或氧原子;且 獨立地選擇R2以使其在每次出現時為相同或不同且其係 選自氫、烷基、烯基、芳基、烷醯基、烷硫基烷基、烷基 芳基、芳基烷基、胺基、環氧基、矽烷、矽氧烷、醇、醯 胺基磺酸鹽、苯甲基、鲮酸鹽、醚、醚羧酸鹽、醚磺酸鹽 及胺基甲酸酯。 在一實施件·中,R1在每次出現時為相同或不同且係獨立 地選自氫、烷基、烯基、烷氧基、環烷基、環烯基、醇、 醯胺基磺酸鹽、苯甲基、羧酸鹽、醚、醚羧酸鹽、醚磺酸 鹽、磺酸鹽、胺基甲酸酯、環氧基、矽烷、矽氧烷及經磺 酸、羧酸、丙烯酸、磷酸、膦酸、画素、硝基、氰基、羥 基、環氧基、矽烷或矽氧烷部分之一或多個取代的烧基。 在一實施例中’ R2係選自氫、烷基及經磺酸、叛酸、丙 烯酸、磷酸、膦酸、齒素、氰基、羥基、環氧基、矽烷或 石夕氧烧部分之一或多個取代的烧基。 在一實施例中,聚吡咯為未經取代且1^與尺2均為氮。 在一實施例中’兩個R1 —起形成一 6-或7-員脂環族環, 其經一選自烷基、雜烷基、醇、醯胺基磺酸鹽、苯曱美、 羧酸鹽、醚、醚羧酸鹽、醚磺酸鹽、磺酸鹽及胺基甲酸昏旨 之基團進一步取代。此等基團可改良單體及所得聚合物之 溶解性。在一實施例中’兩個R1 —起形成一6-或員脂環 100401.doc 12- 1378957 族環,其經一烷基進一步取代。在一實施例中,兩個r1 一 起形成一6-或7-員脂環族環,其經一具有至少丨個碳原子之 院基進一步取代。 在一實施例中,兩個R1 一起形成-〇-(CHY)m-〇-,其中m 為2或3,且γ在每次出現時為相同或不同且係選自氫、烷 基、醇、醯胺基磺酸鹽、笨甲基、羧酸鹽、醚、醚綾酸 皿敗K&L鹽、續酸鹽及胺基甲酸酯。在一實施例中,至 y個Y基團不為氫。在—實施例中,至少一個Y基團為 以F取代至少一個氫之取代基。在一實施例中,至少一個γ 基團經全氟4b— 在一貫施例中,新組合物中所用之聚吡咯為帶正電之導 電聚合物,其中該等正電荷藉由膠質聚合酸陰離子來平 衡。 涵蓋用於新組合物中之聚噻吩具有下式π :
其中: 獨立地選擇R1以使其在每次出現時為相同或不同且其係 選自氫、烷基、烯基、烷氧基、烷醯基、烷硫基、芳氧 基、烷硫基烷基、烷基芳基、烷基芳基、胺基、烷基胺 基'二烷基胺基、芳基、烷基亞磺醯基、烷氧基烷基、烷 100401.doc •13- 1378957 基磺酿基、芳硫基、芳基亞磺醯基、烷氧基羰基、芳基磺 醯基、丙烯酸、磷酸、膦酸、自素、硝基、氰基、羥基、 環氧基、矽烷、矽氧烷'醇、醯胺基磺酸鹽、苯甲基、羧 酸鹽、醚、醚羧酸鹽、醚磺酸鹽及胺基甲酸酯;或兩個r1 一起可形成一完成3、4、5、6或7_員芳族或脂環族環之伸 烷基或伸烯基鏈,該環視情況可包括一或多個二價氮、硫 或氧原子,且 ;
η為至少約4。 在一實施例中,兩個Ri —起形成_〇_(CHY)m_〇…其中爪 為2或3,且喊每次出現時為相同或不同且其係選自'氯、 烷基、醇、醯胺基磺酸鹽、苯曱基、羧酸鹽、_、鲢羧酸 鹽、醚磺酸鹽及胺基甲酸酿。在一實施例中,所有γ均為 氫。在-實施例中’㈣吩為聚(3,4•伸乙二氧基嘆吩 在-實施财,至少-财基團不為氫。在—實施例中, 至少一個Υ基團為以F取代$小 代至)—個氫之取代基。在一實旋
例中,至少一個γ基團經全氟化。
在—實施例中,聚噻吩為聚[(磺酸_伸丙基-醚-亞甲基 Μ-二氧基伸乙基)㈣]。在—實施例中,該㈣吩為土 [(丙基-醚-伸乙基-3,4-基伸乙基)噻吩]。 A 適用於新組合物之聚合物可為單聚物,或其可為兩 :個以上個別單體之共聚物。該組合物可進一步包含一或 夕種不同的聚合物、一或多種形成膠體之酸。 涵蓋用於實踐本發明之形成膠體之聚合酸不能溶於水 且分散於一含水介質中時形成膠體。該等聚合酸通常 100401.doc -14, 1378957 具有在約10,000至約4,000,000範圍内之分子量。在一實施 例中’該等聚合酸具有一約1〇〇,〇〇〇至約2 000 000之分子 " 里。膠體顆粒尺寸通常在2奈米(nm)至約140 nm範圍内。 在實細*例中’聚合酸耀·體具有約2 nm至約30 nm之顆粒 尺寸 ^刀欢於水中時,形成膠體之任何聚合酸適合用於 實踐本發明。在一實施例中,形成膠體之聚合酸為聚合磺 酸。其它可接受之聚合酸包括聚合磷酸、聚合膦酸、聚合 _ 缓酸、聚合丙烯酸及其混合物,其包括具有聚合磺酸之混 合物。在另一實施例中,該聚合磺酸經氟化。在又一實施 例中,形成黎禮之聚合續酸經全氟化。在又一實施例中, • 形成膠體之聚合磺酸為全氟伸烷基磺酸。 在又一實施例中’形成膠體之聚合酸為經高度氟化之磺 酸聚合物("FSA聚合物。"經高度氟化"意指聚合物中之鹵 素及氫原子總數的至少約50%為氟原子,且在一實施例中 為至少約75% ’且在另一實施例中為至少約90%。在另一 φ 貫施例中,該聚.合物經全氟化。術語”續酸鹽官能基,,係指 磺酸基或磺酸基之鹽,且在一實施例中,為鹼金屬或銨 鹽。該官能基由式_S〇3X表示,其中X為陽離子,其亦稱 作"平衡離子、X可為Η、Li、Na、K^n(Ri)(R2)(R3)(R4), 且Ri、R2、R_3及I為相同或不同且在一實施例中為Η、 CH3或GH5。在一實施例中,χ為η,在該狀況下,該聚合 • 物據稱為”酸形式”。X亦可為多價,如諸如以++及入1+++之 • 離子表示。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顯而易見的是:在通常表 不為Μη+之多價平衡離子之狀況下,每個平衡離子之磺酸 100401 .d〇c •15- 1378957 鹽官能基的數目等於原子價"n”。 在一實施例中,該FSA聚合物包含—具有附著至主鍵之 ^複側鏈的♦合物主鏈,該等側鏈攜帶陽離子交換基團。 *合物包括均聚物或兩種或兩種以上單體之共聚物。丘聚 物通常由非宫能單體及一攜帶陽離子交換基團或其前驅體 之第二單體形成,例如’續賴基⑽2F),其隨後可水解 ^磺酸鹽官能基。舉例而言’可使用經氟化之第一乙烯系 早體與具有_俩氟基⑽2F)之經氟化之第二乙烯系單體 的共χκ物。可能之第一單體包括四氟乙婦仰E)、六氟丙 烯、氟乙烯4二氟乙烯、三亂乙烯、氣三氣乙烯'全氟 (烷基乙烯醚)及其組合物。丁叩為一較佳之第一單體。 在-實施例中’至少—單體包含具有可提供聚合物中之 所要側鏈之績酸鹽官能基或前驅體基團的氟化乙稀喊。若 需要’可將包括乙烯、丙稀及其中R,為個碳原子之 全★氟化院基之RlCH=CH2的額外單體併入此等聚合物中。 該等聚合物可為在本文中稱為雜亂共聚物之類型,意即藉 由聚合作用製成之共聚物的類型,在該聚合作用中:共二 單體之相對濃度盡可能保持Μ ’以使得單體單元沿聚: 物鏈之分佈與其相對濃度及相對反應性-致。亦可使用^ 由在聚合作用期間改變單體之相對濃度來製得之較少雜: 的共聚物。亦可使㈣為嵌段共聚物之類型的聚合物 :歐洲專㈣請案第!㈣152 A1號中所揭示之彼聚合 在一實施例中,供本發明使狀FSA聚合物包括經高度 10040l.doc -16- 1378957 氟化(包括經全氟化)之碳主鏈及由下式表示之側鏈: -(0-CF2CFRf)a-0-CF2CFR,fS03X 其中Rf及R'f係獨立地選自F、Cl或具有1至10個碳原子之全 氟化烷基,a=0、1或2,且X為Η、Li、Na、K或 N(Ri)(R2)(R3)(R4),且Ri、R2、R3及R4為相同或不同且在 一實施例中為Η、CH3或C2H5。在另一實施例中,X為Η。 如上文所述,X亦可為多價。 較佳的FSA聚合物包括(例如)美國專利第3,282,875號及 美國專利第4,358,545與4,940,525號中所揭示之聚合物。較 佳FS Α聚合物之一實例包含一全氟碳主鏈及由下式表示之 側鍵: -o-cf2cf(cf3)_o-cf2cf2so3x 其中X如上文所定義。此類型之FSA聚合物揭示於美國專 利第3,282,875號中,且其可藉由將四氟乙烯(TFE)與全氟 化乙烯醚 CF2=CF-0-CF2CF(CF3)-0-CF2CF2S02F、全氟 (3,6-二噁-4-甲朞-7-辛烯磺醯氟)(PDMOF)共聚合、然後藉 由水解磺醯氟基將其轉換成磺酸鹽基團及必要時交換離子 以將其轉換成所要離子形式來製成。美國專利第4,358,545 及4,940,525號中所揭示之類型之較佳聚合物之一實例具有 側鏈-0-CF2CF2S03X,其中X如上文所定義。此聚合物可 藉由將四氟乙烯(TFE)與全氟化乙烯醚CF2 = CF-0-CF2CF2S02F、全氟(3-噁-4-戊烯磺醯氟)(POPF)共聚合、然 後進行水解及必要時進一步進行離子交換來製成。 供本發明使用之FSA聚合物具有一小於約33之離子交換 100401.doc -17- 率。在此申請案中,"離子交換率”或"IXR”定義為與陽離 子交換基團相關之聚合物主鏈中之碳原子的數目。在小於 約33之範圍内,IXR可如特定申請案所要般變化。對於大 多數共聚物而言,該IXR為約3至約33,且在一實施例中為 約8至約23。 通常以當量(EW)表示聚合物之陽離子交換容量。為此申 請案之目的,將當量(EW)定義為中和一當量氫氧化鈉所需 之酸形式聚合物的重量。在磺酸鹽聚合物之狀況下,其中 該聚合物具有全氟碳主鏈且侧鏈為-0-CF2-CF(CF3)-0-CF2-CF2-S03H(或矣鹽),對應於約8至約23之IXR的當量範圍為 約75 0 EW至約1500 EW。此聚合物之IXR可與使用式50 IXR+344=EW之當量相關。當相同IXR範圍用於美國專利 第4,358,545及4,940,525號中所揭示之磺酸鹽聚合物時,例 如用於具有側鏈-0-CF2CF2S03H(或其鹽)之聚合物時,由 於含有陽離子交換基團之單體單元的較低分子量,該當量 稍微較低。對於約8至約23之較佳IXR範圍而言,相應的當 量範圍為約575 EW至約1325 EW。此聚合物之IXR可與使 用式50 IXR+178= EW之當量相關。 FSA聚合物之合成係熟知的。該等FSA聚合物可製備為 膠狀含水分散液。其亦可為其它介質中之分散液形式,其 實例包括(但不限於):醇、諸如四氫呋喃之水溶性醚、水 溶性醚之混合物及其組合物。在分散液之製造過程中,該 聚合物可以酸形式使用。美國專利第4,433,082號、第 6,150,426號及WO 03/00653 7揭示用於製造含水之醇分散液 100401.doc 18 1378957 的方法。在製成分散液後,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法 來調節濃度及分散液體組合物。
在—實施例中,只要形成穩定膠體,形成膠體之聚合酸 (包括FSA聚合物)的含水分散液就具有盡可能小的顆粒尺 寸及盡可能小的EW。FSA聚合物之含水分散液可自E J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Wilmington,DE)以
Nafion®分散液購得。 在一實施例中’該新組合物包含選自聚噻吩、聚吡咯及 其混合物之至少一聚合物、至少一形成膠體之聚合酸,且 至少一實質量一之組合物之液體部分為至少一有機液體。可 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有機液體之混合物。在一實施例中, 液體介質中存在之來自共聚作用的水或水/共分散液體的 里為約1重3: %至40重量%。在一實施例中,液體介質中存 在之來自共聚作用的水或水/共分散液體的量為約2重量% 至20重量%。 新組合物中所用之有機液體為可與水混溶之有機液體。 合適有機液體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乙二醇類、乙二醇醚 類、醇類、醇驗類、環越類1類、冑類、亞颯類、醒胺 類及其組合物。在-實施财,該有機液體具有大於約 100 C之沸點。在一貫施例中,該有機液體係選自乙二醇 類、乙一醇醚類、環醚類'亞颯類、醯胺類及其組合物。 在一實施例中,該有機液體係選自N_甲基吡咯啶酮、乙二 醇一甲基乙酿胺、二甲基甲醯胺、二甲亞石風及其組合 物。 100401.doc 19· 1378957 根據此新组合物之聚合物的調配物係藉由以下步驟來形 、在3水之形成膠體之聚合酸分散液存在下首先合成售 • 吩或吡咯聚合物以形成導電聚合物/聚合酸膠體之^定含 • 水分散液;移除約6〇重量%至99重量%之水以形成新組合 物之仍.然潮濕的懸;及使該等導電聚合物/聚合酸夥體 顆粒重新分散於至少一有機液體申。 發明方法中所用之導電聚合物通常藉由在以下各物存在 φ 下於含水之形成膠體之聚合酸分散液中氧化聚合吡咯或噻 吩單體來製備:諸如過氧硫酸銨(APS)、過氧硫酸鈉、過 氧硫酸鉀及寥類似物之氧化劑及視情況用於吡咯之催化 劑,諸如氣化鐵、硫酸鐵及其類似物。該氧化聚合作用導 &含有帶正電荷之導電性聚合。比略或售吩的穩定的含水分 散液,該聚合吡咯或噻吩係藉由膠體内所含之聚合酸之帶 負電荷的側鏈來進行電荷平衡;例如,磺酸鹽陰離子、羧 酸鹽陰離子、乙醯化物陰離子、膦酸鹽陰離子、磷酸鹽陰 _ 離子及組合物及其類似物。 製造至少一聚吡咯、聚噻吩或其混合物與至少一形成膠 體之聚合酸之含水分散液的方法包括藉由以任何次序組合 水、吡咯及/或噻吩單體(在下文中個別或集體地稱為適合 用於特定新組合物之,,單體”)、形成膠體之聚合酸及氧化劑 來形成一反應混合物,其限制條件是當添加單體及氧化劑 • 之至少一者時存在至少一部分形成膠體之聚合酸。 該吡咯單體通常具有以下式Ia 100401 .doc -20. 1378957 οι R1 ¥㈣ 其中,R1與R2如上文所定義。 該噻吩單體通常具有以下式Ila r1 R1
(Ha) 其中R1如上文所定義。 在一實施例中,製造新組合物之方法包含: U)提供形成膠體之聚合酸的含水分散液; (b) 將一氧化劑添加至步驟(a)之分散液;及 (c) 將至少一單體添加至步驟(b)之分散液。
在另一貫施例.中,在添加氧化劑之前將單體添加至形成 膠體之聚合酸之含水分散液。接著進行經添加氧化劑之以 上步驟(b)。 :-實施例中’形成包含聚㈣及聚嗟吩之組合物,且 達成此實施例之方法白 J <万法包含對至少一吡洛單體盘 單體獨立地執行聚合作用。 體,、至…塞吩 在另一實施例中 單體之範圍内的漠 合物添加至形成谬 以一通常在約0.5重量%至約4 〇重量% 度形成水與單體之混合物 體之聚合酸之含水分散液 將此單體混 且進行經添 I0040l.doc -21 · 1378957 加氧化劑之以上步驟(b)。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含水聚合作用分散液可包含一聚合 作用催化劑,諸如硫酸鐵、氯化鐵及其類似物。在步驟⑻ 之前添加該催化劑。在另一實施例中,與一氧化劑一起添 加一催化劑。
在-實施例中,可在聚合作用中之任—點處添加共分散 液。添加該共分散液以減小導電難之聚結。纟__實施例 中,合適的液體包括(但+限於)乙二醇類、乙二醇鍵類、 趟類、醇類、醇醚類、環峻類、酮類、猜類、亞硬類、醯 胺類及其組合·物。 在一實施例中,反應混合物可進一步包含一共分散劑、 一共酸或其混合物。
在一實施例中,藉由以一經控制之添加速率分配單體, 同時連續地混合反應混合物來將單體與含有形成膠體之聚 合酸顆粒、氧化劑及分散其中之催化劑的含水反應混合物 組合以在反應混合物中形成單體弯液面。 在一實施例中,藉由以一經控制之添加速率分配氧化劑 溶液,同時連續地混合反應混合物來將預先溶解於水中之 氧化劑與含有形成膠體之聚合酸顆粒、單體及其中之催化 劑的含水反應混合物組合。 在一實施例中,以相同或不同之經控制之添加速率獨立 及同時地添加氧化劑及單體至反應混合物,以達成最終所 要數量之氧化劑,從而在氧化聚合反應中以一經控制之速 率消耗單體。 100401.doc -22· 1378957 在一實施例中,經控制之噻吩單體添加速率係根據所用 材料之數量來確定,其中控制單體自分配機構之添加速率 的目的為確保在反應混合物中快速溶解。藉由經控制之添 加’聚合作用與氧化化學反應以均勻及均一之方式發生。 分配機構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使用管道、注射器、移液 管、噴搶、噴霧器、軟管、導管及其類似物。在一實施例 中’諸如燒結玻璃板之穿孔端或附著至上述設備之小直徑 官道用於在反應混合物中形成單體彎液面。 添加速率取決於反應大小、攪拌溶液時的速度及分配機 構微孔之分ggr端的幾何形狀與數目。在一實施例中,該分 配機構之分配端浸沒於含有含水之形成膠體之聚合酸之反 應混合物中。舉例而言,對於約1〇〇_5〇〇公克含水膠體聚 _酉文’、且5物之反應混合物大小,添加速率為每小時約卜 1000微升噻吩單體。在—實施例中對於約5〇〇公克含水 之形成膠體之聚合酸,添加速度為每小時約5·100微升之 間對於其它大_小(更大或更小)之反應混合物,添加速率 在適當方向可線性成比例。 聚α催化劑包括(但不限於)硫酸鐵、氯化鐵、具有較氧 匕ΐ丨更7之氧化潛能的其它材料及其混合物。 "J匕括(但不限於)過硫酸鈉、過硫酸鉀、過硫酸銨 及“員似物’包括其組合物。在一實施例中,氧化聚合作 、’ 3有帶正電荷之導電性聚合嗟吩的穩定的含水分散 液’該°塞吩係藉由膠體内所今夕取人缺々册Α 4 來 _ ^ η所3之聚合酸之帶負電荷的側鏈 …電荷f衡’例如’確酸鹽陰離子、緩酸鹽陰離子、 100401.doc •23- 1378957 乙醯化物陰離子、磷酸鹽陰離子、膦酸鹽陰離子、組合物 及其類似物。 在一實施例中,該聚合作用在共酸存在下進行。該酸可 為諸如HC1、硫酸及其類似物之無機酸或諸如以下各酸之 有機酸:乙酸、對甲苯磺酸、十二烷基笨磺酸、曱磺酸、 三氟甲磺酸、樟腦磺酸及其類似物。或者,該酸可為諸如 聚(笨乙烯磺酸)、聚(2·丙烯醯胺基_2_甲基_丨_丙磺酸)或其 類似物之水溶性聚合酸或如上文所述之第二形成膠體之 酸。可使用酸之組合物。 在添加氧化Γ-劑或單體(無論哪一者最後添加)之前,可在 I程之任何點處添加共酸至反應混合物。在一實施例中, 在單體及形成膠體之聚合酸之前添加共酸,且最後添加氧 化劑。在一實施例中,在添加單體之前添加共酸,然後添 加形成膠體之聚合酸,且最後添加氧化劑。 在一實施例中’將共分散液體與共酸在聚噻吩、聚D比洛 或其混合物之預製(as made)分散液中組合。 在製造包含至少一聚吡咯、聚噻吩或其混合物與至少一 形成膠體之聚合酸之新組合物的方法中,氧化劑與單體之 莫耳比通常在0.1至2.0範圍内;且在一實施例中為〇 4至 15。形成膠體之聚合酸與卓體之莫耳比通常在〇·2至$範圍 内。在一實施例中,該比率在1至4範圍内。總固體含量以 重量百分比計通常在約1.0%至10%範圍内;且在一實施例 中在約2 %至4 · 5 %乾.圍内。反應溫度通常在約4 °C至5 0 範 圍内;在一實施例中為約20°C至35°C »視情況可選之共酸 100401.doc -24- 1378957 與單體之莫耳比為約〇·〇5至4 ^反應時間通常在約i至約30 小時範圍内。
接著自分散液移除水或聚噻吩、聚。比咯或其混合物之分 散液中之水與共分散液體以形成仍然潮濕(部分經乾燥)的 導電聚合物/聚合酸固體。此可藉由任何習知方法來完 成,包括(但不限於)蒸發、離心、沉澱及萃取。移除之水 或水/共分散液體混合物的量在其移除之前之組合物重量 計之60%至99〇/〇範圍内。在一實施例中,移除8〇重量%至 98重;s; %之水。在一實施例中,不將液體移除至固體大體 乾燥之點。接^著將部分經乾燥之導電聚合物/聚合酸固體 分散在有機液體中以形成導電聚合物/聚合酸之有機調配 物。在一實施例中,該有機液體為一高沸點液體。液體介 質中之固體的量通常在1重量〇/。至1〇重量0/〇範圍内。 在一實施例中,有機合適之高沸點有機液體包括(但不
限於)乙二醇、二醇醚類、醚醇類、醇醚類、環醚類、酮 類、腈類、亞硬類、醯胺類及其組合物。在一實施例中, 該液體具有一大於約10(TC之沸點。在一實施例中存在 於聚合物/聚“中之殘餘水係藉由將其 中來降至最低。在一實施例中,存在於聚合物:= 之殘餘水足夠小以減小或有效地消除對如_些應用中所要 完成之分散液脫氣的需|,其中水基導電聚合物勝體中之 經溶解或分散之氣體係諸如印刷技術之某些液體沉積技術 所必須的。 在一實施例中 在聚合作用完成後隨即 將導電聚合物/ 100401.doc •25- 1378957
♦合酸與至少一離子交換樹脂相接觸以中止該聚合作用, 移除雜質且調節PH值。此可在完成含水分散液中之聚合反 應之後進行,或可處理該有機調配物。可在適合移除經分 解之物質、副反應產物、離子雜質及未反應之單體及適合 調節pH值之條件下處理該含水分散液,因此產生具有所要 PH值之穩定的含水分散液。在一實施例中,可以任何次序 將含水分散液與第一離子交換樹脂及第二離子交換樹脂相 接觸。該含水分散液可同時經第一及第二離子交換樹脂處 理,或其可依序經一者處理及接著經另一者處理。 離子交換為一除一可逆的化學反應,其中流體介質(諸如 含水分散液)中之離子交換為附著至不可溶於流體介質中 之靜止固體顆粒的類似帶電荷離子。本文中使用術語”離 子交換樹脂”來指所有該等物質。歸因於離子交換基團所 附著之聚合載體的交聯性質,致使該樹脂不可溶解。離子 交換樹脂分類為陽離子交換體或陰離子交換體。陽離子交 換體具有可用於交換之帶正電荷之流動離子,其通常為質 子或諸㈣料之金屬離h陰離子交換體具有帶負電荷 之可交換離子,其通常為氫氧離子。 在-貫施例中,第—離子交換樹脂為可為質子形式或通 常為納離子之金4離子形式的陽離子酸交換樹脂。第二離 子交換樹脂為驗性的陰離子交換樹脂。包括陽離子之酸性 質子交換樹脂與驗性陰離子交換樹脂皆涵蓋用於本發明之 在一實施例中 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為有 機酸陽離子交 10040i.doc -26 - 1378957 換樹脂,諸如磺酸陽離子交換樹脂。涵蓋用於本發明之實 踐中的續酸陽離子父換樹脂包括(例如)經續酸化之苯乙稀· 二乙烯苯共聚物、經磺酸化之交聯苯乙烯聚合物、酚·甲 醛-磺酸樹脂'笨-曱醛·磺酸樹脂及其混合物。在另一實施 例中該酸丨生^綠子父換樹脂為有機酸陽離子交換樹脂, 諸如羧酸、丙烯酸或磷酸陽離子交換樹脂。此外,可使用 不同陽離子交換樹脂之混合物。在許多狀況下驗性離子 交換樹脂可用於調節pH值至所要水平。在一些狀況下,可 以諸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銨或其類似物之溶液的含水鹼性 溶液進一步許部pH值。 在另一實施例中’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為三級胺陰離子 交換樹脂。涵蓋用於本發明之實踐的三級胺陰離子交換樹 脂包括(例如)經三級胺化之苯乙烯_二乙烯苯共聚物、經三 級胺化之父聯苯乙稀聚合物、經三級胺化之盼-甲越樹 脂、經三級胺化之苯-甲醛樹脂及其混合物。在另一實施 例中’該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為四級胺陰離子交換樹脂或 此#及其它交換樹脂之混合物。 第一及第二離子交換樹脂可同時或連續地接觸含水分散 液。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同時將兩種樹脂添加至導 電聚合物之含水分散液’且允許保持與該分散液接觸至少 約1小時,例如,約2小時至約20小時。接著可藉由過濾自 該分散液移除離子交換樹脂。選擇過濾器尺寸以使相對較 大的離子交換樹脂顆粒移除而較小的分散液顆粒通過。在 不希望受到理論約束之情況下,咸信離子交換樹脂中止聚 100401.doc -27- 1378957 。作用且自含水分散液有效地移除離子性及非離子性雜質 ,大部分未反應單體。此外’驗性陰離子交換及/或酸性 陽離子交換樹脂給酸性部位提供更多鹼性, 值増大。-般而言,每公克導電聚合物,聚合酸:: 約五分之一公克離子交換樹脂。 導電聚合物/聚合酸膠體之有機調配物的導電性隨液體 "貝中之有機液體量增大。已達成高達3 s/cm之導電性。 在一實施例中,具有較高導電性之組合物適用於電子應 用’諸如電致變色顯示器、薄膜電晶體、場效電阻設備、 記憶體存儲及β於電磁屏蔽與抗靜電應用之塗層。 導電聚合物/聚合酸膠體之有機調配物的黏纟隨液體介 質中之有機液體量增大。較高黏度可適用於一些將材料施 用至表面的方法中。舉例而t,喷墨打印要求一經明確定 義之黏度範圍。此範圍通常高於聚吡咯或聚噻吩與聚合酸 膠體之典型含水分散液的黏度。該有機調配物可達成必要 黏度。此外’在-些實施例中,具有或不具有金屬奈米顆 粒之導電聚合物/聚合酸膠體可適用作冷卻劑液體之添加 劑且增大其熱容量以及藉由使用基於該等流體(例如乙二 醇)之導電性之電量測改良監控該等冷卻劑流動的能力。 在另一實施例中,藉由將高度導電之添加劑添加至導電 水〇物與形成膠體之聚合酸之有機調配物形成甚•至更導電 之刀散液。合適導電添加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導電聚 。物、金屬顆粒及奈米顆粒、金屬奈米線、碳奈米管、碳 奈米顆粒、石墨纖維或顆粒、碳顆粒及其組合物。可包括 100401.doc -28- 一分散劑以促進導電添加劑之分散。 在一實施例中,沉積新組合物以形成作為電極、電活性 几件、光敏性元件或生物活性元件單獨使用或與其它電活 性材料組合使用之導電層或半導電層。本文中所使用之術 :"電活性元件,,、”光敏性元件"及,,生物活性元件"係指回 應諸如電培場、電位、太陽能輻射及生物刺激場之刺激 而展不指定活性的元件。 月& 在-實施例中,沉積該等新組合物以在一電子設備中形 成緩衝層。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緩衝層”意欲意指可在陽 T活性有_料之間使用之導電層或半導電層。咸信緩 衝層在有機電子設備中完成-或多個功能,其中包括(但 2於)下層之平坦化'電洞傳遞、電洞注射、諸如氧及 :子之雜質的淨化,以促進或改良有機電子設備之效 在一實施例中,存在提供自導電聚合物/聚合酸勝體之 有機調配物沉積之緩衝層。在一實施例中,該等缓衝層係 自包含形成膠體之聚合磺酸之有 β機调配物沉積。在一實施 例中,該緩衝層係自含有絲裔 ,,二氟化之聚合酸膠體的有機調配 物。在另一實施例中,該黧細翁 ,,二氟化之聚合酸膠體為經氟化 之聚合磺酸膠體。在又一竇始加士 貫把例中’該緩衝層係自含有呈 有式I或式II之導電聚合物盥全 一 /、王既乙烯磺酸膠體之有機調配 物沉積。 在另一實施例中,存在提供自 s人 杈供自包含具有式I或式II之至少 —導電4合物及與其它水溶性 & 4 Γ分散性材料摻合之至少 100401.doc -29- 1378957 一形成膠體之聚合酸之有機調配物沉積的緩衝層。取決於 材料之最终應用’可添加之額外水溶性或可分散性材料之 類型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聚合物、染料、塗覆助劑、 碳奈米管、金屬奈米線及奈朱顆粒、有機及無機導電墨水 與糊狀物、電荷輸送材料、壓電、熱電或鐵電氧化物奈米 顆粒或聚合物、光電導氧化物奈米顆粒或聚合物、分散 劑、交聯劑及其組合物。該等材料可為簡單分子或聚合 物。合適之其它水溶性或可分散性聚合物之實例包括(但 不限於)聚丙烯醯胺、聚乙烯醇、聚(2_乙烯基吡啶)、聚 (乙酸乙烯酯卜聚(乙烯基曱醚)、聚(乙烯吡咯啶酮)、聚 (乙烯醇縮丁醛)、聚(苯乙烯磺酸)、如上文所討論之形成 膠體之聚合酸及諸如聚噻吩、聚苯胺、聚胺、聚吡咯、聚 乙炔之導電聚合物及其組合物。在聚合期間、聚合之後及 與至少一高沸點有機液體重新調配之前或重新調配之後, 可添加額外材料。 在另一實施例中,存在提供包含由新組合物製成之至少 -導電層或半·導電層的電子設備。可自包含具有幻⑷或 式Kb)之至少一聚嚷吩、及至少一形成膠體之聚合酸之組 合物之-或多層受益的有機電子設備包括(但不限於)⑴將 電犯轉換成輻射之設備(例如,發光二極體、發光二極體 顯示器或二極體雷射器);⑺藉由電子處理相訊號之設 備(例如,光債測器(例如,光電導電池、光電阻器、光控 =關、光電晶體、光電管)、酬測器);(3)將輕射轉換成 電能之設備(例如,光伏打設備或太陽能電池);及⑷包括 100401,doc •30· 1378957 1夕個包括-或多個有機半導體層之電子組件的設備 (例如,電晶體或二極體)。新組合物之其它用途包括作為 塗覆材料用於記憶體存儲設備、抗靜電薄膜、生物感應 器、電致變色設備、固體電解質電容器'諸如可再充電電 池之能量存儲設備及電磁屏蔽應用。 在一實施例中,該有機電子設備包含一位於兩個電接觸 層之間之電活性層,其中該設備之複數層之至少之者包括
新緩衝層。如圖i所示’ 一實施例以一種〇led設備類型進 行說明,其為一具有陽極層110、緩衝層12〇、電致發光層 130及陰極層之設備。鄰近陰極層15〇者係視情況可選 之電子注射/輸送層140。在緩衝層120與陰極層15〇(或視情 況可選之電子注射/輸送層140)之間為電致發光層13〇。
在一實施例中,由導電聚合物/聚合酸膠體之新有機調 配物製成之乾燥層不可重新分散於水中。在—實施例中, 包含至少一包含該新組合物之層的有機設備由多個薄層製 成。在-實施例中,可^同水可溶性或水可分散性材料 之層進一步塗覆該層,而不會對該層在有機電子設備中之 功能或效能造成實質性損害。 該設備可包括可鄰近陽極層11〇或陰極層15〇之支樓件或 基板(未圖示)。$支撑件通常鄰近陽極層11〇。肖支樓件可 士可撓或剛性、有機或無機。通常,玻璃或可撓性有機 薄膜用作支㈣q目較於陰極層15G,陽極層川為較有效 注射電洞之電極。該陽極可包括含有金屬、混合金屬、合 金、金屬氧化物或混合氧化物之材料。合適材料包括2組 100401 .doc -31 - 1378957 元素(忍即 ’ Be ' Mg、Ca ' Sr、Ba、Ra)、11 組元素、4 -且5組及6組中之元素及8_1〇組過渡元素之混合氧化物。 極層uo發光,可制12組、及顺元素之混合 氧化物,諸如氧化銦錫。本文中所使用之短語,,混合氧化 物係柏具有選自2組元素或12組、13組或14組元素之兩種 或兩種以上不同陽離子的氧化物。用於陽極層ιι〇之材料 的些非限制特定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氧化銦錫("IT〇")、 鲁氧化銘錫、金、銀、銅及錄。陽極亦可包含諸如聚苯胺、 本噻吩或聚吡咯之有機材料。全文使用IUPAC數字系統, 其中來自週誠之組自左至右編為1-18(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第 81 版,2000)。 陽極層U〇可藉由化學或物理氣相沉積方法或旋塗方法 來形成。化學氣相沉積可作為電漿增強之化學氣相沉積 (’’PECVD")或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m〇cvd”)來執行。 物理氣相沉積可包括所有形式之濺鍍(包括離子束濺鍍)以 • 及電子束蒸鍍與電阻蒸鍍。物理氣相沉積之特定形式包括 射頻磁控管㈣及電感性叙合電漿物理氣相沉積(”iMp_ PVD”)。此等沉積技術在半導體製造技術甲係熟知的。 通常,陽極層110在微影操作期間經圖案化。該圖案可 如需要而改變。藉由(例如)在施用第一電接觸層材料之前 將一經圖案化之遮罩或抗敍劑定位於第一可撓性複合障壁 結構上可使該等層形成一圖案。或者,該等層可作為一整 _ 體層(亦稱為毯覆性沉積)及隨後使用(例如)一經圖案化之 抗蝕層及濕式化學或乾式蝕刻技術來圖案化。亦可使用此 10040I.doc -32-
項技術中所熟知之其它圖幸I 系化方法。當電子設備位於一陣 列中時,陽極層110通常形成為 战马具有在大體相同之方向上 延伸之長度的大體平行的條帶。 使用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知之 I无'知之任何技術通常可將緩衝層 120沉積至基板上。 電致發光(EL)層130通常可為任何有機肛材料,其包括 (但不限於)螢光染料、螢光及磷光金屬錯合物、共概聚合 物及其混合物。螢光染料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戌、苑、 、.工螢烯、其衍生物及其混合物。金屬錯合物之實例包括 (但不限於)經、金屬螯合之類咢辛化合物,諸如參(8·羥基喹 啉根基)鋁(Alq3);經環金屬化之銥及鉑電致發光化合物, 諸如如Petrov等人之公開PCT申請案w〇 〇2/〇27丨4中所揭示 之具有苯基吡啶、苯基喹啉、苯醯胺配位體之銥錯合物及 (例如)公開申請案 US 2001/0019782、EP 1191612、WO 02/15645及EP 1191614中所描述之有機金屬錯合物;及其 混合物。包含電荷攜帶宿主材料與金屬錯合物之電致發光 發射層已由Thompson等人描述於美國專利6,303,238及由 Burrows及Thompson描述於公開PCT申請案WO 00/70655及 WO 01/415 12中。共輥聚合物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聚(伸 苯基伸.乙烯基)、聚苐類、聚(螺二苐)、聚噻吩、聚(對 苯)、其共聚物及其混合物。 所選擇之特定材料可取決於特定應用、操作期間所用之 電位或其它因素。使用許多技術,包括氣相沉積、溶液處 理技術或熱轉移,可施用含有電致發光有機材料之EL層 100401.doc • 33- 1378957 130 »在另一實施例中,可施用EL聚合物前驅體及接著通 常藉由熱或其它外部能量源(例如,可見光或υν輻射)將其 轉換成聚合物。 視情況可選之層140可工作以促進電子注射/輸送,且亦 可充當限制層以防止層介面處之驟冷反應。更特定言之, 若層130與150直接接觸,則層14〇可提高電子流動性及減 小驟冷反應之可能性。用於視情況可選之層14〇之材料的 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經金屬螯合之類咢辛化合物(例如, Alq3或其類似物);以啡啉為主之化合物(例如,2,9·二甲 基-4,7-二苯各~1,1〇_啡啉("DDPA”)、4,7二苯基_丨,1〇•啡啉 (DPA")或其類似物);唑化合物(例如,2_(4_聯苯基 第二丁基苯基)-1,3,4-噁二唑("PBD„及其類似物)、3_(4·聯 苯基)-4-苯基-5-(4-第三了基苯基w,2,4_三吐("TAZ"或其 類似物);其它類似化合物;或其之任一種或多種組合 物。或者,視情況可選之層14〇可為無機型且包含Ba〇、
之鹼金屬(例如,Li、Na、 lg、Ca、Ba或其類似物)' 用於陰極層之材料可選自1組之南 、Rb、Cs)、2組金屬(例如,Mg、 100401.doc ·34· 1378957 U組金屬、鑭系元素(例如,Ce' Sm、Eu或其類似物)及婀 類元素(例如,Th、u或其類似物)^亦可使用諸如鋁、 錮、釔及其組合物之材料。用於陰極層丨5〇之材料之特定 • 非限制實例包括(但不限於)鋇、鋰、鈽、鉋 '銪、铷、 紀、鎂、釤及合金及其組合物。 陰極層150通常由化學或物理氣相沉積方法來形成。一 鲅而s ,如上文參考陽極層110所討論般,可圖案化該陰 _ 極層。若設備位於一陣列内,則該陰極層丨5〇可圖案化為 大體平行的條帶,其中該等陰極層條帶之長度在大體相同 之方向上延伸-且大體垂直於陽極層條帶之長度。稱為像素 • 之電子元件在交叉點處形成(其中當俯視或仰視該陣列 - 日丁 ’該陽極層條帶與一陰極層條帶相交)。 在其它實施例中,額外層可存在於有機電子設備中。舉 例而言,緩衝層12〇與EL層130之間之層(未圖示)可促進正 電荷輪送、層之帶隙匹配、充當保護層或其類似物。類似 • 地,在£[層丨30笋陰極層150之間之額外層(未圖示)可促進 負電荷輸送、層之間之帶隙匹配、充當保護層或其類似 物。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層。此外,上述層之任意層 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層製成。或者,無機陽極層ιι〇、緩 衝層120、EL層13G或陰極層15()之—些或全部可經表面處 理以增大電荷載體輸送效率。藉由平衡提供具有高設備效 • 率之設備的目標與製造成本、製造複雜性或潛在的其它因 素’可確定各個組件層之材料的選擇。 不同層可具有任何合適厚度。在一實施例中,無機陽極 100401.doc •35- 1378957 層110通常不大於約500 nm,例‘从 例如,約10-200 nm ;緩衝層 120通常不大於約250 nm,例如,的ςΛ,ΛΛ 〜郭’約 50-200 nm ; EL層 130 通常不大於約1000 nm,例如,的. J ^ 約50-80 nm ;視情況可選 之層140通常不大於約1〇〇 nm,例,,,0Λ 0Λ ^ 列如,約20-80 nm;且陰 極層15〇通常不大於約100 nm,例如,約u nme若陽極 層H0或陰極層丨5〇需要透射至少—些光,則該層之厚度可 不超過約1 〇〇 nm。 籲視電子設備之應用而定,肛層13〇可為藉由發送訊號來 激活之發光4 (諸如,在發光二極體中)或回應㈣能量且以 外加電位…外加電位產生訊號之材料層(諸如偵測器 / 或伏打電池)。可回應輻射能量之電子設備的實例係選自 %電導電池、光電阻器、光電開關、生物感應器、光電晶 .冑及光電管及光伏打電池。在閱讀本說明書後,熟練技術 人員將有能力選擇適合其特定應用的-或多種材料。可在 具有或不具有添加劑之情況下將發光材料分散於另一材料 • 之基質中’或旱獨形成一層。肛層13〇通常具有在約別_ 500 nmfe圍内之厚度。在一實施例中,ei^ 具有小於 約200 nm之厚度。 在有機發光二極體(0LED)中,自陰極15〇及陽極ιι〇層分 別注射入EL層130中之電子或電洞形成聚合物中之帶負電 荷及帶正電荷的極子。在所施加之電場之影響下,此等極 • 子遷移’形成具有帶相反電荷物質之極子激子,且隨後經 •歷輻射性重組。通常小於約12伏特且在許多情況下不大於 約5伏特之陽極與陰極之間之足夠電位差可施加至該設 100401.doc -36- 備。實際電位差可視該設備在較 ^上 权穴电子組件t之使用而 疋。在許多實施例中’在電子 伯广 电于°又備知作期間,陽極層uo 偏壓至正電壓且陰極層150大體在地面電位或零伏特下。 電池或其它《'可作為電路之料(但^中未說明) 至電子設備。
在-貫把财,包含新紐合物之緩衝層具有較低的渴氣 吸收率且因此在設備製造製程中包括較少水。此較低❹ 虱水平亦可導致較好之設備操作壽命且經減小之腐飯。 若各個發光材料要求不同的陰極材料來使其效能最優 $ ’則使用㈣或兩種以上不同發光材料製造全色或區域 衫色顯不器會變得複雜。顯示器設備由許多個發光之像素 ’且成。在多色設備中’存在發射不同顏色光之至少兩種不 同類型的像素(有時稱為子像素)。該等子像素由不同發光 構造4人非常需要具有以所有發光器產生良好設備 月b的單陰極材料。此使得設備製造之複雜度降至最低。
在其中緩衝層由本發明之有機調配物製成之多色設備中, 其可使用一普通陰極,同時為各種顏色維持良好的設備效 月b °亥陰極可由上文所討論材料之任一者來製造;且其可 為經諸如铭之較惰性金屬塗覆的鋇。 可自具有包含新組合物之一或多層受益的其它有機電子 設備包括(1)將電能轉換成輻射之設備(例如,發光二極 體、發光二極體顯示器或二極體雷射器);(2)藉由電子處 理偵測訊號之設備(例如,光偵測器(例如,光電導電池、 光電阻器、光控開關、光電晶體、光電管)、IR偵測器); 100401 .doc -37- 1378957 (3)將輻射轉換成電能之設備(例如,光伏打設備或太陽能 電池);及(4)包括一或多個包括一或多個有機半導體層之 電子組件的設備(例如,電晶體或二極體)。新組合物之其 它用途包括作為塗覆材料用於記憶體存儲設備、生物感應 器、電致變色設備、抗靜電應用及電磁屏蔽應用。 在該等設備中,可為緩衝層之層可進一步經自水溶液或 溶劑施加之一層導電聚合物塗覆。導電聚合物可促進電荷 轉移且亦改良塗布性能。合適導電聚合物之實例包括(但 不限於)聚苯胺、聚噻吩、聚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聚 苯胺/聚合酸膠·體(諸如同在申請中之申請案第10/669577號 中所揭示之彼等)、聚噻吩7聚合酸膠體(諸如同在申請中之 申請案第10/669494號中所揭示之彼等)、聚吡咯、聚乙炔 及其組合物。包含該層之組合物可進一步包含導電聚合物 且亦可包含染料、碳奈米管、碳奈米顆粒、金屬奈米線、 金屬奈米顆粒、碳纖維及顆粒、石墨纖維及顆粒、塗覆助 劑、有機及無機導電墨水及糊狀物、電荷輸送材料、半導 電或絕緣無機氧化物顆粒、壓電、熱電或鐵電氧化物奈米 顆粒或聚合物、光電導氧化物奈米顆粒或聚合物、分散 劑、交聯劑及其組合物。此等材料可在聚合單體之前或之 後及/或在以至少一離子交換樹脂處理之前或之後添加至 新組合物。 在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中,存在提供薄膜場效電晶體, 其包含由包含聚°比π各、聚°塞吩或其混合物、聚合物、至少 一形成膠體之聚合酸及至少一有機液體之組合物製成之電 100401.doc -38- )7 極在冑知例中,該膠體形成聚合酸包含形成膠體之聚 〇 %酸4在薄膜場效電晶體中用作電極,必須選擇新組 。物以避免電晶體中之其它組件的重新溶解。由導電聚合 物製造之薄膜場效電晶體電極應具有大於10 S/cm之導電 性。因此’在一實施例中,胃等電極由導電聚合物之有機 調配物及形成膠體之聚合磺酸組合諸如金屬奈米線、金屬 顆粒、金屬奈米顆粒、碳奈米管、石墨顆粒、石墨纖維及 其混合物之電導性增強劑來製成。本發明組合物可作為閘 包極、汲電極或源電極用於薄膜場效電晶體中。 如圖2所示4薄膜場效電晶體通常以下列方式製造。介 電聚合物或介電氧化物薄膜21〇在一側具有閘電極22〇且在 另一側分別具有汲電極與源電極(23〇與24〇) ^在汲電極與 源電極之間,沉積一有機半導電薄膜25〇。含有奈米線或 碳奈米管之本發明之含水分散液對於閘電極、汲電極及源 電極之應用較為理想,因為其與溶液薄膜沉積物中之以有 機為主之介電聚合物及半導電聚合物之可相容性。因為例 如聚吡咯或聚噻吩及膠體狀全氟乙烯磺酸之本發明導電組 合物作為膠體狀分散液存在,所以要求較小重量百分比之 導電填充劑(相對於含有水溶性聚合確酸之組合物)來達到 高電導性之滲透閾。 在另一實施例中,存在提供場效電阻設備,其包含—包 含具有式I或式II之至少一導電聚合物及至少一形成膠體之 聚合磺酸之層。如 2002 年 Current Applied Physics,第 2 號’第339-343頁中所說明’當經受閘極電壓脈衝時,該 100401 .d〇c -39- 1378957 场效電阻設備經歷導電聚合物薄膜令之可逆電阻變化。 實施例中,存在提供電致變色顯示器,其包含至 :層心合物/形成膠體之聚合酸之有機調配物製成 該材料之薄膜經受電位時,電致變色顯示器利用 顏色邊化。在一實施例令,由於分散液之高PH值、低渴氣 吸收率及由分散液製成之乾燥固體薄膜的非水分散性二 新組合物之導電聚合物/聚合酸膠體係用於此應用之優良 材料。
在本發m實施例中’存在提供記憶體存儲設備, 其包含經導衫合物及形成膠體之聚合續酸之有機調配物 頂p塗覆之碎晶片。當記錄資訊時,石夕晶片之電路拇格中 之某些點處之較高電壓會破壞彼等點處之導電聚合物以設 置作零位70貝料。在未接觸點處之導電聚合物保持電導性 ,變成T位元資料。由於低濕氣吸收率及由該等分散液 製成之乾燥E]體薄膜的非水分散性,本發明之導電聚合物 。馱膠體之有機調配物可形成用於此應用之優良材 料0 舉例而s,寫入一次讀取多次(w〇RM)記憶體在此項技 術中係已知的(Nature,第166至169頁,第426卷,2⑼3)。 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導電聚合物及聚合酸膠體之 有機調配物用於形成生物感應器、電致變色器或電磁屏 蔽 '抗靜電器、固體電解質電容器及抗腐蝕應用設備之塗 層。 現藉由參,下列非限制性實例來更詳細地描述本發明。 100401 .d〇e 實例 實例1 此實例說明重新調配[聚(3,4-伸乙二氧基噻吩)]/Nafion® 與乙二醇以形成一有機調配物"PEDT/Nan〇n®-EG”及此對 電導性之影響。使用與美國專利6,150,426實例1第2部分中 之程序類似之程序,除了溫度約為270°C之外,製成具有 1050之EW之全氟乙烯磺酸的25%(w/w)的含水膠體分散 液。以水稀釋該分散液以形成用於聚合作用之12.5%(w/w) 的分散液。 將63,75公先(7.28毫莫耳之Nafion®單體單元)Nafion®聚 合物分散液、125公克去離子水、45毫克(0.087毫莫耳)硫 酸鐵(Aldrich,目錄 #307718)及 0.125 mL(l_49 毫莫 耳)37%(w/w)含水鹽酸(Ashland Chemicals, Columbus,OH; 目錄#347 1440)添加至裝配有電控螺旋槳式攪拌型槳之500 mL反應鍋且以200 RPM攪拌該反應混合物。將0.281 mL (2.64毫莫耳)之新鮮蒸餾之3,4-伸乙二氧基噻吩(11.匚· Starck,Leverkusen, Germany)單體置放於自動注射泵上之 1 mL折射器中。該折射器裝配有導向反應容器中之管且該 管末端浸沒於反應混合物表面下約1”處。將由10 mL去離 子水中之0.69公克(2.9毫莫耳)過硫酸鈉(Fluka,目錄 #7 1889)製成之氧化溶液置放於具有自注射器導出且導入 反應容器中之小管的10 mL注射器中,其中該管之末端高 出該反應混合物約4”。將該注射器置放於第二自動注射泵 上。在攪拌約15分鐘後以0.833 mL/h之速率起始該氧化溶 100401.doc 41 1378957 液之注射。在起始注射該氧化溶液約40分鐘後,以20 pL/h之 速率起始單體之注射。在起始該單體注射約30分鐘後,溶 液開始變換顏色,自無色變化至淡藍色及接著變成深藍 色。單體及氧化劑溶液之添加需要約10小時完成。單體及 氧化劑溶液之聚合作用及添加皆在週圍溫度下完成。在自 沒取氧化劑開始起之20小時内,藉由Accusizer(型號780A, Particle sizing System, Santa Barbara, CA)量測之顆粒尺寸 數目在每1 mL分散液為420萬顆粒,其中該等顆粒大於 0.75 μιη。在添加7公克Amberlyst-15酸交換樹脂、12公克 Amberjet 4400^:交換樹脂及42公克正丙醇之前,允許該反 應混合物繼續進行另一 3小時40分鐘。在使用之前首先沖 洗兩種交換樹脂。Amberjet 4400為來自Rohm Haas Comp any (Philadelphia, Pa,USA)之強驗性季銨凝膠樹脂。 Amberlyst-15為來自Rohm Haas Company之強績酸性大網 狀樹脂。將含有樹脂之反應混合物攪拌3.5小時及接著穿 過兩張Whatman #54過遽紙過濾。顆粒尺寸數目在每1 mL 分散液為210萬顆粒,其中該等顆粒大於0.75 μηι。該分散 液非常穩定且無任何沉殿跡象。藉由pH量計量測,該分散 液之pH值為2.2。 使幾滴分散液沉積於顯微鏡載片上且在將其置放於設定 在90°C下之真空烘箱中之前使其在週圍條件下乾燥。恆定 地汲取少量氮於該烘箱中。一經烘焙,就以各個平行線之 間之間隔為約0.1 5 cm之約0.4 cm平行垂直線著色具有約4 μιη厚度之乾燥薄膜。藉由來自Tencor Instruments(san 100401.doc -42- 1378957
Jose, CA,USA)之 Surface Profiler(型號 # a-Step 500)量測該 薄膜厚度。接著藉由施加1與-1伏特之間之電壓,在周圍 溫度下利用Keithley 2420 Source Meter來量測電阻。五個 樣品之平均導電性為0.1 S/cm。應指出用於電阻量測之薄 膜不會重新分散於水中。 以一設定在15,500 rpm速度下之Allegra™ 64R離心機將 上文製成之25.94公克分散液離心4小時。在離心後,將頂 部之澄清液體為傾析,留下6.50公克潮濕固體。將含有約 0.225公克乾燥固體及水與正丙醇之1.184公克混合物的 1.409公克潮鮝固體與14.7732公克乙二醇(Fluka Chemica) 相混合。以電磁攪拌器攪拌該混合物且快速形成一平滑分 散液。經重新調配之分散液含有約1.4%(w/w) PEDOT/Nafion®、91.3%乙二醇。剩餘%主要為水/正丙醇 混合物。接著將偶數滴經重新調配之分散液分佈於顯微鏡 載片上,在與由上述PEDOT/Nafion®製成之薄膜相同的時 刻於真空烘箱中烘赔之前,將該載片在空氣中於設定在 50°C下之熱板上乾燥6具有約5 μπι厚度之經烘焙之薄膜的 電阻為如上述之電阻的量測值。平均導電性為3.0 S/cm。 與乙二醇重新調配後,該導電性顯示導電性增大300倍。 導電性已接近將薄腹電晶體用作沒電極、閘電極與源電極 變為可能之水平。亦應指出經重新調配之乾燥薄膜不會重 新分散於水中。 將經電阻測試之樣品浸沒於水中且甚至在浸沒幾天之後 仍無重新分散於水中之跡象。組合高導電性之獨特性質適 100401.doc -43 - 1378957 用於記憶體。 實例2 此實例說明重新調配聚吡咯/Nafion®與二甲基乙醯胺以 形成一有機調配物nPPy/Nafion®-DMAC”及對電導性之影 響。Nafion@與實例1中所用者相同。 將64.6公克(7.38毫莫耳之Nafion®單體單元)Nafion®聚合 物分散液、125公克去離子水、62毫克硫酸鐵(Aldrich,目 錄 # 307718)及 0.175 mL(2.10 毫莫耳)37%(w/w)含水鹽酸 (Ashland Chemicals, Columbus, OH ;目錄 #3471440)添加 至裝配有電检螺旋槳式攪拌型槳之500 mL反應鍋中。以 200 RPM攪拌該反應混合物。在攪拌5分鐘後,添加0.253 mL (3 _5 8毫莫耳)新鮮蒸餾°比σ各(Across Organics,目錄# 15 77 11000)導致反應混合物自澄清至深綠色之快速顏色變 化。在攪拌另一五分鐘後,以1.0 mL/h之速率起始由10 1111^去離子水中之1.01公克(4.24毫莫耳)過硫酸鈉(?1111^, 目錄# 71 889)製成之氧化溶液的緩慢注射。此藉由將小管 自自動注射泵上之10 mL注射器導入反應容器中來完成, 其中該管之末端高出反應混合物約4"。隨著氧化劑添加至 反應混合物中,其顏色自深綠色變成褐綠色。添加氧化劑 溶液需要約10小時完成。該氧化劑溶液之聚合作用及添加 均在周圍溫度下完成。在添加結束前,藉由Accusizer(型 號 780A,Particle Sizing Systems, Santa Barbara,CA)量測 之顆粒尺寸數目在每1 mL分散液為120萬顆粒,其中該等 顆粒大於 0.75 μηι。在添加 15 公克 Lewatit Monoplus S100、 100401.doc -44- 1378957 15公克Lewatit MP62WS及20公克正丙醇之前,允許該反應 混合物繼續進行另一 7小時30分鐘。Lewatit Mon()plus Sl〇〇為來自Bayer, Pittsburgh之交聯聚笨乙烯離子交換樹 脂之磺酸鈉的商標名稱。Lewatit MP62WS為來自Bayer之 交聯聚笨乙烯之三級胺/四級胺之游離鹼/氣化物的商標名 稱。在獨立與去離子水使用之前,首先洗滌兩種樹脂,直 至水中無顏色。將含有該等樹脂之反應混合物攪拌4小時 30分鐘及接著穿過兩張Whatman #54過濾紙過濾。顆粒尺 寸數目在每1 mL分散液中為75萬顆粒,其中該等顆粒大於 0.75 μιη。該令散液非常穩定且無任何沉澱跡象。藉由 值計量測,該分散液之ρΗ值為5.4。以氮流動流乾燥小部 分分散液以形成固體百分比之固體薄膜。其測定為4 1%。 將幾滴分散液分佈於顯微鏡載片上,在將其置放於設定 在85°C下之真空烘箱中之前,使其在周圍條件中乾燥。恆 定地汲取少量氮於烘箱中。一經烘焙,就以各個平行線之 間具有約0.1 5 cm之間隔的約〇·4 cm平行垂直線著色具有約 8 μιη异度之乾燥薄膜。接著藉由施加1與_丨伏特之間之電 壓,在周圍溫度下量測電阻。五個樣品之平均導電性為 1·〇χ1(Γ5 S/cm。應指出用於電阻量測之薄膜不會重新分散 於水中》 以設定在15,500 rpm之速度下的Allegra™ 64R離心機將 上文製成之31.86公克分散液離心4小時。分散液量含有 ?卩7/化1'1〇11@之1.3063公克乾燥固體。在離心後,將頂部之 澄清液體測芩為固體%且將其用於計算澄清液體中之固體 I00401.doc -45· 1378957 里。潮濕固體重1.91公克,但僅含有〇 45公克乾燥固體。 在實例3中使用潮濕固體部分。 將含有約0.18公克乾燥固體及水與正丙醇之〇 584公克混 合物的0.7638公克潮濕固體與9.234公克二甲基乙酿胺 (Aldrich,目錄#270555)相混合。以電磁攪拌器攪拌該混 合物且快速形成一平滑分散液。經重新調配之分散液含有 約1.8%(w/w) PPy/Nafion®及92.34%二甲基乙醯胺。接著將 偶數滴經重新調配之分散液分佈於一顯微鏡載片上,將該 載片置放於設定在50°C下之真空烘箱中,直至沉積薄膜乾 燥。恆定地汲τ取少量氮於烘箱中。接著將溫度升至85t:且 烘焙一小時。具有約4 μπι厚度之經烘焙之薄膜的電阻為如 上述之電阻的量測值。平均導電性為2 7x1〇·2 s/cm。與二 甲基乙醯胺重新調配後,該導電性顯示導電性之三個級數 的量級增大。將經電阻測試之樣品浸沒於水中,且甚至在 浸沒幾天後仍無重新分散於水中之跡象。 實例3 此實例說明重新調配聚吡咯/Nafion®與乙二醇(EG)之以 形成一有機調配物"PPy/Nafion®-EG”及對電導性之影響。 將實例2中所製備之含有約〇.18公克乾燥固體及水與正 丙醇之0.584公克混合物的〇.7640公克潮濕固體與9 234公 克乙二醇(Fluka Chemika)相混合。以電磁攪拌器攪拌該混 合物且快速形成一平滑分散液。經重新調配之分散液含有 W.8%(W/W)PPy/Nafion®、92.34%k^“^_ 經重新調配多分散液分佈於一顯微鏡載片上,將該載片置 I00401.doc -46- 1378957 放於設定在50°C下之真空烘箱中直至沉積薄膜乾燥。恆定 地汲取少量氮於烘箱中。接著將溫度升至85 °C且烘焙一小 時。具有約4 μηι厚度之經烘焙之薄膜的電阻為如上述之電 阻的量測值。平均導電性為8.5xlO·2 S/cm。在與乙烯重新 調配後,該導電性顯示導電性之幾乎四個級數的量級增 大。將經電阻測試之樣品浸沒於水中且甚至在浸沒幾天後 仍無重新分散於水中之跡象。 實例4 另一實例說明PEDOT/Nafion®之另一製備及與乙二醇重 新調配。 一 如下製備用於此實例之適合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之詞 句之化學名稱的含水分散液:在2(TC下使來自H. C. Starck GmbH (Leverkusen,Germany)之 0.309 ml(2.902 毫莫耳) Baytron-M(3,4-伸乙二氧基噻吩之商標名稱)預先溶解於配 備有速度為175 rpm之攪拌器之500 ml夾套三頸圓底燒瓶中 的229.12公克去、離子水中歷時一小時。接著將69.52 g(8.0 毫莫耳Nafion®單體單元)DE1021(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Wilmington, DE, USA; EW: 999公克/莫耳 酸))Nafion®聚集於混合物。一添加Nafion®就將預先溶解 於10公克去離子水中之0.84公克(3.538毫莫耳)過硫酸鈉添 加至反應容器。接著添加0.95公克(7.1毫莫耳)硫酸鐵之儲 備溶液。首先以去離子水溶解0.0141公克硫酸鐵水合物(97 % ’ Aldrich目錄#30,771-8)至3.6363公克之總重量來製成硫 酸鐵之儲備丨容液。允許聚合作用進行,同時在藉由循環流 100401 .doc •47- 1378957 體控制之約20°C下攪拌。聚合液體在13分鐘内開始變為藍 色。藉由添加11.03公克Lewatit® S100(來自Bayer, Pittsburgh, PA之父聯聚苯乙稀之績酸納的商標名稱)及 11.03 公克 Lewatit® MP62 WS(來自 Bayer,Pittsburgh,PA 之
交聯聚苯乙烯之三級/四級胺之游離鹼/氣化物的商標名 稱)’在14小時後終止該反應。在獨立與去離子水一起使 用之前,首先洗滌兩種樹脂,直至水中無顏色。使樹脂處 理進行約6小時。接著將所得漿料穿過一 Whatman #54過濾 紙進行抽吸式過濾。其非常快速地穿過該濾紙。產量為 268公克》固體%為以添加之聚合成份計之約2.8%(w/w)。 以來自 Corning Company (Corning, New York,USA)之 315 PH/離子計測定含水PEDT/Nafion®之pH值為4.64 »
將上文製成之幾滴分散液分佈於一顯微鏡載片上,在將 該載片置放於設定在9(TC下之真空烘箱中之前,將其在周 圍條件中乾燥30分鐘。恆定地汲取少量氮於烘箱中。一經 火、L 就以各僻平行線之間具有約0.15 cm間隔的約0.4 cm平行垂直線著色具有約2 μηι厚度之乾燥薄膜。接著藉由 施加1與-1伏待之間之電壓,在周圍溫度下量測電阻。五 個樣品之平均導電性W.lxl0-5 s/cm。應指出用於電阻量 測之薄膜不會重新分散於水中。 以設定在15,500 rpm之速度下的AllegraTM 64r離心機將 上文製成之30公克分散液離心10小時。分散液量代表ppy/ 财聰⑧之〇.84公克乾燥固體。離心處理後,將頂部之澄清 液體傾析,萝下?·34公克潮濕固體 將含有約0.4公克乾燥 10040l.doc -48- 固體及2.55公克水之2.95公克潮濕固體與10.84公克乙二醇 (尸1111<^(^1^11^3,目錄# 0370)相混合。以電磁攪拌器授拌 該混合物且快速形成一平滑分散液。經重新調配之分散液 含有約 2.9%(w/w)PEDOT/Nafion®、78.6% 乙二醇。剩餘 % 主要為水。對5%乙二醇描述薄膜製備與電阻。一經烘 培,就以各個平行線之間具有約0.152 cm間隔之約0.4 cm 平行垂直線著色具有約4 μιη厚度之乾燥薄膜。接著藉由施 加1與-1伏特之間之電壓,在周圍溫度下量測電阻。五個 樣品之平均導電性為1.9x10_3 S/cm。該導電性為由 PEDOT/Nafiof製成之薄膜之導電性的約2,000倍。 【圖式簡單課明】 圖1說明新組合物之一用途且係一包括一包含該新組合 物之層(在此實例中為緩衝層)之電子設備的橫截面圖。 圖2說明該新組合物之另一用途且係一包括一包含該新 組合物之電極之薄膜場效電晶體的橫截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OLED設備 110 陽極層 120 緩衝層 130 電致發光層 150 陰極層 140 電子注射/輸送層 210 介電聚合物/介電氧化物薄膜 220 閘電極 100401.doc -49· 1378957 , 230 汲電極 240 源電極 250 有機半導電薄膜 100401.doc -50-

Claims (1)

1378957] 十、申請專利範圍: 101年5月22日修正
曰修正本_ •一種組合物,其包含一選自至少一聚吡咯、一聚 展合物之聚合物、至少一形成膠體之聚合酸及至少一有機 液體,其中前述形成膠體之聚合酸係為一經高度氟化的磺 酸聚合物,其中鹵素及氫原子總數的至少約5 0%係為氟原 子。 2_如請求項1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進一步包含分散於一 液體介質中之至少一形成膠體之聚合酸,其中該液體介質 包含至少60重量%之有機液體。 3.如請求項1之組合物’其中該聚吡咯具有式工
且該聚噻吩具有式II
其中在式I及式II中: 獨立地選擇R1以使得其在每次出現時為相同或不同 且係選自氫、烷基、 烯基、烷氡基、環烷基、環烯 1 1378957 « 101年5月22曰修正 基、烷醯基、烷硫基、芳氧基、烷硫基烷基、烷基芳 • 基、芳烷基、胺基、烷基胺基、二烷基胺基、芳基、 . 燒基亞磺醯基、院氧基烷基、烷基續醯基、芳硫基、 芳基亞磺醯基、烷氧基羰基、芳基磺醯基、丙晞酸、 磷酸、膦酸、函素、硝基、氰基、羥基、環氧基、矽 院、矽氧烷、醇、醯胺基磺酸鹽、苯甲基、羧酸鹽、 醚、醚羧酸鹽、醚磺酸鹽及胺基甲酸酯;或兩個尺1基 團一起可形成一完成3、4、5、6或7-員芳族或脂環族 環之伸烷基或伸烯基鏈,該環可視情況包括一或多個 二價氮、硫或氧原子;且 η為至少4 ;, 其中在式I中: 獨立地選擇R2以使得其在每次出現時為相同或不同 且係選自氫、烷基、烯基、芳基、烷醯基、烷硫基烷 基、烧基芳基、芳基烷基'胺基、環氧基、矽烷、矽 氧烧、醇、醯胺基續酸鹽、苯甲基、缓酸鹽、醚、醚 羧酸鹽、醚磺酸鹽、磺酸鹽及胺基甲酸酯。 4.如請求項3之組合物,其中在每次出現時為相同或不同 且係獨立地選自氫、烷基、烯基、烷氧基、.環烷基、環烯 基、醇、醯胺基磺酸鹽、苯甲基、羧酸鹽、醚、醚羧酸 鹽、醚磺酸鹽、磺酸鹽、胺基甲酸酯、環氧基、矽烷、矽 氧烷、及經確酸、羧酸、丙浠酸、磷酸、膦酸、鹵素、硝 基、氰基、羥基、環氧基、矽烷或矽氧烷部分之一或多個 取代的烷基。 2 1378957 . 101年5月22日修正 5·如請求項3之組合物,其中R2係選自氫、烷基及經磺酸、 羧睃、丙烯酸、磷酸、膦酸、鹵素、氰基、羥基、環氧 基、石夕燒或矽氧烷部分之一或多個取代的烷基。 6. 如吻求項3之組合物,其中該聚合物為一具有式聚吡咯 且尺1與R2為氫。 7. 如凊求項3之組合物,其中兩個R1 —起形成ό員或7員脂環 奴環,其進一步經一選自烷基、雜烷基、醇、醯胺基磺酸 鹽、苯甲基、羧酸鹽、醚、醚羧酸鹽、醚磺酸鹽、磺酸鹽 及胺基甲酸醋之基團取代。 8·如請求項3之組合物,其中該聚合物為具有式〗〗之聚噻吩 且R1—起形成-〇-(CHY)ni-0-,其中mg2或3,且γ在每次 出現時為相同或不同且係選自氫、烧基、醇、酸胺基續酸 ^苯甲基、羧酸鹽、醚、醚鲮酸鹽、醚磺酸鹽、磺酸鹽 及胺基甲酸S旨。 9.如請求項8之組合物,其中所有γ均為氫且瓜為】。 10·如請求項1之組合物,其中該形成膠體之聚合酸包含一選 自經高度說化的聚合磺酸、經高度氟化的聚合竣酸、經高 度I化的聚合丙烯酸、經高度氟化的聚合構酸、經高度氣 化的聚合膦酸及其混合物之酸’其中自素及氫原子總數的 至少約50%係為氟原子。 U·如請求項1之組合物,其具有自1至8之ρΗ值。 12·如請求項!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進―步包含選自以下 各物之至少一個:導電聚合物、金屬顆粒、石墨纖維、石 墨顆粒、碳奈米管、碳奈米顆粒、金屬奈米線、有機導電 3 1378957 . ‘ j 101年5月22日修正 墨水、有機導電糊狀物、無機導電墨水、無機導電糊狀 . ^電荷輸送材料、半導電無機氧化物奈米顆粒、絕緣無 • 冑氧化物奈米顆粒、壓電氧化物奈米顆粒、壓電聚合物、 熱電氧化物奈米顆粒、熱電聚合物、鐵電氧化物奈米顆 粒、鐵電聚合物、分散劑、交聯劑及其組合物。 13.如請求項12之組合物’其中該聚合磺酸包含一全氟伸烷 基續酸。 14· 一種用於製造一組合物之方法,其包含: 在至少一形成膠體之聚合酸存在下,將選自吡咯、噻 吩或其組合物之至少一單體在一含水液體介質中聚合以 形成一含水分散液,其中前述形成膠體之聚合酸係為一 ·. 經高度氟化的磺酸聚合物,其中齒素及氫原子總數的至 -· 少約50%係為氟原子, 自該含水分散液移除一定量含水液體介質以形成部分 經乾燥之固體,及 將該等部分經乾燥之固體分散於至少一具有大於約 1 〇〇°c之沸點的有機液體中。 15.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聚合作用係藉由以任何次序形 成水、選自吡咯、噻吩或其混合物之至少—單體、至少— 形成膠體之聚合酸與至少一氧化劑、催化劑或混合物^ 合物來進行,其限制條件是當添加該單體及該氧化劑、催 化劑或混合物之至少一者時,存在至少一部分形成膠體之 聚合酸。 16.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該形成膠體之聚合酸係選自經 4 1378957 101年5月22日修正 高度氟化的聚合磺酸、經高度氟化的聚合羧酸 '經高度氟 化的聚合丙烯酸、經高度氟化的聚合磷酸、經高度氟化的 聚合膦酸及其混合物’其中鹵素及氫原子總數的至少約 50%係為氟原子。 17.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該吡咯單體具有式Ia且該噻吩單 體具有式Ha :
R1 R1
(Ha) 其中在式la及式Ila中: 獨立地選擇R1以使其在每次出現時為相同或不同且係 選自氫、烷基、烯基、烷氧基、烷醯基、烷硫基、芳氧 基、烷硫基烷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胺基、烷基胺 基、一烷基胺基、芳基、烷基亞磺醯基、烷氧基烷基、 烷基磺醯基、芳硫基、芳基亞磺醯基、烷氧基羰基、芳 基磺醯基、丙烯酸、磷酸、膦酸、南素、硝基、氰美、 經基、環氧基、石夕烷、矽氧烷、醇、醯胺基磺酸鹽、苯 甲基、羧睃鹽、醚、醚綾酸鹽、醚磺酸鹽及胺基甲酸 酯;或兩個R1基團一起可形成完成3、4、5、6或7員芳 族或脂環族環之伸烷基或伸烯基鏈,該環可視情況包括 一或多個二價氮、硫或氧原子;且 其中在式la中: 5 1378957 101年5月22曰修正 獨立地選擇R2以使其在每次出現時為相同或不同且係 選自氫:烷基、烯基、芳基、烷醯基、烷硫基烷基、烷 基芳基、芳基烧基、胺基、環氧基、石夕烧、石夕氧烧、 醇' 酸胺基績酸鹽、苯甲基、缓酸鹽、趟、隨酸鹽、 醚磺酸鹽、磺酸鹽及胺基甲酸醋。 18·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該有機液體具有至少HHTC之海 點。 19·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該有機液體係選自二醇類、二 醇趟類、醇類、醇喊類、環埏類、酮類、腈類、亞艰類、 醯胺類及其組合物。 20如月求項14之方法’其中該有機液體係選自A曱基。比洛 啶酮、乙二醇、二甲基乙酿胺、二甲基甲酿胺 '二甲亞硬 及其組合物。 21.如:月求項14之方法,其進一纟包含添加選自以下各物之 至少:個:導電聚合物、金屬顆粒、石墨纖維' 石墨顆 粒厌不米官、碳奈米顆粒、金屬奈米線、有機導電墨 水、有機導電糊狀物、無機導電墨水、無機導電糊狀物、 電荷輸送材料、半導電無機氧化物奈米顆粒、絕緣益機氧 爾来顆粒' 壓電氧化物奈米顆粒、壓電聚合物、熱電 Y_ 丁求顆粒、熱電聚合物、鐵電氧化物奈米顆粒、鐵 電聚合物 '分散劑、交聯劑及其組合物。 22·-種有機電子設備,其包含一陽極層、一緩衝層、一電 ,“《及一陰極層,其改良包含具有一個由—組合物 製成之層,該組合物包含: 6 1378957 . * 101年5月22日修正 一選自至少一聚吡咯、一聚噻吩或其混合物之聚合物, 至少一形成膠體之聚合酸,其係為一經高度氟化的磺酸聚 合物,其中鹵素及氫原子總數的至少約50%係為氟原子, . 及 至少一有機液體。 23.如請求項22之有機電子設備,其中該設備係選自光敏感 應器、'光控開關、光電晶體、光電導電池、光電阻器、生 物感應器、光電管、IR偵測器、光伏打設備、太陽能電 池、發光二極體、發光二極體顯示器、電致變色顯示器、 薄膜電晶體、電磁屏蔽設備、光電二極體、固體電解質電 容器、場效電阻設備、記憶體存儲設備及二極體雷射器。
TW094108219A 2004-03-17 2005-03-17 Organic formulations of polythiophenes and polypyrrole polymers made with polymeric acid colloids for electronics applications TWI37895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803,114 US7250461B2 (en) 2004-03-17 2004-03-17 Organic formulations of conductive polymers made with polymeric acid colloids for electronics application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such formula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04266A TW200604266A (en) 2006-02-01
TWI378957B true TWI378957B (en) 2012-12-11

Family

ID=34963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08219A TWI378957B (en) 2004-03-17 2005-03-17 Organic formulations of polythiophenes and polypyrrole polymers made with polymeric acid colloids for electronics applications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250461B2 (zh)
EP (1) EP1730212B2 (zh)
JP (1) JP5216320B2 (zh)
KR (2) KR101167022B1 (zh)
CN (1) CN1972979B (zh)
DE (1) DE602005024671D1 (zh)
TW (1) TWI378957B (zh)
WO (1) WO20050904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17047B2 (en) * 2002-09-24 2008-01-08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organic polymer/nanoparticle composites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of
AU2003279011A1 (en) * 2002-09-24 2004-04-19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organic polymer/nanoparticle composites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of
EP1549696A1 (en) 2002-09-24 2005-07-06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Water dispersible polyanilines made with polymeric acid colloids for electronics applications
ATE404609T1 (de) * 2002-09-24 2008-08-15 Du Pont Wasserdispergierbare polythiophene hergestellt unter verwendung von kolloiden auf basis von polymersäuren
US7390438B2 (en) * 2003-04-22 2008-06-24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Water dispersible substituted polydioxythiophenes made with fluorinated polymeric sulfonic acid colloids
US20050175861A1 (en) * 2004-02-10 2005-08-11 H.C. Starck Gmbh Polythiophene compositions for improv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US7351358B2 (en) * 2004-03-17 2008-04-01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Water dispersible polypyrroles made with polymeric acid colloids for electronics applications
US7455793B2 (en) * 2004-03-31 2008-11-25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Non-aqueous dispersions comprising electrically doped conductive polymers and colloid-forming polymeric acids
US8147962B2 (en) 2004-04-13 2012-04-0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
WO2005103109A1 (en) * 2004-04-20 2005-11-03 Winther-Jensen Bjoern Base-inhibited oxidative polymerization of thiophenes and anilines with iron (iii) salts
US7569159B2 (en) * 2005-02-10 2009-08-04 Plextronics, Inc. Hole injection/transport layer compositions and devices
TW200712060A (en) 2005-05-19 2007-04-01 Nissan Chemical Ind Ltd Thiophene compound having phosphoric est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5489458B2 (ja) * 2005-06-28 2014-05-14 イー・アイ・デュポン・ドウ・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 高仕事関数の透明コンダクタ
CN101595532B (zh) * 2005-06-28 2013-07-31 E.I.内穆尔杜邦公司 缓冲组合物
JP2007043132A (ja) * 2005-07-08 2007-02-15 Achilles Corp 導電性微粒子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US7785489B2 (en) * 2005-12-28 2010-08-31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olvent formulations for solution deposition of organic materials onto low surface energy layers
US20070170401A1 (en) * 2005-12-28 2007-07-26 Che-Hsiung Hsu Cationic compositions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polymers doped with fully-fluorinated acid polymers
US8216680B2 (en) * 2006-02-03 2012-07-1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Transparent composite conductors having high work function
TWI479509B (zh) * 2006-02-09 2015-04-01 信越聚合物股份有限公司 導電性高分子溶液、導電性塗膜、電容器,以及電容器之製造方法
US20070246689A1 (en) * 2006-04-11 2007-10-25 Jiaxin Ge Transparent thin polythiophene films having improved conduction through use of nanomaterials
ES2369583T3 (es) 2006-05-01 2011-12-02 Wake Forest University Dispositivos fotovoltaicos fibrosos y aplicaciones de los mismos.
ATE515807T1 (de) * 2006-05-01 2011-07-15 Univ Wake Forest Organische opto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en und anwendungen dafür
US20080149178A1 (en) * 2006-06-27 2008-06-26 Marisol Reyes-Reyes Composite organic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US8057708B2 (en) 2006-06-30 2011-11-15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tabilized compositions of conductive polymers and partially fluorinated acid polymers
EP2050151B1 (en) 2006-08-07 2011-10-12 Wake Forest University Method of producing composite organic materials
WO2008055311A1 (en) * 2006-11-10 2008-05-15 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Polymeric nanocomposites
US20080191172A1 (en) 2006-12-29 2008-08-14 Che-Hsiung Hsu High work-function and high conductivity compositions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polymers
US20080193773A1 (en) * 2006-12-29 2008-08-14 Che-Hsiung Hsu Compositions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polymers made with ultra-pure fully -fluorinated acid polymers
US7494903B2 (en) * 2007-01-29 2009-02-24 Eastman Kodak Company Doped nanoparticle semiconductor charge transport layer
EP2139616B1 (en) * 2007-04-02 2018-08-29 Merck Patent GmbH Novel electrode
US8241526B2 (en) * 2007-05-18 2012-08-1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Aqueous dispersions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polymers containing high boiling solvent and additives
CN101681578B (zh) * 2007-06-08 2012-04-11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装置
EP2036941A1 (en) * 2007-09-13 2009-03-18 Stichting Dutch Polymer Institute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ion
EP2036937A1 (en) 2007-09-13 2009-03-18 Stichting Dutch Polymer Institute Polycarbonat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4936069B2 (ja) * 2007-10-31 2012-05-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モータ制御装置
US8183319B2 (en) * 2007-10-31 2012-05-22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Film forming additive formulations of conductive polymers
AU2008318362A1 (en) * 2007-11-01 2009-05-07 Wake Forest University Lateral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WO2009089031A1 (en) * 2008-01-11 2009-07-16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An electrochromic composition, a method of forming the electrochromic composition and an electrochromic apparatus
WO2009112382A1 (en) * 2008-03-14 2009-09-17 Basf Se Redispersible functional particles
JP5411249B2 (ja) * 2008-03-19 2014-02-12 イー・アイ・デュポン・ドウ・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 導電性ポリマー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作製されたフィルム
KR101007705B1 (ko) 2008-06-09 2011-01-13 제이엘씨(주) 도전성 무기 나노체가 혼합된 도전성 고분자 조성물
JP5189449B2 (ja) * 2008-09-30 2013-04-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金属ナノワイヤー含有組成物、及び透明導電体
DE102008053589A1 (de) * 2008-10-28 2010-04-29 Bayer Technology Services Gmbh Verfahren zur Reinigung halbleitender Polymere
FR2939422B1 (fr) * 2008-12-08 2011-05-06 Centre Nat Rech Scient Procede de synthese de nanotubes de carbone sur materiaux micrometriques longs et particulaires
TW201100480A (en) * 2009-03-12 2011-01-01 Du Pont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ions for coating applications
WO2010116867A1 (ja) * 2009-03-30 2010-10-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性ポリマー組成物、導電性硬化膜、及び、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JP5587980B2 (ja) * 2009-04-21 2014-09-10 イー・アイ・デュポン・ドウ・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 導電性ポリマー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作製されたフィルム
EP2421919A4 (en) * 2009-04-24 2014-01-22 Du Pont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IONS AND FILMS MANUFACTURED THEREFROM
TW201104357A (en) * 2009-07-27 2011-02-01 Du Pont Process and materials for making contained layers and devices made with same
WO2011035279A2 (en) 2009-09-21 2011-03-24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Nanocarriers for imaging and therapy applications
CN102030760B (zh) * 2009-09-30 2014-01-15 H.C.斯达克克莱维欧斯有限公司 选定色数的单体和用其制备的电容器
WO2011109421A1 (en) * 2010-03-01 2011-09-09 Auburn University Novel nanocomposite for sustainability of infrastructure
KR101898499B1 (ko) 2010-08-20 2018-09-13 로디아 오퍼레이션스 중합체 조성물, 중합체 막, 중합체 겔, 중합체 발포제, 및 이러한 막, 겔, 및 발포제를 포함하는 전자장치
CN103875092A (zh) 2011-10-19 2014-06-18 E.I.内穆尔杜邦公司 用于照明的有机电子装置
JP2013247312A (ja) * 2012-05-29 2013-12-09 Sanyo Chem Ind Ltd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用導電性高分子
KR102019465B1 (ko) * 2012-12-13 2019-09-0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적층된 층을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재료, 및 이를 사용하여 제조된 소자
JP6256485B2 (ja) * 2014-01-28 2018-01-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ポリチオフェン誘導体、その製造方法、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及び二次電池
CN104934545A (zh) * 2014-03-19 2015-09-23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22228A (zh) * 2014-06-17 2014-09-03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非共轭离子型聚合物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EP3024049B1 (en) 2014-11-18 2021-08-25 Heraeus Deutschland GmbH & Co. KG Fluorinated aromatic small molecules as functional additives for dispersion of conductive polymers
JP6842821B2 (ja) * 2015-04-02 2021-03-17 株式会社トーキン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CN108521834B (zh) * 2015-12-28 2021-04-23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有机电子学的纳米颗粒-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
CN106565940A (zh) * 2016-10-10 2017-04-19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高规整度头尾相接聚噻吩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EP3654094B1 (en) * 2018-11-15 2023-06-07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Colloidal coating dispersion
CN110863345B (zh) * 2019-11-21 2022-03-01 武汉纺织大学 导电复合纤维束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化学晶体管
CN112924316B (zh) * 2021-02-09 2023-03-3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基于壳聚糖和聚吡咯的湿敏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8402A (en) 1982-08-02 1995-01-03 Raychem Limited Polymer compositions
US4552927A (en) 1983-09-09 1985-11-12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onducting organic polymer based on polypyrrole
US4731408A (en) * 1985-12-20 1988-03-15 Polaroid Corporation Processable conductive polymers
JPH0678492B2 (ja) * 1986-11-27 1994-10-05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高電導性重合体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069820A (en) 1987-08-07 1991-12-03 Allied-Signal Inc. Thermally stable forms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lyaniline
US5160457A (en) 1987-08-07 1992-11-03 Allied-Signal Inc. Thermally stable forms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lyaniline
DE3843412A1 (de) 1988-04-22 1990-06-28 Bayer Ag Neue polythiophen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US4973391A (en) 1988-08-30 1990-11-27 Osaka Gas Company, Ltd. Composite polymers of polyaniline with metal phthalocyanine and polyaniline with organic sulfonic acid and nafion
GB8909011D0 (en) 1989-04-20 1989-06-07 Friend Richard H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DE59010247D1 (de) * 1990-02-08 1996-05-02 Bayer Ag Neue Polythiophen-Dispersionen, ihre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DE69110922T2 (de) 1990-02-23 1995-12-07 Sumitomo Chemical Co Organisch elektrolumineszente Vorrichtung.
US5185100A (en) * 1990-03-29 1993-02-09 Allied-Signal Inc Conductive polymers formed from conjugated backbone polymers doped with non-oxidizing protonic acids
BE1008036A3 (fr) 1990-08-30 1996-01-03 Solvay Melanges de polymeres polaires et de polymeres conducteurs dedopes, procedes d'obtention de ces melanges et utilisation de ces melanges pour fabriquer des dispositifs electroniques optoelectriques, electrotechniques et electromecaniques.
US5258461A (en) * 1990-11-26 1993-11-02 Xerox Corporation Electrocodeposition of polymer blends for photoreceptor substrates
JPH05255576A (ja) 1992-03-12 1993-10-05 Nippon Chibagaigii Kk 面状発熱体及びその製造法
DE69319200T2 (de) * 1992-10-14 1999-01-28 Agfa Gevaert Nv Antistatische Beschichtungszusammensetzung
EP0593111B1 (en) * 1992-10-14 1998-06-17 Agfa-Gevaert N.V. Antistatic coating composition
DE4322130A1 (de) * 1993-07-02 1995-01-12 Siemens Ag Implantierbarer Defibrillator
DE4334390C2 (de) 1993-10-08 1999-01-21 Nat Science Council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verarbeitbaren, leitfähigen, kolloidalen Polymeren
ATE287929T1 (de) * 1994-05-06 2005-02-15 Bayer Ag Leitfähige beschichtungen hergestellt aus mischungen enthaltend polythiophen und lösemittel
EP1271669A3 (en) 1994-09-06 2005-01-2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comprising a transparent structured electrode layer made from a conductive polymer
DE19627069A1 (de) 1996-07-05 1998-01-08 Bayer Ag Elektrolumineszierende Anordnungen unter Verwendung von lamellaren Elektroden
WO1998016581A1 (en) 1996-10-15 1998-04-23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articles of highly fluorinated ion exchange polymer
US6205016B1 (en) * 1997-06-04 2001-03-20 Hyperion Catalysis International, Inc. Fibril composite electrode for 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
JP2001508121A (ja) 1997-11-05 2001-06-19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酸化状態にある共役重合体
DE10018750C2 (de) 1999-04-23 2003-03-27 Kurt Schwabe Inst Fuer Mess Un Festkontaktierte ionenselektive Glaselektrode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S6692662B2 (en) 2001-02-16 2004-02-17 Elecon, Inc. Compositions produced by solvent exchange methods and uses thereof
DE60210429T2 (de) * 2001-03-29 2006-11-23 Agfa-Gevaert Stabile elektrolumineszenzvorrichtungen
AU2002349041A1 (en) * 2001-12-04 2003-06-17 Agfa-Gevaert Process for preparing an aqueous or non-aqueous solution or dispersion of a polythiophene or thiophene copolymer
US20030141487A1 (en) * 2001-12-26 2003-07-31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mposition containing electronically conductive polymer particles
JP4363050B2 (ja) * 2002-01-31 2009-11-1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03297585A (ja) 2002-04-08 2003-10-17 Sharp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75237B2 (ja) * 2002-08-27 2012-07-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導電性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AU2002337064A1 (en) 2002-09-02 2004-03-19 Agfa-Gevaert New 3,4-alkylenedioxythiophenedioxide compounds and polymers comprising monomeric units thereof
JP4135449B2 (ja) * 2002-09-20 2008-08-20 日本ケミコン株式会社 導電性高分子重合用酸化剤
ATE404609T1 (de) 2002-09-24 2008-08-15 Du Pont Wasserdispergierbare polythiophene hergestellt unter verwendung von kolloiden auf basis von polymersäuren
EP1549696A1 (en) * 2002-09-24 2005-07-06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Water dispersible polyanilines made with polymeric acid colloids for electronics applications
US7390438B2 (en) * 2003-04-22 2008-06-24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Water dispersible substituted polydioxythiophenes made with fluorinated polymeric sulfonic acid colloids
TWI373483B (en) * 2003-04-22 2012-10-01 Du Pont Water dispersible polythiophenes made with polymeric acid colloids
WO2004106404A1 (ja) * 2003-05-27 2004-12-09 Fujitsu Limited 有機導電性ポリマー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透明導電膜及び透明導電体、並びに、該透明導電体を用いた入力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81080B2 (ja) * 2003-09-29 2009-12-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50175861A1 (en) * 2004-02-10 2005-08-11 H.C. Starck Gmbh Polythiophene compositions for improv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DE102004006583A1 (de) 2004-02-10 2005-09-01 H.C. Starck Gmbh Polythiophenformulierungen zur Verbesserung von organischen Leuchtdioden
US20050222333A1 (en) * 2004-03-31 2005-10-06 Che-Hsiung Hsu Aqueous electrically doped conductive polymers and polymeric acid colloi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529610A (ja) 2007-10-25
US7250461B2 (en) 2007-07-31
WO2005090436A1 (en) 2005-09-29
EP1730212B1 (en) 2010-11-10
EP1730212B2 (en) 2016-08-17
CN1972979A (zh) 2007-05-30
EP1730212A1 (en) 2006-12-13
KR101175815B1 (ko) 2012-08-27
TW200604266A (en) 2006-02-01
KR20120006090A (ko) 2012-01-17
KR20070004849A (ko) 2007-01-09
JP5216320B2 (ja) 2013-06-19
CN1972979B (zh) 2012-04-25
US20050209388A1 (en) 2005-09-22
KR101167022B1 (ko) 2012-07-27
DE602005024671D1 (de) 2010-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78957B (en) Organic formulations of polythiophenes and polypyrrole polymers made with polymeric acid colloids for electronics applications
JP5562899B2 (ja) 電子工学用途のための、ポリマー酸コロイド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た水分散性ポリアニリン
US7744777B2 (en) Water dispersible polyanilines made with polymeric acid colloids for electronics applications
US8765022B2 (en) Water dispersible polypyrroles made with polymeric acid colloids for electronics applications
CN1972999B (zh) 包含电掺杂的导电性聚合物和形成胶体的聚合酸的非水性分散体
TW200415181A (en) Methods for directly producing stable aqueous dispersions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polyanilines
TW201030085A (e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ions
TWI330652B (en) Water dispersible polyanilines made with polymeric acid colloids for electronics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