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78050B - Straddle-type vehicle - Google Patents

Straddle-type vehic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78050B
TWI378050B TW097135869A TW97135869A TWI378050B TW I378050 B TWI378050 B TW I378050B TW 097135869 A TW097135869 A TW 097135869A TW 97135869 A TW97135869 A TW 97135869A TW I378050 B TWI378050 B TW I37805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raddle
shield
vehicle
illuminating device
head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35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36437A (en
Inventor
Jung Kai Hsu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936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6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8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805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10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over or beside driven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005Devices preventing the lights from becoming dirty or damaged, e.g. protection grids or cleaning by air f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029Spatial arrangement
    • B60Q1/0041Spatial arrangement of several lamps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2Headlights
    • B62J6/022Headligh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the like
    • B62J6/026Headligh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the like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e.g. cas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2Headlights
    • B62J6/022Headligh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the like
    • B62J6/027Supporting means therefor, e.g. mounting brack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Description

U/8050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包括:照明裝置防護 罩,其沿著照明裴置之外形之至少一部分而形成,並且安 裝著照明裝置;以及外側防護罩部,其設置於照明裝置防 護罩部之車寬方向外側。 【先前技術】 先前,機車等跨坐型車輛中廣泛使用如下構造,即於前 表面上設置有頭燈(照明裝置),並設置有頭燈防護罩,該 頭燈防護罩沿著頭燈之外形整體而形成,並且安裝有頭 燈。眾所周知,於設置有如此之頭燈防護罩之跨坐型車輛 中,頭燈防護罩具有向前方大幅突出且包圍頭燈之筒狀部 (例如專利文獻1)。 於设置有如此之具有向前方突出之筒狀部之頭燈防護罩 的情形時,儘可能使跨坐型車輛之前表面平滑以減小跨坐 型車輛之空氣阻力。又,確保頭燈之安裝剛性,並且極大 地減小頭燈防護罩之厚度,藉此可抑制跨坐型車輛之重量 增加。 專利文獻1 :曰本專利特開平10-226374號公報(第3_4頁、 第2圖) 【發明内容】 頭燈對車輛整體之形象有著較大影響。因此,最近要求 採用各種形狀或大小之頭燈。 於採用較大之頭燈或複數個頭燈之情形時,在具有如上 134712.doc 所述之筒狀部之頭燈防護罩中’需要藉由加大突出部分之 頭 i罩之厚度或者設置複數個筒狀部而確保頭燈之安 裝剛&因此’可能會導致空氣阻力或重量增大。 β因此’本發明係繁於如此之狀況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 提供種跨全型車辆,其係謀求減小空氣阻力及抑制重量 增加’並且提高頭燈等照明裝置之安裝剛性。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具有如下特徵。首先,本發明 之第1特徵之要旨係包括:照明裝置(頭燈281以及副燈 286)其等5又置於車輛前表面;照明裝置防護罩部(頭燈防 護罩210),其沿著上述照明裝置之外形之至少一部分而形 成並且安裝有上述照明裝置;外側防護罩部(外側防護 罩250),其設置於上述照明裝置防護罩部之車寬方向外 側’及車架(車架i 〇〇),其安裝有上述照明裝置、上述照明 裝置防護罩部以及上述外側防護罩部;於上述照明裝置防 護罩部之前表面(前表面21〇a)形成有複數個凸面(凸面叫 及複數個凹面(凹面2 2 , ;+,nn a* m / )上边照明裝置係經由上述照明裝 置防護罩部而安裝於上述車架上。 /艮據如此之跨坐型車輛’於照明裝置防護罩部之前表面 形成複數個凸面及複數個凹面。即,照明裝置防護罩部之 前表面形成為凹凸形狀。照明裝置經由形成為凹凸形狀之 照明裝置防護罩部而安裝於車架上。 對熟悉本技藝者而言,通常認為使防護罩之前表面成為 凹凸形狀會增加空氣阻力,故而難以採用。然而,本案發 明者發現,藉由採用凹凸形狀可減小各凸部及凹部,可抑 134712.doc Γ .C 1 1378050 平滑面朝向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後方且上方傾斜前視上述 跨坐,車輛時’上述平滑面之高度(高度H1)與上述照明裝 置之高度(高度H2)大致相同、或者為上述照明裝置之高卢 以上。 〇又 本發明之第7特徵之要旨係關於本發明之第丨特徵其包 括:前輪(前輪20) ’其具有車軸(車轴2〇a);及一對前= (前又21L、21R),其等分別支撐上述車軸之側端並隨著 上述前輪之轉向而與上述前輪一併轉動;前視上述跨坐型 車輛時,上述外側防護罩部具有第丨突出區域(突出區域 251a),該第1突出區域較上述一對前又之寬度(寬度W1)更 向車寬方向外側突出。 本發明之第8特徵之要旨係關於本發明之第丨特徵,上述 照明裝置設置有複數個,複數個上述照明裝置於縱向上隔 開設置,上述照明裝置防護罩部包括:第丨外緣區域(外緣 部231) ’其形成於下側所設置之第1照明裝置(頭燈281)之 外緣;及第2外緣區域(外緣部291),其設置於較上述第u?、 明裝置更上側所設置之第2照明裝置(副燈286)之外緣;上 述凹面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通過上述第丨外緣區域之外側 端(外側端23 1 a)與上述第2外緣區域之外側端(外側端291 a) 的直線(直線L1)更内側。 本發明之第9特徵之要旨係關於本發明之第1特徵,上述 外側防護罩部包括:左防護罩區域(左防護罩區域252L), 其設置於上述照明裝置防護罩部一方之侧方;及右防護罩 區域(右防護罩區域252R),其設置於上述照明裝置防護罩 134712.doc 1378050 J另一方之側方;上述左 於上诚昭㈣早匕埤與上述右防護罩區域 、达…、月裝1防護罩部之周圍之一部分上連結。 本發明之第1〇特徵係之要旨係關於本發明之第9特徵, 上述左防護罩區域與上述P特徵 ▲"如 防遵罩區域於上述照明裝置防 濩罩部之上方連結。 …本發明之第11特徵之要旨係關於本發明之第㈣徵上 述外側防護罩部具有上部防護罩部分(上部防護罩2㈤該
上部防護罩部分安裝於上述左防護罩區域與上述右防護罩 &域之連結部分(連結部分252a),前視上述跨坐型車輛 時,上述上部防護罩部分為拱形。 本發月之第12特徵之要旨係關於本發明之第}特徵上 述照明裝置防護罩部與上述外側防護罩部係分別形成作為 個別之零件。 本發月之第13特徵之要旨係關於本發明之第^特徵於 上述凹面之底面(底面22〇a)上形成有孔(孔221),於上述孔 之後方配設有警笛裝置(喇队460)。 本發明之第14特徵之要旨係關於本發明之第i特徵上 述照明裝置防護罩部係藉由設置於上述車架上之支樓托架 (支標托架260)而安裝於上述車架上。 本發明之第15特徵之要旨係關於本發明之第14特徵,上 述照明裝置設置有複數個,複數個上述照明裝置係於縱向 上隔開設置著,上述照明裝置防護罩部包括:第丨外緣區 域(外緣部231),其形成於下側所設置之第1照明裝置(頭燈 281)之外緣;及第2外緣區域(外緣部291),其形成於較上 134712.doc 述第1照明裝置更上側所設置之第2照明裝置(副燈286)之外 緣;上述支撐托架於較通過上述第1外緣區域之外側端(外 側端23 1 a)及上述第2外緣區域之外側端(外側端29 ia)之直 線(直線L1)更内側處支撐上述照明裝置防護罩部。 本發明之第16特徵之要旨係關於本發明之第1特徵,包 括棒狀之保護構件(頭燈護架270),該棒狀之保護構件係沿 上述照明裝置之周圍之至少一部分而配設。 本發明之第17特徵之要旨係關於本發明之第16特徵上 述保護構件係於離開上述照明裝置之狀態配設於上 裝置防護罩部之前方。 本發明之第18特徵之要旨係關於本發明之第7特徵,上 述外側防護罩部包括向車寬方向外側突出之第2突出區域 (突出區域251b),上述第2突出區域較上述第1突出區域更 向後方大幅傾斜。 本發明之第19特徵之要旨係關於本發明之第丨8特徵,上 述第2突出區域形成於上述外側防護罩部之下端部(下端 250a) 。 ° 本發明之第20特徵之要旨係關於本發明之第1特徵,前 視上述跨坐型車輛時’上述照明裝置之形狀為圓形狀。 本發明之第21特徵之要旨係關於本發明之^特徵,上 述照明裝置包括第1照明裝置(頭燈281),及配設於較上述 第1照明裝置更上方之第2照明裝置(副燈286),上述第2照 明裝置之外形尺寸小於上述第1照明裝置之外形尺 【實施方式】 134712.doc 1378050 ”欠,-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跨坐型車 說明。具體而言,對⑴跨坐型車輛之整體概略 構r(2)跨坐型車輪前部之構成、⑺照明裝置=! 及女裝狀態、(4)前部防護罩部 之形狀、⑷顯示單元之形狀、二構:果()保護構件 實施形態加以說明。 ()作用效果以及⑻其它 再者,以下圖式之揭示中,對於相π^ τ耵於相同或者類似之部分附
上相同或者類似之符號。然而,應 _ 您留忍圖式係示意性表 不,各尺寸之比率等與實際情況不同。 因此,具體之尺寸等應參照 當然亦包含圖式彼此之間各自 分0 以下說明來進行判斷。又, 之尺寸關係及比率不同之部 (1)跨坐型車輛之整體概略構成 圖1係本實施形態中構成跨坐型車輕之機車1G之左側視 圖。圖2〜圖4分別表示機車1〇之立體冑、正視圖、及俯視
圖。 機車10具備前輪20以及後輪90。機車10係所謂之速克達 型,即於騎車者、具體而言係駕駛機車10之主騎車者乘坐 之車座8G之前方形成凹向下方之凹狀,以形成便於主騎車 者上下車之空間S。 為應對越野駕駛,機車10具備大型之前擋泥板4〇〇及擋 泥板640。 月·』輪20具有受到前又21L、21R支撐之車軸2〇a。前叉 21L、21R分別支撐車軸2〇a之側端,若使用車把23使前輪 I34712.doc -11 - U/8050 2〇轉向,則伴隨該轉向上述前叉2il、2ir與前輪—併 相對於機車1 〇之行進方向而向右側或者左側轉動。 月’J又21L ' 21R係藉由底部托架(未圖示)而連結。又於 -。托架上連结有轉向轴(未圖示),該轉向軸由轉向頭管 110而可旋轉地支撑著。 於刖輪20之後方配設有護腿板3〇。護腿板3〇位於主騎車 者之腳部之前方’其防止主騎車者之腳部直接接觸駕敬時 產生之風等。護腿板30上連結有腳踏板40» 腳踏板40係設置於車座8〇之前下方。於腳踏板4〇上擱放 主騎車者之雙腳。於腳踏板4〇之下方配設有下側防護罩 35 ° 下側防護罩35自腳踏板40、具體而言自腳踏板4〇之下方 朝向機車10之上方延伸,並配設於主騎車者之腳部之前 方。具體而言,下側防護罩35係配設於前輪2〇與護腿板3〇 之間。下側防護罩35連結護腿板30、腳踏板4〇以及前防護 罩 200 〇 於腳踏板40之後方配設有組合擺動型引擎5〇 ^組合擺動 型引擎50係用作機車1〇之動力單元。具體而言組合擺動 型引擎50經由傳動皮帶(未圖示)而驅動後輪9〇。 於組合擺動型引擎50之上方配設有車座8〇。車座8〇上供 主騎車者以及同騎者(後座騎車者)乘坐。車座8〇由形成機 車10之骨架之車架1〇〇支撐。車座80係配設於車架1〇〇上所 設置之轉向頭管110之後方》 前防護罩200覆蓋機車10之前部。前防護罩2〇〇係配設於 134712.doc 轉向頭管110之前方、及前輪20之上方。即,前防護罩200 於機車10之前方側,覆蓋腳踏板40上擱放之主騎車者之腳 部。 又’於前防護罩200之上方配設有儀錶單元450,該儀錶 單元450顯示機車1〇之狀態(例如行駛速度)。 圖5係車架1〇〇之立體圖。如圖5所示,車架1〇〇包括引擎 支樓部105、轉向頭管110、下管120、底軌125、座軌 140L、140R、框架托架150以及後執160。 引擎支撐部105於大致上下方向上可擺動地支撐組合擺 動型引擎50。 轉向頭管110可轉動地支撐與前又21L連結之轉向轴(未 圖示)。 下管120自轉向頭管11〇朝向下方延伸,並連結於左右一 對底執125。 底執125朝向機車10之後方延伸,並連結於左右一對座 軌 140L、140R。 座執140L、140R配設於車座80之下方。座執14〇L、 140R上接合有框架托架150及後執16〇。 (2)跨坐型車輛前部之構成 繼而,參照圖6〜圖1 1,對跨坐型車輛前部之構成、具體 而言對前防護罩200之構成加以說明。 圖6係前防護罩200之正視圖。圖7係前防護罩2〇〇之左側 視圖。 圖8係構成前防護罩200之頭燈防護罩21〇之正視圖。圖9 134712.doc ,〇 ^/8050 係構成前防護罩200之外側防護罩250之正視圖。圖11係構 成前防護罩200之上部防護罩29〇的立體圖。 (2.1)跨坐型車輛前部之整體構成 如圖6以及圖7所示,於前防護罩200上設置有頭燈281以 及副燈286。頭燈281以及副燈286係沿縱向(圖中之D1方 向)而設置。 頭燈281照亮機車1〇之前方。副燈286係用作頭燈281之 _ 副燈。再者,副燈286亦可用作指示燈。 頭燈281與副燈286係於縱向上隔開設置。正視機車1〇 時’頭燈281以及副燈286之形狀為圓形。又,副燈286之 外形尺寸小於頭燈28 1之外形尺寸。 側視機車10時,頭燈281與副燈286配設為階梯狀。具體 而言,副燈2 8 6較頭燈2 81而配設於更後上方。 刖防護罩2 0 0包括頭燈防護罩21 〇、外側防護罩2 5 〇以及 上部防護罩290。 • 頭燈防護罩21〇於頭燈281之周圍、以及自副燈286之下 方至側方而設置著。即’頭燈防護罩21〇係沿頭燈281以及 • 副燈286之外形而形成。頭燈281以及副燈286經由頭燈防 護罩210而安裝於車架1〇〇上。 、外側防護罩250形成於頭燈防護罩210之車寬方向外側。 即,頭燈防護罩210與外側防護罩250分別作為彼此分開之 零件而形成。上部防護罩290設置於外側防護罩25〇之上 部。 於外側防護罩250之表面形成有大致平滑之平滑面251。 134712.doc 平滑面251朝向機車ίο之後上方傾斜〃具體而言,外側防 護罩250之平滑面251以傾斜角α朝向後上方傾斜。又,外 側防濩罩250之前端部250b較頭燈281而位於更前方。 本實施形態t,正視機車1〇時,平滑面251之高度H1高 於頭燈281與副燈286之高度H2。 前防護罩200由轉向頭管11〇上所安裝之支撐托架26〇(圖 6〜圖11中未圖示,參照圖14)支樓。 (2.2)頭燈防護罩210之形狀 如圖8所示’頭燈防護罩21〇具有頭燈安裝部211以及副 燈安裝部212»於頭燈安裝部211上安裝有頭燈281。於副 燈安裝部212上安裝有副燈286。 又,頭燈防s蔓罩210具有因彎折而形成有脊線RL之凸面 2 1 6。凸面216設置於外緣部23 1上,該外緣部23 1設置於頭 燈安裝部211之外緣。於凸面216之上方形成有凹向機車1〇 之後方之凹面220 〇再者,頭燈防護罩2丨〇於正視時具有左 右對稱之形狀’因此圖8中僅對左側部分附上符號。即, 於頭燈防護罩210之前表面21 〇a形成複數個凸面216、及複 數個凹面220。 凹面220設置於頭燈281以及副燈286之附近。具體而 吕’凹面220之一部分較圖6所示之直線L1而位於更内側, 即正視機車10時’靠近機車10之中心位置。直線L1通過位 於頭燈281外側之外緣部231之外側端231a(參照圖8)、以及 外緣部291之外側端291 a(參照圖11)。 於凹面220之底面220a上形成有複數個孔221。孔221為 1347l2.doc •15· 五邊形狀。頭燈防護罩210之前表面21〇a具有凸面216及凹 面220,因此較外側防護罩250形成為進而凹凸狀。 凸面21 6較外側防護罩250之前表面251c而位於更前方 (參照圖7)。凹面220較外側防護罩250之前表面251c而位於 更後方(參照圖7)。 頭燈防護罩210具有扣合部213A〜213C。扣合部213A〜 213C與設置於外側防護罩250上之輪殻(未圖示)扣合,並 使用自攻螺釘(未圖示),使頭燈防護罩2 1 〇與外側防護罩 250連結。 (2.3)外側防護罩250之形狀 如圖9所示,外側防護罩250具有左防護罩區域252L、右 防護罩區域252R、以及連結部分252a。 左防護罩區域252L形成於頭燈防護罩210之其中一側 方、具體而言形成於左側方。右防護罩區域252R係形成於 頭燈防護罩210之另一側方、具體而言形成於右側方。 即’外側防護罩250形成於頭燈281以及副燈286之側方。 左防護罩區域252L與右防護罩區域252R於頭燈防護罩 210之周圍之一部分連結於一起。具體而言,左防護罩區 域252L與右防護罩區域252R係於頭燈防護罩210之上方連 結於一起。即,左防護罩區域252L與右防護罩區域252R經 由位於頭燈防護罩210之上方之連結部分252a而連結。 外側防護罩250具有突出區域251a。再者,與圖8相同, 外側防護罩250具有左右對稱之形狀,因此圖9中僅對左側 部分附上符號。 134712.doc 上378050 突出區域251a設置於平滑面25丨上。正視機車ι〇時突 出區域2513較前又211^與前又2111之寬度|1(參照圖3)而向 車寬方向之更外側突出。 又,外侧防護罩250具有突出區域251b »突出區域251b 較平滑面251而向車寬方向之更外側突出。突出區域251b 較突出區域251a而形成於更下方。具體而言突出區域 25 1 b係形成於外側防護罩25〇之下端部25〇a。 φ 如圖7所不,突出區域25lb較突出區域251a而向更後方 大巾田傾斜。犬出區域25 1 a以傾斜角α朝向後上方傾斜。另 一方面,突出區域25 lb較平滑面251、具體而言較突出區 域25 la而更大幅地向後方傾斜,即以大於傾斜角以之傾斜 角傾斜。 於突出區域251b之下方連結有下側防護罩35。又,護腿 板30之上部30a相應平滑面251之傾斜角α而向後上方傾 斜。 _ (2.4)上部防護罩290之形狀 如圖11所示,上部防護罩29〇具有外緣部291,該外緣部 ; 291具有沿著副燈286之周圍之形狀。即,外緣部291形成 於副燈286之外緣。 上部防護罩290係安裝於左防護罩區域252L與右防護罩 區域252R之連結部分252&上(參照圖9)。如圖6所示正視 機車10時,上部防護罩290為拱形。 (3)照明裝置之構造以及安裝狀態 其次,參照圖11〜圖13,對設置於前防護罩2〇〇上之照明 134712.doc -17- 裝置、具體而言對頭燈281以及副燈286之構造以及安裝狀 態加以說明。 圖11係沿圖6所示之F10-F10線之前防護罩200之剖面 圖。圖12係自前部上方觀察頭燈281之圖《圖π係頭燈281 之左側視圖。 如圖11所示,側視機車1〇時,頭燈281與副燈286配設為 階梯狀。具體而言’副燈286較頭燈281而配設於更後上 方。 頭燈281具有透鏡面282、燈泡283以及反射罩284。 透鏡面282與反射罩284嵌合。側視機車1〇時,透鏡面 282之傾斜角小於外側防護罩250、具體而言小於平滑面 25 1之傾斜角。即’透鏡面282之傾斜角小於傾斜角α(參照 圖7)。 透鏡面282之周圍係由頭燈防護罩2 10之外緣部23 1覆 蓋。 如圖12所示’反射罩284之前緣部284a為圓形。又,本 賫施形態中,前緣部28扑具有以大致等間隔重複凹凸之形 狀。 副燈286具有透鏡面287以及燈泡288 »透鏡面287嵌合於 頭燈防護罩210之副燈安裝部212上。與透鏡面282相同, 側視機車10時,透鏡面287、具體而言燈泡288之前方部分 之傾斜角亦小於外側防護罩2 5 0、具體而言小於平滑面2 5 1 之傾斜角。 側視機車1 〇時,透鏡面282以及透鏡面287自前防護罩 134712.doc 18 1378050 200之表面、即平滑面251突出。 於頭燈281之左右兩側部,形成有軸部285L、285R。軸 部285L、285R係由設置於頭燈防護罩21〇之外緣部231之内 壁上之支樓部(未圖示)可轉動地支撐。 如圖13所示’於頭燈281之下部設置有對光調整部 285B。藉由對光調整部285B而可使頭燈281以軸部285L、 285R為中心轉動。 (4)前部防護罩部之支撐構造 其次’參照圖14,對前部防護罩部、即前防護罩2〇〇之 支樓構造加以說明。圖14係自轉向頭管ι1〇上安裝之支撐 托架260之右前方觀察的立體圖。 如圖14所示,支撐托架260安裝於轉向頭管110上所設置 之托架安裝部111上。 支樓托架260具有縱向管部261L、261R、橫向管部262 以及下部管部263。支撐托架260支撐前防護罩200、即安 裝有頭燈2 81以及副燈2 8 6之頭燈防護罩2丨〇、以及組裝有 頭燈防護罩2 1 0之外側防護罩250。 縱向管部261L、261R接合於下部管部263上。於縱向管 部261L上安裝有喇叭460,該喇叭460係藉由主騎車者按下 喇叭按鈕(未圖示)而發出特定音量之聲音信號。喇叭46〇配 設於凹面220之底面220a之後方。 _於縱向管部261L與縱向執道261R之間設置有總開關單 凡47〇,該總開關單S47G接通或者斷開向搭載於機車^上 之起動機(未圖示)等電氣零件供給之的電源。總開關單元 I347l2.doc •19· 470可使用主錄起(未圖示)來進行操作。主餘匙之插槽係設 置於護腿板30之上部30a上。 橫向管部262接合於縱向管部261L與下部管部263上《於 橫向管部262上設置有支撐支架部265L、265R。於支撐支 架部265L、265R上安裝有頭燈防護罩210。具體而言,形 成於頭燈防護罩210上之螺栓孔214(參照圖8),係以與支標 支架部265L (265R)上形成之螺孔(未圖示)重合之方式而配 設。 下部管部263係固定於托架安裝部1 1丨上。於下部管部 263之前端’亦於支撐支架部264L、264上安裝有頭燈防護 罩210。具體而言,形成於頭燈防護罩21〇上之螺栓孔 215(參照圖8) ’係亦與支撐支架部264L (264R)上形成之螺 孔(未圖示)重合之方式而配設。 如圖6以及圖8所示’螺栓266插通螺栓孔214並擰入支樓 支架部265L (265R)上形成之螺孔中。再者,圖6中雖未圖 示’但與螺栓266形狀相同之螺栓插通螺栓孔215,並擰入 支撐支架部264L (264R)上所形成之螺孔中。 又,支撐支架部265L (265R)、即螺栓266之位置設置於 頭燈281以及副燈286之附近。更具體而言,支撐支架部 265L (265R)設置於構成凹面22〇之内壁面(未圖示)上。 具體而s ’螺拴266之位置較圖6所示之直線L1而設置於 更内側’即正視機車10時,螺栓266之位置靠近機車1〇之 中心而設置。 直線L1通過位於頭燈281外側之外緣部23 1之外側端 134712.doc •20- 1378050 以及外緣部291之外側端29u(參照圖 (5)保護構件之形狀 繼而,㈣圖15〜圖17,對配設於前防護罩之前方之 保護構件的形狀加以說明。
圖15係本實施形態、中安裝有構成保護構件《頭燈護架 270之前防護罩200的正視圖。圖16係頭燈護架270之立體 圖。又,圖17係頭燈護架27〇之左側視圖。 頭燈凌架2 70能作為可選裝備而安裝於前防護罩2〇〇(支 撐托架260)上。 頭燈護架270係沿頭燈281以及副燈286之周圍而配設。 具體而言,頊燈護架270係配設於頭燈281之下方、側方、 以及副燈286之下方。即頭燈護架27〇係以與頭燈281以及 副燈286隔開之狀態配設於前防護罩2〇〇之前方。
231a(參照圖8)、 11)。 頭燈濩架270係圓形棒狀。具體而言,頭燈護架27〇使用 圓管材而形成。 頭燈δ蒦架270具有護架管部271、上部支架部272L、 272R以及下部支架部273L、273R。 正視時護架管部27 1形成為υ字狀。上部支架部272L (272R)與頭燈防護罩210 —併固定於支撐支架部265L (265R)上(參照圖14)。下部支架部273L (273R)與頭燈防護 罩210 —併固定於支撐支架部264L (264R)上(參照圖14)。 又’如圖17所示’頭燈護架27〇係以與外側防護罩25〇隔 開之狀態配設於外側防護罩250之前方。 134712.doc (6) 顯示單元之形狀 繼之,參照圖18以及圖19,對本實施形態中構成顯示單 元之儀錶單元450之形狀加以說明。圖18係儀錶單元45〇之 俯視圖。圖19係儀錶單元450之左側視圖。 如圖18以及圖19所示’儀錶單元450具有顯示部451、前 表面面板部452以及主體部453。 顯不部451上顯示機車10之狀態。具體而言,顯示部45 i 上設置有速率計451a、燃料錶451b、以及警示燈部451c。 前表面面板部452安裝於主體部453上。側視機車1〇時, 儀錶單元450之前表面、具體而言前表面面板部452沿著外 側防護罩2 5 0之平滑面2 5 1之傾斜而設置。 又’正視機車10時’儀錶單元450之下緣部450a之形狀 為V字型》 (7) 作用、效果 根據機車10 ’於沿著頭燈281以及副燈286之外形而形成 之頭燈防護罩210之前表面21〇a,形成有複數個凸面216、 以及複數個凹面220。即’頭燈防護罩21〇之前表面21〇a形 成為凹凸形狀。因此,與頭燈防護罩210之前表面21〇&平 坦地形成之情形相比,可提高頭燈防護罩21 〇之剛性。 即’根據如此之跨坐型車輛,於前防護罩2〇〇具備複數 個照明裝置’可提向照明裝置周邊部分之剛性。因此,即 便於前防護罩200上設置有複數個照明裝置之情形時,亦 可確實地支撐該照明裝置。又,因提高可照明裝置周邊部 分之剛性’故無須使於機車10之前方側覆蓋腳踏板4〇上載 1347l2.doc -22· 置之主騎車者之腳部的前防護罩200小型化、或者追加前 防護罩200加強肋。因此,可減小機車10之空氣阻力且亦 可抑制重量増加。 本實施形態中,位於外側防護罩25〇之間之凸面2 1 6較外 側防護罩250之前表面251c而向更前方突出。凸面216具有 劈開空氣之作用,劈開後之空氣於凸面216向外側流動, 故可抑制空氣阻力。 又’凹面220較外側防護罩250之前表面251c而位於更後 方’故空氣於凹面220上滯留,但如此之滯留並不會增加 空氣阻力。進而,藉由設置凹面220而可使凸面216之突出 量相對變大,因此可避免凸面2丨6較外側防護罩25〇而更顯 著地突出,故而可確保安裝剛性。 本實施形態中,外側防護罩250之平滑面251之高度H1高 於頭燈281以及副燈286之高度H2。 又’平滑面251具有突出區域251a,該突出區域251 a較 前又21L與前叉21R之寬度W1而向車寬方向之更外側突 出°進而,外侧防護罩250具有突出區域251b。 因此’藉由頭燈防護罩2 1 0而可確保前防護罩200之剛 性’並可減小前防護罩200周圍之空氣阻力。 又’平滑面25 1形成於頭燈防護罩2 10之兩側方、具體而 5形成於左防護罩區域252L以及右防護罩區域252R上。進 而’於突出區域25 lb之下方連結有下側防護罩35。因此, 可進—步減小前防護罩200周圍之空氣阻力。 本實施形態中’頭燈防護罩210具有形成著脊線rl之凸 134712.doc -23- 面216。又’於頭燈防護罩210上形成有凹向機車ίο之後方 之凹面220。因此,可進而提高頭燈防護罩21〇之剛性。 本實施形態中,正視機車10時,安裝於外側防護罩250 之連結部分252a上之上部防護罩290為拱形。因此,藉由 拱形之上部防護罩290可加強外側防護罩250之連結部分 252a。即,可提高前防護罩200整體之剛性。 又,支撐托架260之支撐支架部265L、265R較通過頭燈 防護罩210之外側端231a、與上部防護罩290之外側端291a 之直線L1而於更内側支撐頭燈防護罩21〇。因此,可於重 量較大之頭燈28 1以及副燈286附近確實地支撐頭燈防護罩 210。即、可有效地抑制頭燈281以及副燈286之振動。 (8)其它實施形態 如上所述,通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揭示了本發明之内 谷,但業者不可認為組成該揭示之一部分之論述及圖式係 限定本發明者。根據該揭示,業者應明瞭可實施各種代替 實施形態。 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中’頭燈281以及副燈286為圓形, 但頭燈28 1或者副燈286中之任一照明燈、或者兩個照明燈 亦可不為圓形。又,副燈286之外形尺寸亦可與頭燈281相 同。 上述實施形態中,頭燈281及副燈286安裝於頭燈防護罩 210上。然而,頭燈281及副燈286亦可經由頭燈防護罩21〇 之一部分而直接安裝於支撐支架部265l、26511上。 上述實施形態中,頭燈防護罩21〇與外側防護罩25〇連接 134712.doc •24· 1378050 著,但亦可於頭燈防護罩210與外側防護罩250之間設置其 它防護罩。 上述實施形態中,頭燈28 1及副燈286之外緣全部由頭燈 防護罩210包圍,但亦可構成為僅頭燈281及副燈286之外 緣之一部分由頭燈防護罩210包圍。 上述實施形態中,於頭燈防護罩210上設置有凸面216並 且形成有凹面220 ’但只要頭燈防護罩21〇為凹凸狀,則亦 可無凸面216及凹面220。 上述實施形態中’外側防護罩250之平滑面25 1之高度Η1 高於頭燈281以及副燈286之高度Η2,但平滑面251之高度 Η1亦可與高度Η2大致相同、或者為高度Η2以上。 又’並非必須形成突出區域251a及突出區域251b。 進而,上述實施形態中,側視機車丨〇時,構成為頭燈 281之透鏡面282 '以及副燈286之透鏡面287之傾斜角均小 於外側防護罩250之傾斜角,但透鏡面282或者透鏡面287 中之任一傾斜角亦可大於外側防護罩25〇。 如此,當然,本發明包含此處並未揭示之各種實施形態 等。因此,根據上述說明,本發明之技術範圍僅藉由恰當 之專利申請範圍之發明特定事項而規定。 再者,曰本專利申凊案第2007-241654號(2007年9月18 日申請)之全部内容以參照之方式併入本案說明書中。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發明可減小空氣阻力並抑制重量增加,並 且可提高頭燈等照明裝置之立挞師丨ω m _ 衣直之文裝剛性,因此可有效地用於 134712.doc •25· 1378050 機車等跨坐型車輛。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機車1 〇之左側視圖。 圖2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機車丨〇之立體圖。 圖3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機車〗〇之正視圖。 圖4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機車1 〇之俯視圖。 圖5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車架1 〇〇之立體圖。 圖6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前防護罩200之正視圖。 圖7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前防護罩200之左側視圖。 圖8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頭燈防護罩210之正視圖。 圖9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外側防護罩250之正視圖。 圖10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上部防護罩290之立體圖。 圖11係沿圖6所示之F10-F10線之前防護罩2〇〇之剖面 圖。 圖12係自前部上方觀察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頭燈2 $ 1之 圖。 圖13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頭燈281之左側視圖。 圖14係自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支撐托架26〇之右前方觀 察的立體圖。 圖1 5係安裝有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頭燈護架270之前防 護罩200的正視圖。 圖16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頭燈護架27〇之立體圖。 圖17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頭燈護架270之立體圖。 圖18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儀錶單元450之俯視圖。 ί 134712.doc -26 - 1378050 圖19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儀錶單元450之左側視圊。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機車 20 前輪 20a 車軸 21L、21R 前叉 23 車把 30 護腿板 30a 護腿板30之上部 35 下侧防護罩 40 腳踏板 50 組合擺動型引擎 80 車座 90 後輪 100 車架 105 引擎支撐部 110 轉向頭管 111 托架安裝部 120 下管 125 底軌 140L 、 140R 座軌 150 框架托架 160 後軌 200 前防護罩 134712.doc 27- 1378050 210 頭燈防護罩 210a 前表面 211 頭燈安裝部 212 副燈安裝部 213A 、213B、213C 扣合部 214 ' 215 螺栓孔 216 凸面 220 凹面 220a 底面 221 子L 231、 291 外緣部 231a 外側端 250 外側防護罩 250a 下端部 250b 前端部 251 平滑面 251a 突出區域 251b 突出區域 251c 前表面 252a 連結部分 252L 左防護罩區域 252R 右防護罩區域 260 支撐托架 261L 、261R 縱向管部 134712.doc -28- 2621378050
263 264L ' 264R 265L、265R 266 270 271 272L、272R 273L > 273R 281 282 283
284 284a 285B 285L ' 285R 286 287 288 290 291a 400 450 450a 橫向管部 下部管部 支撐支架部 支撐支架部 螺栓 頭燈護架 護架管部 上部支架部 下部支架部 頭燈 透鏡面 燈泡 反射罩 前緣部 對光調整部 軸部 副燈 透鏡面 燈泡 上部防護罩 外側端 前擋泥板 儀錶單元 下緣部 134712.doc •29 1378050
451 451a 451b 451c 452 453 460 470 640 D1 HI、H2 LI RL S a 顯示部 速率計 燃料錶 警示燈部 前表面面板部 主體部 剩口八 總開關單元 擋泥板 方向 高度 直線 脊線 空間 傾斜角
I347I2.doc -30

Claims (1)

  1. 第〇97135869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ϊ〇1年5月) (ΕΓΤ71^ W年月/日修正替換頁 甲5月專利範圍: ΓΤ —4—--~ 種跨坐型車輛,其包括: 照明裝置,其設置於車輛前表面; 照明裝置防護罩部,其沿上述照明裝置之外形之至少 一部分而形成,並且安裝有上述照明裝置; 外側防護罩部,其設置於上述照明裝置防護罩部之車 寬方向外側;及 車架,其安裝有上述照明裝置、上述照明裝置防護罩 部及上述外側防護罩部; 於上述照明裝置防護罩部之前表面形成有複數個凸面 及複數個凹面; 上述照明裝置經由上述照明裝置防護罩部而安裝於上 述車架上; 其中上述照明裝置設置有複數個; 複數個上述照明裝置於縱向上隔開設置著; 上述照明裝置防護罩部包括: 第1外緣區域,其形成於設置於下側之第丨照明裝置之 外緣;及 第2外緣區域,其形成於設置於較上述第1照明裝置更 上側之第2照明裝置之外緣; 上述凹面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通過上述第1外緣區域 之外側端及上述第2外緣區域之外側端之直線更内側之 處。 .如吻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側視車輛時,上述複數 134712-1010523.doc 1378050 Θ日修心工綱1 個Α:面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上G卜側防護罩部之前表面 更為車輛前後方向之前方。 3.如請求項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側視車輛時,上述複數 個凹面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上述外側防護罩部之前表面 更為車輛前後方向的後方。 4·如請求们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車架包 向頭 管; 並具備: 車座,其配設於上述轉向頭管之後方,供騎車者乘 坐;及 搁腳部,其設置於上述車座之前方; 上述外側防護罩部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前方側覆蓋上 述擱腳部上搁放之上述騎車者之腳部。 5.如請求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外側防護罩部之表 面係由大致平滑之平滑面所形成β 6 ‘如請求項5之跨坐型車轴,装中卜 早辆其中上边平滑面心 坐型車輛之後方且上方傾斜; 自前方觀察上述跨坐型車輛時,上述平滑面 上述照明裝置之高度大致相同,或 、 高度以上。 飞者為上迷照明裝置之 7.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包括: 前輪’其具有車軸;及 上 .二對前又’其等分別支撐上述車軸之側端並 述别輪之轉向而與上述前輪一併轉動; 134712-1010523.doc <b
    自前方觀察上述跨坐 .„u 4哼坐型車輛時,上述外側防護罩部且 有較上述一對前 突出區域。 寬又更向車寬方向外側突出之第J 8.如請求項1之跨坐 尘皁輛,其中上述外側防護罩部包 括. U 左防護罩區域,其形成於上述照明裝置防護罩部—方 之側方;及 交早Π方 右防護罩區域,置拟士 巧八形成於上述照明裝置防護罩部 方之側方; 上述左防護罩區域與上述 丹工it右防護罩區域於上述照明穿 置防護罩部之周圍之一部分上連結。 、 9·如請求項8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左防護罩區域與上 述:防護罩區域於上述照明裝置防護罩部之上方連結。 10.如清求項9之跨坐型直缸 , ^ ϋ皁輛,其中上述外側防護罩部具 安裝於上述左防護罩區域斑 更早ι_埤興上述右防護罩區 分上之上部防護罩部分; ',〇 自前方觀察上述跨坐型嵐缸吐 尘車輛時,上述上部防護罩部分 為棋形。 77 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照明裝置防 與f述外㈣鮮耗分㈣成作為個狀零件。° 1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细 有孔; Μ輛纟中於上述凹面之底面形成 於上述孔之後方配設有警笛裝置。 13.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束鈿 皁輛’其中上述照明裝置防護罩部 134712-10l0523.doc 經由設置於上述車架上之支撐托架而安裝於上述車架 上。 14.如請求項13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照明裝置設置有複 數個; 複數個上述照明裝置於縱向上隔開設置著; 上述照明裝置防護罩部包括: 第1外緣區域’其形成於設置於下側之第1照明裝置之 外緣;及 第2外緣區域,其形成於設置於較上述第丨照明裝置更 上側之第2照明裝置的外緣; 上述支撐托架於較通過上述第丨外緣區域之外側端及 上述第2外緣區域之外側端之直線更内側之處支撐上述 照明裝置防護罩部。 K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包括沿著上述照明裝置 之周圍之至少一部分而配設之棒狀保護構件。 16.如請求項15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保護構件係於離開 上述照明裝置之狀態下配設於上述照明裝置防護罩部之 前方。 如請求項7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外側防護罩部包括 向車寬方向外側突出之第2突出區域; 上述第2突出區域較上述第丨突出區域更向後方大幅傾 斜。 乂如請求項17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第2突出區域形成 於上埤外側防護罩部之下端部。 134712-1010523.doc 19. 20. ::求項-之跨坐型車 如二上述照明裝置之形狀為圓形 。月,項I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明 第1照明裝置;及 曰饺(力正替换頁 方觀察上述跨坐型 〇 明裝置包括: 第2照明裝置,其配設於較上述第丨照明裝置更上方 上述第2照明裝置之外形尺寸小於上述第丨照明裝置之 外形尺寸。 134712-1010523.doc
TW097135869A 2007-09-18 2008-09-18 Straddle-type vehicle TWI37805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41654 2007-09-18
PCT/JP2008/066684 WO2009038052A1 (ja) 2007-09-18 2008-09-16 鞍乗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6437A TW200936437A (en) 2009-09-01
TWI378050B true TWI378050B (en) 2012-12-01

Family

ID=40467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35869A TWI378050B (en) 2007-09-18 2008-09-18 Straddle-type vehicl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01776B (zh)
TW (1) TWI378050B (zh)
WO (1) WO20090380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36304A (ja) * 2011-12-28 2013-07-11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FR3044981B1 (fr) * 2015-12-14 2018-11-16 Psa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signalisation lumineus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JP2018131145A (ja) * 2017-02-17 2018-08-2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64747B2 (ja) * 1996-12-10 2003-11-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付属品取付構造
JP3847400B2 (ja) * 1997-02-13 2006-11-2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JPH10226375A (ja) * 1997-02-17 1998-08-25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JP3866383B2 (ja) * 1997-07-30 2007-01-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前照灯装置
JP4248616B2 (ja) * 1998-01-16 2009-04-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フロントカバー装置
JP4153174B2 (ja) * 2001-03-28 2008-09-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カウル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1776B (zh) 2012-07-18
TW200936437A (en) 2009-09-01
CN101801776A (zh) 2010-08-11
WO2009038052A1 (ja) 2009-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2614B (zh) 跨坐型車輛
US7802907B2 (en) Vehicle
TWI551496B (zh) 跨坐型車輛
US7607504B2 (en) Motorcycle
EP2463184A1 (en) Motorcycle
TWI427014B (zh) 跨坐型車輛之方向指示裝置
JP532854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におけるメータカバー構造
JP2013203082A (ja) 鞍乗型車両
TWI378050B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TWI330157B (zh)
TWI382941B (zh) 速克達型車輛
TWI465364B (zh) 跨坐型車輛
CN102205820A (zh) 摩托车
JP3152784U (ja) 自動二輪車
CN110450892B (zh) 自动二轮车
TW200930607A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JP2013248948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構造
JP4198779B2 (ja) ホーンカバー装置
TWI495580B (zh) 跨坐型車輛
JP2014162284A (ja) 自転車
JP2010006258A (ja) 灯火器および自動二輪車
TWI534033B (zh) 跨坐型車輛
TW201325971A (zh) 跨坐型車輛
JP2014083964A (ja) 自転車
JP2010006259A (ja) 自動二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