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5580B - 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5580B
TWI495580B TW101139523A TW101139523A TWI495580B TW I495580 B TWI495580 B TW I495580B TW 101139523 A TW101139523 A TW 101139523A TW 101139523 A TW101139523 A TW 101139523A TW I495580 B TWI495580 B TW I49558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ing portion
front cover
hole
fastening
typ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9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25947A (zh
Inventor
Tadashi Shimomura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25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59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5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558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2Headlights
    • B62J6/022Headligh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the like
    • B62J6/027Supporting means therefor, e.g. mounting brack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Description

跨坐型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
頭燈極大地影響跨坐型車輛之視覺外觀。近年來,裝設於跨坐型車輛上之頭燈之大小已增加。在大頭燈附接至前蓋的狀況下,前蓋較佳足夠強以支撐頭燈。因此需要藉由車輛主體框架來支撐前蓋。在日本特許公開專利申請案JP-A-2011-31817中揭示的兩輪車輛中,附接孔形成於前蓋中。前蓋經由附接孔而附接至自車輛主體框架延伸之托架。
在日本特許公開專利申請案JP-A-2011-31817中揭示的兩輪車輛中,附接孔安置於前蓋之關於車輛寬度方向之中心中。出於此原因,前蓋易於振動,此係歸因於左右方向上的彎曲之故。前蓋之振動可為減少頭燈之燈泡的使用壽命或引起噪音之因素。
本發明之一目標為提供一種能夠抑制前蓋彎曲之跨坐型車輛。
一種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態樣之跨坐型車輛包含一車輛主體框架、一前方部分及一支撐支架。該車輛主體框架包括一頭管。該前方部分包括一頭燈及一前蓋。該前蓋覆蓋該頭管之前方,且該頭燈附接至該前蓋。該支撐支架包括一左緊固部分、一右緊固部分及一框架緊固部分,且支撐 該前方部分。該左緊固部分安置於比該頭管之左端更向左處,且緊固至該前蓋。該右緊固部分安置於比該頭管之右端更向右處,且緊固至該前蓋。該框架緊固部分緊固至該車輛主體框架。
一種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態樣之跨坐型車輛為根據該第一態樣之該跨坐型車輛,其中該頭燈包括一發光元件及一反射器。該反射器向前反射由該發光元件發射之光。該左緊固部分定位於比該反射器之一左端更向左處。該右緊固部分定位於比該反射器之右端更向右處。
一種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態樣之跨坐型車輛為根據該第一態樣或該第二態樣之該跨坐型車輛,其中該左緊固部分及該右緊固部分安置於該頭燈之一前端之後方。
一種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態樣之跨坐型車輛為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三態樣中之任一者的該跨坐型車輛,其中該頭燈包括一發光元件。該左緊固部分及該右緊固部分安置於該發光元件之中心之下方。
一種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態樣之跨坐型車輛為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四態樣中之任一者的該跨坐型車輛,其進一步包含用於緊固該左緊固部分之一第一緊固部件,及用於緊固該右緊固部分之一第二緊固部件。該左緊固部分及該右緊固部分中之每一者包括一通孔。該第一緊固部件自外部插入至該左緊固部分之該通孔中。該第二緊固部件自外部插入至該右緊固部分之該通孔中。
一種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六態樣之跨坐型車輛為根據該第 一態樣至該第五態樣中之任一者的該跨坐型車輛,其進一步包含一前輪、一第一支撐部件、一第二支撐部件、一轉向軸桿、一托架及一轉向軸桿。該第一支撐部件及該第二支撐部件在車輛寬度方向上對準,且經調適以用於可旋轉地支撐該前輪。該轉向軸桿插入至該頭管中。該托架連接該第一支撐部件及該第二支撐部件之上端與該轉向軸桿之一下端。該托架支撐該第一支撐部件及該第二支撐部件。該轉向軸桿自該托架延伸。該左緊固部分及該右緊固部分安置於該托架之一上端之上方。
一種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七態樣之跨坐型車輛為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六態樣中之任一者的該跨坐型車輛,其進一步包含一耦接部分。該耦接部分耦接該左緊固部分與該右緊固部分,該耦接部分在該車輛寬度方向上延伸。
一種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八態樣之跨坐型車輛為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七態樣中之任一者的該跨坐型車輛,其進一步包含一把手及緊固至該把手之一閃爍燈。
在根據本發明之該第一態樣的該跨坐型車輛中,該支撐支架之該左緊固部分安置於比該頭管之該左端更向左處。該支撐支架之該右緊固部分安置於比該頭管之該右端更向右處。因此保證了該左緊固部分與該右緊固部分之間的一大距離。與該緊固部分安置於該前蓋之中心中之情況相比較,可藉此抑制該前蓋之彎曲。
在根據本發明之該第二態樣的該跨坐型車輛中,該左緊固部分定位於比該反射器之該左端更向左處。該右緊固部 分定位於比該反射器之該右端更向右處。因此進一步增加該左緊固部分與該右緊固部分之間的該距離。該頭燈愈大,該左緊固部分與該右緊固部分之間的該距離愈大。可藉此進一步抑制該前蓋之彎曲。
在根據本發明之該第三態樣的該跨坐型車輛中,該左緊固部分及該右緊固部分安置於該頭燈之該前端之後方。此情形使得易於保證該左緊固部分與該右緊固部分之間的一大間隔。
在根據本發明之該第四態樣的該跨坐型車輛中,該左緊固部分及該右緊固部分安置於該發光元件之該中心之下方。此情形在無來自該發光元件之干擾的情況下允許該左緊固部分及該右緊固部分之佈局中的改良之自由度。
在根據本發明之該第五態樣的該跨坐型車輛中,該第一緊固部件自外部插入至該左緊固部分之該通孔中。該第二緊固部件自外部插入至該右緊固部分之該通孔中。此情形使得較易於安裝該前蓋。
在根據本發明之該第六態樣的該跨坐型車輛中,該左緊固部分及該右緊固部分安置於該托架之該上端之上方。藉此抑制該左緊固部分及該右緊固部分對該托架之干擾,即使該托架在轉向期間移動亦如此。此情形使得易於保證一大轉向角。
在根據本發明之該第七態樣的該跨坐型車輛中,該左緊固部分與該右緊固部分藉由在該車輛寬度方向上延伸之該耦接部分而耦接。此情形允許堅固地支撐該前蓋。亦可藉 此更進一步抑制該前蓋之彎曲。
在根據本發明之該第八態樣的該跨坐型車輛中,該閃爍燈緊固於該把手上。換言之,該閃爍燈並非由該前蓋支撐。因此減少了該前方部分之重量。此情形允許將該前方部分更堅固地附接至該車輛主體框架。
隨後為參看圖式之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跨坐型車輛之描述。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跨坐型車輛1的左側視圖。圖2為跨坐型車輛1的正視圖。圖3為跨坐型車輛的平面圖。跨坐型車輛1為小輪機踏車型的兩輪車輛。如圖1中所展示,跨坐型車輛1包括車輛主體框架2、轉向軸桿3、前叉4、前輪5、座位6、引擎單元7、後輪8及車輛主體蓋9。在以下描述中,「前後方向」指代自就座於座位6上之騎乘者的角度而言的車輛主體之前後方向。「左右方向」指代自就座於座位6上之騎乘者的角度而言的車輛主體之左右方向。
車輛主體框架2(例如)由鐵管形成。車輛主體框架2包括頭管21、下框架22、底框架23及後框架24。車輛主體框架2可藉由彎曲而形成為單件結構,或藉由經由熔接或其類似者接合成整體之複數個部分構成。頭管21定位於車輛之關於車輛寬度方向之中心中。轉向軸桿3可旋轉地插入至頭管21中。把手12耦接至轉向軸桿3之上部部分。如圖2中所展示,右閃爍燈10a及左閃爍燈10b以及用於顯示車輛速度之速度計單元11附接至把手12。前叉4耦接至轉向軸桿3 之下部部分。
下框架22連接至頭管21。下框架22自頭管21向下延伸。底框架23連接至下框架22之下端。底框架23自下框架22向後延伸。後框架24連接至底框架23之後端。後框架24自底框架23之後端向後及向上延伸。座位6安置於後框架24之上方。座位6安置於頭管21之後方。座位6由車輛主體框架2支撐。具體而言,座位6附接至後框架24。
引擎單元7藉由圖式中未展示之托架而可樞轉地附接至車輛主體框架2。引擎單元7包括圖式中未展示之輸出軸桿。輸出軸桿可旋轉地支撐後輪8。
前叉4可旋轉地支撐前輪5。前叉4為本發明之支撐部件的實例。如圖2中所展示,前叉4包括第一支撐部件13、第二支撐部件14及托架15。第一支撐部件13與第二支撐部件14在車輛寬度方向上對準。
托架15支撐第一支撐部件13及第二支撐部件14。托架15連接至轉向軸桿3。具體而言,轉向軸桿3之下端連接至托架15。第一支撐部件13之上端及第二支撐部件14之上端連接至托架15。轉向軸桿3自托架15向上延伸。
如圖1中所展示,車輛主體蓋9包括前方部分30、側蓋32及底蓋33。車輛主體蓋9由樹脂製成。前方部分30包括前蓋31及頭燈35。前蓋31主要覆蓋頭管21及下框架22附近。前蓋31包括前表面31a及後表面31b。頭燈35附接至前蓋31之前表面31a。
如圖2中所展示,頭燈35包括作為發光元件之頭燈燈泡 35a、反射器35b及透鏡部件35d。圖4為前蓋31之一部分的左側視圖。如圖4中所展示,頭燈35包括罩殼35c。反射器35b包括向後彎曲之形狀,且向前反射由頭燈燈泡35a發射之光。罩殼35c安置於頭燈燈泡35a之後方。罩殼35c之前表面形成開口,且反射器35d安置於罩殼35c內部。罩殼35c包括罩殼前區段351及罩殼後區段352。透鏡部件35d附接至罩殼前區段351。罩殼後區段352自罩殼前區段351向後突出。罩殼後區段352之底部部分安置於比罩殼前區段351之底部部分更向上處。插座353附接至罩殼後區段352之後表面。透鏡部件35d由半透明材料製成。透鏡部件35d安置於頭燈燈泡35a、反射器35b及罩殼35c之前方。
前表面31a自前方覆蓋頭管21及下框架22。前表面31a包括如自車輛之側面看時向後凹陷的凹面310。如圖1中所展示,內擋泥板34安置於凹面310中。前輪5安置於內擋泥板34之前方。前擋泥板37安置於前輪5之上方。前擋泥板37之後區段安置於凹面310中。如圖3中所展示,關於車輛寬度方向的前表面31a之尺寸朝著後方增加,如平面圖中所見。後表面31b自後方覆蓋頭管21及下框架22。
如圖1中所展示,側蓋32安置於座位6之下方。側蓋32覆蓋後框架24之前方及兩側,後框架24安置於座位6之下方。底蓋33在前後方向上安置於前蓋31與側蓋32之間。底蓋33耦接前蓋31與側蓋32。底蓋33包括腳踏板33a。腳踏板33a在前後方向上定位於前輪5與座位6之間。腳踏板33a定位於座位6之下方。腳踏板33a為在駕駛時就座於座位6 上之騎乘者的腳置放之表面。腳踏板33a定位於底框架23之上方。腳踏板33a在前後方向上安置於下框架22與後框架24之間。腳踏板33a經形成以便跨越車輛寬度方向為平坦的。「腳踏板33a為...平坦的」意謂腳踏板33a足夠平坦以使得騎乘者的腳可置放於擱腳板部分上的任何地方。換言之,防滑隆脊或其類似者可形成於腳踏板33a中。
圖5為前蓋31之內部之結構的透視圖。如圖4及圖5中所展示,跨坐型車輛1包括支撐支架41。支撐支架41支撐前方部分30。支撐支架41包括框架緊固部分42、左緊固部分43、右緊固部分44及耦接部分45。框架緊固部分42緊固至車輛主體框架2。具體而言,框架緊固部分42緊固至頭管21。框架緊固部分42包括在前後方向上延伸之形狀。更具體而言,框架緊固部分42包括自頭管21對角線地向前及向上延伸的形狀。框架緊固部分42包括在後表面中具有開口之盒狀形狀。頭管21包括向前突出之突起21a。突起21a經由框架緊固部分42中之開口而插入至框架緊固部分42之內部中,且藉由緊固部件(諸如,螺栓)而緊固至框架緊固部分42。
左緊固部分43緊固至前蓋31。具體而言,左緊固部分43緊固至前蓋31之左表面。左緊固部分43包括彎曲板狀形狀。左緊固部分43經安置以便在前後方向上延伸。如圖4中所展示,左緊固部分43安置於頭燈35之前端之後方。左緊固部分43經安置以便與頭燈35之至少一部分重疊(如自側面檢視)。左緊固部分43定位於頭管21之前方。左緊固 部分43定位於頭管21之上端之下方。左緊固部分43定位於頭管21之下端之上方。左緊固部分43定位於托架15之上端之上方。左緊固部分43安置於托架15之前方。如圖2中所展示,左緊固部分43安置於比頭管21之左端更向左處。左緊固部分43定位於比反射器35b之左端更向左處。左緊固部分43安置於頭燈燈泡35a之中心之下方。圖6為沿著圖4中之IV-IV的截面圖。如圖6中所展示,左緊固部分43包括通孔43a。通孔43a在車輛寬度方向上通過左緊固部分43。第一緊固部件46插入至左緊固部分43之通孔43a中。通孔311在面向左緊固部分43之通孔43a的位置處形成於前蓋31上。第一緊固部件46插入至左緊固部分43之通孔43a及前蓋31之通孔311中。第一緊固部件46為(例如)螺釘。第一緊固部件46將左緊固部分43安裝至前蓋31。第一緊固部件46自左方插入至左緊固部分43之通孔43a及前蓋31之通孔311中。
右緊固部分44關於左右方向與左緊固部分43對稱地安置。換言之,右緊固部分44緊固至前蓋31。具體而言,右緊固部分44緊固至前蓋31之右表面。右緊固部分44包括彎曲板狀形狀。右緊固部分44經安置以便在前後方向上延伸。右緊固部分44安置於頭燈35之前端之後方。右緊固部分44經安置以便與頭燈35之至少一部分重疊(如自側面檢視)。右緊固部分44定位於頭管21之前方。右緊固部分44定位於頭管21之上端之下方。右緊固部分44定位於頭管21之下端之上方。右緊固部分44定位於托架15之上端之上 方。右緊固部分44安置於托架15之前方。如圖2中所展示,右緊固部分44安置於比頭管21之右端更向右處。右緊固部分44定位於比反射器35b之右端更向右處。右緊固部分44安置於頭燈燈泡35a之中心之下方。如圖6中所展示,右緊固部分44包括通孔44a。通孔44a在車輛寬度方向上通過右緊固部分44。第二緊固部件47插入至右緊固部分44之通孔44a中。通孔312在面向右緊固部分44之通孔44a的位置處形成於前蓋31上。第二緊固部件47插入至右緊固部分44之通孔44a及前蓋31之通孔312中。第二緊固部件47為(例如)螺釘。第二緊固部件47將右緊固部分44安裝至前蓋31。第一緊固部件46自右方插入至右緊固部分44之通孔44a及前蓋31之通孔312中。
如圖5中所展示,耦接部分45耦接左緊固部分43與右緊固部分44。耦接部分45安置於左緊固部分43及右緊固部分44之後方。耦接部分45之左端連接至左緊固部分43之後端。耦接部分45之右端連接至右緊固部分44之後端。耦接部分45包括管狀形狀。耦接部分45經安置以便在車輛寬度方向上延伸。耦接部分45連接至框架緊固部分42。具體而言,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耦接部分45之中心連接至框架緊固部分42之前端。耦接部分45定位於頭燈35之罩殼35c之下方。更具體而言,耦接部分45定位於罩殼後區段352之下方。耦接部分45定位於罩殼前區段351之底部之上方。耦接部分45定位於罩殼後區段352之底部之下方。耦接部分45定位於罩殼後區段352之後表面之前方。
如圖4中所展示,前蓋31之後表面31b在後緊固部分48處緊固至頭管21。後緊固部分48定位於頭管21之後方。後緊固部分48定位於左緊固部分43及右緊固部分44之上方。後緊固部分48包括通孔48a。第三緊固部件49插入至通孔48a中。第三緊固部件49為(例如)螺釘。第三緊固部件49將後緊固部分48安裝至頭管21。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跨坐型車輛1具有以下特徵。
支撐支架41之左緊固部分43安置於比頭管21之左端更向左處。支撐支架41之右緊固部分44安置於比頭管21之右端更向右處。左緊固部分43定位於比反射器35b之左端更向左處。右緊固部分44定位於比反射器35b之右端更向右處。因此,頭燈35愈大,左緊固部分43與右緊固部分44之間的間隔愈大。與緊固部分安置於前蓋31之中心中之情況相比較,可因此抑制前蓋之彎曲。
左緊固部分43及右緊固部分44安置於頭燈35之前端之後方。此情形使得易於保證左緊固部分43與右緊固部分44之間的大間隔。左緊固部分43及右緊固部分44安置於頭燈燈泡35a之中心之下方。此情形在無來自頭燈燈泡35a之干擾的情況下允許左緊固部分43及右緊固部分44之佈局中的改良之自由度。
第一緊固部件46自左方插入至左緊固部分43之通孔43a中。第二緊固部件47自右方插入至右緊固部分44之通孔44a中。因此工人有可能易於將第一緊固部件46自前蓋31之左側插入至左緊固部分43之通孔43a中。工人亦有可能 易於將第二緊固部件47自前蓋31之右側插入至右緊固部分44之通孔44a中。此情形促進前蓋31之緊固。
左緊固部分43及右緊固部分44定位於托架15之上端之上方。藉此抑制左緊固部分43及右緊固部分44對托架15之干擾,即使托架15在轉向期間移動亦如此。此情形使得易於保證大轉向角。
左緊固部分43與右緊固部分44藉由在車輛寬度方向上延伸之耦接部分45而耦接。此情形允許堅固地支撐前蓋31。亦可藉此更進一步抑制前蓋31之彎曲。
閃爍燈10a及10b緊固於把手12上。換言之,閃爍燈10a及10b並非由前蓋支撐。因此減少了前方部分30之重量。此情形允許將前方部分30更堅固地附接至車輛主體框架2。
上文已描述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實施例,且就保持於本發明之精神內之範圍而言,各種修改係可能的。
跨坐型車輛不限於兩輪車輛,而亦涵蓋三輪車輛、越野車及雪上摩托車。兩輪車輛不限於小輪機踏車,而亦涵蓋輕型機踏車及運動自行車。
在上述實施例中,支撐支架41為與頭燈35分離之部件,但亦可與頭燈35形成單件結構。舉例而言,框架緊固部分42可經安置以便自頭燈35之罩殼35c向後突出。或者,左緊固部分43及右緊固部分44可經安置以便自頭燈35之罩殼35c分別向左及向右突出。在此等狀況下,可省略耦接部 分45。
在上述實施例中,左緊固部分43定位於比反射器35b之左端更向左處,且右緊固部分44定位於比反射器35b之右端更向右處,但左緊固部分43及右緊固部分44不限於此組態。舉例而言,左緊固部分43可定位於反射器35b之左端之右方,且右緊固部分44可定位於反射器35b之右端之左方。然而,為了加寬左緊固部分43與右緊固部分44之間的間隔,如上述實施例中之組態為較佳的。
在上述實施例中,左緊固部分43及右緊固部分44安置於頭燈35之前端之後方,但左緊固部分43及右緊固部分44不限於此組態。舉例而言,左緊固部分43及右緊固部分44可安置於頭燈35之前端之前方。然而,為了加寬左緊固部分43與右緊固部分44之間的間隔,如上述實施例中之組態為較佳的。
在上述實施例中,左緊固部分43及右緊固部分44安置於頭燈燈泡35a之中心之下方,但左緊固部分43及右緊固部分44不限於此組態。舉例而言,左緊固部分43及右緊固部分44可安置於頭燈燈泡35a之中心之上方。然而,為了改良左緊固部分43及右緊固部分44之佈局的自由度,上述實施例之組態為較佳的。
在上述實施例中,第一緊固部件46自左方插入至左緊固部分43之通孔43a中,且第二緊固部件47自右方插入至右緊固部分44之通孔44a中,但第一緊固部件46及第二緊固部件47不限於此等插入方向。舉例而言,第一緊固部件46 及第二緊固部件47可自前方分別插入至通孔43a及44a中。或者,第一緊固部件46及第二緊固部件47可自下方分別插入至通孔43a及44a中。然而,為了促進緊固前蓋31之操作,如上述實施例中之組態為較佳的。
在上述實施例中,閃爍燈10a及10b緊固至把手12,但閃爍燈10a及10b不限於此等緊固位置。舉例而言,閃爍燈10a及10b可緊固至前蓋31。然而,為了減少前方部分30之重量,閃爍燈10a及10b較佳緊固至把手12而非前蓋31。
在上述實施例中,第一緊固部件46自左方插入至左緊固部分43之通孔43a中。第二緊固部件47自右方插入至右緊固部分44之通孔44a中。然而,第一緊固部件46及第二緊固部件47插入至其各別通孔中的方向不限於上述情形。取決於左緊固部分43及右緊固部分44之形狀或位置,第一緊固部件46及第二緊固部件47可自前方或自後方插入至其各別通孔中。
1‧‧‧跨坐型車輛
2‧‧‧車輛主體框架
3‧‧‧轉向軸桿
4‧‧‧前叉
5‧‧‧前輪
6‧‧‧座位
7‧‧‧引擎單元
8‧‧‧後輪
9‧‧‧車輛主體蓋
10a‧‧‧右閃爍燈
10b‧‧‧左閃爍燈
11‧‧‧速度計單元
12‧‧‧把手
13‧‧‧第一支撐部件
14‧‧‧第二支撐部件
15‧‧‧托架
21‧‧‧頭管
21a‧‧‧突起
22‧‧‧下框架
23‧‧‧底框架
24‧‧‧後框架
30‧‧‧前方部分
31‧‧‧前蓋
31a‧‧‧前表面
31b‧‧‧後表面
32‧‧‧側蓋
33‧‧‧底蓋
33a‧‧‧腳踏板
34‧‧‧內擋泥板
35‧‧‧頭燈
35a‧‧‧頭燈燈泡
35b‧‧‧反射器
35c‧‧‧罩殼
35d‧‧‧透鏡部件
37‧‧‧前擋泥板
41‧‧‧支撐支架
42‧‧‧框架緊固部分
43‧‧‧左緊固部分
43a‧‧‧通孔
44‧‧‧右緊固部分
44a‧‧‧通孔
45‧‧‧耦接部分
46‧‧‧第一緊固部件
47‧‧‧第二緊固部件
48‧‧‧後緊固部分
48a‧‧‧通孔
49‧‧‧第三緊固部件
310‧‧‧凹面
311‧‧‧通孔
312‧‧‧通孔
351‧‧‧罩殼前區段
352‧‧‧罩殼後區段
353‧‧‧插座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跨坐型車輛的左側視圖;圖2為跨坐型車輛的正視圖;圖3為跨坐型車輛的平面圖;圖4為前蓋之一部分的左側視圖;圖5為前蓋之內部之結構的透視圖;及圖6為沿著圖4中之IV-IV的截面圖。
21‧‧‧頭管
21a‧‧‧突起
31‧‧‧前蓋
31a‧‧‧前表面
41‧‧‧支撐支架
42‧‧‧框架緊固部分
43‧‧‧左緊固部分
44‧‧‧右緊固部分
45‧‧‧耦接部分
311‧‧‧通孔

Claims (5)

  1.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包含:一車輛主體框架,其包括一頭管;一前方部分,其包括一頭燈,及一前蓋,該頭燈附接至該前蓋,該前蓋經調適以用於覆蓋該頭管之前方;一前輪;一第一支撐部件及一第二支撐部件,該第一支撐部件及該第二支撐部件排列於車輛寬度方向上,且經調適以用於可旋轉地支撐該前輪;一轉向軸桿,其插入至該頭管中;一托架,其用於連接該第一支撐部件及該第二支撐部件之上端與該轉向軸桿之一下端,且支撐該第一支撐部件及該第二支撐部件,且該轉向軸桿自該托架伸出;及一支撐支架,其用於支撐該前方部分;其中該支撐支架包括:一左緊固部分,其安置於比該頭管之一左端更向左處且緊固至該前蓋;一右緊固部分,其安置於比該頭管之一右端更向右處且緊固至該前蓋;及一框架緊固部分,其緊固至該車輛主體框架;其中該左緊固部分及該右緊固部分安置於比該托架之一上端更上方處;其中該頭燈包括一發光元件及用於向前反射由該發光元件發射之光的一反射器;其中該左緊固部分定位於比該反射器之一左端更向左處;該右緊固部分定位於比該反射器之一右端更向右處;且該左緊固部分及該右緊固部分安置於比該發光 元件之中心更下方處;且該跨坐型車輛,其進一步包含:一第一緊固部件,其用於緊固該左緊固部分;及一第二緊固部件,其用於緊固該右緊固部分;其中該左緊固部分及該右緊固部分中之每一者包括一通孔;其中上述左緊固部分之通孔在車輛寬度方向上貫通該左緊固部分,且於該前蓋上在面向上述左緊固部分之通孔的位置處形成有一通孔;該第一緊固部件從該前蓋外部自左方插入至上述左緊固部分之通孔及上述前蓋之通孔中;且上述右緊固部分之通孔在車輛寬度方向上貫通該右緊固部分,且於該前蓋上在面向上述右緊固部分之通孔的位置處形成有一通孔;該第二緊固部件從該前蓋外部自右方插入至上述右緊固部分之通孔及上述前蓋之通孔中。
  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該左緊固部分及該右緊固部分安置於比該頭燈之一前端更後方處。
  3.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該支撐支架包括一耦接部分,該耦接部分用於耦接該左緊固部分與該右緊固部分,該耦接部分在該車輛寬度方向上延伸。
  4.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進一步包含:一把手;及一閃爍燈,其緊固至該把手。
  5. 如請求項3之跨坐型車輛,其進一步包含:一把手;及一閃爍燈,其緊固至該把手。
TW101139523A 2011-12-28 2012-10-25 跨坐型車輛 TWI4955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8299A JP2013136304A (ja) 2011-12-28 2011-12-28 鞍乗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5947A TW201325947A (zh) 2013-07-01
TWI495580B true TWI495580B (zh) 2015-08-11

Family

ID=47018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9523A TWI495580B (zh) 2011-12-28 2012-10-25 跨坐型車輛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610150B1 (zh)
JP (1) JP2013136304A (zh)
CN (1) CN103183084B (zh)
MY (1) MY161897A (zh)
TW (1) TWI4955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4651B (zh) * 2017-06-29 2022-04-08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骑跨式车辆
EP4081449A4 (en) * 2019-12-27 2024-01-24 Edison Motor Company Ltd STRUCTURE FOR MODIFYING MOTORCYCLE BODY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66971A (en) * 1972-12-08 1975-02-18 Daniel Hugon Means for fastening a driver protection screen on the front of a motorcycle frame
US4709774A (en) * 1983-09-26 1987-12-01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otorcycle
DE4212258A1 (de) * 1992-04-11 1993-10-14 Jens Hopka Kfz-Rückspiegel mit integriertem Blinker und durchsichtigem Spiegelgehäuse für Motorräder, PKW und LKW
EP0869052A2 (en) * 1997-03-31 1998-10-07 Suzuki Kabushiki Kaisha Cowling brace of motorcycle
US20040188156A1 (en) * 2003-02-17 2004-09-30 Honda Motor Co., Ltd. Front end components for a saddle-type vehicle
TW200936437A (en) * 2007-09-18 2009-09-01 Yamaha Motor Co Ltd Straddle-type vehicle
EP2332812A1 (en) * 2009-11-26 2011-06-15 Honda Motor Co., Ltd. Headlamp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saddle type vehicle
JP2011148453A (ja) * 2010-01-22 2011-08-04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31817A (ja) * 2009-08-04 2011-02-17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66971A (en) * 1972-12-08 1975-02-18 Daniel Hugon Means for fastening a driver protection screen on the front of a motorcycle frame
US4709774A (en) * 1983-09-26 1987-12-01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otorcycle
DE4212258A1 (de) * 1992-04-11 1993-10-14 Jens Hopka Kfz-Rückspiegel mit integriertem Blinker und durchsichtigem Spiegelgehäuse für Motorräder, PKW und LKW
EP0869052A2 (en) * 1997-03-31 1998-10-07 Suzuki Kabushiki Kaisha Cowling brace of motorcycle
US20040188156A1 (en) * 2003-02-17 2004-09-30 Honda Motor Co., Ltd. Front end components for a saddle-type vehicle
TW200936437A (en) * 2007-09-18 2009-09-01 Yamaha Motor Co Ltd Straddle-type vehicle
EP2332812A1 (en) * 2009-11-26 2011-06-15 Honda Motor Co., Ltd. Headlamp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saddle type vehicle
JP2011148453A (ja) * 2010-01-22 2011-08-04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10150B1 (en) 2014-12-03
CN103183084A (zh) 2013-07-03
TW201325947A (zh) 2013-07-01
EP2610150A1 (en) 2013-07-03
CN103183084B (zh) 2016-08-17
JP2013136304A (ja) 2013-07-11
MY161897A (en) 2017-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2614B (zh) 跨坐型車輛
TWI551496B (zh) 跨坐型車輛
JP504843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ウインカ一体型バックミラー
JP2009166790A (ja) フラッシャー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TWI532623B (zh) 跨坐型車輛
JP5996419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ポジションランプ取付構造
JP2011140281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方向指示装置
TWI465364B (zh) 跨坐型車輛
JP2012121450A (ja) 自動二輪車
TWI495580B (zh) 跨坐型車輛
CN110450892B (zh) 自动二轮车
JP3152784U (ja) 自動二輪車
JP580664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構造
JP5748530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ポジションライト、前照灯構造及びカウル構造
TWI639529B (zh) 跨坐型車輛
JP5624200B2 (ja) 車両の前照灯装置
TWI570009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685874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照灯
JP2010006258A (ja) 灯火器および自動二輪車
TWI828424B (zh) 跨坐型車輛
JP2013112309A (ja) 鞍乗型車両
CN104554525B (zh) 跨坐型车辆
TWI511899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2010274851A (ja) 自動二輪車及びステップホルダ
TWI525010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