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76841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76841B
TWI376841B TW097136420A TW97136420A TWI376841B TW I376841 B TWI376841 B TW I376841B TW 097136420 A TW097136420 A TW 097136420A TW 97136420 A TW97136420 A TW 97136420A TW I376841 B TWI376841 B TW I3768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or
recess
electrode
inclined surface
inspec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36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24314A (en
Inventor
Eichi Osato
Hidekazu Miura
Original Assignee
Nihon Micronics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hon Micronics Kk filed Critical Nihon Micronics Kk
Publication of TW200924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24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6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684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G01R1/0408Test fixtures or contact fields; Connectors or connecting adaptors; Test clips; Test sockets
    • G01R1/0433Sockets for IC's or transistors
    • G01R1/0441Details
    • G01R1/0466Details concerning contact pieces or mechanical details, e.g. hinges or cams;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7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surface mount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with contacts abutting directly the printed circuit; Button contacts therefore provided on the printed circu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 Connecting Device With Holders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137684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用於積體電路之類的平板狀被檢查體 之通電試驗之接觸器’以及使用其之電氣連接裝置,特別 是有關使形成於基板之導電性部與被檢查體之電極做電氣 連接的接觸器,以及使用其之電氣連接裝置。 【先前技術】 積體電路之類的半導體元件,係從元件本體突出有複 數個電極者。該種半導體元件,係使用被稱為插座(s〇eket) 之電氣連接裝置以對其進行電氣檢查(即通電試驗)以得 知疋否具備既定功能。例如專利文獻丨所載者,即係該種 電氣連接裝置的一例。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123874號公報 在專利文獻i所載之電氣連接裝置,具有:板狀的殼 體’用以安裝於基板,該基板係指在電氣絕緣性之板構件 的上面具有例如配線圖案之一部分配線之複數個帶狀導電 性部者;板狀之複數個接觸器,其並排配置於該殼體而 將基板之導€性部與被檢查體的f極以f氣連接;以及棒 狀之壓針部,其以朝該接觸器之排列方向延伸之 置於殼體。 。玄種連接裝置,係透過複數個螺絲構件而安裝在基板 的上面,該複數個螺絲構件,係貫通殼體厚度方向而螺合 至如配線基板之類的基板。 、σ 5 卢殼體具備:水平面内朝帛1方向延伸且朝下方開放之 在第1方向取間隔地於水平面内朝與第1方向正交 …方向延伸之複數個狹縫;以及,朝上下開放並在其 下端部與狹縫之上部連通的開口。 各狹縫,在其長邊方向之後端部及前端部分別與凹處 及開口連通,且至少朝下方開放。 各接觸器具備:主部,其具有呈彎曲之外面且該外 面乂面向基板之導電性部之方式而置入於殼體的凹處及狹 縫士;前端部,其係接續於該主部之前端側,並從上述狹縫 朝殼體之開口内突出而能受被檢查體的電極相對性抵壓; 以及後端部,其係接續於該主部之後端側,且位在該凹處。 各接觸器的前端部,具有朝第2方向延伸之弧狀的前端面。 壓針部係以石夕膠之類的橡膠材料而作成圓減,又, 係配置在殼體之凹處,並以將接觸器之彎曲之外面之—部 刀接觸於基板之導電性部的方<,而抵接於與接觸器之該 外面位於反向側的位置。 各接觸器,在當連接裝置被組裝至基板之狀態下,係 將弧狀之外面之一部分抵接於基板之導電性部的上面,且 使其後端面抵接於凹處的後方側内向面。 在各接觸器之前端部之前端面與被檢查體之電極相對 吐抵壓後,於接觸器1 〇2會產生過載(〇ver drive) 0D之作 用。藉此’各接觸器係一邊使壓針部受到壓縮而產生彈性 變形,一邊使彎曲之外面之一部分抵接於導電性部,在該 狀態下使該導電性部之上面發生角度的轉動。 1376841 上述之結果’各接觸器係將被檢查體之電極之部分氧 化膜予削除’使被檢查體之電極與導電性部成電氣連接。 在該狀態下進行被檢查體之通電試驗。 然而,在上述之 部分氧化膜受接觸器 在接觸器之前端面及 (亦即氧化膜的一部 之間之接觸電阻會變 對於上述事情, 因在於:在習知之電 方之突出尺寸較小, 器之厚度尺寸為大。
電氣連接裝置中’被檢查體之電極之 之削除動作而產生的殘屑,易於累積 其附近。其結果,由於所累積之殘屑 分)屬非導電性,因此接觸器與電極 高’而無法進行正確的通電試驗。 本發明者群根據實驗結果得知,其原 氣連接裝置中,接觸器之前端部朝上 以及,前端面之曲率半徑較板狀接觸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 之殘屑累積情況。 降低在接觸器之 刖端面及其附近 具有呈彎曲且面向設 係接續於該主部之 上方延伸者;以及後 本發明之接觸器,具備:主部, 置在基板之導電性部之外面;前端部 前端侧、該主部之前端側朝上方或斜 端部,係接續於該主部之後端側; 寸為大之方式大幅延伸;又,具有朝前後方向::厚度尺 向延伸之弧狀的前端面,以承接上述被檢查體 後方 接觸器之上述前端面,可具有較該接觸器之厚度尺寸 7 1376841 為小之曲率半徑。x,接觸器之上述前端部具有相對於 火〜接觸所承接之被檢查體呈大致垂直或傾斜地延神的 前端區域亦可。 上述前端區域,具有下述任一形狀:在上述前後方向 或上述斜前後方向之寬度尺寸保持大致-定數值之形狀、 或是愈往上述前端面側愈小之形狀…上述前端區域, 在上述前後方向或該斜前後方向之上述前端區域的寬度尺 寸,可為保有較該接觸器之厚度尺寸為小且呈大致相同的 形狀。 本發明之電氣連接裝置,具備: 殼體,其具有:在水平面内朝左右方向延伸且朝下方 開放之溝狀的凹處;以及在上述左右方向取間隔地於上述 水平面内朝前後方向延伸的複數個狹縫,該複數個狹縫各 自在後端部侧與該凹處連通且至少朝上方及下方開放; 如上所述之複數個接觸器,各接觸器之上述外面係面 向上述導電性部,上述主部被置入於上述凹處及上述狹 縫,上述前端部係以受上述電極相對性抵壓之方式由上述 狹縫朝上方突出,上述後端部係位在該凹處;以及 壓針部,係配置在上述凹處,以使上述接觸器之該外 面之一部分接觸於上述導電性部的方式抵接於上述接觸器 之外面的相反側部位。 上述凹處,至少具有後方側向内面,該後方側向内面 則具有在愈往上方愈位於前方之狀態下傾斜於水平面及垂 直面此兩者之傾斜面;此外,各接觸器之後端部,可具有 8 1376841 在面向上述後方側向内面之至少一部分與上述傾斜面抵接 的後端。 各接觸器之上述後端,可具有與上述後方側向内面之 該傾斜面互成對向之傾斜面,此傾斜面係在愈往上方愈位 於前方之狀態下傾斜於上述水平面及上述垂直面此兩者。 上述後方側向内面之上述傾斜面與各接觸器之上述傾 斜面,亦可在上述前端與上述電極並未壓接之狀態下而彼 此抵接Hit形,在各接觸器之上述後端下方之邊角部, 亦可彎曲成弧狀。 在上述凹處之上述後方側向内面,可進一步在上述傾 斜面的上方具有脫落防止部’用以與各接觸器之上述後端 部共同防止上述接觸器由上述凹處脫落。 該脫落防止部,可含有從該脫落防止部之上述傾斜面 之上端呈愈往上方愈朝後方退去狀態的抵合面。在此情 形,各接觸器之上述後端,可在各該接觸器之上述傾斜面 之上部具有可與上述抵合面抵合之朝後方突出的凸部。 該殼體,可進-步具有朝上方開放且在其下端部與該 縫之上部連通的開口。在此情形,各接觸器亦可使上述 前端部朝上述開口突出。 電氣連接裝置可進-步含有配置在上述開口之引導 板’該引導板具有帛2開口,可將被檢查體 極與上述接觸器之上述前端抵接。 成使,、電 依本發明,接觸器之具有弧狀前端面之前端部,係從 主部之前端侧以較該接觸器之厚度尺寸為大之方式大幅度 9 1376841 地朝上方突出,因此,即使是配置於承接被檢查體之殼體 之狀態,前端部仍是以較該接觸器之厚度尺寸為大之方式 大幅度地朝上方突出。 因此’當前端面受被檢查體之電極抵壓之狀態下,在 電極之下方維持有寬大的空間。藉此,前端面受被檢查體 之電極抵壓時所產生之殘屑,易於自前端面及其附近落 下,可減少在接觸器之前端面及其附近之殘屑的累積。其 ⑩結果,可降低在接觸器與電極之間的接觸電阻,而進行正 — 確之通電試驗。 當各接觸器之前端面具有該接觸器之厚度尺寸以下的 曲率半徑時,殘屑可確實地由前端面及其附近落下,能確 實地減少在接觸器之前端面及其附近之殘屑的累積,可更 為轉實地降低接觸器與電極之間的接觸電阻而進行更為正 確之通電試驗。 各接觸器之前端部,若是具有與置入該接觸器之被檢 _ έ體呈相對垂直延伸的前端區域’相較於前端部所具有之 前端區域係相對於被檢查體而在與後端部之側相反之側朝 斜上方傾斜者,殘層能更為確實地由前端面之前端區域及 • #附近落下,可更為確實地減少在接觸器之前端面及其附 近之殘屬的累積’能更確實地降低接觸器與電極之間的接 ' 觸€阻,❿確實地進行更為正確的通電試驗。 各接觸器,其前端面受被檢查體之電極抵壓而有過載 作用,藉此,使壓針部發生彈性變形且使其後端下側之邊 角部接觸於凹處之後方侧的内向面,並在該㈣下,使後 10 1376841 端。p相對於基板之導電性部以繞著壓針部之方式而朝上昇 方向發生角度旋轉。 因此,當凹處之後方側向内面之傾斜部在愈往上方愈 位於前方之狀態下,傾斜於水平面及垂直於其之垂直面此 兩者而接觸於接觸器之後端部之至少一部分後,在上述之 角度旋轉時,各接觸器之後端部會位移成為往上方之狀 態’而能阻止後退之發生。其結果,可減少接觸器對於基 板之導電性部的滑行,而能明顯地降低導電性部及接觸器 的磨耗。 又,在各接觸器之後端下方的邊角部若是彎曲成弧 狀’在過載作用時,雖然接觸器會因為接觸器對於後方側 向内面之傾斜部之接觸位置的滑行而會發生位移,然而, 接觸益對於後方側向内面之傾斜部之接觸位置的滑行可平 順地進行。 【實施方式】 (有關於用語) 在本發明中,以之後所說明之狹縫之排列方向作為左 右方向(X方向),以其等狹縫之長邊方向作為前後方向(Y 方向),以圖2之上下方向作為上下方向(z方向),以包含χ 方向及Y方向之面作為水平面。然而,其等之方向及面, 隨著被檢查體配置在檢查裝置之角度不同而異。 因此,上述之方向及面,亦可按照實際之檢查裝置 以使得包含X方向及γ方向之面成為水平面、傾斜於水平 li/6841 面或是與水平面垂直之垂直面任-種面内的方 式來疋;亦可以成為上述各面之組合的方式來決定。 义又,在本發明中,將接觸器之針頭之侧作為前端側或 别方側’將與其反向之側稱為後端側或後方側。 (實施例)
參照圖1〜圖6, f氣連接裝置10可使用作為於平板 狀被檢查體12之通電試驗(亦即檢查)中積體電路⑽用插 座的輔助裝置。被檢查體12在圖示之例中,係已經過封裝 或已模組化之積體電路’亦可為未經過封裝及模組化之積 體電路等半導體元件。 被檢查體12如圖2所示’具有:以矩形板之形狀呈現 之本體14,以及,位在本體14之一側之面之設在矩形各邊 的複數個電極16。電# 16為細|方形狀,且,被分為與本 體14之矩形各邊成一對一對應關係的4個電極群,各個電 極群,係朝與對應之邊交錯(在圖示之例係正交)之方向延 伸,在該狀態下被並排配置著。 供安裝連接裝置10之配線基板之類的基板2〇,如圖 2圖5(A)及圖5(B)所示,係將導電性之配線圖案藉由印刷 配線技術形成於電氣絕緣材料製之板材22(例如摻入玻璃 之環氧樹脂)的其中一面從而形成之配線基板,在板材22 之其中一面’具有分別與被檢查體12之電極16成一對一 對應關係的複數個帶狀配線部(亦即導電性部)24 ^ 各導電性部2 4係配線圖案的—部分。導電性部2 4,被 分為與被檢查體12之本體14之矩形各邊成一對一對應關 12 ii/6841 係的4個導電性部群’又’各個導電性部群,係以在相對 應的邊的附近朝著與相對應之邊成交錯(在圖示之例係正交) 之方向延伸、並且在該邊之長邊方向分離的狀態下,被並 排在各個導電性部群。
基板20’ 一般係由進行被檢查體12之通電試驗的使用 者按照擬裝入連接裝置之檢查裝置的種類及有待檢查之被 檢查體12的種類而製作。然而,基板2〇亦可在連接裝置 之製造業者這一端來製作。 連接裝置10具有:安裝至基板20之呈矩形板狀的殼 體26;並排配置在殼體26並與電極16及導電性部24成一 對一對應關係的複數個接觸器28;以能接觸接觸器28之方 式而配置在殼體26之4個長尺寸壓針部3〇;以及配置在殼 體26的引導板34。 设體26八有· 4個溝狀之凹處36,其係彼此交錯地將 與基板20平行之水平面内㈣ι方向及第2方向延伸並 且朝下方開放;複數個狹縫38 ,其係在第i及第2方向隔 有間隔地在水平面内朝帛2方向或第ι方向延伸;以及開 口 4〇,其係設在殼體26的令央區域並且朝上方開放。 各凹處36,與被拾在5* 、被檢查體12之本體14的矩形各邊成一 對一對應關係,且,#^ '、朝者所對應之邊的長邊方向(第】 方向或第2方向)延抑。丑彡士 * /心呷巾成各凹處36之後方側向内面42, 在下部具有既傾斜於水平 八+面亦傾斜於與其垂直之垂直面 傾斜面42a,且,在上部且 ^ 丨具有可防止接觸器28由殼體26脫 落的脫落防止部42b» 13 1376841 傾斜面42a ’乃是愈往上部愈位在前方側之傾斜於基板 20的朝下偏斜的傾斜面。脫落防止部42b,乃是愈往上部 愈位在後方侧的朝上偏斜的傾斜面,其係由傾斜面42a的上 端往後退,用以與接觸器28之後端部共同防止接觸器28 由凹處36脫落。因此’凹處36之後方側向内面係朝前方 突出。 各凹處36之前端側的上邊角部,係成為弧面44。各凹 處36的兩端部36a,如圖4所示,形成1;字形的溝。各凹 處36的中間區域,其長度較相對應之狹縫群之狹縫38的 配置區域之長度要長。 在凹處36之長邊方向之各端部36a (亦即u字形的 溝),具有較凹處36之中間區域處之寬度尺寸為小的曲率 半徑,以及與弧面44之曲率中心一致的曲率中心,以使壓 針部30的端部能緊緊嵌合於該處。 在殼體26之中央區域,乃是在俯視時呈矩形形狀的板 狀部46。開口 40在俯視時呈矩形形狀。 狹縫38被分為4個狹縫群,各與被檢查體12之本體 14之矩形各邊及凹處36之組成一對一對應關係。各狹縫群 之狹縫38’在相對應之邊及凹處36之長邊方向以隔有間隔 之方式,朝著與相對應之邊交錯之方向(在圖示之例中, 係成為正交之前後方向或左右方向)延伸。各狹縫群之相 鄰的狹缝3 8之間彼此有分隔開來。 各狹縫38朝殼體26之上下開放,又,在長邊方向之 一端側(後端側),與相對應之凹處36之前端側的下部連 1376841
* S Q ’ ’在長邊方向之另一端側(前端側)的上部,與開 口 40連通。 ”幵 開口 40由俯視所見時’具有:在殼體26之板狀部46 周圍之小的苐1凹處區域4〇a,以及,接續於第1凹處區域 4〇a上部且較第i凹處區域4〇&為大的第2凹處區域4扑。 第1及第2凹處區域40a、40b,由俯視所見乃是與被 檢查體12之本體14相似的矩形形狀,或是成為同轴且相 似之形狀。狭縫38係將其前端側開口於每一狹縫群朝著第 1凹處區域4〇a之矩形的1個邊。 殼體26之板狀部46的周園區域,會因為開口 4〇之第 1凹處區域40a,而變得較第2凹處區域4〇b為低。殼體26 之板狀部46之周圍區域,係矩形之塊狀,且具有曲柄狀的 截面形狀。 上述之喊體26,可由合成樹脂之類的電絕緣材料所形 成。 各接觸器28,乃是具有一定之厚度尺寸τ之板狀的接 觸器。如圖6所示,各接觸器28具備:被置入凹處刊及 狹縫38之主部50;接續於主部5〇之前端側並由狹縫38朝 者其上方之開口 40内突出的前端部52 ;以及,接續於主部 5〇之後端側且位在凹處36的後端部54。 主部50係由後端部54朝前端部52彎曲。因此,主部 50在後端侧具有面向導電部24之外面%、以及朝上方開 放之弧狀的凹處58。在主部50之前端側之區域5〇a,係朝 前端部5 2之側呈大致水平的延伸。 15 1376841 各接觸器28配置在殼體26時的狀態如下:其外面56 ;下方之側,後端部54位在凹處36内,主部50係從凹 处内朝狹缝38内呈弧狀的延伸’前端部52之至少一部 分從狹縫38内朝開口 4〇之第1凹處區域4〇a突出。 各接觸器28之後端部54,具有位在下部之傾斜部6〇, 及位在上。p之朝後方突出的凸部62。各接觸器Μ之後端下 方的邊角』’成為狐狀的&面、亦即&狀的弧面64。 接觸器28的傾斜部6〇,能與凹處36之後方側向内面 的傾斜部42a抵接’乃是愈往上方愈位在前方側之朝上偏斜 的傾斜面。凸部62係以被凹處36之脫落防止部心卡止 之方式而由傾斜部6G之上端朝後方突出,且形成愈往上部 愈位在後方侧之朝下偏斜的傾斜面。傾斜部6〇及凸部Μ 的兩傾斜面,共同形成為接觸器28的後端面。 β, ^接觸器28之主部5〇,在當被檢查體12之電極16抵 麼於前端部52時,具有彈性變形臂部的作用。該種臂部, 在圖示之例中’係由凹處36内以朝斜上方之弧狀而延伸至 狭縫38内,在狹鏠38内朝前方呈大致水平延伸,並且進 一步朝前端部5 2彎曲。 各接觸器28之後端面,除凸部62與弧面Μ以外(亦即 於後端部60之傾斜面)’與凹處36的傾斜面42a接觸。凸 部62係抵接於凹處36之脫落防止部42b。 各接觸器28之前端部52, 而由狹縫38朝上方突出,又, 係朝斜上方彎曲。 係以大於其厚度尺寸之方式 在主部50之側之區域52a 16 66最近處之寬度尺寸|的2分之i左右。 在®示之例巾,前_52 w,可為大致一定夕佶t •^見度尺寸 6. 值,但寬度尺寸w亦可為愈往前端面 66之側愈小的形狀。 別端面 金、接觸器28’可由鎳、錄錫、或鎳銀之類的錄合 、等彈性佳或高勒性的導電性金屬材料所製作。 2部3G係切膠之可彈性變形之彈性構件所形成之 _截面的棒狀形狀’且,係與矩形之邊及凹處刊之组呈 對一對應關係。各壓針部3〇,係在相對應之凹處36内朝 相對應之凹處36的長邊方向延伸。 各壓針部30的兩端部,如圖4所*,徑長較壓針部Μ =中間區域為小’成為被緊緊叙合在相對應之凹處刊之兩 端邛36a的狀態。藉此,可防止各壓針部3〇自殼體%的脫 落。 各壓針部30之兩端部之間的中間區域,其半徑與凹處 36前端侧之上邊角部之弧面44的曲率半徑大致相同,又, 其與凹處36之前端侧之上邊角部的弧面44相接觸,且抵 接至相對應之接觸器群之接觸器28的凹處58。 引導板34乃是與開口 40相似之矩形,且係配置在開 口 40之内。引導板34具有可供置入被檢查體12之開口 68, 用以將其電極16抵接於接觸器28的前端部52。 開口 68具有較被檢查體12稍大且與被檢查體a之本 體14相似之矩形的平面形狀,並且係朝上下開放。形成開 口 68之内向面的上半部,為了可供引導被檢查體12,而成 18 =由弓I導板34之外側面向中心側且愈往下方側愈小的傾斜 面 〇 連接裝置10係以下述之方式來組裝。 首先,將各壓針部3〇配置在凹處36後,各接觸器群 觸器28,係以如下之狀態配置在殼體26:讓前端部52 ^部5〇自對應之凹處36,通過對應之狹缝38,並使得 前端部52由開口 40突出且傾斜部60之傾斜面接觸於後方 :向内面42之傾斜面42ae藉此,各接觸器Μ,在其後端 。"4係藉壓針部3〇而被保持於殼體%,且係藉由脫落防 止部42b與凸部62而防止其自殼體%脫落。 接著,引導板34配置在開口 4〇之第2凹處區域構。 導板3 4係以貝通其厚度方向而螺合於殼體%的螺絲孔 7〇(參照圖3)的複數個螺絲構件72,以可供卸除之方式而固 定在殼體26。 連接裝置1。係藉上述方式而以可供分解之方式而予組 裝。欲將已組裝好之連接裝置1()分解時,乃進行上述之反 向作業。 在被安裝於連接裝置10之狀態T,各接觸n 28之臂 部’如圖5(A)所示’係從凹處%内朝斜上方及前方成弧狀 的延伸至狹縫38内,使前端部52朝開口 40突出,使前端 部52之前端面66位在殼體%的開口 4〇内及引導板“之 開口 68内。 然而,因被檢查體12置入於引導板34的開口 68内, 所以各接觸器28亦可具有前端部52不會位於開口 68内之 19 已組裝之連接裝置10,係藉由貫通殼體26且螺合至基 板2〇之複數個螺絲構件74 ’而以可分離之方式被組裝至基 板20中具有導電性部24的面。 如上述在連接裝置10被組裝入基板20之狀態下, 接觸器28係於外面56的一部分藉由壓針部3〇而接觸於基 板20之導電性部24 ’並維持在該狀態。藉此,可確實防止 立觸器28由设體26脫落,並確實地使接觸器28與導電性 部24電氣連接。 ' 如上述,當壓針部30之兩端部乃是成為被緊緊嵌合於 凹處36之兩端部的狀態,且壓針部3〇之中央區域抵接於 接觸器28的凹處58時,接觸器28相對於殼體%,其位置 及妾態係相當穩定,可確實防止接觸器28由殼體%脫落。 檢查時,被檢查體12由上方進入引導板μ的開口 68。 此時,若是被檢查體12的位置偏離連接裝置1〇,則被檢查 體12會與形成開口 68之向内面之傾斜的上半部相抵接, 藉由該傾斜面而被導向開口 68的中央。藉此,被檢查體12 係在電極16抵接於接觸器28之前端面66的狀態下,被收 置在連接裝置10。 若配置在連接裝置1〇之被檢查體12受到未圖示之抵 壓體的下壓,各接觸器28將因過載〇d而使外面%之一部 分爻導電性部24抵壓,並在該狀態下,造成壓針部3〇由 後方側往前方側擠壓而使其發生壓縮變形,並由圖實 線所示之角度成為虛線所示之角度(亦即接觸器2 8之後端 1376841 朝上方位移之狀態),繞著塵針部3〇而有角度的旋轉。 藉此,接觸器28與導電性部24的接觸位置,往前方 位移既定之距離。此時,藉由屡針部3〇的反作用力,將接 觸器28沿其外面56後退的力量作用在接觸器& 然而,由於後方側向内面42之傾斜面42a係在愈往上 方愈位於前方側之狀態下對於水平面及垂直面此兩者朝斜 下方傾斜’因此’接觸器28抵接至傾斜面仏,繼而弧面 Μ係相對傾斜面42a而朝上方位移,藉此,彳阻止狐面μ 墾針邛30之反作用力而後退。因此’接觸器相對於 電!生。p 24之/月行可獲減緩,因而導電性部及接觸器 2 8之磨耗有明顯的減緩。 ,在過載OD之作用時,接觸器28雖然會因為接觸器μ 支方側向内面42之傾斜部42a之接觸位置的滑動,而有 ,移隋形,然而’由於各接觸器28之後端之下方邊角部係 成為弧面64 ’因此,接觸器28對於傾斜面42a之接觸位 置’可相對於後方侧内向面42之傾斜面42&而平順地滑行, 碡此而能使接觸器28確實地轉動。 然而,由於各接觸器28之後端面直接與凹處36之内 。後端面42的傾斜面42a接觸因此各接觸器係以弧 ,M作為支點而位移成為圖5(A)之虛線所示狀態,使壓針 部3 0發生彈性變形。 藉匕各接觸器28的前端部52,如圖5(A)所示,前端 面66相對於電極16而往前方大幅地位且,接觸器 28對於導電性部24的接觸位置係往前端部52之側變化, 21 ’產生對存在於電極16表面之部分氧化膜的削除磨擦 作用(或刮除作用)。 承上述,被檢查體12因受加壓體的下塵造成各接觸器 又導電性部24抵屋,所以於已被組裝在連接裝置㈣ “下、或於被檢查體12已無法再受加壓體下壓之狀態 下為了使各接觸器28並不會因壓針部3〇而被抵壓於導 電性部24,亦可在接觸器28與導電性部24之間存有間隙。 傾斜部60相對於垂直面之角度值可設定為:無論前端 # 52如何的位移,接觸器以之後端的一部分(特別是下邊 ^之弧面64)能恆常與傾斜面42a接觸,且不會產生導電性 邛24與接觸器28之接點發生變化所致之接觸_ u相對於 導電性部24之滑動。 、 接觸器28之傾斜部6〇之相對於垂直面的角度能與 傾斜面42a相對於垂直面之角度相同,亦可較其為大。亦 即’傾斜部60之相對於垂直面的角度,只要大於傾斜面仏 相對於垂直面之角度即可。χ,亦可將對應之位置形成為 弧狀的凹面’用以取代形成於接觸器28後端之具有向下傾 斜之傾斜面之傾斜部60。 連接裝置ίο中,由於各接觸器28之前端部52係由狹 縫38朝上方大幅突出,因此,在被檢查體12的上方,特 別是被檢查體與接觸器28之主部5〇之間,形成有大的 空間。措此,各接觸器28之前端面66受被檢查體12之電 極16抵壓時所產生之殘屑’會由前端面66落下,可減少 堆積在前端面66及其附近的情形。其結果,可降低在接觸 22 1376841 器28與電極16之間的接觸電阻,而進行正確的通電試驗。 又’各接觸器28之前端面66若具有較接觸器28之厚 度尺寸為小之曲率半徑’則殘屑能由前端面66確實落下, 可確實減少殘屑在前端面66及其附近的累積,可更確實地 降低在接觸器28與電極16之間的接觸電阻,而可進行更 為正確的通電試驗。
再者,各接觸器28之前端部52,若相對於置入於接觸 盗28之被檢查體12呈大致垂直之延伸狀,則殘屑能更為 確實地由前端面66落下,可更確實地減少殘屑在前端面66 及其附近的累積,可更為確實地降低在接觸器28與電極16 之間的接觸電阻,而能更為正確地進行通電試驗。 經重複上述之電氣試驗後,接觸器28之前端面66,由 於其與電極16之間的磨擦作用’而有如圖5(b)所示的磨耗 情形。然而’當接觸器28發生過載作用時,前端面“相 對於電極16而往前方位移之量,只是微幅地減少成距離 L2。圖5(A)及(B)所示者,均是由虑蠄志_ J疋由虛線表不出將接觸器28 由貫線所示狀態旋轉角度14。時的狀態。 圆/你衣不富接觸器28發生過載作用昧故认 9S夕义山^ 戰卞用時,各種接觸器 28之心面66、66a、及叫目對於電極而 …測定實驗結果。在任—情形,均 益發生過載作用’使接觸器由實線所示狀態經Μ。之 旋轉而成虛線所示狀態。 月又 任一接觸器 述之接觸器相同 28之形狀等,除前端部之外 。具有前端面66之前端部以 ,皆與先前陳 及具有前端面 23 1376841 66a之前端部,皆具有相 照圖6)。 ^及相同尺寸T、H、w、R(參 具有前端面66之前端部, 士 丄 係相對於被檢查體而垂直地 大幅延伸。具有前端面66 至罝地 分別λ 之别端部的尺寸T、H、W、及R, 刀另J 為 〇.15mm、0.16mm、〇 ης 〇5mm、及 0.025mm。 具有前端面66a之前端部李 钭上太« ^ 係朝著則方側大幅地延伸於 斜上方。具有剛端面66q前端部的尺寸t、H、w、及r, /刀別為 〇15mm、〇16mm、0.〇5mm 及 0.025麵。 具有前端面66b之前端部 .,^ 係相對於被檢查體而垂直 地延伸,且具有與前端部52 ^ 厚度尺寸T大致相同的曲率 +徑R及寬度尺寸W,然而其伸 手 如HI «7 Μ 、伸長里、其他尺寸及形狀則 圖7所不,與具有前端面66 & 及66a的刖端部之其等並不 ^问。具有前端®66b之前端部的尺m、R、及w, /刀別為〇.15随、0.078醜、01軸、及〇〇5醜。 圖7中,由-點鏈線所示之曲線8〇、8〇”_係分 別表示前端面66、66a、66b之頂點的移動軌跡。 由圖7的實驗結果可知,前端面之位移量L L^Lb 士具有前端面66之前端部之L = 〇 〇93_為最大,繼而是 有前端面66a之前端部之La=n ^ _ 1您^ 〇.08mm,而具有前端部06b 月’J端部之Lb = 〇.〇58mm為最小。 圖8所卜對於接觸器發生過載作用時,其他各種接 觸器28之前端面66c、66d、及-相對於電極而往前方的 位移量Lc、Ld、及Le之測定實驗結果。在任一情形均是 使接觸器發生過載作用,使接觸器由實線所示狀態經Μ。 24 1376841 之角度旋轉而成虛線所示狀態。 任-接觸器28之形狀等’除了前端部以外,其餘皆盥 先前陳述的接觸器相同。又’任一接觸器28之前端部除 了突出方向及突出尺寸Η不同之外,具有相同之尺寸tr、 及W。 _具有前端面66c之前端部,係相對被檢查體而垂直地大 幅延伸。具有前端面66c之前端部的尺寸Τ Η、’、及R,
分別為 0_ 15mm、0.2mm、0.1mm 及 〇.5mm。 具有前端面66d之前端部’係面向前方側而大幅的延 伸於斜上方。具有前端面66d之前端部的尺寸t h、w、 及 R,分別為 0.15mm、〇.167mm、〇.lmm、及 〇 5inm。 具有前端面66e之前端部,係與具有前端面_之前端 部相同地相對被檢查體而垂直地大幅延伸。具有前端面心 之前端部的尺寸T、H、W、及R,分別為 0.1mm、及 〇.5mm。 一 、及 8Ue,係 分別表示前端面66c、66d、及66e之頂點的移動軌跡。 由圖8之實驗結果可知’前端面之位移量l。、w、及
Le中,具有前端面66c之前端部之Lc=〇 __為最大, 繼而是具有前端面66d之前端部的Ld=〇 〇6mm,而具有前 端面66e之前端部之L = 〇.058mm為最小。 八 前端面的位移量愈大,前 多’然而附著在前端面及 其附近落下;以及,在前 根據以上的兩個實驗可知, 端面因一次位移的殘屑量雖然愈 其附近之殘屑仍易於由前端面及 25 1376841 端部52 ’特別是前端面66側之處之寬度尺寸(狭缝38在長 邊方向的尺寸)愈小,殘屑較易由前端面66落下;以及,前 端面66之曲率半徑愈小’殘屑亦較易由前端面66落下。 特別是’若前端面52相對於被檢查體12而垂直地突 出’則上述之效果愈是明顯。 然而’在本發明中,只要前端部52能以較接觸器28 之厚度尺寸T為大的尺寸由狹縫38朝上方突出,且具有朝 狹縫38之長邊方向延伸之弧狀的前端面66,則前端部52 亦迠相對被檢查體12而斜向延伸。在此情形,前端部5 2 相對於被檢查體12之傾斜角度,由圖7及圖8之例可知, 以45度以下較佳。 連接裝置10可發揮以下的效果。 由於接觸器28被穩定地維持著,故儘管壓針部3〇的 構造單純,仍能確實地防止接觸器28彼此間的短路,故連 接裝置10的製作容易。
查體 被檢查體12被自然而正確的配置在連接裝置1〇,被檢 12之電極16可確實地接觸於接觸器28之前端部 接觸器28造成壓針部30的彈性變形, 之針壓作用於導電性部24與接觸器28之間 電極16發生磨擦效果。 從而可使既定 ’而有效地對 本發明並不侷限於上述實施例,在不脫離申請專利範 圍之要旨的情況下,可進行各種變更。 【圖式簡單說明】 26 1376841 圖1係本發明之電氣連接裝置之一實施例之俯視圖。 圖2係圖i中沿2_2線而取得之戴面圖。 圖3係將丨所示之連接裝置之引導板卸下後狀態之 俯視圖。 圖4係圖i所不之連接裝置之接觸器附近之擴大底面 圖。 圖5係圖!中沿5_5線所取得之擴大截面圖,表示使接 觸器有過載作用之狀態及沒有該作用之狀態的圖,㈧表示 接觸器之前端未有磨耗之狀態的圖,(b)表示接觸器之前端 有磨耗之狀態的圖。 圖6係在圖1所示電氣遠技 电礼埂接裝置所用之接觸器之位置 實施例的圖’(A)係前視圖,(B)係俯視圖。 圖7表示具有各種前端部之接觸器其前端面相對於被 檢查體電極之位移量實驗結果的圖。 圖 8表示另一例中具有各種
相對於被檢查體電極之位移量實驗結果的圖 #端部之接觸器其前端面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電氣連接裝置 12 被檢查體 14 本體 16 電極 20 基板 22 板材 27 1376841 24 導電性部 26 殼體 28 接觸器 30 壓針部 34 引導 36 凹處 38 狹縫 40 殼體 42 後方 42a 傾斜 42b 落下 44 凹處 46 殼體 50 接觸 52 接觸 54 接觸 56 接觸 58 接觸 60 接觸 62 接觸 64 接觸 66 接觸 68 引導
板 之開口 側向内面 面 防止部 之弧面 之板狀部 器之主部 益之則端部 器之後端部 器之外面 器之凹處 器後端之傾斜部 器後端之凸部 器之弧面 器之前端面 板之凹處 28

Claims (1)

1376841 十、申請專利範圓: 1·一種接觸器,係用以將形成於基板之導電性部與待檢 查之被檢查體的電極做電氣連接之板狀物;其具備: 主部,具有呈彎曲而面向該導電性部之外面; 前端部,係接續於該主部之前端側、從該主部之前端 側朝上方或斜上方延伸者;以及 後端部,係接續於該主部之後端側;
該前端部,係從該前端側以較該接觸器之厚度尺寸為 大之方式大幅延伸;又’具有朝前後方向或斜前後方向延 伸之弧狀的前端面,以承接該被檢查體。 2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接觸器,其中該前端面,具 有較該接觸器之厚度尺寸為小之曲率半徑。 、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接觸器,其中該前端部,具 有相對於破該接觸器所承接之被檢查體呈垂直或傾斜地延 伸的前端區域。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接觸器,其中該前端區域具 =任-形狀:在該前後方向或該斜前後方向之寬度尺 :_!、;犯A⑨一疋數值之形&、或是愈往該前端®之侧則愈 个I形狀。 有下5广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接觸器,其中該前端區域具 該接觸在該前後方向或該斜前後方向之寬度尺寸較 '觸:之厚度尺寸為小且保持大致一定數值。 基板之邋種電氣連接裝置,係安裝於基板,用以將形成於該 板之導電性部與被檢查體的電極做電氣連接者;其具備: 29 1^/6841 /、-、有·在水平面内朝左右方向延伸且朝下方 Θ放之溝狀的凹處’以及在該左右方向取間隔地於該水平 内朝則後方向延伸的複數個狹縫該複數個狹縫各自在 後端部側與該凹處連通且至少朝上方及下方開放; 。。如申清專利範圍帛i至5項中任一項之複數個接觸 $ ’各接觸1§之外面係面向該導電性部該主部被置入於 該凹處及該狹縫’該前端部係以受該電極相對性抵壓之方 式由該狹縫朝上方突出’該後端部係位在該凹處;以及 壓針部,係配置在該凹處,以使該接觸器之該外面之 一部分接觸於料電性部的彳式抵接於該接㈣外面位於 反向側的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電氣連接裝置,其中: 5亥凹處,至少具有後方側向内面,該後方側向内面則 具有在愈往上方愈位於前方之狀態下傾斜於水平面及垂直 面此兩者之傾斜面; 各接觸器之後端部,具有在面向該後方側向内面之至 少一部分與該傾斜面抵接的後端。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電氣連接裝置,其中各接觸 器之該後端,具有與該後方側向内面之該傾斜面互成對向 之傾斜面,此傾斜面係在愈往上方愈位於前方之狀態下傾 斜於該水平面及垂直面此兩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電氣連接裝置,其中,該後 方側向内面之該傾斜面與各接觸器之該傾斜面係在該前端 面與該電極並未抵壓之狀態下彼此抵接;各接觸器之該後 30 1376841 端下方之邊角部,係彎曲成弧狀。 ίο.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電氣連接裝置其中該凹 處之該後方側向内面,進一步地在該後方側向内面之該傾 斜面的上方具有脫落防止部,用以與各接觸器之該後端部 共同防止該接觸器由該凹處脫落。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電氣連接裝置其中該脫 落防止部,具有從該脫落防止部之該傾斜面之上端呈愈往 上方愈朝後方退去的抵合面,各接“器之該後端,在各該 接觸器之該傾斜面之上部具有可與該抵合面抵合之朝後方 突出的凸部。 12. —種電氣連接裝置,係安裝於基板,用以將形成於 該基板之導電性部與被檢查體的電極做電氣連接者;其具 備: 设體,其具有:在水平面内朝左右方向延伸且朝下方 開放之溝狀的凹處’以及在該左右方向取間隔地將該水平 面内朝前後方向延伸的複數個狹縫,該複數個狹縫各自在 後端部側與該凹處連通且至少朝上方及下方開放; 複數個接觸器,係分別配置於該殼體用以將該導電性 部與該電極以電氣連接之板狀物,各接觸器具備有: 主部’具有呈彎曲而面向該導電性部之外面並被置入 於該凹處及該狹縫; 則端部’係接續於該主部之前端側、以受該電極相對 性抵壓之方式由該狹縫朝上方或斜上方突出者; 後端部’係接續於該主部之後端側且位在該凹處;以 31 13/6841 及 壓針部,係配置在該凹處,以使該接觸器之該外 —部分接觸於該導雷,性# 电性部的方式抵接於該接觸器外面 反側的部位; 各接觸器之該前端部,伤许兮扯 係從該狹縫以較該接觸器 度尺寸為大之方式朝上方突屮,n 々大出,且具有朝該前後方向 前後方向延伸之弧狀的前端面。 十^一、圖式: 如次頁 面之 的相 之厚 或斜
32
TW097136420A 2007-10-23 2008-09-23 Contact and electrical connecting apparatus using it TW20092431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75074A JP5113481B2 (ja) 2007-10-23 2007-10-23 接触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る電気的接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4314A TW200924314A (en) 2009-06-01
TWI376841B true TWI376841B (zh) 2012-11-11

Family

ID=40490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36420A TW200924314A (en) 2007-10-23 2008-09-23 Contact and electrical connecting apparatus using it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753693B2 (zh)
JP (1) JP5113481B2 (zh)
KR (1) KR101001642B1 (zh)
CN (1) CN101419244B (zh)
DE (1) DE102008052360B4 (zh)
TW (1) TW20092431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06579B2 (ja) * 2011-04-08 2016-04-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端子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記録装置
EP2919020A4 (en) * 2012-11-07 2016-07-20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CONNECTION CLAMP AND CONDUCTIVITY INSPECTION DEVICE THEREFOR
TWI657362B (zh) * 2015-03-23 2019-04-2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
US9343830B1 (en) * 2015-06-08 2016-05-17 Xcerra Corporation Integrated circuit chip tester with embedded micro link
KR102111942B1 (ko) * 2016-06-28 2020-05-18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니혼 마이크로닉스 전기적 접속장치 및 접촉자
WO2020022085A1 (ja) * 2018-07-27 2020-01-30 日置電機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
CN111060802A (zh) * 2019-11-28 2020-04-24 苏州韬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大电流测试以及高频测试的金属接触器
WO2021207153A1 (en) * 2020-04-07 2021-10-14 Smiths Interconnect Americas, Inc. Test socket for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CN115877170A (zh) * 2021-09-27 2023-03-31 史密斯互连美洲公司 具有擦拭触件的测试插座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02022U (en) * 1996-09-20 1997-04-01 Tian-Yi Chen Conducting interface apparatus for testing jig of integrated circuit
US5888075A (en) * 1997-02-10 1999-03-30 Kabushiki Kaisha Nihon Micronics Auxiliary apparatus for testing device
JP2001035578A (ja) * 1999-05-14 2001-02-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子回路装置のテスト用ソケ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123874A (ja) 2001-10-16 2003-04-25 Micronics Japan Co Ltd 接触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気的接続装置
JP4388932B2 (ja) * 2004-01-13 2009-12-24 株式会社日本マイクロニクス 電気的接続装置
JP4592292B2 (ja) * 2004-01-16 2010-12-01 株式会社日本マイクロニクス 電気的接続装置
JP4395165B2 (ja) * 2004-06-03 2010-01-06 株式会社日本マイクロニクス 接触子及び電気的接続装置
WO2006114895A1 (ja) * 2005-04-21 2006-11-02 Kabushiki Kaisha Nihon Micronics 電気的接続装置
TWM302022U (en) 2006-05-29 2006-12-01 Tangerine System Co Ltd Transmitting interface apparatus of integrated circuit test fix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8052360A1 (de) 2009-04-30
TW200924314A (en) 2009-06-01
CN101419244A (zh) 2009-04-29
US20090104795A1 (en) 2009-04-23
KR101001642B1 (ko) 2010-12-17
JP2009103563A (ja) 2009-05-14
DE102008052360A8 (de) 2009-08-13
JP5113481B2 (ja) 2013-01-09
US7753693B2 (en) 2010-07-13
KR20090041315A (ko) 2009-04-28
DE102008052360B4 (de) 2019-07-11
CN101419244B (zh) 2012-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76841B (zh)
CN107850623B (zh) 探针
US7850460B2 (en) Electrical contact element for contacting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under test and contacting apparatus
CN107850624B (zh) 探针
US7402049B2 (en) Contact for an interposer-type connector array
JP5942367B2 (ja) 導体接続器具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中継ユニット
TWI442070B (zh) A substrate inspection jig and an electrode structure of the connecting electrode portion of the jig
US9306301B2 (en) Wire-to-board connector
TW200922029A (en) Connector having connection detecting means which is elastically deformable
JP2006100240A (ja) コネクタ及びこのコネクタ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TWI525939B (zh) 連接器
JP2006189370A (ja) 通電試験用プローブ
JP5147227B2 (ja) 電気的接続装置の使用方法
TWI334674B (en) Electrical plug-in connector
JP2012186087A (ja) コネクタ
JP4625480B2 (ja) 検査治具
EP2287921A1 (en) Junction box for connecting a solar cell, electrical diode, guiding element and fixing means
JP5396104B2 (ja) プローブ組立体
JP2016046020A (ja) コンタクト部材
TWI471569B (zh) 電性接觸件及電性接觸件之接觸方法
KR101397442B1 (ko) 커넥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단말
TWI223480B (en) Connector in which contact force can be maintained during a long period
JP2007113946A (ja) 通電試験用プローブ
KR20120134038A (ko) 배선 덕트 접속 장치
TWM328100U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