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60566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60566B
TWI360566B TW93130274A TW93130274A TWI360566B TW I360566 B TWI360566 B TW I360566B TW 93130274 A TW93130274 A TW 93130274A TW 93130274 A TW93130274 A TW 93130274A TW I360566 B TWI360566 B TW I36056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lm
glare
refractive index
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3130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17458A (en
Inventor
Koichi Mikami
Yukimitsu Iwata
Norinaga Nakamura
Naohiro Matsunaga
Original Assignee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517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17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60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6056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2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having particles on the surfa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6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having an anti-static effect, e.g.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2Antiglare, refractive index matching lay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355Continuous and nonuniform or irregular surface on layer or component [e.g., roofing, etc.]
    • Y10T428/24372Particulate mat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942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components having sam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 in differing degre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9921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5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including a second componen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particles
    • Y10T428/254Polymeric or resinous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54Of fluorinated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1360566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防眩薄膜、防反射薄膜、使用該防反射 薄膜之偏光板及畫面顯示裝置。 [先前技術】 本發明之第]態樣 —般陰極管顯示裝置(CRT)、等離子顯示器(PDP )電發光顯示器(ELD )及液晶顯示裝置(LCD )與顯示 裝置的最外層配置防反射薄膜之目的爲,防止外光反射或 入像等降低對比及視別性,而利用光學干擾原理減少反射 率。 製作該防反射薄膜之方法一般爲,於支持物上形成適 當膜厚之折射率低於支持物的折射率層。 近年來隨著顯示器市場擴大及顯示器大型化潮流,對 防反射薄膜要求a)大面積化且均一性狀,(b )低價格化 及(c )提升耐擦像性,其中特別是a )之均一性狀係指, 顯示器之全部顯示部內具有均一外觀面狀,而無表示反射 率之防反射薄膜性能偏差。 對b)之低價格化而言,當然需求構成防反射薄膜用 之材料費低價格化,另外提升防反射薄膜的生產性係極重 要之重點。爲了提升生產性,需開發無損外觀面狀及諸性 能之均一性(無損製品合格率),且能實現高速塗布生產 之技術。生產防反射薄膜之方法中,比較蒸餾或濺射所代 (2) (2)1360566 表之乾式製膜法,塗布之濕式製膜法基本上可以低成本生 產’但局速塗布化時易因同伴或乾燥之風造成流動不均、 乾燥不均或塗布紋等’而易造成膜厚不均,故非常難維持 及提升防反射薄膜所要求的均一性,係一大問題。 又,對(c)之耐擦傷性而言,因顯示器市場的擴大 會增加粗糕處理之機會,故提升顯示器最外表所使用之防 反射薄膜的耐擦傷性係極重要課題。 已知之有效改善高速塗布化時所產生膜厚不均的方法 爲,提升塗膜之塗平性。提升塗平性的提案之一爲,塗布 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劑(塗平劑)之方法。該機構係基於塗 布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劑時可降低表面張力,而改良對被塗 布物之潤濕性,以減少或降低塗膜形成過程中表面張力變 化,而防止液體流動及對流,故可改善膜之均一性(塗布 用添加劑之最新技術、桐生春雄監修,歇姆西2 00丨年) 〇 特開 2002-249706號公報曾揭示,使用具有碳數6 以下之全氟烷基的氟系聚合物型塗平劑,可實現優良塗平 性之例,但使用該氟系塗平劑進行塗布時,利用其塗平效 果而易得之均一外觀面狀於乾燥後會減少塗膜之表面自由 能,故於塗面上層合防反射薄膜不可缺少之低折射率層時 ,會減弱對界面之密合性而易產生外力破壞’而僅能生產 耐擦傷性弱之防反射薄膜的問題。 又,特開2 0 0 3 - 5 3 8 7 8號公報曾揭示’將聚矽氧烷系 塗平劑加入形成高折射率層用之塗平液中’形成高折射率 -6- (3) l36〇566 » 層後再形成低折射率層,而於高折射率層及低折射率 間形成塗平劑層的技術,但無法改善耐擦傷性。特開 一 5 3 8?8號公報所揭示,使用高折射率之聚矽氧烷系 劑可減少對高折射率層之折射率間隙,而其緩和先前 氧烷系提升反射率之效果,但與本發明要旨無關。另 將聚砂氧院系塗平劑加入防眩層後,再層合防反射薄 可缺少之低折射率層時,同上述般利用其塗平效果而 之均一外觀面狀’會因防眩層與低折射率層之界面密 減弱而明顯降低耐擦傷性,及無法於防眩層凹凸部分 塗布低折射率層,而有彈開等之問題。 本發明之第2態樣 一般陰極管顯示裝置(CRT )、等離子顯示器( ) '電發光顯示器(ELD )及液晶顯示裝置(LCD ) 示裝置的最外表配置防反射薄膜之目的爲,防止因外 射或入像而降低對比及視別性,而利用光學干擾原理 反射率。 製作該防反射薄膜之方法一般爲,於支持物上形 當膜厚之折射率低於支持物的折射率層。 近年來隨著顯示器市場的擴大及大型化潮流,而 反射薄膜特別要求a)大面積化且均一性狀、b)提升 硬度及耐擦傷性' c )高速塗布性等低成本化等。其中 之均一性狀係指’表示反射率之防反射薄膜的光學特 偏差’且顯示器全部顯示部內的防反射薄膜均勻且外 層之 2003 塗平 聚矽 外, 膜不 易得 合性 均勻 :PDP m m 光反 減少 成適 對防 表面 a ) 性無 觀面 (4) (4)1360566 狀無異常感爲重要課題。 又,對b)之表面硬度及耐擦傷性而言,顯示器市場 的擴大會增加更多目前所沒有之粗糙處理機會,故提升顯 示器最外層所使用之防反射薄膜的表面硬度及耐擦傷性係 極重要課題。 對c)之高速塗布性而言,已知有效抑制高速塗葙時 產生膜厚不均之方法如,提升塗膜之塗平性。提升塗平性 的提案之一如,將表面活性劑(塗平劑)加入塗布溶液中 之方法。 特開 2002 — 2 4 9706號公報曾揭示,使用具有碳數6 以下之全氟烷基的氟系聚合物型塗平劑,可實現優良塗平 性之例。但使用該氟系塗平劑進行塗布時,利用其塗平效 果而易得之均一外觀面狀,會因乾燥後減少塗膜之表面自 由能,而使塗面上層合防反射薄膜不可缺少之低折射率層 時,減少界面之密合性,結果易產生外力破壞,故而僅能 生產耐擦傷性弱之防反射薄膜問題。 又,特開2 0 0 3 - 5 3 8 7 8號公報所揭示,將聚矽氧烷系 之塗平劑加入形成高折射率層用之塗布液中,形成高折射 率層後再形成低折射率層,而於高折射率層與低折射率層 之間形成塗平劑層的技術,未曾提及改良耐擦傷性一事。 特開2 003 — 5 3 8 7 8號公報所揭示,使用高折射率之聚矽氧 烷系塗平劑以減少與高折射率層之折射率縫隙,而可有效 緩和目前聚矽氧烷所造成之反射率上升,但不同於本發明 之要旨。另外將聚矽氧烷系塗平劑加入防眩層後,層合防 -8- (5) 1360566 I * 反射薄膜所不可缺少之低折射率層時,同上述般利用塗平 效果而易得之均一外觀面狀,會因減弱防眩層與低折射率 層之界面密合性而明顯降低耐擦傷性,且無法於防眩層凹 凸部分均勻塗布低折射率層,而有彈開等問題存在。 使防反射薄膜得到充分之表面硬度的有效方法如,塗 設一定厚度以上之,以丙烯酸系樹脂所形成之透光性電離 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爲黏合劑的硬塗層(例如利用表 面凹凸,而賦予表面光散射性之防眩性硬塗層)。 但經本發明者們確認後發現,爲了確保支持物之三乙 醯纖維素薄膜與直接接觸三乙醯纖維素薄膜之層間的密合 性,而需具一定強度,但例如照射紫外線(UV )時會因 丙烯酸系樹脂會產生硬化收縮不均,特別是爲了確保表面 硬度而厚膜化之硬塗層、防眩性硬塗層時,會存在防反射 薄膜之表面呈現縐折狀面質而使外觀上產生異常感,而降 低商品價値等潛在問題。 【發明內容〕 發明槪要 本發明之第1態樣 本發明者們發現,本發明中因形成含有特定組成物所 形成之防眩層,故可得具有充分耐擦傷性’同時可對應大 面積化且均一性狀及低價格化之市場要求的具有高速塗布 .適性之防眩薄膜,以及使用其之防反射薄膜’而完成本發 明。 (6) (6)1360566 因此,本發明之防眩薄膜爲,三乙醯纖維素薄膜上層 合防眩層之物; 其中該防眩層係含有丙烯酸系樹脂所形成之透光性樹 脂、塑料製透光性微粒子,及含有至少具有一種碳數8以 上之全氟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系重覆單位與至少具有一 種莰烷環之(甲基)丙烯酸系重覆單位的共聚物所形成之 塗平劑; 又,係構成防眩層上層合折射率低於防眩層之低折射 率層而得的防反射薄膜用。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的防反射薄膜爲,依序於三乙醯纖 維素薄膜上層合防眩層,及折射率低於防眩層之低折射率 層而得之物; 其中該防眩層係含有丙烯酸系樹脂所形成之透光性樹 脂、塑料製透光性微粒子,及含有至少具有一種碳數8以 上之全氟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系重覆單位,與至少具有 一種莰烷環之(甲基)丙烯酸系重覆單位的共聚物所形成 之塗平劑。 本發明可提供具有充分耐擦傷性,同時可對應大面積 化,且均一性狀及低價格化之市場要求的具有高速塗布適 性之防眩薄膜、以及使用其之防反射薄膜。特別是本發明 之防眩薄膜及防反射薄膜因形成含特定組成物而得之防眩 層,而使高速塗布防眩層時保有良好之外觀面狀及塗布面 均一性,故可明顯提升防眩薄膜及防反射薄膜之耐擦傷性 -10 - (7) (7)1360566 本發明之第2態樣 本發明者們發現,本發明中因形成含有特定組成物所 形成之防眩層,故可得確保支持物之三乙醯纖維素薄膜與 直接接觸三乙醯纖維素薄膜之層間的充分密合性及充分表 面硬度,且無明顯硬化收縮不均(即,外觀上無異常感) ’可對應大面積化且均一性狀之市場要求的防眩薄膜,以 及使用其之防反射薄膜,而完成本發明。 因此,本發明之防眩薄膜爲,三乙醯纖維素薄膜上層 合防眩層而得之物; 其中該防眩層係由,含有塑料製透光性微粒子,及含 有至少具有一種碳數8以上之全氟烷基的(甲基)丙烯酸 系重覆單位與至少具有一種莰烷環之(甲基)丙烯酸系重 覆單位的共聚物所形成之塗平劑,及至少一種3官能丙烯 酸系樹脂所形成之透光性的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 ’而得的硬化性組成物所形成; 又’係構成防眩層上層合折射率低於防眩層之低折射 率層而得的防反射薄膜用❶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的防反射薄膜爲,依序於三乙醯纖 維素薄膜上層合防眩層,及折射率低於防眩層之低折射率 層而得之物; 其中該防眩層係由,含有塑料製透光性微粒子,及含 有至少具有一種碳數8以上之全氟烷基的(甲基)丙烯酸 系重覆單位與至少具有一種莰烷環之(甲基)丙烯酸系重 -11 - (8) (8)1360566 覆單位的共聚物所形成之塗平劑,及含有至少一種3官能 丙烯酸系樹脂之透光性的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 而得的硬化性組成物所形成。 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本發明之第1態樣 下面將以圖1及圖2說明本發明之第]態樣的防眩薄 膜及防反射薄膜。圖1及圖2爲本發明之第〗態樣中,較 佳之防反射薄膜一態樣的剖面圖。 圖1之防反射薄膜]爲,依序具有三乙醯纖維素薄膜 2、防眩層4及低折射率層5之層構造。圖2之防反射薄 膜]〇爲,依序具有三乙醯纖維素薄膜2、隨靜電層3、防 眩層4及低折射率層5之層構造。其中防眩層4含有丙烯 酸系樹脂所形成之透光性樹脂,較佳爲具有耐擦傷性之電 離放射線硬化型透光性樹脂硬化而得之硬化被膜,且防眩 層4內含有主要於表面形成凹凸之透光性微粒子12,又, 表面可含有不形成凹凸之透光性微粒子13,透光性微粒子 可爲2種以上。低折射率層5係塗設於最外層。又,—般 防靜電層3係塗設於防眩層4之下層,但不爲最外層下並 無限制。防眩層4含有通電粒子。非必要防靜電之情形下 ,可省略防靜電層3。 防眩層4所含之透光性微粒子1 2或1 3以外之部分的 硬化被膜折射率較佳爲].5 0至2.0 0,低折射率層5之折 射率較佳爲].30至].50。圖1及圖2所示之防反射薄膜 -12- (9) (9)1360566 中,設置低折射率層5之前的層合物爲本發明之防眩薄膜 】.防眩層 本發明之防眩層係由,塗布主要含有丙烯酸系樹脂所 形成之透光性樹脂=較佳爲賦予硬塗性(耐擦傷性)用之 丙烯酸系樹脂所形成的電離放射線硬化型透光性樹脂,及 賦予內部散射性之透光性微粒子,及賦予高折射率化、防 交聯收縮化與高押入強度用之無機塡料的組成物後,將塗 膜硬化而得。
塗平齊U 曾提案防眩層塗布組成物中,添加氟系、聚矽氧烷系 中任何一種或二種以塗平劑,以確保高速塗布時無流動斑 、乾燥斑、塗布紋、點缺陷等之外觀面狀均一性。特別是 捲取塗布防反射薄膜用底層塗布組成物後所形成之硬化被 膜時,使用氟系塗平劑可減少塗平劑複印至薄膜裡面、或 處理硬化被膜時可減少塗平劑複印而污染製造機內搬運滾 軸之情形爲佳。 但,使用該塗平劑時,會因硬化被膜表面含F原子及 S i原子之官能基偏析,而降低硬化被膜之表面自由能,故 將低折射率層被覆於該硬化被膜上時常有使反射率性能及 耐擦傷性變差之問題。 推定使反射率性能及耐擦傷性變差之原因爲,表面自 -13- (10) 1360566 • · 由能減少之防眩層的硬化被膜會使低折射率層用塗布液之 潤濕性變差,而反射率惡化下會產生低折射率層微量之厚 度斑。又,耐擦傷性惡化下會降低防眩層之硬化被膜與低 折射率層之間的親和性及結合力,而明顯降低界面之密合 性。 使塗布適性(外觀面狀,諸性能之均一性)及耐擦傷 性兩立之方法中,本發明發現使用下列氟系塗平劑時特別 有效。 本發明所使用之塗平劑爲,含有至少一種碳數8以上 之全氟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系重覆單位及至少具有一種 莰烷環之(甲基)丙烯酸系重覆單位的共聚物所形成。較 佳爲,塗平劑構造中另含有具聚環氧乙烷基及/或聚環氧 丙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系重覆單位的塗平劑。含有具聚 環氧乙烷基及/或聚環氧丙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系重覆 單位時,可增加對塗布溶劑之溶解性,及對塗布組成物之 固體成分的相溶性而爲佳。 本發明所使用之塗平劑的聚苯乙烯換算質量平均分子 量(Mw)較佳爲1,300以上15,000以下,就外觀面狀及 諸性能之均一性更佳爲2 ; 5 0 0以上,對塗布溶劑之溶解性 及對塗布組成物固體成分之相溶性又以〗3,000以下爲佳 〇 本發明所使用之塗平劑含量對硬化被膜樹脂之固體成 分質量較佳爲0.0 5質量%以上〇 · 5質量%以下,更佳爲 0.0 8質量%以上〇 . 3 0質量%以下。本發明所使用之塗平劑 -14 - (11) (11)1360566 含量太少時,將難得到高速塗布時之外觀面狀及諸性能之 均一性’又,塗平劑含量太多時,恐影響耐擦傷性及攪拌 塗布液時產生氣泡而不宜。 又’使用本發明所使用之塗平劑時較佳爲,對防眩層 塗布組成物全量含有2 5質量%以上6 0質量%以下之甲苯 溶劑。更佳爲3 0質量%以上5 5質量%以下,特佳爲3 5質 量%以上5 0質量%以下。 本發明者們於檢討本發明所使用之塗平劑的過程中發 現,工業上汎用之溶劑中,又以甲苯溶劑最有效率發揮效 果。因此甲苯溶劑含量較佳爲,不低於2 5質量%。又,透 明基材薄膜爲纖維素醯化薄膜時,僅以甲苯爲塗布組成物 之溶劑時,會因透明基材薄膜對甲苯之溶解性較低,而使 透明基材薄膜與塗布組成物之間難得到密合性,故較佳爲 不超過6 0質量%。此時甲苯所倂用之溶劑較佳如,環己酮 、甲基乙基酮、丙酮 '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等,特佳爲環 己酮。 下列所示化學式1至3及表1至3所示爲本發明使用 之塗平劑的具體構造例P —〗至P - 1 9,但非限於該例。 又,式中數字a至f爲各早體成分之質量比。η' p及q爲 各重覆單位之平均數。Mw爲質量平均分子量。式中Rl、 R2、R3、R4、R5及R6爲氫原子或甲基,R7爲碳數1以上 20以下之直鏈' 支鏈或環狀之取代或未取代烷基。R7所 示烷基之取代基如,鹵原子(例如氟原子 '氯原子)、烷 氧基(碳數1以上8以下之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 -15- (12) (12)1360566 '丁氧基)、羥基。 其中,質量平均分子量及分子量爲,利用柱爲 TSKgel GMHxL' TSKgel G4000HxL、TSKgel G2000HxL ( 均爲東索(股)製商品名)之 GPC分析裝置,以溶劑 THF、差示折射計驗出之聚苯乙烯換算下的分子量,又, 分子量得由3 0 0以上之成分峰値計算而得。
-16 - (13) 1360566
(14)1360566 〔表1〕 R1 R2 R3 R4 R5 R6 n P q a b c d e f Mw P-1 H H H ch3 ch3 ch3 8 9 ] 40 15 5 30 2 8 2500 P-2 H H H ch3 ch3 ch3 8 9 ] 20 25 】0 20 2 23 4000 P-3 H H H ch3 ch3 ch3 8 9 2 30 20 10 25 3 12 8000 P-4 H H H ch3 ch3 ch3 8 9 4 35 20 ]〇 20 12 3000 P-5 H H H ch3 ch3 ch3 8 9 9 35 15 6 30 4 ]〇 5000 P-6 H ch3 H ch3 ch3 ch3 8 4 2 25 ]〇 15 15 3 32 15000 P-7 ch3 ch3 H H ch3 ch3 10 9 1 30 20 7 20 3 20 5000
-18 - (15)1360566 —3LH3 二 s 1—Γ〇
〇 -Ηο—£υ f -19 - 1360566 16) 2表 R4 R6 n P R7 a b d f M w P-8 H ch3 8 9 C4H9(n) 25 3 5 l 5 25 6 000 P-9 ch3 H 8 4 CH2CH(C2H5)C4H9(n) 3 5 I 5 40 l 0 l 3 00 P- l 0 ch3 ch3 ]0 9 ch3 40 20 l 5 25 9 000 P- l I H ch3 8 9 ch2ch2〇h 3 5 30 20 l 5 3 000 P- l 2 H H l 0 4 Cl2H25(n) 30 l 5 3 5 20 2 000 i 2 H 卡 RIC. a 、o70 F η F (c 2 Η fc、
C
7 R 3表 R】 R2 R6 η R7 a b f M w P-1 3 H ch3 ch3 8 C4H9(t) 40 3 5 25 5 000 P- l 4 ch3 H H I 0 (C3H6〇)6H 20 50 30 4 000 P-1 5 ch3 ch3 H 8 C 6 H ] 3 (n) 3 0 40 30 8 000 P-1 6 H ch3 H 8 (ch2ch2o)9ch3 3 5 30 35 3 000 P- l 7 H H ch3 ΙΟ ch3 25 l 5 60 4 000 P- l 8 ch3 H 一 8 一 3 0 70 0 3 000 P -1 9 H H 一 8 — 40 60 0 5 000 -20- (17) (17)1360566 本發明之塗平劑的市售例較佳如,大日本油墨化學工 業(股)製R — 3 0 (市售品)。 丙烯酸系樹脂所形成之透光性樹脂 丙烯酸系樹脂所形成之透光性樹脂較佳如,能賦予硬 塗性(耐擦傷性)之丙烯酸系樹脂所形成的電離放射線硬 化型透光性樹脂。該丙烯酸系樹脂所形成之電離放射線硬 化型樹脂組成物的具體例較佳如,具有丙烯酸酯系官能基 之物,例如分子量較低之聚酯樹脂、聚醚樹脂、丙烯酸樹 脂、環氧樹脂、尿烷樹脂、醇酸樹脂 '螺縮醛樹脂、聚丁 二烯樹脂、聚硫醇聚烯樹脂、多價醇等多官能化合物之( 甲基)丙烯酸酯(以下本說明書中(甲基)丙烯酸酯係指 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等低聚物或預聚物,及含較多 反應性稀釋劑之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 該稀釋劑如,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2—乙基己基 (甲基)丙烯酸酯 '苯乙烯、乙烯基甲苯、N—乙烯基吡 咯烷酮等單官能單體、及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 酯、己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 酸酯 '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季戊四醇三(甲基 )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6 —己 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等多官能單體。 防眩層之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的添加量,對 防眩層之固體成分全質量爲1 5質量%以上8 5質量%以下 -21 - (18) (18)I36〇566 又’以上述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作爲紫外線硬化型 樹脂用時’其中可混合使用光聚合引發劑,例如乙酿苯、 二苯甲酮類 '米蚩苯醯苯甲醯酯、α —戊氧酯、噻噸酮類 、及光敏劑如,η — 丁基胺、三乙基胺、三η — 丁基膦等。 本發明特佳爲’混合尿烷丙烯酸酯之低聚物、二季戊四醇 六(甲基)丙烯酸酯之單體等。 又’本發明適用最新U V硬化技術(p . 1 5 9,發行人 :高薄一弘,發行所:技術情報協會(股),丨9 9】年發行 )所記載之各種例示。 市售之光開裂型光自由基聚合引發劑較佳如,吉巴斯 (股)製依路卡651’依路卡]84、依路卡9〇7(商品名) 等。 光聚合引發劑使用量對多官能單體1 0 0質量份較佳爲 0.1至15質量份,更佳爲1至1〇質量份。 又’形成防眩層用之透光性樹脂的上述電離放射線硬 化型樹脂可含有溶劑乾燥型樹脂。該溶劑乾燥型樹脂主要 如’西#爾樹脂、尿素樹脂、二稀丙基社酸醋樹脂、三聚 氰胺樹脂、鳥糞胺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聚尿烷樹脂、 環氧樹脂、胺基醇酸樹脂、三聚氰胺-尿素共縮合樹脂、 矽樹脂、聚矽氧烷樹脂等。 加入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用之溶劑乾燥型熱可塑性 樹脂種類可爲一般使用物,但就與三乙醯纖維素薄膜之密 合性及透明性,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所含之溶劑乾燥型 -22 - (19) (19)1360566 樹脂較佳爲’硝基纖維素、乙醯纖維素、纖維素乙酸酯丙 酸酯 '乙基羥基乙基纖維素與纖維素系樹脂。 將上述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硬化之方法可爲 ’一般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硬化方法,即利用 電子線或紫外線照射硬化。 例如利用電子線硬化時,可使用由固定射控型、手控 型、共振變壓型、絕緣芯變壓器型、直線型、電動型、高 周波型等各種電子線加速器所放出5〇至]000KeV,較佳 爲100至3 00 KeV能量之電子線等。利用紫外線硬化時可 使用由超高壓水銀燈、高壓水銀燈 '低壓水銀燈、碳極電 弧、氙弧、金屬鹵素燈等光線所發出之紫外線等。 塑料製透光性微粒子 防眩層爲了( 1 )'形成表面凹凸面賦予防眩性,及(2 )利用與基體不同之折射率所產生的內部散射性(折射率 差愈大時內部散射性愈大),改良防眩性薄膜之發光問題 (表面凹凸狀具透鏡作用下,特別是畫面尺寸小之高精細 顯不器’會產生觉度偏異而降低視別性之現象),可含有 塑料製透光性微粒子(以下簡稱爲「透光性微粒子」)。 防眩層所含之透光性樹脂(防眩層用基體樹脂)與塑 料製透光性微粒子的折射率差較佳爲0.03以上0.20以下 ,更佳爲〇 . 〇4以上0 · I 6以下。該數値範圍內可得充分之 光擴散效果,且薄膜整體不白化。 所使用之透光性微粒子較佳爲,2種以上具不同折射 -23- (20) (20)1360566 率之透光性微粒子。混合該2種以上不同折射率之透光性 微粒子時,透光性微粒子之折射率可爲,因應各透光性微 粒子之折射率及使用率的平均値’又,調節透光性微粒子 之混合比率可設定較細微之折射率,故比1種時更易控制 而能有各樣式設計。 該透光性微粒子中,第丨種透光性微粒子與第2種透 光性微粒子之折射率差較佳爲0·03以上0.10以下,折射 率差低於〇 . 〇 3時,會因兩者折射率差太小而既使混合兩 者也無法增加折射率之控制自由度,又,折射率差大於 〇 · 1 0時,係由與基體之折射率差較大的透光性微粒子決定 光擴散性。該折射率差更佳爲0.04以上〇.〇9以下,特佳 爲0.05以上0.08以下。 防眩層所含之第1種透光性微粒子較佳爲有機微粒子 ’特佳爲透明度高且與透光性樹脂之折射率差符合上述値 之物。 第]種透光性微粒子用之有機微粒子如,丙烯酸—苯 乙烯共聚物珠(折射率1 · 55 )、三聚氰胺珠(折射率丨5 7 )、聚碳酸酯珠(折射率1 · 5 7 )等。 第2種透光性微粒子較佳爲有機微粒子,特佳爲透明 度高且與透光性樹脂之折射率差符合上述値之物。第2種 透光性微粒子用之有機微粒子如,苯乙烯珠(折射率]6〇 )、聚氯乙烯珠(折射率1 .60 )等。 本發明之態樣較佳爲,2種以上之塑料製透光性微粒 子中’至少一種之折射率爲1 5 3以上]5 7以下,其他至 * 24 - (21) (21)1360566 少一種之折射率爲1 .58以上1 .62以下。 整合第〗種透光性微粒子及第2種透光性微粒子之粒 徑,可自由選擇第〗種透光性微粒子與第2種透光性微粒 子之比率。爲了整合第1種透光性微粒子及第2種透光性 微粒子之粒徑,也以易得單分散粒子之有機微粒子爲佳.。 無粒徑差異下,可減少防眩性及內部散射特性之差異性, 而易設計防眩層之光學性能而爲佳。提升單分散性之方法 如’風力分級、使用過濾器之濕式過濾分級。 上述透光性微粒子之粒徑較佳爲0.5 // m以上1 0.0 A m以下,粒徑低於1 . 〇以m時,加入防眩層之透光性微 粒子添加量不夠時,將難得到防眩性及光擴散效果,又, 粒徑超過]0 · 0 # m時,會使防眩層之表面形成粗糙而惡化 畫質,且會因表面霧値上升而增加白調。該透光性微粒子 之直徑較佳爲2 // m以上5 y m以下,特佳爲2从m以上4 A m以下。 透光性微粒子之合計含量對防眩層之固體成分全質量 較佳爲5質量%以上4〇質量%以下,更佳爲1 〇質量%以上 3 〇質量%以下。低於5質量%時將無法賦予充分之防眩性 及內部散射性’又’超過40質量%時會降低膜強度,故無 法使防眩層得到硬塗性而不宜。 無機塡料 添加大量上述透光性微粒子時’易使樹脂組成物中之 透光性微粒子沈澱’而爲了防止沈澱可添加二氧化物等無 -25- (22) 1360566 < · 機塡料。又,增加無機塡料量雖可有效防止透光性 沈澱,但粒徑及使用量會影響塗膜之透明性。因此 ,含有對透光性樹脂無損塗膜之透明性的粒徑0.5 下無機塡料。 本發明之防眩層可含有無機塡料等隨意成分。 了提高防眩層之層折射率,較佳爲含有鈦、鉻、鋁 鋅 '錫、銻中所選出至少一種之金屬的氧化物所形 均粒徑〇. 2 ν m以下,又以〇 .】v m以下爲佳,更佳 # m以下之無機塡料。 又,爲了增加對透光性微粒子之折射率差,使 射率透光性微粒子之防眩層爲了保有較低之層折射 用矽之氧化物,其粒徑較佳同上述無機塡料。 防眩層所使用之無機塡料的具體例如,Ti 02、 Al2〇3 ' In2〇3、ZnO、Sn〇2 ' Sb203' 1TO 及 Si02 等 折射率化特佳爲Ti02及Zr02。該無機塡料之表面 烷偶合劑處理或鈦偶合劑處理,較佳爲對塡料表面 有能與黏合樹脂反應之官能基的表面處理劑。 上述無機塡料之添加量對防眩層之固體成分全 佳爲1 0至90質量%,更佳爲20至80%,特佳爲 7 5 % ’因該塡料之粒徑遠小於光波長,故會產生散 黏合聚合物中分散該塡料之分散物成爲光學性均一 〇 本發明之防眩層中透光性樹脂黏合劑、透光性 及無機塡料之混合物的主體折射率,即防眩層之基 微粒子 較佳爲 // m以 其中爲 '銦、 成,平 爲 0.0 6 用高折 率可使 Zr〇2 ' 。就高 可經矽 使用具 質量較 30至 射而使 之物質 微粒子 體折射 -26- (23) (23)1360566 率較佳爲1.48至2.00,更佳爲1.5]至1.80’特佳爲1.54 至1 . 7 0。又,除了透光性微粒子之防眩層的基體折射率較 佳爲】.50至2.00,折射率爲該範圍內,可適當選擇黏合 劑、透光性微粒子及/或無機塡料之種類.及量比率。 如上述般,適當選擇透光性微粒子與防眩層基體之折 射率差,可避免薄膜整體白化,而於維持高透光鮮明度之 狀態下得到最佳防眩性,且利用透過薄膜內之光的內部散 射效果而平均化及抑制發光。 有機矽烷化合物 本發明較佳爲含有有機矽烷化合物,其內容同後述之 有機矽烷化合物。 形成防眩層 形成防眩層時係利用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化合物之交聯 反應或聚合反應時,較佳於氧濃度1 0體積%以下之環境下 進行交聯反應劈聚合反應。於氧濃度爲10體積%以下之環 境形成時’可形成物理強度及耐藥性優良之硬塗性(耐擦 傷性)的防眩層。 又以氧濃度3體積%以下之環境利用電離放射線硬化 型化合物之交聯反應或聚合反應形成爲佳,更佳爲氧濃度 1體積%以下’特佳爲氧濃度0 · 2體積%以下,最佳爲〇」 體積%以下。 使氧濃度爲1 〇體積%以下之方法較佳爲,以其他氣體 -27- (24) 1360566 » » 取代大氣(氮濃度約79體積%、氧濃度約2 1體積% ), 特佳爲以氮取代(氮純化)。 防眩層之物性 防眩層之霧化値較佳爲10%以上70%以下,更佳爲 20%以上60%以下,特佳爲30%以上50%以下。低於10% 時將無法得到充分之防眩性及內部散射性,又,超過70% 時將使薄膜整體白化,且顥示畫面遲純而不宜。 防眩層之膜厚較佳爲〗至10/im,更佳爲2至9/zm ,特佳爲3至8 ν m。薄於I y m時會明顯降低擠押強度( 鉛筆硬度),又,厚於1 0 V m時雖受黏合劑之硬化縮收程 度影響’但易產生捲縮而不利於加工性及處理性。 防眩層之強度以JIS K5 4 00之鉛筆硬度試驗下,較佳 爲 Η以上,更佳爲 2Η以上,最佳爲3Η以上。又,JIS Κ5 4 00之錐度試驗下較佳爲,試驗前後之試驗片摩耗量少 2 .低折射率層 本發明係提案,於防眩層上形成低折射率層而形成之 防反射層合物。該防反射薄膜之低折射率的折射率較佳爲 1 . 3 0至1 · 5 〇,更佳爲1 . 3 0至1 . 4 5。折射率較低雖可降低 反射率’但低於1 .3 0時會使低折射率層之強度不足,而 不適於作爲最外面之防反射薄膜用而不宜。 就低反射率化,低折射率層較佳爲符合下列數式(1 -28- (25) (25)1360566 (m/4 ) χ〇 7<n , d , < ( m/4 ) x 1 .3 ( 1 ) ^ β Φ ’ m爲正奇數;n ,爲低折射率層之折射率;d , 爲低折射率層之膜厚(ηηι );又爲波長500至5 5 0nm之 値)。 X ’符合該數式(1)時,上述波長範圍內存在符合 數式(〗)之m (正奇數,一般爲1)。 #胃明之低折射率層所使用的低折射率黏合劑爲,含 氟^容凝膠材料或含氟聚合物材料。但前提下溶凝膠硬化反 _應需長時間之加熱過程,故無法得到靦鹼性,因此較佳爲 含氟聚合物材料。特佳爲動摩擦係數0.0 5至〇 . 3 0,對水 之接觸角9 0至]2 0 °C之利用熱或電離放射線交聯的含氟聚 合物/材料。該含氟聚合物材料較佳如特開2〇〇2 _ 2〇24〇2 號公報之段落編號〔〇 〇 2 7〕之〔〇 〇 2 8〕所記載,使用於實 施例之化合物。 本發明之低折射率層爲了提升低折射率層本身之強度 以提升耐擦傷性時,較佳爲含有無機微粒子。 無機微粒子之塗設量較佳爲1 m g / m2至1 〇 〇 m g / m 2,更 佳爲 5mg/m2 至 80mg/m2,特佳爲]〇mg/m2 至 60mg/m2。 量太少時會減少改良耐擦傷性之效果,太多時會於低折射 率層表面形成細小凹凸而聚黑等使外觀及反射率變差而不 宜。 低折射率層所含之無機微粒子較佳爲低折射率。例如 ,氟化鎂及二氧化矽之微粒子。就折射率、分散安定性及 -29- (26) (26)1360566 成本,特佳爲二氧化矽微粒子。該二氧化矽微粒子之平均 粒徑較佳爲低折射率層之厚度的1 〇 %以上]〇 〇 %以下,更 佳爲2 0 %以上9 0 %以下,特佳爲3 0 %以上8 0 %以下。即, 低折射率層之厚度爲1 0 0 n m時,二氧化矽微粒子之粒徑較 佳爲10nm以上ΙΟΟηηι以下’更佳爲20nm以上90nm以下 ,特佳爲30nm以上80nm以下。 二氧化矽微粒子之粒徑太小時,會減少改良耐擦傷性 之效杲,太大時會於折射率層表面形成細小凹凸而聚黑等 使外觀、反射率變差。該二氧化矽微粒子可爲結晶質或非 晶質’又’可爲單分散粒子或符合一定粒徑之凝聚粒子。 形狀最佳爲球形,但可爲不定形。該無機微粒子之平均粒 徑係以康爾特計數器測定。 有機矽烷化合物 本發明之低折射率層較佳爲,含有後述之有機矽烷化 合物。 3 .三乙醯纖維素薄膜 三乙醯纖維素薄膜(TAC薄膜)之厚度一般爲25//m 至ΙΟΟμηι’較佳爲30#m至lOO^m,特佳爲35//m至 100//m。低於25#m時,製膜時將難掌控,超過looem 時將不利於顯示器薄化而不宜。 4.防靜電層 -30- ^7^ (27) ^7^ (27)1360566 本發明又以設置防靜電層(導電性層)爲佳。該防靜 胃’導電材料分散於反應性硬化型樹脂之物,所使用 電材料如導電性微粒子,例如銻漿之銦.茶鹼氧化物 (|\1 ~Ύ- Λ- 「簡稱A Τ Ο )、銦*茶鹼氧化物(I τ Ο )及/或,金及 /或錬表面處理過之有機化合物微粒子等。 本發明所提案之較佳態樣爲,三乙醯纖維素薄膜與防 眩層 5 日 〆 、 之間形成至少含有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及導電材料 之防R?電層,且爲了確保防靜電層與防眩薄膜之最外面通 電而便防眩層中含有通電粒子所構成的防眩薄膜。該通電 粒子可同上述導電材料。 所使用之反應性硬化型樹脂可爲,對透明基材薄膜之 把〇性良好且具有耐光性、耐濕性及,對形成於防靜電層 上之防眩層具良好密合性之物’並無特別限制’例如照射 糸外線或電子線會產生交聯聚合反應而變化爲3元高分子 構之樹脂’即’適當混合分子中具有聚合性不飽和鍵或 具有環氧基之反應性的預聚物、低聚物及/或單體的電離 放射線硬化型樹脂、或考量塗布適性下等必要時該電離放 射線硬化型樹脂混合尿院系 '聚酯系、丙烯酸系、丁縮醛 系、乙烯系等熱可塑性樹脂而得之物。 有機矽烷化合物 本發明之防靜電層較佳爲,含有後述之有機矽烷化合 物。 -31 - (28)
(28)1360566 I 形成防靜電層 形成防靜·電層之塗膜的方法如,利用滾軸塗布法 '棒 塗布法及照相凹版塗布法等已知之塗布方法,將分散導電 性微粒子之液狀的樹脂組成物等塗布、乾燥及硬化而得。 又’硬化用之紫外線源如超高壓水銀燈、高壓水銀燈、低 壓水銀燈、碳弧燈、黑光螢光燈、金屬鹵素燈之光源。所 使用之紫外線波長可爲190至380nm,所使用之電子線源 如’固定射控型' 手控型 '共振變壓器型、絕緣芯變壓器 型、直線型、電動型、高周波型等各種電子線加熱器。 具體上適用之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爲,具有丙烯酸 酯系官能基之物,又’就塗膜之硬度、耐熱性 '耐溶劑性 及耐擦傷性較佳爲高交聯密度之構造,該2官能以上之丙 烯酸酯單體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 醇二丙烯酸酯 '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 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 醒、一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烧酸醋等。又,同上述(甲 基)丙烯酸酯係指丙烯酸酯及/或甲基丙烯酸酯。 以電子線照射上述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時可得充分 硬化性’但以紫外線照射硬化時可使用光聚合引發劑用之 乙醯苯類、二苯甲酮類 '噻噸酮類、苯偶因 '苯偶因甲基 醚、米蚩苯醯苯甲酸酯、米蚩酮 '二苯基硫化物、二苄基 二硫化物、二乙基氧化物、三苯基聯咪唑 '異丙基一 N, N—二甲基胺基苯甲酸酯等' 及光敏劑用之η - 丁基胺、 三乙基胺、三- η-丁基膦等單獨或混合物。一般光聚合 -32- (29) (29)1360566 引發劑及光敏劑之添加量對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1 00重 量份爲0.1至10重量份。 又,所形成之防靜電層塗膜的膜厚較佳爲,防靜電層 之表面電阻率爲1χ]〇Ι2Ω/□以下。該防靜電層之厚度一 般爲〇 _ 3至3 . 5 /i m,較佳爲0 · 7至2 · 8 // m。厚度低於〇 . 3 /i m時將難使透明導電性層3之表面電阻率朝向1 X I 0 1 2 Ω / □以下,超過3 . 5 // m時將有損防靜電層之透明性。 防眩層(圖2之4 )所含的通電粒子1 4可爲金及/或 鎳表面處理過之粒子。該表面處理前之粒子可爲二氧化砂 、碳黑、金屬粒子及樹脂粒子群中所選出。 5 .有機矽烷化合物 本發明之較佳態樣中,本發明之防眩層、低折射率層 或防靜電層又以含有有機矽烷化合物爲佳。 爲了提升耐擦傷性,本發明之防反射薄膜用的防眩層 、防靜電層及低折射率層較佳爲,1 )至少於形成低折射 率層或其接鄰之層用的塗布液中’更佳爲2)各自於形成 低折射率層及其接鄰之層用的塗布液中,最佳爲3 )於所 有層之塗布液中’含有下列一般式所示有機矽烷化合物及 /或其水解物及/或其部分縮合物。該成分於塗布塗布後可 利用溶劑乾燥、硬化步驟形成硬化物’而成爲前述層之部 分黏合劑。 又,該硬化物具有聚合性不飽和鍵時,照射活性光線 可形成3元構造之黏合劑。有機矽烷化合物如下列一般式 -33- (30) (30)1360566 (R)〇) mSi ( X) 4.m 〔 I〕 式中,R1 °爲氫原子,取代或非取代烷基、取代或非 取代之芳基。該烷基較佳爲碳數1至30,更佳爲碳數1至 ]6,特佳爲]至6之物。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異 丙基、己基、癸基及十六烷基等。芳基較佳爲碳數6至3 〇 ,更佳爲碳數6至16,特佳爲6至10之物。芳基如,苯 基' 蔡基等•又以苯基爲佳。 X爲羥基或可水解之基’例如烷氧基(較佳爲碳數] 至5之烷氧基 '例如曱氧基、乙氧基等)、鹵原子(例如 Cl、Br、I等)及R2COO(R2較佳爲氫原子或碳數1至5 之烷基,例如CH3COO ' C2H5COO等)所示之基,又以烷 氧基爲佳,特佳爲甲氧基或乙氧基。 ηι爲1至3之整數,較佳爲]或2,特佳爲1。 存在複數R1Q或X時,複數之Rl()或X可各自相同或 相異。 R 1G所含之取代基並無特別限制’例如鹵原子(氟' 氯、溴等)、羥基、锍基、羧基 '環氧基、烷基(甲基' 乙基' i —丙基、丙基、t — 丁基等)、芳基(苯基、萘基 等)、芳香族雜環基(呋喃基、吼哩基、吡啶基等)'烷 氧基(甲氧基、乙氧基、i -丙氧基、己氧基等)、芳氧 基(苯氧基等)、烷基硫基(甲基硫基、乙基硫基等)、 芳基硫基(苯基硫基等)、鏈烯基(乙烯基、1-丙烯基 等)、醯氧基(乙醯氧基、丙烯醯氧基、甲基丙烯醯氧基 -34- (31)1360566 等)、烷氧基 基羰基(苯氧 —甲基胺基甲 ~ N ~辛基胺 基、丙烯胺基 代。 R1 ^較佳 以具有環氧基 而特佳。市售 三甲氧基矽烷 氧基矽烷)、 垸)〔均爲信 下列爲本 ,但非限於該 M-1 N 甲基 M-2 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等)、_ ,基羰基等)、胺基甲醯基(胺基甲酿基' 醯基、N,N —二甲基胺基甲醯基、n 基甲醯基等)、醯胺基(乙醯胺基、〜 本醯胺 '甲基丙稀胺基等)等,又,可受 似代基肋 爲具有交聯性反應基之烷基或芳基、 ^ 具中又 或(甲基)丙烯醯基之烷基可進行》〜_ l u 兀父聯 品特佳爲,KBM— 403 ( 3 -環氧丙氧基丙基 )、KBM — 5 0 3 ( 3 -甲基丙烯氧基丙基三甲 KBM-5103 (3 —丙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石夕 越化學工業(股)製〕。 發明所使用之有機矽烷化合物的具體構造例 例。 产 c/CMCH2)3-SH:〇 ch3)3
II 〇
(CH%—Si—(〇 CHA
II
O (32)1360566 M-3 M-4 M-5 M-6 (CH2)3—Si—(0〇2Η5)3
II 〇 ^c.O-(CH2)3-Si-(〇C2H5)3
II 〇
W (CH2)3—Si—(〇C2H5)3 M-7 M—8 M—9 ~^(〇C 1-13)3 Π 〇 (CH2)4—Si—(〇C2H5)3 n 〇 r/^Y-CH2〇CH2CH2-Si—(OCH3)3 〇 -36 - (33) 1360566 M-10 (Y7-CH20CH2CH2
Si—(OCH3)2 其中又以(μ— ]) ' (μ— 2)及( 一般有機矽烷之水解反應及/或縮 媒下進行。該觸媒如,鹽酸、硫酸、硝 酸 '乙酸 '甲酸、甲烷磺酸 '甲苯磺酸 化鈉、氫氧化鉀、氨等無機鹼類;三乙 鹼類;三異丙氧基鋁、四丁氧基銷等金 Zr、Ti或A1等金屬爲中心金屬之金屬 中較佳爲鹽酸、硫酸之無機酸及水中之 値(25 °C))爲4.5以下之有機酸,又 中之酸解離定數爲3.0以下之有機酸爲 硫酸及水中之酸解離定數爲2.5以下之 之酸解離定數爲2.5以下之有機酸更佳 、草酸、酞酸及丙二酸,最佳爲草酸。 佳爲以Zr、Ti或A1等金屬爲中心金屬 〇 有機矽烷之水解及縮合反應可於溶 ,但以使用能均勻混合成分之有機溶劑 芳香族烴類、醚類、酮類 '酯類等。 該溶劑較佳爲,能溶解有機矽烷及 步驟而言較佳爲,有機溶劑作爲塗布液 含氟聚合物等其他材料時較佳爲,無損 -37- μ— 5 )特佳。 合反應係於存在觸 酸等無機酸類;草 等有機酸類;氫氧 基胺、吡啶等有機 屬烷氧化物類;以 螯合化合物等。其 :酸解離定數(pKa 以鹽酸、硫酸及水 佳,更佳爲鹽酸、 有機酸,又以水中 ,特佳爲甲烷磺酸 就防止金屬腐蝕最 之金屬螯合化合物 劑或無溶劑中進行 爲佳,例如醇類、 觸媒之物。又,就 或其部分用,混合 溶解性或分散性之 (34) (34)1360566 物。 對有機矽烷之水解性基1莫耳添加0.3至2莫耳,又 以〇 · 5至1莫耳爲佳之水後,於存在或不存在上述溶劑及 觸媒下,以2 5至1 0 0 t攪拌進行。 低折射率層塗布液中對低折射率層之含氟聚合物,上 述有機矽烷化合物及/或該有機矽烷化合物之水解物及/或 部分縮合物的添加量較佳爲5至100質量%,更佳爲5至 5 0質量%,特佳爲]5至3 0質量%。使用量太少時將難得 到本發明之效果,使用量過多時會增加折射率,及使膜表 面形狀與面狀變差而不宜。 - — - · ---------- - - * · — - ... — -... - - _____ ___________ . _ 對低折射率層以外之硬塗層、防眩層及防靜電層的<添 加量,對硬化被膜樹脂黏合劑之固體成分質量較佳爲5至 5 0質量%,更佳爲1 〇至4 0質量%,特佳爲1 5至3 〇質量 %。 本發明之防反射薄膜較佳爲,透明基材薄膜上之各層 添加無機塡料。各層所添加之無機塡料可相同或相異,又 以因應各層之折射率、導電性、膜強度、膜厚、塗布性爲 必要性能’適當調整種類及添加量爲佳。 爲了得到防污性、耐水性、耐藥性及平滑性等特性, 可適當添加已知之聚砂氧院系或氟系之防污劑、平滑劑等 。該添加劑之添加量較佳爲低折射率層全固體成分之〇 . 〇 ! 至20質量%,更佳爲〇.05至1〇質量%,特佳爲〇1至$ 質量%。 -38- (35) (35)1360566 · 6.隨意成分 本發明之防眩薄膜(防反射薄膜)較佳爲,三乙醯纖 維素薄膜上之各層中添加無機塡料。各層所添加之無機塡 料可相同或相異’又以因應各層之折射率、導電性 '膜強 度、膜厚及塗布性等必要性能’適當調整種類及添加量爲 佳。 爲了得到防污性' 耐水性、耐藥性及平滑性等特性, 可適當添加已知之聚矽氧烷系或氟系之防污劑、平滑劑等 。該添加劑之添加量較佳爲低折射率層全固體成分之〇 〇 ] 至2 0質量% ’更佳爲〇. 〇 5至]0質量。/。,特佳爲〇 I至5 質量%。 製造防眩薄膜及防反射薄膜 本發明可以下列方法形成防反射薄膜,但非限於該方 法。 首先調製含有形成各層用之成分的塗布液。其次利用 浸漬塗布法、氣動刮塗法、幕塗布法 '滾軸塗布法、金屬 棒塗布法、照相凹版塗布法、擠壓塗布法(參考美國專利 2681294號說明書)’將塗布液塗布於透明基材薄膜上, 再加熱、乾燥’其中就塗布精確度又以微照相凹版塗布法 、滾軸塗布法及擠壓塗布法爲佳。塗布各層之前,爲了改 善基層之平面性較佳爲,將薄膜加熱處理。塗布各層後進 行光照射或加熱’得硬化被膜。經該步驟後,最後可得防 反射薄膜。 -39- (36) 1360566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提案,於三乙醯纖 合防眩層而形成防眩薄膜之製造方法。該製 含有丙烯酸系樹脂所形成之透光性樹脂及塑 粒子,及含有至少具有一種碳數8以上之全 基)丙烯酸系重覆單位與至少具有一種莰烷 丙烯酸系重覆單位的共聚物所形成之塗平劑的 布於三乙醯纖維素薄膜上,乾燥硬化後形成防 本發明之較佳態樣爲,對塗布組成物全量 量%以上60質量%以下之甲苯溶劑。 偏光板 偏光板主要係由2枚保護薄膜挾住偏光膜 。本發明之防反射薄膜較佳爲,至少作爲挾住 用之2枚保護薄膜中的1枚用。本發明之防反 保護薄膜時,可減少偏光板之製造成本。又, 防反射薄膜使用於最外層時,可得防止外光入 優良耐傷性、防污性等之偏光板。 所使用之偏光膜可爲已知之偏光膜,及由 收軸不平行或垂直於長度方向之長尺狀偏光膜 膜。製作該偏光膜之吸收軸不平行或垂直於長 尺狀偏光膜的方法,如特開2 0 02 - 865 54號公 聚合物薄膜之延伸方法詳細記載於該公報之段 至〔0 0 3 0〕。 本發明之較佳態樣係提案,具備偏光元件 :素薄膜上層 i方法爲,將 -製透光性微 k烷基的(甲 :之(甲基) 塗布液,塗 眩層。 含有25質 兩面而構成 偏光膜雙面 射薄膜兼作 將本發明之 侵等及具有 偏光膜之吸 切出的偏光 度方向之長 報所記載。 落〔0020〕 ,及該偏光 -40 - (37) (37)1360566 元件上層合三乙醯纖維素薄膜之防眩層相反側面而得的本 發明之防反射薄膜,所形成之偏光板。 畫面顯示裝置 將本發明之防反射薄膜(防眩薄膜)使用於畫面液晶 顯示裝置時,可於單面上設置黏著層等而配置於顯示器之 最外層。又,該透明基材薄膜爲非複折射之纖維素醯化薄 膜’例如三乙醯纖維素薄膜時,係以三乙醯纖維素作爲保 護偏光板之偏光層用的保護薄膜,因此以本發明之防反射 薄膜直接作爲保護薄膜用有利於低價格化。 將本發明之防反射薄膜配置於單面設有黏著層等之顯 示器最外層上’且直接作爲偏光板用保護薄膜用時可得充 分接著性’故於透明基材薄膜上形成低折射率層後可實現 鹼化處理而爲佳。該鹼化處理可以已知之方法進行,例如 將薄膜浸漬於鹼液中適當時間。浸漬於鹼液後,爲了使薄 膜中不殘留鹼成分,又以充分水洗及浸漬於稀酸以中和鹼 成分爲佳。 本發明之較佳態樣係提案,備有透光性顯示體及由背 面照射該透光性顯示體之光源裝置的畫面顯示裝置。又, 該裝置爲’透光性顯示體之表面上層合本發明之防眩薄膜 '防反射薄膜或偏光板而得之物。 驗化處理 ϋ化胃S係使具有低折射率層側之相反側的透明基材 -41 - (38) (38)1360566 I * 薄膜表面親水化。 該親水化之表面特別有利於改良對以聚乙烯醇爲主$ 分之偏向膜的接著性。又,親水化之表面不易附著空氣中 之灰塵,故接著偏光膜時可防止灰塵進入偏向膜與防反射 薄膜之間,而有效防止灰塵所造成之缺點。 驗化處理方式較佳爲,使具有最外層側之相反側的透 明基材薄膜表面對水之接觸角爲4(TC以下,更佳爲3〇t; 以下,特佳爲2 〇 r以下。 以鹼之鹼化處理的具體方式可選用下式(1)及(2) 之2種方式。其中(1)雖有以同汎用三乙醯纖維素薄膜 之步驟處理之優勢,但鹼化處理之防反射薄膜爲止時,會 因表面稍有損傷而殘留鹼化處理液之污染問題。此時需有 特殊步驟,故以(2 )爲佳。 (])於透明支持物上形成防反射層後,至少浸漬於 鹼液中1次,以使薄膜之裏面完成鹼化處理》 (2)於透明支持物上形成防反射層之前或之後,將 鹼液塗布於防反射薄膜之形成防反射膜面的相反側面上, 加熱、水洗及/或中和而僅使防反射薄膜之裏面完成鹼化 處理。 本發明之第2態樣 下面將以圖1及圖2說明本發明之第2態樣中的防眩 薄膜及防反射薄膜。圖]及圖2爲,本發明第]態樣之較 佳的防反射薄膜之一態樣剖面圖。又,本發明之第1態樣 -42 - (39) (39)1360566 及第2態樣中,防眩薄膜(防反射薄膜)具有同一層構造 〇 圖1之防反射薄膜1依序具有支持物用之三乙醯纖維 素薄膜2、防眩層(防眩性硬塗層)4及低折射率層5之 層構造。圖2之防反射薄膜1〇依序具有三乙醢纖維素薄 膜2、防靜電層(導電性硬塗層)3、防眩層4及低折射率 層5之層構造。防眩層4係由主成分爲透光性之電離放射 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的丙烯酸系樹脂硬化而得之硬化被膜 所形成’防眩層4內主要含有表面形成凹凸狀用之透光性 微粒子〗2’又’可含有無法形成凹凸表面之透光性微粒子 ]3 »該透光性微粒子可爲2種以上。低折射率層5係塗設 於最外層。防靜電層一般係塗設於防眩層4之下層,但不 爲最外層下並無限制。防眩層4含有通電粒子]4。 防眩層4所含透光性微粒子1 2,1 3及通電粒子(金 一鎳粒子)1 4以外之部分的硬化被膜(黏合劑基體)之折 射率較佳爲].5 0至2 · 0 0 ’低折射率層5之折射率較佳爲 ].30 至 1.50 » 又,本說明書中以數値表示物性値或量時,「(數値 1 )至(數値2 )」係指「(數値1 )以上(數値2 )以下 1 .防眩層 本發明之防眩層(又稱爲防眩硬塗層)爲了得到硬途 性(即表面硬度)’及避免硬化收縮不均而產生之外觀錢 -43- (40) (40)1360566 . 常(起伏面狀),至少需由一種3官能之丙烯酸系樹脂所 形成的透光性之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所構成,又 ,含有賦予防眩性用之透光性微粒子、賦予內部散射性用 之透光性微粒子、塗平劑(塗布助劑)及必要時調整黏合 劑基體之折射率用的無機塡料等。 本發明中’至少由一種3官能之丙烯酸系樹脂所形成 的透光性之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以外的添加部分 ’可同本發明之第1態樣的說明。具體上塑料製透光性微 粒子' 塗平劑、隨意添加物(無機塡料、有機矽院化合物 )、防眩層之物性及形成等可同本發明之第]態樣所說明 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 電離放射線硬化型之多官能丙烯酸系樹脂如,2官能 之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 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 基)丙稀酸醋' 1’ 3 — 丁二醇二(甲基)丙稀酸醋、丨,4 —丁一醇—(甲基)丙燒酸醋、乙氧化雙酌A二(甲基) 丙烯酸酯、乙氧化雙酚F二(甲基)丙烯酸醋、ι,6 —己 —醇—(甲基)丙燒酸醋、1,9一壬二醇二(甲基)丙稀 酸酯、1,10_癸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二(甲 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化新 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醋、季戊四醇二丙烯酸酯—硬脂 酸酯、三聚異氰酸乙氧基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三聚 -44 - (41) (41)1360566 異氰酸EO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2官能尿烷丙烯 酸酯、2官能聚酯丙烯酸酯等;3官能之季戊四醇三(甲 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烧酸醋、三經 甲基丙烷E0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三聚異氰酸E〇 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羥甲基丙院三(甲基 )丙烯酸酯、丙氧化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丙氧化甘油基三(甲基)丙烯酸酯、3官能聚酯丙烯酸酯 等;4官能之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稀酸酯、雙三羥甲基 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 '乙氧化季戊四醇四(甲基)丙 烯酸酯等;5官能以上之二季戊四醇羥基五(甲基)丙烯 酸酯、二季戊四醇元丙烯酸酯等。又,該(甲基)丙烯酸 酯係指丙烯酸酯及/或甲基丙烯酸酯。 本發明之防眩層所含至少一種的3官能丙烯酸系樹脂 中,又以至少一種爲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爲佳。又,3官 能丙烯酸糸樹脂對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之全質量 較佳爲5 5質量%以上。3官能丙烯酸系樹脂之比率低於5 5 質量%時,將使表面硬度及外觀面狀難兩立。 又,構成本發明之防眩層的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 樹脂較佳爲,除了上述3官能丙烯酸系樹脂外,至少含有 _種2官能丙烯酸系樹脂。特佳爲上述2官能丙烯酸系樹 脂具有三聚異氰酸骨架之三丙烯酸酯,具體例如,三聚異 氰酸EO改性二丙烯酸酯(東亞合成(股)製)等》2官 能丙烯酸系樹脂對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之全質量 較佳爲1 〇質量%以上4 5質量%以下。2官能丙烯系樹脂之 -45- (42) (42)1360566 比率低於1 〇質量%時,改善硬化收縮不均之效果差,超過 4 5質量%時將難降低表面硬度。 防眩層中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組成物之添加 量較佳爲,防眩層之固.體成分全質量的15質量%以上85 質量%以下。 另外以上述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丨乍爲紫#,線 (υν )硬化型樹脂用時,其中可混合光聚合引發劑用之 乙薩苯類、二苯甲酮類、米蚩苯醯苯甲酸酯、α _戊氧醋 '噻噸酮類、及光敏劑用之η -丁基胺、三乙基胺、三η —丁基膦等。 本發明適用最近υν硬化技術(Ρ_159,發行人:高薄 一弘’發行所:技術情報協會(股),1 9 9 ]年發行)所記 載之各種例示。 市售之光聚合引發劑較佳如,吉巴斯(股)製依路卡 (651、184、907)(商品名)等。 光聚合引發劑對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I 〇 〇質 量。/。較佳爲]至1 〇質量%,特佳爲3至8質量%。 又’形成防眩層用之透光性樹脂的上述電離放射線硬 化型多官能樹脂之丙烯酸系樹脂,可含有溶劑乾燥型樹脂 ’該溶劑乾燥型樹脂主要爲熱可塑性樹脂,例如西諾爾合 成樹脂 '尿素樹脂、二烯丙基酞酸酯樹脂、三聚氰胺樹脂 '鳥冀胺樹脂 '不飽和聚酯樹脂、聚尿烷樹脂'環氧樹脂 '胺基酸樹脂、三聚氰胺—尿素共縮合樹脂、矽樹脂、 聚環氧樹脂等。 -46 - (43) (43)1360.566. 加入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之溶劑乾燥型熱可塑性樹 脂之種類可爲一般使用物,但特別是使用三乙醯纖維素( TAC )爲纖維素醯化薄膜之透明基材薄膜時,就塗膜之密 合性及透明性,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所含之溶劑乾燥型 樹S曰較佳爲硝基纖維素、.乙醯纖維素、纖維素乙酸醋丙酸 醋、乙基羥基乙基纖維素等纖維素系樹脂。 上述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硬化方法可爲一 般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硬化方法,即,照射電 子線或紫外線而硬化。 例如以阜子線硬化時可使用由固定射控型、手控型、 共振變壓型、絕緣芯變壓器型、直線型、電動型、高周波 型等各種電子線加速器放出具有5 0至]0 0 〇 k e V,較佳爲 1 〇〇至3 OOKeV能量之電子線等,以紫外線硬化時可利用 超高壓水銀燈、高壓水銀燈、低壓水銀燈 '碳電弧燈、氙 弧燈、金屬鹵素燈等光源所發出之紫外線等。 本發明之第2態樣的防眩薄膜,防反射薄膜中除了上 述〗·防眩層以外之成分可同本發明之第丨態樣。又,2·低 折射率層、3_三乙醯纖維素薄膜、4.防靜電層、5.有機矽 院化合物' 6.隨意成分、防眩薄膜及防反射薄膜之製造法 、偏光板、畫面顯示裝置、鹼化處理等可同本發明之第1 態樣所說明。 【實施方式】 下面將以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非限於該 -47 - (44) (44)1360566 例。又’無特別註明下係以「份」及「%」作爲質量基準 本發明之第1態樣 (調製有機矽烷化合物之水解物的部分縮合物A ) 將甲基乙基酮120份、丙燒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砂院( KBM— 5103 :商品名,信越化學工業(股)製)100份、 二異丙氧基鋁乙基乙醯乙酸鹽3份加入備有攪拌機及回流 冷卻器之反應器中,混合後加入離子交換水3 0份,6 0 °C 下反應4小時後冷卻至室溫,得有機矽烷化合物之水解物 的部分縮合物A。其質量平均分子量爲1600,低聚物成分 以上之成分中’分子量1000至20000之成分爲1〇〇%。又 ,由氣相色譜分析得知,完全未殘留原料用丙烯氧基丙基 三甲氧基矽烷。 (調製有機矽烷化合物之水解物的部分縮合物B ) 將甲基乙基酮120份' 3 -甲基丙烯氧基丙基三甲氧 基矽烷(KBM— 5103:商品名,信越化學工業(股)製) 100份.、二異丙氧基鋁乙基乙醯乙酸鹽3份加入備有攪拌 機及回流冷卻器之反應器中,混合後加入離子交換水30 份,6 0 °C下反應4小時後冷卻至室溫,得有機矽烷化合物 之水解物的部分縮合物B。其質量平均分子量爲]600’低 聚物成分以上之成分中,分子量]〇〇〇至20000之成分爲 】〇 〇 °/〇。又,由氣相色譜分析得知,完全未殘存原料用3 - -48- (45) 1360566. 甲基丙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 (調製防眩層塗布液]) 充分混合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用之季戊四醇三丙烧酸 (商品名(PET— 30):日本化藥製,折射率】.η) 26. 質量份’同爲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用之二季戊四醇五丙烧 醋及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之混合物(DPHA)(日本 藥製’折射率].5 ])]. 4 4質量份 '丙烯酸系聚合物(三 人造絲製’分子量75,000) 2.88質量份、光硬化引發劑 之依路卡184(商品名,吉巴斯(股)製)]37質量份 第1種透光性微粒子用之丙烯基-苯乙烯珠(綜硏化學 ,粒徑3 . 5 /i m,折射率].5 5 ) 1 . 4 9質量份,第2種透 性微粒子用之苯乙烯珠(線硏化學製,粒徑3.5 g m,折 率1.60) 4.64質量份,塗平劑R - 30(商品名,大曰本 墨化學製)0.046質量份,有機矽烷化合物用之KB Μ 5 1 〇 3 (商品名,信越化學工業製)6.] 9質量份,甲 38.71質量份及環己酮16.59質量份後,得塗佈液。以 徑3 〇 # m之聚丙烯製過濾器過濾塗布液後,得防眩層塗 液1 〇 (調製防眩層塗布液2至1 〇 ) 除了依表4所示改變防眩層塗布液1之塗平劑使用 外’其他同防眩層塗布液I調製防眩層塗平液2至】0( 施例2至5,比較例],實施例6至9之防眩層塗布液 酯 64 酸 化 菱 用 製 光 射 油 苯 孔 布 量 實 ) -49- (46) 1360566 (調製防眩層塗布液Π至1 8 ) 除了依表4所示改變防眩層塗布液】之塗平劑種類外 ,其他同防眩層塗布液I調製防眩層塗布液1 ]至1 8 (比 較例2至7,實施例1 0,1 1之防眩層塗布液)。
-50- 1360566 〔寸椒〕 稂分反 射率(%) 卜 卜 (N r- 〇j 卜 卜 f'j 卜 〇j 卜 OJ 0C r-i 0C (N ο 〇i m m 卜 〇 r〇 r-> m rn ΓΟ rn 卜 oi 00 C-i 鋼絲棉耐擦 溢性試驗 V-) •η ν~ί *Ti »〇 'ST — 〇 〇 — — 一 ό 'XT ^ ϋ· *〇 *T) •ο r-; Ο ι/'s W) r~i »/-) rn ΓΤι rn r-ι rn Ό M <D 一 <— — 4- •- 一 ♦— 一 *— — • *— » 一 1 低折射率塗 布液 低折射率層 塗布液Λ 一 « • » *— « 1 4— 一 4— 4— 4— 4— 4— Is t s Βψ. Β啦 鸾芻 s is 链® 甲苯/環己酮=70/30 ffi 量%(38 重ffi%) ^— *— < 4-— 一 一 « *— 4 — 4— 使用量 (黏合劑) 20重量% i— ^— *— 4— *— 4— ♦— 4— 4— • <— 有機矽烷化合物 发给 E P S Λ f; ^ b £ Hi ® s i si S埔® <— 4— <— ^— 4— <— 4— 4— 4— « 4— 4-— 4— 4— 使用量 (黏合劑) 0.15重量% 0.10重量% 0.08重量% 0.05重量% 0.04重量% 苠 0.20重量% 0.25重量% 0.50重量% 0.60重量% 〇. 15重量% 4— 4— 4— ^— ^— 塗平劑 R-30 (氟系:大日本油噩化學) — 4- 4— — 4— ^— 4— 4— <— FC43I (氟系:住友3M) KF96 (聚矽氧烷系:信越化學工 業) S 卜1-3748 (聚矽氧烷系:雷達) F-171 (氟系:大曰本油墨化學) F-470 (氟系:大曰本油1化學) F-473 (氟系:大曰本油墨化學) 本文中記載: 化合物P-3 g Ξ ni cl imc -B- ^ 防眩層塗布液 防眩層塗布液1 防眩層塗布液2 防眩層塗布液3 防眩層塗布液4 防眩層塗布液5 防眩層塗布液6 防眩層塗布液7 防眩層塗布液8 防眩層塗布液9 防眩層塗布液10 防眩層塗布液11 防眩層塗布液12 防眩層塗布液Π • i 防眩層塗布液14 防眩層塗布液15 防眩層塗布液16 防眩層塗布液17 防眩層塗布液18 試料名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I |實施例5| 比較例1 實施例6 |實施例7| 1實施例8| 實施例9 比較例2 比較例3 比較例4 比較例5 比較例6 比較例7 實施例 10 實施例 1 1 -51 - (48) I360566. (調製防眩層塗布液1 9至2 3 ) 除了依表5所示改變防眩層塗布液1之有機矽烷化合 物種類外’其他同防眩層塗布液1調製防眩層塗布液1 9 至2 3 (實施例1 2至]6之防眩層塗布液)。 (調製防眩層塗布液24至30 ) 除了依表5所示改變防眩層塗布液1之KBM- 5103 使用量外,其他同防眩層塗布液1調製防眩層塗布液2 4 至3 0 (實施例1 7至2 3之防眩層塗布液)。 (調製防眩層塗布液3 1至3 5 ) 除了依表5所示改變防眩層塗布液1之溶劑組成外, 其他同防眩層塗布液I調製防眩層塗布液3】至35 (實施 例2 4至2 8之防眩層塗布液)。 -52- 1360566 · 拟分反 射率(%) r- r- oi Γ- r>i r- oi 卜 (N 卜 rj Γ** oi 卜 rvi Γ Η 卜 (N r- 卜 r>i r- Μ 卜 (N 卜 r>i 卜 r- rvi 鋼絲棉耐擦 協性試驗 -ϊΤ Ό l〇 «Ο r*> •g- «Λί *T) ι〇 •ο ΙΟ «η W-J *Σ?\ ^ ® I 锬題 m •η •ο »〇 Ό •ο *〇 •ο -¾- »〇 rr Ό •ο — 荷機矽烷 化合物 葚 一 一 一 • - *— *— 一 >ϋί •5~C 4— — *- *— 低折射率 塗布液 m 碑< 4— 4— 4— 4— 一 4— 4— 4— 低折射率屑 塗布液A <— 一 一 4— 溶劑組成(甲苯對塗布組 成物全ffi之比率) 甲苯/環己酮=7〇/3〇am %(38重:1:%) 4— < ^— « •— 4- 4— ·»-· 甲苯/環己酮=50/50麗量 %(27 重 Λ%) 甲苯/環己酮=4〇/(5〇S量 %(21 重 ffi%) 甲苯/環己酮=9〇mfflm %(49重量%) M ei 、〇c {g C3 f〇 §1 域l§ & V ο 卜 II 1 c= Γΰ eSi η=Τι i}E OC fe 趦噸 n3 ¢5 使用ft (黏合劑) 20重量% 20重量% 2〇l;fl% 20 重 ffi% 2〇fifi% sfflfi% 1011ft% ^ 51¾¾% 3〇aa% 4〇Sffi% 50重量% 20重量% ^— — 一 » 有機矽烷 化合物 ΚΒΜ-903(3-胺基丙 蕋三甲氧基矽烷) {g Φ- 賦湖 TiS § HI 琴销 g E S 1 ^ κ am S Θ- 5 m i ϋ 2喊 ¢1 ά爾 S碱 5 s- 1 ”ι S m §爸< 仕兹<!□ 柃安Φ 葚 mm 逻訟 55g S E· Η 2 HI Sff ,墟1 ^ 111 4— 4— <— 4— *— 4— 4— 使用量 (黏合劑) 0.15 重量% 4— ♦— <— 4— 4— 4— <— <— 4- <— A— 4— 塗平劑 R-30 (氟系:大曰本油墨化學) <— 4— 4— 4— 4— 4— 4— <— ^— R-30 (氟系:大曰本油墨化學) <— « 防眩層塗布液 防眩層塗布液19 防眩層塗布液20 防眩層塗布液21 防眩層塗布液22 防眩層塗布液23 防眩層塗布液24 防眩層塗布液25 防眩層塗布液26 防眩層塗布液27 防眩層塗布液28 防眩層塗布液29 防眩層塗布液30 防眩層塗布液31 防眩層塗布液32 防眩層塗布液33 防眩層塗布液34 防眩層塗布液35 試料名 實施例12 實施例13 實施例14 實施例15 實施例16 實施例17 實施例18 實施例19 實施例20 實施例21 賁施例22 實施例23 實施例24 實施例25 實施例26 實施例27 實施例28 -53- (50) 1360566 » · (調製防眩層塗布液3 6至3 9 ) 除了依表6所示改變防眩層塗布液1之塗平劑種類外 ,其他同防眩層塗布液1調製防眩層塗布液36至39(實 施例3 2至3 5之防眩層塗布液)。 (調製防眩層塗布液4 〇 ) 對防眩層塗布液1添加防眩層全體量之〇 .] %的通電 粒子用光亮 GNR4 > 6 — EH (商品名,金—鎳塗布樹脂珠 ,日本化學工業製,平均粒徑4.5 // m,真球狀),得防眩 層塗布液4 0 (實施例3 7之防眩層塗布液)。 -54 - (51)1360566 積分反 射率(%) r- 04 Γ- 卜 rvi Ρ- (Ν Γ- (N Γ' CN Os (Ν (Ν r- (N 鋼絲棉 耐擦傷 性試驗 卜 卜 v〇 卜 卜 卜 卜 卜 r- ^ ϋ< 踩i •Λ) •ο 有機矽烷化合物 本文中記載有機 矽烷化合物水解 物之部分縮合物 A 本文中記載有機 矽烷化合物水解 物之部分縮合物 B |KBM-5I03 (3 -丙烯氧S丙 基三甲氧基矽烷: 信越化學工業) 本文中記載有機 矽烷化合物水解 物之部分縮合物 A 4— ^— ^— 本文中記載有機 矽烷化合物水解 物之部分縮合物 Λ 本文中記載有機 矽烷化合物水解 物之部分縮合物 Λ 低折射 率層.塗 布液 低折射 率層塗 布液B 低折射 率層塗 布液D 低折射 率層塗 布液E 低折射 率層塗 布液B ^— 低折射 率層塗 布液C (不爲氣 系聚合 物) 低折射 率層塗 布液Β 溶劑組成(甲苯 對塗布組成物 全量之比率) 匾_ 酵㈣丨_ S' ^ ^ 一 <— ^— 4— <— 4— <— 使用量 (黏合劑) 20重量% <— <— <— <— 4— *— •i— 有機矽烷 化合物 KBM- 5103(3-丙烯 氧基丙基三 甲氧基矽院) 4- 4— ^— <— <— 4— 4— 4— 使用量 ®合劑) 0.15 重量% 4— <— ^— <— <— <— 塗平劑 R-30 (氟系:大日本油墨化學) 4— <— CL 鬆 15§ 5¾ ^ 本文中記載:化合物P-4 本文中記載:化合物Ρ-9 本文中記載:化合物Ρ-6 <— R-30 (氟系:大曰本油墨化學) 防眩層塗布液 防眩層塗布液1 4~~ Λ— 防眩層塗布液3 6 防眩層塗布液3 7 防眩層塗布液3 8 防眩層塗布液3 9 4— 防眩層塗布液40 試料名 實施例29 實施例30 實施例31 實施例32 實施例33 實施例34 實施例35 實施例36 實施例3 7 (實施例29 具有AS層) -55 - (52) (52)1360566 (調製低折射率層塗布液A ) 加入折射率1 ·44之熱交聯性含氟聚合物(固體成分 濃度6%’ ΜΕΚ溶液)]3g,膠態二氧化矽分散液ΜΕΚ — S T - L (商品名’平均粒徑4 5 n m,固體成分濃度3 0 %,日 產化學(股)製)Ug及甲基乙基酮5.6g'環己酮〇.6g 後攪拌,再以孔徑1 # m之聚丙烯製過濾器過濾,得低折 射率層塗布液A。 (調製低折射率層塗布液B) 加入折射率1 .44之熱交聯性含氟聚合物(固體成分 濃度6% ’ MEK溶液)13g,膠態二氧化矽分散液MEK — ST — L (商品名,平均粒徑45nm,固體成分濃度30%,日 產化學(股)製)】·3 g ’上述有機矽烷化合物之水解物的 部分縮合物A液〇.6g及甲基乙基酮5g、環己酮〇 6g後攪 拌,再以孔徑1〆m之聚丙烯製過濾器過濾,得低折射率 層塗布液B(實施例29至35、實施例37之低折射率層塗 布液)。 (調製低折射率層塗布液C ) 加入折射率1 · 4 2之熱交聯性含氟聚合物J N 7 2 2 8 A ( 商品名,固體成分濃度6 % ’ Μ E K溶液,J S R (股)製) 】3 g,膠態二氧化矽分散液Μ ΕΚ — S Τ 一 L (商品名,平均 粒徑4 5 n m ’固體成分濃度3 0 %,日產化學(股)製)丨· 3 g ,上述有機矽烷化合物之水解物的部分縮合物A液〇 . 6 g -56 - (53) (53)1360566. 及甲基乙基酮5g、環己酮〇.6g後攪拌’再以孔徑1 v m之 聚丙烯製過濾器過濾,得低折射率層塗布液C (實施例3 6 之低折射率層塗布液)。 (調製低折射率層塗布液D) 加入折射率1.44之熱交聯性含氟聚合物(固體成分 濃度6 °/。,ME K溶液)1 3 g,膠態二氧化矽分散液(平均粒 徑4 5 n m ’固體成分濃度3 0 %,日產化學(股)製)1 . 3 g, 上述有機矽烷化合物之水解物的部分縮合物B液0.6g及 甲基乙基®I 5g'環己酮0.6g後攪拌,再以孔徑〗ym之聚 丙烯製過濾器過濾,得低折射率層塗布液D。 (調製低折射率層塗布液E ) 加入折射率I . 4 4之熱交聯性含氟聚合物(固體成分 濃度6%,MEK溶液)1 3 g,膠態二氧化矽分散液(平均粒 徑45nm,固體成分濃度30%,日產化學(股)製)1.3g, 3 —丙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KBM-5103,信越化學 工業(股)製)〇.6g及甲基乙基酮5g'環己酮0.6g後攪 拌,再以孔徑1 # m之聚丙烯製過濾器過濾’得低折射率 層塗布液E。 (調製防靜電層塗布液) 加入防靜電層材料之C— 4456S— 7(商品名’含ΑΤΟ 導電油墨,ΑΤΟ之平均粒徑300至400nm’固體成分濃度 -57- (54) (54)1360566 45%’日本佩路諾製)2.0及甲基異丁基酮2.84g,環己酮 1 .22g後攪拌,再以孔徑30 // m之聚丙烯製過濾器過濾, 得防靜電層塗布液I。 〔實施例1〕 (1 )塗設防眩層 以滾筒形態捲取厚8 0 # m之三乙醯纖維素薄膜( TD 8 0U :商品名,富士底片(股)製)後,塗布乾燥膜厚 爲7 # ηι之上述所得防眩層塗布液],1 ] 下溶劑乾燥】 分鐘後,再於氮純化(氧濃度2 0 0Ρρηι以下)照射紫外線 5 5 m J,光硬化後形成防眩層再捲取。 (2 )塗設低折射率層 再捲出塗設防眩層之三乙醯纖維素薄膜後,塗布乾燥 膜厚爲l〇〇nm之上述低折射率層塗布液a,]20°C下乾燥 7 0秒後’再以1 1 0 °C乾燥1 0分鐘,熱硬化後於氮純化下 (氧濃度1 〇 〇 P P m以下)照射紫外線1 2 0 m J,光硬化後形 成塗設低折射率層之防反射薄膜再捲取。 (3 )防反射薄膜之鹼化處理 防反射薄膜製膜後進行下列處理。調製1 . 5 ηι ο 1 / L之 氫氧化鈉水溶液後保持55t,另調製0.005mol/L之稀硫 酸水溶液後保持3 5 °C。將上述防反射薄膜浸漬於所得氫氧 化鈉水溶液中’ 2分鐘後以水充分洗淨浸漬用之氫氧化鈉 (55) (55)1360566. 水溶液。其次浸漬於所得之稀硫酸水溶液中,1分鐘後以 水充分洗淨浸漬用稀硫酸水溶液’最後以]2 0 °C充分乾燥 〇 如此可得實施例1之經鹼化處理防反射薄膜,並以_ 爲試料1。 (評估防反射薄膜) 對所得薄膜進行下列項目評估。結果如表4所示。 (1 )評估外觀面狀 # 對防反射薄膜])三波長螢光燈下之透光面檢查,;^ 2 )將油性墨漆塗布於防反射薄膜面之相反側,再以^波 長螢光檢查反射面’以詳細評估面狀均一性(無流動不均 ,乾燥不均及塗布紋等)。 ^ 〇 :面狀惡劣 1至2 :未達目標 3 :容許 _ 4至5 :大致良好至極佳 (2)平均積分反射率 將防反射薄膜貼合於交叉尼科爾稜晶之偏光板後’利 用分光光度計(日本分光(股)製)以38〇至780nm之波 長領域,測定入射角5 °C之分光反射率,再使用結果之 4 5 0至6 5 0nm的積分球平均反射率°低折射率層之折射率 會影響積分反射率’但同一低折射率層處方下’對下層防 -59- (56) (56)1360566. 眩層之親和性不良時,會產生微細膜厚不均而使積分反射 率上升。 (3 )評估鋼絲棉耐擦傷性 利用摩擦試驗機以下列條件進行摩擦試驗。 評估環境條件:2 5 °C ' 6 0 % R_ Η ;摩擦材料:接觸試料 之試驗機前端捲附鋼絲棉(日本鋼絲棉(股)製,肯雷頓 No.0000),並以膠帶固定不動。 移動距離(單趟):13cm 摩擦速度:13cm/秒 荷重:500g/cm2 前端接觸面積:1 c m X 1 c m 摩擦次數:往返I 〇次 結束摩擦後將油墨塗布於試料背面,再以反射光目視 觀察,其後以下列7階段評估摩擦部分之傷痕。 〇 :耐擦傷性低 1至2 :未達目標 3 :容許 4至5 :良好 6至7:大致良好至極佳 〔實施例2至3 6〕 除了使用表4至6所記載之防眩層塗布液及低折射率 層塗布液外,其他同實施例試料1製作各實施例之試料2 -60- (57) (57)1360566. 至3 6及各比較例之試料丨至7 ^ 〔實施例3 7〕 實施例試料37係’以下列條件將防靜電層(aS層) 塗設於三乙醯纖維素薄膜上,其上以同實施例29試料之 條件塗設防眩層塗布液4〇,再於其上以同實施例29試料 之條件塗設低折射率層塗布液B而得。 (製作附防靜電層之防反射薄膜) 於二乙醯纖維素上塗布膜厚l.2^m之防靜電層塗布 液’ 7 0 °C下乾燥1分鐘後,於氮純化下照射紫外線(u V )5 4 mJ,得半成品’其次於防靜電層上塗布膜厚7 # m之 防眩層塗布液40,1 ] or下乾燥20秒後,5〇r下再乾燥 2 0秒,氮純化下照射υ V光5 5 m ·ΐ而半固化。該防眩層塗 布液4 0爲,對防眩層塗布液1添加防眩層全體量之〇」% 的通電粒子用光亮GNR 4_6— ΕΗ (商品名,金—鎳塗布樹 脂珠,日本化學工業製)而得之物。接著於防眩層上,以 同上述塗設低折射率層之方式製作低折射率層塗布液Β之 低折射率層。 (實施例及比較例之結論) ])就外觀面狀及諸性能(耐擦傷性、積分反射率) ’比較各比較例下,各實施例之塗平劑非常優良,且外觀 面狀及諸性(耐擦傷性、積分反射率)可兩立。 -61 - (58) 1360566. 2 )貫施例1 ' 1 0、1 1之塗布劑係由,含有至 —種碳數8以上之全氟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系重 ,及至少具有一種莰烷環之(甲基)丙烯酸系重覆 及具有聚環氧乙烷基或聚環氧丙烷基之(甲基)丙 重覆單位的共聚物所形成,故])之效果特別優良< 3 )各實施例之塗平劑的分子量較佳爲3 000至 〇 4 )實施例24至2 8使用塗平劑時較佳爲,使 之塗布溶劑。 5 )實施例1 7比較其他實施例下.·因防眩層使 矽烷化合物(水解物、部分縮合物),故於維持良 面狀下’可更進一步提升耐擦傷性。 6 )比較實施例2 9至3 7及其他實施例下,使 劑的同時低折射率層使用有機矽烷化合物(水解物 縮合物)時’可於維持良好外觀面狀下,更進一步 擦傷性。 7)實施例37因具有防靜電層,故可將表面電 χ1014(Ω/Γ])以上降至 2Χ1〇8(Ω/[]),而得 性非常良好之附防靜電層的防反射薄膜。 本發明之第2態樣 下將將以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非 例。又’非特別註明下,係以「份」及「%」作爲 準。 少具有 覆單位 單位, 烯酸系 1 3000 用甲苯 用有機 好外觀 用塗平 、部分 提升耐 阻由1 耐附塵 限於該 質量基 -62 - (59) (59)1360566, (調製有機矽烷化合物之水解物的部分縮合物A) 將甲基乙基酮120份、丙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 — 5〗〇3 :商品名,信越化學工業(股)製)ι〇〇份, 二異丙氧基鋁乙基乙醯乙酸鹽3份加入備有攪拌機、回流 冷卻器之反應器’再加入離子交換水3 〇份,6 〇艺下反應4 小時後冷卻至室溫’得有機砂焼化合物之水解物的部分縮 合物A。其質量平均分子量爲1 6 〇 〇,低聚物成分以上之成 分中分子量1000至20000之成分爲100%。又,由氣相色 譜分析得知’完全未殘存原料用之丙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 矽烷。 (調製防眩層用塗布液】) 充分混合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用PET _ 3 0 (商品名,季 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日本化藥(股)製,折射率1 .5 1 ) 26·64質量份’同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用DPHA (商品名, 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及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之混合物 ’日本化藥(股)製,折射率1 . 5 ]) 1 . 4 4質量份、丙烯酸 系聚合物HR— AG丙烯(撒因提製,分子量75,000) 2.88 質量份 '光硬化引發劑用依路卡1 8 4 (商品名,吉巴斯( 股)製)1 · 3 7質量份,第1種透光性微粒子用之丙烯基-苯乙烯珠(綜硏化學(股)製,粒徑3 .5 # m,折射率 1 · 5 5 ) 1 .49質量份’第2種透光性微粒子用之苯乙烯珠( 綜硏化學(股)製,粒徑3 · 5 # m,折射率1 · 6 0 ) 4.6 4質 -63- (60) (60)1360566. 量份’本發明之塗平劑用R — 3 0 (商品名,大日本油墨化
學工業(股)製)0.046質量份,有機矽烷化合物用KBM —51〇3(商品名’信越化學工業(股)製)6.19質量份、 甲本3 8 . 7 1質量份及環己酮丨6 5 9質量份後,得塗布液6 以孔徑3 0 # m之聚丙烯製過濾器過濾塗布液,得防眩層用 塗布液1。 (防眩層用塗布液2 ) 充分混合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用PET - 30 (商品名,季 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日本化藥(股)製,折射率1 .5】) 18 · 25質量份,同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用M — 215 (商品名, 三聚異氰酸EO改性二丙烯酸酯,東亞合成(股)製,折 射率].S1 ) 9_83質量份 '丙烯酸系聚合物hr — AG丙烯( 撒因提製,分子量7 5:000 ) 2·88質量份、光硬化引發劑用 之依路卡〗84(商品名,吉巴斯(股)製)137質量份、 第1種透光性微粒子用之丙烯基一苯乙烯珠(綜硏化學( 股)製’粒徑3 · 5从m ’折射率1 · 5 5 ) 1 ,4 9質量份 '第2 種透光性微粒子用之苯乙烯珠(綜硏化學(股)製,粒徑 3 · 5 // m ’折射率1 . 6 0 ) 4 _ 6 4質量份、本發明之塗平劑用尺 —30(商品名,大日本油墨化學工業(股)製)〇〇46質 量份、有機矽烷化合物用KBM-5103(信越化學工業(股 )製)6.]9質量份、甲苯38.71質量份及環己酮16 59質 量份後’得塗布液。以孔徑3 0 μ m之聚丙烯製過濾器過爐 塗布液,得防眩層用塗布液2。 -64- 1360566. (6'1) (調製防眩層用塗布液3至3 7 ) 除了依表7及表8改變多官能丙烯酸系樹脂之種類及 比率、光聚合引發劑(對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全 量)外,其他同防眩層用塗布液1及2調製防眩層用塗布 液3至3 7。
-65 - (62) (62)1360566. 〔表7〕 識斗Mo. 防靜電 層用塗 布液 防眩層用塗布液 低折射 率層用 塗布液 評估結果 塗布液 多官能丙烯酸樹脂內容 (質量%比) 聚合引 發劑量 (質量%比) 外觀 面狀 鉛筆 硬度 實施例試料1 無 防眩層用塗布液1 PET-330DPHA=95/5 4.5 A 4 2Η 實施例試料2 無 防眩層用塗布液2 PET-30/三聚異氰酸£0改性 二丙烯酸酯=65/35 4.5 A 5 2Η 實施例試料3 無 防眩層用塗布液3 PET-30=100 4.5 A 4 2Η 實施例試料4 無 防眩層用塗布液4 PET-30/DPHA=80/20 4.5 A 4 2Η 實施例試料5 無 防眩層用塗布液5 PET-30/DPHA=70/30 4.5 A 4 2Η 實施例試料6 無 防眩層用塗布液6 PET-30/DPHA=60/40 4.5 A 4 2Η 實施例試料7 防眩層用塗布液? ΡΕΤ-30/ϋΡΗΛ=55/45 4.5 A 4 2Η 實施例試料8 無 防眩層用塗布液8 PET-30/DPHA=50/50 4.5 A 3 2Η 實施例試料9 鈕 / 1 »' 防眩層用塗布液9 PET-30/DPHA=40/60 4.5 A 3 2 Η 實施例試料]〇 Μ / 1 *、 防眩層用塗布液〗〇 PET-30/DPHA=30/70 4.5 A 3 2Η 比較例試料】 無 防眩層用塗布液】1 DPHA=I00 4.5 A 0 3Η 比較例試料2 無 防眩層用塗布液】2 二季戊四醇羥基五丙烯酸 醋=]00 4.5 A 2Η 比較例試料3 無 防眩層用塗布液13 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100 4.5 A 2 2Η 實施例試料1 ] 無 防眩層用塗布液】4 三羥曱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100 4.5 A 3 2Η 實施例試料12 無 防眩層用塗布液〗5 乙氧化三羥甲基丙烷三丙 烯酸酯=100 4.5 A Λ 2Η 比較例試料4 無 防眩層用塗布液]6 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00 4.5 A 5 Β 比較例試料5 無 防眩層用塗布液17 三聚異氰酸EO改性二丙烯 酸醋=100 4.5 A 5 Β 實施例試料Π Μ / 防眩層用塗布液18 PET-30/三聚異氰酸EO改性 二丙烯酸酯=30/70 4.5 A 5 Η 實施例試料]4 無 防眩層用塗布液]9 PET-30/三聚異氰酸EO改性 二丙烯酸酯=40/60 4.5 A 5 Η 實施例試料15 無 防眩層用塗布液20 PET-30/三聚異氰酸EO改性 二丙烯酸酯=50/50 4.5 A 5 Η 實施例試料】6 無 防眩層用塗布液2〗 PET-30/三聚異氰酸EO改性 二丙烯酸酯=55/45 4.5 A 5 2Η 實施例試料π 無 防眩層用塗布液22 PET-30/三聚異氰酸EO改性 二丙烯酸酯=60/40 4.5 A 5 2Η 實施例試料]8 無 防眩層用塗布液23 PET-30/三聚異氰酸EO改性 二丙烯酸酯=70/30 4.5 A 5 2Η 實施例試料19 Μ J\ v\ 防眩層用塗布液24 PET-30/三聚異氰酸EO改性 二丙烯酸酯=80/2〇 4,5 A 5 2Η 實施例試料20 無 防眩層用塗布液25 PET-30/三聚異氛酸EO改性 二丙烯酸酯=90/] C 4.5 A 5 2Η 實施例試料2】 無 防眩層用塗布液26 PET-30/三聚異氰酸EO改性 二丙烯酸酯=95/5 4.5 A 4 2Η 實施例試料22 無 防眩層用塗布液27 PE 丁-30/二乙二醇二丙烯酸 酯=65/35 4.5 A 4 2Η 實施例試料23 Μ 防眩層用塗布液28 ΡΕΤ-30/1,3-丁二醇二丙烯 酸酯65/3 5 4.5 A 4 2Η -6G - (63) (63)1360566 〔表8〕 試料No. 防靜電 防眩層用塗布液 低折射 評估結果 層用塗 塗布液 多官能丙烯 聚合引 率層用 外觀 鉛筆 布液 酸樹脂內容 發劑量 塗布液 面狀 硬度 (質量%比) (質量%比) 實施例試料 姐 防眩層用 PET-30/DPHA=95/5 1 A 4 2H 24 塗布液29 實施例試料 無 〆*、、 防眩層用 PET-30/DPHA=95/5 2 A 5 2H 25 塗布液30 實施例試料· Μ / i 防眩層用 PET-30/DPHA=95/5 3 A 4 Η 26 塗布液31 實施例試料 姐 防眩層用 PET-30/DPHA=95/5 5 A 4 Η 27 塗布液32 實施例試料 te 防眩層用 PET-3 0/DPHA=95/5 6 A 4 2Η 28 塗布液3 3 實施例試料 姐 / 防眩層用 PET-3 0/DPHA=95/5 7 A 4 2Η 29 塗布液34 實施例試料 姐 /> 防眩層用 PET-3 0/DPHA=95/5 8 A 4 2Η 30 塗布液35 實施例試料 Μ 防眩層用 PET-3 0/DPHA=95/5 ]0 A 3 2Η 31 塗布液36 實施例試料 Μ 防眩層用 PET-3 0/DPHA=95/3 12 A 3 2Η 32 塗布液3 7 實施例試料 防眩層用 PET-3 0/DPHA=95/5 4.5 B 4 2Η η λ 塗布液] 比較例試料 M 防眩層用 PET-30/三聚異氰酸EO 4.5 B 5 2Η 34 塗布液2 改性二丙烯酸酯 =65/35 比較例試料 防靜電 防眩層用 PET-3 0/DPHA 二 95/5 4.5 A 4 3Η 35 層用塗 塗布液3 8 布液] -67- 1360566 • « (64) (調製防眩層用塗布液3 8 ) 對防眩層用塗布液1添加對防眩層全體量爲0 . 1 %之 (通電粒子)用光亮GNR4.6-EHC商品名,金一鎳塗布 樹脂珠’日本化學工業(股)製,平均粒徑4.5 // m,真珠 狀),得防眩層用塗布液3 8。 (調製低折射率層用塗布液A ) 添加折射率]_ 4 4之熱交聯性含氟聚合物:! T A ]] 3 (商 品名,固體成分濃度6%,MEK溶液,JSR (股)製)1 3g ,膠態二氧化矽分散液Μ E K — S T — L (商品名,平均粒徑 45nm,固體成分濃度3 0 %,日產化學(股)製)1 .3 g,有 機矽烷化合物之水解物的部分縮合物A液0.6 g及甲基乙 基酮5 g、環己酮0 · 6 g後攪拌’再以孔徑1 # m之聚丙烯製 過濾器過濾,得低折射率層用塗布液A。 (調製低折射率層用塗布液B ) 添加折射率1.42之熱交聯性含氟聚合物JN 7228A( 商品名’固體成分濃度6% ’ MEK溶液,JSR (股)製) 1 3g,膠態二氧化矽分散液MEK —ST_L(商品名,平均 粒徑45nm,固體成分濃度30% ’日產化學(股)製)】.3g ,有機矽烷化合物之水解物的部分縮合物A液0.6g及甲 基乙基酮5g、環己酮0.6g後攪拌’再以孔徑]# m之聚丙 烯製過濾器過濾,得低折射率層塗布液B。 -68- (65) (65)1360566. (調製防靜電層用塗布液I ) 攪拌混合透明導電層形成用組成物ASP—bj —](商 品名’住友大阪接著劑(股)製)1 〇〇g,紫外線硬化型樹 脂用PET — 30 (商品名,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日本化藥 (月又)Se ’折射率]_ 5 1 ) 1 0 g後,以孔徑3 0 # m之聚丙稀 製過濾器過濾’得防靜電層用塗布液I。又,ASp—Bj—丨 係由下列成分組成。 A T 0 : 6質量%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除外:】4質量% 曱基乙基酮及異丁醇除外:S 0質量% 〔實施例試料1〕 (1 )塗設防眩層 以滚筒形態捲出厚8 0 // m之三乙醢纖維素薄膜( TD80U·商品名,富士底片(股)製)後’塗布乾燥膜厚 爲7 # m之防眩層塗布液1 ’ ] 1 〇 °C下乾燥1 0杪及5 0 °C下 乾fe? 2 0秒後,氮^純·化下(氧濃度2 0 0 p p m以下)照射積算 光量55mJ之UV光(半固化),光硬化後形成防眩層再 捲取。 (2 )塗設低折射率層 將塗設防眩層之三乙醯纖維素薄膜捲出,塗布乾燥膜 厚爲1 0 0 η ηι之低折射率層用塗布液A後,1 2 0 °C下乾燥7 0 秒’再於Π (TC下乾燥】〇分鐘’熱硬化後於氮純化下(氧 -69- (66) (66)1360566. 濃度lOOppm以下)照射積算光量120m:i之UV光(全固 化),光硬化後形成塗設低折射率層之防反射薄膜再捲取 (3 )防反射薄膜之鹼化處理 完成防反射薄膜製膜後,進行下列處理。 調製1 · 5 m ο 1 / 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後保持5 5 °C,另調 製0.0 0 5mol/L之稀硫酸水溶液後保持35。(:。將所得防反 射薄膜浸漬於所得氫氧化鈉水溶液。 其次以水充分洗淨浸漬用氫氧化鈉,再浸漬於稀硫酸 水溶液1分鐘。以水充分洗淨浸漬用稀硫酸水溶液後,以 1 2 0 °C充分乾燥試料。 如此可得經鹼化處理之防反射薄膜,將其作爲實施例 試料1。 〔實施例試料2至34、比較例試料〗至5〕 除了依表4及表5變更防眩層塗布液及低折射率層塗 布液外,其他同實施例試料1製作實施例試料2至34,比 較例試料】至5。 (評估防反射薄膜) 對所得薄膜進行下列項目評估。結果如表4及表5所 示。 -70- (67)1360566 化) 防反 面檢 2小 J1 S - 硬度 上薄 薄膜 布液 折射 (實 (1 )評估硬化收縮不均(雛折狀)面狀 準備平滑玻璃板,將尼科爾稜晶之偏光板貼合(黑面 於單側玻璃面,再於相反側玻璃面以黏著劑均式貼合 射薄膜,得面狀檢查用樣品。三波長螢光下進行反射 查,以詳細評估硬化收縮不均(皴折狀)面狀》 〇 :面狀惡劣 1至2 :未達目標 3 :容許 4至5:大致良好至極佳 (2 )測定鉛筆硬度(表面硬度) 溫度2 5 °C,相對濕度6 0 %之環境下將防反射薄膜調濕 時後,利用·Π S - S - ό 0 0 ό所規定之試驗用鉛筆,依 Κ — 5 4 〇〇規定進行鉛筆硬度之評估方法,以評估鉛筆 。其荷重爲4.9Ν。進行η = 5次之試驗後,其中3次以 膜未破壞時,視鉛筆硬度〇k。 B至HB :未達目標 Η 21'1、3^:到達目標(314優於2]^,21'1優於1·!)。 貫施例試料3 5爲’以上述製膜條件於三乙醯纖維素 上。又防電層(AS層)後,於其上塗設防眩層用塗 38後’再於上方以同實施例]試料之條件,塗設低 率層塗布液A。 施例試料3 5之防靜電層、防眩層的製膜條件) -71 - (68) (68)1360566 於二乙醯纖維素薄膜(TD80U:商品名,富士底片( 股)製)上塗布膜厚爲l_2"m之防靜電層用塗布液I,6〇 °C下乾燥3 0秒後,氮純化下(氧濃度200ρρηι以下)照射 積算光量7〇nU之UV光(半固化),得防靜電層。其次 於防靜電層上塗布實效防眩層膜厚爲5.之防眩層用 塗布液3 8 ’ 4 〇 t下乾燥3 0秒後,氮純化下(氧濃度2 〇 〇 ppm以下)照射積算光量39mJ之UV光(半固化),得 防眩層。防眩層用塗布液3 8爲,將防眩層全體量之〇.] % 的導電材料(通電粒子)用光亮GNR4.6 — EH (商品名, 金一鎮塗布樹脂珠,日本化學工業(股)製)加入防眩層 用塗布液1而得之物。又’防眩層上以同實施例試料1之 條件塗設低折射率層用塗布液A,最後得防反射薄膜。 (結論) 由表4及表5得知’本發明對提供能充分確保表面硬 度’且無明顯硬化收縮不均(無外觀上之異常感)及可對 應大面積化且均一性狀之市場要求的防眩薄膜,及使用其 之防反射薄膜而言非常有效。 1 )至少由一種3官能丙烯酸系樹脂所形成時,可有 效使外觀面狀及鉛筆硬度兩立。 2 ) 3官能丙烯酸系樹脂中至少一種爲季戊四醇三丙烯 酸酯時更有利於外觀面狀。 3 )對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全質量之3官能 丙烯酸系樹脂爲5 5質量%以上時,可有效確保鉛筆硬度 -72 - (69) (69)1360566 2H。 4) 除了 3官能丙烯酸系樹脂外,至少含有一種2官 能丙烯系樹脂時可使外觀面狀更優良。 5) 至少一種2官能丙烯酸系樹脂爲三聚異氰酸乙氧 改性二丙烯酸酯,可得最優良之外觀面狀。 6 )對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全質量之2官能 丙烯系樹脂爲1 〇質量%以上4 5質量%以下時,可有效使 外觀面狀更良好及確保鉛筆硬度2 Η兩立。 7 )對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全質量之聚合引 發劑含量爲3質量%以上8質量%以下時,可有效使外觀 面狀更良好及確保鉛筆硬度2 Η兩立。 8 )測定表面電阻時,實施例試料3 5以外爲〗X ] 〇 14 (Ω /□),實施例試料35因具有防靜電層,故可降至2 X ] 0 8 ( Ω /□)而得優良外觀面狀及鉛筆硬度,且防沾塵 性特別良好,可提供附防靜電層之防反射薄膜。 本發明之用途 本發明之第1及第2態樣的防眩薄膜(防反射薄膜) 適用於液晶顯示裝置(LCD)、與離子顯示器(PDP)、 電發光顯示器(ELD)及陰極管顯示裝置(CRT)等畫面 顯示裝置。本發明之防反射薄膜因具有透明基材薄膜,故 透明基材薄膜側可接著畫面顯示裝置之畫面顯示表面用。 將本發明之第1及第2態樣的防眩薄膜(防反射薄膜 )使用於偏光膜之表面保護膜單側時,適用於扭曲向列型 -73- (70) 1360566 (VA ) 等型態 特別適 (TN )、超級扭曲向列型(STN ) '垂直校正型 、淸晰切模型(IPS )、光學補償曲件型(OCB ) 之透光型、反射型或半透光型液晶顯示裝置。又, 用於1 9英寸以上之液晶監視器或液晶電視。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爲,本發明之防反射薄膜的剖面圖。 剖面圖 圖2爲,本發明之附防靜電層的防反射薄膜之 【主要元件之符號說明】 】,〗〇 :防反射薄膜 2 :三乙醯纖維素薄膜 3 :防靜電層 4 :防眩層 5 :低折射率層 1 2,1 3 :透光性微粒子 1 4 :通電粒子 -74 -

Claims (1)

1360566 v 第093130274號專利申請案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丨…”,,!*.、:*.· y | 十、申請專利範圍 剛年日轸月;等正 1.—種防眩薄膜’其爲於三乙醯纖維素薄膜之上, 層合防眩層而得之防眩薄膜’其特徵爲,前述防眩層係含 有由丙烯酸系樹脂所形成之透光性樹脂、塑料製透光性微 粒子’及含有由至少一種具有碳數8以上之全氟烷基的( 甲基)丙烯酸系重覆單位與至少一種具有莰烷環之(甲基 )丙烯酸系重覆單位的共聚物所形成之塗平劑所得者,又 ’其係使用於構成前述防眩層上,層合折射率低於前述防 眩層之低折射率層而得的防反射薄膜之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防眩薄膜,其爲含有2 種以上之前述塑料製透光性微粒子。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防眩薄膜,其中前 述三乙醯纖維素薄膜與前述防眩層之間,至少形成由含有 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及導電材料所形成之防靜電層,且 ’於防眩層中含有確保該防靜電層與前述防眩薄膜之最外 層通電用的通電粒子。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防眩薄膜 ’其中前述防眩層、前述低折射率層或前述防靜電層爲含 有下列一般式〔I〕; (R10) m- Si ( X) 4.m 〔I〕 (式中,R1G爲氫原子、烷基或芳基,X爲羥基或可 水解之基,m爲1至3之整數) l36〇566 所示有機矽烷化合物及/或該有機矽烷化合物之水解 物及/或其部分縮合物。 5. 一種防反射薄膜,其爲於三乙醯纖維素薄膜之上 ,依序層合防眩層、折射率低於前述防眩層之低折射率層 而得的防反射薄膜,其特徵爲,前述防眩層係含有由丙烯 酸系樹脂所形成之透光性樹脂、塑料製透光性微粒子,及 含有至少一種具有碳數8以上之全氟烷基的(甲基)丙烯 酸系重覆單位與至少一種具有莰烷環之(甲基)丙烯酸系 重覆單位的共聚物所形成之塗平劑。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防反射薄膜,其中含有2 種以上之塑料製透光性微粒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之防反射薄膜,其中 前述三乙醯纖維素薄膜與前述防眩層之間,形成至少含有 含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及導電材料所形成之防靜電層, 且,前述防眩層中含有確保該防靜電層與前述防反射薄膜 之最外層導電用的通電粒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至7項中任何一項之防反射 薄膜,其中前述防眩層 '前述低折射率層或前述防靜電層 爲含有下列一般式〔I〕; (R10) m- Si ( X) 4-m 〔 I〕 (式中,R1()爲氫原子、烷基或芳基,X爲羥基或可 水解之基,m爲1至3之整數) 所示有機矽烷化合物及/或該有機矽烷化合物之水解 物及/或其部分縮合物。 -2 - 1360566. 9· 一種偏光板’其特徵爲’備有偏光元件,與於偏 光元件之表面上,以朝向前述三乙醯纖維素薄膜中之前述 防眩層之相反側之表面之方式層合的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至8項中任—項之防反射薄膜所成者。 10. —種畫面顯示裝置’其爲備有透光性顯示體及, 由前述透光性顯示體背面照射之光源裝置的畫面顯示裝置 ’其特徵爲,前述透光性顯示體之表面上,層合有如申請 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防眩薄膜,如申請專利範 圍第5至8項中任一項之防反射薄膜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9項之偏光板所得者。 11. —種防眩薄膜’其爲於三乙醯纖維素薄膜上,層 合防眩層而得之防眩薄膜’其特徵爲,前述防眩層係由含 有塑料製透光性微粒子,及含有至少一種具有碳數8以上 之全氟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系重覆單位與至少一種具有 莰烷環之(甲基)丙烯酸系重覆單位的共聚物所形成之塗 平劑’及至少一種由3官能之丙烯酸系樹脂所形成之透光 性的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而得之硬化性組成物所 形成, 又,其係使用於構成前述防眩層上,層合折射率低於前述 防眩層之低折射率層而得的防反射薄膜之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防眩薄膜,其中相對 於前述透光性之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全質量,前 述3官能之丙烯酸系樹脂之添加量爲55質量%以上。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1 2項之防眩薄膜,其中 5^ -3- I360566. 前述透光性之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除前述3官能 之丙烯酸系樹脂以外,至少含有一種2官能之丙烯酸系樹 脂。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防眩薄膜,其中相對 於前述透光性之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全質量,前 述2官能之丙烯酸系樹脂添加量爲10質量%以上、45質 量%以下。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至1 4項中任一項之防眩薄 膜,其中前述三乙醯纖維素薄膜與前述防眩層之間,形成 含有含透光性之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及導電材料 的硬化性組成物所形成之防靜電層,且,前述防眩層中含 有確保該防靜電層與前述防反射薄膜之最外層通電用的通 電粒子。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防眩薄膜,其中前述 防眩層、前述低折射率層或前述防靜電層爲含有下列一般 式〔I〕; (R10) m- Si ( X) 4-m 〔 I〕 (式中,R1()爲氫原子' 烷基或芳基,X爲羥基或可 水解之基,m爲1至3之整數) 所示有機矽烷化合物及/或該有機矽烷化合物之水解 物及/或其部分縮合物。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防眩薄膜,其中含有2 種以上之前述塑料製透光性微粒子。 18. —種防反射薄膜,其爲於三乙醯纖維素薄膜之上
-4- 1360566 ’依序層合防眩層’及折射率低於該防眩層之低折射率層 而得的防反射薄膜,其特徵爲,前述防眩層係由含有塑料 製透光性微粒子,及含有至少一種具有碳數8以上之全氟 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系重覆單位與至少一種具有莰烷環 之(甲基)丙烯酸系重覆單位的共聚物所形成之塗平劑, 及至少一種含有3官能之丙烯酸系樹脂之透光性的電離放 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而得之硬化性組成物 所形成。 1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防反射薄膜,其中相 對於前述透光性之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全質量, 3官能之丙烯酸系樹脂之添加量爲5 5質量%以上。 2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或1 9項之防反射薄膜,其 中前述透光性之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除前述3 官能之丙烯酸系樹脂以外,至少含有一種2官能之丙烯酸 系樹脂。 2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防反射薄膜,其中相 對於前述透光性之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全質量, 2官能之丙烯酸系樹脂之添加量爲1 〇質量%以上、45質量 %以下。 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至2 1項中任一項之防反射 薄膜,其中前述三乙醯纖維素薄膜與前述防眩層之間,形 成有含有電離放射線硬化型多官能樹脂及導電材料之硬化 性組成物所形成的防靜電層,且 前述防眩層中含有確保該防靜電層與前述防反射薄膜之f -5- 1360566 外層通電用的通電粒子。 23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至22項中任一項之防反射 薄膜’其中前述防眩層、前述低折射率層或前述防靜電層 爲含有下列一般式〔I〕; (R )m- Si(X)4-m 〔I〕 (式中’ R1Q爲氫原子、烷基或芳基,X爲羥基或可 水解之基’m爲1至3之整數) 所示有機矽烷化合物及/或該有機矽烷化合物之水解 物及/或其部分縮合物。 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至2 3項中任一項之防反射 薄膜,其中含有2種以上之前述塑料製透光性微粒子。 25. —種偏光板’其爲’備有偏光膜,與於該偏光膜 之表面上’以朝向前述三乙醯纖維素薄膜中之前述防眩層 之相反側之表面的方式層合的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至i 7 項中任何一項之防眩薄膜、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至2 4 項中任何一項之防反射薄膜所成者。 26. —種畫面顯示裝置’其爲’備有透光性顯示體及 由前述透光性顯示體背面照射之光源裝置的畫面顯示裝置 ,其特徵爲’目1i述透光性顯不體之表面上層合有如申請專 利範圍第1 1至1 7項中任一項之防眩薄膜、如申請專利範 圍第18至24項中任一項之防反射薄膜或如申請專利範圍 第25項之偏光板。
TW093130274A 2003-10-06 2004-10-06 Antiglare film TW20051745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47218 2003-10-06
JP2003408023 2003-1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17458A TW200517458A (en) 2005-06-01
TWI360566B true TWI360566B (zh) 2012-03-21

Family

ID=34425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30274A TW200517458A (en) 2003-10-06 2004-10-06 Antiglare film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645502B2 (zh)
JP (1) JP4431540B2 (zh)
KR (1) KR101080907B1 (zh)
TW (1) TW200517458A (zh)
WO (1) WO20050337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41387A (en) * 2005-02-21 2006-12-0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Anti-glare optical multilayer body
JP2006276839A (ja) * 2005-03-03 2006-10-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学機能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US20060286465A1 (en) * 2005-06-15 2006-12-21 Ji-Suk Kim Film type filter and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07164166A (ja) * 2005-11-21 2007-06-28 Fujifilm Corp 光学フィルム、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7960018B2 (en) * 2006-03-29 2011-06-14 Fujifilm Corporation Optical film, polarizing plate, image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ical film
KR101243818B1 (ko) * 2006-08-22 2013-03-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편광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TWI374922B (en) * 2006-12-29 2012-10-21 Eternal Chemical Co Ltd Anti-uv coating composition and the use thereof
US8778489B2 (en) 2007-03-31 2014-07-15 Tomoegawa Co., Ltd. Optical layered product
JP2008292987A (ja) * 2007-04-24 2008-12-04 Tomoegawa Paper Co Ltd 光学積層体
US8216669B2 (en) * 2007-05-16 2012-07-10 Lg Chem, Ltd. Composition for anti-glare film and anti-glare film prepared using the same
DE102007025600B4 (de) * 2007-05-31 2009-05-28 Schott Ag Interferenzfilter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FR2925912B1 (fr) * 2007-12-26 2010-01-22 Toray Plastics Europ Film polyester enroulable comprenant sur au moins l'une de ses faces, un revetement reticule resistant aux rayures, procede d'obtention de ce film polyester
KR100963248B1 (ko) 2008-03-14 2010-06-10 오성엘에스티(주) 대전방지 방현필름의 제조방법
JP5598892B2 (ja) * 2008-04-21 2014-10-01 大日本塗料株式会社 積層透明膜
JP5407174B2 (ja) * 2008-05-09 2014-02-05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
KR101034712B1 (ko) 2008-12-24 2011-05-17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두 개의 방현입자가 중첩된 형태의 방현제를 포함하는 방현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023403A (zh) * 2009-09-17 2011-04-20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光学膜
JP5692094B2 (ja) * 2010-01-22 2015-04-01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54753B (zh) * 2010-04-19 2014-10-01 Tomoegawa Co Ltd 光學積層體、偏光板、顯示裝置及光學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US20120207992A1 (en) * 2011-02-15 2012-08-16 Fujifilm Corporation Production method of antireflection film, antireflection film and coating composition
JP5723625B2 (ja) * 2011-02-15 2015-05-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CN103208404A (zh) * 2013-03-18 2013-07-17 常州凯森光电有限公司 体育场馆专用双涂层大功率节能灯的制备方法
JP6226652B2 (ja) * 2013-09-09 2017-11-08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167005B2 (ja) * 2013-10-04 2017-07-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カバーガラス、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628457B (zh) * 2014-04-17 2018-07-01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防眩膜、偏光板、液晶面板以及影像顯示裝置
KR101951864B1 (ko) * 2016-03-14 2019-02-2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반사 방지 필름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951863B1 (ko) 2016-03-14 2019-02-2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반사 방지 필름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948821B1 (ko) 2016-03-14 2019-02-1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반사 방지 필름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821234B (zh) 2018-01-09 2023-11-11 美商康寧公司 具光改變特徵之塗覆製品及用於製造彼等之方法
JP7323986B2 (ja) * 2018-03-19 2023-08-09 株式会社きもと 防眩フィルム
US11242660B1 (en) 2019-02-08 2022-02-08 Preform LLC Preformed reflective line marking for roadway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thereof
US20230124385A1 (en) * 2020-03-09 2023-04-20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Anti-glare antireflection member, polarizing plate, surface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which are provided with anti-glare antireflection member,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nti-glare antireflection member
US20220011478A1 (en) 2020-07-09 2022-01-13 Corning Incorporated Textured region of a substrate to reduce specular reflectance incorporating surface features with an elliptical perimeter or segments thereof,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16348282A (zh) * 2020-10-22 2023-06-27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反射型偏振膜用表面保护膜以及层叠体
WO2022259847A1 (ja) 2021-06-08 2022-12-15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14384623B (zh) * 2022-02-16 2023-01-24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偏光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69071B2 (ja) 1988-08-01 1999-03-10 東レ株式会社 フッ素含有被覆組成物
JP3041964B2 (ja) 1990-12-25 2000-05-15 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界面活性剤、防汚処理剤及び艶出し剤
JP3748596B2 (ja) 1995-08-02 2006-02-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レジスト材料及びレジスト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JP2570217B2 (ja) 1995-08-25 1997-01-08 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伝送ファイバー
JPH10111401A (ja) * 1996-08-14 1998-04-28 Daikin Ind Ltd 反射防止処理物品
JPH10309455A (ja) 1997-05-13 1998-11-24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フッ素系界面活性剤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組成物
AU6056099A (en) * 1998-09-23 2000-04-10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hotoresists, polymers and processes for microlithography
US6778240B2 (en) * 2000-03-28 2004-08-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Anti-glare and anti-reflec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02243907A (ja) 2001-02-21 2002-08-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2277602A (ja) 2001-03-14 2002-09-2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防眩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偏光板
JP2003026734A (ja) 2001-07-16 2003-01-29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多層フィルム
JP4187139B2 (ja) * 2002-03-13 2008-11-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拡散フイルム、反射防止フイ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3953922B2 (ja) * 2001-10-18 2007-08-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光学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17458A (en) 2005-06-01
KR101080907B1 (ko) 2011-11-08
JPWO2005033752A1 (ja) 2006-12-14
JP4431540B2 (ja) 2010-03-17
US20070053055A1 (en) 2007-03-08
US7645502B2 (en) 2010-01-12
WO2005033752A1 (ja) 2005-04-14
KR20060109874A (ko) 2006-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60566B (zh)
TWI498212B (zh) 光學積層體及硬質塗膜
TWI266073B (en) Antireflec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5531509B2 (ja)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541534B (zh) Optical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6070195B2 (ja)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202819B2 (ja)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I488747B (zh) Optical laminates and optical laminates
TWI416158B (zh) Optical laminated body and optical laminate
JP5101631B2 (ja) 反射防止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た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JPWO2017204228A1 (ja) 積層体ならびにこれを有する画像表示装置の前面板、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機能付きミラ−、抵抗膜式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
TWI402303B (zh) 硬化性組成物、抗反射薄膜、其製法、偏光板及影像顯示單元
CN101398489B (zh) 光学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TWI362501B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ptical functional film
JP2011505585A (ja) 反射防止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て製造した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JP2006058574A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TW200401116A (en) High refraction film, high refraction film-forming coating composition, anti-reflection film, protective film for polarizing plate,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5116166B2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光学素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20140143212A (ko) 하드 코팅 조성물 및 고굴절률 안티블로킹층 형성 조성물
JP2009020348A (ja)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TWI394662B (zh) Optical laminates
JP4962192B2 (ja)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449760B2 (ja) 塗布組成物、積層体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5732415B2 (ja)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塗布組成物
JP2009047938A (ja) 防眩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