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28547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28547B
TWI328547B TW096124138A TW96124138A TWI328547B TW I328547 B TWI328547 B TW I328547B TW 096124138 A TW096124138 A TW 096124138A TW 96124138 A TW96124138 A TW 96124138A TW I328547 B TWI328547 B TW I3285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torsion bar
rear wheel
gear case
locomo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24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17232A (en
Inventor
Shinji Ito
Toshiyuki Iwai
Toshihiko Ichikawa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817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17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8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854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7/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rotary shaft, e.g. cardan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2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 B62K25/283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for cycles without a pedal crank, e.g. motor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Description

1328547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機車,該機車具備有:用來將動力單元 的輸出傳達到後輪的軸傳動裝置。 【先前技術】 已知有機車,其具備有軸傳動裝置,該軸傳動裝置會 將動力單元的輸出,經由傳動軸及齒輪箱而傳達到後輪( 例如,參考專利文獻1 )。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昭62-43388號公報(第1圖、第2圖) 在專利文獻1的第1圖及第2圖,機車1(圖號是沿 用該公報。以下相同),是具備有:框架2、可自由上下 擺動地設置在該框架2的後叉10、可自由旋轉地設置在 該後叉10的後端部的後輪11、在該後輪11的側方所設 置的齒輪箱15、在該齒輪箱15與引擎的軸24之間所設 置的推進軸28 (以下稱作傳動軸28)、以及在齒輪箱15 與框架2之間所設置的扭力桿32。而將引擎的驅動力經 由傳動軸28及齒輪箱15而傳達到後輪11。 在專利文獻1的機車,扭力桿32的前端3 2b,是連 結於框架2,所以需要在主生產線來進行扭力桿32對於 框架2的組裝。該扭力桿32的組裝時間拉長的話,主生 產線的生產性就會降低。 -5- (2) 1328547 【發明內容】 [發明欲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的課題要提供一種機車,其所具備的軸傳動裝 ' 置,能縮短扭力桿的組裝時間,並且提高主生產線的生產 性。 φ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第1發明,在車體框架可自由上下擺動地設置後叉, 在該後叉的後端部設置後輪,在該後輪的側方設置齒輪箱 ,在該齒輪箱與動力單元的輸出軸之間設置傳動軸,將動 力單元的輸出經由傳動軸及齒輪箱而傳達到後輪,之機車 ,齒輪箱,是被後輪車軸所支承,該後輪車軸是設置於後 叉的後端部,並且以用來將齒輪箱的外周部與後叉予以連 結的扭力桿達成止轉固定。 • 第2發明,扭力桿,是隔介著彈性構件而連結於後叉 ,或者扭力桿,是隔介著彈性構件而連結於齒輪箱。 第3發明,於齒輪箱內所配置的傳動軸側的齒輪,關 於:其與在後輪側所配置的最終從動齒輪嚙合的嚙合位置 、將扭力桿連結於齒輪箱的連結位置、以及配置於齒輪箱 內,用來支承最終從動齒輪的軸承的位置,該嚙合位置、 連結位置、與軸承的位置,是配置在大致相同的鉛直面上 -6- (3) 1328547 [發明效果] 在第1發明,扭力桿的前端,是組裝於後叉。在後叉 可一起組裝後輪、齒輪箱、及扭力桿,所以在副生產線, 可預先在後叉組裝扭力桿。在主生產線就不需要將扭力桿 ' 組裝在後叉,所以能提高主生產線的生產性。 除此之外,當將扭力桿組裝於後叉時,容易採取良好 的作業姿勢,能縮短扭力桿的組裝時間。 # 在第2發明,扭力桿,是經由彈性構件而連結於後叉 ’或者扭力桿,是經由彈性構件而連結於齒輪箱。所以因 爲傳達扭力的變化.所導致的震動能以彈性構件吸收,所以 其他部分,例如,可使在齒輪箱內所設的阻尼構件等的緩 衝裝置小型化。或者可省去在其他的部分所設的緩衝裝置 〇 在第3發明,傳動軸側的齒輪與最終從動齒輪嚙合的 嚙合位置 '齒輪箱與扭力桿連結的連結位置、以及用來支 ® 承最終從動齒輪的軸承的位置,是配置在大致相同的鉛直 面上;所以當力量作用於嚙合位置時,在齒輪箱不易產生 扭轉力矩。 由於在齒輪箱不易產生扭轉力矩,所以與沒有將嚙合 位置 '連結位置、軸承位置,配置在相同的鉛直面上的情 況相比’可以減少齒輪箱所需要的強度。由於可減少齒輪 箱所需要的強度’則能減少齒輪箱的厚度,能將齒輪箱輕 量化。 (4) 1328547 【實施方式】 以下根據附圖來說明實施本發明的最佳方式。圖面是 從圖號的方向來看。 第1圖是本發明的機車的左側面圖。 機車10,具備有車體框架11,該車體框架11是具備 有:設置在車輛的前端部的頭管13'從該頭管13朝後方 延伸設置的主框架14、從主框架14的後端部朝後方延伸 φ 設置的座墊軌道15、15(僅顯示前側的圖號15)、從頭 管1 3朝斜下方延伸設置的下框架1 6、1 6 (僅顯示前側的 圖號16)、將該下框架16、16的後端與座墊軌道15、15 的後端予以連結的後框架17、1 7 (僅顯示前側的圖號) 、將樞支軸19可自由轉動地安裝在該後框架17、17,以 該樞支軸19爲中心而可上下擺動地安裝的後叉21、以及 將該後叉21的前部22與主框架14的後部23予以連結的 後避震單元25。 φ 機車10,將前叉28可自由轉向地安裝在頭管13,將 前輪29可自由旋轉地安裝在該前叉28的下端’在前叉 28的上部安裝轉向用車把31,在以主框架14與下框架 16所包圍的空間,配置作爲動力單元32的引擎33’在後 叉21的後端部21b可自由轉動地安裝後輪35’在用來支 承後輪35的後輪車軸36與引擎33之間,配置有:用來 將引擎33的驅動力傳達到後輪35的軸傳動裝置40。 引擎33,是具備有:曲軸箱41、與從該曲軸箱41立 起的兩個氣缸部42F、42R的V型雙氣缸引擎。而省略了 -8- (5) 1328547 燃料供給裝置、排氣管、及滅音器等。 45是油箱’ 46是駕駛者座墊,47是後擋泥板,48是 頭燈,49是尾燈,5 1、5 1 (僅顯示前側的圖號5 1 )是後 方向燈,52是用來補強車體框架11的角撐板構件。 第2圖是本發明的機車的後部左側面圖。 機車10,從構成車體框架11的一部分的後框架17, 朝後方經由樞支軸19可自由上下擺動地設置後叉21,在 φ 該後叉2 1的後端部2 1 b設置後輪3 5,在該後輪3 5的側 方設置齒輪箱54,在該齒輪箱54、與作爲動力單元32的 引擎33的輸出軸55之間,設置傳動軸56,將引擎33的 輸出經由傳動軸56及齒輪箱54而傳達到後輪35。 齒輪箱54是被後輪車軸36所支承,該後輪車軸36 是設置在後叉21的後端部21b,並且以用來將齒輪箱54 的外周部54g與後叉21予以連結的扭力桿57達成止轉固 定。 • 從座墊軌道15、15(僅顯示前側的圖號15),朝後 方延伸出後部框架61,在該後部框架61安裝後擋泥板47 或共乘者座墊62等。 在圖中,63是設置在主框架14的後部,用來將後避 震單元25的上端部25t予以保持的托架。 第3圖是用來說明本發明的機車的軸傳動裝置及其周 邊部分的剖面圖。以下先說明軸傳動裝置40的構造,接 著,針對用來將軸傳動裝置40及後輪35予以支承的後叉 2 1予以說明。 -9- (6) 1328547 軸傳動裝置40,其功能是將傳動軸56與傳動軸56 的驅動力的方向轉換,將其傳達到後輪35。軸傳動裝置 40的主要構造,是具備有:經由萬向接頭65而安裝於引 擎(第2圖的圖號33)的輸出軸55的傳動軸56、於該傳 動軸56的後端部56b所安裝的作爲傳動軸側的齒輪66的 傳動齒輪67、與該傳動齒輪67嚙合而用來轉換驅動力的 方向的最終從動齒輪68、以及用來收容上述齒輪67、68 φ 的齒輪箱54 » 最終從動齒輪68,是壓入到套筒73。該套筒73,是 藉由軸承94、96所支承。在套筒73是安裝著阻尼緊固器 74而一體地與套筒73旋轉,在該阻尼緊固器74,是經由 螺栓77安裝著阻尼構件75。 在後輪車軸36的外周’是隔介著襯套71而配置軸承 72,藉由該軸承72與另一軸承95,支承著包含齒輪箱54 的最終齒輪單元。 Φ 在最終從動齒輪68與後輪35之間,設置緩衝裝置。 在本實施例,緩衝裝置是阻尼構件75。使該阻尼構件75 中介於最終從動齒輪68與後輪35的輪轂76之間,將傳 動軸56的扭力傳達到後輪35,並且緩和因爲扭力變化所 造成的震動》 齒輪箱54是由:主體部81、與從車輛的內側朝向外 側來覆蓋該主體部81的蓋部82所構成。將蓋部82合在 主體部81,以鎖裝構件83加以固定。在齒輪箱54的內 部形成齒輪室84,在該齒輪室84配置:傳動齒輪67、以 -10- 1328547 • ⑺ 及與該傳動齒輪67嚙合的最終從動齒輪68。齒輪室 具備有注油孔8 5,將油從該注油孔8 5注入。而注油孔 通常是以蓋子8 6所封閉住。 在蓋子82’是從內側安裝有作爲環構件88的防塵 ' ,在該環構件88安裝有使外空氣與齒輪室84連通的通 管89。 在圖中’ 91〜94、96、97是軸承,ιοί〜1〇5是密 • 構件,1〇7是碟煞單元,108是碟煞板,1〇9是將後輪 軸36固定在後叉21的螺母。 後叉21,是由:其中一方的延伸部111、另一方的 伸部112、以及將該其中一方的延伸部111與另一方的 伸部1 1 2予以連結的橫臂部1 1 3所構成。 其中一方的延伸部111與橫臂部113,是以鑄造方 形成爲一體。另一方的延伸部112,是將實心構件132 結於管構件131的構造。 # 也就是說,後叉21,是連結了複數的構件,該複 構件的連結方法,是藉由焊接方式。藉由將後叉21作 分割構造,則能容易進行其中一方的延伸部Π1與橫桿 1 13的鑄造處理。 第4圖是第2圖的4-4線剖面圖,是將扭力桿57 裝於齒輪箱54的構造的說明圖。 從齒輪箱54的外周部54g朝下方延伸設置凸緣 115,在該凸緣部Π5所開設的孔部116,依序嵌入管 120、彈性構件119、管構件1]8,將在前端部形成爲雙 84 85 板 氣 封 車 延 延 式 連 數 成 部 安 部 部 股 C 3 ) -11 - (8) (8) 1328547 狀的扭力桿57的前端部所設的孔部117、117對準上述孔 部116的中心,藉由螺栓121及螺母122,將扭力桿57 固定在齒輪箱54。 也就是說,扭力桿57’是經由彈性構件119而連結 在齒輪箱54。由於扭力桿57是經由彈性構件119而連結 在齒輪箱5 4,所以能以彈性構件1 1 9來吸收驅動系統所 產生的震動。由於所產生的震動能以彈性構件119吸收, 所以可以將設置在其他部分,例如在後輪的輪轂7 6內所 設置的阻尼構件(第3圖的圖號75)等的緩衝裝置小型 化。或者可節省設置在其他部分的緩衝裝置。 在本實施例,彈性構件119雖然是安裝在扭力桿57 與齒輪箱54之間,而也可以將彈性構件n9安裝在扭力 桿5 7與後叉2 1之間。 接著敘述上述的機車的軸傳動裝置的作用。 第5圖是用來說明在車體框架安裝有後叉的情形的作 用圖。 . 在圖(a),預先使在副生產線將齒輪箱54、後輪35 、及扭力桿57等安裝在後叉21的後單元123面對於,搭 載有引擎33等的車體框架11。 在圖(b) ’在主生產線將後叉21的前端部21a對準 ’在車體框架11側所形成的樞支孔124,將樞支軸19通 過上述樞支孔124,將後單元123安裝於車體框架11。 齒輪箱54,是被後輪車軸36所支承,該後輪車軸36 是設置於後叉21的後端部21b,並且以用來將齒輪箱54 -12- (9) 1328547 的外周部54g與後叉2]予以連結的扭力桿57達成止轉固 定。 扭力桿57的前端,是組裝於後叉21。在後叉21,可 一起組裝後輪3 5 '齒輪箱5 4、及扭力桿5 7,所以在副生 產線,可預先將扭力桿57組裝在後叉21。 除此之外,當要將扭力桿57組裝在後叉21時,容易 採取良好的作業姿勢,能夠縮短扭力桿5 7的組裝時間。 • 第6圖是將齒輪的嚙合位置、與扭力桿的連結位置、 與軸承位置之間的位置關係予以說明的實施例圖及其比較 例圖。 (a )是顯示實施例,作爲於齒輪箱內所配置的傳動 軸側的齒輪66的傳動齒輪67,關於:其與在後輪側所配 置的最終從動齒輪68嚙合的嚙合位置125、將扭力桿57 連結於齒輪箱54的連結位置126、以及配置於齒輪箱內 ,用來支承最終從動齒輪68的軸承72的位置127,該嚙 • 合位置125、連結位置126、與軸承72的位置127,是配 置在大致相同的鉛直面128上。 (b )是顯示比較例,雖然嚙合位置125與軸承72的 位置127,是配置在大致相同的鉛直面128上,而將扭力 桿57連結於齒輪箱54的連結位置,是位在不同的鉛直面 129上,該鉛直面128、】29相距著間隔F,所以當力量作 用於嚙合位置125時,扭轉力矩會產生於齒輪箱54。 而在本發明的軸傳動裝置,由於嚙合位置125、連結 位置126、與軸承的位置127,是配置在大致相同的鉛直 -13- (10) 1328547 面128上,所以當力量作用於嚙合位置125時’在齒輪箱 54不易產生扭轉力矩。 由於不易產生扭轉力矩,所以與將嚙合位置125、連 結位置126、軸承位置127,配置在不同的鉛直面上的情 況相比,可以減少齒輪箱54所需要的強度。由於可減少 齒輪箱所需要的強度,則能減少齒輪箱54的厚度’能將 齒輪箱54輕量化。 • 在第1發明,也可省略,在扭力桿與齒輪箱之間 '或 在扭力桿與後叉之間所隔介的彈性構件。除此之外’也可 用軸承代替彈性構件》 傳動軸側的齒輪與最終從動齒輪嚙合的嚙合位置、將 扭力桿連結於齒輪箱的連結位置、與用來支承最終從動齒 輪的軸承的位置,也可配置在不同的鉛直面上。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 本發明適合於具備有軸傳動裝置的機車。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是本發明的機車的左側面圖。 第2圖是本發明的機車的後部左側面圖。 第3圖是用來說明本發明的機車的軸傳動裝置及其周 邊部分的剖面圖。 第4圖是第2圖的4-4線剖面圖。 第5圖是用來說明在車體框架安裝有後叉的情形的作 -14- (11) 1328547 用圖。 第6圖是將齒輪的嚙合位置、與扭力桿的連結位置、 與軸承位置之間的位置關係予以說明的實施例圖及其比較 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〇 :機車 • 11 :車體框架 2 1 :後叉 2 1 b :後叉的後端部 32 :動力單元 3 5 :後輪 3 6 :後輪車軸 5 4 :齒輪箱 54g:齒輪箱的外周部 # 55:動力單元的輸出軸 56 :傳動軸 57 :扭力桿 66 :傳動軸側的齒輪 68 :最終從動齒輪 1 1 9 :彈性構件 1 2 5 :嚙合位置 1 2 6 :連結位置 1 2 7 :軸承的位置 -15- (12)1328547 1 2 8 :錯直面
-16 -

Claims (1)

1328547 Ο) 十、申請專利範圍 ι· 一種機車’在車體框架可自由上下擺動地設置後 叉’在該後叉的後端部設置後輪,在該後輪的側方設置齒 輪箱’在該齒輪箱與動力單元的輸出軸之間設置傳動軸, 將上述動力單元的輸出經由上述傳動軸及上述齒輪箱而傳 達到上述後輪,之機車,其特徵爲: 上述齒輪箱,是被後輪車軸所支承,該後輪車軸是設 置於上述後叉的後端部,並且以用來將上述齒輪箱的外周 部與上述後叉予以連結的扭力桿達成止轉固定。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機車,其中上述扭力桿 ’是隔介著彈性構件而連結於上述後叉,或者上述扭力桿 ,是隔介著彈性構件而連結於上述齒輪箱。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機車,其中於上述 齒輪箱內所配置的傳動軸側的齒輪,關於:其與在上述後 輪側所配置的最終從動齒輪嚙合的嚙合位置、將上述扭力 桿連結於上述齒輪箱的連結位置、以及配置於上述齒輪箱 內,用來支承上述最終從動齒輪的軸承的位置, 上述嚙合位置、上述連結位置、與上述軸承的位置, 是配置在大致相同的鉛直面上。 -17-
TW096124138A 2006-09-20 2007-07-03 Motorcycle TW200817232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54862A JP4814739B2 (ja) 2006-09-20 2006-09-20 自動二輪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17232A TW200817232A (en) 2008-04-16
TWI328547B true TWI328547B (zh) 2010-08-11

Family

ID=39154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24138A TW200817232A (en) 2006-09-20 2007-07-03 Motorcycl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717213B2 (zh)
JP (1) JP4814739B2 (zh)
KR (1) KR100912571B1 (zh)
CN (1) CN100591572C (zh)
DE (1) DE102007043720B4 (zh)
IT (2) ITTO20070582A1 (zh)
TW (1) TW20081723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01092B2 (ja) * 2007-08-27 2012-08-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5117227B2 (ja) * 2008-03-12 2013-01-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5086855B2 (ja) * 2008-03-18 2012-11-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5239087B2 (ja) * 2009-03-31 2013-07-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CN106542037B (zh) * 2015-09-22 2019-03-29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后叉结构
ITUB20153985A1 (it) * 2015-09-29 2017-03-29 Piaggio & C Spa Retrotreno di motociclo a trasmissione cardanica e relativo motociclo
CN107399401B (zh) * 2017-07-21 2019-11-22 浙江美可达摩托车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的车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2613A (en) 1901-08-02 1902-02-04 Zachariah T Bush Vehicle-spring.
US2077628A (en) * 1935-07-25 1937-04-20 Le Grand L Jordan Motorcycle
FR830796A (fr) 1936-12-16 1938-08-09 Audi Ag Suspension élastique pour cycles et notamment pour motocyclettes
DE698401C (de) 1936-12-17 1940-11-08 Auto Union A G Abfederung fuer Fahrraeder, insbesondere fuer Kraftraeder
GB692613A (en) 1949-08-30 1953-06-10 Dev Dutt Tando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otor cycle rear wheel suspensions
JPS55123580A (en) * 1979-03-19 1980-09-24 Yamaha Motor Co Ltd Frame of twoowheel barrow
JPS55132370A (en) * 1979-03-29 1980-10-15 Yamaha Motor Co Ltd Structure for rear arm bearing of autobicycle
JPS5679072A (en) 1979-11-29 1981-06-29 Suzuki Motor Co Suspension system for rear wheel of shaft drive autobicycle
DE8017869U1 (de) * 1980-07-03 1981-02-19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8000 Muenchen Zweiradfahrzeug mit kardanantrieb in einer hinterradfuehrung
JPS6145297Y2 (zh) * 1981-04-20 1986-12-19
JPS57205206A (en) 1981-06-10 1982-12-16 Nissan Motor Co Ltd Linkage type suspension
JPS5981290A (ja) 1982-11-01 1984-05-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制動時姿勢制御装置
JPS59195481A (ja) 1983-04-20 1984-11-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リヤフオ−クの取付構造
JPS6218381A (ja) * 1985-07-16 1987-01-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ブレ−キキヤリパ装置の取付構造
JPS6218382A (ja) * 1985-07-16 1987-01-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シヤフトドライブ装置
JPS6218383A (ja) * 1985-07-18 1987-01-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シヤフトドライブ装置
JPS6243388A (ja) * 1985-08-21 1987-02-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シヤフトドライブ装置
JPS61143280A (ja) 1985-11-12 1986-06-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US5067580A (en) * 1988-05-20 1991-11-26 James Parker Anti-shaft effect motorcycle suspension
JPH05185978A (ja) 1992-01-10 1993-07-27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リヤアームの軸受部構造
JPH06179387A (ja) * 1992-12-16 1994-06-28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2輪車の後輪懸架装置
JP2000238544A (ja) * 1999-02-19 2000-09-05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リヤアーム部構造
US7048285B1 (en) 2002-02-07 2006-05-23 Derek Harold Yates Reactive axle and suspension for a vehicle
JP4047329B2 (ja) * 2002-05-03 2008-02-13 モト グッツィ ソシエタ ペル アチオニ 変速カルダン軸を有する自動二輪車の後車軸
JP4459002B2 (ja) * 2004-09-30 2010-04-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4532380B2 (ja) * 2005-09-29 2010-08-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4684125B2 (ja) * 2006-02-20 2011-05-18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のドライブシャフトケース及び自動二輪車
JP4733538B2 (ja) * 2006-02-28 2011-07-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TTO20070582A1 (it) 2008-03-21
KR20080026479A (ko) 2008-03-25
DE102007043720B4 (de) 2018-08-16
KR100912571B1 (ko) 2009-08-19
TW200817232A (en) 2008-04-16
DE102007043720A1 (de) 2008-04-10
CN100591572C (zh) 2010-02-24
JP2008074214A (ja) 2008-04-03
CN101148188A (zh) 2008-03-26
ITTO20070581A1 (it) 2008-03-21
JP4814739B2 (ja) 2011-11-16
US20080066987A1 (en) 2008-03-20
US7717213B2 (en) 2010-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28547B (zh)
TWI326646B (zh)
CA2516153C (en) Motorcycle
US10829178B2 (en) Vehicle body frame of straddle-type vehicle
JP5117227B2 (ja) 自動二輪車
US7882919B2 (en) Shaft drive device
JP4537927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パワーユニット支持構造
JP2018131001A (ja) 自動二輪車用フレーム
JP4490143B2 (ja)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US9555850B2 (en) Saddle-type vehicle
JP6316042B2 (ja) エンジンのマウント構造
US10077092B2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KR100912572B1 (ko) 자동이륜차
WO2018179795A1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構造
EP2275333B1 (en) Suspension device for a swing-type power unit
JP5716553B2 (ja) エンジン懸架構造
EP2028091A1 (en) Motorcycle and frame of motorcycle
CN2550197Y (zh) 轴传动正三轮摩托车的发动机柔性安装装置
JP2007203780A (ja) 自動二輪車の懸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