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97959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97959B
TWI297959B TW95118829A TW95118829A TWI297959B TW I297959 B TWI297959 B TW I297959B TW 95118829 A TW95118829 A TW 95118829A TW 95118829 A TW95118829 A TW 95118829A TW I297959 B TWI297959 B TW I2979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pitaxial layer
epitaxial
layer
substrate
nano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5118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44231A (en
Inventor
rui-hua Hong
dong-xing Wu
Original Assignee
Univ Nat Chunghs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Nat Chunghsing filed Critical Univ Nat Chunghsing
Priority to TW095118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0744231A/zh
Publication of TW200744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44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97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97959B/zh

Links

Landscapes

  • Led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1297959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初步嘉晶結構 本發明係關於,磊晶結構及其製造方法,尤指,適用於發光二極體的 及其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i &咼發光—極體的內部發光效率爲發展發光一極體的重要目標’而內部發光效率往往受 〇冑成胃,其中之一則與嘉晶層及_材料 的異質介画生質有關。由於晶格常數不同,在磊晶時會產生差排缺陷,此一缺陷若隨晶膜厚 度向上延伸,貝[J對元件品質的影響很大。 以成長於藍寶石基板的GaN嘉晶層爲例,傳統方法可分爲有遮罩及無遮胃。胃g胃 方法係於基板上形成GaN薄膜後,藉由Si02或SiN4遮罩保護定義岀所要的圖形,再將無遮 罩保護的GaN蝕刻至一適當深度。接著進行二次磊晶,GaN會沉積在蝕刻過的無遮覃區域; 經橫向縫合後可得到GaN磊晶層。然而,有遮罩方法製作的磊晶層在無遮罩區域的缺陷會繼 續延伸,並產生橫向晶格傾斜的問題,造成高密度的缺陷。至於無遮罩方法則是將無遮罩保 護的GaN,以乾式飩刻方法完全去除。將遮罩移除後,再以留下的GaN爲種子進行二次磊晶。 藉由控制橫向及縱向生長速率’可使GaN橫向沉積形成低缺陷的磊晶膜。 本發明進一步針對無遮罩磊晶方法中,二次磊晶時種子層的形成提出一簡單而精確的方 法,以大幅降低磊晶結構可能產生的缺陷。 1297959 【發明内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磊晶結構及其製造方法,可藉由簡單而精確的製程,有效控 制及減少磊晶層的缺陷。 本發明的磊晶結構主要包括一基板、形成於該基板上的第一磊晶層、複數個隨機分佈於 該第一嘉晶層表面的奈米柱、及形成於該第一嘉晶層及奈米柱上的第二嘉晶層。每一奈米柱 爲具有奈米等級尺寸的柱狀體,且相鄰奈米柱之間距約爲100〜500nm,較佳爲200〜300mn。 φ 本發明磊晶結構具有低缺陷的第二磊晶層,因此可有效提高半導體元件的良率。 本發明製造磊晶結構的方法主要包括下列步驟:(a)提供一基板;(b)於該基板上進行第一 次嘉晶,开多成一第一嘉晶層;⑹以反應離子倉虫刻(reactive ion etching,RIE)程序將第一嘉晶層 垂直蝕刻至一預定深度’形成複數個隨機分佈的奈米柱,每一奈米柱爲具有奈米等級尺寸的 柱狀體,相鄰奈米柱之間距約爲100〜50〇mn; (d)於該第一磊晶層及奈米柱上進行第二次嘉晶, 形成一低缺陷的第二嘉晶層。 φ 爲使磊晶層與基板介面更相容,基板上尙可先低溫形成一緩衝層。本發明方法的反應 子餓亥暇序可爲感應式親合電漿(inductively- e〇uPledpiasma,ICP)鈾刻,或其他適當方法。步 驟(d)的第二次磊晶過程較佳爲控制橫向磊晶速率大於縱向磊晶速率。 【實施方式】 本發明之磊晶結構可用於一般半導體裝置之製程,例如發光二極體製程。第1圖爲本發 明磊晶結構之一較佳實施例’顯示一用於製造藍色發光二極體的初步結構,圖中各層的比例 1297959 僅爲示意,並非依照實際尺寸放大。該結構主要包括藍寶石基板10,形成於藍寶石基板10 上的第一 GaN磊晶層30,複數個均勻分佈於第一 GaN磊晶層的表面的GaN奈米柱31,形 成於第一 GaN磊晶層30上' GaN奈米柱31之間的孔隙40,形成於孔隙40及GaN奈米柱 31上、無缺陷的第二GaN磊晶層50。GaN奈米柱31的尺寸約爲1〇〇〜500 nm高,相鄰奈米 柱之間距,亦即孔隙40的大小約爲100〜500nm,較佳爲200〜300nm。 本發明使用的基板材質除了藍寶石之外,亦可選用GaN、AIN、AlGaN、碳化矽等。至 於奈米柱、第一磊晶層及第二磊晶層除了 GaN材質外,亦可選用其他瓜族及V族元素組成的 可發光材料,如ZnSe〇 第2〜4圖顯示以本發明的方法,於基板上製造無缺陷磊晶層過程中的結構剖面圖。首先, 提供一藍寶石基板1〇,如第2圖所示。接著,在藍寶石基板10上進行第一次磊晶,形成n-GaN 第一磊晶層30,如第3圖所示,η-GaN第一磊晶層30的厚度約爲100〜l,〇〇〇nm。 接著,以反應離子鈾刻(reactive ion etching,RIE)中的感應式親合電漿(inductively-coupled plasma,ICP)蝕刻法,在無光罩的情形下,將第一磊晶層30垂直蝕刻至深度約1〇〇〜500 nm, 隨機形成複數個分佈相當均勻的奈米柱31,如第4圖所示,圖中箭頭表示蝕刻係以垂直方向 進行。本實施例係採用直接以乾鈾刻製作奈米柱;乾餓刻之電獎源爲Cl2/Ar = 21/9 seem,ICP 上電極功率/下電極偏壓功率=700/100W,鈾刻時間爲2分鐘。 於其他實施例中,亦可以濕蝕刻製作具粗糙之表面後’再乾蝕刻(Cl2/A〇製作奈米柱。 乾蝕刻之條件同上,濕蝕刻之蝕刻液爲K0H,蝕刻時間爲50分鐘。 最後,在η-GaN第一磊晶層30及奈米柱31上進行第二次磊晶,並控制橫向磊晶速率大 於縱向磊晶速率,以形成低缺陷的η-GaN第二磊晶層50,如第1圖所示。圖中,奈米柱31 1297959 之間的孔隙40因面積甚小,在第二次磊晶的過程中,往往無法使GaN磊晶達到奈米柱31之 間的孔隙的表面,因此刻意形成差排(dislocation)缺陷之不蓮續。且以奈米柱31作爲同質 磊晶的種子(seed),可使GaN接續生長。又由於過程中橫向磊晶速率大於縱向磊晶速率, 奈米柱31上的GaN沉積物橫向接合良好,而形成低缺陷的磊晶層50,即第1圖所示的結構。 第一磊晶層30、奈米柱31及第二磊晶層50的厚度共約2,000nm,並共同形成一 η-GaN批覆 層。 鲁 第5圖顯示第二次磊晶時,η-GaN沉積的實際情形,低缺陷磊晶層50除了延續奈米柱 31向上生長外,易有少許橫向沉積在孔隙40邊緣。 " 第6圖爲本發明磊晶結構的另一實施例,與前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基板1〇上先以低 溫磊晶生長GaN緩衝層20,再於高溫下生長η-GaN第一磊晶層30 〇 GaN緩衝層20的厚度 約爲 200nm (100〜1000)。 第7圖係以第1圖的結構爲基,繼續磊晶成長InGaN/GaN的多重量子井(MQW)發光 層60及p-GaN批覆層70後,將發光層60及p-GaN批覆層70的一側蝕刻,使η-GaN磊晶 •....................................... 層裸露出,接著在p-GaN批覆層70的表面濺鍍上IT0透明接觸層80 ;最後,經退火程序製 • 成電極91、92,得到完整的LED結構。 . 第8圖爲奈米柱表面的觀察分析結果。其中,(a)及(b)分別爲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 ) 及原子力顯微鏡(AFM)下,單純乾蝕刻後的奈米柱表面。⑹及⑹分別爲SEM及AFM下, 濕蝕刻加上乾蝕刻後的奈米柱表面。由⑻及⑹可看出,經過濕鈾刻後奈米柱的分佈較密集。 (b)及(d)的解析度不同,但可看出單純乾蝕刻後奈米柱的深度較大,或表面粗糙度較高。綜合 而言,每一奈米柱的高度約爲50〜500 nm,直徑約爲30〜500 nm ;相鄰奈米柱之間距約爲 1297959 0〜1,000 nm,而大部分不超過300 nm,亦即第一磊晶層表面的孔隙寬度非常有限。(請依圖示 確認)’ 第9圖爲比較本發明與傳統LED的典型之發光光譜(photohminescence spectrum) ’本發 明之LED發光波長產生紅移現象,此表示此奈米柱可有效降低差排材料缺陷;又以感測器量 測本發明磊晶結構製成的LED其光度約爲傳統LED光度的1.5倍。第10圖則比較本發明與 傳統LED的功率輸出;顯示注入電流爲20mA時,本發明的功率輸出爲8mW,比傳統LED _的711^增加約14%6 本發明使用的磊晶的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爲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Metal_Orgaii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OCVD)、原子遷移強化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 (migration-enhanced 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E-MOCVD)、分子束嘉晶法 (Molecular Beam Epitaxy,MBE)、或任何其他適當的方法。 藉由本發明方法所得到的結構具有一低缺陷的磊晶層,有效提高後續製程的良率。而低 缺陷磊晶層與基板之間的缺陷形式則可被有效控制,對後續製程的影響將降到最低。 1297959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爲本發明磊晶結構之一較佳實施例;. 第2〜4圖顯示以本發明的方法,於基板上製造低缺陷磊晶層過程中的結構剖面圖; 第5圖顯示第二次磊晶時的實際沉積情形; 第6圖爲本發明磊晶結構的另一實施例。 第7圖係以第1圖的結構爲基完成的LED結構; 第8圖爲奈米柱表面以SEM及AFM觀察分析的結果; 第9圖爲比較本發明與傳統LED的發光光譜; 第10圖爲比較本發明與傳統LED的功率輸出。 【符號說明】 藍寶石基板 10 GaN緩衝層 20 n-GaN第一磊晶層 30 GaN奈米柱 31 孔隙 40 η-GaN第二磊晶層 50 發光層 60 p-GaN批覆層 70 ITO透明接觸層 80 電極 91、92 10

Claims (1)

1297959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嘉晶結構,包括: 一基板; 一第一嘉晶層,形成於該基板上; 複數個奈米柱,分佈於該第一磊晶層的表面,每一奈米柱爲具有奈米等級尺寸的柱狀體, 相鄰奈米柱之間距約爲0〜l,〇〇〇nm ;及 • 一第二磊晶層,形成於該奈米柱上,且爲低缺陷。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磊晶結構,其中該基板爲選自藍寶石、GaN、AIN、AlGaN • 及碳化矽所組之群。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磊晶結構,其中該基板與第一磊晶層之間更包括一緩衝層。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磊晶結構,其中該複數個奈米柱、第一磊晶層及第二磊晶 層係由含ΠΙ族及V族元素的材料組成。 •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磊晶結構,其中該複數個奈米柱、第一磊晶層及第二磊晶 層係由含Ga及N元素的材料組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圔第1項所述之磊晶結構,其中該奈米柱的高度約爲50〜500 nm 〇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磊晶結構,其中該相鄰奈米柱之間距約爲〇〜1,〇〇〇 nm。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磊晶結構,係應用於一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該第一磊晶 層、複數個奈米柱及第二磊晶層並作爲第一型批覆層;該半導體發光元件尙包括: 一發光磊晶層,形成於該磊晶結構上; 1297959 一第二型批覆層,形成於該發光磊晶上; 一第一型電極,形成於該第二型批覆層上;及 一第二型電極,形成於適當位置。 9· 一種製造磊晶結構之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a·提供一基板丨 b. 於該基板上進行第一次磊晶,形成一第一磊晶層; c. 以反應離子蝕刻(reactive ion etching)程序將第一磊晶層垂直蝕刻至一預定深度,形 成複數個均勻分佈的奈米柱,每一奈米柱爲具有奈米等級尺寸的柱狀體,相鄰奈米 柱之間距約爲100〜500nm ; d. 於該第一磊晶層及奈米柱上進行第二次磊晶,形成一無缺陷的第二磊晶層。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步驟⑻的基板爲選自藍寶石、GaN、A1N、 AlGaN及碳化矽所組之群。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步驟⑻的基板上更具有一緩衝層。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步驟(b)的第一磊晶層及步驟(d)的第二磊晶層 爲含有m族及V族元素組成的材料層。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步驟(b)的第一磊晶層及步驟(d)第二磊晶層爲 含有Ga及N元素組成的材料層。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步驟(b)與(c)之間更包括一步驟:以濕蝕刻程 序鈾刻該第一嘉晶層。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步驟⑷的反應離子蝕刻程序爲感應式耦合電 12 * 1297959 漿(inductively-coupled plasma,ICP)餓刻程序。 16· 項所’ ^_驟(〇冲垂直餓刻嘉晶層之預定深度約爲 50〜500 nm 〇 17·如申請專利範麟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歩_的相鄰奈米柱之間距約貞 0〜l5000nm。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步驟(d)的第二次磊晶的橫向磊晶速率大於縱 向磊晶速率。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磊晶層、複數個奈米柱及第二磊晶層係 一半導體發光元件之批覆層。
13
TW095118829A 2006-05-26 2006-05-26 Epitaxy structur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TW200744231A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5118829A TW200744231A (en) 2006-05-26 2006-05-26 Epitaxy structur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5118829A TW200744231A (en) 2006-05-26 2006-05-26 Epitaxy structur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44231A TW200744231A (en) 2007-12-01
TWI297959B true TWI297959B (zh) 2008-06-11

Family

ID=45069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18829A TW200744231A (en) 2006-05-26 2006-05-26 Epitaxy structur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07442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2116B (zh) * 2008-08-05 2013-04-01 Univ Nat Cheng Kung Light emitting diode having a nanopore array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3408B (zh) * 2011-03-29 2015-04-15 清华大学 半导体外延结构的制备方法
US9024310B2 (en) 2011-01-12 2015-05-05 Tsinghua University Epitaxial structure
TWI583787B (zh) * 2013-08-16 2017-05-21 京華堂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ㄧ種可降低酒精性脂肪肝的酒類飲品組合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2116B (zh) * 2008-08-05 2013-04-01 Univ Nat Cheng Kung Light emitting diode having a nanopore array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44231A (en) 2007-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19905B2 (ja) 半導体薄膜構造及びその形成方法
JP4818464B2 (ja) 微細構造の製造方法
US20120187444A1 (en) Templ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templ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vertical type nitride-base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ing the template
US20120187445A1 (en) Templ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templ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vertical type nitride-base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ing the template
KR100878512B1 (ko) GaN 반도체 기판 제조 방법
JP2014509781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2008169060A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微細柱状結晶の製造方法およびiii族窒化物構造体
JP2009270200A (ja) 半導体をその基板から分離する方法
JP2011082547A (ja) 半導体基板、その製造方法、半導体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82204B (zh) Iii族氮化物構造體及iii族氮化物構造體之製造方法
TWI297959B (zh)
JP2006261659A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WO2017101520A1 (zh) 氮化物底层及其制作方法
US20220246797A1 (en) Semiconductor templat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W201346992A (zh) 低缺陷密度平坦基板之製造方法
KR100812738B1 (ko) 표면 요철 형성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질화물계 반도체발광소자의 제조방법
US20140357063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s of semiconductor substrates
JP5043472B2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微細柱状結晶の製造方法およびiii族窒化物構造体
US10995403B2 (en) Method of forming aluminum nitride fil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element
JP5946333B2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2123488A (zh) 併入應變鬆弛結構的led前驅物
JP2010524267A (ja) (al,in,ga,b)nの堆積の方法
RU2758776C2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наноколончатой гетероструктуры на основе соединений iii-n
KR20180040442A (ko) 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70016463A (ko) 준극성 구조체의 제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