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40407B -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40407B
TWI240407B TW093129201A TW93129201A TWI240407B TW I240407 B TWI240407 B TW I240407B TW 093129201 A TW093129201 A TW 093129201A TW 93129201 A TW93129201 A TW 93129201A TW I240407 B TWI240407 B TW I24040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ench
film
oxide film
impurity diffusion
memo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29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18319A (en
Inventor
Hajime Arai
Original Assignee
Renesas Te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esas Tech Corp filed Critical Renesas Tech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518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18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40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4040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3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0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7/1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9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with charge trapping gate insulator, e.g. MNOS-memory transistors
    • H01L29/7923Programmable transistors with more than two possible different levels of programmat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69/00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PROM]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10B41/00 - H10B63/00, e.g. ultraviolet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UVEPROM]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Non-Volatile Memory (AREA)

Description

1240407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於半導體記憶裝置及其製造方法,特別有關 於將電荷注入到電荷保持用之絕緣膜,藉以進行資料之記 憶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 在先前技術中,習知之半導體記憶裝置是經由將電荷注 入到電荷保持用之絕緣膜,用來進行資料之記憶。該半導 體記憶裝置具有記憶單元包含有:疊層構造,其例如在隔 離絕緣膜間之矽基板上形成氧化矽膜,氮化矽膜和氧化矽 膜之疊層構造;該疊層構造上之閘電極;和1組之雜質區 域,其位於上述疊層構造之兩側,用來形成源極/汲極。 記憶單元在1組之雜質區域之近旁,具有由上述疊層構 造之一部份形成之2個記憶保持區域,對該記憶保持區域 注入熱電子用來進行資料之寫入。這時,因為可以對1個 之記憶單元之2個記憶保持區域分別注入熱電子,用來進 行資料之記憶,所以利用1個記憶單元可以進行2個位元 部份之資料之記憶。 但是,在上述記憶單元中,因為2個之記憶保持區域經 由氮化矽膜連接,所以由於氮化矽膜中之電洞傳導,抵銷 被儲存在記憶保持區域之電何’因此會有資料之保持特性 劣4匕之問題。 可以用來解決此種問題之半導體裝置有如被記載在日本 專利特開2 0 0 2 - 2 3 7 5 4 0號公報之半導體裝置,在該文獻所 5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1/93129201 1240407 記載之半導體裝置中,因為在形成於FET(Field Effect T r a n s i s t o r )之閘電極之側面上之3層構造之絕緣膜中央 之層,捕獲載子用來記憶資訊,所以可以阻止上述之由於 電洞傳導而造成之資料保持特性之劣化。 但是,在日本專利特開2 0 0 2 - 2 3 7 5 4 0號公報所記載之半 導體裝置中,因為在從電極之側面上到基板上形成3層構 造之絕緣膜,再在其上形成側壁間隔物,所以造成記憶單 元之橫方向(與基板之主表面平行之方向)之幅度變大。因 此,會使記憶單元大型化為其問題。 【發明内容】 本發明用來解決上述之問題,其目的是提供半導體記憶 裝置及其製造方法,可以改善資料保持特性和使記憶單元 之微細化變為容易。 本發明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具備有:第1導電型之半導體 基板(包含第1導電型之井),其具有主表面;溝渠,其以 在該主表面進行開口之方式形成在半導體基板;和記憶單 元,其形成在溝渠上。記憶單元具有:第1記憶保持部, 其形成在溝渠之一方之側壁上;第2記憶保持部,其形成 在溝渠之另外一方之側壁上;第2導電型之第1和第2雜 質擴散層,其形成在溝渠之兩側;和閘電極,其以覆蓋第 1和第2記憶保持部之方式,形成從溝渠内延伸到第1和 第2雜質擴散層上。 依照上述之方式,因為在溝渠之一方之側壁上形成第1 記憶保持部,在溝渠之另外一方之側壁上形成第2記憶保 6 312XP/發明說明_ 補件)/94-01 /93129201 1240407 持部,所以在1個記憶單元可以記憶2個位元部份之資料。 另外,因為設置記憶保持部使溝渠之一方之侧壁和另外一 方之側壁分離,所以可以阻止由於電洞傳導等抵銷被儲存 在記憶保持部之電荷。利用此種方式可以獲得具有良好之 資料保持特性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另外,因為在溝渠内形 成記憶保持部,所以可以抑制記憶單元之橫方向(與基板之 主表面平行之方向)之擴大,可以使記憶單元微細化。 經由下面聯合附圖之對本發明之詳細說明當可對本發明 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態樣和優點更加明白。 【實施方式】 下面使用圖1至圖2 3用來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半導 體記憶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本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有如NROM(NitrideRead 0 η 1 y M e m 〇 r y )型記憶器等之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裝置,具 有:記憶單元陣列,形成有多個記憶單元(記憶單元電晶 體);和周邊電路部,形成有周邊電路用來進行記憶單元之 動作控制。記憶單元具有電荷保持絕緣膜,經由對該電荷 保持絕緣膜注入電荷用來記憶資料。 (實施形態1 ) 圖1表示本實施形態1之記憶單元陣列之部份平面圖, 圖2表示圖1之I I - I I線剖面圖,圖3表示1個之記憶單 元之剖面圖。 如圖1所示,成為記憶單元之源極/汲極區域之多個雜質 擴散層2在縱方向延伸,閘電極5在與該雜質擴散層2之 7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1 /93129201 1240407 延伸方向正交之橫方向延伸。在該閘電極5之正下方形成 有作為記憶保持部之1對之疊層膜3。該疊層膜3形成在 位於雜質擴散層2之溝渠之側壁上,在閘電極5之延伸方 向和在雜質擴散層2之延伸方向(溝渠之延伸方向)均經由 隔離絕緣膜形成斷續。因此,各個記憶單元具有獨立之1 組之疊層膜3,亦即獨立之1組之記憶保持部。 如圖2所示,在p型(第1導電型)之矽基板(半導體基 板)1之主表面,形成開口之溝渠6。另外,亦可以在矽基 板之主表面形成p型井,在該p型井之表面形成開口之溝 渠6。 在位於溝渠6之兩側之矽基板1之表面,形成有η型(第 2導電型)之雜質擴散層2,溝渠6在與該雜質擴散層2平 行之方向延伸。該雜質擴散層2之導電型可以與矽基板1 或井之導電型不同,例如在採用η型之矽基板1或井之情 況時,亦可以形成ρ型之雜質擴散層2。 在溝渠6於互相面對1對側壁上,分別形成疊層膜3。 疊層膜3由0 Ν 0膜形成,疊層有第1氧化矽膜(底部氧化 膜:第1氧化膜)3 a,氮化矽膜3 b,和第2氧化矽膜(頂部 氧化膜:第2氧化膜)3 c。該疊層膜3具有作為電荷保持絕 緣膜或電荷捕獲膜(具有用以捕獲電荷之陷阱之膜)之功 能。 位於疊層膜3之間之溝渠6之底面近旁之區域,對應到 記憶單元之通道區域之中央部。在該溝渠6之底面上,形 成由氧化矽膜等構成之閘氧化膜(閘絕緣膜)8。另外,在雜 8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1 /93129201 1240407 質擴散層2上亦形成有氧化矽膜4等之絕緣膜,用來使閘 電極5和雜質擴散層2之間電隔離。閘電極5形成在該氧 化矽膜4上、疊層膜3上和閘氧化膜8上延伸。 如圖3所示,記憶單元具有:第1記憶保持部7a,其形 成在溝渠6上,同時形成在溝渠6之一方之側壁上;第2 記憶保持部7 b,其形成在溝渠6之另外一方之側壁上;1 對之雜質擴散層2,其形成在溝渠6之兩側;閘氧化膜8 和氧化矽膜4 ;和閘電極5,其以覆蓋第1和第2記憶保持 部7 a、7 b之方式,形成從溝渠6内延伸到雜質擴散層2 上。第1和第2記憶保持部7 a、7 b分別由疊層膜3之一部 份構成。亦即,第1和第2記憶保持部7 a、7 b主要由氮化 矽膜3 b構成。利用該氮化矽膜3 b連接第1和第2記憶保 持部7 a、7 b,該第1和第2記憶保持部7 a、7 b内之氮化 矽膜3 b成為被閘氧化膜8隔離之狀態。 下面說明對記憶單元之資料之寫入動作。 首先,要將資料寫入到第1記憶保持部7 a時,對位於該 第1記憶保持部7 a側之雜質擴散層2,施加3〜5 V程度之 電壓,對閘電極5施加5〜1 0 V程度之電壓,位於第2記憶 保持部7 b側之雜質擴散層2和矽基板1或井成為接地位 準。利用此種方式,可以在第1記憶保持部7 a近旁產生熱 電子,將該熱電子注入到第1和第2氧化矽膜3a 、3c和 氮化矽膜3 b之界面近旁之補獲位置,可以將其捕獲。 另外一方面,要將資料寫入到第2記憶保持部7b時,對 位於該第2記憶保持部7 b側之雜質擴散層2施加3〜5 V程 9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1 /93129201 1240407 度之電壓,對閘電極5施加5〜1 0 V程度之電壓,位於第1 記憶保持部7 a側之雜質擴散層2和矽基板1或井成為接地 位準。利用此種方式,可以在第2記憶保持部7b近旁產生 熱電子,將該熱電子注入到第1和第2氧化矽膜3 a、3 c 和氮化矽膜3 b之界面近旁之補獲位置,可以將其補獲。以 上述之方式進行將資料寫入到記憶單元。 下面說明資料之讀出動作。 在是否將資料寫入到第1記憶保持部7 a,亦即是否有電 子注入到第1記憶保持部7a之讀出時,以第1記憶保持部 7a側之雜質擴散層2作為源極,第2記憶保持部7b側之 雜質擴散層2作為汲極,進行資料之讀出。 在有電子被注入到第1記憶保持部7a之情況時,因為該 電子使記憶單位之驅動能力降低,所以記憶單元之臨限電 壓相對的變高。與此相對的,在沒有電子被注入到第1記 憶保持部7a之情況時,因為記憶單元之驅動能力不會降 低,所以記憶單元之臨限電壓相對的變低。利用此種特性, 可以進行判定是否有資料被寫入到第1記憶保持部7a。 另外一方面,在讀出是否有資料被寫入到第2記憶保持 部7b時,以第2記憶保持部7b側之雜質擴散層2作為源 極,以第1記憶保持部7a側之雜質擴散層2作為汲極,進 行資料之讀出。 在此種情況,於有電子被注入到第2記憶保持部7b時, 由於該電子使記憶單元之驅動能力降低,所以記憶單元之 臨限電壓相對的變高,與此相對的,在沒有電子被注入到 10 312X1)/發明說明書(補件)/94-01 /93129201 1240407 第2記憶保持部7b之情況時,因為記憶單元之驅動能力不 會降低,所以記憶單元之臨限電壓相對的變低。利用此種 特性,可以判定是否有資料被寫入到第2記憶保持部7b。 要抹除記憶單元所記憶之資料時,對雜質擴散層2施加 3〜7 V程度之電壓,對閘電極5施加-5〜-1 0 V程度之負電壓。 利用此種方式可以進行被捕獲在記憶保持部之電子之抽出 或對記憶保持部之電洞之注入,可以抹除記憶單元所記憶 之資料。 依照此種方式,在1個之記憶單元設置2個獨立(例如隔 離)之記憶保持部,可以以1個之記憶單元記憶2個位元部 份之資料。另外,使記憶保持部互相獨立,可以抑制記憶 保持部之電洞傳導等所造成之被儲存電荷之抵銷。利用此 種方式可以獲得具有良好之資料保持性之半導體記憶裝 置。 另外,因為在溝渠内形成記憶保持部,所以可以抑制記 憶單元之橫方向(與基板之主表面平行之方向)之擴大,可 以使記憶單元微細化。另外,因為可以沿著溝渠3次元的 形成記憶單元之通道,所以可以提高擊穿之耐性同時可以 進行記憶單元之微細化。 下面使用圖4至圖8用來說明本實施形態1之半導體記 憶裝置之製造方法。 如圖4所示,在p型石夕基板1(或p型井)之主表面上, 利用熱氧化法等,以5〜3 0 n m程度之厚度,形成雜質導入時 之防止損壞和污染用之氧化矽膜9。然後,利用離子注入 11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1 /93129201 1240407 法等,將η型之雜質以0 . 1〜5 x 1 0 15 / cm 2程度,導入到記憶 單元陣列内之矽基板全面。用來形成雜質擴散層2。 其次,如圖5所示,在氧化石夕膜9上,使用光微影技術 形成抗蝕劑圖案1 0,以該抗蝕劑圖案1 0作為蝕罩,對氧 化矽膜9和矽基板1進行蝕刻,用來形成貫穿雜質擴散層 2和在矽基板1之主表面進行開口之多個溝渠,同時可以 在溝渠6之兩側,自行對準地殘留雜質擴散層2。 在去除抗蝕劑圖案1 0之後,如圖6所示,利用熱氧化法, 在溝渠6之表面和雜質擴散層2之表面上,形成厚度1〜5 n m 程度之第1氧化矽膜3a,在該第1氧化矽膜3a上,利用 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法,沈積厚度 3〜10nm 程度之氮化矽膜3b。然後,使氮化矽膜3b之表面進行熱 氧化,用來在氮化石夕膜3b之表面上,形成厚度0.5〜5nm 程度之熱氧化膜,或是利用CVD法等,在氮化矽膜3b之表 面上沈積厚度為2〜8 n m程度之氧化膜。利用此種方式,可 以在氮化矽膜3 b之表面上形成第2氧化矽膜3 c,藉以形 成由該第2氧化矽膜3 c,氮化矽膜3 b,和第1氧化矽膜 3 a構成之0 N 0膜。 其次,如圖7所示,利用異向性I虫刻對0 N 0膜進行深# 刻,用來去除雜質擴散層2之表面上和溝渠6之底部之0N0 膜,藉以使溝渠6之底面之一部份和雜質擴散層2露出, 在溝渠6之側壁上殘留0Ν0膜。利用此種方式,可以在溝 渠6之互相面對之側壁上,形成由0 Ν 0膜構成之1組之疊 層膜3。 12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1 /93129201 1240407 其次,利用熱氧化法等,在矽基板1之主表面(雜質擴散 層2之表面)上和溝渠6之底部,形成氧化石夕膜。利用此種 方式,如圖8所示,可以形成氧化石夕膜4和閘氧化膜8。 這時,在雜質擴散層2因為被導入較高濃度之雜質,所以 氧化矽膜4之厚度比閘氧化膜8之厚度厚。 其次,在氧化碎膜4上,閘氧化膜8上和疊層膜3上, 利用CVD法等沈積成為閘電極材料之多晶矽等之導電膜。 對該導電膜進行蝕刻,用來形成依照雜質擴散層2之正交 方向延伸之短矩形狀之導電膜圖案。利用此種方式可以形 成閘電極5。然後,在閘電極5之間導入p型雜質,用來 形成元件隔離區域。 依照此種方式形成閘電極5之後,因為沿著溝渠6之側 壁連續地殘留氮化矽膜3 b,所以鄰接閘電極5下面之0 N 0 膜(疊層膜)成為經由氮化矽膜3 b互相連接之狀態。 在閘電極5形成後,利用高溫濕式氧化(例如I S S G (In-situ Stream Generation))等,使閘電極 5 間之氮化 矽膜3 b進行氧化,用來進行氧化矽膜化。利用此種方式, 可以避免各個記憶單元之記憶保持部間被氮化矽膜3b連 接,可以阻止由於電洞傳導使儲存電荷消失。另外,沿著 溝渠6之側壁之方向選擇性使氮化矽膜3 b氧化之步驟,亦 可以在閘電極5之形成前進行。 然後,利用CVD法等,以覆蓋在閘電極5之方式沈積層 間絕緣膜,在該層間絕緣膜形成接觸孔,在該接觸孔内和/ 或層間絕緣膜上,利用CVD法等沈積導電膜,利用蝕刻等 13 3 ] 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 ] /93129201 1240407 對導電膜進行圖案製作,用來形成布線圖案。依照需要重 複進行該等之步驟,用來形成多層布線構造。然後,在裝 置之表面形成保護膜,在該保護膜進行外部連接端子部之 開口 ,藉以完成前步驟處理。 在上述方式之本實施形態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製造方 法中,因為可以在溝渠6之兩個側壁,選擇性地形成作為 電荷保持膜之疊層膜(0 N 0膜)3,所以可以獲得資料保持 特性良好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另外,對於作為源極/汲極區 域之雜質擴散層2,因為可以自行對準地形成疊層膜3,所 以可以使記憶單元微細化。 (實施形態2 ) 下面使用圖9至圖1 2用來說明發明之實施形態2。 本實施形態2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構造,因為與實施形 態1之情況大致相同,所以可以獲得與實施形態1之情況 同樣之效果。 下面說明本實施形態2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製造方法。 在上述之實施形態1中是以貫穿形成在記憶單元陣列全 面之雜質擴散層2之方式,對矽基板1進行蝕刻,用來形 成溝渠6,但是在本實施形態2中是在矽基板1之主表面 選擇性形成雜質擴散層2之後,形成溝渠6。在本實施形 態2之情況,亦可以獲得與實施形態1之情況同樣之效果。 下面參照圖式用來說明本實施形態2之半導體記憶裝置 之製造方法。 首先如圖9所示,在p型矽基板1(或p型井)之主表面 14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1 /9312920 ] 1240407 上,利用熱氧化法等,以厚度5〜3 0 n m之程度,形成雜質導 入時之損壞和污染防止用之氧化矽膜9。然後在氧化矽膜9 上使用光微影技術形成抗蝕劑圖案1 1,以該抗蝕劑圖案1 1 作為遮罩,利用離子植入法等,以0 . 1〜5 X 1 0 15 / cm 2之程度 將η型之雜質導入到矽基板1之主表面。用來形成雜質擴 散層2。 在去除抗蝕劑圖案1 1之後,以7 5 0 °C〜9 5 0 °C之程度之較 低溫度進行熱氧化處理。利用此種方式,如圖1 0所示,在 記憶單元陣列内之矽基板1之主表面全面上,形成氧化矽 膜(絕緣膜)4 a。這時,因為雜質擴散層2之表面被增速氧 化,所以當與位於雜質擴散層 2之間之矽基板1之主面上 之氧化膜進行比較時,可以在雜質擴散層 2之表面上自行 對準地形成厚氧化膜。亦即,可以在雜質擴散層2上形成 相對較厚之氧化膜(第1氧化膜),在位於雜質擴散層2間 之矽基板1之主表面上形成相對較薄之氧化膜(第2氧化 膜)。 其次,利用濕式蝕刻法或乾式蝕刻法,去除位於雜質擴 散層2間之矽基板1之主表面上之氧化矽膜4 a。利用此種 方式,如圖1 1所示,使位於雜質擴散層2間之矽基板1 之主表面露出,同時可以在雜質擴散層2上之表面上殘留 氧化碎膜4 a。 其次,如圖1 2所示,以雜質擴散層2之表面上之氧化矽 膜4a作為遮罩,利用乾式蝕刻法對位於雜質擴散層2間之 矽基板1進行蝕刻。利用此種方式,可以對雜質擴散層2 15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1 /93129201 1240407 自行對準的形成多個溝渠6,和在溝渠6之兩側殘留雜質 擴散層2。 其次,如圖1 3所示,利用熱氧化法等,在溝渠6之表面 上和氧化矽膜4 a上,形成厚度1〜5 n m程度之第1氧化矽膜 3 a,在該第1氧化矽膜3 a上,利用C V D法等沈積厚度3〜1 0 n m 程度之氮化矽膜3 b。然後,使氮化矽膜3 b之表面熱氧化, 用來在氮化石夕膜3b之表面上形成厚度0.5〜5nm程度之熱氧 化膜,或利用C V D法等在氮化石夕膜3 b之表面上,沈積厚度 2〜8 n m程度之氧化膜。利用此種方式,可以在氮化矽膜3 b 之表面上形成第2氧化矽膜3 c,可以形成由該第2氧化矽 膜3 c,氮化矽膜3 b和第1氧化矽膜3 a構成之0 N 0膜。 其次,如圖1 4所示,利用異向性乾式蝕刻對0 N 0膜進行 姓刻,去除氧化碎膜4 a之表面上和溝渠6之底部之0 N 0 膜,用來使溝渠6之底面之一部份和氧化石夕膜4 a露出,在 溝渠6之側壁上殘留0N0膜。利用此種方式,在溝渠6之 互相面對之側壁上,形成由0 Ν 0膜構成之1組之疊層膜3。 然後,經由與實施形態1之情況同樣之步驟,可以製造 本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 (實施形態3 ) 下面使用圖1 5至圖1 9用來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 圖1 5表示本實施形態3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部份剖面 圖。如圖1 5所示,疊層膜3從溝渠6之側壁上延伸到底面 上。亦即,使第1和第2記憶保持部從溝渠6之側壁上延 伸到底面上。利用此種方式,因為電荷保持膜(記憶保持部) 16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1 /93129201 1240407 佔用記憶單元之通道之面積增大,所以記憶單元之電流值 之0N/0FF比變大,資料之讀出變為容易。 下面使用圖1 6至圖1 9用來說明本實施形態3之半導體 記憶裝置之製造方法。 經由與實施形態1同樣之步驟,至形成氮化矽膜3 b。在 該氮化矽膜3 b上,如圖1 6所示,利用C V D法等沈積厚度 20〜200nm之第2氧化矽膜3cl。該第2氧化矽膜3cl之厚 度比第1氧化矽膜3 a或氮化矽膜3 b之厚度厚(例如1 0倍 以上之程度)。 其次,利用異向性乾式蝕刻,對由第2氧化矽膜3 c 1, 氮化矽膜3 b和第1氧化矽膜3 a構成之0 N 0膜進行深蝕刻。 利用此種方式,如圖1 7所示,使雜質擴散層2之表面和溝 渠6之底面之一部份露出。這時,因為使第2氧化矽膜3cl 形成較厚,所以可以在氮化矽膜3 b上,形成由第2氧化矽 膜3 c 1構成之側壁間隔物。另外,可以在側壁間隔物下, 殘留彎曲形狀之第1氧化矽膜3 a和氮化矽膜3 b,可以使 第1氧化矽膜3 a和氮化矽膜3 b在溝渠6之底面上延伸。 其次,如圖1 8所示,使用氟酸系水溶液,利用濕式蝕刻 去除側壁間隔物。然後,利用熱氧化法等,在溝渠6之底 面上,氮化矽膜3 b上和雜質擴散層2上形成氧化膜。利用 此種方式,如圖1 9所示,可以同時形成溝渠6之底面上之 閘氧化膜8,氮化矽膜3 b上之第2氧化矽膜3 c和雜質擴 散層2上之氧化矽膜4。結果可以形成1組之疊層膜3,由 從溝渠6之互相面對之側壁上延伸到溝渠6之底面上之 17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1/93129201 1240407 0 N〇膜構成。 然後,經由與實施形態1之情況同樣之步驟 本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 (實施形態4 ) 下面使用圖20至圖23用來說明本發明之實 本實施形態4是組合實施形態2之製造方法 3之製造方法。本實施形態4之半導體記憶裝 為與實施形態3之情況大致相同,所以依照本 之半導體記憶裝置時,可以獲得與實施形態3 之效果。 下面說明本實施形態4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 首先,經由與實施形態2同樣之步驟,至形 3 b。在該氮化矽膜3 b上,如圖2 0所示,利用 沈積厚度20〜200nm程度之第2氧化矽膜3cl。 矽膜3 c 1之厚度比第1氧化矽膜3 a或氮化矽用 其次,利用異向性乾式蝕刻,對由第2氧化 氮化矽膜3 b和第1氧化矽膜3 a構成之0 N 0膜 利用此種方式,如圖21所示,使氧化矽膜4 a 渠6之底面之一部份露出。這時,因為第2氧 形成較厚,所以可以在氮化矽膜3b上,形成由 膜3 c 1構成之側壁間隔物。另外,可以在側壁 留彎曲形狀之第1氧化矽膜3 a和氮化矽膜3 b, 氧化碎膜3 a和氮化石夕膜3 b在溝渠6之底面上 其次,如圖2 2所示,使用氣酸系水溶液,利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 ]/93129201 ,可以製造 施形態4。 和實施形態 置之構造因 實施形態4 之情況同樣 製造方法。 成氮化矽膜 CVD法等, 該第2氧化 美3b厚。 石夕膜3 c 1, 進行蝕刻。 之表面和溝 化矽膜3 c 1 第2氧化矽 間隔物下殘 可以使第1 延伸。 用濕式蝕刻 18 1240407 去除側壁間隔物。然後,如圖2 3所示,利用熱氧化法等, 可以同時在溝渠6之底面上形成閘氧化膜(閘絕緣膜)8,和 在氮化矽膜3 b上形成第2氧化矽膜3 c。結果可以形成1 組之疊層膜3,由從溝渠6之互相面對之側壁上延伸到溝 渠6之底面上之0N0膜構成。 然後,經由與實施形態1〜3之情況同樣之步驟,可以製 造本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 上面已詳細說明本發明,但是該說明只作舉例之用,無 意用來限制本發明,當可明白理解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只 由同呈之申請專利範圍限制。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部份平 面圖 。 圖2是沿著圖1之I I _ I I線之剖面圖。 圖3是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記憶單 元之剖面圖。 圖4至圖8是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半導體記憶裝 置之製造步驟之第1至第5步驟之剖面圖。 圖9至圖1 4是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半導體記憶裝 置之製造步驟之第1至第6步驟之剖面圖。 圖1 5是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部份剖 面圖。 圖1 6至圖1 9是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之半導體記憶 裝置之製造步驟之特徵之第1至第4步驟之剖面圖。 19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1 /93129201 1240407 圖 20至圖23 是 表 裝 置 之製 造步 驟 之 特 [ 主 要元 件符 號 說 明 1 矽 基 板 2 雜 質 擴 散 3 疊 層 膜 3 a 第 1 氧 化 3b 氮 化 矽 膜 3c 、 3c 1 第 2 氧 化 4、 4 a、9 氧 化 矽 膜 5 閘 電 極 6 溝 渠 7a 第 1 記 憶 7b 第 2 記 憶 8 閘 氧 化 膜 10 、 11 抗 ii 劑 圖 保持部 保持部 案 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徵之第1至第4步驟 1 層 矽膜 矽膜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1 /93129201 4之半導體記憶 之剖面圖。
20

Claims (1)

1240407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半導體記憶裝置,其特徵是具備有: 弟1導電型之半導體基板’其具有主表面, 溝渠,其以在上述主表面進行開口之方式形成在上述半 導體基板上;和 記憶單元,其形成在上述溝渠上; 上述記憶單元具有: 第1記憶保持部,其形成在上述溝渠之一方之側壁上; 第2記憶保持部,其形成在上述溝渠之另外一方之側壁 上; 第2導電型之第1和第2雜質擴散層,其形成在上述溝 渠之兩側;和 閘電極,其以覆蓋上述第1和第2記憶保持部之方式, 形成從上述溝渠内延伸到上述第1和第2雜質擴散層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上述 第1和第2記憶保持部從上述溝渠之側壁上延伸到底面上。 3 . —種半導體記憶裝置,其特徵是具備有: 第1導電型之半導體基板,其具有主表面; 溝渠,其以在上述主表面進行開口之方式形成在上述半 導體基板上;和 第1和第2記憶單元,其隔開間隔而形成在上述溝渠上; 上述第1記憶單元具有: 第1記憶保持部,其形成在上述溝渠之一方之側壁上; 第2記憶保持部,其形成在上述溝渠之另外一方之側壁 21 3 ] 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1 /93129201 1240407 上; 第2導電型之第1和第2雜質擴散層,其形成在上述第 1和第2 I己憶保持部之兩側;和 第1閘電極,其以覆蓋上述第1和第2記憶保持部之方 式,形成從上述溝渠内延伸到上述第1和第2雜質擴散層 上; 上述第2記憶單元具有: 第3記憶保持部,其在與上述第1記憶保持部之間介有 隔離絕緣膜而形成在上述溝渠之一方之側壁上; 第4記憶保持部,其在與上述第2記憶保持部之間介有 隔離絕緣膜而形成在上述溝渠之另外一方之側壁上; 第2導電型之第3和第4雜質擴散層,其形成在上述第 3和第4記憶保持部之兩侧;和 第2閘電極,其以覆蓋上述第3和第4記憶保持部之方 式,形成從上述溝渠内延伸到上述第3和第4雜質擴散層 上。 4 . 一種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是具備如下 步驟: 在第1導電型之半導體基板之主表面形成第2導電型之 雜質擴散層, 貫穿上述雜質擴散層,且以在上述主表面進行開口之方 式,在上述半導體基板形成溝渠; 以從上述溝渠内延伸到上述雜質擴散層上之方式,順序 地形成第1氧化膜、氮化膜、第2氧化膜; 22 3 ] 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1/93129201 1240407 選擇性地I虫刻上述第2氧化膜、上述氣化膜和上述第1 氧化膜,用來使上述溝渠之底面之一部份和上述雜質擴散 層露出,另外一方面,在上述溝渠之側壁上殘留上述第1 氧化膜、上述氮化膜和上述第2氧化膜之疊層膜; 在露出之上述溝渠之底面之一部份和上述雜質擴散層 上形成絕緣膜;和 在上述絕緣膜上和上述疊層膜上形成閘電極。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製造方 法,其中 使上述第2氧化膜形成比上述第1氧化膜和上述氮化膜 厚; 對上述第2氧化膜、上述氮化膜和上述第1氧化膜進行 蝕刻之步驟包含如下步驟: 使上述氮化膜和上述第1氧化膜在上述溝渠之底面上延 伸,同時在上述氮化膜上形成由上述第2氧化膜構成之側 壁間隔物;和 去除上述側壁間隔物。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製造方 法,其更具備使上述氮化膜選擇性地氧化,用來使上述疊 層膜沿著上述溝渠之側壁斷續地殘留的步驟。 7. —種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是具備如下 步驟: 在第1導電型之半導體基板之主表面,選擇性地形成多 個第2導電型之雜質擴散層; 23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1 /93129201 1240407 使上述主表面全面進行氧化,用來在上述雜質擴散層上 形成相對較厚之第1氧化膜,在位於上述雜質擴散層間之 上述主表面上形成相對較薄之第2氧化膜; 經由去除上述第2氧化膜,用來使位於上述雜質擴散層 間之上述主表面露出; 以上述第1氧化膜作為遮罩,對位於上述雜質擴散層間 之上述主表面進行蝕刻,用來形成溝渠; 在上述溝渠内和上述第1氧化膜上,順序形成第3氧化 膜、氮化膜、第4氧化膜; 選擇性地蝕刻上述第4氧化膜、上述氮化膜和上述第3 氧化膜,用來使上述溝渠之底面之一部份和上述第1氧化 膜露出,另外一方面,在上述溝渠之側壁上殘留上述第3 氧化膜、上述氮化膜和上述第4氧化膜之疊層膜; 在上述溝渠之底面之一部份上形成絕緣膜;和 在上述絕緣膜上、上述疊層膜上和上述第1氧化膜上形 成閘電極。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製造方 法,其中 使上述第4氧化膜形成比上述第3氧化膜和上述氮化膜 厚; 對上述第4氧化膜、上述氮化膜和上述第3氧化膜進行 蝕刻之步驟包含如下步驟: 使上述氮化膜和上述第3氧化膜在上述溝渠之底面上延 伸,同時在上述氮化膜上形成由上述第4氧化膜構成之側 24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1 /93129201 1240407 壁間隔物;和 去除上述側壁間隔物。 置之製造方 用來使上述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半導體記憶裝 法,其更具備使上述氮化膜選擇性地氧化, 層膜沿著上述溝渠之側壁斷續地殘留的步驟 25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1 /93129201
TW093129201A 2003-10-10 2004-09-27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24040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52514A JP4334315B2 (ja) 2003-10-10 2003-10-10 半導体記憶装置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18319A TW200518319A (en) 2005-06-01
TWI240407B true TWI240407B (en) 2005-09-21

Family

ID=34419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29201A TWI240407B (en) 2003-10-10 2004-09-27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138679B2 (zh)
JP (1) JP4334315B2 (zh)
KR (1) KR100702102B1 (zh)
TW (1) TWI2404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57318A1 (en) * 2005-09-15 2007-03-15 Lars Bach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JP2008305942A (ja) * 2007-06-07 2008-12-18 Tokyo Electron Ltd 半導体メモリ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05737B2 (ja) * 2007-12-20 2014-02-05 スパンション エルエルシー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471285B (zh) * 2020-03-30 2022-08-02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6132A (en) * 1992-11-02 1995-01-31 Wong; Chun C. D. Multimedia storage system with highly compact memory device
US5460988A (en) * 1994-04-25 1995-10-24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high density flash EPROM cell
US5554550A (en) * 1994-09-14 1996-09-10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ethod of fabricating electrically eraseable read only memory cell having a trench
US6093606A (en) 1998-03-05 2000-07-25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Method of manufacture of vertical stacked gate flash memory device
JP3930256B2 (ja) 2001-02-07 2007-06-13 スパンション エルエルシー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129958B4 (de) * 2001-06-21 2006-07-13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peicherzellenanordnung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US6486028B1 (en) * 2001-11-20 2002-11-26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nitride read-only-memory cell vertical structure
DE10204868B4 (de) * 2002-02-06 2007-08-23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peicherzelle mit Grabenspeichertransistor und Oxid-Nitrid-Oxid-Dielektrikum
KR100487523B1 (ko) * 2002-04-15 2005-05-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유트랩형 비휘발성 메모리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864135B1 (ko) * 2002-06-21 2008-10-16 마이크론 테크놀로지, 인크. Nrom 메모리 셀, 메모리 어레이, 관련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US20040041214A1 (en) * 2002-08-29 2004-03-04 Prall Kirk D. One F2 memory cell, memory array, rel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US20030235076A1 (en) * 2002-06-21 2003-12-25 Micron Technology, Inc. Multistate NROM having a storage density much greater than 1 Bit per 1F2
JP4412903B2 (ja) 2002-06-24 2010-02-10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半導体装置
DE10229065A1 (de) * 2002-06-28 2004-01-2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NROM-Speicherzellenfeldes
TW583755B (en) * 2002-11-18 2004-04-11 Nanya Technology Corp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vertical nitride read-only memory (NROM) cell
US7241654B2 (en) * 2003-12-17 2007-07-10 Micron Technology, Inc. Vertical NROM NAND flash memory array
KR100513751B1 (ko) * 2004-08-25 2005-09-13 현대엔지니어링 주식회사 친환경적인 하천법면 보호공 설치구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50035080A (ko) 2005-04-15
KR100702102B1 (ko) 2007-04-02
TW200518319A (en) 2005-06-01
US20050077565A1 (en) 2005-04-14
US7138679B2 (en) 2006-11-21
JP4334315B2 (ja) 2009-09-30
JP2005116964A (ja) 2005-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02404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WI328881B (zh)
JP4703669B2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08620A (ja) 導電性側壁スペーサを有する不揮発性メモリ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2058136A1 (fr) Dispositif de memoire non volatile a semiconducteur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TW200402884A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JPH0864697A (ja)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4152955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1018878A1 (fr) Memoire a semi-conducteurs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celle-ci
JP2004111629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283763B2 (ja) スプリットゲート型フラッシュメモリー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4152885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240407B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H0548113A (ja)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28571A (ja) Sonos型不揮発性メモ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166528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277179B (en)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US6958274B2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split gate flash memory device
JP2022055951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4103945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3743514B2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239598B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0642383B1 (ko) 개선된 소거효율을 갖는 플래시 메모리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030157758A1 (en)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US20070272956A1 (en)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