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30545B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30545B
TWI230545B TW091120617A TW91120617A TWI230545B TW I230545 B TWI230545 B TW I230545B TW 091120617 A TW091120617 A TW 091120617A TW 91120617 A TW91120617 A TW 91120617A TW I230545 B TWI230545 B TW I23054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image reading
image
roller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20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sahiro Shirai
Masashi Shimamura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2786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30698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37629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1106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Kk filed Critical Canon Kk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305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3054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2Removing sheets from a stack or inputting med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31Ejecting or st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203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pictures, e.g. two sides of the same she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203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pictures, e.g. two sides of the same sheet
    • H04N1/2032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pictures, e.g. two sides of the same sheet of two pictures corresponding to two sides of a single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25Providing a more compact apparatus, e.g. sheet discharge tray in c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 H04N1/121Feeding arrangements
    • H04N1/1215Feeding using one or more cylindrical platens or rollers in the immediate vicinity of the main scanning l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9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 H04N1/191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the array comprising a one-dimensional array, or a combination of one-dimensional arrays, or a substantially one-dimensional array, e.g. an array of staggered elements
    • H04N1/192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 H04N1/193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using electrically scanned linear arrays, e.g. linear CCD arr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Description

1230545 A7 B7 _ 五、發明説明(1 ) 發明背景 發明領域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影像讀取設備,尤其係關於在輸送 一紙片的同時來讀取紙片上之影像之設備。 相關的技術背景 在用以讀取在一紙片上之影像的影像讀取設備中,其 中一種原始文件傳輸型設備係用以在傳輸紙片式原始文件 時讀取一形成在原始文件上之影像。就此類原始文件傳輸 型影像讀取設備而言,已知有傳真設備、掃描器、影印機 /rir 斤Λ* # #。 目前,在這些設備中,已有一種可以同時讀取原始文 件之正面及背面上之影像的設備。圖1 2係顯示此類習知技 術之影像讀取設備的實例,該影像讀取設備係具有一可使 原始文件Ρ作U形迴轉之傳輸路徑,亦即,所謂的U形迴 轉路徑,以縮減該設備所佔的空間。 經濟部智慈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當欲讀取原始文件Ρ時,係先將原始文件Ρ以正面朝 上的方式放置在設備正面(如圖1 2之右側面)上之原始文件 饋進盤40 1上,且如此放置之原始文件Ρ最上面的文件係 由一隔開部402所隔開,並且藉由一對傳輸滾輪403將其 饋進至影像讀取部分404及40 5。 接下來,在此一原始文件Ρ正面及背面上之影像便可 以分別由位在影像讀取部分404及405中之影像感應器 404a及405 a所讀取。壓紙滾輪404b及405b係分別設置成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 1230545 A7 B7 五、發明説明(2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與這些影像感應器4 〇 4 a及4 0 5 a形成相對的關係,且原始 文件P係藉由這些壓紙滾輪404b及405b而與位在各別影 像感應器上之玻璃表面緊密接觸,藉此便可以相當可靠地 讀取原始文件之影像。 在正面及背面上之影像依照上述方式讀取之後的原始 文件p,便會藉由一對傳輸滾輪406而通過一 U形迴轉導 引部分,並且藉由一對輸送滾輪40 8而以其正面朝下之方 式堆疊在一位在設備上表面上之原始文件輸送盤4〇9上。 依照此一構造之影像讀取設備,由設備所佔據之空間 係較小,且原始文件係沿著相同方向來回收及傳輸,因此 ,該原始文件P係可更容易地放置及收集。 在另一方面,圖1 3係顯示習知技術之影像讀取設備的 另一實例,且該影像讀取設備係將原始文件P以其正面朝 下之方式放置在設備之背面(如圖13所示之右上方表面)的 上方部分,並且大致以直線方式來傳輸。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當欲讀取該原始文件p時,該原始文件p係先以其正 面朝下的方式放置在原始文件饋進盤40 1上,且如此放置 之原始文件P最上面的文件係由一隔開部402所隔開,並 且藉由一對傳輸滾輪403將其饋進至影像讀取部分404及 405 〇 接下來,在此一原始文件P正面及背面上之影像便可 以分別由位在影像讀取部分404及405中之影像感應器 4 04a及405 a所讀取。之後,在正面及背面上之影像依照上 述方式讀取之後的原始文件P,便會藉由一對輸送滾輪4 0 8 一- 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0X297公釐) -5- 1230545 A7 B7 五、發明説明(3 ) 而以其正面朝下之方式堆疊在一位在設備正面下方部位(如 圖13所示之左下方部位)上之原始文件輸送盤4〇9上。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依照此一構造之影像讀取設備,原始文件P之傳輸路 徑係一種所謂的接近直線之長直路徑,因此,其優點係可 以穩定地傳輸該原始文件P,且該傳輸滾輪以及傳輸導引件 係可設定成所需要的最小結構。此外,若長直路徑之角度 係相對於水平面而過大,且該原始文件饋進盤40 1係設計 成直角狀,而使該原始文件P係以接近垂直之角度來傳輸 時,則由整個設備所佔據(突出)之空間亦可以縮小。 然而,在依照習知技術之此一影像讀取設備中,舉例 來說,在圖1 2所示之影像讀取設備中,爲了使整個設備小 型化,其必須將U形迴轉路徑之曲率設計成較小,但若該 曲率太小,不僅其無法傳輸具有硬度之較厚原始文件,且 傳輸之精確度亦會隨之降低,而可能導致不良的傳輸。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換言之,當一原始文件藉由具有較小曲率之U形迴轉 路徑來傳輸時,整個設備係可以小型化,但其缺點在於相 較於長直路徑而言,對於原始文件厚度之應用範圍便會被 限縮。此外,另一個缺點係在於,在U形迴轉部位中係必 須具備有傳輸滾輪以及傳輸導引件,而這將會使結構更趨 複雜。 在另一方面,在圖1 3所示之影像讀取設備中,若長直 路徑之角度相對於水平面而過大且該原始文件以接近垂直 角度來加以傳輸時,則由設備所佔據(突出)之空間係可以縮 減,然而,在此例中,其必須將原始文件輸送盤409以接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6- 1230545 A7 B7 五、發明説明(4 ) 近垂直的角度來設置。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然而,若原始文件輸送盤409係以大約垂直的角度來 設置時,則其缺點係在於該原始文件輸送盤409將會相對 於安裝表面而變得較高,而使設備之高度增加,因而使設 備之操作性變得較差。因此,儘可能將原始文件輸送盤409 以接近水平之角度來加以設置,才會使設備更具小型化及 操作性之優點。 然而,若原始文件輸送盤409係以接近水平之角度來 設置時,則以接近垂直角度所傳輸之原始文件P的傳輸方 向,將會由於原始文件輸送盤4〇9而產生很大的變化。若 原始文件傳輸角度以如此方式大幅改變時,則其缺點在於 將無法傳輸具有硬度之較厚原始文件,或者所傳輸之原始 文件將會彎曲,或者可能會發生傳輸因卡住而中斷的情況 〇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再者,在近年來,諸如一影像讀取設備、一印刷機、 一影印機或者係傳真設備之影像形成設備中,其係具有一 用以將紙張一張一張地分開並且將其饋進至一影像讀取部 分或一影像形成部分中之紙張饋進設備。就此類紙張饋進 設備而言,通常係採用一種延遲分開型設備,此設備係能 以相當高的可靠度而由低速至高速來分開紙張,以作爲用 以分開紙張之機構。 舉例來說,如圖14A、MB及〗4C所示,延遲分開型 設備係藉由一沿著紙張饋進方向(如圖14A之箭頭所示)轉 動之饋進滾輪4 1 1,以及一藉由饋進滾輪4 1 1而以預定壓力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230545 A7 B7 五、發明説明(5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前進並且沿著相反於紙張饋進方向(亦即,紙張S之返回方 向)轉動之分開滾輪4 1 2,而一張接著一張地分開及饋進該 紙張S。 一用以產生具有預定負載或較大負載之滑動之力矩限 制器,係位在分開滾輪4 1 2之驅動力傳輸路徑上。此一力 矩限制器通常係由一包含在饋進滾輪4 1 1及紙張S之間的 摩擦力之負載來驅動。藉此,分開滾輪4 1 2便可隨著紙張S 之轉動而轉動,並且傳輸一紙張。 在另一方面,當彼此層疊在一起之複數紙張S進入滾 輪之間的夾縫時,在紙張S中藉由滑動而與饋進滾輪4 ] j 相接觸之紙張S,係沿著饋進方向來加以傳輸。一與分開滾 輪4 1 2表面相接觸之紙張,係藉由反向轉動之分開滾輪4 1 2 而返回。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此外,當放置複數張彼此重疊之紙張S時,紙堆係會 濟入滾輪之間的夾縫中,而發生多張紙張的雙重饋入。爲 了避免發生此一情況,已知有一種設備,如圖〗4B所示, 其係在分開滾輪4 1 2之表面上形成一傾斜表面部分,或者 如圖1 4 C所示,其係形成有一壁部,以藉此提供一導引部 42〇,而使得一定數量的紙堆或者更多的紙張不會被塞進該 夾縫中。 然而,在上述習知技術的實例中,尤其係在縱向型紙 張饋進機構中,彼此重疊之複數紙堆係直接放置在傳輸及 分開裝置之滾輪夾縫中,因此,上述的分開滾輪4 1 2的操 作便會受阻,因而發生雙重饋進而造成不當的饋進操作。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8- 1230545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6 ) 再者,即使提供有如圖14B或14C所示之導引部420,具 有高摩擦係數之紙張亦會藉由紙張S之重力而進入導引部 420以及一多餘的傳輸導引部之間,因而造成多張紙張的雙 重饋進或者發生由於紙張卡住而無法饋進的情形。 發明摘要 因此,本發明係在此一環境下所發展出來,且其目的 係要提供一種影像讀取設備,以使由該設備所佔據(突出)之 空間較小,且甚至可以穩定地傳輸一具有硬度之厚原始文 件(紙張)。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要提供一種紙張傳輸及分開設備 ,即使在放置多張紙張的情況下,其仍可以相當可靠地將 其分開成單張來傳輸,以防止由於未饋進而造成紙張處理 中斷的情況發生。 一種影像讀取設備,其係用以讀取一容置在一傾斜紙 張容納部中之紙張上的影像,且之後便輸送該紙張,該影 像讀取設備係具有一影像讀取部,其係用以讀取在紙張上 的影像;一大致呈水平之輸送堆疊部,其係可使輸送之紙張 堆疊於其上;一垂直延伸之第一紙張傳輸路徑,以將紙張傳 輸至該影像讀取部;以及一大致水平延伸的第二紙張傳輸路 徑,其係用以將已被讀取影像之紙張傳輸至該大致呈水平 的輸送堆疊部,其中該影像讀取部係位在該垂直延伸之第 一紙張傳輸路徑及該大致水平延伸之第二紙張傳輸路徑, 且在該影像讀取部中,已通過第一紙張傳輸路徑之紙張的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9- 1230545 A7 B7 五、發明説明(7 ) 傳輸方向,係會改變成一朝向該第二紙張傳輸路徑之方向 〇 再者,在本發明中,該影像讀取部所具有之狀態,係 該影像讀取部隨著朝向一水平方向之一預定距離量的傾斜 角度,係愈大於該第一紙張傳輸路徑之角度,且該紙張之 傳輸方向係在一含有該影像讀取部之讀取位置的表面上改 絹糸。 欠 此外,在本發明中,該影像讀取部係包含用以讀取紙 張上之影像的影像讀取裝置,且該調整裝置係相對於該影 像讀取裝置,以使紙張可以通過該影像讀取裝置,同時使 該紙張與該影像讀取裝置緊密接觸。 此外,在本發明中,該調整裝置最好係一滾輪。 此外,在本發明中,該滾輪係設置在該影像讀取裝置 之讀取位置的上游,而沿著紙張之傳輸方向與該讀取位置 隔開一預定的距離。 此外,在本發明中,該調整裝置係一板狀構件,其具 有一光滑表面,且該板狀構件係設置在紙張傳輸方向上而 位在該影像讀取裝置之讀取位置上游之一預定位置上,其 中在該位置上,紙張之傳輸方向係會改變。 此外,本發明亦提供一種影像讀取設備,其具有原始 文件傳輸裝置,其係用以將一原始文件沿著一傳輸路徑來 加以傳輸;影像讀取裝置,其係用以在一預定讀取位置上來 讀取由該原始文件傳輸裝置所傳輸之原始文件上的影像;以 及原始文件輸送裝置,其係用以輸送由該影像讀取裝置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〇>< 297公釐) J. —vrr ^---;-^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R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0- 1230545 A7 B7_— 五、發明説明(8 ) 讀取之原始文件,其中該傳輸路徑係在該影像讀取裝置之 預定讀取位置附近轉向。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此外,在本發明中,該傳輸路徑係在該影像讀取裝置 之預定讀取位置的上游處轉向。 此外,在本發明中,該影像讀取設備係可具有相對於 該影像讀取裝置之調整裝置,以造成原始文件可通過該影 像讀取裝置,同時使該原始文件與該影像讀取裝置之原始 文件讀取表面緊密接觸,其中該傳輸路徑係沿著該調整裝 置而轉向。 此外,在本發明中,該調整裝置係包括一滾輪,且該 傳輸路徑最好係沿著該滾輪之周緣表面而轉向。 此外,在本發明中,該調整裝置係設置在該影像讀取 裝置之預定讀取位置的上游,而沿著紙張之傳輸方向與該 讀取位置隔開一預定的距離。 此外,在本發明中,該滾輪之軸桿中心位置最好係設 置在該影像讀取裝置之預定讀取位置的上游,並且在原始 文件傳輸方向上與該讀取位置隔開一預定的距離。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Μ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此外,本發明之紙張傳輸及分開設備係一種藉由一對 滾輪而將複數張紙張分開成單一紙張並傳輸該紙張之紙張 傳輸及分開設備,其中該對滾輪係包含一饋進滾輪及一相 對於該饋進滾輪之分開滾輪,其中該分開滾輪係包含一彈 性構件,且一傳輸調整導引件係位在該分開滾輪附近,其 中該傳輸調整導引件係藉由可彈性構件之變形而相對地突 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榡準(CNS ) A4規格(210X29?公釐) ~ 一 -11 - 1230545 A7 B7 五、發明説明(9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此外,在本發明之紙張傳輸及分開設備中,該傳輸調 整導引件最好係設計成使該分開滾輪用以突伸出該傳輸調 整導引件所需要的變形量,係隨著其接近位在該對滾輪之 間之夾縫部分而增加。 此外,在本發明之紙張傳輸及分開設備中,該傳輸調 整導引件最好係形成樓梯的形狀。 此外,在本發明之紙張傳輸及分開設備中,該傳輸調 整導引件最好係由一可撓性材料所構成,並且在介於該對 滾輪之間之夾縫部分附近抵住該饋進滾輪。 此外,在本發明之紙張傳輸及分開設備中,該傳輸調 整導引件係由可以彈性變形之可撓性材料所構成,並且可 以進入該饋進滾輪之一側邊而與饋進滾輪脫離接觸之關係 ,以在介於該對滾輪之間的夾縫部分附近來中斷紙張的傳 輸。 此外,在本發明之紙張傳輸及分開設備中,在該傳輸 調整導引件其鄰近該饋進滾輪的表面上,係形成不勻稱的 形狀。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依照本發明,藉由上述的構造,即使一包含有多張紙 張疊置在一起之紙堆塞入時,其仍可以由具有紙張收納功 能而不會妨礙到分開滾輪操作之傳輸調整導引件來收納該 紙堆,並且可使進入至該對滾輪之間之狹縫中的紙張數量 減少到適當數量的紙張。再者,即使一紙張被傳輸調整導 引件所卡住,由一彈性構件所構成之分開滾輪亦會將紙張 推出,藉此便可以避免紙張未饋進的情況發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榇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2- 1230545 A7 B7 五、發明説明(1〇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再者,藉由使該傳輸調整導引件抵頂該饋進滾輪或者 係以未與其接觸之方式進入,其便可以防止複數張彼此重 疊之紙堆進入,並且藉由其不勻稱的形狀來處理該紙張之 前緣端,以可靠地將其分開成單張。 亂式之簡單說明 圖1係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影像讀取設備的立體 示意圖。 圖2係一槪要截面視圖,其中顯示圖1之影像讀取設 備的結構。 圖3係一截面視圖,其中顯示一設在圖1之影像讀取 設備中之接觸影像感應器的結構。 圖4係一截面視圖,其中顯示圖1之影像讃取設備的 第一及第二傳輸路徑打開的狀態。 圖5係顯示圖1之影像讀取設備之原始文件傳輸驅動 系統。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S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6係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影像讀取設備之主要 部分的放大視圖。 圖7係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影像讀取設備之主要 部分的放大視圖。 圖8 A係顯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中之紙張傳輸及分開設 備之主要部分的結構。圖8B係圖8A之圓圈VIIIB所包圍 部位的放大視圖。 圖9 A及9B係顯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影像讀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3- 1230545 A7 ____B7 五、發明説明(11 ) 設備。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圖1 0 A及1 0 B係顯示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之紙張傳 輸及分開設備。圖10C係圖10A中之圓圈xc所包圍部位 的放大視圖。 圖1 1係一立體視圖,其中顯示在本發明又另一實施例 中之紙張傳輸及分開設備。 圖1 2係槪要顯示習知技術之影像讀取設備之一實例的 結構。 圖1 3係槪要顯示習知技術之影像讀取設備之另一實例 的結構。 圖ΜΑ、MB以及14C係顯示習知技術之紙張傳輸及 分開設備的結構。 主要元件對照表 1 影像讀取設備 1A 主體 2 饋進埠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 原始文件饋進盤 4 啓動鈕 5 饋進浪輪 5a 軸桿 6 延遲滾輪 7 傳輸滾輪 7 a 軸桿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楚) 1230545 A7 B7 五、發明説明(12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8 上方影像讀取部 8 a 第一影像感應器 8b 導引表面 8 c 第一接觸玻璃 9 下方影像讀取部 9 a 第二影像感應器 9b 導引表面 9 c 第二接觸玻璃 10 壓紙滾輪 10a 軸桿 11 壓紙滾輪 11a 軸桿 12 輸送滾輪 12a 軸桿 13 輸送谭 14 原始文件輸送盤 15 打開及關閉樞軸 16 下方框架 17 上方框架 18 原始文件傳輸馬達 19 馬達齒輪 1 9A 齒輪組 20 齒輪 2 1 齒輪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15- 1230545 A7 B7 五、發明説明(13 ) 2 2 齒輪 2 3 齒輪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 4 齒輪 25 齒輪 2 6 齒輪 27 滑輪 2 8 滑輪 29 皮帶 30 力矩限制器 3 1 薄片構件 32 薄片構件 200 接觸影像感應器 201 框架 202 發光二極體 203 透鏡陣列 204 影像感應器 2 0 5 接觸玻璃 經濟部智慈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 00 影像讀取設備 3 00A 主體 3 00B 紙張堆疊部 3 00C 紙張饋進設備 301 上方單元 3 02 正面影像讀取部 3〇2a 壓紙滾輪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6- 1230545 A7 B7 五、發明説明(14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03 背面影像讀取部 3 03 a 壓紙滾輪 304 輸送浪輪 3 04a 傳輸滾輪 3 04b 傳輸滾輪 3 11 饋進滾輪 3 12 分開滾輪 3 13 主要馬達 3 14 傳輸調整導引件 3 15 傳輸調整舌板 3 15a 凹溝 40 1 原始文件饋進盤 402 分開部分 403 傳輸滾輪 404 影像讀取部 404a 影像感應器 404b 壓紙滾輪 405 影像讀取部 4 0 5 a 影像感應器 405b 壓紙滾輪 406 傳輸滾輪 407 U形迴轉導引部 408 輸送滾輪 409 原始文件傳輸盤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0X 297公釐) -17- 1230545 A7 B7 i、發明説明(15 ) 41 1 饋進滾輪 412 分開滾輪 420 導引部 R1 第一傳輸路徑 R2 第二傳輸路徑 S 紙張 P 原始文件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較佳實施例之說明 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將在以下參考附圖來加以說明。 圖1係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影像讀取設備的立體 示意圖,而圖2係槪要顯示該設備結構之截面視圖。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圖1及圖2中,元件標號丨係標示影像讀取設備, 元件標號1 A則係標示該影像讀取設備之主體(以下稱之爲 設備主體),元件標號2係標示一位在設備主體1A上方部 分中之饋進埠,而元件標號3則係標示一原始文件饋進盤 ,其中該原始文件饋進盤3係一以大約垂直之角度而設置 在饋進埠2上方之傾斜紙張容納部,且一紙張型式之原始 文件P係放置在原始文件饋進盤3上,且該原始文件P係 以其正面朝下之方式而插入至饋進埠2中。 此外,元件標號5係標示一饋進滾輪,其係用以在沿 著將原始文件P拉進至設備主體1 A之方向上來提供一驅動 力,而元件標號6係標示一延遲滾輪6,其係在沿著將原始 文件P推回的方向上來提供一驅動力,俾以一由力矩限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8- 1230545 A7 B7 五、發明説明(16)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器3 0所提供之預定力矩來將原始文件P推回,其中該力矩 限制器3 0係連接至延遲滾輪6,其將在下文中參考圖5來 加以說明。 再者,元件標號8及9係標示用以讀取原始文件P之 影像之上方及下方影像讀取部,且這些上方及下方影像讀 取部8及9係設置成具有一以下將說明之第一傳輸路徑R1 穿插於其間,並且設計成使該原始文件P之背面上的影像 係可以由上方影像讀取部8所讀取,而在原始文件P正面 上的影像係由下方影像讀取部9所讀取。 以下將說明如此構成之影像讀取設備1的影像讀取操 作。 當圖1所示之操作部之啓動按鈕4首次按下而發出一 讀取開始指令時,該饋進滾輪5及延遲滾輪6便會開始轉 動。當只有一張原始文件P已進入至饋進滾輪5與延遲滾 輪6之間的夾縫部分時,該延遲滾輪6便會藉由力矩限制 器而隨著原始文件P而轉動,藉此,該原始文件p便會藉 由饋進滾輪5之傳輸力量而被饋進至傳輸滾輪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再者,當複數原始文件P已同時進入至夾縫部分時, 延遲滾輪6便會沿著藉由力矩限制器所造成之原始文件P 的傳輸方向的相反方向來轉動,以藉此將與該饋進滾輪5 脫離接觸關係之第二張及後續的原始文件P推回,且當第 一張原始文件p單獨留在原位時,延遲滾輪6便會開始轉 動,並藉此來傳輸該原始文件P。藉由以延遲滾輪6來進行 延遲分開,該原始文件p便可一張一張地分開且饋進至傳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9- 1230545 A7 B7 五、發明説明(17 ) 輸滾輪7。 ----Μ--·--7*-批衣--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接下來,原始文件P係藉由傳輸滾輪7而以預定的速 度被傳輸至上方及下方影像讀取部8及9 °此時,在本實施 例中,這些上方及下方影像讀取部8及9係藉由作爲影像 讀取裝置之接觸影像感應器200來讀取形成在原始文件P 正面及背面上的影像。 圖:3係顯示此一接觸影像感應器200之結構,且如圖3 所示,該接觸影像感應器200係具有一作爲光源之LED 2 0 2, 一透鏡陣列2〇3以及一設置在框架20〗中之影像感應 器(光接收元件)2〇4,且接觸玻坪205係安裝在框架201之 上表面,該框架係包括接觸影像感應器200之讀取位置A 〇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接觸影像感應器係設計成可使得當原始文件P通 過接觸玻璃205之上方部位時,光線便可由LED 202來射 出。如此射出之光線係會由讀取位置A之原始文件讀取表 面所反射,並且藉由透鏡陣列203而映像在該影像感應器( 光接收元件)2〇4上。如此映像之影像係會藉由影像感應器( 光接收元件)2〇4而被轉換成電子信號,之後,便可以進行 各種不同的影像處理,藉此,便可讀取該原始文件之影像 〇 該接觸影像感應器200之焦點深度係較淺,因此,在 具有此一接觸影像感應器200之上方及下方影像讀取部8 及9中,爲了可以良好地讀取原始文件P之影像資訊,其 必須使該原始文件P與安裝在接觸影像感應器200上之接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 297公釐) -20- 1230545 A7 B7 五、發明説明(18) 觸玻璃的表面有緊密的接觸。 因此,如圖2所示,壓紙滾輪1 〇及1 1的安裝方式係 與上方及下方影像讀取部8及9之讀取位置A呈相對的關 係,其中該壓紙滾輪1 0及1 1係調整裝置,其係用以加壓 該原始文件P以與該影像讀取部8及9之原始文件讀取表 面(如圖3所示之接觸玻璃表面)形成緊密接觸,並且以預定 的速度來傳輸原始文件p ° 在本發明中,這些壓紙滾輪1 〇及11之表面係白色的 ,因此其可用以進行陰影信號之偵測。陰影信號之偵測係 藉由在該原始文件P被傳輸至影像讀取部8及9之前,由 該接觸影像感應器200來讀取壓紙滾輪10及11之白色表 面之白色參考値而達成。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壓紙浪輪1 〇及11係固定成可 使得其外部周緣表面不會直接與上方及下方089之原始文 件讀取表面(接觸玻璃之表面)相接觸,而是保持一預定的間 距(大約0.5毫米)。 這係爲了防止該壓紙滾輪1 〇及11之白色表面產生污 點及刮痕,並且避免陰影信號之不良偵測,且同時可以減 少由於當原始文件P不存在時因爲在壓紙滾輪1 0及11與 接觸玻璃之間的接觸摩擦所造成之機械系統的負載增加。 在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已通過傳輸滾輪7之原始文 件P,其背面上之影像係由讀取表面與原始文件之傳輸方向 平行之上方影像讀取部8所讀取,之後,在其正面上的影 像便由下方影像讀取部9所讀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1 - 1230545 Α7 Β7 五、發明説明(19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接下來,已通過下方影像讀取部9之讀取位置A之原 始文件P,便會被傳輸至用以作爲原始文件輸送裝置之輸送 滾輪1 2,並且藉由輸送滾輪1 2而經由一輸送埠1 3來將其 輸送至一原始文件輸送盤1 4,其中該原始文件輸送盤1 4係 一個大致爲水平且正面朝下的輸送堆疊部。第二張及後續 的原始文件P亦會經過相同的操作,且該原始文件P係以 相同於當其放置在原始文件饋進盤3上時之順序,而堆疊 在該原始文件輸送盤1 4上。 此時,原始文件P係由傳輸滾輪7、壓紙滾輪1 0及1 1 以及輸送滾輪1 2而以固定的速度來傳輸,直到1原始文件 P之尾緣已完全通過輸送滾輪1 2之間爲止。饋進滾輪5之 原始文件饋進速度係設定爲低於該滾輪7、1 0、1 1及1 2之 轉速,俾以適當地進行該原始文件之影像讀取操作。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如上所述,饋進滾輪5之原始文件饋進速度係設定爲 比滾輪7、1 0、Π及1 2之原始文件傳輸速度還低的速度, 然而,從該原始文件P之前緣已抵達傳輸滾輪7 一直到該 原始文件P之尾緣已通過該饋進滾輪5爲止,該饋進滾輪5 係隨著該原始文件p而轉動,因爲一單向制動器(未顯示)係 連接至饋進滾輪5之滾輪驅動軸桿上。 在另一方面,如圖2所不,兀件標號1 ό係標不一下方 框架,其係具有饋進浪輪5、傳輸(驅動)浪輪7、壓紙滾輪 1 0、下方影像讀取部9以及輸送(驅動)滾輪1 2,且構成〜 下方傳輸導引件,而元件標號1 7係標不一上方框架,其係 具有延遲滾輪6、傳輸(被動)滾輪7、上方影像讀取部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1230545 Α7 Β7 五、發明説明(20 ) 壓紙滾輪11以及輸送(被動)滾輪12,並且構成一上方傳輸 導引件。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一第一傳輸路徑R 1及一第二傳輸路徑R2係由下方框 架I 6及上方框架1 7所形成,其中該第一傳輸路徑R1係一 垂直延伸之第一紙張傳輸路徑,其係用以將原始文件P傳 輸至影像讀取部8及9,而該第二傳輸.路徑R2係一第二紙 張傳輸路徑,其係用以將影像已被讀取之原始文件P傳輸 至一大致水平的原始文件輸送盤1 4。 如圖4所示,上方框架1 7係被支撐在設備主體1 A上 ,以藉由一打開及關閉樞軸1 5來進行樞轉運動,其中該打 開及關閉樞軸1 5係位在靠近輸送滾輪1 2的位置,以作爲 一支點。當原始文件P被卡在傳輸路徑上時,或者當影像 讀取部8及9之壓紙滾輪1 0及1 1以及接觸玻璃髒污時, 該上方框架1 7便能以打開及關閉樞軸1 5爲支點來樞轉, 如圖4所示,藉此以打開該第一及第二傳輸路徑R1及R2 ,然後便可以很容易地處理卡住的原始文件,或者係淸潔 該接觸玻璃205以及壓紙滾輪10及11。 經濟部智慈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另一方面,圖5係顯示依照本發明之影像讀取設備1 之原始文件傳輸驅動系統。在圖5中,元件標號1 8係標示 —原始文件傳輸馬達,且藉由一^齒輪組1 9 A,該原始文件 傳輸馬達1 8之馬達齒輪1 9係連接至一固定至輸送(驅動)滾 輪1 2之軸桿1 2a上的齒輪20,而齒輪22及2 1則係分別固 定至壓紙滾輪1〇及1 1之軸桿l〇a及1 la,且一齒輪23係 固定至傳輸(驅動)滾輪7之軸桿7a,而一齒輪24係固定至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丨0'乂297公釐) ' - -23- 1230545 A7 B7 五、發明説明(21 ) 饋進滾輪5之軸桿5a,如此便可將馬達的驅動力傳動至滾 輪 7、1 〇、1 1 及 1 2。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固定至饋進滾輪5之軸桿5 a的齒輪24的驅動力,係 可以進一步由齒輪25、26、滑輪27、28以及一皮帶29來 加以傳動,以經由一安裝在延遲滾輪6中之力矩限制器3 0 來驅動該延遲滾輪6。 此時,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之下方影像讀取部9 係處在其讀取表面係在一水平方向上相對於原始文件傳輸 路徑而向上到達位在上游之上方影像讀取部8而傾側一預 定角度的狀態,換言之,其係相對於在第一傳輸路徑R1中 之紙張傳輸方向(角度)而呈傾斜之狀態。 藉由使該下方影像讀取部9處在此一傾側一預定角度 之狀態,已通過位在下方影像讀取部9中之讀取位置A的 原始文件P,便可以被傳輸至第二傳輸路徑R2,並且藉由 壓紙滾輪Η而沿著包括該讀取位置A之接觸玻璃205的表 面來改變其傳輸方向。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藉由壓紙滾輪1 1來如此改變其傳輸方向之原始文件P ,9即使當由第一傳輸路徑R1及第二傳輸路徑R2所形成 之角度係相當大時,該原始文件P之傳輸方向亦可以在一 相當短的傳輸距離範圍內來加以改變,而不需要使用任何 額外分開的滾輪或類似裝置。 因此,原始文件傳輸至原始文件輸送盤1 4的過程,便 可以相當順利地進行,即使當原始文件饋進盤3係以大約 垂直的角度設置且該原始文件輸送盤1 4係以一大約水平的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4 - 1230545 A7 B7 五、發明説明(22 ) 角度設置時亦然。再者,整個原始文件傳輸路徑亦可以小 型化,藉此,便可使該設備主體1 A之尺寸縮減,且由設備 所佔據(突出)之面積亦可以減小。此外,即使一具有硬度的 厚原始文件P亦可以被穩定地傳輸。 此時,當原始文件P之前緣部分通過該影像讀取部8 及9之讀取位置A時,若壓紙滾輪1 〇及1 1之軸桿中央位 置係與影像讀取部8及9其位在與壓紙滾輪1 0及1 1相反 之表面上的接觸影像感應器200之讀取位置A相重合時, 則當欲傳輸之原始文件P之前緣部分與壓紙滾輪1 0及1 1 相接觸時,或者與接觸影像感應器200之接觸玻璃之表面 相接觸時,則該原始文件P便有可能會在接觸影像感應器 200與壓紙滾輪1 0及1 1之間由於受到振動而飄動,因此, 最好能夠執行適當的影像讀取操作,以避免該原始文件P 發生此類飄動。 以下將說明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在此實施例中係可 以抑制該原始文件P發生此類的飄動情況。 圖6係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影像讀取設備的主要 部分的放大視圖。在圖6中,與圖2相同之元件標號係標 示相同或對應的部分。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壓紙滾輪10及11之軸 桿中心位置係設在與影像讀取部8及9之接觸影像感應器 2 0 0的讀取位置A沿著原始文件傳輸方向朝向上游側而偏 離一預定量(5的位置上。 藉由將壓紙滾輪1 0及1 1之軸桿中央位置設置在接觸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樣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_ ' -25- ;HI I t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¾衣------、玎----- 經濟部智慈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3054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23 ) 影像感應器2 0 0之讀取位置A的上游側,當原始文件p與 壓紙汝輪1 〇及1 1或接觸影像感應器2 0 〇之接觸玻璃之表 面相接觸時,則便可以防止振動影響到所讀取之影像,且 原始文件在讀取位置A處之前緣部分亦可獲得穩定。 在本實施例中,該偏離値δ相對於1 2毫米直徑之壓紙 滾輪係大約爲〇 . 5至1 · 5毫米。然而,即使此一相當小的偏 離値5仍可達到足夠的功效,因爲接觸影像感應器200之 影像讀取線寬係極小的。 由於壓紙滾輪1 〇及1 1之軸桿中央位置係與接觸影像 感應器200之讀取位置在原始文件傳輸方向上朝向上游側 而偏移,因此當原始文件P之前緣部分通過該讀取位置A 時之飄動便可受到抑制,以藉此避免造成諸如讀取影像模 糊及密度不均的不便。 在以上的說明中係針對爲了使該原始文件P可以緊密 接觸原始文件讀取表面而將壓紙滾輪1 〇及11設置成與接 觸影像感應器2 0 0之讀取位置A形成相對關係爲例來說明 ,然而,本發明並未侷限於此,其亦可設計成藉由其他構 件來使該原始文件P與接觸影像感應器200緊密接觸。 以下將說明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其中如上所述,該 原始文件P係藉由其他構件而與接觸影像感應器200形成 緊密接觸的關係。 圖7係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影像讀取設備之主要 部分的放大視圖。在圖7中,與圖2相同之元件標號係標 示相同或對應的部分。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6- 1230545 A7 B7 五、發明説明(24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在圖7中,元件標號3 ;[及3 2係標示呈板狀構件之薄 片構件,其係用以取代該壓紙滾輪,且該薄片構件係設置 成與上方及下方影像讀取部8及9之接觸影像感應器2〇〇 形成相對的關係。這些薄片構件31及3 2係以相對於接觸 影像感應器200之接觸玻璃之表面而以一預定的間距來加 以固定,使得用以作爲調整裝置之薄片構件31及3 2係可 使該原始文件P與接觸影像感應器200形成緊密接觸。 再次地,在本實施例中,與上述的第一及第二實施例 相同,該下方影像讀取部9係位在可使原始文件p之傳輸 角度由下方影像讀取部9所改變的位置上,且該薄片構件 3 1及3 2係設置成可使該原始文件p之傳輸角度在包含下方 影像讀取部9之讀取位置的表面上來加以改變。 此外,薄片構件31及3 2之表面係光滑地形成,且藉 由使該構件之表面如此光滑,便可以減少原始文件P之傳 輸阻力,且避免原始文件傳輸時卡住。再者,藉由使該薄 片構件31及32之顏色呈白色,其便可具有作爲白色參考 板的功能,而可以進行陰影信號的偵測。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Μ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如上所述,藉由薄片構件3 1及3 2係可使該原始文件P 與影像讀取部8及9之原始文件讀取表面緊密接觸,藉此 ,便可以將在採用壓紙滾輪時用以驅動該滾輪之驅動機構 予以省略。因此,設備之結構便可以變得更爲簡化,並因 而降低成本。 雖然在本實施例中,薄片構件31及32係以相對於接 觸影像感應器2 00之接觸玻璃表面而保持一預定的間距來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27- 1230545 A7 B7 五、發明説明(25 ) 加以固定,然而,該薄片構件亦可以藉由諸如加壓彈簧之 加壓裝置而以微小的壓力來與接觸玻璃之表面相接觸。 再者,原始文件P在下方影像讀取部9處之傳輸方向 改變的位置,並非嚴格地侷限於讀取位置A,其亦可以係 在接觸玻璃2 0 5表面上沿著傳輸方向而位在讀取位置A之 上游的任何位置。 接下來,爲了針對上述每一實施例來進一步詳細說明 ,上方影像讀取部8之接觸影像感應器200以下將稱之爲 第一影像感應器8a,而下方影像讀取部9之接觸影像感應 器2 00將稱之爲第二影像感應器9b(參照圖6)。 在上方影像讀取部8中,用以導引紙張之第一讀取及 傳輸路徑係由第一影像感應器8a之第一接觸玻璃8c所形 成。 在下方影像讀取部9中,用以導引紙張之第二讀取及 傳輸路徑係由第二影像感應器9 a之第二接觸玻璃9 c所形 成。 第一接觸玻璃8 c之導引表面8b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 角度β I,係大於第二接觸玻璃9c之導引表面9b相對於水 平面之傾斜角度0 2。 一對輸送滾輪1 2之共同切線(紙張輸送方向)相對於水 平面之傾斜角度0 3,係小於第二接觸玻璃9c之導引表面 9b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Θ 2。 換言之,其係滿足以下之關係式: θ \ > θ 2> Θ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8- 1230545 A7 B7 五、發明説明(26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將在以下參考圖式來加以說明。 圖9 A及9B係顯示一影像讀取設備之結構,其係作爲本發 明之一個應用實例。此一影像讀取設備之槪要結構將說明 如下。元件標號3 00係標示該影像讀取設備,元件標號 3 00A係標示該影像讀取設備之主體,元件標號3〇〇B係標 示一作爲紙張容納部之紙張堆疊部,於其中可以疊放且容 納紙張S,而元件標號3 02及3 03係標示用以讀取紙張S上 之影像之正面及背面影像讀取部,而元件標號3〇〇C係標示 一紙張饋進設備,其係用以將內含在紙張堆疊部3〇〇B中之 紙張S饋進至正面及背面影像讀取部302及3 03。 紙張饋進設備3 00C係具有分開及饋進裝置,其係由一 饋進滾輪3 1 1及一分開滾輪3 1 2所構成,其中該饋進滾輪 3 1 1係一饋進旋轉構件,而該分開滾輪3 1 2係一推抵於饋進 滾輪3 1 1之分開旋轉構件,並且用以將堆疊在紙張堆疊部 3 0 0B中之紙張S —張接著一張地加以分開。元件標號313 係標示一主要馬達,其係用以驅動該饋進滾輪3 1 1及分開 滾輪3 1 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以下將針對影像讀取設備3 0 0之影像讀取操作來加以 說明。當啓動影像讀取操作時,複數張放置在紙張堆疊部 3 00B上之紙張S係藉由彼此相接觸之饋進滾輪3 1 1以及分 開滾輪3 1 2而被一張接著一張地分開。之後,紙張便通過 壓紙滾輪302a及303 a,並且與正面及背面影像讀取部302 及3〇3緊密地接觸。 在此一通過期間,形成在紙張S之正面或背面上之影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297公釐) -29- 1230545 A7 B7 五、發明説明(27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像,係藉由通過且同時面向該正面及背面影像讀取部3 02 及3 0 3來加以直線掃描,並且以電子信號之方式輸出至外 界。此外,在如此進行影像讀取之後,紙張S便藉由輸送 浪輪304( —^對輸送浪輪3(Ma及3〇4b)而被輸送至外面。 在圖9A及9B中,元件標號301係標示一上方單元, 其係構成該紙張饋進設備的主體,且具有分開滾輪3 1 2、背 面影像讀取部3 03、上方輸送滾輪304a等等。此一上方單 元3 0 1通常係呈如圖9 A所示之關閉狀態,但舉例來說,在 卡紙處理、滾輪淸潔及維修的狀況中,其亦能以一紙張傳 輸路徑R作爲邊界而向上打開。藉由如此打開,便可將分 開滾輪3 1 2與饋進滾輪3 1 1隔開。 經濟部智慈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現請參照圖8A及8B,其中淸楚地顯示本發明之紙張 傳輸及分開設備,且以下將說明本發明之構造。本發明之 紙張傳輸及分開設備係包括彼此相對且形成壓力接觸之一 饋進滾輪3 1 1及一分開滾輪3 1 2,且該饋進滾輪3 1 1係沿著 紙張傳輸方向來轉動,而該分開滾輪3 1 2係由一彈性構件 所構成,並且具有動力傳輸至該滾輪,以沿著相反的方向 來轉動。 此外,在分開滾輪3 1 2之驅動力傳動路徑中亦提供有 一力矩限制器,且該分開滾輪係在存在有紙張S或者係在 該紙張於饋進滾輪3 1 1與分開滾輪3 1 2之間被傳輸的狀態 下被驅動而轉動(與紙張一起轉動),而沿著紙張傳輸方向來 轉動。在複數張彼此重疊之紙張被塞入至這些滾輪之間的 情況下,該分開滾輪3 1 2係設計成可以反向轉動。再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30- 1230545 A7 B7 五、發明説明(28 ) 在此一構造中,傳輸調整導引件3 1 4係形成在分開滾輪3 j 2 之相對兩側,使得彼此疊置超出一預定數量之紙張,並不 會被塞入至滾輪之間。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這些傳輸調整導引件314,如圖8A所示,係形成在分 開滾輪3 1 2之外側周緣內部,且其用以使紙張塞入之表面 係形成樓梯形狀,使得其與外側周緣的距離係隨著其接近 夾縫而增加,亦即,X 1 > X 2,如圖8 B所示。再者,相對於 饋進滾輪3 1 1之表面係具有一間隙y 1,其中該間隙y 1係由 可分開紙張S之數量計算而得。 藉由此一結構,傳輸調整導引件3 1 4係可以相對於分 開滾輪3 1 2而突伸而出,俾當複數張具有高摩擦係數且可 能一起進入之紙張S係使分開滾輪3 1 2變形並且同時塞入 時,該傳輸調整導引件314係會由分開滾輪312外露出來 。藉此,即使有複數張紙張S塞入時,其係會由樓梯狀傳 輸調整導引件3 1 4所收納,而僅相對於間隙y 1之可分開紙 張會以彼此重疊的方式進入,並且藉由延遲滾輪部而相當 可靠地分開成一張,然後被傳輸至影像處理部。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即使當紙張S係由傳輸調整導引件3 1 4之樓梯狀部分 所收納時,該紙張S仍會藉由一彈性構件所構成之分開滾 輪3 1 2開始沿著相反方向轉動而被推回,並且被饋進至滾 輪之間的夾縫中,然後脫離未被饋進的狀態。藉此,即使 放置複數張紙張S,其仍可以相當可靠地被分開成一張來加 以傳輸,藉此避免紙張的處理因爲未饋進而停滯。 再者,在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0A、10B及10C所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1 - 1230545 A7 B7 五、發明説明(29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傳輸調整導引件3 1 4係由可彈性變形之材料所構成。如 圖1 Ο A所示,一傳輸調整舌板3 1 5之末端部分係用以抵頂 該饋進滾輪3 1 1。在此例中,藉由使抵頂表面形成不勻稱形 狀(凹溝3 15a)亦可達到相同的功效,如圖10C所示。 不藉由將傳輸調整舌板3 1 5抵頂於饋進滾輪3 1 1之外 徑內部,而是使其非接觸性地進入至饋進滾輪3 1 1側來中 斷紙張傳輸,如圖1 0B所示,亦可以達到相同的功效。 此外,若一起使用傳輸調整導引件3 1 4以及傳輸調整 舌板3 1 5,便可以得到更佳的功效。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如上所述,依照本發明,一影像讀取部係位在一垂直 延伸之第一紙張傳輸路徑及一大致水平延伸之第二紙張傳 輸路徑之間,其中該第一紙張傳輸路徑係用以將內含在一 傾斜紙張容納部中之紙張傳輸至影像讀取部,而第二紙張 傳輸路徑則係將已讀取影像之紙張傳輸至一大致水平的傳 輸堆疊部,且已通過第一紙張傳輸路徑之紙張的傳輸方向 ,係會藉由影像讀取部而變更至朝向第二紙張傳輸路徑之 方向,藉此,由設備所佔據的空間便可以縮小,且即使係 一具有硬度的厚紙張亦可以被穩定地傳輸。 如上所述,依照本發明,即使多張紙張放置在此類型 之紙張傳輸及分開設備中,其仍可以被可靠地分開成一張 張的紙張來加以傳輸,藉此便可以避免紙張的處理由於未 饋進而中斷的情況。因此,便可以實現能夠順利操作且具 有高可靠性的設備。 本纸浪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2-

Claims (1)

1230545 Si] a A8 B8 C8 D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1 第91 120617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93年5·月13日修正 1 . 一種影像讀取設備,其係用以讀取一容置在一傾斜紙 張容納部中之紙張上的影像,且之後便輸送該紙張,該影 像讀取設備包含: 一影像讀取部,其係用以讀取在紙張上的影像; 一大致呈水平之輸送堆疊部,其係可使輸送之紙張堆 疊於其上; 一垂直延伸之第一紙張傳輸路徑,以將紙張傳輸至該 影像讀取部;以及 一大致水平延伸的第二紙張傳輸路徑,其係用以將已 被讀取影像之紙張傳輸至該大致呈水平的輸送堆疊部, 其中該影像讀取部係位在該垂直延伸之第一紙張傳輸 路徑及該大致水平延伸之第二紙張傳輸路徑,且在該影像 讀取部中,已通過第一紙張傳輸路徑之紙張的傳輸方向, 係會改變成一朝向該第二紙張傳輸路徑之方向。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影像讀取設備,其中該影 像讀取部所具有之狀態,係該影像讀取部隨著朝向一水平 方向之一預定距離量的傾斜角度,係愈大於該第一紙張傳 輸路徑之角度,且該紙張之傳輸方向係在一含有該影像讀 取部之讀取位置的表面上改變。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影像讀取設備,其中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撕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 J0 ,項再填. 裝-- :寫本頁) 、^1 1230545 τ;-Τ I Η f .ό Α8 Β8 C8 D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2 該影像讀取部包含用以讀取紙張上之影像的影像讀取裝置 ,及調整裝置其與該影像讀取裝置相對,以使紙張可以通 過該影像讀取裝置,同時使該紙張與該影像讀取裝置緊密 接觸。 4.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影像讀取設備,其中該調 整裝置係一滾輪。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影像讀取設備,其中該滾 輪係設置在該影像讀取裝置之讀取位置的上游,而沿著紙 張之傳輸方向與該讀取位置隔開一預定的距離。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影像讀取設備,其中該調 整裝置係一板狀構件,其具有一光滑表面,且該板狀構件 係設置在紙張傳輸方向上而位在該影像讀取裝置之讀取位 置上游之一預定位置上,其中在該位置上,紙張之傳輸方 向係會改變。 7. —種影像讀取設備,包含: 原始文件傳輸裝置,其係用以將一原始文件沿著一傳 輸路徑來加以傳輸; 影像讀取裝置,其係用以在一預定讀取位置上來讀取 由該原始文件傳輸裝置所傳輸之原始文件上的影像;以及 原始文件輸送裝置,其係用以輸送由該影像讀取裝置 所讀取之原始文件, 其中該傳輸路徑係在該影像讀取裝置之預定讀取位置 附近轉向。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影像讀取設備,其中該傳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裝· 訂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30545 六、申請專利範圍3 _路徑係在該影像讀取裝置之預定讀取位置的上游處轉向 〇 9·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之影像讀取設備,其尙 包含相對於該影像讀取裝置之調整裝置,以造成原始文件 可通過該影像讀取裝置,同時使該原始文件與該影像讀取 裝置之原始文件讀取表面緊密接觸,其中該傳輸路徑係沿 著該調整裝置而轉向。 10.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影像讀取設備,其中該 調整裝置係包括一滾輪,且該傳輸路徑係沿著該滾輪之周 緣表面而轉向。 1 1.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影像讀取設備,其中該 調整裝置係設置在該影像讀取裝置之預定讀取位置的上游 ,而沿著紙張之傳輸方向與該讀取位置隔開一預定的距離 〇 12.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影像讀取設備,其中該 滾輪之軸桿中心位置係設置在該影像讀取裝置之預定讀取 位置的上游,並且在原始文件傳輸方向上與該讀取位置隔 開一預定的距離。 1 3 · —種紙張傳輸及分開設備,其係藉由一對滾輪而將 複數張紙張分開成單一紙張並傳輸該紙張,其中該對滾輪 係包含一饋進滾輪及一相對於該饋進滾輪之分開滾輪,其 中該分開滾輪係包含一彈性構件,且一傳輸調整導引件係 位在該分開滾輪附近,其中該傳輸調整導引件係藉由可彈 性構件之變形而相對地突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1 Φ 1230545 I正替換頁 ’‘A 〜 ,. 、 H Η 月^曰 六、申請專利範圍4 1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紙張傳輸及分開設備, 其中該傳輸調整導引件係設計成使該分開滾輪用以突伸出 該傳輸調整導引件所需要的變形量,係隨著其接近位在該 對滾輪之間之夾縫部分而增加。 1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3或1 4項之紙張傳輸及分開 設備,其中該傳輸調整導引件係形成樓梯的形狀。 16·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或14項之紙張傳輸及分開 設備,其中該傳輸調整導引件係由一可撓性材料所構成, 並且在介於該對滾輪之間之夾縫部分附近抵住該饋進滾輪 〇 1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之紙張傳輸及分開設備, 其中該傳輸調整導引件係由可以彈性變形之可撓性材料所 構成,並且可以進入該饋進滾輪之一側邊而與饋進滾輪脫 離接觸之關係,以在介於該對滾輪之間的夾縫部分附近來 中斷紙張的傳輸。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BCD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之紙張傳輸及分開設備, 其中在該傳輸調整導引件其鄰近該饋進滾輪的表面上,係 形成不勻稱的形狀。 19. 一種影像讀取設備,包含: 一第一讀取傳輸路徑,其具有一相對於一水平面之預 定傾斜度,且其係用以將紙張向下導引; 一第一影像感應器,其係用以讀取一由該第一讀取傳 輸路徑所導引之紙張上的影像; 一第二讀取傳輸路徑,其係用以將紙張由該第一讀取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30545 六、申請專利範圍5 傳輸路徑連續地導引而出,且該第二讀取傳輸路徑相對於 水平面之傾斜角度係小於該第一讀取傳輸路徑相對於水平 面之傾斜角度; 一第二影像感應器,其係用以讀取由該第二讀取傳輸 路徑所導引之紙張上的影像;以及 一輸送滾輪,其係用以將由該第二讀取傳輸路徑所導 引之紙張沿著一方向來傳送至設備外面,其中該方向係具 有一傾斜度,該傾斜度係小於該第二讀取傳輸路徑相對於 水平面之傾斜度。 2 0.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影像讀取設備,其中該 第一影像感應器係具有一用以導引紙張之第一接觸玻璃, 且該第二影像感應器係具有一用以導引紙張之第二接觸玻 璃,且該第一接觸玻璃之導引表面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 度,係大於該第二接觸玻璃之導引表面相對於水平面之傾 斜角度。 2 1.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影像讀取設備,其中一 對輸送滾輪係將紙張夾置於其間,且該對輸送滾輪之共同 切線相對於水平面的傾斜角度,係小於該第二接觸玻璃之 導引表面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 22.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影像讀取設備,其中該 弟一影像感應窃係讀取位在紙張之第一表面上的影像,而 該第二影像感應器則係讀取位在該紙張上與第一表面相反 之第二表面上的影像。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TW091120617A 2001-09-13 2002-09-10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TWI23054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78668A JP4306985B2 (ja) 2001-09-13 2001-09-13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1376292A JP3711069B2 (ja) 2001-12-10 2001-12-10 シート搬送分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30545B true TWI230545B (en) 2005-04-01

Family

ID=26622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20617A TWI230545B (en) 2001-09-13 2002-09-10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7170658B2 (zh)
KR (1) KR100477906B1 (zh)
CN (2) CN1190943C (zh)
TW (1) TWI2305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70658B2 (en) * 2001-09-13 2007-01-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KR100532603B1 (ko) * 2003-04-07 2005-1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 스캐닝유닛 및 화상 스캐닝장치
KR100561408B1 (ko) * 2003-12-01 2006-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캐닝장치 및 그 기어손상방지방법
WO2005089061A2 (en) * 2004-03-23 2005-09-29 Nds Limited Optimally adapting multimedia content for mobile subscriber device playback
US7131644B2 (en) * 2004-04-06 2006-11-07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Imaging apparatus having an automatic sheet feeder
US7401780B2 (en) * 2004-09-24 2008-07-2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Roller with recessed kicker feature
JP4609248B2 (ja) * 2005-09-01 2011-01-1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複写装置
TWI288081B (en) * 2005-09-14 2007-10-11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aper tray with image scanning function and the printer thereof
US7791744B2 (en) * 2006-08-29 2010-09-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print resuming following a print interruption event
JP5393496B2 (ja) * 2010-01-15 2014-01-22 株式会社Pfu 給紙口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USD668259S1 (en) 2010-05-20 2012-10-02 Pfu Limited Touch panel for scanner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D642179S1 (en) * 2010-05-20 2011-07-26 Pfu Limited Scanner
USD668668S1 (en) 2010-05-20 2012-10-09 Pfu Limited Touch panel for scanner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D669089S1 (en) 2010-05-20 2012-10-16 Pfu Limited Touch panel for scanner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JP5736731B2 (ja) * 2010-10-29 2015-06-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705150B2 (en) 2010-11-02 2014-04-22 Canon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media conveying apparatus
USD671542S1 (en) * 2010-11-13 2012-11-27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Imaging device
USD689865S1 (en) * 2011-05-30 2013-09-17 Canon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Scanner
JP5287943B2 (ja) 2011-06-30 2013-09-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D689866S1 (en) * 2011-07-15 2013-09-17 Canon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Scanner
JP5901475B2 (ja) * 2012-09-05 2016-04-13 株式会社Pfu 用紙搬送装置
USD713845S1 (en) * 2012-09-27 2014-09-23 Pfu Limited Scanner
USD692891S1 (en) * 2012-12-12 2013-11-05 Pfu Limited Scanner
USD723560S1 (en) 2013-07-03 2015-03-03 Hand Held Products, Inc. Scanner
DE102013012925B4 (de) * 2013-08-05 2016-02-25 Awinta GmbH Vorrichtung,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Einlesen und Verarbeiten von Dokumenten
JP1524980S (zh) * 2014-09-30 2015-06-01
JP1536672S (zh) * 2015-03-20 2015-11-02
JP1549837S (zh) * 2015-11-02 2016-05-23
USD831654S1 (en) * 2015-12-03 2018-10-23 Avision Inc. Scanner
JP1564554S (zh) * 2016-06-03 2017-11-20
USD794640S1 (en) * 2016-09-08 2017-08-15 Canon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Scanner
USD797744S1 (en) * 2016-09-30 2017-09-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maging device
JP7039944B2 (ja) 2017-11-15 2022-03-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給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
EP3617106B1 (en) 2018-08-29 2024-01-0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dium feeding apparatus,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medium feeding method
JP7251313B2 (ja) * 2019-05-24 2023-04-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1647873S (ja) * 2019-06-19 2019-12-16 スキャナー
JP7352157B2 (ja) 2019-09-27 2023-09-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7402649B2 (ja) * 2019-09-30 2023-1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21134055A (ja) * 2020-02-27 2021-09-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1685733S (ja) * 2020-07-07 2021-05-24 スキャナー
JP1685734S (ja) * 2020-07-07 2021-05-24 スキャナー
JP7476709B2 (ja) 2020-07-30 2024-05-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1686554S (zh) * 2020-11-13 2021-05-31
JP1686553S (zh) * 2020-11-13 2021-05-31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948A (en) * 1862-04-15 Improved machine for amalgamating gold
US4743974A (en) * 1986-12-18 1988-05-10 Xerox Corporation Dual scanning array raster input scanner
US5359435A (en) * 1991-08-30 1994-10-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acsimile apparatus
JPH06156789A (ja) * 1992-11-27 1994-06-03 Mita Ind Co Ltd 原稿読取装置の原稿搬送機構
JPH0713851U (ja) * 1993-08-17 1995-03-10 株式会社東芝 給紙機構
JP3265163B2 (ja) * 1995-10-02 2002-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KR0164382B1 (ko) * 1995-11-17 1999-03-20 김광호 전자사진 프로세서의 급지부 구동 장치
JP3537981B2 (ja) * 1996-04-11 2004-06-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260824B1 (ko) 1996-08-30 2000-07-01 윤종용 축소형 복합기
KR100229024B1 (ko) * 1997-02-14 1999-11-01 윤종용 플랫베드 스캐너 장치
JP3975545B2 (ja) * 1997-03-24 2007-09-1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原稿走査装置及び該原稿走査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US5761599A (en) * 1997-04-14 1998-06-02 Acer Peripheral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multifunction opening
KR100248980B1 (ko) * 1997-06-24 2000-03-15 강병호 양면 인쇄용 팩시밀리의 기록용지 이송장치
JPH11112735A (ja) 1997-09-30 1999-04-23 Fujitsu Ltd 画像読取り装置
KR100270317B1 (ko) * 1998-09-25 2000-10-16 이계철 문서의 양면전송이 가능한 팩시밀리
JP3455699B2 (ja) * 1999-07-28 2003-10-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原稿搬送装置
JP2001210258A (ja) 2000-01-24 2001-08-03 Toshiba Corp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13160B2 (ja) * 2000-09-25 2005-01-26 ニスカ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06985B2 (ja) * 2001-09-13 2009-08-05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3711069B2 (ja) * 2001-12-10 2005-10-26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分離装置
US7170658B2 (en) * 2001-09-13 2007-01-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477906B1 (ko) 2005-03-23
US20060203308A1 (en) 2006-09-14
US7151621B2 (en) 2006-12-19
US20030063337A1 (en) 2003-04-03
CN100352254C (zh) 2007-11-28
CN1190943C (zh) 2005-02-23
US7170658B2 (en) 2007-01-30
CN1406048A (zh) 2003-03-26
KR20030023534A (ko) 2003-03-19
CN1645889A (zh) 2005-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30545B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4982244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H0578496B2 (zh)
JP5562145B2 (ja) 原稿読取装置
US6869070B2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same
US7611145B2 (en)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US8002264B2 (en)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JP2016124646A (ja) シート給紙装置
JP2003146480A (ja) 給紙装置およびシート搬送装置
JPH08282897A (ja)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
JP2003087499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5685945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23042312A1 (ja) 媒体搬送装置
JP2004210488A (ja) 読取装置
US20230373739A1 (en) Document feed device with ascendable document guide member
JPH10167502A (ja) 給紙装置
JP3797194B2 (ja) 給紙カセット
JP3571944B2 (ja)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及び該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3494996B2 (ja) 給紙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JP3858891B2 (ja) 用紙サイズ検出装置
JP2022161611A (ja) 搬送装置および読取装置
JP2003051916A (ja) 原稿給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KR200258634Y1 (ko) 복합기의 급지 장치
JP2002104683A (ja) 給紙装置
JP2020111460A (ja)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原稿読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