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83205B - A method for producing copolymer - Google Patents

A method for producing copolym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83205B
TW583205B TW091103928A TW91103928A TW583205B TW 583205 B TW583205 B TW 583205B TW 091103928 A TW091103928 A TW 091103928A TW 91103928 A TW91103928 A TW 91103928A TW 583205 B TW583205 B TW 5832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nomer
ethylene
monomer composition
mass
copolym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03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chihiro Kaai
Original Assignee
Toa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a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agose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83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8320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2/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 C08F212/02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 C08F212/04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containing one ring
    • C08F212/06Hydrocarbons
    • C08F212/08Sty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end groups
    • C08F290/04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C08C or C08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end groups
    • C08F290/04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C08C or C08F
    • C08F290/046Polymers of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Description

583205 ---案號91103^___车月曰 修[- 五、發明說明(1) 技術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共聚物之製造方法。更詳言之, 係有關於經由含有特定高單體之高單體組成物與乙烯單體 反應而成之高單體組成物中,高單體與乙烯單體之共聚 合0 背景技货 已知經150〜350 °C聚合之乙烯單體可得高單體組成 物。經此種高單體組成物與乙烯單體反應所成之高單體組 成物中,高單體與乙烯單體之共聚合,亦為已知(國際專 利申請案第W099/07755號、國際專利申請案第W098/47927 號、特開平8 - 3 2 5 6號公報)。 然而,已知高單體組成物中,組成物中之高單體與乙 烯單體共聚合製成共聚物時,由於反應液粘度增加,不得 不使反應終止。再者,使用習知方法所得之高單體組成物 製造共聚物時,共聚合反應中之高單體與乙烯單體的反應 率小。因而限制了高單體組成物的使用。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可順利實施高單體組成物 與乙烯單體反應之共t物的製造方法。高單體組成物可使 第1乙烯單體在〜350 C聚合而得。且本發明之目的為提 供南單體組成物中之高單體及與此高單體共聚合之乙烯單 體的反應率大之共聚物的製造方法。 發明概要
2188-4679-PFl(N).ptc 第 5 頁 ^3205
^發明為一種共聚物之製造方法,其係經由含有高濃 體之高單體組成物與乙烯單體反應而成,其特徵為 二1早體組成物係,對供給該高單體組成物製造之全單體 而言,使含有10〜80質量%在《位上具有烷基之第i 乙歸卓體及0〜30質孴%夕贫人 〇Γ τ π υ為重%之本乙烯的早體混合物,於160〜350 C下聚合而得。 1 之 烯單體^’:^^:勿製造方法叫吏高單體組成物與乙 共聚合而成。n早肢組成物之含有之高單體與乙烯單體 高單體組成%炎μ1ρλ 而得。此單體ί ί為 35(rcT聚合各種單體混合物 體人旦二物’對供給該高單體組成物製造之全單 肢σ呂丁!而吕,八 Τ 乙稀單體、〇〜3〇H〇,質量%在“位上具有烧基之第1 之乙稀單體。之笨乙烯、及〇〜90質量%之彼等以外 位上组成物製造之全單體合計量,必須“ 與第!乙稀單體^乙稀單體。在其中任意添加苯乙稀或 為使高單體二乙9稀相異之單體’視需要使用° 及高單體盘第2 /、第乙烯單體之共聚合反應順利實施, 第1乙稀單體為重之反應率大,"位上具有燒基之 α-烧基丙稀酸要之成分。第1乙稀單體為’例如’包含 烧基笨乙稀、Γίϊ丙烯醢胺…炫基丙烯酸酿、 α 烷基丙烯腈等。
583205 ___ 月 」-- 五、發明說明⑶ '〜~ -一 坑基為’例如碳數4以下之烧基’更詳細為甲基、乙 基、丙基、丁基。當燒基為中基單體時,有容易獲得單體 及良好反應性之優點。二乙烯單體為,例如,包含甲基丙 烯酸、甲基丙烯酸醋、α —甲基笨乙烯、甲基丙烯腈。 第1乙烯單體中,以甲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酯所得 之高單體具有特別良好之反應性,因此較為適合。曱基丙 稀酸S旨之具體例,如曱基丙婦酸甲_、曱基丙烯酸乙g旨、 甲基丙烯酸丙酯、曱基丙稀酸丁酯、曱基丙烯酸異丁酯、 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酸酯、曱基丙烯 酸月桂酸酯、曱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稀酸環己酯、甲基 丙烯酸異冰片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醯酯、甲基丙烯酸2 -羥 基乙酯、曱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 -羥基丁 酯、單甘油醇曱基丙烯酸酯、環己烷二甲醇單曱基丙烯酸 酷、曱基丙烯酸烷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烷氧基丙酯、甲 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曱基丙烯酸烷基胺基烷基酯、甲基 丙烯酸二烷基胺基烷基酯等。亦包含二甲基丙烯酸聚烷基 二醇酯、二曱基丙烯酸烷基二醇酯等多官能基單體。 任意添加之乙烯單體為異於第1乙烯單體及苯乙烯單 體之乙烯單體。此為例如,丙烯酸、丙烯酸酯、丙醯胺、 順丁烯二酸酐、丙烯腈、乙酸乙酯、氣乙烯、苯乙烯磺酸 等。丙烯酸醋為例如,丙稀酸曱醋、丙稀酸乙醋、丙稀酸 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異丁酯、丙烯酸2 -乙基己酯、 丙烯酸月桂酸、丙烯酸癸酯、丙烯酸環己s旨、丙稀酸異 冰片酯、丙烯酸苯甲醯酯、丙烯酸2 -羥基乙酯、丙烯酸羥
2188-4679-PFl(N).ptc 第7頁 583205 _案號 91103928__修 __ 五、發明說明(4) " 基丙酿、丙稀酸經基丁醋、環己垸二甲醇單丙稀酸酯、丙 烯酸烧氧基乙酯、丙烯酸烧氧基丙酯、丙烯酸縮水甘油 酯、丙烯酸烷基胺基烷基酯、丙烯酸二烷基胺基烷基酯 等。丙稀酸醋例亦包含聚烧基二醇二丙烯酸酯、烷基二醇 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官能基單體。 本發明之高單體組成物可以特定條件與單體混合物聚 合,侍。單體混合物含有,對供給該高單體組成物製造之 全單體合計量而言,第1乙烯單體為10〜80質量%、苯乙烯 為0〜30質量%、及與此等相異之乙烯單體為〇〜9〇質量%。 第1乙烯單體的使用量為10〜8〇質量◦,理想為15〜75質 置久較佳為20〜70質ΐ% ’更佳為35〜70質量%,最佳為 40〜70質量%。第1乙烯單體的使用量過少時,在高單體與 乙烯單體的共聚合反應中,聚合反應液粘度大,使聚合不 付不、、’;止。此時生成之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即重量平均分 子量/數平均分子量)極大。第1乙烯單體之使用量過多 時’在而單體組合物製造中單體的反應率低,則高單體的 生產效率差。 笨乙烯之使用量為〇〜30質量%,理想為〇〜2〇質量%,較 佳為0〜15質量%,更佳為〇〜1〇質量%,最佳為〇〜5質量%。笨 乙烯之使用量過多時,高單體與第2乙烯單體之共聚合反 應中’南單體或乙烯單體的反應率會變小。而當笨乙烯使 用量超過30質量%之高單體用於共聚合反應,為使共聚合 反應之反應率增加,高單體組成物與第2乙烯單體必須在 高溫丁長時間反應。例如W099/0 77 55號公報之實施例1 1所
2188-4679-PFl(N).ptc 第8頁 五、發明說明(5) 而,長時間高溫反應所得之共聚人物〜 者色。因此,理想為,$單_组&私f聚合物,谷易強烈 應率共聚合:i,可使高單體與第2乙稀單體以以 烯單位,目此’期望高單體僅可含有少量比例之笨〜 佳為30〜60質量%。與第1乙稀^更佳為3(^65質量%,最 體的使用量過少日年,田⑸細體及本乙烯相異之乙烯單 多,同上述之問題,反應率合下:次本乙烯之使用量過 高單體組成物與乙烯單;的;:=用量過多時, 使反應不得不終止。 〇反應中反應液的黏度變大, 溫度ΐ Ϊ : : ΐ單體組成物為使單體混合物於1 60〜350 °c 180:320'C口 :于製造高單體組成物之反應溫度,較佳為 雙鍵1个二払门…、法獲仟鬲產率之高單體。而若末端無 ^ 11^之生成比例增加時,則容易生成低濃度高單 體之南早體組成物。 人主,、口日Γ間理想為0 · 0 5〜2小時,較佳為〇 ·卜1小時。聚 二H短時’高單體之產率為低,❿聚合時間過長時, 二=早肢組成物之著色強烈。例如特開平8 _ 3 2 5 6號公報之 貫施例4 1 4 6中記載’將含有5 0質量%甲基丙烯酸(α位上 有烧ί之乙稀單體)之單體混合物在2 5 0〜3 7 5 °C反應1 6秒 犄,單體轉化率(反應率)為10〜20 %。 583205 曰 修正 ^ 91103928_ 五、發明說明(6) 製造高單體組成物時之聚合反應液中,上述單體 聚合其單體之聚合物的總量濃度(以下稱為單體等之 、 為5(M 00質量%時,生產高單體具有良好效率。在此产= 下,與第2乙烯單體之共聚合反應中’由於生成反應“ 的高單體組成物而較為理想。單體量與聚合其單體\ 物以外的成份,主要為溶劑。換言之,上述較佳條 ^ 士等同於,對高單體組成物製造之聚合反應液之全量二、 I者ΐ i體組成物與溶劑使用量為0〜50質量%濃度聚合所 量%單體等之濃度較佳為60〜100質量%,更佳為70100質 使用溶劑時,可去旦 與對生成物之反應,而=:,與生成物之溶解性、及原料 類、s旨類、_類、醇、=k擇’谷劑。浴劑為,例如嗣 脂族烴類、脂環族^ 、 /谷纖劑、卡必醇類(carbitol)、 含丙嗣、甲基乙以類。族煙類、水等。更詳言之,包 氧基乙基丙酯、四氣卩夫二嗣、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 二甲基醚、異丙醇、一乙二醇單乙基醚、二乙二醇 烷、曱笨、二甲笨、水g :纖劑、乙基卡必醇醛、環己 管狀反應器聚合箄。、志成1 J * a σ寻。連續聚人, 反應斋之連續聚合餐 …q π κ⑴疋項償秤憎 法。再者,以此方法,欢车之高單體而為理想方 社兴聚合 本發明之高單體組成物可以八 中聚合製造。聚合方法為, 么知方法在上述條件範圍 一一一 彳,如連續聚合、批次聚合、經 特別為使用連續授拌槽型 率之高單體而為理想方 高單體與乙烯單體時反應 2188-4679-PFl(N).ptc 第10 583205 案號 91103928 五、發明說明(7) 順利進行,且高單體與 理想。經連續聚合之高 開專利WO99/07755號公 高單體組成物之製 始劑。視需要亦可使用 本發明中,高單體 以上時,即末端不具有 下時’高單體組成物與 增加’為理想者。高單 高單體。 如此所得之高單體 者0 2烯單體之反應率容易增大,故為 ::組成物之製造,可依如國際公 ^等之方法進行。 =中’可使用公知之自由基聚合起 △知之連鎖移動劑。 ^成物含有高單體含量為60質量% ς鍵之聚合物之含量為4 〇質量%以 2乙稀單體之反應中共聚物產率 紐^成物較佳含有7 0質量%以上之 組成物中之高單體為具有下示構造
H2C = C (Μ) ⑴
X 但式(1)中,^ -OCOOR 、 ~NC〇〇r 、 或芳基。較佳為, 烧氧基烧基 為-C00R、一CONR2、—〇R、-〇c〇R、 自素原子、-CN、或可有取代基之苯基 為-C00R、苯基。r為烷基、羥烷基 基、聚烧基:有其他取代基之烧基'笨基、苯甲酿 子。Μ為單體單你、二烷基胺烷基、三烷氧基矽烷基或氫原 °η表示聚合度之整數。
2188-4679-PFl(N).ptc 第11頁 583205 —-—案號91103jg8车月 a 修正_ 五、發明說明(8) 、高單體組成物含有高單體之比例,可經膠滲透層析法 (以下稱GPC)求得之分子量及核磁共振光譜(以下稱NMR)求 得之雙鍵濃度,予以計算而得。 ^發明之共聚物之製造方法為使高單體組成物與第2 乙稀單體反應’即為使高單體組成物中含有之高單體與第 Z乙烯單體共聚合。 第2乙烯單體無特別限制,可使用α位上具有烷基之 1乙烯單體、笨乙烯、及與此等相異之乙烯單體任一 單體組 物中含 之限制 合等公 機溶劑 、有機 成膜, 為較佳 合溫度 佳為20 長,溫 合時間 5〜1 5小 高單體 合起始 體組成 無特別 塊狀聚 水、有 使用水 聚物可 者,故 聚 。。,更 時間過 聚 佳為〇. 在 由基聚 成物,第2乙烯單體反應之方法,即為高單 有之高單體與第2乙烯單體共聚合之方法, 。I =用溶液聚合、乳化聚合、分散聚合、 知聚二方法。溶液聚合所使用之溶劑可使用 三彼等之混合物。分散聚合所使用之溶劑可 ^ ^彼等之混合物。溶液聚合所生成之共 所彳于之被膜容易形成耐水性、光澤等優良 聚合方法。 無限制,理邦氧η 。C η . 。 〜马0〜3 5 0 C,較佳為1 〇〜2 〇 0 ι = 2,取佳為3〇〜13〇。〇。溫度過低時反應 度過南時則生成物著色強烈。 ^常為〇 · 1〜3 0小時,理想為0 · 3〜2 0小時,更 4,更佳為卜1〇小時。 ^第2乙稀早體共聚合中,Τ使用公知之自 背。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之例如雙三級丁基過
583205 --_ 案號 91103928 五、發明說明(9) 年月曰 修正
氧化物、三級丁基氫過氧化物、笨甲醯基過氧化物、過氧 化氫等過氧化物、偶氮二異丁腈等之偶氮系起始劑等。亦 可使用組合過氧化物及還原劑之光阻起始劑。視雲' 可使用公知連鎖移動劑。 “要亦 經高單體與第2乙烯單體共聚合所得之共聚合體,可 為接枝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任一者,或兩者之混合。當 然’亦存在未反應之高單體及乙烯單體聚合之聚合體。以 何種比例獲得何種構造之共聚物,視高單體之組 單體種類及聚合條件等而異。 所 以 公報之 有南單 體組成 之製造 基之第 明相異 言,使 體中高 成物與 之共聚 下比較與本發明相似之國際公開專利W Q g 8 “ 7 g 2 7號 技術與本發明之特徵。w098/47927號公報中記載含 體95質量%之高濃度高單體組成物。然而,此高單 物在150Jt低溫製造一點,及對提供高單體組成物 的全部。單體而言,甲基丙烯酸酯,即在“立上有烷 1乙烯單體,其比例少(約丨〇質量%) 一點,皆與本發 且/、中α己載對供給咼單體組成物製造之全單體而 用之第1乙烯單體的比例高(4 0〜7 〇質量%)時,高單 L體乙含低(20〜50質量%)等。使用如此高單體組 烯早體共聚合時,顯然僅獲得共聚合比 物0 另外本’X明使用之咼單體組成物 成物製造之全單體而言,第1乙说.舻/ , _ Λ q早篮^ σ 乐1 G烯早體比例高(1 ο〜8 ο質詈 %),且高單體含量高〜inn所曰。/、 ye 、 里100貝Ϊ%) 〇得到如此高單體組 成物之理由,係高單體組成物製造時之聚合溫度為
583205 案號 9Π03928 Λ_8 曰 修正一 五、發明說明(10) 160〜350 °C的重要因子,推測與第1乙烯單體的最高溫度有 本發明中,如使用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為第1 乙烯單體所得之高單體組成物,與使用第1乙烯單體比例 少之高單體組成物相比,玻璃轉移溫度為高。將如此高單 體組成物與第2乙烯單體反應,可高產率獲得具有玻璃轉 移溫度高之高單體單位的接枝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本發 明具有上述之技術價值,明顯與抑98/47927號之技術相 異0 實施例 (製造例1)高單體組成物A丨之製造 在經熱油處理之加熱裝置之容量50Oml加壓式攪拌槽 型反應器中,裝入3 -乙氧基丙酸乙酯。反應器内設定溫度 25G。0。使用壓力調節器,設定反應器壓力在3—乙氧基丙又 酸乙酯之蒸曰氣壓以上。第!乙烯單體以甲基丙烯酸(以下稱 MMA) 35質量%、丙烯酸環己酯(以下稱CHA) 4〇質量。%、丙 稀酸(以下稱AA) 25 !量%、及二第三丁基過氣化^以下 稱DTBP) 0. 5質量%調製成單體混合液。混和液儲存於原 ::反内壓力維持一[並連續自原料槽供給混合 液於反應态中。此時,反應器内混合液之停滯八 I里,同樣设疋為供給速度。將相當於單體混合液二旦刀 反應液自反應器出口連續取出。連續供給單體f ^ 之 反應器内溫度維持在248〜25〇。將自反應器出之
2188-4679-PFl(N).ptc
第14頁
583205 --案號91103928_年月日 修正__ 一 五、發明說明(11) 反應液,導入薄膜蒸發器中,去除反應液中未反應單體’ 獲得高單體組成物。在單體混合液供給開始9 0分鐘後,開 始自薄膜蒸發器出口採集高單體組成物A1,進行60分鐘。 所供給之單體中回收78質量%聚合物。換言之,單體轉化 率為78%。 以使用四氫呋喃溶劑之膠滲透層析法(以下稱GPC), 測量高單體組成物A1之平均分子量。以聚苯乙烯換算,高 單體組成物A1之數平均分子量(以下稱Μη)為1 2 70,重量平 均分子量(以下稱Mw)為2500。又以1 H-NMR測定高單體組成 物A 1所含之末端乙烯性不飽和鍵之濃度。由數平均分子量 及末端乙烯性不飽和濃度所算出之高單體組成物A1之高單 體含有率為7 6質量%。 (製造例2〜9)高單體組成物A2〜A9之製造 單體、聚合起始劑之種類與量、反應溫度如表1變更 外,其他與製造例1相同操作,製造高單體組成物。分析 平均分子量及高單體含有率。結果如表1。表1中高單體含 有率為高單體組成物中所含之高單體比例。 表1
583205 __案號91103928_年月日 修正 五、發明說明(12) 聚合條件 生成物 單體 聚ώίβ 給 m mt 雜) y'-y jrrS. 繊 齡 契%) MMA aUS CHA ΑΑ BA ST DTBP Mn Ww 翻Π 35 40 25 0.5 250 78 A1 1270 2500 76 50 25 25 0.5 250 87 A2 1310 2470 90 m^\3 55 10 35 0.1 230 85 A3 2020 4600 77 I»J4 20 45 35 0.1 250 86 A4 1490 4220 61 I^J5 44 "56" 0.1 250 75 A5 1470 3080 100 28 72 0.1 250 86 A6 1490 3050 90 I^!I7 65 35 0.1 270 75 A7 1420 3070 79 30 35 35 0.1 250 91 A8 1690 3810 55 100 0.03 250 87 A9 1760 3710 62 MMA :甲基甲基丙烯酸酯 aMS: α-甲基苯乙烯 CHA :環己基丙烯酸酯 ΑΑ :丙烯酸 ΒΑ : 丁基丙烯酸酯 ST :苯乙烯 (實施例1 )共聚體Β1之製造 在備有攪拌機、還流冷卻機、溫度計、及氮氣導入管 之反應容器中,裝入125質量%之高單體組成物Α1及125質 量%之甲基乙基酮(以下稱ΜΕΚ),在氮氣氛圍下維持溫度80 °C。再裝入0· 14質量%之偶氮二異丁腈(以下稱ΑΙΒΝ),開 始聚合反應。第2乙烯單體含有1 2 5質量%之丙烯酸乙酯(以
2188-4679-PFl(N).ptc 第16頁 583205 __案號91103928 _车月日 铬正 五、發明說明(13) 下稱EA),再另外調整含有MEK 125質量0.47質量 %之單體’將彼等連續滴入反應器中3小時。滴下終止後, 再繼績1小時反應。其間’反應溫度維持於8 。 所得之共聚物B1分子量以GPC測定。Mn為533〇,Mw為 249000 〇 以氣層析法測得之EA反應率為83%。 由GPC測得之高單體組成物A1之反應率為7〇%,確認言 單體組成物A1中所含之高單體幾乎7 6 %反應。 〜同
(實施例2〜6)共聚體B2〜6之製造 高單體組成物、溶劑、共聚合之乙烯單體之種類與 量、反應溫度、反應時間如表2變更外,其他同實施例|相 同操作,製造共聚物。分析分子量及反應率。結果如表 2 〇 表2
2188-4679-PFl(N).ptc $ 17頁 583205 _案號91103928_年月日 修正 五、發明說明(14) 高蛋鱧與乙烯菜腰之共聚合條杯 ^ 1 生成物 初期加入反應器內者1 l進鑛滴饈丨 m W 共 |分子量 反應率 混合物 m 合 聚 (%) 溶劑! 1溶劑I 纖 8糊 m 合 Μη Mw 高重 m 1 __i 孅!1 饈 mu 份) 間 度 物 獅 離 mi ΈΑ 量 mi 汾) _i 雌 ΈΑ 耷施 例1 A1 125 MEK 125 0.14 125 MEK 125 0.47 180 60 80 B1 5330 j 249DCO 70 83 實施 m A2 125 MEK 125 0.14 125 MEK 125 0.47 180 60 80 B2 4680 4_ 67 75 寶施 例3 A3 125 腿 125 0.14 125 MEK 125 0.47 180 60 80 B3 5640 7600 83 83 寶施 例4 A4 125 MEK 125 0.14 125 MEK 125 0.47 180 60 80 B4 3900 60CCO 65 64 寶施 m A5 125 MEK 125 0.14 125 MEK 125 0.47 180 ω 80 B5 _ 87DJO 87.4 84 寶施 例6 A6 125 MEK 125 0.14 125 MEK 125 0,47 180 60 80 B6 5400 19TO0 81 80 比較 例1 A7 125 MEK 125 0.14 83 MEK 83 0.31 120 0 80 B7 增黏顯著,丨 聚合中斷 比較 m A8 125 MEK 125 0.14 125 MEK 125 0.47 180 ω 80 B8 1900 7600 21 7 比較 例3 A8 125 MEK 125 3 125 MEK 125 1 180 60 90 B9 2600 14400 27 44 比較 例4 A9 125 MEK 125 0.14 83 MEK 83 0.31 120 0 80 B10 增黏顯著,: 聚合中斷 MEK :曱基乙基酮 MIBK :甲基異丁酮 EA :丙烯酸乙酯 AIBN :偶氮二異丁腈 (比較例卜4) 共聚體B7〜10之製造 高單體組成物、溶劑、共聚合之乙烯單體之種類與 量、反應溫度、反應時間等條件如表2變更外,其他與實
2188-4679-PFl(N).ptc 第18頁 583205 _案號91103928_年月曰 修正_ 五、發明說明(15) 施例1相同操作,製造共聚物。分析分子量及反應率。結 果如表2。 實施例1〜6之高單體組成物及乙烯單體的反應率高, 顯然為效率佳之共聚合。 比較例卜4所使用之高單體組成物A7及A9中之高單 體,不具有在α位上具烷基之第1乙烯單體單位的構造單 位。則在此等高單體組成物與第2乙烯單體反應中,黏度 明顯增加,不得不終止反應。 比較例2及3所使用之高單體組成物Α8中之高單體,含 有多以如表1所示構成單位之苯乙烯(35質量%),則高單體 組成物及第2乙烯單體之反應率極低。
2188-4679-PFl(N).ptc 第19頁 583205 _案號91103928_年月日_修正 圖式簡單說明 2188-4679-PFl(N).ptc 第20頁

Claims (1)

  1. 583205- 91103928 曰 修正 1· 一種共聚物之製造方法,其係使含有高濃度高單體 之高單體組成物與乙烯單體反應的共聚物之製造方法,其 特徵為,該高單體組成物係,對供給高單體組成物製造之 全部單體而言,使含有10〜80質量%在〇:位上具有烷基之第 1乙烯單體及0〜3 0質量%笨乙烯之單體混合物,在丨6 〇〜3 5 〇 °C下聚合而得者’其中供給高單體組成物製造之聚合反應 液中,該單體及該單體聚合之聚合物的合計量濃度為 50〜1〇〇質量%,該高單體組成物中所聚合之高單體聚合物 末端的碳-碳二聚合之α位取代基X與同一高單體聚合物構 成該單體單位結合構造,此處之取代基X為-c〇〇R、 -CONR2、-OR、-OCOR、-OCOOR、-NCOOR、_ 素原子、 - CN、或可有取代基之苯基或芳基,r為燒基、羥烧基、烧 氧基烷基、可具有其他取代基之烷基、笨基、苯甲醯基、 聚烷基二醇、二烷基胺烷基、三烷氧基矽烷基或氫原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共聚物之製造方法, 其中該第1乙烯單體為曱基丙烯酸或曱基丙烯酸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項任一項所述之共聚物之製 造方法,其中該高單體組成物係經連續聚合所製造。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項任一項所述之共聚物之製 造方法,其中該高單體組成物含有高單體6 0質量%以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項任一項所述之共聚物之製 造方法,其中該高單體組成物經〇 · 1〜1小時聚合時間製 得。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共聚物之製造方法,
    2188-4679-PFl(N).ptc 第21頁 583205 _案號 91103928_年月日_ί魅_ 六、申請專利範圍 其中該高單體組成物中之高單體具有下列式(1)構造, (Μ) η / h2c-c …⑴ \ X 式⑴中,X 為-C00R、-C0NR2、-OR、-0C0R、 -0C00R、-NC00R、鹵素原子、-CN、或可有取代基之苯基 或芳基,R為烷基、羥烷基、烷氧基烷基、可具有其他取 代基之烷基、苯基、苯曱醯基、聚烷基二醇、二烷基胺烷 基、三烷氧基矽烷基或氫原子,Μ為單體單位,η表示聚合 度之整數。
    2188-4679-PFl(N).ptc 案 22 頁 Λ' ,年夺月//曰 申請曰期 |案號·· 91103928 類別 c〇3\- X^°M , V〇L (以上各欄由本局填註) 發明專利說明書 583205 、 發明名稱 中文 共聚合體之製造方法 英文 A method for producing copolymer 發明人 姓名 (中文) 1.河合道弘 姓名 (英文) l.Michihiro ΚΑΑΙ % 國籍 1·日本 住、居所 1.曰本國愛知縣名古屋市港區船見町1番地之1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司内 申請人 姓名 (名稱) (中文) 1.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司 姓名 (名稱) (英文) 1.東亞合成株式会社(T0AG0SEI CO.,LTD.) 國籍 1·日本 住、居所 (事務所) 1.日本國東京都港區西新橋一丁目14番1號 代表人 姓名 (中文) 1.福澤文士郎 代表人 姓名 (英文) l.Bunshiro FUKUZAWA
    2188-4679-PFl(N).ptc 第1頁
TW091103928A 2001-03-15 2002-03-04 A method for producing copolymer TW58320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075072 2001-03-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83205B true TW583205B (en) 2004-04-11

Family

ID=18932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03928A TW583205B (en) 2001-03-15 2002-03-04 A method for producing copolymer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163992B2 (zh)
JP (1) JP3941692B2 (zh)
KR (1) KR100908177B1 (zh)
TW (1) TW583205B (zh)
WO (1) WO20020748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96772B2 (ja) * 2003-12-22 2010-12-15 株式会社カネカ 塩化ビニル系共重合樹脂の製造方法
US20070066777A1 (en) * 2004-09-03 2007-03-22 Bzowej Eugene I Methods for producing crosslinkable oligomers
JP5344816B2 (ja) * 2005-03-31 2013-11-20 株式会社カネカ 変性された熱可塑性樹脂
KR101023428B1 (ko) * 2008-12-26 2011-03-25 송원산업 주식회사 연속반응공정을 이용한 감광성 고분자의 제조방법
KR101036328B1 (ko) * 2010-12-17 2011-05-23 유일전기 주식회사 특 고압용 건식 변압기
US9302248B2 (en) 2013-04-10 2016-04-05 Evonik Corporation Particulate superabsorbent polymer composition having improved stability
US9375507B2 (en) 2013-04-10 2016-06-28 Evonik Corporation Particulate superabsorbent polymer composition having improved stability
JP6456822B2 (ja) * 2013-06-11 2019-01-23 日油株式会社 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EP3075753A1 (en) 2013-11-29 2016-10-05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meth)acrylic copolymer, adhesiv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ame, and adhesive sheet
KR102134265B1 (ko) 2016-05-19 2020-07-15 미쯔비시 케미컬 주식회사 매크로 단량체 공중합체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08808A (ja) 1990-08-28 1992-04-09 Toagosei Chem Ind Co Ltd マクロモノマーの製造方法
US5231131A (en) 1991-12-24 1993-07-2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Aqueous graft copolymer pigment dispersants
CA2151112A1 (en) * 1994-06-13 1995-12-14 Michael Bennett Freeman High temperatur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and products therefrom
US6566549B1 (en) * 1994-06-13 2003-05-20 Rohm And Haas Company Continuous polymerization process and products therefrom
US5852123A (en) 1996-10-17 1998-12-22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Graft copolymer with a urea or imid functional group as a pigment dispersant
KR100672873B1 (ko) 1997-04-23 2007-01-24 이 아이 듀폰 디 네모아 앤드 캄파니 거대단량체의 합성 방법
US6388026B1 (en) 1997-08-05 2002-05-14 S. C. Johnson Commercial Markets, Inc.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acromers
JP2942524B2 (ja) 1997-09-22 1999-08-30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耐衝撃性アクリル系樹脂組成物
JP2000053708A (ja) 1998-08-06 2000-02-22 Asahi Chem Ind Co Ltd メタクリル系重合体の生産安定性に優れた製造方法
JP2000053709A (ja) 1998-08-06 2000-02-22 Asahi Chem Ind Co Ltd メタクリル系重合体の連続的製造方法
JP2002526614A (ja) 1998-10-08 2002-08-20 イー・アイ・デュポン・ドウ・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 顔料分散剤として尿素またはイミド官能基を含むグラフトコポリマー
AU5848900A (en) 1999-07-12 2001-01-30 Toagosei Co.,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queous resin dispersion
EP1077224A1 (en) 1999-08-16 2001-02-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tyrene/macromonomer random polymer having excellent melt flowability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US6472463B1 (en) 1999-12-17 2002-10-2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Graft copolymer pigment dispersant
US6495618B1 (en) 1999-12-17 2002-12-1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Graft copolymer with an amide functional group as a pigment dispersant
JP2002053628A (ja) 2000-08-08 2002-02-19 Kansai Paint Co Ltd 顔料分散樹脂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の樹脂を含有する水性顔料分散体
US6521715B1 (en) 2000-08-22 2003-02-1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Graft copolymer pigment dispersants
DE10048258B4 (de) 2000-09-29 2004-08-19 Byk-Chemie Gmbh Verlaufmittel für Oberflächenbeschichtungen
JP2002336672A (ja) 2001-05-15 2002-11-26 Toagosei Co Ltd 顔料分散剤及び水性インク
US20030176526A1 (en) * 2002-01-17 2003-09-18 Peter Weissman Polymeric composi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908177B1 (ko) 2009-07-16
KR20030081493A (ko) 2003-10-17
WO2002074822A1 (en) 2002-09-26
JPWO2002074822A1 (ja) 2004-07-08
US20040122195A1 (en) 2004-06-24
JP3941692B2 (ja) 2007-07-04
US7163992B2 (en) 2007-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83205B (en) A method for producing copolymer
JPH04506373A (ja) ビニルエステル単量体、ビニル芳香族化合物単量体およびアクリレート単量体を基礎とする架橋可能な可溶性共重合体(c)の製造法、ならびに被覆剤およびクリヤーラッカーまたは顔料を含有する被覆ラッカー
JPH0335003A (ja) ヒドロキシ官能性共重合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結合剤もしくは結合剤成分としてのその使用
JP2007016084A (ja) 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393817A (ja) 第二アミノ基を含む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304445A (en) A novel process for producing anhydride-containing polymers for radi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s
JP2010155971A (ja) 高耐熱性アクリル系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846033A (zh) 含环碳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及聚合物
JPH0532733A (ja) 塗料用ワニスの製造方法
JP4011415B2 (ja) アクリル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4001108B2 (ja) 硬化物及び塗膜の製造方法
JPH0253803A (ja) スチレン系ミクロゲルの製造方法、塗膜性能向上剤.レオロジーコントロール剤及び熱可塑性樹脂の改質剤
JP2015214614A (ja) ブロックポリマ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2206641A (ja) 含フッ素重合体非水分散液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9023319A (ja) ブロックポリマ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838455B (zh) 含環碳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及聚合物
JP3958056B2 (ja) ビニルエーテル基含有(メタ)アクリル酸エステル系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049149A (ja) 塗料用ワニスの製造方法
JPS6063213A (ja) 4−ヒドロキシ−4′−ビニルビフエニル系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S58149962A (ja) 新規なポリエステル変性アクリル樹脂ワニス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法
JP6484927B2 (ja) ブロックポリマ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064140A (ja) ブロック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4405129B2 (ja) (メタ)アクリル酸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H1160636A (ja) アクリル樹脂の製造方法
CN110437386A (zh) 一种半连续分散聚合工艺制备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