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09918B - Guide shaft holding mechanism and recording/playing apparatus of recording medium - Google Patents

Guide shaft holding mechanism and recording/playing apparatus of recording mediu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09918B
TW509918B TW090106159A TW90106159A TW509918B TW 509918 B TW509918 B TW 509918B TW 090106159 A TW090106159 A TW 090106159A TW 90106159 A TW90106159 A TW 90106159A TW 509918 B TW509918 B TW 5099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shaft
fixed end
fixing
fixed
record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06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ki Kirinoe
Original Assignee
Tea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ac Corp filed Critical Tea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09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0991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11B7/0857Arrangements for mechanically moving the whole head
    • G11B7/08582Sled-type position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22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2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optical heads, e.g. assembly

Landscapes

  • Moving Of Heads (AREA)
  • Heat Sensitive Colour Forming Recording (AREA)

Description

A7 B7 509918 7253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I )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導軸固定機構及記錄媒體之記 錄播放裝置,其用來固定導軸的固定構件可以很容易地 進行組裝。 以搭載碟片狀記錄媒體的記錄播放裝置爲例來說’ 其具有用來讀取利用轉盤(turn table)來轉驅動之碟片狀 記錄媒體的的記錄面上所記錄的資訊,或者將資料寫入 碟片狀記錄媒體的的記錄面上之光學頭(optical head)。 光學頭係利用安裝於基座(base)上的一對導軸(guide shaft)來導引其移動方向,使之沿著碟片狀記錄媒體的半 徑方向移動。 此種固定導軸方式所構成之導軸固定機構,係將嵌 合於導軸兩端的固定端固定於底座之上,來決定導軸的 安裝固定位置。萬一導軸之安裝位置發生偏移時,光學 頭相對於碟片狀記錄媒體的移動位置便會產生偏移,於 是從光學頭所發射之雷射光便無法正確地追跡(trace)形 成於碟片狀記錄媒體上的資料軌(track)。 因此,習知的導軸固定機構係讓一對導軸的兩端嵌 入固定構件中,爲了將各固定構件安裝於基座上所決定 的位置,必須要將在組裝程序中所需要的四種固定構件 一個一個地安裝於基座上的預定位置上。然而,由於此 四種固定構件的形狀大致相似,必須好好地加以分辨淸 楚。爲此,組裝人員如果沒有注意到此四種固定構件的 不同處,便會造成其組裝作業之順序產生缺失。 如前所述,爲了解決上述的問題,本發明提出導軸 4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l規格(21〇x 297公f ) --------------------訂--I--I I I I I I L.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9918 A7 7253pif.aoc/008 ^ 五、發明說明(飞) 固定機構及記錄媒體之記錄播放裝置。本發明所提出的 結構具有以下的特徵與功效。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依據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導軸固定機構, 係用以將導引一移動體之移動方向的導軸的端部固定於 基座上。該導軸固定機構包括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 可彎曲部以及嵌合構件。第一固定端係用以固定導軸之 一端,而第二固定端則用以固定導軸之另一端。可彎曲 部係連接第一固定端與第二固定端,可彎曲部係與第一 固定端與第二固定端一體成型,並且具有部分可彎曲特 性。嵌合構件係用以將第一固定端與第二固定端嵌入至 在基座上的預定位置。 據此,因爲可彎曲部係與固定導軸一端之第一固定 端以及固定導軸另一端之第二固定端一體成型,並且具 有部分可彎曲特性,故第一固定端與第二固定端的位置 不會偏移的亂七八糟,第一固定端與第二固定端之安裝 位置便不會產生改變,故可以很容易地進行組裝程序。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其次,由於具有將第一固定端與第二固定端嵌入至 在基座上的預定位置的嵌合構件,故可以正確地將第一 固定端與第二固定端安裝於基座上預定的位置上。 本發明更提出一種記錄媒體記錄播放裝置,其包括 讀取頭、導軸以及導軸固定構件。讀取頭用以對記錄媒 體進行資料之寫入及/或讀出。導軸以可自由移動方式導 引移動讀取頭。基座具有將導軸之兩端位置固定所形成 的第一與第二定位基準件。導軸固定構件具有用以固定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1規格(210 X 297公釐) 509918 7253pif.doc/008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ο ) 導軸之一端的第一固定端,用以固定導軸之另一端的第 二固定端,嵌合於第一定位基準件的第一嵌合件,與嵌 合於第二定位基準件的第二嵌合件。第一固定端,第二 固定端,第一嵌合件與第二嵌合件係一體成型,並至少 其中一部份以可彎曲形式形成。 據此,因爲導軸固定構件具有用以固定導軸之一端 的第一固定端,用以固定導軸之另一端的第二固定端, 嵌合於第一定位基準件的第一嵌合件,與嵌合於第二定 位基準件的第二嵌合件係一體成型,並至少其中一部份 以可彎曲形式形成,故第一固定端與第二固定端的位置 不會偏移的亂七八糟,第一固定端與第二固定端之安裝 位置便不會產生改變,故可以很容易地進行組裝程序。 此外,導軸固定構件更具有安裝位置限制構件,用 以將導引該記錄媒體到一預定位置。安裝位置限制構件 與導軸固定構件係一體成型。 因爲安裝位置限制構件與導軸固定構件係一體成型 之故,因此可以減少零件數,而提高組裝程序之效率。 爲讓本發明之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 懂,下文特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 說明如下: 圖式之簡單說明: 第1圖係繪示本發明之適用於記錄媒體之記錄再生 裝置中的導軸固定機構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第2圖係繪示可動基座結構的平面圖; 6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i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丨规格(210 X 297公i ) 509918 7253pif.doc/008 A7 B7 五、發明說明(0) 第3A圖至第3G圖係繪示第一固定構件46的形狀 結構各種視圖,其中第3A圖爲背面圖,第3B圖爲平面 圖,第3C圖爲正視圖,第3D爲左側面圖,第3E圖爲 右側面圖,第3F圖爲底面圖,第3G圖爲沿著A-A剖 線的縱向剖面圖; 第4A圖到第41圖係繪示第二固定構件48之形狀 結構的各種視圖。第4A圖係背面圖,第4B圖係平面圖, 第4C圖係正視圖,第4D圖爲左側面圖,第4E圖爲右 側面圖,第4F圖爲沿A-A剖線的剖面圖,第4G圖爲 沿B-B線的剖面圖,第4H圖爲沿C-C剖線的剖面圖, 第41圖爲沿D-D剖線的剖面圖; 第5圖係繪示第二導軸與第二固定構件之組裝步驟 的分解立體示意圖; 第6圖係繪示第一導軸、第一固定構件以及光學頭 22之組裝程序的分解立體示意圖;以及 第7圖係接著第6圖,其繪示第一導軸、第一固定 構件以及光學頭之組裝程序的分解立體示意圖。 標號說明: 10記錄媒體記錄播放裝置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托盤 16夾鉗支撐器 20轉盤 24可動基座 14框架 18夾鉗 22光學頭 26第一導軸 28第 30第一導軸固定機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I規格(21〇χ 297公f ) 509918 A7 B7 7253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ζ) 32第二導軸固定機構 35讀取頭 4 6第一固定構件 46a、48a第一固定端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34驅動裝置 36、38、40軸承部 48第二固定構件 46b、48b第二固定端 46c、48c連接部 較佳實施例 以下配合圖式來說明本發明之最佳實施例。 第1圖係繪示本發明之適用於記錄媒體之記錄再生 裝置中的導軸固定機構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如第1圖所示,記錄媒體記錄再生裝置10,例如是 可抹除型光碟裝置(CD-RW),其大致由以下構件所構成: 用來承載碟片狀記錄媒體(未繪出)之托盤(tray)12,可於 前後方向滑動而支撐住托盤12的框架(frame)14,橫向 架設於框架14之左右側壁之間的夾鉗支撐器(clamp holder)16,在夾鉗支撐器16中央以可搖動方式支撐的 夾鉗18,將承載於托盤12上之碟片狀記錄媒體鉗置於 與夾鉗18之間的轉盤20,以光學方式進行資料的寫入 或讀取之光學頭22,以及以可升降方式設置於托盤下方 的可動基座(movable base)24。 此外,托盤12從前側拉出時,可動基座24係在下 方轉動,而當托盤12插入裝置內時,可動基座24則在 上方轉動。 再者,承載於托盤12上的碟片狀記錄媒體係利用 可動基座24在上方轉動的機制而載入轉盤20,並且利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规格(210 x 297公t ) 509918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7253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6) 用夾鉗18使記錄媒體加以夾持保持。 第2圖係繪示可動基座24之組合構造的平面示意 圖。 如第2圖所示,在可動基座24之上搭載有轉盤2〇 與光學頭22。其次,於可動基座24之上,配置用來導 引光學頭22之移動的第一與第二導軸26、28,用以固 定第一與第二導軸26、28的第一與第二導軸固定機構 30、32,以及用來驅動光學頭22之驅動機構34。 光學頭22的中央具有發射雷射光束之讀取頭35, 左側則具有與第一導軸26以可滑動方式耦接的軸承部 36、38,而在右側則具有與第二導軸28以可滑動方式 耦接的軸承部40。其次,在光學頭22的左側面則配置 驅動機構34之齒軌(rack)42,咬合至齒軌42之小齒輪 (pinion)44,驅動小齒輪44之馬達驅動齒輪(motor driving gear)45 ° 此馬達驅動齒輪45被旋轉驅動後,經由小齒輪44 之作用,齒軌42則往前後方向移動。此時,與齒軌42 連接之光學頭22的兩側便被導軌26、28所導引’而向 碟片之半徑方向移動。 第一與第二導軌固定機構30、32大致上由固定第 一與第二導軌26、28之兩端的第一、第二固定構件46、 48,以及將第一、第二固定構件46、48固定於可動基 座24上的固定螺絲50所構成。 接著將說明第一與第二固定構件46、48的結構構 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1規格(210 X 297公t ) 士δ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09918 A7 7253pif.doc/008 By 五、發明說明(1 ) 成。 第3A圖至第3G圖係繪示第一固定構件46的形狀 結構各種視圖,其中第3A圖爲背面圖,第3B圖爲平面 圖,第3C圖爲正視圖,第3D爲左側面圖,第3E圖爲 右側面圖,第3F圖爲底面圖,第3G圖爲沿著A-A剖 線的縱向剖面圖。 如第3A圖至第3G圖所示,第一固定構件46係由 用以固定導軸26之一端的第一固定端46a,用以固定導 軸26之另一端的第二固定端46b,以及連接第一固定端 46a與第二固定端46b的連接部46c以一體化方式形成。 連接部46c係彎曲成約略C字型,而其一端爲具有可彎 曲性之可彎曲部46d。 可彎曲部46d係當將第一固定構件46裝配於可動 基座24上時,第一固定端46a與第二固定端46b之間 的相對位置產生偏移而變形時,用以吸收位置的偏移。 其次,在第一固定端46a與第二固定端46b的附近 設置用以插入固定螺絲50的螺絲孔46e、46f,並且在 第一固定端46a與第二固定端46b的底部上以凸出方式 設置的定位腳46g、46h,使之可以嵌入可動基座24之 位置決定孔24η而限制固定位置。在連接部46c的背面 則設置與可動基座24之邊緣24a耦接的固定勾46i、46j。 第一固定端46a與第二固定端46b藉由定位腳46g、 46h來決定對應於可動基座24上的安裝位置’並且連接 部46c利用固定勾46i、46j與可動基座24之邊緣24a 10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M‘丨規格mo X 297公堃) ^_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9918 A7 7253pif.doc/008 B7 發明說明(》) 結合。此外,在第一固定構件46之中間位置所配置的 突出部46m鑲嵌至可動基座24上的凹槽24m,而決定 第一固定構件46的中間位置。 連接部46c係與載於托盤12上的碟片狀記錄媒體 的外緣接觸,而用以限制碟片狀記錄媒體之置放位置的 置放位置限制構件46k則位於其上方豎立。置放位置限 制構件46k係被插入於如第1圖中所示之托盤12上的 開口 12a,而與碟片狀記錄媒體的外緣部分接觸。據此, 與另外設置置放位置限制構件46k的方式相較,更可以 減少零件的數目。 第4A圖到第41圖係繪示第二固定構件48之形狀 結構的各種視圖。第4A圖係背面圖,第4B圖係平面圖, 第4C圖係正視圖,第4D圖爲左側面圖,第4E圖爲右 側面圖,第4F圖爲沿A-A剖線的剖面圖,第4G圖爲 沿B-B線的剖面圖,第4H圖爲沿C-C剖線的剖面圖, 第41圖爲沿D-D剖線的剖面圖。 如第4A圖至第41圖所示,第二固定構件48係由 用以固定導軸28之一端的第一固定端48a,用以固定導 軸28之另一端的第二固定端48b,以及連接第一固定端 48a與第二固定端48b的連接部48c以一體化方式形成。 連接部48c係彎曲成約略C字型,而其一端爲具有可彎 曲性之可彎曲部48d。 可彎曲部48d係當將第二固定構件48裝配於可動 基座24上時,第一固定端48a與第二固定端48b之間 1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丨規格mo X 297公釐)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509918 7253pif.doc/008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1) 的相對位置產生偏移而變形時,用以吸收位置的偏移。 其次,在第一固定端48a與第二固定端48b的附近 設置用以插入固定螺絲50的螺絲孔48e、48f ’並且在 第一固定端48a與第二固定端48b的底部上以凸出方式 設置定位腳48g、48h,使之可以嵌入可動基座24之定 位孔24d而限制固定位置。 連接部48c係與載於托盤12上的碟片狀記錄媒體 的外緣接觸,而用以限制碟片狀記錄媒體之置放位置的 置放位置限制構件48k則位於其上方豎立。置放位置限 制構件48k係被插入於如第1圖中所示之托盤12上的 開口 12b,而與碟片狀記錄媒體的外緣部分接觸。據此’ 與另外設置置放位置限制構件48k的方式相較’更可以 減少零件的數目。 接著,說明如上述所構成的第一固定端46a與第二 固定端46b之安裝程序。 第5圖係繪示第二導軸28與第二固定構件48之組 裝步驟的分解立體示意圖。 如第5圖所示,讓第二導軸28的一端嵌入第二固 定構件48的第一*固定端48a,而使弟一導軸28的另 端嵌入第二固定構件48的第二固定端48b。據此’第二 導軸28便被架設於第一固定端48a與第二固定端48b 之間,並且以此狀態被固定。 此時,因爲第一固定端48a與第二固定端48b係利 用連接部48c以可移位狀態來加以連結’故第一固定端 12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一a I,.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x 297公f ) 509918 7253pif.doc/008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制衣 五、發明說明(p) 48a與第二固定端48b並不會混淆一起。相較於一個一 個來組裝第一固定端48a與第二固定端48b的方式,其 可以提昇組裝程序的效率。 接著,在第二導軸28兩端嵌入第一固定端48a與 第二固定端48b的狀態下,將突出於第一固定端48a與 第二固定端48b底面的定位腳48g、48h嵌入可動基座24 上的定位孔24d中,藉以決定安裝位置。此時,由於連 接第一固定端48a與第二固定端48b的連接部48c係以 可以移位形變方式形成,故不會妨礙位置決定的作業程 序。 接著,將固定螺絲50插入螺絲孔48e、48f,使其 與可動基座24上的螺絲孔24c螺接,而將第一固定端48a 與第二固定端48b連結於可動基座24上。至此,便將 第二導軸28與第二固定構件48安裝固定於可動基座24 上的預定固定位置。 第6圖係繪示第一導軸26、第一固定構件46以及 光學頭22之組裝程序的分解立體示意圖。 如第6圖所示,將第一導軸26插入貫穿光學頭22 的軸承部36、38。接著,將第一導軸26的其中一端嵌 入第一固定構件46的第一固定端46a,再將可彎曲部46d 彎曲變形後,將第一導軸26的另一端嵌入第一固定構 件46的第二固定端46b。以此方式,第一導軸26可以 維持架設於第一固定端46a與第二固定端46b之間的狀 熊。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i規格(210 X 297公f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9918 7253pif.doc/008 B7 五、發明說明(u) 此時,第一*固定端46a與第_^固定端46b係利用連 接部46c以可移位狀態來加以連結,故第一固定端46a 與第二固定端46b並不會混淆一起。相較於一個一個來 組裝第一固定端46a與第二固定端46b的方式,其可以 提昇組裝程序的效率。 第7圖係接著第6圖,其繪示第一導軸26、第一固 定構件46以及光學頭22之組裝程序的分解立體示意 圖。 如第7圖所示,用以支撐可動基座24之彈片52以 螺絲鎖於配置在可動基座24上的固定件54上。接著, 在第一導軸26兩端嵌入第一固定端46a與第二固定端 46b的狀態下,將突出於第一固定端46a與第二固定端 46b底面的定位腳46g、46h嵌入可動基座24上的定位 孔24η中,藉以決定安裝位置。此外,將配置於連接部 46c之固定勾46i、46j扣住可動基座24之邊緣部分,並 讓突出部46m嵌入凹槽24m,並在連接部46c不會干擾 到其他構件的狀態下,將第一導軸26、第一固定構件46 以及光學頭22裝配固定到可動基座24上。此時,由於 連接第一固定端46a與第二固定端46b的連接部46c係 以可以移位形變方式形成,故不會妨礙位置決定的作業 程序。 接著,將固定螺絲50插入螺絲孔46e、46f,使其 與可動基座24上的螺絲孔24e螺接,而將第一固定端46a 與第二固定端46b連結於可動基座24上。至此,便將 1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I規格(21〇χ 297公f ) 一 --------------#^-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線- ^7253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P) 第一導軸26與第一固定構件46安裝固定於可動基座24 上的預定固定位置。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此外,在上述的實施例中係將導引光學頭的導軸加 以固定的構造來做爲說明之用。然而,本發明之可實施 形態並不侷限於此,其他種類的記錄方式中用來導引讀 取頭的結構物體可以適用本發明之結構來加以固定之。 如上所述,因爲可彎曲部係與固定導軸一端之第一 固定端以及固定導軸另一端之第二固定端一體成型,並 且具有部分可彎曲特性,故第一固定端與第二固定端的 位置不會偏移的亂七八糟,第一固定端與第二固定端之 安裝位置便不會產生改變,故可以很容易地進行組裝程 序。 此外,由於具有將第一固定端與第二固定端嵌入至 在基座上的預定位置的嵌合構件,故可以正確地將第一 固定端與第二固定端安裝於基座上預定的位置上。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Η消費合作社印製 再者,因爲導軸固定構件具有用以固定導軸之一端 的第一固定端,用以固定導軸之另一端的第二固定端, 嵌合於第一定位基準件的第一嵌合件,與嵌合於第二定 位基準件的第二嵌合件係一體成型,並至少其中一部份 以可彎曲形式形成,故第一固定端與第二固定端的位置 不會偏移的亂七八糟,第一固定端與第二固定端之安裝 位置便不會產生改變,故可以很容易地進行組裝程序。 再者,因爲安裝位置限制構件與導軸固定構件係一 體成型之故,因此可以減少零件數,而提高組裝程序之 1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I規格(210 x 297公f ) 509918 B7 7253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0?) 效率。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一較佳實施例揭露如 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 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 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 界定者爲準。 ----------訂-------- ·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咅?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齊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fi印製 16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1. 509918 A8 B8 C8 7253pif.doc/008 〇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導軸固定機構,係用以將導引一移動體之移 動方向的一導軸的端部固定於一基座上,該導軸固定機 構包括: 一第一固定端,用以固定該導軸之一端; 一第二固定端,用以固定該導軸之另一端; 一可彎曲部,連接該第一固定端與該第二固定端, 該可彎曲部係與該第一固定端與該第二固定端一體成 型,並且具有部分可彎曲特性;以及 一嵌合構件,用以將第一固定端與該第二固定端嵌 入至在該基座上的一預定位置。 2. —種記錄媒體記錄播放裝置,包括: 一讀取頭,用以對該記錄媒體進行資料之寫入及/或 讀出; 一導軸,以可自由移動方式導引該讀取頭; 一基座,具有將該導軸之兩端位置固定所形成的一 第一與一第二定位基準件;以及 一導軸固定構件,具有用以固定該導軸之一端的一 第一固定端,用以固定該導軸之另一端的一第二固定 端,嵌合於該第一定位基準件的一第一嵌合件,與嵌合 於該第二定位基準件的一第二嵌合件,其中該第一固定 端,該第二固定端,該第一嵌合件與該第二嵌合件係一 體成型,並至少其中一部份以可彎曲形式形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記錄媒體記錄播放 裝置,其中該導軸固定構件更具有一安裝位置限制構 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髮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509918 A8 B8 C8 D8 7253pif.doc/008 六、申請專利範圍 件,用以將導引該記錄媒體到一預定位置,其中該安裝 位置限制構件與該導軸固定構件係一體成型。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痤齊郎皆慧材轰苟員X消費合作fi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TW090106159A 2000-04-28 2001-03-16 Guide shaft holding mechanism and recording/playing apparatus of recording medium TW50991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30037A JP2001312866A (ja) 2000-04-28 2000-04-28 ガイドシャフト保持機構及び記録媒体記録再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09918B true TW509918B (en) 2002-11-11

Family

ID=18639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06159A TW509918B (en) 2000-04-28 2001-03-16 Guide shaft holding mechanism and recording/playing apparatus of recording medium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744723B2 (zh)
JP (1) JP2001312866A (zh)
KR (1) KR100470290B1 (zh)
TW (1) TW5099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22303B2 (ja) * 2004-02-17 2008-07-23 オリオン電機株式会社 基板にクランパーを備えたディス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8568Y2 (zh) * 1985-10-17 1993-07-22
JP3018686B2 (ja) * 1991-11-15 2000-03-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の支持機構
US5278820A (en) * 1992-09-28 1994-01-11 Eastman Kodak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radial access mechanism for a disk player/recorder
JP3740698B2 (ja) * 1995-02-06 2006-02-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
JP3349866B2 (ja) 1995-05-17 2002-11-25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ヘッド用ガイドの支持装置
US5745470A (en) * 1995-05-31 1998-04-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Head moving apparatus which cancels leakage flux
JP3480633B2 (ja) * 1995-11-13 2003-12-2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KR0183889B1 (ko) 1996-06-25 1999-04-15 김광호 틸트 조정이 가능한 디스크플레이어
US6396794B1 (en) * 1996-10-04 2002-05-28 Sony Corporation Disc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devices with disc exchanging function
JPH10134387A (ja) * 1996-10-31 1998-05-22 Sony Corp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のスキュー調整機構
JPH10228735A (ja) * 1997-02-10 1998-08-25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磁気ディスクドライブのヘッドキャリッジのガイドバー取付構造
JPH10293932A (ja) * 1997-04-17 1998-11-04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駆動装置における光ピックアップのスキュー調整機構
JPH11134821A (ja) * 1997-10-31 1999-05-21 Fujitsu Ltd 記憶装置
JP3214418B2 (ja) * 1997-11-13 2001-10-02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記録再生装置
JP3214419B2 (ja) * 1997-11-13 2001-10-02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記録再生装置
US6538971B2 (en) * 1997-12-23 2003-03-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ing both disc cartridges holding 8cm and 12cm disc
JPH11203627A (ja) 1998-01-12 1999-07-30 Tdk Corp 薄膜磁気ヘッド
JP2000011390A (ja) * 1998-06-22 2000-01-14 Sony Corp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
JP2951328B1 (ja) * 1998-09-25 1999-09-2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に収納されたディスクの記録又は再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1312866A (ja) 2001-11-09
KR20010098744A (ko) 2001-11-08
KR100470290B1 (ko) 2005-02-07
US20010036146A1 (en) 2001-11-01
US6744723B2 (en) 2004-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301885A (en) Disk drive and disk loading method
JP2010061771A (ja) 光学装置
TW509918B (en) Guide shaft holding mechanism and recording/playing apparatus of recording medium
TW565828B (e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evice
JP2007066430A (ja) ガイドシャフト保持機構及びガイドシャフト保持機構を備えた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
JP3658446B2 (ja) カートリッジ
US6392835B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library apparatus in which the position of the drive is fixed in the sub body of the apparatus
JP3849463B2 (ja) 記録再生装置
TW525155B (en) Optical disk device
JP2598896Y2 (ja) フロッピー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06127675A (ja) ガイドシャフト取り付け機構を備えた記録再生装置
JP6321434B2 (ja) ディスク装置
JP3650512B2 (ja) 光磁気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の磁気ヘッド駆動機構
JPH0450630Y2 (zh)
JPH035025Y2 (zh)
JPH1166569A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H0341334Y2 (zh)
JP3755425B2 (ja) 記録再生装置
CN107771347A (zh) 用于存储驱动器的弹出机构组件和具有弹出机构组件的存储驱动器
JP2002133811A (ja) アーム装置及びフロッピー(登録商標)ディスク装置
JPH10269667A (ja) ディスク装置
JPH11353824A (ja) 光学記憶装置
JPS5823028U (ja) ピボツテイングミラ−の固定位置調整装置
ITAR950007A1 (it) Testina magnetica e dispositivo che la contiene
TW200941467A (en) Feeding device of an optical disk dri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