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08378B -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ilicon single crystal wafer and a silicon single crystal wafer - Google Patents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ilicon single crystal wafer and a silicon single crystal waf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08378B
TW508378B TW088102765A TW88102765A TW508378B TW 508378 B TW508378 B TW 508378B TW 088102765 A TW088102765 A TW 088102765A TW 88102765 A TW88102765 A TW 88102765A TW 508378 B TW508378 B TW 50837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ngle crystal
wafer
silicon single
patent application
silic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8102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saro Tamatsuka
Norihiro Kobayashi
Satoshi Oka
Original Assignee
Shinetsu Handotai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etsu Handotai Kk filed Critical Shinetsu Handotai Kk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083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0837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29/00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ir shape
    • C30B29/02Elements
    • C30B29/06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15/00Single-crystal growth by pulling from a melt, e.g. Czochralski method
    • C30B15/20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C30B15/20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thermal history of growing the ingo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33/00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Description

508378.. A7 B7 五、發明說明Γ〇 ) i /X 丨
發明背景:口 /fN ! j: ---------------- , ./·.、::, 二..文/ 發明範圍: 本發明係關於以高產製率製造矽單晶晶圓之方法,其 中,在晶體內部的晶體缺陷(所謂的成長於其中的缺陷( grown-indefect))尺寸因爲在以Czochralski法(下文中稱 爲C Z法)牽引矽單晶時摻雜氮而減小,藉由使用迅速加 熱/迅速冷卻設備對晶圓施以高溫熱處理而消除晶圓表面 的晶體缺陷,及以此方法製得的矽單晶晶圓。相關技術之 描述: 晶圓用以製造元件(如:半導體積體電路),所以主 要使用藉Czochralski法(C Z法)成長的矽單晶晶圓。這 樣矽單晶晶圓中有晶體缺陷存在時,製造半導體元件時會 使圖案失效。特別言之,近年來,高度積體化的元件的圖 案寬度非常細,至0 · 3 5微米或以下。據此,即使像 0 · 1微米般的小晶體缺陷也可能會造成元件之圖案失效 且可能會大幅降低元件的產率和性質。據此,必須要儘可 能地減少矽單晶晶圓的晶體缺陷。 最近,已有報導指出:由各種測量方法得知藉C Z法 成長矽單晶時,在晶體成長期間會納入之所謂之成長於其 中的缺陷的前述晶體缺陷。例如,以S e c c 〇溶液( K 2 C 1: 2 0 7、氫氟酸和水之混合物)對晶體表面施以差 別蝕刻(Secco鈾刻),會偵測到以商業產製的一般成長速 率(如··約1毫米/分鐘或以上)成長之單晶有細孔狀的 晶體缺陷(請參考日本專利特許公開申請案4-192345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 先 閱 讀 背 面 之 注 意 f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 508378 A7 B7 五、發明說明(2 ) 請 先 閱 讀 背 Sj 之 注 意 事 項 再 填 本 頁 認爲形成細孔的主要原因在於製造單晶時的空處聚集 或化物沉積(石英坩鍋中的氧原子聚集。當這些晶體缺陷 存在於所形成元件的表面(0至5微米)上時,它們會損及 元件的性質。據此,硏究許多減少這些晶體缺陷的方法。 例如,已經知道可以藉由大幅降低晶體的成長速率( 如:至0 · 4毫米/分鐘或以下)來減少前述空處聚集密 度(請參考日本專利特許公開申請案2 - 2 6 7 1 9 5號 )。但是,利用此方法,會因爲有過量有空隙的矽原子聚 集所致而形成錯置迴路而形成晶體缺陷。因此,無法以此 方法解決此問題。此外,因爲晶體的成長速率由約一般的 約1·0毫米/分鐘或以上降低至0·4毫米/分鐘或以 下,所以此方法大幅降低單晶之產製和成本效益。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要減少因爲晶圓表面的氧化物沉積所造成的晶體缺陷 ,一個方法是藉由使晶圓進行高溫(如:1 1 0 0 t或以 上)熱處理以使晶體中的氧擴散出來,藉此排出和消除氧 化物沉積。但是此方法的熱處理時間必須長至4小時或以 上,此將不利於產製和成本效益。此外,在許多情況中, 此方法因爲須要長時間來提高或降低晶圓的溫度,且在提 高或降低溫度時,在元件製造層形成氧化物沉積,所以無 法達到所欲目的或優點。 發明槪述 本發明已能解決前述問題,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要提 出一種製造矽單晶晶圓的方法,此方法製得的矽單晶晶圓 的缺陷非常少且產率高,其中,抑制以C Z法製得的矽單 -5 -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mo X 297公釐) 508378 A7 B7 五、發明說明(3 ) 晶中之晶體缺陷(成長於其中的缺陷)成長,特別是避免 在晶圓表層生成晶體缺陷,即使有小的晶體缺陷生成,也 能夠有把握地以短時間熱處理來移除晶體缺陷。 欲達到前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製造矽單晶晶圓的 方法,其中,摻有氮的矽單晶錠以Czochralski法成長,此 單晶錠被切成薄片以得到矽單晶晶圓,然後以快速加熱/ 快速冷卻設備對矽單晶晶圓施以熱處理。 如前述者,在單晶錠以C Z法成長時,在單晶成長期 間內,可藉由摻雜氮來抑制晶體缺陷的成長。此外,因爲 晶體的成長速率因抑制矽單晶晶圓成長而提高,所以能夠 大幅改善晶體之產製。 使用快速加熱/快速冷卻設備對自摻有氮的矽單晶切 下的晶圓施以熱處理時,晶圓表層上的氧和氮向外擴散, 因此能夠有效地消除晶圓表層中的晶體缺陷。據此,所得 晶圓表面上的晶體缺陷量非常少。此外,因爲能夠迅速提 高和降低溫度,所以在提高或降低溫度時,不會再有新的 氧化物沉積而形成的晶體缺陷,並且可以大幅縮短熱處理 所須時間。 因爲存在於晶圓整體部分中的氮會加速氧的沉積,所 以能夠製造出所謂本徵吸氣效果(I G效果)極佳的晶圓。 摻有氮的矽單晶錠以Czochralski法成長時,摻雜的氮 濃度以1 X 1 01Q〜5 X 1015原子/立方公分爲佳。 因爲,欲達到足夠之抑制晶體缺陷成長的效果,氮濃 度以1 X 1 〇1C)原子/立方公分或以上爲佳,爲了不要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閱 讀 背 面 之 注 意 事 f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6- 508378 A7 ______ B7 五、發明說明(4 ) 礙矽單晶結晶,氮濃度以5 X 1 0 1 5原子/立方公分或以 下爲佳。 搶有氮的砂單晶錠以Czochralski法成長時,單晶鏡中 的氧濃度以1 . 2X1 〇18/立方公分(根據 ASTM 9 7的値)或以下爲佳。 如前述者,較低的氧濃度促使進一步抑制晶體缺陷之 成長,並避免在表層形成氧化物沉積。整體部分中,氧沉 積因爲氮的存在而加速,並因此達到足夠的I G效果,即 使於氧濃度低時亦然。 本發明的實施例中,以快速加熱/快速冷卻設備於 1 1 0 0 °C至矽之熔點的溫度下對晶圓施以爲時1至6 0 秒鐘的熱處理。 以快速加熱/快速冷卻設備於高溫(由1 1 0 0 t至 矽之熔點)對晶圓施以熱處理時,晶圓表層中的氧和氮充 分向外擴散,可以使熱處理時間縮短至6 0秒鐘或以下。 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使用快速加熱/快速冷卻設備施 於晶圓的熱處理以於氧、氫、氬氣氛或它們的混合氣氛下 進行爲佳。 此熱處理於這樣的氣氛中進行時,氧和氮可以有效地 向外擴散而不會形成對於矽晶圓有害的表面覆層,可藉此 消除晶圓表層的晶體缺陷。 由根據本發明之方法製得的矽單晶晶圓的晶體缺陷非 常少。晶圓表面上的晶體缺陷密度可以是1 0個缺陷/平 方公分或以下,由晶圓表面至0.2微米深處的COP密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先 閱 讀 背 © 之 注 意 事 項4 I裝 頁I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8378 A7 一 _B7__ 五、發明說明(5 ) 度能夠是8 · 0 X 1 04個缺陷/平方公分或以下,藉此大 幅改善元件的產率。 根據本發明,以CZ法製得的矽單晶中之晶體缺陷成長 可以藉由使用快速加熱/快速冷卻設備對摻有氮的矽單晶 晶圓施以熱處理而抑制,可以消除晶圓表層的晶體缺陷。 據此,可以高產率方式製造出缺陷相當少的矽單晶晶圓。 附圖簡述 附圖1顯示在實例1和比較例1的S e c c 〇触刻及熱處理 之後,以顯微鏡觀察晶圓表面的細孔密度之測定結果,黑 點爲摻有氮的本發明方法之結果,黑色圈代表未摻氮的傳 統方法的結果)。 附圖2顯示:熱處理之後,晶圓的氧化物介電破壞電 壓性質(C -模式)的測定結果。 附圖3是用於矽晶圓之快速加熱/快速冷卻處理的設 備例。 附圖4顯示實例2和比較例2的結果。 主要元件對照表 1 :鐘形罩 2 請 先 閱 讀 背 面 之 注 意 事I裝 頁I 一 I I I I I I 訂 镟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2 ’ :加熱器 水冷室 支撐軸 晶圓 熱處理爐 框架 底板 台架 9 :馬達 本發明和實施例之描述 現將更詳細地描述本發明。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7 8 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8 - 508378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6 ) 藉由硏究各種條件,本發明者發現:藉由合倂以C Z 法成長矽單晶時,於其中摻雜氮的技巧及使用快速加熱/ 快速冷卻設備對矽單晶晶圓施以熱處理以消除晶圓表面的 晶體缺陷的技巧,可以高產率方式得到元件加工層(晶圓 表層)中之晶體缺陷非常少的矽單晶晶圓,並藉此而完成 本發明。 換言之,報導指出:在矽單晶中摻雜氮,可以抑制空 處聚集於矽中,以此減少晶體缺陷(T. Abe and H· Takeno, Mat.Res.Soc.Symp.Proc.Vol.262,3,1992 )。認爲由聚集過程 由形成均勻的核改變成形成雜核可以達到此效果。據此’ 以C Z法使矽單晶和摻雜的氮成長,可以得到晶體缺陷非 常少的矽單晶,並因此可以藉由對其加工而得到晶體缺陷 非常少的矽單晶晶圓。根據此方法,不一定要降低晶體的 成長速率,此與傳統方法不同,因此,能夠以產製性高的 方式製造矽單晶晶圓。 但是,已經知道矽單晶中的氮原子加速氧的沉積(如 F. Shimura and R. S. Hockett,Appl.Phys.Lett. 48,224,1 986 中 所述者)。以C Z法成長的矽單晶中摻雜氮時,製造元件 期間內會因爲氧沉積而形成許多缺陷(如:〇S F (氧化 反應引發的堆疊缺陷))。據此,傳統上未使用有氮摻雜 的C Z矽單晶晶圓作爲製造元件的晶圓。 本發明的一個優點在於:有氮摻雜於晶體中時,因爲 氧沉積加快而造成的缺陷可以藉由高溫熱處理而使位於表 層中的氧和氮向外擴散而得以避免,所以晶體缺陷(生長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9 - 508378 A7 ____ B7_ 五、發明説明(7 ) 於其中的缺陷)很難生長,因此能夠得到晶圓表面的晶體 缺陷非常少的矽單晶晶圓。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因爲晶圓的整體部分中含有氮而使得氧沉積加速,沉 積量比不含氮但氧濃度相同的一般晶圓中來得多,因此增 進I G效應。據此,可以降低本晶圓中的氧濃度,並因此 而進一步抑制表面上的晶體缺陷形成。 此外,因爲不一定要降低在C Z法中的晶體牽引速率 ,所以能夠獲致產製率高的優點。 本發明中,摻有氮的矽單晶錠可根據已知方法(如: 曰本專利特許公開申請案6 0 - 2 5 1 1 9 0號中所述者 )藉C Z法成長。 C Z法包含使晶核與石英坩鍋中含的多晶矽原料熔融 物接觸,旋轉的同時牽引成具所欲直徑的矽單晶錠,可以 先將氮化物置於石英坩鍋中、將氮化物加至矽熔融物中或 者藉由使用含氮的大氣,藉此將氮摻雜於矽單晶中。調整 氮化物量、氮氣的引入濃度或時間,能夠調整在晶體中的 摻雜量。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如前述者,以C Z法使單晶錠成長時,可以藉由摻雜 Μ來抑制在晶體成長期間內所引入的晶體缺陷成長。此外 ,不必將晶體的成長速率降低至,如:〇 · 4毫米/分鐘 或以下,以抑制晶體缺陷形成,因此可大幅改善晶體的產 製性。 認爲能夠抑制矽中的晶體缺陷成長的原因在於:空位 聚集方式由形成均勻核變成形成雜核。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 _ ] η _ 508378 A7 B7 五、發明説明(8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據此,摻雜的氮濃度以1 x 1 ◦ 1 ◦原子/立方公分或 以上爲佳,特別是5 X 1 〇 1 3原子/立方公分或以上’此 時可以形成足量的雜核。 此外,氮濃度超過5 X 1 0 15原子/立方公分(此爲 氮在矽單晶中的固體溶解度)時,單晶的結晶作用受到抑 制。據此,控制其濃度使其不超過此値。 本發明中,摻有氮的矽單晶錠以C Z法成長,單晶錠 中所含的氧濃度以1 · 2 X 1 018原子/立方公分或以下 爲佳。 這樣低的氧濃度和所存在的氮一起進一步抑制晶體缺 陷的成長,及抑制前述的〇s F形成。 矽單晶成長時,可利用傳統方法將氧濃度降低至前述 範圍內。例如,可以藉由降低坩鍋的旋轉次數、提高流動 的氣體氣體、降低大氣壓、控制溫度分佈及矽熔融物對流 之類的方式而簡便地將氧濃度調整在前述範圍內。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藉此能夠得到氮依所欲濃度摻雜且所含氧濃度在C Z 法所欲範圍內的矽單晶錠。以切片設備(如:內徑刀切片 器或鋼絲鋸或之類)切割之後,施以削角、重疊、蝕刻、 拋光或之類的程序,成爲矽單晶晶圓。當然,這樣的程序 僅爲例子而已,可以進行其他程序(如:潔淨或之類), 可以視需要地改變程序,亦即,可以改變程序的順序,可 以省略一些程序。 之後,使用快速加熱/快速冷卻設備對矽單晶晶圓施 以熱處理,以使晶圓表層中的氧和氮向外擴散以消除晶體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08378 A7 B7 五、發明説明(9 ) 缺陷。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此快速加熱/快速冷卻是指,如:立刻將晶圓置於溫 度已達預定範圍的熱處理爐中,經過預定的熱處理時間之 後立刻移出,或者,在晶圓已經置於熱處理爐的預定位置 ±之後,立刻以燈加熱器之類對晶圓施以熱處理。所謂的 “立刻置於”或“立刻移出”是指在此期間內未提高或降 低溫度,而傳統上所謂的置入或取出操作中,晶圓緩慢地 置於熱處理爐中及緩慢地移出。當然,使晶體到達爐中的 預定位置也要花一些時間,如,視放置矽單晶晶圓所用的 傳送設備的效用而定,爲數秒鐘至數分鐘。 本發明中所用的快速加熱/快速冷卻設備包括加熱器 ’如:有燈放熱的燈加熱器。市售設備的例子有S H S -2 8 0 0 ( AST corp.)。此設備不會很複雜,也不會很昂 貴。 先描述本發明中所用的快速加熱/快速冷卻設備。附 圖3是快速加熱/快速冷卻設備之圖示。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附圖3所示的熱處理爐包括由如:碳化矽或石英製的 鐘形罩1,晶圓於此處熱處理。加熱器2和2 ’環繞者此 鐘形罩1以加熱此鐘形罩1。加熱器順著垂直方向隔開。 各個加熱氣的電力供應各自獨立。未限定加熱方法,但也 可以使用所謂的幅射加熱及導熱。加熱器2和2 ’周圍有 作爲隔熱物的框架3。 爐的較低部分配備有水冷室4和底板5,以便將鐘形 罩1內部和大氣隔開。晶圓8置於台階7上,此台階與藉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08378 A7 ___B7__________ 五、發明説明(1〇 ) 馬達9垂直移動的支撐軸6的頂端結合。爲了要將晶圓置 入或自爐中順著水平方向移出,水冷室4有一個晶圓通道 (未示於此附圖中)以開關開啓或關閉。底板5中有氣體 入口和氣體出口,以調整爐內的氣氛。 在具前述構造的熱處理爐1 〇中,用於矽晶圓之快速 加熱/快速冷卻的熱處理之實施方式如下。 首先,以加熱器2和2 ’在所欲氣氛中將鐘形罩1內 部加熱至所欲溫度(1 1 0 0 °C至矽的熔點),之後維持 於所欲溫度。藉由個別控制加熱器的電力供應,順著垂直 方向在鐘形罩1內建立溫度分佈。據此,由台架7決定晶 圓的熱處理溫度(即支稱軸6插入爐中的量)。 鐘形罩1內部維持於所欲溫度時,利用位於熱處理爐 1 0旁之未示的晶圓處理設備,晶圓經由晶圓通道插入水 冷室4中。插入的晶圓置於,如:位於台架7 (此台架位 於底部經調整妥當的位置)上的S i C容器中。因爲水冷 室4和底板5係水冷式,所以位於此經調整妥當位置的晶 體未被加熱至高溫。 將晶圓置於台架7上之後,立刻啓動馬達以便將支撐 軸6插入爐中,使得台架7提高至已達到所欲溫度( 1 1 0 0 °C至矽的熔點)的熱處理位置,藉此於此溫度對 晶圓施以熱處理。此處,因爲台架7由水冷室4之底部經 調整妥當的位置移動至熱處理位置僅約2 0秒鐘(例如) ,所以砂晶圓加熱迅速。 台架7於所欲溫度位置停頓預定時間(如,1至6 0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χ297公釐) -13- 508378 A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11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秒鐘)’藉此使晶圓於此停頓時間內進行高溫熱處理。高 溫處理達預定時間之後,立刻驅動馬達9將支撐軸6由爐 內拉出,藉此將台架7降低至水冷室4中之底部經調整妥 當的位置。此降低動作於’如:約2 〇秒鐘內完成。因爲 水冷室4和底板5係以水冷卻,所以台架7上的晶圓迅速 冷卻。最後,以晶圓處理設備自水冷室4內部取出晶圓, 藉此完成此熱處理。 有更多的晶圓要進行熱處理時,這些晶圓可以順序地 置入並於熱處理1 0中於預定高溫下進行熱處理。 本發明之晶圓利用前述快速加熱/快速冷卻設備進行 的熱處理以於1 1 0 0 °C至矽之熔點的溫度處理1至6 0 秒鐘爲佳。 於1 1 0 0 °c至矽之熔點的溫度下進行熱處理時,晶 圓表層中的氧和氮足以向外擴散,以確切減少晶體缺陷, 且所用的熱處理時間極短(6 0秒鐘或以下)。 將處理時間定爲1至6 0秒鐘的原因在於:氧和氮足 以向外擴散需要至少一秒鐘,6 0秒鐘足敷使用。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此外,因爲能夠快速加熱和快速冷卻,所以不會形成 新的晶體缺陷或新的氧沉積。 至於熱處理氣氛,可以選擇氧氣、氫氣、氬氣或它們 的混合氣體,以使氧和氮有效地向外擴散而不會形成不利 於矽晶圓的表面塗膜,並因可能夠消除晶圓表層中的晶體 缺陷。 特別地,高溫熱處理以於不具氧化力或還原力的氣氛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 508378 Α7 Β7 五、發明説明(12) (如:氫氣、氬氣或他們的混合氣體)中實施爲佳,因爲 lit 0寺容易消除晶圓表面上的晶體缺陷。已經證實在氫和氬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昆合氣氛中進行熱處理期間內,不容易發生晶圓滑動的 情況。 可藉此摻雜氮而由C Z法製得矽單晶晶圓,其中,存 €於矽單晶晶圓表面上的晶體缺陷非常少。特別地,晶圓 表面上的晶體缺陷密度可以降低至1 〇個缺陷/平方公分 或以下,或者能夠降低至實質上爲0。 此外,由晶圓表面至0 · 2微米深處的C〇P密度可 以是8 · Ox 1 〇 4個缺陷/平方公分或以下。藉此確實 改善元件的產率。 〔實例〕 下列實例和比較例用以進一步解釋本發明。不欲以這 些實例限制本發明之範圍。(實例1,比較例1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根據C Z法,將4 0公斤矽的多晶材料引至直徑1 8 英吋的石英坩鍋中,牽引1 0個直徑爲6英吋、指向爲< 1 0 0 >的矽單晶錠,牽引速率一般介於〇 · 8毫米/分 鐘和1 · 5毫米/分鐘之間。其中的五個在牽引時先摻雜 0 · 1 2克的氮化矽膜。另五個在在牽引時未摻雜氮。每 一者的牽引期間內,控制坩鍋的旋轉次數,使得單晶中的 氧濃度爲〇·9至1·〇χ1〇18原子/立方公分。 由F Τ - I R測定得知摻氮之晶體錠尾端的氮濃度平 均是5 · 1 X 1 0 1 4原子/立方公分(氮的離析係數非常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x297公釐)-15 - 508378 A7 B7 五、發明説明(13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小,晶體錠之平直主體中的濃度將低於此値)。由F T -I R測定得知所有晶體錠的氧濃度約0 · 9至1 .〇X 1 0 18原子/立方公分。 使用鋼絲鋸由藉此而得的單晶錠切下晶圓,削角,重 疊,蝕刻和鏡面拋光。其中所有者幾乎皆以相同條件製得 ,差別僅在於是否摻雑氮。製得兩種類型的砂單晶經鏡面 拋光的晶圓,其直徑爲6英吋。 對藉此而得的矽單晶晶圓施以S e c c 〇鈾刻,以顯微鏡觀 察其表面以測得細孔密度,及定出晶體缺陷(生長於其中 的缺陷)密度。 其結果示於附圖1。黑點爲摻有氮的本發明方法之結 果,黑色圈代表傳統方法的結果。 結果顯示以本發明之方法得到之摻氮的晶圓的晶體缺 陷密度降低至由傳統方法得到的晶圓之缺陷密度的二十分 之一,即使其以1·0毫米/分鐘或以上的牽引速率牽引 (與傳統方法相同)時亦然。亦即,晶體缺陷的成長顯然 受到摻氮的抑制,藉此降低能夠被偵測到的晶體缺陷數目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〇 之後,晶圓於1 2 0 0 t進行爲時1 0秒鐘的快速加 熱/快速冷卻處理,此處理使用附圖3所示的快速加熱/ 快速冷卻設備,於1〇0 %氧、1 0〇%氬、1 0 0 %氫 或5 0 %氬和5 0 %氫的混合氣氛中進行。 之後,作過前述熱處理的晶圓進行Secco蝕刻,再度以 顯微鏡觀察其表面以測定其細孔密度,以得知晶體缺陷密 -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08378 A7 B7 五、發明説明(14) 度是否改變。 摻雜氮的結果示於附圖1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其結果顯示:快速加熱/快速冷卻處理之後,摻有氮 的晶圓表面上的晶體缺陷降低至約1 〇個/平方公分或以 下。 換言之,氮和氧藉由熱處理而向外擴散,以消除晶圓 表面上的晶體缺陷。晶體缺陷密度能夠實質上降低至〇。 之後,測定進行過前述熱處理之晶圓的氧化物介電破 壞電壓性質(c 一模式)。 於下列條件下測定氧化物介電破壞電壓性質(c -模 式)。氧化物膜厚度·· 2 5毫微米’測定用的電極:摻有 磷的多矽,電極面積:8平方毫米,測定時的電流密度: 1毫安培/平方公分。 通常,將氧化物介電破壞電場爲8百萬伏特/公分或 以上者視爲良好的晶片。測定的結果示於附圖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發明之含有摻雜氮且經過快速加熱/快速冷卻處理 的矽單晶晶圓示於曲線A至D,就任何熱處理氣氛來看, 其中有高比例是氧化物介電破壞電場爲8百萬伏特/公分 或以上的良好晶片。根據傳統方法,如曲線E所示者,所 製得者中,氧化物介電破壞電場低於8百萬伏特/公分的 不良晶片比例約7 0 %。 (實例2,比較例2 ) 利用C Z法,根據附表1所列條件,以與實例1和比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08378 A7 ___ B7 五、發明説明(15 ) 較例1相同的方式,製得5個直徑爲8英吋、指向爲< 1 0 0 >的p 一型單晶錠。製得5種直徑8英吋之矽單晶 鏡磨晶圓(a、b、c、d、e)。 附表1 : rl ----- — 氮濃度 氧濃度 牽引速率 (原子/立方公分) (原子/平方公分) (毫米/分鐘) 實例2 a 2 X 1〇14 1.3 X 1018 1.8 b 2X10“ 0.8 X 1018 1.7 c 3 X 1013 0.8 X 1018 1.6 比較例2 d 0 1.3 X 1018 0.95 e 0 0.7 X 1018 1.6 測定藉此而得的五種晶圓表面上的c〇P (源自於晶 體的顆粒)數,此C〇P是空位聚集成的晶體缺陷。 形成約0 . 4 4微米厚的熱氧化物膜,以氫氟酸移除 氧化物膜,以顆粒計數器(由K L A / Tencor Corporation ,S P 1製造)計算存在於晶圓表面上之直徑0 · 1 0微 米或以上的C〇P,藉此測定C〇P。利用此方法,測定 由晶圓表面至約0 · 2微米深處的存在的C〇P數目。 另一組五種類型的晶圓以快速加熱/快速冷卻設備( AST corporation 製造,S H S — 2.8 〇〇)在 5 〇 % 氬和 5 0 %氫的混合氣氛下於1 2 0 0 °C熱處理1 0秒鐘。之 後,其上有約〇 . 4 4微米的熱氧化物膜形成,移除此氧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18- 508378 A7 B7____ 五、發明説明(16 ) 化物膜。之後,測定C〇P。藉此測得的C 0 P數示於附 圖4。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附圖4顯示使用快速加熱/快速冷卻設備進行熱處理 ,能夠使摻有氮的晶圓之C〇P (附圖4中的a 、b、c )値降至比未摻氮者(附圖4中的d、e )來得低。 此外,已經發現:在8英吋晶圓表面至約〇 · 2微米 深處範圍內的C〇P數確實可以降低至5 0 0個/晶圓( C〇P /晶圓),即,C〇P密度約8 X 1 0 4個/立方 公分或以下。 本發明不限定於前述實施例。前述實施例僅是例子而 已,構成與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述者相同並提供類似的 作用和效果者含括於本發明之範圍內。 例如,摻有氮的砂單晶錠以Czochralski法成長時,可 以在熔融物上施以或不施以磁場。本發明的說明書中,所 謂的Czochralski法也是指有施用磁場的M C Z法。 此外,雖然前文中顯示當氧濃度低時,可以達到降低 晶體缺陷密度的效果,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即使在氧濃度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爲 ο 匕匕 子: 原圍 f範 1 利 專 請 X 申 5 〇 •果 1 效 至此 2 到 •達 1 夠 也 時 上 以 或 分 公 方 立 A4 NS C _____ |準 標 I家 國 一國 中 用. 適 度 一尺 I張 -紙 本 |釐 公 7 9 2

Claims (1)

  1. 508378
    六、申請專利範園 附件一 A: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第88 102765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主— V. i 民串孕1萨I f肖修ΊΕ .— 補充丨 1 . 一種製造砂單晶晶圓之方法,其特徵在於:摻有 氮的矽單晶錠以Czochralski法成長,單晶錠切成薄片以得 到矽單晶晶圓,然後使用快速加熱/快速冷卻設備,對石夕 單晶晶圓於1 1 0 0 °C至矽熔點之溫度下施以熱處理1秒 鐘以上之時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製造矽單晶晶圓之方法 ,其中,當摻有氮的矽單晶錠以Czochralski法成長時,在 矽單晶錠中摻雜的氮濃度是1 X 1 〇 1 °至5 X ;L 〇 1 5原子 /立方公分。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製造矽單晶晶圓之方法 ,其中,摻有氮的砂單晶錠以Czochralski法成長時,在石夕 單晶錠中的氧濃度是1 · 2 X 1 0 1 8原子/立方公分或以|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製造矽單晶晶圓之方法 ,其中,摻有氮的砂單晶錠以Czochralski法成長時,在砂 單晶錠中的氧濃度是1 . 2 X 1 0 1 8原子/立方公分或以 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製造矽單晶晶圓之方法 ,其中,晶圓以快速加熱/快速冷卻設備進行的熱處理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08378 A8 B8 C8 D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申請專利乾圍 於1 1 0 0 t:至矽之熔點的溫度下進行1至6 0秒鐘。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製造矽單晶晶圓之方法 ,其中,晶圓以快速加熱/快速冷卻設備進行的熱處理係 於1 1 0 0 °C至矽之熔點的溫度下進行1至6 0秒鐘。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製造矽單晶晶圓之方法 ,其中,晶圓以快速加熱/快速冷卻設備進行的熱處理係 於1 1 0 0 °C至矽之熔點的溫度下進行1至6 0秒鐘。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製造矽單晶晶圓之方法 ,其中,晶圓以快速加熱/快速冷卻設備進行的熱處理係 於1 1 0 0 °C至矽之熔點的溫度下進行1至6 0秒鐘。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製造矽單晶晶圓之方法 ,其中,晶圓以快速加熱/快速冷卻設備進行的熱處理係 於氧、氣、氬或它們的混合氣氛下進行。 1 0 . —種矽單晶晶圓,其特徵爲其以如申請專利範 圍第1項之方法製得。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之矽單晶晶圓,其中 ,晶圓表面上的晶體缺陷密度是1 0個/平方公分或以·下. 〇 1 2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之矽單晶晶圓,其中 ,由晶圓表面至0 . 2微米深處的_c〇p密度是8 · Ox 104/平方公分或以下。 ϊ - - - m —EUMV—ii. I— ml n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tr 费-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 -
TW088102765A 1998-03-09 1999-02-24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ilicon single crystal wafer and a silicon single crystal wafer TW50837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7486798 1998-03-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08378B true TW508378B (en) 2002-11-01

Family

ID=13559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8102765A TW508378B (en) 1998-03-09 1999-02-24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ilicon single crystal wafer and a silicon single crystal wafer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139625A (zh)
EP (1) EP0942077B1 (zh)
KR (1) KR100581046B1 (zh)
DE (1) DE69900481T2 (zh)
TW (1) TW5083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53681B2 (ja) * 1997-12-26 2002-12-03 三菱住友シリコン株式会社 シリコンウエーハ及び結晶育成方法
US6291874B1 (en) * 1998-06-02 2001-09-18 Shin-Etsu Handotai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wafer for particle monitoring and silicon single crystal wafer for particle monitoring
JPH11349393A (ja) * 1998-06-03 1999-12-21 Shin Etsu Handotai Co Ltd シリコン単結晶ウエーハおよびシリコン単結晶ウエーハの製造方法
EP1125008B1 (en) * 1998-10-14 2003-06-18 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 Inc. Thermally annealed, low defect density single crystal silicon
JP2000256092A (ja) * 1999-03-04 2000-09-19 Shin Etsu Handotai Co Ltd シリコンウエーハ
DE19925044B4 (de) * 1999-05-28 2005-07-21 Siltronic Ag Halbleiterscheibe mit Kristallgitter-Defekt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JP3994602B2 (ja) * 1999-11-12 2007-10-24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シリコン単結晶ウエーハ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soiウエーハ
US6749683B2 (en) * 2000-02-14 2004-06-15 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 Inc.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silicon melt
US6344083B1 (en) 2000-02-14 2002-02-05 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 Inc.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silicon melt
JP4718668B2 (ja) * 2000-06-26 2011-07-06 株式会社Sumco エピタキシャル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US6663708B1 (en) * 2000-09-22 2003-12-16 Mitsubishi Materials Silicon Corporation Silicon waf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heat treatment method of the same
US6547875B1 (en) * 2000-09-25 2003-04-15 Mitsubishi Materials Silicon Corporation Epitaxial wafer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E10102126A1 (de) * 2001-01-18 2002-08-22 Wacker Siltronic Halbleiterma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Einkristalls aus Silicium
DE10204178B4 (de) * 2002-02-01 2008-01-03 Siltronic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Einkristalls aus Halbleitermaterial
DE10205084B4 (de) 2002-02-07 2008-10-16 Siltronic Ag Verfahren zur thermischen Behandlung einer Siliciumscheibe sowie dadurch hergestellte Siliciumscheibe
JP4192530B2 (ja) * 2002-08-27 2008-12-10 株式会社Sumco パーティクルモニター用シリコン単結晶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KR100766393B1 (ko) * 2003-02-14 2007-10-11 주식회사 사무코 규소 웨이퍼의 제조방법
US7014704B2 (en) * 2003-06-06 2006-03-21 Sumitomo Mitsubishi Silicon Corporation Method for grow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JP2005060168A (ja) * 2003-08-12 2005-03-10 Shin Etsu Handotai Co Ltd ウエーハの製造方法
KR100531552B1 (ko) * 2003-09-05 2005-11-28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실리콘 웨이퍼 및 그 제조방법
SG166060A1 (en) * 2009-04-22 2010-11-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oi substrate
CN105563073B (zh) * 2016-02-22 2018-01-16 苏州东衡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钻针上套装置
DE102016225138A1 (de) * 2016-12-15 2018-06-21 Siltronic Ag Halbleiterscheibe aus einkristallinem Silizium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Halbleiterscheibe aus einkristallinem Siliz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91409A (en) * 1984-05-03 1986-05-2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ntrol of nitrogen and/or oxygen in silicon via nitride oxide pressure during crystal growth
JPS60251190A (ja) * 1984-05-25 1985-12-11 Shin Etsu Handotai Co Ltd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JPH0633235B2 (ja) * 1989-04-05 1994-05-02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酸化膜耐圧特性の優れたシリコン単結晶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6103714B2 (ja) * 1990-11-22 1994-12-14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電気特性検査方法
JP2785585B2 (ja) * 1992-04-21 1998-08-13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US5756369A (en) * 1996-07-11 1998-05-26 Lsi Logic Corporation Rapid thermal processing using a narrowband infrared source and feedback
DE19637182A1 (de) * 1996-09-12 1998-03-19 Wacker Siltronic Halbleiterma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Halbleiterscheiben aus Silicium mit geringer Defektdicht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900481T2 (de) 2002-05-08
KR100581046B1 (ko) 2006-05-17
KR19990077706A (ko) 1999-10-25
EP0942077B1 (en) 2001-11-28
EP0942077A1 (en) 1999-09-15
US6139625A (en) 2000-10-31
DE69900481D1 (de) 2002-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08378B (en)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ilicon single crystal wafer and a silicon single crystal wafer
TW583351B (en) A method of producing a bonded wafer and the bonded wafer
TWI236506B (en) Silicon single crystal wafer having few defects wherein nitrogen is doped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it
KR100765343B1 (ko) 실리콘 단결정 웨이퍼 및 그 제조방법, 그리고 soi웨이퍼
KR100939299B1 (ko) 실리콘 웨이퍼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8231852B2 (en) Silicon waf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KR20100014191A (ko) 실리콘 웨이퍼, 실리콘 웨이퍼의 제조방법, 및 실리콘 웨이퍼의 열처리 방법
TWI241364B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low defect silicon single crystal doped with nitrogen
TWI390091B (zh) Silicon single crystal wafe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KR101313462B1 (ko) 실리콘 웨이퍼의 열처리 방법
KR20060040733A (ko) 웨이퍼의 제조방법
US20020127766A1 (en) Semiconductor wafer manufacturing process
JP3614019B2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ウエーハ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シリコン単結晶ウエーハ
JP2004503086A (ja) 削剥領域を備えたシリコンウエハ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07070131A (ja) エピタキシャル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エピタキシャルウェーハ
JP2004503084A (ja) 表面削剥領域を有するエピタキシャルシリコンウェーハを形成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262021B2 (ja) シリコンウェーハ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524913B1 (ko) 실리콘 웨이퍼
KR101472183B1 (ko) 실리콘 웨이퍼의 열처리 방법
JP2013201303A (ja) シリコン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JP2013201314A (ja) シリコン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JP2004503085A (ja) 削剥領域を備えたシリコンウエハ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TW576876B (en) Silicon waf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4069554B2 (ja) エピタキシャルシリコン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JP2009073684A (ja) エピタキシャル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