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40571B - Α-olefin-cycloolefin copolymers and process for their production - Google Patents

Α-olefin-cycloolefin copolymers and process for their producti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40571B
TW440571B TW087101248A TW87101248A TW440571B TW 440571 B TW440571 B TW 440571B TW 087101248 A TW087101248 A TW 087101248A TW 87101248 A TW87101248 A TW 87101248A TW 440571 B TW440571 B TW 44057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lefin
ethylene
copolymer
dcpd
polymeriz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7101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deaki Nitta
Kiyonari Hashizume
Masaki Takeuchi
Kaoru Iwata
Original Assignee
Teijin Ltd
Bayer Aktengesellschaf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ijin Ltd, Bayer Aktengesellschaft filed Critical Teijin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40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4057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32/00Copolymers of 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a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0/00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210/16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pha-alkenes, e.g. EP rubbers
    • C08F210/18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pha-alkenes, e.g. EP rubbers with non-conjugated dienes, e.g. EPT rubb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526/00Synthetic resins or natural rubbers -- part of the class 520 series
    • Y10S526/943Polymerization with metallocene catalys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策 4 4 ©5 7 %' A7 _ B7 五、發明説明(1 ) 發·明領城 .本發明係有關α —烯烴_環烯烴共聚物及其製法。更 特定言之,本發明係有關具有增進的α -烯烴衍生構造單 位與環烯烴衍生構造單位交替水平,亦即高交替水平與化 學均勻性,之α -烯烴-環烯烴共聚物,及其製法。經由 將這類α -烯烴-環烯烴共聚物作爲前體予以氫化所得氫 化α -烯烴-環烯烴共聚物具有高光學均勻性及透光率, 因而適合用爲光碟基材及其他光學材料。 背景技藝 用爲光學材料例如光碟基材和光學透鏡的塑膠除了透 光性之外,需要具有許多性質,包括光學各向同性性質( 低雙折射現象),尺寸安定性,耐候性及熱安定性》聚碳 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過去主要用於彼等光學用途者 ,但聚碳酸酯具有數項缺點包括大固有雙折射性及其模塑 產物具有光學各向異性之傾向,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具 有數項缺點例如因其所具極高吸水性而具有不良的尺寸安 定性,且其具有低耐熱性。 目前,光碟基材幾乎完全使用聚碳酸酯且隨著最近在 增加容量的磁光碟(MOD s )和高記錄密度之進展,如 數位視頻光碟(DVD s )的發展爲其代表者,如聚碳酸 酯的雙折射度及光碟因吸濕所致翹曲等問題已變成顧慮事 項。 從這些情勢的觀點來看,已加速開發環烯烴聚合物作 木纸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4 -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ίξ本頁) "裝.
-*1T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4 0571 a7 B7 五、發明説明(2 ) 爲聚碳酸酯的取代材料之領域。這種聚合物的製法可大部 份歸類成下面二類 (1 )用複分解觸媒對環烯烴進行開環聚合之後’將主聚 合物鏈上的不飽和雙鍵予以氫化。 (2 )使用戚格勒—納塔觸媒或Kaminsky觸媒將α -烯烴 例如乙烯與環烯烴共聚合,而不將環烯烴開環。 製法(1 )的優點在於,由於聚合物的初級構造已一 致地確立,因此可達到高化學均勻性而在模塑成物件時導 致具有高透光率之聚合物:不過,必須使用昂貴@多環烯 烴作爲單體以達到高耐熱性。例如,目前市面上可得的彼 等烯烴包括非晶態聚烯烴樹脂〔商品名ΖΕΟΝΕΧ〕,爲 Nihon Zeon,ΚΚ.所製者及 Nihon Synthetic Rubber, ΚΚ.所製 的非晶態聚烯烴樹脂〔商品名ARTON〕,兩者都使用四環 〔4·4,0· I2·5. l7·1。·〕-〗一十二烯的衍生 物作爲單體,其係二環戊二烯與對應的親二烯物 (dienophile)之 Diels-Alder加合產物〔Polymer Preprints, Japan voi.44,No.1,81-83 (1995)〕。不過,這些多環單體 的合成和純化皆爲昂貴者,因而彼等皆具經濟上的缺點。 於製法(2 )中,可以不必使用昂貴的多環烯烴即可 得到具有高耐熱性之聚合物,因而其爲高度經濟性方法。 例如,具有高於1 4 0 °c的玻璃轉變點之乙烯-原冰片烯 共聚物可以經由增加原冰片烯(後文以〜NB 〃表示)成 分的組成比例而得〔B.L. Goodall et al.,Macromol. Symp. §2,42 1 -423 (1 995)]。不過’此種製法具有一內稟問題, 表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MS ) A4現格(210X 297公釐).5 - nn —^n t^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年彡; 須請委员明示’本案修丘後是否變更原實質内容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至消費合作社印製 附件二(Α):第87101248號專利申請案 〇5 7 1中文說明書修正頁民國的年3月呈 五、發明説明(3 ) 亦即,其難以達到聚合物的化學均勻性。於大部份共聚物 的情況中,單體的反應性會依例如單體的組成例和濃度, 聚合溫度和觸媒濃度等參數而變異,因而難以隨聚合的進 行將所得共聚物的組成比例保持固定。 雖然有許多種使用乙烯作爲α -烯烴而得到的乙烯-環烯烴共聚物被提出,但彼等大部份係在聚合反應過程中 保持固定的乙烯壓力之下聚合成的,由於單體的組成比例 ,如下列化學物比例所表者: 〔環烯烴〕/〔乙烯〕 會隨聚合的進展而減低,因此導到共聚物內的環烯烴比例 會逐漸減低。這種共聚物組成比例的變異會導致聚合物的 密度的起伏不定,因而增加光散射比例導致較低的透光率 。此外,由於乙烯的反應性通常高於環烯烴的反應性,因 此有產生包括部份結晶態乙烯嵌段的乙烯同元聚合物,低 聚物和共聚物之傾向,其亦爲較低透光率之肇因。 朝向克服這些缺陷的方法包括將觸媒改質以增加乙烯 與環烯烴的交替水平者〔日本未審查專利公開第 6 - 3 3 9 3 2 7號)及其中聚乙烯和乙烯嵌段的產生減 少者(日本未審查專利公開第6-2 7 1 6 2 8和 8— 12712號);不過,要得到適合用於對光學一致 性和透光率有嚴格要求,包括光碟基材在內的用途之聚合 物仍有困難存在。 在這種情況之下,由於到目前爲止對於不必使用昂貴 環烯烴即可製造具有光學一致性和透明性及高耐熱性,適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l〇X297公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6- A7 B7 修正丨
五、發明説明(4 ) I 合光學用途之環烯烴聚合物未有方法提出,因此需要在此 方面進一步地開發。 (諳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碩再填寫本頁) 二環戊二烯(後文,'、DCPD# )爲許多種不同環 烯烴合成所用的起始物,且其爲環烯烴中最不貴者。不過 ,對此物質的硏究係有限者,可能是因爲含有此單體的α 一烯烴一D C P D共聚物在共聚物內包括來自D C P D的 不飽和雙鍵之故。 ^ 乙烯_D C P D共聚物本身係已知者。一來源 〔H. Schnecko, e t al., Angew. Macromol,Chem., 20_, 14 1-1 52 ( 1 97 1 )〕提及使用包括釩化合物和有機鋁化合物的戚格 勒-納塔觸媒於乙烯與D C P D的共聚合,得到具有6 — 1 0 0莫耳%組成比例的DCPD成分之乙烯—DCPD 共聚物。此來源推測乙烯與D C P D係在釩觸媒下進行無 規共聚合。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另一方面,使用Kaminsky觸媒的乙烯一 D C P D共聚 物的報導不多。於日本已審查專利公開第7 — 1 3 0 8 4 號之中,揭示出使用氯化雙(環戊二烯基)銷與鋁氧烷作 爲觸媒之乙烯/D C P D共聚合。不過,其所得共聚物中 的D C P D成分所具組成比例不大於2 0莫耳%。於日本 專利第2 5 0 4 4 9 5號和日本未審查專利公開第 7-224122和8—59744號之中,提及以 D C P D作爲要使用的候選·單體,但未給予任何細節。 此外,美國專利第4,9 4 8,8 5 6號揭示出從乙 烯和包括D C P D在內的原冰片烯型單體得到之共聚物且 本紙張尺度通用_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7 1 A7 _ B7 五、發明説明(5 ) 述及其中較佳者爲交替型共聚物(alternating copolymers) 。不過,使用其中所述方法不能得到增加交替水平的共聚 物且對於在所揭示的原冰片烯型單體中所含D C P D的使 用沒述及特定實施例。 發明之揭示 本發明的一項目的爲提出具有高化學均勻性,適合光 學用途之α _烯烴一環烯烴共聚物,及提出其製法。 由於對於使用Kaminsky觸媒進行α:—嫌烴與9 C P D 之間的共聚合反應所作勤勉硏究之結果,本案發明人發現 D C P D反應性與傳統釩觸媒比較之下有大幅地不同。亦 即,在使用Kaminsky觸媒時,絕對不能得到D C P D同元 聚合物,且在與乙烯共聚合時,共聚物中的D C P D成分 不超過5 0莫耳%,不論D C P D對乙烯的組成比例如何 高都一樣。此結果顯示在Kaminsky觸媒存在中實際上未發 生DCPD成分的鍵聯。 Μ濟部中央標準局员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考慮一般已知的N B成分寫於發生鍵聯之事實,如根 據在用Kaminsky觸媒聚合NB時,如在目前爲止許多文獻 所報導者,可得到N B同元聚合物〔W. Kaminsky et al., Stud. Surf. Sci. Catal. 5 6, (Catal. Olefin Polym.), 425-43 8 U 990)〕及得到NB成分莫耳比例超過5 0莫耳%的乙烯 —N B 共聚物〔W. K a m i n s k y,e t a 1.,M a c r 〇 m ο 1. C h e m., Macromol. Symp., 47_, 83-93 (1991)〕的證據所顯示者之下 ,此點亦令人訝異的發現。 本紙張尺度適元中國國家橾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ITI ~ Α7 Β7 ? ϋ,Λ 05 7 1 五、發明説明(6 ) 本案發明人專注於D C P D與觸媒所具這些特性而發 現在用Kaminsky觸媒製造共聚物且將反應系統中的 D C P D單體組成比例相對於α —烯烴保持在某一値之上 之時,可增加α —烯烴成分與D C P D成分之間的交替水 平,同時減少結晶態α —烯烴同元聚合物,低聚物與嵌段 共聚物的產生,因而得到具有高化學均勻性之α -烯烴-D C P D共聚物。此外也發現經由將氫加合到前述共聚物 以氫化不飽和雙鍵所得到的氫化α _烯烴—D C P D共聚 物具有優良的光學一致性和透光率使彼等適合於每括光碟 基材在內的光學用途,因而完成本發明。 換言之,本發明提出具有增加的交替水平之α —烯烴 -環烯烴共聚物,其 (1 )基本上包括0 - 3 9莫耳%下面式(Α)所表α — 烯烴成分 {諳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装
基 烴分 疾成 旨烴 _ΜΉ 卩席 {Α飽環 的 子表 原所 Α7 __Β7 五、發明説明(7 ) 式中R2爲氫原子或具有1 - 1 6個碳原子的飽和脂族烴基 ,且(2 )具有在3 0°C於〇 . 5克/公合甲苯溶液內測 得在0 · 1 — 10公合/克範圍內的折合黏度7?SP/c ( 後文有時候稱爲共聚物(X))。 依此,上述本發明共聚物中除了包含式(A)和(B )所表重複單位的共聚物之外,還包括實質不含共聚物( X)中的式(A)所表重複單位|因而實質上只含式(B )所代表重複單位之共聚物。 本發明更提出具有增加的交替水平之α —烯卑一環烯 烴共聚物,其
(1)基本上包括下面式(A) ,( Β ) ,(C)和(D )所表重複單位
式中R1爲氫原子或具有1 一 1 6個碳原子的飽和脂族烴基 ^^^1 ^^^^1 I ml· J -Λ ^ϋ*1 tm— n^t —^vn «—^lf tuff 一 J,. r tuf ^nt— > 1 at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扃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Ει 式中R2爲氫原子或具有1 - 1 6個碳原子的飽和脂族烴基 本紙泉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 210X:297公t ) · 1〇 -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8 )
式中η爲〇或1 ;m爲0或1〜3之正整數;p爲〇或1 :且R3 — R22可相同或相異,各表氫原子,鹵素原子, 有6 — 1 〇個碳原子的芳族烴基或有1 _ 1 2個φ原子的 飽和或不飽和脂族烴基:或R19與R2。或R21與R22 — 起形成一亞烷基,或R19或R2 ◦與R21或R22,和彼等 所鍵結的兩個碳原子一起形成一含有至少一雙鍵的環或一 芳環,
式中Q爲2—8之整數, 其中各表個別重複單位(A) ,(Β) ,(C)和(D) 的莫耳百分比之〔A〕 ,〔 B〕 ,(: C〕和〔D〕所具組 成比例係在使得(〔A〕+〔 B〕)/ (〔 C〕+〔 D〕 )=95 — 99.9/0.1-5’ 〔A〕/〔B〕=〇 -39/6 1-100 且〔〇〕/〔C〕= 0- 95/5 一 100範圍之內’且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SjM 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11 - J-------- --------I I τ_____ 1 -0¾ 、v5\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¾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9 ) L__________ (2)具有在3 0°C,0 . 5克/公合濃度的甲苯溶液內 測得在0 . 1 — 10公合/克範圍內的折合黏度7?sp/c C後文有時候稱此爲共聚物(γ ))。 換言之,上述本發明共聚物包括含有重複單位(B ) 和(C ),其組成比例在使得〔B〕/〔 C〕= 9 5 — 99 . 9/0 · 1 — 5的範圍內之共聚物。
上述本發明共聚物也包括含有重複單位(B) ,( C )和(D ),其組成比例係在使得〔B〕/〔 C〕+〔 D 〕= 95-99 . 9/0 1 — 5 且〔D〕/〔C〕=1 —9 5/5 — 9 9的範圍內之共聚物。
上述本發明共聚物也包括含有重複單位(A) , ( B )和(C ),其組成比例係在使得(〔A〕+〔 B〕/〔 C〕=95-99 .9/0. 1-5 且〔A〕/〔B〕= 1 一 39/6 1-99的範圍內之共聚物。
上述本發明共聚物更包括含有重複單位(A) > ( B )’ (C )和(D ),其組成比例係在使得(〔A〕+〔 B]/((C) + [D])=95-99. 9/0-1-5’〔A〕/〔B〕=1 — 39/61-99 且〔D〕/ 〔C〕=1 — 9 5/5 — 9 9範圍內之共聚物。 本發明更提出具有增加的交替水平之氫化型α -烯烴 -環烯烴共聚物,其可經由將共聚物(X)所含的至少 9 9 %之不飽和雙鍵予以氫化而得(後文有時候稱爲共聚 物(X Η ))。依此,該α —烯烴—環烯烴共聚物(X η ) 可爲其 本紙張又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叫Μ祕(hoxm公瘦} ' ' ---------J------1T------ ί諳先閣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2- Α7 Β7 五、發明説明(1〇 ) (1)基本上含有0 - 3 9莫耳%下面式(Ah)所表的ίϊ -烯烴成分
式中R1爲氫原子或有1 — 1 6個碳原子的飽和脂族羥基, 及6 1_1 00莫耳%下面式(Βη).所表環烯烴成分
I —^ia— ml t^n— T^IV— J I> 、-.-¾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Br :. 式中R2爲氫原子或有1 _ 1 6個碳原子的飽和脂族烴基’ 且 (2)具有在3 0 °C,0 . 5克/公合甲苯溶液中測得於 0 _ 1 — 10公合/克範圍內之折合黏度。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31 本發明更提出具有增加的交替水平之氫化《 一烯烴— 環烯烴共聚物,其可經由將共聚物(Υ)所含至少9 9% 的乙烯型不飽和雙鍵予以氫化而得(後文有時候稱之爲共 聚物(Υκ))。依此,這類共聚物(Υη)可爲其 (1)基本上含有下面式(Ah) ,(Bh) ,(Ch)和 (D Η )所表之重複單位: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辛·( 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13 - 五、發明説明(11
Α7 Β7 (Ar: } 式中R1爲氫原子或有1 - 1 6個碳原子的飽和脂族烴基
(3-, 式中R 2爲氫原子或有,1 — 1 6個碳原子的飽和脂族烴基
19 R2 R7· Λ2 (Cr! ______ _I--%______丁 ,¾-'s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震 式中η爲◦或1 ;m爲0或1一3之正整數;p爲〇或]_ :且R3_R22係相同或相異者’各表氫原子,鹵素原子 ,有6 _ 1 0個碳原子的芳族烴基或有1 ~ 1 2個碳原子 的飽和脂族烴基,或Ri9與與R£1或r22可一起形 成一亞烷基,或R19或:R2G與只^或^可與彼等所鍵結 的兩個碳原子一起形成一可爲芳環的環, (DH) 本紙珉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车(CNS ) A4規格(2IOX 297公釐) -14- Α7 Β7 五、發明説明(12) 式中q的2 — 8的整數, 其中各表個別重複單位(Α Η ) , ( Β H ) ,.( C Η )和(
Dh)的莫耳百分比之〔Ah〕,( Β η ] ,〔CH〕和〔 D η〕所具組成比例係在使得(〔a Η〕+〔 Β η〕)/ ( CCh) + CDh] ) = 9 5-9 9 . 9/0 - 1-5 > 〔 Ah〕/〔b.h〕= 0- 39/6 1-100 且〔Dh〕/ 〔CH〕= 〇 — 95/5 — 100 範圍內者,且 (2)具有在3 0 °C,0 . 5克/公升濃度的甲苯溶液內 測得在0 . 1 - 1 0公合/克範圍內之折合黏度/ p / c 〇 本發明更提出一種製造α-烯烴一環烯烴共聚物之方 法,其包括將有2個或更多個碳原子的α -烯烴與 D C P D在觸媒和至少一種促進觸媒存在中共聚合,該觸 媒包括至少一種金屬錯合物,其中心金屬爲鈦,錐或飴, 且其中在從聚合起始直到加在聚合反應系統內的DC P D 之轉化率已達6 0%爲止之期間內,將反應系統內的單體 莫耳比例(F )保持在滿足下列式子(I )之範圍內 經濟部中央標羋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 ^^1 —IJ 1......^衣 —^1 ^1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F=〔二環戊二烯〕/〔α—烯烴〕>4 (I) ;並於共聚合之後接著施以或不施以氫化。 在此製法的範圍內,較佳的製法爲其中所用α —烯烴 爲乙烯者。該金屬錯合物的中心金屬較佳者爲锆且該促進 觸媒爲鋁氧烷。同樣較佳者該金屬錯合物的中心金屬爲鉻 且該促進觸媒爲離子硼化合物。 有關保持單體比例的期間’較佳者係將反應系統內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 297公釐)-15 - ΛΑΟ51 1 Α7 ______Β7 五、發明説明13 ) % 單體莫耳比例(F )保持在滿足式(I )的範圍內直到加 • 到聚合反應系統內的二環戊二烯之轉化率達到7 0%爲止 〇 於上述本發明方法中,更佳的單體比例(F )範圍爲 F > 5 . 5。 由於對α -烯烴和D C P D之間的共聚合反應,包括 觸媒的反應性進一步硏究的結果,本案發明人也發現單體 反應性會依所用金屬錯合物的類別而顯著地變異。本發明 係根據下述發現而完成:經由在聚合反應期間根據每一觸 媒的不同單體反應性控制聚合反應系統中的單體組成比例 ’可以得到具有窄幅共聚物組成範圍和高度替水平的-烯烴-環烯烴共聚物;亦即具有高化學均勻性者。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S I - - H : - 1ι^ϋ J n f^i^i 戈-5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依此,本發明更提出一種製造α -烯烴_環烯烴共聚 物之方法,其包括將有2掘或更多個碳原子的α —烯烴與 D C P D共聚合,其中該聚合係在包括至少一種其中心金 屬爲鈦,鉻或飴的金屬錯合物之觸媒及至少一種促進觸媒 存在中進行,同時在從聚合反應起始直到加到聚合反應系 統的D C P D之轉化率達到6 0%爲止的期間內,將反應 系統內的單體莫耳比例(F =〔DCPD〕)/〔α -烯 烴〕)維持於滿足下面式(Π)的範圍之內: 38/62<F/(F + r«)<48/52 (Π) ,接著施以或不施以氫化。其中,ra表示α: —烯烴相對於 D C P D的單體反應性比例且表聚合中共聚物的伸長端爲 α -烯烴成分時之-烯烴轉化率。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 Λ Ο 5 7 1 Α7 _____Β7_ 五、發明説明〔14 ) 前述本發明方法特別適合於該α -烯烴爲乙烯之時。 此外’較佳者,該金屬錯合物爲其中心金屬爲錆的金屬錯 合物且該促進觸媒爲鋁氧烷。同等較佳者該金屬錯合物爲 其中心金屬爲锆的金屬錯合物且該促進觸媒爲離子性硼化 合物。 有關維持單體比例的期間,較佳者於聚合反應起始直 到加到聚合反應系統內的D C P D之轉化率達到7 0%爲 止皆保持在滿足式(Ε )的範圍內。 圖式之簡略說明 圖1爲.參考例1中用VOC 13— E t2A 1 C 1作爲 觸媒所得DCPD同元聚合物之IH_NMR光譜(40 0 MHz)。該測量係使用氘化鄰一二氯苯在80 °C下完成 的。 圖2爲參考例2中用VOC 13 — E t2Al C 1作爲 觸媒所得乙烯一 D C PD共聚物之1 H-NMR光譜(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取 I ' *1τ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4 0 0 Μ Η z )。該測量係使用氘化鄰.一二氯苯在8 0 °C 下完成的。 圖3爲實施例2中用二氯化亞異丙基一(9 一莽基) (環戊二烯基)锆〔1卩1'(匸?)(Flu) Z r C 1 a 〕- PMA ◦(聚甲基鋁氧烷)作爲觸媒所得含3 9莫耳 %D C P D成分之乙烯一D C P D共聚物的1 H — NMR光 譜( 4 0 0MHz)。該測量係使用氘化鄰一二氯苯在 8 0 °C下完成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率(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17 - *在 4 Ο 5 7 1 Α7 Β7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11 五 、發明説明( 15 ) 1 | 圖 4 爲實 施例4 中用〔i Ρ r ( C p ) ( F 1 U ) 1 1 Z r c 1 2 ] -P M j ~ 〇作爲觸媒所得含5 0 .> r 旲 耳 % 1 ! D c P D 成分 的乙烯 —D C P D共聚物之1 H 一 N Μ R 光 譜 1 I 4 0 請 1 I ( 0 Μ Η ζ ) ° 該測量係使用氘化鄰 — 二 氯 苯 在 8 0 閱 1 | °C 下 兀 成 的。 讀 背 1 | 圖 5 爲參 考例5 中用〔i P r ( C p ) ( F 1 U ) 注 意 1 Z r C 1 2 ] -Ρ Μ . ~ ◦作爲觸媒所得含2 8 莫 耳 % 事 項 再 1 1 D c P D 成分 的乙烯 一DCPD共聚物之1 H — N Μ R 光 譜 填 寫 本 衣 C 2 7 0 Μ Η Ζ ) 0 該測量係使用氘化鄰 — 二 氯 苯, 在 8 0 頁 1 1 °c 下 完 成的。 1 I 圖 6 爲實 施例2 1中用二氯化乙烯一 雙 ( 印 基 ) 社 C 1 1 E ΐ ( I n d )2 Ζ Γ C 1 2 ] — C ( C 6 H 5 )2 C ] C I 訂 1 B ( C 6 F s ) 4〕~作爲觸媒所得含4 5莫 耳 % D C Ρ D 成 1 分 的 乙 烯 -D C P D 共聚物衍生所得氫化共聚物之1 Η — 1 1 N Μ R 光 譜( 2 7 0 Μ Η ζ ) »該測量係 用 気 化 鄰 — 二 氯 1 I 苯在 8 0 t:下 完成的 〇 、 I 圖 7 爲實 施例2 2中用〔'Pr(Cp ) ( F 1 U ) 1 I I Z r C 1 2 —* 〔(C 6 Η 5 ) 3 C + ] ( B ( C 6 F 5 ) - 1 I 作 爲 觸 媒 所得 含4 3 莫耳%DCPD成分的乙烯- 1 D c P D 共聚 物衍生所得氫化共聚物之1Η 一 N Μ R 光 譜 C 1 2 7 0 Μ Η ζ )。該 測量係使用氘化鄰- 二 氯 苯 在 8 0 °c 1 1 下 完 成 的 0 1 1 I 圖 8 爲實 施例2 3 中用〔i p r ( C p ) ( F 1 U ) 1 1 Z r c 1 2 — 〔(C 6 Η 5 ) 3 C ] + [ B ( c 6 F 5 ) 4 ] 1 i 1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 297公釐)-18 - 7 A7 B7 五、發明説明(I6 ) 作爲觸媒所得含4 2莫耳%D C P D成分的乙烯—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艿本頁) DCPD共聚物衍生所得氫化共聚物之1Η-NMR光譜( 2 7 ΟΜΗ ζ ) ^該測量係用氘化鄰一二氯苯在8 0°C下 完成的。 圖9爲參考例1中甩v〇c 13-Ε t2A i C 1作爲 觸媒所得D C P D同元共聚物衍生所得氫化同元聚合物之 - NMR光譜(400MHz)。該測量係用氘化二氯 苯在8 0°C下完成的。 圖1 0爲參考例2中用VOC 13— E taA 1.C 1作 爲觸媒所得含.3 9莫耳%DCPD成分的乙烯一DCPD 共聚物衍生所得氫化共聚物之1 H — NMR光譜(4 0 0 MHz.)。該測量係用氘化二氯苯在8 0 °C下完成的。 圖1 1顯示出,如參考例5和6所測定者,於共聚合 反應中,給入單體的比例與聚合物產物組成比例之間的關 係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掣 A:對於使用〔iPr(Cp) ( F 1 u ) Z r C 1 2 作爲金屬錯合物進行乙烯與D C P D共聚合反應,表出給 入的DCPD莫耳分數〔DCPD / (乙烯+DCPD) 〕與聚合物產物所含D C P D成分的莫耳分數之間的關係 之曲線。B:對於使用〔*?1:(0?) (Flu) Z r C 1 2作爲金屬錯合物進行乙烯與NB的共聚合時,表 出給入的NB莫耳分數〔NB / (乙烯+ NB)〕與聚合 物產物所含N B成分莫耳分數之間的關係之曲線。 圖1 2係,依參考例7和8所測,顯示出4 0 °C下,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0Χ297公釐).-|g _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Α7 Β7 五、發明説明:17 ) 2稀壓力與乙嫌在甲苯和D C P D中的溶解度(莫耳分數 )之間的關係= C :表出4 0°C下乙烯壓力與乙嫌在甲苯中的溶解度 (莫耳分;數’乙烯/(乙烯+甲苯))之間的關係之曲線 a D :表出4 0°C下’乙烯壓力與乙烯在d C P D中的溶 解度(莫耳分數,乙烯/ (乙烯+D CPD))之間的關 係之曲線。 圖1 3顯示出,係參考例9,1 〇和1 1所定者,對 私乙稀和D C P D的共聚合反應,在給入的d c P D莫耳 分數與聚合物產物中所含D C P D莫耳分數之間的關係。 E:對於用〔iprCCp) (Flu)ZrCl2作 爲金屬錯合物進行乙烯與D C P D的共聚合時,表出給入 的DCPD莫耳分數〔DCPD / (乙烯+ DCPD)〕 (%)與聚合物產物所含DCPD成分莫耳分數(%)之 間的關係之曲線。F :對於使用E t(I nd)2Z r C 12 作爲金屬錯合物進行乙烯與D C P D的共聚合時,表出紿 入的DCPD莫耳分數〔DCPD / (乙烯+DC PD) 〕(%)與聚合物產物中所含D C P D成分莫耳分數(% )之間的關係之曲線G :對於使用
Me2S i ( I nd) 2Z rC 12作爲金屬錯合物進行乙 烯與DCPD的共聚合時,表出單體比例〔DCPD / ( 乙烯+ DC.PD) 〕 (%)及聚合物產物所含DCPD成 分的組成比例之間的關係之曲線。 圖14爲參考例9 ,10和11所實施,以Finemann-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20 - - - ^—^^1 ^^^1— - - ί - - - - I _ _ i ^^^^1 ^^^^1 - #ft—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項再填寫本頁).
A Λ〇61 A7 B7 五、發明説明(18 ) Ross法所得F 一 2 , 與F - /ί-之間的 標繪圖·>此處,=〔乙烯〕/〔DCPD〕,且f — =共聚物中的乙烯成分/D C P D成分。 Η :對於使用 MPrCCp) ( F 1 u ) Z r C 1 2 作爲金屬錯合物進行乙烯與D C P D的共聚合反應時,表 出F<2/f —與F"* (f < — ;L)/f -之間的關係之曲 線。I :對於使用E t ( I nd) 2Zr C 12作爲金屬錯 合物進行乙烯與D C P D的共聚合反應時,表出f - 2/ f —與F — ( f — — 1 ) / f <之間的關係之曲碑。j : 對於使用MeaS i ( I n d) 2Z r C 1 2作爲金屬錯合 物進行乙烯與D C P D的共聚合反應時,表出f - 2/F 一 (諳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碎本頁) 衮
與F f z — 1 ) / f /之間的關係之曲線
、1T 經濟部中央標淇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1Ϊ 式中R 1爲氫原子或有 實施本發明的最佳方式 至此要詳細地解說本發明 共聚物(X ) 本發明共聚物(X)基本上包括0 — 3 9莫耳%由下 面式(Α)所表的嫌烴成分與6 1 — 1 0 0莫耳%由 下面式(B )所表的環烯烴成分。
16個碳原子的飽和脂族烴基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说格(210X297公釐).21 - A7 B7 五、發明説明:W ) 有關飽和脂族烴基,可提及爲有1 - 1 6個碳原子的烷基 ,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
'Βΐ 式中R2爲氫原子或有1 _ 1 6個碳原子的飽和脂族烴基β 有關飽和脂族烴基,可以提及者爲有1 一 1 6個碳原子的 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 · 上面式(Α)所表重複單位構成全部重複單位的〇 -3 9莫耳%,較佳者1 — 3 8莫耳%且更佳者5 — 3 5莫 耳%。上面式(Β )所表重複單位構成全部重複單位的 6 1-1 00莫耳%,更佳者62 — 99莫耳%且更佳者 6 5 - 9 5 莫耳 % β 共聚物(X)在30t,0 · 5克/公合濃度甲苯溶 液中具有在◦.1一10公合/克,且較佳者0.2_3 公合/克之折合黏度e.Sp/c ^ 1 - t nl^i k^l^l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漪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1i 共聚物(Y ) 本發明共聚物(Y )基本上包括下面式(A ) (C)和(D)所表重複單位,
(B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50X297公釐)-22 - « 7 1 A7 B7 五 '發明説明(20 ) 式中R1爲氫原子或有1一16個碳原子的飽和脂族烴基》 有關飽和脂族烴基,可以提及者爲有1 - 1 6個碳原子的 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
式中R2爲氫原子或有1 — 1 6個碳原子的飽和脂族烴基。 有關飽和脂族烴基,可提及者爲有1 一 1 6個碳@子的烷 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β (請先閲讀背面之洼意事項再填艿本頁)
經濟部中央惮隼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放 式中η爲〇或1 ;m爲〇或1 — 3之正整數,較佳者0或 1 : P爲0或1 ;且R3 — R22係相同或相異者且各表氫 原子,鹵素原子,有6 _ 1 0個碳原子的芳烴基或有1 -1 2個碳原子的飽和或不飽和脂族烴基。有關有6 — 1 0 個碳原子的芳族烴基,可以提及者爲芳基如苯基和萘基, 且其可含有具1 一 3個碳原子的烷基取代基,如甲基。有 關具有1 - 1 2個碳原子的飽和脂族烴基,可以提及者爲 垸基例如甲基和乙基,及環烷基如環戊基和環己基》有關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23 - Ί A7 B7 五、發明説明:21) 具有1 一 1 2個碳原子的不飽和脂族烴基’可提及者爲嫌 基例如乙烯基和丙烯基。 另外,尺19與112()或1121與1^22可以一起形成亞烷 基例如亞甲基或亞乙基,或R19或尺^與11211122可與 彼等所鍵結的兩個碳原子一起形成一可含有至少—雙鍵的 環或一芳環。
式中q爲2_8之整數,較佳者爲2,3或4 ° 表共聚物(Y)中所含個別重複單位(A) ,(B) * (C)和(D)所具莫耳百分比的〔A〕,(: B〕,〔 C〕和〔D〕之組成比例如下所述。 (〔A〕+〔B〕)/((C〕+〔D〕)=95-99 . 9/0 . 1-5,且較佳者爲 95-98/2 — 5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荇本f) 。〔A〕/〔B〕=0-39/61-100,且較佳者 1-38/62-99。〔D〕/〔C〕= 0- 95/5 -100,且較佳者 0 — 80/20— 100。 共聚物(Y)具有在3 0°C下0 . 5克/公合濃度甲 苯溶液中測得在0 . 1 - 1 0公合/克,且較佳者0 . 2 一 3公合/克範圍內之折合黏度?7 sp/ c » 製法 本紙涑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匚\5>八4規格(2丨0乂 297公釐> _ 24 -
A Λ 〇5 7 A7 B7
,20 式中η,m,ρ和R3 — R22皆爲對式(C)所定義者 CH..... CH
五、發明説明、22 ) 有關要供給到本發明方法所用聚合反應系統之α -烯 烴,可提及者爲有2 — 1 8個碳原子的α —烯烴,特定言 之爲乙烯,丙烯,1— 丁烯,1—己烯,4 —甲基一1 — 戊烯,1—辛烯,1 一癸烯’ 1 一十二烯,-1 一十四烯, 1 -十六烯和1 _十八烯《從聚合反應活性和聚合物分子 量的觀點來看,其中較佳者爲乙烯和丙烯,而從分子量觀 點來看,特別較佳者爲乙烯。這些都可以單獨地使用或以 其2或更多麗的組合使用》 本發明所用環烯烴爲D C P D,不過若聚合物性質需 要時,可以在聚合系統中加入在不阻礙本發明目的之範圍 內的少量下面通式(瓜)及/或(IV)所表環烯烴,
(III IV. 式中Q爲式(D)所定義者β 相對於D C P D爲1 0莫耳%或較少些,且較佳者 莫耳%或較少些的量可爲適宜者。 本紙ft尺度適用中國国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25 - 1-'-- m In ^^^^1 Γ PIT I I -OJ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筠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Δ Λ〇 Α7 Β7 五、發明説明、23) 根據本發明,係使用Kaminsky觸媒。如所熟知者, Kaminsky觸媒包括一金屬錯合物和一促進觸媒。 所用的金屬錯合物較佳者爲下面通式(V)所表者。
R ,23
R 26 \RZ7 (V)
R 25 式中Μ爲選自鈦,銷和給之中的金屬e R26和R27可相同 或相異,且各爲氫原子,鹵素原子,有1 一 1 2個碳原子 的飽和或不飽和烴基,有1 - 1 2個碳原子的烷氧基或有 6 - 1 2個碳原子的芳氧基:R24與R25可相同或相異且 各爲可與中心金屬Μ形成三明治結構的單環或多環烴基; R 2 3爲鍵結R 2 4與R 2 5的橋聯,例如 i 1^ I— i ^ϋ— I^i) I» 11 1 〆 ,vs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本紙伕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現格(210X 297公楚) Α7 Β7 五、發明説明、24 23 c——r2?
6 【 9 2 | 7 RiR
R -0 1— R R 29
1·31 ^——R R i-
R
R
R 30
Si-—Q—*Si— I L. 29 R_
R R28 I RW R30 R25 ! I ——Si—— I I —Si~— I I i ——Si-[ ί2, R , » 2« I II Rz- R , 丨 R ――S— —s— 一! S0, 0 -0— —C— B 2! 〇
訂 (請先閏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式中R28-R31可相同或相異,且各爲氫原子,鹵素原子 ,有1 - 1 2個碳原子的飽和或不飽和烴基,有1 - 1 2 個碳原子的烷氧基或有6 - 1 2個碳原子的芳氧基•或另 外R28與R29或R3。與R31可形成一環" 上面式(V)所表金屬錯合物所含中心金屬Μ從觸媒 活性觀點來看最佳者爲錆。R26與R27可相同或相異,且 各較佳者爲有1 _ 6個碳原子的烷基或爲鹵素原子(特別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羋(CNS〉A4現格(210X 297公釐)-27 - 一 R31較佳者爲氫原子 Α7 B7 五、發明説明、^25) 是氯)。有關較佳者R24和R25環烴基,可提及者爲環戊 二烯基,茚基和苐基。這些基可以經氫原子,烷基如甲基 ,乙基,異丙基或第三丁基,苯基或苄基等所取代。R28 6個碳原子的烷基或苯基 且有關R23的較佳候選者,可提及爲低碳數伸烷基例如亞 甲基,伸乙基和伸丙基;亞烷基例如亞異丙基;經取代伸 烷基例如二苯基亞甲基;伸矽烷基及經取代伸矽烷基例如 二甲基伸矽烷基和二苯基伸矽烷基。 下列化合物爲可提及的具有作爲中心金屬Μ的鉻之金 屬錯合物。 二氯化二甲基伸矽烷基一雙(1 一茚基)錶,二氯化 二苯基伸矽烷基-雙(1 -茚基)锆,二氯化二苄基伸矽 烷基—雙(1 一茚基)锆,二氯化亞甲基一雙(1 —茚基 )錆,二氯化伸乙基一雙(1 一茚基)鍺,二氯化二苯基 亞甲基雙-(1_茚基)錆*二氯化亞異丙基一雙(1_ 茚基)鎧|二氯化苯基甲基伸矽烷基一雙(1 一茚基)鉻 ,二氯化二甲基伸矽烷基一雙〔1_ (2 ,4,_7 —三甲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衣.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 雙基化二 }三 2 | 甲氯,基 | C基亞二鉻甲7 I 院化 -3三, 1矽氯锆基 14 C 伸二彳ΙΡ7 , 雙基,基} , 2 I 苄錯茚基 4彳 基二 3 甲 ’ I 院化基基三 2 1 矽氯茚甲 | c t 伸二 } 三 7 I 雙 基,基 I ’11 苯錯甲 7 4 t 基 二 J 三-,I 丙 化基 | 4 2 雙異 氯茚 7 , ί 一亞 二} , 2 ~ 基化 , 基 4 c 1 甲氯 銷甲-I t 亞二 .—'三 2 1 雙基, 基 I < t I 苯鉻 茚 7 | | 基二 _ ),1 雙乙化基 基 4 = |伸氯一印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六4况格(210X297公釐)-28 - 纱061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掣 五 、發明説明、 26 ) 1 I 甲 基 ) -U U 印 基 銷 , 二 氯 化 苯 基 甲 基 伸 矽 院 基 — 雙 1 — ( 1 1 2 > 4 7 — 三 甲 基 ) 茚 基 ] 錯 二 氯 化 二 甲 基 伸 矽 烷 基 1 1 一 雙 C 一 1 — ( 2 ? 4 1 7 — 二 甲 基 ) 印 基 結 二 氯 化 1 I 請 1 f 二 苯 基 伸 矽 烷 基 — 雙 C 1 ( 2 4 一 二 甲 基 ) 茚 基 ] 先 閱 1 1 銷 9 二 氯 化 二 苄 基 伸 矽 烷 基 — 雙 c 1 一 ( 2 4 — 二 甲 基 讀 背 ϊ€γ ί 1 ) 1. to 印 基 〕 锆 9 二 氯 化 亞 甲 基 — 雙 ( 1 — ( 2 4 一 一 甲 基 之 注 意 1 1 1 ) 茚 基 ] 3fp > 二 氯 化 伸 乙 基 一 雙 C 1 _ ( 2 4 _ 二 甲 基 事 項 I 再 I ) 印 基 ] 鉻 二 氯 化 二 苯 基 亞 甲 基 — 雙 ( 1 — ( 2 4 — 填 η 本 ί 二 甲 基 ) 節 基 銷 二 氯 化 亞 異 丙 基 — 雙 C 1 — ( 2 4 頁 1 i — 二 甲 基 ) 茚 基 ] 錐 二 氯 化 苯 基 甲 基 伸 矽 院 基 一 雙 — [ 1 I 1 — ( 2 4 — 二 甲 基 ) 印 基 ) 锆 二 氯 化 二 甲 基 伸 矽 烷 1 1 1 基 — 雙 C 1 — ( 4 5 6 > 7 — 四 氫 ) 茚 基 ] 錯 —- 氯 1 訂 化 二 苯 基 伸 矽 院 基 — 雙 C 1 — ( 4 5 6 7 — 四 氣 ) 1 1 ep 基 锆 二 氯 化 二 苄 基 伸 矽 院 基 — 雙 [ 1 — ( 4 5 1 1 6 1 7 — 四 氫 ) f. U 印 基 锆 二 氯 化 亞 甲 基 — 雙 C 1' 一 ( 4 1 t > 5 j 6 7 一 四 氫 ) 1. r. 印 y* ] 鉻 ϊ 二 氯 化 伸 乙 基 — 雙 C 1 — ( 4 5 6 7 — 四 氫 ) £p 基 錆 二 氯 化 二 苯 基 亞 1 ! 甲 基 — 雙 C 1 — ( 4 5 6 7 — 四 氫 ) Jl J. 印 基 錯 二 ! 1 氯 化 亞 異 丙 基 - 雙 C 1 — ( 4 5 6 7 — 四 氣 ) 印 基 1 ) 锆 t — 氯 化 苯 基 甲 基 伸 矽 烷 基 — 雙 C 1 — ( 4 5 6 1 , 7 — 四 氫 ) 茚 基 銷 ., 二 氯 化 二 甲 基 伸 矽 烷 基 一 ( 9 — 1 ί m 基 ) ( 環 戊 二 烯 基 ) 鍩 二 氯 化 二 苯 基 伸 矽 燒 碁 — ( 9 1 1 — η 基 ) ( 環 戊 二 烯 基 ) 二 氯 化 二 苄 基 伸 矽 烷 基 — ( 1 1 9 η 基 ) C 環 戊 二 烯 基 ) 锆 二 氯 化 亞 甲 基 _ ( 9 —— η 1 1 1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M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29 - h A7 B7 五、發明説明、27) 基)(環戊二烯基)鍺,二氯化伸乙基一(9_莽 環戊二烯基)鉻,二氯化二苯基亞甲基_( 9 —蒹 環戊二烯基)锆,二氯化亞異丙基~ ( 9 一蒹基) 二烯基)锆,二氯化苯基甲基伸矽烷基-(9 一兼 環戊二烯基)锆,二氯化二甲基伸矽烷基-(9 一 〔1 — ( 3 伸砂院基- —第三丁基)環戊二烯基〕鉻, (9_兼基)〔1— (3 —第三 烯基〕锆,二氯化二苄基伸矽烷基—(9 一 (3_第三丁基)環戊二烯基〕锆,二氯化 —莽基)〔1— (3 —第三丁基)環戊二烯 化伸乙基一(9 一蕗基)〔1— (3_第三 烯基〕錆,二氯化二苯基亞甲基-(9 _葬 3 -第三丁基)環戊二烯基〕銪,二氯化亞 二氯化 丁基) 莽基) 亞甲基 基〕錐 丁基) 基)〔 異丙基 基〕锆 基)( 基)( (環戊 基)( 蒹基) 二苯基 環戊二 〔1 -一(9 ,二氯 環戊二 1 -( -(9 HI 1-1-» I. ^^^^1 In *n^i tin-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莽基)〔1— ( 3 —第三丁基)環戊二烯 化苯基甲基伸矽烷基一(9_荛基)〔1_(第三 ,二氯 丁基) 環戊二烯基〕鉻,二氯化二甲基伸矽烷基_( 9 一莽基) 化二苯基伸矽 〔1 一( 3 院基_ ( 9 —甲基)環戊二烯基〕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f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二氯化二苄基伸矽烷 基)環戊二烯基〕錆, —薛基)〔1— (3 — 基—(9 —莽基)〔 錆,二氯 甲基)環戊二烯基〕鉻 3 -甲 1 -( —苐基 二氯化伸乙基_ 基一(9 )〔1 (9 - 弗基)〔1一(3 —甲基)環戊二烯基〕鉻,二氯化二苯 二氯化亞甲 (3 —甲基)環戊二烯基〕锆, 基亞甲基一(9 —蒹基)〔1— (3 —甲基)環戊二烯基 〕锆,二氯化亞異丙基一(9 —蒹基)〔1_(3 —甲基 本紙浪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30 -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 、發明説明\ 28 ) \ ) 環 戊 二 烯 基 ] 鉻 1 二 氯 化 苯 甲 基 伸 矽 院 基 — ( 9 — Μ 1 1 基 ) C 1 — ( 3 甲 基 ) 環 戊 二 烯 基 鉻 二 氯 化 二 甲 基 1 i 伸 矽 烷 基 一 C 9 — C 2 t 7 — 二 — 第 三 丁 基 3 Μ 基 ) ( 環 V. 1 ! 戊 二 烯 基 ) 锆 二 氯 化 二 苯 基 伸 矽 院 基 — C 9 — C 2 7 請 先 閲 I i 1 — — — 第 二 丁 基 η 基 ] ( 環 戊 二 嫌 基 ) 社 3«π 二 氯 化 二 苄 讀 背 1 1 1 基 伸 砍院 基 ·" C 9 一 C 2 ) 7 一 二 一 第 三 丁 基 ] m 基 ( 1 1 意 I 環 戊 二 烯 基 ) 锆 二 氯 化 亞 甲 基 — C 9 — C 2 7 — 二 — 事 項 I 再 1 第 三 丁 基 η 基 ) ( 環 戊 二 烯 基 ) 錆 二 氯 化 伸 乙 基 — ( 4 % 未 装 9 一 C 2 7 —— —* — 第 二 丁 基 ] 莽 基 ( 環 戊 二 烯 基 ) ίΡρ 頁 1 ! 9 二 氯 化 二 苯」 基 亞 甲 基 — ( 9 — C 2 7 — 二 — 第 三 丁 基 1 ! ) 蒔 基 ] ( 環 戊 二 烯 基 ) 錯 二 氯 化 亞 異 丙 基 一 C 9 一 C ! 1 I 2 7 — 二 — 第 二 丁 基 ] η 基 ) ( 環 戊 二 烯 基 ) 銷 二 氯 1 訂 化 苯 基 甲 基 伸 矽 烷 基 一 [ 9 — C 2 > 7 — 二 — 第 — 丁 基 ] 1 I η 基 ] ( 環 戊 二 稀 基 ) 錯 二 氯 化 二 甲 基 伸 矽 焼 基 — ( 1 i ί — J. U 印 基 ) ( 環 戊 二 烯 基 ) 鉻 9 二 氯 化 二 苯 基 伸 矽 基 — ( 1 I 1 — ». 1. 印 ) ( Ι5Β 壞 戊 二 烯 基 ) 錐 二 氯 化 二 苄 基 伸 矽 烷 基 — ] I c 1 — 茚 基 ) ( 環 戊 二 烯 基 ) 锆 二 氯 化 亞 甲 基 — ( 1 — 1 1 Sff 基 ) ( 環 戊 二 烯 基 ) ira 二 氯 化 伸 乙 基 — ( 1 — 1. r. 印 基 ) 1 1 ( 環 戊 二 嫌 基 ) 鉻 二 氯 化 二 苯 基 亞 甲 基 — ( 1 — 茚 基 ) 1 c -ran 環 戊 二 烯 基 ) 二 氯 化 亞 異 丙 基 — ( 1 — 印 基 ) ( m 1 戊 二 烯 基 ) 銷 二 氯 化 苯 基 甲 基 伸 矽 烷 基 — ( 1 — 茚 基 ) 1 1 I ( 環 戊 二 烯 基 ) 锆 二 氯 化 二 甲 基 伸 砂 燒 基 — 雙 ( 環 戊 二 1 1 烯 基 ) 鉻 二 氯 化 二 苯 基 伸 矽 烷 基 — 雙 ( 環 戊 二 烯 基 ) 锆 1 1 二 氯 化 二 基 伸 矽 院 基 — 雙 C 環 戊 二 烯 基 ) 錆 Ϊ 氯 化 1 1 1 本紙伕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31 - 以〇571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革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掣 五 、發明説明、29 ) i I 亞 甲 基 雙 ( 環 戊 二 烯 基 ) 鉻 9 二 氯 化 伸 乙 基 一 雙 ( 環 戊 二 1 1 I 烯 基 ) 3«n > 二 氯 化 二 苯 基 亞 甲 基 — 雙 ( 環 戊 二 烯 基 ) 錯 > 1 二 氯 化 亞 異 丙 基 — 雙 ( 環 戊 二 烯 基 ) 锆 二 氯 化 苯 基 甲 基 1 I 請 1 I 伸 矽 烷 基 — 雙 ( 環 戊 二 烯 基 ) 9 二 氯 化 亞 異 丙 基 — ( 1 一 先 閲 1 I 請 1 茚 基 ) C 1 — ( 3 一 第 三 丁 基 ) 環 戊 二 烯 基 3 鍤 二 氯 化 背 面 1 I 亞 異 丙 基 — ( 9 — η 基 ) C 1 — ( 3 — 異 丙 基 ) 環 戊 二 烯 之 注 意 1 1 t 基 ) 锆 二 氯 化 亞 異 丙 基 — C 1 一 ( 2 4 7 _ 二 甲 基 事 項 再 Γ ) 茚 基 ] ( 環 戊 二 烯 基 銷 9 二 氯 化 伸 乙 基 ( 環 戊 二 烯 填 本 *·' 衣 基 ) [ 1 — ( 3 — 第 二 丁 基 ) 環 戊 二 烯 基 ] 錆 二 氯 化 伸 頁 ί i 乙 基 — ( 環 戊 二 烯 基 ) C 1 一 ( 3 — 苯 基 ) 環 戊 二 烯 基 ] 1 I 結 二 溴 化 亞 異 丙 基 一 ( 9 — η 基 ) ( 環戊 二 烯 基 ) 銷 > 1 i I 二 溴 化 二 甲 基 伸 矽 院 基 — 雙 ( 1 — 印 基 ) 锆 — 氯 化 伸 乙 i 訂 基 — 雙 ( 1 — m 基 ) 辛基銷 〇 1 1 有 關 特別 較 佳 的 本 發 明 金 屬 錯 合 物 可 以 提 及 者 爲 二 1 1 Arse 化 亞 異 丙 基 — ( 9 一 莽 基 ) ( 環 戊 二 嫌 基 ) 錐 一 氯 化 1 二 苯 基 亞 甲 基 — ( 9 一 蒹 基 ) ( 環 戊 二 烯 基 ) 銷 ) 二 氯 化 1 ί 亞 異 丙 基 — ( 9 一 η 基 ) [ 1 — ( 3 一 甲 基 ) IS 環 戊 二 烯 基 1 1 ] 錯 二 氯 化 亞 異 丙 基 — ( 9 — η 基 ) C 1 — ( 3 — 第 二 1 I 丁 基 ) 環 戊 二 烯 基 ] 二 氯 化 亞 異 丙 基 — ( 1 — 茚 基 ) I ( 環 戊 二 烯 基 ) 二 霍1 化 二 甲 基 伸 矽 焼 基 — 雙 C 1 — fl J 1 印 i I 基 ) 锆 二 氯 化 伸 乙 基 — 雙 ( 1 — 印 基 ) 錐 > 及 二 氯 化 亞 1 j 異 丙 基 — 雙 — ( 1 — 范基 )鉻 α ! i 金 屬 錯 合 物 的 濃 度 通 常 依 其 聚 合 活 性 而 定 > 不 過 合 意 1 1 者 係 以 加 到 聚 合 反 應 系 統 內 的 D C P D 爲 基 準 爲 1 0 -6 至 1 1 1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阖國家標準(CNS ) A4^格(210X29*7公釐)-32 - A7 B7 五、發明説明V 30 ) 1 0_2莫耳,且較佳者1 0—5至1 〇_3莫耳對一莫耳 DCPD之濃度使用。 有關促進觸媒較佳者係使用有機氧化鋁化合物, 烷。鋁氧烷的例子可爲下面通式(VI)所表的線型 下面通式(VII)所表的環狀構造。
R 32 Α1- -0-Α1- -Α1
fT .1/4
R J6 ;νχ· -0-Α1- V, ^^^1 I II - -- ^^^1 1 -- ·1 ι· I— -I ^in (諳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托本頁)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掣 ιπ + 2 於式(VI)和(νπ)中,R32— R37可相同或相異, 且各爲有1 _6個碳原子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g 或丁基,爲苯基或苄基,且較佳者爲甲基或乙基,特別者 爲甲基。字母m表2或更大的整數,且較佳者爲5至 1 0 0的整數》 鋁氧烷可用傳統已知方法予以製成,例如用含有吸收 水的化合物或含結晶水的鹽(如|硫酸銅水合物)與有機 鋁化合物例如三烷基鋁,在惰性溶劑(如甲苯)內反應。 鋁氧烷也可含有少量從製程所得有機鋁化合物。 鋁氧烷可用來活化金屬錯合物的聚合活性。金屬錯合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33 - ___B7 _ 五、發明説明v 31 ) 物係在溶液中活化,較佳者係經由將金屬錯合物溶在鋁氧 烷溶液內。此活化所用溶劑較佳者爲脂族烴或芳烴,特別 較佳者爲甲苯。用鋁氧烷將金屬錯合物活化通常係在其.用 於聚合反應中之前進行的且活化所需時間爲一分鐘到1 0 小時,較佳者爲3分鐘到一小時。該活化係在一4 0至 1 1 0°C,且較佳者爲〇至8 0°C的溫度範圍內完成的。 鋁氧烷溶液的濃度在1重量%到其飽和限値的範圍內 沒有特別限制|不過較佳者爲5 — 3 0重量%。鋁氧烷對 金屬錯合物的比例爲3 0至2 0,0 0 0莫耳,且較佳者 10 0至5,0 0 0莫耳對1莫耳金屬錯合物。相對於金 屬錯合物爲太小的鋁氧烷用量係不合適者,因爲其不能達 到充足的聚合活性之故。相反地,太大的鋁氧烷用量係不 經濟的,雖然有較高的聚合活性,因爲所用者係昂貴得多 之鋁氧烷之故,同時也是不合宜者,因其會使聚合後的純 化更爲困難之故。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可提及作爲促進觸媒者,除了鋁氧烷之外適用者爲離 子性硼化合物。特定言之,離子性硼化合物爲下面通式( 观)至(Κ)所表之化合物。 [ R 3 8 3 C 〕+〔 B R 3 ΐ 3 4 ]一 (VI ) C R 3 8 X N Η 4 - X ] + C Β R 3 1 9 Ί -4 J (IX ) C R 3 8 X P Η 4 - X ) + C Β R 3 1 9 Ί -4 J (X ) L i + C B R 3 9 4 ]' (XI) 式(vm)至(X I)中各R38可相同或相異,且表有1 — 8個碳原子的脂族烴基或有6 - 1 8個碳原子的芳烴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 210x 297公釐)-34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貫Η消资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32.) 各R39可相同或相異且表有6 ~ 1 8個碳原子的芳烴基。 字母X爲1,2,3或4». 上面式(VDI)至(X I )所表離子性硼化合物中的 R38之例子’可提及者爲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和丁 基,及芳基例如苯基。有關R 3 9,較佳者爲經氟化及經部 份氟化的芳烴基’其中特別較佳者爲五氟苯基。X較佳者 爲3。 有關其特定化合物可提及者爲N,N-二甲基苯胺-四(五氟苯基)硼酸鹽,三苯甲基-四(五氟苯基)硼酸 酯及鋰一四(五氟苯基)硼酸鹽。 離子性.硼化合物係用來安定化已轉化成陽離子的金屬 錯合物,因而從順利地促進聚合反應之觀點來看,較佳者 係使用恰當的烷化劑於金屬錯合物的起始陽離子化》有關 較佳的烷化劑,可提及者爲烷基鋰化合物和烷基鋁化合物 ,特定言之甲基鋰,丁基鋰,三甲鋁,三乙鋁,三異丁鋁 和三正丁鋁《 離子性硼化合物對金屬錯合物的比例可爲0.δ-ίΟ 莫耳,較佳者0 . 8— 3莫耳且更佳者0 . 9— 1 . 5莫耳離子性硼化合物對1莫耳金屬錯合物。烷化劑 用量爲2 - 5 0 0莫耳對1莫耳金屬錯合物。離子性硼化 合物相對於金屬錯合物的需要量於和使用鋁氧烷作爲促進 觸媒比較時大幅減低,同時其觸媒活性也傾向於較高。如 此可以減少金屬錯合物和促進觸媒的量,因而在成本及聚 合後的純化諸方面提供重大的優點。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 CNS ) Μ規格(2!〇Χ 297公釐)-35 -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Α7 Β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 .五 、發明説明、33 ) 1 i 這 些促進觸媒通 常是直接使用或以在 烴 溶劑 ( 如 甲 苯 1 | ) 內 的 溶 液形式使用 ,如已提及者,不過 彼 等也 可 以 披 載 1 1 在 載 體 上 才使用。適 當的載體包括無機化 合 物例 如 氧 化 矽 i I 請 1 1 凝 膠 和 氧 化鋁,及細 聚烯烴粉|如聚乙烯, 聚丙烯等 〇 先 聞 1 I 劑 讀 1 根 據 本發明,聚 合反應通常係用烴溶 進行 的 0 烴 溶 背 面 1 I 劑 不 僅 溶 解 D C P D 和α -烯烴而且溶解 所 得聚 合 物 〇 烴 之 注 意 1 1 I 溶 劑 會 溶 解所用的觸 媒但不會抑活化該觸 媒 e特 定 的 例 子 事 項 再 1 爲 脂 族 烴 例如戊烷, 己烷,辛烷和癸烷| 脂 環族 烴 例 如 環 填 人 私’ 戊 烷 t 環 己烷和環辛 烷,及芳烴例如苯, 甲 苯和 二 甲 苯 〇 令 頁 1 | 以 些 原 料,所得聚 合物和觸媒的溶解度 而 言, 其 中 特 別 1 1 較 適 用 者 爲甲苯。不 過,依觸媒而定,環 己 烷也 曰 疋 較 適 用 1 1 I 者 Q 1 訂 1 Η - -N M R光譜分析顯示用Kaminsky觸 媒所 得 乙 烯 一 1 1 D C Ρ D 共聚物實際 上不含DCPD成分 的 鏈。 如 已 提 及 1 I 者 釩 jflpT 觸 媒可得到具 有任何含意D C P D 成 分比 例 的 乙 烯 I | — D C P D共聚物; 圖1和圖2顯示出用釩觸媒所得 1 D C Ρ D 同元聚合物 與含39莫耳%DC P D成 分 的 乙 烯 1 1 — D C P D共聚物之 1 Η — N M R 光譜。 1 1 圖 3 和圖4顯示 出用Kaminsky觸媒所 得 含3 9 莫 耳 % 1 D C Ρ D 成分的乙烯 _ D C P D共聚物與含£ ;0莫耳% I 1 D C Ρ D 成分的乙烯 —DCPD共聚物之1 Η —N Μ R 光 譜 I 1 從 圖 1中的同元 聚合物光譜可以看出 在 產生 D C P D t 1 1 成 分 鍵 聯 時,可觀察 到接近0 . 6 — 3 . 4 P P m 的 寬 胖 1 1 1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 CMS ) A4規格(2!0Χ297公釐)-36- 烴濟部中央標华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 Α7 Β7 五、發明説明、34 ) 烷基信號。從圖2中的共聚物光譜可以看出即使D C P D 成分莫耳分數爲3 9莫耳%,亦即遠少於5 0莫耳% ’該 寬胖信號仍出現,且與尖細信號重疊。 相反地,使用Kaminsky觸媒所得具有相同組成比例的 共聚物(圖3),確實沒有出現寬胖信號’如從1*85 P pm附近的信號中的深谷(間隙)可以看出者。對於含 有最大5 0莫耳C P D成分的共聚物也有相同的發現 (圖 4 )。 另一方面,淸楚地看出本發明共聚物除非是完全交替 型聚合物,否則含有至少兩個連續乙烯成分單位之鍵聯。 —般而言,隨著D C P D成分的莫耳分數減低,不僅雙乙 烯單位鍵聯而且有三乙烯或更多乙烯單位之鍵聯會不可避 免地產生。若鍵聯中的乙烯單位增多時,會產生不利的結 晶成分。此點可以從圖5中所示含2 8莫耳C P D成 分,亦即含72莫耳%乙烯成分,的共聚物所得 iH-NMR光譜獲得了解。該光譜具有可指定爲多個連續 乙烯單位的鍵聯,在5 1.3ppm附近之尖銳和強的 譜峰。與此相異者,參考例2中所得共聚物雖則含有6 1 莫耳%乙烯成分也沒有展現出可指定爲呈乙烯成分嵌段形 式的鍵聯之譜峰。 從上文淸楚看出,作爲評估本發明共聚物所具增進交 替水平之量度,可以採用對應於D C P D成分單位之間的 鍵聯之量度及對應於其中乙烯成分單位鍵聯在一起呈嵌段 形式的鍵聯之量度。有關前一量度,較佳者係用於其 本紙浪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37 - --------」-衣丨| (請先閏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A7 ________Β7 五、發明説明、35) rH — NMR光譜中在<5 1 . 85ppm峰谷的強度(
Hi.85)對在5 3 . 05ppm譜峰的強度(H3.05 )之比例(Hi.es/Ha.os)。這是因爲不能由本發明 方法得到而可用戚格勒-納塔觸媒得到,完全含有 D C P D _ D C P D鍵聯的共聚物,其最高譜峰之一剛好 位於δ 1 .85峰谷處之故,如圖1所示者。當然,由 於峰谷係夾在兩相鄰強譜峰之間,因此會被彼等的峰基所 影響之故。所以,Η ! . 8 5 / Η 3 . 〇 5比例不可能爲〇,但 其可構成一良好的量度。本發明所得 例可不大於0 . 1 5,較佳者不大於0 . 1 »例如,參考 例2中所得含DCPD鍵聯的共聚物展現出〇·28之 ,其遠大於 〇. 15 (圖 2)。與 此相異者,參考例4中所得不含D C P D — D C P D鍵聯 的共聚物展現出0 . 06的H1..B5/H3.q5而實施例2 中所得不含D C P D — D C PD鍵聯的共聚物展現出 0 _ 03的^11.85/113.()5比例,其皆遠比〇 _ 15較 爲小。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t貝工消f合作社印裝 ί —in i ^^^1 - ^^^1 m tt^-J. ^ 、vs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窍本頁) 另一方面*作爲顯示出乙烯嵌段鍵聯的.量度者,可提 及者爲在聚合物1 Η — NMR光譜中可指定爲聚乙烯及/或 乙烯成分嵌段,在δ 1 . 3ppm處的譜峰面積( 1 1 . 3 )對在δ 3 . 05ppm處的譜峰面積(Ι3.〇5 )之比例(I i . 3 / I 3 .。s )。於本發明中1 / 4 X ( Ii.3/13.05)可不大於〇 . 05,更佳者不大於 0 · 03。此處,1/4爲一校正因數,對應於一個乙烯 本紙&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公釐} - 38 - Λ Λ 經濟部中央樣導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Α7 ______Β7_ 五 '發明説明、36 ) 成分中所含4個質子,而5 3 . 0 5對應於DCPD成 分中的一個次甲基質子。 換言之,用Kaminsky觸媒所得乙烯-D C PD共聚物 經證明不同於用釩觸媒所得者之處在於彼等實際上不含 D C P D成分鏈,因而有較高莫耳分數的d C P D成分可 導致較高交替性共聚合反應。 根據本發明製法,係將聚合反應系統的單體比例(F )予以控制。評估共聚反應中的單體反應性之一種手段爲 利用顯示出給入的單體比例與聚合物產物的組成比例之間 的相關性之共聚合曲線。 圖1 1顯示出使用具有鏡面對稱性的典型金屬錯合物 ,二氯化亞異丙基一(9 一蒹基)(環戊二烯基)锆所得 乙烯-D C P D共聚物與乙烯—N B共聚物之共聚合曲線 。因爲實質地沒有製生DC P D成分鍵聯,所以不論有多 大的F値,所得共聚物中的D C P D成分莫耳分數都會更 高但絕不會增加到5 0莫耳%以上(參看參考例4)。依 此,經由在聚合反應系統內的D C P D總超過乙烯之下進 行聚合,亦即,將F値保持在一所予値之下,共聚物中會 有更高度交替型乙烯和D C P D成分序列,因而使乙烯一 D C P D共聚物有高交替水平且亦具高化學均勻性。 根據圖1 1 ·原則上也可以經由將單體比例保持在一 預定範圍內進行聚合而得也具有高交替水平的乙烯- N B 共聚物,但是實際上頗難以將單體比例保持在具有固定最 大値和最低値的預定範圍內。不過,本發明的一項特色爲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辛(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39 - (婧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典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¾ Α7 Β7 五、發明説明、37 ) 只固定最低單體比例(F ),因而遠較爲容易地控制反應 。一甚至更有利的特徵爲可以大幅地減少含有結晶聚乙烯 或部份結晶乙烯嵌段的共聚物之產生。 例如,一種典型具有C 2對稱性的金屬錯合物,二氯 化伸乙基一雙(1 一茚基)锆係已知在乙烯與NB的共聚 合中可以產生含有聚乙.烯和乙烯嵌段的共聚物者,不過在 此金屬錯合物用於本發明之中時,彼等結晶態聚合物的產 生即大幅地減少。此係因爲該聚合反應係用最少的乙烯對 環烯烴之量進行聚合之故,此亦爲本發明的一項特徵。 本發明第一種方法的單體比例(F)爲4或更大者, 且較佳者爲5 . 5或更大者。F小於4係不宜者,因爲如 此會增加共聚物中的乙烯成分,因而降低化學均勻性,且 也降低耐熱性(玻璃轉變溫度).。根據本發明第一種方法 ,於聚合起始到加到聚合反應系統內的D C P D之轉化率 達到6 0%爲止的期間內,F都必須保持在上述範圍內之 値
此外,如已提及者,一般係使用顯示出給入的單體比 例與聚合物產物的組成比例之間的相關性之共聚合曲線來 評估共聚合反應中的單體反應性》此係經由用各種不同單 體組成進行聚合,並測定在聚合反應起始階段(幾個百分 比的轉化率)產生的共聚物所具組成而得者。對於單體Mi 與M2之間的共聚合,表聚合系統內的單體濃度比例的f ( =〔Mi〕/〔m2〕)與表共聚物產物的組成比例的f ( =d (Mi]/d CM2)),係已知存在著下面式(XU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固家橾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40 - —^1 ^^^1 ^^^1 .^^—1 I— ! I π-—— I J - I --- ^^^1 ^^^1 〆 4-=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6 ο A Λ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g;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38 ) )所表的關係 f-F (riF + l)/(F+.r2) ( X Π ) (Shohei Inoue, Seizo Miyada, Polymer Material Chemistry ^ , Applied Chemistry Series 4, p.113) a , 此外,1!表在共聚物的伸長端爲Mi成分時的Μ:對 Μ 2反應速率比,亦稱爲單體反應性比例’其爲顯示出單體 相對反應性之値。類似地,r 2表共聚物的伸長端爲Μ 2成 分時Μ 2對Μ !的反應速率比例。r i和r 2可以從共聚合組 成曲線計算而得,且特定言之,r ^和r 2係分別從F 2 / f與F ( f _ 1 ) / f的標繪曲線斜率及彼等的截距計算 得者(Finemann-Ross法)。 將此槪念應用到α -烯烴與D C P D的共聚合,單體 C P D且單體—烯烴。如上文提及者,本 案發明人發現使用以11^113]^觸媒時,《—嫌烴與〇0?0 的共聚合實質不產生D C P D成分鍵聯。因此,若r ,爲〇 _烯烴的單體反應性比例且r D爲D C P D的單體反應性比 例時,可以假設r。= 0,使得式(X Π )可以簡化成下面 的式(X m )。 f = F / ( F + r a ) ( X Μ ) r «値會依聚合反應條件而不同,特別是依所用金屬錯 合物類別而異。金屬錯合物大部份可歸類爲具有C s對稱性 (鏡面對稱性)者與具有C 2對稱者,其係相對於通式(V )中的配位基R 2 4與R 2 5及聯結彼等的中心金屬Μ而言。 圖1 3顯示出使用典型具有C s對稱性的金屬錯合物,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攻、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1 - Α7 _ Β7 五、發明説明、39 ) 二氯化亞異丙基一(9 —苒基)(環戊二烯基)鉻,及典 型具有C 2對稱性的金屬錯合物,二氯化伸乙基—雙(1 — 茚基)錆和二氯化二甲基伸矽烷基_雙(1 ~茚基)锆, 進行乙烯和D C P D的共聚合所得共聚合組成曲線。 因爲幾乎沒有D C P D成分鍵聯產生,所以不論可能 有多大的F値(=〔DCPD〕/〔乙烯〕),共聚物中 的D C P D成分莫耳比例都會較爲高但絕不增加到5 0莫 耳%以上。此外,在具有(:2對稱性的金屬錯合物之情況中 ,DC PD成分的摻入都比具有(:8對稱性的金屬錯合物之 情況中者較不順利。換言之r α較爲大。其結果,爲了得到 具有相同D C P D成分組成的共聚物•需要在較大F値的 條件下進行聚合。 根據本發明製法·係控制聚合反應系統的單體莫耳比 例(F),但根據本發明第二種方法,在控制F値的要考 慮與觸媒有關的單體反應性差異,以使式(xm)中的f 値(=共聚物中的DCPD成分/α —烯烴成分)保持在 預定範圍內。 經濟部申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爲了得到具有高化學均勻性的共聚物,另外要減少組 合比例的變異以增加交替性共聚合,其中f的範圍爲3 8 /62<f< 4 8/ 52,且更佳者 38/62<f< 46/54。f値較佳者不小於38/62,因如此會因 低D C P D成分含量而導致不足的耐熱性,且會因高乙烯 成分含量而有導致產生含有聚乙烯和乙烯嵌段的共聚物之 傾向。ί値較佳者不大於48/52,因爲若如此時會太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匚奶)戍4規格(210‘/ 297公釐} - 42 - 經濟部中央標羋局Μ工消费合作社印取 at __B7 五、發明説明(40 ) 過於超過f的低限値,雖則有較高交替性共聚合。於具有 C 8對稱性的金屬錯合物之情況中,例如二氯化亞異丙基-(9 一苐基)(環戊二烯基)锆,當ί超過1時,分子量 有下降之傾向,因而從分子量分佈的觀點來看,此係不宜 者。 本發明-烯烴一 D C P D共聚物的共聚合組成比例 中的變異可從D S C測量所得靠近玻璃轉變點處的D S C 曲線予以評估。聚合物的玻璃轉變點通常是以D S C曲線 的轉折點測量的,且專注於曲線下降點與上升點之_間的溫 度差,亦即玻璃轉變到所熱含量變異之範圍(後文縮寫成 △ T g ),具有大幅組成比例變異的聚合物展現出寬大變 化且ΔΤ g爲大値,而具有一致組成比例的聚合物展現出 尖銳度化且ATg係小者。ATg較佳者不大於1 5°C, 且更佳者不大於1 0°C,其係在2 0°C/分的溫度增高速 率下測量者。 根據本發明第二方法,於聚合起始直到加到聚合反應 系統內的D C P D之轉化率達到6 0%爲止之期間內,F 係保持在式(Π)所表値範圍之內。*加到聚合反應系統 的D C P D之轉化率’意指在聚合起始時聚合反應系統內 所含D C P D與聚合反應中加到聚合反應系統內的 DCPD之總轉化率(聚合反應速率)。該期間較佳者延 長到轉化率達7 0%爲止者》雖然即使在轉化率到達6 0 %以前释止聚合反應當然也可以得到合意的共聚物,不過 從成本觀點來看此非較佳者。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车(CMS ) Α4現格(210x 297公釐) -43- 五、發明説明(41 ) 在使用乙烯作爲α -烯烴時,聚合反應系統內所含乙 烯量決定於壓力(或在所用氣體爲與惰性氣體如氮氣的混 合物時的情況中決定於乙烯分壓)β因此,要在聚合過程 中控制F値,可以採用下述3種方法。 (1 )在將預定量的D C PD導到反應系統中之後,於聚 合過程中在供給乙烯之下將額外的D C P D續導到反應系 統內以保持反應容器內的固定乙烯壓力。 (2 )在將預定量的D C P D導到反應系統中之後,隨著 聚合物進行逐漸降低乙烯壓力。 . (3 )將整個D C P D先導到反應系統內,然後在固定壓 力下將乙烯供給到反應系統內。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於上述方法(1 )中,雖然程序控制係容易者,但對 於D C P D最後轉化率的增進則有限制。另一方面,於方 法2中,兩種單體的濃度皆逐漸降低因而反應速率也隨之 降低,但可以在高D C P D轉化率下完成聚合反應》不過 ,即使在方法(1 )中,若乙烯供給壓或分壓降低也可以 將皮應系統內的乙烯濃度保持在低水平。所以,即使 D C P D濃度藉反應進行而降低|也可以在聚合中將F値 保持在滿足式(I )的範圍內直到達成高DCPD轉化率 爲止。於此方法中,D C P D可以經分部份地加入,不過 下面兩種連續方法係可提及爲更精確的添加方法者。 (1 a )先將其量超過對應於乙烯壓力或分壓的溶解莫耳 濃度4倍之DCPD導到反應系統內’然後將DCPD以 固定的添加速率(V。)另外連續地導到反應系統內。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囷家標苹(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44 - 五、發明説明(42 ) (1 b )先將其量超過對應於乙烯壓力或分壓的溶解莫耳 濃度4倍之DCPD導到反應系統內,然後於滿足下式, 固定的要被聚合反應消耗掉的乙烯莫耳消耗速率(VE)對 D C P D莫耳供給速率(VD)之比例下額外連續地將 DCPD導到反應系統內:VD/VE=3 8/6 2 — 48 /52(莫耳/莫耳)。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在程序控制上方法(1 c )比方法(1 b )較容易。 不過,若DC PD添加速率(V。)太高時,方法(1 a ) 與上述方法(3 )之間的程序控制容易度就沒有_異因而 採用(1 a )控制方法就沒有較優之處。相反地,若該添 加速率太低,則難以隨著聚合反應的進展將F値保持在超 過4的範圍。所以,有需要設定VD値以將F値保持在超過 4的範圍內直到DCPD轉化率到達6 0%爲止。相反地 ,於方法(1 b )之中,由於DCPD係配合乙烯消耗速 率(Ve)而添加的,因此系統內所含單體莫耳比例(F ) 可以保持固定到D C P D的添加完成爲止。所以,爲了得 到具有均勻組成的共聚物,最佳者爲方法(lb) »彼等 控制可經由用流速計監測乙烯消耗速率並回饋所得速率到 D C P D供給裝置而沒有困難地完成。於這種控制方法中 ,可以經由事先導到反應容器內的D C P D量而控制所形
V 成的共聚物中所含D C P D成分之莫耳分數。若D C P D 量相對於乙烯溶解度爲相當大者之時,則共聚物中的 D C P D成分莫耳分數會太高,而若該量爲小者之時’該 莫耳分數會偏低。所以較佳者係在慮及對應於所欲的在所 本纸張尺度適用111國园家標準(CNS )A4说格(210X 297公釐)-45- 經濟部中央榡準局员工消贤合作社印裝 A7 B7 五、發明説明(43 ) 得共聚物中所含D C P D成分莫耳分數之VD/VE比例之 下設定D C P D量。此外,由於若乙烯壓力或分壓降低時 ,F也可以在聚合中保持在滿足式(I )的範圍內且保持 固定到已達高D C P D轉化率爲止’因此這種方法也是較 佳者》 方法(3 )係最容易控制者。於此方法中’由於 D C P D濃度在反應起始階段就合格地高’反應系統內的 D C P D對乙烯濃度比都保持在超過4的範圍內,但隨著 反應的進展,該濃度比會逐漸地降低。當乙烯壓力高時’ D C P D濃度在其轉化率到達6 0 %之前可能偏低使得 D C P D對乙烯的濃度比例不能保持在超過4的範圍內。 於彼等情況中,必須降低乙烯的壓力或分壓。要特別提及 者,上述控制在本發明中係可能者,係因爲如上文提及與 使用N B成分的情況不同者,沒有產生兩D C P D成分單 位之間的直接鍵聯之故。 於本發明方法的共聚合反應之中,即使D C P D已耗 盡之後,除非觸媒被抑活化,否則聚合反應仍會進行g所 以’在D C P D耗盡後反應繼續而所得產物不可避免地含 有聚乙烯或具有極高莫耳分數的乙烯成分之共聚物a如此 一來,有高度需要地在慮及最後D C P D轉化率之下終止 反應。當然,最後D C P D轉化率不一定要控制到高達 60%’或70%。最後DCPD轉化率可能決定於供給 單體的方法或反應條件,不過通常可經選擇在不高於 9 5% ’較佳者9 〇%,更佳者8 5%的範圍內。爲了維 本紙掁尺度通用中國囡家標準(CNS Μ4規格(210X297公釐) -46- (锖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I Α7 Β7 五、發明説明(44 持所得聚合物的均勻性及增進D C P D轉化率,通常較佳 者爲降低乙烯的壓力。 圖1 2顯示出乙烯在較佳溶劑甲苯與也應可視爲溶劑 的D C P D內之溶解度。根據本發明,聚合反應系統中的 乙烯壓力係經由考慮D C P D在甲苯中的濃度和圖1 2而 決定的,不過1 0公斤/平方公分或更低者,較佳者5公 斤/平方公分或更低者,且更佳者2公斤/平方公分或較 低者爲合宜者。乙烯壓力最好不超過1 〇公斤/平方公分 ,以其可能’使將F保持在本發明範崮內所作處理複雜化之 故。不過,乙烯壓力不宜太低,否則反應速率會減緩且F 會太高;依此,較佳値爲至少0 . 1公斤/平方公分,特別 者至少0.25公斤/平方公分。更佳者,從反應速率和 F範圍的觀點,係在0.5至1大氣壓範圍內進行聚合。 有關將D C P D導到反應系統內所用的方法,從工業 觀點來看,通常適宜者係以固定速率完成該添加。導入速 率可根據所用觸媒的聚合活性和反應性,溶劑用量及起始 DCPD濃度而決定*不過較佳者爲1 0_4至1 0_1 a mo 1/分,此處a mo 1係定義爲在聚合起始時 反應系統內所含DCPD量。 ’ 若導入速率低於1 0 — 4 a m ο 1 /分時,可能難以 將F保持在本發明範圍內。若導入速率比1 0 ―1 a m ◦ 1 /分較快時,則D C P D的導入速率可能超過 聚合反應進行速率,而使爲增加二環戊二烯總轉化率的作 業變得複雜。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0X297公釐) (#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育)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7-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災 五、發明説明(45) 將D C P D導到反應系統內的另一較佳方法爲以對應 於乙烯消耗速率的方式導入D C P D。在聚合中保持在固 定壓力下的乙烯消耗速率可以用氣體流速計或類似者予以 容易地監測。因此,可以根據乙烯消耗速率精確地控制F 値;例如,在聚合早期階段中反應速率高之時可經由增加 D C P D導入速率及在聚合後期階段中反應速率下降之時 減低DCPD導入速率》 由於反應溶液的黏度會隨聚合的進展而增加,因此較 佳者爲施以有效率的攪動使得溶液中的乙烯可均气地分散 。例如,若在高黏度狀況例如超過5 0 0 c p s的溶液黏 度中不進行充分的攪動時,乙烯分佈會發生不規則性,且 此現象可能導致共聚物化學均勻性的降低。 根據本發明,在聚合起始時溶劑內的D C P D濃度通 常爲5至7 0重量%,較佳者7至5 0重量%且更佳者 1 0至3 0重量%。D CPD濃度不宜低於5重量% ’因 爲如此可能使得F難以保持在本發明範圍內,並減低經濟 可行性。大於7 0重量%的濕度也是不宜者,因溶液黏度 可能隨聚合進展而變得太高。 聚合反應溫度通常會影響聚合物分子量以及觸媒活性 且,拫據本發明,也需要考慮其對單體比例(F )的影響 。這是因爲氣體例如乙烯|丙烯和其他α —烯烴在溶劑中 的溶解度除了彼等的壓力與分壓之外也與溫度有關之故。 若溫度增高時,彼等的溶解度會減低且F會較爲大。聚合 溫度必須依這些不同條件的考慮予以設定,不過通常合意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孪(CNS ) Α4規格(210X 297公釐)_ 48 _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Λ〆 Λ? __Β7___ 五、發明説明( 46) 者係在0 — 1 10°C,較佳者1 ◦一 8CTC,且更佳者 1 5 — 5 0°C »聚合溫度較佳者不低於0°C,因其會降低 觸媒活性,且其較佳者不高於1 1 0°C,因其易於導致觸 媒的抑活化及導致副反應之故。 於聚合反應完畢後,可經由同一般方法處理反應混合 物而得共聚物,不過必須注意其純化,因爲來自鋁氧烷的 鋁傾向於殘留在使用Kaminsky觸媒所得聚合物內之故’光 學材料例如光碟,較佳者具有不大於1 〇 〇 P ’更佳 者不大於1 0 p pm,且特別者不大於1 P Pm;$;銘含量 〇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员工消f合作社印製 I--------^! {請先閎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用本發明方法得到的α _烯烴- D C P D共聚物較佳 者含有3 8 — 5 0莫耳%,特別者3 8 — 48莫耳%之 D C PD成分*採用乙烯作爲α —烯烴的乙烯一D C P D 共聚物較佳者具有約140 — 190 °C,特別者140-180 t:範圍內的玻璃轉變點(Tg)。不過’本發,明的 特徵在於聚合物組成的均勻性’因此難以一直以Tg範圍 來說明其特點。通常,聚合物均勻性係以T g及其組成之 間的關係及T g的尖銳性來表出。本發明乙烯_D C P D 共聚物所具T g範圍可用下式表之: 一 22 . 7 + 2 . 84mD+Q,0262m〇2<
Tg<-2 - 7 + 2 · 84mD+〇 . 〇262rriD2 其中mu表聚合物所含D C P D成分的莫耳比例(%)且係 在38%<mD<50%範圍內。 T g通常會隨mu增加而增’不過不一定都如此。即使 _____- - ----- ---- —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〇他)八4见格(210乂 297公釐)_4q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_. B7 五、發明説明(47 ) mD相同,在共聚物組成分佈爲寬廣者與細窄者的情況之間 T g會有不同。如上文提及者,在採用戚格勒一納塔觸媒 時可能形成DCPD — DCPD鍵聯。所以,除非在聚合 反應過程中,崎反應系統中的D C P D和乙烯濃度都精確 地保持固定,否則會合併地形成具有遠高於5 0莫耳%的 D.CPD成分莫耳比例之共聚物及具有遠高於5 0莫耳% 的乙烯成分莫耳比例之共聚物β於此種情況中,T g和m D 不會滿足上述式子。如此,即使採用本發明所用的金屬錯 合物觸媒,也會同時形成結晶態聚乙烯或具有高Z;烯成分 莫耳分數的成分,因而,T g和mD不能滿足上述式子,除 非根據本發明一般精確地控制單體的供給’。與此有異者, 本發明共聚物係高度均勻者,所以,展現出落在上述式子 所表範圍內的T g與mD之間的關係。 再者,本發明烯烴一 DCPD共聚物的特點可由 玻璃轉變溫度的尖銳性而表出。本發明共聚物可在其 D S C曲線內具有不高於1 5°C,較佳者不高於1 3°C的 下降點與上升點之間的溫度値(ATg)。不在本發明範 圍內的方法或條件所製成的共聚物在其D S C曲線內具有 對應於聚乙烯或經共聚合乙烯嵌段成分所具熔點的非常寬 T g範圍或峰,兩者皆不是較佳者。 本發明方法所得α —烯烴.-D C P D共聚物的分子量 具有在3 Ot,0 . 5克/公合濃度甲苯溶液中’於 0 . 1 — 10公合/克,且較佳者〇 . 2 — 3公合/克範 圍內之折合黏度7?sp/C。其較佳者不低於〇 . 1公合/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_ 5〇 _ (請先閱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0¾1 A7 B7 五、發明説明(48 ) 克以避免模塑產物所具動態特性之減低,且其較佳者不高 於1 0公合/克以避免可能妨礙熔體模塑的樹脂熔融黏度 之增加β 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可用已知方法予以控制,例如將 預定量的氫供給到聚合反應系統內,變異觸媒濃度或變異 聚合溫度。乙烯-D C P D共聚物的分子量可視需要經由 添加少量液體α -烯烴例如1 -己烯予以控制。α —嫌烴 的添加量可爲以1莫耳DCPD爲基準之〇03莫耳或 較少者,較佳者0 · 0 2莫耳或更少者^ 共聚物(X Η ) 本發明共聚物(Χη)基本上含有〇 — 3 9莫耳%下面 式(Ah)所表α -烯烴成分及6 1 — 1 0 0莫耳%下面式 (Β Η )所表環烯烴成分。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中央標弟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式中R1爲氫原子或有1 一 16個碳原子的飽和脂族烴者。 有關飽和脂族烴者,可提及者爲有1 - 1 6個碳原子的烷 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 (Β:;) 式中R2爲氫原子或有1_16個碳原子的飽和脂族烴基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 297公釐).51 - Λ Α7 Β7 五、發明説明(4Θ ) 有關飽和脂族烴基,可提及者爲有1 - 16個碳原子的烷 基1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 上面式(Ah)所表重複單位構成所有重複單位的0 — 3 9莫耳%,較佳者1 — 38莫耳%且更佳者5 — 3 5莫 耳%。上面式( Bh)所表重複單位構成所有重複單位的 6 1 — 1〇〇莫耳%,較佳者62 - 99莫耳%且更佳者 6 5 — 95 莫耳%。 共聚物(Xh)具有在3 CTC,0 . 5克/公合濃度甲 苯溶液中測得於0 · 1 — 10公合/克’且較佳考0 - 2 -3公合/克範圔內之折合黏度?7sP/c。 共聚物(Y Η ) 本發明共聚物(ΥΟ基本上包括下面式(Ah) B H ) ,( c Η )和(D H )所表之重複單位。
-------;--/ 裝______訂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掹隼局®c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式中R1爲氫原子或有1一16個碳原子的飽和脂族烴基。 有關飽和脂族烴基可以提及者爲1 - 1 6個碳原子的烷基 ,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国囷家標準(CNS ) Λ4^格(2丨0 X 297公釐)-52 - 1 1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讧印哭 A7 B7 五、發明説明(5〇 ) 式:中R 2爲氫原子或有1 - 1 6個碳原子的飽和脂族烴基。 有關飽和脂族烴基可提及爲有1 - 1 6個碳原子的烷基, 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
或1 ; P爲0或1:且R3 — R22可相同或相異,各表氫 原子,鹵素原子,有6 _ 1 0個碳原子的芳烴基或有1 — .1 2個碳原子的飽和脂族烴。有關有6 ~ 1 0個碳原子的 芳烴基可提及爲芳基例如苯基和萘基,且彼等可經有1 -3個碳原子的烷基例如甲基苯基和萘基,且彼等可經有1 -3個碳原子的烷基例如所取代。有關有1 _ 1 2個碳原 子的飽和脂族烴者,可提及者爲烷基例如甲基和乙基,及 環烷基例如環戊基和環己基。 另外,Ri9與r2q或R21與r22可—起形成一亞烷 基例如次甲基或亞乙基,或R19或R2。與R21或R22可 一起與彼等所鍵結的兩個碳原子形成一環其可爲一芳環。
㈣ q 本紙蒗尺度適用中國囷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楚) ^^1 ^^^^1 ^^^^1 nn ^^^^1 m ^^^^1 1·fl ^^1·—« t'J Λδ V、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 1 Δ A7 B7 五、發明説明(51 ) 式中q爲2 — 8的整數,較隹者爲2,3或4 ^ 共聚物(Yu)中表個別重複單位(Ah) ,( Β η ) ,(Ch)和(Dh)所具莫耳百分比的〔Αη〕,( Β Η ] ,〔C Η〕和〔D Η〕之組成比例爲如下者。 (〔Ah〕+〔Bh〕)/ (〔Ch〕+〔Dh〕)= 95 — 99 . 9/0 · 1-5,且較佳者 95 — 98/2 —5。〔Ah〕/〔Bh〕= 〇 — 39/61 — 100,且 較佳者爲 1 — 38/62 — 99。〔Dk〕/〔Ch〕=0 -95/5 — 10 〇,且較佳者 0 — 80/20 '100 9 共聚物(Yh)具有在3 0°C,0 . 5克/公合濃度甲 苯溶液中測得爲於0.1—10公合/克,且較佳者 0 . 2 — 3公合/克範圍內之折合黏度??SP/c。 本發明氫化型α—烯烴一環烯基共聚物( XH)展現出 高交替水平因而高均勻性。此點從其前體α —烯烴-D C P D共聚物具有高交替水平和高均勻性之事實即可容 易地了解。此外,此點也可從參考例1和2所得氫化 D C P D共聚物與經氫化乙烯一 D C P D共聚物所具 1 Η _ N M R光譜相對於實施例2 1 — 2 3所得經氫化乙烯 —DCPD共聚物所具1 H-NMR光譜之比較而明·白。如 從圖9所示參考例1中經由用VOC 13— E t2A i C 1 作爲觸媒所得D C P D同元聚合物予以氫化而得的經氫化 D C P D同元聚合物之"H — NMR光譜可以看出該經氫化 DCPD同元聚合物展現出在約δ 0·7至3.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毕(CNS ) A4現格{ 210X 297公釐).54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表頁) 裝· 訂 經濟部中央標牟局員工消费合作Ti印裝
Λ A 〇5l A7 B7 濟 部 中 央 橾 準· 消 费 合 社 印 製 五、發明説明(52 ) p pm範圍內之非常寬胖譜峰。這種譜峰寬胖化現象係由 三環〔4 · 3 . 0 . I2·5〕癸烷(後文指稱爲三環癸烷 )成分單位之間的鍵聯而來的^從圖1 0所示參考例2中 將使用VOC la— E t2A 1 C 1作爲所得乙烯_ D C P D共聚物予以氫化而得的經氫化乙烯一 D C P D共 聚物之1H — NMR光譜可以看出該經氫化乙烯—D C PD 共聚物展現出在古 1 .07,1 .3 ,1 . 47, 1 . 6 5,1 . 8,2 . 0 和 2 . 4ppm 之尖細譜峰》 不過,該等譜峰與氫化D C P D同元聚合物光譜中辛 δ 0 . 7至.3 . 〇PPm處觀察到的寬胖譜峰相重疊。 此現象可推測該共聚物含有三環癸烷成分鍵聯,雖則其含 有3 8莫耳%,亦即,遠少於5 0莫耳%的三環癸烷成分 。此外,在經氫化乙烯—D C P D共聚物光譜中於 <5 2 . 2 p pm處觀察到的峰谷不具有對於經氫化 DCPD同元聚合物的光譜中在(5 2 . 2ppm觀察到 的肩部之深底部。與此相異者,於實施例2 1 - 2 3所得 經氫化乙烯一D C PD共聚物的1 H — NMR光譜中,對應 的峰谷具有幾乎到達基線的深底。此點顯示出這些光譜中 的譜峰沒有和三環癸烷成分鍵聯所得寬胖譜峰重疊,或者 本發明經氫化乙烯一D C P D共聚物不含三癸烷成分鍵聯 。當然,即使在本發明經氫化乙烯- D C P D共聚物的 iH-NMR光譜中’在5 1.07至1·8ppm的譜 峰係尖細者,但彼等譜峰之中的峰谷也不具有深底。不過 ’要特別提及者,這是因爲這些部位中存在著非常多的譜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芈(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ι --------.¾------1T------' k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tr本頁) A7 B7 Λ〇 五、發明説明(53 ) 峰,但彼等不是因三環癸烷成分鍵聯的存在而產生者之故 〇 崦 .S .. ^^^1 ^^^^1 n^i- ^^^^1 1^1^1 ^^^^1 ^mt tmj \OJ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¾本頁) 從上面的考慮可以說在所得1 Η - NMR光譜內於 δ 2,2.0ppm峰谷處的強度(Ηζ2.20)對 δ 2 _ 40處的譜峰強度(Η#2.4〇)之比例( Η>2.2〇/Ηβ2 · 40)爲鑑定經氫化乙烯—DCPD 共聚物中有三環癸烷成分存在之良好量度。於本發明中, 例可不大於0 · 07,較佳者不 大於0 . 0 5。例如.,在參考例2中所得氫化乙烯了 DCPD共聚物的H>2.2〇/H>2.4D比例爲〇.13 *而在實施例2 1 — 2 3中所得共聚物所具者分別爲 0.038,0.31和0.024。 娌濟部中央標羋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¾ 本發明方法所得經氫化α —烯烴一 D C P D共聚物的 特徵爲聚合物組成的均勻性=如同對應的α --烯烴一 D C P D共聚物的情況一般,經氫化—烯烴-D C P D 共聚物的均勻性係由其T g與組成之間的關係及其T g的 尖銳性所顯示。本發明經氫化型乙嫌一環烯烴共聚物所具 T g範圍可用下式表之: —32,7 + 2 . 84πΐτ+〇 · 〇262πΐτ2<
Tg< — 7 , 7 + 2 · 84πΐτ+〇 _ 〇262γπτ2 其中ΐητ表聚合物所含三環癸烷成分的莫耳比例(%)且係 在3 8%<mT< 5 0%範圍之內。其D S C曲線中在下降 點與上升點之間的溫度差値(△ T g )不大於1 5 °C,較 佳者不大於1 3 °C。 本紙&尺度適用中國园家標準(CNS M4規格(210X 297公釐)_56 - /, /! 1 /, /! 1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貝工消资合作社印¾ Α7 ____ Β7___ 五、發明説明(54 ) 製法(氫化處珲) 由於本發明所得α —烯烴_D C P D共聚物(共聚物 (X)和共聚物(Y))在聚合物內含有不飽和雙鍵,因 此彼等缺乏熱安定性而不適合熔融模塑所用;不過’將氫 加到這些共聚物中以氫化彼等不飽和雙鍵可巨幅地改良彼 等的熱安定性使得熔融模塑成爲可行。 經氫化α _烯烴-D C P D共聚物中的氫化率.(加成 到不飽和雙鍵中的氫之比例)至少爲9 9 %,較佳,者爲至 少99 _ 5%且更佳者至少99 · 9%。低於99%的氫 化率係不宜者,因其會導致不足的熱安定性及在模塑中發 生變色之傾向。於主鏈上有不飽和雙鍵的開環聚合物之情 況中,玻璃轉變點會因氫化而急銳地下降,但在本發明α -烯烴一 D C P D共聚物的情況中,不飽和雙鍵係位於側 鏈上或在環構造中,使得其玻璃轉變點在氫化之前與之後 的改變頗爲小。 用Kaminsky觸媒所得聚合物的末端於沒有用到分子量 調節劑如氫氣時通常包括不飽和雙鍵。這類末端雙鍵係不 良者,因彼等在熔融模塑中會促進交聯反應,產生凝膠魚 眼;本發明就此項提供一優點,亦即因加氫的結果產生不 具末端雙鍵的共聚物。 氫化可經由使用氫化觸媒以已知方法進行。對於本發 明α -烯烴一 D C P D共聚物,可在分離和純化出聚合物 之後進行氫化,不過從經濟觀點來看更佳者係在聚合後,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园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57 - ------J__------、玎-----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琅寫本頁) 06 A7 B7 進行氫化。若如此作時,聚合溶 會氫化.成爲三環〔4. 3.0. 成一項問題因其可以在氫化後經 從氫化共聚物所具性質且特別是 佳者係在將氫化觸媒加到聚合溶 媒抑活化。該Kaminsky觸媒可以 液內加入微量脂族醇例如甲醇, 之方法予以抑活化而不影響正在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只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55 ) 聚合物仍呈溶液形式之下 液中的未反應DCPD也 * I2·5〕癸烷,但其不構 由純化而去除掉。此外, 其分子量之觀點來看,較 液中之前先將Kaminsky觸 經由包括I例如在聚合溶 乙醇•正丙醇或異丙醇, 進行的氫化反應。 本發明氫化所用觸媒 化反應中所用者。這些觸 媒。較佳的異相觸媒可包 載在氧化矽|碳,矽藻土 成的固體觸媒。特定言之 矽藻土,鈀/碳,鈀/氧 。此外較佳者採用雷氏鎳 化鉑和鉑黑.爲鉑觸媒等。 期表第VID族金屬的化合物 * C ◦或F e化合物及週 化合物所構成者,例如環 /異丁鋁,乙醯丙酮化鐵 醯丙酮化鎳/三乙鋁。此 類似者之化合物例如羰氫 化瑞‘基-三(三苯基膦) (請先聞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穷本頁) 不具關鍵性而可爲通常在烯烴氫 媒通常分類爲異相觸媒與均相觸 括鎳,鈀和鉑,以及這類金屬披 ,氧化鋁,二氧化鈦等之上所形 ,可提及者爲鎳/氧化矽,鎳/ 化矽,鈀/矽藻土及鈀/氧化鋁 (Raney nickel)爲鎳觸媒,用氧 有關均相觸媒可提及者爲含有週 之觸媒系統且特定言之,由N i 期表第I至瓜族金屬的有機金屬 烷酸鈷/三乙鋁,乙醯丙酮化鈷 /異丁鋁,辛酸鈷/正丁鋰及乙 外,較佳者爲採用Ru ,Rh和 氯基一三(三苯基膦)釕,二氫 釕,二氫化一四_(三苯基膦)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囷家標隼(CNS ) A4%格(2】0 X 297公釐)_ 58 - 經濟部中央谛华局員工消资合作社印发 A7 B7 五、發明説明(56 ) 釕,氯一三(三苯基膦)鍺及氫化羰基(三苯基膦)鍺。 雖然氫化反應條件係與所用觸媒有關,不過氧化反應 通常可在1 — 1 0 0大氣壓的氫氣壓力及5 0 - 2 0 0 °C ,較佳者80_1 80°C溫度下進行=反應時間決定於觸 媒活性,不過通常可在1 0分至1 0小時|較佳者3 0分 至5小時的範圍內》根據觸媒類別與反應條件,所用的不 飽和溶劑如甲苯會同時被氫化,此爲經濟上不宜者。所以 •較佳者爲選擇不會發生彼等副反應的條件。當然,若只 有少量溶劑被氫化時,該經氫化溶劑也可以容易吗去除掉 本發明.所得氫化型α -烯烴-環烯烴共聚物可用已知 方法予以熔融模塑|例如注射模塑或擠壓模塑。模塑所用 樹脂熔融溫度係依模塑產物所需性質及所用共聚物的熔融 黏度與熱分解溫度而定,不過其通常是在2 0 0 — 3 8 0 °C,且較佳者2 4 0 — 3 4 0°C範圍之內。若樹脂熔融溫 度低於此範圍時,樹脂的流動性質會不足而難以得到均勻 的模塑產物,而若其高於此範圍時,樹脂的熱劣化會導致 變色。爲了在熔融模塑中改良樹脂的熱安定性,可以加入 少量常用的抗氧化劑,例如Irganox 1 0 1 0, 1 076 (Giba-Geigy ,Inc.的產品)。 至此本發明要以實施例予以更詳細地說明β不過,無 意將本.發明限制於這些實施例。 所用的甲苯(溶劑),DCPD,ΝΒ和5-亞乙基 一 2 -原冰片烷都經蒸餾純化和充分地脫水過。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因家標準(CNS ) Α4ίΙ格(210X297公釐).59 -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蹲本頁) *1Τ
A
A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f合作祍印¾ 五、發明説明(57 ) 金屬錯合物,二氯化亞異丙基-(9 一莽基)(環戊 二嫌基)銷,係根據 J,A. Ewen et al_,J. Am. Chem. Soc., 1 1 0, 6255-62 66 (1988)中所述方法合成的。二氯化二甲基 伸矽烷基一雙(1 —茚基)鉻係根據W.A. Herrmann et al., Angew. Chem. Int. Ed. Engl.,2A,15 1 1 - 1 5 1 2 ( 1 989)中所 述方法合成的。二氯化伸乙基_雙(1 _茚基)銷係購自 Aldrich Co。 離子性硼化合物爲三苯甲基一四(五氟苯基)硼酸酯 ,係以購自Toso Akuzo,KK之形式使用。 . 所用的鋁氧烷爲購自Toso Akuzo,〖[的聚甲基鋁氧烷 (Ρ Μ A 0 )且製備成2 Μ濃度甲苯溶液。 三異丁鋁〔(‘Bu)3Ai〕係以購自Kanto Chemicals, KK.的1 Μ濃度正己烷溶液之形式使用。 氧三氯化釩(V0C 1 3)係以購自Kanto Chemicals, KIC.的形式使用。 氯化二乙鋁(E t2A 1 C 1 )係以購自Kanto Chemicals,KK.的1 Μ濃度正己烷溶液形式使用。 實施例中的測量係以下面的方法完成的。 玻璃轉變點(T g ):使用TA Instruments Model 2920 DSC,以2 0 °C /分的溫度增高速率測量。 分子量:在30 °C,0 . 5克/公合濃度甲苯溶液中 測量折合黏度。 透光率:用Shimazu Laboratories, KK的紫外—可_視分 光儀(U V — 2 4 0 )測量。 i I I ^ 、裝 訂—— I I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_S ) A4規格(210X297公;t ) . g〇 .
Λ A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f合作社印袈 A7 B7 五、發明説明(58 ) 濁度値:用 Nihon Densholcu Industries,KK.的 U D Η — 2 0 D自動數位濁度計測量。 聚合物中的殘留鋁濃度:用I C P發射分析測定。 參考例1 · 使用釩觸媒進行D C P D同元聚合。 在一5 0毫升經氮氣沖滌過的Schlenk燒瓶中量取8 7 毫克氧三氯化釩(VOC 13)之後,於其中加入2 . 5毫 升1M氯化二乙鋁(E t2A 1 C 1 ) /正己烷溶啤,並在 室溫下攪拌混合物5分鐘進行活化。接著 > 加入1 5毫升 甲苯及6 . 6克DCPD,在室溫下聚合13 . 5小時’ 再以習.用方法進行處理而得0 . 4 0克聚合物。其在3 0 °C,0 . 5克/公合濃度的甲苯溶液中所測得之折合黏度 ??SP/c爲0 . 0 49公合/克。此〇0卩0同元聚合物 的1 H-NMR光譜示於圖1之.中。 將7 0毫克如此所得D C P D同元聚合物和5毫克作 爲觸媒的三異丁鋁溶解在壓熱器所裝1〇毫升甲苯之內以 進行該D C P D同元聚合物的氫化。氫化係在1 0大氣壓 氫化壓力,i 4 0°C下進行6小時’然後根據習用方法實 施後處理而得5 8毫克的氫化聚合物。此氫化D C P D同 元聚合物的1 H — NMR光譜示於圖9之中》 參考例2 使用釩觸媒進行乙烯與D C P D的共聚合 ____ ______—— 本紙浪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別_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丁 *ya i 烛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策 4^°61 A7 Β7 五、發明説明(59) 進行參考例1的程序’不過在添加1 5毫升甲苯與 6 · 6克DCPD之後’將乙烯氣體通過SchUnk燒瓶系統 以產生具有1公斤/平方厘米乙烯壓力的氣圍。在室溫聚 合95小時之後’以習用方法處理而得1.40克聚合物 。所得聚合物含有大量的苯不溶性部份’且D s c測量結 果可觀察到在聚乙嫌或乙烯嵌段所致1 3 0°C結晶溶化點 附近有寬胖信號。從該聚合物’用甲苯萃取出甲苯可溶部 份而得0.62克共聚物。共聚物中的DCPD成分莫耳 比例爲3 9莫耳% ’且其在3 0°C ’ 0 .5克/公.合濃度 甲苯溶液中測得之折射黏度爲〇.49公合/克 。該共聚物的iH — NMR光譜示於圖2之中。 將7 0毫克如此所得乙烯一 D C P D共聚物和5毫克 作爲觸媒的三異丁鋁溶解在壓熱器所裝10毫升甲苯之中 以進行該乙烯一 D C P D共聚物的氫化。該氫化係在1 0 大氣壓的氫化壓力,1 4 0°C下進行6小時,然後根據習 用方法進行後處理而得5 8毫克的氫化聚合物。此氫化乙 烯一 D C PD共聚物的1 H — NMR光譜示於圖1 0之中。 參考例_ 3
使用二氯化亞異丙基-(9 _蕗基)(環戊二烯基) 锆〔後文縮寫爲iprCCp) (Flu)ZrCi2〕作 爲金屬錯合物及PMAO作爲促進觸媒製得D C P D同元 聚合物之試驗Q 在一5 0毫升容積經氮氣沖滌過的Schenk燒瓶內量取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1T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国园家標準(〇~5)/\4况格(210';< 297公釐) -62- 經濟部中央標4'-局員工消"合作枉印裳 4 在 "7 1 A7 ___B7 五、發明説明(6〇 ) 4 .2 毫克 ‘Pr (Cp) (Flu) ZrCl2 之後,於 其中加入5毫升經調整到2M濃度的PMAO甲苯溶液, 並在2 5 °C攪拌該混合物1 0分鐘以進行活化。接著,加 入10毫升甲苯和3 · 3克DCPD,在40°c下聚合 1 8小時,但完全沒有得到聚合物。 參考例4 爲測定用Kami ns ky觸媒製得的乙烯/ D C P D共聚物 中可含有的最大D C P D成分之量,乃用非常大單_體比例 (F )及在短時間內進行聚合以期得到低共聚物產量。 在依參考例3中的相同方式於一 5 0毫升容積經氮氣 沖漉過的Schlenfc燒瓶中量取4. 2毫克iPr (Cp)( F 1 u ) Z r C 1 2之後,於其中加入5毫升經調整到2M 濃度的PMAO甲苯溶液,並在2 5°C下攪拌混合物1 0 分鐘以進行活化。於加入17.2克DCPD並將溫度提 高到4 0 °C後,將乙烯氣體通過Schlenk燒瓶系統以產生具 有1公斤/平方厘米乙烯壓力的氣圍。從圖1 2估計在聚 合起始時的單體比例(F )爲5 1。於起始乙烯流入的5 分鐘後終止反應,後處理得到1 6克的聚合物。 聚合物中所含D C P D成分的莫耳比例經1 H_ NMR 測量定出爲5 0莫耳%,且其玻瑪轉變點依D S C測量而 得爲189°C。其在30°C,0 . 5克/公合濃度甲苯溶 液中測得之折合黏度t?Sp/c爲〇 . 16公合/克。該共 聚物的iH — NMR光譜示於圖4之中。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a家標準{ CNS ) Α4現格(210X 297公釐)_ 63 - .! I. *^衣 1 H τβ「「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4 0¾7 ^ A7 ______B7_ 五、發明説明(61 ) 參考例5 爲了測定乙烯與D C P D的共聚合曲線,使用1 〇 〇 毫升壓熱器在4 0°C反應溫度下進行此共聚合。使用 'P r ( C p ) (?111)21:(:12和?1^八◦作爲金屬 錯合物。以一般方法測定共聚合曲線,係用各種給入單體 比例進行聚合後,將轉化率降低到1 0 %或更低者,分離 出共聚物,並測定其組成比例。結果示於圖1 1 ( A )中 參考例6 以參考例5的相同方式測定乙烯與N B的共聚合曲線 1不同處在於用NB取代DCPD。其結果示於圖1 1 ( B )中。 參考例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杜印¾ --------;裝-- (請先閲请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使用1 0 0毫升容積的壓熱器來硏究乙烯於4 0°C下 在甲苯中的溶解度。將預定量的乙烯導到裝著預定量甲苯 的壓熱器內,並在4 0 °C達到平衡狀態之故,讀出壓力値 並計算在該壓力下的溶解乙烯量。圖1 2 ( C )顯示出壓 又 力與乙烯溶解度(莫耳比例)之間的關係。 參考例8 以參考例7的相同方式硏究乙烯在D C P D中的溶解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 297公釐)-64- 4Λ0511 .¾ 濟 部 中 央 標 準 工 消 合 社 印 製 A7 B7 五 、發明説明( 62 ) 1 I 度 > 不 同 處 在 於 用DCPD取代甲苯。其結果示於 圖 1 2 1 I C D ) 中 0 1 [ 1 请 1 I 參 考例 9 先 閱 1 | 讀 1 I 爲 測 定 乙 烯 與D C P D的共聚合組成曲線,使用 — 背 1 之 1 I 1 0 0 毫 升 容 積 的壓熱器在4 0°C聚合溫度下進行 聚 合 反 注 意 1 I 事 應 0 使 用 二 氯 化 亞異丙基一(9 一莽基)(環戊二 烯 基 ) 項 再 \ 爲 填 锆 C 後 文 縮 寫 爲 1 P r ( C p ) (Flu) Z r C 1 2 η 本 裝 f 金 屬 錯 口 物 並 用1000 -倍莫耳量的P M A 0. 作 爲 促 1 ί 進 觸 媒 g 1 1 於 用 液 氮 冷 卻該懕熱器之下將預定量的乙烯導 到 壓 熱 I 1 器 內 且 在 將 溫 度提升到4 0 °C後,從內壓估計溶 在 甲 苯 訂 l m 劑 內 的 起 始 乙 烯濃度。以—般方法測定共聚合曲 線 其 1 I 係 用 各 種 給 入 單 體比例進行聚合後,將轉化率減低 到 1 0 1 1 % 或 更 低 分 離 出共聚物,並測定組成比例。其結 果 示 於 1 I、 圖 1 3 E 中 〇 、·、 Γ 根 據 這 xfch 結 果繪出Finemann-Ross標繪圖,不過 了 更 ί ffi 確 的計 算 r a ,標繪出和 一 1 ) 1 1 / f Μ 其 中 F 一=〔乙烯〕/〔DCPD〕(= 1 / F 1 1 ) 且 f - — 共 聚 物的乙燃成分/D C P D成分(= 1 / f 1 1 ) I 以 定 義 r «成爲斜率取代截距。其結果示於圖1 4 Η 中 1 Ι ο 由 於 Γ D - =0 ,從通過原點的直線所具斜率計算得r a = ί 1 1 * 4 0 將 此 値 代入式(Π)中得到2.2<F< 1 1 1 6 - 8 ό 1 1 1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楚〉-65- 6 ^ Δ Α7 Β7 五、發明説明(63 ) 參考例1 0 依參考例9的相同方式測定乙烯與D c P D的共聚合 組成曲線,不同處在於使用二氯化伸乙基一雙(1 一茚基 )鉻〔後文簡稱爲Et (Ind)2ZrCl2〕作爲金屬 錯合物。其結果示於圖1 3 F中。也以參考例9的相同方
式標繪F
與F 1 ) / f 其結果示 翅濟部中央榡準局蜀工消費合作紅印11 於圖1 4 I中。由於r D=〇,從通過原點的直線所具斜率 計算. 3 «將此値代入式(Π)中而得5. . 2< F < 3 9 . 6 0 參考例1 1 依參考例9的相同方式測定乙烯和D C P D的共聚合 組成曲線,不同處在於使用二氯化二甲基伸矽烷基一雙( 節基)錯〔後文縮寫爲Me2S i(I n d)2Z r C 1 2 〕作爲金屬錯合物。其結果示於圖1 3 G中·»以參考例9 的相同方式標繪F^2/f —與F — (f - — l)/f -》 其結果示於圖14J中。由於.rD=〇,從通過原點的直線 所具斜率計算ara=2 · 7。將此値代入式(Π)中而得 4 < F < 3 2 4 實施例 依下述方式使用1卩]:(Cp) (Flu) ZrC 作爲金屬錯合物進行乙烯與D C P D的共聚合。 關緖 CNS ) A 视ϋχ297 公釐}~~7qq~. ' - / ^^^1 —J n^lv II - Ια 1 I ^^^1 f I nt^^i —^^^1 ^^^^1 n *cl—— leJ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 1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杜印装 A7 B7 五、發明说明(64) 在一 5 〇 〇毫升容積的3 -頸燒瓶內裝設一有葉攪拌 棒並用氮氣沖滌該容器之後’於該容器內給入9 0毫升甲 苯和3 0克D C P D。接著加入經由將4 0毫克 1 P r ( C p ) (Flu) ZrCla溶解在 46 毫升 2M 濃度P ΜΑ 0/甲苯溶液中所製備成的金屬錯合物-ΡΜΑ0溶液,並在2 5°C攪拌活化1 0分鐘。在將其提 升到4 0°C溫度後,用乙烯沖滌容器內部並起始聚合。 於維持容器內的乙烯壓力在1大氣壓力之下供給入乙 烯,並用氣體流量計監測摻入乙烯的量。於聚合g應起始 後,以5分鐘之間隔,將0 . 6莫耳對一莫耳該期間摻入 的乙烯之量將D C P D導到容器內。於聚合反應起始一小 時後,加入少量異丙醇,以終止反應。自聚合起始後加到容 器內的總DCPD量爲39.4克。將反應混合物於攪拌 下滴加到大量的經用鹽酸呈酸性之甲醇內以沈澱出白色固 體。過濾收集固體,用丙酮,甲醇和水依序洗滌,’並於最 後乾燥而得63.4克共聚物。 所得共聚物中所含D C P D成分莫耳比例爲4 3莫耳 %,且其玻璃轉變換點爲1 6 2°C。因此其DCPD轉化 率爲7 1%。根據圖1 2估計此聚合反應的莫耳比例(F )得到在聚合起始點的1 2 . 3及在終點的6 . 6。經由 D S C測量.得到一明確的玻璃轉變點,且因爲完全沒有觀 察到對應於聚乙烯的結晶熔點,可以確定所產生的共聚物 不含聚乙稀或部份結晶乙烯嵌段。其H i . 8 5 / η 3 .。5經 1H — NMR估測爲〇 . 〇2,顯示不含dCpd成分鍵聯 rm· In. -1-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67- 經漪部中央掭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¾ A7 B7 五、發明説明(65 ) ’且 1/4X ( Il.3/l3.0 5)經估測爲 0 . 〇〇,推 斷其中不含會促成不利的結晶部份形成之乙烯成分嵌段。 其在3 0 °C ’ 〇 · 5克/公合濃度甲苯溶液中測得之折合 黏度??Sp/c爲〇 ‘ 5 8公合/克,係充分高的値。 實施例2 於實施例1的相同聚合條件下進行乙烯與D C P D共 聚物,不同處在於將實施例1中的給入量改變爲9 〇毫升 甲苯改成200毫升,4〇毫克ipriCp) (Flu) Z r C 1 2改成2 0毫克,及將4 6毫升PMAO甲苯溶液 改成2 3毫升。 於聚合起始1.5小時後,加入少量的異丙醇以終止 反應。自聚合起始後加入的總DCPD量爲42.5克。 對反應混合物進行後處理,方式同實施例1 一般,而得 60. 3克的共聚物。 所得共聚物中所含D C P D成分莫耳比例爲3 9莫耳 %,且其玻璃轉變換點爲1 4 2°C °因此其d C P D轉化 率爲6 2%。根據圖1 2估計此聚合反應的莫耳比例(f )得到在聚合起始點的8 . 1及在終點的6 . 3。經由 D S C測量得到一明確的玻璃轉變點,且因爲完全沒有観 察到對應於聚乙烯的結晶熔點,可以確定所產生的共聚物 不含聚乙烯或部份結晶乙烯嵌段。其Hi. 85/h3,。5經 1H — NMR估測爲0 . 0 3,顯示不含DCPD成分鍵聯 ,且 1 / 4 X ( I 1 . 3 / I 3 .。5 )經估測爲 Q _ 〇 2,推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t ) . gg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災 Α7 Β7 五、發明説明(66) 斷其中若有也爲可忽略量的會促成不利的結晶部份形成之 乙烯成分嵌段。其在3 0 °C,0 · 5克/公合濃度甲苯溶 液中測得之折合黏度々sp/c爲0.68公合/克,係充 分高的値。該共聚物的iH—NMR光譜示於圖3中。 實施例3 使用一 5 0 0毫升容積裝有一攪拌器的不銹鋼壓熱器 作爲聚合裝置及用iPrCCp) (Flu)ZrCld/^ 爲金屬錯合物依下述方式進行乙烯與D C P D的共零合。 在用氮氣沖滌該壓熱器後’於容器內給入8 0毫升甲 苯和6 0克DCPD。其次加入經由將40毫克 1 P r ( C p ) (Flu) ZrCl2溶解在 46 毫克 2M PMAO/甲苯溶液中製備成的金屬錯合物一PMAO 溶液,並在2 5 SC攪拌1 0分鐘予以活化。於提升溫度到 4 0°C备,用乙烯取代容器內部並經由將乙烯壓力增加到 2公斤/平方厘米而起始聚合反應。用氣體流量計連續監 測摻入的乙烯量,且於每摻入8 0毫莫耳乙烯時將乙烯壓 力依序自 2 . 0— 1 · 6— 1 * 2 — 0 . 8— 0 _ 4 — 0 . 2公斤/平方厘米降低。其中低於1公斤/平方厘米 的壓力皆爲在其與氮氣的氣體混合物中的乙烯分壓。於聚 合起始後4小時’經由添加少量異丙醇以終止反應,於該 點的乙烯壓力(分壓)降低到0 * 2公斤/平方厘米。以 實施例1的相同方式對反應混合物進行後處理而得 5 6 . 1克共聚物。 本紙伕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69 - (請先閩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tT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13: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67 ) ' 所得共聚物中所含D C PD成分莫耳比例爲4 6莫耳 %,且其玻璃轉變換點爲丄7 5。(: ^因此其D c p D轉化 率爲75%-根據圖12估計此聚合反應的莫耳比例(F )得到在聚合起始點的1 〇 . 8及在終點的2 7 · 5。經 由D S C測量得到~明確的玻璃轉變點,且因爲完全沒有 觀察到對應於聚乙烯的結晶熔點,可以確定所產生的共聚 物不含聚乙烯或部份結晶乙烯嵌段。其Hi.85/H3.D5 經1 Η. - N M R估測爲〇 . 〇6,顯示不含1)(:151:)成分鍵 聯’且 1 / 4 X ( I !,3 / I 3 . 〇 5 )經估測爲 〇 _. 〇 ◦, 推斷其中不含會促成不利的結晶部份形成之乙嫌成分嵌段 。其折合黏度7/Sp/c爲〇 . 46公合/克,爲充分高的 値。 實施例4 使用與實施例3相同的聚合裝置與金屬錯合物依下述 方式進行乙烯與D C P D的共聚合。 在用氮氣沖滌該颳熱器後,於容器內給入1 〇 〇毫升 甲苯和40克DCPD。其次加入經由將40毫克 iPrCCp) (Flu)ZrCI2溶解在 46 毫克 2Μ P MA 0/甲苯溶液中製備成的金屬錯合物_ pmA 0 溶液’並在2 5 °C攪拌1 〇分鐘予以活化。於提升溫度到 4 0°C後’用乙烯取代容器內部並經由將乙烯壓力增加到 2公斤/平方厘米而起始聚合反應。用氣體流量計連續監 測摻入的乙烯量。於每摻入8 0毫莫耳乙烯時將乙烯壓力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70- ------J__;、裝 —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橾隼局員工消贤合作社印來 五、發明説明(68) 依序自 2 . 0— 1 . 7— 1 · 4—1 · 1 — 0 . 8 — 0 . 5公斤/平方厘米降低。其中低於1公斤/平方厘米 的壓力皆爲在其與氮氣的氣體混合物中的乙烯分壓同時 ,在聚合物起始後以5分鐘之間隔,將DCPD以0 . 4 莫耳對1莫耳該期間摻入的乙烯之量導到容器內。於聚合 起始後3小時,經由添加少量異丙醇以終止反應,於該點 的乙烯壓力(分壓)降低到〇 , 5公斤/平方厘米。在聚 合起始後加到容器內的總DCPD量爲21.2克。以實 施例1的相同方式對反應混合物進行後處理而得5, . 1克 共聚物。 所得共聚物中所含D C P D成分莫耳比例爲4 5莫耳 % ’且其玻璃轉變換點爲1 7 1°C。因此其D CPD轉化
率爲7 1%。根據圖1 2估計此聚合反應的莫耳比例(F )得到在聚合起始點的7 . 3及在終點的1 1 . 8。經由 D S C測量得到一明確的玻璃轉變點,且因爲完全沒有觀 察到對應於聚乙烯的結晶熔點,可以確定所產生的共聚物 不含聚乙嫌或部份結晶乙烯嵌段。其Hi S5/h3 .。5經 1H-NMR估測爲〇 . ,顯示不含DCPD成分鍵聯 ’且 1 / 4 X ( I i . 3 / I 3 .。5 )經估測爲 〇,〇 〇,推 斷其中不含會促成不利的結晶部份形成之乙烯成分嵌段。 其折合黏度7? Sp/C爲0 · 5 〇公合/克\爲充分高的値 0 實施例5 一 ( _ -.1 - . n^i 1^1 ( -1 - -I i I ^ w·^- -- - 11 - ---I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祕尺度適用中_家標⑽)从祕(⑽心秘楚> -71 - 0^ \ A7 B7 五、發明説明(69 ) D 雙 P -C 基 D乙 與伸 烯化 乙氯 行二 進的 下克 件毫 條 8 合 3 聚用 的使 同於 相在 1 處 例同 施不 實’ 與合 在聚 共 的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资合作社印製 (1-茚基)锆取代實施例1中所用的4 0毫克 ! P r ( C ρ )(卩111)21(:12作爲金屬錯合物。 於聚合起始3小時後,加入少量的異丙醇以終止反應 。自聚合起始後加到容器內的總D C P D量爲4 1 . 7克 。將反應混合物於攪拌下滴加到大量的經用鹽酸呈酸性之 甲醇內而得一沈澱物》然後,過濾收集該沈澱物,用丙酮 ,甲醇和水依序洗滌,並於最後乾燥而得6 2 . 9+克,t _聚 物。 所得共聚物中所含D C P D成分莫耳比例爲4 1莫耳 %,且其玻璃轉變換點爲1 5 2°C。因此其D C PD轉化 率爲6 7%。根據圖1 2估計此聚合反應的莫耳比例(F )得到在聚合起始點的1 2 · 3及在終點的7 . 7 β經由 D S C測量得到一明確的玻璃轉變點,且因爲完全沒有觀 察到對應於聚乙烯的結晶熔點,可以確定所產生的共聚物 不含聚乙烯或部份結晶乙烯嵌段°其1'11.85/:93.。5經 iH — NMR估測爲0 . 03,顯示不含DCPD成分鍵聯 ,且 l/4x (I1.3/I3.05)經估測爲 〇 . 〇2,推 斷其中若含有也爲可略量的會促成不利的結晶部份形成之 乙烯成分嵌段。其在30°C,0 . 5克/公合濃度甲苯溶 液中測得之折合黏度s P / c爲0 · 7 3公合/克,爲充 分高的値。 - 1^11 I , 1 n 11!-yR^^^1 *3 ·νό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72 - A7 B7 绍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 、發明説明(70 ) •實施例6 依下述根據實施例1的方式,使用iPr (CP F 1 U) z r C 12作爲金屬錯合物及用三苯甲基一 氟苯基)硼酸酯(後文縮寫爲〔(c6h5)3c〕+ CeF5) 4〕-)作爲促進觸媒進行乙烯與DCPD 合。 使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聚合裝置。在用氮氣沖 之後,於容器內給入1 4 0毫升甲苯和3 0克D c 其次加入經由將1 0毫克1 P r ( C p )( F 1 u ) Z .r 和 21.4 克〔(C6H5)3C〕+〔B(CsF'5 )溶在1 . 5毫升三異丁鋁(1M,正己烷溶液) 製成的觸媒溶液,並在2 5 °C攪拌5分鐘以使其活 合反應的其餘程序完全依實施例1進行。於聚合反 —小時後,加入少量的異丙醇以終止反應。自聚合 加到容器內的總D C PD量爲3 7 · 4克。對反應 依實施例1的相同方式進行後處理而得6 2 . 3克 物。 所得共聚物中所含D C P D成分莫耳比例爲4 %,且其玻璃轉變換點爲1 6 6°C。因此其d C Ρ 率爲7 3%。根據圖1 2估計此聚合反應的莫耳比 )得到在聚合起始點的12.1及在終點的6.〇 D S C測量得到一明確的玻璃轉變點,且因爲完全 察到對應於聚乙烯的結晶熔點’可以確定所產生的 不含聚乙烯或部份結晶乙烯嵌段。其在3 〇°c,〇 本紙强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73 四(五 〔B ( 的共聚 滌容器 P D。 C 1 2 )4 r 溶液中 化,聚 應起始 起始後 混合物 的共聚 4莫耳 D轉化 例(F 。經由 沒有觀 共聚物 .5克 氣 I I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44 05 7 五、發明説明(71) /公合濃度甲苯溶液中測得之折合黏度Sp/C爲 0.55公合/克’係充分高的値。 , ^—^1 ^—^^1 - Γ - - - - - u 1^1 n^i-* . Tfl (請先閱讀背16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實施例7 於實施例6的相同聚合條件下進行乙稀與〇 C P D的 共聚合,不同處在於使用9.6毫克的二氯化伸乙基-雙 (1 一節基)錯取代 ’P r (Cp) (F 1 u) Z r C 12 ο 於聚合起始2小時後,加入少量的異丙醇以跨止反應 9自聚合起始後加入的總DCPD量爲40.5克。對反 應混合物依實施例1的相同方式進行後處理而得63 . 3 克的共聚物。 所得共聚物中所含D C P D成分莫耳比例爲4 2莫耳 %,且其玻璃轉變換點爲1 5 8°C。因此其D C P D轉化 率爲7 0%。根據圖1 2恬計此聚合反應的莫耳比例(F )得到在聚合起始點的1 2 . 1及在終點的6 . 9。經由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D S C測量得到一明確的玻璃轉變點,且因爲完全沒有觀 察到對應於聚乙烯的結晶熔點,可以確定所產生的共聚物 不含聚乙烯或部份結晶乙烯嵌段。其 iH— NMR估測爲〇 . 03,顯示不含DCPD成分鍵聯 ,且 1 / 4 X ( I L 3 / I 3 . 0 5 )經佶測爲 0 · 0 0,推 斷其中不含會促成不利的結晶部份形成之乙烯成分嵌段》 其在3 0°C,0 . 5克/公合濃度甲苯溶液中測得之折合 黏度t?sp/c爲〇 . 7 8公合/克,係充分高的値。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园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74 - 440571 A7 ___B7____ 五、發明説明(72 ) 比較例1 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聚合條件下進行聚合,不同處在 於在聚合起始後沒有加入D C P D。於起始聚合後6 0分 鐘,加入少量異丙醇以終止反應。以實施例1的相同方式 對反應混合物進行後處理而得3 4 . 6克的共聚物。所得 共聚物中所含D CPD成分的莫耳比例爲3 6莫耳%。因 此其DCPD轉化率爲84%。根據圖12估計此聚合反 應的莫耳比例(F ),於聚合起始點爲1 2 · 3而於終點 爲2 . 0。其玻璃轉變點經D S C測量爲1 3 0 °C ’但展 稞出熱容量的寬廣變化且其玻璃轉變點係不明確者。不過 ,未觀察到對應於聚乙烯之結晶熔點。其折合黏度爲 〇 . 7 5公合/克。 比較例2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____ »—___;__^______丁 (請先閱讀背面之洼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在實施例3的相同聚合條件下進行聚合,不同處在於 在聚合反應過程中都保持2公斤/平方厘米的固定乙烯壓 力。在聚合起始一小時後,加入少量異丙醇以終止反應。 以實施例1的相同方式對反應混合物進行後處理而得 8 0 · 9克共聚物。 \ 所得共聚物中的D C P D成分莫耳比例爲3 2莫耳% 。因此其D C P D轉化率爲9 3%。根據圖1 2估計此聚 合反應的莫耳比例(F)得到在聚合起始點的1 〇 · 8及 在終點的〇 . 76 aDSC測量顯示出靠近120°C的大 本軋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八4規格U10X297公釐) 440571 經濟部中央櫺革扃貝工消费合作社印is. Α7 Β7 五、發明説明(73 ) 吸熱峰,且觀察到對應於聚乙烯或部份結晶態乙烯嵌段的 結晶熔化點。將共聚物再溶於甲苯中,確定有不溶部份。 在去除甲苯可溶都份後,D S C測量顯示出一在1 1 4°C 的玻璃轉變點,雖則爲寬胖且不明確。其折合黏度?7 s P / c爲0.85公合/克》 實施例8 於一 3 0 0毫升容積的壓熱器內加入1 5克實施例1 中所得乙烯/ DCPD共聚物,90毫升甲苯和0. · 08 克氫化觸媒,RuC IH (CO) PPh3) 3,並在 1 7 0°C,用4 0公斤/平方厘米的氫氣壓力進行氫化反 應5小時。將反應混合物置於甲醇中再沈積,過濾,洗滌 並乾燥而得14.8克的共聚物。 所得共聚物的IH-NMR光譜(以氘化鄰—二氯苯作 爲溶劑)顯示在5 . 5 — 5 . 8ppm出現的DCPD所 含不飽和鍵之信號已完全消失,且其氫化率爲9 9 · 9% 。靠近4. 8-5 . 0. ppm的譜峰代表共聚物的末端雙 鍵,也被氫化掉。其折合黏度爲0.58公合/克,且未 觀察到因氫化所致分子量的減低。玻璃轉變點爲1 6 0 °C ,與氫化前者實質沒有改變。 實施例9 以與實施例4完全相同的方式進行聚合,並經由添加 少量異丙醇終止反應。·於加入0 . 2克氫化觸媒 本紙張尺度適用令國因家標準(CNS )八4規格(210X297公釐)_76-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T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44 05 7 1 A7 ____B7_ 五、發明説明(74 )
RuClH(CO) ΡΡ1ΐ3)3,之後,在 170°C 用 4 0公斤/平方公分的氫氣壓力進行氫化5小時。以實施 例1的相同方式對反應混合物進行後處理而得5 4 . 2克 經氫化乙烯一 D C P D共聚物。 所得共聚物的1 Η - NMR光譜顯示完全沒有來自不飽 和鍵的信號,且氫化率爲9 9 · 9%。13C_NMR測量 定出氫化D C P D成分的組成比例爲4 5莫耳%,玻璃轉 變點爲17 0°C且其折合黏度t?Sp/c爲0. 4 9公合/ 克',其幾乎與實施例4中所得値相同。 _ 實施例1 ◦. 將實施例8和9所得氫化乙烯—D C PD共聚物進一 步純化,並將每一聚合物的殘留鋁含量減低到1 0 p pm 以下。於共聚物中加入0 . 5重量%的1以811〇兀1010後,用 於3 0 0 °C樹脂溫度下進行注射模塑而得厚度各爲1 . 2 毫米的板。兩種板都具有非常高的透光度,且其在5 5 0 n m波長的透光率與濁度値分別爲9 1 . 8 %和1 . 0 % (實施例8所得共聚物)與9 2 . 0%和0 · 8% (實施 例9所得共聚物)。 \ 比較例3 將比較例1和2中所得乙烯_ D C P D共聚物分別根 據實施例8予以氫化而以9 9 . 9 %或更高的氫化率得到 氫化乙烯-D C P D共聚物。以實施例1 〇的相同方式純 本紙伕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Ι0Χ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离本頁) ,ιτ 經濟部中央標羋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44 05 7 t A7 _ B7_ 五、發明説明(75 ) 化到共聚物中的殘留鋁含量低於1 0 p p m爲止之後,加 入0.5重量%的1『£311〇又1010並在3 0 0 °(:樹脂溫度下注 射模塑而得各具1.2毫米厚度的板。 與實施例1 0不同者,這些板都具有低透光率及顯著 的濁度。特別者,比較例2所得共聚物具有顯著的濁度且 無透光度。其在5 5 0 nm波長的透光率及濁度値分別爲 8 2 · 3 %和1 0 . 6 % (比較例1所得共聚物0與 48 _ 6%和43 . 9% (比較例2中所得共聚物)^ 比較例4 在實施例1的相同聚合條件下進行乙烯與N B的共聚 合’不同處在於使用2 1克的NB取代3 0克的DC PD 〇 於聚合起始3 0分鐘後,加少少量的異丙醇以終止反 應。自聚合起始後加到容器內的NB總量爲5.6克。以 實施例1的相同方式對反應混合物進行後處理而得 21 .7克乙烯—NB共聚物。所得共聚物中的NB成分 之莫耳比例爲6 7莫耳%,且其玻璃轉變點爲2 0 8°C。 所以NB轉化率爲7 1%。假設乙烯在NB中的溶解度與 其在D C P D中者大約相同,則莫耳比例(F )經估計在 \ 聚合起始點爲1 2 , 2而在終點爲4 . 3。在共聚物充分 純化到殘留鋁含量爲1 〇 〇 p p m以下爲止之後試以注射 模塑’但樹脂黏度極爲高而不能達到均勻的模塑產物。 ^^1 i ^^^1 tr^^i-·\eJ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纸法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MS ) Μ規格(210X297公釐) -78- A7 B7 五、發明説明(y6 ) Jfl^ in ^ Ί^·^Ι L— zt j :,.-i/ 實施例1 1 _ 以實施例3的相同方式進行共聚合,不同處在於除了 實施例3中的6 0克D C P D之外,還給入對應於5莫耳 % D C P D的2 · 7克5 -亞乙基~ 2 —原冰片烷,且如 此得到5 5 . 8克的共聚物。 所得共聚物中所含D C P D成分和5 —亞乙基_ 2 _ 原冰片烷成分的莫耳比例分別爲4· 3莫耳%和3莫耳%, 且其玻璃轉變點爲1 7 0 °C。所以其D C P D轉化率爲 7 0%。假設乙烯在5 _亞乙基-2 —原冰片烷中的溶解 度與其在D C PD中者大約相同,其莫耳比例(F )經估 計在聚合起始點爲1 0 . 7且在終點爲3 2 . 7。DSC 測量展現出一明確的玻璃轉變點,且由於完全沒有觀察到 對應於聚乙烯的結晶熔點,因此可以確定所得共聚物不含 聚乙烯或部份結晶乙烯嵌段。其折合黏度s p / c爲 0 . 44公合/克,其爲充分高的値。 實施例1 2 用下述方式,以1 Pr (Cp) (Flu) Z r C 1 2 作爲金屬錯合物並用三苯甲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酯( 後文縮寫爲〔(C6H5) 3C〕+〔B (CsFs) 4〕—) 作爲促進觸媒進行乙烯與D C P D的共聚合。 .在一5 0 0毫升容積的3 -頸燒瓶內裝設一有葉攪拌 棒並用氮氣沖滌容器之後,於容器內給入1 7 〇毫升甲苯 ,30克DCPD和2 . 3毫升三異丁鋁(1M濃度正己 本紙張尺度適用令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嫠)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客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79 - 44 05 7 A7 B7 7 年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 " 1 1 - — Γ-- —- ' JJ: ν,:五、發明説明(77 ) I--------- 院溶液)。 其後將溫度提昇到4 0 °C,並用乙烯充分地置換容器 內部。其次,加入42毫克的〔(C6H5) 3C〕+〔B ( C3F5)4〕一)和 20 毫克的 ‘Pr (Cp) (Flu) Z r C i 2並起始聚合反應。於聚合過程中,連續供給乙備 以保持容器內的乙烯壓力在1大氣壓,同時以0 · 5克/ 分的速率將新鮮D C P D連續地滴加到容器內》 於聚合起始一小時後,加入少量的異丙醇以終止反應 。自聚合起始後加到容器內的總D C PD量爲3 0克。將 反應混合物於攪拌下滴加到大量的經用鹽酸呈酸性之甲醇 內以產生沈澱物。過濾收集該沈澱物 > 用丙酮,甲醇和水 依序洗漉,並於最後乾燥而得59.1克共聚物。 所得共聚物中所含D C P D成分的莫耳比例爲4 2莫 耳%,且其玻璃轉變換點爲1 5 7°C。因此其DC P D轉 化率爲7 6 %。根據圖1 2估計此聚合反應的莫耳比例( F )得到在聚合起始點的1 〇 . 2及在終點的4 . 2。 D S C測量展現出一明確的玻璃轉變點,且表出曲線 下降點與上升點之間的溫度差之△ T g爲8 . 9 t:。且因 爲完全沒有觀察到對應於聚乙烯的結晶熔點,可以確定所 產生的共聚物不含聚乙烯或部份結晶乙烯嵌段。其在3 0 °C ’ 0 . 5克/公合濃度甲苯溶液中測得之折合黏度;;s p / c爲0 · 5 2公合/克,其爲充分,高的値。 實施例1 3 本纸涞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y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讀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80 - A7 440571 B7 五、發明説明(78) 根據實施例1 2用下列方式,以 E t (Ind)2ZrCl2 取代 ipr (Cp) (Flu )ZrCl2作爲金屬錯合物進行乙烯與DCPD之共聚合 於實施例1 2相同的聚合容器內給入1 4 0毫升甲苯 ,3 0克DCPD和2 . 2毫升三異丁鋁(1M濃度正己. 烷溶液中)。其後提升溫度到4 .0 t,用乙烯充分地置換 容器內部。其次,加入42毫克〔(C6HS) 3C〕+〔B (C6F5)4〕-)和 19 毫克的 iPrCCp) (Flu )ZrCl2並起始聚合。於聚合過程中,連續地供給乙烯 以保持容器內的乙烯壓力在1大氣壓,同時以〇 . 2 5克 /分的速率將新的D C P D連續地滴加到容器內。 於聚合起始2 . 5小時後,加入少量的異丙醇以終止 反應。自聚合起始後加入的總DCPD量爲37.5克。 對反應混合物依實施例1 2的相同方式進行後處理而得 6 6 . 1克的共聚物。 所得共聚物中所含D C P D成分莫耳比例爲4 0莫耳 % ’且其玻璃轉變點爲1 5 0t。因此其D C PD轉化率 爲7 4%。根據圖1 2估計此聚合反應的莫耳比例(F ) 得到在聚合起始點的1 1 . 9及在終點的6 . 6。 D S C測量展現出—明確玻璃轉變點,且其Λτ g爲 1 0 . o°c °且因爲完全沒有觀察到對應於聚乙烯的結晶 溶點’可以確定所產生的共聚物不含聚乙烯或部份結晶乙 嫌嵌段。其在3 0 t:,〇 . 5克/公合濃度甲苯溶液中測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81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资合作.社印¾ A7 B7 五、發明説明(79) 得之折合黏度57 311/(:爲〇 . 7 5公合/克,其爲足夠高 的値。 實施例1 4 依下述方式用Me2S i ( I nd) 2Z r C 12作爲 金屬錯合物及用聚甲基鋁氧烷(ρ μα 〇)作爲促進觸媒 進行乙烯與D C P D的共聚合。 使用與實施例1 2相同的聚合裝置。在用氮氣沖滌容 器之後》於該容器內給入1 3 0毫升甲苯,3 0克 DCPD和2毫升2M PMAO/甲苯溶液。於提升溫 度到4 〇°C後’用乙烯充分地置換容器內部。其次加入經 由將2〇毫克Me2Si (Ind)2ZrCl2溶在22 毫升2M PMAO/甲苯溶液中所製成的金屬錯合物— PMAO溶液,並在2 5°C攪拌1 〇分鐘使其活化,且起 始聚合。於聚合期間,連續地供給乙烯以維持容器內的乙 烯壓力在1大氣壓,同時以0 . 2克/分的速率連續地滴 加新的D C P D到容器.內。 於聚合起始3小時後,加入少量的異丙醇以終止反應 。自聚合起始後加入的總D C P D量爲3 6克。對反應混 合物依實施例1 2的相同方式進行後處理而_得6 1 · 5克 的共聚物。 所得共聚物中所含D C P D成分莫耳比例爲4 2莫耳 %,且其玻璃轉變點爲1 5 8°C。因此其D C PD轉化率 爲7 2% »根據圖1 2估計此聚合反應的莫耳比例(F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围家標準(CNS ) A4規格(2〗〇Χ297公釐)_ 82 - n n LI ^L·)/ n n n n T m n tf n i }-^ 、 ,兔 i ' y,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4 0 5 7 1 A7 ____B7 五、發明説明(80 ) 得到在聚合起始點的1 1 . 1及在終點的5 . 7 a D S C測量展現出〜明確玻璃轉變點,且其ΔΤ g爲 9 . 5 C °且因爲完全沒有觀察到對應於聚乙烯的結晶熔 點’可以確定所產生的共聚物不含聚乙烯或部份結晶乙烯 嵌段。其在3 0 °C ’ 0,5克/公合濃度甲苯溶液中測得 之折合黏度t?sp/c爲〇 · 71公合/克,其爲足夠高的 値。 實施例1 5 在實施例1 2的相同聚合條件下進行乙燦與d C PD 的共聚合’不同處在於實施例1 2中所用D C P D添加速 率於起始聚合後的先2 〇分鐘內改成〇 . 8克/分,於接 著的2 0分鐘內改成0 . 5克/分,且於最後2 0分鐘內 改成0 . 2克/分。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1^1 —flm ^il^i I Itn ^ϋ9 Js.-5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於聚合起始1小時後,加入少量的異丙醇以終止反應 。自聚合起始後加入的總D C P D量爲3 0克。對反應混 合物依實施例1 2的相同方式進行後處理而得5 8 . 9克 的共聚物。 , 所得共聚物中所含D C P D成分莫耳比例爲4 3莫耳 %,且其玻璃轉變點爲1 6 It:。因此其DCPD轉化率 爲7 7%。根據圖1 2估計此聚合反應的莫耳比例(F ) 得到在聚合起始點的1 0 . 2及在終點的4 . 1。 D S C測量展現出一明確玻璃轉變點’且其△ T g爲 8 . 6°C。且因爲完全沒有觀察到對應於聚乙烯的結晶熔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33 . A7 B7 五、發明説明(81) 點’可以確定所產生的共聚物不含聚乙烯或部份結晶乙烯 嵌段》其在3 0°C ’ 〇 . 5克/公合濃度甲苯溶液中測得 之折合黏度?7SP/c爲〇 . 50公合/克,其爲足夠高的 値。 比較例5 於實施例1 3的相同條件下進行聚合,不同處在於起 始聚合之後不加入新的D C P D。在聚合起始後2小時, 加入少量的異丙醇以終止反應β依實施例1 2的同方式 對反應混合物進行後處理而得35.9克共聚物。 所得共聚物中所含D C P D成分的莫耳比例爲3 5莫 耳%。因此其DCPD轉化率爲86%。DSC測得其玻 璃轉變點爲1 3 0 °C ’但展現出熱容量的寬幅變化且其玻 璃轉變點不明確,其ATg爲1 9 . 6°C =觀察到對應於 聚乙烯的稍許結晶熔化點《其折合黏度s P / c爲 0 . 8 0公合/克。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f合作社印袈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實施例1 6 於一 3 0 0毫升容積的壓熱器內加入1 5克實施例 1 2中所得乙‘烯/ DCPD共聚物,9 0毫升甲苯和5 0 毫克氫化觸媒,RuClH(CO)PPH3)3,並在 1 7 0°C,用4 0公斤/平方厘米的氫氣壓力進行氫化反 應5小時。將反應混合物置於甲醇中再沈積,過濾,洗滌 並乾燥而得14.8克的共聚物》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84 經濟部中央標羋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Α7 Β7 五、發明説明(82) 所得共聚物的1H — NMR光譜(以氘化鄰一二氯苯作 爲溶劑)顯示在5 . 5 — 5 * 8ppm出現的DCPD所 含不飽和鍵之信號已完全消失,且其氫化率爲9 9 . 9% 。靠近4 _ 8 — 5 . 0 ppm的譜峰代表共聚物的末端雙 鍵,也被氫化掉。其折合黏度爲0·50公合/克,且未 觀察到因氫化所致分子量的減低。玻璃轉變點爲1 5 4 °C ,乃氫化前者實質沒有改變。 實施例17 _ 以實施例1 6的相同方式對實施例1 3所得乙烯-D C PD共聚物進行氫化反應而得氫化率超過9 9. 9% 乙烯一DCPD共聚物。該聚合物的折合黏度爲〇.72 公合/克,且未觀察到因氫化所致分子量的減低。其玻璃 轉變溫度爲1 4 8eC,與氫化之前値實質地沒有改變。 實施例1 8 將實施例1 6和1 7所得氫化乙烯—DCPD共聚物 進一步純化,並將每一聚合物的殘留鋁含量減低到1 0 p pm以下。於各共聚物中加入〇 . 5重量%的11&11(^ 1010 後,用於3 0 0 °C樹脂溫度下進行注射模塑而得厚度各爲 1 . 2毫米的板。兩種板都具有非常高的透光度,且其在 550nm波長的透光率與濁度値分別爲92.1%和 0 . 8% (實施例1 6所得共聚物)與9 1 . 7%和 1 . 0 % (實施例1 7所得共聚物)。 本紙银尺度適用中國囡家標準{ CNS ) Α4規格(210X 297公釐)_ 85 -
----J ------U-- 「裳--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1 4 4 05 7 1 Α7 Β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83) 比較例6 將比較例5中所得乙烯一 D C P D共聚物根據實施例 1 6予以氫化而以9 9 . 9 %的氫化率得到氫化乙烯一 D C P D共聚物•以實施例1 8的相同方式進一步純化到 共聚物中的殘留鋁含量低於1 0 0 p pm爲止之後,加入 0 . 5重量%的1^&11〇又1010並在3 0 〇°C樹脂溫度下注射 模塑而得各具1 · 2毫米厚度的板。與實施例1 8不同者. ,這些板都具有低透光率及顯著的濁度。其在5 5 0 nm ψ 波長的透光率和濁度値分別爲74.7%和18.3%β 實施例1 9 在裝有一攪拌器50 0毫升不銹鋼反應容器內,在氮 氣圍下給入200克的甲苯| 50克DCPD,395毫 克1 _己烯和7 8 0毫克三異丁鋁。於反應系統內的氮氣 壓爲1大氣壓之下封閉氮氣出口》於溫度設定在3 0°C之 後,於1.5公斤/平方厘米的乙烯壓力下將乙烯導到反 應容器內以維持反應系統內的乙烯分壓在0 - 5公斤/平 方厘米之水平。其後,加入35毫克((C6H5)3C〕+ 〔B(C6F5)4〕')和 1 6 毫克 E t(I nd)2Zr C 12 以起始聚合。於聚合中,都將乙烯分壓維持在0.5公斤 /平方厘米並用安裝在裝置上的流速計監測乙烯消耗速率 9 聚合起始三小時後,加入少量異丙醇以終止反應。以 本紙伕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 297公釐)_ 86 · ^^^1 m·— ^^^^1 ^^^^1 vm t] ϋ n m flvftlf t .¾.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爲本頁) . 經濟部中央愫隼局W3:工消f合作社印製 4 4 〇5 7 1 μ _____B7 五、發明説明(84 ) 實施例1 2的相同方式對反應混合物實施後處理而得 5 1 . 0克共聚物。 所得共聚物中所含D C PD成分莫耳比例爲4 0莫耳 % *且其玻璃轉變換點爲1 4 1°C。因此其D C P D轉化 率爲78%»根據圖1 2估計此聚合反應的莫耳比例(F )得到在聚合起始點的2 1 _ 0,在6 0%DCPD消耗 時爲8 . 4及在7〇%DCPD消耗時的6 · 2。 D S C測量展現出一明確的玻璃轉變點,且其ΛΤ g 爲1 1 . 1 t »且因爲完全沒有觀察到1 3 0 °C岐近對應 於聚乙烯的結晶熔點,可以確定所產生的共聚物不含聚乙 嫌或部份結晶乙嫌嵌段。其Hl..8s/H3.Q5經1 H — NMR估測爲〇·〇3 ,顯示不含DCPD成分鍵聯,且 1 / 4 X ( I 1 3 / I 3 .。s )經估測爲〇 . 〇 8,推斷其 中若有也爲可忽略的會促成不利的結晶部份形成之乙烯成 分嵌段。其在3 0°C,0 . 5克/公合濃度甲苯溶液中測 得之折合黏度??Sp/c爲0 · 5 8公合/克,係充分高的 値。 實施例2 0 在裝有一攪拌器的5 0 0毫升不銹鋼反應容器內於氮 氣圍下給入200克甲苯,33克DCPD,407毫克 1 -己烯和7 8 0毫克三異丁鋁。在反應系統內的氮氣壓 力爲1大氣壓時間閉氮氣出口。於溫度調定到3 0 °C之後 ,在1.5公斤/平方厘米的乙烯壓力下將乙烯導到反應 本紙伕尺度適用中囡國家標準(CNS ) A4現格(210X297公釐)_ 8了 _ ( - I ϋ I ϋν— -1. H -¾ .vs (請先閏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i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4 ^ Ο 5 7 ' Α7 __Β7 五、發明説明(85 ) 容器內以維持反應系統內的乙烯分壓在〇 . 5公斤/平方 厘米的水平。其後,加入38毫克的〔(C6H5)3C〕+〔 B(CsFs)4〕_)和 1 6 毫克的 E t(I n d)2Z.r C 1 2 以起始聚合反應。於聚合過程中,將乙烧分壓保持在 0 · 5公斤/平方厘米且用安裝在裝置上的流量計監測乙 烯消耗速率。之後,在將乙烯消耗速率(VE,莫耳/分) 對DC PD添加速率(V。,莫耳/分)之比例(Ve/ V。)維持於5 8/4 2之下加入1 7克DC PD。此種控 制係經由用流量計觀測乙儲消耗速率並回饋所得速率到 D C P D供給裝置而進行的。 起始聚合1 0 2分鐘後,加入少量的異丙醇以終止反 應。以實施例.1 2的相同方式對反應混合物實施後處理而 得54.0克的共聚物。 所得共聚物中所含D C P D成分莫耳比例爲4 2莫耳 % |且其玻璃轉變換點爲1 48°C。其DCPD轉化率爲 8 3 %。根據圖1 2估計此聚合反應的莫耳比例(F )得 到在聚合起始點的15. . 0,在60%DCPD消耗率時 的8 . 4及在70%DCPD消耗率時的6 . 2。 D S C測量展現出一明確的玻璃轉.變點,且其△ T g 爲8 . 6 °C »且因爲完全沒有觀察到對應於聚乙烯及/或 \ 乙烯成分嵌段的結晶熔點,可以確定所產生的共聚物不含 聚乙烯或部份結晶乙烯嵌段。其H i . 8 5 / Η 3 . Q 5經1 Η 一 NMR估測爲〇 . 02,顯示不含DCPD成分鍵聯’ 且1 / 4 X ( I i . 3 / I 3 . 〇 5 )經估測爲0 . 0 2 ’推斷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囤家標準(CNS〉Α4規格(210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4.4057 1 Α7 __Β7 五、發明説明(86 ) 其中若有也爲可忽略的會促成不利的結晶部份形成之乙烯 成分嵌段。其在3 0°C,0 . 5克/公合濃度甲苯溶液中 測得之折合黏度c爲0.41公合/克,係充分高 的値。 實施例2 1 於一 2升反應容器內,在氮氣圍下給入6 0 0克甲苯 ,150克DCPD,0 . 50克1—己烯和1 . 2克三 異丁鋁。用乙烯沖滌反應容器。於溫度調定到3 0/C之後 ,讓乙烯在常壓下流到反應容器內,加入0 . 1 1 4克 〔(CSH5)3C〕+〔B (C6F5)4〕-)和 51 毫克 E t ( I nd) 2Z r C 12以起始聚合反應。於常壓下使 乙烯連續地流到反應容器內。於聚合過程中,所用安裝在 裝置上的流量計監測乙烯消耗速率。於有2 2 . 8升乙烯 流進容器內之時,加入少量異丙醇以終止反應。以實施例 1 2的相同方式對反應混合物實施後處理而得1 5 0克共 聚物》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资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所得共聚物中所含D C P D成分莫耳比例爲4 5莫耳 %,且其玻璃轉變換點爲145°C。其DCPD轉化率爲 8 3%。根據圖1 2估計此聚合反應的莫耳比例(F )得 到在聚合起始點的1 0 · 3及在6 0%D C PD消耗時的 4.1。 D S C測量展現出一明確的玻璃轉變點’且其AT g 爲6 . ir。且因爲完全沒有觀察到對應於聚乙嫌及/或 本紙浪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〇Χ 297公釐)-89- 44 05 7 1 A7 ____B7_ 五、發明説明(87 ) 乙烯成分嵌段的結晶熔點,可以確定所產生的共聚物不含 聚乙烯或部份結晶乙烯嵌段《其Hi .85/H3.05經1 Η — NMR估測爲0 , 〇4,顯示不含DCPD成分鍵聯, 且1 / 4 X ( I ! . 3 / I 3,D 5 )經估測爲〇 _ 〇 1,推斷 其中若有也爲可忽略的會促成不利的結晶部份形成之乙烯 成分嵌段。其在30 °C,〇 . 5克/公合濃度甲苯溶液中 測得之折合黏度sP/c爲〇 . 5 9公合/克,係充分高 的値》 將重3 · 6克的所得聚合物溶在壓熱器所裝& 0 . 4 克甲苯中。於該溶液內加入3 0毫克三乙醯丙酮化鈷〔
Co (acac)3〕和50毫克的三異丁鋁。其後在20 大氣壓的氫氣壓力,1 3 下進行氫化2小時。於氮化 之後|將反應混合物於攪拌下滴加到經鹽酸使成酸性的大 量甲醇內以產生沈澱物。之後過濾收集該沈澱物,用丙酮 ,甲醇和水依次洗滌,且最後予以乾燥而得3. 4克經氫 化共聚物。圖6中的1 H — NMR光譜中,因起始共聚物所 含DCPD成分所具C=C雙鍵所致在5 5.54和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1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 . 64ppm的譜峰已完全消失,推測有高於99 . 9 %的0 = 0雙鍵被氫化掉。該光譜在<5 1.07, 1.3,1.47,1.65,1.8,2.0 和 2 . 4ppm附近顯示出多線但非常尖細的譜峰。 Η — 2 . 2。/ Η - 2 . 4。經估計爲0 0 3 8,顯示出有相 對於三環癸烷環成分與乙烯成分的高交替水平。如此所得 共振物顯示出在1 4 0°C的明確玻璃轉變點且其ΔΤ g爲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孪(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 9〇 -
4 4 〇5 T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 、發明説明( 88 ) 1 i 7 « 8 °C 〇 其 在3 ◦ °C ,0 5 克 / 公 合 濃 度甲 苯 溶 液 中 1 I 測 得 之 折 合 黏 度s P / c爲 0 - 5 5 公 合 / 克, 其 爲 足 夠 1 1 I 高 的 値 α 1 1 A, m 1 I 讀 1 I 實 施 例 2 2 背 面 1 在 — 5 0 0毫升 反 應容 器 內 於 氮 氣 圍 下 給入 8 0 克 甲 意 1 事 1 苯 2 0 克 D C P D 和 3 0 0 毫 克 三 丁 鋁 。兩 乙 烯 沖 滌 項 再 I 反 應 容 器 0 於 溫度調 定 到3 0 °C 之 後 讓 乙 烯在 常 壓 下 流 填 寫 本 到 反 應 容 器 內 ,加入 2 8毫克 C ( C 6 Η 5 ) 3 C J + C B ( 頁 1 1 C 6 F 5 ) 4 ) —)和1 3 毫克 1 P Γ ( C P ) (F 1 i 1 ) 1 1 Z Γ C 1 2以起始聚合反應》 於常壓 ;下使 乙 m 連續 地 流到 反 1 I 應 容 器 內 0 於 聚合過 程 中, 使 用 安 裝 在 裝 置 上的 流 旦 里 計 監 訂 | 測 乙 烯 消 耗 速 率。於 有 2 2 8 升 乙 烯 流 進 容器 內 之 時 1 1 採 取 水 量 溶 液 樣品。 以 實施 例 1 2 之 相 同 方 式對 溶 液 樣 ΠΠ 1 1 實 施 後 處 理 而得共聚物 〇 1 I 所 得 共 聚 物中所 含 DC P D 成 分 莫 耳 比 例爲 4 3 莫 耳 Ί % 且 其 玻 璃 轉變換 點 爲1 5 5 °C 〇 其 D C P D 轉 化 率 爲 1 1 7 5 % Q 根 據 圖1 2 估 計此 聚 合 反 應 的 耳 比例 ( F ) 得 1 1 到 在 聚 合 起 始 點的1 0 .3 及 在 6 0 % D C P D 消 耗 時 的 1 1 4 * 1 0 ! | D S C 測 量展現 出 一明 確 的 玻 璃 轉 變 \ 點 ,.且 其 Δ T g 1 I 爲 6 1 °c 〇 且因爲 完 全沒 有 觀 察 到 對 應 於 聚乙 烯 及 / 或 1 1 I 乙 烯 成 分 嵌 段 的結晶 熔 點, 可 以 確 定 所 產 生 的共 聚 物 不 含 1 i 聚 乙 烯 或 部 份 結晶乙 烯 嵌段 〇 其 Η 1 3 5 , / H. 3 . 0 5經1 Η 1 1 1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卒(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貞工消费合作社印11 以〇5 Ή α7 Β7 五、發明説明(89 ) 一 NMR估測爲0 . 03,顯示不含DCPD成分鍵聯, 且1/ 4 X ( I 1 . 3 / I 3 . Q 5 )經估測爲〇 . 〇 1 ,推斷 其中若有也爲可忽略的會促成不利的結晶部份形成之乙烯 成分嵌段。其在3 0°C,0 . 5克/公合濃度甲苯溶液中 測得之折合黏度??sP/c爲0 48公合/克,係充分高 的値》 將採樣後的聚合物溶液轉置於一壓熱器內,加入 107毫克三乙醯丙酮化鈷〔Co (acac)3〕和 3 0 0毫克的三異丁鋁。其後在2 7大氣壓的氫解壓力, 1 3 0 °C下進行氫化2小時。於氮化之後,將反應混合物 於攪拌下滴加到經鹽酸使成酸性的大量甲醇內以產生沈澱 物《之後過濾收集該沈殿物,用丙酮,甲醇和水依次洗滌 .,且最後予以乾燥而得1 8 . 5克經氫化共聚物。圖7中 的/H-NMR光譜中,因起始共聚物所含DCPD成分所 具C=C雙鍵所致在5 5.54和5.64ppm的譜 峰已完全消失,推測有高於9 9 . 9%的C = C雙鍵被氫 化掉》該光譜在5 1.07,1.3,1.47, 1 . 65,1 . 8,2 . 0和2 . 4ppm附近顯示出多 線但非常尖細的譜峰。Η β 2 . 2 Q / Η ~ 2 . 4。經估計爲 0 . 0 3 1,顯示出有相對於三環癸烷環成分與乙烯成分 的高交替水平。如此所得共振物顯示出在1 49 °C的明確 玻璃轉變點且其ATg爲9 . 2°C。其在30°C,0 . 5 克/公合濃度甲苯溶液中測得之折合黏度?? SP/c爲 0 . 4 5公合/克,其爲足夠高的値。 本紙&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 210X 297公釐> ._92_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资合作社印策 f 440571 A7 _______B7_______ 五、發明説明(9〇 ) 實施例2 3 在一 3升不銹鋼反應容器內於氮氣圍下給入1 3 8 0 克甲苯,20 1克DCPD和3 . 4克三異丁鋁。在反應 系統內的氮氣壓力爲1大氣壓時間閉氮氣出口。於溫度調 定到3 0 °C之後,在2 . 0公斤/平方厘米的乙烯壓力下 將乙烯導到反應容器內以維持反應系統內的乙烯分壓在 1 . 0公斤/平方厘米的水平。其後,加入2 2 5毫克的 〔(C6H5)3C〕+〔 B(C6F5)4〕-)並將 1 2 2.克 iPrCCp) (Flu)ZrCl2分五次等量地逐份加 入以起始聚合反應。於聚合過程中,將乙烯分壓保持在 1.0公斤/平方厘米且安裝在裝置上的流量計監測乙烯 消耗速率。之後,在將乙烯消耗速率(VE,莫耳/分)對 DCPD添加速率(Va,莫耳/分)之比例(vE/VD )維持於6 0/40之下加入1 3 9克DCPD。此種控 制係經由用流量計觀測乙烯消耗速率並回饋所得速率到 D C P D供給裝置而進行的。於起始聚合1 7 3分鐘後且 有5 5 . 4升乙烯流到反應容器內之時,採取少量溶液樣 品。以實施例1 2的相同方式對此溶液樣品實施後處理而 得共聚物。 所得共聚物中所含D C P D成分莫耳比例爲4 2莫耳 % ’且其玻璃轉變點爲1 4 8。(: β其0 C PD轉化率爲 7 0 %。根據圖1 2估計此聚合反應的莫耳比例(F )得 到在聚合起始點的6 . 6及6 0%D C P D消耗率時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因家標準(CMS ) Α4規格(2丨0X 297公釐) 93-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男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Α7 Β7 __ 五、發明説明(91 ) 4.1。 D S C測量展現出一明確的玻璃轉變點,且其ΔΤ g 爲1 . 3°C。且因爲完全沒有觀察到對應於聚乙烯及/或 乙烯成分嵌段的結晶熔點,可以確定所產生的共聚物不含 聚乙烯或部份結晶乙烯嵌段。其H i 8 5 / Η 3 . 〇 5經1 Η —NMR估測爲〇 . 〇3,顯示不含DCPD成分鍵聯, 且1 / 4 X ( I ! . 3 / I 3 . 〇 5 )經估測爲0 . 0 0,推斷 其中不含會促成不利的結晶部份形成之乙烯成分嵌段。其 在3 0 °C,0 . 5克/公合濃度甲苯溶液中測得之折合黏 度?? SP/c爲〇 . 5 6公合/克.,係充分高的値。 將採樣後的聚合物溶液轉置於一壓熱器內加入3 . 0 克三乙醯丙酮化鈷〔Co (acac) 3〕和5· 1克的三 異丁鋁。其後在4 5大氣壓的氫氣壓力,1 3 0°C下進行 氫化3小時。於氫化之後,將反應混合物於攪拌下滴加到 經鹽酸使成酸性的大量甲醇內以產生沈澱物。之後過濾收 集該沈澱物,用丙酮,甲醇和水依次洗滌,且最後予以乾 燥而得3 0 5克經氫化共聚物。圖8中的1 H — NMR光譜 中,因起始共聚物所含D C P D成分所具C = C雙鍵所致 在5 5.54和5.64ppm的譜峰已完全消失,推 測有高於9 9.9 %的C = C雙鍵被氫化掉。該光譜在 (5 1.07,1.3,1.47,1.65,1.8, 2 . 0和2 . 4ppm附近顯示出多線但非常尖細的譜峰 。只/2.2。/11/2.4。經估計爲0.024,顯示出有 相對於三環癸烷環成分與乙烯成分的高交替水平β如此所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绛(CNS ) Α4規格(2! 0 X 297公釐).Q4 .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4 4 05 7 1 a7 __B7_ 五、發明説明(92 ) 得共振物顯示出在1 4 3°C的明確玻璃轉變點且其AT g 爲9 . »其在3 0°C,〇 · 5克/公合濃度甲苯溶液 中測得之折合黏度?7 8P/c爲〇 . 5 3公合/克,其爲足 夠高的値。 工業應用件 根據本發明可以得到具有高交替性兵聚合及高化學均 勻性的烯烴—DC PD共聚物。如此,經由用這類α -烯烴_ D C P D共聚物作爲前體予以氫化所得离化α — 烯烴一 D C P D共聚物具有高光學均勻性及高透光率,因 而適合供例如光碟基材和其他光學材料之應用所用。根據 本發明,可以不必用到昂貴的多環烯烴而製得適合光學目 的所用的環烯烴共聚物。 (請先閱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艿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贽合作社印戈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率(CNS ) Λ4規格(2丨0X297公楚)-95 -

Claims (1)

  1. 附件一(A): 第87101248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8 9年3月修正 1 · 一種α -烯烴一環烯烴共聚物,其 (1 )基本上包括〇 — 3 9莫耳%下面式(Α)所表α — 稀烴成分 _
    式中R1爲氫原子或具有1_ 1 0個碳原子的烷基,及6 1 一 1 0 0莫耳%下面式(Β)所表的環烯烴成分 σο X (3) 式中R2爲氫原子或具有1 — 1 0個碳原子的烷基,且(2 )具有在3 0 °C於◦. 5克/公合甲苯溶液內測得在 0 . 2 — 10公合/克範圍內的折合黏度t?sp/c。 2 . —種α _烯烴一環烯烴共聚物,其 (1)基本上包括下面式(A) , (Β) , (C)和(D )所表重複單位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Μ消費合作社印製 ο Λ A Λ\ A8B8C8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A) Οΰ 式中R1爲氫原子或具有1 - 1 〇個碳原子的烷基
    (Β) 式中R2爲氫原子或具有1-10個碳原子的烷基
    (C) -------------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且113- R22可相同或相異,各表氫原子,或具有1或 2個碳原子的飽和或不飽和脂族烴基;或R 1 3與R 2 ^或 R21與R22 —起形成具有丨或2個碳原子的亞烷基, / 〇〇 L
    tD) q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i0 X 297公釐) -2 - 80088 AS3CD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t、申請專利範圍 式中Q爲2—8之整數, 其中各表個別重複單位(A) , ( B ) , (C)和(D) 的莫耳百分比之〔A〕 , 〔 B〕 > 〔 C〕和〔D〕所具組 成比例係在使得(〔A〕+〔 B〕)/ (〔 c〕+〔 D〕 )二 95 — 99 9/0,1-5,[ a ] / C B ] ^ 〇 — 39/61 — 100 且〔D〕/〔c〕= ◦ — 95/5 —100範圍之內,且 ¢2)具有在3 0°C ’ 0,5克/公合濃度的甲苯溶液內 測得在0 . 2_10公合/克範圍內的折合黏度?7Sp/c 〇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α —烯烴一環烯烴共聚 物’其中在其D S C曲線內實質地沒有觀測到可指定舄聚 乙稀及或乙烯成分嵌段的熔化之譜峰。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α-烯烴一環烯烴共聚 物’其中表出其D S C曲線中於下降點與上升點之間的溫 度差之ATg不高於1 5°C。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α —烯烴一環烯烴共聚 物,其中其玻璃轉變溫度(T g : °C )滿足下列式子: —22 . 7 + 2 . 84mD+0 · 0262mD2< T S < - 2 .7 + 2 . 8 4 m 〇 + 0 . 0 2 6 2 m 〇 2 其中表聚合物中所含該環烯烴成分的莫耳比例(%)且 係在38%至50%範圍內者, 且該α〜烯烴爲乙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α —烯烴一環嫌烴共聚 ------------- ^--------訂---------線.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3- 六、申請專利範圍 物,其中在其1 H — NMR光譜中,在5 1 . 8 5 p P m 的峰谷所具強度(Hi.s.s)對在(5 3 , 0 5 p pm譜峰 (請先闇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所具強度(Η3.ΰ5)之比例(Hl.85/H3.Q5)不大於 0 · 1 5 ;且該α —烯烴爲乙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α —烯烴—環烯烴共聚 物,其中在其1 H — NMR光譜中,於5 1 . 3ppm處 可指定爲聚乙烯及/或乙烯成分嵌.段的譜峰之面積( Ii 3)對在5 3 _ 0 5ppm處的譜峰之面積( 1 3 . Q 5 )的比例(I 1 . 3 / I 3 .。5 )之1 / 4不大於 ◦ . 05 ,且該α —烯烴爲乙烯。 8 . —種製備-烯烴-環烯烴共聚物之方法,包括 將有2或更多個碳原子的〇: -烯烴與二環戊二烯在包括至 少其中心金屬爲鈦,鉻或鈴的金屬錯合物之觸媒及至 少一 ^促進觸媒的存在中,同時在聚合起始到加到聚合反 應系統的二環戊二烯之轉化率達到6 0%爲止之期間內, 將反應系統內的單體莫耳比例(F )維持在滿足下列式子 的範圍內之下進行共聚合: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阼钍印製 F=〔二環戊二烯〕/〔《 —烯烴〕>4 (I)。 9 . 一種製備α —烯烴-環烯烴共聚物之方法,包括 將有2或更多個碳原子的α -烯烴與二環戊二烯在包括至 少一種其中心金屬爲鈦,銷或鈴的金屬錯合物之觸媒及至 少一種促進觸媒的存在中,同時在聚合起始到加到聚合反 應系統的二環戊二烯之轉化率達到6 0 %爲止之期間內, 將反應系統內的單體莫耳比例(F=〔二環戊二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M4規格(210 X 297公釐) ΓΓΤ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烯烴〕)維持滿足下式(Π)的範圍內之下進行共聚 合: 38/62<F/(f + i^ ) < 4 8 / 5 2 ( H ) 食中]:«表示α ~烯烴相對於d c P D的單體反應性比例 〇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9項之方法,其中該α _烯烴爲乙烯。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9項之方法’其中該金 屬錯合物的中心金屬爲锆且該促進觸媒爲鋁氧烷。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9項之方法,其中該金 屬錯合物的中心金屬爲锆且該促進觸媒爲離子性硼化合物 0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9頊之方法,其特徵在 於該反應系統內的單體莫耳比例(F )係在滿足式(I ) 或(H)的範圍內直到加到聚合反應系統內的二環戊二烯 之轉化率達到7 0 %爲止。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9項之方法’其中該單 體比例(F)的範圍爲F>5.5。 1 5 · —種α —烯烴—環烯烴共聚物’其 (1 )基本上含有0_3 9莫耳%下面式(Ah)所表的α 一嫌烴成分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貫) -SV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 A^°6 AS BS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式中R1爲氫原子或有1一1〇個碳原子的烷基, 及6 1 _ 1 0 0莫耳%下面式(bh)所表環烯烴成分
    0 2)具有在3 0°C,〇· 5克/公合甲苯溶液中測得於 .2—10公合/克範圍內之折合黏度esp/c。 1 6 . —種α —烯烴—環烯烴共聚物,其 1)基本上含有下面式(Ah) ,( Β η ) , (CH)和 D η )所表之重複單位: c
    式中R1爲氫原子或有I - 1 0個碳原子的烷基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SH) 式中R2爲氫原子或有1 - 1 0個碳原子的烷基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备(210X297公釐)
    -6 - Λ8 Β8 C8 D8
    4405 7 六、申請專利範圍 Off (C«) 式中η爲〇或1 ;m爲〇或1 — 3之正整數;p爲〇或1 :且R3- R22係相同或相異者,各表氫原子或甲基或乙 基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百)
    όί > -5· 式中Q的2—8的整數, 其中各表個別重複單位(Ah) ( Β η ) ’ (Ch)和( Dx)的莫耳百分比之〔Ah〕 , 〔Bh〕 ’ 〔(:[〇和〔 D Η〕所具組成比例係在使得(〔A Η〕+〔 Β H〕)/ ( [Ch] + [Dh] ) ~95 — 99.9/0.1-5’〔 Ah〕/〔bh〕二 〇-39/61-1〇〇 且〔〇H〕/ 〔Ch〕= 〇 — 95/5-100 範圍內者’且 (2)具有在3 0 °C,Ο . 5克/公升濃度的甲苯溶液內 測得在0·2—10公合/克範圍內之折合黏度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嫌烴一環烧烴 共聚物,其中在其D S C曲線內實質地沒有觀測到可指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令..ί Ay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4057 1 b| ____'_ D8 * 1 ι.- __ 夂、申請專利範圍 爲聚乙丨希及/或乙烯成分嵌段的熔化之譜峰。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α —烯烴—環烯烴 共水物’其中表出其D S C曲線中於下降點與上升點之間 的溫度差之ATg不高於1 5°C。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α —烯烴一環烯烴 共聚物’其中其玻璃轉變溫度(Tg : °c)滿足下列式子 —32 . 7 + 2 - 84πΐτ+0 . 〇262mr2< Tg<-7 . 7 + 2 . 84ηΐτ+〇 . 〇262πΐτ2 式中ΓΠτ表聚合物中所含該環烯烴成分的莫耳比例(%〕且 係在3 8%至5 0%範圍內者, 且該α—烯烴爲乙烯》 2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α —烯烴一環烯烴 共聚物,其中在其iH — NMR光譜中,在(5 2-20 ppm的峰谷所具強度(Η>2. 2〇)對在3 2.40 P P m譜峰所具強度(Η ' 2 . 4。)之比例(Η 2.2。/ 不大於〇 · 07 ;且該α —烯烴爲乙烯。 2 1 . —種製備α -烯烴一環烯烴共聚物之方法,包 括〔1 )將有2或更多個碳原子的α -烯烴與二環戊二烯 在包括至少一種其中心金屬爲鈦,锆或給的金屬錯合物之 觸媒及至少一種促進觸媒的存在中,同時在聚合起始到加 到聚合反應系統的二環戊二烯之轉化率達到.6 0 %爲止之 期間內,將反應系統內的單體莫耳比例(F )維持在滿足 下列式子的範圍內之下進行共聚合: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摞隼(CNS ) Μ规格(210Χ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ν6 經濟部智蒽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 44 05 六、申請專利範圍 F=〔二環戊二烯〕/〔α —烯烴〕>4 (I); 及(2 )將所得共聚物氫化到達到至少9 9 %的氫化程度 爲止。 2 2 . —種製備α _烯烴一環烯烴共聚物之方法,包 括(1 )將有2.或更多個碳原子的α -烯烴與二環戊二烯 在包括至少一種其中心金屬爲鈦,鉻或給的金屬錯合物之 觸媒及至少一種促進觸媒的存在中,同時在聚合起始到加 到聚合反應系統的二環戊二烯之轉化率達到6 0 %爲止之 期間內,將反應系統內的單體莫耳比例(F =〔二環戊二 烯〕/〔 α —烯烴〕)維持滿足下式(Π)的範圍內之下 進行共聚合: 38/62<F/(F+ra) <48/52 ( Π ) 式中r a表a -烯烴相對於DCPD的單體反應性比例且 代表該a _烯烴,及 (2 )將所得共聚物氫化到達到至少9 9 %的氫化程度爲 止。 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或2 2項之方法,其中 該a _烯烴爲乙烯3 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或2 2項之方法,其中 該金屬錯合物的中心金屬爲錯且該促進觸媒爲銘氧院。 2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或2 2項之方法,其中 該金屬錯合物的中心金屬爲銷且該促進觸媒爲離子性硼化 合物。 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或2 2項之方法’其特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搖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铋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Α8 Β8 C8 D8 44 05 7 六、申請專利範圍 徵在於該反應系統內的單體莫耳比例(F )係在滿足式( I )或(π )的範圍內直到加到聚合反應系統內的二環戊 二烯之轉化率達到70%爲止。 2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或2 2項之方法,其中 該單體比例(F .)的範圍爲ρ > 5 . 5。 2 8,一種光學材料,其主要係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1 5至2 0項中任一項所述α _烯烴—環烯烴共聚物所構 成者。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Τ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10-
TW087101248A 1997-01-31 1998-02-02 Α-olefin-cycloolefin copolymers and process for their production TW44057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849197 1997-01-31
JP5163897 1997-03-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40571B true TW440571B (en) 2001-06-16

Family

ID=26355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7101248A TW440571B (en) 1997-01-31 1998-02-02 Α-olefin-cycloolefin copolymers and process for their production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6191243B1 (zh)
EP (1) EP0891382B1 (zh)
JP (1) JP2000509754A (zh)
KR (1) KR20000064810A (zh)
CN (2) CN1134469C (zh)
AT (1) ATE241652T1 (zh)
CA (1) CA2249714A1 (zh)
DE (1) DE69814991T2 (zh)
ES (1) ES2195312T3 (zh)
TW (1) TW440571B (zh)
WO (1) WO19980338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64005A1 (en) * 1998-06-10 1999-12-15 Teijin Limited Process for producing hydrogenated alpha-olefin-dicyclopentadiene copolymer, method for molding the same and optical material
DE19850898A1 (de) * 1998-11-05 2000-05-11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EP(D)M
US20030088932A1 (en) * 2001-11-09 2003-05-15 Vernon Gardiner Toothbrush
US20080069973A1 (en) * 2004-09-15 2008-03-20 Teijin Limited Retardation Film
JP4712455B2 (ja) * 2005-06-29 2011-06-29 帝人株式会社 光学用フィルム
CN101208362B (zh) * 2005-06-30 2012-12-1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环状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及环状烯烃系树脂组合物
CN101528787A (zh) * 2006-07-14 2009-09-09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乙烯/二聚环戊二烯共聚物及其官能化衍生物
WO2008018951A1 (en) * 2006-08-04 2008-02-14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Polymer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cyclic olefin polymers, polyolefin modifiers, and fillers
WO2008018952A1 (en) * 2006-08-04 2008-02-14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Polymer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cyclic olefin copolymers and polyolefin modifiers
US8519056B2 (en) * 2007-06-01 2013-08-27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Blends of co-precipitated hydrogenated ethylene-dicyclpentadiene and elastomeric polymers to provide impact modified structural polyolefins
KR100906165B1 (ko) * 2008-02-12 2009-07-06 주식회사 코오롱 환상올레핀계 고분자 화합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1248113B2 (en) * 2018-11-30 2022-02-15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Cyclic olefin copolymers and films prepared therefrom
DE112020004613T5 (de) * 2019-09-27 2022-06-09 Idemitsu Kosan Co., Ltd. Harz auf Olefinbasis und Heißschmelzkleb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03019A (en) * 1987-03-02 1991-03-26 Mitsui Petrochemical Industries, Ltd. Cyclo-olefinic random copolymer, olefinic random co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cyclo-olefinic random copolymers
JPH01282214A (ja) 1988-05-09 1989-11-14 Mitsui Toatsu Chem Inc ポリジシクロペンタジエンの製造法
JPH0816129B2 (ja) * 1988-11-14 1996-02-21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ノルボルネン系開環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DE3922546A1 (de) 1989-07-08 1991-01-17 Hoechst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cycloolefinpolymeren
US5552489A (en) 1994-07-22 1996-09-03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Tackifiers and a process to obtain tackifiers
KR970707204A (ko) 1994-11-17 1997-12-01 이. 알테르, 에이치. 피. 위트린 고리형 올레핀의 중합 방법 및 광중합성 조성물(process for polymerizing cyclic olefins and a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sition)
DK0792306T3 (da) 1994-11-17 1999-08-16 Ciba Sc Holding Ag Fremgangsmåde til polymerisation af cycliske olefiner og fotopolymeriserbar sammensætn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241652T1 (de) 2003-06-15
ES2195312T3 (es) 2003-12-01
EP0891382B1 (en) 2003-05-28
JP2000509754A (ja) 2000-08-02
CN1134469C (zh) 2004-01-14
DE69814991T2 (de) 2004-02-26
CN1280140A (zh) 2001-01-17
EP0891382A1 (en) 1999-01-20
US6191243B1 (en) 2001-02-20
WO1998033830A1 (en) 1998-08-06
DE69814991D1 (de) 2003-07-03
KR20000064810A (ko) 2000-11-06
CA2249714A1 (en) 1998-07-31
CN1222920A (zh) 1999-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40571B (en) Α-olefin-cycloolefin copolymers and process for their production
JP3154999B2 (ja) シクロオレフィン系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
TWI257407B (en) Automobile parts made of polypropylene resin composition
WO1994010216A1 (en) Olefin copolymer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10174099A (ja) 環状オレフィン付加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443606B2 (ja) 広範な融点範囲を有するポリオレフィン成形組成物とその調製方法及びその利用
CA2623800A1 (en) Cycloolefin copolymers, a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 use thereof and catalysts
JPWO2006067950A1 (ja) 環状オレフィン系付加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環状オレフィン系付加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用途
JP5353043B2 (ja) 環状オレフィン付加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26242B2 (ja) 環状オレフィン系付加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TW593377B (en) Production method of cyclic olefin addition polymer
DE112016004386T5 (de) Kreuz-Copolymere sowie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für
TW200403261A (en) Cycloolefin addition copolymer and optical transparent material
JP6763373B2 (ja) 共重合体、重合体、成形材料及び樹脂成形体
JP5177335B2 (ja) 架橋体および架橋用組成物
JPWO2017199980A1 (ja) 水素化重合体、成形材料および樹脂成形体
JP5828700B2 (ja) 触媒組成物、触媒組成物を用いたノルボルネン系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ノルボルネン系共重合体、更には、その共重合体を用いた耐熱性フイル
JP3210039B2 (ja) プロピレン共重合体組成物
JP2000006181A (ja) 水添α−オレフィン−ジシクロペンタジエン系共重合体の成形方法およびそれから得られる成形物
JP5017793B2 (ja) 環状オレフィン系付加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WO1989001953A1 (en) Ring-opening polymers and process for their production
JPH10120767A (ja) 環状オレフィン系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302811A (ja) 環状オレフィン系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04359704A (ja) 透明且つ耐熱性に優れるノルボルネン樹脂
JPH10195183A (ja) 極性置換基を有する開環メタセシスポリマーの水素添加生成物からなる透明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