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16118B - Method of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 Google Patents
Method of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416118B TW416118B TW088109426A TW88109426A TW416118B TW 416118 B TW416118 B TW 416118B TW 088109426 A TW088109426 A TW 088109426A TW 88109426 A TW88109426 A TW 88109426A TW 416118 B TW416118 B TW 41611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oxidation
- insulating layer
- patent application
- item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Making of isolation regions between compone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Making of isolation regions between components
- H01L21/762—Dielectric regions, e.g. EPIC dielectric isolation, LOCOS; Trench refilling techniques, SOI technology, use of channel stoppers
- H01L21/76224—Dielectric regions, e.g. EPIC dielectric isolation, LOCOS; Trench refilling techniques, SOI technology, use of channel stoppers using trench refilling with dielectric materials
- H01L21/76232—Dielectric regions, e.g. EPIC dielectric isolation, LOCOS; Trench refilling techniques, SOI technology, use of channel stoppers using trench refilling with dielectric materials of trenches having a shape other than rectangular or V-shape, e.g. rounded corners, oblique or rounded trench walls
- H01L21/76235—Dielectric regions, e.g. EPIC dielectric isolation, LOCOS; Trench refilling techniques, SOI technology, use of channel stoppers using trench refilling with dielectric materials of trenches having a shape other than rectangular or V-shape, e.g. rounded corners, oblique or rounded trench walls trench shape altered by a local oxidation of silicon process step, e.g. trench corner rounding by LOCO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ment Separation (AREA)
Description
416118 五、發明說明(1) 發明背景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製造半導體元件之方法,以及更詳細言 之,係製造一種具有改良式溝槽隔離結構之半導體元件。 相關技藝說明 隨著半導體元件集積度之增高,極精細之圖案對製造半 導體元件而言則益形重要。再者,電晶體之通道長度以及 元件隔離之場氧化層之寬度也隨之縮減。據此,不同之元' 件隔離方法例如LOCOS,改良式LOCOS,或溝槽隔離方法業-已成功地相繼發展出。 圖1至6圖示應用TI技術執行之習用半導體元件隔離方 法。此方法以下列六步驟說明。 第一步驟,如圖1所示,熱氧化層製之第一絕緣層1 2以 及氮化物層製之第一抗氧化層14依序地於半導體基板上形 成,例如,矽基板1 0。光阻圖案於其上形成(未示出),而 且未掩蓋住非主動區之第一抗氧化層14之表面。此處,第 一絕緣層12之厚度範圍介於120至18 0^之間以及第一抗氧 化層1 4之厚度範圍介於1 3 0 0至1 7 0 0/\之間。此後,依序蝕 刻第一抗氧化層1 4以及第一絕緣層1 2至外露出非主動區之 基板表面為止,此係利用光阻圖案充當光罩為之。接著, 去除光阻圖案;僅留下主動元件所在處之主動區域上之第 一抗氧化層1 4以及第一絕緣層1 2。然後,蝕刻去基板1 0之 部份外露面而形成溝槽1 1,此係利用經過蝕刻後之第一抗 氧化層14充當光罩。
O:\58\58527.PTD 第5頁 416118 五、發明說明(2) · 第二步驟,如圖2所示,熱氧化層製之第二絕緣層1 6沿 :溝槽之内面形成=此處,第二絕緣層1 6之厚度範圍介於 :2 0 0至3 0 0爲之間•第二絕緣層1 6於漕槽内部形成旨在修補 ;以蝕刻方法形成溝槽時於矽基板10之經蝕刻之表面上造成 | :之損壞區域。 | Η 第三步驟,如圖3所示,第二抗氧化層(即,氮化物内 襯)1 8於基板上形成且厚度範圍介於6 0至1 5 0為之間。氧化 物製之第三絕緣層2 0沈積於第二抗氧化層1 8上,完全充填' i · 滿溝槽且厚度介於5 0 0 0至6 0 0 0 $之間。 · 若溝槽側壁之矽被氧化或者因為在經過溝憎隔離形成後 i 之一連串氧化製程造成體積膨脹之現象,則會因施加於矽 基板之應力在基板内產生差排。第二抗氧化層1 8於沿著溝 槽内面生長之第二絕緣層1 6以及第三絕緣層2 0之間形成, 旨在防止02穿透填滿溝槽之第三絕緣層2 0到達溝槽之側壁 |
I :以減少因體積膨脹造成之應力。 | 第四步驟,如圖4所示,利用化學機械研磨(CMP )法平坦 | 化第三絕緣層2 0以及第一與第二抗氧化層1 4以及1 8。 i 第五步驟,如圖5所示,利用等向性蝕刻方法移除第一 | 抗氧化層1 4。在此步驟中,第二抗氧化層1 8亦經部份蝕 | 去。 : : 第六步驟,如圖6所示,主動區上之第一絕緣層12以及 | 位在非主動區上之第三絕緣層2 0之既定之上部份係利用溼 丨式蝕刻法蝕去以形成由第二抗氧化層18以及第二與第三絕 丨 1緣層1 6以及2 0所形成之溝槽隔離。此後,於基板1 0之主動 丨
416118 • * * " ' ~' ' " 1—j i五、發明說明(3) 丨區上形成一層緩衝氧化廣(未示出)。以離子佈植法形成井 :區以及控制好臨限電壓 V t h之後再移除緩衝氧化層。 但是,應用上述之元件隔離法,卻使第二抗氧化層1 8遭 | ! !遇以下難題。 i I 若第二抗氧化層1 8厚度如上述介於60至1 50為之間,則凹 | 丨陷,即圖示中之"Γ部份,將於第二以及第三絕緣層1 6以 i
, I i I及2 0之間產生,即主動區以及非主動區之接面區域。如圖 | 丨5所示,由於當主動區上之第一抗氧化層1 4經蝕去後,位 在第三絕緣層2 0之側邊以及溝檜内之第二抗氧化層1 8亦同. 時遭受部份蝕去,所以產生了凹陷。此項難題會更加惡 ;化,即當第一絕緣層1 2及第三絕緣層2 0之上部份經蝕去之 |際。若凹陷係於溝槽隔離邊緣之既定部份上形成,則在進 | |行蝕刻複晶矽層過程以形成閘極期間將使部份複晶矽殘留 丨於此部份上。更因此使閘極短路,引發不良之特性。 若第二抗氡化層18形成之厚度低於50為則可避免發生此 ;等問題,但是利用於執行以下氧化物製程期間(例如,因 | 1應離子佈植所需之緩衝氧化層,閘極絕緣層以及在閘極表 | 面上形成氧化層之種種製程)所形成之第二抗氧化層仍難 丨 i以阻斷〇2穿透至溝槽之側壁。據此,由於溝槽側壁之矽遭 | 丨部份氣化,所以因體積膨脹產生之應力遂加諸於矽基板而 I !導致溝槽之側壁上之矽晶格扭曲。如此而來則在矽基板内 i I誘發並排進而於後續製程中於接面區域產生更多缺陷。如 | :此勢必會造成漏電流因而劣化電晶體之整體操作特性= !
簡言之,利用較薄之抗氧化層以減少因體積膨脹而誘發 丨 I
第7頁 —416118- 五、發明說明(4) 之應力,實難以阻斷02穿透之至溝槽之側壁而仍使溝槽之 側壁遭氧化。在另一方面,利用較厚之抗氧化層,第二抗 氧化層於等向蝕刻充當溝槽光罩之第一抗氧化層1 4期間亦 會遭部份蝕去。因此,在此部份仍會產生凹陷。總之,發 明一種可製造無此等問題之溝槽隔離結構之改良方法實乃 當務之急。 發明摘要 據此,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幾乎完全消弭相關技藝中遭 遇之一項或多項難題之製造半導體元件之方法。 本發明之一項目的係,提出一種改良式之製造半導體元 件之方法。根據本發明,雖然溝槽内面之抗氧化層(氮化 物内襯)相當厚,但是本發明之方法仍可消弭形成閘極所 殘留之複晶矽造成不良特性以及在後續氧化製程期間於溝 槽側壁上造成之損壞等難題,而改變製程條件以避免凹陷 於溝槽隔離邊緣之特定部份内產生。 本發明之其他特點與優點將於下文詳述之。本發明之目 的以及其他優點利用特別指出之結構說明以及附屬之申請 專利範圍與附圖即可瞭解。 為了完成本發明之此等與其他優點,以本發明之第一具 體實施例說明之,其包含步驟如下: 第一絕緣層以及第一抗氧化層依序於半導體基板上形成 以外露出基板之特定部份; 部份蝕刻基板之外露表面以形成溝槽,係利用第一抗氧 化層充當光罩;
O:\58\58527.PTD 第8頁 416118 五、發明說明(5) 第二絕緣層沿著溝槽之内面上形成; 等向蝕刻第一抗氧化層至一既定厚度; 形成第二抗氧化層以覆蓋住包含外露之第一抗氧化層之 第二絕緣層; 在第二抗氧化層上形成第三絕緣層以充填溝槽; 利用CMP法平坦化第三絕緣層以及外露出第一以及第二 抗氧化層;以及 移除第一抗氧化層。 本發明第二具體實施例包含以下步驟: 第一絕緣層以及第一抗氧化層依序於半導體基板上形成 以外露出基板表面上之既定部份並且在其側壁上形成間隔 物; 部份蝕刻基板之外露表面以形成溝槽,係利用第一抗氧 化層以及間隔物為之,然後移除間隔物; 第二絕緣層沿著溝槽之内面上形成; 形成第二抗氧化層覆蓋住包含第一抗氧化層以及第一絕 緣層之絕緣層; 形成第三絕緣層於第二抗氧化層上以充填漕構; 利用CMP法平坦化第三絕緣層以外露出第一以及第二抗 氧化層至一既定厚度;然後 移除第一抗氧化層。 圖示之簡述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以及優點參酌附圖並利用較佳具體實 施例之詳細說明即可充份了解,其中:
O:\58\58527.PTD 第9頁 416118 丨五 '發明說明(6) 圖1至6例示習用半導體元件之習用元件隔離法: 圖7至12例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具體實施例之半導體元 件之元件隔離法:以及
I 圖1 3至1 8例示根撐、本發明之第二具體實施例之半導體元 件之元件隔離法。 較佳具體實例之詳細說明 ! 現在將對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詳加說明,相關實例 ;則例示於附圖内。 本發明之方法旨在避免於形成溝槽後之氣化製程期間造 !成溝槽側壁之矽之氧化現象發生,例如一者為形成離子佈 ;植所需之緩衝氧化層*其二為形成閘極絕緣層以及另一者 I為形成一氧化層於閘極表面上,此係利用改變製程條件以 !防止凹陷於溝槽隔離之週邊之既定部份内產生。詳文參考 ί圖7至18於下文詳述之。
I 此處,圖7至1 2例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具體實施例之半 i I導體元件之元件隔離法。圓1 3至1 8例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二 丨具體實施例之半導體元件之元件隔離法。 首先,本發明之第一具體實施例分述於以下六步驟。 j 如圖7所示,熱氡化層製之第一絕緣層1 0 2以及氮化物層 | ; 製之第一抗氧化層1 0 4依序地於半導體基板1 0 0上形成(例 I 如,矽基板)。光阻圖案於其上形成(未示出),而且未掩 | :蓋住非主動區之第一抗氧化層1 0 4。此處,第一絕緣層1 0 2 I I之厚度範圍介於120至10 8/¾之間以及第一抗氧化層104之厚 i 丨度範圍介於1 3 0 0至1 7 0 0 A之間。此後,依序蝕刻第一抗氧 i I !
第10頁 416118 I五、發明說明(7) 丨化層104以及第一絕緣層102至外露出非主動區之基板表面 為止,此係利用光阻圖案充當光罩為之。去除光阻圖案, 僅留下主動元件所在處之主動區域上之第一抗氧化層104 i以及第一絕緣層102。利用第一抗氧化層104充當光罩蝕刻 i 去基板1 0 0之部份外露表面而形成溝槽1 0 1。 再者,形成溝檜之方法可以下列方法執行之。利用光阻 j 圖案充當光罩,依序蝕刻第一抗氧化層1 〇 4以及第一絕緣 層1 0 2。接著,蝕刻部份之基板1 0 0之外露區而形成溝槽後 丨再去除光阻圖案。 j I 如圖8以及圖9所示,熱氧化層製之第二絕緣層1 0 6沿著 | - ! 丨溝槽之内面形成。此處,第二絕緣層1 0 6之厚度介於1 5 0至 I I 3 0 0為之間。如圖8所示,第一絕緣層1 0 2可能抑或不會隨同 | !第一抗氧化層104 —起被钱去。第一抗氧化層104如圖8所 ί ί !示經等向蝕刻至既定厚度。此處,等向蝕刻製程削減第一 | 抗氧化層1 0 4之厚度至厚始厚度之約5 0 %或9 0 %。另一方法 i ί . ί
係,等向蝕刻第一抗氧化層之後,第二絕緣層1 0 6沿著溝 I ί I槽内面形成。如圖9所示,氮化物層製之第二抗氧化層1 0 8 j 丨於上述基板之整面上形成而覆蓋住第一抗氧化層,第一絕 ) I緣層以及第二絕緣層。第二抗氧化層1 08之厚度介於60至 ! :1 5 0爲之範圍之間。完成等向蝕刻則使第二抗氧化層1 0 8具 | 備一蝕刻區間(” A"距離),因而可防止在溝槽隔離内部形 丨 : ; 成凹陷進而避免當蝕刻第一抗氧化層1 0 4時蝕刻溝槽内部 之第二抗氧化層1 〇 8,即使在其他區域内之第二抗氧化層 ; 1 0 8被部份敍去。 丨
第11頁 416118 五、發明說明(8) 此處,執行形成"Τ Γ後之氧化製程,第二抗氣化層1 08 藉由填滿溝槽之第三絕緣層丨丨〇來阻斷〇2穿透入溝槽之側 壁,以防止溝槽惻壁上之矽基板被氧化。 此後,利用CVD法於第二抗氧化層1 〇8上形成第三絕緣層 11 0,涵蓋溝槽之總厚度介於5 〇 〇 〇至6 0 0 0&之範圍之間,即 圖9内之Π處,已完全填滿溝槽。此處,第三絕緣層丨丨〇為 TEOS製之單層結構或n USG/TEOS,1製之多層結構。 如圖1 0所示’以化學機械研磨(CMΡ)法平坦化第三絕緣 層110以露出第一以及第二抗氧化層1 〇4以及1 08,或外露 出第一抗軋化層104。此處’如圊1〇所示之第—以及第二 抗氧化層1 04以及I 08,於平坦化絕緣層11 〇期間均以CMP法 i虫刻至一特定厚度。 如圖1 1所示’除去主動區之第一抗氧化層丨〇 4,係利用 等向蝕刻法為之。在此步驟中,第三絕緣層1 1 〇側面上之 第二抗氧化層108以及第二絕緣層1〇6上之第二抗氧化層 1 0 8均被部份飯去。 如圖1 2所示’主動區之第一絕緣層1 0 2之既定上部份以 及非主動區之第三絕緣層Π 〇之上部份均被蝕去,此係利 用濕蝕刻法完成之,所以溝槽隔離係由第二抗氧化層丨〇8 以及第二以及第三絕緣層1 〇 6與丨丨〇共同形成。緩衝氧化層 (未示出)於基板100之主動區上形成。利用離子佈植法完 成井區以及控制臨限電壓後再移除緩衝氧化層。 利用此種元件隔離法,採用厚度介於6〇至15{^之間之氮 化物内襯製之第一抗氧化層108,移除主動區上之第一抗
O:\58\58527.PTD 第12頁 416118
I五、發明說明(9) I 丨氧化層1 04期間溝槽内之層1 08則不致於溝槽隔離之周邊上 產生凹陷β 隨後,為了形成電晶體,閘極絕緣層係於無缓衝氧化層 之部份上形成。複晶層再於包含"溝槽η隔離之閘極絕緣層 上形成。但是複晶矽不會殘留在"溝槽隔離”上之特定部 |份。因此,係可能避免因為殘留複晶矽導致之閘極短路現
| 象。 , I I 因為第二抗氧化層1 08之厚度介於60至1 5〇θ之間,利用 I I在形成”溝槽隔離”之後續氧化製程期間之上述抗氧化層則 | !足以防止〇2穿透第三絕緣層π 〇達其側壁。因此,溝槽側 丨 [ ΐ |壁上之矽基板則不再被氧化。 因此,有可能阻止因溝槽側壁之氧化造成體積膨脹引發 之應力以及防止在後續氧化製程期間損壞溝槽側壁上之矽
I 基板。因此,電晶體之操作特性之劣化現象即可被消弭。
I I 接著,本發明之第二具體實施例參考圓1 3至1 8詳述於 | i : |下。僅將異於上述方法之製程步驟詳加說明。 I 如圖1 3所示,熱氧化層製之第一絕緣層2 0 2以及氮化物 |層製之第一抗氧化層2 0 4依序於半導體基板2 0 0 (例如,矽 i :基板)上形成。光阻圖案於其上形成(未示出),未覆蓋住 I :非主動區之第一抗氧化層2 0 4。此處,第一絕緣層2 0 2之厚 | 丨度介於120至180¾之間而且第一抗氧化層204之厚度介於 i
i 1 3 0 0至1 7 0 0為之間。此後,利用光阻圖案為光罩依序蝕刻 I |第一抗氧化層2 0 4以及第一絕緣層2 0 2至外露出基板2 0 0之 | ί非主動區表面為止。移除光阻圖案後,僅留下待形成主動 I
: I
第13頁 416118 i五、發明說明(10) 丨 ;元件處之主動區上之第一抗氧化層204以及第一絕緣層 | :202。高溫氧化物(ΗΤ0)層於基板上形成,而基板意指包括 I 已經過蝕刻之第一抗氧化層以絕緣層2 0 4以及2 0 2,以及此 層經異向蝕刻後在已經過蝕刻之第一杭氡化層2 0 4以及第 i 一絕緣層2 0 2之圖案之一側壁上肜成間隔物2 0 6。此處之 I HTO層之厚度範圍介於4〇〇至600/¾之間。此後,利用第一抗 氧化層204以及間隔物2 0 6為光罩部份蝕刻基板2 0 0之外露
| I |表面,則形成溝檜2 0 1。
I ! 如圖1 4所示,以姓刻法移除間隔物2 0 6 »熱氧化層製之 I第二絕緣層2 0 8沿著溝槽之内面形成。此處,第二絕緣層 i 2 0 8之厚度範圍介於1 50至3 0 0/¾之間。 |
| 如圊15所示,氤化物製之第二抗氧化層210於第二絕緣 i 丨層208,第一絕緣層202,以及第一抗氧化層204上形成。 I !此處,第二抗氧化層2 1 0之厚度範圍介於6 0至1 50為之間。 i i ' !此後1氧化物製之第三絕緣層2 1 2係以CVD法形成於第二抗 | 氧化層2 1 0上,包含溝槽厚度範圍介於5 〇 〇 〇至6 0 0 0為之間,| 即圖1 5内之W2處,已完全填滿溝槽。此處,第三絕緣層 | 21 2係由單層TEOS結搆抑或多層_· USG/TEOS"結構所形成。 | 如圖1 6所示,以C Μ P法平坦化第三絕緣層2 1 2至外露出第 i 一以及第二抗氧化層2〇4與210或者外露出第二抗氧化層 i I · I 204為止。此處,第一以及第二抗氧化層204以及210經蝕 | j j ;刻至一既定厚度,如圖1 6所示,係當平坦化第三絕緣層 j 212後以CMP法為之。 , : 如圖Π所示,主動區之第一抗氧化層204業經移除,係 j
第14頁 416118 I五、發明說明(li) I利用等向蝕刻法為之。在此步驟中,第三絕緣層2 1 2側壁 I上之第二抗氧化層2 1 0以及第二絕緣層2 0 8上之第二抗氧化 層2 1 0均被部份蝕去。 如圖1 8所示1主動區之第一絕緣層2 0 2之既定上部份以 i及非主動區之第三絕緣層2 1 2之上部份均以濕蝕刻法蝕 I去,以致”溝槽隔離M係由第二抗氣化層2 1 0以及苐二與第 I三絕緣層208以及212共同形成:緩衝氧化層(未示出)於基 I板2 0 0之主動區上形成。利用離子佈植法完成井區以及控 i 制臨限電壓後再移除緩衝氧化層=> 在本具體實施例亦復是,採用厚度介於60至1 50^之間之 !氮化物製之第二抗氧化層2 1 0,移除主動區上之第一抗氧 1化層2 0 4期間溝糟内之層2 1 0則不致於溝槽隔離之周邊上產 生四陷。 | ; 誠如上述,根據本發明,雖然溝槽内面上之抗氧化層 i (氮化物内襯)相當厚,但是"溝槽隔離"之周邊上卻不會產 生凹陷。因此,(1 )在蝕刻形成閘極之過程中不會殘留複 ! Γ
晶矽,因此可防止因為殘留矽產生之不良特性(例如,閘 I
I 丨極短路造成之特性),以及(2)即使完成了在形成溝槽隔離 | 後之後續氧化製程,也可利用第二抗氧化層防止溝槽側壁 | 發生氧化現象,因而免使溝槽側壁之矽基板受損。 | 凡精於該技藝者在不悖離本發明之精神範疇均能根據本 i
' I i發明之半導體元件製造方法執行各種不同之改良與變型。ί 因此,本發明旨在涵蓋介於附屬申請專利以及其等同要項 | 範圍内之本發明之改良與變型。
Claims (1)
- 41611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製造半導體元件之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提供一種半導體基板: 形成第一絕緣層於該基板表面上: 形成第一抗氧化層於該第一絕緣層上: 丨 利用圖案化該第一抗氧化層以及該第一絕緣層以外 i露出該基板表面上之既定區域: 1 利用蝕刻該基板之外露表面以於該基板内形成溝 :槽; 形成第二絕緣層於沿著該溝槽之内面上; 等向蝕刻該第一抗氧化層至既定厚度; 形成第二抗氧化層於完成結構上; 形成第三絕緣層於該第二抗氧化層上以填滿該溝 槽: 平坦化該第三絕緣層以外露出該第二抗氧化層;以 及 ! 移除該第一抗氧化層以及部份之該第二抗氧化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1其中該第一絕緣層係 由熱氧化層所形成,且其厚度範圍介於1 2 0至1 8 0為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二絕緣層係 由熱氣化層所形成,且其厚度範圍介於1 5 0至3 0 0為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抗氧化層 係由一 II化物層所形成1且其厚度介於1 3 0 0至1 7 Ο 0Λ之 :間。 ,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二抗氧化層416118 i六、申請專利範圍 I r i !係由一氮化物層所形成,且其厚度範圍介於60至1 50^之 i I ! 丨間。 丨 ! ( i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抗氧化層 | 之第一厚度經由等向蝕刻後減至第二厚度,第二厚度為第| 丨一厚度之約1/2至9/10。 ! |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三絕緣層係 i由一氮化物層所形成,且其厚度範圍介於5 0 0 0至6 0 0 0/¾之 ! - | 丨間0 I ! ;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氧化層係選自 包括TEOS單層以及USG/TEOS多層之群中。 !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i中該第一抗氧化層 I i ; I係利用等向蝕刻法移除。 i j ! ! ίο. 一種製造半導體元件之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丨 提供一種半導體基板; 丨 I 形成第一絕緣層於該基板表面上: I 形成第一抗氧化層於該第一絕緣層上; 利用圖案化該第一抗氧化層以及該第一絕緣層以外 I露出該基板表面之既定區域以及在鄰接該基板表面之外露 i i . 區之該第一絕緣層以及該第一抗氧化層内形成側壁; .丨 形成間隔物於該側壁上: 利用蝕刻基板之外露表面於該基板内形成溝槽; 丨 i · 移除該間隔物; 形成第二絕緣層於沿著該溝槽之一内面; i 形成弟二抗氧化層於完成結構上1 i第17頁 416118 :六、申請專利範圍 I 形成第三絕緣層於該第二抗氣化層上以填滿該溝 丨 :才曹; ! 平坦化該第三絕緣層以外露出該第二抗氧化層;以 ! 丨及 移除該第一抗氧化層以及部份之該第二抗氧化層。I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ίο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絕緣層 ί 丨係由熱氡化層所形成,且其厚度範圍介於丨20至180/¾之 | I間。 .丨 !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抗氧化 | 層係由氮化物層所形成,且其厚度介於1 3 0 0至1 7 0 0 /4之 I ! ;間。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方法,其中形成間隔物之 I 丨步驟如下: ' I 形成高溫氧化物層於該第一絕緣層以及該第一抗氧 I I 化層上至既定厚度;以及 I ! 異向姓刻該高溫氧化物層。 I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方法,其中該高溫氧化物 層之厚度介於4 0 0至6 0 0《之間。 '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二絕緣層 j 係由熱氧化層形成,且其厚度範圍介於1 5 0至3 0 0月之間。 i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二抗氧化 | 層係由fl化物層所形成,且其厚度範圍介於6 0至1 5 0 A之 ! 間= :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三絕緣層 |第丨8頁 :六、申請專利範圍 係甴氧化物層所形成,且其厚度範圍介於5 0 0 0至6 Ο Ο Ο Θ之 間3 !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方法,其中該氧化層係選 i自包括TEOS單層以及USG/TEOS多層之群中= I :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抗氧化 |層係利用等向蝕刻法移除。苐19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19980021037A KR100283469B1 (ko) | 1998-06-08 | 1998-06-08 | 반도체소자제조방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416118B true TW416118B (en) | 2000-12-21 |
Family
ID=19538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88109426A TW416118B (en) | 1998-06-08 | 1999-06-07 | Method of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239030B1 (zh) |
JP (1) | JP2000012677A (zh) |
KR (1) | KR100283469B1 (zh) |
TW (1) | TW41611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386946B1 (ko) * | 2000-08-01 | 2003-06-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트렌치 소자 분리형 반도체 장치의 형성방법 |
JP2002289683A (ja) | 2001-03-28 | 2002-10-04 | Nec Corp | トレンチ分離構造の形成方法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
US6828213B2 (en) * | 2002-03-21 | 2004-12-07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Method to improve STI nano gap fill and moat nitride pull back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7178A (ja) * | 1992-07-17 | 1994-02-10 | Toshiba Corp |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
US5387540A (en) * | 1993-09-30 | 1995-02-07 | Motorola Inc. | Method of forming trench isolation structure in an integrated circuit |
CA2131668C (en) * | 1993-12-23 | 1999-03-02 | Carol Galli | Isolation structure using liquid phase oxide deposition |
US5786263A (en) * | 1995-04-04 | 1998-07-28 | Motorola, Inc. | Method for forming a trench isolation structure in an integrated circuit |
JPH09181163A (ja) * | 1995-11-13 | 1997-07-11 | Texas Instr Inc <Ti> | 丸い角を備えたトレンチ分離構造体を有する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法 |
KR100213196B1 (ko) * | 1996-03-15 | 1999-08-02 | 윤종용 | 트렌치 소자분리 |
JPH09283614A (ja) * | 1996-04-10 | 1997-10-31 | Sony Corp | トレンチ素子分離構造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 |
KR100230816B1 (ko) * | 1997-03-18 | 1999-11-15 | 김영환 | 반도체 소자 격리방법 |
US5960297A (en) * | 1997-07-02 | 1999-09-28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
-
1998
- 1998-06-08 KR KR1019980021037A patent/KR100283469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9
- 1999-05-25 JP JP11145643A patent/JP2000012677A/ja not_active Ceased
- 1999-06-07 TW TW088109426A patent/TW416118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9-06-08 US US09/327,977 patent/US6239030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0012677A (ja) | 2000-01-14 |
KR100283469B1 (ko) | 2001-04-02 |
US6239030B1 (en) | 2001-05-29 |
KR20000001017A (ko) | 2000-0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60267131A1 (en) | Isolation trench | |
JP4034136B2 (ja) | 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 | |
KR100825014B1 (ko) | 반도체 소자의 소자분리막 제조방법 | |
JP2005166700A (ja) |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0012676A (ja) | 半導体装置のトレンチ素子分離方法 | |
JP2002246460A (ja) | 浅いトレンチアイソレーション構造を有する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5026658A (ja) | フラッシュメモリ素子の製造方法 | |
JP2006156471A (ja) |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 |
JP2006196843A (ja) |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TW200409235A (en) | Abstract of the disclosure | |
JP2006190943A (ja) | フラッシュメモリ素子のフローティングゲート電極形成方法 | |
JP2005197644A (ja) | 半導体素子及びその素子分離方法 | |
US6653194B1 (en) | Method for forming contact hole in semiconductor device | |
JP2009200464A (ja) | フラッシュメモリ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7358588B2 (en) | Trench isolation type semiconductor device which prevents a recess from being formed in a field region | |
US20020146891A1 (en) | Method for forming isolation trench | |
TW416118B (en) | Method of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 |
KR100403627B1 (ko) | 트랜치 소자분리 방법 | |
JP4472434B2 (ja) |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 |
KR20060122139A (ko) | 플래쉬 메모리 소자의 제조방법 | |
JP4660964B2 (ja) | 絶縁分離型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 |
JP2007150236A (ja) | フラッシュメモリ素子の製造方法 | |
JPH11195701A (ja) |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KR100705212B1 (ko) | 플래쉬 메모리 소자의 제조방법 | |
KR20100074668A (ko) | 반도체 소자의 소자 분리 구조 형성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D4A |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