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3430A - 積層薄膜及包裝材料 - Google Patents

積層薄膜及包裝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3430A
TW202233430A TW110147370A TW110147370A TW202233430A TW 202233430 A TW202233430 A TW 202233430A TW 110147370 A TW110147370 A TW 110147370A TW 110147370 A TW110147370 A TW 110147370A TW 202233430 A TW202233430 A TW 20223343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coating layer
laminated film
coating
lamina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7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田大輔
山崎敦史
山口雄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3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343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65/00Wrappers or flexible covers; 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02Wrappers or flexible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specially treated, e.g. irradi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65/00Wrappers or flexible covers; 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38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40Applications of laminates for particular packaging purp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022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24All layers being polymeric
    • B32B2250/242All polymers belonging to those covered by group B32B27/32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1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on synthetic resin layer or on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0Inorganic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6Polymeric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8Multiple coating on one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Opaqu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4Transluc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14Oriented
    • B32B2307/518Oriented bi-axi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38Rough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4Permeability to gases, adsorption
    • B32B2307/7242Non-permeable
    • B32B2307/7244Oxygen barri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4Permeability to gases, adsorption
    • B32B2307/7242Non-permeable
    • B32B2307/7246Water vapor barri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32Dimensional properties
    • B32B2307/734Dimensional stabi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46Slipping, anti-blocking, low fri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48Releasabi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39/00Containers; Receptacles
    • B32B2439/40Closed containers
    • B32B2439/46Ba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3/00Packaging equipment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積層薄膜,其係以聚丙烯薄膜作為主體,可形成大致由單一種類的樹脂所構成而環境負擔小的疊層構成,並且具有包裝材料所要求之阻氣性及接著性,更具有加工適性等必要性能。 本發明之積層薄膜,係在基材薄膜的至少單面上設置具有聚乙烯醇系共聚物及無機層狀化合物的被覆層而成的積層薄膜,其中上述積層薄膜滿足下述(a)~(d)的要件。 (a)上述基材薄膜為使用了丙烯系樹脂的延伸薄膜。 (b)上述被覆層的附著量為0.10g/m 2以上0.50g/m 2以下。 (c)上述積層薄膜的全反射紅外吸收光譜中,在1040±10cm -1的區域具有吸收極大值的峰值強度(P1)與在3300±10cm -1的區域具有吸收極大值的峰值強度(P2)的比(P1/P2)在3.0~25.0的範圍內。 (d)上述積層薄膜的150℃×5分鐘的加熱收縮率在MD方向、TD方向上皆為10%以下。

Description

積層薄膜及包裝材料
本發明係關於阻氣性積層薄膜。更詳細而言,係關於一種阻氣性塗布薄膜,其在製造上及廢棄時的環境負擔小,且兼具優良的阻氣性能、作為包裝用材料的充分接著強度、及二次加工時的尺寸穩定性。
近年來,以歐州為首的世界各國中,逐漸強化對於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的規範。其背景係在國際上對於資源回收的意識高漲,以及新興國家的垃圾問題日益嚴重。因此,針對食品、醫藥品等所需要的塑膠製包裝材料,亦從3R(recycle、reuse、reduce)的觀點而要求環境對應型的產品。
作為上述對於環境友善的包裝材料所要求之性能,可列舉:(1)由可再生的材料所形成,(2)具有可阻隔各種氣體以延長品嘗期限的阻氣性能,(3)形成環境負擔小的疊層構成(例如不使用有機溶劑以及材料本身的使用量少,單一材料(mono material)化而可再生)等。
近年來,為了能夠達成上述(2)、(3),聚丙烯薄膜的使用受到矚目。聚丙烯薄膜在食品及各種商品的包裝用、電絕緣用、表面保護用薄膜等大範圍的用途中通用。聚丙烯薄膜因為其分子結構而可呈現高的水蒸氣阻隔性。再者,作為與表面基材薄膜貼合的密封層,一般為聚丙烯系及聚乙烯系的熱封樹脂,因此例如藉由將聚丙烯薄膜用於表面基材、並且將未延伸聚丙烯片用於密封層,可具有阻氣性並且達成包裝材整體的單一材料化,且容易再生等,而能夠是對於環境友善的包裝材設計。
然而,關於上述(2)的阻氣性,聚丙烯薄膜雖具有水蒸氣阻隔性,但例如相較於一般水蒸氣阻隔性優良的透明無機蒸鍍聚酯薄膜而並不充分,又,具有氧氣阻隔性極差這樣的問題點。對此,以往即使用在聚丙烯薄膜上積層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偏二氯乙烯樹脂、聚丙烯腈等一般而言氧氣阻隔性較高的高分子樹脂組成物而成的薄膜(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3)。
然而,使用上述聚乙烯醇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高分子樹脂組成物而成的阻氣性塗布薄膜其濕度依存性高,因此在高濕度之下會觀察到阻氣性降低。又,聚偏二氯乙烯樹脂、聚丙烯腈其濕度依存性低,但作為絕對值的阻隔值並不充分,而且具有在廢棄、焚燒時會產生有害物質而危險性高這樣的問題。
作為改善乙烯醇系樹脂的濕度依存性的方法,有人提出一種積層了在乙烯醇系樹脂中混合矽烷系交聯劑而成之塗布層的阻氣性塗布薄膜。此情況中,乙烯醇系樹脂因為矽醇基而交聯,故濕度依存性低,而展現出良好的阻氣性(例如,參照專利文獻4、5)。
然而,此等阻氣性塗布薄膜,為了使其交聯而必須進行充分的加熱處理,在基材為聚丙烯薄膜的情況中,因為機械特性的劣化及加工時的熱皺而無法滿足作為包裝材料的充分特性,而且在加工時進行加熱處理時需要大量的熱能,從環境負擔的觀點來看亦不佳。再者,關於水蒸氣阻隔性能亦尚不充分。
另一方面,作為進一步提升阻隔性能的手段,有人提出了一種阻氣性塗布薄膜,其中積層了在乙烯醇系樹脂中含有特定粒徑及高寬比之無機層狀粒子的樹脂層。此情況中,藉由分散存在於樹脂層中的無機層狀粒子而產生氣體分子的迂迴效果,因而展現出良好的阻氣性(例如,參照專利文獻6、7)。
然而,此等的阻氣性塗布薄膜中,無機層狀粒子大多未均勻分散於塗膜中,結果可能阻礙與基材薄膜的接著性而導致疊層強度降低。又,針對氧氣阻隔性、水蒸氣阻隔性皆提升而言,尚未得到充分滿足的性能。
上述的屏障塗布層,為了展現充分的阻隔性能,皆必須積層至少0.5μm以上的膜厚。若塗布層的膜厚較厚,可能導致再生困難,又,從以一種材料進行單一材料化的觀點來看,亦不適合。再者,在印刷等加工步驟中,亦具有因塗布不均及凹凸導致印刷不良的課題。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0-5250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4-359033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3-231221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平4-345841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06-95782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平9-111017號公報 [專利文獻7]日本特開2005-35167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上述專利文獻1~3中,除了阻隔性能不充分以外,亦並未討論環境友善的設計。專利文獻4、5中,針對適當地對於聚丙烯薄膜進行塗布加工並未有所討論,又,也未針對水蒸氣阻隔性進行充分的研討。專利文獻6中並未針對接著性的改良及水蒸氣阻隔性進行討論。專利文獻7中並未針對氧氣阻隔性進行討論。又,任一文獻皆未提及以塗布層的薄膜化來改善加工性以及對於環境的考量。 亦即,以往並不具有滿足下述3個作為上述環境友善之包裝材料所要求之性能的材料:(1)包含可再生之材料作為構成材料,(2)具有可阻隔各種氣體以延長品嘗期限的阻氣性能,(3)形成容易再生而環境負擔小的疊層構成(單一材料化)。
本發明係以此以往技術之問題點作為背景。 亦即,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提供一種積層薄膜,其係以聚丙烯薄膜為主體,並且形成大致由單一種類的樹脂所構成而環境負擔小之疊層構成,其具有包裝材料所要求之阻氣性及接著性,而且具有加工適性等必要性能。 又,從提升加工適性的觀點來看,藉由使用加熱收縮率小的聚丙烯薄膜,可更加提升印刷、疊層加工時的品質。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案發明人發現,在聚丙烯薄膜上積層符合要求性能的預定塗布層,藉此可大幅提升阻氣性能,而且環境負擔小,在印刷及疊層等二次加工中的皺褶及鬆弛減少,而可提供高品質的薄膜,進而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包含以下的構成。 1. 一種積層薄膜,係在基材薄膜的至少單面上設置具有聚乙烯醇系共聚物及無機層狀化合物的被覆層,其中上述積層薄膜滿足下述(a)~(d)的要件。 (a)上述基材薄膜係使用了丙烯系共聚物的延伸薄膜。 (b)上述被覆層的附著量為0.10g/m 2以上0.50g/m 2以下。 (c)在上述積層薄膜的全反射紅外吸收光譜中,在1040±10cm -1的區域具有吸收極大值的峰值強度(P1)與在3000±10cm -1的區域具有吸收極大值的峰值強度(P2)的比(P1/P2)在3.0~25.0的範圍內。 (d)上述積層薄膜的150℃×5分鐘的加熱收縮率在MD方向、TD方向上皆為10%以下。 2. 如1.之積層薄膜,其中上述積層薄膜上的被覆層2μm見方中的算術平均粗糙度在2.0~8.0nm的範圍內。 3. 如1.或2.之積層薄膜,其中上述積層薄膜的120℃×5分鐘的加熱收縮率在MD方向、TD方向上皆為1%以下。 4. 如1.至3.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上述積層薄膜在23℃×65%RH環境下的透氧度為50ml/m 2・d・MPa以下且在40℃×90%RH環境下的水蒸氣穿透度為4g/m 2・d以下。 5. 如1.至4.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上述被覆層的無機層狀化合物含有微晶高嶺石系化合物作為構成成分。 6. 一種包裝材料,其係在上述1.至5.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的單面上積層烯烴系密封層而成。 [發明之效果]
本案發明人根據此技術而可提供一種環境友善且具有包裝材料所要求之阻隔性、接著性及加工性等必要性能的積層薄膜。
[用以實施發明的形態]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 [基材薄膜層] 本發明中用作基材薄膜的丙烯系樹脂延伸薄膜較佳為雙軸延伸薄膜。作為雙軸延伸聚丙烯系樹脂薄膜,可使用習知的雙軸延伸聚丙烯系樹脂薄膜,其原料、混合比例等並未特別限定。例如除了聚丙烯均聚物(丙烯同元聚合物)以外,亦可為以丙烯作為主成分並且與選自乙烯、丁烯、戊烯、己烯等α-烯烴中的1種或2種以上之無規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等、或將此等聚合物混合2種以上而成的混合物。又,以物性改質作為目的,亦可添加抗氧化劑、抗靜電劑、塑化劑等習知的添加劑,例如亦可添加石油樹脂及萜烯樹脂等。
又,本發明中所使用的雙軸延伸聚丙烯系樹脂薄膜可為單層薄膜,或是亦可為包含雙軸延伸聚丙烯系樹脂薄膜且積層了多個樹脂薄膜的積層型薄膜。作為積層型薄膜的情況中,積層體的種類、積層數、積層方法等並未特別限定,可因應目的任意選自習知的方法。
本發明中,作為構成基材薄膜的聚丙烯樹脂,較佳為實質上不含共聚單體的丙烯同元聚合物,即便是含共聚單體的情況,共聚單體量較佳為0.5莫耳%以下。共聚單體量的上限更佳為0.3莫耳%,再佳為0.1莫耳%。若為上述範圍,則結晶性提升,高溫下的熱收縮率變小,耐熱性提升。此外,在結晶性未明顯降低的範圍內,可微量含有共聚單體。
構成基材薄膜的聚丙烯樹脂,較佳為包含僅由丙烯單體所得之丙烯同元聚合物,在丙烯同元聚合物中,最佳為不包含像是頭-頭鍵結的異種鍵。
構成基材薄膜之聚丙烯樹脂的二甲苯可溶成分的下限,從現實面來看,較佳為0.1質量%。二甲苯可溶成分的上限較佳為7質量%,更佳為6質量%,再佳為5質量%。若為上述範圍,則結晶性提升,在高溫下的熱收縮率變得更小,耐熱性提升。
本發明中,聚丙烯樹脂的熔流速率(MFR)(230℃,2.16kgf)的下限較佳為0.5g/10分鐘。MFR的下限更佳為1.0g/10分鐘,再佳為2.0g/10分鐘,特佳為4.0g/10分鐘,最佳為6.0g/10分鐘。若為上述範圍,則機械負載小,擠製或延伸變得容易。MFR的上限較佳為20g/10分鐘。MFR的上限更佳為17g/10分鐘,再佳為16g/10分鐘,特佳為15g/10分鐘。若為上述範圍,則延伸變得容易,厚度不均變小,延伸溫度或熱定型溫度容易上升而熱收縮率變得更小,耐熱性提升。
上述基材薄膜,從耐熱性的觀點來看,亦可為長邊方向(MD方向)或橫向(TD方向)的單軸延伸薄膜,但較佳為雙軸延伸薄膜。本發明中,藉由至少在單軸上進行延伸,可得到以往聚丙烯薄膜無法預期的在高溫下之熱收縮率低而具備高耐熱性的薄膜。作為延伸方法,可列舉:同時雙軸延伸法、逐次雙軸延伸法等,從平面性、尺寸穩定性、厚度不均等良好的觀點來看,較佳為逐次雙軸延伸法。
作為逐次雙軸延伸法,可藉由單軸或雙軸的擠製機,以使樹脂溫度成為200℃以上280℃以下的方式使聚丙烯樹脂加熱熔融,並經由T字模形成片狀,擠製於溫度在10℃以上100℃以下的冷卻輥上,而得到未延伸片。然後,在長邊方向(MD方向)上,於120℃以上165℃以下進行輥延伸至3.0倍以上8.0倍,接著在拉幅機中預熱後,在橫向(TD方向)上於155℃以上175℃以下的溫度延伸至4.0倍以上20.0倍以下。再者,可在雙軸延伸後,以165℃以上175℃以下的溫度一邊進行1%以上15%以下的放鬆,一邊進行熱定型處理。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基材薄膜,為了賦予操作性(例如積層後的捲繞性),較佳係使薄膜含有粒子而在薄膜表面形成突起。作為薄膜可包含的粒子,可列舉:二氧化矽、高嶺石、滑石、碳酸鈣、沸石、氧化鋁等無機粒子、丙烯酸、PMMA、尼龍、聚苯乙烯、聚酯、苯並胍𠯤・甲醛縮合物等耐熱性高分子粒子。從透明性的觀點來看,薄膜中的粒子含量宜少,例如較佳為1ppm以上1000ppm以下。再者,從透明性的觀點來看,較佳係選擇折射率與所使用之樹脂相近的粒子。又,為了因應需求賦予薄膜各種功能,亦可使其含有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抗靜電劑、色素、滑劑、成核劑、黏著劑、防霧劑、阻燃劑、抗結塊劑、無機或有機的填充劑等。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聚丙烯樹脂以外,以基材薄膜的機械特性、及提升與上述阻氣性塗布層上所積層之印墨層及接著層的接著性等為目的,在不損及本發明目的之範圍內,亦可使薄膜含有。可列舉例如:與上述不同的聚丙烯樹脂、丙烯與乙烯及/或碳數4以上的α-烯烴之共聚物的無規共聚物、以及各種彈性體等。
本發明中,基材薄膜的厚度可配合各種用途任意設定,但下限較佳為2μm以上,更佳為3μm以上,再佳為4μm以上。另一方面,厚度的上限較佳為300μm以下,更佳為250μm以下,再佳為200μm以下,特佳為100μm以下。厚度薄的情況,操作性容易變差。另一方面,厚度厚的情況,不僅在成本面具有問題,在捲繞成捲筒狀以保存時,根據捲繞習慣容易發生平面性不良。
用作本發明之基材的聚丙烯薄膜的霧度,從內容物之辨識性的觀點來看,較佳係具有透明性,具體而言,較佳為6%以下,更佳為5%以下,再佳為4%以下。例如在延伸溫度、熱定型溫度太高的情況、冷卻輥(CR)溫度高而延伸原料膜片的冷卻速度慢的情況、低分子量過多的情況中,霧度會有變差的傾向,因此藉由調整此等因素,可將霧度控制在上述範圍內。此處係依據JIS K7136並使用濁度計(日本電色製,NDH2000)評價霧度。
又,只要不損及本發明之目的,亦可對於本發明中的基材薄膜層實施電暈放電處理、輝光放電處理、火焰處理、表面粗化處理,又,亦可實施習知的底塗層處理、印刷、裝飾等。然而,由於底塗層一般係使用聚胺基甲酸酯或聚酯等聚烯烴以外的樹脂,因此從單一材料的觀點來看,較佳係不進行底塗層處理。
[被覆層] 本發明中,以提升基材薄膜之阻氣性能及接著性為目的而具有被覆層。然而,本發明中必須留意因為設置被覆層而增加步驟導致成本上升、以及因膜厚導致難以再生等對於環境產生負擔。
被覆層的附著量較佳為0.10~0.50(g/m 2)。本案發明人發現,將下述使用了聚乙烯醇系共聚物與無機層狀化合物的被覆層用於上述聚丙烯系樹脂基材時,藉由成為上述特定附著量之範圍,可兼具阻氣性、塗布外觀、接著性及可再循環性(recyclability)的所有特性。藉此,可在塗布中均勻地控制被覆層,結果可形成塗布不均及缺陷少的薄膜。又因為被覆層薄而有助於再生利用時減少異物等。被覆層的附著量,下限較佳為0.15(g/m 2)以上,更佳為0.20(g/m 2)以上,再佳為0.25(g/m 2)以上,上限較佳為0.45(g/m 2)以下,更佳為0.40(g/m 2)以下,再佳為0.35(g/m 2)以下。被覆層的附著量若超過0.50(g/m 2),阻氣性雖提升,但被覆層內部的凝聚力變得不充分,又,被覆層的均勻性亦降低,因此可能導致塗布外觀不均(霧度上升、白化)或產生缺陷而無法充分展現阻氣性、接著性。又,從所謂加工性的觀點來看,亦有因為膜厚較厚而發生結塊的疑慮。再者,可能對於薄膜的可再循環性造成不良影響。另一方面,被覆層的膜厚若小於0.10(g/m 2),則有無法得到充分的阻氣性及層間密合性的疑慮。
作為本發明之積層薄膜的表面上所形成之被覆層中所使用的樹脂組成物,期望為聚乙烯醇系聚合物。聚乙烯醇系聚合物係以乙烯醇單元作為主要構成成分,可期待因氫鍵結構所帶來的高凝聚性而大幅提升阻隔性能。聚乙烯醇系聚合物的聚合度、皂化度可由目標阻氣性及塗布水溶液的黏度等來決定。關於聚合度,從水溶液黏度高及容易膠化來看、以及塗布變得困難、塗布的作業性來看,較佳為2600以下。關於皂化度,若小於90%,則無法在高濕下得到充分的氧氣阻隔性,若超過99.7%,則水溶液的調整困難,容易膠化而不適合工業生產。因此,皂化度較佳為90~99.7%,再佳為93~99%。又,本發明中,在不損及加工性及生產性的範圍內,亦可使用將乙烯共聚合而成的聚乙烯醇系聚合物、經矽醇改性的聚乙烯醇系聚合物等經過各種共聚合或改性而成的聚乙烯醇系聚合物。
本發明的被覆層中含有無機層狀化合物。藉由存在無機層狀化合物,可期待對於氣體的迷路效果,而提升阻氣性。作為材料,可列舉:膨潤石、高嶺土、雲母、水滑石、綠泥石等黏土礦物(包含其合成品)。具體而言,可列舉:微晶高嶺石、鋁膨潤石、鎂膨潤石、鋰膨潤石、鋅膨潤石、滑鎂皂石、高嶺石、珍珠石、狄克石、禾樂石、水合禾樂石、四矽雲母、鈉鋰鎂雲母、白雲母、珍珠雲母、金雲母、滑石、葉蛇紋石、纖蛇紋石、葉蠟石、蛭石、綠脆雲母、綠泥石等。再者,作為無機層狀化合物,亦可使用鱗片狀二氧化矽等。此等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2種以上。此等之中,從高度提升水蒸氣阻隔性之效果來看,特佳為膨潤石(亦包含其合成品)。
又,作為無機層狀化合物,較佳係其中存在具有氧化還原性之金屬離子、尤其是鐵離子者。再者,從塗布適性及阻氣性的觀點來看,其中較佳為屬於膨潤石之一種的微晶高嶺石。作為微晶高嶺石,可使用以往即用於阻氣劑的習知者。 例如,下述通式: (X,Y) 2 3Z 4O 10(OH) 2・mH 2O・(Wω) (式中,X表示Al、Fe(III)、或Cr(III)。Y表示Mg、Fe(II)、Mn(II)、Ni、Zn或Li。Z表示Si或Al。W表示K、Na或Ca。H 2O表示層間水;m及ω表示正實數)。 此等之中,從在水性媒介中劈開的觀點來看,較佳為式中的W為Na。
無機層狀化合物的尺寸及形狀並未特別限制,其粒徑(長徑)較佳為5μm以下,更佳為4μm以下,再佳為3μm以下。粒徑若大於5μm,則分散性不佳,結果具有被覆層的塗布性及塗布外觀變差的疑慮。另一方面,其高寬比較佳為50~5000,更佳為100~4000,再佳為200~3000。
本發明的被覆層中的聚乙烯醇系共聚物與無機層狀化合物的摻合比較佳為75/25~35/65(wt%),更佳為70/30~40/60(wt%),再佳為65/35~45/55(wt%)。無機層狀化合物的摻合比若少於25%,則有阻隔性能不充分的疑慮。另一方面,若多於65%,則有分散性變差、塗布性變差、以及接著性變差的疑慮。
本發明中,被覆層的全反射紅外吸收光譜中,在1040±10cm -1的區域具有吸收極大值的峰值強度(P1)與在3300±10cm -1的區域具有吸收極大值的峰值強度(P2)的比(P1/P2)必須在3.0~25.0的範圍內。較佳為4.0~24.0的範圍,更佳為5.0~23.0的範圍。1040±10cm -1的峰值為來自二氧化矽分子結構之峰值,其係表示由被覆層中之無機層狀化合物而來的二氧化矽鍵結量的指標。又,3300±10cm -1的峰值係來自羥基的峰值,其係表示被覆層中之羥基量的指標。(P1/P2)表示二氧化矽鍵結與羥基之比例,藉由使該比例在上述範圍,二氧化矽粒子在不會阻礙羥基之氫鍵的情況下配置於膜中,結果可發揮最大的阻氣性能。又,亦可同時展現密合性。(P1/P2)若小於3.0,則被覆層中的二氧化矽鍵結量少,無法得到迷路效果,因此可能難以得到滿足的阻氣性。又,關於加工性,亦有被覆層容易結塊的疑慮。另一方面,(P1/P2)若超過25.0,阻氣性雖提升,但薄膜變脆,在作為疊層積層體時在接著性方面不利,而且塗布液的分散性變差,可能導致塗布時發生外觀不良(霧度上升、白化)。為了使被覆層的(P1/P2)的值在上述預定數值範圍內,必須使用上述材料並且成為上述預定附著量,再使材料的摻合比在上述適性範圍內,並與下述乾燥、熱處理條件組合。
本發明中,在使用原子力顯微鏡的視角2μm見方中,被覆層的算術平均粗糙度較佳為2.0~8.0nm。藉此可保持被覆層的均勻性而穩定呈現阻隔性能,同時形成主要源自無機層狀粒子之配位的表面凹凸,藉此可提高接著性、抗結塊性。算術平均粗糙度較佳為2.5nm以上,更佳為3.0nm以上,再佳為3.5nm以上,較佳為7.5nm以下,更佳為7.0nm以下,再佳為6.5nm以下。算術平均粗糙度若超過8.0nm,則表面變得太粗糙而被覆層之均勻性亦降低,因此在塗布外觀產生不均及缺陷,可能導致印刷適性、接著性及阻隔性降低。另一方面,算術平均粗糙度若小於2.0nm,則表面過於平坦,因此有接著性及印刷時的印墨轉移性等降低的疑慮。又,下述抗結塊性亦變差,在將薄膜捲繞成捲筒狀時,有產生結塊的疑慮。 為了使算術平均粗糙度的值在上述預定數值範圍,必須使用上述材料並且成為上述預定附著量,再使材料的摻合比在上述適性範圍內,並與下述塗布液的稀釋條件、乾燥、熱處理條件組合。
本發明中,積層薄膜的150℃×5分鐘的加熱收縮率在MD方向、TD方向上較佳係皆在10%以下。藉由此等條件,基材的尺寸變化穩定而可進一步提升印刷加工時及疊層加工時的品質。150℃×5分鐘的加熱收縮率較佳為8%以下,更佳為7%以下,下限較佳為0%。150℃×5分鐘的加熱收縮率若超過10%,則加工時容易發生熱皺褶及鬆弛等,因此可能導致印刷面、疊層面的品質降低。又,120℃×5分鐘的加熱收縮率較佳為0.8%以下,更佳為0.7%以下,下限較佳為-0.8%。120℃×5分鐘的加熱收縮率若超過1%,則加工時容易發生熱皺褶及鬆弛等,因此可能導致印刷面及疊層面的品質降低。
本發明的被覆層中,以提升膜的凝聚力及提升耐濕熱接著性為目的,在不損及阻氣性及生產性的範圍內,亦可摻合各種交聯劑。作為交聯劑,例如,可例示矽系交聯劑、㗁唑啉化合物、碳二亞胺化合物、環氧化合物、異氰酸酯化合物等。其中,藉由摻合矽系交聯劑,尤其是從與無機薄膜層之耐水接著性的觀點來看,特佳為矽系交聯劑。作為其他的交聯劑,亦可併用㗁唑啉化合物、碳二亞胺化合物、環氧化合物等。然而,重視可再循環性的情況中,較佳係不摻合交聯劑。
本發明中,被覆層積層後的薄膜霧度,從內容物之辨識性的觀點來看,較佳為20%以下,更佳為18%以下,再佳為16%以下。霧度若大於20%,則除了透明性大幅變差以外,亦可能影響表面的凹凸,而具有在後續印刷步驟等之中導致外觀不良的疑慮。此外,霧度可以被覆層的組成比、溶劑條件及膜厚等進行調整。此處係依照JIS K7136使用濁度計(日本電色製,NDH2000)來評價霧度。
被覆層用樹脂組成物的塗布方式,只要是可塗布於薄膜表面而使其形成層的方法則未特別限定。例如,可採用凹版塗布、反向輥塗、線棒塗布、模塗布等一般塗布方法。
形成被覆層時,在塗布了被覆層用樹脂組成物之後,先以較低溫進行預乾燥而使溶劑揮發,之後再以高溫進行正式乾燥,可得到均勻的膜,因而較佳。預乾燥的溫度較佳為80~110℃,更佳為85~105℃,再佳為90~100℃。預乾燥溫度若小於80℃,則有被覆層發生乾燥不足的疑慮。又,預乾燥溫度若大於110℃,則有被覆層在浸潤擴散之前乾燥而導致外觀不良的疑慮。
另一方面,正式乾燥溫度較佳為110~140℃,更佳為115~135℃,再佳為120~130℃。正式乾燥溫度若小於110℃,則被覆層無法成膜而凝聚力及接著性降低,結果有對於阻隔性造成不良影響的疑慮。若超過140℃,則有對於薄膜施加過多的熱導致薄膜變脆或是因熱收縮所造成的皺褶變大的疑慮。
預乾燥的較佳乾燥時間為3.0~10.0秒,更佳為3.5~9.5秒,再佳為4.0~9.0秒。又,正式乾燥的較佳乾燥時間為3.0~10.0秒,更佳為3.5~9.5秒,再佳為4.0~9.0秒。然而,乾燥條件會根據熱介質的方式及乾燥爐之吸排氣狀況而有所變化,因此必須注意。又,在使被覆層成膜之後,在乾燥之外再於盡量低溫之區域、具體為40~60℃的溫度區域進行追加熱處理1~4天更有效果。
[包裝材料] 使用本發明的積層薄膜作為包裝材料的情況中,較佳係作為形成有所謂密封層之熱封性樹脂層的積層體。熱封性樹脂層通常係設於被覆層上,但有時亦會設在基材薄膜層的外側(與被覆層形成面之相反側的面)。熱封性樹脂層的形成一般係藉由擠製疊層法或乾式疊層法來進行。作為形成熱封性樹脂層的熱塑性聚合物,只要可充分展現密封層接著性即可,可使用烯烴系的HDPE、LDPE、LLDPE等聚乙烯樹脂類、聚丙烯樹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離聚物樹脂等。其中,從耐久性、密封強度、價格、單一材料化的觀點來看,特佳為通用性高的LLDPE或聚丙烯樹脂。密封層的厚度較佳為20~100μm,再佳為30~90μm,更佳為40~80μm。厚度若比20μm薄,則可能無法得到充分的密封強度、以及無剛性而難以操作。另一方面,厚度若超過100μm,則有剛性強而作為袋子的操作性降低,而且價格亦變高的疑慮。
[接著劑層]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接著劑層,可使用通用的疊層用接著劑。例如,可使用聚(酯)胺基甲酸酯系、聚酯系、聚醯胺系、環氧系、聚(甲基)丙烯酸系、聚乙烯亞胺系、乙烯-(甲基)丙烯酸系、聚乙酸乙烯酯系、(改性)聚烯烴系、聚丁二烯系、蠟系、酪蛋白系等作為主成分的(無)溶劑型、水性型、熱熔融型的接著劑。其中,若考慮耐熱性、可追隨各基材尺寸變化的柔軟性,較佳為胺基甲酸酯系或聚酯系。作為上述接著劑層的積層方法,例如,可以下述方法進行塗布:直接凹版塗布法、逆凹版塗布法、接觸塗布(kiss coating)法、模塗法、輥塗法、浸塗法、刀塗法、噴塗法、噴流塗布(fountain coating)法、其他方法,為了展現充分的接著性,乾燥後的塗布量較佳為1~8g/m 2。更佳為2~7g/m 2,再佳為3~6g/m 2。塗布量若小於1g/m 2,則難以整面貼合,接著力降低。又,若超過8g/m 2以上,則膜完全硬化耗時,容易殘留未反應物,接著力降低。
再者,本發明的積層薄膜中,亦可在基材薄膜層與熱封性樹脂層之間或其外側積層至少1層以上的印刷層、其他塑膠基材及/或紙基材。
作為形成印刷層的印墨,較佳可使用含水性及溶劑系之樹脂的印墨。此處作為用於印墨的樹脂,可例示:丙烯酸系樹脂、胺基甲酸酯系樹脂、聚酯系樹脂、氯化乙烯系樹脂、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及此等的混合物。印墨中亦可含有抗靜電劑、遮光劑、紫外線吸收劑、塑化劑、滑劑、填充物、著色劑、穩定劑、潤滑劑、消泡劑、交聯劑、耐結塊劑、抗氧化劑等習知的添加劑。作為用以設置印刷層的印刷方法,並未特別限定,可使用膠印(offset printing)法、凹版印刷法、網版印刷法等習知的印刷方法。印刷後之溶劑的乾燥,可使用熱風乾燥、熱輥乾燥、紅外線乾燥等習知的乾燥方法。
本發明的積層體,從展現良好阻氣性的觀點來看,在23℃×65%RH條件下的透氧度較佳為50ml/m 2・d・MPa以下。再者,藉由控制上述被覆層成分、附著量等,可使其較佳為40ml/m 2・d・MPa以下,更佳為30ml/m 2・d・MPa以下。透氧度若超過50ml/m 2・d・MPa,則難以對應要求高阻氣性的用途。另一方面,透氧度若皆小於1ml/m 2・d・MPa,阻隔性能雖優良,但殘留溶劑不易穿透至袋子的外側,反而有轉移至內容物的量增加的疑慮,因而不佳。透氧度的較佳下限為1ml/m 2・d・MPa以上。
本發明的積層體,從展現良好阻氣性的觀點來看,在40℃×90%RH條件下的水蒸氣穿透度較佳係皆為4.0g/m 2・d以下。再者,藉由控制上述被覆層成分、附著量,可使其較佳為3.5g/m 2・d以下,更佳為3.0g/m 2・d以下。水蒸氣穿透度若超過4.0g/m 2・d,則難以對應要求高阻氣性的用途。另一方面,水蒸氣穿透度若皆小於0.1g/m 2,雖阻隔性能優良,但殘留溶劑難以穿透至袋子的外側,反而有轉移至內容物的量增加的疑慮,因而不佳。水蒸氣穿透度的較佳下限為0.1g/m 2・d以上。
本發明的積層體,在23℃×65%RH條件下的疊層強度較佳係皆為1.0N/15mm以上,更佳為1.5N/15mm以上,再佳為2.0N/15mm以上。疊層強度若小於1.0N/15mm,則有因為彎折負載或熱封時的熱而發生剝離,阻隔性變差、內容物漏出的疑慮。再者,亦有手工切割性變差的疑慮。 [實施例]
接著,藉由實施例更詳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不限於以下的例子。此外,薄膜的評價係以下述測量法進行。
(1) 積層薄膜的厚度 依據JIS K7130-1999 A法,使用針盤量規進行測量。
(2) 積層薄膜的霧度 依據JISK7136,使用霧度計NDH-2000(日本電色工業製)進行測量。
(3) 被覆層的附著量 各實施例及比較例中,將在基材薄膜上積層被覆層之階段中所得之各積層薄膜作為樣品,從此樣品裁切出100mm×100mm的試片,以乙醇擦拭被覆層,從擦拭前後薄膜的質量變化算出附著量。
(4) 積層薄膜的全反射紅外吸收光譜的測量方法 在各實施例及比較例中,針對在基材薄膜上積層被覆層之階段中所得之各積層薄膜單體之被覆層的面,以全反射吸收紅外分光法測量全反射紅外吸收光譜,求出在1040±10cm -1的區域具有吸收極大值的峰值強度(P1)及在3000±10cm -1的區域具有吸收極大值的峰值強度(P2),算出其強度比(P1/P2)。從將吸光度零的基線與各峰值頂垂直連結的峰值高度算出各峰值強度。
(5) 被覆層之算術平均粗糙度的測量方法 積層薄膜的表面粗糙度的測量,係使用掃描式探針顯微鏡(SPM)(島津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SPM9700」)(懸臂:使用OLYMPUS公司所提供之OMCL-AC200TS,觀察模式:相位模式)而實施。詳細而言,在薄膜表面的視角2μm見方中得到SPM影像。在所得之影像中,使用SPM附屬軟體的功能「斜率修正」,進行X方向・Y方向・Z方向的斜率修正後,算出算術平均粗糙度的值。算術平均粗糙度係設為:從以高通濾波器從剖面曲線去除比規定的波長更長的表面波紋成分而成之粗糙度曲線,朝其平均線之方向僅抽取基準長度,朝該抽取部分之平均線之方向選取X軸並朝縱倍率之方向選取Y軸,將粗糙度曲線以y=f(X)表示時,將藉由下式而求出之值擴張為二維之值。 Ra=1/L∫L0  |f(x)|dx  L:基準長度
(6) 透氧度的評價方法 在各實施例及比較例中,將在基材薄膜上積層被覆層之階段所得之各積層薄膜作為樣品,依照JIS-K7126 B法,使用透氧度測量裝置(MOCON公司製「OX-TRAN(註冊商標)1/50」),在溫度23℃、濕度65%RH的環境下測量透氧度。此外,係在氧氣從基材薄膜側往被覆層側穿透的方向上進行透氧度的測量。
(7) 水蒸氣穿透度的評價方法 在各實施例及比較例中,將在基材薄膜上積層被覆層的階段所得之各積層薄膜作為樣品,依據JIS-K7129 B法,使用水蒸氣穿透度測量裝置(MOCON公司製「PERMATRAN-W 3/33MG」),在溫度40℃、濕度90%RH的環境下測量水蒸氣穿透度。此外,係在水蒸氣從基材薄膜側往被覆層側穿透的方向上進行水蒸氣穿透度的測量。
(8) 積層薄膜的抗結塊性評價 各實施例及比較例中,將在基材薄膜上積層被覆層的階段所得之各積層薄膜作為樣品,準備2組裁切成寬度15mm、長度200mm的短片狀之樣品,在單側的樣品之被覆層面滴下1滴水(約0.02g)後,以與另一樣品之被覆層面對齊的方式重疊,以玻璃板夾住,於40℃保溫,進行乾燥24小時以使水分蒸發後,將2片的短片剝離,確認薄膜的附著狀態。將薄膜附著而在剝離時破裂者判定為×,將薄膜未破裂而可順利剝離者判定為○。
(9) 被覆層的溶劑揮發性評價 在各實施例及比較例中,將在基材薄膜上積層被覆層的階段所得之各積層薄膜作為樣品,以紙巾輕壓被覆層時,將被覆層附著於紙巾者視為溶劑揮發不充分而判定為×,將被覆層未附著於紙巾者視為溶劑充分揮發而判定為○。
(10) 被覆層的外觀評價 在各實施例及比較例中,將在基材薄膜上積層被覆層的階段所得之各積層薄膜作為樣品,以目視確認即發現被覆層的缺失、條紋及不均勻等者視為外觀不良而判定×,將無上述情況者視為外觀良好而判定為○。
(11) 150℃、5分鐘加熱收縮率評價 在各實施例及比較例中,以所製成之薄膜的測量方向(MD 或 TD)成為長邊的方式製作寬度20mm、長度300mm的試片,在試片中央部,隔著200mm之距離設置標點。之後,以角尺量測標點間的距離至小數點第一位,求出加熱前的標點間距離A。之後,以夾具夾住此試片的端部,在垂吊於金屬棒的狀態下放入已調溫至150℃±1℃的加熱烘箱內5分鐘。加熱後,與加熱前相同地以角尺量測取出之試片的標點間距離,求出加熱後的標點間距離B。以求出的各值為基準,以下述算式求出加熱收縮率。 加熱收縮率(%)=(A-B)/A×100 (12) 120℃、5分鐘加熱收縮率評價 在各實施例及比較例中,以所製成之薄膜的測量方向(MD 或 TD)成為長邊的方式製作寬度20mm、長度300mm的試片,在試片之中央部,隔著200mm的距離設置標點。之後,以角尺量測標點間的距離至小數點第一位,求出加熱前的標點間距離A。之後,以夾具夾住該試片的端部,在垂吊於金屬棒的狀態下放入已調溫至120℃±1℃的加熱烘箱內5分鐘。加熱後,與加熱前相同地以角尺量測取出之試片的標點間距離,求出加熱後的標點間距離B。以求出的各值為基準,以下述算式求出加熱收縮率。 加熱收縮率(%)=(A-B)/A×100
[印刷品的製作] 在實施例、比較例所得之積層體上,以乾燥時在最高溫度120℃之乾燥處理後的印墨層成為0.1g/m 2的方式塗布白印墨(Toyo Ink股份有限公司製NEW LP SUPER R631AD白N)後,於40℃保管1天,得到各別的印刷品。 (13) 印刷時的完成性評價 以目視確認上述製作的印刷品,將基材上具有明顯皺褶或鬆弛者視為完成性不佳而判定為×,將無上述情形者視為完成性良好而判定為○。
[疊層積層體的製作] 在實施例、比較例所得之積層體上,以在乾燥時最高溫度120℃之乾燥處理後的厚度成為3μm的方式塗布聚胺基甲酸酯系接著劑(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Takelac A525S/ Takenate A50)後,將未延伸聚丙烯薄膜(東洋紡製P1128;厚度30μm;作為CPP)在經加熱至60℃的金屬輥上進行乾式疊層,於40℃實施熟化(aging)4天,得到評價用的疊層阻氣性積層體(以下亦稱為「疊層積層體a」)。
(14) 疊層強度的評價方法 將上述製作的疊層積層體裁切成寬度15mm、長度200mm以作為試片,在溫度23℃、相對濕度65%的條件下,使用TENSILON萬能材料試驗機(Toyo Baldwin公司製「TENSILON UMT-II-500型」)測量疊層強度(常態)。此外,疊層強度的測量係將拉伸速度設為200mm/分鐘,測量以剝離角度90度將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得之各積層薄膜的積層薄膜層與熱封性樹脂層剝離時的強度。 (15) 乾式疊層時的完成性評價 以目視確認上述製作的疊層積層體,在基材上具有明顯皺褶及鬆弛者視為完成性不佳而判定為×,將無上述情形者視為完成性良好而判定為○。
[製袋品的作成] 使用上述製作的疊層積層體,製作A4尺寸的裁切片。以使此裁切片的CPP側對向的方式對折,使用西部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製Test Sealer「型號TYB-300」以下述密封條件將四邊加壓、加熱以將其密封,而製成製袋品。密封條件(密封棒的寬度:10mm,密封棒:加熱溫度160±1℃,密封棒壓力:0.2MPa,密封時間:2秒,冷卻時間:1秒) (16) 製袋密封時的完成性評價 以目視確認上述製作的製袋品之密封部附近,將在基材上具有明顯皺褶及鬆弛者視為完成性不佳而判定為×,將無上述情形者視為完成性良好而判定為○。
以下,詳細記載本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使用之塗布液。此外,在實施例1~6及比較例1~10中使用,並顯示於表1。
[聚乙烯醇樹脂(A)] 在90質量份的精製水中加入10質量份的完全皂化聚乙烯醇樹脂(日本合成化學公司製,商品名稱:G polymer OKS8049Q,(皂化度99.0%以上,平均聚合度450),一邊攪拌一邊升溫至80℃,之後攪拌約1小時。之後冷卻至常溫,藉此得到固體成分10%的幾乎透明之聚乙烯醇溶液(PVA溶液)。
[無機層狀化合物分散液(B)] 在95質量份的精製水中,一邊攪拌一邊添加5質量份的作為無機層狀化合物之微晶高嶺石(商品名稱:KUNIPIA F,KUNIMINE INDUSTRIES公司製),以均質機在1500rpm的設定下充分進行分散。之後於23℃保溫1天,得到固體成分5%的無機層狀化合物分散液。
[用於被覆層的塗布液1] 以下述摻合比例混合各材料,製成塗布液(被覆層用樹脂組成物)。 離子交換水                          20.00質量% 異丙醇                                15.00質量% 聚乙烯醇樹脂(A)                  35.00質量% 無機層狀化合物分散液(B)      30.00質量%
[用於被覆層的塗布液2] 以下述摻合比例混合各材料,製成塗布液(被覆層用樹脂組成物)。 離子交換水                          15.00質量% 異丙醇                                15.00質量% 聚乙烯醇樹脂(A)                  30.00質量% 無機層狀化合物分散液(B)      40.00質量%
[用於被覆層的塗布液3] 以下述摻合比例混合各材料,製成塗布液(被覆層用樹脂組成物)。 離子交換水                          10.00質量% 異丙醇                                15.00質量% 聚乙烯醇樹脂(A)                  25.00質量% 無機層狀化合物分散液(B)      50.00質量%
[用於被覆層的塗布液4] 以下述摻合比例混合各材料,製成塗布液(被覆層用樹脂組成物)。 離子交換水                            5.00質量% 異丙醇                                15.00質量% 聚乙烯醇樹脂(A)                  20.00質量% 無機層狀化合物分散液(B)      60.00質量%
[用於被覆層的塗布液5] 以下述摻合比例混合各材料,製成塗布液(被覆層用樹脂組成物)。 離子交換水                          35.00質量% 異丙醇                                15.00質量% 聚乙烯醇樹脂(A)                  50.00質量%
[用於被覆層的塗布液6] 以下述摻合比例混合各材料,製成塗布液(被覆層用樹脂組成物)。 離子交換水                          30.00質量% 異丙醇                                15.00質量% 聚乙烯醇樹脂(A)                  45.00質量% 無機層狀化合物分散液(B)      10.00質量%
[用於被覆層的塗布液7] 以下述摻合比例混合各材料,製成塗布液(被覆層用樹脂組成物)。 異丙醇                                15.00質量% 聚乙烯醇樹脂(A)                  15.00質量% 無機層狀化合物分散液(B)      70.00質量%
[用於被覆層的塗布液8] 以下述所示的質量比混合下述材料,攪拌30分鐘以上以使其溶解。接著,使用公稱過濾精度為50μm的過濾器去除未溶解物,得到塗布液(被覆層用樹脂組成物)。 離子交換水                          37.50質量% 聚偏二氯乙烯樹脂(C)            62.50質量% (Asahi Kasei Chemicals製Saran Latex L557,固體成分比例48%)
(對於薄膜的塗布液塗布(被覆層的積層)) 以凹版輥塗布法將上述製備之塗布液塗布於基材薄膜的電暈處理面上,以90℃×4秒進行預乾燥後,以130℃×4秒進行正式乾燥,得到被覆層。乾燥後的塗布量為0.25g/m 2(Dry)。之後,於40℃實施後加熱處理2天。在各實施例、比較例中,如表1所示變更構成被覆層之塗布液、及上述正式乾燥的溫度與後加熱處理條件。
如以上所述,製作在基材薄膜上具備被覆層的積層薄膜。實施例1~6、比較例1~6、8~10中係使用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製PYLEN FILM高耐熱・高剛性型P2171的無抗靜電材料、厚度20μm的薄膜作為基材。比較例7係使用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製酯薄膜E5100、厚度12μm的薄膜。比較例11係使用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製PYLEN FILM P2102、厚度20μm的薄膜。 針對所得之積層薄膜實施評價。結果顯示於表1。
[表1A]
基材 塗布液 [名稱及質量比]
材料 [質量比] IPA 聚乙烯醇樹脂 (A) 無機層狀化合物分散液 (B)
實施例1 高耐熱OPP 100 20 15 35 30
實施例2 高耐熱OPP 100 15 15 30 40
實施例3 高耐熱OPP 100 10 15 25 50
實施例4 高耐熱OPP 100 5 15 20 60
實施例5 高耐熱OPP 100 10 15 25 50
實施例6 高耐熱OPP 100 10 15 25 50
比較例1 高耐熱OPP 100 35 15 - 50
比較例2 高耐熱OPP 100 30 15 45 10
比較例3 高耐熱OPP 100 - 15 15 70
比較例4 高耐熱OPP 100 10 15 25 50
比較例5 高耐熱OPP 100 10 15 25 50
比較例6 高耐熱OPP 100 - - - -
比較例7 PET 100 10 15 25 50
比較例8 高耐熱OPP 100 15 15 30 40
比較例9 高耐熱OPP 100 15 15 30 40
比較例10 高耐熱OPP 100 15 15 30 40
比較例11 一般OPP 100 15 15 30 40
[表1B]
被覆層 [名稱及質量比] 乾燥條件 被覆層的 溶劑揮發 被覆層的 外觀
(A) (B) (C) 附著量 預乾燥 正式乾燥
[g/m 2] 溫度 (℃) 時間 (秒) 溫度 (℃) 時間 (秒)
實施例1 70 30 - 0.40 90 4 130 4
實施例2 60 40 - 0.40 90 4 130 4
實施例3 50 50 - 0.40 90 4 130 4
實施例4 40 60 - 0.40 90 4 130 4
實施例5 50 50 - 0.20 90 4 130 4
實施例6 50 50 - 0.50 90 4 130 4
比較例1 100 - - 0.40 90 4 130 4
比較例2 90 10 - 0.40 90 4 130 4
比較例3 30 70 - 0.40 90 4 130 4
比較例4 50 50 - 0.08 90 4 130 4
比較例5 50 50 - 1.5 90 4 130 4
比較例6 - - 100 1.5 90 4 130 4
比較例7 50 50 - 0.40 90 4 130 4
比較例8 60 40 - 0.40 90 1 130 4 × ×
比較例9 60 40 - 0.40 70 4 130 4 × ×
比較例10 60 40 - 0.40 120 4 130 4
比較例11 60 40 - 0.40 90 4 130 4
(A)             G聚合物OKS8049 (B)             KUNIPIAF (C)             PVDC
[表1C]
評價項目
薄膜單體
FT-IR峰值 透氧度 水蒸氣穿透度 霧度 表面 粗糙度 抗結 塊性
P1 (1040cm -1) P2 (3300cm -1) (P1/P2) [ml/m 2・day・MPa] [g/m 2・d] [-] [nm]
實施例1 0.040 0.005 8 47 3.1 13 3.55
實施例2 0.070 0.015 5 27 3.3 13 3.77
實施例3 0.044 0.002 22 25 2.4 14 4.20
實施例4 0.108 0.005 22 22 2.8 16 4.90
實施例5 0.051 0.004 13 50 3.2 11 3.03
實施例6 0.050 0.002 25 22 3.5 15 4.40
比較例1 0.020 0.016 1 1300 5.0 3 0.73 ×
比較例2 0.012 0.029 0 200 3.5 9 1.56 ×
比較例3 0.107 0.001 107 200 3.4 15 5.41
比較例4 0.055 0.005 11 320 5.1 9 4.38
比較例5 0.053 0.002 27 35 4 12 4.88
比較例6 0.039 0.000 - 50 5 4 5.00
比較例7 0.053 0.003 18 30 20以上 13 4.00
比較例8 - - - - - - - -
比較例9 - - - - - - - -
比較例10 0.068 0.014 5 67 4.0 21 9.87
比較例11 0.066 0.014 5 25 3.5 11 4.01
P1:1040cm -1的峰值高度 P2:3300cm -1的峰值高度
[表1D]
評價項目
薄膜單體 疊層積層體
150℃、5分鐘加熱收縮率(%) 120℃、5分鐘加熱收縮率(%) 印刷時的完成性評價 乾式疊 層時的 完成性 評價 製袋密 封時的 完成性 評價 疊層強度 單一材料化
MD TD MD TD [N/15mm]
實施例1 4.47 5.73 0.60 -0.47 2.1
實施例2 4.51 5.78 0.51 -0.51 1.8
實施例3 4.60 6.41 0.53 -0.48 1.5
實施例4 4.58 6.11 0.61 -0.40 1.5
實施例5 4.33 5.11 0.57 -0.44 1.5
實施例6 4.48 5.35 0.50 -0.53 1.5
比較例1 4.71 5.68 0.55 -0.46 1.8
比較例2 4.55 6.12 0.63 -0.49 1.7
比較例3 4.61 5.91 0.51 -0.55 0.4
比較例4 4.48 5.56 0.57 -0.42 1.1
比較例5 4.73 5.78 0.53 -0.46 1.8
比較例6 4.41 5.31 0.60 -0.41 3.0 ×
比較例7 1.07 -0.24 0.90 0.00 1.9 ×
比較例8 4.63 5.99 0.58 -0.51 - -
比較例9 4.42 5.81 0.51 -0.44 - -
比較例10 4.53 5.72 0.55 -0.46 0.9
比較例11 11.47 20.03 1.87 0.00 × × × 1.7
[產業上利用之可能性]
根據本案發明,可提供一種積層薄膜,其係以聚丙烯薄膜作為主體,可形成大致由單一種類的樹脂所構成而環境負擔小的疊層構成,並且具有包裝材料所要求之阻氣性及接著性之必要性能。而且本發明的積層薄膜因為加工步驟少且加工性優良而可輕易製造,因此經濟性與生產穩定性兩者皆為優良,可提供均勻特性的阻氣性薄膜。
無。
無。
無。

Claims (6)

  1. 一種積層薄膜,其係在基材薄膜的至少單面上設置具有聚乙烯醇系共聚物及無機層狀化合物的被覆層而成的積層薄膜,其特徵為,該積層薄膜滿足下述(a)~(d)的要件: (a)該基材薄膜為使用了丙烯系樹脂的延伸薄膜; (b)該被覆層的附著量為0.10g/m 2以上0.50g/m 2以下; (c)該積層薄膜的全反射紅外吸收光譜中,在1040±10cm -1的區域具有吸收極大值的峰值強度(P1)與在3300±10cm -1的區域具有吸收極大值的峰值強度(P2)的比(P1/P2)在3.0~25.0的範圍內; (d)該積層薄膜的150℃×5分鐘的加熱收縮率在MD方向、TD方向上皆為10%。
  2. 如請求項1 之積層薄膜,其中該積層薄膜上的被覆層之2μm見方中的算術平均粗糙度為2.0~8.0nm的範圍內。
  3. 如請求項1或2 之積層薄膜,其中該積層薄膜的120℃×5分鐘的加熱收縮率在MD方向、TD方向上皆為1%以下。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該積層薄膜在23℃×65%RH環境下的透氧度為50ml/m 2・d・MPa以下且在40℃×90%RH環境下的水蒸氣穿透度為4g/m 2・d以下。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其中該被覆層的無機層狀化合物含有微晶高嶺石系化合物作為構成成分。
  6. 一種包裝材料,其係在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積層薄膜的單面上積層烯烴系密封層而成。
TW110147370A 2020-12-18 2021-12-17 積層薄膜及包裝材料 TW2022334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10519 2020-12-18
JP2020-210519 2020-12-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3430A true TW202233430A (zh) 2022-09-01

Family

ID=82057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7370A TW202233430A (zh) 2020-12-18 2021-12-17 積層薄膜及包裝材料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51274A1 (zh)
EP (1) EP4265415A1 (zh)
JP (1) JPWO2022131266A1 (zh)
TW (1) TW202233430A (zh)
WO (1) WO202213126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17274B2 (ja) * 1992-07-29 2006-09-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ガスバリア材
JPH11151786A (ja) * 1997-11-20 1999-06-08 Toray Ind Inc ガスバリアフィルム及び包装材料
JP2000052501A (ja) 1998-06-03 2000-02-22 Kuraray Co Ltd 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009983A (ja) * 1999-06-30 2001-01-16 Toray Ind Inc ガスバリアフィルム
JP3764109B2 (ja) 2002-02-13 2006-04-05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カイロ用包装フィルム
JP3898536B2 (ja) * 2002-03-18 2007-03-28 株式会社クラレ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用途
JP2005035167A (ja) 2003-07-15 2005-02-10 Daicel Chem Ind Ltd ガスバリア性フィルム
JP4268534B2 (ja) * 2004-02-13 2009-05-27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ガスバリア性フィルム
JP4065266B2 (ja) 2004-09-29 2008-03-19 株式会社興人 ガスバリア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888158B (zh) * 2010-08-27 2015-02-18 纷美(北京)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高阻隔聚合物涂布液的制备方法
CN103508074B (zh) * 2012-06-26 2016-03-16 层层包装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食品包装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51274A1 (en) 2024-02-15
WO2022131266A1 (ja) 2022-06-23
JPWO2022131266A1 (zh) 2022-06-23
EP4265415A1 (en) 2023-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3347A (zh) 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双取向的空化线性低密度膜
JP2000233478A (ja) 積層フィルム
WO2022131264A1 (ja) 積層体、包装袋及びスタンディングパウチ
JP2019059511A (ja) 包装袋
TW202216459A (zh) 積層薄膜及包裝材料
TW202334006A (zh) 包裝材料
TW202233430A (zh) 積層薄膜及包裝材料
WO2022071248A1 (ja) 包装材、包装袋及び包装体
JP7238938B1 (ja)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包装材料
CN117157197A (zh) 层叠薄膜和包装材料
WO2024048097A1 (ja) ガスバリア性コートフィルム用ポリエチレンフィルム
WO2024048096A1 (ja) ガスバリア性コートフィルム
JP7036265B1 (ja) ガスバリアフィルム、積層体、および包装材料
TW202327864A (zh) 層合積層體
KR20240073888A (ko) 적층 필름 및 포장 재료
WO2023243607A1 (ja) 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包装袋
WO2023181852A1 (ja) 包装用積層体及び包装袋
JP2024066073A (ja) 積層体及び包装袋
WO2024058167A1 (ja) 包装材料
JP2023179896A (ja) 積層体、包装材料及び包装袋
TW202400416A (zh) 積層包裝材料
CN116568495A (zh) 层叠体、包装袋及自立袋
JP2018171793A (ja) ボイル殺菌用積層体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ボイル殺菌用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