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28865A - 除塵裝置 - Google Patents

除塵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28865A
TW202228865A TW110131113A TW110131113A TW202228865A TW 202228865 A TW202228865 A TW 202228865A TW 110131113 A TW110131113 A TW 110131113A TW 110131113 A TW110131113 A TW 110131113A TW 202228865 A TW202228865 A TW 20222886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removal
gas
removal device
discharge port
ai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1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95883B (zh
Inventor
片岡義彥
白根智博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修谷魯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修谷魯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修谷魯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8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8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5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588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e.g. blowing-out cavities
    • B08B5/023Cleaning travelling work
    • B08B5/026Cleaning moving we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e.g. blowing-out cavities
    • B08B5/023Cleaning travelling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4Cleaning by suction,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action
    • B08B5/043Cleaning travelling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4Cleaning by suction,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action
    • B08B5/043Cleaning travelling work
    • B08B5/046Cleaning moving web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 Advancing Webs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課題]提供使用性佳的除塵裝置。 [解決手段]一種除塵裝置,具備吐出口與吸引口,前述吐出口、吸引口與相對移動之除塵對象物的表面相向,且在除塵對象物之相對移動的方向上以預定之間隔排列,從吐出口對除塵對象物之表面吐出氣體,透過吸引口而吸引除塵對象物之表面上的氣體,前述除塵裝置構成為:具有從與除塵對象物相向之開口到吐出口漸漸地擴展之形狀的氣體吐出路。

Description

除塵裝置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藉由一面對相對移動之除塵對象物的表面噴出氣體,一面吸引該除塵對象物之表面上的氣體,以除去前述除塵對象物表面的塵埃的除塵裝置。
發明背景
以往,已知的是專利文獻1記載的除塵裝置。該除塵裝置與捲繞於導輥(支撐部)且因該導輥之旋轉而搬送之片狀物(除塵對象物)之抵接於前述導輥的部分相向配置。於該除塵裝置,在與片狀物之搬送方向(相對移動方向)正交之方向(片狀物之寬度方向)延伸之狹縫狀之吐出口與吸引口(吸取箱之開口部)隔著預定之間隔而形成為前述吐出口相較於前述吸引口位於搬送方向之上游側。而且,在片狀物搬送的過程中,前述除塵裝置一面從前述吐出口對片狀物之表面吐出空氣,一面透過前述吸引口來吸引前述片狀物之表面上的空氣。附著於片狀物之表面的塵埃藉由從吐出口吐出的空氣離開其表面而浮遊,該浮遊之塵埃從吸引口與空氣一起被吸引。藉此,除去附著在片狀物之表面的塵埃(除塵)。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第5-138136號公報
發明概要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另,在如上述之除塵裝置中,如圖1所示,因為從吐出口O(開口)吐出之空氣之高速的流動(參照圖1中之粗箭頭),沿著其流動之區域的靜壓降低而會產生負壓BA(伯努利效應)。當在沿著如此吐出之空氣的流動之區域產生負壓BA時,搬送之片狀物100在進入與其吐出口O相向之區域時、及從吐出口O退出時之各情況中,會因為該負壓BA而片狀物100之搬送姿勢紊亂。如此當片狀物100之搬送姿勢紊亂時,由於通過吸引口之空氣的吸引,片狀物100會被吸入吸引口,還有助長姿勢紊亂的可能性。如此的現象不限於除塵的對象物為片狀之物,即使是板狀之物也同樣會因為伯努利效應而起的負壓BA而產生。
因此,此種除塵裝置在進行導輥之旋轉並且搬送之片狀物之除塵時,亦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與以導輥所有的張力而捲繞之部分相向而配置。又,在將玻璃基板、半導體基板等之板狀之物之表面進行除塵時,使該除塵裝置在吸附固定於吸附台上之板狀之物的表面相向的狀態下移動,並且藉由空氣之吐出及吸引,進行該板狀之物之表面的除塵。又,以輥輸送帶搬送板狀之物時,即使是單面的除塵,也使成為其除塵之對象的板狀之物在相向配置之2個除塵裝置之間移動。藉此,從相向之除塵裝置吐出之空氣的影響會抵銷,而維持搬送之板狀之物之安定的姿勢。
如此,在習知之除塵裝置中,對於除塵對象物之配置自由度較小,又,為了除塵對象物之姿勢安定,需要特別的機構(例如吸附台、追加的除塵裝置),使用性未必佳。
本發明是有鑒於如此的狀況而作成者,且可提供使用性佳的除塵裝置。 解決課題之手段
(適用一般吐出口) 本發明之除塵裝置成為如下構成:具備吐出口與吸引口,前述吐出口與吸引口是與相對移動之除塵對象物的表面相向,並在該除塵對象物之相對移動的方向上以預定之間隔排列,前述除塵裝置是從前述吐出口對前述除塵對象物的表面吐出氣體,並透過前述吸引口而吸引前述除塵對象物之表面上的氣體,且具有從與前述除塵對象物相向之開口到前述吐出口漸漸地擴展之形狀的氣體吐出路。
藉由如此之構成,在除塵對象物進行相對移動時,氣體通過從開口漸漸地擴展之氣體吐出路而從吐出口朝向除塵對象物的表面吐出。從前述開口沿著氣體吐出路之內周壁而從吐出口之周緣部分吐出之氣體的吐出壓力變得比不沿著前述氣體吐出路之內壁而從吐出口之與前述開口相向的部分直接吐出之氣體的吐出壓力還小。藉此,可一面將從吐出口之與前述開口相向的部分吐出之氣體的吐出壓力維持在所期望的壓力,一面降低從吐出口之周緣部分吐出之氣體的吐出壓力。藉由從吐出口之周緣部分吐出之氣體的吐出壓力變低,在該吐出口之周緣部分的相向區域中變得難以發生因伯努利效應而起之負壓狀態。是故,從吐出口吐出之氣體所噴附之除塵對象物變得難以受到因伯努利效應而起之負壓狀態的影響,該氣體所噴附之除塵對象物可安定地相對移動。一面對該安定地相對移動之除塵對象物的表面噴附從吐出口吐出之氣體,一面透過吸引口來吸引除塵對象物之表面上的氣體,除去該除塵對象物之表面的塵埃 (除塵)。
本發明之除塵裝置中,可為如下構成:前述氣體吐出口之與前述除塵對象物之表面垂直的截面具有呈圓弧狀漸漸地擴展的形狀。
藉由如此之構成,氣體從開口沿著氣體吐出路之截面圓弧狀之漸漸地擴展的內周壁而從吐出口吐出,並且從前述吐出口之與前述開口相向的部分直接吐出。藉此,如前所述,可一面將從前述吐出口之與前述開口相向的部分吐出之氣體的吐出壓力維持在所期望的壓力,一面降低從前述吐出口之周緣部分吐出之氣體的吐出壓力。
(複數個狹縫型) 又,本發明之除塵裝置為如下構成:具備吐出口與吸引口,前述吐出口與吸引口是與相對移動之除塵對象物的表面相向,並在該除塵對象物之相對移動的方向上以預定之間隔排列且延伸,前述除塵裝置是從前述吐出口對前述除塵對象物的表面吐出氣體,並透過前述吸引口而吸引前述除塵對象物之表面上的氣體,前述吐出口排列在橫切前述除塵對象物之相對移動之方向的方向上,且各自包含在橫切其排列方向之方向上延伸的複數個狹縫,前述除塵裝置還具有氣體吐出路,前述氣體吐出路是對前述複數個狹縫之各個狹縫設置,從與前述除塵對象物相向之開口延伸到狹縫,前述氣體吐出路之垂直於前述狹縫的截面具有從前述開口到前述狹縫漸漸地擴展的形狀。
藉由如此之構成,除塵對象物在進行相對移動時,氣體分別通過從開口漸漸地擴展之氣體吐出路而從複數個狹縫吐出。從前述開口沿著氣體吐出路之內周壁而從狹縫之前述除塵對象物之相對移動方向中的兩端部吐出之氣體的吐出壓力,變得比不沿著前述氣體吐出路之內周壁,而是從狹縫之與前述開口相向之部分直接吐出之氣體的吐出壓力還小。藉此,可一面將從各狹縫之與前述開口相向的部分吐出之氣體的吐出壓力維持在所期望的壓力,一面降低從各狹縫之兩端部吐出之氣體的吐出壓力。藉由從各狹縫之兩端部吐出之氣體的吐出壓力變低,在各狹縫之兩端部的相向區域中,變得難以發生因伯努利效應而起之負壓狀態。是故,從構成吐出口之複數個狹縫之各個狹縫吐出之氣體所噴附的除塵對象物難以受到因伯努利效應而起之負壓狀態的影響,該氣體所噴附之除塵對象物可安定地相對移動。可一面對該安定地相對移動之除塵對象物的表面噴附從前述複數個狹縫(吐出口)吐出的氣體,一面透過吸引口而吸引除塵對象物之表面上的氣體,並除去該除塵對象物之表面的塵埃(除塵)。
本發明之除塵裝置中,可為如下構成:前述截面的形狀是呈圓弧狀漸漸地擴展的形狀。
藉由如此之構成,氣體從開口沿著氣體吐出路之截面圓弧狀之漸漸地擴展的內周壁而從各狹縫的兩端部吐出,並且不沿著前述氣體吐出路之內周壁而從各狹縫之與前述開口相向的部分直接吐出。藉此,如前所述,可一面將從各狹縫之與前述開口相向的部分吐出之氣體的吐出壓力維持在所期望的壓力,一面降低從各狹縫之兩端部吐出之氣體的吐出壓力。
本發明之除塵裝置中,可為如下構成:前述複數個狹縫之各個狹縫是相對於前述除塵對象物之相對移動的方向斜向傾斜而形成。
藉由如此之構成,可在除塵對象物之相對移動中,從離散地排列之複數個狹縫,對該除塵對象物之表面之更寬廣、而不是單純複數個條紋狀的區域噴附氣體。
本發明之除塵裝置中,可為如下構成:前述複數個狹縫是平行的排列。
藉由如此之構成,從平行地配置之複數個狹縫之各自吐出的氣體噴附於相對移動中之除塵對象物的表面。
本發明之除塵裝置中,可為如下構成:前述吐出口包含橫切前述複數個狹縫而延伸的主狹縫。
藉由如此之構成,可一面對相對移動之除塵對象物的表面,將從長邊方向狹縫吐出之氣體、以及從與前述開口相向之部分吐出之氣體的吐出壓力維持在所期望的壓力,並一面在降低從兩端部吐出之氣體的吐出壓力的狀態下,噴附從複數個狹縫之各自吐出的氣體。如此,從長邊方向狹縫吐出之氣體、與從複數個狹縫之各自吐出之氣體相輔相成,可從相對移動中之除塵對象物的表面有效地除去塵埃。
本發明之除塵裝置中,可為如下構成:前述複數個狹縫之各個狹縫與前述除塵對象物之相對移動之方向平行地延伸。
藉由如此之構成,從複數個狹縫吐出之氣體與從長邊方向狹縫吐出之氣體一起對相對移動中之除塵對象物的表面,以在其相對移動之方向上延伸之複數個條紋狀噴附。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除塵裝置,藉由從吐出口高速地吐出之氣體,難以發生因伯努利效應而起之負壓狀態,從吐出口吐出之氣體所噴附之除塵對象物可安定地相對移動。其結果是可使用以使受到從吐出口吐出之氣體之除塵對象物安定地相對移動的構成簡化,成為使用性更佳者。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以下,使用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除塵裝置10適用於例如進行片狀物100之除塵的系統。在此系統中,如圖2所示,從拉出輥51拉出之作為除塵對象物的片狀物100經由拉伸輥52、53而延伸至捲取輥54。藉由捲取輥54與拉出輥51之同步的旋轉,片狀物100受到某種張力(拉伸力),自拉出輥51朝捲取輥54被搬送(搬送方向Dcv)。除塵裝置10可以與片狀物100之捲繞於拉伸輥52之部分相向方式配置。又,除塵裝置10亦可以背後不存在輥等之支撐部的方式、例如與片狀物100之在拉出輥51與拉伸輥52之間的部分相向的方式配置。
在進行片狀物100之除塵的系統中,如上述所配置之(參照圖2)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除塵裝置10,是例如圖3~圖6所示般構成。再者,圖3是顯示除塵裝置的正面圖,圖4是顯示除塵裝置的平面圖,圖5是顯示除塵裝置的側面圖,圖6是顯示除塵裝置的底面圖。
在圖2與圖3至圖5中,該除塵裝置10具備有:在與片狀物100之搬送方向Dcv(相對移動方向)正交之方向(圖2中與紙面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之長方塊狀的除塵頭11;及沿著除塵頭11之上表面延伸之排氣管單元13。排氣管單元13的底部呈開口,且於其開口邊緣部分形成有刷頭13a(參照圖3、圖4及後述之圖7)。排氣管單元13的刷頭13a藉由複數個螺栓而固定在除塵頭11的上表面,藉此除塵單元11與排氣管單元13成一體,在排氣管單元13的內部形成作為排氣路徑的空間。於排氣管單元13的側面設置有排氣埠14。排氣埠14連接於吸引機構(例如,真空泵:圖示省略),並且藉由其吸引機構的動作,通過排氣管單元13之排氣路徑的空氣(氣體)通過排氣埠14而排出到外部。
除塵頭11的側面設置有供氣埠12。供氣埠12連接於供給加壓空氣的供氣機構(例如,加壓泵:圖示省略),藉由其供氣機構的動作,加壓空氣通過供氣埠12而被吸入至除塵頭11(後述之空氣噴射室15)內。除塵頭11成為頭部區塊11a與吸引調整板11b重疊的構造(參照圖3以及後述的圖7)。
在除塵頭11(頭部區塊11a)之與片狀物100相向的面(底面),如圖6所示,沿著前側緣(片狀物100之搬送方向Dcv之上游側之緣)延伸之細長矩形之前側第1吸引口21a與前側第2吸引口21b並列形成。又,於該面上,沿著後側緣(片狀物100之搬送方向Dcv之下游側之緣)延伸之細長矩形之後側第1吸引口22a與後側第2吸引口22b並列形成。更進一步,在除塵頭11(頭部區塊11a)之與片狀物100相向之面(底面),以被並列排列的2個前側吸引口21a、21b與並列排列之2個後側吸引口22a、22b夾於其中的方式,形成有以複數個狹縫30a構成的吐出口30。
構成吐出口30之複數個狹縫30a排列於除塵頭11(頭部區塊11a)的長邊方向(橫切片狀物100之搬送方向Dcv(例如,正交)的方向)上。而且,複數個狹縫30a各自在橫切其排列方向的方向(橫切為片狀物100之寬度方向的除塵頭11長邊方向的方向)上延伸,且相對片狀物100之搬送方向Dcv斜向傾斜。
如圖7(顯示圖6中之A-A線截面的截面圖)所示,於頭部區塊11a,分別形成有空氣噴射室15、前側空氣吸引室16a及後側空氣吸引室16b,作為在與吸引調整板11b之接合面開口的空間。空氣噴射室15在頭部區塊11a之寬度方向之中央部於長邊方向(與圖7之紙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前側第空氣吸引室16a沿著頭部區塊11a之前側緣(對應於片狀物100之搬送方向Dcv的上游側)形成,後側空氣吸引室16b沿著頭部區塊11a之後側緣(對應於片狀物100之搬送方向Dcv的下游側)形成。
又,於吸引調整板11b,分別以貫通的方式形成有前側吸引調整孔17a及後側吸引調整孔17b。前側吸引調整孔17a沿著吸引調整板11b的前側緣(片狀物100之搬送方向Dcv之上游側之緣)形成,後側吸引調整孔17b沿著吸引調整板11b之後側緣(片狀物100之搬送方向Dcv之下游側之緣)形成。頭部區塊11a與吸引調整板11b在重疊的狀態下,與前述之排氣管單元13(刷頭13a)一起以複數個螺栓固定。如此,在頭部區塊11a與吸引調整板11b重疊的狀態下,頭部區塊11a之空氣噴射室15被吸引調整板11b封閉。又,在頭部區塊11a與吸引調整板11b重疊的狀態下,頭部區塊11a之前側空氣吸引室16a及後側空氣吸引室16b各別與吸引調整板11b之前側吸引調整孔17a及後側吸引調整孔17b相向。
形成於頭部區塊11a之底面的前側第1吸引口21a(前側第2吸引口21b也同樣),透過前側空氣吸引室16a及形成於吸引調整板11b的前側吸引調整孔17a而連通於排氣管單元13內的空間(排氣路徑)。形成於頭部區塊11a之底面的後側第1吸引口22a(後側第2吸引口22b也同樣)透過後側空氣吸引室16b及形成於吸引調整板11b的後側吸引調整孔17b而連通於排氣管單元13內的空間(排氣路徑)。藉此,隨著穿通排氣管單元13之排氣路徑(空間)的空氣通過排氣埠14而排出到外部,透過連通於排氣管單元13內之空間的前側第1吸引口21a(前側第2吸引口21b也同樣)及後側第1吸引口22a(後側第2吸引口22b也同樣)來吸引空氣。
形成於頭部區塊11a之底面且構成吐出口30的複數個狹縫30a各自連通於溝31,溝31是以在頭部區塊11a之長度方向(垂直於圖7之紙面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於空氣噴射室15的底部,從供氣埠12導入至空氣噴射室15的加壓空氣會從複數個狹縫30a的每一個吐出。詳而言之,如圖8所示,由溝31延伸之連結路32a透過開口33而與到達狹縫30a的氣體吐出路32b連接。氣體吐出路32b之垂直於狹縫30a的截面(圖8所示之圖6中的A-A線截面)成為從開口33到狹縫30a漸漸地擴展的形狀,具體而言是成為呈圓弧狀漸漸地擴展的形狀。
就如上所述之構造之除塵裝置10的動作進行說明。
片狀物100藉由拉出輥51及捲取輥54之同步的旋轉,一面受到某種張力(拉伸力),一面從拉出輥51朝捲取輥54(搬送方向Dcv)搬送(參照圖2)。在該過程中,例如,配置在拉出輥51與拉伸輥52之間的除塵裝置10如下而將片狀物100表面的塵埃除去。
在片狀物100的移動過程,是一面將從構成除塵裝置10之吐出口30的複數個狹縫30a吐出之空氣噴附到片狀物100的表面,一面透過前側第1吸引口21a、前側第2吸引口21b、後側第1吸引口22a、及後側第2吸引口22b各自吸引片狀物100表面上的空氣。藉由從複數個狹縫30a(吐出口30)吐出之空氣而從片狀物100的表面飄起的塵埃透過前側第1吸引口21a、前側第2吸引口21b、後側第1吸引口22a、及後側第2吸引口22b而與空氣一起被吸引。藉此,將片狀物100的表面除塵。
在此,是著眼於通過氣體吐出路32b而從構成吐出口30之複數個狹縫30各自吐出的空氣。
從空氣噴射室15通過溝31及連結部32a的高壓空氣如圖8所示,通過從開口33漸漸地擴展的氣體吐出路32b而從狹縫30a吐出。從狹縫30a吐出之空氣的吐出壓力如圖9所示分布。即,從開口33沿著氣體吐出路32b的內周壁而從狹縫30a之上游側端部及下游側端部各自吐出之空氣的吐出壓力Pe1、Pe2變得比不沿著氣體吐出路32b之內周壁而從狹縫30b之與開口33相向的部分直接吐出之空氣的吐出壓力Pc還小。
藉此,可一面將從各狹縫30a之與開口33相向的部分吐出之空氣的吐出壓力維持在所期望的壓力,一面降低從各狹縫30a之兩端部吐出之空氣的吐出壓力Pe1、Pe2。藉由從各狹縫30a之兩端部吐出之空氣的吐出壓力變低,在各狹縫30a之兩端部的相向區域,Eb1、Eb2(參照圖8)中難以發生因伯努利效應而起的負壓狀態。是故,構成吐出口30之複數個狹縫30a各自吐出之空氣所噴附的片狀物100難以受到因伯努利效應而起的負壓狀態的影響,該空氣所噴附之片狀物100可穩定地移動(可搬送)。而且,一面在該安定地搬送之片狀物100的表面,如前所述噴附從複數個狹縫30a吐出的空氣,一面透過前側第1吸引口21a、前側第2吸引口21b、後側第1吸引口22a及後側第2吸引口22b而吸引片狀物100之表面上的空氣,除去該片狀物100之表面的塵埃(除塵)。
根據如上所述之除塵裝置10,藉由從吐出口30(複數個狹縫30a之各個狹縫)高速地吐出之空氣,難以產生因伯努利效應而起的負壓狀態,在從複數個狹縫30a(吐出口30)吐出之空氣噴附的狀況下,可安定的搬送片狀物100。其結果是,即使將除塵裝置10配置成背後不存在輥子等(例如圖2中之拉伸輥52)的支撐部,且與片狀物100之在例如拉出輥51與拉伸輥52之間的部分相向(參照圖2),也可以安定的搬送片狀物100,並且將其表面的塵埃除去。如此,由於使受到從吐出口30吐出之空氣的片狀物100安定地移動,故除塵裝置10之配置位置的限制變少(連帶著用以使受到空氣之片狀物100安定地移動之機制簡化),此除塵裝置10使用性更好。
又,構成吐出口30之複數個狹縫30a各自相對於片狀物100之搬送方向Dcv傾斜,因此在該片狀物100之搬送中,可從離散地排列之複數個狹縫30a,將空氣噴附到該片狀物100之表面更廣的區域,並非僅是複數個條紋狀。
就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除塵裝置10說明。
第2實施形態之除塵裝置10與第1實施形態之除塵裝置同樣地如圖3至圖5所示地構成。而且,該除塵裝置10如圖10所示,在形成吐出口此點與第1實施形態之除塵裝置不同。
圖10中,在頭部區塊11a(除塵頭11)之與片狀物100(除塵對象物)相向之面(底面),以被2個前側吸引口21a、21b與2個後側吸引口22a、22b夾於其中的方式形成有吐出口36。該吐出口36包含:在除塵頭11a之寬度方向(片狀物100之搬送方向Dcv)之中央部於其長邊方向(橫切片狀物100之搬送方向Dcv的方向)上延伸之長邊方向狹縫36a、及複數個狹縫36b。複數個狹縫36b排列在頭部區塊11a之長邊方向(橫切(正交於)片狀物100之搬送方向Dcv的方向)上,各自在橫切、具體而言是正交於其長邊方向的方向(片狀物100之搬送方向Dcv)上延伸。即,長邊方向狹縫36a與複數個狹縫36b的關係是呈長邊方向狹縫36a橫切、具體而言是正交於複數個狹縫36b的關係。
長邊方向狹縫36a如圖11(圖10中之A-A線截面)所示,透過形成於空氣噴射室15之底部的溝31而連通於空氣噴射室15。藉此,由供氣埠12導入至空氣噴射室15的空氣從長邊方向狹縫36a吐出。複數個狹縫36b各自也如圖12所示,透過形成於空氣噴射室15之底部的溝31而連通於空氣噴射室15,從供氣埠12導入至空氣噴射室15之加壓空氣從複數個狹縫36b各自吐出。更詳細來看各狹縫36b的話,與第1實施形態之除塵裝置的型態同樣,如圖8所示,從溝31延伸之連結路32a透過開口33而連接於到達狹縫36b的氣體吐出路32b。氣體吐出路32b之垂直於狹縫36b的截面(如圖12所示之圖10中的B-B線截面)呈現從開口33到狹縫36b漸漸地擴展的形狀,具體來說是呈圓弧狀漸漸地擴展的形狀。
在具有如上述之除塵頭11的除塵裝置10中,從長邊方向狹縫36a及複數個狹縫36b吐出空氣,並且透過前側第1吸引口21a、前側第2吸引口21b、後側第1吸引口22a及後側第2吸引口22b而吸引空氣。藉此,與第1實施形態之除塵裝置的情況同樣,從與除塵裝置10(除塵頭11)相向而搬送之片狀物100的表面除去塵埃(除塵)。
更詳細來看,與前述之第1實施形態之除塵裝置的情況(參照圖8、圖9)同樣,一面將從複數個狹縫36b之各自與開口33相向之部分吐出之空氣的壓力維持在所期望的壓力,一面朝向其狹縫36b的兩端部(上游側端部、下游側端部)而漸漸地降低空氣之吐出壓力(參照圖9)。如此,從各狹縫36b之兩端部吐出之空氣的吐出壓力變低,藉此在各狹縫36b之兩端部的相向區域Eb1、Eb2(參照圖8)中,難以發生因伯努利效應而起之負壓狀態。另一方面,從長邊方向狹縫36a直接吐出所期望之壓力的空氣。
片狀物100不受到因伯努利效應而起之負壓狀態的影響,而進入從複數個狹縫36b吐出之空氣(相向區域Eb1:圖8參照),一面接收壓力漸漸上升的空氣一面移動。藉此,片狀物100可不紊亂地移動。而且,片狀物100接收從長邊方向狹縫36a以所期望的壓力吐出之空氣、以及從複數個狹縫36b各自與開口33相向的部分以所期望的壓力吐出之空氣一面移動。此時,在長邊方向狹縫36a之2個狹縫36b之間的部分,藉由吐出之空氣之高速的流動而沿著該流動之區域的靜壓降低產生負壓(伯努利效應:參照圖1)。在此區域中,即使產生負壓狀態,移動之片狀物100也是藉由從鄰接之2個狹縫36b吐出且漸漸上昇之壓力的空氣而被壓制的狀態,因此可抑制該片狀物100紊亂。
接著,通過從長邊方向狹縫36a吐出之空氣的片狀物100接收從複數個狹縫36b以漸漸地降低的壓力吐出之空氣,並脫離與其下游側端部相向的區域(相向區域Eb2:參照圖8)。在與各狹縫36b之下游側端部相向的區域中,如前所述,由於難以發生因伯努利效應而起的負壓狀態,故片狀物100可在其姿勢不紊亂之下通過與複數個狹縫36b之下游側端部相向的區域(相向區域Eb2)。
根據上述之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除塵裝置10,可一面於搬送之片狀物100的表面,將從長邊方向狹縫36a吐出之空氣以及從與開口33相向之部分吐出之空氣的吐出壓力維持在所期望的壓力,一面在降低從兩端部(上游側端部、下游側端部)吐出之空氣的吐出壓力的狀態下,噴附從複數個狹縫36b之各自吐出的空氣。如此,在從長邊方向狹縫36a吐出之空氣、與從複數個狹縫36b之各自吐出之空氣相輔相成之下,可使搬送中之片狀物100之姿勢不紊亂地從其表面有效地除去塵埃。
如此,由於可一面安定地搬送片狀物100,一面除去其表面的塵埃,因此除塵裝置10之配置位置的限制變少,以使接受從吐出口36(長邊方向狹縫36a、複數個狹縫36b)吐出之空氣的片狀物100安定地移動。因此,第2實施形態之除塵裝置10也與第1實施形態之除塵裝置同樣,使用性更佳。
再者,在上述之除塵裝置10(第2實施形態)中,複數個狹縫36b是在與頭部區塊11a之長邊方向(橫切(正交於)片狀物100之搬送方向Dcv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片狀物100之搬送方向Dcv)上延伸,亦可為與此所限定之第1實施形態的情況同樣,相對片狀物100之搬送方向Dcv斜向傾斜。
又,在上述之各除塵裝置10中,是吐出口包含複數個狹縫,但不在此限。例如,如圖13所示,可以在橫切片狀物100之搬送方向Dcv的方向(例如,正交的方向)、即除塵頭11之寬度方向上延伸的細長孔45形成吐出口。此種情況下,在除塵頭11(頭部區塊11a)中,從接續於空氣噴射室15之溝31更為延伸之連結路46a透過開口47而連接於到達細長孔45的氣體吐出路46b。氣體吐出路46b之垂直於細長孔45的截面(圖13中以虛線所示)與前述者(參照圖8)同樣,呈現從開口47到細長孔45漸漸地擴展的形狀,具體而言是呈圓弧狀漸漸地擴展的形狀。
在如此吐出口以細長孔45構成的除塵裝10中,與前述者同樣,從開口47沿著氣體吐出路46b之各周壁,從細長孔45之在搬送之片狀物100之搬送方向Dcv上之上游側端部EG1吐出之空氣的吐出壓力,變得比不沿著氣體吐出路46b的內周壁而從細長孔45之與開口47相向的部分直接吐出之空氣的吐出壓力還小。藉此,可使從細長孔45之與開口47相向之部分吐出的空氣壓力維持在所期望的壓力,並降低從細長孔45之上游側端部EG1及下游側端部EG2吐出之空氣的吐出壓力。
如此藉由從細長孔45之上游側端部EG1及下游側暗部EG1吐出之氣體的吐出壓力變低,與上述者同樣,在細長孔45之上游側端部EG1及下游側端部EG2各自之相向區域Eb中變得難以發生因伯努利效應而起的負壓狀態。是故,從細長孔45吐出之空氣所噴附的片狀物100變得難以受到因伯努利效應而起之負壓狀態,該空氣所噴附之片狀物100可安定地移動。而且,在其安定地搬送之片狀物100的表面,一面噴附從細長孔45(吐出口)吐出之空氣,一面透過前側第1吸引口21a、前側第2吸引口21b、後側第1吸引口22a及後側第2吸引口22b而吸引片狀物100之表面上的空氣,除去該片狀物100之表面的塵埃(除塵)。
由於在此種情況下也可以一面安定地搬送片狀物100,一面除去其表面的塵埃,因此使接收從細長孔45(吐出口)吐出之空氣的片狀物100安定地移動,故除塵裝置10之配置位置的限制變少。因此,除塵裝置會使用性更好。
上述之各除塵裝置10可適用於進行如玻璃基板或半導體基板之板狀物的除塵的系統。例如,將成為除塵對象物之板狀物150不吸附固定於高價的吸附台,而是如圖14所示,載置於簡易的台座60,並在該狀態下,使與板狀物150之表面相向的除塵裝置10移動。此種情況下,從除塵裝置10(除塵頭)之吐出口30(36)吐出空氣時,難以發生因伯努利效應而起之負壓狀態,故可一面安定地維持載置於簡易之台座60上之板狀物150的姿勢(防止飄起),一面除去該板狀物150之表面的塵埃。
又,例如,如圖15所示,以與板狀物150之單面相向的方式配置除塵裝置10,而不是以與輥輸送帶62搬送之除塵對象之板狀物150之兩面之各面相向的方式配置除塵裝置10。此種情況下,在從除塵裝置10(除塵頭)之吐出口30(36)吐出空氣時也難以發生因伯努利效應而起之負壓狀態,故可一面安定地維持藉由輥輸送帶62搬送之板狀物150的姿勢(防止飄起),一面除去該板狀物150之表面(單面)的塵埃。
如此,上述之除塵裝置10即使在將板狀物150作為除塵對象物的情況中,也可簡化用以使受到從吐出口30(36)吐出之空氣之該除塵對象物(板狀物150)安定地相對移動的構成(並非吸附台且非為簡易的台座60、及與輥輸送帶150相向之2個除塵裝置,而是輥輸送帶150與1個除塵裝置10)。其結果是上述之除塵裝置10成為使用性更佳者。
以上,雖已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但該實施形態或各部之變形例是提示一例,不欲限定發明之範圍。上述之該等新穎的實施形態可在其他各種形態下實施,在不脫離發明要旨的範圍內,可進行各種的省略、置換、變更。該等實施形態或其變形皆包含在發明之範圍或要旨內,並且也包含在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發明內。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除塵裝置的使用性佳,且作為藉由一面對相對移動之除塵對象物的表面吐出氣體,一面吸引該除塵對象物之表面上的氣體以除去前述除塵對象物表面的塵埃的除塵裝置是有用的。
10:除塵裝置 11:除塵頭 11a:頭部區塊 11b:吸引調整板 12:供氣埠 13:排氣管單元 13a:刷頭 14:排氣埠 15:空氣噴射室 16a:前側空氣吸引室 16b:後側空氣吸引室 17a:前側吸引調整孔 17b:後側吸引調整孔 21a:前側第1吸引口 21b:前側第2吸引口 22a:後側第1吸引口 22b:後側第2吸引口 30:吐出口 30a:狹縫 31:溝 32a:連結路 32b:氣體吐出路 33:開口 36:吐出口 36a:長邊方向狹縫 36b:狹縫 45:細長孔 46a:連結路 46b:氣體吐出路 47:開口 51:拉出輥 52,53:拉伸輥 54:捲取輥 60:台座 62:輥輸送帶 100:片狀物 150:板狀物 A-A:線 B-B:線 O:吐出口 BA:負壓 Dcv:搬送方向 Eb,Eb1,Eb2:相向區域 EG1:上游側端部 EG2:下游側端部 Pe1,Pe2,Pc:吐出壓力
圖1是顯示藉由從吐出口吐出之空氣(氣體)搬送之片狀物變不安定的原理的圖。 圖2是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除塵裝置之適用例的圖。 圖3是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除塵裝置的正面圖。 圖4是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除塵裝置的平面圖。 圖5是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除塵裝置的側面圖。 圖6是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除塵裝置的底面圖。 圖7是顯示除塵裝置之圖6中之A-A線截面的截面圖。 圖8是放大顯示通達吐出口(狹縫)之氣體吐出路的截面圖。 圖9是顯示從吐出口(狹縫)吐出之空氣之吐出壓力的線圖。 圖10是顯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除塵裝置的底面圖。 圖11是顯示除塵裝置之圖10中之A-A線截面的截面圖。 圖12是顯示除塵裝置之圖10中之B-B線截面的截面圖。 圖13是顯示吐出口之變形例的圖。 圖14是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除塵裝置之其他適用例的圖。 圖15是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除塵裝置之另外之適用例的圖。
15:空氣噴射室
30a:狹縫
31:溝
32a:連結路
32b:氣體吐出路
33:開口
36b:狹縫
100:片狀物
Dcv:搬送方向
Eb1,Eb2:相向區域

Claims (8)

  1. 一種除塵裝置,具備吐出口與吸引口,前述吐出口與吸引口是與相對移動之除塵對象物的表面相向,並在該除塵對象物之相對移動的方向上以預定之間隔排列, 前述除塵裝置是從前述吐出口對前述除塵對象物的表面吐出氣體,並透過前述吸引口而吸引前述除塵對象物之表面上的氣體, 且具有從與前述除塵對象物相向之開口到前述吐出口漸漸地擴展之形狀的氣體吐出路。
  2. 如請求項1之除塵裝置,其中前述氣體吐出口之與前述除塵對象物之表面垂直的截面具有呈圓弧狀漸漸地擴展的形狀。
  3. 一種除塵裝置,具備吐出口與吸引口,前述吐出口與吸引口是與相對移動之除塵對象物的表面相向,並在該除塵對象物之相對移動的方向上以預定之間隔排列且延伸, 前述除塵裝置是從前述吐出口對前述除塵對象物的表面吐出氣體,並透過前述吸引口而吸引前述除塵對象物之表面上的氣體, 前述吐出口排列在橫切前述除塵對象物之相對移動之方向的方向上,且各自包含在橫切其排列方向之方向上延伸的複數個狹縫, 前述除塵裝置還具有氣體吐出路,前述氣體吐出路是對前述複數個狹縫之各個狹縫設置,從與前述除塵對象物相向之開口延伸到狹縫, 前述氣體吐出路之垂直於前述狹縫的截面具有從前述開口到前述狹縫漸漸地擴展的形狀。
  4. 如請求項3之除塵裝置,其中前述截面的形狀是呈圓弧狀漸漸地擴展的形狀。
  5. 如請求項3或4之除塵裝置,其中前述複數個狹縫之各個狹縫是相對於前述除塵對象物之相對移動的方向斜向傾斜而形成。
  6. 如請求項3至5中任一項之除塵裝置,其中前述複數個狹縫是平行的排列。
  7. 如請求項3至6中任一項之除塵裝置,其中前述吐出口包含橫切前述複數個狹縫而延伸的主狹縫。
  8. 如請求項7之除塵裝置,其中前述複數個狹縫之各個狹縫與前述除塵對象物之相對移動之方向平行地延伸。
TW110131113A 2020-09-30 2021-08-23 除塵裝置 TWI7958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64828A JP7098179B2 (ja) 2020-09-30 2020-09-30 除塵装置
JP2020-164828 2020-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8865A true TW202228865A (zh) 2022-08-01
TWI795883B TWI795883B (zh) 2023-03-11

Family

ID=80949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1113A TWI795883B (zh) 2020-09-30 2021-08-23 除塵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64654A1 (zh)
EP (1) EP4223427A1 (zh)
JP (1) JP7098179B2 (zh)
KR (1) KR20230030655A (zh)
CN (1) CN116457113A (zh)
TW (1) TWI795883B (zh)
WO (1) WO202207066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89177B2 (ja) * 1990-03-26 1997-12-10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フロッピーディスク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H05138136A (ja) 1991-11-12 1993-06-01 Toray Ind Inc シート状物用除塵装置
JP2004009047A (ja) * 2002-06-07 2004-01-15 Yuji Kurata エア・クリーナ装置のクリーナヘッド
JP4191439B2 (ja) * 2002-07-09 2008-12-03 ヒューグル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除塵ヘッド
KR200437869Y1 (ko) * 2006-12-04 2008-01-04 씨티에스(주) 제진노즐 내의 공기토출구 구조
JP5162612B2 (ja) * 2010-03-26 2013-03-13 三星ダイヤモ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集塵装置
JP6420967B2 (ja) * 2014-05-08 2018-11-07 東洋熱工業株式会社 異物除去装置
JP6206936B2 (ja) * 2017-03-24 2017-10-04 アイエス 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エアブルーム、スプレードライヤの乾燥室及びスプレークーラの冷却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030655A (ko) 2023-03-06
EP4223427A1 (en) 2023-08-09
JP7098179B2 (ja) 2022-07-11
US20230364654A1 (en) 2023-11-16
TWI795883B (zh) 2023-03-11
WO2022070664A1 (ja) 2022-04-07
JP2022056857A (ja) 2022-04-11
CN116457113A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40063420A (ko) 제진 장치
JP6420967B2 (ja) 異物除去装置
JP2006346515A (ja) 除塵装置
JPH05306050A (ja) 除塵装置
TWI795883B (zh) 除塵裝置
US6053104A (en) Printing device with a device for cleaning the printing substrates supplied to the printing machine
JP2014101159A (ja) 搬送装置
ITMI20081162A1 (it) Dispositivo per la rimozione di liquido o particelle solide da una superficie piana di un prodotto metallico
JP7347809B2 (ja) 除塵装置及び除塵方法
EA002541B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ушки и поддержания в сухом состоянии, в частности, холоднокатаной ленты в выходной зоне холоднопрокатных и лентопрокатных установок
JP4952115B2 (ja) 液体除去装置およびウェブ処理装置
JP3949820B2 (ja) 紙葉類搬送装置
JP2004167494A (ja) 枚葉ワークの異物除去装置
KR101547053B1 (ko) 롤 반송식 코터
TWI821799B (zh) 基板處理裝置
JP2005262088A (ja) 支持体表面の防塵方法及び装置
CN114682548B (zh) 基板处理装置
TWI680822B (zh) 具乾式潔淨機之板材切斷裝置
JP635034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73627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5124746A (ja) シート状物用エアコンベア装置
JP2004074104A (ja) 搬送除塵装置
JP624890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110111B6 (ja) 除塵装置
JP6585987B2 (ja) 除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