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29113A - 具有用於針板之針縫凸輪之偏移系統之圓編機 - Google Patents

具有用於針板之針縫凸輪之偏移系統之圓編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29113A
TW202129113A TW109120442A TW109120442A TW202129113A TW 202129113 A TW202129113 A TW 202129113A TW 109120442 A TW109120442 A TW 109120442A TW 109120442 A TW109120442 A TW 109120442A TW 202129113 A TW202129113 A TW 20212911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m
plate
stitch
needles
need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0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羅伯瑞托 瑞茲尼構
法比歐 伯尼提
安德利亞 隆那汀
Original Assignee
義大利商聖東尼股份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義大利商聖東尼股份公司 filed Critical 義大利商聖東尼股份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29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911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06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needle cylinder and dial for ribbed goods
    • D04B9/065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needle cylinder and dial for ribbed goods with stitch-length regula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2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 D04B15/322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i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needle cylinder and dial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2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 D04B15/34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for d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針織物或針織襪類之圓編機,包含:一支撐結構;一針固持筒,其可選擇性地圍繞該針織機之一旋轉軸線迴轉且具備多個圓筒針;一針盤總成,其配置於該針固持筒上方。該針盤總成包含:一支撐環,其與該支撐結構成整體;一針固持板,其可迴轉地安裝至該支撐環且可圍繞該旋轉軸線迴轉;多個平型針;控制該等平型針之多個凸輪,其與該等平型針相互作用以便基於一給定運動定律將在各別滑動座內部之一徑向移動傳輸至該等平型針,其中該等控制凸輪總體形成界定該運動定律之一凸輪構型。該針盤總成進一步包含一針縫凸輪,其可移動地置放於該支撐環上且經組配用於在該針固持板之該旋轉期間與一給定角度扇區中之該等平型針相互作用,以便將一返回運動傳輸至該等平型針,以用於執行針縫形成。該針縫凸輪可相對於該凸輪構型選擇性地移動,亦即,可在將控制該等平型針之該等多個凸輪相對於該支撐環保持靜止時移動該針縫凸輪。

Description

具有用於針板之針縫凸輪之偏移系統之圓編機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圓編機。特別是,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針織襪類或針織物之圓編機,具備能夠引起作用於板之針上的一針縫凸輪之一偏移之一系統。 本發明屬於用於針織襪類、針織物、無縫針織物及類似者的圓編機之技術領域。
發明背景
在本文中,用詞「針織機」大體意謂一種易於製造針織物且具備至少一個針固持單元或針固持筒之圓編機,該針固持單元或針固持筒可迴轉地安裝於該機器之一支撐結構中且在合適之滑動座(或針座)中支撐平行於針固持筒之一旋轉軸線移動以便生產一針織織物之多個針。
此外,該針織機具備一或多個紗線饋入點或紗線「饋入部」,其中對機器之針供應紗線。圓編機可包含可變數目個饋入部,例如,1、2、4、6、8或更多個紗線饋入部。
此針織機可為例如單針床或雙針床。
具體言之,本發明特別但不排他性地被設計用於圓編機,除了前述針筒之外,該圓編機亦包含一針板,亦即,再次可迴轉地安裝至機器之支撐結構且在各別合適滑動間(或針座)中支撐多個各別針(被稱為平型針)之一單元。
針板位於針筒上方且與其同軸:此意謂筒及板皆圍繞相同旋轉軸線旋轉。平型針可在與前述旋轉軸線正交之一平面上且沿著相對於該旋轉軸線之徑向方向在其各別座中移動,具有朝向及遠離該旋轉軸線之一平移運動。
該等平型針與圓筒針在針縫形成期間合作。典型地,在筒及板之旋轉期間,基於由針之控制構件(凸輪、選擇單元等)傳輸之移動,筒與板經定位使得可在垂直方向上移動的圓筒針之頭部與可在水平方向上移動的平型針之頭部相交。
使用用於針織襪類的針織機之行話,此類型之機器被稱為「具有在板中之針」的「單筒」圓編機,亦即,裝備有一針固持筒且裝備有具有其額外針之一板的一針織機,該等額外針與圓筒針在針縫形成期間合成,因此允許獲得特定針織結構。平型針因此支撐圓筒針,且此機器類似於雙針床機器(由於針既在筒上,又在板上)。
在此類型之針織機中,平型針之數目典型地小於圓筒針。舉例而言,平型針之數目可為圓筒針之數目的一半,平型針置放於兩個鄰近圓筒針之間。
在本文中,用詞「針盤總成」意謂置放於針固持筒上方且支撐前述針板的針織機之部分。此總成具備易於與平型針及與饋入部中之紗線合作以實現針織織物之生產的單元及裝置。
在圓編機之領域中,已知用於製造針盤總成及連接至其之裝置的若干模式。一般而言,針盤總成典型地裝備有一固定支撐環,其具有安裝於支撐環外以便能夠圍繞後者旋轉之一紗線傳送及切割單元(在該領域中被稱作「紗線修剪鋸」),且具備定位於支撐環上之多個氣動裝置。
此多個氣動裝置通常包含:至少一個針控制總成,其具備能夠與平型針相互作用之一或多個控制凸輪;及多個夾具總成,例如,其數目對應於機器饋入部之數目;各夾具總成包含能夠留持或阻擋供應至針織機之針的一紗線之一或多個可移動夾具,及移動該等夾具之氣動致動器。
該針盤總成可進一步包含切割裝置,或「紗線修剪刀」,各者裝備有一切割單元,該切割單元能夠與前述鋸合作且切割由鋸自身攜載之紗線。此外,該針盤總成可包含紗線抽吸裝置,或「紗線抽吸埠」,其抽吸較多饋入部及其下部的紗線或更多。
基本上,該針盤總成在內部包含若干裝置之一群組,其中之一些經重複,作為用於各饋入部之一模組,且其他由較多饋入部共用,或個別地存在。
該針盤總成進一步包含前述針板,支撐其各別多個針。此板安裝至支撐環,以便能夠圍繞與針固持筒之旋轉軸線重合的一旋轉軸線迴轉。前述鋸進一步與板成整體,且與其一起旋轉。
前述控制凸輪與平型針相互作用,以便基於由凸輪構型界定之一給定運動定律,在板之旋轉期間將朝向或遠離旋轉軸線的在各別座內部之一徑向移動傳輸至平型針。因此,隨意地移動平型針,使得其在針縫形成期間按需要與圓筒針相互作用。
總體上,控制凸輪界定一「圓形」凸輪構型,亦即,發展為圍繞旋轉軸線之一環,平型針之控制針腳依序與該環相互作用。
典型地,針盤總成包含一具體凸輪,被稱為針縫凸輪,其任務為在針縫形成期間,在板內部「縮回」板針,亦即,朝向旋轉軸線。此針縫凸輪作用於平型針上,且具有圍繞旋轉軸線之一給定角度延伸部,以便嚙合針旋轉軌道之一給定部分。
在作為以上描述之針織機之針織機中,平型針需要在相對於下伏圓筒針之具體位置中工作:特別是,平型針可與各別圓筒針精確同相地(亦即,完美同步地)工作,以便獲得較彈性織物,或其可相對於圓筒針不同相工作,亦即,具有一角度延遲,以便獲得較緊湊織物。此角度偏移基本上在於平型針相對於下伏圓筒針之「延遲」,且藉由控制平型針之返回運動的針縫凸輪之(例如,一定度數之)角度偏移來獲得。因此,紗線未由圓筒針及平型針同時吸收,而是其首先由圓筒針吸收,且接著,按例如一個或兩個針之一角度延遲,由平型針吸收。
一先前技術解決方案在於藉由一氣動傳動裝置在兩個位置之間有角度地移位針縫凸輪。兩個位置分別對應於平型針與圓筒針之間的一同步條件,且對應於平型針相對於圓筒針之一延遲條件。在此解決方案中,當控制兩個位置之間的過渡時,該氣動傳動裝置引起針縫凸輪之一移位,且與其一起,引起針盤總成上的前述裝置之移位,亦即,紗線抽吸埠、夾具、紗線修整刀以及界定凸輪構型之控制凸輪(亦即,除了針縫凸輪之外,在板中之其他凸輪)。
此代表了巨大缺點,此係由於除了針縫凸輪之外,在針盤總成上之其他控制凸輪應實際上在精確位置中工作,且歸因於對於針縫凸輪偏移之需求,不能移位。吾人考慮例如用於針縫轉移之凸輪(轉移凸輪):當針縫凸輪在平型針與圓筒針之間的一延遲位置中移位時,此等凸輪未正確地工作,因此,在先前技術解決方案中,若使用此等凸輪,則氣動傳動裝置應首先將所有裝置移動回至同步位置。此涉及當針縫凸輪處於一偏移位置中(亦即,在一延遲位置中)時使用一些凸輪(例如,轉移凸輪)之不可能性。此為可藉由針織機獲得的針織功能之一限制。
此外,先前技術解決方案僅在於藉由傳動裝置在兩個位置(同步與延遲)之間移動針縫凸輪。
發明概要
通常,本申請者已發現先前技術解決方案並非無缺點,且可在各種態樣下加以改良。
在此等情況下,在本發明(在其各種態樣及/或實施例中)下之目標為提供一種圓編機,其可消除上文提及的缺點中之一或多者。
本發明之再一目標為提供一種圓編機,其中可以一較靈活方式來管理針盤總成之針縫凸輪之位置,用於控制平型針。
本發明之再一目標為提供一種圓編機,其中可與由針盤總成之其他裝置同時執行的操作無關,移動針板之針縫凸輪。
本發明之再一目標為提供一種圓編機,其中在不同操作條件下且基於針織要求,可在於針筒上及於針板上之針縫形成期間更準確地管理紗線抽吸。
本發明之再一目標為提供一種圓編機,其能夠將針織品質最佳化,例如,藉由相對於由圓筒針產生之針織列對準由平型針產生之針織列。
本發明之再一目標為提供一種圓編機,其由一高度操作可靠性及/或由對失效及故障之一較低敏感性表徵。
本發明之再一目標為提供一種圓編機,其由(特別是,其針盤總成之)一簡單且合理結構表徵。
本發明之再一目標為提供一種圓編機,其增大了取決於各種針織要求且取決於待傳輸至針(特別是,至平型針)之運動定律界定可獲得之針織結構之可能性。
本發明之再一目標為提供一種圓編機,就提供之效能及品質而言,其由低製造成本表徵。
本發明之再一目標為創造對先前技術之替代解決方案,其用於實現圓編機,及/或開啟新設計可能性。
本發明之再一目標為提供一種圓編機,其可實現在針盤總成中的裝置之新設計。
本發明之再一目標為提供一種圓編機,其由相對於目前技術水平之一創新結構及組配表徵。
應自以下描述顯得更好之此等及其他可能目標基本上由根據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之一或多者之一種圓編機達成,各者經單獨(無依附其之申請專利範圍)或按與其他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何組合來考慮,且根據以下態樣及/或實施例,亦與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以不同方式組合。
在本發明中且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術語「上部」、「在……上方」、「下部」、「在……下方」、「垂直」、「垂直地」、「水平」、「水平地」、「徑向」、「徑向地」指在正常操作期間的機器之定位,其中中心旋轉軸線垂直地置放,圓筒針垂直地配置,其中其頭部指向上,且平型針水平地配置,其中其頭部指向針固持板之外。
以下列出本發明之一些態樣。
在其第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針織物或針織襪類之圓編機,包含: -一支撐結構; -至少一個針固持筒,其可迴轉地安裝於該支撐結構中且可選擇性地圍繞該針織機之一旋轉軸線迴轉; -多個圓筒針,其由該針固持筒支撐且可在該筒之各別滑動座中移動以便生產一針織織物; -一針盤總成,其配置於該針固持筒上方。
在一個態樣中,該針盤總成包含: -一支撐環,其與該支撐結構成整體且較佳地與該針固持筒同軸; -一針固持板,其可迴轉地安裝至該支撐環,以便能夠圍繞對應於該針織機之該旋轉軸線的一各別旋轉軸線迴轉; -多個平型針,其由該針固持板支撐且可在該板之各別滑動座中移動以便生產一針織織物。
在一個態樣中,該針盤總成包含一紗線傳送且切割單元或「鋸」,其安裝至該支撐環外且與該針固持板成整體,以便與該針固持板一起旋轉。
在一個態樣中,該針盤總成包含控制該等平型針之多個凸輪,其置放於該支撐環上,且經組配用於與該等平型針相互作用,且基於一給定運動定律,在該板之該旋轉期間將接近或遠離該旋轉軸線的在該各別滑動座內部之一徑向移動傳輸至該等平型針,其中該等控制凸輪總體形成圍繞該旋轉軸線展開之一凸輪構型,該等平型針依序與該凸輪構型相互作用,該凸輪構型界定該給定運動定律。
在一個態樣中,該針盤總成包含至少一個針縫凸輪,其與控制該等平型針之該等多個凸輪分開且截然不同,可移動地置放於該支撐環上且經組配用於在該針固持板圍繞該旋轉軸線之該旋轉期間與一給定角度扇區中之該等平型針相互作用,該針縫凸輪經組配用於將在一給定角度位置中的接近該旋轉軸線之一返回運動傳輸至該等平型針,以便執行針縫形成。
在一個態樣中,該針縫凸輪可選擇性地相對於該凸輪構型移動。
在一個態樣中,可在將用於控制平型針之該等多個凸輪保持靜止(相對於該支撐環)時移動(或驅動)該針縫凸輪。
本申請者已發現,本發明能夠解決以上關於先前技術列出之問題,因此獲得意欲之目標。
特別是,本申請者已發現,本發明實現該針盤總成之該針縫凸輪之該位置的一更靈活且獨立管理,以用於控制該等平型針,且特別是,實現該等平型針之該角度位置相對於該等圓筒針之該角度位置之一偏移。
以下列出本發明之另外態樣。
在一個態樣中,該針盤總成包含一移動裝置,其操作性地作用於該針縫凸輪上以便在至少一個操作位置與一第二操作位置之間,圍繞該旋轉軸線,沿著一圓形軌道移動該針縫凸輪,在該至少一個操作位置中,該針縫凸輪具關於該旋轉軸線之一第一角度位置,在該第二操作位置中,該針縫凸輪具有沿著該圓形軌道相對於該第一角度位置有角度地旋轉之一第二角度位置。
在一個態樣中,該移動裝置僅作用於該至少一個針縫凸輪上,且其中該至少一個針縫凸輪在該第一操作位置與該第二操作位置之間的該移動藉由保持控制該等平型針的該等多個凸輪及該凸輪構型之相同位置來發生。
在一個態樣中,可相對於該凸輪構型獨立地移動之該針縫凸輪與該移動裝置總體形成用於該針板之該針縫凸輪的一偏移系統。
在一個態樣中,該針織機包含:旋轉構件,其經組配用於選擇性地引起該針固持筒圍繞該旋轉軸線之一旋轉;及用於傳輸旋轉之構件,其容納於該支撐結構中或與該支撐結構相關聯且操作性地置放於該針固持筒與該針盤總成之間,經組配用於將由該旋轉構件產生之一旋轉同步傳輸至該針固持筒與該針固持板,使得該針固持板之相同旋轉對應於該針固持筒之一給定旋轉。
在一個態樣中,該移動裝置操作性地作用於該針縫凸輪,以便至少在以下之間將其移動: -一同步位置,其中在該針固持筒及該針固持板之該旋轉期間,該針縫凸輪在針縫形成期間引起基本上與該筒之該等下伏針之該移動同步的該板之該等針之一移動,使得該等平型針與該等圓筒針同步地進行一針縫;及/或 -相對於該筒及該針固持板之旋轉方向的一延遲位置,其相對於該同步位置成角度地處於後方,其中在該針固持筒及該針固持板之該旋轉期間,該針縫凸輪在針縫形成期間引起相對於該筒之該等下伏針之該移動有角度地延遲的該板之該等針之一移動,使得該板之該等針與該筒之該等針合作地進行一延遲針縫;及/或 -相對於該筒及該針固持板之旋轉方向的一提前位置,其相對於該同步位置成角度地處於前方,其中在該針固持筒及該針固持板之該旋轉期間,該針縫凸輪在針縫形成期間引起相對於該筒之該等下伏針之該移動有角度地提前的該板之該等針之一移動,使得該板之該等針與該筒之該等針合作地進行一提前針縫。
在一個態樣中,該延遲位置及該提前位置為該針縫凸輪引起該等平型針相對於該等圓筒針之一偏移的位置。
在一個態樣中,該同步位置對應於該第一操作位置,且該延遲或提前位置對應於該第二操作位置。
在一個態樣中,該提前位置對應於該第一操作位置且該延遲位置對應於該第二操作位置,該同步位置自該第一操作位置與該第二操作位置之間的一第三中間操作位置產生。
在一個態樣中,該第一角度位置及該第二角度位置為歸因於該移動裝置可由該針縫凸輪在其沿著該圓形軌道之移動中到達之一端角度位置。
在一個態樣中,該圓形軌道基本上對應於一圓弧,其中心處於該旋轉軸線上且具有一給定角度延伸部。
在一個態樣中,該針縫凸輪之該移動圍繞該旋轉軸線發生。
在一個態樣中,該移動裝置操作性地作用於該針縫凸輪上,以便選擇性地且連續地將其在多個操作位置之間沿著該圓形軌道移動,各操作位置由該針縫凸輪相對於該旋轉軸線之一給定角度定位表徵,且其中該針縫凸輪之該角度位置之變化在連續鄰近位置之間連續地發生。
在一個態樣中,可將該針縫凸輪在該等多個操作位置之間連續地移動,以便在該等平型針之工作軌道上引入相對於該等圓筒針之工作軌道的一漸增偏移。
在一個態樣中,該移動裝置操作性地作用於該針縫凸輪上,以便選擇性地將其在離散數目個操作位置之間沿著該圓形軌道移動,各操作位置由該針縫凸輪相對於該旋轉軸線之一給定角度定位表徵。
在一個態樣中,該針盤總成包含較佳地安裝至該支撐環的下列額外裝置中之一或多者: -一或多個夾具總成,各者包含經組配用於留持或阻擋供應至該針織機之該等針的一紗線之一或多個可移動夾具,及移動該等夾具之致動器,較佳地,氣動致動器; -一或多個切割裝置,或「紗線修剪刀」,各者裝備有一切割單元,該切割單元經組配用於與該鋸合作且切割由該鋸自身攜載之該等紗線; -一或多個紗線抽吸裝置,或「紗線抽吸埠」,其經組配用於抽吸較多饋入部及其下部的該等紗線或更多。
在一個態樣中,該針縫凸輪可相對於該等額外裝置獨立移動,該針縫凸輪之該移動在不引起該等額外裝置之一移動之情況下發生。
在一個態樣中,在該針織機在使用中時,該針盤總成之該等額外裝置仍然處於一固定位置中。
在一個態樣中,由控制該等平型針之該等多個凸輪界定的該凸輪構型以一連續方式圍繞該旋轉軸線展開,以便形成一環形凸輪構型,或其被劃分成若干單獨長度或部分。
在一個態樣中,該針縫凸輪具有圍繞該旋轉軸線之一給定角度延伸部,以便嚙合該針旋轉軌道之一給定部分。
在一個態樣中,該移動裝置經定位,或一般而言,與該針盤總成之該支撐環成整體。
在一個態樣中,該移動裝置包含一馬達,其操作性地作用於該針縫凸輪上以便選擇性地將其在該等前述操作位置之間移動。在一個態樣中,該馬達為一電馬達,以實例說明,一步進馬達。
在一個態樣中,該移動裝置包含置放於該馬達與該針縫凸輪之間的一機械傳動裝置,以便將該馬達之運動傳輸至該針縫凸輪。
在一個態樣中,該移動裝置包含一板,其至少具備: -一安裝支點,該板經由該安裝支點可迴轉地安裝至與該旋轉軸線同軸之該支撐環; -一扣緊部分,其經設計成收納該針縫凸輪以便將其支撐且定位在該等操作位置中; -一控制部分,其經組配用於接收自該馬達之一運動,以便引起該板圍繞該旋轉軸線之一旋轉及攜載該針縫凸輪的該扣緊部分沿著該前述圓形軌道之一移動。
在一個態樣中,該板操作性地置放於該針縫凸輪與該馬達之間。
在一個態樣中,該控制部分包含一齒狀扇區。
在一個態樣中,該移動裝置包含一驅動軸桿,其與該馬達耦接以便自其接收一旋轉運動且結束於其一終端處,其中一齒輪與該控制部分之該齒狀扇區嚙合,以便將該驅動軸桿之該旋轉運動傳輸至該板。
在一個態樣中,除了該等平型針之外,該針縫凸輪僅與該板接觸。
在一個態樣中,該控制部分置放於該板中相對於該針縫凸輪之該扣緊部分的一直徑相對位置中。
在一個態樣中,該馬達可為一氣動馬達。
在一個態樣中,該齒狀扇區具有一延伸部(寬度),以便實現可將該針縫凸輪定位於所有該等前述操作位置中的該板之角度旋轉之一寬度。
在一個態樣中,該針縫凸輪之角度旋轉之該寬度具有至少2°,及/或至少4°,及/或至少8°,及/或至少12°,及/或至少20°,及/或至少40°。
在一個態樣中,該板之角度旋轉之該寬度對應於該針縫凸輪之角度旋轉之該寬度。
在一個態樣中,該等平型針中之各者包含一各別致動根部,且該針縫凸輪界定至少一個針縫凸輪構型,該針縫凸輪構型經組配用於在板旋轉期間由該等平型針之該等根部依次嚙合且通過,使得一給定運動經傳輸至在其各別滑動座中之該等平型針。
在一個態樣中,該針縫凸輪由針縫凸輪之一或多個部分組成,該一或多個部分總體在其間界定該針縫凸輪構型。
在一個態樣中,針縫凸輪之該等部分扣緊至在各別位置中的該板之該扣緊部分。
在一個態樣中,針縫凸輪之該等部分可相互截然不同,或相互整合於一個針縫凸輪主體中。
在一個態樣中,該針縫凸輪藉由合適扣緊構件(例如,螺釘)扣緊至該板之該扣緊部分。
在一個態樣中,該針固持筒包含至少一個各別針縫凸輪,其經組配用於在該針固持筒圍繞該旋轉軸線之該旋轉期間與一給定角度扇區中之該等圓筒針相互作用,該針縫凸輪經組配用於將在一給定角度位置中的至各別針座內之一返回運動傳輸至該等圓筒針,以便執行針縫形成。
在一個態樣中,該針織機包含一控制單元,其經組配用於與該針盤總成之該移動裝置及與移動該針固持筒之該針縫凸輪的該裝置相互作用,以便: -接收來自作用於該針固持板之該針縫凸輪上的該馬達之一第一位置信號,該第一位置信號與該板針縫凸輪之該位置有關; -接收來自作用於該針固持筒之該針縫凸輪上的該馬達之一第二位置信號,該第二位置信號與該筒針縫凸輪之該位置有關; -任擇地,比較與該板針縫凸輪及該筒針縫凸輪之該位置有關的該第一位置信號及該第二位置信號與對應於該板針縫凸輪及該筒針縫凸輪之所要的位置之各別參考值; -選擇性地控制作用於該針固持板之該針縫凸輪上的該馬達及作用於該針固持筒之該針縫凸輪上的該馬達,使得該板針縫凸輪之該位置及該筒針縫凸輪之該位置與該等各別參考值重合。
在一個態樣中,該等前述參考值對應於作用於該板針縫凸輪之該馬達及作用於該筒針縫凸輪之該馬達的重設位置。
在一個態樣中,該控制單元經組配用於基於作用於該板針縫凸輪之該馬達及作用於該筒針縫凸輪之該馬達的該等位置信號,規劃及/或維持該針固持板之該針縫凸輪之該位置與該針固持筒之該針縫凸輪之該位置之間的一給定偏移,及合適地控制兩個馬達之該位置。
在一個態樣中,該控制單元經組配用於基於兩個馬達之該等位置信號,藉由以一動態且連續方式改變作用於該板針縫凸輪之該馬達的該位置及作用於該筒針縫凸輪之該馬達的該位置來進行該板針縫凸輪及該筒針縫凸輪之該等位置之一回饋檢查,以便維持該板針縫凸輪與該筒針縫凸輪之間的一相互定位。
在一個態樣中,該移動裝置包含至少一個近接感測器,其置放於該針盤總成中且經組配用於偵測置放於該針縫凸輪上或攜載該針縫凸輪之該板上的一參考元件在一給定參考位置中之存在或不存在。
在一個態樣中,該參考元件之該參考位置經選擇使得當該近接感測器偵測到該參考元件之該存在時,由該針縫凸輪選取之該位置對應於該針固持板之該針縫凸輪與該針固持筒之該針縫凸輪之間的相互定位之一給定條件。
在一個態樣中,在該板針縫凸輪與該筒針縫凸輪之間的相互定位之該給定條件中由該針縫凸輪選取之該位置可對應於該前述同步位置,或對應於該前述提前位置,或對應於該延遲位置,或對應於該板針縫凸輪之一不同操作位置。
在一個態樣中,在該板針縫凸輪與該筒針縫凸輪之間的相互定位之該給定條件中由該針縫凸輪選取之該位置為一預設位置,例如,經設計成在該針織機之一織物製造步驟之末尾到達。
在一個態樣中,該控制單元經組配用於藉由執行下列操作來執行作用於該針縫凸輪上的該馬達之一校準: -藉由該移動裝置移動該針縫凸輪,直至該近接感測器偵測到該參考元件之該存在(亦即,遠至該預設位置); -驗證作用於該板針縫凸輪上的該馬達之該第一位置信號之值與一預設值(對應於用於該馬達之參考絕對零)之間的偏差是否落在用於將該馬達定位視為正確之一可接受容許區間內; -可能,致動作用於該針固持板之該針縫凸輪上的該馬達以便重設或最小化該第一位置信號之該值與該預設值之間的該偏差。
在一個態樣中,該控制單元經組配用於執行作用於該針縫凸輪上的該馬達之該校準之一自動檢查,按每一針縫形成循環或作為校準命令之一結果重設作用於該板針縫凸輪上的該馬達之該位置,使得在該第一位置信號之該值與該預設值之間不存在偏差。
在一個態樣中,該針織機包含多個饋入部或紗線饋入點,在該等多個饋入部或紗線饋入點上將該紗線供應至機器針,該等饋入部圍繞組件固持單元沿圓周定位且相互有角度地間隔。
在其一個獨立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根據前述態樣及/或技術方案中之一或多者之移動裝置,其經設計成安裝於用於針織物或針織襪類之一圓編機之一針盤總成中。
本發明之前述態樣中之各者可單獨地或結合如所描述的技術方案或其他態樣中之任一者來考慮。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參看提到之圖,數字1總體標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圓編機。通常,相同數字用於相同或類似元件,只要在實施例之其變型中適用。
圖1展示根據本發明的一針織機之一可能實施例,其中一些部分經移除。特別是,該圖聚焦於針盤總成且聚焦於針固持筒,以便使理解本發明更容易。
在該等圖中未詳細展示針織機之基底、包括處理單元之區段、針織頭及針固持筒之另外組件、其用於產生旋轉且將旋轉傳輸至針固持筒及板之構件及針織機之其他部分,此係由於其本身已知且屬於習知類型。自針織技術之觀點看,整個針織機之操作(例如,針固持筒之操作、針與紗線之間的合作等)未詳細描述,此係由於其在本發明之技術領域中係已知的。
針織機1包含一支撐結構、可迴轉地安裝於該支撐結構中且可選擇性地圍繞該針織機之一旋轉軸線X迴轉之一針固持筒C及由針固持筒支撐且可在筒之各別滑動座2中移動以便生產針織織物之多個圓筒針N1。
針織機1進一步包含配置於該針固持筒C上方之一針盤總成3。
針盤總成3包含與該支撐結構成整體且與針固持筒C同軸之一支撐環4;支撐環為針盤總成之一固定框,在針織機在使用中時,其保持靜止。
針盤總成3包含: -一針固持板P,其可迴轉地安裝至該支撐環4,以便能夠圍繞對應於該針織機之旋轉軸線X的一各別旋轉軸線迴轉; -多個平型針N2,其由針固持板P支撐且可在該板P之各別滑動座5中移動以便生產一針織織物。
較佳地,該針盤總成3包含一紗線傳送且切割單元或「鋸」6,其安裝至支撐環4外且與針固持板P成整體,以便與後者一起旋轉。
該針盤總成3包含控制平型針N2之多個凸輪,其置放於支撐環4上,且經組配用於與該等平型針相互作用,且基於一給定運動定律,在板之旋轉期間將接近或遠離旋轉軸線X的在各別滑動座5內部之一徑向移動傳輸至該等平型針。控制凸輪總體形成圍繞旋轉軸線X展開之一凸輪構型7,板P之針N2與該凸輪構型7相互作用,且凸輪構型7界定前述給定運動定律。
該針盤總成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個針縫凸輪10,其與控制該等平型針N2之該等前述多個凸輪分開且截然不同,可移動地置放於該支撐環4上且經組配用於在該針固持板圍繞該旋轉軸線X之旋轉期間與一給定角度扇區中之平型針N2相互作用。該針縫凸輪10經組配用於將在一給定角度位置中的接近該旋轉軸線X之一返回運動傳輸至該等平型針N2,以便執行針縫形成。
根據本發明,針縫凸輪10可選擇性地相對於前述凸輪構型7移動。換言之,在將用於控制板P之針N2之該等多個凸輪相對於該支撐環4保持靜止時,針縫凸輪10可加以移動,亦即,經合適地驅動用於進行受控制之運動。
為此目的且根據一較佳實施例,該針盤總成3較佳地包含一移動裝置20,其操作性地作用於該針縫凸輪10上以便在至少一個操作位置與一第二操作位置之間,圍繞該旋轉軸線X,沿著一圓形軌道將其移動,在該至少一個操作位置中,該針縫凸輪10具關於該旋轉軸線之一第一角度位置,在該第二操作位置中,該針縫凸輪10具有沿著該前述圓形軌道相對於該第一角度位置有角度地旋轉之一第二角度位置。
較佳地,移動裝置20僅作用於針縫凸輪10,且該針縫凸輪在該第一操作位置與該第二操作位置之間的移動藉由保持控制板P之針N2的該等多個凸輪及因此該凸輪構型7之相同位置來發生。
可相對於該凸輪構型7獨立地移動之該針縫凸輪10與移動裝置10總體形成用於該針板P之該針縫凸輪的一偏移系統。
較佳地,該針織機1包含:旋轉構件(未展示,例如,已知類型),其經組配用於選擇性地引起該針固持筒P圍繞該旋轉軸線X之一旋轉;及用於傳輸旋轉之構件,其容納於該支撐結構中或與該支撐結構相關聯且操作性地置放於該針固持筒C與該針盤總成3之間,經組配用於將由該旋轉構件產生之一旋轉同步傳輸至該針固持筒C與該針固持板P,使得該針固持板P之相同旋轉對應於該針固持筒C之一給定旋轉。
較佳地,該移動裝置20操作性地作用於該針縫凸輪10,以便至少在以下之間將其移動: -一同步位置,其中在針固持筒C及針固持板P之旋轉期間,該針縫凸輪10在針縫形成期間引起基本上與筒C之下伏針N1之移動同步的板P之該等針N2之一移動,使得該等平型針與該等圓筒針同步地進行一針縫; -相對於筒C及針固持板P之旋轉方向的一延遲位置,其相對於同步位置成角度地處於後方,其中在針固持筒及針固持板之旋轉期間,該針縫凸輪10在針縫形成期間引起相對於筒C之下伏針N1之移動有角度地延遲的板P之針N2之一移動,使得該板P之該等針N2與該筒C之該等針N1合作地進行一延遲針縫; -相對於筒C及針固持板P之旋轉方向的一提前位置,其相對於同步位置成角度地處於前方,其中在針固持筒及針固持板之旋轉期間,該針縫凸輪10在針縫形成期間引起相對於筒C之下伏針N1之移動有角度地提前的板P之針N2之一移動,使得該板P之該等針N2與該筒C之該等針N1合作地進行一提前針縫。
應指出,在同步位置後方的針縫凸輪之位置意謂,沿著板之旋轉方向移位針縫凸輪,以便相對於在同步位置中所發生以一延遲方式與平型針相互作用(圖3及圖4)。
應指出,在同步位置前方的針縫凸輪之位置意謂,沿著板之旋轉方向移位針縫凸輪,以便相對於在同步位置中所發生提前與平型針相互作用。
較佳地,延遲位置與提前位置為針縫凸輪10在針縫形成期間引起板P之針N2相對於筒C之針N1的一偏移。
圖1及圖2展示具有在前述同步位置中之針縫凸輪10的圓編機1:在圖2中,針縫凸輪10之角度位置使平型針N2在一位置中進行至其各別滑動座5內之返回運動,以便與下伏筒之針N1同時進行一針縫。此定相可見於圖1中,其展示相互同步以便獲得一緊湊針織織物的筒C之針N1及板P之針N2。
圖3及圖4展示具有在前述延遲位置中之針縫凸輪10的圓編機1:在圖4中,針縫凸輪10之角度位置(相對於圖2之位置在後方)使平型針N2在一位置中進行至其各別滑動座5內之返回運動,以便以相對於下伏筒之針N1之一延遲方式進行一針縫。此偏移可見於圖3中,其展示相互偏移以便獲得一較緊湊針織織物的筒C之針N1及板P之針N2。
較佳地,同步位置(圖1及圖2)對應於該第一操作位置,且延遲位置(圖3及圖4)對應於該第二操作位置。
作為一替代例,同步位置對應於第一操作位置,且提前位置(未展示)對應於第二操作位置。
根據一可能實施例,提前位置對應於第一操作位置,且延遲位置對應於第二操作位置,同步位置自第一操作位置與第二操作位置之間的一第三中間操作位置產生。
一般而言,前述第一角度位置及前述第二角度位置可為歸因於移動裝置20可由該針縫凸輪10在其沿著圓形軌道之移動中到達之端角度位置。
較佳地,針縫凸輪之圓形軌道基本上對應於一圓弧,其中心處於旋轉軸X上且具有一給定角度延伸部。
較佳地,如在圖中展示,針縫凸輪10之移動圍繞旋轉軸線X發生,亦即,其相對於後者居中。
較佳地,移動裝置20操作性地作用於針縫凸輪10上,以便選擇性地且連續地將其在多個操作位置之間沿著該圓形軌道移動,各操作位置由該針縫凸輪10相對於旋轉軸線X之一給定角度定位表徵;較佳地,針縫凸輪之角度位置之變化在連續鄰近位置之間連續地發生。
較佳地,針縫凸輪10可在多個操作位置之間連續地移動,以便引入平型針N2之針縫形成位置相對於圓筒針N1之工作軌道的一漸增偏移。
在一可能實施例中,移動裝置20操作性地作用於針縫凸輪10上,以便選擇性地將其在離散數目個操作位置之間沿著該圓形軌道移動,各操作位置由該針縫凸輪相對於旋轉軸線之一給定角度定位表徵。
較佳地,針盤總成3包含較佳地安裝至支撐環4的下列額外裝置中之一或多者: -一或多個夾具總成,各者包含經組配用於留持或阻擋供應至該針織機之該等針的一紗線之一或多個可移動夾具,及移動該等夾具之致動器,較佳地,氣動致動器; -一或多個切割裝置,或「紗線修剪刀」,各者裝備有一切割單元,該切割單元經組配用於與該鋸合作且切割由該鋸自身攜載之該等紗線; -一或多個紗線抽吸裝置,或「紗線抽吸埠」,其經組配用於抽吸較多饋入部及其下部的該等紗線或更多。
較佳地,該針縫凸輪10可相對於前述額外裝置獨立移動,亦即,該針縫凸輪10之該移動在不引起此等額外裝置之一移動之情況下發生。
較佳地,在針織機在使用中時,針盤總成3之額外裝置仍然處於一固定位置中。
較佳地,由控制平型針之前述多個凸輪界定的凸輪構型7以一連續方式圍繞該旋轉軸線X展開,以便形成一環形凸輪構型,或作為一替代例,其可被劃分成若干單獨長度或部分。
較佳地,容納圓筒針N1的筒C之滑動座2為針固持筒中之縱向凹槽,較佳地平行於旋轉軸線,且容納平型針N2的板P之滑動座5為針固持板中之徑向凹槽,其在旋轉軸線X上居中。
較佳地,筒C之針N1可平行於旋轉軸線X移動,亦即,垂直地移動,且板P之針N2可相對於旋轉軸線X徑向移動,亦即,水平地移動。
較佳地,針縫凸輪10具有圍繞旋轉軸線X之一給定角度延伸部,以便嚙合平型針N2之旋轉軌道之一給定部分。
較佳地,移動裝置20與針盤總成3之支撐環4成整體。
較佳地,移動裝置20包含一馬達21,其操作性地作用於該針縫凸輪10上以便選擇性地將其在前述操作位置之間移動。較佳地,此馬達為一電馬達21,以實例說明,一步進馬達。
較佳地,該移動裝置包含置放於該馬達與該針縫凸輪之間的一機械傳動裝置,以便將該馬達之運動傳輸至該針縫凸輪。
較佳地,如在藉由圖中之實例展示之實施例中,移動裝置20包含至少裝備有以下各者之一板22: -一安裝支點,該板22經由該安裝支點可迴轉地安裝至與該旋轉軸線X同軸之該支撐環4; -一扣緊部分24,其經設計成收納該針縫凸輪10以便將其支撐且定位在該等操作位置中; -一控制部分25,其經組配用於接收自馬達21之一運動,以便引起該板22圍繞旋轉軸線X之一旋轉及攜載該針縫凸輪10的扣緊部分24沿著該前述圓形軌道之一移動。
較佳地,板22經製造為單片式。較佳地,板22操作性地置放於該針縫凸輪10與該馬達21之間。
較佳地,該控制部分25包含一齒狀扇區26。
較佳地,該移動裝置20包含一驅動軸桿27,其與馬達21耦接以便自其接收一旋轉運動且結束於其一終端處,其中一齒輪30與該控制部分25之該齒狀扇區26嚙合,以便將該驅動軸桿27之該旋轉運動傳輸至該板22。
較佳地,除了平型針N2之外,該針縫凸輪10僅與該板22接觸。
較佳地,該控制部分25置放於該板中相對於攜載該針縫凸輪之扣緊部分24的一直徑相對位置中。
較佳地,驅動軸桿27之一初始端藉由較佳地按相互90°置放之一機械螺桿-蝸輪耦接而耦接至該馬達之一軸桿。
在一實施例中,如藉由圖中之實例展示,驅動軸桿27包含:一上部輪軸,其包含該初始端;及一下部輪軸,其包含前述終端,該上部輪軸與該下部輪軸藉由一接頭31 (例如,一彈性接頭、一硬接頭、一齒狀接頭、一帶槽接頭、一萬向接頭、一十字接頭、一波紋管接頭)相互連接。
在一可能實施例中,該馬達可為一氣動馬達。
較佳地,該齒狀扇區26具有一延伸部(寬度),以便實現可將該針縫凸輪10定位於所有該等前述操作位置中的該板22之角度旋轉之一寬度。
較佳地,該針縫凸輪10之角度旋轉之寬度具有至少2°,及/或至少4°,及/或至少8°,及/或至少12°,及/或至少20°,及/或至少40°。
較佳地,該板22之角度旋轉之寬度對應於該針縫凸輪10之角度旋轉之寬度。
較佳地,如在圖2及圖4中示意性展示,板P之針N2中之各者包含一各別致動根部T,且該針縫凸輪10界定至少一個針縫凸輪構型15,該針縫凸輪構型經組配用於在板P之旋轉期間由平型針N2之根部T依次嚙合且通過,使得一給定運動經傳輸至在其各別滑動座5中之該等平型針。
較佳地,該針縫凸輪10由針縫凸輪之一或多個部分(藉由11、12及13來提及)組成,該一或多個部分總體在其間界定前述針縫凸輪構型15。
針縫凸輪之該等部分可相互截然不同,或相互整合於一個針縫凸輪主體中。
針縫凸輪之部分可扣緊至板22之扣緊部分24,以便處於各別位置中。
較佳地,該針縫凸輪10藉由合適扣緊構件(例如,螺釘16)扣緊至該板之該扣緊部分。
在一可能實施例中,該針固持筒C包含至少一個各別針縫凸輪,其經組配用於在該針固持筒圍繞該旋轉軸線之該旋轉期間與一給定角度扇區中之該等圓筒針N1相互作用,該針縫凸輪經組配用於將在一給定角度位置中的至各別針座內之一返回運動傳輸至該等圓筒針,以便執行針縫形成。
較佳地,針固持筒C包含一各別移動裝置,其操作性地作用於筒之針縫凸輪上,以便將其在至少一個各別第一操作位置與一個各別第二操作位置之間移動,在該第一操作位置中,筒之針縫凸輪選取相對於圓筒針之滑動座在其上界定的筒之操作表面的一第一位置,在該第二操作位置中,筒之針縫凸輪選取相對於筒之操作表面的一第二位置,就角度及/或高度而言,該第二位置與該各別第一操作位置不同。
較佳地,用於移動針固持筒C之針縫凸輪的裝置包含一各別馬達(較佳地,一電馬達),其操作性地作用於筒之針縫凸輪,以便選擇性地將其在前述操作位置之間移動。較佳地,移動筒之針縫凸輪之馬達為步進馬達。
較佳地,該針織機包含一控制單元(未展示,例如,已知類型),其經組配用於與針盤總成3之移動裝置20及與移動該針固持筒C之針縫凸輪的裝置相互作用,以便: -接收來自作用於針固持板P之針縫凸輪10上的馬達21之一第一位置信號,其中該第一位置信號與該板針縫凸輪10之位置有關; -接收來自作用於針固持筒C之針縫凸輪上的馬達之一第二位置信號,其中此第二位置信號與筒針縫凸輪之位置有關; -選擇性地控制作用於針固持板P之針縫凸輪10上的馬達21及作用於針固持筒C之針縫凸輪上的該馬達,使得該板針縫凸輪之位置及該筒針縫凸輪之位置與該等各別參考值重合。
較佳地,此等參考值對應於作用於板針縫凸輪之馬達及作用於筒針縫凸輪之馬達的重設位置。
較佳地,該控制單元經組配用於基於作用於板針縫凸輪之馬達21及作用於筒針縫凸輪之馬達的該等位置信號,規劃及/或維持該針固持板P之針縫凸輪10之位置與該針固持筒C之針縫凸輪之位置之間的一給定偏移,及合適地控制兩個馬達之位置。
較佳地,該控制單元經組配用於基於兩個馬達之該等位置信號,藉由以一動態且連續方式改變作用於該板針縫凸輪之該馬達的該位置及作用於該筒針縫凸輪之該馬達的該位置來進行該板針縫凸輪及該筒針縫凸輪之該等位置之一回饋檢查,以便維持該板針縫凸輪與該筒針縫凸輪之間的一相互定位。
在一可能實施例中,針織機可包含一筒提升裝置,其經組配用於軸向移動針固持筒。此移動以與作為筒針縫凸輪之移位(藉由作用於筒針縫凸輪之前述馬達)之結果所發生相同的方式對筒上之針縫形成帶來變化。
較佳地,該控制單元經組配用於作為歸因於前述筒提升裝置的針固持筒之位置之變化之結果,亦管理板針縫凸輪之所要的位置之回饋控制。較佳地,該控制單元以一動態且連續方式修改作用於板針縫凸輪上的馬達之位置,以便維持板針縫凸輪與筒針縫凸輪之相互定位。
在一可能實施例中,如在圖1及圖3中示意性展示,該移動裝置20包含至少一個近接感測器40,其置放於該針盤總成3中且經組配用於偵測置放於針縫凸輪10上或攜載該針縫凸輪之板22上的一參考元件在一給定參考位置中之存在或不存在。
較佳地,該參考元件之該參考位置經選擇使得當近接感測器40偵測到該參考元件之該存在時,由該針縫凸輪10選取之位置對應於針固持板P之針縫凸輪與針固持筒C之針縫凸輪之間的相互定位之一給定條件。
較佳地,在板針縫凸輪與筒針縫凸輪之間的相互定位之該給定條件中由針縫凸輪10選取之位置可對應於前述同步位置,或對應於前述提前位置,或對應於前述延遲位置,或對應於該板針縫凸輪之一不同操作位置。
較佳地,在板針縫凸輪與筒針縫凸輪之間的相互定位之給定條件中由針縫凸輪10選取之位置可為一預設位置,例如,經設計成在針織機之一織物製造步驟之末尾到達。
較佳地,該控制單元經組配用於在給定操作條件下或選擇性地在命令後藉由執行以下操作來執行作用於針縫凸輪10上的馬達21之校準: -藉由移動裝置20移動該針縫凸輪10,直至該近接感測器40偵測到參考元件之存在(亦即,遠至該預設位置); -驗證作用於該板針縫凸輪上的該馬達之該第一位置信號之值與一預設值(對應於用於該馬達之參考絕對零)之間的偏差是否落在用於將該馬達定位視為正確之一可接受容許區間內; -可能,致動作用於該針固持板之該針縫凸輪上的該馬達以便重設或最小化該第一位置信號之該值與該預設值之間的該偏差。
較佳地,該控制單元可經組配用於執行作用於該針縫凸輪10上的馬達21之校準之一自動檢查,按每一針縫形成循環或作為校準命令之一結果重設作用於板P之針縫凸輪10上的馬達21之位置,使得在第一位置信號之值與該預設值之間不存在偏差。較佳地,僅若第一位置信號之值與預設值之間的偏差落在容許區間內,發生重設。
較佳地,近接感測器40與該支撐環4成整體,或安裝至該支撐環4。
較佳地,在針織機之操作條件下,近接感測器40相對於支撐環4及支撐結構置放於固定位置中。
近接感測器40可為電感性或電容性或磁性或超音或光學感測器。
參考元件可為安裝至板P之針縫凸輪10或安裝至板22的接腳,或待由近接感測器40偵測之凹口或圖形標記。
因此設想之本發明可經受各種改變或變型,其皆在本發明理念之範疇內,且此處提到之組件可由其他技術等效元件替換。
本發明可用於新針織機上及現有針織機上,在後者情況中,替換例如針盤總成之一些部分。
自結構及功能觀點兩者看,本發明達成重要優勢。首先,本發明允許克服已知技術之缺點中之至少一些。
此外,本發明允許獲得一種圓編機,其中可獨立於針盤總成之額外裝置及凸輪來管理針盤總成之針縫凸輪之位置。此意謂在使用平型針時之更多靈活性,而無影響先前技術解決方案之限制。基本上,與由針盤總成之額外裝置同時執行的操作無關,本發明使移動針板之針縫凸輪有可能。
本發明進一步允許獲得一種實現針織針縫之長度以及因此形成之針縫之寬度的準確調整之圓編機。
本發明進一步允許在不同操作條件下且基於針織要求在於針筒上及針板上之針縫形成期間對紗線抽吸之準確管理。特別是,有可能基於用於正製造的織物之所要的特性(亦即,緊湊或或多或少軟/彈性織物)準確地選擇(在多個操作條件當中,甚至以一連續方式)作用於平型針上的針縫凸輪之角度位置,使得板針縫凸輪之位置相對於圓筒針之針縫形成之位置同相(亦即,同步)或偏移。
針盤總成之針縫凸輪之位置可經選擇以便使針縫形成同步,或帶來所要的或受控制的偏移。
舉例而言,可考慮,在如上所述之圓編機中,可提升或降低筒針縫凸輪,以便調整因此形成的針縫之長度;筒針縫之此移動可使圓筒針與針縫凸輪之間的撞擊有角度地移位,此導致在針縫形成期間圓筒針相對於平型板之偏移。根據本發明的針盤總成之針縫凸輪之偏移系統(提前/延遲)允許擷取平型針與圓筒針之間的相位且保持該相位恆定,甚至在筒針縫凸輪之高度變化之情況下。本發明允許始終協調板針縫凸輪之位置與筒針縫凸輪之高度,從而維持同步。
本發明之技術解決方案允許維持恆定紗線抽吸(藉由以一獨立且受控制之方式移動板針縫凸輪),甚至在移位筒針縫凸輪之情況下;藉由前述移動裝置進行板針縫凸輪之移動允許補償筒上之移位。
本發明允許獲得一種圓編機,其可管理作用於針縫凸輪上的馬達之正確定位,甚至以一自動方式,且因此確保基於所要的紡織品特徵進行的板與筒之針縫凸輪兩者之明確的相互定位,其可同相或偏移。因此有可能調整織物緊湊性或彈性,控制針織織物品質(例如,由平型針產生之針織列與由圓筒針產生之針織列的對準),並調整針縫長度及織物寬度。
本發明進一步允許獲得一種圓編機,其由特別是其針盤總成之簡單且合理結構表徵,且就提供之效能及品質而言,由低製造成本表徵。
本發明之技術解決方案進一步允許基於各種針織要求增大界定待藉由一圓編機獲得的針織結構之可能性。
1:針織機 2,5:滑動座 3:針盤總成 4:支撐環 6:紗線傳送且切割單元或「鋸」 7:凸輪構型 10:針縫凸輪 11,12,13:針縫凸輪之部分 15:針縫凸輪構型 16:螺釘 20:移動裝置 21:馬達,電馬達 22:板 24:扣緊部分 25:控制部分 26:齒狀扇區 27:驅動軸桿 30:齒輪 31:接頭 40:近接感測器 C:針固持筒 N1:針,圓筒針 N2:針,平型針 P:針固持板 T:根部 X:旋轉軸線
另外特性及優勢將自一些實施例之詳細描述更明顯,在該等實施例中,亦有根據本發明的圓編機之為例示性但不排他之一較佳實施例。以下將參看為了純粹指示性且因此非限制性目的而提供之隨附圖式來進行此描述,其中: 圖1展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圓編機之一可能實施例之視圖,其中一些部分經移除且部分經切開(沿著穿過針固持筒及針固持板之旋轉軸線的一垂直平面);特別是,展示具有針板之針盤總成及下伏針固持筒(部分);在圖1中,針盤總成之針縫凸輪處於一第一操作位置中; 圖2為自圖1之針織機之一部分之上方的平面圖,其中一些部分經移除,展示凸輪路徑、針縫凸輪、一些平型針及用於針縫凸輪的移動裝置之一部分(根據該第一操作位置);箭頭指示針固持筒及針固持板之旋轉方向; 圖3展示圖1之圓編機之一視圖,其中一些部分經移除且部分經切開;在圖3中,針盤總成之針縫凸輪處於第二操作位置中; 圖4為自如圖3中之針織機之一部分之上方的平面圖,其中一些部分經移除,展示凸輪路徑、針縫凸輪、一些平型針及用於針縫凸輪的移動裝置之一部分(根據該第二操作位置);箭頭指示針固持筒及針固持板之旋轉方向。
1:針織機
2,5:滑動座
3:針盤總成
4:支撐環
6:紗線傳送且切割單元或「鋸」
10:針縫凸輪
20:移動裝置
21:馬達,電馬達
22:板
27:驅動軸桿
30:齒輪
31:接頭
40:近接感測器
C:針固持筒
N1:針,圓筒針
N2:針,平型針
P:針固持板
T:根部
X:旋轉軸線

Claims (15)

  1. 一種用於針織物或針織襪類之圓編機,包含: 一支撐結構; 至少一個針固持筒,其可迴轉地安裝於該支撐結構中且可選擇性地繞該針織機之一旋轉軸線迴轉; 多個圓筒針,其由該針固持筒支撐且可在該筒之各別滑動座中移動以便生產一針織織物; 一針盤總成,其配置於該針固持筒上方,且包含: 一支撐環,其與該支撐結構成整體且與該針固持筒同軸; 一針固持板,其可迴轉地安裝至該支撐環,以便能夠圍繞對應於該針織機之該旋轉軸線的一各別旋轉軸線迴轉; 多個平型針,其由該針固持板支撐且可在該板之各別滑動座中移動以便生產一針織織物; 控制該等平型針之多個凸輪,其置放於該支撐環上,且經組配用於與該等平型針相互作用,且基於一給定運動定律,在該板之旋轉期間將接近或遠離該旋轉軸線的在該各別滑動座內部之一徑向移動傳輸至該等平型針,其中該等控制凸輪總體地形成繞該旋轉軸線發展之一凸輪構型,該等平型針依序與該凸輪構型相互作用,該凸輪構型界定該給定運動定律; 至少一個針縫凸輪,其與控制該等平型針之該等多個凸輪分開且截然不同,可移動地置放於該支撐環上且經組配用於在該針固持板繞該旋轉軸線之該旋轉期間與一給定角度扇區中之該等平型針相互作用,該針縫凸輪經組配用於將在一給定角度位置中的接近該旋轉軸線之一返回運動傳輸至該等平型針,以便執行針縫形成; 其中該針縫凸輪可相對於該凸輪構型選擇性地移動,亦即,該針縫凸輪可在控制該等平型針之該等多個凸輪相對於該支撐環保持靜止時移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圓編機,其中該針盤總成包含一移動裝置,其操作性地作用於該針縫凸輪上以便在至少一個操作位置與一第二操作位置之間,繞該旋轉軸線,沿著一圓形軌道移動該針縫凸輪,在該至少一個操作位置中,該針縫凸輪具有相對於該旋轉軸線之一第一角度位置,在該第二操作位置中,該針縫凸輪具有沿著該圓形軌道相對於該第一角度位置有角度地旋轉之一第二角度位置; 其中該移動裝置僅作用於該至少一個針縫凸輪上,且其中該至少一個針縫凸輪在該第一操作位置與該第二操作位置之間的移動係藉由保持控制該等平型針的該等多個凸輪及該凸輪構型之相同位置而發生,及/或 其中可相對於該凸輪構型獨立地移動之該針縫凸輪與該移動裝置總體地形成用於該針板之該針縫凸輪的一偏移系統。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圓編機,包含:旋轉構件,其經組配用於選擇性地引起該針固持筒繞該旋轉軸線之一旋轉;及用於傳輸旋轉之構件,其容納於該支撐結構中或與該支撐結構相關聯且操作性地置放於該針固持筒與該針盤總成之間,經組配用於將由該旋轉構件產生之一旋轉同步地傳輸至該針固持筒與該針固持板,使得該針固持板之相同旋轉對應於該針固持筒之一給定旋轉,及/或 其中該圓形軌道基本上對應於一圓弧,其中心處於該旋轉軸線上且具有一給定角度延伸部。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圓編機,其中該移動裝置操作性地作用於該針縫凸輪,以便將其至少在以下各者之間移動: 一同步位置,其中在該針固持筒及該針固持板之旋轉期間,該針縫凸輪在針縫形成期間引起基本上與該筒之該等下伏針之移動同步的該板之該等針之一移動,使得該等平型針與該等圓筒針同時地進行一針縫;及/或 相對於該筒及該針固持板之旋轉方向的一延遲位置,其相對於該同步位置成角度地處於後方,其中在該針固持筒及該針固持板之旋轉期間,該針縫凸輪在針縫形成期間引起相對於該筒之該等下伏針之移動有角度地延遲的該板之該等針之一移動,使得該板之該等針與該筒之該等針合作地進行一延遲針縫;及/或 相對於該筒及該針固持板之旋轉方向的一提前位置,其相對於該同步位置成角度地處於前方,其中在該針固持筒及該針固持板之旋轉期間,該針縫凸輪在針縫形成期間引起相對於該筒之該等下伏針之移動有角度地提前的該板之該等針之一移動,使得該板之該等針與該筒之該等針合作地進行一提前針縫。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圓編機,其中該延遲位置及該提前位置係為該針縫凸輪在針縫形成期間引起該等平型針相對於該等圓筒針之一偏移的位置,及/或 其中該同步位置對應於該第一操作位置,且該延遲或提前位置對應於該第二操作位置,及/或 其中該提前位置對應於該第一操作位置且該延遲位置對應於該第二操作位置,該同步位置係從該第一操作位置與該第二操作位置之間的一第三中間操作位置產生,及/或 其中該第一角度位置及該第二角度位置係為歸因於該移動裝置而可由該針縫凸輪在其沿著該圓形軌道之移動中到達的端角度位置。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圓編機,其中該移動裝置操作性地作用於該針縫凸輪上,以便沿著該圓形軌道將其選擇性地且連續地移動於多個操作位置之間,各操作位置由該針縫凸輪相對於該旋轉軸線之一給定角度定位來表徵,且其中該針縫凸輪之該角度位置之變化在相繼鄰接的位置之間連續地發生,及/或 其中該針縫凸輪可在該等多個操作位置之間連續地移動,以便在該等平型針之工作軌道上引入相對於該等圓筒針之工作軌道的一漸增偏移,及/或 其中該針縫凸輪具有繞該旋轉軸線之一給定角度延伸部,以便嚙合該針旋轉軌道之一給定部分,及/或 其中該針縫凸輪之角度旋轉之寬度具有至少2°,及/或至少4°,及/或至少12°,及/或至少20°。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圓編機,其中該針盤總成包含較佳地安裝至該支撐環的下列額外裝置中之一或多者: 一或多個夾具總成,各者包含經組配用於留持或阻擋供應至該針織機之該等針的一紗線之一或多個可移動夾具,及移動該等夾具之致動器,較佳地,氣動致動器; 一或多個切割裝置,或「紗線修剪刀」,各者裝備有一切割單元,該切割單元經組配用於與該鋸合作且切割由該鋸自身攜載之該等紗線; 一或多個紗線抽吸裝置,或「紗線抽吸口」,其經組配用於抽吸一或多個饋入部之該等紗線及其棉絨,且 其中該針縫凸輪可相對於該等額外裝置獨立地移動,該針縫凸輪之移動在不引起該等額外裝置之一移動之情況下發生。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圓編機,其中由控制該等平型針之該等多個凸輪界定的該凸輪構型係以一連續方式繞該旋轉軸線發展,以便形成一環形凸輪構型,或其被劃分成若干單獨長度或部分,及/或 其中容納該等圓筒針的該筒之該等滑動座為該針固持筒中之縱向凹槽,較佳地平行於該旋轉軸線,且容納該等平型針的該板之該等滑動座為該針固持板中之徑向凹槽,其在該旋轉軸線上居中,及/或 其中該等圓筒針可平行於該旋轉軸線移動,亦即,垂直地移動,且該等平型針可相對於該旋轉軸線徑向移動,亦即,水平地移動。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圓編機,其中該移動裝置與該針盤總成之該支撐環成整體,及/或其中該移動裝置包含操作性地作用於該針縫凸輪上以便選擇性地將其在該等前述操作位置之間移動之一馬達,較佳地,一電氣馬達,及/或 其中該移動裝置包含一板,其至少具備: 一安裝支點,該板經由該安裝支點可迴轉地安裝至與該旋轉軸線同軸之該支撐環; 一扣緊部分,其經指定來收納該針縫凸輪以便將其支撐且定位在該等操作位置中; 一控制部分,其經組配用於接收來自該馬達之一運動,以便引起該板繞該旋轉軸線之一旋轉以及攜載該針縫凸輪的該扣緊部分沿著該前述圓形軌道之一對應旋轉, 該板操作性地置放於該針縫凸輪與該馬達之間。
  10. 如請求項1至9所述之圓編機,其中該控制部分包含一齒狀扇區,且其中該移動裝置包含一驅動軸桿,該驅動軸桿與該馬達耦接以便自其接收一旋轉運動且結束於其一終端處,其中一齒輪與該控制部分之該齒狀扇區嚙合,以便將該驅動軸桿之該旋轉運動傳輸至該板,及/或 其中在該等旋轉平型針外,該針縫凸輪僅與該板接觸,及/或 其中該控制部分置放於該板中相對於該針縫凸輪之該扣緊部分的一沿直徑相對的位置,及/或 其中該齒狀扇區具有一延伸部,以便實現可將該針縫凸輪定位於所有該等前述操作位置中的該板之角度旋轉之一寬度。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所述之圓編機,其中該針固持筒包含至少一個各別針縫凸輪,其經組配用於在該針固持筒繞該旋轉軸線之該旋轉期間與一給定角度扇區中之該等圓筒針相互作用,該針縫凸輪經組配用於將在一給定角度位置中的至各別針座內之一返回運動傳輸至該等圓筒針,以便執行針縫形成,且其中該針固持筒包含一各別移動裝置,其操作性地作用於該筒之該針縫凸輪上,以便將其在至少一個各別第一操作位置與一個各別第二操作位置之間移動,在該第一操作位置中,該筒之該針縫凸輪選取相對於該等圓筒針之該等滑動座在其上被界定的該筒之該操作位置的一第一位置,在該第二操作位置中,該筒之該針縫凸輪選取相對於該筒之該操作位置的一第二位置,就角度及/或高度而言,該第二位置與該各別第一操作位置不同,其中用於移動該針固持筒之該針縫凸輪之該裝置包含操作性地作用於該筒之該針縫凸輪上以便選擇性地將其在該等前述操作位置之間移動的一各別馬達,較佳地,一電氣馬達,且 其中該針織機包含一控制單元,其經組配用於與該針盤總成之該移動裝置以及與移動該針固持筒之該針縫凸輪的該裝置相互作用,以便: 接收來自作用於該針固持板之該針縫凸輪上的該馬達之一第一位置信號,該第一位置信號與該板針縫凸輪之該位置有關; 接收來自作用於該針固持筒之該針縫凸輪上的該馬達之一第二位置信號,該第二位置信號與該筒針縫凸輪之該位置有關; 選擇性地控制作用於該針固持板之該針縫凸輪上的該馬達及作用於該針固持筒之該針縫凸輪上的該馬達,使得該板針縫凸輪之位置及該筒針縫凸輪之位置與各別參考值重合。
  12. 如請求項1至11所述之圓編機,其中該控制單元經組配用於基於作用於該板針縫凸輪之該馬達及作用於該筒針縫凸輪之該馬達的該等位置信號,規劃及/或維持該針固持板之該針縫凸輪之該位置與該針固持筒之該針縫凸輪之該位置之間的一給定偏移,及合適地控制兩個馬達之該位置,及/或 其中該控制單元經組配用於基於兩個馬達之該等位置信號,藉由以一動態且連續方式改變作用於該板針縫凸輪之該馬達的該位置及作用於該筒針縫凸輪之該馬達的該位置來進行該板針縫凸輪及該筒針縫凸輪之該等位置之一回饋檢查,以便維持該板針縫凸輪與該筒針縫凸輪之間的一相互定位。
  13. 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所述之圓編機,其中該移動裝置包含至少一個近接感測器,其置放於該針盤總成中且經組配用於偵測置放於該針縫凸輪上或攜載該針縫凸輪之該板上的一參考元件在一給定參考位置中之存在或不存在,且其中該參考位置經選擇使得當該近接感測器偵測到該參考元件之該存在時,由該針縫凸輪選取之該位置對應於該針固持板之該針縫凸輪與該針固持筒之該針縫凸輪之間的相互定位之一給定條件。
  14. 如請求項1至13所述之圓編機,其中在該板針縫凸輪與該筒針縫凸輪之間的相互定位之該給定條件中由該板針縫凸輪選取之該位置可對應於該前述同步位置,或對應於該前述提前位置,或對應於該前述延遲位置,或對應於該板針縫凸輪之一不同操作位置,及/或 其中該控制單元經組配用於藉由執行下列操作來執行作用於該針縫凸輪上的該馬達之一校準: 藉由該移動裝置來移動該針縫凸輪,直至該近接感測器偵測到該參考元件之該存在; 驗證作用於該板針縫凸輪上的該馬達之該第一位置信號之值與一預設值之間的偏差是否落在用於將該馬達定位視為正確之一可接受容許區間內; 可能,致動作用於該針固持板之該針縫凸輪上的該馬達以便重設或最小化該第一位置信號之該值與該預設值之間的該偏差。
  15. 如請求項13或14所述之圓編機,其中該控制單元經組配用於執行作用於該針縫凸輪上的該馬達之該校準之一自動檢查,按每一針縫形成循環或作為校準命令之一結果重設作用於該板針縫凸輪上的該馬達之該位置,使得在該第一位置信號之該值與該預設值之間不存在偏差;該重設較佳地僅若該第一位置信號之該值與該預設值之該偏差落在該容許區間內時發生;及/或 其中該近接感測器與該支撐環成整體或安裝至該支撐環,及/或其中該近接環屬於電感性或電容性或磁性或超音或光學類型。
TW109120442A 2019-06-17 2020-06-17 具有用於針板之針縫凸輪之偏移系統之圓編機 TW2021291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19000009216A IT201900009216A1 (it) 2019-06-17 2019-06-17 Macchina tessile circolare con sistema di sfasamento della camma maglia del piatto degli aghi
IT102019000009216 2019-06-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9113A true TW202129113A (zh) 2021-08-01

Family

ID=68234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0442A TW202129113A (zh) 2019-06-17 2020-06-17 具有用於針板之針縫凸輪之偏移系統之圓編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25450A1 (zh)
EP (1) EP3983586A1 (zh)
CN (1) CN114080476B (zh)
IT (1) IT201900009216A1 (zh)
TW (1) TW202129113A (zh)
WO (1) WO202025493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1508A (en) * 1891-10-20 Machine
US1695734A (en) * 1928-12-18 A corpora
US439050A (en) * 1890-10-21 Circular-knitting machine
US641837A (en) * 1898-07-30 1900-01-23 American Knitting Machine Company Circular-knitting machine.
US1152850A (en) * 1913-02-03 1915-09-07 Scott & Williams Inc Circular-knitting machine.
US1148055A (en) * 1913-05-08 1915-07-27 Scott & Williams Inc Circular-knitting machine.
US1282880A (en) * 1914-09-16 1918-10-29 Paramount Knitting Company Knitting-machine.
US1215411A (en) * 1915-06-21 1917-02-13 Leighton Machine Company Knitting-machine.
US1273802A (en) * 1917-03-14 1918-07-30 Charles L Aiken Electrically-operated knitting-machine.
US1575932A (en) * 1919-12-19 1926-03-09 May Hosiery Mills Knitting machine
US1702839A (en) * 1919-12-29 1929-02-19 May Hosiery Mills Knitting machine
US1533446A (en) * 1921-04-13 1925-04-14 Acme Knitting Machine & Needle Needle-latch-opening device for knitting machines
US1853783A (en) * 1925-04-28 1932-04-12 May Hosiery Mills Knitting machine
US1865710A (en) * 1925-10-28 1932-07-05 May Hosiery Mills Knitting machine
DE543004C (de) * 1927-04-01 1932-01-30 Wildt & Co Ltd Rundstrickmaschine mit Scheiben- und Zylindernadeln sowie UEbertragungsplatinen
GB325786A (en) * 1928-09-24 1930-02-24 May Hosiery Mills Knitting machines
GB378946A (en) * 1931-05-20 1932-08-22 Mellor Bromley And Company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knitted fabrics, the method of and machines for making the same
US2255068A (en) * 1936-06-23 1941-09-09 Hemphill Co Knitt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knitting
BE430601A (zh) * 1937-10-12
US2399002A (en) * 1943-09-23 1946-04-23 Fidelity Machine Company Inc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BE494558A (zh) * 1949-03-15
US2714298A (en) * 1954-07-08 1955-08-02 Hernan E Crawford Dial knitting machine and method
US2968170A (en) * 1959-12-01 1961-01-17 Wildman Jacquard Co Knitting machine
GB1050210A (zh) * 1961-10-30
GB1079169A (en) * 1965-07-17 1967-08-16 Wildt Mellor Bromley Ltd Improvements i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DE1585219A1 (de) * 1965-07-20 1970-10-15 Mayer & Cie Maschinenfabrik Rundstrickmaschine mit Mehrfach-Ringelapparaten
DE1635844B2 (de) * 1967-02-14 1976-05-06 Sulzer Morat GmbH, 7026 Bcmlanden Mustervorrichtung an einer strickmaschine mit zweiteiligen nadeln
US3877256A (en) * 1967-09-22 1975-04-15 Ramon Masriera Roque Knit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tilizing cylinder and dial needles
US3605445A (en) * 1968-12-12 1971-09-20 Morris Philip Method of knitting and camming mechanism therefor
US3560359A (en) * 1969-05-05 1971-02-02 Richard L Hood Corrosion protection
GB1253580A (en) * 1969-07-02 1971-11-17 Stibbe Machinery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yarn feeding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US3595032A (en) * 1970-04-06 1971-07-27 Singer Co Cylinder and dial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with cam-actuated stitch helpers
US3603116A (en) * 1970-05-11 1971-09-07 Lamberto Benvenuti And Enrico Seamless stocking and method of knitting pockets therein
US3832867A (en) * 1971-05-14 1974-09-03 V Luchi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and articles knitted thereby
GB1329486A (en) * 1971-06-19 1973-09-12 Bentley Eng Co Ltd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US3895489A (en) * 1971-07-01 1975-07-22 Norbert Walle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knitted fabric with projecting barbs
CH541643A (de) * 1971-08-04 1973-09-15 Mayer & Cie Maschinenfabrik Einstellbarer Maschinenteil an Strickmaschinen
JPS51147650A (en) * 1975-06-06 1976-12-18 Youichi Inamoto Device for supporting and guiding knitting needle in knitting machine
ES445984A1 (es) * 1976-03-05 1977-07-01 Bosch Palacios Juan Perfeccionamientos en las maquinas tricotosas de hacer pun- to.
FR2360699A1 (fr) * 1976-08-06 1978-03-03 Asa Sa Perfectionnement au dispositif de selection des metiers a tricoter circulaires
IT1078922B (it) * 1977-06-16 1985-05-08 Hoffmann Nicole Macchina circolare per calze ed altri manufatti a maglia con attrezzatura per la formazione di sacche da tallone ed altro
GB1601200A (en) * 1978-05-31 1981-10-28 Wildt Mellor Bromley Ltd Knitting machine creels
DE3245230A1 (de) * 1982-12-07 1984-06-07 Universal Maschinenfabrik Dr. Rudolf Schieber GmbH & Co KG, 7081 Westhausen Festigkeitsverstelleinrichtung an flachstrickmaschinen
JPH02300358A (ja) * 1989-05-12 1990-12-12 Fukuhara Seiki Seisakusho:Kk 丸編機におけるセンサー信号伝達装置
JP2610533B2 (ja) * 1990-02-14 1997-05-14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ニット,トランスファー兼用カム
JP2915308B2 (ja) * 1994-06-02 1999-07-05 株式会社福原精機製作所 丸編機における3位置のカム装置、その選針方法およびカムタイミングの設定方法、およびそれに使用する編針
DE19749470A1 (de) * 1997-11-08 1999-05-12 Sipra Patent Beteiligung Rundstrickmaschine und Einstellvorrichtung für deren Schloßteile
JP2000328404A (ja) * 1999-05-17 2000-11-28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電子柄丸編機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DE10241248A1 (de) * 2002-09-06 2004-03-18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Rundstrickmaschine mit wenigstens einem beweglichen Fadenführer
JP2004316026A (ja) * 2003-04-17 2004-11-11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編成タイミング切換装置を備えた丸編機
US7552602B2 (en) * 2007-10-12 2009-06-30 Seamless Technologies, Llc Forming a tubular knit fabric for a paint roller cover
IT1396192B1 (it) * 2009-10-07 2012-11-16 Santoni Spa Macchina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per la produzione di capi di abbigliamento del tipo "seamless", a funzionalita' ncrementata.
IT1403218B1 (it) * 2011-01-05 2013-10-17 Santoni & C Spa Macchina circolare monocilindro per calze da uomo, del tipo con aghi sul platorello
ITBS20130150A1 (it) * 2013-10-24 2015-04-25 Santoni & C Spa Macchina tessile circolare con meccanismo di innesto e sgancio del platorello del gruppo platò
CN104452071B (zh) * 2014-12-02 2017-05-10 江南大学 筒形双轴向纬编三维针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和设备
CN206143404U (zh) * 2016-08-19 2017-05-03 福建泉州凹凸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转变三角装置及双面针织圆机
CN113966419A (zh) * 2019-06-11 2022-01-21 圣东尼股份公司 用于针织机的平坦部件和包括该平坦部件的针织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0476B (zh) 2024-01-30
WO2020254933A1 (en) 2020-12-24
IT201900009216A1 (it) 2020-12-17
US20220325450A1 (en) 2022-10-13
CN114080476A (zh) 2022-02-22
EP3983586A1 (en) 2022-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33611B (zh) 用于向针织机的针提供线的装置
CN107735520B (zh) 用于圆形针织机的支撑和控制设备
US20230056303A1 (en) Process to close an end of a tubular manufactured article directly on hosiery and knitwear circular machines and respective circular machine
KR102272289B1 (ko) 연결 장치 및 상기 장치를 포함하는 기계
KR101963397B1 (ko) 관형 편물 제품을 생산하기 위한, 특히 양말류를 만들기 위한 이중 실린더 원형 편물기
CN104233613B (zh) 用于向针织机的针提供线的装置
TW202129113A (zh) 具有用於針板之針縫凸輪之偏移系統之圓編機
CN101613908B (zh) 结构非常简单的带有纱线切割装置的单针筒圆型针织机
CN102108597B (zh) 在针织机中选择针盘的针的方法和用于实施该方法的针盘
KR20020065842A (ko) 메리야스류 또는 다른 직물을 위한 편직기용 바늘 작동 장치
JP7419390B2 (ja) 円形編機から管状のニット製品をピックアップし、このニット製品に更なる作業を行うべく適合されたユニットに移すための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TW202104701A (zh) 在圓型針織機上製造網孔針織面料的方法
CN111826795B (zh) 一种制作毛圈线圈的圆型针织机及在圆型针织机中制作毛圈线圈的方法
US20230272566A1 (en) A shaped sinker for knit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for manufacturing open-work knitted fabrics
US4570460A (en) Warp feeding device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US20220186412A1 (en)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for manufacturing open-work knitted fabric
TW202041734A (zh) 圓型針織機
US20220333282A1 (e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with system for offsetting the plate of the needles with respect to the cylinder of the needles
KR200385786Y1 (ko) 플러쉬 자카드 환편기의 편물지지원반 가이드장치
KR101565492B1 (ko) 편직기용 사도 조립체
KR20010033163A (ko) 편직기들의 또는 그것들에 관련한 개량품들
KR20150101117A (ko) 원형 편직장치
JPH0368141B2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