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6438A - 棒材饋送裝置 - Google Patents
棒材饋送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106438A TW202106438A TW109113829A TW109113829A TW202106438A TW 202106438 A TW202106438 A TW 202106438A TW 109113829 A TW109113829 A TW 109113829A TW 109113829 A TW109113829 A TW 109113829A TW 202106438 A TW202106438 A TW 202106438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bar
- holding
- finger
- rear end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31/00—Chucks; Expansion mandrels; Adaptations thereof for remote control
- B23B31/02—Chucks
- B23B31/10—Chu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taining or gripping devices or their immediate operating means
- B23B31/117—Retention by friction only, e.g. using springs, resilient sleeves, tap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13/00—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ally conveying or chucking or guiding stock
- B23B13/02—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ally conveying or chucking or guiding stock for turning-machines with a single working-spind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urn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係可轉動地支持在切削加工時會轉動的棒材,該棒材饋送裝置係具備:把持棒材的後端部之棒材把持構件、在饋送棒材時前進之桿部、以及隔設於棒材把持構件與桿部之間,將棒材把持構件支持成可轉動之連結構件。連結構件係具有:一體地支持該棒材把持構件之轉動部、連結至桿部之固定部、以及將轉動部與固定部連結成可相對轉動之轉動手段。棒材把持構件係具有把持部及指形構件,該把持部係具有可接受棒材的後端部的插入之中空部,該指形構件係可轉動地收容於該把持部內且把持棒材的後端部。指形構件係具有筒狀的彈性體、以及包覆該筒狀的彈性體之筒狀的金屬體。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更詳言之,係關於配置在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軸線上之棒材饋送裝置的改良。
已知有構成為對於NC車床等之自動車床自動地供給較長條形的棒材之棒材供給機。此種棒材供給機係具備對自動車床供給棒材之棒材供給手段,棒材供給手段係具備:將棒材朝向自動車床饋送之進給桿等棒材饋送裝置、以及由驅動馬達及鏈條等所構成之棒材饋送裝置用的驅動裝置。
該驅動裝置一般係對棒材饋送裝置提供前進方向的驅動力或推力(thrust force),藉此,棒材饋送裝置係按照例如自動車床的製品加工程序對自動車床供給棒材。
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一般係具備把持作為工件或素材之棒材的後端部之中空圓筒狀的指形夾具(finger chuck)。該指形夾具係可轉動地安裝於棒材饋送裝置的頭端部或前端部。並且,棒材的後端部係插入到指形夾具的中空部內而由該指形夾具把持住棒材。
圖13係顯示此種棒材饋送裝置的構成之概略側面圖。構成棒材饋送裝置之進給桿1係具有:配置於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軸線X-X上之桿部
2、以及安裝於該桿部2的前端部之指形夾具4。
設於進給桿1的後端部之葉片部3係耦合於構成棒材饋送裝置用的驅動裝置之環繞鏈條C(亦可為皮帶及皮帶輪等)。另外,在指形夾具4與桿部2之間裝有稱為夾具接頭之可轉動的連結構件10。
棒材W的後端部係嵌入指形夾具4內,藉此由指形夾具4把持住。由NC自動車床的主軸的筒夾夾頭夾住的棒材W高速轉動時,連結構件10係將指形夾具4支持成可轉動,亦即,指形夾具4可隨著棒材W的轉動而轉動。
可安裝於進給桿1之指形夾具4,一般係如日本實開昭57-91502號公報(專利文獻1)所示,具有聚氨酯樹脂等之圓筒狀彈性體(該文獻中符號為30)。該彈性體30係彈性地把持插入指形夾具4內的棒材W的後端部。
本案發明人觀察得知,棒材把持構件(指形夾具)中的聚氨酯樹脂等之圓筒狀彈性體會因棒材W插入而撐開變形,且在棒材轉動時,會有棒材把持構件(指形夾具)被「帶著轉」之情形,此情況下,圓筒狀彈性體係承受扭轉負荷,而有該圓筒狀彈性體受到不希望有的損傷之可能性。
另一方面,本案發明人觀察得知,相對於圓筒狀彈性體與棒材把持構件(指形夾具)的本體(通常為金屬製)之間的摩擦滑動阻力,設成包覆圓筒狀彈性體之圓筒狀金屬罩與棒材把持構件(指形夾具)的本體(通常為金屬製)之間的摩擦滑動阻力,可藉由併用適量的潤滑油等而實現同等程度的低阻力。
本發明係基於以上的背景而開發完成者。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
一種棒材饋送裝置,可有效地抑制棒材把持構件(指形夾具)中的聚氨酯樹脂等圓筒狀彈性體發生變形、損傷等情形。
本發明係一種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係可轉動地支持在切削加工時會轉動的棒材,該棒材饋送裝置係具備:把持棒材的後端部之棒材把持構件、在饋送棒材時前進之桿部、以及隔設於前述棒材把持構件與桿部之間,將前述棒材把持構件支持成可轉動之連結構件;其中,前述連結構件係具有:一體地支持前述棒材把持構件之轉動部、連結至前述桿部之固定部、以及將前述轉動部與前述固定部連結成可相對轉動之轉動手段;前述棒材把持構件係具有:把持部及指形構件,該把持部係具有可接受棒材的後端部的插入之中空部,該指形構件係可轉動地收容於該把持部內且把持前述棒材的後端部;前述指形構件係具有:筒狀的彈性體、以及包覆該筒狀的彈性體之筒狀的金屬體。
根據本發明,由於筒狀的彈性體係由筒狀的金屬體加以包覆,因此可有效地抑制筒狀的彈性體發生損傷之情形。另一方面,確認了包覆筒狀的彈性體之筒狀的金屬體與棒材把持構件的把持部之間的摩擦滑動阻力,藉由併用適量的潤滑油等,可維持在充分低的阻力。藉此,確認了藉由伴隨該兩者間的摩擦滑動之轉動、及連結構件的轉動手段所容許的轉動,即使在棒材高速轉動時,也可穩定地支持及饋送該棒材。
較佳係前述筒狀的彈性體為圓筒狀的彈性體,前述筒狀的金屬體為圓筒狀的金屬體。
另外,本發明係一種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係可轉動地支持在切削加工時會轉動的棒材,該棒材饋送裝置具備:把持棒材的後端部之棒材
把持構件、在饋送棒材時前進之桿部、以及隔設於前述棒材把持構件與桿部之間,將前述棒材把持構件支持成可轉動之連結構件;其中,前述連結構件係具有:一體地支持前述棒材把持構件之轉動部、連結至前述桿部之固定部、以及將前述轉動部與前述固定部連結成可相對轉動之轉動手段;前述棒材把持構件係具有:把持部及指形構件,該把持部係具有可接受棒材的後端部的插入之中空部,該指形構件係可轉動地收容於該把持部內且把持前述棒材的後端部;前述指形構件係具有筒狀的金屬體;前述筒狀的金屬體係設有:沿著與軸線方向垂直之方向貫通之貫通孔、以及從該貫通孔延伸到軸線方向的前方端之狹縫孔。
根據本發明,由於為不需要筒狀的彈性體之構成,因此根本不會有如上述的彈性體會受到損傷之問題。另一方面,確認了筒狀的金屬體由於狹縫孔之存在而可彈性變形,因此可彈性地而穩定地把持棒材的後端部。而且,確認了筒狀的金屬體與棒材把持構件的把持部之間的摩擦滑動阻力,藉由併用適量的潤滑油等,可維持在充分低的阻力。藉此,確認了藉由伴隨該兩者間的摩擦滑動之轉動、及連結構件的轉動手段所容許的轉動,即使在棒材高速轉動時,也可穩定地支持及饋送該棒材。
較佳係前述筒狀的金屬體為圓筒狀的金屬體。並且,較佳係狹縫孔為一對相向的狹縫孔。或者,較佳係狹縫孔為沿周方向均等分佈之三個以上的狹縫孔(可稱為三分割、四分割、...等)。狹縫孔一般係沿著軸線方向之直線狀,但亦可相對於軸線方向斜向延伸。
另外,本發明係一種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係可轉動地支持在切削加工時會轉動的第一棒材或第二棒材,該棒材饋送裝置係具備:把持具有第一直徑之第一棒材或具有與前述第一直徑不同的第二直徑之第二棒材的後
端部之棒材把持構件、在饋送棒材時前進之桿部、以及隔設於前述棒材把持構件與桿部之間,將前述棒材把持構件支持成可轉動之連結構件;其中,前述連結構件係具有:一體地支持前述棒材把持構件之轉動部、連結至前述桿部之固定部、以及將前述轉動部與前述固定部連結成可相對轉動之轉動手段;前述棒材把持構件係具有:把持部、第一指形構件及第二指形構件,該把持部係具有可接受第一棒材或第二棒材的後端部的插入之中空部,該第一指形構件係可轉動地收容於該把持部內且可把持前述第一棒材的後端部,該第二指形構件係可轉動地收容於該把持部內且可把持前述第二棒材的後端部;前述第一指形構件及前述第二指形構件各自具有筒狀的金屬體,各筒狀的金屬體係設有:沿著與軸線方向垂直之方向貫通之貫通孔、以及從該貫通孔延伸到軸線方向的前方端之狹縫孔。
根據本發明,由於為不需要筒狀的彈性體之構成,因此根本不會有如上述的彈性體會受到損傷之問題。另一方面,確認了各筒狀的金屬體由於狹縫孔之存在而可彈性變形,因此可彈性地而穩定地把持第一棒材或第二棒材的後端部。而且,確認了各筒狀的金屬體與棒材把持構件的把持部之間的摩擦滑動阻力,藉由併用適量的潤滑油等,可維持在充分低的阻力。藉此,確認了藉由伴隨該兩者間的摩擦滑動之轉動、及連結構件的轉動手段所容許的轉動,即使在第一棒材或第二棒材高速轉動時,也可穩定地支持及饋送該棒材。如上所述,確認了可針對不同直徑的第一棒材及第二棒材選擇性地利用此等指形構件。
另外,本發明係一種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係可轉動地支持在切削加工時會轉動的第一棒材或第二棒材,該棒材饋送裝置具備:把持具有第一直徑之第一棒材或具有與前述第一直徑不同的第二直徑之第二棒材的後端部之棒材把持構件、在饋送棒材時前進之桿部、以及隔設於前述棒材把持構件與
桿部之間,將前述棒材把持構件支持成可轉動之連結構件;其中,前述連結構件係具有:一體地支持前述棒材把持構件之轉動部、連結至前述桿部之固定部、以及將前述轉動部與前述固定部連結成可相對轉動之轉動手段;前述棒材把持構件係具有:把持部、第一指形構件及第二指形構件,該把持部係具有可接受第一棒材或第二棒材的後端部的插入之中空部,該第一指形構件係可轉動地收容於該把持部內且可把持前述第一棒材的後端部,該第二指形構件係可轉動地收容於該把持部內且可把持前述第二棒材的後端部;前述第一指形構件及前述第二指形構件各自具有:筒狀的彈性體、以及包覆該筒狀的彈性體之筒狀的金屬體。
根據本發明,由於第一指形構件及第二指形構件之各者中,皆以筒狀的金屬體包覆筒狀的彈性體,因此可有效地抑制筒狀的彈性體發生損傷之情形。另一方面,確認了包覆筒狀的彈性體之筒狀的金屬體與棒材把持構件的把持部之間的摩擦滑動阻力,藉由併用適量的潤滑油等,可維持在充分低的阻力。藉此,確認了藉由伴隨該兩者間的摩擦滑動之轉動、及連結構件的轉動手段所容許的轉動,即使在第一棒材或第二棒材高速轉動時,也可穩定地支持及饋送該棒材。如上所述,確認了可針對不同直徑的第一棒材及第二棒材選擇性地利用此等指形構件。
另外,本發明係一種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係可轉動地支持在切削加工時會轉動的第一棒材或第二棒材,該棒材饋送裝置係具備:把持具有第一直徑之第一棒材或具有與前述第一直徑不同的第二直徑之第二棒材的後端部之棒材把持構件、在饋送棒材時前進之桿部、以及隔設於前述棒材把持構件與桿部之間,將前述棒材把持構件支持成可轉動之連結構件;其中,前述連結構件係具有:一體地支持前述棒材把持構件之轉動部、連結至前述桿部之固定部、
以及將前述轉動部與前述固定部連結成可相對轉動之轉動手段;前述棒材把持構件係具有把持部、第一指形構件及第二指形構件,該把持部係具有可接受第一棒材或第二棒材的後端部的插入之中空部,該第一指形構件係可轉動地收容於該把持部內且可把持前述第一棒材的後端部,該第二指形構件係可轉動地收容於該把持部內且可把持前述第二棒材的後端部;前述第一指形構件及前述第二指形構件中之一者係具有筒狀的金屬體,該筒狀的金屬體係設有:沿著與軸線方向垂直之方向貫通之貫通孔、以及從該貫通孔延伸到軸線方向的前方端之狹縫孔;前述第一指形構件及前述第二指形構件中之另一者係具有:筒狀的彈性體、以及包覆該筒狀的彈性體之筒狀的金屬體。
根據本發明,由於第一指形構件及第二指形構件中之一者為不需要筒狀的彈性體之構成,因此根本不會有如上述的彈性體會受到損傷之問題。另一方面,確認了該筒狀的金屬體由於狹縫孔之存在而可彈性變形,因此可彈性地而穩定地把持第一棒材及第二棒材的一方的後端部。而且,確認了該筒狀的金屬體與棒材把持構件的把持部之間的摩擦滑動阻力,藉由併用適量的潤滑油等,可維持在充分低的阻力。因此,確認了藉由伴隨該兩者間的摩擦滑動之轉動、及連結構件的轉動手段所容許的轉動,即使在第一棒材及第二棒材的一方高速轉動時,也可穩定地支持及饋送該棒材。另外,由於第一指形構件及第二指形構件中之另一者以筒狀的金屬體包覆筒狀的彈性體,因此可有效地抑制筒狀的彈性體發生損傷之情形。另一方面,確認了包覆筒狀的彈性體之筒狀的金屬體與棒材把持構件的把持部之間的摩擦滑動阻力,藉由併用適量的潤滑油等,可維持在充分低的阻力。因此,確認了藉由伴隨該兩者間的摩擦滑動之轉動、及連結構件的轉動手段所容許的轉動,即使在第一棒材或第二棒材中之另一者高速轉動時,也可
穩定地支持及饋送該棒材。如上所述,確認了可針對不同直徑的第一棒材及第二棒材選擇性地利用此等指形構件。
根據本發明的一態樣,由於筒狀的彈性體係由筒狀的金屬體加以包覆,因此可有效地抑制筒狀的彈性體發生損傷之情形。另一方面,確認了包覆筒狀的彈性體之筒狀的金屬體與棒材把持構件的把持部之間的摩擦滑動阻力,藉由併用適量的潤滑油等,可維持在充分低的阻力。因此,確認了藉由伴隨該兩者間的摩擦滑動之轉動、及連結構件的轉動手段所容許的轉動,即使在棒材高速轉動時,也可穩定地支持及饋送該棒材。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態樣,由於為不需要筒狀的彈性體之構成,因此根本不會有如上述的彈性體會受到損傷之問題。另一方面,確認了筒狀的金屬體由於狹縫孔之存在而可彈性變形,因此可彈性地而穩定地把持棒材的後端部。而且,確認了筒狀的金屬體與棒材把持構件的把持部之間的摩擦滑動阻力,藉由併用適量的潤滑油等,可維持在充分低的阻力。因此,確認了藉由伴隨該兩者間的摩擦滑動之轉動、及連結構件的轉動手段所容許的轉動,即使在棒材高速轉動時,也可穩定地支持及饋送該棒材。
根據本發明的又一態樣,由於為不需要筒狀的彈性體之構成,因此根本不會有如上述的彈性體會受到損傷之問題。另一方面,確認了各筒狀的金屬體由於狹縫孔之存在而可彈性變形,因此可彈性地而穩定地把持第一棒材或第二棒材的後端部。而且,確認了各筒狀的金屬體與棒材把持構件的把持部之間的摩擦滑動阻力,藉由併用適量的潤滑油等,可維持在充分低的阻力。因此,確認了藉由伴隨該兩者間的摩擦滑動之轉動、及連結構件的轉動手段所容許的轉
動,即使在第一棒材或第二棒材高速轉動時,也可穩定地支持及饋送該棒材。如上所述,確認了可針對不同直徑的第一棒材及第二棒材選擇性地利用此等指形構件。
根據本發明的再一態樣,由於第一指形構件及第二指形構件之各者中,皆以筒狀的金屬體包覆筒狀的彈性體,因此可有效地抑制筒狀的彈性體發生損傷之情形。另一方面,確認了包覆筒狀的彈性體之筒狀的金屬體與棒材把持構件的把持部之間的摩擦滑動阻力,藉由併用適量的潤滑油等,可維持在充分低的阻力。因此,確認了藉由伴隨該兩者間的摩擦滑動之轉動、及連結構件的轉動手段所容許的轉動,即使在第一棒材或第二棒材高速轉動時,也可穩定地支持及饋送該棒材。如上所述,確認了可針對不同直徑的第一棒材及第二棒材選擇性地利用此等指形構件。
根據本發明的更一態樣,由於第一指形構件及第二指形構件中之一者為不需要筒狀的彈性體之構成,因此根本不會有如上述的彈性體會受到損傷之問題。另一方面,確認了該筒狀的金屬體由於狹縫孔之存在而可彈性變形,因此可彈性地而穩定地把持第一棒材及第二棒材中之一者的後端部。而且,確認了該筒狀的金屬體與棒材把持構件的把持部之間的摩擦滑動阻力,藉由併用適量的潤滑油等,可維持在充分低的阻力。因此,確認了藉由伴隨該兩者間的摩擦滑動之轉動、及連結構件的轉動手段所容許的轉動,即使在第一棒材及第二棒材中之一者高速轉動時,也可穩定地支持及饋送該棒材。另外,由於第一指形構件及第二指形構件中之另一者以筒狀的金屬體包覆筒狀的彈性體,因此可有效地抑制筒狀的彈性體發生損傷之情形。另一方面,確認了包覆筒狀的彈性體之筒狀的金屬體與棒材把持構件的把持部之間的摩擦滑動阻力,藉由併用適量的潤滑
油等,可維持在充分低的阻力。因此,確認了藉由伴隨該兩者間的摩擦滑動之轉動、及連結構件的轉動手段所容許的轉動,即使在第一棒材或第二棒材中之另一者高速轉動時,也可穩定地支持及饋送該棒材。如上所述,確認了可針對不同直徑的第一棒材及第二棒材選擇性地利用此等指形構件。
1,101,201,301,401:進給桿
2,102,202,302,402:桿部
3,103,203,303,403:葉片部
4,104,204,304,404:指形夾具
10:連結構件
105,205,305,405:把持部
105a,205a,305a,405a:截頭圓錐狀開口
105b,205b,305b,405b:連結部
105c,205c,305c,405c:圓筒狀空間
105f,205f,305f,405f:凸緣部
110,210,310,410:夾具接頭
111,211,311,411:固定構件
111a,211a:前方開口部
112,212,312,412:轉動構件
112a,212a:中空圓筒部
112f,212f:凸緣部
113,213,313,413:軸構件
114,214:銷
115,215:後端擴大部
116,216:圓環狀肩部、肩部
117,217:鋼珠
118,218:鋼珠支持部
119:母螺牙部
130,230,330,430:指形構件
131:彈性體
131a,232a,332a,432a:截頭圓錐狀開口
131c,232c,332c,432c,462c:內部空間
132,232,332,432,462:金屬體
135,235:區域(收容轉動體的區域)
232s:狹縫孔
232t,332t,432t,462t:貫通孔
317,333,335,417,433,435:圓柱滾子軸承
319,419:公螺牙部
332s,432s,462s:狹縫孔
440:間隔件
C:環繞鏈條
W:棒材
X-X:棒材饋送軸線
圖1係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型態之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之概略側面圖。
圖2係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型態之棒材饋送裝置的主要部分的縱斷面圖。
圖3係圖2的圓筒狀金屬體的斷面圖。
圖4係圖2的圓筒狀金屬體的端面圖。
圖5係顯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型態之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之概略側面圖。
圖6係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型態之棒材饋送裝置的主要部分的縱斷面圖。
圖7係圖6的指形構件的斷面圖。
圖8係圖6的指形構件的端面圖。
圖9係顯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型態之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之概略側面圖。
圖10係本發明的第三實施型態之棒材饋送裝置的主要部分的縱斷面圖。
圖11係顯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型態之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之概略側面圖。
圖12係本發明的第四實施型態之棒材饋送裝置的主要部分的縱斷面圖。
圖13係顯示以往的棒材饋送裝置的構成之概略側面圖。
以下,參照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型態。
<第一實施型態>
圖1係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型態之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之概略側面圖,圖2係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型態之棒材饋送裝置的主要部分的縱斷面圖,圖3係圖2的圓筒狀金屬體的斷面圖,圖4係圖2的圓筒狀金屬體的端面圖。
如圖1至圖4所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型態之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係進給桿101。該進給桿101係具備:配置於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軸線X-X上之桿部102、一體地固定於桿部102的後端部之葉片部103、以及安裝於桿部102的前端部之指形夾具104(棒材把持構件)。
葉片部103係耦合於構成棒材供給機的進給桿驅動手段或推進手段之環繞鏈條C。環繞鏈條C係繞掛於驅動鏈輪及從動鏈輪(未圖示),驅動鏈輪及從動鏈輪係可轉動地安裝於棒材供給機的機殼(未圖示)。驅動鏈輪係連結至電動馬達等動力源(未圖示),隨著動力源的動作而轉動,使動環繞鏈條C繞行移動。隨著環繞鏈條C的繞行移動,耦合於環繞鏈條C的移動區域部分之葉片部103係前進或後退。亦可使用皮帶及皮帶輪等來取代環繞鏈條C。
指形夾具104係藉由配設於桿部102的前端區域之夾具接頭110(連結構件)而支持於桿部102的前端。夾具接頭110係固定於桿部102且將指形夾具104支持成可轉動。
指形夾具104係具有可供棒材W(本例為外徑1.0mm的棒材)的後端部插入之把持部105,指形構件130係可轉動地收容於該把持部105內,把持棒材W的後端部。指形構件130係具有筒狀的彈性體131、以及包覆該筒狀的彈性體131之筒狀的金屬體132。
本實施型態中,筒狀的彈性體131係由圓筒狀的聚氨酯構件所構成,如圖2所示,例如,外徑為3.4mm,內徑為0.8mm,長度為9.5mm,且於一端側設有與其內部空間131c連通之頂角為60°,開口徑為2.5mm之截頭圓錐狀開口131a。筒狀的金屬體132係由圓筒狀的鋼材、不銹鋼材等所構成,如圖3及圖4所示,例如,外徑為4.0mm,內徑為3.4mm,長度為9.5mm。彈性體131與金屬體132係藉由例如接著而相互固定,亦可採用稱為「聚氨酯成型」之成型法而一體成型。
夾具接頭110係如圖2所示,具有配置於前方部分之轉動構件112(轉動部)、以及配置於後方部分之固定構件111(固定部)。夾具接頭110的固定構件111係一體地固定於桿部102的前端,夾具接頭110的轉動構件112係一體地支持指形夾具104。
更具體而言,指形夾具104的把持部105係直徑為5.0mm,長度為12.5mm,且前端側設有頂角為60°,開口徑為4.5mm的截頭圓錐狀開口105a,截頭圓錐狀開口105a係經由內徑為2.2mm,長度為1.0mm的連結部105b而與內徑為4.05mm的圓筒狀空間105c連通。
並且,指形構件130係可轉動地收容在圓筒狀空間105c的前方內側。因此,可藉由把持部105的截頭圓錐狀開口105a與連結部105b、以及彈性體131的截頭圓錐狀開口131a與內部空間131c來接受棒材W的後端部的插入。
本例中,彈性體131的內部空間131c的內周壁面係形成為沒有段差或段部之平滑的圓筒面狀。然而,亦可依需求,在內周壁面形成沿軸線方向延伸且向半徑方向內側突出之複數個肋狀突起。內周壁面的直徑或肋狀突起的前端部的內接圓的直徑係設定為略小於棒材W的外徑。
指形構件130的前端係與把持部105的凸緣部105f(形成連結部105b的部位)的後端相向而藉由該凸緣部105f限制向前方的移動。另一方面,指形構件130的後端係隔著收容於區域135內的鋼珠等的轉動體而可相對於轉動構件112的前端轉動。惟,該轉動體亦可省略。或者,棒材的直徑較大時,亦可設置止推軸承來取代該轉動體。
夾具接頭110的轉動構件112係具有:中空圓筒部112a,具有小於指形夾具104的外徑的外徑、以及凸緣部112f。軸構件113係插入轉動構件112內,藉由銷114而與轉動構件112連結成一體。
軸構件113的後部係插入固定構件111的前方開口部111a。固定構件111係具有與轉動構件112的凸緣部112f實質相同的外徑之圓筒狀的中空構件,在固定構件111的中空部形成有圓環狀肩部116,軸構件113的後端擴大部115係可滑動地接觸於該肩部116。
後端擴大部115的後面係設有與鋼珠117的外形互補且滑動接觸於鋼珠117之凹狀部。從後端擴大部115起向後方相隔預定間隔而配置有鋼珠支持部118,三個排成直線而配置的鋼珠117係可自由轉動地裝在後端擴大部115與鋼珠支持部118之間。
另外,從桿部102的前端面朝前方突出的公螺牙部(未圖示)係鎖入夾具接頭110的母螺牙部119且鎖緊。
接著,說明本實施型態的進給桿101的動作。
配置在棒材饋送軸線X-X上之棒材W的後端部係由把持部105的截頭圓錐狀開口105a與連結部105b以及彈性體131的截頭圓錐狀開口131a與內部空間131c接受插入,且嵌入該內部空間131c內。彈性體131的內周壁面會略為擴徑,利用彈性體131的彈性恢復力而彈力地把持棒材W的後端面。如此,棒材W的後端部由指形夾具104的指形構件130彈力地把持。
棒材W的前端部分係插入例如NC自動車床(未圖示)而插通該NC自動車床的主軸內裝管。NC自動車床的主軸係利用筒夾夾頭將棒材W的前端部夾住,然後,使棒材W高速旋轉,同時利用車刀對棒材W的前端外周部進行切削加工。
環繞鏈條C係持續施加朝向前方作用的預定推進力或驅動力於進給桿101,但因為軸構件113及轉動構件112可相對於固定在桿部102的固定構件111而轉動,且指形構件130還可相對於固定在轉動構件112的把持部105而轉動,所以高速旋轉的棒材W的後端部會成為由進給桿101支持成可自由轉動的狀態。
根據如上所述的本實施型態的進給桿101(棒材饋送裝置),由於圓筒狀的彈性體131由圓筒狀的金屬體132加以包覆,所以可有效地抑制圓筒狀的彈性體131發生損傷之情形。
並且,本案發明人確認了針對包覆圓筒狀的彈性體131之圓筒狀的金屬體132與把持部105之間的摩擦滑動阻力,藉由併用適量的潤滑油等,更佳為藉由施以摩擦滑動阻力低、耐磨耗性佳、保油性高之表面處理(磷酸錳皮膜處理、氮化處理等),可維持在充分低的阻力。藉此,確認了藉由伴隨該兩者間
的摩擦滑動之轉動、及夾具接頭110的轉動手段(具體而言為三個鋼珠117及支持三個鋼珠117之後端擴大部115及鋼珠支持部118)所容許的轉動,即使在棒材W高速旋轉時,也可穩定地支持及饋送該棒材W。
<第二實施型態>
圖5係顯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型態之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之概略側面圖,圖6係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型態之棒材饋送裝置的主要部分的縱斷面圖,圖7係圖6的指形構件的斷面圖,圖8係圖6的指形構件的端面圖。
如圖5至圖8所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型態之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係進給桿201。該進給桿201也具備:配置於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軸線X-X上之桿部202、一體地固定於桿部202的後端部之葉片部203、以及安裝於桿部202的前端部之指形夾具204(棒材把持構件)。
葉片部203係耦合於構成棒材供給機的進給桿驅動手段或推進手段之環繞鏈條C。環繞鏈條C係繞掛於驅動鏈輪及從動鏈輪(未圖示),驅動鏈輪及從動鏈輪係可轉動地安裝於棒材供給機的機殼(未圖示)。驅動鏈輪係連結至電動馬達等動力源(未圖示),隨著動力源的動作而轉動,使動環繞鏈條C繞行移動。隨著環繞鏈條C的繞行移動,耦合於環繞鏈條C的移動區域部分之葉片部203係前進或後退。亦可使用皮帶及皮帶輪等來取代環繞鏈條C。
指形夾具204係藉由配設於桿部202的前端區域之夾具接頭210(連結構件)而支持於桿部202的前端。夾具接頭210係固定於桿部202且將指形夾具204支持成可轉動。
指形夾具204係具有可供棒材W(本例為外徑2.0mm的棒材)的後端部插入之把持部205,指形構件230係可轉動地收容於該把持部205內,把
持棒材W的後端部。指形構件230係具有筒狀的金屬體232。該筒狀的金屬體232係設有沿著與軸線方向垂直的方向貫通之貫通孔232t、以及從該貫通孔232t沿著軸線方向延伸到前方端之一對相向的狹縫孔232s。
本實施型態中,筒狀的金屬體232係由圓筒狀的鋼構件、SUJ材、SCM等所構成,如圖7及圖8所示,例如,外徑為4.0mm,內徑為2.0mm,長度為9.5mm,且於一端側設有與其內部空間232c連通之頂角為118°,開口徑為3.6mm之截頭圓錐狀開口232a。貫通孔232t係形成為以距另一端側2mm之位置為中心之直徑2.0mm的孔,相向之狹縫孔232s的寬度為0.5mm。
夾具接頭210係如圖6所示,具有配置於前方部分之轉動構件212(轉動部)、以及配置於後方部分之固定構件211(固定部)。夾具接頭210的固定構件211係一體地固定於桿部202的前端,夾具接頭210的轉動構件212係一體地支持指形夾具204。
更具體而言,指形夾具204的把持部205係直徑為5.0mm,長度為12.5mm,且前端側設有頂角為60°,開口徑為4.5mm的截頭圓錐狀開口205a,截頭圓錐狀開口205a係經由內徑為2.2mm,長度為1.0mm的連結部205b而與內徑為4.05mm的圓筒狀空間205c連通。
並且,指形構件230係可轉動地收容在圓筒狀空間205c的前方內側。因此,可藉由把持部205的截頭圓錐狀開口205a與連結部205b、以及金屬體232的截頭圓錐狀開口232a與內部空間232c來接受棒材W的後端部的插入。
本例中,金屬體232的內部空間232c的內周壁面係形成為沒有段差或段部之平滑的圓筒面狀。然而,亦可依需求,在內周壁面形成沿軸線方向延伸且向半徑方向內側突出之複數個肋狀突起。內周壁面的直徑或肋狀突起的前
端部的內接圓的直徑係設定為略小於棒材W的外徑。
指形構件230的前端係與把持部205的凸緣部205f(形成連結部205b的部位)的後端相向而藉由該凸緣部205f限制向前方的移動。另一方面,指形構件230的後端係隔著收容於區域235內的鋼珠等的轉動體而可相對於轉動構件212的前端轉動。惟,該轉動體亦可省略。或者,棒材的直徑較大時,亦可設置止推軸承來取代該轉動體。
夾具接頭210的轉動構件212係具有:中空圓筒部212a,具有小於指形夾具204的外徑的外徑、以及凸緣部212f。軸構件213係插入轉動構件212內,藉由銷214而與轉動構件212連結成一體。
軸構件213的後部係插入固定構件211的前方開口部211a。固定構件211係具有與轉動構件212的凸緣部212f實質相同的外徑之圓筒狀的中空構件,在固定構件211的中空部形成有圓環狀肩部216,軸構件213的後端擴大部215係可滑動地接觸於該肩部216。
後端擴大部215的後面係設有與鋼珠217的外形互補且滑動接觸於鋼珠217之凹狀部。從後端擴大部215起向後方相隔預定間隔而配置有鋼珠支持部218,三個排成直線而配置的鋼珠217係可自由轉動地裝在後端擴大部215與鋼珠支持部218之間。
另外,從桿部202的前端面朝前方突出的公螺牙部(未圖示)係鎖入夾具接頭210的母螺牙部219且鎖緊。
接著,說明本實施型態的進給桿201的動作。
配置在棒材饋送軸線X-X上之棒材W的後端部係由把持部205的截頭圓錐狀開口205a與連結部205b以及金屬體232的截頭圓錐狀開口232a
及內部空間232c接受插入,且嵌入該內部空間232c內。金屬體232的內周壁面會略為擴徑,利用其彈性恢復力而彈力地把持棒材W的後端面。如此,棒材W的後端部由指形夾具204的指形構件230彈力地把持。
棒材W的前端部分係插入例如NC自動車床(未圖示)而插通該NC自動車床的主軸內裝管。NC自動車床的主軸係利用筒夾夾頭將棒材W的前端部夾住,然後,使棒材W高速旋轉,同時利用車刀對棒材W的前端外周部進行切削加工。
環繞鏈條C係持續施加朝向前方作用的預定推進力或驅動力於進給桿201,但因為軸構件213及轉動構件212可相對於固定在桿部202的固定構件211而轉動,且指形構件230還可相對於固定在轉動構件212的把持部205而轉動,所以高速旋轉的棒材W的後端部會成為由進給桿201支持成可自由轉動的狀態。
根據如上所述的本實施型態的進給桿201(棒材饋送裝置),由於為不需要筒狀的彈性體之構成,所以根本不會有彈性體會受到損傷之問題。
並且,本案發明人確認了針對圓筒狀的金屬體232,由於一對相向的狹縫孔232s之存在而可彈性變形,因此可彈性地而穩定地把持棒材W的後端部。
此外,本案發明人確認了針對圓筒狀的金屬體232與把持部205之間的摩擦滑動阻力,藉由併用適量的潤滑油等,更佳為藉由施以摩擦滑動阻力低、耐磨耗性佳、保油性高之表面處理(磷酸錳皮膜處理、氮化處理等),可維持在充分低的阻力。藉此,確認了藉由伴隨該兩者間的摩擦滑動之轉動、及夾具接頭210的轉動手段(具體而言為三個鋼珠217及支持三個鋼珠217之後端擴大部
215及鋼珠支持部218)所容許的轉動,即使在棒材W高速旋轉時,也可穩定地支持及饋送該棒材W。
<第三實施型態>
圖9係顯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型態之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之概略側面圖,圖10係本發明的第三實施型態之棒材饋送裝置的主要部分的縱斷面圖。
如圖9及圖10所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型態之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係進給桿301。該進給桿301也具備:配置於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軸線X-X上之桿部302、一體地固定於桿部302的後端部之葉片部303、以及安裝於桿部302的前端部之指形夾具304(棒材把持構件)。
葉片部303係耦合於構成棒材供給機的進給桿驅動手段或推進手段之環繞鏈條C。環繞鏈條C係繞掛於驅動鏈輪及從動鏈輪(未圖示),驅動鏈輪及從動鏈輪係可轉動地安裝於棒材供給機的機殼(未圖示)。驅動鏈輪係連結至電動馬達等動力源(未圖示),隨著動力源的動作而轉動,使動環繞鏈條C繞行移動。隨著環繞鏈條C的繞行移動,耦合於環繞鏈條C的移動區域部分之葉片部303係前進或後退。亦可使用皮帶及皮帶輪等來取代環繞鏈條C。
指形夾具304係藉由配設於桿部302的前端區域之夾具接頭310(連結構件)而支持於桿部302的前端。夾具接頭310係固定於桿部302且將指形夾具304支持成可轉動。
指形夾具304係具有可供棒材W(本例為外徑20mm、32mm或51mm等棒材)的後端部插入之把持部305,指形構件330係可轉動地收容於該把持部305內,把持棒材W的後端部。指形構件330係具有筒狀的金屬體332。該筒狀的金屬體332係設有沿著與軸線方向垂直的方向貫通之貫通孔332t、以及
從該貫通孔332t沿著軸線方向延伸到前方端之沿周方向均等分佈的三個(三分割的)狹縫孔332s。
本實施型態中,筒狀的金屬體332係由圓筒狀的鋼構件、SUJ材、SCM等所構成,如圖10所示,例如,外徑為32mm,內徑為20mm,長度為50mm,且於一端側設有與其內部空間332c連通之頂角為60°,開口徑為30mm之截頭圓錐狀開口332a。貫通孔332t係形成為以距另一端側12mm之位置為中心之直徑6mm的孔,狹縫孔332s的寬度為1.5mm。
夾具接頭310係如圖10所示,具有配置於前方部分之轉動構件312(轉動部)、以及配置於後方部分之固定構件311(固定部)。夾具接頭310的固定構件311係一體地固定於桿部302的前端,夾具接頭310的轉動構件312係一體地支持指形夾具304。
更具體而言,指形夾具304的把持部305係直徑為50mm,長度為78mm,且前端側設有頂角為96°,開口徑為48mm的截頭圓錐狀開口305a,截頭圓錐狀開口305a係經由內徑為26mm,長度為4mm的連結部305b而與內徑為42mm的圓筒狀空間305c連通。
並且,指形構件330藉由圓柱滾子軸承333可轉動地收容在圓筒狀空間305c的內側。因此,可藉由把持部305的截頭圓錐狀開口305a與連結部305b、以及金屬體332的截頭圓錐狀開口332a與內部空間332c來接受棒材W的後端部的插入。
本例中,金屬體332的內部空間332c的內周壁面係形成為沒有段差或段部之平滑的圓筒面狀。然而,亦可依需求,在內周壁面形成沿軸線方向延伸且向半徑方向內側突出之複數個肋狀突起。內周壁面的直徑或肋狀突起的前
端部的內接圓的直徑係設定為略小於棒材W的外徑。
指形構件330的前端係與把持部305的凸緣部305f(形成連結部305b的部位)的後端相向而藉由該凸緣部305f限制向前方的移動。另一方面,指形構件330的後部係藉由圓柱滾子軸承335而也可相對於轉動構件312的前方的筒狀開口部轉動。
夾具接頭310的轉動構件312係在後方側與軸構件313連結成一體,且在前方側與把持部305的後方側的母螺牙部螺合。
軸構件313的後部係隔著圓柱滾子軸承317而插入固定構件311的筒狀開口部。
另外,從桿部302的前端面朝前方突出的母螺牙部(未圖示)鎖入夾具接頭310的公螺牙部319且鎖緊。
接著,說明本實施型態的進給桿301的動作。
配置在棒材饋送軸線X-X上之棒材W的後端部係由把持部305的截頭圓錐狀開口305a與連結部305b以及金屬體332的截頭圓錐狀開口332a與內部空間332c接受插入,且嵌入該內部空間332c內。金屬體332的內周壁面會略為擴徑,利用其彈性恢復力而彈力地把持棒材W的後端面。如此,棒材W的後端部由指形夾具304的指形構件330彈力地把持。
棒材W的前端部分係插入例如NC自動車床(未圖示)而插通該NC自動車床的主軸內裝管。NC自動車床的主軸係利用筒夾夾頭將棒材W的前端部夾住,然後,使棒材W高速旋轉,同時利用車刀對棒材W的前端外周部進行切削加工。
環繞鏈條C係持續施加朝向前方作用的預定推進力或驅動力於進
給桿301,但因為軸構件313及轉動構件312可相對於固定在桿部302的固定構件311而轉動,且指形構件330還可相對於固定在轉動構件312的把持部305而轉動,所以高速旋轉的棒材W的後端部會成為由進給桿301支持成可自由轉動的狀態。
根據如上所述的本實施型態的進給桿301(棒材饋送裝置),由於為不需要筒狀的彈性體之構成,所以根本不會有彈性體會受到損傷之問題。
並且,本案發明人確認了針對圓筒狀的金屬體332,由於狹縫孔332s之存在而可彈性變形,因此可彈性地而穩定地把持棒材W的後端部。
此外,本案發明人確認了圓筒狀的金屬體332與把持部305之間的圓柱滾子軸承333的阻力可維持在充分低的阻力。藉此,確認了藉由該兩者間的轉動、及夾具接頭310的轉動手段(具體而言為圓柱滾子軸承317)所容許的轉動,即使在棒材W高速旋轉時,也可穩定地支持及饋送該棒材W。
<第四實施型態>
圖11係顯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型態之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之概略側面圖,圖12係本發明的第四實施型態之棒材饋送裝置的主要部分的縱斷面圖。
如圖11及圖12所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型態之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係進給桿401。該進給桿401也具備:配置於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軸線X-X上之桿部402、一體地固定於桿部402的後端部之葉片部403、以及安裝於桿部402的前端部之指形夾具404(棒材把持構件)。
葉片部403係耦合於構成棒材供給機的進給桿驅動手段或推進手段之環繞鏈條C。環繞鏈條C係繞掛於驅動鏈輪及從動鏈輪(未圖示),驅動鏈輪及從動鏈輪係可轉動地安裝於棒材供給機的機殼(未圖示)。驅動鏈輪係連結至電
動馬達等動力源(未圖示),隨著動力源的動作而轉動,使動環繞鏈條C繞行移動。隨著環繞鏈條C的繞行移動,耦合於環繞鏈條C的移動區域部分之葉片部403係前進或後退。亦可使用皮帶及皮帶輪等來取代環繞鏈條C。
指形夾具404係藉由配設於桿部402的前端區域之夾具接頭410(連結構件)而支持於桿部402的前端。夾具接頭410係固定於桿部402且將指形夾具404支持成可轉動。
指形夾具404係具有可供兩種不同直徑的棒材W(本例為外徑20mm、32mm或51mm等的棒材)的後端部插入之把持部405,兩個指形構件430(第一指形構件及第二指形構件)係隔著圓柱滾子軸承433、435可轉動地收容於該把持部405內,而可選擇性地把持兩種不同直徑的棒材W(第一棒材及第二棒材)的後端部。兩個指形構件430分別具有筒狀的金屬體432、462,且兩者之間配置有筒狀的間隔件440。兩個筒狀的金屬體432、462分別設有沿著與軸線方向垂直的方向貫通之貫通孔432t、462t、以及從該貫通孔432t、462t沿著軸線方向延伸到前方端之沿周方向均等分佈的三個(三分割的)狹縫孔432s、462s。
本實施型態中,兩個筒狀的金屬體432、462係由圓筒狀的鋼構件、SUJ材、SCM等所構成,前方側的筒狀的金屬體432係如圖12所示,例如,外徑為32mm,內徑為24mm,長度為50mm,且於一端側設有與其內部空間432c連通之頂角為60°,開口徑為30mm之截頭圓錐狀開口432a。貫通孔432t係形成為以距另一端側12mm之位置為中心之直徑6mm的孔,三分割的各狹縫孔432s的寬度為1.5mm。後方側的筒狀的金屬體462係如圖12所示,例如,外徑為32mm,內徑為16mm,長度為50mm,且於一端側設有與其內部空間462c連通之頂角為60°,開口徑為30mm之截頭圓錐狀開口462a。貫通孔462t
係形成為以距另一端側12mm之位置為中心之直徑6mm的孔,三分割的各狹縫孔462s的寬度為1.5mm。
夾具接頭410係如圖12所示,具有配置於前方部分之轉動構件412(轉動部)、以及配置於後方部分之固定構件411(固定部)。夾具接頭410的固定構件411係一體地固定於桿部402的前端,夾具接頭410的轉動構件412係一體地支持指形夾具404。
更具體而言,指形夾具404的把持部405係直徑為50mm,長度為112mm,且前端側設有頂角為96°,開口徑為48mm的截頭圓錐狀開口405a,截頭圓錐狀開口405a係經由內徑為26mm,長度為4mm的連結部405b而與內徑為42mm的圓筒狀空間405c連通。
並且,前方側的筒狀的金屬體432藉由圓柱滾子軸承433可轉動地收容在圓筒狀空間405c的內側。因此,可藉由把持部405的截頭圓錐狀開口405a與連結部405b、以及金屬體432的截頭圓錐狀開口432a與內部空間432c來接受棒材W的後端部的插入。
本例中,金屬體432的內部空間432c的內周壁面係形成為沒有段差或段部之平滑的圓筒面狀。然而,亦可依需求,在內周壁面形成沿軸線方向延伸且向半徑方向內側突出之複數個肋狀突起。內周壁面的直徑或肋狀突起的前端部的內接圓的直徑係設定為略小於棒材W的外徑。
前方側的筒狀的金屬體432的前端係與把持部405的凸緣部405f(形成連結部405b的部位)的後端相向而藉由該凸緣部405f限制向前方的移動。另一方面,後方側的筒狀的金屬體462係隔著圓柱滾子軸承435而可相對於轉動構件412的前方的筒狀開口部而轉動。
夾具接頭410的轉動構件412係在後方側與軸構件413連結成一體,且在前方側與把持部405的後方側的母螺牙部螺合。
軸構件413的後部係隔著圓柱滾子軸承417而插入固定構件411的筒狀開口部。
另外,從桿部402的前端面朝前方突出的母螺牙部(未圖示)鎖入夾具接頭410的公螺牙部419且鎖緊。
接著,說明本實施型態的進給桿401的動作。
配置在棒材饋送軸線X-X上之棒材W的後端部係由把持部405的截頭圓錐狀開口405a與連結部405b以及金屬體432、462的截頭圓錐狀開口432a、462a與內部空間432c、462c接受插入,且嵌入該內部空間432c、462c內。金屬體462的內周壁面會略為擴徑,利用其彈性恢復力而彈力地把持棒材W的後端面。如此,棒材W的後端部由指形夾具404的指形構件430的後方側的金屬體462彈力地把持。或者,棒材W的直徑較大時,配置在棒材饋送軸線X-X上之棒材W的後端部係由把持部405的截頭圓錐狀開口405a與連結部405b以及金屬體432的截頭圓錐狀開口432a及內部空間432c接受插入,且嵌入該內部空間432c內。金屬體432的內周壁面會略為擴徑,利用其彈性恢復力而彈力地把持棒材W的後端面。如此,棒材W的後端部由指形夾具404的指形構件430的前方側的金屬體432彈力地把持。如此,本實施型態之指形構件430可對應於兩種棒材W的直徑。
控制上,預先確認應將要供給的棒材W插入哪一個指形構件430(金屬體432或金屬體462),再使進給桿401移動使棒材W的後端到達希望的位置,而可將該棒材W插入對應的指形構件430(金屬體432或金屬體462)。
然後,棒材W的前端部分係插入例如NC自動車床(未圖示)而插通該NC自動車床的主軸內裝管。NC自動車床的主軸係利用筒夾夾頭將棒材W的前端部夾住,然後,使棒材W高速旋轉,同時利用車刀對棒材W的前端外周部進行切削加工。
環繞鏈條C係持續施加朝向前方作用的預定推進力或驅動力於進給桿401,但因為軸構件413及轉動構件412可相對於固定在桿部402的固定構件411而轉動,且指形構件430還可相對於固定在轉動構件412的把持部405而轉動,所以高速旋轉的棒材W的後端部會成為由進給桿401支持成可自由轉動的狀態。
根據如上所述的本實施型態的進給桿401(棒材饋送裝置),由於是不需要筒狀的彈性體之構成,所以根本不會有彈性體會受到損傷之問題。
並且,本案發明人確認了針對圓筒狀的金屬體432、462,由於三個狹縫孔432s、462s之存在而可彈性變形,因此可彈性地而穩定地把持棒材W的後端部。
此外,本案發明人確認了圓筒狀的金屬體432與把持部405之間的圓柱滾子軸承433的阻力可維持在充分低的阻力。藉此,確認了藉由該兩者間的轉動、及夾具接頭410的轉動手段(具體而言為圓柱滾子軸承417)所容許的轉動,即使在棒材W高速旋轉時,也可穩定地支持及饋送該棒材W。
以上的第四實施型態之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進給桿401)中,兩個指形構件430(第一指形構件及第二指形構件)分別具有筒狀的金屬體432、462,該筒狀的金屬體432、462分別具有沿著與軸線方向垂直的方向貫通之貫通孔432t、462t、以及從該貫通孔432t、462t沿著軸線方向延伸到前方端之
沿周方向均等分佈的三個(三分割的)狹縫孔432s、462s。然而,兩個指形構件430之各者亦可為具有筒狀的彈性體、以及包覆該筒狀的彈性體之筒狀的金屬體(參照圖1至圖4所示的第一實施型態之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進給桿101))。此時,由於兩個指形構件430中,筒狀的彈性體係由筒狀的金屬體加以包覆,所以可有效地抑制筒狀的彈性體發生損傷之情形。另一方面,由於包覆筒狀的彈性體之筒狀的金屬體與棒材把持構件的把持部405之間的摩擦滑動阻力可藉由圓柱滾子軸承433等而維持在充分低的阻力,所以藉由該兩者間的轉動、及夾具接頭410的轉動手段(具體而言為圓柱滾子軸承417)所容許的轉動,即使在棒材W高速旋轉時,也可穩定地支持及饋送該棒材W。亦即,即使此情況下,也可針對不同直徑的兩種棒材選擇性地利用此等指形構件。
或者,可使兩個指形構件430(第一指形構件及第二指形構件)中的一者具有筒狀的金屬體,該筒狀的金屬體具有沿著與軸線方向垂直的方向貫通之貫通孔、以及從該貫通孔沿著軸線方向延伸到前方端之沿周方向均等分佈的三個(三分割的)狹縫孔,而使兩個指形構件430中的另一者具有筒狀的彈性體、以及包覆該筒狀的彈性體之筒狀的金屬體。此情況下,也可針對不同直徑的兩種棒材選擇性地利用此等指形構件。
另外,設於把持部405之指形構件430的個數並不限於兩個,亦可為三個以上。此情況下,可針對不同直徑的三種以上的棒材選擇性地利用此等指形構件。
104:指形夾具
105:把持部
105a:截頭圓錐狀開口
105b:連結部
105c:圓筒狀空間
105f:凸緣部
110:夾具接頭
111:固定構件
111a:前方開口部
112:轉動構件
112a:中空圓筒部
112f:凸緣部
113:軸構件
114:銷
115:後端擴大部
116:圓環狀肩部
117:鋼珠
118:鋼珠支持部
119:母螺牙部
130:指形構件
131:彈性體
131a:截頭圓錐狀開口
131c:內部空間
132:金屬體
135:區域(收容轉動體的區域)
Claims (7)
- 一種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係可轉動地支持在切削加工時會轉動的棒材,該棒材饋送裝置係具備:把持棒材的後端部之棒材把持構件;在饋送棒材時前進之桿部;以及隔設於前述棒材把持構件與桿部之間,將前述棒材把持構件支持成可轉動之連結構件;其中,前述連結構件係具有:一體地支持前述棒材把持構件之轉動部、連結至前述桿部之固定部、以及將前述轉動部與前述固定部連結成可相對轉動之轉動手段;前述棒材把持構件係具有:把持部及指形構件;該把持部係具有可接受棒材的後端部的插入之中空部;該指形構件係可轉動地收容於該把持部內且把持前述棒材的後端部;前述指形構件係具有:筒狀的彈性體、以及包覆該筒狀的彈性體之筒狀的金屬體。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其中,前述筒狀的彈性體為圓筒狀的彈性體,前述筒狀的金屬體為圓筒狀的金屬體。
- 一種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係可轉動地支持在切削加工時會轉動的棒材,該棒材饋送裝置係具備:把持棒材的後端部之棒材把持構件;在饋送棒材時前進之桿部;以及隔設於前述棒材把持構件與桿部之間,將前述棒材把持構件支持成可轉動 之連結構件;其中,前述連結構件係具有:一體地支持前述棒材把持構件之轉動部、連結至前述桿部之固定部、以及將前述轉動部與前述固定部連結成可相對轉動之轉動手段;前述棒材把持構件係具有:把持部及指形構件;該把持部係具有可接受棒材的後端部的插入之中空部;該指形構件係可轉動地收容於該把持部內且把持前述棒材的後端部;前述指形構件係具有筒狀的金屬體;前述筒狀的金屬體係設有:沿著與軸線方向垂直之方向貫通之貫通孔、以及從該貫通孔延伸到軸線方向的前方端之狹縫孔。
- 如請求項3所述之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其中,前述筒狀的金屬體為圓筒狀的金屬體。
- 一種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係可轉動地支持在切削加工時會轉動的第一棒材或第二棒材,該棒材饋送裝置係具備:把持具有第一直徑之該第一棒材或具有與前述第一直徑不同的第二直徑之該第二棒材的後端部之棒材把持構件;在饋送棒材時前進之桿部;以及隔設於前述棒材把持構件與桿部之間,將前述棒材把持構件支持成可轉動之連結構件;其中,前述連結構件係具有:一體地支持前述棒材把持構件之轉動部、連結至前述桿部之固定部、以及將前述轉動部與前述固定部連結成可相對轉動之轉動手段;前述棒材把持構件係具有:把持部、第一指形構件及第二指形構件;該把持部係具有可接受第一棒材或第二棒材的後端部的插入之中空部;該第一指形構 件係可轉動地收容於該把持部內且可把持前述第一棒材的後端部;該第二指形構件係可轉動地收容於該把持部內且可把持前述第二棒材的後端部;前述第一指形構件及前述第二指形構件各自具有筒狀的金屬體,各筒狀的金屬體係設有:沿著與軸線方向垂直之方向貫通之貫通孔、以及從該貫通孔延伸到軸線方向的前方端之狹縫孔。
- 一種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係可轉動地支持在切削加工時會轉動的第一棒材或第二棒材,該棒材饋送裝置係具備:把持具有第一直徑之該第一棒材或具有與前述第一直徑不同的第二直徑之該第二棒材的後端部之棒材把持構件;在饋送棒材時前進之桿部;以及隔設於前述棒材把持構件與桿部之間,將前述棒材把持構件支持成可轉動之連結構件;其中,前述連結構件係具有:一體地支持前述棒材把持構件之轉動部、連結至前述桿部之固定部、以及將前述轉動部與前述固定部連結成可相對轉動之轉動手段;前述棒材把持構件係具有:把持部、第一指形構件及第二指形構件;該把持部係具有可接受第一棒材或第二棒材的後端部的插入之中空部;該第一指形構件係可轉動地收容於該把持部內且可把持前述第一棒材的後端部;該第二指形構件係可轉動地收容於該把持部內且可把持前述第二棒材的後端部;前述第一指形構件及前述第二指形構件各自具有:筒狀的彈性體、以及包覆該筒狀的彈性體之筒狀的金屬體。
- 一種棒材供給機的棒材饋送裝置,係可轉動地支持在切削加工時會轉動的第一棒材或第二棒材,該棒材饋送裝置係具備:把持具有第一直徑之該第一棒材或具有與前述第一直徑不同的第二直徑之該第二棒材的後端部之棒材把持構件;在饋送棒材時前進之桿部;以及隔設於前述棒材把持構件與桿部之間,將前述棒材把持構件支持成可轉動之連結構件;其中,前述連結構件係具有:一體地支持前述棒材把持構件之轉動部、連結至前述桿部之固定部、以及將前述轉動部與前述固定部連結成可相對轉動之轉動手段;前述棒材把持構件係具有:把持部、第一指形構件及第二指形構件;該把持部係具有可接受第一棒材或第二棒材的後端部的插入之中空部;該第一指形構件係可轉動地收容於該把持部內且可把持前述第一棒材的後端部;該第二指形構件係可轉動地收容於該把持部內且可把持前述第二棒材的後端部;前述第一指形構件及前述第二指形構件中之一者係具有筒狀的金屬體,該筒狀的金屬體係設有:沿著與軸線方向垂直之方向貫通之貫通孔、以及從該貫通孔延伸到軸線方向的前方端之狹縫孔;前述第一指形構件及前述第二指形構件中之另一者係具有:筒狀的彈性體、以及包覆該筒狀的彈性體之筒狀的金屬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WOPCT/JP2019/017662 | 2019-04-25 | ||
PCT/JP2019/017662 WO2020217387A1 (ja) | 2019-04-25 | 2019-04-25 | 棒材給送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06438A true TW202106438A (zh) | 2021-02-16 |
TWI839509B TWI839509B (zh) | 2024-04-21 |
Family
ID=72941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13829A TWI839509B (zh) | 2019-04-25 | 2020-04-24 | 棒材饋送裝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933866B2 (zh) |
KR (1) | KR102522540B1 (zh) |
CN (1) | CN113784812A (zh) |
TW (1) | TWI839509B (zh) |
WO (1) | WO2020217387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RE29905E (en) * | 1973-10-16 | 1979-02-13 | Fee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lathe | |
JPS51118177A (en) * | 1975-04-10 | 1976-10-16 | Hitachi Seiki Co Ltd | Rod feeding device of a cutting machine tool |
JPS5275184U (zh) * | 1975-12-03 | 1977-06-04 | ||
US4221141A (en) * | 1979-01-29 | 1980-09-09 | Magnum Tooling System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ing bar stock to a machine tool |
US4421446A (en) * | 1981-07-23 | 1983-12-20 | Manurhin Automatic Division Of Mitac, Inc. | Bar feed mechanism |
JPS58181402U (ja) * | 1982-05-31 | 1983-12-03 |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 スピンドルユニツトのフイ−デイングフインガ− |
JPS593761Y2 (ja) * | 1983-03-10 | 1984-02-02 | 日立精機株式会社 | 旋削工作機械の棒材送り装置 |
JPS6069494U (ja) * | 1983-10-18 | 1985-05-16 |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 面状発熱体 |
JPS6112605U (ja) * | 1984-06-28 | 1986-01-2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フインガ−チヤツクジヨイント |
JPS61184601U (zh) * | 1985-05-10 | 1986-11-18 | ||
JPS62144101U (zh) * | 1986-03-05 | 1987-09-11 | ||
JPH0731921Y2 (ja) * | 1987-06-29 | 1995-07-26 | 株式会社アルプスツ−ル | 棒材供給機の棒材支持装置 |
JP3274279B2 (ja) * | 1994-05-25 | 2002-04-15 | 株式会社森精機製作所 | 棒材加工機のフィードフィンガ装置 |
DE4431814A1 (de) * | 1994-09-07 | 1996-03-14 | Index Werke Kg Hahn & Tessky | Automatische Werkstoffstangen-Zuführeinrichtung für Werkzeugmaschinen, insbesondere Drehautomaten |
JP3635505B2 (ja) * | 1995-09-08 | 2005-04-06 | 株式会社アルプスツール | 棒材供給機の棒材送り込み装置 |
JP2978743B2 (ja) * | 1995-09-22 | 1999-11-15 | 株式会社育良精機製作所 | フィンガーチャックの製造方法 |
JP3086408B2 (ja) * | 1996-01-17 | 2000-09-11 | 株式会社育良精機製作所 | 棒材供給機の棒材給送装置 |
JP3778989B2 (ja) * | 1996-04-12 | 2006-05-24 | 株式会社アルプスツール | 棒材供給機のフィードロッド |
JP3979722B2 (ja) * | 1998-05-20 | 2007-09-19 |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旋盤用補助ガイド装置及び補助ガイド装置を備えた自動旋盤 |
TW415312U (en) * | 1999-01-15 | 2000-12-11 | Shuenn Yeou Machinery Industry | Automatic material clamping structure for a rod material feeding machine |
JP3405936B2 (ja) * | 1999-04-28 | 2003-05-12 | 哲夫 稲葉 | 自動旋盤用棒材支持装置 |
JP4268262B2 (ja) * | 1999-05-17 | 2009-05-27 | 株式会社アルプスツール | 棒材供給機のフィードパイプ |
JP2002283105A (ja) * | 2001-03-27 | 2002-10-03 | Citizen Watch Co Ltd | 工作機械の主軸内における棒材の支持装置 |
JP2002283104A (ja) * | 2001-03-27 | 2002-10-03 | Citizen Watch Co Ltd | 工作機械の主軸内における棒材の支持装置 |
JP3945752B2 (ja) * | 2002-01-15 | 2007-07-18 |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ガイドブッシュ |
CN101238319A (zh) * | 2005-07-03 | 2008-08-06 | 维迪有限公司 | 两个管之间的联接 |
EP2154382B1 (en) * | 2007-05-08 | 2019-06-26 |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 Clamp device |
KR20120093175A (ko) * | 2009-10-06 | 2012-08-22 | 오일레스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적층 고무체용 접합 부재 및 이 접합 부재를 사용한 적층 고무체 및 구조물 |
WO2014064847A1 (ja) * | 2012-10-26 | 2014-05-01 | 育良精機株式会社 | 棒材供給機及び送り矢セット |
CN203526559U (zh) * | 2013-09-04 | 2014-04-09 | 上海诺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自适应车床主轴料管 |
JP6207314B2 (ja) * | 2013-09-18 | 2017-10-04 |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 棒材供給装置および棒材供給装置付きの数値制御工作機械 |
TWM495257U (zh) * | 2014-08-28 | 2015-02-11 | Pony Sanitary Ware Ind Corp | 彈性筒夾結構改良 |
JP6365420B2 (ja) * | 2015-06-01 | 2018-08-01 | 育良精機株式会社 | 棒材供給機及び棒材供給方法 |
CN106808174B (zh) * | 2016-04-05 | 2019-01-2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低应力高效离心棒材下料机 |
US20200122238A1 (en) * | 2017-07-07 | 2020-04-23 | Bucci Automations S.p.A. | Lathe loading clamp for supporting bars and related bar loader for lathes |
CN208644086U (zh) * | 2018-07-19 | 2019-03-26 | 科德普(厦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控车床棒材自动送料机 |
CN109570532B (zh) * | 2018-12-19 | 2019-11-01 | 科德普(厦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棒材送料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2019
- 2019-04-25 CN CN201980095835.0A patent/CN113784812A/zh active Pending
- 2019-04-25 JP JP2020531176A patent/JP6933866B2/ja active Active
- 2019-04-25 WO PCT/JP2019/017662 patent/WO202021738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4-25 KR KR1020217037967A patent/KR10252254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20
- 2020-04-24 TW TW109113829A patent/TWI839509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839509B (zh) | 2024-04-21 |
JP6933866B2 (ja) | 2021-09-08 |
KR102522540B1 (ko) | 2023-04-14 |
KR20220002416A (ko) | 2022-01-06 |
WO2020217387A1 (ja) | 2020-10-29 |
JPWO2020217387A1 (ja) | 2021-05-06 |
CN113784812A (zh) | 2021-1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348318A (en) | Chuck | |
US8714893B2 (en) | Tool holde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 |
EP0009629B1 (en) | Keyless chuck | |
US5553873A (en) | Keyless chuck | |
US20010045714A1 (en) | Chuck | |
WO1997006912A1 (en) | Chuck | |
US5816584A (en) | Chuck with improved jaw bite | |
US4452110A (en) | Portable lathe | |
TW202106438A (zh) | 棒材饋送裝置 | |
US6505840B2 (en) | Quick change chuck | |
US6017039A (en) | Nosepiece nut retainer chuck | |
US6010135A (en) | Chuck | |
US7017919B2 (en) | Chuck | |
US5829762A (en) | Chuck with locking unit | |
JPH08257811A (ja) | 刃具補正装置 | |
US4082472A (en) | Floating tool holder | |
JP6486809B2 (ja) | チャック装置 | |
CN109604657B (zh) | 中空体夹具 | |
JP3634693B2 (ja) | ローラバニシング装置 | |
JP2014014926A (ja) | 工具ホルダおよび刃物のシャンク構造 | |
JP4847386B2 (ja) | 棒材移送装置及び工作機械 | |
CN111300092B (zh) | 助行器零件尾端防晃治具 | |
JP3641305B2 (ja) | 棒材供給機の棒材送り込み装置 | |
JP4523806B2 (ja) | 保持具 | |
JP6278640B2 (ja) | ガイドブッシ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