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3355A - 曲線輸送帶 - Google Patents
曲線輸送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003355A TW202003355A TW108114657A TW108114657A TW202003355A TW 202003355 A TW202003355 A TW 202003355A TW 108114657 A TW108114657 A TW 108114657A TW 108114657 A TW108114657 A TW 108114657A TW 202003355 A TW202003355 A TW 202003355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arc
- conveyor belt
- shaped
- path portion
- row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3/00—Roller-ways
- B65G13/02—Roller-ways having driven roll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3/00—Roller-ways
- B65G13/02—Roller-ways having driven rollers
- B65G13/06—Roller driv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3/00—Roller-ways
- B65G13/02—Roller-ways having driven rollers
- B65G13/06—Roller driving means
- B65G13/07—Roller driving means having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3/00—Roller-ways
- B65G13/08—Roller-ways of curved form; with branch-off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1/00—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 B65G21/16—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for 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arriers movable in curved path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9/00—Rollers, e.g. drive roller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corporated in roller-ways or other type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 B65G39/02—Adaptations of individual rollers and support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81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kind or type of conveyors
- B65G2812/99—Conveyor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夠活用在主要處理寬度或長度特定的平面視角為長方形的托盤的輸送路徑中的水平彎曲路徑部作為托盤輸送裝置的一種曲線輸送帶。該曲線輸送帶1係設置於輸送路徑中的水平彎曲路徑部8,其包含:相對於通過該水平彎曲路徑部8的路徑寬度中心的圓弧形中心線8a具有圓弧中心的內側上沿著該水平彎曲路徑部8配置的內側惰輪列14,以及相對於該圓弧形中心線8a與具有圓弧中心的一側相反的外側上沿著水平彎曲路徑部8配置的外側驅動輪列13,並構成為圓弧形中心線8a至外側驅動輪列13的間距係小於圓弧形中心線8a至內側惰輪列14的間距。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在輸送具有特定寬度的被輸送物的輸送路徑中的水平彎曲路徑部中設置的曲線輸送帶。
這種曲線輸送帶的例子,是如專利文獻1所載,已知一種將圓錐狀的驅動滾軸以其軸心的延長通過水平彎曲路徑部的圓弧中心,且小直徑端位於該圓弧中心側的方向以圓周方向等間距間隔呈放射狀排列的結構。這種使用圓錐狀驅動滾軸的構成,是使自直線路徑部進入水平彎曲路徑部的被輸送物的外側邊(以靠近該圓弧中心側為內側邊時的外側邊)的移動速度比在直線路徑部中被輸送物的輸送速度更快,並使該被輸送物的內側邊的移動速度變慢,使在水平彎曲路徑部上行走的被輸送物的寬度中心位置上的行走速度與在直線路徑部上的行走速度相同,而以在直線路徑部上的行走速度相同的速度使被輸送物沿著水平彎曲路徑部行走,因此在理論上,即使將以圓錐狀驅動滾軸的大直徑端部相同的圓周速度驅動的驅動輪,以相當於圓錐狀驅動滾軸的大直徑端部的位置沿著水平彎曲路徑部間隔適當間距排列,並以惰輪支承被輸送物的內側邊側,預期也能同樣使被輸送物沿著水平彎曲路徑部行走。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60-12406號公報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然而,就與圓錐狀驅動滾軸一樣,在使用驅動輪的構成中,在被輸送物的外側邊附近的位置,由於直線路徑部中被輸送物的輸送速度與驅動輪的圓周速度有差距,在水平彎曲路徑部的兩端的出入口處的被輸送物在跨越直線路徑部與水平彎曲路徑部之間行走而轉載的過程中,驅動輪或直線路徑部的輸送裝置與被輸送物之間會產生滑動,而造成驅動輪及直線路徑部的輸送裝置或被輸送物的磨損,使被輸送物的移動變得不穩定。此外,在水平彎曲路徑部中位於被輸送物的外側邊附近的驅動輪的圓周速度與直線路徑部中被輸送物的輸送速度相等的狀況下,水平彎曲路徑部中的被輸送物的行走速度會從直線路徑部中的行走速度減速。因此,不但輸送效率降低,在直線路徑部行走的被輸送物的前後間距也會在水平彎曲路徑中變窄,而在直線路徑部中被輸送物的前後之間的間距較小的狀況下,水平彎曲路徑部中前後的被輸送物會彼此互相推擠而位置混亂,造成被輸送物擠到限制水平彎曲路徑部的寬度的內外兩圓弧形導板之一而停止的不良狀況。
解決問題的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出能夠解決上述習知問題點的一種曲線輸送帶,為了與後述實施例的關係更容易理解,將本發明的曲線輸送帶與說明對應實施例中使用的元件符號加上括號表示時,設置於輸送路徑中的水平彎曲路徑部(8)的曲線輸送帶(1)是包含:相對於通過水平彎曲路徑部(8)的路徑寬度(L2)中心的圓弧形中心線(8a)具有圓弧中心的內側上沿著水平彎曲路徑部(8)配置的內側惰輪列(14);以及相對於該圓弧形中心線(8a)與具有圓弧中心的一側相反的外側上沿著水平彎曲路徑部(8)配置的外側驅動輪列(13),並構成為該圓弧形中心線(8a)至該外側驅動輪列(13)的間距(D1)係小於該圓弧形中心線(8a)至該內側惰輪列(14)的間距(D2)。
發明的效果
根據上述本發明的構成,將聯接於水平彎曲路徑部的直線路徑部中的被輸送物的行走速度,與水平彎曲路徑部中設置的外側驅動輪列的各驅動輪的圓周速度設為相同的程度,就能避免水平彎曲路徑部與直線路徑部之間的被輸送物的轉乘過程中對該被輸送物的驅動速度差異產生的滑動或磨損,以及被輸送物的移動不穩定等問題。且因為水平彎曲路徑部中設置的外側驅動輪列的位置更靠近被輸送物的寬度中心側,所以與該外側驅動輪列位於支承被輸送物的外側邊的位置的狀況相比,從該外側驅動輪列受到的推力能使沿著水平彎曲路徑部行走的被輸送物的行走速度上升,而減少與直線路徑部中被輸送物的行走速度之間的差異。因此,能夠將直線路徑部中行走的前後被輸送物間的間距,設為比過去為了避免在水平彎曲路徑部產生異常推擠所必要的間距更窄,而能防止輸送效率下降。
在實施上述本發明時,該外側驅動輪列(13)係由與沿著該水平彎曲路徑部(8)設置的外側軸承元件(18)相隔適當間距被樞軸支承的從動輪(16)、連動連接驅動馬達(15)的驅動輪(17)、以及將該從動輪(16)及該驅動輪(17)相互連動連接的傳動元件(21)所構成;該內側惰輪列(14)係由與沿著該水平彎曲路徑部(8)設置的內側軸承元件(26)相隔比該驅動輪列(13)的輪間距更寬的間距被樞軸支承的惰輪(25)所構成;限制水平彎曲路徑部(8)中被輸送物的行走路徑寬度的內外兩側導板(40a,40b)可相對於通過水平彎曲路徑部(8)的路徑寬度中心的圓弧形中心線左右對稱地設置。更具體而言,該外側驅動輪列(13)係由與沿著該水平彎曲路徑部(8)設置的外側圓弧形軸承板(18)的單側相隔適當間距被樞軸支承為懸臂状的從動輪(16)、連動連接驅動馬達(15)的驅動輪(17)、以及將該從動輪(16)及驅動輪(17)相互連動連接的傳動元件(21)所構成;沿著水平彎曲路徑部(8)彎曲的帶狀蓋板(23)係被該外側圓弧形軸承板(18)所支承,且具有使這些從動輪(16)及驅動輪(17)的上側圓周面向上突出的開口部(24),並覆蓋該傳動元件(21);該內側惰輪列(14)係由與沿著水平彎曲路徑部(8)設置的內側圓弧形軸承板(26)的單側相隔比該外側驅動輪列(13)的輪間距更寬的間距被樞軸支承為懸臂状的惰輪(25)所構成;限制水平彎曲路徑部(8)中被輸送物的行走路徑寬度的內外兩側導板(40a,40b)可藉由托架(43a~44b)分別支承於該內外兩圓弧形軸承板(18,26)。根據此構成,可用必要最低限度的元件簡單且廉價地實施本發明的曲線輸送帶。
在如上述構成本發明的曲線輸送帶的狀況下,該外側驅動輪列(13)的驅動輪(17)可安裝在驅動馬達(15)的輸出軸上,而不由該外側圓弧形軸承板(18)樞軸支承。根據此構成,在將樞軸支承於該外側圓弧形軸承板特定位置的驅動輪連動連接到需設置在支架上的驅動馬達時,可不需要用於吸收兩者之間的相對位置變化而利用皮帶或鏈條的傳動元件,而可構造簡單且廉價地實施。且因為此驅動輪是藉由傳動元件連動連接到從動輪,所以即便驅動馬達的設置位置存在一些變化,也可以透過與從動輪之間的傳動元件吸收,而不會發生不便。
此外,該外側驅動輪列(13)及內側惰輪列(14)係按周長為90度的整數分之一(例如45度或30度)的複數個扇形區域被分割,且驅動各扇形區域內的外側驅動輪列(13)之滾輪(16,17)的馬達(15)是設置於每個扇形區域,以構成複數個相同構造的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12D),各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12D)的端部設有與相鄰的輸送帶單元的端部連接的連接元件(27a,27b),藉由此連接元件(27a,27b)將複數個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12D)在圓周方向上聯接,以構成圓周方向所需長度(所需角度範圍)的曲線輸送帶(1)。曲線輸送帶一般是具有對應90度或180度的水平彎曲路徑部的長度,但根據上述構成,只需將複數個45度或30度周長的圓弧形輸送帶單元藉由該連接元件相互連接成圓弧形,就能構成所需輸送路徑長度(輸送角度範圍)的曲線輸送帶,而不需追加相鄰圓弧形輸送帶單元間的驅動力傳遞裝置。
進一步地,該水平彎曲路徑部(8)與聯接於該水平彎曲路徑部(8)的直線路徑部(3,4)之間配置有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0,11),其具備與該外側驅動輪列(13)及內側惰輪列(14)聯接的直線狀外側驅動輪列(28)及直線狀內側惰輪列(29),該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0,11)內的外側驅動輪列(28)之滾輪(31)可連動連接於所聯接的水平彎曲路徑部(8)側的外側驅動輪列(13)之滾輪(16)。根據此構成,從直線路徑部進入水平彎曲路徑部的被輸送物的姿勢受到直接轉乘至位於水平彎曲路徑部靠近中心線位置的外側驅動輪列上的影響,或從水平彎曲路徑部退出到直線路徑部的被輸送物的姿勢受到從位於水平彎曲路徑部靠近中心線位置的驅動輪列上直接轉乘至既定的直線路徑部上的影響皆可被緩和,故可實現水平彎曲路徑部與直線路徑部之間被輸送物順暢且穩定的轉乘。
對行走於該水平彎曲路徑部的被輸送物而言,其內側的長度方向中央部滑接於圓弧形的內側側導板,該被輸送物的外側的長度方向兩端的角部則滑接於圓弧形的外側側導板而決定其位置(姿勢),但為了使水平彎曲路徑部的驅動輪列盡可能位於靠近被輸送物的中心線的位置,雖可考慮不使內側側導板向其外側(圓弧中心所在側)展開,只使外側側導板向其外側(圓弧中心所在側的相反側)大幅展開的方式構成較理想,但若如此設置內外兩側導板,則支承被輸送物的內側邊側的惰輪列的惰輪個數將大幅減少,而產生各惰輪負荷過大的問題。為了解決此問題,該內外兩側導板(40a,40b)可以比聯接於該水平彎曲路徑部(8)的該直線路徑部(3,4)的路徑寬度更寬的方式,相對於該圓弧形中心線(8a)左右對稱地展開的方式構成較理想。另外,由於行走於該水平彎曲路徑部的被輸送物因慣性而受到向外側飛出方向較大的力,因此,為了減少被輸送物向外側施予圓弧形的外側側導板的壓力而使被輸送物在內外兩側導板之間順暢且穩定的行走,也可考慮將構成外側驅動輪列之各滾輪設計為相對於通過平面視角中該外側驅動輪列的各滾輪的中心點的虛擬圓弧線,使各滾輪前端側朝向圓弧中心側略微傾斜的角度移動的方式樞軸支承的構造。
在第1圖中,1為本發明的曲線輸送帶,其聯接相互平行的上游側直線路徑部2與下游側直線路徑部3。兩個直線路徑部2,3為聯接特定長度的直線狀皮帶輸送帶單元4所構成,各直線狀皮帶輸送帶單元4是具有並列的2個輸送皮帶5a,5b、以及能將兩個輸送皮帶5a,5b以配置於輸送方向的下游側端部的1個驅動馬達6同步驅動的構成。此外,各直線路徑部2,3設有限制作為被輸送物的托盤T的行走路徑寬度的左右一對的直線狀側導板7a,7b。
曲線輸送帶1是由具有包含180度的圓弧形路徑長度的水平彎曲路徑部8的本體9、聯接上游側直線路徑部2末端與水平彎曲路徑部8前端的上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0、以及聯接水平彎曲路徑部8末端與下游側直線路徑部3前端的下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1所構成。曲線輸送帶1的本體9是由分割為各45度周長的扇形區域的4個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12D所構成。
各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12D為相同構造,如第2圖所示,包含與水平彎曲路徑部8中的圓弧形中心線8a,即連接上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0與下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1個別的輸送路徑的中心線(通過直線狀側導板7a,7b間的寬度中央位置的中心線)的圓弧形中心線8a呈同心圓弧狀的外側驅動輪列13及內側惰輪列14、以及驅動外側驅動輪列13之滾輪的驅動馬達15。外側驅動輪列13與圓弧形中心線8a之間的間距,是比圓弧形中心線8a與內側惰輪列14之間的間距更窄。
外側驅動輪列13是由圓周方向等間距間隔排列的複數個從動輪16及1個驅動輪17所構成。驅動輪17配置於外側驅動輪列13的中央,其他的從動輪16是作為與水平彎曲路徑部8呈同心狀的外側軸承元件,在外側圓弧形軸承板18的內側與該驅動輪17一起在圓周方向等間距間隔的位置上,藉由支軸16a支承為懸臂状。中央的驅動輪17則不是由該外側圓弧形軸承板18所樞軸支承,而是直接連接於支架19上設置的該驅動馬達15的輸出軸。各從動輪16的支軸16a及與驅動輪17直接連接的驅動馬達15的輸出軸是相對圓弧形中心線8a的圓弧中心呈放射狀排列。
各從動輪16及1個驅動輪17為相同構造的滾輪,如第2圖中最靠輸送方向的下游側端部的從動輪16所示,所有的滾輪16,17都與在具有外側圓弧形軸承板18的一側的相反側的雙滑輪20以同心狀一體的安裝。因此,將與該驅動馬達15直接連接的驅動輪17連動連接至所有從動輪16的傳動元件21,是由所有的滾輪16,17所具備的雙滑輪20、與含驅動輪17在內的相鄰滾輪的雙滑輪20之間內外交互套設的無端皮帶22所構成。
此外,外側驅動輪列13是如第2圖所示的部分,並行設置有沿著水平彎曲路徑部8彎曲的帶狀蓋板23。此帶狀蓋板23是如第4圖所示,為圓弧形的內外兩側邊具有向下彎折的圓弧形側壁部的截面為門形的蓋板,其外側邊的圓弧形側壁部安裝於外側圓弧形軸承板18的上端部。並且,此帶狀蓋板23為自外側圓弧形軸承板18以懸臂状向外側驅動輪列13的上側突出的構造,具有能使各從動輪16及驅動輪17的上側圓周面向上突出的長方形開口部24,而覆蓋包含各滾輪16,17的雙滑輪20在內的傳動元件21全體。另外,此帶狀蓋板23可設為在各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12D中橫跨45度全區連續的構造,也可如圖中的例子,沿著圓弧形中心線8a的方向分割為圓弧形長度的三分之一。
內側惰輪列14具有沿著圓弧形中心線8a以圓周方向等間距間隔排列的複數個惰輪25,各惰輪25是在與水平彎曲路徑部8呈同心狀的作為內側軸承元件的內側圓弧形軸承板26的外側,藉由支軸25a支承為懸臂状。此惰輪25的支軸25a是相對於圓弧形中心線8a的圓弧中心呈放射狀排列,各惰輪25的圓周方向的間距是比外側驅動輪列13的各滾輪16,17間的間距更寬。對支承外側驅動輪列13的外側圓弧形軸承板18及支承內側惰輪列14的內側圓弧形軸承板26而言,其周長的中間部是安裝於支承該驅動馬達15的支架19的內外兩端部上,且周長的兩端部彼此是透過截面為L形的連接元件27a,27b相互連接成一體化的構造。
上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0與下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1是相同構造,如第3圖中的上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0所示,其包含外側驅動輪列28、內側惰輪列29、以及覆蓋外側驅動輪列28的帶狀蓋板30。外側驅動輪列28是位於與相鄰的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12D的外側驅動輪列13接續的位置,在外側直線狀軸承板35a的內側將從動輪31以和外側驅動輪列13的從動輪16同間距的方式被支軸31a支承為懸臂状的構造,並具有將各從動輪31相互連動連接的傳動元件32。此傳動元件32是由在各從動輪31的內側呈同心狀附設的雙滑輪33、及與相鄰的從動輪31的雙滑輪33之間內外交互套設的無端皮帶34所構成。
內側惰輪列29是位於與相鄰的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12D的內側惰輪列14接續的位置,在內側直線狀軸承板35b的內側將惰輪36以和外側驅動輪列28的從動輪31同間距的方式被支軸36a支承為懸臂状的構造。覆蓋外側驅動輪列28的帶狀蓋板30,相當於將外側驅動輪列13所具備的帶狀蓋板23做成直線狀的構造,具有能使各從動輪31的上側圓周面向上突出的長方形開口部37,而覆蓋連動連接各從動輪31的該傳動元件32全體。此外,外側直線狀軸承板35a的兩端與內側直線狀軸承板35b的兩端,是透過與各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12D的兩端的連接元件27a,27b相同的連接元件38a,38b相互連接成一體化的構造。
如上述構成的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12D,是在水平彎曲路徑部8上以圓弧狀相互接續的配置,透過將各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12D彼此相鄰的連接元件27a,27b的垂直板部重疊並以複數個螺栓螺母連接,而構成具有跨180度水平彎曲路徑部8的曲線輸送帶1的本體9。而此曲線輸送帶1的本體9的前端側係聯接上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0,且該本體9的末端側係聯接下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1,而構成整個曲線輸送帶1。
針對曲線輸送帶1的本體9與上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0及下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1的聯接進行說明時,是將位於水平彎曲路徑部8的入口的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的前端側的連接元件27a,與位於上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0的末端側的連接元件38b以垂直板部彼此重疊並以複數個螺栓螺母連接,使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的外側驅動輪列13與上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0的外側驅動輪列28相聯接,並使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的內側惰輪列14與上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0的內側惰輪列29相聯接。此上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0並未裝備驅動外側驅動輪列28的從動輪31用的馬達,因此是將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中外側驅動輪列13的前端上雙滑輪20有空出單側滑輪部的從動輪16,與上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0中外側驅動輪列28的末端上雙滑輪33有空出單側滑輪部的從動輪31,在各自雙滑輪20,33空出的滑輪部之間套設無端皮帶39而彼此連動連接。
針對位於水平彎曲路徑部8的出口的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D的末端與下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1的前端的聯接,以及各自的外側驅動輪列13,28的從動輪16,31之間的無端皮帶39的連動連接,也是以和上述相同的方式進行。另外,如第2圖所示,由於所有的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12D的外側驅動輪列13的傳動元件21中無端皮帶22是偶數條(8條),因此上游側前端位置的雙滑輪20與下游側末端位置的雙滑輪20,是內外彼此相反位置的滑輪部空出的狀態。另一方面,上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0與下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1也如第3圖所示,由於外側驅動輪列28的傳動元件32中無端皮帶34是偶數條(2條),因此位於兩端的雙滑輪33也是內外彼此相反位置的滑輪部空出的狀態。如此,因為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的外側驅動輪列13與上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0的外側驅動輪列28可如上述透過無端皮帶39連動連接,所以相當於將與上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0相同的構造逆轉180度的下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1的外側驅動輪列28與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D的外側驅動輪列13之間,也能透過無端皮帶39相互連動連接。
如第1圖所示,上游側直線路徑部2所具備的左右一對的直線狀側導板7a,7b的末端,與下游側直線路徑部3所具備的左右一對的直線狀側導板7a,7b的前端,是聯接於曲線輸送帶1中限制路徑寬度的內外一對的側導板40a,40b。此內外一對的側導板40a,40b是在水平彎曲路徑部8的長度方向中央位置,亦即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B,12C的聯接部位相聯接,並分別由2個側導板單體41a,41b及42a,42b所構成,各側導板單體41a~42b是在外側圓弧形軸承板18與外側直線狀軸承板35a、以及內側圓弧形軸承板26於內側直線狀軸承板35b上分別藉由複數個托架43a,43b及44a,44b所支承。側導板40a,40b之中,沿著水平彎曲路徑部8的圓弧形區域是如第4圖所示,構成為相對於該圓弧形中心線8a於左右兩側距離相同間距的同心圓弧形,但該水平彎曲路徑部8中側導板40a,40b間的路徑寬度L1,是以平面視角中長度比寬度更長的長方形托盤T(第1圖中以虛線表示)能夠沿著水平彎曲路徑部8行走的方式,設為比直線路徑部2,3的直線狀側導板7a,7b間的路徑寬度L2更寬。具體而言,沿著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12D的圓弧形區域中側導板40a,40b間的路徑寬度L1,是設定為使沿著水平彎曲路徑部8行走的托盤T的內側邊的長度方向中央位置是鄰近於內側的側導板40b,而該托盤T的外側邊的前後兩端部則與外側的側導板40a相鄰。
如此,曲線輸送帶1的內外兩側的側導板40a,40b之中,上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0與下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1中所配置的直線區域的側導板40a,40b,是在限制直線路徑部2,3的路徑寬度的直線狀側導板7a,7b所聯接的路徑寬度較窄的端部,與沿著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12D的路徑寬度較寬的圓弧形區域的端部之間,具有間距逐漸變化的傾斜側導板部分45a,45b。
就上述構成的本發明的曲線輸送帶1而言,透過啟動各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12D的驅動馬達15,就能使由上游側直線路徑部2的直線狀皮帶輸送帶單元4輸送過來的托盤T送入曲線輸送帶1的入口側的上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0,並自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12D經由下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1送出至下游側直線路徑部3。在此曲線輸送帶1中被行走驅動的托盤T中,外側邊側是由外側驅動輪列28,13,28的旋轉所驅動的從動輪31,16,31及驅動輪17所支承,而內側邊側是由內側惰輪列14的惰輪36,25,36所支承,且其行走姿勢是被內外兩側的側導板40a,40b所限制的狀況下,行走於水平彎曲路徑部8上。
然而,在此水平彎曲路徑部8上行走的托盤T,雖是藉由外側驅動輪列28,13,28的旋轉所驅動的從動輪16及驅動輪17給予其外側邊側的推進力而前進行走,但如第4圖所示,外側驅動輪列13與水平彎曲路徑部8上的圓弧形中心線8a之間的間距D1,是比內側惰輪列14與圓弧形中心線8a之間的間距D2更窄。結果就是,相較於將外側驅動輪列13的位置設在相對於通過托盤T的左右寬度方向中心的托盤中心線Ta與內側惰輪列14呈左右對稱的位置,外側驅動輪列13的從動輪16及驅動輪17使托盤T沿著水平彎曲路徑部8行走的距離會增加。也就是說,可抑制水平彎曲路徑部8上的托盤T的行走速度轉到上游側直線路徑部2中行走時的過程中行走速度的降低程度。如此,可抑制上游側直線路徑部2的托盤T的行走方向的間距到水平彎曲路徑部8行走時不當的變窄的狀況。
另外,在沒有上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0而直接由上游側直線路徑部2將托盤T送入曲線輸送帶1的本體9的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上時,即使當托盤T的前半部進入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受到沿著水平彎曲路徑部8的外側驅動輪列13的影響,但由於托盤後半部是受到上游側直線路徑部2的直線狀皮帶輸送帶單元4向直進方向較大的推進力的狀況,所以托盤T會無法沿著水平彎曲路徑部8的方向順利的轉向,而會撞上外側的側導板40a而有可能造成輸送的停止。但因為上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0的存在,使托盤T的前半部在進入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時,該托盤T的後半部是受到上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0的偏向中心線位置的外側驅動輪列28的推進力的狀況,其推進力比從直線狀皮帶輸送帶單元4受到的直進方向的推進力更小,且給予托盤T逐漸向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的彎曲方向轉彎的趨勢,而不會產生上述的不便。另外,由於側導板40a,40b的前端側的傾斜側導板部分45a,45b的存在,使托盤T在跨越上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0與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交界的位置時,不會妨礙其向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的彎曲方向的轉彎動作。
在水平彎曲路徑部8上走完的托盤T是透過下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1轉向接近直進方向之後,送出至下游側直線路徑部3,因此與下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1不存在時,托盤T的後半部仍在沿著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D的水平彎曲路徑部8的外側驅動輪列13的影響之下的狀況,亦即托盤T在尚未轉向直進方向的狀態中,使托盤T的前半部受到下游側直線路徑部3的直線狀皮帶輸送帶單元4向直進方向較大的推進力的狀況相比,下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11存在時托盤T能更順利地送出至下游側直線路徑部3。此外,此過程中的托盤T的姿勢可由側導板40a,40b的末端側的傾斜側導板部分45a,45b從左右兩側矯正為直進方向並居中對齊,也可使托盤T能更順利地送出至下游側直線路徑部3。
另外,上述實施例中,各圓弧形輸送帶單元12A~12D的外側驅動輪列13的驅動輪17雖是直接安裝於設置在支架19上的驅動馬達15的輸出軸,但依狀況也可如第2圖中虛線所示,在橫跨外側圓弧形軸承板18與內側圓弧形軸承板26被支承的驅動軸46的外端部上安裝驅動輪17,將該驅動軸46的內端與輸出軸連動連接的驅動馬達47設置於內側圓弧形軸承板26的外側(水平彎曲路徑部8具有圓弧中心的一側)。此外,雖是使用將從動輪16相隔適當間距在單側樞軸支承為懸臂状的外側圓弧形軸承板18作為外側軸承元件,並使用將惰輪25相隔適當間距樞軸支承為懸臂状的內側圓弧形軸承板26作為內側軸承元件,但並不限於此實施例的構成。例如,將沿著水平彎曲路徑部8獨立的軸承按滾輪個數設置於基座上作為外側軸承元件或內側軸承元件,並在各軸承上樞軸支承從動輪16、驅動輪17或惰輪25也是可行的。更進一步地,在使用外側圓弧形軸承板18或內側圓弧形軸承板26的狀況時,這些軸承板也可構成為將帶狀板彎曲為圓弧形的構造,或將帶狀板彎折呈多角形的構造。在這種狀況下,可構成為橫跨水平彎曲路徑部8全長的連續的一枚帶狀板,或是可分割為複數個帶狀板的構造。
產業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的曲線輸送帶能夠在主要處理寬度或長度特定的平面視角為長方形的托盤的輸送路徑中的水平彎曲路徑部作為托盤輸送裝置進行應用。
1‧‧‧曲線輸送帶
2‧‧‧上游側直線路徑部
3‧‧‧下游側直線路徑部
4‧‧‧直線狀皮帶輸送帶單元
5a,5b‧‧‧輸送皮帶
6,15,47‧‧‧驅動馬達
7a,7b‧‧‧直線狀側導板
8‧‧‧水平彎曲路徑部
8a‧‧‧圓弧形中心線
9‧‧‧曲線輸送帶的本體
10‧‧‧上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
11‧‧‧下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
12A~12D‧‧‧圓弧形輸送帶單元
13,28‧‧‧外側驅動輪列
14,29‧‧‧內側惰輪列
16,31‧‧‧從動輪
16a,25a,31a,36a‧‧‧支軸
17‧‧‧驅動輪
18‧‧‧外側圓弧形軸承板
19‧‧‧支架
20,33‧‧‧雙滑輪
21,32‧‧‧傳動元件
22,34,39‧‧‧無端皮帶
23,30‧‧‧帶狀蓋板
24,37‧‧‧開口部
25,36‧‧‧惰輪
26‧‧‧內側圓弧形軸承板
27a,27b,38a,38b‧‧‧連接元件
35a‧‧‧外側直線狀軸承板
35b‧‧‧內側直線狀軸承板
40a,40b‧‧‧側導板
41a~42b‧‧‧側導板單體
43a~44b‧‧‧托架
45a,45b‧‧‧傾斜側導板部分
T‧‧‧托盤
Ta‧‧‧托盤中心線
L1‧‧‧側導板40a,40b間的路徑寬度
L2‧‧‧直線狀側導板7a,7b間的路徑寬度
第1圖 係顯示將平行的2個直線路徑部之間以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曲線輸送帶聯接的狀態的平面圖。
第2圖 係顯示構成第1圖所示的曲線輸送帶的圓弧形輸送帶單元之一的部分放大截面平面圖。
第3圖 係顯示第1圖的一部分的部分放大截面平面圖。
第4圖 係顯示第1圖的曲線輸送帶的放大橫截面前視圖。
1‧‧‧曲線輸送帶
2‧‧‧上游側直線路徑部
3‧‧‧下游側直線路徑部
4‧‧‧直線狀皮帶輸送帶單元
5a,5b‧‧‧輸送皮帶
6,15‧‧‧驅動馬達
7a,7b‧‧‧直線狀側導板
8‧‧‧水平彎曲路徑部
8a‧‧‧圓弧形中心線
9‧‧‧曲線輸送帶的本體
10‧‧‧上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
11‧‧‧下游側直線狀輸送帶單元
12A~12D‧‧‧圓弧形輸送帶單元
13,28‧‧‧外側驅動輪列
14,29‧‧‧內側惰輪列
16,31‧‧‧從動輪
17‧‧‧驅動輪
23,30‧‧‧帶狀蓋板
25,36‧‧‧惰輪
41a~42b‧‧‧側導板單體
43a~44b‧‧‧托架
45a,45b‧‧‧傾斜側導板部分
Claims (7)
- 一種曲線輸送帶,係設置於輸送路徑中的一水平彎曲路徑部,其包含:相對於通過該水平彎曲路徑部的路徑寬度中心的一圓弧形中心線具有圓弧中心的內側上沿著該水平彎曲路徑部配置的一內側惰輪列;以及相對於該圓弧形中心線與具有圓弧中心的一側相反的外側上沿著該水平彎曲路徑部配置的一外側驅動輪列,並構成為該圓弧形中心線至該外側驅動輪列的間距係小於該圓弧形中心線至該內側惰輪列的間距。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曲線輸送帶,其中該外側驅動輪列係由與沿著該水平彎曲路徑部設置的一外側軸承元件相隔適當間距被樞軸支承的一從動輪、連動連接一驅動馬達的一驅動輪、以及將該從動輪及該驅動輪相互連動連接的一傳動元件所構成;該內側惰輪列係由與沿著該水平彎曲路徑部設置的一內側軸承元件相隔比該驅動輪列的輪間距更寬的間距被樞軸支承的惰輪所構成;限制該水平彎曲路徑部中被輸送物的行走路徑寬度的內外兩側導板,係相對於通過該水平彎曲路徑部的路徑寬度中心的該圓弧形中心線左右對稱地設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曲線輸送帶,其中該外側驅動輪列係由與沿著該水平彎曲路徑部設置的一外側圓弧形軸承板的單側相隔適當間距被樞軸支承為懸臂状的一從動輪、連動連接一驅動馬達的一驅動輪、以及將該從動輪及該驅動輪相互連動連接的一傳動元件所構成;沿著該水平彎曲路徑部彎曲的一帶狀蓋板,係被該外側圓弧形軸承板所支承,且具有使該從動輪及該驅動輪的上側圓周面向上突出的開口部,並覆蓋該傳動元件;該內側惰輪列係由與沿著該水平彎曲路徑部設置的一內側圓弧形軸承板的單側相隔比該驅動輪列的輪間距更寬的間距被樞軸支承為懸臂状的惰輪所構成;限制該水平彎曲路徑部中被輸送物的行走路徑寬度的內外兩側導板,係藉由托架分別支承於該內側圓弧形軸承板及該外側圓弧形軸承板。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曲線輸送帶,其中該外側驅動輪列的該驅動輪係安裝在該驅動馬達的輸出軸上,而不由該外側圓弧形軸承板樞軸支承。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曲線輸送帶,其中該外側驅動輪列及該內側惰輪列係按周長為90度的整數分之一的複數個扇形區域被分割,構成為相同構造的複數個圓弧形輸送帶單元,各圓弧形輸送帶單元設有驅動此圓弧形輸送帶單元內的該外側驅動輪列之滾輪的一馬達,各圓弧形輸送帶單元的端部設有與相鄰的輸送帶單元的端部連接的一連接元件,藉由此連接元件將該複數個圓弧形輸送帶單元在圓周方向上聯接,以構成圓周方向所需長度的曲線輸送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曲線輸送帶,其中該水平彎曲路徑部與聯接於該水平彎曲路徑部的一直線路徑部之間配置有一直線狀輸送帶單元,其包含與該內側惰輪列及該外側驅動輪列聯接的一直線狀惰輪列及一直線狀驅動輪列,該直線狀輸送帶單元內的驅動輪列之滾輪係連動連接於所聯接的該水平彎曲路徑部側的該外側驅動輪列之滾輪。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曲線輸送帶,其中該內外兩側導板係以比聯接於該水平彎曲路徑部的該直線路徑部的路徑寬度更寬的方式,相對於通過該水平彎曲路徑部的路徑寬度中心的該圓弧形中心線左右對稱地展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95860 | 2018-05-18 | ||
JP2018095860A JP6868223B2 (ja) | 2018-05-18 | 2018-05-18 | カーブコンベヤ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03355A true TW202003355A (zh) | 2020-01-16 |
TWI810286B TWI810286B (zh) | 2023-08-01 |
Family
ID=68539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14657A TWI810286B (zh) | 2018-05-18 | 2019-04-26 | 曲線輸送帶 |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46521B2 (zh) |
EP (1) | EP3778437A4 (zh) |
JP (1) | JP6868223B2 (zh) |
KR (1) | KR102676835B1 (zh) |
CN (1) | CN112041247B (zh) |
AU (1) | AU2019268642A1 (zh) |
CA (1) | CA3098975A1 (zh) |
RU (1) | RU2760057C1 (zh) |
SG (1) | SG11202010804XA (zh) |
TW (1) | TWI810286B (zh) |
WO (1) | WO201922080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895127B2 (ja) * | 2018-06-11 | 2021-06-30 |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 搬送設備の分岐合流装置 |
USD978474S1 (en) * | 2020-06-22 | 2023-02-14 | Daifuku Co., Ltd. | Conveyance tra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428234A (en) * | 1921-07-06 | 1922-09-05 | Frank J Huebsch | Conveyer |
US2309723A (en) * | 1940-11-14 | 1943-02-02 | George W Wilson | Conveyer |
US2759585A (en) * | 1952-02-01 | 1956-08-21 | Rapids Standard Co Inc | Portable article diverter for gravity conveyors |
US3026993A (en) * | 1958-12-19 | 1962-03-27 | Abe D Penn | Spring belt driven conveyor for sheet materials |
US3170562A (en) * | 1963-06-25 | 1965-02-23 | Floyd E Eyster | Conveyor turn mechanism |
US3275124A (en) * | 1964-10-22 | 1966-09-27 | Kornylac Co | Belt driven live roller conveyor |
JPS4621390Y1 (zh) * | 1966-01-27 | 1971-07-23 | ||
DE2139791A1 (de) * | 1971-08-09 | 1972-10-26 | Fromme Foerderanlagen Gmbh | Palettentransportbahn. Annm: Fromme GmbH, 6330 Wetzlar |
DE2139790A1 (de) * | 1971-08-09 | 1973-02-15 | Fromme Foerderanlagen Gmbh | Antrieb fuer rollenfoerderer |
SE7709553L (sv) * | 1976-09-28 | 1978-03-29 | Ammeraal Nederland Bv | Bandtransportor |
US4479572A (en) * | 1981-11-10 | 1984-10-30 | Merz William J | Conveyor system |
JPS58197104A (ja) * | 1982-05-10 | 1983-11-16 | Okura Yusoki Co Ltd | フリ−カ−ブコンベヤ |
SU1150182A1 (ru) * | 1982-11-11 | 1985-04-15 |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В-2869 | Рольганг дл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ани штучных грузов |
JPS6012406A (ja) | 1983-06-27 | 1985-01-22 | Shigeru Takeuchi | カ−ブ用ロ−ラ−コンベヤ−における駆動装置 |
FR2635762B1 (fr) * | 1988-08-23 | 1993-07-23 | Mach Speciales Manutention | Element courbe pour chemin de transfert |
US5558205A (en) * | 1994-09-26 | 1996-09-24 | Quickdraw Design And Drafting, Inc. | Conveyors |
CN2262017Y (zh) * | 1996-03-25 | 1997-09-10 | 营口市三和自动化设备研究所 | 轴滚动摩擦曲线输送机 |
US6223886B1 (en) * | 1998-06-24 | 2001-05-01 | Asyst Technologies, Inc. | Integrated roller transport pod and asynchronous conveyor |
FR2800720B1 (fr) * | 1999-11-05 | 2001-12-07 | Eurl Transligne | Dispositif de convoyage motorise, en virage pour palettes |
DE10103116A1 (de) * | 2001-01-24 | 2002-07-25 | Gaemmerler Ag | Kurvenförderer |
JP2004345785A (ja) * | 2003-05-21 | 2004-12-09 | Shinmei Ind Co Ltd | 曲がり経路付きコンベヤ装置 |
JP5168794B2 (ja) * | 2006-02-21 | 2013-03-27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搬送装置 |
US7441648B1 (en) * | 2007-06-14 | 2008-10-28 | Aquest Systems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port through curves |
CN201647549U (zh) * | 2010-02-03 | 2010-11-24 | 王明明 | 发动机试车的环形自动作业流水线 |
WO2012006248A1 (en) * | 2010-07-09 | 2012-01-12 | Dematic Corp. | Low friction v-belt driven curve conveyor |
JP5733569B2 (ja) * | 2011-04-12 | 2015-06-10 |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 搬送コンベヤ及び搬送設備 |
US9266677B2 (en) * | 2012-07-04 | 2016-02-23 | Daifuku Co., Ltd. | Transport conveyer and transport facility |
CN103910163B (zh) * | 2012-12-29 | 2016-08-24 | 上海沃迪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颠簸整形功能的转弯输送机 |
CN205952848U (zh) * | 2015-12-15 | 2017-02-15 | 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 | 一种辊轮弯道输送装置 |
CN106144394A (zh) * | 2016-08-28 | 2016-11-23 | 河南新开源石化管道有限公司 | 一种弯管缠绕导轨 |
-
2018
- 2018-05-18 JP JP2018095860A patent/JP6868223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4-05 CA CA3098975A patent/CA3098975A1/en active Pending
- 2019-04-05 KR KR1020207009308A patent/KR10267683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9-04-05 WO PCT/JP2019/015154 patent/WO201922080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4-05 SG SG11202010804XA patent/SG11202010804XA/en unknown
- 2019-04-05 RU RU2020135506A patent/RU2760057C1/ru active
- 2019-04-05 CN CN201980027782.9A patent/CN112041247B/zh active Active
- 2019-04-05 AU AU2019268642A patent/AU2019268642A1/en active Pending
- 2019-04-05 EP EP19802880.5A patent/EP3778437A4/en active Pending
- 2019-04-26 TW TW108114657A patent/TWI810286B/zh active
-
2020
- 2020-10-21 US US17/076,223 patent/US11046521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2676835B1 (ko) | 2024-06-24 |
CN112041247A (zh) | 2020-12-04 |
RU2760057C1 (ru) | 2021-11-22 |
TWI810286B (zh) | 2023-08-01 |
JP6868223B2 (ja) | 2021-05-12 |
KR20210011358A (ko) | 2021-02-01 |
AU2019268642A1 (en) | 2020-11-26 |
SG11202010804XA (en) | 2020-11-27 |
WO2019220807A1 (ja) | 2019-11-21 |
JP2019199346A (ja) | 2019-11-21 |
EP3778437A1 (en) | 2021-02-17 |
US11046521B2 (en) | 2021-06-29 |
CN112041247B (zh) | 2022-05-06 |
US20210032038A1 (en) | 2021-02-04 |
CA3098975A1 (en) | 2019-11-21 |
EP3778437A4 (en) | 2021-12-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38573B (zh) | 具有传送带的输送系统 | |
TW202003355A (zh) | 曲線輸送帶 | |
JP2013511449A5 (zh) | ||
HU224157B1 (hu) | Íves szállítószalag | |
US3902588A (en) | Direction changing roller conveyor | |
JP7004286B2 (ja) | 移載装置 | |
GB2063201A (en) | Conveyor apparatus | |
JP3556692B2 (ja) | 物品搬送装置 | |
JP2015145312A (ja) | 搬送装置 | |
EP3765389B1 (en) | Chain conveyor curve | |
US2732059A (en) | erisman | |
JPH05178448A (ja) | 搬送用チェーン装置 | |
WO2017145666A1 (ja) | 搬送コンベヤ | |
JP5728819B2 (ja) | ベルトコンベヤ | |
KR940008972B1 (ko) | 굽힘 반송 장치 | |
JP2011173717A (ja) | カーブコンベヤ | |
JPH09317853A (ja) | 広幅チェーンコンベヤ用スプロケットとシャフトの組体 | |
JP4292028B2 (ja) | カーブコンベヤ | |
JP2017190212A (ja) | 搬送装置 | |
JP2006111416A (ja) | 姿勢変更搬送装置を有する搬送システム | |
JP2002501869A (ja) | コンベア | |
JP2023147326A (ja) | 棒状食品搬送方法および棒状食品搬送装置 | |
JP2018188291A (ja) | コンベヤ間の乗り継ぎ機構 | |
JPH09328207A (ja) | 缶体搬送路の屈曲部における強制搬送装置 | |
JPH0858945A (ja) | 壜搬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