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41003A - 卡匣、構成卡匣的構件、及畫像形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卡匣、構成卡匣的構件、及畫像形成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941003A TW201941003A TW108110047A TW108110047A TW201941003A TW 201941003 A TW201941003 A TW 201941003A TW 108110047 A TW108110047 A TW 108110047A TW 108110047 A TW108110047 A TW 108110047A TW 201941003 A TW201941003 A TW 201941003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ing
- movable member
- developing
- drive
- developing roll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9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9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8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0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6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2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9
- 108091008695 photoreceptor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101150013681 FH1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1150008048 FH1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50062794 FH10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50072086 FH1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679735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60S ribosomal protein L16-A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11 Urethane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31 aggre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42 deterio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3—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an electronic memory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19—Frame structur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1—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mean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rocess cartridge, e.g. attachment, positioning of parts with each other, pressure/distance regula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5—Pivotable subunit connec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03G21/1853—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the process cartridge being mou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photosensitive memb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Axial coupl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Support Of The Bea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精度佳進行顯像劑載持體的推壓或移動。
卡匣,係具有:顯像滾輪;框體,其係支撐前述顯像滾輪;可動部,其係對於前述框體可移動地被支撐,對於前述框體往第1位置及第2位置移動;及彈性部,其係設在前述框體與前述可動部之間,將前述可動部彈壓,前述可動部,係具備:第1力承受部,其係自前述裝置本體接受從前述第1位置往前述第2位置移動的方向的力;及第2力承受部,其係自前述裝置本體接受從前述第2位置往前述第1位置移動的方向的力,當前述可動部在前述第1力承受部自前述裝置本體接受力而處於前述第2位置時,前述可動部係自前述彈性部接受使前述可動部從前述第2位置往前述第1位置移動的方向的彈壓力。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可裝卸於畫像形成裝置畫像形成裝置的裝置本體之卡匣或構成卡匣的構件。
在此,所謂畫像形成裝置是在記錄媒體形成畫像者。而且,作為畫像形成裝置的例子,例如有電子照片影印機、電子照片印表機(例如,雷射束印表機、LED印表機等)、傳真裝置及文字處理機等。
又,所謂卡匣是使像載持體的電子照片感光體鼓(以下稱為感光鼓)、或作用於此感光鼓的製程手段(例如,顯像劑載持體(以下稱為顯像滾輪))的至少一個卡匣化。卡匣是可對於畫像形成裝置裝卸。卡匣是有使感光鼓及顯像滾輪一體地卡匣化者,或使感光鼓及顯像滾輪個別地卡匣化者。特別將前者具有感光鼓及顯像滾輪者稱為製程卡匣。又,將後者具有感光鼓者稱為鼓卡匣,具有顯像滾輪者稱為顯像卡匣。
又,所謂畫像形成裝置本體是去掉卡匣的畫像形成裝置的剩下的部分。
以往,在畫像形成裝置中是採用:可將製程卡匣、鼓卡匣、顯像卡匣裝卸於畫像形成裝置的裝置本體之卡匣方式。若根據該等的卡匣方式,則可不依靠服務人員,使用者本身進行畫像形成裝置的維修,因此可使操作性非常提升。
因此,卡匣方式是在畫像形成裝置中被廣泛使用。
又,有在畫像形成時使感光鼓與顯像滾輪接觸而顯像的接觸顯像方式。而且,為了使感光鼓與顯像滾輪接觸,提案在顯像卡匣設置推壓手段的顯像卡匣(例如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
在此,由畫像品質安定化或感光鼓、顯像滾輪的長壽命化的觀點來看,在接觸顯像方式中,非畫像形成時,最好感光鼓與顯像滾輪是離間。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3956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0-26541號公報
在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中,推壓手段是只在感光鼓與顯像滾輪接近的方向由裝置本體來作用的構成。使感光鼓與顯像滾輪離間時,需要在與推壓手段不同的位置設置使顯像單元移動的離間手段,而使感光鼓與顯像滾輪能 夠離間。此時,反抗將顯像滾輪推壓至感光鼓的推壓力,而使顯像單元移動。
並且,在專利文獻2中,推壓手段是在顯像滾輪的軸方向設置成為一體的機構。此時,為了在顯像滾輪的軸方向使感光鼓與顯像滾輪的推壓狀態形成均一,需要使推壓手段高精度化、高剛性化。亦即,為了使顯像滾輪對於感光鼓精度佳地移動而推壓至感光鼓,推壓手段會複雜化。
本發明的目的是有鑑於以往構成的課題,而以精度佳地進行顯像劑載持體的移動為目的。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申請案的代表性的構成,係可安裝於畫像形成裝置的裝置本體之卡匣,其特徵係具有:顯像滾輪;框體,其係支撐前述顯像滾輪;可動部,其係對於前述框體可移動地被支撐,對於前述框體往第1位置及第2位置移動;及彈性部,其係設在前述框體與前述可動部之間,將前述可動部彈壓,前述可動部,係具備:第1力承受部,其係自前述裝置本體接受從前述第1位置往前述第2位置移動的方向的力;及第2力承受部,其係自前述裝置本體接受從前述第2位置往前述第1位置移動的方向的力, 當前述可動部在前述第1力承受部自前述裝置本體接受力而處於前述第2位置時,前述可動部係自前述彈性部接受使前述可動部從前述第2位置往前述第1位置移動的方向的彈壓力。
若根據本發明,則可精度佳進行顯像劑載持體的推壓或移動。
13‧‧‧顯像滾輪
16‧‧‧顯像容器
34‧‧‧顯像側蓋
36‧‧‧驅動側顯像軸承
46‧‧‧非驅動側顯像軸承
70‧‧‧驅動側抵接離間桿
71‧‧‧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
72‧‧‧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
73‧‧‧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
A1‧‧‧裝置本體
B1‧‧‧顯像卡匣
圖1是顯像卡匣的側面圖。
圖2是畫像形成裝置的側剖面圖。
圖3是顯像卡匣、鼓卡匣的剖面圖。
圖4是顯像卡匣的驅動側立體圖。
圖5是顯像卡匣的非驅動側立體圖。
圖6是顯像卡匣的驅動側分解立體圖。
圖7是顯像卡匣的非驅動側分解立體圖。
圖8是顯像卡匣的驅動輸入部的立體圖。
圖9是驅動側側蓋周邊的說明圖。
圖10是驅動側側蓋周邊的說明圖。
圖11是耦合構件的姿勢說明圖。
圖12是耦合構件的姿勢說明圖。
圖13是軸承構件與耦合構件的分解立體圖。
圖14是顯像卡匣的驅動輸入部的立體圖。
圖15是耦合構件周邊的剖面圖、及立體圖。
圖16是鼓卡匣的立體圖。
圖17是裝置本體與各卡匣的非驅動側立體圖。
圖18是裝置本體與各卡匣的驅動側立體圖。
圖19是顯像卡匣的驅動側側面圖。
圖20是驅動側搖動引導的立體圖。
圖21是朝裝置本體安裝顯像卡匣的過程的驅動側側面圖。
圖22是朝裝置本體安裝的顯像卡匣的驅動側側面圖。
圖23是顯像卡匣的驅動輸入部的剖面圖。
圖24是顯像卡匣的正面圖。
圖25是驅動側側板的立體圖。
圖26是非驅動側側板的立體圖。
圖27是顯像卡匣、及驅動側搖動引導的驅動側側面圖。
圖28是顯像卡匣、及驅動側搖動引導的驅動側側面圖。
圖29是顯像卡匣、及非驅動側搖動引導的非驅動側側面圖。
圖30是耦合構件周邊的剖面圖。
圖31是顯像卡匣、及驅動側搖動引導的驅動側側面圖。
圖32是顯像卡匣、及驅動側搖動引導的驅動側側面 圖。
圖33是非驅動側軸承的立體圖。
圖34是耦合構件周邊的剖面圖。
圖35是裝置本體的非驅動側立體圖。
圖36是裝置本體與各卡匣的非驅動側側面圖。
圖37是顯像卡匣的模式剖面圖。
圖38是表示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與記憶體基板的側面圖。
圖39是表示記憶體基板的側面圖。
圖40是表示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與記憶體基板的側面圖。
圖41是表示驅動側抵接離間桿的側面圖。
圖42是朝裝置本體安裝的顯像卡匣的驅動側側面圖。
圖43是朝裝置本體安裝的顯像卡匣的驅動側側面圖。
圖44是表示抵接離間桿與顯像加壓彈簧的位置的模式圖。
圖45是表示顯像側蓋的正面圖及背面圖。
圖46是表示顯像側蓋的立體圖。
圖47是表示驅動側顯像軸承的正面圖及背面圖。
圖48是表示驅動側顯像軸承的立體圖。
圖49是朝裝置本體安裝的顯像卡匣的驅動側側面圖。
圖50是顯像卡匣的立體圖。
圖51是朝裝置本體安裝的顯像卡匣的驅動側側面圖與非驅動側側面圖。
圖52是朝裝置本體安裝的顯像卡匣的驅動側側面圖與非驅動側側面圖。
圖53是顯像卡匣的驅動側側面圖。
圖54是顯像卡匣的驅動側側面圖。
圖55是顯像卡匣的驅動側立體圖。
圖56是顯像卡匣的驅動側側面圖,剖面圖。
圖57是朝裝置本體安裝的顯像卡匣的驅動側側面圖與非驅動側側面圖。
按圖面說明本發明的卡匣、及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另外,舉例說明雷射束印表機本體、及可裝卸於雷射束印表機本體的鼓卡匣和及顯像卡匣,作為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在以下的說明中,所謂鼓卡匣、及顯像卡匣的長邊方向是與感光鼓的旋轉軸線L1、及顯像滾輪的旋轉軸線L0大致平行的方向(感光體鼓10或顯像滾輪的旋轉軸方向)。又,感光鼓的旋轉軸線L1、及顯像滾輪的旋轉軸線L0是與記錄媒體的搬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又,所謂鼓卡匣、及顯像卡匣的短邊方向是與感光鼓的旋轉軸線L1、及顯像滾輪的旋轉軸線L0大致正交的方向。在本實施例中,將鼓卡匣、及顯像卡匣往雷射束印表機本體裝卸 的方向是各卡匣的短邊方向。又,說明文中的符號是用以參照圖面者,並非限定構成者。並且,在本實施形態的說明中,所謂側面圖是表示由與顯像滾輪的旋轉軸線L0平行的方向來看的狀態的圖。
(1)畫像形成裝置的全體說明
首先,利用圖2來說明有關適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畫像形成裝置的全體構成。圖2是畫像形成裝置的側剖面說明圖。
圖2所示的畫像形成裝置是按照從個人電腦等的外部機器所通訊的畫像資訊,藉由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製程,在記錄媒體(薄片)2形成利用顯像劑t所產生的畫像。並且,畫像形成裝置是顯像卡匣B1及鼓卡匣C會藉由使用者來可安裝及卸下地設於裝置本體A1。可舉記錄紙、標籤紙、OHP薄片、布等,作為記錄媒體2的一例。並且,顯像卡匣B1是具有作為顯像劑載持體的顯像滾輪13等,鼓卡匣C是具有作為像載持體的感光鼓10、帶電滾輪11等。
感光鼓10是藉由來自裝置本體A1的電壓施加,以帶電滾輪11來使感光鼓10的表面一樣地帶電。然後,對應於畫像資訊的雷射光L會從光學手段1來照射至帶電的感光鼓10,在感光鼓10形成對應於畫像資訊的靜電潛像。此靜電潛像是藉由後述的顯像手段,以顯像劑t來顯像, 在感光鼓10表面形成顯像劑像。
另一方面,被收容於給紙托盤4的記錄媒體2是與前述顯像劑像的形成同步,被給紙滾輪3a及壓接於此的分離墊3b所規制,一張一張分離給送。然後,記錄媒體2是藉由搬送引導3d,搬送至作為轉印手段的轉印滾輪6。轉印滾輪6是被彈壓成接觸於感光鼓10表面。
其次,記錄媒體2是通過以感光鼓10及轉印滾輪6所形成的轉印夾部6a。此時,藉由在轉印滾輪6施加與顯像劑像相反極性的電壓,形成於感光鼓10表面上的顯像劑像會被轉印至記錄媒體2。
被轉印顯像劑像的記錄媒體2是被搬送引導3f規制,往定影手段5搬送。定影手段5是具備驅動滾輪5a、及內藏加熱器5b的定影滾輪5c。然後,記錄媒體2是在通過以驅動滾輪5a及定影滾輪5c所形成的夾部5d時,施加熱及壓力,被轉印於記錄媒體2的顯像劑像會被定影於記錄媒體2。藉此,在記錄媒體2形成畫像。
之後,記錄媒體2是藉由排出滾輪對3g來搬送,往排出部3h排出。
(2)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製程的說明
其次,利用圖3來說明有關適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製程。圖3是顯像卡匣B1及鼓卡匣C的剖面說明圖。
如圖3所示般,顯像卡匣B1是在顯像容器16中具備 作為顯像手段的顯像滾輪13、顯像刀片15等。顯像卡匣B1是被卡匣化的顯像裝置,對於畫像形成裝置的裝置本體裝卸。
並且,鼓卡匣C是在清除框體(感光體支撐框體)21具備感光鼓10、帶電滾輪11等。鼓卡匣C也對於畫像形成裝置的裝置本體裝卸。
在顯像容器16的顯像劑收納部16a所被收納的顯像劑t是藉由可旋轉地被顯像容器16支撐的顯像劑搬送構件17旋轉於箭號X17方向,來從顯像容器16的開口部16b往顯像室16c內送出。在顯像容器16設有內藏磁鐵滾輪12的顯像滾輪13。具體而言,顯像滾輪13是由軸部13e及橡膠部13d所構成。軸部13e是鋁等的導電性的細長的圓筒狀,在其長邊方向,中央部是以橡膠部13d所覆蓋(參照圖6)。在此,橡膠部13d是以外形形狀與軸部13e形成同軸線上的方式,被覆於軸部13e。顯像滾輪13是藉由磁鐵滾輪12的磁力來使顯像室16c的顯像劑t吸引至顯像滾輪13的表面。並且,顯像刀片15是由支撐構件15a(由板金所形成)及彈性構件15b(尿烷橡膠或SUS板等所形成)所構成,彈性構件15b會被設成對於顯像滾輪13持一定的接觸壓來彈性地接觸。然後,藉由顯像滾輪13旋轉於旋轉方向X5,規定附著於顯像滾輪13的表面的顯像劑t的量,對顯像劑t賦予摩擦帶電電荷。藉此,在顯像滾輪13表面形成顯像劑層。然後,在使從裝置本體A1施加電壓的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接觸的狀態下, 使旋轉於旋轉方向X5,藉此往感光鼓10的顯像領域供給顯像劑t。
在此,像本實施例那樣的接觸顯像方式的情況,若像圖3所示那樣顯像滾輪13經常維持接觸於感光鼓10的狀態,則恐有顯像滾輪13的橡膠部13b變形之虞。因此,在非顯像時,使顯像滾輪13離開感光鼓10為理想。
在感光鼓10的外周面接觸設置可旋轉地被支撐於框體21且被彈壓至感光鼓10的方向之帶電滾輪11。有關詳細構成後述。帶電滾輪11是藉由來自裝置本體A1的電壓施加,使感光鼓10的表面一樣地帶電。施加於帶電滾輪11的電壓是被設定成感光鼓10的表面與帶電滾輪11的電位差會成為放電開始電壓以上那樣的值。具體而言,施加-1300V的直流電壓,作為帶電偏壓。此時,使感光鼓10的表面一樣地接觸帶電成帶電電位(暗部電位)-700V。並且,在本例中,此帶電滾輪11是對於感光鼓10的旋轉,驅動旋轉(詳細後述)。然後,藉由光學手段1的雷射光L,在感光鼓10的表面形成靜電潛像。之後,按照感光鼓10的靜電潛像來使顯像劑t轉移,而使靜電潛像可視像化,在感光鼓10形成顯像劑像。
(3)無清除器系統的構成說明
其次,以下說明有關本例的無清除器系統。
在本實施例中是顯示不設置從感光鼓10的表面除去未被轉印而殘留於感光鼓10上的轉印殘留顯像劑t2的清 除構件、所謂的無清除器系統的例子。
如圖3所示般,感光體鼓10是被旋轉驅動於箭號C5方向。由感光體鼓10的旋轉方向C5來看,在帶電滾輪11與感光鼓10的抵接部之帶電夾部11a的上游側是有空隙部(上游空隙部11b)。在轉印工程後殘留於感光鼓10的表面的轉印殘留顯像劑t2是藉由此上游空隙部11b的放電來與感光鼓同樣地被帶電成負極性。此時,感光鼓10表面是被帶電成-700V。帶電成負極性的轉印殘留顯像劑t2是在帶電夾部11a因電位差的關係(感光鼓10表面電位=-700V,帶電滾輪11電位=-1300V)在帶電滾輪11是不附著通過。
通過帶電夾部11a的轉印殘留顯像劑t2是到達雷射照射位置d。轉印殘留顯像劑t2沒那麼多遮蔽光學手段的雷射光L。因此,不影響製作感光鼓10上的靜電潛像的工程。通過雷射照射位置d且處於非曝光部(未接受雷射照射的感光鼓10的表面)的轉印殘留顯像劑t2是在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的抵接部之顯像夾部13k,藉由靜電力來回收至顯像滾輪13。另一方面,曝光部(接受雷射照射的感光鼓10的表面)的轉印殘留顯像劑t2是未被靜電力回收,原封不動繼續存在於感光鼓10上。但,一部分的轉印殘留顯像劑t2也有因為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的周速差所產生的物理性的力量而被回收的情形。
如此未被轉印於紙,而留在感光體鼓10上的轉印殘留顯像劑t2是大概被回收於顯像容器16。被回收於顯像 容器16的轉印殘留顯像劑t2是與留在顯像容器16內的顯像劑t混合,再度使用於顯像。
並且,在本實施例中,為了不使轉印殘留顯像劑t2附著於帶電滾輪11,使通過帶電夾部11a,而採用以下的2個構成。
第一是在轉印滾輪6與帶電滾輪11之間設置光除電構件8。光除電構件8是位於帶電夾部11a的感光鼓10的旋轉方向(箭號C5)上游側。然後,此光除電構件8是為了在上游空隙部11b進行安定的放電,而將通過轉印夾部6a後的感光鼓10的表面電位予以光除電。藉由此光除電構件8,先使帶電前的感光鼓10的電位在長邊全域形成-150V程度,藉此在帶電時可進行均一的放電,可使轉印殘留顯像劑t2均一地形成負極性。
第二是設預定的周速差,使帶電滾輪11與感光鼓10驅動旋轉。藉由上述的放電,大部分的色粉(toner)會形成負極性,但若干未能形成負極性的轉印殘留顯像劑t2會殘留,此轉印殘留顯像劑t2會在帶電夾部11a附著於帶電滾輪11。藉由設預定的周速差來使帶電滾輪11與感光鼓10驅動旋轉,可利用感光鼓10與帶電滾輪11的摩擦來使如此的轉印殘留顯像劑t2形成負極性。藉此具有抑制轉印殘留顯像劑t2附著至帶電滾輪13的效果。本實施構成是在帶電滾輪11的長邊一端設有帶電滾輪齒輪69(圖16,詳細後述),帶電滾輪齒輪69是與設在感光鼓10的同長邊一端的驅動側凸緣24(圖16,詳細後述)卡合。因 此,隨著感光鼓10的旋轉驅動,帶電滾輪11也旋轉驅動。帶電滾輪11的表面的周速相對於感光鼓10表面的周速是設定成105~120%程度。
(4)顯像卡匣B1的構成說明
<顯像卡匣B1全體構成>
其次,利用圖來說明有關適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顯像卡匣B1的構成。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將有關長邊方向,從裝置本體A1傳達旋轉力至顯像卡匣B1的側稱為「驅動側」,作為顯像卡匣B1的一端側。並且,將其相反側稱為「非驅動側」,作為顯像卡匣B1的另一端側。圖4是由驅動側來看顯像卡匣B1的斜視說明圖。圖5是由非驅動側來看顯像卡匣B1的斜視說明圖。圖6是將顯像卡匣B1的驅動側分解,而由驅動側來看的斜視說明圖(a)及由非驅動側來看的斜視說明圖(b)。圖7是將顯像卡匣B1的非驅動側分解,而由非驅動側來看的斜視說明圖(a)及由驅動側來看的斜視說明圖(b)。
如圖6、圖7所示般,顯像卡匣B1是具備顯像滾輪13、顯像刀片15等。顯像刀片15是支撐構件15a的長邊方向的驅動側端部15a1、非驅動側端部15a2會以螺絲51、螺絲52來對於顯像容器16固定。在顯像容器16的長邊兩端分別配置有驅動側顯像軸承36及非驅動側顯像軸承46。顯像滾輪13是驅動側端部13a會與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孔36a嵌合。並且,非驅動側端部13c會與非 驅動側軸承46的支撐部46f嵌合。藉由以上,顯像滾輪13是對於顯像容器16可旋轉地被支撐。並且,在顯像滾輪13的驅動側端部13a,在比驅動側顯像軸承36更長邊方向外側,顯像滾輪齒輪29會與顯像滾輪13同軸配置,顯像滾輪13與顯像滾輪齒輪29會卡合成能夠一體地旋轉(參照圖4)。顯像滾輪齒輪29是斜齒齒車。
驅動側顯像軸承36是在其長邊方向外側,可旋轉地支撐驅動輸入齒輪27。驅動輸入齒輪27是與顯像滾輪齒輪29咬合。驅動輸入齒輪27也是斜齒齒車。驅動輸入齒輪27的齒數是比顯像滾輪齒輪29的齒數更多。
並且,與驅動輸入齒輪27同軸設有耦合構件180。
在顯像卡匣B1的驅動側最端部是設有顯像側蓋34,而使能由長邊外側來覆蓋驅動輸入齒輪27等。在此,將以顯像容器16、非驅動側顯像軸承46、驅動側顯像軸承36及驅動側側蓋34所構成的顯像卡匣的框體稱為顯像框體。而且,耦合構件180會通過顯像側蓋34的孔34a來突出至長邊外側。詳細後述,作為驅動輸入構件的耦合構件180是與設在裝置本體A1的本體側驅動構件100卡合,成為傳達(輸入)旋轉力的構成。並且,成為其旋轉力是經由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傳達部180c1、180C2來傳至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力被傳達部27d1(參照圖8)、及旋轉被傳達部27d2(未圖示)的構成。結果,成為被輸入至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是經由驅動輸入齒輪27、顯像滾輪齒輪29來傳達至作為旋轉構件的顯像滾輪13之構 成。
並且,在驅動側顯像軸承36是設有第1可動構件120。而且,該第1可動構件120是以作為第1本體部的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及作為第1彈性部(彈性變形的部分、構件)的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所構成。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是接受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的彈性力的構件。
在此,於本實施例中,第1本體部與第1彈性部是以可分離的別體所構成。但,第1可動構件120是第1本體部與第1彈性部亦可一體形成,並非限定其構成。而且,在非驅動側顯像軸承46是設有第2可動構件121。而且,該第2可動構件121是以作為第2本體部的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及作為第2彈性部(彈性變形的部分、構件)的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3所構成。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是接受來自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3的彈性力之構件。
在此,於本實施例中,第2本體部與第2彈性部是以可分離的別體構成。但,第2可動構件121是第2本體部與第2彈性部亦可為一體形成,並非限定其構成。
詳細隨後說明。
<耦合構件180及周邊構成>
以下,詳細說明有關耦合構件180、及周邊構成。
如圖6所示般,在顯像卡匣B1的驅動側是設有耦合 構件180、驅動輸入齒輪27、耦合彈簧185。耦合構件180是與設在裝置本體A1的本體側驅動構件100卡合,傳達旋轉力。具體而言,如圖8(b)所示般,耦合構件180主要是以旋轉力承受部180a1、180a2、被支撐部180b、旋轉力傳達部180c1、180c2、引導部180d所構成。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承受部180a1、180a2是配置於比驅動輸入齒輪27的驅動側端部27a還長邊方向外側(參照圖8(a)(b))。然後,一旦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繞旋轉軸線L4旋轉於箭號X6方向(以下設為正轉X方向),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力賦予部100a1會與旋轉力承受部180a1抵接。並且,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力賦予部100a2會與旋轉力承受部180a2抵接。藉此,從本體側驅動構件100傳達旋轉力至耦合構件180。如圖8(b)、圖8(e)所示般,耦合構件180的被支撐部180b是大略球形狀,被支撐部180b會被驅動輸入齒輪27的內周面的支撐部27b所支撐。並且,在耦合構件180的被支撐部180b設有旋轉力傳達部180c1、180c2。旋轉力傳達部180c1是與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力被傳達部27d1接觸。同樣,旋轉力傳達部180c2是與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力被傳達部27d2抵接。藉此,驅動輸入齒輪27會藉由從本體側驅動構件100接受驅動的耦合構件180來驅動,驅動輸入齒輪27會繞旋轉軸線L3來旋轉於正轉方向X6。
在此,如圖8(c)所示般,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軸線L4與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會設成同軸。 然而,因為零件尺寸的偏差等,如圖8(d)所示般,會有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軸線L4與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自同軸平行地稍微偏離的情況。如此的情況,耦合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對於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傾斜的狀態下旋轉,旋轉力會從本體側驅動構件100傳達至耦合構件180。而且,亦有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對於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軸線L4,自同軸持角度稍微偏離的情況。在此情況中,對於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軸線L4,耦合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傾斜的狀態下,旋轉力會從本體側驅動構件100傳達至耦合構件180。
又,如圖8(a)所示般,在驅動輸入齒輪27,與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同軸地,斜齒齒輪或平齒齒輪的齒輪部27c會被一體成形設置(在本實施例是使用斜齒齒輪)。然後,齒輪部27c會與顯像滾輪齒輪29的齒輪部29a咬合。顯像滾輪齒輪29是與顯像滾輪13一體地旋轉,因此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力會經由顯像滾輪齒輪29來傳達至顯像滾輪13。然後,顯像滾輪13繞著旋轉軸線L9旋轉於旋轉方向X5。
<顯像卡匣非驅動側電極部的構成>
其次,利用圖33來說明有關設在顯像卡匣B1的非驅動側端部之作為接點部的記憶體基板47及作為露出面的電極部 47a。記憶體基板47是設在非驅動側顯像軸承46的外周側,且由非驅動側顯像加壓桿72來看可旋轉地支撐顯像滾輪13的支撐部46f側。在記憶體基板47是記錄有顯像卡匣13的製造批次或特性資訊,利用在以裝置本體A1進行畫像形成時。在記憶體基板47是設有鐵或銅等的金屬製的電極部47a,在畫像形成時經由接點部47來與裝置本體A1電性連接進行通訊。
記憶體基板47是兩端會被插入至設在非驅動側顯像軸承46的基板第一支撐部46m及基板第二支撐部46n,記憶體基板47與基板第一支撐部46m及基板第二支撐部46n是以壓入或黏結等的手段來固定。
記憶體基板47的電極部47a是設置複數個。該等複數的電極部47a所排列的方向與記憶體基板47之往基板第一支撐部46m及基板第二支撐部46n的插入方向是被配置於同一方向。
<驅動側側蓋與周邊零件的安裝>
其次,詳細說明有關設在顯像卡匣B1的驅動側端部之顯像側蓋34、及耦合桿55的構成。圖9是表示耦合桿55及耦合桿彈簧56往顯像側蓋34安裝的狀態的斜視說明圖、及側面圖。
在顯像側蓋34的長邊方向內側是組裝有耦合桿55及耦合桿彈簧56。具體而言,顯像側蓋34的圓筒形狀的桿定位凸台34m與耦合桿55的孔部55c會被嵌合,以旋轉 軸線L11為中心,耦合桿55是對於顯像側蓋34可轉動地被支撐。並且,耦合桿彈簧56是扭轉線圈彈簧,將一端卡合於耦合桿55,將另一端卡合於顯像側蓋34。具體而言,耦合桿彈簧56的作用臂56a會被卡合於耦合桿55的彈簧栓部55b,且耦合桿彈簧56的固定臂56c會被卡合於顯像側蓋34的彈簧栓部34s(參照圖9(c))。
在顯像側蓋34的長邊方向外側是安裝有耦合彈簧185,詳細隨後說明。
依序說明有關在顯像側蓋34安裝耦合桿55及耦合桿彈簧56的方法。首先,在耦合桿55的圓筒凸台55a安裝耦合桿彈簧56的圓筒部56d(圖9(a))。此時,使耦合桿彈簧56的作用臂56a卡合於耦合桿55的彈簧栓部55b。並且,先使耦合桿彈簧56的固定臂56c以旋轉軸線L11為中心變形於箭號X11方向。其次,將耦合桿55的孔部55c插入顯像側蓋34的桿定位凸台34m(圖9(a)~(b))。插入時,耦合桿55的止拔部55d與顯像側蓋34的被止拔部34n是成為不干涉的配置。具體而言,如圖9(b)所示般,由長邊方向來看,耦合桿55的止拔部55d與顯像側蓋34的被止拔部34n會成為不重疊的配置。
在圖9(b)所示的狀態,如前述般,使耦合桿彈簧56的固定臂56c變形於箭號X11方向。一旦從圖9(b)所示的狀態來解放耦合桿彈簧56的固定臂56c的變形,則如圖9(c)所示般,固定臂56c是被卡合於顯像側蓋34的彈簧栓部34s。然後,成為顯像側蓋34的彈簧栓部34s會接受耦 合桿彈簧56的固定臂56c的變形後的彈壓力之構成。其結果,耦合桿彈簧56的固定臂56c會接受從顯像側蓋34的彈簧栓部34s往箭號X11方向反力。而且,耦合桿55會在其彈簧栓部55b接受來自耦合桿彈簧56的彈壓力。結果,耦合桿55是以旋轉軸L11為中心轉動至箭號X11方向,耦合桿55的旋轉規制部55y會在抵接於顯像側蓋34的規制面34y的位置規制旋轉(參照圖9(a)~(c))。以上完成在顯像側蓋34安裝耦合桿55及耦合桿彈簧56。
另外,此時,耦合桿55的止拔部55d是由長邊方向來看,形成與顯像側蓋34的被止拔部34n重疊的狀態。亦即,耦合桿55是往長邊方向的移動被規制,成為僅以旋轉軸線X11為中心的旋轉可能的構成。在圖9(d)顯示耦合桿55的止拔部55d的剖面圖。
<顯像側蓋34的組裝>
如圖10所示般,耦合桿55與耦合桿彈簧56成為一體的顯像側蓋34是被固定於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長邊方向外側。具體而言,顯像側蓋34的定位部34r1與驅動側軸承36的被定位部36e1會卡合。並且,藉由定位部34r2與被定位部36e2卡合,成為顯像側蓋34對於驅動側顯像軸承36定位的構成。
另外,顯像側蓋34之對於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固定方法是使用螺絲或黏著劑等即可,並非限定其構成。
一旦安裝顯像側蓋34,則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承 受部180a1、180a2、被引導部180d等會通過顯像側蓋34的孔34a。然後,成為耦合構件180露出於顯像卡匣B1的長邊方向外側的構成(參照圖4及圖6)。而且,耦合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參照圖8)是成為與耦合桿55的引導部55e抵接的構成。
如前述般,耦合桿55是構成以旋轉軸線L11為中心,彈壓力作用於箭號X11方向。藉此,耦合構件180自耦合桿55接受彈壓力F2(參照圖10(b))。
而且,在顯像側蓋34是設置有耦合彈簧185。耦合彈簧185是扭轉線圈彈簧,將一端抵接於顯像側蓋36,將另一端抵接於耦合構件180。
具體而言,耦合彈簧185的定位部185a會被顯像側蓋34的彈簧支撐部34h支撐。並且,耦合彈簧185的固定臂185b會被固定於顯像側蓋34的彈簧卡合部34j。而且,成為耦合彈簧185的作用臂185c會抵接於耦合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之構成。耦合彈簧185的作用臂185c是構成彈壓力會作用於以旋轉軸線X12為中心的箭號L12方向,該旋轉軸線X12是以定位部185a為中心。藉此,耦合構件180是自耦合彈簧185接受彈壓力F1b(參照圖10)。
接受來自耦合桿55的彈壓力F2、及來自耦合彈簧185的彈壓力F1b之耦合構件180是被保持於對於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傾斜的姿勢(旋轉軸線L2)(圖10(b))。有關詳細的構成後述。另外,有關保持此時的耦 合構件180的傾斜姿勢的構成或力的作用是以後述的<作用於第二傾斜姿勢D2時的耦合構件180的力關係>來說明。
<耦合構件180的基本動作>
其次,利用圖15說明有關在顯像卡匣B1狀態的耦合構件180的基本動作。
圖15(a)是由長邊方向剖面來看耦合構件180、驅動輸入齒輪27、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關係之擴大圖。圖15(b)是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立體圖。並且,圖15(c)是驅動輸入齒輪27的立體圖。
耦合構件180的被支撐部180b是被設置於驅動輸入齒輪27的內部27t,且被驅動輸入齒輪27的規制部27s與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耦合規制部36s所夾。並且,耦合構件180的被支撐部180b的直徑r180相對於在驅動輸入齒輪27的規制部27s的X180方向的寬度r27、及在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耦合規制部36s的X180方向的寬度r36,是形成以下的關係。
‧被支撐部180b的直徑r180>在驅動輸入齒輪27的規制部27s的X180方向的寬度r27
‧被支撐部180b的直徑r180>在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耦合規制部36s的X180方向的寬度r36
藉由此構成,耦合構件180的長邊方向箭號Y180是藉由被支撐部180b抵接於驅動輸入齒輪27的規制部27s 或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耦合規制部36s來規制。而且,耦合構件180的剖面方向箭號X180是被支撐部180b會被規制於驅動輸入齒輪27的內部27t的範圍內。因此,耦合構件180是長邊方向Y180及剖面方向X180的移動被規制,但成為以被支撐部180的中心180s為中心的R180方向的傾斜為可能的構成。
<有關耦合構件180的傾斜姿勢>
其次,說明有關耦合構件180的傾斜動作。
如前述般,耦合構件180是從裝置本體A1的本體側驅動構件100接受驅動力,成為可繞轉動軸線L2旋轉的構成。並且,驅動傳達時的耦合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基本上是設定成與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同軸。而且,因為零件尺寸的偏差等,也會有時耦合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與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不是同軸,稍微偏離。
在本構成中,耦合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是成為可傾斜於下述的方向之構成。該等是可大致分別其次的3個姿勢。
‧基準姿勢D0:耦合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與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同軸或平行的姿勢
‧第一傾斜姿勢D1:顯像卡匣B1被安裝於裝置本體A1,顯像卡匣B1從感光鼓10與顯像滾輪13離間的離間狀態移動至抵接的抵接狀態的途中的姿勢。耦合構件180 的旋轉力承受部180a1180a2(以後稱為旋轉力承受部180a)、被支撐部180b朝向裝置本體A1的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方向之姿勢。有關離間狀態、抵接狀態等的詳細後述。
‧第二傾斜姿勢D2:在將顯像卡匣B1安裝於裝置本體A1時,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承受部180a、被支撐部180b朝向裝置本體A1的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方向之姿勢。有關安裝時的姿勢等的詳細後述。
在此、說明耦合構件180與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卡合關係。
圖13是表示驅動側顯像軸承36與耦合構件180的關係圖。
圖13(a)是表示驅動側顯像軸承36與耦合構件180的位置之立體圖。圖13(b)是由驅動側正面來看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圖。圖13(c)是在圖13(b)中,在由KA剖面來看的圖中追加耦合構件180的圖,圖13(d)是在圖13(b)中,在由KB剖面來看的圖中追加耦合構件180的圖。
如圖13(a)所示般,在耦合構件180,與旋轉軸線L2同軸,於長邊方向內側設有相位規制凸台180e。另一方面,在驅動側顯像軸承36設有凹形狀的相位規制部36kb。尤其相位規制部36kb是設有從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中心凹陷至箭號K1a方向的第一傾斜規制部36kb1、凹陷至箭號K2a方向的第二傾斜規制部36kb2。耦合構件180的相位規制凸台180e是成為被配置於驅動 側顯像軸承36的相位規制部36kb內的構成。亦即,耦合構件180的相位規制凸台180e是在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相位規制部36kb被規制位置。換言之,耦合構件180的相位規制凸台180e是可移動於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相位規制部36kb內,特別是成為可移動至第一傾斜規制部36kb1及第二傾斜規制部36kb2的構成。當耦合構件180的相位規制凸台180e移動至第一傾斜規制部36kb1時,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承受部180a、及被引導部180d是傾斜至與箭號K1a相反方向的箭號K1b方向。這是耦合構件180為取第一傾斜姿勢D1的狀態。並且,當耦合構件180的相位規制凸台180e移動至第二傾斜規制部36kb2時,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承受部180a、及被引導部180d是傾斜至與箭號K2a相反方向的箭號K2b方向。這是耦合構件180為取第二傾斜姿勢D2的狀態。
<作用於基準姿勢D0時的耦合構件180的力關係>
以下,針對耦合構件180的基準姿勢D0,利用圖21、圖22來詳細說明耦合構件180的姿勢。
圖22是表示在顯像卡匣B1往裝置本體A安裝完了時的耦合桿55與耦合構件180的位置圖。圖22(a)是由驅動側來看的側面圖,圖22(b)是由圖22(a)的箭號X20方向來看的側面圖,圖22(c)是在圖22(b)中以切斷線X30切斷,由非驅動側方向來看的側面圖。
一旦顯像卡匣B1往裝置本體A1的安裝完了,則耦 合構件180會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卡合。然後,耦合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軸線L4、及與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會被配置於同軸上。換言之,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承受部180a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力賦予部100a(旋轉力賦予部100a1與旋轉力賦予部100a2)會成為可卡合的位置(圖8也參照)。
以下,利用圖34來說明有關至耦合構件180形成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同軸的耦合構件180的動作。圖34是表示至耦合構件180形成與本體驅動構件100同軸的耦合構件的姿勢的剖面圖。圖34(a)是耦合構件180未與本體驅動構件100抵接的狀態的剖面圖,圖34(b)是耦合構件180與本體驅動構件100抵接的瞬間的狀態的剖面圖。而且,圖34(c)是耦合構件180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同軸的狀態的剖面圖。
如圖34(a)所示般,耦合構件180是在未與本體驅動構件100抵接的狀態,以耦合構件180的被支撐部180b的中心180s為中心傾斜至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方向。保持該姿勢的狀態不變,耦合構件180前進至本體驅動構件100的方向之箭號X60。於是,耦合構件180是被配置於圓環部180f的內側之凹形狀的圓錐部180g與被配置於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軸前端之凸部100g會抵接。然後,若耦合構件180更前進至箭號X60,則耦合構件180會以耦合構件180的被支撐部180b的中心180s為中心, 移動至耦合構件180的傾斜會減少的方向。其結果,耦合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軸線L4、及與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會被配置於同軸上。有關此一連串的動作之耦合構件180所受的力的詳細後述,所以在此省略。
然後,此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與耦合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為配置於同軸上的狀態,耦合構件180的姿勢為基準姿勢D0(耦合構件180的傾斜角度θ2=0°)。並且,耦合構件180的相位規制凸台180e是從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第二傾斜規制部36kb2離脫,在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相位規制部36b的任何處皆未抵接(參照圖22(c))。並且,耦合桿55的引導部55e是被保持於完全從耦合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退避的狀態(圖22(a))。亦即,耦合構件180是抵接於耦合彈簧185及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兩零件,其傾斜角(θ2)會被決定。在如此的情況中,即使是將顯像卡匣B1安裝於裝置本體A1完了的狀態,也會有耦合構件180的傾斜角(θ2)不成為θ2=0°的情況。
以下,利用圖14來詳細說明有關顯像卡匣B1被安裝於裝置本體A1完了時的顯像耦合構件180的傾斜姿勢(基準姿勢D0)。
圖14是表示耦合構件180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卡合時的狀態圖。圖14(a)、圖14(b)所示的狀態是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軸 線L4會被配置成同軸,且耦合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也成為同軸時的側面圖及剖面圖。
耦合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是自耦合彈簧185接受箭號F1方向的彈壓力(參照圖22(d)),但圓錐部180g是在點180g1、180g2與凸部100g抵接(圖8(e))。其結果,耦合構件180是在圓錐部180g的點180g1、180g2的2點被規制對於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姿勢。亦即,耦合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是成為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軸線L4同軸。
一旦裝置本體A1的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由此狀態旋轉驅動,則裝置本體A1的旋轉力賦予部100a與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承受部180a會卡合。然後,成為從裝置本體A1往耦合構件180傳達驅動的構成(參照圖8)。
圖14(c)所示的狀態是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軸線L4會被配置成同軸,但耦合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為傾斜的狀態。因為零件尺寸的偏差,雖耦合構件180的圓錐部180g是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凸部100g及圓錐部180g的點180g1抵接,但不與圓錐部180g的點180g2抵接。此時,藉由耦合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從耦合彈簧185接受箭號F1方向的彈壓力,耦合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會傾斜。因此,在圖14(c)中,藉由耦合構件180的圓錐部180g的點180g1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凸部100g抵接,耦合構件180的姿勢會被規制。亦即,耦合構件180的旋轉軸 線L2是對於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軸線L4傾斜。換言之,耦合構件180的傾斜角(θ2)不會成為θ2=0°。
而且,圖14(d)是表示因零件尺寸的偏差,當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軸線L4非同軸時,耦合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傾斜的狀態(參照圖8(d))。此情況也是如圖14(c)所示的狀態般,藉由耦合構件180的引導部180d從耦合彈簧185接受彈壓力,耦合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會傾斜。亦即,耦合構件180的傾斜角(θ2)不會成為θ2=0°。然而,與圖14(c)同樣,藉由耦合構件180的圓錐部180g的點180g1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凸部100g抵接,耦合構件180的姿勢會被規制。
但,無論是圖14(c)及圖14(d)所示的哪個狀態,皆是一旦裝置本體A1的本體側驅動構件100旋轉驅動,則裝置本體A1的旋轉力賦予部100a與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承受部180a會卡合。然後,成為從裝置本體A1往耦合構件180傳達驅動的構成。
以上,如說明般,在將顯像卡匣B1安裝於裝置本體A1完了的狀態,耦合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是有形成與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同軸的情況,也有不形成同軸的情況。但,上述任一情況皆是一旦裝置本體A1的本體側驅動構件100旋轉驅動,則裝置本體A1的旋轉力賦予部100a與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承受部180a會卡合。然後,成為從裝置本體A1往耦合構件180傳達驅動 的構成。將顯像卡匣B1安裝於裝置本體A1完了,耦合構件180可從裝置本體A1的旋轉力賦予部100a接受驅動力的狀態的耦合構件180的姿勢稱為耦合構件180的基準姿勢D0。另外,傾斜角度是構成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力賦予部100a與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承受部180a會收於不脫離的範圍。
以下,依序詳細說明有關耦合構件180的第一傾斜姿勢D1、及第二傾斜姿勢D2。
<作用於第一傾斜姿勢D1時的耦合構件180的力關係>
首先,利用圖11來說明有關作用於第一傾斜姿勢D1時的耦合構件180的力關係。
圖11(a)是顯像卡匣B1被安裝在裝置本體A1內,在感光鼓10與顯像滾輪13為離間的離間狀態時的顯像卡匣B1的側面圖。圖11(b)是由顯像卡匣B1的非驅動側來看在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相位規制部36kb內的耦合構件180的相位規制凸台180e的位置的剖面圖。而且,圖11(c)是在長邊方向耦合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的位置切斷耦合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由長邊方向驅動側來看的剖面圖。
耦合桿55是從耦合桿彈簧56(參照圖9)接受以旋轉軸線L11為中心轉動至箭號X11方向的彈壓力。另一方面,當顯像卡匣B1處於被安裝於裝置本體A1內的狀態時,藉由設在裝置本體A1的衝突部80y來規制箭號X11 方向的移動。具體而言,藉由衝突部80y與耦合桿55的旋轉規制部55y抵接,反抗耦合桿彈簧56的彈壓力,而規制耦合桿55的位置。另外,衝突部80y是與驅動側搖動引導80一體形成(參照圖20)。此時,耦合桿55的引導部55e是成為從耦合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退避的狀態。有關耦合桿55與衝突部80y的抵接是在後述的顯像卡匣B1的裝卸過程中詳細說明。
另一方面,在耦合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耦合彈簧185的引導部185d會抵接,而力F1a會作用。亦即,耦合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是接受傾斜至箭號F1a方向的力(參照圖11(c))。此時,耦合構件180的相位規制凸台180e是藉由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引導部36kb1a或引導部36kb1b、引導部36kb1c來規制,最終是成為移動至第一傾斜規制部36kb1的構成。亦即,耦合構件180的相位規制凸台180e是傾斜至箭號K1a方向(圖11(b)),另一方面,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承受部180a、及被引導部180d是成為傾斜至箭號K1b方向的構成(圖11(a))。將耦合構件180的上述姿勢稱為耦合構件180的第一傾斜姿勢D1。
在此,耦合彈簧185的引導部185d的方向(箭號F1a方向)是亦可形成對於耦合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與箭號K1b方向(參照圖11(a))正交的方向。此方向是將耦合構件180的相位規制凸台180e衝突於第一傾斜規制部36kb1的方向,如此一來,可減低用以將耦合構件180保 持於第一傾斜姿勢D1的耦合彈簧185的彈壓力。然而,並非限於此,只要藉由調整耦合彈簧185的彈壓力等來將耦合構件180保持於第一傾斜姿勢D1即可。
<作用於第二傾斜姿勢D2時的耦合構件180的力關係>
其次,利用圖12來說明有關作用於第二傾斜姿勢D2時的耦合構件180的力關係。
圖12(a)是將顯像卡匣B1安裝於裝置本體A1之前的狀態,亦即,顯像卡匣B1為單品狀態(自然狀態)時的顯像卡匣B1的側面圖。圖12(b)是由顯像卡匣B1的非驅動側來看在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相位規制部36kb內的耦合構件180的相位規制凸台180e的位置的剖面圖。而且,圖12(c)是切斷耦合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由長邊方向驅動側來看的剖面圖。圖12是表示相對於圖11,無設在裝置本體A1的衝突部80y的狀態。此時,耦合桿55是以旋轉軸線L11為中心在箭號X11方向接受來自耦合桿彈簧56的彈壓力,而旋轉至其引導部55e抵接於耦合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的位置。亦即,在耦合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是耦合桿55的引導部55e與耦合彈簧185的引導部185d會一起抵接。
在此,如前述般,耦合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是接受傾斜至箭號F3方向的力。此時,耦合構件180的相位規制凸台180e是藉由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引導部36kb2a或引導部36kb2b、引導部36kb2c來規制,最終成 為移動至第二傾斜規制部36kb2的構成。亦即,耦合構件180的相位規制凸台180e是傾斜至箭號K2a方向(圖12(b)),另一方面,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承受部180a、及被引導部180d是成為傾斜至箭號K2b方向的構成(圖12(a))。將耦合構件180的上述姿勢稱為耦合構件的第二傾斜姿勢D2。
(5)鼓卡匣C的概略說明
其次,利用圖16來說明有關鼓卡匣C的構成。圖16(a)是由鼓卡匣C的非驅動側來看的斜視說明圖。在圖16(b)中,為了感光鼓10、帶電滾輪11周邊部的說明,而未圖示清除框體21、鼓軸承30、鼓軸54等的斜視說明圖。
如圖16所示般,鼓卡匣C是具備感光鼓10、帶電滾輪11等。帶電滾輪11是藉由帶電滾輪軸承67a、帶電滾輪軸承67b來可旋轉地被支撐,藉由帶電滾輪彈壓構件68a、帶電滾輪彈壓構件68b來對於感光鼓10彈壓。
在感光鼓10的驅動側端部10a,驅動側凸緣24會被一體地固定,在感光鼓10的非驅動側端部10b,非驅動側凸緣28會被一體地固定。驅動側凸緣24或非驅動側凸緣28是以鉚接或黏結等的手段來固定成與感光鼓10同軸。在鼓框體21的長邊兩端部,鼓軸承30會以螺絲或黏結、壓入等的手段來固定於驅動側端部,鼓軸54會以螺絲或黏結、壓入等的手段來固定於非驅動側端部。與感光 鼓10一體固定的驅動側凸緣24是藉由鼓軸承30來可旋轉地支撐,且非驅動側凸緣28是藉由鼓軸54來可旋轉地支撐。並且,在帶電滾輪11的長邊一端是設有帶電滾輪齒輪69,帶電滾輪齒輪69是與驅動側凸緣24的齒輪部24g咬合。鼓凸緣24的驅動側端部24a是成為從裝置本體A1側傳達旋轉力的構成(未圖示)。結果,隨著感光體鼓10旋轉驅動,帶電滾輪11也旋轉驅動。如前述般,帶電滾輪11的表面的周速相對於感光鼓10表面的周速,設定成105~120%程度。
(6)顯像卡匣B1對於裝置本體A1的裝卸構成的說明
其次,利用圖來說明有關顯像卡匣B1對於裝置本體A1的安裝方法。
圖17是由非驅動側來看裝置本體A1的斜視說明圖,圖18是由驅動側來看裝置本體A1的斜視說明圖。圖19是由驅動側來看顯像卡匣B1被安裝於裝置本體A1的過程的說明圖。
在顯像卡匣B1,如圖17所示般,在非驅動側顯像軸承46設置具有定位部46b及旋轉停止部46c的被引導部46d。又,如圖18所示般,在驅動側側蓋34是設置具有定位部34b及旋轉停止部34c的被引導部34d。
另一方面,在裝置本體A1的驅動側,如圖17所示般,在構成裝置本體A1的框體的驅動側側板90設有驅動側引導構件92、以及在裝置本體A1內與顯像卡匣B1成 為一體而移動的驅動側搖動引導80。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詳細是隨後說明。並且,在驅動側引導構件92是設有第一引導部92a、第二引導部92b、第三引導部92c。在驅動側引導構件92的第一引導部92a是形成有沿著顯像卡匣B1的裝卸路徑的裝卸路徑X1a、及在第二引導部92b是形成有沿著顯像卡匣B1的裝卸路徑的裝卸路徑X1b的溝形狀。在驅動側引導構件92的第三引導部92c是形成有沿著鼓卡匣C的裝卸路徑的裝卸路徑X3的溝形狀。並且,在驅動側搖動引導80是設有第一引導部80a、第二引導部80b。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第一引導部80a是在驅動側引導構件92的第一引導部92a的延長上形成有沿著顯像卡匣B1的裝卸路徑X2a的溝形狀。又,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第二引導部80b是在驅動側引導構件92的第二引導部92b的延長上形成有沿著顯像卡匣B1的裝卸路徑X2b的溝形狀。
同樣,在裝置本體A1的非驅動側,如圖18所示般,在構成裝置本體A1的框體的非驅動側側板91設有與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驅動側搖動引導80同樣可移動的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在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是設有第一引導部93a及第二引導部93b。
在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的第一引導部93a是形成有沿著顯像卡匣B1的裝卸路徑的裝卸路徑XH1a的溝形狀。在驅動側引導構件93的第二引導部93b是形成有沿著鼓卡匣C的裝卸路徑的裝卸路徑XH3的溝形狀。並 且,在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是設有引導部81a。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的引導部81a是在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的第一引導部93a的延長上形成有沿著顯像卡匣B1的裝卸路徑的裝卸路徑XH2a的溝形狀。
有關驅動側搖動引導80、及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的詳細構成是隨後說明。
<非驅動側電氣接點部的說明>
其次,利用圖35來說明有關裝置本體A1的電氣接點部。
在非驅動側側板91中,在畫像形成時與顯像卡匣B1的記憶體基板47的電極部47a對向的位置設有給電部120。在給電部120中,以線彈簧或板彈簧等所形成之具有彈簧性的給電接點120A會從給電部120突出而設,給電接點120A是與未圖示的電氣基板連接。
<往本體裝置A1之顯像卡匣B1的安裝>
以下,說明有關往裝置本體A1之顯像卡匣B1的安裝方法。如圖17、圖18所示般,藉由使被配置於裝置本體A1的上部可開閉的本體罩94往開放方向D1轉動,可使裝置本體A1內露出。
之後,使顯像卡匣B1的非驅動側軸承46的被引導部46d(圖17)與裝置本體A1的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的第一引導部93a(圖18)卡合。而且,使顯像卡匣B1的顯像側 蓋34的被引導部34d(圖18)與裝置本體A1的驅動側引導構件92的第一引導部92a(圖17)卡合。藉此,顯像卡匣B1是沿著藉由驅動側引導構件92的第一引導部92a及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的第一引導部93a所形成的裝卸路徑X1a及裝卸路徑XH1a來插入至裝置本體A1內。
並且,在將顯像卡匣B1安裝於裝置本體A1時,如前述般,耦合構件180是前述的第二傾斜姿勢D2的狀態。耦合構件180是保持第二傾斜姿勢D2不變,插入至驅動側引導構件92的第二引導部92b。若更詳細說明,則在耦合構件180與驅動側引導構件92的第二引導部92b之間是有間隙。因此,顯像卡匣B1沿著裝卸路徑X1b、XH1a來插入至裝置本體A1內時,耦合構件180是成為保持第二傾斜姿勢D2的狀態不變。
沿著裝卸路徑X1a、XH1a來插入至裝置本體A1內的顯像卡匣B1是其次沿著裝卸路徑X2a、XH2a來插入至裝置本體A1內。裝卸路徑X2a、XH2a是藉由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第一引導部80a、及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的引導部81a所形成。若更詳細說明,則設在顯像側蓋34的被引導部34d是首先以裝置本體A1的驅動側引導構件92的第一引導部92a來引導。之後,隨著安裝過程,被引導部34d是成為被交接至裝置本體A1的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第一引導部80a的構成。同樣,在非驅動側,被設在非驅動側顯像軸承46的被引導部46d是首先以裝置本體A1的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的第一引導部93a來引導。之後, 隨著安裝過程,被引導部46d是成為被交接至裝置本體A1的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的引導部81a的構成。
並且,設在顯像卡匣B1的驅動側端部的耦合構件180是保持第二傾斜姿勢D2的狀態不變,從裝置本體A1的驅動側引導構件92的第二引導部92b交接至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第二引導部80b。另外,與前述同樣,在耦合構件180與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第二引導部80b之間是成為有間隙的構成。
<顯像卡匣B1的定位>
其次,說明顯像卡匣B1被定位於裝置本體A1的驅動側搖動引導80、及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的構成。另外,在驅動側及非驅動側,基本的構成是同樣,因此以下以顯像卡匣B1的驅動側為例進行說明。圖19是表示顯像卡匣B1被安裝於裝置本體A1的過程的顯像卡匣B1及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狀態。
圖19(a)是表示設在顯像卡匣B1的顯像側蓋34的被引導部34d會被引導至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第一引導部80a,顯像卡匣B1處於裝卸路徑X2a上的狀態。
圖19(b)是從圖19(a)的狀態更進一步顯像卡匣B1的安裝的狀態,顯像側蓋34的被引導部34d的定位部34b會與設在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驅動側推壓構件82的定位部82a抵接於點P1。
而且,圖20是表示驅動側搖動引導80及驅動側推壓 構件82的周邊形狀的斜視說明圖。圖20(a)是由長邊方向驅動側來看的立體圖,圖20(b)是由長邊方向非驅動側來看的立體圖。又,圖20(c)是驅動側搖動引導80、驅動側推壓構件82及驅動側推壓彈簧83的分解立體圖。而且,圖20(d)及圖20(e)是驅動側推壓構件82周邊的擴大詳細圖。
在此,如圖20(a)、圖20(b)所示般,驅動側推壓構件82是除了定位部82a以外還具有孔部82b、座面82c及規制部82d。如圖20(c)所示般,孔部82b是與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凸台部80c卡合,以凸台部80c為中心可旋轉地被支撐。而且,壓縮彈簧的驅動側推壓彈簧83的一端部83c會抵接於座面82c。又,如圖20(d)所示般,驅動側推壓彈簧83的另一端部83d是與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座面80d抵接。藉此,驅動側推壓構件82是成為接受以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凸台部80c為中心旋轉於箭號Ra1方向的方向的彈壓力F82之構成。另外,驅動側推壓構件82是其規制部82d會衝突於設在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旋轉規制部80e,藉此往箭號Ra1方向的旋轉會被規制,而定位。在此,如圖20(e)所示般,可旋轉地被支撐於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驅動側推壓構件82是反抗驅動側推壓彈簧83的彈壓力F82而可旋轉於箭號Ra2方向。而且,驅動側推壓構件82的上端部82e會從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引導面80w至不突出的位置,可轉動於箭號Ra2方向。
圖19(c)是從圖19(a)的狀態更進一步顯像卡匣B1安 裝的狀態。然後,顯示藉由顯像側蓋34的定位部34b和旋轉停止部34c成為一體的被引導部34d與驅動側推壓構件82的前側斜面82w抵接,將驅動側推壓構件82推下至箭號Ra2方向的狀態。若詳細說明,則顯像側蓋34的被引導部34d會與驅動側推壓構件82的前側斜面82w抵接,推壓驅動側推壓構件82,藉此驅動側推壓構件82會反抗驅動側推壓彈簧83的彈壓力F82而以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凸台部80c為中心逆時針(箭號Ra2方向)轉動。圖19(c)是驅動側側蓋34的定位部34b與驅動側推壓構件82的上端部82e抵接的狀態。此時,驅動側推壓構件82的規制部82d是與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旋轉規制部80e分離。
圖19(d)是從圖20(c)的狀態更進一步顯像卡匣B1安裝的狀態,驅動側側蓋34的定位部34b與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定位部80f抵接的狀態。如前述般,驅動側推壓構件82是成為接受以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凸台部80c為中心旋轉於箭號Ra1方向的方向的彈壓力F82之構成。因此,驅動側推壓構件82的內側斜面82s會以彈壓力F4來彈壓驅動側側蓋34的定位部34b。其結果,定位部34b是在點P3無間隙與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定位部80f抵接。藉此,顯像卡匣B1的驅動側會被定位固定至驅動側搖動引導80。
非驅動側的構成是與驅動側同樣,如圖36所示般,對應於驅動側搖動引導80、驅動側推壓構件82、驅動側 推壓彈簧83,分別設有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非驅動側推壓構件84、非驅動側推壓彈簧85。因此,非驅動側顯像軸承46的定位部46b及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的定位也與驅動側同樣(說明省略)。藉此,顯像卡匣B1被定位固定至驅動側搖動引導80、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
<在顯像卡匣B1的安裝過程的耦合構件180的動作>
其次,利用圖21、圖22、圖23來說明有關在顯像卡匣B1的安裝過程的耦合構件180的動作。
如前述般,將顯像卡匣B1安裝於裝置本體A1之前的狀態,耦合構件180是第二傾斜姿勢D2。耦合構件180是保持第二傾斜姿勢D2不變,安裝於裝置本體A1。圖21(a)是表示將顯像卡匣B1安裝於裝置本體A1,位於驅動側搖動引導80及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中所形成的裝卸路徑X2a上的狀態。圖21(e)是圖21(a)的狀態時,由圖21(a)的箭號X50方向來看的圖。耦合構件180的第二傾斜姿勢D2是顯像卡匣B1處於裝卸路徑X2a上時,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承受部180a構成朝向裝置本體A1的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方向。若更具體說明,則在後述的耦合構件180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抵接的附近,耦合構件180會以其被支撐部180b的中心180s為中心,傾斜至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方向。如此使耦合構件180傾斜般,形成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第二傾斜規制部36kb2(參照圖13、圖15、及圖12)。
圖21(b)是表示從圖21(a)所示的狀態,更將顯像卡匣B1插入裝卸路徑X2a的狀態。圖21(f)是由圖21(b)的箭號X50方向來看的圖。成為耦合構件180的圓環部180f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抵接的狀態。從圖21(a)所示的狀態至圖21(b)所示的狀態為止,由於耦合構件180是傾斜至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方向,因此可使耦合構件180與本體側驅動軸100容易卡合。另外,如前述般,耦合構件180是藉由其被引導部180d從耦合桿56及耦合彈簧185接受合力F3來保持第二傾斜姿勢D2(參照圖12)。並且,為了以後的說明,將耦合構件180為第二傾斜姿勢D2時之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與耦合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所成的角(傾斜角)設為θ2a(參照圖21(b))。
圖21(c)是表示從圖21(b)所示的狀態更將顯像卡匣B1插入至裝卸路徑X2a的狀態。圖21(g)是由圖21(c)的箭號X50方向來看的圖。圖23是耦合構件180的圓環部180f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抵接時的耦合構件180周邊的力關係的剖面圖。
成為耦合桿55的旋轉規制部55y與被設置在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衝突部80y抵接的狀態。從圖21(b)所示的狀態到圖21(c)所示的狀態,耦合構件180是藉由其圓環部180f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抵接,傾斜角成為θ2b(≦θ2a)。若更詳細說明,則耦合構件180會從本體側驅動構件100接受力F100於抵接部。該力F100會在耦合構件180反抗當初接受的力F3的方向,且比F3更大時, 耦合構件180的傾斜角變緩,相對地接近成為與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平行的方向。亦即,耦合構件180是以其被支撐部180b的中心180s為中心,傾斜角度變化,成為θ2b<θ2a(參照圖15、圖21(b)、圖21(c)、圖23(a))。另外,此時,耦合構件180是抵接於耦合桿55、耦合彈簧185、本體側驅動構件100、及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相位規制部36kb的4零件,而決定其傾斜角(θ2b)。
圖21(d)是表示從圖21(c)所示的狀態更將顯像卡匣B1插入至裝卸路徑X2a的方向的狀態。圖21(h)是由圖21(d)的箭號X50方向來看的圖。耦合桿55的旋轉規制部55y是抵接於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衝突部80y。因此,隨著顯像卡匣B1往裝卸路徑X2a方向的插入,耦合桿55是在顯像卡匣B1內相對地以旋轉軸線L11為中心朝箭號X11b方向旋轉。此時,耦合桿55的引導部55e也是以旋轉軸線L11為中心朝箭號X11b方向旋轉。其結果,耦合構件180是一邊接受耦合彈簧185的彈壓力,一邊沿著耦合桿55的引導部55e,其傾斜角θ2c會減少(θ2c<θ2b)。並且,耦合構件180是抵接於耦合彈簧185、本體側驅動構件100、及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相位規制部36kb的3零件,而決定其傾斜角(θ2c)。
圖22是從圖21(d)所示的狀態更將顯像卡匣B1插入至裝卸路徑X2a方向的狀態,且表示顯像卡匣B1往裝置本體A1的安裝完了的狀態。
耦合構件180是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卡合,成為基 準姿勢D0(耦合構件180的傾斜角度θ2=0°)。
另外,此時,耦合構件180的相位規制凸台180e是從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第二傾斜規制部36kb2離脫,未抵接於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相位規制部36b的任何處(參照圖22(c))。並且,耦合桿55的引導部55e是被保持於完全從耦合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退避的狀態。亦即,耦合構件180是抵接於耦合彈簧185、及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兩零件,而決定其傾斜角(θ2)。(詳細是參照前述的耦合構件180的基準姿勢D0)。
<在顯像卡匣B1的取出過程的耦合構件180的動作>
其次,說明有關在從裝置本體A1取出顯像卡匣B1的過程的耦合構件108的動作。
顯像卡匣B1從本體裝置A1取出時的動作是與先前敘述的安裝時相反的動作。
首先,使用者是與安裝時同樣,使裝置本體A1的本體罩94往開放方向D1轉動(參照圖17、圖18),使裝置本體A1內露出。此時,顯像卡匣B1是與驅動側搖動引導80及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一起藉由未圖示的構成來保持於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抵接的抵接姿勢。
然後,使顯像卡匣B1沿著設在驅動側搖動引導80及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的裝卸軌跡XH2朝取出方向移動。
隨顯像卡匣B1的移動,抵接於耦合桿55的旋轉規制部55y之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衝突部80y會移動(圖 21(d)所示的狀態~圖21(c)所示的狀態)。伴隨於此,耦合桿55會以旋轉軸線L11為中心轉動至箭號X11方向。而且,一旦使顯像卡匣B1移動,則耦合桿55會轉動至箭號X11方向,耦合桿55的引導部55e會與耦合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抵接(圖21(c)所示的狀態)。從耦合桿55及耦合彈簧185的兩者接受彈壓力的耦合構件180是如前述般朝第二傾斜姿勢D2的方向開始移動。最終,耦合構件180的相位規制凸台180e會藉由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引導部36kb2a或引導部36kb2b、引導部36kb2c來規制,卡合於第二傾斜規制部36kb2。並且,耦合構件180是保持第二傾斜姿勢D2的狀態。
然後,使顯像卡匣B1沿著設在驅動側引導構件92及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的裝卸軌跡XH1往取出方向移動,而朝本體裝置A1外取出。
如以上說明般,在本實施例中,藉由在使彈壓力作用於耦合構件180的顯像卡匣B1設置耦合桿55及耦合彈簧56,可使耦合構件180傾斜成第二傾斜姿勢D2。將耦合構件180藉由耦合桿55而傾斜的傾斜方向設為顯像卡匣B1的裝卸路徑X2a的方向,且成為使耦合桿55的轉動動作與使用者之顯像卡匣B1的裝卸操作連動的構成。
(7)有關作為可動構件的抵接離間桿
利用圖1(a)來說明有關作為驅動側可動構件的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圖1(a)是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及周邊 形狀的說明圖,由驅動側來看顯像卡匣B1的剖面圖。
如圖1(a)所示般,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是具有第一抵接面70a、第二抵接面70b、第三抵接面70c、被支撐部70d、驅動側規制抵接部70e、第一突出部(一端側突出部)70f。而且,對於驅動側顯像軸承36,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被支撐部70d是可旋轉地被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支撐部36c所支撐。
具體而言,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被支撐部70d的孔與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支撐部36c的凸台會嵌合,藉此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是以支撐部36c的凸台為中心,可旋轉(箭號N9、N10方向)地被支撐。亦即,支撐部36c是成為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旋轉中心。並且,在本實施例中,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支撐部36c是與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L0平行。亦即,驅動側顯像抵接離間桿70是可在與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L0正交的平面上轉動。
而且,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是在第三抵接面70c中與壓縮彈簧之作為第一彈性部的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的一端71d抵接。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的另一端71e是與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抵接面36d抵接。其結果,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是在第三抵接面70c中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受力於箭號N16方向。然後,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是彈壓至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第一抵接面70a離開顯像滾輪13的方向(N16)。在顯像卡匣B1單體的狀態,亦即顯像卡匣B1被安裝於裝置本體A1之前的 狀態,驅動側規制抵接部70e會抵接於被設在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規制部36b。
在此,圖37是對顯像卡匣B1的剖面圖投影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圖。在圖37中,被支撐部70d(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旋轉中心)是處於與顯像劑收容部16a重疊的位置(亦即顯像劑收容部16a的內部)。亦即,若沿著與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L0平行的方向之箭號N11方向(參照圖4)來看顯像卡匣B1,則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被支撐部70d是處於與顯像容器16的顯像劑收容部16a重疊的位置。另外,雖未圖示,但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也形成同樣的構成。
因此,可減少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及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自顯像劑收容部16a的突出量,可使顯像卡匣B1自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方向來看的大小小型化。
利用圖1(b)來說明有關作為非驅動側可動構件的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另外,非驅動側是與驅動側類似構成。
圖1(b)是由非驅動側來看顯像卡匣B1的側面圖。但,為了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構成說明,而將一部分零件設為不顯示。
如圖1(b)所示般,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是具有非驅動側第一抵接面72a、非驅動側第二抵接面72b、非驅動側第三抵接面72c、被支撐部72d、非驅動側規制抵接部72e、非驅動側第一突出部(另一端側突出部)72f。而 且,藉由非驅動側顯像軸承46的支撐部46f來支撐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被支撐部72d。具體而言,藉由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被支撐部72d的孔與非驅動側顯像軸承46的支撐部46f的凸台嵌合,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是以支撐部46f的凸台為中心可旋轉(箭號NH9、NH10方向)地被支撐。亦即,支撐部46f是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旋轉中心。並且,在本實施例中,非驅動側顯像軸承46的支撐部46f是與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L0平行。亦即,非驅動側顯像抵接離間桿72是可在與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L0正交的平面上可轉動。
而且,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是在非驅動側第三抵接面72c中與壓縮彈簧之作為第二彈性部的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3的一端73e抵接。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3的另一端73d是與非驅動側顯像軸承46的抵接面46g抵接。其結果,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是在非驅動側第三抵接面72c中從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3接受力FH10於箭號NH16方向。然後,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3是彈壓至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第一抵接面72a離開顯像滾輪13的方向(箭號NH16)。在顯像卡匣B1單體的狀態,亦即顯像卡匣B1被安裝於裝置本體A1之前的狀態,非驅動側規制抵接部72e會抵接於被設在非驅動側顯像軸承46的規制部46e。
如圖1所示般,規制部36b及規制部46e是構成分別在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及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3的 彈壓方向,與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及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3一部分重疊。換言之,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是以規制部36b及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夾入,成為接受壓縮力的構成。亦即,可精度佳地定位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被離間部70g抵接於規制部36b之後的被離間部70g的位置。並且,非驅動側也同樣。結果,可在高精度的時機接受後述的裝置本體的離間機構之離間力。
規制部36b及規制部46e是分別規制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往遠離顯像滾輪13的方向移動。換言之,規制部36b及規制部46e是分別設在可規制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往遠離顯像滾輪13的方向移動的位置。在使顯像滾輪13對於感光鼓10離間時,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及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是分別使轉動至轉動方向N10及NH10,而使抵接於規制部36b及規制部46e。藉此,成為裝置本體的離間機構之離間力會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及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經由規制部36b及規制部46e來往顯像框體的驅動側顯像軸承36及非驅動側顯像軸承46傳達的狀態。
圖44是表示規制部36b、規制部46e、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及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3之顯像滾輪13的長邊方向的位置關係的模式圖。圖44是由與顯像滾輪13的長邊方向(旋轉軸L0方向)正交的方向來看的圖。規制部36b 是構成有關與顯像滾輪13的長邊方向(旋轉軸L0方向)平行的N11方向,至少一部分會與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及驅動側第三抵接面70c重疊。同樣,規制部46e是構成有關N11方向至少一部分會與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3及非驅動側第三抵接面72c重疊。藉此,可在高精度的時機接受後述的裝置本體的離間機構之離間力。
又,如圖1所示般,有關箭號M2方向也是規制部36b構成至少一部分會與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及驅動側第三抵接面70c重疊。同樣,有關箭號M2方向,規制部46e是構成至少一部分會與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3及非驅動側第三抵接面72c重疊。然而,有關N11方向或箭號M2方向的任一方向,只要成為上述的規制部36b、規制部46e的配置關係即可。
在此,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的彈壓力F10與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3的彈壓力FH10是設為不同的設定。並且,驅動側第三抵接面70c與非驅動側第三抵接面72c是以不同的角度配置。這只要以顯像滾輪13對於後述的感光鼓10的推壓力能夠形成適當之方式考慮周邊構成的特性來適當選擇即可。在本實施例中,為了旋轉驅動顯像滾輪13,而考量從裝置本體A1接受驅動傳達時產生於顯像卡匣13的力矩M6(參照圖27(a))的影響,以F10<FH10的關係來設定。
亦即,在驅動側,如圖8所示般,耦合構件180會旋轉於箭號X6方向。接受其旋轉力的顯像卡匣B1是與驅 動側搖動引導80一體地在圖27所示的箭號N6方向以支撐部80g(參照圖27)為中心揺動。當耦合構件180從本體側驅動構件100接受的旋轉力(扭矩)夠充分時,僅耦合構件180的扭矩產生箭號N6方向的力矩,產生對於感光鼓10壓接顯像滾輪13的力。因此,與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3的彈壓力FH10作比較,亦可縮小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的彈壓力F10。
在此,如圖1(a)所示般定義,通過顯像滾輪13的中心13z,與顯像卡匣B1往裝置本體A1的安裝方向X2(圖17)平行的直線Z30。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是對於直線Z30,配置於與感光鼓10相反側(在本實施例中是重力方向下側)。藉由此構成來裝卸顯像卡匣時,在與鼓卡匣C之間的配置自由度增加。具體而言,藉由設為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不往鼓卡匣C方向突出的構成,鼓卡匣C的配置的自由度會增加。不須形成避開與突出的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等的干涉之配置。
而且,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第一突出部70f是若沿著長邊方向(旋轉軸方向)由顯像卡匣的驅動側來看,則會比顯像容器16、驅動側顯像軸承36、顯像側蓋34(參照圖10)還突出。
亦即,沿著長邊方向(旋轉軸L0方向)由驅動側(一端側)來看顯像卡匣時,如圖11所示般,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第一突出部(一端側突出部)70f是從顯像框體(16、46、36、34)露出。
然而,沿著長邊方向(旋轉軸L0方向)來看顯像卡匣B1時,驅動側離間桿70不一定要從顯像框體(16、46、36、34)露出。由驅動側或被驅動側來看顯像卡匣B1時,亦可想像驅動側離間桿70藏於顯像框體後,第一突出部70f不露出(看不見)的構成。
亦即,突出部70f是只要通過驅動側離間桿70(特別是突出部70f),在與長邊方向(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L0)正交的顯像卡匣的剖面(參照圖1(a))中,從顯像框體(16、46、36、34)突出即可。若根據如此的構成,則後述的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參照圖27)可與突出部70f卡合。
換言之,只要在顯像滾輪13的長邊方向配置有驅動側離間桿70的位置,突出部70f從顯像框體突出而形成顯像卡匣的外形即可。在本實施例中,突出部70f是在配置有驅動側離間桿70的位置對於驅動側顯像軸承36突出。突出部70f亦可為假如以位於比驅動側離間桿70更長邊方向的外側的顯像側蓋34所覆蓋隱蔽,或以位於比驅動側離間桿70更長邊方向內側的顯像容器16所覆蓋隱蔽之類的構成。
結論,若以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L0方向的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位置的剖面來看,則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是突出成作為顯像卡匣B1的外形。
而且,第一突出部70f的突出方向(箭號M2方向)是對於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可動方向(移動方向:箭號N9、N10方向)、及顯像卡匣B1的可動方向(移動方向: 箭號N6方向(參照圖27(a)))交叉。
並且,第一突出部70f是由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被支撐部70d來看,在顯像滾輪13的相反側具有第一抵接面70a。詳細後述,使顯像滾輪13對於感光鼓10加壓時,成為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第二抵接面150b與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第一抵接面70a抵接的構成(參照圖27(a))。而且,在第一突出部70f的前端是設有:與第一突出部70f的突出方向(箭號M2方向)交叉,突出至顯像滾輪13側的被離間部70g。被離間部70g是具有第二抵接面70b。詳細後述,使顯像滾輪13對於感光鼓10離間時(參照圖28),成為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第一抵接面150a與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第二抵接面70b抵接的構成。
其次,利用圖1(b)來詳細說明有關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形狀。與前述的驅動側同樣,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是通過顯像滾輪13的中心13z,對於與顯像卡匣B1之往裝置本體A1的安裝方向X2平行的直線Z30,配置於與感光鼓10相反側(在本實施例中是重力方向下側)。藉由此構成來裝卸顯像卡匣時,在鼓卡匣C之間的配置自由度增加。具體而言,藉由設為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不往鼓卡匣C方向突出的構成,鼓卡匣C的配置的自由度會增加。不須形成避開與突出的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等的干涉之配置。
而且,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第一突出部72f是 由長邊方向來看,比顯像容器16、非驅動側顯像軸承46還突出。亦即,沿著長邊方向(旋轉軸L0方向)由非驅動側(另一端側)來看顯像卡匣時,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第一突出部(另一端側突出部)72f是從顯像框體(16、46、36、34)露出(參照圖5)。
但,第一突出部72f也與第一突出部70f同樣,不須沿著長邊方向(旋轉軸L0方向)來看顯像卡匣B1時露出。
亦即,第一突出部72f也同樣,只要通過驅動側離間桿72(特別是突出部72f),在與長邊方向(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L0)正交的顯像卡匣的剖面中,從顯像框體(16、36、34)突出即可。若根據如此的構成,則後述的非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1(參照圖29)可與突出部72f卡合。
換言之,只要在顯像滾輪13的長邊方向配置有驅動側離間桿70的位置,突出部70f從顯像框體(在本實施例是非驅動側側蓋46)突出而形成顯像卡匣B1的外形即可。亦可為在比配置有驅動側離間桿72的位置更長邊方向外側或長邊方向內側,顯像框體覆蓋第一突出部72f而隱蔽之類的構成。
結論,若以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L0方向的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位置的剖面來看,則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是突出成作為顯像卡匣B1的外形。
而且,第一突出部72f的突出方向(箭號MH2方向)是對於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可動方向(移動方向:箭號NH9、NH10方向)、及顯像卡匣B1的可動方向(移動方 向:箭號M1方向(圖27(a)))交叉。又,第一突出部72f是由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被支撐部72d來看,在顯像滾輪13的相反側具有第一抵接面72a。詳細後述,使顯像滾輪13對於感光鼓10加壓時,成為非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1的第二抵接面151b與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第一抵接面72a抵接的構成(圖29)。
而且,在第一突出部72f的前端是設有:與第一突出部72f自顯像容器16突出方向(箭號MH2方向)交叉,突出至顯像滾輪13側的被離間部72g。被離間部72g是具有第二抵接面72b。詳細後述,使顯像滾輪13對於感光鼓10離間時(參照圖29),成為非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1的第一抵接面151a與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第二抵接面72b抵接的構成。
又,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及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是如前述般,對於顯像滾輪13的軸線方向(長邊方向),設在顯像卡匣的兩端。又,亦可在比使用於畫像形成的記錄紙、標籤紙、OHP薄片等的媒體寬度更外側配置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及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此情況,在以長邊方向作為法線的平面看裝置本體時,亦可在交叉的位置配置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等及媒體、以及設在搬送媒體的裝置本體的搬送構件等。結果,亦可謀求裝置本體的小型化。
其次,利用圖24來詳細說明有關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及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配置。圖24是由顯像滾 輪13側來看顯像卡匣B1的正面圖。但是以支撐顯像滾輪13的驅動側被支撐部13a之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支撐部36a、及支撐顯像滾輪13的非驅動側被支撐部13c之非驅動側顯像軸承46的支撐部46f附近作為剖面圖。
如前述般,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是在顯像卡匣B1的長邊方向,設於驅動側端部。又,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是在顯像卡匣B1的長邊方向,設於非驅動側端部。而且,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與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轉動動作(圖1(a)箭號N9,N10方向、及圖1(b)箭號NH9,NH10方向)是彼此不影響,可獨立轉動。
在此,於長邊方向,顯像滾輪13的驅動側被支撐部13a是在比畫像形成範圍L13b的驅動側端部L13bk更長邊外側,被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支撐部36a所支撐。而且,顯像滾輪13的非驅動側被支撐部13c是在比畫像形成範圍L13b的非驅動側端部L13bh更長邊外側,被非驅動側顯像軸承46的支撐部46f所支撐。然後,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及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是與顯像滾輪13的全長L13a的範圍至少一部分會重疊配置。而且,配置於比顯像滾輪13的畫像形成範圍L13b更外側。
亦即,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和顯像滾輪13的驅動側被支撐部13a是被配置成與被畫像形成領域L13b的驅動側端部L13bk和顯像滾輪13的全長L13a的驅動側端部L13ak所夾的領域L14k至少一部分會重疊。因此,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和顯像滾輪13的驅動側被支撐部13a是 成為配置在長邊方向接近的位置。
又,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和顯像滾輪13的非驅動側被支撐部13c是被配置成與被畫像形成領域L13b的非驅動側端部L13bh和顯像滾輪13的全長L13a的非驅動側端部L13ah所夾的領域L14h至少一部分重疊以能夠符合此關係的方式,配置有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和顯像滾輪13的非驅動側被支撐部13c。因此,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和顯像滾輪13的驅動側被支撐部13c是成為配置在顯像滾輪13的長邊方向接近的位置。(抵接離間構成的說明)
(裝置本體的顯像加壓、及顯像離間構成)
其次,說明有關裝置本體的顯像加壓、及顯像離間構成。
圖25(a)是由非驅動側來看裝置本體A1的驅動側側板90的分解立體圖,圖25(b)是由非驅動側來看的側面圖。圖26(a)是由驅動側來看裝置本體A1的非驅動側側板91的分解立體圖,圖26(b)是由驅動側來看的側面圖。
如圖25所示般,在裝置本體A1是設有用以將顯像卡匣B1裝卸於裝置本體A1的驅動側引導構件92、驅動側搖動引導80。此驅動側引導構件92及驅動側搖動引導80是在顯像卡匣B1被安裝於裝置本體內時,引導顯像卡匣B1的驅動側被引導部34d(參照圖18)。
如圖25(a)所示般、驅動側引導構件92是從驅動側引 導構件92突出的凸台形狀的被定位部92d、及被旋轉規制部92e會分別被被設在驅動側側板90的孔形狀的定位部90a、及旋轉規制部90b所支撐。然後、藉由螺絲(未圖示)等的固定手段來將驅動側引導構件92定位固定於驅動側側板90。並且,驅動側搖動引導80是圓筒形狀的被支撐凸部80g會藉由與設在驅動側側板90的孔形狀的支撐部90c嵌合而被支撐。因此,驅動側搖動引導80是對於驅動側側板90,可轉動地被支撐於箭號N5方向、及箭號N6方向。
另外,在上述的說明中,設在驅動側側板90的支撐部90c是設為孔形狀(凹形狀),另一方面,設在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被支撐凸部80g是凸形狀,但凹凸關係並非限於此,亦可將凹凸關係構成相反。
而且,在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突起部80h與驅動側側板90的突起部90d之間是設有拉伸彈簧之驅動側彈壓手段76。驅動側搖動引導80是藉由驅動側彈壓手段76來彈壓至使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突起部80h與驅動側側板90的突起部90d靠近的箭號N6方向。並且,在裝置本體A1中設有用以使感光鼓10的表面與顯像滾輪13接觸及使前述兩者離間的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是在可移動於箭號N7方向及箭號N8方向的狀態下被底板(未圖示)支撐。
另一方面,如圖26所示般,在裝置本體A1中設有用以將顯像卡匣B1裝卸於裝置本體A1的非驅動側引導構 件93、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此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及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是在顯像卡匣B1被安裝於裝置本體內時,引導顯像卡匣B1的非驅動側被引導部46d(參照圖18)。
如圖26(a)所示般,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是具有從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突出的凸台形狀的被定位部93d、及被旋轉規制部93e。被定位部93d、及被旋轉規制部93e是分別被被設在非驅動側側板91的孔形狀的定位部91a、及旋轉規制部91b所支撐。然後,藉由螺絲(未圖示)等的固定手段來將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定位固定於非驅動側側板91。並且,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是圓筒形狀的被支撐凸部81g會藉由設在非驅動側側板91的孔形狀的支撐部91c來嵌合而被支撐。因此,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是對於非驅動側側板91,朝箭號N5方向、及箭號N6方向,可轉動地被支撐。
另外,在上述的說明中,設在非驅動側側板91的支撐部91c是設為孔形狀(凹形狀),設在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的被支撐凸部81g是凸形狀。然而,凹凸關係並非限於此,亦可將凹凸關係構成相反。
而且,在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的突起部81h與非驅動側側板91的突起部91d之間是設有拉伸彈簧之非驅動側彈壓手段77。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是藉由非驅動側彈壓手段77來彈壓至使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的突起部81h與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1的突起部91d靠近的箭號N6方 向。
並且,與驅動側同樣,在裝置本體A1設有用以使感光鼓10的表面與顯像滾輪13接觸及使前述兩者離間的非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1。非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1是在可移動至箭號N7方向及箭號N8方向的狀態下被裝置本體A的底板(未圖示)支撐。
(對感光鼓的顯像加壓及顯像離間)
其次,說明有關顯像滾輪13對於感光鼓10的加壓及離間。
<加壓機構>
以下,說明有關顯像滾輪13的構成。
圖27(a)是在被驅動側搖動引導80所支撐的顯像卡匣B1中具備的顯像滾輪13抵接於感光鼓10的狀態的側面圖。又,圖27(c)是圖27(a)的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周邊的詳細圖,為了說明,而使驅動側搖動引導80及顯像側蓋34形成不顯示。
本實施例是使用所謂的接觸顯像方式,使在表面載持顯像劑t的顯像滾輪13直接接觸於感光鼓10,藉此將感光鼓10上的靜電潛像顯像。
顯像滾輪13是由軸部13e及橡膠部13d所構成。軸部13e是鋁等的導電性的細長的圓筒狀,在其長邊方向,中央部是以橡膠部13d所覆蓋(參照圖6)。在此,橡膠部 13d是以外形形狀與軸部13e形成同軸線上的方式被覆於軸部13e。然後,在軸部13e的圓筒內是內藏有磁鐵滾輪12。橡膠部13d是在周面載持顯像劑t,對軸部13e施加偏壓。然後,使載持顯像劑t的狀態的橡膠部13d與感光鼓10的表面接觸,藉此將感光鼓10上的靜電潛像顯像。
其次,說明有關使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以預定的接觸壓來壓接的機構。
如前述般,驅動側搖動引導80是對於驅動側側板90可揺動地被支撐於箭號N5及箭號N6方向。並且,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是對於非驅動側側板91可揺動地被支撐於箭號N5及箭號N6方向。然後,如前述般,顯像卡匣B1是對於驅動側搖動引導80及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定位。因此,顯像卡匣B1是在裝置本體A1內處於可搖動於箭號N5及箭號N6方向的狀態(參照圖29)。
在該狀態中,如圖27(a)及圖27(c)所示般,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第二抵接面150b與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第一抵接面70a會抵接。藉此,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會反抗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的彈壓力而成為旋轉於圖27(c)的箭號N9方向的狀態。然後,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第三抵接面70c是將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壓縮,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接受彈壓力F10a。其結果,箭號N10方向的力矩M10會作用於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此時,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第二抵接面150b與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第一抵接面70a抵接。因此,驅動 側抵接離間桿70的第一抵接面70a從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第二抵接面150b接受力F11,而使得與力矩M10平衡的力矩會作用於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因此,力F11的外力會作用於顯像卡匣B1。並且,如前述般,在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突起部80h與驅動側側板90的突起部90d之間是設有驅動側彈壓手段76,被彈壓至箭號N12方向。因此,在被定位於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顯像卡匣B1是力F12的外力會作用於箭號N12的方向。
亦即,顯像卡匣B1是藉由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的力F11及驅動側彈壓手段76的力F12,接受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接近的方向(箭號N6方向)的力矩M6。藉由此力矩M6,可使顯像滾輪13的彈性層13d以預定的壓力來壓接於感光鼓10。
其次,圖29(a)是表示被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所支撐的顯像卡匣B1中具備的顯像滾輪13抵接於感光鼓10的狀態的側面圖。並且,圖29(c)是圖29(a)的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周邊的詳細圖,為了說明,將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及非驅動側顯像軸承46的一部分設為不顯示。
非驅動側也與驅動側同樣的構成,如圖29(a)及圖29(c)所示般,藉由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3及非驅動側彈壓手段77來對顯像卡匣B1作用外力FH11、FH12。藉此,顯像卡匣B1會接受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接近的方向(箭號N6方向)的力矩(M6),可使顯像滾輪13的彈性層13d以預定的壓力來壓接於感光鼓10。
在此,如圖27(b)所示般,由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來看時,將從被支撐部70d的中心到第三抵接面70c的中心的距離設為D10。同樣,將從被支撐部70d的中心到第一抵接面70a被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推壓的部分的距離設為D11。然後,距離D10與距離D11的關係是成為:D10<D11
因此,與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的一端71d抵接的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第三抵接面70c是在突出方向M2的方向,配置於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被支撐部70d與第一抵接面70a之間。亦即,從被支撐部70d到第三抵接面70c的距離W10與從被支撐部70d到第一抵接面70a的距離W11的關係是成為:W10<W11
因此,將第一抵接面70a的移動量設為W12時的第3抵接面70c的移動量W13的關係為:W13<W12
在此,W13=W12×(W10/W11)。
因此,即使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位置精度發生誤差時,照樣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的壓縮量的變化是比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位置精度的誤差更小。其結果,可提升為了使顯像滾輪13對於感光鼓10壓接的推壓力的精度。由於非驅動側亦為同樣的構成,因此可取得同樣的效果。
又,如前述般,在長邊方向,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及非驅動側抵接間桿72是與顯像滾輪13的全長L13a的範圍至少重疊配置(參照圖24)。因此,可縮小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及非驅動側離間桿72的第一抵接面70a、72a與顯像滾輪13的驅動側被支撐部13a及非驅動側被支撐部13c的長邊方向的位置差。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是接受外力F11(參照圖27(a))者,非驅動側離間桿72是接受外力FH11(參照圖29)者。然後,縮小上述位置差的結果,可抑制作用於驅動側顯像軸承36及非驅動側顯像軸承46的力矩。因此,可效率佳地將顯像滾輪13壓接於感光鼓。
又,如前述般,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及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轉動動作(圖27(a)的箭號N9、N10方向,及圖29的箭號NH9、NH10方向)是彼此可獨立轉動。因此,對於感光鼓10,顯像滾輪13為壓接狀態時,可分別獨立設定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箭號N7、N8方向(參照圖25)的位置、及非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1的箭號NH7、NH8方向的位置(參照圖26)。而且,亦無須使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及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轉動方向(圖27(a)的箭號N9、N10方向、及圖29的箭號NH9、NH10方向)一致。其結果,可分別使供以將驅動側及非驅動側的顯像滾輪13壓接於感光鼓10的推壓力F11、FH11的大小及方向適當化。而且,即使在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及非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1的位置有相對誤差,也 不互相影響彼此的推壓力F11、FH11。其結果,可使顯像滾輪13對於感光鼓10的接壓高精度化。
另外,將感光體鼓10與顯像滾輪13接觸而可使感光鼓10上的靜電潛像顯像的狀態的顯像卡匣B1的位置稱為抵接位置。另一方面,將感光體鼓10與顯像滾輪13離間的狀態的顯像卡匣B1的位置稱為離間位置。顯像卡匣B1是藉由後述的機構,成為顯像卡匣B1可選擇抵接位置及離間位置的構成。
<利用加壓機構之顯像卡匣與裝置本體的電氣連接的構成>
其次,利用圖38來說明有關顯像卡匣B1與裝置本體A1的電氣連接的構成。當顯像卡匣B1處於前述的抵接位置時,顯像卡匣B1的記憶體基板47的電極部47a與裝置本體A1的給電接點120A會接觸。在此,由於給電接點120A是具有彈簧性,因此如圖39所示般,從顯像卡匣B1安裝前的形狀120Aa,藉由電極部47a來推進預定量。藉此,給電接點120A會使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所離開的方向的接點壓FH13到達顯像卡匣B1。另一方面,如圖38所示般,使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靠近的方向的力FH11會作用於顯像卡匣B1。此時,如圖38(a)所示般,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是從抵接於非驅動側顯像軸承46的抵接面46e的第一位置,藉由非驅動側裝置構件151來將突出部72f往接近顯像滾輪13的第二位置推進。並且,電極部47a是處於從第一位置往第二位置的 移動方向W的下游側,移動方向W與電極部47a的表面(露出面)是交叉。
因此,使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朝方向W移動的力FH11、及接點壓FH13是分別具有對向的力成分。在此,為了使電極部47a與給電接點120A的電氣連接安定,需要一定以上的接點壓FH13。在本構成中,除了使顯像滾輪13的彈性層安定地壓接於感光鼓10的力以外,還加上考慮前述的接點壓F13來設定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3的力FH11的大小。亦即,藉由力FH11,可兼顧電氣連接安定的接點壓FH13的確保、及顯像滾輪13往感光鼓10的壓接。藉由以上,可電性連接電極部47a與給電接點120A,進行裝置本體的電氣基板(未圖示)與電極部47a的通訊。
在此,亦可思考提高非驅動側彈壓手段77的外力FH12,確保接點壓FH13的情況。然而該情況需要以顯像卡匣B1不會從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脫出的方式提高非驅動側推壓彈簧85的彈壓力(參照圖26)。另一方面,非驅動側推壓彈簧85是如前述般將顯像卡匣B1安裝於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時藉由使用者的操作力來推下。因此需要使用者以更大的力來安裝顯像卡匣B1。如以上般,若所欲以非驅動側彈壓手段77的力FH12來確保接點壓FH13,則恐有使用者的操作性惡化之虞。因此,像本實施例那樣,藉由以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3的力FH11來確保接點壓FH13,可不有令使用者的操作性惡化的情 形來定位顯像卡匣B1。
並且,在本實施例中,電極部47a與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關係是亦可換言成其次所述的關係。例如圖38(b)所示般,在給電接點120A的抵接部之電極部47a的法線方向Z,電極部47a與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距離,在第一位置設為L1,在第二位置設為L2。此時,以能夠成為L2<L1的方式配置電極部47a。藉此,可將使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從第一位置往第二位置移動的力利用在接點壓FH13的確保。
而且,如圖38所示般,在本實施例中,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3、及記憶體基板47皆是被安裝於非驅動側顯像軸承46。亦即,接點壓F13的作用部之電極部47a與力FH11的作用部之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位置會被配置於與顯像滾輪13的軸線L0正交的同一的平面上。換言之,有關顯像滾輪13的軸線L0的方向,電極部47a與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至少一部分重疊。因此,在接點壓F13與力FH11之間,可減低具有與顯像滾輪的軸線正交的方向的旋轉軸T之力矩的發生,因此可使顯像卡匣B1的姿勢更安定。
並且,記憶體基板47不是驅動側,而是安裝於非驅動側的軸承46。假如在驅動側設置記憶體基板47,則恐有受到作用於耦合構件180的驅動力的影響之虞。但,由於本實施例是在非驅動側顯像軸承46設置記憶體基板47,因此不易受驅動力的影響,接點壓FH13安定。
<離間機構>
圖28(a)是說明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從抵接狀態遷移至離間狀態時的顯像卡匣B1狀態的說明圖。又,圖28(c)是圖28(a)的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周邊的詳細圖,為了說明,而使驅動側搖動引導80及顯像側蓋34形成不顯示。
圖28(b)是說明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離間的顯像卡匣B1的離間狀態的說明圖。又,圖28(d)是圖28(b)的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周邊的詳細圖,為了說明,而使驅動側搖動引導80及顯像側蓋34形成不顯示。
在此,像本實施例那樣的接觸顯像方式的情況,若像圖27(a)所示那樣顯像滾輪13經常維持接觸於感光鼓10的狀態,則恐有顯像滾輪13的橡膠部13b變形之虞。因此,在非顯像時,使顯像滾輪13離開感光鼓10為理想。亦即,如圖27(a)所示般,取顯像滾輪13對於感光鼓10接觸的狀態、及如圖28(b)所示般,顯像滾輪13自感光鼓10離間的狀態為理想。在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是設有突出至顯像滾輪13方向的被離間部70g。被離間部70g是成為可卡合於設在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第一抵接面150a之構成,該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是設在裝置本體A1。而且,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是接受來自未圖示的馬達的驅動力,成為可移動於箭號N7、箭號N8方向的構成。
其次,說明有關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移往離間的狀態的動作。在圖27(a)所示的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的抵接狀態,第一抵接面150a與被離間部70g是在具有距離δ5的間隙之狀態下離間。
另一方面,圖28(a)是表示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朝箭號N8方向只移動距離δ6的狀態,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第一抵接面70a與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第二抵接面150b為離間的狀態。此時,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第一抵接面70a是接受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的彈壓力F10,以被支撐部70d為中心,旋轉於箭號N10之方向,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規制抵接部70e與驅動側軸承構件36的規制部36b會抵接。藉此,決定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與驅動側軸承構件36的位置。
圖28(b)是表示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朝箭號N8方向只移動距離δ7的狀態。藉由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朝箭號N8方向移動,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被離間面70g與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第一抵接面150a會抵接。此時,由於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規制抵接部70e與驅動側軸承構件36的規制部36b會抵接,因此顯像卡匣B1會朝箭號N8方向移動。在此,詳細是利用圖41後述,顯像卡匣B1是被定位於可對於驅動側側板90滑動於箭號N3方向、箭號N4方向,且可揺動地被支撐於箭號N5及箭號N6方向的驅動側搖動引導80。因此,藉由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朝箭號N8方向移動,顯像卡匣B1 會朝箭號N5方向揺動。此時,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是成為彼此僅距離δ8取間隙離間的狀態。
非驅動側也與驅動側同樣的構成,如圖29(b)及圖29(d)所示般,在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與非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1抵接的狀態下,非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1僅距離δh7移動於箭號NH8的方向。藉此,顯像卡匣B1會以搖動引導81的被支撐凸部81g作為中心轉動至箭號N5方向,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為彼此僅距離δ8離間的構成。
如此,依據設在裝置本體A1的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及非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1的位置,因應所需,選擇感光鼓10與顯像滾輪13的接觸狀態、或離間狀態。
又,如圖27(a)等所示般,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是由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方向L0來看,且在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所位置的剖面上,以能夠形成顯像卡匣B1的外形之方式,從顯像容器16突出。因此,可容易進行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與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卡合。並且,成為可利用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一零件來將顯像卡匣B1移動於抵接位置及離間位置的構成。另外,有關非驅動側也是同樣。
並且,從圖27(a)所示的顯像滾輪10與感光鼓13的抵接狀態往圖28(b)所示的顯像滾輪10與感光鼓13的離間狀態遷移時,驅動側搖動引導80與顯像卡匣B1是一體轉動。因此,耦合桿55的引導部55e是被維持從耦合構 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退避的狀態(參照圖28(b))。
而且,如圖28(b)所示般,當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處於離間的狀態時,耦合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是與耦合彈簧185的引導部185d抵接。藉此,耦合構件180接受力F1,取前述的第一傾斜姿勢D1的姿勢。
如以上說明般,在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分別具有被加壓面(第一抵接面70a、72a)及被離間面(第二抵接面70g、72g)。加壓面(第二抵接面150b、151b)及離間面(150a、151a)會分別作用於該等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非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1。藉此,在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各單一零件,可因應所需選擇感光鼓10與顯像滾輪13的抵接狀態或離間狀態(參照圖27(a)及圖28)。其結果,顯像卡匣B1的構成的簡易化為可能。又,由於可在單一零件控制抵接狀態或離間狀態,因此例如從抵接狀態遷移至離間狀態時的時機也可高精度化。
又,如圖24所示般,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及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是分別獨立設在顯像卡匣B1的長邊方向兩端部。因此,無須在長邊方向設置抵接離間桿,所以可使顯像卡匣B1小型化(圖24的領域Y1)。隨之,可將領域Y1空間利用在裝置本體A1的構成零件,因此也可使裝置本體A1的小型化。
<與從抵接狀態往離間狀態的動作連動的耦合構件的動作>
其次,利用圖30及圖31來說明有關和感光鼓10與顯像滾輪13的抵接動作及離間動作連動的耦合構件180的動作。
首先,說明有關顯像卡匣B1從離間狀態往抵接狀態移動時之耦合構件180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卡合解除動作。
圖30是表示顯像抵接狀態及顯像離間狀態的耦合構件180、及本體驅動構件100的卡合狀態的說明圖。
圖31是表示顯像抵接狀態及顯像離間狀態的耦合構件180、及本體驅動構件100的卡合狀態,由驅動側側面來看的說明圖。
畫像形成中是如圖31(a)所示般,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會藉由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來以彈壓力F11推壓。並且,顯像卡匣B1的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會處於以預定壓接觸的顯像抵接狀態。又,如圖30(a)所示般,耦合構件180是基準姿勢D0的姿勢。此時,顯像卡匣B1是位於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承受部180a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力賦予部100a會卡合的卡合位置。顯像卡匣B1是處於可藉由旋轉的馬達(未圖示)的力來從本體側驅動構件100往耦合構件180驅動傳達的狀態。
而且,耦合桿55的引導部55e是被保持於完全從耦合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b退避的狀態(參照圖11)。這是因為如前述般,耦合桿55的旋轉規制部55y會抵接於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衝突部80y,以其旋轉軸線L11為 中心的箭號X11方向的旋轉會被規制(同樣參照圖11)。
其次,說明有關顯像卡匣B1從顯像抵接狀態移動至顯像離間狀態的過程的耦合構件180的姿勢。
一旦畫像形成終了,則如圖31(b)所示般,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及非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1(未圖示)會往箭號N8方向移動。一旦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往箭號N8方向移動,則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會藉由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的彈壓力來往箭號N10方向轉動(參照圖28(b))。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會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抵接規制部70e與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定位部36b抵接的狀態更往箭號N8方向移動。於是,顯像卡匣B1與驅動側搖動引導80會成為一體而以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被支撐凸部80g為中心轉動至箭號N5方向。並且,非驅動側也同樣,顯像卡匣B1與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也成為一體而以驅動側搖動引導81的被支撐凸部81g為中心轉動至箭號N5方向(未圖示)。藉此,成為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分離的顯像離間狀態。因為顯像卡匣B1與驅動側搖動引導80是成為一體來移動,所以即使在圖31(b)所示的狀態中,耦合桿55的引導部55e還是會被保持於完全從耦合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b退避的狀態。這是因為如前述般,衝突部80y是與驅動側搖動引導80一體形成(參照圖20)。另一方面,在耦合構件180是藉由耦合彈簧185來使彈壓力作用。因此,如圖30(b)所示般,隨著顯像卡匣B1從抵接狀態往離間狀態移動,耦合構件180 的軸線L2是從基準姿勢D0的狀態往第一傾斜姿勢D1的方向慢慢地傾斜。然後,顯像卡匣B1更轉動至箭號N5方向,形成圖31(c)的狀態時,耦合構件180的傾斜移動終了。此時,如前述般,耦合構件180的相位規制凸台180e是卡合於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第一傾斜規制部36kb1(參照圖11),耦合構件180的軸線L2是被保持於第一傾斜姿勢D1。如前述般,耦合構件180的第一傾斜姿勢D1是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承受部180a會朝向裝置本體A1的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方向之姿勢。在圖31(c)所示的狀態,顯像卡匣B1是位於解除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承受部180a與本體驅動構件100的旋轉力賦予部100a的卡合之解除位置。因此,馬達(未圖示)的力是處於未從本體驅動構件100往耦合構件驅動傳達的狀態。
在本實施例中,顯像卡匣B1是圖31(a)所示的狀態為畫像形成時的姿勢。耦合構件180與本體驅動構件100會卡合,從裝置本體A1輸入驅動力。然後,如前述般,顯像卡匣B1從圖31(a)所示的狀態移動至圖31(b)及圖31(c)所示的狀態時,成為耦合構件180與本體驅動構件100的卡合會被解除的構成。換言之,在顯像卡匣B1從抵接狀態往離間狀態移動的過程,成為從裝置本體A1往顯像卡匣B1的驅動輸入會被切斷的構成。然後,顯像卡匣B1是在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離間的期間,裝置本體A1的本體驅動構件100是旋轉著。因此,成為可使顯像滾輪13對於感光鼓10一邊旋轉一邊離間的構成。
<與從抵接狀態往離間狀態的動作連動的耦合構件的動作>
其次,說明有關顯像卡匣B1從抵接狀態往離間狀態移動時,耦合構件180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卡合動作。
顯像卡匣B1的顯像抵接動作是與前述的顯像離間動作相反的動作。在圖31(b)所示的狀態中,顯像卡匣B1是位於解除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承受部180a與本體驅動構件100的旋轉力賦予部100a的卡合之解除位置。圖33(b)所示的狀態是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及非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1從圖31(c)所示的狀態往箭號N7方向移動的狀態。藉由前述的驅動側彈壓手段76(參照圖25、及圖27)的彈壓力,顯像卡匣B1與驅動側搖動引導80會成為一體而轉動至箭號N6方向。並且,非驅動側也同樣。藉此,顯像卡匣B1是從離間狀態往抵接狀態移動。圖30(b)是顯像卡匣B1從離間狀態往抵接狀態移動的途中的階段。並且,耦合構件180的圓環部180f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為抵接的狀態。具體而言,被配置於耦合構件180的圓環部180f的內側之作為凹部的圓錐部180g與被配置於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軸前端的凸部100g會抵接。從圖30(c)所示的狀態到圖30(b)所示的狀態,耦合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會傾斜至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方向,因此耦合構件180與本體側驅動軸100可容易卡合。
若更使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及非驅動側裝置推壓 構件151從圖30(b)所示的狀態往箭號N7方向移動,則如圖30(a)所示般,耦合構件180與本體驅動構件100的卡合完了。
此時,顯像卡匣B1是位於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承受部180a與本體驅動構件100的旋轉力賦予部100a會卡合的卡合位置,且耦合構件180是成為基準姿勢D0的姿勢。耦合構件180從第一傾斜姿勢D1往基準姿勢D0姿勢變化的過程是與先前敘述,將顯像卡匣B1往裝置本體A1安裝時,耦合構件180從第二傾斜姿勢D2往基準姿勢D0姿勢變化的過程同樣(參照圖21)。
並且,本實施例是在比耦合構件180與本體驅動構件100的卡合開始之圖31(b)所示的狀態更之前,先藉由裝置本體A1的驅動訊號來使本體驅動構件100旋轉。藉此,在顯像卡匣B1從圖31(c)所示的狀態移動至圖31(b)及圖31(a)所示的狀態的途中,耦合構件180與本體驅動構件100會卡合,成為驅動被輸入至顯像卡匣B1的構成。換言之,在顯像卡匣B1從離間狀態往抵接狀態移動的過程,成為驅動從裝置本體A1輸入至顯像卡匣B1的構成。這是因為在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與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移動方向之N9方向(參照圖27)耦合構件150形成可移動的構成。在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抵接之前,裝置本體A1的本體驅動構件100是旋轉。結果,成為使顯像滾輪13對於感光鼓10可一邊旋轉一邊抵接的構成。藉此,當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接觸時,由於可減 少感光鼓10與顯像滾輪13的各自的周面的速度差,因此可減少感光鼓10及顯像滾輪13消耗。
在此,當裝置本體A1所具備的馬達為單一時,為了一邊對感光鼓10傳達旋轉力,一邊遮斷往顯像滾輪13傳達旋轉力,而須離合器(clutch)機構。亦即,在從馬達往顯像滾輪13傳達旋轉力的驅動傳達機構需要設置可選擇性地遮斷驅動傳達的離合器機構。但,本實施例是在顯像卡匣B1從抵接狀態往離間狀態移動的過程,或從離間狀態往抵接狀態移動的過程,選擇耦合構件180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卡合及卡合解除。因此,無須在裝置本體A1或顯像卡匣B1設置離合器機構,可形成更便宜且省空間的顯像卡匣B1、裝置本體A1。
(驅動側抵接離間桿被離間面的抵接)
如圖41(a)所示般,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是具有由第一突出部70f的突出方向的前端部70p突出至顯像滾輪13側的被離間面70g。別的看法,第一突出部70f是前端為彎曲至顯像滾輪13側的形狀,在此彎曲的前部分設有被離間面70g。
圖41是被離間面70g的突出有無的說明圖。圖41(a)表示具有由第一突出部70f的突出側的前端部70p突出至顯像滾輪13側的被離間面70g之本實施例。圖41(b)是圖41(a)的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周邊擴大圖。圖41(c)是具有未由第一突出部70f的突出方向的前端部70p突出至顯像 滾輪13側的被離間面470g之例。圖41(d)是表示圖41(c)的驅動側抵接離間桿470周邊擴大圖。
如圖41所示般,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被離間面70g及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第一抵接面150a會抵接,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會持δ8的間隙而離間。
在此,如圖41(a)、圖41(b)所示般,將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在被離間面70g與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第一抵接面150a接觸的點設為接觸點70q。將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在第一抵接面150a與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被離間面70g接觸的點設為接觸點150q。
如圖41(b)所示般,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第一抵接面150a是由接觸點150q對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被離間面70g賦予離間力F17。因此,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被離間面70g是在接觸點70q接受反力F18。此時,反力F18是被分成:與第一抵接面150a平行的分力F19、及與第一抵接面150a垂直的分力F20。
分力F19的方向是對於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第一抵接面150a,為平行的方向,因此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是被離間面70g會一邊抵接於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第一抵接面150a,一邊在分力19的方向受力。
在此,如圖41(a)所示般,顯像卡匣B1是在驅動側側板(未圖示)被定位於以被支撐凸部80g為中心可搖動於箭號N5、箭號N6方向的驅動側搖動引導80。而且,而 且,在顯像滾輪13抵接於感光鼓10時,驅動側搖動引導80是對於驅動側側板(未圖示)可滑動地被支撐於箭號N3方向、箭號N4方向,而使顯像滾輪13的軸對於感光鼓10的軸能夠平行地修正。由於非驅動側也同樣,因此顯像卡匣B1是以被支撐凸部80g為中心,可旋轉於箭號N6方向,可滑動於箭號N3方向、箭號N4方向。
而且,如前述般,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是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規制抵接部70e與驅動側軸承構件36的規制部36b會抵接而決定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位置。因此,顯像卡匣B1是藉由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接受分力F19,以被支撐凸部80g為中心,所欲旋轉於箭號N5方向,滑動於箭號11方向。
因此,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是所欲移動至分力F19方向。此移動方向是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對於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移動至第一抵接面150a的底側之方向,成為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藉由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來卡合的方向。
另一方面,如圖41(d)所示般,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450的第一抵接面450a是接觸點450q對驅動側抵接離間桿470的被離間面470g賦予離間力F21。因此,在驅動側抵接離間桿470的被離間面470g的接觸點470q接受反力F22。此時,反力F22是被分成:與被離間面470g平行的分力F23、及與被離間面470g垂直的分力F24。
驅動側抵接離間桿470是驅動側抵接離間桿470的規 制抵接部470e與驅動側軸承構件436的規制部436b會抵接而決定驅動側抵接離間桿470與驅動側軸承構件436的位置。因此,顯像卡匣B1是藉由驅動側抵接離間桿470接受分力F23,以被支撐凸部80g為中心,所欲旋轉於箭號N5方向,滑動於箭號N4方向。
因而,驅動側抵接離間桿470是所欲移動至分力F23方向。為此,驅動側抵接離間桿470是在第一突出部470f的突出方向的前端部470p側,抵接於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450的第一抵接面450a,驅動側抵接離間桿470對於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450的卡合量變少。
因此,驅動側抵接離間桿470是僅分力F23方向的移動量,需要擴大第一突出部470f的突出量,空間成為必要。
藉由該等,具有比第一突出部70f的突出方向的前端部70p還突出至顯像滾輪13側的被離間面70g時,可設定縮小卡合量。亦即,此情況,相較於未具有突出的被離間面70g的情況,當顯像滾輪13從感光鼓10離間時,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會藉由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卡合。其結果,即使將卡合量設定更小,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還是與驅動側裝置本體構件150保持卡合狀態。若縮小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與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卡合量小,則會連帶著顯像卡匣B1的小型化。
<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與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及驅 動側顯像軸承36的規制部36b的配置所產生的效果>
如至此說明般,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的彈壓力F10是成為藉由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在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第三抵接面70c與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抵接面36d之間被壓縮而產生的構成(參照圖1)。並且,有關非驅動側也是同樣。
特別是在顯像加壓時,是成為利用彈壓力F10a來將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抵接的構成(參照圖27),該彈壓力F10a是藉由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以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支撐部36c為中心旋轉於箭號N9方向而產生。
並且,在顯像離間時,利用彈壓力F10來使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以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支撐部36c的凸台為中心旋轉於箭號N10方向,使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規制抵接部70e與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規制部36b抵接。藉此,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位置會被規制。而且,一邊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第二抵接面70b與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第一抵接面150a會抵接,一邊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會往箭號N8方向移動。藉此,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成為離間的構成(參照圖28(b))。亦即,成為使用顯像加壓時利用的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來規制顯像離間時的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位置之構成。
尤其顯像卡匣B1是對於裝置本體A1可裝卸的構成,為了使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與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參照圖25)確實地卡合,最好精度佳地定位驅動側抵 接離間桿70的位置。因為當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位置精度差時,例如需要進行以下那樣的對應,使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與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卡合。
1.將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第一抵接面150a與第二抵接面150b的距離(間隙)設成更大。
2.將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第一抵接面70a與第二抵接面70b的距離(厚度)設成更小。
但,該等的對應是裝置本體A1的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之往N8及N9方向的移動量會增大,結果造成裝置本體A1大型化。
若根據本構成,則成為使用顯像加壓時所利用的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來規制將顯像卡匣B1往裝置本體A1安裝時的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位置之構成。可貢獻裝置本體A1的小型化,且亦可精度佳地控制使感光鼓10與顯像滾輪13離間的時機或顯像滾輪13對於感光鼓10的離間量。
若根據本構成,則成為可在顯像離間時及顯像卡匣B1的安裝時也使用顯像加壓時所利用的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來精度佳地定位顯像離間時的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位置之構成。並且,為了規制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位置,而使用顯像加壓時所利用的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因此不須特別新的零件。
並且,將接受用以使顯像滾輪13對於感光鼓10抵接的力之第一抵接面70a及用以使離間的力之第二抵接面 70b的雙方設成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一零件。藉此集中機能,亦可削減顯像卡匣B1的零件件數。
又,若根據本實施例,則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會從設在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推壓構件來受力,藉此可省空間進行顯像滾輪往感光鼓的抵接離間。藉此,畫像形成裝置或顯像卡匣會被小型化。並且,在使顯像滾輪從感光鼓離間時,可抑制施加於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電性連接的顯像卡匣的電極部之力的上昇。由於施加於電極部的負荷變小,因此電極部的耐久性會提升。由於電極部的強度被壓制,因此可達成具有電極部的顯像卡匣或具備顯像卡匣的畫像形成裝置的低成本化。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是說明顯像卡匣B1與鼓卡匣C被分離的構成。亦即,顯像裝置為顯像卡匣B1與感光體鼓10分別被卡匣化,對於畫像形成裝置的裝置本體裝卸的構成。但,本實施例所被適用者並非限於如此的構成。
例如,即使為顯像卡匣B1與鼓卡匣C不分離的構成,還是可適用本實施例的構成。亦可為使能夠將顯像卡匣B1(顯像裝置)對於鼓卡匣C旋轉結合而構成的製程卡匣裝卸於畫像形成裝置的裝置本體那樣的構成。亦即,亦可思考在具備感光體鼓10及顯像裝置的卡匣(製程卡匣)設置本實施例所揭示的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那樣的構成。
<耦合構件180與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非驅動側抵接離 間桿72的關係>
耦合構件180是形成至少可移動於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及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移動方向之N9方向(參照圖27)。因此,當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及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移動於N9、N10方向時,不對耦合構件150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之間的卡合造成影響,可成為順暢的動作。
又,如圖27(a)所示般,顯像滾輪13抵接於感光鼓10的方向之N6方向、及耦合構件180的旋轉方向(圖8的X6方向)之N13方向會形成同一方向。若根據此構成,則耦合構件180從本體側驅動構件100接受的偶力是以被支撐凸部80g為中心作為使顯像卡匣B1旋轉於N6方向的力矩作用。然後,在顯像滾輪13是成為將顯像滾輪13加壓至感光體鼓10的加壓力之N6方向的力矩會作用。
假若耦合構件180的旋轉方向為與N6方向相反方向,則顯像滾輪13藉由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而從感光體鼓10逃離的方向的力矩(圖27的N5方向)會作用,因此加壓力損失。但,本構成是如此的加壓力的損失不易發生。
並且,藉由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而產生的N6方向的力矩是為了使耦合構件180旋轉而從必要的負荷扭矩產生者。由於卡匣的負荷扭矩是依零件尺寸及耐久性而變化,因此藉由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而產生的N6方向的力矩也變化。另一方面,本實施例亦為抵接離間桿70、 72從裝置本體A1受力,使顯像滾輪13對於感光體鼓10抵接的構成。抵接離間桿70、72之N6方向的加壓力是僅以零件尺寸來規定,不產生耐久變動。
因此,為了使顯像滾輪13對於感光體鼓10更安定地抵接,最好如其次般。亦即,相較於抵接離間桿70、72從裝置本體A1受力而產生的N6方向的力矩,最好縮小藉由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而產生的N6方向的力矩。於是,本實施例是如圖27所示般,連結被支撐凸部80g與耦合構件180的距離要比驅動側搖動引導80的被支撐凸部80g與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距離更短。藉由此構成,可有效地利用藉由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所產生的N6方向的力矩作為顯像滾輪13的加壓力。而且,藉由此構成,可抑制藉由耦合構件180的旋轉力而產生的N6方向的力矩的變動的影響,藉此更安定地使顯像滾輪13對於感光體鼓10抵接。
而且,如圖1所示般,由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線方向來看,以和連結顯像滾輪13的旋轉中心13Z與耦合構件180的旋轉中心之直線Z31平行的方向作為N14(第1方向)方向。由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線方向來看顯像框體時,有關N14方向,顯像滾輪13是被配置於顯像框體的一端側,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第一突出部70f(特別是第一抵接面70a、第二抵接面70b)會被配置於顯像框體的另一端側。亦即,將第一突出部70f(特別是第一抵接面70a、第二抵接面70b)配置於某程度離開顯像滾輪13的位 置。
藉此,可在顯像滾輪13的附近確保配置耦合構件180等的構件的空間,該耦合構件180等的構件為在顯像框體的一端側配置於顯像滾輪13的附近的情形為適當者。在顯像卡匣B1內的顯像滾輪13的附近配置的情形為適當的構件的佈局的自由度會提升。因此,在本實施例中,由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線方向來看時,有關N14方向,將耦合構件180配置於比第一突出部70f(第一抵接面70a、前述第二抵接面70b)更近顯像滾輪13的位置。
並且,在驅動側顯像軸承36是具備可抵接於記錄媒體2的記錄媒體抵接部36m,該記錄媒體2是在顯像卡匣B1被安裝於裝置本體A1的狀態下,於裝置本體A1的內部的搬送引導3d內朝轉印夾部6a搬送而來。
說明有關此情形。如上述般,有關N14方向,將第一突出部70f(特別是第一抵接面70a、第二抵接面70b)的位置設為離開顯像滾輪13的位置。藉此,可在裝置本體A1之離開顯像滾輪13的位置配置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因此可將顯像卡匣B1之抵接於感光鼓10的顯像滾輪側的部分配置在搬送引導3d的附近。藉此,可在裝置本體A1內之顯像卡匣B1與搬送引導3d之間減少死空間。
如此本實施例是將顯像卡匣B1配置於搬送引導3d的附近。因此,由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線方向來看時,有關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N14方向,在比第一突出部 70f(第一抵接面70a、前述第二抵接面70b)更接近顯像滾輪13的位置設置記錄媒體抵接部36m。
<顯像側蓋34的詳細>
圖45及圖46是表示顯像側蓋34的詳細圖。圖45(a)是由外側來看顯像側蓋34的正面圖,圖45(b)是由內側來看顯像側蓋34的背面圖,圖46是分別由正面及背面來看的立體圖。
顯像側蓋34是構成卡匣B1的顯像框體之一個的框架構件。顯像側蓋34是由板狀的正面部34e、及形成其背側的背面部34f所構成。在正面部34e的邊緣,以能包圍背面部34f的方式,緣部34g會被設成從正面部34e突出。
將耦合構件180配置於內側的孔34a會被設成貫通正面部34e與背面部34f。
在孔34a的側方是設有比正面部34e更突出的第一突起(定位部)34b。在第一突起(定位部)34b的側方是設有比第一突起(定位部)34b更大於徑方向,同樣比正面部34e更突出的第二突起(旋轉停止部)34c。第二突起(旋轉停止部)34c是比第一突起(定位部)34b更遠離孔34a的位置。
在第一突起(定位部)34b與第二突起(旋轉停止部)34c之間是設有連接兩者的連結部34k,在連結部34k與正面部34e之間是設有第一溝部341。
在孔34a與第一突起(定位部)34b之間是設有第三突 起(彈簧支撐部)34h。第三突起(彈簧支撐部)34h的高度是比第一突起(定位部)34b及第二突起(旋轉停止部)34c更低。
以第三突起(彈簧支撐部)34h的孔34a為中央,在對向側具有溝延伸於圓周方向的第二溝部(34o)。第二溝部(34o)是引導耦合彈簧185。
在第一突起(定位部)34b的下方是具有由稜線34p1、34p2所構成的第四突起(34p)。稜線34p1、34p2是彼此交叉,交叉角度是形成鈍角。第四突起(34p)的高度是比第一突起(定位部)34b及第二突起(旋轉停止部)34c更低。
在第一突起(定位部)34b與第二突起(旋轉停止部)34c的上方是設有貫通正面部34e及背面部34f的圓弧狀溝部34q。圓弧狀溝部34q是為了使耦合桿55的旋轉規制部55y露出於外部而設(參照圖12)。
並且,顯像側蓋34是具有罩部34t。罩部34t是在顯像滾輪13的長邊方向(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以不從外側露出的方式覆蓋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至少一部分、及彈簧71的至少一部分。藉此,可自外部的衝撃保護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或彈簧71,且可防止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或彈簧71從驅動側顯像軸承36脫落。另外,罩部34t是只要在顯像滾輪13的長邊方向(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以不從外側露出的方式覆蓋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至少一部分或彈簧71的至少一部分即可。
如以上般,藉由使各種機能部匯集於顯像側蓋34,可達成小型化。並且,可自外部的衝撃保護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
<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詳細>
圖47及圖48是表示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詳細圖。圖47(a)是由外側來看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正面圖,圖47(b)是由內側來看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背面圖,圖48是分別由正面及背面來看的立體圖。
驅動側顯像軸承36是與構成卡匣B1的顯像框體的顯像側蓋34為別的一個框架構件。驅動側顯像軸承36是由板狀的正面部36f、及形成其背側的背面部36g所形成。在正面部36f的邊緣,緣部背面部36h會被設成可從正面部36f突出,而使能夠包圍背面部36g。
以能夠貫通正面部36f及背面部36g的方式設有孔36a。在孔36a的內側是配置有顯像滾輪13,支撐顯像滾輪13。亦可直接支撐於孔36a,或經由構件來支撐。
在孔36a的側方是設有突出部36i。突出部36i是具有圓筒形狀。在突出部36i的內側是設有規制耦合構件180的相位規制凸台180e的位置之相位規制部36kb。相位規制部36kb是具有在內側配置耦合構件180之大略三角形的孔形狀。相位規制部36kb是由第一傾斜規制部36kb1及第二傾斜規制部36kb2所形成,構成各個溝的一部分。
在隔著突出部36i與孔36a對向的位置,設有用以支撐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支撐部36c。支撐部36c是具有突出的圓筒形狀。
在支撐部36c的下方是設有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規制部36b。規制部36b是具有從正面部36f突出的壁形狀,位於驅動側顯像軸承36的邊緣。
在規制部36b的對向側,於突出部36i的下方,設有用以和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抵接的抵接面36d。抵接面36d也與規制部36b同樣,成為從正面部36f突出的壁形狀。
由圖47的正面方向來看,有關規制部36b與抵接面36d的配列方向,以能夾在規制部36b與抵接面36d之間的方式設有孔36j。孔36j是為了使驅動齒輪等露出而設。
如以上般,藉由驅動側顯像軸承36,可高精度維持耦合構件180的位置與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位置。並且,可高精度維持顯像滾輪13的位置與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位置。
其次,利用圖32來說明有關實施例2。圖32是由驅動側來看顯像卡匣B1的側面圖。
在實施例1中是針對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設成對於驅動側顯像軸承36可轉動的構成進行說明。但,如圖32 所示般,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2亦可為設成對於驅動側顯像軸承362可滑動的構成。有關未說明的記述是與實施例1同樣的構成。
圖32(a)是由驅動側來看顯像滾輪13對於感光鼓10抵接的狀態的側面圖及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2周圍的剖面圖。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2的凸部702b是卡合於驅動側顯像軸承362的溝部362c。而且,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2的凸部702j是卡合於顯像側蓋342的溝部342y。藉此,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2是對於驅動側顯像軸承362及顯像側蓋342可滑動(直線移動)於箭號N72、N82方向。並且,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2是設成一端712d會與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2的第三抵接面702c抵接,另一端712e會與驅動側顯像軸承362的抵接面362d抵接。在此構成中,如圖32(b)所示般,與實施例1同樣,顯像卡匣B1是藉由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第2抵接面150b與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2的第一抵接面702a抵接來接受外力F11。其結果,對於感光鼓10,顯像滾輪13是以預定的壓抵接。
其次,說明有關移往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離間的狀態的動作。圖32(c)是表示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往箭號N82方向只移動距離δ6的狀態,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2的第一抵接面702a與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第二抵接面150b為離間的狀態。此時,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2是接受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的彈壓力F10,滑動於 箭號N82的方向,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2的規制抵接部702e與驅動側軸承構件362的規制部362b會抵接。藉此,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2決定位置。
圖32(b)是表示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朝箭號N82方向只移動距離δ7的狀態。藉由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更朝箭號N82方向移動,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2的被離間面702g與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第一抵接面150a會抵接,更使顯像卡匣B1往箭號N82方向移動。其結果,顯像卡匣B1是以搖動引導80的被支撐凸部80g為中心(未圖示)往箭號N5方向揺動。此時,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是成為彼此僅距離δ8取間隙離間的狀態。
非驅動側也是與驅動側同樣的構成。並且,其他的構成是與實施例1同樣,可取得與實施例1同樣的效果(但,除了記載於實施例1的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位置誤差與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的壓縮量的關係以外)。
其次,利用圖42來說明有關適用本發明的第3實施例。有關未說明的記述則是與實施例1同樣的構成。
圖42是驅動側抵接離間桿201為板彈簧的模式圖。
如圖42所示般,驅動側抵接離間桿201是以SUS等的材料所製作的彈性體。驅動側抵接離間桿201是具有第一抵接面201a、第二抵接面201b、支撐部201d、及彈性 變形部201h,且支撐部201d會被支撐於軸承202的被支撐部202b。
在此,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203是設有第一抵接面203a、第二抵接面203b,可滑動於箭號N7方向、箭號N8方向。
並且,顯像卡匣B1是在驅動側側板(未圖示)被定位於以被支撐部210b為中心可搖動於箭號N5、箭號N6方向的驅動側搖動引導210。非驅動側也同樣,因此顯像卡匣B1是以被支撐部210b為中心可旋轉於箭號N5、箭號N6方向。
使感光鼓10與顯像滾輪13加壓時,如圖42(a)所示般,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203會移動於箭號N7方向。然後,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203的第二抵接面203b是抵接於驅動側抵接離間桿201的第一抵接面201a。
而且,一旦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203移動於箭號N7方向,則如圖42(b)所示般,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203的第二抵接面203b是使驅動側抵接離間桿201的彈性變形部201h變形。在該狀態下,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203的第二抵接面203b是對驅動側抵接離間桿201的第一抵接面201a賦予力F41。此時,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203的第二抵接面203b會接受反力F42。在此,顯像卡匣B1是以被支撐部201b為中心可旋轉於箭號N5、箭號N6方向,因此顯像卡匣B1是藉由力F41的外力來移動於箭號N5方向。因此,顯像滾輪13會抵接於感光鼓10。
而且,一旦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203移動於箭號N7方向,則如圖42(c)所示般,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203的第二抵接面203b是使驅動側抵接離間桿201的彈性變形部201h變形。在該狀態下,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203的第二抵接面203b是對驅動側抵接離間桿201的第一抵接面201a賦予力F45。此時,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203的第二抵接面203b是藉由驅動側抵接離間桿201的第一抵接面201a來接受反力F46。顯像滾輪13會抵接於感光鼓10而決定顯像卡匣B1的姿勢,因此成為:F45>F41
如圖42(c)所示般,顯像滾輪13會被加壓於感光鼓10。
如圖42(d)所示般,使感光鼓10與顯像滾輪13離間時,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203會移動於箭號N8方向。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203的第一抵接面203a是與驅動側抵接離間桿201的第二抵接面201b抵接。
而且,一旦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203移動於箭號N8方向,則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203的第一抵接面203a是一邊使驅動側抵接離間桿201的彈性變形部201h變形,一邊對驅動側抵接離間桿201的第二抵接面201b賦予力F44。
此時,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203的第一抵接面203a是由驅動側抵接離間桿201的第二抵接面201b來接受反力F43。
在此,顯像卡匣B1是以被支撐部210b為中心可旋轉於箭號N5、箭號N6方向,因此顯像卡匣B1是以被支撐部210b為中心移動於箭號N6方向,顯像滾輪13會從感光鼓10離間。
如此,本實施例是一體地形成彈性變形部(彈性部)201h、及具備第一抵接面201a和第二抵接面201b的部分(可動部)作為一個構件的一部分。具體而言,驅動側抵接離間桿201會以板彈簧構成。藉此,不需要實施例1所示之作為壓縮彈簧的彈壓構件之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參照圖41(a))。因此,可確保空間,所以顯像卡匣B1的設計自由度會增加,或小型化。
而且。如實施例1所示般,在驅動側抵接離間桿201具有被加壓面(第一抵接面201a)及被離間面(第二抵接面201b)。在該等中,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203的加壓面(第二抵接面203b)及離間面(第一抵接面203a)會分別作用。藉此,可使用驅動側抵接離間桿201的單一零件來因應所需選擇感光鼓10與顯像滾輪13的抵接狀態或離間狀態。其結果,顯像卡匣B1的構成的簡易化為可能。
另外,上述說明雖是以驅動側為代表進行說明,但在非驅動側也可為同樣的構成。又,亦可將驅動側抵接離間桿201設為使用可彈性變形的樹脂構件等來成形的構件。
並且,在上述任一的實施例中,亦可適用一體地形成本實施例的可動部及彈性部作為一個構件的一部分之構成。
其次,利用圖43來說明有關適用本發明的第4實施例。本實施例是由抵接離間桿的彈簧來接受彈壓力的部分的配置是與上述各實施例不同。有關未說明的記述則是與實施例1同樣的構成。
圖43是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302會比通過驅動側抵接離間桿301的被支撐部301d的中心來和第一突出部301f的突出方向之箭號M1方向垂直的線還要配置於與箭號M1方向相反側的模式圖。
如圖43(a)所示般,驅動側抵接離間桿301是具有第一抵接面301a、第二抵接面301b、第三抵接面301c、被支撐部301d、規制抵接部301e、另一端部301m。而且,驅動側抵接離間桿301是藉由被支撐部301d來對於驅動側顯像軸承306可旋轉被支撐於支撐部306b。
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302是壓縮彈簧,一端部302d會與第三抵接面301c抵接,另一端部302e會抵接於設在驅動側顯像軸承306的抵接面306d。
在此,於顯像卡匣B1單體的狀態,驅動側抵接離間桿301是在第三抵接面301c中由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302來受力於箭號F30方向。此時,以支撐部306b為中心旋轉於箭號N10方向,規制抵接部301e抵接於驅動側顯像軸承306的規制部306e。
並且,顯像卡匣B1是被定位於以驅動側側板(未圖 示)的被支撐部310b中心可搖動被支撐於箭號N5、箭號N6方向的驅動側搖動引導310。由於非驅動側也同樣,因此顯像卡匣B1是以被支撐部310b為中心可旋轉於箭號N5、箭號N6方向。
在此,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303是設有第一抵接面303a、第二抵接面303b,而可滑動於箭號N7方向、箭號N8方向。
使感光鼓10與顯像滾輪13加壓時,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303會移動於箭號N7方向。然後,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303的第二抵接面303b是抵接於驅動側抵接離間桿301的第一抵接面301a。驅動側抵接離間桿301是以支撐部306b為中心可旋轉,因此驅動側抵接離間桿301是旋轉於N20方向,規制抵接部301e會離開規制部302e。
此時,驅動側抵接離間桿301的第三抵接面301c是接受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302的彈壓力F30,箭號N10方向的力矩M10會作用於驅動側抵接離間桿301。此時,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303的第二抵接面303b與驅動側抵接離間桿301的第一抵接面301a會抵接。因此,驅動側抵接離間桿301的第一抵接面301a是從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303的第二抵接面303b接受力F32,而使與力矩M10相稱的力矩會作用於驅動側抵接離間桿301。因此,在顯像卡匣B1是力F32的外力會作用。
而且,顯像卡匣B1是以被支撐部310b為中心可旋轉於箭號N5、箭號N6方向,因此顯像卡匣B1是藉由力 F32的外力來移動於箭號N5方向。此時,顯像滾輪13會抵接於感光鼓10。顯像卡匣B1是藉由顯像滾輪13抵接於感光鼓10來決定箭號N5方向的旋轉姿勢。
而且,一旦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303移動於箭號N7方向,則由於顯像卡匣B1在箭號N5方向是不能旋轉,因此驅動側抵接離間桿301是以支撐部306b為中心旋轉於N20方向。然後,驅動側抵接離間桿301的第三抵接面301c是接受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302的彈壓力F31(參照圖43(b))。
在此,因為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302更被壓縮,所以成為:F31>F30。
由於顯像卡匣B1已在箭號N5方向不能旋轉,因此顯像滾輪13會被加壓於感光鼓10。
使感光鼓10與顯像滾輪13離間時,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303會移動於箭號N8方向,第一抵接面303a會抵接於第二抵接面301b。由於驅動側抵接離間桿301是以支撐部306b為中心可旋轉於箭號N10方向,因此規制抵接部301e會抵接於軸承306的規制部306e,驅動側抵接離間桿301會決定位置。
而且,一旦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303移動於箭號N8方向,則顯像卡匣B1是以被支撐部310b為中心可旋轉於箭號N5、箭號N6方向,因此顯像卡匣B1是以被支撐部310b為中心移動於箭號N6方向。然後,顯像滾輪13會從感光鼓10離間。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43所示般,由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方向來看,第一抵接面(力承受部)301a與第三抵接面(彈壓力承受部)301c之間的距離是比第一抵接面301a與被支撐部301d的距離更長。藉此,在實施例1所示之相當於作為壓縮彈簧的彈壓構件之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的構件的位置配置自由度會增加,因此設計自由度會增加。
而且,如實施例1所示般,在驅動側抵接離間桿301具有被加壓面(第一抵接面301a)及被離間面(第二抵接面301g)。在該等中,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303的加壓面(第二抵接面303b)及離間面(第一抵接面303a)會分別作用。藉此,可使用驅動側抵接離間桿301的單一零件來因應所需選擇感光鼓10與顯像滾輪13的抵接狀態或離間狀態。其結果,顯像卡匣B1的構成的簡易化為可能。
又,實施例4的變形例,亦可設為其次那樣的構成。
本變形例是如圖54所示般,在驅動側顯像軸承336設置規制部336b。在本變形例中,加壓彈簧71的位置是與實施例1相同,隔著支撐部36c,在相反方向設置突出部(被規制部)360b,使突出部360b抵接於規制部336b的構成。另外,在彈壓力承受部370c接受來自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的彈壓力之構成是與實施例1同樣。
若根據本變形例,則在規制部336b的驅動側顯像軸承336內的配置自由度會增加。並且,藉由拉長來自支撐部36c的距離,亦可減少加諸於規制部336b的力,亦可 抑制容器變形。亦即,從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的第二抵接面150b被加壓的第一抵接面370a、支撐部36c及突出部360b的關係是如其次般。由顯像滾輪13的軸線方向來看,第一抵接面370a與突出部360b的距離是比第一抵接面370a與支撐部36c的距離更長。另外,上述說明雖是以驅動側為代表進行說明,但在非驅動側也可為同樣的構成。
並且,在上述任一的實施例中也可適用本實施例的第三抵接面(彈壓力承受部)301c的配置、及或本變形例的規制部336b的配置。
其次,利用圖50來說明有關適用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本實施例的顯像卡匣B1是只在非驅動側設有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點與上述各實施例不同。有關未說明的記述則是與實施例1同樣的構成。
如圖50所示般,本實施例的顯像卡匣B1是在驅動側未設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及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虛線部分)。另一方面,只在非驅動側設置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及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3(未圖示)。亦即,有關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線的方向,只在未配置有顯像框體的耦合構件180的側配置有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或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3。另外,有關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線的方向,所謂未配置有顯像框體的耦合構件180 的側是表示有關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線的方向,比卡匣B1的中央更未配置有耦合構件180的側的部分。
如圖8所示般,在驅動側,耦合構件180會旋轉於箭號X6方向。接受該旋轉力的顯像卡匣B1是與驅動側搖動引導80一體以支撐部90c(參照圖27)為中心揺動於圖27所示的箭號N6方向。當藉由耦合構件180所接受的驅動力而產生的N6方向的力矩為處於充分時,僅此在驅動側可使顯像滾輪13對於感光體鼓10壓接。
另一方面,在非驅動側,由於無法取得像驅動側那樣程度藉由耦合構件180所接受的驅動力而產生的N6方向的力矩,因此與實施例1同樣為使用被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構成。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皆可適用本實施例只在非驅動側設有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構成。然後,藉由本實施例的適用,可實現隨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削減之零件件數的削減所產生成本降低。
利用圖51、圖52來說明有關適用本發明的第6實施例。本實施例是只在卡匣B1的一端部設有承受使顯像滾輪13抵接時的力量之第1力承受部,只在另一端部設有承受使顯像滾輪13離間時的力量之第2力承受部的點與上述各實施例不同。有關未說明的記述則是與實施例1同樣的構成。
圖51是表示顯像滾輪13抵接於感光鼓10時的圖。圖51(a)是表示驅動側抵接離間桿170、及予以支撐的驅動側顯像軸承236的圖,圖51(b)是表示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及予以支撐的非驅動側顯像軸承246的圖。
如圖51所示般,有關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線的方向,在另一端部的驅動側,驅動側抵接離間桿170可轉動地被支撐於驅動側顯像軸承236。但,像實施例1所示那樣的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是未被設置。因此,一旦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移動於箭號N7方向,則驅動側抵接離間桿170會以支撐部236c為中心逆時針轉動。但,無法使顯像滾輪13對於感光鼓10推壓的力在驅動側抵接離間桿170的作用賦予驅動側顯像軸承236。但,在驅動側,像實施例5那樣,藉由耦合構件180接受驅動力來接受使顯像滾輪13對於感光體鼓10抵接的方向的力矩。因此,可藉由此力矩來使顯像滾輪13壓接於感光體鼓10。
另一方面,有關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線的方向,在另一端部的非驅動側是設有與實施例1同樣的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第一抵接面72a會被推壓至移動於N7方向的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1而轉動,藉此推壓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3,使顯像滾輪13對於感光鼓10推壓。
圖52是表示顯像滾輪13自感光鼓10離間時的圖。
藉由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往箭號N8方向移動,驅動側抵接離間桿170會與驅動側軸承構件236的規制部 236b抵接。而且,藉由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往箭號N8方向移動,推壓驅動側抵接離間桿170的被離間部170g而使顯像卡匣B1移動,使顯像滾輪13從感光鼓10離間。
另外,亦可為驅動側抵接離間桿170對於驅動側軸承構件236固定的構成或在驅動側軸承構件236一體地設置相當於被離間部170g的部分。
另一方面,在非驅動側是未具有實施例1所示的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的規制部46e。因此,即使非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1移動於箭號N8方向,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也是僅以支撐部246f為中心順時針轉動,無使顯像滾輪13從感光鼓10離間的作用。此時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3是形成自然長。此時非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3是亦可離開從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
但,因為在驅動側接受為了離間的力,所以將驅動側軸承構件236的剛性形成一定以上,藉此在非驅動側也可進行離間。此離間時,顯像滾輪13是亦可對於感光鼓10以形成傾斜的形式來離間。亦即,驅動側的顯像滾輪13是大幅度從感光鼓10離間,但在非驅動側是形成比驅動側更小的離間量。於是,先提高驅動側軸承構件236的剛性,而使能夠在顯像滾輪13與感光鼓10之間成為必要的離間量的最小值以上的離間量。如此,本實施例是只在卡匣B1的一端部設置接受使顯像滾輪13抵接時的力之第1力承受部(第一抵接面72a)。而且,只在卡匣B1的另一端 部設置接受使顯像滾輪13離間時的力之第2力承受部(被離間部170g)。亦即,在卡匣B1設置接受使顯像滾輪13抵接時的力及使顯像滾輪13離間時的力之從裝置本體不同的方向(相反方向)的力的2個部分(第1力承受部、第2力承受部)。而且,將該2個的部分(第1力承受部、第2力承受部)設在有關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線的方向,卡匣B1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
本實施例的第1力承受部、第2力承受部的構成是在上述實施例5以外的實施例的任一中也可適用。
若根據本實施例,則相對於實施例1,不需要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可實現降低成本。又,由於在非驅動側隨離間之顯像卡匣B1的移動量少,因此可抑制可移動地支撐顯像卡匣B1的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的消耗。
利用圖53來說明有關適用本發明的第7實施例。在此,有關未說明的記述則是與實施例1同樣的構成。
在實施例1中,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及非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是顯示在以規制部36b、46e及加壓彈簧71、73所夾入的狀態下決定位置的構成。但,像圖53那樣,驅動側抵接離間桿270亦可為在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171與規制部36b之間未決定位置的構成(在非驅動側也可為同樣的構成)。此構成是可適用在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171的自由長為短的情況。
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為往N7方向(參照圖28)移動的動作,離間桿270是抵接於規制部36b。並且,為往N8方向移動的動作,離間桿270是壓縮加壓彈簧171。在此,規制部36b是設在可規制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往遠離顯像滾輪13的方向移動的位置。
在上述任一的實施例中也可適用本實施例的構成。
利用圖55、56來說明有關適用本發明的第8實施例。本實施例是耦合構件的構成與上述各實施例不同。有關未說明的記述則是與實施例1同樣的構成。
實施例1是在裝置本體A1側不設離合器機構,對於旋轉的本體驅動構件100卡合耦合構件180,且可從旋轉的本體驅動構件100將耦合構件180解除卡合。其具體的構成,是藉由設為耦合構件180可傾斜的構成來達成。
本實施例是說明與實施例1同樣在裝置本體A1側不設離合器機構,卡合於旋轉的本體驅動構件100,且可卡合解除的耦合構成。
圖55(a)是表示設在本實施例的顯像卡匣B2之耦合構件280的立體圖。顯像側蓋34是省略。圖55(b)是表示組裝耦合構件280的狀態的立體圖。
耦合構件280是在驅動輸入齒輪127內,構成進退自如於耦合構件280的旋轉軸線L2方向。在耦合構件280與驅動輸入齒輪127之間是設有彈壓構件130,耦合構件 280是經常被彈壓至軸線L2方向外側。被設在耦合構件280的旋轉力承受部280a1、280a2會從本體側驅動構件100(參照圖8參照)接受驅動力。而且,旋轉力傳達部280c1、280c2會將驅動力傳達至驅動輸入齒輪127的旋轉力被傳達部127d1、127d2,藉此將驅動傳至顯像滾輪13。
在耦合構件280的前端側是設有外圓錐面280e。該部分會抵接於本體側驅動構件100(參照圖8)的前端面,藉此往軸線L2方向內側退避,與本體側驅動構件100卡合。並且,在外圓錐面280e的內側是與實施例1同樣設有圓錐部280g,因此同樣抵接於本體側驅動構件100的前端面,藉此往軸線L2方向內側退避,從本體側驅動構件100離脫。
藉由以上那樣的構成,可不在裝置本體A1側設置離合器機構,往旋轉的本體驅動構件100卡合及離脫。
並且,與實施例1同樣,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及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也可被設置。
圖56(a)是本實施例的正面圖,圖56(b)是圖56(a)的A-A剖面圖。
耦合構件280是藉由彈壓構件130來可移動地被支撐於軸線L2方向。設在耦合構件280的圓筒外徑部280h(滑動部)會在驅動側顯像軸承136的圓筒內徑部(被滑動部)136h內可滑動地被支撐。
在此,如圖56(b)所示般,圓筒外徑部280h(滑動部) 與圓筒內徑部(被滑動部)127h是配置成其至少一部分會與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重疊於軸線L2方向。藉此以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所產生的力來產生扭轉驅動側顯像軸承136那樣的力矩,可抑制影響對滑動部280h、127h的變形。因此,可抑制妨礙往耦合構件280的軸線L2方向的進退動作。
並且,定義與彈壓構件130的彈壓方向L2正交的平面L2X。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的彈壓方向L4與平面L2X所成的角度θ是-45°≦θ≦+45°(-45°度以上、+45°以下)的範圍為理想。更理想是-10°≦θ≦+10°(-10°以上、+10°以下)。最理想是θ≒0°(0°或實質上0°)。藉此可抑制彈壓構件130影響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的彈壓力。亦即,彈壓構件130是在耦合構件280從本體側驅動構件100傳達驅動的期間,經常處於彈壓狀態。此時,彈壓構件130所產生的力成分不太作用於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的方向較對於驅動側顯像加壓彈簧71的影響小,加壓力的精度會提升。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也可適用本實施例的耦合構件280的構成,設為本實施例那樣的彈壓方向L4、L2的關係。
利用圖57來說明有關適用本發明的第9實施例。本實施例是未具有規制部的點與上述各實施例不同。有關未 說明的記述則是與實施例1同樣的構成。
本實施例的卡匣B1是在驅動側顯像軸承436未設有相當於實施例1的規制部36b的構件。因此,使顯像滾輪13從感光體鼓10離間時是利用彈簧471的彈性力。
如圖57所示,扭轉線圈彈簧的彈簧471的一端部是藉由夾於驅動側顯像軸承436的卡合部436d1、436d2之間來與驅動側顯像軸承436卡合。另一方面,彈簧471的另一端部是藉由夾於驅動側抵接離間桿470的卡合部470c1、470c2之間來與驅動側抵接離間桿470卡合。
圖57(a)是表示顯像滾輪13抵接於未圖示的感光體鼓的狀態的圖。驅動側抵接離間桿470的第一抵接面470a會藉由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來推壓至N7方向,藉此在將彈簧471的狀態下,顯像滾輪13成為抵接於感光體鼓的狀態。此時,彈簧471的一端部是衝突於卡合部436d1,彈簧471的另一端部是衝突於卡合部470c1,驅動側抵接離間桿470會經由卡合部470c1來從彈簧471接受彈壓力。藉此,可維持顯像滾輪13與感光體鼓的適當的抵接壓。
圖57(b)是表示顯像滾輪13從感光體鼓離間的狀態的圖。驅動側抵接離間桿470的被離間部470g會藉由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來推壓至N8方向,藉此彈簧471的一端部是衝突於卡合部436d2,彈簧471的另一端部是衝突於卡合部470c2。因此,彈簧471是成為比自由長更伸長的狀態。藉此,可利用彈簧471的彈性力來使驅動側顯 像軸承436移動至顯像滾輪13從感光體鼓離間的方向。
藉由如此使彈簧比自由長更伸長,亦可利用彈簧的彈性力來使顯像滾輪從感光體鼓離間。
並且,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也可適用本實施例的構成。
<其他的事項>
另外,在上述的各實施例中,顯像卡匣B1、B2與鼓卡匣C為分離的構成。亦即,顯像裝置是作為顯像卡匣B1、B2與感光體鼓10個別被卡匣化,為對於畫像形成裝置的裝置本體裝卸的構成。然而,上述的實施例是在如此的構成以外也可適用。
例如,即使是顯像卡匣B1、B2與鼓卡匣C不分離的構成,上述任一實施例的構成也可適用。亦即,亦可為使製程卡匣裝卸於畫像形成裝置的裝置本體那樣的構成,該製程卡匣是對於鼓卡匣C可轉動地結合顯像卡匣B1、B2(顯像裝置)而構成。亦即,製程卡匣是具備感光體鼓10及顯像裝置。而且,此製程卡匣與各實施例同樣具備第1可動構件120、第2可動構件121。
以下,說明有關製程卡匣的一例。圖49是由顯像滾輪13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來看被安裝於裝置本體A2的製程卡匣BC的圖。圖49(a)是表示顯像滾輪13抵接於感光體鼓10的狀態,圖49(b)是表示顯像滾輪13自感光體鼓10離間的狀態。
在圖49中是記載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作為裝置本體A2的一部分。在此,裝置本體A2是除了具有引導製程卡匣BC的裝卸的引導構件(未圖示)的點、及無驅動側搖動引導80、非驅動側搖動引導81的以外,成為與上述實施例說明的裝置本體A1同樣的構成。當然,在裝置本體A2的非驅動側是設有與裝置本體A1同樣的非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1。
製程卡匣BC主要是具有:作為顯像框體的驅動側顯像軸承536、感光體支撐框體521、及耦合構件180。驅動側顯像軸承536是支撐顯像滾輪13、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及被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2(未圖示)。除了具備可旋轉地被支撐於感光體支撐框體521的長孔521a的凸台536a的點以外,驅動側顯像軸承536是與上述實施例的驅動側顯像軸承36同樣的構成,因此同樣的部分的詳細省略。感光體支撐框體521是支撐感光體鼓10。
在藉由長孔521a來支撐凸台536a之下,驅動側顯像軸承536可以凸台536a作為旋轉中心來對於感光體支撐框體521轉動。驅動側顯像軸承536是藉由被架設於感光體支撐框體521之間的未圖示的彈簧來彈壓至顯像滾輪13抵接於感光體鼓10的方向。另外,長孔521a是亦可為圓形的孔。
製程卡匣BC被安裝於裝置本體A2的狀態是感光體支撐框體521會被定位於裝置本體A2的未圖示的定位部,固定成不動。然後,如圖49(a)所示般,在驅動側, 藉由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來推壓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第一抵接面70a,藉此使驅動側顯像軸承536以凸台536a作為旋轉中心來逆時針轉動。藉此,可使顯像滾輪13抵接於感光體鼓10。
又,如圖49(b)所示般,在驅動側,藉由驅動側裝置推壓構件150來推壓驅動側抵接離間桿70的被離間部70g,藉此以凸台536a為旋轉中心,使驅動側顯像軸承536順時針轉動。藉此,可使顯像滾輪13從感光體鼓10離間。
如此,在上述的任一實施例中亦可為將顯像卡匣B1、B2置換成製程卡匣BC的構成。
本發明並非限於上述實施形態,亦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及範圍來實施各種的變更及變形。因此,為了將本發明的範圍公諸於世,而附上以下的請求項。
Claims (18)
- 一種卡匣,係可安裝於畫像形成裝置的裝置本體之卡匣,其特徵係具有:顯像滾輪;框體,其係支撐前述顯像滾輪;耦合構件,其係輸入用以將前述顯像滾輪的旋轉力,可以旋轉軸線為中心旋轉;第1可動構件,其係對於前述框體可移動地被支撐;及第2可動構件,其係對於前述第1可動構件可移動,對於前述框體可移動地被支撐,有關前述顯像滾輪的旋轉軸線方向,前述第1可動構件係配置於前述框體的一端部,前述第2可動構件係配置於前述框體的另一端部,前述耦合構件係可移動於與前述顯像滾輪的旋轉軸線方向平行的方向,前述第1可動構件及前述第2可動構件係可移動於與前述顯像滾輪的旋轉軸線方向交叉的方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卡匣,其中,前述第1可動構件係可移動於與前述顯像滾輪的旋轉軸線方向正交的平面上,前述第2可動構件係可移動於與前述顯像滾輪的前述旋轉軸線方向正交的別的平面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卡匣,其中,具有:被設在前述框體與前述第1可動構件之間,彈壓前述第1可動構件之第1可動構件彈壓構件;及 被設在前述框體與前述第2可動構件之間,彈壓前述第2可動構件之第2可動構件彈壓構件,前述第1可動構件及前述第2可動構件,係分別可移動於第1位置與第2位置之間,前述第1可動構件,係可藉由前述第1可動構件彈壓構件的彈壓力來從前述第2位置往前述第1位置移動,前述第2可動構件,係可藉由前述第2可動構件彈壓構件的彈壓力來從前述第2位置往前述第1位置移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卡匣,其中,前述框體係具有:抵接於位在前述第1位置的前述第1可動構件之第1規制部,及抵接於位在前述第1位置的前述第2可動構件之第2規制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之卡匣,其中,前述第1可動構件及前述第2可動構件係分別具備承受力的力承受部,前述第1可動構件在前述力承受部未受力時,前述第1可動構件係從前述第1可動構件彈壓構件接受彈壓力而在前述第1位置衝突於前述第1規制部,前述第2可動構件在前述力承受部未受力時,前述第2可動構件係從前述第2可動構件彈壓構件接受彈壓力而在前述第1位置衝突於前述第2規制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之卡匣,其中,前述第1可動構件及前述第2可動構件的各者係具備承受力的力承受部,沿著前述顯像滾輪的旋轉軸線方向來看時,有關和連 結前述顯像滾輪的旋轉中心與前述耦合構件的旋轉中心之直線平行的第1方向,前述顯像滾輪係配置於前述框體的一端側,前述第1可動構件的前述力承受部係配置於前述框體的另一端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卡匣,其中,前述框體係具備可抵接於被搬送於前述裝置本體的內部的記錄媒體之記錄媒體抵接部,由前述顯像滾輪的旋轉軸線方向來看,有關於前述第1方向,前述記錄媒體抵接部係比前述第1可動構件的前述力承受部更配置於前述顯像滾輪的附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中的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前述第1可動構件及前述第2可動構件係具備對於前述框體可轉動地被支撐的被支撐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卡匣,其中,前述第1可動構件及前述第2可動構件的各者係具備:對於前述框體可轉動地被支撐的被支撐部,及承受力的力承受部,沿著前述顯像滾輪的旋轉軸線方向來看,前述第1可動構件的前述被支撐部與前述第1可動構件之接受來自前述可動構件彈壓構件的彈壓力的部分之間的距離,係比前述第1可動構件的前述被支撐部與前述第1可動構件的前述力承受部之間的距離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卡匣,其中,前述框體係具有收容顯像劑的顯像劑收容部,沿著前述顯像滾輪的旋轉軸線方向來看,前述第1可 動構件的旋轉中心係配置於與前述顯像劑收容部重疊的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中的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具有與前述裝置本體電性連接的電極部,前述電極部的表面,係從前述卡匣露出,前述第1可動構件從前述第1位置往前述第2位置移動時,與前述可動構件的前述第1力承受部所移動的移動方向交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卡匣,其中,有關前述顯像滾輪的旋轉軸線方向,前述第1可動構件會被支撐於前述框體之配置有前述耦合構件的側,前述第2可動構件會被支撐於前述框體之未配置有前述耦合構件的側,前述第1可動構件彈壓構件的彈壓力係比前述第2可動構件彈壓構件的彈壓力更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卡匣,其中,前述第1可動構件係具備比前述框體更突出的第1突出部,前述第2可動構件係具備比前述框體更突出的第2突出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卡匣,其中,若沿著與前述顯像滾輪的旋轉軸線方向平行且從前述一端部朝向前述另一端部的方向來看,則前述第1突出部係從前述框體露出,若沿著與前述顯像滾輪的旋轉軸線方向平行且從前述另一端部朝向前述一端部的方向來看,則前述第2突出部係從前述框體露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中的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前述第1可動構件係具備比前述框體更突出的 突出部,前述突出部係具備彎曲至前述顯像滾輪的側的部分。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中的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前述第1可動構件與前述第1可動構件彈壓構件係一體地形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中的任一項所記載之卡匣,其中,前述第1可動構件,係對於前述框體可滑動地被支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卡匣,其中,前述框體係具備溝部,前述第1可動構件係具備卡合於前述溝部的凸部,藉由前述溝部與前述凸部的卡合,前述第1可動構件係對於前述框體可滑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242601 | 2014-11-28 | ||
JP2014-242578 | 2014-11-28 | ||
JP2014242577 | 2014-11-28 | ||
JP2014242601 | 2014-11-28 | ||
JP2014242602 | 2014-11-28 | ||
JP2014242578 | 2014-11-28 | ||
JP2014-242602 | 2014-11-28 | ||
JP2014-242577 | 2014-11-28 | ||
JP2015231356A JP6611571B2 (ja) | 2014-11-28 | 2015-11-27 | カートリッジ、カートリッジを構成する部材、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5-231356 | 2015-11-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41003A true TW201941003A (zh) | 2019-10-16 |
TWI731320B TWI731320B (zh) | 2021-06-21 |
Family
ID=56124156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34586A TWI662384B (zh) | 2014-11-28 | 2015-11-30 | 卡匣、構成卡匣的構件、及畫像形成裝置 |
TW110118515A TWI788853B (zh) | 2014-11-28 | 2015-11-30 | 卡匣、構成卡匣的構件、及畫像形成裝置 |
TW108110047A TWI731320B (zh) | 2014-11-28 | 2015-11-30 | 卡匣、構成卡匣的構件、及畫像形成裝置 |
TW106111172A TWI645268B (zh) | 2014-11-28 | 2015-11-30 | 卡匣、構成卡匣的構件、及畫像形成裝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34586A TWI662384B (zh) | 2014-11-28 | 2015-11-30 | 卡匣、構成卡匣的構件、及畫像形成裝置 |
TW110118515A TWI788853B (zh) | 2014-11-28 | 2015-11-30 | 卡匣、構成卡匣的構件、及畫像形成裝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11172A TWI645268B (zh) | 2014-11-28 | 2015-11-30 | 卡匣、構成卡匣的構件、及畫像形成裝置 |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 Link |
---|---|
JP (3) | JP6611571B2 (zh) |
CN (7) | CN112684687B (zh) |
BR (1) | BR112017011150B1 (zh) |
CL (1) | CL2017001330A1 (zh) |
CO (1) | CO2017006223A2 (zh) |
ES (3) | ES2937395T3 (zh) |
GB (2) | GB2586416B (zh) |
HU (1) | HUE051729T2 (zh) |
MA (1) | MA53836A (zh) |
PH (1) | PH12017500985A1 (zh) |
PL (1) | PL3226076T3 (zh) |
PT (1) | PT3226076T (zh) |
RS (1) | RS60879B1 (zh) |
RU (4) | RU2691266C2 (zh) |
SG (3) | SG10202011930YA (zh) |
TW (4) | TWI66238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76749B2 (ja) * | 2013-12-06 | 2018-08-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6800639B2 (ja) * | 2016-07-22 | 2020-12-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10180655B2 (en) | 2016-07-22 | 2019-01-1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ably detaching a developing unit o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6597825B (zh) | 2016-09-21 | 2018-05-22 |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盒 |
JP2018200357A (ja) | 2017-05-26 | 2018-12-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CN116300352A (zh) | 2017-12-13 | 2023-06-23 | 佳能株式会社 | 盒与图像形成装置 |
WO2020189798A1 (ja) * | 2019-03-18 | 2020-09-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15355A (ja) * | 1997-06-26 | 1999-01-22 | Sharp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0066564A (ja) * | 1998-08-21 | 2000-03-03 | Canon Inc | 現像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1134032A (ja) * | 1999-11-08 | 2001-05-18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432208B2 (ja) * | 2000-11-17 | 2003-08-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カートリッジ装着方法 |
DE60228673D1 (de) * | 2001-12-28 | 2008-10-16 | Canon Kk | Prozesskassette und elektrophotographisches Bilderzeugungsgerät |
US6922534B2 (en) * | 2001-12-28 | 2005-07-2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for memory |
JP3809402B2 (ja) * | 2002-05-17 | 2006-08-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KR100814425B1 (ko) * | 2003-02-20 | 2008-03-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및 화상형성장치 |
JP4344992B2 (ja) * | 2003-07-31 | 2009-10-1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962734B2 (ja) * | 2004-08-31 | 2007-08-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本体に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を取り外し可能に装着する装着機構 |
JP4654660B2 (ja) * | 2004-10-29 | 2011-03-2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146102A (ja) * | 2004-11-25 | 2006-06-08 | Canon Inc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348632B2 (ja) * | 2005-02-28 | 2009-10-2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KR101340834B1 (ko) * | 2005-03-04 | 2013-12-11 |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 현상제 공급 용기 및 현상제 공급 시스템 |
WO2006132259A1 (ja) * | 2005-06-07 | 2006-12-14 | Ricoh Company, Limited |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280770B2 (ja) * | 2006-01-11 | 2009-06-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CN101371202B (zh) * | 2006-01-11 | 2011-07-20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
JP2007240834A (ja) * | 2006-03-08 | 2007-09-20 | Kyocera Mit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248618A (ja) * | 2006-03-14 | 2007-09-27 | Canon Inc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498407B2 (ja) * | 2006-12-22 | 2010-07-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 |
EP1965272B1 (en) * | 2007-02-28 | 2014-11-19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Cartridge comprising an engagement gear and a rotation body |
JP5311854B2 (ja) * | 2007-03-23 | 2013-10-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現像装置、及び、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
JP5100468B2 (ja) * | 2007-05-15 | 2012-12-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458377B2 (ja) * | 2007-06-29 | 2010-04-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458378B2 (ja) * | 2007-06-29 | 2010-04-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EP2045668B1 (en) * | 2007-10-02 | 2014-11-12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er cartridge and developing unit |
JP4919085B2 (ja) * | 2007-12-28 | 2012-04-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743199B2 (ja) * | 2007-12-28 | 2011-08-1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9181031A (ja) * | 2008-01-31 | 2009-08-13 | Brother Ind Ltd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JP5168647B2 (ja) * | 2008-07-11 | 2013-03-2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引き込み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094998B2 (ja) * | 2010-09-06 | 2012-12-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696451B2 (ja) * | 2010-11-30 | 2015-04-0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EP2776892B1 (en) * | 2011-11-09 | 2019-06-0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rtridge comprising an electrode |
KR101848393B1 (ko) * | 2011-11-18 | 2018-04-13 |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화상형성장치의 동력전달구조 |
JP5771797B2 (ja) * | 2011-11-29 | 2015-09-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TWI489226B (zh) * | 2011-12-06 | 2015-06-21 |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 可裝卸於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卡匣,感光體鼓用驅動傳達裝置的組裝方法及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
JP6004690B2 (ja) * | 2012-03-21 | 2016-10-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3200493A (ja) * | 2012-03-26 | 2013-10-03 | Canon Inc | カートリッジ |
JP6056407B2 (ja) * | 2012-11-20 | 2017-01-1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119592A (ja) * | 2012-12-17 | 2014-06-30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119591A (ja) * | 2012-12-17 | 2014-06-30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N103969990B (zh) * | 2013-01-24 | 2017-09-22 | 爱思打印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及显影盒 |
JP6149467B2 (ja) * | 2013-03-29 | 2017-06-2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
2015
- 2015-11-27 CN CN202011441301.XA patent/CN112684687B/zh active Active
- 2015-11-27 RU RU2018126309A patent/RU2691266C2/ru active
- 2015-11-27 PL PL15862416T patent/PL3226076T3/pl unknown
- 2015-11-27 HU HUE15862416A patent/HUE051729T2/hu unknown
- 2015-11-27 SG SG10202011930YA patent/SG10202011930YA/en unknown
- 2015-11-27 ES ES20181560T patent/ES2937395T3/es active Active
- 2015-11-27 CN CN201910975555.0A patent/CN110673455B/zh active Active
- 2015-11-27 MA MA053836A patent/MA53836A/fr unknown
- 2015-11-27 GB GB2017148.4A patent/GB2586416B/en active Active
- 2015-11-27 CN CN201580073447.4A patent/CN107111269B/zh active Active
- 2015-11-27 RU RU2017122459A patent/RU2663248C1/ru active
- 2015-11-27 CN CN202410396674.1A patent/CN118050968A/zh active Pending
- 2015-11-27 ES ES21188410T patent/ES2971313T3/es active Active
- 2015-11-27 CN CN202011440485.8A patent/CN112684686B/zh active Active
- 2015-11-27 PT PT158624163T patent/PT3226076T/pt unknown
- 2015-11-27 CN CN202410092640.3A patent/CN117706891A/zh active Pending
- 2015-11-27 SG SG10202011936WA patent/SG10202011936WA/en unknown
- 2015-11-27 ES ES15862416T patent/ES2812102T3/es active Active
- 2015-11-27 RS RS20201191A patent/RS60879B1/sr unknown
- 2015-11-27 BR BR112017011150-0A patent/BR112017011150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11-27 GB GB2017150.0A patent/GB2586417B/en active Active
- 2015-11-27 CN CN202011441328.9A patent/CN112684688B/zh active Active
- 2015-11-27 JP JP2015231356A patent/JP6611571B2/ja active Active
- 2015-11-27 SG SG10202011933XA patent/SG10202011933XA/en unknown
- 2015-11-30 TW TW107134586A patent/TWI662384B/zh active
- 2015-11-30 TW TW110118515A patent/TWI788853B/zh active
- 2015-11-30 TW TW108110047A patent/TWI731320B/zh active
- 2015-11-30 TW TW106111172A patent/TWI645268B/zh active
-
2017
- 2017-05-24 CL CL2017001330A patent/CL2017001330A1/es unknown
- 2017-05-26 PH PH12017500985A patent/PH12017500985A1/en unknown
- 2017-06-23 CO CONC2017/0006223A patent/CO2017006223A2/es unknown
-
2018
- 2018-12-13 JP JP2018233903A patent/JP6786576B2/ja active Active
- 2018-12-13 JP JP2018233902A patent/JP6786575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6-03 RU RU2019117053A patent/RU2713084C1/ru active
-
2020
- 2020-01-21 RU RU2020102192A patent/RU2727337C1/ru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88627B (zh) | A cassette, a member constituting a cassette, and a portrait forming device | |
TWI662384B (zh) | 卡匣、構成卡匣的構件、及畫像形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