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11269B -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11269B
CN107111269B CN201580073447.4A CN201580073447A CN107111269B CN 107111269 B CN107111269 B CN 107111269B CN 201580073447 A CN201580073447 A CN 201580073447A CN 107111269 B CN107111269 B CN 1071112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ing roller
movable
frame
force
movabl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34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11269A (zh
Inventor
佐藤昌明
久保行生
宗次广幸
和田晃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24103966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50968A/zh
Priority to CN201910975555.0A priority patent/CN110673455B/zh
Priority to CN202011440485.8A priority patent/CN112684686B/zh
Priority to CN202410092640.3A priority patent/CN117706891A/zh
Priority to CN202011441328.9A priority patent/CN112684688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riority to CN202011441301.XA priority patent/CN112684687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5/08346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6084951A1/ja
Publication of CN107111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1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112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12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1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mean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rocess cartridge, e.g. attachment, positioning of parts with each other, pressure/distance regul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3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an electronic memor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19Fram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5Pivotable subunit conne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03G21/1853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the process cartridge being mou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photosensitive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Axial coupl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Support Of The Bea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准确地按压和移动显影剂支撑体。一种盒包括:显影辊;框架,用于支撑显影辊;可动部,可动部相对于框架能够移动地支撑并且相对于框架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和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框架和可动部之间并且偏压可动部。可动部设有:第一力接收部,所述第一力接收部从装置主体接收沿着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的方向的力;和第二力接收部,所述第二力接收部从装置主体接收沿着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的方向的力。当可动部处于第二位置并且第一力接收部从装置主体接收力时,弹性部偏压可动部使其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移动。

Description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设备、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设备主体上的盒和构成该盒的构件。
成像设备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成像设备的示例包括电子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例如,激光束打印机、LED打印机等)、传真机、文字处理器等。
盒是已经形成到盒中的、作为图像承载构件的电子照相感光鼓(在下文中称作感光鼓)和作用在感光鼓上的处理单元(例如,显影剂承载构件(在下文中称作显影辊))中的至少一种。这种盒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盒包括感光鼓和显影辊已经一体形成在盒中的盒、以及感光鼓和显影辊形成在分离盒中的盒。特别地,具有感光鼓和显影辊的前述盒被称作处理盒。此外,在后述布置方案中,具有感光鼓的盒被称作鼓盒,而具有显影辊的盒被称作显影盒。
成像设备主体是在移除盒之后剩余的成像设备部分。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经在成像设备中采用了这样的盒系统,其中,处理盒、鼓盒和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体。这些盒的系统使得用户自身能够维修成像设备而不必依赖维修人员,这极大提高了可操作性。
因此,盒系统在成像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有一种接触式显影系统,其中在形成图像时,感光鼓和显影辊接触以实施显影。已经提出了一种显影盒,所述显影盒具有位于显影盒中的按压单元,用于使得感光鼓和显影辊接触(例如,日本专利特开No.2011﹣39564和日本专利特开No.2010﹣26541)。
现在,从图像质量稳定性以及感光鼓和显影辊的使用寿命的角度来看,在没有成像时接触式显影系统中的感光鼓和显影辊优选地间隔开。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专利特开No.2011﹣39564
PTL 2:日本专利特开No.2010﹣26541
在日本专利特开No.2011﹣39564和日本专利特开No.2010﹣26541中,按压单元是仅仅在感光鼓和显影辊靠近的方向上从设备主体操作的构造。在使得感光鼓和显影辊相互间隔开的情况中,需要在与按压单元不同的位置处设置间隔单元,以移动显影辊而使得感光鼓和显影单元相互间隔开。显影单元此时抵抗将显影辊压抵在感光鼓上的按压压力移动。
而且,在日本专利特开No.2010﹣26541中,提供了一种构造,其中,沿着显影辊的轴向方向集成按压单元。此时,按压单元必须具有高准确性和高刚性,以使得感光鼓和显影辊之间的按压状态沿着显影辊的轴向方向均匀。即,按压单元变得更加复杂,以使得显影辊关于感光鼓移动并且以高准确性压抵在感光鼓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得显影剂承载构件能够以准确方式移动。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盒,所述盒能够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组件,所述盒包括:显影辊;框架,所述框架支撑显影辊;可动部,所述可动部由框架可动地支撑并且能够相对于框架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和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框架和可动部之间而推压可动部,其中,可动部包括第一力接收部,所述第一力接收部从设备主组件接收沿着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方向的力;和第二力接收部,所述第二力接收部从设备主组件接收沿着从第二位置至第一位置的方向的力,并且其中,当可动部在第一力接收部处从设备主组件接收力并且处于第二位置时,可动部从弹性部接收沿着将可动部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推压力。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得显影剂承载构件以准确方式移动。
附图说明
图1包括显影盒的侧视图;
图2是成像设备的侧截面图;
图3是显影盒和鼓盒的截面图;
图4是显影盒的驱动侧的透视图;
图5是显影盒的非驱动侧的透视图;
图6包括显影盒的驱动侧的分解透视图;
图7包括显影盒的非驱动侧的分解透视图;
图8包括显影盒的驱动输入部的透视图;
图9包括驱动侧侧盖的周边的说明图;
图10包括驱动侧侧盖的周边的说明图;
图11包括联接构件的姿势的说明图;
图12包括联接构件的姿势的说明图;
图13包括承载构件和联接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4包括显影盒的驱动输入部的透视图;
图15包括联接构件的周边的截面图和透视图;
图16包括鼓盒的透视图;
图17是设备主体和盒的非驱动侧的透视图;
图18是设备主体和盒的驱动侧的透视图;
图19包括显影盒的驱动侧处的侧视图;
图20包括驱动侧摆动引导件的透视图;
图21包括驱动侧的侧视图,其示出了将显影盒安装到设备主体的过程;
图22包括安装到设备主体的显影盒的驱动侧的侧视图;
图23包括显影盒的驱动输入部的截面图;
图24是显影盒的正视图;
图25包括驱动侧侧板的透视图;
图26包括非驱动侧处的侧板的透视图;
图27包括驱动侧摆动引导件和显影盒的驱动侧处的侧视图;
图28包括驱动侧摆动引导件和显影盒的驱动侧处的侧视图;
图29包括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和显影盒的非驱动侧处的侧视图;
图30包括联接构件的周边的截面图;
图31包括驱动侧摆动引导件和显影盒的驱动侧处的侧视图;
图32包括驱动侧摆动引导件和显影盒的驱动侧处的侧视图;
图33包括非驱动侧轴承的透视图;
图34包括联接构件的周边的截面图;
图35包括设备主体的非驱动侧处的透视图;
图36是设备主体和盒的非驱动侧处的侧视图;
图37是显影盒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8包括图解了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和存储板的侧视图;
图39是图解了存储板的侧视图;
图40是图解了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和存储板的侧视图;
图41包括图解了驱动侧接触/间隔杆的侧视图;
图42包括安装到设备主体的显影盒的驱动侧处的侧视图;
图43包括安装到设备主体的显影盒的驱动侧处的侧视图;
图44是图解了接触/间隔杆和显影压力弹簧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45包括图解了显影侧盖的正视图和后视图;
图46包括图解了显影侧盖的透视图;
图47包括图解了驱动侧显影轴承的正视图和后视图;
图48包括图解了驱动侧显影轴承的透视图;
图49包括安装到设备主体的显影盒的驱动侧处的侧视图;
图50是显影盒的透视图;
图51包括安装到设备主体的显影盒的驱动侧处的侧视图和非驱动侧处的侧视图;
图52包括安装到设备主体的显影盒的驱动侧处的侧视图和非驱动侧处的侧视图;
图53是显影盒的驱动侧处的侧视图;
图54是显影盒的驱动侧处的侧视图;
图55包括显影盒的驱动侧处的透视图;
图56包括显影盒的驱动侧处的侧视图和截面图;
图57包括安装到设备主体的显影盒的驱动侧处的侧视图和非驱动侧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通过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将以激光束打印机主体、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到激光束打印机主体的鼓盒和显影盒为例描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在以下描述中,鼓盒和显影盒的纵向方向是大体上平行于感光鼓旋转轴线L1和显影辊旋转轴线L0(感光鼓10和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的方向。注意的是,感光鼓旋转轴线L1和显影辊旋转轴线L0是正交于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方向。鼓盒和显影盒的横向方向是大体正交于感光鼓旋转轴线L1和显影辊旋转轴线L0的方向。将鼓盒和显影盒安装到激光束打印机主体/从激光束打印机主体拆卸鼓盒和显影盒的方向是每个盒的横向方向。注意的是,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用于参考附图而非限制构造。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的侧视图是示出了从平行于显影辊旋转轴线L0的方向观察的状态的图。
<<第一实施例>>
(1)成像设备的整体描述
首先,将参照图2描述已经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整体构造。图2是成像设备的侧截面图。
图2中示出的成像设备根据由诸如个人计算机等的外部装置通信的图像信息通过使用显影剂t的电子照相成像处理在记录介质(片材)2上形成图像。成像设备具有提供给设备主体A1而能够由用户安装和拆卸的显影盒B1和鼓盒C。记录介质2的示例包括记录纸、标签片材、OHP片材、布等。显影盒B1具有作为显影剂承载构件的显影辊13等,并且鼓盒C具有作为图像承载构件的感光鼓10和充电辊11等。
关于感光鼓10,通过从设备主体A1施加电压,利用充电辊11将感光鼓10的表面均匀充电。然后根据来自光学单元1的图像信息用激光L照射充电的感光鼓10,从而根据图像信息在感光鼓10上形成静电潜像。后述显影单元利用显影剂t使得该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在感光鼓10的表面上形成显影剂图像。
另一方面,与形成显影剂图像同步地,将容纳在片材供给托盘4中的记录介质2在由片材供给辊3a和与片材供给辊3a压力接触的分离垫3b管控的情况下分离并且一次一张地供给。然后由传送引导件3d将记录介质2传送到作为转印装置的转印辊6。转印辊6被偏压而与感光鼓10的表面接触。
接下来,记录介质2经过由感光鼓10和转印辊6形成的转印夹持部6a。此时将极性与显影剂极性相反的电压施加到转印辊6,因此形成在感光鼓10的表面上的显影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2。
已经转印有显影剂图像的记录介质2由传送引导件3f限制并被传送到定影单元5。定影单元5包括驱动辊5a和定影辊5c,内置加热器5b设置在定影辊5c中。在记录介质2经过由驱动辊5a和定影辊5c形成的夹持部5d时,热量和压力被施加到记录介质2,从而将转印到记录介质2上的显影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2上。因此,在记录介质2上形成图像。
此后,记录介质2由排放辊对3g传送并且排放到排放部3h。
(2)电子照相成像处理的描述
接下来,将参照图3描述已经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照相成像处理。图3是显影盒B1和鼓盒C的截面说明图。
显影盒B1在显影容器16中具有显影刮刀15和作为显影单元的显影辊13等,如图3所示。显影盒B1是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已经形成到盒中并且能够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体。
鼓盒C还在清洁框架(感光构件支撑框架)21中具有感光鼓10、充电辊11等。鼓盒C还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体。
存储在显影容器16的显影剂容纳部16a中的显影剂t被显影剂传送构件17从显影容器16的开口16b供出到显影室16c,所述显影剂传送构件17由显影容器16可旋转地支撑,沿着箭头X17的方向旋转。具有内置磁体辊12的显影辊13设置在显影容器16中。具体地,显影辊13由轴部13e和橡胶部13d构成。轴部13e是铝等制成的导电细长圆柱形物体,并且其纵向方向的中间部分由橡胶部13d覆盖(见图6(a)和6(b))。现在,橡胶部13d覆盖轴部13e,以使得其外部形状与轴部13e同心。显影辊13通过磁体辊12的磁性将显影室16c中的显影剂t吸引到显影辊13的表面。显影刮刀15由支撑构件15a和弹性构件15b构成,所述支撑构件15a由金属板制成,所述弹性构件15b由聚氨酯橡胶、SUS板等制成,其中,弹性构件15b布置成以特定接触压力与显影辊13弹性接触。显影辊13沿着旋转方向X5旋转,这管控附着到显影辊13的表面的显影剂t的数量,并且将摩擦电荷赋予显影剂t。这在显影辊13的表面上形成显影剂层。因此,接收从设备主体A1施加的电压的显影辊13随后在与感光鼓10接触的状态中沿着旋转方向X5旋转,由此能够将显影剂t供应到感光鼓10上的显影区域。
在本实施例的接触式显影系统的情况中,关注的是如果维持如图3所示的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一直接触的状态,则显影辊13的橡胶部13b可能发生变形。因此,在没有显影时,显影辊13优选地与感光鼓10间隔开。
充电辊11设置成与感光鼓10的外周面接触,由清洁框架21可旋转地支撑并且沿着感光鼓10的方向被偏压。将在下文描述详细构造。充电辊11通过从设备主体A1施加电压而将感光鼓10的表面均匀充电。施加到充电辊11的电压设定的值使得感光鼓10的表面和充电辊11之间的电势差等于或者大于放电充电电压,并且具体地施加﹣1300V的DC电压作为充电偏压。此时,通过接触将感光鼓10的表面均匀充电至﹣700V的充电电势(暗电势)。充电辊11被驱动并且在本示例中根据感光鼓10的旋转而旋转(下文详细描述)。通过来自光学单元1的激光L形成感光鼓10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此后,根据感光鼓10上的静电潜像转印显影剂t,使得静电潜像可视化,由此在感光鼓10上形成显影剂图像。
(3)无清洁器系统的构造描述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示例的无清洁器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举例了所谓的无清洁器系统,在所述无清洁器系统中,没有提供清洁构件,所述清洁构件移除存留在感光鼓10上而没有被转印的转印剩余调色剂t2。
如图3所示,沿着箭头C5的方向旋转驱动感光鼓10。在从感光鼓10的旋转方向C5观察时,在充电辊11和感光鼓10接触的充电夹持部11a的上游侧存在间隙部分(上游间隙部分11b)。通过在该上游间隙部分11b处放电,在转印处理之后存留在感光鼓10的表面上的转印剩余调色剂t2被充电至与感光鼓的极性相同的负极性。此时,感光鼓10的表面充电至﹣700V。由于此处电势差的关系(感光鼓10的表面电势=﹣700V,充电辊11的电势=﹣1300V),因此带有负电荷的转印剩余调色剂t2经过充电夹持部11a而没有附着到充电辊11。
经过充电夹持部11a的转印剩余调色剂t2到达激光照射位置d。转印剩余调色剂t2的数量不足以遮蔽来自光学单元的激光L,因此不会影响在感光鼓10上产生静电潜像的处理。已经通过激光照射位置d而且处于非曝光部分(感光鼓10的没有实施激光照射的表面)的转印剩余调色剂t2在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接触的显影夹持部13k处由静电力回收到显影辊13。另一方面,在曝光部分处的转印剩余调色剂t2(感光鼓10的已经实施激光照射的表面)没有被静电力回收,而是继续存在于感光鼓10上。然而,由于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之间的圆周速度差产生的物理力,可以回收转印剩余调色剂t2中的一些。
没有被转印到纸上而是存留在感光鼓10上的转印剩余调色剂t2通常被回收到显影容器16。被回收到显影容器16的转印剩余调色剂t2与存留在显影容器16中的显影剂t混合并且加以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以下两种构造使得转印剩余调色剂t2能够经过充电夹持部11a而没有附着到充电辊11。第一种构造是在转印辊6和充电辊11之间设置光学静电消除构件8。光学静电消除构件8位于充电夹持部11a的沿着感光鼓10旋转方向(箭头C5)的上游侧上。对经过转印夹持部6a的感光鼓10的表面实施光学静电消除,以在上游间隙部分11b处实施稳定放电。通过利用该光学静电消除构件8在整个纵向区域中将充电之前的感光鼓10电势设定成大约﹣150V,能够实施均匀放电,并且在充电时能够将转印剩余调色剂t2均匀充有负电荷。
第二种构造是旋转驱动充电辊11,使其关于感光鼓10具有预定的圆周速度差。尽管几乎所有调色剂因如上所述的放电而带有负电荷,但是存在一些没有完全带负电荷的转移剩余调色剂t2,该转移剩余调色剂t2可能在充电夹持部11a处附着到充电辊11。通过旋转驱动充电辊11和感光鼓10使得它们之间具有预定的圆周速度差,能够使得该转印剩余调色剂t2因感光鼓10和充电辊11之间的摩擦而带有负电荷。这有效抑制了转印剩余调色剂t2附着到充电辊11。充电辊齿轮69(图16(b),将在下文描述其细节)设置在充电辊11的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上,并且充电辊齿轮69啮合设置在感光鼓10的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上的驱动侧凸缘24(图16(b),将在下文描述其细节)。因此,结合感光鼓10的旋转驱动也旋转驱动充电辊11。充电辊11的表面的圆周速度设定为感光鼓10的表面的圆周速度的大约105%至120%。
(4)显影盒B1的构造描述
<显影盒B1的整体构造>
接下来,将描述已经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影盒B1的构造。注意的是,在以下描述中,显影盒B1的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侧将被称作驱动侧,在所述驱动侧处将旋转力从设备主体A1传递到显影盒B1。其另一侧是显影盒B1的另一个端部,将被称作“非驱动侧”。图4是当从驱动侧观察时的显影盒B1的透视说明图。图5是当从非驱动侧观察时的显影盒B1的透视说明图。图6(a)和6(b)是从驱动侧观察时的透视说明图(图6(a))和从非驱动侧观察时的透视说明图(图6(b)),其中分解了显影盒B1的驱动侧。图7(a)和7(b)是从非驱动侧观察时的透视说明图(图7(a))和从驱动侧观察时的透视说明图(图7(b)),其中分解了显影盒B1的非驱动侧。
显影盒B1具有显影辊13、显影刮刀15等,如图6和图7所示。显影刮刀15沿着支撑构件15a的纵向方向具有驱动侧端部部分15a1和非驱动侧端部部分15a2,所述支撑构件15a由螺丝51和螺丝52固定到显影容器16。驱动侧显影轴承36和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布置在显影容器16的相应纵向端部上。显影辊13具有驱动侧端部部分13a,所述驱动侧端部部分13a装配到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孔36a。非驱动侧端部部分13c装配到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的支撑部46f。因此,显影辊13由显影容器16可旋转地支撑。显影辊齿轮29与显影辊13同心地布置在显影辊13的驱动侧端部部分13a上,而且布置在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纵向方向外侧,以使得显影辊13和显影辊齿轮29能够成一体旋转(见图4)。显影辊齿轮29是螺旋齿轮。
驱动侧显影轴承36可旋转地支撑位于其纵向方向外侧的驱动输入齿轮27。驱动输入齿轮27和显影辊齿轮29啮合。驱动输入齿轮27也是螺旋齿轮。驱动输入齿轮27的齿多于显影辊齿轮29的齿。
联接构件180也与驱动输入齿轮27同心设置。
显影侧盖34设置在显影盒B1的驱动侧处的最远端,从纵向方向外侧覆盖驱动输入齿轮27等。显影盒的框架由显影容器16、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驱动侧显影轴承36和显影侧盖34组成,并且称作显影框架。此外,联接构件180沿着纵向方向向外突出通过显影侧盖34中的孔34a。作为驱动输入构件的联接构件180构造成与设置于设备主体A1的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接合,传递(输入)旋转力,这将在下文详细描述。构造使得经由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传递部180c1和180c2将旋转力传递到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力接收部27d1(见图8(b))和旋转力接收部27d2(省略图示)。结果,构造使得经由驱动输入齿轮27和显影辊齿轮29将输入到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传递到作为旋转构件的显影辊13。
第一可动构件120设置于驱动侧显影轴承36。第一可动构件120构造成包括作为第一主体部的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作为第一弹性部(弹性变形的零件或者构件)的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是接收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的弹力的构件。
注意的是,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弹性部在本实施例中构造成分离构件。然而,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弹性部可以成一体形成在第一可动构件120中,并且其构造不受限制。此外,第二可动构件121设置于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第二可动构件121构造成包括作为第二主体部的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和作为第二弹性部(弹性变形的零件或者构件)的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3。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是接收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3的弹力的构件。
注意的是,第二主体部和第二弹性部在本实施例中构造成分离构件。然而,第二主体部和第二弹性部可以成一体形成在第二可动构件121中并且其构造不受限制。
将在下文描述其细节。
<联接构件180和周边构造>
将在下文详细描述联接构件180和周边构造。
联接构件180、驱动输入齿轮27和联接弹簧185设置在显影盒B1的驱动侧上,如图6(a)和6(b)所示。联接构件180与设置于设备主体A1的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接合,并且传递旋转力。具体地,联接构件180构造成主要包括旋转力接收部180a1和180a2、被支撑部180b、旋转力传递部180c1和180c2和被引导部180d,如图8(b)所示。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接收部180a1和180a2布置在驱动输入齿轮27的驱动侧端部部分27a的纵向方向更外侧(见图8(a)和8(b))。当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沿着箭头X6方向(在下文中,正转X方向)围绕旋转轴线L4旋转时,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旋转力施加部100a1与旋转力接收部180a1接触。而且,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旋转力施加部100a2接触旋转力接收部180a2。因此,旋转力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传递到联接构件180。联接构件180的被支撑部180b为大体球形,如图8(b)和8(e)所示,支撑部27b将被支撑部180b支撑在驱动输入齿轮27的内周面上。旋转力传递部180c1和180c2设置在联接构件180的被支撑部180b上。旋转力传递部180c1接触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力接收部27d1。以相同的方式,旋转力传递部180c2接触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力接收部27d2。因此,驱动输入齿轮27由已经被主体侧驱动构件100驱动的联接构件180驱动,因此驱动输入齿轮27围绕旋转轴线L3沿着正转方向X6旋转。
现在,如图8(c)所示,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旋转轴线L4和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轴线L3设置成同心。然而,存在以下情况,即,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旋转轴线L4和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轴线L3因零件尺寸偏差等从同心状态略微平行偏移,如图8(d)所示。在这种情况中,联接构件180的旋转轴线L2在相对于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轴线L3倾斜的状态中旋转,并且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将旋转力传递到联接构件180。此外,还存在以下情况,即,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轴线L3关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旋转轴线L4从同心状态偏移,并且在旋转轴线L3和旋转轴线L4之间存在一角度。在这种情况中,在联接构件180的旋转轴线L2相对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旋转轴线L4倾斜的状态中,旋转力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传递到联接构件180。
如图8(a)所示,作为螺旋齿轮或者正齿轮的齿轮部分27c与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轴线L3同心地与驱动输入齿轮27形成为一体(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螺旋齿轮)。齿轮部分27c与显影辊齿轮29的齿轮部分29a啮合。显影辊齿轮29与显影辊13成一体旋转并且因此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力经由显影辊齿轮29传递到显影辊13。显影辊13围绕旋转轴线L9沿着旋转方向X5旋转。
<显影盒的非驱动侧处的电极部分的构造>
接下来,将参照图33(a)和33(b)描述作为接触部分的存储板47和作为暴露面的电极部分47a,所述存储板47和所述电极部分47a设置在显影盒B1的非驱动侧端部部分处。存储板47设置在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的外周侧上,并且设置到支撑部46f的当从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观察时可旋转地支撑显影辊13的一侧。存储板47存储用于通过设备主体A1成像的显影盒B1的制造批次和特性信息。由诸如铁、铜等金属制成的电极部分47a设置到存储板47,并且当实施成像时,电极部分47a经由存储板47电连接到设备主体A1,以便实施通信。
存储板47的两个端部插入第一基底支撑部46m和第二基底支撑部46n中,所述第一基底支撑部46m和所述第二基底支撑部46n设置在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上。存储板47和第一基底支撑部46m以及第二基底支撑部46n通过压配、粘合等固定。
存储板47设置有多个电极部分47a。这些多个电极部分47a布置所沿的方向和存储板47插入第一基底支撑部46m和第二基底支撑部46n的方向是相同的方向。
<驱动侧侧盖和周边部分的组装>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显影侧盖34和联接杆55的构造,所述显影侧盖34设置于显影盒B1的驱动侧端部部分。图9(a)至图9(d)是图解了联接杆55和联接杆弹簧56组装到显影侧盖34的方式的透视说明图和侧视图。
联接杆55和联接杆弹簧56沿着纵向方向组装在显影侧盖34的内侧上。具体地,显影侧盖34的圆筒状杆定位凸台34m和联接杆55的孔55c装配在一起,并且联接杆55由显影侧盖34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显影侧盖34居中位于旋转轴线L11上。联接杆弹簧56是扭力弹簧,其中,一个端部接合联接杆55而另一个端部接合显影侧盖34。具体地,联接杆弹簧56的操作臂56a接合联接杆55的弹簧钩部55b,并且联接杆弹簧56的固定臂56c接合显影侧盖34的弹簧钩部34s(见图9(c))。
联接弹簧185沿着纵向方向组装在显影侧盖34的外侧上,这将在下文详细描述。
将按照顺序描述将联接杆55和联接杆弹簧56组装到显影侧盖34的方法。首先,联接杆弹簧56的筒形部56d附接到联接杆55的圆筒凸台55a(图9(a))。联接杆弹簧56的操作臂56a此时接合联接杆55的弹簧钩部55b。联接杆弹簧56的固定臂56c沿着以旋转轴线L11为中心的箭头X11的方向变形。接下来,联接杆55的孔55c插入到显影侧盖34的杆定位凸台34m上(图9(a)和图9(b))。联接杆55的锁止部55d定位成不会与显影侧盖34的被锁止部34n发生干涉。具体地,联接杆55的锁止部55d和显影侧盖34的被锁止部34n定位成当从纵向方向观察时不会重叠,如图9(b)所示。
在图9(b)示出的状态中,联接杆弹簧56的固定臂56c沿着箭头X11的方向变形,如先前所述。当从图9(b)示出的状态释放联接杆弹簧56的固定臂56c的变形时,固定臂56c接合显影侧盖34的弹簧钩部34s。该构造使得显影侧盖34的弹簧钩部34s接收联接杆弹簧56的变形固定臂56c的偏压力。结果,联接杆弹簧56的固定臂56c沿着箭头X11的方向从显影侧盖34的弹簧钩部34s接收反作用力。此外,联接杆55在弹簧钩部55b处从联接杆弹簧56接收偏压力。结果,联接杆55以旋转轴线L11为中心沿着箭头X11的方向旋转,并且在一位置处旋转受限,在所述位置处,旋转限制部55y抵接显影侧盖34的限制面34y(见图9a至图9(c))。因此,结束将联接杆55和联接杆弹簧56组装到显影侧盖34的操作。
注意的是,此时,联接杆55的锁止部55d处于当沿着纵向方向观察时重叠显影侧盖34的被锁止部34n的状态。即,联接杆55构造成使得限制沿着纵向方向的移动,并且使得能够仅仅以旋转轴线X11为中心旋转。图9(d)是联接杆55的锁止部55d的截面图。
<显影侧盖34的组装>
显影侧盖34沿着纵向方向固定在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外侧上,如图10所示,在所述显影侧盖34处,联接杆55和联接杆弹簧56成一体。具体地,显影侧盖34的定位部34r1和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被定位部36e1接合。该构造使得通过定位部34r2和被定位部36e2接合而关于驱动侧显影轴承36定位显影侧盖34。
注意的是,显影侧盖34固定到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方法可以为通过螺丝旋拧、粘合剂等,并且其构造不受限制。
当组装显影侧盖34时,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接收部180a1和180a2、被引导部180d等穿过显影侧盖34的孔34a。联接构件180具有在显影盒B1的沿着纵向方向的另一侧上暴露的构造(见图4、6(a)和6(b))。此外,联接构件180的被引导部180d(见图8(a)至8(e))具有抵接联接杆55的引导部55e的构造。
如上所述,联接杆55构造成使得偏压力以旋转轴线L11为中心沿着箭头X11的方向作用。因此,联接构件180从联接杆55接收偏压力F2(见图10(b))。
此外,联接弹簧185布置在显影侧盖34处。联接弹簧185是扭力盘簧,一个端部抵接显影侧盖34而另一个端部抵接联接构件180。具体地,联接弹簧185的定位部185a由显影侧盖34的弹簧支撑部34h支撑。联接弹簧185的固定臂185b固定到显影侧盖34的弹簧接合部34j。而且,该构造使得联接弹簧185的操作臂185c抵接联接构件180的被引导构件180d。联接弹簧185的操作臂185c构造成使得偏压力以旋转轴线X12为中心沿着箭头L12的方向作用,所述旋转轴线X12以定位部185a为中心。因此,联接构件180从联接弹簧185接收偏压力F1b(见图10(c))。
已经从联接杆55接收偏压力F2并且从联接弹簧185接收偏压力F1b的联接构件180被保持在相对于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轴线L3倾斜的姿势(旋转轴线L2)(图10(b))。详细构造将在下文描述。将在下文在后述的“在处于第二倾斜姿势D2时作用在联接构件180上的力的关系”中描述此时保持联接构件180的倾斜姿势的构造和力的作用。
<联接构件180的基础操作>
接下来,将参照图15(a)至15(c)描述处于显影盒B1的状态中的联接构件180的基础操作。
图15(a)是示出了在纵向截面图中的联接构件180、驱动输入齿轮27和驱动侧显影轴承36之间的关系的放大图。图15(b)是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透视图。图15(c)是驱动输入齿轮27的透视图。
联接构件180的被支撑部180b布置在驱动输入齿轮27的内部27t上,而且还楔入在驱动输入齿轮27的限制部27s和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联接限制部36s之间。联接构件180的被支撑部180b的直径r180、驱动输入齿轮27的限制部27s的沿着X180的方向的宽度r27和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联接限制部36s的沿着X180方向的宽度r36满足以下关系:
·被支撑部180b的直径r180>沿着X180的方向的驱动输入齿轮27的限制部27s的宽度r27
·被支撑部180b的直径r180>沿着X180的方向的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联接限制部36s的宽度r36
根据这个构造,联接构件180沿着纵向箭头Y180的方向的移动由被支撑部180b限制,所述被支撑部180b由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联接限制部36s的驱动输入齿轮27的限制部27s限制。此外,沿着联接构件180的截面方向X180,被支撑部180b被限制在驱动输入齿轮27的内部27t的范围内。因此,联接构件180构造成即使限制沿着纵向方向Y180和截面方向X180的移动也能够以被支撑部180b的中心180s为中心沿着R180方向倾斜。
<关于联接构件180的倾斜姿势>
接下来,将描述联接构件180的倾斜操作。
联接构件180具有从设备主体A1的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接收驱动力并且能够在旋转轴线L2上旋转的构造,如上所述。基本上,联接构件180的旋转轴线L2设置成当传递驱动力时与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轴线L3同心。已经进一步描述了这样的情况,在所述情况中,联接构件180的旋转轴线L2和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轴线L3没有同心,而是因零件尺寸偏差等而略微偏移。
本构造使得联接构件180的旋转轴线L2能够沿着以下方向倾斜。这些能够大体归类为以下三种姿势。
·基准姿势D0:联接构件180的旋转轴线L2的姿势相对于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轴线L3同心或者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L3
·第一倾斜姿势D1:其中,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并且显影盒B1从感光鼓10和显影辊13间隔开的状态朝向它们接触的接触状态移动。联接构件180和被支撑部180b的旋转力接收部180a1、180a2(在下文中称作旋转力接收部180a)面向设备主体A1的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方向。将在下文描述间隔状态、接触状态等的细节。
·第二倾斜姿势D2:其中,当将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时,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接收部180a和被支撑部180b面向设备主体A1的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方向。将在下文描述安装时的姿势的细节等。
现在,将描述联接构件180和驱动侧显影轴承36之间的接合关系。
图13是图解了驱动侧显影轴承36和联接构件180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3(a)是图解了驱动侧显影轴承36和联接构件180的位置的透视图。图13(b)是在驱动侧处从前方观察时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图。图13(c)是联接构件180已经添加到沿着图13(b)中的截面XIIIC获得的视图的图,并且图13(d)是联接构件180已经添加到沿着图13(b)中的截面XIIID获得的视图的图。
相位限制凸台180e与旋转轴线L2同心地设置在联接构件180上并且沿着纵向方向设置在内侧上,如图13(a)所示。另一方面,凹陷的相位限制部36kb设置于驱动侧显影轴承36。相位限制部36kb具体设置有:第一倾斜限制部36kb1,所述第一倾斜限制部36kb1从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轴线L3的中心沿着箭头K1a的方向凹陷;和第二倾斜限制部36kb2,其从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轴线L3的中心沿着箭头K2a的方向凹陷。联接构件180的相位限制凸台180e位于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相位限制部36kb内。即,由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相位限制部36kb限制联接构件180的相位限制凸台180e的位置。换言之,联接构件180的相位限制凸台180e能够在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相位限制部36kb内移动,并且尤其能够移动到第一倾斜限制部36kb1和第二倾斜限制部36kb2。当联接构件180的相位限制凸台180e移动到第一倾斜限制部36kb1时,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接收部180a和被引导部180d沿着箭头K1b的方向,即沿着与箭头K1a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这是联接构件180呈现第一倾斜姿势D1的状态。当联接构件180的相位限制凸台180e移动到第二倾斜限制部36kb2时,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接收部180a和被引导部180d沿着箭头K2b的方向,即,与箭头K2a相反的方向倾斜。这是联接构件180呈现联接构件180的第二倾斜姿势D2的状态。
<当处于基准姿势D0时作用在联接构件180上的力的关系>
关于联接构件180的基准姿势D0将参照图21(a)至22(d)在下文详细描述联接构件180的姿势。
图22是图解了在将显影盒B1到设备主体A1的安装完成时的联接杆55和联接构件180的位置的图。图22(a)是当从驱动侧观察时的侧视图,图22(b)是当从图22(a)中的箭头XXIIB的方向观察时的侧视图,图22(c)是当从非驱动侧观察时沿着图22(b)中的剖开线XXIIC获得的剖面的侧视图。
当完成将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时,联接构件180接合主体侧驱动构件100。联接构件180的旋转轴线L2、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旋转轴线L4和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轴线L3布置成同心。换言之,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接收部180a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旋转力施加部100a(旋转力施加部100a1和旋转力施加部100a2)处于能够相互接合的位置处(还见图8(b))。
将参照图34(a)至34(c)描述在联接构件180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同心之前联接构件180的移动。图34(a)至图34(c)是图解了在联接构件180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同心之前联接构件的姿势的截面图。图34(a)是图解了联接构件180没有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接触的状态的截面图,图34(b)是图解了联接构件180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接触时刻的状态的截面图。此外,图34(c)是联接构件180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同心的状态的截面图。
在联接构件180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没有接触的状态中,联接构件180沿着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方向倾斜,所述倾斜以联接构件180的被支撑部180b的中心180s为中心,如图34(a)所示。联接构件180在保持该姿势的同时沿着箭头X60的方向前进,所述箭头X60的方向是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设置方向。凹陷的圆锥部180g和突出部100g接触,所述凹陷的圆锥部180g布置在联接构件180的圆形部180f的内侧上,所述突出部100g布置在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轴向末端上。当联接构件180沿着箭头X60的方向进一步移动时,联接构件180沿着联接构件180的倾斜减小的方向移动,该倾斜以联接构件180的被支撑部180b的中心180s为中心。结果,联接构件180的旋转轴线L2、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旋转轴线L4和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轴线L3布置成同心。将在下文详细描述联接构件180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承受的力,因此在此将省略其描述。
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轴线L3和联接构件180的旋转轴线L2同心布置的状态是针对联接构件180的姿势的基准姿势D0(联接构件180的倾角为θ2=0°)。联接构件180的相位限制凸台180e与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第二倾斜限制部36kb2分离并且没有与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相位限制部36b的任何部分接触(见图22(c))。联接杆55的引导部55e保持在从联接构件180的被引导部180d完全收回的状态中(图22(a))。即,联接构件180与两个零件(联接弹簧185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接触,这决定了其倾角(θ2)。在这种情况中,即使在完成将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的状态,联接构件180的倾角(θ2)也可不是θ2=0°。
将参照图14在下文详细描述在完成将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的情况中的联接构件180的倾斜姿势(基准姿势D0)。
图14是图解了联接构件180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接合的方式的图。在图14(a)和14(b)中图解的状态是以下情况的侧视图和截面图,在所述情况中,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轴线L3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旋转轴线L4同心布置,而且联接构件180的旋转轴线L2也同心。
联接构件180的被引导部180d沿着箭头F1的方向从联接弹簧185接收偏压力(见图22(d)),圆锥部180g在点180g1和180g2处抵接突出部100g(图8(e))。结果,由圆锥部180g的两个点180g1和180g2限制联接构件180相对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姿势。即,联接构件180的旋转轴线L2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旋转轴线L4同心。
当设备主体A1的主体侧驱动构件100实施从这个状态的旋转驱动时,设备主体A1的旋转力施加部100a和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接收部180a接合。该构造使得驱动从设备主体A1传递到联接构件180(见图8(a)至8(e))。
在图14(c)中图解的状态中,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轴线L3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旋转轴线L4同心布置,而且联接构件180的旋转轴线L2倾斜。由于零件尺寸偏差,联接构件180的圆锥部180g抵接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突出部100g和圆锥部180g的点180g1而非圆锥部180g的点180g2。通过联接构件180的被引导部180d从联接弹簧185接收沿着箭头F1的方向的偏压力,联接构件180的旋转轴线L2此时倾斜。因此,通过联接构件180的圆锥部180g的点180g1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突出部100g接触,在图14(c)中限制联接构件180的姿势。即,联接构件180的旋转轴线L2相对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旋转轴线L4倾斜。换言之,联接构件180的倾角(θ2)不是θ2=0°。
此外,在图14(d)图解的状态中,在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轴线L3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旋转轴线L4没有同心的情况下,由于零件尺寸偏差,联接构件180的旋转轴线L2倾斜(见图8(d))。而且在这种情况中,通过联接构件180的被引导部180d从联接弹簧185接收偏压力,联接构件180的旋转轴线L2倾斜,如在图14(c)中图解的状态中那样。即,联接构件180的倾角(θ2)不等于0°。然而,由联接构件180的圆锥部180g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突出部100g接触的点180g1限制联接构件180的姿势,与图14(c)中相同。
然而,在图14(c)和图14(d)的任意一种状态中,当设备主体A1的主体侧驱动构件100实施旋转驱动时,设备主体A1的旋转力施加部100a和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接收部180a接合。该构造使得将驱动从设备主体A1传递到联接构件180。
如上所述,在完成将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的状态中,存在以下情况:联接构件180的旋转轴线L2与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轴线L3同心;联接构件180的旋转轴线L2与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轴线L3没有同心。然而,在任意一种情况中,当设备主体A1的主体侧驱动构件100实施旋转驱动时,设备主体A1的旋转力施加部100a和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接收部180a接合。该构造使得驱动从设备主体A1传递到联接构件180。在已经完成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并且联接构件180能够从设备主体A1的旋转力施加部100a接收驱动力的状态中,联接构件180的姿势被称作联接构件180的基准姿势D0。注意的是,该构造使得倾角处于以下范围内,在所述范围内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旋转力施加部100a和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接收部180a没有相互松脱。
将在下文按照顺序详细描述联接构件180的第一倾斜姿势D1和第二倾斜姿势D2。
<在处于第一倾斜姿势D1中时作用在联接构件180上的力的关系>
首先,将参照图11(a)至11(c)描述处于第一倾斜姿势D1中时作用在联接构件180上的力的关系。
图11(a)是在显影盒B1安装在设备主体A1内的状态中并且在感光鼓10和显影辊13间隔开的间隔状态中的显影盒B1的侧视图。图11(b)是当从显影盒B1的非驱动侧观察时处于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相位限制部36kb内的联接构件180的相位限制凸台180e的截面图。此外,图11(c)是在联接构件180的被引导部180d的位置处剖开并且沿着纵向方向从驱动侧观察的联接构件180的被引导部180d的截面图。
联接杆55从联接杆弹簧56接收偏压力(见图9(a))而以旋转轴线L11为中心沿着箭头X11的方向旋转。另一方面,在显影盒B1安装在设备主体A1内的状态中,由设置于设备主体A1的抵接部80y限制沿着箭头X11的方向的移动。具体地,通过抵接部80y和联接杆55的旋转限制部55y接触,抵抗联接杆弹簧56的偏压力限制联接杆55的位置。注意的是,抵接部80y与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形成为一体(见图20(b))。联接杆55的引导部55e处于从联接构件180的被引导部180d收回的收回状态。将在下文描述的显影盒B1的拆卸处理中详细描述联接杆55和抵接部80y之间的接触。
另一方面,由于联接弹簧185的引导部185d与联接构件180的被引导部180d接触,因此力F1a作用在联接构件180的被引导部180d上。即,联接构件180的被引导部180d接收沿着箭头F1a的方向倾斜的力(见图11(c))。联接构件180的相位限制凸台180e构造成此时由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引导部36kb1a、引导部36kb1b和引导部36kb1c限制,并且构造成最终移动到第一倾斜限制部36kb1。即,该构造使得联接构件180的相位限制凸台180e沿着箭头K1a的方向倾斜(图11(b)),而另一方面,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接收部180a和被引导部180d沿着箭头K1b的方向倾斜(图11(a))。联接构件180的上述姿势被称作联接构件180的第一倾斜姿势D1。
联接弹簧185的引导部185d的取向(箭头F1a的方向)能够相对于联接构件180的被引导部180d正交于箭头K1b的方向(见图11(a))。这个方向是抵接第一倾斜限制部36kb1的联接构件180的相位限制凸台180e的方向,从而使得能够减小联接弹簧185的偏压力,以保持联接构件180的第一倾斜姿势D1。然而这不受限制,只要联接构件180能够通过调节联接弹簧185等的偏压力而保持在第一倾斜姿势D1即可。
<在处于第二倾斜姿势D2时作用在联接构件180上的力的关系>
接下来,将参照图12描述在处于第二倾斜姿势D2时作用在联接构件180上的力的关系。
图12(a)是显影盒B1的侧视图,其示出了在安装到设备主体A1之前的显影盒B1的状态,即,处于显影盒B1的单独状态(自然状态)。图12(b)是当从显影盒B1的非驱动侧观察时处于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相位限制部36kb内的联接构件180的相位限制凸台180e的位置的截面图。此外,图12(c)是截面图,其中已经剖开了联接构件180的被引导部180d并且沿着纵向方向从驱动侧观察。图12(a)图解了没有图11(a)中的设置于设备主体A1的抵接部80y的状态。此时,联接杆55以旋转轴线L11为中心沿着箭头X11的方向从联接杆弹簧56接收偏压力并且旋转至其引导部55e与联接构件180的被引导部180d接触的位置。即,联接杆55的引导部55e和联接弹簧185的引导部185d两者与联接构件180的被引导部180d接触。
现在,如上所述,联接构件180的被引导部180d接收沿着箭头F3的方向倾斜的力。此时,联接构件180的相位限制凸台180e构造成由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引导部36kb2a、引导部36kb2b和引导部36kb2c限制并且构造成最终移动到第二倾斜限制部36kb2。即,该构造使得联接构件180的相位限制凸台180e沿着箭头K2a的方向倾斜(图12(b)),而另一方面,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接收部180a和被引导部180d沿着箭头K2b的方向倾斜(图12(a))。联接构件180的上述姿势称作联接构件的第二倾斜姿势D2。
(5)鼓盒C的整体描述
接下来,将参照图16(a)和16(b)描述鼓盒C的构造。图16(a)是从其非驱动侧观察的鼓盒C的透视说明图。图16(b)是透视说明图,其中,已经从图示中省略了清洁框架21、鼓轴承30、鼓轴54等,以描述感光鼓10和充电辊11的周边。
鼓盒C具有感光鼓10、充电辊11等,如图16所示。充电辊11由充电辊轴承67a和充电辊轴承67b可旋转地支撑并且由充电辊偏压构件68a和充电辊偏压构件68b对于感光鼓10偏压。
驱动侧凸缘24成一体固定到感光鼓10的驱动侧端部部分10a并且非驱动侧凸缘28成一体固定到感光鼓10的非驱动侧端部部分10b。驱动侧凸缘24和非驱动侧凸缘28通过型锻、粘合等同心地固定到感光鼓10。在清洁框架21沿着纵向方向的两个端部处,通过诸如螺丝旋拧、粘合剂、压配等的手段将鼓轴承30固定到驱动侧端部部分并且将鼓轴54固定到非驱动侧端部部分。成一体固定到感光鼓10的驱动侧凸缘24由鼓轴承30可旋转地支撑,而非驱动侧凸缘28由鼓轴54可旋转地支撑。
充电辊齿轮69设置在充电辊11沿着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上,其中充电辊齿轮69与驱动侧凸缘24的齿轮部分24g啮合。该构造使得将来自设备主体A1侧的旋转力传递到驱动侧凸缘24的驱动侧端部部分24a(未图示)。结果,在感光鼓10被旋转驱动时,充电辊11也被旋转驱动。充电辊11的表面的圆周速度被设置为感光鼓10的表面的圆周速度的大约105%至120%,如上所述。
(6)显影盒B1关于设备主体A1的安装/拆卸构造的描述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描述将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从设备主体A1拆卸的方法。
图17是从非驱动侧观察设备主体A1的透视说明图,并且图18是从驱动侧观察设备主体A1的透视说明图。图19(a)至图19(d)是当从驱动侧观察时将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的处理的说明图。
具有定位部46b和旋转止动件46c的被引导部46d在显影盒B1处设置于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如图17所示。具有定位部34b和旋转止动件34c的被引导部34d设置于显影侧盖34,如图18所示。
另一方面,驱动侧引导构件92和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在设备主体A1的驱动侧处设置于构成设备主体A1壳体的驱动侧侧板90,如图17所示,所述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在设备主体A1内与显影盒B1成一体移动。将在下文描述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细节。驱动侧引导构件92设置有第一引导部92a、第二引导部92b和第三引导部92c。用于遵循显影盒B1的安装/拆卸路径的安装/拆卸路径X1a的槽设置于驱动侧引导构件92的第一引导部92a,用于遵循显影盒B1的安装/拆卸路径的安装/拆卸路径X1b的槽设置于第二引导部92b。用于遵循鼓盒C的安装/拆卸路径的安装/拆卸路径X3的槽设置于驱动侧引导构件92的第三引导部92c。第一引导部80a和第二引导部80b设置于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第一引导部80a在其中形成作为驱动侧引导构件92的第一引导部92a的延伸部的遵循显影盒B1的安装/拆卸路径X2a的槽状。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第二引导部80b在其中形成作为驱动侧引导构件92的第二引导部92b的延伸部的遵循显影盒B1的安装/拆卸路径X2b的槽状。
以相同方式,非驱动侧引导构件93和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在设备主体A1的非驱动侧处设置于构成设备主体A1壳体的非驱动侧侧板91,如图18所示,所述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以与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相同的方式移动。第一引导部93a和第二引导部93b设置于非驱动侧引导构件93。
在非驱动侧引导构件93的第一引导部93a处形成遵循显影盒B1的安装/拆卸路径的安装/拆卸路径XH1a的槽状。在非驱动侧引导构件93的第二引导部93b处形成遵循鼓盒C的安装/拆卸路径的安装/拆卸路径XH3的槽状。引导部81a设置于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遵循显影盒B1的安装/拆卸路径的安装/拆卸路径XH2a的槽状作为非驱动侧引导构件93的第一引导部93a的延伸部设置于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的引导部81a的引导部。
将在下文描述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和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的详细构造。
<非驱动侧电触头的描述>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35描述设备主体A1的电触头部分。
非驱动侧侧板91在当成像时面向显影盒B1的存储板47的电极部分47a的位置处设置有供电单元120。供电单元120具有供电触头120A,所述供电触头120A由线弹簧或者片簧等形成,具有弹簧特性而且从供电单元120突出,所述供电触头120A连接到未示出的电路板。
<将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
将在下文描述将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的方法。如图17和18所示,通过沿着打开方向D1旋转主体盖94暴露出设备主体A1的内部,所述主体盖94布置在设备主体A1的上部分而且能够打开和闭合。
此后,显影盒B1的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的被引导部46d(图17)和设备主体A1的非驱动侧引导构件93的第一引导部93a(图18)接合。此外,显影盒B1的显影侧盖34的被引导部34d(图18)和设备主体A1的驱动侧引导构件92的第一引导部92a(图17)接合。因此,显影盒B1遵循由驱动侧引导构件92的第一引导部92a和非驱动侧引导构件93的第一引导部93a形成的安装/拆卸路径X1a和安装/拆卸路径XH1a插入到设备主体A1中。
当将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中时,联接构件180处于上述第二倾斜姿势D2的状态中,如上文所述。联接构件180在保持第二倾斜姿势D2的同时插入到驱动侧引导构件92的第二引导部92b中。为了进一步详细描述,在驱动侧引导构件92的联接构件180和第二引导部92b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在遵循安装/拆卸路径X1b和XH1a之后将显影盒B1插入到设备主体A1中的同时,联接构件180保持第二倾斜姿势D2的状态。
遵循安装/拆卸路径X1a和XH1a插入到设备主体A1中的显影盒B1接下来遵循安装/拆卸路径X2a和XH2a插入到设备主体A1中。安装/拆卸路径X2a和XH2a由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第一引导部80a和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的引导部81a形成。为了进一步详细描述,首先,设置于显影侧盖34的被引导部34d由设备主体A1的驱动侧引导构件92的第一引导部92a引导。该构造使得此后随着安装处理继续,被引导部34d移交给设备主体A1的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第一引导部80a。以相同的方式,在非驱动侧处,设置于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的被引导部46d由设备主体A1的非驱动侧引导构件93的第一引导部93a引导。该构造使得此后随着安装处理继续,被引导部46d被移交给设备主体A1的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的引导部81a。
设置于显影盒B1的驱动侧端部的联接构件180在保持第二倾斜姿势D2的同时从设备主体A1的驱动侧引导构件92的第二引导部92b移交给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第二引导部80b。注意的是,以与上述方式相同的方式在联接构件180和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第二引导部80b之间存在间隙。
<显影盒B1的定位>
接下来,将描述设备主体A1的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和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定位显影盒B1所借助的构造。注意的是,就针对驱动侧和非驱动侧而言基础结构相同,因此下文中将以显影盒B1的驱动侧为例来进行描述。图19(a)至图19(d)图解了在将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的处理期间显影盒B1和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状态。
图19(a)图解了设置于显影盒B1的显影侧盖34的被引导部34d由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第一引导部80a引导的状态,并且显影盒B1处于安装/拆卸路径X2a上。
图19(b)图解了从图19(a)中的状态进一步安装显影盒B1的状态。显影侧盖34的被引导部34d的定位部34b在点P1处抵接设置在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上的驱动侧按压构件82的定位部82a。
此外,图20是图解了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和驱动侧按压构件82的周边形式的透视说明图。图20(a)是沿着纵向方向从驱动侧观察的透视图,图20(b)是沿着纵向方向从非驱动侧观察的透视图。图20(c)是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驱动侧按压构件82和驱动侧按压弹簧83的分解透视图。图20(d)和图20(e)是驱动侧按压构件82周围的放大的细节图。
现在,驱动侧按压构件82除了定位部82a之外还具有孔82b、座面82c和限制部82d,如图20(a)和20(b)所示。孔82b与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凸台80c接合,并且能够以凸台80c为中心被可旋转地支撑,如图20(c)所示。此外,驱动侧按压弹簧83的一个端部部分83c与座面82c接触。而且,驱动侧按压弹簧83的另一个端部部分83d与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座面80d接触,如图20(d)所示。因此,驱动侧按压构件82构造成接收沿着以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凸台80c为中心沿着箭头Ra1的方向旋转的方向的偏压力F82。注意的是,驱动侧按压构件82沿着箭头Ra1的方向的旋转通过其限制部82d抵接设置于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旋转限制部80e而限制,从而定位驱动侧按压构件82。注意的是,由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可旋转地支撑的驱动侧按压构件82能够抵抗驱动侧按压弹簧83的偏压力F82沿着箭头Ra2的方向旋转,如图20(e)所示。此外,驱动侧按压构件82的上端部82e能够沿着箭头Ra2的方向旋转直到其没有从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引导面80w突出的位置为止。
图19(c)是从图19(b)的状态进一步安装显影盒B1的状态。图解了这样的状态,其中,被引导部34d抵接驱动侧按压构件82的近侧倾斜面82w,从而沿着箭头Ra2的方向向下按压驱动侧按压构件82,在所述被引导部34d中,显影侧盖34的定位部34b和旋转止动件34c形成为一体。为了详细描述,显影侧盖34的被引导部34d抵接驱动侧按压构件82的近侧倾斜面82w并且按压驱动侧按压构件82。这致使驱动侧按压构件82抵抗驱动侧按压弹簧83的偏压力F82以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凸台80c为中心逆时针(箭头Ra2的方向)旋转。图19(c)是显影侧盖34的定位部34b和驱动侧按压构件82的上端部82e接触的状态。此时,驱动侧按压构件82的限制部82d与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旋转限制部80e分离。
图19(d)是从图19(c)的状态进一步安装显影盒B1的状态,图解了显影侧盖34的定位部34d和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定位部80f接触的状态。如上所述,驱动侧按压构件82的构造接收沿着以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凸台80c为中心在箭头Ra1的方向上旋转的方向的偏压力F82。因此,驱动侧按压构件82的远侧倾斜面82s利用偏压力F4偏压显影侧盖34的定位部34b。结果,定位部34b在点P3处接触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定位部80f,在定位部34b和定位部80f之间不存在间隙。因此,显影盒B1的驱动侧定位并且固定在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处。
非驱动侧的构造与驱动侧的构造相同,其中,对应于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驱动侧按压构件82和驱动侧按压弹簧83设置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非驱动侧按压构件84和非驱动侧按压弹簧85,如图36所示。因此,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的定位部46b和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的定位也与在驱动侧处相同(将省略描述)。根据这些,显影盒B1定位并且固定在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和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处。
<在安装显影盒B1的处理期间联接构件180的操作>
接下来,将参照图21、22和23描述在安装显影盒B1的处理中的联接构件180的操作。
在将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之前的状态中,联接构件180呈现第二倾斜姿势D2,如上所述。联接构件180在保持第二倾斜姿势D2的同时插入到设备主体A1中。图21(a)图解了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并且位于形成在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和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处的安装/拆卸路径X2a上的状态。图21(e)是从图21(a)中的箭头XXIE的方向观察的图21(a)中的状态的图。该构造使得对于联接构件180的第二倾斜姿势D2,在显影盒B1位于安装/拆卸路径X2a上的同时,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接收部180a面向设备主体A1的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方向。更加具体地,联接构件180沿着以其被支撑部180b的中心180s为中心的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方向倾斜,在该处附近联接构件180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接触,这将在下文描述。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第二倾斜限制部36kb2形成为以这种方式使得联接构件180倾斜(见图12(b)、13(a)至13(d)和图15(a))。
在图21(b)图解的状态中,已经将显影盒B1从图21(a)示出的状态进一步插入到安装/拆卸路径X2a。图21(f)是从图21(b)中的箭头XXIF的方向观察的图。该状态使得联接构件180的圆形部180f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接触。联接构件180沿着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方向从图21(a)示出的状态倾斜至图21(b)示出的状态,因此联接构件180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能够轻易接合。注意的是,联接构件180通过其被引导部180d从联接杆弹簧56和联接弹簧185接收总力F3而保持第二倾斜姿势D2,如上所述(见图12(a)至图12(c))。在以下描述中,在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轴线L3和联接构件180的旋转轴线L2之间形成的角度(倾角)在联接构件180处于第二倾斜姿势D2处时为θ2a(见图21(b))。
在图21(c)图解的状态中,已经将显影盒B1从图21(b)示出的状态进一步插入到安装/拆卸路径X2a。图21(g)是从图21(c)中的箭头XXIG的方向观察的图。图23(a)和23(b)是图解了当联接构件180的圆形部180f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接触时联接构件180的周边处的力的关系的截面图。
布置在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上的联接杆55的旋转限制部55y和抵接部分80y处于接触的状态中。通过联接构件180的圆形部180f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接触,联接构件180的倾角从图21(b)示出的状态至图21(c)中示出的状态变为θ2b(≤θ2a)。更加详细地,联接构件180在接触部处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接收力F100。在力F100沿着与联接构件180初始接收的力F3相反的方向而且大于F3的情况中,联接构件180的倾角变得更小并且接近相对平行于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轴线L3的方向。即,倾角以被支撑部180b的中心180s为中心改变并且变为θ2b<θ2a(见图15(a)、21(b)、21(c)和23(a))。联接构件180与四个零件(联接杆55、联接弹簧185、主体侧驱动构件100和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相位限制部36kb)接触,这决定其倾角(θ2b)。
图21(d)图解了从图21(c)示出的状态将显影盒B1进一步插入到安装/拆卸路径X2a的状态。图21(h)是从图21(d)的箭头XXIH的方向观察的图。联接杆55的旋转限制部55y与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抵接部80y接触。因此,与沿着安装/拆卸路径X2a的方向插入显影盒B1相结合,联接杆55在显影盒B1内相对地以旋转轴线L11为中心沿着箭头X11b的方向旋转。此时,联接杆55的引导部55e也以旋转轴线L11为中心沿着箭头X11b的方向旋转。结果,联接构件180的倾角θ2c因从联接弹簧185接收偏压力而沿着联接杆55的引导部55e减小(θ2c<θ2b)。联接构件180与三个零件(联接弹簧185、主体侧驱动构件100和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相位限制部36kb)接触,这确定了其倾角(θ2c)。
图22(a)至图22(d)图解了已经从图21(d)中示出的状态沿着安装/拆卸路径X2a的方向进一步插入显影盒B1的状态,而且图22(a)至图22(d)图解了已经完成将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的状态。
联接构件180接合主体侧驱动构件100,并且呈现基准姿势D0(联接构件180的倾角θ2=0°)。
联接构件180的相位限制凸台180e此时与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第二倾斜限制部36kb2分离,并且没有与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相位限制部36b的任何部分接触(见图22(c))。联接杆55的引导部55e保持在从联接构件180的被引导部180d完全收回的状态。即,联接构件180与两个零件(联接弹簧185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接触,这决定了其倾角(θ2)(细节参见联接构件180的上述基准姿势D0)。
<在移除显影盒B1的处理期间的联接构件180的操作>
接下来,将描述从设备主体A1移除显影盒B1的处理中的联接构件180的操作。
从设备主体A1移除显影盒B1的操作是与上述安装相反的操作。
首先,用户以与安装时相同的方式沿着打开方向D1(见图17和图18)旋转设备主体A1的主体盖94并且暴露出设备主体A1的内部。通过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以及没有示出的构造将显影盒B1保持在接触姿势中,在所述接触姿势中,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接触。
然后显影盒B1遵循设置于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和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的安装/拆卸路径XH2沿着移除方向移动。
在显影盒B1移动时,已经与联接杆55的限制旋转部55y接触的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抵接部分80y移动(从图21(d)示出的状态至图21(c)示出的状态)。与此相结合,联接杆55以旋转轴线L11为中心沿着箭头X11的方向旋转。通过使得显影盒B1进一步移动致使联接杆55沿着箭头X11的方向旋转,并且联接杆55的引导部55e与联接构件180的被引导部180d接触(图21(c)中示出的状态)。从联接杆55和联接弹簧185接收偏压力的联接构件180开始沿着第二倾斜姿势D2的方向移动,如上文所述。最后,联接构件180的相位限制凸台180e由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引导部36kb2a、引导部36kb2b和引导部36kb2c限制,并且接合第二倾斜限制部36kb2。联接构件180保持第二倾斜姿势D2的状态。
此后,显影盒B1通过沿着遵循安装/拆卸路径XH1的移除方向移动而被移除到设备主体A1的外部,所述安装/拆卸路径XH1设置于驱动侧引导构件92和非驱动侧引导构件93。
如上所述,将偏压力施加到联接构件180的显影盒B1设置有联接杆55和联接杆弹簧56,这使得联接构件180能够以第二倾斜姿势D2倾斜。联接杆55使得联接构件180倾斜的方向是显影盒B1的安装/拆卸路径X2a的方向,此外,该构造使得与用户实施显影盒B1的安装/拆卸操作相结合而发生联接杆55的旋转操作。
(7)关于作为可动构件的接触/分离杆
将参照图1描述作为驱动侧可动构件的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图1(a)是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周边形式的说明图,并且是从驱动侧观察时的显影盒B1的截面图。
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包括第一接触面70a、第二接触面70b、第三接触面70c、被支撑部70d、驱动侧限制接触部70e和第一突出部(一端部侧突出部)70f。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被支撑部70d由驱动侧显影轴承36、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支撑部36c可旋转地支撑。具体地,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支撑部36c的凸台装配到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被支撑部70d中的孔,因此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被支撑而能够以支撑部36c的凸台为中心(沿着箭头N9和N10的方向)旋转。即,支撑部36c作为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旋转中心。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支撑部36c平行于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L0。即,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能够在正交于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L0的平面上旋转。
此外,在第三接触面70c处,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与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的一个端部71d接触,所述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是作为第一弹性部的压缩弹簧。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的另一个端部71e与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接触面36d接触。结果,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在第三接触面70c处从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接收沿着箭头N16的方向的力。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沿着远离显影辊13的方向(N16)偏压(推压)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第一接触面70a。在显影盒B1的单独状态中,即,在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之前的状态中,驱动侧限制接触部70e与设置于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限制部36b接触。
现在,图37是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已经投影在显影盒B1的截面图上的图。被支撑部70d(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旋转中心)处于重叠图37中的显影剂容纳部16a(即,处于显影剂容纳部16a中)的位置。即,当遵循平行于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L0的方向的箭头N11(见图4)的方向观察显影盒B1时,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被支撑部70d处于重叠显影容器16的显影剂容纳部16a的位置。尽管未示出,但是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具有相同的构造。
因此,能够减小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从显影剂容纳部16a突出的程度,并且从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的显影盒B1的尺寸能够紧凑。
将参照图1(b)描述作为非驱动侧可动构件的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注意的是,非驱动侧具有与驱动侧类似的构造。
图1(b)是从非驱动侧观察的显影盒B1的侧视图。然而,注意的是,一些零件没有示出,以描述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构造。
如图1(b)所示,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具有非驱动侧第一接触面72a、非驱动侧第二接触面72b、非驱动侧第三接触面72c、被支撑部72d、非驱动侧限制接触部72e和非驱动侧第一突出部72f(另一端部侧突出部)。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被支撑部72d由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的支撑部46f支撑。具体地,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的支撑部46f的凸台装配到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被支撑部72d的孔,因此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能够以支撑部46f的凸台为中心旋转(箭头NH9和NH10的方向)。即,支撑部46f是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旋转中心。在本实施例中,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的支撑部46f还平行于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L0。即,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能够在正交于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L0的平面上旋转。
此外,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在非驱动侧第三接触面72c处与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3的一个端部73e接触,所述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3是作为第二弹性部的压缩弹簧。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3的另一个端部73d与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的接触面46g接触。结果,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在非驱动侧第三接触面72c处从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3沿着箭头NH16的方向接收力FH10。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3沿着远离显影辊13的方向(箭头NH16)偏压(推压)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非驱动侧第一接触面72a。在显影盒B1的单独状态中,即,在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之前的状态中,非驱动侧限制接触部72e与设置于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的限制部46e接触。
限制部36b和限制部46e均构造成沿着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和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3的偏压方向部分重叠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和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3,如图1所示。换言之,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夹在限制部36b和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之间,并且构造成接收压缩力。即,能够准确地定位在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被分离部70g与限制部36b接触之后的被分离部70g的位置。这也适用于非驱动侧。结果,能够在高度准确的时机接收将在下文描述的由设备主体的间隔机构施加的间隔力。
限制部36b和限制部46e限制相应的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沿着离开显影辊13的方向移动。换言之,在限制部36b和限制部46e设置的位置处,它们能够限制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沿着离开显影辊13的方向移动。当使得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间隔开时,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分别沿着旋转方向N10和NH10转动,以与限制部36b和限制部46e接触。因此,该状态使得将由设备主体的间隔机构施加的间隔力经由限制部36b和限制部46e从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传递到显影框架的驱动侧显影轴承36和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
图44是图解了限制部36b、限制部46e、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和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3沿着显影辊13的纵向方向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44是从正交于显影辊13的纵向方向(旋转轴线L0的方向)的方向观察的图。限制部36b构造成关于方向N11至少部分重叠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和驱动侧第三接触面70c,方向N11平行于显影辊13的纵向方向(旋转轴线L0的方向)。以相同的方式,限制部46e构造成关于方向N11至少部分重叠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3和非驱动侧第三接触面72c。因此,能够在高度准确的时机接收由设备主体的后述间隔机构施加的间隔力。
限制部36b还构造成也关于箭头M2的方向至少部分重叠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和驱动侧第三接触面70c,如图1所示。以相同的方式,限制部46e还构造成关于箭头M2的方向至少部分重叠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3和非驱动侧第三接触面72c。然而,注意的是,关于N11方向和箭头M2方向中的一个或者另一个能够实现限制部36b和限制部46e的上述放置关系就足够了。
现在,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的偏压力F10和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3的偏压力FH10设定成不同。而且,驱动侧第三接触面70c和非驱动侧第三接触面72c布置成不同角度。这可以考虑周边构造的性能进行适当选择,以使得显影辊13对于感光鼓10的后述按压力适当。考虑在从设备主体A1接收传动以旋转驱动显影辊13时在显影盒B1处发生的力矩M6(见图27(a)),在本实施例中设定F10<FH10的关系。
即,在驱动侧处,联接构件180沿着如图8(b)所示的箭头X6的方向旋转。已经接收这个旋转力的显影盒B1沿着图27(a)中示出的箭头N6的方向以支撑部80g为中心与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成一体摇动(见图27(a))。在联接构件180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接收的旋转力(扭矩)足够大的情况中,仅仅由联接构件180的扭矩产生沿着箭头N6的方向的力矩,从而产生了将显影辊13压抵在感光鼓10上的力。因此,可以使得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的偏压力F10小于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3的偏压力FH10。
现在,限定了通过显影辊13的中心13z并且平行于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从设备主体A1拆卸的安装/拆卸方向X2(图17)的直线Z30,如图1(a)所示。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布置在直线Z30的与感光鼓10相对的侧部上(在本实施例中沿着重力方向的下侧)。对于安装/拆卸显影盒而言,由于这种构造,因此增加鼓盒C的放置自由度。具体地,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没有沿着鼓盒C的方向突出的构造增加了鼓盒C的放置自由度。对于放置而言不需要避免与突出的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等发生干扰。
在沿着纵向方向(旋转轴线方向)从显影盒的驱动侧观察时,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第一突出部70f比显影容器16、驱动侧显影轴承36和显影侧盖34突出更远(见图10(a))。
即,当沿着纵向方向(旋转轴线L0的方向)从驱动侧(一端部侧)观察显影盒时从显影框架(16,46,36,34)暴露出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第一突出部(一端部侧突出部)70f,如图11(a)所示。
然而,当沿着纵向方向(旋转轴线L0的方向)观察显影盒B1时,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不必从显影框架(16,46,36,34)暴露出。可以设想这样的构造,在所述构造中,第一突出部70f没有暴露出(不能看见),从而当从驱动侧或者非驱动侧观察显影盒B1时,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隐藏在显影框架后方。
即,第一突出部70f在显影盒的截面(见图1(a))中从显影框架(16,46,36,34)突出就足够了,所述截面通过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具体是第一突出部70f)并且正交于显影方向(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L0)。根据这个构造,后述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见图27(a)至图27(c))能够接合第一突出部70f。
换言之,形成显影盒的外部形式以使得第一突出部70f在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沿着显影辊13的纵向方向布置的位置处从显影框架突出就足够了。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突出部70f在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布置的位置处相对于驱动侧显影轴承36突出。还可以形成这样的构造,其中,第一突出部70f由显影侧盖34覆盖,所述显影侧盖34比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沿着纵向方向更靠外,或者第一突出部70f由显影容器16覆盖,所述显影容器16比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沿着纵向方向更靠内。
总之,当沿着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L0的方向在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位置处的截面观察时,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突出而形成显影盒B1的外形。
此外,第一突出部70f的突出方向(箭头M2的方向)与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能够移动的方向(移动方向:箭头N9和N10的方向)和显影盒B1能够移动的方向(移动方向:箭头N6的方向(见图27(a))交叉。
当从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被支撑部70d观察时第一突出部70f沿着远离显影辊13的方向具有第一接触面70a。该构造使得当显影辊13被压抵在感光鼓10(见图27(a))上时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第二接触面150b与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第一接触面70a接触,这将在下文更加详细描述。此外,被隔开部70g设置在第一突出部70f的末端处,所述被隔开部70g与第一突出部70f的突出方向(箭头M2的方向)交叉并且在朝向显影辊13的侧部处突出。被隔开部70g具有第二接触面70b。该构造使得当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间隔开时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第一接触面150a与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第二接触面70b接触(见图28(a)至28(d)),这将在下文详细描述。
接下来,将参照图1(b)详细描述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形状。如上所述,以与驱动侧相同的方式,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隔着直线Z30布置在与感光鼓10相对的侧部上(在本实施例中沿着重力方向的下侧),所述直线Z30通过显影辊13的中心13z并且平行于将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从设备主体A1拆卸的安装/拆卸方向X2。对于安装/拆卸显影盒而言,由于这种构造,增加了鼓盒C的放置自由度。具体地,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没有沿着鼓盒C的方向突出的构造增加了鼓盒C的放置自由度。对于放置而言不需要避免与突出的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等发生干扰。
在从纵向方向观察时,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第一突出部72f比显影容器16和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向外突出更远。当从非驱动侧(另一端部侧)沿着纵向方向(旋转轴线L0的方向)观察显影盒时从显影框架(16,46,36,34)暴露出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第一突出部(另一端部侧突出部)72f(见图5)。
然而注意的是,以与第一突出部70f相同的方式,在沿着纵向方向(旋转轴线L0的方向)观察显影盒B1时不需要暴露出第一突出部72f。
即,以与第一突出部70f相同的方式,第一突出部72f在显影盒的截面中从显影框架(16,36,34)突出就足够了,所述截面通过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具体是突出部72f)并且正交于显影方向(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L0)。根据该构造,后述非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1(见图29(a))能够接合突出部72f。
换言之,形成显影盒B1的外部形式使得突出部72f在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沿着显影辊13的纵向方向布置的位置处从显影框架(在本实施例中从非驱动侧侧盖46)突出就足够了。还可以形成这样的构造,其中,显影框架在布置有非驱动接触/间隔杆72的纵向方向外侧处或纵向方向内侧处覆盖第一突出部72f。
总之,当沿着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L0的方向在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位置处的截面观察时,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突出而形成显影盒B1的外形。
此外,第一突出部72f的突出方向(箭头MH2的方向)与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能够移动的方向(移动方向:箭头NH9和NH10的方向)和显影盒B1能够移动的方向(移动方向:箭头M1的方向(见图27(a))交叉。当从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被支撑部72d观察时第一突出部72f沿着远离显影辊13的方向具有第一接触面72a。该构造使得当显影辊13被压抵在感光鼓10(见图29)上时非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1的第二接触面151b与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第一接触面72a接触,这将在下文更加详细描述。
此外,间隔部72g设置在第一突出部72f的末端处,所述间隔部72g与第一突出部72f从显影容器16突出的突出方向(箭头MH2的方向)交叉并且在侧部处向显影辊13突出。间隔部72g具有第二接触面72b。该构造使得当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间隔开(见图29(b))时非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1的第一接触面151a接触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第二接触面72b,这将在下文详细描述。
如上所述,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关于显影辊13的轴线方向(纵向方向)设置在显影盒的两个端部处。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可以布置成比用于形成图像的介质(诸如,记录纸、标签纸、OHP片等)的宽度更靠外。在这种情况中,当沿着法线是纵向方向的板观察设备主体时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等、介质和设置于设备主体以传送介质的传送构件等可以布置在交叉位置处。结果,能够缩小设备主体的尺寸。
接下来,将参照图24描述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安置。图24是从显影辊13侧观察显影盒B1的正视图。然而注意的是,已经获得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支撑部36a和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的支撑部46f周围的截面图,所述支撑部36a支撑显影辊13的驱动侧被支撑部13a,所述支撑部46f支撑显影辊13的非驱动侧被支撑部13c。
如上所述,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沿着纵向方向设置在显影盒B1的驱动侧端部上。而且,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沿着纵向方向设置在显影盒B1的非驱动侧端部上。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旋转操作(图1(a)中的箭头N9和N10的方向以及图1(b)中的箭头NH9和NH10的方向)能够在相互不影响的前提下独立旋转。
现在,显影辊13的驱动侧被支撑部13a由比成像范围L13b的驱动侧端部L13bk纵向更靠外的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支撑部36a支撑。此外,显影辊13的非驱动侧被支撑部13c由比成像范围L13b的非驱动侧端部L13bh纵向更靠外的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的支撑部46f支撑。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布置成与显影辊13的总长度L13a的范围至少部分重叠。此外,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布置成位于显影辊13的成像范围L13b的更靠外处。
即,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显影辊13的驱动侧被支撑部13a布置成至少部分重叠区域L14k,所述区域L14k夹在成像范围L13b的驱动侧端部L13bk和显影辊13的总长度L13a的驱动侧端部L13ak之间。因此,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显影辊13的驱动侧被支撑部13a在纵向方向上位于附近位置。
而且,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和显影辊13的非驱动侧被支撑部13c布置成至少部分重叠区域L14h,所述区域L14h夹在成像范围L13b的非驱动侧端部L13bh和显影辊13的总长度L13a的非驱动侧端部L13ah之间。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和显影辊13的非驱动侧被支撑部13c布置成满足这个关系。因此,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和显影辊13的驱动侧被支撑部13c在纵向方向上位于附近位置。
(接触/分离机构的描述)
(设备主体的显影加压和显影间隔构造)
接下来,将描述设备主体的显影加压和显影间隔构造。
图25(a)是当从非驱动侧观察时的设备主体A1的驱动侧侧板90的分解透视图,图25(b)是从非驱动侧观察时的侧视图。图26(a)是当从驱动侧观察时的设备主体A1的非驱动侧侧板91的分解透视图,图26(b)是从驱动侧观察的侧视图。
用于将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从设备主体A1拆卸的驱动侧引导构件92和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设置于设备主体A1,如图25所示。驱动侧引导构件92和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在将显影盒B1安装在设备主体内时引导显影盒B1的驱动侧被引导部34d(见图18)。
驱动侧引导构件92具有:凸台状被定位部92d,所述被定位部92d从驱动侧引导构件92突出;和旋转被限制部92e,其由设置于驱动侧侧板90的孔状定位部90a支撑;和旋转限制部90b,如图25(a)所示。驱动侧引导构件92然后被定位并且由诸如螺丝(未示出)的固定装置固定到驱动侧侧板90。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由圆柱状被支撑突出部80g支撑,所述被支撑突出部80g装配到设置于驱动侧侧板90的孔状支撑部90c。因此,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由驱动侧侧板90支撑而能够沿着箭头N5的方向和箭头N6的方向旋转。
注意的是,尽管已经在上文描述了设置于驱动侧侧板90的支撑部90c为孔状(凹陷状)而设置于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被支撑突出部80g为突出状,但是其凹陷/突出关系并不局限于此,并且凹陷/突出关系可以颠倒。
此外,作为张力弹簧的驱动侧偏压单元76设置在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突出部80h和驱动侧侧板90的突出部90d之间。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由驱动侧偏压单元76沿着箭头N6的方向偏压,这将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突出部80h和驱动侧侧板90的突出部90d拉近。设备主体A1设置有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所述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使得感光鼓10的表面和显影辊13接触,以及将它们间隔开。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由底板(未示出)支撑在能够沿着箭头N7的方向和箭头N8的方向移动的状态中。
另一方面,用于将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从设备主体A1拆卸的非驱动侧引导构件93和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设置于设备主体A1,如图26(a)和26(b)所示。非驱动侧引导构件93和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在将显影盒B1安装在设备主体内时引导显影盒B1的非驱动侧被引导部46d(见图18)。
非驱动侧引导构件93具有:凸台状被定位部93d,所述被定位部93d从非驱动侧引导构件93突出;和旋转被限制部93e,如图26(a)所示。被定位部93d和旋转被限制部93e由设置于非驱动侧侧板91的孔状定位部91a和旋转限制部91b支撑。非驱动侧引导构件93然后被定位并且由诸如螺丝的固定装置(未示出)固定到非驱动侧侧板91。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由圆柱状被支撑突出部81g支撑,所述圆柱状被支撑突出部81g装配到设置于非驱动侧侧板91的孔状支撑部91c。因此,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由非驱动侧侧板91支撑而能够沿着箭头N5的方向和箭头N6的方向旋转。
注意的是,尽管已经在上文描述了设置于非驱动侧侧板91的支撑部91c是孔状(凹陷状),并且设置于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的被支撑突出部81是突出状,但是其凹陷/突出关系并不局限于此,而且凹陷/突出关系可以颠倒。
此外,作为张力弹簧的非驱动侧偏压单元77设置在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的突出部81h和非驱动侧侧板91的突出部91d之间。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由非驱动侧偏压单元77沿着箭头N6的方向偏压,这将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的突出部81h和非驱动侧侧板91的突出部91d拉近。
设备主体A1设置有非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1,所述非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1以与在驱动侧处相同的方式使得感光鼓10的表面和显影辊13接触以及将它们间隔开。非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1由底板(未示出)支撑在能够沿着箭头N7的方向和箭头N8的方向移动的状态中。
(关于感光鼓的显影加压和显影间隔)
接下来,将描述显影辊13关于感光鼓10的加压和间隔。
<加压机构>
将在下文描述显影辊13的构造。
图27(a)是示出了以下状态的侧视图,其中,由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支撑的显影盒B1的显影辊13处于与感光鼓10接触的状态中。图27(c)是图27(a)中的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周边的详图,其中,为了描述,没有示出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和显影侧盖34。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所谓的接触式显影系统,其中,使得承载显影剂t的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直接接触,以使得感光鼓10中的静电潜像显影。
显影辊13由轴部13e和橡胶部13d构造而成。轴部13e是铝等的导电细长筒形物体并且其中间部分沿着其纵向方向由橡胶部13d覆盖(见图6(a)和6(b))。现在,橡胶部13d覆盖轴部13e,以使得其外形与轴部13e同心。磁体辊12构造在轴部13e的筒体内。橡胶部13d在其圆周面上承载显影剂t,并且偏压被施加到轴部13e。然后通过使得处于承载显影剂t的状态中的橡胶部13d与感光鼓10的表面接触而将感光鼓10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接下来,将描述使得显影辊13以预定接触压力与感光鼓10接触的构造。
如前文所述,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由驱动侧侧板90支撑而能够沿着箭头N5和箭头N6的方向摇动。而且,非驱动侧侧摆动引导件81由非驱动侧侧板91支撑而能够沿着箭头N5和箭头N6的方向摇动。显影盒B1定位到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和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如上所述。因此,显影盒B1处于能够沿着箭头N5和箭头N6的方向在设备主体A1内摇动的状态中(见图29(a)和29(b))。
在这个状态中,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第二接触面150b和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第一接触面70a接触,如图27(a)和27(c)所示。因此,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处于这样的状态,在所述状态中,其抵抗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的偏压力沿着图27(c)中的箭头N9的方向旋转。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第三接触面70c随后压缩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并且从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接收偏压力F10a。结果,沿着箭头N10的方向的力矩M10作用在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上。此时,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第二接触面150b和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第一接触面70a接触。因此,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第一接触面70a从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第二接触面150b接收力F11,以使得与力矩M10平衡的力矩作用在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上。因此,力F11的外力作用在显影盒B1上。而且,驱动侧偏压单元76设置在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突出部80h和驱动侧侧板90的突出部90d之间,如上所述沿着箭头N12的方向偏压。因此,沿着箭头N12的方向的力F12的外力作用在由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定位的显影盒B1上。
即,凭借来自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的力F11和来自驱动侧偏压单元76的力F12,显影盒B1接收沿着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靠近的方向(箭头N6的方向)的力矩M6。显影辊13的弹性层13d能够由该力矩M6以预定压力压抵在感光鼓10上。
接下来,图29(a)是示出了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接触的状态的侧视图,由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支撑的显影盒B1具有所述显影辊13。图29(c)是图29(a)中的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周边的细节图,其中为了描述,部分省略了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和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
非驱动侧的构造与驱动侧相同,并且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3和非驱动侧偏压单元77将外力FH11和FH12作用在显影盒B1上,如图29(a)和29(c)所示。因此,显影盒B1接收沿着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靠近的方向(箭头N6的方向)的力矩(M6),并且显影辊13的弹性层13d能够以预定压力压抵在感光鼓10上。
现在,如图27(b)所示,D10表示当从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的方向观察时被支撑部70d的中心与第三接触面70c的中心相距的距离。以相同的方式,D11表示被支撑部70d的中心与由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按压的第一接触面70a的部分相距的距离。距离D10和距离D11之间的关系为D10<D11。
因此,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第三接触面70c在突出方向M2的方向上布置在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被支撑部70d和第一接触面70a之间,所述第三接触面70c与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的一端部71d接触。即,被支撑部70d与第三接触面70c相距的距离W10和被支撑部70d与第一接触面70a相距的距离W11之间的关系是W10<W11。
因此,作为第一接触面70a的移动量的W12和第三接触面70c的移动量W13之间的关系为W13<W12,其中,W13=W12×(W10/W11)。
因此,即使在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位置准确性存在误差的情况中,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的压缩量的变化也小于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位置准确性的误差。结果,能够提高将显影辊13压抵在感光鼓10上的按压力的准确性。非驱动侧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能够保持相同的优势。
而且,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布置成在纵向方向上与显影辊13的总长L13a的范围至少部分重叠,如先前所述(见图24)。因此,能够减小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第一接触面70a和72a以及显影辊13的驱动侧被支撑部13a和非驱动侧被支撑部13c沿着纵向方向的位置差异。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接收力F11(见图27(a))并且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接收外力FH11(见图29(c))。由于减小了上述位置差异,能够抑制作用在驱动侧显影轴承36和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上的力矩。因此,显影辊13能够被有效地按压而与感光鼓接触。
而且,如上所述,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旋转操作(图27(a)中的箭头N9和N10的方向和图29(c)和29(d)中的箭头NH9和NH10的方向)能够不受彼此影响独立旋转。因此,当显影辊13处于被压抵在感光鼓10上的状态中时,能够独立设置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沿着箭头N7和N8的方向的位置(见图25(a)和25(b))和非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1沿着箭头N7和N8的方向的位置(见图26(b))。此外,不需要将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旋转方向匹配(图27(a)中的箭头N9和N10的方向,和图29(c)和29(d)中的箭头NH9和NH10的方向)。结果,能够优化在驱动侧和非驱动侧处将显影辊13压抵在感光鼓10上的按压力F11和FH11的大小和方向。此外,即使在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和非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1的位置存在相对误差的情况中,按压力F11和FH11也彼此没有影响。结果,能够使得显影辊13对于感光鼓10的接触压力高度准确。
注意的是,感光鼓10和显影辊13能够接触以使得感光鼓10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盒B1的位置将称作接触位置。另一方面,感光鼓10和显影辊13间隔开的显影盒B1的位置将称作间隔位置。通过显影盒B1的构造,显影盒B1能够借助后述机构在接触位置和间隔位置之间进行选择。
<通过加压机构在显影盒和设备主体之间的电连接的构造>
接下来,将参照图38(a)和38(b)描述在显影盒B1和设备主体A1之间的电连接的构造。当显影盒B1处于上述接触位置时,显影盒B1的存储板47的电极部分47a与设备主体A1的供电触头120A接触。供电触头120A具有弹性性能,因此在安装显影盒B1之前由电极部分47a从形状120Aa向内按压预定量,如图39所示。因此,供电触头120A沿着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移动离开彼此的方向向显影盒B1施加接触压力FH13。另一方面,使得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靠近的力FH11作用在显影盒B1上,如图38(a)所示。此时,将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从与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的接触面46e接触的第一位置按压向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已经通过非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1使得突出部72f更加靠近显影辊13,如图38(a)所示。电极部分47a位于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移动方向W的下游侧处,其中,移动方向W和电极部分47a的表面(被暴露面)交叉。
因此,使得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沿着方向W移动的力F11和接触压力FH13具有相反的力分量。现在,需要特定水平或者更高的接触压力FH13来稳定电极部分47a和供电触头120A之间的电接触。除了用于以稳定方式将显影辊13的弹性层压抵在感光鼓10上之外,本构造还考虑到接触压力F13设定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3的力FH11的大小。即,能够通过力FH11确保使得电接触稳定的接触压力FH13并且将显影辊13压抵在感光鼓10上。因此,电极部分47a和供电触头120A电连接,因此使得设备主体的电路板(未示出)和电极部分47a之间能够通信。
现在,可以设想这样的情况,在所述情况中,非驱动侧偏压单元77的外力FH12升高以确保接触压力FH3。然而,在这个情况中,需要增加非驱动侧按压弹簧85的偏压力,以使得显影盒B1不会从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松脱(见图26(a)和26(b))。另一方面,在显影盒B1安装到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时,用户的操作力向下按压非驱动侧按压弹簧85,如上所述。因此,用户需要使用更大的力安装显影盒B1。如上所述,试图通过非驱动侧偏压单元77的力FH12确保接触压力FH13可能导致不良的用户可操作性。因此,如在本实施例中那样,通过由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3的力FH11确保接触压力FH13,使得能够在用户操作性不变差的情况下定位显影盒B1。
而且,本实施例中的电极部分47a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之间的关系能够如下换一种说法描述。例如,在供电触头120A的接触部分处沿着电极部分47a的法线方向Z,电极部分47a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之间的距离在第一位置处将称作L1而在第二位置处将称作L2,如图38(b)所示。此时的电极部分47a处于保持L2<L1的位置。因此,能够使用将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力确保接触压力FH13。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3以及存储板47均附接到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如图38(a)所示。即,作为用于接触压力F13的操作部的电极部分47a的位置和作为用于力FH11的操作部的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位置布置在正交于显影辊13的轴线L0的同一平面中。换言之,电极部分47a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关于显影辊13的轴线L0的方向至少部分重叠。因此,能够进一步稳定显影盒B1的姿势,因为能够减小接触压力F13和力FH11之间的力矩,所述力矩具有沿着正交于显影辊的轴线的方向的旋转轴线T。
而且,存储板47没有附接到驱动侧而是附接到非驱动侧处的轴承46。如果存储板47设置于驱动侧,则存储板47可能受到作用在联接构件180上的驱动力的影响。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存储板47设置于非驱动侧显影轴承46,因此不易受到驱动力的影响,从而使得接触压力FH13稳定。
<间隔机构>
图28(a)是描述了在从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之间的接触状态过渡到间隔状态时显影盒B1的状态的说明图。图28(c)是图28(a)中的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周边的详细图,其中,为了描述没有示出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和显影侧盖34。
图28(b)是解释了显影盒B1的间隔状态的说明图,其中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间隔开。图28(d)是图28(b)中的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周边的详细图,其中为了描述,没有示出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和显影侧盖34。
现在,在如本实施例中的接触式显影系统的情况中,关心的是如果一直保持如图27(a)所示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接触的状态,则显影辊13的橡胶部13b可能发生变形。因此,在没有显影时,显影辊13优选地与感光鼓10间隔开。即,如图27(a)所示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接触的状态和如图28(b)所示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间隔开的状态是优选的。
沿着显影辊13的方向突出的被隔开部70g设置于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被隔开部70g具有能够接合设置于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第一接触面150a的构造,所述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设置于设备主体A1。此外,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具有能够沿着箭头N7的方向和箭头N8的方向在来自未示出的马达的驱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构造。
接下来,将描述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过渡到间隔状态的操作。在图27(a)示出的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之间接触的接触状态中,在它们之间存在距离为δ5的间隙的状态中第一接触面150a和被隔开部70g间隔开。
另一方面,图28(a)图解了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沿着箭头N8的方向移动距离δ6的状态,在所述状态中,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第一接触面70a和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第二接触面150b之间的接触分离开。此时,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第一接触面70a在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的偏压力F10的作用下以被支撑部70d为中心沿着箭头N10的方向旋转,并且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驱动侧限制接触部70e与驱动侧轴承构件36的限制部36b接触。因此,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驱动侧轴承构件36被定位。图28(b)图解了这样的状态,在所述状态中,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沿着箭头N8的方向移动距离δ7。沿着箭头N8的方向移动的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使得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被分离面70g和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第一接触面150a接触。此时,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驱动侧限制接触部70e和驱动侧轴承构件36的限制部36b接触,所以显影盒B1沿着箭头N8的方向移动。现在,显影盒B1定位到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所述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由驱动侧侧板90支撑而能够沿着箭头N3的方向和箭头N4的方向滑动并且能够沿着箭头N5和箭头N6的方向摇动,这将参照图41(a)至41(d)在下文描述。因此,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沿着箭头N8的方向移动使得显影盒B1沿着箭头N5方向摇动。此时,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之间间隔开距离为δ8的间隙。
非驱动侧的构造也与驱动侧的构造相同,其中,如图29(b)和29(d)所示,在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和非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1接触的状态中,非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1沿着箭头NH8的方向移动距离δh7。因此,显影盒B1具有以摆动引导件81的被支撑突出部81g为中心沿着箭头N5的方向旋转的构造,其中,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相互间隔开距离δ8。
因此,通过设置于设备主体A1的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和非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1的位置,根据需要选择感光鼓10和显影辊13的接触状态和间隔状态。
当在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位置处的截面处观察并且当从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L0观察时,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从显影容器16突出而形成显影盒B1的外形,如图27(a)所示。因此,有助于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接合。该构造还使得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一部分能够用于使得显影盒B1在接触位置和间隔位置之间移动。这同样也应用于非驱动侧。
当从图27(a)中示出的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的接触状态过渡到图28(b)中示出的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的间隔状态时,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和显影盒B1一体旋转。因此,保持联接杆55的引导部55e从联接构件180的被引导部180d收回的状态(图28(b))。
此外,当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处于图28(b)示出的间隔状态中时,联接构件180的被引导部180d和联接弹簧85的引导部185d接触。因此,联接构件180接收力F1并且呈现上述第一倾斜姿势D1。
如上所述,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均具有承压面(第一接触面70a和72a)和被分离面(第二接触面70g和72g)。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和非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1的加压面(第二接触面150b和151b)和分离面(150a和151a)分别作用在承压面和被分离面上。因此,能够通过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单独部件,根据需要选择感光鼓10和显影辊13的接触状态和间隔状态(见图27(a)、28(a)和28(b))。结果,能够简化显影盒B1的构造。而且,能够由单独部件控制接触状态和间隔状态,因此能够高度准确地设定例如从接触状态过渡到间隔状态的时机。
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沿着纵向方向独立设置在显影盒B1的端部处,如图24所示。因此,不需要在整个纵向方向上提供接触/间隔杆,因此能够减小显影盒B1的尺寸(图24中的区域Y1)。因此,区域Y1能够用作用于设备主体A1的部件零件的空间,因此还能够缩小设备主体A1的尺寸。
<与从分离状态至接触状态的操作相结合的联接构件的移动>
接下来,将参照图30和31描述与感光鼓10和显影辊13的接触操作和间隔操作结合的联接构件180的移动。
首先,将描述在显影盒B1从间隔状态移动到接触状态时联接构件180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脱离操作。
图30是图解了在显影接触状态和显影间隔状态中的联接构件180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接合状态的说明图。
图31是图解了当在驱动侧处从侧部观察时在显影接触状态和显影间隔状态中联接构件180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接合状态的说明图。
在成像时,通过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偏压力F11按压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如图31(a)所示。显影盒B1的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处于显影接触状态中,并且以预定压力接触。联接构件180处于如图30(a)所示的基准姿势D0。此时显影盒B1处于被接合位置处,在该处,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接收部180a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旋转力施加部100a接合。显影盒B1处于这样的状态中,在所述状态中,能够通过来自旋转马达(未示出)的力将驱动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传递到联接构件180。
此外,联接杆55的引导部55e保持在从联接构件180的被引导部180b完全收回的状态中(见图11(a)至图11(c))。原因是联接杆55的旋转限制部55y抵接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抵接部80y,并且限制以其旋转轴线L11为中心沿着箭头X11的方向的旋转,如上所述(为此也参见图11(a)至图11(c))。
接下来,将描述在显影盒B1从显影接触状态移动到显影间隔状态的过程中的联接构件180的姿势。
如图31(b)所示,当结束成像时,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和非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1(未示出)沿着箭头N8的方向移动。当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沿着箭头N8的方向移动时,通过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的偏压力使得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沿着箭头N10的方向旋转(见图28(b))。从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驱动侧限制接触部70e和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定位部36b接触的状态,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进一步沿着箭头N8的方向移动。然后与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成一体的显影盒B1以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被支撑突出部80g为中心沿着箭头N5的方向旋转。这同样适于非驱动侧,其中,与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成一体的显影盒B1以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的被支撑突出部81g(未示出)为中心沿着箭头N5的方向旋转。这个状态是显影间隔状态,其中,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间隔开。显影盒B1和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成一体移动,因此联接杆55的引导部55e还保持在从图31(b)示出的状态中的联接构件180的被引导部180b完全收回的状态。这是因为抵接部80y与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形成为一体,如上文所述(见图20(b))。另一方面,联接弹簧185的偏压力作用在联接构件180上。因此,与显影盒B1从接触状态移动到间隔状态相结合,联接构件180的轴线L2逐渐从基准姿势D0的状态倾斜至第一倾斜姿势D1的方向,如图30(b)所示。然后显影盒B1沿着箭头N5的方向进一步旋转,并且当达到图31(c)中的状态时,结束联接构件180的倾斜运动。此时,联接构件180的相位限制凸台180e接合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第一倾斜限制部36kb1(见图11(b)),并且联接构件180的轴线L2保持在第一倾斜姿势D1。如上所述,联接构件180的第一倾斜姿势D1是这样的姿势,其中,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接收部180a面向设备主体A1的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方向。在图31(c)示出的状态中,显影盒B1处于脱离位置,在所述脱离位置中,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接收部180a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旋转力施加部100a已经脱离接合。因此,该状态使得没有将马达(未示出)的力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驱动传递到联接构件。
图31(a)中示出的状态是在本实施例中成像时的显影盒B1的姿势。联接构件180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接合,并且从设备主体A1输入驱动力。该构造使得当显影盒B1从图31(a)示出的状态移动至31(b)和图31(c)示出的状态时,联接构件180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之间脱离接合。换言之,该构造使得在显影盒B1从接触状态移动到间隔状态的过程中,切断了从设备主体A1至显影盒B1的驱动输入。对于显影盒B1,设备主体A1的主体侧驱动构件100在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间隔开的同时正在旋转。这意味着该构造使得显影辊13能够在旋转的同时与感光鼓10间隔开。
<与从接触状态至分离状态的操作相结合的联接构件的移动>
接下来,将描述在显影盒B1从接触状态移动到间隔状态时联接构件180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接合操作。
显影盒B1的显影接触操作与上述显影间隔操作相反。在图31(b)示出的状态中,显影盒B1处于脱离位置,在所述脱离位置中,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接收部180a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旋转力施加部100a之间脱离接合。在图31(b)示出的状态中,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和非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1从图31(c)示出的状态沿着箭头N7的方向移动。显影盒B1和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因上述驱动侧偏压单元76的偏压力而沿着箭头N6的方向成一体旋转(见图25(a)、25(b)、27(a)和27(c))。这同样也适用于非驱动侧。因此,显影盒B1从间隔状态移动到接触状态。图30(b)是显影盒B1从间隔状态过渡到接触状态的中间阶段。这还是这样的状态,其中,联接构件180的圆形部180f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接触。具体地,布置在联接构件180的圆形部180f的内侧上的凹陷圆锥部180g和布置在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轴向末端上的突出部100g接触。联接构件180的旋转轴线L2沿着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方向从图30(c)中示出的状态倾斜至图30(b)中示出的状态,因此联接构件180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能够轻易接合。
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和非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1沿着箭头N7的方向从图30(b)中示出的状态的进一步移动完成了联接构件180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接合,如图30(a)所示。此时,显影盒B1位于接合位置中,在所述接合位置,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接收部180a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旋转力施加部100a接合,并且联接构件180呈现基准姿势D0。在将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时,联接构件180从第一倾斜姿势D1过渡到基准姿势D0的过程与联接构件180从第二倾斜姿势D2过渡到基准姿势D0的过程相同(见图21(a)至21(h))。
在本实施例中,在图31(b)示出的状态中,在联接构件180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开始接合之前,因来自设备主体A1的驱动信号而使得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旋转。因此,该构造使得在显影盒B1从图31(c)示出的状态移动到图31(b)和图31(a)示出的状态的中途,联接构件180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接合,因此将驱动输入到显影盒B1。换言之,该构造使得在显影盒B1从间隔状态移动到接触状态的过程中,驱动从设备主体A1输入到显影盒B1。这是因为该构造使得联接构件180能够沿着N9的方向移动,所述N9的方向是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移动方向(见图27(a)至27(c))。设备主体A1的主体侧驱动构件100在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接触之前正在旋转。结果,该构造使得显影辊13能够在旋转的同时与感光鼓10接触。因此,感光鼓10和显影辊13的圆周面的速度差能够随着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接触而减小,因此能够减小感光鼓10和显影辊13的磨损。
在设备主体A1所具有的马达是单独的情况中,需要离合器机构切断将旋转力传递到显影辊13,与此同时将旋转力传递到感光鼓10。即,需要提供一种离合器机构,所述离合器机构能够选择性地切断在传动机构处的传动,所述传动机构将旋转力从马达传递到显影辊13。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在显影盒B1从接触状态移动到间隔状态或者从间隔状态移动到接触状态的过程中选择联接构件180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接合和脱离。因此,不需要向设备主体A1或者显影盒B1提供离合器结构,因此能够实现比较便宜且占用较小空间的显影盒B1和设备主体A1。
(驱动侧接触/分离杆的被分离面的接触)
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具有被分离面70g,所述被分离面70g沿着第一突出部70f的突出方向从末端部70p向显影辊13侧突出,如图41(a)所示。从另一个视角,第一突出部70f的末端具有向显影辊13侧弯曲的形状,并且被分离面70g形成在该弯曲末端部上。
图41(a)至图41(d)是关于是否存在突出的被分离面70g的说明图。图41(a)图解了具有被分离面70g的本实施例,所述被分离面70g沿着第一突出部70f的突出方向从末端部70p向显影辊13侧突出。图41(b)是图41(a)中的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周边的放大图。图41(c)图解了没有沿着第一突出部70f的突出方向从末端部70p向显影辊13侧突出的被分离面470g的示例。图41(d)是图41(c)中的驱动侧接触/间隔杆470的周边的放大图。
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被分离面70g和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第一接触面150a接触,并且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分离开δ8的间隙,如图41所示。
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在被分离面70g处与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第一接触面150a接触的点是接触点70q,如图41(a)和41(b)所示。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在第一接触面150a处与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被分离面70g接触的点是接触点150q。
如图41(b)所示,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第一接触面150a通过接触点150q将间隔力F17施加到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被分离面70g,如图41(b)所示。因此,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被分离面70g在接触点70q处接收反作用力F18。此时,反作用力F18被分成平行于第一接触面150a的力分量F19和垂直于第一接触面150a的力分量F20。
力分量F19的方向是平行于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第一接触面150a的方向,因此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被分离面70g沿着力分量F19的方向接收力,同时与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第一接触面150a接触。
如图41(a)所示,显影盒B1定位到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所述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能够以驱动侧侧板(未示出)处的被支撑突出部80g为中心沿着箭头N5和箭头N6的方向摇动。此外,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由驱动侧侧板(未示出)支撑,而在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接触时能够沿着箭头N3的方向和箭头N4的方向滑动,以使得显影辊13的轴线能够校正为平行于感光鼓10的轴线。这也适于非驱动侧,因此显影盒B1能够以被支撑突出部80g为中心沿着箭头N5和N6的方向旋转并且能够沿着箭头N3和箭头N4的方向滑动。
此外,通过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驱动侧限制接触部70e和驱动侧轴承构件36的限制部36b接触决定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位置,如上所述。因此,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接收力分量F19,从而致使显影盒B1试图以被支撑突出部80g为中心沿着箭头N5的方向旋转并且沿着箭头N11的方向滑动。
因此,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试图沿着力分量F19的方向移动。该移动方向是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向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第一接触面150a的基部侧移动的移动方向,并且是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接合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方向。
另一方面,如图41(d)所示,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450的第一接触面450a通过接触点450q将间隔力F21施加到驱动侧接触/间隔杆470的被分离面470g。因此,驱动侧接触/间隔杆470的被分离面470g在接触点470q处接收反作用力F22。此时,反作用力F22被分成平行于被分离面470g的力分量F23和垂直于被分离面470g的力分量F24。
通过驱动侧接触/间隔杆470的驱动侧限制接触部470e和驱动侧轴承构件436的限制部436b接触来决定驱动侧接触/间隔杆470和驱动侧轴承构件436的位置。因此,驱动侧接触/间隔杆470接收力分量F23,从而致使显影盒B1试图以被支撑突出部80g为中心沿着箭头N5的方向旋转并且沿着箭头N4的方向滑动。
因此,驱动侧接触/间隔杆470试图沿着力分量F23的方向移动。因此,驱动侧接触/间隔杆470沿着第一突出部470f的突出方向在末端部470p侧处与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450的第一接触面450a接触,并且减小了驱动侧接触/间隔杆470关于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450的接合量。
因此,需要将驱动侧接触/间隔杆470的第一突出部470f的突出量增加的量等于沿着力分量F23的方向的移动量,从而需要空间。
从上文可知,在设置有被分离面70g的情况中能够将接合量设置成更小,所述被分离面70g沿着第一突出部70f的突出方向从末端部70p向显影辊13侧突出。即,与没有设置突出的被分离面70g的情况相比,在这种情况中,在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间隔开时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更大程度地接合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结果,即使将接合量设定为较小,也能够保持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接合到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被接合状态。减小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接合量导致减小了显影盒B1的尺寸。
<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0、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和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限制部36b的放置效果>
该构造使得通过将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压缩在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第三接触面70c和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接触面36d之间(这已经描述(见图1(a)和图1(b)))而产生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的偏压力F10。相同的内容也适于非驱动侧。
特别地,压缩使得当实施显影加压时,使用以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支撑部36c为中心沿着箭头N9的方向旋转的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产生的偏压力F10a使得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接触(见图27(c))。
此外,当实施显影间隔时,使用偏压力F10使得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以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支撑部36c的凸台为中心沿着箭头N10的方向旋转,从而使得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限制接触部70e与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限制部36b接触。这限制了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位置。此外,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沿着箭头N8的方向移动,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第二接触面70b和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第一接触面150a接触。该构造使得这将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间隔开(见图28(b))。即,当实施显影间隔时,该构造使得使用用于显影加压的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来限制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位置。
特别地,显影盒B1具有能够拆卸地安装到设备主体A1的构造,因此优选地准确定位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位置,从而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见图25(b))以确定方式接合。这是因为在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定位准确性欠佳的情况中需要采用诸如下述的手段,以接合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
1、在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第一接触面150a和第二接触面150b之间设置更大的距离(间隙)。
2、在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第一接触面70a和第二接触面70b之间设置更小的距离(厚度)。
然而,这些手段增加了设备主体A1的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沿着N8和N9方向的移动量,从而致使设备主体A1的尺寸更大。
根据本构造,该构造使得使用在实施显影加压时使用的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限制在将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时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位置。这有助于减小设备主体A1的尺寸而且还使得能够以良好的准确性控制感光鼓10和显影辊13间隔开的时机以及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间隔开的量。
而且,根据本构造,该构造使得能够在安装显影盒B1以及在实施显影间隔时使用用于显影加压的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以良好的准确性定位在实施显影间隔时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位置。而且,用于实施显影加压的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用于限制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位置,因此尤其不需要新的零件。
接收使得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接触的力的第一接触面70a和接收用于间隔开的力的第二接触面70b皆设置在单独零件上,所述单独零件是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以这种方式整合功能使得能够减少显影盒B1的零件数量。
而且,根据本实施例,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从设置于成像设备主体的按压构件接收力,从而使得在保持空间的同时显影辊能够接触感光鼓以及与感光鼓间隔开。这减小了成像设备和显影盒的尺寸。而且,能够抑制在使得显影辊与感光鼓间隔开时施加到显影盒的电极部分的压力增大,所述电极部分电连接到成像设备主体。通过减小施加到电极部分的负荷,提高了电极部分的耐用性。能够抑制电极部分的强度,因此能够降低具有电极部分的显影盒和具有显影盒的成像设备的成本。
已经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显影盒B1和鼓盒C分离。即,该构造使得在显影装置中,感光鼓10形成到与显影盒B1分离开的盒中并且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体/从设备主体拆卸。然而,本实施例的应用并不局限于这种构造。
本实施例的构造例如还能够应用于这样的构造,其中,显影盒B1和鼓盒C没有分离开。可以形成这样的构造,其中,处理盒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体/从设备主体拆卸,通过将显影盒B1(显影装置)可旋转地连结到鼓盒C1来构造所述处理盒。即,可以设想这样的构造,其中,具有感光鼓10和显影装置的盒(处理盒)具有在本实施例中公开的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
<联接构件180、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2之间的关系>
联接构件180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能够至少沿着N9的方向(见图27(c))移动,所述N9的方向为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移动方向。因此,当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沿着方向N9和N10移动时,能够在不影响联接构件180和主体侧驱动构件100之间接合的前提下实现顺畅行为。
而且,进行这样的布置,其中,作为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接触的方向的N6的方向与作为联接构件180的旋转方向的N13(图8(b)中的方向X6)是相同的方向,如图27(a)所示。根据本构造,联接构件180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接收的力偶作为使得显影盒B1以被支撑突出部80g为中心沿着方向N6旋转的力矩。因此沿着方向N6的力矩作用在显影辊13上,该力矩作为将显影辊13压抵在感光鼓10上的加压力。
假设联接构件180的旋转方向是与方向N6相反的方向,则力矩将沿着显影辊13因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从感光鼓10逃出的方向(图27(a)中的方向N5)作用,因此将损失加压力。然而,在本实施例中不易于发生加压力的损失。
而且,从使得联接构件180旋转所需的负扭矩产生由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产生的沿着方向N6的力矩。盒的负荷扭矩因零件尺寸和耐久性而变化,因此由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产生的沿着方向N6的力矩也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本实施例还是这样的构造,其中,接触/间隔杆70和72从设备主体A1接收力,并且使得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接触。由于接触/间隔杆70和72的沿着方向N6的加压力仅仅规定为零件的尺寸,因此耐用性不会发生变化。
因此,为了使得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更加稳定接触,以下布置方案是优选的。即,由于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发生的沿着N6的方向的力矩优选地小于因接触/间隔杆70和72从设备主体A1接收力而产生的沿着方向N6的力矩。为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7(a)所示,连接被支撑突出部80g和联接构件180的距离比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被支撑突出部80g和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之间的距离短。根据这个构造,由于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发生的沿着方向N6的力矩能够有效作为显影辊13的加压力。此外,这种构造抑制了因联接构件180的旋转力发生的沿着方向N6的力矩波动所造成的影响,因此能够使得显影辊13以更加稳定的方式与感光鼓10接触。
此外,如图1(a)和1(b)所示,平行于直线Z31的方向是方向N14(第一方向),当从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直线Z31连接显影辊13的旋转中心13Z和联接构件180的旋转中心。当从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显影框架时,显影辊13布置在关于方向N14的显影框架的一端部侧上,并且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第一突出部70f(特别地第一接触面70a和第二接触面70b)布置在显影框架的另一端部侧处。即,第一突出部70f(特别地第一接触面70a和第二接触面70b)位于略微离开显影辊13的位置处。
因此,能够在显影框架的一端部侧处确保用于布置诸如联接构件180等的构件的空间,所述构件适于位于显影辊13附近。这提高了适于位于显影盒B1内的显影辊13附近的构件的布局自由度。因此,当从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在本实施例中关于方向N14,较之第一突出部70f(第一接触面70a和第二接触面70b),联接构件180布置在更靠近显影辊13的位置处。
驱动侧显影轴承36还具有记录介质接触部36m,在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体A1的状态中,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36m能够与记录介质2接触,所述记录介质2被传送向设备主体A1内部中的传送引导件3d中的转印夹持部6a。
将对此进行描述。如上所述,第一突出部70f(特别地第一接触面70a和第二接触面70b)的位置相对于方向N14布置在远离显影辊13的位置处。因此,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能够布置在设备主体A1中的远离显影辊13的位置,所以显影盒B1的与感光鼓10接触的显影辊侧部能够布置在传送引导件3d附近。这使得能够在设备主体A1内减小显影盒B1和传送引导件3d之间的死空间。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显影盒B1布置在传送引导件3d附近。因此,当从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较之第一突出部70f(第一接触面70a和第二接触面70b),记录介质接触部36m相对于方向N14布置在驱动侧显影轴承36上更靠近显影辊13的位置处。
<显影侧盖34的细节>
图45(a)至图46(b)是详细图解了显影侧盖34的图。图45(a)是从外侧观察的显影侧盖34的正视图,图45(b)是从内侧观察时的显影侧盖34的后视图,并且图46(a)和46(b)是分别从前和后观察时的透视图。
显影侧盖34是构成显影盒B1的显影框架的一个框架构件。显影侧盖34由板状前部34e和后部34f构成,所述后部34f是其后侧。前部34e的边缘具有边缘部34g,所述边缘部34g包围设置成从前部34e突出的后部34f。
孔34a设置成穿过前部34e和后部34f,在所述孔34a中,联接构件180位于内侧上。
第一突出部(定位部)34b设置在孔34a的突出超过前部34e的侧部上。第二突出部(旋转止动件)34c类似地设置在第一突出部(定位部)34b的侧部上,所述第二突出部34c在径向方向上大于第一突出部(定位部)34b而且还突出超过前部34e。第二突出部(旋转止动件)34c位于比第一突出部(定位部)34b更加远离孔34a的位置处。
连接部34k设置在第一突出部(定位部)34b和第二突出部(旋转止动件)34c之间,连接第一突出部34b和第二突出部34c,其中,第一槽341设置在连接部34k和前部34e之间。
第三突出部(弹簧支撑部)34h设置在孔34a和第一突出部(定位部)34b之间。第三突出部(弹簧支撑部)34h的高度低于第一突出部(定位部)34b和第二突出部(旋转止动件)34c。
第三突出部(弹簧支撑部)34h的隔着孔34a的相对侧部是第二槽(34o),在所述第二槽处,槽沿着圆周方向延伸。第二槽(34o)引导联接弹簧185。
由脊状件34p1和34p2构成的第四突出部(34p)设置在第一突出部(定位部)34b下方。脊状件34p1和34p2相互交叉,交叉角形成钝角。第四突出部(34p)的高度低于第一突出部(定位部)34b和第二突出部(旋转止动件)34c。
通过前部34e和后部34f的弧形槽34q设置在第一突出部(定位部)34b和第二突出部(旋转止动件)34c上方。弧形槽34q设置成将联接杆55的旋转限制部55y暴露到外面(见图12(a))。
显影侧盖34还具有盖部34t。盖部34t覆盖弹簧71的至少一部分和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中的至少一个,以便沿着显影辊13的纵向方向(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不会暴露到外部。因此,能够防止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弹簧71受到外部冲击,而且能够防止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弹簧71与驱动侧显影轴承36脱离。注意的是,盖部34t覆盖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至少一部分或者弹簧71的至少一部分而不会沿着显影辊13的纵向方向(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旋转轴线的方向)暴露到外部就足够了。
因此,通过合并显影侧盖34中的各种功能部分使得能够减小尺寸。还能够防止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免受外部冲击。
<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细节>
图47和图48是详细图解了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图。图47(a)是从外侧观察的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正视图,图47(b)是从内侧观察的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后视图,并且图48(a)和48(b)分别是从前和后观察时的透视图。
驱动侧显影轴承36是与显影侧盖34分离的一个框架构件,所述显影侧盖34构成了显影盒B1的显影框架。驱动侧显影轴承36由板状前部36f和其后侧上的后部36g构成。前部36f的边缘具有边缘后部36h,所述边缘后部36h包围设置成从前部36f突出的后部36g。
孔36a设置成通过前部36f和后部36g。显影辊13布置在孔36a的内侧上,从而支撑显影辊13。可以由孔36a直接实施支撑或者可以经由构件实施支撑。
突出部36i设置于孔36a的侧部。突出部36i具有圆柱状。相位限制部36kb设置在突出部36i的内侧上,所述相位限制部36kb限制联接构件180的相位限制凸台180e的位置。相位限制部36kb具有大体为三角形的孔状部,在该孔状部中布置有联接构件180。相位限制部36kb由第一倾斜限制部36kb1和第二倾斜限制部36kb2构成,所述第一倾斜限制部36kb1和所述第二倾斜限制部36kb2均构成槽的一部分。
用于支撑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支撑部36c隔着突出部36i设置在面向孔36a的位置处。支撑部36c具有突出的圆柱状。
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限制部36b设置在支撑部36c的下方。限制部36b具有从前部36f突出的壁的形式,并且位于驱动侧显影轴承36的边缘处。
用于与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接触的接触面36d隔着限制部36b设置在突出部36i的下方。以与限制部36b相同的方式,接触面36d也具有从前部36f突出的壁的形式。
相对于限制部36b和接触面36d排列的方向,在从图47(a)的前方向观察时孔36j设置为夹持在限制部36b和接触面36d之间。孔36j设置成暴露出驱动齿轮等。
因此,能够通过驱动侧显影轴承36以高准确度性保持联接构件180的位置和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位置。还能够以高准确度保持显影辊13的位置和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位置。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照图32描述第二实施例。图32是从驱动侧观察的显影盒B1的侧视图。
已经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了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相对于驱动侧显影轴承36可旋转地设置的构造。然而,可以形成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2相对于驱动侧显影轴承362可滑动地设置的构造,如图32(a)至32(d)所示。没有描述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相同。
图32(a)是观察显影辊13从驱动侧与感光鼓10接触的状态的侧视图和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2周围的截面图。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2的突出部702b还接合驱动侧显影轴承362的槽362c。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2的突出部702j接合显影侧盖342的槽342y。因此,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2能够沿着箭头N72和N82的方向相对于驱动侧显影轴承362和显影侧盖342滑动(直线运动)。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2设置有:一个端部712d,所述一个端部712d与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2的第三接触面702c接触;和另一个端部712e,所述另一个端部712e与驱动侧显影轴承362的接触面362d接触。在这个构造中,如图32(b)所示,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显影盒B1通过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第二接触面150b和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2的第一接触面702a接触而接收外力F11。结果,显影辊13以预定压力与感光鼓10接触。
接下来,将描述过渡到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间隔开的状态的操作。图32(c)图解了这样的状态,在所述状态中,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沿着箭头N82的方向移动距离δ6,并且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2的第一接触面702a和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第二接触面150b分离开。此时,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2接收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的偏压力F10,沿着箭头N82的方向滑动,并且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2的限制接触部702e与驱动侧显影轴承362的限制部362b接触。因此,定位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2。
图32(d)图解了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沿着箭头N82的方向移动距离δ7的状态。由于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沿着箭头N82的方向进一步移动,因此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2的被分离面702g与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第一接触面150a接触,使得显影盒B1沿着箭头N82的方向进一步移动。结果,显影盒B1沿着箭头N5的方向以摆动引导件80的被支撑突出部80g(未示出)为中心摇动。此时,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处于间隔开的状态,在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之间存在距离δ8的间隙。
非驱动侧的构造与驱动侧的构造相同。其它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相同,并且能够产生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优势(然而不包括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定位误差和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的压缩量之间的关系)。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照图42(a)至图42(d)描述已经应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没有描述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相同。
图42是驱动侧接触/间隔杆201是片簧的示意图。
图42(a)至图42(d)中示出的驱动侧接触/间隔杆201是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由诸如不锈钢等的材料形成。驱动侧接触/间隔杆201具有第一接触面201a、第二接触面201b、支撑部201d和弹性变形部201h,其中,支撑部201d由轴承202的被支撑部202b支撑。
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203设置有第一接触面203a和第二接触面203b并且能够沿着箭头N7和箭头N8的方向滑动。
显影盒B1由被支撑在驱动侧侧板(未示出)处的驱动侧摆动引导件210定位,而能够以被支撑部210b为中心沿着箭头N5和箭头N6的方向摇动。非驱动侧相同,因此显影盒B1能够以被支撑部210b为中心沿着箭头N5和箭头N6的方向旋转。
当将感光鼓10和显影辊13加压在一起时,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203沿着箭头N7的方向移动,如图42(a)所示。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203的第二接触面203b与驱动侧接触/间隔杆201的第一接触面201a接触。
此外,当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203沿着箭头N7的方向移动时,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203的第二接触面203b使得驱动侧接触/间隔杆201的弹性变形部201h变形,如图42(b)所示。在这个状态中,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203的第二接触面203b将力F41施加到驱动侧接触/间隔杆201的第一接触面201a。此时,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203的第二接触面203b接收反作用力F42。现在,显影盒B1能够以被支撑部201b为中心沿着箭头N5和N6的方向旋转,因此显影盒B1因沿着箭头N5的方向的力F41的外力而移动。因此,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接触。
此外,当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203沿着箭头N7的方向移动时,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203的第二接触面203b使得驱动侧接触/间隔杆201的弹性变形部201h变形,如图42(c)所示。在这个状态中,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203的第二接触面203b将力F45施加到驱动侧接触/间隔杆201的第一接触面201a。此时,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203的第二接触面203b从驱动侧接触/间隔杆201的第一接触面201a接收反作用力F46。因为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接触并且设置显影盒B1的姿势,所以保持F45>F41,并且将显影辊13压抵在感光鼓10上,如图42(c)所示。
在将感光鼓10和显影辊13间隔开的情况中,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203沿着箭头N8的方向移动,如图42(d)所示。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203的第一接触面203a与驱动侧接触/间隔杆201的第二接触面201b接触。
此外,当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203沿着箭头N8的方向移动时,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203的第一接触面203a将力F44施加到驱动侧接触/间隔杆201的第二接触面201b,同时使得驱动侧接触/间隔杆201的弹性变形部201h变形。
此时,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203的第一接触面203a从驱动侧接触/间隔杆201的第二接触面201b接收反作用力F43。
现在,显影盒B1能够以被支撑部210b为中心沿着箭头N5和箭头N6的方向旋转,因此显影盒B1以被支撑部210b为中心沿着箭头N6的方向移动,并且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间隔开。
以这种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变形部(弹性部)201h和具有第一接触面201a和第二接触面201b的部分(可动部)一体形成为单个构件的一部分。具体地,驱动侧接触/间隔杆201由片簧形成。因此,不需要在第一实施例中示出的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见图41(a))作为偏压构件,所述偏压构件是压缩弹簧。因此,能够确保空间,因此增加显影盒B1的设计自由度,或者这导致减小了尺寸。
此外,驱动侧接触/间隔杆201具有被加压面(第一接触面201a)和被分离面(第二接触面201b),如第一实施例所示。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203的加压面(第二接触面203b)和分离面(第一接触面203a)分别作用在所述被加压面和被分离面上。因此,通过作为驱动侧接触/间隔杆201的单个部分,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感光鼓10和显影辊13的接触状态和间隔状态。结果,能够简化显影盒B1的构造。
尽管已经在上文描述中代表性描述了驱动侧,但是非驱动侧的构造可以与驱动侧相同。而且,驱动侧接触/间隔杆201可以是由弹性可变形的树脂材料等形成的构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个中,能够应用这样的构造,在所述构造中,本实施例的可动部和弹性部一体形成为一个构件的一个部分。
<<第四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照图43(a)和43(b)描述已经应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根据本实施例从弹簧接收偏压力的接触/间隔杆的部分的放置与上述实施例不同。没有描述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相同。
图43是示意图,其中,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302沿着箭头M1的方向布置在一直线的相对侧上,所述直线通过驱动侧接触/间隔杆301的被支撑部301d的中心并且垂直于箭头M1的方向,所述箭头M1的方向是第一突出部301f的突出方向。
如图43(a)所示,驱动侧接触/间隔杆301具有第一接触面301a、第二接触面301b、第三接触面301c、被支撑部301d、限制接触部301e和另一端部部分301m。驱动侧接触/间隔杆301经由被支撑部301d由支撑部306b相对于驱动侧显影轴承306可旋转地支撑。
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302是压缩弹簧,其中,一个端部部分302d与第三接触面301c接触,而另一个端部部分302e与设置于驱动侧显影轴承306的接触面306d接触。
现在,在显影盒B1的单独状态中,驱动侧接触/间隔杆301在第三接触面301c处从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302沿着箭头F30的方向接收力。此时,以支撑部306b为中心沿着箭头N10的方向旋转,并且限制接触部301e与驱动侧显影轴承306的限制部306e接触。
而且,显影盒B1由驱动侧摆动引导件310定位,所述驱动侧摆动引导件310被支撑为能够以驱动侧侧板(未示出)的被支撑部310b为中心沿着箭头N5和箭头N6的方向摇动。非驱动侧也相同,因此,显影盒B1能够以被支撑部310b为中心沿着箭头N5和箭头N6的方向旋转。
第一接触面303a和第二接触面303b设置于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303,所述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303能够沿着箭头N7和箭头N8的方向滑动。
在加压感光鼓10和显影辊13的情况中,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303沿着箭头N7的方向移动。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303的第二接触面303b随后与驱动侧接触/间隔杆301的第一接触面301a接触。驱动侧接触/间隔杆301能够以支撑部306b为中心旋转,因此驱动侧接触/间隔杆301沿着N20的方向旋转并且限制接触部301与限制部306e分离。
此时,驱动侧接触/间隔杆301的第三接触面301c接收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302的偏压力F30,并且沿着箭头N10的方向的力矩M10作用在驱动侧接触/间隔杆301上。此时,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303的第二接触面303b和驱动侧接触/间隔杆301的第一接触面301a接触。因此,驱动侧接触/间隔杆301的第一接触面301a从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303的第二接触面303b接收力F32,以使得与力矩M10平衡的力矩将作用在驱动侧接触/间隔杆301上。因此,这意味着力F32的外力正作用在显影盒B1上。
此外,显影盒B1能够以被支撑部310b为中心沿着箭头N5和N6方向旋转,因此显影盒B1因力F32的外力而沿着箭头N5的方向移动。此时,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接触。通过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接触,决定显影盒B1的沿着箭头N5方向的旋转姿势。
此外,当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303沿着箭头N7的方向移动时,驱动侧接触/间隔杆301以支撑部306b为中心沿着箭头N20的方向旋转,因为显影盒B1不能沿着箭头N5的方向旋转。驱动侧接触/间隔杆301的第三接触面301c随后接收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302的偏压力F31(见图43(b))。
现在,进一步压缩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302,因此保持F31>F30。显影盒B1已经不能沿着箭头N5的方向旋转,因此将显影辊13压抵在感光鼓10上。
在感光鼓10和显影辊13间隔开的情况中,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303沿着箭头N8的方向移动,并且第一接触面303a与第二接触面301b接触。驱动侧接触/间隔杆301能够以支撑部306b为中心沿着箭头N10的方向旋转,因此限制接触部301e与轴承306的限制部306e接触,并且驱动侧接触/间隔杆301被定位。
当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303进一步沿着箭头N8的方向移动时,显影盒B1能够以被支撑部310b为中心沿着箭头N5和箭头N6的方向移动,因此显影盒B1以被支撑部310b为中心沿着箭头N6的方向移动。显影辊13随后与感光鼓10间隔开。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3(a)和43(b)所示,当从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第一接触面(力接收部)301a和第三接触面(偏压力接收部)301c之间的距离比第一接触面301a和被支撑部301d之间的距离长。因此,针对等效于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的构件的定位放置增加了自由度,因此也增加了设计自由度,所述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作为偏压构件,所述偏压构件是压缩弹簧。
此外,驱动侧接触/间隔杆301具有被加压面(第一接触面301a)和被分离面(第二接触面301g),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303的加压面(第二接触面303b)和分离面(第一接触面303a)分别作用在被加压面和被分离面上。因此,能够通过单个零件根据需要选择感光鼓10和显影辊13的接触状态和间隔状态,所述单个零件是驱动侧接触/间隔杆301。结果,能够简化显影盒B1的构造。
以下构造可以作为第四实施例的修改方案。在本修改方案中,如图54所示,限制部336b设置于驱动侧显影轴承336。压力弹簧71的位置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构造中,突出部(被限制部)360b设置在支撑部36c对面,以使得突出部360b与限制部336b接触。该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相同,在所述构造中,在偏压力接收部370c处接收来自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的偏压力。
根据本实施例,增加了限制部336b放置在驱动侧显影轴承336内的自由度。通过增加与支撑部36c相距的距离,使得能够减小施加到限制部336b的力,从而使得能够抑制容器变形。即,从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的第二接触面150b加压的第一接触面370a、支撑部36c和突出部360b之间的关系如下。当从显影辊13的轴线方向观察时,第一接触面370a和突出部360b之间的距离比第一接触面370a和支撑部36c之间的距离长。尽管已经在上文描述中代表性描述了驱动侧,但是非驱动侧也可以具有相同的构造。
而且,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三接触面(力接收部)301c和/或根据本修改方案的限制部336b的放置能够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个。
<<第五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照图50描述已经应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仅将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布置在显影盒B1的非驱动侧。没有描述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相同。
根据本实施例,在显影盒B1的驱动侧没有设置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如图50所示(虚线部分)。另一方面,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和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3(未示出)仅仅设置于非驱动侧。即,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和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3关于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方向仅仅布置在没有布置显影框架的联接构件180的侧部处。注意的是,关于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方向没有布置显影框架的联接构件180的侧部指的是关于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的方向盒B1的中间的没有布置联接构件180的侧部。
联接构件180在驱动侧处沿着箭头X6的方向旋转,如图8所示。接收其旋转力的显影盒B1沿着图27(a)中示出的箭头N6的方向以支撑部90c为中心(见图27(a))与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一体地摇动。当因联接构件180接收的驱动力而产生沿着方向N6的足够大的力矩时,这就足以在驱动侧处将显影辊13压抵在感光鼓10上。
另一方面,在非驱动侧处获得的因联接构件180接收的驱动力而产生的沿着方向N6的力矩与在驱动侧获得的力矩不等,因此构造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使用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
根据本实施例的构造能够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个,在所述构造中,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仅仅设置在非驱动侧处。应用本实施例能够因省去了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而减少零件数量来削减成本。
<<第六实施例>>
将参照图51(a)至52(b)描述已经应用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接触显影辊13时接收力的第一力接收部仅仅设置在盒B1的一个端部处,并且在间隔开显影辊13时接收力的第二力接收部仅仅设置在另一个端部处。没有描述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相同。
图51是图解了与感光鼓10接触的显影辊13的图。图51(a)是图解了驱动侧接触/间隔杆170和支撑驱动侧接触/间隔杆170的驱动侧轴承236的图,图51(b)是图解了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和支撑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非驱动侧显影轴承246的图。
在驱动侧处驱动侧接触/间隔杆170由驱动侧轴承236可旋转地支撑,所述驱动侧是关于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另一个端部,如图51所示。然而,没有提供如在第一实施例中示出的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因此,当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沿着箭头N7的方向移动时,驱动侧接触/间隔杆170沿着逆时针方向以支撑部236c为中心旋转。然而,将显影辊13压抵在感光鼓10上的力不能施加给驱动侧显影轴承236,以操作驱动侧接触/间隔杆170。然而,如在第五实施例中那样,由于联接构件180接收驱动力,因此驱动侧接收沿着使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接触的方向的力矩。因此,显影辊13能够因这个力矩而压抵在感光鼓10上。
另一方面,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相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设置于非驱动侧,所述非驱动侧是关于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另一个端部。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第一接触面72a通过被非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1按压并旋转而按压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3,从而将显影辊13压抵在感光鼓10上,所述非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1沿着N7方向移动。
图52是示出了与感光鼓10间隔开的显影辊13的图。
沿着箭头N8的方向移动的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使得驱动侧接触/间隔杆170与驱动侧显影轴承236的限制部236b接触。沿着箭头N8的方向进一步移动的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按压使得显影盒B1移动的驱动侧接触/间隔杆170的被分离部170g,并且使得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间隔开。
注意的是,可以形成这样的构造,其中,驱动侧接触/间隔杆170固定到驱动侧轴承236,或者等效于被分离部170g的部分可以与驱动侧显影轴承236形成为一体。
另一方面,非驱动侧不具有第一实施例中示出的用于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的限制部46e。因此,通过使得非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1沿着箭头N8的方向移动,仅仅使得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沿着顺时针方向以支撑部246f为中心旋转,并且不会用于将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间隔开。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3此时处于其自然长度。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3此时可以与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间隔开。
然而,在驱动侧处接收用于间隔开的力,因此同样还能够通过将驱动侧轴承236的刚性设定为一定水平或者更高而在非驱动侧处实施间隔。在实施这个间隔时,显影辊13可以以倾斜方式与感光鼓10间隔开。即,显影辊13在驱动侧处与感光鼓10大幅度间隔开,但是非驱动侧处的间隔量小于驱动侧处的间隔量。因此,增加了驱动侧轴承236的刚性,以使得间隔量等于或者大于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之间所需的间隔量的最小值。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使得显影辊13接触时接收力的第一力接收部(第一接触面72a)仅仅设置在盒B1的一个端部处。此外,在间隔开显影辊13时接收力的第二力接收部(被分离部170g)仅仅设置在盒B1的另一个端部处。即,从设备主体的不同方向(相反方向)接收力的两个部分(第一力接收部和第二力接收部)设置于显影盒B1,所述力是使得显影辊13接触时的力和在间隔开显影辊13时的力。此外,相对于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方向,这两个部分(第一力接收部和第二力接收部)设置于显影盒B1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
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力接收部和第二力接收部的构造能够应用于上述实施例的任意一个,除了第五实施例之外。
根据本实施例,不需要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因此较之第一实施例能够削减成本。而且,在非驱动侧处,在间隔时显影盒B1的运动量能够更小,因此能够抑制可动地支撑显影盒B1的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处的磨损。
<<第七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照图53描述已经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没有描述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相同。
在第一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以下构造,其中,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定位在保持于限制部36b和46e以及压力弹簧71和73之间的状态中。然而,可以形成这样的构造,其中,驱动侧接触/间隔杆270没有定位在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171和限制部36b之间(也可以在非驱动侧处形成相同的构造),如图53所示。根据这个构造,能够应用于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171的自由长度较短的情况。
间隔杆270因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沿着方向N7移动的作用而与限制部36b接触(见图28)。间隔杆270还因沿着方向N8移动的作用而压缩压力弹簧171。现在,限制部36b设置在其能够限制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沿着远离显影辊13的方向移动的位置处。
本实施例的构造能够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个。
<<第八实施例>>
将参照图55(a)至56(b)描述应用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根据本实施例的联接构件的构造与上述实施例的构造不同。没有描述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相同。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设备主体A1侧处没有设置离合器机构,联接构件180能够与正在旋转的主体驱动构件100接合,并且联接构件180与正在旋转的主体驱动构件100分离。关于为此目的的具体构造,已经通过联接构件180能够倾斜的构造得以实现。
将在本实施例中描述的联接构造能够在没有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在设备主体A1侧处设置离合器机构的条件下接合正在旋转的主体驱动构件100以及与其分离。
图55(a)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设置于显影盒B2的联接构件280的透视图。未示出显影侧盖34。图55(b)是示出了正组装联接构件280的状态的透视图。
联接构件280构造成能够在驱动输入齿轮127内沿着联接构件280的旋转轴线L2的方向前进和收回。偏压构件130布置在联接构件280和驱动输入齿轮127之间,并且联接构件280被沿着轴线L2的方向一直偏压向外侧。设置于联接构件280的旋转力接收部280a1和280a2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接收驱动力(见图8(a)至8(e))。此外,旋转力传递部280c1和280c2通过将驱动力传递给驱动输入齿轮127的旋转力被传递部127d1和127d2而将驱动传递给显影辊13。
外圆锥面280e设置在联接构件280的末端侧上。该部分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末端面接触(见图8(a)至8(e))致使沿着轴线L2的方向收回至内侧并且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接合。圆锥部280g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设置在外圆锥面280e的内侧上,因此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的末端面接触致使沿着轴线L2的方向收回到内侧并且以相同的方式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分离。
根据上述构造,在没有在设备主体A1侧设置离合器机构的情况中,使得能够接合正在旋转的主体侧驱动构件100以及与正在旋转的主体侧驱动构件100分离。
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也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设置。
图56(a)是本实施例的正视图,图56(b)是沿着图56(a)中的线A-A获得的截面图。
联接构件280由偏压构件130支撑而能够沿着轴线L2的方向移动。设置于联接构件280的圆筒外径部280h(滑动部)能够被滑动地支撑在驱动侧显影轴承136内的圆筒内径部(滑动部)136h内。
如图56(b)所示,圆筒外径部280h(滑动部)和圆筒内径部(滑动部)136h布置成沿着轴线L2的方向至少部分与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重叠。因此,能够抑制由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产生的力产生的使得驱动侧显影轴承136扭转的力矩,并且抑制关于滑动部280h和136h的变形影响。因此,能够不妨碍联接构件280沿着轴线L2的方向的前进和收回。
而且,将限定正交于偏压构件130的偏压方向L2的平面L2X。因此,由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的偏压方向L4和平面L2X形成的角度θ优选地介于﹣45°≤θ≤+45°之间(﹣45°或者更大而且+45°或者更小)。其它优选范围是﹣10°≤θ≤+10°之间(﹣10°或者更大而且+10°或者更小)。更加优选的值为θ≈0°(0°或者基本为0°)。因此,能够抑制偏压构件130对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的偏压力的影响。即,尽管联接构件280从主体侧驱动构件100接收传动,但是偏压构件130一直处于偏压状态中。此时,如果由偏压构件130产生的力分量没有显著沿着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的方向作用,则对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71的影响减小,并且加压力的准确度提高。
根据本实施例的联接构件280的构造能够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个,并且能够如在本实施例中那样实现偏压方向L4和L2之间的关系。
<<第九实施例>>
将参照图57(a)和57(b)描述已经应用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不具有限制部。没有描述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相同。
根据本实施例的盒B1不具有等效于第一实施例中的设置于驱动侧显影轴承436的限制部36b的等效构件。因此,在将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间隔开的情况中使用弹簧471的弹力。
作为扭力弹簧的弹簧471的一个端部通过被保持在驱动侧显影轴承436的接合部436d1和436d2之间而接合驱动侧显影轴承436,如图57(a)和57(b)所示。另一方面,弹簧471的另一个端部通过被保持在驱动侧接触/间隔杆470的接合部470c1和470c2之间而接合驱动侧接触/间隔杆470。
图57(a)是图解了显影辊13与未示出的感光鼓接触的状态的图。驱动侧接触/间隔杆470的第一接触面470a由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沿着N7的方向按压,因此在压缩弹簧471的状态中,显影辊13处于与感光鼓接触的状态中。此时,弹簧471的一个端部抵接接合部436d1,并且弹簧471的另一个端部抵接接合部470c1,因此驱动侧接触/间隔杆470经由接合部470c1从弹簧471接收偏压力。因此,能够在显影辊13和感光鼓之间保持适当的接触压力。
图57(b)是示出了显影辊13与感光鼓间隔开的图。驱动侧接触/间隔杆470的被分离部470g由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沿着方向N8按压,致使弹簧471的一个端部抵接接合部436d2,并且弹簧471的另一个端部抵接接合部470c2。因此,弹簧471处于伸展超过其自然长度的状态。
因此,弹簧471的弹性能够用于使得驱动侧显影轴承436移动而沿着显影辊13与感光鼓间隔开的方向移动。因此,显影辊可以通过经由使得弹簧伸展超过其自然长度而利用弹簧的弹力与感光鼓间隔开。
本实施例的构造能够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个。
<<其它事项>>
注意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构造使得显影盒B1或B2和鼓盒C分离。即,构造使得显影装置形成为与感光鼓10间隔开而且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体/从成像设备的设备主体拆卸的盒、显影盒B1或者B2。然而,上述实施例能够应用于除了这些构造之外的其它构造。
例如,上述实施例中的每种构造均能够应用于显影盒B1或者B2和鼓盒C不会分离的构造。即,这可以是这样的构造,其中,处理盒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体/从成像设备的设备主体拆卸,通过将显影盒B1或者B2(显影装置)可旋转地连结到鼓盒C而构造所述处理盒。即,处理盒具有感光鼓10和显影装置。与实施例中的每一个相同,该处理盒具有第一可动构件120和第二可动构件121。
下文将描述处理盒的示例。图49(a)和图49(b)是从显影辊13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的安装到设备主体A2的处理盒BC的图。图49(a)图解了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接触的状态,图49(b)图解了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间隔开的状态。
图49图解了作为设备主体A2的一部分的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设备主体A2的构造与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主体A1相同,除了具有引导构件(未示出)以引导处理盒BC的安装/拆卸并且没有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或者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之外。自然,与设备主体A1中相同的非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1设置于设备主体A2的非驱动侧。
处理盒BC主要具有:驱动侧显影轴承536,所述驱动侧显影轴承536作为显影框架;感光构件支撑框架521和联接构件180。驱动侧显影轴承536支撑显影辊13、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2(未示出)。除了其具有由感光构件支撑框架521的槽521a可旋转支撑的凸台536a之外,驱动侧显影轴承536的构造与上述实施例中的驱动侧显影轴承36相同,因此将省略相同部分的细节。感光构件支撑框架521支撑感光鼓10。
驱动侧显影轴承536能够因由槽521a支撑凸台536a而以凸台536a作为旋转中心相对于感光构件支撑框架521旋转。未示出的弹簧沿着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接触的方向偏压驱动侧显影轴承536,所述未示出的弹簧从其连接到感光构件支撑框架521。注意的是,槽521a可以是圆孔。
在处理盒BC安装到设备主体A2的状态中,感光构件支撑框架521由设备主体A2的未示出的定位部定位并且固定而不能移动。在驱动侧处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第一接触面70a由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按压,因此驱动侧显影轴承536以凸台536a作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如图49(a)所示。因此,显影辊13能够与感光鼓10接触。
而且,在驱动侧处,驱动侧接触/间隔杆70的被分离部70g由驱动侧设备按压构件150按压,因此驱动侧显影轴承536以凸台536a作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如图49(b)所示。因此,显影辊13能够与感光鼓10间隔开。
因此,可以在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个中形成用处理盒BC替换显影盒B1或者B2的构造。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能够进行各种变型和修改。因此,为了公布本发明范围,以下附权利要求。
本申请要求在2014年11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4-242577、在2014年11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4-242602、在2014年11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4-242578、在2014年11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4-242601和在2015年11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5-231356的权益,其全部内容在此以援引的方式并入本申请。
附图标记
13:显影辊
16:显影容器
34:显影侧盖
36:驱动侧显影轴承
46:非驱动侧显影轴承
70:驱动侧接触/间隔杆
71: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
72:非驱动侧接触/间隔杆
73:非驱动侧显影压力弹簧
A1:设备主组件
B1:显影盒

Claims (165)

1.一种盒,所述盒能够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组件,所述盒包括:
显影辊,所述显影辊将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框架,所述框架支撑所述显影辊;
可动部,所述可动部由所述框架能够移动地支撑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和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可动部之间,以便推压所述可动部,
其中,所述可动部包括:第一力接收部,所述第一力接收部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的力;和第二力接收部,所述第二力接收部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力,并且
其中,当所述可动部在所述第一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并且处于所述第二位置处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接触并且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弹性部接收沿着将所述可动部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推压力,
其中当所述可动部在所述第二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并且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处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接触在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可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盒,其中,当所述可动部没有在所述第一力接收部处接收力时,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弹性部接收推压力并且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抵接所述限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还包括:
驱动输入构件,其用于接收使得所述显影辊旋转的旋转力的输入,
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第一方向,所述显影辊布置在所述框架的一个端部侧处,所述可动部的所述第一力接收部布置在所述框架的另一个端部侧处,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连接所述显影辊的旋转中心和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旋转中心的直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记录介质接触部,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能够与被运送通过所述设备主组件的内部的记录介质接触,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布置成比所述可动部的所述第一力接收部更靠近所述显影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包括由所述框架能够旋转地支撑的被支撑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盒,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被支撑部和从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弹性部接收推压力的部分之间的距离短于所述被支撑部和所述第一力接收部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并且
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可动部的旋转中心布置在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重叠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还包括:
电极部分,其用于电连接到所述设备主组件,
其中,所述电极部分的表面从所述盒暴露出,并且与当所述可动部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可动部的所述第一力接收部移动的移动方向交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还包括:
另一个可动部,其由所述框架支撑而能够独立于上述可动部地移动;和
另一个弹性部,其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另一个可动部之间,以推压所述另一个可动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盒,还包括:
驱动输入构件,其用于接收使得所述显影辊旋转的旋转力的输入,
其中,相对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所述可动部被支撑在所述框架的布置有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侧部处,而所述另一个可动部被支撑在所述框架的没有布置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侧部处,
其中,所述弹性部的推压力小于所述另一个弹性部的推压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第一突出部,并且所述另一个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第二突出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盒,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从一个端部侧观察时所述第一突出部从所述框架暴露,并且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从另一个端部侧观察时所述第二突出部从所述框架暴露。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在正交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平面中移动,并且所述另一个可动部在正交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另一个平面中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朝向所述显影辊的侧部弯曲的弯曲部分,并且所述第二力接收部已经设置在所述弯曲部分处。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感光鼓设置在所述盒中或者设置在能够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另一盒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弹性部形成为一体。
18.一种盒,所述盒能够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组件,所述盒包括:
显影辊,所述显影辊将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框架,所述框架支撑所述显影辊;
可动部,所述可动部由所述框架能够移动地支撑而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中,在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间隔开,当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接触;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可动部之间,以便推压所述可动部;和
电极部分,其用于电连接到所述设备主组件,
其中,所述可动部包括力接收部,所述力接收部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的力,
其中,当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力接收部处接收力并且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弹性部接收沿着将所述可动部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推压力;
并且其中,所述电极部分的表面从所述盒暴露出,并且与当所述可动部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移动的移动方向交叉。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接触在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可动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盒,其中,当所述可动部没有在所述力接收部处接收力时,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弹性部接收推压力并且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抵接所述限制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盒,还包括:
驱动输入构件,其用于接收使得所述显影辊旋转的旋转力的输入,
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第一方向,所述显影辊布置在所述框架的一个端部侧处,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布置在所述框架的另一个端部侧处,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连接所述显影辊的旋转中心和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旋转中心的直线。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记录介质接触部,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能够与被运送通过所述设备主组件的内部的记录介质接触,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布置成比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更靠近所述显影辊。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包括由所述框架能够旋转地支撑的被支撑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盒,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被支撑部和从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弹性部接收推压力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被支撑部和所述力接收部之间的距离。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并且
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可动部的旋转中心布置在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重叠的位置处。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盒,还包括:
另一个可动部,其由所述框架支撑而能够独立于上述可动部地移动;和
另一个弹性部,其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另一个可动部之间,推压所述另一个可动部。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盒,还包括:
驱动输入构件,其用于接收使得所述显影辊旋转的旋转力的输入,
其中,相对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所述可动部被支撑在所述框架的布置有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侧部处,所述另一个可动部被支撑在所述框架的没有布置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侧部处,
其中,所述弹性部的推压力小于所述另一个弹性部的推压力。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第一突出部,所述另一个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第二突出部。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盒,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从一个端部侧观察时所述第一突出部从所述框架暴露,并且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从另一个端部侧观察时所述第二突出部从所述框架暴露。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在正交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平面中移动,并且所述另一个可动部在正交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另一个平面中移动。
3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朝向所述显影辊的侧部弯曲的弯曲部分。
3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盒,
其中所述可动部包括另一个力接收部,其用于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力,并且
其中,在所述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中,当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并且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处于与感光构件接触的接触位置,在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并且在另一个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时所述显影辊处于与所述感光构件间隔开的间隔位置处。
3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弹性部形成为一体。
34.一种盒,所述盒能够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组件,所述盒包括:
显影辊,所述显影辊将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框架,所述框架支撑所述显影辊;
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所述第一可动部和所述第二可动部由所述框架能够移动地支撑,并且所述第一可动部和所述第二可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独立地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中,在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间隔开,当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接触;和
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第一可动部之间,以便推压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第二可动部之间以便推压所述第二可动部,
其中,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均包括力接收部,所述力接收部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的力,
其中,当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在所述力接收部处接收力并且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分别从所述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接收沿着将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推压力,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第一突出部,并且所述第二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第二突出部。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第一限制部和第二限制部,所述第一限制部和第二限制部接触在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第一可动部和所述第二可动部。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盒,其中,当所述可动部没有在所述接收力部处接收力时,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分别从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接收推压力,并且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抵接所述第一限制部和所述第二限制部。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盒,还包括:
驱动输入构件,其用于接收使得所述显影辊旋转的旋转力的输入,
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第一方向,所述显影辊布置在所述框架的一个端部侧处,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布置在所述框架的另一个端部侧处,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连接所述显影辊的旋转中心和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旋转中心的直线。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记录介质接触部,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能够与被运送通过所述设备主组件的内部的记录介质接触,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布置成比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更靠近所述显影辊。
39.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均包括由所述框架能够旋转地支撑的被支撑部。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盒,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的所述被支撑部与从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的所述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接收推压力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的所述被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之间的距离。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并且
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的旋转中心布置在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重叠的位置处。
42.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盒,还包括:
驱动输入构件,其用于接收使得所述显影辊旋转的旋转力的输入,
其中,相对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所述第一可动部被支撑在所述框架的布置有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侧部处,所述第二可动部被支撑在所述框架的没有布置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侧部处,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部的推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推压力。
43.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盒,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从一个端部侧观察时所述第一突出部从所述框架暴露,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从另一个端部侧观察时所述第二突出部从所述框架暴露。
44.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可动部在正交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平面中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可动部在正交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另一个平面中移动。
4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具有向所述显影辊的侧部弯曲的弯曲部分。
4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均包括另一个力接收部,所述另一个力接收部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力,并且
其中,当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在所述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并且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处于与感光构件接触的接触位置,在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并且在所述另一个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时所述显影辊处于从所述接触位置与所述感光构件间隔开的间隔位置。
4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可动部和所述第一弹性部形成为一体,并且所述第二可动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形成为一体。
48.一种盒,所述盒能够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组件,所述盒包括:
显影辊,所述显影辊将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框架,所述框架支撑所述显影辊;
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所述第一可动部和所述第二可动部由所述框架支撑而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独立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中,在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间隔开,当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接触;
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第一可动部之间,以推压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第二可动部之间,以推压所述第二可动部,
驱动输入构件,其用于接收使得所述显影辊旋转的旋转力的输入,
其中,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均包括力接收部,所述力接收部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的力,
其中,当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在所述力接收部处接收力并且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从所述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接收沿着将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推压力,
并且其中,相对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所述第一可动部被支撑在所述框架的布置有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侧部处,所述第二可动部被支撑在所述框架的没有布置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侧部处,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部的推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推压力。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第一限制部和第二限制部,所述第一限制部和第二限制部接触在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盒,其中,当所述可动部没有在所述力接收部处接收力时,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分别从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接收推压力并且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抵接所述第一限制部和所述第二限制部。
51.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盒,还包括:
驱动输入构件,其用于接收使得所述显影辊旋转的旋转力的输入,
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第一方向,所述显影辊布置在所述框架的一个端部侧处,而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布置在所述框架的另一个端部侧处,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连接所述显影辊的旋转中心和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旋转中心的直线。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记录介质接触部,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能够与被运送通过所述设备主组件的内部的记录介质接触,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布置成比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更靠近所述显影辊。
53.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均包括由所述框架能够旋转地支撑的被支撑部。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盒,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的所述被支撑部与从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的所述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接收推压力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的所述被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之间的距离。
55.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并且
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的旋转中心布置在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重叠的位置处。
56.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可动部在正交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平面中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可动部在正交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另一个平面中移动。
57.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二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具有向所述显影辊的侧部弯曲的弯曲部分。
58.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均包括另一个力接收部,所述另一个力接收部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力,
并且其中,在所述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中,当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在所述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并且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处于与感光构件接触的接触位置,在所述第一可动部和第二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并且在所述另一个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时所述显影辊处于从所述接触位置与所述感光构件间隔开的间隔位置。
5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盒,其中,所述第一可动部和所述第一弹性部形成为一体,并且所述第二可动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形成为一体。
60.一种盒,所述盒能够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组件,所述盒包括:
显影辊,所述显影辊将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框架,所述框架支撑所述显影辊;
可动部,所述可动部由所述框架能够移动地支撑而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中,在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间隔开,当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接触;和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可动部之间,以推压所述可动部,
其中,所述框架具有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
其中,所述可动部由所述框架能够旋转地支撑,并且包括力接收部,所述力接收部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的力,
其中,当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力接收部处接收力并且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弹性部接收沿着将所述可动部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推压力;
并且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可动部的旋转中心布置在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重叠的位置处。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接触在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可动部。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盒,其中,当所述可动部没有在所述力接收部处接收力时,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弹性部接收推压力并且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抵接所述限制部。
63.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盒,还包括:
驱动输入构件,其用于接收使得所述显影辊旋转的旋转力的输入,
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第一方向,所述显影辊布置在所述框架的一个端部侧处,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布置在所述框架的另一个端部侧处,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连接所述显影辊的旋转中心和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旋转中心的直线。
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记录介质接触部,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能够与被运送通过所述设备主组件的内部的记录介质接触,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布置成比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更靠近所述显影辊。
65.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包括由所述框架能够旋转地支撑的被支撑部,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被支撑部和从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弹性部接收推压力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被支撑部和所述力接收部之间的距离。
66.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向所述显影辊的侧部弯曲的弯曲部分。
67.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盒,
其中所述可动部包括另一个力接收部,其用于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力,
其中,在所述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中,当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并且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处于与感光构件接触的接触位置,在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且在所述另一个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时所述显影辊处于从所述接触位置与所述感光构件间隔开的间隔位置。
68.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弹性部形成为一体。
69.一种盒,所述盒能够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组件,所述盒包括:
显影辊,所述显影辊将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框架,所述框架支撑所述显影辊;
可动部,所述可动部由所述框架支撑而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中,在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间隔开,当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接触;和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可动部之间,以便推压所述可动部,
其中,所述可动部包括:力接收部,所述力接收部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的力;和被支撑部,所述被支撑部由所述框架能够旋转地支撑,
其中,当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力接收部处接收力并且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弹性部接收沿着将所述可动部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推压力,并且
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被支撑部和从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弹性部接收推压力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被支撑部和所述力接收部之间的距离。
70.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接触在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可动部。
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盒,其中,当所述可动部没有在所述力接收部处接收力时,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弹性部接收推压力并且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抵接所述限制部。
72.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盒,还包括:
驱动输入构件,其用于接收使得所述显影辊旋转的旋转力的输入,
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第一方向,所述显影辊布置在所述框架的一个端部侧处,而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布置在所述框架的另一个端部侧处,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连接所述显影辊的旋转中心和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旋转中心的直线。
73.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记录介质接触部,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能够与被运送通过所述设备主组件的内部的记录介质接触,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布置成比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更靠近所述显影辊。
74.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向所述显影辊的侧部弯曲的弯曲部分。
75.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包括另一个力接收部,所述另一个力接收部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力,
并且其中,在所述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中,当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并且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处于与感光构件接触的接触位置,在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并且在所述另一个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时所述显影辊处于从所述接触位置与所述感光构件间隔开的间隔位置。
76.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弹性部形成为一体。
77.一种盒,所述盒能够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组件,所述盒包括:
显影辊,所述显影辊将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框架,所述框架支撑所述显影辊;
可动部,所述可动部由所述框架能够移动地支撑而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中,在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间隔开,当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接触;和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可动部之间,以推压所述可动部,
其中,所述可动部包括:力接收部,所述力接收部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的力;和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突出超过所述框架,
其中,当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力接收部处接收力并且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弹性部接收沿着将所述可动部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推压力,
并且其中,所述突出部具有向所述显影辊的侧部弯曲的弯曲部分。
7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接触在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可动部。
79.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盒,其中,当所述可动部没有在所述力接收部处接收力时,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弹性部接收推压力并且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抵接所述限制部。
80.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盒,还包括:
驱动输入构件,其用于接收使得所述显影辊旋转的旋转力的输入,
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第一方向,所述显影辊布置在所述框架的一个端部侧处,而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布置在所述框架的另一个端部侧处,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连接所述显影辊的旋转中心和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旋转中心的直线。
81.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记录介质接触部,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能够与被运送通过所述设备主组件的内部的记录介质接触,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布置成比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更靠近所述显影辊。
82.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包括另一个力接收部,所述另一个力接收部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力,
并且其中,在所述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中,当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并且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处于与感光构件接触的接触位置,在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并且在所述另一个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时所述显影辊处于从所述接触位置与所述感光构件间隔开的间隔位置。
83.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弹性部形成为一体。
84.一种盒,所述盒能够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组件,所述盒包括:
显影辊,所述显影辊将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框架,所述框架支撑所述显影辊;
可动部,所述可动部由所述框架能够移动地支撑而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中,在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间隔开,当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接触;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可动部之间,以推压所述可动部;和
驱动输入构件,其用于接收使得所述显影辊旋转的旋转力的输入,
其中,所述框架具有记录介质接触部,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能够与被运送通过所述设备主组件的内部的记录介质接触,
其中,所述可动部包括力接收部,所述力接收部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的力,
其中,当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力接收部处接收力并且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弹性部接收沿着将所述可动部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推压力,
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第一方向,所述显影辊布置在所述框架的一个端部侧处,所述可动部的第一力接收部布置在所述框架的另一个端部侧处,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连接所述显影辊的旋转中心和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旋转中心的直线,
并且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布置成比所述可动部的所述第一力接收部更靠近所述显影辊。
85.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接触在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可动部。
86.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盒,其中,当所述可动部没有在所述力接收部处接收力时,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弹性部接收推压力并且在所述第一位置抵接所述限制部。
87.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包括另一个力接收部,所述另一个力接收部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力,
并且其中,在所述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中,当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并且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处于与感光构件接触的接触位置,在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并且在所述另一个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时所述显影辊处于从所述接触位置与所述感光构件间隔开的间隔位置。
88.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弹性部形成为一体。
89.一种盒,所述盒能够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组件,所述盒包括:
感光构件;
显影辊,所述显影辊将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框架,所述框架支撑所述显影辊;
可动部,所述可动部由所述框架能够移动地支撑而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中,在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间隔开,当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接触;和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可动部之间,以推压所述可动部,
其中,所述可动部包括:第一力接收部,所述第一力接收部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的力;和第二力接收部,所述第二力接收部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力,
其中,通过所述可动部在所述第一力接收部处接收力并且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而使得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构件接触,并且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弹性部接收沿着将所述可动部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推压力,并且
其中,通过所述可动部利用所述第二力接收部接收力并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而使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构件间隔开。
90.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接触在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可动部。
91.根据权利要求90所述的盒,其中,当所述可动部没有在所述第一力接收部处接收力时,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弹性部接收推压力并且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抵接所述限制部。
92.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盒,还包括:
驱动输入构件,其用于接收使得所述显影辊旋转的旋转力的输入,
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第一方向,所述显影辊布置在所述框架的一个端部侧处,所述可动部的所述第一力接收部布置在所述框架的另一个端部侧处,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连接所述显影辊的旋转中心和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旋转中心的直线。
93.根据权利要求92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记录介质接触部,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能够与被运送通过所述设备主组件的内部的记录介质接触,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布置成比所述可动部的所述第一力接收部更靠近所述显影辊。
94.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包括由所述框架能够旋转地支撑的被支撑部。
95.根据权利要求94所述的盒,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被支撑部和从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弹性部接收推压力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被支撑部和所述第一力接收部之间的距离。
96.根据权利要求94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并且
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可动部的旋转中心布置在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重叠的位置处。
97.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盒,还包括:
另一个可动部,其由所述框架能够移动地支撑而能够独立于上述可动部地移动;和
另一个弹性部,其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另一个可动部之间,推压所述另一个可动部。
98.根据权利要求97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第一突出部,所述另一个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第二突出部。
99.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盒,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从一个端部侧观察时所述第一突出部从所述框架暴露,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从另一个端部侧观察时所述第二突出部从所述框架暴露。
100.根据权利要求97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在正交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平面中移动,并且所述另一个可动部在正交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另一个平面中移动。
101.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朝向所述显影辊的侧部弯曲的弯曲部分,并且所述第二力接收部已经设置在所述弯曲部分处。
102.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弹性部形成为一体。
103.一种盒,所述盒能够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组件,所述盒包括:
显影辊,所述显影辊将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框架,所述框架支撑所述显影辊;
可动部,所述可动部由所述框架能够移动地支撑而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中,在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间隔开,当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接触;和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可动部之间,以推压所述可动部,
其中,所述可动部包括:力接收部,所述力接收部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的力;被支撑部,其由所述框架能够旋转地支撑,
其中,当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力接收部处接收力并且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可动部在推压力接收部处从所述弹性部接收沿着将所述可动部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推压力,
并且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力接收部和所述推压力接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力接收部和所述被支撑部之间的距离。
104.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接触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可动部。
105.根据权利要求104所述的盒,其中,当所述可动部没有在所述力接收部处接收力时,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弹性部接收推压力并且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抵接所述限制部。
106.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盒,还包括:
驱动输入构件,其用于接收使得所述显影辊旋转的旋转力的输入,
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第一方向,所述显影辊布置在所述框架的一个端部侧处,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布置在所述框架的另一个端部侧处,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连接所述显影辊的旋转中心和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旋转中心的直线。
107.根据权利要求106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记录介质接触部,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能够与被运送通过所述设备主组件的内部的记录介质接触,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布置成比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更靠近所述显影辊。
108.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并且
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可动部的旋转中心布置在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重叠的位置处。
109.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盒,还包括:
电极部分,其用于电连接到所述设备主组件,
其中,所述电极部分的表面从所述盒暴露,并且与当所述可动部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可动部的所述第一力接收部移动的移动方向交叉。
110.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盒,
其中,所述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第一突出部。
111.根据权利要求110所述的盒,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从一个端部侧观察时,所述第一突出部从所述框架暴露。
112.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在正交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平面中移动。
113.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朝向所述显影辊的侧部弯曲的弯曲部分。
114.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具有另一个力接收部,所述另一个力接收部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力,
并且其中,在所述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中,当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并且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处于与感光构件接触的接触位置,在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并且在所述另一个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时所述显影辊处于从所述接触位置与所述感光构件间隔开的间隔位置。
115.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弹性部形成为一体。
116.一种盒,所述盒能够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组件,所述盒包括:
显影辊,所述显影辊将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框架,所述框架支撑所述显影辊;
可动部,所述可动部由所述框架能够移动地支撑而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中,在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间隔开,当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接触;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可动部之间,以推压所述可动部,
驱动输入构件,其用于接收使得所述显影辊旋转的旋转力的输入;和
推压构件,其用于推压所述驱动输入构件,
其中,可动部包括力接收部,所述力接收部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的力,
其中,当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力接收部处接收力并且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弹性部接收沿着将所述可动部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推压力,
其中,所述弹性部推压所述可动部的推压方向和正交于所述推压构件推压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推压方向的平面形成的角度为﹣45度以上并且+45度以下。
117.根据权利要求116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接触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可动部。
118.根据权利要求117所述的盒,其中,当所述可动部没有在所述力接收部处接收力时,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弹性部接收推压力并且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抵接所述限制部。
119.根据权利要求116所述的盒,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第一方向,所述显影辊布置在所述框架的一个端部侧处,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布置在所述框架的另一个端部侧处,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连接所述显影辊的旋转中心和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旋转中心的直线。
120.根据权利要求119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记录介质接触部,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能够与被运送通过所述设备主组件的内部的记录介质接触,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布置成比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更靠近所述显影辊。
121.根据权利要求116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包括由所述框架能够旋转地支撑的被支撑部。
122.根据权利要求121所述的盒,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被支撑部和从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弹性部接收推压力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被支撑部和所述力接收部之间的距离。
123.根据权利要求121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并且
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可动部的旋转中心布置在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重叠的位置处。
124.根据权利要求116所述的盒,还包括:
电极部分,其用于电连接到所述设备主组件,
其中,所述电极部分的表面从所述盒暴露出,并且与当所述可动部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移动的移动方向交叉。
125.根据权利要求116所述的盒,还包括:
另一个可动部,其由所述框架能够移动地支撑而能够独立于上述可动部地移动;和
另一个弹性部,其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另一个可动部之间,推压所述另一个可动部。
126.根据权利要求125所述的盒,其中,相对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所述可动部被支撑在所述框架的布置有所述框架的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侧部处,所述另一个可动部布置在所述框架的没有布置所述框架的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侧部处,
其中,所述弹性部的推压力小于所述另一个弹性部的推压力。
127.根据权利要求125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第一突出部,所述另一个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第二突出部。
128.根据权利要求127所述的盒,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从一个端部侧观察时所述第一突出部从所述框架暴露,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从另一个端部侧观察时所述第二突出部从所述框架暴露。
129.根据权利要求125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在正交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平面中移动,并且所述另一个可动部在正交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另一个平面中移动。
130.根据权利要求116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朝向所述显影辊的侧部弯曲的弯曲部分。
131.根据权利要求116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具有另一个力接收部,所述另一个力接收部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力,并且
其中,在所述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中,当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并且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处于与感光构件接触的接触位置,在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并且在所述另一个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时所述显影辊处于从所述接触位置与所述感光构件间隔开的间隔位置。
132.根据权利要求116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弹性部形成为一体。
133.根据权利要求116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弹性部推压所述可动部的推压方向和正交于所述推压构件推压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推压方向的平面形成的角为﹣10度以上且+10度以下。
134.根据权利要求116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弹性部推压所述可动部的推压方向和正交于所述推压构件推压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推压方向的平面形成的角为0度或者基本0度。
135.一种盒,所述盒能够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组件,所述盒包括:
显影辊,所述显影辊将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框架,所述框架支撑所述显影辊;
可动部,所述可动部由所述框架能够移动地支撑而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中,在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间隔开,当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接触;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可动部之间,以推压所述可动部;和
驱动输入构件,其用于接收使得所述显影辊旋转的旋转力的输入;
其中,所述可动部包括力接收部,所述力接收部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的力,
其中,当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力接收部处接收力并且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弹性部接收沿着将所述可动部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推压力,并且
其中,相对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所述可动部仅仅设置在框架的没有设置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侧部处。
136.根据权利要求135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接触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可动部。
137.根据权利要求136所述的盒,其中,当所述可动部没有在所述力接收部处接收力时,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弹性部接收推压力并且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抵接所述限制部。
138.根据权利要求135所述的盒,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第一方向,所述显影辊布置在所述框架的一个端部侧处,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布置在所述框架的另一个端部侧处,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连接所述显影辊的旋转中心和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旋转中心的直线。
139.根据权利要求138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记录介质接触部,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能够与被运送通过所述设备主组件的内部的记录介质接触,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布置成比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更靠近所述显影辊。
140.根据权利要求135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包括由所述框架能够旋转支撑的被支撑部。
141.根据权利要求140所述的盒,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被支撑部和从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弹性部接收推压力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被支撑部和所述力接收部之间的距离。
142.根据权利要求140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
并且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可动部的旋转中心布置在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重叠的位置处。
143.根据权利要求135所述的盒,还包括:
电极部分,其用于电连接到所述设备主组件,
其中,所述电极部分的表面从所述盒暴露,并且与当所述可动部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移动的移动方向交叉。
144.根据权利要求135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突出部。
145.根据权利要求144所述的盒,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从一个端部侧观察时,所述突出部从所述框架暴露。
146.根据权利要求135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在正交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平面中移动。
147.根据权利要求135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朝向所述显影辊的侧部弯曲的弯曲部分。
148.根据权利要求135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具有另一个力接收部,所述另一个力接收部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力,
并且其中,在所述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中,当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并且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处于与感光构件接触的接触位置,在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并且在所述另一个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时所述显影辊处于从所述接触位置与所述感光构件间隔开的间隔位置。
149.根据权利要求135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弹性部形成为一体。
150.一种盒,所述盒能够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组件,所述盒包括:
显影辊,所述显影辊将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框架,所述框架支撑所述显影辊;
可动部,所述可动部由所述框架能够滑动地支撑而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中,在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间隔开,当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接触;和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可动部之间,以推压所述可动部,
其中,所述可动部包括力接收部,所述力接收部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的力,并且
其中,当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力接收部处接收力并且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弹性部接收沿着将所述可动部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推压力。
151.根据权利要求150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接触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可动部。
152.根据权利要求151所述的盒,其中,当所述可动部没有在所述力接收部处接收力时,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弹性部接收推压力并且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抵接所述限制部。
153.根据权利要求150所述的盒,还包括,
驱动输入构件,其用于接收使得所述显影辊旋转的旋转力的输入,
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第一方向,所述显影辊布置在所述框架的一个端部侧处,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布置在所述框架的另一个端部侧处,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连接所述显影辊的旋转中心和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旋转中心的直线。
154.根据权利要求153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框架具有记录介质接触部,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能够与被运送通过所述设备主组件的内部的记录介质接触,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记录介质接触部布置成比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更靠近所述显影辊。
155.根据权利要求150所述的盒,还包括:
电极部分,其用于电连接到所述设备主组件,
其中,所述电极部分的表面从所述盒暴露,并且与当所述可动部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可动部的所述力接收部移动的移动方向交叉。
156.根据权利要求150所述的盒,还包括:
另一个可动部,其由所述框架能够移动地支撑而能够独立于上述可动部地移动;和
另一个弹性部,其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另一个可动部之间,推压所述另一个可动部。
157.根据权利要求156所述的盒,还包括:
驱动输入构件,其用于接收使得所述显影辊旋转的旋转力的输入;
并且其中相对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所述可动部被支撑在所述框架的布置有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侧部处,并且所述另一个可动部布置在所述框架的没有布置所述驱动输入构件的侧部处,
其中,所述弹性部的推压力小于所述另一个弹性部的推压力。
158.根据权利要求156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第一突出部,并且所述另一个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第二突出部。
159.根据权利要求158所述的盒,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从一个端部侧观察时所述第一突出部从所述框架暴露,并且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从另一个端部侧观察时所述第二突出部从所述框架暴露。
160.根据权利要求156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在正交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平面中移动,并且所述另一个可动部在正交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另一个平面中移动。
161.根据权利要求150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具有突出超过所述框架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朝向所述显影辊的侧部弯曲的弯曲部分。
162.根据权利要求150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具有另一个力接收部,所述另一个力接收部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力,
并且其中,在所述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中,当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并且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处于与感光构件接触的接触位置,在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并且在所述另一个力接收部处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力时所述显影辊处于从所述接触位置与所述感光构件间隔开的间隔位置。
163.根据权利要求150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弹性部形成为一体。
164.一种盒,所述盒能够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组件,所述盒包括:
显影辊,所述显影辊将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框架,所述框架支撑所述显影辊;
可动部,所述可动部由所述框架能够移动地支撑而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中,在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间隔开,当所述可动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接触;和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可动部之间,以推压所述可动部,
其中,所述框架包括限制部,所述限制部接触正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可动部,
其中,所述可动部包括:力接收部,所述力接收部从所述设备主组件接收沿着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的力;支撑部,其由所述框架能够旋转地支撑;和被限制部,所述被限制部接触所述限制部,
其中,当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力接收部处接收力并且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弹性部接收沿着将所述可动部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推压力,
其中,当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力接收部和所述被限制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力接收部和所述支撑部之间的距离长。
165.根据权利要求164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弹性部形成为一体。
CN201580073447.4A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Active CN1071112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5555.0A CN110673455B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CN202011440485.8A CN112684686B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CN202410092640.3A CN117706891A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CN202011441328.9A CN112684688B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CN202410396674.1A CN118050968A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CN202011441301.XA CN112684687B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42577 2014-11-28
JP2014242602 2014-11-28
JP2014-242602 2014-11-28
JP2014-242577 2014-11-28
JP2014-242578 2014-11-28
JP2014242601 2014-11-28
JP2014242578 2014-11-28
JP2014-242601 2014-11-28
PCT/JP2015/083463 WO2016084951A1 (ja) 2014-11-28 2015-11-27 カートリッジ、カートリッジを構成する部材、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96674.1A Division CN118050968A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CN202011440485.8A Division CN112684686B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CN201910975555.0A Division CN110673455B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CN202011441301.XA Division CN112684687B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CN202410092640.3A Division CN117706891A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CN202011441328.9A Division CN112684688B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1269A CN107111269A (zh) 2017-08-29
CN107111269B true CN107111269B (zh) 2020-12-29

Family

ID=56124156

Famil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96674.1A Pending CN118050968A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CN201910975555.0A Active CN110673455B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CN202011441328.9A Active CN112684688B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CN202011441301.XA Active CN112684687B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CN201580073447.4A Active CN107111269B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CN202011440485.8A Active CN112684686B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CN202410092640.3A Pending CN117706891A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96674.1A Pending CN118050968A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CN201910975555.0A Active CN110673455B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CN202011441328.9A Active CN112684688B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CN202011441301.XA Active CN112684687B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40485.8A Active CN112684686B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CN202410092640.3A Pending CN117706891A (zh) 2014-11-28 2015-11-27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JP (3) JP6611571B2 (zh)
CN (7) CN118050968A (zh)
BR (1) BR112017011150B1 (zh)
CL (1) CL2017001330A1 (zh)
CO (1) CO2017006223A2 (zh)
ES (3) ES2971313T3 (zh)
GB (2) GB2586416B (zh)
HU (1) HUE051729T2 (zh)
MA (1) MA53836A (zh)
PH (1) PH12017500985A1 (zh)
PL (1) PL3226076T3 (zh)
PT (1) PT3226076T (zh)
RS (1) RS60879B1 (zh)
RU (4) RU2691266C2 (zh)
SG (3) SG10202011930YA (zh)
TW (4) TWI6452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76749B2 (ja) * 2013-12-06 2018-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10180655B2 (en) 2016-07-22 2019-01-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ably detaching a developing unit o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800639B2 (ja) * 2016-07-22 2020-1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206573863U (zh) * 2016-09-21 2017-10-20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JP2018200357A (ja) 2017-05-26 2018-1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CN116184782A (zh) 2017-12-13 2023-05-30 佳能株式会社 盒与图像形成装置
DK3944025T3 (da) * 2019-03-18 2024-03-18 Canon Kk Indretning til elektrofotografisk billeddannelse og patr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49524A (ja) * 2003-07-31 2005-02-24 Brother Ind Ltd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19592A (ja) * 2012-12-17 2014-06-30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946752A (zh) * 2011-11-29 2014-07-23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5355A (ja) * 1997-06-26 1999-01-22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66564A (ja) * 1998-08-21 2000-03-03 Canon Inc 現像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34032A (ja) * 1999-11-08 2001-05-18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3432208B2 (ja) * 2000-11-17 2003-08-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カートリッジ装着方法
DE60228673D1 (de) * 2001-12-28 2008-10-16 Canon Kk Prozesskassette und elektrophotographisches Bilderzeugungsgerät
US6922534B2 (en) * 2001-12-28 2005-07-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for memory
JP3809402B2 (ja) * 2002-05-17 2006-08-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KR100814425B1 (ko) * 2003-02-20 2008-03-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및 화상형성장치
JP3962734B2 (ja) * 2004-08-31 2007-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本体に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を取り外し可能に装着する装着機構
JP4654660B2 (ja) * 2004-10-29 2011-03-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46102A (ja) * 2004-11-25 2006-06-08 Canon Inc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348632B2 (ja) * 2005-02-28 2009-10-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BR122018006701B1 (pt) * 2005-03-04 2019-08-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ipiente de suprimento de revelador e sistema de suprimento de revelador
EP2755090B1 (en) * 2005-06-07 2015-10-21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280770B2 (ja) * 2006-01-11 2009-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71202B (zh) * 2006-01-11 2011-07-20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JP2007240834A (ja) * 2006-03-08 2007-09-20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48618A (ja) * 2006-03-14 2007-09-27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498407B2 (ja) * 2006-12-22 2010-07-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
WO2008105556A1 (en) * 2007-02-28 2008-09-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JP5311854B2 (ja) * 2007-03-23 2013-10-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現像装置、及び、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JP5100468B2 (ja) * 2007-05-15 2012-12-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458378B2 (ja) * 2007-06-29 2010-04-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458377B2 (ja) * 2007-06-29 2010-04-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EP2045668B1 (en) * 2007-10-02 2014-11-1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cartridge and developing unit
JP4919085B2 (ja) * 2007-12-28 2012-04-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743199B2 (ja) * 2007-12-28 2011-08-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9181031A (ja) * 2008-01-31 2009-08-13 Brother Ind Ltd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5168647B2 (ja) * 2008-07-11 2013-03-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引き込み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94998B2 (ja) * 2010-09-06 201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96451B2 (ja) * 2010-11-30 2015-04-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WO2013069814A1 (en) * 2011-11-09 2013-05-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comprising an electrode
KR101848393B1 (ko) * 2011-11-18 2018-04-13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화상형성장치의 동력전달구조
CN112698561B (zh) * 2011-12-06 2023-11-28 佳能株式会社 盒、感光鼓传动装置组装方法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JP6004690B2 (ja) * 2012-03-21 2016-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200493A (ja) * 2012-03-26 2013-10-03 Canon Inc カートリッジ
JP6056407B2 (ja) * 2012-11-20 2017-01-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19591A (ja) * 2012-12-17 2014-06-30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256198B2 (en) * 2013-01-24 2016-0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ment cartridge
JP6149467B2 (ja) * 2013-03-29 2017-06-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49524A (ja) * 2003-07-31 2005-02-24 Brother Ind Ltd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946752A (zh) * 2011-11-29 2014-07-23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JP2014119592A (ja) * 2012-12-17 2014-06-30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06891A (zh) 2024-03-15
CN112684686A (zh) 2021-04-20
RU2691266C2 (ru) 2019-06-11
SG10202011930YA (en) 2021-01-28
BR112017011150B1 (pt) 2023-04-18
CL2017001330A1 (es) 2018-01-19
TW201736990A (zh) 2017-10-16
CN112684687B (zh) 2024-04-19
CN110673455A (zh) 2020-01-10
JP6786576B2 (ja) 2020-11-18
RU2713084C1 (ru) 2020-02-03
GB202017150D0 (en) 2020-12-16
JP2019040222A (ja) 2019-03-14
TWI731320B (zh) 2021-06-21
CO2017006223A2 (es) 2017-11-10
RS60879B1 (sr) 2020-11-30
SG10202011933XA (en) 2021-01-28
TW201941003A (zh) 2019-10-16
ES2812102T3 (es) 2021-03-16
CN112684686B (zh) 2024-04-19
CN107111269A (zh) 2017-08-29
TWI788853B (zh) 2023-01-01
BR112017011150A2 (pt) 2018-01-23
GB2586417A (en) 2021-02-17
CN118050968A (zh) 2024-05-17
TWI645268B (zh) 2018-12-21
MA53836A (fr) 2022-01-19
RU2663248C1 (ru) 2018-08-03
JP6786575B2 (ja) 2020-11-18
TW202134804A (zh) 2021-09-16
GB2586417B (en) 2021-05-12
HUE051729T2 (hu) 2021-03-29
PH12017500985A1 (en) 2017-12-11
ES2937395T3 (es) 2023-03-28
CN112684688B (zh) 2024-04-19
JP6611571B2 (ja) 2019-11-27
GB202017148D0 (en) 2020-12-16
RU2018126309A (ru) 2019-03-12
CN110673455B (zh) 2022-07-05
PL3226076T3 (pl) 2021-01-25
RU2727337C1 (ru) 2020-07-21
SG10202011936WA (en) 2020-12-30
GB2586416A (en) 2021-02-17
TW201907248A (zh) 2019-02-16
JP2016110122A (ja) 2016-06-20
PT3226076T (pt) 2020-10-01
CN112684687A (zh) 2021-04-20
CN112684688A (zh) 2021-04-20
JP2019040221A (ja) 2019-03-14
ES2971313T3 (es) 2024-06-04
GB2586416B (en) 2021-05-12
RU2018126309A3 (zh) 2019-03-12
TWI662384B (zh) 201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289742B2 (en) Cartridge, member constituting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7111269B (zh) 盒、构成盒的构件和成像设备
EP4390553A2 (en) Cartridge, member constituting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065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