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4397A - 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4397A
TW201934397A TW108102418A TW108102418A TW201934397A TW 201934397 A TW201934397 A TW 201934397A TW 108102418 A TW108102418 A TW 108102418A TW 108102418 A TW108102418 A TW 108102418A TW 201934397 A TW201934397 A TW 20193439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raddle
type vehicle
unlocking operation
plate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2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1178B (zh
Inventor
倉持亮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4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4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1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117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 B62J9/3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characterised by locking arrangements, e.g. top case locks integrated in a vehicle central locking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12Box-shaped seats; Bench-type seats, e.g. dual or twin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 B62J9/1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integrated with the cycle
    • B62J9/14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integrated with the cycle under the sadd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可不操作無線可攜式鑰匙而藉由以腳進行操作之腳踏開關來開啟收納部之蓋構件。
本發明具備有:智慧型鑰匙(200),其藉由無線通信而由控制部(100)所認證;上鎖機構(30),其對蓋構件(19)進行上鎖及解鎖;解鎖操作部(50),其將解鎖信號傳遞至控制部(100);以及致動器(202),其被連結於上鎖機構(30)。解鎖操作部(50)被配設於較跨坐型車輛(1)之最低離地高度(H)高且較座部(19)之鉸鏈機構(150)低之位置。若控制部(100)藉由解鎖操作部(50)被操作而被傳遞解鎖信號且與智慧型鑰匙(200)之相互認證完成,便驅動致動器(202)而將上鎖機構(30)切換為解鎖狀態。解鎖操作部(50)於車體側視下被配設在側腳架(10)之附近。

Description

跨坐型車輛
本發明關於跨坐型車輛,尤其關於設有可收納安全帽等行李之收納部之跨坐型車輛。
過去以來,於設有可收納安全帽等行李之收納部之跨坐型車輛中,已知有藉由可上鎖之蓋構件覆蓋收納部之開口之構成。
於專利文獻1,揭示有在具備有作為收納部之後部置物箱之作為跨坐型車輛之二輪機車中,可不將物理性之鑰匙插入置物箱之鑰匙鎖筒,而藉由利用無線可攜式鑰匙之遠端操作來開啟蓋構件之構成。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4191361號公報
然而,專利文獻1之技術由於存在有為了開啟置物箱之蓋構件而操作無線可攜式鑰匙之按鈕的必要,因此例如在以雙手拿持欲加以收納之行李而靠近車體之情形時,存在有會產生將行李 換以單手拿持或暫時放下行李來操作無線可攜式鑰匙之麻煩之可能性。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跨坐型車輛,其解決上述習知技術之課題,可不操作無線可攜式鑰匙而藉由以腳進行操作之腳踏開關來開啟收納部之蓋構件。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係設置有具有可上鎖之蓋構件(19)之收納部(25)之跨坐型車輛(1);其第1特徵在於,其具備有:智慧型鑰匙(200),其藉由無線通信而由被設在上述跨坐型車輛(1)之控制部(100)所認證;上鎖機構(30),其對上述蓋構件(19)進行上鎖及解鎖;解鎖操作部(50),其將解鎖信號傳遞至上述控制部(100);以及致動器(202),其被連結於上述上鎖機構(30),並且根據上述控制部(100)之指令進行驅動;上述解鎖操作部(50)被配設於較上述跨坐型車輛(1)之最低離地高度(H)高且較可開閉地支撐上述跨坐型車輛(1)之座部(19)之鉸鏈機構(150)低之位置,上述控制部(100)若藉由上述解鎖操作部(50)被操作而被傳遞解鎖信號且上述智慧型鑰匙(200)之認證完成,便驅動上述致動器(202)而將上述上鎖機構(30)切換為解鎖狀態,且該跨坐型車輛(1)具備有可使車體以傾斜之狀態自主站立之側腳架(10),上述解鎖操作部(50)在車體側視下被配設於上述側腳架(10)之附近。
又,第2特徵在於,上述上鎖機構(30)藉由被設在上述蓋構件(19)之鉤(21)由可擺動之鎖板(34)所保持來切換為上鎖狀態,而另一方面,若上述致動器(202)進行驅動,被連接於上述致動器(202)之纜線(35)便被牽引而使上述鎖板(34)擺動從而使上述鉤 (21)被放開,藉此切換為解鎖狀態。
又,第3特徵在於,上述跨坐型車輛(1)具備有:下車架(F5),其被配設於車體之下部;及下整流罩(9),其覆蓋該下車架(F5)之外方向;上述解鎖操作部(50)在上述下整流罩(9)之內側之位置被固定於上述下車架(F5)。
又,第4特徵在於,上述解鎖操作部(50)包含有乘坐者以腳進行推壓之板狀部(52)、及突沉件(63)藉由推壓該板狀部(52)而成為下沉狀態從而以切換為開啟之開關單元(60)。
又,第5特徵在於,上述解鎖操作部(50)係配設為上述開關單元(60)藉由將上述板狀部(52)推向車體上方而切換為開啟。
又,第6特徵在於,上述解鎖操作部(50)係以藉由將上述板狀部(52)推向車寬方向內側而使上述開關單元(60)切換為開啟之方式配設。
此外,第7特徵在於,上述解鎖操作部(50)於上述側腳架(10)之收起時,在車體側視下由上述側腳架(10)所覆蓋。
根據第1特徵,由於設置有具有可上鎖之蓋構件(19)之收納部(25)之跨坐型車輛(1)具備有:智慧型鑰匙(200),其藉由無線通信而由被設在上述跨坐型車輛(1)之控制部(100)所認證;上鎖機構(30),其對上述蓋構件(19)進行上鎖及解鎖;解鎖操作部(50),其將解鎖信號傳遞至上述控制部(100);以及致動器(202),其被連結於上述上鎖機構(30),並且根據上述控制部(100)之指令進行驅動;上述解鎖操作部(50)被配設於較上述跨坐型車輛(1)之最低離地 高度(H)高且較可開閉地支撐上述跨坐型車輛(1)之座部(19)之鉸鏈機構(150)低之位置,若上述控制部(100)藉由上述解鎖操作部(50)被操作而被傳遞解鎖信號且上述智慧型鑰匙(200)之認證完成便驅動上述致動器(202)而將上述上鎖機構(30)切換為解鎖狀態,且該跨坐型車輛(1)具備有可使車體以傾斜之狀態自主站立之側腳架(10),上述解鎖操作部(50)在車體側視下被配設於上述側腳架(10)之附近,因此藉由以腳來操作被配設在跨坐型車輛之車體之較低位置之解鎖操作部,而可不操作智慧型鑰匙便對收納部之蓋構件進行解鎖。藉此,例如即便在以雙手拿持欲裝載之行李而靠近跨坐型車輛之情形時,由於只要以腳來操作解鎖操作部即可對收納部進行存取,因此可提升收納部之便利性。又,由於解鎖操作部被配設在較跨坐型車輛之最低離地高度高之位置,因此可防止在騎過階差時等因為跨坐型車輛之底部觸地而使解鎖操作部作動之情形。
又,於對使用側腳架來停放之車輛的收納部進行存取之情形時,假設乘坐者會自然地站在靠近側腳架之接地部之位置,則藉由解鎖操作部被配設在側腳架之附近,即可不用從自然地站立之位置移動便操作解鎖操作部,而提升收納部之使用方便性。
根據第2特徵,由於上述上鎖機構(30)藉由被設在上述蓋構件(19)之鉤(21)由可擺動之鎖板(34)保持來切換為上鎖狀態,而另一方面,若上述致動器(202)進行驅動,被連接於上述致動器(202)之纜線(35)便被牽引而使上述鎖板(34)擺動從而使上述鉤(21)被放開,藉此切換為解鎖狀態,因此藉由以致動器牽引纜線之簡單的構成,可僅藉由解鎖操作部之操作便使蓋構件解鎖。又,藉由將被連接於手動搖桿之纜線連接於單一之鎖板,可構成為不用大 幅也改變解鎖機構之構成,藉由手動搖桿或致動器之任一者皆可進行解鎖操作。
根據第3特徵,由於上述跨坐型車輛(1)具備有:下車架(F5),其被配設於車體之下部;及下整流罩(9),其覆蓋該下車架(F5)之外方向;上述解鎖操作部(50)在上述下整流罩(9)之內側之位置被固定於上述下車架(F5),因此可將解鎖操作部穩定地固定於在車體側視下難以視覺辨識之位置。
根據第4特徵,由於上述解鎖操作部(50)包含有乘坐者以腳進行推壓之板狀部(52)、及突沉件(63)藉由該板狀部(52)被推壓而成為下沉狀態從而切換為開啟之開關單元(60),因此可使用觸控開關等簡單的構成之開關單元來減低解鎖操作部之生產成本。又,藉由使用突沉件會往返移動之開關,可對解鎖操作部之操作得到令人舒適的體感。
根據第5特徵,由於上述解鎖操作部(50)係配設為上述開關單元(60)藉由將上述板狀部(52)推向車體上方而切換為開啟,因此乘坐者可容易地以使腳尖向上抬之方式接觸於被配設在車體下部之解鎖操作部來操作解鎖操作部,而提升解鎖操作部之使用方便性。
根據第6特徵,由於上述解鎖操作部(50)係配設為上述開關單元(60)藉由將上述板狀部(52)推向車寬方向內側而切換為開啟,因此乘坐者可容易地以腳尖的底部推壓被配設在車體下部之解鎖操作部之方式來操作解鎖操作部,而提升解鎖操作部之使用方便性。
根據第7特徵,由於上述解鎖操作部(50)於上述側腳 架(10)之收起時,在車體側視下由上述側腳架(10)所覆蓋,因此可藉由側腳架及下整流罩,從行駛時飛起之石頭等保護解鎖操作部。
1‧‧‧二輪機車(跨坐型車輛)
2‧‧‧防風屏幕
3‧‧‧頭燈
4‧‧‧前整流罩
5‧‧‧前擋泥板
6‧‧‧前叉
7‧‧‧底盤整流罩
8‧‧‧踏板
9‧‧‧下整流罩
9a、9b‧‧‧缺口
10‧‧‧側腳架
10a‧‧‧彈簧
10b‧‧‧螺栓
10c‧‧‧側腳架開關
11‧‧‧主腳架
11a‧‧‧旋轉軸
13‧‧‧後擋泥板
14‧‧‧空氣清淨箱
15‧‧‧後緩衝器
16‧‧‧尾燈裝置
17‧‧‧握把
18‧‧‧後整流罩
19‧‧‧座部(蓋構件)
20‧‧‧底板
21‧‧‧鉤
22‧‧‧手把固定器
23‧‧‧操縱手把
24‧‧‧後蓋
25‧‧‧收納部
30‧‧‧座部抓持機構(上鎖機構)
31‧‧‧鉤卡合溝(卡合溝)
32‧‧‧基座板
33‧‧‧支撐板
34‧‧‧鎖板
35‧‧‧第1纜線(纜線)
35a、36a‧‧‧外管
35b、36b‧‧‧固定頭
36‧‧‧第2纜線
37‧‧‧排氣管
40‧‧‧支撐板
40a‧‧‧貫通孔
41‧‧‧開口
42‧‧‧凹部
43‧‧‧臂部
44‧‧‧濾油器蓋
45‧‧‧樞軸
46‧‧‧卡合棒
47‧‧‧剎車線
48‧‧‧燃料槽
49‧‧‧下護板
49a‧‧‧缺口
50‧‧‧腳踏開關(解鎖操作部)
51‧‧‧操作部
52‧‧‧板狀部
53‧‧‧圓筒部
54‧‧‧螺栓
55‧‧‧彈簧
56‧‧‧彈簧保持構件
57‧‧‧螺帽
58‧‧‧軸部
59‧‧‧制動器部
60‧‧‧開關單元
61‧‧‧本體部
62‧‧‧接點
63‧‧‧突沉件
64‧‧‧安裝螺絲
100‧‧‧ECU(控制部)
101‧‧‧開關操作檢測部
102‧‧‧通信認證部
103‧‧‧致動器作動司令部
150‧‧‧鉸鏈機構
200‧‧‧智慧型鑰匙
201‧‧‧通信天線
202‧‧‧致動器
203‧‧‧鎖定機構
204‧‧‧手動搖桿
A、B、C、D、E‧‧‧腳踏開關之板狀部之位置
F1‧‧‧轉向桿
F2‧‧‧頭管
F3‧‧‧底橋
F4‧‧‧主車架
F5‧‧‧下車架
F6‧‧‧補強管
F7‧‧‧後車架
G‧‧‧路面(地面)
H‧‧‧最低離地高度
P‧‧‧動力單元
S‧‧‧鞋子
Sa‧‧‧鞋尖
Sb‧‧‧底部
W‧‧‧負載
WF‧‧‧前輪
WR‧‧‧後輪
圖1係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二輪機車之左側視圖。
圖2係二輪機車之立體圖。
圖3係腳踏開關之立體圖。
圖4係腳踏開關之立體圖。
圖5係顯示座部抓持機構及其周邊構造之立體圖。
圖6係顯示利用腳踏開關之解鎖系統之整體構成之方塊圖。
圖7係顯示腳踏開關之第1配設位置之二輪機車之局部放大左側視圖。
圖8係圖7之局部放大圖。
圖9係自車體左後方觀察圖7之腳踏開關之配設狀態之立體圖。
圖10係圖8之X-X線剖視圖。
圖11係顯示腳踏開關之第2配設位置之二輪機車之局部放大側視圖。
圖12係圖11之局部放大圖。
圖13係顯示腳踏開關之第2配設位置之二輪機車之仰視圖。
圖14係自車體左後方觀察圖13之腳踏開關之配設狀態之立體圖。
圖15係顯示腳踏開關之第3配設位置之二輪機車之局部放大圖。
圖16係顯示不具有側腳架之情形時之腳踏開關之各種配設位置之示意圖。
圖17係顯示具有側腳架之情形時之腳踏開關之各種配設位置之示意圖。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較佳之實施形態詳細地進行說明。圖1係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二輪機車1之左側視圖。此外,圖2係二輪機車1之立體圖。二輪機車1係在操縱手把23與座部19之間左右設置一對供駕駛者放置腳之低底面之踏板8之速克達(Scooter)型之跨坐型車輛。於鋼管製之主車架F4之前端部,固定有轉動自如地樞軸支撐轉向桿F1之頭管F2。於轉向桿F1之上端部固定有支撐操縱手把23之手把固定器22,且於一下端部固定有底橋F3。於底橋F3固定有旋轉自如地樞軸支撐前輪WF之左右一對之前叉6,且於前叉6安裝有覆蓋前輪WF之上方之前擋泥板5。
自頭管F2朝車體後下方延伸之主車架F4,連接至朝向車體後方之下車架F5。於下車架F5之後端部連結有朝車體後方延伸之後車架F7,且於主車架F4與後車架F7之間配設有補強管F6。於下車架F5之後端部擺動自如地樞軸支撐有一體地構成引擎與變速機之單元擺動式之動力單元P。旋轉自如地樞軸支撐作為驅動輪之後輪WR之動力單元P之後端部,藉由後緩衝器15而被懸吊於後車架F7。於動力單元P之上部配設有空氣清淨箱14。
頭管F2之車體前側,由具有供頭燈3之發光面朝前方眺望之開口部之前整流罩4所覆蓋。頭管F2之車體後側,由被對向配置於乘坐者之腳之前方的後蓋24所覆蓋。於頭燈3之上方 配設有防風屏幕2。於後蓋24之下方,連結有自踏板8之車寬方向內側端部立設之底盤整流罩7。於底盤整流罩7之後上方,連結有覆蓋後車架F7之左右一對之後整流罩18。於踏板8之車寬方向外側,連結有朝車體下側延伸之下整流罩9。
二輪機車1作為在停車時支撐車體之支架裝置而具備有被設置於動力單元P之下部之主腳架11、及被設置於車體左側之下整流罩9附近之側腳架10。再者,亦有許多將側腳架10作為選配之零件而僅將主腳架11作為標準裝備之車輛。
於後整流罩18之後部安裝有供乘坐者把持之握把17,且於握把17之下方配設有尾燈裝置16。於尾燈裝置16之下方配設有後擋泥板13。
於座部19之下部,設置有可收納安全帽等行李之收納部25。座部19係設為可藉由位於座部19前端之鉸鏈機構150而開閉,並作為覆蓋收納部25之上部開口之蓋構件而發揮功能。於座部19之底板20設有與作為上鎖機構之座部抓持機構30卡合之鉤21,於座部抓持機構30之附近配設有用以將座部抓持機構30加以解鎖之致動器202。又,於頭管F2之前方,配設有用以與作為乘坐者所有之無線可攜式鑰匙之智慧型鑰匙200進行無線通信之通信天線201、及作為控制部之ECU(引擎控制單元)100。
二輪機車1具備有供乘坐者以腳來操作之腳踏開關50,且被構成為若在智慧型鑰匙200為可藉由ECU 100認證之狀態下操作腳踏開關50,致動器202便驅動座部抓持機構30而使座部19打開。在本實施形態中,於鉸鏈機構150設有將座部19朝開方向賦能之彈簧,若鉤21自座部抓持機構30被放開,座部19便會 自動地打開至既定角度。
作為解鎖操作部之腳踏開關50,可配設於二輪機車1之靠下方之各種位置。具體而言,作為易於利用腳尖等進行操作且在二輪機車1騎過階差時不會觸地之位置,可選擇在車體上下方向上鉸鏈機構150與成為最低離地高度H之車體底部之間之範圍。再者,在該二輪機車1中,下整流罩9之底部被設為自車體前端部朝向車體後方逐漸地往後上升之形狀,而最低離地高度H係在下整流罩9之前端部所測量之距離路面G之高度尺寸。
圖3、4係腳踏開關50之立體圖。腳踏開關50包含有供乘坐者以腳進行推壓操作之操作部51、及藉由操作部51被推壓而切換為開啟狀態之開關單元60。由金屬或硬質樹脂等所構成之操作部51,由板狀部52、及設於板狀部52之端部之圓筒部53所構成。構成板狀部52之薄板的一邊,被賦予防止鞋子卡到等之彎曲形狀。
於圓筒部53插入有彈簧保持構件56,而該彈簧保持構件56設有被抵接於彈簧55之端部及板狀部52之各者之制動器部59,且於貫通彈簧保持構件56之螺栓54之端部螺旋接合有螺帽57。藉由該構成,操作部51可以螺栓54之軸部58為中心擺動地被樞軸支撐,並且開關單元60藉由彈簧55之彈力被賦能至成為開啟之位置。
由藉由內部接點之接觸狀態來切換開啟關閉之觸控開關等之開關單元60,具有自本體部61朝突起方向被賦能之突沉件63、及將因突沉件63沒入所產生之開啟信號加以輸出之一對接點62。腳踏開關50若乘坐者以腳來推壓板狀部52使突沉件 63沒入而輸出開啟信號,並且藉由停止推壓操作使突沉件63及板狀部52返回初始位置而切換為關閉。藉由使用觸控開關,可使用簡單的構成之開關來減少腳踏開關50之生產成本,並且藉由使用突沉件會往返移動之開關而對腳踏開關之操作得到令人舒適的體感。
腳踏開關50在維持圖3、4所示之相互位置關係之狀態下,使用開關單元60之安裝螺絲64或螺栓54等而被安裝於車體之各部。再者,亦可將開關單元60及操作部51收容於容器狀之外殼,並將該外殼安裝於車體。
圖5係顯示座部抓持機構30及其周邊構造之立體圖。將被設在座部19之底板20之鉤21加以保持之座部抓持機構30,係配設於座部19之下方且收納部25之後方。座部抓持機構30具有形成有鉤卡合溝31之基座板32、及可擺動地被樞軸支撐於基座板32之鎖板34。於鎖板34卡合有由致動器202所牽引之第1纜線35之固定頭35b、及由未圖示之手動搖桿所牽引之第2纜線36之固定頭36b。又,各纜線35、36之外管35a、36a由被固定於基座板32之支撐板33所支撐。
藉由上述之構成,若關閉座部19並自上方推壓,被插入於卡合溝31之鉤21便由鎖板34所保持而成為上鎖狀態,並且若第1纜線35或第2纜線36被牽引而使鎖板34擺動,鉤21便被放開而切換為解鎖狀態。
圖6係顯示利用腳踏開關50之解鎖系統之整體構成之方塊圖。於智慧型鑰匙200雖然除了二輪機車1之主開關與對操作搖桿之鎖機構進行上鎖/解鎖之開關以外,還可設置用以開啟座部 19之開關,但亦存在有在雙手被行李佔據之狀態等難以進行智慧型鑰匙200之操作之情形。相對於此,本發明由於可不操作智慧型鑰匙200,而只要以腳來操作腳踏開關50便可打開座部19,因此可提升收納部25之使用方便性。
ECU 100包含有檢測腳踏開關50之操作狀態之開關操作檢測部101、被連接於通信天線201之通信認證部102、及若既定條件被滿足便使致動器202作動之致動器作動司令部103。
若腳踏開關50之操作藉由開關操作檢測部101檢測出,便開始由通信認證部102進行智慧型鑰匙200之認證。致動器作動司令部103對應於該認證之完成而使致動器202作動。而且,藉由第1纜線35由致動器202所牽引,座部抓持機構30放開鉤21,而使座部19打開至既定角度。
牽引被連結於座部抓持機構30之第2纜線36之手動搖桿204,例如與被設在後蓋24之主開關鄰接地被設置,鎖定機構203若未隨著智慧型鑰匙200之認證完成而解鎖,便無法進行操作。因此,為了以手動搖桿204開啟座部19,而有操作智慧型鑰匙200與手動搖桿204雙方之必要。又,即便於智慧型鑰匙200設置開啟座部19之開關之情形時,仍需要操作智慧型鑰匙200。相對於此,根據本案發明之腳踏開關50,不操作智慧型鑰匙200而可以1個操作便對收納部25進行存取。又,由於在檢測出腳踏開關50之操作後才開始進行相互認證,因此相較於例如在可進行無線通信之範圍內隨時進行相互認證之方法,可抑制智慧型鑰匙200之電力消耗。
圖7係顯示腳踏開關50之第1配設位置之二輪機車 1之局部放大左側視圖。又,圖8係圖7之局部放大圖。於下整流罩9之車寬方向左側,設有使樞軸支撐側腳架10(參照圖1)之支撐板40朝外方向露出之開口41,於開口41之後方,為了防止已收起之側腳架10與下整流罩9產生干涉,而形成有在車寬方向內側彎曲之凹部42。支撐板40係固定在由下整流罩9所覆蓋之下車架F5。
在位於下整流罩9之後方之動力單元P之底部,主腳架11藉由旋轉軸11a而擺動自如地被樞軸支撐。又,朝動力單元P之下端前方延伸之臂部43之前端,藉由樞軸45而被樞軸支撐在下車架F5之後端部。於臂部43與主腳架11之間且車寬方向左側之側面設置有濾油器蓋44,並且後輪剎車之剎車線47指向車體前後方向被配線。在該圖中,顯示有在二輪機車1不具有側腳架10之情形時,將腳踏開關50配設於在下整流罩9所形成之凹部42之靠後下方之位置的例子。
圖9係自車體左後方觀察圖7之腳踏開關50之配設狀態之立體圖。又,圖10係圖8之X-X線剖視圖。在自下整流罩9之開口41朝外方向露出之支撐板40,形成有供側腳架10之擺動軸(未圖示)通過之貫通孔40a,並於支撐板40之背面側設置有,卡合將側腳架10保持在收起/展開位置之彈簧(未圖示)之端部的卡合棒46。
如上述般,腳踏開關50係配設於在開口41之後方所形成之凹部42之後方下部,被構成為以軸部58之上端部位於較其下端部更車寬方向外側之方式傾斜,且板狀部52沿著下整流罩9之最外面傾斜。藉由該構成,乘坐者站在二輪機車1之左側而將腳尖以朝斜前方抬起之方式移動,可藉此推壓操作腳踏開關50。
腳踏開關50由於板狀部52之面積廣,且以較小之衝程切換為開啟,因此除了將腳尖朝斜前方抬起而施加負載W之自然動作以外,亦可將腳尖朝車寬方向推出或朝鉛直方向上方上踢來進行操作。再者,腳踏開關50可將安裝部形成並固定在下整流罩9、或固定在自下車架F5延伸之支柱。
圖11係顯示腳踏開關50之第2配設位置之二輪機車1之局部放大側視圖。又,圖12係圖11之局部放大圖。該第2配設位置,尤其在設有側腳架10之情形時,將腳踏開關50配設在側腳架10之附近,且使作為板狀部52之擺動軸之軸部58指向車寬方向,藉此將板狀部52朝鉛直方向上方推壓而使腳踏開關50作動的部分具有特徵。
腳踏開關50在將被樞軸支撐於支撐板40之側腳架10展開之狀態下,位於側腳架10之車體前方側或車體後方側。此時,板狀部52露出於車體底面側,並且在車體側視下由下整流罩9所覆蓋而成為難以自外方向目視到之狀態。此外,若使用側腳架10進行停車,由於車體會朝側腳架10側傾斜,因此板狀部52變得更難以自外方向目視到,而可防止第三者進行腳踏開關50之操作。第2配設位置上之腳踏開關50在下整流罩9之內側之位置被固定於下車架F5。
又,於乘坐員嘗試對收納部25進行存取時,可推測其站在車體左側之側腳架10之正面附近。因此,只要腳踏開關50被配設在側腳架10之車體前方側,即可容易地以左腳進行操作,另一方面,只要腳踏開關50被配設在側腳架10之車體後方側,即可容易地以右腳進行操作。
圖13係顯示腳踏開關50之第2配設位置之二輪機車1之仰視圖。又,圖14係自車體左後方觀察圖13之腳踏開關50之配設狀態之立體圖。於動力單元P之車寬方向右側,配設有被連結於引擎之在車體下方開口之排氣埠之排氣管37。於排氣埠之車體前方側、配設有連結左右之下整流罩9且作為覆蓋燃料槽48之下部之外裝零件之下護板49。
側腳架10藉由螺栓10b可擺動地被樞軸支撐於支撐板40,於卡合棒46卡合有彈簧10a之端部。螺栓10b亦作為檢測側腳架10之收起/展開狀態之側腳架開關10c的支撐構件而發揮功能。
腳踏開關50為了避免與側腳架10之干涉且使板狀部52朝大致水平指向,而被配設於下整流罩9之消除傾斜而成為大致水平之靠車寬方向內側之位置。於將腳踏開關50配置於側腳架10之車體前方側之情形時,使板狀部52自由下整流罩9之缺口9a與下護板49之缺口49a所構成之開口朝下方露出。另一方面,於將腳踏開關50配置於側腳架10之車體後方側之情形時,將板狀部52配置於下整流罩9之缺口9b之車寬方向內側。藉此,乘坐者可藉由以將腳尖上提之方式進行推壓操作而使腳踏開關50作動。
再者,即便在設為上述之配設位置之情形時,藉由使板狀部52之下表面位於較下整流罩9或下護板49之下表面更上方,可防止腳踏開關50在下整流罩9或下護板49因階差等而接地之情形時仍會作動之情形。
圖15係顯示腳踏開關50之第3配設位置之二輪機車1之局部放大圖。該第3配設位置在將腳踏開關50配設於側腳架 10之附近,且使作為板狀部52之擺動軸之軸部58指向鉛直方向,藉此將板狀部52朝車寬方向內側推壓而使腳踏開關50作動的部分具有特徵。於該圖之例子中,在側腳架10之車體後方側,下整流罩9之車寬方向內側之位置配設有板狀部52,乘坐員將腳尖插入於下整流罩9與板狀部52之間,以將腳踝伸展之方式以腳尖之底部來操作腳踏開關50。於該第3配設位置,板狀部52之平面部指向車寬方向而被收容於下整流罩9之內側,藉此可從飛起之石頭等保護腳踏開關50,並且亦可防止騎過階差時之誤動作或第三者之操作。
圖16係顯示不具有側腳架10之情形時之腳踏開關50之各種配設位置之示意圖。該圖與圖10之剖視圖同樣地顯示自車體後方側觀察之狀態。A、B、C、D、E之各符號表示腳踏開關50之板狀部52之位置,粗箭頭表示板狀部52之推壓方向。
於不具有側腳架10之情形時,可有效活用為了避免與側腳架10之干涉而在下整流罩9所形成之凹部42之空間,而將腳踏開關50配設在支撐板40之車體後方之A位置、B位置、C位置等。於該情形時,以鞋子S進行推壓操作之方向,在自朝向車寬方向內側至鉛直方向上方為止之大致90度之範圍內,為適於進行以鞋尖Sa推壓或上提之操作。
D位置相當於上述之第3配設位置,而E位置相當於上述之第2配設位置。D位置及E位置於車體側視下,除了支撐板40之朝車體前後方向偏移之位置以外,皆亦可設為支撐板40下方之位置。如上述般,D位置適於以鞋子S之靠鞋尖Sa之底部Sb進行推壓操作,而E位置適於以鞋尖Sa進行上提之操作。
圖17係顯示具有側腳架10之情形時之腳踏開關50之各種配設位置之示意圖。藉由下整流罩9之形狀與腳踏開關50之構成,即便於具有側腳架10之情形時,仍可將腳踏開關50配設在與圖16所示之A~E相同之位置。尤其,於A位置~C位置之間,在收起側腳架10時,腳踏開關50由側腳架10所覆蓋,而可從行駛中飛起之石頭等保護腳踏開關50。又,於D位置及E位置,可藉由側腳架10及下整流罩9之兩個構造來保護腳踏開關50。
再者,如A位置與E位置般,在使板狀部52指向車寬方向之情形時,亦可以在車體因側腳架10而傾斜之狀態下使板狀部52呈大致水平之方式配設。又,於上述之任一腳踏開關50之配設位置,藉由被配設在主腳架11之車體前方側,可有效利用主腳架11之前方之空間來配設腳踏開關50。
再者,腳踏開關之構造或大小、開關單元之形狀或構造、板狀部之形狀、收納部之形狀或配置、ECU或智慧型鑰匙之形態等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而可進行各種變更。例如,座部下之收納部亦可設為電動車輛之電池收納空間。又,收納部不限定於速克達型二輪機車之座部下空間,而可設為被設於車體前部之小物置放空間、或被安裝於車體後部之置物箱或馬鞍箱(Pannier case)等。又,藉由腳踏開關之操作而開啟之蓋構件,不僅覆蓋收納部開口之蓋構件,亦可設為供油口之蓋等。本發明之腳踏開關或收納部等之構成並不限定於應用在二輪機車,亦可應用於具有2個前輪之三輪車等之跨坐型車輛。

Claims (7)

  1. 一種跨坐型車輛,係設置有具有可上鎖之蓋構件(19)之收納部(25)之跨坐型車輛(1);其特徵在於,其具備有:智慧型鑰匙(200),其藉由無線通信而由被設在上述跨坐型車輛(1)之控制部(100)所認證;上鎖機構(30),其對上述蓋構件(19)進行上鎖及解鎖;解鎖操作部(50),其將解鎖信號傳遞至上述控制部(100);以及致動器(202),其被連結於上述上鎖機構(30),並且根據上述控制部(100)之指令進行驅動;上述解鎖操作部(50)被配設於較上述跨坐型車輛(1)之最低離地高度(H)高且較可開閉地支撐上述跨坐型車輛(1)之座部(19)之鉸鏈機構(150)低之位置,上述控制部(100)若藉由上述解鎖操作部(50)被操作而被傳遞解鎖信號且上述智慧型鑰匙(200)之認證完成,便驅動上述致動器(202)而將上述上鎖機構(30)切換為解鎖狀態,且該跨坐型車輛(1)具備有可使車體以傾斜之狀態自主站立之側腳架(10),上述解鎖操作部(50)在車體側視下被配設於上述側腳架(10)之附近。
  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上鎖機構(30)藉由被設在上述蓋構件(19)之鉤(21)由可擺動之鎖板(34)所保持來切換為上鎖狀態,另一方面,若上述致動器(202)進行驅動,被連接於上述致動器(202)之纜線(35)便被牽引而使上述鎖板(34)擺動從而使上述鉤(21) 被放開,藉此切換為解鎖狀態。
  3.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跨坐型車輛(1)具備有:下車架(F5),其被配設於車體之下部;及下整流罩(9),其覆蓋該下車架(F5)之外方向;上述解鎖操作部(50)在上述下整流罩(9)之內側之位置被固定於上述下車架(F5)。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解鎖操作部(50)包含有乘坐者以腳進行推壓之板狀部(52)、及突沉件(63)藉由該板狀部(52)被推壓而成為下沉狀態從而切換為開啟之開關單元(60)。
  5. 如請求項4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解鎖操作部(50)係配設為上述開關單元(60)藉由將上述板狀部(52)推向車體上方而切換為開啟。
  6. 如請求項4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解鎖操作部(50)係配設為上述開關單元(60)藉由將上述板狀部(52)推向車寬方向內側而切換為開啟。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解鎖操作部(50)於上述側腳架(10)之收起時,在車體側視下由上述側腳架(10)所覆蓋。
TW108102418A 2018-01-31 2019-01-22 跨坐型車輛 TWI7011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JP2018/003232 2018-01-31
??PCT/JP2018/003232 2018-01-31
PCT/JP2018/003232 WO2019150494A1 (ja) 2018-01-31 2018-01-31 鞍乗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4397A true TW201934397A (zh) 2019-09-01
TWI701178B TWI701178B (zh) 2020-08-11

Family

ID=67478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2418A TWI701178B (zh) 2018-01-31 2019-01-22 跨坐型車輛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747747B1 (zh)
JP (1) JP6892525B2 (zh)
TW (1) TWI701178B (zh)
WO (1) WO20191504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2000022327A1 (it) * 2020-09-22 2022-03-22 Givi S P A Bauletto
DE102022117174A1 (de) 2022-07-11 2024-01-1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utomatischen Öffnen und vorzugsweise Schließen einer Sitzbank eines Kraftfahrzeug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32764B2 (ja) * 1992-10-01 1997-07-2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物入れ装置
JP3030678B2 (ja) * 1994-06-17 2000-04-10 崇 近藤 自動車ドアの補助開閉機構
JPH08127377A (ja) * 1994-10-31 1996-05-21 Suzuki Motor Corp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ラジエータ配置構造
JPH10100959A (ja) * 1996-09-30 1998-04-21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JP3821885B2 (ja) * 1996-09-30 2006-09-1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JPH11208548A (ja) * 1998-01-30 1999-08-03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のシート開閉構造
JP4191361B2 (ja) 2000-03-31 2008-12-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リモコン式トランクを備えた鞍乗型車両
JP2002054331A (ja) * 2000-08-08 2002-02-20 Omron Corp 制御装置
JP4767131B2 (ja) * 2006-08-30 2011-09-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シート構造
JP5104204B2 (ja) * 2007-10-24 2012-12-19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の物品収納構造
EP2141066B1 (en) * 2008-07-01 2013-03-20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Motorcycle
JP2013248984A (ja) * 2012-05-31 2013-12-12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JP6150118B2 (ja) * 2013-07-17 2017-06-2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ドア開閉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47747B1 (en) 2023-04-19
JPWO2019150494A1 (ja) 2021-02-25
EP3747747A4 (en) 2020-12-23
TWI701178B (zh) 2020-08-11
WO2019150494A1 (ja) 2019-08-08
JP6892525B2 (ja) 2021-06-23
EP3747747A1 (en) 2020-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35239B2 (ja) 自動二輪車
TWI688701B (zh) 跨坐型車輛
JP6830567B1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のバッテリ着脱構造
JP4176610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
ITRM20070191A1 (it) Electronic authentication system for motorcycle
JP4802827B2 (ja) 自動二輪車の緊急解錠システム
EP2003045B1 (en) Motorcycle
TW201934397A (zh) 跨坐型車輛
US9394024B2 (en) Storage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WO2019003700A1 (ja) 自動二輪車
EP2141066B1 (en) Motorcycle
WO2017160240A1 (en) Combined brake system for a motorcycle
JP6360460B2 (ja) リッド支持構造
JP4478485B2 (ja) 二・三輪車両用前後スライド可能シート構造
JP4188136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シート構造
JP4391795B2 (ja) 二輪車両及び三輪車両用パーキングレバーの配置構造
JP681354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施錠構造
JP6953377B2 (ja) 車両のロック装置
JP743929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13226908B (zh) 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JP3585182B2 (ja) 車両のスタンドロック解除機構
TWM607821U (zh) 電動車構造
JP4504054B2 (ja) 二・三輪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JP2005199754A (ja) 三輪自転車の揺動機構
WO2009113103A1 (en) Anti-theft device for a two wheeled veh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