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42268A - 把手掛扣 - Google Patents

把手掛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42268A
TW201842268A TW107112260A TW107112260A TW201842268A TW 201842268 A TW201842268 A TW 201842268A TW 107112260 A TW107112260 A TW 107112260A TW 107112260 A TW107112260 A TW 107112260A TW 201842268 A TW201842268 A TW 20184226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ver
hook lever
handle
hook
coil sp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2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9458B (zh
Inventor
山本高千代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瀧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瀧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瀧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2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2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9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945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02Locks for railway freight-cars, freight containers or the like; Locks for the cargo compartments of commercial lorries, trucks or vans
    • E05B83/08Locks for railway freight-cars, freight containers or the like; Locks for the cargo compartments of commercial lorries, trucks or vans with elongated bars for actuating the fastening means
    • E05B83/10Rotary ba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02Locks for railway freight-cars, freight containers or the like; Locks for the cargo compartments of commercial lorries, trucks or v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10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 B60J5/108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for load transporting vehicles or public transport, e.g. lorries, trucks, bu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20Means independent of the locking mechanism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pening, e.g. for securing the bolt in the fastening position
    • E05B17/2003Preventing opening by insertion of a tool, e.g. flexible, between door and jamb to withdraw the bol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36Noise prevention; Anti-rattling means
    • E05B77/38Cushion elements, elastic guiding elements or holding elements, e.g. for cushioning or damping the impact of the bolt against the striker during closing of the w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02Locks for railway freight-cars, freight containers or the like; Locks for the cargo compartments of commercial lorries, trucks or vans
    • E05B83/12Locks for railway freight-cars, freight containers or the like; Locks for the cargo compartments of commercial lorries, trucks or vans for back doors of v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9/00Other devic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ecuring wings, e.g. with suction cups
    • E05C19/02Automatic catches, i.e. released by pull or pressure on the w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一種把手掛扣(C),係由本體部構件(P1)及背面部構件(P2)所構成。作為彈簧機構(3)之安裝部,係在背面部構件(P2)之前面及鉤桿(2)之後面分別形成有剖面大致圓弧狀的溝槽(106、206),彈簧機構(3)係藉由一對線圈彈簧支承構件(31)及線圈彈簧(32)所構成,該一對線圈彈簧支承構件(31)係形成大致半圓筒形且能夠傾動地配置於溝槽(106、206)內,且由合成樹脂材料所構成,該線圈彈簧(32)係兩端被卡止於各線圈彈簧支承構件(31)並壓縮配置於背面部構件(P2)、鉤桿(2)間。

Description

把手掛扣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用於門扉開閉用把手之拘束、鎖定的把手掛扣(handle catch)(閂鎖裝置),該門扉開閉用把手係用於廂式貨車(van body type truck)之箱形貨廂(鋁製貨櫃(container))或運輸用貨櫃等的雙合式門扉之開閉。
一般而言,此種貨櫃之門扉為雙合式,且採用在閉鎖門扉時,藉由門扉開閉用把手來旋轉鎖定軸,且使鎖定軸之上下端部的鎖定凸輪卡合於貨櫃側之凸輪保持具,以保持門扉之閉鎖狀態的形式。然後,該門扉開閉用把手,係藉由已安裝於門扉的把手掛扣(閂鎖裝置)所拘束,且藉由用鑰匙來將裝配於該把手掛扣的鎖單元上鎖而予以鎖定(鎖固)。
在運輸業者之業務所使用的貨車中,由於是與貨櫃之門扉的開閉操作,一起重複進行把手掛扣之開閉、上鎖與解鎖,所以被要求可以簡單且迅速地進行把手掛扣之操作。
本案申請人先前已藉由日本JP-2002-227494-A 而提出此種的把手掛扣。
將該把手掛扣顯示於第12圖、第13圖。
如第12圖所示,該把手掛扣C係具備本體6、鉤桿(hook lever)7、彈簧機構8A、鎖定桿(lock lever)92及圓筒鎖(cylinder lock)形式之鎖單元9而成。本體6係由正面部601、背面部602、兩側面部603及底面部604所構成,在正面部601之上部與背面部602之上部之間具有使門扉開閉用把手H橫貫並支撐的把手橫貫支撐部61,且在正面部601之大致中央具有從上部中央朝向垂直方向帶有大致U字形缺口所構成的桿收納部62。鉤桿7係具有把手保持部72,該把手保持部72係嵌入至本體6之桿收納部62,並透過水平方向之旋轉軸71(參照第13圖)起伏自如地樞支中間部,且與把手橫貫支撐部61相對向地於上部形成為溝形,能夠卡合於由把手橫貫支撐部61所橫貫支撐的門扉開閉用把手H。彈簧機構8A係設置成位於本體6之背面部602與鉤桿7之間,朝向倒伏方向或豎起方向轉動彈壓鉤桿7(參照第13圖)。鎖定桿92係能夠轉動地組入至本體6與鉤桿17之間,且配置成能夠對鉤桿7之下端卡合及脫離(參照第13圖)。鎖單元9係於本體6的正面部601與背面部602之間設置成使鑰匙孔90露出於正面部601,且與鎖定桿92作動連結,利用藉由鑰匙K而進行的一方向或另一方之旋轉操作,在使鎖定桿92相對於鉤桿7之下端而卡合的鎖定位置與脫離的解鎖位置之間進行驅動(參照第13圖)。
彈簧機構8A係更具備如第13圖所示的銷(pin)81、彈簧支承板82、導板83及線圈彈簧(coil spring)84所構成。銷81係在鉤桿7之背面沿著水平方向配置於旋轉軸71之下方。彈簧支承板82,係具有:背面部側固定部821,係固定於本體6之背面部602側;一對中間臂822,係從背面部側固定部821之上緣部兩側朝向正面部601側往斜上方延伸;正面部側固定部823,係形成於各中間臂822之上端部的延伸上,且固定於正面部601;以及彈簧支承部824,係從背面部側固定部821之上端部中央朝向銷81往斜上方突出。導板83係在前端具有支承槽831,且將基端擴大而具有支承槽832。線圈彈簧84係捲裝於導板83之周圍,將前端之支承槽831卡合於銷81,將基端之支承槽832卡合於彈簧支承板82之彈簧支承部824,透過該導板83壓縮而配置於銷81與彈簧支承板82的彈簧支承部824之間。
當使如此構成的鉤桿7進行開啟動作操作時,就如第13圖中之(c)所示,連結用以支撐線圈彈簧84的彈簧支承板82之彈簧支承部824和鉤桿7背面之銷81的直線會朝向鉤桿7之旋轉軸71的上方移動,而彈簧機構8A會將鉤桿7朝向豎起方向轉動彈壓。反之,當使鉤桿7進行閉合動作操作時,就如第13圖中之(b)、第13圖中之(a)所示,連結彈簧支承部824和銷81的直線會朝向鉤桿7的旋轉軸71之下方移動,而彈簧機構8會將鉤桿7朝向倒伏方向轉動彈壓。
又,鎖定桿92係在一端具有能夠對鉤桿7之下端部進行卡止及脫離的鎖止臂921,且透過水平方向之樞軸920樞接於本體6與鉤桿7之間,並配置成能夠朝向前後方向(本體6之正面部601或背面部602方向)轉動。再者,鎖定桿92係藉由設置於本體6之下部的下部彈簧機構8B,朝向正面部601方向或背面部602方向旋轉彈壓,且在使鉤桿7倒伏至本體6的狀態下,藉由該下部彈簧機構8B將鎖定桿92朝向背面部602方向旋轉彈壓,以將鎖止臂921置放於能夠卡合於鉤桿7之下端部的位置。
又,鎖單元9係與桿收納部62之下部鄰近地設置於本體6,鎖單元9之鑰匙孔90露出於正面部601,且在鎖單元9之轉子(rotor)91固設有凸輪圓盤910。在凸輪圓盤910係具有突起911,該突起911係卡合於鎖定桿92。
如此地藉由鑰匙K之操作來轉動鎖單元9之轉子91,且轉動凸輪圓盤910之突起911,藉此,如第13圖(b)所示,鎖定桿92就會朝向正面部601方向旋轉,鎖止臂921會退避至無法卡合於鉤桿7之下端部的位置。從該狀態,如第13圖中之(c)所示,藉由將鉤桿7進行開啟動作,就可以使門扉開閉用把手H橫貫支撐於本體6正面部601之上部與背面部602之上部之間的把手橫貫支撐部61上。再者,在該把手掛扣C中,係當將門扉開閉用把手H橫貫支撐於把手橫貫支撐部61上時,門扉開閉用把手H就會接觸於鉤桿7背面之凸輪斜面,鉤桿7會以旋轉軸71 作為中心而朝向順時針方向倒伏旋轉,並如第13圖中之(a)所示,門扉開閉用把手H會再卡合於鉤桿7之橫貫槽部72。在該鉤桿7之旋轉途中,彈簧機構8A之彈壓方向會逆轉,且保持該門扉開閉用把手H與鉤桿7之卡合狀態。又,在該把手掛扣C的情況下,在鎖定桿92、鎖單元9及彈簧機構8B間構成有自動鎖定機構,當鉤桿7朝向倒伏方向旋轉時,鉤桿7之下端部就會從背面側推壓鎖定桿92之鎖止臂921的背面部,藉此使鎖定桿92之鎖止臂921旋轉退避至無法卡合於鉤桿7之下端部的位置為止。隨著該鎖定桿92之旋轉,凸輪圓盤910之突起911會藉由鎖定桿92而被推壓,鎖單元9之轉子91會返回至鎖定狀態,並自動地鎖定。藉此,沒有必要將鑰匙K插入至鎖單元9之鑰匙孔90並旋轉操作轉子91。
如此,在該把手掛扣C中,可以簡單且迅速地進行鉤桿7之開閉、上鎖與解鎖之操作。
然而,在上述習知的把手掛扣中,係有如下的問題。
(1)如第12圖所示,因本體6係由正面部601、背面部602、兩側面部603及底面部604所構成,在正面部601之上部與背面部602之上部之間具有把手橫貫支撐部61,且具有從正面部601之上部中央朝向垂直方向帶有大致U字形缺口所構成的桿收納部62,更且,具備為了將 彈簧機構8A、鎖定桿92、圓筒鎖9配置於內部所需的形狀,故而整體結構複雜,用以形成本體的模具之製造成本或維持成本增大,且模具之製作需要較多的時間。
(2)如第13圖所示,因彈簧機構8A係藉由銷81、彈簧支承板82、導板83及線圈彈簧84所構成,且該銷81係在鉤桿7之背面沿於水平方向配置,該彈簧支承板82具有、背面部側固定部821、一對中間臂822、正面部側固定部823及彈簧支承部824,該線圈彈簧84則藉由該導板83而壓縮配置於銷81與彈簧支承板82之彈簧支承部824之間,故而零件數較多,結構較複雜,成本會增大。
(3)如第13圖所示,在進行鉤桿7之操作時,因金屬製的鉤桿7會碰撞接觸於金屬製的本體背面部602或本體正面部601,故而會發生較大的操作音(金屬音)。
本發明係用以解決如此的習知問題,其目的在於:在此種的把手掛扣中,簡化本體的結構而謀求包含模具之製造成本或維持成本的成本之減低,簡化彈簧之結構而減少零件數以謀求成本之減低,且防止因鉤桿之操作而導致由於金屬製之鉤桿與金屬製之本體背面部之碰撞接觸所致的較大之操作音(金屬音)等。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把手掛扣,係具備:本體,係具有槽形之把手橫貫支撐部、桿收納部及一對軸承,該槽形之把手橫貫支撐部係使門扉開閉 用把手橫貫並支撐於正面部之上部與背面部之上部之間,該桿收納部係從前述正面部之上部中央朝向垂直方向帶有大致U字形缺口所成,該一對軸承係在前述正面部之上部分別設置於前述桿收納部之兩側;鉤桿,係嵌入至前述桿收納部,將從兩側面之上下方向中間部分別突出的旋轉軸支撐於前述軸承並樞支成起伏自如,與前述把手橫貫支撐部相對向地以於上部形成為槽狀,且具有能夠與由前述把手橫貫支撐部所橫貫支撐的門扉開閉用把手卡合的把手保持部;彈簧機構,設置成位於前述背面部與前述鉤桿之間,且朝向倒伏方向或豎起方向轉動彈壓前述鉤桿;圓筒鎖,係在從前述正面部之設置於前述桿收納部之下方的開口朝向前述本體背面部方向延伸成大致圓筒狀之圓筒鎖收納部內,使鑰匙孔面向前述開口而插通配置;以及鎖定桿,係與前述圓筒鎖作動連結,配置成可在能夠與相對於前述桿收納部處於倒伏狀態的前述鉤桿之下部卡合的鎖定位置,與能夠從前述鉤桿之下部脫離的非鎖定位置之間轉動,藉由前述圓筒鎖之上鎖操作往前述鎖定位置轉動,且藉由前述圓筒鎖之解鎖操作往前述非鎖定位置轉動;藉由前述鉤桿來使門扉用把手拘束與脫離,且藉由前述圓筒鎖來使前述鉤桿成為鎖定/非鎖定;前述把手掛扣之要旨在於: 前述本體係形成為能夠分割前述背面部之一部分或全部,並由本體部構件和背面部構件所構成,在與前述鉤桿相對向的前述背面部構件之前面,係於比前述鉤桿的前述旋轉軸之軸心更下方的位置,朝向上下方向形成有剖面大致圓弧狀的溝槽,並且在與前述背面部構件相對向的前述鉤桿之後面的二個前述旋轉軸間,係以在前述鉤桿處於倒伏於前述桿收納部內的倒伏狀態時能夠位移至比前述旋轉軸之軸心更下方的位置,而在前述鉤桿處於從前述桿收納部豎起的豎起狀態時能夠位移至比前述旋轉軸之軸心更上方的位置之方式,朝向上下方向形成有剖面大致圓弧狀的溝槽;前述彈簧機構,係包含:一對線圈彈簧支承構件,係以能夠嵌合於前述背面部構件及前述鉤桿之前述溝槽之方式形成大致半圓筒形或大致圓筒形,並能夠朝向上下方向傾動地配置於前述溝槽內,且由在彼此相對向的面具有線圈彈簧卡止部的合成樹脂材料所構成;以及線圈彈簧,係兩端分別被卡止於前述線圈彈簧支承構件之前述線圈彈簧卡止部,並壓縮配置於二個前述線圈彈簧支承構件間;藉由手動操作前述鉤桿使其倒伏於前述桿收納部內,前述鉤桿就會因前述線圈彈簧之彈壓力朝向倒伏方向被轉動彈壓並保持倒伏狀態;藉由手動操作前述鉤桿使其從前述桿收納部 豎起,前述鉤桿就會藉由前述線圈彈簧之彈壓力朝向豎起方向轉動彈壓並保持豎起狀態。
該把手掛扣較佳是針對各部採用如下的構成。
(1)本體部構件之前述溝槽及背面部構件之前述溝槽係具有比鉤桿的旋轉軸之直徑更大的直徑。
(2)鉤桿之旋轉軸係被本體部構件側之一對軸承和背面部構件側之一對軸承所夾持並支撐,該本體部構件側之一對軸承係在本體部構件的桿收納部之兩側形成剖面大致半圓形而成,該背面部構件側之一對軸承係與該本體部構件側之一對軸承對應而在背面部構件之前面形成剖面大致半圓形而成。
(3)構成把手保持部之一部分的鉤桿之後面與前面之間的厚度,係與背面部構件之厚度大致相同或稍微更厚,且整體形成為薄形。
(4)分別在鉤桿處於倒伏於桿收納部內的倒伏狀態時,於鉤桿之前面下部與本體部構件之正面部後面之彼此相對向的位置之一方,設置有由彈性材料所構成的緩衝墊,以及在鉤桿處於從桿收納部豎起的豎起狀態時,於鉤桿之後面下部與背面部構件之前面之彼此相對向的位置之一方,設置有由彈性材料所構成的緩衝墊。
(5)鎖定桿,係與前述圓筒鎖作動連結,且在本體部構件的圓筒鎖收納部之周圍,配置成能夠在鉤桿之下部之轉動路徑上的鎖定位置與從鉤桿之下部之轉動路徑 上脫離的非鎖定位置之間轉動。
依據本發明的把手掛扣,由於本體係形成能夠分割背面部之一部分或全部,並由本體部構件和背面部構件所構成,所以可以簡化本體之結構,以謀求包含模具之製作成本或維持成本的成本之減低。又,由於在與鉤桿相對向的背面部構件之前面,係於比鉤桿的旋轉軸之軸心更下方的位置,朝向上下方向形成有剖面大致圓弧狀的溝槽,並且在與鉤桿之後面的二個旋轉軸間,係以在鉤桿處於倒伏於桿收納部內的倒伏狀態時能夠位移至比旋轉軸之軸心更下方的位置,而在鉤桿處於從桿收納部豎起的豎起狀態時能夠位移至比旋轉軸之軸心更上方的位置之方式,朝向上下方向形成有剖面大致圓弧狀的溝槽;彈簧機構係包含:一對線圈彈簧支承構件,係以能夠嵌合於背面部構件及鉤桿之溝槽之方式形成大致半圓筒形或大致圓筒形,並能夠朝向上下方向傾動地配置於溝槽內,且由在彼此相對向的面具有線圈彈簧卡止部的合成樹脂材料所構成;以及線圈彈簧,係兩端分別被卡止於線圈彈簧支承構件之線圈彈簧卡止部,並壓縮配置於二個線圈彈簧支承構件間,所以能達成可簡化彈簧機構之結構,減少零件數,以謀求成本之減低的本發明獨自之特別的功效。
更且,由於在該把手掛扣中,係在鉤桿處於倒伏於桿收納部內的倒伏狀態時,於鉤桿之前面下部與本體部構件之正面部後面之彼此相對向的位置之一方,設置 有由彈性材料所構成的緩衝墊,以及在鉤桿處於從桿收納部豎起的豎起狀態時,於鉤桿之後面下部與背面部構件之前面之彼此相對向的位置之一方,設置有由彈性材料所構成的緩衝墊,所以具有可以防止藉由鉤桿之操作而發生因金屬製之鉤桿與金屬製之背面部構件(本體背面部)之碰撞接觸所致的較大之操作音(金屬音)的本發明獨自之特別的功效。
1、6‧‧‧本體
2、7‧‧‧鉤桿
3、8A、8B‧‧‧彈簧機構
4‧‧‧圓筒鎖
5、92‧‧‧鎖定桿
9‧‧‧鎖單元
11、61‧‧‧把手橫貫支撐部
12、62‧‧‧桿收納部
13‧‧‧軸承
14、15、16、50‧‧‧螺釘插通孔
17‧‧‧緩衝墊
18、28‧‧‧緩衝墊安裝部
21、71‧‧‧旋轉軸
22、72‧‧‧把手保持部
23‧‧‧鉤形狀部
24‧‧‧凸狀部
25‧‧‧膨出部
31‧‧‧線圈彈簧支承構件
32、84‧‧‧線圈彈簧
51‧‧‧連結部
40‧‧‧鑰匙孔
52‧‧‧擋桿
81‧‧‧銷
82‧‧‧彈簧支承板
83‧‧‧導板
90‧‧‧鑰匙孔
91‧‧‧轉子
101、601‧‧‧正面部
102、602‧‧‧背面部
102f‧‧‧框
103、104‧‧‧側面部
105a‧‧‧上面部
105b‧‧‧底面部
106、206‧‧‧溝槽
107‧‧‧開口
108‧‧‧圓筒鎖收納部
109‧‧‧安裝凸臺
110‧‧‧螺孔
131、132‧‧‧半部
151、281、283‧‧‧凹部
152、180、282‧‧‧貫穿孔
311‧‧‧線圈彈簧卡止部
821‧‧‧背面部側固定部
822‧‧‧中間臂
823‧‧‧正面部側固定部
824‧‧‧彈簧支承部
831、832‧‧‧支承槽
910‧‧‧凸輪圓盤
911‧‧‧突起
920‧‧‧樞軸
921‧‧‧鎖止臂
C‧‧‧把手掛扣
H‧‧‧門扉開閉用把手
K‧‧‧鑰匙
P1‧‧‧本體部構件
P2‧‧‧背面部構件
S1、S2、S3‧‧‧安裝螺釘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把手掛扣之外部構成的示意圖,其中之(a)為前視圖,(b)為左側視圖,(c)為俯視圖,(d)為底面圖。
第2圖係顯示第1圖的把手掛扣之外部構成的後視圖。
第3圖係顯示第1圖的把手掛扣之外部構成的背面側立體圖。
第4圖係顯示第1圖的把手掛扣之內部構成的側面剖視圖。
第5圖係顯示第1圖的把手掛扣之特別是本體部構件之構成的後面側立體圖。
第6圖係顯示第1圖的把手掛扣之特別是背面部構件之構成的前面側立體圖。
第7圖係顯示第1圖的把手掛扣之特別是本體部構件、鉤桿及鎖定桿之各構成的後面側立體圖。
第8圖係顯示第1圖的把手掛扣之特別是鉤 桿之構成的示意圖,其中之(a)為從上方所觀察的前面側立體圖,(b)為從下方所觀察的前面側立體圖。
第9圖係顯示第1圖的把手掛扣之特別是線圈彈簧支承構件之構成的前面側立體圖。
第10圖係在鉤桿倒伏於本體之桿收納部且已被鎖定的狀態下顯示第1圖的把手掛扣之使用例的示意圖,其中之(a)為對應第1圖之A-A線的剖視圖,(b)為對應第1圖之B-B線的剖視圖。
第11圖係在鉤桿被解鎖且從本體之桿收納部豎起的狀態下顯示第1圖的把手掛扣之使用例的示意圖,其中之(a)為對應第1圖之A-A線的剖視圖,(b)為對應第1圖之B-B線的剖視圖。
第12圖係顯示習知的把手掛扣之構成的示意圖,其中之(a)為俯視圖,(b)為前視圖,(c)為側視圖。
第13圖係顯示第12圖的把手掛扣之使用例的示意圖,其中之(a)係顯示鉤桿倒伏於本體且已被鎖定之狀態的側面剖視圖,(b)係顯示鉤桿已被解鎖之狀態的側面剖視圖,(c)係顯示鉤桿已從本體豎起之狀態的側面剖視圖。
接著,使用圖來針對用以實施本發明的形態加以說明。
再者,在以下之說明中,門扉開閉用把手H係指一般使用於廂式貨車之箱形貨廂(鋁製貨櫃)或運輸用 貨櫃等的雙合式門扉之開閉的把手(參照上述先前技術及第12圖、日本JP-2002-227494-A之第1圖)。
第1圖至第4圖係顯示把手掛扣之整體構成,第5圖至第9圖係顯示把手掛扣之各部的構成。
如第1圖、第2圖所示,該把手掛扣C係具備本體1、鉤桿2、彈簧機構3(參照第4圖)、圓筒鎖4及鎖定桿5(參照第4圖)所構成。
如第1圖、第4圖所示,本體1係具備:槽形之把手橫貫支撐部11,用以使門扉開閉用把手H橫貫支撐於正面部101之上部與背面部102之上部之間;桿收納部12,係從正面部101之上部中央朝向垂直方向帶有大致U字形缺口所成;一對軸承13,係在正面部101之上部分別設置於桿收納部12之兩側;溝槽106,係作為彈簧機構3之安裝部,並在與鉤桿2相對向的背面部102之前面,形成於比鉤桿2的旋轉軸21之軸心更下方的位置,且朝向上下方向形成剖面大致圓弧形狀;以及圓筒鎖收納部108,係從正面部101之設置於桿收納部12之下方的開口107朝向背面部102方向延伸成大致圓筒狀。
如第1圖、第4圖所示,本體1還形成為背面部102之一部分可分割,並由本體部構件P1和背面部構件P2所構成。
如第5圖所示,本體部構件P1係具有正面部101、左右兩側面部103、104、上面部105a及底面部105b,背面部102係呈開口狀態,並僅由連接於左右兩側面部103、 104及底面部105b而形成下半部的大致U字形之框102f所構成,整體成為薄形之殼體(case)。如第3圖所示,背面部構件P2係將下部側嵌合於構成本體部構件P1之背面部102的框102f之上端部間且藉由緊固螺釘來固定,於本體部構件P1的背面部102開口之上半部連續地配置於框102f之上部,成為從本體部構件P1之上面部105a朝向上方且從左右兩側面部103、104朝向左右方向外伸的板件(plate)。再者,背面部構件P2之厚度(前面與後面之間的尺寸),係與構成本體部構件P1之背面部102的框102f之厚度(從左右各側觀察框102f的情況之前後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然後,如第7圖所示,本體部構件P1的正面部101之上端部係比上面部105a及左右兩側面部103、104之上端部更高,如第1圖所示,背面部構件P2之上端部係在該背面部構件P2已安裝於構成本體部構件P1之背面部102的框102f上的狀態下,成為比正面部101之上端部更高。在如此的正面部101之上端部與背面部構件P2之上端部之間,設置有將本體部構件P1之上面部105a作為槽底部,並使門扉開閉用把手H橫貫並予以支撐的槽形之把手橫貫支撐部11。
又,如第1圖、第5圖所示,本體部構件P1的正面部101之大致中央係與上面部105a之中央一起從上部中央朝向垂直方向形成為大致U字形缺口,而設有供鉤桿2用的桿收納部12。又,如第5圖所示,在被桿收納部12左右分割出的正面部101之左右的各上面部105a之下 方且正面部101之後面,分別設置有軸承13之半部131,該軸承13之半部131係彼此對稱的剖面大致ㄇ字形,且將裏側(正面部101側)之面朝向上下方向形成剖面大致半圓形,用以將鉤桿2之旋轉軸21支撐成能夠旋轉者。更且,在本體部構件P1的正面部101之後面且左右的各上面部105a與左右的各側面部103、104之間,分別形成有附有螺孔110的安裝凸臺(boss)109,該凸臺109係鄰接於軸承13之半部131,用以安裝背面部構件P2者。另一方面,與此等對應,如第6圖所示,在與鉤桿收納部12相對向的背面部構件P2之前面,換句話說在與被安裝於該桿收納部12的鉤桿2相對向的部分,係於成為比鉤桿2的旋轉軸21之軸心更稍微下方的位置,朝向上下方向形成有剖面大致圓弧狀的溝槽106,並設置有彈簧機構3之安裝部。又,在背面部構件P2之前面下部,係於與正面部101的軸承13之半部131相對向的位置,分別設置有軸承13之半部132,該軸承13之半部132係突出有能夠插入至半部131之剖面ㄇ字形內的一對四角柱,四角柱之前端為彼此對稱的剖面大致ㄇ字形,且將裏側(背面部構件P2之後面側)之面朝向上下方向形成剖面大致半圓形,用以將鉤桿2之旋轉軸21支撐成能夠旋轉。更且,在背面部構件P2之下部側,且與正面部101之安裝凸臺109相對向的位置,設置有連通至各安裝凸臺109之螺孔110的螺釘插通孔14。再者,在該背面部構件P2係一併形成有安裝螺釘之螺釘插通孔15,該安裝螺釘之螺釘插通孔15係在前面之左右 兩側部上下方向中間朝向後面側形成有圓筒狀的凹部151,且於其底部穿開有安裝螺釘的貫穿孔152,用以將把手掛扣C安裝於貨櫃之門扉等。如此,如第3圖所示,背面部構件P2係各螺釘插通孔14能與本體部構件P1之各安裝凸臺109一致,能將下部側嵌合於構成本體部構件P1之背面部102的框體102f之上端部間,能從背面部構件P2之各螺釘插通孔14插通安裝螺釘S1(參照第2圖)且鎖緊於本體部構件P1的各安裝凸臺109之螺孔110,並在本體部構件P1的背面部102開口之上半部,連續地配置固定於背面部102的框102f之上部。
更且,如第1圖、第5圖所示,在本體部構件P1係於正面部101的桿收納部2之下方設置有圓筒鎖收納部108,且於該圓筒鎖收納部108之下方設置有安裝螺釘用的螺釘插通孔16。圓筒鎖收納部108係在正面部101的桿收納部12之下方,在此是指偏靠左側面側的位置具有開口107,且朝向背面部102方向形成大致圓筒狀。螺釘插通孔16係貫穿正面部101之下部中央並在後面側形成圓筒狀,背面部102側之端部係形成小徑並成為小徑段差部。
更甚者,如第2圖、第4圖所示,在本體部構件P1或背面部構件P2或鉤桿2係選擇性地安裝有由彈性材料所構成的緩衝墊(cushion)17。該緩衝墊17係分別在鉤桿2處於倒伏於桿收納部12內的倒伏狀態時,設置於與鉤桿2之前面下部和本體部構件P1之正面部101後面之 彼此相對向的位置之一方,以及在鉤桿2處於從桿收納部12豎起的豎起狀態時,設置於與鉤桿2之後面下部和背面部構件P2之前面之彼此相對向的位置之一方。在此情況下,因前者的一方之緩衝墊17係設置於鉤桿2之前面下部,故有關此點將於後述,而後者的另一方之緩衝墊17係設置於背面部構件P2之前面。如第4圖、第6圖所示,在背面部構件P2之下部,係為了可供鉤桿2碰撞接觸而朝向後方斜下方形成有傾斜面,且在該傾斜面之左右兩側分別形成有緩衝墊安裝部18,並在各緩衝墊安裝部18安裝有緩衝墊17。在此,緩衝墊安裝部18係在傾斜面之左右兩側貫穿前面與後面之間形成有貫穿孔180而成。緩衝墊17係由彈性物(elastomer)等的橡膠材料所構成,前部形成為比貫穿孔180更為大徑的圓盤形狀,後部形成為具有能夠插通至貫穿孔180且與貫穿孔180大致相同直徑或稍微小的圓柱形狀,及能夠插通至貫穿孔180且能夠卡止於貫穿孔180之後面側周緣部的錐(taper)形狀(參照第10圖),後部從前面側貫穿至貫穿孔180並使後部之錐形狀卡止於貫穿孔180之後面側周緣部,前部之圓盤形狀以凸狀配置於背面部構件P2之前面下部。
再者,該本體1係在本體部構件P1內組入後面所述的鉤桿2、構成彈簧機構3的一對線圈彈簧支承構件31及線圈彈簧32、圓筒鎖4、鎖定桿5之後,如同已述般,在本體部構件P1的背面部102開口之上半部連續地配置有背面部構件P2,二根的安裝螺釘S1從背面部構件 P2之螺釘插通孔14穿通且鎖緊連結於本體部構件P1之螺孔110來組裝。
如第1圖、第4圖所示,鉤桿2係具有與本體1之把手橫貫支撐部11相對向地以槽狀形成於上部,而能與由把手橫貫支撐部11所橫貫支撐的門扉開閉用把手H卡合的把手保持部22,且使嵌合於本體部構件P1正面部101之桿收納部12且從左右兩側面之上下方向中間部突出的旋轉軸21,被形成於桿收納部12左右兩側之軸承13之半部131(參照第5圖)和對應本體部構件P1側的各軸承13之半部131而形成於背面部構件P2的前面之軸承13之半部132(參照第6圖)夾持並支撐,從而使鉤桿2起伏自如地被樞支於本體部構件P1與背面部構件P2之間。又,如第8圖所示,在與背面部構件P2相對向的鉤桿2之後面的二個旋轉軸21間,係朝向上下方向形成有剖面大致圓弧狀的溝槽206,並設置有彈簧機構3之安裝部,該溝槽206係在鉤桿2處於倒伏於桿收納部12內的倒伏狀態時能夠轉動位移至比旋轉軸21之軸心更稍微下方的位置,而在鉤桿2處於從桿收納部12豎起的豎起狀態時能夠轉動位移至比旋轉軸21之軸心更稍微上方的位置。
如第1圖所示,鉤桿2係指能夠嵌合於本體部構件P1之桿收納部12且延伸至比背面部構件P2之上端更高之高度為止的正面觀察呈縱長之長方形的板狀。如第8圖所示,在後面之上端部係設置有鉤形狀部(鐮刀形狀部)23,在後面之中間部係從與本體部構件P1之上面部 105a相同的高度,朝向背面部構件P2方向大致水平地突出有凸狀部24,並與本體1之把手橫貫支撐部11相對向而在鉤桿2之後面的上部側(鉤形狀部23與凸狀部24之間)形成有剖面大致ㄇ字形的把手保持部22。又,在該鉤桿2的情況下,構成把手保持部22之一部分的後面與前面之間的厚度形成與背面部構件P2之厚度大致相同或稍微厚,且整體形成為薄形。
又,如第8圖所示,鉤桿2係在凸狀部24之下方形成有剖面大致圓弧狀的膨出部25,在該膨出部25形成有溝槽206作為彈簧機構3之安裝部,且在該膨出部25之左右兩側面分別一體地形成有旋轉軸21。在膨出部25中,溝槽206係如同已述般朝向上下方向形成剖面大致圓弧狀,能夠在鉤桿2處於倒伏於桿收納12內的倒伏狀態時位移至比旋轉軸21之軸心更稍微下方的位置,且能夠在鉤桿2處於從桿收納12豎起的豎起狀態時位移至比旋轉軸21之軸心更稍微上方的位置。該鉤桿2側的溝槽206係具有比旋轉軸21之直徑更大的直徑,且成為與背面部構件P2側的溝槽106(參照第6圖)相同的大小、形狀。旋轉軸21係從膨出部25之左右兩側面的中心突設,其兩端則朝向兩側方(水平方向)突出。
又,如同已述般,在鉤桿2之前面下部係設置有緩衝墊17(參照第2圖)。在此情況下,如第8圖所示,鉤桿2之下部係形成橫長之大致長方形且左右兩側部朝向側方外伸,在該下部之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緩衝墊安裝部 28,且在該緩衝墊安裝部28安裝有緩衝墊17。在此,緩衝墊安裝部28係形成有能夠將緩衝墊17配置於鉤桿2之前面側且與緩衝墊17大致相同直徑的圓形之凹部281,在後面側形成有直徑比該凹部281更小的凹部283(參照第10圖),且在此等凹部281、283間形成有直徑比此等凹部281、283更小的貫穿孔282。緩衝墊17係如同已述般由彈性物等的橡膠材料所構成,前部形成為圓盤形狀,後部具有能夠插通至緩衝墊安裝部28之貫穿孔282的圓柱形狀,和能夠插通於緩衝墊安裝部28之貫穿孔282且能夠卡止於後面側之凹部283的錐形狀而成,後部從前面側貫穿至貫穿孔282並使後部之錐形狀卡止於後面側之凹部283,前部之圓盤形狀以凸狀配置於前面之凹部281內(參照第10圖)。
如此,如第1圖、第4圖所示,鉤桿2係嵌入至本體部構件P1正面部101之桿收納部12,從膨出部25之左右兩側所突出的旋轉軸21被形成於本體部構件P1的桿收納部12之左右兩側的軸承13之半部131(參照第5圖),和形成於背面部構件P2之前面的軸承13之半部132(參照第6圖)所夾持並支撐,且從而使鉤桿2起伏自如地安裝於正面部構件P1與背面部構件P2之間。
如第4圖所示,彈簧機構3係藉由一對線圈彈簧支承構件31和一根的線圈彈簧32所構成。線圈彈簧支承構件31係由合成樹脂材料所構成,以能夠嵌合於作為彈簧機構3之安裝部而形成於背面部構件P2及鉤桿2的各溝槽106、206之方式形成大致半圓筒形狀或大致圓筒形, 在已嵌入至溝槽106、206之狀態下彼此相對向的面具有線圈彈簧卡止部311(參照第9圖)。如第9圖所示,在此情況下,線圈彈簧支承構件31係形成大致半圓筒形,且在已嵌入至溝槽106、206的狀態下構成外周面之一部分的平坦面之中央形成有凸狀的線圈彈簧卡止部311。如第4圖所示,線圈彈簧支承構件31係能夠朝向上下方向傾動地配置於背面部構件P2及鉤桿2之溝槽106、206內。線圈彈簧32係能夠壓縮配置於背面部構件P2的溝槽106與鉤桿2的溝槽206之間,與習知相較能形成軸向之尺寸比較短,且彈簧(伸縮)行程(stroke)成為較小。該線圈彈簧32係將兩端分別卡止於線圈彈簧支承構件31之線圈彈簧卡止部311,並壓縮配置於背面部構件P2側的線圈彈簧支承構件31與鉤桿2側的線圈彈簧支撐構件31之間。如此,彈簧機構3係夾設於本體1的背面部102與鉤桿2之間,且將鉤桿2朝向倒伏方向或豎起方向轉動彈壓。
如第4圖所示,圓筒鎖4係使用一般所知的銷圓筒鎖(pin cylinder lock)或碟片圓筒鎖(disc cylinder lock)。在此情況下,圓筒鎖4的轉子(省略圖示)之後部的中心軸上,換句話說在轉子的後端面之中心具有角形的突起(省略圖示),且在該突起之中心軸上設置有螺孔(省略圖示)。如第1圖所示,圓筒鎖4係使鑰匙孔40面對開口107而插通配置於本體1之正面部101的桿收納部12之下方的圓筒鎖收納部108內。
如第7圖所示,鎖定桿5係配置成可在能夠 與相對於桿收納部12處於倒伏狀態的鉤桿2之下部卡合的鎖定位置,與能夠從鉤桿2之下部脫離的非鎖定位置之間轉動,且與圓筒鎖4作動連結。在此情況下,鎖定桿5係由連結部51和凸狀之擋桿(stopper lever)52所構成,該連結部51係能夠外嵌(嵌合於外側)配置於本體部構件P1的圓筒鎖收納部108之後部側周圍,且前端呈開口狀態,後端於中心具有螺釘插通孔50並形成被閉塞的大致有底筒狀,該凸狀之擋桿52係一體地朝向相對於連結部51之軸心呈直角的方向突出於該連結部51之外周面的一部分。該鎖定桿5係連結部51外嵌於圓筒鎖收納部108之後部側之周圍,且將從該連結部51之後端的螺釘插通孔50所貫穿來的安裝螺釘S2(參照第2圖)鎖緊連結於圓筒鎖4之轉子後部的突起之螺孔並與轉子一起連結成能夠轉動。藉此,鎖定桿5係與圓筒鎖4作動連結,擋桿52在本體部構件P1的圓筒鎖收納部108之周圍被配置成能夠在鉤桿2之下部之轉動路徑上的鎖定位置與從鉤桿2之下部的轉動路徑上脫離的非鎖定位置之間轉動。如此,鎖定桿5係能利用藉由圓筒鎖4之鑰匙所為的鎖定操作使擋桿52轉動至鎖定位置,且利用藉由圓筒鎖4之鑰匙所為的解鎖操作而轉動至非鎖定位置。
該把手掛扣C係具備此種的構成,且當參照第1圖時,將安裝螺釘S3插通至背面部構件P2之左右兩側及本體部構件P1之下部中央的各安裝螺釘插通孔15、16並安裝於貨櫃之門扉,且手動操作鉤桿2使其倒伏於桿 收納部12內,藉此,鉤桿2就會利用線圈彈簧32之彈壓力而朝向倒伏方向被轉動彈壓並保持倒伏狀態,而藉由手動操作鉤桿2使其從桿收納部12豎起,鉤桿2就會因線圈彈簧32之彈壓力朝向豎起方向被轉動彈壓並保持豎起狀態。藉由該鉤桿2之起伏操作來使門扉開閉用把手H拘束與脫離,且藉由圓筒鎖4之鎖定及解鎖來使鉤桿2鎖定/非鎖定。
第10圖、第11圖係顯示該把手掛扣C之使用例及把手掛扣C之各部的動作。
如第10圖所示,在貨櫃之門扉已被閉合時,通常,門扉開閉用把手H係被嵌入至位於把手掛扣C上部的槽形之把手橫貫支撐部11內,鉤桿2則倒伏於桿收納部12,而門扉開閉用把手H係藉由把手橫貫支撐部11和鉤桿2之鉤形狀部23所拘束。此時,倒伏於桿收納部12的鉤桿2之下部係被推至鎖定位置之鎖定桿5,並藉由已裝配於把手掛扣C的圓筒鎖4之上鎖,來保持該鎖定狀態。
從該狀態起,要將門扉開閉用把手H從把手橫貫支撐部11開放時,係藉由將鑰匙插入至圓筒鎖4進行解鎖,來將鎖定桿5轉動至非鎖定位置,且解除鉤桿2與鎖定桿5之卡合。在此情況下,藉由將鑰匙插入至圓筒鎖4之鑰匙孔40,且朝向解鎖方向進行轉動操作,轉子就會朝向解鎖方向轉動,伴同該轉子之旋轉,鎖定桿5之連結部51會一起朝向相同方向旋轉並使擋桿52從鎖定位置轉動至非鎖定位置,且從鉤桿2之下部脫離(參照第11圖)。 藉此,鉤桿2係成為自由狀態(free),可以藉由手動操作來使鉤桿2從本體部構件P1之桿收納部12豎起。然後,如第11圖所示,當使鉤桿2豎起時,背面部構件P2側的線圈彈簧支承構件31與鉤桿2側的線圈彈簧支承構件31之間的線圈彈簧32,就會從比鉤桿2的旋轉軸21之軸心更下方的位置位移至更上方的位置,並藉由該線圈彈簧32將鉤桿2朝向豎起方向轉動彈壓,而維持鉤桿2的開啟狀態。如此,藉由鉤桿2開啟,就可以將門扉開閉用把手H從把手掛扣C之把手橫貫支撐部11往上撐,且可以用該把手H來開啟貨櫃之門扉。
在閉合貨櫃之門扉,並將門扉開閉用把手H退回至把手橫貫支撐部11來拘束時,用手動操作來將鉤桿2退回至桿收納部12,藉此,鉤桿2就會倒伏於桿收納部12。如第10圖所示,接著,藉由將圓筒鎖4上鎖就能鎖定該鉤桿2。在此情況下,當使用手動操作來將鉤桿2往回推至桿收納部12,且倒伏於桿收納部12時,背面部構件P2側的線圈彈簧支承構件31與鉤桿2側的線圈彈簧支撐構件31之間的線圈彈簧32,就會從比鉤桿2的旋轉軸21之軸心更上方的位置位移至更下方的位置,並藉由該線圈彈簧32將鉤桿2朝向倒伏方向轉動彈壓,而維持鉤桿2的閉合狀態。接著,藉由將鑰匙插入至圓筒鎖4之鑰匙孔40,且朝向上鎖方向進行轉動操作,轉子就會朝向上定方向轉動,伴同該轉子之旋轉,鎖定桿5之連結部51會一起旋轉並使擋桿52從非鎖定位置轉動至鎖定位置,且卡合於 鉤桿2之下部。藉此,鉤桿2係被鎖定,且該鎖定狀態係藉由圓筒鎖4之上鎖來保持。
如此,可以簡單且迅速地進行把手掛扣C之開閉、鎖定、解鎖的操作。
如以上說明般,依據本把手掛扣C,由於本體1係形成為能夠分割背面部102之一部分,並由本體部構件P1與背面部構件P2之二個構件所構成,同時形成為藉由本體部構件P1側的軸承13之半部131和背面部構件P2側的軸承13之半部132,來夾持並支撐鉤桿2之旋轉軸21的夾芯結構,該半部131係在本體部構件P1的桿收納部12之兩側形成剖面大致半圓形而成者,該半部132係在背面部構件P2之前面形成剖面大致半圓形而成者,所以可以使本體1之結構藉由二分割來簡化,藉此,可以削減模具之製作成本或維持成本,同時可以縮短本體1之製作時間,提高本體1之量產性,且整體可以謀求成本之減低。
又,就彈簧機構3之安裝部而言,係在與鉤桿2對向的背面部構件P2之前面,於比鉤桿2的旋轉軸21之軸心更下方的位置,朝向上下方向形成有剖面大致圓弧狀的溝槽106,並且在鉤桿2之後面的二個旋轉軸21間,以在鉤桿2處於倒伏於桿收納部12內的倒伏狀態時能夠位移至比旋轉軸21之軸心更下方的位置,而在鉤桿2處於從桿收納部12豎起的豎起狀態時能夠位移至比旋轉軸21之軸心更上方的位置之方式,朝向上下方向形成有剖面大致 圓弧狀的溝槽206,彈簧機構3係形成藉由一對線圈彈簧支承構件31及線圈彈簧32所構成的夾芯結構,該一對線圈彈簧支承構件31係以能夠嵌合於背面部構件P2及鉤桿2之溝槽106、206之方式形成大致半圓筒形,並能夠朝向上下方向傾動地配置於溝槽106、206內,且由在彼此相對向的面具有線圈彈簧卡止部311的合成樹脂材料所構成,該線圈彈簧32係將兩端分別卡止於線圈彈簧支承構件31之線圈彈簧卡止部311,並壓縮配置於背面部構件P2側及本體部構件P1側之二個線圈彈簧支承構件31間,所以能達成可以簡化彈簧機構3之結構,減少零件數,整體可以謀求成本之減低。更且,依據該彈簧機構3,就可以將線圈彈簧支承構件31成為合成樹脂製並比習知還大幅地減少金屬干涉,又比習知還大幅地縮短線圈彈簧32,比習知還大幅地減小彈簧行程(伸縮行程),藉由如此,可以大幅地提高彈簧機構3之耐久性能。
更且,在該把手掛扣C中,係具有如下的優點。
(1)由於構成把手收納部12之一部分的鉤桿2之後面與前面之間的厚度,係與背面部構件P2之厚度大致相同或稍微較厚,而就整體而言形成為薄形,所以可以使鉤桿2與背面部構件P2不易接觸,藉此,可以減少藉由鉤桿2與背面部構件P2之接觸所致使的金屬音之發生,且可以降低鉤桿2的作動音之發生。
(2)由於在背面部構件P2之前面下部形成有 緩衝墊安裝部18,並在該緩衝墊安裝部18安裝有緩衝墊17,且在鉤桿2之後面下部形成有緩衝墊安裝部28,並在該緩衝墊安裝部28安裝有緩衝墊17,所以在進行鉤桿2之起伏操作時,即便金屬製的鉤桿2碰撞接觸於金屬製的本體1之背面部102、正面部101,仍可以藉由設於兩者間的此等緩衝墊17,來確實地防止較大的金屬音之發生,且可以大幅地降低鉤桿12的作動音之發生。
(3)由於鎖定桿5係與圓筒鎖4作動連結,且在本體部構件P1的圓筒鎖收納部108之周圍,配置成能夠在鉤桿2之下部之轉動路徑上的鎖定位置與從鉤桿2之下部之轉動路徑上脫離的非鎖定位置之間轉動,所以藉由圓筒鎖4之鎖定操作就可以將鎖定桿5確實地轉動至鎖定位置,且藉由圓筒鎖4之解鎖操作就可以將鎖定桿5確實地轉動至非鎖定位置,且可以使鎖定桿5簡單且確實地鎖定及解鎖。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是形成能夠分割本體1的背面部102之一部分並將該一部分作為背面部構件P2,但是亦可形成能夠分割背面部102之全部並將該全部作為背面部構件。
又,雖然是將構成彈簧機構3的各線圈彈簧支承構件31,以能夠與形成於背面部構件P2及鉤桿2之作為彈簧機構3之安裝部的各溝槽106、206嵌合的方式形成大致半圓筒形,但是亦可將各線圈彈簧支承構件31形成大致圓筒形,且在外周面之一部分設置線圈彈簧卡止部。 在此情況下,亦可取代溝槽106、206,而在背面部構件P2及鉤桿2形成大致圓筒狀之保持部,且在其外周面之一部分朝向圓周方向設置線圈彈簧卡止部之導孔,藉此將各線圈彈簧支承構件31配置於各大致筒狀之保持部,且使線圈彈簧卡止部從導孔突出。
即便如此仍可以獲得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的作用功效。

Claims (6)

  1. 一種把手掛扣,係具備:本體,係具有槽形之把手橫貫支撐部及桿收納部和一對軸承,該槽形之把手橫貫支撐部係使門扉開閉用把手橫貫並支撐於正面部之上部與背面部之上部之間,該桿收納部係從前述正面部之上部中央朝向垂直方向帶有大致U字形缺口所成,該一對軸承係在前述正面部之上部分別設置於前述桿收納部之兩側;鉤桿,係嵌入至前述桿收納部,將從兩側面之上下方向中間部分別突出的旋轉軸支撐於前述軸承並被樞支成起伏自如,與前述把手橫貫支撐部相對向地於上部形成為槽狀,且具有能夠與由前述把手橫貫支撐部所橫貫支撐的門扉開閉用把手卡合的把手保持部;彈簧機構,係設置成於前述背面部與前述鉤桿之間,且朝向倒伏方向或豎起方向轉動彈壓前述鉤桿;圓筒鎖,係在從前述正面部之設置於前述桿收納部之下方的開口朝向前述本體背面部方向延伸成大致圓筒狀之圓筒鎖收納部內,使鑰匙孔面向前述開口而插通配置;以及鎖定桿,係與前述圓筒鎖作動連結,配置成可在能夠與相對於前述桿收納部處於倒伏狀態的前述鉤桿之下部卡合的鎖定位置、與能夠從前述鉤桿之下部脫離的非鎖定位置之間轉動,藉由前述圓筒鎖之鎖定操作往前述上鎖位置轉動,且藉由前述圓筒鎖之解鎖操作往前 述非鎖定位置轉動;藉由前述鉤桿來使門扉用把手拘束與脫離,且藉由前述圓筒鎖來使前述鉤桿成為鎖定/非鎖定;前述把手掛扣之特徵在於:前述本體係形成為能夠分割前述背面部之一部分或全部,並由本體部構件和背面部構件所構成,在與前述鉤桿相對向的前述背面部構件之前面,係於比前述鉤桿的前述旋轉軸之軸心更下方的位置,朝向上下方向形成有剖面大致圓弧狀的溝槽,並且在與前述背面部構件相對向的前述鉤桿之後面的二個前述旋轉軸間,係以在前述鉤桿處於倒伏於前述桿收納部內的倒伏狀態時能夠位移至比前述旋轉軸之軸心更下方的位置,而在前述鉤桿處於從前述桿收納部豎起的豎起狀態時能夠位移至比前述旋轉軸之軸心更上方的位置之方式,朝向上下方向形成有剖面大致圓弧狀的溝槽;前述彈簧機構係包含:一對線圈彈簧支承構件,係以能夠嵌合於前述背面部構件及前述鉤桿之前述溝槽之方式形成大致半圓筒形或大致圓筒形,並能夠朝向上下方向傾動地配置於前述溝槽內,且由在彼此相對向的面具有線圈彈簧卡止部的合成樹脂材料所構成;以及線圈彈簧,係兩端分別被卡止於前述線圈彈簧支承構件之前述線圈彈簧卡止部,並壓縮配置於二個前述線圈彈簧支承構件間; 藉由手動操作前述鉤桿使其倒伏於前述桿收納部內,前述鉤桿就會因前述線圈彈簧之彈壓力朝向倒伏方向被轉動彈壓並保持倒伏狀態;藉由手動操作前述鉤桿使其從前述桿收納部豎起,前述鉤桿就會藉由前述線圈彈簧之彈壓力朝向豎起方向轉動彈壓並保持豎起狀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把手掛扣,其中,本體部構件之前述溝槽及背面部構件之前述溝槽係具有比鉤桿的旋轉軸之直徑更大的直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把手掛扣,其中,鉤桿之旋轉軸係藉由本體部構件側之前述一對軸承和背面部構件側之一對軸承所夾持並支撐,該本體部構件側之前述一對軸承係在本體部構件的桿收納部之兩側形成剖面大致半圓形而成,該背面部構件側之一對軸承係與該本體部構件側之前述一對軸承對應而在背面部構件之前面形成剖面大致半圓形而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把手掛扣,其中,構成把手保持部之一部分的鉤桿之後面與前面之間的厚度係與背面部構件之厚度大致相同或稍微較厚,且整體形成為薄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把手掛扣,其中,在鉤桿處於倒伏於桿收納部內的倒伏狀態時,於鉤桿之前面下部與本體部構件之正面部後面之彼此相對向的位置之一方,設置有由彈性材料所構成的緩衝 墊,以及在鉤桿處於從桿收納部豎起的豎起狀態時,於鉤桿之後面下部與背面部構件之前面之彼此相對向的位置之一方,設置有由彈性材料所構成的緩衝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把手掛扣,其中,鎖定桿係與前述圓筒鎖作動連結,且在本體部構件的圓筒鎖收納部之周圍,配置成能夠在鉤桿之下部之轉動路徑上的鎖定位置與從鉤桿之下部之轉動路徑上脫離的非鎖定位置之間轉動。
TW107112260A 2017-04-14 2018-04-10 把手掛扣 TWI7594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0577A JP6909035B2 (ja) 2017-04-14 2017-04-14 ハンドルキャッチ
JP2017-080577 2017-04-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2268A true TW201842268A (zh) 2018-12-01
TWI759458B TWI759458B (zh) 2022-04-01

Family

ID=63938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2260A TWI759458B (zh) 2017-04-14 2018-04-10 把手掛扣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909035B2 (zh)
KR (1) KR102501093B1 (zh)
CN (1) CN108729774B (zh)
TW (1) TWI75945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5421B2 (ja) * 1989-07-11 1995-07-19 日本フルハーフ株式会社 扉開閉用ハンドルの掛金装置
JP2504714B2 (ja) * 1993-04-07 1996-06-05 タキゲン製造株式会社 引出し回転型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CN1085769C (zh) * 1998-10-30 2002-05-29 泷源制造株式会社 平面手柄装置
JP2001049913A (ja) * 1999-08-12 2001-02-20 Takigen Mfg Co Ltd 回転型の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TW506464U (en) * 2002-03-18 2002-10-11 Ke Chong Ind Co Ltd Improved structure of lock fastener for motor truck door
JP3797485B2 (ja) * 2003-03-27 2006-07-19 タキゲン製造株式会社 扉開閉用ハンドルの掛金装置
JP2005061037A (ja) * 2003-08-12 2005-03-10 Miwa Lock Co Ltd 扉開閉用ハンドル掛け金装置
DE102005021669A1 (de) * 2005-05-06 2006-11-16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oleranzausgleichsvorrichtung für eine kraftübertragende Verbindung zwischen einem Betätigungselement und einem Türschloßauslöser
KR20070027009A (ko) * 2005-08-29 2007-03-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도어 아웃사이드 핸들의 잠금 장치
KR101484133B1 (ko) * 2013-09-11 2015-01-22 주식회사 에스위너스 컨테이너 도어 봉인장치 및 그 작동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29774A (zh) 2018-11-02
TWI759458B (zh) 2022-04-01
KR102501093B1 (ko) 2023-02-17
JP2018178565A (ja) 2018-11-15
KR20180116146A (ko) 2018-10-24
JP6909035B2 (ja) 2021-07-28
CN108729774B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10316B1 (en) Door lock for trailers and cargo containers
KR101086277B1 (ko) 슬라이딩 도어용 자동잠금장치
US20080054668A1 (en) Tailgate and hinge assembly for pickup truck
TW201842268A (zh) 把手掛扣
JP3564570B2 (ja) ゲーム機の施錠装置
KR100945079B1 (ko) 다이얼식 잠금 부재를 구비하는 러기지 박스 조립체
US20160304134A1 (en) Locking device and assembly for use with a truck tailgate mounting hub
JP3087024B2 (ja) パチンコ機の施錠装置
JP2019039181A (ja) 宅配ボックス
US2212957A (en) Locking mechanism
JP4850752B2 (ja) 車両の後部構造
JP2003310831A (ja) ゲーム機の施錠装置
JPH0765420B2 (ja) 扉開閉用ハンドルの掛金装置
KR100727348B1 (ko) 트럭 적재함용 잠금장치
KR100589431B1 (ko) 자동차용 시트의 회전장치
KR20080092066A (ko) 특장차용 도어록킹 장치
JP4181538B2 (ja) パチンコ機の施錠装置
JP6794220B2 (ja) ハンドルキャッチ
JP2023130770A (ja) 車載用ルーフボックスロック機構
JPH10102846A (ja) カードキー式錠前の非常解錠装置
JP2549050Y2 (ja) キャッチロックの施錠構造
JPH0242314Y2 (zh)
JPH11278156A (ja) 車両用荷物保持装置
JP3214086U (ja) ハンドル装置
JP2860952B2 (ja) ロック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トランクリッドの開閉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