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9679A - 出庫零件特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出庫零件特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9679A
TW201839679A TW107107449A TW107107449A TW201839679A TW 201839679 A TW201839679 A TW 201839679A TW 107107449 A TW107107449 A TW 107107449A TW 107107449 A TW107107449 A TW 107107449A TW 201839679 A TW201839679 A TW 20183967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utbound
information
image
shelf
par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7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3993B (zh
Inventor
內藤孝昌
孫小楠
吉田晃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Kyb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Kyb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Kyb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9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9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3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3993B/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可更正確地特定出正要出庫之零件是否為出庫零件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
出庫零件特定方法使用具備掃描部10B及液晶顯示器10F之HT 10。又,該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具備有如下之步驟:自資料庫取得對應於利用掃描部10B讀取到之第1編碼影像30K之零件50B之整體圖像20A、特徵部圖像20D、零件編號30G、及貨架編號30F等資訊,並將整體圖像20A及貨架編號30F顯示於液晶顯示器10F;若讀取第2編碼影像50F而取得之資訊、與零件編號30G或貨架編號30F中之至少一者一致,便顯示特徵部圖像20D及零件編號30G;以及若讀取第3編碼影像70B而取得之資訊、與零件編號30G一致,便顯示零件50B之出庫指示數量30J。

Description

出庫零件特定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出庫零件特定方法的技術。
於大量製造產品之工廠等中,必須將使用於產品之各種種類之零件保管於被設置在工廠內之倉庫等而加以管理。因此,為了將該等零件相互地區別而加以管理,針對每個零件,將零件編號等零件名稱等相互地建立對應關係並附在每個零件上。此外,於將該等零件保管於倉庫之情形時,由於必須掌握該等零件有幾個且被保管於倉庫內之何處等,因此可採用將該等零件所保管之部位之編號即貨架編號等與其零件編號或零件名稱建立對應關係之方法。而且,在將該等零件進行出庫時,作業人員依據記載有要進行出庫之零件的零件編號、零件名稱、貨架編號、及出庫指示數量等之出庫指示書,而將零件進行出庫。假設,於作業人員以目視來確認出庫指示書所記載之內容而將零件進行出庫之情形時,存在有會弄錯要進行出庫之零件之種類或出庫指示數量等之可能性。
因此,可使用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技術。於專利文獻1中,作業人員會攜帶作為出庫零件確認用攜帶型終端機之手持式終端機而於倉庫內移動。然後,可讀取被保管於移動目的地之產品所附之條碼,而將條碼所包含之關於產品之資料讀取至手持式終端機。又,作業人員同時攜帶著印刷有要進行出庫之產品之條碼之出 貨作業指示一覽表(出庫指示書)。藉此,作業人員可利用手持式終端機來讀取出貨作業指示一覽表所附之產品之條碼,並將條碼所包含之關於產品之資料載入手持式終端機。如此,作業人員可利用手持式終端機比較被印刷於出貨作業指示一覽表之條碼與產品所附之條碼,來確認是否為要進行出庫之產品。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3-2415號公報
然而,專利文獻1於條碼被附於錯誤之產品而非原本應附之產品之情形時,無法辨別出該情形。因此,可使手持式終端機之顯示部顯示零件之整體圖像來辨別資訊編碼是否被附於錯誤之零件上。然而,存在如下情況:每個零件之差異在於零件之細微部等,而存在有以整體圖像無法正確地確認之情形。另一方面,於僅顯示細微部之圖像來取代整體圖像之情形時,由於無法得知零件之整體形狀,因此有難以判別零件大概之種類的可能性。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習知之實情所完成者,且以提供可更正確地特定出正要出庫之零件是否為出庫零件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為其應解決之課題。
第1發明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使用具備掃描部及顯示部之攜帶型終端機來執行。掃描部讀取資訊編碼。顯示部利用掃 描部讀取資訊編碼並顯示與資訊編碼建立對應關係之資訊。又,第1發明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具備有如下之步驟:利用掃描部讀取被印刷於具有關於要進行出庫之出庫零件之資訊之出庫指示書之第1資訊編碼,而自保存有關於出庫零件之資訊之資料庫,取得包含對應於第1資訊編碼之出庫零件之整體圖像、表示出庫零件之特徵之特徵部圖像、出庫零件之零件編號、及表示收納有出庫零件之貨架之部位之貨架編號的資訊,並至少將貨架編號與整體圖像一起顯示於顯示部;若利用掃描部讀取被印刷於具有關於貨架部位之資訊之貨架標籤之第2資訊編碼而取得的資訊、與零件編號或貨架編號中之至少一者一致,則至少將零件編號與表示出庫零件之特徵之特徵部圖像一起顯示於顯示部;以及若利用掃描部讀取被印刷於具有關於所收納之出庫零件之資訊之現貨憑單之第3資訊編碼而取得的資訊、與零件編號一致,則至少將出庫零件之出庫指示數量顯示於顯示部。
第1發明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可於顯示部顯示零件之整體圖像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藉此,該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可使用零件之整體圖像進行正要出庫之零件是否為出庫零件之大致確認,並進一步使用零件之特徵部圖像詳細地確認正要出庫之零件是否為出庫零件。亦即,該出庫零件特定方法由於可使用零件之整體圖像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來確認正要出庫之零件是否為出庫零件,因此可確實地辨別正要出庫之零件是否為出庫零件。又,該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可以利用掃描部讀取資訊編碼為契機來顯示零件之整體圖像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亦即,該出庫零件特定方法由於不進行用以顯示零件之整體圖像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之作業便可 於顯示部顯示圖像,因此操作性良好。
第2發明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使用具備有掃描部、顯示部及操作部之攜帶型終端機來執行。掃描部讀取資訊編碼。顯示部利用掃描部讀取資訊編碼,並顯示與資訊編碼建立對應關係之資訊。操作部切換被顯示於顯示部之資訊。又,第2發明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具備有如下之步驟:利用掃描部讀取被印刷於具有關於要進行出庫之出庫零件之資訊之出庫指示書之第1資訊編碼,而自保存有關於出庫零件之資訊之資料庫,取得包含對應於第1資訊編碼之出庫零件之整體圖像、表示出庫零件之特徵之特徵部圖像、及出庫零件之零件編號的資訊,並至少將零件編號與出庫零件之整體圖像或特徵部圖像中之任一者一起顯示於顯示部;操作操作部,而將被顯示於顯示部之整體圖像或特徵部圖像中之任一者切換為另一者;以及若利用掃描部讀取被印刷於具有關於所收納之出庫零件之資訊之現貨憑單之第3資訊編碼而取得的資訊、與零件編號一致,則至少顯示出庫零件之出庫指示數量。
第2發明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可於顯示部顯示零件之整體圖像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藉此,該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可使用零件之整體圖像進行正要出庫之零件是否為出庫零件之大致確認,並進一步使用零件之特徵部圖像詳細地確認正要出庫之零件是否為出庫零件。亦即,該出庫零件特定方法由於可使用零件之整體圖像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來確認正要出庫之零件是否為出庫零件,因此可確實地辨別正要出庫之零件是否為出庫零件。又,該出庫零件確認用攜帶型終端機可藉由操作操作部,來切換顯示零件之整體圖像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亦即,該出庫零件確認用攜帶型終 端機可於作業人員需要時切換零件之整體圖像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
又,第1發明及第2發明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即便於資訊編碼被附在錯誤之零件而非原本應附之零件、或每個零件之差異在於零件之細微部等利用整體圖像難以正確地特定出是否為出庫零件之情形時,亦可確實地特定出庫零件。
因此,第1發明及第2發明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可更正確地特定出正要出庫之零件是否為出庫零件。
本發明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之特徵部圖像,可顯示出庫零件之尺寸。於該情形時,即便於存在有尺寸大致相同,利用整體圖像仍無法辨別差異之零件之情形時,亦可特定出庫零件。
10‧‧‧手持式終端機(攜帶型終端機)
10A‧‧‧HT本體
10B‧‧‧掃描部
10C‧‧‧使用者介面
10D‧‧‧輸入部(操作部)
10E‧‧‧輸出部
10F‧‧‧液晶顯示器(顯示部)
20‧‧‧第1畫面
20A‧‧‧整體圖像
20B、20E、30G、50E、70A‧‧‧零件編號
20C、30F、50D‧‧‧貨架編號(貨架編號)
20D‧‧‧特徵部圖像
20G、20J、30J‧‧‧出庫指示數量
20H、20K‧‧‧不足數量
20L‧‧‧庫存量
20M‧‧‧出庫數輸入欄
21‧‧‧第2畫面
22‧‧‧第3畫面
23‧‧‧第4畫面
24‧‧‧第5畫面
25‧‧‧第6畫面
30‧‧‧出庫指示書
30A‧‧‧組裝編號
30B‧‧‧管理編號
30C‧‧‧機種名稱
30D‧‧‧出庫日期
30E‧‧‧組裝數量
30H‧‧‧零件名稱
30K‧‧‧第1編碼影像(第1資訊編碼)(資訊編碼)
40‧‧‧第7畫面
41‧‧‧第8畫面
50‧‧‧貨架
50A‧‧‧箱
50B‧‧‧零件(出庫零件)
50C‧‧‧貨架標籤
50F‧‧‧第2編碼影像(第2資訊編碼)(資訊編碼)
60‧‧‧第9畫面
61‧‧‧第10畫面
70‧‧‧現貨憑單
70B‧‧‧第3編碼影像(第3資訊編碼)(資訊編碼)
90‧‧‧本體零件
90A‧‧‧附屬零件
91、92‧‧‧零件
92A‧‧‧特徵部
B、N‧‧‧切換按鈕
S‧‧‧執行按鈕
T‧‧‧數字小鍵盤
圖1係表示實施形態1至3之出庫零件確認用攜帶型終端機即手持式終端機之概略圖。
圖2(A)至(E)係表示零件之整體圖像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之例子之概略圖。
圖3係表示出庫指示書之1例之概略圖。
圖4係表示貨架及零件被保管於貨架之形態之概略圖。
圖5係表示現貨憑單之1例之概略圖。
圖6係表示實施形態1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之流程圖。
圖7(A)至(F)係表示實施形態1之手持式終端機之液晶顯示器所顯示之畫面之概略圖。
圖8係表示實施形態2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之流程圖。
圖9(A)及(B)係表示實施形態2之手持式終端機之液晶顯示器所顯示之畫面之概略圖。
圖10(A)及(B)係表示實施形態3之手持式終端機之液晶顯示器所顯示之畫面之概略圖。
一邊參照圖式,一邊對將本發明之出庫零件確認用攜帶型終端機具體化之實施形態1進行說明。
<實施形態1>
如圖1所示,實施形態1之出庫零件確認用攜帶型終端機即手持式終端機(以後稱為HT)10,具備有HT本體10A、掃描部10B、通訊部(未圖示)、使用者介面(以下稱為UI)10C、控制部(未圖示)、及電源部(未圖示)。
HT本體10A其外形呈一方向較長之箱狀。掃描部10B係設置於HT本體10A之長度方向之一端部。掃描部10B具有光源及光感測器(未圖示)。掃描部10B對一維編碼或矩陣型二維編碼等作為資訊編碼之編碼影像照射自光源所發出之光,並藉由光感測器來偵測自編碼影像所反射之光。然後,藉由將根據光之反射率所得到之信號進行解碼,可取得編碼影像所包含之資料。亦即,掃描部10B讀取編碼影像。
通訊部係設置於HT本體10A內。通訊部可與資料伺服器(未圖示)進行無線通訊。此處,所謂資料伺服器係將所要管理之各種種類之零件各自之組裝編號、零件編號、零件名稱、零件之整體圖像、表示零件之特徵部之特徵部圖像、表示收納而保管有零 件之貨架之編號即貨架編號、零件目前被收納而保管於貨架之數量即零件之庫存量、及出庫指示數量等之資料建立對應關係並加以儲存,而形成資料庫。此外,於資料庫儲存有複數個管理編號。該等管理編號分別與形成資料庫之要進行出庫之複數種零件之零件編號、零件名稱、零件之整體圖像、零件之特徵部圖像、貨架編號、零件之庫存量、及出庫指示數量等之資料建立對應關係。亦即,管理編號係管理要進行出庫之出庫零件之出庫計劃之編號。再者,於零件之差異僅在於零件之特徵部之情形時,該零件之特徵部圖像係與組裝編號、零件編號、零件名稱、零件之整體圖像、表示收納而保管有零件之貨架之編號即貨架編號、零件目前被收納而保管於貨架之數量即零件之庫存量、及出庫指示數量等之資料建立對應關係而儲存於資料庫。
資料伺服器例如為被內置於PC(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等之硬碟或記憶體等。資料庫之零件之整體圖像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可藉由管理者等操作PC而進行編輯。HT 10於可與資料伺服器進行通訊之既定之範圍內,通訊部可與資料伺服器進行無線通訊。
UI 10C係設置於HT本體10A之表面。UI 10C具有作為操作部之輸入部10D及輸出部10E。輸入部10D具備有數字小鍵盤T、執行按鈕S、切換按鈕B、及切換按鈕N等。數字小鍵盤T於作業人員對HT 10輸入所需之數字時使用。執行按鈕S於掃描部10B執行編碼影像之讀取時使用。切換按鈕B於將被顯示於後述之作為顯示部之液晶顯示器10F之畫面切換至上一個畫面時使用。切換按鈕N於將被顯示於液晶顯示器10F之畫面切換至下一個畫面 時使用。亦即,操作部切換液晶顯示器10F所顯示之資訊。輸出部10E具有液晶顯示器10F、蜂鳴器(未圖示)及振動器(未圖示)。液晶顯示器10F可利用掃描部10B讀取編碼影像並顯示與編碼影像建立對應關係之資訊、或顯示執行被儲存於後述之控制部內之程式所得到之結果、或催促作業人員進行下一步操作、或通知作業人員HT 10之操作存在有錯誤之情形。又,液晶顯示器10F除了顯示文字或符號,亦可顯示圖像。蜂鳴器可依照執行被儲存於控制部內之程式所得到之結果來發出聲響。振動器可依照執行被儲存於控制部內之程式所得到之結果進行振動。
控制部係設置於HT本體10A內。控制部根據掃描部10B讀取到之編碼影像所包含之資料、藉由操作UI 10C之輸入部10D所輸入之資料、及通訊部與資料庫進行無線通訊所取得之資料等,來執行被儲存於控制部內之程式。然後,可將掃描部10B讀取到之編碼影像所包含之資料、藉由操作UI 10C之輸入部10D所輸入之資料、及通訊部與資料庫進行無線通訊所取得之資料等相互地比較、或將執行程式所得到之結果輸出至UI 10C之輸出部10E、或經由通訊部朝向資料伺服器發送資料。
電源部具備有電池部及電源電路部。電源部可對HT 10之各部供給用以使HT 10動作之電力。電池部例如可使用可反覆進行充放電之鋰離子電池等。電源電路部根據自電池部所輸出之電力,來產生經調節大小後之電力。電源電路部可將經調節大小後之電力供給至HT 10之各部。
又,HT 10於內部設置有記憶卡(未圖示)。記憶卡相對於HT 10裝卸自如。記憶卡可儲存藉由通訊部與資料伺服器進行 無線通訊而自資料庫所取得之零件之整體圖像或零件之特徵部圖像等。
此處,使用圖2,對零件之整體圖像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進行說明。零件之整體圖像20A係表示零件之整體之圖像。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係於僅以零件之整體圖像20A難以確認零件之情形時進行參照之圖像,且為表示零件之特徵部之圖像。
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可表示附屬於零件之附屬品、不同於與零件類似之其他零件之尺寸、及不同於與零件類似之其他零件之特徵部。
於表示附屬於本體零件之附屬零件之情形時,於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將附屬零件90A,與本體零件90一起表示(參照圖2(A))。而且,於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將附屬零件90A放大而加以表示(參照圖2(B))。
於表示不同於與零件類似之其他零件之尺寸之情形時,於零件之整體圖像20A或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將不同於與零件91類似之其他零件之尺寸X、Y等,與零件91一起顯示(參照圖2(C))。
於表示不同於與零件類似之其他零件之特徵部之情形時,於零件之整體圖像20A表示零件92(參照圖2(D))。而且,於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將零件92與其他零件不同之特徵部92A放大而加以表示(參照圖2(E))。例如,所謂與零件不同之特徵部92A,係對零件92塗佈油墨等而被印上之標記之顏色或標記之有無等、被設置於零件92之刻印或孔等形狀之有無等、及被設置於零件92之該等標記或形狀之位置等。再者,亦可根據零件之狀態, 使用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而複合地表示附屬於零件之附屬品、不同於與零件類似之其他零件之尺寸、及不同於與零件類似之其他零件之特徵部。
其次,使用圖3,對出庫指示書進行說明。出庫指示書30係於自被保管於倉庫內之各種零件中選擇出庫零件,並依據出庫指示數量將所選擇之零件進行出庫時所參照者。出庫指示書30由將零件進行出庫之作業人員所攜帶。出庫指示書30印刷有組裝編號30A、管理編號30B、機種名稱30C、出庫日期30D、組裝數量30E、貨架編號30F、零件編號30G、零件名稱30H、出庫指示數量30J、及作為資訊編碼且為第1資訊編碼之第1編碼影像30K等。
組裝編號30A係被附在使用被印刷於出庫指示書30之後述之零件編號30G之各零件進行組裝之組裝品(未圖示)之編號。管理編號30B係區別出庫指示書30與其他出庫指示書之編號。亦即,管理編號係針對各個出庫指示書各附有1個,相同管理編號不會被附在不同出庫指示書。管理編號30B與被印刷於出庫指示書30之組裝編號30A、機種名稱30C、出庫日期30D、組裝數量30E、貨架編號30F、零件編號30G、零件名稱30H、出庫指示數量30J等建立對應關係。機種名稱30C係被附在使用對應於組裝編號30A之組裝品之產品的名稱。出庫日期30D係將被印刷於出庫指示書30之零件編號30G之各零件進行出庫之日期。
組裝數量30E係對應於組裝編號30A之組裝品的數量。貨架編號30F係被附於收納而保管有零件編號30G之各零件之各個貨架的編號。零件編號30G係被附於各零件之各者的編號。零 件名稱30H係被附於各零件之各者的名稱。出庫指示數量30J係將零件編號30G之各零件之各者進行出庫之數量。
此處,對組裝編號30A、組裝數量30E、及出庫指示數量30J之關係進行說明。例如,於組裝數量30E為1之情形時,表示對應於組裝編號30A之組裝品為1個。又,於組裝數量30E為5之情形時,零件編號30G之各零件各自之出庫指示數量30J,相較於組裝數量30E為1之情形時為5倍之數量。
第1編碼影像30K係對將數字或字母等符號以特定之法則羅列而成的碼進行編碼所得者藉由顏色之濃淡來呈現而得者。第1編碼影像30K例如可使用一維編碼或矩陣型二維編碼等。第1編碼影像30K編碼有被印刷於出庫指示書30之管理編號30B等。
其次,使用圖4,對貨架及貨架內之零件之保管形態進行說明。
貨架50於倉庫內設置有複數個。又,該等貨架50分別載置有保管零件之複數個箱50A。該等箱50A分別收納而保管有1個種類之複數個零件50B。該等零件50B每個箱50A種類會不同。又,將該等零件50B中要進行出庫之零件稱為出庫零件。又,貨架50對應於各個箱50A所載置之部位安裝有複數個貨架標籤50C。該等貨架標籤50C印刷有貨架編號50D、零件編號50E、及作為資訊編碼且為第2資訊編碼之第2編碼影像50F等。亦即,於貨架標籤50C中,貨架編號50D與零件編號50E建立有對應關係。
貨架編號50D係被附在每個貨架50之載置有箱50A之部位的編號。零件編號50E係被收納而保管於貨架編號50D之貨 架50所載置之箱50A之零件50B(以下,稱為貨架編號50D之零件50B)的編號。貨架編號50D及零件編號50E對應於被印刷在出庫指示書30之貨架編號30F及零件編號30G。藉此,作業人員亦可以目視來確認被印刷於出庫指示書30之貨架編號30F,並將其移動至對應於貨架編號30F之貨架編號50D之貨架50。又,作業人員亦可以目視來確認被印刷於出庫指示書30之零件編號30G與零件編號50E並加以比較。第2編碼影像50F編碼有貨架編號50D、及貨架編號50D之零件50B之零件編號50E等。
又,於零件50B附有現貨憑單70(參照圖5)。現貨憑單70印刷有零件編號70A、及作為資訊編碼且為第3資訊編碼之第3編碼影像70B等。零件編號70A對應於被印刷在出庫指示書30之零件編號30G。藉此,作業人員亦可以目視來確認被印刷於出庫指示書30之零件編號30G與零件編號70A並加以比較。第3編碼影像70B編碼有零件編號70A等。再者,於零件50B無法附現貨憑單70之形態之情形時,1個現貨憑單70被附於收納而保管有零件50B之箱50A。
其次,使用圖1至7,對使用該HT 10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進行說明。
《出庫指示書之讀取》
首先,將HT 10之電源設為接通(ON)。如此一來,HT 10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1畫面20(參照圖7(A))。詳細而言,第1畫面20係催促作業人員讀取出庫指示書30之第1編碼影像30K的畫面。
其次,作業人員利用HT 10之掃描部10B讀取出庫指 示書30之第1編碼影像30K(步驟S1)。此時,例如,作業人員使掃描部10B對向於第1編碼影像30K,並按下執行按鈕S。如此一來,HT 10取得第1編碼影像30K所包含之管理編號30B等的資料。然後,HT 10使通訊部與資料伺服器進行無線通訊,並根據藉由掃描部10B讀取到之第1編碼影像30K所包含之管理編號30B對被儲存於資料伺服器之資料庫(以後稱為資料庫)進行檢索。然後,HT 10取得對應於管理編號30B之零件編號30G之各零件之出庫指示數量30J(以後稱為出庫指示數量30J)、及零件編號30G之各零件之庫存量的資料。
然後,HT 10於控制部,將零件之庫存量與出庫指示數量30J進行比較。於零件之庫存量大於出庫指示數量30J(滿足既定條件)之情形時,進一步,HT 10其通訊部與資料伺服器進行無線通訊,而自資料伺服器之出庫計劃取得對應於第1編碼影像30K之出庫指示內容(步驟S2)。具體而言,根據藉由掃描部10B讀取到之第1編碼影像30K所包含之管理編號30B對資料庫進行檢索。然後,HT 10取得對應於管理編號30B之組裝編號30A、機種名稱30C、出庫日期30D、組裝數量30E、作為貨架編號之貨架編號30F、零件編號30G、零件名稱30H、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等的資料。對應於管理編號30B之該等組裝編號30A、機種名稱30C、出庫日期30D、組裝數量30E、貨架編號30F、零件編號30G、零件名稱30H、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等資料,係出庫指示內容。
如此一來,移行至步驟S3,HT 10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2畫面21(參照圖7(B))。詳細而言,第2畫面21可示出零 件之整體圖像20A、零件編號20B及貨架編號20C等。該等零件之整體圖像20A、零件編號20B及貨架編號20C係關於被印刷於出庫指示書30之零件編號30G之各零件中未出庫之零件之一的資料,且為所取得之出庫指示內容之一部分。亦即,整體圖像20A、零件編號20B及貨架編號20C係出庫指示內容。又,零件編號20B對應於零件編號30G,而貨架編號20C對應於貨架編號30F。再者,亦可於第2畫面21表示對應於零件編號20B之零件之零件之庫存量。以上係如下之步驟:利用掃描部1OB讀取被印刷於具有關於要進行出庫之出庫零件之資訊之出庫指示書30之第1編碼影像30K,而自保存有關於零件50B之資訊之資料庫,取得包含對應於第1編碼影像30K之零件50B之整體圖像20A、表示零件50B之特徵之特徵部圖像20D、零件50B之零件編號30G、及表示收納有零件50B之貨架50之部位之貨架編號30F的資訊,並將貨架編號30F與整體圖像20A一起顯示於液晶顯示器10F。
又,於在被印刷於出庫指示書30之零件編號30G之各零件中存在有零件之庫存量少於出庫指示數量30J之零件之情形時,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3畫面22(參照圖7(C))。詳細而言,第3畫面22可表示關於零件之庫存量少於出庫指示數量30J之零件之零件編號20B、出庫指示數量20G、零件之庫存量相對於出庫指示數量20G之不足數量20H等。出庫指示數量20G對應於出庫指示數量30J。
又,於存在有零件之庫存量少於出庫指示數量30J之其他零件之情形時,第3畫面22亦可將其他零件之零件編號20E、出庫指示數量20J、及零件之庫存量相對於出庫指示數量20J之不 足數量20K等與零件編號20B、出庫指示數量20G、零件之庫存量相對於出庫指示數量20G之不足數量20H等一起表示。此處,零件之庫存量係自出庫指示數量20G、20J分別扣除不足數量20H、20K後所得之數。出庫指示數量20J對應於出庫指示數量30J。又,若於顯示有第3畫面22之狀態下按下切換按鈕B,便可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1畫面20。
然後,若於顯示有第3畫面22之狀態下按下切換按鈕N,便進一步通訊部與資料伺服器進行無線通訊。如此一來,HT 10自資料庫取得對應於管理編號30B之組裝編號30A、機種名稱30C、出庫日期30D、組裝數量30E、貨架編號30F、零件編號30G、零件名稱30H、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等的資料。如此一來,HT 10便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2畫面21。
然後,作業人員一邊攜帶出庫指示書30及HT 10,一邊朝向進行出庫之零件所保管之貨架編號50D之貨架50移動。此時,作業人員朝向與被顯示於液晶顯示器10F之第2畫面21所示之貨架編號20C對應之貨架編號50D之貨架50移動。然後,若作業人員到達對應於貨架編號20C之貨架編號50D之貨架50,作業人員便以目視對被顯示於HT 10之液晶顯示器10F之第2畫面21所示之零件之整體圖像20A與對應於貨架編號20C之貨架編號50D之零件50B進行比較。藉此,作業人員可進行對應於貨架編號20C之貨架編號50D之零件50B是否為出庫零件之大致確認。
《貨架標籤之讀取》
其次,使用HT 10讀取被印刷於貨架編號50D所安裝之貨架標 籤50C之第2編碼影像50F(步驟S4)。此時,例如,作業人員使掃描部10B對向於第2編碼影像50F,並按下執行按鈕S。藉此,HT 10取得第2編碼影像50F所包含之貨架編號50D、及貨架編號50D之零件50B之零件編號50E等的資料。然後,HT 10將讀取第2編碼影像50F所取得之零件編號50E之資料與第2畫面21所示之零件編號20B之資料(即零件編號30G)進行比較(步驟S5)。此處,零件編號50E與貨架編號50D建立對應關係,而零件編號20B與貨架編號20C(即貨架編號30F)建立對應關係。亦即,於步驟S5中,將貨架編號50D與貨架編號20C(貨架編號30F)間接地進行比較。再者,於步驟S5中,亦可將貨架編號50D之資料與貨架編號20C(貨架編號30F)之資料直接地進行比較。
於在步驟S5中,在零件編號50E之資料與零件編號20B之資料相同之情形時,移行至步驟S6,而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4畫面23(參照圖7(D))。詳細而言,第4畫面23可表示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零件編號20B、及貨架編號20C等。再者,於第4畫面23中,零件編號20B對應於零件編號50E或零件編號30G,而貨架編號20C對應於貨架編號50D或貨架編號30F。亦即,若掃描部10B讀取貨架50所具備之第2編碼影像50F,液晶顯示器10F便於既定條件下顯示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再者,於每個零件之差異可以整體圖像20A進行辨別之情形時,亦可不顯示特徵部圖像20D,或取代特徵部圖像20D而顯示整體圖像20A。該等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零件編號20B、及貨架編號20C係關於被印刷於出庫指示書30之零件編號30G之各零件中未出庫之零件之一的資料,且為所取得之出庫指示內容之一部分。再者,亦可於第4 畫面23表示對應於零件編號20B之零件之零件的庫存量。亦即,液晶顯示器10F顯示對應於第1編碼影像30K所包含管理編號30B之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的資訊。藉此,作業人員可詳細地確認貨架編號50D之零件50B是否為進行出庫之零件。又,此時,使HT 10之蜂鳴器及/或振動器一起作動。藉此,HT 10可更確實地通知作業人員將零件編號50E之資料與零件編號20B之資料進行比較後之結果。又,此時,若按下切換按鈕B,便可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表示零件之整體圖像20A之第2畫面21。藉此,由於作業人員可再次確認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因此可更正確地確認貨架編號50D之零件50B是否為進行出庫之零件。再者,於步驟S5中,在貨架編號50D之資料與貨架編號20C(貨架編號30F)之資料相同之情形時,亦可移行至步驟S6。以上係如下之步驟:若利用掃描部10B讀取被印刷於具有關於貨架50之部位之資訊之貨架標籤50C之第2編碼影像50F所取得的資訊、與零件編號30G或貨架編號30F中之至少一者一致,便將零件編號30G與表示零件50B之特徵之特徵部圖像20D一起顯示於液晶顯示器10F。
又,於步驟S5中,在讀取第2編碼影像50F所取得之零件編號50E之資料與第2畫面21所示之零件編號20B之資料不同之情形時,移行至步驟S13,而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5畫面24(參照圖7(E))。詳細而言,第5畫面24將零件編號50E之資料與零件編號20B(零件編號30G)之資料並排地加以表示。藉此,作業人員可容易地辨別零件編號50E之資料與零件編號20B之資料互不相同之部分。又,此時,使HT 10之蜂鳴器及/或振動器一起作動複數次。藉此,HT 10可更確實地通知作業人員將零件編號50E 之資料與零件編號20B之資料進行比較後之結果。又,若在液晶顯示器10F顯示有第5畫面24之狀態下按下切換按鈕B,便移行至步驟S3,而可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2畫面21。再者,於步驟S5中,在貨架編號50D之資料與貨架編號20C(貨架編號30F)之資料不同之情形時,亦可在步驟S3於第5畫面24並排地表示貨架編號50D之資料與貨架編號20C(貨架編號30F)之資料。
《現貨憑單之讀取》
其次,作業人員使用HT 10讀取被附在每個零件50B或箱50A之現貨憑單70所印刷之第3編碼影像70B(步驟S7)。此時,例如,作業人員使掃描部10B對向於第3編碼影像70B,並按下執行按鈕S。藉此,HT 10取得第3編碼影像70B所包含之零件編號70A等資料。
然後,HT 10將讀取第3編碼影像70B而取得之零件編號70A之資料與第4畫面23所示之出庫指示內容即零件編號20B(零件編號50E或零件編號30G)之資料進行比較(步驟S8)。於零件編號70A之資料與零件編號20B之資料相互地相同(滿足既定條件)之情形時,移行至步驟S9,而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6畫面25(參照圖7(F))。詳細而言,第6畫面25係催促作業人員輸入將對應於第2畫面21或第4畫面23所表示之貨架編號20C之貨架編號50D或貨架編號30F之零件50B作為出庫零件而自箱50A所取出之數量的畫面。第6畫面25表示零件編號20B、貨架編號20C、零件編號20B之零件50B之零件庫存量20L、零件編號20B之零件50B之出庫指示數量20G、及出庫數輸入欄20M等。再者,於第6 畫面25中,貨架編號20C對應於貨架編號30F,零件編號20B對應於零件編號30G,而出庫指示數量20G對應於出庫指示數量30J。於出庫數輸入欄20M顯示作業人員操作HT 10之數字小鍵盤T而將零件50B自箱50A所取出之數量輸入至HT 10之數量。以上係如下之步驟:若利用掃描部10B讀取被印刷於具有關於所收納之零件50B之資訊之現貨憑單70之第3編碼影像70B而取得的資訊、與零件編號30G一致,便將零件50B之出庫指示數量30J顯示於液晶顯示器10F。又,若在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6畫面25之狀態下按下切換按鈕B,便可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4畫面23。
又,於步驟S8中,在零件編號70A之資料與零件編號20B(零件編號50E或零件編號30G)之資料不同之情形時,移行至步驟S14,而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5畫面24。此時,第5畫面24將零件編號70A之資料與零件編號20B(零件編號50E或零件編號30G)之資料並排地加以表示。又,若在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5畫面24之狀態下按下切換按鈕B,便移行至步驟S6,而可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4畫面23。
《零件之出庫》
然後,在液晶顯示器10F顯示有第6畫面25之狀態下,作業人員自箱50A將對應於零件編號20B之零件50B作為出庫零件而取出。然後,使用HT 10之數字小鍵盤T,對HT 10將自箱50A所取出之零件50B之數量輸入至HT 10(步驟S10)。如此一來,於液晶顯示器10F之第6畫面25之出庫數輸入欄20M便顯示有作業人員將零件50B作為出庫零件自箱50A所取出之數量。
然後,作業人員按下切換按鈕N。如此一來,便可視需要利用印表機等進行印刷而製作對應於所取出之零件50B之現貨憑單70。然後,HT 10其通訊部與資料伺服器進行無線通訊,而將自箱50A所取出之零件50B之零件編號20B(零件編號30G)、及作業人員使用數字小鍵盤T而輸入HT 10之被顯示於出庫數輸入欄20M的由作業人員將作為出庫零件之零件50B自箱50A所取出之數量發送至資料伺服器。如此一來,資料伺服器便將自箱50A作為出庫零件所取出之零件50B進行出庫之出庫計劃變更為出庫完畢之狀態、或自資料庫之零件之庫存量扣除自箱50A作為出庫零件所取出之零件50B之數量而進行更新(步驟S11)。藉此,在管理者等操作作為資料伺服器之PC等時,可確認零件50B之出庫之狀態為出庫前之狀態、或者為一部分已出庫之狀態、或者為全部已出庫之出庫完畢之狀態。又,於步驟S10中作業人員輸入至HT 10之數量多於出庫指示數量30J之情形時,在將表示作業人員輸入至HT 10之數量大於出庫指示數量30J之畫面(未圖示)顯示於液晶顯示器10F之後,若按下切換按鈕B,便移行至步驟S9,亦能夠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6畫面25。
然後,移行至步驟S12,而於存在有被印刷於出庫指示書30卻未出庫之其他零件之情形時,移行至步驟S3,HT 10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2畫面21。此時,第2畫面21表示其他零件之整體圖像、零件編號、貨架編號等。又,於依據出庫指示數量30J將被印刷於出庫指示書30之零件編號30G之各零件全部出庫之情形時,HT 10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1畫面20,而結束圖6所示之流程圖。
如此,實施形態1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可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藉此,該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可使用零件之整體圖像20A進行正要出庫之零件50B是否為出庫零件之大致確認,並進一步使用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詳細地確認正要出庫之零件50B是否為出庫零件。亦即,該出庫零件特定方法由於可使用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來確認正要出庫之零件50B是否為出庫零件,因此可確實地辨別正要出庫之零件50B是否為出庫零件。又,該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可以利用掃描部10B讀取第1編碼影像30K及第2編碼影像50F為契機而顯示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亦即,該出庫零件特定方法由於不進行用以顯示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之作業,便可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圖像,因此操作性良好。
又,該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即便於現貨憑單70被附於錯誤之零件而非原本應附之零件、或每個零件之差異在於零件之細微部等利用整體圖像20A難以正確地特定出庫零件之情形時,亦可確實地特定出庫零件。
因此,實施形態1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可更正確地特定出正要出庫之零件是否為出庫零件。
又,於該出庫零件特定方法之特徵部圖像20D顯示有出庫零件之尺寸。因此,即便於存在尺寸大致相同,且利用整體圖像20A無法辨別差異之零件之情形時,亦可特定出庫零件。
<實施形態2>
實施形態2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與實施形態1之不同點,在於不讀取貨架標籤50C、以及可反覆地切換零件之整體圖像與零件之特徵部圖像。其他構成與實施形態1相同,對與實施形態1相同之構成標示相同符號並省略詳細的說明,且對相同之方法省略詳細的說明。
《出庫指示書之讀取》
使用圖7至9等,對實施形態2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進行說明。首先,將HT 10之電源設為ON。如此一來,HT 10便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1畫面20(參照圖7(A))。詳細而言,第1畫面20係催促作業人員讀取出庫指示書30之第1編碼影像30K的畫面。
其次,作業人員使用HT 10來讀取出庫指示書30之第1編碼影像30K(步驟S21)。如此一來,HT 10便根據所取得之管理編號30B對資料庫進行檢索。然後,自資料伺服器之出庫計劃取得對應於第1編碼影像30K之出庫指示內容(步驟S22)。具體而言,HT 10取得對應於管理編號30B之組裝編號30A、機種名稱30C、出庫日期30D、組裝數量30E、貨架編號30F、零件編號30G、零件名稱30H、零件之整體圖像、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等的資料。對應於管理編號30B之該等組裝編號30A、機種名稱30C、出庫日期30D、組裝數量30E、貨架編號30F、零件編號30G、零件名稱30H、零件之整體圖像、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等資料,係出庫指示內容。如此一來,HT 10便移行至步驟S23,而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7畫面40(參照圖9(A))。詳細而言,第7畫面40可表示零件之整體圖像20A、零件編號20B、及貨架編號20C等。該等零件之整體 圖像20A、零件編號20B、及貨架編號20C係關於被印刷於出庫指示書30之零件編號30G之各零件中未出庫之零件之一的資料。再者,於第7畫面40中,零件編號20B對應於零件編號30G,而貨架編號20C對應於貨架編號30F。以上係如下之步驟:利用掃描部10B讀取被印刷於具有關於要進行出庫之零件50B之資訊之出庫指示書30之第1編碼影像30K,而自保存有關於零件50B之資訊之資料庫取得包含對應於第1編碼影像30K之零件50B之整體圖像20A、表示零件50B之特徵之特徵部圖像、及零件50B之零件編號30G的資訊,並將零件編號30G與零件50B之整體圖像20A一起顯示於液晶顯示器10F。
其次,移行至步驟S24,若在液晶顯示器10F顯示有第7畫面40之狀態下按下切換按鈕N,便移行至步驟S25,而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8畫面41(參照圖9(B))。詳細而言,第8畫面41可表示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零件編號20B、及貨架編號20C等。該等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零件編號20B、及貨架編號20C,係關於被印刷於出庫指示書30之零件編號30G之各零件中未出庫之零件之一的資料,且為所取得之出庫指示內容之一部分。再者,於第8畫面41中,零件編號20B對應於零件編號30G,而貨架編號20C對應於貨架編號30F。藉此,作業人員可詳細地確認貨架編號50D之零件50B是否為要進行出庫之零件。又,若在液晶顯示器10F顯示有第8畫面41之狀態下按下切換按鈕B(步驟S26),便移行至步驟S23,而可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7畫面40。亦即,該HT 10由於藉由按下切換按鈕N及切換按鈕B,可於液晶顯示器10F切換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並反覆地加 以顯示,因此可更正確地確認貨架編號50D之零件50B是否為要進行出庫之零件。以上係如下之步驟:操作切換按鈕N及切換按鈕B,而自被顯示於液晶顯示器10F之整體圖像20A或特徵部圖像20D中之任一者切換成另一者。
《現貨憑單之讀取》
其次,於確認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與貨架編號50D之零件50B相同之後,作業人員使用HT 10讀取被印刷於附在每個零件50B、或箱50A之現貨憑單70之第3編碼影像70B(步驟S27)。藉此,HT 10取得第3編碼影像70B所包含之零件編號70A等資料。
然後,HT 10將零件編號70A之資料與零件編號20B(零件編號30G)之資料進行比較(步驟S28)。於零件編號70A之資料與零件編號20B相互相同(滿足既定條件)之情形時,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6畫面25(參照圖7(F))。以上係如下之步驟:若利用掃描部10B讀取被印刷於具有關於所收納之零件50B之資訊之現貨憑單70之第3編碼影像70B而取得的資訊與零件編號30G一致,便顯示零件50B之出庫指示數量30J。又,若在液晶顯示器10F顯示有第6畫面25之狀態下按下切換按鈕B,便可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8畫面41。
又,於零件編號70A之資料與零件編號20B(零件編號30G)之資料不同之情形時,移行至步驟S29,而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5畫面24(參照圖7(E))。此時,第5畫面24將零件編號70A之資料與零件編號20B(零件編號30G)之資料並排地加以表 示。又,若在液晶顯示器10F顯示有第5畫面24之狀態下按下切換按鈕B,便可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8畫面41(步驟S25)。
如此,實施形態2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可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藉此,該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可使用零件之整體圖像20A進行正要出庫之零件50B是否為出庫零件之大致確認,並進一步使用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詳細地確認正要出庫之零件50B是否為出庫零件。亦即,該出庫零件特定方法由於可使用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來確認正要出庫之零件50B是否為出庫零件,因此可確實地辨別正要出庫之零件50B是否為出庫零件。又,該出庫零件特定方法藉由操作輸入部10D,可切換並顯示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亦即,該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可於作業人員需要時切換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
又,該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即便於現貨憑單70被附在錯誤之零件而非原本應附之零件、或每個零件之差異在於零件之細微部等利用整體圖像20A難以正確地特定出庫零件之情形時,亦可確實地特定出庫零件。
因此,實施形態2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亦可更正確地特定出正要出庫之零件是否為出庫零件。
<實施形態3>
實施形態3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與實施形態1及2之不同點,在於不讀取現貨憑單70之第3編碼影像70B,而讀取貨架標籤50C之第2編碼影像50F。其他構成與實施形態1或2相同,對與實施 形態1或2相同之構成標示相同符號並省略詳細的說明,且對相同之方法省略詳細的說明。
《出庫指示書之讀取》
使用圖7、10等,對實施形態3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進行說明。首先,將HT 10之電源設為ON。如此一來,HT 10便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1畫面20(參照圖7(A))。
然後,作業人員使用HT 10來讀取出庫指示書30之第1編碼影像30K。如此一來,HT 10根據所取得之管理編號30B對資料庫進行檢索。然後,HT 10取得對應於管理編號30B之組裝編號30A、機種名稱30C、出庫日期30D、組裝數量30E、貨架編號30F、零件編號30G、零件名稱30H、零件之整體圖像、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等資料。如此一來,HT 10便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9畫面60(參照圖10(A))。詳細而言,第9畫面60可表示零件之整體圖像20A、零件編號20B、及貨架編號20C等。該等零件之整體圖像20A、零件編號20B、及貨架編號20C係關於被印刷於出庫指示書30之零件編號30G之各零件中未出庫之零件之一的資料。再者,於第9畫面60中,零件編號20B對應於零件編號30G,而貨架編號20C對應於貨架編號30F。
又,若在HT 10之液晶顯示器10F顯示有第9畫面60之狀態下按下切換按鈕N,便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10畫面61(參照圖10(B))。詳細而言,第10畫面61可表示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零件編號20B、及貨架編號20C等。該等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零件編號20B、及貨架編號20C係關於被印刷於出庫指示 書30之零件編號30G之各零件中未出庫之零件之一的資料。再者,於第10畫面61中,零件編號20B對應於零件編號30G,而貨架編號20C對應於貨架編號30F。藉此,作業人員可詳細地確認貨架編號50D之零件50B是否為要進行出庫之零件。又,若在液晶顯示器10F顯示有第10畫面61之狀態下按下切換按鈕B,便可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9畫面60。亦即,該HT 10由於藉由按下切換按鈕N及切換按鈕B,而可於液晶顯示器10F切換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並反覆地加以顯示,因此可更正確地確認貨架編號50D之零件50B是否為要進行出庫之零件。亦即,該HT 10之液晶顯示器10F藉由輸入部10D之切換按鈕N及切換按鈕B之操作,來切換顯示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
《貨架標籤之讀取》
其次,於確認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與貨架編號50D之零件50B相同之後,作業人員使用HT 10讀取被印刷於貨架標籤50C之第2編碼影像50F。藉此,HT 10取得第2編碼影像50F所包含之零件編號50E、貨架編號50D等資料。
然後,HT 10將零件編號50E之資料與第9畫面60所示之零件編號20B(零件編號30G)之資料進行比較。於零件編號50E之資料與零件編號20B之資料相互相同(滿足既定條件)之情形時,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6畫面25(參照圖7(F))。亦即,若掃描部10B讀取保管有零件50B之貨架50所具備之貨架標籤50C之第2編碼影像50F,液晶顯示器10F便於既定條件下顯示零件50B 之零件之庫存量20L及出庫指示數量20G。又,若在液晶顯示器10F顯示有第6畫面25之狀態下按下切換按鈕B,便可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10畫面61。再者,亦可將貨架編號50D之資料與貨架編號20C(貨架編號30F)之資料進行比較。
又,於零件編號50E之資料與零件編號20B(零件編號30G)之資料不同之情形時,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5畫面24(參照圖7(E))。此時,第5畫面24將零件編號50E之資料與零件編號20B(零件編號30G)之資料並排地加以表示。又,若在液晶顯示器10F顯示有第5畫面24之狀態下按下切換按鈕B,便可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第10畫面61。
如此,實施形態3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可於液晶顯示器10F顯示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藉此,該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可使用零件之整體圖像20A進行正要出庫之零件50B是否為出庫零件之大致確認,並進一步使用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詳細地確認正要出庫之零件50B是否為出庫零件。亦即,該出庫零件特定方法由於可使用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來確認正要出庫之零件50B是否為出庫零件,因此可確實地辨別正要出庫之零件50B是否為出庫零件。又,該出庫零件特定方法藉由操作輸入部10D,可切換並顯示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亦即,該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可於作業人員需要時切換零件之整體圖像20A及零件之特徵部圖像20D。
因此,實施形態3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亦可更正確地特定出正要出庫之零件是否為出庫零件。
本發明並非被限定於藉由上述記載及圖式所說明之 實施形態1至3者,例如,如下之實施形態亦包含於本發明之技術範圍內。
(1)於實施形態1至3中,雖於攜帶型終端機設置條碼掃描器,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取代條碼掃描器而設置相機等。
(2)於實施形態1至3中,雖於攜帶型終端機設置數字小鍵盤等,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取代數字小鍵盤等而設置觸控面板等。
(3)作為攜帶型終端機,亦可使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型終端機等。
(4)於實施形態1至3中,資料庫雖為PC等硬碟或記憶體,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將資料庫設置於HT之內部。
(5)於實施形態1至3中,通訊部雖與資料庫進行無線通訊,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將通訊部與資料庫利用通訊線連接,而進行有線通訊。

Claims (3)

  1. 一種出庫零件特定方法,係使用攜帶型終端機者,該攜帶型終端機具備有:掃描部,其讀取資訊編碼;及顯示部,其利用上述掃描部讀取上述資訊編碼,並顯示與上述資訊編碼建立對應關係之資訊;如此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其一特徵在於,其具備有如下之步驟:利用上述掃描部讀取被印刷於具有關於要進行出庫之出庫零件之資訊之出庫指示書的第1資訊編碼,而自保存有關於上述出庫零件之資訊之資料庫,取得包含對應於上述第1資訊編碼之上述出庫零件之整體圖像、表示上述出庫零件之特徵之特徵部圖像、上述出庫零件之零件編號、及表示收納有上述出庫零件之貨架之部位之貨架編號的資訊,並至少將上述貨架編號與上述整體圖像一起顯示於上述顯示部;若利用上述掃描部讀取被印刷於具有關於上述貨架之部位之資訊之貨架標籤之第2資訊編碼所取得的資訊、與上述零件編號或上述貨架編號中之至少一者一致,則至少將上述零件編號與上述特徵部圖像一起顯示於上述顯示部;以及若利用上述掃描部讀取被印刷於具有關於所收納之上述出庫零件之資訊之現貨憑單之第3資訊編碼所取得的資訊、與上述零件編號一致,則至少將上述出庫零件之出庫指示數量顯示於上述顯示部。
  2. 一種出庫零件特定方法,係使用攜帶型終端機者,該攜帶型終端機具備有:掃描部,其讀取資訊編碼;顯示部,其利用上述掃描部讀取上述資訊編碼,並顯示與上述資訊編碼建立對應關係之資 訊;及操作部,其切換被顯示於上述顯示部之資訊;如此之上述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其特徵在於,其具備有如下之步驟:利用上述掃描部讀取被印刷於具有關於要進行出庫之出庫零件之資訊之出庫指示書的第1資訊編碼,而自保存有關於上述出庫零件之資訊之資料庫,取得包含對應於上述第1資訊編碼之上述出庫零件之整體圖像、表示上述出庫零件之特徵之特徵部圖像、及上述出庫零件之零件編號之資訊,並至少將上述零件編號與上述出庫零件之整體圖像或上述特徵部圖像中之任一者一起顯示於上述顯示部;操作上述操作部,而將被顯示於上述顯示部之上述整體圖像或上述特徵部圖像中之任一者切換為另一者;以及若利用上述掃描部讀取被印刷於具有關於所收納之上述出庫零件之資訊之現貨憑單之第3資訊編碼所取得的資訊、與上述零件編號一致,則至少顯示上述出庫零件之出庫指示數量。
  3. 如請求項1或2之出庫零件特定方法,其中,於上述特徵部圖像顯示有上述出庫零件的尺寸。
TW107107449A 2017-03-13 2018-03-06 出庫零件特定方法 TWI7339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46980 2017-03-13
JP2017046980A JP6837874B2 (ja) 2017-03-13 2017-03-13 出庫部品特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9679A true TW201839679A (zh) 2018-11-01
TWI733993B TWI733993B (zh) 2021-07-21

Family

ID=63681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7449A TWI733993B (zh) 2017-03-13 2018-03-06 出庫零件特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837874B2 (zh)
TW (1) TWI73399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4181A (zh) * 2022-04-11 2022-05-10 广州市开富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配件的精确查找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15206B1 (ko) * 2022-11-22 2023-03-29 (주)샘터 스마트 목형 투 포인트 적치대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98504A (ja) * 1987-10-06 1989-04-17 Daifuku Co Ltd 荷物保管設備
JP3211526B2 (ja) * 1993-12-21 2001-09-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ピ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JP4506547B2 (ja) * 2005-04-26 2010-07-21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ピッキング設備
JP2008247574A (ja) * 2007-03-30 2008-10-16 Jfe Steel Kk 出荷時照合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8537004B2 (en) * 2009-09-30 2013-09-17 Carefusion 303, Inc. Verification of dispensed items
JP5259554B2 (ja) * 2009-11-09 2013-08-07 株式会社カネシン 商品出荷処理支援装置、商品出荷処理支援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4181A (zh) * 2022-04-11 2022-05-10 广州市开富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配件的精确查找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50126A (ja) 2018-09-27
TWI733993B (zh) 2021-07-21
JP6837874B2 (ja) 2021-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72395B2 (ja) 電子棚札システム
JP2002074261A (ja) 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
JP4765357B2 (ja) 部品の組立作業支援システム
TW201839679A (zh) 出庫零件特定方法
JP2013209206A (ja) ピ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JP2000276534A (ja) 製品付帯情報の表示方法、その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表示記録媒体
JP2014136376A (ja) 制御装置及びプリンタ
JP2009059055A (ja) 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5359151B2 (ja) 売上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269211A (ja) 電子カレンダ装置
JP2013200650A (ja) 帳票読取システム
JP2006195624A (ja) 商品発注システム及び発注方法
JP2019040535A (ja) 売上データ処理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056184A (ja) 携帯型端末装置
JP2009211297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2009165542A (ja) 電子棚札及び商品管理システム
JP4429180B2 (ja) サーバ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346646A (ja) 輸送物追跡用携帯端末機
CN104750353B (zh) 数据导览装置、数据导览方法及结构化编码图样产生装置
JP2004326686A (ja) 光学的情報読取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
JPH11316784A (ja) 商品注文装置
JP2007072903A (ja) 図書管理方法、図書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図書管理装置
JP2022105337A (ja)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JP2004303158A (ja) 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ビス提供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受注装置
JP2007257607A (ja) 生産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端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