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04582A - 縫紉設備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縫紉設備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04582A
TW201704582A TW105113091A TW105113091A TW201704582A TW 201704582 A TW201704582 A TW 201704582A TW 105113091 A TW105113091 A TW 105113091A TW 105113091 A TW105113091 A TW 105113091A TW 201704582 A TW201704582 A TW 20170458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wing
distance
seam
distance setting
setting mea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3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20980B (zh
Inventor
亞圖爾 韓克曼
湯瑪士 諾提吉
尼可萊 伊薩克
Original Assignee
都寇帕鷹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都寇帕鷹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都寇帕鷹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4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45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0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098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35/02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cilitating seaming; Hem-turning elements; Hemmer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35/06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ttaching bands, ribbons, strips, or tapes or for binding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00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 D05B3/10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for making piped opening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3/00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ewing machines for supplying or removing the work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7/00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ewing machines for slitting, grooving, or cut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縫紉設備及其操作方法。縫紉設備具有用於將附加縫料部分縫製在基礎縫料部分上的縫紉機。縫紉設備具有縫料支承板。具有兩個夾持區段的縫料夾具用於抵靠縫料支承板壓住縫料,在要產生的線縫的每一側有一個夾持區段。至少一個距離設定裝置用於設定夾持區段之間橫向於縫製方向的距離。所述距離設定裝置具有撥盤。可使用該縫紉設備實現各種操作方法,其中使用所述距離設定裝置。結果得到這樣一種縫紉設備,其中縫製過程的實現期間的靈活性得以提高。

Description

縫紉設備及其操作方法
通過引用將德國專利申請DE 10 2015 207 758.6的內容併入。
發明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縫料夾具的縫紉設備,所述縫料夾具具有用於抵靠縫料支承板壓住縫料的兩個夾持區段,在要產生的線縫的每一側有一個夾持區段。本發明還涉及用於這種縫紉設備的操作方法。
例如由DE 198 45 624 C1已知上述類型的縫紉設備。由DE 89 06 434 U1、DE 198 45 624 C1和DE 102 16 810 A1已知另外的縫紉設備。
本發明的一項任務是以提高進行縫製過程時的靈活性的方式進一步研發一種上述類型的縫紉設備。
根據本發明,通過一種縫紉設備來解決此項任務,所述縫紉設備包括:- 用於將附加縫料部分縫製在基礎縫料部分上的縫紉機, - 縫料支承板,- 具有用於抵靠縫料支承板壓住縫料的兩個夾持區段的縫料夾具,在要產生的線縫的每一側有一個夾持區段,- 用於設定夾持區段之間橫向於縫製方向的距離的至少一個距離設定裝置,- 其中距離設定裝置作用在調節絲桿上。
還通過以下兩種操作方法來解決此項任務,即,用於利用根據本發明的縫紉設備將附加縫料部分縫製在基礎縫料上的操作方法,該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利用縫料夾具將附加縫料部分固定在基礎縫料部分上,- 開始縫製過程以產生線縫,- 在縫製過程中致動所述至少一個距離設定裝置以改變夾持區段之間橫向於縫製方向的距離,以及用於利用根據本發明的具有雙針縫紉機的縫紉設備將附加縫料部分縫製在基礎縫料部分上的操作方法,該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利用縫料夾具將附加縫料部分固定在基礎縫料部分上,- 進行縫製過程以產生線縫,所述線縫被實現為具有兩個單獨的線縫的雙線縫,- 兩個單獨的線縫彼此分開地橫向於縫製方向延伸且單獨的線縫之間具有一距離,- 在縫製過程之後致動所述至少一個距離設定裝置以 設定夾持區段之間橫向於縫製方向的距離,從而使縫料橫向於縫製方向展開,- 在單獨的線縫之間使用刀片組件的刀片切割縫料以沿著縫製方向產生縱向槽縫。
根據本發明,已發現用於使用調節輪設定夾持區段之間橫向於縫製方向的距離的至少一個距離設定裝置能以有利方式使縫紉設備的操作更靈活。例如,當附加縫料片為滾邊(Paspel)、織帶或封邊帶時,可針對橫向於縫製方向的封邊寬度且尤其是各種線縫距離快速且不費很大力氣地調節縫料夾具。可以簡單地設定橫向於縫製方向的夾具位置。也可設定或修正橫向於縫製方向例如相對於縫紉設備的角切割刀片的偏移。實現了相關縫料夾具的優化保持。縫紉設備可以是雙針縫紉機。調節絲桿允許精確的距離設定,同時優化縫料夾具的穩定性。調節絲桿可以是梯形絲桿。
包括調節輪的距離設定裝置允許對夾持區段之間橫向於縫製方向的距離進行方便的設定。距離設定裝置可被實施為撥盤。
被設計為手輪的調節輪允許手動調節距離設定裝置以限定夾持區段之間橫向於縫製方向的距離。
調節輪被馬達驅動的馬達驅動撥盤的設計允許夾持區段之間橫向於縫製方向的距離的受控限定。用於撥盤的驅動馬達可以是步進電機。馬達距離限定可與縫製過程同步和/或根據縫製過程的設置來進行。
調節絲桿的絲桿軸線與夾具樞轉軸線--縫料夾具可圍繞該樞轉軸線在釋放位置與夾持位置之間樞轉--共軸地延伸的絲桿結構使得具有距離設定裝置的縫料夾具的設計緊湊且穩定。
各自都包括分派給其的距離設定裝置的兩個夾持區段提高了距離限定的靈活性。原則上,不僅可限定夾持區段之間橫向於縫製方向的距離,而且可限定夾持區段橫向於縫製方向的整體位置。因此,可使用兩個距離設定裝置橫向於縫製方向一起調節夾持區段,同時維持它們彼此之間的距離。
距離設定裝置的獨立致動-其中兩個距離設定裝置可彼此獨立地被致動-進一步提高了距離限定的靈活性。代替這種獨立的致動,也可設想兩個距離設定裝置之間的強制聯接。
可在限定夾持區段距離的同時致動用於切割縫料的刀片組件。
可借助於縫紉設備的中央控制器來實現同步。
根據請求項9所述的操作方法的優點與上文已參照根據本發明的縫紉設備說明的優點相同。在縫製過程中橫向於縫製方向的夾持區段之間的距離變化或一般而言夾持區段的位置變化使得能實現靈活的縫製效果。例如,當縫製有邊口袋(Paspeltasche)、開縫口袋(Paspeltaschen)或搭蓋口袋(Pattentaschen)時,可產生新的且迄今為止難以實現的口袋形狀,例如具有彼此呈楔形形式延伸的單獨線縫或具有 弧形或波形的單獨線縫的口袋形狀。
各夾持區段的距離設定裝置以兩者均在縫製過程中被致動的方式進行致動的優點與上文已經說明的優點相同。此致動可以是非獨立的和/或獨立的致動。在縫製過程中也可以在非獨立的和獨立的致動之間切換。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可用於準備用於切割過程的縫料。原則上,也可以使用這種方法來影響單獨的線縫之間橫向於縫製方向的距離,其中夾持區段的展開將保證縫料橫向於縫製方向被充分預拉緊以確保安全的切割。可為了偏移修正-其中修正角切線位置與袋口切線位置之間的偏移-而實現縫料夾具的夾持區段的相應橫向調節,其中該修正是通過致動所述至少一個距離設定裝置而實現的。因此,距離限定適用於該偏移修正而不需要改變距離的絕對值。或者,也可利用所述至少一個距離設定裝置的致動來改變夾持區段之間橫向於縫製方向的距離。
1‧‧‧縫紉設備
2‧‧‧縫製方向
3、4‧‧‧縫紉針
5‧‧‧縫紉機
6‧‧‧(封邊)供給裝置
7‧‧‧支承板
8‧‧‧縫料夾具
9、9b‧‧‧夾持區段
9a‧‧‧夾持區段/縫料夾具
10a、10b‧‧‧夾具保持器
11‧‧‧夾具樞轉驅動器
11a、11b‧‧‧夾具回轉驅動器
12‧‧‧顯示器
13‧‧‧壓銷
14‧‧‧框架
15‧‧‧提升缸
16‧‧‧壓銷面
17‧‧‧壓頭
17a‧‧‧下壓點
18‧‧‧針輸送裝置
19‧‧‧臂軸
20‧‧‧臂
21‧‧‧手輪
22‧‧‧偏心輪
23‧‧‧變速傳動機構
24‧‧‧支架
25‧‧‧副軸
26‧‧‧傳動軸
26a‧‧‧偏轉桿
27‧‧‧針輸送切換裝置
28‧‧‧往復式活塞/提升缸
29‧‧‧框架桿
30‧‧‧往復式活塞
30a‧‧‧阻擋部/轉移桿
30b‧‧‧螺釘
31‧‧‧配對阻擋部
32‧‧‧調節裝置
33‧‧‧撥盤/調節輪
34‧‧‧牽拉彈簧
35‧‧‧傳動機構槓桿
36‧‧‧針桿聯動軸
37‧‧‧針桿聯動裝置
38‧‧‧針桿
39‧‧‧針托架
40‧‧‧針輸送振盪軸線
41‧‧‧(中央)控制器
42‧‧‧臂軸曲柄
43‧‧‧螺紋槓桿
56‧‧‧支承面
86‧‧‧樞轉軸線
87a、87b‧‧‧支承座
88、88a、88b、97a、97b‧‧‧距離設定裝置
89a、89b、98a、98b‧‧‧撥盤
90a‧‧‧調節絲桿
91a‧‧‧軸承
92a‧‧‧絲桿螺母
93a‧‧‧鉸接連接部
94a‧‧‧連接孔眼
95a‧‧‧聯接桿
96a‧‧‧提升驅動部
99a‧‧‧凸輪帶
100a‧‧‧小齒輪驅動器
101a‧‧‧驅動軸
102a‧‧‧距離設定馬達/步進電機
102b‧‧‧步進電機
103‧‧‧雙線縫
104、105‧‧‧線縫
106‧‧‧袋口切線
107、108‧‧‧角切線
111‧‧‧基部框架
112‧‧‧滑片
113‧‧‧位置限定裝置
113a‧‧‧(第一)位置固定單元
113b‧‧‧(第二)位置固定單元
114、122‧‧‧定位線
115、119‧‧‧定位銷
116‧‧‧定位銷接納部
117‧‧‧組件接納部
118‧‧‧相對定位方向
120‧‧‧長形定位孔
A、B‧‧‧距離
B1、B2‧‧‧距離值
KA‧‧‧夾具驅動器
KR‧‧‧夾具框架
M‧‧‧中央對稱平面
現在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
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縫紉設備的側視圖;圖2示出從圖1的觀察方向II看的正視圖;圖3和4示出縫紉設備的縫紉機側組件的透視圖;圖5和6示出縫紉設備的縫紉機的包括針輸送驅動裝置和源自臂軸的設定構件的針輸送組件的透視圖;圖7示出「手輪設定」實施例變型中的縫紉設備的縫料 夾具的驅動和保持構件的組件的側視圖;圖8示出從圖7中的觀察方向VIII看的組件的視圖,其中該觀察方向相當於縫製方向;圖9示出圖8中的細節IX;圖10示出與圖7相似的圖,其中已從圖7的觀察方向省略了夾具保持構件的前U形支承座;圖11和12示出根據圖7的組件的透視圖;圖13至17示出採用與圖7、8和10至12相似的「馬達驅動設置」設計的縫料夾具的保持和驅動構件的組件的圖;圖18至20示出可借助於縫紉設備產生的線縫設計和袋口的示意性變型;以及圖21示出縫紉設備的主要構件的總體視圖。
圖1和2示意性地示出尤其用於生產具有袋口的有邊口袋的縫紉設備1的主要構件。附加縫料部分,例如滾邊或封邊帶,可使用縫紉設備1縫製在基礎縫料部分如褲子或夾克部分上。也可使用該縫紉設備縫製搭蓋口袋或挖袋(Leistentaschen)。
封邊或搭蓋折疊和供給裝置6位於縫紉設備1的縫紉機5的縫紉針3、4(例如參見圖5和6)在縫製方向2(參見圖2中的方向箭頭)上的上游。從現有技術已知該封邊供給裝置6的基本功能。在這方面我們引用已有的出版物DE 100 16 410 C1、DE 199 26 866 C1和DE 198 45 624 C1及其中列舉的參考文獻。
因此,縫紉機5是雙針縫紉機。從EP 2 206 819 A1已知這種雙針縫紉機的原理。
縫製方向2沿著圖3和21中示出的笛卡爾xyz座標系的x方向延伸。
縫料位於縫紉設備1的支承板7上。支承板7預先確定支承面56。
縫料夾具8用於將縫料壓在要在支承板7上產生的線縫的相應一個側面上並用於沿縫製方向2輸送縫料。縫料夾具8的主要構件-即面向觀察者的夾持區段9a和用剖視圖示出的夾具保持器10a以及夾具驅動器KA-為此被分派給縫料夾具8並在圖2中被部分示意性地示出。縫料夾具8的夾持區段9可借助於下文將更詳細地描述的夾具樞轉驅動器11樞轉。
縫紉設備1的可以是觸控式螢幕的可操作的顯示器12用於選擇縫製程式、輸入縫製資料和監視縫製過程。
用於在將基礎縫料部分放置在支承板7上之後並在將基礎縫料部分與附加縫料部分接合之前壓住基礎縫料部分的壓銷13是縫紉設備1的一部分。在使用壓銷13將基礎縫料部分固定在支承板7上之後,操作人員可將基礎縫料部分對準並撫平。
壓銷13裝配在縫紉設備1的也支承供給裝置6的框架14(參見圖4)上。壓銷13可借助提升缸15以受控方式在回縮中立位置和圖中所示的伸出下壓位置之間移位。
壓銷13沿著豎直的壓銷面16延伸(參見圖1)。壓銷面16 平行於縫製方向2延伸。壓銷面16落在縫紉機5的兩個針3、4之間的對稱平面上。壓銷13與豎直方向成有限角度α(參見圖2)沿著壓銷面16延伸,且因此斜著延伸。在所示的示例性實施例中,該角度α為約5°。
壓銷13的下壓點17a-即在沒有基礎縫料部分被支承的情況下壓銷13的自由端處的壓頭17在支承板7上的支承點-位於縫紉針3、4的縫料插入位置在縫製方向2上的上游,即縫紉機5的針腳形成區域的上游。
縫紉機5可實現縫料的可選擇的-例如分階段的-可切換針輸送。
圖5和6示出了用於產生針輸送的針輸送裝置18的細節,其中插入到縫料中的縫紉針3、4沿縫製方向2輸送縫料。
針輸送操作源自沿著縫紉機5的臂20延伸的臂軸19。臂軸19在自由端與可手動致動的手輪21不可旋轉地連接。
臂軸19經由偏心輪22作用於針輸送變速傳動機構23。變速傳動機構23被設計為鞍座機構。
在縫製操作期間,臂軸19由圖中未示出的驅動馬達動力驅動,所述驅動馬達例如可位於支架24或縫紉機5的支承板7下方的基板中。
變速傳動機構23實現平行於臂軸19延伸的針輸送裝置18的副軸25的振盪驅動。副軸25的振盪角度或振盪幅度由變速傳動機構23的相關傳動設置來限定。該傳動設置借助於與變速傳動機構23協作並且也平行於臂軸19延伸的傳動軸26來實現。根據傳動軸26的角位置,在縫製方向2上產生 針輸送的不同輸送升程。
可借助針輸送切換裝置27來切換傳動軸26的角位置。針輸送裝置18可在第一輸送位置(在圖5和6中示出)和第二輸送位置之間切換,所述第一輸送位置是縫紉針3、4不將輸送升程傳遞到縫料上的中立位置,在所述第二輸送位置縫紉針3、4使用針輸送裝置18將與第一輸送位置的輸送升程不同的針輸送升程傳遞到縫料。
提升缸28是針輸送切換裝置27的一部分並固定在縫紉機5的底板上的框架桿29上,且其往復式活塞30經由偏轉桿26a作用於傳動軸26以使之樞轉。
借助與傳動軸26不可旋轉地連接的球形阻擋部30a來限制往復式活塞30的最大升程。阻擋部30a用於限定第二輸送位置並限定傳動軸26的振盪位置,和由此針輸送的最大輸送升程。阻擋部30a的阻擋位置可使用調節裝置32進行調節。調節裝置32包括可手動致動的撥盤33,可使用撥盤33設定最大輸送升程及由此針腳長度,通過在第二輸送位置的針輸送來限定最大輸送升程。阻擋部30a抵靠在撥盤33的螺釘30b上。
當往復式活塞30縮回時借助永久地固定於殼體且在此未示出的用於阻擋部30a的配對阻擋部31來限定最小升程,即針輸送的最小輸送升程。最小升程為0mm。在最小升程位置,即在阻擋部30a抵靠在配對阻擋部31上時,因此不發生針輸送。
往復式活塞28因此經由轉移桿30a以振盪方式作用在 代表致動軸的傳動軸26上,致動軸的位移角度是對沿縫製方向2的針輸送升程的衡量。
牽拉彈簧34用於將傳動軸26預拉緊在圖5和6所示的中立位置「無輸送升程」。
由變速傳動機構23限定的副軸25的振盪幅度由傳動機構槓桿35傳遞到針桿聯動軸36。針桿聯動軸36的振盪幅度因此由副軸25的振盪幅度限定。針桿聯動軸36也平行於臂軸19延伸。
針桿聯動軸36與用於針桿38的針桿聯動裝置37不可旋轉地連接,兩個縫紉針3和4借助針托架39裝配在針桿38上。
根據針桿聯動軸36的振盪幅度,針3、4圍繞針輸送振盪軸線40振盪。借助撥盤33來限定在第二輸送位置-即往復式活塞30向上伸出至螺釘30b的附近、阻擋部30a的肩部時-的針振盪角度及由此限定最大針輸送升程。
提升缸28與縫紉設備1的中央控制器41信號連接。提升缸15和提升缸28以及用於臂軸19的驅動馬達例如由控制器41控制。
圖5和6中還示出了用於針桿38和螺紋槓桿43的上下致動的臂軸曲柄42。
在縫紉機5的操作期間,針輸送可作為一個選項被切換。為此,縫製過程以被限定的第一針輸送升程開始。在縫製過程中,針輸送升程然後可切換為與第一針輸送升程不同的被限定的第二針輸送升程。該第二針輸送升程暫時借助於撥盤33被限定。或者,在這裡未示出的實施例中, 第二針輸送升程也可由控制器41限定。這例如可借助於調節輪33類型的馬達驅動的調節輪來實現。
作為縫製過程中的一個選項被切換的針輸送可用於支持不同的縫料輸送。因此可考慮在縫製過程中產生的特徵,例如縫製較厚的縫料層或克服輸送障礙。例如可根據縫料厚度的記錄來控制針桿輸送升程的切換。為此,當達到限定的縫料厚度時,控制器41可通過與這裡未示出的縫料厚度感測器通信來致動提升缸28以對針輸送進行切換。切換針輸送也可根據所測得的縫料輸送速度來實現。為此,例如借助於光感測器來測量縫製過程中的縫料輸送速度。如果縫料輸送速度低於容許值,則可再次借助於控制器41通過致動提升缸28來對針輸送進行切換。
現在將以兩個實施例變型的形式參照圖7及後面的圖更詳細地描述可調節的縫料夾具8。包括夾持區段9並例如如圖2、7和13中那樣面對觀察者的縫料夾具8的構件在下文中用字母“a”標識,而背對觀察者的縫料夾具8的夾持區段9的構件用字母“b”標識。
兩個夾持區段9a、9b關於中央對稱平面M基本上鏡像對稱地構成,這是在下文中僅詳細描述兩個夾持區段之一9a即可的原因。
縫料夾具8的各夾持區段9a、9b具有夾具保持器10a、10b,該夾具保持器可圍繞橫向於縫製方向2延伸的水平樞轉軸線86在提升釋放位置(在圖2中示出)和夾持位置之間樞轉。為此,夾具保持器10a、10b均可樞轉地安裝在U形支承 座87a、87b中。支承座87a、87b是夾具框架KR的一部分,夾具框架KR又與縫紉設備1的框架連接。夾具框架KR及其夾持區段9a、9b可借助於由控制器41控制的夾具驅動器KA(參見圖2)沿縫製方向2移位。
距離設定裝置88用於限定夾持區段9a、9b之間橫向於縫製方向2的距離。圖8所示的兩個夾具保持器10a、10b之間的距離A是對夾持區段9a、9b之間橫向於縫製方向2的該距離的衡量。兩個夾持區段9a、9b中的每一個都具有分派給它的距離設定裝置88a、88b。
距離設定裝置88a具有在根據圖9至12的實施例中由手輪構成的調節輪或撥盤89a。撥盤89a可從外部接近以供手動致動並與調節絲桿90a不可旋轉地連接。調節絲桿90a利用軸承91a經由樞轉軸承軸向和徑向地安裝在支承座87a的支腿的兩側。
用於夾持區段9a、9b圍繞樞轉軸線86的回轉驅動的夾具回轉驅動器11a、11b被設計為氣缸並固定在相關支承座87a、87b的基部上。
絲桿螺母92a被設計成與調節絲桿90a相配。其還被設計為用於相關的夾具保持器10a、10b的懸掛托架。
調節絲桿92a及由此縫料夾具9a經由具有與聯接桿95a接合的長形孔連接孔眼94a的鉸接連接部93a與夾具回轉驅動器11a可操作地連接。長形孔連接孔眼94a與夾具保持器10a配合。聯接桿95a裝配在夾具回轉驅動器11a的提升驅動部96a上。提升驅動部96a因此是往復式活塞。
夾具回轉驅動器11a也可以被設計為步進電機而不是驅動缸。
聯接桿95a水平地延伸,且因此首先平行於樞轉軸線86且其次平行於待設定的距離A。
兩個距離設定裝置88a、88b可彼此獨立地被致動。
借助於縫料夾具8在縫製方向2上的縫料輸送由夾具驅動器KA驅動。
可使用可手動致動的距離設定裝置88a、88b對縫料夾具實現對夾持區段9a、9b之間的距離A的簡單調節。這例如可以用於產生不同長度或寬度的有邊口袋,為此在雙線縫的各線縫之間的不同距離下產生雙線縫,不需要費力地進行調節。
現在將參照圖13至17描述具有可用馬達調節的距離A的縫料夾具的又一替換實施例。與上文已經參照圖1至12且尤其是參照圖8至12描述的構件相同的構件已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標識並且將不再詳細說明。
代替手輪,根據圖13至17的實施例的距離設定裝置97a具有馬達驅動設計的調節輪或撥盤98a。後者採用與凸輪帶99a嚙合的齒輪形式,凸輪帶99a又由小齒輪驅動器100a驅動。小齒輪驅動器100a由距離設定馬達102a的驅動軸101a驅動,驅動軸101a又靠近夾具回轉驅動器11a安裝在支承座87a的基部上。
驅動軸101a平行於調節絲桿90a延伸。
例如可使用縫料夾具8來實現縫紉設備1的以下操作方 法以將附加縫料縫製在基礎縫料部分上:在通過使縫料夾具8的夾持區段9a、9b樞轉到夾持位置(由夾具回轉驅動器11a、11b驅動)而固定基礎縫料部分並將附加縫料部分折疊到基礎縫料部分上之後,開始用於產生線縫和可能的袋口的縫製過程。在該縫製過程中,距離設定裝置97a、97b中的至少一個現在可被調節以改變夾持區段9a、9b之間橫向於縫製方向2的距離A。在縫製過程中尤其可致動兩個距離設定裝置97a、97b。該致動例如可借助於這裡未示出的強制控制也彼此獨立地實現。
通過控制相關的步進電機102a、102b來實現距離設定裝置97a、97b的這種致動。該致動以及夾具回轉驅動器11a、11b的控制借助於控制器41來實現。
在致動距離設定裝置88a後,支承座連接孔眼94a沿著聯接桿95a滑動,從而提供用於絲桿螺母92a相對於附接在框架上的夾具回轉驅動器11a的一定自由度的位移。
可將包含對上述距離設定裝置88a、88b或97a、97b的使用的方法用於產生具有橫向於線縫方向彼此相距一定距離定位的兩個單獨的線縫的雙線縫。
在下文中將參照圖18至20所示的邊緣幾何形狀更詳細地說明這一點。待產生的雙線縫103具有兩個單獨的線縫104、105,其彼此之間橫向於縫製方向2的距離使用B標識。借助於這裡未示出的刀片組件產生的袋口切線106形式的縱向切線在這些單獨的線縫104、105之間延伸。
使用縫紉設備1的這裡未示出的角切割組件產生的角 切線107、108的位置在圖18中被示出為在沿縫製方向2觀察時位於袋口切線106的上游和下游。角切割組件以及用於切割縫料以在縫製方向2上產生長形槽的刀片組件的可能設計的細節可在DE 198 54 624 C1中找到。
可借助於可手動致動的距離設定裝置88a、88b或馬達驅動的距離設定裝置97a、97b將夾持區段9a、9b的夾持位置調節為單獨的線縫104、105之間橫向於縫製方向2的期望距離B。角切線107、108和袋口切線106的位置之間也橫向於縫製方向2的可能偏移C也可借助於距離設定裝置88a、88b或97a、97b來修正。為此,對於兩個夾持區段9a、9b的相應橫向移位而言,兩個距離設定裝置88a、88b或97a、97b都可通過手動撥盤89a、89b的相應致動或借助撥盤98a、98b的馬達致動而被致動,使得兩個夾持區段9a、9b在維持距離A的同時沿橫向於縫製方向2的同一方向移位以補償偏移C。
可借助於距離設定裝置97a、97b實現的其它邊緣幾何形狀的示例在圖19和20中示出。
對於根據圖19的邊緣幾何形狀,單獨的線縫104和105之間的距離B在值B1和B2之間單調地變化。在縫製方向2上在前的距離值B1可大於在縫製方向上在後的距離值B2。反向關係B1<B2也是可能的。距離值B1和B2之間的變化是事實上單調的也並不重要。原則上,可以實現值B1和B2之間的幾乎任何連續的距離順序。因此,單獨的線縫104、105可直線延伸,如圖19所示,或順循不同的連續路徑,例如弧形路徑、正弦形路徑或其它路徑。
原則上,B1=B2也可一般地適用,由此將在單獨的線縫104、105的起點和端點之間的至少一個線縫區域中限定除B1=B2以外的距離值B。
借助於通過距離設定裝置97a、97b限定的夾持跨度來實現單獨的線縫104、105之間的距離B的值的變化。在縫料夾具8的夾具設置中的夾持距離A小的情況下,即在橫向於縫製方向2的方向上提供較大量的縫料的情況下,這導致單獨的線縫104、105之間較大的距離B。當夾持區段9a、9b展開時,即當距離A擴大時,與上述情況相比夾持區段9a、9b之間留下的縫料較少,這有效地導致單獨的線縫104、105之間的距離B的減小。因此,限定單獨的線縫104、105之間的距離B以改變縫紉針3、4之間橫向於縫製方向2的距離並非絕對必要。
對於這種線縫產生,距離設定裝置97a、97b因此在縫製過程中被致動以改變夾持區段9a、9b之間橫向於縫製方向2的距離。
在單獨的線縫104、105之間具有恒定距離B(儘管致動了距離設定裝置97a、97b)的邊緣幾何形狀的一個示例在圖20中示出。兩個單獨的線縫104、105呈弧形彼此平行地延伸。該弧形順循單獨的線縫104、105之間的袋口切線106。這種邊緣幾何形狀可通過利用夾具驅動器KA在夾具朝縫料前移的情況下同步致動距離設定裝置97a、97b來實現。
被驅動的距離設定裝置97a、97b的另一種致動模式可簡化袋口切線106的切割。為此,夾持區段9a、9b橫向於縫 製方向2的展開及由此距離A的擴大在相應產生了單獨的線縫104、105的線縫區段之後進行,由此縫料的切割於是跟隨在展開之後以借助刀片組件產生袋口切線106。
圖21示出縫紉設備1的主要構件的總體透視圖。
包括夾具框架KR的縫料夾具8由覆蓋罩110覆蓋。
縫紉設備1具有基部框架111,該基部框架支承縫紉機5和用於將縫料供給到針腳形成區域的上述縫料供給輸送構件,以及也在上文描述的用於從針腳形成區域移除縫料的縫料移除構件。基部框架111包括支承板7。支承板7提供支承面56。支承面56通過笛卡爾座標系的支承座標軸x和y拉緊(參見圖3)。
縫紉設備1的滑片112安裝在支承板7的區域中。縫料在輸送期間沿著滑片112滑動。
滑片112沿著兩個支承座標軸x和y相對於支承板7在支承面56上的位置提供了縫紉設備1的精確位置限定裝置113。位置限定裝置113具有第一位置固定單元113a。該第一位置固定單元限定滑片112沿著兩個支承座標軸x和y相對於支承板7在支承面56上的精確相對定位點。該相對定位點的x、y座標在圖21中借助定位線114表示。第一位置固定單元113a由與滑片112中的定位銷接納部116協作的定位銷115形成。定位銷接納部116由滑片112中的貫通開口形成。定位銷115插入到支承板7的組件接納部117中。
位置限定裝置113的第二位置固定單元113b限定滑片112沿著兩個支承座標軸x和y之一-亦即沿著支承座標軸 x-相對於支承板7在支承面56上的精確相對定位方向118。第二位置固定單元113b由與在滑片112中實現的長形定位孔120協作的另一定位銷119形成。長形定位孔120沿著第二位置固定裝置113b的相對定位方向118-即沿著x方向-延伸。第二位置固定裝置113b的定位銷119又固定在支承板7中的組件接納部121中。第二位置固定裝置113b的定位銷119的x、y座標在圖21中通過另一定位線122示出。
兩個位置固定單元113a、113b在支承面56上彼此相距比滑片112在支承面56上的最大跨度的50%大的距離,該距離因此大於滑片112在支承面56上的對角跨度的一半。兩個位置固定單元113a、113b彼此之間的該距離事實上等於滑片112的該最大對角跨度的80%以上。
在構造縫紉設備1期間,在縫紉設備1的完成狀態下必須相對於滑片112彼此精確對準的所有構件都必須通過準備的方式以精確限定的相對於基部框架111的x、y定位進行定位。由於借助位置限定裝置113精確地確定了滑片112在支承面56上的x、y相對位置,這些構件相對於滑片112的精確x、y定位於是被自動提供。例如,這些構件是縫紉機5、封邊供給裝置6和縫料夾具8。
9a‧‧‧夾持區段/縫料夾具
9b‧‧‧夾持區段
10a、10b‧‧‧夾具保持器
87a、87b‧‧‧支承座
90a、90b‧‧‧調節絲桿
91a‧‧‧軸承
92a、92b‧‧‧絲桿螺母
97a、97b‧‧‧距離設定裝置
98a、98b‧‧‧撥盤
99a、99b‧‧‧凸輪帶
100a‧‧‧小齒輪驅動器
102a‧‧‧距離設定馬達/步進電機
102b‧‧‧步進電機

Claims (12)

  1. 一種縫紉設備,包括:- 用於將附加縫料部分縫製在基礎縫料部分上的縫紉機,- 縫料支承板,- 具有用於抵靠所述縫料支承板壓住縫料的兩個夾持區段的縫料夾具,在要產生的線縫的每一側有一個夾持區段,- 用於設定所述夾持區段之間橫向於縫製方向的距離的至少一個距離設定裝置,- 其中所述距離設定裝置作用在調節絲桿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縫紉設備,其中,所述距離設定裝置包括調節輪。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縫紉設備,其中,所述調節輪被設計為手輪。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縫紉設備,其中,所述調節輪是馬達驅動的。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縫紉設備,其中,所述調節絲桿的絲桿軸線與夾具樞轉軸線共軸地延伸,所述縫料夾具能圍繞所述夾具樞轉軸線在釋放位置和夾持位置之間樞轉。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縫紉設備,其中,所述兩個夾持區段中的每個夾持區段都包括分派給該夾持區段的距離設定裝置。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縫紉設備,其中,所述兩個距離設定裝置能彼此獨立地被致動。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縫紉設備,其中,包括用於切割所述縫料的刀片組件。
  9. 一種用於利用如請求項1所述的縫紉設備將附加縫料部分縫製在基礎縫料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利用所述縫料夾具將所述附加縫料部分固定在所述基礎縫料部分上,- 開始縫製過程以產生所述線縫,- 在縫製過程中致動所述至少一個距離設定裝置以改變所述夾持區段之間橫向於縫製方向的距離。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利用縫紉設備進行的方法,其中所述兩個夾持區段中的每一個夾持區段都包括分派給該夾持區段的距離設定裝置,其中,每個夾持區段的距離設定裝置都在縫製過程中被致動。
  11. 一種用於利用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雙針縫紉機的縫紉設備將附加縫料部分縫製在基礎縫料部分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利用所述縫料夾具將所述附加縫料部分固定在所述基礎縫料部分上,- 進行縫製過程以產生線縫,所述線縫被實現為雙線縫,所述雙線縫具有彼此分開地橫向於所述縫製方向延伸的兩個單獨的線縫並在所述單獨的線縫之間具有一距離, - 在所述縫製過程之後致動所述至少一個距離設定裝置以設定所述夾持區段之間橫向於所述縫製方向的距離,從而使所述縫料橫向於所述縫製方向展開,- 在所述單獨的線縫之間使用所述刀片組件的刀片切割所述縫料以沿所述縫製方向產生縱向槽縫。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方法,其中,對於角切線的位置與袋口切線之間的偏移進行修正,其中所述修正是通過致動所述至少一個距離設定裝置而實現的。
TW105113091A 2015-04-28 2016-04-27 縫紉設備及其操作方法 TWI7209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207758.6A DE102015207758A1 (de) 2015-04-28 2015-04-28 Nähanlage sowie Betriebsverfahren hierfür
DE102015207758.6 2015-04-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4582A true TW201704582A (zh) 2017-02-01
TWI720980B TWI720980B (zh) 2021-03-11

Family

ID=55699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3091A TWI720980B (zh) 2015-04-28 2016-04-27 縫紉設備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088589B1 (zh)
JP (1) JP6795326B2 (zh)
KR (1) KR102489935B1 (zh)
CN (1) CN106087283B (zh)
DE (1) DE102015207758A1 (zh)
TW (1) TWI7209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216725A1 (de) 2017-09-21 2019-03-21 Dürkopp Adler AG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Nähmaschine sowie Nähmaschine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108315884B (zh) * 2018-04-10 2019-03-19 徐欢 一种缝纫机
DE102019205303A1 (de) * 2019-04-12 2020-10-15 Pfaff Industriesysteme Und Maschinen Gmbh Fadenfinger-Baugruppe für eine Nähmas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16257Z2 (it) * 1988-06-07 1991-06-21 Necchi Spa Cambio taglia automatico in una unita' automatica di cucitura.
JPH11159605A (ja) 1997-11-28 1999-06-15 Hitachi Ltd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DE19810205C1 (de) * 1998-03-10 1999-07-29 Duerkopp Adler Ag Nähmaschine
DE19845624C1 (de) 1998-10-05 2000-05-11 Duerkopp Adler Ag Nähanlage zur Herstellung einer paspelierten Taschenöffnung
DE19926866C1 (de) 1999-06-12 2000-08-24 Duerkopp Adler Ag Nähmaschine
DE10016410C1 (de) 2000-04-01 2001-06-07 Duerkopp Adler Ag Patten-Zuführeinrichtung für eine Paspelstreifen-Nähanlage
DE10216810A1 (de) * 2002-04-16 2003-11-06 Duerkopp Adler Ag Knopfloch-Nähmaschine
CN2838935Y (zh) * 2005-11-03 2006-11-22 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压辊间隙调整机构
JP2008054988A (ja) * 2006-08-31 2008-03-13 Juki Corp 玉縁縫いミシン
DE102007032658A1 (de) * 2006-09-21 2008-04-03 Dürkopp Adler AG Nähautomat sowie Einlegestation für einen derartigen Nähautomaten
DE102009004218A1 (de) 2009-01-09 2010-07-15 Dürkopp Adler AG Fadenschneidvorrichtung für eine Nähmaschine
DE102009004219A1 (de) * 2009-01-09 2010-07-15 Dürkopp Adler AG Schaltbare Nadelstangen-Antriebsvorrichtung
CN203807728U (zh) * 2014-04-30 2014-09-03 宁波舒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送料装置的调节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89935B1 (ko) 2023-01-17
EP3088589B1 (de) 2018-03-14
JP6795326B2 (ja) 2020-12-02
CN106087283A (zh) 2016-11-09
DE102015207758A1 (de) 2016-11-03
TWI720980B (zh) 2021-03-11
CN106087283B (zh) 2019-10-29
JP2016209561A (ja) 2016-12-15
KR20160128225A (ko) 2016-11-07
EP3088589A1 (de) 2016-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59158B2 (ja) ベルトループ付けミシン及びベルトループの折り返し方法
TWI642825B (zh) 出臂型縫紉機之進給機構
TW201704582A (zh) 縫紉設備及其操作方法
JP5993162B2 (ja) ミシン
JPH0231791A (ja) 帯状生地を折り畳む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縫製装置
US6530335B1 (en) Programmable sewing system having folding tool and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pressure pad
JP2010246742A (ja) ベルトループ付けミシン
JP2007289586A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JP3205162U (ja) 縫製装置
CN109295616B (zh) 缝纫机
CN109295617B (zh) 缝纫机
JP5808969B2 (ja) ベルトループ付けミシン
JP4799946B2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TWI820040B (zh) 操作縫紉機的方法和配置成執行所述方法的縫紉機
JP4769534B2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の大押さえ装置
JP3415766B2 (ja) 被加工物にフラップを縫い付けるための自動縫い装置
TWI824120B (zh) 圓形織物之緣邊縫紉機
JP2017192794A (ja) 送り出し腕型ミシンの送り機構
JP2017221644A (ja) 扁平縫いミシン
CN208533061U (zh) 一种弧形圆桶式缝纫机
US4911091A (en) Sewing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a strip of cloth with a zip-fastener component to a trouser forepart
JP2000070579A (ja) ズボン用前立の縁縫加工装置
TWM301231U (en) Sewing machine with cutter
JP2007143860A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JP2023150381A (ja) 送り出し腕型ミシンの送り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