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03739A - 覆膜支架 - Google Patents

覆膜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03739A
TW201703739A TW105120506A TW105120506A TW201703739A TW 201703739 A TW201703739 A TW 201703739A TW 105120506 A TW105120506 A TW 105120506A TW 105120506 A TW105120506 A TW 105120506A TW 201703739 A TW201703739 A TW 20170373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aft
stent
stent graft
wire
blood vess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0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01519B (zh
Inventor
坂井正宗
古屋英樹
Original Assignee
日本來富恩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本來富恩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本來富恩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3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37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1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151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04Hollow or tubular parts of organs, e.g. bladders, tracheae, bronchi or bile ducts
    • A61F2/06Blood vessels
    • A61F2/07Stent-graf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04Hollow or tubular parts of organs, e.g. bladders, tracheae, bronchi or bile ducts
    • A61F2/06Blood vessels
    • A61F2/07Stent-grafts
    • A61F2002/072Encapsulated stents, e.g. wire or whole stent embedded in li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04Hollow or tubular parts of organs, e.g. bladders, tracheae, bronchi or bile ducts
    • A61F2/06Blood vessels
    • A61F2/07Stent-grafts
    • A61F2002/077Stent-grafts having means to fill the space between stent-graft and aneurysm wall, e.g. a slee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250/00Special features of prostheses classified in groups A61F2/00 - A61F2/26 or A61F2/82 or A61F9/00 or A61F11/00 or subgroups thereof
    • A61F2250/0014Special features of prostheses classified in groups A61F2/00 - A61F2/26 or A61F2/82 or A61F9/00 or A61F11/00 or subgroups thereof having different values of a given property or geometrical feature, e.g. mechanical property or material property, at different locations within the same prosthesis
    • A61F2250/0023Special features of prostheses classified in groups A61F2/00 - A61F2/26 or A61F2/82 or A61F9/00 or A61F11/00 or subgroups thereof having different values of a given property or geometrical feature, e.g. mechanical property or material property, at different locations within the same prosthesis differing in porosity
    • A61F2250/0024Special features of prostheses classified in groups A61F2/00 - A61F2/26 or A61F2/82 or A61F9/00 or A61F11/00 or subgroups thereof having different values of a given property or geometrical feature, e.g. mechanical property or material property, at different locations within the same prosthesis differing in porosity made from both porous and non-porous parts, e.g. adjacent part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以提升治療時的便利性的覆膜支架。覆膜支架1具備:筒狀移植物12;以及至少1個支架11,其配置於該移植物12之至少一部分,並且由1根或多根線材11w構成。移植物12之厚度d12大於支架11的1根或多根線材11w中之至少1根線材11w之直徑d11。

Description

覆膜支架
本發明涉及一種例如在動脈夾層(動脈瘤)等的治療時使用的覆膜支架。
近年,在血管、活體內的其他管狀器官狹窄、閉塞的情況下,使用下列手法(支架留置術):藉由將由線材(Wire)等構成的支架留置於該患部,可以擴張並保持管腔。特別是,例如在血管的動脈夾層(aortic dissection)等的治療時,使用設置有覆蓋上述支架的筒狀移植物的覆膜支架(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又,例如在專利文獻2中,作為胸主動脈用的覆膜支架,公開了從患者的大腿根(腹股溝)插入並運至患部(病變部位)的覆膜支架。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9999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表2007-503923號公報
在以如此方式從腹股溝插入覆膜支架時,相對於具有例如20~26Fr(French)左右直徑的微小導管,有必要安裝(mount)具有例如20~46mm左右外徑的覆膜支架。由此,因為有必要使縮徑後的覆膜支架之 外徑變小,故覆膜支架的移植物之厚度通常較小(薄)。
然而,最近作為胸主動脈的動脈夾層等的治療方法之一,提出了OSG(Open Stent Graft)法。在該OSG法中,藉由於切開胸廓後切開主動脈,從該切開部插入覆膜支架,並且縫合該覆膜支架之基端側與患者的血管來進行吻合,進而視需要將該覆膜支架之外的人造血管與該吻合部分進行吻合。
在利用如此之OSG法進行操作的情況下,若如上所述移植物之厚度小,則因為移植物之強度不足,故例如在縫合時,會有移植物裂開而不能很好地進行吻合之隱憂。又,例如因為從移植物的血液滲漏(特別是,從進行移植物與患者的血管、人造血管吻合時形成的針孔的血液滲漏)變多,會有不能充分治療動脈夾層等之隱憂。因此,期望一種在如此之治療時可以提升便利性的提案。
本發明係鑒於該問題所作,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以提升治療時的便利性的覆膜支架。
本發明之覆膜支架具備:筒狀移植物;以及至少1個支架,其配置於該移植物之至少一部分,由1根或多根線材構成。移植物之厚度大於支架的1根或多根線材中之至少1根線材之直徑。
在本發明之覆膜支架中,移植物之厚度大於支架的1根或多根線材中之至少1根線材之直徑。因此,例如在利用OSG法進行動脈夾層等的治療時,能夠減小移植物裂開的風險,抑制從移植物的血液滲漏。
在本發明之覆膜支架中,於上述移植物以至少覆蓋支架之外周側的方式配置的情況下,也可為上述至少1根線材之直徑之一半以上之 部分嵌入移植物之內周面側。如此而為,例如在覆膜支架擴張時,支架周圍容易被移植物覆蓋。結果支架之內周側不易從移植物之內周面突出,不易妨礙覆膜支架內的血流。又,從支架施加的力量在移植物上容易得到分散(移植物的外力緩沖效果變大),能夠防止由支架之外周側對血管內部的損傷。
在本發明之覆膜支架中,也可以為上述移植物之外周面側的保液性大於該移植物之內周面側的保液性。此時,移植物與患者的血管、人造血管之間的吻合變得容易進行,並且能夠提升移植物與血管內周面之間的密合性。又,在移植物之內周面側不易產生血栓。
在本發明之覆膜支架中,上述支架也可以配置於沿著移植物之軸向的部分區域。此時,利用移植物上的未配置支架區域,該覆膜支架與患者的血管或人造血管之間的吻合變得容易進行。
依據本發明之覆膜支架,因為移植物之厚度大於支架的1根或多根線材中之至少1根線材之直徑,故例如在利用OSG法進行動脈夾層等的治療時,能夠減少移植物裂開的風險、或是減少從移植物的血液滲漏。因此,可以提升治療時的便利性。
1、1A、1B、100‧‧‧覆膜支架
11、101‧‧‧支架
11w、101w‧‧‧線材
12‧‧‧移植物
9‧‧‧動脈
a1‧‧‧支架配置區域
a2‧‧‧未配置支架區域
Ea,Eb‧‧‧端部
Si‧‧‧內周面
So‧‧‧外周面
r11、r101‧‧‧直徑
d12、d102‧‧‧厚度
din‧‧‧嵌入長
H(Si),H(So)‧‧‧保液性
h‧‧‧開口
A‧‧‧動脈瘤
F‧‧‧血流
P1‧‧‧箭頭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一種實施方式的覆膜支架之概略結構例之示意立體圖。
圖2係表示圖1所示的覆膜支架之詳細結構例之示意剖面圖。
圖3係表示圖1所示的覆膜支架之使用方法之一個例子的示意圖。
圖4係表示圖1所示的覆膜支架之留置態樣之一個例子的示意圖。
圖5係表示比較例的覆膜支架之結構例的示意剖面圖。
圖6係表示變形例1的覆膜支架之結構例的示意剖面圖。
圖7係表示變形例2的覆膜支架之概略結構例之示意立體圖。
以下,參照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再者,說明按以下的順序進行。
1.實施方式(在移植物之一部分區域配置有支架的情況之例)
2.變形例
變形例1(移植物覆蓋支架之內周側、外周側雙方的情況之例)
變形例2(在移植物之整個區域配置有支架的情況之例)
3.其他變形例
<1.實施方式>
[概略結構]
圖1係將本發明之一種實施方式的覆膜支架(覆膜支架1)之概略結構例以示意立體圖表示者。覆膜支架1係例如在利用OSG法進行動脈夾層等的治療時使用的器具,如後述,留置於治療對象部位(例如動脈等的血管內)。
該覆膜支架1如圖1所示,具有沿著其軸向(Z軸方向)延伸的筒狀(圓筒狀)構造,並且由支架11及移植物12構成。再者,沿著覆膜支架1之軸向之長度例如為2~30cm左右。又,覆膜支架1的擴張時之外徑例如為6~46mm左右。
(支架11)
支架11如圖1所示,使用1根或多根線材11w(Wire)構成,在此例中具有筒狀(圓筒狀)構造。具體而言,在圖1所示之例中,該筒狀構造由網眼狀構造構成,並且此種筒狀網眼狀構造藉由將線材11w以所定之圖案編織而形成。再者,作為該編織的圖案,例如可以列舉:平織、斜紋織、針織等。又,也可以藉由配置1個以上的將線材11w折彎成之字形狀且加工成圓筒狀的構造,來形成筒狀網眼狀構造。
又,支架11在此例中配置於沿著移植物12之軸向之一部分區域。換而言之,覆膜支架1沿著該軸向具有:配置有支架11的區域即支架配置區域a1、與沒有配置支架11的區域即未配置支架區域a2。再者,在此例中如圖1所示,在覆膜支架1之一方端部即端部Eb側設置未配置支架區域a2,並且在覆膜支架1之另一方端部即端部Ea側,支架配置區域a1延伸至該端部Ea。再者,沿著該支架11之軸向之長度(支架配置區域a1之長度)例如為2~25cm左右。
在此,作為上述線材11w之材料,較佳為金屬線材,特別是較佳採用由熱處理賦予了形狀記憶效果或超彈性的形狀記憶合金。但是,根據用途,作為線材11w之材料,也可以使用不銹鋼、鉭(Ta)、鈦(Ti)、白金(Pt)、金(Au)、鎢(W)等。作為上述形狀記憶合金,較佳使用例如:鎳(Ni)-Ti合金、銅(Cu)-鋅(Zn)-X(X=鋁(Al),鐵(Fe)等)合金、Ni-Ti-X(X=Fe,Cu,釩(V),鈷(Co)等)合金等。再者,作為如此之線材11w,也可以使用例如合成樹脂等。又,作為線材11w,也可以使用:在金屬線材之表面利用電鍍等手段被覆Au、Pt等而成的線材,或者,將由Au、Pt等不透過放射線的素材構成的 芯材以合金覆蓋而成的複合線材。
(移植物12)
移植物12如圖1所示,具有筒狀(圓筒狀)的形狀,以覆蓋(被覆)支架11之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具體而言,在此例中,移植物12以覆蓋支架11(線材11w)之外周側的方式配置。
又,該移植物12藉由例如縫合、黏接、焊接等手段連接於支架11。在此情況下,移植物12以不影響支架11之伸縮的方式被覆及連接支架11。再者,如此之移植物12與支架11之連接部適宜地設置在例如支架11之兩端部、中間部等。
作為如此之移植物12,例如能夠使用:將熱塑性樹脂用擠出成型、吹塑成型等成形方法形成為筒狀者;形成為筒狀的由熱塑性樹脂的纖維或極細的金屬線構成的編織物;形成為筒狀的由熱塑性樹脂或極細的金屬構成的不織布;形成為筒狀的可撓性樹脂的片材、多孔質片;將溶解於溶劑的樹脂利用靜電紡絲法(Electrospinning method)形成為薄壁筒狀之構造體等。
在此,作為上述編織物,能夠使用:平織、斜紋織等公知的針織品或梭織品。又,也能夠使用由於捲曲加工等而打褶的編織物。再者,其中特別是形成為圓筒狀的熱塑性樹脂的纖維的編織物,進而言之為形成為筒狀的熱塑性樹脂的纖維的平織紡織品,因為該等之具有優異的強度、有孔度、生產率,故而較佳。
又,作為上述熱塑性樹脂,例如能夠使用:聚乙烯、聚丙烯、乙烯-α-烯烴共聚物等聚烯烴、聚酰胺、聚氨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對苯二甲酸環己酯、聚乙烯-2,6-萘二甲酸等聚酯、聚氟化乙烯或聚氟化丙烯等氟樹脂等、耐久性及組織反應少的樹脂等。再者,其中,特別較佳使用:化學性質穩定、耐久性大並且組織反應少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聚氟化乙烯或聚氟化丙烯等氟樹脂。
[詳細結構]
接著,參照圖2對圖1所示的覆膜支架1之詳細結構例進行說明。圖2係將覆膜支架1之詳細結構例以示意剖面圖表示者。
在該覆膜支架1中,首先,如圖2所示,移植物12之厚度d12大於支架11的線材11w之直徑r11(d12>r11)。總之,該移植物12與以往一般的移植物(例如後述比較例之移植物102)相比,具有厚構造(厚壁構造)。再者,上述移植物12之厚度d12為0.15~0.60mm左右(例如0.4mm),線材11w之直徑r11為0.10~0.50mm左右(例如0.3mm)。
又,如圖2所示,在支架11中,線材11w的直徑r11之一半(1/2)以上之部分嵌入移植物12之內周面Si側。總之,若將嵌入線材11w中的移植物12之內周面Si側的部分之長度(深度)作為嵌入長din,則如圖2所示,滿足din{(1/2)×r11}。再者,作為一個例子,可以列舉:如上所述,在線材11w之直徑r11=0.3mm的情況下,線材11w的2/3左右的部分(嵌入長din=0.2mm左右)嵌入移植物12之內周面Si側。
進而言之,如圖2所示,在該移植物12中,其外周面So側的保液性H(So)大於其內周面Si側的保液性H(Si)(H(So)>H(Si))。換而言之,移植物12之外周面So側的透液性大於移植物12之內周面Si側的透液性。如此之移植物12的保液性及透液性在移植物12具有多孔質性(由前述 多孔質片等構成)的情況下,分別由其外周面So側及內周面Si側的孔隙率之大小規定。總之,隨著孔隙率變大,保液性及透液性也分別變大,反之隨著孔隙率變小,保液性及透液性也分別變小。
[作用.效果]
在進行患者的動脈夾層等的治療時,藉由將該覆膜支架1留置於該治療對象部位(例如動脈等的血管內),可以擴張及保持管腔。又,特別是該覆膜支架1在例如利用胸主動脈的動脈夾層等的一種治療方法、即OSG法進行治療時被使用。
在此,參照圖3及圖4對利用該OSG法的動脈夾層(動脈瘤)等的治療方法之概要進行說明。圖3係將該治療時覆膜支架1之使用方法之一個例子以示意圖表示者,圖4係將該治療時覆膜支架1之留置態樣之一個例子以示意圖表示者。再者,在此,舉例說明治療對象的血管即動脈9(胸主動脈)為降主動脈的情況。又,在該等之圖3及圖4中,將治療對象的動脈9的動脈瘤表示為動脈瘤A。
首先,如圖3所示,在該OSG法中,於切開患者的胸廓後,使用特定的傳遞(delivery)用器具(未圖示),從切開動脈9之一部分而形成的開口h插入收縮狀態的覆膜支架1(參照箭頭P1)。此時如圖3所示,將覆膜支架1之端部Ea作為前端側、端部Eb(未配置支架區域a2側)作為基端側插入。接著,使用該傳遞用器具,將覆膜支架1之端部Ea插入至超過動脈9的治療對象部位(動脈瘤A的形成處附近)的部位。
於是,藉由利用該覆膜支架1之自我擴張力,覆膜支架1直徑擴張,結果如圖4所示,覆膜支架1固定於動脈9之內壁。因此,動 脈瘤A的形成處附近的動脈9之管腔被擴張及保持。此後,藉由縫合該覆膜支架1之末端側(端部Eb側)與動脈9(患者的血管)進行吻合,也可以根據進一步的需要將該覆膜支架1之外的人造血管與該吻合部分進行吻合。
如此如圖4所示,因為動脈瘤A之內周被覆膜支架1覆蓋,故血流從覆膜支架1內通過,而對動脈瘤A不產生血壓等作用。因此,能夠預防動脈瘤A的瘤徑的擴大及血管的破裂,並且也能夠維持動脈瘤A的血流。
又,特別是在利用該OSG法的治療方法中,與從患者的大腿根(腹股溝)插入導管並將覆膜支架送至治療對象部位的治療方法(以往的治療方法)相比,能夠獲得以下優點。亦即,能夠進行在該以往的治療方法中處置極為困難的部位(存在重要分枝的部位,例如主動脈弓)的處置。又,與切除病變部位而由人造血管置換,且吻合其兩端的方法相比,降主動脈縫合(末梢側吻合)被由覆膜支架1的固定所代替。總之,在該OSG法中,因為覆膜支架1之前端側(端部Ea側)與降主動脈之間的吻合被省略,故吻合操作簡略化。因此,因為能夠縮短手術時間(體外循環時間),並且進而回避降主動脈的縫合所需的左胸廓切開或大的胸部切開,故能夠減輕對患者的手術侵擾(減輕治療時的患者負擔)。進而言之,在該OSG法中,還有下述優點:能夠廣範圍設定人造血管的移植範圍,可進行附近的併發症的外科處置。此外,適用於OSG法的覆膜支架因為沒有如上述以往治療方法的從腹股溝導入,故沒有必要通過小血管,即使在收縮狀態下外徑也可以適當增大(粗)。
(比較例)
圖5係將比較例的覆膜支架(覆膜支架100)之結構例以示意剖面圖表示者。該比較例的覆膜支架100,係對應於改變了圖1及圖2所示的本實施方式的覆膜支架1中之支架11及移植物12彼此尺寸之大小關係(設置支架101及移植物102來替代)者,而其他結構基本相同。
具體而言,在該覆膜支架100中,如圖5所示,移植物102之厚度d102小於支架101的線材101w之直徑r101(d102<r101)。總之,該移植物102為盡可能薄型化的構造。此係因為該覆膜支架100適用於上述以往的治療方法。
即,在從患者的腹股溝插入覆膜支架100時,相對於具有例如20~26Fr左右直徑的微小導管(未圖示),有必要安裝該覆膜支架100。藉此,因為有必要使收縮後的覆膜支架100之外徑變小,故該覆膜支架100的移植物102之厚度d102被設定為盡可能小(薄)。再者,上述移植物102之厚度d102為0.05~0.15mm左右(例如0.10mm),線材101w之直徑r101為0.20mm~0.50mm左右(例如0.45mm)。
因此,在將該比較例的覆膜支架100適用於例如OSG法的情況下,會產生下列問題點。亦即,在利用該OSG法進行動脈夾層(動脈瘤)等的治療時,若如上所述移植物102之厚度d102小(d102<r101),則因為移植物102之強度不足,故例如在覆膜支架100之端部的縫合時等,有可能導致移植物102裂開、而不能很好地進行吻合。又,例如從移植物102的血液滲漏變多,會有不能充分治療動脈夾層等的隱憂。特別是,在移植物102之厚度d102小的情況下,因為來自進行移植物102與患者的血管或 人造血管吻合時所形成的針孔的血液滲漏變多,故不能充分遮斷流向動脈瘤或動脈夾層之假腔的血流,會有不能獲得充分治療效果的隱憂。因此,在該比較例的覆膜支架100中,例如在利用OSG法進行動脈夾層等的治療時,將導致便利性受損。
(本實施方式)
對此,在本實施方式的覆膜支架1中,如圖2所示,移植物12之厚度d12大於支架11的線材11w之直徑r11(d12>r11)。總之,該移植物12與圖5所示的比較例的移植物102相比,具有厚的構造。因此在覆膜支架1中,例如在利用前述OSG法進行動脈夾層等的治療時,於端部Eb的縫合時等,移植物12裂開的風險減少,能夠抑制從移植物12或上述針孔的血液滲漏。
又,在該覆膜支架1中,如圖2所示,移植物12以至少覆蓋支架11之外周側的方式配置,並且支架11的線材11w的直徑r11之一半以上之部分嵌入移植物12之內周面Si側。總之,如圖2所示,設定為滿足嵌入長din{(1/2)×r11}。
因此,例如在覆膜支架1擴張時,支架11之周圍容易被移植物12覆蓋。結果支架11之內周側難以從移植物12之內周面Si突出,並且難以妨礙覆膜支架1內的血流(參照如圖2所示的血流F)。再者,相對於此,在前述比較例的覆膜支架100中,如圖5所示,因為嵌入長din<{(1/2)×r101},故如下所述。亦即,支架101之內周側容易從移植物102之內周面Si突出,將導致容易妨礙覆膜支架100內的血流(參照如圖5所示的血流F101及×(叉)符號)。
又,從支架11施加的力量在厚壁移植物12上容易得到分散 (移植物12的力緩沖效果變大),能夠防止由支架11之外周側對血管內部的損傷。特別是在動脈夾層的情況下,因為病變部的血管壁極其脆弱、非常容易破裂,故重要的是如該覆膜支架1般可防止損傷血管內部。
進而,在該覆膜支架1中,如圖2所示,移植物12之外周面So側的保液性H(So)大於移植物12之內周面Si側的保液性H(Si)(H(So)>H(Si))。換言之,移植物12之外周面So側的透液性大於移植物12之內周面Si側的透液性。
在此,關於如由編織致密的編織物、或液體的透過率低的膜構成的移植物其保液性低的移植物,一般而言因為血液在表面上流動順暢而具有難以產生血栓的優點。但是,也具有下述缺點:難以與患者的血管或人造血管之間吻合,又,難以與周圍組織適應(密合性低)。
另一方面,反之,關於如由編織空疏的編織物、或海綿狀的膜構成的移植物其保液性高的移植物,具有下述優點:容易與患者的血管或人造血管之間吻合,又,容易與周圍組織適應(密合性高)。但是,因為從移植物的血液滲漏量多,又,不能充分遮斷流向動脈瘤、動脈夾層之假腔的血流,故會有不能獲得充分的治療效果之隱憂。
對此,在本實施方式的覆膜支架1中,如上所述,因為移植物12之外周面So側的保液性高,並且移植物12之內周面Si側的保液性低,故能夠同時具備上述2種構造的優點。亦即,在該覆膜支架1中,容易吻合移植物12與患者的血管或人造血管之間,並且提升移植物12與血管之內周面之間的密合性(容易與周圍組織適應),又,難以在移植物12之內周面Si側產生血栓。
在此,於本實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移植物12因為係比以往厚的構造(移植物12之厚度d12大於支架11的線材11w之直徑r11),故能夠顯示如上所述之保液性及透液性。亦即,可以說因為移植物12為厚的構造,故如上所述可以使移植物12之外周面So側與內周面Si側的構造不同(例如使移植物12的多孔質構造的孔隙率不同),而實現2層構造。再者,對此,在前述比較例的覆膜支架100中,因為要盡可能使移植物102薄型化,故反之,被設定為使其不表現如此之保液性及透液性(移植物102的保液性及透液性被壓低)。
又,在本實施方式的覆膜支架1中,如圖1所示,支架11配置於沿著移植物12之軸向的一部分區域(支架配置區域a1)。因此,利用移植物12的未配置支架區域a2,容易進行該覆膜支架1之端部(在此例中為端部Eb)與患者的血管或人造血管之間的吻合。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方式中,因為移植物12之厚度d12大於支架11的線材11w之直徑r11,因此成為例如下述記載。亦即,在例如利用OSG法之動脈夾層等的治療時,能夠降低移植物12裂開的風險,能夠減少從移植物12或前述針孔的血液滲漏,而充分治療動脈夾層等。因此,可以提升治療時的便利性。
<2.變形例>
接著,對上述實施方式的變形例(變形例1、2)進行說明。再者,對與實施方式的構成要素相同者賦予相同的符號,並適當省略其說明。
[變形例1]
圖6係將變形例1的覆膜支架(覆膜支架1A)之結構例以示意剖面圖 表示者。該覆膜支架1A,係對應於改變了圖1及圖2所示的覆膜支架1中之利用移植物12被覆支架11的態樣者,而其他結構基本相同。
具體而言,在實施方式的覆膜支架1中,如圖2所示,移植物12以覆蓋支架11(線材11w)之外周側的方式配置。對此,在本變形例的覆膜支架1A中,如圖6所示,移植物12以覆蓋支架11(線材11w)之外周側及內周側雙方的方式配置。因此在本變形例中,如圖6所示,線材11w的嵌入長din等於該線材11w之直徑r11(din=r11)。
在如此結構的本變形例中,基本上藉由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的作用,而可獲得同樣的效果。
[變形例2]
圖7係將變形例2的覆膜支架(覆膜支架1B)之概略結構例以示意立體圖表示。該覆膜支架1B,係對應於改變了圖1及圖2所示的覆膜支架1中之支架11的配置區域者,而其他結構基本相同。
具體而言,在實施方式的覆膜支架1中,如圖1所示,支架11配置於沿著移植物12之軸向的一部分區域。換言之,覆膜支架1沿著其軸向具有支架配置區域a1與未配置支架區域a2。對此,在本變形例的覆膜支架1B中,如圖7所示,支架11配置於沿著移植物12之軸向的整個區域。換言之,覆膜支架1B沿著其軸向僅具有支架配置區域a1,而沒有未配置支架區域a2。亦即,支架配置區域a1從覆膜支架1B之一邊端部Eb延伸至另一邊端部Ea。
在如此結構的本變形例中,基本上藉由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的作用,而可獲得同樣的效果。
<3.其他變形例>
以上雖然列舉實施方式及變形例說明了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不限於該等之實施方式等,可以做出各種變化。
例如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等中所說明的各之構件形狀、配置位置、尺寸、個數、或材料等,也可以為其他形狀、配置位置、尺寸、個數、或材料等。具體而言,例如移植物12也可以僅覆蓋支架11之內周側。 又,支架11的線材11w之配置形狀(編織圖案)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中所列舉的配置形狀,也可以為其他配置形狀。進而言之,根據情況,支架11的線材11w之嵌入長din也可以未達該線材11w之直徑r11之一半、亦即din<{(1/2)×r11}。此外,在支架11使用多根線材11w的情況下,例如各線材11w之直徑r11也可以互相不同,此時,只要該等多根線材11w中之至少1根線材11w之直徑r11滿足前述各關係式即可。又,在上述實施方式等中,雖然舉例說明了在覆膜支架內僅配置1個支架11的情況,但是並不限定於此,在覆膜支架內也可以分別配置2個以上支架11(例如以沿著軸向互相分離的狀態)。
又,在上述實施方式等中,雖然舉例說明了移植物12之外周面So側的保液性(及透液性)大於移植物12之內周面Si側的保液性(及透液性)的情況,但是並不限定於此。亦即,根據情況,反之,移植物12之外周面So側的保液性(及透液性)也可以為移植物12之內周面Si側的保液性(及透液性)以下。
進而,在上述實施方式等中,雖然主要舉例說明了適用於降主動脈的治療的覆膜支架,但是並不限定於此。亦即,本發明之覆膜支架 也可以適用於降主動脈以外的其他動脈(例如升主動脈、主動脈弓、胸腹部主動脈、腹部主動脈、髂動脈、大腿動脈等)等血管的治療。
9‧‧‧動脈
Ea,Eb‧‧‧端部
h‧‧‧開口
P1‧‧‧箭頭
A‧‧‧動脈瘤

Claims (4)

  1. 一種覆膜支架,其具備:筒狀移植物;以及至少1個支架,其配置於上述移植物之至少一部分,由1根或多根線材構成;上述移植物之厚度大於上述支架的上述1根或多根線材中之至少1根線材之直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覆膜支架,其中,上述移植物以至少覆蓋上述支架之外周側的方式配置,上述至少1根線材之直徑的一半以上之部分嵌入上述移植物之內周面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覆膜支架,其中,上述移植物之外周面側的保液性大於上述移植物之內周面側的保液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之任一項之覆膜支架,其中,上述支架被配置於沿著所述移植物之軸向的一部分區域。
TW105120506A 2015-07-23 2016-06-29 覆膜支架 TWI6015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45831A JP6200465B2 (ja) 2015-07-23 2015-07-23 ステントグラフ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3739A true TW201703739A (zh) 2017-02-01
TWI601519B TWI601519B (zh) 2017-10-11

Family

ID=57834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0506A TWI601519B (zh) 2015-07-23 2016-06-29 覆膜支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326581B1 (zh)
JP (1) JP6200465B2 (zh)
KR (2) KR20170120657A (zh)
CN (1) CN107427356A (zh)
TW (1) TWI601519B (zh)
WO (1) WO20170138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64757B2 (ja) * 2016-11-11 2019-08-21 日本ライフライン株式会社 治療装置
CN111225637A (zh) * 2017-11-06 2020-06-02 Ea制药株式会社 支架以及包括该支架的医疗设备
JP6698262B2 (ja) 2018-03-09 2020-05-27 日本ライフライン株式会社 大動脈治療装置
WO2023233374A1 (en) * 2022-06-03 2023-12-07 Medibrane Ltd Stent assembli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07503B2 (ja) * 1995-03-10 2004-03-15 インプラ・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体腔内用の封止型ステン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体腔内への導入方法
US6156064A (en) * 1998-08-14 2000-12-05 Schneider (Usa) Inc Stent-graft-membran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DE60032151T2 (de) * 1999-09-01 2007-09-27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Maple Grove Rohrförmige stent-gewebe kompositvorrichtung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für
KR20050091040A (ko) * 2002-12-30 2005-09-14 안지오테크 인터내셔날 아게 실크 함유 스텐트 이식편
US7763063B2 (en) 2003-09-03 2010-07-27 Bolton Medical, Inc. Self-aligning stent graft delivery system, kit, and method
US7682381B2 (en) * 2004-04-23 2010-03-23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Composite medical textile material and implantable devices made therefrom
US20060058867A1 (en) * 2004-09-15 2006-03-16 Thistle Robert C Elastomeric radiopaque adhesive composite and prosthesis
JP2008540022A (ja) * 2005-05-17 2008-11-20 ナイキャスト リミテッド 植込み可能な荷電性医療装置
JP2008099995A (ja) 2006-10-20 2008-05-01 Guroobu Kk ステント及びステントグラフト
US20080208325A1 (en) * 2007-02-27 2008-08-28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Medical articles for long term implantation
US9539360B2 (en) * 2011-10-07 2017-01-10 W. L. Gore & Associaes, Inc. Puncturable and resealable graft
CN102430157B (zh) * 2011-11-29 2013-11-27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内覆膜的医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202740157U (zh) * 2012-08-07 2013-02-20 湖南瑞康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脑动脉瘤支架系统
CA3088022C (en) * 2012-08-15 2023-02-28 Flow Forward Medical, Inc. Blood pump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4586537B (zh) * 2013-10-31 2017-05-10 微创心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覆膜支架
CN104758086B (zh) * 2015-04-20 2016-08-17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脑动脉瘤腔内血管重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70120657A (ko) 2017-10-31
EP3326581A1 (en) 2018-05-30
JP6200465B2 (ja) 2017-09-20
EP3326581A4 (en) 2019-03-13
CN107427356A (zh) 2017-12-01
WO2017013885A1 (ja) 2017-01-26
JP2017023464A (ja) 2017-02-02
KR20200072567A (ko) 2020-06-22
TWI601519B (zh) 2017-10-11
EP3326581B1 (en) 2022-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01631B2 (ja) 体腔用医療機器
TWI601519B (zh) 覆膜支架
JP2019048077A (ja) 吻合器具
JP6912482B2 (ja) 自己拡張型人工血管
US20070106368A1 (en) Graft-stent assembly
JP6290097B2 (ja) 腔内人工血管
JP2011522615A (ja) 封止装置および使用方法
AU2003272473A1 (en) Medical device amenable to fenestration
JP2004049585A (ja) ステント型治療具
US20150005868A1 (en) Endovascular prosthesis
JP5717592B2 (ja) 管状器官の治療装置
TWI700079B (zh) 大動脈治療裝置
JP6564757B2 (ja) 治療装置
JP6960544B2 (ja) 治療装置
WO2009149645A1 (zh) 一种用于分叉型血管支架的覆膜管及其裁膜方法
US11439496B2 (en) Tubular therapeutic implement, tubular therapeutic implement set, and device for indwelling tubular therapeutic implement
KR102136015B1 (ko) 치료 장치
JP2004049584A (ja) 血管の治療具
JP7277988B2 (ja) 開窓用部分を有するステントグラフ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