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8443A - 能防止逆流的瓦 - Google Patents

能防止逆流的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8443A
TW201638443A TW104132063A TW104132063A TW201638443A TW 201638443 A TW201638443 A TW 201638443A TW 104132063 A TW104132063 A TW 104132063A TW 104132063 A TW104132063 A TW 104132063A TW 201638443 A TW201638443 A TW 2016384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main body
flange
back surface
ti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2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63151B (en
Inventor
朴珍徹
申一淳
Original Assignee
大桐窯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3885573&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201638443(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桐窯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桐窯業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8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8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3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315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00Roof covering by making use of tiles, slates, shingles, or other small roofing elements
    • E04D1/02Grooved or vaulted roofing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00Roof covering by making use of tiles, slates, shingles, or other small roofing elements
    • E04D1/30Special roof-covering elements, e.g. ridge tiles, gutter tiles, gable tiles, ventilation t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能防止逆流的瓦,其特徵在於,在瓦的主體表面形成有具有排水槽的上部凸緣和供雨水排水的排水路;在主體的背面,形成用於排出霜花的引導凸起、用於使雨滴(S)無法逆流的背面、具有輔助凸起部的下部凸緣;在主體的表面上部凸緣,形成沿上下方貫通形成的排水槽,同時,形成有向下方開放的形狀的排水路,排水路配置於所述上部凸緣的下部,以便雨水排水;排水路上寬下窄地構成,且使得從主體的上部凸緣直至下部凸緣,具有最大限度的排水距離,而且構成向兩側的表面積,切斷雨水的逆流,因而能夠防止漏水現象以及防止框架的腐蝕。

Description

能防止逆流的瓦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瓦片,特別是關於一種能防止逆流的瓦,其特徵在於,在瓦的主體表面形成有具有排水槽的上部凸緣和供雨水排水的排水路。在所述主體的背面,形成有用於排出霜花的引導凸起、用於使雨滴(S)無法逆流的背面、具有輔助凸起部的下部凸緣;在所述主體的表面上部凸緣,形成有沿上下方貫通形成的排水槽,同時,形成有向下方開放的形狀的排水路,所述排水路配置於所述上部凸緣的下部,以便雨水排水;在所述主體的背面,為了排出霜花而形成有引導凸起和排水面,所述引導凸起配置於附著面的下部,呈左、右側相向地在背面凸出的帶狀,傾斜得使左、右側構成V形;所述排水面配置於所述引導凸起與貼緊槽之間,在背面平坦地形成,以便連接於所述貼緊槽,構成得可以使霜花沿著所述引導凸起流入背面的中央;形成有配置於所述排水面與下部凸緣之間的帶狀的輔助凸起,而且,下部凸緣傾斜地形成,使得背面越向上方越上升;構成得誘導流入所述排水面的霜花借助於凸出的輔助凸起而流向側面,並滴落到位於下方的主體;排水路上寬下窄地構成,使得從主體的上部凸緣直至下部凸緣,具有最大限度的排水距離,而且,最大限度寬闊地構成向兩側的表面積,切斷雨水的逆流,因而能夠防止漏水現象,構成得能夠防止框架的腐蝕。
一般而言,瓦是由攪和好的粘土,將其在模具中成型、乾燥,在燒成爐中煉製而成,用作建築物的屋頂材料,其種類根據形態和使用位置而構成簷瓦、平瓦、瓦燈、脊瓦、龍頭、滴水凹瓦、滴水凸瓦等多樣的形態和形狀。
而且,如此製造的瓦在建築物的上部,在由橫木與縱木以格子狀施工的木材框架上,沿上下方重疊擺放施工。然後,把側方鄰接的瓦之間用名為覆瓦的瓦覆蓋進行收尾。
另一方面,如第1圖所示的以往的瓦1,呈四邊板狀,形成有左、右側方翹起的圓形的主體10,如果觀察剖面,構成向下方凹陷的弧ARC形。
另外,在所述主體10的下部終端的背面凸出有下部凸緣20,防止排出的雨水沿著主體10背面逆流的現象。
而且,在所述主體10表面15的上部,凸出有上部凸緣30,使得防止雨水逆流而漏水到框架的的現象。
其中,在所述主體10的左右側方凸出形成有側方凸緣40,使得雨水無法向側方漏水。
而且,為了對瓦1在框架上施工,如第2圖所示,在框架F中最下方的橫木T上,擺放第一塊瓦1,在其上擺放第二塊瓦1,此時,使得下部凸緣20位於第一塊瓦1的上部凸緣30下方。
通過這種方式,從下方向上方擺放瓦1並重疊地進行施工。
另一方面,如果考慮如此形成的以往瓦1的問題,包括如下: 第一,如第2圖所示,降雨時,沿所述主體10而流淌到下方的雨水沿著下部終端,在下部凸緣20的下端凝結。
此時,如果風逆向地刮,則雨滴越過配置于下方的瓦1的上部凸緣30,滴落到框架F上,因而發生漏水,存在框架F被腐蝕的問題。
其中,這種現象在風逆向刮時發生,即使在瓦1在上下部重疊的狀態下,在配置於上部的瓦1的下部凸緣20與配置於下部的瓦1的表面15之間發生縫隙,因而風充分穿過,雨滴也會逆流。
第二,如第2圖和第3圖所示,由於瓦1搭在框架F的施工結構,因而存在所述瓦1因重力而向下方滑動掉落的問題。
第三,如第3圖所示,在瓦1支撐於框架F的橫木T的狀態下,由於所述主體10的背面13為圓形面,因而在貼緊橫木T的狀態下,發生向箭頭方向轉動的現象。
因此,作業者踩著瓦1進行作業時,瓦1移動並掉落到地上,存在發生受傷的安全事故的問題。
第四,冬季,在瓦1的背面13發生的霜花沿著所述背面13流出,滴落到框架F上,存在使框架F腐蝕的問題。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0001)韓國外觀設計註冊第30-0564165號(西元2010年06月09日);(專利文獻0002)日本公開專利公報特開2004-3007675(西元2004年10月28日); (專利文獻0003)日本註冊實用新型公報實用新型註冊第3100423號(西元2004年01月07日);以及(專利文獻0004)日本公開實用新型公報53-095516號(西元1978年08月03日)。
解决课题: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防止逆流的瓦,其構成能夠在切斷雨水逆流的同時防止漏水現象,能夠防止冬季在瓦背面發生的霜花沿著瓦背面流出並滴落到框架上對框架的腐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在於:
為達成所述目的,本發明揭露一種能防止逆流的瓦,所述瓦在主體表面形成有具有排水槽的上部凸緣和供雨水排水的排水路;在所述主體的背面,形成有用於排出霜花的引導凸起、用於使雨滴無法逆流的背面、具有輔助凸起部的下部凸緣;在所述主體的表面上部凸緣,形成有沿上下方貫通形成的排水槽,同時,形成有向下方開放的形狀的排水路,所述排水路配置於所述上部凸緣的下部,以便雨水排水;在所述主體的背面,為了排出霜花而形成有引導凸起和排水面,所述引導凸起配置於附著面的下部,呈左、右側相向地在背面凸出的帶狀,傾斜得使左、右側構成V形,所述排水面配置於所述引導凸起與貼緊槽之間,在背面平坦地形成,以便連接於所述貼緊槽;可以使霜花沿著所述引導凸起流入背面的中央;形成有配置於所述排水面與下部凸緣之間的 帶狀的輔助凸起,而且,下部凸緣傾斜地形成,使得背面越向上方越上升;誘導流入所述排水面的霜花借助於凸出的輔助凸起而流向側面,並滴落到位於下方的主體;排水路上寬下窄地構成,使得從主體的上部凸緣直至下部凸緣,具有最大限度的排水距離,而且,還最大限度寬闊地構成向兩側的表面積,切斷雨水的逆流,因而能夠防止漏水現象,以能夠防止框架的腐蝕。
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能防止逆流的瓦包括:所述瓦的構成在主體的表面形成有具有排水槽的上部凸緣和供雨水排水的排水路;在所述主體的背面形成有用於排出霜花的引導凸起、用於使雨滴S無法逆流的背面、以及具有輔助凸起部的下部凸緣;其中,在所述主體的表面上部凸緣上形成有沿上下方貫通形成的排水槽,並且在所述上部凸緣的下部形成有排水路,所述排水路形成為向下方開放的形狀,以便雨水排水;在所述主體的背面,為了排出凝結的霜花而形成有引導凸起,所述引導凸起配置於附著面的下部,形成為左、右側相向地在背面凸出的帶狀,左、右側傾斜而構成V形;形成有排水面,所述排水面配置於所述引導凸起與貼緊槽之間,在背面平坦地形成,以便連接於所述貼緊槽;能夠使霜花沿著所述引導凸起流入背面中央和排水面,並經過釘孔,滴落到位於下方的主體;所述下部凸緣的背面以向上方上揚地傾斜的狀態形成,使得即使在颳風的情況下,雨滴也無法逆流;以及克服所述下部凸緣而逆流的雨滴S能夠被輔助凸起部再次切斷。
在一實施例中,形成有排水面,所述排水面配置於所述引導凸起與貼緊槽之間,在背面平坦地形成,以便連接於所述貼緊槽,使得霜 花沿著引導凸起流向背面的中央;在所述排水面與下部凸緣之間形成有帶狀的輔助凸起,而且,下部凸緣傾斜地形成,以使背面越向上方越上升;以及能夠誘導流入所述排水面的霜花借助於凸出的輔助凸起而流向側面,並滴落到位於下方的主體。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排水路上寬下窄地構成,且使得從主體的上部凸緣至下部凸緣具有最大限度的排水距離,而且最大限度寬闊地構成向兩側的表面積。
1、100‧‧‧瓦
2‧‧‧覆瓦
10‧‧‧主體
13‧‧‧背面
15‧‧‧表面
20‧‧‧下部凸緣
30‧‧‧上部凸緣
40‧‧‧側方凸緣
110‧‧‧主體
111‧‧‧表面
113‧‧‧主體的背面
115‧‧‧下部凸緣
117‧‧‧下部凸緣的背面
119‧‧‧上部凸緣
121‧‧‧排水槽
122‧‧‧上端凸緣
123‧‧‧側端凸緣
124‧‧‧貼緊槽
125‧‧‧排水路
126‧‧‧出口
127‧‧‧釘孔
128‧‧‧釘子
129‧‧‧掛接凸起
131‧‧‧附著面
133‧‧‧引導凸起
135‧‧‧排水面
137‧‧‧輔助凸起
F‧‧‧框架
S‧‧‧雨滴
T‧‧‧橫木
V‧‧‧縱木
V1‧‧‧上端寬度
V2‧‧‧下端寬度
第1圖是繪示習知技術的瓦支撐於框架的橫木的狀態的立體圖。
第2圖是繪示把習知技術的瓦在框架上施工的狀態的剖面圖。
第3圖是繪示從K方向觀察第1圖的側視圖。
第4圖是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中能防止逆流的瓦的立體圖。
第5圖是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中能防止逆流的瓦的下部的立體圖。
第6圖是沿第4圖的C-C'線截取的剖面圖。
第7圖是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中能防止逆流的瓦支撐於框架的狀態的立體圖。
第8圖是沿第7圖的F-F'線截取的剖面圖。
第9圖是本發明實施例中主要部分組裝狀態的立體圖。
第4圖是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中能防止逆流的瓦的立體圖,第5圖是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中能防止逆流的瓦的下部的立體圖,第6圖是沿第4 圖的C-C'線截取的剖面圖,第7圖是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中能防止逆流的瓦支撐於框架的狀態的立體圖,第8圖是沿第7圖的F-F'線截取的剖面圖,第9圖是本發明實施例中主要部分組裝狀態的立體圖,本發明將與附圖一同說明。
首先,如第9圖所示,本發明的瓦1在建築物的上部,在由橫木T與縱木V以格子狀施工的木材框架F上,沿上下方重疊擺放後,把側方鄰接的瓦10之間用覆瓦2覆蓋進行收尾。
重疊擺放於框架F的所述瓦1為四邊板狀,構成有左右側方翹起的圓形主體110,如果觀察剖面,則呈弧(arc)形。
而且,在所述主體110表面111的上部形成有凸出的上部凸緣119,以便防止雨水的逆流。
另外,構成有從所述主體110的上側及左、右側端部向上方分別凸出的上端凸緣122及側端凸緣123。
其中,形成有貼緊槽124,所述貼緊槽124在主體110的背面113中,配置於下部,向左、右側方與下方開放,擺放於其它瓦1的上部凸緣119。
而且,在所述貼緊槽124的下部終端形成有凸出的帶狀的下部凸緣115。
另一方面,在主體110的背面,為了排出霜花而形成有引導凸起133,所述引導凸起133配置於附著面131的下部,呈左、右側相向地在背面凸出的帶狀,傾斜得使左、右側構成V形。
而且,形成有排水面135,所述排水面135配置於所述引導凸起133與貼緊槽124之間,在背面113平坦地形成,以便連接於所述貼緊槽 124,可以使霜花沿著引導凸133流入背面117的中央。
其中,形成有位於所述排水面135與下部凸緣115之間的帶狀的輔助凸起137,而且,下部凸緣傾斜地形成,使得背面越向上方越上升。
而且,誘導流入所述排水面135的霜花借助於凸出的輔助凸起137而流向側面,並滴落到位於下方的主體110。
另一方面,排水路125上寬下窄地形成,使得從主體110的上部凸緣119直至下部凸緣115,具有最大限度的排水距離,而且,最大限度寬闊地構成向兩側的表面積,切斷雨水的逆流,因而能夠防止漏水現象。
下面詳細說明由如上所述的構成所構成的本發明的構成。
首先,如第4圖所示,構成有呈向下方開放的形狀,越向下方寬度越窄的槽狀的排水路125,其在主體110的表面111中,配置於上部凸緣119的下部,以便雨水進行排水,使得雨水的排水速度提高。
另外,如第4圖所示,構成有配置於上部凸緣119與上端凸緣122之間並貫通主體110的釘孔127。
而且,如第5圖所示,在主體110的背面113中形成有釘孔127,如第5圖所示,在主體110的背面113中形成有凸出的掛接凸起129,所述掛接凸起129配置于釘孔127的上部,使得掛接於框架F的橫木T。
其中,在背面113形成的釘孔127平坦地形成,包括貼緊橫木T的附著面131構成。
即,其構成是借助於掛接凸起129,第一次防止主體110因重力而向下方滑動並下降的現象,在所述釘孔127中放入釘子128,釘於橫木T,從而能夠第二次防止下降的現象。
另外,為了使在主體110的背面113形成的霜花高效排水,如第5圖所示,形成有引導凸起133,所述引導凸起133配置於附著面131的下部,呈左、右側相向地在背面113凸出的帶狀,傾斜得使左、右側構成V形。
其中,各個引導凸起133向下方下揚地傾斜地形成,因而兩側對應的引導凸起133相互構成V形。
而且,如第5圖所示形成有排水面135,所述排水面135配置於引導凸起133與所述貼緊槽124之間,在所述背面113平坦地形成,以便連接於貼緊槽124。
其中,形成有在排水面135與下部凸緣115之間配置的帶狀的輔助凸起137,所述輔助凸起137與下部凸緣115的長度插入相對側主體110的側端凸緣123之間。
另一方面,如第6圖所示,下部凸緣115的背面117向上方上揚地傾斜形成,以便防止雨滴S的逆流。
而且,構成有在上部凸緣上沿上下方貫通形成的排水槽121,以便當雨水流入上部凸緣119的上部時能夠迅速排水。
其中,排水槽121在主體110的凹陷部分形成,因而能夠容易地發揮排水功能。
另外,如第7圖所示,主體110的下端寬度V2形成得比上端寬度V1小,因而形成得使向下端排水的水可以容易地落下到配置于下方的瓦100的中央部,因而不發生排水到瓦100之間而漏水的現象。
下面考查這種構成的本發明的施工例及排水過程。
如第7圖及第8圖、第9圖所示進行縱木V施工,在橫木T固定 於所述縱木V的表面的狀態下,使本發明的能防止逆流的瓦100的掛接凸起129掛接在位於下方的橫木T上。
此時,由於主體110不下降,因而可以把釘子128放入釘孔127並容易地釘於橫木T。
其中,當然在本發明的下部也支撐有橫木T。
另外,借助於附著面131而接觸橫木T的面比背景技術更大,因而具有的優點是,在作業時,當作業者踩上時,能夠減少主體110轉動而掉落地上受傷的現象,能夠堅固地支撐於橫木T。
在這種狀態下,在固定於橫木T的主體110上重疊另一主體110,使得所述另一主體110的下部凸緣115與輔助凸起137配置在位於下方的主體110的上部凸緣119與排水路125之間。
其中,下部凸緣115形成得比輔助凸起137厚,使得支撐在位於下方的另一主體110的表面111。
而且,在貼緊槽124中容納有另一主體110的上端凸緣122和側端凸緣123,因而位於上部的主體110的下部抬起,防止雨水逆流的現象。
此時,在上部重疊的主體110的掛接凸起129在掛接於橫木T的同時,還通過位於上方的主體110的釘孔127釘釘子128,把位於上部的主體110固定於橫木T。
通過這種方式,使本發明向上方重疊開來。
是使這種施工向側方整齊地進行,主體110向左右側方整齊地配置的構成。
其中,在側方對應的主體110的上部,如第9圖所示覆蓋覆瓦 2進行收尾。
因此,根據本發明,主體110借助於掛接凸起129而支撐於橫木T,借助於釘子128而固定於橫木T,因此,能夠防止本發明因重力而向下方滑落的現象。
另一方面,在如此施工的狀態下,如果下雨,則如第7圖及第8圖、第9圖所示,主體110為彎曲的形狀,呈向下方傾斜的狀態,因而滴落到主體110的表面111的雨水彙集于排水路125,與滴落到排水路125的雨水一同向下方排出。
此時,排水路125上寬下窄地構成,使得從主體110的上部凸緣119至下部凸緣115,具有最大限度的排水距離,而且,還最大限度寬闊地構成向兩側的表面積。
因此,由於出口126的壓力比寬度較寬的上部低,因而發生壓力差,與沒有上下寬度的差異時相比,雨水更快地流下。
即,如第7圖所示,通過出口126排水的雨水的排水距離變長,使雨水充分送至位於下部的主體110的排水路125。
其中,由於出口126的寬度比排水路125上部的寬度窄,因而流路面積越向下方越窄。
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同一時間通過各流路面積的流量速度相同。
即,由於S1 V1=S2 V2(S1,S2:排水路各地點的面積,V1 V2:排水路各地點的面積),因而通過所述出口126排水的雨水的速度增加,雨水的排水距離變長,充分送至位於下部的主體110的排水路125。
因此,能夠減少雨水在上部凸緣115凝結後逆向沿主體110的背面113逆流的現象。
另一方面,當降雨停止時,如第6圖所示,在雨滴S凝結於下部凸緣115的狀態下,如果從外部颳風,則沿著主體110的背面113逆流。
但是,在本發明中,下部凸緣115的背面117呈向上方上揚地傾斜的狀態,因而難以逆流,如果所述背面117與主體110的背面113平行,則更容易發生逆流問題。
但是,如果有克服這種下部凸緣115而逆流的雨滴,則被所述輔助凸起137再次切斷。
而且,在冬季,包含蒸氣的空氣遇到因外氣而變得寒冷的主體110的背面113,則形成霜花,這如第5圖所示,沿著引導凸起133流到背面113的中央。
其中,沿著背面113而流入排水面135後,經過所述釘孔127,誘導使得掉落到位於下方的主體110。
此時,在槽狀的排水面135與配置于下方的主體110的上端凸緣122之間形成有縫隙,因而使得霜花通過並向下方落下。
如此落下的霜花如第4圖所示,通過在上部凸緣119形成的排水槽121而排出到排水路125。
其中,如果沒有引導凸起133和排水面135,那麼在霜花在所述貼緊槽124的上端K凝結後,當滴落到下方時,釘子128被快速腐蝕,漏水到釘子128與釘孔127之間,發生使支撐于下方的橫木T腐朽的現象。
但是,本發明具有能夠解決如上所述的問題的優點。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的能防止逆流的瓦具有如下效果。
第一,本發明的排水路由於上部的寬度度、下部的寬度窄,因而在寬度窄的出口部分,排水速度加快,通過出口排水的雨水的排水距離變長,使雨水充分送至位於下部的主體的排水路,由於這種結構,具有的效果是,與背景技術相比,能夠減少雨水在下部凸緣凝結並逆向沿著主體的背面進行逆流的現象。
第二,在本發明中,下部凸緣的背面呈向上方上揚地傾斜的狀態,因而具有的特徵是,難以逆流,如果有克服這種下部凸緣而逆流的雨滴,則能夠被所述輔助凸起再次切斷。
第三,在本發明中,掛接凸起掛接於橫木,借助於釘子而固定於橫木,因而具有能夠防止因重力而滑到下方並掉落的現象的效果。
第四,在本發明中,借助於附著面而接觸橫木的面比背景技術更大,因而具有的特徵是,在作業時,當作業者踩上時,與背景技術相比,能夠減少主體轉動而墜落地上受傷的現象,能夠堅固地支撐於橫木。
第五,在本發明中,借助於引導凸起和排水面,能夠防止霜花掉落到貫通位於下部的主體的釘子和釘孔而使釘子腐蝕,能夠防止橫木腐朽的現象。
第六,在本發明中,當霜花或雨水流入上部凸緣上部時,還具有能夠通過排水槽而容易地排出到下方的效果。
雖然本發明已用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 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瓦
110‧‧‧主體
113‧‧‧主體的背面
115‧‧‧下部凸緣
117‧‧‧下部凸緣的背面
123‧‧‧側端凸緣
124‧‧‧貼緊槽
127‧‧‧釘孔
129‧‧‧掛接凸起
131‧‧‧附著面
133‧‧‧引導凸起
135‧‧‧排水面
137‧‧‧輔助凸起
T‧‧‧橫木

Claims (3)

  1. 一種能防止逆流的瓦,包括:所述瓦在主體的表面形成有具有排水槽的上部凸緣和供雨水排水的排水路;在所述主體的背面形成有用於排出霜花的引導凸起、用於使雨滴S無法逆流的背面、以及具有輔助凸起部的下部凸緣;其中,在所述主體的表面上部凸緣上形成有沿上下方貫通形成的排水槽,並且在所述上部凸緣的下部形成有排水路,所述排水路形成為向下方開放的形狀,以便雨水排水;在所述主體的背面,為了排出凝結的霜花而形成有引導凸起,所述引導凸起配置於附著面的下部,形成為左、右側相向地在背面凸出的帶狀,左、右側傾斜而構成V形;形成有排水面,所述排水面配置於所述引導凸起與貼緊槽之間,在背面平坦地形成,以便連接於所述貼緊槽;能夠使霜花沿著所述引導凸起流入背面中央和排水面,並經過釘孔,滴落到位於下方的主體;所述下部凸緣的背面以向上方上揚地傾斜的狀態形成,使得即使在颳風的情況下,雨滴S也無法逆流;以及克服所述下部凸緣而逆流的雨滴能夠被輔助凸起部再次切斷。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能防止逆流的瓦,其中:形成有排水面,所述排水面配置於所述引導凸起與貼緊槽之間,在背面 平坦地形成,以便連接於所述貼緊槽,使得霜花沿著引導凸起流向背面的中央;在所述排水面與下部凸緣之間形成有帶狀的輔助凸起,而且,下部凸緣傾斜地形成,以使背面越向上方越上升;以及能夠誘導流入所述排水面的霜花借助於凸出的輔助凸起而流向側面,並滴落到位於下方的主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能防止逆流的瓦,其中所述排水路上寬下窄地構成,且使得從主體的上部凸緣至下部凸緣具有最大限度的排水距離,而且,最大限度寬闊地構成向兩側的表面積。
TW104132063A 2014-10-07 2015-09-30 Roof tile with prevention of adverse water TWI56315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40135316 2014-10-07
KR1020150057671A KR101542541B1 (ko) 2014-10-07 2015-04-24 역류 방지가 가능한 기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8443A true TW201638443A (zh) 2016-11-01
TWI563151B TWI563151B (en) 2016-12-21

Family

ID=53885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2063A TWI563151B (en) 2014-10-07 2015-09-30 Roof tile with prevention of adverse water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078214B2 (zh)
KR (1) KR101542541B1 (zh)
CN (1) CN105484431B (zh)
TW (1) TWI563151B (zh)
WO (1) WO20160567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71030B2 (en) 2010-02-05 2018-09-11 Phosphagenics Limited Carrier comprising non-neutralised tocopheryl phosphate
EP2685992A4 (en) 2011-03-15 2014-09-10 Phosphagenics Ltd AMINO-QUINOLINES AS KINASE INHIBITORS
US10973761B2 (en) 2015-12-09 2021-04-13 Phosphagenics Limited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
KR102647670B1 (ko) 2016-12-21 2024-03-15 아베초 바이오테크놀로지 리미티드 방법
KR101770965B1 (ko) 2017-03-31 2017-08-24 주식회사 고령기와 내진설계를 적용한 한식 이단암기와
CN107988873B (zh) * 2017-12-28 2024-01-30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抗倾倒促排水的路缘石
KR102333265B1 (ko) 2020-01-15 2021-11-30 박진철 기와간 적층 유효 면적이 확장된 경량 기와
KR102186524B1 (ko) * 2020-05-04 2020-12-03 (주)산청토기와 빗물역류 및 결로발생 방지 기능을 겸비한 점토 양와바닥
KR102185075B1 (ko) * 2020-05-04 2020-12-01 (주)산청토기와 겹침조립 용이성이 증대된 건식 및 습식 시공용 이형 암기와
KR20220112022A (ko) 2021-02-03 2022-08-10 박진철 유효면적 확장 및 배수 효율성 향상에 기인하여 시공성이 개선된 기능성 점토 부와
KR20220112024A (ko) 2021-02-03 2022-08-10 박진철 유효면적 확장 및 배수 효율성에 기여하는 기능성 여와
KR102373227B1 (ko) * 2021-08-18 2022-03-11 대한민국 메쉬 형태의 기와 고정 시스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기와 지붕
KR102416068B1 (ko) 2021-08-27 2022-07-05 주식회사 동양기와 시공 효율성이 우수한 기능성 그을림한식 이단기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8650A (ja) * 1988-07-29 1990-02-08 Sanshu:Kk 屋根瓦
JP3100423B2 (ja) * 1991-07-05 2000-10-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ローラ転写装置
JP2584242Y2 (ja) * 1991-08-19 1998-10-30 有限会社鈴木利一鉄工所 平板部の表面に急勾配凹を備えた平瓦
JPH0893174A (ja) * 1994-09-26 1996-04-09 Chiyuuo:Kk 建築用板材
JP3162657B2 (ja) * 1997-07-15 2001-05-08 丸栄陶業株式会社 平板瓦
JP2001090259A (ja) * 1999-09-22 2001-04-03 Kamiya Gihachi:Kk 平板瓦
JP2001164705A (ja) * 1999-12-10 2001-06-19 Yamahei:Kk 平板瓦
JP2001214575A (ja) 2000-02-01 2001-08-10 Kinki Ceramics Kk 屋根瓦
JP2001288853A (ja) * 2000-04-07 2001-10-19 Mtr Business Corporation:Kk 屋根材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屋根材の施工方法
JP2001295413A (ja) 2000-04-13 2001-10-26 Shibao:Kk 桟 瓦
PL209137B1 (pl) * 2001-05-21 2011-07-29 Pfleiderer Dachziegel Gmbh Dachówka ceramiczna albo cementowa i połać dachowa składająca się z takich dachówek
ATE303481T1 (de) * 2001-12-27 2005-09-15 Gambale Srl Gebogener ziegel
KR200438308Y1 (ko) * 2007-08-20 2008-02-11 김관선 기와형 금속지붕 패널
CN101725218A (zh) * 2008-10-31 2010-06-09 汪卫东 绿化降温屋瓦
CN103850398A (zh) * 2012-12-05 2014-06-11 上海勤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能收集雨或雪水的屋面瓦或外墙挂板
CN103899046A (zh) * 2014-03-26 2014-07-02 桐庐庐美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彩石金属瓦及其制作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56770A1 (ko) 2016-04-14
JP2016075140A (ja) 2016-05-12
CN105484431A (zh) 2016-04-13
JP6078214B2 (ja) 2017-02-08
KR101542541B1 (ko) 2015-08-06
TWI563151B (en) 2016-12-21
CN105484431B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638443A (zh) 能防止逆流的瓦
US8434269B1 (en) Eavestrough cover
US5321920A (en) Roof gutter screen
US20090320381A1 (en) Gutter guard
US20150089883A1 (en) Snap Lock Leaf Guard
WO2007109419A2 (en) Gutter cover
US3207211A (en) Eaves trough with radiation absorbing attachment
CA2783834C (en) Eavestrough cover
US20160168857A1 (en) Gutter system
US2258078A (en) Roof valley
US9909319B1 (en) Gutter cover
US20140202086A1 (en) Gutter protection system
US2168204A (en) Interlocking flashing plate
US7665247B1 (en) Gutter debris deflector having multiple slots
US10508450B2 (en) Kick out flashing
JPH07305463A (ja) 軒先構造
US20140069027A1 (en) Gutter Protection System
US803670A (en) Eaves-trough.
EP2704210A1 (en) Solar roof tile
JPH01304254A (ja) 家屋の軒先構造
US2032967A (en) Roof edging strip
US2685715A (en) Metal awning
JP5261458B2 (ja)
US1968451A (en) Roofing plate
US10619352B1 (en) Rain gutter for tin roof or the lik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