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5655A - 多烯巨環內酯衍生物 - Google Patents

多烯巨環內酯衍生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5655A
TW201625655A TW104119164A TW104119164A TW201625655A TW 201625655 A TW201625655 A TW 201625655A TW 104119164 A TW104119164 A TW 104119164A TW 104119164 A TW104119164 A TW 104119164A TW 201625655 A TW201625655 A TW 20162565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ituted
group
unsubstituted
hydrogen
aromat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9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2223B (zh
Inventor
Keisuke Miyazaki
Kenji Takaya
Takafumi Ohara
Hideki Sugimoto
Manabu Fujitani
Yuki Ogata
Naoyuki Suzuki
Original Assignee
Shionogi &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onogi & Co filed Critical Shionogi & Co
Publication of TW201625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5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2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222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7/00Compoun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hetero atoms of saccharide radicals
    • C07H17/04Heterocyclic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oxygen as ring hetero atoms
    • C07H17/08Hetero rings containing eight or more ring members, e.g. erythromyc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 A61K31/35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having two or more oxygen atoms in the same ring, e.g. crown ethers, guanadr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42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 A61K31/7048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having oxy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leucoglucosan, hesperidin, erythromycin, nystatin, digitoxin or digox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0Antimyco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00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gar deriva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23/00Compounds containing boron, silicon, or a metal, e.g. chelates, vitamin B12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以下所示之雙性黴素B衍生物。 □(式中,各符號之定義如說明書中所記載) 該化合物係以16位(X)為脲結構、環狀結構、羥基烷基或取代單烷基胺甲醯基為特徵,且具有抗真菌活性。

Description

多烯巨環內酯衍生物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多烯巨環內酯衍生物。本發明尤其關於一種對人類及動物之真菌感染症之治療或預防有用之雙性黴素B衍生物。
雙性黴素B會與真菌之細胞膜之麥角固醇結合而於膜形成小孔,藉此作為發揮殺菌作用之藥劑自古以來便為人知曉。雙性黴素B由於水溶性較低且毒性較高,故而進行使用去氧膽酸或脂質體之製劑化。但是,去氧膽酸製劑仍然存在毒性較強,無法進行充分量之投予或長期治療之問題。脂質體製劑與利用去氧膽酸之製劑相比,可大幅避免肝毒性及腎毒性之擔憂,但存在因藥效之減少而無法實現有效之治療之問題(非專利文獻1、2)。
因此,嘗試藉由對雙性黴素B進行化學修飾而改善水溶性或避免毒性。例如,關於雙性黴素B之16位醯胺衍生物(專利文獻1、3、4、5、10)或酯衍生物(專利文獻2、6、7、9、11)提出有申請。又,關於胺基糖部位之修飾體亦提出有申請(專利文獻1~4、6~8、11)。但是,任一文獻中均未記載本發明化合物之具有16位脲結構之雙性黴素B衍生物(非專利文獻3)。
進而,Martin D Burke等人於2014年3月18日舉辦之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CS)之學會上發表了16位為脲結構且其末端為甲基、胺基或羧基之雙性黴素B衍生物(非專利文獻4),該衍生物已被申請專利(專利文獻11)及發表論文(非專利文獻5)。其等提示末端為胺基 之雙性黴素B衍生物之腎毒性低於末端為羧基之雙性黴素B衍生物。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07/096137號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第2001/051061號
[專利文獻3]國際公開第2001/009758號
[專利文獻4]國際公開第93/17034號
[專利文獻5]國際公開第96/32404號
[專利文獻6]國際公開第96/35701號
[專利文獻7]國際公開第99/51274號
[專利文獻8]國際公開第91/07421號
[專利文獻9]國際公開第2009/015541號
[專利文獻10]日本專利特開昭55-157598號
[專利文獻11]國際公開第2015/054148號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1998), 42(9), 2391-2398
[非專利文獻2]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7), 44(10), 1289-1297
[非專利文獻3]Natural Product Reports (2010), 27, 1329-1349
[非專利文獻4]147th ACS National Meeting & Exposition Web要旨集(http://www.acs.org/content/acs/en/meetings/spring-2014/program.html) ORGN 334 Non-toxic amphotericin B derivatization guided by a ligand-selective allosteric effects strategy
[非專利文獻5]Nature chemical biology Published online 01 June 2015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對各種真菌具有較強之抗真菌活性之雙性黴素B衍生物。較佳為提供一種腎毒性、肝毒性及/或急性毒性等毒性較低之該衍生物。
本發明係藉由對雙性黴素B之16位(X)及糖鏈之胺基部分(Y)進行修飾而解決上述課題,從而完成以下之發明。
[1]
一種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該化合物以式(I)表示:
(式中,X為式:
所表示之基、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羥基烷基、或式: -CO-NH(RX)(式中,RX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所表示之基,C環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RF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X1為式:
之任一者所表示之基,L、J1及V1分別獨立為氫、鹵素、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J2及V2分別獨立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或,J1與J2及/或V1與V2亦可一併形成側氧基,Ra1及Rb1分別獨立為氫、鹵素、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 之胺磺醯基、磺基、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脲基、胍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銨、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膦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二炔基膦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磺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磺醯基,Ra2及Rb2分別獨立為氫、鹵素、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 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炔基,Ra3及Rb3分別獨立為氫、鹵素、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炔基,或,Ra2與Ra3及/或Rb2與Rb3亦可分別獨立地一併形成側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亞胺基或硫基(thioxo),或者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併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Ra4、Rb4及Rc4分別獨立為氫、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Rb5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A環及B環分別獨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含氮芳香族雜環或者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含氮非芳香族雜環,T為單鍵、-N(Ra5)-或-O-,Ra5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m及n分別獨立為0~10之整數,Y為式:
之任一者所表示之基,RA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RB及RC分別獨立為氫、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或,RB與RC亦可一併形成側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亞胺基或硫基,或者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併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RD為氫、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脒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胍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 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RE為氫、羥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q為0~10之整數)
(其中,(i)X為-CH2-OH且Y為-NH2之化合物、及(ii)X為式:
之任一者所表示之基且Y為-NH2之化合物除外)。
[2]
如上述[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X為式:
所表示之基或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
[3]
如上述[1]或[2]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J1、L及V1為羥基,J2及V2為氫。
[4]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X為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X1為式(III)所表示之基,T為單鍵。
[5]
如上述[4]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a1為鹵素、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銨、胺甲醯基、胺磺醯基、磺基、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脲基、胍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膦醯基、經取代之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上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選自由胺基、羥基胺基、胺磺醯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羰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羰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所組成之群,上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脲基選自由脲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脲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脲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脲基所組成之群,上述經取代之胺磺醯基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胺磺醯基。
[6]
如上述[4]或[5]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a2分別獨立為氫、鹵素、羥基、羧基、胺基、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Ra3分別獨立為氫、鹵素、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或,Ra2與Ra3亦可一併形成側氧基,或者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併形成非芳香族碳環或非芳香族雜環。
[7]
如上述[4]至[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a4為氫、羥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
[8]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X為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X1為式(III)所表示之基,T為-N(Ra5)-或-O-。
[9]
如上述[8]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a1為羥基、羧基、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胺基、甲醯基、胺甲醯基、氰基、胍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或經取代之脲基,上述經取代之胺基為羥基胺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上述經取代之脲基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脲基。
[10]
如上述[8]或[9]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a2分別獨立為氫、羥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a3分別獨立為氫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或,Ra2與Ra3亦可一併形成側氧基或硫基,或者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併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
[11]
如上述[8]至[1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a4為氫。
[12]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X為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X1為式(IV)所表示之基。
[13]
如上述[12]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b1為羥基。
[14]
如上述[12]或[13]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n為1或2,Rb2分別獨立為氫或羥基,Rb3為氫。
[15]
如上述[12]至[1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b4為氫,Rb5為氫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
[16]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X為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X1為式(V)所表示之基。
[17]
如上述[16]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A環為經取代 或未經取代之含氮非芳香族雜環。
[18]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X為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X1為式(VI)所表示之基。
[19]
如上述[18]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B環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含氮非芳香族雜環。
[20]
如上述[18]或[19]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c4為氫。
[21]
如上述[1]至[20]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F為氫。
[22]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X為式(II)所表示之基,該基為式:
所表示之基,D環及E環分別獨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Z為單鍵、伸烷基、-O-、-S-或-N(H)-。
[23]
如上述[22]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D環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E環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
[24]
如上述[22]或[23]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Z為單鍵。
[25]
如上述[22]至[2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E環之取代基為烷基胺基。
[26]
如上述[1]至[2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A分別獨立為氫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B分別獨立為氫、羥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RC分別獨立為氫、羥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或,RB與RC亦可一併形成側氧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亞胺基、羥基亞胺基或氰基亞胺基,RD為氫、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胺甲醯基、胍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RE為胺基,上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為胺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上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亞胺基為亞胺基、羥基亞胺基或氰基亞胺基。
[27]
如上述[1]至[2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Y為NH2
[28]
如上述[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X為羥基烷基,q為1~10之整數。
[29]
如上述[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X為式:-CO-NH(RX)(式中,RX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所表示之基。
[30]
如上述[3]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X為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X1為式(III)所表示之基,T為-N(H)-,Ra1為羧基、胺甲醯基或經取代之胺基,Ra2分別獨立為氫或羥基,Ra3及Ra4為氫,m為2,Y為NH2,上述經取代之胺基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
[31]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含有如上述[1]至[3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
[32]
如上述[31]之醫藥組合物,其具有抗真菌作用。
[33]
一種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係以式:
[化9]
之任一者表示。
[34]
如上述[1]至[3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其係以使用如上述[33]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為特徵,且X為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
[35]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為胺基、羥基胺基、胺磺醯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羰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羰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
[36]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為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甲醯基。
[37]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磺醯基為未經取代之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胺磺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胺磺醯基。
[38]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脲基為未經取代之脲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脲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脲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脲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脲基或者經取代 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脲基。
[39]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氧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
[40]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為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基磺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基磺醯基。
[41]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氧基為未經取代之烷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基羰氧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基羰氧基。
[42]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為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芳香族碳環基。
[43]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為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非芳香族碳環基。
[44]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為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芳香族雜環基。
[45]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為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非芳香族雜環基。
[46]
如上述[4]至[11]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m為0~6之整數。
[47]
如上述[12]至[1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n為0~6之整數。
[48]
一種真菌感染症之治療方法,其特徵在於:將對抗真菌而言有效量之如上述[1]至[3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投予至人類或動物。
[49]
如上述[1]至[3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係用於醫藥治療。
[50]
一種如上述[1]至[3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之用途,其係用以製造用於預防或治療真菌感染症之醫藥。
本發明之化合物對真菌具有抗真菌作用。進而,本發明之化合物具備作為醫藥之有用性,較佳為具有以下之任一或全部之優異特 徵。
a)腎毒性之擔憂較少。
b)肝毒性之擔憂較少。
c)急性毒性之擔憂較少。
d)水溶性較高。
e)溶血毒性之擔憂較少。
f)細胞毒殺性之擔憂較少。
又,本發明提供一種對抗真菌劑之有效率之合成有用之中間物。藉由使用該中間物,可簡便且產率良好地以短步驟合成化合物(I)。
以下,對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各用語之含義進行說明。各用語只要無特別說明,則於單獨使用之情形時、或與其他用語組合使用之情形時,均以相同含義使用。
「由~~構成」這一用語意指僅具有構成要件。
「包含」這一用語意指不限定於構成要件,不排除未記載之要素。
所謂「鹵素」,包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及碘原子。尤佳為氟原子及氯原子。
所謂「烷基」,包含碳數1~15、較佳為碳數1~10、更佳為碳數1~6、進而較佳為碳數1~4之直鏈或支鏈狀之烴基。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正戊基、異戊基、新戊基、正己基、異己基、正庚基、異庚基、正辛基、異辛基、正壬基、正癸基等。
「烷基」之較佳態樣可列舉: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正戊基。進而較佳態樣可列舉: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第三丁基。
所謂「羥基烷基」,意指1個以上之羥基取代上述「烷基」之碳原子上所鍵結之氫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羥基甲基、1-羥基乙基、2-羥基乙基、1-羥基丙基、2-羥基丙基、1,2-羥基乙基等。
作為「羥基烷基」之較佳態樣,可列舉:羥基甲基、羥基乙基。
所謂「鹵烷基」,意指1個以上之上述「鹵素」鍵結於上述「烷基」上之基。例如可列舉:單氟甲基、單氟乙基、單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單氯甲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2,2,2-三氟乙基、2,2,2-三氯乙基、1,2-二溴乙基、1,1,1-三氟丙烷-2-基等。
作為「鹵烷基」之較佳態樣,可列舉:三氟甲基、三氯甲基。
所謂「烯基」,包含於任意之位置上具有1個以上之雙鍵之碳數2~15、較佳為碳數2~10、更佳為碳數2~6、進而較佳為碳數2~4之直鏈或支鏈狀之烴基。例如可列舉:乙烯基、烯丙基、丙烯基、異丙烯基、丁烯基、異丁烯基、戊烯基、丁二烯基、戊烯基、異戊烯基、戊二烯基、己烯基、異己烯基、己二烯基、庚烯基、辛烯基、壬烯基、癸烯基、十一烯基、十二烯基、十三烯基、十四烯基、十五烯基等。
作為「烯基」之較佳態樣,可列舉:乙烯基、烯丙基、丙烯基、異丙烯基、丁烯基。
所謂「炔基」,包含於任意之位置上具有1個以上之三鍵之碳數2~10、較佳為碳數2~8、進而較佳為碳數2~6、進而較佳為碳數2~4之直鏈或支鏈狀之烴基。亦可進而於任意之位置上具有雙鍵。例如包含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戊炔基、己炔基、庚炔基、辛炔基、壬 炔基、癸炔基等。
作為「炔基」之較佳態樣,可列舉: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戊炔基。
所謂「伸烷基」,包含碳數1~15、較佳為碳數1~10、更佳為碳數1~6、進而較佳為碳數1~4之直鏈或支鏈狀之2價烴基。例如可列舉:亞甲基、伸乙基、三亞甲基、伸丙基、四亞甲基、五亞甲基、六亞甲基等。
所謂「芳香族碳環」,意指單環或2環以上之環狀芳香族烴。例如可列舉:苯、萘、蒽、菲等。
作為「芳香族碳環」之較佳態樣,可列舉苯。
所謂「芳香族碳環基」,意指由上述「芳香族碳環」衍生之1價基。例如可列舉:苯基、萘基、蒽基、菲基等。
作為「芳香族碳環基」之較佳態樣,可列舉苯基。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意指單環或2環以上之環狀飽和烴或環狀非芳香族不飽和烴。2環以上之「非芳香族碳環」亦包含於單環或2環以上之非芳香族碳環上縮合有上述「芳香族碳環」中之環者。
進而,「非芳香族碳環」亦包含以如下方式交聯之環或形成螺環之環。
作為單環之非芳香族碳環,較佳為碳數3~16,更佳為碳數3~12,進而較佳為碳數3~8。例如可列舉:環丙烷、環丁烷、環戊烷、 環己烷、環庚烷、環辛烷、環壬烷、環癸烷、環丙烯、環丁烯、環戊烯、環己烯、環庚烯、環己二烯等。
作為2環以上之非芳香族碳環基,例如可列舉:茚滿、茚、乙烷合萘(acenaphthene)、四氫萘、茀等。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基」,包含由上述「非芳香族碳環」衍生之1價基。
作為單環之非芳香族碳環基,較佳為碳數3~16,更佳為碳數3~12,進而較佳為碳數3~8。例如可列舉: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環辛基、環壬基、環癸基、環丙烯基、環丁烯基、環戊烯基、環己烯基、環庚烯基、環己二烯基等。
作為2環以上之非芳香族碳環基,例如可列舉:茚滿基、茚基、乙烷合萘基、四氫萘基、茀基等。
所謂「芳香族雜環」,意指於環內具有1個以上之自O、S及N中任意選擇之相同或不同之雜原子之單環或2環以上之芳香族環。2環以上之芳香族雜環亦包含於單環或2環以上之芳香族雜環上縮合有上述「芳香族碳環」中之環者。
作為單環之芳香族雜環,較佳為5~8員,更佳為5員或6員。例如可列舉:吡咯啉、咪唑啉、吡唑啉、吡啶、嗒、嘧啶、吡、三唑、三、四唑、呋喃、異唑、唑、二唑、異噻唑、噻唑、噻二唑等。
作為2環之芳香族雜環,例如可列舉:吲哚啉、異吲哚啉、吲唑啉(indazoline)、吲啶(indolizidine)、喹啉、異喹啉、啉、酞、喹唑啉、萘啶、嘌呤、喋啶、苯并咪唑、苯并異唑、苯并唑、苯并二唑、苯并異噻唑、苯并噻唑、苯并噻二唑、苯并呋喃、異苯并呋喃、苯并三唑、咪唑并吡啶、三唑并吡啶、咪唑并噻唑、吡并吡噠唑、唑并吡啶、噻唑并吡啶等。
作為3環以上之芳香族雜環,例如可列舉:咔唑、吖啶、二苯并吡喃、啡噻(phenothiazine)、啡噻(phenoxathiine)、啡、二苯并呋喃等。
所謂「芳香族雜環基」,包含由上述「芳香族雜環」衍生之1價基。
作為單環之芳香族雜環基,較佳為5~8員,更佳為5員或6員。例如可列舉:吡咯基、咪唑基、吡唑基、吡啶基、嗒基、嘧啶基、吡基、三唑基、三基、四唑基、呋喃基、噻吩基、異唑基、唑基、二唑基、異噻唑基、噻唑基、噻二唑基等。
作為2環之芳香族雜環基,例如可列舉:吲哚基、異吲哚基、吲唑基、吲哚基、喹啉基、異喹啉基、啉基、酞基、喹唑啉基、啶基、喹喏啉基、嘌呤基、喋啶基、苯并咪唑基、苯并異唑基、苯并唑基、苯并二唑基、苯并異噻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噻二唑基、苯并呋喃基、異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苯并三唑基、咪唑并吡啶基、三唑并吡啶基、咪唑并噻唑基、吡并嗒基、唑并吡啶基、噻唑并吡啶基等。
作為3環以上之芳香族雜環基,例如可列舉:咔唑基、吖啶基、基、啡噻基、啡噻基、啡基、二苯并呋喃基等。
所謂「含氮芳香族雜環」,包含於環內包含1個以上之氮原子、進而亦可包含O及/或S之單環或2環以上之芳香族雜環。較佳可列舉上述所例示之「芳香族雜環」中環之構成原子中具有氮原子之「芳香族雜環」。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意指於環內具有1個以上之自O、S及N中任意選擇之相同或不同之雜原子之單環或2環以上之環狀非芳香族環。2環以上之非芳香族雜環亦包含於單環或2環以上之非芳香族雜環上縮合有上述「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及/或「芳香族雜 環」中之各環者。
進而,「非芳香族雜環」亦包含以如下方式交聯之基或形成螺環之環。
作為單環之非芳香族雜環,較佳為3~16員,更佳為3~12員,進而較佳為3~8員。例如可列舉:二烷、環硫乙烷、環氧乙烷、氧雜環丁烷、氧硫雜環戊烷、吖丁啶、噻唑烷、吡咯啶、吡咯啉、咪唑啶、咪唑啉、吡唑啶、吡唑啉、哌啶、哌、嗎啉、硫代嗎啉、二氫吡啶、四氫吡啶、四氫呋喃、四氫吡喃、二氫噻唑、四氫噻唑、四氫異噻唑、二氫、六氫氮呯、四氫二氮呯、四氫嗒、六氫嘧啶、二氧雜環戊烷、二、氮丙啶、二氧雜環戊烯、庚英、硫雜環戊烷(thiolane)、噻等。
作為2環以上之非芳香族雜環,例如可列舉:吲哚啉、異吲哚啉、苯并二氫哌喃、異苯并二氫哌喃等。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基」,包含由上述「非芳香族雜環」衍生之1價基。
作為單環之非芳香族雜環基,較佳為3~16員,更佳為3~12員,進而較佳為3~8員。例如可列舉:二氧雜環己基、噻喃基、環氧乙烷基、氧雜環丁基、氧硫雜環戊基、氮雜環丁基、噻烷基、噻唑烷基、吡咯啶基、吡咯啉基、咪唑啶基、咪唑啉基、吡唑啶基、吡唑啉基、哌啶基、哌基、嗎啉基(morpholinyl)、嗎啉基(morpholino)、 硫代嗎啉基(thiomorpholinyl)、硫代嗎啉基(thiomorpholino)、二氫吡啶基、四氫吡啶基、四氫呋喃基、四氫吡喃基、二氫噻唑基、四氫噻唑基、四氫異噻唑基、二氫基、六氫氮雜環庚烯基、四氫二氮雜環庚烯基、四氫嗒基、六氫嘧啶基、二氧雜環戊烷基、二基、氮丙啶基、二氧雜環戊烯基、氧雜環庚基、硫雜環戊烷基、噻基、噻基等。
2環以上之非芳香族雜環基例如可列舉:吲哚啉基、異吲哚啉基、烷基、異烷基等。
所謂「含氮非芳香族雜環」,包含於環內包含1個以上之氮原子、進而亦可包含O及/或S之3~18員環之非芳香族雜環。較佳為3~16員,更佳為3~12員,進而較佳為3~8員。例如可列舉:吖丁啶、噻唑烷、吡咯啶、吡咯啉、咪唑啶、咪唑啉、吡唑啶、吡唑啉、哌啶、哌、嗎啉、硫代嗎啉、二氫吡啶、四氫吡啶、二氫噻唑、四氫噻唑、四氫異噻唑、二氫、六氫氮呯、四氫二氮呯、四氫嗒、六氫嘧啶、二、氮丙啶、噻、1,4-二氮雜環庚烷、1,4,7,10,13-五氧雜-16-氮雜環十八烷、1,4,7,10-四氧雜-13-氮雜環十五烷等。尤佳可列舉:1,4-二氮雜環庚烷、1,4,7,10,13-五氧雜-16-氮雜環十八烷、1,4,7,10-四氧雜-13-氮雜環十五烷、哌、嗎啉、哌啶、吡咯啶、噻唑烷、吖丁啶、吡咯啉。
所謂「芳香族碳環氧基」,意指上述「芳香族碳環基」鍵結於氧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苯氧基、萘氧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氧基」,意指上述「非芳香族碳環基」鍵結於氧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環丙氧基、環己氧基、環己烯氧基等。
所謂「芳香族雜環氧基」,意指上述「芳香族雜環基」鍵結於氧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吡啶氧基、唑氧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氧基」,意指上述「非芳香族雜環基」鍵結於氧原子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哌啶氧基、四氫呋喃氧基等。
所謂「芳香族碳環羰基」,意指上述「芳香族碳環基」鍵結於羰基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苯基羰基、萘基羰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羰基」,意指上述「非芳香族碳環」鍵結於羰基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環丙基羰基、環己基羰基、環己烯基羰基等。
所謂「芳香族雜環羰基」,意指上述「芳香族雜環基」鍵結於羰基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吡啶基羰基、唑基羰基、吡羰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羰基」,意指上述「非芳香族雜環基」鍵結於羰基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哌啶基羰基、四氫呋喃基羰基等。
所謂「芳香族碳環胺基」,意指上述「芳香族碳環基」取代與胺基之氮原子鍵結之氫原子1個或2個而成之基。2個芳香族碳環基可相同亦可不同。例如可列舉苯基胺基、萘基胺基、二苯基胺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胺基」,意指上述「非芳香族碳環基」取代與胺基之氮原子鍵結之氫原子1個或2個而成之基。2個非芳香族碳環基可相同亦可不同。
所謂「芳香族雜環胺基」,意指上述「芳香族雜環基」取代與胺基之氮原子鍵結之氫原子1個或2個而成之基。2個芳香族雜環基可相同亦可不同。例如可列舉吡啶基胺基、嗒基胺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胺基」,意指上述「非芳香族雜環基」取代與胺基之氮原子鍵結之氫原子1個或2個而成之基。2個非芳香族雜環基可相同亦可不同。
所謂「芳香族碳環磺醯基」,意指上述「芳香族碳環基」鍵結於磺醯基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苯基磺醯基、萘基磺醯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磺醯基」,意指上述「非芳香族碳環基」鍵 結於磺醯基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環丙基磺醯基、環己基磺醯基、環己烯基磺醯基等。
所謂「芳香族雜環磺醯基」,意指上述「芳香族雜環基」鍵結於磺醯基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吡啶基磺醯基、唑基磺醯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磺醯基」,意指上述「非芳香族雜環基」鍵結於磺醯基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哌啶基磺醯基、四氫呋喃基磺醯基等。
所謂「芳香族碳環羰基胺基」,意指上述「芳香族碳環羰基」取代與胺基之氮原子鍵結之氫原子1個或2個而成之基。2個芳香族碳環基可相同亦可不同。例如可列舉苯基羰基胺基、萘基羰基胺基、二(苯基羰基)胺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羰基胺基」,意指上述「非芳香族碳環羰基」取代與胺基之氮原子鍵結之氫原子1個或2個而成之基。2個非芳香族碳環基可相同亦可不同。例如可列舉環丙基羰基胺基、環己基羰基胺基、環己烯基羰基胺基等。
所謂「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意指上述「芳香族雜環羰基」取代與胺基之氮原子鍵結之氫原子1個或2個而成之基。2個芳香族雜環基可相同亦可不同。例如可列舉吡啶基羰基胺基、唑基羰基胺基、吡羰基胺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意指上述「非芳香族雜環羰基」取代與胺基之氮原子鍵結之氫原子1個或2個而成之基。2個非芳香族雜環基可相同亦可不同。例如可列舉哌啶基羰基胺基、四氫呋喃基羰基胺基等。
所謂「芳香族碳環胺磺醯基」,意指上述「芳香族碳環基」鍵結於胺磺醯基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苯基胺磺醯基、萘基胺磺醯基、二苯基胺磺醯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胺磺醯基」,意指上述「非芳香族碳環基」鍵結於胺磺醯基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環丙基胺磺醯基、環己基胺磺醯基等。
所謂「芳香族雜環胺磺醯基」,意指上述「芳香族雜環基」鍵結於胺磺醯基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吡啶基胺磺醯基、吡基胺磺醯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胺磺醯基」,意指上述「非芳香族雜環基」鍵結於胺磺醯基而成之基。例如可列舉哌啶基胺磺醯基、哌基胺磺醯基、吡咯啶胺磺醯基、四氫呋喃基胺磺醯基等。
所謂「芳香族碳環脲基」,意指上述「芳香族碳環基」取代與脲基之氮原子鍵結之氫原子1個或2個而成之基。2個芳香族碳環基可相同亦可不同。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脲基」,意指上述「非芳香族碳環基」取代與脲基之氮原子鍵結之氫原子1個或2個而成之基。2個非芳香族碳環基可相同亦可不同。
所謂「芳香族雜環脲基」,意指上述「芳香族雜環基」取代與脲基之氮原子鍵結之氫原子1個或2個而成之基。2個芳香族雜環基可相同亦可不同。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脲基」,意指上述「非芳香族雜環基」取代與脲基之氮原子鍵結之氫原子1個或2個而成之基。2個非芳香族雜環基可相同亦可不同。
所謂「烷基胺基」,意指上述「烷基」取代與胺基之氮原子鍵結之氫原子1個或2個而成之基。2個烷基可相同亦可不同。例如可列舉單甲基胺基、單乙基胺基、二甲基胺基、二乙基胺基、N-甲基-N-乙基胺基等。
所謂「羥基胺基」,意指羥基取代與胺基之氮原子鍵結之氫原子 1個或2個而成之基。意指單羥基胺基、二羥基胺基。
所謂「胺磺醯基胺基」,意指胺磺醯基取代與胺基之氮原子鍵結之氫原子1個或2個而成之基。意指單胺磺醯基胺基、二胺磺醯基胺基。
所謂「烷基銨」,意指上述「烷基」取代與銨基之氮原子鍵結之氫1個、2個或3個而成之基。2個或3個烷基可相同亦可不同。例如可列舉單甲基銨、單乙基銨、二甲基銨、二乙基銨、三乙基銨、三乙基銨、N-甲基-N-乙基-N-異丙基銨等。
所謂「烷基脲基」,意指上述「烷基」取代與脲基之氮原子鍵結之氫1個或2個而成之基。2個烷基可相同亦可不同。例如可列舉單甲基脲基、單乙基脲基、二甲基脲基、二乙基脲基、N-甲基-N-乙基脲基等。
所謂「烷基胺甲醯基」,意指上述「烷基」取代與胺甲醯基之氮原子鍵結之氫1個或2個而成之基。2個烷基可相同亦可不同。例如可列舉單甲基胺甲醯基、單乙基胺甲醯基、二甲基胺甲醯基、二乙基胺甲醯基、N-甲基-N-乙基胺甲醯基等。
所謂「烷基胺磺醯基」,意指上述「烷基」取代與胺磺醯基之氮原子鍵結之氫1個或2個而成之基。2個烷基可相同亦可不同。例如可列舉單甲基胺磺醯基、單乙基胺磺醯基、二甲基胺磺醯基、二乙基胺磺醯基、N-甲基-N-乙基胺磺醯基等。
所謂「烷基膦醯基」,意指上述「烷基」取代與膦醯基之氧原子鍵結之氫原子1個或2個而成之基。2個烷基可相同亦可不同。例如可列舉單甲基膦醯基、單乙基膦醯基、二甲基膦醯基、二乙基膦醯基、N-甲基-N-乙基膦醯基等。
所謂「芳香族碳環烷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芳香族碳環基」取代之上述「烷基」。例如可列舉:苄基、苯乙基、苯基丙基、 二苯甲基、三苯甲基、萘基甲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碳環烷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非芳香族碳環基」取代之上述「烷基」。又,「非芳香族碳環烷基」亦包含烷基部分經上述「芳香族碳環基」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基」。例如可列舉:環丙基甲基、環丁基甲基、環戊基甲基、環己基甲基等。
所謂「芳香族雜環烷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芳香族雜環基」取代之上述「烷基」。又,「芳香族雜環烷基」亦包含烷基部分經上述「芳香族碳環基」及/或「非芳香族碳環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基」。例如可列舉:吡啶基甲基、呋喃基甲基、咪唑基甲基、吲哚基甲基、苯并噻吩基甲基、唑基甲基、異唑基甲基、噻唑基甲基、異噻唑基甲基、吡唑基甲基、異吡唑基甲基、吡咯啶基甲基、苯并唑基甲基等。
所謂「非芳香族雜環烷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非芳香族雜環基」取代之上述「烷基」。又,「非芳香族雜環烷基」亦包含烷基部分經上述「芳香族碳環基」、「非芳香族碳環基」及/或「芳香族雜環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基」。例如可列舉:四氫吡喃基甲基、嗎啉基乙基、哌啶基甲基、哌基甲基等。
「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意指羥基之氫原子經上述「芳香族碳環烷基」取代之基。
「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意指羥基之氫原子經上述「非芳香族碳環烷基」取代之基。
「芳香族雜環烷氧基」意指羥基之氫原子經上述「芳香族雜環烷基」取代之基。
「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意指羥基之氫原子經上述「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取代之基。
「芳香族碳環烷基磺醯基」意指取代有上述「芳香族碳環烷 基」之磺醯基。
「非芳香族碳環烷基磺醯基」意指取代有上述「非芳香族碳環烷基」之磺醯基。
「芳香族雜環烷基磺醯基」意指取代有上述「芳香族雜環烷基」之磺醯基。
「非芳香族雜環烷基磺醯基」意指取代有上述「非芳香族雜環烷基」之磺醯基。
「芳香族碳環烷基羰氧基」意指取代有上述「芳香族碳環烷基」之羰氧基。
「非芳香族碳環烷基羰氧基」意指取代有上述「非芳香族碳環烷基」之羰氧基。
「芳香族雜環烷基羰氧基」意指取代有上述「芳香族雜環烷基」之羰氧基。
「非芳香族雜環烷基羰氧基」意指取代有上述「非芳香族雜環烷基」之羰氧基。
「烷氧基」、「烷基磺醯基」、「烷基膦醯基」、「烷基氧烷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羰基」、「烷基羰氧基」、「烷基亞胺基」、「烷基磺醯基」、「羥基烷氧基」、「羥基烷基胺基」、「羧基烷基」、「胺甲醯基烷基」、「鹵烷氧基」或「烷基磺醯基胺基」之烷基部分亦與上述「烷基」相同。
「烯氧基」、「烯氧基羰基」、「烯基羰基」、「烯基羰氧基」、「烯基磺醯基」、「烯基亞胺基」或「羧基烯基」之烯基部分亦與上述「烯基」相同。
「炔氧基」、「炔氧基羰基」、「炔基羰基」、「炔基羰氧基」、「炔基磺醯基」或「炔基亞胺基」之炔基部分亦與上述「炔基」相同。
「芳香族碳環烷氧基」、「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芳香族雜環 烷氧基」、「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羰基」、「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羰基」、「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羰基」、「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烷基羰基」、「非芳香族碳環烷基羰基」、「芳香族雜環烷基羰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羰基」、「芳香族碳環烷基羰氧基」、「非芳香族碳環烷基羰氧基」、「芳香族雜環烷基羰氧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羰氧基」、「芳香族碳環烷基胺基」、「非芳香族碳環烷基胺基」、「芳香族雜環烷基胺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胺基」、「芳香族碳環烷基磺醯基」、「非芳香族碳環烷基磺醯基」、「芳香族雜環烷基磺醯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磺醯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非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及「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之烷基部分與上述「烷基」相同。
「芳香族碳環烯基」、「非芳香族碳環烯基」、「芳香族雜環烯基」、「非芳香族雜環烯基」、「芳香族碳環烯氧基」、「非芳香族碳環烯氧基」、「芳香族雜環烯氧基」、「非芳香族雜環烯氧基」、「芳香族碳環烯氧基烯基」、「非芳香族碳環烯氧基烯基」、「芳香族雜環烯氧基烯基」、「非芳香族雜環烯氧基烯基」、「芳香族碳環烯氧基羰基」、「非芳香族碳環烯氧基羰基」、「芳香族雜環烯氧基羰基」、「非芳香族雜環烯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烯基羰基」、「非芳香族碳環烯基羰基」、「芳香族雜環烯基羰基」、「非芳香族雜環烯基羰基」、「芳香族碳環烯基羰氧基」、「非芳香族碳環烯基羰氧基」、「芳香族雜環烯基羰氧基」、「非芳香族雜環烯基羰氧基」、「芳香族碳環烯基胺基」、「非芳香族碳環烯基胺基」、「芳香族雜環烯基胺基」、「非芳香族雜環烯基胺基」、「芳香族碳環烯基磺醯基」、「非芳香族碳環烯基磺醯基」、「芳香族雜環烯基磺醯基」、「非芳香族雜環烯基磺醯基」、「芳香族碳環氧基烯基」、「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烯基」、「芳香族雜環氧基烯基」及「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烯基」之烯基部分與上述「烯基」相同。
「芳香族碳環炔基」、「非芳香族碳環炔基」、「芳香族雜環炔基」、「非芳香族雜環炔基」、「芳香族碳環炔氧基」、「非芳香族碳環炔氧基」、「芳香族雜環炔氧基」、「非芳香族雜環炔氧基」、「芳香族碳環炔氧基炔基」、「非芳香族碳環炔氧基炔基」、「芳香族雜環炔氧基炔基」、「非芳香族雜環炔氧基炔基」、「芳香族碳環炔氧基羰基」、「非芳香族碳環炔氧基羰基」、「芳香族雜環炔氧基羰基」、「非芳香族雜環炔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炔基羰基」、「非芳香族碳環炔基羰基」、「芳香族雜環炔基羰基」、「非芳香族雜環炔基羰基」、「芳香族碳環炔基羰氧基」、「非芳香族碳環炔基羰氧基」、「芳香族雜環炔基羰氧基」、「非芳香族雜環炔基羰氧基」、「芳香族碳環炔基胺基」、「非芳香族碳環炔基胺基」、「芳香族雜環炔基胺基」、「非芳香族雜環炔基胺基」、「芳香族碳環炔基磺醯基」、「非芳香族碳環炔基磺醯基」、「芳香族雜環炔基磺醯基」、「非芳香族雜環炔基磺醯基」、「芳香族碳環氧基炔基」、「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炔基」、「芳香族雜環氧基炔基」及「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炔基」之炔基部分與上述「炔基」相同。
「芳香族碳環烷氧基」、「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烷基羰基」、「芳香族碳環烷基羰氧基」、「芳香族碳環烷基胺基」、「芳香族碳環烷基磺醯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烯基」、「芳香族碳環烯氧基」、「芳香族碳環烯氧基烯基」、「芳香族碳環烯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烯基羰基」、「芳香族碳環烯基羰氧基」、「芳香族碳環烯基胺基」、「芳香族碳環烯基磺醯基」、「芳香族碳環氧基烯基」、「芳香族碳環炔基」、「芳香族碳環炔氧基」、「芳香族碳環炔氧基炔基」、「芳香族碳環炔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炔基羰基」、「芳香族碳環炔基羰氧基」、「芳香族碳環炔基胺基」、「芳香族碳環炔基磺醯基」及「芳香族碳環氧基炔基」之芳香族碳環部分與上述「芳香族碳環基」相同。
「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羰基」、「非芳香族碳環烷基羰基」、「非芳香族碳環烷基羰氧基」、「非芳香族碳環烷基胺基」、「非芳香族碳環烷基磺醯基」、「非芳香族碳環氧烷基」、「非芳香族碳環烯基」、「非芳香族碳環烯氧基」、「非芳香族碳環烯氧基烯基」、「非芳香族碳環烯氧基羰基」、「非芳香族碳環烯基羰基」、「非芳香族碳環烯基羰氧基」、「非芳香族碳環烯基胺基」、「非芳香族碳環烯基磺醯基」、「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烯基」、「非芳香族碳環炔基」、「非芳香族碳環炔氧基」、「非芳香族碳環炔氧基炔基」、「非芳香族碳環炔氧基羰基」、「非芳香族碳環炔基羰基」、「非芳香族碳環炔基羰氧基」、「非芳香族碳環炔基胺基」、「非芳香族碳環炔基磺醯基」及「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炔基」之非芳香族碳環部分與上述「非芳香族碳環基」相同。
「芳香族雜環烷氧基」、「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羰基」、「芳香族雜環烷基羰基」、「芳香族雜環烷基羰氧基」、「芳香族雜環烷基胺基」、「芳香族雜環烷基磺醯基」、「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芳香族雜環烯基」、「芳香族雜環烯氧基」、「芳香族雜環烯氧基烯基」、「芳香族雜環烯氧基羰基」、「芳香族雜環烯基羰基」、「芳香族雜環烯基羰氧基」、「芳香族雜環烯基胺基」、「芳香族雜環烯基磺醯基」、「芳香族雜環氧基烯基」、「芳香族雜環炔基」、「芳香族雜環炔氧基」、「芳香族雜環炔氧基炔基」、「芳香族雜環炔氧基羰基」、「芳香族雜環炔基羰基」、「芳香族雜環炔基羰氧基」、「芳香族雜環炔基胺基」、「芳香族雜環炔基磺醯基」及「芳香族雜環氧基炔基」之芳香族雜環部分與上述「芳香族雜環基」相同。
「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羰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羰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羰氧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胺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磺醯基」、「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 「非芳香族雜環烯基」、「非芳香族雜環烯氧基」、「非芳香族雜環烯氧基烯基」、「非芳香族雜環烯氧基羰基」、「非芳香族雜環烯基羰基」、「非芳香族雜環烯基羰氧基」、「非芳香族雜環烯基胺基」、「非芳香族雜環烯基磺醯基」、「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烯基」、「非芳香族雜環炔基」、「非芳香族雜環炔氧基」、「非芳香族雜環炔氧基炔基」、「非芳香族雜環炔氧基羰基」、「非芳香族雜環炔基羰基」、「非芳香族雜環炔基羰氧基」、「非芳香族雜環炔基胺基」、「非芳香族雜環炔基磺醯基」及「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炔基」之非芳香族雜環部分與上述「非芳香族雜環基」相同。
「烷基胺基芳香族碳環基」、「烷基胺基非芳香族碳環基」、「烷基胺基芳香族雜環基」及「烷基胺基非芳香族雜環基」意指經1個以上之上述「烷基胺基」取代之上述「芳香族碳環基」、「非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或「非芳香族雜環基」。
作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脲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脒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胍基」之取代基,可列舉選自羥基、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 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磺醯基中之相同或不同之1~2個基。
尤佳可列舉:選自羥基、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中之相同或不同之1~2個基。
更佳可列舉:選自烷基、羥基、羥基烷基、烷基磺醯基、烷基膦醯基、胺磺醯基、芳香族碳環基、非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羰基、非芳香族碳環羰基、芳香族雜環羰基及非芳香族雜環羰基等中之相同或不同之1~2個基。
作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之取代基,可列舉上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之取代基,較佳可列舉鹵素、羥基、羧基、烷氧基羰基、胺基、烷基胺基、胺甲醯基、烷基亞胺基、芳香族碳環基、非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烷氧基芳香族碳環基、烷氧基非芳香族碳環基、烷氧基芳香族雜環基及烷氧基非芳香族雜環基等。任意之位置亦可以選自該等中之1個以上、較佳為1~4個相同或不同之基具有取代基。
作為「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氧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之非芳香 族雜環氧基」、「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羰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羰基」、「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胺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胺基」、「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胺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胺基」、「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磺醯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磺醯基」、「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磺醯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磺醯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烯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炔基」、「經取代之含氮芳香族雜環」、「經取代之含氮非芳香族雜環」、「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羰基胺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羰基胺基」、「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胺磺醯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胺磺醯基」、「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胺磺醯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胺磺醯基」、「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脲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脲基」、「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脲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脲基」、「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基磺醯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基磺醯基」、「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基磺醯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基磺醯基」、「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基羰氧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基羰氧基」、「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基羰氧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基羰氧基」、「經取代之烷基胺基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之烷基胺基非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之烷基胺基芳香族雜環基」、及「經取代之烷基胺基非芳香族雜環基」中之「芳香族碳環」、「非芳香族碳環」、「芳香族雜環」、「非芳香族雜環」上之取代基,可列舉:鹵素、氰基、烷基、烯基、炔基、鹵烷基、羥基烷基、胺甲醯基烷基、鹵烯基、羥基烯基、胺甲醯基烯基、羧基烷 基、羧基烯基、烷基羰基、羥基、羧基、側氧基、二氧基(quioxo)、亞胺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胺基、烷基胺基(單烷基胺基、二烷基胺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胺甲醯基、胺磺醯基、烷基磺醯基、烷氧基、烯基磺醯基、烯氧基、脒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碳環烷基、芳香族雜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非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非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基、非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經鹵素、氰基、羥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烷氧基、鹵烷氧基及/或胺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鹵素、氰基、羥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烷氧基、鹵烷氧基及/或胺基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鹵素、氰基、羥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烷氧基、鹵烷氧基及/或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經鹵素、氰基、羥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烷氧基、鹵烷氧基及/或胺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烷氧基、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芳香族雜環烷氧基、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經鹵素、氰基、羥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烷氧基、鹵烷氧基及/或胺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經鹵素、氰基、羥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烷氧基、鹵烷氧基及/或胺基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經鹵素、氰基、羥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烷氧基、鹵烷氧基及/或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經鹵素、氰基、羥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烷氧基、鹵 烷氧基及/或胺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芳香族碳環氧基、非芳香族碳環氧基、芳香族雜環氧基、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經鹵素、氰基、羥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烷氧基、鹵烷氧基及/或胺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氧基,經鹵素、氰基、羥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烷氧基、鹵烷氧基及/或胺基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經鹵素、氰基、羥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烷氧基、鹵烷氧基及/或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氧基,經鹵素、氰基、羥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烷氧基、鹵烷氧基及/或胺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等。
較佳可列舉:鹵素、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胺甲醯基烷基、羧基烯基、羥基、羧基、側氧基、烷氧基羰基、胺基、烷基胺基、羥基烷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磺醯基、烷基磺醯基、烷氧基、脒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碳環烷基、芳香族雜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非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非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基、非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經鹵素、烷基、烷氧基及/或胺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鹵素、烷基、烷氧基及/或胺基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鹵素、烷基、烷氧基及/或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經鹵素、烷基、烷氧基及/或胺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烷氧基、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芳香族雜環烷氧基、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經鹵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經鹵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 芳香族碳環氧基、非芳香族碳環氧基、芳香族雜環氧基、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經羥基及/或羥基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氧基、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氧基、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等。環上之可取代之任意位置亦可經選自該等中之1個以上、較佳為1~4個相同或不同之基取代。
作為「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之烷基銨」、「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之烯基磺醯基」、「經取代之炔基磺醯基」、「經取代之烷基膦醯基」、「經取代之烯基膦醯基」、「經取代之炔基膦醯基」、「經取代之烷基羰氧基」、「經取代之烯基羰氧基」、「經取代之炔基羰氧基」、「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烯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炔基」、「經取代之烷基胺基」、「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胺基」、「經取代之烷基胺甲醯基」、「經取代之烷基胺磺醯基」、「經取代之烷基脲基」、「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基磺醯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基磺醯基」、「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基磺醯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基磺醯基」、「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基羰氧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基羰氧基」、「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基羰氧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基羰氧基」、「經取代之烷基胺基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之烷基胺基非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之烷基胺基芳香族雜環基」及「經取代之烷基胺基非芳香族雜環基」中之「烷 基」、「烯基」、「炔基」上之取代基,可列舉:鹵素、氰基、羥基、羧基、胺基、烷基胺基(單烷基胺基、二烷基胺基)、烷氧基、鹵烷氧基、烯氧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磺醯基、烯基磺醯基、胺甲醯基、烷基亞胺基、芳香族碳環基、非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經鹵素、氰基、羥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烷氧基、鹵烷氧基及/或胺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鹵素、氰基、羥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烷氧基、鹵烷氧基及/或胺基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鹵素、氰基、羥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烷氧基、鹵烷氧基及/或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經鹵素、氰基、羥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烷氧基、鹵烷氧基及/或胺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等。
較佳可列舉:鹵素、羥基、羧基、胺基、烷基胺基、烷氧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磺醯基、胺甲醯基、烷基亞胺基、芳香族碳環基、非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烷氧基芳香族碳環基、烷氧基非芳香族碳環基、烷氧基芳香族雜環基及烷氧基非芳香族雜環基等。尤佳可列舉:羥基、羧基、胺基、烷基胺基、烷氧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磺醯基、芳香族碳環基、非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及非芳香族雜環基等。任意之位置亦可以選自該等中之1個以上、較佳為1~4個相同或不同之基具有取代基。
「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基」、「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氧烷基」、「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羰基」、「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基羰基」、「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基羰氧基」、「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基胺基」及「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 基磺醯基」意指上述「芳香族碳環」及/或「烷基」部分經取代。
「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氧烷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羰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基羰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基羰氧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基胺基」及「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基磺醯基」意指上述「非芳香族碳環」及/或上述「烷基」部分經取代。
「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基」、「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羰基」、「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基羰基」、「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基羰氧基」、「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基胺基」及「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基磺醯基」意指上述「芳香族雜環」及/或上述「烷基」部分經取代。
「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羰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基羰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基羰氧基」、「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基胺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基磺醯基」意指上述「非芳香族雜環」及/或上述「烷基」部分經取代。
「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烯基」及「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炔基」意指上述「非芳香族雜環」、上述「烯基」部分及/或「炔基」部分經取代。
作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未經取代之胺基、羥基胺基、胺磺醯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羧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非芳香族碳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羰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羰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等。
作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氧基等。
作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基磺醯基等。
作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氧基」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未經取代之烷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烷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烷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基羰氧基等。
作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芳香族碳環基等。
作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非芳香族碳環基等。
作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之具體例,例如可 列舉: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芳香族雜環基等。
作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非芳香族雜環基等。
又,「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亦可經「側氧基」取代。於該情形時,意指如以下般碳原子上之2個氫原子經取代。
上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羰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脲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 香族雜環脲基」之非芳香族碳環及非芳香族雜環部分亦與上述同樣地可經「側氧基」取代。
又,「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之環內所具有之S亦可經「二側氧基」取代。於該情形時,意指如以下般硫原子上之4個氫原子經取代之基。
上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羰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脲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脲基」之非芳香族碳環及非芳香族雜環之環內所具有之硫原子之4個氫原子亦可與上述同樣地經「二側氧基」取代。
以下表示化合物(I)中之較佳態樣。
X為式:
所表示之基、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羥基烷基、或式:-CO-NH(RX)(式中,RX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所表示之基。
X較佳為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羥基烷基、或式:-CO-NH(RX)(式中,RX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所表示之基。
X更佳為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或羥基烷基。
X尤佳為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
於X為羥基烷基時,Y為式:
之任一者所表示之基,此時,q為1~10之整數。
J1為氫、鹵素、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
J1更佳為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 之烷氧基。
J1進而較佳為羥基。
於J1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烷基、羥基、羥基烷基等。
J2較佳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
J2更佳為氫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
J2進而較佳為氫。
於J2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烷基、羥基、羥基烷基等。
J1與J2亦可一併形成側氧基。
L為氫、鹵素、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
L更佳為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
L進而較佳為羥基。
於L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烷基、羥基、羥基烷基等。
V1為氫、鹵素、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
V1更佳為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
V1進而較佳為羥基。
於V1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烷基、羥基、羥基烷基等。
V2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 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
V2更佳為氫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
V2進而較佳為氫。
於V2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烷基、羥基、羥基烷基等。
V1與V2亦可一併形成側氧基。
以下,關於X1之基,進行式(III)所表示之基之說明。
T為單鍵、-N(Ra5)-或-O-。
T更佳為單鍵或-N(Ra5)-。
T進而較佳為-N(Ra5)-。
以下表示T為單鍵之情形時之較佳態樣。
Ra1為氫、鹵素、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磺醯基、磺基、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脲基、胍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銨、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磺醯基、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膦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膦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膦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磺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磺醯基。
Ra1更佳為氫、鹵素、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磺醯基、磺基、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脲基、胍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銨、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膦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胺基。
Ra1進而較佳為氫、羥基、羧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 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脲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銨、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
於Ra1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於Ra1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更佳之取代基為未經取代之烷基、未經取代之鹵烷基、胺基、羥基、羧基、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烷基、未經取代之烷氧基、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胺甲醯基、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羥基胺基、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胺基、未經取代之烷基亞胺基、胺磺醯基、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氰基、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未經取代之烷基芳香族雜環基、未經取代之烷氧基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或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
於Ra1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尤佳之取代基為羥基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胺基。
Ra2分別獨立為氫、鹵素、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 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炔基。
Ra2更佳為分別獨立為氫、鹵素、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
Ra2進而較佳為分別獨立為氫、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
於Ra2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Ra3分別獨立為氫、鹵素、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 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炔基。
Ra3更佳為分別獨立為氫、鹵素、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
Ra3進而較佳為氫。
於Ra3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Ra2與Ra3亦可分別獨立地一併形成側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亞胺基或硫基,或者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併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
Ra2與Ra3亦可分別獨立地一併形成側氧基、或硫基,或者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併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
Ra2與Ra3亦可分別獨立地一併形成側氧基,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併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
Ra4為氫、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 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
Ra4更佳為氫、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
Ra4進而較佳為氫或羥基。
於Ra4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Ra1、Ra2、Ra3、Ra4、m)之尤佳之組合如下。
(氫、-、-、氫、0)、(氫、氫、氫、羥基、1)、(氫、氫、氫、羥基、2)、(氫、氫、氫、羥基、3)、(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1)、(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2)、(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3)、(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4)、(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5)、(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羥基、1)、(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羥基、2)、(氫、羧基、羥基、氫、1)、(氫、羧基、羥基、氫、2)、(氫、羧基、羥基、氫、3)、(鹵素、-、-、氫、0)、(鹵素、氫、氫、氫、1)、(鹵素、氫、氫、氫、2)、(鹵素、氫、氫、氫、3)、(鹵素、鹵素、鹵素、氫、1)、(鹵素、鹵素、鹵素、 氫、2)、(羥基、-、-、氫、0)、(羥基、氫、氫、氫、1)、(羥基、氫、氫、氫、2)、(羥基、氫、氫、氫、3)、(羥基、氫、氫、氫、4)、(羥基、氫、氫、氫、5)、(羥基、氫、氫、氫、6)、(羥基、羥基、氫、氫、1)、(羥基、羥基、氫、氫、2)、(羥基、羥基、氫、氫、3)、(羥基、羥基、氫、氫、4)、(羥基、羥基、氫、羥基、1)、(羥基、羥基、氫、羥基、2)、(羥基、羥基、氫、羥基、3)、(羥基、羥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1)、(羥基、羥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2)、(羥基、羥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3)、(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氫、氫、1)、(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氫、氫、2)、(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氫、氫、3)、(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1)、(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2)、(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1)、(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2)、(羥基、羧基、氫、氫、1)、(羥基、羧基、氫、氫、2)、(羥基、羧基、氫、氫、3)、(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氫、氫、1)、(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氫、氫、2)、(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氫、氫、3)、(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氫、氫、4)、(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氫、氫、1)、(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氫、氫、2)、(羥基、-、-、羥基、0)、(羥基、氫、氫、羥基、1)、(羥基、氫、氫、羥基、2)、(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0)、(羥基、氫、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1)、(羥基、氫、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2)、(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0)、(羥基、氫、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1)、(羥基、氫、氫、經 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2)、(羧基、-、-、氫、0)、(羧基、氫、氫、氫、1)、(羧基、氫、氫、氫、2)、(羧基、氫、氫、氫、3)、(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1)、(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2)、(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3)、(羧基、羥基、氫、氫、1)、(羧基、羥基、氫、氫、2)、(羧基、羥基、氫、羥基、1)、(羧基、羥基、氫、羥基、2)、(羧基、羧基、氫、氫、1)、(羧基、羧基、氫、氫、2)、(羧基、羧基、氫、氫、3)、(羧基、羧基、羥基、氫、1)、(羧基、羧基、羥基、氫、2)、(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氫、氫、1)、(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氫、氫、2)、(羧基、氫、氫、羥基、1)、(羧基、氫、氫、羥基、2)、(羧基、氫、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羧基烷基、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羥基、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羥基、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羧基、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羧基、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羥基、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氫、氫、羥基、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氫、氫、氫、3)、(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 基、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氫、氫、氫、3)、(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3)、(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羥基、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氫、氫、羥基、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氫、氫、羥基、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胺基、-、-、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胺基、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胺基、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烷基、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烷基、氫、氫、2)、(羥基胺基、-、-、氫、0)、(羥基胺基、氫、氫、氫、1)、(羥基胺基、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脲基、-、-、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脲基、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脲基、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脲基、氫、氫、氫、3)、(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脲基、-、-、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脲基、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脲基、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氫、氫、氫、3)、(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 基、氫、氫、氫、4)、(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氧烷基、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氧烷基、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氫、氫、3)、(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氫、氫、4)、(氰基、-、-、氫、0)、(氰基、氫、氫、氫、1)、(胍基、-、-、氫、0)、(胍基、氫、氫、氫、1)、(胍基、氫、氫、氫、2)、(胍基、氫、氫、氫、3)、(胍基、氫、氫、氫、4)、(磺基、-、-、氫、0)、(磺基、氫、氫、氫、1)、(磺基、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磺醯基、-、-、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磺醯基、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磺醯基、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膦醯基、-、-、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膦醯基、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膦醯基、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氫、氫、氫、3)、(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氫、 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氫、氫、氫、3)、(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氫、氫、氫、3)、(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氫、氫、氫、3)、(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氫、氫、氫、3)、(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胺基、-、-、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胺基、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胺基、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氫、氫、氫、1)、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脲基、-、-、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脲基、氫、氫、氫、1)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脲基、氫、氫、氫、2)。
以下表示T為-N(Ra5)-之情形之較佳態樣。
Ra1為氫、鹵素、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磺醯基、磺基、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脲基、胍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銨、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膦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膦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膦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胺基、經 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磺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磺醯基。
Ra1更佳為氫、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脲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胺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磺醯基。
Ra1進而較佳為氫、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脲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磺醯基。
於Ra1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 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於Ra1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更佳之取代基為鹵素、鹵烷基、羥基、胺基、胺甲醯基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
於Ra1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尤佳之取代基為羥基。
Ra2分別獨立為氫、鹵素、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炔基。
Ra2更佳為分別獨立為氫、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
於Ra2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Ra3分別獨立為氫、鹵素、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 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炔基。
Ra3更佳為氫。
於Ra3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Ra2與Ra3亦可分別獨立地一併形成側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亞胺基或硫基,或者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併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
Ra2與Ra3亦可分別獨立地一併形成側氧基、或硫基,或者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併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
Ra2與Ra3亦可分別獨立地、更佳為分別獨立地一起與側氧基或鄰接之原子一併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
Ra4為氫、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
Ra4更佳為氫。
於Ra4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Ra5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
Ra5更佳為氫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
於Ra5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Ra1、Ra2、Ra3、Ra4、Ra5、m)之尤佳之組合如下。
(氫、-、-、氫、氫、0)、(氫、氫、氫、氫、氫、1)、(氫、氫、氫、氫、氫、2)、(氫、氫、氫、氫、氫、3)、(氫、氫、氫、氫、 氫、4)、(氫、氫、氫、氫、烷基、1)、(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氫、1)、(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氫、2)、(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氫、3)、(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氫、4)、(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氫、5)、(羥基、-、-、氫、氫、0)、(羥基、氫、氫、氫、氫、1)、(羥基、氫、氫、氫、氫、2)、(羥基、氫、氫、氫、氫、3)、(羥基、氫、氫、氫、氫、4)、(羥基、氫、氫、氫、氫、5)、(羥基、氫、氫、氫、氫、6)、(羥基、羥基、氫、氫、氫、1)、(羥基、羥基、氫、氫、氫、2)、(羥基、羥基、氫、氫、氫、3)、(羥基、羥基、氫、氫、氫、4)、(羥基、羥基、氫、氫、氫、5)、(羥基、羥基、氫、氫、氫、6)、(羥基、羥基、氫、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1)、(羥基、羥基、氫、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2)、(羥基、羥基、氫、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3)、(羥基、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1)、(羥基、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2)、(羥基、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3)、(羥基、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4)、(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氫、氫、氫、1)、(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氫、氫、氫、2)、(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氫、氫、氫、3)、(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1)、(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2)、(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3)、(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氫、1)、(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氫、2)、(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氫、氫、 3)、(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氫、氫、氫、1)、(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氫、氫、氫、2)、(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氫、氫、氫、3)、(羧基、-、-、氫、氫、0)、(羧基、氫、氫、氫、氫、1)、(羧基、氫、氫、氫、氫、2)、(羧基、氫、氫、氫、氫、3)、(羧基、羥基、氫、氫、氫、1)、(羧基、羥基、氫、氫、氫、2)、(羧基、羥基、氫、氫、氫、3)、(羧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羧基烷基、0)、(羧基、氫、氫、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羧基烷基、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氫、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氫、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氫、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氫、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氫、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氫、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氫、氫、氫、氫、3)、(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氫、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氫、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氫、氫、氫、氫、2)、(羥基胺基、-、-、氫、氫、0)、(羥基胺基、氫、氫、氫、氫、1)、(羥基胺基、氫、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氫、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氫、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氫、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氫、氫、氫、氫、3)、(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氫、氫、氫、氫、4)、(甲醯基、-、-、氫、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氫、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氫、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氫、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氫、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氫、 氫、氫、氫、3)、(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氫、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氫、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氫、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氫、氫、氫、氫、3)、(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氫、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氫、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氫、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氫、氫、氫、氫、3)、(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胺基、氫、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胺基、-、-、氫、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胺基、氫、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胺基、氫、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磺醯基、-、-、氫、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脲基、-、-、氫、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脲基、氫、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脲基、氫、氫、氫、氫、2)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磺醯基、-、-、氫、氫、0)。
以下表示T為-O-之情形之較佳態樣。
Ra1為氫、鹵素、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磺醯基、磺基、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脲基、胍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 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銨、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膦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膦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膦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磺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磺醯基。
Ra1更佳為氫、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氰基、胍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Ra1進而較佳為氫、羥基、羧基、胍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
於Ra1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Ra1之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於Ra1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更佳之取代基為羥基、胺基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
Ra2分別獨立為氫、鹵素、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炔基。
Ra2更佳為分別獨立為氫、羥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
Ra2進而較佳為分別獨立為氫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 基。
於Ra2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Ra3分別獨立為氫、鹵素、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炔基。
Ra3更佳為氫。
於Ra3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Ra2與Ra3可分別獨立地一併形成側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亞胺基或硫基,或者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併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
Ra2與Ra3亦可分別獨立地一併形成側氧基。
Ra4為氫、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
Ra4更佳為氫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
於Ra4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Ra1、Ra2、Ra3、Ra4、m)之尤佳之組合如下。
(氫、-、-、氫、0)、(氫、氫、氫、氫、1)、(氫、氫、氫、氫、2)、(氫、氫、氫、氫、3)、(氫、氫、氫、氫、4)、(羥基、-、-、氫、0)、(羥基、氫、氫、氫、1)、(羥基、氫、氫、氫、2)、(羥基、氫、氫、氫、3)、(羥基、氫、氫、氫、4)、(羥基、氫、氫、氫、5)、(羥基、氫、氫、氫、6)、(羥基、羥基、氫、氫、1)、(羥基、羥基、氫、氫、2)、(羥基、羥基、氫、氫、3)、(羥基、羥基、氫、氫、4)、(羥基、羥基、氫、氫、5)、(羥基、羥基、氫、氫、6)、(羥 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氫、氫、1)、(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氫、氫、2)、(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氫、氫、3)、(氰基、羥基、氫、氫、1)、(氰基、羥基、氫、氫、2)、(氰基、羥基、氫、氫、3)、(胍、-、-、氫、0)、(胍、氫、氫、氫、1)、(胍、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氫、氫、氫、3)、(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氫、氫、氫、3)、(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氫、氫、氫、4)、(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氫、氫、氫、1)、(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氫、氫、氫、2)、(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氫、氫、氫、3)、(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氫、0)、(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氫、氫、氫、1)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氫、氫、氫、2)。
m為0~10之整數。
m更佳為0~6之整數。
m進而較佳為0~4之整數。
以下,關於X1之基,進行式(IV)所表示之基之說明。
[化17]
Rb1為氫、鹵素、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磺醯基、磺基、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脲基、胍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銨、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膦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膦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膦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 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磺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磺醯基。
Rb1更佳為羥基。
於Rb1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Rb2分別獨立為氫、鹵素、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炔基。
Rb2更佳為分別獨立為氫或羥基。
於Rb2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 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Rb3分別獨立為氫、鹵素、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炔基。
Rb3更佳為氫。
於Rb3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Rb2與Rb3可分別獨立地一併形成側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亞胺基或硫基,或者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併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
Rb4為氫、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
Rb4更佳為氫。
於Rb4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Rb5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
Rb5更佳為氫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
於Rb5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n較佳為0~10之整數。
n更佳為0~6之整數。
n進而較佳為0~2。
(Rb1、Rb2、Rb3、Rb4、Rb5、m)之尤佳之組合如下。
(羥基、羥基、氫、氫、氫、1)、(羥基、羥基、氫、氫、氫、2)、(羥基、羥基、氫、氫、氫、3)、(羥基、羥基、氫、氫、氫、4)、(羥基、羥基、氫、氫、氫、5)、(羥基、羥基、氫、氫、氫、6)、(羥基、氫、氫、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1)或(羥基、氫、氫、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2)。
以下,關於X1之基,進行式(V)所表示之基之說明。
A環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含氮芳香族雜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含氮非芳香族雜環。
A環更佳為3~16員、更佳為3~12員、進而較佳為3~8員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含氮非芳香族雜環。
於A環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 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於A環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更佳之取代基為羥基、羧基、未經取代之羧基烯基、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未經取代之羥基烷基胺基、胺甲醯基、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基、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烷基、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氧烷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於A環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尤佳之取代基為羥基、羧基、羥基烷基胺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以下,關於X1之基,進行式(VI)所表示之基之說明。
B環較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含氮芳香族雜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含氮非芳香族雜環。
B環更佳為3~16員、更佳為3~12員、進而較佳為3~8員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含氮非芳香族雜環。
於B環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 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於B環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更佳之取代基為未經取代之烷基或羥基烷基。
Rc4較佳為氫、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
Rc4更佳為氫。
於Rc4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以下,關於X之基,進行式(II)所表示之基之說明。
C環較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
C環更佳為5員或6員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
於C環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於C環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更佳之取代基為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
以下,關於X之基,進行式(IX)所表示之基之說明。
D環較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
D環更佳為5員或6員之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
於D環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E環較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
E環更佳為5員或6員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
於E環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E環之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於E環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E環之更佳之取代基為未經取代之 烷基胺基。
Z較佳為單鍵、伸烷基、-O-、-S-或-N(H)-。
Z更佳為單鍵。
以下,關於Y之基,進行式(VII)及式(VIII)所表示之基之說明。
RA較佳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
RA更佳為氫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
於RA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RB較佳為分別獨立為氫、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
RB更佳為氫、羥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
於RB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RC較佳為分別獨立為氫、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
RC更佳為氫。
於RC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RB與RC較佳為可分別獨立地一併形成側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亞胺基或硫基,或者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併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
RB與RC更佳為可分別獨立地一併形成側氧基、未經取代之亞胺基、氰基亞胺基或羥基亞胺基。
RD較佳為氫、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脒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胍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
RD更佳為氫、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胍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
於RD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於RD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更佳之取代基為烷基、羥基、胺基、烷基胺基或脒基。
q較佳為0~10之整數。
q更佳為0~6之整數。
RE較佳為氫、羥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
RE更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
於RE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RF較佳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
RF更佳為氫。
於RF具有取代基之情形時,較佳之取代基為鹵素、羥基、羧基、羧基烷基、羧基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甲醯基烷基、氰基、胺磺醯基、脒基、烷基、鹵烷基、羥基烷基、羥基烷基胺基、羥基烷氧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烷基亞胺基、烷氧基羰基、芳香族碳環基、芳香族雜環基、非芳香族雜環基、芳香族碳環氧烷基、芳香族碳環烷基、非芳香族雜環烷基、可經烷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烷氧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胺基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可經鹵素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可經鹵烷基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烷氧基或可經羥基或羥基烷基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
Y例如可列舉以下之基。
[化23]
化合物(I)較佳為T呈單鍵或-N(Ra5)-之結構,藉此具有具備抗真 菌活性且腎毒性之擔憂較少之特徵。
化合物(I)之另一特徵在於:於Ra1或Rb1為羧基之情形時,具有腎毒性之擔憂較少之特徵。
化合物(I)並不限定於特定之異構物,包含所有可能之異構物(例如酮-烯醇異構物、亞胺-烯胺異構物、非對映異構物、光學異構物、旋轉異構物等)、外消旋體或其等之混合物。
化合物(I)較佳為以下之結構。
化合物(I)之一個以上之氫、碳及/或其他原子可分別被氫、碳及/或其他原子之同位素取代。作為此種同位素之例,分別如2H、3H、11C、13C、14C、15N、18O、17O、31P、32P、35S、18F、123I及36Cl般包含氫、碳、氮、氧、磷、硫、氟、碘及氯。化合物(I)亦包含經此種同位素取代之化合物。該經同位素取代之化合物作為醫藥品亦有用,包含化合物(I)之所有放射性標記物。又,用以製造該「放射性標記物」之「放射性標記化方法」亦包含於本發明中,該「放射性標記物」作為代謝藥物動態研究、結合分析中之研究及/或診斷之工具有用。
化合物(I)之放射性標記物可利用該技術領域中周知之方法而製備。例如,式(I)所表示之氚標記化合物可藉由使用氚之觸媒之脫鹵化反應而製備。該方法包含在適當之觸媒、例如Pd/C之存在下、鹼之存 在下或非存在下使化合物(I)適當地經鹵素取代之前驅物與氚氣反應。用以製備氚標記化合物之其他適當之方法可參照“Isotopes in the Physical and Biomedical Sciences,Vol.1,Labeled Compounds(Part A),Chapter6(1987年)”。14C-標記化合物可藉由使用具有14C碳之原料而製備。
作為化合物(I)之製藥上所容許之鹽,例如可列舉:化合物(I)與鹼金屬(例如鋰、鈉、鉀等)、鹼土金屬(例如鈣、鋇等)、鎂、過渡金屬(例如鋅、鐵等)、氨、有機鹼(例如三甲基胺、三乙基胺、二環己基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葡甲胺、二乙醇胺、乙二胺、吡啶、甲基吡啶、喹啉等)及胺基酸之鹽或與無機酸(例如鹽酸、硫酸、硝酸、碳酸、氫溴酸、磷酸、氫碘酸等)、及有機酸(例如甲酸、乙酸、丙酸、三氟乙酸、檸檬酸、乳酸、酒石酸、草酸、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杏仁酸、戊二酸、蘋果酸、苯甲酸、鄰苯二甲酸、抗壞血酸、苯磺酸、對甲苯磺酸、甲磺酸、乙磺酸等)之鹽。尤其可列舉與鹽酸、硫酸、磷酸、酒石酸、甲磺酸之鹽等。該等鹽可藉由通常進行之方法而形成。
化合物(I)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有形成溶劑合物(例如水合物等)及/或多晶型之情形,本發明亦包含此種各種溶劑合物及多晶型。「溶劑合物」亦可使化合物(I)與任意數量之溶劑分子(例如水分子等)配位。藉由將化合物(I)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放置於大氣中,而有吸收水分、附著吸附水之情形,或形成水合物之情形。又,藉由使化合物(I)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再結晶,而有形成多晶型之情形。
化合物(I)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有形成前藥之情形,本發明亦包含此種各種前藥。前藥係具有可化學分解或代謝分解之基的本發明化合物之衍生物,係藉由加溶劑分解或於生理學條件下在體內(in vivo)成為具有藥學活性之本發明化合物的化合物。前藥包括於活體 內之生理條件下在酵素之作用下受到氧化、還原、水解等而轉化為化合物(I)之化合物、被胃酸等所水解而轉化為化合物(I)之化合物等。選擇適當之前藥衍生物之方法及製造方法例如記載於“Design of Prodrugs,Elsevier,Amsterdam,1985”。前藥有其本身具有活性之情形。
於化合物(I)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具有羥基之情形時,例如可例示:藉由使具有羥基之化合物與適當之醯鹵、適當之酸酐、適當之磺醯氯、適當之磺酸酐及混合酸酐進行反應,或藉由使用縮合劑使之反應所製造之醯氧基衍生物或磺醯氧基衍生物之類的前藥。例如可列舉:CH3COO-、C2H5COO-、tert-BuCOO-、C15H31COO-、PhCOO-、(m-NaOOCPh)COO-、NaOOCCH2CH2COO-、CH3CH(NH2)COO-、CH2N(CH3)2COO-、CH3SO3-、CH3CH2SO3-、CF3SO3-、CH2FSO3-、CF3CH2SO3-、p-CH3O-PhSO3-、PhSO3-、p-CH3PhSO3-。
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以經口、非經口之任一方法均可投予。非經口投予之方法可列舉:經皮、皮下、靜脈內、動脈內、肌肉內、腹腔內、經黏膜、吸入、經鼻、滴眼、滴耳、陰道內投予等。
經口投予之情形只要依據常規方法製備為內用固形製劑(例如錠劑、散劑、顆粒劑、膠囊劑、丸劑、膜劑等)、內用液劑(例如懸浮劑、乳劑、酏劑、糖漿劑、檸檬劑(lemonades)、酒精劑、芳香水劑、浸膏劑、煎劑、酊劑等)等通常使用之任一劑型進行投予即可。錠劑可為糖衣錠、膜衣錠、腸溶性包衣錠、緩釋錠、口含錠、舌下錠、舌下口含錠、咀嚼錠或口腔內崩解錠,散劑及顆粒劑可為乾糖漿,膠囊劑可為軟膠囊劑、微膠囊劑或緩釋性膠囊劑。
於非經口投予之情形時,以注射劑、點滴劑、外用劑(例如滴眼劑、滴鼻劑、滴耳劑、霧劑、吸入劑、洗劑、注入劑、塗佈劑、含漱劑、灌腸劑、軟膏劑、硬膏劑、凝膠劑、乳霜劑、貼附劑、敷劑、外 用散劑、栓劑等)等通常使用之任一劑型均可較佳地投予。注射劑可為O/W、W/O、O/W/O、W/O/W型等之乳膠。
可對本發明化合物之有效量視需要混合適於其劑型之賦形劑、結合劑、崩解劑、潤滑劑等各種醫藥用添加劑,而製成醫藥組合物。進而,該醫藥組合物亦可藉由適當變更本發明化合物之有效量、劑型及/或各種醫藥用添加劑,而製成幼兒用、老年人用、重症患者用或手術用之醫藥組合物。幼兒用醫藥組合物較佳為投予至12歲或未達15歲之患者。又,幼兒用醫藥組合物可投予至出生後未達27天、出生後28天~23個月、2歲~11歲或12歲~16歲或18歲之患者。老年人用醫藥組合物較佳為投予至65歲以上之患者。
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之投予量理想的是考慮患者之年齢、體重、疾病之種類或程度、投予途徑等後進行設定,但於進行經口投予之情形時,通常為0.05mg/kg/天~100mg/kg/天,較佳為0.1mg/kg/天~10mg/kg/天之範圍內。於非經口投予之情形時,根據投予途徑而差異較大,通常為0.005mg/kg/天~10mg/kg/天,較佳為0.01mg/kg/天~1mg/kg/天之範圍內。將其分為1天1次~數次進行投予即可。
本發明之化合物(I)對由曲黴屬、念珠菌屬、隱球菌屬、白黴菌屬、犁頭黴屬、根黴菌屬、根毛黴屬、分枝孢子菌屬、斑替枝孢黴屬、phonsecaer屬、惜古比天蠶(hyalohora)屬、外瓶黴屬、球黴菌屬、組織漿菌屬及芽生菌屬引起之真菌血症、呼吸器官真菌症、真菌髄膜炎、彌漫性真菌症等感染症有效。
(本發明之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化合物(I)例如可藉由下述所示之通常之合成法而製造。萃取、純化等只要進行通常之有機化學之實驗中進行之處理即可。關於J1、J2、V1、V2及L之化學修飾,作為雙性黴素B之衍生物現已進行(例如有The journal of antibiotics(1993)No3,486-493、NATURE CHEMISTRY(2012)vol4(996),996-1003、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08)47,4339-4342等),因此可依據其等而進行。以下,將J1、L及V1設為羥基、將J2及V2設為氫而進行說明。
起始原料化合物可使用市售試劑或一面參考該領域中之公知方法一面合成。
又,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簡稱表示以下含義。
Alloc:烯丙氧基羰基
Alloc-OSu:N-琥珀醯亞胺基碳酸烯丙酯
Alloc-Cl:烯丙氧基羰基氯化物
AMB:雙性黴素B
Boc:第三丁氧基羰基
CSA:樟腦磺酸
TBS:第三丁基二甲基矽烷基
DEAD:偶氮二羧酸二乙酯
DMAD:偶氮二羧酸二甲酯
DMSO:二甲基亞碸
DIEA:二異丙基乙基胺
DMF:二甲基甲醯胺
DMA:二甲基乙醯胺
EDC: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二醯亞胺
NMP:N-甲基吡咯啶酮
Fmoc:茀基甲氧基羰基
Teoc:三甲基矽烷基乙氧基羰基
TBAF:氟化四丁基銨
TFA:三氟乙酸
HATU:O-(7-氮雜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鎓六氟磷 酸鹽
Pd(PPh3)4:四(三苯基膦)鈀(0)
PPTS:吡啶鎓對甲苯磺酸鹽
PyBOP: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氧基)三吡咯烷基鏻
(通常之合成法1-1)
[化25]
第一步驟
針對作為市售化合物之雙性黴素B,於DMF、DMA、NMP、二氯甲烷、四氫呋喃、乙腈等溶劑或其等之混合溶劑中,滴加三乙基胺、DIEA、吡啶等三級胺、及N-[2-(三甲基矽烷基)-乙氧基羰氧基]琥 珀醯亞胺,於20~30℃下使之反應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5小時,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a。
第二步驟
針對化合物aa,於包含甲醇之四氫呋喃、醚等溶劑或其等之混合溶劑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樟腦磺酸,於-30℃~10℃、較佳為-15℃~0℃下反應10分鐘~6小時、較佳為30分鐘~3小時,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b。
第三步驟
針對化合物ab,於DMF、DMA、NMP、二氯甲烷、四氫呋喃、乙腈等溶劑或其等之混合溶劑中,使三乙基胺、DIEA、吡啶等三級胺、及疊氮磷酸二苯酯與之反應,於20~30℃下反應0.5小時~2小時,繼而於40℃~70℃、較佳為40℃~60℃下反應1小時~6小時、較佳為3小時~4小時,藉此可獲得化合物(XII)。
第四步驟
針對化合物(XII),於DMF、DMA、NMP、二氯甲烷、四氫呋喃、乙腈等溶劑或其等之混合溶劑中,添加市售或可藉由公知方法而合成之一級胺、二級胺、或肼、具有取代基之肼、烷氧基胺、或胺基酸等以X1表示之具有胺基之化合物,於20~70℃、較佳為20℃~40℃下反應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d。
第五步驟
針對化合物ad,於DMF、DMA、NMP、二氯甲烷、四氫呋喃、乙腈等溶劑或其等之混合溶劑中,添加水,添加PPTS,於20℃~40℃、較佳為20℃~30℃下反應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6小時,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e。
第六步驟
針對化合物ae,於DMF、DMA、NMP、二氯甲烷、四氫呋喃、乙腈等溶劑或其等之混合溶劑中,對其實施胺基甲酸酯系保護基之公知之通常之脫保護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f。
(通常之合成法1-2)
[化27]
第一步驟
針對作為市售化合物之雙性黴素B,於DMF、DMA、NMP、二氯甲烷、四氫呋喃、乙腈等溶劑或其等之混合溶劑中,滴加三乙基胺、DIEA、吡啶等三級胺、及烯丙氧基羰氧基琥珀醯亞胺,於20~30℃下反應0.5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5小時,藉此可獲得化 合物ba。
第二步驟
針對化合物ba,於包含甲醇之四氫呋喃、醚等溶劑或其等之混合溶劑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樟腦磺酸,於-30℃~10℃、較佳為-15℃~0℃下反應10分鐘~6小時、較佳為30分鐘~3小時,藉此可獲得化合物bb。
第三步驟
針對化合物bb,於DMF、DMA、NMP、二氯甲烷、四氫呋喃、乙腈等溶劑或其等之混合溶劑中,使三乙基胺、DIEA、吡啶等三級胺、及疊氮磷酸二苯酯與之反應,於20~30℃下反應0.5小時~2小時,繼而於40℃~70℃、較佳為40℃~60℃下反應1小時~6小時、較佳為3小時~4小時,藉此可獲得化合物(XIII)。
第四步驟
針對化合物(XIII),於DMF、DMA、NMP、二氯甲烷、四氫呋喃、乙腈等溶劑或其等之混合溶劑中,添加市售或可藉由公知方法而合成之一級胺、二級胺、或肼、具有取代基之肼、烷氧基胺、或胺基酸等以X1表示之具有胺基之化合物,於20~70℃、較佳為20℃~40℃下反應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12小時,藉此可獲得化合物bd。
第五步驟
針對化合物bd,於DMF、DMA、NMP、二氯甲烷、四氫呋喃、乙腈等溶劑或其等之混合溶劑中,添加水,添加PPTS,於20℃~40℃、較佳為20℃~30℃下反應0.1小時~24小時、較佳為1小時~6小時,藉此可獲得化合物be。
第六步驟
針對化合物be,於DMF、DMA、NMP、二氯甲烷、四氫呋喃、 乙腈等溶劑或其等之混合溶劑中,對其實施胺基甲酸酯系保護基之公知之通常之脫保護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f。
(通常之合成法1-3)
第一步驟
針對作為市售化合物之雙性黴素B,於DMF、DMA、NMP、二 氯甲烷、四氫呋喃、乙腈等溶劑或其等之混合溶劑中,添加三乙基胺、DIEA、吡啶等三級胺、及烯丙氧基羰基氯化物,於0℃~20℃、較佳為0℃~4℃下反應0.5小時~6小時、較佳為2小時~3小時,於反應體系中,轉化為酸酐中間物ca。其次,升溫至20℃~40℃、較佳為20℃~30℃,反應0.5小時~6小時、較佳為2小時~4小時,藉此可伴隨分子內之Alloc基之錯位而獲得化合物(X)。
第二步驟
針對化合物(X),於DMF、DMA、NMP、二氯甲烷、四氫呋喃、乙腈等溶劑或其等之混合溶劑中,使三乙基胺、DIEA、吡啶等三級胺、及疊氮磷酸二苯酯與之反應,於20~30℃下反應0.5小時~2小時,繼而於40℃~60℃下反應1小時~6小時、較佳為2小時~4小時,藉此可獲得化合物(XI)。再者,化合物(XI)亦可不單離而於反應體系中產生,於第3步驟中以單槽法使用。
第三步驟
針對化合物(XI),於DMF、DMA、NMP、二氯甲烷、四氫呋喃、乙腈等溶劑或其等之混合溶劑中,添加市售或可藉由公知方法而合成之一級胺、二級胺、或肼、具有取代基之肼、烷氧基胺、或胺基酸等、具有胺基之有機化合物,於-20~50℃、較佳為20℃~40℃下反應0.1小時~4天、較佳為1小時~12小時,藉此可獲得化合物cd。
第四步驟
針對化合物cd,於DMF、DMA、NMP、二氯甲烷、四氫呋喃、乙腈等溶劑或其等之混合溶劑中,對其實施烯丙氧基羰基等保護基之公知之通常之脫保護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f。
(通常之合成法2)
[化31]
第一步驟
針對化合物af,於DMF、DIEA、DMA、NMP、二氯甲烷、四氫呋喃、乙腈等溶劑或其等之混合溶劑中,添加市售或可藉由公知方法而合成之一級胺、二級胺、肼、具有取代基之肼、烷氧基胺或胺基酸等具有胺基之化合物,於-20℃~50℃、較佳為20℃~40℃下反應0.1小時~4天、較佳為1小時~24小時,藉此可獲得化合物ag。
如上所述,藉由使用本發明之中間物(X)、(XI)、(XII)、或(XIII),可簡便且產率良好地以短步驟合成X為-N(RF)-CO-X1所表示之基之化合物(I)。又,所獲得之化合物(I)可藉由業者周知之反應對母核之羥基部分或糖鏈部分等適當地進行化學修飾,藉此可轉化為各種化合物(I)。
關於X為式(II)所表示之基之化合物(I),亦可自羧基、異氰酸酯基衍生而合成。
(通常之合成法3)
[化32]
第一步驟
針對作為市售化合物之雙性黴素B,於DMF、DMA、NMP、二氯甲烷、四氫呋喃、乙腈等溶劑或其等之混合溶劑中,滴加三乙基胺、DIEA、吡啶等三級胺、及烯丙氧基羰基氯化物或烯丙氧基羰基琥珀醯亞胺基酯,於20℃~40℃、較佳為20℃~30℃下反應0.5小時~6小時、較佳為2小時~4小時,藉此可獲得化合物da。
第二步驟
針對化合物da,於DMF、DMA、NMP、二氯甲烷、四氫呋喃、乙腈等溶劑或其等之混合溶劑中,使三乙基胺、DIEA、吡啶等三級胺、及PyBOP、BOP、BrOP、PyBrBOP等鏻系縮合劑反應,於0~20℃、較佳為0~10℃下反應0.5小時~4小時、較佳為0.5~1小時,藉此形成活性酯。其後,添加硼氫化鈉或與其同等之硼系還原劑,於0~20℃、較佳為0~10℃下反應0.5小時~4小時、較佳為0.5~1小時,藉此可獲得化合物db。
第三步驟
針對化合物db,於DMF、DMA、NMP、二氯甲烷、四氫呋喃、乙腈等溶劑或其等之混合溶劑中,對其實施烯丙氧基羰基等保護基之公知之通常之脫保護反應,藉此可獲得化合物dc。
第四步驟
針對化合物dc,於DMF、DIEA、DMA、NMP、二氯甲烷、四氫呋喃、乙腈等溶劑或其等之混合溶劑中,添加市售或可藉由公知方法而合成之一級胺、二級胺、肼、具有取代基之肼、烷氧基胺或胺基酸等具有胺基之化合物,於-20℃~50℃、較佳為20℃~40℃下反應0.1小時~4天、較佳為1小時~24小時,藉此可獲得化合物dd。
[實施例]
以下,列舉實施例及參考例、以及試驗例對本發明進行更詳細 之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
各實施例中所獲得之NMR分析係於300MHz下進行,使用DMSO-d6、CDCl3進行測定。
參考例1:化合物III-a之合成
[化33]
步驟1 化合物I-a之合成
將雙性黴素B(5g,5.41mmol)溶解於DMF(25mL)中,添加三乙基胺(10mL,72.1mmol)、N-[2-(三甲基矽烷基)乙氧基羰氧基]琥珀醯亞胺(3.51g,13.5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添加二異丙醚、乙腈,濾取所析出之固體。使其減壓乾燥,以粗純化物之形式獲得化合物I-a(7.11g)。
[M+Na]+=1090
步驟2 化合物II-a之合成
將化合物I-a(2g,1.87mmol)溶解於甲醇(20mmL)中,於冰浴冷卻下攪拌10分鐘後,添加樟腦磺酸(0.609g,2.62mmol),於冰浴冷卻下攪拌1小時。進行減壓濃縮而將甲醇蒸餾去除後,使其再次溶解於少量之甲醇中,將所獲得之甲醇溶液於冰浴冷卻下滴加至二異丙醚(500mL)中,藉此獲得化合物II-a(1.8g,89%產率)。
步驟3 化合物III-a之合成
將化合物II-a(1.8g,1.66mmol)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疊氮磷酸二苯酯(1.075mL,4.99mmol)、三乙基胺(1.2mL,8.32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於40℃下攪拌3小時。將反應液滴加至二異丙醚與甲醇之混合溶劑中,藉此使其粉末化。藉由進行過濾,而獲得化合物III-a(1.37g,產率76%)。
[M+Na]=1101
參考例2:化合物III-b之合成
[化34]
步驟1 化合物I-b之合成
將雙性黴素B(10.07g,10.9mmol)溶解於N-甲基吡咯啶酮(50 mL)、甲醇(50mL)中,添加二異丙基乙基胺(5.7mL,32.7mmol)與Alloc-OSu(2.6g,13.1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30分鐘。將反應液注入至二異丙醚/甲醇(10/1,550mL)中,劇烈攪拌後,過濾所析出之粉末。利用異丙醚將所獲得之固體洗淨,進行減壓乾燥,藉此以粗純化物之形式獲得化合物I-b(11.58g)。化合物I-b之HPLC分析之保持時間為10.4分鐘。(甲醇/含有0.1%PIC-B7之蒸餾水=70/30至100/0之梯度,流速1ml/min,檢測波長=385nm)。相同條件下之原料之雙性黴素B之保持時間為8.6分鐘。
[M+Na]+=1032.5
步驟2 化合物II-b之合成
將化合物I-b(9.8g,7.78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150mL)、甲醇(150mL)中,冷卻至0℃。於冰浴冷卻下添加樟腦磺酸(1.5g,6.45mmol),於冰浴冷卻下攪拌2小時30分鐘。添加三乙基胺(1.12mL,6.45mmol),使反應淬滅後,藉由旋轉蒸發器將反應液濃縮至50mL體積。一面對二乙醚/己烷(1/1,1L)進行攪拌,一面滴加濃縮液,濾取所析出之固體,以粗純化物之形式獲得化合物II-b(黃色粉末,12.48g)。化合物II-b之HPLC分析之保持時間為8.5分鐘。(甲醇/含有0.1%PIC-B7之蒸餾水=70/30至100/0之梯度,流速1ml/min,檢測波長=385nm)。
步驟3 化合物III-b之合成
將化合物II-b(7.17g,7.01mmol)溶解於DMF(36mL)中,添加DIEA(7.35mL,42.1mmol)、疊氮磷酸二苯酯(4.52mL,21.4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於50℃下攪拌3小時。將反應液滴加至二異丙醚/甲醇(10/1,525mL)之混合溶劑中,藉此使其粉末化。藉由進行過濾而獲得化合物III-b(4.85g,產率87%)。HPLC分析之保持時間為8.1分鐘。(甲醇/含有0.1%PIC-B7之蒸餾水=70/30至100/0之梯 度,流速1ml/min,檢測波長=385nm)。
[M+Na]+=1041.4
參考例3-1:化合物I-A及化合物II-A之合成
步驟1 化合物I-A之合成
將雙性黴素B(5g,5.41mmol)溶解於DMF(50mL)中,添加DIEA(4.7mL,27.1mmol)。於冰浴冷卻下,一面將內部溫度控制為4℃以下,一面滴加烯丙氧基羰基氯化物(3.51g,13.5mmol),於冰浴冷卻下攪拌2小時50分鐘。升溫至室溫,攪拌4小時。滴加至二異丙醚/甲醇(4/1,500mL)之混合溶劑中後,於室溫下靜置後,過濾所析出之粉末,獲得化合物I-A(5.85g)。HPLC分析之保持時間為12.4分鐘。(甲醇/含有0.1%PIC-B7之蒸餾水=70/30至100/0之梯度,流速1ml/min,檢測波長=385nm)。
[M+H]=1093.9
步驟2 化合物II-A之合成
將化合物I-A(5.28g,4.83mmol)溶解於DMA(25mL)中,添加DIEA(1.26mL,7.25mmol)。添加疊氮磷酸二苯酯(1.56mL,7.25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20分鐘。進而,於50℃下攪拌2小時。恢復至室溫後,利用乙腈(25mL)稀釋反應液,注加至二異丙醚(350mL)中。過濾所析出之粉末,藉此以黃色粉末之形式獲得化合物II-A(5.01g)。HPLC分析之保持時間為12.5分鐘。(甲醇/含有0.1%PIC-B7之蒸餾水=70/30至100/0之梯度,流速1ml/min,檢測波長=385nm)。紅外吸收光譜(IR光譜):2141.85(cm-1)
元素分析:(C55H80N2O20)(C3H7NO)3.5(H2O)1
計算值:C57.72;H7.88;N5.65(%)
實測值:C57.81;H7.31;N6.03(%)
參考例3-2:化合物I-B、化合物II-B及化合物III-B之合成
[化36]
[化37]
步驟1 化合物I-B之合成
將雙性黴素B(10.00g,10.82mmol)溶解於DMA(78mL)中,添加DIEA(2.53g,19.58mmol)。於冰浴冷卻下,一面將內部溫度控制為4℃以下,一面逐次少量地添加9-茀基甲氧基羰基氯化物(5.32g,20.6mmol)。升溫至室溫,攪拌1小時30分鐘。流入至乙腈(100mL)與DMA(3.6mL)之混液中後,滴加二異丙醚(500mL)。於室溫下熟化 後,過濾所析出之粉末,獲得粗化合物I-B(15.92g,11.63mmol)。
步驟2 化合物II-B之合成
將化合物I-B(10.00g,7.31mmol)溶解於DMA(50mL)中,添加三乙基胺(0.506mL,3.65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40分鐘。流入至乙腈(50mL)中後,滴加二異丙醚(500mL)。於室溫下熟化後,過濾所析出之粉末,獲得粗化合物II-B(8.79g,6.42mmol)。使用氯仿/甲醇(89/11)對粗化合物II-B(4.50g,3.29mmol)進行矽膠層析純化,獲得化合物II-B(2.02g,1.48mmol)。HPLC分析之保持時間為16.7分鐘。(乙腈/0.1甲酸蒸餾水=20/80至90/10之梯度,流速1ml/min,檢測波長=385nm)。
[M+Na]=1392
步驟3 化合物III-B之合成
將化合物II-B(1.50g,1.10mmol)溶解於THF/DMA(1/4,7.5mL)中,添加DIEA(325.5μL,1.86mmol)。添加疊氮磷酸二苯酯(400.5μL,1.86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進而,於40℃下攪拌9.5小時。恢復至室溫後,滴加乙腈(25mL)。於室溫下熟化後,過濾所析出之粉末,藉此以黃色粉末之形式獲得化合物III-B(0.59g,0.435mmol)。HPLC分析之保持時間為17.2分鐘。(乙腈/0.1甲酸蒸餾水=20/80至90/10之梯度,流速1ml/min,檢測波長=385nm)。紅外吸收光譜(IR光譜):2143至2165(cm-1)
實施例1.化合物I-1之合成
[化38]
步驟1 化合物1之合成
將五乙醯基甘露糖(4g,10.25mmol)與N-苄氧基羰基-胺基丙醇(4.29g,20.49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20mL)中,添加三氟化硼醚錯合物(10.39mL,82mmol),於室溫下攪拌16小時。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與2mol/L氫氧化鈉水溶液進行淬滅後,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並利用水、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利用硫酸鎂將有機層乾燥、過濾、濃縮。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1(2.55g,46%產率)。TLC:Rf=0.3(己烷/乙酸乙酯=1/1)
步驟2 化合物2之合成
將化合物1(2.55g,4.73mmol)溶解於甲醇(10mL)中後,添加甲醇鈉(5.2mol/L,1.8mL,9.45mmol)。於室溫下攪拌20分鐘。確認原料消失後,添加Dowex,進行過濾、濃縮,藉由矽膠層析法(乙酸乙酯、甲醇)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2(1.3g,74%產率)。TLC:Rf=0.2(氯仿/甲醇=4/1)
步驟3 化合物3之合成
將化合物2(1.3g,3.5mmol)溶解於甲醇(20mL)中,添加5%Pd- C(373mg,0.175mmol),於氫氣一個大氣壓下,攪拌15小時。藉由進行過濾、濃縮而獲得3-胺基丙基-β-D-甘露糖苷(化合物3,840mg)。不純化而用於下一反應。
[化39]
步驟4 化合物I-1之合成
將化合物III-a(500mg,0.463mmol)與3-胺基丙基-β-D-甘露糖苷 (化合物3)(154mg,0.649mmol)溶解於DMF(5mL)中,添加DIEA(0.405mL,2.32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進而於40℃下攪拌2天,進而於55℃下加熱6小時。確認原料消失後,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以粗產物之形式獲得化合物4(497mg)。將化合物4(470mg,0.357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3mL)、水(3mL)、DMF(0.3mL)中,添加PPTS(269mg,1.07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以粗純化物之形式獲得化合物5(465mg)。其次,將所獲得之化合物5(465mg,0.357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6mL)、DMF(3mL)中,添加TBAF(1mol/L,1.78mL),於室溫下攪拌3天。藉由添加二異丙醚而使之出油(oil out),利用矽膠層析純化(氯仿/甲醇/水=50/50/5~20/80/8)進行純化。將所獲得之固體再次溶解於DMF(1mL)中,添加二異丙醚,進行固化,獲得化合物I-1(44mg,總產率8%)。
LC/MS:1158.6[M+H]+
元素分析:C56H91N3O22(C3H7N)0.9(H2O)7.1
計算值:C52.78;H8.40;N4.09(%)
實測值:C52.71;H8.40;N4.08(%)
實施例2 化合物I-3之合成
[化40]
將化合物III-a(420mg,0.389mmol)溶解於DMF(5mL)中,添加3-胺基丙醇(175mg,2.34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藉由添加二異丙醚而使之出油,以粗產物之形式獲得化合物6(365mg)。將化合 物6溶解於四氫呋喃(2mL)、DMF(1mL)、水(0.5mL)中,添加PPTS(238mg,0.948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藉此以粗產物之形式獲得化合物7(360mg)。將化合物7溶解於DMF(5mL)中,添加TBAF(1mol/L,3.16mL,10等量),於室溫下攪拌一整夜。將二異丙醚添加至反應液中而使之出油後,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3(110mg,總產率28%)。
LC/MS:996.9[M+H]+
元素分析:C50H81N3O17(C3H7NO)1(H2O)4.3
計算值:C 55.51;H 8.49;N 4.89(%)
實測值:C 55.53;H8.61;N 4.98(%)
實施例3 化合物I-4之合成
[化41]
將化合物III-a(400mg,0.371mmol)溶解於DMF(5mL)中,添加3-氟丙醇胺鹽酸鹽(168mg,1.48mmol)、三乙基胺(0.2mL,1.48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後,添加二異丙基乙基胺(0.26mL,1.48 mmol),於室溫下攪拌3小時。利用二異丙醚使之出油,以粗產物之形式獲得化合物8(260mg,0.225mmol)。將化合物8(260mg,0.225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2mL)、DMF(1mL)、水(0.5mL)中,添加PPTS(169mg,0.674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添加二異丙醚而使之出油後,不將所獲得之化合物9純化而供至下一反應。將化合物9(257mg)溶解於DMF(3mL)中,添加TBAF(1mol/L,2.2mL),於室溫下攪拌24小時。利用二異丙醚使之出油,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4(54mg,總產率15%)。
LC/MS:998.5[M+H]+
元素分析:(C50H80FN3O16)(C3H7NO)(H2O)3
計算值:C 56.57;H 8.33;N 4.98;F 1.69(%)
實測值:C 56.20;H8.64;N 4.94;F 2.16(%)
實施例4 化合物I-19之合成
[化42]
將化合物III-b(2g,1.96mmol)溶解於DMA(20mL)中,添加DIEA(2mL,11.7mmol)、乙醯肼(0.58g,7.85mmol),於70℃下攪拌12小時。利用二異丙醚/甲醇進行粉末化,以粗純化物之形式濾取化合物10(1.79g)。不純化而直接用於下一反應。將化合物10(1.79g, 1.64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10mL)、DMF(5mL)、水(1.25mL)中,添加PPTS(2.05g,8.19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後,利用三乙基胺(1.36mL,9.82mmol)進行淬滅。濃縮後,添加二異丙醚而使之出油。溶解於氯仿與甲醇,添加胺基矽膠而使之濃縮乾固後,藉由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80/20/2)進行純化,以產率17%獲得化合物11(295mg)。將化合物11(295mg,0.27mmol)溶解於DMF(3mL)中,添加嗎啉(0.24mL,2.7mmol)及Pd(PPh3)4(93mg,0.091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添加二異丙醚/甲醇(10/1)並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90/10/1至40/60/6)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19(160mg,產率59%)。
LC-MS;m/z 995.5[M+H]+
元素分析:(C49H78N4O17)(C3H7NO)(H2O)3.7
計算值:C 55.03;H 8.21;N 6.17(%)
實測值:C 54.97;H 8.15;N 6.53(%)
實施例5 化合物I-36之合成
[化43]
步驟1
將化合物III-b(3.08g,1.87mmol)溶解於DMA(20mL)中,添加氨(2mol/L,甲醇溶液,15mL,30mmol),於室溫下攪拌3小時20分鐘後,進而添加氨(2mol/L,甲醇溶液,15mL,30mmol),於45℃下攪拌2小時30分鐘。使反應液於二異丙醚/甲醇(10/1、400mL)中展開而獲得黃色粉末(2.14g)。將其溶解於四氫呋喃(10mL)、DMF(5mL)、水(2.5mL)中,添加PPTS(0.778g,3.1mmol),於室溫下攪拌5小時。添加三乙基胺(0.429mL,3.1mmol),使反應淬滅,注加至己 烷/二乙醚(1/1、1L),進行粉末化,以粗產物之形式獲得化合物12(1.84g)。HPLC之保持時間為9.5分鐘。(甲醇/含有0.1%PIC-B7之蒸餾水=70/30至100/0之梯度,流速1ml/min,檢測波長=385nm)
步驟2
將化合物12(1.844g‧1.804mmol)溶解於DMF(11mL)中,添加DMF(11mL)、嗎啉(0.47mL‧0.54mmol)、Pd(PPh3)4(104mg,0.009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利用逆相層析法(HP20ss,鹽酸水溶液(0.5mM)/乙腈=100/0~70/30)進行純化,進行冷凍乾燥,獲得化合物I-36(126mg,產率8%)。HPLC之保持時間為6.7分鐘。(甲醇/含有0.1%PIC-B7之蒸餾水=70/30至100/0之梯度,流速1ml/min,檢測波長=385nm)
LC-MS:m/z 938.5[M+H]+
元素分析:(C47H75N3O16)(HCl)0.7(H2O)6
計算值:C 52.67;H 8.25;N 3.92;Cl 2.32
實測值:C 52.97;H 8.01;N 4.01;Cl 2.62
實施例6 化合物I-40之合成
[化44]
將化合物I-A(1g,0.916mmol)溶解於DMA(10mL)中,添加DIEA(0.24mL,1.37mmol)、疊氮磷酸二苯酯(0.295mL,1.37mmol),於室溫下攪拌3小時,確認轉化為疊氮酸後,於50℃下攪拌30分鐘,藉此進行克爾蒂斯重排(Curtius rearrangement)。使2-胺基丙烷-1,3-二醇(250mg,2.75mmol)與體系中所生成之異氰酸酯反應,並攪拌30分鐘。添加二異丙醚而使之出油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95/5/0.5~50/50/5)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獲得化合物13(180mg,17%)。將化合物13(180mg,0.152mmol)溶解於DMF(2mL)中,添加嗎啉(0.13mL,1.52mmol)、Pd(PPh3)4(17mg,0.015mmol),於 室溫下攪拌40分鐘。進而,追加Pd(PPh3)4(17mg,0.015mmol),於室溫下攪拌20分鐘。添加二異丙醚/甲醇(10/1)並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90/10/1至50/50/5)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40(76mg,產率49%)。
LC-MS:1012.4[M+H]+,1034.5[M+Na]+
元素分析:C50H81N3O18(C3H7NO)1.3(H2O)4.1
計算值:C 54.81;H 8.39;N 5.10(%)
實測值:C 54.85;H 8.34;N 5.08(%)
實施例7 化合物I-59之合成
[化45]
步驟1
將化合物I-A(500mg,0.458mmol)溶解於DMF(1.5mL)中,添加DIEA(0.096mL,0.549mmol)、疊氮磷酸二苯酯(0.118mL,0.549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10分鐘,於50℃下攪拌40分鐘後,添加O-甲基羥基胺鹽酸鹽(76mg,0.916mmol)、DIEA(0.19mL,1.1mmol),於50℃下攪拌80分鐘。添加二異丙醚而使之出油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95/5/0.5~85/15/1.5,含有0.2%三乙基胺)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獲得化合物14(163mg,17%)。
LC-MS:1158.5[M+Na]+
步驟2
將化合物14(163mg,0.143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4mL)中,添加水(0.4mL)後,添加嗎啉(0.125mL,1.435mmol)、Pd(PPh3)4(8mg,0.007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濃縮後,進行減壓乾燥。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59(60mg,產率43%)。
LC-MS:m/z 968.5[M+H]+
元素分析:C48H77N3O17(H2O)3.5
計算值:C 55.91;H 8.21;N 4.07(%)
實測值:C 55.95;H 8.13;N 4.21(%)
實施例8 化合物I-65之合成
將第三丁醇(2.4mL,24.9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20mL)中,冷卻至-15℃,添加氯磺醯異氰酸酯(2.2mL,24.9mmol),於-15℃下攪拌5分鐘而製成溶液A。另一方面,將2-胺基乙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2g,12.5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20mL)中,添加三乙基胺(1.7mL,12.5mmol)並冷卻至-30℃。向其中添加上述製備之溶液A,一面將內部溫度保持為-15℃,一面攪拌1小時。利用飽和氯化銨水溶液使之淬滅後,進行蒸發而將二氯甲烷蒸餾去除,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 用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利用硫酸鎂進行乾燥,並過濾、濃縮後,固體析出,進行濾取後,獲得化合物15(2.6g,產率61%)。將化合物15溶解於二氯甲烷(20mL)中,添加鹽酸-二烷(4mol/L,11.5mL,46mmol),於室溫下攪拌4小時。進行濃縮而獲得化合物16(1.345g,7.66mmol)。
將化合物I-A(2.5g,2.289mmol)溶解於DMA(12mL)中,添加DIEA(0.6mL,3.43mmol)、疊氮磷酸二苯酯(0.74mL,3.43mmol), 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於50℃下加熱攪拌1小時。向其中添加將2-胺磺醯基胺基乙基胺鹽酸鹽(化合物16,1.345g,7.66mmol)與DIEA(1.6mL,9.16mmol)溶解於DMA中而成之溶液,於室溫下攪拌30分鐘。添加二異丙醚而使之出油,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95/5/0.5~80/20/2)進行純化,以9%之產率獲得化合物17(250mg)。將化合物17(250mg)溶解於DMF(3mL)中,添加嗎啉(0.177mL,2.03mmol)、Pd(PPh3)4(24mg,0.02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利用二異丙醚/甲醇(10/1)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70/30/3~50/50/5)進行純化而獲得化合物I-65(216mg,產率62%)。
LC-MS:m/z 1060.5[M+H]+,1082.5[M+Na]+
元素分析:C49H81N5O18S(H2O)3.4(C3H7NO)0.4
計算值:C 52.40;H 7.94;N 6.57;S 2.79(%)
實測值:C 52.40;H 7.82;N 6.60;S 2.63(%)
實施例9 化合物I-47之合成
[化48]
將化合物I-A(1g,0.916mmol)溶解於DMA(5mL)中,添加DIEA(0.24mL,1.37mmol)、疊氮磷酸二苯酯(0.295mL,1.37mmol),於室溫下攪拌40分鐘後,於50℃下加熱攪拌1小時。添加甲氧基羰基肼(247mg,2.75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藉由二異丙醚而使之出油,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95/5/0.5~80/20/2)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18(311mg,29%)。將化合物18(311mg,0.264mmol)溶解於DMF(5mL)中,添加嗎啉(0.46mL,5.2mmol)、Pd(PPh3)4(61mg,0.052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利用二異丙醚/甲醇(10/1)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 =70/30/3~50/50/5)進行純化,藉此獲得化合物I-47(89mg,產率33%)。
LC-MS:m/z 1011.4[M+H]+,1033.4[M+Na]+
元素分析:(C49H78N4O18)(C3H7NO)(H2O)4
計算值:C 54.01;H 8.11;N 6.06(%)
實測值:C 54.00;H 8.02;N 6.22(%)
實施例10 化合物I-78之合成
步驟1 化合物19之合成
將肼-1,2-二羧酸1-烯丙基2-第三丁基酯(8.06g,37.3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100mL)中,添加鹽酸-二烷(4mol/L,28mL),於室溫下攪拌4小時。過濾所析出之沈澱而獲得Aroc肼鹽酸鹽(5.2g,產率91%)。將如此獲得之Aroc肼鹽酸鹽(4g,26.2mmol)溶解於乙醇中,添加苯乙酮(4.6mL,39.3mmol),進行6小時加熱回流。蒸發後,添加乙酸乙酯與水,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將有機層洗淨後,利用硫酸鎂將有機層乾燥、過濾、濃縮後,利用己烷將所獲得之固體洗淨,以56%產率獲得化合物19(3.2g)。
步驟2 化合物20之合成
將化合物19(1.9g,8.71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40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氫化鈉(60%,3.48g,87mmol)後,添加2-溴-N,N-二甲基乙烷胺(7.94g,52.2mmol),攪拌6天。添加水,使反應淬滅後,利用二氯甲烷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聚集有機層利用硫酸鎂進行乾燥,並過濾、濃縮。藉由管柱層析法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20(2.17g,產率86%)。
步驟3 化合物21之合成
將化合物20(2.16g,7.46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10mL)、甲醇(2mL)中,添加鹽酸-二烷(4mol/L,5.6mL),攪拌後進行濃縮。溶解於甲醇後,添加二異丙醚而使之出油,獲得化合物21(1.43g)。不進行純化而用於下一反應。
[化50]
將化合物I-A(2g,1.83mmol)溶解於DMA(5mL)中,添加DIEA(0.48mL,2.75mmol)、疊氮磷酸二苯酯(0.591mL,2.75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30分鐘後,於50℃下加熱攪拌2小時。添加DIEA(1.92mL,10.99mmol)、1-(2-(二甲基胺基)乙基)肼-1-羧酸烯丙酯鹽酸鹽21(1.43g,5.49mmol),於室溫下攪拌50分鐘。添加二異丙醚而使之出油,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95/5/0.5~80/20/2)將所獲得之橡膠狀固體純化,以41%之產率獲得化合物22(960mg)。將化合物22(960mg,0.752mmol)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嗎啉 (0.65mL,7.52mmol)及Pd(PPh3)4(87mg,0.0075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90分鐘。利用二異丙醚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70/30/3~20/80/8)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78(156mg,產率20%)。
LC-MS:m/z 1024.5[M+H]+
元素分析:C51H85N5O16(C3H7NO)0.7(H2O)3.4
計算值:C 56.11;H 8.57;N 7.02(%)
實測值:C 56.12;H 8.45;N 7.02(%)
實施例11 化合物I-70之合成
步驟1 化合物22之合成
將2-(2-胺基乙氧基)異吲哚啉-1,3-二酮鹽酸鹽(717mg,2.95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10mL)中,添加DIEA(0.542mL,3.10mmol)及N,N'-Di-Boc-1H-吡唑-1-甲脒(963mg,3.10mmol),於室溫下攪拌30分鐘。添加DMF(10mL),攪拌20小時後,於60℃下加熱、攪拌3小時40分鐘。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進行淬滅,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水、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利用無水硫酸鈉將有機層乾燥後,進行過濾、濃縮。藉由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3/1)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22(856mg,65%產率,白色泡狀固體)。TLC:Rf =0.3(己烷/乙酸乙酯=3/1)
步驟2 化合物23之合成
將化合物22(427mg,0.952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5mL)中,添加甲基肼(0.053mL,1.00mmol),於室溫下攪拌4小時40分鐘。藉由過濾去除白色固體後,將所獲得之濾液濃縮,藉此獲得白色之油狀液體。藉由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3/1~1/1)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23(180mg,產率59%,無色透明之液體)。TLC:Rf=0.3(己烷/乙酸乙酯=1/1)
LC-MS:319.4[M+H]+
步驟3 化合物24之合成
向化合物23(180mg,0.565mmol)中添加鹽酸-二烷(4mol/L,1.4m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40分鐘。以TLC確認原料消失後,將溶劑蒸餾去除,利用己烷將所獲得之橡膠狀固體洗淨,進行減壓乾燥,獲得化合物24(182mg)。不純化而用於下一反應。
[化52]
步驟1 化合物25之合成
將化合物I-A(500mg,0.458mmol)溶解於DMF(2mL)中,添加DIEA(0.088mL,0.504mmol)、疊氮磷酸二苯酯(0.108mL,0.504mmol),於室溫下攪拌90分鐘,於50℃下攪拌30分鐘。添加DIEA(0.088mL,0.504mmol)、2-胍基乙氧基胺‧2鹽酸鹽(化合物24,163mg,0.504mmol),於50℃下攪拌1小時40分鐘。添加二異丙醚而使之出油,將殘渣減壓乾燥。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 90/10/1~85/15/1.5)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25(209mg,產率38%)。
LC-MS:m/z 1208.6[M+H]+
步驟2 化合物I-70之合成
將化合物25(200mg,0.166mmol)溶解於DMF(5mL)中,添加嗎啉(0.10mL,1.16mmol)、Pd(PPh3)4(19.1mg,0.017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利用二異丙醚進行粉末化後,利用逆相層析法(HP20ss,乙腈/含有0.05%甲酸之水溶液=10/90~30/70)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70(37mg,產率21%)。
LC-MS:m/z 1039.5[M+H]+
實施例12 化合物I-99之合成
將化合物I-A(1g,0.916mmol)溶解於DMF(8mL)中,添加DIEA(0.24mL,1.373mmol)、疊氮磷酸二苯酯(0.295mL,1.373 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於50℃下攪拌40分鐘。添加2-胺基-2-(羥基甲基)丙烷-1,3-二醇(222mg,1.831mmol),於50℃下攪拌30分鐘。添加二異丙醚而使之出油,將殘渣減壓乾燥。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70/30/3)進行純化,獲得黃色粉末(262mg,產率24%)。
LC-MS:m/z 1211.2[M+H]+
將其溶解於DMF(5mL)中,添加嗎啉(0.19mL,2.17mmol)及Pd(PPh3)4(25mg,0.022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利用二異丙醚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60/40/4)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99(110mg,產率48%)。
LC-MS:m/z 1042.5[M+H]+
元素分析:(C51H83N3O19)(C3H7NO)0.9(H2O)2
計算值:C 56.38;H 8.22;N 4.77(%)
實測值:C 56.16;H 8.22;N 5.08(%)
實施例13 化合物I-101之合成
[化54]
將化合物I-A(1g,0.916mmol)溶解於DMA(5mL)中,添加DIEA(0.24mL,1.37mmol)、疊氮磷酸二苯酯(0.295mL,1.37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於50℃下攪拌2小時後,添加3-胺基苯甲醯胺(374mg,2.753mmol)及雙(三丁基錫)氧化物(0.465mL,0.915mmol),攪拌2小時。添加二異丙醚,進行傾析,藉由矽膠層析法(CHCl3/MeOH/H2O=80/20/2)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以產率14%獲得化合物26(160mg)。將化合物26(160mg,0.131mmol)溶解於DMF(5mL)中,添加嗎啉(0.114mL,1.31mmol)及Pd(PPh3)4(15mg,0.013 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20分鐘。利用二異丙醚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90/10/1~70/30/3)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101(59mg,產率43%)。
LC/MS:m/z 1057.6[M+H]+
元素分析:C54H80N4O17(C3H7NO)0.4(H2O)3.7
計算值:C 57.50;H 7.88;N 5.34(%)
實測值:C 57.46;H 7.83;N 5.37(%)
實施例14 化合物I-41之合成
將化合物II-A(3g,2.75mmol)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環丙烷胺(157mg,2.75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藉由二異丙醚而使之出油。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70/30)進行純化,將所獲得之化合物14(1g,31%產率)溶解於DMF(5mL)中,添加嗎啉(0.76mL, 8.72mmol)、Pd(PPh3)4(50mg,0.044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添加二異丙醚/甲醇(10/1)並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70/30/3至30/70/7)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41(159mg,產率19%)。
LC-MS:m/z 978.3[M+H],1000.4[M+Na]+
元素分析:C50H79N3O16(C3H7NO)0.7(H2O)2.2,[C52.1H88.3N3.7O18.9],FW:1068.97
計算值:C 58.54;H 8.33;N 4.85(%)
實測值:C 58.52;H 8.25;N 4.83(%)
實施例15 化合物I-5之合成
將化合物II-A(6g,5.5mmol)溶解於DMA中,添加組織胺(918mg,8.26mmol),於室溫下攪拌數小時。利用二異丙醚使之出油後,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化,將所獲得之粉末(1.12g)溶解於DMA(8 mL)中,添加嗎啉(0.81mL,9.3mmol)、Pd(PPh3)4(54mg,0.047mmol),於氮氣下攪拌20分鐘。粉末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5(370mg,產率6%)。
LC-MS:m/z 1032.5[M+H]+
元素分析:C52H81N5O16(C3H7NO)0.2(H2O)2.5
計算值:C 57.86;H 8.07;N 6.67(%)
實測值:C 57.87;H8.07;N 6.71(%)
實施例16 化合物I-56之合成
將化合物II-A(13.1g,12.03mmol)溶解於DMF(65mL)中,添加甲磺醯基肼鹽酸鹽(2.645g,18.04mmol)、DIEA(6.3mL,36.1mmol),於室溫下攪拌4小時25分鐘。利用二異丙醚而使之出油後,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進行純化,獲得黃色粉末(1.05g, 0.875mmol)。將其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嗎啉(0.53mL,6.13mmol)及Pd(PPh3)4(51mg,0.044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利用二異丙醚進行粉末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50/50/5)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56(284mg,0.062mmol)。
LC-MS:m/z 1031.5[M+H]+
元素分析:C48H78N4O18S(C3H7NO)0.1(H2O)1.5
計算值:C 54.44;H 7.73;N 5.39(%)
實測值:C 54.46;H7.69;N 5.37(%)
實施例17 化合物I-60之合成
[化58]
將化合物II-A(17.8g,16.3mmol)溶解於DMA(54mL)中,添加DIEA(4.3mL,24.5mmol)、肼甲醯胺鹽酸鹽(1.82g,16.3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藉由二異丙醚而使之出油後,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92/8~70/30)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27(5.56g,產率19%)。將化合物27(5.56g,4.78mmol)溶解於DMF(30mL)中,添加嗎啉(2.5mL,28.7mmol)及Pd(PPh3)4(166mg,0.143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30分鐘。添加二異丙醚/甲醇(10/1)並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70/30/3至50/50/5)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60(1.85g,產率4%)。
LC/MS:m/z 996.5[M+H]+
元素分析:C48H77N5O17(H2O)4.4, 計算值:C53.61;H8.04;N 6.51(%)
實測值:C53.60;H8.07;N6.59(%)
實施例18化合物I-74之合成
步驟1 化合物28之合成
將2,3,4,6-四-O-乙醯基-α-D-吡喃葡萄糖溴化物(5.346g,13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100mL)中,氫硫酸四丁基銨(4.11g,13mmol),進而添加將N-羥基鄰苯二甲醯亞胺(10.6g,65mmol)溶解於碳酸鈉水溶液(1mmol/L,100mL)而成之溶液,於室溫下攪拌20小時。利用二氯甲烷進行萃取,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食鹽水將所獲得之有機層洗淨後,利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過濾、濃縮。藉由矽膠層析法(二氯甲烷/乙酸乙酯=9/1)進行純化,藉此以產率15%獲得2,3,4,6-四-O-乙醯基-α-D-吡喃葡萄糖氧基鄰苯二甲醯亞胺、化合物28(980mg,白色泡狀固體)。
TLC:Rf=0.5(二氯甲烷/乙酸乙酯=9/1)
步驟2 化合物29之合成
將化合物28(872mg,1.767mmol)溶解於甲醇(18mL)中,添加肼一水合物(0.086mL,1.767mmol),於室溫下攪拌20分鐘後,進行濃縮。添加乙酸乙酯,藉由過濾而將不溶物去除後,將濾液濃縮。藉由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1/2)進行純化,藉此以產率80%獲得2,3,4,6-四-O-乙醯基-α-D-吡喃葡萄糖氧基胺、化合物29(516mg,白色泡狀固體)。
TLC:Rf=0.4(己烷/乙酸乙酯=1/2)
13C-NMR(CDCl3,75MHz)δ:170.3,169.8,169.2,169.1,134.4,123.7,103.1,72.7,71.6,69.5,68.1,61.6,20.7,20.6,20.5.:1H-NMR(CDCl3,300MHz)δ:6.1-5.8(br,2H),5.4-6.0(m,3H),4.72(d,1H,J=8.1Hz),4.4-4.0(m,2H),3.8-3.6(d,1H),2.1-2.0(m,12H).
步驟3 化合物30之合成
將化合物29(508mg,1.398mmol)溶解於甲醇(14mL)中,添加甲醇鈉(1mol/L,0.22mL),於0℃下攪拌3小時。添加Amberlite IR-120,藉由中和使反應淬滅,添加水,進行過濾。將所獲得之濾液濃縮、冷凍乾燥,以83%產率獲得化合物30(229mg,淡黃色固體)。
1H-NMR(D2O,300MHz)δ:7.58(br,2H),4.21(d,1H,J=8.1Hz),3.7-2.9(m,6H).
[化60]
步驟1 化合物31之合成
將化合物II-A(10.5g,9.64mmol)溶解於DMA(60mL)中,添加DIEA(5.05mL,28.9mmol)。另外,製備將β-葡萄糖-1-氧基胺(化合物30)(2.258g,11.57mmol)溶解於水(10mL)與DMA(5mL)而成之溶液,添加至上述反應液中,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於40℃下攪拌25分鐘。藉由二異丙醚而使之出油後,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95/5/0.5~85/15/1.5)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31(2.43g,產率19%)。
LC-MS:1306.5[M+H+]
步驟2 化合物I-74之合成
將化合物16(2.43g,1.892mmol)溶解於DMF(30mL)中,添加嗎啉(1.65mL,18.9mmol)、Pd(PPh3)4(219mg,0.189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3小時。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85/15/1.5~30/70/7)進行純化,將所獲得之組分進行濃縮、冷凍乾燥,藉此獲得化合物I-74(818mg,產率39%)。
LC/MS:m/z 1116.5[M+H]+。
元素分析:(C53H85N3O22)(H2O)2.3
計算值:C 54.99;H 7.80;N 3.63(%)
實測值:C 55.01;H 7.88;N 3.48(%)
實施例19 化合物I-164之合成
將1,1'-羰基二咪唑(1.316g,8.11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10mL)中,添加2-胺基乙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0.984mL,6.24mmol)後,添加包含2-胺基丙烷-1,3-二醇(0.569g,6.24mmol)之甲醇(2mL)溶液,於50℃下攪拌1小時,於65℃下攪拌1小時。濃縮後,進行矽膠層析法純化,獲得化合物32(1.1g,產率64%)。將化合物32(1.1g,3.97mmol)溶解於甲醇10mL中,添加鹽酸/二烷(4mmol/L,16mL),攪拌2小時。藉由進行濃縮而獲得化合物33(1.09g)。不純化而供於下一反應。
1H-NMR(D2O,300MHz)δ:3.9-3.7(m,1H),3.7-3.5(m,4H),3.4-3.35(m,2H),3.34(s,2H),3.15-3.05(m,2H).
將化合物II-A(1.5g,1.377mmol)溶解於DMF(5mL)中,添加DIEA(0.481mL,2.75mmol)、1-(2-胺基乙基)-3-(1,3-二羥基丙烷-2-基)脲鹽酸鹽(化合物33)(294mg,1.377mmol),攪拌30分鐘。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95/5/0.5~85/15/1.5)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34(450mg,產率26%)。將化合物34(450mg,0.355mmol)溶解於DMF(2.5mL)中,添加嗎啉(0.31mL,3.55mmol)、Pd(PPh3)4(21mg,0.018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40分鐘。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50/50/5~20/80/8)進行純化,將所獲得之組分進行濃縮、冷凍乾燥,藉此獲得化合物I-164(120mg,產率28%)。
LC/MS:m/z 1098.6[M+H]+
元素分析:C53H87N5O19(C3H7NO)0.5(H2O)2.4
計算值:C 55.56;H 8.15;N 6.54(%)
實測值:C 55.55;H 8.07;N 6.56(%)
實施例20 化合物I-182之合成
步驟1 化合物35之合成
將2,2-二甲基-1,3-二烷-5-酮(1g,7.68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50mL)中,添加2-胺基乙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1.354g,8.45mmol)、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2.117g,9.99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40分鐘。添加N-(烯丙氧基羰氧基)琥珀醯亞胺(2.469g,12.4 mmol)、DIEA(6.71mL,38.4mmol)並於室溫下進行攪拌。添加水而使反應淬滅後,利用二氯甲烷進行萃取。藉由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50/50~10/90)進行純化,以產率89%獲得化合物35(2.45g,無色之液體)。TLC:Rf=0.6(氯仿/甲醇=9/1)
1H-NMR(CDCl3,300MHz)δ:6.1-5.9(m,1H),5.4-5.2(m,2H),4.7-4.6(m,2H),4.2-3.9(m,4H),3.7-3.5(br,2H),3.4-3.3(br,2H),1.5-1.3(m,15H)
步驟2 化合物36之合成
將化合物35(2.45g,6.84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30mL)中,添加鹽酸/二烷(4mol/L,10.25mL,41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4小時。進行濃縮而獲得化合物36(1.7g)。不純化而供於下一反應。
[化64]
將化合物II-A(1g,0.918mmol)溶解於DMF(5mL)中,添加DIEA(0.64mmol)、化合物36(234mg,0.918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後,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95/5/0.5)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37(240mg,產率10%)。將化合物37(240mg,0.184mmol)溶解於DMF(3mL)中,添加嗎啉(0.24mL,2.75mmol)、Pd(PPh3)4(11mg,0.009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20分鐘。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505/50/5~20/80/8)進行純化,將所獲得之組分進行濃縮、冷凍乾燥,藉此獲得化合物I-182(67mg,產率26%)。
LC/MS:m/z 1055.6[M+H]+,1077.6[M+Na]+
元素分析:C52H86N4O18(H2O)3.0
計算值:C 56.30;H 8.36;N 5.05(%)
實測值:C 56.35;H 8.36;N 4.84(%)
實施例21 化合物I-208之合成
將化合物II-A(1.32g,1.21mmol)溶解於DMA(5mL)中,添加DIEA(0.42mL,2.42mmol)、4-羥基丁烷醯肼(143mg,1.21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20分鐘。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化,將所獲得之固體(200mg,0.166mmol)溶解於DMF(3mL)中,添加嗎啉(0.144mL,1.657mmol)、Pd(PPh3)4(9.5mg,0.0082mmol),於室溫下攪拌15分鐘。利用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90/10/1~50/50/5)進行純化,獲得I-208(61mg,產率5%)。
LC/MS:m/z 1039.56[M+H]+,1061.6[M+Na]+
元素分析:C51H82N4O18(C3H7NO)0.3(H2O)5.9
計算值:C 53.40;H 8.28;N 5.16(%)
實測值:C 53.43;H 8.15;N 5.21(%)
實施例22 化合物I-219之合成
將化合物II-A(10g,9.18mmol)溶解於DMF(25mL)中,添加DIEA(4.81mmol)、羥基胺鹽酸鹽(766mg,11.02mmol),於室溫下攪拌40分鐘後,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70/30)進行純化,獲得黃色粉末(2.1g,產率20%)。將其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嗎啉(1.63mL,18.71mmol)及Pd(PPh3)4(216mg,0.187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40分鐘。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40/60~5/95)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219(530mg,產率30%)。
LC/MS:m/z 954.4[M+H]+,976.5[M+Na]+
元素分析:C47H75N3O17(C3H7NO)0.5(H2O)2.8
計算值:C 55.95(-0.02%);H 8.14(-0.01%);N 4.71(-0.03%);O 31.20(%)
實測值:C 55.93;H 8.13;N 4.68(%)
實施例23 化合物I-251之合成
將化合物II-A(2.6g,2.387mmol)溶解於DMA(10mL)中,添加1-(羥基甲基)-2-羥基-乙氧基胺(811mg,2.86mmol)、雙(三丁基錫)氧化物(1.46mL,2.86mmol),於室溫下進行攪拌。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化。將所獲得之粉末(250mg,0.209mmol)溶解於NMP(3mL)中,添加嗎啉(0.13mL,1.46mmol)及Pd(PPh3)4(24.1mg,0.021mmol),於室溫下攪拌10分鐘。添加二異丙 醚並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90/10~70/30)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251(114mg,產率5%)。
LC/MS:m/z 1028.4[M+H]+,1050.4[M+Na]+
元素分析:C50H81N3O19(C3H7NO)2.9(H2O)1.9
計算值:C 55.32;H 8.31;N6.48(%)
實測值:C 55.30;H 8.30;N6.90(%)
實施例24 化合物I-303之合成
步驟1 化合物38之合成
將2,3,4,6-四-O-苯甲醯基-甘露糖-1-O-三氯乙醯亞胺酯(4.19g,5.79mmol)與3-羥基吖丁啶-1-羧酸苄酯(1g,4.83mmol)溶解於二氯甲 烷(15mL)中,於-20℃下添加三氟化硼二乙醚錯合物(0.685mL,5.79mmol),於冰浴冷卻下攪拌2小時。升溫至室溫後,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進行淬滅,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38(2.84g,產率74.9%)。TLC:Rf=0.2(己烷/乙酸乙酯=2/1)
LC-MS:785[M+H]+,803[M+Na]+
步驟2 化合物39之合成
將化合物38(2.71g,3.45mmol)溶解於甲醇(20mL)與四氫呋喃(20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甲醇鈉(1mol/L,0.345mL),於室溫下攪拌16小時。添加Amberlite(H)IRA,使反應淬滅,將過濾所獲得之濾液濃縮。利用己烷對所獲得之橡膠狀之濃縮殘渣進行濕磨,藉此以白色固體之形式獲得化合物39(1.017g,產率79.8%)。TLC:Rf=0.3(氯仿/甲醇=5/1)
1H-NMR(d2o)δ:7.37(brs,5H),5.06(s,2H),4.82(s,1H),4.57(s,1H),4.20(brs,2H),4.0-3.5(br,8H)
步驟3 化合物40之合成
將化合物39(1.01g,2.73mmol)溶解於甲醇(20mL)中,添加10%Pd-C(200mg,0.188mmol),於一個大氣壓之氫氣環境下且室溫下攪拌2小時。以TLC確認原料消失後,進行矽藻土過濾,將所獲得之濾液濃縮。利用己烷將所獲得之殘渣洗淨,以白色固體之形式獲得化合物40(597mg,產率92.8%)。
LC-MS:236[M+H]+
[化69]
步驟1 化合物41之合成
將化合物II-A(2.284g,2.097mmol)溶解於DMF(12mL)中,添加側鏈胺40(0.592g,2.52mmol)與DIEA(1.1mL,6.29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40分鐘。藉由二異丙醚而使之出油後,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90/10~70/30)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41(1.15g,產率41%)。
LC/MS:m/z 1324[M+H]+
步驟2 化合物I-303之合成
將化合物41(1.15g,0.865mmol)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嗎啉(1.05mL,12.1mmol)、Pd(PPh3)4(200mg,0.173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4小時。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303(187mg,產率18%)。
LC-MS:1156.5[M+H]+,1178.5[M+Na]+.
元素分析:(C56H89N3O22)(H2O)4(C3H7NO)0.3: 計算值:C 54.66;H 7.99;N 3.70(%)
實測值:C 54.63;H 7.91;N 3.94(%)
實施例25 化合物I-310之合成
步驟1 化合物42之合成
將第三丁氧基羰基肼(11.35g,86mmol)溶解於甲醇(70mL)中,添加環氧乙烷-2-羧酸(R)-甲酯(25.4g,249mmol),於室溫下攪拌24小時。濃縮後,藉由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9/1~1/1)進行純化,以39%產率獲得化合物42(7.84g,白色固體)。TLC:Rf=0.1(己 烷/乙酸乙酯=1/1)
13C-NMR(CDCl3,100MHz)δ:173.82,157.36,81.17,68.92,54.89,52.49,28.36,14.21.;1H-NMR(CDCl3,400MHz)δ:6.20(brs,1H),4.30-4.20(m,1H),3.78(s,3H),3.25-3.10(m,2H),1.48(s,9H).
步驟2 化合物43之合成
將化合物42(7.84g,33.5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80mL)中,添加DIEA(7.6mL,43.5mmol)、烯丙氧基羰基氯化物(4.26mL,40.2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添加水與乙酸乙酯,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後,利用水將有機層洗淨,利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過濾、濃縮。藉由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1/1)進行純化,以88%產率獲得化合物43(9.38g,無色液體)。TLC:Rf=0.3(己烷/乙酸乙酯=1/1)
1H-NMR(CDCl3,400MHz)δ:6.50(brs,1H),5.9(brs,1H),5.4-5.2(m,2H),4.63(brs,2H),4.43(s,1H),4.40-3.8(m,3H),3.79(s,3H),1.48(s,9H).LC-MS:[M+H]+=341.15
步驟3 化合物44之合成
將化合物43(9.38g,29.5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100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三氟乙酸(22.7mL,295mmol),於室溫下攪拌3小時。利用旋轉蒸發器進行濃縮後,添加甲苯,進行濃縮。藉由進行減壓乾燥而獲得化合物44(11.3g,橡膠狀無色液體)。TLC:Rf=0.1(己烷/乙酸乙酯=1/1)。
1H-NMR(D2O,400MHz)δ:5.9-5.8(m,1H),5.3-5.2(m,2H),4.61(m,2H),4.48(m,1H),3.92(m,2H),3.65(s,3H).13C-NMR(D2O,100MHz)δ:173.6,162.8,162.4,131.5,131.1,119.0,117.6,114.7,68.6,68.4,53.0,52.9,50.6.
[化71]
步驟1 化合物45之合成
將化合物II-A(9.27g,8.51mmol)溶解於DMF(40mL)中,添加DIEA(10.4mL,59.6mmol)、側鏈胺化合物44(5.35g,11.9mmol)、雙(三丁基錫)氧化物(0.867mmol,1.70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後,冷卻至4℃,於4℃下反應4天。反應溶液最初懸浮,但於4天後成為橙色之溶液。向反應液中添加二異丙醚(1L)/甲醇(30mL),劇烈攪拌,濾取所析出之橙色之固體。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95/5/0.5~90/10/1)進行純化,將所獲得之組分進行濃縮,藉此以橙色之粉末之形式以61%產率獲得化合物45(6.82g,5.22mmol)。化合物17之HPLC分析之保持時間為11.8分鐘。(甲醇/含有0.1%PIC-B7之蒸餾水=70/30至100/0之梯度,流速1ml/min,檢測波長=385nm)。
LC-MS:m/z 1308.6[M+H]+
步驟2 化合物46之合成
將化合物45(10.03g,7.67mmol)溶解於DMF(55mL)中,添加嗎啉(4.68mL,53.7mmol)、Pd(PPh3)4(0.887g,0.767mmol),於氮氣環境下且室溫下攪拌40分鐘。添加二異丙醚(900mL),濾取所析出之固體。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70/30/3~5/95/5)進行純化,將所獲得之組分進行濃縮,藉此以橙色之粉末之形式以55%產率獲得化合物46(4.45g,黃色粉末)。LC/MS:m/z 1055.6[M+H]+。化合物46之HPLC分析之保持時間為6.37分鐘。(甲醇/含有0.1%PIC-B7之蒸餾水=70/30至100/0之梯度,流速1ml/min,檢測波長=385nm)。
LC-MS:m/z 1055.6[M+H]+
步驟3 化合物I-310之合成
向化合物46(4.45g,4.22mmol)中添加四氫呋喃(210mL)、水(11mL),於冰浴冷卻下添加氫氧化鈉水溶液(0.5mol/L,12.65mL,6.33mmol),於0℃下攪拌1小時。滴加鹽酸水溶液(0.5mol/L,12.65mL,6.33mmol),進行中和後,利用旋轉蒸發器進行濃縮,將四氫呋喃完 全蒸餾去除後,將水濃縮至30mL體積。藉由進行冷凍乾燥而獲得化合物I-310(5.87g)。HPLC分析之保持時間為7.39分鐘。(甲醇/含有0.1%PIC-B7之蒸餾水=70/30至100/0之梯度,流速1ml/min,檢測波長=385nm)
LC-MS:m/z 1041.6[M+H]+
元素分析:(C50H80N4O19)(NaCl)1.7(H2O)2.8
計算值:C 50.42;H 7.24;N 4.70;Na 3.28;Cl 5.06(%)
實測值:C 50.41;H 7.21;N 4.75;Na 3.05;Cl 5.51(%)
實施例26 化合物I-246之合成
將化合物II-A(2g,1.836mmol)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DIEA(3.21mL,18.36mmol)、1H-1,2,4-三唑-5-磺醯基肼鹽酸鹽(0.733g,3.67mmol)並於40℃下進行攪拌。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 後,藉由矽膠層析法將所獲得之固體純化,獲得油狀之固體(200mg)。將其溶解於DMF(2mL)中,添加嗎啉(0.139mL,1.59mmol)、Pd(PPh3)4(9.2mg,0.008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246(21mg,產率10%)。
LC/MS:m/z 1084.4[M+H]+
實施例27 化合物I-254之合成
步驟1
將1,3-羥基丙烷-2-基胺基甲酸苄酯(4.72g,21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310mL)中,添加1,2,3,4,6-五乙酸β-D-吡喃甘露糖酯(24.5g,62.9mmol),進行冰浴冷卻。滴加三氟化硼二乙醚錯合物(8mL,62.9mmol),攪拌一小時後,追加三氟化硼二乙醚錯合物(0.8mL,6.29 mmol),於室溫下攪拌一整夜。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進行淬滅,利用氯仿(200mL)萃取2次。利用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利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過濾、濃縮。藉由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進行純化,藉此獲得化合物47(3.45g,產率18%)。TLC:Rf=0.4(己烷/乙酸乙酯=1/2)。
LC-MS:886.5[M+H]+
步驟2
將化合物47(3.36g,3.79mmol)溶解於甲醇(30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甲醇鈉(1mol/L,3.79mL),於0℃下攪拌1小時,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添加Amberlite IR-120B(H+form)之離子交換樹脂進行中和,並進行過濾、濃縮,獲得化合物48(2.05g,產率98%)。TLC:Rf=0.1(氯仿/甲醇=4/1)
步驟3
將化合物48(2.05g,3.73mmol)溶解於甲醇(50mL)中,添加10%Pd-C(200mg,0.188mmol),於氫氣(一個大氣壓)環境下進行攪拌。
將反應液過濾、濃縮而獲得化合物49(1.62g)。不純化而用於下一反應。
LC-MS:416.1[M+H]+
[化74]
將化合物II-A(500mg,0.459mmol)溶解於DMF(2mL)中,添加DIEA(0.241mL,1.38mmol)、2-胺基-1,3-丙烷二基雙-α-D-甘露糖苷(化合物49:286mg,0.689mmol),於40℃下攪拌1小時。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對所獲得之固體進行純化,獲得固體(220mg,0.146mmol)。將其溶解於DMF(2mL)中,添加嗎啉(0.127mL,1.462mmol)、Pd(PPh3)4(51mg,0.044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70/30/3~10/90/9)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254(70 mg,產率12%)。
LC/MS:m/z 1336.6[M+H]+
元素分析:(C62H101N3O28)(H2O)9.5
計算值:C 49.39;H 8.02;N 2.79(%)
實測值:C 49.29;H 7.55;N 4.75;Na 3.14(%)
實施例27 化合物I-248之合成
將化合物II-A(240mg,0.220mmol)溶解於DMF(2mL)中,添加DIEA(0.115mL,0.661mmol)、α-D-甘露糖苷,2-胺基-2-[(α-D-甘露吡喃氧基)甲基]-1,3-丙烷二基,雙-化合物50(201mg,0.331mmol),於室溫下攪拌20小時。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對所獲得之固體進行純化,獲得固體(30mg,0.018mmol)。將其溶解於DMF(1mL)中,添加嗎啉(0.015mL,0.177mmol)、Pd(PPh3)4(10mg,0.009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15分鐘。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50/50/5~10/90/9)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248(16mg,產率5%)。
LC/MS:m/z 1529.3[M+H]+
實施例28 化合物I-260之合成
將化合物II-A(2g,1.836mmol)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DIEA(1.28mL,7.34mmol)、(3R,4R)-吡咯啶-3,4-二醇(227mg,2.203mmol),於室溫下攪拌3小時。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85/15/1.5)將所獲得之固體純化,以褐色之固體之形式獲得化合物19(379mg,產率17%)。將化合物19(379mg,0.318mmol)溶解於DMF(5mL)中,添加嗎啉(0.277mL,3.18mmol)、Pd(PPh3)4(18.4mg,0.016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70/30/3~10/90/9)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260(195mg,產率10%)。
LC/MS:m/z 1024.5[M+H]+,1046.6,[M+Na]+
元素分析:(C51H81N3O18)(H2O)3.9
計算值:C 55.97;H 8.18;N 3.84(%)
實測值:C 55.98;H 8.25;N 3.97(%)
實施例29 化合物I-263之合成
[化77]
將化合物II-A(2g,1.836mmol)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DIEA(1.6mL,9.18mmol)、1-(甲磺醯基)環丙烷羰基肼鹽酸鹽(394mg,1.836mmol),於40℃下進行攪拌。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將所獲得之固體純化,以褐色之固體之形式獲得化合物20(576mg,產率25%)。將其溶解於DMF(5mL)中,添加嗎啉(0.396mL,4.54mmol)、Pd(PPh3)4(26mg,0.023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263(307mg,產率58%)。
LC/MS:m/z 1099.4[M+H]+,1121.5,[M+Na]+
元素分析:C52H82N4O19S(C3H7NO)0.4(H2O)2.8
計算值:C 54.20;H 7.73;N 5.23;S2.72(%)
實測值:C 54.22;H 7.68;N5.23;S2.76(%)
實施例30 化合物I-272之合成
步驟1
將2-三甲基矽烷基乙氧基羰基肼(3.27g,18.55mmol)、2,2-二甲基-1,3-二烷-5-酮(2.414g,18.55mmol)溶解於甲醇(20mL)中,於室溫下攪拌後進行濃縮。藉由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9/1)進行純化,以白色固體之形式獲得化合物51(4.46g,產率83%)。
1H-NMR(CDCl3,400MHz)δ:4.19(m,4H),4.29(t,2H,J=12Hz),1.26(s,6H),1.05(t,2H,J=12Hz),0.04(s,9H)
步驟2
將化合物51(4.46g,15.5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100mL)中,添加LiBH4(1.013g,46.5mmol)、甲醇(10mL),於0℃下攪拌40分鐘後,追加LiBH4(1.013g,46.5mmol),於室溫下進行攪拌。利用水進行淬滅,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52(3.91g,產率87%)。
步驟3
將化合物52(3.91g,13.46mmol)溶解於DMF(20mL)中,添加DIEA(3.29mL,18.85mmol),於冰浴冷卻下添加氯甲酸烯丙酯(1.72mL,16.16mmol),於室溫下進行攪拌。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而使反應淬滅,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水將有機層洗淨5次,利用硫酸鎂進行乾燥。藉由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4/1~3/2)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53(4.47g,產率89%)。
1H-NMR(CDCl3,400MHz)δ:5.88(m,1H),5.30(d,1H,J=16Hz),5.27(m,1H),4.62(s,2H),4.23(m,3H),3.97(br,4H),1.41(s,3H),1.40(s,3H),1.01(t,2H,J=8Hz),0.03(s,9H)
步驟4
將化合物53(1.73g,4.62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20mL)中,添加氟化四丁基銨(1mol/L,9.2mL,9.2mmol),於室溫下反應1小時。利用水進行淬滅,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水、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利用無水硫酸鈉將有機層乾燥。進行濃縮而以粗產物之形式獲得化合物54(1.17g)。
δ:6.00-5.90(m,1H),5.32(d,1H,J=16Hz),5.25(d,1H,J=8Hz),4.62(d,2H,J=4Hz),4.23(m,1H),4.13(br,2H),3.84(br,4H),1.51(s,3H),1.41(s,3H).
步驟5
將化合物54(1.17g,5.08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10mL)中,添加 2N鹽酸水溶液(5.08mL,10.16mmol),於室溫下攪拌後,進行濃縮。溶解於甲醇中後,吸附於矽膠,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1/1)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55(1.02g)。
將化合物II-A(3g,2.75mmol)溶解於DMF(15mL)中,添加化合物55(524mg,2.75mmol)、DIEA(1.92mL,11.02mmol),於室溫下進行攪拌。利用二異丙醚進行粉末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將所獲得之殘渣進行粗純化。將所獲得之粉末(化合物56:887mg)溶解於DMF(5 mL)中,添加嗎啉(0.6mL,6.93mmol)及Pd(PPh3)4(40mg,0.035mmol),於氮氣環境下且室溫下進行攪拌。添加二異丙醚(900mL),濾取所析出之固體。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70/30/3~10/90/9)進行純化,將所獲得之組分進行濃縮,藉此以橙色之粉末之形式以6%產率獲得化合物I-272(213mg,0.176mmol,黃色粉末)。
LC/MS:m/z 1027.4[M+H]+
元素分析:C50H82N4O18(C3H7NO)0.5(H2O)2.4
計算值:C 55.88(0.02%);H 8.22(-0.05%);N 5.69(-0.02%)(%)
實測值:C 55.90;H 8.17;N 5.67(%)
實施例31 化合物I-273之合成
將第三丁氧基羰氧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1.91g,8.19mmol)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2-溴乙醯胺(1.243g,9.01mmol)、碳酸鉀(1.471g,10.64mmol),於室溫下進行攪拌。利用水進行淬滅,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獲得化合物57(898mg,產率38%)。將其溶解於二氯甲烷(20mL)中,添加鹽酸-二烷(4mol/L,6.19mL,24.75mmol),於室溫下攪拌後進行濃縮,獲得化合物58(391mg)。直接用於下一反應。
將2-羥基胺基乙酸醯胺(化合物58:0.391g,3.08mmol)溶解於DMF(15mL)中,添加DIEA(1.924mL,11.02mmol),於室溫下進行攪拌後,添加化合物II-A(3g,2.75mmol),於室溫下攪拌20分鐘。利用二異丙醚進行粉末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將所獲得之殘渣粗純化。將所獲得之固體(2.23g,1.891mmol)溶解於DMF(4mL)中,添加嗎啉(1.65mL,18.91mmol)、Pd(PPh3)4(109mg,0.095mmol),於氮氣環境下且室溫下進行攪拌。添加二異丙醚,濾取所析出之固體後,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70/30/3~10/90/9)進行純化,以黃色之粉末之形式獲得化合物I-273(341mg,16%產率)。
LC/MS:m/z 1011.4[M+H]+
元素分析:C49H78N4O18(C3H7NO)1.3(H2O)1.9
計算值:C 55.71(0.02%);H 8.03(-0.05%);N 6.51(-0.02%)(%)
實測值:C 55.73;H7.98;N 6.49(%)
實施例32 化合物I-281之合成
步驟1
將1-(羥基甲基)環丙烷羧酸乙酯(500mg,3.47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20mL)中,添加第三丁氧基羰氧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0.971g,4.16mmol),於冰浴冷卻下添加三苯基膦(1.364g,5.20mmol)、DIAD(2.74mmol)並進行攪拌。添加矽膠進行濃縮後,藉由矽膠層析法獲得化合物59(1.29g,99%產率)。
步驟2
將化合物59(1.29g,3.61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10mL)中,添加2mol/L氫氧化鈉水溶液(1.8mL,3.61mmol),進行加熱回流。進而,追加2mol/L氫氧化鈉水溶液(1.8mL,3.61mmol),進行加熱回流,恢復至室溫,結果可知不僅進行水解,亦進行脫碳酸酯。添加乙醇,使之濃縮乾固,獲得化合物60(914mg)。不進行純化而供於下一步驟。
步驟3
將化合物60(914mg,3.61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20mL)中,添加鹽酸-二烷(4mol/L,7.2mL),於室溫下攪拌後,進行濃縮。獲得化合物61(615mg)。
LC-MS:132[M+1]
將化合物II-A(2g,1.84mmol)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化合物61(615mg,3.67mmol)、DIEA(1.6mL,9.18mmol),於室溫下進行攪拌。利用二異丙醚進行粉末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將所獲得之殘渣粗純化。將所獲得之固體(753mg)溶解於DMF(5mL)中,添加嗎啉(0.54mL,6.17mmol)及Pd(PPh3)4(36mg,0.031mmol),於氮氣環境下且室溫下進行攪拌。添加二異丙醚,濾取所析出之固體。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70/30/3~10/90/9)進行純化,將所獲得之組分進行濃縮,藉此以橙色之粉末之形式獲得化合物I-281(199mg,產率 28%)。
LC/MS:m/z 1052.4[M+H]+
元素分析:C52H81N3O19(C3H7NO)1.3(H2O)1.7
計算值:C 57.00;H 8.00;N 5.11(%)
實測值:C 57.01;H 8.01;N 5.17(%)
實施例33 化合物I-292之合成
步驟1
將N-苄基-1-甲氧基-N-((三甲基矽烷基)甲基)甲烷胺(10g,42.1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150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乙炔二羧酸二甲酯(7.18g,50.5mmol)並進行攪拌。添加三氟乙酸(16.2mL,211mmol)進行攪拌後,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使反應淬滅。利用二氯甲烷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利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9/1~1/1)進行純化,以黃色油之形式獲得化合物62(5.87g,產率51%)。
1H-NMR(CDCl3,400MHz)δ:7.33-7.27(m,5H),3.94(s,2H),3.82(s,4H),3.77(s,6H).
步驟2
將化合物62(5.36g,19.5mmol)溶解於甲苯(76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氯甲酸1-氯乙酯(2.94mL,27.3mmol)後,進行加熱回流。以TLC確認原料消失後,將蒸發而獲得之凝膠狀固體溶解於甲醇(76mL)中,進行加熱回流,藉此將苄基去除。恢復至室溫,添加Boc2O(9.04mL,38.9mmol)、DIEA(6.8mL,38.9mmol)進行攪拌。蒸發而將甲醇蒸餾去除,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0.2mol/L鹽酸水、飽和食鹽水進行洗淨,利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7/3)進行純化,以無色油之形式獲得化合物63(4.17g,產率75%)。
1H-NMR(CDCl3,400MHz)δ:4.44(d,4H,J=12Hz),3.82(s,6H),1.48(s,9H).
步驟3
將化合物63(917mg,3.21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10mL)中,添加2mol/L氫氧化鈉水溶液(4.82m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利用2mol/L鹽酸水溶液(4.82mL)進行中和,濃縮後,溶解於二氯甲烷(15mL)中。添加鹽酸-二烷(4mol/L,3.2mL),於室溫下攪拌後,進行濃縮而獲得化合物64(600mg)。不純化而供於下一反應。
[化85]
將化合物64(355mg,1.83mmol)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DIEA(0.321mL,1.83mmol)、化合物II-A(2g,1.84mmol),於室溫下攪拌數小時。利用二異丙醚進行粉末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將所獲得之殘渣粗純化。將所獲得之固體(1.47g)溶解於DMF(5mL)中,添加嗎啉(1.03mL,11.8mmol)及Pd(PPh3)4(68mg,0.059mmol),於氮氣環境下且室溫下進行攪拌。添加二異丙醚,濾取所析出之固體。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70/30/3~10/90/9)進行純化,將所獲得之組分進行濃縮,藉此以橙色之粉末之形式以0.9%產率獲得化合物I-292(13mg,黃色粉末)。
LC/MS:m/z 1078.5[M+H]+
元素分析:C53H79N3O20(C3H7NO)0.3(H2O)4.4
計算值:C 54.89;H 7.68;N3.97(%)
實測值:C 54.90;H 7.49;N 3.97(%)
實施例34 化合物I-309之合成
步驟1
將2-溴乙酸第三丁酯(2.2mL,15.1mmol)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DIEA(2.64mL,15.1mmol)、肼羧酸第三丁酯(1g,7.57mmol),於室溫下進行攪拌。添加水後,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水、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利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1/1)進行純化,以白色固體之形式獲得化合物65(1.8g,產率66%)。
步驟2
將化合物1(1.8g,4.99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20mL)中,添加鹽酸-二烷(4mol/L,5mL),於室溫下攪拌後,進行濃縮而以橡膠狀固體之形式獲得化合物66(1.01g)。不純化而供於下一反應。
[化87]
將化合物II-A(2g,1.84mmol)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DIEA(0.321mL,1.84mmol)、化合物66(0.339g,1.836mmol),於室溫下攪拌40分鐘。利用二異丙醚進行粉末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將所獲得之殘渣粗純化。將所獲得之固體(1.51g)溶解於DMF(6mL)中,添加嗎啉(1.06mL,12.2mmol)及Pd(PPh3)4(71mg,0.061mmol),於氮氣環境下且室溫下攪拌20分鐘。添加二異丙醚,濾取所析出之固體。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70/30/3~10/90/9)進行純化,將所獲得之組分進行濃縮,藉此以橙色之粉末之形式獲得化合物I-309(174mg,產率7%)。
LC/MS:m/z 1069.4[M+H]+
元素分析:C51H80N4O20(C3H7NO)1.1(H2O)0.4(MeOH)1.7
計算值:C 55.53(-0.01%);H 7.93(0.01%);N 5.90(0.02%)(%)
實測值:C 55.52;H 7.94;N 5.92(%)
實施例35 化合物I-278之合成
步驟1
將化合物II-A(2g,1.84mmol)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DIEA(1.6mL,9.18mmol)、胺氧基乙酸甲酯(347mg,3.31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20分鐘。添加水(1mL),進而攪拌1小時30分鐘後,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95/5/0.5~85/15/1.5)進行純化,獲得黃色粉末(化合物67:300mg,產率13%)。HPLC分析之保持時間為11.4分鐘。(甲醇/含有0.1%PIC-B7 之蒸餾水=70/30至100/0之梯度,流速1ml/min,檢測波長=385nm)
步驟2
將化合物67(300mg,0.251mmol)溶解於DMF(5mL)中,添加嗎啉(0.22mL,2.51mmol)、Pd(PPh3)4(14.5mg,0.013mmol),於氮氣環境下且室溫下攪拌45分鐘。添加二異丙醚,濾取所析出之固體。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50/50/3~10/90/9)進行純化,將所獲得之組分進行濃縮,藉此獲得橙色之粉末(141mg,0.137mmol),將其溶解於四氫呋喃(12mL)、甲醇(6mL)中,添加2mol/L氫氧化鈉水溶液(0.21mL,0.412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利用2mol/L鹽酸進行中和,利用水進行稀釋,將有機溶劑濃縮後,進行冷凍乾燥,獲得化合物I-278(190mg,產率55%)。HPLC分析之保持時間為7.7分鐘。(甲醇/含有0.1%PIC-B7之蒸餾水=70/30至100/0之梯度,流速1ml/min,檢測波長=385nm)
LC/MS:1012.3[M+H]+
元素分析:C49H77N3O19(H2O)6.1(NaCl)5
計算值:C 41.61;H 6.36;N 2.97(%)
實測值:C 41.64;H 6.65;N 3.34(%)
實施例36 化合物I-223之合成
將2,2-二甲基-1,3-二氧雜環戊烷-4-羧酸(R)-甲酯(1g,6.24mmol) 溶解於甲醇(10mL)中,添加肼一水合物(0.303mL,6.24mmol),於室溫下攪拌4小時,添加Boc2O(1.45mL,6.24mmol)並進行攪拌。濃縮後,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化,獲得2-(2,2-二甲基-1,3-二氧雜環戊烷-4-羰基)肼羧酸(R)-第三丁酯(化合物68:490mg,產率30%)。
H-NMR(CDCl3,400MHz)δ:8.13(s,1H),6.44(br,1H),4.59(m,1H).4.30(m,1H),4.18(m,1H),1.58(s,3H),1.48(s,9H),1.40(s,3H)
將化合物68溶解於二氯甲烷(10mL)中,添加鹽酸-二烷(4mol/L,1.883mL,7.53mmol),於室溫下進行攪拌。進行濃縮而獲得化合物69。不純化而供於下一反應。
[化90]
將化合物II-A(1.961g,1.8mmol)溶解於DMF中,添加DIEA(1.57mL,9.00mmol)、化合物69(282mg,1.8mmol),於室溫下進行攪拌。利用二異丙醚進行粉末化後,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95/5/0.5~85/15/1.5)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70(750mg,產率34%)。將化合物70(750mg,0.62mmol)溶解於DMF(4mL)中,添加嗎啉(0.54mL,6.2mmol)、Pd(PPh3)4(35.8mg,0.031mmol),於氮氣環境下且室溫下攪拌1小時。添加二異丙醚,藉由矽濾取所析出之固體。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50/50/3~10/90/9) 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223(104mg,產率14%)。
LC/MS:1041.4[M+H]+,1063.5[M+Na]+
元素分析:C50H80N4O19(H2O)4.5
計算值:C 53.51;H 7.99;N 4.99(%)
實測值:C 53.53;H 7.73;N 4.86(%)
實施例37 化合物I-298之合成
步驟1
將實施例33中所合成之1H-吡咯-1,3,4(2H,5H)-三羧酸1-第三丁基3,4-二甲基酯(化合物63:1g,3.51mmol)溶解於二烷(10mL)中,添加水(10mL)、鋨(IV)酸鉀二水合物(65mg,0.175mmol),於冰浴冷卻下進行攪拌。添加N-甲基嗎啉氧化物(616mg,5.26mmol)於室溫下進行攪拌。添加10%亞硫酸氫鈉水溶液而進行淬滅,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利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利用矽膠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1/1)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71(843mg,產率75%)。
1H-NMR(CDCl3,400MHz)δ:3.97(d,1H,J=8Hz),3.90(d,1H,J=8Hz),3.79(s,6H).3.72(d,2H,J=8Hz),3.62(d,2H,J=12Hz),1.49(s,9H)
步驟2
將化合物71(743mg,2.327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10mL)、水(5 mL)中,添加2mol/L氫氧化鈉水溶液(3.49mL,6.98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利用2mol/L鹽酸水溶液進行中和,向濃縮所獲得之殘渣添加二氯甲烷(20mL),添加鹽酸-二烷(4mol/L,2.3mL),於室溫下攪拌後,進行濃縮,以橡膠狀固體之形式獲得化合物72(530mg)。不純化而供於下一反應。
將化合物72(530mg,2.33mmol)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 DIEA(1.28mL,7.34mmol)、化合物II-A(2g,1.84mmol),於室溫下進行攪拌。添加二異丙醚而進行粉末化。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95/5/0.5~85/15/1.5)進行純化,將所獲得之粉末73(706mg,0.551mmol)溶解於DMF(3mL)中,添加嗎啉(0.48mL,5.51mmol)及Pd(PPh3)4(32mg,0.028mmol),於氮氣環境下且室溫下進行攪拌。添加二異丙醚,濾取所析出之固體。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50/50/3~10/90/9)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298(43mg,產率7%)。
LC/MS:1112.4[M+H]+
元素分析:C53H81N3O22(C3H7NO)0.2(H2O)4.2
計算值:C 53.54;H 7.61;N 3.73(%)
實測值:C 53.55;H 7.54;N 3.80(%)
實施例38 化合物I-252之合成
將化合物II-A(2g,1.836mmol)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DIEA(1.6mL,9.18mmol),添加3-胺基氧雜環丁烷-3-羧酸(215mg,1.836mmol),於40℃下攪拌一整夜。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將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化所得之粉末(695mg,產率31%)溶解於DMF(5mL)中。添加嗎啉(0.50mL,5.76mmol)及Pd(PPh3)4(33mg,0.029mmol),於氮氣環境下且室溫下攪拌15分鐘。添加二異丙醚,濾取所析出之固體。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70/30/3~10/90/9)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252(58.4mg,產率8%)。
LC/MS:1038.4[M+H]+
元素分析:C51H79N3O19(C3H7NO)0.7(H2O)2.0(MeOH)1.8
計算值:C 55.74;H 8.10;N 4.38(%)
實測值:C 55.72;H 8.04;N 4.36(%)
實施例39 化合物I-307之合成
將化合物II-A(2g,1.836mmol)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DIEA(1.283mL,7.34mmol),添加(2S,4S)-4-羥基吡咯啶-2-羧酸(241mg,1.836mmol),於40℃下攪拌一整夜。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化,將所獲得之粉末(1g,0.819mmol,產率45%)溶解於DMF(5mL)中。添加嗎啉(0.71mL,8.19mmol)及Pd(PPh3)4(47mg,0.041mmol),於氮氣環境下且室溫下攪拌15分鐘。添加二異丙醚,濾取所析出之固體。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70/30/3~10/90/9)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307(124mg,產率13%)。
LC/MS:1052.5[M+H]+,1074.5[M+Na]+
元素分析:C52H81N3O19(C3H7NO)0.8(H2O)1.8(MeOH)0.2
計算值:C 57.05;H 7.98;N 4.63(%)
實測值:C 57.06;H 7.97;N 4.60(%)
實施例40 化合物I-329之合成
[化95]
步驟1
將化合物I-A(10.3g,9.43mmol)溶解於DMF(50mL)中,添加DIEA(2.47mmol)與疊氮磷酸二苯酯(3.04mL,14.1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30分鐘,於50℃下攪拌90分鐘。添加氨(7mol/L,甲醇溶液,4mL),於室溫下攪拌35分鐘。添加二異丙醚(600mL)並進行粉末化,利用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10/1/0.1)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74(3.14g,產率30%)。
步驟2
將化合物74(3.14g)溶解於DMF(15mL)中,添加嗎啉(1.73mL,19.8mmol)及Pd(PPh3)4(328mg,0.284mmol),於氮氣環境下且室溫下攪拌90分鐘。添加二異丙醚,濾取所析出之固體。藉由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70/30/3~50/50/9)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36(615mg,產率23%)。
LC-MS:938.9[M+H]+
步驟3
將化合物I-36(614mg,0.656mmol)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DIEA(0.572mL,3.28mmol)、1H-吡唑-1-羧基脒鹽酸鹽(480mg,3.28mmol),於室溫下攪拌22小時。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70/30/3~30/70/7)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329(262mg,產率41%)。
LC-MS:980.5[M+H]+
元素分析;(C48H77N5O16)(C3H7NO)0.5(H2O)4.4
計算值:C 54.25;H 8.21;N 7.03(%)
實測值:C 54.26;H 7.97;N 7.32(%)
實施例41 化合物I-330之合成
[化96]
將化合物I-60(200mg,0.201mmol)溶解於DMF(1mL)中,添加DIEA(0.245mL,1.41mmol)、1H-吡唑-1-羧基脒鹽酸鹽(206mg,1.41mmol),於室溫下攪拌24小時。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藉由逆相層析法(HP20ss,0.05%甲酸水溶液/乙腈=90/10~70/30)進行純化,對所獲得之組分進行濃縮、冷凍乾燥,藉此獲得化合物I-330(119mg,產率58%)。
LC-MS:1038.5[M+H]+
元素分析:(C49H78N7O17)(HCO2H)0.5(C12H11O4P)0.3(H2O)7(HCl)0.1
計算值:C 50.42;H 7.68;N 7.75(%)
實測值:C 50.58;H 7.51;N 7.55(%)
實施例42 化合物I-365之合成
[化97]
步驟1
將化合物II-A(15.7g,14.41mmol)溶解於DMF(75mL)中,將DIEA(7.55mL,43.2mmol)、(S)-3-胺基丙烷-1,2-二醇(1.97g,21.62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30分鐘。利用二異丙醚進行粉末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化,獲得所獲得之粉末(1.07g,產率6%)。將其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嗎啉(0.553mL,6.35mmol)及Pd(PPh3)4(52.4mg,0.045mmol),於氮氣環境下且室溫下攪拌2小時30分鐘。添加二異丙醚,濾取所析出之固體。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 化,獲得化合物I-82(882mg,產率6%)。
LC-MS:1012.4[M+H]+,1034.4[M+Na]+
步驟2
將化合物I-82(365mg,0.361mg)溶解於DMF(3.6mL)中,添加DIEA(0.157mL,0.902mmol)、溴化氰(76mg,0.721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40分鐘。其次,添加DIEA(0.189mL,1.082mmol)、羥基胺鹽酸鹽(75mg,1.08mmol),攪拌1小時40分鐘。利用二異丙醚進行粉末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90/10/3~50/50/5)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365(93mg,產率24%)。
LC-MS;1071[M+H]+
元素分析:(C51H83N5O19)(C3H7NO)1.2(H2O)4
計算值:C 53.32;H 8.15;N 7.06(%)
實測值:C 53.59;H 7.94;N 7.40(%)
實施例43 化合物I-368之合成
[化98]
將化合物I-82(200mg,0.198mmol)溶解於DMF(1mL)中,添加d-半乳糖(71mg,0.395mmol)、乙酸(0.113mL,1.976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30分鐘,進而於40℃下攪拌3小時。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70/30/3)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368(11mg,產率5%)。
LC-MS:1174[M+H]+
實施例44 化合物I-361之合成
[化99]
將化合物I-82(100mg,0.099mmol)溶解於DMF(1mL)中,添加N'-氰基-N-甲基脲硫代(Z)-甲酯(15.32mg,0.119mmol)、DIEA(0.052mL,0.296mmol)、三氟甲磺酸銀(30.gmg,0.119mmol),於0℃下攪拌2小時。追加N'-氰基-N-甲基脲硫代(Z)-甲酯(15.32mg,0.119mmol)、三氟甲磺酸銀(30mg,0.119mmol)、DIEA(0.052mL,0.296mmol),於0℃下攪拌1小時30分鐘,於室溫下攪拌3小時。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95/5/0.5~50/50/5)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361(27mg,產率25%)。
LC-MS:1093.5[M+H]+,1115.5[M+Na]+
元素分析:C53H84N6O18(H2O)6.5(C6H14O)0.5
計算值:C 53.32;H 8.31;N 6.66(%)
實測值:C 53.45;H 7.86;N 6.36(%)
實施例45 化合物I-362之合成
[化100]
將化合物I-82(98mg,0.097mmol)溶解於DMF(1mL)中,添加EDC HCl(27.8mg,0.145mmol)、DMAP(1.183mg,0.009mmol),於室溫下攪拌4小時。添加DMAP(5.3mg,0.044mmol),於室溫下覺拌19小時。添加DIEA(0.034mL,0.194mmol),添加EDC HCl(37.1mg,0.194mmol)、DIEA(0.034mL,0.194mmol),於室溫下攪拌23小時。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50/50/5)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362(45mg,產率39%)。
LC-MS:1167.6[M+H]+
元素分析:C58H98N6O18(H2O)6
計算值:C 54.62;H 8.69;N 6.59(%)
實測值:C 54.79;H 8.16;N 6.31(%)
實施例46 化合物I-380之合成
將化合物I-223(121mg,0.116mmol)溶解於DMF(3mL)中,添加DIEA(0.20mL,1.162mmol)、溴化氰(42mg,0.397mmol),於室溫下攪拌50分鐘。其次,添加羥基胺鹽酸鹽(41mg,0.58mmol),攪拌1小時。利用二異丙醚進行粉末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90/10/3~50/50/5)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380(80mg,產率54%)。
LC-MS:1099.5[M+H]+,1121.6[M+Na]+
元素分析:C51H82N6O20(C3H7NO)0.8(H2O)3.9
計算值:C 52.23;H 7.83;N 7.76(%)
實測值:C 52.17;H 7.55;N 7.76(%)
實施例47 化合物I-367之合成
將化合物I-223(108mg,0.104mmol)溶解於DMF(2mL)中,添加DIEA(0.127mL,0.726mmol),添加1H-吡唑-1-羧基脒鹽酸鹽(106mg,0.726mmol),於室溫下攪拌24小時。進而,追加1H-吡唑-1-羧基脒鹽酸鹽(106mg,0.726mmol),於室溫下攪拌24小時。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70/30/3)進行純化,對所獲得之組分進行濃縮、冷凍乾燥,藉此獲得化合物I-367(74mg,產率59%)。
LC-MS:1083.3[M+H]+
元素分析:C51H82N6O19(C3H7NO)0.7(H2O)3.4(CHCl3)0.4
計算值:C 51.68;H 7.63;N 7.55(%)
實測值:C 51.64;H 7.60;N 7.61(%)
實施例48 化合物I-385之合成
將化合物I-82(1g,0.998mmol)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3-N-(茀基甲氧基羰基)-3-胺基丙醛(875mg,2.96mmol),於室溫下攪拌5分鐘後,添加氰基硼氫化鈉(186mg,2.96mmol)、濃鹽酸(0.165mL,1.976mmol),於室溫下攪拌24小時。進而,添加3-N-(茀基甲氧基羰基)-3-胺基丙醛(292mg,0.988mmol)氰基硼氫化鈉(93mg,1.48mmol)、濃鹽酸(0.041mL,0.494mmol),攪拌24小時。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95/5/0.5~70/30/3)進 行純化。將所獲得之固體(261mg,0.166mmol)溶解於DMF(2.5mL)中,添加哌啶(0.082mL,0831mmol),於室溫下攪拌3小時50分鐘。添加二異丙醚,進行過濾,利用二異丙醚進行洗淨,以黃色固體之形式獲得化合物I-385(178mg,0.158mmol,產率16%)。HPLC分析之保持時間為5.1分鐘。(甲醇/含有0.1%PIC-B7之蒸餾水=70/30至100/0之梯度,流速1ml/min,檢測波長=385nm)
LC-MS:1126.6[M+H]+
元素分析:C56H95N5O18(H2O)3.5
計算值:C 56.55;H 8.64;N 5.89(%)
實測值:C 56.76;H 8.31;N 5.75(%)
實施例49 化合物I-388之合成
將化合物I-219(150mg,0.157mmol)溶解於DMF(5mL)中,添加DIEA(0.165mM,0.943mmol)、溴化氰(33mg,0.31mmol),於室溫下攪拌55分鐘。添加N-甲基羥基胺鹽酸鹽(26mg,0.31mmol),於室溫下攪拌21小時。利用二異丙醚進行粉末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70/30/3~30/70/7)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388(23mg,產率27%)。
LC-MS:1026.5[M+H]+,1048.5[M+Na]+
元素分析:C49H79N5O18(C3H7NO)2(H2O)9.5
計算值:C 49.17;H 8.40;N 7.30(%)
實測值:C 49.00;H 7.30;N 7.49(%)
實施例50 化合物I-387之合成
將化合物I-251(110mg,0.107mmol)溶解於DMF(5mL)中,添加DIEA(0.112mL,0.642mmol)、溴化氰(17mg,0.16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15分鐘。添加N-甲基羥基胺鹽酸鹽(26.8mg,0.32mmol),於室溫下反應一整夜。利用二異丙醚進行粉末化後,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70/30/3~30/70/7)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387(40mg,產率34%)。
LC-MS:1100.5[M+H]+,1122.5[M+Na]+
元素分析:C52H85N5O20(C3H7NO)0.3(H2O)3.5
計算值:C 53.61;H 8.00;N 6.26(%)
實測值:C 53.65;H7.94;N 6.24(%)
實施例51 化合物I-331之合成
將化合物I-59(250mg,0.258mmol)與1H-吡唑-1-羧基脒鹽酸鹽(265mg,1.81mmol)溶解於DMF(1mL)中,添加DIEA(0.316mL,1.81mmol),於室溫下攪拌25小時。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藉由逆相層析法(HP20ss,0.05%甲酸水溶液/乙腈=9/1~7/3)進行純化,對所獲得之組分進行濃縮、冷凍乾燥,藉此獲得化合物I-331(154mg,產率51%)。
LC-MS:1011.1[M+H]+
元素分析:(C49H79N5O17)(HCO2H)0.4(H2O)7.3
計算值:C 51.14;H 8.20;N 6.04(%)
實測值:C 51.10;H 7.81;N 6.13(%)
實施例52 化合物I-313之合成
[化107]
步驟1
將化合物III-b(10g,9.81mmol)溶解於DMA(30mL)中,添加甲基胺(30%乙醇溶液,2g,19.6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利用二異丙醚/甲醇進行粉末化,濾取粗純化物(8.8g)。不純化而溶解於DMF(4mL)、四氫呋喃(16mL)、水(2mL)中,添加PPTS(8.42g,33.5mmol),於室溫下攪拌3小時。進而,添加水(2mL)、PPTS(2.1 mmol,8.38mmol),攪拌1小時後,添加三乙基胺(11.6mL,84mmol),使反應淬滅。進行濃縮並利用二異丙醚使之出油後,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70/30/3)進行純化。以44%之產率獲得目標物(3.85g,3.71mmol)。將其溶解於DMF(20mL)中,添加嗎啉(3.2mL,37.2mmol)後,進行脫氣、氮氣置換,添加Pd(PPh3)4(429mg,0.37mmol),於室溫下攪拌10分鐘。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65/35/3.5)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75(1.1g,產率31%)。
LC-MS:952.5[M+H]+,974.6[M+Na]+
元素分析:C48H77N3O16(C3H7NO)(H2O)2.4
計算值:C 57.33;H 8.38;N5.24(%)
實測值:C 57.35;H 8.37;N5.27(%)
步驟2
將化合物75(230mg,0.242mmol)、4-甲醯基-1-甲基哌啶鹽酸鹽(119mg,0.725mmol)溶解於DMF(2.4mL)中,添加甲醇(0.7mL)、乙酸(0.4mL),添加NaBH3CN(76mg,1.21mmol),攪拌一整夜。添加Amberlite IRA-743(630mg),使反應淬滅,對反應液進行過濾後,添加二異丙醚並進行粉末化。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313(143mg,產率55%)。
LC-MS:1064.2[M+H]+
元素分析:C55H90N4O16(H2O)6.2
計算值:C 56.22;H 8.78;N 4.77(%)
實測值:C 56.03;H 8.48;N 5.02(%)
實施例53 化合物I-12之合成
[化108]
步驟1 化合物76之合成
將化合物III-b(1g,0.981mmol)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2-(4-吡啶基)甲基胺(0.299mL,2.94mmol),於室溫下攪拌3.5小時。追加2-(4-吡啶基)甲基胺(0.299mL,2.94mmol),於室溫下攪拌23.5小時。進而追加2-(4-吡啶基)甲基胺(0.299mL,2.94mmol),於室溫下攪拌3小時。利用二異丙醚/乙腈將反應溶液粉末化,並進行過濾,藉此獲得固體(1.09g),將所獲得之固體溶解於四氫呋喃(4mL)、及水(1mL)中。添加PPTS(740mg,2.94mmol),於室溫下攪拌5小時後,於4℃下靜置一夜,進而於室溫下攪拌3小時。向反應液中添加三乙基胺 (0.408mL,2.94mmol)而使反應淬滅後,進行濃縮,利用二異丙醚/乙腈使之出油。將所獲得之油傾析後,溶解於氯仿/甲醇中,將溶劑減壓蒸餾去除後,溶解於DMF中。利用二異丙醚/乙腈將所獲得之溶液粉末化,過濾所獲得之固體,利用二異丙醚進行洗淨,藉此以粗產物之形式獲得化合物76(0.84g)。
步驟2 化合物I-12之合成
將化合物2之粗產物(0.84g)溶解於DMF(8mL)中,添加嗎啉(0.131mL,1.509mmol)及Pd(PPh3)4(61mg,0.053mmol)後,進行脫氣、氮氣置換,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利用二異丙醚/乙腈將反應液粉末化後,利用逆相層析法(HP20ss,乙腈/0.5mmol/L鹽酸水溶液)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12(52.9mg,產率6.8%)。
元素分析:C53H80N4O16(HCl)0.17(H2O)3.4(H2SO4)0.27
計算值:C 56.68;H 7.85;N 4.99;Cl 0.54;S0.77(%)
實測值:C 56.73;H7.51;N 4.85;Cl 0.54;S0.78(%)
MS(ESI)m/z:1029.6(M+H+),1051.6(M+Na+)
實施例54 化合物I-13之合成
[化109]
步驟1 化合物77之合成
將化合物III-b(1g,0.981mmol)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苄基胺(0.322mL,2.94mmol),於室溫下攪拌27小時。追加苄基胺(0.215mL,1.96mmol),於室溫下攪拌3小時。利用二異丙醚/乙腈將反應溶液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獲得粗產物(203mg)。將所獲得之粗產物(200mg)溶解於四氫呋喃(3mL)、及水(0.75mL)中,添加PPTS(66.9mg,0.266mmol),於室溫下攪拌2.5小時後,於4℃下靜置一夜。其後,於室溫下攪拌3小時。向反應液中添加三乙基胺(0.039mL,0.284mmol)而使反應淬滅後,於4℃下靜置一夜。其後,利用二 異丙醚/乙腈進行粉末化,過濾所獲得之固體,利用二異丙醚進行洗淨,藉此獲得化合物77之粗產物(0.195mg)。
步驟2
將化合物77之粗產物(193mg)溶解於N-甲基吡咯啶酮(10mL)中,進行脫氣、氮氣置換,添加嗎啉(0.030mL,0.347mmol)及Pd(PPh3)4(14mg,0.012mmol),於室溫下攪拌1.5小時。利用二異丙醚/乙腈將反應液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CHCl3/MeOH/H2O)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13(87.8mg,產率49.2%)。
元素分析:C54H81N3O16(H2O)2.6(CHCl3)0.47(H2SO4)0.42
計算值:C 55.77;H 7.32;N 3.51;Cl 4.27;S 1.08(%)
實測值:C 55.80;H7.52;N 3.58;Cl 4.26;S 1.15(%)
MS(ESI)m/z:1028.6(M+H+),1050.6(M+Na+)
實施例55 化合物I-390之合成
[化110]
步驟1 化合物78之合成
將雙性黴素B(5g,5.41mmol)溶解於DMF(100mL)中,添加吡啶(1.31mL,16.23mmol)、9-茀基甲基琥珀醯亞胺基碳酸酯(3.65g, 10.82mmol),於室溫下攪拌3小時。其後,追加吡啶(0.873mL,10.82mmol)及9-茀基甲基琥珀醯亞胺基碳酸酯(1.83g,5.41mmol),進而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利用二異丙醚將反應液粉末化,對所獲得之固體進行過濾,藉此獲得化合物78之粗產物(6.42g)。
步驟2 化合物I-390之合成
將化合物78(500mg)溶解於DMF(5mL)中,添加PyBOP(681mg,1.309mmol)及乙基二異丙基胺(0.229mL,1.309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其後,添加(Z)-4-二甲基胺基苯甲醯胺肟(313mg,1.745mmol),進而於室溫下攪拌5小時。利用二異丙醚/乙腈將反應液粉末化,對所獲得之固體進行過濾,利用二異丙醚進行洗淨,藉此獲得化合物78之粗產物(545.6mg)。將所獲得之化合物79之粗純化物(545.6mg)溶解於DMF(6mL)中,添加分子篩3Å後,添加1mol/L氟化四丁基銨四氫呋喃溶液(0.625mL,0.625mmol),於45℃下攪拌8小時。對反應液進行過濾,將不溶物去除後,進行濃縮。利用二異丙醚/乙腈(6/1)將所獲得之溶液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CHCl3/MeOH/H2O)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390(94.2mg,產率27.2%)。
元素分析:C56H82N4O16(H2O)3.2
計算值:C 59.79;H7.92;N 4.98(%)
實測值:C 59.75;H7.73;N 4.90(%)
MS(ESI)m/z:1067.5(M+H+)
實施例56 化合物I-391之合成
[化111]
將以實施例55之步驟1作為參照而合成之化合物78(500mg)溶解於DMF(5mL)中,添加PyBOP(681mg,1.309mmol)、乙基二異丙基胺(0.229mL,1.309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其後,添加(Z)-苯甲醯胺肟(178mg,1.309mmol),進而於室溫下攪拌5小時。利用二異丙醚/乙腈將反應液粉末化,對所獲得之固體進行過濾,利用二異丙醚進行洗淨,藉此獲得化合物80之粗產物(485.9mg)。將化合物80之粗純化物(485.9mg)溶解於DMF(7mL)中,添加分子篩3Å後,添加1mol/L氟化四丁基銨四氫呋喃溶液(0.460mL,0.460mmol),於40℃ 下攪拌8小時。其後,追加1mol/L氟化四丁基銨四氫呋喃溶液(0.115mL,0.115mmol),進而於40℃下攪拌8小時。對反應液進行過濾,將不溶物去除後,進行濃縮。利用二異丙醚/乙腈(6/1)將所獲得之溶液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CHCl3/MeOH/H2O)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391(85.6mg,產率19.3%)。
元素分析:C54H77N3O16(H2O)2.3(CHCl3)0.4
計算值:C58.68;H7.42;N3.77(%)
實測值:C 58.67;H7.42;N3.85(%)
MS(ESI)m/z:1024.5(M+H+)
實施例57 化合物I-392之合成
[化112]
將以實施例55作為參照而合成之化合物78之粗產物(1g)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PyBOP(1.36g,2.62mmol)、乙基二異丙基胺(0.457mL,2.62mmol),於室溫下攪拌4.5小時攪拌。其後,添加(Z)-4-吡啶基醯胺肟(479mg,3.49mmol),於室溫下攪拌3天。其後,追加PyBOP(227mg,0.436mmol)、乙基二異丙基胺(0.076mL,0.436mmol),於室溫下攪拌3小時。利用二異丙醚/乙腈將反應液粉末化,對所獲得之固體進行過濾,利用二異丙醚進行洗淨,藉此獲得化合物81之粗產物(966.4mg)。將化合物81之粗純化物(966mg)溶解於 DMF(10mL)中,添加分子篩3Å後,添加1mol/L氟化四丁基銨四氫呋喃溶液(1.145mL,1.145mmol),於45℃下攪拌8小時。對反應液進行過濾,將不溶物去除後,進行濃縮。利用二異丙醚/乙腈(6/1)將所獲得之溶液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CHCl3/MeOH/H2O)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392(200.6mg,產率23.4%)。
元素分析:C54H77N3O16(H2O)2.3(CHCl3)0.4
計算值:C56.32;H7.51;N4.93;Cl2.81(%)
實測值:C 56.28;H7.51;N5.07;Cl2.75(%)
MS(ESI)m/z:1025.5(M+H+)
實施例58 化合物I-393之合成
[化113]
步驟1 化合物82之合成
將化合物I-A(1g,0.916mmol)溶解於DMF(10mL)中,添加DIEA(1.12mL,6.41mmol)、烯丙基溴(0.396mL,4.58mmol),於室溫下攪拌6小時後,進而添加DIEA(0.32mL,1.83mmol)、烯丙基溴(0.079mL,0.916mmo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將反應液添加至二異丙醚/乙腈(6/1,200mL)並進行攪拌,濾取所析出之固體。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96/4/0.4)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82(277mg,產率27%)。
LC-MS:1133.8[M+H]+,1114.9[M+H-H2O]+
步驟2 化合物83之合成
將化合物82(277mg,0.245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8mL)中,添加戴斯-馬丁過碘烷(Dess-Martin Periodinane)(戴斯-馬丁試劑:114mg,0.269mmol),於0℃下攪拌1.5小時。進而,添加戴斯-馬丁過碘烷(戴斯-馬丁試劑:21mg,0.049mmol),於0℃下攪拌2小時。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稀釋反應液,利用二氯甲烷(20mL)萃取3次。利用水、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利用無水硫酸鈉將有機層乾燥。過濾、濃縮後,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95/5/0.5)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83(91mg,產率33%)。
LC-MS:1112.8[M+H-H2O]+
步驟3 I-393之合成
向化合物83(90mg,0.080mmol)中添加四氫呋喃(1mL)、水(0.1mL),添加達米酮(56mg,0.398mmol)、四三苯基膦鈀(9.2mg,0.008mmol),於氮氣環境下且室溫下攪拌1小時。對反應液進行過濾,利用四氫呋喃洗淨後,將聚集之濾液減壓濃縮。藉由逆相層析法(HP20ss,乙腈/水=95/5)進行純化,獲得35位酮化合物I-393(12mg,產率17%)。
LC-MS:m/z=922.9[M+H]+
元素分析:(C47H71NO17)(H2O)3.8(CH3CN)0.2
計算值:C 57.00;H7.99;N 1.68(%)
實測值:C57.06;H7.85;N2.00(%)
實施例59 化合物I-393之其他合成
[化114]
[化115]
步驟1
將中間物I-b(16.3g,16.23mmol)溶解於DMF(100mL)中,添加烯丙基溴(4.2mL,48mmol)、DIEA(14mL,81mmol),於室溫下攪拌5.5小時。進而,追加烯丙基溴(2.8mL,32.5mmol)、DIEA(5.7mL,32.5mmol),反應一整夜。將反應液於二異丙醚(1.5L)中展開,進行粉末化,獲得化合物84(20.84g)。
步驟2
使化合物84(10.48g,10mmol)懸浮於甲醇(100mL)中,添加1- (二甲氧基甲基)-4-甲氧基苯(9.2mL,54mmol)、CSA(1.533g,6.6mmol)。於0℃下攪拌1.5小時後,利用三乙基胺(0.97mL,7mmol)使反應液淬滅。濃縮後,利用乙酸乙酯稀釋反應液,進行過濾,利用水將所獲得之有機層洗淨。利用無水硫酸鎂將有機層乾燥後,進行濃縮。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99/1/0.1)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以黃色焦糖狀固體之形式獲得化合物85(5.14g,39%產率)。
LC-MS:1299.2[M+H]+
步驟3
將化合物85(5.1g,3.93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70mL)中,於冰浴冷卻下添加戴斯-馬丁過碘烷(1.89g,4.32mmol),攪拌1小時30分鐘。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稀釋反應液,利用二氯甲烷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利用無水硫酸鈉進行乾燥後,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化,以橙色之焦糖狀固體之形式獲得化合物86(2.16g,產率42%)。35位酮之存在是藉由13CNMR、HMBC而進行鑑定。
13C NMR(DMSO-d6)δ 211.90(35-C).LC-MS:1265.9[M-CH2O+H]+,1296.9{M+H}+
步驟4
將化合物86(0.96g,0.74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15mL)中,添加達米酮(519mg,3.7mmol)、Pd(PPh3)4(60mg,0.052mmol),於氮氣環境下且室溫下攪拌90分鐘。將反應液濃縮,溶解於DMF(5mL)中,滴加至二異丙醚中。濾取所析出之固體,獲得化合物87(887mg)。
LC-MS:1173.1[M+H]+
步驟5
將化合物87(887mg,0.757mmol)溶解於DMF(3mL)中,添加鹽酸-甲醇(3.5mol/L,2.6mL,9mmol),於0℃下攪拌1小時攪拌。進而,追加鹽酸-甲醇(3.5mol/L,0.857mL,3mmol),添加甲基肼 (0.128mL,2.24mmol),於0℃下攪拌1小時。利用三乙基胺(1.67mL,12.1mmol)使反應淬滅,將反應液滴加至二異丙醚中,藉此獲得化合物88(1.95g)。
步驟6
將化合物88(709mg,0.75mmol)溶解於DMF(8mL)中,添加水(5mL),進行冰浴冷卻。於冰浴冷卻下添加濃鹽酸(0.667mL,8mmol),於0℃下攪拌2小時。向反應液中添加三乙基胺(1.15mL,8.33mmol)進行中和,藉由減壓濃縮將四氫呋喃蒸餾去除後,將溶液於二異丙醚-甲醇(800mL/30mL)中展開,於室溫下攪拌10分鐘。對所析出之固體進行過濾後,藉由逆相層析法(HP20ss,乙腈:水=20:80~35:65)進行純化,藉此獲得化合物I-393(46mg,產率7%)。
LC-MS:922.9[M+H]+
實施例60 化合物I-394之合成
步驟1 化合物3之合成
將化合物1(1g,0.992mmol)溶解於NMP(7mL)中,冷卻至0℃。添加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氧基)三吡咯烷基鏻(542mg,1.042mmol)、DIEA(0.26mL,1.49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30分鐘。添加硼氫化鈉(113mg,2.98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進而,將硼氫化鈉(75mg,1.98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添加丙酮與IRA743樹脂1g並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後,利用矽藻土進行過濾。添加二異丙醚而使之出油,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甲醇/水=95/5/0.5~80/20/2)進行純化,以(232mg,24%)獲得化合物2。將化合物2(232mg,0.233mmol)溶解於NMP(3mL)中,添加嗎啉(0.142mL,1.63mmol)、Pd(PPh3)4(27mg,0.023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利用二異丙醚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70/30/3~70/30/5)進行純化而以(81mg,38%)獲得化合物3。
LC-MS:m/z 910.5[M+H]+,932.5[M+Na]+
步驟2 化合物I-394之合成
將化合物3(200mg,0.220mmol)溶解於DMF(2mL)中,添加1H-吡唑-1-羧基脒鹽酸鹽(169mg,1.15mmol)、DIEA(0.269mL,1.54mmol),於室溫下攪拌12小時。利用二異丙醚進行粉末化後,利用矽膠層析法(胺基矽膠,氯仿/甲醇/水=70/30/3~50/50/5)進行純化而獲得化合物I-394(110mg,53%)。
LC-MS:m/z 952.8[M+H]+
實施例61 化合物I-395之合成
[化117]
化合物I-395之合成
將化合物3(100mg,0.11mmol)溶解於DMF(1mL)中後,於室溫下添加DIEA(0.096ml,0.55mmol)、溴化氰(11.6mg,0.11mmol)、羥基胺鹽酸鹽(7.64mg,0.11mmol)。於室溫下攪拌5小時後,進而添加羥基胺鹽酸鹽(1.53mg,0.022mmol)。於室溫下攪拌15小時後,添加異丙醚並濾取所析出之固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氯仿/甲醇/水=50/45/5)對所獲得之固體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I-395(36mg,產率27%)。
LC-MS:m/z 968.5[M+H]+
實施例62 化合物I-396之合成
[化118]
步驟1 化合物I-c之合成
將雙性黴素B(10g,9.74mmol)溶解於二甲基甲醯胺(25mL)、甲醇(25mL)中,添加吡啶(9mL,112mmol)與Fmoc-OSu(9.20g,27.3mmol),於室溫下攪拌12小時。將反應液注入至二異丙醚(1000mL)中,劇烈攪拌後,對所析出之粉末進行過濾。利用異丙醚將所獲得之固體洗淨並進行減壓乾燥,藉此以粗純化物之形式獲得化合物I-c(14.27g)。化合物I-c之HPLC分析之保持時間為13分鐘。(甲醇/含有0.1%PIC-B7之蒸餾水=70/30至100/0之梯度,流速1ml/min,檢測波長=385nm)。相同條件下之原料之雙性黴素B之保持時間為8.6分鐘。
步驟2 化合物I-396之合成
將化合物I-c(2g,1.745mmol)溶解於二甲基甲醯胺(18mL)中,添加PyBOP(2.72g,5.23mmol)、二異丙基乙基胺(1.52mL,8.72mmol)後,添加實施例27中所合成之化合物49(1.087g,2.62mmol),於室溫下攪拌5小時。將反應液注入至二異丙醚(300mL)中,劇烈攪拌後,對所析出之粉末進行過濾。藉由矽膠層析法(氯仿:10%含水甲醇=9:1~1:1~3:7)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1(1.95g)。產率72%。化合物1之HPLC分析之保持時間為9.5分鐘。(甲醇/含有0.1%PIC-B7之蒸餾水=70/30至100/0之梯度,流速1ml/min,檢測波長=385nm)。
步驟3
將化合物1(1.84g,1.192mmol)溶解於二甲基甲醯胺(10mL)中,添加哌啶(1.18mL,11.92mmol),於冰浴冷卻下攪拌1小時。將反應液注入至二異丙醚(300mL)中,劇烈攪拌後,對所析出之粉末進行過濾,以粗產物之形式獲得1.98g之褐色之橡膠狀固體。藉由逆相層析法(HP20ss,乙腈-水)對其進行純化,聚集所獲得之組分實施濃縮、冷 凍乾燥,藉此獲得化合物I-396(350mg,23%產率)。
m/z 1321.7[M+H]+.
元素分析:(C62H100N2O28)(H2O)8.9
計算值:C 50.25;H 8.01;N 1.89(%)
實測值:C 50.21;H 7.91;N 2.53(%)
以下,表示側鏈胺之合成例。
參考例4:化合物2之合成(化合物I-162之側鏈)
步驟1 化合物2之合成
使化合物1(5.0g,12.1mmol)懸浮於二氯甲烷(50mL)中,添加鹽酸(4mol/L,二烷溶液,6mL)使之溶解,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對析出來之固體進行過濾,使之乾燥而獲得化合物2。化合物2不純化而用於化合物I-162之合成。
參考例5:化合物4之合成(化合物I-169之側鏈)
步驟1 化合物3之合成
將實施例1步驟1中所獲得之化合物2與化合物1(1.0g,2.87 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10mL)與三乙基胺(795mL,5.73mmol)中,添加Alloc-OSu(1.0g,2.87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半。將溶劑減壓蒸餾去除並向殘渣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氯化銨水溶液與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利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將溶劑減壓蒸餾去除,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對所獲得之殘渣進行純化而獲得化合物3(760mg,產率67%)。
1H-NMR(CDCl3)
δ:3.26-3.46(m,3H),3.53-3.70(m,3H),4.20(t,J=6.9Hz,1H),4.40(d,J=6.9Hz,2H),4.58(d,J=6.0Hz,2H),5.05-5.09(m,1H),5.10-5.34(m,3H),5.90(ddt,J=17.0,10.7,5.8Hz,1H),7.31(t,J=7.3Hz,2H),7.40(t,J=7.3Hz,2H),7.58(d,J=7.3Hz,2H),7.76(d,J=7.3Hz,2H).
步驟2 化合物4之合成
將化合物3(790mg,1.99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10mL)中,添加哌啶(395mL,3.99mmol)於室溫下攪拌3小時半。將溶劑減壓蒸餾去除並溶解於甲醇中後,添加異丙醚而使之出油,將溶液去除。將其反覆進行2次。化合物4不進行其以上之純化而用於化合物I-169之合成。
參考例6:化合物12之合成(化合物I-163之側鏈)
[化121]
步驟1 化合物6之合成
將化合物5(3.27g,14.9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15mL)中,添加二苯基重氮甲烷(3.48g,17.9mmol)並於室溫下進行攪拌。將反應液濃縮,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獲得化合物6(5.17g,產率90%)。
1H-NMR(CDCl3)
δ:1.44(s,9H),1.56-1.60(m,2H),2.22-2.28(m,1H),3.27-3.30(m,1H),3.62-3.70(m,2H),4.58-4.65(m,1H),5.38(d,J=7.5Hz,1H),6.90(s,1H),7.27-7.36(m,10H).
步驟2 化合物7之合成
將化合物6(2.1g,5.45mmol)溶解於二甲基甲醯胺(5mL)與四氫呋喃(5mL)中,將咪唑(816mg,12mmol)與TBS氯化物(985mg,6.54mmol)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向反應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水、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利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將溶劑減壓蒸餾去除。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對所 獲得之殘渣進行純化而獲得化合物7(2.4g,產率88%)。
1H-NMR(CDCl3)
δ:0.03(s,3H),0.05(s,3H),0.90(s,9H),1.49(s,9H),1.95-2.19(m,2H),3.55-3.64(m,1H),3.66-3.74(m,1H),4.52-4.60(m,1H),5.84(d,J=7.0Hz,1H),6.95(s,1H),7.32-7.41(m,10H).
步驟3 化合物8之合成
將化合物7(2.45g,4.9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20mL)與甲醇(10mL)中並冷卻至0℃。滴加硼氫化鋰(12mL,2mol/L溶液,23.9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30分鐘。向反應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利用無水硫酸鎂使之乾燥,將溶劑減壓蒸餾去除。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獲得化合物8(2.4g,產率88%)。
1H-NMR(CDCl3)
δ:0.08(s,6H),0.91(s,9H),1.44(s,9H),1.63-1.76(m,1H),1.79-1.89(m,1H),3.40-3.48(m,1H),3.58-3.69(m,2H),3.70-3.81(m,3H),5.40-5.50(m,1H).
步驟4 化合物9之合成
將化合物8(3.71g,11.6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20mL)中,添加鄰苯二甲醯亞胺(2.05g,13.9mmol)、三苯基膦(3.65g,13.9mmol)、DMAD(5.16mL,13.9mmol,2.7mol/L溶液)並於室溫下進行攪拌。向反應液中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利用無水硫酸鎂使之乾燥,將溶劑減壓蒸餾去除。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獲得化合物8(4.68g,產率90%)。
1H-NMR(CDCl3)
δ:0.07(s,3H),0.09(s,3H),0.91(s,9H),1.22(s,9H),1.63-1.71 (m,1H),1.80-1.93(m,1H),3.70-3.86(m,4H),4.08-4.17(m,1H),5.12(d,J=8.0Hz,1H),7.66-7.72(m,2H),7.80-7.86(m,2H).
步驟5 化合物11之合成
將化合物9(2.23g,4.97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15mL)與甲醇(1mL)中,添加鹽酸(4mol/L二烷溶液,5mL)並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對析出來之固體進行過濾並使之乾燥而獲得化合物10。化合物10不純化而直接用於下一反應。將所獲得之化合物10溶解於二氯甲烷(10mL)中,添加Alloc-OSu(1.11g,5.6mmol)與三乙基胺(1.55mL,11.1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30分鐘。向反應液中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利用無水硫酸鎂使之乾燥,將溶劑減壓蒸餾去除。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進行純化而獲得化合物8(1.47g,產率99%)。
1H-NMR(DMSO-d6)
δ:1.50-1.70(m,2H),3.34-3.50(m,2H),3.52-3.66(m,2H),3.86-3.97(m,1H),4.20-4.37(m,2H),4.44(t,J=5.0Hz,1H),5.03(dq,J=10.4,1.5Hz,1H),5.14(dd,J=17.3,1.5Hz,1H),5.71(ddt,J=17.3,10.4,5.5Hz,1H),7.08(d,J=8.9Hz,1H),7.80-7.88(m,4H).
步驟6 化合物12之合成
將化合物11(1.47g,4.62mmol)溶解於乙醇(10mL)中,添加肼水合物(337mL,6.93mmol)並於80℃下攪拌6小時。對反應液進行過濾,將溶液濃縮而獲得化合物12。化合物12不純化而用於化合物I-163之合成。
參考例7:化合物15之合成(化合物I-168之側鏈)
[化122]
步驟1 化合物14之合成
將化合物9(2.46g,5.48mmol)溶解於乙醇(20mL)中,添加肼水合物(533mL,11mmol)並於80℃下攪拌4小時。對反應液進行過濾,將溶液濃縮而獲得化合物13。將所獲得之化合物13溶解於二氯甲烷(10mL)中,添加Alloc-OSu(1.68g,8.4mmol)與DIEA(0.98mL,5.62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20小時。將反應液濃縮,向所獲得之殘渣添加水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利用無水硫酸鎂使之乾燥,將溶劑減壓蒸餾去除。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對所獲得之殘渣進行純化而獲得化合物14(1.75g,產率77%)。
1H-NMR(CDCl3)
δ:0.06(s,6H),0.90(s,9H),1.43(s,9H),1.59-1.70(m,1H),1.72-1.85(m,1H),3.20-3.31(m,1H),3.31-3.41(m,1H),3.65-3.83(m,4H),4.55(d,J=5.5Hz,2H),5.19(dd,J=10.4,1.0Hz,1H),5.29(dd,J=17.2,1.0Hz,1H),5.35-5.43(m,1H),5.90(ddt,J=17.2,10.4,5.5Hz,1H).
步驟2 化合物15之合成
將化合物14(1.75g,4.35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10mL)與甲醇(1mL)中,添加鹽酸(4mol/L二烷溶液,2.2mL)並於室溫下攪拌1小 時。將反應液濃縮而獲得化合物15。化合物15不純化而用於化合物I-168之合成。
參考例8:化合物18之合成(化合物I-225之側鏈)
步驟1 化合物17之合成
將Boc肼(2.1g,15.9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20mL)中並冷卻至0℃後,添加吡啶(4.1mL,50.8mmol)與對硝基苯基氯甲酸酯(3.52g,17.5mmol)並於0℃下攪拌1小時半。其後,添加化合物16(1.88g,20.7mmol)與DIEA(3.61mL,20.7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將溶劑減壓蒸餾去除,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氯仿-甲醇)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獲得化合物17(2.9g,產率73%)。
1H-NMR(DMSO-d6)
δ:1.38(s,9H),2.90-2.98(m,1H),3.10-3.51(m,4H),4.54(t,J=5.7Hz,1H),4.77(d,J=4.5Hz,1H),6.14-6.19(m,1H),7.72(s,1H),8.51(s,1H).
步驟2 化合物18之合成
使化合物17(2.9g,11.6mmol)懸浮於二氯甲烷(30mL)中,添加鹽酸(4mol/L,二烷溶液,6mL)並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將反應液濃縮而獲得化合物18。化合物18不純化而用於化合物I-225之合成。
參考例9:化合物21之合成(化合物I-233之側鏈)
[化124]
步驟1 化合物21之合成
將化合物19(1g,5.2mmol)溶解於二甲基甲醯胺(5mL)中,添加Boc肼(688mg,5.2mmol)、DIEA(1.8mL,10.4mmol)、HATU(1.98g,5.2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7小時。添加二異丙醚(50mL)而使之出油,將溶劑去除,獲得化合物20。使所獲得之化合物20懸浮於二氯甲烷(15mL)中,添加鹽酸(4mol/L,二烷溶液,6mL),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對反應液進行過濾,使之乾燥而獲得化合物21。化合物18不純化而用於化合物I-233之合成。
參考例10:化合物24之合成(化合物I-240之側鏈)
步驟1 化合物24之合成
將化合物22(2.75g,17.2mmol)溶解於二甲基甲醯胺(10mL)中,添加Boc-肼(2.27g,17.2mmol)、DIEA(6.0mL,34.3mmol)、HATU(6.53g,17.2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3小時。向反應液中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利用氯仿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利用無水硫酸鎂進行乾燥。將溶劑減壓蒸餾去除而獲得化合物 23。使所獲得之殘渣懸浮於二氯甲烷(15mL)中,添加鹽酸(4mol/L,二烷溶液,14mL),於室溫下攪拌3小時半。對反應液進行過濾,使之乾燥而獲得化合物24。所獲得之化合物24不純化而用於化合物I-240之合成。
參考例11:化合物27之合成(化合物I-247之側鏈)
步驟1 化合物26之合成
將化合物25(1g,6.94mmol)溶解於乙醇(1mL)中,添加肼一水合物(0.371mL,7.63mmol)並加熱回流6天。使反應液成為室溫,添加Boc2O(3.54mL,15.3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將溶劑減壓蒸餾去除,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對所獲得之殘渣進行純化而獲得化合物26(560mg,產率35%)。
1H-NMR(CDCl3)
δ:0.72-0.76(m,2H),1.26-1.31(m,2H),1.47(s,9H),3.23(s,1H),3.71(s,2H),6.66(s,1H),8.84(s,1H).
步驟2 化合物27之合成
使化合物26(500mg,2.17mmol)懸浮於二氯甲烷(10mL)中,添加鹽酸(4mol/L,二烷溶液,1mL)並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對反應液進行過濾,使所獲得之固體乾燥而獲得化合物27。化合物27不純化而直接用於化合物I-247之合成。
參考例12:化合物30之合成(化合物I-256之側鏈)
步驟1 化合物29之合成
將化合物28(2g,15.5mmol)溶解於二甲基甲醯胺(10mL)中,添加Boc-肼(2.05g,15.5mmol)、HATU(5.89g,15.5mmol)、DIEA(5.41mL,31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6小時。向反應液中添加水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利用無水硫酸鎂使之乾燥,將溶劑減壓蒸餾去除。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獲得包含化合物29之殘渣。化合物29不進行其以上之純化而直接使用。將所獲得之化合物29溶解於二氯甲烷(10mL)中,添加鹽酸(4mol/L,二烷溶液,15mL)並於室溫下攪拌7小時。對反應液進行過濾,使所獲得之固體乾燥而獲得化合物30。化合物30不純化而直接用於化合物I-256之合成。
參考例13:化合物33之合成(化合物I-257之側鏈)
步驟1 化合物32之合成
將化合物31(1g,9.8mmol)溶解於二甲基甲醯胺(20mL)中,添加Boc-肼(1.3g,9.8mmol)、HATU(3.72g,9.8mmol)、DIEA(3.42 mL,20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6小時。向反應液中添加水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藉由無水硫酸鎂使之乾燥,將溶劑減壓蒸餾去除。藉由矽膠管柱層析法(己烷-乙酸乙酯)將所獲得之殘渣純化而獲得32(1.38g,產率65%)。
1H-NMR(DMSO-d6)
δ:0.86(q,J=3.8Hz,2H),1.01(q,J=3.8Hz,2H),1.40(s,9H),6.24(s,1H),8.62(s,1H),9.51(s,1H).
步驟2 化合物33之合成
將化合物32(1.3g,6.0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10mL)中,添加鹽酸(4mol/L,二烷溶液,9mL)並於室溫下攪拌7小時。對反應液進行過濾,使所獲得之固體乾燥而獲得化合物33。化合物33不純化而直接用於化合物I-257之合成。
參考例14:化合物36之合成(化合物I-80之側鏈)
步驟1 化合物35之合成
將2-羥基異吲哚啉-1,3-二酮溶解於二甲基甲醯胺(60mL)中,添加化合物34(5.86g,36mmol)、碳酸鉀(9.12g,66.0mmol)及溴化鉀(1.78g,15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5小時。向反應液中加入冰水,對析出物進行過濾水洗而獲得化合物35(5.16g,產率63%)。
Mass(M+1):276
步驟2 化合物36之合成
將化合物35(2.202g,8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40mL)中添加甲基肼並攪拌2小時。濃縮後,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化,向濃縮液中添加4mmol/L HCl/AcOEt(5mL)而獲得目標物36(1.08g,62%)。用於化合物I-80之合成。
1H-NMR(CDCl3)δ:4.56(s,2H),5.00-5.20(br,2H),5.40-5.80(br,2H),6.47(s,1H)
參考例15:化合物40之合成(化合物I-226之側鏈)
步驟1 化合物38之合成
向(R)-2,2-二甲基-1,3-二氧雜環戊烷-4-甲醛(1.00g,7.70mmol)之二氯甲烷(6mL)溶液中添加3-胺基吖丁啶-1-羧酸第三丁酯(化合物37:1.26g,7mmol)之二氯甲烷(6mL)溶液。其後,將反應溶液冷卻至0。℃後,添加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2.23g,10,5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4小時後,靜置12小時。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利用硫酸鎂對有機層進行乾燥、過濾、濃縮,獲得化合物38(2g,產率99%)。
步驟2 化合物39之合成
將化合物38(2g,6.98mmol)之二氯甲烷(20mL)溶液冷卻至0℃後,添加三乙基胺(1.45mL,10.5mmol)及氯甲酸烯丙酯(0.97mL,9.08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其後,追加三乙基胺(1.45mL,10.5mmol)及氯甲酸烯丙酯(0.97mL,9.08mmol)而攪拌1小時。濃縮後,添加水並利用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利用硫酸鎂對有機層進行乾燥、過濾、濃縮。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化而獲得化合物39(1.34g,產率52%)。
1H-NMR(CDCl3)δ:1.33(s,3H),1.42(s,3H),1.61(s,9H),3.25-3.30(m,1H),3.53-3.70(m,1H),4.00-4.20(m,7H),4.50-4.62(m,3H),5.26(dd,J=12Hz,24Hz,2H),5.87-5.96(m,1H)
步驟3化合物40之合成
向化合物5(1.34g,3.62mmol)之甲苯(3mL)、四氫呋喃(2mL)溶液中添加濃鹽酸(3mL)並於65℃下攪拌3小時。其後,追加濃鹽酸(3mL)並於70℃下攪拌1小時半。利用甲苯使之共沸,獲得化合物40。側鏈40不純化而用於化合物I-226之合成。
參考例16:化合物44之合成(化合物I-227之側鏈)
步驟1 化合物42之合成
向化合物41(7g,94mmol)之乙醇(67mL)溶液中添加肼羧酸第三丁酯(37.5g,283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3天。濃縮後,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化而獲得化合物42(13.6g,產率70%)。
1H-NMR(CDCl3)δ:1.51(s,9H),2.50-3.00(m,2H),3.50-3.60(m,3H),3.65-3.70(m,1H),3.71-3.90(m,1H),4.00-4.50(br,1H),6.30-6.40(br,1H)
步驟2 化合物43之合成
向化合物42(206mg,1mmol)之四氫呋喃(2mL)溶液中添加烯丙基2,5-二側氧基吡咯啶-1-基碳酸酯(219mg,1.1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12小時。其後,添加烯丙基2,5-二側氧基吡咯啶-1-基碳酸酯(299mg,1.5mmol)並攪拌8小時。濃縮後,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化,獲得化合物43(142mg,產率49%)。
1H-NMR(CDCl3)δ:1.54(s,9H),1.70-1.75(br,1H),3.80-3.98(m,4H),3.99-4.02(m,1H),4.86-4.74(br,2H),4.82-4.90(m,2H),5.27-5.42(m,2H),5.88-5.90(m,1H)
步驟3化合物44之合成
將化合物43(58.1mg,0.2mmol)之二氯甲烷(0.5mL)溶液冷卻至0℃,添加三氟乙酸(0.3mL)並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濃縮後,用於化合物I-227之合成。
參考例17:化合物47之合成(化合物I-244之側鏈)
步驟1化合物46之合成
將化合物45(1.24g,6mmol)之四氫呋喃:二氯甲烷=1:1(24mL)之懸浮溶液冷卻至0℃後,添加二異丙基乙基胺(5.24mL,30mmol)及碘甲烷(3.75mL,60mmol)並於室溫下攪拌4小時。濃縮後,添加水並利用氯仿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利用硫酸鎂將有機層乾燥、過濾、濃縮而獲得化合物46(1.02g,產率77%)。
1H-NMR(CDCl3)δ:1.46(s,9H),1.62-1.73(br,1H),2.55(d,J=12Hz,2H),2.67(s,3H),2.80(t,J=12Hz,1H),3.48-3.60(br,1H),3.50-3.80(m,2H),5.58-5.60(br,1H)
步驟2 化合物47之合成
將化合物11(551mg,2.5mmol)之二氯甲烷(5mL)溶液冷卻至0℃後,添加三氟乙酸(3.8mL)於10℃下攪拌40分鐘。其後,升溫至室溫並攪拌40分鐘。追加三氟乙酸(1.9mL),進而於室溫下攪拌40分鐘。利用甲苯進行共沸,不純化而用於化合物I-244之合成。
參考例18:化合物51之合成(化合物I-255之側鏈)
步驟1 化合物49之合成
將化合物48(5.93g,55.9mmol)溶解於四氫呋喃(25mL)中,添加 2,2-二甲氧基丙烷(10.27mL,84mmol)及對甲苯磺酸(1.063g,5.59mmol)並於50℃下攪拌1小時。其後,靜置12小時。添加碳酸鉀(1.54g,11.2mmol)並攪拌30分鐘後進行過濾、濃縮。添加飽和食鹽水,利用氯仿進行萃取,利用飽和食鹽水將有機層洗淨後,利用硫酸鎂對有機層進行乾燥、過濾、濃縮而用於下一反應。
步驟2 化合物50之合成
向化合物49(4.39g,30mmol)之四氫呋喃(80mL)溶液中添加N-羥基鄰苯二甲醯亞胺(6.36g,39.0mmol)、三苯基膦(11.8g,45.0mmol)並冷卻至0℃。添加偶氮二羧酸二異丙酯(8.75mL,45.0mmol)並攪拌2小時。濃縮後,藉由矽膠層析法進行純化,將所獲得之粗製產物50用於下一反應。
步驟3 化合物51之合成
將化合物15(628mg,2.5mmol)之二氯甲烷:甲醇=2:1之溶液(15mL)冷卻後,添加甲基肼(0.146mL,2.75mmol)並攪拌1小時後,進行濃縮。所獲得之化合物51不純化而用於化合物I-255之合成。
1H-NMR(CDCl3)δ:1.80-2.00(m,1H),3.40(d,J=8Hz,4H),3.52(d,J=8Hz,2H)
依據上述實施例,合成以下之化合物。表中,「No.」表示化合物編號,「LC-MS」表示利用液體層析法/質譜分析所測定之各化合物之分子量,「Method」表示液體層析法/質譜分析之測定條件。
(測定條件A)
管柱:ACQUITY UPLC BEH C18(1.7μm,2.1×50mm)(Waters)
管柱溫度:室溫
流速:0.4ml/min
UV檢測波長:200~400nm
流動相:[A]含有0.1%甲酸之水溶液、[B]含有0.1%甲酸之乙腈溶 液
梯度:以8分鐘進行10%-95%[B]之線性梯度。
離子化法:ESI Positive/Negative
(測定條件B)
管柱:ACQUITY UPLC BEH C18(1.7μm、2.1×50mm)(Waters)
管柱溫度:室溫
流速:0.8ml/min
UV檢測波長:200~400nm
流動相:[A]含有0.1%甲酸之水溶液、[B]含有0.1%甲酸之乙腈溶液
梯度:以3.5分鐘進行5%-100%溶劑[B]之線性梯度後,維持0.5分鐘、100%溶劑[B]。
將化合物(XIV)之結構及物性示於以下。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表6]
[表7]
[表8]
[表9]
[表10]
[表11]
[表12]
[表13]
[表14]
[表15]
[表16]
[表17]
[表18]
[表19]
[表20]
[表21]
[表22]
[表23]
[表24]
[表25]
[表26]
[表27]
[表28]
[表29]
[表30]
[表31]
[表32]
[表33]
[表34]
[表35]
[表36]
[表37]
將化合物(XV)之結構及物性示於以下。
[表38]
[表39]
[表40]
[表41]
[表42]
[表43]
[表44]
[表45]
[表46]
[表47]
[表48]
[表49]
[表50]
[表51]
進而,合成以下之化合物。
[表52]
將非專利文獻4、5及專利文獻11中所揭示之AmBMU、AmBCU及AmBAU之結構示於以下。
[表53]
以下,記載本發明化合物之生物試驗例。
(試驗例1:抗真菌活性)
針對Candida屬及Aspergillus屬之MIC係利用依據臨床與實驗室標準協會(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之酵母敏感性測定標準法M27-A及絲狀菌敏感性測定標準法M38-P之微量液體稀釋法進行測定。MIC測定用培養基係將向RPMI 1640(添加麩胺酸,不添加碳酸氫鈉)中添加2%葡萄糖,並添加(N-嗎啉基)丙磺酸(MOPS,終濃度0.165mol/L)而製成緩衝液,添加1mol/L氫氧化鈉調整為PH值7.0而成者設為敏感性測定用培養基(RPMI/MOPS)。被試驗藥劑係利 用二甲基亞碸進行2倍階段稀釋,向96孔微量盤之各孔中分注2μL。接種菌液係向96孔微量盤中分注為1.0×103CFU/mL之Candida屬200μL、為1.0×104CFU/mL之Aspergillus屬200μL。關於培養,酵母及絲狀菌係於35℃下進行2天好氧培養,接合菌係於30℃下進行2天好氧培養,判定MIC。判定係將完全抑菌濃度設為MIC。使用精度管理株(Candida parapsilosis ATCC 22019)及參考株(Candida albicans ATCC 90028),確認MIC測定範圍處於CLSI M27-A中所設定之範圍內。
將結果示於以下。
[表54]
[表55]
[表56]
作為比較例,表示以下之化合物之結果。
(試驗例2-1:溶血試驗)
藉由試管內(in vitro)溶血試驗評價式(I)之X為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X1為式(III)所表示之基、T為-N(Ra5)-的化合物以外之本 發明化合物之腎毒性。利用50%溶血所必需之濃度(IC50)之上限為50μmol/L、80μmol/L、100μmol/L、或200μmol/L之試驗系之任一方法實施。
對綿羊無菌脫纖維血進行離心(700×g,3分鐘),將上清液去除(100%紅血球)。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洗淨直至於上清液無法觀察到溶血後,添加(含有添加有10%FBS之厄爾平衡鹽溶液(Earle's balanced salt solution)、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0.1g/L L-麩醯胺酸,但下含酚紅),稀釋為5%濃度(5%紅血球懸浮液)。再者,為了獲得100%溶血時之吸光度值,以相同之稀釋倍率製備使用注射用蒸餾水之稀釋液(完全溶血液)。使用本發明化合物DMSO溶液(以最高濃度2.5mmol/L、4mmol/L、5mmol/L、或10mmol/L至2倍公比進行數階段稀釋)、作為陰性對照之DMSO、作為陽性對照之雙性黴素B。向96孔V底微量盤之孔中添加5μL之本發明化合物DMSO溶液、陰性對照、或陽性對照,進而添加245μL之培養基或5%紅血球懸浮液,進行混合。藉由該混合而本發明化合物DMSO溶液之混合液中之最高濃度成為50μmol/L、80μmol/L、100μmol/L、或200μmol/L。另外,將250μL之完全溶血液單獨添加至孔中。對本微量盤,實施1小時37℃、5%CO2培養。培養結束後,對微量盤進行離心(300×g,5分鐘)。採取孔中之上清液各100μL,添加至96孔平底微量盤中後,測定各孔之吸光度(540nm)。
藉由以下之計算式算出溶血率後,算出50%溶血所必需之濃度(IC50)。IC50之值越小認為越具有腎毒性風險。
PH值(%)=(CR-VM)×100/(VL-VR)
再者,PH值係溶血率,CR係將本發明化合物DMSO溶液與5%紅血球懸浮液混合之情形時之吸光度,VM係將本發明化合物DMSO溶液與培養基混合之情形時之吸光度,VL係完全溶血液之吸光度,VR 係將DMSO溶液與5%紅血球懸浮液混合之情形時之吸光度。
將結果示於以下。再者,表中「溶血方法」表示為上述IC50之上限濃度為50μmol/L、80μmol/L、100μmol/L、或200μmol/L之任一試驗系。另外,表中「>50」、「>80」、「>100」或「>200」表示上述IC50之值超過各試驗系中之上限濃度。
[表58]
[表59]
(試驗例2-2:溶血試驗)
藉由試管內(in vitro)溶血試驗評價式(I)之X為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X1為式(III)所表示之基、T為-N(Ra5)-的本發明化合物之腎毒性。利用50%溶血所必需之濃度(IC50)之上限為200μmol/L之試驗系實施。
對綿羊無菌脫纖維血進行離心(700×g,3分鐘),將上清液去除(100%紅血球)。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洗淨直至於上清液無法觀察到溶血後,添加(含有添加有10%FBS之厄爾平衡鹽溶液(Earle's balanced salt solution)、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0.1g/L L-麩醯胺酸,但不含酚紅),稀釋為5%濃度(5%紅血球懸浮液)。再者,為了獲得100%溶血時之吸光度值,以相同之稀釋倍率製備使用注射用蒸餾水之稀釋液(完全溶血液)。使用本發明化合物DMSO溶液(以最高濃度10mmol/L至2倍公比進行數階段稀釋)、作為陰性對照之DMSO、作為陽性對照之雙性黴素B。向96孔V底微量盤之孔中添加5μL之本發明化合物DMSO溶液、陰性對照、或陽性對照,進而添加245μL之培養基或5%紅血球懸浮液,進行混合。藉由該混合而本發明化合物DMSO溶液之 混合液中之最高濃度成為200μmol/L。另外,將250μL之完全溶血液單獨添加至孔中。對本微量盤,實施1小時37℃、5%CO2培養。培養結束後,對微量盤進行離心(300×g,5分鐘)。採取孔中之上清液各100μL,添加至96孔平底微量盤中後,測定各孔之吸光度(540nm)。
藉由以下之計算式算出溶血率後,算出50%溶血所必需之濃度(IC50)。IC50之值越小認為越具有腎毒性風險。
PH值(%)=(CR-VM)×100/(VL-VR)
再者,PH值係溶血率,CR係將本發明化合物DMSO溶液與5%紅血球懸浮液混合之情形時之吸光度,VM係將本發明化合物DMSO溶液與培養基混合之情形時之吸光度,VL係完全溶血液之吸光度,VR係將DMSO溶液與5%紅血球懸浮液混合之情形時之吸光度。
將結果示於以下。表中之「>200」表示超過上述IC50之值為上限濃度之200μmol/L。
[表60]
作為比較例,表示以下之化合物之結果。
[表61]
(試驗例3:細胞障礙性試驗)
使用作為細胞影像分析儀之Toxinsight(Thermofisher Scientific公司),自動測定化合物曝露後之細胞數,評價本發明化合物之細胞障礙性。
將HepG2細胞(源自人類肝癌細胞)以成為100000cells/mL之方式播種於384孔板,於24小時後向各孔中添加化合物溶液。使用包含本發明化合物之DMSO溶液(將最高濃度設定為100μmol/L並以2倍公比進行7階段稀釋,最低濃度為約1.6μmol/L)、作為陰性對照之僅DMSO、作為陽性對照之兩性黴素。將本發明化合物之DMSO溶液、陰性對照、或陽性對照添加至各孔中,於71小時後,將以最終濃度成為1μg/mL之方式利用杜氏磷酸緩衝液(Dulbecco's 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D-PBS)進行稀釋而成之Hoechst 33342溶液添加至各孔中,於37℃、5%CO2培養箱內進行1小時核之染色。染色後,使用4%多聚甲醛處理20分鐘,於37℃之CO2培養箱內固定。最後,利用D-PBS洗淨3次後,使用Toxinsight(Thermofisher Scientific公司),計測每孔之螢光顯色之核之數量。相對於各化合物每1濃度設置4孔,算出4孔中之核之數量(未見障礙性之細胞數)之平均值與偏差(SD)。將與陰性對照群相比顯示細胞數比陰性對照群之平均值減少2SD以上之化合物曝露濃度稱為「細胞數變動最少濃度」而進行算出。判斷為細胞數變動最少濃度之值越小則細胞障礙性之風險越高。
將結果示於以下。
作為比較例,表示以下之化合物之結果。
(試驗例4:腎毒性試驗)
藉由即時RT-PCR測定腎損傷標記基因之表現量,評價本發明化合物之腎毒性。
將靜脈內投予有本發明化合物之小鼠之腎臟摘除,去除被膜後分割成兩份,然後浸潤至RNAlater(Ambion公司),在RNA提取日之前於-80℃下保存。Total RNA係使用QIAzol(QIAGEN公司)進行提取, 使用RNeasy核酸純化柱(Spin column)(QIAGEN公司)進行純化。測定經純化之Total RNA之吸光度,基於OD260值算出濃度。利用RNase free water將Total RNA稀釋為40ng/μL,以2μL作為範本,使用QuantiTect Probe RT-PCR Kit(QIAGEN公司)、TaqMan(R)Gene Expression Assays(Applied Biosyetems公司Kim1:Mm00506686_m1、Timp1:Mm01341361_m1、Lcn2:Mm01324470_m1)藉由即時RT-PCR,測定成為目標之mRNA量。內在性對照基因使用甘油醛-3-磷酸脫氫酵素(GAPDH)基因。於50℃下30分鐘、95℃下15分鐘之反應後,將95℃下15秒、60℃下60秒之反應重複40次,針對每一基因於指數函數之增幅區域設定Threshold值而進行Ct值之算出。藉由以下之計算式算出ΔΔCt值,以目標基因之表現值表示。
ΔCt值:(GAPDH之Ct值)-(目標基因之Ct值)
ΔΔCt值:(各固體之ΔCt值)-(介質投予群之ΔCt值之平均值)
判斷為,ΔΔCt值越大則目標基因之表現量越多,腎損傷之風險越高。於所測定之腎損傷標記基因3基因中2基因之ΔΔCt值超過3之情形時,判斷為腎損傷為陽性,將作為陰性之最大用量設為最大耐性量(MTD:maximum tolerated dose)。
將結果示於以下。
[表64]
作為比較例,表示以下之化合物之結果。
表中(*)於16mg/kg下在3例中死亡3例。判明AmBAU有小鼠急性毒性之擔憂。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化合物對真菌具有抗真菌活性。因此,真菌所參與之各種感染症(例:深部真菌症、真菌血症、呼吸器官真菌症、真菌腦膜炎、彌漫性真菌症等)之預防或治療有用。

Claims (34)

  1. 一種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該化合物以式(I)表示: (式中,X為式: 所表示之基、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羥基烷基、或式:-CO-NH(RX)(式中,RX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所表示之基,C環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RF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 X1為式: 之任一者所表示之基,L、J1及V1分別獨立為氫、鹵素、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J2及V2分別獨立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或,J1與J2及/或V1與V2亦可一併形成側氧基,Ra1及Rb1分別獨立為氫、鹵素、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磺醯基、磺基、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脲基、胍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銨、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磺 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膦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二炔基膦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磺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磺醯基,Ra2及Rb2分別獨立為氫、鹵素、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烯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炔基,Ra3及Rb3分別獨立為氫、鹵素、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炔基,或,Ra2與Ra3及/或Rb2與Rb3亦可分別獨立地一併形成側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亞胺基或硫基,或者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併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Ra4、Rb4及Rc4分別獨立為氫、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Rb5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A環及B環分別獨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含氮芳香族雜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含氮非芳香族雜環,T為單鍵、-N(Ra5)-或-O-,Ra5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 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羰基,m及n分別獨立為0~10之整數,Y為式: 之任一者所表示之基,RA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RB及RC分別獨立為氫、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或,RB與RC亦可一併形成側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亞胺基或硫基,或者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併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RD為氫、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脒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胍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 RE為氫、羥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q為0~10之整數)(其中,(i)X為-CH2-OH且Y為-NH2之化合物、及(ii)X為式: 之任一者所表示之基且Y為-NH2之化合物除外)。
  2.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X為式: 所表示之基或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
  3. 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J1、L及V1為羥基,J2及V2為氫。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X為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X1為式(III)所表示之基,T為單鍵。
  5. 如請求項4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a1為鹵素、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 香族雜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銨、胺甲醯基、胺磺醯基、磺基、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脲基、胍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膦醯基、經取代之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上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選自由胺基、羥基胺基、胺磺醯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羰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羰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羰基胺基所組成之群,上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脲基選自由脲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脲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脲基、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脲基所組成之群,上述經取代之胺磺醯基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胺磺醯基。
  6. 如請求項4或5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a2分別獨立為氫、鹵素、羥基、羧基、胺基、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Ra3分別獨立為氫、鹵素、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或,Ra2與Ra3亦可一併形成側氧基,或者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 併形成非芳香族碳環或非芳香族雜環。
  7. 如請求項4至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a4為氫、羥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
  8.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X為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X1為式(III)所表示之基,T為-N(Ra5)-或-O-。
  9. 如請求項8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a1為羥基、羧基、經取代之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胺基、甲醯基、胺甲醯基、氰基、胍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或經取代之脲基,上述經取代之胺基為羥基胺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上述經取代之脲基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脲基。
  10. 如請求項8或9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a2分別獨立為氫、羥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a3分別獨立為氫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或,Ra2與Ra3亦可一併形成側氧基或硫基,或者亦可與鄰接之原子一併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
  11. 如請求項8至1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a4為氫。
  12.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X為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X1為式(IV)所表示之基。
  13. 如請求項12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b1為羥基。
  14. 如請求項12或13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n為1或2,Rb2分別獨立為氫或羥基,Rb3為氫。
  15. 如請求項12至1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b4為氫,Rb5為氫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
  1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X為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X1為式(V)所表示之基。
  17. 如請求項16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A環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含氮非芳香族雜環。
  18.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X為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X1為式(VI)所表示之基。
  19. 如請求項18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B環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含氮非芳香族雜環。
  20. 如請求項18或19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c4為氫。
  21. 如請求項1至2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F為氫。
  22.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X為式(II)所表示之基,該基為式:[化7] 所表示之基,D環及E環分別獨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碳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Z為單鍵、伸烷基、-O-、-S-或-N(H)-。
  23. 如請求項22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D環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E環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
  24. 如請求項22或23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Z為單鍵。
  25. 如請求項22至2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E環之取代基為烷基胺基。
  26. 如請求項1至2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RA分別獨立為氫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RB分別獨立為氫、羥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RC分別獨立為氫、羥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或,RB與RC亦可一併形成側氧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亞胺基,RD為氫、羥基、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胺甲醯基、胍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碳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香族雜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基,RE為胺基, 上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為胺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上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亞胺基為亞胺基、羥基亞胺基或氰基亞胺基。
  27. 如請求項1至2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Y為NH2
  28.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X為羥基烷基,q為1~10之整數。
  29.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X為式:-CO-NH(RX)(式中,RX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非芳香族雜環氧基烷基)所表示之基。
  30. 如請求項3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其中X為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X1為式(III)所表示之基,T為-N(H)-,Ra1為羧基、胺甲醯基或經取代之胺基,Ra2分別獨立為氫或羥基,Ra3及Ra4為氫,m為2,Y為NH2,上述經取代之胺基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胺基。
  31.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含有如請求項1至3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
  32. 如請求項31之醫藥組合物,其具有抗真菌作用。
  33. 一種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該化合物以式:[化8] [化9] 之任一者表示。
  34. 一種如請求項1至3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之製造方法,該化合物中X為式:-N(RF)-CO-X1所表示之基,該製造方法之特徵在於:使用如請求項33之化合物或其製藥上所容許之鹽。
TW104119164A 2014-06-12 2015-06-12 多烯巨環內酯衍生物 TWI7022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21341 2014-06-12
JP2014-121341 2014-06-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5655A true TW201625655A (zh) 2016-07-16
TWI702223B TWI702223B (zh) 2020-08-21

Family

ID=54833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9164A TWI702223B (zh) 2014-06-12 2015-06-12 多烯巨環內酯衍生物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2) US10246478B2 (zh)
EP (1) EP3156410A4 (zh)
JP (1) JP6601818B2 (zh)
KR (1) KR102106765B1 (zh)
CN (1) CN106414473B (zh)
AU (1) AU2015272398B2 (zh)
BR (1) BR112016028890A8 (zh)
CA (1) CA2951516C (zh)
EA (1) EA037093B1 (zh)
IL (1) IL249430B (zh)
MA (1) MA39568A1 (zh)
MX (1) MX2016015455A (zh)
PH (1) PH12016502357A1 (zh)
SG (1) SG11201610162XA (zh)
TW (1) TWI702223B (zh)
WO (1) WO20151905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87206B2 (en) * 2014-10-17 2018-10-02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Scalable synthesis of reduced toxicity derivative of amphotericin B
AU2016205187B2 (en) * 2015-01-08 2020-02-27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Concise synthesis of urea derivatives of amphotericin B
US9957290B2 (en) * 2015-04-15 2018-05-01 Sfunga Therapeutics, Inc. Derivatives of amphotericin B
WO2017100171A1 (en) * 2015-12-08 2017-06-15 Kalyra Pharmaceuticals, Inc. Antifungal compounds and methods
WO2018106571A1 (en) * 2016-12-06 2018-06-14 Kalyra Pharmaceuticals, Inc. Antifungal compounds and methods
AU2019335409A1 (en) 2018-09-07 2021-05-06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Hybrid amphotericin B derivatives with reduced toxicity
KR20230061405A (ko) * 2020-08-10 2023-05-08 더 보오드 오브 트러스티스 오브 더 유니버시티 오브 일리노이즈 암포테리신 b의 하이브리드 아미드 유도체
CN111909226A (zh) * 2020-08-11 2020-11-10 深圳市儿童医院 一种葡萄糖酸修饰的两性霉素b衍生物及其用途
CN115536716A (zh) * 2021-06-29 2022-12-30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两性霉素b半合成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773355B (zh) * 2021-08-23 2023-03-10 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 一种多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122086B1 (en) 1979-04-09 1982-06-30 Politechnika Gdanska Process for preparing amides of antibiotics from the group of polyene macrolides and their derivativesvykh makrolidov i ikh proizvodnykh
ZA807892B (en) 1979-12-24 1981-12-30 Dumex Ltd As Water soluble guanidine derivatives of polyene marcrolides and the esters thereof
JPS56123794A (en) * 1980-02-29 1981-09-29 Nippon Denso Co Ltd Load driving unit for vehicle
JPH024295A (ja) * 1988-06-22 1990-01-09 Toshiba Corp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GB8829593D0 (en) * 1988-12-19 1989-02-08 Beecham Group Plc Novel compounds
FR2654339B1 (fr) 1989-11-14 1994-10-28 Mayoly Spindler Laboratoires Nouveaux derives solubles et non toxiques des macrolides polyeniques basiques, leur preparation et leurs applications.
FR2683723B1 (fr) * 1991-11-14 1995-05-19 Mayoly Spindler Laboratoires Nouveaux medicaments antiviraux actifs sur le virus vih.
WO1993016090A1 (en) 1992-02-12 1993-08-19 Smithkline Beecham Plc Amphotericin b derivative
GB9203476D0 (en) * 1992-02-19 1992-04-08 Smithkline Beecham Plc Novel compounds
US5606038A (en) 1995-04-10 1997-02-25 Competitive Technologies, Inc. Amphiphilic polyene macrolide antibiotic compounds
PL180253B1 (pl) 1995-05-13 2001-01-31 Politechnika Gdanska Pochodne N-metylo-N-glikozylowe estrów metylowych antybiotyków z grupy makrolidów polienowych i ich sole oraz sposób ich otrzymywania PL PL PL PL PL PL
FR2776927B1 (fr) 1998-04-07 2002-07-05 Univ Paris Curie Compositions pour la vectorisation de molecules
WO2001009758A2 (en) 1999-08-02 2001-02-08 Glaxo Group Limited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stimating costs and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disease 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CA2394833A1 (en) 2000-01-14 2001-07-19 Binh T. Dang Derivatives of polyene macrolides and preparation and use thereof
EP1987049A1 (en) * 2006-02-23 2008-11-05 ETH Zürich Amphotericin derivatives
EP2174944A4 (en) 2007-07-30 2010-09-22 Shanghai Inst Pharm Industry POLYENDIESTERANTIBIOTIKA
MX365184B (es) 2010-12-21 2019-05-21 Centro De Investig Y De Estudios Avanzados Del I P N Nuevos compuestos analogos de la anfotericina y composiciones farmaceuticas que los contienen.
CA2876074A1 (en) * 2012-06-15 2013-12-19 Blirt S.A. N-substituted second generation derivatives of antifungal antibiotic amphotericin b and methods of their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CA2925904C (en) * 2013-10-07 2021-11-23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mphotericin b derivatives with improved therapeutic index
WO2016112243A1 (en) 2015-01-08 2016-07-14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ea derivatives of amphotericin b derived from secondary amines
US9957290B2 (en) * 2015-04-15 2018-05-01 Sfunga Therapeutics, Inc. Derivatives of amphotericin B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35847A1 (en) 2019-05-09
IL249430A0 (en) 2017-02-28
AU2015272398B2 (en) 2018-04-26
EA201692508A1 (ru) 2017-04-28
US20170190729A1 (en) 2017-07-06
IL249430B (en) 2020-05-31
MX2016015455A (es) 2017-03-23
EP3156410A4 (en) 2018-01-03
CA2951516A1 (en) 2015-12-17
SG11201610162XA (en) 2017-01-27
PH12016502357A1 (en) 2017-02-13
AU2015272398A1 (en) 2016-12-08
TWI702223B (zh) 2020-08-21
US10246478B2 (en) 2019-04-02
US10696707B2 (en) 2020-06-30
MA39568A1 (fr) 2017-09-29
KR20170016957A (ko) 2017-02-14
JPWO2015190587A1 (ja) 2017-04-20
BR112016028890A8 (pt) 2021-03-23
CN106414473B (zh) 2020-03-13
KR102106765B1 (ko) 2020-05-06
EA037093B1 (ru) 2021-02-04
CA2951516C (en) 2019-04-02
EP3156410A1 (en) 2017-04-19
JP6601818B2 (ja) 2019-11-06
CN106414473A (zh) 2017-02-15
WO2015190587A1 (ja) 2015-12-17
BR112016028890A2 (pt) 2017-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2223B (zh) 多烯巨環內酯衍生物
KR101773226B1 (ko) 치환된 다환성 카르바모일 피리돈 유도체의 프로드러그
CN107438611B (zh) 稠环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JP6419990B2 (ja) ブロモドメイン阻害剤としてのベンゾイミダゾール誘導体
TWI700284B (zh) 具有hiv複製抑制作用之含氮3環性衍生物
TW201602109A (zh) 作為par-2訊息傳遞路徑之抑制劑之咪唑并嗒
CN108697715A (zh) 包含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及抗流感药的组合的流感治疗用药物
CA2923614C (en) Phtalazinone derivative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EP3412663B1 (en)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e and carbocycle derivatives having trka inhibitory activity
CN112312904A (zh) 螺环化合物
JP5897566B2 (ja) 環式n,n’−ジアリールチオ尿素及びn,n’−ジアリール尿素−アンドロゲン受容体アンタゴニスト、抗癌剤、その調製のための方法及び使用
CN109970743A (zh) 为jak抑制剂的5-氯-2-二氟甲氧基苯基吡唑并嘧啶化合物
AU2007288281A1 (en)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inhibiting the interaction of Bcl proteins with binding partners
CN105517547A (zh) 吡咯并吡咯氨基甲酸酯和相关的有机化合物、药物组合物及其医学用途
KR102633911B1 (ko) 9원 축합환 유도체
WO2007020936A1 (ja) 抗真菌作用二環性複素環化合物
EP3187492A1 (en) Pyrimidinone derivative having autotaxin-inhibitory activity
CN107001316A (zh) 作为抗菌剂的喹诺酮衍生物
CN113501821A (zh) 具有mgat-2抑制活性的稠合环衍生物
EP3124486A1 (en) Substituted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derivative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applications of antitumor thereof
WO2016067009A1 (en) Compounds with activity against bacteria and mycobacteria
WO2023011573A1 (zh) 芳香乙炔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22222911A1 (zh) 嘧啶酮化合物及其用途
WO2022237858A1 (zh)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及其用途
TW202333663A (zh) Rxfp1促效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