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05274A - 插頭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插頭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05274A
TW201505274A TW103116215A TW103116215A TW201505274A TW 201505274 A TW201505274 A TW 201505274A TW 103116215 A TW103116215 A TW 103116215A TW 103116215 A TW103116215 A TW 103116215A TW 201505274 A TW201505274 A TW 20150527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ignal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medium
shaped signal
outer ca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6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89063B (zh
Inventor
Hideki Aoki
Original Assignee
Dai Ichi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Ichi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Ichi Se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05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52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90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906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 H01R13/6593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the shield being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204Contact or terminal manufacturing
    • Y10T29/49208Contact or terminal manufacturing by assembling plural part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能以減少零件數之簡易之構成,將板狀信號傳送介質有效率地且確實地連結於插頭連接器。 本發明之插頭連接器構成為:將供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插入之一對外殼片11a、11b彼此藉由外殼連結部11d可開閉地連結,於一對外殼片11a、11b之至少一者,設置有在為閉合狀態時卡合於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一部分PS2而保持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防脫卡止爪11c,僅藉由將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插入至處於打開狀態之導電性外殼11內之後使其為閉合狀態,便形成為防脫卡止爪11c卡合於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一部分PS2之卡合狀態,從而將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無晃動地保持於導電性外殼11,藉此容易且良好地進行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裝配。

Description

插頭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以將自導電性外殼突出之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終端部分插入至對象連接器之方式構成之插頭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一般而言,於各種電氣機器等中,廣泛地採用以下方式進行電性連接:將撓性印刷電路(FPC)、或撓性扁平電纜(FFC)等以呈細長板狀之方式形成之各種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終端部分預先連結於插頭連接器,且將連結有該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插頭連接器插入至安裝於印刷配線基板上之作為對象連接器之插座連接器並使其嵌合。
此時之插頭連接器,一般而言,形成為以一對導電性外殼覆蓋絕緣基體(絕緣套)之表裏兩面之構成,但於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終端部分,以形成多極狀電極部之方式形成有使信號線或接地線露出之連接端子(接點),且該等多極狀電極部係以自導電性外殼突出之方式配置。
於進行上述插頭連接器之裝配時,首先將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終端部分安裝於絕緣基體(絕緣套),將連結有該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狀態之絕緣基體安裝於一個導電性外殼之後,以自上方側覆蓋之方式組裝另一個導電性外殼而進行導線(harness)製作。又,該狀態之板狀信號傳送介 質有相對於板狀信號傳送介質或絕緣基體(絕緣套)產生晃動之虞,故而使用膠帶等固定方法確保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固定狀態。
另一方面,本案申請人根據專利文獻1提出一種無需絕緣基體(絕緣套)之連接器裝置。然而,於專利文獻1之插頭連接器之製作步驟中,最少需要三步驟,即,對一個導線製外殼之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設置步驟、另一個導電性外殼之裝配步驟、及固定方法之附加步驟,故而要求削減步驟數等,以進一步提高裝配作業性。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187367號公報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以簡易之構成將板狀信號傳送介質有效率地且確實地連結之插頭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插頭連接器以如下方式構成:將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終端部分以自導電性外殼突出之方式安裝,且將該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包含終端部分之部位插入至對象連接器;上述導電性外殼係由收容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終端部分之一對外殼片構成,且形成為於藉由該等一對外殼片所形成之介質收容空間內插入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終端部分之構成,上述一對外殼片成為如下構成:經由配置於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插入方向之裏側部分之外殼連結部而可開閉地連結, 並且於上述一對外殼片之至少一者,設置有於該一對外殼片自打開狀態成為閉合狀態時卡合於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一部分而保持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防脫卡止爪。
根據此種構成,僅藉由在將板狀信號傳送介質插入至一對外殼片處於打開狀態之導電性外殼之介質收容空間內之後,使一對外殼片彼此成為閉合狀態,便成為防脫卡止爪卡合於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一部分之卡合狀態,從而利用該防脫卡止爪之卡合力將板狀信號傳送介質無晃動地保持於導電性外殼,藉此容易且良好地進行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裝配。
又,本發明中,較理想構成為,將上述外殼連結部作為對插入至上述介質收容空間內之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一部分之抵接部而形成,且藉由作為該抵接部之上述外殼連結部與上述防脫卡止爪而將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一部分定位。
根據此種構成,作為抵接部之上述外殼連結部與上述防脫卡止爪自插入方向之前後接觸於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一部分,藉此可提高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保持性。
又,較理想為,本發明之上述防脫卡止爪具有朝上述插入方向壓抵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彈性。
根據此種構成,成為防脫卡止爪對板狀信號傳送介質彈性按壓之接觸狀態,藉此可順利地進行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保持。
又,本發明中,較理想為,於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終端部分,以形成多極狀電極部之方式設置有與對象連接器接觸之連接端子,並且於上述導電性外殼之表面,設置有與上述連接端子非接觸地保持該導 電性外殼之防短路部,該防短路部係以與插入至上述介質收容空間內之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絕緣部分相對面之方式配置。
根據此種構成,於導電性外殼因外力等而變形之情形時,防短路部抵接於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絕緣部分,故而導電性外殼不會產生更大之變形,並且防止導電性外殼接觸於連接端子,藉此避免傳送信號之短路。
又,較理想為,於本發明之上述金屬外殼上,設置有於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插入時抵接於該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板寬方向之側端面且彈性撓曲之滑動接觸彈性彈簧構件。
根據此種構成,插入至導電性外殼之介質收容空間內之板狀信號傳送介質藉由滑動接觸彈性彈簧構件之彈性作用力而移動至板寬方向之預先選定之位置,故而無論板狀信號傳送介質插入時之初始狀態如何,該板狀信號傳送介質均被保持於板寬方向之適當位置。
又,本發明中,較理想為上述滑動接觸彈性彈簧構件設置於上述一對外殼片之另一個,該滑動接觸彈性彈簧構件配置為於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未插入至上述介質收容空間內之狀態下使上述一對外殼片彼此閉合時與另一個外殼片干涉之位置關係,並且形成為如下構成:上述滑動接觸彈性彈簧構件藉由插入至上述介質收容空間內之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而移位至不干涉上述另一個外殼片之位置,由此於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插入至上述介質收容空間內之狀態下使上述一對外殼片彼此閉合時,上述滑動接觸彈性彈簧不干涉上述另一個外殼片。
藉由採用此種構成,可避免例如於導電性外殼之製造階段或 移動、搬送中,一對外殼片彼此因不經意之接觸等而違背意願地成為閉合狀態,故而可防止無法插入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事態,且可防止製造中之所謂良率之降低。
又,較理想構成為,於本發明之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設置有以於該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板寬方向或板厚方向突出或凹陷之方式形成之定位部,且上述防脫卡止爪卡合於該定位部。
根據此種構成,經由定位部而確實地進行防脫卡止爪對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卡合,從而可提高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保持性。
又,本發明之插頭連接器之製造方法中,採用將上述導電性外殼之複數體以一體地連結而製造之構成。
根據此種製造方法,批次製造多個導電性外殼,從而大幅提高製造效率。
如上所述,本發明構成為:將形成供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終端部分插入之介質收容空間之一對外殼片彼此藉由外殼連結部而可開閉地連結,於一對外殼片之至少一者,設置有於該一對外殼片自打開狀態成為閉合狀態時卡合於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一部分而保持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防脫卡止爪,僅藉由將板狀信號傳送介質插入至一對外殼片處於打開狀態之導電性外殼之收容空間內之後使其為閉合狀態,便形成為防脫卡止爪卡合於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一部分之卡合狀態,從而將板狀信號傳送介質無晃動地保持於導電性外殼,藉此容易且良好地進行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裝配,故而能以減少零件數之簡易之構成,將板狀信號傳送介質有效率地且 確實地連結於插頭連接器,從而可低價且大幅地提高電連接器之生產性及可靠性。
PS‧‧‧板狀信號傳送介質
10‧‧‧插頭連接器
11‧‧‧導電性外殼
11a‧‧‧上部外殼片
11b‧‧‧下部外殼片
11c‧‧‧防脫卡止爪
11c1‧‧‧傾斜狀導引邊部
11c2‧‧‧直線狀支持邊部
11d‧‧‧外殼連結部
11h‧‧‧外殼固定部
11j‧‧‧防短路部
11k‧‧‧接地接點
11m‧‧‧滑動接觸彈性彈簧部
20‧‧‧插座連接器(對象連接器)
21‧‧‧絕緣套
22‧‧‧導電性外殼
22a‧‧‧壓緊件
23‧‧‧導電接點
PS‧‧‧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
PS1‧‧‧連接端子部(多極狀電極部)
PS2‧‧‧定位部
圖1係表示插入有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之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插頭連接器接近於作為對象連接器之插座連接器之狀態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2係表示自圖1之狀態將插頭連接器插入至插座連接器內並使其嵌合之狀態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3係表示自圖1及圖2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插頭連接器卸下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後之狀態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4係卸下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後之圖3之插頭連接器單體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5係圖4所示之插頭連接器單體之俯視說明圖。
圖6係沿圖5中之VI-VI線之插頭連接器單體之橫剖面說明圖。
圖7係表示於圖5之插頭連接器單體拆除上部外殼片後之狀態之下部外殼片之內部構造之俯視說明圖。
圖8係放大表示圖7所示之插頭連接器單體之內部構造中該圖7之左端側部分之俯視說明圖。
圖9係表示自左側面觀察圖8所示之插頭連接器單體時之構造之側視說明圖。
圖10係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單體之俯視說明圖。
圖11係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單體之仰視說明圖。
圖12係表示圖1及圖2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插頭連接器即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之插入、安裝狀態之俯視說明圖。
圖13係表示拆除圖12所示之插頭連接器中之上部外殼片後之狀態之俯視說明圖。
圖14係表示使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之終端部分接近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插頭連接器單體之狀態的相當於圖6之橫剖面說明圖。
圖15係表示自圖14之狀態將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之終端部分插入至插頭連接器內之最終插入位置之狀態的相當於圖6之橫剖面說明圖。
圖16係表示自圖15之狀態使插頭連接器閉合後之狀態的相當於圖6之橫剖面說明圖。
圖17係沿圖12中之XVII-XVII線之橫剖面說明圖。
圖18係放大表示圖13所示之插頭連接器單體之內部構造中該圖13之左端側部分之俯視說明圖。
圖19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導電性外殼之製造過程之俯視說明圖。
以下,根據圖式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關於電連接器組裝體]
圖1~圖18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電連接器組裝體係用於將由撓性印刷電路(FPC)、或撓性扁平電纜(FFC)等所構成之板狀信號傳送介 質PS之終端部分連接於省略圖示之印刷配線基板上之電子電路者,尤其如圖1及圖2所示方式,連結有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終端部分之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插頭連接器10於略水平方向插入至與形成於印刷配線基板上之配線圖案(圖示省略)焊料連接之作為對象連接器之插座連接器20而形成嵌合狀態。
以下,將印刷配線基板之表面之延伸方向設為「水平方向」,將與該印刷配線基板之表面垂直之方向設為「高度方向」。又,於插頭連接器10中,將嵌合時之插入方向之前端側之端緣部設為「前端緣部」,將與其相反側之連結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終端部分之側之端緣部設為「後端緣部」。又,於插座連接器20中,將插頭連接器10嵌合時插入之側之端緣部設為「前端緣部」,將其相反側之端緣部稱為「後端緣部」。進而,該等插頭連接器10及插座連接器20具有以呈細長狀之方式延伸之連接器本體部,將該連接器本體部之延伸方向稱為「連接器長邊方向」。
進而,自插頭連接器10之後端緣部向後方側延伸之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PS係將上述「連接器長邊方向」設為「板寬方向」而連結,並且由在與該「板寬方向」正交之方向延伸之構件所構成,將複數條信號線及接地線(屏蔽線)沿「板寬方向」以呈多極狀之方式鄰接排列。
[關於插頭連接器]
構成此種電連接器組裝體之一側之電連接器之插頭連接器10之連接器本體部形成為如下構成:不具有一般之電連接器所具備之由合成樹脂等絕緣性材料所構成之絕緣基體(絕緣套),在形成於用以遮斷電磁波雜訊等之 導電性外殼11之內部之介質收容空間內,插入並固定有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PS之終端部分。此時之導電性外殼11如圖3所示,由具備自上下夾住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終端部分之上部外殼片11a及下部外殼片11b之一體之構造體而形成,關於詳細之構造,將於後段說明。
[關於信號傳送介質]
另一方面,尤其如圖10及圖11所示,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PS中,如上所述沿板寬方向將複數條信號線及接地線(屏蔽線)以呈多極狀之方式排列於具有可撓性之絕緣被覆材之內部,但作為本實施形態之絕緣被覆構件,形成為如下構造:使用以構成下層之方式貼合於上述信號線及接地線上之絕緣性覆蓋膜,並且進而自該絕緣性覆蓋膜上以構成上層之方式積層屏蔽膠帶。
而且,此種絕緣被覆構件形成為於插入至插頭連接器10之介質收容空間內之前端緣側之一定區域被剝去之狀態,藉此形成多極狀之電極部。即,於該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終端部分,形成為複數條信號線及接地線(屏蔽線)露出於上方側之狀態,藉由該信號線及接地線之露出部分而形成由複數個連接端子部(接點部)PS1所構成之多極狀電極部。再者,於該等連接端子部PS1之下表面側部分(非露出側部分),以覆蓋該連接端子部PS1之下表面整體之方式沉積有絕緣被覆材。
此時,本實施形態之連接端子部PS1具備使接地線露出於板寬方向之兩側部分而形成之接地端子,並且於該等配置於板寬方向之兩側部分之接地端子彼此之間,以形成特定之間距之方式排列有使信號線露出而形成之信號線端子。此種具有複數個連接端子部PS1之板狀信號傳送介 質(FPC、FFC)PS之終端部分被插入並固定於上述導電性外殼11之內部,於該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固定狀態下,將連接端子部(多極狀電極部)PS1以自導電性外殼11之前端緣向前方突出之方式配置,且插入至下述之作為對象連接器之插座連接器20之內部而進行電性接觸。
又,於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PS之板寬方向之兩側端緣,在相當於上述連接端子部(多極狀電極部)PS1之稍後方側之部分,設置有定位部PS2、PS2。該等各定位部PS2呈俯視略矩形狀且以向板寬方向之外側突出之方式而形成,於該各定位部PS2之上表面,以突出之方式形成有上述接地端子。該接地端子藉由構成絕緣被覆構件之下層之絕緣性覆蓋膜而部分地覆蓋,但構成上層之屏蔽膠帶因連接器長邊方向之兩側部分被切成角狀而形成為未覆蓋定位部PS2之形狀。又,於該等各定位部PS2,如下所述形成為供設置於導電性外殼11之防脫卡止爪11c、11c卡合之構成,藉由將該等防脫卡止爪11c、11c卡合於定位部PS2、PS2,而將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整體保持於預先規定之特定之位置。
[關於導電性外殼]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導電性外殼11如圖3、6所示般係由自上下夾住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PS之終端部分之上部外殼片11a及下部外殼片11b而構成,該等上部外殼片11a及下部外殼片11b之前端緣部分藉由配置於連接器長邊方向之兩側部分之一對外殼連結部11d、11d而一體地連結。該等外殼連結部11d、11d係將帶板狀構件以呈側面略字狀之方式彎折形成,且如下所述作為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插入方向之抵接部而形成。而且,形成為經由該外殼連結部11d、11d而一體地連結之上部外殼片 11a與下部外殼片11b於上下方向可開閉之構造。
更具體而言,形成為如下構成:上述之上部外殼片11a及下部外殼片11b於兩者形成特定之間隔而略平行地配置之閉合位置、與以外殼連結部11d、11d為中心向上方上拉上部外殼片11a而使其旋動後之打開位置之間開閉;尤其如圖6所示,於導電性外殼11之初始狀態、亦即未附加外力之放置狀態下,藉由外殼連結部11d、11d之彈性支持力而將上部外殼片11a與下部外殼片11b以形成固定角度之方式維持,導電性外殼11之後端部分形成為打開之狀態。又,於將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PS插入至此種成為初始之打開狀態之上部外殼片11a與下部外殼片11b之間的平行相對面部分所形成之介質收容空間之內部之後,由作業者之手指尖自上方側向下方壓住上部外殼片11a,藉此導電性外殼11成為閉合狀態。
如上所述,上部外殼片11a及下部外殼片11b之前端緣彼此藉由一對外殼連結部11d、11d而一體地連結,在該等上部外殼片11a及下部外殼片11b之與前端部分相反側之後端部分,如圖5~7所示於連接器長邊方向之兩側部分以向外側突出之方式形成有外殼固定部11h、11h。該等各外殼固定部11h係以側視時呈略字狀之方式彎折形成者,且以可於上下方向嵌合而對向之方式配置。而且,如上所述在向下方壓住上部外殼片11a而使導電性外殼11成為閉合狀態時,雙方之外殼固定部11h、11h彼此以重合之方式嵌合,藉此形成為將包含上部外殼片11a及下部外殼片11之導電性外殼11之整體牢固地固定之構成。再者,在上部外殼片11a與下部外殼片11b之外殼固定部11h、11h之間的空間中,可保持在連接插頭連接器10與插座連接器20之後維持連接狀態之聯鎖棒之軸端。
此處,外殼連結部11d、11d如上所述配置於導電性外殼11之前端側部分、亦即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PS之插入方向之裏側部分且連接器長邊方向之兩側部分,於夾在該兩個外殼連結部11d、11d彼此間之部位,以沿連接器長邊方向細長狀地延伸之方式形成有可貫通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連接端子部(多極狀電極部)PS1之突出開口部。
又,於導電性外殼11之後端側部分、亦即與上述突出開口部對向之部分,以於連接器長邊方向細長狀地延伸之方式形成有可插入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連接端子部(多極狀電極部)PS1之插入開口部。該插入開口部係於向上方上拉上部外殼片11a而使導電性外殼11打開之狀態下形成者,且以沿連接器長邊方向延伸之方式形成於夾在上述外殼固定部11h、11h彼此間之部位。
而且,將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PS之連接端子部PS1穿過設置於該導電性外殼11之後端側之插入開口部而插入至介質收容空間,進而將該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向前方側插入,藉此該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連接端子部PS1穿過突出開口部且以向前方側突出之方式突出。又,此時,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定位部PS2、PS2之前端緣部抵接於上述外殼連結部11d、11d,藉此進行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於插入方向之定位。如此外殼連結部11d、11d成為針對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插入之抵接部。
進而,如上所述於導電性外殼11之插入開口部之連接器長邊方向之兩側外側部分,形成有外殼固定部11h、11h,於該等外殼固定部11h、11h與插入開口部鄰接之內端側之部位,尤其如圖4及圖6所示形成 有一對防脫卡止爪11c、11c。該等一對防脫卡止爪11c、11c形成於上部外殼片11a,由自該上部外殼片11a之相當於上述外殼固定部11h、11h之內端(連接器中心側端)之位置向連接器前方側延伸之帶狀構件而形成,且以向插入開口部側突出之方式形成。
該等防脫卡止爪11c、11c形成為呈懸臂狀延伸之具有彈性可撓性之彈簧狀構件,於該等各防脫卡止爪11c之前端緣部,將該防脫卡止爪11c之下端側角部切成角狀而形成傾斜狀導引邊部11c1。該傾斜導引邊部11c1朝前方側斜向上方延伸之後,形成略直線狀地延伸之直線狀支持邊部11c2。該直線狀支持邊部11c2係形成防脫卡止爪11c之前端緣者,於導電性外殼11之閉合狀態下於上下方向延伸。
此時,成為上述傾斜狀導引邊部11c1可抵接於已插入至導電性外殼11之介質收容空間內之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PS之定位部PS2之後端緣部之位置關係。關於此點之位置關係如下所述。
首先,如圖14所示,於導電性外殼11初始之打開之狀態下,若將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插入至介質收容空間內,則如圖15所示,該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定位部PS2、PS2之前端緣部抵接於作為抵接部之外殼連結部11d、11d,藉此進行插入方向之定位。
繼而,於上部外殼片11a自此種最終插入狀態朝向下部外殼片11b向下方之閉合方向旋動時,成為防脫卡止爪11c之傾斜狀導引邊部11c1之中途位置抵接於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定位部PS2之插入方向後端緣之位置關係。此時,藉由該傾斜導引邊部11c1所產生之前方分力將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整體向前方側按壓。進而,若推進上部外殼片11a之閉 合操作,則如圖16及圖18所示,防脫卡止爪11c之直線狀支持邊部11c2抵接於定位部PS2之插入方向後端緣部,藉此成為防脫卡止爪11c卡合於定位部PS2之卡合狀態,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被保持為不動狀態。
另一方面,於上述導電性外殼11之外殼連結部11d、11d之內壁附近部分,如圖7及圖8所示,設置有將自導電性外殼11之插入開口部插入之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PS於板寬方向定位之滑動接觸彈性彈簧11m、11m。該等各滑動接觸彈性彈簧11m係由一體地設置於下部外殼片11b之連接器長邊方向之兩端部分之帶板狀構件而形成,且以沿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定位部PS2之外端緣之方式延伸。
更具體而言,上述滑動接觸彈性彈簧11m係由將下部外殼片11b之連接器長邊方向之兩端緣部作為基部而朝斜前方側延伸之懸臂狀構件形成,且由自上述基部向連接器內部側(連接器中心側)朝斜前方側延伸之帶板狀之彈簧構件而形成。而且,如上所述於進行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PS之插入時,成為如圖13及圖18所示般設置於該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定位部PS2之插入方向前端側之角部抵接於上述滑動接觸彈性彈簧11m之中途部分之位置關係,包含定位部PS2之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整體藉由該滑動接觸彈性彈簧11m之彈性力而移動至板寬方向之預先規定之位置,進行針對以後之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插入之板寬方向之定位。
此時,尤其如圖9所示,以下部外殼片11b之底部內表面為基準之滑動接觸彈性彈簧11m之上緣部(圖9之上方向端緣)之高度H形成為高於上部外殼片11a之內表面之高度h(H>h),於未插入板狀信號傳 送介質(FPC、FFC)PS之狀態下使上部外殼片11a閉合時,成為該上部外殼片11a之一部分與形成滑動接觸彈性彈簧11m之外周端緣部之一部分(上端緣部)略有干涉之位置關係。再者,該滑動接觸彈性彈簧11m與上部外殼片11a之干涉關係於已進行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插入時得以解除,關於此點將於以下敍述。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構成為於未插入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PS之狀態下使上部外殼片11a閉合時,成為滑動接觸彈性彈簧11m相對於上部外殼片11a略有干涉之關係,故而可避免於將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插入至介質收容空間內之前,原本應成為打開狀態之上部外殼片11a違背意願地成為閉合狀態,獲取防止因上部外殼片11a卡合於下部外殼片11b而無法插入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事態之防卡合功能。例如,於導電性外殼11之製造階段或移動、搬送中,防止上部外殼片11a或下部外殼片11b因不經意之接觸而違背意願地成為卡合狀態(閉合狀態)於未然,從而可防止製造中之良率之降低。
另一方面,於將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插入至介質收容空間內之後,滑動接觸彈性彈簧11m藉由如上所述之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定位部PS2之定位動作而向板寬方向之外部側移位,該滑動接觸彈性彈簧11m移動至成為不與上部外殼片11a干涉之位置關係之位置。其結果為,順利地執行並完成上部外殼片11a與下部外殼片11b之自打開狀態至閉合狀態之卡合動作,而不與滑動接觸彈性彈簧11m產生干涉。
進而,如圖12及圖17所示,於導電性外殼11之上部外殼片11a,於該上部外殼片11a之表面,沿連接器長邊方向以並排之方式設置 有3個與連接端子部PS1非接觸地保持導電性外殼11之防短路部11j。該等各防短路部11j係由以自導電性外殼11之上部外殼片11a向介質收容空間之內側突出之方式壓製加工後之內側突部而形成,且以該各防短路部11j與插入至介質收容空間之最終位置之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PS之絕緣被覆部分自上方側對向之方式設置。
進而,又,於上部外殼片11a,在上述防短路部11j之連接器長邊方向之外側部分,形成有一對接地接點11k、11k。該等各接地接點11k以自上部外殼片11a向內部側之介質收容空間呈懸臂狀突出之方式切開形成。該等各接地接點11k形成為與使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PS之接地線露出而形成之位於最外側之連接端子部(多極狀電極部)PS1接觸之配置關係,於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插入至最終位置時進行接地連接。
[關於插座連接器]
另一方面,尤其如圖1及圖2所示,構成電連接器組裝體之另一個對象連接器之插座連接器20具有藉由合成樹脂等絕緣材料形成之絕緣套21,並且具備覆蓋該絕緣套21之外表面而遮斷來自外部之電磁波雜訊等之導電性外殼22。
於絕緣套21上,將多個導電接點23沿連接器長邊方向以呈多極狀之方式以適當之間距間隔而排列。該等各導電接點23係將具有彈性之樑狀之金屬材料彎曲而形成,且在設置於上述絕緣套21之槽狀部內以於前後方向延伸之方式配置。該等各導電接點23以鄰接者彼此呈大致相同形狀之方式形成。
另一方面,於上述各導電接點23之後端側部分,設置有向 下方側以呈階梯狀之方式彎折形成之連接腳部,該連接腳部焊料接合於形成於省略圖示之印刷配線基板上之信號傳送用之印刷配線圖案(導電路)上而電性連接。此時之焊料接合係針對多極排列方向之全部而批次進行。
又,於上述各導電接點23之前端側部分,設置有省略圖示之接點部,該等各接點部形成為自上方側彈性接觸於嵌合於插座連接器20之插頭連接器10之連接端子部PS1之配置關係,藉此成為形成自上述接點部經由連接腳部而到達印刷配線基板之信號傳送電路之構造。
進而,導電性外殼22形成為於其上下前端緣部,彈性地面接觸於嵌合於該插座連接器20之插頭連接器10之上部外殼片11a之上表面部分及下部外殼片11b之下表面部分之構成,並且於導電性外殼22之連接器長邊方向之兩端部分,以向連接器長邊方向之外部側及後端側略水平地延伸之方式設置有多個壓緊件22a。該等壓緊件22a焊料接合於形成於印刷配線基板上之接地用之印刷配線圖案(導電路)上而電性連接,藉此,形成自導電性外殼22至印刷配線基板之接地電路,並且將插座連接器20之整體固定。
於此種實施形態之插頭連接器10中,僅以在將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PS穿過上部外殼片11a及下部外殼片11b為打開狀態之導電性外殼11之插入開口部而插入至導電性外殼11之介質收容空間內之後,使上部外殼片11a及下部外殼片11b彼此成為閉合狀態之方式進行操作,便成為防脫卡止爪11c卡合於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定位部PS2之卡合狀態,從而利用該防脫卡止爪11c之卡合力將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無晃動地保持於導電性外殼11,藉此容易且良好地進行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 裝配。
此時,於本實施形態中,插入至導電性外殼11之介質收容空間內之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PS藉由滑動接觸彈性彈簧構件11m之彈性作用力而移動至板寬方向之預先規定之位置,因此無論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插入時之初始狀態如何,該板狀信號傳送介質均被保持於板寬方向之適當位置。
又,本實施形態中,作為抵接部之外殼連結部11d、11d與防脫卡止爪11c自插入方向之前後接觸於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定位部PS2,藉此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保持性得以提高。又,此時之防脫卡止爪11c具有朝插入方向壓抵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彈性,故而成為防脫卡止爪11c彈性按壓於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接觸狀態,藉此可順利地進行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保持。
進而,本實施形態中,於導電性外殼11因外力等之附加而欲變形之情形時,防短路部11j抵接於板狀信號傳送介質(FPC、FFC)PS之絕緣被覆部分,使導電性外殼11不會產生更大之變形,防止導電性外殼11對導電性外殼11之連接端子部(多極狀電極部)PS1之接觸,從而良好地避免傳送信號之短路等不良狀況。
另一方面,上述實施形態之導電性外殼11係將包含上部外殼片11a及下部外殼片11b之整體一體地構成,故而如圖19所示,可採用藉由載體30將多個導電性外殼11、11、…連續地連結之中間步驟。藉此,批次進行導電性外殼11之製造,故而可極有效率地進行製造。
以上,根據實施形態具體地說明瞭由本發明者完成之發明, 但本實施形態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當然可於不脫離其主旨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形。
例如,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設置於板狀信號傳送介質PS之定位部PS2形成為向板寬方向外側突出之形狀,但亦可形成為向板寬方向凹陷之形狀,又,亦可形成為向板厚方向突出之柱狀形狀、或凹陷之穴形狀。
又,上述實施形態之連接端子部(多極狀電極部)形成為將接地端子配置於信號端子之外側之構成,當然該接地端子亦可相對於信號端子形成為其他配置關係。又,亦可形成為廢除接地端子之僅有信號端子之構成。
進而,上述實施形態之防脫卡止爪11c設置於上部外殼11a,但亦可設置於導電性外殼之其他部位,例如設置於側板。
進而,又,上述實施形態係將本發明應用於水平嵌合型之插頭連接器者,但對於垂直嵌合型之插頭連接器亦同樣地適用。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可廣泛適用於各種電氣機器中使用之各式各樣之電連接器。
11c‧‧‧防脫卡止爪
11d‧‧‧外殼連接部
11h‧‧‧外殼固定部
11m‧‧‧滑動接觸彈性彈簧部
PS1‧‧‧連接端子部(多極狀電極部)
PS2‧‧‧定位部

Claims (8)

  1. 一種插頭連接器,其具有以下特徵,其以如下方式構成:將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終端部分以自導電性外殼突出之方式安裝,且將該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包含終端部分之部位插入至對象連接器;上述導電性外殼成為如下構成,即,由收容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終端部分之一對外殼片構成,且於藉由該等一對外殼片形成之介質收容空間內插入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終端部分;上述一對外殼片經由配置於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插入方向之裏側部分之外殼連結部而可開閉地連結;並且於上述一對外殼片之至少一者設置有防脫卡止爪,該防脫卡止爪於該一對外殼片自打開狀態成為閉合狀態時卡合於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一部分而保持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插頭連接器,其中,以如下構成做為特徵:將上述外殼連結部係作為對插入至上述介質收容空間內之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抵接部而形成,並且藉由作為該抵接部之上述外殼連結部與上述防脫卡止爪而將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一部分定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插頭連接器,其中,其特徵在於:上述防脫卡止爪具有朝上述插入方向壓抵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彈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插頭連接器,其中,其特徵在於:於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終端部分,以形成多極狀電極部之方式設置有與對象連 接器接觸之連接端子,並且於上述導電性外殼之表面,設置有與上述連接端子非接觸地保持該導電性外殼之防短路部,該防短路部係以與插入至上述介質收容空間內之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絕緣部分相對面之方式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插頭連接器,其中,其特徵在於:於上述導電性外殼,設置有於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插入時抵接於該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板寬方向之側端面且彈性撓曲之滑動接觸彈性彈簧構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插頭連接器,其中,以如下構成做為特徵:上述滑動接觸彈性彈簧構件設置於上述一對外殼片之另一者,該滑動接觸彈性彈簧構件配置成如下之位置關係,即,於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未插入至上述介質收容空間內之狀態下使上述一對外殼片彼此閉合時,與另一個外殼片干涉,並且上述滑動接觸彈性彈簧構件藉由插入至上述介質收容空間內之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而移位至不干涉上述另一個外殼片之位置,由此於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插入至上述介質收容空間內之狀態下使上述一對外殼片彼此閉合時,上述滑動接觸彈性彈簧不干涉上述另一個外殼片。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插頭連接器,其中,以如下構成做為特徵:於上述板狀信號傳送介質,設置有以於該板狀信號傳送介質之板寬方向或板厚方向突出或凹陷之方式形成之定位部,且上述防脫卡止爪卡合於該定位部。
  8. 一種插頭連接器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係將多個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之導電性外殼一體地連結而製造。
TW103116215A 2013-06-03 2014-05-07 插頭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TWI5890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17105A JP5704365B2 (ja) 2013-06-03 2013-06-03 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5274A true TW201505274A (zh) 2015-02-01
TWI589063B TWI589063B (zh) 2017-06-21

Family

ID=51985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6215A TWI589063B (zh) 2013-06-03 2014-05-07 插頭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50120B2 (zh)
JP (1) JP5704365B2 (zh)
KR (1) KR101549339B1 (zh)
CN (1) CN104218368B (zh)
TW (1) TWI5890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521799S (zh) * 2014-07-23 2015-04-20
JP6015971B2 (ja) * 2014-10-02 2016-10-2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プラグコネクタ
CN206907995U (zh) * 2017-07-13 2018-01-19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连接器结构
JP2019220339A (ja) * 2018-06-20 2019-12-2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付電気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00425A (ja) * 2000-09-25 2002-04-05 Calsonic Kansei Corp 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2002100426A (ja) * 2000-09-25 2002-04-05 Calsonic Kansei Corp 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ケーブル接続用コネクタ
JP3380539B2 (ja) * 2000-10-13 2003-02-24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2002373739A (ja) * 2001-06-14 2002-12-2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3680767B2 (ja) * 2001-06-14 2005-08-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US6793527B2 (en) * 2001-06-14 2004-09-21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JP3931684B2 (ja) 2002-02-25 2007-06-20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ホン用コネクタ
US6981891B1 (en) * 2004-10-19 2006-01-03 Alex Huang Flexible flat cable connector
JP4090060B2 (ja) 2004-12-20 2008-05-2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01160151Y (zh) * 2008-01-05 2008-12-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JP4915880B2 (ja) * 2009-09-25 2012-04-1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シェル付き電気コネクタ
JP4982770B2 (ja) 2009-12-04 2012-07-2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US8287311B2 (en) * 2010-01-15 2012-10-16 P-Two Industri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JP5019079B2 (ja) * 2010-03-10 2012-09-0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063748B2 (ja) * 2010-06-30 2012-10-3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813349B2 (ja) * 2011-03-29 2015-11-1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接続対象物
TWM429208U (en) * 2011-11-18 2012-05-11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Connector shell
US20130164977A1 (en) * 2011-12-21 2013-06-27 Guang-Li Huang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621999B2 (ja) * 2012-03-09 2014-11-1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357123A1 (en) 2014-12-04
CN104218368B (zh) 2017-01-18
US9350120B2 (en) 2016-05-24
TWI589063B (zh) 2017-06-21
JP2014235905A (ja) 2014-12-15
JP5704365B2 (ja) 2015-04-22
KR101549339B1 (ko) 2015-09-01
CN104218368A (zh) 2014-12-17
KR20140142151A (ko) 2014-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76737B1 (en) Connector
US7651372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shields on mating housings
US831754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23573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60094284A1 (en) Coupler for flat cables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09950752B (zh) 电连接器
JP2017204433A (ja) コネクタ
TWI621309B (zh) 電連接器
CN110661130B (zh) 电连接器
TWI532262B (zh) 插頭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JP4900707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89063B (zh) 插頭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US9755339B2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connector and flat circuit body
JP2017195032A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
JP6770250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7242515A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12099270A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