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1130B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1130B
CN110661130B CN201910562175.4A CN201910562175A CN110661130B CN 110661130 B CN110661130 B CN 110661130B CN 201910562175 A CN201910562175 A CN 201910562175A CN 110661130 B CN110661130 B CN 1106611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contact
shell
electrical connector
signal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621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61130A (zh
Inventor
室昌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 Pex Inc
Original Assignee
Dai Ichi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Ichi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Ichi Se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61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1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61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11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3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two latching ar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4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shield being mounted on a PCB and connecte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4Retain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在多个触头的另一端形成有与基板的信号电极相连接的第1基板连接部。在壳中,上板覆盖基板上的多个触头的整体。侧板在第1基板连接部的排列方向(x轴方向)上的两端挡住上板和基板之间,在该侧板的与基板相对的边缘部形成有与基板的接地电极相连接的第2基板连接部。在从接触部观察时,背板在第1基板连接部的前方挡住上板和基板之间,在该背板的与基板(2)相对的边缘部形成有与基板的接地电极相连接的第3基板连接部。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将接地用的壳形成为覆盖外壳的上表面、下表面及两侧面的电连接器。采用该电连接器,由于能够将外壳内的线缆相对于外壳的上表面、下表面及两侧面中的任一个方向电屏蔽,因此能够提升电磁波干扰的防止效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224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针对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连接器而言,在将线缆和基板连接在一起的端子中,与基板相连接的基板连接部暴露于外部。该基板连接部是传输信号的信号传输线路的一部分。因而,存在噪声从该基板连接部向外部泄漏或者噪声从外部混入于信号线的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噪声从基板连接部向外部泄漏并且防止噪声从外部混入于基板连接部的电连接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包括:
导电性的多个触头,该多个触头分别与连接对象的多个信号传输构件相对应地在一个方向上排列,在该触头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信号传输构件相接触的接触部,在该触头的另一端形成有与基板的信号电极相连接的第1基板连接部;
绝缘性的外壳,其用于保持所述触头;以及
导电性的壳,其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电极相连接并且与所述连接对象的接地构件相接触,
所述壳具有:
上板,其覆盖所述基板上的所述多个触头的整体;
侧板,其在所述第1基板连接部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挡住所述上板和所述基板之间,在该侧板的与所述基板相对的边缘部形成有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电极相连接的第2基板连接部;以及
背板,在从所述接触部观察时,该背板在所述第1基板连接部的前方挡住所述上板和所述基板之间,在该背板的与所述基板相对的边缘部形成有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电极相连接的第3基板连接部。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第3基板连接部沿着所述第1基板连接部的排列方向等间隔地排列有多个。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背板与所述上板相连结,
在所述背板和所述上板的连结部分处,沿着所述第1基板连接部的排列方向等间隔地设有多个贯通孔。
也可以是,在所述外壳设有供所述连接对象插入的插入口,
作为所述壳,其具备:
第1壳,其包含所述上板、所述侧板及所述背板,该第1壳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电极相连接并且在所述插入口内与所述连接对象的接地构件相接触;以及
第2壳,其插入于所述基板和所述多个触头中的除所述第1基板连接部之外的部分之间,该第2壳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电极相连接并且在所述插入口内与所述连接对象的接地构件相接触。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具备一对卡定构件,该一对卡定构件分别设在所述多个触头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并且用于与插入到所述插入口的所述连接对象卡定,
所述第1壳、所述第2壳及所述卡定构件由同一个板状构件形成。
也可以是,所述一对卡定构件分别在所述触头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配置为与所述侧板重叠。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设为利用与基板的接地电极相连接的导电性的壳的构成要素即上板、侧板及背板来包围触头中的与基板的信号电极相连接的第1基板连接部的状态。由此,能够在上板、侧板及背板处使因捕捉到的噪声而产生的电流成分迅速地向接地电极流动,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噪声从第1基板连接部向外部泄漏并且防止噪声从外部混入于第1基板连接部。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连接器的外观的立体图之1。
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连接器的外观的立体图之2。
图2A是表示将信号传输介质插入之前的电连接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B是表示将信号传输介质插入后的状态下的电连接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A是图1A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3B是自图3A除去了壳的状态下的图。
图4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4B是图4A的B-B线剖视图。
图4C是图4A的B-B线剖视立体图之1。
图4D是图4A的B-B线剖视立体图之2。
图5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5B是图5A的C-C线剖视图。
图5C是图5A的D-D线剖视图。
图6A是表示锁定构件与信号传输介质的定位部卡合的情形的第1图。
图6B是表示锁定构件与信号传输介质的定位部卡合的情形的第2图。
图6C是表示锁定构件与信号传输介质的定位部卡合的情形的第3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连接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A、1B、电连接器;2、基板;2a、信号电极;2b、接地电极;3、信号传输介质;3a、信号线;3b、3c、接地传输路径;3d、3e、3f、3g、绝缘部;3h、定位部;10、触头;10a、第1基板连接部;10b、接触部;10c、可动梁;11、外壳;11a、插入口;12A、12B、壳;12a、上壳;12a1、上板;12a2、侧板;12a3、背板;12a4、侧板;12b、下壳;12c、贯通孔;13、锁定构件;13a、卡定爪;13b、操作部;20、第2基板连接部;21、第3基板连接部;22、第4基板连接部;23、第5基板连接部;30、31、壳弹簧部;40、41、42、连结部;45、贯通孔;WB1、信号导电路径;WB2、WB3、接地导电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全部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实施方式1.
首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如图1A和图1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A安装于基板2,另一方面,如图2A和图2B所示供作为连接对象的信号传输介质3插入。
信号传输介质3是挠性扁平线缆(FFC)或者挠性印刷电路板(FPC)等平板状的用于传输信号的介质。电连接器1A用于将基板2和信号传输介质3电连接在一起。具体地讲,电连接器1A将基板2的信号电极2a和信号传输介质3的信号线(信号传输构件)3a电连接在一起(参照图5B),并且将基板2的接地电极2b和信号传输介质3的接地传输路径3b、3c电连接在一起(参照图5C)。
电连接器1A与基板2和信号传输介质3一同形成用于传输信号的信号传输线路。电连接器1A能防止噪声自该信号传输线路向外部泄漏并且能防止噪声自外部混入于信号传输线路。
电连接器1A包括成为信号传输线路的一部分的触头10、作为电连接器1A的壳体的外壳11、以及作为噪声屏蔽构件的壳12A。
触头10由弯折形成的例如金属形成,其是沿y轴方向延伸的细长状的导电性的构件(参照图5B)。触头10配置于被壳12A包围的空间,如图1A、图1B及图3A所示,仅能够在壳12A的微小的间隙处自外部确认触头10。
如图3B所示,在触头10的一端(+y端)设有第1基板连接部10a。利用软钎焊将第1基板连接部10a与基板2的信号电极2a电连接在一起。触头10在第1基板连接部10a处与基板2的信号电极2a相连接,而在设于该触头10的另一端(-y端)的接触部10b处与作为连接对象的信号传输介质3的信号线3a相连接(参照图5B)。
如图3B所示,在基板2上,多个信号电极2a在x轴方向上以相同节距排成一列。此外,在信号传输介质3中,如图2A所示,沿y轴方向延伸的多个信号线3a在x轴方向上以相同节距排成一列。基板2的信号电极2a的排列节距与信号传输介质3的信号线3a的排列节距相同。
在电连接器1A中,为了将多个信号电极2a和多个信号线3a一对一地电连接在一起,如图3B所示,多个触头10分别与多个信号电极2a和多个信号线3a相对应地在一个方向(x轴方向)上以相同节距排列。触头10的排列节距与信号电极2a和信号线3a的排列节距相同。触头10的接触部10b与在信号传输介质3的端部处向外部暴露的信号线3a的端部相接触(参照图5B)。
外壳11是由例如树脂成型的绝缘性的构件。外壳11用于保持触头10。具体地讲,触头10以压入于外壳11或者与外壳11一体成型的状态保持于外壳11。第1基板连接部10a和接触部10b在保持于外壳11的状态下自外壳11向彼此相反的一侧(+y方向和-y方向)突出(参照图5B)。并且,自外壳11突出的包含接触部10b在内的部分成为能够在z轴方向上进行位移的悬臂梁(可动梁10c)。
在外壳11设有供信号传输介质3插入的插入口11a。插入口11a是将触头10的排列方向(x轴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狭缝状的开口。在插入口11a内,触头10的接触部10b呈山形状突出(参照图5B)。
在将信号传输介质3正常地插入插入口11a的内部时,触头10的x位置和信号线3a的x位置一致,在触头10的可动梁10c的弹力的作用下,信号传输介质3的各信号线3a和触头10的接触部10b相接触。
壳12A是由例如金属形成的导电性的构件。如图1A和图1B所示,壳12A是覆盖触头10和外壳11这两者的整体的噪声屏蔽构件。
如图3B所示,壳12A与基板2的接地电极2b相连接,并且与作为信号传输介质3的接地构件的接地传输路径3b相接触(参照图5C)。在壳12A中捕捉到的电磁波(噪声)成为电流成分,并经由接地电极2b或接地传输路径3b等流出。由此,使壳12A作为噪声屏蔽构件发挥功能。
如图4A所示,在壳12A设有作为第1壳的上壳12a和作为第2壳的下壳12b。如后所述,上壳12a和下壳12b借助连结部40而连结在一起,在沿-y方向观察时,壳12A成为以插入口11a为中心的框状的构件。
如图4A所示,上壳12a设在外壳11的插入口11a的+z侧。上壳12a起到作为噪声屏蔽构件的顶板的作用。上壳12a在插入口11a内与信号传输介质3的配置在信号线3a的+z侧的接地传输路径3b相接触(参照图5C)。
另一方面,如图3B所示,在上壳12a中的、与基板2相接触的部分设有第2基板连接部20和第3基板连接部21。第2基板连接部20和第3基板连接部21连接于基板2的接地电极2b。
上壳12a还包括上板12a1、侧板12a2、背板12a3及侧板12a4。
上板12a1覆盖基板2上的多个触头10的整体。如图4A所示,在上板12a1设有壳弹簧部30。壳弹簧部30是在插入口11a内呈山形状突出并且沿信号传输介质3的插入方向延伸的悬臂梁的弹性构件。
如图4A所示,壳弹簧部30设有多个,其在x轴方向上排列。壳弹簧部30的排列间隔基于向触头10传输的信号的频率来决定。具体地讲,壳弹簧部30的排列间隔成为传输的信号的波长的20分之1以下。
在将信号传输介质3插入于插入口11a时,壳弹簧部30抵接于信号传输介质3而发生弹性变形,按压接触于信号传输介质3的接地传输路径3b。
如图3A所示,侧板12a2在第1基板连接部10a的排列方向(x轴方向)上的两端处将上板12a1和基板2之间挡住。在侧板12a2中的、与基板2相对的边缘部形成有第2基板连接部20。利用软钎焊将第2基板连接部20与基板2的接地电极2b电连接在一起。
如图3A所示,背板12a3是通过对上板12a1的+y端进行弯折而形成的。在自触头10的接触部10b观察时,背板12a3在第1基板连接部10a的前方(+y侧)将上板12a1和基板2之间挡住。在背板12a3中的、与基板2相对的边缘部设有第3基板连接部21。利用软钎焊将第3基板连接部21与基板2的接地电极2b电连接在一起。
第3基板连接部21沿着第1基板连接部10a的排列方向(x轴方向)等间隔地排列有多个。第3基板连接部21的排列间隔成为借助触头10传输的信号的5次谐波的半波长以下。由此,能够防止具有信号的5次谐波的波长以上的波长的噪声的泄漏和混入。
如图1A所示,侧板12a4在电连接器1A的x轴方向两端设于未设置侧板12a2的部分。在侧板12a4中的、与基板2相对的边缘部设有第4基板连接部22。利用软钎焊将第4基板连接部22与基板2的接地电极2b电连接在一起。
如图4A所示,下壳12b设于插入口11a的-z侧。具体地讲,下壳12b插入于多个触头10中的除第1基板连接部10a之外的部分和基板2之间(参照图5C)。下壳12b作为信号传输介质3的-z侧的噪声屏蔽构件发挥功能。
在下壳12b中设有壳弹簧部31。壳弹簧部31是在插入口11a内沿信号传输介质3的插入方向延伸的悬臂梁的弹性构件(参照图5C)。
如图4A所示,壳弹簧部31设有多个,其在x轴方向上排列。壳弹簧部31的排列间隔基于借助触头10传输的信号的频率来决定。具体地讲,将壳弹簧部31的排列间隔设定为不能够是传输的信号的波长的20分之1以上的间隙。
壳弹簧部31在插入口11a内呈山形状突出,其在插入口11a内与信号传输介质3的配置在信号线3a的-z侧的接地传输路径3c相接触(参照图5C)。另一方面,在下壳12b设有第5基板连接部23,第5基板连接部23与基板2的接地电极2b相连接。
并且,在电连接器1A中,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设有一对锁定构件(卡定构件)13。锁定构件13分别设于多个触头10的排列方向(x轴方向)上的两端,其用于对插入于插入口11a的信号传输介质3进行卡定。
锁定构件13是在顶端设有卡定爪13a的悬臂梁状的构件。如图2A所示,在信号传输介质3设有作为贯通孔的定位部3h。在将信号传输介质3插入于插入口11a时,如图6A所示,信号传输介质3的边缘部抵接于卡定爪13a,如图6B所示,锁定构件13沿着卡定爪13a的斜面向+z方向被推起。在信号传输介质3插入到插入口11a里侧时,如图6C所示,卡定爪13a进入到信号传输介质3的定位部3h,从而将锁定构件13和信号传输介质3卡合。
在锁定构件13设有操作部13b。在欲将插入到插入口11a的信号传输介质3拔去时,对操作部13b进行操作从而解除卡定爪13a和定位部3h的卡合,之后从插入口11a拔去信号传输介质3。
在壳12A的上板12a1的x轴方向两端设有能够确认锁定构件13的顶端的状态的贯通孔45。能够借助贯通孔45来确认是否将信号传输介质3恰当地插入。
在电连接器1A中,上壳12a、下壳12b及锁定构件13由同一个板状构件形成。如图4B、图4C及图4D所示,在壳12A中,上壳12a和下壳12b借助连结部40而连结在一起。此外,下壳12b和锁定构件13借助连结部41、42而连结在一起。通过利用同一板状构件来构成上壳12a、下壳12b及锁定构件13,从而能够削减部件件数并且降低电连接器1A的制造成本。
另外,在将信号传输介质3插入到插入口11a时锁定构件13会发生弹性变形。但是,将其设计为,在锁定构件13和下壳12b之间利用细长且弯折的连结部41、42将锁定构件13和下壳12b连结在一起,因此由锁定构件13的变形而产生的力不容易传递到下壳12b。
一对锁定构件13分别在触头10的排列方向(x轴方向)上的两端配置为与侧板12a2重叠。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噪声从触头10向外部泄漏并且防止噪声从外部混入于触头10。这一点针对侧板12a4而言也是相同的。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A的运作进行说明。针对电连接器1A而言,在如图1B所示将其安装于基板2、并且如图2B所示将信号传输介质3插入并且将锁定构件13的卡定爪13a卡合于信号传输介质3的定位部3h时,该电连接器1A成为图5B和图5C所示的状态。
在该情况下,如图5B所示,触头10的接触部10b和信号传输介质3的信号线3a相接触。由此,形成了由基板2的信号电极2a、触头10及信号传输介质3的信号线3a构成的信号传输线路。
该信号传输线路在x轴方向上设有多个。此时,既可以利用1条信号传输线路来传输单端信号,也可以利用一对信号传输线路来传输差动信号。此外,在传输差动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一对信号传输线路的两侧的信号传输线路作为接地传输线路。这样的话,能够减少噪声从传输差动信号的一对信号传输线路向传输其他差动信号的一对信号传输线路泄漏的情况,即能够减少串扰。
此外,在该状态下,如图5C所示,壳12A的上壳12a与插入到插入口11a的信号传输介质3的接地传输路径3b相接触。由此,形成由基板2的接地电极2b、壳12A的上壳12a及信号传输介质3的接地传输路径3b构成的接地用的传输线路。
此外,在该状态下,如图5C所示,壳12A的下壳12b与插入到插入口11a的信号传输介质3的接地传输路径3c相接触。由此,形成由基板2的接地电极2b、壳12A的下壳12b及信号传输介质3的接地传输路径3c构成的接地用的传输线路。
图5B所示的信号的传输线路被夹在图5C所示的由上壳12a形成的接地用的传输线路和由下壳12b形成的接地用的传输线路之间。因而,在z轴方向上,将信号传输线路相对于外部屏蔽,能够防止噪声从信号传输线路向外部泄漏并且防止噪声从外部混入于信号传输线路。
此外,在壳12A中,利用背板12a3遮挡触头10的+y侧。此外,在-y侧,上壳12a的壳弹簧部30与信号传输介质3的接地传输路径3b相接触,下壳12b的壳弹簧部31与信号传输介质3的接地传输路径3c相接触。因而,将信号传输线路在y轴方向上相对于外部屏蔽,能够防止噪声从信号传输线路向外部泄漏并且防止噪声从外部混入于信号传输线路。
此外,上壳12a的侧板12a2、侧板12a4及锁定构件13遮挡触头10的x轴方向两侧。因而,将信号传输线路在x轴方向上相对于外部屏蔽,能够防止噪声从信号传输线路向外部泄漏并且防止噪声从外部混入于信号传输线路。
侧板12a2、背板12a3及侧板12a4在与基板2相对的面、即在第2基板连接部20、第3基板连接部21及第4基板连接部22处与基板2的接地电极2b直接连接。由此,能够缩短因噪声而产生的电流流动的路径,从而能够利用侧板12a2、背板12a3及侧板12a4更可靠地屏蔽噪声。由此,电连接器1A能够在基板2和信号传输介质3之间传输噪声成分较少的信号。
第3基板连接部21在x轴方向上以均等的间隔排列。但是,由于该间隔短于信号的5次谐波的半波长,因此第3基板连接部21的间隙实质上不会对传输的信号的SN比产生影响。
如图5B和图5C所示,在基板2中,与信号电极2a电连接的信号导电路径WB1被夹在形成于基板2的表背两面,并与接地电极2b电连接的接地导电路径WB2、WB3之间。此外,在信号传输介质3中,信号线3a被夹在接地传输路径3b和接地传输路径3c之间。采用电连接器1A,能够利用由接地传输路径3b、上壳12a及接地导电路径WB2、WB3构成的接地传输线路和由接地传输路径3c、下壳12b及接地导电路径WB2、WB3构成的接地传输线路来夹着由信号线3a、触头10及信号导电路径WB1构成的信号传输线路。由此,针对由基板2、电连接器1A及信号传输介质3构成的信号传输线路而言,能够防止噪声向外部泄漏并且防止噪声从外部混入。
实施方式2.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B在具备壳12B来替代壳12A这一点上与电连接器1A不同。
在壳12B中,上壳12a的背板12a3与上板12a1连结在一起,在背板12a3和上板12a1的连结部分设有贯通孔12c。贯通孔12c沿着第1基板连接部10a的排列方向(x轴方向)等间隔地设有多个。
通过设置这样的贯通孔12c,从而能够易于将上板12a1的一部分弯折而形成背板12a3。
贯通孔12c的排列间隔为在触头10中传输的信号的5次谐波的半波长以下。由此,能够防止具有传输的信号的5次谐波的波长以上的波长的噪声的泄漏和混入。
像以上详细地说明的那样,根据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设为利用与基板2的接地电极2b相连接的壳12A、12B的构成要素即导电性的上板12a1、侧板12a2及背板12a3来包围触头10中的与基板2的信号电极2a相连接的第1基板连接部10a的状态。由此,能够在上板12a1、侧板12a2及背板12a3处使因捕捉到的噪声而产生的电流成分迅速地向接地电极2b流动,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噪声从第1基板连接部10a向外部泄漏并且防止噪声从外部混入于第1基板连接部10a。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第3基板连接部21沿着第1基板连接部10a的排列方向等间隔地排列有多个。即便是这样,若第3基板连接部21的间隔恰当,则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噪声的泄漏和混入。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针对第3基板连接部21而言,也可以将第3基板连接部21设于背板12a3的与基板2相对的部分的整体。
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背板12a3与上板12a1连结在一起,在背板12a3和上板12a1的连结部分处,贯通孔12c沿着第1基板连接部10a的排列方向等间隔地设有多个。即便是这样,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噪声的泄漏和混入。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壳12A、12B具备上壳12a和下壳12b。由此,能够将作为信号传输线路的一部分的触头10的外周的整体覆盖,从而可靠地防止噪声的泄漏和混入。但是,也可以不具备下壳12b。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第3基板连接部21的排列间隔设为传输的信号的5次谐波的半波长以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第3基板连接部21的排列间隔基于传输的信号的频率来决定即可。例如也可以设定为不能够是传输的信号的波长的20分之1以上的间隙。此外,第3基板连接部21的排列间隔既可以设为信号的波长以下,也可以设为信号的3次谐波的波长以下。这一点针对第2实施方式的贯通孔12c的排列间隔而言也是相同的。
此外,根据上述各实施方式,上壳12a、下壳12b及锁定构件13由同一个板状构件形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既可以是锁定构件13由其他构件形成,也可以是上壳12a和下壳12b由其他构件形成。
此外,根据上述各实施方式,一对锁定构件13分别在触头10的排列方向(x轴方向)上的两端配置为与侧板12a2、12a4重叠。由此,通过使锁定构件13也作为噪声屏蔽构件发挥功能,从而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噪声的泄漏和混入。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不将锁定构件13用作噪声屏蔽构件。
此外,为了确认第1基板连接部10a的软钎焊情况,也可以是,在将电连接器1A、1B安装于基板2时,不将背板12a3自上板12a1弯折。而且,也可以是,在确认了第1基板连接部10a的软钎焊情况之后,将背板12a3自上板12a1弯折,对第3基板连接部21和基板2的接地电极2b进行软钎焊。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将连接对象设为信号传输介质3的电连接器1A、1B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将本发明应用于由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形成的两件型的电连接器。在这样的电连接器中,将一个连接器安装于基板,将另一个连接器连接于信号传输介质,通过将这两个连接器相互嵌合,从而将两者电连接。因而,与基板2相连接的连接器的基板连接部会被该连接器的壳12A、12B完全覆盖。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进行挠性印刷电路板(FPC)、挠性扁平线缆(FFC)的连接的电连接器1A、1B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能够将本发明也应用于连接基板和基板的电连接器、连接同轴线缆和基板的电连接器。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水平插入型的电连接器1A、1B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能够将本发明也应用于垂直插入型的电连接器。
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广义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构成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进行变形。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即,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来表示而不是由实施方式来表示。而且,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和与其等同的发明的意义的范围内所实施的各种各样的变形被视为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将基板和连接对象连接起来的电连接器。

Claims (6)

1.一种电连接器,其中,
该电连接器包括:
导电性的多个触头,该多个触头分别与连接对象的多个信号传输构件相对应地在一个方向上排列,在该触头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信号传输构件相接触的接触部,在该触头的另一端形成有与基板的信号电极相连接的第1基板连接部;
绝缘性的外壳,其用于保持所述触头;以及
导电性的壳,其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电极相连接并且与所述连接对象的接地构件相接触,
所述壳具有:
上板,其覆盖所述基板上的所述多个触头的整体;
侧板,其在所述第1基板连接部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挡住所述上板和所述基板之间,在该侧板的与所述基板相对的边缘部形成有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电极相连接的第2基板连接部;以及
背板,在从所述接触部观察时,该背板在所述第1基板连接部的前方挡住所述上板和所述基板之间,在该背板的与所述基板相对的边缘部形成有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电极相连接的第3基板连接部,
在所述外壳设有供所述连接对象插入的插入口,
作为所述壳,其具备:
第1壳,其包含所述上板、所述侧板及所述背板,该第1壳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电极相连接并且在所述插入口内与所述连接对象的接地构件相接触;以及
第2壳,其插入于所述基板和所述多个触头中的除所述第1基板连接部之外的部分之间,该第2壳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电极相连接并且在所述插入口内与所述连接对象的接地构件相接触,
所述第1壳与所述连接对象的接地构件的接触和所述第2壳与所述连接对象的接地构件的接触是同时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第1壳和所述第2壳中,在所述插入口内,沿着所述连接对象的插入方向延伸的弹性构件且是与所述连接对象的接地构件接触的第1壳弹簧部和第2壳弹簧部沿着所述一个方向排列有多个,
所述第1壳弹簧部和所述第2壳弹簧部的排列间隔成为能防止噪声的泄漏和混入的间隔,该噪声具有在所述触头传输的信号的5次谐波的波长以上的波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
所述背板与所述上板相连结,
在所述背板和所述上板的连结部分处,沿着所述第1基板连接部的排列方向设有多个贯通孔,
所述贯通孔的排列间隔成为能防止噪声的泄漏和混入的间隔,该噪声具有在所述触头传输的信号的5次谐波的波长以上的波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
该电连接器具备一对卡定构件,该一对卡定构件分别设在所述多个触头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并且用于与插入到所述插入口的所述连接对象卡定,
所述第1壳、所述第2壳及所述卡定构件由同一个板状构件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
所述一对卡定构件分别在所述触头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配置为与所述侧板重叠。
6.一种电连接器,其中,
该电连接器包括:
导电性的多个触头,该多个触头分别与连接对象的多个信号传输构件相对应地在一个方向上排列,在该触头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信号传输构件相接触的接触部,在该触头的另一端形成有与基板的信号电极相连接的第1基板连接部;
绝缘性的外壳,其用于保持所述触头;以及
导电性的壳,其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电极相连接并且与所述连接对象的接地构件相接触,
所述壳具有:
上板,其覆盖所述基板上的所述多个触头的整体;
侧板,其在所述第1基板连接部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挡住所述上板和所述基板之间,在该侧板的与所述基板相对的边缘部形成有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电极相连接的第2基板连接部;以及
背板,在从所述接触部观察时,该背板在所述第1基板连接部的前方挡住所述上板和所述基板之间,在该背板的与所述基板相对的边缘部形成有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电极相连接的第3基板连接部,
所述第3基板连接部沿着所述第1基板连接部的排列方向排列有多个,
所述第3基板连接部的排列间隔成为能防止噪声的泄漏和混入的间隔,该噪声具有在所述触头传输的信号的5次谐波的波长以上的波长。
CN201910562175.4A 2018-06-28 2019-06-26 电连接器 Active CN1106611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23301 2018-06-28
JP2018123301A JP6729640B2 (ja) 2018-06-28 2018-06-28 電気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1130A CN110661130A (zh) 2020-01-07
CN110661130B true CN110661130B (zh) 2021-09-17

Family

ID=69028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62175.4A Active CN110661130B (zh) 2018-06-28 2019-06-26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04652B2 (zh)
JP (1) JP6729640B2 (zh)
CN (1) CN1106611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41290B2 (ja) 2019-02-20 2021-03-10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947195B2 (ja) 2019-02-20 2021-10-13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996521B2 (ja) * 2019-02-20 2022-01-17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2020187844A (ja) * 2019-05-10 2020-11-19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ホスト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リセプタクルアセンブリー
TWI705623B (zh) * 2019-07-03 2020-09-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
KR20210146058A (ko) * 2020-05-26 2021-12-03 주식회사 케이엠더블유 Rf 커넥터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22470A (ja) * 2004-05-07 2005-11-17 Iriso Denshi Kogyo Kk コネクタ
CN104167642A (zh) * 2013-05-17 2014-11-26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104685724A (zh) * 2012-08-03 2015-06-03 Fci连接器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带屏蔽体的柔性电路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26102B2 (ja) 1995-08-11 2001-01-2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Pcカード用ソケット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を有するpcカード
CN1301060A (zh) 1999-12-23 2001-06-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装置与电路板的连接方法及构造
TW531942B (en) 2001-03-15 2003-05-11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Connector
JP4065966B2 (ja) * 2003-06-06 2008-03-26 大宏電機株式会社 薄型コネクタ
CN2718838Y (zh) * 2004-04-09 2005-08-1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JP4526040B2 (ja) 2007-08-03 2010-08-1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CN201303082Y (zh) 2008-09-26 2009-09-02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JP5165630B2 (ja) * 2009-04-09 2013-03-21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1086428A (ja) * 2009-10-14 2011-04-28 I-Pex Co Ltd コネクタ装置
JP4982770B2 (ja) * 2009-12-04 2012-07-2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480652B2 (ja) 2010-02-03 2014-04-2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182384B2 (ja) * 2010-02-05 2013-04-1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2009357A (ja) * 2010-06-25 2012-01-12 Jst Mfg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JP5182334B2 (ja) * 2010-08-02 2013-04-1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110334B2 (ja) * 2010-10-05 2012-12-2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093340B2 (ja) * 2010-12-27 2012-12-1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2012169243A (ja) * 2011-01-28 2012-09-06 Tyco Electronics Japan Kk フレキシブル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JP5704319B2 (ja) * 2011-02-14 2015-04-2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207004B2 (ja) * 2011-02-22 2013-06-1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920568B2 (ja) * 2011-06-22 2016-05-1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TWM429189U (en) * 2011-10-14 2012-05-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746953B2 (ja) * 2011-11-01 2015-07-0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949081B2 (ja) * 2012-04-17 2016-07-0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601347B2 (ja) * 2012-05-16 2014-10-0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US8851918B2 (en) * 2012-08-27 2014-10-07 Dai-Ichi Seiko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utomatic lock member
JP5790681B2 (ja) * 2013-03-13 2015-10-0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KR101499128B1 (ko) * 2014-01-23 2015-03-05 몰렉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쉴드 타입 커넥터
CN204243363U (zh) * 2014-02-21 2015-04-0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6281698B2 (ja) 2014-05-22 2018-02-2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TWM494402U (zh) * 2014-09-23 2015-01-21 Bellwether Electronic Corp 電連接器插座
JP6131926B2 (ja) * 2014-10-03 2017-05-24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442964B2 (ja) * 2014-10-03 2018-12-2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N204361372U (zh) * 2014-11-14 2015-05-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6052268B2 (ja) * 2014-11-28 2016-12-2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CN204809558U (zh) * 2015-05-29 2015-11-2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8292813B (zh) * 2015-08-31 2021-05-25 安费诺富加宜(亚洲)私人有限公司 电路板连接器
JP6299733B2 (ja) * 2015-11-18 2018-03-2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N205509067U (zh) * 2016-01-04 2016-08-24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US10305209B2 (en) * 2016-02-26 2019-05-28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CN108206431B (zh) * 2016-12-19 2020-02-2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6524421U (zh) * 2016-12-22 2017-09-26 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6461133U (zh) * 2016-12-30 2017-09-01 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8281813B (zh) * 2017-01-06 2024-02-2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2018156889A (ja) * 2017-03-21 2018-10-04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CN206907995U (zh) * 2017-07-13 2018-01-19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连接器结构
JP6807028B2 (ja) * 2017-12-20 2021-01-06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22470A (ja) * 2004-05-07 2005-11-17 Iriso Denshi Kogyo Kk コネクタ
CN104685724A (zh) * 2012-08-03 2015-06-03 Fci连接器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带屏蔽体的柔性电路连接器
CN104167642A (zh) * 2013-05-17 2014-11-26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804652B2 (en) 2020-10-13
CN110661130A (zh) 2020-01-07
JP6729640B2 (ja) 2020-07-22
JP2020004613A (ja) 2020-01-09
US20200006899A1 (en) 2020-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61130B (zh) 电连接器
JP5080336B2 (ja) 基板実装用コネクタ
JP5152221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US8251746B2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651372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shields on mating housings
US1024330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EP3171458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CN109950752B (zh) 电连接器
KR101026650B1 (ko) 전기 커넥터
CN111525346B (zh)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装置
US1074197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415335B (zh) 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體
JP2021096960A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TW201505275A (zh) 插頭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KR20080088336A (ko) 커넥터 및 이 커넥터를 구비하는 휴대 단말
TWI589063B (zh) 插頭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EP3493335B1 (en) Apparatus with a circuit board and a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JP7176659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7199527A (ja) 相互係合コネクタ装置
JP2017168407A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
CN114447644A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以及带有电路基板的电连接器
CN117546374A (zh) 基板用连接器及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