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06917A - 感壓黏著片、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積層體及光學構件積層體 - Google Patents

感壓黏著片、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積層體及光學構件積層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06917A
TW201406917A TW102125977A TW102125977A TW201406917A TW 201406917 A TW201406917 A TW 201406917A TW 102125977 A TW102125977 A TW 102125977A TW 102125977 A TW102125977 A TW 102125977A TW 201406917 A TW201406917 A TW 20140691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tive adhesive
pressure
weight
adhesive layer
adhesive she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59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藤正明
副田義和
和田博
Original Assignee
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06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691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4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 C09J7/401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ease coating composi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18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26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bond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such as wafers, chips or semicondu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1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 C09J2301/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 C09J2301/124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present on both sides of the carrier, e.g.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 C09J2301/124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present on both sides of the carrier, e.g.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the opposite adhesive layers being differ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0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the adhesive being pressure-sensitive, i.e. tacky at temperatures inferior to 30°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parameters being the characterizing fe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21/00Presence of unspecified rubb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33/00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53/00Presence of block copolym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6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the element or component having a specified physical dimension
    • Y10T428/266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the element or component having a specified physical dimension of base or substra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感壓黏著片,其包含厚度大於0 μm且小於2.0 μm之塑膠基板及在該塑膠基板至少一側上之感壓黏著層。該感壓黏著層以相對於該感壓黏著層之總量計含有50 wt%或更大之量的丙烯酸聚合物或基於橡膠之聚合物。該丙烯酸聚合物係由單體混合物形成,該單體混合物以相對於單體組份之總量計含有50.0 wt%至99.8 wt%之量的特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單體及以相對於單體組份之總量計含有0.01 wt%至20 wt%之量的含有極性基團之單體。

Description

感壓黏著片、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積層體及光學構件積層體
本發明係關於感壓黏著片、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積層體及光學構件積層體。精確而言,本發明係關於薄且滿足可處理性(尤其衝壓可處理性)及不規則可追蹤性(irregularity-followability)二者之感壓黏著片、具有感壓黏著片之電子裝置構件積層體及具有感壓黏著片之光學構件積層體。本發明進一步係關於即使較薄但仍滿足可處理性(尤其衝壓可處理性)及不規則可追蹤性二者且隔離件可釋放性極佳之感壓黏著片、具有感壓黏著片之電子裝置構件積層體及具有感壓黏著片之光學構件積層體。
最近,諸如可攜式電話、數位相機、智慧型電話、PDA(個人數位助理)及其他等可攜式裝置之尺寸正在日益縮小。因此,欲安裝在該等上之各種電子部件之尺寸亦正在變小且變薄。例如,構成為典型可攜式裝置之可攜式電話及智慧型電話之主要構件往往層積。通常,可攜式電話或智慧型電話之顯示區主要包含LCD模組及背光單元,且為表現光發射、反射、光截獲、光引導或諸如此類之功能,層積不同類型之片狀構件。因此,已設計出用於組裝(黏合)該等構件之感壓黏著帶或片(在下文此可簡稱為「感壓黏著帶」或「感壓黏著片」)。例 如,業內存在已知薄且具有一定強度之雙側感壓黏著帶或片(參見專利文件1)。
專利文件1:JP-A 2005-105212
最近,由於可攜式裝置變薄且尺寸變小以及可攜式裝置上欲安裝之電子構件變薄,故一直期望其他超薄感壓黏著片作為感壓黏著片來組裝(黏合)構件。
然而,當感壓黏著片變薄時,感壓黏著片之問題通常在於其可處理性(尤其衝壓可處理性)將降低且其不規則可追蹤性亦將降低。
此外,該等變薄之感壓黏著片之其他問題將在於,在使用之前當將隔離件(釋放襯裡)自感壓黏著片之感壓黏著表面(由感壓黏著層提供)剝離時,往往出現諸如以下等問題:錯誤隔離現象(隔離件並不在最初應將隔離件釋放於雙側感壓黏著片中之預定界面處剝離,而在通常應使感壓黏著層與感壓黏著表面保持黏著(黏附)之界面處剝離之現象)、感壓黏著層移動至隔離件(感壓黏著劑之剝離)、感壓黏著層重疊、感壓黏著層之無意移動、感壓黏著層因該移動而起皺或扭曲、感壓黏著片之損害等。
因此,本發明目標係提供即使較薄但仍滿足可處理性及不規則可追蹤性之感壓黏著片。
此外,本發明另一目標係提供即使較薄但仍滿足可處理性及不規則可追蹤性且隔離件可釋放性極佳之感壓黏著片。
作為刻苦研究之結果,本發明者已發現,即使感壓黏著片較薄,但包含基板及感壓黏著層之感壓黏著片仍滿足可處理性及可處置性(處置性質)二者,且已進一步發現當使基板之厚度小於具體厚度時,感壓黏著片則可滿足不規則可追蹤性。
此外,本發明者已發現,即使感壓黏著片較薄,但具有位於基 板兩側上之丙烯酸感壓黏著層之雙側感壓黏著片仍滿足可處理性及可處置性(處置性質)二者,且當使基板之厚度小於具體厚度時,感壓黏著片則可滿足不規則可追蹤性,且此外,當將重剝離側(相對於感壓黏著層)上之隔離件剝離力與輕剝離側(相對於感壓黏著層)上之隔離件剝離力間之差控制在具體量或更高時,感壓黏著片則可容易實現良好隔離件可釋放性。
因此,本發明者已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提供以下感壓黏著片、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積層體及光學構件積層體。
<1>一種感壓黏著片,其包括厚度大於0μm且小於2.0μm之塑膠基板及位於塑膠基板之至少一側上之感壓黏著層,其中:感壓黏著層含有相對於感壓黏著層之總量(100wt%)50wt%或更大之量的丙烯酸聚合物或基於橡膠之聚合物,且丙烯酸聚合物係由單體混合物形成,該單體混合物含有相對於單體組份之總量(100wt%)50.0wt%至99.8wt%之量的以下(m1)及相對於單體組份之總量(100wt%)0.01wt%至20wt%之量的以下(m2):(m1):具有1至10個碳原子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單體,其係由下式(1)表示:CH2=C(R1)COOR2 (1)
其中R1表示氫原子或甲基,且R2表示具有1至10個碳原子之烷基;(m2):含有極性基團之單體。
<2>根據<1>之感壓黏著片,其中:感壓黏著層含有丙烯酸聚合物,且單體混合物含有具有1至5個碳原子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單體及具有6至10個碳原子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單體作為(m1)。
<3>根據<1>或<2>之感壓黏著片,其中(m2)係至少一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單體:在其骨架中具有氮原子的基於乙烯基之單體、在其骨架中具有羧基的基於乙烯基之單體及在其骨架中具有羥基的基於乙烯基之單體。
<4>根據<3>之感壓黏著片,其中在其骨架中具有羥基的基於乙烯基之單體係(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
<5>根據<1>至<4>中任一項之感壓黏著片,其中感壓黏著層含有相對於100重量份數之丙烯酸聚合物或基於橡膠之聚合物0.001重量份數至10重量份數之量的交聯劑。
<6>根據<1>至<5>中任一項之感壓黏著片,其中感壓黏著層含有相對於100重量份數之丙烯酸聚合物或基於橡膠之聚合物5重量份數至60重量份數之量的增黏樹脂。
<7>根據<1>至<6>中任一項之感壓黏著片,其具有位於塑膠基板之兩側上之感壓黏著層。
<8>一種感壓黏著片,其包括厚度大於0μm且小於2.0μm之塑膠基板、位於塑膠基板之一側上之丙烯酸感壓黏著層A及位於塑膠基板之另一側上之丙烯酸感壓黏著層B,其中:提供隔離件A以與丙烯酸感壓黏著層A接觸,且提供隔離件B以與丙烯酸感壓黏著層B接觸,隔離件A具有由基於聚矽氧之釋放劑形成之釋放層,隔離件B具有由基於聚矽氧之釋放劑形成之釋放層,且隔離件B相對於丙烯酸感壓黏著層B之剝離力與隔離件A相對於丙烯酸感壓黏著層A之剝離力間之差為0.01N/50mm或更大且0.50N/50mm或更小。
<9>根據<1>至<8>中任一項之感壓黏著片,其係用於電器或電子裝置。
<10>根據<1>至<8>中任一項之感壓黏著片,其係用於光學構件。
<11>一種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積層體,其具有根據<1>至<8>中任一項之感壓黏著片與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之積層體組態。
<12>一種光學構件積層體,其具有根據<1>至<8>中任一項之感壓黏著片與光學構件之積層體組態。
由於本發明感壓黏著片具有上述組態,故即使感壓黏著片較薄,但感壓黏著片仍滿足可處理性及不規則可追蹤性。
此外,即使本發明感壓黏著片較薄,但感壓黏著片仍滿足可處理性及不規則可追蹤性且隔離件可釋放性極佳。
本發明感壓黏著片包含厚度大於0μm且小於2.0μm之塑膠基板及位於塑膠基板之至少一側上之感壓黏著層。在此描述中,「厚度大於0μm且小於2.0μm之塑膠基板」可稱為「本發明中之基板」。
本發明感壓黏著片可係具有位於本發明基板之一側上之感壓黏著層之感壓黏著片(單側感壓黏著片),或可係具有位於本發明基板兩側上之感壓黏著層之感壓黏著片(雙側感壓黏著片)。最重要地,自使用本發明感壓黏著片來使兩構件彼此層積或將其用於固定或暫時固定構件之角度來看,本發明感壓黏著片較佳為雙側感壓黏著片。
在本發明感壓黏著片中,感壓黏著表面(感壓黏著層之表面)可經本發明中之隔離件(釋放襯裡)或基板保護直至其使用為止。例如,在本發明感壓黏著片為單側感壓黏著片之情形下,其感壓黏著表面可經隔離件保護,或可經由纏繞經其基板之背表面(與上面提供感壓黏著層之基板之側相對之表面)保護。另一方面,在本發明感壓黏著片為 雙側感壓黏著片之情形下,其一感壓黏著表面可經隔離件保護且其另一感壓黏著表面可經另一隔離件保護;或藉由纏繞,一感壓黏著表面可經隔離件之一表面及另一感壓黏著表面保護或可經隔離件之另一表面保護。換言之,在本發明感壓黏著片為雙側感壓黏著片之情形下,其可係兩個感壓黏著表面係經兩個隔離件保護之雙隔離件型,或可係兩個感壓黏著表面係經一個隔離件保護之單隔離件型。
在本發明感壓黏著片為雙側感壓黏著片且其感壓黏著表面係經隔離件保護之情形下,該實施例之實例包含感壓黏著片,該感壓黏著片包含本發明中之基板、位於本發明基板之一側上之丙烯酸感壓黏著層A及位於本發明基板之另一側上之丙烯酸感壓黏著層B,其中:提供隔離件A以與丙烯酸感壓黏著層A接觸且提供隔離件B以與丙烯酸感壓黏著層B接觸;隔離件A具有由基於聚矽氧之釋放劑形成之釋放層;隔離件B具有由基於聚矽氧之釋放劑形成之釋放層;且隔離件B相對於丙烯酸感壓黏著層B之剝離力與隔離件A相對於丙烯酸感壓黏著層A之剝離力間之差為0.01N/50mm或更大。此感壓黏著片為雙隔離件型雙側感壓黏著片,其中由丙烯酸感壓黏著層A提供之感壓黏著表面係經隔離件A保護且由丙烯酸感壓黏著層B提供之感壓黏著表面係經隔離件B保護。
較佳地,本發明感壓黏著片包含至少一個感壓黏著層,該至少一個感壓黏著層含有相對於感壓黏著層之總量(100wt%)50wt%或更大之量的丙烯酸聚合物或基於橡膠之聚合物,其中丙烯酸聚合物係由單體混合物形成,該單體混合物含有相對於單體組份之總量(100wt%)50.0wt%至99.8wt%之量的以下(m1)及相對於單體組份之總量(100wt%)0.01wt%至20wt%之量的以下(m2)。單體混合物意指由單體組份組成之混合物。
(m1):具有1至10個碳原子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單體, 其係由下式(1)表示:CH2=C(R1)COOR2 (1)
(在式(1)中,R1表示氫原子或甲基,R2表示具有1至10個碳原子之烷基),(m2):含有極性基團之單體。
「(甲基)丙烯基」意指丙烯基及/或甲基丙烯基,且意指丙烯基及甲基丙烯基中之一或兩者。
「感壓黏著片」包含「感壓黏著帶」之含義。換言之,本發明感壓黏著片亦可係具有帶形狀之感壓黏著帶。
[本發明中之基板]
本發明中之基板為厚度大於0μm且小於2.0μm之塑膠基板(樹脂基板或聚合物基板)。本發明中之基板為由至少一層組成之基板,且可具有兩層或更多層之積層體結構。當本發明感壓黏著片係用於(層積至)黏著體時,本發明中之基板係與感壓黏著層一起層積至黏著體之部分。
未具體定義,構成本發明中之基板之材料的實例包含:聚酯,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萘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及聚對萘二甲酸丁二酯;聚烯烴,例如聚乙烯、聚丙烯及乙烯-丙烯共聚物;聚乙烯醇;聚偏氯乙烯;聚氯乙烯;氯乙烯-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聚乙酸乙烯基酯;聚醯胺;聚醯亞胺;纖維素;基於氟之樹脂;聚醚;聚醚醯胺;聚醚醚酮;聚苯硫;聚苯乙烯系樹脂,例如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醚碸等。最重要地,自其強度、可處理性(可處置性)、成本、尺寸穩定性與可錨定性間之良好平衡的角度來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較佳。該材料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
並未具體定義本發明中之基板之厚度,只要其大於0μm且小於 2.0μm即可。自即使本發明感壓黏著片較薄但其仍可確保可處理性(尤其衝壓可處理性)及可處置性亦及不規則可追蹤性之角度及自可確保耐熱性之角度來看,本發明中之基板之厚度係小於2.0μm,且較佳1.5μm或更小,更佳1.0μm或更小,甚至更佳0.8μm或更小,仍更佳0.5μm或更小。關於其下限,本發明中之基板之厚度可大於0μm,較佳0.01μm或更大,更佳0.1μm或更大,甚至更佳0.5μm或更大。
經由拉長處理(單軸拉長或雙軸拉長)或諸如此類,可控制本發明中之基板之變形性能。若需要,可出於增加基板與感壓黏著層間之黏著度之目的,使本發明中之基板之表面經歷一些習用表面處理,例如根據化學或物理方法之氧化處理,例如鉻酸鹽處理、臭氧暴露處理、火焰暴露處理、高電壓電擊處理、電離輻射處理或諸如此類。此外,在感壓黏著表面可經本發明中之基板之背表面保護之情形下,背表面可經歷釋放處理。
[感壓黏著層]
本發明感壓黏著片包含感壓黏著層。未具體定義,感壓黏著層較佳係丙烯酸感壓黏著層或基於橡膠之感壓黏著層。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含有丙烯酸聚合物作為其中之基礎聚合物,該丙烯酸聚合物之量為相對於感壓黏著層之總量(100wt%)50wt%或更大。基於橡膠之感壓黏著層含有基於橡膠之聚合物作為其中之基礎聚合物,該基於橡膠之聚合物之量為相對於感壓黏著層之總量(100wt%)50wt%或更大。
感壓黏著層係由感壓黏著組合物形成。感壓黏著組合物意指形成感壓黏著層之組合物。在此描述中,形成丙烯酸感壓黏著層之感壓黏著組合物可稱為「丙烯酸感壓黏著組合物」,且形成基於橡膠之感壓黏著層之感壓黏著組合物可稱為「基於橡膠之感壓黏著組合物」。
感壓黏著組合物可具有任何形式,且其實例包含乳液型組合物、溶劑型(溶液型)組合物、活性能量射線可固化組合物、熱熔融 (thermal melting或hot-melt)組合物等。最重要地,自其產率角度來看,組合物較佳為溶劑型。
作為溶劑型感壓黏著組合物,其較佳實例包含含有基礎聚合物(基於橡膠之聚合物或丙烯酸聚合物)作為其中之重要組份之感壓黏著組合物。作為活性能量射線可固化感壓黏著組合物,其較佳實例包含含有構成基礎聚合物(基於橡膠之聚合物或丙烯酸聚合物)之單體組份之混合物(單體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產物作為其中之重要組份之感壓黏著組合物。「部分聚合產物」意指含於單體混合物中之單體組份中之一或多種組份已經部分聚合之組合物。「單體混合物」包含僅含有一種類型之單體組份之情形。
(基於橡膠之感壓黏著層)
如上文所闡述,本發明感壓黏著片具有基於橡膠之感壓黏著層。基於橡膠之感壓黏著層含有基於橡膠之聚合物作為其中之基礎聚合物。並未具體定義基於橡膠之感壓黏著層中之基於橡膠之聚合物的比例,只要其為50wt%或更大即可,但自黏著度可靠性之角度來看,該比例較佳為60wt%或更大,更佳為70wt%或更大。
基於橡膠之聚合物之實例包含天然橡膠、聚丁二烯、聚異戊二烯、聚異丁烯、丁基橡膠、氯丁二烯橡膠、聚矽氧橡膠、丙烯腈-丁二烯橡膠、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等。基於橡膠之聚合物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
作為基於橡膠之聚合物,其較佳實例包含基於苯乙烯之嵌段共聚物。基於苯乙烯之嵌段共聚物意指具有至少一個苯乙烯嵌段之聚合物。苯乙烯嵌段指示包含苯乙烯作為其中之主要單體之區段。基本上僅由苯乙烯組成之區段為本文所提及之苯乙烯嵌段之典型實例。
作為基於苯乙烯之嵌段共聚物,其實例包含苯乙烯-異戊二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等。苯乙烯-異戊二烯嵌段共聚 物意欲指示具有至少一個苯乙烯嵌段及至少一個異戊二烯嵌段(包含異戊二烯作為其中之主要單體之區段)之聚合物。作為苯乙烯-異戊二烯嵌段共聚物,其實例包含具有位於異戊二烯嵌段(軟區段)兩端上之苯乙烯嵌段(硬區段)之三嵌段結構化共聚物(三嵌段形式,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嵌段共聚物));包含一個異戊二烯嵌段及一個苯乙烯嵌段之二嵌段結構化共聚物(二嵌段形式,例如苯乙烯-異戊二烯橡膠等)等。作為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其實例包含具有至少一個苯乙烯嵌段及至少一個丁二烯嵌段(包含丁二烯作為其中之主要單體之區段)之聚合物(例如苯乙烯-丁二烯橡膠等)等。作為基於苯乙烯之嵌段共聚物,其實例亦包含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嵌段共聚物)等。
此外,作為基於橡膠之聚合物,其較佳實例包含經單乙烯基取代之芳族化合物與結合的二烯化合物之嵌段共聚物。「經單乙烯基取代之芳族化合物與結合的二烯化合物之嵌段共聚物」意欲指示具有至少一個包含經單乙烯基取代之芳族化合物作為其中之主要單體(此意指共聚組份佔大於50wt%)之區段(在下文中此區段可稱為「區段A」)及至少一個包含結合的二烯化合物作為其中之主要單體之區段(在下文中此可稱為「區段B」)的聚合物。通常,區段A之玻璃轉換溫度高於區段B之玻璃轉換溫度。作為「經單乙烯基取代之芳族化合物與結合的二烯化合物之嵌段共聚物」之典型結構,其實例包含具有位於區段B(軟區段)之兩端上之區段A(硬區段)之三嵌段結構化共聚物(A-B-A結構化三嵌段形式)、包含一個區段A及一個區段B之二嵌段結構化共聚物(A-B結構化二嵌段形式)等。
經單乙烯基取代之芳族化合物指示含有乙烯基之官能基鍵結至芳族環之化合物。作為芳族環,其實例包含苯環。苯環可經並不具有 乙烯基之官能基(例如烷基等)取代。經單乙烯基取代之芳族化合物之實例包含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乙烯基二甲苯等。結合的二烯化合物之具體實例包含1,3-丁二烯、異戊二烯等。
最重要地,作為基於橡膠之聚合物,自獲得對排斥力之抗性並獲得滯留力之角度來看,其較佳實例包含上述基於苯乙烯之嵌段共聚物或上述經單乙烯基取代之芳族化合物與結合的二烯化合物之嵌段共聚物。
在基於苯乙烯之嵌段共聚物或經單乙烯基取代之芳族化合物與結合的二烯化合物之嵌段共聚物中,並未具體定義苯乙烯含量,但自獲得對排斥力之抗性並獲得滯留力之角度來看,較佳為10wt%至35wt%,更佳為15wt%至24wt%,甚至更佳為16wt%至23wt%。
苯乙烯含量意指苯乙烯組份對基於苯乙烯之嵌段共聚物或「經單乙烯基取代之芳族化合物與結合的二烯化合物之嵌段共聚物」之總質量(總重量)的質量比(重量比)。苯乙烯含量可經由NMR(核磁共振光譜法)來量測。
基於苯乙烯之嵌段共聚物及「經單乙烯基取代之芳族化合物與結合的二烯化合物之嵌段共聚物」可係呈以下形式中之任何形式:二嵌段形式、三嵌段形式、徑向形式或該等之混合物等。然而,自獲得對排斥力之抗性並獲得滯留力之角度來看,共聚物較佳含有二嵌段形式。在基於苯乙烯之嵌段共聚物及「經單乙烯基取代之芳族化合物與結合的二烯化合物之嵌段共聚物」中,並未具體定義二嵌段形式之比例,但較佳為30wt%至80wt%,更佳為40wt%至80wt%,甚至更佳為50wt%至80wt%,仍更佳為50wt%至70wt%。
二嵌段形式之比例意指二嵌段形式對基於苯乙烯之嵌段共聚物或「經單乙烯基取代之芳族化合物與結合的二烯化合物之嵌段共聚物」之總質量(總重量)的質量比(重量比)。可藉由比較高效液相層析 中之峰面積來確定二嵌段形式之比例。例如,將欲分析之共聚物之總量溶解於四氫呋喃(THF)中,將液相層析管柱(GS5000H及G4000H,由Tosoh公司製造)串聯連接,每一者為兩級且總共為四級,使用THF作為流動相,且然後在40℃之溫度及在1ml/min之流速下經由高效液相層析來分析樣品。根據所得圖式,獲得對應於二嵌段形式之峰之面積及所有峰之面積,且計算二嵌段形式之峰面積對所有峰面積之百分比。
(丙烯酸感壓黏著層)
如上文所闡述,本發明感壓黏著片較佳具有丙烯酸感壓黏著層作為其中之感壓黏著層。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含有丙烯酸聚合物作為其中之基礎聚合物。未具體定義,自黏著度可靠性之角度來看,丙烯酸感壓黏著層中之丙烯酸聚合物之比例為50wt%或更大,且較佳為60wt%或更大,且更佳為70wt%或更大。
並未具體定義丙烯酸聚合物,且例如,丙烯酸聚合物可係可用於丙烯酸感壓黏著劑之任何丙烯酸聚合物。其較佳實例包含由單體混合物形成之丙烯酸聚合物,該單體混合物含有相對於單體組份之總量(100wt%)50.0wt%至99.8wt%之量之(m1)且含有相對於單體組份之總量(100wt%)0.01wt%至20wt%之量之(m2)。在此描述中,「由含有相對於單體組份之總量(100wt%)50.0wt%至99.8wt%之量之(m1)且含有相對於單體組份之總量(100wt%)0.01wt%至20wt%之量之(m2)之單體混合物形成之丙烯酸聚合物」可稱為「丙烯酸聚合物A」。
丙烯酸聚合物A含有構成聚合物之至少(m1)及(m2)作為單體組份。
(m1)為具有1至10個碳原子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單體。具有1至10個碳原子之烷基較佳係直鏈或具支鏈烷基。(m1)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
作為(m1),較佳實例包含(甲基)丙烯酸甲基酯、(甲基)丙烯酸乙基酯、(甲基)丙烯酸丙基酯、(甲基)丙烯酸異丙基酯、(甲基)丙烯酸正丁基酯、(甲基)丙烯酸異丁基酯、(甲基)丙烯酸第二丁基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基酯、(甲基)丙烯酸戊基酯、(甲基)丙烯酸異戊基酯、(甲基)丙烯酸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庚基酯、(甲基)丙烯酸辛基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異辛基酯、(甲基)丙烯酸壬基酯、(甲基)丙烯酸異壬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等。
自獲得耐久性及黏著度可靠性之角度來看,形成丙烯酸聚合物A之單體混合物中之(m1)對單體組份之總量(100wt%)的比例為50.0wt%至99.8wt%,較佳為60.0wt%至99.8wt%,更佳為70.0wt%至99.8wt%,甚至更佳為80.0wt%至99.8wt%,仍更佳為90.0wt%至99.8wt%。換言之,構成丙烯酸聚合物之(m1)對單體組份之總量(100wt%)的比例為50.0wt%至99.8wt%,較佳為60.0wt%至99.8wt%,更佳為70.0wt%至99.8wt%,甚至更佳為80.0wt%至99.9wt%,仍更佳為90.0wt%至99.8wt%。
最重要地,自即使丙烯酸感壓黏著層較薄但其仍可足以確保黏性及黏著度可靠性之角度來看,(m1)較佳係具有1至5個碳原子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具有6至10個碳原子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換言之,(m1)較佳係具有1至5個碳原子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與具有6至10個碳原子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組合。
具體而言,期望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含有上述丙烯酸聚合物A且形成丙烯酸聚合物A之單體混合物含有具有1至5個碳原子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具有6至10個碳原子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為(m1)。
特定而言,(m1)較佳為丙烯酸正丁基酯及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換言之,形成丙烯酸聚合物之單體混合物較佳含有丙烯酸正丁基酯及 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二者作為(m1)。
在(m1)係具有1至5個碳原子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具有6至10個碳原子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情形下,如上文所闡述,具有1至5個碳原子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與具有6至10個碳原子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比例以前者/後者(以重量計)表示較佳為90/10至10/90,更佳為80/20至20/80。
形成丙烯酸聚合物A之單體混合物含有至少(m2)。換言之,丙烯酸聚合物A含有能夠與(m1)共聚之至少(m2)作為構成丙烯酸聚合物A之單體組份。(m2)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
(m2)係含有極性基團之單體,即在其骨架中(即在單體結構中)具有極性基團及碳-碳雙鍵(烯系不飽和鍵)之單體。(m2)係含有極性基團之基於乙烯基之單體。丙烯酸聚合物A含有(m2)作為構成丙烯酸聚合物A之單體組份,且因此可容易地確保適宜凝聚力。因此,即使丙烯酸感壓黏著層較薄,其仍可容易地確保黏著度可靠性、可處理性及階梯吸收性。
並未具體定義(m2),且其較佳實例包含在其骨架中具有氮原子的基於乙烯基之單體、在骨架中具有羧基的基於乙烯基之單體及在骨架中具有羥基的基於乙烯基之單體。在此描述中,「在骨架中具有氮原子的基於乙烯基之單體」可稱為「含有氮原子之單體」;「在骨架中具有羧基的基於乙烯基之單體」可稱為「含有羧基之單體」;且「在骨架中具有羥基的基於乙烯基之單體」可稱為「含有羥基之單體」。然而,含有羥基之單體並不包含含有氮原子之單體。換言之,在此描述中,在其骨架中具有羥基及氮原子之單體應處於含有氮原子之單體之分類中。
具體而言,期望(m2)係至少一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單體:含有氮原子之單體、含有羧基之單體及含有羥基之單體。
作為含有氮原子之基團,其較佳實例包含N-乙烯基環狀醯胺、(甲基)丙烯醯胺等。含有氮原子之單體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
作為N-乙烯基環狀醯胺,其實例包含由下式(2)表示之N-乙烯基環狀醯胺。
(在式(2)中,R3表示二價有機基團)
在式(2)中,R3係二價有機基團、較佳係二價飽和烴基或二價不飽和烴基,且更佳係二價飽和烴基(例如具有3至5個碳原子之伸烷基及諸如此類)。
由式(2)表示之N-乙烯基環狀醯胺的實例包含N-乙烯基-2-吡咯啶酮、N-乙烯基-2-六氫吡啶酮、N-乙烯基-3-嗎啉酮、N-乙烯基-2-己內醯胺、N-乙烯基-1,3-噁-2-酮、N-乙烯基-3,5-嗎啉二酮及諸如此類。
(甲基)丙烯醯胺之實例包含(甲基)丙烯醯胺、N-烷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烷基(甲基)丙烯醯胺及諸如此類。N-烷基(甲基)丙烯醯胺之實例包含N-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異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正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辛基丙烯醯胺及諸如此類。N-烷基(甲基)丙烯醯胺之實例包含具有胺基之(甲基)丙烯醯胺,例如二甲基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二乙基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及二甲基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烷基(甲基)丙烯醯胺之實例包含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異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正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第三丁基)(甲基)丙烯醯胺及諸如此類。
(甲基)丙烯醯胺之實例亦包含各種N-羥基烷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基烷基(甲基)丙烯醯胺之實例包含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2-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2-羥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1-羥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3-羥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2-羥基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3-羥基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4-羥基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甲基-N-2-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及諸如此類。
(甲基)丙烯醯胺之實例亦包含各種N-烷氧基烷基(甲基)丙烯醯胺。N-烷氧基烷基(甲基)丙烯醯胺之實例包含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及諸如此類。
除N-乙烯基環狀醯胺及(甲基)丙烯醯胺外,含有氮原子之單體之實例包含含有胺基之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胺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丙基酯及(甲基)丙烯酸第三丁基胺基乙基酯;含有氰基之單體,例如丙烯腈及甲基丙烯腈;含有雜環之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醯嗎啉、N-乙烯基六氫吡、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咪唑、N-乙烯基吡、N-乙烯基嗎啉、N-乙烯基吡唑、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嘧啶、乙烯基噁唑、乙烯基異噁唑、乙烯基噻唑、乙烯基異噻唑、乙烯基嗒、(甲基)丙烯醯吡咯啶酮、(甲基)丙烯醯吡咯啶、(甲基)丙烯醯六氫吡啶及N-甲基乙烯基吡咯啶酮;含有醯亞胺基團之單體,例如基於馬來醯亞胺之單體(例如N-環己基馬來醯亞胺、N-異丙基馬來醯亞胺、N-月桂基馬來醯亞胺及N-苯基馬來醯亞胺)、基於伊康醯亞胺之單體(例如N-甲基伊康醯亞胺、N-乙基伊康醯亞胺、N-丁基伊康醯亞胺、N-辛基伊康醯亞胺、N-2-乙基己基伊康醯亞胺、N-月桂基伊康醯亞胺及N-環己基伊康醯亞胺)、基於琥珀醯亞胺之單體(例如N-(甲基)丙烯醯氧基亞甲基琥珀醯亞胺、N-(甲基)丙烯醯-6-氧基六亞甲基琥珀醯亞胺及N-(甲基)丙烯醯- 8-氧基八亞甲基琥珀醯亞胺);含有異氰酸酯基團之單體,例如異氰酸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酯;及諸如此類。
作為含有氮原子之單體,由式(2)表示之N-乙烯基環狀醯胺及(甲基)丙烯醯胺尤佳,且N-乙烯基-2-吡咯啶酮、N-乙烯基-2-己內醯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及N,N-二乙基(甲基)丙烯醯胺更佳,且N-乙烯基-2-吡咯啶酮甚至更佳。
含有羧基之單體之實例包含(甲基)丙烯酸、伊康酸、馬來酸、富馬酸、巴豆酸、異巴豆酸等。其實例亦包含含有酸酐之單體,例如馬來酸酐。含有羧基之單體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
最重要地,作為含有羧基之單體,自其黏著力及凝聚力之角度來看,(甲基)丙烯酸較佳,且丙烯酸更佳。
含有羥基之單體之實例包含(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乙烯基醇、烯丙基醇等。(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之實例包含(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基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基酯、(甲基)丙烯酸6-羥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羥基辛基酯、(甲基)丙烯酸羥基癸基酯、(甲基)丙烯酸羥基月桂基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甲基環己基)酯等。含有羥基之單體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
最重要地,作為含有羥基之單體,自其黏著力及凝聚力之角度來看,(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較佳,且丙烯酸2-羥基乙基酯、丙烯酸4-羥基丁基酯、丙烯酸6-羥基己基酯更佳,且丙烯酸2-羥基乙基酯、丙烯酸4-羥基丁基酯進一步較佳。
作為含有極性基團之單體,除上述含有氮原子之單體、含有羧基之單體及含有羥基之單體外,其實例包含(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含有環氧基團之單體、含有磺酸基團之單體、含有磷酸基團之單 體、乙烯基酯、乙烯基醚、氯乙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之實例包含(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基酯、甲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丙基酯、(甲基)丙烯酸3-乙氧基丙基酯、(甲基)丙烯酸4-甲氧基丁基酯、(甲基)丙烯酸4-乙氧基丁基酯等。含有環氧基團之單體之實例包含(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縮水甘油酯等。含有磺酸基團之單體之實例包含乙烯基磺酸鈉等。乙烯基酯之實例包含乙酸乙烯基酯、丙酸乙烯基酯等。乙烯基醚之實例包含乙烯基烷基醚等。含有極性基團之單體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
特定而言,自其黏著力及凝聚力之角度來看,(m2)較佳為兩種或更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單體:含有氮原子之單體、含有羧基之單體及含有羥基之單體。換言之,期望在此處使用(m2)作為含氮單體與含有羧基之單體的組合,或含有氮原子之單體與含有羥基之單體的組合,或含有羧基之單體與含有羥基之單體的組合,或含有氮原子之單體、含有羧基之單體及含有羥基之單體的組合。尤佳地,使用(m2)作為含有羧基之單體與含有羥基之單體的組合。
換言之,期望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含有上述丙烯酸聚合物A且形成丙烯酸聚合物A之單體混合物含有兩種或更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單體作為(m2):含有氮原子之單體、含有羧基之單體及含有羥基之單體(尤其含有羧基之單體及含有羥基之單體)。
此外,丙烯酸聚合物A可含有多官能基單體作為構成單體,即作為可與(m1)及(m2)共聚之單體組份。具體而言,形成丙烯酸聚合物之單體混合物可含有多官能基單體。多官能基單體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
並未具體定義多官能基單體,且其實例包含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羥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甲基)丙烯酸乙烯基酯、二乙烯基苯、環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等。最重要地,作為多官能基單體,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較佳。可在不背離本發明有利效應之範圍內適宜地選擇多官能基單體之含量。
此外,丙烯酸聚合物A可含有其他單體(例如彼等下文所提及者)作為構成單體組份,即作為可與(m1)及(m2)共聚之單體組份。換言之,形成丙烯酸聚合物之單體混合物A可含有其他單體,例如彼等下文所提及者。其他單體之實例包含(例如)含有脂肪族烴之(甲基)丙烯酸酯、含有芳族烴之(甲基)丙烯酸酯、具有1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單體。含有脂肪族烴之(甲基)丙烯酸酯之實例包含(例如)(甲基)丙烯酸環戊基酯、(甲基)丙烯酸環己基酯、(甲基)丙烯酸異莰基酯等。含有芳族烴之(甲基)丙烯酸酯之實例包含(例如)(甲基)丙烯酸苯基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等。具有1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單體的實例包含(例如)(甲基)丙烯酸異癸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等。
並未具體定義其他單體之含量,且可適宜地定義在對本發明感壓黏著片之特徵不具有任何負面影響之範圍內。其他單體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
丙烯酸聚合物(A)係由含有至少(m1)及(m2)之單體混合物形成。丙烯酸聚合物A可經由聚合上述單體組份來製備。聚合方法之實例包含(例如)溶液聚合方法、乳液聚合方法、本體聚合方法、熱聚合或經由活性能量射線輻照(加熱聚合方法、活性能量射線聚合方法)等。最重要地,自黏著度與聚合容易程度之平衡角度來看,經由活性能量射線輻照之聚合方法(活性能量射線聚合方法)及溶液聚合方法較佳;且溶液聚合方法更佳。
在上述活性能量射線聚合(光聚合)中用於輻照之活性能量射線之實例包含(例如)諸如α射線、β射線、γ射線、中子射線及電子束等電離輻射及UV射線等。UV射線尤佳。並未具體定義活性能量射線之輻照能量、輻照時間及輻照方法,只要可活化光聚合起始劑,由此起始單體組份之反應即可。
在上述溶液聚合中可使用各種類型之普通溶劑。該等溶劑可為有機溶劑,例如酯,例如乙酸乙酯及乙酸正丁酯;芳族烴,例如甲苯及苯;脂肪族烴,例如正己烷及正庚烷;脂環族烴,例如環己烷及甲基環己烷;酮,例如甲基乙基酮及甲基異丁基酮等。該溶劑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
在聚合中,諸如光聚合起始劑(光起始劑)或加熱聚合起始劑等聚合起始劑可端視聚合反應之類型來使用。聚合起始劑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
並未具體定義光聚合起始劑,且其實例包含(例如)基於安息香醚之光聚合起始劑、基於苯乙酮之光聚合起始劑、基於α-酮醇之光聚合起始劑、基於芳族磺醯氯之光聚合起始劑、基於光學活性肟之光聚合起始劑、基於安息香之光聚合起始劑、基於苄基之光聚合起始劑、基於二苯基酮之光聚合起始劑、基於縮酮之光聚合起始劑、基於噻噸酮之光聚合起始劑等。
基於安息香醚之光聚合起始劑之實例包含(例如)安息香甲基醚、安息香乙基醚、安息香丙基醚、安息香異丙基醚、安息香異丁基醚、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1-酮、甲氧基苯甲醚(anisole methyl ether)等。基於苯乙酮之光聚合起始劑之實例包含(例如)2,2-二乙氧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4-苯氧基二氯苯乙酮、4-(第三丁基)二氯苯乙酮等。基於α-酮醇之光聚合起始劑之實例包含(例如)2-甲基-2-羥基苯丙酮、1-[4-(2-羥基乙基)苯基]-2-甲基丙-1-酮等。基於芳族磺醯氯之光聚合起始劑之實例包含(例如)2-萘磺醯氯等。基於光學活性肟之光聚合起始劑之實例包含(例如)1-苯基-1,1-丙烷二酮-2-(o-乙氧基羰基)-肟等。基於安息香之光聚合起始劑之實例包含(例如)安息香等。基於苄基之光聚合起始劑之實例包含(例如)苄基等。基於二苯基酮之光聚合起始劑之實例包含(例如)二苯基酮、苄醯苄酸、3,3'-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基酮、聚乙烯基二苯基酮、α-羥基環己基苯基酮等。基於縮酮之光聚合起始劑之實例包含(例如)苄基二甲基縮酮等。基於噻噸酮之光聚合起始劑之實例包含(例如)噻噸酮、2-氯噻噸酮、2-甲基噻噸酮、2,4-二甲基噻噸酮、異丙基噻噸酮、2,4-二異丙基噻噸酮、十二烷基噻噸酮等。
未具體定義,相對於100重量份數之含於形成丙烯酸聚合物A之丙烯酸單體混合物中之單體組份之總量,本文欲使用之光聚合起始劑之量較佳為0.01重量份數至1重量份數,更佳為0.05重量份數至0.5重量份數。
欲用於上述溶液聚合中之聚合起始劑之實例包含(例如)基於偶氮之聚合起始劑、基於過氧化物之聚合起始劑(例如過氧化二苯甲醯、過馬來酸第三丁基酯等)、基於氧化還原劑之聚合起始劑等。最重要地,JP-A2002-69411中所揭示之基於偶氮之聚合起始劑較佳。基於偶氮之聚合起始劑之實例包含2,2'-偶氮雙異丁腈、2,2'-偶氮雙-2-甲基丁 腈、2,2'-偶氮雙(2-甲基丙酸甲酯)、4,4'-偶氮雙-4-氰基戊酸等。
未具體定義,相對於100重量份數之含於形成丙烯酸聚合物A之丙烯酸單體混合物中之單體組份之總量,本文欲使用之基於偶氮之聚合起始劑之量較佳為0.05重量份數至0.5重量份數,更佳為0.1重量份數至0.3重量份數。
在上文中,主要闡述丙烯酸聚合物A;然而,亦可以相同方式產生除丙烯酸聚合物A外之任何其他丙烯酸聚合物。
本發明感壓黏著片所具有之感壓黏著層可含有添加劑。感壓黏著層係由感壓黏著組合物(例如丙烯酸感壓黏著組合物或基於橡膠之感壓黏著組合物)形成;且感壓黏著組合物可含有添加劑。在感壓黏著層中,添加劑可係呈黏合至其中之丙烯酸聚合物或基於橡膠之聚合物形式。例如,下文欲提及之交聯劑可以黏合至其中之丙烯酸聚合物或基於橡膠之聚合物形式含於感壓黏著層中。添加劑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
作為添加劑,較佳提及交聯劑。交聯劑可交聯感壓黏著層中之基礎聚合物(例如,上述基於橡膠之聚合物或上述丙烯酸聚合物),由此增強層之黏著度及凝聚力。交聯劑之實例包含(例如)基於異氰酸酯之交聯劑、基於環氧基之交聯劑、基於三聚氰胺之交聯劑、基於過氧化物之交聯劑、基於脲之交聯劑、基於金屬醇鹽之交聯劑、基於金屬螯合物之交聯劑、基於金屬鹽之交聯劑、基於碳化二亞胺之交聯劑、基於噁唑啉之交聯劑、基於氮丙啶之交聯劑、基於胺之交聯劑等。最重要地,基於異氰酸酯之交聯劑及基於環氧基之交聯劑較佳。交聯劑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
作為基於異氰酸酯之交聯劑(多官能基異氰酸酯化合物),其實例包含低碳數脂肪族聚異氰酸酯,例如二異氰酸1,2-伸乙基酯、二異氰酸1,4-伸丁基酯及二異氰酸1,6-六亞甲基酯;脂環族聚異氰酸酯,例 如二異氰酸伸環戊基酯、二異氰酸伸環己基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氫化二異氰酸伸甲苯基酯及氫化二甲苯二異氰酸酯;及芳族聚異氰酸酯,例如二異氰酸2,4-伸甲苯基酯、二異氰酸2,6-伸甲苯基酯、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及二異氰酸伸二甲苯基酯。基於異氰酸酯之交聯劑可係三羥甲基丙烷/二異氰酸伸甲苯基酯加合物(由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為「CORONATE L」)、三羥甲基丙烷/二異氰酸六亞甲基酯加合物(由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為「CORONATE HL」)或諸如此類。
作為基於環氧基之交聯劑(多官能基環氧基化合物),其實例包含N,N,N’,N’-四縮水甘油基-間二甲苯二胺、二縮水甘油基苯胺、1,3-雙(N,N-二縮水甘油基胺基甲基)環己烷、1,6-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山梨糖醇聚縮水甘油醚、甘油聚縮水甘油醚、異戊四醇聚縮水甘油醚、聚甘油聚縮水甘油醚、山梨醇酐聚縮水甘油醚、三羥甲基丙烷聚縮水甘油醚、己二酸二縮水甘油酯、鄰苯二甲酸二縮水甘油酯、異氰尿酸三縮水甘油基-叁(2-羥乙基)酯、間苯二酚二縮水甘油醚、雙酚-S-二縮水甘油醚及分子中具有兩個或更多個環氧基之基於環氧基之樹脂。基於環氧基之交聯劑可為(例如)市售產品,例如由Mitsubishi Gas Chemical公司製造之商品名為「TETRAD C」者。
未具體定義,自層之黏著度及凝聚力之角度來看,相對於100重量份數之丙烯酸聚合物或基於橡膠之聚合物,本發明感壓黏著片所具有之感壓黏著層(例如上述基於橡膠之感壓黏著層、上述丙烯酸感壓黏著層等)中之交聯劑之含量較佳為0.001重量份數至10重量份數,更佳為0.01重量份數至5重量份數,甚至更佳為0.01重量份數至3重量份數。
作為添加劑,亦較佳提及增黏樹脂(增黏劑)。增黏樹脂(增黏劑)可更大地增強感壓黏著層之感壓黏著特徵及黏著度可靠性。增黏樹脂之實例包含(例如)基於萜之增黏樹脂、酚醛增黏樹脂、基於松香之增黏樹脂、基於石油之增黏樹脂等。增黏樹脂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
基於萜之增黏樹脂之實例包含(例如)基於萜之樹脂,例如α-蒎烯聚合物、β-蒎烯聚合物及二戊烯聚合物;藉由改質彼等萜樹脂(經由酚醛改質、芳族改質、氫化改質、烴改質或諸如此類)等製備之基於萜之經改質樹脂(例如萜-酚樹脂、經苯乙烯改質之萜樹脂、經芳族改質之萜樹脂、氫化萜樹脂等)。
酚醛增黏樹脂之實例包含(例如)各種類型之酚(例如,酚、間甲酚、3,5-茬酚、對烷基酚、間苯二酚等)與甲醛之縮合物(例如烷基酚樹脂、二甲苯-甲醛樹脂等);藉由使用鹼觸媒經由彼等酚與甲醛之加成反應製備之可溶酚醛樹脂;藉由使用酸觸媒經由彼等酚與甲醛之縮合製備之酚醛樹脂;藉由使用酸觸媒經由松香(未經改質之松香、經改質松香、各種松香衍生物等)與酚之加熱聚合製備之經松香改質之酚樹脂等。
基於松香之增黏樹脂之實例包含(例如)未經改質之松香(粗松香),例如樹膠松香、木松香及妥爾油松香(tall oil rosin);經由氫化、歧化、聚合或諸如此類來改質彼等未經改質之松香製備之經改質松香(氫化松香、歧化松香、聚合松香及經其他化學改質之松香等);各種松香衍生物等。作為彼等松香衍生物,其實例包含松香酯,例如經由未經改質之松香與醇之酯化製備之松香之酯化合物及經由經改質松香(例如氫化松香、歧化松香或聚合松香)與醇之酯化製備之經改質松香之酯化合物;藉由用不飽和脂肪族酸來改質彼等未經改質之松香或經改質松香(氫化松香、歧化松香、聚合松香等)製備之經不飽和脂 肪族酸改質之松香;藉由用不飽和脂肪酸改質彼等松香酯製備之經不飽和脂肪酸改質之松香酯;藉由還原彼等未經改質之松香、經改質松香(氫化松香、歧化松香、聚合松香等)、經不飽和脂肪酸改質之松香或經不飽和脂肪酸改質之松香酯中之羧基製備之松香醇;諸如彼等未經改質之松香、經改質松香及各種松香衍生物(尤其松香酯)等松香之金屬鹽等。
基於石油之增黏樹脂之實例包含(例如)芳族石油樹脂、脂肪族石油樹脂、脂環族石油樹脂(脂肪族環狀石油樹脂)、脂肪族/芳族石油樹脂、脂肪族/脂環族石油樹脂、氫化石油樹脂、熏草酮樹脂、熏草酮茚樹脂等。具體而言,芳族石油樹脂之實例包含(例如)使用各自具有8至10個碳原子的含乙烯基之芳族烴之僅一種或兩種或更多種類型(苯乙烯、鄰乙烯基甲苯、間乙烯基甲苯、對乙烯基甲苯、α-甲基苯乙烯、β-甲基苯乙烯、茚、甲基茚等)之聚合物等。作為芳族石油樹脂,其較佳實例包含自諸如乙烯基甲苯或茚等餾分(所謂的「C9石油餾分」)獲得之芳族石油樹脂(所謂的「C9石油樹脂」)。脂肪族石油樹脂之實例包含(例如)使用各自具有4或5個碳原子之烯烴或二烯之僅一種或兩種或更多種類型[烯烴,例如丁烯-1、異丁烯及戊烯-1;二烯,例如丁二烯、戊二烯(1,3-戊二烯)及異戊二烯]之聚合物等。作為脂肪族石油樹脂,其較佳實例包含自諸如丁二烯、戊二烯或異戊二烯等餾分(所謂的「C4石油餾分」、「C5石油餾分」等)獲得之脂肪族石油樹脂(所謂的「C4石油樹脂」、「C5石油樹脂」等)。脂環族石油樹脂之實例包含(例如)經由脂肪族石油樹脂(所謂的「C4石油樹脂」、「C5石油樹脂」等)之環化二聚、然後使其聚合獲得之脂環族烴樹脂;環二烯化合物(環戊二烯、二環戊二烯、伸乙基降莰烯、二戊烯、伸乙基二環庚烯、乙烯基環庚烯、四氫茚、乙烯基環己烯、檸檬烯等)之聚合物及其氫化衍生物;經由氫化上述芳族烴樹脂或以下脂肪族/芳族 石油樹脂中之芳族環獲得之脂環族烴樹脂。脂肪族/芳族石油樹脂之實例包含苯乙烯-烯烴共聚物等。此外,脂肪族/芳族石油樹脂之實例包含所謂的「基於C5/C9共聚物之石油樹脂」等。
此外,作為增黏樹脂,亦提及由Sumitomo Bakelite有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為「SUMILIGHT RESIN PR-12603」、由Arakawa Chemical Industry有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為「PENSEL D125」等商品。
最重要地,基於松香之增黏樹脂作為增黏樹脂較佳;松香酯更佳;且聚合松香酯(松香之酯化產品、經改質松香之酯化產品)甚至更佳。
未具體定義,自增強感壓黏著特徵及黏著度可靠性之角度來看,相對於100重量份數之丙烯酸聚合物或基於橡膠之聚合物,本發明感壓黏著片所具有之感壓黏著層(例如上述基於橡膠之感壓黏著層、上述丙烯酸感壓黏著層等)中之增黏樹脂之含量較佳為5重量份數至60重量份數,更佳為10重量份數至50重量份數,甚至更佳為10重量份數至45重量份數。
此外,作為上述添加劑,矽烷偶合劑較佳。當其中含有矽烷偶合劑時較佳,此乃因其對玻璃之黏著度可靠性(尤其在高溫高濕度環境中其對玻璃之黏著度可靠性)增強。
未具體定義,矽烷偶合劑之實例包含(例如)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γ-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苯基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最重要地,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較佳。作為其商品,提及商品名為「KBM-403」者(由Shin-Etsu Chemical有限公司製造)。矽烷偶合劑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
可在不背離本發明有利效應範圍內適宜地選擇本發明感壓黏著片所具有之感壓黏著層中之矽烷偶合劑的含量。
此外,添加劑之實例包含交聯促進劑、抗老化劑、填充劑、著色劑(顏料、染料等)、UV吸收劑、抗氧化劑、鏈轉移劑、增塑劑、軟化劑、表面活性劑、抗靜電劑等。該等添加劑可含於不背離本發明有利效應範圍內。
感壓黏著層(例如上述基於橡膠之感壓黏著層、上述丙烯酸感壓黏著層等)可係由感壓黏著組合物(例如基於橡膠之感壓黏著組合物、丙烯酸感壓黏著組合物等)形成。未具體定義,感壓黏著組合物可根據(例如)任何習用產生方法產生。例如,基於溶劑之感壓黏著組合物可藉由混合基礎聚合物(上述基於橡膠之聚合物或上述丙烯酸聚合物)、溶劑及可選添加劑(例如上述交聯劑、增黏樹脂等)來產生。對於活性能量射線可固化感壓黏著組合物,例如,活性能量射線可固化丙烯酸感壓黏著組合物可藉由混合單體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產物及可選添加劑(例如上述交聯劑、增黏樹脂等)來產生。
較佳地,感壓黏著組合物具有適於可處置性及可塗覆性之黏度。例如,活性能量射線可固化丙烯酸感壓黏著組合物較佳含有單體混合物之部分聚合產物。未具體定義,其部分聚合產物之聚合比率較佳為5wt%至20wt%,更佳為5wt%至15wt%。
其部分聚合產物之聚合比率可如下確定。對欲分析之其部分聚合產物之一部分取樣以獲得樣品。對樣品精確稱重以將其重量確定為「乾燥前其部分聚合產物之重量」。隨後,在130℃下將樣品乾燥2小時,且對乾燥樣品精確稱重以將其重量確定為「乾燥後其部分聚合產物之重量」。根據「乾燥前其部分聚合產物之重量」及「乾燥後其部分聚合產物之重量」,將藉由已在130℃下乾燥2小時減少之樣品重量計算為「重量減少」(揮發物及未反應單體之重量)。
根據由此確定之「乾燥前其部分聚合產物之重量」及「重量減少」,根據下式計算單體組份之部分聚合產物之聚合比率(wt%)。
單體組份之部分聚合產物之聚合比率(wt%)=[1-(重量減少)/(乾燥前其部分聚合產物之重量)]×100
未具體定義,感壓黏著層可藉由(例如)以下方式形成:將上述感壓黏著組合物施加(塗覆)至諸如本發明中之基板、釋放膜或諸如此類等適宜載體上,並視情況在加熱下乾燥及/或固化塗覆層。例如,在丙烯酸感壓黏著層係由活性能量射線可固化丙烯酸感壓黏著組合物形成之情形下,將活性能量射線可固化丙烯酸感壓黏著組合物施加(塗覆)至載體上並用活性能量射線輻照以形成期望層。若需要,可在加熱以及活性能量射線輻照下乾燥塗覆層。
上述塗覆(施加)可採用任何塗覆方法。例如,可使用任何習用塗覆機,具體而言,凹版輥塗覆機、反向輥塗覆機、滾壓塗覆機、浸漬輥塗覆機、棒式塗覆機、刀式塗覆機、噴霧塗覆機、缺角輪塗覆機、直接式塗覆機等。
當感壓黏著層係由上述感壓黏著組合物形成時,可使用具有減壓構件(例如,經設計可經由連接至抽風機之排氣導管將內部氣體抽掉之真空箱)之塗覆設備。使用具有減壓構件之該塗覆設備使得可有效形成薄且均勻的感壓黏著層。
使用上述塗覆設備,可有效製造均勻且薄的感壓黏著片(帶)卷材。例如,可有效獲得總厚度為1μm至30μm之雙側感壓黏著帶。在製造該雙側感壓黏著帶之情形下,較佳將塗覆設備中之基板(基板片)之拉伸力控制在1N至15N。
未具體定義,感壓黏著層之凝膠分率可為10wt%至60wt%,更佳為10wt%至50wt%,甚至更佳為10wt%至40wt%。當凝膠分率為60wt%或更小時,則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感壓黏著層之凝聚力保持較小且因此感壓黏著層可較軟;且因此,感壓黏著層可容易地遵循階梯分開(step part)並可容易地獲得階梯吸收性。另一方面,當凝膠分率為 10wt%或更大時,感壓黏著層則可能並不太軟且因此可防止感壓黏著片之可處理性降格之問題。此外,在該範圍中,可防止在高溫環境或高溫高濕度環境中之鼓泡或剝離,且因此可由此增強黏著度可靠性。可藉由(例如)選擇並控制多官能基單體及/或交聯劑之類型及含量(欲使用之量)來控制凝膠分率。
凝膠分率(溶劑不溶性物質之比例)可作為乙酸乙酯中之不溶性物質來測定。具體而言,在室溫(23℃)下將感壓黏著層於乙酸乙酯中浸漬7天,且將不溶性物質相對於浸漬之前樣品之重量分率(單位:wt%)測定為凝膠分率。更具體而言,凝膠分率為根據下文欲提及之「量測凝膠分率之方法」計算之值。
(量測凝膠分率之方法)
對約1g欲分析之感壓黏著層取樣,且量測其重量。該重量稱為「浸漬之前感壓黏著層之重量」。隨後,將所取樣之感壓黏著層於40g乙酸乙酯中浸漬7天,且然後收集所有不溶於乙酸乙酯中之組份(不溶性物質)。在130℃下將所有收集之不溶性物質乾燥2天以移除乙酸乙酯,且然後將其重量量測為「不溶性物質之乾重」(浸漬之後感壓黏著層之重量)。鑒於此,將所獲得之數值數據引入下式中來計算凝膠分率。
凝膠分率(wt%)=[(不溶性物質之乾重)/(浸漬之前感壓黏著層之重量)]×100
未具體定義,感壓黏著層之感壓黏著力(180°剝離感壓黏著力、180°剝離黏著強度)較佳為0.1N/20mm或更大。當感壓黏著力為0.1N/20mm或更大時,則將感壓黏著片有利地用於暫時固定或固定。感壓黏著力係在180°之剝離角度及300mm/min之拉伸速度下量測。
未具體定義,感壓黏著層之厚度較佳為0.1μm至30μm,更佳為0.1μm至10μm,甚至更佳為0.25μm至3μm。
特定而言,即使感壓黏著層具有0.25μm至3μm之厚度且較薄,但其仍可具有0.1N/20mm或更大之感壓黏著力。
[其他感壓黏著層]
本發明感壓黏著片可具有其他感壓黏著層(除上述感壓黏著層(例如上述丙烯酸感壓黏著層、上述基於橡膠之感壓黏著層等)外之其他感壓黏著層)。並未具體定義另一感壓黏著層,且其實例包含由諸如以下等習用感壓黏著劑形成之感壓黏著層:基於胺基甲酸酯之感壓黏著劑、丙烯酸感壓黏著劑、基於橡膠之感壓黏著劑、基於聚矽氧之感壓黏著劑、基於聚酯之感壓黏著劑、基於聚醯胺之感壓黏著劑、基於環氧基之感壓黏著劑、基於乙烯基烷基醚之感壓黏著劑、基於氟之感壓黏著劑等。上述感壓黏著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
[其他層]
在不背離本發明有利效應範圍內,除本發明中之基板、上述感壓黏著層(例如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基於橡膠之感壓黏著層等)及另一感壓黏著層外,本發明感壓黏著片可具有其他層(例如夾、底塗覆層等)。
[隔離件]
在本發明感壓黏著片之感壓黏著層表面(感壓黏著表面)上可提供隔離件(釋放襯裡)直至其使用。在本發明感壓黏著片為雙側感壓黏著片之情形下,可使用個別隔離件來保護每一感壓黏著表面,或以卷形式纏繞表面之方式藉由使用兩側為釋放表面之一隔離件來保護。將隔離件用作感壓黏著層之保護材料,且在本發明感壓黏著片層積至黏著體時剝離。隔離件並非至關重要且可不提供。
未具體定義,隔離件之實例包含(例如)具有位於隔離件基板之至少一個表面上之釋放層(釋放處理之層)之隔離件、由基於氟之聚合物形成之低黏著隔離件、由非極性聚合物形成之低黏著隔離件等。未具 體定義,基於氟之聚合物之實例包含(例如)聚四氟乙烯、聚氯三氟乙烯、聚氟乙烯、聚二氟亞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氯氟乙烯-二氟亞乙烯共聚物等。亦未具體定義,非極性聚合物之實例包含(例如)烯烴樹脂,例如聚乙烯(PE)及聚丙烯(PP)。最重要地,較佳使用具有位於隔離件基板之至少一個表面上之釋放層的隔離件。
未具體定義,隔離件基板之實例包含塑膠膜等。作為塑膠膜,其實例包含由以下材料形成之塑膠膜:聚酯樹脂,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萘二甲酸乙二酯(PEN)及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使用α-烯烴作為單體組份之烯烴樹脂,例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甲基戊烯(PMP)、乙烯-丙烯共聚物及乙烯-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EVA);聚氯乙烯(PVC);乙酸乙烯基酯樹脂;聚碳酸酯(PC);聚苯硫(PPS);醯胺樹脂,例如聚醯胺(耐倫(nylon))及全芳族聚醯胺(聚芳醯胺);聚醯亞胺樹脂;聚醚醚酮(PEEK)等。最重要地,自其可處理性、可用性、可處置性、防塵性及成本之角度來看,由聚酯樹脂形成之塑膠膜較佳;且PET膜更佳。
作為構成釋放層之釋放處理劑,儘管並未具體定義,但其實例包含基於聚矽氧之釋放處理劑、基於氟之釋放處理劑、基於長鏈烷基之釋放處理劑、硫化鉬之釋放處理劑或諸如此類。最重要地,自其隨時間之釋放控制及穩定性之角度來看,基於聚矽氧之釋放處理劑較佳。釋放處理劑可單獨使用或以其兩種或更多種之組合使用。
釋放層可為單一層,或可具有在不背離本發明特徵範圍內之兩層或更多層之積層體結構。
最重要地,隔離件之具體組態一較佳實例包含以PET膜作為其中隔離件基板,且在隔離件基板至少一個表面上具有由基於聚矽氧之釋放處理劑形成的釋放層。
隔離件可根據任何習用方法形成。本發明隔離件可具有在不背 離本發明有利效應範圍內之任何其他層(例如夾層、底塗覆層等)。
從層積操作中感壓黏著片之成本及可處置性之角度來看,隔離件之厚度並未具體界定,較佳為12μm至200μm,更佳為25μm至100μm,甚至更佳為25μm至75μm。
在本發明感壓黏著片為雙隔離件型雙側感壓黏著片之情形下,在其一感壓黏著表面上提供隔離件及亦在另一感壓黏著表面上提供隔離件。在此情形下,兩隔離件較佳係每一隔離件之僅一表面為釋放層(尤其每一隔離件之塑膠基板之一表面為由基於聚矽氧之釋放劑形成之釋放層之隔離件)。隔離件係以其釋放層可與感壓黏著片之感壓黏著表面接觸之方式來提供。在隔離件之兩表面中,位於與其面對感壓黏著表面之側相對側上之表面可稱為隔離件之「背表面」。
在本發明感壓黏著片為雙隔離件型雙側感壓黏著片之情形下,兩隔離件間較佳存在隔離件剝離力之差異。例如,在本發明感壓黏著片為雙隔離件型雙側感壓黏著片之情形下,期望一隔離件用於欲首先使用(層積)之感壓黏著表面(此可稱為「第一表面側」)且另一隔離件用於欲稍後使用(層積)之感壓黏著表面(此可稱為「第二表面側」)。因此,期望一隔離件用作可使用較小力(剝離力)將隔離件自其剝離之「輕剝離側」上之隔離件且另一隔離件用作隔離件需要較大力(剝離力)以自感壓黏著層剝離之「重剝離側」上的隔離件。在此描述中,輕剝離側上之隔離件可稱為「輕剝離隔離件」,而重剝離側上之隔離件可稱為「重剝離隔離件」。
在本發明感壓黏著片為單隔離件型雙側感壓黏著片之情形下,在其一感壓黏著表面上提供隔離件,且藉由將其纏繞,亦可藉由隔離件來保護另一感壓黏著表面。在本發明感壓黏著片為單隔離件型感壓黏著片之情形下,隔離件之兩表面較佳為釋放層(釋放處理之層)。在隔離件之兩釋放層中,在隔離件藉由將其纏繞保持與感壓黏著表面接 觸之側上之釋放層可具體稱為「背釋放層」。通常,隔離件之背釋放層之側應面對雙側感壓黏著片之「第一表面側」。
在本發明感壓黏著片為雙側感壓黏著片之情形下,自防止出現錯誤隔離現象以確保感壓黏著片之穩定使用之角度來看,期望位於第一表面側(輕剝離側)上的隔離件相對於感壓黏著層(例如上述丙烯酸感壓黏著層、上述基於橡膠之感壓黏著層等)之剝離力(隔離件剝離力)為0.01N/50mm至0.15N/50mm,且位於第二表面側(重剝離側)上的隔離件相對於感壓黏著層(例如上述丙烯酸感壓黏著層、上述基於橡膠之感壓黏著層等)之剝離力(隔離件剝離力)為0.05N/50mm至0.25N/50mm,且重剝離表面側上之隔離件剝離力總是大於輕剝離表面側上之隔離件剝離力。
特定而言,在本發明感壓黏著片為雙側感壓黏著片之情形下,自防止出現錯誤隔離現象以確保感壓黏著片穩定使用之角度來看,期望重剝離隔離件相對於感壓黏著層之剝離力(隔離件剝離力)與輕剝離隔離件相對於感壓黏著層之剝離力(隔離件剝離力)間之差為0.01N/50mm至0.50N/50mm,更佳為0.02N/50mm至0.40N/50mm,甚至更佳為0.05N/50mm至0.30N/50mm,仍更佳為0.06N/50mm至0.25N/50mm。
隔離件剝離力意指隔離件相對於其感壓黏著層之180°剝離感壓黏著力,該黏著力係在180°剝離測試中量測。拉伸速度為300mm/min。
作為控制隔離件剝離力之因素,其實例包含釋放處理劑之類型、釋放處理劑之塗覆量、隔離件之厚度等。
即使使用同一隔離件,在直接塗覆表面與層積表面之間仍可引起剝離力之差。即使使用經受相同釋放處理之隔離件,在其感壓黏著劑直接以濕潤狀態施加之表面與其感壓黏著劑係乾燥後藉由捲繞層積之表面之間仍可引起剝離力之差異。此將出於以下原因。當將感壓黏 著劑以濕潤狀態直接施加至隔離件時,感壓黏著劑可流動至隔離件表面上之精細不規則物之孔洞中,由此增加其黏著度。另一方面,感壓黏著劑在乾燥後無法如感壓黏著劑呈濕潤狀態之情形大量流動至該等孔洞中,且因此其黏著度並不這麼高。因此,即使使用經歷相同釋放處理之隔離件,在其兩表面上仍可存在剝離力差異。作為控制隔離件剝離力之因素,其實例亦包含由該等原因引起剝離力差異之情形。
[本發明感壓黏著片]
本發明感壓黏著片具有至少基板及感壓黏著層。較佳地,本發明感壓黏著片為具有位於基板兩側上之感壓黏著層之雙側感壓黏著片。更佳地,本發明感壓黏著片為雙隔離件型雙側感壓黏著片,其包含位於基板兩側上之感壓黏著層,且其中感壓黏著表面分別係經輕剝離隔離件及重剝離隔離件保護,直至使用為止。
作為本發明感壓黏著片之一具體實施例,例如,提及具有位於厚度大於0μm且小於2.0μm之塑膠基板之至少一側上的感壓黏著層之感壓黏著片,該感壓黏著層係選自含有上述丙烯酸聚合物A作為基礎聚合物之上述丙烯酸感壓黏著層或上述基於橡膠之感壓黏著層。
在本發明感壓黏著片為雙隔離件型雙側感壓黏著片之情形下,其較佳實例包含具有位於厚度大於0μm且小於2.0μm之塑膠基板兩側上之感壓黏著層[例如,上述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尤其含有上述丙烯酸聚合物A作為其中之基礎聚合物之上述丙烯酸感壓黏著層)、上述基於橡膠之感壓黏著層等]之感壓黏著片,其中提供輕剝離隔離件以與一感壓黏著層接觸同時提供重剝離隔離件以與另一感壓黏著層接觸,輕剝離隔離件為位於塑膠基板之至少一側上之具有由基於聚矽氧之釋放劑形成之釋放層的隔離件,重剝離隔離件為位於塑膠基板之至少一側上之具有由基於聚矽氧之釋放劑形成之釋放層的隔離件,且重剝離隔離件相對於感壓黏著層之剝離力(隔離件剝離力)與輕剝離隔離件相對 於感壓黏著層之剝離力(隔離件剝離力)間之差為0.01N/50mm或更大。
未具體定義,本發明感壓黏著片之厚度(總厚度)較佳為1.0μm或更大且小於30.0μm,更佳為1.0μm或更大且小於10.0μm,甚至更佳為1.0μm至3.0μm。其厚度並不包含隔離件之厚度。
特定而言,當本發明感壓黏著片之厚度(總厚度)屬於上述範圍時,即甚至當感壓黏著片較薄時,由於感壓黏著片包含本發明中之基板,故本發明感壓黏著片亦具有可處理性(尤其衝壓可處理性)、處置性質(可處置性)及不規則可追蹤性。極佳不規則可追蹤性係藉由厚度大於0μm且小於2.0μm之本發明中之基板來提供。此外,即使感壓黏著片較薄,感壓黏著片仍具有黏著度可靠性,此乃因感壓黏著片包含上述感壓黏著層(例如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基於橡膠之感壓黏著層等)。
本發明感壓黏著片有利地用於電器或電子裝置,尤其用於可攜式電器或電子裝置。可攜式電子裝置之實例包含(例如)可攜式電話、PHS、智慧型電話、輸入板(平板電腦)、移動電腦(移動PC)、個人數位助理(PDA)、電子組織器、可攜式廣播接收機(例如可攜式TV及可攜式收音機)、可攜式視訊遊戲播放器、可攜式聲訊播放器、可攜式DVD播放器、相機(例如數位相機、諸如攝錄影機等視訊相機)等。
本發明感壓黏著片可有利地用於(例如)製造電器或電子裝置,且更有利地用於製造可攜式電器或電子裝置。具體而言,本發明感壓黏著片可有利地用於使構成可攜式電子裝置之構件或模組彼此黏合,或用於將構成可攜式電子裝置之構件或模組固定至外殼。更具體而言,應用之實例包含蓋玻璃或透鏡(尤其玻璃透鏡)至觸控面板或觸控感測器之黏合、蓋玻璃或透鏡(尤其玻璃透鏡)至外殼之固定、顯示面板至外殼之固定、諸如片狀鍵盤或觸控面板等輸入裝置至外殼之固定、資 訊顯示部件之保護面板至外殼之黏合、外殼彼此之黏合、外殼至裝飾片之黏合、構成可攜式電子裝置之各種構件或模組之固定或黏合等。在此描述中,顯示面板意指包含至少透鏡(尤其玻璃透鏡)及觸控面板之結構。在此描述中,透鏡係包含具有光折射作用之透明體及不具有光折射作用之透明體二者之概念。換言之,此描述中之透鏡之實例包含不具有折射作用之純粹窗口面板。此外,在此描述中,構成電器或電子裝置之構件或模組可稱為「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
如上文所闡述,本發明感壓黏著片可有利地用於固定螢幕顯示。
此外,本發明感壓黏著片可有利地用於光學應用。具體而言,本發明感壓黏著片可係用於光學構件之感壓黏著片(光學感壓黏著片)。例如,本發明感壓黏著片可有利地用於黏合光學構件(光學構件黏合應用),或製造使用光學構件之產品(光學產品)等。此外,本發明感壓黏著片可有利地用於固定下文所提及之各種光學膜。
光學構件係指具有光學特徵(例如,偏光性質、光折射性質、光散射性質、光反射性質、光透射性質、光吸收性質、光繞射性質、光學旋轉性質及可見性)之構件。並未特定限制光學構件,只要光學構件係具有光學特徵之構件即可,且例示構成諸如顯示裝置(影像顯示裝置)及輸入裝置等裝置之構件或用於該裝置中之構件,且其實例包括偏光板、波板、延遲板、光學補償膜、亮度增強膜、光導板、反射膜、抗反射膜、透明導電膜(例如具有位於其表面上之ITO層之塑膠膜(ITO膜)或諸如此類)、設計膜、裝飾膜、表面保護膜、稜鏡、透鏡、濾色器、透明基板及層積該等構件之構件(在一些情形下統稱為「功能膜」)。「板」及「膜」中之每一者皆包含板形狀、膜形狀及片形狀,且舉例而言,「偏光膜」包含「偏光板」及「偏光片」。
顯示裝置之實例包含(例如)液晶顯示裝置、有機EL(電致發光)顯 示裝置、PDP(電漿顯示面板)、電子紙等。上述輸入裝置之實例包含觸控面板等。
未具體定義,光學構件之實例包含(例如)由以下物質形成之構件(例如片狀構件、膜狀構件、板狀構件等)等:玻璃、丙烯酸樹脂、聚碳酸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環烯烴聚合物、金屬薄膜或諸如此類。如上文所闡述,本發明中之「光學構件」之實例亦包含用於裝飾或保護同時維持為黏著體之顯示裝置或輸入裝置之可見性的構件(設計膜、裝飾膜、表面保護膜或諸如此類)。
此外,本發明感壓黏著片亦可有利地用於輻射片之固定、鐵氧體片之固定、磁屏蔽片之固定等。
並未具體定義藉助本發明感壓黏著片黏合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之實施例。其實例包含(1)經由本發明感壓黏著片將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彼此黏合之實施例(2)經由本發明感壓黏著片將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黏合至除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以外之任何其他構件之實施例(3)含有本發明感壓黏著片之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例如下文欲提及之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積層體)至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或至除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以外之任何其他構件之實施例等。
並未具體定義藉助本發明感壓黏著片黏合光學構件之實施例。其實例包含(1)經由本發明感壓黏著片將光學構件彼此黏合之實施例(2)經由本發明感壓黏著片將光學構件黏合至除光學構件以外之任何其他構件之實施例(3)含有本發明感壓黏著片之光學構件(例如下文欲提及之光學構件積層體)至光學構件或至除光學構件以外之任何其他構件之實施例等。
[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積層體]
本發明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積層體具有本發明感壓黏著片與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之積層體組態。換言之,本發明電器或電子裝置構 件積層體含有本發明感壓黏著片。當含有為雙側感壓黏著片之本發明感壓黏著片時,本發明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積層體亦係具有如在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表面之至少一部分上提供之感壓黏著表面之感壓黏著型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積層體(例如,具有位於片狀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之至少一側上之感壓黏著表面之感壓黏著型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積層體)。
由於本發明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積層體包含本發明感壓黏著片,故本發明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積層體滿足不規則可追蹤性及黏著度可靠性。因此,積層體可有利地用於固定或暫時固定電子裝置構件。
[光學構件積層體]
本發明光學構件積層體具有本發明感壓黏著片與光學構件之積層體組態。換言之,本發明光學構件積層體含有本發明感壓黏著片。當含有為雙側感壓黏著片之本發明感壓黏著片時,本發明光學構件積層體亦係具有位於光學構件表面之至少一部分上之感壓黏著表面之感壓黏著型光學構件積層體(例如,具有位於片狀光學構件之至少一側上之感壓黏著表面之感壓黏著型光學構件積層體)。
本發明光學構件積層體之實例包含(例如)含有本發明感壓黏著片之光學構件、含有本發明感壓黏著片之觸控面板、含有本發明感壓黏著片之影像顯示裝置、含有本發明感壓黏著片之玻璃透鏡等。
由於本發明光學構件積層體包含本發明感壓黏著片,故本發明光學構件積層體滿足不規則可追蹤性及黏著度可靠性。因此,積層體可有利地用於固定或暫時固定光學構件。
實例
基於下文所給出之本發明實例更詳細地闡述本發明,然而,無論如何,本發明並不受該等實例限制。除非以下實例中另有明確說 明,否則重量份數意指根據固體含量計算之值。
(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之製備實例1)
將70重量份數之丙烯酸正丁基酯(BA)、30重量份數之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2-EHA)、3重量份數之丙烯酸(AA)、0.05重量份數之丙烯酸4-羥基丁基酯(4-HBA)及作為聚合起始劑的0.08重量份數之偶氮雙異丁腈(AIBN)添加至甲苯溶劑中。隨後,在68℃下藉由溶液聚合將此聚合8小時以獲得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丙烯酸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40,000。
所獲得之丙烯酸聚合物溶液稱為「丙烯酸聚合物溶液(A)」。
(丙烯酸感壓黏著組合物之製備實例1)
將聚合松香新戊四醇酯樹脂(商品名為「PENSEL D125」,由Arakawa Chemical Industries有限公司製造,軟化點為125℃)添加至丙烯酸聚合物溶液(A)中以使其量在溶液中相對於100重量份數之丙烯酸聚合物為30重量份數;且此外,向其添加基於異氰酸酯之交聯劑(商品名為「CORONATE L」,由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有限公司製造)以使其量在溶液中相對於100重量份數之丙烯酸聚合物為2重量份數。以此方式製備丙烯酸感壓黏著組合物。
所獲得之丙烯酸感壓黏著組合物稱為「丙烯酸感壓黏著組合物(A)」。
(基板之使用實例1)
使用厚度為0.5μm之PET膜作為基板。該基板稱為「基板(A)」。
(基板之使用實例2)
使用厚度為5μm之PET膜作為基板。該基板稱為「基板(B)」。
(基板之使用實例3)
使用厚度為12μm之PET膜作為基板。該基板稱為「基板(C)」。
(隔離件之製造實例1)
摻和熱固性加成聚矽氧(商品名為「KS-847T」,由Shin-Etsu Chemical有限公司製造)與基於鉑之觸媒(商品名為「PL-50T」,由Shin-Etsu Chemical有限公司製造),且向其進一步添加甲苯以獲得固體濃度為1重量%之基於聚矽氧之釋放處理劑(基於聚矽氧之溶劑型釋放處理劑)。將基於聚矽氧之釋放處理劑施加至PET膜之一表面上且在加熱下固化以獲得具有位於PET膜之一表面上之基於聚矽氧之釋放層的隔離件(釋放襯裡)。
所獲得之隔離件稱為「隔離件(A)」。將隔離件(A)用作輕剝離表面側(第一表面側)上之隔離件。
(隔離件之製造實例2)
摻和熱固性加成聚矽氧(商品名為「KS-3703」,由Shin-Etsu Chemical有限公司製造)、釋放控制劑(商品名為「X-92-183」,由Shin-Etsu Chemical有限公司製造)與基於鉑之觸媒(商品名為「PL-50T」,由Shin-Etsu Chemical有限公司製造),且向其進一步添加甲苯以獲得固體濃度為1重量%之基於聚矽氧之釋放處理劑(基於聚矽氧之溶劑型釋放處理劑)。將基於聚矽氧之釋放處理劑施加至PET膜之一表面上且在加熱下固化以獲得具有位於PET膜之一表面上之基於聚矽氧之釋放層的隔離件(釋放襯裡)。
所獲得之隔離件稱為「隔離件(B)」。將隔離件(B)用作重剝離表面側(第二表面側)上之隔離件。
(實例1)
將丙烯酸感壓黏著組合物(A)以其最終厚度(欲形成之丙烯酸感壓黏著層之厚度)可為0.8μm之方式施加至隔離件(A)上,由此形成塗覆層,且將此置於爐中並在100℃下在加熱下乾燥3分鐘以獲得具有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厚度為0.8μm)之片1。
隨後,將丙烯酸感壓黏著組合物(A)以其最終厚度(欲形成之丙烯酸感壓黏著層之厚度)可為0.8μm之方式施加至隔離件(B)上,由此形成塗覆層,且將此置於爐中並在100℃下在加熱下乾燥3分鐘以獲得具有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厚度為0.8μm)之片2。
將片2層積至基板(A)之一表面,且然後將片1層積至基板(A)之另一表面,由此獲得具有位於基板兩側上之感壓黏著層之雙側感壓黏著片。
雙側感壓黏著片具有隔離件(A)(第一表面側)/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厚度為0.8μm)/基板(A)(厚度為0.5μm)/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厚度為0.8μm)/隔離件(B)(第二表面側)之積層體結構。
當在隔離件上塗覆丙烯酸感壓黏著組合物時,使用配備有減壓構件之塗覆設備。塗覆設備較佳能夠以均勻厚度塗覆丙烯酸感壓黏著組合物。
(實例2)
將丙烯酸感壓黏著組合物(A)以其最終厚度(欲形成之丙烯酸感壓黏著層之厚度)可為1.2μm之方式施加至隔離件(A)上,由此形成塗覆層,且以與實例1相同之方式,製造具有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厚度為1.2μm)之片1。
另一方面,將丙烯酸感壓黏著組合物(A)以其最終厚度(欲形成之丙烯酸感壓黏著層之厚度)可為1.2μm之方式施加至隔離件(B)上,由此形成塗覆層,且以與實例1相同之方式,製造具有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厚度為1.2μm)之片2。
亦以與實例1相同之方式,將片2層積至基板(A)之一表面,且然後將片1層積至基板(A)之另一表面,由此獲得具有位於基板兩側上之感壓黏著層之雙側感壓黏著片。
雙側感壓黏著片具有隔離件(A)(第一表面側)/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厚度為1.2μm)/基板(A)(厚度為0.5μm)/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厚度為1.2μm)/隔離件(B)(第二表面側)之積層體結構。
(比較實例1)
將丙烯酸感壓黏著組合物(A)以其最終厚度(欲形成之丙烯酸感壓 黏著層之厚度)可為3.0μm之方式施加至隔離件(B)上,由此形成塗覆層。隨後,在塗覆層上提供隔離件(A)以覆蓋塗覆層。隨後,使用黑光燈(由Toshiba公司製造),使用UV射線以5mW/cm2之照明強度照射,由此獲得具有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厚度為3.0μm)之無基板雙側感壓黏著片。
雙側感壓黏著片具有隔離件(A)(第一表面側)/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厚度為3.0μm)/隔離件(B)(第二表面側)之積層體結構。
(比較實例2)
將丙烯酸感壓黏著組合物(A)以其最終厚度(欲形成之丙烯酸感壓黏著層之厚度)可為0.5μm之方式施加至隔離件(A)上,由此形成塗覆層,且以與實例1相同之方式,製造具有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厚度為0.5μm)之片1。
另一方面,將丙烯酸感壓黏著組合物(A)以其最終厚度(欲形成之丙烯酸感壓黏著層之厚度)可為0.5μm之方式施加至隔離件(B)上,由此形成塗覆層,且以與實例1相同之方式,製造具有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厚度為0.5μm)之片2。
亦以與實例1相同之方式,將片1層積至基板(B)之一表面,且然後將片2層積至基板(B)之另一表面,由此獲得具有位於基板兩側上之感壓黏著層之雙側感壓黏著片。
雙側感壓黏著片具有隔離件(A)(第一表面側)/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厚度為0.5μm)/基板(B)(厚度為5μm)/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厚度為0.5μm)/隔離件(B)(第二表面側)之積層體結構。
(比較實例3)
將丙烯酸感壓黏著組合物(A)以其最終厚度(欲形成之丙烯酸感壓黏著層之厚度)可為1.5μm之方式施加至隔離件(A)上,由此形成塗覆層,且以與實例1相同之方式,製造具有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厚度為 1.5μm)之片1。
另一方面,將丙烯酸感壓黏著組合物(A)以其最終厚度(欲形成之丙烯酸感壓黏著層之厚度)可為1.5μm之方式施加至隔離件(B)上,由此形成塗覆層,且以與實例1相同之方式,製造具有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厚度為1.5μm)之片2。
亦以與實例1相同之方式,將片1層積至基板(C)之一表面,且然後將片2層積至基板(C)之另一表面,由此獲得具有位於基板兩側上之感壓黏著層之雙側感壓黏著片。
雙側感壓黏著片具有隔離件(A)(第一表面側)/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厚度為1.5μm)/基板(C)(厚度為12μm)/丙烯酸感壓黏著層(厚度為1.5μm)/隔離件(B)(第二表面側)之積層體結構。
(量測或評價)
如下分析或評價實例及比較實例中所獲得之雙側感壓黏著片。結果顯示於表1中。
(180°剝離黏著強度(感壓黏著力))
自雙側感壓黏著片切割長度為100mm且寬度為20mm之片件。隨後,將隔離件(A)自該片件剝離,且將PET膜(商品名為「LUMIRROR S-10」,厚度為25μm)層積(加襯裡)至暴露的感壓黏著表面。由此製備樣品件。
隨後,將隔離件(B)自樣品件剝離,且經由暴露的感壓黏著表面將樣品件層積至測試板,並藉由前後來回移動一次2kg輥將其壓合。隨後,將此在氣氛中在23℃及50% RH下老化30分鐘。老化後,在氣氛中在23℃及50% RH下使用拉伸測試器(設備名稱為「AUTOGRAPH AG-IS」,由Shimadzu公司製造)在300mm/min之拉伸速度及180°之剝離角度條件下將樣品件自測試板剝離,由此量測剝離黏著強度(N/20mm)。
使用不銹鋼板(SUS 304BA板)作為測試板。測試板之表面平坦且平滑。
(不規則可追蹤性)
將隔離件(A)自雙側感壓黏著片剝離,且將PET膜(商品名為「LUMIRROR S-10」,厚度為25μm)層積(加襯裡)至暴露的片之感壓黏著表面,由此製備樣品件。
隨後,將隔離件(B)自樣品件剝離,且經由暴露的感壓黏著表面將樣品件層積至黏著體之表面(其中該表面具有階梯),並藉由前後來回移動一次2kg輥將其壓合。隨後,將此在氣氛中在23℃及50% RH下老化30分鐘。由此獲得結構A。
目視檢查結構A中階梯周圍之樣品件,並根據以下標準評價。
評價標準
良好(A):感壓黏著片遵循階梯,且未見剝離現象。
較差(B):感壓黏著片無法遵循階梯,且可見剝離現象。
評價不規則可追蹤性所使用之黏著體為片狀黏著體,且在其一表面上具有階梯。階梯之高度為10μm。
(衝壓可處理性)
使用模切機(設備名稱為「D250」,由Iwasaki Tekko有限公司製造),經由機器之密封葉片以100次/min之速率將雙側感壓黏著片自其一側模切。
觀察模切雙側感壓黏著片並根據以下評價標準評價。
評價標準:
觀察並檢查模切雙側感壓黏著片在感壓黏著片之邊緣部分處存在或不存在起皺、扭曲、損害、黏著劑滲出。將感壓黏著片因損害或黏著劑滲出而無意地黏合在一起之樣品評價為較差(B)。另一方面,將已經乾淨地模切且無該等問題之樣品評價為良好(A)。
(隔離件剝離力)
自雙側感壓黏著片對長度為100mm且寬度為50mm之片件取樣,由此製備樣品件。該樣品件稱為用於第一表面側評價之樣品件。
將隔離件(A)自用於第一表面側評價之樣品件剝離,且將PET膜(商品名為「LUMIRROR S-10」,厚度為25μm)層積(加襯裡)至暴露的感壓黏著表面,由此製備用於第二表面側評價之樣品件。
使用拉伸測試器(設備名稱為「AUTOGRAPH AG-IS」,由Shimadzu公司製造),在氣氛中在23℃及50% RH下在300mm/min之拉伸速度及180°之剝離角度條件下將隔離件(A)自用於第一表面側評價之樣品件剝離,由此量測180°剝離黏著強度(N/50mm)。將該180°剝離黏著強度稱為第一表面側上之隔離件剝離力。
另一方面,使用拉伸測試器(設備名稱為「AUTOGRAPH AG-IS」,由Shimadzu公司製造),在氣氛中在23℃及50% RH下在300mm/min之拉伸速度及180°之剝離角度條件下將隔離件(B)自用於第二表面側評價之樣品件剝離,由此量測180°剝離黏著強度(N/50mm)。將該180°剝離黏著強度稱為第二表面側上之隔離件剝離力。
(隔離件可釋放性)
在隔離件剝離力測試中,評價測試樣品存在或不存在錯誤隔離現象、感壓黏著層移動至隔離件(黏著劑剝離)、感壓黏著層重疊、感壓黏著層之無意移動、感壓黏著層因該移動而起皺或扭曲、對感壓黏著片之損害等。將具有該等缺陷之樣品評價為較差(B)。另一方面,將隔離件乾淨地自感壓黏著層在其之間之界面處剝離且因此無彼等缺陷之樣品評價為良好(A)。
無法量測比較實例1中之隔離件剝離力。
儘管已參照本發明具體實施例詳細闡述本發明,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可在不背離其精神及範疇之情況下在其中作出多種改變及修改。
本申請案係基於2012年7月19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12-160179號,其整個標的物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Claims (12)

  1. 一種感壓黏著片,其包括厚度大於0μm且小於2.0μm之塑膠基板及在該塑膠基板至少一側上之感壓黏著層,其中:該感壓黏著層以相對於該感壓黏著層之總量計(100wt%)含有50wt%或更大之量的丙烯酸聚合物或基於橡膠之聚合物,且該丙烯酸聚合物係由單體混合物形成,該單體混合物以相對於單體組份之總量計(100wt%)含有50.0wt%至99.8wt%之量的以下(m1)及以相對於單體組份之該總量計(100wt%)含有0.01wt%至20wt%之量的以下(m2):(m1):具有1至10個碳原子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單體,其係由下式(1)表示:CH2=C(R1)COOR2 (1)其中R1表示氫原子或甲基,且R2表示具有1至10個碳原子之烷基;(m2):含有極性基團之單體。
  2. 如請求項1之感壓黏著片,其中:該感壓黏著層含有該丙烯酸聚合物,及該單體混合物含有具有1至5個碳原子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單體及具有6至10個碳原子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單體作為該(m1)。
  3. 如請求項1或2之感壓黏著片,其中該(m2)係至少一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單體:骨架中具有氮原子的基於乙烯基之單體、骨架中具有羧基的基於乙烯基之單體及骨架中具有羥基的基於乙烯基之單體。
  4. 如請求項3之感壓黏著片,其中該骨架中具有羥基的基於乙烯基 之單體為(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感壓黏著片,其中該感壓黏著層以相對於100重量份數之該丙烯酸聚合物或該基於橡膠之聚合物重量計含有0.001重量份數至10重量份數之量之交聯劑。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感壓黏著片,其中該感壓黏著層以相對於100重量份數之該丙烯酸聚合物或該基於橡膠之聚合物重量計含有5重量份數至60重量份數之量之增黏樹脂。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感壓黏著片,其在該塑膠基板之兩側上具有該感壓黏著層。
  8. 一種感壓黏著片,其包括厚度大於0μm且小於2.0μm之塑膠基板、在該塑膠基板一側上之丙烯酸感壓黏著層A及在該塑膠基板另一側上的丙烯酸感壓黏著層B,其中:提供隔離件A以與該丙烯酸感壓黏著層A接觸,及提供隔離件B以與該丙烯酸感壓黏著層B接觸,該隔離件A具有由基於聚矽氧之釋放劑形成之釋放層,該隔離件B具有由基於聚矽氧之釋放劑形成之釋放層,且該隔離件B相對於該丙烯酸感壓黏著層B之剝離力與該隔離件A相對於該丙烯酸感壓黏著層A之剝離力間之差為0.01N/50mm或更大及0.50N/50mm或更小。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感壓黏著片,其係用於電器或電子裝置。
  10.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感壓黏著片,其係用於光學構件。
  11. 一種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積層體,其具有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感壓黏著片與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之積層體組態。
  12. 一種光學構件積層體,其具有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感壓黏著片與光學構件之積層體組態。
TW102125977A 2012-07-19 2013-07-19 感壓黏著片、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積層體及光學構件積層體 TW2014069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60179A JP5650166B2 (ja) 2012-07-19 2012-07-19 粘着シート、電子機器部材積層体及び光学部材積層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6917A true TW201406917A (zh) 2014-02-16

Family

ID=48917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5977A TW201406917A (zh) 2012-07-19 2013-07-19 感壓黏著片、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積層體及光學構件積層體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23861A1 (zh)
EP (1) EP2687570A3 (zh)
JP (1) JP5650166B2 (zh)
KR (1) KR102122876B1 (zh)
CN (1) CN103571354B (zh)
TW (1) TW20140691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6931B (zh) * 2014-04-07 2017-01-21 栗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轉印印刷之無基材黏著轉印帶及其製造方法
TWI682983B (zh) * 2014-11-28 2020-01-21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機器用黏著片材
TWI716677B (zh) * 2017-04-07 2021-01-21 日商綜研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25313B2 (ja) * 2014-03-31 2018-05-16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状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JP6197103B2 (ja) * 2014-03-31 2017-09-13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シート及び両面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4085152A (zh) * 2014-07-25 2014-10-08 常熟璟杰进出口有限公司 一种覆铝无纺布
JP2016097562A (ja) * 2014-11-20 2016-05-30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樹脂層付き基板の製造方法、導電層付き基板の製造方法、樹脂層付き基板、導電層付き基板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WO2016084946A1 (ja) * 2014-11-28 2016-06-0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用粘着シート
JP6480793B2 (ja) * 2015-04-15 2019-03-13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
JP6838814B2 (ja) * 2015-11-06 2021-03-03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剥離剤組成物、剥離シート及び粘着体
CN106908988A (zh) * 2016-01-04 2017-06-30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组件
JP6745238B2 (ja) * 2017-03-22 2020-08-26 日本カーバイド工業株式会社 加飾フィルム用粘着剤組成物、加飾フィルム及び加飾成形品
US10647102B2 (en) * 2017-07-06 2020-05-1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val of a layer
JP7166052B2 (ja) * 2017-11-30 2022-11-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
JP7069066B2 (ja) * 2019-02-27 2022-05-17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繰り返し屈曲ディスプレイ
CN111087524B (zh) * 2019-12-17 2022-11-18 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压敏胶带、软磁屏蔽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54081B (zh) * 2023-01-09 2024-12-17 恩平市盈嘉丰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导热型电子压敏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49426B2 (ja) 2000-08-31 2012-10-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アクリル系粘着剤の製造法
JP4646508B2 (ja) * 2003-10-01 2011-03-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接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22213B2 (ja) * 2004-06-03 2006-09-1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剥離力調整方法、光学部材用粘着剤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粘着剤付光学部材
JP5265845B2 (ja) * 2005-04-15 2013-08-14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両面粘着テープ
DE102007019131A1 (de) * 2007-04-20 2008-10-23 Tesa Ag Doppelseitiges Haftklebeband
JP5171332B2 (ja) * 2008-03-18 2013-03-27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剥離シート、剥離シート付き偏光板、及び基材レス両面粘着シート
US20110139347A1 (en) * 2008-05-14 2011-06-16 Lg Chem Ltd. Adhesive composition, adhesive sheet, and back grinding method for semiconductor wafer
JP2010155974A (ja) * 2008-12-01 2010-07-15 Nitto Denko Corp アクリル系感圧性接着シート、アクリル系感圧性接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積層構成
JP5820619B2 (ja) * 2011-01-20 2015-11-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6931B (zh) * 2014-04-07 2017-01-21 栗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轉印印刷之無基材黏著轉印帶及其製造方法
TWI682983B (zh) * 2014-11-28 2020-01-21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機器用黏著片材
US10596792B2 (en) 2014-11-28 2020-03-24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for mobile electronics
TWI716677B (zh) * 2017-04-07 2021-01-21 日商綜研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50166B2 (ja) 2015-01-07
CN103571354A (zh) 2014-02-12
KR102122876B1 (ko) 2020-06-15
EP2687570A3 (en) 2014-04-23
CN103571354B (zh) 2018-05-04
US20140023861A1 (en) 2014-01-23
KR20140011981A (ko) 2014-01-29
JP2014019799A (ja) 2014-02-03
EP2687570A2 (en) 2014-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406917A (zh) 感壓黏著片、電器或電子裝置構件積層體及光學構件積層體
JP6722267B2 (ja)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層、粘着シート、光学部材、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JP5518436B2 (ja) 光学用粘着シート
TWI529226B (zh) Optical adhesive sheet
JP6033543B2 (ja) 光学用粘着シート
TWI595066B (zh) 光學壓感黏著片、光學膜及顯示裝置
JP6722245B2 (ja) 光学用粘着剤層、粘着シート、光学部材、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JP6508869B2 (ja)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層、粘着シート、光学部材、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KR102047787B1 (ko) 점착 시트
JP2018199817A (ja) 光学用粘着シート
KR20130009684A (ko) 양면 감압성 접착 시트
JP2013129704A (ja) 光学用粘着シート
TW201335311A (zh) 丙烯酸系壓感黏著帶
KR20190019922A (ko) 양면 점착제층 부착 편광 필름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JP6592070B2 (ja) 粘着シート、電子機器部材積層体及び光学部材積層体
TW202144174A (zh) 積層體
JP6282215B2 (ja) 粘着シート、電子機器部材積層体及び光学部材積層体
JP2017155139A (ja) 両面粘着シー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