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51105A - 雙軸鉸鏈 - Google Patents

雙軸鉸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51105A
TW201351105A TW102118803A TW102118803A TW201351105A TW 201351105 A TW201351105 A TW 201351105A TW 102118803 A TW102118803 A TW 102118803A TW 102118803 A TW102118803 A TW 102118803A TW 201351105 A TW201351105 A TW 20135110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m
hinge
housing
hinge rod
lock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8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18479B (zh
Inventor
Ryuta Kuramochi
Original Assignee
Kem Hongko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m Hongkong Ltd filed Critical Kem Hongkong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51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51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84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847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為了提供一種能將終端裝置的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在0度到至少180度以上的角度中,較佳為在360度的角度中規則性地開闔且能在任意角度呈穩定靜止狀態的雙軸鉸鏈,本發明之雙軸鉸鏈將組裝在第一殼體的第一鉸鏈桿和組裝在第二殼體的第二鉸鏈桿透過連結元件連結且相互轉動地設置,第一鉸鏈桿和第二鉸鏈桿之間設置有選擇轉動限制手段,選擇轉動限制手段在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皆呈閉合狀態時允許第一鉸鏈桿和第二鉸鏈桿轉動,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做相對開闔操作時,當第一鉸鏈桿與第二鉸鏈桿的其中之一轉動選擇轉動限制手段即限制其中之另一的轉動。

Description

雙軸鉸鏈
本發明係關於適合用在筆記型電腦、行動電腦或數位個人助理(PDA)等終端裝置中的一種雙軸鉸鏈。
在具有設置鍵盤部之第一殼體及設置顯示部之第二殼體的筆記型電腦、行動電腦或PDA等終端裝置中,還包括有單軸鉸鏈及雙軸鉸鏈,單軸鉸鏈係由單一軸體所形成並且將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往上下方向可開闔地連結,雙軸鉸鏈係由雙軸體所形成,並用以在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往上下方向做90度開啟後讓第二殼體能往水平方向相對於第一殼體轉動。而本發明之雙軸鉸鏈,係為關於一種在構成上能僅透過雙軸體,即可讓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分別往上下方向做180度、合計360度之開啟動作的雙軸鉸鏈。
在習知技術中,關於此種構成的雙軸鉸鏈如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第2009-063039號公報)所記載的內容已為公知常識。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的雙軸鉸鏈係將組裝在第一元件(殼體)的軸桿和組裝在第二元件(殼體)的軸桿透過連結臂連結,同時分別在各個軸桿設置摩擦力矩產生手段,更進一步還設置有環形臂,但此構成仍無法使第一元件與第二元件做180度以上的開啟,或者是讓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做規則性的開闔。
近年來,在使用者對筆記型電腦等終端裝置的需求多樣化之下,終端裝置所具有的機能也隨著多樣化。在這些需求之中,舉例來說,為了讓終端裝置除了能作為筆記型電腦使用外,同時也能當作平板電腦使用,需要一種鉸鏈來使構成終端裝置的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能藉由該鉸鏈在0度至360度的開啟狀態下,其中之一的殼體行開闔操作時能限制其中之另一殼體的開闔操作,以及決定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中兩者任一的開闔 操作順序,且還能以預設的規則來行使開闔操作。
在此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雙軸鉸鏈,其特別是能將筆記型電腦等終端裝置的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在0度到至少180度以上的角度中,較佳為在360度的角度之中規則性地開闔,並且能在任意角度呈現穩定的靜止狀態。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請求項1所記載之一種雙軸鉸鏈,其特徵在於,組裝在第一殼體的第一鉸鏈桿與組裝在第二殼體的第二鉸鏈桿透過連結元件連結且相互轉動地設置,在第一鉸鏈桿和第二鉸鏈桿之間設置有選擇轉動限制手段,選擇轉動限制手段在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皆呈閉合狀態時,允許第一鉸鏈桿和第二鉸鏈桿的轉動,而在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做相對地開闔操作時,當第一鉸鏈桿與第二鉸鏈桿的其中之一轉動,選擇轉動限制手段限制其中之另一的轉動。
又,請求項2所記載之一種雙軸鉸鏈,其特徵在於,組裝在第一殼體的第一鉸鏈桿與組裝在第二殼體的第二鉸鏈桿透過連結元件連結且相互轉動地設置,在第一鉸鏈桿和第二鉸鏈桿之間設置有選擇轉動限制手段,選擇轉動限制手段在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皆呈閉合狀態時,允許第二鉸鏈桿轉動使第二殼體能進行開闔操作,當第二殼體相對於第一殼體被開啟至預設的開啟角度時,選擇轉動限制手段允許第一鉸鏈桿轉動使第一殼體能進行開闔操作。
又,請求項3所記載之一種雙軸鉸鏈,其係包含一第一鉸鏈桿、一第二鉸鏈桿、一連結元件、一滑動導引元件、一選擇轉動限制手段、一摩擦力矩產生手段、一吸附手段以及一止動手段。第一鉸鏈桿係組裝於第一殼體,第二鉸鏈桿係組裝於第二殼體。連結元件係轉動地連結第一鉸鏈桿和第二鉸鏈桿,第一鉸鏈桿與第二鉸鏈桿係往相同方向插入貫通連結元件。滑動導引元件係相對於連結元件設置,第一鉸鏈桿與第二鉸鏈桿係轉動地插入貫通滑動導引元件。選擇轉動限制手段係選擇性地控制第一鉸鏈桿和第二鉸鏈桿的轉動並設置於滑動導引元件和連結元件之間,摩擦力矩產生手段係設置於選擇轉動限制手段的其中之一側,吸附手段係設置於選擇轉動限制手段的其中之另一側,止動手段係用以限制第一鉸鏈桿與第二鉸鏈桿的轉動角度。
此時,請求項4所記載之一種雙軸鉸鏈,其中選擇轉動限制手段係於連結元件和滑動導引元件之間,由一鎖定元件、一第一鎖定凸輪元件以及一第二鎖定凸輪元件所構成,鎖定元件的上部與下部具有第一凸輪凸部和第二凸輪凸部,上部與下部係於第一鉸鏈桿和第二鉸鏈桿之間往上下方向滑動地設置,第一鎖定凸輪元件與第二鎖定凸輪元件係夾置鎖定元件,第一鉸鏈桿和第二鉸鏈桿係分別插入貫通卡合第一鎖定凸輪元件與第二鎖定凸輪元件,第一鎖定凸輪元件與第二鎖定凸輪元件分別還具有第一凸輪凹部和第二凸輪凹部。
更進一步,請求項5所記載之一種雙軸鉸鏈,其中摩擦力矩產生手段包含一摩擦片、一第一A摩擦墊片、一第一B摩擦墊片、一第二A摩擦墊片以及一第二B摩擦墊片,第一鉸鏈桿和第二鉸鏈桿係分別在選擇轉動限制手段與第一鉸鏈桿的凸緣部之間以及在選擇轉動限制手段與第二鉸鏈桿的凸緣部之間轉動地插入貫通摩擦片,第一A摩擦墊片、第一B摩擦墊片、第二A摩擦墊片以及第二B摩擦墊片的轉動係受到第一鉸鏈桿和第二鉸鏈桿限制,第一A摩擦墊片與第二A摩擦墊片係設置於摩擦片其兩個側面的上側,第一B摩擦墊片與第二B摩擦墊片係設置於摩擦片其兩個側面的下側。
請求項6所記載之一種雙軸鉸鏈,其中吸附手段包含一第一A彎曲凸輪凸部、一第一B彎曲凸輪凸部、一第二A彎曲凸輪凸部、一第二B彎曲凸輪凸部、一第一彈性手段以及一第二彈性手段,第一A彎曲凸輪凸部與第一B彎曲凸輪凸部係使第一鉸鏈桿和第一A彎曲凸輪凹部及第一B彎曲凸輪凹部對向設置,第二A彎曲凸輪凸部與第二B彎曲凸輪凸部係使第二鉸鏈桿和第二A彎曲凸輪凹部及第二B彎曲凸輪凹部對向設置,第一A彎曲凸輪凸部和第一B彎曲凸輪凸部設置於第一凸輪從動件,第二A彎曲凸輪凸部和第二B彎曲凸輪凸部設置於第二凸輪從動件,位於上方的第一凸輪從動件與位於下方的第二凸輪從動件係為成對並分別在第一鉸鏈桿和第二鉸鏈桿的軸方向上為可移動地設置,且第一凸輪從動件與第二凸輪從動件的轉動係受到第一鉸鏈桿和第二鉸鏈桿限制,第一彈性手段和第二彈性手段係分別設置在第一鉸鏈桿與第二鉸鏈桿。
請求項8所記載之一種雙軸鉸鏈,其中止動手段包含一第 一止動片、一第二止動片、一第一止動部以及一第二止動部,第一止動片和第二止動片分別設置在第一鎖定凸輪元件和第二鎖定凸輪元件的外圍,第一止動部和第二止動部設置在滑動導引元件。
接著,請求項9所記載之一種終端裝置,其係包含上述各項內容中所記載的雙軸鉸鏈。
本發明的構成係如上述,根據請求項1所記載的發明,透過選擇轉動限制手段,在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皆呈閉合狀態時及皆呈全開狀態時,可對分別組裝有第一鉸鏈桿和第二鉸鏈桿的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中任一者做開闔操作,在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其中之一殼體進行開闔操作時,第一鉸鏈桿與第二鉸鏈桿其中之一的轉動將受到限制,使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其中之另一殼體的開闔操作受到限制。
其次,根據請求項2所記載的發明,透過選擇轉動限制手段,在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皆呈閉合狀態時,僅能對第二殼體進行開闔操作,惟第二殼體被開啟至預設的開啟角度時,即可對第一殼體進行轉動操作(開闔操作),亦即,在第二殼體做開闔操作時第一殼體的開闔操作即受到限制。
又,根據請求項3所記載的發明,透過選擇轉動限制手段,當選擇性地允許第一鉸鏈桿與第二鉸鏈桿其中之一的轉動時,藉由設置在轉動中的第一鉸鏈桿與第二鉸鏈桿兩者的摩擦力矩產生手段來控制轉動力矩,除了讓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的開闔操作可在任意的開闔角度上自由地保持靜止狀態之外,還能經由吸附手段從預設的開啟角度自動地閉合。
更進一步,根據請求項4的記載發明,構成選擇轉動限制手段的第一鎖定凸輪元件及第二鎖定凸輪元件之間,透過鎖定元件,使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在閉合狀態及全開狀態時,鎖定元件的第一及第二凸輪凸部會分別與第一鎖定凸輪元件的第一凸輪凹部及第二鎖定凸輪元件的第二凸輪凹部彼此相面對,讓分別組裝有第一鉸鏈桿與第二鉸鏈桿的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兩者皆能進行開闔操作,當第一殼體或第二殼體的其中之一行開闔操作時,鎖定元件的第一及第二凸輪凸部其中之一會與第一鎖定凸輪元件的第一凸輪凹部及第二鎖定凸輪元件的第二凸輪凹部其中之一相面對,鎖定元件的第一及第二凸輪凸部其中之另一則與鎖定元件的外圍部相 面對,從而使第一鉸鏈桿或第二鉸鏈桿的其中一者轉動受到限制,連帶限制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中另一殼體的開闔操作。其中,位於上側的第一鎖定元件與位於下側的第二鎖定元件其轉動係分別受到第一鉸鏈桿和第二鉸鏈桿的限制,第一鉸鏈桿與第二鉸鏈桿係位於第一鎖定元件與第二鎖定元件其外圍處設置凸輪凹部之處,鎖定元件的上部與下部係具有第一凸輪凸部和第二凸輪凸部,上部與下部係為可往上下方向滑動地設置。
又,在請求項5的構成之下,透過摩擦力矩產生手段,由於第一鉸鏈桿和第二鉸鏈桿轉動時會產生摩擦力矩,因此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能分別在開闔操作時於任意的開啟角度上穩定地保持靜止狀態。
又,在請求項6的構成之下,透過吸附手段,無論是第一鉸鏈桿或第二鉸鏈桿的任一者隨著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的開闔操作轉動,在殼體的開啟位置與閉合位置上第一鉸鏈桿和第二鉸鏈桿皆能經由彈性手段,使第一A彎曲凸輪凸部、第一B彎曲凸輪凸部、第二A彎曲凸輪凸部以及第二B彎曲凸輪凸部分別往第一A彎曲凸輪凹部、第一B彎曲凸輪凹部、第二A彎曲凸輪凹部以及第二B彎曲凸輪凹部陷落,於是在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成為全開狀態和全閉合狀態之前,能把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如吸附般地鎖住,穩定地在開啟位置和閉合位置上保持靜止狀態。
在請求項8的構成之下,透過止動手段,讓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開闔操作能被限制在預設的角度內。
最後,在請求項9的構成之下,可提供一種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分別能開闔180度合計360度的終端裝置。
1‧‧‧筆記型電腦
2‧‧‧第一殼體
2a‧‧‧鍵盤部
2b、3b‧‧‧收容凹部
3‧‧‧第二殼體
3a‧‧‧顯示部
4、5、40‧‧‧雙軸鉸鏈
6、7、18‧‧‧組裝螺絲
10‧‧‧第一鉸鏈桿
10a、12a‧‧‧組裝軸部
10b、11a、11b、12b、13a、13b‧‧‧組裝孔
10c、12c‧‧‧卡合凹部
10d、12d‧‧‧凸緣部
10e、12e‧‧‧第一變形軸部
10f、12f‧‧‧第二變形軸部
10g、12g‧‧‧組裝銷
10h‧‧‧第一公螺部
11‧‧‧第一組裝板
12‧‧‧第二鉸鏈桿
12h‧‧‧第二公螺部
13‧‧‧第二組裝板
14‧‧‧鉸鏈盒
14a‧‧‧間隔壁
14b、20e‧‧‧母螺部
15‧‧‧選擇轉動限制手段
16‧‧‧摩擦力矩產生手段
16a‧‧‧第一摩擦力矩產生手段
16b‧‧‧第二摩擦力矩產生手段
17‧‧‧吸附手段
17a‧‧‧第一吸附手段
17b‧‧‧第二吸附手段
19‧‧‧止動手段
19a‧‧‧第一止動手段
19b‧‧‧第二止動手段
20‧‧‧連結元件
20a、22a‧‧‧第一軸承部
20b、22b‧‧‧第二軸承部
20c、22c‧‧‧連結部
20d‧‧‧突起部
20f‧‧‧第一A彎曲凸輪凹部
20g‧‧‧第一B彎曲凸輪凹部
20h‧‧‧第二A彎曲凸輪凹部
20i‧‧‧第二B彎曲凸輪凹部
20k、22d、25a‧‧‧第一軸承孔
20m、22e、25b‧‧‧第二軸承孔
21‧‧‧鎖定元件
21a‧‧‧第一凸輪凸部
21b‧‧‧第二凸輪凸部
21c、21d‧‧‧卡合用溝部
22‧‧‧滑動導引元件
22f‧‧‧第一止動部
22g‧‧‧第二止動部
23、30、41‧‧‧第一鎖定凸輪元件
23a、24a、28a、29a、30a、31a、34a、35a、41a、42a‧‧‧變形插通孔
23b‧‧‧第一凸輪凹部
23c‧‧‧第一止動片
24、31、42‧‧‧第二鎖定凸輪元件
24b‧‧‧第二凸輪凹部
24c‧‧‧第二止動片
25‧‧‧摩擦片
26‧‧‧第一A摩擦墊片
26a、27a‧‧‧變形卡合孔
26b、27b‧‧‧卡合片
27‧‧‧第一B摩擦墊片
28‧‧‧第二A摩擦墊片
29‧‧‧第二B摩擦墊片
30‧‧‧第一凸輪從動件
30b‧‧‧第一A彎曲凸輪凸部
30c‧‧‧第一B彎曲凸輪凸部
31‧‧‧第二凸輪從動件
31b‧‧‧第二A彎曲凸輪凸部
31c‧‧‧第二B彎曲凸輪凸部
32‧‧‧第一彈性手段
32a、33a‧‧‧盤狀彈簧
32b、33b‧‧‧插通孔
33‧‧‧第二彈性手段
34‧‧‧第一押制墊片
35‧‧‧第二押制墊片
36‧‧‧第一固着螺帽
37‧‧‧第二固着螺帽
41b‧‧‧第一A凸輪凹部
41c‧‧‧第一B凸輪凹部
42b‧‧‧第二A凸輪凹部
42c‧‧‧第二B凸輪凹部
A‧‧‧端
a、b‧‧‧間隙
圖1為組裝有本發明之雙軸鉸鏈的筆記型電腦其示意圖,(a)為在第二殼體相對於第一殼體開啟的狀態下從前方觀察的斜視圖,(b)為在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閉合後的狀態下從後方觀察的斜視圖。
圖2為將本發明之雙軸鉸鏈組裝在筆記型電腦的狀態說明圖。
圖3為在筆記型電腦的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分別往相反的方向做180 度轉動的狀態下,把本發明之雙軸鉸鏈收納在鉸鏈盒的斜視圖。
圖4為將本發明之雙軸鉸鏈自鉸鏈盒取出後,在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彼此閉合的狀態下從與圖3不同的方向觀察雙軸鉸鏈的斜視圖。
圖5為將本發明之雙軸鉸鏈的第一鉸鏈桿從圖4的狀態下做180度轉動後觀察的示意圖。
圖6為將本發明之雙軸鉸鏈的第一鉸鏈桿和第二鉸鏈桿從圖4的狀態下分別往相對的方向做180度轉動後觀察的示意圖。
圖7為將本發明之雙軸鉸鏈在圖5所示的狀態下分解後觀察的分解斜視圖。
圖8為將本發明之雙軸鉸鏈在圖4所示的狀態下對選擇轉動限制手段的部分做分割後觀察的縱向剖面圖。
圖9為將本發明之雙軸鉸鏈在圖5所示的狀態下對選擇轉動限制手段的部分做分割後觀察的縱向剖面圖。
圖10為將本發明之雙軸鉸鏈在圖6所示的狀態下對選擇轉動限制手段的部分做分割後觀察的縱向剖面圖。
圖11為本發明之雙軸鉸鏈其鉸鏈盒的示意圖,(a)為側面圖,(b)為(a)中A-A兩端連線的剖面圖。
圖12為本發明之雙軸鉸鏈其連結元件的示意圖,(a)為其一側面圖,(b)為其斜視側面圖。
圖13為本發明之雙軸鉸鏈其滑動導引元件的示意圖,(a)為其一側面圖,(b)為其斜視圖。
圖14為本發明之雙軸鉸鏈其鎖定元件的示意圖,(a)為其一側面圖,(b)為其斜視圖。
圖15為本發明之雙軸鉸鏈其上側之第一鎖定凸輪元件的示意圖,(a) 為其側面圖,(b)為其斜視圖。
圖16為本發明之雙軸鉸鏈其下側之第二鎖定凸輪元件的示意圖,(a)為其側面圖,(b)為其斜視圖。
圖17為本發明之雙軸鉸鏈其摩擦片的斜視圖。
圖18為本發明之雙軸鉸鏈其上側之第一凸輪從動件的示意圖,(a)為其側面圖,(b)為其斜視圖。
圖19為本發明之雙軸鉸鏈其下側之第二凸輪從動件的示意圖,(a)為其側面圖,(b)為其斜視圖。
圖20為說明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之雙軸鉸鏈其選擇轉動限制手段之動作的縱向剖面圖。
圖21為說明圖20中本發明之雙軸鉸鏈其選擇轉動限制手段之動作的縱向剖面圖。
圖22為說明圖20中本發明之雙軸鉸鏈其選擇轉動限制手段之動作的縱向剖面圖。
以下將依據圖式說明本發明之雙軸鉸鏈應用在筆記型電腦中的實施例態樣,但本發明之雙軸鉸鏈並不限定使用在筆記型電腦中,可以是使用在具有彼此能在180度以上的範圍往上下方向開闔並連結之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行動電腦、PDA等終端裝置或者是其他相關產品中。
實施例1
圖1(a)、(b)係為使用本發明之雙軸鉸鏈的終端裝置其中一實施例之筆記型電腦1的示意圖,筆記型電腦1係透過本發明中一對的雙軸鉸鏈4、5可開闔地連結第一殼體2其後部的左右部與第二殼體3其後部的左右部,第一殼體2係設置有鍵盤部2a,第二殼體3係設置有顯示部3a。
由於雙軸鉸鏈4、5兩者的構成在實質上是相等,因此本實 施例中僅以雙軸鉸鏈4做說明,關於元件符號5之雙軸鉸鏈的說明則省略。理所當然地,在不影響裝置動作之下,元件符號5之鉸鏈的構造也可以使用其他種鉸鏈代替。
圖2至圖19係為雙軸鉸鏈4其中一實施例的示意圖,根據圖式內容,元件符號10所示者係為第一鉸鏈桿,第一鉸鏈桿10係特別如圖7中所示,其係包含一組裝軸部10a、一凸緣部10d、一第一變形軸部10e以及一第二變形軸部10f。組裝軸部10a的一側端部其剖面呈現略台階的形狀且具有組裝孔10b、10b,凸緣部10d係在接續組裝軸部10a的外圍側具有卡合凹部10c,第一變形軸部10e係於接續凸緣部10d的設置處呈現剖面略橢圓的形狀,第二變形軸部10f係於接續第一變形軸部10e的設置處同樣呈現剖面略橢圓的形狀,惟第二變形軸部10f其剖面橢圓的直徑小於第一變形軸部10e的剖面橢圓直徑。
組裝軸部10a係組裝有第一組裝板11,而第一組裝板11係透過將凸緣部10d的組裝銷10g端部鎖固往組裝軸部10a組裝,組裝銷10g則串通第一鉸鏈桿10的組裝孔10b、10b與第一組裝板11的組裝孔11a、11a。第一組裝板11係藉由設置在其上的組裝孔11b、11b……,如圖2中所示利用組裝螺絲6、6……往第二殼體3組裝。
接著,元件符號12所示者係為相對於第一鉸鏈桿10在上下方向上平行配置的第二鉸鏈桿,第二鉸鏈桿12係特別如圖7中所示,其係包含一組裝軸部12a、一凸緣部12d、一第一變形軸部12e以及一第二變形軸部12f。組裝軸部12a的一側端部其剖面呈現略台階的形狀且具有組裝孔12b、12b,凸緣部12d係在接續組裝軸部12a的外圍側具有卡合凹部12c,第一變形軸部12e係於接續凸緣部12d的設置處呈現剖面略橢圓的形狀,第二變形軸部12f係於接續第一變形軸部12e的設置處同樣呈現剖面略橢圓的形狀,惟第二變形軸部12f其剖面橢圓的直徑小於第一變形軸部12e的剖面橢圓直徑。
組裝軸部12a係組裝有第二組裝板13,而第二組裝板13係透過將凸緣部12d的組裝銷12g端部鎖固往組裝軸部12a組裝,組裝銷12g則串通第二鉸鏈桿12的組裝孔12b、12b與第二組裝板13的組裝孔13a、13a。第二組裝板13係藉由設置在其上的組裝孔13b、13b……,如圖2中 所示利用組裝螺絲7、7……往第一殼體2組裝。透過將第一組裝板11與第二組裝板13往第二殼體3組裝,使第一鉸鏈桿10和第二鉸鏈桿12能相對於第二殼體3的軸方向垂直且彼此平行地配置。
元件符號14所示者係為鉸鏈盒,第一鉸鏈桿10與第二鉸鏈桿12除了凸緣部10d、12d至前端的組裝軸部10a、12a部分是外露於鉸鏈盒14之外,其餘部分皆收納於鉸鏈盒14之中。
鉸鏈盒14如圖3與圖11中所示,其係為剖面呈長孔形狀的筒狀物,且內部收納有選擇轉動限制手段15(待後面詳述)、摩擦力矩產生手段16、吸附手段17以及止動手段19,選擇轉動限制手段15係裝有第一鉸鏈桿10與第二鉸鏈桿12。如圖7與圖11所示,選擇轉動限制手段15的連結元件20係於間隔壁14a上透過組裝螺絲18被固定,間隔壁14a設置有母螺部14b,母螺部14b係設置於鉸鏈盒14內。
接著說明選擇轉動限制手段15的詳細構成,選擇轉動限制手段15係由連結元件20、鎖定元件21、滑動導引元件22、一對的第一鎖定凸輪元件23及第二鎖定凸輪元件24所構成。連結元件20的側面係概略呈現葫蘆瓢簞形且具有第一軸承部20a、第二軸承部20b及連結部20c,第一軸承部20a與第二軸承部20b的上部和下部係為略圓盤狀,連結部20c係用以連結第一軸承部20a與第二軸承部20b之間。第一軸承部20a和第二軸承部20b上分別還設置有剖面為圓形的第一軸承孔20k與第二軸承孔20m,第一鉸鏈桿10的第二變形軸部10f和第二鉸鏈桿12的第二變形軸部12f係分別插入貫通第一軸承孔20k與第二軸承孔20m且可自由轉動地軸樞承受。連結部20c設置有突起部20d,突起部20d設置有母螺部20e並藉由組裝螺絲18往鉸鏈盒14的間隔壁14a組裝。又,連結部20c係被嵌入鎖定元件21的卡合用溝部21c內,用以允許鎖定元件21做上下方向的滑動,其中鎖定元件21的上部側與下部側分別設置有第一凸輪凸部21a與第二凸輪凸部21b。
滑動導引元件22與連結元件20同樣地側面係概略呈現葫蘆瓢簞形且具有第一軸承部22a、第二軸承部22b及連結部22c,第一軸承部22a與第二軸承部22b的上部和下部係為略圓盤狀,連結部22c係用以連結第一軸承部22a與第二軸承部22b之間。第一軸承部22a和第二軸承部 22b上分別還設置有第一軸承孔22d與第二軸承孔22e,第一鉸鏈桿10的第一變形軸部10e和第二鉸鏈桿12的第一變形軸部12e係分別插入貫通第一軸承孔22d與第二軸承孔22e且可自由轉動地軸樞承受。連結部22c係嵌入鎖定元件21的另一個卡合用溝部21d中,用以允許鎖定元件21在上下方向的滑動,第一軸承部22a與第二軸承部22b透過切削第一軸承孔22d和第二軸承孔22e的周圍設置有第一止動部22f及第二止動部22g。
而鎖定凸輪元件係為上下一對的構成,位於上側的第一鎖定凸輪元件23與位於下側的第二鎖定凸輪元件24分別設置有變形插通孔23a、24a,第一鉸鏈桿10的第一變形軸部10e和第二鉸鏈桿12的第一變形軸部12e係分別插入貫通變形插通孔23a及24a,藉此讓第一鎖定凸輪元件23與第二鎖定凸輪元件24分別組裝在被第一鉸鏈桿10及第二鉸鏈桿12,同時第一鉸鏈桿10及第二鉸鏈桿12亦限制第一鎖定凸輪元件23與第二鎖定凸輪元件24的轉動。第一鎖定凸輪元件23其外圍靠近軸方向的兩端部與第二鎖定凸輪元件24其外圍靠近軸方向的兩端部係分別設置有第一凸輪凹部23b及第二凸輪凹部24b,在組裝成形時滑動導引元件22的位置會透過其轉動角度設置有第一止動片23c及第二止動片24c,第一止動片23c與第二止動片24c靠接設置在滑動導引元件22的第一止動部22f和第二止動部22g。其中,第一鎖定凸輪元件23與第二鎖定凸輪元件24係被夾置在連結元件20和滑動導引元件22之間,同時鎖定元件21係被夾設在第一鎖定凸輪元件23之下側與第二鎖定凸輪元件24之上側的位置,第一鎖定凸輪元件23的第一凸輪凹部23b與第二鎖定凸輪元件24的第二凸輪凹部24b係藉由第一鎖定凸輪元件23和第二鎖定凸輪元件24的轉動角度,與鎖定元件21的第一凸輪凸部21a及第二凸輪凸部21b相面對並嵌合。
接著說明摩擦力矩產生手段16的詳細構成,摩擦力矩產生手段16係由第一鉸鏈桿10的第一摩擦力矩產生手段16a及第二鉸鏈桿12的第二摩擦力矩產生手段16b所形成,在此針對兩個部分同時做說明。摩擦力矩產生手段16係由摩擦片25、第一A摩擦墊片26、第一B摩擦墊片27、第二A摩擦墊片28、第二B摩擦墊片29、第一彈性手段32及第二彈性手段33所構成。摩擦片25的上部及下部分別具有第一軸承孔25a和第二軸承孔25b且設置在滑動導引元件22與凸緣部10d、12d之間,第一鉸 鏈桿10的第一變形軸部10e與第二鉸鏈桿12的第一變形軸部12e係分別可轉動地插入貫通第一軸承孔25a和第二軸承孔25b。第一A摩擦墊片26與第一B摩擦墊片27係介設在凸緣部10d、12d和摩擦片25之間並分別在軸心部的軸方向上設置有變形卡合孔26a、27a,第一鉸鏈桿10的第一變形軸部10e與第二鉸鏈桿12的第一變形軸部12e係分別可轉動地插入貫通變形卡合孔26a、27a,第一A摩擦墊片26與第一B摩擦墊片27的外圍係具有卡合片26b、27b,卡合片26b、27b係卡合設置在凸緣部10d、12d的卡合凹部10c、12c。第二A摩擦墊片28與第二B摩擦墊片29係介設在摩擦片25和滑動導引元件22之間,變形插通孔28a、29a係分別設置在第二A摩擦墊片28的中心部軸方向上與第二B摩擦墊片29的中心部軸方向上,第一鉸鏈桿10的第一變形軸部10e與第二鉸鏈桿12的第一變形軸部12e係分別插入貫通變形插通孔28a、29a。第一彈性手段32及第二彈性手段33(待後續說明)係藉由滑動導引元件22將第一A摩擦墊片26、第一B摩擦墊片27、第二A摩擦墊片28及第二B摩擦墊片29往摩擦片25壓接。
其次,說明吸附手段17的詳細構成,吸附手段17係由第一鉸鏈桿10的第一吸附手段17a及第二鉸鏈桿12的第二吸附手段17b所形成,在此針對兩個部分同時做說明。吸附手段17係由第一凸輪從動件30、第二凸輪從動件31、第一彈性手段32、第二彈性手段33、第一押制墊片34、第二押制墊片35、第一固着螺帽36以及第二固着螺帽37。第一凸輪從動件30的中心部軸方向上與第二凸輪從動件31的中心部軸方向上係分別設置有變形插通孔30a、31a,第一鉸鏈桿10的第二變形軸部10f與第二鉸鏈桿12的第二變形軸部12f係分別插入貫通並卡合變形插通孔30a、31a,一大一小的第一A彎曲凸輪凸部30b與第一B彎曲凸輪凸部30c係分別設置於第一凸輪從動件30其側面的外側和內側,一大一小的第二A彎曲凸輪凸部31b與第二B彎曲凸輪凸部31c係分別設置於第二凸輪從動件31其側面的外側和內側,一大一小的第一A彎曲凸輪凹部20f與第一B彎曲凸輪凹部20g係分別設置在連結元件20其第一軸承部20a之側面的外側與內側,一大一小的第二A彎曲凸輪凹部20h與第二B彎曲凸輪凹部20i係分別設置在連結元件20其第二軸承部20b之側面的外側與內側,第一A彎曲凸輪凸部30b、第一B彎曲凸輪凸部30c、第二A彎曲凸輪凸部31b及第二 B彎曲凸輪凸部31c係分別與第一A彎曲凸輪凹部20f、第一B彎曲凸輪凹部20g、第二A彎曲凸輪凹部20h及第二B彎曲凸輪凹部20i相面對。第一彈性手段32與第二彈性手段33係分別與第一凸輪從動件30和第二凸輪從動件31接觸,第一鉸鏈桿10的第二變形軸部10f與第二鉸鏈桿12的第二變形軸部12f係分別插入貫通設置在第一彈性手段32其中心部軸方向的插通孔32b和設置在第二彈性手段33其中心部軸方向的插通孔33b,第一彈性手段32與第二彈性手段33係分別由複數個盤狀彈簧32a、32a......及33a、33a......所構成。第一押制墊片34與第二押制墊片35係分別與第一彈性手段32和第二彈性手段33接觸,第一鉸鏈桿10的第二變形軸部10f與第二鉸鏈桿12的第二變形軸部12f係分別插入貫通設置在第一押制墊片34其中心部軸方向的變形插通孔34a和設置在第二押制墊片35其中心部軸方向的變形插通孔35a。第一固着螺帽36與第二固着螺帽37係分別螺固在第一公螺部10h和第二公螺部12h,第一公螺部10h和第二公螺部12h係分別設置在第一鉸鏈桿10其第二變形軸部10f的自由端側與第二鉸鏈桿12其第二變形軸部12f的自由端側。
止動手段19係由第一鉸鏈桿10側的第一止動手段19a與第二鉸鏈桿12側的第二止動手段19b所形成,在此同時針對兩個止動手段一起說明。更詳細地說,止動手段19係由第一止動片23c、第二止動片24c、第一止動部22f以及第二止動部22g所構成,第一止動片23c與第二止動片24c分別設置在第一鎖定凸輪元件23和第二鎖定凸輪元件24,第一止動部22f與第二止動部22g分別設置在滑動導引元件22的第一軸承部22a和第二軸承部22b,止動手段19藉由前述的構成,用以限制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3的閉合位置與完全開啟位置(總和180度)。
接著說明本發明之雙軸鉸鏈4的動作方式。首先,在圖1(b)所示之第一殼體2與第二殼體3閉合的狀態下,如圖4和圖8所示,第一組裝板11與第二組裝板13係朝向相同方向,第一鎖定凸輪元件23的第一凸輪凹部23b則位於上側位置且其外圍靠接鎖定元件21的第一凸輪凸部21a,第二鎖定凸輪元件24的第二凸輪凹部24b係與鎖定元件21的第二凸輪凸部21b呈嵌合狀態,在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3的閉合狀態下,第一鉸鏈桿10為可轉動,而第二鉸鏈桿12為不可轉動。藉此,當第一殼體2 和第二殼體3為閉合狀態時,透過選擇轉動限制手段15可僅讓第二殼體3相對於第一殼體2做開闔。
在此,當第二殼體3相對於第一殼體2開啟時,第一鉸鏈桿10將跟著轉動,位於鎖定元件21上側的第一凸輪凸部21a將與第一鎖定凸輪元件23的外圍靠接使第二殼體3開啟,換句話說,第二殼體3進行開闔操作時,經由選擇轉動限制手段15,無法使第一殼體2連同第二鉸鏈桿12轉動。接著將第二殼體3相對於第一殼體2繼續開啟時,首先第一吸附手段17a其第一凸輪從動件30的第一A彎曲凸輪凸部30b及第一B彎曲凸輪凸部30c會受到設置在連結元件20之第一A彎曲凸輪凹部20f及第一B彎曲凸輪凹部20g脫離時的抵抗,但因為第一A彎曲凸輪凸部30b及第一B彎曲凸輪凸部30c脫離第一A彎曲凸輪凹部20f及第一B彎曲凸輪凹部20g,讓第二殼體3相對於第一殼體2開啟,此時第一摩擦力矩產生手段16a上部的第一A摩擦墊片26與摩擦片25之間,以及同樣位於上部的第二A摩擦墊片28與摩擦片25之間會產生摩擦力矩,從而第二殼體3可相對於第一殼體2做任意位置靜止的開啟,亦即,能使第二殼體3以任意的開啟角度相對於第一殼體2做靜止保持。又,此時所發生的摩擦力矩係由吸附手段17的第一吸附手段17a所產生,然此僅為輔助,真正的主要摩擦力矩來源是由摩擦力矩產生手段16的第一摩擦力矩產生手段16a所產生。
如此一來,把第二殼體3相對於第一殼體2做任意位置靜止的開啟動作時,當開啟至180度,也就是如圖5、圖7、圖15及圖16所示,由於第一止動手段19a其第一鎖定凸輪元件23的第一止動片23c與滑動導引元件22的第一止動部22f靠接,使第一鉸鏈桿10的轉動受到限制,因此第二殼體3的開啟會在相對於第一殼體2被開啟至180度的地方停止。此時第一鎖定凸輪元件23的第一凸輪凹部23b會如圖9所示,轉動180度後來到鎖定元件21其第一凸輪凸部21a的位置,由於兩者之間會產生間隙a,因此能允許第一殼體2的轉動(開闔)。
同樣地,從第二殼體3相對於第一殼體2的180度開啟位置做閉合動作無疑的也不會有任何問題。詳細地來說,當第二殼體3相對於第一殼體2往閉合方向轉動,和第一鉸鏈桿10一同轉動的第一鎖定凸輪元件23的第一凸輪凹部23b與鎖定元件21的第一凸輪凸部21a之間因為 仍存在有間隙a,所以第二殼體3可以相對於第一殼體2進行閉合。而實際將第二殼體3相對於第一殼體2往閉合方向轉動,由於第一鎖定凸輪元件23的外圍與第一凸輪凸部21a靠接,鎖定元件21的第二凸輪凸部21b將和固定在第二鉸鏈桿12之第二鎖定凸輪元件24的第二凸輪凹部24b保持嵌合狀態,即使在第二殼體3進行閉合操作的狀態下,仍然可以限制第一殼體2的轉動。
透過上述構成,第二殼體3相對於第一殼體2在0度至180度之間可做自由的開闔,這期間藉由選擇轉動限制手段15能保持對第一殼體2轉動的限制。
第一殼體2在和圖1(b)所示的第二殼體3之間呈閉合狀態時,上述之第一鎖定凸輪元件23的外圍因為和鎖定元件21的第一凸輪凸部21a靠接,故無法進行開闔操作,當第二殼體3被關啟180度後,始能對開啟的第二殼體3往開啟的相反方向做180度的轉動。也就是說,將第二殼體3轉動180度,如圖9所示,第一鎖定凸輪元件23的第一凸輪凹部23b在轉動180度後會與鎖定元件21的第一凸輪凸部21a相面對,並在兩者之間產生間隙a,讓組裝在第二鉸鏈桿12且轉動受到限制的第二鎖定凸輪元件24變為可轉動,在第一殼體2轉動時,第二鎖定凸輪元件24的外圍由於和鎖定元件21的第二凸輪凸部21b靠接,使第二殼體3無法進行閉合操作。
此時若將第一殼體2相對於第二殼體3往不同於第二殼體3操作時的方向轉動,第二鉸鏈桿12將跟著轉動,位於鎖定元件21下側的第二凸輪凸部21b將與第二鎖定凸輪元件24的外圍靠接使第一殼體2開啟,換句話說,第一殼體2進行開闔操作時,經由選擇轉動限制手段15,第二殼體3將無法往閉合方向轉動。當第一殼體2相對於第二殼體3繼續轉動時,首先第二吸附手段17b其第二凸輪從動件31的第二A彎曲凸輪凸部31b及第二B彎曲凸輪凸部31c會受到設置在連結元件20之第二A彎曲凸輪凹部20h及第二B彎曲凸輪凹部20i脫離時的抵抗,但因為第二A彎曲凸輪凸部31b及第二B彎曲凸輪凸部31c脫離第二A彎曲凸輪凹部20h及第二B彎曲凸輪凹部20i,讓第一殼體2相對於第二殼體3轉動,此時第二摩擦力矩產生手段16b下部的第二B摩擦墊片29與摩擦片25之間,以 及同樣位於下部的第一B摩擦墊片27與摩擦片25之間會產生摩擦力矩,從而第一殼體2能相對於第二殼體3做任意位置靜止的轉動,亦即,能使第一殼體2以任意的轉動(開闔)角度相對於第二殼體3做靜止保持。又,此時所發生的摩擦力矩係由吸附手段17的第二吸附手段17b所產生,然此僅為輔助,真正的主要摩擦力矩來源是由摩擦力矩產生手段16的第二摩擦力矩產生手段16b所產生。
如此一來,當第一殼體2相對於第二殼體3往不同於第二殼體3其開啟方向做任意位置靜止的轉動時,在轉動180度後,如圖7、圖13及圖16中所示,構成第二止動手段19b之第二鎖定凸輪元件24的第二止動片24c會靠接滑動導引元件22的第二止動部22g,藉此限制第二鉸鏈桿12的轉動,讓第一殼體2在相對於第二殼體3開啟至180度後停止。在此狀態下,第一殼體2與第二殼體3恰好成為彼此重疊合的狀態。
同樣地,將第一殼體2從相對於第二殼體3的180度開啟位置回復至初始位置也沒有任何問題。詳細地來說,如圖10中所示狀態,當第一殼體2相對於第二殼體3往閉合方向轉動,和第二鉸鏈桿12一同轉動的第二鎖定凸輪元件24其外圍將與鎖定元件21的第二凸輪凸部21b靠接,使鎖定元件21的第一凸輪凸部21a將和固定在第一鉸鏈桿10之第一鎖定凸輪元件23的第一凸輪凹部23b保持嵌合狀態,從而能讓第一殼體2往初始位置轉動。此時第二殼體3因為固定在第一鉸鏈桿10的第一鎖定凸輪元件23其第一凸輪凹部23b仍與鎖定元件21的第一凸輪凸部21a保持嵌合狀態,使得第二殼體3的開闔操作持續受到限制。
如同上述內容,在第二殼體3被開啟在180度的狀態下,可相對於第二殼體3在0度至180度之間做自由地開闔,這期間第二殼體3的開闔操作係持續受到選擇轉動限制手段15的限制。詳細地說,第二殼體3與第一殼體2透過選擇轉動限制手段15選擇性地被開闔,當其中之一進行開闔操作時其中之另一方的開闔操作就受到限制。
實施例2
在實施例1中所說明的發明內容,其主要精神構成為:在第一殼體2與第二殼體3彼此重合的閉合狀態下,僅能將第二殼體3相對於第一殼體2做開闔,在第二殼體3相對於第一殼體2開啟時,在此開闔 操作下無法將第一殼體2相對於第二殼體3做開闔(或者轉動)。以及,第一殼體2在第二殼體3相對於其開啟至180度後,可將第一殼體2相對於第二殼體3做開闔操作(或者轉動),而在此開闔操作下無法使第二殼體3相對於第一殼體2開闔。
相對於此,圖20至圖22中所示之實施例2的雙軸鉸鏈,在第一殼體2與第二殼體3彼此重合的閉合狀態下,能讓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3進行開闔操作,當其中之一的殼體相對於其中之另一的殼體行開闔操作時,其中之另一的殼體即無法進行開闔操作,更進一步,在第一殼體2與第二殼體3皆到達預設的開啟角度(或者轉動角度)時,同樣能使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3進行開闔操作,當其中之一的殼體做開闔操作時,其中之另一的殼體亦無法做開闔操作。
換句話說,根據圖20至圖22所示,實施例2之雙軸鉸鏈40在其第一鎖定凸輪元件41與第二鎖定凸輪元件42的外圍係以180度間隔依序設置有第一A凸輪凹部41b、第一B凸輪凹部41c、第二A凸輪凹部42b以及第二B凸輪凹部42c,第一鉸鏈桿10的第二變形軸部10f與第二鉸鏈桿12的第二變形軸部12f係分別插入貫通並卡合變形插通孔41a、42a。又,相同的元件符號代表與實施例1中相同的元件。
藉此,在第一殼體2與第二殼體3皆呈閉合的狀態下(圖式中未示),如圖20所示,由於鎖定元件21的第一凸輪凸部21a與第二凸輪凸部21b係分別和第一鎖定凸輪元件41的第一B凸輪凹部41c及第二鎖定凸輪元件42的第二A凸輪凹部42b相面對,因此產生間隙b,使第一鉸鏈桿10與第二鉸鏈桿12皆可轉動,讓第一殼體2與第二殼體3皆能進行開闔操作。
另一方面,不論是第一殼體2與第二殼體3的何者進行開闔操作,伴隨轉動中之殼體其第一鉸鏈桿10或第二鉸鏈桿12的轉動動作,讓第一鎖定凸輪元件41或第二鎖定凸輪元件42也同時轉動,透過前述的轉動動作,使鎖定元件21的第一凸輪凸部21a或第二凸輪凸部21b接觸第一鎖定凸輪元件41或第二鎖定凸輪元件42其中之一的外圍,從而限制另一方的轉動。
圖21係為第二殼體3相對於第一殼體2呈180度開啟狀態 的示意圖,在此狀態下,可將第二殼體3往閉合方向轉動以回復至初始位置,同時在第二殼體3相對於第一殼體2呈180度的開啟狀態下,也能將第一殼體2相對於第二殼體3往相反的方向轉動。理所當然地,在前述的狀態下,不論是第一殼體2或第二殼體3何者進行轉動,都會限制另一方的轉動。
接著,如圖22所示,當第一殼體2與第二殼體3皆呈180度的開啟狀態時,由於鎖定元件21的第一凸輪凸部21a和第二凸輪凸部21b分別與第一鎖定凸輪元件41的第一B凸輪凹部41c及第二鎖定凸輪元件42的第二B凸輪凹部42c相互面對,使第一鉸鏈桿10與第二鉸鏈桿12皆能轉動,因而不論是第一殼體2或第二殼體3皆能進行開闔操作。另一方面,無論是第一殼體2或第二殼體3何者在進行開闔操作,如同前述,第一鎖定凸輪元件41的外圍與第二鎖定凸輪元件42的外圍因為靠接鎖定元件21其第一凸輪凸部21a和第二凸輪凸部21b的其中之一,所以同樣可以限制另一殼體的開闔操作。
藉由本發明的構成,在不同的實施方式下,第一殼體2與第二殼體3的開闔操作皆能產生一定的規則性,故而達成本發明目的。又,上述內容僅為其中一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凸輪凹部23b與第二凸輪凹部24b的設置位置可以是在第一及第二鎖定凸輪元件23、24外圍上的任意位置。
再者,從上述內容中可知,本發明之雙軸鉸鏈4、40能分別藉由第一鉸鏈桿10與第二鉸鏈桿12分別將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3交互地轉動180度,合計做360度的開闔操作,其中開闔角度的大小並非為限制者。
其次,使用本發明的筆記型電腦除了能在通常的使用方式下使用外,更進一步還能使其的第一殼體相對於第二殼體往相同方向彎折使兩殼體呈L形狀的開啟、山脈型狀的開啟或者是重疊形成平板狀地開啟,讓第二殼體面對操作者以做為平板電腦使用等。
本發明除了如上所詳述的內容外,還例如可將第一及第二彈性手段32、33與摩擦力矩產生手段16及吸附手段17兩個機構一同作用,以提升整體性能效率,同時,讓鎖定元件與鎖定凸輪元件使用與第一及第 二彈性手段相同的外形,藉此有助於改變吸附手段的凸輪形狀為任意形狀,簡化凸輪的設計,因而第二殼體3在相對於第一殼體2的部分特定開啟角度上也不會產生不穩定的搖晃,使第二殼體3在特定開啟角度上具有吸附機能。
此外,在其他實施例中,設置於連結元件20的第一A彎曲凸輪凹部20f、第一B彎曲凸輪凹部20g、第二A彎曲凸輪凹部20h以及第二B彎曲凸輪凹部20i,還有設置在第一凸輪從動件30和第二凸輪從動件31的第一A彎曲凸輪凸部30b、第一B彎曲凸輪凸部30c、第二A彎曲凸輪凸部31b以及第二B彎曲凸輪凸部31c,這些凸輪凸部與凹部可以改變其態樣為在連結元件20、第一凸輪從動件30及第二凸輪從動件31的軸心部往外圍方向呈放射狀的設置。又,由盤狀彈簧所形成的第一及第二彈性手段32、33可以使用彈簧墊片、壓縮線圈彈簧或具彈性之橡膠類的合成樹脂製品等取代,而第一及第二固着螺帽36、37可以改由透過緊固第一鉸鏈桿10與第二鉸鏈桿12的端部來取代。更進一步,藉由改變第一凸輪凹部及第二凸輪凹部的設置位置,能使第一殼體的開闔順序提前於第二殼體。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中即使不設置鉸鏈盒14,對於雙軸鉸鏈4、5、40的機能雖然不會有任何影響,然此鉸鏈盒的設置可避免雙軸鉸鏈往終端裝置組裝時選擇轉動限制手段、摩擦力矩產生手段、吸附手段等機構露出在外,具有保持外觀整齊美觀的優點。
本發明之雙軸鉸鏈係透過以上的構成,特別適用在筆記型電腦等終端裝置中將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相對地開闔180度以上的場合,較佳地適用在筆記型電腦同時作為平板電腦使用的產品中。
4‧‧‧雙軸鉸鏈
10‧‧‧第一鉸鏈桿
10a‧‧‧組裝軸部
10d、12d‧‧‧凸緣部
10g‧‧‧組裝銷
10h‧‧‧第一公螺部
11‧‧‧第一組裝板
11b‧‧‧組裝孔
12‧‧‧第二鉸鏈桿
12h‧‧‧第二公螺部
13‧‧‧第二組裝板
15‧‧‧選擇轉動限制手段
16‧‧‧摩擦力矩產生手段
16a‧‧‧第一摩擦力矩產生手段
16b‧‧‧第二摩擦力矩產生手段
17‧‧‧吸附手段
17a‧‧‧第一吸附手段
17b‧‧‧第二吸附手段
19‧‧‧止動手段
19a‧‧‧第一止動手段
19b‧‧‧第二止動手段
20‧‧‧連結元件
21‧‧‧鎖定元件
23‧‧‧第一鎖定凸輪元件
24‧‧‧第二鎖定凸輪元件
25‧‧‧摩擦片
26‧‧‧第一A摩擦墊片
30‧‧‧第一凸輪從動件
31‧‧‧第二凸輪從動件
32‧‧‧第一彈性手段
33‧‧‧第二彈性手段
34‧‧‧第一押制墊片
35‧‧‧第二押制墊片
36‧‧‧第一固着螺帽
37‧‧‧第二固着螺帽

Claims (9)

  1. 一種雙軸鉸鏈,其特徵在於:組裝在第一殼體的第一鉸鏈桿與組裝在第二殼體的第二鉸鏈桿係透過連結元件連結且相互轉動地設置,在該第一鉸鏈桿和該第二鉸鏈桿之間設置有選擇轉動限制手段,該選擇轉動限制手段在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呈閉合狀態時,允許該第一鉸鏈桿和該第二鉸鏈桿的轉動,而在該第一殼體和該第二殼體做相對地開闔操作時,當該第一鉸鏈桿與該第二鉸鏈桿的其中之一轉動,該選擇轉動限制手段限制其中之另一的轉動。
  2. 一種雙軸鉸鏈,其特徵在於:組裝在第一殼體的第一鉸鏈桿與組裝在第二殼體的第二鉸鏈桿透過連結元件連結且相互轉動地設置,在該第一鉸鏈桿和該第二鉸鏈桿之間設置有選擇轉動限制手段,該選擇轉動限制手段在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呈閉合狀態時,允許該第二鉸鏈桿轉動使該第二殼體能進行開闔操作,當該第二殼體相對於該第一殼體被開啟至預設的開啟角度時,該選擇轉動限制手段允許該第一鉸鏈桿轉動使該第一殼體能進行開闔操作。
  3. 一種雙軸鉸鏈,其係包含:一第一鉸鏈桿,其係組裝於第一殼體;一第二鉸鏈桿,其係組裝於第二殼體;一連結元件,其係轉動地連結該第一鉸鏈桿和該第二鉸鏈桿,該第一鉸鏈桿與該第二鉸鏈桿係往相同方向插入貫通該連結元件;一滑動導引元件,其係相對於該連結元件設置,該第一鉸鏈桿與該第二鉸鏈桿係轉動地插入貫通該滑動導引元件; 一選擇轉動限制手段,其係選擇性地控制該第一鉸鏈桿和該第二鉸鏈桿的轉動,該選擇轉動限制手段係設置於該滑動導引元件和該連結元件之間;一摩擦力矩產生手段,其係設置於該選擇轉動限制手段的其中之一側;一吸附手段,其係設置於該選擇轉動限制手段的其中之另一側;以及一止動手段,其係用以限制該第一鉸鏈桿與該第二鉸鏈桿的轉動角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雙軸鉸鏈,其中該選擇轉動限制手段係於該連結元件和該滑動導引元件之間,由一鎖定元件、一第一鎖定凸輪元件以及一第二鎖定凸輪元件所構成,該鎖定元件的上部與下部分別具有第一凸輪凸部和第二凸輪凸部,該上部與該下部係於該第一鉸鏈桿和該第二鉸鏈桿之間往上下方向滑動地設置,該第一鎖定凸輪元件與該第二鎖定凸輪元件係夾置該鎖定元件,該第一鉸鏈桿和該第二鉸鏈桿係分別插入並貫通卡合該第一鎖定凸輪元件與該第二鎖定凸輪元件,該第一鎖定凸輪元件與該第二鎖定凸輪元件分別還具有第一凸輪凹部和第二凸輪凹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雙軸鉸鏈,其中該摩擦力矩產生手段包含一摩擦片、一第一A摩擦墊片、一第一B摩擦墊片、一第二A摩擦墊片以及一第二B摩擦墊片,該第一鉸鏈桿和該第二鉸鏈桿係分別在該選擇轉動限制手段與該第一鉸鏈桿的凸緣部之間以及在該選擇轉動限制手段與該第二鉸鏈桿的凸緣部之間轉動地插入貫通該摩擦片,該第一A摩擦墊片、該第一B摩擦墊片、該第二A摩擦墊片以及該第二B摩擦墊片的轉動係受到該第一鉸鏈桿和該第二鉸鏈桿限制,該第一A摩擦墊片與該第二A摩擦墊片係設置於該摩擦片其兩個側面的上側,該第一B摩擦墊片與該第二B摩擦墊片係設置於該摩擦片其兩個側面的下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雙軸鉸鏈,其中該吸附手段包含一第一A彎曲凸輪凸部、一第一B彎曲凸輪凸部、一第二A彎曲凸輪凸部、一第二B彎曲凸輪凸部、一第一彈性手段以及一第二彈性手段,該第一A彎曲凸輪凸部與該第一B彎曲凸輪凸部係使該第一鉸鏈桿和第一A彎曲凸輪凹部及第一B彎曲凸輪凹部對向設置,該第二A彎曲凸輪凸部與該第二B彎曲凸輪凸部係使該第二鉸鏈桿和第二A彎曲凸輪凹部及第二B彎曲凸輪凹部對向設置,該第一A彎曲凸輪凸部和該第一B彎曲凸輪凸部設置於第一凸輪從動件,該第二A彎曲凸輪凸部和該第二B彎曲凸輪凸部設置於第二凸輪從動件,位於上方的該第一凸輪從動件與位於下方的該第二凸輪從動件係為成對並分別在該第一鉸鏈桿和該第二鉸鏈桿的軸方向上為可移動地設置,且該第一凸輪從動件與該第二凸輪從動件的轉動係受到該第一鉸鏈桿和該第二鉸鏈桿限制,該第一彈性手段和該第二彈性手段係分別設置在該第一鉸鏈桿與該第二鉸鏈桿。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雙軸鉸鏈,其中該吸附手段包含一第一A彎曲凸輪凸部、一第一B彎曲凸輪凸部、一第二A彎曲凸輪凸部、一第二B彎曲凸輪凸部、一第一彈性手段以及一第二彈性手段,該第一A彎曲凸輪凸部與該第一B彎曲凸輪凸部係使該第一鉸鏈桿和第一A彎曲凸輪凹部及第一B彎曲凸輪凹部對向設置,該第二A彎曲凸輪凸部與該第二B彎曲凸輪凸部係使該第二鉸鏈桿和第二A彎曲凸輪凹部及第二B彎曲凸輪凹部對向設置,該第一A彎曲凸輪凸部和該第一B彎曲凸輪凸部設置於第一凸輪從動件,該第二A彎曲凸輪凸部和該第二B彎曲凸輪凸部設置於第二凸輪從動件,位於上方的該第一凸輪從動件與位於下方的該第二凸輪從動件係為成對並分別在該第一鉸鏈桿和該第二鉸鏈桿的軸方向上為可移動地設置,且該第一凸輪從動件與該第二凸輪從動件 的轉動係受到該第一鉸鏈桿和該第二鉸鏈桿限制,該第一彈性手段和該第二彈性手段係分別設置在該第一鉸鏈桿與該第二鉸鏈桿。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雙軸鉸鏈,其中該止動手段包含一第一止動片、一第二止動片、一第一止動部以及一第二止動部,該第一止動片和該第二止動片分別設置在該第一鎖定凸輪元件和該第二鎖定凸輪元件的外圍,該第一止動部和該第二止動部設置在該滑動導引元件。
  9. 一種終端裝置,其係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所述之雙軸鉸鏈。
TW102118803A 2012-05-30 2013-05-28 雙軸鉸鏈 TWI5184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3093A JP5704613B2 (ja) 2012-05-30 2012-05-30 2軸ヒン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51105A true TW201351105A (zh) 2013-12-16
TWI518479B TWI518479B (zh) 2016-01-21

Family

ID=49668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8803A TWI518479B (zh) 2012-05-30 2013-05-28 雙軸鉸鏈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04381B2 (zh)
JP (1) JP5704613B2 (zh)
KR (1) KR101497211B1 (zh)
CN (1) CN103455101B (zh)
TW (1) TWI51847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5165B (zh) * 2014-04-10 2017-08-11 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鉸鏈裝置及情報終端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01464B2 (en) * 2011-11-28 2015-12-01 Lenovo (Beijing) Co., Ltd. Terminal apparatus
TWI515385B (zh) * 2012-06-05 2016-01-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調整支撐裝置
JP5891991B2 (ja) * 2012-07-31 2016-03-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ヒンジ装置及び該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KR101452871B1 (ko) * 2013-01-11 2014-10-22 (주) 프렉코 접철 가능한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452872B1 (ko) * 2013-01-11 2014-11-03 (주) 프렉코 디스플레이장치의 힌지장치
TWM464981U (zh) * 2013-03-05 2013-11-01 Jarllytec Co Ltd 梢型卡鎖式雙軸樞紐器
US9003606B2 (en) * 2013-03-11 2015-04-14 First Dome Corporation Synchronous movement device applied to dual-shaft system
TWI529314B (zh) * 2013-07-18 2016-04-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樞軸結構
WO2015012830A1 (en) * 2013-07-25 2015-01-2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Hinge assembly for a computing device
TWI518256B (zh) * 2013-08-26 2016-01-2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樞軸結構
US9009919B1 (en) * 2013-11-22 2015-04-21 Sinher Technology Inc. Steady opening and closing double-axis hinge
TWM474324U (zh) * 2013-11-25 2014-03-11 Lian Hong Art Co Ltd 雙軸扭力樞軸器同步機構
TWM476453U (en) * 2013-12-06 2014-04-11 Yuan Deng Metals Industrial Co Ltd Synchronously-rotatable biaxial hinge
US9021658B1 (en) * 2013-12-09 2015-05-05 Chin-Hsing Horng Trigger hinge
TWM478991U (zh) * 2013-12-17 2014-05-21 First Dome Corp 用於雙轉軸之平行度固定裝置
JP6310694B2 (ja) * 2013-12-20 2018-04-11 四方工業株式会社 二軸ヒンジ装置
TWM483648U (zh) * 2013-12-31 2014-08-01 First Dome Corp 用於雙轉軸之傳動穩定裝置
CN103939457B (zh) * 2014-01-16 2017-01-25 昆山玮硕恒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蜗轮蜗杆传动式360度双轴同步阻尼转轴
JP6338176B2 (ja) * 2014-02-07 2018-06-06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2軸ヒンジ及びこの2軸ヒンジを用いた端末機器
JP6338177B2 (ja) * 2014-02-20 2018-06-06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2軸ヒンジ及びこの2軸ヒンジを用いた端末機器
TWM483642U (zh) * 2014-02-25 2014-08-01 First Dome Corp 用於雙轉軸之平行度控制裝置
TWM483641U (zh) * 2014-02-25 2014-08-01 First Dome Corp 雙軸樞紐之平行度穩定結構
JP6355233B2 (ja) * 2014-03-13 2018-07-11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2軸ヒンジ及びこの2軸ヒンジを用いた端末機器
CN104930048A (zh) * 2014-03-17 2015-09-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双轴铰链及电子设备
CN104930049B (zh) * 2014-03-17 2018-06-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装置和设备
US9411365B1 (en) 2014-03-26 2016-08-09 Google Inc. 360 degree dual pivot variable torque hinge mechanism
US20150277506A1 (en) 2014-03-29 2015-10-01 Bok Eng Cheah Micro-hing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9103147B1 (en) * 2014-04-07 2015-08-11 Deda Metals Company Limited Synchronized multiple-angle rotatable dual-pivot structure
US20150309539A1 (en) * 2014-04-25 2015-10-29 Dell Products L.P.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Housing Synchronization with Differential Torque Hinge
TWI533787B (zh) * 2014-04-29 2016-05-11 洪進興 穩定轉動之雙軸轉軸
US9265167B2 (en) * 2014-05-09 2016-02-16 First Dome Corporation Torque balancing device applied to synchronous dual-shaft system
CN105202010A (zh) 2014-06-12 2015-12-30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双轴铰链及应用此双轴铰链的终端机器
CN105332995B (zh) * 2014-06-26 2018-02-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及电子设备
US9563236B2 (en) * 2014-07-11 2017-02-07 Intel Corporation Adjustable tension wrap end hinge
TWI603006B (zh) * 2014-07-14 2017-10-21 First Dome Corp Pivoting device for hinged hinge
TWI644608B (zh) * 2014-07-14 2018-12-11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Double shaft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KR102213812B1 (ko) * 2014-07-30 2021-02-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2축 힌지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장치
TWI603007B (zh) * 2014-07-31 2017-10-21 First Dome Corp Double shaft synchronous drive fixing device
JP6342264B2 (ja) * 2014-08-29 2018-06-13 株式会社東芝 ヒンジ装置
KR101574534B1 (ko) 2014-09-01 2015-12-04 (주)프렉코 모바일 단말기용 힌지장치
TW201612430A (en) * 2014-09-24 2016-04-01 First Dome Corp Transformable hinge structure
US9371676B2 (en) * 2014-09-26 2016-06-21 Intel Corporation 360 degree hinge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s
JP6590135B2 (ja) * 2014-10-14 2019-10-16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2軸ヒンジ及びこの2軸ヒンジ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US9394735B2 (en) * 2014-10-21 2016-07-19 Nichelle Jones Self locking and releasing hinge assembly
US9290976B1 (en) * 2014-10-22 2016-03-22 Chin-Hsing Horng Position-limit hinge
US9625953B2 (en) * 2014-11-11 2017-04-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vered multi-pivot hinge
US9683398B2 (en) * 2014-11-19 2017-06-20 Deda Metals Company Limited Multiple-stage positioning structure of synchronously rotatable dual shafts
US9625954B2 (en) 2014-11-26 2017-04-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pivot hinge
JP6544734B2 (ja) * 2015-01-14 2019-07-17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2軸ヒンジ及びこの2軸ヒンジ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US10174534B2 (en) 2015-01-27 2019-01-0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pivot hinge
JP6084642B2 (ja) * 2015-01-30 2017-02-22 Nec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TWI547652B (zh) * 2015-01-30 2016-09-01 Can be synchronized to rotate the double pivot structure
JP6493914B2 (ja) * 2015-03-13 2019-04-03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多軸ヒンジ並びにこの多軸ヒンジを用いた端末機器
JP5892573B2 (ja) * 2015-05-14 2016-03-23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2軸ヒンジ並びにこの2軸ヒンジを用いた端末機器
US9487981B1 (en) * 2015-06-26 2016-11-08 Intel Corporation Cylindrical dual axis hing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9703327B2 (en) * 2015-06-27 2017-07-11 Intel Corporation Fastenerless hinge which enables thin form factor low cost design
US10162389B2 (en) 2015-09-25 2018-12-2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vered multi-axis hinge
JP2017083966A (ja) * 2015-10-23 2017-05-18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電子機器
TWM519265U (zh) * 2015-11-10 2016-03-21 Deda Metals Company Ltd 雙軸同步轉軸
TWM519384U (zh) * 2015-11-13 2016-03-21 Deda Metals Company Ltd 雙軸同步轉軸裝置
US10227808B2 (en) 2015-11-20 2019-03-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US9964988B2 (en) * 2015-12-22 2018-05-08 Intel Corporation Hinge clip
US9624703B1 (en) * 2016-02-19 2017-04-18 Leohab Enterprise Co., Ltd. Positioning mechanisms of double-pintle hinge
JP6683315B2 (ja) * 2016-04-11 2020-04-15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開閉装置およびこの開閉装置を用いた端末機器
US10501973B2 (en) * 2016-06-14 2019-12-1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 with free-stop function
US9617770B1 (en) * 2016-08-03 2017-04-11 Leohab Enterprise Co., Ltd. Double-hinge device
US10126785B2 (en) * 2016-08-11 2018-11-1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am lock hinge for determinant movement
US10908652B2 (en) 2016-08-19 2021-02-0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odular hinge for a computing device
US10474203B2 (en) 2016-09-01 2019-11-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US10364598B2 (en) 2016-09-02 2019-07-3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US10437293B2 (en) 2016-09-23 2019-10-0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axis hinge
WO2018079085A1 (ja) * 2016-10-24 2018-05-03 スガツネ工業株式会社 2軸ヒンジ
US10241548B2 (en) * 2016-12-09 2019-03-2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mputing device employing a self-spacing hinge assembly
US10641318B2 (en) 2016-12-09 2020-05-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US10253804B2 (en) 2017-01-24 2019-04-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KR101843759B1 (ko) * 2017-03-08 2018-04-02 주식회사 다이아벨 밴딩 힌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기기
CN107044478B (zh) * 2017-03-15 2019-07-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
TWM560758U (zh) * 2017-06-07 2018-05-21 Fositek Corp 雙軸式驅動模組
US10296044B2 (en) 2017-06-08 2019-05-2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US10344510B2 (en) 2017-06-16 2019-07-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US10683107B2 (en) * 2017-08-04 2020-06-16 The Aerospace Corporation Release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same
TWI669048B (zh) * 2017-11-01 2019-08-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CN209180220U (zh) * 2017-11-03 2019-07-30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轴枢扭器与电子装置
TWI688323B (zh) * 2017-11-22 2020-03-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雙軸樞紐器以及電子裝置
TWI699154B (zh) * 2017-11-29 2020-07-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折疊式電子裝置
TWI718460B (zh) * 2017-12-26 2021-02-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鉸鏈結構
KR102414445B1 (ko) 2017-12-27 2022-06-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축 힌지 장치를 구비한 컨버터블 타입 전자 장치
CN110296142B (zh) * 2018-03-23 2020-07-17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轴交替切换翻转结构
TWI727294B (zh) * 2018-04-13 2021-05-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樞軸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58773B (zh) * 2018-07-10 2019-05-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樞軸結構與具有樞軸結構之電子裝置
TWI713433B (zh) * 2018-12-18 2020-12-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伸縮式鉸鏈及具有其的電子裝置
US10976782B2 (en) * 2018-12-21 2021-04-13 Intel Corporation Offset hinge assembly for mobile compute devices
CN112888867B (zh) * 2018-12-28 2023-04-18 三菱制钢株式会社 铰链及电子设备
CN110131296A (zh) * 2019-05-21 2019-08-16 昆山玮硕恒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屏幕支撑三段切换结构及双轴铰链
CN112814992B (zh) * 2019-11-18 2022-04-26 昆山纬绩资通有限公司 双轴式枢轴机构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WO2021194485A1 (en) * 2020-03-25 2021-09-3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Bistable hinge with determinant motion
KR102382619B1 (ko) * 2021-03-31 2022-04-08 주식회사 에스코넥 힌지 장치
CN113931923B (zh) * 2021-09-30 2023-11-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2493176B1 (ko) * 2021-11-02 2023-01-31 유아이엘 주식회사 폴더형 휴대단말기용 다단 토크 힌지 어셈블리
CN114718954B (zh) * 2022-03-29 2023-08-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装置、转动方法和电子设备
JP7232954B1 (ja) 2022-07-25 2023-03-03 ▲きん▼禾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順次切替回転2軸ヒンジ
KR20240025921A (ko) * 2022-08-19 2024-02-27 주식회사 파츠텍 휴대단말기용 360도 힌지 모듈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6694A (en) * 1995-09-28 1997-09-1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Hinge arrangement
US6253419B1 (en) * 2000-01-13 2001-07-03 Lu Sheng-Nan Pivot device with multiple pivotal bars for a notebook computer
TW454886U (en) * 2000-10-04 2001-09-11 Inventec Multimedia & Telecom Pivot structure
JP2005207465A (ja) * 2004-01-21 2005-08-04 Sugatsune Ind Co Ltd ニ軸ヒンジ装置
JP4111957B2 (ja) * 2004-04-09 2008-07-02 フェニックス コリア 株式会社 回転して広げられたり折り畳まれたりできる二つのユニットを備える携帯装置及びその携帯装置に使用されるヒンジ装置
CN2757503Y (zh) * 2004-11-27 2006-02-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
TWI264925B (en) * 2005-07-05 2006-10-21 Benq Corp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314036B (en) * 2005-07-28 2009-08-21 Sanyo Electric Co Hinge mechanism of foldable machine and fordable machine with the same hinge mechanism
JP4537930B2 (ja) * 2005-10-07 2010-09-08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携帯機器の水平回転機構
JP2007107592A (ja) * 2005-10-12 2007-04-26 Strawberry Corporation 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2007198416A (ja) * 2006-01-24 2007-08-09 Strawberry Corporation 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US7738930B2 (en) * 2006-06-28 2010-06-15 Motorola, Inc. Hinge mechanism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7832056B2 (en) * 2006-11-13 2010-11-16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ening-closing device
JP5114136B2 (ja) 2007-09-05 2013-01-09 株式会社 サンコー チルトヒンジ装置
US7861377B2 (en) * 2007-12-13 2011-01-04 Shin Zu Shing Co., Ltd. Abrasion-enhanced hinge
CN201173248Y (zh) * 2008-01-31 2008-12-3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枢纽器
JP5112121B2 (ja) * 2008-03-13 2013-01-09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2軸ヒンジ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JP2010065801A (ja) * 2008-09-12 2010-03-25 Kato Electrical Mach Co Ltd 開閉装置および当該開閉装置を搭載した携帯情報端末
CN201496397U (zh) * 2009-08-18 2010-06-02 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枢纽器
CN201627818U (zh) * 2009-10-30 2010-11-10 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枢纽器
US8302260B2 (en) * 2009-11-20 2012-11-06 Shin Zu Shing Co., Ltd. Hinge assembly
US8196262B2 (en) * 2010-01-26 2012-06-12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Hinge
TWM385907U (en) * 2010-03-23 2010-08-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Hinge
JP2011220397A (ja) * 2010-04-06 2011-11-04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携帯機器
TWM387473U (en) * 2010-04-14 2010-08-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Hinge
TWI384928B (zh) * 2010-04-19 2013-02-01 Acer Inc 可攜式電子裝置
US20110265288A1 (en) * 2010-04-29 2011-11-03 Yung-Chang Chiang Two-stage dual-pintle hinge
CN201779129U (zh) * 2010-05-24 2011-03-30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轴连动式枢纽器
TWM391262U (en) * 2010-05-24 2010-10-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Hinge and interference member of the same
CN102261371A (zh) * 2010-05-28 2011-11-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
JP5864148B2 (ja) * 2010-07-12 2016-02-17 三菱製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用ヒンジ装置
CN102619866A (zh) * 2011-01-28 2012-08-0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
US8451601B2 (en) * 2011-01-31 2013-05-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Double hinge axial cams
KR20120134653A (ko) * 2011-06-03 2012-12-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장치의 이축 힌지 장치 및 그의 캠 유닛
TWM422001U (en) * 2011-07-13 2012-02-01 Quanta Comp Inc Dual-axis hinge structure and electr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2635627B (zh) * 2011-11-28 2014-09-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铰链装置及便携终端
US9201464B2 (en) * 2011-11-28 2015-12-01 Lenovo (Beijing) Co., Ltd. Terminal apparatus
TWM453754U (zh) * 2012-12-21 2013-05-21 First Dome Corp 插組式多節轉軸結構
TWM458068U (zh) * 2013-02-08 2013-07-21 First Dome Corp 雙轉軸之同步運動裝置
TWM464981U (zh) * 2013-03-05 2013-11-01 Jarllytec Co Ltd 梢型卡鎖式雙軸樞紐器
US20140251039A1 (en) * 2013-03-11 2014-09-11 First Dome Corporation Synchronous movement device applied to dual-shaft system
US8959720B2 (en) * 2013-03-11 2015-02-24 First Dome Corporation Synchronous movement device applied to dual-shaft system
US8914946B2 (en) * 2013-05-20 2014-12-23 First Dome Corporation Dual-shaft pivot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5165B (zh) * 2014-04-10 2017-08-11 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鉸鏈裝置及情報終端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318746A1 (en) 2013-12-05
CN103455101B (zh) 2018-01-19
TWI518479B (zh) 2016-01-21
JP5704613B2 (ja) 2015-04-22
US9104381B2 (en) 2015-08-11
KR101497211B1 (ko) 2015-03-04
JP2013249855A (ja) 2013-12-12
CN103455101A (zh) 2013-12-18
KR20130135091A (ko) 2013-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8479B (zh) 雙軸鉸鏈
CN105508410B (zh) 双轴铰链及使用此双轴铰链的电子机器
US9778704B2 (en) Biaxial hinge and terminal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609619B (zh) 雙軸鉸鏈及使用此雙軸鉸鏈的終端機器
CN105782228B (zh) 双轴铰链及使用此双轴铰链的电子装置
CN105179459B (zh) 双轴铰链及应用此双轴铰链的终端机器
TWI526147B (zh) 雙軸鉸鏈及應用此雙軸鉸鏈的終端機器
TWI588374B (zh) 雙軸鉸鏈及應用此雙軸鉸鏈的終端機器
JP2015148296A5 (zh)
JP2015155708A5 (zh)
JP5892566B2 (ja) 2軸ヒンジ並びにこの2軸ヒンジを用いた端末機器
TWI595165B (zh) 鉸鏈裝置及情報終端機
JP2015064105A5 (zh)
TW201521556A (zh) 雙軸鉸鏈及應用此雙軸鉸鏈的終端機器
JP2015105693A5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