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23809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23809A
TW201323809A TW101138948A TW101138948A TW201323809A TW 201323809 A TW201323809 A TW 201323809A TW 101138948 A TW101138948 A TW 101138948A TW 101138948 A TW101138948 A TW 101138948A TW 201323809 A TW201323809 A TW 20132380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insulating
wall portion
box
pipe
refrigerato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8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67354B (zh
Inventor
Makoto Oikawa
Tomoyasu Saeki
Ryo Kawada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Kk
Toshiba Consumer Elect Holding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Kk, Toshiba Consumer Elect Holding,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Kk
Publication of TW201323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3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7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735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2Walls defining a cabinet
    • F25D23/063Walls defining a cabinet formed by an assembly of pa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1Walls with conduit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4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frost or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201/00Insulation
    • F25D2201/10Insulation with respect to heat
    • F25D2201/14Insulation with respect to heat using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5Details
    • F25D23/068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fluids through the insulat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一種冰箱,具備:於外箱與內箱之間設置隔熱面板而構成的隔熱箱體。隔熱箱體是,於該隔熱箱體的內部具有:由頂壁部、底壁部、左側壁部、右側壁部及裏壁部而包圍的收容空間。於隔熱箱體中,在位於收容空間的外側的位置設置有配管。

Description

冰箱
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是關於一種冰箱。
近年來,有使例如家庭用冰箱的內部容積增加的傾向,內部容積的增加不依賴於作為冰箱本體的隔熱箱體的大型化,而是藉由使隔熱箱體的周壁的厚度較薄而實現。於該情形時,即便該較薄的周壁亦必需確保充分的隔熱性能。因此,於隔熱箱體的周壁中填充發泡性隔熱材料,除此以外,或使用真空隔熱面板來代替發泡性隔熱材料。
真空隔熱面板為如下面板,亦即:將例如較細的玻璃纖維的綿狀物即玻璃絨(glass wool)製成網(mat)狀並設為芯材,將該芯材裝入由鋁箔與合成樹脂的層壓膜製成的氣體阻隔容器中,對內部進行真空排氣並堵塞開口,藉此,將容器內部保持為真空減壓狀態。真空隔熱面板即便較薄、亦具有較低的熱導率,即較高的隔熱性。因此,藉由使用真空隔熱面板,而可使隔熱箱體的周壁保有較高的隔熱性。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第2728318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專利特開平6-147744號公報
冰箱的冷凍循環(refrigerating cycle)是:必須需要冷凝管(condenser pipe)、毛細管(capillary tube)、吸入 管(suction pipe)等較多的配管。其中,冷凝管與蒸發器即冷卻器之間連接的毛細管、或蒸發器與壓縮機之間連接的吸入管是:由於蒸發器配置於隔熱箱體的內部即收納空間內的關係,而被拖回至收納空間內。因此,收納空間的實質的內部容積狹小,導致食品類的收容容積減少。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冰箱,可抑制因配管而引起的隔熱箱體的收納空間縮小。
實施形態的冰箱具備:隔熱箱體,於外箱與內箱之間設置隔熱面板而構成。上述隔熱箱體是,於該隔熱箱體的內部具有:由頂壁部、底壁部、左側壁部、右側壁部、及裏壁部而包圍的收容空間。於上述隔熱箱體中,在位於上述收容空間的外側的位置設置有配管。
參照圖式,對多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再者,冰箱的前後左右是:將冰箱的門側設為「前側」,將相對於門而觀察冰箱的情形的右側設為「右側」以進行說明。
(第一實施形態)
根據圖1~圖6對第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圖3及圖4是表示構成冰箱本體的隔熱箱體1。隔熱箱體1是於外箱2與內箱3之間,設置真空隔熱面板4來作為隔熱面板而構成。隔熱箱體1作為整體,而構成為:前面開口的長方體縱長箱狀,且將內部空間設為收納空間5。
如圖5所示,隔熱箱體1是藉由組合個別地製造的多 個隔熱壁部、即:頂壁部1a、底壁部1b、左側壁部1c、右側壁部1d、及裏壁部1e而構成。於該情形時,底壁部1b、左側壁部1c、右側壁部1d、及裏壁部1e構成為:矩形平板狀。頂壁部1a構成為:後部變低一段的台階形狀。於隔熱箱體1的上後部,藉由頂壁部1a的台階形狀,而形成有配設冷凍循環的壓縮機等的機械室6。
此處,對上述各壁部1a~1e的構成進行敍述。於各壁部1a~1e中,為發揮隔熱性能而設置有真空隔熱面板4。如圖6(a)所示,真空隔熱面板4是由芯材7及氣體阻隔容器8所構成。芯材7是將例如較細的玻璃纖維的綿狀物即玻璃絨製成網狀而成者。氣體阻隔容器8為由鋁箔與合成樹脂的層壓膜製成的袋狀容器。真空隔熱面板4是藉由將芯材7裝入氣體阻隔容器8中,對內部進行真空排氣並堵塞開口,而將氣體阻隔容器8的內部保持為真空減壓狀態而成者。
如圖6(a)、圖6(b)所示,各壁部1a~1e是:於例如鋼板等金屬製的外殼9、與例如塑膠製的內殼10之間,設置真空隔熱面板4而構成。真空隔熱面板4藉由接著等,而固定於外殼9或內殼10中的至少任一者。再者,於圖6中雖作為平板狀的壁部而表示,但頂壁部1a當然形成為台階形狀。
於各壁部1a~1e中,內殼10的縱橫尺寸小於外殼9的縱橫尺寸。又,真空隔熱面板4的縱橫尺寸小於內殼10的縱橫尺寸。因此,真空隔熱面板4的縱方向的兩端及橫 方向的兩端是:未到達外殼9的縱方向的兩端及橫方向的兩端,而是相較於外殼9的縱方向的兩端及橫方向的兩端在更內側。又,於各壁部1a~1e中所需的壁部的外殼9的規定的端部,連結片11彎折成直角而形成。連結片11是用以將相互鄰接的隔熱壁部的外殼9彼此藉由螺釘等而連結者。
於組合各壁部1a~1e時,各壁部1a~1e的外殼9構成外箱2,各壁部1a~1e的內殼10構成內箱3。藉此,構成隔熱箱體1,該隔熱箱體1於外箱2與內箱3之間具有:與發泡胺基甲酸酯(urethane)相比,熱導率較低即隔熱性能較高的真空隔熱面板4。
圖1是隔熱箱體1的右側後部的稜角部分的橫截面圖,且表示右側壁部1d與裏壁部1e的連結部分。再者,關於真空隔熱面板4、外殼9、內殼10,為將裏壁部1e的真空隔熱面板4、外殼9、內殼10與右側壁部1d的真空隔熱面板4、外殼9、內殼10加以區別,而對裏壁部1e的真空隔熱面板4、外殼9、內殼10附注下標「e」,對右側壁部1d的真空隔熱面板4、外殼9、內殼10附注下標「d」而表示。
如圖1所示,於右側壁部1d的外殼9d的後端設置有連結片11,但於裏壁部1e的外殼9e的右端未設置連結片。右側壁部1d的外殼9d的連結片11是:其外側面緊貼於裏壁部1e的外殼9e的右端部的內側面。又,裏壁部1e的內殼10e的右端碰觸於右側壁部1d的內殼10d的後端部表 面。而且,右側壁部1d的連結片11與裏壁部1e的外殼9e的右端部是藉由未圖示的螺釘而緊固。又,裏壁部1e的內殼10e的右側端與右側壁部1d的內殼10d是藉由密封劑或剖面三角形的角隅(corner)構件而密封且連結。
如圖3所示,於隔熱箱體1的前側,安裝有將隔熱箱體1的前部於上下方向隔開的3個橫框12、13、14。又,於中段的橫框13與下段的橫框14之間安裝有縱框15。而且,雖未圖示,但於橫框12、13、14的後側及縱框15的後側設置有隔熱壁或隔開板,藉由上述多個隔熱壁及隔開板,而將收納空間5自上依序隔開為:冷藏室5a、蔬菜室5b以及排列於橫方向的製冰室5c及規格切換室5d、冷凍室5e。
本實施形態中的冰箱具備:作為冷藏用及冷凍用的冷卻器的2個蒸發器。冷藏用蒸發器配置於:形成在冷藏室5a的裏部的冷卻室。冷凍用蒸發器配置於:形成在冷凍室5e的裏部的冷卻室。對於冷藏室5a及蔬菜室5b,藉由風扇而供給由冷藏用蒸發器冷卻的冷氣。藉此,冷藏室5a及蔬菜室5b冷卻至冷藏溫度。對於製冰室5c、規格切換室5d、及冷凍室5e,藉由風扇而送風由冷凍用蒸發器冷卻的冷氣。藉此,製冰室5c、規格切換室5d、及冷凍室5e冷卻至冷凍溫度。
於隔熱箱體1中設置有冷凝管16,將由壓縮機壓縮的冷媒進行液化。冷凝管16安裝於隔熱箱體1的各壁部1a~1e中的全部或一部分壁部的外殼9的內表面、即真空隔 熱面板4側的面。冷凝管16將外殼9作為散熱板而放出凝結熱。又,冷凝管16的一部分作為防露管16a,而配設於隔熱箱體1的前面開口部周緣及橫框12、13、14及縱框15的背側。冷凝管16藉由加熱上述隔熱箱體1的前面開口部周緣及橫框12、13、14及縱框15,而抑制產生露。
如圖1所示,由冷凝管16凝結的冷媒經由冷藏用及冷凍用的2根毛細管17,而供給至冷藏用及冷凍用的各蒸發器。藉由各蒸發器而蒸發的冷媒是:經由吸入管18、19而抽吸至壓縮機。毛細管17及吸入管18、19相對於隔熱箱體1,而設置於收納空間5的外側。於本實施形態中,毛細管17及吸入管18、19是設置於:隔熱箱體1的壁部1a~1e的內部,例如作為右側壁部1d與裏壁部1e的連結部分的隔熱箱體1的右橫後側的稜角部分內部,亦即右側壁部1d與裏壁部1e的端部彼此相交的隔熱箱體1的稜角部分內部。
若以真空隔熱面板4d、4e的關係,來說明該毛細管17及吸入管18、19的配設位置,則成為如下所述。即,毛細管17及吸入管18、19是配置於:右側壁部1d的真空隔熱面板4d的後端的延長上、即外側,且較外箱2的端、即右側壁部1d的外殼9d更內側,且裏壁部1e的真空隔熱面板4e的右端的延長上外側,且較外箱2的端、即右側壁部1d的連結片11更內側。於該情形時,對於右側壁部1d的真空隔熱面板4d,將配置有毛細管17及吸入管18、19的該真空隔熱面板4d的後端稱為:配管配置側的端。又, 對於裏壁部1e的真空隔熱面板4e,將配置有毛細管17及吸入管18、19的該真空隔熱面板4e的右端稱為:配管配置側的端。
右側壁部1d的真空隔熱面板4d的後端是:未到達作為右側壁部1d的端、即外殼9d的後端的連結片11,而是位於較連結片11更內側。又,裏壁部1e的真空隔熱面板4e的右端是:未到達裏壁部1e的端、即外殼9e的右端,而是位於較外殼9e的右端更內側。藉此,於兩真空隔熱面板4d、4e之間形成空間,且於該空間內配置毛細管17及吸入管18、19。
於該情形時,於隔熱箱體1的右橫後側的稜角部分內部,收納了具有剛性的例如發泡性塑膠製的四方形(square shape)棒狀隔熱構件20。2根吸入管18、19與毛細管17一併插入至形成於棒狀隔熱構件20的槽20a內。於棒狀隔熱構件20與裏壁部1e的真空隔熱面板4e的右端之間,設置有例如海綿狀的隔熱材料21。因此,2根吸入管18、19及毛細管17藉由棒狀隔熱構件20及海綿狀的隔熱材料21而隔熱。
右側壁部1d的內殼10d相較於裏壁部1e的內殼10e更向後方延伸。因此,於右側壁部1d內真空隔熱面板4d的後側所產生的空間、與於裏壁部1e內真空隔熱面板4e的右側產生的空間,藉由右側壁部1d的內殼10d而劃分其一部分。收納於棒狀隔熱構件20內的毛細管17及吸入管18、19配置於:在右側壁部1d內真空隔熱面板4d的後側 所產生的空間內。
棒狀隔熱構件20形成為:如占滿右側壁部1d的真空隔熱面板4d的後端與外殼9d的連結片11之間的空間的大小的剖面四方形。又,棒狀隔熱構件20的上下方向的長度設定為:自右側壁部1d的下端起至頂壁部1a的後部的低段部分為止的長度尺寸。
吸入管18、19及毛細管17以如下方式組裝,且配置於隔熱箱體1的右橫後側的稜角部分內部。再者,該組裝方法為一個例子,並不限於此。首先,將毛細管17及吸入管18、19插入至棒狀隔熱構件20的槽20a內,並與棒狀隔熱構件20進行單元化、即一體化。於該情形時,為使毛細管17及吸入管18、19與棒狀隔熱構件20更牢固地一體化,亦可藉由接著劑而固著。而且,如圖2所示,使毛細管17及吸入管18、19的上端部分自棒狀隔熱構件20的上端向上方突出所需長度。其後,根據隔熱箱體1中的蒸發器的配設位置,而使吸入管18、19及毛細管17的下端部分自棒狀隔熱構件20的中途部分向橫方向僅突出所需長度。
其次,以與後端部的連結片11相接觸的方式,將經單元化的棒狀隔熱構件20接著於右側壁部1d的外殼9d的內表面。其後,於該真空隔熱面板4d的後端與棒狀隔熱構件20相接觸的狀態下,將真空隔熱面板4d接著於外殼9d的內表面。而且,將內殼10d接著於真空隔熱面板4。此時,詳細情況雖未圖示,但使自棒狀隔熱構件20的下端 部突出的吸入管18、19及毛細管17,從形成於內殼10d的切口向收容空間側突出。
而且,藉由使右側壁部1d與裏壁部1e結合,而將與棒狀隔熱構件20一體化的毛細管17及吸入管18、19收納於隔熱箱體1的右側後部稜角部分的內部。其後,於組合頂壁部1a、右側壁部1d及裏壁部1e時,將自棒狀隔熱構件20的上端、即從右側壁部1d的上端向上方突出的毛細管17及吸入管18、19,通過形成於頂壁部1a的未圖示的通孔而導入至機械室6內。
導入至機械室6內的毛細管17經由配置於機械室6內的三向閥,而連接於冷凝管16的終端部。2根吸入管18、19經由接頭,而連接於壓縮機的吸入口。自壓縮機噴出的冷媒經由冷凝管16並藉由三向閥的作用,而供給至冷藏用蒸發器或冷凍用蒸發器。而且,藉由任意蒸發器而蒸發的冷媒是經由吸入管18或吸入管19而吸入至壓縮機。
如此,將作為配管的毛細管17及吸入管18、19配置於收納空間5的外部。因此,與將上述多個配管配置於收納空間5的內部的情形不同,可抑制因配管而縮小收納空間5。因此,可將收納空間5廣泛地用於食品收納。
又,於吸入管18、19中雖流通低溫度的冷媒,但因毛細管17及吸入管18、19由隔熱材料20、21覆蓋,故可抑制結露。
又,因毛細管17及吸入管18、19與發泡性隔熱材料20單元化,故於組裝時等變得易於操作。而且,因發泡性 隔熱材料20具有剛性,故與軟質的情形相比,亦於操作,且可容易地進行將毛細管17及吸入管18、19收納於槽20a中的作業等。
又,隔熱箱體1是組合多個壁部1a~1e而構成的。因此,可相對容易地進行將毛細管17及吸入管18、19收納於右側壁部1d與裏壁部1e的結合部分即稜角部內的作業。此處,於左右壁部1c、1d的壁厚為35 mm以下的情形時特別有效。於本實施形態的情形時,真空隔熱面板4的厚度設定為約20 mm。又,外殼9與內殼10的合計厚度設定為約1.5 mm。於該情形時,真空隔熱面板4、外殼9、及內殼10的合計厚度成為21.5 mm。即,左右的壁部1c、1d的厚度是:以更加有效的25 mm以下的厚度而構成。
(第二實施形態)
圖7是表示第二實施形態。第二實施形態與第一實施形態的不同之處在於:毛細管17及吸入管18、19的排列方法。即,於第二實施形態中,剖面四方形的棒狀隔熱構件20的槽20a是:自內箱3的稜角部朝向外箱2的稜角部而形成於對角線上。於槽20a內,並列設置有多根配管,於該情形時,設置有2根毛細管17及吸入管18、19的合計4根配管。
如此,藉由將比毛細管17粗的吸入管18、19於隔熱箱體1的稜角部分排列於對角線上,而即便於該吸入管18、19比真空隔熱面板4的厚度粗的情形時,亦可收容於隔熱箱體1的稜角部分。
(第三實施形態)
圖8是表示第三實施形態。於第一實施形態中,將吸入管18、19配置於兩個壁部相交的稜角部分的內側。相對於此,於第三實施形態中,將吸入管18、19配置於一個壁部的端部、例如底壁部1b的前端部內側。
即,底壁部1b的連結片11是:將成為外箱2的前端的外殼9b的前端部向上彎折而形成的。底壁部1b的真空隔熱面板4b是:其前端未到達連結片11即外箱2的前端,而是位於自該連結片11向後方離開的內方。於連結片11與真空隔熱面板4的前端之間設置有棒狀隔熱構件22。於棒狀隔熱構件22中形成有槽22a。吸入管18、19與毛細管17一併插入至棒狀隔熱構件22的槽22a內。
(第四實施形態)
圖9及圖10是表示第四實施形態。於第四實施形態中,將毛細管17及吸入管18、19配置於收納空間5的外側、具體而言為:隔熱箱體1的外箱2的外側。
即,如圖9所示,隔熱箱體1的例子為:在如右側後部的稜角部的外側,安裝有覆蓋構件23。如圖10所示,覆蓋構件23的2個面部23a、23b相交成直角、且剖面成為L字狀。2個面部23a、23b的前端部向內側彎曲。藉此,各面部23a、23b的剖面成為容器狀。
於各面部23a、23b的內側,填充有發泡性隔熱材料24。於面部23b側的發泡性隔熱材料24中形成有槽24a。於槽24a內,與毛細管17一併收納有2根吸入管18、19。
於覆蓋構件23的面部23a中,於上下方向間斷地形成有凹部25a。同樣地,於覆蓋構件23的面部23b中,於上下方向間斷地形成有凹部25b。於一方的面部23a的凹部25a中,穿過自攻(self tapping)螺釘26a。該自攻螺釘26a擰進右側壁部1d的外殼9d中。又,於另一方的面部23b的凹部25b中,穿過自攻螺釘26b。該自攻螺釘26b通過形成於裏壁部1e的外殼9的未圖示的通孔,且擰進右側壁部1d的外殼9的連結片11中。以如此方式,覆蓋構件23固定於隔熱箱體1的右側後部的稜角部外側。
(其他實施形態)
至此,對數個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這些實施形態是作為示例而提出,並不意欲限定發明的範圍。上述多個新穎的實施形態可以其他各種形態實施,且可於不脫離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進行各種省略、置換、變更。上述多個實施形態或其變形包含於發明的範圍或主旨中,並且包含於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發明及其均等的範圍內。
例如,隔熱壁亦可藉由填充於真空隔熱面板與該真空隔熱面板的內側或外側的發泡隔熱材料,而填滿內殼與外殼之間。
隔熱箱體亦可組合:預先形成為箱狀的外箱、及預先形成為箱狀的內箱而構成。於該情形時,於組合外箱與內箱之前,藉由預先將真空隔熱面板黏貼於外箱的內表面、或內箱的外表面,而於外箱與內箱之間設置真空隔熱面板。
於將配管設置於壁部1a~1e的內部的情形時,亦可 不僅設置於構成2個壁部的結合部分的稜角部內側,而且設置於例如在圖1中、裏壁部1e的真空隔熱面板4e的右端與右側壁部1d的內殼10d之間的空間內。
棒狀隔熱構件20、22亦可為軟質海綿狀者。
配管並不限於毛細管、吸入管。
1‧‧‧隔熱箱體
1a‧‧‧頂壁部
1b‧‧‧底壁部
1c‧‧‧左側壁部
1d‧‧‧右側壁部
1e‧‧‧裏壁部
2‧‧‧外箱
3‧‧‧內箱
4、4d、4e‧‧‧真空隔熱面板
5‧‧‧收納空間
5a‧‧‧冷藏室
5b‧‧‧蔬菜室
5c‧‧‧製冰室
5d‧‧‧規格切換室
5e‧‧‧冷凍室
6‧‧‧機械室
7‧‧‧芯材
8‧‧‧氣體阻隔容器
9、9d、9e‧‧‧外殼
10、10d、10e‧‧‧內殼
11‧‧‧連結片
12、13、14‧‧‧橫框
15‧‧‧縱框
16‧‧‧冷凝管
16a‧‧‧防露管
17‧‧‧毛細管
18、19‧‧‧吸入管
20、22‧‧‧棒狀隔熱構件
20a、22a、24a‧‧‧槽
21‧‧‧隔熱材料
23‧‧‧覆蓋構件
23a、23b‧‧‧面部
24‧‧‧發泡性隔熱材料
25a、25b‧‧‧凹部
26a、26b‧‧‧自攻螺釘
圖1是表示第一實施形態的隔熱箱體的部分橫截面圖。
圖2是隔熱棒體的側視圖。
圖3是自前側觀察隔熱箱體的立體圖。
圖4是自後側觀察隔熱箱體的立體圖。
圖5是隔熱箱體的分解立體圖。
圖6是表示真空隔熱面板,圖6(a)是分解立體圖,圖6(b)是剖面圖。
圖7是表示第二實施形態的相當於圖1的圖。
圖8是表示第三實施形態的部分縱剖面圖。
圖9是表示第四實施形態的相當於圖4的圖。
圖10是相當於圖1的圖。
1‧‧‧隔熱箱體
1d‧‧‧右側壁部
1e‧‧‧裏壁部
2‧‧‧外箱
3‧‧‧內箱
4d、4e‧‧‧真空隔熱面板
5‧‧‧收納空間
9d、9e‧‧‧外殼
10d、10e‧‧‧內殼
11‧‧‧連結片
16‧‧‧冷凝管
17‧‧‧毛細管
18、19‧‧‧吸入管
20‧‧‧棒狀隔熱構件
20a‧‧‧槽
21‧‧‧隔熱材料

Claims (11)

  1. 一種冰箱,包括:於外箱與內箱之間設置隔熱面板而構成的隔熱箱體,上述隔熱箱體是:於上述隔熱箱體的內部具有:由頂壁部、底壁部、左側壁部、右側壁部、及裏壁部而包圍的收容空間,於上述隔熱箱體中,在位於上述收容空間的外側的位置,設置有配管。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冰箱,其中,上述隔熱箱體是組合多個隔熱壁部而構成,上述多個隔熱壁部是:於構成上述外箱的外殼與構成上述內箱的內殼之間設置有隔熱面板。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冰箱,其中,上述配管設置於隔熱材料的內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冰箱,其中,設置有上述配管的隔熱材料具有剛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冰箱,其中,上述配管、與設置有上述配管的隔熱材料被單元化,且上述配管的端部自上述隔熱材料而向外側突出。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冰箱,其中,上述配管設置於構成上述隔熱箱體的頂壁部、底壁部、左側壁部、右側壁部、及裏壁部中的至少一者的隔熱壁部的內部,且設置於該隔熱壁部的端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冰箱,其中,於設置有上述配管的隔熱壁部中,上述隔熱面板的配管配置側的端是未到達上述外箱的端、而位於較上述外箱的端更內側,且上述配管設置於較上述隔熱面板的端更外側、且位於較上述外箱的端更內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冰箱,其中,上述配管配置於構成上述隔熱箱體的頂壁部、底壁部、左側壁部、右側壁部、及裏壁部中鄰接的兩個壁部的端部彼此相交的上述隔熱箱體的稜角部分的內部,且於上述兩個壁部中,上述隔熱面板的配管配置側的端是未到達上述外箱的端、而位於較上述外箱的端更內側,且上述配管位於上述兩個壁部的上述隔熱面板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冰箱,其中,上述配管為多根,且上述多根配管於上述外箱的稜角部與上述內箱的稜角部之間排列成對角狀。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冰箱,其中,上述配管設置於上述外箱的外側。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冰箱,其中,上述配管與隔熱材料一併收容在安裝於上述外箱的外側的覆蓋構件的內部。
TW101138948A 2011-12-07 2012-10-22 冰箱 TWI5673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7809A JP6021321B2 (ja) 2011-12-07 2011-12-07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3809A true TW201323809A (zh) 2013-06-16
TWI567354B TWI567354B (zh) 2017-01-21

Family

ID=48573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8948A TWI567354B (zh) 2011-12-07 2012-10-22 冰箱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789948B1 (zh)
JP (1) JP6021321B2 (zh)
CN (1) CN103975212B (zh)
TW (1) TWI567354B (zh)
WO (1) WO201308458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1589A (zh) * 2013-06-25 2014-12-31 株式会社东芝 冰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08198A (zh) * 2014-01-14 2014-05-21 杜益冕 一种轻质铝系回流管、生产方法及生产送料装置
DE102015216935A1 (de) * 2015-09-03 2017-03-23 BSH Hausgeräte GmbH Kältegerät mit beheizbarer Außenhaut
JP6316367B2 (ja) * 2016-10-03 2018-04-25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冷蔵庫
US20210239383A1 (en) * 2020-02-04 2021-08-05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88155A (zh) * 1972-12-27 1974-08-23
JPS57108080U (zh) * 1980-12-24 1982-07-03
JPS57114392A (en) * 1980-12-29 1982-07-1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Cutter for band plate-shaped soft material
JPS57114392U (zh) * 1981-01-07 1982-07-15
JPS58111878U (ja) * 1982-01-26 1983-07-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S58183490U (ja) * 1982-05-27 1983-12-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の中仕切装置
JPS62200171A (ja) * 1986-02-26 1987-09-03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S6332283U (zh) * 1986-08-20 1988-03-02
JPS63263376A (ja) * 1987-04-22 1988-10-31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H05785Y2 (zh) * 1987-05-19 1993-01-11
JP2728318B2 (ja) 1991-02-15 1998-03-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真空断熱箱体の製造方法
JPH06147744A (ja) * 1992-11-09 1994-05-27 Hitachi Ltd 冷凍冷蔵庫
DE29912917U1 (de) * 1999-07-23 1999-11-18 Bsh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Wärmeisolierende Wandung
JP2002318057A (ja) * 2001-04-20 2002-10-31 Fujitsu General Ltd 冷蔵庫
DE60234673D1 (de) * 2002-02-26 2010-01-21 Whirlpool Co Vakuumisolierter Kühlschrank mit modularer Rahmen- und Plattenstruktur
JP4200303B2 (ja) * 2003-09-16 2008-12-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05098637A (ja) * 2003-09-26 2005-04-14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冷蔵庫並びに真空断熱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201529A (ja) * 2004-01-15 2005-07-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
WO2006011112A1 (en) * 2004-07-21 2006-02-02 Arcelik Anonim Sirketi An insulated unit
JP2006112639A (ja) * 2004-10-12 2006-04-27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冷蔵庫
JP2007078264A (ja) * 2005-09-14 2007-03-29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凍冷蔵庫
JP2007253974A (ja) * 2006-03-22 2007-10-04 Kurabo Ind Ltd 断熱体、対向構造及び保温容器
JP2008116161A (ja) * 2006-11-07 2008-05-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
JP5755040B2 (ja) * 2011-06-14 2015-07-29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JP5812833B2 (ja) * 2011-12-06 2015-11-17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JP6091762B2 (ja) * 2011-12-06 2017-03-08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冷蔵庫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1589A (zh) * 2013-06-25 2014-12-31 株式会社东芝 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5212A (zh) 2014-08-06
TWI567354B (zh) 2017-01-21
EP2789948A4 (en) 2015-07-29
JP6021321B2 (ja) 2016-11-09
CN103975212B (zh) 2016-02-17
EP2789948A1 (en) 2014-10-15
EP2789948B1 (en) 2017-08-30
JP2013120000A (ja) 2013-06-17
WO2013084583A1 (ja) 201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08568B1 (ko) 냉장고
TWI567354B (zh) 冰箱
JP2007064597A (ja) 冷蔵庫
CN103975211B (zh) 冰箱
JP2012087992A (ja) 冷凍冷蔵庫
JP2020091073A (ja) 断熱箱体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冷蔵庫
TW201500705A (zh) 冰箱
JP6913212B2 (ja) 冷蔵庫
JP2007064596A (ja) 冷蔵庫
JP6721750B2 (ja) 冷蔵庫
JP6510103B2 (ja) 冷蔵庫
JP6316367B2 (ja) 冷蔵庫
JP6675211B2 (ja) 冷蔵庫
CN111503961B (zh) 冰箱及真空隔热板
JP4701909B2 (ja) 冷蔵庫
JP2007064591A (ja) 冷蔵庫
JP2008082606A (ja) 冷蔵庫
JP5868151B2 (ja) 冷蔵庫
JP2009156497A (ja) 冷蔵庫
JP5897317B2 (ja) 冷蔵庫
JP2013119976A (ja) 冷蔵庫
JP2008070022A (ja) 冷蔵庫
JP2005331120A (ja) 冷蔵庫
JP2008051402A (ja) 冷蔵庫
JP2005300061A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