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3961B - 冰箱及真空隔热板 - Google Patents

冰箱及真空隔热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3961B
CN111503961B CN201911372321.3A CN201911372321A CN111503961B CN 111503961 B CN111503961 B CN 111503961B CN 201911372321 A CN201911372321 A CN 201911372321A CN 111503961 B CN111503961 B CN 1115039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insulation
storage compartment
insulation panel
temperature zon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723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03961A (zh
Inventor
中野太阳
安部昌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503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3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03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39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4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 F25D2317/041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具备具有隔热性的隔热箱体,且该隔热箱体在内部具有储藏室。在构成隔热箱体的隔热壁之中,构成侧面以及背面的隔热壁中的至少一方构成为:在内板和外板之间设置真空隔热板。真空隔热板具有:外包件,其构成真空隔热板的外壳;芯材,其被内置于外包件内;以及多个吸附件,它们具有吸附气体成分的性质,并被设置于真空隔热板内的至少两个不同区域,且与芯材一起被内置于外包件。

Description

冰箱及真空隔热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冰箱及真空隔热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了如下所述的冰箱,该冰箱在构成隔热箱体的隔热壁的内部具备真空隔热板,来作为隔热材料。与现有的发泡聚氨酯等隔热材料相比,真空隔热板即使较薄,但其隔热性能优异。因此,作为隔热箱体的隔热材料而采用真空隔热板,由此能够实现储藏室的大容量化、隔热性能的提高。
将玻璃棉、玻璃纤维等芯材收容于具有气体阻隔性的外包件内,并对该外包件内进行减压来构成真空隔热板。作为确保长期的可靠性的对策,有时在真空隔热板的内部,设置有:对水蒸气进行吸附的干燥材料、对其他气体进行吸附的吸气材料等多个吸附件,以便维持内部的真空度。但是,与真空隔热板相比,吸附件更容易传导热,故隔热性更低。而且,以往几乎没有考虑这样的吸附件的配置位置,但根据吸附件的配置位置的不同,有可能对隔热箱体的隔热性带来影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664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述的冰箱以及使用于该冰箱的真空隔热板,该冰箱构成为:在真空隔热板的内部设置有吸附件而能够长期地维持真空隔热板的真空度,且能够尽量抑制吸附件对隔热箱体的隔热性带来的影响。
本实施方式的冰箱具备隔热箱体,该隔热箱体具有隔热性、且在内部具有储藏室。在构成所述隔热箱体的隔热壁之中,构成侧面以及背面的隔热壁的至少一方构成为:在内板与外板之间设置有真空隔热板。所述真空隔热板具有:外包件,其构成所述真空隔热板的外壳;芯材,其内置于所述外包件内;以及多个吸附件,它们具有吸附气体成分的性质,并被设置于所述真空隔热板内的至少两个不同的区域,且与所述芯材一起被内置于所述外包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针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而示意性地表示隔热壁箱体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针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而示意性地表示设置于隔热箱体的真空隔热板的立体图。
图4是针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而表示除了侧面中的外板以外而使真空隔热板露出的情形的图。
图5是针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而示意地表示沿着图4中的X5-X5线的隔热箱体的剖面的横剖面图。
图6是针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而表示真空隔热板的水平方向的端部附件的剖面图。
图7是针对第二实施方式而示意性地表示吸附件相对于真空隔热板的配置例的图。
图8是针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而表示真空隔热板的下端部附近的剖面图。
图9是针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而表示真空隔热板的制造工序的图(其一)
图10是针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而表示真空隔热板的制造工序的图(其二)。
图11针对第三实施方式而示意性地表示吸附件相对于真空隔热板的配置例的图。
图12是针对第四实施方式而示意性地表示吸附件相对于真空隔热板的配置例的图。
图13是针对第五实施方式而示意性地表示吸附件相对于真空隔热板的配置例的图。
图14是针对第六实施方式而示意性地表示吸附件相对于真空隔热板的配置例的图。
图15是针对其他实施方式而示意性地表示吸附件相对于真空隔热板的配置例的图(其一)。
图16是针对其他实施方式而示意性地表示吸附件相对于真空隔热板的配置例的图(其二)。
图17是针对其他实施方式而示意性地表示吸附件相对于真空隔热板的配置例的图(其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多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进行说明。另外,对各实施方式中实质上相同的结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6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冰箱10构成为:在前表面呈开口的纵向较长的矩形的隔热箱体20内具有多个储藏室。在以下说明中,将冰箱10的开口侧作为冰箱10的前侧,将开口的相反侧作为冰箱10的后侧。另外,对于与以图1的姿势将冰箱10设置于地板面时的重力方向相对应的上下方向,设定为冰箱10的上下方向。另外,对于从前侧观察图1的冰箱10时的左右方向,设定为冰箱10的左右方向。另外,关于冰箱10,将各储藏室的内侧称为冰箱10的内部,将各储藏室的外侧称为外部。
如图1及图2所示,冰箱10构成为以隔热箱体20为主体。隔热箱体20是由前表面呈开口的箱体构成的,且具有隔热性。作为用于储藏食品等储藏物的多个储藏室,隔热箱体20例如具有冷藏室11、蔬菜室12、制冰室13、小冷冻室14以及冷冻室15。冷藏室11设置于隔热箱体20的最上部。蔬菜室12设置于冷藏室11的下方。制冰室13及小冷冻室14位于蔬菜室12的下方,且以左右排列的方式设置。冷冻室15设置于制冰室13及小冷冻室14的下方、亦即隔热箱体20的最下部。
另外,图1所示的冰箱10的结构是一个例子,储藏室的数量、种类以及配置并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数量、种类以及配置。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冷藏室11的下方来设置制冰室13以及小冷冻室14,在制冰室13以及小冷冻室14的下方来设置冷冻室15,并在冷冻室15的下方亦即隔热箱体20的最下部来设置蔬菜室12。
冷藏室11以及蔬菜室12均为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其内部被维持在例如1℃~4℃的正温度带。冷藏室11与蔬菜室12之间是由无需隔热性的非隔热分隔壁25而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分隔的。制冰室13、小冷冻室14以及冷冻室15均为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其内部维持为例如-10℃~-20℃的负温度带。如图4所示,蔬菜室12、制冰室13以及小冷冻室14之间是由具有隔热性的隔热分隔壁26来进行分隔的。在该情况下,非隔热分隔壁25以及隔热分隔壁26是未成为由隔热箱体20的直接隔热的对象的非隔热对象。
冰箱10具备:冷藏室门111、112、蔬菜室门121、制冰室门131、小冷冻室门141、以及冷冻室门151。冷藏室门111、112例如是左右对开的铰链开闭式的门,对冷藏室11的开口进行开闭。蔬菜室门121、制冰室门131、小冷冻室门141以及冷冻室门151均为抽屉式的门,分别对蔬菜室12、制冰室13、小冷冻室14、以及冷冻室15的开口进行开闭。
通过对例如被分割的多个隔热壁进行组合而使得隔热箱体20构成为箱状,此时,多个隔热壁包括:左右的侧部隔热壁21、背部隔热壁22、顶部隔热壁23、以及底部隔热壁24。侧部隔热壁21是:构成隔热箱体20的左右的侧面的隔热壁。如图5所示,侧部隔热壁21构成为:在外板201与内板202之间设置有作为隔热材料的真空隔热板30。
外板201由金属制的薄板构成。外板201构成冰箱10的外侧面。内板202由合成树脂制的薄板构成,且能够弹性变形。内板202构成冰箱10的内侧面。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作为隔热材料,除了真空隔热板30以外,侧部隔热壁21还具有发泡隔热材料40。发泡隔热材料40例如由聚氨酯泡沫等构成、且被填充于在外板201与内板202之间不存在有真空隔热板30的间隙部分。
真空隔热板30是以冰箱10的内部为隔热对象,亦即以作为各储藏室的冷藏室11、蔬菜室12、制冰室13、小冷冻室14以及冷冻室15为隔热对象。真空隔热板30整体构成为:上下方向上较长的矩形板状。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真空隔热板30的端部附件是指:例如,从真空隔热板30的周围的端部起算例如10cm的区域。如图5所示,真空隔热板30借助热熔胶等未图示的粘接剂而被粘接固定于外板201和内板202中的至少一个面。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真空隔热板30在与内板202分离的状态下借助热熔胶而被粘接固定于外板201。并且,发泡隔热材料40设置于:内板202与真空隔热板30之间。另外,真空隔热板30也可以构成为:借助热熔胶而被粘接固定于内板202。另外,真空隔热板30也可以构成为:取代粘接剂而利用双面胶带等来被粘接固定于外板201或内板202。
如图2~图6所示,冰箱10具备配管部件16。配管部件16是:构成未图示的制冷循环系统的部件,例如,是将未图示的蒸发器和压缩机连接的吸管等,例如,是由具有刚性的金属管等来构成。配管部件16设置于外板201与内板202之间,且是设置于真空隔热板30与外板201之间。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配管部件16设置于侧部隔热壁21以及背部隔热壁22的内部。
如图2中的虚线所示,配管部件16是在左右的侧部隔热壁21内被设置于外板201与内板202之间。在该情况下,配管部件16沿着侧部隔热壁21的上下方向延伸。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配管部件16是在侧部隔热壁21的下部,从后方朝向前方延伸,然后在比前后方向的中心靠前侧的位置处又朝向上方弯曲且朝向上端部延伸。此后,配管部件16在侧部隔热壁21的上端部,以朝向后方弯曲、且进一步朝向下方弯曲的方式折返。而且,配管部件16在朝向下端部延伸之后,又以朝向后方弯折、且朝向侧部隔热壁21的后下方返回的方式延伸。这样,配管部件16被布设成:在侧部隔热壁21内而在上下方向上往返一次。在该情况下,配管部件16中的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以夹着侧部隔热壁2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的方式平行配置。
另外,配管部件16的数量、形状并不限定于图2所示的数量、形状。即,配管部件16也可以不沿上下方向往返一次。另外,配管部件16也可以如所谓的矩形波形状那样配置为在上下方向上往返两次以上。另外,配管部件16也可以配置为在侧部隔热壁21的宽度方向上往返一次以上。
此外,如图5所示,配管部件16还设置于背部隔热壁22的内部。在该情况下,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发泡隔热材料40未填充于背部隔热壁22的外板201与内板112之间。但是,发泡隔热材料40也可以填充于:不存在有真空隔热板30以及配管部件16的部分。
如图3及图4所示,真空隔热板30具有:槽301、台阶部302、以及薄壁部303。槽301是使真空隔热板30的芯材21凹陷而形成的槽,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在该情况下,真空隔热板30至少具有2个槽301。这2个槽301平行地沿上下方向延伸。沿着配管部件16的配置路径而设置。配管部件16之中的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是沿着槽301而被配置于槽301内。如图6所示,槽301的深度尺寸设定为配管部件16的直径以上。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台阶部302是:设置于真空隔热板30的上下边缘部分的且形成为台阶形状的部分。薄壁部303是台阶部302的上下侧的区域,且是真空隔热板30的厚度较薄的部分。配管部件16之中的沿着真空隔热板30而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部分接触于薄壁部303,且与台阶部302平行地配置。另外,虽未进行详细图示,但在薄壁部303的周围亦即薄壁部303与外板201之间填充有发泡隔热材料40。
另外,虽未进行详细图示,但在冷藏室门111、112、蔬菜室门121、制冰室门131、小冷冻室门141、以及冷冻室门151的边缘部设置有:防露用的未图示的除露用加热器。而且,也可以设置:供温度较高的制冷剂流动的配管部件16,以取代除露用加热器。
此外,如图3、图4以及图6等所示,真空隔热板30具有:外包件31、芯材32、以及多个吸附件50。外包件31是通过例如铝蒸镀薄膜等具有气体阻隔性的材料而构成为袋状。在该情况下,外包件31是通过将一张片状的部件折弯并对周围部分进行粘接而形成为袋状。芯材32是:对例如玻璃棉、玻璃纤维、树脂纤维等无机纤维进行层叠、且成型为板状的部件。将芯材32收容于外包件31的内部、且在对外包件31的内部进行了真空减压的状态下来对该外包件31进行密闭,由此构成真空隔热板30。
如图6所示,外包件31具有耳部311。耳部311是外包件31的外周部分之中的一部分,该部分还是:在将芯材32收容于外包件31内且进行真空减压之前的状态下比芯材32更靠外侧的部分。耳部311朝向真空隔热板30的中心侧折返,通过热熔融或胶带等而被粘贴于外包件31中的所对置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耳部311位于外板201侧。
吸附件50具有:对水蒸气、氮气以及氧气等气体成分亦即气体成分进行吸附的性质,例如,由硅胶、沸石、氧化钙、氧化镁等构成。吸附件50也可以通过将粒状或粉状的材料封入到由无纺布等构成的袋中而成,也可以是将粉状的材料烧结为圆柱形的薄片状的固态部件,且被收纳于一面呈开口的金属制的容器中。多个吸附件50可以是同一种类,也可以是不同种类。
另外,吸附件50的厚度尺寸设定为真空隔热板30的厚度尺寸的四分之一以上。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例如,若真空隔热板30的厚度尺寸为10~20mm,则吸附件50的厚度尺寸设定为5~10mm左右以及真空隔热板30的厚度尺寸的一半左右。
多个吸附件50设置于:真空隔热板30内的至少两个不同的区域。在该情况下,所谓不同的区域是指:在一个真空隔热板30内所要求的隔热性能不同的区域、或者真空隔热板30自身的隔热性不同的区域。即,所谓不同的区域是指:作为隔热对象的储藏室的温度带不同的区域、或着真空隔热板30自身的隔热性不同的区域、或者对作为隔热对象的储藏室的隔热性带来的影响不同的区域等。换言之,多个吸附件50中的至少两个吸附件分别设置于:隔热对象的温度带或隔热性不同的区域、或者隔热性对隔热对象带来影响不同的区域之中的任意一者,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多个吸附件50分别设置于:被认为由真空隔热板30实现的隔热给冰箱内冷却带来的影响极小的部位、或者相对于真空隔热板30的大部分而言其隔热性会因为厚度比其他部分薄等原因而呈现较差的部位。
例如,在真空隔热板30之中,关于与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11、12重叠的区域、以及与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13、14、15重叠的区域,与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13、14、15重叠的区域这一方要求有较高的隔热性能。因此,与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11、12重叠的区域、和与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13、14、15重叠的区域是不同的区域。
另外,例如,在真空隔热板30中,关于薄壁部303的区域和薄壁部303以外的区域,薄壁部303这一方的芯材32的厚度较薄。因此,薄壁部303的区域是:相对于薄壁部303以外的区域而言其隔热性能较低的区域、亦即隔热性能较差的区域。因此,薄壁部303的区域和薄壁部303以外的区域是不同的区域。
另外,热容易沿着外包件31而在真空隔热板30的周围的端部亦即边缘部蔓延。因此,真空隔热板30的周围的边缘部的区域是:与中央部分的区域相比而隔热性能较低的区域、亦即隔热性能较差的区域。因此,真空隔热板30的周围的边缘部的区域和中央部分的区域是不同的区域。
并且,相对于直接对作为隔热对象的各储藏室11~15的周围进行隔热而言,对非隔热分隔壁25以及隔热分隔壁26进行隔热这方面对各储藏室11~15内的冷却影响较小。因此,在与非隔热分隔壁25或隔热分隔壁26重叠的区域、和与各储藏室11~15重叠的区域中,隔热性对作为隔热对象的各储藏室11~15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与非隔热分隔壁25或隔热分隔壁26重叠的区域、和与各储藏室11~15重叠的区域成是不同的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真空隔热板30具有至少两个吸附件51、52,来作为多个吸附件50。在该情况下,真空隔热板30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种类的吸附件51、52。在该情况下,两种吸附件51、52中的一种吸附件51设置于:与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区域,例如,与冷藏室11重叠的区域。此外,两种吸附件51、52中的另一种吸附件52设置于:与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区域,例如,与制冰室13或者小冷冻室14重叠的区域。
此外,两种吸附件51和52中的至少一种设置于:被配管部件16围绕的内侧区域。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两种吸附件51、52中的任一种都设置于:由配管部件16中的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以及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部分包围的内侧区域。即,两种吸附件51、52的前后以及上下均设置于:被配管部件16包围的区域的内侧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两种吸附件51、52中,吸附件51主要由吸附水蒸气成分的干燥材料构成。在两种吸附件51、52中,吸附件51主要由吸附氧气、氮气等除水蒸气成分以外的气体成分的吸气材料构成。在该情况下,有时将吸附件51称为干燥材料51,另外有时将吸附件52称为吸气材料52。干燥材料51是在例如由无纺布形成的袋内收容粒状的硅胶等药剂而构成的。吸气材料52可以是将粉状材料烧结成圆柱形状的片状的固态形状,也可以是收纳于一个面呈开口的金属制的容器的材料。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真空隔热板30具有:4个干燥材料51和2个吸气材料52。4个干燥材料51均设置于:与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重叠的区域、例如与冷藏室11重叠的区域,且是设置于真空隔热板30的中央部亦即端部以及薄壁部303以外的区域。另外,两个吸气材料52都设置于:与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重叠的区域,例如,与制冰室13或小冷冻室14重叠的区域,且是设置于真空隔热板30的中央部亦即端部以及薄壁部303以外的区域。
此外,如图6所示,吸附件50以未在芯材32的表面露出的方式被埋设于芯材32的内部。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芯材32具有多个收容部321以及盖部322。收容部321是通过将芯材32的一部分掏空而形成的未贯通的孔亦即凹部。即,收容部321是周围被芯材32包围的空间,相对于芯材32的厚度方向而大致形成于中央部。吸附件50收容于收容部321内。
在吸附件50收容于收容部321内的状态下,盖部322埋设于收容部321的开口部分,且对吸附件50进行覆盖。盖部322由与芯材32相同的材料、例如玻璃棉、玻璃纤维、树脂纤维等无机纤维构成。在该情况下,当从真空隔热板30的平面方向观察时,收容部321及盖部322的形状形成为:与吸附件50的外形相同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收容部321及盖部322构成为例如矩形,在该情况下,构成为正方形形状。另外,芯材32的外板201侧的面包括盖部322的部分,且整体平坦地形成。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冰箱10具备具有隔热性的隔热箱体20。隔热箱体20在内部具有:冷藏室11、蔬菜室12、制冰室13、小冷冻室14以及冷冻室15,来作为储藏室。在构成隔热箱体20的隔热壁21、22、23、24中,构成侧面的侧部隔热壁21和构成背面的背部隔热壁22中的至少一方构成为:在外板201和内板202之间设置真空隔热板30。
而且,真空隔热板30具有:外包件31、芯材32、多个吸附件50,此时为六个吸附件50。外包件31构成真空隔热板30的外壳。芯材32被内置于外包件31。而且,多个吸附件50具有吸附气体成分的性质,与芯材32一起被内置于外包件31。并且,多个吸附件50设置于:真空隔热板30内的至少两个不同的区域。
这里,与真空隔热板30相比,吸附件50更容易传导热量而隔热性更低。因此,如果吸附件50设置于芯材32的内部,设置有该吸附件50的部分就会有可能作为真空隔热板30的性能而出现降低。因此,如果多个吸附件50设置于真空隔热板30的同一区域,会因为该区域的隔热性的降低较大而对冰箱10的内部带来较大影响。
对此,本实施方式的多个吸附件50设置于:真空隔热板30内的至少两个不同的区域。在该情况下,多个吸附件50中的至少两个分别设置于:隔热对象的温度带或隔热性不同的区域、或者对作为隔热对象的储藏室11~15的隔热性带来影响不同的区域之中的任意一者。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真空隔热板30的特定区域的隔热性能降低。因此,在真空隔热板30的内部设置多个吸附件50,能够长期地维持真空隔热板30的真空度,并且能够尽量抑制:多个吸附件50对隔热箱体20的特定区域的隔热性带来的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中,此时,多个吸附件50是指六个,干燥材料51是四个,在该六个吸附件50中的至少一个、四个干燥材料51设置于:与作为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的冷藏室11重叠的区域。另外,六个吸附件50中的至少另一个、此时为两个的吸气材料52设置于:与作为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的制冰室13或小冷冻室14重叠的区域。即,在吸附件51、52中,干燥材料51设置于:与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11重叠的区域,吸气材料52设置于:与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13、14重叠的区域。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真空隔热板30的特定区域、此时与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11重叠的区域、或者与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13、14重叠的区域之中的仅仅一方的隔热性能呈大幅降低的问题。因此,在真空隔热板30的内部设置多个吸附件50,能够长期地维持真空隔热板30的真空度,并且能够尽量抑制:多个吸附件50对隔热箱体20的特定区域的隔热性带来的影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多个吸附件50是指六个吸附件的情况下,即,六个吸附件50中的至少一个、此时的四个干燥材料51设置于:与作为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的冷藏室11重叠的区域。另外,六个吸附件50中的至少另一个、此时的两个吸气材料52设置于:被配管部件16包围的内侧区域。即,吸附件51、52中,干燥材料51设置于:与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11重叠的区域,吸气材料52设置于:被配管部件16包围的内侧区域。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干燥材料51也设置于:被配管部件16包围的内侧区域。
这里,一般情况下,吸附件50如果与真空压缩后的芯材32相比,其刚性较低。因此,当将吸附件50埋入芯材32时,芯材32的刚性亦即真空隔热板30的刚性有可能会降低。并且,如果芯材32的刚性降低,在制造真空隔热板30时,芯材32可能会坍塌,或在真空隔热板30产生翘曲而产生不良。其结果,有可能产生隔热箱体20的外观不良或性能不良。
对此,配管部件16由金属管等构成而具有刚性。因此,真空隔热板30之中被配管部件16包围的内侧部分相比于配管部件16的外侧部分,其刚性较高。因此,与将吸附件50设置于由配管部件16包围的外侧区域的情况相比,通过将吸附件50设置于由配管部件16包围的内侧区域,能够维持真空隔热板30的刚性。据此,在制造真空隔热板30时,可以防止芯材32坍塌,或在真空隔热板30产生翘曲而产生不良。其结果,能够防止产生隔热箱体20的外观不良或性能不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真空隔热板30作为设置于与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亦即冷藏室11重叠的区域的吸附件50,特别具备:吸附水蒸气成分的干燥材料51。另外,真空隔热板30作为设置于与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亦即冷冻室15重叠的区域的吸附件50,特别具备:吸附氮气或氧气等水蒸气成分以外的气体成分的吸气材料52。
这里,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11、12的内部的冰箱内温度作为实测温度有时在0度以上和不足0度之间变化。另一方面,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13、14、15内部的冰箱内温度即使在实测温度下也总是设定在0度以下。因此,真空隔热板30相比于与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13、14、15重叠的区域,在与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11、12重叠的区域容易产生结露。
在本实施方式中,真空隔热板30在与作为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的冷藏室11重叠的区域具备主要吸附水蒸气成分的干燥材料51,因此,能够高效地吸附在真空隔热板30内产生的结露的水分。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7~图10,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两种吸附件51、52中,吸附件52的位置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两种吸附件51、52中的一种吸附件51亦即干燥材料51设置于:与作为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的冷藏室11重叠的区域。另一方面,两种吸附件51、52中的另一种吸附件52亦即吸气材料5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与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此时为冷冻室15重叠的区域。
另外,在该情况下,吸气材料52设置于:真空隔热板30的下端部附近的区域。在该情况下,所谓真空隔热板30的下端部附近的区域是指:距真空隔热板30的下端部10cm的区域。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吸气材料52设置于:与配管部件16重叠的区域。另外,如图8所示,吸气材料52的至少一部分、此时为吸气材料52的全部被设置于与耳部311重叠的区域。另外,两个吸气材料52设置于:比真空隔热板30的中央部薄的薄壁部303的区域内。
例如图9以及图10所示,以如下方式制造真空隔热板30。为了简便起见,图示了一个吸附件50,但即使是多个,制造方法也是同样的。首先,为了将吸附件50埋设于芯材32,依次执行图9(A)~(D)所示的工序。首先,如图9(A)所示,将形成为片状的玻璃棉进行层叠多层。在该工序中,利用模具而使芯材32凹陷,也能够形成槽301。接下来,如图9(B)所示,将芯材32的一部分挖出而在芯材32的内部形成收容部321。
接下来,如图9(C)所示,将吸附件50配置于收容部321内,然后,把图9(B)中去除的玻璃棉的一部分作为盖部322,而配置成:对吸附件50进行覆盖。因此,如图9(D)所示,收容部321被盖部322所覆盖,吸附件50埋设于芯材32。
接下来,依次执行图10(A)~(C)所示的工序。在该情况下,图10(A)所示的外包件31在一边部具有开口部312,对其他边部进行粘接而形成为袋状。如图10(A)所示,芯材32从袋状的外包件31内的开口部312被插入于外包件31的内部。
然后,如图10(B)所示,对外包件31的内部进行真空减压。在该真空减压时,芯材32被压缩。而且,在对外包件31的内部进行了减压的状态下,以热熔接的方式来对外包件31的开口部312进行密封。此时,从芯材32露出而被热压接的部分形成为耳部311。然后,如图10(C)所示,将耳部311朝向真空隔热板30的中心侧进行折返,利用粘接带或粘结材料而使耳部311粘接于真空隔热板30。由此来制造真空隔热板30。
另外,外包件31在对芯材32进行收容时也可以不形成为袋状。即,外包件31也可以是在对芯材32进行收容时外周的边缘部均没有被熔接的片状。另外,外包件31也可以是相互对接的2个边缘部被熔接后的筒状,也可以是正交的2个边缘部被熔接后的半袋状。
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多个吸附件50中的至少一个、此时为四个的干燥材料51设置于:与作为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的冷藏室11重叠的区域。此外,多个吸附件50中的至少另一个、此时为两个的吸气材料52设置于:真空隔热板30的下端部附近的区域。即,两种吸附件50中的一种吸附件50亦即干燥材料51设置于:与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重叠的区域,另一种吸附件50亦即吸气材料52设置于:真空隔热板30的下端部附近的区域。
在该情况下,在使用于冰箱10的真空隔热板30中,真空隔热板30的中央部的隔热性会对冰箱10的箱内的冷却带来较大影响。即,对于真空隔热板30而言,要求该真空隔热板30的中央部具有较高的隔热性能。另一方面,真空隔热板30的端部对冰箱10的箱内的冷却带来的影响就不那么大。在该情况下,将真空隔热板30的中央部亦即被配管部件16包围的区域且是薄壁部303以外的区域设定为:真空隔热板30整体之中的隔热性对冰箱内的冷却带来影响较大的区域。另外,将真空隔热板30的端部附近的区域、例如上下的薄壁部303的区域设定为:真空隔热板30整体之中的隔热性对冰箱内的冷却带来影响较小的区域。
另外,吸气材料52如上所述,大多装入到例如金属制的容器。因此,如果将吸气材料52设置于真空隔热板30,因为金属容器的热传导有可能导致真空隔热板30的隔热性下降。而且,如果将吸气材料52设置于真空隔热板30,因为其隔热性的降低,会对冰箱10的箱内带来更大的影响。
对此,本实施方式的两种吸附件50中至少吸气材料52被设置于:整个真空隔热板30之中隔热性对冰箱内的冷却带来影响较小的区域、或整个真空隔热板30之中隔热性差的区域。即,在使用于冰箱10的真空隔热板30中,真空隔热板30的外周部的隔热性对冰箱10的箱内带来的影响比较小。因此,在实施方式的冰箱10中,吸气材料52设置于真空隔热板30的下端部附近。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大大有助于冰箱内的隔热性的真空隔热板30的中央部分的隔热性能因为吸气材料52而出现下降的问题。因此,在真空隔热板30的内部设置吸附件50,能够长期地维持真空隔热板30的真空度,并且能够尽量抑制:吸气材料52对隔热箱体20的隔热性带来的影响。
此外,多个吸附件50中的至少一个、此时为两个的吸气材料52被设置于:与配管部件16重叠的区域。在该情况下,由于真空隔热板30中的与配管部件16重叠的区域设置有:用于配置配管部件16的槽301,因此,与其他区域相比,芯材32较薄。因此,关于真空隔热板30之中的与配管部件16重叠的区域,原本隔热性就差,该区域的隔热性对冰箱内的冷却有贡献的比例也就小。因此,即使在与配管部件16重叠的区域设置吸附件50,由于原本隔热性就差,因此,对冰箱内的冷却带来的影响也就小。
因此,根据该结构,设置真空隔热板30的多个吸附件51、52,并且能够抑制:吸气材料52大大有助于冰箱内隔热性的真空隔热板30的中央部分的隔热性能出现下降的问题。由此,在真空隔热板30的内部设置多个吸附件50,能够长期地维持真空隔热板30的真空度,并且能够尽量抑制:多个吸附件50对隔热箱体20的隔热性带来的影响,其结果,可以维持真空隔热板30的长期的可靠性。
另外,外包件31具有耳部311。耳部311是将从芯材32伸出的部分沿着芯材32折返而形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吸气材料51、52中,吸气材料52设置于一部分与耳部311重叠的区域。即,吸气材料52如图8所示,设置于与外包件31的下侧的耳部311重叠的位置。
这里,为了确保气密性,外包件31由铝蒸镀片材之类的热传导性的材料构成。因此,耳部311折返后的部分的铝蒸镀层之类的金属层呈重叠,其结果,与不存在有耳部311的其他部分相比,呈现出隔热性能容易变差的倾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气材料52不是设置于被认为特别有助于储藏箱内的隔热的真空隔热板30的没有设置耳部311的部分,而是设置于与耳部311重叠的部分。
由此,不会出现:因为设置外壳由金属制容器构成的吸气材料52而使得需要高隔热性能的真空隔热板30的中央附近的隔热性能降低到必要值以上。其结果,在真空隔热板30的内部设置多个吸附件50,能够长期地维持真空隔热板30的真空度,并且能够尽量抑制:多个吸附件50对隔热箱体20的隔热性带来的影响,以至于能够长期地维持真空隔热板30的可靠性。
另外,在该情况下,吸附件50中的吸气材料52设置于:厚度比真空隔热板30的中央部还薄的薄壁部303。由于与真空隔热板30的中央部相比,薄壁部303的厚度较薄,所以,隔热性能也较低。这样,通过将吸气材料52设置于原本隔热性能就较低的薄壁部303,从而能够尽量减小:对真空隔热板30的中央部的隔热性带来的影响。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1,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吸气材料52的位置与所述各实施方式不同。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多个吸附件中的至少一个、此时为四个的干燥材料51设置于:与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亦即蔬菜室12重叠的区域。另外,多个吸附件中的至少另一个、此时为两个的吸气材料52设置于:真空隔热板30的上端部附近的区域。在该情况下,所谓真空隔热板30的上端部附近的区域是指:距真空隔热板30的下端部10cm的区域。此外,多个吸附件50中的至少一个、此时为两个的吸气材料52设置于:被配管部件16包围的外侧区域。
由此,也能够得到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此外,多个吸附件50中的至少一个、此时为两个的吸气材料52设置于:被配管部件16包围的外侧区域。据此,在真空隔热板30中,配管部件16的外侧靠近于真空隔热板30的端部,因此,如上所述,可以认为真空隔热板30的隔热对冰箱内的冷却带来的影响极小。此外,在真空隔热板30中,配管部件16的外侧因为来自配管部件16的散热的影响,隔热性能相比于真空隔热板30的中央部附近而显得较差,因此,可以认为即使隔热性进一步降低,对冰箱内的冷却带来的影响也较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吸附件50对隔热箱体20的隔热性的影响。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吸气材料52设置于:在薄壁部303中,不与配管部件16重叠的区域,但也可以设置于与配管部件16重叠的区域。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2,说明第四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真空隔热板30具有:四个吸气材料521、522、523、524,来作为吸附件50,以代替所述各实施方式的两个吸气材料52。四个吸气材料521、522、523、524中的两个吸气材料521、522设置于:与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11、12重叠的区域,亦即是设置于:与在冷藏室11和蔬菜室12之间设置的非隔热分隔壁25至少一部分重叠的区域。在该情况下,两个吸气材料521、522设置于:被配管部件16包围的区域的内侧。
另外,四个吸气材料521、522、523、524中的另外两个吸气材料523、524设置于:与在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12和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13、14之间设置的隔热分隔壁26至少一部分重叠的区域。在该情况下,两个吸气材料523、524设置于:由配管部件16包围的区域的外侧。
另外,两个吸气材料523、524中的一个吸气材料523设置于:真空隔热板30的前端部附近的区域。另外,两个吸气材料523、524中的另一个吸气材料524设置于:真空隔热板30的后端部附近的区域。在该情况下,所谓真空隔热板30的前端部附近的区域是指:从真空隔热板30的前端部起算10cm的范围的区域。另外,所谓真空隔热板30的后端部附近的区域是指:从真空隔热板30的后端部起算10cm的范围的区域。
另外,两个吸气材料523、524中的一个吸气材料523设置于:至少一部分与耳部311重叠的区域。另外,两个吸气材料523、524中的另一个吸气材料524设置于:至少一部分与耳部311重叠的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将真空隔热板30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附近设定为:真空隔热板30整体之中隔热性对冰箱内的冷却带来的影响较小的部位、以及真空隔热板30整体之中隔热性差的区域。另外,在真空隔热板30之中,将与非隔热分隔壁25重叠的区域以及与隔热分隔壁26重叠的区域设定为:真空隔热板30整体之中隔热性对冰箱内的冷却带来的影响较小的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气材料521、522设置于:真空隔热板30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附近,具体地说,设置于:至少一部分与在冷藏室11和蔬菜室12之间设置的作为非隔热对象的非隔热分隔壁25重叠的位置。在该情况下,非隔热分隔壁25的侧方部分不与任意一个储藏室11、12、13、14、15重叠,因此,不需要那么高的隔热性。由此,通过将吸气材料521、522设置于与在冷藏室11和蔬菜室12之间设置的非隔热分隔壁25重叠的位置,从而可以尽量减小:对储藏室11、12、13、14、15带来的影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真空隔热板30之中,将与隔热分隔壁26重叠的位置设定为:真空隔热板30整体之中隔热性对冰箱内的冷却带来的影响较小的区域。而且,吸气材料523、524设置于:隔热分隔壁26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区域。即,由于隔热分隔壁26具有隔热性,因此,通过将吸气材料523、524设置于真空隔热面板30之中与隔热分隔壁26重叠的位置,从而通过至少设置吸气材料523、524而能够尽量减小对储藏室11、12、13、14、15带来的影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真空隔热板30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附近设定为:真空隔热板30整体之中隔热性对冰箱内的冷却带来的影响较小的区域、以及真空隔热板30整体之中隔热性差的区域。即,在侧部隔热壁21的前后的端部存在有:没有设置真空隔热面板30的空间。因此,侧部隔热壁21的前后端部的隔热性能相比中央附近显得较差。并且,侧部隔热壁21的前端部处在:设置于各门111、112、121、131、141、151的未图示的防露部件的附近。即,在设置于侧部隔热壁21的真空隔热面板30之中,前端部相比于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其温度稍微容易上升。
对此,吸气材料523设置于:在侧部隔热壁21设置的真空隔热面板30的前端部附近。另外,吸气材料524设置于:在侧部隔热壁21设置的真空隔热面板30的后端部附近。根据该结构,与至少将吸气材料523、524设置于大大有助于冰箱内的隔热性的真空隔热板30的中央部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隔热性能的降低。因此,在真空隔热板30的内部设置多个吸附件50,能够长期地维持真空隔热板30的真空度,并且能够尽量抑制:多个吸附件50对隔热箱体20的隔热性带来的影响。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3说明第五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气材料521、522、523、524的配置与所述第四实施方式不同。即,本实施方式的吸气材料521、522设置于:至少一部分与非隔热分隔壁25重叠的区域、且是被配管部件16包围的区域的外侧区域。另外,在该情况下,吸气材料521设置于:真空隔热板30的前端部附近的区域,吸气材料522设置于:真空隔热板30的后端部附近的区域。另外,吸气材料523、524设置于:至少一部分与非隔热对象即隔热分隔壁26重叠的区域、且是被配管部件16包围的内侧区域。
据此,也能够得到与所述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六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4,对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是将所述各实施方式中的吸附件50应用于:在构成隔热箱体20的背面的背部隔热壁22设置的真空隔热面板30的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真空隔热板30与所述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具有:四个干燥材料51和四个吸气材料525、525、526、526,来作为多个吸附件50。
在该情况下,四个干燥材料51与所述各实施方式同样地,设置于:与作为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的冷藏室11重叠的区域。另外,两个吸气材料525、525与所述第四实施方式以及第五实施方式的吸气材料521、522同样地,设置于:至少一部分与非隔热分隔壁25重叠的区域。而且,另外两个吸气材料526、526与所述第四实施方式和第五实施方式的吸气材料523、524同样地,设置于:至少一部分与隔热分隔壁26重叠的区域。另外,也可以在背部隔热壁22设置配管部件16,在该情况下,各吸附件50也可以设置于被配管部件16包围的内侧区域,也可以设置于外侧区域。
根据本实施方式,关于在构成隔热箱体20的背面的背部隔热壁22设置的真空隔热板30,也能够起到与所述各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如图15所示,冰箱10具备:用于生成对各储藏室11~15内进行冷却的冷却风的蒸发器即冷却器17。而且,背部隔热壁22之中的冷却器17的里侧的区域亦即与冷却器17重叠的区域的温度较低,在背部隔热壁22内设置的真空隔热面板30、泡沫隔热材料40会容易产生结露。因此,例如,在将所述实施方式的吸附件50应用于背部隔热壁22的情况下,在将多个吸附件50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于:在背部隔热壁22设置的真空隔热面板30之中的冷却器17的里侧的区域、亦即与冷却器17重叠的区域。
例如,在设置于背部隔热壁22的真空隔热面板30之中,可以将多个吸附件50中的两个吸气材料52设置于:冷却器17的里侧的区域、亦即与冷却器17重叠的区域。据此,通过将多块吸附件50中的至少一个吸气材料52、此时为两个的吸气材料52配置于容易产生结露的区域、亦即冷却器17的里侧的区域,从而能够有效地吸附所产生的结露,其结果,能够维持真空隔热贴片30的长期可靠性。
另外,背部隔热壁22之中的冷却器17的里侧的区域、亦即与冷却器17重叠的区域的温度会容易变低,因此,可以说是需要高隔热性的区域。因此,在将所述实施方式的吸附件50应用于背部隔热壁22的情况下,如图16所示,也可以将多个吸附件50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于:在背部隔热壁22设置的真空隔热面板30之中的冷却器17的里侧区域的外侧区域、亦即不与冷却器17重叠的区域。
例如,可以将多个吸附件50中的两个吸气材料52设置于:在背部隔热壁22设置的真空隔热面板30之中的冷却器17的里侧区域的外侧区域、亦即不与冷却器17重叠的区域。据此,通过将多个吸附件50中的至少一个吸气材料52、此时为两个的吸气材料52设置于:温度容易变低而需要更高隔热性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从而能够避免:因为在需要高隔热性的冷却器17的里侧的区域之中来设置吸附件50从而导致隔热性的下降的影响,能够确保高隔热性。
另外,如图17所示,冰箱10包括:设置于冷藏室11的储水箱18、以及从储水箱18延伸到制冰室13的供水管19。储存于储水箱18的水是从供水管19通过而被输送到制冰室13。这里,例如,在将所述实施方式的吸附件50应用于背部隔热壁22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多个吸附件50中的至少一个、例如两个吸气材料52中的一个设置于:供水管19的里侧的区域、亦即与供水管19重叠的区域。在该情况下,供水管19是:与收纳于冷藏室11等的食品的保存没有直接关系的机构,即使供水管19周围的隔热性下降,也不会对收纳于冰箱10内的食品造成影响。
因此,根据该结构,在作为隔热性的影响较低的区域的供水管19的里侧的区域,设置多个吸附件50中的至少一个,由此在真空隔热板30的内部设置多个吸附件50,能够长期地维持真空隔热板30的真空度,并且能够尽量抑制:吸附件50对隔热箱体20的隔热性带来的影响,其结果,能够维持真空隔热板30的长期的可靠性。
并且,当供水管19内的水冻结时,就会无法将储水箱18内的水送到制冰室13。对此,通过在隔热性的影响较低的区域亦即供水管19的里侧的区域来设置吸附件50,反而能够降低真空隔热板30之中的供水管19的里侧的区域的隔热性。由此,能够抑制:供水管19被过度冷却而导致供水管19内的水结冰的情况。
另外,虽然未进行详情图示,但冰箱10具备:用于将由冷却器17生成的冷气供给到各储藏室11~15的风路管道。并且,例如,在将所述实施方式的吸附件50应用于背部隔热壁22的情况下,能够将吸附件50设置于:在背部隔热壁22设置的真空隔热面板30之中的未图示的风路管道的里侧的区域、亦即与风路管道重叠的区域。据此,反而能够降低真空隔热板30中的风路导管的里侧区域的隔热性。由此,能够抑制:风路管道内结冰以致风路被堵塞而导致冷却性能降低的情况。
另外,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更换干燥材料和吸气材料的配置。
另外,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干燥材料51设置于与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11、12重叠的区域,但不限于此。例如,干燥材料51也可以设置于真空隔热板30之中的与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13、14、15重叠的区域。
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不意图对发明范围加以限定。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而实施,在未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更包含于发明范围、主旨内,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符号的说明
在附图中,10表示冰箱,11表示冷藏室(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12表示蔬菜室(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13表示制冰室(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14表示小冷冻室(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15表示冷冻室(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16表示配管部件,20表示隔热箱体,21表示侧部隔热壁(隔热壁),22表示背部隔热壁(隔热壁),23表示顶部隔热壁(隔热壁),24表示底部隔热壁(隔热壁),201表示外板,202表示内板,25表示非隔热分隔壁,26表示隔热分隔壁,30表示真空隔热板,301表示槽,311表示耳部,32表示芯材,50表示吸附件,51表示干燥材料(吸附件),52、521、522、523、524、525、526表示吸气材料(干燥材料)。

Claims (16)

1.一种冰箱,
所述冰箱具备:具有隔热性的隔热箱体,且该隔热箱体在内部具有储藏室,
在构成所述隔热箱体的隔热壁之中,构成侧面以及背面的隔热壁中的至少一方构成为:在内板和外板之间设置真空隔热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空隔热板具有:
外包件,其构成所述真空隔热板的外壳;
芯材,其被内置于所述外包件内;以及
多个吸附件,它们具有吸附气体成分的性质,并被设置于所述真空隔热板内的作为隔热对象的所述储藏室的温度带不同的区域、或者所述真空隔热板自身的隔热性不同的区域、或者对作为隔热对象的所述储藏室的隔热性带来的影响不同的区域,且与所述芯材一起被内置于所述外包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箱体在内部具有: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和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
多个所述吸附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于:与所述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重叠的区域,多个所述吸附件中的至少另一个设置于:与所述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重叠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箱体在内部具有: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和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
还具备:设置于所述真空隔热板和所述外板之间、且在所述隔热壁内环绕的配管部件,
多个所述吸附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于:与所述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重叠的区域,多个所述吸附件中的至少另一个设置于:被所述配管部件包围的内侧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箱体在内部具有: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和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
多个所述吸附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于:与所述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重叠的区域,多个所述吸附件中的至少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真空隔热板的下端部附近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设置于所述真空隔热板和所述外板之间、且在所述隔热壁内环绕的配管部件,
多个所述吸附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于:被所述配管部件包围的内侧区域,多个所述吸附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于:与所述配管部件重叠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箱体在内部具有: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和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
所述外包件具有:将从所述芯材伸出的部分沿着所述芯材进行折返而形成的耳部,
多个所述吸附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于:与所述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或所述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重叠的区域,多个所述吸附件中的至少另一个设置于: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耳部重叠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箱体在内部具有: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和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
多个所述吸附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于:与所述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重叠的区域,多个所述吸附件中的至少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真空隔热板的上端部附近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设置于所述真空隔热板和所述外板之间、且在所述隔热壁内环绕的配管部件,
所述多个吸附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于:被所述配管部件包围的内侧区域,所述多个吸附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于:被所述配管部件包围的外侧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箱体在内部具有: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和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
还具备:设置于所述真空隔热板和所述外板之间、且在所述隔热壁内环绕的配管部件,
多个所述吸附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于:与所述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重叠的区域,多个所述吸附件中的至少另一个设置于:被所述配管部件包围的外侧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箱体在内部具有: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和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并且具有:将所述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和所述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分隔开的隔热分隔壁,
多个所述吸附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于:与所述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重叠的区域,多个所述吸附件中的至少另一个设置于: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隔热分隔壁重叠的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吸附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吸收水蒸气成分的性质。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吸附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吸收除水蒸气以外的气体成分的性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吸附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吸收除水蒸气以外的气体成分的性质。
14.一种真空隔热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空隔热板具备:
外包件,其构成外壳;
芯材,其被内置于所述外包件内;以及
多个吸附件,它们具有吸附气体成分的性质,并被设置于作为隔热对象的储藏室的温度带不同的区域、或者所述真空隔热板自身的隔热性不同的区域、或者对作为隔热对象的储藏室的隔热性带来的影响不同的区域,且与所述芯材一起被内置于所述外包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真空隔热板,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吸附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吸收水蒸气成分的性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真空隔热板,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吸附件中的至少一种具有:吸收除水蒸气成分以外的气体成分的性质。
CN201911372321.3A 2019-01-31 2019-12-27 冰箱及真空隔热板 Active CN1115039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15635 2019-01-31
JP2019015635A JP2020122632A (ja) 2019-01-31 2019-01-31 冷蔵庫、及び真空断熱パネ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3961A CN111503961A (zh) 2020-08-07
CN111503961B true CN111503961B (zh) 2021-10-29

Family

ID=71868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72321.3A Active CN111503961B (zh) 2019-01-31 2019-12-27 冰箱及真空隔热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122632A (zh)
CN (1) CN11150396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38141A (ja) * 2006-03-09 2007-09-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真空容器
CN104421578A (zh) * 2013-08-20 2015-03-18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真空隔热材料以及冰箱
CN206347259U (zh) * 2014-06-03 2017-07-2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真空隔热体以及使用其的隔热容器和隔热壁
CN107429965A (zh) * 2015-02-09 2017-12-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真空隔热件、真空隔热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包括真空隔热件的冰箱
JP2018017314A (ja) * 2016-07-28 2018-02-01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真空断熱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冷蔵庫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85696A (ja) * 2005-09-26 2007-04-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真空断熱箱体
JP5426445B2 (ja) * 2010-03-25 2014-02-26 株式会社東芝 真空断熱パネル
WO2013031234A1 (ja) * 2011-08-31 2013-03-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蔵庫及び冷蔵庫用の真空断熱材
JP6811374B2 (ja) * 2016-12-21 2021-01-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真空断熱材及び冷蔵庫
JP2018004248A (ja) * 2017-10-11 2018-01-11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38141A (ja) * 2006-03-09 2007-09-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真空容器
CN104421578A (zh) * 2013-08-20 2015-03-18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真空隔热材料以及冰箱
CN206347259U (zh) * 2014-06-03 2017-07-2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真空隔热体以及使用其的隔热容器和隔热壁
CN107429965A (zh) * 2015-02-09 2017-12-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真空隔热件、真空隔热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包括真空隔热件的冰箱
JP2018017314A (ja) * 2016-07-28 2018-02-01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真空断熱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冷蔵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22632A (ja) 2020-08-13
CN111503961A (zh) 2020-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03567B2 (ja) 冷蔵庫
JP6074817B2 (ja) 冷蔵庫
JP4695663B2 (ja) 冷蔵庫
WO2012004901A1 (ja) 真空断熱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冷蔵庫
CN111503962B (zh) 冰箱及真空隔热板
JP2011099566A (ja) 真空断熱パネル及び冷蔵庫
JP6021321B2 (ja) 冷蔵庫
CN111503961B (zh) 冰箱及真空隔热板
JP7244897B2 (ja) 断熱箱体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冷蔵庫
JP6918462B2 (ja) 真空断熱材及び冷蔵庫
JP2008128516A (ja) 冷蔵庫
JP5945708B2 (ja) 冷蔵庫
JP2013142498A (ja) 冷蔵庫
JP2012229849A (ja) 冷蔵庫および冷凍庫
JP6225324B2 (ja) 断熱箱体
JP6721750B2 (ja) 冷蔵庫
JP6316367B2 (ja) 冷蔵庫
JP6913212B2 (ja) 冷蔵庫
JP6510103B2 (ja) 冷蔵庫
JP2018013198A (ja) 真空断熱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蔵庫
JP6830408B2 (ja) 真空断熱材
JP2013087806A (ja) 断熱壁および断熱箱体
JP6005690B2 (ja) 冷蔵庫
CN111141100A (zh) 真空绝热件
JP2014066443A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