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8880A - 印刷材料收容體、標籤及印刷裝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材料收容體、標籤及印刷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8880A
TW201318880A TW101139148A TW101139148A TW201318880A TW 201318880 A TW201318880 A TW 201318880A TW 101139148 A TW101139148 A TW 101139148A TW 101139148 A TW101139148 A TW 101139148A TW 201318880 A TW201318880 A TW 20131888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unit
recording unit
printing material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9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08941B (zh
Inventor
Akihito Matsumoto
Yoshihiro Koizumi
Takeshi Iwamuro
Masaru Takahashi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18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8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8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894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46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5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mechan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9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for monitoring ink qua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7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for heating selectively by radiation or ultrasonic waves
    • B41J2/4753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for heating selectively by radiation or ultrasonic waves using thermosensitive substrates, e.g. pap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46Measurement of colour; Colour measuring devices, e.g. colorime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3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an electronic memor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95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using identification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 G03G2215/0697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using identification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being an electronically readable memor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23Cartridges having electronically readable memor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k Je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以簡單之構成記錄資訊之印刷材料收容體。安裝於印刷裝置之印刷材料收容體包括:第1記錄部,其使用非電子方法,可更新且可視認地記錄有關印刷材料收容體之更新而得之第1資訊;及第2記錄部,其使用非電子方法,可更新且不可視認並且可機械讀取地記錄有關印刷材料收容體之更新而得之第2資訊。

Description

印刷材料收容體、標籤及印刷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在印刷材料收容體內記錄資訊之技術。
提出有在安裝於印刷裝置中之印刷材料收容體內搭載半導體記憶體之技術。於該半導體記憶體中例如記憶印刷材料收容體所收容之印刷材料之顏色類別、或印刷材料之剩餘量。藉由在印刷材料收容體側記錄印刷材料之顏色類別,使得印刷裝置能判斷所安裝之印刷材料收容體之顏色類別是否適當。又,藉由在印刷材料收容體側記錄印刷材料之剩餘量,從而即便於使用者將印刷材料收容體自印刷裝置暫時卸除然後再次安裝之情形時,印刷裝置亦能正確地把握墨水剩餘量。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8-3494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0-31106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平6-255120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00-218816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特開2003-11469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專利特開2010-18024號公報
[專利文獻7]日本專利特開2011-56739號公報
然而,搭載半導體記憶體之印刷材料收容體之構造相對複雜。安裝該印刷材料收容體之印刷裝置亦相同。又,自應對環境之觀點而言,亦理想置換為環境負荷低於先前之半導體記憶體的代替技術。因此,需要一種能以簡單之構成來記錄資訊之印刷材料收容體。又,由於半導體記憶體所記錄之資訊並非使用者可視認者,故而不適合使用者視認。另一方面,例如有關印刷材料之剩餘量之資訊亦可成為使用者欲瞭解之資訊。即,若形成供使用者視認印刷材料收容體側所記錄之資訊的構成,則使用者之便利性得到提昇。因此,能夠令使用者視認印刷材料收容體側所記錄之資訊。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之至少一部分而完成者,可通過以下形態或應用例來實現。
[應用例1]一種印刷材料收容體,其安裝於印刷裝置中,且包括:第1記錄部,其使用非電子方法,可更新且可視認地記錄有關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之更新而得之第1資訊;及第2記錄部,其使用非電子方法,可更新且不可視認並且可機械讀取地記錄有關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之更新而得之第2資訊。
該印刷材料收容體例如可與於第1記錄部及第2記錄部記錄資訊之印刷裝置組合使用。根據應用例1之印刷材料收 容體,可藉由第1記錄部及第2記錄部來記錄有關印刷材料收容體之第1資訊及第2資訊。由於第1資訊及第2資訊係使用非電子方法記錄,故而印刷材料收容體之構成相對簡單。又,第1資訊係可視認地被記錄。因此,若使第1資訊成為對於使用者而言可較為有用之資訊,則使用者之便利性得到提昇。又,第2資訊係不可視認地被記錄。因此,若使第2資訊成為雖對於使用者而言並非必需但對於使用者以外之人員而言可較為有用之資訊,則使得使用者以外者之便利性得到提昇。又,使用者之便利性亦提昇。例如,可抑制因資訊過多而導致使用者難以藉由視認來確認第1資訊之情形。
[應用例2]如應用例1之印刷材料收容體,其中上述第1資訊係有關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所收容之印刷材料之剩餘量之資訊。
有關印刷材料之剩餘量之資訊係對於使用者而言較為有用之資訊。根據應用例2之印刷材料收容體,較佳地發揮應用例1之效果中的有關第1資訊之效果。
[應用例3]如應用例1或2之印刷材料收容體,其中上述第2資訊包括如下資訊中之至少一者:維護資訊,其係與使用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所收容之上述印刷材料而於上述印刷裝置中執行的維護之歷程相關聯;錯誤資訊,其係有關對於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而在上述印刷裝中檢測到的錯誤之歷程;及裝卸資訊,其係有關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之裝卸歷程。
應用例3特定之各種資訊雖對於使用者而言並非必需,但例如對於印刷材料收容體或印刷裝置之製造業者而言可成為有用之資訊。根據應用例3之印刷材料收容體,較佳地發揮應用例1之效果中的有關第2資訊之效果。
[應用例4]如應用例1至3中任一項之印刷材料收容體,其中上述第2記錄部包括:第1層,其藉由感熱材料之一部分區域受熱後變色而記錄上述第2資訊,且藉由未產生上述變色之區域之一部分受到上述熱而更新上述第2資訊;及第2層,其配置於較上述記錄層更外方側,且具有吸收可見光線中之至少一部分之波段之光線並且使近紅外光線穿透的性質。
根據該構成之印刷材料收容體,藉由第2層而能以簡單之構成不可視認且可機械讀取地記錄第1層所記錄之第2資訊。
[應用例5]如應用例1至4中任一項之印刷材料收容體,其中上述第1記錄部係藉由感熱材料之一部分區域受熱後變色而記錄上述第1資訊,且藉由未產生上述變色之區域之一部分受到上述熱而更新上述第1資訊。
根據該構成之印刷材料收容體,能以簡單之構成可視認地記錄第1資訊。而且,若將應用例5之構成與應用例4之構成組合,則於印刷裝置中可兼作於第1記錄部記錄第1資訊之設備、及於第2記錄部記錄第2資訊之設備。
[應用例6]如應用例1至5中任一項之印刷材料收容體,其可安裝於印刷裝置中,且上述印刷裝置包括:寫入部, 其可進行上述第1資訊向上述第1記錄部之寫入、及上述第2資訊向上述第2記錄部之寫入,且藉由使上述寫入部與安裝於上述印刷裝置中之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沿1個方向相對移動,而可進行上述第1資訊向上述第1記錄部之寫入、及上述第2資訊向上述第2記錄部之寫入,且上述第1記錄部及上述第2記錄部係沿著上述相對移動方向並排配置。
根據該印刷材料收容體,於安裝印刷材料收容體之印刷裝置中,可形成寫入部與印刷材料收容體之相對移動方向僅為1個方向之構成。因此,可使印刷裝置之構成較為簡單。
[應用例7]一種標籤,其係用以貼著於安裝在印刷裝置中之印刷材料收容體上者,且包括:第1記錄部,其使用非電子方法,可更新且可視認地記錄有關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之更新而得之第1資訊;及第2記錄部,其使用非電子方法,可更新且不可視認並且可機械讀取地記錄有關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之更新而得之第2資訊。
若將該構成之標籤貼著於印刷材料收容體上,則發揮與應用例1之印刷材料收容體相同之效果。
[應用例8]如應用例7之標籤,其中上述第1資訊係有關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所收容之印刷材料之剩餘量之資訊。
若將該構成之標籤貼著於印刷材料收容體上,則發揮與應用例2之印刷材料收容體相同之效果。
[應用例9]如應用例7或8之標籤,其中上述第2資訊包括如下資訊中之至少一者:維護資訊,其係與使用上述印 刷材料收容體所收容之上述印刷材料而於上述印刷裝置中執行的維護之歷程相關聯;錯誤資訊,其係有關對於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而於上述印刷裝置中檢測到的錯誤之歷程;及裝卸資訊,其係有關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之裝卸歷程。
若將該構成之標籤貼著於印刷材料收容體上,則發揮與應用例3之印刷材料收容體相同之效果。
[應用例10]如應用例7至9中任一項之標籤,其中上述第2記錄部包括:第1層,其藉由感熱材料之一部分區域受熱後變色而記錄上述第2資訊,且藉由未產生上述變色之區域之一部分受到上述熱而更新上述第2資訊;及第2層,其配置於上述記錄層的更外方側,且具有吸收可見光線中之至少一部分波段之光線並且使近紅外光線穿透的性質。
若將該構成之標籤貼著於印刷材料收容體上,則發揮與應用例4之印刷材料收容體相同之效果。
[應用例11]如應用例7至10中任一項之標籤,其中上述第1記錄部係藉由感熱材料之一部分區域受熱後變色而記錄上述第1資訊,且藉由未產生上述變色之區域之一部分受到上述熱而更新上述第1資訊。
若將該構成之標籤貼著於印刷材料收容體上,則發揮與應用例5之印刷材料收容體相同之效果。
[應用例12]如應用例7至11中任一項之標籤,其係用以貼著於安裝在印刷裝置中之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上者,且上述印刷裝置包括:寫入部,其可進行上述第1資訊向上 述第1記錄部之寫入、及上述第2資訊向上述第2記錄部之寫入,且藉由使上述寫入部、與安裝於上述印刷裝置中且貼著有上述標籤之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沿1個方向相對移動,而進行上述第1資訊向上述第1記錄部之寫入、及上述第2資訊向上述第2記錄部之寫入,且該標籤係以上述第1記錄部及上述第2記錄部沿著上述相對移動方向排列之位置關係貼著於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上。
若將該構成之標籤貼著於印刷材料收容體上,則發揮與應用例6之印刷材料收容體相同之效果。
[應用例13]一種印刷裝置,其可安裝印刷材料收容體,且該印刷材料收容體包括:第1記錄部,其使用非電子方法,可更新且可視認地記錄有關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之更新而得之第1資訊;及第2記錄部,其使用非電子方法,可更新且不可視認並且可機械讀取地記錄有關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之更新而得之第2資訊;且第1記錄部及上述第2記錄部係以沿著1個方向排列之位置關係而配置於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上;該印刷裝置包括:安裝部,其安裝印刷材料收容體;及寫入部,其於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安裝於上述安裝部之狀態下,進行上述第1資訊向上述第1記錄部之寫入、及上述第2資訊向上述第2記錄部之寫入;上述寫入部係藉由使該寫入部、與安裝於上述安裝部之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沿著上述1個方向相對移動,而進行上述第1資訊向上述第1記錄部之寫入、及上述第2資訊向上述第2記錄部之寫入。
該構成之印刷裝置藉由與應用例6之印刷材料收容體組合使用而發揮與應用例6之印刷材料收容體相同之效果。印刷裝置亦可與應用例1~5之印刷材料收容體組合使用。
又,本發明除了上述形態以外,亦可以向印刷材料收容體之資訊記錄方法、印刷裝置之程式、電腦可讀取地記錄該程式之記憶媒體等形態實現。
A.實施例:
圖1係表示作為本發明之印刷裝置之實施例之印表機20之概略構成。印表機20包括控制單元30、印刷頭單元搬送機構40、紙搬送機構50、印刷頭單元60、維護單元65、讀取單元80、寫入單元90、操作面板98、及記憶卡插槽99。
控制單元30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31、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37、及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電子可擦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38。控制單元30控制印表機20之全部動作。CPU 31藉由將作為非揮發性記憶媒體之EEPROM 38所記憶之程式於作為揮發性記憶媒體之RAM 37中展開、執行,而亦作為輸出部32、剩餘量檢測部33、錯誤檢測部34、裝卸檢測部35發揮功能。關於該等各功能部之詳細情況於下文中進行敍述。
印刷頭單元搬送機構40包括馬達41、驅動帶42、滑輪43及軸44。軸44設置為與下述之壓紙滾筒52之軸平行。該軸44可滑動地保持印刷頭單元60。印刷頭單元搬送機構40藉 由驅動馬達41而使印刷頭單元60沿著軸44、即沿壓紙滾筒52之軸方向往復移動。亦將該印刷頭單元60之往復移動之方向稱為主掃描方向。
紙搬送機構50包括馬達51與壓紙滾筒52。紙搬送機構50藉由驅動馬達51而搬送印刷媒體P。印刷媒體P沿與主掃描方向正交之方向搬送。亦將於壓紙滾筒52上之與印刷頭61對向之位置上搬送印刷媒體P之方向稱為副掃描方向。
印刷頭單元60包括印刷頭61與盒體62,於盒體62中安裝有作為印刷材料收容體之墨匣。於墨匣中收容有作為印刷材料之墨水。盒體62以可裝卸墨匣之方式構成。於本實施例中,墨匣係自重力方向之上方安裝於盒體62中。又,於本實施例中,6個墨匣70a~70f安裝於盒體62中。於墨匣70a~70f中收容有性狀相互不同之墨水。於本實施例中,墨匣70a~70f分別收容藍綠色墨水、品紅色墨水、黃色墨水、黑色墨水、淺藍綠色墨水(light cyan ink)、淺品紅色墨水(light magenta ink)。只要可安裝於盒體62之墨匣之數量為1個以上即可。又,亦可將收容相同性狀之墨水之複數個墨匣安裝於盒體62中。於以下說明中,亦將墨匣70a~70f統稱為墨匣70。又,於統稱墨匣70a~70f之構成要素之情形時,使用除「a」~「f」之文字以外之符號稱呼。
於印刷頭61之下部(壓紙滾筒52側)形成有與上述各顏色之墨水對應之噴嘴行。若將墨匣70a~70f安裝於盒體62中,則可自墨匣70a~70f向印刷頭61供給墨水。印刷頭61 自墨匣70a~70f接收墨水之供給,並將墨水噴出至印刷媒體P。
維護單元65係使用墨匣70所收容之墨水來進行維護動作之機構。維護單元65設置於自配置有印刷媒體P之位置退避之位置。於本實施例中,維護單元65構成為可執行沖洗(flushing)與清洗作為維護動作。所謂沖洗,係指為了防止印刷頭61之墨水噴出口之乾燥而噴出墨水之動作。墨水朝向維護單元65包含之墨水回收箱噴出。所謂清洗,係指消除印刷頭61包含之噴嘴產生之噴出不良、即噴嘴之堵塞之動作。維護單元65包括頂蓋及抽吸泵。於清洗中,在使印刷頭單元60移動至頂蓋之位置之狀態下,將頂蓋安裝於印刷頭61之下表面(形成有噴嘴之面),由抽吸泵抽吸頂蓋內部,藉此,消除噴嘴之堵塞。由於清洗而消耗特定量之墨水。
執行該沖洗及清洗之時序可適當設定。於本實施例中,沖洗係於印表機20之電源投入時執行。又,沖洗係於在連續地進行特定量之印刷之情形時,每當印刷頭單元60往復移動特定次數時執行。又,於本實施例中,清洗係根據使用者之手動操作而執行。例如,於經由操作面板98而接收清洗之執行指示之情形時,控制單元30執行清洗。
維護單元65進行之維護動作並不限定於上述例,可形成為各種構成。例如,維護單元65亦可包括檢測噴嘴之堵塞之機構。該機構可採用各種公知之方法。例如,維護單元65亦可電性檢測噴嘴之堵塞。於該方式中,準備與印刷頭 61之下表面之噴嘴基板對向之電極構件。若將電極構件作為正極、將噴嘴基板作為負極並於該電極構件與噴嘴基板之間施加直流電壓,則於兩構件間產生電場。若於此該狀態下自噴嘴朝向電極構件側噴出墨水,則於墨水噴出之瞬間,噴嘴基板帶負電。隨著帶該負電噴出之墨水接近於電極構件,藉由靜電感應而使電極構件上之正電荷增加,故而電極構件與噴嘴基板間之靜電電容增加。於無法藉由上述動作檢測出藉由伴隨墨水之噴出之靜電感應而產生的感應電流之情形時,控制單元30判斷出噴嘴產生堵塞。再者,控制單元30亦可於檢測出噴嘴之堵塞之情形時自動執行清洗。
讀取單元80讀取墨匣70a~70f所記錄之資訊。寫入單元90將資訊寫入至墨匣70a~70f中。於本實施例中,讀取單元80及寫入單元90設置於重力方向上印刷頭單元60之上方。又,讀取單元80及寫入單元90固定設置於特定位置。關於讀取單元80及寫入單元90之詳細情況於下文中進行敍述。
操作面板98係接收使用者輸入之印表機20之動作指示的UI(User Interface,使用者介面)。於本實施例中,操作面板98為顯示器。操作面板98藉由顯示器上所顯示之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圖形使用者介面)而接收動作指示。記憶卡插槽99係可連接作為記憶媒體之記憶卡的介面。記憶卡插槽99自記憶卡接收印刷對象之資料之輸入。再者,印表機20亦可自印表機20之外部接收印刷對象 之資料。例如,印表機20亦可自連接於印表機20之個人電腦接收印刷資料。
於該印表機20中,控制單元30係藉由印刷頭單元搬送機構40使印刷頭單元60沿主掃描方向往復移動,且配合該移動而藉由紙搬送機構50沿副掃描方向搬送印刷媒體P。又,控制單元30係配合印刷頭單元搬送機構40及紙搬送機構50之移動,而於所需之時序驅動噴嘴,於印刷媒體P上形成基於所輸入之印刷資料的顏色之墨點,從而執行印刷。
於該印表機20中,在未執行印刷處理之狀態、即印刷頭單元搬送機構40停止之狀態下,印刷頭單元60停止在預先決定之位置。該位置亦稱為靜置位置HP(Home Position)。於本實施例中,靜置位置HP係定位於在主掃描方向上自設置有印刷媒體P之位置退避之位置。於圖1中表示印刷頭單元60停止在靜置位置HP之狀態。又,讀取單元80及寫入單元90配置為在主掃描方向上按照印刷媒體P、印刷頭單元60之靜置位置HP、讀取單元80及寫入單元90之順序排列。即,讀取單元80及寫入單元90係配置於自靜置位置HP觀察為與印刷媒體P相反之側。
但是,靜置位置HP並不限定於上述例,可設定於主掃描方向之任意位置。同樣地,讀取單元80及寫入單元90之位置可配置於主掃描方向之任意位置。只要印表機20以如下方式構成即可:裝卸墨匣70a~70f時之印刷頭單元60之位置與讀取單元80及寫入單元90之位置在主掃描方向上不 重複。
於本申請案中,亦將與副掃描方向相反之方向稱為XYZ正交座標系之X方向。亦將主掃描方向上自印刷媒體P之設置位置朝向靜置位置HP之方向稱為Y方向。亦將重力方向上自下方朝向上方之方向稱為Z方向。
圖2係表示墨匣70a安裝於印刷頭單元60之狀態。於本實施例中,墨匣70a之殼體具有6面體之形狀。盒體62之-Z方向與印刷頭61一體化。於本實施例中,印刷頭單元60以使用者可自盒體62之-X、Y、-Y、Z之4個方向視認印刷頭單元60之方式安裝於印表機20。盒體62之Z方向開口。墨匣70a自該開口朝向-Z方向安裝於盒體62中。即,在墨匣70a安裝於盒體62之狀態下,墨匣70a之殼體中之上表面71a成為自盒體62完全露出之狀態。此時,墨匣70a之殼體中的X方向之側面72a成為自盒體62露出一部分之狀態。墨匣70a之殼體中的-X方向之側面73a成為大致被盒體62覆蓋之狀態。再者,墨匣70b~70f與墨匣70a同樣地沿Y方向排列而安裝於盒體62。
於該墨匣70a之上表面71a形成有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於本實施例中,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構成為經施以特定之印刷之標籤LA。該等標籤LA藉由接著劑而貼附於上表面71a。標籤LA之貼附係於至墨匣70a之出貨前之階段進行。以與墨匣70a相同之方式,亦於墨匣70b~70f貼附有標籤LA。於本實施例中,標籤LA係印刷有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之1個標籤。藉由該構成, 於將標籤LA貼附於上表面71a時,無需進行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之相對位置關係之定位。惟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亦可分散地印刷於複數個標籤上。
圖3係表示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之詳細情況。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配置為沿著Y方向按照第2記錄部120、第1記錄部110之順序排列。Y方向於本實施例中係排列墨匣70之方向。
圖4係表示第2記錄部120之剖面構成。於圖4中表示墨匣70之初期使用時、即初次使用墨匣70時的自第2記錄部120之-Y方向觀察之剖面構成。第2記錄部120係使用非電子方法,可更新且不可視認並且可光學讀取地記錄有關墨匣70之更新而得之資訊(以下,亦稱為更新資訊)的區域。第2記錄部120所記錄之更新資訊係有關包括該第2記錄部120之墨匣70之資訊。於本實施例中,第2記錄部120包括記錄層121與隱蔽層122。即,第2記錄部120係記錄層121與隱蔽層122之2層構造。記錄層121形成於墨匣70側。隱蔽層122形成於墨匣70(記錄層121)之外方側。再者,第2記錄部120並不限定於2層構造。例如,第2記錄部120亦可於與隱蔽層122相反之側設置用以與上表面71a接著之黏著層。
記錄層121係記錄更新資訊之層。於本實施例中,於記錄層121中除了記錄更新資訊以外亦記錄識別資訊。識別資訊係用以識別包括第2記錄部120之墨匣70的資訊。記錄層121包括識別資訊記錄部123、與更新資訊記錄部124。識別資訊記錄部123係用以記錄記錄層121之整個區域中之 識別資訊之區域。更新資訊記錄部124係用以記錄記錄層121之整個區域中之更新資訊之區域。識別資訊記錄部123及更新資訊記錄部124預先分配於記錄層121之特定範圍內。於識別資訊記錄部123中,在直至墨匣70之出貨為止之階段預先記錄有識別資訊。更新資訊記錄部124所記錄之資訊係於印表機20使用墨匣70之階段中根據墨匣70之使用狀況而更新。
於本實施例中,於記錄層121中,識別資訊及更新資訊藉由圖案記錄。該圖案係根據預先決定之規則而顯示之圖案。該圖案可根據該規則而機械地讀取。作為該圖案,例如亦可採用一維碼或二維碼。作為該種編碼,可例示周知之條形碼、QR(Quick Response,快速回應)碼(註冊商標)。
本實施例之記錄層121具有因受到特定以上之溫度之熱而使顏色變化的性質。換言之,記錄層121具有因受熱而使光之吸收率變化的性質。該吸收率之變化係不可逆地產生。於吸收率變化之光中包括近紅外線之至少一部分波段之光。於本實施例中,記錄層121因受熱而使光之吸收率不可逆地變高。於記錄層121中,表示上述識別資訊之圖案因受熱而不可逆地形成。於本實施例中,記錄層121於利用人眼觀察之情形時,在受熱前呈現白色,在受熱後呈現黑色。圖4所示之記錄層121包括未受熱之第1區域125、及因受熱而使顏色變化之第2區域126。該第2區域126構成表示記錄層121所記錄之資訊之圖案。再者,亦可取代第2 區域126而使第1區域125構成為表示記錄層121所記錄之資訊之圖案。又,因受熱而產生之記錄層121之顏色變化亦可並非不可逆。
具有如此之性質之記錄層121可使用眾所周知之感熱成色劑而形成。於本實施例中,藉由在基材(此處為標籤LA之材質)上印刷感熱成色劑而形成記錄層121。印刷方法可使用各種公知之方法,例如平板印刷法、凹板印刷法、絲網印刷法、軟板印刷法。基材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塗料紙、優質紙等用紙、聚酯樹脂片材、氯乙烯片材等。
作為感熱成色劑,可使用公知之各種感熱成色劑。例如,作為感熱成色劑,亦可使用於日本專利特開59-199757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昭62-243653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6-24140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7-172050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10-100544號公報中記載之感熱成色劑。例如,於日本專利特開59-199757號公報中記載有具有感熱成色性之茀化合物。於日本專利特開昭62-243653號公報中記載有具有感熱成色性之二乙烯基化合物。
隱蔽層122係用以隱蔽記錄層121所記錄之資訊之層。於本實施例中,隱蔽層122具有使記錄層121所記錄之資訊、即圖案不可視認的性質。於本申請案中,所謂可視認,係指人眼可直接觀察到之情形。所謂可直接觀察到,係指即便不使用特別之裝置亦可觀察到之情形。所謂不可視認,係指無法視認之情形。具體而言,隱蔽層122具有吸收可見光線中之至少一部分波段之光線並使近紅外光線穿透的 性質。所謂可見光線,通常可定義為380~780 nm之波段之電磁波。近紅外線係波長長於可見光線之紅色且波長短於遠紅外線之波段的電磁波。近紅外線通常可定義為780 nm~2.5 μm之波段之電磁波。該隱蔽層122可藉由使用具有上述隱蔽層122之性質之印刷材料印刷於記錄層121上而形成。印刷方法與記錄層121之形成同樣地可使用各種公知之方法。於本實施例中,隱蔽層122與記錄層121所顯示之圖案無關而由人眼視認為黑色。
作為具有隱蔽層122之性質之印刷材料,可使用公知之各種印刷材料。例如,作為印刷材料,亦可使用日本專利特開平8-34946號公報、或日本專利特開2010-31106號公報中記載之墨水。於日本專利特開平8-34946號公報中記載有以硫化鉍微粉末為有色材料之主要成分的墨水。更具體而言記載有含有預聚物、單體、光聚合起始劑、助劑等之紫外線硬化型墨水、及含有酚系樹脂、醇酸樹脂、亞麻仁油、乾燥劑等之氧化聚合型墨水。於日本專利特開2010-31106號公報中記載有使用苝顏料之墨水。苝顏料係由分子固有之吸收帶與因分子間相互作用所致之吸收帶雙方來覆蓋可見光區域之波長,且使可見光中之一部分波長之光穿透,但由人眼視認為黑色。
如此,由於第2記錄部120包括隱蔽層122,故而使用者無法視認第2記錄部120、更具體而言為記錄層121所記錄之資訊。關於記錄層121所記錄之資訊之詳細情況於下文中進行敍述。
此處,返回至圖3進行說明。第1記錄部110係使用非電子方法,可更新且可視認並且可讀取地記錄更新資訊的區域。第1記錄部110所記錄之更新資訊係有關包括該第1記錄部110之墨匣70的資訊。於本實施例中,在第1記錄部110中記錄有關於墨匣70所收容之墨水之剩餘量的資訊。於本實施例中,第1記錄部110包括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與使用完畢顯示部112。
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係用以於複數個階段中階段性地記錄墨匣70所收容之墨水之剩餘量的區域。墨水剩餘量係作為控制單元30之剩餘量檢測部33之處理而被檢測。於本實施例中,盒體62具有藉由平行地配置之2個平板狀電極以夾持墨匣70之方式構成的電容器構造。與夾持於電極間之墨匣70之各者對應的電容器之靜電電容係根據墨水之消耗而變化。控制單元30藉由測定該電容器之靜電電容而檢測墨水剩餘量。墨水剩餘量可使用靜電電容之函數、或使靜電電容與墨水剩餘量建立對應關係之映射(map)求出。該墨水剩餘量檢測方式例如於日本專利特開2006-327111號公報中有所記載。
墨水剩餘量之把握方法並不限定於本實施例之方法,可使用各種公知之方法。例如,控制單元30亦可藉由計算墨水噴出量而推斷墨水剩餘量。再者,於本實施例中,當墨匣70與控制單元30未電性連接,但墨匣70具備可與控制單元30電性連接之端子且經由該端子與控制單元30電性連接之情形時,亦可於墨匣70側檢測墨水剩餘量。例如,當墨 匣70收容導電性墨水之情形時,墨匣70亦可於墨水收容室內設有1對電極。若該電極間存在之墨水被消耗,則電極間變得不通電,故而控制單元30可經由上述端子來檢測墨水之消耗。若相對於墨水之液面位準多段階地設置1對電極,則可多段階地檢測墨水剩餘量。
於本實施例中,於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之記錄中係利用感熱成色劑。具體而言,將利用含有感熱成色劑之印刷材料於白色基材(此處為標籤LA之材質)之整個面上實施印刷者,用作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即,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之記錄藉由受熱後變色而進行。對於基材而言,與第2記錄部120之基材同樣地可使用各種印刷媒體。於本實施例中,受熱之情形時之感熱成色劑之顏色變化係不可逆地產生。對於感熱成色劑而言,亦可使用與記錄層121所使用者相同種類者。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之顏色變化亦可並非不可逆。
使用完畢顯示部112係用以表示墨匣70所收容之墨水之剩餘量達到預先決定之使用限界(以下,亦稱為墨水極限)的區域。於本實施例中,於使用完畢顯示部112之記錄中係利用感熱成色劑。具體而言,將利用含有感熱成色劑之印刷材料於白色基材(此處為標籤LA之材質)上印刷有應顯示之文字者,用作使用完畢顯示部112。再者,印刷材料亦可取代應形成文字之區域而僅於應形成文字之區域以外之區域印刷。或者,印刷材料亦可於所有區域全面地進行印刷。對於基材或感熱成色劑而言,亦可使用與墨水剩餘 量顯示部111相同者。
資訊向該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之更新資訊記錄部124之寫入係使用寫入單元90而進行。又,於本實施例中,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識別資訊記錄部123及更新資訊記錄部124)所記錄之資訊可藉由讀取單元80讀入。關於寫入單元90之寫入動作、及讀取單元80之讀入動作於下文中進行敍述。
此處,對上述第2記錄部120所記錄之資訊之詳細情況進行說明。於本實施例中,第2記錄部120之記錄層121、更具體而言為識別資訊記錄部123所記錄之識別資訊包括有關墨水之性狀之資訊。於本實施例中,該識別資訊包括有關製造批次編號、墨水之種類(此處為顏色之類別色及墨水之型號)、墨水之使用期限之資訊、表示與印表機20對應之正品的資訊。由於墨水會隨著時間的經過而劣化,故而理想的是於自製造開始至特定期間之間使用。因此,識別資訊包括有關墨水之使用期限之資訊。於本實施例中,有關墨水之使用期限之資訊為墨水之製造日。有關墨水之使用期限之資訊亦可包括表示上述特定期間之資訊。再者,識別資訊之內容並不限定於上述例,可適當設定。例如,識別資訊亦可包括上述資訊之至少1者。
識別資訊記錄部123所記錄之識別資訊係藉由讀取單元80讀取(詳細情況於下文中進行敍述),並使用於控制單元30執行之認證處理中。於認證處理中,用於根據識別資訊來判斷對於印表機20而言墨匣70是否為理想之狀態。「狀 態」中包含規格。作為理想之規格之類型,例如可例示墨匣所收容之墨水之性狀、或卡匣之形狀。「非理想之狀態」包含墨匣70本來並非理想之情形。又,「非理想之狀態」包括墨匣70本來為理想者但現狀為並非理想者之情形。例如,超過墨水之使用期限之墨匣70、或使用者補充了不適於印表機20之墨水之墨匣70則相當於後者。
具體而言,於認證處理中判斷識別資訊之具體項目之各者是否滿足印表機20所預先註冊之條件。預先註冊之條件例如為:製造批次編號為特定範圍之值;墨水之顏色類別為與墨匣70之安裝位置對應之顏色;墨水之型號為特定值;自製造日開始未經過特定時間等。於識別資訊之所有具體項目滿足所註冊之條件之情形時,認證成功。另一方面,於識別資訊之具體項目之至少1者未滿足所註冊之條件之情形時,認證失敗。所謂認證失敗,係指安裝於盒體62中之墨匣70對於印表機20而言為非理想之狀態。
於藉由認證處理而判斷認證失敗之情形時,控制單元30進行告知處理而作為輸出部32之處理。告知處理係輸出用以告知使用者之資訊之處理。告知之內容例如可設為墨匣70對於印表機20而言為非理想之狀態、認證失敗等。作為輸出之態樣,於本實施例中,係將告知訊息可顯示地輸出至操作面板98。但是,輸出之態樣可設為各種態樣。例如亦可利用印表機20印刷表示告知訊息之圖像。或者,當印表機20連接於個人電腦之情形時,亦可將告知訊息可顯示地輸出至個人電腦所含之顯示器上。若如其等般進行告知 處理,則於由使用者安裝於印表機20之墨匣70對於印表機20而言並非為理想之狀態之情形時,可將該意旨告知使用者。其結果,若將使用者所期望之狀態之墨匣70安裝於印表機20,則可抑制印刷品質之降低或印表機20之不良情況的產生。
第2記錄部120之記錄層121、更具體而言為更新資訊記錄部124所記錄之更新資訊係,作為有關墨匣70之更新而得之資訊中之、應以令使用者無法視認之方式記錄者而預先決定的資訊。於本實施例中,更新資訊記錄部124所記錄之更新資訊包括維護資訊、錯誤資訊、裝卸資訊。維護資訊係有關使用墨匣70所收容之墨水而於安裝有墨匣70之印表機20中執行的維護之歷程的資訊。錯誤資訊係有關對於墨匣70而於印表機20中檢測到的錯誤之歷程的資訊。裝卸資訊係有關將墨匣70安裝於印表機20及將墨匣70自印表機20卸除之至少一歷程、即墨匣70之裝卸歷程的資訊。
於本實施例中,維護資訊包括使用維護單元65進行之清洗之次數。又,維護資訊包括因使用維護單元65進行之沖洗而消耗墨水之量。墨水之消耗量例如可藉由將每沖洗1次之墨水噴出量乘以進行沖洗之次數而求出。每沖洗1次之墨水噴出量亦可預先定為固定量。或者,亦可於每進行1次沖洗時由控制單元30根據墨水噴出次數並藉由計算而求出墨水之噴出量。該等維護資訊係於產生對應之現象時藉由控制單元30而記錄於RAM 37或EEPROM 38中。
於本實施例中,錯誤資訊包括有關墨水剩餘量之錯誤之 有無及錯誤次數。有關墨水剩餘量之錯誤係作為控制單元30之錯誤檢測部34之處理而被檢測。具體而言,有關墨水剩餘量之錯誤係於印表機20中以如下方式被檢測。
控制單元30係於特定之時序藉由上述方法檢測墨匣70之墨水剩餘量。其次,控制單元30使用讀取單元80來讀取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所記錄之資訊、即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中所示之顯示。其次,控制單元30檢查墨水剩餘量之檢測結果、與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之讀取結果表示之墨水之消耗階段的匹配性。所謂兩者不匹配、即產生矛盾,係指使用者已於墨匣70中補充墨水之情形。此處所補充之墨水可能對於印表機20而言為非理想之規格。因此,控制單元30檢測出兩者之不匹配為有關墨水剩餘量之錯誤。以此方式檢測之錯誤之次數藉由控制單元30記錄於RAM 37或EEPROM 38中。再者,於檢測出錯誤之情形時,控制單元30亦可與上述告知處理同樣地對使用者進行告知。
於該錯誤檢測動作中,檢測墨水剩餘量之特定之時序可適當設定,但理想的是設為推斷有墨水剩餘量變化之可能性之時序。於本實施例中,作為特定之時序,設定有以下3個時序。
(1)第1時序:投入印表機20之電源時
(2)第2時序:新安裝有墨匣70a~70f中之任一者時
(3)第3時序:印表機20之印刷量達到特定數量時
於第1及第3時序,對所有墨匣70依序執行第1顯示處理。於第2時序,僅對新安裝之墨匣70執行墨水剩餘量之 檢測。第2時序例如可使用物理或光學地進行檢測之感測器對墨匣70收容於盒體62進行檢測。作為該檢測器,例如可例示光續斷器。再者,於墨匣70包括用以進行與控制單元30之間之電性連接之端子情形時,第2時序亦可電性檢測。即,控制單元30亦可經由該端子來檢測控制單元30與墨匣70電性連接。第3時序亦可由控制單元30使用與印刷量具有相關關係之指標值來決定。作為指標值,例如可為印刷張數,亦可為根據墨水噴出次數、與墨點尺寸計算出之墨水噴出量。
於本實施例中,裝卸資訊包括將墨匣70安裝於印表機20之次數、與將墨匣70自印表機20卸除之次數。墨匣70之裝卸之檢測係作為控制單元30之裝卸檢測部35之處理而被執行。關於具體之檢測方法,係如上述第2時序之檢測方法所敍述。以此方式檢測到之裝卸次數藉由控制單元30而記錄於RAM 37或EEPROM 38中。
又,於本實施例中,更新資訊記錄部124所記錄之更新資訊包括使用墨匣70藉由印表機20印刷之印刷張數。更新資訊記錄部124所記錄之該等更新資訊於製造業者回收墨匣70、或印表機20及墨匣70時被讀取且使用。例如,維護資訊、印刷張數等可用於製造業者進行之墨匣70或印表機20之品質提昇之研究中。又,錯誤資訊、裝卸資訊、印刷張數等可用於在印表機20或墨匣70產生故障且製造業者為了修理而回收故障品時判斷是否將該修理設為保證範圍內之情形。根據以上說明亦可知,更新資訊記錄部124所記 錄之更新資訊亦可作為有關印表機20或墨匣70之性能之歷程資訊而獲取。或者,更新資訊記錄部124所記錄之更新資訊亦可作為印表機20或墨匣70之保證判斷資訊而獲取。
更新資訊記錄部124所記錄之更新資訊之項目並不限定於上述例,可適當設定。例如,該更新資訊亦可為維護資訊、錯誤資訊、裝卸資訊中之任1者或2者。或者,該更新資訊亦可包括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或使用完畢顯示部112所記錄之資訊。或者,錯誤資訊亦可包括基於識別資訊之認證之失敗次數。
圖5係表示更新資訊記錄部124更新後之第2記錄部120之剖面構成。如圖所示,識別資訊記錄部123並未自圖4所示之狀態產生變化。另一方面,更新資訊記錄部124之一部分藉由寫入單元90而加熱,於圖4中為第1區域125之區域之一部分變成黑色而形成第2區域126。
於本實施例中,更新資訊記錄部124係針對上述更新資訊之各項目而分配有各自專用之記錄區域。各項目之更新係藉由加熱對應之區域而進行。又,於本實施例中,更新資訊記錄部124受熱後會不可逆地產生變色,故而更新資訊之各項目中之有關次數之項目係以增加次數之方式記錄。於本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每當更新資訊記錄部124更新時,應增加之次數藉由第2區域126所示之一維碼記錄。應增加之次數並不限定於1次,亦可為2次以上。例如,於應增加之次數記錄有2個,且該等值為值2、值4之情形時,總計次數把握為6次。即,控制單元30亦可預先 對次數之增加進行計數,將與相當於增加之次數之值對應的圖案、例如一維碼,記錄於更新資訊記錄部124中。但是,亦可按照第2區域126之寬度與次數成正比地增加為要領,於更新資訊記錄部124中記錄第2區域126。
圖6中表示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之顯示態樣之變化。於圖6中表示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於墨匣70之墨水消耗1/3左右之情形時記錄的顯示態樣。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之顯示係根據墨水剩餘量之減少量而自H位準朝向L位準階段性地自白色變成黑色。該變化係使用寫入單元90對應變成黑色之區域進行加熱而產生。階段數任意設定即可。於本實施例中,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之顯示係以僅白色區域位於在不同之時序自白色變成黑色之複數個黑色區域間之方式顯示。即,於墨水剩餘量減少且重新對與其減少量對應之區域加熱時,自相對於以前經加熱而變成黑色之區域僅隔開特定距離之位置重新進行加熱。若形成該構成,則使用者可於事後確認墨水消耗之歷程,從而提昇便利性。
於圖6中表示使用完畢顯示部112因墨匣70達到墨水極限而受到寫入單元90加熱,從而顯示態樣產生變化的狀態。於使用完畢顯示部112中可視認地顯示「ink end(墨水極限)」作為表示達到墨水極限之文字資訊。該文字資訊係藉由含有感熱成色劑之印刷材料所印刷之區域受加熱後變成黑色而記錄、即顯示。於進行該顯示之情形時,本實施例中,使用完畢顯示部112全面地受到加熱。因此,無需 進行僅對應形成文字之區域進行加熱之控制,故而減輕了控制單元30之控制負荷。
當藉由該印刷材料僅對使用完畢顯示部112之應形成文字之區域以外的區域預先進行印刷之情形時,於使用完畢顯示部112中,會於黑色背景中顯示白色文字。又,當藉由該印刷材料對使用完畢顯示部112之所有區域全面地進行印刷之情形時,亦可進行僅對應形成文字之區域或僅對應形成文字之區域以外之區域進行加熱的控制。再者,使用完畢顯示部112中顯示之文字內容可任意設定。
於圖6中,第2記錄部120表示更新資訊記錄部124自圖4所示之狀態更新為圖5所示之狀態後之顯示態樣。如上所述,第2記錄部120之表面具備隱蔽層122。因此,即便更新資訊記錄部124所記錄之資訊被更新,亦如圖6所示般其變化不被視認。
圖7係表示讀取單元80及寫入單元90之概略構成。於本實施例中,讀取單元80設置於較寫入單元90更靠印刷頭單元60之靜置位置HP側。讀取單元80讀取第1記錄部110所記錄之資訊、即第1記錄部110所記錄之顯示。又,讀取單元80讀取第2記錄部120所記錄之資訊。於本實施例中,讀取單元80構成為可讀取第2記錄部120中之識別資訊記錄部123與更新資訊記錄部124該兩者。讀取識別資訊記錄部123係為了進行上述認證處理。讀取更新資訊記錄部124於本實施例中係為了接收使用者輸入之指示而使更新資訊記錄部124所記錄之資訊顯示於操作面板98中。若形成該構 成,則於使用者欲確認更新資訊記錄部124所記錄之資訊之情形時可響應使用者之要求,而提昇使用者之便利性。但是,亦可不採用該構成。即,更新資訊記錄部124亦可構成為可藉由讀取單元80讀取。又,於不進行認證處理之情形時,識別資訊記錄部123亦可不構成為可藉由讀取單元80讀取。於此情形時,第2記錄部120亦可不包括識別資訊記錄部123。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之讀取動作可使用光學方法進行。
如圖7所示,讀取單元80包括照射部81與受光部82。照射部81及受光部82設置於讀取單元80之-Z方向之端面。-Z方向之端面係於墨匣70藉由印刷頭單元搬送機構40而向讀取單元80之正下方(-Z方向)移動之情形時與墨匣70對向的面。照射部81內置有紅外線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照射部81朝向墨匣70之讀取對象照射近紅外線NIR(Near Infrared Radiation)。於圖7中表示照射部81朝向第2記錄部120照射近紅外線NIR之情形。近紅外線NIR穿透隱蔽層122,且與記錄層121之反射率對應之量之近紅外線NIR由記錄層121反射。
受光部82包括受光元件,且接收經反射之近紅外線NIR。於本實施例中,作為受光元件,使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電荷耦合器件)攝影機。再者,只要受光元件可將接收之近紅外線轉換成電氣信號即可。例如,受光元件亦可為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補金屬氧半導體)攝影機。讀取單元80 係由受光部82受光,且於內置之電路(省略圖示)中對經轉換之電氣信號進行編碼,然後輸出至控制單元30。由於在構成記錄層121之第1區域125與第2區域126中反射率不同,故而可根據編碼結果來讀取記錄層121所記錄之資訊。編碼亦可於控制單元30中進行。照射部81與受光部82之位置關係、及照射部81之指向性係以照射部81之照射光由記錄層121反射且可藉由受光部82而適當地受光之方式設定。雖第1記錄部110未設有隱蔽層,但讀取單元80可以與第2記錄部120之讀取相同之方法來讀取第1記錄部110。
讀取單元80之讀取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之動作係一面使讀取單元80與墨匣70相對移動一面進行。於本實施例中,係讀取單元80及墨匣70中之墨匣70移動之構成。具體而言,控制單元30係一面使用印刷頭單元搬送機構40使安裝有墨匣70之印刷頭單元60自靜置位置HP沿著主掃描方向(Y方向)移動,一面使用照射部81及受光部82讀取各讀取位置之資訊。該印刷頭單元60之移動係藉由與印刷時不同之動作模式(以下,亦稱為讀取動作模式)而實現。即,控制單元30於讀取動作模式下係以適於讀取之掃描速度使印刷頭單元60移動。讀取動作模式亦可於進行讀取時、及未進行讀取時(直至讀取位置為止之單純之移動時)設定不同之移動速度。亦可使未進行讀取時之速度高於進行讀取時之速度。
於本實施例中,讀取單元80及墨匣70僅相對於1個方向(主掃描方向)相對移動。因此,讀取單元80構成為可於配 置有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之全部範圍(圖3之寬度W1)進行讀取。即,受光部82係於與印刷頭單元60相對於讀取單元80相對移動之方向正交的方向(X及-X方向)上遍及寬度W1以上之寬度而設置。於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係以X及-X方向之寬度於Y方向上最大限度地重複之方式配置。因此,於本實施例中,寬度W1係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使用完畢顯示部112及第2記錄部120中、X及-X方向之寬度最大之第2記錄部120的寬度。與不採用該配置之情形相比,該配置可縮小讀取單元80之讀取範圍。即,可使讀取單元80小型化,其結果,可實現低成本化。
於形成讀取單元80不進行更新資訊記錄部124之讀取之構成之情形時,受光部82亦可於X及-X方向上遍及可全部讀取第1記錄部110及識別資訊記錄部123之寬度而設置。於本實施例中,識別資訊記錄部123於X及-X方向上配置於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及使用完畢顯示部112中之最大寬度之範圍內。因此,於採用讀取單元80不進行更新資訊記錄部124之讀取之構成之情形時,可抑制讀取單元80之讀取範圍。即,可使讀取單元80小型化,其結果,可實現低成本化。
寫入單元90包括發熱部91。發熱部91沿與印刷頭單元60相對於讀取單元80相對移動之方向正交的方向(X及-X方向)排列有複數個。發熱部91之排列範圍遍及寬度W1以上之寬度。發熱部91包括電極與發熱電阻體,且藉由對電極 通電而使發熱電阻體發熱。複數個發熱部91中,可對各發熱部91個別地控制發熱之ON/OFF。發熱部91係藉由以與感熱媒體接觸之狀態發熱而使感熱媒體之接觸部位變色。作為該寫入單元90,亦可利用感熱式印表機或熱轉印式印表機中所使用之熱感應頭。
寫入單元90藉由發熱部91而對第2記錄部120之所需部位加熱,並於記錄層121中記錄資訊。於圖7中表示藉由發熱而於記錄層121之一部分區域中記錄資訊之情形。同樣地,寫入單元90係對第1記錄部110加熱而以上述態樣於第1記錄部110中記錄資訊。
向該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之寫入動作係一面使寫入單元90與墨匣70相對移動一面進行。於本實施例中,係寫入單元90及墨匣70中之墨匣70移動之構成。具體而言,控制單元30係一面使用印刷頭單元搬送機構40使安裝有墨匣70之印刷頭單元60自靜置位置HP沿著主掃描方向(Y方向)移動,一面個別地控制複數個發熱部91有無發熱,從而對所需部位加熱。該印刷頭單元60之移動係藉由與印刷時及讀取動作模式不同之動作模式(以下,亦稱為寫入動作模式)而實現。即,控制單元30於寫入動作模式下係以適於寫入之掃描速度使印刷頭單元60移動。寫入動作模式亦可於進行寫入時、及未進行寫入時(直至寫入位置為止之單純之移動時)設定不同之移動速度。亦可使未進行寫入時之速度高於進行寫入時之速度。
於本實施例中,關於可否進行向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 之寫入,係於檢測墨水剩餘量時進行判斷。具體而言,控制單元30記憶與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中顯示之各階段對應的墨水剩餘量(或靜電電容)。又,控制單元30記憶上次進行向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之寫入時之墨水剩餘量。控制單元30於檢測到墨水剩餘量時,參照所檢測到之墨水剩餘量、與上次進行向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之寫入時之墨水剩餘量,當該2個墨水剩餘量所屬之階段為不同之階段之情形時,判斷必需更新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即必需重新寫入。若判斷之結果為必需更新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則控制單元30使用寫入單元90以直至與檢測之墨水剩餘量對應之段階為止產生變色之方式對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進行寫入。
控制單元30亦可省略關於可否進行向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之寫入之判斷,而始終於檢測到墨水剩餘量時執行向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之寫入。如此一來,即便於執行墨水剩餘量之檢測處理之前更換墨匣70,亦可於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中顯示正確之資訊。再者,於不更換墨匣70,且無需更新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之情形時,對已加熱而變色之區域再次加熱。於此情形時,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之顯示不產生變化。
於本實施例中,於檢測到墨水剩餘量時判斷可否進行向使用完畢顯示部112之寫入。於檢測到墨水極限之情形時,控制單元30進行向使用完畢顯示部112之寫入。墨水極限並不限定於墨匣70內之墨水徹底用完之狀態。墨水極 限例如亦可適當設定為於下次執行印刷之情形時在印刷之執行中有墨水徹底用完之可能性的墨水剩餘量。於本實施例中,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之顯示之複數個階段中之最後階段相當於墨水極限。
於本實施例中,關於可否進行向更新資訊記錄部124之寫入,係於印表機20接收到切斷印表機20之電源之意旨的指示時進行判斷。控制單元30於上次進行可否向更新資訊記錄部124寫入之判斷至至進行此次之判斷為止之間,記憶更新資訊記錄部124應記錄之更新資訊的各項目之更新狀況。而且,於至少1個項目被更新之情形時,對於所更新之項目進行向更新資訊記錄部124之寫入。即,控制單元30於預先決定之期間之間預先記憶更新資訊記錄部124所記錄之更新資訊之更新狀況,於經過該期間後,將與該期間內所產生之現象對應之更新資訊總括地寫入至更新資訊記錄部124中。該期間可決定為固定間隔,亦可決定為直至在任意時序發生特定之事件為止的期間。若形成該構成,則與以有關次數之更新資訊之各項目以次數「1次」增加之方式記錄於更新資訊記錄部124之情形相比,可有效利用不可逆地記錄資訊之更新資訊記錄部124之有限區域。該效果亦可藉由使更新資訊記錄部124之更新之判斷頻率低於第1記錄部110之更新之判斷頻率而獲得。具體而言,關於錯誤資訊中所含之錯誤次數之記錄,可有效利用更新資訊記錄部124之有限區域。
於上述印表機20中,第1記錄部110(墨水剩餘量顯示部 111及使用完畢顯示部112)相當於技術方案中之第1記錄部。第2記錄部120相當於技術方案中之第2記錄部。記錄層121相當於技術方案中之第1層。隱蔽層122相當於技術方案中之第2層。寫入單元90相當於技術方案中之寫入部。盒體62相當於技術方案中之安裝部。
根據上述印表機20及墨匣70,可藉由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而記錄有關墨匣70之各種資訊。由於該等資訊係以因受熱而使感熱材料變色之態樣記錄,故而無需使用電性方法之記憶媒體、例如半導體記憶體。其結果,可使墨匣70及印表機20之構成相對簡單。而且,由於無需金屬材料,故而可抑制環境負荷。於第1記錄部110中可視認地記錄有有關墨水剩餘量之資訊等對於使用者而言可較為有用之資訊。因此,使用者之便利性得到提昇。於第2記錄部120中不可視認地記載有雖對於使用者而言並非為必需但對於使用者以外者、例如印表機20或墨匣70之製造業者而言較為有用之資訊。因此,使用者以外者之便利性得到提昇。又,使用者之便利性亦提昇。例如,藉由將對於使用者而言較為有用之資訊、與並非有用之資訊大量地混在一起而記錄,而可抑制使用者難以藉由視認來確認有用之資訊之現象。或者,有即便所記錄之資訊為無法解讀之資訊,使用者亦擔心該資訊為何資訊之情形。根據本實施例之構成,可藉由使第2記錄部120不可視化而抑制使用者因多餘之資訊而混亂之現象。
又,根據墨匣70,藉由使第2記錄部120形成為包括記錄 層121及隱蔽層122之構成,而可以簡單之構成不可視認且可機械讀取地記錄。又,由於第1記錄部110可以與記錄層121相同之方法進行寫入、及讀入,故而可於第1記錄部110與第2記錄部120之間共用使用印表機20之讀取單元80或寫入單元90。因此,可使印表機20之構成較為簡單。
又,根據墨匣70,第1記錄部110與第2記錄部120沿1個方向並排配置。該1個方向係於將墨匣70安裝於印表機20之狀態下沿著寫入單元90與墨匣70相對移動之方向的方向。又,於安裝複數個墨匣70之情形時,1個方向係複數個墨匣70排列之方向。因此,即便印表機20形成寫入單元90與墨匣70僅沿1個方向相對移動之構成,亦可於第1記錄部110與第2記錄部120中較佳地進行資訊之寫入。
B.變形例:
B-1.變形例1:
更新資訊向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之記錄亦可為記錄文字資訊之態樣。於此情形時,亦可使用感熱成色劑,將與所顯示之文字對應之文字預先印刷於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又,向使用完畢顯示部112之顯示、即記錄並不限定於利用文字資訊之記錄。例如,於檢測到墨水極限之情形時,亦可為令使用完畢顯示部112僅產生顏色變化之構成。於此情形時,亦可對使用完畢顯示部112賦予用於說明在未因受熱而產生顏色變化之態樣下產生顏色變化之區域的文字資訊。如上所述,向第1記錄部110之記錄可利用文字資訊、圖案、顏色等進行。
又,更新資訊向第1記錄部110之記錄並不限定於藉由加熱感熱材料而進行之構成。更新資訊向第1記錄部110之記錄只要為使用非電子方法可更新且可視認地記錄之構成即可。非電子方法可設為基於材質之特性之變化之方法、利用印刷進行之方法、使形狀變化之方法等。上述實施例之方法屬於基於材質之特性之變化之方法。作為上述實施例以外之方法,例如向第1記錄部110之記錄亦可為利用印刷材料進行之記錄。於此情形時,寫入單元90亦可為標記單元。或者,於採用墨匣70與寫入單元90之相對移動與印刷頭61獨立地進行之構成之情形時,作為寫入單元90,亦可使用印刷頭61。或者,向第1記錄部110之記錄亦可藉由使第1記錄部110之形狀變化而進行。例如,亦可於第1記錄部110形成沖孔。於此情形時,寫入單元90亦可為沖孔形成單元。或者,向第1記錄部110之記錄亦可藉由利用水分產生顏色變化而進行。藉由含有特定量水分而變色之材料例如於日本專利特開平10-2893號公報中有所記載。於日本專利特開平10-2893號公報中,記載有對難以斥水之用紙印刷含有水溶性染料之無水平版用印刷墨水之浸水感知印刷物。於使用該材料之情形時,寫入單元90亦可為噴吐含有水之液體之單元。向第1記錄部110之寫入方法、與向第2記錄部120之寫入方法亦可不同。
B-2.變形例2:
向第2記錄部120之記錄並不限定於藉由加熱感熱材料而進行之構成。資訊向第2記錄部120之記錄只要為可使用非 電子方法可更新且不可視認並且可機械讀取地記錄之構成即可。非電子方法亦可設為基於材質之特性之變化之方法、藉由印刷進行之方法、使形狀變化之方法等。上述實施例之方法屬於基於材質之特性之變化之方法。又,作為基於材質之特性之變化之方法,例如亦可使用磁性方法進行向第1記錄部110之記錄。於此情形時,例如可使用鐵道之車票等所使用之周知之方法。即,第2記錄部120亦可構成為磁性記錄層。磁性記錄層例如於日本專利特開昭48-25503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昭51-65606號公報等中有所記載。於此情形時,讀取單元80亦可為磁性讀取單元。又,寫入單元90亦可為磁性寫入單元。
B-3.變形例3:
第1記錄部110所記錄之更新資訊並不限定於有關墨水剩餘量之資訊,只要為有關墨匣70者即可。例如,更新資訊亦可為有關墨匣70之使用程度者。「使用程度」亦可作為「消耗程度」獲取。第1資訊亦可作為根據墨匣70之使用實績更新而得之資訊獲取。例如,第1記錄部110所記錄之更新資訊亦可為有關墨水之使用期限之資訊。墨水之使用期限係根據墨水之品質保證之觀點而設定。墨水之製造日可利用識別資訊記錄部123所記錄之資訊。例如,亦可於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中階段性地記錄直至墨水之使用期限為止之剩餘時間、或自墨水之製造日開始直至使用期限為止之經過時間。亦可於使用完畢顯示部112中記錄達到墨水之使用期限之情形。
B-4.變形例4:
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之至少一部分並不限定於在墨匣70之殼體上貼附標籤LA而形成。該等至少一部分亦可直接印刷於墨匣70之殼體上。於此情形時,關於該等至少一部分,亦可無基材。例如,亦可使用含有感熱成色劑之印刷材料於墨匣70之殼體上直接印刷。
B-5.變形例5:
於上述實施例中,作為印表機20,例示了墨匣70與印刷頭61一併於主掃描方向上掃描的所謂在托架上(on-carriage)之方式。但是,印表機20亦可為墨匣70不與印刷頭61一併掃描的所謂不在托架上(off-carriage)之方式。於不在托架上之方式中,安裝有墨匣70之盒體62設置於與印刷頭61不同之場所。印刷頭61自安裝於盒體62之墨匣70經由管等配管而接收墨水之供給。
B-6.變形例6:
於上述實施例中,形成藉由寫入單元90及墨匣70中之墨匣70之移動而使寫入單元90進行向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之寫入的構成,但亦可形成取代墨匣70而使寫入單元90移動之構成。或者,亦可使寫入單元90及墨匣70該兩者移動而進行。該等方面亦可同樣地應用於讀取單元80與墨匣70之相對移動。又,該等方面亦可應用於在托架上之方式、不在托架上之方式中之任一者。
又,讀取單元80或寫入單元90、與墨匣70之相對移動之方向並不限定於1個方向(一維方向)。該相對移動之方向亦 可設為二維方向。例如,相對移動之方向亦可為第1方向、及與其正交之第2方向。或者,相對移動之方向亦可為三維方向。
又,讀取單元80之讀取並不限定於一面使讀取單元80與墨匣70相對移動一面進行之構成。讀取單元80亦可構成為不伴隨相對移動而可讀取各個墨匣70之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於此情形時,亦可藉由使讀取單元80及墨匣70中之至少一者移動而將讀取單元80及墨匣70配置於預先決定之位置後,不伴隨相對移動而進行讀取。預先決定之位置亦可設為於主掃描方向上自設置有印刷媒體P之位置退避之位置。或者,於採用在托架上之方式之情形時,讀取單元80與墨匣70亦可無法相對移動地固定。該等方面亦可同樣地應用於寫入單元90進行之向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之寫入。
B-7.變形例7:
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之配置並不限定於上述例,可配置於上表面71上之任意位置。又,將複數個墨匣70安裝於印表機20時之複數個墨匣70之配置可任意設定。例如,於圖2中表示了沿墨匣70之殼體之短邊方向(Y、-Y方向)排列複數個墨匣70之構成,但複數個墨匣70亦可沿墨匣70之殼體之長度方向(X、-X方向)排列。於此情形時,例如亦可沿著X方向並排配置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於此情形時,若將X方向設為寫入單元90與墨匣70之相對移動之方向,則即便構成為使寫入單元90與墨匣70 僅可沿1個方向相對移動,亦可進行向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之寫入,從而發揮隨之產生之上述效果。
又,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並不限定於配置於上表面71上,可配置於不阻礙印表機20之功能之任意面。例如,亦可於圖2中之側面72a中之自盒體62露出之區域配置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較理想的是,第1記錄部110配置於在墨匣70安裝於印表機20之狀態下可視認之部位。如此一來,即便使用者將墨匣70自盒體62卸除,亦可視認第1記錄部110所記錄之更新資訊。例如,於在圖2中盒體62之-X方向開放之情形時,亦可將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配置於側面73a。又,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並非必需配置於墨匣70之同一面,亦可以能夠讀取及寫入之方式分散配置於複數個面。
根據以上說明可知,第1記錄部110及第2記錄部120之配置可根據複數個墨匣70之排列方法、讀取單元80及寫入單元90與墨匣70之相對移動之有無、相對移動之方向等而適當設定。
B-8.變形例8:
於上述實施例中,對墨匣70中記錄資訊之態樣進行了例示,但上述實施例可應用於因印刷動作、或時間經過而消耗之各種印刷用零件。例如亦可應用於印刷頭。於此情形時,亦可取代墨水剩餘量而於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中顯示印刷頭61之使用程度。作為使用程度,例如亦可為印刷頭61之路徑(主掃描)數、印刷張數、墨水噴出次數等。 又,亦可於使用完畢顯示部112中記錄(顯示)表示印刷頭61達到使用限界之資訊。
B-9.變形例9:
印表機20並不限定於一面使印刷頭單元60移動一面噴出墨水之串口式印表機,可設為各種印表機。例如,亦可為自固定之印刷頭噴出墨水之線式印表機。又,印表機20並不限定於噴墨式印表機,可設為使用各種流體進行印刷之各種印刷裝置。例如,印表機20亦可為雷射印表機。
以上,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上所說明之實施例或構成,可於不脫離其主旨之範圍內採用各種構成。例如,上述各應用例之構成要素、或實施形態中之要素可於能夠解決本申請案之課題中之至少一部分態樣、或發揮上述各效果中之至少一部分態樣中適當進行組合、省略、上位概念化。又,本案發明包含各種變形或均等之構成。進而,所揭示之發明之各種要素係以各種組合及構成加以揭示,但其等為例示者,各要素既可更多,而且亦可更少,亦可為一個要素。該等態樣屬於本案發明之範圍內。
例如,上述墨匣70亦可僅包括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及使用完畢顯示部112中之墨水剩餘量顯示部111。或者,印表機20亦可不包括讀取單元80。
20‧‧‧印表機
30‧‧‧控制單元
31‧‧‧CPU
32‧‧‧輸出部
33‧‧‧剩餘量檢測部
34‧‧‧錯誤檢測部
35‧‧‧裝卸檢測部
37‧‧‧RAM
38‧‧‧EEPROM
40‧‧‧印刷頭單元搬送機構
41‧‧‧馬達
42‧‧‧驅動帶
43‧‧‧滑輪
44‧‧‧軸
50‧‧‧紙搬送機構
51‧‧‧馬達
52‧‧‧壓紙滾筒
60‧‧‧印刷頭單元
61‧‧‧印刷頭
62‧‧‧盒體
65‧‧‧維護單元
70a~70f‧‧‧墨匣
71‧‧‧上表面
71a‧‧‧上表面
72a‧‧‧側面
73a‧‧‧側面
80‧‧‧讀取單元
81‧‧‧照射部
82‧‧‧受光部
90‧‧‧寫入單元
91‧‧‧發熱部
98‧‧‧操作面板
99‧‧‧記憶卡插槽
110‧‧‧第1記錄部
111‧‧‧墨水剩餘量顯示部
112‧‧‧使用完畢顯示部
120‧‧‧第2記錄部
121‧‧‧記錄層
122‧‧‧隱蔽層
123‧‧‧識別資訊記錄部
124‧‧‧更新資訊記錄部
125‧‧‧第1區域
126‧‧‧第2區域
HP‧‧‧靜置位置
LA‧‧‧標籤
NIR‧‧‧近紅外線
P‧‧‧印刷媒體
圖1係表示印刷裝置20之概略構成之說明圖。
圖2係表示墨匣70a安裝於印刷頭單元60之狀態之立體 圖。
圖3係表示貼附於墨匣70a上之標籤LA之說明圖。
圖4係表示初期使用時之第2記錄部120之剖面構成之說明圖。
圖5係表示更新資訊記錄部124更新後之第2記錄部120之剖面構成之說明圖。
圖6係表示貼附於墨匣70上之標籤之顯示狀態之變化之說明圖。
圖7係表示第2記錄部120所記錄之資訊之讀取、及資訊之記錄之方法之說明圖。
71‧‧‧上表面
110‧‧‧第1記錄部
111‧‧‧墨水剩餘量顯示部
112‧‧‧使用完畢顯示部
120‧‧‧第2記錄部
LA‧‧‧標籤

Claims (13)

  1. 一種印刷材料收容體,其安裝於印刷裝置中,且包括:第1記錄部,其使用非電子方法,可更新且可視認地記錄有關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之更新而得之第1資訊;及第2記錄部,其使用非電子方法,可更新且不可視認並且可機械讀取地記錄有關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之更新而得之第2資訊。
  2. 如請求項1之印刷材料收容體,其中上述第1資訊係有關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所收容之印刷材料之剩餘量的資訊。
  3. 如請求項1或2之印刷材料收容體,其中上述第2資訊包括如下資訊中之至少一者:維護資訊,其係與使用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所收容之上述印刷材料而於上述印刷裝置中執行的維護之歷程相關聯;錯誤資訊,其係有關對於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而在上述印刷裝置中檢測到的錯誤之歷程;及裝卸資訊,其係有關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之裝卸歷程。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印刷材料收容體,其中上述第2記錄部包括:第1層,其藉由感熱材料之一部分區域受熱後變色而記錄上述第2資訊,且藉由未產生上述變色之區域之一部分受到上述熱而更新上述第2資訊;及第2層,其配置於較上述第1層更外方側,且具有吸收可見光線中之至少一部分波段之光線並且使近紅外光線穿透的性質。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印刷材料收容體,其中上述第1記錄部係藉由感熱材料之一部分區域受熱後變色而記錄上述第1資訊,且藉由未產生上述變色之區域之一部分受到上述熱而更新上述第1資訊。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印刷材料收容體,其可安裝於印刷裝置中,且上述印刷裝置包括:寫入部,其可進行上述第1資訊向上述第1記錄部之寫入、及上述第2資訊向上述第2記錄部之寫入,且藉由使上述寫入部與安裝於上述印刷裝置中之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沿1個方向相對移動,而進行上述第1資訊向上述第1記錄部之寫入、及上述第2資訊向上述第2記錄部之寫入,且上述第1記錄部及上述第2記錄部係沿著上述相對移動之方向並排配置。
  7. 一種標籤,其係用以貼著於安裝在印刷裝置中之印刷材料收容體上者,且包括:第1記錄部,其使用非電子方法,可更新且可視認地記錄有關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之更新而得之第1資訊;及第2記錄部,其使用非電子方法,可更新且不可視認並且可機械讀取地記錄有關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之更新而得之第2資訊。
  8. 如請求項7之標籤,其中上述第1資訊係有關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所收容之印刷材料之剩餘量的資訊。
  9. 如請求項7或8之標籤,其中 上述第2資訊包括如下資訊中之至少一者:維護資訊,其係與使用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所收容之上述印刷材料而於上述印刷裝置中執行的維護之歷程相關聯;錯誤資訊,其係有關對於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而於上述印刷裝置中檢測到的錯誤之歷程;及裝卸資訊,其係有關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之裝卸歷程。
  10. 如請求項7至9中任一項之標籤,其中上述第2記錄部包括:第1層,其藉由感熱材料之一部分區域受熱後變色而記錄上述第2資訊者,且藉由未產生上述變色之區域之一部分受到上述熱而更新上述第2資訊;及第2層,其配置於較上述第1層更外方側,且具有吸收可見光線中之至少一部分波段之光線並且使近紅外光線穿透的性質。
  11. 如請求項7至10中任一項之標籤,其中上述第1記錄部係藉由感熱材料之一部分區域受熱後變色而記錄上述第1資訊,且藉由未產生上述變色之區域之一部分受到上述熱而更新上述第1資訊。
  12. 如請求項7至11中任一項之標籤,其係用以貼著於安裝在印刷裝置中之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上者,且上述印刷裝置包括:寫入部,其可進行上述第1資訊向上述第1記錄部之寫入、及上述第2資訊向上述第2記錄部之寫入,且藉由使上述寫入部、與安裝於上述印刷裝置中且貼著有上述標 籤之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沿1個方向相對移動,而進行上述第1資訊向上述第1記錄部之寫入、及上述第2資訊向上述第2記錄部之寫入,且該標籤係以上述第1記錄部及上述第2記錄部沿著上述相對移動之方向排列之位置關係貼著於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上。
  13. 一種印刷裝置,其可安裝印刷材料收容體,且該印刷材料收容體包括:第1記錄部,其使用非電子方法,可更新且可視認地記錄有關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之更新而得之第1資訊;及第2記錄部,其使用非電子方法,可更新且不可視認並且可機械讀取地記錄有關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之更新而得之第2資訊;且上述第1記錄部及上述第2記錄部係以沿著1個方向排列之位置關係而配置於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上;該印刷裝置包括:安裝部,其安裝印刷材料收容體;及寫入部,其於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安裝於上述安裝部之狀態下,進行上述第1資訊向上述第1記錄部之寫入、及上述第2資訊向上述第2記錄部之寫入;上述寫入部係藉由使該寫入部與安裝於上述安裝部之上述印刷材料收容體沿著上述1個方向相對移動,而進行上述第1資訊向上述第1記錄部之寫入、及上述第2資訊向上述第2記錄部之寫入。
TW101139148A 2011-10-28 2012-10-23 印刷裝置 TWI6089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37042A JP5891708B2 (ja) 2011-10-28 2011-10-28 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8880A true TW201318880A (zh) 2013-05-16
TWI608941B TWI608941B (zh) 2017-12-21

Family

ID=48167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9148A TWI608941B (zh) 2011-10-28 2012-10-23 印刷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130106968A1 (zh)
EP (1) EP2772359B1 (zh)
JP (1) JP5891708B2 (zh)
CN (2) CN103085491B (zh)
TW (1) TWI608941B (zh)
WO (1) WO201306160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9726B (zh) * 2018-11-28 2021-02-21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液體吸收器之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23795A (ja) * 2014-05-29 2015-12-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
JP6443002B2 (ja) 2014-11-21 2018-12-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メンテナンス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US9925786B2 (en) * 2015-01-14 2018-03-2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maining amount of ink display apparatus, printing system
CN110001214B (zh) * 2018-01-05 2020-07-14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喷墨印刷机的打印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US11752773B2 (en) 2019-07-08 2023-09-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ing agent transfer for 2D and 3D print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49173A (en) 1972-07-12 1974-03-27 Ilford Ltd Adjustable doctor blades
JPS5165606A (ja) 1974-12-03 1976-06-0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Tofuhoho
JPS59199757A (ja) 1983-04-28 1984-11-12 Yamamoto Kagaku Gosei Kk フルオレン化合物、その製造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記録材料
US4814320A (en) 1986-04-15 1989-03-21 Yamada Chemical Co., Ltd. Heat-sensitive recording material
JPS62243653A (ja) 1986-04-16 1987-10-24 Yamada Chem Co Ltd ジビニル化合物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発色性記録材料
DE3773035D1 (de) 1986-04-16 1991-10-24 Yamada Chem Co Divinylverbindungen und unter verwendung dieser verbindungen hergestelltes chromogenes aufzeichnungsmaterial.
ATE213999T1 (de) * 1989-08-05 2002-03-15 Canon Kk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gerät und tintenkassette dafür
JPH0486975A (ja) * 1990-07-30 1992-03-19 Kanzaki Paper Mfg Co Ltd バーコード印字媒体
US5218192A (en) 1990-05-29 1993-06-08 Kanzaki Paper Manufacturing Co., Ltd. Bar code printing medium
JP2855847B2 (ja) * 1990-11-22 1999-02-1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
JPH0483786U (zh) * 1990-11-30 1992-07-21
JPH0624140A (ja) 1992-07-08 1994-02-01 Yamada Chem Co Ltd 感熱発色性化合物
JPH06255120A (ja) * 1993-03-08 1994-09-13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7172050A (ja) 1993-10-26 1995-07-11 Mitsui Toatsu Chem Inc 感熱発色性組成物
JP3317033B2 (ja) 1994-07-25 2002-08-1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赤外線透過インキ組成物
JP3726286B2 (ja) * 1995-12-25 2005-12-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3606493B2 (ja) 1996-06-13 2005-01-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水濡れ感知印刷物
JPH10100544A (ja) 1996-10-02 1998-04-21 Nippon Kayaku Co Ltd 感熱記録材料
US6227638B1 (en) * 1997-01-21 2001-05-0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Electrical refurbishment for ink delivery system
JP3455798B2 (ja) * 1999-02-04 2003-10-1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とインク補充具
US7213897B2 (en) * 2000-07-03 2007-05-0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jet printer
DE10038335A1 (de) 2000-08-05 2002-02-14 Bosch Gmbh Robert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JP3893861B2 (ja) * 2000-08-18 2007-03-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交換部品
JP2002254622A (ja) * 2001-02-28 2002-09-11 Canon Inc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システム
JP4259001B2 (ja) * 2001-06-29 2009-04-3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018422B2 (ja) * 2002-03-29 2007-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および液体収納容器の識別方法
US7128380B2 (en) * 2002-04-10 2006-10-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liquid container,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cartridge collecting apparatus
JP2003300358A (ja) * 2002-04-10 2003-10-21 Canon Inc カートリッジ装着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装置
JP2003316095A (ja) * 2002-04-19 2003-11-06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装備用装置ユニット及び該装置ユニット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192107B2 (en) * 2003-04-21 2007-03-2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ng member, liquid container having information communicating member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05343036A (ja) * 2004-06-03 2005-12-15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のインク残量検出モジュール、該インク残量検出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060125864A1 (en) * 2004-12-15 2006-06-15 Westrum John L Using a consumable component with an apparatus
JP2006327111A (ja) 2005-05-27 2006-12-07 Seiko Epson Corp 容器及び液体残量検出装置
US7631963B2 (en) * 2006-08-01 2009-12-15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of forming solid ink stick with coded mark
US20080141888A1 (en) * 2006-12-18 2008-06-19 Pitney Bowes Incorporated Postage label having concealed postal indicium
US7819498B2 (en) * 2007-12-19 2010-10-2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using printhead tank memory to determine printhead tank configuration
JP5287518B2 (ja) 2008-06-13 2013-09-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5477526B2 (ja) 2008-07-28 2014-04-2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偽造防止インキ及び偽造防止媒体並びに偽造防止ステッカー
US20110148092A1 (en) * 2008-09-10 2011-06-23 Anthony Jarvis Laser Imaging and Its Use In Security Applications
JP5504774B2 (ja) 2009-09-09 2014-05-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インクエンド表示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9726B (zh) * 2018-11-28 2021-02-21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液體吸收器之控制方法
US11052664B2 (en) 2018-11-28 2021-07-0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absorb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liquid absorbing device, and liquid absorbing materi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94982A (ja) 2013-05-20
EP2772359A1 (en) 2014-09-03
CN203246191U (zh) 2013-10-23
EP2772359A4 (en) 2017-05-03
TWI608941B (zh) 2017-12-21
US20150165778A1 (en) 2015-06-18
US9555634B2 (en) 2017-01-31
JP5891708B2 (ja) 2016-03-23
WO2013061600A1 (ja) 2013-05-02
EP2772359B1 (en) 2018-06-20
US20130106968A1 (en) 2013-05-02
CN103085491A (zh) 2013-05-08
CN103085491B (zh) 2016-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8941B (zh) 印刷裝置
CN108136785B (zh) 可折叠容器和传感器
JP2007015254A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4845439B2 (ja) インク残量検知システムの異常判定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5287518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US867244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recording head for ejecting liquid droplets
JP2019188736A (ja) インク容器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3094983A (ja) 印刷材収容体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JP2013071415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513847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10260283A (ja) 電子機器
JP4730391B2 (ja) カートリッジ、印刷装置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と情報をやり取りする方法
JP200312741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475493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214517A (ja) 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カートリッジ再生装置
US8657427B2 (en) Liquid container
JP5251375B2 (ja) 吐出検査装置、それを備えた流体吐出装置及び吐出検査方法
JP2005238684A (ja) プリンタ、消耗品の保持体及びプリンタの消耗品管理方法
JP2022165494A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における液体吐出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2007245636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23085652A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H0720541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
JP201417233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01065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1112615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