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41161A - Flame retardant system - Google Patents

Flame retardant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41161A
TW201241161A TW100148990A TW100148990A TW201241161A TW 201241161 A TW201241161 A TW 201241161A TW 100148990 A TW100148990 A TW 100148990A TW 100148990 A TW100148990 A TW 100148990A TW 201241161 A TW201241161 A TW 20124116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ryl
alkyl
polymer
group
sa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8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Ingo Bellin
Patrick Spies
Sabine Fuchs
Christoph Fleckenstein
Peter Deglmann
Maximilian Hofmann
Rainer Ostermann
Klaus Hahn
Hartmut Denecke
Klemens Massonne
Geert Janssens
Manfred Doring
Ciesielski Michael
Jochen Wagner
Original Assignee
Basf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sf Se filed Critical Basf Se
Publication of TW201241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116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014Use of organic additives
    • C08J9/0038Use of organic additives containing phosphor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9/00Making granules
    • B29B9/12Making granul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e or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014Use of organic additives
    • C08J9/0033Use of organic additives containing sulfu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16Making expandable p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16Making expandable particles
    • C08J9/20Making expandable particles by suspension polymeris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the blowing ag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66Flame-proofing or flame-retarding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36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7Thiols
    • C08K5/372Sulfides, e.g. R-(S)x-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1/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polysulfo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1/04Polysulf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0Fireproofing materials
    • C09K21/06Organic materials
    • C09K21/12Organic materials containing phosphor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9/00Making granules
    • B29B9/02Making granules by dividing preformed material
    • B29B9/06Making granules by dividing preformed material in the form of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combined with extrusion
    • B29B9/065Making granules by dividing preformed material in the form of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combined with extrusion under-water, e.g. underwater pelletiz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201/00Foam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aming process
    • C08J2201/02Foam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aming proces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pre- or post-treatments
    • C08J2201/03Extrusion of the foamable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J23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8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Polysulfone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81/04Polysulf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8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silicon, sulfur, nitrogen, oxygen, and carb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85/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silicon, sulfur, nitrogen, oxygen, and carb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containing phosphoru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Fireproofing Substances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Description

201241161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包含磷化合物及硫化合物之阻燃系 統,一種包含該阻燃劑之尤其呈發泡體形式之聚合物組合 物,製備該聚合物組合物之方法,及該發泡聚合物組合物 作為絕緣材料之用途。 【先前技術】 向聚合物(尤其發泡體)提供阻燃劑在多種應用中為重要 的,例如用於由可發性聚苯乙烯(EPS)製成之模製聚苯乙 烯發泡體,或用於絕緣建築之擠塑聚苯乙烯發泡板 (XPS) 〇 目前主要用作塑膠中之阻燃劑之材料為多函化烴,其視 情況與例如有機過氧化物或含氮化合物之合適增效劑組 合。該等傳統阻燃劑之典型代表為六溴環十二烷 (HBCD)’其例如用於聚苯乙烯中。一些多齒化烴之生物 累積以及持久性已引起在塑膠工業内置換齒化阻燃劑之重 要嘗試。 DE-A 16 94 945已提出硫與溴化合物及與碟化合物之組 合作為聚苯乙烯發泡體之阻燃系統。 EP-A 0 806 451亦揭示二烷基聚硫化物作為增效劑與元 素硫一起作為有機磷阻燃劑用於可發性聚苯乙稀發泡體 (EPS)及擠塑聚苯乙烯發泡體(xpS)。 WO 2009/035881描述碌-硫化合物,其視情況具有二硫 化物或聚硫化物基團。 161325.doc 201241161 雖然已知系統本身獲得良好結果, 二尤其關於生產及效能特性,及需要保護之材= :加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舉例而言因 (諸如白堊或石黑、介六+ + 、&‘,,、物買 劑HBCD。 +日’’必須使用增加量之習知阻燃 因此,目標在於提供其錄„統,其至少在_些方面 中提供改良,或其減少已知系統之缺點。 已發現’包含寡硫化物或聚硫化物作為阻燃增效劑以及 有機麟化合物作為阻燃劑之阻燃系統尤其在用於聚合物發 泡體時具有極佳性質。由us 3,96M62、us MO及 US 2_/〇249278A1已知此類型之一些化合物為硫化助 劑。根據該等說明書,不可能得到任何作為阻燃增效劑之 適用性。 【發明内容】 本發明因此提供一種阻燃系統,其包含 a)至少一種式(I)之硫化合物, 其中符號及指數之定義如下: R 相同或不同’較佳相同,為C6_c12芳基、包含一 或多個來自N、〇及S之群之雜原子的5-10員雜芳 基、CrC18烷基、C2-Cl8烯基、C3-C18炔基或c3-C10環烷基; 161325.doc 201241161 X 相同或不同,較佳相同,為OR2、sr2、NR2R3、 COOR2、CONR2、S02R2、F、C1、Br、R、H或 -Y1_P(Y2)pr’r’’基團; Y, 為 Ο、S 或 NR'"; Y2 為O或S ; P 為0或1 ; R1及R’,相同或不同,較佳相同,為Cl_Ci8烷基、C2_Ci8 稀基、<:2-(:18快基、c6-c12芳基、c3_ClQ環烷基、 C6-Ci2^基-CpCis烧基、包含一或多個來自N、Ο 及S之群之雜原子的雜芳基或雜芳氧基、〇_(Ci_ Cl8)院基、〇-(c2-c18)烯基、〇-(c2-C1())炔基、〇-(c6-cu)芳基、〇_(C3_Ci〇)環烷基或(C6_Ci2)芳基 _ (Ci-C18)燒基 ; R," 為 H、Ci_cu烧基或(P(Y2)pR,R"); R 相同或不同’較佳相同,為CVC18烧基、C2-C18 稀基C2-C18炔基、C6-Ci2芳基、C3-C1()環烧基、 C6-C12芳基_Ci_Ci8炫基、包含一或多個來自N、〇 及S之群之雜原子的雜芳基、0-(Ci-C|S)燒基、〇· (C2-Cl8)烯基、〇-(c3-c18)炔基、〇-(c6_c12)芳 基、0-(c3-c1())環烷基、(c6_Cl2)芳基、(Ci_Ci8)烷 基-0、s-d-cy院基、s_(Ci_Cl8)稀基、s_(c2_ 18)快基 S-(C6-Ci2)芳基、S-(C3-Ci〇)環烧基、 (C6-C12)芳基 _(CiCi8)烧基 _s、〇H、F、〇、以或 Η ; 161325.doc 201241161 R2及R3 相同或不同,較佳相同,為Η、CrCu烷基、c2«
Cl8稀基、C2-C丨8炔基、C6-C12芳基、C3-C!。環燒 基、CrCi2;^基- Ci-C〗8院基,或包含一或多個來 自Ν、Ο及S之群之雜原子的雜芳基; η 為1至8之整數,及 m 為1至1000之數字; b) 至少一種無鹵素有機磷化合物,其中以該磷化合物 計’磷含量在0.5重量%至40重量%之範圍内。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阻燃增效劑a)及阻燃劑b)之混合物作 為阻燃系統之用途。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聚合物組合物、較佳聚合物發泡 體、尤其較佳基於苯乙烯聚合物之聚合物發泡體,其包含 一或多種聚合物及本發明之阻燃系統。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使發泡或未發泡之聚合物阻燃之方 法,其中使該聚合物之熔體或製備該聚合物之單體與本發 明之阻燃系統混合。 本發明亦提供本發明之聚合物組合物作為絕緣材料(尤 其在建築工業中)之用《。本發明亦提供本發明之聚合物 組合物作為包裝材料之用途。 本發明之阻燃系統特徵在於例如在製備基於$乙婦聚合 物之發泡體期間經改良之可加工性。其尤其適於向低密度 發泡體提供防火保護。 又 .’’’、系’冼通;不党絕熱化合物添加影響之效 的。 I61325.doc -9- 201241161 本發明之阻燃系統包含一或多種、較佳1至3種、尤其較 佳1種式(I)化合物。 式⑴中符號及指數之定義較佳如下: 較佳為C0-Ci2芳基或包含1至3個來自N、〇及S之 群之雜原子的5-10員雜芳基。 X 較佳為 OR2、SR2、NR2R3、COOR2、CONR2R3、 S02R2、F、C1、Bl>、H或 γ1 p(Y2)pR|R"基團。 γ1 較佳為ο或s» Y 較佳為o或s。 P 較佳為0或1。 R及R 相同或不同,較佳為Ci-C18烷基、C2-C18烯基、 C2-C28炔基、C3-C10環烷基、c6-C12芳基、c6-c12 芳基-CVC,8院基、〇-(Cl_Cl8)烧基、〇_(C3_Cl0)環 院基、0-(C6_C12)芳基、(C6_Cl2)芳基·((:丨-〜)燒 基'0。 R 較佳為C1-C!8炫基、c2-c18稀基、c2-cl8炔基、 C3'C,。環烧基、〇_(Ci_Ci8)院基、〇_(c2_Ci8)稀 2 基、〇-(C2-C18)炔基或 〇-(C3_ClQ)環烷基。 R及R相同或不同,較佳為H、CVCu烷基、(:2-(:18烯 基、C2-C18炔基、C3-C10環烷基、C6-C1()芳基或 C6'C1()芳基燒基。 n 較佳為2至6之整數。 m 較佳為2至500之數字。 車乂佳為式⑴化合物’其中所有符號及指數之定義為較佳 161325.doc 201241161 定義。 亦較佳為式(i)化合物’其中符號及指數之定義為較佳定 義且R為C6-Ci2芳基。 式⑴中符號及指數之定義尤其較佳如下: 、 R 尤其較佳為C6-C1Q芳基。 . X 尤其較佳為 OR2、SR2、NR2R3、COOR2、 COONR2R3、s〇2R2或 基團。 Y1 尤其較佳為0或s。 Y2 尤其較佳為〇或S。 P 尤其較佳為0或1。 R1 及 R" 尤其較佳相同,且為Cl_Cl8烷基、C6_Ci2芳基、 〇-(Ci-C 丨8)烧基或 〇_(C0_Ci2 芳基)。 R1 尤其較佳為C】-C16烷基。 R及R3尤其較佳相同,且為H、Cl-Ci8烷基或c6_Cl2芳 η 基。 尤其較佳為2至4之整數。 尤其較佳為2至250之數字。 尤其較佳為式⑴化合物,其中所有符號及指數之定義為 尤其較佳之定義。 式⑴中付號及指數之定義極其較佳如下: R 極其較佳為苯基。 X 極其較佳為OR2或〇_p(〇)pRiRM基團。 Ρ 極其較佳為0或1。 R| 及 RM 極其較佳相同且為C]_C6烷基、C6_Ci2芳基、〇· I6I325.doc 201241161 (C^Ce)烷基或 〇_(C6_Ci2)芳基。 極其較佳為Ci-C1Q烧基。 極其較佳為11或(:1-〇:6烷基。 極其較佳為2至3之整數。 極其較佳為3至150之數字。 極其較佳為式⑴化合物,其中所有符號及指數之定義為
物⑴中之硫含量為15重量〇/〇至40重量〇/0。 在尤其較佳的情況下,式(1)中符號及指數之定義如下: R ' 尤其較佳為苯基’其中基團X與R1呈對位。 X 尤其較佳為OH或〇-P(〇)(〇_苯基)2基團。 R 尤其較佳為第三-C4H9或第三_c5Hn。 n 尤其較佳為2 » m 尤其較佳為3至1〇〇之數字。 尤其較佳之式⑴化合物為其中所有符號及指數之定義為 尤其較佳之定義的彼等式⑴化合物。 之以下化合
少 500 g/mol ° 進一步尤其較佳之化合物為實例中所列舉 物·聚(二硫化第三丁基苯酚)、聚(二硫化第 及經磷酸二苯酯基磷酸化之聚(二硫化第三 第三戊基苯酚)可 聚(二硫化第三丁基笨酚)及聚(二硫化 I61325.doc -12- 201241161 自Arkema,Colombes,France購得。此類型化合物之合成描 述於例如US 3,968,062中。 硫化合物a)與磷化合物b)之重量比為1:1〇至1〇:1,較佳 為1·8至8.1,尤其較佳為1:5至5:1。本發明之阻燃系統包 3 -或多種、較佳1至3種、尤其較佳種、尤其【種碟 化合物作為組分b),其中以磷化合物計,磷含量在5重量% 至80重量。/。之範圍内。 合適的磷化合物之實例為磷酸酯;膦酸酯,諸如 〇〇PO(9’1〇-二氫-9-氧雜_1〇_磷雜菲1〇_氧化物)&D〇p〇衍 生物;亞膦酸酯(phosphinate);亞磷酸酯(ph〇sphite);及 次亞膦酸酯(phosphinite)。此等磷化合物之實例為市售產 品,諸如Exolit®OP 930、Exolit®OP1312、HCA、HCA- HQ、Cyagard® RF-1243、Fyrol® PMP、Phoslite® IP-A及
Budit® 833。 較佳為式(II)之磷化合物, (X')s=PR4R5R6 (II) 其中式(II)中符號及指數的定義如下: R 為C1_C!6烧基、Ci-Cio經院基、C2-C16稀基、
Ci-C16^氧基、(:2-(:16稀氧基、C3-C1()環烧基、 C3-C10環烧氧基、C6-Ci〇芳基、C6-Ci〇芳氧基、 匸6-匸1〇务基-Ci-C,6 院基、 氧基、SR12、COR13、C00R,4、CONR15R16 ; R 為C〗-Ci6烷基、(VC!。羥烷基、C2-C16烯基、 C「C16^氧基、(:2-(:16烯氧基、C3-Clc^烧基、 16l325.doc 201241161 C3 Cio環燒氧基、c6_Ci〇芳基、C6_Ci〇芳氧基、 C6-C10芳基·Ci_Ci6烧基、c6_c⑺芳基燒 氧基、SR12、c〇Rl3、c〇〇Rl4、c〇nr15r16 ; R6 為 H、SH、SR7、、OR8或 -(Y3)v[P(=x2)uR9_(Y4)k]|_p(=x3)tRl〇Rn基團; 或兩個基HR4、R5或R6與其所鍵結之鱗原子—起形成環 系統; X丨、X2及X3相同或不同,相互獨立地為〇或§; Y3及γ4 相同或不同,為〇或S ; …^、〜、….相同或不同,^ Cu烷基’·或CrC8環烷基,其未經取代或經一 或多個C,-C4烷基取代;或為c2_c,2稀基、C2_
Cl2炔基、C6-Cl。芳基W_Ci。芳基_Ci_c4院基 或經基-(Ci-C18)烷基; R9、R10及R11相同或不 c2-c16烯基、 同,相互獨立地為Cl_cl6烷基 ^16烧氧基、Ci_Ci6稀氧基 c3-c1G環烷基 C3-C1G環院氧基 C6-C,。芳氧基、C6-Cl0芳基·κ C|〇 ^•基-Ci-C|6 烧氧基、SR12 COOR14、CONRl5R16 ; 、C6-C10芳基、 16烧基' C6-、COR13 、 為o或1,若Y3及Y4分別為〇;及為i、 4、5、6、7或8 ’若Y2及Y4分別為S ;及 為0至100之整數; 161325.doc -14- 201241161 S、t及U 相互獨立地為0或1。 式(II)之符號及指數的定義較佳如下: % R6 較佳為Cl_Cl6烷基、CrC,。羥烷基、(:2<16烯 基、cvc,6烧氧基、C2_Ci6稀氧基、c3_c_ 烷基、c3-c1Q環燒氧基、c6_Ci。芳基、k〜 芳氧基、c6-c1()芳基_Ci_Ci6烧基、c6_c_ 基-Ci-C16^氧基。 較佳為cvc16烷基、Ci_c]。羥烷基、c2_c〗6烯 基、<^-(:16院氧基、c2_Ci6 稀氧基、c3_Ci, 烧基、C3-ClQ環燒氧基、C6-C,。芳基、C6_Ci。 芳基必_(:16院基、c6_c〗〇芳基_Ci_Ci6燒氧' 較佳為Η、SH、SR7、〇H、OR8或基團: -(Y3)v-[P(=X2)uR9-(Y4)k]i.p(=x3)tR,〇Rll 〇 χΐ、X2及 X3 Υ3及 Υ4 R7 及 R8 相同或不同’較佳相互獨立地為o或s。 相同或不同’較佳為0或s。 相同或不同’較佳為C丨-C,2烷基;或(:3-(:8環 院基’其未經取代或經一或多個Cl_c4烷基 取代’或為C2-C12稀基、c2-C12炔基、C6-Ci〇 芳基或C^CiQ芳基-CVC4烷基。 R9、R10及Rn相同或不同,較佳相互獨立地為^^烷 基、C2-C】6締基、<^-(:16烧氧基、C2-C16烯氧 基、C3-C1Q環烧基、C3_Ci()環烷氧基、C6_Ci〇 方基、C6_C丨〇芳氧基' C6-C丨〇芳基_Ci_Ci6^ I61325.doc -15- 201241161 基、C6-Cl0 芳基-Ci-C16 烷氧基、SRl2、 COR"、COOR14、c〇nr15r16。 ' 較佳為:’若分別為0;及 Y3及Y4分別為s。 右 為ο至ίο之整數; 較佳為1 ^ 較佳為式(η)化合物,其中所有 佳定義。 致的疋義為較 較佳亦為式(υ)化合物,其中兩個基團广 起形成環系統。 a 不一 4式(11)中符號及指數的定義尤其較佳如下: R 尤其較佳為C|-C8烷基、烷氧基、環 苯基、苯氧基、苄基或苄氧基。 土、 尤其較佳為cvc8烷基' C|_c8烷氧基 苯基、节基或节氧基。 基' 尤其較佳為H、SH、sr7、〇H、 P(=X3)tRHRn基團。 飞(Y)k- 相同或不同,尤其較佳為0或S。 尤其較佳為0或S。 二同或不同’尤其較佳為Cl_C8烷基 苯基或苄基。 Ri。及RM:同或不同,尤其較佳為以烧基、〜 基、苯基、苯氧基1蝴氧基。 兄其較佳為1,若y3盔η n 1 右¥為〇,及為】或2,若Y^s k及v t及 R5 R( X1及 X3 γ3 R7及 R8 環己基、 C|-C8烷氣 k I61325.doc 201241161 S及t 尤其較佳為1 ο 尤其較佳為式(II)化合物 其較佳之定義。 其中符號及指數的定義為尤 4弋(II)中符號及指數的定義尤其較佳如下: 尤其較佳為苯基或苯氧基。 η 5 尤其較佳為苯基。 R 尤其較佳為 Η、SH、SR7、oh、〇rs 或 _(Y3)k- P(=X3)tR10RM基團。 X及Χ3相同或不同,尤其較佳為〇或3。 γ3 尤其較佳為Ο或S。 R7 » Ώ 8 )〇 相同或不同,尤其較佳為環己基、苯基或苄基。 R及R相同或不同,尤其較佳為苯基或苯氧基。 k 尤其較佳為1,若Y3為〇 ;及為1或2,若丫3為8。 S 及t尤其較佳為1。 尤其較佳之式(π)化合物為其中符號及指數的定義為尤 其較佳之定義的彼等式(II)化合物。 進—步尤其較佳之式(π)化合物為其中符號及指數的定 義為尤其較佳之定義且R5為苯氧基的彼等式(11)化合物。 進—步較佳為以下式(II)化合物之基團: s=pr4r5-H (Ila) S=PR4r5.sh (lib) s=pr4r5.〇h (lie) S=Pr4R5-S-苯基 (Hd) S=pr4R5-〇-苯基 (He) 16l325.doc 201241161 S = PR4R5-S-苄基 (Ilf) S=PR4R5-0-苄基 (Ilg) S=PR4R5-P(=S)R10R" (Ilh) S=PR4R5-S-P( = S)R10Rn (Hi) S = PR4R5-S-S-P(=S)R10R" (Ilj) S = PR4R5-O-P( = S)R10R" (Ilk) Q=PR4R5-H (III) 0=PR4R5-SH (Ilm) 0=PR4R5-0H (Iln) 0=PR4R5-S-苯基 (IIo) o=pr4r5-o-苯基 (lip) 0=PR4R5-S-苄基 (Ilq) O=PR4R5-P(=S)R10R" (Hr) O=PR4R5-S-P(=S)R10Rn (IIs) O=PR4R5-S-S-P( = S)R10R" (lit) O=PR4R5-O-P(=S)R10Rn (IIu) O=PR4R5-P( = O)R10R" (II v) O=PR4R5-S-P(=O)R10Rn (IIw) O=PR4R5-S-S-P( = O)R,0Rn (IIx) O=PR4R5-O-P(=O)R10Rn (Ily) 其中符號之定義係如式(II)中所陳述。 組分b)尤其較佳如下: •18· 161325.doc 201241161 Q 二苯基二硫代次膦酸 S=P-SH ύ Q P S = P-S-S-P = S 〇> o 二硫化雙(二苯基膦硫醯基) QP 1,1,2,2-四苯基二膦二硫化物 0=P(0-Ph)3 磷酸三笨酯 進一步較佳之磷化合物為式(III)之磷化合物, 17 (f R17-f P-0 —B —0 去 r19 (丨丨丨) R18 其中式(III)中符號及指數的定義如下:
為-P(=X5)CR24R25、H、直鍵或分支鍵Ci_Ci2院基、
B R19 CVC6核烧基、(:6_Ci2芳基或苄基,其中最後提及的 四種基團未經取代或經-或多個來自cvc4烷基及 Cz-C:4烯基之群的基團取代; R17
R 18 R及R25相同或不同 ’為氫、OH、(^-(:“烷 161325.doc .19· 201241161 基、C 2 - C 1 6稀基、C 1 - C 1 6烧氧基、C 2-Ci6稀氧基、C3-C1Q環烧基、C3-C10環 烷氧基、c6-c10芳基、c6-c1()芳氧 基、C6_Ci〇 芳基-Ci-C!6 烧基、C6-Ci〇 芳基-CrCw 烷氧基、SR26COR27、 COOR28、CONR29R30,或兩 _ 基團 R17、R18、R24或R25與其所鍵結之磷 原子一起或與Ρ-0-Β-0-Ρ基團一起形 成環系統; r20、r21、r22及R23相同或不同,為Η、Ci-C16院基、C2- c16烯基、CVCm烷氧基、c2-c16烯氧 基; r26、r27、r28、尺2及R〇相同或不同’為H、Ci-C!6炫基、 c2-c16烯基、c6-c10芳基、c6-c10 方基_C丨-C 1 6烧基、C6_Ci〇方基_ c 1 -C 1 6烧氧基; X4及X5相同或不同,為s或〇; b及c 相同或不同’較佳相同,為〇或1; 乂6、又7、乂8及;?(9相同或不同,為8或0,及 a 為1至50之自然數。 式(III)中符號的定義較佳如下: B較佳為式(IV)、(V)或(VI)之基團。
Rl9較佳為(X5)CPR24R25 或 Η。 R 7、R1S、R24及R25相同或不同,較佳為C6-Ci。芳基 161325.doc -20· 201241161 c6-c10芳氧基、c6-c10芳基-Cl_Ci6烧基成C6-Ci〇芳基_Ci_ C16烷氧基。 R20、R21、R22及 R23較佳為H、CiCi6炫基、c2_Ci6稀 基、cvcm烧氧基' Cl_Ci6稀氧基。 X4及X5相同或不同,較佳為8或〇。 b及c較佳為〇或1。 X6、X7、X8及X9較佳為〇。 a較佳為1至3 〇之自然數。 較佳為式(III)化合物,其中所有符號的定義為較佳定 義。 式(III)中符號的定義尤其較佳如下·· B尤其較佳為式(IV)、(V)或(VI)之基團。 R19尤其較佳為(X5)ePR24R25。 r17、R18、尺24及尺25相同或不同,尤其較佳為苯基、笨 氧基、苯基·CVC!6烷基或苯基-Cl_c16烷氧基。 r2Q、R21、r22及R23尤其較佳為Η。 χ及X5相同或不同’尤其較佳為S或〇。 b及c尤其較佳為〇或1。 χ6、X7、X8及X9尤其較佳為〇。 a尤其較佳為1。 尤其較佳為式(ΙΠ)化合物,其中所有符號及指數的定義 為尤其較佳之定義。 較佳為式(III)化合物,其中R17及R18相同。 進一步較佳為式(III)化合物’其中R!7與r24或rI7與r25相 161325.doc -21· 201241161 同。進一步尤其較佳為式(III)化合物,其中Rls與R244Rls 與R25相同。 進一步較佳為其中Rl?、R^、r24&r25相同的化合物。 式(III)中符號及指數的定義尤其較佳如下: B尤其較佳為式(IV)、(V)或(VI)之基團。 R19尤其較佳為(X5)ePR24R25。 R、R18、R24及R25尤其較佳相同且為苯基或苯氧基。 R 'R1、!^22及R23尤其較佳為 X4及X5尤其較佳為S或〇 » b及c尤其較佳相同且為〇或1。 χ6、X7、X8及X9尤其較佳為氧。 a尤其較佳為1。 ::較佳之式⑽化合物為其中所有符號及指數的定義 為尤其較佳之定義的式_化合物。 5較佳為式(I⑴化合物,其中基團r17、Ri8、&24及&25中 別兩者與其所鍵結之碟原子—起或與基團㈣-⑽ -起形成三員至十二員環系統。 R】 R、較佳為式(111)化合物,其中兩個基團Rl7、 及R不一起形成環系統。 乂尤其^圭之化合物為以下式(ΙΠ)化合物·· r=\ 〇 〇:ρ:〇 Μ,,〇 >c
Q- m ο ^ 111.1 ο III.2 161325.doc 22· 201241161
161325.doc -23- 201241161
一些式(πι)化合物自文獻獲知。其例如藉由在驗存在下使 相應基於呋喃或噻吩之母體二醇結構與氯磷化合物反應來 合成。構成此方法之反應類型為氯磷化合物與醇的反應, 其廣泛描述於文獻中[參見例如WO-A 2003/062251 ;
Dhawan, Balram; Redmore, Derek. J. Org. Chem. (1986), 51(2), 179-83 ; WO 96/17853 ; Kumar, K. Ananda; Kasthuraiah, M.; Reddy, C. Suresh; Nagaraju, C. Heterocyclic Communications (2003), 9(3), 313-318 ; Givelet, Cecile; Tinant, Bernard; Van Meervelt, Luc; Buffeteau, Thierry; Marc hand-Gene ste, Nathalie; Bibal, Brigitte. J. Org. Chem. (2009), 74(2), 652-659]。 基於呋喃或噻吩之母體二醇結構主要為市售的或可容易 藉由自文獻獲知之方法以糖為起始物質來製備[參見例 如:WO 2006/063 287(製備2,5-雙(羥曱基)-四氫呋喃); Cottier, Louis; Descotes, Gerard; Soro, Yaya. Synth. Comm. (2003),33(24),4285-4295(製備 2,5-雙(羥甲基)呋喃);CA 2196632, Katritzky, Alan R.; Zhang, Zhongxing; Lang, Hengyuan; Jubran, Nusrallah; Leichter, Louis M.; Sweeny, Norman· J. //eieroc少c[ C/zem. (1997),34(2),561-565]。 亦自文獻熟知2,5-取代之基於呋喃之衍生物的製備(R5- 161325.doc • 24- 201241161 R8完全或在一定程度上相同或不同,且不等於Η): -例如製備α2,α5-芳基化之2,5-雙(羥甲基)呋喃:Ishii, Akihiko; Horikawa, Yasuaki; Takaki, Ikuo; Shibata, Jun; Nakayama, Juzo; Hoshino, Masamatsu. Tetrahedron Lett. (1991), 32(34), 4313-16; Jang, Yong-Sung; Kim, Han-Je;
Lee, Phil-Ho; Lee, Chang-Hee. Tetrahedron Lett. (2000), 41(16), 2919-2923 ,或 -例如製備α2,α5-烧基化之2,5-雙(經甲基)。夫喃:Krauss, Juergen; Unterreitmeier, Doris; Antlsperger, Dorothee. der P/zarmazie (2003),336(8),381-384。 -例如製備α2,α5-烷基化之2,5-雙(羥甲基)四氫呋喃: Walba, D. M.; Wand, M. D.; Wilkes, M. G. J. Am. Chem. (1979),101(15),4396-4397。 -例如製備α2,α5-烯基化之2,5-雙(羥甲基)四氫呋喃: Morimoto, Yoshiki; Kinoshita, Takamasa; Iwai, Toshiyuki. (2002),14(7),578-586。 亦自文獻已知此類型不對稱2,5-取代之基於呋喃之二醇 的合成,例如製備α2-烷基化之2,5-雙(羥甲基)四氫呋喃: Donohoe, Timothy J.; Williams, Oliver; Churchill, Gwydian H. C/zem. (2008),47(15),2869-2871 ;或合 成α2-烷基化,α5-炔基化之2,5-雙(羥曱基)四氫呋喃:Abe, Masato; Kubo, Akina; Yamamoto, Shuhei; Hatoh, Yoshinori; Murai, Masatoshi; Hattori, Yasunao; Makabe, Hidefumi; Nishioka, Takaaki; Miyoshi, Hideto. Biochemistry (2008), 161325.doc -25- 201241161 47(23), 6260-6266 ; 或製備α2-烷氧基化之2,5-雙(羥甲基)呋喃:Lu, Dan; Li, Pingya; Liu,Jinping; Li, Haijun,CN 101544624 A。 亦自文獻已知(Π)之硫基類似物(X=S)的合成[參見
Kuszmann, J.; Sohar, P. Carbohydrate Research (1972), 21(1),19-27]。 ν7
23 ,21 ,22 或
.23 同樣已知(III)之硫基類似物(X=S)的合成[參見Garrigues, Bernard. Phosphorus, Sulfur and Silicon (1990), 53(1-4), 75-9]及III之經取代之硫基類似物(例如α2,α5-芳基化之2,5-雙(經甲基)°塞吩)的合成[參見Kumaresan,D·; Agarwal,
Neeraj; Gupta, Iti; Ravikanth, M. Tetrahedron (2002), 58(26),5347-5356]。 此外,已描述(IV)之硫基類似物(X=S)及IV之經取代之 硫基類似物(例如α2,α5 -烧基化之2,5-雙(經甲基)四氫。塞吩) 的合成[分別參見 Luttringhaus,A.; Merz, Η. Jrc/π’ν der Pharmazie und Berichte der Deutschen Pharmazeut is chert
Gesellschaft [Archive of pharmacy and reports of the German Pharm.aceutical Society] (1960),293, 881-890 及
Block, Eric; Ahmad, Saleem. Phosph. Sulfur and the 五/emewii (1985),25(2), 139-145]。 一些基於呋喃或噻吩之二醇以對映異構體或非對映異構 161325.doc -26- 201241161 體純形式存在》基於咬喊或噻吩之二醇可以其純對映異構 體或非對映異構體形式使用。然而,較佳為各別 幾何異構 體之混合物。 合成阻燃促效劑所需之氯磷衍生物一般為市售或可經由 自文獻所熟知的合成途徑來製備[參見Science 〇f Synthesis (原先為 Houben Weyl) 42 (2〇08); Houben Wey〗 E1_2 (1982); Houben Weyl 12 (1963-1964)]。 進步較佳為式(VI1)之寡聚或聚合磷酸酯作為磷化合物 b), Υ γ r26 n II, li R -〇-p-[-〇-Z-〇-P^〇_R2e (V|1) ? 〇 R26 R26 其中符號及指數的定義如下: R、R、R28及R29相同或不同,為H、直鏈或分支鍵Ci_ cie烷基、直鏈或分支鏈C2_Ci6烯基、直鏈或分支鏈 c2-c16炔基、c3-c1()環燒基、C6_Ci〇芳基、雜芳基或 C6-C10芳基·(:,-(:!〇烧基,其中部分尺26至尺28中之芳基 为別相互獨立地未經取代或經【至3個來自Ci_c⑺烷 基、Cl_Cl()烧氧基、C6-C1Q芳基、C6-C1G芳氧基、 OH、CHO、COOH、CN、SH、SCH3、S02CH3、S02-C6-C10芳基、s〇3H、COCH3、c〇C2H5、(:〇-(:6-(:10芳 基及S-S-C6-C1()芳基之群的部分取代, 或 16I325.doc •27· 201241161 R26、R27、R28及R29為來自金屬、較佳為鹼金屬、鹼土金 屬、Λ1、Zn ’以及含氮陽離子(詳言之銨)之群的陽離 子部分, Z 為
Μ 為-CH2-、-C(CF3)2-、-C(CH3)(C6H5)-、-C(CH3)(C2H5)-、 -C(C6H5)2-1,3-伸苯基-C(CH3)2-、-C(CH3)2-1,4-伸苯 基-c(ch3)2-
CH
H3C、 3 或 0X3 R30 為-ch3、-ch(ch3)2或 c6h5,及 n 為1至100。 式VII中符號及指數的定義較佳如下: R3〇較佳為苯基。
161325.doc • 28 · 201241161 η 較佳為1至5 0,尤其較佳為1至1 〇。 較佳為式VII化合物’其中所有符號及指數的定義為較 佳定義。 尤其較佳之式(VII)化合物為化合物(vil-i)及(VII-2):
聚[間苯二酚雙(峨酸二苯酯) (VII-1)
聚[雙酚Α雙(磷酸二苯酯) (VII-2)
(VII-3) 式(VII)化合物為已知的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購得,例如化 合物(VII-1)以 Fyrolflex® RDP 購自 ICL-IP-Eur〇pe BV 且化 合物(VII-2)以 Fyrolflex® BDP購自 ICL-IP-Eiirope BV。 進一步較佳為式(VIII)之寡聚或聚合膦酸酯作為磷化合 物b), 161325.doc -29· 201241161
其中符號及指數的定義如下: R31、R32、R33及R34相同或不同,為H、直鏈或分支鏈Ci_ C!6烧基、直鏈或分支鏈c^-c,6烯基、直鏈或分支鏈€ 2 11 6 炔基、C3-C1(^f烷基、c6-c1()芳基、雜芳基或(^(^芳基一
Ci-C1Q燒基;其中部分r3^r33中之芳基分別相互獨立地 未經取代或經1至3個來自Ci_CiG烷基、Ci_CiG烷氧基、C6_ C1〇芳基、<:6-(:10芳氧基、OH、CHO、COOH、CM、SH、 SCH3 SO2CH3、SC^-Cs-C^o 芳基、so3h、C〇CH3、 COC2H5、c〇_C6_Ci()芳基及s_s_C6_Ci〇芳基之群的部分取 代; z 為
M 為 ~CH2-、-c(cf3)2-、-C(CH3)(C6H5)-、-C(CH3)(C2H5)-、 、C(C6H5)2_1,3-伸苯基-C(CH3)2-、-C(CH3)2-1,4-伸苯 基 ~C(CH3)2-、-O-、-S-、 161325.doc 201241161
R34 為-CH3、-CH(CH3)24C6H5,及 F 為 1至 1000。 式(VIII)中符號及指數的定義較佳如下: R31及R34較佳為苯基。 R32及R33較佳為苯基、曱基、乙基。 Z 較佳為
f 較佳為1至1 〇〇〇,尤其較佳為1 〇〇至500。 較佳為式(VIII)化合物,其中所有符號及指數的定義為 較佳定義。 尤其較佳之式(VIII)化合物為化合物(VHU)及(VIII_ 2): 聚[雙酚a雙(甲烷膦酸苯醋) (VIII-1) 161325.doc -31· 201241161 〇_。||众开々
Jr 聚[間苯二酚雙(曱烷膦酸苯酯) (VIII-2) 式(VIII)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為已知的且在一定程度上可 購得’實例為以FRX100®自FRX P〇lymers(uSA)購得之化 合物(VIII-1)。由上述硫化合物及上述磷化合物組成之本 發明之阻燃系統通常用於保護聚合物,尤其是聚合物發泡 體。以聚合物計2至1 5重量份之量,較佳以聚合物計5至1 〇 重量份之量確保適當的阻燃性,尤其在由可發性苯乙烯聚 合物製成之發泡體的情況下。 使用以聚合物計在〇.2至20重量份範圍内之量同樣較 佳。以聚合物計〇.5至15重量份、較佳以聚合物計〇 75至1〇 重量份、尤其較佳以聚合物計1至5重量份之量確保適當的 阻燃性’尤其在由可發性苯乙稀聚合物製成之發泡體的情 況下。 若式VII化合物用作磷化合物b),則本發明之阻燃系統 (亦即組分a)及b)之整體)的使用量以100重量份之聚合物 計,較佳$5重量份。 就本申請案而言,除非另作說明,否則重量份數據始終 以100重量份之化合物、詳言之聚合物(其致使阻燃,忽略 任何添加劑)計。 可經由添加其他合適阻燃增效劑而更進一步改良本發明 161325.doc -32- 201241161 之阻燃系統的有效性,實例為熱自由基產生劑過氧化二異 丙苯、過氧化二第三丁基。在此情況下,阻燃增效劑之通 常使用量以聚合物計為〇·〇5至5重量份。以所提及之量使 用2,5-二f基-2,5-二-(第三丁基過氧基)己炔、氫過氧化 異丙苯、1,3-雙(第三丁基-過氧基異丙基)苯及丨〆·雙(第三 丁基過氧基異丙基)苯同樣較佳。 亦可使用其他阻燃劑,實例為三聚氰胺、氰尿酸三聚氰 胺、金屬氧化物、金屬氫氧化物、磷酸酯、膦酸酯、 DOPO(9,10-二氫-9-氧雜-10-磷雜菲1〇_氧化物)或靡〇衍 生物、亞膦酸酯、亞磷酸酯、次亞膦酸酯、可發性石墨; 或增效劑’諸如Sb2G3、Sn化合物、或含有或釋出硝酿基 之化合物。合適之其他無鹵素阻燃劑可例如以〇p HCA-HQ® ^ Cyagard® RF-IP-A、Melapur® 200、 930、Exolit® OP 1312、HCA®、 1243、Fyrol® PMP、Phoslite®
Melapur® MC或 Budit® 833購得。 若無需完全不含鹵素’則可藉由使用本發明之阻燁劑且 較佳則至!重量份、詳言之❹‘⑽重量份範圍内之量 (以聚合物計)添加㈣較小量之含齒素(詳言之漠化)阻燃 劑’諸如六演環十二燒⑽CD)、或漠化苯乙烯均聚物或 共聚物/募聚物(例如苯乙烯·丁二稀共聚物,如w〇_a 膽/058736中所述),來製備較低㈣含量之材料。 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之阻燃系統無函素。 聚。物P且燃系統及其他添加劑組成之組合物尤其較 佳無_素。 161325.doc -33- 201241161 本發明中待保護之物質較佳為聚合物組合物,亦即包含 一或多種聚合物且較佳由—或多種聚合物組成之組合物。 較佳為熱塑性聚合物。聚合物組合物尤其較佳為發泡體。 本發明之阻燃系統較佳用於製備阻燃聚合物,詳言之熱 塑性聚合物。為此’阻燃系統較佳與熔融狀態之相應聚合 物物理混合,且隨後以具有〇〇5重量份至5重量份之磷含 量及0.1重量份至10重量份之硫含量(以聚合物計)的任一聚 合物混合物形式,首先經受完全混合處理,且隨後在第二 步驟中與相同聚合物或另一聚合物一起進一步處理。作I 替代,在苯乙烯聚合物之情況下,亦較佳為在經由懸浮聚 合製備之前、期間及/或之後添加本發明之阻燃系統。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較佳熱塑性聚合物組合物,其包含一 或多種聚合物及本發明之阻燃系統。 在單獨或於呈聚合物摻合物形式之混合物中的各種情況 下,可使用之聚合物實例為發泡或未發泡之苯乙烯聚合物 (包括 ABS、ASA、SAN、AMSAN、SB 及HIPS 聚合物)、聚 醯亞胺、聚颯、聚烯烴(諸如聚乙烯及聚丙烯)、聚丙烯酸 酯、聚醚醚酮、聚胺基甲酸酯、聚碳酸酯、聚苯醚、不飽 和聚醋樹脂、酚醛樹脂、胺基塑料、環氧樹脂、聚醯胺、 聚醚砜、聚醚酮及聚醚硫醚。 在單獨或於呈聚合物摻合物形式之混合物中的各種情況 下’較佳為熱塑性聚合物,諸如發泡或未發泡之苯乙烯均 聚物及共聚物。 較佳為阻燃聚合物發泡體’尤其基於苯乙烯聚合物之彼 161325.doc -34- 201241161 等阻燃聚合物發泡體,較佳為EPS及XPS。 阻燃聚合物發泡體(對於IS〇 845而言)之密度較佳在5 kg/m至1 50 kg/m3之範圍内,尤其較佳在1 〇 kg/m3至50 kg/m之範圍内,且其封閉單元之比例較佳超過8〇%,尤其 較佳為90%至1〇〇〇/。。 本發明之阻燃可發性苯乙烯聚合物(EPS)及擠塑苯乙烯 聚合物發泡體(XPS)可經由在懸浮聚合反應之前、期間或 之後添加發泡劑及本發明之阻燃系統,或經由混合將發泡 劑及本發明之阻燃系統併入聚合物熔體中且隨後在壓力下 擠壓及粒化得到可發性糰粒(EPS),或使用適當形狀之模 具經由擠壓及降壓進行加工,得到發泡板(xps)或發泡 束。 本發明中之表述苯乙烯聚合物涵蓋基於苯乙烯、α_甲基 苯乙烯或苯乙烯與α_甲基苯乙烯之混合物的聚合物;此亦
類似地適用於 SAN、AMSAN、ABS、ASA、MBS及 MABS 中之苯乙烯含量(參見下文)。本發明之苯乙烯聚合物係基 於至少50重量%之苯乙稀及/或心甲基苯乙稀單體。 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聚合物為可發性聚苯乙烯 (EPS) 〇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發泡體為擠塑苯乙烯聚合物發泡 體(XPS) 〇 藉助於凝膠滲透層析與針對聚笨乙烯標準之折射偵測 (RI)所量測,可發性苯乙稀聚合物之莫耳質量Mw較佳在 180 000 g/m〇丨至300 000 g/mo丨之範圍内。由於莫耳質量因 16l325.doc -35· 201241161 剪切力及/或溫度效應而降低,故可發性聚苯乙烯之莫耳 質量通常低於所用聚笨乙烯莫耳質量約10 000 g/mol至 40 000 g/mol。數目平均莫耳質量Mn較佳小於120 000 g/mol ° 苯乙烯聚合物較佳為玻璃狀透明聚苯乙烯(GPPS)、高衝 擊聚苯乙烯(HIPS)、陰離子聚合聚苯乙烯或抗衝聚苯乙烯 (AIPS)、苯乙稀-α-曱基苯乙稀共聚物、丙烤腈-丁二稀-笨 乙烯聚合物(ABS)、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苯乙烯-丙 烯腈共聚物(SAN)、丙烯腈-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 (AMSAN)、苯乙烯-順丁烯二酸針共聚物(SMA)、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SMMA)、苯乙烯-Ν-苯基順丁烯二 醯亞胺共聚物(SPMI)、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ASA)、 甲基丙烯酸曱酯-丁二烯·苯乙烯(MBS)、甲基丙烯酸曱酯_ 丙烯腈-丁二烯-笨乙烯(MABS)聚合物或其混合物、或與聚 苯醚(PPE)之混合物。 為改良機械性質或熱穩定性,所提及之苯乙烯聚合物可 通常以聚合物熔體計至多最大30重量% '較佳在1重量。/〇至 10重量%範圍内之總比例與熱塑性聚合物摻合,諸如聚醯 胺(PA);聚烯烴,諸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聚丙稀 酸酯’諸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 聚酯’諸如聚對笨二曱酸伸乙酯(PET)或聚對笨二曱酸伸 丁酯(PBT);聚醚砜(pes);聚醚酮或聚醚硫醚(pes)或其 混合物’視情況使用相容劑。對於例如經疏水性修飾或官 能化之聚合物或寡聚物、橡膠(諸如聚丙烯酸酯或聚二 161325.doc -36· 201241161 稀’例如笨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或可生物降解之脂族 或脂族/芳族共聚酯,亦可能為在所述量之範圍内的混合 物。 合適之相容劑的實例為經順丁烯二酸酐修飾之苯乙烯共 聚物、含有環氧基之聚合物及有機矽烷。 苯乙婦聚合物熔體亦可接受不實質上削弱其性質之量、 通节至多50重量%之量、尤其i重量%至2〇重量%之量的上 述熱塑性聚合物(尤其苯乙烯聚合物及可發性苯乙烯聚合 物(EPS))之聚合物再循環物的混合物。 包含發泡劑之苯乙烯聚合物熔體通常包含一或多種以包 含發泡劑之笨乙烯聚合物熔體計,以2重量%至1〇重量%、 較佳3重量%至7重量%之總比例均勻分佈的發泡劑。合適 之發泡劑為通常用於EPS中之物理發泡劑,諸如具有2至7 個炭原子之脂族烴、醇、酮、醚或鹵化烴。較佳為使用異 丁烷、正丁烷、異戊烷、正戊烷。對於xps而言,較佳使 用〇2或其與醇及/或ere*羰基化合物、尤其酮之混合 物0 為改良發泡性,可將精細分散之内部水滴引入苯乙烯聚 。物基質中。用於此舉之方法實例為將水添加至溶融苯乙 烯聚合物基質中。水添加位置可為發泡劑進料上游、與發 泡劑進料-起或發㈣進料下游。可藉由使用動態或靜態 混合器獲得水的均勻分佈。以苯乙烯聚合物計,足量水通 常為〇重量%至2重量%,較佳為〇 〇5重量5重量%。 在發泡時,形成具有呈直徑在〇.5卿至15 _範圍内之 161325.doc -37- 201241161 内部水滴形式之至少90%内部水的可發性笨乙烯聚合物 (EPS) ’發泡體具有適當的單元數目且具有均勻的發泡結 構。 以使得可發性苯乙烯聚合物(EPS)之膨脹能力α(定義為 發泡前的容積密度/發泡後的容積密度)為至多125、較佳15 至10 0的方式選擇發泡劑及水之添加量。 本發明之可發性苯乙烯聚合物糰粒(EPS)的容積密度通 常為至多700 g/卜較佳在590 g/Ι至660 g/ι範圍内。若使用 填充劑’則可能出現在590 g/Ι至1200 g/i範圍内之容積密 度,其取決於該填充劑之性質及量。 此外,可例如經由混合器或輔助擠壓機將添加劑、成核 劑、填充劑、增塑劑、可溶性及不溶性無機及/或有機染 料及顏料(例如IR吸收劑,諸如碳黑、石墨或鋁粉)以及其 他絕熱材料一起或在空間分離下添加至笨乙烯聚合物熔體 中。染料及顏料之通常添加量在〇·〇丨重量❶/。至3〇重量%之 範圍内,較佳在1重量%至5重量%之範圍内。為實現苯乙 烯聚合物中顏料的均勻微分散,尤其在極性顏料的情況 下,宜使用例如有機矽烷、含有環氧基之聚合物或順丁烯 二酸酐接枝之苯乙烯聚合物的分散劑。較佳增塑劑為礦物 油及鄰苯二甲酸酯,且其可使用量以苯乙烯聚合物計為 0.05重量%至10重量%。類似地,此等物質亦可在懸浮聚 合反應之前、期間或之後添加以得到本發明之EpS。 為藉由粒化方法製備本發明之可發性笨乙烯聚合物,可 藉由混合將發泡劑併入聚合物熔體中。一種可能的方法包 161325.doc -38· 201241161 含以下階段:a)溶體產生、b)混合、c)冷卻、d)輸送及· 化此荨卩& ^又中之每一者可使用塑膠加工已知的設備或設 備組合來執行。靜態或動態混合器(諸如擠壓機)適於此混 合方法。聚合物熔體可直接自聚合反應器獲得,或在混合 擠壓機中直接產生,或經由熔融聚合物糰粒在另一熔融擠 壓機中直接產生。熔體冷卻可發生在混合總成或獨立式冷 郃器中。可使用之粒化機之實例為水下加壓粒化機、具有 旋刀且經由溫度控制液體喷霧冷卻之粒化機、或涉及霧化 之粒化機。用於執行該方法之合適設備配置的實例為: a) t&反應器_靜態混合器/冷卻器·粒化機 b) 聚合反應器-擠壓機·粒化機 c) 擠壓機-靜態混合器-粒化機 d) 擠壓機-粒化機 配置亦可具有辅助擠壓機用於引入添加劑,例如固體添加 劑或熱敏性添加劑。 當包含發泡劑之苯乙烯聚合物熔體穿過模板(die pUte) 時,其溫度通常在14(TC至300°C2範圍内,較佳在16〇它至 24〇°C之範圍内。無需冷卻至玻璃轉移溫度範圍。 模板至少加熱至包含發泡劑之聚苯乙烯熔體的溫度。模 板溫度較佳在超出包含發泡劑之聚苯乙烯熔體的溫度2〇。〇 至loot之範圍内。此舉防止聚合物沈積於模具内且提供 無問題之粒化。 為獲得可銷售的糰粒尺寸,在退出模具處之模具孔直徑 (D)應在0.2 1^!1至1.5 mm範圍内,較佳在〇3 mm至1,2 mm 161325.doc -39· 201241161 mm範圍内。此允許糰粒 範圍内,尤其較佳在0.3 mm至0.8 mm範圍 尺寸可控設定為低於2 mm,尤其在〇4 u六牡υ.4 mm至1.4 内’甚至在出模膨脹(die swell)後。 尤其較佳為-種製備藉由無函素方法致使阻燃的可發性 苯乙烯聚合物(EPS)之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 a) 在至少150。。之溫度下,藉助於靜態或動態混合器 混合以使有機發泡劑及!重量%至25重量%之本發明 之阻燃系統併入聚合物熔體中。 b) 冷卻包含發泡劑之苯乙烯聚合物熔體至至少l2〇t 之溫度, 0經由具有孔之模板排出,在退出模具處之孔直徑為 至多1.5 mm,及 d)在水下,在1巴至20巴之範圍内的壓力下,直接在 模板後使包含發泡劑之熔體粒化。 亦較佳為在本發明之阻《統及有機發泡劑的存在下, 在水性懸浮液中經由懸浮聚合製備可發性笨乙烯知 (EPS)。 刃 在懸浮聚合方法中,較佳僅使用苯乙稀作為單體。然 而,多至其重量之2〇%可能已經其他乙稀系不飽和單體 換,諸如烷基苯乙烯 '二乙烯基苯、丙烯腈、U•二 乙烯或(X-曱基苯乙烯。 δ 可在懸浮聚合方法期間添加常用助劑,實例為過氧化物 引發劑、懸浮穩定劑、發泡劑、鏈轉移劑、膨脹助劑 核劑及增塑劑。在聚合方法中所添加之本發明阻燃劑之量 161325.doc 201241161 為0.5重量%至25重量%,較佳為5重量%至15重量%。以單 體計,所添加之發泡劑之量為2重量%至1〇重量%。此等量 可在懸浮聚合之前、期間或之後添加。合適發泡劑之實例 為具有4至6個碳原子之脂族烴。宜使用無機pickering分散 劑作為懸浮穩定劑,實例為焦磷酸鎂或磷酸鈣。 懸浮聚合方法產生珠粒狀顆粒,其基本上為圓形,平均 直徑在0.2 mm至2 mm範圍内。 為改良可加工性,最終可發性笨乙烯聚合物糰粒可用甘 油酯、抗靜電劑或防結塊劑塗佈。 EPS糰粒可用單硬脂酸甘油酯gms(通常0.25%)、三硬醋 酸甘油酯(通常125%)、Aerosil R972細小顆粒二氧化矽(通 常0.12%)、或硬脂酸鋅(通常〇15%)、或抗靜電劑塗佈。 可發性苯乙烯聚合物糰粒可在第一步驟中藉助於熱空氣 或蒸汽預發泡’得到密度在5 kg/m3至200 kg/m3、尤其1〇 kg/m至50 kg/m3範圍内之發泡珠粒,且可在第二步驟中熔 化於閉式壓模(closed m〇ld)中,得到模製顆粒。 可發性聚苯乙烯顆粒可經加工得到密度為8 kg/m3至2〇〇 kg/m、較佳1〇 kg/m3至50 kg/m3之聚苯乙烯發泡體。為 此’將可發性珠粒預發泡。其主要藉由使用蒸汽加熱在其 中稱為預發泡體之珠粒來實現。接著溶化所得預發泡珠粒 得到模製物。為此,將預發泡珠粒引入不具有氣密密封件 之模具中且用蒸汽處理。可在冷卻後移出模製物。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發泡體為擠塑聚苯乙烯(XpS), 其可經由以下步驟獲得: I61325.doc •41 · 201241161 a)加熱聚合物組分p以形成聚合物熔體, )將發泡劑組分了引入該聚合物熔體中以形成可發泡熔 體, c) 在發泡下將該可發泡熔體擠壓於相對低壓力的區域中 以得到擠塑發泡體,及 d) 在步驟a)及/或b)中之至少一者中添加本發明之阻燃系 統以及視情況選用之其他助劑及添加劑。 基於苯乙烯聚合物(尤其EPS及XPS)之本發明之發泡體適 用作例如絕緣材料,尤其在建築工業中。同樣較佳用作包 裝材料。較佳用途為作為無齒素絕緣材料,尤其在建築工 業中。 八 、 本發明之發泡體,尤其基於苯乙烯聚合物(諸如Eps及 xps)之彼等發泡體的熄滅時間(關於發泡體密度ΐ5 μ且老 化時間72小時之DIN 4102 Β2燃燒試驗)較佳$15秒尤其 較佳$10秒,且其因此符合通過該燃燒試驗之條件,只要 火焰高度不超過標準中所規定之試驗水平即可。 【實施方式】 以下實例提供本發明之進一步解釋,但不產生限制。 實例 組分a)二硫化物及聚硫化物
161325.doc •42· 201241161 OH *+s-[fV-s-k* 聚(二硫化第三戊基苯酚) SC2 \〇1〇 i *+s^j^ps 七 〆、 磷酸化聚(二硫化第三丁基苯酚) SC3 組分b)鱗化合物 〇-°τ ό _。灯十 L oJ ο π 聚[間苯二酚雙(磷酸二苯酯)] PC4 Q 。卜。〇 0 磷酸三苯酯 PC1 Q Ρ S=P-S-S-P=S d b 二硫化雙(二苯基膦硫酿基) PC2 V力 σ°·'Μ %〇 σ。、 6-(二苯氧基磷醯氧基)六氫呋喃幷[3,2-b]呋喃-3-基磷酸二苯酯 PC3 I61325.doc -43· 201241161
實例中所用之硫化合物SCI及SC2為分別作為Vultac 2及 Vultac 3及Vultac TB7銷售之來自Arkema的市售化合物。 根據下文給出之合成說明書合成化合物SC3。 聚(二硫化第三丁基苯酚)之聚磷酸化(SC3) 設備 1000 mL攪拌設備,氬氣惰性化 混合物: 42.6 g (0.1 mol) 聚(二硫化第三丁基苯盼) 22.3 g (〇_22 mol)三乙胺 53.7 g (0.2 mol) 氣磷酸二苯酯 250 ml 二氣曱烷 在室溫(RT)下,在標準1 L攪拌設備中’將聚(二硫化第 三丁基苯酚)(42.6 g,0.1 m〇l)引入二氯甲烷(25〇 mL)及三 乙胺(22·3 g,0.22 mol)中。在23°C至31。(:下,在攪拌下於 30分鐘之時期内逐滴添加氣磷酸二苯酯(53 7 g 2 mol)。發生放熱反應。在4(rc之油浴溫度下繼續攪拌混合 物4.5小日寺’且接著將其冷卻至室溫。此時形成兩相。: 由31P NMR監測深色的澄清下部相,指示定量轉化。用去 離子水(3x200 mL)洗滌反應混合物,且經乾燥所得 有機相隔夜。藉由抽吸過濾移除NkSO4且隨後用二氣甲烷 (1x100 mL)洗滌。藉由在旋轉蒸發器上真空(65。〇,π毫 I61325.doc •44· 201241161 巴)蒸發濃縮渡液’且隨後在6〇。〇下在由油录所提供之真 空下乾燥4小時。 所獲得之產物為黃棕色樹脂(83.3 g,理論值之99%),純 度 >98%(基於 p NMR)。 分析資料: 3lPNMR(CDCl3),[ppm]:(-17.4H-18.6)多重峰。 藉由已知方法合成或購得實例中所用之有機罐化合物pC 1至5 : PCI . Disflamoll TP(Lanxess) PC2 · M. G. Zimin, N. G. Zabirov; V. Smirnov; Zhournal
Obschei Khimii; 1980; 50; 1; 24-30。 PC3 : 合成異山梨醇雙(磷酸二苯酯): 設備: 4 0 0 0 m 1撲掉設備,氛氣惰性化 混合物: 298.2 g (2.0 mol) 98%異山梨醇 506 g (5.0 mol) 三乙胺 2000 mL 甲苯 1120 g (4.0 mol) 96%氣磷酸二苯酯 在室溫下,將熔融異山梨醇(298.2 g,2 mol)引入標準4 L撥拌設備中之曱笨(2000 mL)中。此時大部分異山梨醇再 沈澱。加熱混合物至80°C (90%異山梨醇已溶解接著使 溶液回至室溫。接著在22°C至42t下,於5小時之時期内 161325.doc -45- 201241161 逐滴添加氣磷酸二苯酯(1120 g,4.0 molp在室溫下繼續 攪拌混濁的黃色混合物隔夜《經由31P NMR監測反應指示 定量轉化。 藉助於(氮氣惰性化)Schlenk玻璃料藉由抽吸過濾移除所 沈澱之氣化三乙銨,且隨後用甲苯(1x300 mL)洗滌。藉由 與飽和Na2C03水溶液(2x500 mL)—起震盪萃取濾液,且隨 後用水(2x500 mL)洗滌且經Na2S〇4乾燥隔夜。藉由抽吸過 慮移除Na2S〇4且隨後用甲苯(1 x300 mL)洗蘇。藉由在旋轉 蒸發器上真空(65°C,77毫巴)蒸發濃縮濾液,且隨後在 8(TC下在由油泵所提供之真空下乾燥4小時。 所獲得之產物為紅棕色油狀物(1046 g,理論值之 86%),純度 >96〇/〇(基於 31PNMR)。 該產物之水性乳液之pH值為5.0。 分析資料: 31P NMR (曱苯a),[ppm]: -11.2 (d,3Jp,h = 7 Hz),_u 9 (d, 3Jp,h = 7 Hz) (2種異構體)。 NMR (甲苯以),[ppm]·· 7.37-7.22 (m, 8 H,ar),7 16_ 7·00 (m,8 H,ar),7.00-6.89 (m,4H,ar),5.15-5.01 (m,n CH異山餅抑),4.95-4.82 (m, 1H, CH異山 m 辟),4_62·4·52 (m 1H, CH具山银碎),4·50-4·40 (m, 1H, CH異山供搏),4·08-3·96 (ni 1H, CH異山《畔),3.83-3 ·71 (m, 1H,CH異山供 w ), 3.69-3 ·59 (m 旧, CH異山供 «),3.59-3.47 (m, 1H,CH異山期醉)。 PC4 : Fyrolflex® RDP(ICL-IP Europe BV) PC5 : Fyrolflex® BDP(ICL-IP Europe BV) 161325.doc -46- 201241161 試驗描述: 根據DIN 41〇2(燃燒試驗B2)使用15 kg/m3之發泡體密度 測定發泡板之燃燒性能。 使用六溴環十二烷(在下文中稱為HBCD)進行比較試 驗。 可發性苯乙烯聚合物(擠壓方法) 7重量伤正戊烷藉由混合併入由來自BASF SE之ps 148H(MW=240 〇〇〇 g/mo卜 Mn=87 _ g/m〇1,藉助於Gpc 測定,RI偵測器,PS作為標準)製成的聚苯乙烯熔體中, 其中固有黏度IV為83 ml/g。-旦包含發泡劑之㈣已自最 初260°C冷卻至190t;之溫度,則將表中所提及之包含阻燃 劑之聚苯乙烯熔體藉由經由輔助擠壓機混合併入主液流中 (表 la) 〇 在一些實例中,計量3_6重量份石墨至聚合物熔體中(表 lb)。 以重量份說明之量是以聚苯乙烯總量(1〇〇份)計。 由聚苯乙烯熔體、發泡劑及阻燃劑組成之混合物以6〇 kg/h傳送通過具有32個孔之模板(模具直徑為〇75爪⑷。具 有窄粒徑分佈之壓實糰粒係藉由加壓水下粒化產生。 "玄寺糰粒之莫耳質量分別為220 〇〇〇 g/m〇i(Mw)及go 〇〇〇 g/m〇1(Mn)(藉助於GPC測定,RI偵測器,PS作為標準 糰粒藉由暴露於蒸汽流預發泡且在儲存12小時後,藉由 用蒸汽進一步處理而熔化於閉式壓模中,得到密度為^ $ kg/m3之發泡厚塊。在儲存72小時後,根據mN 41〇2在發 161325.doc •47· 201241161 泡體密度15 kg/m3下測定發泡板之燃燒性能。 表1整理結果: 表1 a :本發明之聚合物組合物(本發明之實例)及比較實例 之聚合物組合物的燃燒性能 實例 阻燃劑 (重量份,以聚苯乙烯 計) 增效劑 (重量份,以聚苯乙 烯計) 燃燒試驗(DIN 4102之B2)/ 熄滅時間 CE1 • . 未通過/燒盡 CE2 HBCD(4.0) - 通過/6.4秒 1 PC1(5.0) SC1(2.5) 通過/9.7秒 2 PC2(2.5) SC2(2.5) 通過/12.1秒 3 PC3(2.5) SC1(2.5) 通過/5.6秒 4 PC3(2.5) SC2(2.5) 通過/7.6秒 5 PC2(2.5) SC3(5.0) 通過/9.1秒 6 PC4(2.5) SC3(5.0) 通過/9.5秒 7 PC4(2.5) SC1(2.5) 通過/8.6秒 8 PC4(2.5) SC2(2.5) 通過/7.2秒 9 PCI (1.0) SC1(2.5) 通過/7.5秒 10 PCl(l.O) SC2(3.5) 通過/7.1秒 11 PC3(1.0) SC1(2.5) 通過/9.3秒 12 PC3(1.0) SC2(3.5) 通過/8.6秒 14 PC4(1.0) SC1(2.5) 通過/6.5秒 15 PC4(1.0) SC2(3.5) 通過/7.8秒 161325.doc -48- 201241161 表lb :包含3.6重量份石墨之本發明之聚合物組合物(本發 明之實例)及比較實例之聚合物組合物的燃燒性能 實例 阻燃劑 (重量份,以聚苯 乙烯計) 增效劑 (重量份,以聚 苯乙烯計) 燃燒試驗(DIN 4102之 B2)/熄滅時間 CE3 _ _ 未通過/燒盡 CE4 HBCD(4.0) _ 通過/8.1秒 15 PCl(l.O) SC1(2.5) 通過/5.0秒 16 PCl(l.O) SC2(3.5) .通過/8.8秒 17 PC3(1.0) SC1(2.5) 通過/7.9秒 18 PC3(0.5) SC1(3.5) 通過/8.2秒 19 PC3(1.0) SC2C3.5) 通過/7.5秒 20 PC4(1.0) SC1(2_5) 通過/3.8秒 21 PC4(1.0) SC2(3.5) 通過/4.5秒 22 PC5(1.0) SC1(3.5) 通過/5.6秒 23 PC5(1.0) SC2(3.5) 通過/9.2秒 161325.doc •49· 201241161 表2 ·由E P S產生之聚本乙稀發泡體試樣的發泡體密度對於 燃燒結果的影響 實例 阻燃劑 (重量份,以聚苯乙烯計) 發泡體密度 [kg/m3l(ISO 845) 燃燒試驗(DIN 4102之B2)/ 媳滅時間 3 PC3(2.5)+SC2(2.5) 14.8 通過/5.6秒 24 PC3(2.5)+SC2(2.5) 25.2 通過/7.0秒 25 PC3(2.5)+SC2(2.5) 51.6 通過/12.1秒 26 PC3(2.5)+SC2(2.5) 111.8 通過/14.5秒 表3 :阻燃劑對於由EPS產生之聚苯乙烯發泡體試樣之对熱 性的影響 實例 阻燃劑 (重量份,以聚苯乙烯計) 耐熱性 (根據DIN ΕΝ 1604 ; 48小時後之線性尺寸變 化,70°C) (%) CE1 0.0 CE2 HBCD(4.0) 0.5 1 PC1(5.0)+SC1(2.5) 2.1 2 PC2(2.5)+SC2(2.5) 1.5 3 PC3(2.5)+SC1(2.5) 1.5 4 PC3(2.5)+SC2(2.5) 1.7 7 PC4(2.5)+SC 1(2.5) 1.9 8 PC4(2.5)+SC2(3.5) 2.0 9 PC1(1.0)+SC1(2.5) 0.7 10 PC1(1.0)+SC2(3.5) 0.9 11 PC3(1.0)+SC 1(2.5) 0.5 12 PC3(1.0)+SC1(3.5) 0.6 13 PC4(1.0)+SC 1(2.5) 0.7 14 PC4(1.0)+SC2(3.5) 0.8 161325.doc -50- 201241161 表4 :阻燃劑對於由EPS產生之聚苯乙烯發泡體試樣之壓縮 應力的影響 實例 阻燃劑 (重量份,以聚苯乙烯計) 壓縮應力(kPa) (根據ISO 844) CE2 HBCD(4.0) 75.2 1 PC1(5.0)+SC1(2.5) 71.6 3 PC3(2.5)+SC2(2.5) 73.3 4 PC3(2.5)+SC1(2.5) 72.7 苯乙烯聚合物(微型擠壓機實驗) 使聚苯乙烯158K與各別阻燃性添加劑一起在DSM Micro 15擠壓機中在180°C下擠壓5分鐘之時期。藉由使用10 cc微 量射出成形機(DSM)射出成形維卡試樣(Vicat test specimens) ° 表5整理維卡量測之結果。 表5 :阻燃劑對於聚苯乙烯試樣之維卡軟化點之影響 實例 阻燃劑 (重量份,以聚苯乙烯計) 維卡軟化點VST/B/50(°C) (根據ISO 306) CE3 • 101 CE4 HBCD(4.0) 96 27 PC3(2.5)+SC1(2.5) 93 28 PC3(1.0)+SC1(2.5) 96 29 PC3(1.0)+SC3(2.5) 95 30 PC4(1.0)+SC1(2.5) 96 31 PC5(1.0)+SC1(2.5) 96 擠塑聚苯乙烯發泡板 將100重量份來自BASF SE之具有98 ml/g固有黏度的聚 苯乙烯 158K(Mw=261 000 g/mol,Mn=77 000 g/mol,藉助 161325.doc -51 - 201241161 於GPC測定,RI偵測器,PS作為標準)、0.1份滑石作為調 節單元尺寸之成核劑、及表中所述份數之阻燃劑以及視情 況選用之硫連續引入至具有1 20 mm内螺桿直徑之擠壓機 中。將由3.25重量份乙醇及3.5重量份C02組成之發泡劑混 合物連續且同時經由入口孔注射於擠壓機中。將擠壓機中 在1 80°C下均勻捏合之凝膠引導穿過鬆弛區且在1 5分鐘滯 留時間後,在105°C之排出溫度下擠壓穿過300 mm寬且1.5 mm高之模具進入大氣中。將發泡體引導穿過連接至擠壓 機之校準器,此時所產生之發泡板網具有65 0 mmX 5 0 mm 之橫截面及35 g/1之密度。聚苯乙烯之莫耳質量分別為240 000 g/mol(Mw)及 70 000 g/mol(Mn)(藉助於 GPC 測定,RI偵 測器,PS作為標準)。切割產物得到板。在30天平放時間 後,根據DIN 4102使用10 mm之厚度測試試樣之燃燒性 能。 表6整理該等實例之結杲。 表6 :本發明之聚合物組合物(本發明之實例)及比較實例之 聚合物組合物的燃燒性能 實例 阻燃劑 (重量%,以聚苯乙烯 計) 增效劑 (重量%,以聚笨乙 烯計) 燃燒試驗(DIN 4102之B2)/熄 滅時間 CE21 - 未通過/燒盡 CE22 HBCD(4.0) _ 通過/7.2秒 CE23 PC3(5.0) • 未通過/燒盡 CE24 PC4(5.0) • 未通過/燒盡 32 PC3(2.5) SC1(2.5) 通過/5.8秒 33 PC3(2.5) SC2(2.5) 通過/7.7秒 161325.doc -52- 201241161 34 PC3(1.0) SC1(2.5) 通過/6.1秒 35 PC3(1.0) SC2(3.5) 通過/5.5秒 36 PC3(0.75) SC1(2.5) 通過/6.0秒 37 PC3(0.75) SC2(2.5) 通過/8.4秒 38 PC3(0.5) SC1(3.5) 通過/3.9秒 39 PC3(0.5) SC2(4.0) 通過/7.0秒 40 PCl(l.O) SC1(2.5) 通過/5.3秒 41 PC4(1.0) SC1(2.5) 通過/4.4秒 42 PC4(1.0) SC2(3.5) 通過/6.3秒 43 PC5(1.0) SC1(2.5) 通過/8.8秒 44 PC5(1.0) SC2(3.5) 通過/9.1秒 161325.doc 53-

Claims (1)

  1. 201241161 七、申请專利範圍: 1. 一種阻燃系統,其包含 a) 至少一種式(I)之硫化合物,
    (I) 其中符號及指數之定義如下·· 相同或不同,較佳相同’為Cg-C i2芳基、包含 一或多個來自Ν、Ο及S之群之雜原子的5-1〇員 雜芳基、CVCh烷基、C2-C18烯基、c3-C18块基 或C3-C10環烧基; 相同或不同,較佳相同,為OR2、SR2、 NR2R3、COOR2、CONR2、S02R2、F、C1 Br、R、H或-Y^PCYqpR'R"基團; γ1 為 Ο、S 或 NRm ; Y2 為Ο或S; P 為0或1 ; R·及R1,相同或不同,較佳相同,為CVCu烧基、c2 Cu烯基、C2-Ci8炔基、C6-C12芳基、c3_c1〇Jf 烷基、c6-Ci2芳基-cvc18烷基、包含一或多個 來自Ν、Ο及S之群之雜原子的雜芳基或雜芳氧 基、CHCVCm)炫•基、〇-(C2-C18)稀基、〇_(C2_ c10)炔基、〇-(C6-c12)芳基、0_(C3_Ci〇)環烷基 或(c6-c12)芳基-(cvc18)烷基_〇 ; 161325.doc 201241161 R" R1 n m b) 2. 如 義 R X 為H、CVCu烧基或(P(Y2)pr,r,,); 相同或不同,較佳相同,為Ci_Ci8烷基、c2_ C18稀基、c2-c18炔基、c6_Ci2芳基、環 烷基、CVC丨2芳基-C】-C丨8烷基、包含一或多個 來自N、〇及S之群之雜原子的雜芳基、〇_(c「 c18)燒基、〇-(C2-C18)烯基、〇_(c 〇-(〇.〇,),* -〇,c,cl0)^&;;c;C|2) 芳基-(CrCu)烧基-ο、s_(Ci_Ci8)烧基、s (Ci_ C18)烯基、S-(C2-C18)炔基、s_(c6_Ci2)芳基、s_ (Cs-C1Q)環烷基、(C6_c12)芳基 _(Ci_Ci8)烷基 _ s 、 OH 、 F 、 CM、 Br或 H ; R2、R 相同或不同,較佳相同,為H、CKu院基、 c2-c18稀基、c2-Cl8炔基、C6_Ci2芳基、c3_c⑺ 環烷基、C6-C〗2芳基-Ci-Cu烷基、或包含一或 多個來自Ν、Ο及S之群之雜原子的雜芳基; 為1至8之整數,及 為1至1000之數字; 至少-種無函素有機磷化合物’其中以該磷化合物 計,磷含量在0.5重量至40重量%之範圍内。 請求項i之阻燃系統,其中該式(1)中符號及指數的定 如下: 為G-C丨2芳基或包含丨至3個來自N、〇及3之群之雜 原子的5-10員雜芳基; 為 OR2、SR2、NR2r3、c〇〇R2、c〇nr2r3、 161325.doc 201241161 S02r2、F、Cl、Br、H或 Y1-p(Y2)pRiR"基團; Y1為O或S ; Y2為O或S ; P 為0或1 ; R'及R" 相同或不同’為Ci-Ci8烧基、C2-Ci8稀基、C2-c28快基、c3-c1()環烷基、c6-c12芳基、c6-Cl2 芳基-C〗-Cu烷基、0_((:丨-<:18)烷基、〇-(C3-ciq;) 環烷基、〇-(c6-c12)芳基、(c6-c12)芳基-(cv c18)烷基-〇 ; R1 為 Ci_Ci8统基、C2-C18烯基、c3-Ci8炔基、C3- c10環烷基、〇-(<^-(:18)烷基、〇_(c2-C18)烯基、 〇-(C3-Cl8)炔基或 〇-(C3-C1())環燒基; R2及R3相同或不同’為Η、CrCu烷基、c2-C18烯基、 C3-Ci8炔基、C3-C1()環炫•基、c6-Ci〇 芳基或 c6-Ci〇芳基-CVCm燒基; n 為2至6之整數,及 m 為2至500之數字。 3. 月长項1或2之阻燃系統,其中該式⑴中符號的定義如 R X Y1 Y2 為C6-C1()芳基; 為 OR2、SR2、NR2R3、COOR2、c〇〇nr2r3、 S〇2R2 或 基團; 為o或s; 為Ο或S ; 161325.doc 201241161 P 為0或1 ; R|及 R,· 相同,為 cvcu烧基、c6-Ci2芳基、〇-((^-(:18) 烷基或o-(c6-c12)芳基; R1 為C!-Ci 6烧基; R2 及 R3 相同,為H、C^-Cu烷基或C6-Ci2芳基; η 為2至4,及 m 為2至250之數字》 4. 如請求項1或2之阻燃系統,其中該(.等)式(I)化合物已選 自聚(二硫化第三丁基苯酚)、聚(二硫化第三戊基苯酚) 及經磷酸二苯酯基磷酸化之聚(二硫化第三丁基苯酚)。 5. 如請求項1或2之阻燃系統,其中該(等)磷化合物b)已選 自: b’)式(II)之磷化合物, (X,)s=PR4R5R6 (II) 其中該式(II)中符號及指數的定義如下: R4 為c】-c!6烷基、羥烷基、C2_Cl6烯基、 CVCm烧氧基、(^-(^稀氧基、C3_Cl()環烷基、 c3-c10環烷氧基、c6-c1C)芳基、C6-Cl0芳氧基、 C6-C10 芳基-Ci-Cw 烧基、c6_c〗〇 芳基 _Cl_c16^ 氧基、SR12、COR13、C〇〇R14、c〇NR15R16 ; r5 為Ci-Ci6烧基、cvc〗。經院基、Cl_Cl6嫜基、 Ci-c16烷氧基、(^-(:16烯氧基、C3_ClG環烷基、 C3-C1()環烧氧基、C6-C1G芳基、c6_c1G芳氧基、 C6-C,。芳基基、c6_Ci。芳基 _Ci_c16^ 161325.doc -4- 201241161 氧基、SR12、COR丨3、COOR14、CONR〗5R16 ; R6 為 H、SH、SR7、〇H、OR8或 或兩個基團R4、R5或R6與其所鍵結之磷原子一起形成壤 系統; X1、X2及X3 相同或不同,相互獨立地為〇或s ; γ3及Υ4 相同或不同,為〇或s; r7、R8、R12、R13、R14、R15 及 R16 相同或不同,為c,-c12 烷基;或C3_C8環烷基,其未經取代或經 一或多個crc4烷基取代;或為c2-C12烯 基、C2-C12块基、Cfi-ClQ芳基或C6-Ci〇方 基-CVC4烷基或羥基-CrCu烧基; R、R10及R11相同或不同,相互獨立地為Ci_Ci6烷基、 C2-C16烯基、(^-(:16烷氧基、C^-Cu烯氧 基、C3-C1Q環烷基、c3_Cig環烷氧基、c6-c10芳基、C6-C1(^ 氧基、C6-C1()芳基-Ci-c16烷基、C6-Cl()芳基-Ci_Ci6烷氧基、 SR丨2、COR13、COOR14、CONR丨5R丨6 ; k及v 為0或1 ’若Y3及Y4分別為0 ;及為1、2、 3 ' 4 ' 5、6、7或8 ’若Y2及γ4分別為s,及 1 為0至100之整數; s、t及u 相互獨立地為0或丨,及 b")式(III)之磷化合物, 161325.doc 201241161
    —〇-t-R19 其中該式(III)中符號的定義如下: (III) B 為
    基團;
    R為-p(=x5)cr24r25、H、直鏈或分支鏈c「Ci2烷基、 環烷基、c^2芳基或节基,其中最後提及的 四種基團未經取代或經一或多個來自Ci_C4烷基及 C2_C4稀基之群的基團取代; R R 、R及R25相同或不同,為氫、OH、CVC丨6院 基、C2-C16稀基、Cl_Ci6烧氧基、c2_Ci6婦氣基、 c3-c1G環院基、C3_Ci4烧氧基、c6_c〗。芳基、 cl〇芳氧基、C6_c,0芳基_Ci_Ci6烧基、C6_Ci〇芳基6_ CrCw院氧基、SR26c〇r27、c〇〇r28、c〇取29汉二 或兩個基團R”、RU、R2%tR25與其所鍵結义磷原 子一起或與P-〇_B_〇-P基團一起形成環系統; “ in 20 口21 22 ' K 、R及尺23相同或不同’為Η、C〗-C〗6烷基、c C16烯基、Cl_Ci6炫氧基、c2_Ci6稀氧基; 2 R 6 ' R27 ' r28、R29及 R30相同或不同,為 Η、CVP k!6烷 I61325.doc 201241161 基、C2-c16稀基、C6-Cl0芳基、c6_Ci〇芳基·Ci_Ci6烧 基、C6-C1()芳基 _Cl_Cl6^ 氧基; χ4及X5相同或不同,為S或0 ; b及c 相同或不同’較佳相同,為〇或i ; X、X、X8及X9相同或不同,為s或〇’及 a 為1至50之自然數。 6.如請求項1或2之阻燃系統,其中一或多種磷化合物b)已 選自式(VII)之寡聚或聚合磷酸酯, y y d26 II II -o-P-fo—z_〇_p^〇_r2s (V|)) ? ο h |26 其中符號及指數的定義如下: 。^^、尺^及尺^相同或不同’為^^直鏈或分支鏈。-c10烷基' 直鏈或分支鏈C2_Ci6烯基、直鏈或分支鏈 C2-C16块基、(VCl()環烷基、c6_Ci()芳基、雜芳基或 C6-C10芳基-(:,-(:〗〇烷基,其中該等部分尺26至R28中 之芳基分別相互獨立地未經取代或經i至3個來自Cl_ c10烧基、cvc,。燒氧基、C6_Ci〇芳基、C6_C1Q芳氧 基、OH、CHO、c〇〇H、CN、SH、SCH3、 S02CH3、SO2-C6-c10 芳基、s〇3H、COCH3、 COC2H5、C0-c6-cI()芳基及S-S-C6_ClQ芳基之群的部 分取代, 或 I61325.doc 201241161 R26、R27、R28及R29為來自金屬及含氮陽離子之群的陽離 子部分, Z 為
    Μ 為-CH2-、-C(CF3)2-、·<:((:Η3)((:6Η5)-、-c(ch3)(c2h5)-、·€((:6Η5)2-1,3-伸苯基 _c(CH3)2-、-C(CH3)2-1,4-伸 苯基-C(CH3)2-、
    R 為-CH3、-ch(ch3)4C6H5,及 n 為1至100 ; 或來自式(vm)之寡聚或聚合磷酸酷, II Y R3—Ο—P-f-Ο^II 33 I 2 〜0—P-「〇—R33 (VIII) R31 132 R32 其中符號及指數的定義如下. 、只32、·ρ33]^ 公34 相同或不同,為Η、直鏈或分支鏈Cr I61325.doc 201241161 Cm烧基、直鍵或分支鍵C2_Ci6稀基、直鏈或分支鏈 C2-C16炔基、C3-C10環烧基、C6-C10芳基、雜芳基或 C6_Ci〇芳基-Ci-Ci〇坑基;其中該等部分R30至R33中 之芳基分別相互獨立地未經取代或經1至3個來自c,-Ci〇烧基、Ci-Cio炫氧基、C6-Ci〇芳基、C6_Ci〇芳氧 基、OH ' CHO、COOH、CN、SH、SCH3、 SO2CH3 、SO2-C.6-C10 芳基、SO3H、COCH3 、 COC2H5、CO-C6-Ci〇芳基及S-S-C6-Ci〇芳基之群的部 分取代;
    CH Μ 為-ch2-、-c(cf3)2-、-c(ch3)(c6h5)-、-c(ch3)(c2h5)- 、-C(C6H5)2-1,3-伸苯基-C(CH3)2-、-C(CH3)2-1,4-伸 苯基-c(ch3)2-、-〇-、-s-、
    R34 為-ch3、-ch(ch3)2或 c6h5,及 16l325.doc 201241161 f 為 1 至 1000。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種致使發泡或未發泡之聚合物具阻燃性的方 使。亥聚合物之炼體戋製 其中 烙體次製備该聚合物之單體與如請灰馆 或2之阻燃系統混合。 月衣項1 -種聚合物組合物,其包含一或多種 1或2之阻燃系統。 勿及如明永項 如請求項8之聚合物組合物,其包含。」重量份至旦 份(以1〇0重量份之聚合物計)之該阻燃系統。 里 如請求項8之聚合物組合物,其無函素。 =項8之聚合物組合物’其包含苯乙稀聚合物。 如Μ未項8之聚合物組合物,其 丹Τ忒聚合物為發泡體。 如自月求項12之聚合物組合物, 疫忒… 初#中β亥聚合物發泡體之密 度為5窆/1至15〇 g/丨。 也 如-月求項11之聚合物組合物,其呈 (EPS)之形式。 ㈣本乙烯聚合物 「種製備如請求項14之可發性苯乙歸聚合物(EPS)之方 法’其涵蓋以下步驟: a) 在至少15(TC之溫度下,藉助於靜態及/或動態混合 器混合以使有機發泡劑及如請求項U1U之阻燃系統 以及視情況選用之其他助劑及添加劑併人苯乙稀聚 合物熔體中, b) 冷卻包含纟泡劑之該|乙稀聚合物炼體至至少 120°C之溫度, 經由具有孔之模板排出,在退出該模具處之孔直徑 161325.doc 201241161 為至多1.5 mm,及 d)在水下,在1巴至20巴之範圍内的壓力下,直接在 該模板後使包含發泡劑之該熔體粒化。 16. —種製備如請求項14之可發性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 涵蓋以下步驟: a) 在懸浮液中聚合一或多種苯乙烯單體; b) 在該聚合反應之前、期間及/或之後添加如請求項i 或2之阻燃系統以及視情況選用之其他助劑及添加 劑; c) 在該聚合反應之前、期間及/或之後添加有機發泡 劑,及 d) 使包含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阻燃系統的該可發 性苯乙稀聚合物顆粒自該懸浮液中分離。 17·如4求項11之聚合物組合物,其呈擠塑苯乙稀聚合物發 泡體(XPS)之形式。 1 8.如請求項1 1 $ 5¾人 K s物組合物’其包含一或多種IR吸收劑 作為額外組分。 19. 20. 如請求項17之臂人 σ物組合物’其包含一或多種IR吸收劑 作為額外組分。 一種製備如請求馆,1 喝Π之擠塑苯乙烯發泡體(XPS)之方 法,其涵蓋以下步驟: a) .加熱包含至小 夕一種苯乙烯聚合物之聚合物組分P, 以形成聚合物熔體, b) 將發泡劑級分τ β 1弓丨入s亥聚合物熔體中以形成可發泡 161325.doc 201241161 熔體, c) 在發泡下將該可發泡熔體擠壓於相對低壓力的區域 中以得到擠塑發泡體,及 d) 在步驟a)及b)中之至少一者中添加如請求項丨或2之 阻燃系統以及視情況選用之其他助劑及添加劑。 21. 22. 23. 24. 如明求項1 5之方法,其中添加一或多種IR吸收劑作為添 加劑。 月袁項20之方法,其中添加一或多種吸收劑作為添 加劑。 種絕緣材料,其包含如請求項14之無鹵素聚合物組合 物。 一種絕緣材料, 素聚合物組合才勿 其包含如請求項17之呈發泡形式之無函 161325.doc -12- 201241161 四、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五、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X——R——R S X-R·-R X-R-R S \/ C1 161325.doc
TW100148990A 2010-12-27 2011-12-27 Flame retardant system TW20124116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0197052 2010-12-27
EP11187484 2011-11-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1161A true TW201241161A (en) 2012-10-16

Family

ID=45476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8990A TW201241161A (en) 2010-12-27 2011-12-27 Flame retardant system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EP (1) EP2658905B1 (zh)
JP (1) JP6118265B2 (zh)
KR (1) KR101951964B1 (zh)
CN (1) CN103415557B (zh)
BR (1) BR112013016682A2 (zh)
HU (1) HUE026076T2 (zh)
MX (1) MX346033B (zh)
PL (1) PL2658905T3 (zh)
PT (1) PT2658905E (zh)
RU (1) RU2013135140A (zh)
TW (1) TW201241161A (zh)
WO (1) WO20120896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35701A1 (de) * 2012-03-13 2013-09-19 Basf Se Synthese von polyphenoldisulfiden
EP2690125A1 (de) * 2012-07-27 2014-01-29 Basf Se Verfahren zur Aufreinigung von Polyphenoldisulfiden
EP2706086A1 (de) 2012-09-05 2014-03-12 Basf 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chaumstoffplatten niedriger Dichte durch Extrusion von Styrolpolymeren unter Verwendung von Hydrofluorolefinen als Treibmittel
EP2733166A1 (de) 2012-11-20 2014-05-21 Basf 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expandierbaren styrolpolymergranulaten und styrolpolymerschaumstoffen mit verringertem restmonomerengehalt
EP3145988A1 (de) * 2014-05-22 2017-03-29 Basf Se Halogenfreie flammschutzmischungen für polyolefinschaumstoffe
CN107254142A (zh) * 2016-07-21 2017-10-17 广东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树脂组合物、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复合金属基板及阻燃电子材料
CN107641290A (zh) * 2016-07-21 2018-01-30 广东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树脂组合物、热固性树脂组合物、阻燃性工程塑料及复合金属基板
DE102019135325A1 (de) 2019-12-19 2021-06-24 Hochschule Hamm-Lippstadt, Körperschaft des öffentlichen Rechts Flammgeschützte Copolymere und Formmassen
DE112021006475A5 (de) 2020-12-17 2023-12-07 Hochschule Hamm-Lippstadt, Körperschaft des öffentlichen Rechts Brandhindernde copolymere und formmass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84544A (en) * 1963-04-01 1966-11-08 Dow Chemical Co Self-extinguishing alkenyl aromatic resins containing organic polysulfide
CA2203306A1 (en) * 1996-05-06 1997-11-06 Albemarle Corporation Flame retardant compositions for use in styrenic polymers
JP2000053828A (ja) * 1998-08-12 2000-02-22 Daicel Chem Ind Ltd 難燃性ス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RU2253658C2 (ru) * 1998-12-09 2005-06-10 Басф Акциенгезельшафт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расширяющихся полистирольных гранул
DE19856759A1 (de) * 1998-12-09 2000-06-15 Basf Ag Flammgeschützte Polystyrolschaumstoffe
JP2004277609A (ja) * 2003-03-17 2004-10-07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難燃性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発泡体
EP2449019B1 (de) * 2009-07-03 2014-01-01 Krems Chemie Chemical Services AG Neue derivate von 9,10-dihydro-9-oxa-10-phosphaphenanthren-10-on
AT508304A1 (de) * 2009-09-24 2010-12-15 Sunpor Kunststoff Gmbh Flammgeschützte expandierbare polymerisate
PL2480598T3 (pl) * 2009-09-24 2015-03-31 Sunpor Kunststoff Gmbh Ognioodporne spienialne produkty polimeryzacji styrenu
AT508303A1 (de) * 2009-09-24 2010-12-15 Sunpor Kunststoff Gmbh Flammgeschützte expandierbare polymerisate
KR101824277B1 (ko) * 2010-04-01 2018-01-31 바스프 에스이 난연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89667A1 (de) 2012-07-05
HUE026076T2 (en) 2016-05-30
KR101951964B1 (ko) 2019-02-25
EP2658905A1 (de) 2013-11-06
CN103415557A (zh) 2013-11-27
PT2658905E (pt) 2016-01-14
RU2013135140A (ru) 2015-02-10
PL2658905T3 (pl) 2016-02-29
KR20140019317A (ko) 2014-02-14
CN103415557B (zh) 2015-11-25
JP6118265B2 (ja) 2017-04-19
MX346033B (es) 2017-03-01
JP2014506280A (ja) 2014-03-13
MX2013007564A (es) 2013-10-30
BR112013016682A2 (pt) 2016-10-04
EP2658905B1 (de)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241161A (en) Flame retardant system
KR101786505B1 (ko) 방염성의 발포성 중합체
JP5917410B2 (ja) 難燃剤
JP5882985B2 (ja) 難燃剤
US20080058435A1 (en) Halogen-Fere Flame-Retarded Polymer Foams
EP2478044B1 (de) Halogenfreie, flammgeschützte polymerschaumstoffe, enthaltend mindestens eine oligophosphorverbindung
JPS5998158A (ja) 難燃性不滴下性組成物
CN110520474A (zh) 阻燃的含有苯乙烯的制剂
KR20120120282A (ko) 할로겐-부재 인-함유 방염 중합체 발포체
US8691896B2 (en) Halogen-free, phosphorus-containing flame-retardant polymer foams
US20110196052A1 (en) Flame retardants
US20120172467A1 (en) Flame retardant system
JP2013518959A (ja) 難燃剤
TW201207092A (en) Flame retardant
CA2698602A1 (en) Expanded styrenic polymers containing aromatic phosphonate fr additives
JP2017177701A (ja) 発泡性スチレン系樹脂粒子の製造方法、スチレン系樹脂予備発泡粒子の製造方法及びスチレン系樹脂型内発泡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EP3227378B1 (en) Flame-retardant polystyrene composition
US20240101905A1 (en) Reactive flame-proof com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