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16541A - Composition, cured product, electronic device, tri(2, 2-bis((allyloxy) methyl)-1-butoxy)aluminu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 Google Patents

Composition, cured product, electronic device, tri(2, 2-bis((allyloxy) methyl)-1-butoxy)aluminu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16541A
TW201116541A TW99129348A TW99129348A TW201116541A TW 201116541 A TW201116541 A TW 201116541A TW 99129348 A TW99129348 A TW 99129348A TW 99129348 A TW99129348 A TW 99129348A TW 201116541 A TW201116541 A TW 20111654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compound
component
film
organ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29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73811B (zh
Inventor
Takayuki Arai
Masayuki Takahashi
Keiji Konno
Yasuo Matsuki
Original Assignee
Js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r Corp filed Critical Jsr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116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6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3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381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only
    • C08G65/06Cyclic ethers having no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and hydrogen outside the ring
    • C08G65/16Cyclic ethers having four or more ring atoms
    • C08G65/18Oxet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91Complexes with metal-heteroatom-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3/00Compositions of epoxy resin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Epoxy Resin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Description

201116541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組成物、由該組成物形成之硬化體、及 具備該硬化體之電子裝置。另外,本發明係關於新穎之三 (2,2-雙(烯丙氧基甲基)-1_丁氧基)鋁及其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 因水分而遭受障礙之電子裝置,例如電容器或有機EL 元件等’爲了排除水份有必要在密閉狀態下使用。然而, 該等密閉型電子裝置中僅使用封裝劑並無法完全阻止水份 侵入。因此,若無去除裝置內緩慢侵入之水分之結構,則 電子裝置之功能會隨著時間而慢慢降低。 例如,代表性之密閉型電子裝置的有機EL元件隨著驅 動期間之長期化,有因進入有機EL元件內之水分而使亮度 或發光效率等發光特性慢慢降低之問題。 至於保護該密閉型電子裝置免於來自外部侵入水份影 響之手段,於例如特開2005 -298 5 9號公報或特表200 8 -5 1 83 99號公報中已檢討於裝置內預先配置水分捕捉劑,使 裝置內部保持在低濕度環境中之技術。 【發明內容】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該等水分捕捉劑會因與水反應而產生分解生成 物。尤其,水分捕捉劑爲有機金屬化合物或金屬醇鹽時’ -5- 201116541 因與水反應而產生烷類或醇類等之分解產物。該等分解產 物擴散至裝置內部時,吸收於構成裝置之電荷輸送層或有 機發光層等之有機材料中,而有引起裝置內存在之空隙之 體積膨脹之虞。其結果,於裝置內產生針孔,進而使裝置 變形,促進水份侵入而使裝置壽命縮短之情況。 而且,一般而言,水分捕捉劑必須溶解於溶劑中成爲 塗佈液,利用旋轉塗佈法等塗佈法使該塗佈液成膜且藉由 去除溶劑而成形。然而,以該方法成形時,有膜中殘留溶 劑之情況,有產生與上述同樣問題之'可能性。因此,期望 開發出儘可能去除溶劑之水份捕捉劑。 又,該種水分捕捉劑因在使用環境下(例如,80°C左 右)之熱流動造成變形,而有因與水反應造成不透明化之 情況。 另一方面,水分捕捉劑由於係在一般玻璃基板上等的 表面上形成者,故要求成膜性優異同時要求玻璃密著性優 異。 因此,本發明之若干樣態係提供解決可上述課題之吸 水性、熱流動性(耐熱性)優異,同時可形成透明性、成 膜性以及玻璃密著性均優異之硬化體之水份捕捉用組成物 ’由該組成物形成之硬化體,以及具備該硬化體之電子裝 置者。 進而’本發明之若干樣態爲提供用以解決上述課題之 具有優異水份捕捉作用之三(2,2-雙(烯丙氧基甲基)-1-丁氧基)鋁,以及其製造方法者。 -6 - 201116541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係爲了解決上述課題之至少一部份而完成者 可以下列樣態或適用例實現。 〔適用例1〕 本發明之該組成物之一樣態之特徵爲含有: 以下述通式(1)表示之化合物(A),及 至少具有環狀醚構造之聚合性化合物(B ), 前述化合物(A )之含量(WA )與前述化合物(B ) 之含量(WB)之含有比率(WA/WB )爲0.2以上、5以下, (R^O ) „M ... ( 1 ) (上述式(1)中’ R1爲有機基,η爲2或3且等於Μ之原子 價,複數存在之R1可相同亦可不同,Μ爲二價或三價之原 子)。 〔適用例2〕 適用例1中, 以前述通式(1 )表示之化合物(A )經水解生成之醇 (R^OH)之沸點在1大氣壓下爲200°C以上。 〔適用例3〕 201116541 適用例1中, 前述通式(1)之前述Μ爲鋁。 〔適用例4〕 適用例1中, 前述化合物(Α)爲以下述式(2)表示之化合物:
〔適用例5〕 適用例1中, 前述聚合性化合物(Β)之環狀_構造爲環氧基或氧 雜環丁烷基。 〔適用例6〕 適用例1至適用例5任一項所述之組成物’其係使用於 捕捉水份之用途。 〔適用例7〕 本發明之該硬化體之一樣態之特徵爲使用適用例6中 所述之水份捕捉用組成物所形成° 〔適用例8〕 -8 - 201116541 本發明之該電子裝置之一樣態之特徵爲: 具備適用例7所述之硬化體。 〔適用例9〕 本發明之該三(2,2·雙(烯丙氧基甲基)-1-丁氧基) 鋁,其特徵爲以下述式(2)表示之化合物: [化2]
…⑵ 〔適用例1 0〕 本發明之該以上述式(2)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之一樣態之特徵爲使三異丁基鋁與三羥甲基丙烷二烯丙基 醚反應而生成。 〔發明效果〕 本發明之該組成物之吸濕性及耐熱性優異,同時可形 成透明性、成膜性以及玻璃密著性均優異之硬化體(塗佈 膜或薄膜等)。該硬化體即使在例如超過8 0 °C之使用環境 下仍不會因熱流動而變形。 再者,本發明之該組成物可採用不含溶劑之樣態。若 爲該樣態’則硬化體中無溶劑殘留。因此,藉由將該硬化 體搭載於電子裝置中,可防止硬化體中因溶劑殘留對電子 裝置產生損害,例如產生針孔或因裝置變形造成之水份侵 -9 - 201116541 入。 上述硬化體可適用於作爲在有機EL元件等電子裝置中 之水份捕捉劑之用途,又透明性優異之情況,可用於例如 上發射型(top emission)之有機EL元件。 【實施方式】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加以詳細說明。又, 本發明並不受下述實施形態之限制,亦包含在不變更本發 明主旨之範圍內實施之各種變形例。 1.組成物 本實施形態之該組成物之特徵爲含有 以下述通式(1)表示之化合物(A)(以下亦簡稱爲 ^ (A)成分」),及至少具有環狀醚構造之聚合性化合 物(B )(以下亦簡稱爲「( B )成分」), 前述(A)成分之含量(wA)與前述(B)成分之含 量(WB)之含有比率(Wa/Wb)爲0.2以上' 5以下, (R'-O ) „M ... ( 1 ) (上述式(!)中,Ri爲有機基,η爲2或3且等於Μ之原子 價’複數存在之R1可相同亦可不同,Μ爲二價或三價之原 子)。 以下針對構成本實施形態之該組成物之各成分加以說 -10- 201116541 明。 11 ( a )成分 本實施形態之該組成物含有以下述通式(1 )表示之· 化合物(A ), (R*-〇 ) nM ... ( 1 ) (上述式(1)中,R1爲有機基,η爲2或3且等於Μ之原子 價,複數存在之R1可相同亦可不同,Μ爲二價或三價之原 子)。 (Α)成分可藉由使(Α)成分中存在之Ο-M鍵(其中 ,〇表示氧原子,Μ表示二價或三價原子)與水份反應而 捕捉水分。藉由使用該種(A )成分可獲得吸濕性優異之 硬化體。 上述通式(1)中,R1爲有機基,具體而言爲相同或 不同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烯基、炔基、環狀烷基 或芳基。該等有機基可爲直鏈狀,亦可具有分支鏈。又, R1爲烯基或炔基時,各雙鍵、三鍵之位置及數量並無特別 限制。 又,R1之碳數較好爲6〜30,更好爲1〇〜20 ,最好爲 12〜20。R1之碳數爲6〜30時,藉由水解使源自Ri之成分游 離時’不易成爲釋出氣體之成分,且容易與後述之(B) 成分形成均勻混合故而較佳。 -11 - 201116541 上述烷基列舉爲例如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 、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六烷基、四甲基十六烷基、十 八烷基等。 上述烯基列舉爲辛烯基、十二碳烯基、十八碳烯基、 烯丙基等。 上述炔基列舉爲苯基乙炔基等。 上述環式烷基列舉爲環己基等。 上述芳基列舉爲苯基、苄基等。 以上述通式(1)表示之化合物藉由水解,產生分解 產物的醇(W-OH)。該W-OH之沸點在一大氣壓下較好 爲200°C以上,更好爲25 0°C以上。若爲200°C以上,則可抑 制RkOH在電子裝置內之擴散。 上述通式(1)中,Μ爲二價或三價原子。該種原子有 IUPAC週期表中之第2族元素、第4族元素、第12族元素、 第13族元素,具體而言列舉爲Al、Β、Mg、Zn、Ti、Zr等 。該等中,就吸濕性優異,藉由捕捉水分而分解後,不會 著色而可保持透明性之觀點而言,以A1較佳。 以上述通式(1 )表示之化合物之具體例列舉爲例如 三己氧基鋁、三辛氧基鋁、三癸氧基鋁、三-十二烷氧基 鋁、三-十八烷氧鋁、三(2,2-雙(烯丙氧基甲基)-1•丁 氧基)鋁、三癸氧基硼烷、三-十二烷氧基硼烷、三-十八 烷氧基硼烷等。 以上述通式(1 )表示之化合物中,R1之碳數爲12以 上之有機基之化合物較好爲例如三-十二烷氧基鋁、三-十 -12- 201116541 八烷氧基鋁、三(2,2-雙(烯丙氧基甲基)-1-丁氧基)鋁 ,更好爲三(2,2-烯丙氧基甲基)-1-丁氧基)鋁。該等化 合物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組合兩種以上使用。 上述三(2,2-雙(烯丙氧基甲基)-1-丁氧基)鋁爲具 有優異之水份捕捉劑之新穎化合物,且具有以下式(2 ) 表示之構造。詳細說明於後。 [化3]
本實施形態之該組成物中之(A )成分含量,以組成 物之總質量作爲1 〇 〇質量%時,較好爲1 0質量%以上9 0質量 %以下,更好爲50質量%以上80質量%以下。(A )成分之 含量在上述範圍時,由於在硬化物中可有效展現捕捉水份 之作用故較佳。而且,(A)成分含量在前述範圍時,可 賦予組成物如後述之適當黏度,使形成硬化體時之成膜性 等作業性變得良好。 1.2 ( B )成分 本實施形態中之該組成物含有至少具有環狀醚構造之 聚合性化合物(B )。環狀醚構造以環氧基或氧雜環丁烷 基較佳,更好爲環氧基。 (B )成分列舉爲例如雙環氧基環己烷羧酸酯、二環 氧基檸檬烯' 1,2-環氧基-4-乙烯基環己烷、二甲苯雙氧雜 -13- 201116541 環丁烷、3-乙基-3 {〔 (3-乙基氧雜環丁烷-3-基)甲氧基 〕甲基}氧雜環丁烷等,但並不限於該等。該等中’以具 有環氧基之雙環氧基環己烷羧酸酯、二環氧基檸檬烯較佳 ,更好爲雙環氧基環己烷羧酸酯。雙環氧基環己烷羧酸酯 即使在不存在酸產生劑等硬化劑之條件下’仍可藉由熱而 硬化。 本實施形態中使該組成物硬化獲得之硬化體中,藉由 使(B)成分中之環狀醚構造反應,而形成具有源自(B) 成分之重複單位之高分子化合物。該高分子化合物可爲使 源自(B )成分之重複單位相互鍵結而成之構造,亦可爲 使源自(B)成分之重複單位與源自前述(A)成分之重複 單位共聚合而成之構造。 以下針對(B )成分之功能列舉說明。 第一,(B)成分可保持(A)成分藉由與水份反應而 生成之醇或烷類等之分解產物。若形成源自(B)成分之 高分子化合物,則(A)成分會固定於該高分子化合物中 。其結果,(A)成分藉由與水分反應生成之分解產物由 於可有效吸收於源自(B)成分之高分子化合物中,故可 抑制分解產物在電子裝置內之擴散。 第二,藉由使用(B )成分可使組成物無溶劑化。(B )成分由於可與(A)成分任意混合,故不需要用以使( A)成分溶解用之溶劑。據此,可防止如前述之由於硬化 體中殘留溶劑而造成之危害。 第三’ (B )成分可抑制硬化體之熱流動性。如前述 -14- 201116541 ,(B )成分在使本實施形態中之該組成物硬化之際進行 聚合反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該高分子化合物由於可維 持前述(A )成分之吸濕能,而抑制硬化體之熱流動性。 第四,藉由添加(B )成分可賦予組成物適度之黏性 。據此,可提高本實施形態之該組成物之成膜性。 第五,(B)成分由於可與(A)成分任意混合,故可 提高使組成物硬化所得之硬化體之透明性。 本實施形態之該組成物中之(B )成分含量,以組成 物之總質量作爲1〇〇質量%時’較好爲〗〇質量%以上'90質量 %以下,更好爲2 0質量%以上1 2 3 4 5 0質量%以下。(B )成分之 含量爲前述範圍時,可不損及前述各功能而形成良好硬化 體。 -15- 1 .3.含有比率(WA/WB ) 2
本實施形態之該組成物中,前述(A )成分之含量( WA )與前述(B )成分之含量(WB )之含有比率(WA/WB 3 )爲0.2以上5以下。含有比率(WA/WB )較好爲1以上5以 4 下,更好爲1以上4以下。藉由使含有比率(W A/W b )落在 5 前述範圍內,所得硬化體可確保充分之吸水容量,同時可 具有優異之耐熱性及玻璃密著性。含有比率(W A/W b )未 達0.2時,所得硬化體之吸水容量小而無法充分發揮作爲 水分捕捉劑之功能’且有成膜性 '玻璃密著性方面變差之 傾向。另一方面’含有比率(Wa/Wb)超過5時’所得硬 化體之吸水容量雖充分’但有耐熱性、成膜性、玻璃密著 201116541 性方面變差之傾向。 1.4.其他添加劑 本實施形態之該組成物亦可視需要添加各種添加劑。 各種添加劑列舉爲例如用以賦予熱硬化性之習知熱酸產生 劑或熱鹼產生劑,用以賦予光硬化性之習知光酸產生劑或 光鹼產生劑,習知之增感劑等。熱酸產生劑列舉爲例如芳 香族鏑鹽(三新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 SUNAID SI-1 00L」)等。 又,本實施形態中之該組成物亦可添加上述(B )以 外之聚合性化合物。上述(B )成分以外之聚合性化合物 列舉爲例如(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 甲基丙烯酸乙酯(EMA)、甲基丙烯酸丙酯(PMA )、甲 基丙烯酸丁酯(BMA)、甲基丙烯酸乙基己酯(EHMA) 、甲基丙烯酸三甲氧基矽烷基丙酯(TMSPMA)、甲基丙 烯酸第三丁酯(t-BMA )、甲基丙烯酸氫化丁二烯( KURARAY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L 1 2 5 3」)、丙烯 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苄酯等具有丙烯酸基之聚合 性化合物;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等之具有乙烯醚基之聚合 性化合物;乙烯環己烯單氧化物等之具有乙烯基之聚合性 化合物。該等聚合性化合物可單獨使用一種或組合兩種以 上使用。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之該組成物亦可視需要混合提高 導熱性用之導熱性塡料。使用本實施形態之該組成物之複 -16- 201116541 數配置有機EL元件之有機EL照明裝置,有因發熱而使元 件附近之溫度變高之情況。因此,有產生對亮度或發光效 率等發光特性帶來不良影響之不正常之情況。因此,藉由 混合導熱性塡料提高放熱性,保護元件免於受水分影響之 同時,亦可保護元件免於因發熱而造成之危害,故較佳。 作爲導熱性塡料可使用無機粒子等習知塡料。又,使 用無機粒子作爲導熱性塡料時,不僅可提高使用本實施形 態之該組成物形成之硬化體之導熱性,且可抑制吸附因( A )成分吸濕而分解產生之成分(分解產物)朝結合劑成 分(基質)之擴散,可將前述分解產物捕捉於硬化體之內 部。因此’可防止前述分解產物成爲硬化體之可塑劑之作 用。亦即’使用本實施形態之該組成物所形成之硬化體即 使在例如超過80 °C之使用環境下,仍不會因熱流動而變形 。再者無機粒子之其他功能列舉爲提高使用本實施形態之 該組成物所形成之硬化體之機械強度,及提高該硬化體之 吸濕能等。 本發明中,「無機粒子」意指由構造之基本骨架中具 有碳原子之有機化合物以外之化合物所形成之粒子,亦包 含由碳之同位素形成之粒子。 無機粒子之材質較好爲金屬氧化物或金屬氮化物。金 屬氧化物列舉爲例如二氧化矽(包含矽凝膠)、蒙皂石( smectite)、沸石、氧化鋁 '氧化鈦、氧化鍩、氧化鎂、 放熱材料用所使用之各種玻璃粉末等。金屬氮化物列舉爲 例如氮化硼、氮化鋁、氮化矽等。又,或者不爲金屬氧化 -17- 201116541 物或金屬氮化物,亦可使用碳化矽、碳化硼、活性碳作爲 無機粒子。該等中,就抑制熱流動之觀點而言,較好爲選 自氧化鋁、二氧化矽、氮化硼、氮化鋁、氮化矽、氧化鎂 、碳化矽、碳化硼及蒙皂石之至少一種之粒子,另外就導 熱性優異之觀點而言,最好爲氧化鋁及/或氮化硼之粒子 。該等無機粒子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組合兩種以上使用 〇 本實施形態中使用之二氧化矽粒子之製作方法並無特 別限制,可使用過去習知之方法。例如,可依據特開 2003-109921號公報或特開2006-8 04 06號公報中所述之氧化 矽粒子分散液之製造方法製作。又,過去習知之方法有藉 由自矽酸鹼性水溶液去除鹼而製作二氧化矽粒子之方法。 矽酸鹼性水溶液列舉爲一般作爲水玻璃已知之矽酸鈉水溶 液、矽酸銨水溶液、矽酸鋰水溶液、矽酸鉀水溶液等。另 外,矽酸銨列舉爲由氫氧化銨、氫氧化四甲基銨所組成之 矽酸鹽。 本實施形態中使用之二氧化矽粒子較好爲經疏水改質 者。所謂「疏水改質」意指將二氧化矽粒子中存在之矽烷 醇基(-SiOH )之氫原子置換成烷基等疏水基(-R)。氧 化矽粒子表面存在之矽烷醇基藉由與上述(A)成分反應 而有降低自本實施形態之該組成物所形成之硬化體之吸水 能之傾向。因此,藉由使二氧化矽粒子之表面存在之矽烷 醇基進行疏水改質,可抑制硬化體吸水能之降低。又,藉 由進行二氧化矽粒子之疏水改質,可提高混合時之二氧化 -18- 201116541 矽粒子之分散性。 無機粒子之形狀並無特別限制,可爲球狀亦可 球狀’亦可爲多角體狀。又’無機粒子可爲多孔質 亦可爲內部空洞化之蕊•殼粒子。 無機粒子之平均粒徑較好爲5〜5,〇〇〇nm, 5〜2,000nm,又更好爲5〜500nm,最好爲5〜l〇〇nm。 徑在上述範圍內時,可防止使用本實施形態之該組 成之硬化體因熱流動造成之變形。尤其平均: 5〜10 Onm時,就形成透明性優異之硬化體之觀點而 利。平均粒徑在前述範圍內時,賦予組成物如後述 黏度變得容易,且形成硬化體時之作業性(塗佈性 得良好。另外,平均粒徑在前述範圍內時,無機粒 具有捕捉分解產物足夠之表面積,因此可抑制前述 因熱流動造成之變形,故較佳。 又,無機粒子之平均粒徑較好爲由使用B ET法 比表面積計算出者,但並不限於此,亦可以其他習 測定。 又,無機粒子之平均粒徑可藉由回收由本實施 該組成物形成之硬化體,切斷該硬化體,以電子顯 觀察其剖面而測定。藉由以該方法測定,即使在硬 成後亦可測定無機粒子之平均粒徑。 本實施形態之該組成物中之無機粒子含量’以 之總質量作爲1 0 0質量%時,就提高硬化體之導熱性 而言,較好爲0 . 1質量%以上8 0質量%以下’更好爲 爲橢圓 粒子, 更好爲 平均粒 成物形 ;立徑爲 言爲有 之適當 等)變 子成爲 硬化體 測定之 知方法 形態之 微鏡等 化體形 組成物 之觀點 2〇質量 -19- 201116541 %以上60質量%以下。而且’就確保硬化體之透明性之觀 點而言,較好爲〇.1質量%以上20質量%以下’更好爲0.1質 量%以上1〇質量%以下。又’無機粒子之含量若爲0.1質量 %以上,則可獲得不因熱流動而造成變形之硬化體。 1.5.組成物之製造方法 本實施形態之該組成物可藉由混合前述(A)成分及 (B)成分、視需要之前述其他添加劑而製造。混合該等 成分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邊攪拌(B )成分邊分少量 添加(A )成分使之溶解,可容易地獲得本實施形態之該 組成物。 1 . 6 .組成物之物性及用途 本實施形態之該組成物之黏度較好爲50〜5 00,000 cP。 藉由使黏度爲前述範圍,可利用ODF法將組成物直接塗佈 於元件基板上且使之硬化。據此,可將本實施形態之該組 成物預先製作爲薄膜狀等成形體,由於不需要經歷將其組 裝於元件中之步驟,故可簡化步驟。另外,若於本實施形 態之該組成物中添加光酸產生劑等,而賦予感光性,則可 能進行細微圖型化。又,上述黏度表示利用落針( Falling- Needle )法測定之値。 本實施形態之組成物由於可形成含有(A)成分之硬 化體,故可使用於捕捉水份之用途。本實施形態之該組成 物可使用作爲有機EL元件、有機TFT、有機太陽電池、有 -20- 201116541 機CMOS感測器等之水分捕捉劑,尤其是適用作爲有機EL 元件之水份捕捉劑。 2.硬化體 本發明中所謂「硬化體」意指將上述組成物成膜或成 形爲適於使用之形狀,進而藉由加熱或光照射,使原組成 物之黏度或硬度更爲提高。 本實施形態之該硬化體可藉由例如將上述組成物塗佈 於玻璃基板等基材上並成膜後,經加熱或光照射硬化而獲 得。 塗佈方法列舉爲旋轉塗佈法、輥塗佈法、噴霧塗佈法 、使用佈膠器、噴墨裝置之方法等。 硬化時之溫度並無特別限制,但爲例如5〇°C~l5〇°C。 所得硬化體之形狀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具有薄膜形狀 。該硬化體具有薄膜形狀時,其膜厚爲例如5〜ΙΟΟμηι。 本實施形態之該硬化體中之(A )成分含量,以硬化 體之總質量作爲100質量%時,較好爲1〇質量%以上90質量 %以下,更好爲5 0質量%以上8 0質量%以下。(A )成分之 含量在上述範圍時,可充分展現捕捉水份之功能故而較佳 。而且,(A )成分之含量在前述範圍內時,就成膜性變 良好’容易賦予硬化體透明性方面而言係較佳。 3.電子裝置 本實施形態之該電子裝置係在電子裝置內部具備有上 -21 - 201116541 述硬化體。若爲厭水份之電子裝置,則可在該電子裝置中 亦搭載上述硬化體。以下針對代表性之密閉型電子裝置之 有機EL元件之一例,一邊參照圖式加以說明。 圖1爲模式性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該有機EL元件100之 剖面圖。如圖1中所示,有機EL元件100係由有機EL層10 、收納有機EL層之阻絕外氣用之構造體20、及在構造體20 內形成之捕捉劑層30所構成。 有機EL層10只要是將由有機材料所構成之有機發光材 料層挾持在相互對向之一對電極之間之構造即可,可爲例 如陽極/電荷(電洞)輸送層/發光層/陰極等之習知構造。 捕捉劑層3 0爲上述組成物之硬化體。捕捉劑層30,如 圖1所示,係與有機EL層10有距離地形成。 圖1中,構造體20爲由基板22、封裝蓋24及接著劑26 所組成。基板22列舉爲玻璃基板等,封裝蓋24列舉爲由玻 璃所構成之構造體等。又,構造體20之構造只要是可收納 有機EL層10即可,並無特別限制。 圖2爲模式性顯示第二實施形態之該有機EL元件200之 剖面圖。如圖2所示,有機EL元件200,在構造體20內形成 之捕捉劑層30係以密著於有機EL層10之方式形成之方面, 與有機EL元件1〇〇不同。捕捉劑層30由於爲揮發性成分之 殘留或產生少之硬化體,故不會損及有機EL層10之顯示特 性。又,捕捉劑層30可防止水分進入有機EL層10,同時保 護有機EL層1〇。 -22- 201116541 4.二(2,2-雙(烯丙氧基甲基)丁氧基)鋁 本發明人等發現以下述式(2)表示之化合物具有優 異之水份捕捉功能。亦即,以下述式(2 )表示之化合物 可使用作爲構成前述組成物之(A)成分之一。 以下述式(2)表示之化合物之特徵爲藉由與水分反 應生成之醇類之沸點在一大氣壓下爲258 〇c,且在使用環 境下生成不易揮發之醇。而且,以下述式(2)表示之化 合物與則述化合物(B)之相容性亦優異,故可製造透明 之組成物。 [化4]
以下,針對以上述式(2 )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加以說明。本發明之以上述式(2 )表示之化合物可邊攪 拌邊將三異丁基鋁每次少量地添加於3~3.5當量之三羥甲 基丙烷二烯丙基醚中,在〇〜15 0°C之適當溫度下反應1小時 至4小時藉此容易地製造。隨後,依據慣用方法進行後處 理,獲得以上述式(2 )表示之化合物。 依據上述方法,以上述式(2)表示之化合物由於以 油狀物獲得,故視需要藉由進行管柱層析’可進一步成爲 高純度之純化物。 5.實施例 -23- 201116541 5.1.三(2,2-雙(烯丙氧基甲基)_丨_丁氧基)鋁之合成 方< 5〇〇mL之—頸燒瓶中饋入162.0g〔 756mmol〕之三 羥甲基丙烷二烯丙基醚(Dai so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 名「NEOALLYL T-20」),在手套箱中邊攪拌邊少量滴加 50.0g〔 25 2.7 mmol〕之三異丁基鋁。直接攪拌一小時後, 在1 2 0 °C攪拌9 0分鐘。使溫度維持在i 2 〇。(:,以真空泵浦邊 減壓邊餾除未反應之原料,冷卻至室溫,獲得164.0g之三 (2,2 -雙(烯丙氧基甲基)-1-丁氧基)鋁(以下稱爲「 TMDE-3」)之無色透明油狀物。收率爲定量。 圖3爲所得三(2,2-雙(烯丙氧基甲基)-1-丁氧基) 鋁之1H-NMR光譜圖。1H-NMR測定係使用甲苯-d8 (峰値 δ2 . 1附近)作爲內部標準物質。由圖3顯示所得化合物具 有以上述式(2)表示之化學構造。 又,除將饋入量改變成162.0g〔 756mmol〕之三羥甲 基丙烷二烯丙基醚、60.0g〔 303.2mmol〕之三異丁基鋁以 外,餘與上述方法相同,獲得172.0g之含有三(2,2-雙( 烯丙氧基甲基)-1-丁氧基)鋁之混合物(以下稱爲「 TMDE-3B」)。與TMDE-3同樣以iH-NMR測定所得之 TMDE-3B之結果,確定爲含有具有以上述式(2 )表示之 化學構造之化合物之混合物。 另外,除將饋入量改變成194.4g〔 907mmol〕之三羥 甲基丙烷二烯丙基醚、50.0g〔 252.7mmol〕之三異丁基鋁 以外,餘與上述方法相同,獲得194_0g之含有三(2,2-雙 (烯丙氧基甲基)-1-丁氧基)鋁之混合物(以下稱爲「 -24- 201116541 TMDE-3C」)。與TMDE-3同樣以1 H-NMR測定所得之 TMDE-3C之結果,確定爲含有具有以上述式(2)表示之 化學構造之化合物之混合物。 以下所示之實施例及比較例中使用如此獲得之三( 2,2-雙(烯丙氧基甲基)-1-丁氧基)鋁(TMDE-3)及含 有 TMDE-3 之混合物(TMDE-3B、TMDE-3C)作爲(A)成 分。 5.2. ( B )成分 作爲(B )成分係使用市售之下述化合物。 •雙環氧基環己烷羧酸酯(Daicel化學工業股份有限 公司製造,商品名「CELOXIDE 2021」) * 1,2_·8,9-二環氧基檸檬烯(Daicel化學工業股份有限 公司製造,商品名「CELOXIDE 3000」) •二甲苯雙氧雜環丁烷(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商品名「ARONOXETANEOXT-121」) •3-乙基-3{ 〔 (3-乙基氧雜環丁烷-3-基)甲氧基〕 甲基}氧雜環丁烷(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 r ARON OXET ANE OXT-22 1」) .雙環氧基寡乙二醇(Nagase Chemtex公司製造,商 品名「DANACOLEX-830」) 5.3 ·實施例及比較例 5 · 3 .1 .薄膜之製作 -25- 201116541 如下述,製作實施例1〜9及比較例1 ~5中評價之薄膜。 首先,在露點-6(TC以下,氧5ppm以下之手套箱中, 以成爲表1或表2中所述組成之方式充分攪拌.混合(A ) ^ ^ ' ( B )成分及視需要之其他添加劑,獲得組成物 A〜N。 接著,將所得組成物塗佈於玻璃基板上,在80°C加熱 一小時並經熱硬化形成薄膜。組成物A~N之組成示於表1 及表2。 -26- 201116541 〔§ 實施例9 TMDE-3C S CE-2021 s I 1 1 I in η 〇 〇 ο 〇 實施例8 I TMDE-3B S CE-2021 I g I 1 I I in ο 〇 〇 〇 實施例7 〇 TMDE-3 S CE-2021 o EX-830 o I I - ο 〇 〇 〇 〇 實施例6 Ll TMDE-3 S OXT-221 s 1 1 SI-100L CM ir> c〇 〇 〇 〇 〇 實施例5 〇1 TMDE-3 g OXT-121 s 1 1 SI-100L csi ιο CO ο 〇 〇 〇 丨實施例4 〇 TMDE-3 S CE-3000 s 1 1 I I 一 o ο 〇 ο ο 實施例3 〇 TMDE-3 S CE-2021 a 1 I I I 寸 s 〇 〇 ο 〇 實施例2 CD TMDE-3 S CE-2021 民 1 1 I 1 - o ο 〇 ο 〇 實施例1 < TMDE-3 CE-2021 s 1 1 I 1 0.25 s ο 〇 〇 〇 組成物之名稱 |種類 含量(質量份) 種類 含量(質量份) 種類 含量(質量份) 種類 含量(質量份) 含有比率(WA/WB> 吸水率(%) 熱流動性 透明性 成膜性 玻璃密著性 (A戚分 (B)成分 熱酸產生劑 評價結果 -27- 201116541
C3S 1比較例5 2 TMDE-3 § CE-2021 o 1 1 〇> \n (Ο X 0 X X 比較例4 TMDE-3 Ο CE-2021 s 1 1 0.11 ο 〇 〇 X X 丨比較例3 -1 TMDE-3 s TMPT s 1 1 一 無法測定 無法測定 無法測定 無法測定| 無法測定 |比較例2 CaO s CE-2021 s SM00L CM - g 0 X 〇 X 比較例1 CaO s CE-2021 s 1 1 - 無法測定 無法測定 丨無法測定| |無法測定I 無法測定 組成物之名稱 種類 含量(質量份) 種類 含量(質量份) 麵 1含量(質量份) 含有比率(WA/WB) 吸水率(%) 熱流動性 透明性 成膜性 玻璃密著性 (A)成分 (B)成分 熱酸產生劑 評價結果 -28- 201116541 又,表1或表2中成分之簡稱分別表示下述成分。 • 「TMDE-3」:三(2,2-雙(烯丙氧基甲基)-1-丁氧 基)鋁 .「CE-202 1」:雙環氧環己烷羧酸酯(Daicel化學工 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CELOXIDE 202 1」) • 「CE-3 000」:1,2:8,9-二環氧基檸檬烯(Daicel 化 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CELOXIDE 3000」) • 「OXT-121」:二甲苯雙氧雜環丁烷(東亞合成股 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ARON OXETANE OXT-121」 ) • 「OXT-221」:3-乙基-3{ 〔 (3-乙基氧雜環丁烷- 3-基)甲氧基〕甲基}氧雜環丁烷(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 司製造,商品名「ARON OXETANE OXT-221」) • 「EX-830」:雙環氧基寡乙二醇(Nagase chemtex 公司製造,商品名「DANACOLEX-8 3 0」)
• 「TMPT」: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新中 村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NK Ester TMPT J ) • ^ SI-100L」:芳香族毓鹽(三新化學工業股份有限 公司製造’商品名「SUNAIDSI-100L」,熱酸產生劑) 5·3·2·評價方法 針對以上述「5.3.1.薄膜之製作」獲得之各薄膜,以 下述方法評價吸濕性、透明性、成膜性及玻璃密著性。又 -29 - 201116541 ,熱流動性係以下述方法另外製作薄膜予以評價。其結果 一起示於表1及表2。 (1 )吸濕性 在內徑3 cm之玻璃皿中,以實施例、比較例之各薄膜 製作厚度爲〇.6mm者,在安裝有濕度計及溫度計之內容積 8 00 cm3之真空乾燥器中,將先前製作之薄膜置入玻璃皿 中,測定真空乾燥器內部之濕度與溫度之變化。由藉由測 定獲得之相對濕度(Hr,% )、攝氏溫度(Tc,°C )之値 ,以下述式(3 )求得絕對濕度(Ha,% )。接著,以自 測定開始時之絕對濕度Ha ( Oh )減去2小時後之絕對濕度 Ha ( 2h )之減少比例作爲吸水率,以下述式(4 )計算出 吸水率並評價。
Ha = 4.0xl0·3 { exp(6.4xl〇·2 · Tc) } Hr ... ( 3) 吸水率(%)=10〇x(Ha(Oh)-Ha(2h))/Ha(Oh)·.. ( 4) 吸水率(% )以20%以上較佳,更好爲30%以上,最好 爲40%以上。 (2 )熱流動性(耐熱性) 首先,將組成物A〜N之任一種適量置入樣品管中,藉 由在80°C加熱60分鐘,於前述樣品管之底部製作膜厚2mm 之薄膜。接著,於大氣中使前述薄膜充分吸濕後,再將蓋 -30- 201116541 密封閉並密封’使樣品管之底部朝上(成膜面朝上)之方 式固定之狀態在8 5 °C之環境下靜置。隨後觀察經過3 3 6小 時之時點之薄膜狀態。又’熱流動性之評價基準以未辨識 到薄膜變化之情況設爲「〇」’辨識到薄膜朝下方下垂而 變形之情況設爲「X」° (3 )透明性 針對以上述「5.3 . 1 .薄膜之製作」所得之薄膜,藉由 目視未產生白濁者設爲「〇」,有白濁者設爲「X」。又 ,適用於要求透明性之上發射型有機EL等之用途時,較好 爲透明性良好者。 (4 )成膜性 針對以上述「5.3 . 1 .薄膜之製作」所得之薄膜,藉由 目視在薄膜上未產生龜裂或凹凸者設爲「〇」,薄膜上辨 識到有龜裂或凹凸之情況設爲「X」。又,使用於有機E L 等之用途時,較好爲龜裂及凹凸之發生受到抑制者。 (5 )玻璃密著性 針對以上述「5.3 . 1 .薄膜之製作」所得之薄膜,以在 大氣中未自玻璃剝離者設爲「〇」,有剝離者設爲「x」 。又,使用於要求對玻璃基板之密著性之顯示材料等之用 途時,較好爲玻璃密著性良好者。 -31 - 201116541 5.3 . 3 .評價結果 由表1及表2之結果,可知依據由實施例1〜9之組成物 形成之薄膜,由於任一組成物均含有(A)成分及(B)成 分,且WA/WB之値均在0.2〜5之範圍內,故具有優異之吸濕 性及耐熱性。又,可知依據實施例1 ~ 9之組成物’可獲得 透明性、成膜性、玻璃密著性均優異之薄膜。 相對於此,比較例1爲使用一般使用之氧化鈣作爲吸 濕劑代替(A )成分之例。該氧化鈣不溶解於(B )成分中 而爲分散狀態。比較例1中由於溶液爲未經硬化無法成爲 薄膜狀,故上述之全部評價均無法進行。 比較例2爲使用一般使用之氧化鈣作爲吸濕劑代替(A )成分,進而使用熱酸產生劑之例。該氧化鈣不溶解於( B )成分中而成分散狀態。因此,由比較例2之組成物形成 之薄膜損及透明性及玻璃密著性。 比較例3爲使用TMPT代替(B )成分之例。比較例3中 ,與比較例1同樣,由於溶液未經硬化無法成爲薄膜狀, 故上述全部評價均無法進行。 比較例4爲WA/WB之値未達0.2之例。由比較例4之組成 物形成之薄膜吸水率低,同時亦損及成膜性及玻璃密著性 〇 比較例5爲WA/WB之値超過5之例。由比較例5之組成 物形成之薄膜損及耐熱性’同時亦損及成膜性及玻璃密著 性。 由以上結果,可知由含有(A)成分及(B)成分,且 -32- 201116541 WA/WB之値爲0.2〜5之範圍內之組成物形成之薄膜吸水率及 耐熱性優異,同時透明性、成膜性、玻璃密著性亦均優異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爲模式性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有機E L元件之一例 之剖面圖。 圖2爲模式性顯示第二實施樣態之該有機E L元件之 例之剖面圖。 圖3爲三(2,2-雙(烯丙氧基甲基)-1· 丁氧基)銘之 iH-NMR光譜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有機EL層 20 :構造體 22 :基板 24 :封裝蓋 2 6 :接著劑 3 0 :捕捉劑層 100、200 :有機EL元件 -33-

Claims (1)

  1. 201116541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組成物,其特徵爲含有: 以下述通式(1)表示之化合物(A),及 至少具有環狀醚構造之聚合性化合物(B) ’ 前述化合物(A)之含量(WA)與前述化合物(B) 之含量(WB)之含有比率(WA/WB)爲0.2以上' 5以下’ (R'-O ) nM ... ( 1 ) (上述式(1)中,R1爲有機基,η爲2或3且等於Μ之原子 價,複數存在之R1可相同亦可不同,Μ爲二價或三價之原 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組成物,其中以前述通式 (1 )表示之化合物(A )經水解生成之醇(Ι^-ΟΗ )之沸 點在1大氣壓下爲200°C以上。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組成物,其中前述通式( 1 )之前述Μ爲鋁。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組成物,其中前述化合物 (Α)爲以下述式(2)表示之化合物: [化5]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組成物,其中前述化合物 -34- 201116541 (B)之環狀醚構造爲環氧基或氧雜環丁烷基。 6. —種水份捕捉用組成物,其特徵爲該水份捕捉用 組成物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組成物。 7. —種硬化體,其特徵爲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 之水份捕捉用組成物所形成。 8. 一種電子裝置,其特徵爲具備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 項之硬化體。 9. —種三(2,2 -雙(烯丙氧基甲基)-1-丁氧基)鋁 ,其特徵爲以下述式(2)表示:
    10.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以式(2 )表示之化 合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使三異丁基鋁與三羥甲基丙烷 二烯丙基醚反應而生成。 -35-
TW99129348A 2009-09-03 2010-08-31 (2,2-bis (allyloxymethyl) -1-butoxy) aluminum, and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WI4738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03395 2009-09-03
JP2010046243 2010-03-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6541A true TW201116541A (en) 2011-05-16
TWI473811B TWI473811B (zh) 2015-02-21

Family

ID=43649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29348A TWI473811B (zh) 2009-09-03 2010-08-31 (2,2-bis (allyloxymethyl) -1-butoxy) aluminum, and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716921B2 (zh)
TW (1) TWI473811B (zh)
WO (1) WO20110276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0824B (zh) * 2013-08-07 2016-08-10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JP5981577B2 (ja) * 2014-12-08 2016-08-3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デバイス封止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JP2021150280A (ja) 2020-03-13 2021-09-27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化合物、光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膜、及び有機el素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81123A (ja) * 1986-09-25 1988-04-12 Toshiba Corp 有機金属組成物
JP3936170B2 (ja) * 2001-11-07 2007-06-27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トップエミッションタイプ有機el素子
JP4400371B2 (ja) * 2004-08-17 2010-01-20 Jsr株式会社 有機elパネル用捕捉剤及び有機elパネル
JP5596250B2 (ja) * 2005-03-02 2014-09-24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湿気反応性組成物及び有機el素子
JP5144041B2 (ja) * 2006-07-26 2013-02-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発光装置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照明装置
JPWO2009060681A1 (ja) * 2007-11-06 2011-03-17 Jsr株式会社 有機金属化合物、水分及び酸素捕捉用組成物、硬化体、及び有機el素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1027658A1 (ja) 2013-02-04
WO2011027658A1 (ja) 2011-03-10
TWI473811B (zh) 2015-02-21
JP5716921B2 (ja) 2015-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6231B (zh) Composition, harden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s
TWI494699B (zh) 光固化型組成物、包含其之障壁層及包含其之封裝裝置
JP5773160B2 (ja) 水分または酸素捕捉用組成物、硬化体、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TWI728111B (zh) 有機電子元件封裝體用組成物、使用其製造的封裝體及包括其的有機電子元件
TW201116541A (en) Composition, cured product, electronic device, tri(2, 2-bis((allyloxy) methyl)-1-butoxy)aluminu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JP2015098524A (ja) シリコーン変性エポキシ樹脂およびその組成物
EP3550624A1 (en) Composition for organic electronic element encapsulant and encapsulant formed using same
WO2012086334A1 (ja) 発光体および表示デバイス
TWI538903B (zh) A composition, a hardened body for water trapping,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JP6924834B2 (ja) 有機電子素子封止材用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て形成された封止材
EP3553840B1 (en) Composition for organic electronic element encapsulant and encapsulant formed using same
KR101580351B1 (ko) 광경화 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장벽층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봉지화된 장치
TWI795016B (zh) 乾燥劑組成物、密封結構體、有機el器件、及製造有機el器件之方法
KR101588495B1 (ko) 광경화 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장벽층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봉지화된 장치
TW201350495A (zh) 水分捕獲劑、水分捕獲體形成用組合物、水分捕獲體及電子元件
TWI603984B (zh) 光固化型組成物、包含該組成物之障壁層及包含該組成物之封裝裝置
JP5605551B2 (ja) 重合体、組成物、硬化体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JP2011026556A (ja) 組成物、硬化体、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TWI717512B (zh) 有機電子元件封裝體用組成物、使用其製造的封裝體及包括其的有機電子元件
TW202239871A (zh) 乾燥劑組成物、密封結構體、有機el裝置、及製造有機el裝置之方法
KR20140004905A (ko) 광경화 조성물, 상기 조성물로 형성된 보호층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부재
KR20230145185A (ko) 전자 디바이스 봉지용 조성물, 전자 디바이스 봉지막 형성 방법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봉지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