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11736A - Heat sink - Google Patents

Heat sink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11736A
TW201111736A TW099126139A TW99126139A TW201111736A TW 201111736 A TW201111736 A TW 201111736A TW 099126139 A TW099126139 A TW 099126139A TW 99126139 A TW99126139 A TW 99126139A TW 201111736 A TW201111736 A TW 20111173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sink
unit
fins
fram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26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oshiyuki Hosokawa
Seizo Ueno
Original Assignee
Furukawa Sky Aluminu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kawa Sky Aluminum Corp filed Critical Furukawa Sky Aluminu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111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173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67Cooling facilitated by shape of device
    • H01L23/3672Foil-like cooling fins or heat sin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the transfer of heat by flowing fluids
    • H01L23/467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the transfer of heat by flowing fluids by flowing gases, e.g. ai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the transfer of heat by flowing fluids
    • H01L23/473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the transfer of heat by flowing fluids by flowing 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201111736 、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涉及到對CPU、積體電路以及半導體元件等的各 2子零件、電子裝置、其他電!!等進行散熱的散熱器,尤其 ^及到對薄板進行加工製作所形成之薄板批,且散熱 優秀之散熱器。 【先前技術】 就CPU、積體電路以及半導體元件等的各種電子零件、 電子裝置以及各種電器而言,為了散熱 铁 L隨著這些元件或者裝置的發熱量、發熱密度的增U 需求散熱效率更加優秀的高性能散熱器。 如圖30所示,係為專利文獻丨(日本特開2〇〇9_26784號 散熱器删,其中包含有一翹片單元20, 赤二Ϊ片金,屬板上’且形成由相鄰之鉤形的兩邊,以及/ 二字型的三邊所構成之一切割片,藉由對該散 蝴,财缺而軸魏他片列,並 等ίΠ,間未被切割翹起所留下的部分稱為“連結 “^另^在Ϊ輪片列中的础之間也留下未被切馳起 將以“基板部”表示“基板部或發熱 部)則糾在ί係基板部立起,而另一面(底 要係靠前者(iit ;3谁因此隹在?冷ΐ用流體之熱交換主 之散熱嶋嫩+所公開 201111736 【發明内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更優良的熱交換效 率之一散熱器。即,本發明是使“L,,字形狀之翹片的兩面(垂 直部以及底部)均與基板部分離的散熱器。 其中之一(第1觀點),該散熱器係為一種將一發熱部件 之一ΐ將發熱部件之熱傳遞至冷卻職體的散鮮。其中,該 散熱^包含熱連接在發熱部件上之一平板狀的基板部 ,以及一 ^片單70,其中該翹片單元係具有複數個散熱片以及連結在該 等散熱片上且包圍該等散熱片之一框部。此外,在該等散熱片 的一側之端部係熱連接在該基板部上的同時,並使該框部與該 基板部之表面分離。 立、其中之二(第2觀點),該散熱器之該等散熱片的至少一 ,分係由-ϋ金屬板目蝴缺所軸,其雜部是未被切割 勉起而留下所形成的。 上、^其中之二(第3觀點),該散熱器之該等散熱片具有沿著 ^ 用流體之流動方向並行延伸度、切_起方向上的 巧以及切#j翹起肢,其巾該錄刻巾之數個散熱片具有 的散熱片柯度、*同的寬歧者*同的切割勉起 角度中的至少一項。 U χίι中之四(第4觀點),該散熱器之翹片單元係由衝壓一 iifi所形成,其中包含有—第1㈣單元以及另一片金屬 第2勉片單元’其中該第1細單元之該等散熱 4 2制單元之該等散刻不同的長度、不同的寬 度或者不_切她起角度巾的至少一項。 u中之五(第5觀點),該散熱器之翹片單元係由衝壓一 其中包含有—第1㈣單元以及另一片金屬 第2翹片單元,其中該第1翹片單元之該等散熱 部係熱連接於該基板部上,而該第2翹片單元之 =二係熱連接於該第1勉片單元之該等散熱 201111736 ^其中之六(第6觀點),該散熱器之第1翹片單元的框部 係與該第2龜片單元之框部相互分離。 其中之七(第7觀點),該散熱器係接合了該第丨翹片單 元之框部以及該第2翹片單元之框部。 其中之八(第8觀點),該散熱器之翹片單元係由衝壓一 片金屬板所形成,其中包含有一第!翹片單元以及另一片金屬 板所形成之一第2翹片單元,其中該第2翹片單元之該等散熱 片係配置於該第1翹片單元之該等散熱片之間。 、、' 、其中之九(第9觀點)’該散熱器之框部係具有改變冷卻 用流體之流動方向的流路變更部。 其中之十(第1〇觀點),該散熱器之冷卻用流體為液體, 且’、具有連接於該等散熱片之另一側的端部上的一罩板,使 成液體之冷卻用流體的流路。 中之十—(第11觀點)’該散熱器之細單元係由衝 堡金屬板所形成,且該翹片單元係焊接於該基板部上。 奴之/二(第12觀點),該散熱器之金屬板的基材為 絲;板係至少在其—側之表面上勤包紐料而製作 成的硬釺焊薄板。 献禮十1 (第13觀點),該散熱祕將該發熱部件之 f ^ _ ’其中該散熱器包含熱連接於該發熱部件 ίϋίϊίί板部,以及該紐片單元,係具有該等散熱片以 孰H等散熱片上且包圍該等散熱片之框部,其中該等散 ir·詈部熱連接於該基板部上的同時,並有一流路 冷;用流體單元並與基板部相對之位置上,以便構成該 ’丨L ―之/m•路,並使該框部緊貼在該流路壁上。 體,且該(第14觀點)’該散熱器之冷卻用流體為液 成為該具有連接於該等散熱片之另—側的端部上形 【ί心式f之罩板,使構成液體之冷卻用流體的流路。 (第1實施例) 201111736 <第1散熱器100A之構成> 圖1實施例之第1散熱器100A的立體 〇pi ft* 以緊:,熱部“丄= 片早7L 10Α,其係與該基板部u敎連接。 係相對於該上^ 留下:Sm連中結在以=V3上且未被切割 寸笙私办υ η 八中δ亥第1翹片早元10Α係藉由將 二=部 並不連接於;】===部㈡ 圖^,第_職係設置為由沿乂軸方丄雖‘ ΐ ι〇Γ方Λ並Γ3列的18個散熱片13所構成之第1龜片單 :====域地卿1批單元舰, 銘、片由 -.. 且導熱性良好的金屬板所 ,其相鄰之該等散熱片13之間的Μ方距離H寬片 大致相同,此外,該基板部η係峨了2約為afm== 201111736 之紹、銅或者這些的合金等其中之一,且導熱性良 所構成,並且例如與該發熱部件12適配地作成喊,板 、此外,該等散熱片13之該桓部14所切割趣起的 可以設絲1G度至90度中的任意纽,如圖丨中 ^ 該等散熱片D係在其寬度D之約為D/2的位置上從該框 所切割翹起,但也可以從任意位置處切割翹起。 另外’在沿Υ軸方向並列之各個散熱片13列之 設置有該X軸框部14b,且該X脑部14b在z ^ J 與該基板部li相互分離,脚,在該χ軸框部14b轉^ H係不直接接觸,再者’又如圖i中所示,相互 ,政二、片Π列係位在X轴方向上錯開D/2所形成,其中例如 ^將,散熱”3設置於X軸方向上之錯開距離為以2,則 屬於第1列之該等散熱片13的位置係相對位於第2列之該等 片13之間。综上所述,該等構成: =非必須在Χ抽方向上相互錯開,而是只細Ϊ需要 <利用第1散熱器100Α之冷卻> 如圖2所示’係為由_\轴方向觀 熱器腦Α的側視圖。其中,粗箭頭係用 。二= CF之流動,該冷卻用流體CF係沿著+Y車由方向流 氣等之氣體為前提進行說明,但ΐ也 可以使用水气者不綠等液體,在本發明巾並獨此設限。
Hb 一虛'線βι表示,首先由於該χ軸框部 14b在Ζ軸方向上與該基板部u互相 熱器100A中所流動之冷卻用产在"第1散 在偷扣祕Ut 體CF係與該Χ軸框部_產 Τ ^不僅使該冷卻用流體CF更容易從 2因ίίί^Ι3的表面>及熱,且還可以從該基板部11 吸熱,因此^ 了該第1散熱器100A之冷卻性能。 之後,該冷卻職體⑶纽料散糾13 201111736 變為穩定的層流,且在虑錄, ^ Hb , 與設置在該等散熱片13之z軸方向二 该X軸框部14b產生触,並向該 、 :卞流,而使以亂流的方式流過該χ轴框部⑽之z = 此外’該冷卻用流體CF係在—虛線β3所圍 m 14b上形成與上述該虛線B2所圍之部分相同的亂 =’最終’該冷卻用流體CF在—虛線B4所圍之部分 ^框,14b料向其z軸的兩側進行分流,藉此在該χ轴框 j Μ上將成為亂流,其後,該冷卻用流體c 熱器100A之+Y側流出。 /弟1散 由上所述,經由-Y側所流入該第j散熱器1〇〇A之冷 用^體CF會在該第!散熱器職内產生多次亂流而促進與 財散熱# 13或該基板部η之熱雜,進破高了該發熱部 件12以及該冷卻用流體CF之間的熱傳遞,提高了散熱特性°。 如圖3所示,係為第i實施例之第i散熱器1〇〇A的平面 圖,其中也用箭頭表示該冷卻用流體⑶之流動,且 流體CF係沿著+Y軸方向流動。 「用 首先’在圖3中所示,該冷卻用流體CF係由—γ側流入 該第1散熱器100A之該等散熱片13之間,其中,相鄰^該 等散熱片13列係在X轴方向上相互錯開距離D/2而形成,因 此藉由-Y側之該等散熱片13列的該冷卻用流體(:1:與中央處 之該等散熱片13列的該等散熱片13產生衝突,進而^該冷卻 用流體CF向該散熱片13之X軸方向的兩側進行分流而^成 亂流。之後,該冷卻用流體CF沿著中央之該等散熱片13"列 的該等散熱片13向+Y轴方向流動。 此外,該冷卻用流體CF係在一虛線C2所圍之部分也由 +Y側的該等散熱片13列產生出與一虛線C1所圍的部分相同 的亂流’之後’由+Y側流出該第1散熱器1〇ΟΑ。 201111736 流體則所流入該第1散熱器1〇〇A之冷卻用 政‘、、、器100A内產生多次亂流而促進埶交 其亂流的促進效果,使提高了該發熱部件 部用々,!_體CF之間的熱傳遞,並提高了散熱特性。 另外’由於該第1批單元10A係由衝壓而—體成形, 因此可以以低成本的方式製作,再者,祕該第—細單元 10A係藉由未被切割缺的部分與該框部M連結成—體 ^操作方便且安裝作業簡便。雖然在該第i實施例中,各個 13之X轴方向上的距離D以及寬度D係以規定值表示, 但疋由於该距離以及寬度之變更只需要藉由改變衝壓成形 之金屬模的形絲改肢有__之金屬板驗置,因此不 需要大幅的成本提高。 如圖4A〜® 4C所示’係為變更了各散熱片之χ軸方 距離D及寬度的第2實施例〜第4實施例之散熱器的圖。 (第2實施例) <第2散熱器100B之構成> 如,I 4A所示,係為從-γ軸方向觀察了第2實施例之第 2政熱器100B的側視圖。其中,為了有助於理解,繪製了一 發熱部件22 ’其巾該發熱部件22並稀屬於料2散熱器 100B。在該第2實施例中,係以該發熱部件22在中央處設有 一#又^部22a (可以是凸狀,也可以是凹狀)以及一平坦部 22b,該段差部22a以及該平坦部22b係相當於這種具有段差 之發熱部件22 ’其中-基板部21也在中央具有一段差部叫 以及一平坦部21b,係因為需要增加該基板部21與該發熱部 件22之接觸面積來進行吸熱,此外,該等散熱片最好也作成 對應於该基板部21之段差部21a以及該平坦部21b的形狀。 另外,在第2實施例中,該第2翹片單元1〇B係由複數 個散熱片13A以及複數個散熱片13B所構成,其中該等散熱 片13A係與第1實施例中所述之第1翹片單元10A的該等散 熱片13具有相同形狀,且該等散熱片13A係藉由焊接等以相 201111736 同3度θ而傾斜地_在該基板部η 丄係勒焊接等與該等散熱片^二同的角 之寬度比該等散熱片13Α之寬度短 13Β 差部21a的高度為D/4的情、、兄,兮笼邱劫ϋ二土板0Ρ 21之段 , 扪潛况该等散熱片13B則以寬度D/2 等散熱片13A以及該等散熱片138會 以相冋的角度Θ熱連接於該基板部21上。 认·^/由於只需要改變衝壓成形時之金職的形狀來對應 於絲板部21之段差部2ia以及該平坦部21b來改變該 熱片的位置以及寬度,因此在第2實施例之第2翹片單元觀 不需要大幅的成本提高。 (第3實施例) <第3散熱器100C之構成> 如圖4B所示,係為由—Y軸方向觀察了第3實施例之第3 散熱器iooc的侧視圖。其中,例如該發熱部件22也在中央 處具有突起狀之該段差部22a以及該平坦部22b,且該段差部 22=以及該平坦部22b係相對於這種具有段差之發熱部件22, 而該基板部21也在中央處具有突起狀之段差部21a以及該平 坦部21b。 其中,該第3實施例之第3翹片單元i〇c包含有複數個 散熱片13C以及複數個散熱片13D,其中,該等散熱片13C 具有與第1實施例中所述之第1翹片單元10A的該等散熱片 13相同的寬度D。其中該等散熱片13C係藉由焊接等以垂直 的狀態固定在該基板部21之平坦部21b上,而該等散熱片13D 也具有與第1實施例之第1翹片單元10A的該等散熱片13相 同的寬度D。此外,該等散熱片13D係藉由焊接等以小於角 度Θ之角度φ而傾斜地固定在該基板部21之段差部21a上, 藉此’全部的該等散熱片13C以及該等散熱片13D係熱連接 於該基板部21上。另外’由於該基板部21之段差部21a以及 該平坦部21b係可以具有不同高度之段差,因此只需要將該等 201111736 散熱片13C以及έ玄荨散熱片13D調整至適合的角度即可。 再者,由於只需要改變衝壓成形時之金屬模的形狀來 應該基板部21之段差部21a以及該平坦部21b,並藉此改變 散熱片的角度,因此在第3實施例中之第3翹片單元10c不 需要大幅的成本提南。 (第4實施例) <第4散熱器100D之構成> 如圖4C所示’係為由-Y軸方向觀察了第4實施例之第4 散熱器100D的側視圖。其中,例如該發熱部件22也在中央 處具有突起狀之段差部22a以及該平坦部22b,且其係相對;^ 這種具有段差之發熱部件22,且該基板部21也在中央處具有 突起狀之段差部21a以及該平坦部21b。 ' 此外,該第4翹片單元10D包含有複數個散熱片13E以 及複數個散熱片13F,且該等散熱片13E係與第2實施例中所 述之第2翹片單元10B的該等散熱片13A相同,係以角度θ 固定在該基板部21之凹部上,另外,該等散熱片13F係以角 度φ以垂直方式藉由焊接等方式垂直固定於該基板部21之段 差部21a上,其中該等散熱片13F之寬度DN比該等散熱片 13E窄,藉此,全部的該等散熱片13E以及該等散熱片13F係 熱連接在該基板部21上。 從第2實施例到第4實施例係用以表示適配於該基板部 21之段差部21a以及該平坦部21而改變該等散熱片π之間 隔以及角度的例子。並且’根據該段差部為三段以上之情況或 該發熱部件22之發熱量,可以適宜地變更該等散熱片13之間 隔以及角度。 (弟5實施例) <第5散熱器100E之構成> 如圖5所示,係為第5實施例之第5散熱器100E的立體 圖。其中,由於僅有一第5翹片單元10E係與第1實施例不同, 因此對該第5翹片單元10E進行說明,並省略其他的說明。 201111736 其中,該第5翹片單元10E係由一片金屬板衝壓來構成 I等散,片13、複數個散熱片23以及該框部14,此外,該第 m單係藉由將該等散熱片13以及該等散熱片23之 一端部焊接於該基板部11上,並熱連接在該基板部11上。另 外^該框部14並非係連接在該基板部11之表面上,其中,該 ,部14係由該Y軸框部14a以及該X軸框部14b所構成,且 該X轴框部14b係連接在該等散熱片13、23之z軸方向的大 致中央的部分上。 再者,該第5散熱器100E係具有在X軸方向上由6個短 散熱片13所構成之該等散熱片13列以及由6個長散熱片23 來構成其該等散熱片23列,其中,也可以將數十至數百個該 第5勉片單元log設置於該基板部η上’在本發明 此設限。 τ 又,該第5翹片單元10Ε之材料以及厚度係與第丨實施 例相同,且該框部14以及該等散熱片13、23之角度0也|= 第1實施例相同,並且,該等散熱片13列以及該等散熱片 列係在X軸方向上相互錯開D/2而形成。 … 再者’在該第5翹片單元10Ε中,該等散熱片23之¥ 方向的長度L2約為該等散熱片13之長度L1的2倍,藉由調 整發生該冷卻用流體CF之亂流的該X軸框部l4b之γ = 向上的位置,即能夠調整對該發熱部件12之部分冷卻性能以 及該冷卻用流體CF的流體阻力,總之,藉由設置不同長 該等散熱片13以及該等散熱片23,便能夠調整部分冷卻效2 又,在第5實施例中,雖然該第5翹片單元1〇1 ^星右 該等散熱片13列以及該等散熱片23列,但也可以分別用 之金屬板形成具有該等散熱片13列的翹片單元,以及且 等散熱片23列的翹片單元,並分別將這些配置在 部11上。 θ琢基板 (第6實施例) <第6散熱器i〇〇F之構成> 12 201111736 如圖6所示,係為第6實施例之第6散熱器100F的分解 立體圖。如圖7所示,係為組合後之第6翹片單元10F的立體 圖。其中在第6實施例中,包含一第6翹片單元10F,係由一 第1翹片部10Fa以及一第2翹片部10Fb所構成之複式翹片單 元。 首先’對該第6翹片單元10F之第1麵片部l〇Fa進行說 明。 其中,該第1翹片部10Fa係由一片金屬板所構成,並且 係由相對於該金屬板傾斜地因切割勉起而形成之複數個散熱 片33a,以及未被切割翹起而連結之該等散熱片33&的一框部 24所構成’此外,該框部24係由一 Y轴框部24a以及一 X轴 框部24b所構成,另外,該X軸框部24b係連接於該等散熱 片33a之Z軸方向的一端上。如圖6中所示,該第1輕片部 10Fa係具有在X轴方向上並列6個以及在γ軸方向上並列3 列的18個散熱片33a,再者,該第1翹片部i〇Fa之材料以及 厚度係與第1實施例之第1翹片單元10A相同,且該框部24 與該等散熱片33a之角度0也與第1實施例相同。但是,第6 實施例之該等散熱片33a的寬度為D/2。 再者’對該第6紐片單元10F之第2勉片部i〇Fb進行說 明。 。 其中’該第2翹片部l〇Fb係由一片金屬板所構成,並且 係由相對於違金屬板傾斜地向Z轴方向因切割勉起而形成之 複數個政熱片33b,以及未被切割趣起而連結複數個散熱片 33b之一框部34所構成’又’該框部34係由一 γ軸框部3如 以及一 X轴框部34b所構成。其中,該X軸框部34b係連接 在該等散熱片33b之Z轴方向的一端上,且該χ軸框部3牝 係連接在该等散熱片33之Z軸方向的一端上。再者,該第2 勉片部10Fb包括角度0都與該第丄纽片部1〇Fa具有相"同來 如圖7所示,在該第i翹片部10Fa以及該第2翹片部1〇砰 13 201111736 中,係將相互對應之該等散熱片33a之一端與該等散熱片33b 之一端進行接合’且將該X韩框部24b與該X轴框部34b進 行接合,進而形成該第6翹片單元10F。其中,由該框部24 以及該框部34所構成之第6翹片單元10F之新框部的厚度為 第1實施例之該框部14的2倍,即為2T1,其中由該等散熱 片33a以及該等散熱片33b所構成之新的該等散熱片33之寬 度為D ’而X軸方向之距離為D/2 ’且其厚度為τι。 此外,雖然組合後之第6翹片單元l〇F的整體形狀係與 第1實施例之第1翹片單元10A大致相同,但是最大的區別 在於該等散熱片33之X軸方向的距離為d/2。 另外’在第6實施例中’係藉由將由複數個翹片部所構 成之第6翹片單元10F配置於該基板部η上,即可以不改變 該第6翹片單元10F之高度’而使該等散熱片33之X軸方向 的距離從D變窄為D/2,進而提高了散熱片33的密度,且提 高冷卻性能。 (第7實施例) <第7散熱器100G之構成> 如圖8所示,係為第7實施例之第7散熱器l〇〇G的立體 圖。其中,該第7翹片單元10G是由一第1翹片部i〇Ga以及 一第2翹片部10Gb所構成之複式勉片單元。 首先,對該第7翹片單元10G之第1翹片部i〇Ga進行說 明。 其中,該第1翹片部10Ga係由一片金屬板所構成,並且 由相對於該金屬板傾斜地向±Z轴方向因切割翹起而形成之複 數個散熱片43a,以及未被切割翹起而連結複數個散熱片43a 之一框部44所構成,此外,該框部44係由一 Y軸框部44a 以及一 X軸框部44b所構成,其中該x軸框部44b係連接在 該等散熱片43a之Z軸方向的大致中央之部分。另外,該第i 翹片部10Ga具有在X軸方向上並列6個以及在γ軸方向上並 列3列的18個散熱片43a。再者,該第1翹片部1〇Ga之材料 14 201111736 以及厚度係與第1實施例之第丨翹片單元1〇A相同,且該框 ,44係與該等散熱片43a之角度θ也與第1實施例相同。但 是,在第7實施例中,該等散熱片43&之寬度為D/2。又,該 第7翹片單元10G之第2翹片部i〇Gb係與該第丨翹片部1〇Ga 相同。 再者’在該第1趣片部l〇Ga以及該第2麵片部中, 其相互對應之該等散熱片43a的一端以及該等散熱片43b之一 端係藉由焊接等進行接合,藉此形成一第7翹片單元1〇G。又, 該X軸框部44b係連接在該等散熱片43a之z軸方向的大致 中央的部分上,其中一 X軸框部54b係連接在該等散熱片43b 之z軸方向的大致中央的部分上。其中,該框部44以及一框 部54在Z軸方向係相互分離,其中該距離係由該等散熱片4如 以及該等散熱片43b之切割翹起角度決定。又,由該等散熱片 43a以及該等散熱片43b所構成的新的該等散熱片43之寬度 為D,且X軸方向之距離為D/2,而其厚度為T1。 <利用第7散熱器l〇〇G之冷卻> 划圃y所不,你句田-ϊ神万句觀察了第7實施例之第7 散熱器100G的側視圖。其中’箭頭表示該冷卻用流體CF之 流動,且該冷卻用流體(:^沿+¥軸方向流動。 首先’如圖9中所繪製之一虛線E1所示,由於該χ軸框 邛44b以及該X軸框部54b在z軸方向上係與該基板部u相 ^刀離’因此在該第7散熱器l〇〇G内流動之冷卻用流體CF g與該X軸框部44b Μ及該x軸框部54b發生衝突而產生礼 之俊 Μ— β : 兮部用流體CF係在該等散熱片43之間成 續向+Y軸方触動’但是在該虛線E2所圍 0/7 一人由5亥X軸框部4仆以及該X軸框部54b成為謝 ί ί j f之z軸方向的中央部分上之該χ轴框部 44b以及遠X軸框部54b產生衝突,而向該χ轴框部桃以 15 201111736 及為X軸忙口p 54b之z軸的兩側進行分流 流體CF向該X轴框邱铷以芬^丁土刀’祕騎部用 八泣#,、,&、+ 卩44b以及该X軸框部54b之兩側進行 刀"丨L,並以亂流的形式向下流流動。
、十、部用流體cf在該虛線E3所圍之部分上與上 if f線f所圍之部分相同地係㈣X軸框部44b以及該X 3亂流,之後,料她統CF會在該虛線以 =圍‘上再:人由該x軸框部44b以及該χ轴框部灿向這 ί ,側進行分流’ J'在該X轴框部44b以及該X轴 上成為亂流,最後’該冷卻用流體CF係由該第7散 熱器100G之+Y側流出。 由上所述’由—Y側流入該第7散熱器1〇〇G之冷卻用流 係在該第7散熱器臟内發μ次亂流而促進與該等 散”、、片43或该基板部η之熱交換,進而提高了該發埶部件 12與該冷卻用流體CF之間的熱傳遞,並提高了散熱特性。 另外,重疊該等散熱片43a以及該等散熱片43b,可以藉 由分別將一端彼此由焊接等而熱接合來增大該等散熱片43之 ,面面積,進而提高冷卻性能,此外,該χ軸框部44b以及 该X軸框部54b可以發生亂流,例如還可以改變配置之高度。 又,由於係僅將該等散熱片之一端彼此進行組合,因此不會增 加作業性。 曰 (第8實施例) <第8散熱器100H之構成> 如圖10所示,係為第8實施例之第8散熱器1〇〇H的立 體圖。其中,一第8翹片單元ιοΗ係由在第7實施例中所說 明之該第1翹片部10Ga以及該第2翹片部10Gb所構成之複 式勉片單元。 其中,在該第8翹片單元10H中之第丨翹片部1〇Ga以及 該第2翹片部i〇Gb之所對應的該等散熱片43a之一端係與該 等散熱片43b之一端在Y軸方向上錯開而進行接合,此^, 由δ亥等散熱片43a與該等散熱片43b所構成之新的該等散熱片 16 201111736 的寬度為D ’且X轴方向上的距離為D/2 〈利用第8散熱器1〇〇Η之冷卻> 而其;度為T1。 散熱器如==二為由4轴了第8實施例之第8
之流動,且該冷卻用祕雜CF 元醜之_部54b係與:二了在
1〇〇H 與建X軸框σρ 54b產生衝突而發生亂流 後二= 11 i 二Λ’雜該x轴框部44M系與該基板部 之A输用^ ρΛ /離’因此在流過該第8散熱器100H中 1軸框部桃產生衝突而發生亂流。 穩-ΐ卩用流體⑶在該等散刻43之間成為 ii ϊϊγϊ續向+γ軸方向流動,但是在該虛線F2内將再次 44Γ成為亂=54b成為亂流,且在其下流再次由該X轴框部 此外’该冷卻用流體cf係在該虛線Β所圍之部分由哕 2t54b成為與該虛線f2所圍之部分相同的亂流,且在 框部44b形成亂流,之後,該冷卻用流 ,CF係在植線F4所圍之部分再次由該X轴框部州向呈 進行分細成桃流,且在其孩再:欠由該X軸i ^ ^向二Z轴之兩側分流而成為亂流,最後,該冷卻用流體 會由该第8散熱器100H之+γ側流出。 體cfH所H,由_Y轴流入該第8散熱器100H之冷卻用流 ^係在该第8散熱器100H内產生多次亂流而促進與該等 :?‘:!·!3或該基板部11之熱交換’進而提高了該發熱部件 7 Ϊίί卻用流體CF之間的熱傳遞,並提高了散熱特性。 、第9實施例) 〈第9散熱器100J之構成> 17 201111736 如圖12所示,係為第9實施例之第9散熱器i〇〇j的立體 圖。其中,一第9麵片早元10J係由在第7實施例中所說明之 第1翹片部10Ga以及該第2翹片部10Gb所構成之複式趣片 ΧΙΟ —· 早兀。 其中,該第1翹片部l〇Ga以及該第2勉片部i〇Gb係將 該第2翹片部l〇Gb與該第1翹片部10Ga在X軸方向上錯開 D/4進行重合而組合。 如圖13所示,係為組合了第1翹片部i〇Ga以及第2輕 片部10Gb後之第9散熱器100J的立體圖。其中,該第1勉片 部10Ga以及該第2翹片部10Gb並非係將相互對應之該等散 熱片53a與該等散熱片53b進行接合,而是在X車^方向上錯 開D/4來進行組合,具體而言,該第1勉片部⑴以之該等散 熱片53a係插入到該第2勉片部l〇Gb之該等散熱片53b之 間,且該第2翹片部10Gb之該等散熱片53b係插入到該第i 翹片部10Ga之該等散熱片53a之間,並在相互插入後,該等 散熱片53a以及該等散熱片53b之-Z側的端部係藉由焊接等 接合在該基板部11上。 其中’欲將該等散熱片53a及53b之-Z的端部均接合在 該基板部11上,因此在-Z軸方向上之該等散熱片53b如不能 比該等散熱片53a為長,就無法接合在該基板部11上,這是 由於該第2勉片部l〇Gb之框部54係位於該第1麵片部i〇Ga 之框部44之上,是故,在Z方向上比該等散熱片53b之寬度 方向的中央較高之位置上將該X軸框部54b與該等散熱片53b 進行連接® 此外,作為另外之方法也可以僅將該等散熱片53a之端 部接合在該基板部11上,且該第1翹片部1〇Ga之框部44係 與該第2翹片部l〇Gb之框部54進行接合,藉此,來自該基 板部11之熱傳遞至該等散熱片53a上,使其由該等散熱片53a 傳遞至該框部44以及該框部54上,最後再傳遞至該等散埶片 53b上。 … 18 201111736 根據第9實施例之構成’該第9翹片單元1〇J之該等散熱 片^3a及53b的距離為D/4 ’故在X軸方向的間隔變窄,總之, k尚了》玄等政熱片53之密度,即可以提高第9散熱器i〇〇j之 冷卻性能。 ” (第10實施例) <第ίο散熱器ιοοκ之構成> 如圖14所示,係為第10實施例之第1〇散熱器1〇〇κ的 立體圖。如圖15所示,係為組合了第1翹片部1〇Ka以及第2 翹片部10Kb之後的第1〇散熱器ιοοκ的立體圖。其中,為了 有助於理解,因此在圖14以及圖15中繪製了拆除其左側(_ Y轴側)之一 X轴框部64b以及一 X軸框部74b的^態。 其中,該第10散熱器100K係具有一第10翹片單=1〇κ, 且該第10翹片單元10Κ係由一第1翹片部1〇Ka以及一第2 翹片部10Kb所構成。其中該第1翹片部1〇Ka係由相對於金 屬板將一部分因切割翹起而形成之複數個散熱片63a,以及連 結在該等散熱片63a上而保持該等散熱片63a之一框部64所 構成。其中,該第2翹片部l〇Kb也係由複數個散熱片63b以 及連結在其該等散熱片63b上而保持該等散熱片63b之一框部 74所構成。此外’該框部64係由一 Y軸框部64a以及一 χ轴 框部64b所構成,且該框部74係由該γ軸框部74a以及該X 軸框部74b所構成。 Λ
此外’該等散熱片63a之一部分(χ軸方向上之d/2部 分)係與該框部64在同一平面上,且留下部分係向度方向 彎曲’其中該等散熱片63a所留下部分之切割翹起角度0,可 以從10度至90度中任意設定’在本發明中並不對此設限,且 該等散熱片63b也與該等散熱片63a相同,另外,如圖14所 示地相鄰之s亥等散熱片63列在X轴方向上,例如相互錯開 D/2而形成。 S 如圖15所示’該第1翹片部l〇Ka與該第2翹片部i〇Kb 係將該第2麵片部10Kb與該第1勉片部i〇Ka在χ軸方向上 19 201111736 錯開D/4進行重合而組合。 ㈣1赵片部術與該第2翹片部福係將相 等政熱片6如與該等散熱片63wx軸方向上錯 =距離D/4❿進行組合,且藉由焊接等方法在與該等散熱片 64相同平面的—部分上接合有該等散熱片63b之 ίΐΪί:!。此外,雖然在圖15中所示之該等散熱片63a係 與h等散,、,、片63b在X軸方向上錯開距離D/4而進行組合, 但是未必在X軸方向上錯開。 ,σ 口另外’根據第ίο實施例之構成,該等散熱片63a及63b 是彎曲所構成,且也可以並非為直線彎曲而係為曲線彎曲由 於在s亥框部與該等散熱片之連接部上並不會產生彎曲變形,因 此能夠穩定地進行加工,而能夠以比較精準之尺寸成形該算 熱片之形狀。 (第11實施例) <第11散熱器100L之構成〉 如圖16所示,係為第11實施例之第u散熱器1〇〇L的 立體圖。 其中,該第11散熱器100L與第1實施例之第】散熱器 100A相比,係在-Y側之X軸框部14b上形成有複數個流路 變更部15。由於其他之構成與第1實施例之第!散熱器1〇〇A 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 其中’該流路變更部15係包含一上流路變更部15a以及 一下流路變更部15b,其中該上流路變更部i5a以及該下流路 變更部15b係設置在一對散熱片13之X軸方向之間,此外, 雖然該第11散熱器100L繪製了 3個上流路變更部15a以及4 個下流路變更部15b ’但是係可以根據該等散熱片13之數量 而適當地增減,在本發明中並不對此設限。 <利用第11散熱器100L之冷卻> 以下,係以該上流路變更部15a為一個例子,對利用該 第11散熱器l〇〇L之冷卻進行說明。 20 201111736 如J 1M所示,係為設置有上流路變更部… 的側視圖。如圖ΐ7β所示,係為^ 岡17R hi斤圍口^刀的放大圖。請同時配合參閱圖PA及 用::二:方 =用流體CF之流動’且該冷卻 如圖17A所不,由於在該χ轴框部14b上設 丈 此在該虛線G所圍之部分發生亂流,由於在^ ί㈣1# Μ⑷上發生魏流係與第4 施例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 說明以下,係參照圖17B對圖17A之虛線〇所圍的部分進行 細ίί 所示’由—Y側流入該第11趣片單元1GL之冷 線H1所圍之部分發生総,具體而言, i 之+z側流入該第11散熱器1GGL之冷卻用 生衝突賴斜地_則流動,進而發生亂^路交更°,產 萤-方由5亥x軸框部l4b之一2侧流入該第11翹片 之、f卻用流體CF流入切割鍾起該上流路變更部15a 亂济。之孔邛Μ内’由S亥孔部16傾斜地向+2側流入而發生 來昭ί 冷部用流體°"在該下流路變更部i5b (請配合 亂二,ί由與上述流動呈現上下相反之流動而發生 係可以如上所述之上流路變更部15a 15b —般而分別切_起的,亦可以使該 向向著該發熱部件22側對齊,使得冷卻用 “件熱部件22之-部分,進而集中冷卻發 立if 11實施例中,雖然在上流之-Y側的χ軸框 ί框部μΪ上流路變更部15,但是也可以設置在下流之χ 21 201111736 另外,藉由在該X軸框部14上設置有該流路變更部15, 可使得發生亂流之部位增多而促進熱交換,進而使流入該第 11散熱器100L之冷卻用流體CF在該第11散熱器100L内產 生多次亂流,而促進與該等散熱片13或該基板部11之熱交換。 (第12實施例) <第12散熱器100M之構成> 如圖18所示,係為第12實施例之第12散熱器100M的 立體圖。其中,將水或不凍液等的液體用作為該冷卻用流體 CF,且在該冷卻用流體CF為液體的情況下需要設置有一罩 板,以便使該冷卻用流體CF在管内流動。 其中,該12散熱器100M與第1實施例之第1散熱器100A 相比,在一第12翹片部l〇M之+Z側上設置有閉塞於除了流 入口以及流出口(未圖示)以外之外周的一罩板17,該罩板 Π使得液體狀之冷卻用流體CF不會滲漏,在此,為了能夠透 視該第12紐片部i〇M,因此使用虛線綠製了該罩板ι7,且由 於其他之構成係與第i實施例的第i散熱器1〇〇A相同,因此 省略其說明。 曰儿作咏々邯用、抓筱以馬液體的情況下,由於星有比 空氣等之氣體更優良的散熱性能,為了防止向該等散轨片13 f端的熱供給的瓶頸,因此最好將該等散熱片13加厚,根 厚就_科以較窄的 g 板部11 _地該罩板17也由例如厚度Τ2 約為0.8mm _、銅或者這些的合金等之 =板二動 <第13散熱器100Ν之構成> 如圖19Α所示,係為第13實施例之第13散熱器刪 22 201111736 的立體圖’為了能夠透視該第13麵片部ION,故使用虛線繪 製了該罩板17。如圖19B所示,係為由-X軸方向觀察了第13 實施例之第13散熱器100N的側視圖,省略了該罩板π。 如圖19A所示,其中該第13翹片單元10N係由一片金 屬板所構成,且由相對於該金屬板傾斜地向—Z軸方向因切割 翹起而形成的複數個散熱片83,以及連結在該等散熱片未被 切割麵起而留下之一框部84所構成。其中,該框部84係由一 Y軸框部84a以及一 X軸框部84b所構成,此外,該X軸框 部84b係連接在該等散熱片83之+Z軸方向的一端上。另外, 包括角度Θ以及長度D等之尺寸皆與該第1趣片部1〇A相同。 請同時配合參閱圖19A以及圖19B,其中該第13趣片單 元10N係藉由衝壓一片金屬板而一體成形,因此可以降低製 作成本,再者,由於係藉由該框部84連結成一體,因此操^ 方便,女裝作業簡便。又,在該第13實施例中只需要改^衝 壓成形時的金屬模之形狀來改變該框部84的位置,因 要大幅的成本提高。 % 其中,在第12實施例中所說明之罩板17係夾持於該 13^片單元10N而與該基板部u相對之位置,即是在側 上設置有該罩板17作為該流路壁,且該框部84係緊貼在哆 板17上,由於該位置脫離了該冷卻用流體CF之主.,= 即使該冷卻麟體CF中存在垃圾也不料畴於該框部上。 上匕外,如圖19B之虛線〜所示,該冷卻用流 流動向該框部84之相反側改變其朝向,且由 = 11之f近而直接冷卻該基板部u,因此提高了;4:3 若改變該框部84之位置,収具有效果,因為可以卩ϋ 朝向之冷卻肢nCF⑽魏針細溫綠了 (第14實施例) <第14散熱器loop之構成> 14實施例之 如圖20A所示’係為由方向觀察了第 23 201111736 第14散熱器loop的側視圖。雖然未圖示,但是在第i4實施 例中也在該第14散熱器100P之+Z側設置有該罩板17,此外, 為了有助於理解,繪製了該發熱部件22,但是該發埶部件22 並不附屬於該第14散熱器100P。其中,在該第14散熱器1〇〇p 中,例如該發熱部件22在中央處具有該段差部22a (可以是 凸狀’也可以是凹狀)以及該平坦部22b,且對於這種具有段 差之發熱部件22而言,該基板部21也在中央處具有該段差部 21a以及該平坦部21b,而因為需要增加該基板部21以及該^ 熱部件22之接觸面積來進行吸熱,因此該等散熱片最好也^ 成對應於該基板部21之段差部21a以及該平坦部2lb的形狀。 另外,在第14實施例中之第14翹片單元1〇p係由複數 個散熱片83A以及複數個散熱片83B所構成,且該等散熱片 83A係與第π實施例之第13翹片單元1〇N的該等散熱片83 具有相同形狀,其中該等散熱片83A係藉由焊接等以^第13 實施例中以相同之角度0傾斜地固定於該基板部21的平坦部 21b七,但是與該等散熱片83A具有相同形狀之該等散熱片 83B係藉由焊接等以角度$ (小於角度θ)固定於該基板部 21之段差部21a上,藉此,該等散熱片83A及83B係熱連接 在該基板部21上。其中,由於該基板部21之段差部21a以及 該平坦部21b係可以具有不同高度之段差,因此只需要將該等 散熱片83A及83B調整至適合的角度即可,總之,藉由在一 個翹片單元中形成不同切割翹起角度之散熱翹片,即能夠調整 部分冷卻性能以及冷卻媒體的流通阻力。 上再者,由於只需要改變衝壓成形時之金屬模的形狀來對 應该基板部21之段差部21a以及該平坦部2lb去改變其散熱 片的角度,因此在第14實施例中之第14翹片單元1〇p並不需' 要大幅的成本提高。又,對於不同規格之散熱器,利用這種方 法=要準備幾個基本形狀之翹片單元,並且只需組合合適的翹 片單元即可。由上所述’不需要對逐個產品製作衝壓成形金屬 模’因此不產生多餘的成本。 24 201111736 此外,雖然在第14實施例中係以一個趣片單元來進行了 說明,但是也可以如圖20A中之點劃線所示的複數個切割線 CL所切斷之複數個翹片部的組合。 °、 (第14實施例之變形例) <第14散熱器100P’之構成> 如圖20B所示,係為由-Y軸方向觀察了第14實施例之 變形例的第14散熱器100P,的側視圖。其中,例如該發熱部件 22也在中央處具有該段差部22a以及該平坦部22b,且適配於 這種具有段差之發熱部件22,而該基板部21也在中央處具有 突起狀的段差部21a以及該平坦部21b。 其中,該第14散熱器100P,包含複數個散熱片83A以及 複數個散熱片83C’其中,短於該等散熱片83A之該等散熱片 83C係藉由焊接等以角度0傾斜地固定在該基板部21之平坦 部21b上,藉此,該等散熱片83A及83C係熱連接在凸狀之 基板部21上。總之,藉由在一個翹片單元中形成不同高度之 散熱翹片,就能夠調整部分冷卻性能以及冷卻媒體之流通阻 力。 由上所述,在該等散熱片之高度不同的情況,若該基板 部為平坦狀,則該等散熱片之高度較低的部位不能與該基板部 接觸’但是這種情況下若將該基板部做成凹凸狀,則即使是混 合著有不同高度之散熱片的翹片單元也能夠進行熱接合。 此外,雖然在第14實施例之變形例中係以一個翹片單元 來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以係由如圖20B所示之多個切割線CL 所切斷之該等翹片部的組合,且由於該等散熱片83A及83C 可以由一片金屬板衝壓而形成,因此可以使該等散熱片83C 之間的間隔比該等散熱片83A之間的間隔窄。 (第15實施例) <第15散熱器l〇〇Q之構成> 如圖20C所示,係為第15實施例之第15散熱器i〇〇Q的 立體圖。雖然未圖示,但是在第15實施例中也在該第15散熱 25 201111736 置有該罩板17。其巾,該第15散熱器_ 滿P軸方向上之長度不同的複數個散刻83D以及 稷數個政熱片83E所構成之一第15翹片單元1〇Q。 其中,在s玄第15翹片單元l〇Q中,該等散熱片γ 軸方向的長度L2約為該等散熱片83D之長度、的2倍,因 此藉由調整發錢冷_越CF之亂流的該χ輸部8°4b的 Y軸方向的位置,即可以調整對該發熱部件12之部分冷卻性 能,及該冷卻流體CF的流體阻力。總之,藉由設置長度不同 之該等散熱片83E及83D,即可以調整部分冷卻效率。 此外,雖然在第15實施例中係以一個翹片單元進行了說 明,但也可以係由如圖20C中所示之多個切割線所切斷之 該等翹片部的組合。 (第16實施例) <第16散熱器l〇〇R之構成> 如圖21所示’係為第16實施例之第16散熱器i〇〇R的 分解立體圖;如圖22所示,係為第16實施例之第%散熱器 100R的立體圖;如圖23所示,係為-X軸方向觀察了第16實 施例之第16散熱器100R的側視圖。雖然未圖示,但是在第 16實施例中也在該第16散熱器100R之+Z側設置有該罩板 17。 如圖21所示’其中該第16翹片單元i〇R係由一第1魅 片部10Ra以及一第2翹片部10Rb所構成之複式翹片單元, 其中,該第1翹片部l〇Ra以及該第2翹片部l〇Rb係為相同 形狀,且與在第13實施例中所說明之第13翹片單元ion相 同,但是其中該第1翹片部10Ra以及該第2翹片部l〇Rb之 複數個散熱片93a以及複數個散熱片93b之短邊的長度約為該 第13翹片單元10N之該等散熱片83的短邊長度之一半(D/2)。 因此’如圖22中所示,上下重疊之第1翹片部i〇Ra以 及該第2翹片部l〇Rb所構成之第16翹片單元10R的一散熱 片93之短邊的長度係與該第13翹片單元10N之該等散熱片 26 201111736 83的短邊之長度D相同。 片單^在重疊多個翹片部10Ra&10Rb所形成之第16翹 孰片ΐ R中’係藉由例如焊接等熱接合各個彼此相對之散 、、月」b ^即可以增加散熱片之面積,並提高冷卻性能。 及10Rh 如圖Μ中之虛線K1〜K4所示’該等魅片部l〇Ra 莊_之*7、框部94及104係配置在該基板部11的相反側, 冷卹用流體CF之流動向該框部94及104的相反側 隻,、朝向’且使得該冷卻用流體CF流過該基板部11之附 =直接冷卻該基板部u,進啸高冷躲能。另外,由於 僅疋組合多個翹片部l〇Ra以及翹片部i〇Rb,因此不會增加作 業性。其中’也可以設置2個以上重疊之魅片部。 (第Π實施例) <第17散熱器100S之構成> 、如圖24所示’係為第17實施例之第17散熱器l〇〇s的 分解立體圖;如圖25所示,係為第17實施例之第17散熱器 100S的立體圖;如圖26所示,係為_χ軸方向觀察了第17實 施例之第17散熱器i〇〇s的側視圖。雖然未圖示,但是在第 17實施例中也在該第17散熱器i〇〇s之+ζ側設置有該罩板17。 如圖24所示’其中該第π翹片單元1〇s係由一第1翹 片部10Sa以及一第2翹片部i〇sb所構成之複式翹片單元。其 中’§玄第1輕片部10Sa係與在第13實施例中所說明之第13 翹片單元10N為相同形狀,此外,在該第2翹片部i〇sb中, 該框部124係由複數個散熱片i〇3b之+Z側的一端向-Z側移 動’且其移動量最好為該框部114之厚度τΐ,再者,由於該 第1勉片部10Sa以及该第2龜片部Sb係由一片金屬板衝壓而 形成,因此該等散熱片103a及l〇3b彼此之間的間隔係與該等 散熱片l〇3a及103b之短邊的長度d相同。 如圖25所示,其中該第1翹片部i〇sa以及該第2翹片 部10Sb在X轴方向上錯開D/2進行重合而組合,藉此,該第 1翹片部l〇Sa之該等散熱片l〇3a插入到該第2翹片部i〇sb 27 201111736 之該等散熱片103b之間,且該第2翹片部10Sb之該等散孰片 l〇3b插入到該第丨翹片部10Sa之該等散熱片1〇3a之間了並 在相互插入之後,該等散熱片103a及1〇3b之_2 藉由焊接等接合在該基板部11上。 根據第17實施例之構成,其中該第η勉片單元之 該等散熱片103a及103b之距離為D/2 ’且在x軸方向上的間 ,變窄,即是藉由使該等散熱片l〇3a及i03b相互錯開地配置 該等勉片部10Sa及10Sb ’即可以不改變該等散熱片丨〇3之高 度地使翹片的間隔變小,進而提高翹片的密度,&提高冷卻= 能。 如圖26中之虛線S1〜S4所示’在該等翹片部1〇%及1〇Sb 之一框部114以及一框部124重合的位置上,該框部114及 124係緊貼在該流路壁(第13實施例之罩板I?)上,其中該 流路壁係配置在夾持該第17翹片單元i〇s,且係與該基板部 11相對的位置上,藉此以便構成該冷卻用流體CF之流路。其 中’由於僅是組合多個龜片單元,因此不會增加作業性。 (弟18實施例) <第18散熱器100T之構成〉 如圖27所示,係為第18實施例之第18散熱器ιοοτ的 立體圖;如圖28所示’係為-X軸方向觀察了第18實施例之 第18散熱器100T的側視圖。雖然未圖示’但是在第μ實施 例中也在該第18散熱器100T之+Z側設置有該罩板17。 如圖27所示,其中該第18麵片單元10T係由一第1纽 片部10Ta以及一第2翹片部10Tb所構成之複式翹片單元。其 中,該第1翹片部10Ta以及該第2翹片部l〇Tb係為相同形狀, 且係與該第16實施例之第1翹片部10Ra或該第2翹片部l〇Rb 相同。此外,該第1翹片部l〇Ta以及該第2翹片部10Tb係在 Y軸方向上錯開而接合進行配置。 如圖28中之虛線Ml〜M4所示,由於係藉由將重疊之第 1翹片部10Ta以及該第2翹片部10Tb的一框部134以及一框 28 201111736 4 ^44之位置向流動方向的前後適當地錯開,即可以使該冷卻 用流體CF之流動更容祕近該紐部u,耻可以更加直接 地進行冷卻,並提高冷卻性能。 ^ ^雖^然在第14〜第18實施例中所說明之該等散熱器上沒有 繪製出該流路壁,但是係可以將第13實施例中使用之罩板17 ,作流路壁,此外在第13〜第18實施例巾所制之該等散熱 器還適用於第11實施例中所說明之流路變更部15。 <散熱片以及基板部之接合的構成〉 在上述第1〜第18實施例中,在全部的該等框部以及該等 ,板部在Z,方向上分離之狀態下,該等翹片單元係藉由該等 散熱片與該等基板部進行接合,這是由於在該等框部以及該等 基板,彼此進行面接觸之情況下,因為氣泡等原因而不能有效 $進行熱接合,但是若是藉由該等散熱片之前端接合在該等基 邛上,則會不容易產生氣泡而能夠有效地進行接觸。 如圖29A〜圖29C所示,係為了說明該散熱片接合在該基 板部之情況的圖。 如圖29A所示,係為第丨〜第18實施例之散熱片13藉由 焊接而傾斜地接合在該基板部u上之狀態的說明圖。 其中,若將該散熱片13藉由一焊材18以角度β傾斜地 接觸在該基板部11上’則在—緣部κ與絲板部η接觸,則 因焊接而產生氣泡,進而,該散熱片13可以有效地接合 «亥基板部11上。此外,雖然在熱接合中放置該焊材丨8後加 =即可,但是若是將硬釺焊薄板用作某一部件之材料,則由於 二焊材18已為钎料包覆在硬釺焊薄板上之狀態,因此之 月,J之組裝作業比較容易。 如圖2½所示,係為第3及第4實施例之散熱片13C、 圖。精由¥接而垂直地接合在基板部u、21上之狀態的說明 其中,該等散熱片13C及13F正如圖29A中之說明,係 藉由該焊材18而有效地接合在該基板部11上。其中,就垂直 29 201111736 於該等散熱片13C以及該等散熱片13F而言,在焊接時例如 空氣等之氣泡會進入焊材裏,且由於氣泡會影響熱傳遞,因此 需要防止氣泡進入該焊材18中。 如圖29C所示,係為第丨〜第18實施例之散熱片13藉由 鉚接部19而接合在基板部11上之狀態的說明圖。 其中,為了使散熱效率更加優良,故在該基板部Η上設 置一鉚接部19,且可以藉由該鉚接部19來接合該等散熱片 13,為此,該基板部11上設置有一槽部2〇,可將該等散熱片 13插入到該槽部20内,且係以該等散熱片13以及該基板部 11之角度成為(9的方式,將該等散熱片13插入到該槽部2〇 内。之後,係藉由設置在該基板部11上之鉚接部19而向X 軸方向鉚接該等散熱片13。 根據這種構成,該等散熱片丨3與該基板部丨丨之鉚接部 19^更大的面積上連接而促進熱交換,進而藉由該促進效果 提高與發熱部件之熱傳遞,並提高散熱特性。 就產業上之利用性而言,雖然以上係對本發明之最適宜 的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是可以在該技術範圍内對本發明的實 巧例進行各種變更、變形,以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加清楚。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為第1實施例之第1散熱器100A的立體圖。 圖2係為由-X轴方向觀察了第1實施例之第1散熱器100A 的側視圖。 圖3係為第1實施例之第1散熱器100A的平面圖 圖= 系為由_γ轴方向觀察了第2實施例之第熱器励b 的側視圖。 圖為由γ軸方向觀察了第3實關之第3散熱器100C 的側視圖。 圖車由方向觀察了第4實施例之第4散熱器1〇〇D 圖5係為第5實施例之第5散熱器100E的立體圖。 30 201111736 D糸為第6實施例之第6散熱器1GGF的分解立體圖。 =係為第6實施例之第6散熱器100F的立體圖。 ^係為第7實施例之第7散熱器100G的立體圖。 圖f為由軸方向觀察了第7實施例之第7散熱器100G 的側视圖。 圖10係為第8實施例之第8散熱器100H的立體圖。 圖11係為由-X軸方向觀察了第8實施例之第8散熱器1〇〇H 的側视圖。 圖12係為第9實施例之第9散熱器100j的分解立體圖。 圖13係為第9實施例之第9散熱器l〇〇J的立體圖。 圖14係為第10實施例之第10散熱器100K的分解立體圖。 圖15係為第10實施例之第10散熱器10〇K的立體圖。 圖16係,第11實施例之第11散熱器100L的立體圖。 圖17Α係為設置有上流路變更部15a之第11實施例的第η 散熱器100L的側視圖。 圖17B/系為圖17A之虛線g所包圍的部分的放大圖。 圖18係為第12實施例之第12散熱器100M的立體圖。 圖19A係為第13實施例之第13散熱器ι〇ΟΝ的立體圖。 圖19B係為由-X軸方向觀察了第13實施例之第13散熱器 100>ί的側視圖。 圖20Α係為由—Υ軸方向觀察了第14實施例之第14散熱器 100Ρ的側視圖。 圖20B係為由—γ軸方向觀察了第14實施例之變形例的第14 散熱器100P’的側視圖。 圖20C係為第15實施例之第15散熱器l〇〇Q的立體圖。 圖21係為第16實施例之第16散熱器1〇〇11的分解立體圖。 圖22係為第16實施例之第16散熱器i〇〇R的立體圖。 圖23係為由-X轴方向觀察了第16實施例之第16散熱器i〇〇R 的側視圖。 圖24係為第17實施例之第17散熱器1〇〇s的分解立體圖。 31 201111736 係為第17實施例之第17散熱器100S的立體圖。 軸方向觀察了第17實施例之第17散熱器臓 的側現圖。 係為由18實施例之第18散熱器100T的立體圖。 系為由X軸方向觀察了苐18實施例之第μ散敎器wot 的側視圖。 …… 圖29A〜圖29C係為用於說明散熱片接合在基板部上之情況的 圖。 圖29A係為在第丨〜第18實施例中散熱片13藉由悍接傾斜地 接合在基板部11上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29B係為在第3以及第4實施例中散熱片Bc、ΐ3ρ藉由焊 接垂直地接合在基板部11上之狀態的說明圖。 曰 圖29C係為在第丨〜第18實施例中散熱片13藉由鉚接部19接 合在基板部11上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30係為表示現有之散熱器2〇〇的立體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翹片單元10A〜10T 基板部11、21 發熱部件12、22 散熱片 13、23、33、43、53、63、83、93、103 框部 14、24、34、44、54、64、74、84、94、104、114、124、 134、144 流路變更部15、15a、15b 孔部16 罩板17 焊材18 鉚接部19 槽部20
冷卻用流體CF
第1實施例之散熱片的寬度或者散熱片間的間距D 32 201111736 金屬板之厚度或者框部以及散熱片之厚度τι 基板部之厚度Τ2 框部和散熱片之角度θ、φ

Claims (1)

  1. 201111736 七 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將發熱部件之一種將發熱部件之熱傳遞至冷卻 的散熱器,其中包含: 一基板部,係熱連接在該發熱部件上;以及 一翹片單元,係具有複數個散熱片,以及連結在該 散熱片上且包圍該等散熱片之框部; 其中,該等散熱片之-側的端部係熱連接於該基板部 上的同時,並使該框部與該基板部之表面分離。 2· 申請專利範财1項所述之將發熱部件之—種將發埶 ^件之熱傳遞至冷卻用流體的散熱器,其中該等散埶片之^ =====因切_起而形成’且該框部是未 3.=巾料概難丨摘叙將發熱部件之—種將發敎 熱傳遞至冷卻用流體的散熱器,其中該等散轨片且有、 ίΐΐί:用流體之流動方向並行延伸的長度、切割翹起方 :則ΐίίίίϊίϊ起角度’且該等散熱片中之數個散熱 =紐的長度、不同的寬度或者不同的 狀-種將發熱 _單元’且該第1勉片單元之該 5. 依據中二的二_起角度中的至少-項。 部件之熱傳遞U卻用、^體m將發,部件之一種將發熱 衝壓-張金屬“ 體^熱心其中該細單元具有 金屬板而形成之—元以及衝壓另-張 元之該等散於該基板部上,而該第2勉片單 ‘、、、柒。卩係熱連接在該第1翹片單元之該等 34 201111736 散熱片的另一側端部上。 7. 6_ 2申ΐί,圍第5項所述之將發熱部件之—種將發孰 縣之熱傳遞至冷卻用流體的散熱器元 之框部以及該第2勉片單元之框部相互分^亥第1翹片早兀 f申ΐί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將發熱部件之—種將發孰 了 冷'用流體熱器,其中她片單元接: 8. 了 δ玄苐1批之框部以及該第2細單元之 項所述之將發熱部件之一種將發 ίίί,用流體的散熱器,其中_片單元係 張金屬板而形成之第2勉片單元,且以 9 該第1紐片單元之該等散熱片之間。Λ 翻f 1酬述之將發熱部件之-種將發孰 «=;=_器,其中該框部係具Ϊ改 m ϋί用/;U體流動方向的流路變更部。 ^件之ϋΪίί第1項所述之將發熱部件之—種將發孰 =藉,在該等散熱匕另-ί 構成液體之冷卻用流體的流路。 畔板使 圍第1項所述之將發熱部件之-種將發埶 述之將發熱部件之—種將發熱 ^製作的硬釺in 側之表面上藉由包覆纤料而 的散熱餅發熱部件之_遞至冷卻用流體 —ri^ ’係熱連接於該發熱部件上;以及 一趣片單元,係具有複數個散熱片以及連結於該等散 35 201111736 熱片上而包圍該等散熱片之框部; 上的同時,並:端部係熱連接於縣板部 對之位置上ΐ讀;置在夹_片單元並與基板部相 緊貼在該流路壁上。〃 7部用流體之流路,並且使該框部 1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 部件之熱傳遞至冷卻用流體 被切割翹起而留=因切馳起而形成,且該框部係未 1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 的散熱器其; Ϊ二ί二方向並行延伸的長度、切馳起 熱片係具有他^該等散熱片中之數個散 的切割翹起角度的至的長度、不同的寬度或者不同 有衝壓-散熱器,其中該編單元係具 張金屬板而形成之— 第2㈣元之 17二诚寬ί或者不同的切割翹起角度的至少一項。 紐片單元_壓另- 係熱連:=== 等散係熱連接於該第*紐片單元之該 =專利範圍第14或15項所述之將發熱部件之一種將 —Ρ件之熱傳遞至冷卻贿體的散熱器,其中她片單元 36 201111736 係具ίίΐΓ張金屬板而形成之一第1勉片單元以及衝屢 另-張金屬板而形成之-第2翹片單元,且該第2勉 之該等散熱片係配置於該第1勉片單元之該等散鼓片。 1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將發熱部件之二種^ ^牛之熱傳遞至冷卻驗體的散熱器,其中該框部係且J改 變該冷卻用流體之流動方向的流路變更部。 2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將發熱部件之一種將 部件之熱傳遞至冷卻用流體的散熱器 &ϋ 連接在*該繼片之另-側:部== 21 =由ίΐ更構成該液體之冷卻用流體的流路。 範圍第13項所述之贿熱部件之—種將發轨 壓傳遞至冷卻__散熱11,其中該細單元i衝 壓金屬板而形成,且係焊接於該基板部上。 2·=Γΐ=翻第21項所述之將發熱部件之—種將發熱 2=冷卻職體的賴11,其巾該金驗之基材 製作的絲料其—狀絲均姑覆纤料而 37
TW099126139A 2009-08-07 2010-08-05 Heat sink TW201111736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84687 2009-08-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1736A true TW201111736A (en) 2011-04-01

Family

ID=43544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6139A TW201111736A (en) 2009-08-07 2010-08-05 Heat sink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32400A1 (zh)
EP (1) EP2463903A4 (zh)
JP (1) JP5718814B2 (zh)
KR (1) KR101729254B1 (zh)
CN (1) CN102473693B (zh)
TW (1) TW201111736A (zh)
WO (1) WO201101622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4896B (zh) * 2018-01-15 2019-07-01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15352B2 (ja) * 2010-07-20 2015-05-07 株式会社Uacj ヒートシンク
JP5839386B2 (ja) * 2011-07-05 2016-01-06 株式会社Uacj ヒートシンク
US9184108B2 (en) * 2011-12-08 2015-11-10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for an integrated circuit (IC) chip
JP5893976B2 (ja) * 2012-03-22 2016-03-23 株式会社Uacj ヒートシン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824703B1 (en) * 2012-10-29 2022-06-29 Fuji Electric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494051B (zh) * 2012-11-19 2015-07-21 Acer Inc 流體熱交換裝置
JP6204048B2 (ja) * 2013-04-08 2017-09-27 株式会社Uacj 冷却器
WO2016122568A1 (en) * 2015-01-30 2016-08-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tacked fin structure
EP3332172B1 (en) * 2015-08-04 2018-12-12 Philips Lighting Holding B.V. Heat sink ligh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heat sink
CN105744802B (zh) * 2016-01-12 2018-05-11 严继光 用于发热设备的辐射式空调系统
CN109595965B (zh) * 2018-12-28 2024-02-23 江苏利柏特股份有限公司 模块生产用板式换热装置
CN114449848A (zh) * 2021-12-31 2022-05-06 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维均温散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65127A (en) * 1963-10-21 1966-08-09 Ford Motor Co Heat exchange element
JPH06209178A (ja) * 1993-01-12 1994-07-26 Fanuc Ltd 電子機器用冷却装置
US5311928A (en) * 1993-06-28 1994-05-17 Marton Louis L Heat dissipator
JP3236137B2 (ja) * 1993-07-30 2001-12-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半導体素子冷却装置
JP2981586B2 (ja) * 1993-10-15 1999-11-22 ダイヤモンド電機株式会社 ヒートシンク
JP3095624B2 (ja) * 1994-07-19 2000-10-10 株式会社ボッシュ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システム 積層型熱交換器の偏平チューブのろう付け方法
JPH08204369A (ja) * 1995-01-20 1996-08-09 Sansha Electric Mfg Co Ltd 冷却フィン構造
SG72716A1 (en) * 1995-12-14 2000-05-23 Texas Instruments Inc Tape-on heat sink
US5957194A (en) * 1996-06-27 1999-09-28 Advanced Thermal Solutions, Inc. Plate fin heat exchanger having fluid control means
US6113485A (en) * 1997-11-26 2000-09-05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Duct processor cooling for personal computer
JP3469475B2 (ja) * 1998-09-10 2003-11-25 株式会社東芝 鉄道車両用半導体冷却装置
US6205662B1 (en) * 1999-05-14 2001-03-27 Yun-Ching Ch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built-up heat exchanger and product thereof
JP2001168561A (ja) * 1999-12-07 2001-06-22 Mitsubishi Alum Co Ltd 放熱器
US6170566B1 (en) * 1999-12-22 2001-01-09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High performance louvered fin for a heat exchanger
JP2001358482A (ja) * 2000-04-14 2001-12-26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放熱モジュール
JP4634599B2 (ja) * 2000-11-30 2011-02-16 株式会社ティラド 水冷ヒートシンク
US6453987B1 (en) * 2001-10-19 2002-09-24 Chunyao Cheng Unitary heat-dissipating fin strip unit with straight strip portions and U-shaped strip portions
US6446709B1 (en) * 2001-11-27 2002-09-10 Wuh Choung Industrial Co., Ltd. Combination heat radiator
US6615910B1 (en) * 2002-02-20 2003-09-0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Advanced air cooled heat sink
JP2004153001A (ja) * 2002-10-30 2004-05-27 Denso Corp 冷却フィン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沸騰冷却装置
CN2634414Y (zh) * 2003-06-16 2004-08-18 李建民 通用热交换组件
CN2724201Y (zh) * 2004-07-06 2005-09-07 陈万添 散热器结构
US20060011324A1 (en) * 2004-07-13 2006-01-19 Rogers C J Wound, louvered fin heat sink device
JP4614266B2 (ja) * 2004-07-23 2011-01-19 臼井国際産業株式会社 流体攪拌用フィン並びに該フィンを内装した伝熱管および熱交換器または熱交換型ガス冷却装置
KR100668806B1 (ko) * 2005-06-17 2007-01-16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물맺힘을 조절하여 향상된 열교환 효율을 갖는 루버핀열교환기
US20070240865A1 (en) * 2006-04-13 2007-10-18 Zhang Chao A High performance louvered fin for heat exchanger
JP4814777B2 (ja) * 2006-12-19 2011-11-16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積層放熱フィン
JP4516582B2 (ja) * 2007-05-15 2010-08-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026785A (ja) 2007-07-17 2009-02-05 Kiko Kagi Kofun Yugenkoshi 電子装置の冷却装置における冷却用冷媒を真空封止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9026784A (ja) * 2007-07-17 2009-02-05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放熱部品
JP4888721B2 (ja) * 2007-07-24 2012-02-29 中村製作所株式会社 板状のフィンを有する放熱器の製造方法
JP2009099740A (ja) * 2007-10-16 2009-05-07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筐体の冷却装置
JP2009176881A (ja) * 2008-01-23 2009-08-06 Nissan Motor Co Ltd 冷却装置
JP5041435B2 (ja) * 2008-05-22 2012-10-0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シンク
US7684197B2 (en) * 2008-06-23 2010-03-23 Fu Zhu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 Zhen) Co., Ltd. Memory module assembly having heat sinks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CN101762200B (zh) * 2008-12-23 2013-03-06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散热装置与散热片
JP5888882B2 (ja) * 2011-06-15 2016-03-22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シン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4896B (zh) * 2018-01-15 2019-07-01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18814B2 (ja) 2015-05-13
JPWO2011016221A1 (ja) 2013-01-10
EP2463903A1 (en) 2012-06-13
WO2011016221A1 (ja) 2011-02-10
CN102473693A (zh) 2012-05-23
KR20120040246A (ko) 2012-04-26
KR101729254B1 (ko) 2017-04-24
EP2463903A4 (en) 2015-03-04
CN102473693B (zh) 2015-09-09
US20120132400A1 (en) 201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111736A (en) Heat sink
JP6247090B2 (ja) 液冷式冷却装置および液冷式冷却装置用放熱器の製造方法
TW444369B (en) Heat sink,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cool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TWM311234U (en) Water-cooling base
TWM254648U (en)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US20080047693A1 (en) Cooler
JP2008294284A (ja) 半導体装置
JPWO2015064197A1 (ja)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
WO2018021009A1 (ja) 冷却装置
JP6775374B2 (ja) 放熱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2009026784A (ja) 放熱部品
TW200915056A (en)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thermal dissipation in an electronic assembly
TWI334529B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N100533716C (zh) 散热装置
JP3146845U (ja) 電子機器冷却用放熱器
TWI330517B (en) Memory module with radiator having a connecting unit
TWI332146B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TW202211722A (zh) 導熱件及具有該導熱件的熱風裝置
TWM315470U (en) Locking structure of heat dissipating fins
CN100437431C (zh) 用于介面卡的散热结构
CN101291572B (zh) 散热装置
JP2003060144A (ja) ファン付きヒートシンク
JP3092804U (ja) コンピュータの排熱器の構造
TWI302484B (zh)
TW201001139A (en)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and heat sink ther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