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736 、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涉及到對CPU、積體電路以及半導體元件等的各 2子零件、電子裝置、其他電!!等進行散熱的散熱器,尤其 ^及到對薄板進行加工製作所形成之薄板批,且散熱 優秀之散熱器。 【先前技術】 就CPU、積體電路以及半導體元件等的各種電子零件、 電子裝置以及各種電器而言,為了散熱 铁 L隨著這些元件或者裝置的發熱量、發熱密度的增U 需求散熱效率更加優秀的高性能散熱器。 如圖30所示,係為專利文獻丨(日本特開2〇〇9_26784號 散熱器删,其中包含有一翹片單元20, 赤二Ϊ片金,屬板上’且形成由相鄰之鉤形的兩邊,以及/ 二字型的三邊所構成之一切割片,藉由對該散 蝴,财缺而軸魏他片列,並 等ίΠ,間未被切割翹起所留下的部分稱為“連結 “^另^在Ϊ輪片列中的础之間也留下未被切馳起 將以“基板部”表示“基板部或發熱 部)則糾在ί係基板部立起,而另一面(底 要係靠前者(iit ;3谁因此隹在?冷ΐ用流體之熱交換主 之散熱嶋嫩+所公開 201111736 【發明内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更優良的熱交換效 率之一散熱器。即,本發明是使“L,,字形狀之翹片的兩面(垂 直部以及底部)均與基板部分離的散熱器。 其中之一(第1觀點),該散熱器係為一種將一發熱部件 之一ΐ將發熱部件之熱傳遞至冷卻職體的散鮮。其中,該 散熱^包含熱連接在發熱部件上之一平板狀的基板部 ,以及一 ^片單70,其中該翹片單元係具有複數個散熱片以及連結在該 等散熱片上且包圍該等散熱片之一框部。此外,在該等散熱片 的一側之端部係熱連接在該基板部上的同時,並使該框部與該 基板部之表面分離。 立、其中之二(第2觀點),該散熱器之該等散熱片的至少一 ,分係由-ϋ金屬板目蝴缺所軸,其雜部是未被切割 勉起而留下所形成的。 上、^其中之二(第3觀點),該散熱器之該等散熱片具有沿著 ^ 用流體之流動方向並行延伸度、切_起方向上的 巧以及切#j翹起肢,其巾該錄刻巾之數個散熱片具有 的散熱片柯度、*同的寬歧者*同的切割勉起 角度中的至少一項。 U χίι中之四(第4觀點),該散熱器之翹片單元係由衝壓一 iifi所形成,其中包含有—第1㈣單元以及另一片金屬 第2勉片單元’其中該第1細單元之該等散熱 4 2制單元之該等散刻不同的長度、不同的寬 度或者不_切她起角度巾的至少一項。 u中之五(第5觀點),該散熱器之翹片單元係由衝壓一 其中包含有—第1㈣單元以及另一片金屬 第2翹片單元,其中該第1翹片單元之該等散熱 部係熱連接於該基板部上,而該第2翹片單元之 =二係熱連接於該第1勉片單元之該等散熱 201111736 ^其中之六(第6觀點),該散熱器之第1翹片單元的框部 係與該第2龜片單元之框部相互分離。 其中之七(第7觀點),該散熱器係接合了該第丨翹片單 元之框部以及該第2翹片單元之框部。 其中之八(第8觀點),該散熱器之翹片單元係由衝壓一 片金屬板所形成,其中包含有一第!翹片單元以及另一片金屬 板所形成之一第2翹片單元,其中該第2翹片單元之該等散熱 片係配置於該第1翹片單元之該等散熱片之間。 、、' 、其中之九(第9觀點)’該散熱器之框部係具有改變冷卻 用流體之流動方向的流路變更部。 其中之十(第1〇觀點),該散熱器之冷卻用流體為液體, 且’、具有連接於該等散熱片之另一側的端部上的一罩板,使 成液體之冷卻用流體的流路。 中之十—(第11觀點)’該散熱器之細單元係由衝 堡金屬板所形成,且該翹片單元係焊接於該基板部上。 奴之/二(第12觀點),該散熱器之金屬板的基材為 絲;板係至少在其—側之表面上勤包紐料而製作 成的硬釺焊薄板。 献禮十1 (第13觀點),該散熱祕將該發熱部件之 f ^ _ ’其中該散熱器包含熱連接於該發熱部件 ίϋίϊίί板部,以及該紐片單元,係具有該等散熱片以 孰H等散熱片上且包圍該等散熱片之框部,其中該等散 ir·詈部熱連接於該基板部上的同時,並有一流路 冷;用流體單元並與基板部相對之位置上,以便構成該 ’丨L ―之/m•路,並使該框部緊貼在該流路壁上。 體,且該(第14觀點)’該散熱器之冷卻用流體為液 成為該具有連接於該等散熱片之另—側的端部上形 【ί心式f之罩板,使構成液體之冷卻用流體的流路。 (第1實施例) 201111736 <第1散熱器100A之構成> 圖1實施例之第1散熱器100A的立體 〇pi ft* 以緊:,熱部“丄= 片早7L 10Α,其係與該基板部u敎連接。 係相對於該上^ 留下:Sm連中結在以=V3上且未被切割 寸笙私办υ η 八中δ亥第1翹片早元10Α係藉由將 二=部 並不連接於;】===部㈡ 圖^,第_職係設置為由沿乂軸方丄雖‘ ΐ ι〇Γ方Λ並Γ3列的18個散熱片13所構成之第1龜片單 :====域地卿1批單元舰, 銘、片由 -.. 且導熱性良好的金屬板所 ,其相鄰之該等散熱片13之間的Μ方距離H寬片 大致相同,此外,該基板部η係峨了2約為afm== 201111736 之紹、銅或者這些的合金等其中之一,且導熱性良 所構成,並且例如與該發熱部件12適配地作成喊,板 、此外,該等散熱片13之該桓部14所切割趣起的 可以設絲1G度至90度中的任意纽,如圖丨中 ^ 該等散熱片D係在其寬度D之約為D/2的位置上從該框 所切割翹起,但也可以從任意位置處切割翹起。 另外’在沿Υ軸方向並列之各個散熱片13列之 設置有該X軸框部14b,且該X脑部14b在z ^ J 與該基板部li相互分離,脚,在該χ軸框部14b轉^ H係不直接接觸,再者’又如圖i中所示,相互 ,政二、片Π列係位在X轴方向上錯開D/2所形成,其中例如 ^將,散熱”3設置於X軸方向上之錯開距離為以2,則 屬於第1列之該等散熱片13的位置係相對位於第2列之該等 片13之間。综上所述,該等構成: =非必須在Χ抽方向上相互錯開,而是只細Ϊ需要 <利用第1散熱器100Α之冷卻> 如圖2所示’係為由_\轴方向觀 熱器腦Α的側視圖。其中,粗箭頭係用 。二= CF之流動,該冷卻用流體CF係沿著+Y車由方向流 氣等之氣體為前提進行說明,但ΐ也 可以使用水气者不綠等液體,在本發明巾並獨此設限。
Hb 一虛'線βι表示,首先由於該χ軸框部 14b在Ζ軸方向上與該基板部u互相 熱器100A中所流動之冷卻用产在"第1散 在偷扣祕Ut 體CF係與該Χ軸框部_產 Τ ^不僅使該冷卻用流體CF更容易從 2因ίίί^Ι3的表面>及熱,且還可以從該基板部11 吸熱,因此^ 了該第1散熱器100A之冷卻性能。 之後,該冷卻職體⑶纽料散糾13 201111736 變為穩定的層流,且在虑錄, ^ Hb , 與設置在該等散熱片13之z軸方向二 该X軸框部14b產生触,並向該 、 :卞流,而使以亂流的方式流過該χ轴框部⑽之z = 此外’該冷卻用流體CF係在—虛線β3所圍 m 14b上形成與上述該虛線B2所圍之部分相同的亂 =’最終’該冷卻用流體CF在—虛線B4所圍之部分 ^框,14b料向其z軸的兩側進行分流,藉此在該χ轴框 j Μ上將成為亂流,其後,該冷卻用流體c 熱器100A之+Y側流出。 /弟1散 由上所述,經由-Y側所流入該第j散熱器1〇〇A之冷 用^體CF會在該第!散熱器職内產生多次亂流而促進與 財散熱# 13或該基板部η之熱雜,進破高了該發熱部 件12以及該冷卻用流體CF之間的熱傳遞,提高了散熱特性°。 如圖3所示,係為第i實施例之第i散熱器1〇〇A的平面 圖,其中也用箭頭表示該冷卻用流體⑶之流動,且 流體CF係沿著+Y軸方向流動。 「用 首先’在圖3中所示,該冷卻用流體CF係由—γ側流入 該第1散熱器100A之該等散熱片13之間,其中,相鄰^該 等散熱片13列係在X轴方向上相互錯開距離D/2而形成,因 此藉由-Y側之該等散熱片13列的該冷卻用流體(:1:與中央處 之該等散熱片13列的該等散熱片13產生衝突,進而^該冷卻 用流體CF向該散熱片13之X軸方向的兩側進行分流而^成 亂流。之後,該冷卻用流體CF沿著中央之該等散熱片13"列 的該等散熱片13向+Y轴方向流動。 此外,該冷卻用流體CF係在一虛線C2所圍之部分也由 +Y側的該等散熱片13列產生出與一虛線C1所圍的部分相同 的亂流’之後’由+Y側流出該第1散熱器1〇ΟΑ。 201111736 流體則所流入該第1散熱器1〇〇A之冷卻用 政‘、、、器100A内產生多次亂流而促進埶交 其亂流的促進效果,使提高了該發熱部件 部用々,!_體CF之間的熱傳遞,並提高了散熱特性。 另外’由於該第1批單元10A係由衝壓而—體成形, 因此可以以低成本的方式製作,再者,祕該第—細單元 10A係藉由未被切割缺的部分與該框部M連結成—體 ^操作方便且安裝作業簡便。雖然在該第i實施例中,各個 13之X轴方向上的距離D以及寬度D係以規定值表示, 但疋由於该距離以及寬度之變更只需要藉由改變衝壓成形 之金屬模的形絲改肢有__之金屬板驗置,因此不 需要大幅的成本提高。 如圖4A〜® 4C所示’係為變更了各散熱片之χ軸方 距離D及寬度的第2實施例〜第4實施例之散熱器的圖。 (第2實施例) <第2散熱器100B之構成> 如,I 4A所示,係為從-γ軸方向觀察了第2實施例之第 2政熱器100B的側視圖。其中,為了有助於理解,繪製了一 發熱部件22 ’其巾該發熱部件22並稀屬於料2散熱器 100B。在該第2實施例中,係以該發熱部件22在中央處設有 一#又^部22a (可以是凸狀,也可以是凹狀)以及一平坦部 22b,該段差部22a以及該平坦部22b係相當於這種具有段差 之發熱部件22 ’其中-基板部21也在中央具有一段差部叫 以及一平坦部21b,係因為需要增加該基板部21與該發熱部 件22之接觸面積來進行吸熱,此外,該等散熱片最好也作成 對應於该基板部21之段差部21a以及該平坦部21b的形狀。 另外,在第2實施例中,該第2翹片單元1〇B係由複數 個散熱片13A以及複數個散熱片13B所構成,其中該等散熱 片13A係與第1實施例中所述之第1翹片單元10A的該等散 熱片13具有相同形狀,且該等散熱片13A係藉由焊接等以相 201111736 同3度θ而傾斜地_在該基板部η 丄係勒焊接等與該等散熱片^二同的角 之寬度比該等散熱片13Α之寬度短 13Β 差部21a的高度為D/4的情、、兄,兮笼邱劫ϋ二土板0Ρ 21之段 , 扪潛况该等散熱片13B則以寬度D/2 等散熱片13A以及該等散熱片138會 以相冋的角度Θ熱連接於該基板部21上。 认·^/由於只需要改變衝壓成形時之金職的形狀來對應 於絲板部21之段差部2ia以及該平坦部21b來改變該 熱片的位置以及寬度,因此在第2實施例之第2翹片單元觀 不需要大幅的成本提高。 (第3實施例) <第3散熱器100C之構成> 如圖4B所示,係為由—Y軸方向觀察了第3實施例之第3 散熱器iooc的侧視圖。其中,例如該發熱部件22也在中央 處具有突起狀之該段差部22a以及該平坦部22b,且該段差部 22=以及該平坦部22b係相對於這種具有段差之發熱部件22, 而該基板部21也在中央處具有突起狀之段差部21a以及該平 坦部21b。 其中,該第3實施例之第3翹片單元i〇c包含有複數個 散熱片13C以及複數個散熱片13D,其中,該等散熱片13C 具有與第1實施例中所述之第1翹片單元10A的該等散熱片 13相同的寬度D。其中該等散熱片13C係藉由焊接等以垂直 的狀態固定在該基板部21之平坦部21b上,而該等散熱片13D 也具有與第1實施例之第1翹片單元10A的該等散熱片13相 同的寬度D。此外,該等散熱片13D係藉由焊接等以小於角 度Θ之角度φ而傾斜地固定在該基板部21之段差部21a上, 藉此’全部的該等散熱片13C以及該等散熱片13D係熱連接 於該基板部21上。另外’由於該基板部21之段差部21a以及 該平坦部21b係可以具有不同高度之段差,因此只需要將該等 201111736 散熱片13C以及έ玄荨散熱片13D調整至適合的角度即可。 再者,由於只需要改變衝壓成形時之金屬模的形狀來 應該基板部21之段差部21a以及該平坦部21b,並藉此改變 散熱片的角度,因此在第3實施例中之第3翹片單元10c不 需要大幅的成本提南。 (第4實施例) <第4散熱器100D之構成> 如圖4C所示’係為由-Y軸方向觀察了第4實施例之第4 散熱器100D的側視圖。其中,例如該發熱部件22也在中央 處具有突起狀之段差部22a以及該平坦部22b,且其係相對;^ 這種具有段差之發熱部件22,且該基板部21也在中央處具有 突起狀之段差部21a以及該平坦部21b。 ' 此外,該第4翹片單元10D包含有複數個散熱片13E以 及複數個散熱片13F,且該等散熱片13E係與第2實施例中所 述之第2翹片單元10B的該等散熱片13A相同,係以角度θ 固定在該基板部21之凹部上,另外,該等散熱片13F係以角 度φ以垂直方式藉由焊接等方式垂直固定於該基板部21之段 差部21a上,其中該等散熱片13F之寬度DN比該等散熱片 13E窄,藉此,全部的該等散熱片13E以及該等散熱片13F係 熱連接在該基板部21上。 從第2實施例到第4實施例係用以表示適配於該基板部 21之段差部21a以及該平坦部21而改變該等散熱片π之間 隔以及角度的例子。並且’根據該段差部為三段以上之情況或 該發熱部件22之發熱量,可以適宜地變更該等散熱片13之間 隔以及角度。 (弟5實施例) <第5散熱器100E之構成> 如圖5所示,係為第5實施例之第5散熱器100E的立體 圖。其中,由於僅有一第5翹片單元10E係與第1實施例不同, 因此對該第5翹片單元10E進行說明,並省略其他的說明。 201111736 其中,該第5翹片單元10E係由一片金屬板衝壓來構成 I等散,片13、複數個散熱片23以及該框部14,此外,該第 m單係藉由將該等散熱片13以及該等散熱片23之 一端部焊接於該基板部11上,並熱連接在該基板部11上。另 外^該框部14並非係連接在該基板部11之表面上,其中,該 ,部14係由該Y軸框部14a以及該X軸框部14b所構成,且 該X轴框部14b係連接在該等散熱片13、23之z軸方向的大 致中央的部分上。 再者,該第5散熱器100E係具有在X軸方向上由6個短 散熱片13所構成之該等散熱片13列以及由6個長散熱片23 來構成其該等散熱片23列,其中,也可以將數十至數百個該 第5勉片單元log設置於該基板部η上’在本發明 此設限。 τ 又,該第5翹片單元10Ε之材料以及厚度係與第丨實施 例相同,且該框部14以及該等散熱片13、23之角度0也|= 第1實施例相同,並且,該等散熱片13列以及該等散熱片 列係在X軸方向上相互錯開D/2而形成。 … 再者’在該第5翹片單元10Ε中,該等散熱片23之¥ 方向的長度L2約為該等散熱片13之長度L1的2倍,藉由調 整發生該冷卻用流體CF之亂流的該X軸框部l4b之γ = 向上的位置,即能夠調整對該發熱部件12之部分冷卻性能以 及該冷卻用流體CF的流體阻力,總之,藉由設置不同長 該等散熱片13以及該等散熱片23,便能夠調整部分冷卻效2 又,在第5實施例中,雖然該第5翹片單元1〇1 ^星右 該等散熱片13列以及該等散熱片23列,但也可以分別用 之金屬板形成具有該等散熱片13列的翹片單元,以及且 等散熱片23列的翹片單元,並分別將這些配置在 部11上。 θ琢基板 (第6實施例) <第6散熱器i〇〇F之構成> 12 201111736 如圖6所示,係為第6實施例之第6散熱器100F的分解 立體圖。如圖7所示,係為組合後之第6翹片單元10F的立體 圖。其中在第6實施例中,包含一第6翹片單元10F,係由一 第1翹片部10Fa以及一第2翹片部10Fb所構成之複式翹片單 元。 首先’對該第6翹片單元10F之第1麵片部l〇Fa進行說 明。 其中,該第1翹片部10Fa係由一片金屬板所構成,並且 係由相對於該金屬板傾斜地因切割勉起而形成之複數個散熱 片33a,以及未被切割翹起而連結之該等散熱片33&的一框部 24所構成’此外,該框部24係由一 Y轴框部24a以及一 X轴 框部24b所構成,另外,該X軸框部24b係連接於該等散熱 片33a之Z軸方向的一端上。如圖6中所示,該第1輕片部 10Fa係具有在X轴方向上並列6個以及在γ軸方向上並列3 列的18個散熱片33a,再者,該第1翹片部i〇Fa之材料以及 厚度係與第1實施例之第1翹片單元10A相同,且該框部24 與該等散熱片33a之角度0也與第1實施例相同。但是,第6 實施例之該等散熱片33a的寬度為D/2。 再者’對該第6紐片單元10F之第2勉片部i〇Fb進行說 明。 。 其中’該第2翹片部l〇Fb係由一片金屬板所構成,並且 係由相對於違金屬板傾斜地向Z轴方向因切割勉起而形成之 複數個政熱片33b,以及未被切割趣起而連結複數個散熱片 33b之一框部34所構成’又’該框部34係由一 γ軸框部3如 以及一 X轴框部34b所構成。其中,該X軸框部34b係連接 在該等散熱片33b之Z轴方向的一端上,且該χ軸框部3牝 係連接在该等散熱片33之Z軸方向的一端上。再者,該第2 勉片部10Fb包括角度0都與該第丄纽片部1〇Fa具有相"同來 如圖7所示,在該第i翹片部10Fa以及該第2翹片部1〇砰 13 201111736 中,係將相互對應之該等散熱片33a之一端與該等散熱片33b 之一端進行接合’且將該X韩框部24b與該X轴框部34b進 行接合,進而形成該第6翹片單元10F。其中,由該框部24 以及該框部34所構成之第6翹片單元10F之新框部的厚度為 第1實施例之該框部14的2倍,即為2T1,其中由該等散熱 片33a以及該等散熱片33b所構成之新的該等散熱片33之寬 度為D ’而X軸方向之距離為D/2 ’且其厚度為τι。 此外,雖然組合後之第6翹片單元l〇F的整體形狀係與 第1實施例之第1翹片單元10A大致相同,但是最大的區別 在於該等散熱片33之X軸方向的距離為d/2。 另外’在第6實施例中’係藉由將由複數個翹片部所構 成之第6翹片單元10F配置於該基板部η上,即可以不改變 該第6翹片單元10F之高度’而使該等散熱片33之X軸方向 的距離從D變窄為D/2,進而提高了散熱片33的密度,且提 高冷卻性能。 (第7實施例) <第7散熱器100G之構成> 如圖8所示,係為第7實施例之第7散熱器l〇〇G的立體 圖。其中,該第7翹片單元10G是由一第1翹片部i〇Ga以及 一第2翹片部10Gb所構成之複式勉片單元。 首先,對該第7翹片單元10G之第1翹片部i〇Ga進行說 明。 其中,該第1翹片部10Ga係由一片金屬板所構成,並且 由相對於該金屬板傾斜地向±Z轴方向因切割翹起而形成之複 數個散熱片43a,以及未被切割翹起而連結複數個散熱片43a 之一框部44所構成,此外,該框部44係由一 Y軸框部44a 以及一 X軸框部44b所構成,其中該x軸框部44b係連接在 該等散熱片43a之Z軸方向的大致中央之部分。另外,該第i 翹片部10Ga具有在X軸方向上並列6個以及在γ軸方向上並 列3列的18個散熱片43a。再者,該第1翹片部1〇Ga之材料 14 201111736 以及厚度係與第1實施例之第丨翹片單元1〇A相同,且該框 ,44係與該等散熱片43a之角度θ也與第1實施例相同。但 是,在第7實施例中,該等散熱片43&之寬度為D/2。又,該 第7翹片單元10G之第2翹片部i〇Gb係與該第丨翹片部1〇Ga 相同。 再者’在該第1趣片部l〇Ga以及該第2麵片部中, 其相互對應之該等散熱片43a的一端以及該等散熱片43b之一 端係藉由焊接等進行接合,藉此形成一第7翹片單元1〇G。又, 該X軸框部44b係連接在該等散熱片43a之z軸方向的大致 中央的部分上,其中一 X軸框部54b係連接在該等散熱片43b 之z軸方向的大致中央的部分上。其中,該框部44以及一框 部54在Z軸方向係相互分離,其中該距離係由該等散熱片4如 以及該等散熱片43b之切割翹起角度決定。又,由該等散熱片 43a以及該等散熱片43b所構成的新的該等散熱片43之寬度 為D,且X軸方向之距離為D/2,而其厚度為T1。 <利用第7散熱器l〇〇G之冷卻> 划圃y所不,你句田-ϊ神万句觀察了第7實施例之第7 散熱器100G的側視圖。其中’箭頭表示該冷卻用流體CF之 流動,且該冷卻用流體(:^沿+¥軸方向流動。 首先’如圖9中所繪製之一虛線E1所示,由於該χ軸框 邛44b以及該X軸框部54b在z軸方向上係與該基板部u相 ^刀離’因此在該第7散熱器l〇〇G内流動之冷卻用流體CF g與該X軸框部44b Μ及該x軸框部54b發生衝突而產生礼 之俊 Μ— β : 兮部用流體CF係在該等散熱片43之間成 續向+Y軸方触動’但是在該虛線E2所圍 0/7 一人由5亥X軸框部4仆以及該X軸框部54b成為謝 ί ί j f之z軸方向的中央部分上之該χ轴框部 44b以及遠X軸框部54b產生衝突,而向該χ轴框部桃以 15 201111736 及為X軸忙口p 54b之z軸的兩側進行分流 流體CF向該X轴框邱铷以芬^丁土刀’祕騎部用 八泣#,、,&、+ 卩44b以及该X軸框部54b之兩側進行 刀"丨L,並以亂流的形式向下流流動。
、十、部用流體cf在該虛線E3所圍之部分上與上 if f線f所圍之部分相同地係㈣X軸框部44b以及該X 3亂流,之後,料她統CF會在該虛線以 =圍‘上再:人由該x軸框部44b以及該χ轴框部灿向這 ί ,側進行分流’ J'在該X轴框部44b以及該X轴 上成為亂流,最後’該冷卻用流體CF係由該第7散 熱器100G之+Y側流出。 由上所述’由—Y側流入該第7散熱器1〇〇G之冷卻用流 係在該第7散熱器臟内發μ次亂流而促進與該等 散”、、片43或该基板部η之熱交換,進而提高了該發埶部件 12與該冷卻用流體CF之間的熱傳遞,並提高了散熱特性。 另外,重疊該等散熱片43a以及該等散熱片43b,可以藉 由分別將一端彼此由焊接等而熱接合來增大該等散熱片43之 ,面面積,進而提高冷卻性能,此外,該χ軸框部44b以及 该X軸框部54b可以發生亂流,例如還可以改變配置之高度。 又,由於係僅將該等散熱片之一端彼此進行組合,因此不會增 加作業性。 曰 (第8實施例) <第8散熱器100H之構成> 如圖10所示,係為第8實施例之第8散熱器1〇〇H的立 體圖。其中,一第8翹片單元ιοΗ係由在第7實施例中所說 明之該第1翹片部10Ga以及該第2翹片部10Gb所構成之複 式勉片單元。 其中,在該第8翹片單元10H中之第丨翹片部1〇Ga以及 該第2翹片部i〇Gb之所對應的該等散熱片43a之一端係與該 等散熱片43b之一端在Y軸方向上錯開而進行接合,此^, 由δ亥等散熱片43a與該等散熱片43b所構成之新的該等散熱片 16 201111736 的寬度為D ’且X轴方向上的距離為D/2 〈利用第8散熱器1〇〇Η之冷卻> 而其;度為T1。 散熱器如==二為由4轴了第8實施例之第8
之流動,且該冷卻用祕雜CF 元醜之_部54b係與:二了在
1〇〇H 與建X軸框σρ 54b產生衝突而發生亂流 後二= 11 i 二Λ’雜該x轴框部44M系與該基板部 之A输用^ ρΛ /離’因此在流過該第8散熱器100H中 1軸框部桃產生衝突而發生亂流。 穩-ΐ卩用流體⑶在該等散刻43之間成為 ii ϊϊγϊ續向+γ軸方向流動,但是在該虛線F2内將再次 44Γ成為亂=54b成為亂流,且在其下流再次由該X轴框部 此外’该冷卻用流體cf係在該虛線Β所圍之部分由哕 2t54b成為與該虛線f2所圍之部分相同的亂流,且在 框部44b形成亂流,之後,該冷卻用流 ,CF係在植線F4所圍之部分再次由該X轴框部州向呈 進行分細成桃流,且在其孩再:欠由該X軸i ^ ^向二Z轴之兩側分流而成為亂流,最後,該冷卻用流體 會由该第8散熱器100H之+γ側流出。 體cfH所H,由_Y轴流入該第8散熱器100H之冷卻用流 ^係在该第8散熱器100H内產生多次亂流而促進與該等 :?‘:!·!3或該基板部11之熱交換’進而提高了該發熱部件 7 Ϊίί卻用流體CF之間的熱傳遞,並提高了散熱特性。 、第9實施例) 〈第9散熱器100J之構成> 17 201111736 如圖12所示,係為第9實施例之第9散熱器i〇〇j的立體 圖。其中,一第9麵片早元10J係由在第7實施例中所說明之 第1翹片部10Ga以及該第2翹片部10Gb所構成之複式趣片 ΧΙΟ —· 早兀。 其中,該第1翹片部l〇Ga以及該第2勉片部i〇Gb係將 該第2翹片部l〇Gb與該第1翹片部10Ga在X軸方向上錯開 D/4進行重合而組合。 如圖13所示,係為組合了第1翹片部i〇Ga以及第2輕 片部10Gb後之第9散熱器100J的立體圖。其中,該第1勉片 部10Ga以及該第2翹片部10Gb並非係將相互對應之該等散 熱片53a與該等散熱片53b進行接合,而是在X車^方向上錯 開D/4來進行組合,具體而言,該第1勉片部⑴以之該等散 熱片53a係插入到該第2勉片部l〇Gb之該等散熱片53b之 間,且該第2翹片部10Gb之該等散熱片53b係插入到該第i 翹片部10Ga之該等散熱片53a之間,並在相互插入後,該等 散熱片53a以及該等散熱片53b之-Z側的端部係藉由焊接等 接合在該基板部11上。 其中’欲將該等散熱片53a及53b之-Z的端部均接合在 該基板部11上,因此在-Z軸方向上之該等散熱片53b如不能 比該等散熱片53a為長,就無法接合在該基板部11上,這是 由於該第2勉片部l〇Gb之框部54係位於該第1麵片部i〇Ga 之框部44之上,是故,在Z方向上比該等散熱片53b之寬度 方向的中央較高之位置上將該X軸框部54b與該等散熱片53b 進行連接® 此外,作為另外之方法也可以僅將該等散熱片53a之端 部接合在該基板部11上,且該第1翹片部1〇Ga之框部44係 與該第2翹片部l〇Gb之框部54進行接合,藉此,來自該基 板部11之熱傳遞至該等散熱片53a上,使其由該等散熱片53a 傳遞至該框部44以及該框部54上,最後再傳遞至該等散埶片 53b上。 … 18 201111736 根據第9實施例之構成’該第9翹片單元1〇J之該等散熱 片^3a及53b的距離為D/4 ’故在X軸方向的間隔變窄,總之, k尚了》玄等政熱片53之密度,即可以提高第9散熱器i〇〇j之 冷卻性能。 ” (第10實施例) <第ίο散熱器ιοοκ之構成> 如圖14所示,係為第10實施例之第1〇散熱器1〇〇κ的 立體圖。如圖15所示,係為組合了第1翹片部1〇Ka以及第2 翹片部10Kb之後的第1〇散熱器ιοοκ的立體圖。其中,為了 有助於理解,因此在圖14以及圖15中繪製了拆除其左側(_ Y轴側)之一 X轴框部64b以及一 X軸框部74b的^態。 其中,該第10散熱器100K係具有一第10翹片單=1〇κ, 且該第10翹片單元10Κ係由一第1翹片部1〇Ka以及一第2 翹片部10Kb所構成。其中該第1翹片部1〇Ka係由相對於金 屬板將一部分因切割翹起而形成之複數個散熱片63a,以及連 結在該等散熱片63a上而保持該等散熱片63a之一框部64所 構成。其中,該第2翹片部l〇Kb也係由複數個散熱片63b以 及連結在其該等散熱片63b上而保持該等散熱片63b之一框部 74所構成。此外’該框部64係由一 Y軸框部64a以及一 χ轴 框部64b所構成,且該框部74係由該γ軸框部74a以及該X 軸框部74b所構成。 Λ
此外’該等散熱片63a之一部分(χ軸方向上之d/2部 分)係與該框部64在同一平面上,且留下部分係向度方向 彎曲’其中該等散熱片63a所留下部分之切割翹起角度0,可 以從10度至90度中任意設定’在本發明中並不對此設限,且 該等散熱片63b也與該等散熱片63a相同,另外,如圖14所 示地相鄰之s亥等散熱片63列在X轴方向上,例如相互錯開 D/2而形成。 S 如圖15所示’該第1翹片部l〇Ka與該第2翹片部i〇Kb 係將該第2麵片部10Kb與該第1勉片部i〇Ka在χ軸方向上 19 201111736 錯開D/4進行重合而組合。 ㈣1赵片部術與該第2翹片部福係將相 等政熱片6如與該等散熱片63wx軸方向上錯 =距離D/4❿進行組合,且藉由焊接等方法在與該等散熱片 64相同平面的—部分上接合有該等散熱片63b之 ίΐΪί:!。此外,雖然在圖15中所示之該等散熱片63a係 與h等散,、,、片63b在X軸方向上錯開距離D/4而進行組合, 但是未必在X軸方向上錯開。 ,σ 口另外’根據第ίο實施例之構成,該等散熱片63a及63b 是彎曲所構成,且也可以並非為直線彎曲而係為曲線彎曲由 於在s亥框部與該等散熱片之連接部上並不會產生彎曲變形,因 此能夠穩定地進行加工,而能夠以比較精準之尺寸成形該算 熱片之形狀。 (第11實施例) <第11散熱器100L之構成〉 如圖16所示,係為第11實施例之第u散熱器1〇〇L的 立體圖。 其中,該第11散熱器100L與第1實施例之第】散熱器 100A相比,係在-Y側之X軸框部14b上形成有複數個流路 變更部15。由於其他之構成與第1實施例之第!散熱器1〇〇A 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 其中’該流路變更部15係包含一上流路變更部15a以及 一下流路變更部15b,其中該上流路變更部i5a以及該下流路 變更部15b係設置在一對散熱片13之X軸方向之間,此外, 雖然該第11散熱器100L繪製了 3個上流路變更部15a以及4 個下流路變更部15b ’但是係可以根據該等散熱片13之數量 而適當地增減,在本發明中並不對此設限。 <利用第11散熱器100L之冷卻> 以下,係以該上流路變更部15a為一個例子,對利用該 第11散熱器l〇〇L之冷卻進行說明。 20 201111736 如J 1M所示,係為設置有上流路變更部… 的側視圖。如圖ΐ7β所示,係為^ 岡17R hi斤圍口^刀的放大圖。請同時配合參閱圖PA及 用::二:方 =用流體CF之流動’且該冷卻 如圖17A所不,由於在該χ轴框部14b上設 丈 此在該虛線G所圍之部分發生亂流,由於在^ ί㈣1# Μ⑷上發生魏流係與第4 施例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 說明以下,係參照圖17B對圖17A之虛線〇所圍的部分進行 細ίί 所示’由—Y側流入該第11趣片單元1GL之冷 線H1所圍之部分發生総,具體而言, i 之+z側流入該第11散熱器1GGL之冷卻用 生衝突賴斜地_則流動,進而發生亂^路交更°,產 萤-方由5亥x軸框部l4b之一2侧流入該第11翹片 之、f卻用流體CF流入切割鍾起該上流路變更部15a 亂济。之孔邛Μ内’由S亥孔部16傾斜地向+2側流入而發生 來昭ί 冷部用流體°"在該下流路變更部i5b (請配合 亂二,ί由與上述流動呈現上下相反之流動而發生 係可以如上所述之上流路變更部15a 15b —般而分別切_起的,亦可以使該 向向著該發熱部件22側對齊,使得冷卻用 “件熱部件22之-部分,進而集中冷卻發 立if 11實施例中,雖然在上流之-Y側的χ軸框 ί框部μΪ上流路變更部15,但是也可以設置在下流之χ 21 201111736 另外,藉由在該X軸框部14上設置有該流路變更部15, 可使得發生亂流之部位增多而促進熱交換,進而使流入該第 11散熱器100L之冷卻用流體CF在該第11散熱器100L内產 生多次亂流,而促進與該等散熱片13或該基板部11之熱交換。 (第12實施例) <第12散熱器100M之構成> 如圖18所示,係為第12實施例之第12散熱器100M的 立體圖。其中,將水或不凍液等的液體用作為該冷卻用流體 CF,且在該冷卻用流體CF為液體的情況下需要設置有一罩 板,以便使該冷卻用流體CF在管内流動。 其中,該12散熱器100M與第1實施例之第1散熱器100A 相比,在一第12翹片部l〇M之+Z側上設置有閉塞於除了流 入口以及流出口(未圖示)以外之外周的一罩板17,該罩板 Π使得液體狀之冷卻用流體CF不會滲漏,在此,為了能夠透 視該第12紐片部i〇M,因此使用虛線綠製了該罩板ι7,且由 於其他之構成係與第i實施例的第i散熱器1〇〇A相同,因此 省略其說明。 曰儿作咏々邯用、抓筱以馬液體的情況下,由於星有比 空氣等之氣體更優良的散熱性能,為了防止向該等散轨片13 f端的熱供給的瓶頸,因此最好將該等散熱片13加厚,根 厚就_科以較窄的 g 板部11 _地該罩板17也由例如厚度Τ2 約為0.8mm _、銅或者這些的合金等之 =板二動 <第13散熱器100Ν之構成> 如圖19Α所示,係為第13實施例之第13散熱器刪 22 201111736 的立體圖’為了能夠透視該第13麵片部ION,故使用虛線繪 製了該罩板17。如圖19B所示,係為由-X軸方向觀察了第13 實施例之第13散熱器100N的側視圖,省略了該罩板π。 如圖19A所示,其中該第13翹片單元10N係由一片金 屬板所構成,且由相對於該金屬板傾斜地向—Z軸方向因切割 翹起而形成的複數個散熱片83,以及連結在該等散熱片未被 切割麵起而留下之一框部84所構成。其中,該框部84係由一 Y軸框部84a以及一 X軸框部84b所構成,此外,該X軸框 部84b係連接在該等散熱片83之+Z軸方向的一端上。另外, 包括角度Θ以及長度D等之尺寸皆與該第1趣片部1〇A相同。 請同時配合參閱圖19A以及圖19B,其中該第13趣片單 元10N係藉由衝壓一片金屬板而一體成形,因此可以降低製 作成本,再者,由於係藉由該框部84連結成一體,因此操^ 方便,女裝作業簡便。又,在該第13實施例中只需要改^衝 壓成形時的金屬模之形狀來改變該框部84的位置,因 要大幅的成本提高。 % 其中,在第12實施例中所說明之罩板17係夾持於該 13^片單元10N而與該基板部u相對之位置,即是在側 上設置有該罩板17作為該流路壁,且該框部84係緊貼在哆 板17上,由於該位置脫離了該冷卻用流體CF之主.,= 即使該冷卻麟體CF中存在垃圾也不料畴於該框部上。 上匕外,如圖19B之虛線〜所示,該冷卻用流 流動向該框部84之相反側改變其朝向,且由 = 11之f近而直接冷卻該基板部u,因此提高了;4:3 若改變該框部84之位置,収具有效果,因為可以卩ϋ 朝向之冷卻肢nCF⑽魏針細溫綠了 (第14實施例) <第14散熱器loop之構成> 14實施例之 如圖20A所示’係為由方向觀察了第 23 201111736 第14散熱器loop的側視圖。雖然未圖示,但是在第i4實施 例中也在該第14散熱器100P之+Z側設置有該罩板17,此外, 為了有助於理解,繪製了該發熱部件22,但是該發埶部件22 並不附屬於該第14散熱器100P。其中,在該第14散熱器1〇〇p 中,例如該發熱部件22在中央處具有該段差部22a (可以是 凸狀’也可以是凹狀)以及該平坦部22b,且對於這種具有段 差之發熱部件22而言,該基板部21也在中央處具有該段差部 21a以及該平坦部21b,而因為需要增加該基板部21以及該^ 熱部件22之接觸面積來進行吸熱,因此該等散熱片最好也^ 成對應於該基板部21之段差部21a以及該平坦部2lb的形狀。 另外,在第14實施例中之第14翹片單元1〇p係由複數 個散熱片83A以及複數個散熱片83B所構成,且該等散熱片 83A係與第π實施例之第13翹片單元1〇N的該等散熱片83 具有相同形狀,其中該等散熱片83A係藉由焊接等以^第13 實施例中以相同之角度0傾斜地固定於該基板部21的平坦部 21b七,但是與該等散熱片83A具有相同形狀之該等散熱片 83B係藉由焊接等以角度$ (小於角度θ)固定於該基板部 21之段差部21a上,藉此,該等散熱片83A及83B係熱連接 在該基板部21上。其中,由於該基板部21之段差部21a以及 該平坦部21b係可以具有不同高度之段差,因此只需要將該等 散熱片83A及83B調整至適合的角度即可,總之,藉由在一 個翹片單元中形成不同切割翹起角度之散熱翹片,即能夠調整 部分冷卻性能以及冷卻媒體的流通阻力。 上再者,由於只需要改變衝壓成形時之金屬模的形狀來對 應该基板部21之段差部21a以及該平坦部2lb去改變其散熱 片的角度,因此在第14實施例中之第14翹片單元1〇p並不需' 要大幅的成本提高。又,對於不同規格之散熱器,利用這種方 法=要準備幾個基本形狀之翹片單元,並且只需組合合適的翹 片單元即可。由上所述’不需要對逐個產品製作衝壓成形金屬 模’因此不產生多餘的成本。 24 201111736 此外,雖然在第14實施例中係以一個趣片單元來進行了 說明,但是也可以如圖20A中之點劃線所示的複數個切割線 CL所切斷之複數個翹片部的組合。 °、 (第14實施例之變形例) <第14散熱器100P’之構成> 如圖20B所示,係為由-Y軸方向觀察了第14實施例之 變形例的第14散熱器100P,的側視圖。其中,例如該發熱部件 22也在中央處具有該段差部22a以及該平坦部22b,且適配於 這種具有段差之發熱部件22,而該基板部21也在中央處具有 突起狀的段差部21a以及該平坦部21b。 其中,該第14散熱器100P,包含複數個散熱片83A以及 複數個散熱片83C’其中,短於該等散熱片83A之該等散熱片 83C係藉由焊接等以角度0傾斜地固定在該基板部21之平坦 部21b上,藉此,該等散熱片83A及83C係熱連接在凸狀之 基板部21上。總之,藉由在一個翹片單元中形成不同高度之 散熱翹片,就能夠調整部分冷卻性能以及冷卻媒體之流通阻 力。 由上所述,在該等散熱片之高度不同的情況,若該基板 部為平坦狀,則該等散熱片之高度較低的部位不能與該基板部 接觸’但是這種情況下若將該基板部做成凹凸狀,則即使是混 合著有不同高度之散熱片的翹片單元也能夠進行熱接合。 此外,雖然在第14實施例之變形例中係以一個翹片單元 來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以係由如圖20B所示之多個切割線CL 所切斷之該等翹片部的組合,且由於該等散熱片83A及83C 可以由一片金屬板衝壓而形成,因此可以使該等散熱片83C 之間的間隔比該等散熱片83A之間的間隔窄。 (第15實施例) <第15散熱器l〇〇Q之構成> 如圖20C所示,係為第15實施例之第15散熱器i〇〇Q的 立體圖。雖然未圖示,但是在第15實施例中也在該第15散熱 25 201111736 置有該罩板17。其巾,該第15散熱器_ 滿P軸方向上之長度不同的複數個散刻83D以及 稷數個政熱片83E所構成之一第15翹片單元1〇Q。 其中,在s玄第15翹片單元l〇Q中,該等散熱片γ 軸方向的長度L2約為該等散熱片83D之長度、的2倍,因 此藉由調整發錢冷_越CF之亂流的該χ輸部8°4b的 Y軸方向的位置,即可以調整對該發熱部件12之部分冷卻性 能,及該冷卻流體CF的流體阻力。總之,藉由設置長度不同 之該等散熱片83E及83D,即可以調整部分冷卻效率。 此外,雖然在第15實施例中係以一個翹片單元進行了說 明,但也可以係由如圖20C中所示之多個切割線所切斷之 該等翹片部的組合。 (第16實施例) <第16散熱器l〇〇R之構成> 如圖21所示’係為第16實施例之第16散熱器i〇〇R的 分解立體圖;如圖22所示,係為第16實施例之第%散熱器 100R的立體圖;如圖23所示,係為-X軸方向觀察了第16實 施例之第16散熱器100R的側視圖。雖然未圖示,但是在第 16實施例中也在該第16散熱器100R之+Z側設置有該罩板 17。 如圖21所示’其中該第16翹片單元i〇R係由一第1魅 片部10Ra以及一第2翹片部10Rb所構成之複式翹片單元, 其中,該第1翹片部l〇Ra以及該第2翹片部l〇Rb係為相同 形狀,且與在第13實施例中所說明之第13翹片單元ion相 同,但是其中該第1翹片部10Ra以及該第2翹片部l〇Rb之 複數個散熱片93a以及複數個散熱片93b之短邊的長度約為該 第13翹片單元10N之該等散熱片83的短邊長度之一半(D/2)。 因此’如圖22中所示,上下重疊之第1翹片部i〇Ra以 及該第2翹片部l〇Rb所構成之第16翹片單元10R的一散熱 片93之短邊的長度係與該第13翹片單元10N之該等散熱片 26 201111736 83的短邊之長度D相同。 片單^在重疊多個翹片部10Ra&10Rb所形成之第16翹 孰片ΐ R中’係藉由例如焊接等熱接合各個彼此相對之散 、、月」b ^即可以增加散熱片之面積,並提高冷卻性能。 及10Rh 如圖Μ中之虛線K1〜K4所示’該等魅片部l〇Ra 莊_之*7、框部94及104係配置在該基板部11的相反側, 冷卹用流體CF之流動向該框部94及104的相反側 隻,、朝向’且使得該冷卻用流體CF流過該基板部11之附 =直接冷卻該基板部u,進啸高冷躲能。另外,由於 僅疋組合多個翹片部l〇Ra以及翹片部i〇Rb,因此不會增加作 業性。其中’也可以設置2個以上重疊之魅片部。 (第Π實施例) <第17散熱器100S之構成> 、如圖24所示’係為第17實施例之第17散熱器l〇〇s的 分解立體圖;如圖25所示,係為第17實施例之第17散熱器 100S的立體圖;如圖26所示,係為_χ軸方向觀察了第17實 施例之第17散熱器i〇〇s的側視圖。雖然未圖示,但是在第 17實施例中也在該第17散熱器i〇〇s之+ζ側設置有該罩板17。 如圖24所示’其中該第π翹片單元1〇s係由一第1翹 片部10Sa以及一第2翹片部i〇sb所構成之複式翹片單元。其 中’§玄第1輕片部10Sa係與在第13實施例中所說明之第13 翹片單元10N為相同形狀,此外,在該第2翹片部i〇sb中, 該框部124係由複數個散熱片i〇3b之+Z側的一端向-Z側移 動’且其移動量最好為該框部114之厚度τΐ,再者,由於該 第1勉片部10Sa以及该第2龜片部Sb係由一片金屬板衝壓而 形成,因此該等散熱片103a及l〇3b彼此之間的間隔係與該等 散熱片l〇3a及103b之短邊的長度d相同。 如圖25所示,其中該第1翹片部i〇sa以及該第2翹片 部10Sb在X轴方向上錯開D/2進行重合而組合,藉此,該第 1翹片部l〇Sa之該等散熱片l〇3a插入到該第2翹片部i〇sb 27 201111736 之該等散熱片103b之間,且該第2翹片部10Sb之該等散孰片 l〇3b插入到該第丨翹片部10Sa之該等散熱片1〇3a之間了並 在相互插入之後,該等散熱片103a及1〇3b之_2 藉由焊接等接合在該基板部11上。 根據第17實施例之構成,其中該第η勉片單元之 該等散熱片103a及103b之距離為D/2 ’且在x軸方向上的間 ,變窄,即是藉由使該等散熱片l〇3a及i03b相互錯開地配置 該等勉片部10Sa及10Sb ’即可以不改變該等散熱片丨〇3之高 度地使翹片的間隔變小,進而提高翹片的密度,&提高冷卻= 能。 如圖26中之虛線S1〜S4所示’在該等翹片部1〇%及1〇Sb 之一框部114以及一框部124重合的位置上,該框部114及 124係緊貼在該流路壁(第13實施例之罩板I?)上,其中該 流路壁係配置在夾持該第17翹片單元i〇s,且係與該基板部 11相對的位置上,藉此以便構成該冷卻用流體CF之流路。其 中’由於僅是組合多個龜片單元,因此不會增加作業性。 (弟18實施例) <第18散熱器100T之構成〉 如圖27所示,係為第18實施例之第18散熱器ιοοτ的 立體圖;如圖28所示’係為-X軸方向觀察了第18實施例之 第18散熱器100T的側視圖。雖然未圖示’但是在第μ實施 例中也在該第18散熱器100T之+Z側設置有該罩板17。 如圖27所示,其中該第18麵片單元10T係由一第1纽 片部10Ta以及一第2翹片部10Tb所構成之複式翹片單元。其 中,該第1翹片部10Ta以及該第2翹片部l〇Tb係為相同形狀, 且係與該第16實施例之第1翹片部10Ra或該第2翹片部l〇Rb 相同。此外,該第1翹片部l〇Ta以及該第2翹片部10Tb係在 Y軸方向上錯開而接合進行配置。 如圖28中之虛線Ml〜M4所示,由於係藉由將重疊之第 1翹片部10Ta以及該第2翹片部10Tb的一框部134以及一框 28 201111736 4 ^44之位置向流動方向的前後適當地錯開,即可以使該冷卻 用流體CF之流動更容祕近該紐部u,耻可以更加直接 地進行冷卻,並提高冷卻性能。 ^ ^雖^然在第14〜第18實施例中所說明之該等散熱器上沒有 繪製出該流路壁,但是係可以將第13實施例中使用之罩板17 ,作流路壁,此外在第13〜第18實施例巾所制之該等散熱 器還適用於第11實施例中所說明之流路變更部15。 <散熱片以及基板部之接合的構成〉 在上述第1〜第18實施例中,在全部的該等框部以及該等 ,板部在Z,方向上分離之狀態下,該等翹片單元係藉由該等 散熱片與該等基板部進行接合,這是由於在該等框部以及該等 基板,彼此進行面接觸之情況下,因為氣泡等原因而不能有效 $進行熱接合,但是若是藉由該等散熱片之前端接合在該等基 邛上,則會不容易產生氣泡而能夠有效地進行接觸。 如圖29A〜圖29C所示,係為了說明該散熱片接合在該基 板部之情況的圖。 如圖29A所示,係為第丨〜第18實施例之散熱片13藉由 焊接而傾斜地接合在該基板部u上之狀態的說明圖。 其中,若將該散熱片13藉由一焊材18以角度β傾斜地 接觸在該基板部11上’則在—緣部κ與絲板部η接觸,則 因焊接而產生氣泡,進而,該散熱片13可以有效地接合 «亥基板部11上。此外,雖然在熱接合中放置該焊材丨8後加 =即可,但是若是將硬釺焊薄板用作某一部件之材料,則由於 二焊材18已為钎料包覆在硬釺焊薄板上之狀態,因此之 月,J之組裝作業比較容易。 如圖2½所示,係為第3及第4實施例之散熱片13C、 圖。精由¥接而垂直地接合在基板部u、21上之狀態的說明 其中,該等散熱片13C及13F正如圖29A中之說明,係 藉由該焊材18而有效地接合在該基板部11上。其中,就垂直 29 201111736 於該等散熱片13C以及該等散熱片13F而言,在焊接時例如 空氣等之氣泡會進入焊材裏,且由於氣泡會影響熱傳遞,因此 需要防止氣泡進入該焊材18中。 如圖29C所示,係為第丨〜第18實施例之散熱片13藉由 鉚接部19而接合在基板部11上之狀態的說明圖。 其中,為了使散熱效率更加優良,故在該基板部Η上設 置一鉚接部19,且可以藉由該鉚接部19來接合該等散熱片 13,為此,該基板部11上設置有一槽部2〇,可將該等散熱片 13插入到該槽部20内,且係以該等散熱片13以及該基板部 11之角度成為(9的方式,將該等散熱片13插入到該槽部2〇 内。之後,係藉由設置在該基板部11上之鉚接部19而向X 軸方向鉚接該等散熱片13。 根據這種構成,該等散熱片丨3與該基板部丨丨之鉚接部 19^更大的面積上連接而促進熱交換,進而藉由該促進效果 提高與發熱部件之熱傳遞,並提高散熱特性。 就產業上之利用性而言,雖然以上係對本發明之最適宜 的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是可以在該技術範圍内對本發明的實 巧例進行各種變更、變形,以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加清楚。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為第1實施例之第1散熱器100A的立體圖。 圖2係為由-X轴方向觀察了第1實施例之第1散熱器100A 的側視圖。 圖3係為第1實施例之第1散熱器100A的平面圖 圖= 系為由_γ轴方向觀察了第2實施例之第熱器励b 的側視圖。 圖為由γ軸方向觀察了第3實關之第3散熱器100C 的側視圖。 圖車由方向觀察了第4實施例之第4散熱器1〇〇D 圖5係為第5實施例之第5散熱器100E的立體圖。 30 201111736 D糸為第6實施例之第6散熱器1GGF的分解立體圖。 =係為第6實施例之第6散熱器100F的立體圖。 ^係為第7實施例之第7散熱器100G的立體圖。 圖f為由軸方向觀察了第7實施例之第7散熱器100G 的側视圖。 圖10係為第8實施例之第8散熱器100H的立體圖。 圖11係為由-X軸方向觀察了第8實施例之第8散熱器1〇〇H 的側视圖。 圖12係為第9實施例之第9散熱器100j的分解立體圖。 圖13係為第9實施例之第9散熱器l〇〇J的立體圖。 圖14係為第10實施例之第10散熱器100K的分解立體圖。 圖15係為第10實施例之第10散熱器10〇K的立體圖。 圖16係,第11實施例之第11散熱器100L的立體圖。 圖17Α係為設置有上流路變更部15a之第11實施例的第η 散熱器100L的側視圖。 圖17B/系為圖17A之虛線g所包圍的部分的放大圖。 圖18係為第12實施例之第12散熱器100M的立體圖。 圖19A係為第13實施例之第13散熱器ι〇ΟΝ的立體圖。 圖19B係為由-X軸方向觀察了第13實施例之第13散熱器 100>ί的側視圖。 圖20Α係為由—Υ軸方向觀察了第14實施例之第14散熱器 100Ρ的側視圖。 圖20B係為由—γ軸方向觀察了第14實施例之變形例的第14 散熱器100P’的側視圖。 圖20C係為第15實施例之第15散熱器l〇〇Q的立體圖。 圖21係為第16實施例之第16散熱器1〇〇11的分解立體圖。 圖22係為第16實施例之第16散熱器i〇〇R的立體圖。 圖23係為由-X轴方向觀察了第16實施例之第16散熱器i〇〇R 的側視圖。 圖24係為第17實施例之第17散熱器1〇〇s的分解立體圖。 31 201111736 係為第17實施例之第17散熱器100S的立體圖。 軸方向觀察了第17實施例之第17散熱器臓 的側現圖。 係為由18實施例之第18散熱器100T的立體圖。 系為由X軸方向觀察了苐18實施例之第μ散敎器wot 的側視圖。 …… 圖29A〜圖29C係為用於說明散熱片接合在基板部上之情況的 圖。 圖29A係為在第丨〜第18實施例中散熱片13藉由悍接傾斜地 接合在基板部11上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29B係為在第3以及第4實施例中散熱片Bc、ΐ3ρ藉由焊 接垂直地接合在基板部11上之狀態的說明圖。 曰 圖29C係為在第丨〜第18實施例中散熱片13藉由鉚接部19接 合在基板部11上之狀態的說明圖。 圖30係為表示現有之散熱器2〇〇的立體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翹片單元10A〜10T 基板部11、21 發熱部件12、22 散熱片 13、23、33、43、53、63、83、93、103 框部 14、24、34、44、54、64、74、84、94、104、114、124、 134、144 流路變更部15、15a、15b 孔部16 罩板17 焊材18 鉚接部19 槽部20
冷卻用流體CF
第1實施例之散熱片的寬度或者散熱片間的間距D 32 201111736 金屬板之厚度或者框部以及散熱片之厚度τι 基板部之厚度Τ2 框部和散熱片之角度θ、φ